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

阅读 / 问答 / 标签

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医保政策

法律主观:对于在下岗前缴费年限或是视同缴费年限不足15年,是不能进行一次性补缴至满15年的,只能通过逐年缴费的方式进行社保缴费。目前,已经不允许一次性补缴15年社保。各地对社保补缴也存在不同的规定,有些地区只能逐年缴纳社保,不能进行社保补缴。法律客观:《中华人民共和国 劳动合同法 》 第八十二条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 劳动合同 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 工资 。 用人单位违反本 法规 定不与劳动者订立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国家对供销社下岗职工有哪些政策

法律主观:下岗职工优惠政策 (1)税收减免政策。下岗职工从事社区居民服务业,符合规定免税项目范围的下岗职工取得《再就业优惠证》(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列项目),在规定期限内给予 免征营业税 、 个人所得税 、城市维护建设税和 教育费附加 等项税收优惠政策。 (2)工商登记优惠政策。下岗职工申请从事个体经营或开办私营企业的,在开业一年内,减免工商管理行政性收费;下岗职工从事社区居民服务业的,三年内可免收工商管理行政性收费等。 (3)行政性收费优惠政策。下岗职工从事社区居民服务业的,3年内可免收行政性收费。下岗职工申请从事个体工商经营、家庭手工业或开办私营企业的,工商、城建等部门要及时办理有关手续,开业一年内减免工商管理等行政性收费等。 (4)信贷优惠政策。对积极吸纳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的中小企业、劳动就业服务企业等就业实体的,以及下岗职工从事个体经济或组织起来兴办服务型企业的,只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产品适销对路、符合贷款条件,有关商业银行和信用社要积极给予贷款支持,城市商业银行和城市信用社要优先安排此类贷款。

2012年中央1号文出台了哪些强农惠农富农政策

新华网北京2月1日电,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全文如下: 2011年,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同心协力,扎实工作,克服多种困难挑战,农业农村保持了强劲发展势头。粮食生产稳定跃上新台阶,农民增收成效喜人,水利建设明显加速,农村民生持续改善,农村社会安定祥和。农业农村形势好,有力支撑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有效维护了改革发展稳定大局。 做好2012年农业农村工作,稳定发展农业生产,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对推动全局工作、赢得战略主动至关重要。当前,国际经济形势复杂严峻,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加深,我国耕地和淡水资源短缺压力加大,农业发展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性明显上升,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的任务更加艰巨。全党要始终保持清醒认识,绝不能因为连续多年增产增收而思想麻痹,绝不能因为农村面貌有所改善而投入减弱,绝不能因为农村发展持续向好而工作松懈,必须再接再厉、迎难而上、开拓进取,努力在高起点上实现新突破、再创新佳绩。 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长期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根本出路在科技。农业科技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支撑,是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必然选择,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决定力量,具有显著的公共性、基础性、社会性。必须紧紧抓住世界科技革命方兴未艾的历史机遇,坚持科教兴农战略,把农业科技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下决心突破体制机制障碍,大幅度增加农业科技投入,推动农业科技跨越发展,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注入强劲动力。 2012年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围绕强科技保发展、强生产保供给、强民生保稳定,进一步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奋力夺取农业好收成,合力促进农民较快增收,努力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一、加大投入强度和工作力度,持续推动农业稳定发展 1.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首先要稳住粮食生产,确保不出现滑坡。要切实落实“米袋子”省长负责制,继续开展粮食稳定增产行动,千方百计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扩大紧缺品种生产,着力提高单产和品质。继续实施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加快提升800个产粮大县(市、区、场)生产能力。继续实施粮食丰产科技工程、超级稻新品种选育和示范项目。支持优势产区加强棉花、油料、糖料生产基地建设,进一步优化布局、主攻单产、提高效益。深入推进粮棉油糖高产创建,积极扩大规模,选择基础条件好、增产潜力大的县乡大力开展整建制创建。大力支持在关键农时、重点区域开展防灾减灾技术指导和生产服务,加快推进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完善重大病虫疫情防控支持政策。 2.狠抓“菜篮子”产品供给。抓好“菜篮子”,必须建好菜园子、管好菜摊子。要加快推进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种养,提升“菜篮子”产品整体供给保障能力和质量安全水平。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继续开展园艺作物标准园、畜禽水产示范场创建,启动农业标准化整体推进示范县建设。实施全国蔬菜产业发展规划,支持优势区域加强菜地基础设施建设。稳定发展生猪生产,扶持肉牛肉羊生产大县标准化养殖和原良种场建设,启动实施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推进生猪和奶牛规模化养殖小区建设。制定和实施动物疫病防控二期规划,及时处置重大疫情。开展水产养殖生态环境修复试点,支持远洋渔船更新改造,加强渔政建设和管理。充分发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菜篮子”产品生产和流通中的积极作用。强化食品质量安全监管综合协调,加强检验检测体系和追溯体系建设,开展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大力推广高效安全肥料、低毒低残留农药,严格规范使用食品和饲料添加剂。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充分发挥都市农业应急保障功能,大中城市要坚持保有一定的蔬菜等生鲜食品自给能力。 3.加大农业投入和补贴力度。持续加大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持续加大国家固定资产投资对农业农村的投入,持续加大农业科技投入,确保增量和比例均有提高。发挥政府在农业科技投入中的主导作用,保证财政农业科技投入增幅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逐步提高农业研发投入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建立投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按照增加总量、扩大范围、完善机制的要求,继续加大农业补贴强度,新增补贴向主产区、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倾斜。提高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水平。落实农资综合补贴动态调整机制,适时增加补贴。加大良种补贴力度。扩大农机具购置补贴规模和范围,进一步完善补贴机制和管理办法。健全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增加产粮(油)大县奖励资金,加大生猪调出大县奖励力度。探索完善森林、草原、水土保持等生态补偿制度。研究建立公益林补偿标准动态调整机制,进一步加大湿地保护力度。加快转变草原畜牧业发展方式,加大对牧业、牧区、牧民的支持力度,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覆盖到国家确定的牧区半牧区县(市、旗)。加大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力度,积极引导农民和社会资金投入“三农”。有效整合国家投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切实加强财政“三农”投入和补贴资金使用监管,坚决制止、严厉查处虚报冒领、截留挪用等违法违规行为。 4.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加大农村金融政策支持力度,持续增加农村信贷投入,确保银行业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速高于全部贷款平均增速。完善涉农贷款税收激励政策,健全金融机构县域金融服务考核评价办法,引导县域银行业金融机构强化农村信贷服务。大力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完善农户信用评价机制。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稳定县(市)农村信用社法人地位。发展多元化农村金融机构,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农村金融服务领域,支持商业银行到中西部地区县域设立村镇银行。有序发展农村资金互助组织,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开展信用合作。完善符合农村银行业金融机构和业务特点的差别化监管政策,适当提高涉农贷款风险容忍度,实行适度宽松的市场准入、弹性存贷比政策。继续发展农户小额信贷业务,加大对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县域小型微型企业的信贷投放力度。加大对科技型农村企业、科技特派员下乡创业的信贷支持力度,积极探索农业科技专利质押融资业务。支持农业发展银行加大对农业科技的贷款力度。鼓励符合条件的涉农企业开展直接融资,积极发展涉农金融租赁业务。扩大农业保险险种和覆盖面,开展设施农业保费补贴试点,扩大森林保险保费补贴试点范围,扶持发展渔业互助保险,鼓励地方开展优势农产品生产保险。健全农业再保险体系,逐步建立中央财政支持下的农业大灾风险转移分散机制。 5.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政策。加快修改完善相关法律,落实现有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的政策。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引导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创新。加快推进农村地籍调查,2012年基本完成覆盖农村集体各类土地的所有权确权登记颁证,推进包括农户宅基地在内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稳步扩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试点,财政适当补助工作经费。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健全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制度。加快修改土地管理法,完善农村集体土地征收有关条款,健全严格规范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加快推进牧区草原承包工作。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稳定林地家庭承包关系,2012年基本完成明晰产权、承包到户的改革任务,完善相关配套政策。搞好国有林场、国有林区改革试点。深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加强农村改革试验区工作。 二、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引领支撑现代农业建设 6.明确农业科技创新方向。着眼长远发展,超前部署农业前沿技术和基础研究,力争在世界农业科技前沿领域占有重要位置。面向产业需求,着力突破农业重大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切实解决科技与经济脱节问题。立足我国基本国情,遵循农业科技规律,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首要任务,把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作为主要目标,把增产增效并重、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生产生态协调作为基本要求,促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构建适应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发展要求的技术体系。 7.突出农业科技创新重点。稳定支持农业基础性、前沿性、公益性科技研究。大力加强农业基础研究,在农业生物基因调控及分子育种、农林动植物抗逆机理、农田资源高效利用、农林生态修复、有害生物控制、生物安全和农产品安全等方面突破一批重大基础理论和方法。加快推进前沿技术研究,在农业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先进制造技术、精准农业技术等方面取得一批重大自主创新成果,抢占现代农业科技制高点。着力突破农业技术瓶颈,在良种培育、节本降耗、节水灌溉、农机装备、新型肥药、疫病防控、加工贮运、循环农业、海洋农业、农村民生等方面取得一批重大实用技术成果。 8.完善农业科技创新机制。打破部门、区域、学科界限,有效整合科技资源,建立协同创新机制,推动产学研、农科教紧密结合。按照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要求,深化农业科研院所改革,健全现代院所制度,扩大院所自主权,努力营造科研人员潜心研究的政策环境。完善农业科研立项机制,实行定向委托和自主选题相结合、稳定支持和适度竞争相结合。完善农业科研评价机制,坚持分类评价,注重解决实际问题,改变重论文轻发明、重数量轻质量、重成果轻应用的状况。大力推进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完善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以农产品为单元、以产业链为主线、以综合试验站为基点的新型农业科技资源组合模式,及时发现和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题,充分发挥技术创新、试验示范、辐射带动的积极作用。落实税收减免、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优惠等政策,支持企业加强技术研发和升级,鼓励企业承担国家各类科技项目,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积极培育以企业为主导的农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发展涉农新兴产业。加快农业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加强农业知识产权保护,稳步发展农业技术交易市场。 9.改善农业科技创新条件。加大国家各类科技计划向农业领域倾斜支持力度,提高公益性科研机构运行经费保障水平。支持发展农业科技创新基金,积极引导和鼓励金融信贷、风险投资等社会资金参与农业科技创新创业。继续实施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科技重大专项,加大涉农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实施力度。推进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和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按照统筹规划、共建共享的要求,增加涉农领域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技资源共享平台的数量,支持部门开放实验室和试验示范基地建设。加强市地级涉农科研机构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纳入省级科研机构直接管理。加强国际农业科技交流与合作,加大力度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农业技术。加强农业气象研究和试验工作,强化人工影响天气基础设施和科技能力建设。 10.着力抓好种业科技创新。科技兴农,良种先行。增加种业基础性、公益性研究投入,加强种质资源收集、保护、鉴定,创新育种理论方法和技术,创制改良育种材料,加快培育一批突破性新品种。重大育种科研项目要支持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商业化育种新机制。优化调整种子企业布局,提高市场准入门槛,推动种子企业兼并重组,鼓励大型企业通过并购、参股等方式进入种业。建立种业发展基金,培育一批育繁推一体化大型骨干企业,支持企业与优势科研单位建立育种平台,鼓励科研院所、高等学校科研人员与企业合作共享。加大动植物良种工程实施力度,加强西北、西南、海南等优势种子繁育基地建设,鼓励种子企业与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建立相对集中稳定的种子生产基地,在粮棉油生产大县建设新品种引进示范场。对符合条件的种子生产开展保险试点,加大种子储备财政补助力度。完善品种审定、保护、退出制度,强化种子生产经营行政许可管理,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套牌侵权、抢购套购等违法行为。 三、提升农业技术推广能力,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 11.强化基层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充分发挥各级农技推广机构的作用,着力增强基层农技推广服务能力,推动家庭经营向采用先进科技和生产手段的方向转变。普遍健全乡镇或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公共服务机构,明确公益性定位,根据产业发展实际设立公共服务岗位。全面实行人员聘用制度,严格上岗条件,落实岗位责任,推行县主管部门、乡镇政府、农民三方考评办法。对扎根乡村、服务农民、艰苦奉献的农技推广人员,要切实提高待遇水平,落实工资倾斜和绩效工资政策,实现在岗人员工资收入与基层事业单位人员工资收入平均水平相衔接。进一步完善乡镇农业公共服务机构管理体制,加强对农技推广工作的管理和指导。切实改善基层农技推广工作条件,按种养规模和服务绩效安排推广工作经费。2012年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基本覆盖农业县(市、区、场)、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条件建设项目覆盖全部乡镇。大幅度增加农业防灾减灾稳产增产关键技术良法补助。加快把基层农技推广机构的经营性职能分离出去,按市场化方式运作,探索公益性服务多种实现形式。改进基层农技推广服务手段,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手机等媒体和现代信息技术,为农民提供高效便捷、简明直观、双向互动的服务。加强乡镇或小流域水利、基层林业公共服务机构建设,健全农业标准化服务体系。扩大农业农村公共气象服务覆盖面,提高农业气象服务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科技水平。 12.引导科研教育机构积极开展农技服务。引导高等学校、科研院所成为公益性农技推广的重要力量,强化服务“三农”职责,完善激励机制,鼓励科研教学人员深入基层从事农技推广服务。支持高等学校、科研院所承担农技推广项目,把农技推广服务绩效纳入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和工作考核,推行推广教授、推广型研究员制度。鼓励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建立农业试验示范基地,推行专家大院、校市联建、院县共建等服务模式,集成、熟化、推广农业技术成果。大力实施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行动,鼓励创办领办科技型企业和技术合作组织。 13.培育和支持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通过政府订购、定向委托、招投标等方式,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供销合作社、专业技术协会、农民用水合作组织、涉农企业等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农民进入市场、应用先进技术、发展现代农业的积极作用,加大支持力度,加强辅导服务,推进示范社建设行动,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运行。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兴办农产品加工企业或参股龙头企业。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探索有效实现形式,增强集体组织对农户生产经营的服务能力。鼓励有条件的基层站所创办农业服务型企业,推行科工贸一体化服务的企业化试点,由政府向其购买公共服务。支持发展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全面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着力提高农业生产经营、质量安全控制、市场流通的信息服务水平。整合利用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等网络资源,搭建三网融合的信息服务快速通道。加快国家农村信息化示范省建设,重点加强面向基层的涉农信息服务站点和信息示范村建设。继续实施星火计划,推进科技富民强县行动、科普惠农兴村计划等工作。 四、加强教育科技培训,全面造就新型农业农村人才队伍 14.振兴发展农业教育。推进部部共建、省部共建高等农业院校,实施卓越农林教育培养计划,办好一批涉农学科专业,加强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建设。进一步提高涉农学科(专业)生均拨款标准。加大国家励志奖学金和助学金对高等学校涉农专业学生倾斜力度,提高涉农专业生源质量。加大高等学校对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定向招生力度。鼓励和引导高等学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工作,对符合条件的,实行学费补偿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政策。深入推进大学生“村官”计划,因地制宜实施“三支一扶”、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等计划。加快中等职业教育免费进程,落实职业技能培训补贴政策,鼓励涉农行业兴办职业教育,努力使每一个农村后备劳动力都掌握一门技能。 15.加快培养农业科技人才。国家重大人才工程要向农业领域倾斜,继续实施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和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培养计划,加快培养农业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进一步完善农业科研人才激励机制、自主流动机制。制定以科研质量、创新能力和成果应用为导向的评价标准。广泛开展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分层分类定期培训。完善基层农技推广人员职称评定标准,注重工作业绩和推广实效,评聘职数向乡镇和生产一线倾斜。开展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特岗计划试点,选拔一批大学生到乡镇担任特岗人员。积极发挥农民技术人员示范带动作用,按承担任务量给予相应补助。 16.大力培训农村实用人才。以提高科技素质、职业技能、经营能力为核心,大规模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充分发挥各部门各行业作用,加大各类农村人才培养计划实施力度,扩大培训规模,提高补助标准。加快培养村干部、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到村任职大学生等农村发展带头人,农民植保员、防疫员、水利员、信息员、沼气工等农村技能服务型人才,种养大户、农机大户、经纪人等农村生产经营型人才。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对未升学的农村高初中毕业生免费提供农业技能培训,对符合条件的农村青年务农创业和农民工返乡创业项目给予补助和贷款支持。 五、改善设施装备条件,不断夯实农业发展物质基础 17.坚持不懈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加快推进水源工程建设、大江大河大湖和中小河流治理、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山洪地质灾害防治,加大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大中型灌溉排水泵站更新改造力度,在水土资源条件具备的地方新建一批灌区,努力扩大有效灌溉面积。继续增加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补助专项资金,实现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基本覆盖农业大县。加大山丘区“五小水利”工程建设、农村河道综合整治、塘堰清淤力度,发展牧区水利。大力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新技术、新设备,扩大设备购置补贴范围和贷款贴息规模,完善节水灌溉设备税收优惠政策。创新农田水利建设管理机制,加快推进土地出让收益用于农田水利建设资金的中央和省级统筹,落实农业灌排工程运行管理费用由财政适当补助政策。发展水利科技推广、防汛抗旱、灌溉试验等方面的专业化服务组织。 18.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快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启动耕地保护补偿试点。制定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多渠道筹集资金,增加农业综合开发投入,开展农村土地整治重大工程和示范建设,集中力量加快推进旱涝保收高产稳产农田建设,实施东北四省区高效节水农业灌溉工程,全面提升耕地持续增产能力。占用耕地建设重大工程,要积极推行“移土培肥”经验和做法。继续搞好农地质量调查和监测工作,深入推进测土配方施肥,扩大土壤有机质提升补贴规模,继续实施旱作农业工程。加强设施农业装备与技术示范基地建设。加快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支持垦区率先发展现代农业。 19.加快农业机械化。充分发挥农业机械集成技术、节本增效、推动规模经营的重要作用,不断拓展农机作业领域,提高农机服务水平。着力解决水稻机插和玉米、油菜、甘蔗、棉花机收等突出难题,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畜牧水产养殖等机械装备,探索农业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积极推广精量播种、化肥深施、保护性耕作等技术。加强农机关键零部件和重点产品研发,支持农机工业技术改造,提高产品适用性、便捷性、安全性。加大信贷支持力度,鼓励种养大户、农机大户、农机合作社购置大中型农机具。落实支持农机化发展的税费优惠政策,推动农机服务市场化和产业化。切实加强农机售后服务和农机安全监理工作。 20.搞好生态建设。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在江河源头、湖库周围等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适当扩大退耕还林规模。落实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二期实施方案,统筹解决就业困难的一次性安置职工社会保险补贴问题。逐步提高防护林造林投资中央补助标准,加强“三北”、沿海、长江等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抓紧编制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规划,扩大石漠化综合治理实施范围,开展沙化土地封禁保护补助试点。构建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启动区域性重点生态工程。适当扩大林木良种和造林补贴规模,完善森林抚育补贴政策。完善林权抵押贷款管理办法,增加贷款贴息规模。探索国家级公益林赎买机制。支持发展木本粮油、林下经济、森林旅游、竹藤等林产业。鼓励企业等社会力量运用产业化方式开展防沙治沙。扩大退牧还草工程实施范围,支持草原围栏、饲草基地、牲畜棚圈建设和重度退化草原改良。加强牧区半牧区草原监理工作。继续开展渔业增殖放流。加大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实施力度,加快坡耕地整治步伐,推进清洁小流域建设,强化水土流失监测预报和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督管理。把农村环境整治作为环保工作的重点,完善以奖促治政策,逐步推行城乡同治。推进农业清洁生产,引导农民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加强农村沼气工程和小水电代燃料生态保护工程建设,加快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和农村污水、垃圾处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六、提高市场流通效率,切实保障农产品稳定均衡供给 21.加强农产品流通设施建设。统筹规划全国农产品流通设施布局,加快完善覆盖城乡的农产品流通网络。推进全国性、区域性骨干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和改造,重点支持交易场所、电子结算、信息处理、检验检测等设施建设。把农产品批发市场、城市社区菜市场、乡镇集贸市场建设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建设规划,研究制定支持农产品加工流通设施建设的用地政策。鼓励有条件的地方通过投资入股、产权置换、公建配套、回购回租等方式,建设一批非营利性农产品批发、零售市场。继续推进粮棉油糖等大宗农产品仓储物流设施建设,支持拥有全国性经营网络的供销合作社和邮政物流、粮食流通、大型商贸企业等参与农产品批发市场、仓储物流体系的建设经营。加快发展鲜活农产品连锁配送物流中心,支持建立一体化冷链物流体系。继续加强农村公路建设和管护。扶持产地农产品收集、加工、包装、贮存等配套设施建设,重点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初加工和贮藏设施予以补助。 22.创新农产品流通方式。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等现代交易方式。探索建立生产与消费有效衔接、灵活多样的农产品产销模式,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大力发展订单农业,推进生产者与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超市、宾馆饭店、学校和企业食堂等直接对接,支持生产基地、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城市社区增加直供直销网点,形成稳定的农产品供求关系。扶持供销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发展联通城乡市场的双向流通网络。开展“南菜北运”、“西果东送”现代流通综合试点。开展农村商务信息服务,举办多形式、多层次的农产品展销活动,培育具有全国性和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展会品牌。充分发挥农产品期货市场引导生产、规避风险的积极作用。免除蔬菜批发和零售环节增值税,开展农产品进项税额核定扣除试点,落实和完善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清理和降低农产品批发市场、城市社区菜市场、乡镇集贸市场和超市的收费。 23.完善农产品市场调控。准确把握国内外农产品市场变化,采取有针对性的调控措施,确保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市场稳定,保持价格合理水平。稳步提高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适时启动玉米、大豆、油菜籽、棉花、食糖等临时收储,健全粮棉油糖等农产品储备制度。抓紧完善鲜活农产品市场调控办法,健全生猪市场价格调控预案,探索建立主要蔬菜品种价格稳定机制。加强国内外农产品市场监测预警,综合运用进出口、吞吐调剂等手段,稳定国内农产品市场。完善农产品进口关税配额管理,严厉打击走私违法行为。抓紧建立全国性、区域性农产品信息共享平台,加强农业统计调查和预测分析,提高对农业生产大县的统计调查能力,推行重大信息及时披露和权威发布制度,防止各类虚假信息影响产业发展、损害农民利益。 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始终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不断加强和改善对农业农村工作的领导,切实把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努力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三农”的良好氛围。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促进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增加农村文化服务总量,缩小城乡文化发展差距。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切实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认真落实《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推进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完善农村基层自治机制,健全农村法制,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确保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路桥区疫情期间二十五条惠企政策(路桥最新疫情通报)

