教学设计

阅读 / 问答 / 标签

什么模式不属于教学设计的基本模式

阿德利不属于教学基本模式:总体来说设计模式分为三大类: 创建型模式,共五种:工厂方法模式、抽象工厂模式、单例模式、建造者模式、原型模式。 结构型模式,共七种:适配器模式、装饰器模式、代理模式、外观模式、桥接模式、组合模式、享元模式。 行为型模式,共十一种:策略模式、模板方法模式、观察者模式、迭代子模式、责任链模式、命令模式、备忘录模式、状态模式、访问者模式、中介者模式、解释器模式。

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模式与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模式的区别在哪

以教为主的是以教师为中心,以学为主是以学习者为中心,比如传统的讲授型的教学模式是以教为主的,现在一般的信息化教学模式都是以学为主的,比如基于问题的,基于项目的,基于网络协作的等等。

基于资源的SUCCEED教学设计模式是什么意思?

资源、学习资源,学习资源指支持教学活动实现一定教学目标的各种客观存在形态。学习资源概念庞杂,通常包括物质资源、人力资源和信息/环境资源。学习资源是一个系统,包括人、材料、工具、设施和活动五大要素。专题专题,指主题、题材、表现形式等几个方面中至少有一个有共同之处而组成的集合体。专题教学模式中的专题主要是指由相同主题组成的集合体。主题,是指整合教学目标的、跨学科的学习内容活学习任务。主题的覆盖范围广泛,只要学习者感兴趣或为教学所需,主题可以为任何事物。主题可以分解为很多问题来解决,问题又可以进一步具体化为可操作的任务。主题开发主题是基于资源的专题教学的前提,在开发中可以参照以下一些基本理念。(1)由师生共同开发:主题开发一般有三种方式,即教师提供、师生共同开发和学员独立开发。(2)具有亲和力:主题必须让学员感到熟悉、亲切、有趣,要与学员的工作、与时代发展密切相关。(3)以“劣构性”问题为主:劣构问题一般处于并且来源于特定的情境中,有一个以上方面指定不明确,问题描述不是很清楚或定义不明确,或者在问题陈述中不包括解决问题所需的信息。能够培养学员综合能力、批判思维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实践能力等。(4)跨学科性/综合性:以多学科知识为基础,使学习者将在分科科目中学习到的知识综合起来,用以解决真是的问题。(5)具有智力/非智力方面的挑战性:所谓挑战性,即解决问题所需要的能力一般稍高于学员已有的智力/非智力水平。挑战性的主题有助于激发和保持学员的学习兴趣。(6)目标整体性:主题应当整合了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知识、解决问题、培养能力和发展情感。(7)实践性:关注学员所面临的问题,以培养学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技能和能力。基于资源的主题教学基于资源的专题教学是指围绕一个专题,充分挖掘和利用专题下各主题的相关资源,遵循科学研究的一般规范和步骤而进行的一系列探究活动,目的是为了让学习者提高问题解决、探究、创新等能力,是学习者的问题解决能力得以提升。基本特征(1)资源利用的广泛性:对学习者有帮助的所有资源,包括任何媒体和任何形式,各类信息资源、人力资源等。(2)具有主题性和主题的情境性:资源并不能直接用来解决主题所生成的真实的问题,学员必须先将资源进行加工处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再利用知识来解决问题。这个加工处理的过程就是情境化的过程。在基于资源的主题教学过程中,资源通过主题而聚集,经过学习者情境化后,才能服务于主题。(3)跨学科性:突破了学科本位,需要多学科知识的综合,将各门相关学科的相关内容综合利用,采用模拟研究的方法,解决真实的问题。(4)任务驱动性:在一个大主题的前提下,学生通过解决大主题带来的一个个问题而达到学习目标,有问题就会带来任务,分析任务是解决问题的前提。解决学员工作相关的真实问题,使学习真正做到以学习者为中心。解决问题的步骤参见问题解决文档。(5)探究性:探究是基于资源的主题教学中的核心手段、方式和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强调自主探究和协作探究,让学生在问题求解的过程中学会综合利用知识、内化知识,提倡学生积极动手、动脑,使学生真正愿意学,体会如何学。(6)反思递进性:提倡行动研究,注重利用新型的评价观评价学习过程,要求学生和教师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反思,完善探究学习过程。基于资源的专题教学设计主题开发的路径(1)以学科为中心(2)以社会为中心(3)以自然环境为中心(4)以学生为中心(5)以学员问题为中心探究:主题教学设计与运作的核心探究的定义:探究式多层面的活动,包括观察;提出问题;指定调查研究计划;根据实验证据对已有结论进行评价;用工具收集、分析、解释数据;提出解答,解释和预测;交流结果。探究活动的基本过程(1)明确问题,阐述问题情境:从多方面不断追问问题所在,描述问题产生的情境,恰当地呈现/模拟问题情境,并描述问题的可操控方面,使学生进入问题情境,使问题与学员建立联系,为后一步探究做准备。(2)形成假设,确定探究方向:在自己或他人经验的基础上,就问题的答案和问题解决的原则、途径和方法提出设想,然后进行论证,在论证的过程中,可能需要不断修正或改变,形成新的假设。(3)实施、组织探究活动:是整个教学/学习活动的核心,这一过程是培养学生只是技能目标、过程方法目标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关键,教师可以根据学习目标组合多种活动进行教学,让学生获得直接的学习体验。(4)收集、整理资料,找出资料的意义:大部分活动的实施的过程是一个收集、整理资料的过程。资料的收集、整理是有目的的,只有找到资料的意义,才能使资料产生最大用途。(5)形成问题解决方案:应该确定并阐明问题求解者的多种意见、立场和观点;生成多个可行的问题解决方案;收集充分的证据来支持活反驳各种观点;生成多个可行的问题解决方案;收集充分的证据来支持活反驳各种观点,支持自己和他人的论点;讨论和阐述个人观点,评价各种解决方案的可行性,最终在最佳的行动方案上达成一致意见。(6)探究结果展示/交流:根据探究内容展开相应的展示和交流活动,主要有报告、角色扮演以及辩论三种方式。

教学设计的一般模式构成要素是什么

教学设计发展到今天,按不同的分类方法,有不同的教学设计类型。但以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理论基础和设计的重点对象为划分标准,则可以把教学设计分为以“教”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和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两大类。这也是一种最基本的分类方法,从目前来看前者发展的时间较

教育学题目:教学设计的常用模式有哪三种?

湖南大学的工学复试线很底,估计也就300左右,不过这个复试线没有意义,因为这是工科最低线,要进结构起码得360分,还有,湖南大学试题相对来说比较简单…结构比较强的,除了西建和广西大学,其他的分数都不底。

教学模式对中学体育教学设计有什么意义

教学模式对中学体育教学设计的意义:1、科学的将教材分类,根据教材的不同性质与对学生发展的作用,合理的安排教学时数与教学方法;2、对那些对学生发展作用大、趣味性强、学生喜闻乐见又有一定技术难度的教材,加大教学比重与时数,更应有层次地、有重点地强化运动技能教学。

不同的教学设计理论或模式产生不同风格的教学计划,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能出现(  )的课堂。

【答案】:A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小学课堂教学组织的形式”。【名师详解】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出现的是民主型课堂。

核心素养下的教学设计怎么进行

一、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模式”是对理论的一种简洁的再现。不论哪一种教学设计模式,都包含有下列五个基本要素:教学任务及对象;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过程;教学评价。对象、目标、策略、过程和评价五个基本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了教学设计的总体框架。(一)教学任务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不再仅仅是传授知识,教学的一切活动都是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如何促进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能力,是现代教学思路的一个基本着眼点。因此,教学由教教材向用教材转变。以往教师关注的主要是“如何教”问题,那么现今教师应关注的首先是“教什么”问题。也就是需要明确教学的任务,进而提出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和制定教学策略。(二)教学目标教学设计中对于目标阐述,能够体现教师对课程目标和教学任务的理解,也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归宿。新课程标准从关注学生的学习出发,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中师生共同追求的,而不是由教师所操纵的。因此,目标的主体显然应该是教师与学生。教学目标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教学目标,它与传统课堂教学只关注知识的接受和技能的训练是截然不同的。体现在课堂教学目标上,就是注重追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有机整合,突出了过程与方法的地位,因此在教学目标的描述中,要把知识技能、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都考虑到。

[教学设计的模块及其代表模式的思量]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模板

   教学设计 主要指向教学活动,关注的是理解和改进教学过程。对教学活动进行预先的策划,是一种教师为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所使用的研究教学系统、教学过程,制定 教学计划 的系统方法[1]。教学设计把学习理论、教学理论、系统科学和传播学作为理论基础。完整地看,教学设计系统包括教学理念与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取舍、教学结构的安排、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运用等诸多方面。教学设计的主要工作就是对这些要素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的方式作出符合教学目标的设计和安排[2]。   一、教学设计的模块   1.教学目标设计   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标准中,将课程目标分为三个领域,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识与技能是属于认知性目标,容易观察和测量。过程与方法属于行为性目标,也比较容易观察和测量。而情感态度价值观属于情感性目标,多隐含在学生的心理活动中,难以明显地表现出来。设计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对教学目标理解片面化,设计者往往过多地关注知识和技能目标,其他目标往往被忽视。这是设计教学目标时应努力避免的。   2.教学起点设计   教学起点设计,主要是对学习者进行分析。通常包含两方面内容:学习者当前的状态(知识、技能和态度)和学习者的特征[3]。当前状态的分析,就是要了解学习者是否已经掌握了与所学的新知识有关的知识、技能和态度,这样就能够判断学生已经具有的知识结构,寻找到这种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否则,在确定学习内容和选择教学策略时,就可能把学习者的起点定得太高或太低。   学习者特征是指影响学习过程有效性的学习者的经验背景。它包括学习者的年龄、性别、认知风格、动机、焦虑程度、经验背景、文化背景、人际交流等。这些特征为教学设计的一切活动提供了可能,譬如,对学习者心理特征和思维障碍进行分析,可以预测他们在学习某一任务时遭遇的困难,以及造成困难的原因。这样,就便于采用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以帮助他们解决这些困难。   3.教学内容设计   教学内容不等于教材内容。教学内容是在对教材取舍以及必要的补充和简化后所形成的知识系列。教学内容设计要贴近学习者实际的生活,容量要适当,深度要与学习者“现有水平”相衔接。内容的整合不能拘泥于教材的顺序,形成一种刻板化的“线性序列”。最好能将知识点设计成不同的板块,在合理切分与连缀的基础上,牵引出贯穿其中的线索,这样就能在原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同化”或“顺应”新知识。   4.教学时间设计   时间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它是影响教学活动的中心变量。依据课程标准和学习者的实际,对一个学期乃至一个学年的教学时间有个总体规划。认真钻研教材,厘清每一单元内容所包含知识点,从而确定重、难点,对每个单元和课时所需要的教学时间作合理安排。   5.教学方法设计   教学方法的设计必须符合教学内容的特点、知识内在的逻辑、学习者学习的可能性以及教学时间的要求。教师应对各种常规方法进行充分的比较,把握其个性特点、适用范围、优越性与局限性。一般而言,应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和教师自身的特点,以一种方法为主,把多种方法融合起来,形成一个优化的组合的教学方法,发挥不同教学方法的综合整体功能,这样,才可望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几种有代表性的教学设计模式   1.行为主义的教学设计模式   在众多的行为主义心理学流派中,对教学设计领域影响最大的著名人物当推斯金纳。他把当时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成果应用到教学活动的设计之中,在教学目标的拟定、学习需求的评估、活动理论与策略的采用、教学媒体的选择与决定、教学评价等各方面,均强调外显可观察及可量化的行为。为如何“安排”教学提供了一系列的规则。形成了行为主义的教学设计模式。   (1)行为主义教学设计模式的基本特征   在行为主义者看来,人的思维或心理过程是内在的,它是无法被直接观察到的,只能研究人的外显行为。甚至认为,学习过程与内部心理过程无关,只要控制外部刺激,就能控制和预测学习效果。学习成为了一个刺激与反应之间形成联结的过程,教学就是运用适当的强化作用,使学生形成种种正确的行为反应,并使这些行为反应受到各种刺激的控制[4]。   行为主义教学设计模式不考虑人的意识问题。认为学习不是建立观念之间的联结,而是在一定的情境刺激与某种正确反应之间形成联结。这样一来,就把人类的学习行为简单地归结为消极的、机械的操作强化过程,人就成为消极被动的存在物而任由环境摆布。这种理论忽视并否认学习的内部过程和内部条件的探讨,给复杂事物的学习带来较大困难,直接与科学、技术和教育的发展相悖。   (2)行为主义教学设计的代表模式   斯金纳以操作性条件反射学说和强化理论为基础,主张把心理的东西还原为可观察的行为进行研究。实验发现:人和动物的许多行为并不是刺激和反应之间形成的简单联结,在周围复杂的环境中,人和动物不是一味被动地等待刺激,然后再作出反应,而是不断地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主动作用于操作环境,在这种作用下获得环境对人或动物的一定刺激。斯金纳还进一步发现,在操作性活动受到强化之后,其明显后果是这一操作性的活动频率增加了,而在反应之后不予强化,则反应就会减弱。   程序教学设计的过程是将教材内容依据学习过程分解成许多小的项目,并按照由浅入深的逻辑顺序加以编排,每一项目都要事先作出解释,然后依次呈现给学习者,供他们学习。每一个小的单元或项目学完后,提出要求学习者回答的问题,以测验其学习效果。学习者正确回答问题后,再进入下一项目的学习。   实施程序教学设计模式,必须遵循积极反应、分步教学、及时强化、自定进度的原则。   2.认知主义的教学设计模式   本世纪60年代之后,认知心理学得到迅速发展,行为主义在心理学领域的主导地位逐渐被认知心理学所取代。由于认知主义注重对新的教学技术的应用,强调以直观的形式向学习者呈现学科内容,学习材料的显示应适应学生的发展水平,开始关注教育情境中不同知识与技能领域内的能力发展,而逐渐成为教学设计模式的主流指导思想。

信息技术与教育技术简答题 请简述教学设计的一般模式包括哪些步骤

信息技术与教育技术简答题 请简述教学设计的一般模式包括哪些步骤 1、 请举例说明操作系统的分类情况 2、 试说计算机的发展历史的未来趋势 3、 什么是Modem?它的主要用途是什么? 调制解调器,是一种计算机硬件,它能把计算机的数字信号翻译成可沿普通电话线传送的脉冲信号,而这些脉冲信号又可被线路另一端的另一个调制解调器接收,并译成计算机可懂的语言。这一简单过程完成了两台计算机间的通信 4、 话说Ctrl键的几种用途? 第一招:快速关闭Windows XP 我们都知道,Windows XP的关机过程很慢,要等很长的时间,不过我们可以利用“Windows任务管理器”来快速关机:点击任务管理器的“关机”菜单,在选择“关闭”命令的同时按住Ctrl键即可。 第二招:在多文档程序中关闭当前文档 众所周知,Alt+F4可以关闭当前项目或者退出当前程序,但却很少人用Ctrl+F4这个组合键,其实它可以在多文档程序中关闭当前文档,而不会关闭程序。 第三招:显示“开始”菜单 在按住Ctrl键的同时,再按下Esc键,就可以显示“开始”菜单,跟按WIN键的作用是一样的。 电大信息技术与教育技术答案 请简述职教学设计的一般模式包含哪些步骤 4个 1.分析教学对象 2制定教学目标 3选择教学方法 4实施教学评价 2015电大信息技术与教育技术试题请简述教学设计的一般模式包含哪些步骤 按照常规不论哪一种教学设计模式,都包含有这样几个基本要素: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教学任务及对象;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过程;教学评价。 1)指导思想和教学理论 2)教学分析(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 3)教学目标的设计 4)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的设计 5)教学过程的设计 a ) 教学情境的设计 b ) 教学导入的设计 c ) 教学模式设计 d ) 教学小结设计 e ) 教学板书的设计 电大信息技术与教育技术2 请简述教学设计一般模式包含哪些步骤 教学活动设计过程的一般模式由4部分内容 组成:前期分析、目标、策略和评价。 目标设计包括两个方面: 确认学习目标的分 类及制定可以操作的学习目标和编写评价学习 目标的材料。 中央电大信息技术与教育技术试题请简述教学设计的一般模式包含哪些步骤 述教学设计的一般模式包含哪些步骤 教学活动设计过程的一般模式由4部分内容 组成:前期分析、目标、策略和评价。 目标设计包括两个方面: 确认学习目标的分 类及制定可以操作的学习目标和编写评价学习 目标的材料。 信息技术与教育技术简答什么是元认知策略 元认知由弗拉维尔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又称为反审认知、反省认知、超认知、后设认知。元认知就是个体关于自己的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 元认知策略是一种典型的学习策略,指学生对自己的认知过程及结果的有效监视及控制的策略。 元认知策略控制着信息的流程,监控和指导认知过程的进行,包括计划策略、监控策略(注意策略)和调节策略。 信息技术与教育技术的表述,错误的是 信息技术是对信息进行获取,收集,整理,应用的技术、能力和意识。 教育技术是对采取适当的现代技术,应用到教育教学当中,提高教育教学效率。 信息技术与教育技术试题常用的小组教学形式有哪些 有效教学互动的形式 有效互动不是任由教师控制、单向影响的活动。从师生互动的信息传递方式来看,有效的教学互动有以下三种形式: 1.双向型 在这种互动方式中,师生之间信息互送、互收、互相反馈。在课堂上主要表现为师问生答或生问师答等的师生对话形式。 2.多向型 这种互动形式与双向型互动不同的是,互动过程中除了师生之间有相互作用之外,学生之间也有相互作用和信息的双向流通。它强调信息的多向传递反馈。在课堂上的常见形式是:同桌讨论、小组合作学习、小组竞赛等。 3.网状型 在这种互动中,学生和教师构成一张紧密联结的网,每位学生、每个老师都是这张网的一个结点。能够牵一点而动全网,互动的辐射范围非常广。这种互动强调师生平等参与学习活动,信息全面开放,教师不再是唯一的学习源。这种互动的载体往往是大型的数学游戏或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的网上互动活动。 在实际教学中,这三种互动往往交织在一起,缺一不可。就教学效果来说,在这三种互动形式中,双向互动的效果比较差,多向互动的效果比较好,但效果最好的是网状互动。 “全员参与、平等信任、互尊互爱、自由沟通、情知相融、共同活动”是我们新课程所要求的互动的理想境界。 教学互动的组织实施一般按以下流程: (一)互动的预备策略与方法 1.创设利于有效互动的环境 互动理论强调互动是人与环境的作用。因此,创建适于学生互动学习的物理环境(比如教室布置、座位安排、灯光、绿化等)和积极的社会心理环境(亲密融洽的师生关系和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是实施有效互动的前提。在这种环境中,学生才会有一种安全感和愉悦感,才能激发学生的潜能,有效地开展各种教学互动。在互动中,教师要积极鼓励互动、创设互动条件、消除互动障碍,努力培养学生乐于互动的态度。 2.预设互动:有效互动的支点 要切实搞好课堂教学互动,就必须要有互动预设。在课堂教学设计时,就要结合课堂教学目标、教材、学生实际、教法等,预设好如何互动引入?何时在课中互动?怎样互动?在结尾如何互动?是否要延伸互动等问题。预设互动的要点是:“多预精用,弹性设计”。多预精用是指预设时多准备几种互动方案,在互动的形式还是内容上都要多元化,但在课堂教学时,要根据课堂实际,精挑细选地用。弹性设计是指根据课堂的多变性、生成性,在设计互动活动时要考虑“不同人的发展”而因人设计学习目标,考虑“不同人的认知”因人设计互动内容、互动形式。 (二)教学互动的组织策略与方法 1.疑问:有效互动的起源 问题是学生思维互动的发动机。课堂教学的互动往往就是始于问题、为解决问题而开展的活动。没有问题的互动就像没有油的发动机,最多只是形式上的互动,没有思维上的实质互动。问题又何来?通常是由教师来提。对教师提问来说主要是注意两方面:怎么提和提什么。有效互动的提问重在引导,要避免大量的一问一答和一问齐答,这会造成互动范围小、学习被动或互动失真,甚至造出“南郭先生”。提的问题要紧扣教学目标、要利于学生互动、要因人施问,要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同时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创设问题情境。 2.对话:有效互动的重要方式 课堂教学是以对话为主要互动渠道的学习过程。所谓对话,是指师生基于相互尊重、信任和平等的立场,通过言谈和倾听而进行双向沟通的方式。课堂上互动不起来,在很多情况下,问题就出在对话上。如何才能实现真实有效的对话呢?(1)人与人之间必须构建一种民主、平等的“你—我”关系。特别是教师要与学生保持观念平等、人格平等,要尽量保护学生的创新灵性,要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2)给学生平等的话语权。这要做到: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发表意见,允许学生发表不同意见,允许不同的学生发表意见。

教学设计过程的一般模式包括以下哪些部分

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教学设计具有以下特征。第一,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第二,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 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第三,教学设计是以系统方法为指导。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第四,教学设计是提高学习者获得知识、技能的效率和兴趣的技术过程。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教学方法1.教学设计要从“为什么学”入手,确定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习目标;2.根据学习目标,进一步确定通过哪些具体的教学内容提升学习者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而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即确定“学什么”;3.要实现具体的学习目标,使学生掌握需要的教学内容,应采用什么策略,即“如何学”;4.要对教学的效果进行全面的评价,根据评价的结果对以上各环节进行修改,以确保促进学生的学习,获得成功的教学。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

英语教学设计的目录

第一章 英语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第一节 教学设计的基本内涵一、教学与设计二、教学设计的内涵三、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案例分析第二节 英语教学设计的基本内涵一、英语教学的本质特性二、英语教学设计的核心内涵案例分析第二章 英语教学设计的主要内容第一节 教学设计的模式一、教学设计模式的沿革二、教学设计模式的类型三、教学设计模式的要素

请阐述教学设计的一般过程模式的7要素。

【答案】:1.学习需要分析 2.学习内容分析 3.学习者分析 4.学习目标的阐明 5.教学策略的制定 6.教学媒体的选择和应用 7.教学设计成果的评价 请结合分点详细阐述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的常用模式有哪些?

一、“引导——发现”模式这种模式是数学新课程教学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教学模式,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是将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而是通过精心设置的一个个问题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与合作下,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种模式的教学目标是:学习发现问题的方法,培养、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引导——发现”模式的教学结构是: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探究猜测——推理验证——得到结论。(例: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二、“活动——参与”模式这种模式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自主参与数学实践活动,在活动中通过动手探索,参与实践,密切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掌握数学知识的发生、形成过程和数学建模方法,形成用数学的意识。在数学教学中,数学活动内容是丰富多彩的,部分数学活动既可在课内进行又可以在课外进行,像问题解决、数学游戏、数学实验。一般来说,课外活动更重视培养兴趣、提高自学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学习内容受课本的约束也很少。“活动——参与”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①数学调查;②数学实验;③测量活动;④模型制作;⑤数学游戏;⑥问题解决。这种模式的教学目标是:积极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增进师生、同伴之间的情感交流,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形成用数学的意识。该模式一般的教学结构是:创设问题情境——实践活动——合作交流——总结。(例:用正多边形拼地板)三、“讨论——交流”模式这种模式有利于学生积极思维,有助于学生合作学习,因此也是数学新课程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模式。这一模式的教学目标是:养成积极思维的习惯,培养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培养数学交流的能力和协作能力。它的特点是,对学习内容通过问题串形式开展讨论,学生积极思考,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通过讨论,交流思想,探究结论,掌握知识和技能。“讨论——交流”模式一般的教学结构是:提出问题——课堂讨论——交流反馈——小结。(例:完全平方公式)四、“自学——辅导”模式“ 自学——辅导”模式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和辅导下进行自学、自练和自改作业,从而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的一种模式。在这一模式中,学生通过自学,进行探索、研究,老师则通过给出自学提纲,提供一定的阅读材料和思考问题的线索,启发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它的特点是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较强,有利于学生在自学中学会学习,掌握学习方法。“自学——辅导”模式一般的教学结构是:提出要求——自学——提问——讨论交流——讲解——练习。以上四个教学模式是数学新课程所提倡的主要教学模式。同时,我们认为传统的“讲解——传授”模式在数学新课程教学中也并未被抛弃,只不过是用新的教育理念来指导改革其中的一些陈旧的作法而不是对其全盘否定。五、“讲解——传授”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以教师的系统讲解为主脉,教师进行适当的启发引导,促使学生进行积极思考。这种教学模式主要用于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传授和学习。它有助于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大量知识和形成熟练技能。“讲解——传授”模式的主要理论依据是凯洛夫教学思想和奥苏贝尔的“有意义的学习”的理论。这种教学模式能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迅速系统地掌握较多的数学基本知识和技能,但在数学教学中,教师采用这种模式最需要关注的是:学生必须有进行对学习材料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必须有适当的知识与新知识产生联系。以上几种常见的初中数学教学模式。在选择教学模式时,要明确三点:1. 最有效的学习应是让学生在体验和创造的过程中进行有意义的学习;2. 数学课堂教学的关键是学生接受式学习与发展式学习互相补充、合理结合;3. 数学教学模式不能机械的截然划分,在数学新课程教学中,几种模式可以进行相互渗透与综合。每一位教师都应认识到,没有可适用于各种情况的教学模式,也没有所谓最好的教学模式。对某一种教学目标、某一类数学教学内容、某一个班学生不一定只有一种教学模式,有多种模式可以选用。我们必须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的特点等诸多方面来考虑,灵活地进行选择与组合,这样才能实现最佳的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有哪些基本要素?

“模式”是对理论的一种简洁的再现。不论哪一种教学设计模式,都包含有下列五个基本要素:教学任务及对象;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过程;教学评价。对象、目标、策略、过程和评价五个基本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了教学设计的总体框架。 (一)教学任务 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不再仅仅是传授知识,教学的一切活动都是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如何促进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能力,是现代教学思路的一个基本着眼点。因此,教学由教教材向用教材转变。以往教师关注的主要是“如何教”问题,那么现今教师应关注的首先是“教什么”问题。也就是需要明确教学的任务,进而提出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和制定教学策略。 (二)教学目标 教学设计中对于目标阐述,能够体现教师对课程目标和教学任务的理解,也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归宿。 新课程标准从关注学生的学习出发,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中师生共同追求的,而不是由教师所操纵的。因此,目标的主体显然应该是教师与学生。 教学目标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教学目标,它与传统课堂教学只关注知识的接受和技能的训练是截然不同的。体现在课堂教学目标上,就是注重追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有机整合,突出了过程与方法的地位,因此在教学目标的描述中,要把知识技能、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都考虑到。(三)教学策略制定 所谓教学策略,就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方法、步骤、媒体和组织形式等教学措施构成的综合性方案。它是实施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是教学设计的中心环节。其主要作用就是根据特定的教学条件和需要,制定出向学生提供教学信息、引导其活动的最佳方式、方法和步骤。 1.教学组织形式。2.教学方法。3.学法指导 。4.教学媒体 特别要指出的是,板书作为传统的、常规的媒体在我们的教学中还应该有一席之地,而且还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所以在设计媒体时千万别忽视了对板书的设计。 (四)教学过程 众所周知,现代教学系统由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媒体等四个要素组成,教学系统的运动变化表现为教学活动进程(简称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课堂教学设计的核心,教学目标、教学任务、教学对象的分析,教学媒体的选择,课堂教学结构类型的选择与组合等,都将在教学过程中得到体现。那么怎么样在新课程理念下,把诸因素很好地组合,是教学设计的一大难题。(五)教学设计自我评价 新课程理念下,教学设计的功能与传统教案-有所不同的在于它不仅仅只是上课的依据。教学设计,首先能够促使教师去理性地思考教学,同时在教学元认知能力上有所提高,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体现教师与学生双发展的教育目的。

简述教学设计的一般过程模式的构成阶段。

【答案】:(1) 学习需要分析(2) 学习内容分析(3) 学习者分析(4) 学习目标的阐明(5) 教学策略的制定(6) 教学媒体的选择和应用(7) 教学设计成果的评价

如何理解教学设计与教学模式?

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环节进行具体计划、创设教与学的系统“过程”或“程序”. 教学模式是在教学设计的实践中逐渐形成的运用系统方法进行教学系统设计的理论简约形式,是对教学设计实践的再现,是教学设计理论的简约形式.

巴纳赛的教学设计模式包括哪五个领域?

五个领域。这是教学设计过程在空间上展开而形成的。第一领域是创设空间,这个领域的任务主要在于:一是探索社会的特点和意义;二是创设未来系统的图景;三是准备设计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的常用模式有哪些?

一、“引导——发现”模式这种模式是数学新课程教学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教学模式,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是将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而是通过精心设置的一个个问题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与合作下,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种模式的教学目标是:学习发现问题的方法,培养、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引导——发现”模式的教学结构是: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探究猜测——推理验证——得到结论。(例: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二、“活动——参与”模式这种模式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自主参与数学实践活动,在活动中通过动手探索,参与实践,密切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掌握数学知识的发生、形成过程和数学建模方法,形成用数学的意识。在数学教学中,数学活动内容是丰富多彩的,部分数学活动既可在课内进行又可以在课外进行,像问题解决、数学游戏、数学实验。一般来说,课外活动更重视培养兴趣、提高自学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学习内容受课本的约束也很少。“活动——参与”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①数学调查;②数学实验;③测量活动;④模型制作;⑤数学游戏;⑥问题解决。这种模式的教学目标是:积极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增进师生、同伴之间的情感交流,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形成用数学的意识。该模式一般的教学结构是:创设问题情境——实践活动——合作交流——总结。(例:用正多边形拼地板)三、“讨论——交流”模式这种模式有利于学生积极思维,有助于学生合作学习,因此也是数学新课程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模式。这一模式的教学目标是:养成积极思维的习惯,培养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培养数学交流的能力和协作能力。它的特点是,对学习内容通过问题串形式开展讨论,学生积极思考,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通过讨论,交流思想,探究结论,掌握知识和技能。“讨论——交流”模式一般的教学结构是:提出问题——课堂讨论——交流反馈——小结。(例:完全平方公式)四、“自学——辅导”模式“ 自学——辅导”模式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和辅导下进行自学、自练和自改作业,从而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的一种模式。在这一模式中,学生通过自学,进行探索、研究,老师则通过给出自学提纲,提供一定的阅读材料和思考问题的线索,启发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它的特点是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较强,有利于学生在自学中学会学习,掌握学习方法。“自学——辅导”模式一般的教学结构是:提出要求——自学——提问——讨论交流——讲解——练习。以上四个教学模式是数学新课程所提倡的主要教学模式。同时,我们认为传统的“讲解——传授”模式在数学新课程教学中也并未被抛弃,只不过是用新的教育理念来指导改革其中的一些陈旧的作法而不是对其全盘否定。五、“讲解——传授”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以教师的系统讲解为主脉,教师进行适当的启发引导,促使学生进行积极思考。这种教学模式主要用于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传授和学习。它有助于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大量知识和形成熟练技能。“讲解——传授”模式的主要理论依据是凯洛夫教学思想和奥苏贝尔的“有意义的学习”的理论。这种教学模式能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迅速系统地掌握较多的数学基本知识和技能,但在数学教学中,教师采用这种模式最需要关注的是:学生必须有进行对学习材料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必须有适当的知识与新知识产生联系。以上几种常见的初中数学教学模式。在选择教学模式时,要明确三点:1. 最有效的学习应是让学生在体验和创造的过程中进行有意义的学习;2. 数学课堂教学的关键是学生接受式学习与发展式学习互相补充、合理结合;3. 数学教学模式不能机械的截然划分,在数学新课程教学中,几种模式可以进行相互渗透与综合。每一位教师都应认识到,没有可适用于各种情况的教学模式,也没有所谓最好的教学模式。对某一种教学目标、某一类数学教学内容、某一个班学生不一定只有一种教学模式,有多种模式可以选用。我们必须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的特点等诸多方面来考虑,灵活地进行选择与组合,这样才能实现最佳的教学过程。

巴纳赛的教学设计模式包括哪五个领域?

