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

阅读 / 问答 / 标签

如何认识庄子的思想500字左右

庄子的主要思想有“天道无为”,相对的认识论,无条件的精神自由等。他的思想属于唯心主义体系。他片面夸大一切事物的相对性,否定客观事物的差异,否定客观真理,在认识论上走向相对主义。从这种认识论出发,他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一切顺应自然,安时而处顺,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在政治上,他主张无为而治,反对一切社会制度,摈弃一切文化知识。庄子思想是从老子思想发展而来,他把老子的道发展成主观唯心主义,把朴素的辩证法发展成为相对主义。他对“道”的解释更加神秘,认为“道”是“先天地生”的“非物”,是精神性的东西,他把老子关于对立面转化的看法引向极端,认为无论大小、长短、贵贱、美丑、成毁等一切差别都不存在,基于这个观点,他认为“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太山为小;莫寿于殇子(夭折的幼儿),而彭祖(传说中最长寿的人)为夭。”这就混同了大小、寿夭的区别,否定事物的质的规定性,走向“不别同异”、“万物一齐”的相对主义。于是他提出“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这就是说可以不必过问是非,生死如一,表现出悲观厌世的情绪。他不仅认为“齐是非”、“齐万物”,甚至“齐物我”,正如他所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进入神秘主义境界,一切皆不可知。作为没落阶级的代表,他竭力逃避现实,追求绝对的精神自由,达到“真人”境界。要成为“真人”,就要能够“坐忘”,即完全忘掉自己,在精神幻觉中消除形骸的我,在精神上和天地合一,与万物同体,完全解脱尘世间的利害、得失、毁誉、是非,精神上得到绝对自由,进入逍遥游的境界。老庄思想中的消极、颓废的一面,后来成为一切没落失意的阶级或集团寄托精神世界的武器。

孔孟和老庄思想的最基本内容

孔孟思想的核心: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仁仁:爱人。孔子思想体系的理论核心。它是孔子社会政治、伦理道德的最高理想和标准,也反映他的哲学观点,对后世影响亦甚深远。仁体现在教育思想和实践上是"有教无类",春秋时代学在官府,孔子首开私学,弟子不问出身贵贱敏钝,均可来受教。仁体现在政治上是强调"德冶",德冶的基本精神实质是泛爱众和博施济众,孔子把仁引入礼中,变传统"礼治"为"德治",他并没有否定"礼治",他的"德治"无疑是对"礼治"的继承和改造。爱人既为仁的实质和基本内容,而此种爱人又是推己及人,由亲亲而扩大到泛众。义义:原指"宜",即行为适合于"礼"。孔子以"义"作为评判人们的思想、行为的道德原则。礼礼:孔子及儒家的政治与伦理范畴。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礼"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道德规范和生活准则,对中华民族精神素质的培养起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特别是封建社会后期,它越来越成为束缚人们思想、行为的绳索,影响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智智:同"知",孔子的认识论和伦理学的基本范畴。指知道、了解、见解、知识、聪明、智慧等。内涵主要涉及知的性质、知的来源、知的内容、知的效果等几方面。关于知的性质,孔子认为,知是一个道德范畴,是一种人的行为规范知识。信信:指待人处事的诚实不欺,言行一致的态度。为儒家的"五常"之一。孔子将"信"作为"仁"的重要体现,是贤者必备的品德,凡在言论和行为上做到真实无妄,便能取得他人的信任,当权者讲信用,百姓也会以真情相待而不欺上。恕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包含有宽恕、容人之意。忠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孔子认为忠乃表现于与人交往中的忠诚老实。孝孝:孔子认为孝悌是仁的基础,孝不仅限于对父母的赡养,而应着重对父母和长辈的尊重,认为如缺乏孝敬之心,赡养父母也就视同于饲养犬,乃大逆不孝。孔子还认为父母可能有过失,儿女应该婉言规劝,力求其改正,并非对父母绝对服从。这些思想正是中国古代道德文明的体现。然而孔子论孝,还讲"父母在,不远游",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表现了其时代的局限性。孝被后世之儒定为繁琐仪式,《礼记》中规定父母死后"水浆不入口,三日不举火","哭泣无数"以至"身病体羸"变成精神和肉体的自我摧残。宋明时代把孝道作为道德论中最重要的范畴之一,理学家朱熹提倡父权绝对化。孝观念,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演变中,剔除宣扬封建主义糟粕外,也有一些合理因素,提倡子女对父母的"尊"、"敬"、"养老",将孝亲与忠于民族大义相结合,主张死后薄葬节用等。悌悌:指对兄长的敬爱之情。孔子非常重视悌的品德,其弟子有若根据他的思想,把悌与孝并称,视之"为仁之本"。