路桥区疫情期间二十五条惠企政策一、加大对企业的要素成本支持降低小微企业用电用水用气成本。除用电价格、管道天然气价格执行省规定的优惠政策外,用水价格、液化天然气价格均下浮10%,期限3个月。减免中小企业房租。对承租国有资产类经营用房的中小企业,免收3个月房租。扶持各类园区内企业。对国有主体开发的小微企业园、科技企业孵化器、电商园、文创园、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等各类载体,疫情期间为承租的中小企业减免租金。二、加大对企业的金融支持保障全区信贷规模稳定增长。鼓励各银行机构加大金融支持,积极评估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及时调整工作目标,确保路桥区2020年信贷总量特别是制造业贷款稳定增长。2020年,力争全区信贷增量不低于100亿元,小微企业贷款增量不低于50亿元,信用贷款增速不低于5%。全面提升金融服务效率。鼓励各银行机构把疫情防控期间审查审批绿色通道政策系统化、制度化,主动落实“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间”要求,开辟绿色办理通道,简化信贷审批流程,缩短业务办理时间,减化贷款担保设置,切实提高信贷审批效率。要大力推广金融科技,全面优化线上金融服务。同时鼓励各银行针对疫情企业单列信贷计划,提供专项额度保障。鼓励各保险公司及保险中介公司针对疫情影响企业开辟保险服务“绿色通道”,启动特案预赔服务,形成线上办保、线上定损、线上理赔等全流程保险服务模式,为企业及其员工在疫情期间安全生产提供针对性强、保障度高的保险产品。确保对重点领域加大金融支持。优先做好“三必须、一重要”企业和重点工程的金融保障。鼓励各银行、保险、证券、期货机构优先配置金融资源,加强分类指导,对全区重点农业、工业、服务业企业、外贸企业和重点工程指定联系领导,配备服务专员,实施“一对一”服务,密切跟踪生产动态和资金需求情况,制定专项金融服务方案,优先办理专项贷款和无还本续贷,给予特别利率优惠和保费优惠,并积极帮助企业对接股权融资、发债、期货衍生品等。确保受困企业平稳恢复经营。金融机构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物流运输、文化旅游等行业,以及有发展前景但暂时受困的企业,不得采取“抽贷、断贷、压贷”等措施,对到期贷款采取稳妥的续贷政策安排,最大限度减低疫情对企业经营的冲击。对因疫情影响未能及时还款的企业,银行机构要合理调整逾期信用记录报送,经征信系统接入机构认定,相关逾期贷款可以不作逾期记录报送,已经报送的予以调整。切实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鼓励各银行机构通过“降低小微企业贷款利率、降低贷款周转成本、降低资金来源成本、降低中间环节成本、降低抵押担保成本、降低运营管理成本”主动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确保2020年全区贷款利率比去年进一步下降,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利率下降0.5个百分点以上。各金融机构要主动对接市信保基金,做好涉及防疫物资生产、销售、运输企业的融资担保服务,免收担保费,对受疫情影响严重的小微企业减免部分担保费等政策支持。切实降低化解重大金融风险。对出现暂时流动性困难的上市公司以及大型民营企业等,用好债券融资支持工具、纾困基金等各类政策工具,开展“股、债、贷”综合帮扶,防范化解大型民营企业流动性风险、上市公司股权质押风险和困难企业资金链担保链风险。三、加大对企业的税费支持实行部分增值税减免。对纳税人提供公共交通运输服务、生活服务,以及为居民提供必需生活物资快递收派服务取得的收入,免征增值税。自2020年3月1日至5月31日,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适用3%征收率的应税销售收入,减按1%征收率征收增值税;适用3%预征率的预缴增值税项目,减按1%预征率预缴增值税。实行部分所得税优惠。企业和个人通过公益性社会组织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等国家机关,捐赠用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现金和物品,允许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全额扣除。实行阶段性减免社会保险费。对中小微企业免征2020年2月份至6月份、对大型企业等其他参保单位减半征收2月份至4月份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保险的单位缴费;对企业减半征收2月份至6月份基本医疗保险的单位缴费。以单位方式参保的个体工商户,参照中小微企业执行;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民办非企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各类社会组织参照大型企业执行。实行缓缴社会保险费。受疫情影响生产经营出现严重困难,无力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企业,可申请缓缴社会保险费,缓缴期限原则上不超过6个月,缓缴期间免收滞纳金。扶持农业、渔业生产。对因疫情影响导致生产成本提高、产品滞销、生产经营困难的种养殖企业给予补助。对疫情期间收储加工蔬菜、家禽、水产品等本地农产品的涉农企业给予财政贴息扶持。在疫情防控期间,对因疫情防控需要而未出海的渔船,视作正常生产作业积极争取国家补助。四、加大对企业的外贸出口支持积极协助办理不可抗力证明。受疫情影响导致无法如期履行或不能履行国际贸易合同的,区商务部门要积极帮助企业向中国贸促会申请办理不可抗力相关的事实性证明。降低企业出口成本。提高出口企业投保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的保费补贴标准,提高保险覆盖面,做到应保尽保,对出口额2000万元及以上的企业给予保费90%的补助。对外贸企业因疫情影响取消境内外参展的,给予展位损失费50%的补助。五、加大对企业的用工保障支持实施政府包车接返和车票补助。对非高风险的、人员相对集中的劳务输出地,在防疫措施到位的前提下,集中组织企业员工接返工作,对自行返路来路员工发放交通补贴。3月15日前,对包车和包动车车厢所产生的费用给予全额补助;包机所产生的费用,由财政按照机票费用的三分之二给予补助和支持。2月17日至3月15日,通过铁路、客运汽车方式自行来路的企业新老员工,车票费用给予全额补助,其中列车车票补贴按不超过二等座标准;通过乘飞机自行来路的企业新老员工,按机票费用的三分之二给予补助和支持;对于自驾返路的员工,可参照同地区铁路列车标准给予补助,无铁路列车的,参照客运汽车标准给予补助。实行新员工就业补助。对我区民营企业及民办非企业单位,招用在台州市内初次就业的员工并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依法参加社会保险并连续履行合同3个月以上的,由区财政给予该员工2000元的一次性补助。吸引大学生到路桥就业。政策执行期间,到路桥区非公企业初次就业的毕业3年内高校毕业生,就业补贴在原来基础上上浮20%。其中,硕士研究生学历学位及以上的毕业生每人720元/月,取得本科学历或取得技师证书的毕业生每人540元/月,对大专毕业或取得高级技工证书的每人420元/月。支持企业开展员工技能提升。企业组织职工开展在岗培训,培训补贴从现行标准的70%提升为90%。企业新录用人员岗前技能培训取得培训合格证书的,补贴标准由每人300元提高到每人500元。对在停工期间组织职工参加的线上培训机构开展的职业技能培训,经区人力社保部门认定,纳入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专项资金补贴范围。加大人力资源中介机构就业创业服务补助。人力资源中介机构等市场主体为我区民营企业一次引进员工5人以上,并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依法缴纳社会保险且实际在企业履行合同3个月以上的,补贴标准提高至每人800元;一次引进20人以上的,补贴标准提高至每人1300元,补助由财政负责。鼓励人力资源中介机构在台州市外人力资源丰富的地区设立“劳务协作联络站”,经区人力社保部门认定的,按照为我区民营企业引进员工的数量进行补助,每个“劳务协作联络站”最高补助10万元,补助由财政负责。给予劳务合作补助。强化与劳务输出大省对接,鼓励各镇签订对接点劳务合作协议,对一次性介绍20人以上省外人员来路桥就业的省外主体按300元每人给予一次性补助。落实台州市“务工无忧”保险方案。为路桥区行政区域范围内外来务工人员提供每人最高50万元的防疫风险保障,保险期限为1年,保费由财政负责。六、全力优化政府服务深入开展“三服务”活动。要把疫情防控、企业复工复产、项目建设与深化“三服务”有机结合起来,高度重视做好走访联系服务企业工作,建立贯穿问题“收集、交办、会商、督查、反馈、回访”全过程的完整服务闭环,全力破解企业疫情防控、复工复产等方面遇到的关键问题、高频问题、疑难问题,以超常规的举措最大限度减少疫情的冲击影响,精准高效地把服务落到企业急需处。实施审批绿色通道。纵深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2020年6月底前需开工的一般企业投资项目,立项、规划许可、施工许可、环评、能评等审批事项可以依法依规实行承诺制,施工图事前审查改为事后审查,建设单位出具符合有关法律和强制性标准要求的书面承诺后,相关部门可以直接出具批文或者作出行政许可决定。对生产疫情防控所需物资的新上投资建设项目,开辟优先审批、限时办结、费用减免的绿色通道。本意见自2020年2月12日起施行,原则上疫情解除后自动失效,由区委、区政府负责解释,具体解释工作由各责任部门承担。本意见实施后,中央、省、市出台相关支持政策,路桥区遵照执行。

粮食部门下岗职工有什么新的政策

对符合条件的职工解除劳动关系,给予经济补偿金。经济补偿金的工资计算标准,按单位正常生产(工作)情况下职工解除劳动合同前12个月的月平均工资计算。其中,职工月平均工资低于本企业月平均工资的,按本企业月平均工资计发,且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在中国,一直以来都是粮食大国,因为我国是人口大国,需要许多的粮食供应。在现实生活中,经常出现国有粮食企业进行改制,那么,对于职工来说他们比较关心自己以后的生活。对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职工,经原企业与职工双方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关系时可将经济补偿金转为一次性缴纳养老保险费、医疗保险费以及一次性计发生活费,不足部分由原企业与职工协商解决。一次性缴纳的养老保险费,以所在地级以上市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及年递增5%的幅度为缴费基数,按距法定退休年龄前的年限和缴费时的费率计算。一次性缴纳的医疗保险费,按所在地级以上市的规定执行。一次性计发的生活费,按不低于所在地失业保险金月标准和距法定退休年龄前的月数计算。离岗退养人员安置。1、改制前原已办理离岗退养人员名。2、对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职工,经企业与职工协商一致,办理离岗退养的职工名。离岗退养期间,企业依法发放生活费,企业和离岗退养人员依法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达到退休年龄后企业为离岗退养人员向社保经办机构申请养老保险待遇(其中省属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的,其内退人员符合国家规定的生活费万元,社会保险费万元,共万元,可从国有净资产中支付)。法律依据《劳动法》改制企业(以改制为非国有法人控股企业,即在企业的全部资本中国家资本、股本所占比例等于或小于50%的企业为例)、省府办公厅《转发省劳动保障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国有企业改制职工分流安置工作意见的通知》等文件的规定,对符合条件的职工解除劳动关系,给予经济补偿金。《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对解除劳动关系的职工支付经济补偿金。经济补偿金按职工在本单位工作年限,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经济补偿金的工资计算标准,按单位正常生产(工作)情况下职工解除劳动合同前12个月的月平均工资计算。其中,职工月平均工资低于本企业月平均工资的,按本企业月平均工资计发,且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职工月平均工资或企业月平均工资高于单位所在地上年度城镇职工月平均工资3倍的,按单位所在地上年度城镇职工月平均工资3倍的标准计发。

规上企业有什么优惠政策

规上企业优惠政策:对申报并纳入规上限上统计单位名录库的企业,给予 一次性补助。对符合相关文件规定的在库三年以内的规上工业企业给予奖励。对营业收入 超过五千万的规上限上服务业企业,年营业收入连续两年增长,且较上一年增长百分之二十以上的,按其当年新增营业收入额的百分之零点一给予奖励。法律另有其他规定的,应当依照其规定。1.“小升规”企业纳税有困难的,经地税部门审核批准,三年内给予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优惠,第一年减按应纳税款的30%征收,第二年减按50%征收,第三年减按70%征收;2.支持和引导“小升规”企业申请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经认定后的“小升规”企业享受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3.对“小升规”首次上规企业,经地税部门审核批准,水利建设基金当年减半征收,如当年已缴纳的,次年减半征收;4.“小升规”企业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单位缴纳部分享受3年政策优惠期,即允许其首次上规模后3年内单位缴费比例实行临时性下浮,每年下浮幅度相当于企业缴费统筹部分1个月的额度,在每年6月份减征;5.“小升规”企业首次上规奖励,其中市级财政奖励2万元,鼓励各县(市)区给予配套奖励;6.各县(市)区以“小升规”企业上一年度缴纳的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等实缴税款为基数,在3年内对实缴税款地方财政新增部分给予适当补助或奖励;7.对符合产业转型升级方向,依法办理就业登记、参加社会保险并连续2年履行缴费义务且劳动关系稳定、积极采取措施开展稳定就业工作,申报年度终止或解除劳动关系人数(不包括因退休、死亡、入伍、升学原因)少于单位当年度平均参保人数1.5%的“小升规”企业,给予稳定就业失业保险补贴,补贴期限最长不超过3年,补贴额度为申报年度企业失业保险单位实际缴费部分的50%。一、政策内容对新纳入规模以上统计的工业企业给予最高60万元奖励,其中,第一年奖励20万,第二年、第三年主营业务收入保持在2000万元以上的,再分别奖励20万元。二、主要变化与之前相比,新增规上企业奖励条件主要有两点变化:一是奖励金额由50万调整为最高60万。二是拨付方式由原来的一次性拨付调整为分3年拨付。如果企业在入规年度获得20万元或连续两年累计获得40万后退规,再返规上则不予奖励。三、兑现方式该政策将继续采用“免申即享”的兑现方式,不需要企业申报,由省直相关部门大数据确定企业是否符合奖励条件,最大程度减轻企业的申报负担。四、奖励条件此项政策面向我省新纳入规模以上统计的企业,入规有3个条件:一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二是隶属工业,三是年主营业务收入超过2000万元。企业纳入规模以上统计后,严格依法履行填报义务,具有良好的信用记录,且之前未领取过新增规上奖励政策资金,就可以获得这一奖励。兑现过程不需要企业主动投入任何的人力物力和精力。在审核过程中如果遇到问题,会联系企业核实,并主动告知结果。通过大数据审核的企业,等待当地工信部门通知即可领取资金。如果第二年、第三年仍满足上述条件,则分别可以在第二年、第三年2次领取各20万元的奖励资金。关于贴息政策,该负责人表示,此次推动工业振兴政策是对之前的政策做了一个统筹,有几项不再执行的政策,包括流贷贴息。近几年兑现的流贷贴息政策,依据最早是2016年出台的2个文件,当时是发现省内已经有资金脱实向虚的倾向,有很多制造业企业反映融资难、融资贵,流动资金紧张,针对发现的问题,制定了这个政策。“十三五”以来,国家和我省围绕减税降费、降成本、减轻企业负担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政策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据我们掌握的情况,制造业之前面临的问题得到了有效缓解和改善。所以此项政策不再执行了。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第二十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完善扶持政策,加强指导服务,支持农民、返乡入乡人员在乡村创业创新,促进乡村产业发展和农民就业。第二十一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有利于农民收入稳定增长的机制,鼓励支持农民拓宽增收渠道,促进农民增加收入。国家采取措施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为本集体成员提供生产生活服务,保障成员从集体经营收入中获得收益分配的权利。国家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涉农企业、电子商务企业、农业专业化社会化服务组织等以多种方式与农民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共享全产业链增值收益。

中国农业项目政策优惠有哪些?

具体如下:1、种粮大户直补政策;2、农资综合补贴政策;3、良种补贴政策;4、农机购置补贴政策;5、农机报废更新补贴试点政策;6、新增农业经营主体倾斜政策;7、小麦、水稻最低收购价政策;8、产粮(油)大县奖励政策;9、生猪大县奖励政策;10、农产品目标价格政策;11、农业防灾减灾政策、12、推进粮棉油糖高产政策;13、菜果茶标准化创建支持政策。

最新出台的下岗职工退休年龄都有哪些新政策?

法律主观:退休年龄 的最新政策是国家法定的企业职工退休年龄是男年满60周岁,女工人年满5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从事井下、高温、高空、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其他有害身体健康工作的,退休年龄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45周岁,因病或非因工致残,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退休年龄为男年满50周岁,女年满45周岁。 退休年龄即: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和党政机关、群众团体的工人: 退休年龄政策1、男年满六十周岁,女年满五十周岁,并且连续 工龄 满十年的; 退休年龄政策2、男年满五十五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其他有害身体健康的工作; 退休年龄政策3、男年满五十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应当准予退休。 据戴*龙介绍,完善 养老金 缴纳年限等措施,“比如养老金交30年,就可以获得养老金了。那今后30年不行,可能要交35年。现在60岁退休了,将来可能63岁退休。” 对于中长期养老金收支平衡的压力,戴*龙强调,退休年龄政策只要完善养老制度,社会养老收支平衡是能够做到的。 退休年龄规定,下列几种情况可以办理退休: 1、男性干部、工人年满6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女工人年满50周岁,连续工龄或工作年限满10年。 2、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繁重体力劳动和其他有害健康工种的职工,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45周岁,连续的工龄或工作年限满10年。 3、男年满50周岁,女年满45周岁,连续工龄或工作年限满10年的,经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职工。 4、退休年龄政策规定因工致残,经医院证明(工人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工作能力的。2015年退休年龄政策根据《 工伤保险条例 》(自2004年1月1日起施行)规定,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保留 劳动关系 ,退出工作岗位,按月享受伤残津贴;退休年龄政策规定 工伤 职工达到退休年龄并办理退休手续后,停发伤残津贴,享受基本 养老保险 待遇。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低于伤残津贴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法律客观:导读:法定退休年龄是指1978年5月2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原则批准,现在仍然有效的《国务院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和《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国发【1978】104号)文件所规定的退休年龄。2012年7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障研究所所长何平提出,我国应逐步延长退休年龄,建议到2045年不论男女,退休年龄均为65岁。当前国家关于退休年龄规定:国家法定的企业职工退休年龄是男职工年满6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女职工年满50周岁。对于从事井下、高温等繁重体力劳动或其他有害身体健康工作的职工,规定退休年龄是男职工年满55周岁,女职工年满45周岁,因病或非因工致残,规定退休年龄为男职工年满50周岁,女职工年满45周岁。但是,人社部的负责人表示说,推迟退休年龄是必然趋势。目前国家确实对“延迟退休年龄”进行了研究,但这并不代表现行实施的退休年龄的规定将被更改。究竟怎么调、调整到多少,会考虑经济社会的总体变化。而目前中国社会的实际退休年龄在53岁左右,很多地方出现提前退休的情况。随着中国社会结构的变化,很多人预测将来的退休年龄肯定会往后延迟,把退休年龄提高至65岁甚至更晚。刚刚十多个省发布的工资指导线,很多都在上调,这也可能对调整退休年龄有一定的影响。关于改革退休年龄涉及每位职工的切身利益。不同群体的意见往往很不一致。很多临近退休年龄的干部,有很大一部分认为可以适当考虑延长退休年龄,特别是职位、职称高的。一线工人则多数认同目前的退休年龄规定,有的人甚至希望早点退休。因为他们的工作性质和环境各方面有很大的不同。退休年龄延迟的问题不仅关系经济发展,更关乎社会公平。有时候,对某个群体的特殊照顾,可能引起其他群体不满。这就要求政策制定者,一定要谨慎制定。并广泛听取社会各方的意见,民主决策。制定出大部分人都认可的、适合社会发展的退休年龄。

老国企下岗职工新政策

1、税收减免政策。下岗职工从事社区居民服务业,符合规定免税项目范围的。2、工商登记优惠政策。下岗职工申请从事个体经营或开办私营企业的,在开业一年内,减免工商管理行政性收费;下岗职工从事社区居民服务业的,三年内可免收工商管理行政性收费等。3、行政性收费优惠政策。下岗职工从事社区居民服务业的,3年内可免收行政性收费。国企下岗职工退休年龄是多少岁国企下岗职工社保养老金新政策 根据国家养老保险相关政策的规定,参保人员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养老保险缴费满十五年以上的,可以享受按月领取养老金待遇。灵活就业参保人员退休年龄为男职工60岁,女职工55岁。其中原为国有或集体企业正式职工的女职工,其退休年龄可根据本人自愿,选择50岁或55岁退休。国家现行相关政策规定,40、50下岗失业人员符合条件者可享受社会保险补贴政策,具体业务办理机构为市劳动就业局。新政策还规定只要还没有达到退休年龄的,就可以购买养老保险,一次性补缴一部分钱,以后按年缴费至退休,缴满15年,以后就可以享受退休金。下岗职工享受养老保险的新政策如下:(一)基本养老保险关系不在户籍所在地,而在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所在地累计缴费年限满10年的,在该地办理待遇领取手续,享受当地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二)基本养老保险关系不在户籍所在地,且在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所在地累计缴费年限不满10年的,将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回上一个缴费年限满10年的原参保地办理待遇领取手续,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三)基本养老保险关系不在户籍所在地,且在每个参保地的累计缴费年限均不满10年的,将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及相应资金归集到户籍所在地,由户籍所在地按规定办理待遇领取手续,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国企下岗职工退休年年龄政策的改动对个人来说可能是非常消极的,又需要继续奋斗更多的年限,但其实调整可能是因为人口老龄化导致的,如果不这样的话很可能会出现社会混乱,国企下岗职工退休年龄大家也已经了解,希望大家都能够理解政策的改动。法律依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的决议第二条 工人退休以后,每月按下列标准发给退休费,直至去世为止。(一)符合第一条第(一)、(二)、(三)项条件,抗日战争时期参加革命工作的,按本人标准工资的百分之九十发给。解放战争时期参加革命工作的,按本人标准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发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参加革命工作,连续工龄满二十年的,按本人标准工资百分之七十五发给;连续工龄满十五年不满二十年的,按本人标准工资的百分之七十发给;连续工龄满十年不满十五年的,按本人标准工资的百分之六十发给。退休费低于二十五元的,按二十五元发给。(二)符合第一条第(四)项条件,饮食起居需要人扶助的,按本人标准工资的百分之九十发给,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发给一定数额的护理费,护理费标准,一般不得超过一个普通工人的工资;饮食起居不需要人扶助的,按本人标准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发给。同时具备两项以上的退休条件, 应按最高的标准发给。 退休费低于三十五元的,按三十五元发给。

下岗职工2022退休政策

下岗职工2022退休政策如下:1、男职工年满6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女工人年满50周岁,连续工龄或工作年限满10年。2、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繁重体力劳动和其他有害健康工种的职工,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45周岁,连续工龄或工作年限满10年。3、男年满50周岁,女年满45周岁,连续工龄或工作年限满10年的,经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职工。4、因工致残,经医院证明工人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工作能力的。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按月享受伤残津贴。退休待遇1、按年平均值计算,在一定的退休金基数上,对超过规定领取退休金年限的工作年数,每年增发平均数的退休金。如日本规定工作满20年,发给基数为40%的退休金,超过20年的,每年增加1.5%,最多不超过70%,即最高工作年限为40年。2、按年递增值计算,将工作年限分为若干年段,退休金按年段逐段递增,以鼓励公务人员长期留任。如美国规定,工作第一个五年,每年退休金按一生中连续三年的最高年工资平均数的1.5%计算,工作第二个五年,每年按1.75%计算,工作10年以上的年数,每年按2%计算。但最高不得超过基本工资的80%,即最高工作年限为42年。

最新的农业政策有哪些

具体如下:1、种粮大户直补政策;2、农资综合补贴政策;3、良种补贴政策;4、农机购置补贴政策;5、农机报废更新补贴试点政策;6、新增农业经营主体倾斜政策;7、小麦、水稻最低收购价政策;8、产粮(油)大县奖励政策;9、生猪大县奖励政策;10、农产品目标价格政策;11、农业防灾减灾政策、12、推进粮棉油糖高产政策;13、菜果茶标准化创建支持政策。

下岗职工医保政策

下岗职工医保政策如下:1、失业保险金:失业保险金的领取条件包括以下两条:一是失业保险累计缴费时间满1年不满5年的,失业人员最多可以领取12个月的失业保险金;二是累计缴费时间满5年不满10年的,失业人员最多可以领取18个月的失业保险金;2、医疗保险:失业人员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可以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享受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待遇,所缴纳的医疗保险费用从失业保险基金中支付,个人只需要缴纳医保费的2/3即可享受医保待遇。下岗职工申请医保的线下流程如下:1、准备相关材料,包括身份证、户口册、失业证(下岗证)等;2、到当地医疗保险所开账户的银行开办一个医疗保险专用缴费卡;3、带着自己的身份证件和户口本以及开具的银行缴费卡等材料,在当地社保局指定的日期到所属的医保局办理医疗保险参保手续,并打印一份缴费通知单,当地的医保局就会通过办理医保缴费卡的银行来代扣下岗职工的医疗保险费;4、新办理医疗保险参保手续的灵活就业人员,应当在参保的当月20日之前,携带医疗保险专用的缴费卡,按照之前开具的缴费通知单的要求到开卡银行办理组合缴费手续;5、第一次参保的下岗职工应当按照规定的时间到其所属的医保局去领取属于自己的医保卡和就医手册。综上所述,以上流程可能存在差异,建议咨询当地相关部门或机构以获取准确的信息。【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二十三条 职工应当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按照国家规定共同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由个人按照国家规定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

企业破产下岗工人退休新政策

企业破产下岗工人退休新政策主要包括:1、在企业破产下岗工人到达法定退休年龄时,可以由社会保险局提供退休保障,其中包括帮助单位补充职工年金、补贴退休费用等;2、社会就业服务机构将负责建立企业破产下岗工人的集中就业档案,并为他们提供就业指导和就业支持;3、企业破产下岗工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可以申请退休,但在社会就业服务机构配合下,他们可以继续就业,在就业期内,可以得到退休补贴。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发放规定:1、下岗职工(男、女)工龄达到30年以上,全日制毕业包分配的大学本科生工龄26年以上、专科27年、研究生25年以上的,每月领取600元左右的基本生活费,达到“提前准退休”年龄段后,本人可以自行选择退休,或选择不退休;2、若本人选择提前退休的,停止发放基本生活费,按其退休工资发放;3、若本人愿意拿基本生活费的,直到正式退休,基本生活费自行停止。综上所述,企业破产下岗工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他们可以像社会保险局补充职业年金、补贴退休费用等必要的财务支持。另外,中国政府还规定在社会就业服务机构的协助下,企业破产下岗员工可以继续就业,即使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也可以获得一定的退休补贴,且就业收入不受限制。【法律依据】:《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第一条 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和党政机关、群众团体的工人,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应该退休。(一)男年满六十周岁,女年满五十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二)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者其他有害身体健康的工作,男年满五十五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本项规定也适用于工作条件与工人相同的基层干部。(三)男年满五十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四)因工致残,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