(1)创设空间,这个领域的任务主要在于:一是探索社会的特点和意义:二是创设未来系统的图景:三是准备设计。这个领域侧重于背景的创设,它是教学设计的准备阶段。(2)知识空间,这个领域的任务主要在于:一是对知识系统进行探索,包括探索其社会特征和意义:二是构建中心价值和图景;三是探讨如何进行设计和对社会系统进行描述。(3)形成设计和解决问题空间,这个领域的任务主要在于:一是形成设计的中心定义和系统的特点:二是设计系统的作用,设计可行的系统。(4)探索空间,这个领域的任务主要在于评价和选择。(5)描述未来模式的空间。这五个领域在空间上相互关联,从而形成一个教学设计系统。

1.几种重要的教学设计模式:

以教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模式; 以学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模式; “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系统设计模式。 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模式由于学习理论基础的不同又可以分为基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ID1),基于认知主义学习理论(ID2)。 ID1的代表模式——肯普模式: 该模式的特点:在教学系统设计过程中应强调四个基本要素,三个主要问题,要适当安排10个教学环节。在各环节中把确定学习需要和学习目标置于中心位置,各环节之间的连接表示教学设计是很灵活的过程,可按任意的顺序进行,评价和修改贯穿整个过程。 ID2的代表模式——史密斯——雷根模式: 这种模式很好地吸收了瑞格卢斯的教学策略分类思想,并把重点正确的放在教学组织策略上。该模式过程:分析教学目标,学习者特征分析,学习内容分析,设计学习任务,学习情境设计,学习资源设计,提供认知工具,自主学习策略设计,协作式教学策略设计,管理与帮助设计,总结与强化设计,教学评价。 史密斯——雷根模式和狄克——柯瑞模式的比较: ①狄克——柯瑞模式把“教学分析”与“确定学生初始行为及特征”分成两部分,并把二者分析的结果用更具体的“行为目标表述”; 史密斯——雷根模式把“学习者特征分析”和“学习任务分析”都归入“教学分析”模块中,并对这一块增加了“学习环境分析”框,取消了对“行为目标分析”框。②狄克——柯瑞模式中有关教学策略部分只笼统的提到要“开发教学策略”,至于开发哪一类教学策略并未说明;而史密斯——雷根模式则明确指出应设计三类教学策略:教学内容组织策略,教学内容传递策略,教学资源管理策略。③狄克——柯瑞模式对教学的修改并未放在评价模块中,这是不合理的,因为修改必须以评价所得到的反馈为依据。 2.构成教学系统设计过程的共同特征要素: 教学目标分析,学习者特征分析,教学模式和策略的选择与设计,学习环境设计,教学设计结果的评价。 3.瑞格卢斯对教学系统设计理论提出了很多富有创建的观点,把教学理论的变量分为教学条件,教学策略和教学结果,并且进一步把教学策略变量细分为教学组织策略,教学管理策略和教学传输策略。他最早提出了细化理论的观点。该理论是建立在两个关于认知结构的假定的基础之上:①知识按层次结构组织,抽象程度较高的知识处于较高层次,随着抽象程度降低,其所处层次也逐步降低;②认知结构中的知识是相互作用的,相互联系的。 细化理论的内容: 一个目标:按照认知学习理论实现对教学内容最合理而有效地组织。 两个过程:“概要”设计,一系列细化等级设计。 四个环节:选择,定序,综合,总结。简称4S 七条策略:恰当运用有关教学内容组织的七种策略。 4. 根据教学中问题范围,大小的不同,教学系统设计应分为不同的层次:以“产品”为中心的层次;以“课堂”为中心的层次;以“系统”为中心的层次。

1.几种重要的教学设计模式:

以教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模式; 以学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模式; “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系统设计模式。 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模式由于学习理论基础的不同又可以分为基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ID1),基于认知主义学习理论(ID2)。 ID1的代表模式——肯普模式: 该模式的特点:在教学系统设计过程中应强调四个基本要素,三个主要问题,要适当安排10个教学环节。在各环节中把确定学习需要和学习目标置于中心位置,各环节之间的连接表示教学设计是很灵活的过程,可按任意的顺序进行,评价和修改贯穿整个过程。 ID2的代表模式——史密斯——雷根模式: 这种模式很好地吸收了瑞格卢斯的教学策略分类思想,并把重点正确的放在教学组织策略上。该模式过程:分析教学目标,学习者特征分析,学习内容分析,设计学习任务,学习情境设计,学习资源设计,提供认知工具,自主学习策略设计,协作式教学策略设计,管理与帮助设计,总结与强化设计,教学评价。 史密斯——雷根模式和狄克——柯瑞模式的比较: ①狄克——柯瑞模式把“教学分析”与“确定学生初始行为及特征”分成两部分,并把二者分析的结果用更具体的“行为目标表述”; 史密斯——雷根模式把“学习者特征分析”和“学习任务分析”都归入“教学分析”模块中,并对这一块增加了“学习环境分析”框,取消了对“行为目标分析”框。②狄克——柯瑞模式中有关教学策略部分只笼统的提到要“开发教学策略”,至于开发哪一类教学策略并未说明;而史密斯——雷根模式则明确指出应设计三类教学策略:教学内容组织策略,教学内容传递策略,教学资源管理策略。③狄克——柯瑞模式对教学的修改并未放在评价模块中,这是不合理的,因为修改必须以评价所得到的反馈为依据。 2.构成教学系统设计过程的共同特征要素: 教学目标分析,学习者特征分析,教学模式和策略的选择与设计,学习环境设计,教学设计结果的评价。 3.瑞格卢斯对教学系统设计理论提出了很多富有创建的观点,把教学理论的变量分为教学条件,教学策略和教学结果,并且进一步把教学策略变量细分为教学组织策略,教学管理策略和教学传输策略。他最早提出了细化理论的观点。该理论是建立在两个关于认知结构的假定的基础之上:①知识按层次结构组织,抽象程度较高的知识处于较高层次,随着抽象程度降低,其所处层次也逐步降低;②认知结构中的知识是相互作用的,相互联系的。 细化理论的内容: 一个目标:按照认知学习理论实现对教学内容最合理而有效地组织。 两个过程:“概要”设计,一系列细化等级设计。 四个环节:选择,定序,综合,总结。简称4S 七条策略:恰当运用有关教学内容组织的七种策略。 4. 根据教学中问题范围,大小的不同,教学系统设计应分为不同的层次:以“产品”为中心的层次;以“课堂”为中心的层次;以“系统”为中心的层次。

1.几种重要的教学设计模式:

以教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模式;以学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模式;“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系统设计模式。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模式由于学习理论基础的不同又可以分为基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ID1),基于认知主义学习理论(ID2)。ID1的代表模式——肯普模式:该模式的特点:在教学系统设计过程中应强调四个基本要素,三个主要问题,要适当安排10个教学环节。在各环节中把确定学习需要和学习目标置于中心位置,各环节之间的连接表示教学设计是很灵活的过程,可按任意的顺序进行,评价和修改贯穿整个过程。ID2的代表模式——史密斯——雷根模式:这种模式很好地吸收了瑞格卢斯的教学策略分类思想,并把重点正确的放在教学组织策略上。该模式过程:分析教学目标,学习者特征分析,学习内容分析,设计学习任务,学习情境设计,学习资源设计,提供认知工具,自主学习策略设计,协作式教学策略设计,管理与帮助设计,总结与强化设计,教学评价。史密斯——雷根模式和狄克——柯瑞模式的比较:①狄克——柯瑞模式把“教学分析”与“确定学生初始行为及特征”分成两部分,并把二者分析的结果用更具体的“行为目标表述”; 史密斯——雷根模式把“学习者特征分析”和“学习任务分析”都归入“教学分析”模块中,并对这一块增加了“学习环境分析”框,取消了对“行为目标分析”框。②狄克——柯瑞模式中有关教学策略部分只笼统的提到要“开发教学策略”,至于开发哪一类教学策略并未说明;而史密斯——雷根模式则明确指出应设计三类教学策略:教学内容组织策略,教学内容传递策略,教学资源管理策略。③狄克——柯瑞模式对教学的修改并未放在评价模块中,这是不合理的,因为修改必须以评价所得到的反馈为依据。2.构成教学系统设计过程的共同特征要素:教学目标分析,学习者特征分析,教学模式和策略的选择与设计,学习环境设计,教学设计结果的评价。3.瑞格卢斯对教学系统设计理论提出了很多富有创建的观点,把教学理论的变量分为教学条件,教学策略和教学结果,并且进一步把教学策略变量细分为教学组织策略,教学管理策略和教学传输策略。他最早提出了细化理论的观点。该理论是建立在两个关于认知结构的假定的基础之上:①知识按层次结构组织,抽象程度较高的知识处于较高层次,随着抽象程度降低,其所处层次也逐步降低;②认知结构中的知识是相互作用的,相互联系的。细化理论的内容:一个目标:按照认知学习理论实现对教学内容最合理而有效地组织。两个过程:“概要”设计,一系列细化等级设计。四个环节:选择,定序,综合,总结。简称4S七条策略:恰当运用有关教学内容组织的七种策略。4. 根据教学中问题范围,大小的不同,教学系统设计应分为不同的层次:以“产品”为中心的层次;以“课堂”为中心的层次;以“系统”为中心的层次。

请简述教学设计的一般模式包含哪些步骤电大信息技术与教育技术2

按照常规不论哪一种教学设计模式,都包含有这样几个基本要素: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教学任务及对象;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过程;教学评价。  1)指导思想和教学理论  2)教学分析(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  3)教学目标的设计  4)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的设计  5)教学过程的设计  a ) 教学情境的设计  b ) 教学导入的设计  c ) 教学模式设计  d ) 教学小结设计  e ) 教学板书的设计

高中语文优秀教案教学设计课型模式

高中语文优秀教案教学设计课型模式   引导语:通过学习马克思的有关论述,开阔学生的思路,引导学生对本文的观点做进一步研讨,下面是我为你带来的高中语文优秀教案教学设计课型模式,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一、指导思想   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打造优质、高效的高中语文课堂,根据市教育局《关于全市开展中小学优秀教案评选活动的意见》精神,特制订本办法。   二、评选要求   1.教学理念新颖。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教学设计最优化。是教师备出来、上出来、赛出来的,要好用、实用、管用。   3.教学手段使用恰当。根据教学实际,恰当运用多媒体辅助教   4.教学设计环节完整。要有课后反思,同时对本教学设计提出使用建议。   5.引领与借鉴作用大。要真正发挥优秀教学设计的带动、引领作用。   6.教学设计要求详案。   三、教案基本要求   1.按照国家《课程标准》(高三《考试说明》)的总体目标和教学要求,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知识点、能力点、教育点、重难点得到有效突出。   2.根据教学内容,科学、灵活地选用教学模式和方法。所采用模式和方法,能有效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主线”的教学理念。   3.侧重于课堂活动和问题的设计。要突出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和普遍性,关注活动的实际效果。问题的设计要具有思维深度,具有启发性和指导性。   4.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要精心制作课件、教具,提高教学效益。充分利用网络、图书报刊资料和各种媒体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开阔学生视野,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发展需求。   5.教学流程要符合认知的一般规律。充分体现教学过程的层次性、渐进性,环节过渡自然;教学指导语准确、简练、流畅,教学指令清晰。   6.充分体现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人生,有利于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利于身心的健康成长,有利于兴趣、习惯、思维品质的培养。   四、教案要素结构   1.教学内容:课题、课时、课型、目标。   2.教学目标:依据课程标准,对本课时的知识点、能力点、教育点、重难点等四个方面的目标,进行细化、具体化的描述。   3.教学模式、方法和手段:对本节课使用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简要描述。   4.教学过程:对任务设计、问题设计和活动设计,进行详细的说明;对课堂教学用语,如导入语、过渡语、评价语、讲解语、总结语要有清晰的表述。   5.随堂训练和拓展性素材:要有为达成教学目标所设计(或采用)的巩固性训练题(组)、阅读材料等课堂教学资源。   6.课后作业: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多样化的课后作业。作业数量要适当,课时作业总量不超过30分钟。   7.教学反思:根据实施情况,对本节课的教学得失进行反思和总结。   五、评选办法   1.本次征集、评选活动,面向所有全市普通高中高一、二年级全体语文任课教师。   2.本次征集、评选的教案,为课文详案,必须为经过实际的课堂教学验证,具有较高的课堂达成度的课时教案。   3.本次征集、评选的教案,必须为教师个人(或集体)独立编制、且与本人所带年级教学进度一致、随堂使用的课时教案。   4.参赛教案必须经过层层选拔产生。各高中学校要成立相应的评选组织机构,负责初评;教师个人申报的教案,不纳入评选范围。   5.评审以1周为周期,各单位力争周五完成推荐,下周一上午务必申报完毕。   6.市教研室组织相关专业人员组织评选,适时公示结果。   8.申报的教案应采用电子稿形式,发到指定邮箱。   附件:1.高中语文优秀教学设计课型模式   2.高中语文优秀教学设计(样案)   附件1:   高中语文优秀教学设计课型模式   现代文新授课   一、激趣导入,检查预习   结合文本思想内容、艺术特点,作者生评,写作背景等,借助语言、图片、音频视频等手段,设计精要的导入语,激发学习兴趣,打开学习突破口。   教师提前布臵预习任务,课堂上检查。预习任务以语言基础知识、文体、作者、疏通文本等方面的内容为主。   二、目标导航,自主阅读   目标的确定以中等学生知识水平为准,要兼顾“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   根据学习目标、结合文本特点从思路梳理、整体感知、关键语段、艺术特点等方面设计探究性问题。提出明确的自学要求,结合学案,组织学生自学。   要特别强调学生对文本的熟悉度,加强对文本的诵读,初探文意,形成对文本的整体认知。这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和关键。   三、合作学习,交流探究   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文本,完成三个基本任务: ⑴语感生成:进行必要的听、说、读、写的训练。   ⑵情感萌发:在朗读中体会作品及作者的情感。   ⑶思想积淀: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陶冶高尚的情操和形成健全的人格。   学习小组内部相互交流、研讨,解决自学过程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在教师指导下,班内交流发言,解决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学生不能解决的疑难问题是教师讲解的重点。   四、重点讲解,深度研习   适当引入与文本相关的延伸阅读或升华主题的内容,强化课堂教学内容。针对重点难点,教师“精讲”。讲授的内容要突出重点、难点,讲解问题透彻到位,始终把训练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主动学习的品质和创新意识放在首位。   五、当堂达标,拓展提高   选取与文本内容相近、文体相似的作品,文本赏析性作品或同一作者的作品,参照高考阅读题命制题目,以延伸阅读空间,开拓阅读视野,陶冶审美情趣,提高阅读能力。我们认为适当的课堂检测能有效的.巩固课堂教学效果,进而促生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文言文新授课   一、导入新课,检查预习   结合文本思想内容、艺术特点,作者生评,写作背景等,借助语言、图片、音频视频等手段,设计精要的导入语,激发学习兴趣,打开学习突破口。   教师提前布臵预习任务,课堂上检查。预习任务以语言基础知识、文体、作者、疏通文本等方面的内容为主。   二、明确目标,安排自学   学习目标要紧扣文本,尽量涵盖“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但又要根据情况有所侧重,不宜面面俱到。根据学习目标、结合文本特点从思路梳理、整体感知、关键语段、艺术特点等方面设计探究性问题。提出明确的自学要求,结合学案,组织学生自学。要特别强调学生对文本的熟悉度,加强对文本的诵读,这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和关键。   三、合作学习,交流探究   学习小组内部相互交流、研讨,解决自学过程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在教师指导下,班内交流发言,解决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学生不能解决的疑难问题是教师讲解的重点。   在充分自学的基础上,尽量鼓励学生自己解决文本翻译的问题。必要时可以把译文发给学生(或者让学生在对照注视互相探讨后,再   把文言文译文发到学生手中,或者运用电子幻灯片把译文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对照文言文原文和译文加深理解。   四、教师重点讲解   讲解重点词语和句式,适当回顾以前学过的文言现象,构成小的知识板块。   五、讨论、点拨   讨论、点拨文章思想内涵、艺术特色等。不能把文言文教学变成古代汉语教学,要充分重视对古代作品的思想、情感等极其丰富的人文内涵的挖掘,学习其高超的艺术表达技巧。否则,文言文教学就变成了枯燥乏味的痛苦过程。   六、检测反馈   选取与文本内容相近、文体相似的作品,文本赏析性作品或同一作者的作品,参照高考阅读题命制题目,以延伸阅读空间,开拓阅读视野,陶冶审美情趣,提高阅读能力。我们认为适当的课堂检测能有效的巩固课堂教学效果,进而促生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要特别重视背诵和默写。   写作训练课   就写作的某一方面——文体、结构、语言、表达等进行片断讲练。   一、课前准备   教师根据讲练内容提前印发材料,以备课堂分析研究使用。   二、明确目标,自主研读   明确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及达成的目标,学生对材料进行自主研读,归纳文段特点。   三、讨论交流   在老师的引导下,组内讨论,班内交流,共同总结写作规律。   四、练习提高   布臵片断写作任务,学生进行写作练习。要求学生写作时仿照所研读的文段特点,依照所总结的写作规律进行,写作水平不高的学生可以“照葫芦画瓢”。   五、习作交流修改   班内交流习作,师生共同点评;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   作文讲评课   一、教师览阅   教师收上作文后,快速翻阅,根据此次作文的训练重点,找出学生作文中存在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印发范文和供修改的中档作文各一至二篇。   二、中档作文修改   教师讲解本次作文要求和学生写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批改要求。   师生分析范文的可借鉴处,修改印发的中档作文。就中档作文的存在的明确不足,让学生充分地发表意见,并进行修改,通过学生个体的修改行为发现中档作文与优秀作文存在的差距,掌握作文“提档”的方法和诀窍。   三、互批交流   随机发放作文,每四人一组,选出组长一人,对组中的四篇作文讨论批改。由一位同学执笔,写出眉批、旁批、总批等。   每组推荐优秀作文,在全班交流;作者谈写作体会,其它同学谈感想评价。   作者与批阅者“面对面”交换意见。   四、自我修改   学生根据老师的指导意见、同学的修改意见和自己对此次作文的再认识,全面修改自己的作文。必要时进行二次重作。   要高度重视对学生作文重作的要求。修改和重写是作文教学中十分重要的一环,对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五、检查反馈   教师课后再次将作文收齐,检查批改情况和修改、重写情况并向学生反馈。   从写作到修改再到反馈,一个作文教学过程的时间最多不超过一周。   专题复习课   一、明确任务,自学定向   教师布臵学习任务,明确学习目标,提出自学指导意见,组织学生结合教材和导学案自学。在学生自学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发现问题。   要紧扣课程标准(或考纲考点)提出明确的复习目标,让学生知道学什么,怎样学,用多长时间,达到什么要求,如何检测。   二、学生自学,探究交流   学生自学研究典型例题,自行构建知识框架,总结应用规律;学习小组内部研讨;班内交流发言。   三、教师重点讲解   针对学生在自学和交流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教师通过典型例题分析和变式题目重点讲解,以消除学生的错误认识,帮助学生走出思维误区,构建扎实的知识框架,提高应用规律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检测反馈,巩固提高   利用导学案或随堂检测题对当堂所学内容进行检测。检测之后,教师总结讲解。随堂检测必须由学生独立完成,以确保检测结果的真实有效性。 ;

教学设计模式的发展可划分为哪四个阶段?

(1)把教学设计视为应用科学(2)美对教学设计产生了影响(3)教学设计着重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4)学习者在教学过程中占着中心的地位

简答史密斯一雷根教学设计模式的基本内容

(1)将教学活动分为教学分析、策略设计和教学评价三大环节。(2)将教学分析明确地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学习环境分析;二是学习者特征分析;三是学习任务分析(包括教学目标的分析和教学内容的分析)。(3)三类教学策略:一是教学组织策略,包括教学内容应该按哪种方式组织、教学程序应该如何排列以及具体教学活动应该如何安排等方面的策略;二是教学内容传递策略,指有关教学媒体的选择、使用以及如何将学生组织起来等方面的策略;三是教学资源管理策略,即如何对教学资源进行计划和分配等方面的策略。

不同的教学设计理论或模式产生不同风格的教学计划,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能出现(  )的课堂。

【答案】:A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小学课堂教学组织的形式”。【名师详解】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出现的是民主型课堂。

教学设计模式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新的开发

1、结合现代教育技术,开发出适合在线教学和远程教育的教学设计模式。2、引入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利用学生的学习数据和反馈信息,对教学设计模式进行优化和改进。3、探索出符合新一代学生学习特点和需求的教学设计模式,例如游戏化教学、社交化教学等。

教学设计的一般步骤是怎样的?

教学设计的一般步骤是:首先进行“学习需要的分析”,主要包括“学习内容分析”和“学生特征分析”两个方面的内容;然后进行“学习目标的阐明”,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策略的制定”、“教学媒体的选择和利用”;接着依次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和“(教学设计)成果评价(包括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最后根据评价结论对教学设计的前期工作进行修改完善。 在教学设计过程的模式中,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生特征、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构成 教学设计的五大基本要素。 ⑴从学习的需求分析开始,了解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学生的实际情况与期望水平之间的差距。这样以解决“为什么”及“学什么”和“教什么”的问题。 ⑵教师需要分析具体的教学内容和进行学生特征分析,考虑课程、单元及课时的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安排,考察学生在进行学习之前,关于学习内容具有什么知识和技能,即对学生初始能力的评定,了解学生的一般特征和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和态度。⑶ 明确具体的学习目标,即学生通过学习应该掌握什么知识和技能。 ⑷确定教学策略,考虑如何实现学习目标或教学目标的途径,解决“怎么学”和“怎么教”的问题,其中应考虑教学媒体的选择和应用,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的教学媒体或教学资源。 ⑸对学和教的行为做出评价,在行为评价时,一方面要以目标为标准进行评价,另一方面评价提供了关于教学效果的反馈信息,从而对模式中所有步骤作重新审查,特别应检验目标和策略方面的决定。 对于教学设计过程模式的理解,应该注意两个问题: 一是将整体性的教学设计过程分解为诸多要素,主要是为了便于深入地了解和分析并掌握和发展整个教学设计过程的技术。因此在实际设计工作中,要从教学系统和整体功能出发,保证“目标、学生、策略、评价”四要素的一致性,使各要素相辅相成,产生整体效应。 二是应该认识到我们所设计的教学系统是开放的,教学过程是动态过程,涉及到的如环境、学生、老师、信息、媒体等各个因素也都是处于变化之中,因此教学设计工作具有灵活性的特点。在利用模式设计教学时,应根据不同情况的要求,针对不同的实际问题,决定设计步骤,确定从何入手,重点解决哪些环节的问题,创造性地进行教学设计工作。

教学设计模式出现的顺序是

1、在第一阶段,把教学设计视为应用科学,这个时期的教学设计是以行为主义心理学为基础的。在第一阶段中,从事教学设计的往往是心理学、教学论等方面的专家,而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则往往是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执行专家所作的教学设计,即主要起着具体操作的作用。2、教学设计者们侧重从美学的角度出发来进行教学设计,强调用美学效果来吸引学习者的学习兴趣,重视学习者的情感因素,教学设计不仅仅是专家的工作,而且也成为每个教学工作者的工作。3、在第三阶段,教学设计着重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4、在教学设计中起指导作用的学习理论最重要的是建构主义,第四阶段的教学设计还有一个重要特点,即:进一步强调教师成为教学设计的主题,而不知识教学设计的执行者。

乌美娜教学设计过程模式中包含的设计要素有( )

乌美娜教学设计过程模式中包含的设计要素有:1、学习需要分析2、学习内容分析3、学习者分析4、学习目标的阐明5、教学策略的制定6、教学媒体的选择和利用7、设计成果的评价教学乌美娜教授的《教学设计》是高等师范院校教育技术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它以《教育学》、《普通心理学》、《教育传播学》为先行课程。教学设计它把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同教学实践活动联结起来,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从人类学习的心理机制出发,探索教学规律,并将其应用到教学过程的实践中,是一门应用性学科。对于从事教育技术专业的教师和电教办公人员在提高教学质量、科研能力和办公效率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早期培训教学设计模型中最为简洁明确的一种模式是(  )

【答案】:D肯普的教学设计程序是早期培训教学设计模型中最为简洁明确的一种模式,它主要强调三个基本问题:(1)学习什么,达到怎样的熟练程度;(2)教学程序、教材和人员如何组合,才能最佳地实现培训目标;(3)使用什么手段来评价学习结果。

教学设计有哪些基本要素?

“模式”是对理论的一种简洁的再现。不论哪一种教学设计模式,都包含有下列五个基本要素:教学任务及对象;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过程;教学评价。对象、目标、策略、过程和评价五个基本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了教学设计的总体框架。 (一)教学任务 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不再仅仅是传授知识,教学的一切活动都是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如何促进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能力,是现代教学思路的一个基本着眼点。因此,教学由教教材向用教材转变。以往教师关注的主要是“如何教”问题,那么现今教师应关注的首先是“教什么”问题。也就是需要明确教学的任务,进而提出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和制定教学策略。 (二)教学目标 教学设计中对于目标阐述,能够体现教师对课程目标和教学任务的理解,也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归宿。 新课程标准从关注学生的学习出发,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中师生共同追求的,而不是由教师所操纵的。因此,目标的主体显然应该是教师与学生。 教学目标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教学目标,它与传统课堂教学只关注知识的接受和技能的训练是截然不同的。体现在课堂教学目标上,就是注重追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有机整合,突出了过程与方法的地位,因此在教学目标的描述中,要把知识技能、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都考虑到。(三)教学策略制定 所谓教学策略,就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方法、步骤、媒体和组织形式等教学措施构成的综合性方案。它是实施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是教学设计的中心环节。其主要作用就是根据特定的教学条件和需要,制定出向学生提供教学信息、引导其活动的最佳方式、方法和步骤。 1.教学组织形式。2.教学方法。3.学法指导 。4.教学媒体 特别要指出的是,板书作为传统的、常规的媒体在我们的教学中还应该有一席之地,而且还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所以在设计媒体时千万别忽视了对板书的设计。 (四)教学过程 众所周知,现代教学系统由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媒体等四个要素组成,教学系统的运动变化表现为教学活动进程(简称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课堂教学设计的核心,教学目标、教学任务、教学对象的分析,教学媒体的选择,课堂教学结构类型的选择与组合等,都将在教学过程中得到体现。那么怎么样在新课程理念下,把诸因素很好地组合,是教学设计的一大难题。(五)教学设计自我评价 新课程理念下,教学设计的功能与传统教案-有所不同的在于它不仅仅只是上课的依据。教学设计,首先能够促使教师去理性地思考教学,同时在教学元认知能力上有所提高,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体现教师与学生双发展的教育目的。

如何进行建构主义教学设计

一、建构主义建构主义是由认知主义发展而来的哲学理念,在此基础之上的学习理论与以往的行为主义的理论模式有很大的差别,它采用非客观主义的哲学立场。建构主义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对于世界的理解和赋予的意义都是每个人自己的决定的。我们是一自己的经验为基础来构建现实,或者至少说是在解释现实。我们的个人世界总是用我们自己的头脑创建的。由于我们的经验以及对经验的信念不同,于是我们对外界世界的理解也是各不相同的,所以他们更关心如何以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为基础来构建知识。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建构内在心理表征的过程。学习者并不是把知识从外界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以获取、建构新知识的过程。不难看出建构主义对教师与学生的作用有了重新的定位。学生在学习中要主动建构客观事物及其关系的表征,但这种建构不是外界刺激的直接反应,而是通过已有的认知结构(包括原有知识经验和认知策略)对新信息进行主动加工而建构成的。这种学习更加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情景性、协作性。建构主义提倡一种更加开放的学习。对每个个体来说,这种开放的学习在学习方法和学习结果上都可能是不同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是人的认知思维活动的主动建构的过程,是人们通过原有的知识经验与外界环境进行交互活动以获取、建构新知识的过程,知识不是通过教师灌输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辅助手段(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以及其它学习工具),利用必要的学习材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学习者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外界施加的信息只有通过学习者的主动建构才能变成自身的知识。教师不再是教学内容的传递者,而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学生也不再是教学内容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的主动获取与建构者,教师从以教授知识为主变为以指导、辅导学生的学习为主。教学过程不再是一个同步的,而是一个异步的、发散式的思维过程,不同的学生沿着不同的学习路径,完全可以建构出相同的结果。学生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成为学习的主体、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这种主体作用体现在: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用探索法、发现法去建构知识的意义;⑵在意义建构过程中要求学生去搜集并分析有关的大量信息和资料;⑶学生需要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并对这种联系加以认真思考。而教师由舞台上的主角变成幕后导演,成为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指导者。这种帮助、指导作用体现在:⑴激发学生兴趣,帮助学生形成持久的学习动机;⑵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景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⑶为了使意义建构更有效,教师应在可能的条件下组织协作学习,并对协作学习过程进行引导。所以说,学习的质量是学习者建构意义能力的函数,而不是学习者重现教师思维过程能力的函数。换句话说,获得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的意义的能力,而不取决于学习者记忆和背诵教师讲授内容的能力。二、建构主义与教学设计基于建构主义的ID(教学设计)又称以学为中心的ID,是进入九十年代以后随着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日益普及(特别是基于Internet的教育网络的广泛应用),才逐渐发展起来的。这种教学设计由于强调学生是认知过程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因而有利于学生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有利于创造型人材的培养,这是其突出的优点。但是,由于强调学生的“学”,往往容易忽视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忽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和情感因素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另外,由于忽视教师主导作用,当学生自主学习的自由度过大时,还容易偏离教学目标的要求。所以受到一些学者的批评(何克抗),这是我们在建构新型教学设计模式时所需要考虑的,需要我们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注意加以纠正。目前,建构主义对教学设计的影响正在渗透之中,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和重视。目前,还没有基于该理论的成熟的教学设计模型。所有有关方面的论述,只提供一些原则和建议,并没有处方性的解决方案。建构主义的兴起,引发了教学设计专家之间的一场争论,其核心问题是,建构主义和教学设计能否共处?关于这一点,大致有两种不同的回答,一种观点认为,建构主义根本不能与教学设计的理论相容(Carrol,1990),他认为,教学设计是基于客观主义的,要追求一种可显的、可控的学习效果,而建构主义非客观主义的立场是与这一点根本相违背的,它强调学习效果是自我建构的,是不可预测的,采取的是非理性主义的哲学思想,所以是不能引入教学设计理论的。另外一种观点认为:客观主义建构主义解释了学习过程的两个不同方面,这两种观点,在不同的学习情景下是互补的。建构主义对一些复杂学习领域、高级学习目标的教学设计是比较适合的,他可以以一种“新的心理集”的方式引进教学设计领域,可弥补传统教学设计过分分离与简化教学内容的局限(Reigeluth ,Wilson,Jonasson),为此,他们纷纷提出了一些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原则,归纳如下:l 支持学习者所有的学习活动,以解决一项任务或问题。l 学习者必须根据这项重大任务的复杂性清楚地感知和接受这一具体的学习活动。l 支持学习者发展对所有问题的物主身份。l 诱发学习者的问题并利用它们刺激学习活动,或确认某一问题,使学习者迅速地将该问题作为自己的问题而接纳。l 设计一项真实的任务。l 一种真实的学习环境是认知的需求与学习者必须为之作好准备的环境中的需求保持一致的环境。l 设计任务和学习环境,以反映环境的复杂性;在学习发生后,学习者必须在这一环境中活动。l 设计学习环境以支持并挑战学习者的思考。l 鼓励对各种想法进行尝试,反对两者必居其一的观点和二者择一的环境。l 提供机会并支持同时对学习的内容和过程进行反思。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强调要发挥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建构性,根据初级学习和高级学习划分,提出了自上而下的教学设计思想和知识结构网络的概念,重视“情景”、“协作”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一系列以“学” 为中心教学策略,如支架式教学策略、认知学徒教学策略、随机进入教学策略、抛锚式教学策略、社会建构教学策略等等。三、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模式本文中我们尝试性地提出一种教学设计模式(如下图所示),它以问题(或项目、案例、分歧)为核心,建立学习“定向点”,然后围绕这个“定向点”,通过设计“学习情景”、“学习资源”、“学习策论”、“认知工具”、“管理和帮助”而展开,他们共同服务于由教学目标、学习者、学习内容而决定的学习任务(问题、案例、项目、分歧)这一核心。结束部分的教学评价也是设计过程的重要环节它是修改的基础,是教学设计成果趋向完善的调控环节。图1 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模式1.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是促进学习者朝着目标所规定的方向产生变化的过程,它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始终。建构主义指导下的学习同样要??循这一基本原则。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ID中,分析教学目标是为了确定学生学习的主题即与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或基本过程有关的知识内容。分析教学目标首先要考虑学习者这一主体。教学目标不是设计者或教学者施加给学习过程的而是从学习者的学习过程中提取出来的。在哲学上强调学习内容的自主建构,容易造成学习上的虚无主义。我们知道,建构主义强调事物的多样性、复杂性,不同人对同一事物可得出不同的理解,但事物有其复杂的一面,也有起客观的一面,事物的某些属性在一定条件下是可能达到共同理解的,所以,我们在以建构主义理论指导教学设计时,一定要考虑教学目标的确定,避免陷入非理性主义的陷阱,但同时也应注意避免将教学目标简单化的倾向,不能采用传统的行为式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编写应有一定的弹性、可变化性,如采用认知目标分类的层次来标识(掌握...理解...),另外,建构主义强调知识的情景性、整体性,强调知识应在真实任务的大环境中展现,学生在探索真实的任务达到学习的目的,所以在编写教学目标时,应该避免传统教学目标分析过度抽象、过分细化、过分分散、过分单调的逻辑关系,而应该采用一种整体性的教学目标编写方法。建构主义教学设计这种重整体、轻细化具体的教学目标的编写方式,是不是意味着传统的教学目标分析方法(如归类分析法、解释结构模型法)等就没有用了呢?不是的,建构主义强调要在真实情景与学习环境中体现学习知识,对所学知识结构的详细分析,将有助于设计更合理的真实任务与真实的学习环境,减少非学习范围的错误探索、提高学习效率。区分学习目标与教学目标允许不同学习者之间的多重目标 其次,分析教学目标还应尊重学习主题本身内在体系特征。学习主题是由各级知识点组成。知识点之间的关系有两类:上下位关系、并列关系。这样总体上,学习主题呈现多层次的网状结构。这种结构是分析教学目标的主要依据之一。具体分析方法有:归类分析法、信息加工分析法、层级分析法、解释结构模型法(ISM)等。2.学习者特征分析以学为主的ID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从哲学角度看学习者是内因,外界影响是外因,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决定因素,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在同一课堂中,教师实施同一教学,但不同学生的学习结果却存在较大差异。学习者特征分析涉及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个方面。与智力因素有关的特征主要包括知识基础、认知能力和认知结构变量;非智力因素有关的特征则包括兴趣、动机、情感、意志和性格。由于非智力因素情况比较复杂难以定量评估、测量处理且群体共性少,所以在此主要进行智力因素分析。对于学习者的分析,主要目的是设计适合学生能力与知识水平的学习问题,提供适合的帮助和指导,设计适合学生个性的情景问题与学习资源。确定学习者的知识基础一般采用“分类测定法”或“二叉树探索法”。学习者的认知能力按照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分为六个等级: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在教学实践中,一般采用逼近法来测量学习者的认知能力。认知结构是指个体观念的全部内容与组织。它是影响新的意义学习与保持的关键因素,决定着学习者进行意义建构成功与否的关键。认知结构变量有三:认知结构的“可利用性”、“可分辨性”、“稳定性”分别指旧知识中对新知识其吸收固定作用的观念;新旧观念的异同点;起吸收、固定作用的原有观点的稳定性。在实践中利用知识点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尤其注意兼顾学习者之间的个别差异。3.学习内容特征分析学习内容是教学目标的知识载体,教学目标要通过一系列的教学内容才能体现出来,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要解决真实环境下的任务,在解决真实任务中达到学习的目的,但真实的任务是否会体现教学目标,如何来体现,这需要我们对学习内容做深入分析,明确所需学习的知识内容、知识内容的结构关系、知识内容的类型(陈述性、程序性、策略性知识),这样,在后面设计学习问题(任务)时,才能很好地涵盖教学目标所定义的知识体系,才能根据不同的知识类型,嵌人建构主义环境中的不同要素中,如陈述性知识,可以通过学习资源的方式提供,而策略性的知识,则可通过设计自主学习活动来体现并展开。4.设计学习任务建构主义所阐述的学习就是基于真实问题情景下的学习、学习的过程,就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问题构成了建构主义学习的核心。与客观主义不同,建构主义用问题来驱动学习,而不象原来那样充当概念、原理的例子,学习是为了解决问题,而不是把解决问题看成是学习的一个应用。提出学习任务,是整个建构主义教学设计模式的核心和重点,它为学习者提供了明确的目标、任务,其他辅助设计使得任务更加明确具体,使得学习者解决问题成为现实的可能,使得学习者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确实能够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学习情景设计,有助于将问题置身于一个真实的任务环境中,这有助于学生知识与能力的迁移;相关案例和信息资源有助于问题的理解和可行性方案的提出;认知工具帮助学习者解释和把握问题的各个方面;自主学习策略可以为学生提供可供选择的问题解决模式;帮助与管理是在问题解决的易出现问题的环节,设计实用的帮助与指导,必要时,还要设计如何施加人格影响,以消除因挫折而出现的泄气情绪。学习任务可以是一个问题、案例、项目或是观点分歧,他们都代表连续性的复杂问题,能够在学习的时间和空间维度上展开,均要求采用主动地、建构的、真实的情景下的学习,构建学习任务时,应充分考虑如下原则:(1)在教学目标分析的基础之上提出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可分为主问题和子问题,子问题的解决是主问题解决的充分条件,同理下层子问题的解决是上层子问题解决的充分条件,这样就形成一树状谱系图。为学生解决问题提供不同的路径。(2)学习任务要涵盖教学目标所定义的知识,只能更加复杂,不能更简单。(3)要设计非良构的问题,非良构的问题具有无显示目标和限制条件;有多解、多解法或者无解;有多种评判答案的标准;问题的概念理论基础的必要性及其组织具有不确定性等特征。(4)设计学习任务要符合学习者的特征,不能超越学习者知识能力太多。(5)要设计开放性的问题,解决问题的目的不是期望学生一定就能给出完美的答案,而是鼓励学生参与,使其了解这个领域。 5.学习情景设计建构主义强烈推荐学生要在真实的情景下进行学习,要减少知识与解决问题之间的差距。因此,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需要将设计的问题具体化,知识内容与学习问题是对现实生活的抽象和提炼,而学习情景则是要还原知识的背景,恢复其原来的生动性、丰富性,同一个问题,在不同的情景背景中(不同的工作环境、社会背景),其表现是不相同的。学习情景的含义:学习情景指为学生提供一个完整、真实的问题背景,以此为支撑物启动教学,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同时支撑物的表征、视觉本质又促进了学习共同体中成员间的互动、交流,即合作学习,驱动学习者进行自主学习,从而达到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目的。简而言之,学习环境就是学习被刺激和支持的地点(Berent G.wilson 1995)。建构学习情境中有三个要素:(1)学习情境的上下文或背景:描述问题产生的背景(与问题有关的各种因素如自然、社会文化及背景的组织管理等)有利于控制、定义问题;学习者的特点(2) 学习情境的表述及模拟:具有吸引力的表征(虚拟现实、高质量视频);它要为学习者提供一个真实、富有挑战的上下文背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自然会遇到各种锻练机会。(3)学习情境的操作空间:学习者感知真实问题提供所需要的工具、符号等;在设计学习情景时,我们应注意:( 1 )明确学习类型与情境创设的关系:学习可分为三个不同类型,适用于初学者的导论式学习、高级知识的获得与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斯皮若)。导论式学习属于学习中的低级阶段这是一种具有还原倾向的过于简单化的学习。学生通过导论式学习掌握的概念与事实只能在相同的情景中再现。高级知识的获得是一种比较高级的学习类型它要求学习者通过对知识的意义建构,掌握概念的复杂性与跨越案例的变化性。使学生具有适应不同的真实情境的弹性与灵活性。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这是最高级的学习类型几乎不需要教学的支持。显然,建构主义学习情境最适于第二种类型,即高级知识的获得。( 2 )不同学科对情境创设的要求不同:一种是学科内容有严谨结构的情况(数学、物理、化学等理科内容皆具有这种结构),这时要求创设有丰富资源的学习情境,其中应包含许多不同情境的应用实例和有关的信息资料、以便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去主动发现、主动探索;另一种是学科内容不具有严谨结构的情况(语文、外语、历史等文科内容一般具有这种结构),这时应创设接近真实情境的学习情境,在该环境下应能仿真实际情境,从而激发学习者参与交互式学习的积极性,在交互过程中去完成问题的理解、知识的应用和意义的建构。在这两种环境中均应有自包含的“help”系统,以便为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随时提供咨询与帮助。( 3 )在进行教学目标分析的基础上选出当前所学知识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过程作为当前所学知识的“主题”(或曰“基本内容”),然后再围绕这个主题进行意义建构。( 4 )学习情境只是促进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外部条件,是一种“外因”。外因要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设计理想的学习情境是为促进学习者自主学习最终完成意义建构服务的。明确这一点对研究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极非常有意义。(5)学习任务与真实学习情景必须相融合,不能处于分离或勉强合成的状态,学习情景中要能够以自然的方式展现学习任务所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 6.学习资源设计教学资源是指所有用来帮助教、学的资源,即支撑教学过程的各类软件资源和硬件系统。根据AECT77和AECT`94的定义,学习资源可分为学习材料和教学环境两大类。学习材料的设计,主要分析CAI课件和网络课件的设计。对于CAI课件来说设计思路较为固定,主要考虑四个方面因素:课件内容组织、控制结构、教学讯息和界面。而网络课件的设计是一新兴技术尚有诸多难题有待解决,如教学内容的组织,网络课件一般采用自主学习策略,在学习过程中需嵌入大量信息资源,有用资源的查寻及组织是设计者需解决的难题。教学环境是指用于教学的各种媒体及配套软件。这里所说的教学环境与前面所讲教学情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两者之间的本质区别在于:教学环境中并不包含统一、固定的教学设计思想,没有统一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等。比如多媒体教室即可以适用抛锚教学情景又可适用支架式教学。目前,基于Internet的教学受递环境的设计是国内远程教育研究的热点课题,设计过程要注意以下几点:⑴保持信息传播通道(这包括教学信息的传递;学习者行为信息的反馈;教学系统再次反馈评价信息)的通畅。⑵使用多种搜索引擎,必要时嵌入导航策略,防止“迷航”。⑶利用HMC方式学员可与网上教学软件与信息资源库进行交互活动,又可通过各种CMC工具如Email、语音信箱、视频会议系统等与教师和远程教育专家会话,或者通过“群件”(Groupware)与同学进行网上信息交流。

迪克-凯瑞模式,肯普模式,尼文模式三种教学设计模式的共同环节与不同环节各是什么

都要依据学习者学习的规律。这一模式特点包括:  第一,强调学生学习任务的分析以及起点能力的确立;  第二, 教学设计是一个反复的过程,需要设计者不断进行分析、评估和修正,  第三, 安排教学活动,以优化每一教学事件,

简述什么是教学设计模式

教学设计是指教师依据教育教学原理,教学艺术原理,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根据学生认知结构,对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需要使用的教学手段进行的策略。 1、过程是一个系统,这一系统包括了学法、教师、资源、学习方法

迪克凯瑞,肯普,尼克 教学设计模式的异同点

教学设计模式的不同点

安德鲁斯和古德森的教学设计有几个模式

  首先,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总感到传统的教学设计理论对教学的指导作用没有达到我们预想的效果,甚至理论与实践脱节,或者说实践已向指导的理论提出了挑战。  第二,系统理论是一种封闭式的理论,由于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开放过程,传统的教学模式是静态设计,以静对动,以不变应万变,是不是系统理论下的教学过程设计已显得力不从心。  第三,从传统的教学设计过程的一般模式来看,我们认为还是以“教”为中心,甚至以“教师”为中心的色彩比较浓厚。随着认知建构主义的理论指导,现在发展趋势已从单纯的校园教育转向打破传统校园界线的开放式教育,从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育转向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动学习;从应试教育转向以提高学习者自身能力为目标的素质教育;从传统的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转向以探索、发现、协作、解决问题为主的创新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已为大家共识,显然传统的教学设计过程模式已经显得捉襟见肘。

数学教学模式与数学教学设计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模式是一节课你怎样安排教学任务。比如说:双层次教学法?三段六步教学法?而教学设计是说一章或一课时从教材分析、地位,学生相关认知分析、详细教案等等特定步骤组成,你可以上网一查就清楚

如何理解教学设计与教学模式?

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环节进行具体计划、创设教与学的系统“过程”或“程序”。教学模式是在教学设计的实践中逐渐形成的运用系统方法进行教学系统设计的理论简约形式,是对教学设计实践的再现,是教学设计理论的简约形式。

105篇|教学设计的模式及其理论基础之认知取向教学设计模式

教学设计模式通常被分为认知取向的教学设计模式,行为取向的教学设计模式以及人格取向的教学设计模式三类。 认知取向的教学设计模式及其理论基础,主要特点以学生的认知发展为基础,以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水平的目的。认知取向的教学设计模式的理论基础是认知心理学,具体包括布鲁纳的教学设计模式、以瓦根舍固为代表的范例教学设计模式,赞科夫的发展性教学设计模式、加涅的的教学设计模式和。奥苏伯尔的教学设计模式等。 认知取向的教学设计模式的理论基础 布鲁纳的教学设计模式,在教学设计中提出了发现学习的主张,即教师在课堂上不把学习内容直接呈现给学习者而是由他们通过一系列的行为转换组合,而是由他们通过一系列的发现行为(转换、组合、领悟等)发现并获得学习内容,其特征是注重学习过程的探究,注重直觉思维,注重内部动机,注重灵活提取信息,其设计理论为教师描绘出一幅适应信息时代需要的开发智力和培养创造性的蓝图。 奥苏伯尔的教学设计模式主张有意义的讲解或教学是课堂教学的基本方式,提出了先行组织者的教学策略,这种教学设计模式把相关的、包摄性较广、最清晰和稳定的引导性材料称为""组织者"",由于这些组织者在呈现教学内容之前就要进行介绍,并有利于确定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因此被称为""先行组织者"",这种教学设计模式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先行组织者""的呈现;第二阶段,学习任务和材料的呈现;第三阶段,认知结构的加强、阐明课的目的,呈现‘"组织者‘",鉴定限定性特征。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的常用模式有哪些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的常用模式有:  一、“引导——发现”模式  这种模式是数学新课程教学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教学模式,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是  将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而是通过精心设置的一个个问题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与合作下,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这种模式的教学目标是:学习发现问题的方法,培养、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  “引导——发现”模式的教学结构是: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探究猜测——推理验证——得到结论。(例: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二、“活动——参与”模式  这种模式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自主参与数学实践活动,在活动中通过动手探索,参与实践,密切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掌握数学知识的发生、形成过程和数学建模方法,形成用数学的意识。  在数学教学中,数学活动内容是丰富多彩的,部分数学活动既可在课内进行又可以在课外进行,像问题解决、数学游戏、数学实验。一般来说,课外活动更重视培养兴趣、提高自学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学习内容受课本的约束也很少。  “活动——参与”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①数学调查;②数学实验;③测量活动;④模型制作;⑤数学游戏;⑥问题解决。  这种模式的教学目标是:积极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增进师生、同伴之间的情感交流,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形成用数学的意识。  该模式一般的教学结构是:创设问题情境——实践活动——合作交流——总结。(例:用正多边形拼地板)  三、“讨论——交流”模式  这种模式有利于学生积极思维,有助于学生合作学习,因此也是数学新课程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模式。  这一模式的教学目标是:养成积极思维的习惯,培养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培养数学交流的能力和协作能力。它的特点是,对学习内容通过问题串形式开展讨论,学生积极思考,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通过讨论,交流思想,探究结论,掌握知识和技能。  “讨论——交流”模式一般的教学结构是:提出问题——课堂讨论——交流反馈——小结。(例:完全平方公式)  四、“自学——辅导”模式  “ 自学——辅导”模式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和辅导下进行自学、自练和自改作业,从而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的一种模式。在这一模式中,学生通过自学,进行探索、研究,老师则通过给出自学提纲,提供一定的阅读材料和思考问题的线索,启发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它的特点是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较强,有利于学生在自学中学会学习,掌握学习方法。  “自学——辅导”模式一般的教学结构是:提出要求——自学——提问——讨论交流——讲解——练习。  以上四个教学模式是数学新课程所提倡的主要教学模式。同时,我们认为传统的“讲解——传授”模式在数学新课程教学中也并未被抛弃,只不过是用新的教育理念来指导改革其中的一些陈旧的作法而不是对其全盘否定。  五、“讲解——传授”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以教师的系统讲解为主脉,教师进行适当的启发引导,促使学生进行积极思考。这种教学模式主要用于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传授和学习。它有助于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大量知识和形成熟练技能。  “讲解——传授”模式的主要理论依据是凯洛夫教学思想和奥苏贝尔的“有意义的学习”的理论。  这种教学模式能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迅速系统地掌握较多的数学基本知识和技能,但在数学教学中,教师采用这种模式最需要关注的是:学生必须有进行对学习材料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必须有适当的知识与新知识产生联系。  以上几种常见的初中数学教学模式。在选择教学模式时,要明确三点:  1. 最有效的学习应是让学生在体验和创造的过程中进行有意义的学习;  2. 数学课堂教学的关键是学生接受式学习与发展式学习互相补充、合理结合;  3. 数学教学模式不能机械的截然划分,在数学新课程教学中,几种模式可以进行相互渗透与综合。  每一位教师都应认识到,没有可适用于各种情况的教学模式,也没有所谓最好的教学模式。对某一种教学目标、某一类数学教学内容、某一个班学生不一定只有一种教学模式,有多种模式可以选用。我们必须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的特点等诸多方面来考虑,灵活地进行选择与组合,这样才能实现最佳的教学过程。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的一般模式的构成是什么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的一般模式的构成如下:1.系统分析模式系统分析模式是把教学过程看做输入(学生)一产出(受过教育的人)的系统过程。通过对教学系统的输入一产出过程及其各组成要素的全面分析和组合,以获得最佳的教学设计方案。美国心理学家加涅(R.M.Gagne)和布里格斯(L.J.Briggs)提出了系统分析模式。这一教学设计模式的基本步骤为:(1)分析和确定现实需要;(2)确定教学的一般目标和特定目标;(3)设计诊断或评估的方法;(4)形成教学策略,选择教学媒体;(5)开发、选择教学材料;(6)设计教学环境;(7)教师方面的准备;(8)小型实验,形成性评价及修改;(9)总结性评价;(10)系统的建立和推广。其中,前七个步骤为教学的预设计,而后三个步骤是对教学设计方案的验证、评价和修订。这一教学设计模式强调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对教学系统的各个构成要素进行综合分析,从而实现教学过程和结果的最优化,设计出最佳的教学方案。2.目标模式目标模式是由美国教学设计专家迪克(W.Dick)和凯利(L.Carey)提出来的。②这一教学设计模式与系统分析模式一样,也强调系统分析,但不同的是它没有把教学过程看做输入一产出的系统过程,而是强调以教学目标作为基点来系统设计教学方案。这一教学设计模式的基本程序呈直线型,其主要步骤有:(1)确定教学目标。即根据教学的总目标确定教学的行为目标。行为目标应对学生学习活动的预期结果、课程中的重点难点以及其他特殊要求有明确规定。(2)进行教学分析。确定教学目标后,要通过对目标的进一步分析,确定学生应掌握的各种知识、技能和技巧,并确定掌握某种技能技巧的过程或步骤。(3)分析学生的现实发展水平。学生的现实发展水平主要指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学习准备状态和一般身心发展特点。(4)列出操作目标。在完成前三项工作任务的基础上,进一步列出具体的、可操作的目标,即进一步分解和细化已确定的教学目标。(5)确定测验项目的参照标准。以教学目标为依据,设立测验评价的参照标准。要注意测验项目的要求与目标所陈述的行为类型的应有关联。(6)确定教学策略。为达成预定的教学目标,设计者必须考虑采用何种教学策略和方法来有效实施教学。(7)选择教学材料。根据教学的需要,合理选择和利用有用的资源,如教学材料、学生学习指南、教师指导书和试卷等。(8)进行形成性评价。从个体评价、小组评价和学科评价三类形成性评价中,获得有益的反馈信息。(9)修正教学。根据形成性评价所得到的反馈信息,发现教学中的不足,进一步修正教学方案。目标模式重视教学目标的基点作用,注重从教学过程各要素关联中,根据学生已有的学习水平来设计教学方案。这种教学设计模式的设计过程系统性强、设计步骤环环相扣,便于操作,因而成为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教学设计模式。

教学设计模式有哪几项功能?

教学设计模式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其中主要的有以下几个方面:(1)教学设计模式可以为教学设计的实践提供直接的指导(2)教学设计模式可以为教学设计的理论研究提供资料、素材(3)教学设计模式可以为教学实践活动提供指导(4)教学设计模式可以为教学管理决策提供指南和依据

简述什么是教学设计模式.列举两种有代表性的教学设计模式

以学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模式;“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系统设计模式。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模式由于学习理论基础的不同又可以分为基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ID1),基于认知主义学习理论(ID2)。ID1的代表模式——肯普模式:该模式的特点:在教学系统设计过程中应强调四个基本要素,三个主要问题,要适当安排10个教学环节。在各环节中把确定学习需要和学习目标置于中心位置,各环节之间的连接表示教学设计是很灵活的过程,可按任意的顺序进行,评价和修改贯穿整个过程。ID2的代表模式——史密斯——雷根模式:这种模式很好地吸收了瑞格卢斯的教学策略分类思想,并把重点正确的放在教学组织策略上。该模式过程:分析教学目标,学习者特征分析,学习内容分析,设计学习任务,学习情境设计,学习资源设计,提供认知工具,自主学习策略设计,协作式教学策略设计,管理与帮助设计,总结与强化设计,教学评价。史密斯——雷根模式和狄克——柯瑞模式的比较:①狄克——柯瑞模式把“教学分析”与“确定学生初始行为及特征”分成两部分,并把二者分析的结果用更具体的“行为目标表述”; 史密斯——雷根模式把“学习者特征分析”和“学习任务分析”都归入“教学分析”模块中,并对这一块增加了“学习环境分析”框,取消了对“行为目标分析”框。②狄克——柯瑞模式中有关教学策略部分只笼统的提到要“开发教学策略”,至于开发哪一类教学策略并未说明;而史密斯——雷根模式则明确指出应设计三类教学策略:教学内容组织策略,教学内容传递策略,教学资源管理策略。③狄克——柯瑞模式对教学的修改并未放在评价模块中,这是不合理的,因为修改必须以评价所得到的反馈为依据。2.构成教学系统设计过程的共同特征要素:教学目标分析,学习者特征分析,教学模式和策略的选择与设计,学习环境设计,教学设计结果的评价。3.瑞格卢斯对教学系统设计理论提出了很多富有创建的观点,把教学理论的变量分为教学条件,教学策略和教学结果,并且进一步把教学策略变量细分为教学组织策略,教学管理策略和教学传输策略。他最早提出了细化理论的观点。该理论是建立在两个关于认知结构的假定的基础之上:①知识按层次结构组织,抽象程度较高的知识处于较高层次,随着抽象程度降低,其所处层次也逐步降低;②认知结构中的知识是相互作用的,相互联系的。细化理论的内容:一个目标:按照认知学习理论实现对教学内容最合理而有效地组织。两个过程:“概要”设计,一系列细化等级设计。四个环节:选择,定序,综合,总结。简称4S七条策略:恰当运用有关教学内容组织的七种策略。4. 根据教学中问题范围,大小的不同,教学系统设计应分为不同的层次:以“产品”为中心的层次;以“课堂”为中心的层次;以“系统”为中心的层次。

简述什么是教学设计模式?请举出两种有代表性的教学设计模式

以教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模式;以学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模式;“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系统设计模式。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模式由于学习理论基础的不同又可以分为基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ID1),基于认知主义学习理论(ID2)。ID1的代表模式——肯普模式:该模式的特点:在教学系统设计过程中应强调四个基本要素,三个主要问题,要适当安排10个教学环节。在各环节中把确定学习需要和学习目标置于中心位置,各环节之间的连接表示教学设计是很灵活的过程,可按任意的顺序进行,评价和修改贯穿整个过程。ID2的代表模式——史密斯——雷根模式:这种模式很好地吸收了瑞格卢斯的教学策略分类思想,并把重点正确的放在教学组织策略上。该模式过程:分析教学目标,学习者特征分析,学习内容分析,设计学习任务,学习情境设计,学习资源设计,提供认知工具,自主学习策略设计,协作式教学策略设计,管理与帮助设计,总结与强化设计,教学评价。史密斯——雷根模式和狄克——柯瑞模式的比较:①狄克——柯瑞模式把“教学分析”与“确定学生初始行为及特征”分成两部分,并把二者分析的结果用更具体的“行为目标表述”; 史密斯——雷根模式把“学习者特征分析”和“学习任务分析”都归入“教学分析”模块中,并对这一块增加了“学习环境分析”框,取消了对“行为目标分析”框。②狄克——柯瑞模式中有关教学策略部分只笼统的提到要“开发教学策略”,至于开发哪一类教学策略并未说明;而史密斯——雷根模式则明确指出应设计三类教学策略:教学内容组织策略,教学内容传递策略,教学资源管理策略。③狄克——柯瑞模式对教学的修改并未放在评价模块中,这是不合理的,因为修改必须以评价所得到的反馈为依据。2.构成教学系统设计过程的共同特征要素:教学目标分析,学习者特征分析,教学模式和策略的选择与设计,学习环境设计,教学设计结果的评价。3.瑞格卢斯对教学系统设计理论提出了很多富有创建的观点,把教学理论的变量分为教学条件,教学策略和教学结果,并且进一步把教学策略变量细分为教学组织策略,教学管理策略和教学传输策略。他最早提出了细化理论的观点。该理论是建立在两个关于认知结构的假定的基础之上:①知识按层次结构组织,抽象程度较高的知识处于较高层次,随着抽象程度降低,其所处层次也逐步降低;②认知结构中的知识是相互作用的,相互联系的。细化理论的内容:一个目标:按照认知学习理论实现对教学内容最合理而有效地组织。两个过程:“概要”设计,一系列细化等级设计。四个环节:选择,定序,综合,总结。简称4S七条策略:恰当运用有关教学内容组织的七种策略。4. 根据教学中问题范围,大小的不同,教学系统设计应分为不同的层次:以“产品”为中心的层次;以“课堂”为中心的层次;以“系统”为中心的层次。

教学设计模式和教学设计理论有何区别?

不同的概念。1、教学设计模式是指已经被证明在实践中成功的教学方法,它是一种基于经验的教学设计方案,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学习,并提高他们的学术能力,教学设计模式通常建立在理论基础之上,需要教师按照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和变化,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常见的教学设计模式包括问题解决式教学、探究式教学、案例教学、交互式教学等。2、教学设计理论则是教学设计的指导原则,主要涉及教育学、心理学、认知科学等学科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成果,教学设计理论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教学过程和学生学习规律,通过科学的理论知识指导教学实践,达到更优秀的教学质量,常见的教学设计理论包括建构主义教学设计理论、多元智能教学设计理论、行为主义教学设计理论等。

从教学实践的视角来看教学设计模式应该如何分类?

这个主要分按照年级分,也可以按照学科分,也可以看你想要按什么分

教学设计的一般过程模式包括哪

教学设计一般模式包括内容如下:1.学习需要分析。2.学习内容分析3.学习者分析。4.学习目标的阐明。5.教学策略的制定。6.教学媒体的选择和应用。7.教学设计成果的评价。

教学设计模式的类型

  常见的几种教学设计模式各自有各自的特点,下面是教学设计模式的类型,欢迎阅读。    一、建立在系统理论基础上的教学设计模式   这一类教学设计模式的基本特点是从系统理论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出发,把教学设计看成一个系统。在教学设计中,这类模式首先规定系统的总目标,而把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和步骤看成是系统总目标服务并受总目标限制。这类教学设计模式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强调教学设计的整个过程,强调从全过程把握教学设计。   (一)巴纳赛的教学设计模式   1、两个阶段四个环节。   2、五个领域。   (二)布里格斯的教学设计模式   主要描述了进行课件和项目开发的.一种有组织的规划,这个教学适用于教学项目和教学课件设计。    二、建立在学习和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设计模式   有许多的教学设计模式是建立在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基础之上的,这些模式同时也遵循了系统理论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一)狄克和凯瑞的教学设计模式   狄克和凯瑞两个人建构的教学模式的最大特点是最接近教师们的教学实际,注重研究在规定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的条件下,如何进行教学信息的传递,即主要研究如何“教”的问题上,并且在这个方面比较具体详细。   (二)加涅和布里格斯的教学设计模式   加涅和布里格斯的教学设计模式是建立在现代认知学习理论的基础之上,即建立在信息加工学习理论的基础上,其核心内容是为学习者提供学习基本程序和教学的基本程序。   (三)梅里尔的教学设计模式   1、对学习者进行分类。   2、呈现形式,这又包括讲解和探究。   3、呈现要素,这又包括一般性的要素和举例。    三、建立在传播理论基础上的教学设计模式   (一)马什的一般传播模式   1、基本设计阶段   2、对第一个阶段的扩充   3、控制信息的复杂性   (二)莱特和皮亚特的文本组织模式   1、使用两种技术   2、页面内容包括六个方面:现状、轮廓、表现、印刷样式、系索词、风格

简述教学设计的一般模式

简述教学设计的一般模式如下:把教学设计模式中的8个基本的组成要素即学习需要分析、学习内容分析、学习者分析、学习目标的设计、教学策略的设计、教学材料的开发、形成性评价(教学设计成果评价)及修改、终结性评价组合成前期分析、目标、策略和评价4部分,即为教学设计的一般模式。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教学设计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是由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分析、教学内容和方法的选择以及教学评估等子系统所组成,各子系统既相对独立,又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在诸子系统中,各子系统的功能并不等价,其中教学目标起指导其他子系统的作用。同时,教学设计应立足于整体,每个子系统应协调于整个教学系统中,做到整体与部分辩证地统一,系统的分析与系统的综合有机地结合,最终达到教学系统的整体优化。

教学设计的三种模式

从理论基础和实施方法来分类,可以将众多的教学设计模式分为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模式、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模式和“教学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设计模式三大类。教学设计理论是在其他相关学科理论如学习理论、教学理论、传播理论、系统理论等研究的基础上建立并发展起来的。但是,更为重要的是进一步扩展到实践应用的领域,用正确的理论指导实践。许多教学设计专家把教学设计的理论应用到实践中,形成一系列过程设计模式。这些模式一方面综合了理论与技术等各方面的因素,另一方面简化了复杂的教学理论以及教学过程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因此,设计过程模式也成为教学设计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目标的确定主要是通过对社会需求、学科特点以及学习者特点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而得出。教学目标一般以可操作的行为目标形式加以描述。评估需要和确定教学目的教学设计的第一步是评估学习的需要,有哪些方面的内容是需要学习的,并以需要的情况为依据确定教学的目的,包括在教学之后学生应该能够做什么。教学目的制订的依据有:教育需求的评估,学生需求的评估,现实中的学习问题,工作分析或者其他一些因素。

小学六年级上册信息技术“字”和“表”的处理教案教学设计

  第十四课   挥毫泼墨   ——“字”和“表”的处理    教学目标:   1、了解“字”、“表”、“元素”的定义及表示方法。   2、学会用TT命令书写“字”、“表”,并用SETFONT命令设置字体、字号和样式。   3、学会用BF、BL、FIRST、LAST、SE命令对“字”、“表”进行简单的处理。   4、掌握滚动字幕效果产生的原理,拓展学生的思维。    教学重、难点:   1、学会用TT命令书写“字”、“表”,并用SETFONT命令设置字体、字号和样式。   2、学会用BF、BL、FIRST、LAST、SE命令对“字”、“表”进行简单的处理。   教学方法:   教学法、演示法、练习法、讨论法   教具、学具:   电脑、演示图案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前面我们所学的动画。   TO xian   fd 50   wait 100   pe bk 50 pd   wait 100   fd 50 pe bk 50 pd   END   TO shan   repeat 1000 [xian]   END   我们看到,在这个动画里,小海龟在不停的画线,又不停的擦除。   2、看到过大街上的字幕广告了吗?说说它们是什么样子的?   我们能不能在动画中添加文字,实现表达效果呢?   只要你动动脑,就一定能行的。   现在我们大家都动起脑来,一起来解决问题吧。    二、新授   1、教材76页图14.1中给出了一幅流动的字幕,虽然我们看不到它在流动,但是我们可以想象它流动时是什么样子的。   2、教小海龟学写字   小海龟能画画,也很写字。不过,要怎么写,写什么?还得你来教教它啊?现在我们就一起来教教小海龟,让它写出漂亮的字吧。   格式:TT“字”或“表”   功能:在图形窗口中书写“字”或“表”的内容。   例:使用命令TT"China和TT[2020,Welcome to China!]可以分别在图形窗口写出China和2020,WELCOME TO CHINA!字样。   说明:Logo语言中,“字”是由字母、汉字、数字、符号等组成的一串字符(不包括空格),用英文双引号"作为标志,例如:"China 、"2020、"欢迎、"!   组成“字”的`每一个字符称作字的一个“元素”,例:字"2020由2、0、2、0四个元素组成。不包含元素的“字”称为“空字”,表示为"。   将若干个“字”放在方括号内,并用空格隔开,就构成一个“表”。构成“表”的每个“字”称为“表”的一个“元素”。例:“表”[Welcome to China!]由Welcome、to、China、!四个元素组成。不包含任何字的“表”叫“空表”,用[]一脚表示。   3、让文字靓起来   没有作任何修饰,直接用TT命令书写的文字是无法“广而告之”的,要想让文字“靓”起来,先得用SETFONT命令教会小海龟如何设置字体、字号。   格式:SETFONT"字体名称 字号 字体样式   功能:为用TT命令书写的“字”或“表”设置字体和字号。   说明:字体名称必须是系统可供使用的字体的名称,否则就显示不出来。我们可以用FONTS命令来检查系统为我们提供了哪些字体(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在命令窗口中输入FONT后敲回车键试试)。   字体的样式有四种:分别是1、粗体;2、斜体;4、下划线;8、删除线   例:SETFONT"FIXEDSYS 24 2命令将文字设置成24号斜体,字体为FIXEDSYS。   现在,我们来编写实现字体、颜色变换的过程吧。   TO zimu :B   SETPC 9 SETFONT"TIMES 36 2   TT:B Wait 80 CLEAN   SETPC 10 SETFONT"COURIER 36 2   TT:B Wait 80 CLEAN   SETPC 14 SETFONT"CENTURY 36 2   TT:B Wait 80 CLEAN   SETPC 12 SETFONT"ARIAL 36 2   TT:B Wait 80 CLEAN   Zimu :B   END   说明:过程zimu中的变量:B代表想要输出的字幕内容。   如在执行的过程中,输入如ZIMU "深溪欢迎你!的字样,敲一下回车键,就可以看到初步效果了。   4、让广告“动”起来   前面我们只是看到了文字冷却的效果,如果我们想让广告滚动起来,我们又要怎么办呢?   分析:如果我们能循环往复地将“字”或“表”中的第一个元素从“字”或“表”的首部移至尾部,并显示出来,就能实现文字滚动的效果。   循环当然是用递归调用实现,而将“字”或“表”中的第一个元素从“字”或“表”的首部移至尾部则可以分三步来完成。   第一步:先用BF命令除去“字”或“表”中的第一个元素。   例:输入PR BF [Welcome to China !]   结果为:TO CHINA !   第二步:再用FIRST命令选取“字”或“表”中的第一个元素。   例:输入PR FIRST [Welcome to China !]   结果为:WELCOME   第三步:最后用SE命令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或“表”连接成一个新表。   例:输入PR SE" Welcome [ to China !]   结果为:WELCOME TO CHINA !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一起来编写出漂亮的滚动字幕广告的过程:   TO zimu :B   Make "B (SE BF :B FIRST :B)   SETPC 9 SETFONT"TIMES 36 2   TT:B Wait 80 CLEAN   Make "B (SE BF :B FIRST :B)   SETPC 10 SETFONT"COURIER 36 2   TT:B Wait 80 CLEAN   Make "B (SE BF :B FIRST :B)   SETPC 14 SETFONT"CENTURY 36 2   TT:B Wait 80 CLEAN   Make "B (SE BF :B FIRST :B)   SETPC 12 SETFONT"ARIAL 36 2   TT:B Wait 80 CLEAN   Zimu :B   END   TO guanggao :B   CS PU SETX -300 PD   SETPC 13 SETFONT"SYSTEM 36 2   TT :B Wait 80 CLEAN   Zimu :B   END   执行时,输入guanggao [2020,WELCOME TO CHINA !]   看看我们设计的字幕吧,你觉得满意吗?   (其实,我们在字幕中看到,滚动的效果不是很理想,不过,同学们能做到这一步,已经不错了,如果你有兴趣,在课后可以自已去探究,以设计出更美的字幕来。)   说明:与BF和FIRST命令相对应的两条命令分别是BL命令和LAST命令。BL命令将“字”或“表”中的最后一个元素除去,得到一个新的“字”或“表”。而LAST命令的作用则是选取“字”或“表”中的最后一个元素。   提示:输入的文字与标点之间应用空格分开。    三、巩固练习   分组设计一些过程,用不同的颜色、大小、字体和样式一个一个地循环显示一段广告字幕。   提示:可以在上面的过程中进行修改,以达到自已设计的目的。    四、作业   1、阅读教材79-80页的视野拓展。   2、有条件、有余力的学生可以完成教材80页“创作天地”的两个作业。   第1题参考过程:   TO chenjibiao :Biao   IF:Biao="thenstop   Make"XMFirst:Biao   Make"BiaoBF:Biao   Make"YW First:Biao   Make"Biao BF:Biao   Make"SX First:Biao   Make"Biao BF:Biao   ( TT:XM:YW + :SX )   PUFD30PD   chenjibiao :Biao   END   第2题不作参考图例。    教学反思   作为本节课的内容,相对比较复杂,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最好是机动一课时。如果根据自已的设计,定为选学内容,则一课时就可以了。

求初中数学教学设计

分式的基本性质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类比分数的基本性质,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分式的基本性质;掌握约分的方法和最简分式的化简方法。2、能力目标:使学生学习类比的思想方法,培养类比转化的思维能力;使学生掌握分式的基本性质,培养正确进行分式变形的运算能力。3、情感目标:通过与分数的类比,导出分式的基本性质,渗透事物是联系及变化发展的辨证关系。 即类比— —联系— —归纳— —发展。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是理解并掌握分式的基本性质。难点是灵活运用分式的基本性质进行分式的恒等变形及最简分式的化简方法。教学用具准备教学流程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一、 情景引入 1.观察在括号内填写每一步骤的依据计算:解:( )( ) [通过填空和观察,使学生明确分数的计算和化简实质是进行分数的通分和约分,而通分和约分的依据是分数的基本性质]2.思考问题(1):还记得分数的基本性质吗? 问题(2):分式是否也有这样的性质? [通过提问的方式先使学生回忆复习分数的基本性质,继而引导学生与分数的基本性质相类比,导出分式的基本性质,并让学生了解分式的基本性质是今后学习与研究分式变形的依据。] 3.讨论 (1)对照分数的基本性质,改写成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分子与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不为零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即: , 其中M、N为整式,且 (2)两者有何区别和联系?[通过讨论使学生理解从分数到分式是把“数”引伸到“式”.分数是分式的特殊情形。] 二、学习新课 1.概念辨析分式中的A,B,M,N四个字母都表示整式,其中B必须含有字母,除A可等于零外,B,M,N都不能等于零.因为若B=0,分式无意义;若M=0或N=0,那么不论乘以或除以分式的分母,都将使分式无意义. 2.例题分析例1: [通过此例(书上的例题,稍有改动)的练习,使学生初步熟悉分式的基本性质,并注意分式基本性质中的关键词语。继而引出约分和最简分式的概念。] 例2[通过简单例题(书上例1)的练习,使学生能正确找出分子分母的相同因式,然后将分式化简。并归纳出将分式化简到最简分式的方法。] [通过例三的练习,向学生强调化简分式的最后结果应是最简分式。练习中涉及到分式的变号法则,是一个教学难点,可适当举例让学生体会,但不必特别强调和给出分式的变号法则这一名称。] 3.巩固练习 课后练习10.2[第一题可在导出分式的基本性质后练习,第二、三、四题可在相应例题1、2、3讲解后练习。也可集中练习,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三、问题拓展(1) 对于分式的基本性质的应用学生较容易出错的情况辨析: (2) 对于利用分式的基本性质将分式的分子、分母化成整系数形式的习题,如不改变分式的值,把分式 中分子、分母的多项式各项系数化成整数,并使最高次项的系数为正.(3) 对于可将分式先化简再求值的题目的练习。[以上这些问题可在学生学有余力的前提下,加深对分式的基本性质的理解和掌握。]四、课堂小结1、 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基本性质是分式变形和运算的理论依据。2、 约分的方法?约分是实现化简分式的一种手段.通过约分将分式化成最简才是目的.而最简分式为分式间的进一步运算提供了便利条件。五、作业布置练习册10.2教学设计说明1、这一章的内容与前面的分数有点类似,所以本章的有些内容都是类比分数的知识来讲的,类比是发现新问题的一种有效的思维方法。这一节也不例外,运用启发式的教学原则,类比分数的基本性质来讲解分式的基本性质,在教学设计中强调让学生比较分式的基本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区别与联系,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分式的基本性质的特点,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2、关于例题与练习的安排是按照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设计的。以使学生通过一道简单的分数加法计算回忆起通分和约分的依据是分数的基本性质,然后类比引出分数的基本性质。在初步熟悉分式的基本性质之后,通过例题和习题训练学生正确运用分式的基本性质的能力,接着可选择问题拓展的一些题目使学生能够根据问题特征,灵活运用分式的基本性质,同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3、要加强对学生的训练。老师讲完例题后,要让学生自己做题,在做题过程中体会分式的基本性质和分式的变号法则,以加深理解,到后面的分式变形和分式运算才会运用自如。