国家对下岗职工有哪些政策

国家对下岗职工有哪些政策 1、岗失业员办理《再业优惠证》需要条件 答:劳龄内本市行政区域内具劳能力并再业愿望列员:企业岗职工;企业失业员;企业关闭破产需要安置员;享受低保障并且失业其城镇失业员 2、企业岗职工何办理《再业优惠证》 答:需持二寸近期彩色照片4张身份证影印件申请本所单位由单位统劳社保障部门办理或者岗职工持企业经劳保障部门稽核认证《企业岗职工身份认定表》及述材料本户籍所社群办理 3、企业失业员何办理《再业优惠证》 答:(1)档案存放业部门失业员:需持二寸近期彩色照片4张、身份证影印件、《存档手册》、《失业业登入证》、《终止解除劳合同证明书》、申请业部门办理 (2)档案存市才市场失业员:凭才市场具《原企业职工身份证明》、《失业业登入证》、二寸近期彩色照片4张、身份证影印件、申请本户籍所社群办理 (3)由于企业或原档案未存放业部门失业员:需持本档案、《失业业登入证》、《终止解除劳合同证明书》、二寸近期彩色照片4张、身份证影印件、申请户籍所社群办理 4、企业关闭破产需要安置员何办理《再业优惠证》 答:需持二寸近期彩色照片4张、身份影印件、申请原单位主管部门具《关闭破产企业职工身份认定表》按企业失业员办证渠道办理 5、再业优惠政策与失业救济金、低保障待遇政策关系 答:岗失业员办理《再业优惠证》没实现再业继续享受失业救济金、低保障待遇;实现再业停发或减发失业救济金、低保障待遇 6、岗失业员事体经营享受优惠政策范围哪些 答:岗失业员事体经营除家限制行业(包括建筑业、娱乐业及广告业、桑拿、 *** 、中国吧等)外自工商部门批准其经营起3内免交关登记类、证照类管理类各种行政事业性收费 7、岗失业员事体经营享受免税专案哪些 答:岗失业员事体经营(家限制行业除外)经劳保障部门认定税务机关稽核自领取税务登记证起3内免证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所税 8、岗职工照顾 答:根据《共央、务院关于切实做企业岗职工基本再业工作通知》要求岗职工应减免杂费同1998劳社保障部、家经济贸易委员、财政部、教育部、家统计局、华全总工联合发《关于加强企业岗职工管理再业服务建设关问题通知》再重申特别困难岗职工减免杂费由企业、街道同劳社保障部门再业难度较且困难岗职工逐列名单列入名单岗职工经企业、街道具证明校审定减免定比例杂费具体减免比例由各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9、哪些职工哪种情况企业能安排其岗 答:根据1998劳社保障部、家经济贸易委员、财政部、教育部、家统计局、华全总工联合发《关于加强企业岗职工管理再业服务建设关问题通知》规定产任务企业般安排列员岗:配偶已经岗;离异或丧偶抚养未者;省(部)级劳模范;烈士遗属;现役军配偶;残疾;省、自治区、直辖市民 *** 确定其职工 10、岗职工应享受哪些社保险 答:包括养保险、疾病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育保险等 11、企业职工岗失业保险关系处理 答:根据家关规定岗职工进入本企业再业服务由负责其缴纳失业保险费;岗职工其单位录用由该用单位继续缴纳失业保险费缴费比例按统规定执行 12、企业职工岗医疗保险关系处理 答:职工医疗保险费未实行社统筹进入企业再业服务岗职工由按企业原规定发放医疗费病由企业按原规定办办理实行医疗保险统筹进入再业服务岗职工医疗保险费规定缴费基数按照医疗保险办规定比例缴费并记入账户医疗保险待遇按统规定执行 13、企业职工岗所住福利房处理 答:按照19986月发《共央、务院关于切实做企业岗职工基本保障再业工作通知》精神岗职工流安置再业原企业住房已按房改政策购买应根据关规定明确原企业产权关系;未购买继续使用租金标准按 *** 规定执行 14、工具备条件办理退休手续 答:(1)、男满六十周岁满五十周岁连续工龄满十(退休) (2)、事井、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或者其害身体健康工作男满五十五周岁满四十五周岁连续工龄满十(特殊工种提前退休) (3)、男满五十周岁满四十五周岁连续工龄满十由医院证明并经劳鉴定委员确认完全丧失劳能力(病退) (4)、工致残由医院证明并经劳鉴定委员确认完全丧失劳能力(病退) 15、工超退休龄仍继续工作其连续工龄何计算 答:198111月7务院发[1981]164号《关于严格执行工退休、退职暂行办通知》规定:凡符合退休、退职条件应员退休、退职产确需要必须缓退要经级主管部门批准没经批准超退休龄继续工作间计算连续工龄 16、关于临工本单位工作期间录用期工工龄何计算 答:劳部工资局[64]劳薪字第344号《关于临工录用期工工龄计算问题覆函》:临工单位临工连续工作间与录用期工工作间合并计算连续工龄 17、何办理退休手续 答:由单位(企业或主管部门)劳资员带拟审批退休员档案劳保障部门进行认定审批 (1)、单位公示要按退休、事井、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毒害身体健康工种提前退休、病退休、工伤退休退职等同类别进行别公示 (2)、公示期满单位要填写《公示退休名册》、《退休审批表》经劳保障部门审批办理保险部门申请办理养金等手续 18、病退基本条件 答:45周岁男50周岁丧失劳能力职工提申请病退 19、办理病退需要哪些材料 答:身份证、区级医院诊断书、照片3张 20、申请病退职工进行体检 答:参加市级保险职工由市劳社保障局统组织体检参加省级保险职工由省劳社保障局统组织体检 21、病退所需费用少 答:1、劳鉴定费参加市级养保险需要交180元;参加省级养保险交200元 2、体检费医院收依据(吉劳社财字[2005]18号)档案 22、工伤办理 答:工伤认定工伤待遇依据《工伤保险条例》即华民共务院令第(375号)关办理程式及具体办理办请咨询市劳社保障局工伤保险处 电:5679952 厅:7602240 23、事委托中国参加仲裁 答:事委托至二名律师或者其中国仲裁委托参加仲裁必须向仲裁委员提交委托签名或盖章委托书委托书应明确委托事项许可权 24、仲裁适用范围何规定 答:适用于华民共境内企业与职工发劳争议 25、家机关、事业单位、社团体与本单位工间发劳争议何处理 答:包括家机关、事业单位、社团体依确立劳关系固定工、合同制工、临工发劳争议劳争议仲裁委员申请劳争议仲裁 26、劳争议仲裁效 答:提仲裁要求应自劳争议起60内向劳争议仲裁委员提书面申请 27、劳争议受理范围哪些 答:1、企业除、除名、辞退职工职工辞职自离职发劳争议; 2、执行家关工资、保险、福利、培训、劳保护规定发争议; 3、履行劳合同发争议; 4、认定效劳合同特定条件订立劳合同、职工流、用单位裁减员、经济补偿赔偿发劳争议 28、申请劳仲裁何交纳费用 答:申诉应收《受理通知书》5内预交仲裁受理费处理费 29、事何提劳争议仲裁申述 答:事向仲裁委员申诉仲裁应提交申诉书并按照诉数提交副本 30、哪些办再业优惠证 答:1、企业岗职工; 2、企业失业员; 3、企业关闭破产需要安置员; 4、享受低保障并且失业1城镇其失业员 31、办理优惠证都需要手续 答:1、申办持居民身份证影印件4张2寸近期免冠照片解除劳合同书所社群劳社保障服务站提明确详实再业向内容书面申请 2、经社群劳社保障服务站其表现业状况进行核实并张榜公式符合条件填写《再业优惠证申请表》报所街、镇劳社保障事务所稽核由街、镇劳社保障事务所持证件县级劳社保障部门办理申请手续 32、哪些参加春市基本医疗保险 答:春市行政区域内城镇所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社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及其职职工及退休(职)员都参加医保 33、何办理参保手续 答:申请参保单位参保须持《组织机构程式码证》、《营业执照》原件及影印件医保(或区医保办)登记稽核部办理参保登记手续申购报盘软体单位登记表职工登记表缴费基数核查认定表照片版点阵图按规定录入填写报送 34、参保员发变更何办理 答:参保员增减及变于每月30前区医保办办理变更手续 35、参保职工缴费标准 答:家机关、事业单位、企业按本单位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总额7%缴纳按2%缴纳退休员缴费 36、参保单位缴费间 答:各参保单位必须于每月20前缴费至区医保办账户逾期缴费予停保 37、定点医疗机构定点零售药店何确定? 答:定点医疗机构定点零售药店指经春市劳保障行政部门审查并经春市医疗保险管理局确定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职工提供医疗服务医疗机构提供处外配服务零售药店参保职工自主选择定点医疗机构定点零售药店 38、住院费用何支付 答:参保职工病住院先自付住院起付标准部住院押金再进入统筹基金职工共付段住院起付标准按医院级别别:全市职工平均工资基数省及省级综合医疗机构13%;市级10%;社群卫服务指导及卫服务站7%度内住院起付第住院支付起付标准基础逐递减25% 39、参保职工自付比例少 答:自付比例起付标准高支付限额统筹基金支付待遇要承担定比例具体:按省及省综合医院市(含省市专科医院汽职工医院)社群卫服务指导及卫服务站别承担15%12%9%退休员基础负担比例减少2% 40、基本医疗保险高支付额度少 答:基本医疗统筹基金额度39008元公务员补助4万元(仅限于缴纳公务员补助费用参保职工)我区尚未实行额救助15万元 41、何理解额医疗救助用途及支付标准 答:额医疗费用救助主要用于解决参保职工患病、重病、疑难病住院医药费超基本医疗保险封顶线医疗费用我市规定按每每50元标准建立额医疗费用救助由承担由单位每1月代收代缴单独列帐单独管理 额医疗费用救助基金支付待遇:基本医疗保险规定高支付限额额医疗救助起点度内住院医疗费现金支付累计超5000元部5001元至10000元补助25%;10001元部补助30%均由额医疗费用救助基金支 42、参保职工医购药 答:1、参保职工定点医院门诊医发医疗费由账户支付账户用完本用现金支付 2、办理住院手续示春市社保障卡居民身份证便医院识别身份定期结算中国诊没携带春市社保障卡3内保障卡身份证交院查验否则住院所发费用由承担 3、参保职工定点药店购药购处药须持定点医院医具处购非处药由定点药店药师提药单进行稽核购药 43、参保职工何转诊转院 答:患者疾病经诊仍确诊或能诊治患者通医院办理转诊转院手续需转往本定点医院或专科医院由所定点医院医保管理部门填写《转外审批单》需转异治疗经省级定点医院专家诊并由其医保科(办)同意填写《转外审批单》报市医疗保险管理局医药监督部审批未经审批所发费用予核报患者转外(京、沪)治疗起付线1950元自付比例30% 44、参保职工住院医疗费用何计算 答: 1、核报部=(费用总额-自费金额-自理费用-起付线)x(1-承担比例) 2、自负比例=(费用总额-自费金额-自理费用-起付线)x承担比例 3、额费用(超39008元)核销计算公式:1至3万元=(费用总额-自费金额-自理费用)x75%;30001至15万元=(费用总额-自费金额-自理费用)x85% 4、公务员补助=(自理费用+起付线+自负比例)x60% 述自费金额指予核销两类费用自理费用指需承担20%乙类费用自负比例指起付线高支付限额由统筹基金支付医疗费用要承担定比例 45、医保卡丢失办理暂停支付 答:职工医疗账户资金用完IC卡暂停结算医疗费用医疗费用由职工现金支付医疗账户资金补足IC卡恢复使用 46、医保卡丢失何办理挂失 答:职工IC卡丢失、损坏应由本携带身份证市医疗办办理挂失手续补领IC卡及办理挂失造损失由本自负 47、基本医疗保险予支付费用诊疗专案范围 答:1、挂号费、院外诊费、病历工本费等; 2、诊费、检查治疗加中国费、点名手术费、优质优价费、自请特别护士等特需医疗服务; 3、省物价部门规定医疗机构收费专案外其医疗服务费用 48、基本医疗保险账户用于支付哪些医疗费用 答:门诊医发医疗费用;定点零售药店购药费用;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起付标准医疗费用;超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起付标准按规定由负担医疗费用 49、劳合同都包括哪些条款 答:1、劳合同期限;2、工作内容;3、劳保护劳条件;4、劳报酬;5、劳纪律;6、劳合同终止条件;7、违反劳合同责任 劳合同除规定必备条款外事协商决定其内容 50、情况劳者解除劳合同 答:劳者用单位协商致任何情况解除劳合同劳者单解除劳合同应提前30书面形式通知用单位须征求用单位同意用单位应及办理关解除劳合同手续由于劳者违反劳合同关决定给用单位造经济损失劳者应承担赔偿责任劳者提辞职能经济补偿金列情况劳者随通知用单位解除劳合同:1、试用期内;2、用单位暴力、威胁或者非限制身自由手段强迫劳;3、用单位未按照劳合同决定支付劳报酬或者提供劳条件 51、终止解除劳合同应履行手续 答:劳者履行关义务终止、解除劳合同用单位应具终止、解除劳合同证明书作该劳者按规定享受失业保险待遇失业登记、求职登记凭证证明书应写明劳合同期限、终止或者解除期、所担任工作劳者要求用单位证明书客观说明解除劳合同原除外应履行其些相关手续工资、经济补偿金结算工作、业务交接档案社保险关系接转债权债务关系要进行清理等定要向用单位索要终止、解除劳合同证明书 52、用单位实物代替货币支付工资行 答:工资应定货币支付实物及价证卷代替货币支付企业由于经营善导致产品积压支付职工工资产品交给职工卖卖发工资卖发工资种做完全错误 53、企业按支付工资办 答:用单位没理由超规定付薪间未支付劳者工资属故拖欠工资行侵权行劳者向劳保障部门举报劳保障监察部门应责令用单位支付劳者工资并给予定补偿 54、企业应何支付劳者加班加点工资 答:企业定工作间外安排劳者加班加点须向劳者额外支付加班费工作延工作间支付低于150%工资报酬休息加班能安排补休支付低于200%工资报酬定假加班支付低于300%工资报酬 55、使用童工应何处理 答:用单位使用童工由劳保障行政部门按照每使用名童工每月处5000元罚款标准给予处罚使用毒物品作业场所使用童工按照《使用毒物品作业场所劳保护条例》规定罚款幅度或者按照每使用名童工每月处5000元罚款标准重处罚劳保障行政部门并应责令用单位限期童工送原居住交其父母或者其监护所需交通食宿费全部由用单位承担 56、办理劳检需要材料 答:1、营业执照副本原件;2、公章;3、工本费50元;4、度劳检合格证 57、失业登记范围哪些 答:定劳龄内(男:16-60周岁:16-50周岁)劳能力业要求目前没业员 1、满16周岁未能继续升普通初、高毕(肆)业; 2、等专业校、技工校职业毕(肆)业毕业半尚未业普通高校毕业; 3、与用单位终止、解除劳关系员; 4、用单位除、辞退、解聘员; 5、企业破产、关闭、撤消失业员; 6、处于失业状态退役士兵; 7、刑满释放或假释、劳教养期满或提前解除劳教养员; 8、其符合本办规定范围失业员; 58、进行失业登记 答:1、已用单位录用; 2、事体经营或创办企业并领取工商营业执照; 3、其事稳定收入劳并且月收入低于低工资标准; 4、享受基本养保险待遇或企业内部退养; 5、已丧失劳能力; 6、升应征服兵役移居省外、境外; 7、判刑收监执行、劳教养等原能业; 8、领取失业保险金员未按关规定履行相应义务; 9、本终止业要求; 10、其经审查已再处于失业状态员; 59、何办理失业登记 答:1、没业经历失业员携带户口薄、身份证、毕业证照片户口所街道、镇、乡劳保障事务所进行失业登记领取《失业业登入证》 2、业经历员携带户口薄、身份证、毕业证、终止(解除)劳关系证明照片户口所街道、镇、乡劳保障事务所进行失业登记领取《失业业登入证》 3、于户口外春求职员要具户口所劳保障部门其办理外员务工证明、计划育部门签发计划育证明身份证 60、退休员参加社群些 答:退休员参加社群组织展各种文化习、文体娱乐、组织等;社群工作员需每半与退休员见面征求意见提供服务;退休员主与社群工作员沟通提建议要求 61、离退休员何办理社群转移手续 答:离退休员家庭住址发变化需改变社群由转社群填写《社化管理关系转移申请书》交转移携申请书退休员档案卡市退管办办理转移手续市退管办办理转移手续同其填写《社化管理关系转移介绍信》并建立新档案卡转移持加盖市退管办印章介绍信、档案卡转入社群登记转入社群接收档案卡并建立新资讯卡 62、离退休员定居或异居住需办理些手续 答:退休员定居或期异居住由转社群填写《社化管理关系转移申请书》交转移携申请书退休员档案卡市退管办办理转移手续并于每九月三十前异居住公安户籍部门、社群具存证明(带公章经办章)身份证影印件寄市退管办;定居要提供驻外使领馆或公证机构具存证明短期或异探亲超半应社群登记 退休员服刑、劳教、失踪家属要所属社群说明情况档案卡、资讯卡仍其居住所属社群管理 63、离退休员何办理代领养金手续 答:1、退休员身边、行便等原能按领取养金向社群提书面申请; 2、社群根据申请与退休员签订按月代领取养金协议; 3、社群工作员每月凭离退休员本养金社化发放存摺近农业银行储蓄所其领取养金并按送离退休员家 64、离退休员死亡待遇何办理 答:1、离退休员死亡其家属带死亡证明等社群登记; 2、社群填写《病故通知单》由死亡员家属持《病故通知单》等资料送交原单位; 3、单位通知单执盖章并社保部门办理减员及丧葬费、抚恤金领取手续; 4、家属通知单执送社群存档; 5、死亡退休员单位由死亡员直系亲属持社群填写《病故通知书》等资料直接社保部门办理减员及丧葬费、抚恤金领取手续并由社保部门《病故通知单》执签章亲属通知单执送社群存档; 6、死亡离退休员单位且直系亲属高龄、体弱等原行便向社群提申请由社群工作员携带离退休员死亡证明原件、《病故通知单》等资料社保部门办理相关手续; 7、异居住离退休员死亡由直系亲属携带离退休员死亡证明原件市退管办具《病故通知单》再办理待遇领取手续死亡离退休员单位、直系亲属其丧葬费、抚恤金领取资格按《继承》相关规定确 国家对下岗职工有什么政策补贴 申请劳动仲裁或 通过司法途径解决,我国的法律规定劳动合同制工人是从1985年起开始缴费的,各地具体不一,一般是如果当地执行较晚的话只要有缴费就算工龄的,只要不影响工龄就行了 2016两会对4050下岗职工有哪些好政策 这届 *** 是不会把下岗职工再当回事了,他们已经是被历史所淘汰了,未来的中国是虚拟的社会、服务老美的社会、不需要搞工业了,没啥就到老美那进口,所以从事工业的群体一定被中国社会所淘汰,悲哀的4050,苟且的活着吧。。。。。。。 2014年国家对下岗职工有没有新政策 没有新政策。 国家对下岗职工的养老保险优惠政策有哪些 1、职工与用工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后,养老保险缴费比例由28%下调到20%。 2、女满45周岁,男满55周岁,个人缴纳当年养老保险费,由就业部门报销50% 延迟退休对下岗职工有政策吗 延迟退休现在还未有任何政策出台,也未有下岗职工新的退休政策出台,所以你也不用性急,等人社部以后有新延迟退休政策再加以对照。 对下岗职工的住房和子女就学有哪些政策 下岗职工分流安置和再就业后,在原企业的住房,已按房改政策购买的,应根据有关规定明确个人和原企业的产权关系;未购买的,可以继续租用,租金标准按当地 *** 规定执行。 ??对生活特别困难的下岗职工子女就学,减免学杂费。 可由企业、街道会同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对再就业难度较大且生活困难的下岗职工,逐一列出名单,对列入名单的下岗职工子女就学,经企业、街道出示证明,学校审定,可适当减免一定比例的学杂费。具体减免比例可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国家对归侨侨眷下岗职工有什么政策 “各级人民 *** 劳动行政部门或者企业主管部门对下岗的归侨、侨眷职工应当优先推荐介绍其再就业;对破产企业的归侨、侨眷职工,当地人民 *** 有关部门应当采取措施,保障其基本生活费,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妥善安置,并优先推荐介绍其再就业。” 国家对下岗职工养老金优惠政策 国家对下岗职工有一个40.50社保补贴政策,凡是因企业转制.破产.裁员等原因而下岗的失业人员,有下岗证,年龄女超40男超50周岁,再就业困难,可以申请享受3年社保补贴,就是将你所交社保的60%返还给你,作为失业期间的补贴。 国家对下岗买断的职工有什么政策 这个需要问当地的社保经办机构,但是现在网上不是说了吗?未参保集体企业人员可以参加养老保险。但是一般都需要有档案进行认定。

国企下岗职工转灵活就业退休政策

法律主观:退休(retire),是指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劳动者因年老或因工、因病致残,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而退出工作岗位。2011年1月起,我国对个人提前退休取得的一次性补贴收入,按照“工资、薪金所得”项目征收个人所得税。切实落实国家关于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的各项扶持政策和优惠措施要不断开拓新的就业领域,拓宽分流安置下岗职工和再就业渠道。抓住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的机遇,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强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因地制宜地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扩大就业。第三产业,特别是商业、饮食业、旅游业、家庭和社区居民服务业等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就业岗位的基本增长点,是下岗职工再就业的主要方向。把发展中小型企业、劳动就业服务企业作为促进再就业的重要途径。大力发展集体和个体、私营经济,鼓励下岗职工自谋职业或组织起来就业。国家扶持和鼓励各类企业主动吸收安置下岗职工,扶持和鼓励企业利用现有场地、设施和技术发展多种经营,多渠道分流本企业富余人员和安置下岗职工。对下岗职工从事社区居民服务业的,简化工商登记手续,3年内可免征营业税、个人所得税以及行政性收费。对下岗职工申请从事个体工商经营、家庭手工业或开办私营企业的,工商、城建等部门要及时办理有关手续,开业一年内减免工商管理等行政性收费。对符合产业政策、产品适销对路的,金融机构应给予贷款。

国家对下岗职工有什么新政策

失业保险

国家对涉农企业有哪些税收优惠政策

1.增值税:13%增值税,部分产品免税。2.企业所得税:指定的农林牧渔减半或免税。3.个人所得税:个人直接从事农林牧渔免税。4.直接从事农林牧渔的房产土地免税。

失业再就业人员优惠政策

法律主观:下岗失业人员是指:国有企业关闭破产需要安置的人员;国有企业所办集体企业下岗职工;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且失业1年以上的城镇其他登记失业人员。有哪些优惠政策呢?下面 网 小编来为你解答,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最新出台的有关政策规定: ——对新办的服务型企业(除广告业、桑拿、按摩、网吧、氧吧外),当年新招用下岗失业人员达到职工总数30%以上(含30%),并与其签订3年以上期限 劳动合同 的,经劳动保障部门认定,税务机关审核,3年内免征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 教育 费附加和 企业所得税 。企业当年新招用下岗失业人员不足职工总数30%,但与其签订3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的,经劳动保障部门认定,税务机关审核,3年内可按计算的减征比例减征企业所得税。 ——对新办的商贸企业(从事批发、批零兼营以及其他非零售业务的商贸企业除外),当年新招用下岗失业人员达到职工总数30%以上(含30%),并与其签订3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的,经劳动保障部门认定,税务机关审核,3年内免征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企业所得税。企业当年新招用下岗失业人员不足职工总数30%,但与其签订3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的,经劳动保障部门认定,税务机关审核,3年内可按计算的减征比例减征企业所得税。 ——对现有的服务型企业(除广告业、桑拿、按摩、网吧、氧吧外)和现有的商贸企业(从事批发、批零兼营以及其他非零售业务的商贸企业除外)新增加的岗位,当年新招用下岗失业人员达到职工总数30%以上(含30%),并与其签订3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的,经劳动保障部门认定,税务机关审核,3年内对年度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额减征30%。 ——对国有大中型企业通过主辅分离和辅业改制分流安置本企业富余人员兴办的经济实体(以下除外:金融保险业、邮电通讯业、建筑业、娱乐业以及销售不动产、转让 土地使用权 ,服务型企业中的广告业、桑拿、按摩、网吧、氧吧,商贸企业中从事批发、批零兼营以及其他非零售业务的企业),凡符合一定条件的,经有关部门认定,税务机关审核,3年内免征企业所得税。 ——对下岗失业人员从事个体经营(除建筑业、娱乐业以及广告业、桑拿、按摩、网吧、氧吧外)的,自领取 税务登记证 之日起,3年内免征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 个人所得税 。 ——提高营业税和 增值税 的起征点。将销售货物的起征点幅度由现行的月销售额600元~2000元提高到2000元~5000元;将销售应税劳务的起征点幅度由现行的月销售额200元~800元提高到1500元~3000元;将按期 纳税 的起征点幅度由现行的月销售额200元~800元提高到1000元~5000元;将按次纳税的起征点由现行的每次(日)营业额50元提高到每次(日)营业额100元。 以上便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知识,相信大家通过以上知识都已经有了大致的了解,如果您还遇到什么较为复杂的法律问题,欢迎登陆网进行 律师在线 咨询。

涉农企业税收优惠政策

一、正面回答1、农民从事种植业、养殖业、饲养业、捕捞业取得的所得,已缴纳农业税、牧业税的,不再缴纳个人所得税;2、取消农业特产税、减征、免征农业税或牧业税后,仍暂不缴纳个人所得税;3、取消农业特产税,减征、免征农业税或牧业税后,仍暂不缴个人所得税;4、农民销售农产品时,月销售额不到5000元或每次销售额不到200元的,不缴纳增值税;5、无固定生产经营场所的流动性农村小商小贩,不必办理税务登记。二、分析详情要严格执行对进入各类市场销售自产农产品的农民取得的所得不征个人所得税的政策。凡税务机关没有证据证明销售者不是农民和不是销售“自产农产品”的,就应按农民销售自产农产品执行政策。要按规定将个体工商户和个人销售农产品的起征点迅速调整到位,销售额未达到起征点的,应一律免征增值税,不得以任何理由采取变通政策。税务机关收到举报后,要认真进行核查,对政策落实不到位和擅自变通的,要坚决予以纠正,并对有关责任人做出严肃处理。三、涉农企业有哪些?涉农企业是指从事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研发、服务等活动,和从事农业生产资料生产、销售、研发、服务活动的企业。涉农企业通常包括四种类型:一是为农产品生产提供生产资料和服务的农资企业,二是农产品生产企业,三是农产品加工企业,四是农产品流通企业。

下岗工人的后代国家有什么政策?