听刘延革《如何科学的进行教学设计》讲座的心得体会

一、什么是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以获得优化的教学效果为目的,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及传播理论为理论基础,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修改方案的过程。二、在课改的新背景下教学设计应是什么?是为了完成管理者的任务(应付检查)是促进教师自我专业成长的途径,提升设计与观察评价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是教材的抄写或教师用书、教学方案的抄袭是根据特定的教育对象与条件对“新教材”的加工与再创造的过程(是一种文化再造)是教师必备的资料是校本课程(课程校本化)过程中的一部分三、教学设计、教学案例和教案不能混为一体,对这三个概念要正确地区别。教学案例:一般是用来交流或者是自我经验积累,是指包含有某些决策或疑难问题的教学情境故事。一个好的教学案例,就是生动的故事加精彩的点评。教案:是教学设计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是指导老师上课用的,同时也是备课的依据。教案和教学设计都是课前预设的教学思路,是对准备实施的教学措施的说明,写在教之前;教学案例则是对已经发生的教学过程的总结,写在教之后。四、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教学设计一般包含有下列5个基本要素:教学任务及对象;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过程;教学评价任务及对象、目标、策略、过程和评价五个基本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了教学设计的总体框架。1、教学任务及对象分析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不再仅仅是传授知识,教学的一切活动都是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如何促进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能力,是现代教学思想的一个基本着眼点。因此,教学由教教材向用教材转变。以往教师关注的主要是“如何教”问题,如今教师应关注的首先是“教什么”问题。也就是需要明确教学的任务,进而提出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和制定教学策略。①教学内容分析教学内容是要完成的教学任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主要载体。以往我们仅关注教材分析,在这种分析过程中,教师将教科书作为主要依据,教材分析基本关注教学的重点、难点及考点方面,比较注重显性教材的运用而忽视隐性教材的挖掘和利用,较少关注与学习教材内容有密切关系的认知和心理因素,以及教材对学生能力的要求,而对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只是阐述其内容,没有做进一步的分析。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学内容分析既要求对显性教材的运用,也要求对隐性教材的挖掘和利用。②教学对象分析学生是分析教学任务必须要考虑的因素,分析学生是为了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困难,完成教学任务。要求我们教师做到以下两点:一是要了解教学活动开始前学生在认知、情感、态度等方面已经达到了什么样的水平,这一水平标志着学生已经能做什么,说什么,想明白了什么等等(即学生的学历和学情)。这是学生掌握新的学习任务的起点水平。二是要了解教学活动结束后预期学生在认知、情感、态度等方面必须达到的状态。对这种状态的把握最终会转化为确定的教学任务与具体的学习目标。只有当教师的心中对教学前和教学后这两种状态的差距做到心中有数时,才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真正恰当的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任务和学习目标。2、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目标是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变化结果,也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归宿。在对教学目标的理解和陈述上,与以往传统教案相比应该有较大变化,具体体现在目标的维度、目标陈述的主体等方面。⑴教学目标的主体和维度教学目标以学生的学习目标为依据,学习目标对于学生的学习具有指向性,同时还可以作为学习效果的检测标准。所以制定准确、适合学生的学习目标是非常重要的。新课程标准从关注学生的学习出发,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中师生共同追求的,而不是由教师所操纵的。因此,教学目标的主体显然应该是学生。而传统的教案对于目标的设计中,所体现的主体是教师而非学生。从教学目标设立的维度来看也更加全面,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教学目标,这是发展性教学的核心内涵,它与传统课堂教学只关注知识的接受和技能的训练是截然不同的。体现在课堂教学目标上,就是注重追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有机整合,突出了过程与方法的地位,因此在教学目标的描述中,要把知识技能、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都考虑到。而传统的教案中,目标的设置较多地关注知识、技能的培养,缺少对于能力和情感领域的设计。⑵具体教学目标的陈述由于教学目标是具体规定学生在教学活动结束后在认知和情感态度等方面够达到的新水平。因此,在陈述教学目标时要具体明确,做到以下三点:一是对知识、技能目标的陈述要反映学生所形成的具体行为。在陈述上不宜用含糊不清、缺乏质和量规定的“了解”“理解”、“掌握”等词,必须用可观察和测量的行为动词来描述学生所形成的具体行为,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陈述词要具体、鲜活。二是对过程性目标的陈述要具体、明确。新课程标准关注“学习过程、改变学习的方式和方法。”因此,过程性目标的陈述要明确具体。三是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陈述要明确学生应参加的活动或体验的内容,通常只明确规定学生应参加的活动或体验内容,而不具体规定学生应从活动中获得了什么结果。3、教学策略的设计所谓教学策略,就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方法、步骤、媒体和组织形式等教学措施构成的综合性方案。它是实施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是教学设计的中心环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加以考虑:①教学组织形式新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方面,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学生自主提问、自主研究、自主体验、自主交流的过程,激发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潜能。可见,引导学生多种方式自主参学习活动已成为有效促进学生发展的基本途径。因此,符合新课程理念和教学目标要求的新的课堂组织形式,也成为教学设计不可忽视的一个要素。②教学方法教无定法;教学有规。面对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哪些是教学设计中应优先考虑的方法?这些方法又该如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些都是制定教学策略的基本问题。应该根据教学目标、学生特点、学科特点、教师特点、教学环境、教学时间、教学技术条件等诸多因素来选择教学方法。③学法指导我们既要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动机的激发,重视教学过程的情感化,还要关注学生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更要考虑教学的有效性。因此,可以从以下几个策略来考虑学法指导。(1)制定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策略。即把调动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放在首位,让学生置身于民主的、愉悦的课堂氛围中放飞思维、潜心探究、快乐创造。(2)制定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策略。教师要从学生的经验、生活出发,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为学生的自主发展提供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在实践探索的过程中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3)制定促进学生创新学习的教学策略。教学设计中要考虑让学生学会质疑,善于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学会探究,乐于进行研究性学习;学会评价,敢于发表不同意见和独特的见解;学会反思,敏于分析自身学习的得失,探索学习的规律。④教学媒体媒体可以是作为教学环境设计的一个部分,也是教学活动中教学呈现的一种载体,他们不是独立地存在于教学之中,而是与教学方式结合在一起成为教学策略的主要因素。随着多媒体这一新型教育技术越来越多地进入课堂,媒体的设计比起单纯板书设计多了丰富性和生动性,因而,设计也更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更需要有一定的专业要求。但是我们也不难发现对媒体运用设计存在的问题,如,所选择或制定的教学媒体与本节课的主题联系不当、华而不实、喧宾夺主引起注意的混乱,从形式上看很生动、很美观,而内容却无助于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运用多媒体呈现教学内容时的节奏和速度以及次序掌握不当造成学生认知的脱节。特别要指出的是,粉笔加黑板的板书作为传统的、常规的媒体在我们的教学中还应该有一席之地,而且还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所以在设计媒体时千万别忽视了对板书的设计。⒋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过程是课堂教学设计的核心,教学目标、教学任务、教学对象的分析,教学媒体的运用,课堂教学结构类型的选择与组合等,都将在教学过程中得到体现。那么怎样在新课程理念下,把诸因素很好地组合,值得我们探讨。①过程设计意图现代教学关注学生的主动参与,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在情感体验中学习知识,完善人格。一方面,教学不再是单一的教师传授知识,学生纯粹接受和掌握知识与技能;另一方面,教学不在封闭的状态下进行,教学更趋向于多维的、开放的教学形态的呈现。在这样的新理念下,教学过程的设计与以往教案编写那种单一、线性、主要设计教师教学步骤和方法的思维形式和编写格式有很大的不同,它在每一个教学环节都要同时考虑教学的意图、教学组织中活动的主体、教学行为和方式、媒体的使用、时间的分配以及对教学效果的预期等等。所以在一定的单位时间内对于教学的活动过程是呈立体或网状思考状态,教学诸因素不是沿“教”这条单行线前行,而是在学与教中交错朝着教学目标进行着。②过程设计需要考虑的因素教学过程考虑的因素,活动的主体对象更加具体、明确,除此以外,设计中增加了预期效果这一因素,因为设计的引进是为了将一个现存的情境改变成为所期望的情境,谋求这种变化正是教学设计的目的。教学设计是以目标为导向的,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对于目标的达成与否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不断的反馈调控来实现的。而预期效果的设计便是实现反馈调控的一个关键的手段。另外,教学设计的目的是能够使教师在目标指引下理性地进行教学,因此,对于每一环节中的教学目的也应该有充分的认识,所以在过程设计中,增加了教学目的这一要素。⒌教学设计自我评价新课程理念下,教学设计的功能与传统教案有所不同的在于它不仅仅只是上课的依据。教学设计,首先能够促使教师去理性地思考教学,同时在教学元认知能力上有所提高,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体现教师与学生双发展的教育目的。为了实现这一功能,教学设计的自我评价是教学设计一个不可缺少的因素。如果把教学设计作为一个系统来看的话,它是一个在开发、设计、利用和评价四个方面全面研究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理论与实践”。在时间上,教学设计分为了三个时间段,即课的准备的设计、课的实施中的再次设计(即生成)、课后的反思性的设计修正。因此,教学设计除了包括教学任务、教学目标分析,策略制定和过程设计以外,最后应该对教学设计进行评价。这是教师的一个不可缺的元认知活动。教学设计的评价,可以通过两条途径进行。一是在设计完成之后设计实施之前,对自己的设计进行预测,这样能够帮助设计者在设计的实施过程中更好地应对各种突如其来的教学事件,更好地在教学活动中进行设计的二度创造。二是在教学活动之后进行的教学设计的评价,目的在于总结设计的得与失。因为,任何一个设计都是为了更好地帮助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达成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况且设计与实践活动本身会存在一定的误差,理论上再合理的设计只有经过实践检验才能真正有效。所以,只有通过这样的反思性评价的设计,才是一个完整的、成熟的和有效的设计,从与传统教案的不同功能中,我们还可以看出,它与传统教案不同的是,教学设计不是封闭的、一成不变的,而是在时空上都更具有开放性和灵活性,也更具有先进性。五、教学设计的基本程序及书写内容⒈教学设计的基本程序①分析教学任务,阐述教学的预期目标;②确定学生的起点状态,包括他们原有的知识水平、技能和学习动机、状态等;③分析学生从起点状态过渡到终点状态应掌握的知识技能或应形成的态度与行为习惯;④考虑用什么方式和方法给学生呈现学习内容,提供学习指导;⑤考虑用什么方法引起学生的反应并提供反馈;⑥考虑如何对教学的结果进行科学的测量与评价。⒉教学设计的书写内容①教学设计说明:写出本教学设计意图和整体思路(突出新课程特点);②教学分析:包括教学内容的分析和学情的分析;③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④教学策略(或学法指导):选用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媒体及板书设计;⑤教学过程;⑥教学反思、评价。书写说明:(1)书写的形式。教学设计的书写可以是文本的,也可以是表格的,也可以将文本和表格二者结合。一般文本形式可以比较充分地表达思想和具体的内容,信息量大,但不宜直观地反映教学结构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而表格形式能够比较简洁、综合体现教学环节教学诸因素的整合。(2)教学设计书写形式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根据具体的内容要求灵活展现,不拘一格,写出个性,写出创意,写出风采。(3)教学设计内容和形式应该根据需要而定,如果为了同行间探讨、交流而进行设计,则应选择较为详细和较强的理论展现为主要内容和相应的形式;如果是教师本人为了作为上课前对课的理解和策划,则可以相对淡化理论色彩并简化分析要素,更多地关注过程方法策略以及教学流程和板书的设计。(4)教学反思评价作为教学设计来说也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3、教学设计与教案的区别我们将教案与教学设计进行比较,可以看出,从关注“具体的教材教法的研究”转变为关注“以促进学生学习的有效的教学策略研究”是从传统教案走向现代教学设计的根本转折点,我们只有弄清了二者的区别,才能够真正理解并掌握现代教学设计的理念和技术,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不会将二者混淆。①脉络要“准”——是教学设计的“出发点”;②目标要“明”——是教学设计的“方向”;③立意要“新”——是教学设计的“灵魂”;④构思要“巧”——是教学设计的“翅膀”;⑤方法要“活”——是教学设计的“表现形式”;⑥练习要“精”——是教学设计的“综结点”。教学设计格式和要求【标题】标题要具体、明确。通用格式为“**版**年级**内容的教学设计”,一般不用副标题。可以设计一个课时,也可以设计几个课时或系列教学。【署名】写明单位、姓名、邮编、联系电话、电子信箱。如果署名是教研组或多人合作,应说明谁是执笔人或第一作者。【正文】分三部分:第一部分:课前系统部分一、设计思想简要说明本课教学的指导思想、理论依据和设计特色。二、教材分析1.分析《课程标准》、《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对本课教学内容的要求。2.分析本课内容的组成成分和在教材学习中的地位和作用;3.分析本课内容与(小学、初中、高中教材)相关内容的区别和联系。三、学情分析1.分析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能力基础;2.分析学生学习本课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3.分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采取的各种学习策略。四、教学目标用具体、明确、可操作的行为语言,描述本课的知识、技能、能力、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教学目标。五、重点难点本课的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六、教学策略与手段本课教学中所运用的教学模式、教学策略和教学手段。七、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2.教师的教学准备;3.教学环境的设计与布置;4.教学用具的设计和准备。第二部分、课堂系统部分——教学过程(一)课前探究部分设计出引导学生进行课前准备和探究的问题及方案要求。(二)新课导入部分设计出每节新课的教学引语及导入方案,要着力于起到“凝神、起兴、点题”的作用。(三)师生互动部分1.设计出每节新课的教学结构(包括板书)。2.写出每个教学步骤(含设计目的和意图) 在教学结构设计中要注意体现下列6个原则:(1)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2)从学生的问题出发营造教学情境,设计教学问题并引导学生探究、解决问题。(3)设计出以任务型教学指导下的师生互动方式。(4)争取准备两、三种针对不同群体学生的教学安排。(5)对教材内容作适当的处理,发掘出教材内容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及育人作用。(6)课堂教学要减少统一讲解,增加学生的自主探究,增加学生的分组活动。(四)课堂总结部分1.设计出针对教材知识内容的系统的回忆巩固问题及方案。2.设计出发散、扩展、升华学生思维的问题及复习巩固方案。(五)课后作业部分 提出2-3个与本课设计相关的、值得反思和讨论的问题第三部分、课后系统部分——教学后记要求:1.评价出你的每节课的教学设计的实施结果。2.对你的每节课的教学设计进行及时的修改、补充、完善。3.写出你的教学感想、心得、体会。教学案例格式1.应包括上面的各个环节2.应包括课堂实录3.应加上点评与反思

教学设计和教案有什么区别?

教学设计和教案的区别与联系:教学设计——教师运用系统方法,对学习行为目标、学生学习特征分析,学生学情分析、学习环境分析、选择策略手段、制定教学流程、评价教学效果、以达到课堂最优化的编制教学预案的过程。教案——堂教学的实施方案。即教师根据所授课程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表达方法和顺序,以保证学生有效地学习,教案一般有表格式、描述式、画图式和画图加表格式课堂实录式,普通文本式等,主要体现怎么设计。一、教案和教学设计的相同之处:1.两者的教学目的和教学目标的确定,都是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而制定。2.计划性:它们都是根据一堂课涉及的所有因素而设计的教学内容。为了保证教学目的的完成。一般老师都对教材进行过研究和钻研。3.程序相同:对教材的钻研,确定教学目的,明确教学内容、教学的重点、难点,选定教学过程的方式、课型、方法、教具、时间等。二、区别:1.教案和教学设计上存在不同:教案是老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学生根据老师安排的教学内容进行学习、思考、模仿等过程。而教学设计是根据学生的学情、智力等水平出发,学生学什么,老师教什么。所以两者的设计上刚好相反。教案一般多半以教材、教参为主,而教学设计把教学本身作为一个整体系统来考虑,运用系统方法来设计、开发、运行、管理,即把课堂教学系统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设计实施和评价。使之成为具有最优,不但使学生学会所要求的知识,而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维得到锻炼、情感目标和价值观得到丰富。课堂教学设计与教案的层次关系是不完全对等的。2.指导思想不同:教案是以课堂教师。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思想的体现,它的核心目的就是教师怎样讲好教学内容,使学生要掌握的所学知识,很重视对学生进行封闭式的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却常常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导致的后果是便于学生的知识增长,但是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不足,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缺乏,很多学生缺乏创造力、思维不活跃、模仿能力强,不能体现现在社会的人才培养目标;课堂教学设计不仅重视教师的教。更重视学生的学,怎样使学生学得更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是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所以对学习者进行特征分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教学,让学生在做中学,在探究中体会学习的过程和快乐。教师只是教学组织者、促进者,老师充分利用学生的自主性,完成课程的教学。这种教学体现了学生的中心地位,以学生为本,体现了现代教学理论的鲜明性,而且教学设计非常重视对现有媒体的设计和充分利用。以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效果、教学情境,以此来吸引学生的眼球,增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投入本学科学习的兴趣。3.元素的含义不同。教案一般包括教学目的,教学方法,重难点分析,教学进程。教具的使用,课的类型,教法的具体运用,时间分配等因素,从而体现了课堂教学的计划和安排;课堂教学设计从理论上来讲,有学习者需要分析、学习内容分析、学习目标阐明、学习者分析、教学策略的制定。媒体的分析使用及教学评价等七个元素。下面对教案和教学设计的对应元素进行分析。⑴目的与目标。教案中称之为教学目的,多来源于教学大纲的要求,比较抽象,可操作性差,不便于对教师进行客观评价。课堂教学设计的教学目标可由教师依据教学大纲和学生的实际水平来制定,并要求用可操作的行为词进行描述。⑵重难点分析与教学内容分析。教案中的重难点分析主要由教学大纲指出,是教师上课讲解的主要内容和教案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教学设计中的教学内容结合学习者进行分析,有一定的系统性和连续性,分析得到的重点和难点常常是媒体设计所针对的对象。⑶教具的使用与媒体设计。教案中的教具使用比较简单,多为模型、挂图等公开发行的教具。缺乏针对性和创新性;课堂教学设计非常重视媒体的选用和使用,而且注意使用时的最佳作用和最佳时机,有较理想的教学效果。⑷教学评价。在教案的编写过程中评价体现的不明显;课堂教学设计依据教学目标对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的状况作出准确而及时的评价,是教学设计中的重要环节。

如何做好教学设计

一.内容选择要公道选择公道的教学内容是备好课的条件,教学内容的选择要依据知识的特点、教材的编写意图、完成教学任务所需的时间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等因素来决定。如何公道地选择一课时的教学内容呢?首先是根据教材的编排来选择。通常我们把一个练习的知识划分成几个小段落,每个小段落为一课时的教学内容,现行数学教材就是这样编排的,教师在备课时只要看一看教材的新授内容以及对应的习题编写,就可以确定一课时的教学内容了。其次是根据知识的难易程度来选择。一般来说,比较简单的、学生易于接受理解的知识,内容可多选一些;对于学生难以理解、难以把握的知识,由于在教学中要花费比较多的时间,所以内容要适当少选一些。选择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时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以一节课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所授知识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把握为准。二.目标制定要正确目标正确就是指制定的教学目标既要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又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目标是设计教学过程的依据,是课堂教学的总的指导思想,是上课的出发点,也是进行课堂教学的终极回宿。如何制定出一个具体明确又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呢?首先要认真钻研教材,结合数学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制定出本节课的教学计划:要使学生把握哪些知识、形成什么样的技能技巧、达到什么样的熟练程度、会用哪些方法解题等,这就是双基目标。其次是考虑通过这些知识的教学,应该培养学生哪些思维能力,这是思维能力的目标。再次是想一想通过这些知识的教学,对学生进行哪些思想教育,培养哪些良好的道德品质,这是渗透思想教育的要求。最后是考虑哪些地方可以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这是创新教育的要求,这也是课堂教学最重要的目标。三.重点难点要把握重点、难点部分的教学是一节课的关键,教师的课堂教学的水平主要体现在重点的突出和难点的突破上。一般说来,一节课中学生要把握的主要知识就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学生在理解和接受上存在困难的地方就是教学难点。怎样在课堂教学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呢?首先,教师必须要把握住重点和难点,当教学内容确定以后,教师应认真考虑:通过教学应使学生理解和把握哪些知识,那些主要的、关键性的知识就是教学的重点;学生在学习时会碰到哪些困难,那些学生难以理解、轻易出错的知识就是教学的难点。其次,考虑怎样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当重点和难点确定以后教师还要考虑:教学时怎样与学生熟悉的生活相联系?怎样与学生已有的旧知相联系?终极制定出具体的、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以此帮助学生化难为易,帮助学生理解和把握所学知识。四.学生水平要了解新知识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发展、变化、引申而来的,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根据所教知识的内容,找出与新知识有关的旧知识,看一看哪些知识学生已经把握了,哪些知识还没有完全把握,确定需要跟学生补哪些知识漏洞,课始安排什么温习内容,新授选择什么学习方法和教学方法等,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备学生的知识水平,只有这样,我们在备课、上课时才能有的放矢。五.学习方法要恰当学生的学习方法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既能反映教师的教学理念,又能影响学生的课堂学习的效果和新课程目标的实现。怎样选择学生的学习方法呢?首先,要恰当、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其次,要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把握知识;再次要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和创造能力的发展,教案《如何做好教学设计》(http://www.unjs.com)。在学生的学习方法的选择上,不要人云亦云,更不可追求时髦、追赶时尚,不管教什么知识、上什么课都使用指导发现性学习法、独立发现性学习法、创新性学习法,而把传统的有意义接受性学习法一律废除,这样教学只能是浪费大量的课堂教学时间。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大力提倡:操纵、发现、讨论、回纳、猜想、论证、自学、交流等学习方法。六.教学方法要精选教师在备课时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年龄特点、接受能力以及自己的教学风格,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一般的做法是:一个知识开真个教学通常采用讲授法、谈话法进行教学,如数学概念的教学;比较抽象的、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在教到关键之处采用演示法、实验法进行教学;对于一些学生易于理解和把握的知识,可采用尝试教学法、引探教学法、自学辅导法和练习法进行教学。但是,在一节课中所用的教学方法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往往是根据教学的需要和实际教学的进程交替使用多种教学方法,有的教学内容可以用几种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这就需要和实际情况择优选择。总之,教学方法的选择要依据教学的内容、本人的教学风格、学生的理解和接受能力而定,以达到课堂教学效果最优化为准。值得一提的是:选择教法要符合学生的熟悉规律,要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决不能凭空想象,不切实际。七.题目设计要精当课堂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信息交流的多边活动,师与生、生与生间的相互交流活动主要是靠教师的提问、学生的回答、生生之间的信息传递来实现的。学。怎样设计好课堂提问呢?首先是精,课堂提问不在于数目多,而在于质量高优劣。教师的课堂提问要能启发学生积极地思考,要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能激发学生合作交流的爱好,要能层层深进击中知识的本质,要能解决课堂教学中的实际题目,要避免诸如:"你们懂不懂啊?""会不会啊?""有没有题目啊?"等没有思考价值的题目。其次是时机要恰当,要把题目设置在知识的重点之处、知识的转折和发展之处、学生碰到学习困难之时,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启发学生积极的思维,节省教学的时间,进步教学效率。八.考虑细节题目课堂教学中的细节题目固然是一些细小的题目,但是也能影响一堂课的教学效果,细小的题目也能酿成大的失误,因此教师在备课时不要轻易放过每一个细节题目。细节题目包括的内容很多:有板书设计题目;有前后衔接题目;有教学设计题目;有学生作业书写格式的指导题目等;以应付课堂教学中的特发事件等,做到万无一失。所以教师在备课时有通盘问虑各个教学环节,处理好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细节题目,使课堂教学自然、流畅、扣人心弦。

一个好的教学设计应具备哪些要素

我觉得教学设计没有统一的格式,主要以科学和实用为主。下面我主要说一说教学目标及教学过程即师生双边活动的设计。一、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目标的设计一般分为三个方面即知识、能力、情感与价值观。教师在理论上应重点关注知识目标的分类,在技能上关注目标导向教学设计中怎样确定和表述知识、技能的教学目标,怎样避免教学目标表述的含糊性及知识、技能教学目标设计要注意的问题。为此,我认为设计好教学目标要把握住这样几点:1、全面设计教学目标不能只注重知识领域的目标,而忽略其他领域的目标。2、不能以课程的具体内容标准代替教学目标。3、要正确理解和把握学习水平要求,准确选择和使用行为动词。4、正确处理教学目标与实施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二、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过程的设计一般分为导入、新授和结束三个阶段。导入的设计没有固定模式,它完全因教学对象、目标、教学内容的不同而不同,其作用是很大的。常言道万事开头难;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成功的导课,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引发学生思考,引起学生的期待心理和求知欲望,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从课外转移到课内,使学生很快地进入课堂角色,为整堂课的教学奠定良好的心理氛围。

六年级上册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表格式教学设计

1、 使学生学会掌握“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的解答方法,能 熟练地列方程解答这类应用题。 2、 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探索问题解决的能力和分析、推理和判断等思维能力,提高解答应 用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弄清单位“1”的量,会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并会用方程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 教学难点:分析分数除法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用方程解答。 教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多媒体出示题目)找出下面题中的单位“1”,并说出数量关系式。 (1)白兔的只数占总只数的 1 3 。 ( )× 1 3 =( ) (2)一本故事书一共有49页,这个周末我看了这本故事书的5 7 。看了多少页? ( )× 5 7 =( ) 学生先独立思考,后举手回答,全班进行交流,师归纳板书: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2、谈话引出课题:之前我们已经学了已知单位“1”,求单位“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同学们想不想知道已知单位“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单位“1”是怎么计算的呢?今天我们就来探索一下吧,板书课题: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 二、新授 1、(多媒体出示例1):一本课外读物,我读了35页,正好是这本课外读物的5 7 , 这本课外读物一共有多少页? (1)读题,找出单位“1” 单位“1”: 课外读物的总页数 (2)列数量关系式:课外读物的总页数×5 7 =读了的页数,即: 课外读物的总页数×5 7 =35页 2、根据前面的分析,同学们能解决这个问题了吗? 学生先独立思考完成,后请两名同学板演,再请其他同学对到黑板上板演的同学的解答过程的对错进行判断,如有错及时请同学帮助改正。 解:设这本课外读物一共有X页。 5 7 X=35 X=35÷5 7 X=49 答:这本课外读物一共有49页。 3、除了上面的方法,你还能用其他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吗?(说出你解题的思路) 学生先独立尝试解决,后请两名学生板演,并说出自己的解题思路,再请其他同学对到黑板上板演的同学的解答过程的对错进行判断,如有错及时请同学帮助改正。 35÷5 7 =49(页) 答:这本课外读物一共有49页。 解题思路:据两个因数相乘的积,求其中一个因数,用积除以另一个因数。 4、分组讨论:、汇报:方程解答和算术方法解答各有什么优势?解答时各应注意些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后小组代表汇报讨论结果,再全班交流,师板书: (1)方程解答可以顺着数量关系列方程,这种方法比较容易思考。此法解答时要注意找准未知数,写好解设,书写是要注意格式,等号要对齐。 (2)算术法可以根据分数除法的意思,直接列出除法算式解答,方便理解。此法解答时要注意找准分率句中的单位“1”所对应的分数。 三、巩固练习 课本做一做,练习第1题。 学生先独立解答,师巡视,适当点拨,后指明板演,再全班交流。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语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能够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   2、感悟诗人忧国忧民的高尚思想情操。   3、背诵全诗。   教学重点   1、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思想感情。   2、朗读、背诵诗歌。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大家都知道,在唐朝有两位伟大的诗人,一位是李白,一位是杜甫。李白因为他的个性浪漫洒脱,他的诗富有浪漫主义的色彩,因此他被人们称为“诗仙”。杜甫是一位现实主义诗人,他被人们称为“诗圣”。   知道他为什么被称为“诗圣”吗?   (因为杜甫的大多数诗歌传达了人民的心声,表现了人们的疾苦,深刻地反映了社会现实,因此他的诗被称为“诗史”,而他本人也就被人们尊称为“诗圣”。)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诗,就是杜甫所写的一首深刻反映社会现实的诗歌。   板书:(放课件,出示课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请一个同学读一读这个题目。(学生读题目)注意,“为……所”在文言文中是一种比较固定的被动句式,表示被动的意思。“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意思就是“茅屋被秋风吹破了”。“歌”,是古代乐府诗的一种,写法上比较自由灵活,形式上以五言、七言、杂言居多。比如,白居易的《长恨歌》。   二、讲解写作背景   弄清了题目的意思,接下来我们了解一下这首诗歌的写作背景。   杜甫的一生可以说是很不得志的,也可以说,穷愁潦倒伴随了诗人的一生。公元747年,杜甫来到长安,想通过考试进入仕途,实现他伟大的政治抱负,但唐肃宗昏庸、专横,使他的政治抱负破产。   公元755年,也就是杜甫43岁那年,爆发了一场战乱。你们知道是什么战乱吗?(安史之乱)(我觉得学习唐诗,了解唐朝历史,安史之乱是应该要知道的。安史之乱:这是发生在唐朝中叶的一场叛乱。公元755年,叛将安禄山、史思明发动兵变,攻入长安,唐朝开始由盛转衰,直到公元763年,这场战乱才被平息。时间长达8年)安史之乱,使杜甫看到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就是那个时候社会的真实写照。   公元759年岁末,杜甫弃官西行,带着一家老小,来到了四川成都。一年后,在亲朋好友的帮助下,在成都郊区浣花溪边盖起了一座茅屋,总算有了一个栖身之所,暂时安定了下来,结束了他那颠沛流离的生活。不料到了第二年的八月的一天,大风怒号,卷走了茅屋顶上的茅草,接着又下起了大雨,杜甫一家只好在风雨交加中度过了一个难眠之夜,因此诗人感慨万千,写下了这篇脍炙人口的诗篇。   下面我们先听录音,请注意艺术家是怎样朗读这首诗的,等会儿我们也要学着朗读。(放课件,录音朗读)   现在同学们也学着读一读。(读书,检查范读)   三、文本分析   这首诗一共分为四节,我们先请一个同学读一读诗歌的第一节。   问:我们刚才读了第一节,你们看看第一节写了哪两个事物?(比如说,第一个是秋风,那么第二个是什么?)(茅草)   问:我们再来看看,诗人是怎样描写茅草的?(注意诗中的动词啊,看看诗人用了哪些动词?)(学生分析,讨论)   师:对的,诗人就是这样写秋风,写茅草的。“卷”、“飞”、“渡”、“洒”、“挂罥”、“飘转”,一个接一个的动词,组成了一幅幅清晰的图画,紧紧地牵动着诗人的视线,拨动着诗人的心弦。诗人通过描写把这一幕幕惨境,真实地“拍摄”了下来。风戏人,风弄草,何等无情;人看屋,人看草,何等无奈!   问:讲解了这一节,我想请同学们用四个字来概括一下本节诗的内容。允许同学先讨论一下。(秋风破屋、风卷茅草……等)   (出示课件:风卷茅草)   问:这一节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用一个词或一个字来概括一下。我提供几个词,你们选一选。(提示选择:急、惜、悲、惨、忧。)请说出理由。(担忧、焦急、痛惜等)   (出示课件:痛惜)   师:将第一节诗大声齐读一遍。   学习第二节。   (过渡语:茅屋被秋风吹破了,茅草有的被吹过了浣花溪,有的被挂在了高高的树梢,有的沉入了塘坳,难道就没有飘在地上可以捡回来的吗?我们来一起看看诗歌的第二节。我也想请一个同学来读一读)   (老师提醒:这一节中,老无力、忍能、公然、呼不得等字要重读。叹息这个词,要读出诗人的那种无奈叹息的感情。请再读一读这一节)   问:下面也请同学们用四个字来概括一下本节诗的内容。大家讨论一下。(点人回答,教师注意点评,也可以请学生进行点评)(群童抱茅、倚杖叹息等)   (出示课件:群童抱茅)   问:茅草被卷走了,如果将掉在地上的茅草捡起来,多少还可以修理一下茅屋。可是,这时却跑来一群孩子把草抱走了,无论诗人怎样的喊叫也没有用。文中诗人用了一句话描写了自己当时的心态。“归来倚杖自叹息”,我们来分析一下诗中的这个“叹息”,他“叹息”什么呢?   师:诗人一叹自己命苦,茅屋被秋风吹破,接下来的日子怎么办呢?二叹自己年老力衰,没法将茅草拣回来。三叹自己的周围还有很多像自己一样贫苦的人,虽然是一些不值钱的茅草,但是落地之后还是有人在风雨之中抱走了它。四叹这些孩童也是生活所迫,迫不得已而为之。这一个“叹”字真是写尽了诗人内心的凄苦、凄凉。   问:在这一节中,诗人称这些抱走茅草的孩童为“盗贼”,你认为妥当吗?   (学生讨论、发言,注意点拨;出示课件《又呈吴郎》:“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   总结:这里,我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吧,看看是不是有助于对这个问题的理解。杜甫曾经离开过草堂,他把草堂暂时交给一个姓吴的亲戚住。原先,杜甫住在草堂,他家西边的邻居是一个孤苦伶仃的老妇人,老妇人因为穷困就经常来草堂打枣充饥。杜甫走后,姓吴的亲戚为了防止老妇人过来打枣,却筑起了一道篱笆。这一下,老妇人生活没着落了,就托人带口信给杜甫。杜甫听说后,就写了一首诗给姓吴的亲戚,其中有这样几句,“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意思是说,老妇人也是穷得没有办法才来打枣吃,如果不是因为“困穷”又怎么可能到这个样子呢?所以我原先是任她来打枣的。希望你也这样做。那么,在本节诗中,诗人称孩童为“盗贼”,也不过是一时气急的话,并不是真的说这些孩童是盗贼,也就应了诗中的一句话“不为困穷宁有此”。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当时因为战祸连连,人民已经是穷困不堪了,“路有冻死骨”是经常能看到的现象。正因为看到了这一点,也才有后面杜甫推己及人的高尚的政治理想。   全班同学齐读第二节。   学习第三节。   (过渡语:茅草没了,屋破了,诗人这个时候最担心什么呢?(下雨)看看第三节,诗人杜甫正碰上了这样的遭遇。“屋漏偏逢连夜雨,船破又遇顶头风”,真是祸不单行啊!老师范读第三节。注意,“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这两句朗读的重音应该落在“云墨色”和“向昏黑”上)   师:对的,这一夜诗人是彻夜未眠。为什么?睡不好。为什么睡不好?“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盖着旧被子,孩子又把旧被子踏破了,又怎么睡得好呢?我们现在生活都很幸福了,估计同学们可能没有这样的体会,我是有这样的体会的。被子如果时间盖长了,就会变得又硬又冰,睡觉就会睡不好,正因为这样,所以小孩子才把旧被子踏破了。由这两句诗,我们可以想象得到诗人当时已经困穷到什么地步了。   问:接下来我想提一个小问题:联系到我上面讲的安史之乱,你们想一想,这一节诗中所讲的“丧乱”是指什么?“长夜”这个词有没有双关的意思?(学生讨论,教师注意点评)   师:“丧”在这里指的是家庭的不幸,“乱”在这里就是指的“安史之乱”,一个“安史之乱”不仅使唐朝由强盛走向了衰亡,而且给人民带了多大的痛苦,多大的不幸啊!多少人家破人亡,多少人流离失所,这样的长夜何时是一个尽头!所以这里的“长夜”不妨理解为既指眼前难眠的长夜,也指战乱的生活没有一个尽头。   问:如果说,在第一节诗中,因为风吹破了茅草屋,诗人的心情是“忧”,是“着急”,是“痛惜”,在第二节诗中,诗人是“叹”,是“无奈”。那么,这节诗中诗人的心情又是怎样的?也请同学们用一个词或一个字来说说。(教师也说几个词,供学生选择。选择:惨、愁、苦、怜、悲,学生讨论,出示课件:忧伤)(忧伤、悲苦、凄苦等)   全班齐读第三节。   学习第四节。   (过渡语:别林斯基曾说:“任何一个伟大的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的痛苦和幸福的根子深深地伸进了社会和历史的土壤里,因为他是社会、时代、人类的器官和代表。”由个人的艰苦处境联想到其他人的类似处境,这就是伟大的"杜甫,这就是杜甫草堂流芳千古的原因。诗人又是怎样表达这份感情的呢?我们来欣赏最后一部分,请先读一读这一节)   问:请仍然用四个字概括本节内容。(大庇天下、广厦万间、企盼广厦等)(出示课件:企盼广厦)   师:“企盼广厦”是诗人的一个美好愿望。“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铮铮壮语,表现了诗人推己及人,关心人民疾苦的博大胸怀。这让我想到了曾经在陕西流传的一首民歌,其中有这样两句:“唐朝诗圣有杜甫,能知百姓苦中苦。”杜甫这种炽热的忧国忧民的情感,千百年来一直震撼着读者的心灵。这正如当代诗人郭沫若题成都杜甫草堂所说:   (出示课件)“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请齐读这一节。   四、结束讲授   (过渡语:这首诗,我们已经一小节一小节地讲解完了,我们最后全班齐读一遍,整体感知一下诗人当时的情景和思想感情。在读的过程中,注意老师提醒的一些该重读的字词)   总结:诗为事作,屋因人传,如今成都杜甫草堂花海灿烂,草堂的浣花溪边也是一排排平房鳞次栉比,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诗人追求的“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理想,已得以实现。如果诗人在天有灵,我想他定会感到欣慰了。出示课件:   草堂留后世,   诗圣著千秋。   这是朱德参观杜甫草堂后题的一副对联。我们来一起读一读。   最后给同学们布置一个练习。请试着把这首诗背下来,并完成课后练习一。   语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2   一、教学目标   ①揣摩诗歌语言。   ②描写、记叙、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的运用。   ③进行朗读训练,品味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内容及重点、难点分析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最能体现出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在制定的三个学习目标中,应该以“朗读训练”为重点,也是难点。无论是为深入理解体味本诗,还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熏陶,都要求教师不能忽视对学生进行诗歌朗读的指导训练。教学大纲中也要求诵读古典诗歌和浅易文言文,理解词句的含义和作品的思想内容。   三、教学过程   (一)导语由学生介绍作者引入。   1982年,“世界和平理事会”把杜甫命名为“世界文化名人”。杜甫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杜甫43岁的时候,爆发了一场有名的战乱,那就是?(学生回答:安史之乱。)这是一场民族大灾难。当时是田园荒芜、战乱频仍,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到处是饥饿哀号,到处是流血死亡。杜甫和人民一起流浪,饱受了战乱之苦,写下了许多浸透着血泪的伟大诗篇。公元759年岁末,杜甫一家辗转流浪到了成都,在亲友帮助下于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盖了一所茅屋,总算暂时结束了颠沛流离的生活,有了一个栖身之所。但茅屋建造的并不坚固,两年后的一个秋天,一场大风把茅草给卷走了,入夜又下起大雨。杜甫一家只好在风雨淋漓中度过了一个难堪的不眠之夜。此情此景,杜甫百感交集,写下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不朽的诗篇。   释题:题目是一种被动句式,意为茅屋被秋风吹破。歌,古诗的一种文体指铺陈、记述。   (二)指导学生进行诗歌朗读   指导学生整体感知,领会作者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和沉郁顿挫的风格,局部则要求学生把握四节诗的情感分别是:痛惜、痛心、痛苦和忧国忧民。以此确定全诗的感情基调与各节的语气。具体做法如下:   先让一生朗读,并提醒学生,注意领会这首诗的思想感情。   学生朗读完后,教师纠正“俄顷”、“丧乱”、“突兀”、“见此屋”等几个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教师适当进行朗读指导,强调如何深入领会诗的意境,读出诗歌所包含的深刻的思想感情来。   然后再让学生齐读,再让一个同学单独朗读。学生读完,教师应肯定其能根据诗歌感情的需要处理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的优点。   (三)诗歌赏析   1、检查预习情况   解释下列字词:   秋高(秋深)三重茅(几层茅草)俄顷(一会儿)漠漠(灰蒙蒙的)丧乱(战乱、指安史之乱)突兀(高耸的样子)洒(散落)罥(挂)忍能(这样)向昏黑(渐进)衾(被子)何由彻(彻晓、到天亮)寒士(贫寒)见(同现)   2、赏析诗歌   逐层分析,让学生在头脑中想像每节情景。   ⑴读第一节,你会想像怎样的情景?   明确:一茅屋于秋风肆虐中,屋顶茅草被风卷走。   哪些动词渲染了风的威力?(卷、飞、渡、洒、挂、罥、飘转)   ⑵赏析第二诗节   读此节你会想像怎样的情景?   明确:一群顽皮孩童当着诗人面将茅草抱走,诗人十分焦急,喊得口干舌燥也无济于事,回来倚着拐杖独自叹息。   诗人此时怎样的心情?(焦急而又无可奈何)   ⑶赏析第三诗节   读此节你会想像怎样的情景?   明确:狂风怒吼之后秋雨大作,满屋漏雨。可秋雨不依不饶下个不停,那床盖了多年的被子冰冷似铁,且又被睡觉不老实的孩子踢破,诗人在这样湿冷的屋子里瑟瑟发抖,如何能挨到天明呢?   设计过渡问题,承上启下:茅屋被吹破之后,最怕的是什么?看看第三节中,哪些词语用得好,找出来赏析一下。   讨论明确:“雨脚如麻”的“麻”字说明雨点密集,密密麻麻,很形象。“冷似铁”中的“铁”字说明被子很陈旧,很脏很硬,长期颠沛流离,没有时间洗,或者没有钱买,只有一床被子,没法拆洗;这说明杜甫的生活很困窘。杜甫曾说“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有些字看来很平常,揣摩起来则含义丰富,由此可见杜甫锤炼语言的功夫。   ⑷设计问题转入第四节的赏析:“长夜沾湿何由彻?”漫漫长夜,杜甫无法入眠,他在想些什么呢?齐读第四节,看本段表现诗人怎样情怀?   讨论明确:忧国忧民诗人并没有对自身的遭遇叫苦连天,而是跳出个人的圈子,推己及人,由眼前个人不幸想到了普天下所以的“寒士”,希望他们能拥有千万间避风雨的“广厦”。这是一种大胸怀,一副热心肠!如果这一理想变为现实,作者表示自己受冻至死也满足,这是一种多么高尚的情操!正是这种胸怀天下的博大襟怀,舍己为人的高尚情操,千百年来激动了无数读者的心灵。   ⑸最后教师做陈述总结:忧国忧民的诗人,总是受到人民的爱戴和敬仰。陕西民歌中有“唐朝诗圣有杜甫,能知百姓苦中苦”的句子。这是对诗人的爱戴和敬仰。让我们怀着对杜甫崇敬的心情,再齐读全诗,体会诗人忧国忧民的感情。   四、练习设计   (一)诗中采用哪些表达方式、试举例说明?   (二)指导学生读出诗歌的节拍、层次和韵脚。   (三)指导学生读出语调升降、语速快慢和语音轻重。   (四)欣赏朗诵。