为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2002年12月27日发出财税[2002]208号文件,明确从2003年1月1日至2005年12月31日税收政策支持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文件规定:一、对新办的服务型企业(广告业、桑拿、按摩、网吧、氧吧除外,下同)、新办的商贸企业(从事批发、批零兼营以及其他非零售业务的商贸企业除外,下同),当年新招用下岗失业人员达到职工总数的30%及30%以上,并与其签订3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的,经劳动保障部门认定,税务机关审核,3年内免征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企业所得税,对新办的服务型企业,3年内还免征营业税。对新办的服务型企业、新办的商贸企业,当年新招用下岗失业人员不足职工总数的30%,但与其签订3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的,经劳动保障部门认定,税务机关审核,3年内可按企业当年新招用下岗失业人员占企业职工总数的比例的2倍减征企业所得税。二、对现有的服务型企业(广告业、桑拿、按摩、网吧、氧吧除外)、新办的商贸企业(从事批发、批零兼营以及其他非零售业务的商贸企业除外)新增加的岗位,当年新招用下岗失业人员达到职工总数的30%及30%以上,并与其签订3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的,经劳动保障部门认定,税务机关审核,3年内对年度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减征30%。三、对国有大中型企业通过主辅分离和辅业改制分流安置本企业富余人员兴办的经济实体(金融保险业、邮电通讯业、建筑业、娱乐业以及销售不动产、转让土地使用权,服务型企业中的广告业、桑拿、按摩、网吧、氧吧,商贸企业中从事批发、批零兼营以及其他非零售业务的企业除外),凡符合以下条件的,经财政、经贸、劳动保障等部门认定,税务机关审核,3年内免征企业所得税。1、利用企业的非主业资产、闲置资产或关闭破产企业的有效资产;2、独立核算、产权清晰并逐步实行产权主体多元化;3、吸纳原企业富余人员达到本企业职工总数的30%及30%以上;4、与安置的职工变更或签订新的劳动合同。四、对下岗失业人员从事个体经营(建筑业、娱乐业以及广告业、桑拿、按摩、网吧、氧吧除外)的,自领取税务登记证之日起,3年内免征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个人所得税。五、提高增值税的起征点:将销售货物的起征点幅度由现行的月销售额600-2000元提高到2000-5000元;将销售应税劳务的起征点幅度由现行的月销售额200-800元提高到1500-3000元;将按次纳税的起征点幅度由现行的每次(日)销售额50-80元提高到每次(日)150-200元。提高营业税的起征点:将按期纳税的起征点幅度由现行的月销售额200-800元提高到1000-5000元;将按次纳税的起征点由现行每次(日)营业额50元提高到每次(日)营业额100元。

下岗失业人员可以享受哪些再就业优惠政策?

(2)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在服务型企业中就业可享受社会保险补贴。 (3)大龄就业困难人员:即时岗位援助,政府公益性岗位优先安置,安排大龄就业困难人员的单位可享受岗位补贴和社会保险补贴。 (4)国有大中型企业富余人员:主辅分离政策。 (5)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和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免费职业介绍。

乡镇机构改革人员下岗有何政策?

  其实不同地区,他们的政策是有些不同的。你查一下你们当地政府的网站看一下。  下面是河北省政策,可参考一下:  做好乡镇人员定岗和分流安置工作  1、清退非正式人员。各乡镇机关、事业单位的非正式人员,即各类临时聘用、借调人员,一律清退。  2、坚持和规范竞争上岗。竞争上岗要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坚持“先竞岗,后分流”,严禁搞“暗箱操作”。乡镇机关人员按照《党政机关竞争上岗工作暂行规定》(中办发〔2004〕13号)要求的程序和方法进行;机关工勤人员和事业单位人员按照《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人事部〈关于在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2〕35号)的规定实行人员聘用制。各乡镇行政事业单位人员要严格按编制定编定岗,要做到“定编到人、定岗到人、分流到人”。定岗人员和分流人员都要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要完备相关手续,县对各乡镇确定的定编定岗人员实行实名制管理,建立人员统发工资和人员编制台账。分流人员必须离岗,不能与在职人员混岗,更不能轮流上岗,严禁搞编制混用和轮岗分流。  3、明确人员分流的有关配套政策。乡镇分流人员可享受以下优惠政策:⑴符合条件的参加全县机关事业单位录用、聘用工作人员考试。目前,可自愿报名参加由组织、人事部门统一组织的乡镇机关考录国家公务员选拔性考试。⑵分流人员中对已达到退休年龄和因病不能坚持正常工作、丧失工作能力的,及时办理退休和病退手续。截止2005年12月31日,男满55周岁以上、女满50周岁以上且工作年限满20年的,或工作年限满30年的,本人申请,经组织批准,可办理提前退休手续。其工作年限计至法定退休年龄,退休费比例按有关规定执行。办理提前退休手续后按退休人员对待。⑶乡镇机关分流人员未安置的发放基本生活费。⑷分流人员离开乡镇机关、事业单位的,分流后纳入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从1995年1月起补建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退休时按照企业办法计发基本养老金。为分流人员建立和完善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⑸乡镇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自愿辞职的,可一次性给予适当的经济补偿。⑹分流人员未就业前,符合申领失业保险条件的,可享受失业保险金及其他失业保险待遇;符合低保条件的,由民政部门按照相关规定发放低保金;其人事档案交由县人事部门所属人才服务机构免费保管。⑺乡镇行政机关人员,分流到事业单位的,享受新单位的工资福利政策,其工资低于原工资的,按原工资就近就高套相应的工资档次;分流到企事业单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工作满1年以上,经单位考核同意,可在专业技术结构比例限额内比照同等学历、资历人员申报评审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事业单位人员分流到非国有单位工作的,其档案和人事关系由县人事部门所属人才服务机构实行人事代理,以后被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重新录(聘)用的,其在非国有单位工作的时间可计算为连续工作年限。⑻分流人员再就业的,可参照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的若干意见》(豫发〔2002〕14号)享受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的优惠政策。⑼对分流人员领办创办各类经济实体、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生产经营企业和农民股份合作组织的,根据有关规定,在资金、土地使用、税收等方面给予支持和优惠。  (二)事业单位分流人员。  1.办理退休手续的。已参加养老保险的分流人员,办理提前退休手续至法定退休年龄期间应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和应领取的退休费,所需资金由同级财政拨付给养老保险经办机构,退休时按照企业办法计发基本养老保险金。提前退休人员退休费由养老保险经办机构支付。未参加养老保险的提前退休人员退休费由原渠道负责发放。  2.辞职离岗的。办理减编离岗手续后,有关部门取消其工资关系,根据实际情况分别适用以下两种方法:  ⑴事业单位正式人员分流后纳入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退休时按照企业办法计发基本养老保险金。企业养老保险经办机构为每位分流人员建立养老保险关系,从1995年1月起为分流人员补建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帐户,以分流人员1995年以来历年的档案工资为缴费基数,按11%的比例补缴个人帐户资金。其中:1994年12月31日前参加工作的,从1995年1月补缴至2005年12月,1995年以前符合国家规定的连续工龄视同缴费年限;1995年1月以后参加工作的,从参加工作当月补缴至2005年12月。补缴的缴费年限和以后的缴费年限合并计算。按11%建立的个人帐户所需资金由同级财政负担,其中,分流前已经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人员,在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期间个人缴纳的养老保险费,并入本人企业养老保险个人帐户,个人账户缴费比例不足部分由财政补贴至11%,全额转入本人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帐户。分流人员重新就业的,按照国家和我省规定继续缴纳养老保险费;未重新就业的,由企业养老保险经办机构办理养老保险关系中断手续,待重新就业后,再接续养老保险关系,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⑵凡自愿辞去公职并与单位办理解除人事劳动关系手续的人员,就可以按照上述办法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也可以比照《劳动部关于印发〈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的通知》(劳部发〔1994〕481号)规定,给予一次性补偿。补偿标准按工作年限每满1年,发放相当于本人上年1个月月均国家规定基本工资的补偿金。  (三)乡镇机构改革分流人员未就业的,或在机关、事业单位之外实现再就业的,按《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的若干意见》(豫发〔2002〕14号)文件规定,享受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优惠政策。  (四)对分流人员领办创办各类经济实体、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生产经营企业和农民股份合作组织的,根据有关规定,在资金、土地使用、税收等方面给予支持和优惠。  (五)分流人员的医疗保险、失业保险按《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认真做好全省乡镇机构改革中有关财政及社会保障政策落实工作的通知》(豫办〔2005〕32号)执行。  (六)分流人员未就业前,符合低保条件的,由当地民政部门按照相关规定发放低保金,其人事档案交由县级政府人事部门所属人才服务机构免费保管。  (七)到农村任职。鼓励熟悉农村工作、有一定工作能力的分流人员经组织推荐,本人自愿,村里同意,办理离岗手续后可到农村任职。乡镇给予一次性经济补偿,补偿金额由各县市区自定。  (八)凡符合乡镇机关、事业单位用人条件的,可自愿报名,参加本次乡镇机构改革竞争上岗后缺编的事业单位选拔考试,择优上岗。未上岗人员予以分流,同时享受有关分流政策。  (九)内退、编外离岗人员,截至2005年12月31日仍未达到退休年龄的,继续享受当时的政策。  (十)其他特殊情况的分流人员,由各县市区参照本意见,结合本地实际提出具体解决办法,并报焦作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市编办备案。

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国家有什么政策?

2会木有此类利好只有利好民营企业家【资本家】修正主义不得讲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有哪些人?

杜金富、姜建清、李稻葵、夏斌等

十八大后关于民生方面的的政策

举世瞩目的“十八大”已经召开了。这次大会是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会议。大会将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必将产生深远影响。“民生优先、富民惠民”将成为重要国策。自党的“十六大”民生新政实施以来,在国内外产生了强烈反响,对保障和改善民生起到了积极作用。无论从“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哪个方面,都有重大突破。“民生优先、富民惠民”已经逐步上升到国家战略。保障和改善民生已经成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各项民生保障体系正在逐步健全与完善。“十八大”将会把这些成功的经验加以总结,形成更加系统、更加科学的民生理论体系,制定更加完善的民生政策,惠及百姓,惠及千家万户。“民生优先、富民惠民”需要做好顶层设计,需要全方位考量我国民生政策发展历程。逐步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各项制度安排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这就要求必须符合我国民生事业发展的客观实际,必须贴近百姓日常生活,必须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必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必须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在这些原则指导下,就一定能够制定出符合我国实际的民生新政策。“民生优先、富民惠民”需要一种改革精神和创新勇气。要坚持改革不动摇,敢于有所突破、有所创造、有所创新。我们要在民生新政方面敢为人先,大胆试验、大胆创新,总结一些地方好的做法和经验,逐步在全国推广。民生新政本来就是改革的产物,只有在改革精神指导下才能够更加完善与健全,更加赢得民心,更加惠及百姓。“民生优先、富民惠民”需要有一种开放的心态和包容精神。我们要积极吸收海外一些有关保障与改善民生的好做法、好思路、好政策、好制度,结合我国民生事业发展现状加以改造为我所用。人类社会发展虽然所走道路不同、制度各异但也有许多相似性、相通性。我们要善于学习、善于汲取,以人类发展共同成果来促进我国民生事业向前推进。“民生优先、富民惠民”将是一个浩大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特别是各级党委政府肩负着义不容辞的使命和责任。只有将“民生优先、富民惠民”这一重大国策落到实处,才能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才能将社会财富科学、合理、公正分配,才能使全体国民共享改革开放成果。实现这一目标离不开社会各界的积极支持,当然也需要房地产界的责任与担当。在基本住房保障建设方面,房地产界能够也应当有所作为。  “美丽中国”建设离不开质量标准  “十八大报告有很多亮点,其中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是一个亮点。” 环境保护部部长、党组书记周生贤认为,美丽中国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目标、内容和要求。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推进美丽中国建设,要把握3个问题:第一,从战略的层面,按照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搞好顶层设计。第二,从再生产的全过程,就是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全过程来进行谋划。第三,从环境的角度,制定环境经济政策和环境质量标准。  据介绍,针对一些大城市长时间灰霾天气,国家发布实施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加细颗粒物(PM2.5)等检测指标,采取更加严格的空气污染防治措施。“‘十二五"在原来控制两种主要污染物的基础上变成了控制4种,增加了氨氮和氮氧化物。”周生贤说。  对于目前国内因环境问题引发的一些群体性事件,周生贤表示,主要存在未批先建、在环境影响评价方面有待进一步改进、所在地政府的执政能力问题,以及有关重大项目社会风险评估的法律不健全、机制不健全4种情况。今后,环保部将采取4个方面的措施:加强依法环评,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行事;大力推进信息公开,把环境影响评价所涉及的信息,包括各级政府所做的承诺全部公开,接受群众监督;进一步加大群众参与的力度;建立健全社会风险评价机制,从源头上预防突发事件。  保障房建设质量为硬杠杠  作为我国重要的民生工程,保障房数量和质量,成为记者提问的焦点。当有媒体问起保障房明年的开工规模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党组书记姜伟新答:还在研究中,不能说。但他忍不住补充道:“5年3600万套,去年1000万套,今年700多万套,你自己来算账,还剩多少?”  “反正不会低于500万套。不高于多少,正在研究中。”姜伟新又加了一句。  “大概600万套左右。”翻译刚准备接话,他又补了一句。现场一片笑声,姜伟新笑着往后一仰:“看你们渴望的眼神……我这都已经违反纪律了。”  透露数量不一定会“违反纪律”,保障房质量要是出问题,那可是真的违反了纪律。“在大规模进行的城镇保障性住房的建设过程当中,大的资金问题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发生过,反倒是质量问题产生过,我们还追究过责任,地方的住房城乡建设部门也追究过企业的责任。”姜伟新回答说。  据介绍,住建部将保障房质量作为硬杠杠,把分配公平作为生命线,完善质量、分配和运营管理中的一系列配套政策。“建设保障性住房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大配套的建设问题,道路包括地铁建设、学校、卫生室、托儿所等等,这些大配套的建设也是一个很重的任务。”姜伟新说。  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惠及更多群众  如今,我国基本医疗保障已经覆盖了全国95%以上的人群,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医保网,重新构建了崭新的基层卫生医疗服务平台,让人民群众看病更加方便,那为什么现在有一部分群众感觉还不明显呢?  “我想主要是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城市特别是城市中的大医院看病还比较难、比较贵。二是医保水平还比较低,与群众日益增长的卫生保健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朱之鑫透露,我国下一步医改重点推动3个方面的改革:健全全民医保体系、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积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特别是公立医院改革要以县级医院为重点,提升服务能力和实施管理运行方面的综合改革,力争使90%的群众看病能够在县域内得到解决。  朱之鑫认为,人民群众的医疗诉求问题,主要还是医患矛盾的问题。这里面既有医疗的服务质量和水平提高的问题,也有医患双方的沟通和理解问题,这些主要是以药补医这种深层次矛盾所引发的。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加强医生和患者之间的沟通,在全社会营造一个尊医重卫的良好风尚;其次要进行健康知识的普及,让群众理性对待疾病;第三就是要加强法制宣传,切实维护好医护人员的利益和患者的利益。  朱之鑫表示,当前医改已经进入到一个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也就是社会上或者记者们经常讲的深水区。  就业瞄准量的增长和质的提高  “十八大上,胡锦涛同志提出,要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我们要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杨志明说,第一,要推动经济增长和扩大就业互促共进,既鼓励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也要鼓励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举例来说,近3年来,每年家庭服务业都能新增100万个就业岗位,发展家庭服务业还有很大的空间;第二,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引导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到中西部地区、到中小企业就业;第三,要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多年的实践证明,中小企业是解决中国就业的主渠道,可以说,发展有小则活,收入有小则快,就业有小则多。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给予自主创业的大学生每人不超过10万元的小额担保贷款和贴息,对服务外包企业吸纳就业,给予企业人均4500元的培训补贴;第四,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许多农民工现在都是普工,要成长为技工,现实的选择是技能培训。  “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不仅仅是设备技术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劳动者素质的提升。我们对农民工培训实施‘168"计划,一年培训600万人,给予每人800块钱的培训补贴。大学生到企业、到科研项目见习,也给予当地最低工资80%左右的生活费补贴。”杨志明表示,在我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要下决心走出一条量的增长和质的提高同步发展的就业新路。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副司长有哪些?麻烦把各自的简介也说一下?谢谢

货币政策委员会现有15名组成人员,他们是:周小川(货币政策委员会主席)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尤 权 国务院副秘书长胡晓炼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杜金富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朱之鑫 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李 勇 财政部副部长易 纲 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马建堂 国家统计局局长刘明康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尚福林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吴定富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姜建清 中国银行业协会会长周其仁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夏 斌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李稻葵 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水产养殖政策

法律分析:1、稻渔综合种养模式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就是充分利用光、热、水、气、土、肥、种等自然资源,生产出优质稻米和各种名优水产品等,比如种水稻时,在稻田里养殖一些稻花鱼、小龙虾,青蛙等,使效益最大化。目前农业农村部已开始推广国家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工作,并给予部分示范区政策倾向和扶持,2020年相关政策将继续,具体的要咨询当地相关部门。2、智能渔场的智慧渔业模式智能渔场的智慧渔业模式就是支持发展深远海绿色养殖,鼓励深远海大型智能化养殖渔场建设,引导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与水产养殖生产深度融合。3、休闲渔业休闲渔业就是推动养殖、加工、流通、休闲服务等一二三产业相互融合、协调发展,这种比较健全,但有一定的挑战性,目前已正在尝试。4、鱼菜共生的新商业模式鱼菜共生的新商业模式就是集蔬菜栽培与高密度鱼养殖为一体的生态系统,比如鱼池上面可养一些水培蔬菜,这样鱼产生的排泄废弃物就可为蔬菜生长提供富足的营养,可实现双倍效益。5、渔光互补的跨界渔业模式渔光互补的跨界渔业模式就是渔业养殖与光伏发电相结合,形成“上可发电、下可养鱼”的发电新模式,对于农民来说,收益相当可观。法律依据:《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定》 第四条 国家鼓励水产养殖单位和个人发展健康养殖,减少水产养殖病害发生;控制养殖用药,保证养殖水产品质量安全;推广生态养殖,保护养殖环境。国家鼓励水产养殖单位和个人依照有关规定申请无公害农产品认证。

中国古代秦朝,汉朝,唐朝这三个朝代的外教礼仪?,外交区域?外交政策?

汉朝:战争 唐朝:友好外交 派遣使臣 汉朝的对外关系在汉高祖刘邦到文景时期主要是 与民休息,主要致力与国内,多的是屈辱性的和亲;到了汉朝的繁荣期即汉武 帝时期,其外交政策更多的表现为武力征服,汉武帝曾三征匈奴;到了中后期,即汉武帝死后, 汉朝的对外关系更多是与周围和平相处,比如昭君出塞等等,汉明帝时期蔡谙还去印度取经,这 些都能体现出当时外交政策的一些特点。但是这 各时期的和平与前期不同,这个时期是国力强盛 时期的友好往来,而建国初期也进行过一些和 亲,这些是屈辱性的,比如,刘邦在白登山之围 后的和亲就是屈辱性的 唐朝的对外政策比较开明,和周边的国家都保持 友好的关系,例如与三韩,可以算是唐朝的属国;通过遣唐使和民间宗教组织的相互访问进行的; 而唐朝和天竺的交往则是围绕佛教进行的,大家 都熟知的玄奘(唐僧的****版)和义净在这个时 候都去天竺(印度)取过经。

我国当前就业形势及政策......

正确认识我国当前的就业形势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就业再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压力仍然较大,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仍很突出。主要表现在:1. 城镇新增就业压力不断加大。今后几年,城镇每年需要就业的人数仍将保持在240 0 万人以上,而新增岗位和补充自然减员大约只有120 0万人左右,供大于求的缺口约在120 0万人左右,尤其是高校毕业生逐年增加,20 07 年达到495万人,就业矛盾十分突出。2.体制转轨遗留就业问题仍很突出。国有、集体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尚未全部解决,国有企业重组改制和关闭破产过程中职工分流安置的任务繁重,部分困难地区、困难行业和困难群体的就业问题仍然存在。3.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任务十分繁重。我国尚有1 亿农村富余劳动力需要逐步向非农领域转移。按照“十一五”规划目标要求,“十一五”期间计划实现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4500万人,每年需要转移就业900万人。4.劳动者整体技能水平偏低。高技能人才严重缺乏,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要求不相适应。促进劳动者就业的扶持政策积极的就业政策中主要制定了六个方面的扶持政策:⒈实行免征税费和小额担保贷款的扶持政策,支持下岗失业人员自谋职业。对下岗失业人员自谋职业,从事个体经营的,3 年内免征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所得税,免收管理类、登记类和证照类的所有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对下岗失业人员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提供最高额度2 万元、最长期限2 年的小额担保贷款。对其中从事微利项目的,由财政据实全额贴息。⒉实行社会保险补贴、减免税收和小额信贷政策,鼓励企业吸纳下岗失业人员。对劳动密集型企业和从事服务业的企业,如服务型企业、商贸企业、劳服企业中的加工型企业和街道社区具有加工性质的小型企业实体,在新增岗位中新招用下岗失业人员,并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的,按招用人数定额减免税收,并提供相应的社会保险补贴。鼓励银行对符合贷款条件、新增就业岗位吸纳下岗失业人员达到一定比例的劳动密集型小企业加大信贷支持,财政对经办此项业务的银行给予手续费补助和财政贴息。⒊实行再就业援助,帮助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对有就业能力和就业愿望的男50 周岁、女40 周岁以上就业困难的下岗失业人员,作为就业援助主要对象,给予提供即时岗位援助等多种帮助。政府投资开发的公益性岗位优先安排大龄就业困难对象。在公益性岗位安排困难对象就业,政府给予社会保险补贴。同时,根据实际困难情况提供相应的岗位补贴。⒋给予社会保险补贴,提高灵活就业人员的稳定性。对于扶持对象中的大龄人员,申报就业并参加社会保险的,给予一定数额的社会保险补贴。⒌ 实行免征所得税政策,鼓励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和辅业改制、分流安置富余人员。对国有大中型企业通过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分流安置本企业富余人员而兴办的经济实体,符合规定条件的,可在3 年内免征企业所得税。⒍开展免费职业介绍和职业培训。对各类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及进城登记求职的农村劳动者提供免费职业介绍;对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城镇其他登记失业人员,以及进城务工的农村劳动者,提供一次性职业培训补贴。

就业形势与就业政策是什么

就业形势与就业政策是:1、就业形势:中国劳动年龄人口众多,国民教育水平较低,就业矛盾十分突出。主要表现在:劳动力供求总量矛盾和就业结构性矛盾同时并存,城镇就业压力加大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领域转移速度加快同时出现,新成长劳动力就业和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相互交织。2、就业政策:中国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确立了"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就业方针。中国政府坚持通过发展经济、调整经济结构、深化改革、协调发展城乡经济以及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就业,并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千方百计增加就业,扩大就业规模,努力把失业率控制在社会可承受的限度内。(1)通过发展经济扩大就业。(2)发展第三产业,扩大就业容量。(3)鼓励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拓宽就业渠道。(4)发展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增加就业途径。(5)建立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6)发展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条 国家采取各种措施,促进劳动就业,发展职业教育,制定劳动标准,调节社会收入,完善社会保险,协调劳动关系,逐步提高劳动者的生活水平。第六条 国家提倡劳动者参加社会义务劳动,开展劳动竞赛和合理化建议活动,鼓励和保护劳动者进行科学研究、技术革新和发明创造,表彰和奖励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第十条 国家通过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就业条件,扩大就业机会。国家鼓励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在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范围内兴办产业或者拓展经营,增加就业。国家支持劳动者自愿组织起来就业和从事个体经营实现就业。第十一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发展多种类型的职业介绍机构,提供就业服务。

财政政策有几种

从效用上看分三种: (1)扩张性财政政策(又称积极的财政政策)是指通过财政分配活动来增加和刺激社会的总需求;增加国债、支出大于收入,出现财政赤字来实现:(2)紧缩性财政政策是指通过财政分配活动来减少和抑制总需求;(3)中性财政政策是指财政的分配活动对社会总需求的影响保持中性。 从手段上分税收、预算、国债、购买性支出和财政转移支付等财政政策手段。

2003年国家对水产品加工有什么扶持政策

资金扶持。根据查询中国人民日报官网显示,2003年国家对水产品加工实施积极发展水产品精深加工业,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和水产品加工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在在资金政策上予以重点扶持,使企业的规模和水平提高。

三大财政政策包括

1、积极财政政策:积极财政政策也被称之为是扩张性财政政策,是指国家通过对财政分配进行干预,从而刺激社会的总需求; 2、紧缩性财政政策:缩性财政政策与积极财政政策相反,是指国家通过对财政分配活动进行干预,从而来使社会中的总需求得到抑制; 3、稳健财政政策:稳健财政政策也被称之为是中性财政政策,具体是指国家既要防止通货膨胀的出现,也要防止通货紧张的出现,还需要着力于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 以上就是三大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是什么 对于中国来说,财政政策既是国家指导社会分配活动的标准,也是处理各种财政问题的基本准则。从客观上来说,财政政策是一个国家在财务分配关系上的态度。在现代经济社会的条件下,适当运用财政政策对国家经济进行干预,有利于实现宏观经济的调控,从而对社会整体经济起促进作用。

什么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进而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各种方针措施。主要包括信贷政策和利率政策,收缩信贷和提高利率是“紧”的货币政策,能够抑制社会总需求,但制约投资和短期内发展,反之,是“松”的货币政策,能扩大社会总需求,对投资和短期内发展有利,但容易引起通货膨胀率的上升。财政政策包括国家税收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增税和减支是“紧”的财政政策,可以减少社会需求总量,但对投资不利。反之,是“松”的财政政策,有利于投资,但社会需求总量的扩大容易导致通货膨胀。虽然这两项政策在宏观经济运行中都有较强的调节能力,但仅靠一项政策很难全面实现宏观经济的调控目标,没有双方的配合,单个政策的实施效果将会大大减弱,这就要求二者相互协调,密切配合,充分发挥综合优势。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有四种不同的搭配组合,政府究竟采用哪种取决于客观的经济环境,实际上主要取决于政府对客观经济情况的判断。概括地说,“一松一紧”主要是解决结构问题;单独使用“双松”或“双紧”主要为解决总量问题。

财政政策的内容是什么?

财政政策,主要包括税收和政府支出(政府支出包括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扩张的财政政策:减少税收,增加政府支出从紧的财政政策:增加税收,减少政府支出

财政政策有哪些

财政政策主要包括:1,预算政策,根据财政收支的差额来调整预算,以刺激或抑制总需求来达到调节经济的目的;2,税收政策,一般在经济萧条时,通过降税或税收优惠等途径来刺激投资和消费需求,促进经济增长;如果经济过热,则采取相反措施;3,公债政策,主要通过发行公债来影响流动性,或通过调整国债发行利率影响金融市场,进而达到对经济运行扩张或紧缩的影响;4,公共支出政策,包括政府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5,政府投资政策,通过调节政府投资规模影响总需求和供给,通过调整投资方向来调节经济结构,促进资源配置和产业结构优化;6,补贴政策,主要针对低收入的群体,通过增加财政补贴,提高其可支配收入,促进社会分配的公平,进而增加社会需求,拉动经济增长。拓展资料货币政策也就是金融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其特定的经济目标而采用的各种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和信用量的方针、政策和措施的总称。货币政策的实质是国家对货币的供应根据不同时期的经济发展情况而采取“紧”、“松”或“适度”等不同的政策趋向。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来调节市场利率,通过市场利率的变化来影响民间的资本投资,影响总需求来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各种方针措施。调节总需求的货币政策的四大工具为法定准备金率,公开市场业务和贴现政策、基准利率。政策介绍货币政策(Monetary Policy)、货币政策的性质(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应,以及货币、产出和通货膨胀三者之间联系的方式)是宏观经济学中最吸引人、最重要、也最富争议的领域之一。(1)由政府支出和税收所组成的财政政策。财政政策的主要是通过影响国民储蓄以及对工作和储蓄的激励,从而影响长期经济增长。(2)货币政策由中央银行执行,它影响货币供给。通过中央银行调节货币供应量,影响利息率及经济中的信贷供应程度来间接影响总需求,以达到总需求与总供给趋于理想的均衡的一系列措施。货币政策调节的对象是货币供应量,即全社会总的购买力,具体表现形式为:流通中的现金和个人、企事业单位在银行的存款。流通中的现金与消费物价水平变动密切相关,是最活跃的货币,一直是中央银行关注和调节的重要目标。

财政政策的主要政策工具是什么?

财政政策工具有:税收、预算、国债、购买性支出和财政转移支付等。国家为实现财政政策目标所采取的经济、法律、行政措施的总和。经济措施主要指财政杠杆;法律措施是通过立法来规范各种财政分配关系和财政收支行为,对违法活动予以法律制裁;行政措施指运用政府机关的行政权力予以干预。财政政策是政府利用财政预算案,透过税收以及政府用于消费和投资的公共开支达到某些宏观经济目标的方法。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政府控制与管理经济的最重要的两个宏观经济调控工具:财政政策借助政府财政开支、税收、债务融资方面的变化来刺激或减缓经济增长;货币政策则侧重对经济体中货币发行量的调节。财政政策一般分为自动财政政策(automaticfiscal policy)和衡量式财政政策(discretionary fiscal policy)。为了达到某种经济目标,往往不能只采用一种政策工具,为了实现最优的政策效应,必须把各种财政政策工具配合使用。如何使各项政策协调配合是决定政策中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这种协调与配合包括各种财政政策工具的配合使用,也包括国内外政策的协调。只有政策的协调与配合得当,才能获得最理想的政策效应。这种协调与配合当然也有某种规律可以遵循,但更多的时候却是要根据具体情况相机行事。财政政策实施中的这些问题,正是运用政策的困难所在,如何运用各种政策达到理想的财政政策是一门高深的学问,远非经济理论所能描述的。参考资料财政政策.搜狗百科[引用时间2018-1-17]

五种财政政策的手段

  财政政策的手段主要包括税收、预算、国债、购买性支出和财政转移支付等手段,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关于五种财政政策的手段的相关文章,希望对你有帮助!!!   五种财政政策的手段   财政政策的手段主要包括税收、预算、国债、购买性支出和财政转移支付等手段。   ①国家预算。主要通过预算收支规模及平衡状态的确定、收支结构的安排和调整来实现财政政策目标。   ②税收。主要通过税种、税率来确定和保证国家财政收入,调节社会经济的分配关系,以满足国家履行政治经济职能的财力需要,促进经济稳定协调发展和社会的公平分配。   ③财政投资。通过国家预算拨款和引导预算外资金的流向、流量,以实现巩固和壮大社会主义经济基础,调节产业结构的目的。   ④财政补贴。它是国家根据经济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和一定时期的政策需要,通过财政转移的形式直接或间接地对农民、企业、职工和城镇居民实行财政补助,以达到经济稳定协调发展和社会安定的目的。   ⑤财政信用。是国家按照有偿原则,筹集和使用财政资金的一种再分配手段包括在国内发行公债和专项债券,在国外发行政府债券,向外国政府或国际金融组织借款,以及对预算内资金实行周转有偿使用等形式。   ⑥财政立法和执法。是国家通过立法形式对财政政策予以法律认定,并对各种违反财政法规的行为(如违反税法的偷税抗税行为等),诉诸司法机关按照法律条文的规定予以审理和制裁,以保证财政政策目标的实现。   ⑦财政监察。是实现财政政策目标的重要行政手段。即国家通过财政部门对国营企业事业单位、国家机关团体及其工作人员执行财政政策和财政纪律的情况进行检查和监督。   五种财政政策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积极财政政策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1、实施背景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直接导致了国际市场需求萎缩,进而演变为全球经济衰退。造成世界经济普遍性的生产过剩和通货紧缩。作为亚洲国家最大贸易伙伴,亚洲金融危机无疑对我国经济运行产生重大冲击。从当时国内经济情况看,物价水平持续下跌,经济增长速度回落,国内投资和消费需求出现不足,居民收入增长放慢、失业压力增大;同时,国际市场需求低迷导致了我国出口不振。大大降低了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这些都充分说明我国经济进入了通货紧缩和经济衰退的发展阶段。面对这种从未出现过的极其复杂的经济形势,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及时果断地做出了实施以增发国债、扩大内需、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刺激消费、扩大出口为主要内容的积极的财政政策,主要措施包括:一是发行长期建设国债,带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二是调整税收政策,刺激需求增长。三是调整收入分配政策,改善居民消费心理预期。四是规范收费制度,减轻社会负担,推动扩大消费。五是支持国民经济战略性调整,促进国有企业改革和产业结构优化。   2、积极作用   积极的财政政策实施近七年的时间里。在促进经济增长、调节供求关系和克服通货滞胀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1)促进经济平稳发展。大规模的国债投资不仅有效遏制了经济增速下滑的局面,而且抑制了通货紧缩。1998-2004年间,国债建设资金年均拉动经济增长为1.5个百分点-2个百分点,GDP年均增长8.56%,物价水平总体稳定。   (2)优化经济结构。积极财政政策着眼于短期需求管理和长期供给管理有机的结合,在加强基础设施的同时,通过国债资金的直接投入、税收政策等措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改造传统产业,支持一些符合产业结构发展方向的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的技术改造,推动了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   (3)增加就业。七年来,国债资金支持的一大批新项目及其配套项目的建设共增加就业岗位700万-1000万个,对拉动相关产业发展起到了很好的刺激作用。   (4)促进区域经济均衡发展。通过对中西部地区进行倾斜性财政资金安排,进行了诸如西电东送、青藏铁路、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六小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建设,改善了这些地区的投资经营环境,加快了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步伐,使东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格局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总之,作为一项反周期宏观政策,积极财政政策基本上是恰当的,它对中国经济社会相对平衡发展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3、负面效应   一、积极财政政策已经取得明显成效,但效应在快速递减   自去年8月中央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以来,已经取得明显成效。1998年GDP增长三、四季度分别达7.6%和9%,全年达7.8%。今年一季度经济运行基本正常:   (1) 一季度GDP增长8.3%,虽低于去年第四季度,但比去年同期高出1.1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增长10.1%,比去年同期高出1.9个百分点。   (2) 今年固定资产投资开局良好,投资结构调整取得积极成果,从各类产业投资增长来看,一季度一、三产业投资大幅增长,第二产业投资增长趋缓,一、三产业投资占全部投资的比重分别由原来的2.2%、55.8%上升为4%、61%,而第二产业投资的比重由42%下降为35%,变化趋势符合当前产业政策走向;政府投资明显扩大,投资渠道趋于多元化,一季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比去年同期增长17.3%,其中预算内投资增长67.8%,国内贷款增长38%,债券筹资增长8倍,自筹资金增长12.1%,只是利用外资同比下降近30%。 (3) 一季度市场销售稳定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7.4%,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0.6%。(4)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一季度财政收入大幅度增长,同比增长26.1%。这种增长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国内增值税和消费税同比增长21.1%,占收入增长的35%;二是来自加强征管,大力防欠清欠,税款查补收入同比增长38.5%,占收入增长的12%;三是来自严厉打击走私活动,保证了海关进口税收的大幅度增长,其中关税同比增长144.4%,海关代征增值税和消费税同比增长107.1%,海关税收增长占全部收入增长的40%。(5)金融运行基本平稳,人民币汇率继续稳定,居民收入继续增长。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包括什么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作为政府需求管理的两大政策,其运作就是通过增加或者减少货币供给来调节总需求。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关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包括什么的相关文章,希望对你有帮助!!!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包括什么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作为政府需求管理的两大政策,其运作就是通过增加或者减少货币供给来调节总需求。就调节货币供给这个角度来说,它们的区别在于货币政策是通过银行系统,运用金融工具,由金融传导机制使之生效;而财政政策则是通过财政系统,运用财税工具,又财政传导机制使之生效。   财政政策是指通过政府支出和税收来影响宏观经济的政府行为。在短期中,财政政策 主要影响物品和劳务的总需求,是刺激或减缓经济发展的最直接的方式。政府经常通过不同的财政政策工具的操作来影响经济的走向。政府预算支出的状况、预算赤字与GDP的比值、税种与税率的变动等都是理财规划师所需要密切关注的经济指标。   货币政策是指政府通过控制货币供给量来影响宏观经济的行为。货币政策主要是通过影响利率来实现的。货币量的增加会使短期利率下降,并最终刺激投资需求与消费需求,使总需求曲线发生位移。再贴现率是市场经济国家的基准利率,其升降将直接影响各类市场利率的走向。同时法定准备率的调整以及公开市场业务操作都会影响货币供给量,进而影响利率水平。理财规划师判断各种金融工具利率走势的基础就在于根据货币政策的操作对基准利率和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做出预测。   什么是货币政策,什么是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是指根据稳定经济的需要,通过财政支出与税收政策来调节总需求。增加政府支出,可以刺激总需求,从而增加国民收入,反之则压抑总需求,减少国民收入。税收对国民收入是一种收缩性力量,因此,增加政府税收,可以抑制总需求从而减少国民收入,反之,则刺激总需求增加国民收入。   狭义货币政策:指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经济目标(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增长,实现充分就业和平衡国际收支)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给和利率,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合。   广义货币政策:指政府、中央银行和其他有关部门所有有关货币方面的规定和采取的影响金融变量的一切措施。(包括金融体制改革,也就是规则的改变等)   两者的不同主要在于后者的政策制定者包括政府及其他有关部门,他们往往影响金融体制中的外生变量,改变游戏规则,如硬性限制信贷规模,信贷方向,开放和开发金融市场。前者则是中央银行在稳定的体制中利用贴现率,准备金率,公开市场业务达到改变利率和货币供给量的目标。   财政政策是指国家根据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而规定的财政工作的指导原则,通过财政支出与税收政策来调节总需求。增加政府支出,可以刺激总需求,从而增加国民收入,反之则压抑总需求,减少国民收入。税收对国民收入是一种收缩性力量,因此,增加政府税收,可以抑制总需求从而减少国民收入,反之,则刺激总需求增加国民收入。它由国家制定,代表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并受一定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相应的经济关系制约。   财政政策是国家整个经济政策的组成部分,同其他经济政策有着密切的联系。财政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要有金融政策、产业政策、收入分配政策等其他经济政策的协调配合。   目前中国实行的是:双稳健的财政和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fiscal policy)是指税收和政府支出的使用。   政府支出有两种形式:其一是政府购买,指的是政府在物品和劳务上的花费——购买坦克、修建道路、支付法官的薪水、等等,其次是政府转移支付,以提高某些群体(如老人或失业者)的收入。税收是财政政策的另一种形式,它通过两种途径影响整体经济。首先,税收影响人们的收入。此外,税收还能影响物品和生产要素,因而也能影响激励机制和行为方式。   狭义货币政策:指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经济目标(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增长,实现充分就业和平衡国际收支)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给和利率,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合。   广义货币政策:指政府、中央银行和其他有关部门所有有关货币方面的规定和采取的影响金融变量的一切措施。(包括金融体制改革,也就是规则的改变等)   两者的不同主要在于后者的政策制定者包括政府及其他有关部门,他们往往影响金融体制中的外生变量,改变游戏规则,如硬性限制信贷规模,信贷方向,开放和开发金融市场。前者则是中央银行在稳定的体制中利用贴现率,准备金率,公开市场业务达到改变利率和货币供给量的目标。 目前中国实行的是:双稳健的财政和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是通过政府对国家的货币、信贷及银行体制的管理来实施的。货币政策的性质(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应,以及货币、产出和通货膨胀三者之间联系的方式)是宏观经济学中最吸引人、最重要、也最富争议的领域之一。一国政府拥有多种政策工具可用来实现其宏观经济目标。其中主要包括:   (1)由政府支出和税收所组成的财政政策。财政政策的主要用途是:通过影响国民储蓄以及对工作和储蓄的激励,从而影响长期经济增长。   (2)货币政策由中央银行执行,它影响货币供给。   通过中央银行调节货币供应量,影响利息率及经济中的信贷供应程度来间接影响总需求,以达到总需求与总供给趋于理想的均衡的一系列措施。货币政策分为扩张性的和紧缩性的两种。   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是通过提高货币供应增长速度来刺激总需求,在这种政策下,取得信贷更为容易,利息率会降低。因此,当总需求与经济的生产能力相比很低时,使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最合适。   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是通过削减货币供应的增长率来降低总需求水平,在这种政策下,取得信贷较为困难,利息率也随之提高。因此,在通货膨胀较严重时,采用紧缩性的货币政策较合适。   货币政策调节的对象是货币供应量,即全社会总的购买力,具体表现形式为:流通中的现金和个人、企事业单位在银行的存款。流通中的现金与消费物价水平变动密切相关,是最活跃的货币,一直是中央银行关注和调节的重要目标。   货币政策工具是指中央银行为调控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而采取的政策手段。   货币政策是涉及经济全局的宏观政策,与财政政策、投资政策、 分配政策和外资政策等关系十分密切,必须实施综合配套措施才能保持币值稳定。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相对效力   在凯恩斯经济学中,“需求管理”是政府的主要宏观经济政策。这里主要分析在封闭经济条件下,从它们对总需求的影响角度来考察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相对效力。   (一)财政政策的效力   当政府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时,政府需求增加将通过财政政策乘数效应使GDP增加。GDP的增加又使货币需求增加,即需要更多的货币用于交易。在储备银行不改变货币供给的情况下,利率必然上升;利率上升,一方面会抵消由于GDP增加而增加的货币需求,另一方面又会减少投资需求,从而抵消一部分政府支出或减税对GDP的刺激作用。如果投资需求对利率的敏感程度很高,利率的上升将会大量降低投资。如果货币需求对利率的敏感程度很低,那么,由于政府支出增加引起的货币需求将使利率猛增(利率敏感程度很低意味着利率必须变动很多)。①(①参见[美]R.E.霍尔和J.B.泰勒: (宏观经济学>,171页,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88。)   此外,财政支出乘数是衡量财政政策效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但是,财政支出乘数能否使财政政策的效力充分发挥出来,同样要受到上述两个因素的制约。如果投资对利率高度敏感而货币需求对利率不敏感,即使财政支出乘数很大,财政政策也无法产生强有力的效果。   与上述情况相反,当政府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时,如果利率上升幅度不大,或扩张性财政政策对利率水平没有多大影响,那么,这种政策对投资的冲击就很小。在这种情况下,扩张性财政政策对总需求就有很强的影响力。换言之,当投资对利率不敏感而货币需求对利率高度敏感时,财政政策的效力就很强。   图14—2利用IS——LM曲线的形状及其移动来展示财政政策效力的强弱。财政政策的效力与IS曲线和LM曲线的形状有很大关系。当投资需求对利率很敏感时,IS曲线比较平缓,因为利率的较小变化和投资需求的较大变化有关。相反地,当投资需求对利率不敏感时,IS曲线就比较陡峭。   再看LM曲线的形状。当货币需求对利率很敏感时,LM曲线就比较平缓,因为当货币需求随着收入变化而增加时,利率的很小变化就足以使它减少;反之,当货币需求对利率不敏感时,LM曲线就比较陡峭。   当IS曲线比较陡峭,或者LM曲线比较平缓时,财政政策的效力比较强。相反,如果IS曲线比较平缓,或者LM曲线比较陡峭,财政政策的效力就比较弱。   (二)货币政策的效力   货币政策的操作主要体现在货币供给的变化上。扩张性货币政策或松货币政策是货币供给增加;紧缩性货币政策或紧货币政策是货币供给减少。一项扩张性货币政策如果在货币供给的增加时使利率下降的幅度很大,并且对投资有很大的刺激作用,它对总需求的影响就很大。这种效果产生的条件是:第一,如果投资需求对利率的敏感程度很高,利率的下降就会使投资受到极大鼓励。第二,如果货币需求对利率的敏感程度很低,货币供给的增加使利率下降很大(利率的很小下降就足以把货币需求提高到同较高货币供给一致)。在这两个条件得到满足的情况下,货币政策对总需求的影响效力就强。

什么是财政政策?

(1)财政政策是国家干预和调节经济的基本手段之一,包括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两方面。 (2)国家运用财政收入政策时所采取的措施主要有: 第一,调节收入和财产分配的税收措施。个人所得税实行累进制,高收入者纳税多,它可以起到缩小社会成员收入差距的作用。 第二,对垄断企业实现税收优惠措施。这一措施可以增加垄断资本积累,刺激经济增长。 第三,调整经济结构的税收优惠措施。这些措施可以扶持需要大力发展的部门和地区经济,抑制某些部门生产的增长。 第四,刺激或抑制经济增长的总量调节措施。通过减税可以刺激积累增长、投资增长和消费增长;通过增税,可以抑制投资和消费。 (3)用财政支出政策调节经济主要采取的措施有: 第一,增减政府对商品和劳务的购买。这项措施可以影响社会总需求的增减,从而调节市场。 第二,增减社会福利开支。这项措施可以增减社会购买力。 第三,增减政府直接投资、对私人投资的津贴补助、各种价格补贴、各项事业费用开支等。这项措施可以引起投资和消费的增加或减少。 (4)财政政策的紧缩与扩张。 当经济过热(经济过于膨胀)时,政府采用紧缩性财政政策。第一,从财政收入政策上,往往采取增税等手段,抑制投资,减少个人收入从而减少个人消费,抑制需求膨胀。第二,从财政支出政策上,减少财政支出,抑制社会需求,从而把过热的经济降下来。 经济不景气(经济疲软)时,政府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第一,从财政收入政策上,往往采取减免税等手段,刺激投资,增加个人收入从而刺激个人消费,扩张整个需求。第二,从财政支出政策上,增加财政支出,直接扩大社会需求,从而刺激经济复苏。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有什么分别

一句话概括货币政策是属于财政政策的一部分财政政策是宏观的 货币政策相对于来说是微观的具体实行措施嘛 很多主要是看它究竟是大方面的呢 还是小方面的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如何搭配组合?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组合拳主要有以下四种:"双松"、 "双紧"、"一松一紧"和"一紧一松"。1、"双松",即在经济萧条时期,可以同时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双管齐下,使经济所受到的刺激更为迅猛;2、"双紧",即在经济高涨时期,同时采用紧缩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使经济紧缩的程度更为强烈;3、"一松一紧"和"一紧一松",即对宏观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实行松紧搭配,以使一种政策的副作用被另一种性质相反的政策抵消掉。拓展资料: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配合有哪些形式?不同时期宏观经济活动状况的不同,决定了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要采取多种搭配方式:双松 (即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与扩张性的财政政策相配合)、双紧(即紧缩性的货币政策与紧缩性的财政政策相配合)。或是一松一紧(即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与紧缩性的财政政策相配合,或紧缩性的货币政策与扩张性的财政政策相配合)。例如,当一国经济衰退、失业增加时,政府可实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降低税率,扩大公共开支。以此来达到扩大内需,刺激经济的目的。同时,中央银行可采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加以配合,通过扩大货币供应量,降低利率等措施以扩大投资,推动经济复苏。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进而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各种方针措施。主要包括信贷政策和利率政策,收缩信贷和提高利率是“紧”的货币政策,能够抑制社会总需求,但制约投资和短期内发展,反之,是“松”的货币政策,能扩大社会总需求,对投资和短期内发展有利,但容易引起通货膨胀率的上升。财政政策包括国家税收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增税和减支是“紧”的财政政策,可以减少社会需求总量,但对投资不利。、反之,是“松”的财政政策,有利于投资,但社会需求总量的扩大容易导致通货膨胀。虽然这两项政策在宏观经济运行中都有较强的调节能力,但仅靠一项政策很难全面实现宏观经济的调控目标,没有双方的配合,单个政策的实施效果将会大大减弱,这就要求二者相互协调,密切配合,充分发挥综合优势。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有四种不同的搭配组合,政府究竟采用哪种取决于客观的经济环境,实际上主要取决于政府对客观经济情况的判断。概括地说,“一松一紧”主要是解决结构问题;单独使用“双松”或“双紧”主要为解决总量问题。