怎样通知最快教学设计

文字精简,格式规范,有特点。《怎样通知最快》的教学设计一定要有特点,并且明显,整体格式一定要规范,不能有错误。文字表达一定要精确清晰。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嗯

幼儿园大班《中秋节》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大班《中秋节》教学设计(精选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儿园大班《中秋节》教学设计 篇1   活动目标   1、了解中秋节的习俗,体会过节的气氛。知道中秋节是我过传统的民间节日。   2、初步了解月亮阴晴圆缺的规律。   3、激发幼儿探索月球的欲望。   4、让幼儿了解月亮变化的规律。   5、交流月饼的形状和味道。   重点难点   月亮为什么有圆缺。   活动准备   月饼(若干份)、图画纸、彩色水笔、范画:月之中、月中、月末时的月亮。   活动过程   一、出示:月饼。谈话导入课题。   1、引导幼儿互相交流,说说月饼的形状和味道。   2、向幼儿介绍有关中秋节的习俗,帮助幼儿初步理解中秋节团圆的含义。   二、了解月亮的变化规律。   1、欣赏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教师节讲述故事,幼儿倾听。   2、交流讨论。月亮姑娘为什么做不了衣裳?她是怎么变化的呢?什么时候变细?什么时候最圆?什么时候像眉毛(镰刀、小船、圆盘)?   3、教师小结:月亮的大小每天都在变化。月初时,月亮细细的弯弯的,像小姑娘的眉毛,慢慢的月亮越变越大,像镰刀了,像小船了.......到每个月的农历十五十六的时候,月亮最圆,像个大圆盘。接着,月亮又开始慢慢的变小,变呀变呀,到月末时又变得细细弯弯的了。   三、画一画:会变的月亮。   教师出示范画,向幼儿介绍月初、月中、月末的月亮。让幼儿了解月亮变化的规律。   幼儿操作:绘画《会变的月亮》。画出月初、月中、月末的月亮。   教学反思   通过开展《中秋节》的活动,幼儿在体验中加深对中秋节的认识,了解一些有关中秋节的基本知识,幼儿对此活动较感兴趣,在活动中,发现我为幼儿提问的资源不够丰富。例如:在活动时,有小朋友问:“老师,月亮到底是什么形状。”   如果课前我能准备月球仪或课件。这时就可以出示月球仪或课件,向幼儿展示并介绍有关月球表面的状况以及宇航员登上月球的情况。激发幼儿探索月球乃至宇宙的欲望。   幼儿园大班《中秋节》教学设计 篇2   活动目标:   1、知道月亮是会变化的,中秋节的月亮是圆的。   2、在教师的引导下,尝试学习围绕主题“月亮”进行谈话。   3、喜欢与同伴交谈,并安静地倾听同伴说话。   活动准备:   1、不同造型月亮的图片(弯月、圆月)。   2、有关中秋赏月的1幅图画。   3、幼儿用书、教学挂图、磁带、CD、练习册。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孩子们昨天在家里有没有吃月饼呀!月饼是什么样子的呢?昨天为什么要吃月饼呀?(请几个孩子来回答)   2、因为昨天是8月15中秋佳节,每个人的家里都有圆圆的月饼吃,圆圆的月饼又香又甜真好吃。   二、幼儿欣赏中秋节的图画。   1、教师:你们见过月亮吗?图画里的月亮是什么样子的?你见到过的月亮是什么样子的?(请几个小朋友回答)   2、幼儿分组讨论,教师参与指导,提醒幼儿安静地倾听同伴说话。   教师:一个小朋友在说话的时候,其他小朋友要安静地听他说,等他说完以后再补充。   3、教师边出示月亮的图片边请幼儿回答:月亮有时候是圆圆的,有的时候是弯弯的"。   4、教师完整地朗诵一遍儿歌。   教师:今天老师还带来了一首关于月亮的儿歌。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提醒小朋友仔细倾听)   三、幼儿学习儿歌。   1、教师:儿歌里说月亮是什么样子的?什么时候变成圆圆的呢?(请几个小朋友来回答,老师给幼儿提示及补充)   2、儿歌里面说中秋到,月儿圆圆庆国庆,那是因为我们国家的国庆节马上就要到了。   3、教师:我们一起来念一念这首儿歌。根据幼儿对儿歌的熟悉度,可重复几次。   4、幼儿集体念一遍儿歌。   小朋友们真棒!我们知道了中秋节的时候,月亮是圆圆的,圆圆的月亮就像我们的小圆脸。   四、幼儿画一画月亮。   教师:请小朋友们在练习册上画一个你喜欢的月亮。   2、幼儿传书(老师继续教孩子学习传书)   幼儿园大班《中秋节》教学设计 篇3   语言活动 :静夜思   活动目标   1、学习朗诵诗句,说出诗句的大概意思。   2、体会诗中作者思乡的感情。   3、喜欢学习古诗。   活动准备:   1、打印的古诗一首,《静夜思》图片两张   2、刚过了中秋节,幼儿知道中秋节有团圆的意思   活动过程:   一、引出古诗   师;小朋友们,谁会朗诵古诗,请你来为大家朗诵一首。   唐代的诗人李白写了很多首诗,其中有一首诗是他在外地做客时写的,流传了千百年,你们想不想听?   二、学习古诗   1、教师有感情地朗诵古诗   提问:古诗的名称叫什么?作者是谁?   2、理解古诗   (1)逐句欣赏   一边看古诗,一边听老师逐句朗诵。   教师解释句中“疑”、“举”的意思。   (2)说说自己听了诗后有什么感觉?   (3)试着说说诗句的意思。   床前洒满了明亮的月光,误以为是地球上铺了一层银白色的寒霜。抬起头,遥望天边的明月,不由得低下头来,思念离别的故乡。   (4)看图片,想象诗中的意境,并说一说使人会想到故乡的什么?   (5)迁移经验,联想中秋节的含义。   师:中秋节有什么意义?中秋节家家都要团圆,可有很多人在外地工作或上学不能回家,他们都很想念自己的家乡。   图片中的月亮很明亮,李白在外地做客的那一天正好好是八月十五中秋节,诗人看见月亮想起了自己的家乡。   3、学习有感情地朗诵古诗。   三、古诗朗诵表演   请幼儿大胆地上台朗诵古诗。   建议:通过这节古诗欣赏活动,使幼儿对这古诗的意境有了充分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孩子们很快学会了这首古诗,建议如果配上ppt,效果会更好。   幼儿园大班《中秋节》教学设计 篇4   活动目标:   1、知道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   2、积极尝试用不同的方式表现自己在活动中的感受和体验。   活动说明:   九月的教师节刚过,孩子们便告诉我:“老师马上要过中秋节了”。孩子们积极的议论让我们敏感的意识到幼儿对中秋节的兴趣和关注。中秋节,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一个盛大的传统节日,为了提高幼儿对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了解与兴趣,加深对祖国悠久历史文化和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结晶的热爱之情,就此,开展了“快乐的中秋”主题活动。   学习活动: 中秋夜   活动目标:   1、认识传统节日中秋节,知道其来历及有关习俗。   2、自信地在同伴面前大胆讲述和表现,体验分享、合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有关月亮的图片、动画、故事传说。   2、活动前与幼儿一起布置活动室,悬挂月亮变化图。   3、幼儿与老师一起准备:月饼、水果、贺卡等。   活动过程:   1、猜谜:“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只圆盘,有时像把镰刀。”请你猜猜是什么?   出示图:月球讲讲月亮的变化。   2、介绍中秋节的来历:古时人们将一年分四个季节,八月正好是秋季中的一个月叫“仲月”,八月十五是这个月中间的一天,所以叫中秋节。这天晚上,月亮最圆最亮,人们吃果实赏月,也希望生活像月亮一样圆圆满满。   师:中秋节还有很多美丽的传说和故事,请小朋友讲一讲。欣赏《嫦娥奔月》的故事   看看讲讲《月亮灯笼》   3、人们怎样过中秋。   1)请小朋友说说你们在家里是怎样和爸爸妈妈一起过中秋节的?   2)那你们还知道其他地方的人是怎样过中秋节的?相应资料:人们过中秋   4。吃月饼,共同分享快乐。   1)师:你们知道人们用什么方式庆祝中秋节?我还知道,小朋友最爱吃月饼,今天大家带来了各种各样的月饼,那就请你来向大家介绍一下你的月饼吧。   2)教师简单小结,月饼的分类   3)幼儿欣赏童谣“中秋夜”,体验与同伴、老师一起过节的快乐。   幼儿园大班《中秋节》教学设计 篇5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中秋赏月/吃月饼的习俗。   2、能画出不同颜色花纹的月饼,体验节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中秋月儿圆》教学资源;   2、不同款式的月饼图片;   3、彩笔、油画棒(水彩笔)。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出课题。   小朋友想想你记忆中月亮是什么样子的?(圆圆的半圆形弯弯的)   二、播放《中秋月儿圆》教学资源,了解月亮变化的过程。   三、介绍中秋节的由来及相关习俗。   出示月饼图片,引导幼儿讨论月饼的外形、颜色、味道,说说为什么中秋节要吃月饼?   小结:中秋节也就是农历八月十五,是月亮最圆的时候,古人又称团圆节,是欢庆丰收/家人团聚/赏月、品月饼的传统节日,月饼圆圆就像月亮一样人们都要吃月饼来欢庆中秋节。月饼也象征团圆,一般人们把一个月饼分开来全家吃,就好像全家人永不分开。   四、引导幼儿说说自己想做什么样的“月饼”,从月饼的颜色,形状,图案等方面进行引导。   五、鼓励幼儿大胆的绘画月饼。   在指导过程中,提醒幼儿用不同颜色来表示不同口味的月饼,如红色——草莓味、黄色——橙子味、绿色——青草味等等让幼儿缠身作画的热情。   六、作品欣赏并展示。

自行车车胎为什么爆裂表格式教学设计

OK,发你之前做好的

教案和教学设计的区别与联系

1、在概念界定上的区别教学设计:是教师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任务、确定教学目标、选择策略手段、制定教学流程、评价教学效果,以达到课堂教学最优化的编制教学预案的过程。教案:又叫课时计划。老师经过备课,以课时为单位设计的具体教学方案,教案是上课的重要依据,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必要措施。请点击输入图片2、在层次分类上也有区别教学设计可以是单元教学设计、课时设计,一个教学设计可以用几课时来完成,也可以是一节课的教学设计。教案原则上是一课时一个教案。3、教学设计和教案的相同栏目有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资源。不同之处是教学设计栏目有教学任务分析、设计思路、教学流程及说明,教案栏目有基本信息、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学生作业设计、教后记。4、关注的侧重点不同教学设计的重点是在前面,其强调的是--分析、依据、理由、策略、流程;而教案它更多强调是一一细节、操作、行为、语言、设问板书、作业、后记。所以说它们关注的侧重点是不相同的。但是,对于教师资格考试来说,除开中职教案与中小学不同,教案和教学设计的差别不大,格式就按照教资考试的标准来书写就好了。

教案和教学设计一样吗

教案和教学设计不一样。教学设计和教案的区别与联系:教学设计——教师运用系统方法,对学习行为目标、学生学习特征分析,学生学情分析、学习环境分析、选择策略手段、制定教学流程、评价教学效果、以达到课堂最优化的编制教学预案的过程。教案——堂教学的实施方案。即教师根据所授课程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表达方法和顺序,以保证学生有效地学习,教案一般有表格式、描述式、画图式和画图加表格式课堂实录式,普通文本式等,主要体现怎么设计。教案和教学设计的相同之处:1、两者的教学目的和教学目标的确定,都是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而制定。2、计划性:它们都是根据一堂课涉及的所有因素而设计的教学内容。为了保证教学目的的完成。一般老师都对教材进行过研究和钻研。3、程序相同:对教材的钻研,确定教学目的,明确教学内容、教学的重点、难点,选定教学过程的方式、课型、方法、教具、时间等。区别:1、教案和教学设计上存在不同:教案是老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学生根据老师安排的教学内容进行学习、思考、模仿等过程。而教学设计是根据学生的学情、智力等水平出发,学生学什么,老师教什么。2、所以两者的设计上刚好相反。教案一般多半以教材、教参为主,而教学设计把教学本身作为一个整体系统来考虑,运用系统方法来设计、开发、运行、管理,即把课堂教学系统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设计实施和评价。3、使之成为具有最优,不但使学生学会所要求的知识,而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维得到锻炼、情感目标和价值观得到丰富。课堂教学设计与教案的层次关系是不完全对等的。

高二语文《秋兴八首》其一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高二语文《秋兴八首》其一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目标】   1、品味作品中的意象特点   2、赏析作品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3、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 领会诗人感时伤世、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教学重点】   品味作品中的意象特点   【教学难点】   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领会诗人感时伤世、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教学方法】   诵读法、赏析法、讲析法、合作法   【 教学工具 】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刘禹锡的诗中说到“自古逢秋悲寂寥”,那么各位同学能否回忆起一些悲秋的诗句?(师生共同回忆)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唐代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他是如何悲秋的?他的悲秋里有着怎么样的情怀?请大家集合课前的预习,有感情的朗诵这篇诗文。   二、文学常识回顾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杜少陵,杜工部等,唐代三大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之一,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成为“诗圣”,由于善于选择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题材,反映出当时政治的fu败,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人民的愿望,因此其诗有“诗史”之称,有《杜工部集》。   文学常识   古体诗又叫古风,形成于汉魏六朝,在句数、字数、平仄、用韵、对仗方面均较自由。近体诗是与之相对的概念,也叫今体诗,唐代诗人在梁陈诗人对诗律研究和创作实践的基础上创造了律诗和绝句这两种新诗体。律诗分五言和七言,每首四联,依次称首联、颔联、颈联、末联(或尾联);每联两句,上句称出句,下句称对句;每句的平仄都有严格规定,特别是第二、四、六字的平仄不得随意变更;凡偶句都要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一般押平声韵,一韵到底;中间两联须对仗。近体诗的绝句,也称律绝,每首两联,平仄和押韵同律诗一样,只是不一定对仗。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家常以意境的高下来衡量作品的成败。什么叫意境?意,即情感、意绪,即诗人主观的思想感情;境是境况、境界,即诗中所描绘的客观生活图景,它是广义的,不单指景,还指诗人所见所历之事。意与境交融在一起而形成的艺术境界就是意境。意境由意象组成,意象包括在意境中。意象着眼于某种物象中的主观意向,而意境则是由艺术形象所表露出来的整体境界。读者运用想象和联想,进入诗的意境,就能在思想感情上与作品产生共鸣。   三、诗题解析   秋兴者,遇秋而遣兴也,故八首写秋字意少,兴字意多。也就是感秋而寄兴,这里的“兴”也就正如《诗经》里的“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所以,今天将要学习的这首诗文涉及到了秋季和杜甫的感怀。下面就让我们进一步去看看“秋”何以“兴”。(教师范读)   四、首、颔联意象解读   1、学生朗诵首、颔两联   要求:找出此两联中的意象,并体味这些意象的特点   2、学生找出意象并简析特点(小组合作讨论)   明确:露、枫树、巫山、巫峡、江间波浪、塞上风云   3、意象特点分析(只明确本诗文创作于安史之乱以后)   ①玉露,是白露,是秋天的白露,问:玉露是早上的事物,而且我们学过《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这里应该是很美好的,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   明确:玉露这里是朝露的意象,朝露生命极短,而作者此时也已50有余,人生之秋也已到来,生命也即将结束;而玉露,是秋天的白露,秋又勾人乡思,且作者寓居夔州,思乡之情顿生。   ②凋伤表达出一种凋零、伤心、伤感的感觉;   ③枫树林,秋天的枫树应该是红红火火的,杜牧不是说“霜叶红于二月花”吗?而且红叶也是暖色调,那么这里用枫树林,是否与诗歌的感情基调相悖呢?   明确:不相悖,秋天枫叶的红是一种暗红、缺乏生命气息的红;再联系作者的经历,他经历了盛唐的恢宏,转而又由盛而衰,盛唐走向衰亡,那这种火红,暗指盛唐曾经的辉煌。“凋伤”意指安史之乱后,唐朝的衰败。在大家将要学到的《琵琶行》中也有“枫叶荻花秋瑟瑟”。   ④巫山巫峡气萧森:巫山巫峡,是山是水,也暗指国家;气萧森,萧瑟阴森,也唐朝安史之乱后的衰败的气象。   ⑤江间波浪间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江上波涛滚滚,不平静;塞上风云变幻,也是不平静。整个天地都处于不平静当中;他虽在写景,却实在写唐朝整个江山都陷入了战乱,战争风起云涌,国家不平静。怎么能不悲伤不已?因而这句话虚实结合。   所以,首、颔二联的这些意象都显露出一种“悲凉”之感,他们构成的意境也给人以 “悲无尽“的冲击。这就是“一切境遇皆情语”的写照。   补充:杜甫深受“奉儒守素”的家庭文化传统的影响,他有着忠君恋阙、仁民爱物的思想。   4、学生朗诵首、颔联   五、写作背景介绍   1、公元759年,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妻儿由陕西入四川,寓居成都,依靠四川节度使严武等亲友的接济维持生活。765年四月,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凭,于是离开成都,经重庆等地到了夔州(今四川奉节)。在此期间,他的另外两名好友李白和高适也相继去世。因而杜甫心中为朋友的“离世”感到无限的悲伤,同时也为自己的潦倒和疾病缠身感到无限的悲叹。这时候的杜甫也已经50有余,可是作为文人的他依然是“壮志未酬” “报国无门”,心中也继续了无限的背愤。对于今天我们学习的诗文,在《读杜心解》中云:“首章,八诗之纲领也。明写秋景,虚含兴意;实拈夔府,暗提京华。”)   2、提问:作者仅仅难道在悲凄之秋,为了朋友的去世、自身的贫困与报国无门、国家命运的多舛而发出这样的“兴”,其中作者最想说明的“兴”是哪一种?(明确:悲国运衰落)前两联作者在写景,我们也只是忧意象的除了结论,大家,能否在下面的两联之继续找到杜甫“悲国运衰落”的依据呢?   六、颈、尾联分析   1、在我国的古诗文中“首颔颈尾”对应着“起承转合”(试请学生分析作者是如何“转”的)学生带这问题朗诵颈、尾联(小组合作讨论)   明确:作者在首颔二联中描写了秋天悲凉的景物,在颈联中,作者前句写景“菊”以此想到了自身的往事,由此笔锋一转写到了孤舟靠岸系绳,也系着作者的“故园心”。这样的过渡,就由写景转到了情感的抒发上。   下面我们就来具体分析一下这两句诗:   ①丛菊两开他日泪:菊花是在秋天盛开,秋也勾人相思。   这“泪”从字面意思上看应该是“丛菊”掉的眼泪。这让我们想到了杜甫《春望》中的一句诗“感时花溅泪”,人在很悲伤时景物带给人的感受。那实际上不是景物在流泪,而是诗人自己。   进一步提问:不过花盛开却也给人一种欣悦之感,在陶渊明的诗句中也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为什么用这个意象?会不会与感情基调相悖呢?   明确:不相悖,秋,给人思乡的愁苦,而且作者是寓居夔州,想经夔州回乡,菊花两开说明他想回家想了两年却不能回家,悲伤之情顿生,以乐景写哀情。   ②孤舟一系故园心:孤,说明形单影只;故园,更令人哀伤;作者一直思念家园,然而国家战乱,因而作者更加思念,故园还好吗?悲凉由此产生   2、尾联分析   寒衣处处催刀尺:寒衣,是冬衣,寒衣处处催刀尺,到处都在赶着作冬衣,白帝城高急暮砧:白帝城传来急促的捣衣声。这是一年将尽的时候,同时又是一天将结束的时候,在这样特殊时刻,在外漂泊已久的作者更加思念故园。然而国乱如此,家还会存在吗?诗歌到这里,虽然诗中没有一个“悲”字,那种浓浓的悲,那种国破家亡的悲凉如白帝城传来的捣衣声,一阵高过一阵,一阵急过一阵。(课外拓展:白帝城托孤)   3、学生朗诵颈、尾联   4、总结:作者当时不仅仅只是在悲凄之秋为了朋友的去世、自身的贫困与报国无门而发出这样的“兴”,最终,作者要“兴”的是对干戈不息、国家前途未卜的担忧。   七、总结全诗(师生带感情集体朗诵全诗)   这是一篇随物兴感、即景寄怀之作,其以描绘秋景为外在的行文线索,以抒发悲愁之情作为连通各联的内在联络,以情感的起伏流转,贯穿次第展开的各组景物,形神交汇,浑然一体。悲自然之秋,更是悲人生之秋和国运衰落之秋,充溢着苍凉的.身世之感和家国之秋,诗人由深秋的衰残景象和阴沉气氛感发情怀,抒写了因战乱而常年流落他乡的悲哀和对干戈不息、国家前途未卜的担忧。   八、板书 《秋兴八首》(其一)   玉露、巫山巫峡   江间、塞上   丛菊、孤舟 萧森   寒衣、暮砧   教学反思: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这首诗已经教学完毕,但觉得的讲的太笼统了,分析不够深刻。我想这一课的教学目的应该是“培养学生初步鉴赏唐诗的能力”,可以分解为如下三点:   1、能诵读和背诵,并读出诗的韵律美。《秋兴八首》(其一)描绘了巫山巫峡的秋色秋声,烘托出一种阴沉萧森的环境气氛,抒写留滞他乡的愁绪,表达了强烈的忧国之情。诵读要注意作者通过景物、环境描写。这首律诗前四句重在写巫山巫峡的秋色秋声、长江的滚滚波涛,要读出“凋伤,气萧森”之感情;后四句旨在抒发思念“故园”之情,要读出思念之情。通过反复有表情地诵读,最好能在课堂上完成背诵。   2、把握诗歌意象,仔细品味诗歌意境。秋天和大江是杜诗中最常见的意象,《秋兴》八首也以之为主体意象。这里所选的第一首即为领起之作,《读杜心解》云:“首章,八诗之纲领也。明写秋景,虚含兴意;实拈夔府,暗提京华”。诗人用一派弥天盖地的秋色将渭原秦川与巴山蜀水联结起来,寄托自己的故国之思;又用滔滔不尽的大江把今昔异代联系起来,寄寓自己的抚今追昔之感。诗中那无所不在的秋色,笼罩了无限的宇宙空间;而它一年一度如期而至,又无言地昭示着大自然的岁华摇落,宇宙间的时光如流,人世上的生命不永。那条“波浪兼天”的大江,是永恒的时间纽带,它牵系着人类的历史和未来,淘洗着无数王朝的更替,冲洗着无数生命的流程。读杜诗,要首先读懂他的秋天和大江。此外,诗中还有“玉露”、“波浪”、“丛菊”等几个意象,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引导学生去细细解读,领略其中隐含的情感因素。   3、学会学习,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想应该注意启发学生,可以从多角度去解读一首诗。譬如可以从以下这些方面提出解读一首诗的途径:吟诵、意象、典故、炼字、知人论世、古人评论、比较阅读(与杜杜甫自己诗歌的纵向比较,与其他诗人的横向比较)。让学生在课堂中体会到,原来一首诗可以从很多的角度去解读,逐渐培养形成学生自己学习的能力与有所创新的思维能力。