财政政策的手段主要是哪些

财政政策是国家整个经济政策的组成部分。指国家根据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而规定的财政工作的指导原则,通过财政支出与税收政策来调节总需求。x0dx0ax0dx0a政府调整财政收支的手段主要有三个:一是改变政府购买水平;二是改变政府的转移支付;三是调整税率。x0dx0a改变政府购买是政府相机抉择财政政策经常使用的手段。在经济萧条、总支出不足时,政府要扩大商品和劳务的购买,如增中军费开支,修筑高等级公路,建立新的福利设施等,以便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相反,在经济繁荣、总支出过大时,政府则减少对商品和劳务的购买数量,比如推迟某些军事科研,压缩或缓建一批公共工程,以便压缩总需求,缓和通货膨胀的压力。x0dx0a政府运用的第二个财政政策手段是变动政府转移支付的数量。变动政府的转移支付也是逆经济风向的。当经济萧条时,政府可以提高对退伍军人、失业人员和退休人员的各类补助,或者增加对农产品的补贴,以便扩大财政支出,刺激私人消费水平的提高,从而扩大总需求。相反,在经济繁荣时,政府则压缩用于福利、补贴等方面的支出,或者延长补贴支付的时间,以便减少总需求,降低通货膨胀率。x0dx0a调整税率是政府执行相机抉择财政政策的第三大手段。在经济萧条时期,政府应减少税种或降低税率,增加人们可支配收入,以便刺激需求。反之,在经济过热时,则可以暂时提高税率,或增加一些临时特别税种,减少人们的可支配收入,抑制需求。x0dx0a上述三种手段不仅可以单独对经济运行产生影响,而且也可以共同发生作用,实践中三种手段往往搭配使用。

财政政策包括哪些

国家的财政政策,理论上一般分为三种,第一种,叫做扩张型的财政政策。定义与特点是有预算赤字。第二种,是紧缩型的财政政策。定义与特点是有预算盈余。第三种,叫做中性的财政政策,定义是既无预算盈余也无预算赤字。

税收是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财政政策的手段主要包括税收、预算、国债、购买性支出和财政转移支付等手段。例如减少税收可以刺激消费,增加政府的支出能够刺激生产,这两种方式都可以刺激经济增长。国家为实现财政政策目标所采取的经济、法律、行政措施的总和。经济措施主要指财政杠杆;法律措施是通过立法来规范各种财政分配关系和财政收支行为,对违法活动予以法律制裁;行政措施指运用政府机关的行政权力予以干预。财政政策手段的选择是由财政政策的性质及其目标所决定的。财政政策的阶级性质和具体目标不同,所采取的手段也不同。扩展资料:为了达到某种经济目标,往往不能只采用一种政策工具,为了实现最优的政策效应,必须把各种财政政策工具配合使用。如何使各项政策协调配合是决定政策中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这种协调与配合包括各种财政政策工具的配合使用,也包括国内外政策的协调。供给学派反对赤字财政政策。他们认为,预算赤字的增加只能剥夺私营企业所需要的资本,并且造成金融市场的“挤出效应”;或者当政府所发生的亏空是用增加货币发行量去弥补时,就会造成通货膨胀。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财政政策

在经济萧条时期推行的扩张性财政政策是什么

在经济萧条时期推行的扩张性财政政策是什么财政政策是指国家根据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而规定的财政工作的指导原则,通过财政支出与税收政策来调节总需求。增加政府支出,可以刺激总需求,从而增加国民收入,反之则压抑总需求,减少国民收入。税收对国民收入是一种收缩性力量,因此,增加政府税收,可以抑制总需求从而减少国民收入,反之,则刺激总需求增加国民收入。 财政政策是国家整个经济政策的组成部分。 政府支出有两种形式:其一是政府购买,指的是政府在物品和劳务上的花费——购买坦克、修建道路、支付法官的薪水、等等,其次是政府转移支付,以提高某些群体(如老人或失业者)的收入。 税收是财政政策的另一种形式,它通过两种途径影响整体经济。首先,税收影响人们的收入。此外,税收还能影响物品和生产要素,因而也能影响激励机制和行为方式。 财政政策的内容 其内容包括: ◆社会总产品 ◆国民收入分配政策 ◆预算收支政策 ◆税收政策 ◆财政投资政策 ◆财政补贴政策 ◆国债政策 ◆预算外资金收支政策等 它们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财政政策的形成与发展 财政政策是随着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而不断发展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由于受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制约,国家不可能大规模组织社会经济生活。奴隶主和地主阶级的财政政策主要为巩固其统治地位的政治职能服务在资本积累阶段和资本主义形成时期,统治者一般都推行掠夺性财政政策,以加速资本积累的过程。 早期的资本主义国家,一般都实行简政轻税、预算平衡的财政政策,以利于自由资本主义的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矛盾日益激化,政府的经济职能逐渐增强,财政政策不仅为实现国家政治职能服务,而且成为政府干预和调节社会经济生活的重要工具。 特别是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主义产生,财政政策成为调节经济、挽救经济危机的重要手段:常常在经济萧条时期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以刺激社会总需求,加快经济复苏;在经济高涨时期,则实行紧缩性财政政策,以减少社会总需求,延缓经济危机的来临。 社会主义国家由于建立了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制度,国家集中了全体人民的意志,代表着人民的根本利益,能自觉地根据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制定财政政策。一方面促进人民民主政权的巩固,一方面组织和协调社会经济生活,为巩固社会主义生产方式,满足人民日益提高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服务。 财政政策的种类 1、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和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将财政政策分为自动稳定财政政策和相机抉择财政政策,是根据财政政策调节经济周期的作用来划分的。 (1)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是指财政制度本身存在一种内在的、不需要的政府采取其他干预行为就可以随这经济社会的发展,自动调节经济运行机制。这种机制也被称为财政自动稳定器。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包括个人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的累进所得税自动稳定作用。在经济萧条时,个人和企业利润降低,符合纳税条件的个人和企业数量减少,因而税基相对缩小,使用的累进税率将对下降,税收自动减少。因税收的减少幅度大于个人收入和企业利润的下降幅度,税收便会产生一种推力,防止个人消费和企业投资的过度下降,从而起到反经济衰退的作用。在经济过热时期,其作用机理正好相反。另一方面,是政府福利支出的自动稳定作用。如果经济出现衰退,符合领取失业救济和各种福利标准的人数增加,失业救济和各种福利的发放趋于自动增加,从而有利于抑制消费支出的持续下降,防止经济的进一步衰退。在经济繁荣时期,其作用机理正好相反。 (2)相机决策的财政政策,是指政府根据一定时期的经济社会状况,主动灵活选择不同类型的反经济周期的财政政策工具,干预经济运行行为,实现财政政策目标。在20世纪30年代的世界经济危机中,美国实施的罗斯福-霍普金斯计划(1929-1933)、日本实施的时局匡救政策(1932年)等,都是下那股额册财政政策选择的范例。相机抉择财政政策具体包括汲水政策和补偿政策。汲水政策是指经济萧条时期进行公共投资,以增加社会有效需求,使经济恢复活力的政策。汲水政策有四个特点:第一,它是以市场经济所具有的自发机制为前提,是一种诱导经济恢复的政策;第二,它以扩大公共投资规模为手段,启动和活跃社会投资;第三,财政投资规模具有有限性,即只要社会投资恢复活力,经济实现自主增长,政府就不再投资或缩小投资规模。补偿政策是指政府有意识的从当时经济状况反方向上调节经济景气变动的财政政策,以实现稳定经济波动的目的。在经济萧条时期,为缓解通货紧缩影响,政府通过增加支出,减少收入政策来增加投资和消费需求,增加社会有效需求,刺激经济增长;反之,经济繁荣时期,为抑制通货膨胀,政府通过财政增加收入、减少支出等政策来抑制和减少社会过剩需求,稳定经济波动。 2、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和中性财政政策 将财政政策划分为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和中性财政政策,是根据财政政策调节国民经济总量和结构中的不同功能来划分的。 (1)扩张性财政政策(又称积极的财政政策)是指通过财政分配活动来增加和刺激社会的总需求;增加国债、支出大于收入,出现财政赤字来实现: (2)紧缩性财政政策(又称稳健的财政政策)是指通过财政分配活动来减少和抑制总需求; (3)中性财政政策是指财政的分配活动对社会总需求的影响保持中性。

解释为什么说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能用来稳定经济

解释为什么说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能用来稳定经济 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进而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各种方针措施。主要包括信贷政策和利率政策,收缩信贷和提高利率是“紧”的货币政策,能够抑制社会总需求。 货币政策制约投资和短期内发展,能扩大社会总需求,对投资和短期内发展有利,但容易引起通货膨胀率的上升。 财政政策包括国家税收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增税和减支是“紧”的财政政策,可以减少社会需求总量。 财政政策,有利于投资,但社会需求总量的扩大容易导致通货膨胀。 财政政策是指国家根据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而规定的财政工作的指导原则,通过财政支出与税收政策的变动来影响和调节总需求。 财政政策是国家整个经济政策的组成部分。 货币政策是指 *** 或中央银行为影响经济活动所采取的措施,尤指控制货币供给以及调控利率的各项措施。 什么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为什么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可以用来调节经济 财政政策是国家财政部通过财政支出与税收政策的变动来影响和调节总需求,货币政策是央行主要通过 1.控制货币发行 2.调整利率 3.调整存款准备金率 4.调整再贴现率 来调整货币供给 。当经济过热或者出现通货膨胀时采用紧缩性财政政策(也就是减少支出或者增加税收、减少货币供给)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减少货币发行、提高存款利率、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再贴现率);当经济萧条或者通货紧缩则相反,采用宽松财政、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决策者应该试图稳定经济吗? 第一个问题目前持两种观点:赞成决策者应该试图稳定经济,理由是如果放任不管,经济就倾向于发生波动;反对理由是,虽然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在理论上可以用来稳定经济,但在实践中运用这种政策有重大障碍。第二个问题持反对看法。第三个问题持赞成看法。最后一个问题持赞成看法。一国的储蓄率是其长期经济繁荣的关键决定因素。 什么是财务政策和货币政策,为什么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可以用来调节经济? 财政政策是国家财政部通过财政支出与税收政策的变动来影响和调节总需求,货币政策是央行主要通过 1.控制货币发行 2.调整利率 3.调整存款准备金率 4.调整再贴现率 来调整货币供给 。当经济过热或者出现通货膨胀时采用紧缩性财政政策(也就是减少 *** 支出或者增加税收、减少货币供给)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减少货币发行、提高存款利率、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再贴现率);当经济萧条或者通货紧缩则相反,采用宽松财政、货币政策。 如何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有效搭配来实现稳定经济 货币政策主要包括信贷政策和利率政策。通常所说的“紧”的货币政策就是收缩信贷和提高利率,“松”的货币政策是放松信贷和降低利率。财政政策包括国家税收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所谓“紧”的财政政策是指增税和减支,“松”的财政政策是减税和增支。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是国家履行宏观经济管理职能的两个最重要的调节手段,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的市场经济中,由于根本利益一致和统一的总体经济目标,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实施具有坚实的基础,同时这两大政策具有内在的统一性,为它们之间的协调配合奠定了牢固的基础。但由于这两大政策在我国也是各有其特殊作用,调节的侧重面也不同,因此,这两大政策又具有相对独立性,二者既不能简单地等同或混同,又不能各行其是,而应该相互协调,密切配合,以实现宏观经济管理的目标。 在我国,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需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两大政策的协调配合要以实现社会总供求的基本平衡为共同目标。 第二,两大政策的协调配合应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第三,两大政策既要相互支持,又要保持相对独立性。 第四,从实际出发进行两大政策的搭配运用。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是实现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目标的客观要求和必要条件。但两大政策协调配合的效果,不仅取决于正确确定两大政策的搭配方式及其具体操作,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外部环境的协调配合。例如,需要有产业政策、收入分配政策、外贸政策、社会福利政策等其他政策的协同;有良好的国际环境和稳定的国内社会政治环境;有合理的价格体系和企业(包括金融企业)的运行机制;还需要有各部委、各部门和地方 *** 的支持配合。 为什么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可以用来调节经济 说白了,财政政策调节经济是为企业降低成本,增强市场活力。比如,降低税收等。而货币政策调节经济是增加货币流动性,扩大消费者购买力。比如,降息和降低存准率。 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进而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各种方针措施。主要包括信贷政策和利率政策,收缩信贷和提高利率是“紧”的货币政策,能够抑制社会总需求,但制约投资和短期内发展,反之,是“松”的货币政策,能扩大社会总需求,对投资和短期内发展有利,但容易引起通货膨胀率的上升。财政政策包括国家税收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增税和减支是“紧”的财政政策,可以减少社会需求总量,但对投资不利。反之,是“松”的财政政策,有利于投资,但社会需求总量的扩大容易导致通货膨胀。 虽然这两项政策在宏观经济运行中都有较强的调节能力,但仅靠一项政策很难全面实现宏观经济的调控目标,没有双方的配合,单个政策的实施效果将会大大减弱,这就要求二者相互协调,密切配合,充分发挥综合优势。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有四种不同的搭配组合, *** 究竟采用哪种取决于客观的经济环境,实际上主要取决于 *** 对客观经济情况的判断。概括地说,“一松一紧”主要是解决结构问题;单独使用“双松”或“双紧”主要为解决总量问题。货币政策要在保持币值稳定和总量平衡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经济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货币支持,古时候为什么经济发展很慢?因为没钱,古代以黄金或铜币为货币,产量少,没有钱就没钱来投入生产,就只能依赖农业,而钱越多,流到人手里的钱就越多,就有越多钱用来生产,经济就会升温甚至过热,钱越少,大家没钱来生产,自然经济发展速度就降下来了。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通过调节国内总需求对经济进行调控。 *** 增加财政支出就增加了社会总产品需求,从而促进产出增加。同样 *** 扩大货币供给增加了市场的货币量,这也是增加了社会总需求,进而增加产出 为什么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能解决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是社会上货币的供给量比需求量多。增加货币的需求量或者减少货币的需求量都可以解决通货膨胀的问题。 货币政策:提高再贴现率,提高法定准备金率,央行卖出 *** 债券都是货币政策,这些都可以吸收社会上大量的货币,导致社会上的货币流通量减少,从而解决通货膨胀。 财政政策:增减税,减少或扩大 *** 购买和投资,减少或增加转移支付等都是财政政策。减少税收可以减轻企业的负担,扩大再生产,增加货币的需求量, *** 增加投资,可以扩大就业,激活市场活力,增加货币的需求。 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来调节市场利率,通过市场利率的变化来影响民间的资本投资,影响总需求来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各种方针措施。调节总需求的货币政策的三大工具为法定准备金率,公开市场业务和贴现政策。

财政政策的基本内容

就是调控的手段不仅不经济上起作用在政治上也能得到体现。

农村财政政策工具包括(  )

【答案】:A、B、C、D农村财政政策工具主要包括:①财政直接投资;②财政补贴;③财政贴息;④风险补偿金;⑤财政担保;⑥税收优惠政策等。

财政政策有哪些工具?

财政政策工具有:税收、预算、国债、购买性支出和财政转移支付等。国家为实现财政政策目标所采取的经济、法律、行政措施的总和。经济措施主要指财政杠杆;法律措施是通过立法来规范各种财政分配关系和财政收支行为,对违法活动予以法律制裁;行政措施指运用政府机关的行政权力予以干预。财政政策是政府利用财政预算案,透过税收以及政府用于消费和投资的公共开支达到某些宏观经济目标的方法。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政府控制与管理经济的最重要的两个宏观经济调控工具:财政政策借助政府财政开支、税收、债务融资方面的变化来刺激或减缓经济增长;货币政策则侧重对经济体中货币发行量的调节。财政政策一般分为自动财政政策(automaticfiscal policy)和衡量式财政政策(discretionary fiscal policy)。为了达到某种经济目标,往往不能只采用一种政策工具,为了实现最优的政策效应,必须把各种财政政策工具配合使用。如何使各项政策协调配合是决定政策中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这种协调与配合包括各种财政政策工具的配合使用,也包括国内外政策的协调。只有政策的协调与配合得当,才能获得最理想的政策效应。这种协调与配合当然也有某种规律可以遵循,但更多的时候却是要根据具体情况相机行事。财政政策实施中的这些问题,正是运用政策的困难所在,如何运用各种政策达到理想的财政政策是一门高深的学问,远非经济理论所能描述的。参考资料财政政策.搜狗百科[引用时间2018-1-17]

财政政策有哪几种?

一、我国财政政策实施手段有:财政收入(税收),财政支出,国债和政府投资等。1、财政收入(主要是税收)。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参与社会产品分配的重要形式,具有无偿性、强制性、固定性、权威性等特点。税收促进财政目标实现的方式即是灵活运用各种税制要素。1)适当设置税种和税目,形成合理的税收体系,从而确定税收调节的范围和层次,使各种税种相互配合。2)确定税率,明确税收调节的数量界限,这是税收作为政策手段发挥导向作用的核心。3)规定必要的税收减免和加成。因此,税收可以通过调整税率和增减税种来调节产业结构,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可以通过累进的个人所得税、财产税等来调节个人收入和财富,实现公平分配。2、财政支出。财政支出是政府为满足公共需要的一般性支出(或称经常项目支出)。它包括购买性和转移性支出,这两类支出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有不同之处。购买性支出从最终用途看,行政管理支出、国防支出、文教科卫等财政支出是必不可少的社会公益性事业的开支,政府的投资能力和投资方向对社会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的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转移性支出是政府进行宏观调控和管理,特别是调节社会总供求平衡的重要工具。例如,社会保障支出和财政补贴在现代社会里发挥着“安全阀”和“润滑剂”的作用,在经济萧条失业增加时,政府增加社会保障支出和财政补贴,增加社会购买力,有助于恢复供求平衡;反之,则减少相应这两种支出,以免需求过旺。3、国债 。国债是国家按照信用有偿的原则筹集财政资金的一种形式,同时也是实现宏观调控和财政政策的一个重要手段。国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主要体现在三种效应上:一是排挤效应。即通过国债的发行,使民间部门的投资或消费资金减少,从而起到调节消费和投资的作用。二是货币效应。这是指国债发行所引起的货币供求变动。它一方面可能使“潜在货币”变为现实流通货币,另一方面可能将存于民间的货币转移到政府或由中央银行购买国债而增加货币的投放。三是利率效应。这是指通过国债利率水平的调整以及对资本市场的供求变化来影响市场利率水平,从而对经济产生扩张或紧缩效应。在现代信用条件下,国债的市场操作是沟通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主要载体,同时也是它们的藕合点。因此,国债作为财政政策工具实施时,除了与其它财政政策手段协调外,还特别要与货币政策相协调。4、政府投资。政府投资是指财政用于资本项目的建设性支出,它最终将形成各种类型的固定资产。政府的投资项目主要是指那些具有自然垄断特征、外部效应大、产业关联度高,具有示范和诱导作用的基础性产业、公共设施,以及新兴的高科技主导产业。这种投资是经济增长的推动力,而且具有乘数作用。所谓投资的乘数作用是指每增加1元投资所引起的收入增长的倍数。二、财政政策是指国家根据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而规定的财政工作的指导原则,通过财政支出与税收政策的变动来影响和调节总需求。 财政政策是国家整个经济政策的组成部分。

财政政策主要包括那些政策?

  包括以下政策:  (1)财政收入(主要是税收)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参与社会产品分配的重要形式,具有无偿性、强制性、固定性、权威性等特点。税收促进财政目标实现的方式即是灵活运用各种税制要素。1)适当设置税种和税目,形成合理的税收体系,从而确定税收调节的范围和层次,使各种税种相互配合。2)确定税率,明确税收调节的数量界限,这是税收作为政策手段发挥导向作用的核心。3)规定必要的税收减免和加成。  因此,税收可以通过调整税率和增减税种来调节产业结构,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可以通过累进的个人所得税、财产税等来调节个人收入和财富,实现公平分配。  (2)财政支出财政支出是政府为满足公共需要的一般性支出(或称经常项目支出)。它包括购买性和转移性支出,这两类支出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有不同之处。  购买性支出从最终用途看,行政管理支出、国防支出、文教科卫等财政支出是必不可少的社会公益性事业的开支,政府的投资能力和投资方向对社会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的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转移性支出是政府进行宏观调控和管理,特别是调节社会总供求平衡的重要工具。例如,社会保障支出和财政补贴在现代社会里发挥着"安全阀"和"润滑剂"的作用,在经济萧条失业增加时,政府增加社会保障支出和财政补贴,增加社会购买力,有助于恢复供求平衡;反之,则减少相应这两种支出,以免需求过旺。  (3)国债国债是国家按照信用有偿的原则筹集财政资金的一种形式,同时也是实现宏观调控和财政政策的一个重要手段。国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主要体现在三种效应上:  一是排挤效应。即通过国债的发行,使民间部门的投资或消费资金减少,从而起到调节消费和投资的作用。  二是货币效应。这是指国债发行所引起的货币供求变动。它一方面可能使"潜在货币"变为现实流通货币,另一方面可能将存于民间的货币转移到政府或由中央银行购买国债而增加货币的投放。  三是利率效应。这是指通过国债利率水平的调整以及对资本市场的供求变化来影响市场利率水平,从而对经济产生扩张或紧缩效应。  在现代信用条件下,国债的市场操作是沟通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主要载体,同时也是它们的藕合点。因此,国债作为财政政策工具实施时,除了与其它财政政策手段协调外,还特别要与货币政策相协调。  (4)政府投资政府投资是指财政用于资本项目的建设性支出,它最终将形成各种类型的固定资产。政府的投资项目主要是指那些具有自然垄断特征、外部效应大、产业关联度高,具有示范和诱导作用的基础性产业、公共设施,以及新兴的高科技主导产业。这种投资是经济增长的推动力,而且具有乘数作用。所谓投资的乘数作用是指每增加1元投资所引起的收入增长的倍数。

财政政策工具有哪些?