《谈读书》语文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我整理的《谈读书》语文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谈读书》语文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积累词语及名言警句。   2、品析文中简练、警辟的语言。   3、学习文中运用对比、比喻、举例的论证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朗读、讨论、合作的学习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识读书的益处,培养学生热爱读书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   品析文中简练、精辟的语言。   【教学难点】:   学习文中运用对比、比喻、举例的论证方法。   【教学方法】:   讨论点拨法、品读感知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氛围,谈话导入   同学们是初三的学生了,十年寒窗苦读,即将迎来收获的季节,在漫长的读书旅程中,你曾经有过什么样的感悟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英国作家培根的一篇随笔《谈读书》,去聆听他精辟的见解,去感受他简练有力的语言!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生共读课文,校正字音。   2、师生共同合作学习,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三、再读课文,品析探究   1、找出喜欢的句子,交流阅读体会。   点拨示例:(1)选段:“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   评析:这句话列举的内容丰富翔实,使得出的“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这个论断有说服力,令人信服。   (2)选段:“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学习好比修剪移栽。”   评析:用“野生的花草”比喻“人的天性”,“修剪移栽”比喻“求知学习”,用比喻为了论证“求知可以改进人的天性”,使论述的道理通俗易懂,论述语言形象生动。   2、总结论证方法。   四、小结归纳,拓展延伸   1、小结《谈读书》一文中的内容和特点。   2、阅读培根其它随笔中的名言警句,并选取话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五、课堂总结,升华情感   六、布置作业   围绕课堂上谈到的你所感兴趣的话题提取观点,试着给它配上论据,并运用恰当的论证方法,写一篇议论文。   七、板书设计:   15、短文两篇   谈读书(培根)   1、读书的目的 对比论证   2、读书的方法 比喻论证   3、读书的作用 举例论证   《谈读书》课堂实录   鮀浦中学:谢白雪   教师导入新课:我们是初三的学生了,十年寒窗苦读,即将迎来收获的季节,在你漫长的读书历程中,你收获了什么?   生:读书使我收获了知识,增长了才干,陶冶了情操!   师:恩很好,读书使这位同学收获了很多,那么书应该怎么读?读书又有什么作用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英国作家培根的一篇随笔《谈读书》,去聆听他精辟的思想,一起去感受他那简练有力的语言!板书课题。   师:请同学们看看注释,培根是英国哲学家,作家,对于培根这个名字我们大家应该不会太陌生,我们听过“知识就是力量”,一起来走进大师!(点击幻灯片),好赶快来读一读课文。我想邀请两位同学来配合老师朗读课文。大家推荐推荐。   (学生推荐同学朗读课文)   (师生共读课文)   师:读得怎样?   生:好!   师:鼓励鼓励!(掌声响起)恩这两位同学读得不错!但有些词语读得还不太准确,我们来巩固巩固!(点击幻灯片)   (生读字词)   师:文章的题目是谈读书,这是一个论题式的题目,那么围绕“读书”文中都谈了哪些内容?   (生沉默)   师:再看看课文吧!   (教师巡视课堂)   师:好,哪位同学来谈谈,你来吧!   生:谈了读书的作用。   师:很好!读书有什么作用?   生:怡情,傅彩,长才。   师:除此之外,还有吗?   (学生沉默,教师面向全班)   生:读书还能塑造人的性格!   师:好!我们来看最后一层,“人之才智但有滞碍,无不读适当之书使之顺畅”   生:可以疏通才智。   师:那就是说可以弥补人精神上的缺陷,很好!   师:文中还谈了哪些内容?   生:读书的目的,读书的方法。   师:好!板书:1、读书的目的 2、读书的方法 3、读书的作用   师:第一层讲了读书的目的,是怎么论述的?从哪些方面来谈了读书的目的?读书使人心情愉快,文采好,长才干。还有呢?读书费时过多…   生:还从反面来讲   师:很好,这就是什么论证方法?   生:对比论证!   师:接下来讲了读书对人的天赋的作用,还有什么呢?   生:读书与观察要结合。   师:最后指出不同的人对待读书的不同态度,同意吗?   (生齐声回答):同意   师:接下来谈了读书的方法。大家在平时积累了哪些读书的方法?   生:可以通读,选读,精读…   师:恩看看培根是怎么说的?谁来?   生:读书时要有怀疑的态度,对不同的书要采取不同的方法。   师:概括得很好。我们具体来看看。读书时不可故意找刺,不可尽信书,要有不同的读书方法,什么方法?   生:要浏览读,选读,精读   师:文中还提到读书应与什么结合在一起?   生:与讨论,作文结合。   师:好,像老师读这篇文章后,在课堂上与大家讨论,下课要写一写教学反思,这样对文章的理解就更深刻了。   师:最后谈了读书的作用有?   生: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读书能弥补人精神上的缺陷。   师:我们对文章的内容和思路有了解了,大家在读这篇文章时,觉得文中的语言怎样?   生:优美   师:不仅这样,它的语言很简练,让我们来品一品。请同学们找出自己喜欢或最欣赏的句子,谈谈你的理由。(点击幻灯片)   (师巡视)   师:好哪位同学来谈谈?   (一女同学举手)   师:(高兴)你来   生:“读史使人明智…皆成性格”这句话运用排比的方法,写出了各个学科对人性格的作用,很有气势。   师:是的,我们用上一个词来形容:一气呵成:仿佛是作者一口气说出来的,气势非凡!那么他列举这些是为了论证什么?   生: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师:很好,这就是什么论证方法?   生:举例论证,   师:它会使说理更有说服力。(点击幻灯片)   师:我们来齐读这句话!   师:谁再来谈?   生:我谈这句话,“读书费时过多…学究故态”我觉得书读太多也不好,成呆子了。   (生笑)   师:是啊,读书总花好多时间,容易养成懒惰的习惯,如果老按书本的来做就成书呆子了。   师:不错的看法。老师挺喜欢这句: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想想在一个温暖的午后,沏一杯青茗,躺在柔软的床头,让阳光温柔地照进屋子,读一本自己喜欢的书,那是一件多么惬意的事啊!   师:品析句子时可以从不同角度.   师:谁再来谈谈?(师指名)   生:我喜欢这句“天生才干…如何修剪移接”它讲了读书可以使我们更好。   师:为什么说天生才干是自然花草?   生:没有修剪   师:那么我们通过读书来修剪移接,就是读书能使我们更完美!文中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生:比喻论证。   师:这样说理更形象易懂。(点击幻灯片)   师:这篇文章几乎每句话都是名言,我们要把它们积累下来!   (生齐读句子)   师:文章围绕“读书”谈了读书的目的,方法,作用,并运用了多种论证手法,还有排比的修辞方法,使说理清晰,易懂,生动形象。   师:今天老师还为大家准备了培根随笔中的精彩语句,一起来读一读。   (师生共读)   师:关于逆境,美,友谊,培根是这样看的,同学们你们怎么看?跟小组同学互相讨论讨论。   师:在谈时我们应该注意先确立一个观点,加上有力的论据,运用恰当的论证方法。   师:谁来谈谈?好,你来。   生:我来说说逆境,“逆境对于积极乐观的"人来说是垫脚石,对于消极,意志消沉的人来说是绊脚石,就像美国苹果公司的创始人就是在仓库里发明了该公司的产品的。   师:很好啊,这位同学的观点鲜明,用了事实论据,好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生:比喻论证。   师:还有谁?   生:我认为外在美不重要   (生笑)   师:说说理由。   生:我们应通过读书来弥补不足,而不是之注重外在美。   师:是啊,你从文中有了新的认识。再一个同学来   生:我认为友谊是我们一生的宝石,应该珍惜   师:很好,这位同学同样用了比喻论证。   师:大家谈得不错,老师认为读书是幸福的,有福的人才有读书的机会,让我们做一个快乐的读书人!回家后,请你围绕我们今天谈的话题,写一篇议论性的文章。   师:好,今天我们的课就上到这,谢谢大家!下课!   教学反思   教授完《谈读书》一文后获益良多,下面谈谈自己的体会:   《谈读书》一文是英国作家培根的著名随笔,本文短小精悍,但论述范围十分广,语言极其简练,几乎每一句都是名言警句,而且文章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来增强文章感染力和说服力。因此在设计教学目标时把指导学生品析文章语言以及学习文中运用对比论证、比喻论证、举例论证等论证方法作为教学重难点,并设计以下教学环节: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2)、再读课文,品析探究   (3)、小结归纳,拓展延伸。   在授课过程中能较好地把握教学目标,围绕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并通过层次清楚的板书来帮助学生理解文章思路以及明确文章的论证方法,完成了教学任务。在课堂上能引导学生理解文章,品析语言,总结收获,通过拓展延伸这一环节让学生接触课外的知识,从中找话题谈看法,让学生学以致用,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考虑初三学生的应试需要,在授课过程适时教给学生答题方法,如在“找话题,谈看法”环节,指导学生应先确立鲜明的观点,再找到有力的论据,并运用恰当的论证方法来完成对话题的论述。这就是议论文考查开放性题型时应注意的应试技巧。在与学生交流时,耐心倾听,不随意否定学生的看法,致力于创设和谐开放的课堂氛围。   “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我在教授本课时还存在许多不足。如谈话导入时准备不充分,未能很好创设氛围,激发学生阅读热情,“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这节课的开始并不成功,这为后面与学生的交流,调动学生的情绪增加难度。在整体感知环节条理不太清晰,学生还不能很清楚地理清作者的论证思路,对本文的论证结构也不理解,议论文的基本知识不能得到巩固。虽然本文不是严格的议论文,但属于议论性随笔,有关的知识点应该有所涉及。另外课堂需要有一个点燃激情的台阶,应设计一个问题引起学生讨论,可以是有关读书目的、读书方法或是读书作用等方面的探讨,来增强对文章的理解,并化为自己对学习生活的深层次思考。在课堂教学艺术方面,由于未能发挥自身良好状态,与学生的交流较生硬,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这是我最遗憾的地方。   在反复思考琢磨后,对本课教学设计做出如下调整。为加强学生对文章理解,可在整体感知环节设计几个问题让学生自主学习,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提纲图来理清文章思路与结构,巩固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在品析语言时注意适时指导学生如何朗读,通过朗读来加深对句子的理解,感受作者的精辟见解。在品析语言进入拓展延伸环节时,设计问题来过渡,如“现在社会上流传这种说法,读书根本没用,还不如来学炒股,学习如何赚钱来得实际,同学们如何看待这种说法?”利用课堂的讨论来加深认识,获得启迪。   以上是《谈读书》一课的教学反思,这为以后的教学工作提供借鉴与参考。上公开课不仅仅会留下宝贵的教学经验,还能磨练人的意志,锻炼人的能力。通过参赛,使我更深刻地理解了语文教学的真谛,能站在更高的位置去审视分析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艺术,并坚定了对教育事业的信念,将为之奋斗一生!感谢汕头市第七届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感谢各位老师!   《谈读书》语文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提炼概括、梳理知识的能力。   2、理解本文的读书观,激发学生读书热情,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读书习惯。   3、积累文中出现的精辟的句子。   教学重点:   1、课文中出现的名言警句的体会学习。   2、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等方法的运用。   教学难点:   本文论述的语言十分简练,在学习时体会其作用。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你读过那些书?读书的过程你有那些感悟?今天就让培根教给我们更多更好的读书方法吧。   二、授新:   1、简介作者   培根(1561—1626)英国哲学家、作家,出生贵族家庭。《随笔》是其文学方面主要著作,开创英国随笔这特有体裁。   2、读一读,记一记:   怡情傅彩藻饰矫情诘难寻章摘句咀嚼狡黠伦理味同嚼蜡滞碍睾阐证吹毛求疵   3、理解文章内容,说说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谈读书?   第一层:(从开头到“全凭观察得之”)阐述读书的正确目的。   第二层:(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始能无知而显其有知)阐述读书的方法。   第三层:(读史使人明智—结尾)阐述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弥补精神上各种缺陷。   4、作者认为读书的目的有那些?   从正面说,读书有三种不同目的:怡情、傅彩和长才。   5、“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这段话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说明了什么?有什么作用?   比喻论证;说明读书可以补天然的不足;使其文章更显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6、读书的作用是什么?   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弥补精神上各种缺陷。   7、论述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时使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归纳说理、举例论证。   8、作者指出,人的精神上的缺陷,可以用读书来弥补,就像身体百病可以用运动驱除一样。这里使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类比论证、举例论证。   9、文中还使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正反对比论证。   三、教师小结:   本文主要为我们阐述了读书的正确目的,读书的方法以及读书的作用。   在句式上多用排比,使说理论证更充分有力;用比喻论证是论证更加形象透彻;语言精辟,句句经典。

教学设计要注意哪些事项

  说到教学设计,相信有不少老师多少都会有一些小疑惑,教学设计应该怎样写呢?在写教学设计的时候要注意哪些方面呢?   教学设计要注意哪些事项   文字表述的规范性   教学设计,不论我们是用全英文、还是全中文、或是中英文参半来写,首先要注意的就是文字表述的规范性。不能出现文字的错误,单词、句型、语法等方面都应当做到标准规范。甚至标点符号、半角全角、数字格式等。   板块结构的完整性   教学设计,通常包括以下十个板块的内容。他们分别是: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策略、教辅手段、教学过程、作业布置、板书设计和教后反思。   教学理念的指导性   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成功的保障。我们基于怎样的教学理念、开展怎样的教学活动,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在写教学设计的时候,具体体现在“教学策略”和“教学过程”两个板块。特别是“教学过程”这一环节。不论是用叙述性的方式还是表格式的方式来表达,我们都应当特别加上“设计意图或设计目的”这一内容。   教案设计其他应注意的事项:   一、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   “模式”是对理论的一种简洁的再现。不论哪一种教学设计模式,都包含有下列五个基本要素:教学任务及对象;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过程;教学评价。对象、目标、策略、过程和评价五个基本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了教学设计的总体框架。   (一)教学任务   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不再仅仅是传授知识,教学的一切活动都是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如何促进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能力,是现代教学思路的一个基本着眼点。因此,教学由教教材向用教材转变。以往教师关注的主要是“如何教”问题,那么现今教师应关注的首先是“教什么”问题。也就是需要明确教学的任务,进而提出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和制定教学策略。   (二)教学目标   教学设计中对于目标阐述,能够体现教师对课程目标和教学任务的理解,也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归宿。   新课程标准从关注学生的学习出发,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中师生共同追求的,而不是由教师所操纵的。因此,目标的主体显然应该是教师与学生。   教学目标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教学目标,它与传统课堂教学只关注知识的接受和技能的训练是截然不同的。体现在课堂教学目标上,就是注重追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有机整合,突出了过程与方法的地位,因此在教学目标的描述中,要把知识技能、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都考虑到。   (三)教学策略制定   所谓教学策略,就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方法、步骤、媒体和组织形式等教学措施构成的综合性方案。它是实施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是教学设计的中心环节。其主要作用就是根据特定的教学条件和需要,制定出向学生提供教学信息、引导其活动的最佳方式、方法和步骤。   1、教学组织形式。2、教学方法。3、学法指导 。4、教学媒体   特别要指出的是,板书作为传统的、常规的媒体在我们的教学中还应该有一席之地,而且还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所以在设计媒体时千万别忽视了对板书的设计。   (四)教学过程   众所周知,现代教学系统由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媒体等四个要素组成,教学系统的运动变化表现为教学活动进程(简称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课堂教学设计的核心,教学目标、教学任务、教学对象的分析,教学媒体的选择,课堂教学结构类型的选择与组合等,都将在教学过程中得到体现。那么怎么样在新课程理念下,把诸因素很好地组合,是教学设计的一大难题。   (五)教学设计自我评价   新课程理念下,教学设计的功能与传统教案—有所不同的在于它不仅仅只是上课的依据。教学设计,首先能够促使教师去理性地思考教学,同时在教学元认知能力上有所提高,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体现教师与学生双发展的教育目的。   二、教学设计书写   1、书写内容及步骤   (1)教学设计说明:写出本教学设计意图和整体思路(突出新课程特点);   (2)教学分析:包括教学内容的分析和学情的分析;   (3)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教学策略(或学法指导):选用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媒体及板书设计;   (5)教学过程;   (6)教学反思、评价。   2、书写说明   (1)书写的形式。书写可以是文本的,也可以是表格的,也可以将文本和表格二者结合。   一般文本形式可以比较充分地表达思想和具体的内容,信息量大,但不宜直观地反映教学结构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而表格形式能够比较简洁、综合体现教学环节教、学诸因素的整合。因此,我们认为,或者以表格书写,或者将文本和表格书写形式合二为一,后一种方式是比较理想的呈现,采用文本形式书写前端分析,教学过程则一般以表格形式书写,从而组织成为一篇教学设计方案。   (2)教学设计书写形式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根据具体的内容要求灵活展现,所以不拘一格,写出个性,写出创意,写出风采。   (3)教学反思评价作为教学设计来说也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教学设计内容和形式应该根据需要而定,如果为了同行间探讨、交流而进行设计外,则应选择较为详细和较强的理论展现为主要内容和相应的形式,如果是教师本人为了作为上课前对课的理解和策划,则可以相对淡化理论色彩并简化分析要素,更多地关注过程方法策略以及教学流程和板书的设计。总之,课堂教学设计方案的多元化和创新是我们所追求的目标。   三、教学设计与教案的区别   我们用表格形式将教案与教学设计进行比较从中可以看出,从关注“具体的教材教法的研究”转变为关注“以促进学生学习的有效的教学策略研究”是从传统教案走向现代教学设计的根本转折点,我介)只有弄清了二者的区别,才能够真正理解并掌握现代教学设计的理念和技术,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不会将二者混淆。   ①脉络要“准”——是教学设计的“出发点”;   ②目标要“明”——是教学设计的“方向”;   ③立意要“新”——是教学设计的“灵魂”;   ④构思要“巧”——是教学设计的“翅膀”;   ⑤方法要“活”——是教学设计的“表现形式”;   ⑥练习要“精”——是教学设计的“综结点”。   【拓展内容】   怎么写教案模板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教学大纲 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教案包括教材简析和学生分析、教学目的、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及练习设计等。   教案中对每个课题或每个课时的教学内容,教学步骤的安排,教学方法的选择,板书设计,教具或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各个教学步骤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等等,都要经过周密考虑,精心设计而确定下来,体现着很强的计划性。《倪焕之》十七:"她做这些事绝不随便,都运用无可加胜的心思写成精密的教案,先送与级任教师看过,得到了完全的赞许,还不放心,又斟酌再三,然后拿来实施。"   具体内容   一、课题(说明本课名称)   二、教学目的(或称教学要求,或称教学目标,说明本课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   三、课型(说明属新授课,还是复习课)   四、课时(说明属第几课时)   五、教学重点(说明本课所必须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六、教学难点(说明本课的学习时易产生困难和障碍的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点)   七、教学方法 要根据学生实际,注重引导自学,注重启发思维   八、教学过程(或称课堂结构,说明教学进行的内容、方法步骤)   九、作业处理(说明如何布置书面或口头作业)   十、板书设计(说明上课时准备写在黑板上的内容)   十一、教具(或称教具准备,说明辅助教学手段使用的工具)   十二、教学反思:(教者对该堂课教后的感受及学生的收获、改进方法)   书写关键   (一)教学目标:   说明本课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   (二)教学重难点:   说明本课所必须解决的关键性问题和学习时易产生困难和障碍的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点。   (三)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   (1)温故而知新,提问复习上节内容   (2)设计新颖活泼,精当概括。   (3)怎样进行,复习哪些内容?   (4)提问哪些学生,需用多少时间等。   2、讲授新课   (1)针对不同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   (2)怎样提出问题,如何逐步启发、诱导?   (3)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详细步骤安排,需用时间。   3、巩固练习   (1)练习设计精巧,有层次、有坡度、有密度。   (2)怎样进行,谁上黑板板演?   (3)需要多少时间?   4、归纳小结   (1)怎样进行,是教师还是学生归纳?   (2)需用多少时间?   5、作业布置   (1)布置哪些作业内容,要考虑到课本知识巩固积累和运用,兼顾知识的拓展性和学生运用语言能力的培养。   (2)教师要注意:需不需要给学生以解题提示、点拨或必要的解释。   教案特点   要与时俱进,尽管各个学科课程都有各自的特点,教学形式和手段也不尽相同,但在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教育宗旨上是一致的,对教案的要求也是有共性的。这些共性原则上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 取材内容合理,切合课程宗旨,符合培养目标定位的要求,适应现实需要,讲述内容观点正确,有实际应用价值。   2、能够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典型事例研究分析,揭示学科相关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实质和价值及明确的应用方向。   3、逻辑思路清晰,符合认识规律。在教知识的过程中渗透教认识问题的方法,通过互动式教学安排和过程,能够使学生举一反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和能力。   4、不墨守成规,能继往开来,教案既是以往教学经验的总结,又是开拓知识新领域的钥匙,能够体现学科发展前沿的要求,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与时代发展相适应。   5、教学方法有创新。不照本宣科,不满堂灌,给学生留有充分的余地,注重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遵循精讲多练的原则,讲要抓住本质、引人入胜;练要有的放矢,调动学生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教师启发引导下,通过自身的探索,不但知道相关学科领域核心知识"是什么"和"为什么",还要知道"做什么"、"怎样做",培养学生勇于实践勇于探索的精神和能力。   6、教案不能面面俱到、大而全,而应该是在学科基本的知识框架基础上,对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进行研究、探索、阐述,能够体现教师对相关学科有价值的学术观点及研究心得。不是我会什么讲什么、我想讲什么讲什么,而是社会需要什么、学生将来走向社会需要什么就注重讲什么,就带领学生研究什么。   总之,教案是针对社会需求、学科特点及教育对象具有明确目的性、适应性、实用性的教学研究成果的重要形式,教案应是与时俱进的。   怎么写教学设计   一、课前系统部分   (一)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部分的写作要求:三个操作要求:   (1)分析《课程标准》的要求。   (2)分析每课教材内容在整个课程标准中和每个模块(每本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3)分析高中每课教材内容与初中教材相关内容的区别和联系。   (二)学生分析   学生分析部分的写作要求:三个操作要求:   (1)分析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能力状况。   (2)分析学生存在的学习问题。   (3)分析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习行为。   (三)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部分的写作要求:三个操作要求:   (1)确定知识目标。   (2)确定能力、方法培养目标及其教学实施策略。   (3)确定引导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教学选点及其教学实施策略。   A、述必须具备的四个基本要素:   行为主体 主体必须是学生而不是老师,人们判断教学有没有效益的直接依据是学生有没有获得具体的进步,而不是教师有没有完成任务。一般在写教学目标的时候行为主体可以省略,但格式必须注意如一般可以采取以下的表达:“通过……学习,能说出……”,“通过……学习,能分析归纳……”,而不是“使学生掌握……”“教会学生……”等表述方式   行为条件 行为条件指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如“通过收集资料”“通过观看影片……”“通过本课学习”   行为动词 行为动词必须是具体可测量、可评价的。如知道、归纳、列举、感受、参加等等   表现程度 指学生学习之后产生的行为变化的最低表现水平,用以评价学习表现或学习结果达到的程度。   比如自己以前写的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教材第三目(行为条件),能够背写出(行为动词)鸦片战争的起止时间(表现程度),了解(行为动词)战争的经过和中国人民的反侵略精神(表现程度)   B、叙述最好有不同层次   根据《标准》,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差异性,按照教学内容,由低到高,由易到难,设计具有不同要求、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原有基础上有所发展。   C、过程与方法是什么?   对于过程与方法,真的存在很大的误区,以前写过程与方法,往往写的是:讨论法、合作探究、资料收集等,其实这些只是教师采用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根本不能作为学生要获得的能力目标。三维目标中过程与方法是指具体的内在的学习思维的过程,如搜集资料的过程与方法、探究问题的过程与方法、辨析史料的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学学生应该达到的目标是“学会如何收集”“学会如何探究”。(这是以前教学的薄弱环节,也是以后教学必须重视的内容,学生应该学会基本的历史思维的方法)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部分的写作要求:两个操作要求:   (1)确定本堂课的教学重点。   (2)确定本堂课的教学难点。   (五)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部分的写作要求:介绍进行课堂教学所要采取的方法与技巧。   (六)教学用具   教学用具部分的写作要求:两个操作要求:   (1)教学环境的设计与准备。   (2)教学用具的设计与准备。   二、课堂系统部分——教学过程   (一)课前探究部分   课前探究部分的写作要求:设计出引导学生进行课前准备和探究的方案。   (二)导入新课部分   导入新课部分的写作要求:设计出每节新课的教学引语,教学引语要起到“凝神、起兴、点题”三个作用。   (三)师生互动部分   师生互动部分的写作要求:   (1)设计出每节新课的教学结构(板书结构)。   (2)写出每步设计的设计目的(设计意图)   此外,在教学结构设计中要注意体现下列6个要求:   (1)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2)从学生的问题出发营造教学情境,设计教学问题并引导学生探究、解决问题。   (3)设计出师生互动方式。   (4)争取准备两、三种针对不同群体学生的教学安排。   (5)对教材内容作适当的处理,发掘出教材内容之间的内存逻辑联系及育人作用。   (6)课堂教学要减少统一讲解,增加学生的自主探究,增加学生的分组活动。   (四)课堂总结部分   课堂总结部分的写作要求:   (1)设计出针对教材知识内容的系统的回忆巩固问题及方案。   (2)设计出发散、扩展、升华学生思维的问题及复习巩固方案。   (五)课后作业部分   课后作业部分的写作要求:每节课设计10道单项选择题(选择题突出对教材知识点的记忆、理解与掌握),1道材料解析题(材料解析题突出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1道问答题(问答题突出学生的概括能力,分析、比较、评价能力。)

怎样做好一堂课的教学设计

问学生,他们更能回答你!

高三语文《滕王阁序》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我整理的高三语文《滕王阁序》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在文中的观点及骈体文的特点。   2、学习本文将典故与眼前情景相结合的写法。   3、理解文中的典故。   4、掌握“故”“尽”“属”“即”“且”“矣”的用法。   【教学重点】 理解典故;理解内容和观点。   【教学难点】 骈体文的特点   【教学安排】 :3课时   【教学方法】: 朗读背诵与赏析相结合的方法。   【教学内容和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解题:   《滕王阁序》全称《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又名《滕王阁诗序》《宴滕王阁序》。   滕王阁因滕王李元婴得名。李元婴是唐高祖李渊的幼子,唐太宗李世民的弟弟,骄奢淫逸,品行不端,毫无政绩可言。但他精通歌舞,善画蝴蝶,很有艺术才情。他修建滕王阁,也是歌舞享乐的需要。   “序”——文体的一种。有书序、赠序、宴集序等。书序是著作或诗文前的说明或评价性文字,本文是饯别序,即临别赠言,属于赠序类的"文章。   统观全文,由地及人,由人及景,由景及情,步步递进,紧扣题意。   文因饯别而作,但对于宴会之盛仅略叙数笔带过,而倾全力写登阁所见之景,因景而生之情,这就脱去了一般饯别文章颂扬、应酬的窠臼,辟出了自家新径。   二、背景:   唐高宗十四年,王勃的父亲任六合县县令,王勃赴六合经过洪州。文中“童子何知,躬逢胜饯”可佐证。   还有一种说法,王勃上元二幼年前往交趾看望父亲,路过南昌时所作,序文中内容的博大,辞采的富赡看来,非“童子”之作,而是成年作品,“童子”非小孩,而是“弱冠”二十岁左右之作。课文采用这种说法。   三、时人对王勃的评价:   九月九日都督大宴滕王阁,宿命其婿作序以夸客,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至勃,泛然不辞。都督怒,起更衣,遣吏伺其文辄报。一再报,语益奇,乃矍然曰:“天才也!”请遂成文,极欢罢。时人认为王勃年轻气盛,才华横溢,挥毫泼墨,而语惊四座。   四、关于骈体文:   骈文,是魏晋后产生的一种新文体,又称骈俪文。南北朝是骈体文的全盛时期。骈体文的表达方式与一般的散文有所不同,语言上有三方面的特点:   1、语句方面的特点,即骈偶和“四六”,又称为“四六文”。   2、是语音方面的特点,即平仄相对。   3、是用词方面的特点,即用典和藻饰。   五、朗读与预习:   1、下列词语的注音释义全都正确的是:(引导学生逐段批注)   A宇文新洲之懿范懿:yi美好   B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崇阿:a高大的丘陵   C云销雨霁霁:ji天气晴朗   D逸兴遄飞遄:chuan迅速   2、断句品韵:   A四四对四四:豫章/故郡,洪都/新府“二二式”。   B六字句的断句:   (1、孟学士/之词宗,访风景/于崇阿“三三式”;   (2、临/帝子之长州;穷/待遇之萦回“一五式”;   (3、钟鸣/鼎食/之家;谁悲/失路/之人“二二二式”;   (4、响穷/彭蠡之滨;气凌/彭泽之樽“二四式”;   (5、抚/凌云/而自惜;幸/承恩/于伟饯“一二三式”。   C、七字句的读法(按意义划分):   (1)、襟三江/而带五湖;潦水尽/而寒潭清“三四式”;   (2、)龙光/射/牛斗之墟;宾主/尽/东南之美“二一四式”;   (3、)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二三二式”;   (4)、都督/阎公/之雅望“二二三式”   D、四六对四六:渔舟/唱晚,响穿/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Exxx对xxx:屈贾宜/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泓/于海曲,岂乏/明时?   F主谓结构相对: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G动宾结构相对: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   H偏正结构相对:……钟鸣鼎食/之家,……青雀黄龙/之轴。   六、讲读课文第一段:   (一)第一段中有几个典故(典故分事典和语典,来自史传上的记载称事典,来自典籍上的现成语句叫语典)。   1、豫章故郡(见注释)。   2、龙光射牛斗之墟(见注释)。   3、控蛮荆(见注释)。   (二)补充注释:   1、豫章故郡故:旧   2、地接衡庐接:接壤   3、襟三江而带五湖襟、带:名词用作动词,连接、环绕的意思。   4、雄州雾列,俊采星驰雾、星:名词作状语,像雾一样、像星一样。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设计(三篇)

【篇一】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炉、庐、瀑、疑”4个字,会写“炉、银、流、柳”4个字。   2、能借助课件了解古诗内容,体会诗的意境。   3、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教学重点:   感受瀑布飞流直泻的壮观景象。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庐山瀑布录像)、幻灯片(词语、古诗《早发白帝城》)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   同学们,瀑布是自然界中一种壮观的景象,你们想欣赏吗?今天,我们就同李白一起去欣赏庐山的瀑布。   二、借助媒体,感受瀑布景美   1、各位,我们的行程开始了,现在我们来到江西庐山,观看香炉峰顶流下的瀑布,看完谈谈你的印象。   2、放视频,学生观看。   3、学生各抒己见:你感受到的。庐山瀑布什么样?   4、面对如此美景,李白情不自禁吟诵起“日照香炉生紫烟……”(诵读后板书《望庐山瀑布》)   5、诗中描绘的景美吗?你也打开书来自由读几次吧!   个别读、齐读、指名读   (大部分学生从没看见过瀑布,播放瀑布的录像,既可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进行观察,培养观察能力,又激发了学生发表见解、阅读古诗的兴趣。)   三、赏析古诗   1、自由读古诗,观看插图和回忆录像中的情景,说说诗句的意思,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2、小组内交流,先提出疑问互相解答,再说说诗的意思。   3、学生为录像配解说词。先练习再指名说。   (直观形象的画面,将抽象变为形象,减缓了学生体会古诗意境的坡度,加深了对诗人情感的体验。)   四、朗读、背诵古诗   1、同桌互助,练习朗读古诗,读出李白惊奇、赞叹的情感。   2、指名读,评议。   3、齐读古诗。   4、看录像练习背诵古诗。   五、拓展延伸   1、播放幻灯片《早发白帝城》。   2、学生朗读,课外积累背诵。   (扩展李白的另一首诗,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丰富学生的课外积累。)   六、指导识记、书写生字   1、播放写有词语的幻灯片,自由读,指读,齐读。   2、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3、指导书写生字。   (生字在不同词语中出现,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字义、积累丰富的词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篇二】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引导孩子们在自己的生活中“发现母爱”。   2、培养孩子“平中见奇”在平凡的生活中发现素材的能力。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全文、背诵全文。   4、会认生字9个,会写生字10个。   5、尝试用《妈妈的爱》的格式写一段。   教学建议:   1、这首诗选取了五个生活片段,表现了妈妈对孩子的无私的爱,也抒发了孩子对妈妈的爱。妈妈在酷暑为还字扇扇子,在雨天为孩子送伞,抱孩子去医院这些生活细节,几乎发生在每个家庭,每个孩子都经历过,正因为司空见惯,所以孩子容易忽略。因此阅读时要引导孩子想想,妈妈做这些“小”事容易吗?   2、后两节,妈妈的爱体现在对“我”思想成长的关怀和帮助上,可以让学生自己说说,妈妈教导你时,你有什么想法?是怎样做的?怎么做?不要唱高调,避免这种爱变得枯燥乏味。   3、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爸爸妈妈的教育方法有时不够适当的做法。关于这一点可以组织一次学生和妈妈谈心的活动,或者把孩子的讨论录音、写下来的话交给家长,组织家长讨论。   4、对于个别失去妈妈缺少母爱的同学,老要特别给以关注,与他们单独交谈,谈阅读的体会,让孩子体会老师的爱和文中妈妈的爱是一样的。   拓展练习:   一、比一比,再组词。   清()校()伞()切()   睛()较()平()地()   二、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一()夜晚  一()扇子  一()衣服   一()雨伞  一()往事  一()批评   三、学着课文的样子,再编一小节。相信你能行。   教学准备:   字词卡、录音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再现母爱   1、播放录音《妈妈的骄傲》   同学们,你们熟悉妈妈的声音吗?这儿有几位妈妈正在夸自己的孩子呢!注意听,猜一猜是谁的妈妈在夸他?   2、你能夸夸自己的妈妈吗?   说到自己的妈妈,老师看得出你们都很自豪,今天老师还给同学们带来了一首赞颂妈妈的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让我们来一起听一听。   二、初读课文,感受母爱。   1、正如歌中所唱的,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向像块宝,我们从小到大,妈妈付出了很多的心血。这就是妈妈的爱,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爱的。故事,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8页,板书课题:妈妈的爱   2、师配乐读课文。   3、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自己想办法解决。   4、指名读课文,随机评价。   三、自主合作,愉快识字。   1、生字娃娃想知道你们用什么办法认识它们的?   学生说说自己识字的方法,师适当点播,补充。   2、游戏识字。   (1)老师说一个字,学生找到字卡就举起来。   (2)分组练习找生字娃娃。   四、感情朗读,体味母爱。   1、同学们自己推选出自己最喜欢的5名同学开火车读课文。   2、自由读文与小组内读文相结合。   (1)选择你最喜欢的一节诗歌来读,通过这一小节,你明白了什么?   (2)小组内读文,同学之间要互相帮助。(教师巡视,了解情况,指导。)   3、汇报学习情况。   谁愿意读读自己最喜欢的一节诗歌?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这一小节?   (1)当学生汇报到第一小节时,引导学生抓住“妈妈正给我扇扇子,汗水却湿透了她的衣裳”体会妈妈不顾劳累,忍着酷暑为“我”扇扇子的爱,明白为什么“妈妈的爱是清凉的风”?然后指导学生带着妈妈的爱去读读这节诗歌。   (2)当学生汇报到第二小节时,引导学生从“一把伞遮在我的头顶,雨水却打在妈妈身上。”体会妈妈无私的爱,即使雨水打在身上也全然不顾。   (3)当学生汇报到第三小节时,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体会妈妈“摸着我很烫很烫的额头”时那着急的心情,从而理解为什么“妈妈的爱是滴落的泪”?然后有感情地朗读,再次体会妈妈伟大的爱。   (4)当学生汇报到第四小节时,引导学生结合实际,体会妈妈“责备的目光”也是爱。   (5)学生汇报到第五小节时,引导学生结合实际谈谈、理解为什么“妈妈的爱是亲切的教诲”?然后感情朗读。   4、配乐通读全文。   五、联系生活,赞美母爱。   同学们,妈妈的爱是清凉的风,遮雨的伞,滴落的泪,责备的目光,亲切的教诲。妈妈的爱还是什么?是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因为妈妈每天都细心地照顾我们,所以我们都生活得很幸福。谁能像书上那样举个例子说说妈妈对你的关心与爱护?   1、学生从生活中举例说说妈妈对自己的关心与爱护。   2、引导学生把夸妈妈的话,整理成小诗的样子说出来。   3、小组内互相讨论、帮助,老师及时指导,然后指名叫几位同学说说。   4、把自己说的小诗写下来,然后小组内评评。   5、把小诗读给爸爸妈妈听,也可以请他们指导。   六、指导书写,巩固识字。 【篇三】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教材简说】   炎热的夏日,骄阳似炎,一场雷雨,送来了一阵凉爽。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欣赏着美丽的彩虹,耳边传来声声蛙鸣,淘气的孩子光着小脚丫,在积满雨水的路上嬉戏。这就是夏天雷雨后的情景。雷雨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许多乐趣。本文用精炼的文字,为我们描绘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自然景象。如能把看图与读文有机结合起来去感受雨前、雨中和雨后的不同特点,一定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有条件的话,可以组织孩子观察这一自然现象,相信同学们会有新的发现。   【学习目标】   1、会认4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默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声音表现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3、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能写观察日记。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小朋友们,你们听这是什么声音?(哗哗哗的声音)学生猜。它有可能是雨的声音,雨的声音都有哪些种呢?什么样的雨才会是这样的声音呢?   二、识字   1、初读生字:   自由地读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圈出来问问周围的同学。   2、识记生字:   出示生字,让学生观察这些字的特点,然后用不同的方法识字。如,用动作记压、垂;用联想法记乱。联系自己观察的情景,想象狂风中的小树乱摆的样子从而记住乱字;用换偏傍识字法记虹。   3、巩固识字:   ⑴联系文中的词语、句子巩固识字。如:   压:压下来。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   乱:乱摆。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   垂:垂下来。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虹:彩虹。一条彩虹挂在天空。   ⑵联系自己的生活和阅读实践巩固识字。   三、写字指导   1、我的发现:   ⑴读音:垂、沉、阵、蝉、蜘、蛛都是翘舌音,彩是平舌音。   ⑵同偏旁:虹、蝉、蜘、蛛四个字都有虫字旁,蜘的虫字旁最瘦。   ⑶压、逃、越都是半包围结构的字,逃是走之旁,越是走字旁。   ⑷垂字中间宽,上下两头窄。   2、我能写好:   请学生先把每个字临写一个,对照总结之后,再临写一个,争取第二个比第一写得好。   3、示范讲解:   彩字右边的三撇是上下排列的,起笔处要在一条垂线上,第二撇起笔处在横中线上。虫字旁的扁口上宽下窄;蜘字中的虫字旁要写得瘦长。垂字上边的撇要写得短而平,下面的横逐渐加长,最后一横又要缩短。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展示课文第一幅插图,引导学生说说看到和听到了什么?   二、朗读感悟   1、比较课文插图,激发初读兴趣:   出示课文的两幅插图,比较两幅图有什么不一样,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图中的不同景象。   图1:天空乌云密布、电闪雷鸣;空中狂风怒吼、大雨哗哗、树枝乱摆;小朋友关上窗户观赏雨景。   图2:蓝天白云、彩虹高挂、空气清新、树木新绿,小朋友惊喜若狂。   2、同桌互读互评,培养合作精神:   如果你的同桌读得比你好,请你向他学习;如果你的同桌哪里读错了,或者哪里没有你读得好,请你读给他听。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会接受别人的意见,从而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3、默读课文,想象图景:   边读边想象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整体感悟课文的意境。   4、选读积累,研读交流:   朗读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勾画描写这些景象的词句,按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归类整理词语。   从以上的词语中,你体会到雷雨前后有什么特点?把你的体会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小组研读,读后交流朗读体会。   5、汇报交流,欣赏评价:   小组表演读喜欢的那一部分,其余同学听读欣赏,品评读得好的词句。如:   ⑴压字用得好,读得也好,我感觉到乌云来势很凶猛。   ⑵挂字用得好,读得也好,我感觉到彩虹像一条五颜六色的绸带挂在空中,它十分美丽。   ⑶垂字用得好,读得也好,我感觉到风特别大,蜘蛛特别害怕。   ⑷坐字用得好,读得也好,我能感觉到蜘蛛的悠闲和愉快。   6、再读课文,把你的体会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三、积累运用   1、词语串串烧:   越来越亮、越下越大、越()越()   一动不动、一声不响、一()不()   2、你一言我一语:   ⑴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   ⑵池塘里的水满了,(青蛙也叫起来了)。   ⑶()了,()也()了。   3、完成课后读读抄抄练习。   四、实践活动   1、创造情境,以我为你广播为话题,进行口语交际。学气象员向市民广播天气预报。市民可以通过打电话向气象台咨询不明白的问题。   2、课外留心观察天气的变化,写一篇日记。