财政政策工具有:税收、预算、国债、购买性支出和财政转移支付等。国家为实现财政政策目标所采取的经济、法律、行政措施的总和。经济措施主要指财政杠杆;法律措施是通过立法来规范各种财政分配关系和财政收支行为,对违法活动予以法律制裁;行政措施指运用政府机关的行政权力予以干预。财政政策是政府利用财政预算案,透过税收以及政府用于消费和投资的公共开支达到某些宏观经济目标的方法。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政府控制与管理经济的最重要的两个宏观经济调控工具:财政政策借助政府财政开支、税收、债务融资方面的变化来刺激或减缓经济增长;货币政策则侧重对经济体中货币发行量的调节。财政政策一般分为自动财政政策(automaticfiscal policy)和衡量式财政政策(discretionary fiscal policy)。为了达到某种经济目标,往往不能只采用一种政策工具,为了实现最优的政策效应,必须把各种财政政策工具配合使用。如何使各项政策协调配合是决定政策中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这种协调与配合包括各种财政政策工具的配合使用,也包括国内外政策的协调。只有政策的协调与配合得当,才能获得最理想的政策效应。这种协调与配合当然也有某种规律可以遵循,但更多的时候却是要根据具体情况相机行事。财政政策实施中的这些问题,正是运用政策的困难所在,如何运用各种政策达到理想的财政政策是一门高深的学问,远非经济理论所能描述的。参考资料财政政策.搜狗百科[引用时间2018-1-17]

财政政策不包括( )。

【答案】:B本题考查财政政策工具。

财政政策的工具有哪些

财政政策的工具包括:1、预算政策。预算调节经济的作用主要表现在财政收支的规模及其差额上。当社会总供给大于总需求时,政府预算一般采取扩大支出规模、保持一定赤字规模的做法来扩大杜会总需求;当杜会总供给小于总需求时,政府预算一般采取缩小支出规模、保持预算盈余的做法来抑制杜会总需求。当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基本平衡即经济稳定发展时,政府一般实行中性的预算平衡政策,保持预算收支规模的基本平衡。2、税收政策。首先,税收是政府凭借政治权力参与社会产品分配的方式,是保持经济稳定运行的重要手段。其次,税收是政府实行公平收入分配政策的重要手段。3、公债政策。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公债是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政策工具。首先,通过调整公债的流动性程度,改变社会经济资源的流动状况,可以对经济运行产生扩张性或者紧缩性的影响。公债期限不同,流动性相差较大。4、公共支出政策。公共支出是指政府用于满足纯公共需要的一般性支出,主要包括狭义的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两大部分。5、政府投资政策。政府投资是指财政用于资本项目的建设性支出,它最终将形成各种类型的固定资产。6、财政补贴政策。首先,财政补贴政策是保持经济平衡运行的重要手段之一。其次,财政补贴还是政府实行公平收入分配政策的重要手段。一般来讲,享受政府财政补贴的对象大多是低收入群体。通过增加财政补贴,可以提高低收入群体的可支配收入水平,促进社会公平分配。

我国现有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什么

宽松的财政政策,与适度紧缩的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的主要类型

财政政策是指为促进就业水平提高,减轻经济波动,防止通货膨胀,实现稳定增长而对政府财政支出、税收和借债水平所进行的选择,或对政府财政收入和支出水平所作的决策。或者说,财政政策是指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变动税收是指改变税率和税率结构。变动政府支出指改变政府对商品与劳务的购买支出以及转移支付。它是国家干预经济的主要政策之一。财政政策由国家制定,代表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并受一定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相应的经济关系制约。财政政策是国家整个经济政策的组成部分,同其他经济政策有着密切的联系。财政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要有金融政策、产业政策、收入分配政策等其他经济政策的协调配合。政府支出有两种形式:其一是政府购买,指的是政府在物品和劳务上的花费——购买坦克、修建道路、支付法官的薪水、等等,其次是政府转移支付,以提高某些群体(如老人或失业者)的收入。税收是财政政策的另一种形式,它通过两种途径影响整体经济。首先,税收影响人们的收入。此外,税收还能影响物品和生产要素,因而也能影响激励机制和行为方式。应答时间:2020-12-08,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财政政策的类型是什么

  财政政策是国家整个经济政策的组成部分。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关于财政政策的类型有哪些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财政政策的类型   1、根据财政政策具有调节经济周期的作用来划分,它包括自动稳定的和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1)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指某些能够根据经济波动情况自动发生稳定作用的政策,它无需借助外力就可直接产生调控效果。这种自动稳定性主要表现在税收的自动稳定性和政府支出的自动稳定性。   (2)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指某些财政政策本身没有自动稳定的作用,需要借助外力才能对经济产生调节作用。这种政策是政府根据当时的经济形势,采用不同的财政措施,以消除通货膨胀缺口或通货紧缩缺口,是政府利用国家财力有意识干预经济运行的行为。   按照财政政策的早期理论,相机抉择财政政策包括汲水政策和补偿政策。   ①汲水政策是对付经济波动的财政政策,是在经济萧条时靠付出一定数额的公共投资使经济自动恢复其活力的政策,特点如下:   a汲水政策是一种诱导景气复苏的政策,是以经济本身所具有的自发恢复能力为前提的治理萧条政策。   b汲水政策的载体是公共投资,以扩大公共投资规模作为启动民间投资活跃的手段。   c财政支出规模是有限的,不进行超额的支出,只要使民间投资恢复活力即可。   d汲水政策是一种短期的财政政策,随着经济萧条的消失而不复存在。   ②补偿政策是政府有意识地从当时经济状态的反方向调节景气变动幅度的财政政策,以达到稳定经济波动的目的。   a在经济繁荣时期,为了减少通货膨胀因素,政府通过增收减支等政策以抑制和减少民间的过剩需求;   b而在经济萧条时期,为了减少通货紧缩因素,政府又必须通过减收增支等政策来增加消费和投资需求,谋求整个社会经济有效需求的增加。   ③补偿政策和汲水政策的区别:   a汲水政策只是借助公共投资以补偿民间投资的减退,是医治经济萧条的处方;而补偿政策是一种全面的干预政策,它不仅在使经济从萧条走向繁荣中得到应用,而且可用于控制经济过度繁荣。   b汲水政策的实现工具只有公共投资,而补偿政策的载体不仅包括公共投资,还有所得税、消费税、转移支付、存在补偿等。   c汲水政策的公共投资不能是超额的,而补偿政策的财政收支可以超额增长。   d汲水政策的调节对象是民间投资,而补偿政策的调节对象是社会经济的有效需求。   2、根据财政政策在调节国民经济总量方面的不同功能,把财政政策分为扩张性政策、紧缩性政策和中性政策(根据形势的需要采用)。   (1)扩张性财政政策是指通过财政分配活动来增加和刺激社会的总需求,载体主要有减税(降低税率)和增加财政支出规模。   (2)紧缩性财政政策是指通过财政分配活动来减少和抑制总需求。实现紧缩性财政政策目标的手段主要是增税(提高税率)和减少财政支出。   (3)中性财政政策是指财政的分配活动对社会总需求的影响保持中性。财政的收支活动既不会产生扩张效应,也不会产生紧缩效应。   在经济政策理论中,一般把通过增加盈余或减少盈余以及增加赤字或减少赤字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赤字财政政策称为非均衡财政政策;而以收支均衡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财政政策称为均衡财政政策。均衡财政政策的主要目的在于力求避免预算盈余或预算赤字可能带来的消极后果。均衡财政政策不等于中性财政政策,因为在均衡财政之下,政府支出可以通过支出乘数,按照支出规模的大小,产生使收入上升的效果,也就是所谓的平衡预算的乘数效果。   财政政策的目标体系   财政政策目标体系一般由四大类、两个层次组成。四类目标是经济稳定目标、经济发展目标、公平分配目标和平衡预算目标,前三类属于全局性目标,后一类是局部性或财政自身目标。   1、经济稳定目标 经济稳定分为内部稳定和外部稳定。   (1)内部经济稳定的含义:一是价格水平的稳定;二是产出或国民收入的稳定。   (2)外部经济稳定是指对外均衡,即本国对外国商品和服务的需求与外国商品和服务的需求保持平衡,故外部经济稳定主要是指国际收支的平衡。   在经济稳定目标体系中,价格稳定目标、充分就业目标和国际收支平衡目标是最重要的三个子目标。   2、经济发展目标   3、公平收入分配目标   4、平衡预算目标

财政政策有什么

财政政策是指为促进就业水平提高,减轻经济波动,防止通货膨胀,实现稳定增长而对政府财政支出、税收和借债水平所进行的选择,或对政府财政收入和支出水平所作的决策。或者说,财政政策是指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变动税收是指改变税率和税率结构。变动政府支出指改变政府对商品与劳务的购买支出以及转移支付。它是国家干预经济的主要政策之一。财政政策由国家制定,代表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并受一定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相应的经济关系制约。财政政策是国家整个经济政策的组成部分,同其他经济政策有着密切的联系。财政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要有金融政策、产业政策、收入分配政策等其他经济政策的协调配合。政府支出有两种形式:其一是政府购买,指的是政府在物品和劳务上的花费——购买坦克、修建道路、支付法官的薪水,其次是政府转移支付,以提高某些群体(如老人或失业者)的收入。税收是财政政策的另一种形式,它通过两种途径影响整体经济。首先,税收影响人们的收入。此外,税收还能影响物品和生产要素,因而也能影响激励机制和行为方式。

财政政策有哪几种?

一、我国财政政策实施手段有:财政收入(税收),财政支出,国债和政府投资等。1、财政收入(主要是税收)。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参与社会产品分配的重要形式,具有无偿性、强制性、固定性、权威性等特点。税收促进财政目标实现的方式即是灵活运用各种税制要素。1)适当设置税种和税目,形成合理的税收体系,从而确定税收调节的范围和层次,使各种税种相互配合。2)确定税率,明确税收调节的数量界限,这是税收作为政策手段发挥导向作用的核心。3)规定必要的税收减免和加成。因此,税收可以通过调整税率和增减税种来调节产业结构,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可以通过累进的个人所得税、财产税等来调节个人收入和财富,实现公平分配。2、财政支出。财政支出是政府为满足公共需要的一般性支出(或称经常项目支出)。它包括购买性和转移性支出,这两类支出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有不同之处。购买性支出从最终用途看,行政管理支出、国防支出、文教科卫等财政支出是必不可少的社会公益性事业的开支,政府的投资能力和投资方向对社会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的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转移性支出是政府进行宏观调控和管理,特别是调节社会总供求平衡的重要工具。例如,社会保障支出和财政补贴在现代社会里发挥着“安全阀”和“润滑剂”的作用,在经济萧条失业增加时,政府增加社会保障支出和财政补贴,增加社会购买力,有助于恢复供求平衡;反之,则减少相应这两种支出,以免需求过旺。3、国债 。国债是国家按照信用有偿的原则筹集财政资金的一种形式,同时也是实现宏观调控和财政政策的一个重要手段。国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主要体现在三种效应上:一是排挤效应。即通过国债的发行,使民间部门的投资或消费资金减少,从而起到调节消费和投资的作用。二是货币效应。这是指国债发行所引起的货币供求变动。它一方面可能使“潜在货币”变为现实流通货币,另一方面可能将存于民间的货币转移到政府或由中央银行购买国债而增加货币的投放。三是利率效应。这是指通过国债利率水平的调整以及对资本市场的供求变化来影响市场利率水平,从而对经济产生扩张或紧缩效应。在现代信用条件下,国债的市场操作是沟通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主要载体,同时也是它们的藕合点。因此,国债作为财政政策工具实施时,除了与其它财政政策手段协调外,还特别要与货币政策相协调。4、政府投资。政府投资是指财政用于资本项目的建设性支出,它最终将形成各种类型的固定资产。政府的投资项目主要是指那些具有自然垄断特征、外部效应大、产业关联度高,具有示范和诱导作用的基础性产业、公共设施,以及新兴的高科技主导产业。这种投资是经济增长的推动力,而且具有乘数作用。所谓投资的乘数作用是指每增加1元投资所引起的收入增长的倍数。二、财政政策是指国家根据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而规定的财政工作的指导原则,通过财政支出与税收政策的变动来影响和调节总需求。 财政政策是国家整个经济政策的组成部分。

财政政策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宏观财政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财政政策和财政政策的手段两个方面。x0dx0a  财政政策是西方国家政府根据既定目标通过财政收入和支出的变动以影响宏观经济活动水平的经济政策。西方学者一般把财政政策定义为:为影响经济活动的总水平而对政府支出、税收和借债水平所进行的选择或对政府收入和支出水平所作出的决策。x0dx0a  西方经济学认为,财政政策要逆对经济风向行事。当总支出不足、失业持续增加的时候,政府要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增加政府支出,减少政府收入,刺激总支出,以解决衰退和失业问题;相反,当总支出过多、价格水平持续上涨的时候,政府要实行紧缩性财政政策,减少政府支出,增加政府收入,抑制总支出,以解决通货膨胀问题。这种交替使用的扩张性和紧缩性财政政策,被称为补偿性财政政策。当失业率连续两三个月超过一定数值,或者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连续两三个月下降时,政府就要考虑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措施;反之,当一般价格水平上升幅度超过一定限度时,政府就要考虑采取紧缩性的财政措施。x0dx0a  西方学者对国家预算收支是否应该平衡的看法大致分为三类:(1)年度平衡预算。年度平衡预算要求每个财政年度的财政收支平衡,这是在1929-1933年经济危机以前被普遍采取的政策原则。后来这个原则遭到凯恩斯主义者的攻击。他们认为,衰退时,税收必然随收入的减少而减少。为了减少赤字,只有减少政府支出或提高税率,其结果会加深衰退;当通货膨胀存在时,税收必然随收入的增加而增加。为了减少盈余,只有增加政府支出或降低税率,其结果反而会加剧通货膨胀。总之,凯恩斯主义者认为年度平衡预算会使经济波动更为严重。(2)周期平衡预算。周期平衡预算又名瑞典预算,它是30年代首先在瑞典出现的一种预算。这种财算用经济周期代替财政年度,它不要求财政收支在每一财政年度中平衡,而只要求在一个周期中平衡。(3)职能财政。按照职能财政制度,预算平衡不是财政政策的主要问题,重要的是财政政策要保证经济社会处于持续增长的、没有通货膨胀的充分就业状态。为此,在经济衰退时,政府应实行赤字预算;通货膨胀时,政府财政预算应有结余。政府增加收入的办法不应只限于增加税收和增加公债,还可以增发货币。主张职能的西方学者认为,职能财政的预算应是一种不平衡预算,在政策目标和政策手段方面应具有更大的灵活性。

财政政策有哪些内容?

(1)财政政策是国家干预和调节经济的基本手段之一,包括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两方面。 (2)国家运用财政收入政策时所采取的措施主要有: 第一,调节收入和财产分配的税收措施。个人所得税实行累进制,高收入者纳税多,它可以起到缩小社会成员收入差距的作用。 第二,对垄断企业实现税收优惠措施。这一措施可以增加垄断资本积累,刺激经济增长。 第三,调整经济结构的税收优惠措施。这些措施可以扶持需要大力发展的部门和地区经济,抑制某些部门生产的增长。 第四,刺激或抑制经济增长的总量调节措施。通过减税可以刺激积累增长、投资增长和消费增长;通过增税,可以抑制投资和消费。 (3)用财政支出政策调节经济主要采取的措施有: 第一,增减政府对商品和劳务的购买。这项措施可以影响社会总需求的增减,从而调节市场。 第二,增减社会福利开支。这项措施可以增减社会购买力。 第三,增减政府直接投资、对私人投资的津贴补助、各种价格补贴、各项事业费用开支等。这项措施可以引起投资和消费的增加或减少。 (4)财政政策的紧缩与扩张。 当经济过热(经济过于膨胀)时,政府采用紧缩性财政政策。第一,从财政收入政策上,往往采取增税等手段,抑制投资,减少个人收入从而减少个人消费,抑制需求膨胀。第二,从财政支出政策上,减少财政支出,抑制社会需求,从而把过热的经济降下来。 经济不景气(经济疲软)时,政府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第一,从财政收入政策上,往往采取减免税等手段,刺激投资,增加个人收入从而刺激个人消费,扩张整个需求。第二,从财政支出政策上,增加财政支出,直接扩大社会需求,从而刺激经济复苏。

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包括

扩张性财政政策是国家通过财政分配活动刺激和增加社会总需求的一种政策行为。以下是我整理的关于扩张性财政政策包括什么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涵义  扩张性财政政策是国家通过财政分配活动刺激和增加社会总需求的一种政策行为。又称膨胀性财政政策。扩张性财政政策, 是指主要通过减税、 增支进而扩大财政赤字的财政分配方式, 增加和刺激社会总需求。紧缩性财政政策, 是指主要通过增税、 减支进而压缩赤字或增加盈余的财政分配方式, 减少和抑制社会总需求。  最典型的方式是通过财政赤字扩大政府支出的规模。当经济生活中出现需求不足时,运用膨胀性财政政策可以使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差额缩小以至达到平衡;如果社会总供求原来是平衡的,这一政策会使社会总需求超过总供给;如果社会总需求已经超过总供给,这一政策将使两者的差额进一步扩大。  扩张性财政政策的主要政策措施  ①减税  一般说,减税会增加个人和企业的可支配收入,相应地减少国家财政收入。在财政支出规模不变的情况下,相应地扩大了社会总需求。减税的种类和方式不同,所引起的膨胀效应也不同。对流转税的减免,在增加需求的同时也会刺激供给的增加,即这种减税的膨胀效应主要在供给方面。对所得税的减免,则可以增加社会需求,膨胀效应主要表现在需求方面。  ②扩大预算支出规模  由于政府支出直接构成社会总需求的一部分,政府支出规模的增大必然相应地增加社会总需求在收入增加和支出扩大不对称的情况下,就会出现财政赤字。就这个意义说,扩张性财政政策也就是赤字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的形成与发展  财政政策是随着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而不断发展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由于受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制约,国家不可能大规模组织社会经济生活。奴隶主和地主阶级的财政政策主要为巩固其统治地位的政治职能服务在资本积累阶段和资本主义形成时期,统治者一般都推行掠夺性财政政策,以加速资本积累的过程。  早期的资本主义国家,一般都实行简政轻税、预算平衡的财政政策,以利于自由资本主义的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矛盾日益激化,政府的经济职能逐渐增强,财政政策不仅为实现国家政治职能服务,而且成为政府干预和调节社会经济生活的重要工具。  特别是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主义产生,财政政策成为调节经济、挽救经济危机的重要手段:常常在经济萧条时期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以刺激社会总需求,加快经济复苏;在经济高涨时期,则实行紧缩性财政政策,以减少社会总需求,延缓经济危机的来临。  社会主义国家由于建立了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制度,国家集中了全体人民的意志,代表着人民的根本利益,能自觉地根据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制定财政政策。一方面促进人民民主政权的巩固,一方面组织和协调社会经济生活,为巩固社会主义生产方式,满足人民日益提高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服务。

财政政策主要包括那些政策?

baiducha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组合拳主要有哪些?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组合拳主要有以下四种:"双松"、 "双紧"、"一松一紧"和"一紧一松"。1、"双松",即在经济萧条时期,可以同时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双管齐下,使经济所受到的刺激更为迅猛;2、"双紧",即在经济高涨时期,同时采用紧缩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使经济紧缩的程度更为强烈;3、"一松一紧"和"一紧一松",即对宏观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实行松紧搭配,以使一种政策的副作用被另一种性质相反的政策抵消掉。拓展资料: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配合有哪些形式?不同时期宏观经济活动状况的不同,决定了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要采取多种搭配方式:双松 (即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与扩张性的财政政策相配合)、双紧(即紧缩性的货币政策与紧缩性的财政政策相配合)。或是一松一紧(即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与紧缩性的财政政策相配合,或紧缩性的货币政策与扩张性的财政政策相配合)。例如,当一国经济衰退、失业增加时,政府可实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降低税率,扩大公共开支。以此来达到扩大内需,刺激经济的目的。同时,中央银行可采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加以配合,通过扩大货币供应量,降低利率等措施以扩大投资,推动经济复苏。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进而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各种方针措施。主要包括信贷政策和利率政策,收缩信贷和提高利率是“紧”的货币政策,能够抑制社会总需求,但制约投资和短期内发展,反之,是“松”的货币政策,能扩大社会总需求,对投资和短期内发展有利,但容易引起通货膨胀率的上升。财政政策包括国家税收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增税和减支是“紧”的财政政策,可以减少社会需求总量,但对投资不利。、反之,是“松”的财政政策,有利于投资,但社会需求总量的扩大容易导致通货膨胀。虽然这两项政策在宏观经济运行中都有较强的调节能力,但仅靠一项政策很难全面实现宏观经济的调控目标,没有双方的配合,单个政策的实施效果将会大大减弱,这就要求二者相互协调,密切配合,充分发挥综合优势。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有四种不同的搭配组合,政府究竟采用哪种取决于客观的经济环境,实际上主要取决于政府对客观经济情况的判断。概括地说,“一松一紧”主要是解决结构问题;单独使用“双松”或“双紧”主要为解决总量问题。

我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包括哪些?怎么区别?

货币政策目标是一国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采取的货币政策希望达到的最终目的。包括:经济增长、价格水平稳定、充分就业、利率稳定、汇率稳定、国际收支平衡。尽管央行不能直接带来这些目的,却能针对它可以影响的变量制定不同的政策。货币政策的诸多目标之间常常有冲突,政策可以达到一个目标,但却也使另一个目标变得更加难以实现。在中国,货币政策目标的选择在实际中有两种主张,一种是单一目标,以稳定币值作为首要的基本目标;另一种是双重目标,即稳定货币和发展经济兼顾。从各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历史演变中来看,无论是单一目标、双重目标或多重目标,都不能脱离当时的经济社会环境以及当时所面临的最突出的基本矛盾。但货币政策要保持足够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政策目标不能偏颇和多变。此条答案由有钱花提供,有钱花是度小满金融(原百度金融)旗下的信贷服务品牌,靠谱利率低,手机端点击下方马上测额,最高可借额度20万。

积极财政政策有哪些内容?

财政政策包括政府购买支出、税收、转移支付等等。积极财政政策主要包括减少税收、增加政府购买性支出,增加转移支付等。积极财政政策一般运用于经济衰退、失业激增的时期,是刺激经济增长的有利手段。具体来说1 增加转移支付和减税可以扩大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居民的投资和购买,从而促进经济增长;如果是采用减低投资税的话,还可以直接促进私人投资的增加,推动经济快速发展。2 增加购买性支出(也包括政府直接投资)能直接增加社会的总需求,从而强力拉动经济增长。总之,积极的财政政策对于加快经济增长,减少失业都有好处,但也可能会引起通货膨胀,因此,可能会搭配别的政策一起使用。

财政政策的基本功能包括(  )

【答案】:A, B, D, E财政政策的基本功能包括导向功能、协调功能、控制功能和稳定功能。

财政政策是什么

摘要:国家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就要采用一定的政策,其中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那么,你知道财政政策是什么?财政政策工具有哪些吗?实际上,懂点经济学知识的人都知道,财政政策是国家为了某种目的而采取的一定政策。一般来说,实施财政政策需要借助一定的工具,这些工具包括财政收入、财政支出、国债和政府投资。那么这些财政政策工具的作用是什么呢?下面就一起了解下。一、财政政策是什么财政政策是指为促进就业水平提高,减轻经济波动,防止通货膨胀,实现稳定增长而对政府财政支出、税收和借债水平所进行的选择,或对政府财政收入和支出水平所作的决策。或者说,财政政策是指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变动税收是指改变税率和税率结构。变动政府支出指改变政府对商品与劳务的购买支出以及转移支付。它是国家干预经济的主要政策之一。财政政策由国家制定,代表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并受一定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相应的经济关系制约。财政政策是国家整个经济政策的组成部分,同其他经济政策有着密切的联系。财政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要有金融政策、产业政策、收入分配政策等其他经济政策的协调配合。二、财政政策工具有哪些财政这册工具包括财政收入、财政支出、国债和政府投资。那么,财政政策工具的作用都有哪些呢?下面一起了解一下!1、财政收入财政收入主要是税收,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参与社会产品分配的重要形式,具有无偿性、强制性、固定性、权威性等特点。税收促进财政目标实现的方式即是灵活运用各种税制要素。税收可以通过调整税率和增减税种来调节产业结构,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可以通过累进的个人所得税、财产税等来调节个人收入和财富,实现公平分配。2、财政支出财政支出是政府为满足公共需要的一般性支出。它包括购买性和转移性支出,这两类支出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有不同之处。购买性支出从最终用途看,行政管理支出、国防支出、文教科卫等财政支出是必不可少的社会公益性事业的开支,政府的投资能力和投资方向对社会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的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转移性支出是政府进行宏观调控和管理,特别是调节社会总供求平衡的重要工具。例如,社会保障支出和财政补贴在现代社会里发挥着“安全阀”和“润滑剂”的作用,在经济萧条失业增加时,政府增加社会保障支出和财政补贴,增加社会购买力,有助于恢复供求平衡;反之,则减少相应这两种支出,以免需求过旺。3、国债国债是国家按照信用有偿的原则筹集财政资金的一种形式,同时也是实现宏观调控和财政政策的一个重要手段。国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主要体现在三种效应上:一是挤出效应。即通过国债的发行,使民间部门的投资或消费资金减少,从而起到调节消费和投资的作用。二是货币效应。这是指国债发行所引起的货币供求变动。它一方面可能使“潜在货币”变为现实流通货币,另一方面可能将存于民间的货币转移到政府或由中央银行购买国债而增加货币的投放。三是利率效应。这是指通过国债利率水平的调整以及对资本市场的供求变化来影响市场利率水平,从而对经济产生扩张或紧缩效应。在现代信用条件下,国债的市场操作是沟通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主要载体,同时也是它们的藕合点。因此,国债作为财政政策工具实施时,除了与其它财政政策手段协调外,还特别要与货币政策相协调。4、政府投资政府投资是指财政用于资本项目的建设性支出,它最终将形成各种类型的固定资产。政府的投资项目主要是指那些具有自然垄断特征、外部效应大、产业关联度高,具有示范和诱导作用的基础性产业、公共设施,以及新兴的高科技主导产业。这种投资是经济增长的推动力,而且具有乘数作用。所谓投资的乘数作用是指每增加1元投资所引起的收入增长的倍数。

财政政策的主要类型

一、按照财政政策经济周期调节的作用机制不同,可将财政政策分为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和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1、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是指政府根据不同时期的经济形势,社会供求矛盾的具体表现,对财政收支总量和结构作出适时的调整,以有效调节社会总供求关系,实现政策目标的财政政策。2、是指当经济形势发生波动时,能够自动调节社会总供求关系,稳定经济增长,从而熨平经济波动,恢复供求平衡的财政政策。二、根据财政政策在调节国民经济总量方面的作用和影响不同,可将财政政策分为: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和中性财政政策。1、扩张性财政政策:又称为膨胀性财政政策或“松”的财政政策,是指政府在安排财政收支时,有意识地使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通过财政赤字扩张需求,以实现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均衡,实现相关目标的财政政策。2、紧缩性财政政策:又可称为盈余性财政政策或“紧”的财政政策,是指政府在安排财政收支时,有意识地使财政收入大于财政支出,通过财政盈余来紧缩社会需求,以实现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均衡,实现相关目标的财政政策。3、中性财政政策:又可称为均衡性财政政策或平衡性财政政策,是指政府在安排财政收支时,有意识地使财政收支大体相等,以维持社会总供求基本平衡的财政政策。通货膨胀时可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紧缩的财政政策来缓解。扩展资料:1、财政政策目标:财政政策目标是政府制定和实施财政政策所要实现的期望值或要达到的预期目的,它是财政政策的核心:充分就业;物价稳定;收入公平;分配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2、财政政策工具:财政政策工具是政府所选择的用以实现财政政策目标的各种手段,包括政府预算;收入手段和支出手段 。3、现代国家的财政政策,都是随着不同时期政治和经济发展的不同需要而不断调整的。但这种调整在一定时期内又保持相对稳定性。主要的调节方式有:动态调节;总体调节和主动调节。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目标包括什么

  财政政策是指国家根据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而规定的财政工作的指导原则,通过财政支出与税收政策的变动来影响和调节总需求。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关于财政政策目标包括什么的相关文章,希望对你有帮助!!!   财政政策目标包括什么   我国现阶段财政政策的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物价相对稳定财政政策与利率的关系   (2)经济可持续均衡增长   (3)收入合理分配   (4)资源合理配置   (5)提高社会生活质量   财政政策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主要具有四种功能   (1)导向功能:财政政策通过财政分配和管理活动,调整微观的物质利益,进而调节企业和个人的经济行为,引导国民经济运行。   (2)协调功能:主要体现在对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某些失衡状态的调节和制约。如通过财政转移性支付,协调各地区间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能力;通过提高个人所得税免征额标准,调节个人间的收入水平;财政政策工具相互配合有效发挥财政政策的协调功能。   (3)控制功能:财政政策的控制功能是指政府通过财政政策对人们的经济行为和宏观经济运行的制约与促进,实现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有效控制。   (4)稳定功能:政府通过财政政策调整总支出水平,使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趋于均衡,实现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   我国财政部门目前采用的分类   我国现行支出分类采用了国际通行做法,即同时使用支出功能分类和支出经济分类两种方法对财政支出进行分类(以《2009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为例)。   支出功能分类是按政府主要职能活动分类。我国政府支出功能分类设置一般公共服务、外交、国防等大类,类下再分款、项两级。主要支出功能科目包括:一般公共服务、外交、国防、公共安全、教育、科学技术、文化体育与传媒、社会保障和就业、社会保险基金支出、医疗卫生、环境保护、城乡社区事务、农林水事务、交通运输、采掘电力信息等事务、粮油物资储备及金融监管等事务、国债事务、其他支出和转移性支出。   支出经济分类是按支出的具体用途所作的一种分类。我国支出经济分类科目设工资福利支出、商品和服务支出等12类,类下设款,具体包括:工资福利支出、商品和服务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对企事业单位的补贴、转移性支出、赠与、债务利息支出、债务还本支出、基本建设支出、其他资本性支出、贷款转贷及产权参股和其他支出。   财政政策对利率的影响

积极的财政政策包括哪些方面?