部编本一年级语文下册《古对今》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部编本一年级语文下册《古对今》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部编本一年级语文下册《古对今》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 认识“圆、严、寒、酷、暑、凉、晨、细、朝、霞、夕、杨”等12个生字,会写“古、凉、细、夕、李、语、香”等7个生字。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培养收集对子和对对子的兴趣。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结合词句理解字义。   教学难点:   培养收集对子和对对子的兴趣。   学情分析:   本课节奏明快,读来琅琅上口,适合低段学生在诵读的同时开展识字。教师可带领学生整体诵读和感知,在学生自主练读的过程中渗透“押韵”的概念,采用出示图片和追溯字理等手段,帮助学生记字形、明字义,并在游戏、课中操以及配乐朗读中,不断复现生字,增加学生对生字的熟识度。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开门见山,直入主题   1.今天,老师就和大家共同学习第6课《古对今》。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板书:6 古对今)   二.自主学习,尝试练习   1. 出示12个词语(课件出示词语):请小朋友们借助拼音,读一读这些词语,比一比,看谁能把字音读正确。   2.小组合作学习:这些词语中,哪些词语的读音不容易发准,要注意的,四人小组互相说一说,再一块儿读一读。   3.指导读词语。   指名读,相机正音。   开火车读,齐读。   4.说一说。   这些对子词中,哪些是你熟悉的,或是比较了解的,能向同学们说说相关的知识就好了。   5.指导读对子歌。   (1)请小朋友们一节一节地读一读。   (2)学习第一节词语:古—今 圆—方 严寒—酷暑 春暖—秋凉   (课件出示第一组词语图片)   (3)师范读。听了老师的朗读有什么感觉?   (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读准节奏。)   (4)根据图片练习读第二节词语:晨—暮 雪—霜 和风—细雨 朝霞—夕阳 (课件出示第二组词语图片)   (5)练习读第三节词语:桃—李 柳—杨 莺歌—燕舞 鸟语—花香(课件出示第三组词语图片)   (7)自己再轻声读读全文,谁想读给大家听?指名读,及时表扬读得好的学生。   (8)齐读。   三.及时训练、当堂达标。   1.同学们,文中的这些对子词你们都认识了,请你们借助拼音,再读读这些词语,比一比,看谁能把这些字音读准。(课件出示带拼音的词语图片)   2.刚才借助拼音,大家都能够读准字音,现在,老师把它们头上的拼音帽子摘掉了,你还能认识它们吗?(课件出示不带拼音的词语图片)   同桌互读 开火车读 齐读   四、识记、书写生字。   1.识记、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古、凉、细、夕、李、语、香。(课件出示)   (2)给生字找朋友。   (3)记忆生字的笔顺,说说怎样记住这些字。   2.指导书写。   (4)教师范写书生字,生书空。跟老师重点学习书写“细”和“语”。(板书:古、凉、细、夕、李、语、香)   (5)学生描红书中田字格里的生字,播放轻音乐。   (6)学生描红、仿影、临写《习字册》上的生字。播放轻音乐。   五.总结提升、适当拓展。   今天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对子词,学习了很多生字,下节课我们进行课文的交流。 部编本一年级语文下册《古对今》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 认识“圆、严、寒、酷、暑、凉、晨、细、朝、霞、夕、杨”等12个生字,会写“古、凉、细、夕、李、语、香”等7个生字。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培养收集对子和对对子的兴趣。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结合词句理解字义。   教学难点:   培养收集对子和对对子的兴趣。   学情分析:   本课节奏明快,读来琅琅上口,适合低段学生在诵读的同时开展识字。教师可带领学生整体诵读和感知,在学生自主练读的过程中渗透“押韵”的概念,采用出示图片和追溯字理等手段,帮助学生记字形、明字义,并在游戏、课中操以及配乐朗读中,不断复现生字,增加学生对生字的熟识度。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出示生字,指名读,齐读。   (课件出示)古、凉、细、夕、李、语、香   2.出示:(课件出示)   和风细雨 夕阳 朝霞 方圆   鸟语花香 严寒 酷暑 古今   练习朗读。   二、精读感悟,重点理解。   1.你知道什么是对子吗?   师讲解:(课件出示)   (1)对子词一般对仗工整,琅琅上口,字数都相等,断句一致,音调和谐。   (2)一般有以下词语组成:   同类词:晨——暮 雪——霜 柳——杨 桃——李(板书:同类词)   含有近义词的四字词语分开: (和风)(细雨) (山清)(水秀)(板书:近义词)   含有反义词的四字词语分开:(朝霞)(夕阳)(板书:反义词)   2.学习第一小节。(课件出示)   (1)第一句对子词是两组什么词?   (是两组反义词。“古今”是一组时间方面的相对反义词,“圆方”是形状方面的相对反义词。)   (2)第二句对子词是两组什么词?   (这也是两组反义词。“严寒”写的.是冬天,“酷暑”写的是夏天,“春暖”写的是春天,“秋凉”写的是秋天,两组对子,向我们展示了一年四季的不同。)   3.学习第三小节。(课件出示)   (1)这一小节是一些什么词组成的对子歌?   (其中晨——暮 雪——霜 是一组同类词,“和风与细雨”是近义词,“朝霞与夕阳”是反义词。)   (2)向我们展现了怎样的景象?   (从自然现象方面介绍对子,向我们展示了白云、雾气弥漫,雪霜连天的洁白世界。)   4.学习第四小节.(课件出示)   (1)第一句对子词是两组什么词?   (“桃、李”都是水果,“柳、杨”都是树木,为同类词组成的对子歌。)   (2)第二句对子词是两组什么词?   (莺歌燕舞、鸟语花香则是两个四字词语,这句把两个含有近义词的四字词语拆开相对,表现了大自然的美丽。)   三、练习朗读   1.师生对读。   2.生生对读。   3.同桌玩拍手对对子游戏。   4.男女生对读全文。   四、拓展练习   1.分组自编对子。   2﹒交流反馈。   五、实践活动。

四年级上册语文《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1   【学习目标】   1、认识“溢、允”等8个生字。会写“溢、允、墙”等12个生字。正确读写“洋溢,允许、训斥”等19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根据课文描写想象画面,体会“快乐应当和大家分享”的道理。   5、 抄写喜欢的句子。   【教学重、难点】   根据课文描写想象画面,体会“快乐应当和大家分享”的道理。   【教学时数】   2课时   【课前准备】   1、让学生回顾自己读过的童话故事,再次阅读自己感兴趣的童话故事。   2、课文教学录音带或与课文相协调的音乐。   3、生词卡片。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先问学生读过哪些童话故事,知道哪些童话中的角色。然后引导学生简要说明自己最喜欢的童话故事或故事中的角色。   2、教师小结:是啊,童话世界真吸引入。现在让我们再一次走进童话世界。(播放本课录音至第;自然段。)激趣:这是英国著名童话作家王尔德作品《巨人的花园》,有人称是童话中的“完美之作”。这是花园里是不是一直洋溢着笑声呢,那里后来又发生了什么事情呢?我们一起来看课文,好吗?   二、放手阅读,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a、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b.出示生字和词语卡片互读,注意读准字音。   c、找出生词所在的句子,反复朗读,注意体会生词的意思。   d.指名读课文,读后相互评价,看是否读得正确、流利。   2、再读课文,想想这个故事主要讲的是什么,并交流各自的看法。   3、 质疑问难:读了课文,你有哪些不理解的问题?(这时学生可能会提出许多问题,教师要注意梳理,最后把问题归纳一下,点出“巨人拆除围墙前后,巨人的.表现和花园里的情境有什么不同”这一问题。布置学生课后思考。)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述故事,研究问题   1、请同学讲一下这个故事。   2、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就上节课提出的“巨人拆除围墙前的表现和花园里的情境”这个问题,找出文中相应的句子或段落来回答。   3、有感情地读这些句子或段落,边读边想象:从这些段落或句子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二、小组朗读,交流感受   1、小组分角色自读课文。   2、小组交流朗读体会,交流对课文中一些含义深刻句子的理解。   3、基于对课文认识的加深,再读课文。   三、总结交流,揭示道理   1、学生汇报阅读感受,可以是朗读方面的,可以是小组交流讨论过的含义深刻的句子,也可以是自己读童话后想到的事情。交流的时候老师要注意小结和引导。(重点是像“唤来寒冬的,是我那颗任性、冷酷的心啊!要不是你提醒,春天将永远被赶走了。”等含义深刻的句段。)   2、播放录音或配乐范读,引导学生边听边想像边思考这个童话说了个什么道理。   教师总结:是,阿!任性、冷酷的心唤来的是寒冬;善良、宽容的心带来的是春天。“快乐应该和大家分享”(板书)。   四、再读课文,感受特点   1、自读课后“资料袋”,谈谈读后了解了些什么。   2、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全文,从这篇课文印证“资料袋”中说的童话的特点。   3、读后,可以与同学合作表演片断,还可以抄写自己最喜欢的词、句。   五、布置作业   1、生字词书写。   2、布置学生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   3、《黄冈》第9课   【板书设计】   9、巨人的花园   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   阳光明媚 狂风大作   草翠花开 雪花飞舞   绽出新绿 瑟瑟发抖   开出花朵 鲜花凋谢   【教后反思】   《巨人的花园》的显著特点是运用对比的方法展开故事情节,揭示道理。正是这些对比使故事情节变得跌宕起伏,故事所揭示的道理也自然显现出来,但所有的情节变化都以墙为线索,所以我在教学这课时,就以“孩子”“春天”为切入点。然后,我让学生小组合作探索出孩子与春天有关的对比变化。然后我让学生们把自己的发现用列提纲的形式板书到黑板上。最后,再根据学生提出的这两个有价值的问题进行具体的分析、研究,同学们都积极踊跃地说着自己的想法和体会。让我深深地感受到整堂课上都是以学生的思维发展为取向,我只是充当了引导者,参与者。这样的教学方式才能真正地发挥学生的主体功能。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字,会写8个字,自主积累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了解课文内容,巩固识字。   3.让学生懂得美好的东西应该与别人共享。    教学重难点:   1.认识11个字。   2.从故事中受到教育,能够懂得美好的东西应该与别人共享。    教学方法:   游戏法、竞赛法、表演法    教学准备:   课件、生字卡    课时安排: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童话故事吗?你都读过哪些童话故事?今天我们要学的这个童话故事名字叫《巨人的花园》我们一起去看看吧!板书课题——《不认识妈妈的孩子》,齐读课题。    二、学习课文,随文识字。   1.出示读文要求。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把生字宝宝圈出来,并在新词下画上横线。   2)数数本文有几段,在每段前依次标上序号,了解课文内容。   3)注意读书姿势。   2.学生自由发言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3.听录音范读课文,再读课文。    三、学习生字宝宝。   1、在小组内自由学习生字。   2、汇报学习情况。(小组长带读生字、一字开花游戏、猜字游戏)   3、识字比赛。    四、将生字宝宝带到课文中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全班朗读课文。   2.游戏巩固认读生字。    二、细读课文。   1 老师出示问题,学生找出相应段落,老师指导朗读。   1)巨人不让小孩来花园玩,他做了什么?   2)小孩子不来花园后,花园什么样了?   3)孩子们来了以后,花园又是什么样呢?   2 比较朗读。(学生试读、老师范读、学生再读)   请学生抓住花园里有孩子玩和没有孩子玩时景色不同的句子,练习有感情地朗读,体会花园里有孩子时的美丽与没有孩子时的荒凉。个人挑战朗读自己喜爱的段落;   3 积累词语库,除了课后的,你还从课文中积累了哪些词语?选择你喜欢的词说一句话。    三、齐读课文。

优秀教学设计包括哪几个方面?

教学设计应包括【教学依据】、【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或【教学设计说明】几部分。设计应在教学实践中运用和检验过,有较强的操作性,并具有典型性、启发性、真切性,最好能对其中蕴含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技能有恰当的点评。【教学设计封面】一、标题 标题要具体、明确。通用格式为“**版**科目***年级**内容的教学设计”。二、署名 写明单位、姓名、邮编、联系电话、电子信箱。【教学设计正文】一、设计思想:简要说明本课教学的指导思想、理论依据和设计特色。二、教材分析:1.分析《课程标准》、《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对本课教学内容的要求。2.分析本课内容的组成以及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三、学情分析:分析学生学习该内容的认知起点、学习障碍、学习难度及将采取的学习策略。四、教学目标:依据新课程教育教学理念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对教学目标描述,注意将三维教学目标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五、重点难点:本课的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六、教学策略与手段:本课教学中所运用的教学模式、教学策略和教学手段。七、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2.老师的教学准备;3.教学环境的设计;4.教学用具的准备。八、教学过程:数字序号:一、1、(1)、①描述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力求做到: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的选择注重学生学习实践过程的体验,体现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主要特征;努力实现学科教学的科学性,关注学习与生活、社会、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的联系;较好地体现过程性评价对学生发展的作用,体现老师有效的指导;突出教学重点,巧破难点;内容安排合理、有序,容量适当;教学媒体使用适时、适量、适度,体现创新性和可操作性。九、知识结构或板书设计十、作业设计【教学设计反思】或【教学设计的说明】教学反思可视为教后总结,“反思”要结合课程标准改革的基本理念进行,可就具体的教学细节,要点中穴位。“说明”用简洁的文字叙述你是如何完成本课的教学设计的,为什么这样设计,以及如何实现重点、难点的突破,可简单介绍一下解决这些重点难点的方法。

新课程理念下怎样撰写与教学设计

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设计,即在《课程标准》思想的指导下,在新课程改革培养目标、实施原则和评价体系的指导下,对课程资源进行有机整合,在分析课程目标和教学任务,分析学生实际,分析教学环境与资源的基础上,完成教学目标,制定教学策略,实施教学评价,编写教学计划。值此,新课程特别强调教学过程的“互动性”,强调学生情感与心理需求,强调学生的个性差异,强调课堂的学生活动主体,强调教学资源的“动态生成”,强调留给学生自主发展的空间。所以教师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一切从学生学习需要出发,以促进学生“怎样有效地学”为主要思考坐标,重点解决学生“学什么”、“怎么学”、“学到什么程度”、“采用什么方式学”等问题为主要内容的教学设计。让学生在课堂上带着一定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去主动地学习,主动地发展。对此,我们在教学设计中,必须自觉破过去“教师即知识权威”的“师本角色”,立“师生平等互助学习”的“生本角色”,并在自己的教学设计中得以充分体现,这是新课程改革对教师角色的基本要求。如何制定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教学设计呢?“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学设计也是如此,它有基本格式,但无固定不变的模式,即在借鉴别人优秀教学设计的同时,不断地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创造性地做好教学设计这项最基本的、也是最为常规而又最重要的工作,如为每一篇教学设计提炼出一个符合一定教育理念或法则,且教法个性鲜明、语言精炼的主标题,并具有“设计理念”、“教学分析”、“设计思路”、“教学准备”、“教学流程”、“教学反思”等基本构建,教学过程中有适当的学情预测和某一教学环节设计说明等,如此,定会使该教学设计具有更强的实效性和可操作性。新课程不仅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行动。教学设计作为教师对新课程实施的设想、计划、方案,是教师将教育理念付诸实践的起点,是教育理念与教学实践的界面。为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一定要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树立“为了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的价值取向和以课改新理念为出发点的观念,教学设计要有时代性、挑战性,要新颖独特、具有个性,要融入教师自己的科学精神和智慧。实施新课程,一定要走好这至关重要的第一步。那么,如何进行教学设计呢?我谈几点粗浅的认识:1、依据课程标准和学情确定教学目标。确定教学目标是进行教学设计的起点,这一目标将自始至终贯穿并体现于教学设计全过程,起着灵魂的作用。教学目标的确定应注意如下几点:一是一定要依据课标和学情,既要依据课标,又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立足于学生实际;二是教学目标一定要细化,具体可行,不提那些笼统的一节课无法达到的要求;三是要整合心理、道理、法律、国情的内容,突出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要求;四是每节课的教学目标一定要放在全课、单元、全书,甚至总体教学目标中思考,教学目标要有整体性、层次性、延续性、针对性。2、依据教学目标,整合教学内容。在确立教学目标后,首先要思考的是具体的教学内容。一方面,要用好教材,做好对教材内容的分析,明确重点难点;另一方面,要结合校情学情,对教材内容进行必要的整合,增加一些具有时代气息的,具有地区特色的,反映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内容。在这里,要避免两种倾向:一是脱离教材,另起炉灶;二是以本为本,照本宣科。3、依据教学内容,制定教学环节。进行教学设计的一个特色之举就是环节备课,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将一节课教学过程分解为几个具体的教学环节。在这个过程中应注意:从整体上设计教学环节,环节之间应强调逻辑性,递进性,做到环环相扣;一节课的教学环节不应太多,一般三到五个为宜,多了不利于每个教学环节的深入进行,容易流于形式;处理好预设和生成的关系,在进行环节预设时,要留有一定的空间,给学生生成的机会。4、为每个教学环节设计恰当的教学情境和探讨活动。只有创设出恰当的活动和情境才能让学生有所体验,进而在交流及老师的指导中有所感悟,达成教学目标,因而这一环节是备课过程中最细化的一个环节,也是使课堂教学生动丰富、独具个性的一个关键环节。在活动和情境的创设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如下因素:一是注重活动的内涵;活动要有针对性、深刻性,不切合教学内容和主题的活动,再新颖巧妙也不能使用;二是活动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为学生个体独特的体验留有空间,为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留有空间,为学生的实践创造留有空间;三是活动设置要精细化,要充分考虑到活动的具体步骤、活动中学生可以做些什么、教师可以做些什么,活动如何步步深入,达到实效等;四是注重活动过程中的总结反思,一方面要对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及时点评,不断提高学生开展活动的能力;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将教学内容渗透到活动中去,通过活动要有所提高。5、对照教学目标,反思教学环节及其活动的教学价值。这一步骤,是对自己课堂教学设计的一个再反思的过程。这一过程,一方面能确保课堂教学设计精致并紧扣主题,另一方面在反思中又能不断提高进行课堂教学设计的能力。但遗憾的是,在平时的教学设计过程中,很多老师并不注重这样的反思,课备好即止,上过即忘,以致自身能力提升得很慢,收获很少,所以在教学设计中我们特别强调这一要求。总之,在新课程背景下,我们要自觉加强现代课程理论的学习,自觉进行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探索,脚踏实地地精心地进行教学设计,使每堂课真正做到有备无患,使所有学生都能创造性地生动活泼地学习,从而真正达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真正达到素质教育的终极目标。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设计_教案怎么写

  初中英语老师上 英语写作 课时,设计出来的教学方案是怎么样的呢?下面是我带来初中英语写作教学设计方案,欢迎大家阅读!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   Teaching Aims   1. To get the students to comprehend the text properly   2. To encourage the students to analyze the organization of the text   3. To enable the students to know how to write an essay   4. To develop the studentsu2019 writing skills upon the basis of reading comprehension   Teaching Methodology   1. Constructivism   2. Theory of Task-based Teaching&Learning   Teaching Procedures   Step1 Lead-in   Show several pictures about different professions.   Have a free talk with the students.   Step2 Presentation   Show two pictures of part-time jobs.   Let the students have some idea of a part-time job.   Introduce the topic.   Step3 Reading Comprehension   Allow the students a few minutes to read the text and then check their   comprehension.   Step4 Organization Analysis   Get the students to grasp the main idea of the text and see how the text is   organized.   Step5 Writing   Teach the students how to write an essay.   Illustrate the skills to write an essay.   Ask the students to write a similar essay in the form of discussion.   Step6 Further Reading   Step7 Consolidation&Summary   Annotation: Step6 and Step7 are possible steps if time permits.   Step8 Home work   Write a short passage about the disadvantages of doing a part-time job.   二.教学设计理念   1. 本节课任务型教学理论为依据来展开设计,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在多边互动中共同参与学习,掌握知识。   2. 通过互动式的教学安排要达到以下目标:   (1)了解和掌握“part-time job”的概念。(2)了解本篇 文章 的大意和结构   (3)了解怎样来写“essay”。(4) 当堂完成一篇简单的“essay”。   在所有的教学目标中,目标(4)是最终目标,是学生学以致用、能力发展的具体体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是必须要达到的,也是衡量这堂课成功与否的关键。   3. 整个教学过程始终以“互动方式”展开,分为四部分:   (1) 导入部分:   (2) 课文理解部分:   (3) 写作部分:本部分是基于对本篇 文章阅读 基础上而设计。   (4) 知识拓展部分   三.课堂实效分析   1. 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展开教学活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较高,思路开阔,相对的限制性较少,学生受到高度重视,有一种“主人翁”的感受。   2. 从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看,基本上都能理解文章的大意。   3. 在对“part-time job”的概念引入的过程中,部分学生的个性化得到一定的表现,他们的观点新颖独特,是他们经过小组讨论积极思维的结果。   4. 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引入写作,学生感到有具体内容,而不是“空中阁楼”,符合学生的认知结构,学生对“essay”写法的建构也是水到渠成。   5. 从学生当堂 作文 反馈情况看,虽然一些学生在作文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语法错误,但是学生都注意了写作的谋篇布局,这正是这次写作要达到的目的。   6. 对于学生作文中出现的错误,通过学生自己修改,效果理想。   7. 部分学生当堂完成的作文,其中一些有语法错误。如下,   抽样一:   Smoking is a bad habit. It will be bad for your health and waste the money.   Above all, smoking will harm your body, because a chemical contained in   cigarette will do harm to your body. Even when you form this habit, you will   not easily get rid of it. And it will waste the money which you earn. It also can   cause the danger to society when you throw the cigarette. It will set a fire   easily. So we must keep off the smoking.   抽样二:   Smoking is really a bad habit. First of all, smoking is very bad to the smokeru2019s own health. It hurts oneu2019s lungs, blood and even heart. Secondly, smoking pollutes the air and makes air full of smoke. The smoking air is not suitable for   breathing. Last, smoking costs a great deal of money and is a pressure for a family. To sum up, the habit of smoking does nothing good.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案   一.在日常的写作教学中,我对学生进行了以下的写作训练:   1、学会审题,列出写作提纲;2、收集素材,组织语言; 谴词 造句   3、对给出的材料进行扩写和缩写训练; 4、根据 范文 进行模仿写作   5、对自己的文章和别人的文章进行修改. 6、参照范例写出或回复简单的问候卡和邀请卡; 7、写出或回复简单的邮件;   二、人教版新目标 八年级 上册英语   Unit1. Write a letter to tell your friend how to keep healthy.写作教案和 反思 .   Step1:审清题意.   体裁:书信(书信的格式)   内容: 有关保持健康做法的内容   重点:To tell your friend how to keep healthy.   .这是向某人提出建议的书信文章,要求学生能针对keep healthy提出一些有效的建议.   Step2:激发灵感,整理思路,组织素材.   将全部学生分成若干组(前后4人为一组)。让学生去复习Unit 1 Section A的内容   和 学习 方法 以及Section B中的2a,2b和3a的学习难题和解决方法相关内容后去做调查完成表格一、二:   表格一:   Lifestyle Names   1. How often do you exercise ?   2. How often do you eat vegetables?   3. How often do you eat fruit ?   4.How many hours do you sleep every night ?   5. How often do you drink milk ?   6. How often do you eat junk food ?   7. How often do you drink coffee ?   表格二: Problems and Advice   Problems: unhealthy   Advice   1. should eat a lot of vegetables   2. should eat a lot of fruits   3. can drink milk every day   4. donu2019t drink coffee   5. shouldnu2019t eat junk food   6.exercise every day   7.should have eight hoursu2019 sleep   8.donu2019t play computer games or watch TV too much   Step3: 规划文章结构,起草文章,组织语言.   教师强调 书信格式 和文章结构;让学生能以小组方式自己个人去写初稿.   语言结构方式主要有:   1. 阐述对方的学习上的问题.(书信的内容用一般现在式)   2. 提出建议的句型结构:   Why donu2019t you....... You can........ You should........   I think you can...... Donu2019t u2026u2026   3.提供范文让学生模仿:(要求学生针对目前的现状,提出相应的合理的建议)   Dear Lily,   I know you are unhappy because you often feel tired in class. I think you are unhealthy. Here is some advice to you . Maybe these ideas can help you. First you should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And I believe this good lifestyle can help you to get good grades.   Yours,   Jim   Step4: 谴词造句,修改文章,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和字母大小写.   让学生以小组的方式,对文章进行修改,对于学生在 句子 中出现的语法错误进行更正.注意对建议句型的运用和大小写的问题.将修改后的文章进行润色加工.将修改后的作文上交.   Step5:教师评价,学生 总结 .   对学生作文中出现的一些好词,好句和好的段落进行朗读,并让学生在小组中讨论这些句子为什么好,好在什么地方,让学生知道如何使自己的作文变得更好.教师对能正确使用相关连词使结构更有条理顺序的作文提出表扬,并对优秀的作业进行张贴,供其他学生学习,模仿.   教学反思:   1.用表格归纳的方法让学生去收集整理素材,能使材料分类更有条理.   2.从本节写作课可以看出,学生的小组合作写作模式能够让一部分学习基础比较差的学生从审题到收集素材,再到写作文提纲和起草作文阶段都起到了一定的帮助和带动作用.能让基础比较差的同学不放弃英语写作,还能让他们知道该写什么,怎样写,什么样的作文是好作文.   3对于小组中的其他成员来说,这样的写作模式能让他们在共同的合作探究学习中对英语的基本句型和文章的结构布局,再到句子的润色加工等方面都有不同的收获.特别是在作文修改和佳作欣赏。   初中英语写作教案   一、教学思路设计:   在培养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实践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两个这样的现象;一是学生犯的词与句的错误虽然数量多,却远不如所犯的结构错误严重,信息点过多或不够、逻辑混乱、结构不严谨是造成书面表达”档次低”的”罪魁祸首”;二是词与句的错误并非都是由于不会用词或不会造句本身引起的,不会谋篇也会引发词句的错误。要纠正词句的错误,不能完全停留在词、句层面,正如治病不能仅仅“头疼医头、脚疼医脚”一样。培养学生谋篇的能力在高中英语书面表达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但是谋篇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日之功,它需要不断的积累。对于高一学生而言,能正确运用简单句,复合句和连接词是非常重要的。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发现很多学生连最基本的简单句五种基本句型都不会用,更谈不上使用复合句和连接词使自己的写作具有逻辑性和流畅性。学生写作主要存在下列几个问题:   1. 时态和语态的错误。   2. 用词错误   3. 词形变化错误   4. 句子结构错误   5. 布局谋篇的失误   针对上述情况,萌发了上一节英语基础写作课的想法。通过这节课让学生能掌握一些基本的简单句的五种句型结构,一些连接词和学会尝试使用复合句,并复习巩固平时积累的有用的句型。最后分析两篇学生的习作,让学生谈谈看法。   2)学生分析   中学英语书面表达字数要求不多(100词左右),开放度不高(情境已经通过中文或图片给出),因此学生对书面表达构思不够重视,轻视审题,不假思索,信手就写,甚至逐句翻译,致使作文的信息点叠加在一起,句与句之间逻辑联系不紧密,从篇章上来看作文缺乏层次和结构。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个:   1.心理恐惧。部分学生一见到英语写作就产生恐慌心理,特别是当看到有些情境难以用英语表达出来时,这种恐惧心理就更加“猖獗”。他们不知道写作第一步应该是谋篇,谋篇成功就会产生“胸有成竹”之感,被一个或几个单词、句式“障目”而恐惧是幼稚的。   2.轻视谋篇。认为书面表达构思简单,只要没有语言、语法错误再加上几个”漂亮”的句子就能拿高分。   3.不懂谋篇。不知道写作的主旨意图,以为写作就是要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   4.这一届很多学生基本功很差,学习比较懒散,不愿积累。   3)目标分析   本节基础写作教学课,就是要解决学生书面表达过程中基本句子结构运用的问题,为培养学生谋篇能力打下基础。具体说来,应当达成如下几个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分析一首英语歌曲,使学生了解句子结构多样性的重要性。   2.培养基本功目标:通过展示五种简单句的基本结构,使学生能正确运用他们于写作中。   二.Teaching Important Points:(教学重点)   1. Teach the students five basic simple sentences.   2. Develop the studentsu2019 writing skills, using complex sentences and some linking words.   三.Teaching Difficult Points:(教学难点)   How to make the students use some writing skills and improve their writing ability.   四.Teaching Methods: ( 教学方法 )   1. pair or group work to make every student take an active part in the activities in class.   2.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Ss and teacher.   五.Teaching Aids:(教具)   Multimedia   六.Teaching procedures:(教学过程)   基本环节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Warming-up and lead in(热身)   (5 min)   1.教师提问:why do you like this song ?   学生可能回答:music, good sentencesu2026..   1.激发学生思考,鼓励学生回答问题,准确引入正题   Presentation(呈现)   (8 min)   教师呈现简单句的五种基本句型,一边呈现一边巩固,以汉译英形式出现   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将发现问题的过程留给学生。   目标:引入主旨,意图,使学生意识到基本功的重要性。   Brain-storming   (8 min)   3.教师提出一个相关联的问题,学生分组,讨论问题   ! what do you think about this short passage ? do you have any ways to change them to make it more fluent and logical ?   3.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也强调教师的主导性。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是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重要媒介。   目标1:使学生了解正确运用简单句是写作的第一步。   目标2:使学生知道,句子结构的多样性在写作中是很重要的。   目标3:鼓励学生总结写作中常用的连接词。   目标4:鼓励学生说出一句多译的句子。   Teacher intervention   (revision)(10min)   4.教师介入引导归纳几个在平时教学中常用的句型结构和几个格言   4.帮助学生归纳。   Creative-work   (12 min)   5.教师呈现两篇学生的作文,让学生进行分析,锻炼学生谋篇的能力。   提示:每篇作文学生用6分钟时间用于分析和评价。   5.前面几个环节是铺垫,这个环节是巩固和应用,是创意和提高。   Brief-summary   (2 min)   6.组织学生对本次课进行评价