财政政策包括政府购买支出、税收、转移支付等等。积极财政政策主要包括减少税收、增加政府购买性支出,增加转移支付等。积极财政政策一般运用于经济衰退、失业激增的时期,是刺激经济增长的有利手段。具体来说1 增加转移支付和减税可以扩大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居民的投资和购买,从而促进经济增长;如果是采用减低投资税的话,还可以直接促进私人投资的增加,推动经济快速发展。2 增加购买性支出(也包括政府直接投资)能直接增加社会的总需求,从而强力拉动经济增长。总之,积极的财政政策对于加快经济增长,减少失业都有好处,但也可能会引起通货膨胀,因此,可能会搭配别的政策一起使用。

财政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

财政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政府支出和政府税收。拓展资料:财政政策是国家制定的指导财政分配活动和处理各种财政分配关系的基本准则。它是客观存在的财政分配关系在国家意志上的反映。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政策又是国家干预经济,实现宏观经济目标的工具。一切剥削阶级国家的财政政策都是为着维护其超经济的剥削关系。当其统治者处于上升时期时,往往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顺应历史发展潮流,采取较为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财政政策。但随着各种社会矛盾的激化,财政政策会变得越来越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从而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这段话指的是剥削阶级国家怎么使用财政政策。含义财政政策是指为促进就业水平提高,减轻经济波动,防止通货膨胀,实现稳定增长而对政府财政支出、税收和借债水平所进行的选择,或对政府财政收入和支出水平所作的决策。或者说,财政政策是指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变动税收是指改变税率和税率结构。变动政府支出指改变政府对商品与劳务的购买支出以及转移支付。它是国家干预经济的主要政策之一。构成工具政府支出。是指整个国家中各级政府支出的总和,由具体的支出项目构成,主要可以分为政府购买和政府转移支付两类。政府购买是指政府对商品和劳务的购买,如购买军需品、机关公用品、政府雇员报酬、公共项目工程所需的支出等都属于政府购买。政府购买支出是决定国民收入大小的主要因素之一,其规模直接关系到社会总需求的增减。购买支出对整个社会总支出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调节作用。政府转移支付是指政府在社会福利保险、贫困救济和补助等方面的支出。转移支付不能算作国民收入的组成部分,它所做的仅仅是通过政府将收入在不同社会成员之间进行转移和重新分配。

什么是财政政策

请看百度http://baike.baidu.com/view/110.htm详解

什么是财政政策?

分很多种~你说的太笼统。

财政政策有哪几种形式?

财政政策主要包括:1,预算政策,根据财政收支的差额来调整预算,以刺激或抑制总需求来达到调节经济的目的;2,税收政策,一般在经济萧条时,通过降税或税收优惠等途径来刺激投资和消费需求,促进经济增长;如果经济过热,则采取相反措施;3,公债政策,主要通过发行公债来影响流动性,或通过调整国债发行利率影响金融市场,进而达到对经济运行扩张或紧缩的影响;4,公共支出政策,包括政府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5,政府投资政策,通过调节政府投资规模影响总需求和供给,通过调整投资方向来调节经济结构,促进资源配置和产业结构优化;6,补贴政策,主要针对低收入的群体,通过增加财政补贴,提高其可支配收入,促进社会分配的公平,进而增加社会需求,拉动经济增长。拓展资料货币政策也就是金融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其特定的经济目标而采用的各种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和信用量的方针、政策和措施的总称。货币政策的实质是国家对货币的供应根据不同时期的经济发展情况而采取“紧”、“松”或“适度”等不同的政策趋向。 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来调节市场利率,通过市场利率的变化来影响民间的资本投资,影响总需求来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各种方针措施。调节总需求的货币政策的四大工具为法定准备金率,公开市场业务和贴现政策、基准利率。政策介绍货币政策(Monetary Policy)、货币政策的性质(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应,以及货币、产出和通货膨胀三者之间联系的方式)是宏观经济学中最吸引人、最重要、也最富争议的领域之一。(1)由政府支出和税收所组成的财政政策。财政政策的主要是通过影响国民储蓄以及对工作和储蓄的激励,从而影响长期经济增长。(2)货币政策由中央银行执行,它影响货币供给。通过中央银行调节货币供应量,影响利息率及经济中的信贷供应程度来间接影响总需求,以达到总需求与总供给趋于理想的均衡的一系列措施。货币政策调节的对象是货币供应量,即全社会总的购买力,具体表现形式为:流通中的现金和个人、企事业单位在银行的存款。流通中的现金与消费物价水平变动密切相关,是最活跃的货币,一直是中央银行关注和调节的重要目标。

财政政策主要内容包括哪些

  财政政策是国家干预经济的主要政策之一。那么,财政政策主要内容包括哪些呢?为了帮助大家理解财政政策!接下来,我就和大家介绍财政政策的主要内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财政政策主要内容   狭义货币政策:指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经济目标(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增长,实现充分就业和平衡国际收支)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给和利率,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合。   广义货币政策:指政府、中央银行和其他有关部门所有有关货币方面的规定和采取的影响金融变量的一切措施。(包括金融体制改革,也就是规则的改变等)   两者的不同主要在于后者的政策制定者包括政府及其他有关部门,他们往往影响金融体制中的外生变量,改变游戏规则,如硬性限制信贷规模,信贷方向,开放和开发金融市场。前者则是中央银行在稳定的体制中利用贴现率,准备金率,公开市场业务达到改变利率和货币供给量的目标。   目前中国实行的是:双稳健的财政和货币政策.   (1)扩张性财政政策(又称积极的财政政策)是指通过财政分配活动来增加和刺激社会的总需求;增加国债、支出大于收入,出现财政赤字来实现:   (2)紧缩性财政政策是指通过财政分配活动来减少和抑制总需求;   中性财政政策是指财政的分配活动对社会总需求的影响保持中性。   3、财政政策的手段主要包括税收、预算、国债、购买性支出和财政转移支付等手段   财政政策的调节方式   现代国家的财政政策,都是随着不同时期政治和经济发展的不同需要而不断调整的。但这种调整在一定时期内又保持相对稳定性。主要的调节方式有:   ①动态调节。即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规定相应的财政政策。   ②总体调节。即从全局上组织各种经济活动之间、经济与社会事业之间平衡协调发展的财政政策。   ③主动调节。即基于对经济发展状况的认识而制定的有针对性的政策。调节经济的财政政策,有膨胀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平衡性财政政策、总量调节政策和结构调节政策等。   财政政策的种类   1、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和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将财政政策分为自动稳定财政政策和相机抉择财政政策,是根据财政政策调节经济周期的作用来划分的。   (1)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是指财政制度本身存在一种内在的、不需要的政府采取其他干预行为就可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自动调节经济运行机制。这种机制也被称为财政自动稳定器。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包括个人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的累进所得税自动稳定作用。在经济萧条时,个人和企业利润降低,符合纳税条件的个人和企业数量减少,因而税基相对缩小,使用的累进税率将对下降,税收自动减少。因税收的减少幅度大于个人收入和企业利润的下降幅度,税收便会产生一种推力,防止个人消费和企业投资的过度下降,从而起到反经济衰退的作用。在经济过热时期,其作用机理正好相反。另一方面,是政府福利支出的自动稳定作用。如果经济出现衰退,符合领取失业救济和各种福利标准的人数增加,失业救济和各种福利的发放趋于自动增加,从而有利于抑制消费支出的持续下降,防止经济的进一步衰退。在经济繁荣时期,其作用机理正好相反。   (2)相机决策的财政政策,是指政府根据一定时期的经济社会状况,主动灵活选择不同类型的反经济周期的财政政策工具,干预经济运行行为,实现财政政策目标。在20世纪30年代的世界经济危机中,美国实施的罗斯福-霍普金斯计划(1929-1933)、日本实施的时局匡救政策(1932年)等,都是相机决策财政政策选择的范例。相机抉择财政政策具体包括汲水政策和补偿政策。汲水政策是指经济萧条时期进行公共投资,以增加社会有效需求,使经济恢复活力的政策。汲水政策有四个特点:第一,它是以市场经济所具有的自发机制为前提,是一种诱导经济恢复的政策;第二,它以扩大公共投资规模为手段,启动和活跃社会投资;第三,财政投资规模具有有限性,即只要社会投资恢复活力,经济实现自主增长,政府就不再投资或缩小投资规模。补偿政策是指政府有意识的从当时经济状况反方向上调节经济景气变动的财政政策,以实现稳定经济波动的目的。在经济萧条时期,为缓解通货紧缩影响,政府通过增加支出,减少收入政策来增加投资和消费需求,增加社会有效需求,刺激经济增长;反之,经济繁荣时期,为抑制通货膨胀,政府通过财政增加收入、减少支出等政策来抑制和减少社会过剩需求,稳定经济波动。   2、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和中性财政政策   将财政政策划分为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和中性财政政策,是根据财政政策调节国民经济总量和结构中的不同功能来划分的.   (1)扩张性财政政策(又称积极的财政政策)是指通过财政分配活动来增加和刺激社会的总需求;主要措施有:增加国债、降低税率、提高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   (2)紧缩性财政政策(又称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是指通过财政分配活动来减少和抑制总需求;主要措施有:减少国债、提高税率、减少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   (3)中性财政政策(又称稳健的财政政策)是指财政的分配活动对社会总需求的影响保持中性。   手段   财政政策的手段主要包括税收、预算、国债、购买性支出和财政转移支付等手段。   例如减少税收可以刺激消费,增加政府的支出能够刺激生产,这两种方式都可以刺激经济增长。   国家为实现财政政策目标所采取的经济、法律、行政措施的总和。经济措施主要指财政杠杆;法律措施是通过立法来规范各种财政分配关系和财政收支行为,对违法活动予以法律制裁;行政措施指运用政府机关的行政权力予以干预。   财政政策手段的选择是由财政政策的性质及其目标所决定的。财政政策的阶级性质和具体目标不同,所采取的手段也不同。 看了财政政策主要内容包括哪些的人还看: 1. 财政政策包括什么 2. 财政政策的目标是什么 3. 2017年财政政策内容 4. 财政政策的手段主要有哪些 5. 财政政策包括哪些工具 6. 财政政策的行为主体是什么 7. 财政政策特点

财政政策有哪几种类型?

财政政策主要包括:1,预算政策,根据财政收支的差额来调整预算,以刺激或抑制总需求来达到调节经济的目的;2,税收政策,一般在经济萧条时,通过降税或税收优惠等途径来刺激投资和消费需求,促进经济增长;如果经济过热,则采取相反措施;3,公债政策,主要通过发行公债来影响流动性,或通过调整国债发行利率影响金融市场,进而达到对经济运行扩张或紧缩的影响;4,公共支出政策,包括政府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5,政府投资政策,通过调节政府投资规模影响总需求和供给,通过调整投资方向来调节经济结构,促进资源配置和产业结构优化;6,补贴政策,主要针对低收入的群体,通过增加财政补贴,提高其可支配收入,促进社会分配的公平,进而增加社会需求,拉动经济增长。拓展资料货币政策也就是金融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其特定的经济目标而采用的各种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和信用量的方针、政策和措施的总称。货币政策的实质是国家对货币的供应根据不同时期的经济发展情况而采取“紧”、“松”或“适度”等不同的政策趋向。 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来调节市场利率,通过市场利率的变化来影响民间的资本投资,影响总需求来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各种方针措施。调节总需求的货币政策的四大工具为法定准备金率,公开市场业务和贴现政策、基准利率。政策介绍货币政策(Monetary Policy)、货币政策的性质(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应,以及货币、产出和通货膨胀三者之间联系的方式)是宏观经济学中最吸引人、最重要、也最富争议的领域之一。(1)由政府支出和税收所组成的财政政策。财政政策的主要是通过影响国民储蓄以及对工作和储蓄的激励,从而影响长期经济增长。(2)货币政策由中央银行执行,它影响货币供给。通过中央银行调节货币供应量,影响利息率及经济中的信贷供应程度来间接影响总需求,以达到总需求与总供给趋于理想的均衡的一系列措施。货币政策调节的对象是货币供应量,即全社会总的购买力,具体表现形式为:流通中的现金和个人、企事业单位在银行的存款。流通中的现金与消费物价水平变动密切相关,是最活跃的货币,一直是中央银行关注和调节的重要目标。

财政政策有哪些

财政政策主要包括:1,预算政策,根据财政收支的差额来调整预算,以刺激或抑制总需求来达到调节经济的目的;2,税收政策,一般在经济萧条时,通过降税或税收优惠等途径来刺激投资和消费需求,促进经济增长;如果经济过热,则采取相反措施;3,公债政策,主要通过发行公债来影响流动性,或通过调整国债发行利率影响金融市场,进而达到对经济运行扩张或紧缩的影响;4,公共支出政策,包括政府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5,政府投资政策,通过调节政府投资规模影响总需求和供给,通过调整投资方向来调节经济结构,促进资源配置和产业结构优化;6,补贴政策,主要针对低收入的群体,通过增加财政补贴,提高其可支配收入,促进社会分配的公平,进而增加社会需求,拉动经济增长。拓展资料货币政策也就是金融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其特定的经济目标而采用的各种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和信用量的方针、政策和措施的总称。货币政策的实质是国家对货币的供应根据不同时期的经济发展情况而采取“紧”、“松”或“适度”等不同的政策趋向。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来调节市场利率,通过市场利率的变化来影响民间的资本投资,影响总需求来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各种方针措施。调节总需求的货币政策的四大工具为法定准备金率,公开市场业务和贴现政策、基准利率。政策介绍货币政策(Monetary Policy)、货币政策的性质(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应,以及货币、产出和通货膨胀三者之间联系的方式)是宏观经济学中最吸引人、最重要、也最富争议的领域之一。(1)由政府支出和税收所组成的财政政策。财政政策的主要是通过影响国民储蓄以及对工作和储蓄的激励,从而影响长期经济增长。(2)货币政策由中央银行执行,它影响货币供给。通过中央银行调节货币供应量,影响利息率及经济中的信贷供应程度来间接影响总需求,以达到总需求与总供给趋于理想的均衡的一系列措施。货币政策调节的对象是货币供应量,即全社会总的购买力,具体表现形式为:流通中的现金和个人、企事业单位在银行的存款。流通中的现金与消费物价水平变动密切相关,是最活跃的货币,一直是中央银行关注和调节的重要目标。

宏观财政政策主要工具

  宏观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对财政收入和支出总量的调节来影响总需求,使之与总供给相适应的经济政策。以下是我整理的宏观财政政策主要工具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宏观财政政策主要工具   (1)扩张性财政政策(又称积极的财政政策)是指通过财政分配活动来增加和刺激社会的总需求;增加国债、支出大于收入,出现财政赤字来实现:   (2)紧缩性财政政策是指通过财政分配活动来减少和抑制总需求;   (3)中性财政政策是指财政的分配活动对社会总需求的影响保持中性。   财政政策工具的类型   ①财政措施:主要指税收、财政支出。 税收作为一种经济杠杆能够及时、稳定、可靠地筹集财政资金;调节收入,促进社会经济协调稳定地发展。   政府可以通过对财政支出规模的调整,实现对社会总需求的调节。当社会总需求水平低于总供给水平,政府可以通过扩大财政支出规模,相对减少财政收入,刺激总需求的增加,这就是扩张性财政政策;在社会总需求过剩的情况下,政府则采取减少财政支出,相对增加财政收入,从而抑制社会总需求的增加,这就是紧缩性财政政策。   政府还通过对财政支出结构的调整,影响和改变社会资源配置的状态,实现政府的财政目标。   ②财政信用措施。 财政信用措施指政府运用信用原则所采取的参与社会产品分配,筹集资金,调节社会经济的手段。主要有公债、财政贷款(周转金)。   公债是财政筹集资金、调节经济、实现预定的财政目标的手段。   财政贷款(周转金)是财政按照信用原则分配财政资金的主要手段。形式上看,财政贷款属于信用范畴,内容上看,财政贷款不同于一般的银行贷款。   ③自动稳定器。 自动稳定器也称内在的稳定器,指在经济中能够自动地趋向于抵消总需求变化的政策工具与活动。其特征是对总需求的调节是自动的,不需要人们预先作出判断和采取措施,它可以自行发挥作用,减轻需求水平的波动,进而起到稳定经济的作用。   自动稳定器主要包括累进的公司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及有明确条件规定的对个人的转移支付。   ④相机抉择的稳定器。 相机抉择的稳定器是指为了使经济达到预定的总需求水平和就业水平,政府根据不同情况所采取的财政措施。其特征是不能自动地发挥作用,而是靠人们对客观经济形势进行分析判断,然后再相机决定所要采取的相应财政措施。相机抉择的稳定器主要包括调整政府购买商品和劳务的水平;调整税率;调整税收起征点和减免税规定;调整转移支付条件;调整加速折旧政策规定等。   财政政策工具特性分析   财政政策工具有收入政策工具和支出政策工具。收入政策工具主要是税收。支出政策工具分为购买性支出政策和转移性支出政策,其中,购买性支出政策又有公共工程支出政策和消费性支出政策之别。   1.税收政策 税收政策是通过增税和减税两个方面来发挥对经济周期的调节作用的,具有如下特点:(1)需要经过一定的法律程序,决策时滞较长。一国政府的税收增减都是通过调整税法来实现的,而税法是需要经过一定的政治程序才能通过、付诸实施的。(2)对于政府来说减税容易增税难,增税易遭到纳税人的反对。(3)税收直接影响人们的可支配收入,而且是无偿的永久性的影响。当政府以增加税收的办法来弥补财政赤字时,实质是将资金从个人或企业手中转移到政府手中,如果政府所扩大的支出效率不高或无效益时,对需求的抑制作用将是双重的。(4)政府的减税政策是通过增加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实现的,而这又依赖于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对于政府来说是不确定因素。   2.公共工程支出政策。 政府人为地扩大公共工程支出,更多地承担民间不愿意或在萧条年份不愿意投资的工程,可以扩大总需求,有助于经济复苏。公共工程支出政策具有如下特点:(1)积累性强。公共工程支出政策的结果往往是形成若干公共投资项目,可供居民长时期消费,具有积累性质,容易受到注重财政生产性的国家的青睐。(2)效率低下的可能性大。由于投资于公共工程的目的是刺激经济解决就业问题,决策往往比较仓促,公共工程本身是否必要就成了问题。(3)时滞长。一个工程的建设期间少则一两年,多则几年、十几年甚至是几十年,往往是用在劳动力和原材料上的开支还没有花出去之前,经济的形势就有可能变化了,使财政政策由逆调节变成顺调节,加大了经济波动的不稳定。(4)公共工程政策是中央政府动用地方性政策工具来调节经济,有可能打破原有的均衡,形成地区间新的不平衡。   公共工程是一种地方性公共品,本应由地方政府投资。中央政府为调节经济刺激需求在某些特定的地方建设某些公共工程,实质是用全国的资金为某些地方供给公共品,负担了本该由该地方政府支出的建设项目,结果是各地方争项目、争投资,增大了投资的风险,并会出现新的苦乐不均现象。因此,公共工程政策工具一定要与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政策协调配合。   3.政府消耗性支付政策 政府消耗性支付政策是指政府直接购买劳务和消费品并用于当期,如增加政府雇员,提高雇员工资,扩大办公设备的购买,等等。这一政策手段具有如下特点:(1)与公共工程支出政策相比,其时滞短。(2)与转移支出政策相比,其公平性差。如增加政府雇员工资与增加失业人员的救济金相比,前者会扩大就业者与无业者之间的收入差距;如果同时同比例提高二者的收入,对需求的影响就取决于他们的边际消费倾向。就单个消费者来说,其边际消费倾向与他的个人偏好相关;就消费者群体来说,我们则要从其年龄、职业、社会环境等方面入手分析。与一国的其他同等素质的劳动者比较,如果政府雇员的实际收入(业余收入、灰色收入甚至是黑色收入均应包括在内)并不低,则这种支出对需求的刺激作用也是极其有限的。(3)这一政策的效率取决于政府工作的效率。如政府是否有必要设置那么多的机构,雇用那么多的人员,政府雇员的工资是否已经足够的高,办公设施是否已经足够的好,等等。正如艾莎所言,发展中国家政府机构本身有膨胀的倾向,这是由于私人大公司并不像工业化国家那样重要,低工资的政府雇员身份本已让人羡慕不已,普遍地不分功绩贡献地提高工资对机构膨胀倾向有刺激作用。(4)政府雇员工资变动对劳动力市场有重要的影响。一是因为"熟练技术人员(医生、工程师等)较之高级行政人员和管理人员更有可能移民,因为前者享有广泛得多的海外市场。"二是任何部门劳动者工资的提高都会不同程度地提高整个社会的平均工资水平,特别是政府雇员工资的提高对社会有着强烈的示范作用,也相当于提高了最低工资水平线,出于降低成本的考虑,理性的企业宁可减少雇佣工人的数量,对扩大就业有一定的负面影响。(5)消耗性支出特别是政府雇员提高工资的资金来源应该是税收,避免用政府举债收入,这是由政府活动本身是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特性决定的。   4.转移支付政策 转移支付政策是通过政府为企业、个人或下级政府提供无偿资金援助,以调节社会分配和生产的政策。如对居民的补助,对企业的投资补助、限价补助、进出口补助等,都会直接促进企业生产发展或保证企业利润的提高。这一政策具有如下特点:(1)对国民收入分配的影响功能较强。转移支出本身具有直接影响国民收入分配的功能,政府增加对低收入者的支出,可缩小贫富之间的差距。(2)转移支付政策对需求的扩张作用更大。低收入者的边际消费倾向要比高收入者的边际消费倾向大,增加对低收入者的财政补贴支出,对社会总需要的刺激作用更大。(3)积累性差。转移支付资金转化为积累资金的可能性要比上述两项支出政策要小,其用于消费的部分将更大。(4)对需求的影响与受益者的层次关系重大。如从年龄结构看,通常年轻人的边际消费倾向最大,中年人其次,老年人的边际消费倾向最低。   财政支出政策还以倍数扩张的乘数效应对经济产生影响,政府应根据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组合的支出政策。同时也需要与税收政策等密切配合,发挥出较好的政策效果。   5.公债政策。 公债发行是财政部门的重要事项,但发行公债要对金融状况造成一定的影响甚至是重大的冲击。在公债的如何发行、何时发行、发行条件等问题上,需要注意如下因素:首先是社会资金供求状况,特别是社会闲置资金对公债的需求;其次是金融状况,如信贷规模、利率、金融市场的完善程度等;再次是政府的应债能力,特别是在社会对国债需求空间较大的情况下,更要避免出现政府债务负担过重的局面。公债本身是一种直接信用,可以避免间接信用过度所导致的金融风险。但是,在有些情况下,它也会变成一种间接的融资渠道,如商业银行选择公债为资金的主要"贷放"对象时,间接融资所固有的问题便有可能在此产生。
 首页 上一页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