语文作文课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老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以下是我整理的语文作文课教学设计(精选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作文课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了解身边的常见的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形式。   2、在作文训练中引用古诗词,完成关于文化的习作。   3、用实际的学习行为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   【教学重点】   了解身边的常见的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形式。   【教学难点】   在作文训练中引用古诗词,完成关于文化的习作。   【教学方法】   讨论法、点拨法   【教学课时】   1课时   【课前准备】   分组搜集传统文化的资料(包括名称、内涵、形式)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   播放《我的中国心》歌曲   同学们,这首《我的中国心》歌词里有一句“可是不管怎样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 “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你们可以想想,什么是我们每一个华夏子民身上的“中国印”?汉语汉字早已经成为工具逐渐出现在全世界人的视野里,那到底什么是你们身上、我们身上的“中国印”?学生回答。同学们,其实我们从出生到成长,都会在中国固有的文化氛围里浸润,过传统节日,住传统房屋,吃传统食物,听传统的曲目,一辈一辈流传下来。好像没有特别稀奇的地方,然而就是这平常的传统,是我们身上的“中国印”。这堂课,我们就了解传统文化,看看传统文化给我们的写作会带来什么样的启示。   二、了解传统文化。   1、小组交流,课前搜集到的资料。(围绕什么是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包括哪些具体种类?你熟悉传统文化中的哪种种类?)   2、小组展示。   明确:传统文化(Traditional culture)就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世界各地,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儒道互补为内核 ,还有墨家、法家、名家、释教类、回教类、西学格致类、近代西方文化等文化形态,包括:古文、诗、词、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射覆、酒令、歇后语等。   中华传统文化应包括:古文、古诗、词语、乐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射覆、酒令、歇后语等;传统节日(均按农历)有:正月初一春节(农历新年)、正月十五元宵节、四月五日清明节、清明节前后的寒食节、五月五日端午节、七月七日七夕节、八月十五中秋节、腊月三十除夕以及各种民俗活动等;包括传统历法在内的中国古代自然科学以及生活在中国的各地区、各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归纳:学生比较熟悉的传统文化的种类有古诗词古文、书法、灯谜、歇后语。绝大部分同学都有学前“国学启蒙”的经历,小学也学过古诗歌古文,参加过灯谜歇后语,还有的同学习书法,画国画,学传统戏曲音乐,每一个人都参与传统节日。   三、传统文化能够在写作中的落实的内容   小组讨论、老师点拨:   1、哪些种类可以在我们的写作中落实。   明确:在记叙生活中的人和事的时候,引用诗句、古文名句、警句、俗语、歇后语等。   重读古诗歌古文的新感受、新想法。   对古代文人、某一段历史的看法。   历史名胜古迹游览后的游记心得。   民风民俗传统节日以及其中的情感。   2、临近端午,传统节日“端午节”在即。可以以这个节日为契合点,也可以从上面的任何途径中选一种,抒写你熟悉的一种传统文化形式,将你的感受,写一个小片段,表现出来你和“传统文化”的关联和情感。   四、小组内写作互相交流并班内展示。   五、小结:   传统文化不神秘,就在我们身边。我们从小耳濡目染,从尊老爱幼待人友善,到刻苦勤奋自强不息,从行为举止到吹拉弹唱,都有传统文化的影子。我们的职责就是,让传统继续下去。怎么继续呢?只有我们身体力行,才能更好继承传统文化,也才能发扬传统文化。希望我们每一个人,勤观察多思考,身边的传统文化在我们身上有完美体现。   六、作业:   将小练笔扩充成不少于500字的习作。   语文作文课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会用书信的格式正确写信。   2、懂得用礼貌的用语与人沟通,表达自己的情感。   3、欣赏他人的文章,学习别人作文中的优点。读同学的作文能从中找到作文中一般性错误并予以修改。   4、 能根据中心的需要,恰当补改,使作文更生动。   教学重点 :学习补改的方法。   教学难点 :恰当的根据中心的需要进行补改。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引入   同学们,我们学习了《贾岛推敲》,又学习了《荆公改字》的故事,你们从中懂得了什么呢?是啊他们能够写出那么多的经久不衰的作品,缘于他们的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求学态度,古人在写文章作学问这方面给我们做出了很好的榜样,这一点我们要向古人学习。我们除了自己认真改作文之外,还有这么多的同学可以帮忙,当年贾岛冲进韩愈的仪仗队,而求得一字,而我们却不用这样,这里坐着这么多位同窗好友,不然不会吝啬给我们改作文了是吧。那么好这节课我们就来同学互改作文《给远方朋友的一封信》。   二、赏析   1、读作文概括主要内容。   同学们,改作文有一个决窍,那就是读,我们来第一遍读,读出作者这封信的主要内容和所要表达的情感。   指名说说。点评一下。   2、回忆这次作文的主要要求说这次作文的主要要求   (1)书信中的内容要具体,能让对方感受到你的快乐,并愿意分享你的快乐。   (2)信的内容要真实,语言要亲切友爱、真诚质朴,要注意对方的感受。   (3)格式正确,层次清晰。   3、读作文找出你手中作文的优美词句,用星号和波浪线画出来。并读给大家听听,说说为什么好。   三 、补改。   1、下面的两段话,仔细品味一下你更喜欢哪一段。为什么?   (1)有个小银元落在地上这   (2)有个小银元从桌子上滚了下来,在地上“叮叮当当”地跳着。   (1)太阳从东方升 起。   (2)一轮红日从东方的地平 线上冉冉升起。   (1)春天,原野变绿了。叶子长出来。阳光照着,鸟儿唱着,花儿开放着。   (2)春天,枯黄的原野变绿了,新绿的叶子在枯枝上长出来。阳光温柔地对着每个人微笑,鸟儿在歌唱飞翔。花开放着,红的花,白的花,紫的花。春天真是太美了。   赏析一下第二个句子,对比看看好在哪,运用了哪些方法?   你觉得我们的这次作文还能从哪些地方增加一些内容,使内容表达更具体,让人看信的人感觉身临其境呢,这样的句子你能写出来吗?老师在同学们的作文中看到这样的句子请你帮他改一改。   A教室的窗台上摆着几盆花,可好看了。   C我们学校中午还放歌呢,可好听了。   学生小组合作修改,并读给大家听,大家评议。   2、读作文找出你出你不满意的句子进行补改。(小组合作)   变化大的"词语:   日新月异 千变万化 一日千里面目全非 焕然一新   昨是今非 万象更新 翻天覆地   学习生活的词语:   请教 探索 迟钝 精读 琢磨勤奋 仔细 毅力 领会 质疑 温习 专心 探讨 聪明 精彩 恒心 聪颖 踏实 自满 校园 教室 安静 喧哗 嘈杂 洁净 整洁 欢乐 玩耍 静悄悄   生机勃勃 生机盎然 洒满阳光 人声鼎沸 书声琅琅   热闹非凡 你追我赶 欢声笑语 环境幽雅 清香四溢   奋发向上 茁壮成长 三五成群 持之以恒 不得要领   吃苦耐劳 刻苦钻研 勤学苦练 孜孜不倦 精益求精   寻根究底 对答如流 专心致志 全神贯注 反复推敲   学海无涯 不耻下问 字斟句酌 取长补短 虚心请教   茅塞顿开 如饥似渴 囫囵吞枣 才疏学浅 过目不忘   生搬硬套 三心二意 妙趣横生 锲而不舍 积少成多   水滴石穿 栩栩如生 一知半解 一窍不通 生吞活剥   2、把你补改的精彩句子读给大家听一听。   四、总评。   评完后交给原作者,原作者提出意见。和评改者直接对话。   语文作文课教学设计3   教学要求:   1、指导学生回忆成长中的烦恼,具体写出一件令自己烦恼的事。   2、大胆写出自己的心里话,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3、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成长中所遇到的困难和挫折。   4、拓展学生思维空间,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寻找素材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不觉间,我们已由孩童渐渐长成青少年,童年的幼稚已逐渐退去,所谓的成熟离我们又太遥远。于是,在花季和雨季中,我们心中的烦恼也就随之而来。今天,我们就上一节作文课——《成长的烦恼》。   二、讨论畅谈   1、明确要求:小组合作,各自畅谈内心的烦恼。   2、交流自己的烦恼,引起同学的共鸣。   3、小组代表上台来讲述自己的烦恼。   4、教室小结。   三、学会表达   你能用一定的形式,把你心中的烦恼形象化吗?   举例示范:   (1)我的烦恼是鞋子中的一个沙粒,它虽然很小,却是我前行中的一大障碍。   (2)我的烦恼就像夏天的骄阳,炽热下,我只好走在他人的阴影里。   学生模仿练习,指名表达。   四、引导化解   烦恼伴随着我们的成长接踵而至,让我们小小的心田承载不了这样的困惑,可是你知道吗,世界上许多的名人名家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也都曾经历过这样的日子。爱迪生成长的故事,你们都听说过吗?   让学生把自己知道的名人成长中的烦恼讲给同学听,并模仿名言警句的格式写出你对烦恼的认识和感悟。比如:烦恼是大海中的一滴水,但是它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彩。   五、激情写作   学生各自回忆,提笔写作,表达真情实感。   语文作文课教学设计4   教学内容:   游戏作文课,游戏作文设计。   教学目标:   1、从兴趣出发,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养成观察好习惯。   2、学会捕捉精彩镜头,并运用想象把所见、所听、所想写进自己的文章中。   3、从片段描写入手,把片段描写写具体。   [点评:目标清楚,从培养学生好习惯入手,注重写作的指导,同时降低写作难度,着重指导片段的写作方法,使学生对作文易于接受。]   教学重点:   调动所有感官进行观察。   教学难点:   运用想象把文章写具体。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上课伊始,与学生交流对作文课的看法,喜欢是为什么,不喜欢又是为什么!   2、引导学生从两方面谈论,一是喜欢作文课。是因为从上三年级后,每到作文课的时候,老师都能引领学生做一项游戏,并在玩中学习写作。精彩的作文完成后,老师能及时讲评,并给予学生鼓励,让孩子们特别有成就感。二是不喜欢作文课。毕竟有一部分学生对作文有畏难情绪,不太喜欢写文章。   3、老师相机引导,喜欢是因为你体会到了写作的乐趣,不喜欢是因为你还没有品尝到文字带给你的快乐,没有关系,只要你用心去做,一定能写出一手好文章。今天我们就再来一场快乐大比拼——传球比赛。喜欢吗?既然喜欢玩,那就一定能写出好的文章来对吗?   板书:传球比赛   [点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师生间无距离的谈话,让学生放松了紧张的心情,说出心里话。再来一场快乐大比拼,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寓学于乐之中。]   二、比赛规则   本次比赛规则如下:将我们班同学分为男队和女队,我们来个男女大PK。从每队中选出6名队员,一字排开,用筷子把放在最后一座上的乒乓球夹起来,从最后一名同学一直传到最前面的同学,最先放到老师讲桌上的队为胜。在传球过程中,只能用筷子夹,身体的任何部位不许接触球。即使掉到了地上,也必须要用筷子夹起来。   1、大家听懂了吗?   2、谁还有疑问?   [点评:规则的清晰表达让学生明白了游戏该如何进行。两个问题的设计,给有疑问的孩子搭建了思考的]   三、游戏过程   1、选出参赛队员,分男队与女队一字排开,每人发一双筷子。   2、在游戏马上就要开始的时候,欲扬先抑,暂停游戏做现场采访。   采访参赛队员:告诉老师你现在是什么感觉?紧张到什么程度?你心里想什么呢?根据具体情况做机智的调整。以使现场气氛更热烈而紧张。   采访观众:告诉大家,你们想什么?(也许想快点开始,也许想希望本队胜利,也许怕别队胜利……)   3、在学生急切的心情中宣布比赛开始,但忽然又停下来,使课堂上出现戏剧性的变化。老师讲活动时的观察要求:要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心去想。要调动所有的感官系统去观察。相机板书:   用眼睛看   观察用耳朵听   用心去想   4、第一场比赛正式开始。   5、比赛结束,再次采访参赛队员:(说出最真实的体会)   (1)告诉大家这个球好夹吗?怎么不好夹?   (2)那你说说这个球听话吗?   (3)你怎么夹的球?你呢?   采访观众:   (1)你看到了什么?(引导他们从夹球的角度和参赛队员的动作、神态等方面去谈论。)   (2)听到了什么?(从参赛队员的方法指导上和观众队伍的加油声,及自己身边的人的语言上着手交流。)   (3)想到了什么?(由看到,听到然后再去思索,把自己的思索大胆的说出来)   6、依然用同样的方法观察第二场比赛和第三场比赛,发现与第一场传球与众不同之处,然后与同学交流。   [点评:激烈的游戏过程中,老师并没有让学生完全沉浸在玩中,而是在玩中学会观察,在玩中学会思考,在玩中学会合作。兴趣是学习的先导,在这样的兴趣中学习,学生接受得容易,掌握得顺畅,符合现在课程标的标准。皮亚杰认为:“教育的宗旨不在于把尽可能多的东西教给学生,取得尽可能大的效果,而首先在于教给学生怎样学习,学习发展自己。”事实证明,凭借学生的已有经验,让学生自己尝试,就能让他们品尝成功的欢乐,同时树立起学好作文的信心。]   四、指导写作(片段描写)   1、在刚才进行的三轮比赛中,你认为最值得一写的是那一场比赛,为什么?   (由于观察角度不同,学生写哪一场比赛的都有,因为哪一场比赛都有可写之处)   2、你认为选择一场比赛进行写作,要从哪几个方面去描写呢?   (抓住参赛队员的动作、神态、语言去写;抓住观众的各个方面去写;还要描写自己的情况,如心情、想法、感受等)   3、写作:那就把你看到的,想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用你的笔写出来吧!可写作前要把文章题目定下来,你们认为应该拟定什么题目呢?   (调皮的小球、不听话的小球、快乐大比拼、传球比赛……)   [点评:养成观察好习惯蕴涵在老师的整个设计之中,学生从开始游戏,到游戏结束,到接受老师的采访,到老师指导学生写作,处处都是观察,处处都是留心。从而使写作水到渠成。]   五、片段赏析   在赏析中,借鉴,然后修改自己的文章。使自己文章更精彩。   语文作文课教学设计5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培养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能力,从而发展学生在想象中激发自己的创新思维。   2、能够语言较通顺、内容较具体地进行习作。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创设情境、口语交际、小组合作的形式激发学生说的愿望,写的兴趣,明确写作要求以及思路。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想象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并表达出自己的一个美好心愿。   二、教学过程:   (一)激发学生习作兴趣   1、同学们,你们喜欢看《西游记》吗?(喜欢)那么在故事中你最喜欢哪个人物呢?(孙悟空)那么你来说一说喜欢的理由。谁来说说,指名回答。通过同学们的回答,老师发现你们喜欢孙悟空是因为它有神奇的变化本领。老师喜欢它,也是因为这一点。猜一猜,假如老师也拥有这种神奇的变化本领,老师想变成什么?(同学猜)   大屏幕出示:其实老师想变成一本:“万能词典”可以在最快、最短的时间里,准确、详细的解答同学们提出的任何问题。   过渡:刚才大家都谈了自己的想法,老师发现我们班同学的想象能力非常丰富。今天这节课,老师就带领大家一起“放飞梦想”。   (二)引导学习审题,明确本次习作要求   看大屏幕:(出示本次习作要求)抽一生读习作要求,其他同学思考:这段话提出了哪些要求?   先指名回答后,老师大屏幕小结:   1、写自己的梦想。   2、想象要大胆,把内容写具体。   3、写完后要与大家交流。过度:搞清了本次的习作要求,就让我们走进奇妙的梦想世界吧!   (三)学生自由想象,教师引导学生口头作文。   1、假如给你一次变的机会,你最想变成什么?同桌互相交流。   2、指名回答。   (1)教师随机点拨:(大屏幕出示)变的人可以是现实中的风云人物(国家领导、运动员、明星等)、身边的人(亲人、同学)社会上的(清洁工、教师)、童话里的(白雪公主、小红帽)、历史人物(伽利略、爱迪生)科幻人物(蓝猫、外星人、哈利波特)、动物(蜜蜂、蜻蜓)植物(花、草、树、木)等等。   (2)你变成了____,高兴吗?   (3)你们都变成了自己喜欢的事物,太了起了,让我们一起高兴地、兴奋地、激动地大声说:“我变成了____!   3、那么大家再想想:你变成了以后,想干些什么事情呢?“你能不能高兴地和你的同伴说?四人小组讨论交流:“自己变成了什么?想干些什么事情”?当别人说的时候,其他同学要注意听。听清之后,你也可以给他提问题,来帮助他把变了后干了什么事情的过程丰富起来,好吗?   4、小组选代表交流:同学们交流得非常愉快,谁愿意把你的故事和大家分享分享呀?   5、指名汇报,其他同学倾听──生生评价、师生评价   教师注意点评:学生思维的广度及深度。   6、教师小结:其实,说出你的梦想,你变成了什么,然后干了什么,把这些连起来就是一篇很生动的想象作文了,这也是我们本次习作的要求。   (四)佳作引路,章法导写。(比较习作,强调重点)   假如我是孙悟空   我最喜欢看动画片《西游记》了,总幻想自己也能变成那个会七十二变、能斩妖除魔、有神奇本领的孙悟空。   假如我是孙悟空,在我饥饿的时候,我要把窗户变成巧克力,把天上的云朵变成棉花糖,把笔盒变成香喷喷的面包,把水变成可乐。我要变成红红的太阳,让窗前的小花在寒冷的冬天里也能快活的成长。   假如我是孙悟空,我要给生病的人变许多灵丹妙药,让他快快地康复。假如我是孙悟空,我要让沙漠变成绿州,在那里种庄稼,养上一大群的牛羊,我要让庄稼的收成越来越多,让所花的劳动力越来越少。当天旱无雨时,我得助农民伯伯一臂之力,我可不管什么风神、雨神,都得让它们给我下有三天透雨,让田里的庄稼喝个够。当暴风雨和洪水来临时,我会拔下几根毫毛,把它们吹成无数的石块和沙袋,筑起一道道牢固的大堤,来阻挡洪水和暴风雨的肆虐。   假如我是孙悟空,我要用点金术把石头变成金子,分给边远山区的小朋友,让他们也像我们一样上学。我要让天更蓝,水更绿,世界变得更美丽!我要让我的如意金箍棒变成上亿根,让它们竖起一座座设施齐备的学校,使贫困地区的孩子也能和我一样上学读书,度过他们快乐的童年。   我想,在不远的将来,我的梦想一定会变成现实!   语文作文课教学设计6   一、教学目标: 通过片段训练,使学生能进行细致的描写。   二、教学重点: 片段练习   三、教学难点: 通过片段练习,掌握进行细致描写的技巧。   四、教学设想: 演示实验、练习、分析、片段练习、方法   五、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课堂导入:同学们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感到最可怕的是写作文,往往胶尽脑汁而无处下笔,搜肠刮肚找不到一个词语。其实,你们都是幸运的,因为前人留给我们太多的宝藏,“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师",李太白的杯中酒,曹雪芹笔下的十二金钗,只要我们能多读好书,再掌握一定的作文技巧,又何愁写不好作文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解决作文中的一个难题:“怎么进行细致的描写”?   (二)讲授新课   1、教师演示:教师手拿一个纸飞机,用力射出去,然后飞机掉教师演示到了地上。   要求:   (1)同学们要仔细观察,然后用一段话进行描写。   (2)同学们之间交流、分享。   2、摘录例句:   a、老师把纸飞机用力的射了出去,飞机在空中飞了一圈,掉到了地上。   b、老师右手拿一个纸飞机,高高向斜后方举起,身体向右倾斜45度角,右脚后退一小步,头微微抬起,向斜上方看,用力的将飞机射了出去。飞机在空中像一个翩翩起舞的女子,画了一道优美的弧线,轻轻地站在了地上。   3、分析:这两段话,你认为哪段写的好?为什么?   4、教师引导分析:得出“描写三原则”。师总结:描写是什么呢?我认为描写就是把你看到的东西,可能是一个人、一件物品、一个场景,告诉没有看到的人。如果你要告诉别人什么,首先一定要告诉别人。师总结:描写时,除了告诉别人“有什么”“怎么样”外,还要告诉别人“像什么”(板书:像什么)运用一定的修辞,这样才能使你的作文生动形象。“有什么”使我们明白了描写的对象,“怎么样”使描写具体起来,而“像什么”使描写变得更形象、生动,这三点就是描写三原则。   5、下面,同学们按照描写的三原则,检验一下自己刚刚的描写,进行修改。   6、教师让同学们将自己修改后的片段读出来,然后同学之间进行互评,教师让同学们将自己修改后的片段读出来。   7、美文共赏:朱自清的《春》分析:春天里“有什么”?春天里“怎么样”?春天的事物“像什么”?   8、作业:每人发一张图片——小鸭游水图,让同学们课后按图片所画进行描写练习。要示:用词准确,100字左右。

《如何进行教学设计》讲座稿

一、什么是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以获得优化的教学效果为目的,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及传播理论为理论基础,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修改方案的过程。二、在课改的新背景下教学设计应是什么?是为了完成管理者的任务(应付检查)是促进教师自我专业成长的途径,提升设计与观察评价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是教材的抄写或教师用书、教学方案的抄袭是根据特定的教育对象与条件对“新教材”的加工与再创造的过程(是一种文化再造)是教师必备的资料是校本课程(课程校本化)过程中的一部分三、教学设计、教学案例和教案不能混为一体,对这三个概念要正确地区别。教学案例:一般是用来交流或者是自我经验积累,是指包含有某些决策或疑难问题的教学情境故事。一个好的教学案例,就是生动的故事加精彩的点评。教案:是教学设计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是指导老师上课用的,同时也是备课的依据。教案和教学设计都是课前预设的教学思路,是对准备实施的教学措施的说明,写在教之前;教学案例则是对已经发生的教学过程的总结,写在教之后。四、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教学设计一般包含有下列5个基本要素:教学任务及对象;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过程;教学评价任务及对象、目标、策略、过程和评价五个基本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了教学设计的总体框架。1、教学任务及对象分析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不再仅仅是传授知识,教学的一切活动都是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如何促进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能力,是现代教学思想的一个基本着眼点。因此,教学由教教材向用教材转变。以往教师关注的主要是“如何教”问题,如今教师应关注的首先是“教什么”问题。也就是需要明确教学的任务,进而提出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和制定教学策略。①教学内容分析教学内容是要完成的教学任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主要载体。以往我们仅关注教材分析,在这种分析过程中,教师将教科书作为主要依据,教材分析基本关注教学的重点、难点及考点方面,比较注重显性教材的运用而忽视隐性教材的挖掘和利用,较少关注与学习教材内容有密切关系的认知和心理因素,以及教材对学生能力的要求,而对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只是阐述其内容,没有做进一步的分析。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学内容分析既要求对显性教材的运用,也要求对隐性教材的挖掘和利用。②教学对象分析学生是分析教学任务必须要考虑的因素,分析学生是为了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困难,完成教学任务。要求我们教师做到以下两点:一是要了解教学活动开始前学生在认知、情感、态度等方面已经达到了什么样的水平,这一水平标志着学生已经能做什么,说什么,想明白了什么等等(即学生的学历和学情)。这是学生掌握新的学习任务的起点水平。二是要了解教学活动结束后预期学生在认知、情感、态度等方面必须达到的状态。对这种状态的把握最终会转化为确定的教学任务与具体的学习目标。只有当教师的心中对教学前和教学后这两种状态的差距做到心中有数时,才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真正恰当的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任务和学习目标。2、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目标是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变化结果,也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归宿。在对教学目标的理解和陈述上,与以往传统教案相比应该有较大变化,具体体现在目标的维度、目标陈述的主体等方面。⑴教学目标的主体和维度教学目标以学生的学习目标为依据,学习目标对于学生的学习具有指向性,同时还可以作为学习效果的检测标准。所以制定准确、适合学生的学习目标是非常重要的。新课程标准从关注学生的学习出发,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中师生共同追求的,而不是由教师所操纵的。因此,教学目标的主体显然应该是学生。而传统的教案对于目标的设计中,所体现的主体是教师而非学生。从教学目标设立的维度来看也更加全面,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教学目标,这是发展性教学的核心内涵,它与传统课堂教学只关注知识的接受和技能的训练是截然不同的。体现在课堂教学目标上,就是注重追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有机整合,突出了过程与方法的地位,因此在教学目标的描述中,要把知识技能、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都考虑到。而传统的教案中,目标的设置较多地关注知识、技能的培养,缺少对于能力和情感领域的设计。⑵具体教学目标的陈述由于教学目标是具体规定学生在教学活动结束后在认知和情感态度等方面够达到的新水平。因此,在陈述教学目标时要具体明确,做到以下三点:一是对知识、技能目标的陈述要反映学生所形成的具体行为。在陈述上不宜用含糊不清、缺乏质和量规定的“了解”“理解”、“掌握”等词,必须用可观察和测量的行为动词来描述学生所形成的具体行为,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陈述词要具体、鲜活。二是对过程性目标的陈述要具体、明确。新课程标准关注“学习过程、改变学习的方式和方法。”因此,过程性目标的陈述要明确具体。三是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陈述要明确学生应参加的活动或体验的内容,通常只明确规定学生应参加的活动或体验内容,而不具体规定学生应从活动中获得了什么结果。3、教学策略的设计所谓教学策略,就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方法、步骤、媒体和组织形式等教学措施构成的综合性方案。它是实施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是教学设计的中心环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加以考虑:①教学组织形式新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方面,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学生自主提问、自主研究、自主体验、自主交流的过程,激发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潜能。可见,引导学生多种方式自主参学习活动已成为有效促进学生发展的基本途径。因此,符合新课程理念和教学目标要求的新的课堂组织形式,也成为教学设计不可忽视的一个要素。②教学方法教无定法;教学有规。面对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哪些是教学设计中应优先考虑的方法?这些方法又该如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些都是制定教学策略的基本问题。应该根据教学目标、学生特点、学科特点、教师特点、教学环境、教学时间、教学技术条件等诸多因素来选择教学方法。③学法指导我们既要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动机的激发,重视教学过程的情感化,还要关注学生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更要考虑教学的有效性。因此,可以从以下几个策略来考虑学法指导。(1)制定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策略。即把调动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放在首位,让学生置身于民主的、愉悦的课堂氛围中放飞思维、潜心探究、快乐创造。(2)制定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策略。教师要从学生的经验、生活出发,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为学生的自主发展提供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在实践探索的过程中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3)制定促进学生创新学习的教学策略。教学设计中要考虑让学生学会质疑,善于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学会探究,乐于进行研究性学习;学会评价,敢于发表不同意见和独特的见解;学会反思,敏于分析自身学习的得失,探索学习的规律。④教学媒体媒体可以是作为教学环境设计的一个部分,也是教学活动中教学呈现的一种载体,他们不是独立地存在于教学之中,而是与教学方式结合在一起成为教学策略的主要因素。随着多媒体这一新型教育技术越来越多地进入课堂,媒体的设计比起单纯板书设计多了丰富性和生动性,因而,设计也更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更需要有一定的专业要求。但是我们也不难发现对媒体运用设计存在的问题,如,所选择或制定的教学媒体与本节课的主题联系不当、华而不实、喧宾夺主引起注意的混乱,从形式上看很生动、很美观,而内容却无助于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运用多媒体呈现教学内容时的节奏和速度以及次序掌握不当造成学生认知的脱节。特别要指出的是,粉笔加黑板的板书作为传统的、常规的媒体在我们的教学中还应该有一席之地,而且还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所以在设计媒体时千万别忽视了对板书的设计。⒋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过程是课堂教学设计的核心,教学目标、教学任务、教学对象的分析,教学媒体的运用,课堂教学结构类型的选择与组合等,都将在教学过程中得到体现。那么怎样在新课程理念下,把诸因素很好地组合,值得我们探讨。①过程设计意图现代教学关注学生的主动参与,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在情感体验中学习知识,完善人格。一方面,教学不再是单一的教师传授知识,学生纯粹接受和掌握知识与技能;另一方面,教学不在封闭的状态下进行,教学更趋向于多维的、开放的教学形态的呈现。在这样的新理念下,教学过程的设计与以往教案编写那种单一、线性、主要设计教师教学步骤和方法的思维形式和编写格式有很大的不同,它在每一个教学环节都要同时考虑教学的意图、教学组织中活动的主体、教学行为和方式、媒体的使用、时间的分配以及对教学效果的预期等等。所以在一定的单位时间内对于教学的活动过程是呈立体或网状思考状态,教学诸因素不是沿“教”这条单行线前行,而是在学与教中交错朝着教学目标进行着。②过程设计需要考虑的因素教学过程考虑的因素,活动的主体对象更加具体、明确,除此以外,设计中增加了预期效果这一因素,因为设计的引进是为了将一个现存的情境改变成为所期望的情境,谋求这种变化正是教学设计的目的。教学设计是以目标为导向的,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对于目标的达成与否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不断的反馈调控来实现的。而预期效果的设计便是实现反馈调控的一个关键的手段。另外,教学设计的目的是能够使教师在目标指引下理性地进行教学,因此,对于每一环节中的教学目的也应该有充分的认识,所以在过程设计中,增加了教学目的这一要素。⒌教学设计自我评价新课程理念下,教学设计的功能与传统教案有所不同的在于它不仅仅只是上课的依据。教学设计,首先能够促使教师去理性地思考教学,同时在教学元认知能力上有所提高,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体现教师与学生双发展的教育目的。为了实现这一功能,教学设计的自我评价是教学设计一个不可缺少的因素。如果把教学设计作为一个系统来看的话,它是一个在开发、设计、利用和评价四个方面全面研究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理论与实践”。在时间上,教学设计分为了三个时间段,即课的准备的设计、课的实施中的再次设计(即生成)、课后的反思性的设计修正。因此,教学设计除了包括教学任务、教学目标分析,策略制定和过程设计以外,最后应该对教学设计进行评价。这是教师的一个不可缺的元认知活动。教学设计的评价,可以通过两条途径进行。一是在设计完成之后设计实施之前,对自己的设计进行预测,这样能够帮助设计者在设计的实施过程中更好地应对各种突如其来的教学事件,更好地在教学活动中进行设计的二度创造。二是在教学活动之后进行的教学设计的评价,目的在于总结设计的得与失。因为,任何一个设计都是为了更好地帮助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达成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况且设计与实践活动本身会存在一定的误差,理论上再合理的设计只有经过实践检验才能真正有效。所以,只有通过这样的反思性评价的设计,才是一个完整的、成熟的和有效的设计,从与传统教案的不同功能中,我们还可以看出,它与传统教案不同的是,教学设计不是封闭的、一成不变的,而是在时空上都更具有开放性和灵活性,也更具有先进性。五、教学设计的基本程序及书写内容⒈教学设计的基本程序①分析教学任务,阐述教学的预期目标;②确定学生的起点状态,包括他们原有的知识水平、技能和学习动机、状态等;③分析学生从起点状态过渡到终点状态应掌握的知识技能或应形成的态度与行为习惯;④考虑用什么方式和方法给学生呈现学习内容,提供学习指导;⑤考虑用什么方法引起学生的反应并提供反馈;⑥考虑如何对教学的结果进行科学的测量与评价。⒉教学设计的书写内容①教学设计说明:写出本教学设计意图和整体思路(突出新课程特点);②教学分析:包括教学内容的分析和学情的分析;③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④教学策略(或学法指导):选用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媒体及板书设计;⑤教学过程;⑥教学反思、评价。书写说明:(1)书写的形式。教学设计的书写可以是文本的,也可以是表格的,也可以将文本和表格二者结合。一般文本形式可以比较充分地表达思想和具体的内容,信息量大,但不宜直观地反映教学结构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而表格形式能够比较简洁、综合体现教学环节教学诸因素的整合。(2)教学设计书写形式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根据具体的内容要求灵活展现,不拘一格,写出个性,写出创意,写出风采。(3)教学设计内容和形式应该根据需要而定,如果为了同行间探讨、交流而进行设计,则应选择较为详细和较强的理论展现为主要内容和相应的形式;如果是教师本人为了作为上课前对课的理解和策划,则可以相对淡化理论色彩并简化分析要素,更多地关注过程方法策略以及教学流程和板书的设计。(4)教学反思评价作为教学设计来说也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3、教学设计与教案的区别我们将教案与教学设计进行比较,可以看出,从关注“具体的教材教法的研究”转变为关注“以促进学生学习的有效的教学策略研究”是从传统教案走向现代教学设计的根本转折点,我们只有弄清了二者的区别,才能够真正理解并掌握现代教学设计的理念和技术,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不会将二者混淆。①脉络要“准”——是教学设计的“出发点”;②目标要“明”——是教学设计的“方向”;③立意要“新”——是教学设计的“灵魂”;④构思要“巧”——是教学设计的“翅膀”;⑤方法要“活”——是教学设计的“表现形式”;⑥练习要“精”——是教学设计的“综结点”。教学设计格式和要求【标题】标题要具体、明确。通用格式为“**版**年级**内容的教学设计”,一般不用副标题。可以设计一个课时,也可以设计几个课时或系列教学。【署名】写明单位、姓名、邮编、联系电话、电子信箱。如果署名是教研组或多人合作,应说明谁是执笔人或第一作者。【正文】分三部分:第一部分:课前系统部分一、设计思想简要说明本课教学的指导思想、理论依据和设计特色。二、教材分析1.分析《课程标准》、《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对本课教学内容的要求。2.分析本课内容的组成成分和在教材学习中的地位和作用;3.分析本课内容与(小学、初中、高中教材)相关内容的区别和联系。三、学情分析1.分析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能力基础;2.分析学生学习本课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3.分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采取的各种学习策略。四、教学目标用具体、明确、可操作的行为语言,描述本课的知识、技能、能力、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教学目标。五、重点难点本课的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六、教学策略与手段本课教学中所运用的教学模式、教学策略和教学手段。七、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2.教师的教学准备;3.教学环境的设计与布置;4.教学用具的设计和准备。第二部分、课堂系统部分——教学过程(一)课前探究部分设计出引导学生进行课前准备和探究的问题及方案要求。(二)新课导入部分设计出每节新课的教学引语及导入方案,要着力于起到“凝神、起兴、点题”的作用。(三)师生互动部分1.设计出每节新课的教学结构(包括板书)。2.写出每个教学步骤(含设计目的和意图) 在教学结构设计中要注意体现下列6个原则:(1)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2)从学生的问题出发营造教学情境,设计教学问题并引导学生探究、解决问题。(3)设计出以任务型教学指导下的师生互动方式。(4)争取准备两、三种针对不同群体学生的教学安排。(5)对教材内容作适当的处理,发掘出教材内容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及育人作用。(6)课堂教学要减少统一讲解,增加学生的自主探究,增加学生的分组活动。(四)课堂总结部分1.设计出针对教材知识内容的系统的回忆巩固问题及方案。2.设计出发散、扩展、升华学生思维的问题及复习巩固方案。(五)课后作业部分 提出2-3个与本课设计相关的、值得反思和讨论的问题第三部分、课后系统部分——教学后记要求:1.评价出你的每节课的教学设计的实施结果。2.对你的每节课的教学设计进行及时的修改、补充、完善。3.写出你的教学感想、心得、体会。教学案例格式1.应包括上面的各个环节2.应包括课堂实录3.应加上点评与反思

什么是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怎样写?

从当老师的那一天起就开始写教学设计,以前叫教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刚开始教书的前三年只知道是照搬照抄教案上的内容,虽然对自己有不满但并没有什么突破;在教第二轮的时候,稍微有一些自己的想法,就脱离了参考教案自己写,这也算是进步。但具体的格式、要求并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今天看了2007年全国历史研修和其他几篇文章,结合广东历史培训中的《历史课堂教学设计文字稿的写作格式》,把今后自己教学设计的要求和注意点整理如下。 一、课前系统部分(一)教材分析教材分析部分的写作要求:三个操作要求:(1)分析《课程标准》的要求。(2)分析每课教材内容在整个课程标准中和每个模块(每本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3)分析高中每课教材内容与初中教材相关内容的区别和联系。(二)学生分析学生分析部分的写作要求:三个操作要求:(1)分析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能力状况。(2)分析学生存在的学习问题。(3)分析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习行为。(三)教学目标教学目标部分的写作要求:三个操作要求:(1)确定知识目标。(2)确定能力、方法培养目标及其教学实施策略。(3)确定引导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教学选点及其教学实施策略。A、述必须具备的四个基本要素:行为主体 主体必须是学生而不是老师,人们判断教学有没有效益的直接依据是学生有没有获得具体的进步,而不是教师有没有完成任务。 一般在写教学目标的时候行为主体可以省略,但格式必须注意如一般可以采取以下的表达:“通过……学习,能说出……”,“通过……学习,能分析归纳……”,而不是“使学生掌握……”“教会学生……”等表述方式行为条件 行为条件指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如“通过收集资料”“通过观看影片……”“通过本课学习”行为动词 行为动词必须是具体可测量、可评价的。如知道、归纳、列举、感受、参加等等表现程度 指学生学习之后产生的行为变化的最低表现水平,用以评价学习表现或学习结果达到的程度。比如自己以前写的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教材第三目(行为条件),能够背写出(行为动词)鸦片战争的起止时间(表现程度),了解(行为动词)战争的经过和中国人民的反侵略精神(表现程度)B、叙述最好有不同层次 根据《标准》,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差异性,按照教学内容,由低到高,由易到难,设计具有不同要求、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原有基础上有所发展。如南京市溧水县教研室的周红英老师把《中华文化的勃兴(二)》一课的教学目标设计为:(1)知识与能力:A .通过学习,学生能掌握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仁”的学说及其对教育和文化的贡献;学生能了解思想家老子及其辩证法思想;学生能了解“百家争鸣”及诸子百家的主要观点。 B. 通过学习,学生能列表归纳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形成利用图表表述历史问题的能力;学生能运用诸子百家的主要观点解释历史现象,并将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思想文化联系起来进行分析,培养运用历史知识,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A .学生能通过收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及诸子百家的相关资料,编讲历史故事或编演历史短剧,再现历史情景,产生对历史的认同感。 B. 学生能通过列表归纳、分组讨论等方法进行合作和探究性学习,理解和运用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主要观点,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培养合作意识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 .通过学习孔子的教育言论,学生能正确对待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寻找有效的学习方法。 B. 通过学习诸子百家的思想观点,学生能感知“百家争鸣”促进了战国时期学术思想的发展,对后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C、过程与方法是什么? 对于过程与方法,真的存在很大的误区,以前写过程与方法,往往写的是:讨论法、合作探究、资料收集等,其实这些只是教师采用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根本不能作为学生要获得的能力目标。三维目标中过程与方法是指具体的内在的学习思维的过程,如搜集资料的过程与方法、探究问题的过程与方法、辨析史料的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学学生应该达到的目标是“学会如何收集”“学会如何探究”。(这是以前教学的薄弱环节,也是以后教学必须重视的内容,学生应该学会基本的历史思维的方法)(四)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与难点部分的写作要求:两个操作要求:(1)确定本堂课的教学重点。(2)确定本堂课的教学难点。(五)教学方式教学方式部分的写作要求:介绍进行课堂教学所要采取的方法与技巧。(六)教学用具教学用具部分的写作要求:两个操作要求:(1)教学环境的设计与准备。(2)教学用具的设计与准备。二、课堂系统部分——教学过程(一)课前探究部分课前探究部分的写作要求:设计出引导学生进行课前准备和探究的方案。(二)导入新课部分导入新课部分的写作要求:设计出每节新课的教学引语,教学引语要起到“凝神、起兴、点题”三个作用。(三)师生互动部分师生互动部分的写作要求:(1)设计出每节新课的教学结构(板书结构)。(2)写出每步设计的设计目的(设计意图)此外,在教学结构设计中要注意体现下列6个要求:(1)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2)从学生的问题出发营造教学情境,设计教学问题并引导学生探究、解决问题。(3)设计出师生互动方式。(4)争取准备两、三种针对不同群体学生的教学安排。(5)对教材内容作适当的处理,发掘出教材内容之间的内存逻辑联系及育人作用。(6)课堂教学要减少统一讲解,增加学生的自主探究,增加学生的分组活动。(四)课堂总结部分课堂总结部分的写作要求:(1)设计出针对教材知识内容的系统的回忆巩固问题及方案。(2)设计出发散、扩展、升华学生思维的问题及复习巩固方案。(五)课后作业部分课后作业部分的写作要求:每节课设计10道单项选择题(选择题突出对教材知识点的记忆、理解与掌握),1道材料解析题(材料解析题突出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1道问答题(问答题突出学生的概括能力,分析、比较、评价能力。)三、课后系统部分——教学后记教学后记部分教学后记部分的写作要求:(1)评价出你的每节课的教学设计的实施结果。(2)对你的每节课的教学设计进行及时的修改、补充、完善。(3)写出你的教学感想、心得、体会。反思的主要内容有① 教学目标实现了没有?② 教育、教学理念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行为了吗?通过什么方式转化? ③ 有没有创造性地挖掘和利用教学资源 ④ 教学设计最突出的亮点是什么?存在的问题和症结在哪里? ⑤ 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策略。
 首页 上一页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