庄子的思想

庄子的主要思想是什么?1、哲学思想他认为,天人之间、物我之间、生死之间以至万物,只存在着无条件的同一,即绝对的“齐”;主张齐物我、齐是非、齐生死、齐贵贱,幻想一种“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主观精神境界,安时处顺,逍遥自得,而学“道”的最后归宿,也唯有泯除一切差异,从“有待”进入“无待”。在思辩方法上,把相对主义绝对化,转向神秘的诡辩主义。2、处世哲学庄子认为人活在世上须旷达处之泰然,如“游于羿之彀中,中央者,中地也;然而不中者,命也”,羿,“古之善射者,夫利害相攻则天下皆羿也”,彀指利害得失,“故免乎弓矢之害者,自以为巧,欣然多己,及至不免,则自恨其谬而志伤神辱,斯未能达命之情者也”,中与不中而“知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唯有德者能之”。3、政治思想庄子和儒墨有一点很大的不同,儒家墨家推崇圣人,而道家则反对推崇圣贤。庄子反对“人为”,理想的社会是所谓“至德之世”。《庄子·应帝王》:“南海之帝为_,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_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这是主张自然,反对人为的寓言。4、文学思想庄子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他的学说涵盖着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精神还是皈依于老子的哲学。庄子曾做过漆园吏,生活贫穷困顿,却鄙弃荣华富贵、权势名利,力图在乱世保持独立的人格,追求逍遥无恃的精神自由。对于庄子在中国文学史和思想史上的重要贡献,封建帝王尤为重视,在唐开元二十五年庄子被诏号为“南华真人”。《庄子》一书也被称为《南华真经》。其文章具有浓厚的浪漫色彩,对后世文学有深远影响。5、游世思想游世思想是庄子思想中一个重要的部分。《庄子》三十三篇中,大多数篇章都涉及这个以游戏态度解脱人生痛苦的主题,尤其以内七篇谈得深入集中。古代人谈论庄子比较重视游世思想。有人甚至说,“游”这个字就是一部《庄子》的中心。现代庄子研究,比较重视道论而轻视游世思想。扩展资料庄子,姓庄,名周,字子休,宋国蒙人,先祖是宋国君主宋戴公。他是东周战国中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创立了华夏重要的哲学学派庄学,是继老子之后,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庄周因崇尚自由而不应楚威王之聘,生平只做过宋国地方的漆园吏。史称“漆园傲吏”,被誉为地方官吏之楷模。庄子最早提出“内圣外王”思想对儒家影响深远,庄子洞悉易理,深刻指出“《易》以道阴阳”;庄子“三籁”思想与《易经》三才之道相合。他的代表作品为《庄子》,其中的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与老子齐名,被称为老庄。庄子的想象力极为丰富,语言运用自如,灵活多变,能把一些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他的作品被人称之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据传,又尝隐居南华山,故唐玄宗天宝初,诏封庄周为南华真人,称其著书《庄子》为《南华真经》。参考资料:庄子-百度百科庄子的思想有哪些主要内容?庄子的思想,可分为三个主要内容。一、无为而治。庄子的无为理由,与老子完全不同。老子的无为,其理由是反者道之动。也就是说,为了实现真正的伟大社会成果,你不要妄动而要遵循规律。老子的无为是为了无不为。而庄子的无为,其理由是万物都是自由自在的时候才能接近幸福,管制越多规矩越多就越失去自我,也就越失去幸福。所以任何非自然的规矩,都是压制人的幸福的。二、逍遥游。论幸福的两种方式。首先,庄子反对礼和法,以及一切“普遍性”社会道德。因为庄子认为,人与人是不同的,所谓的普遍道德,只不过是削足适履,压制人的自然本性而已。所以,逍遥游的第一个层次,叫做万类霜天竞自由。说万物各有其本性,本无所谓高低。只要他们都各自充分而自由的发挥了自己的自然能力,他们就同等幸福。比如小鸟的幸福就是枝头高歌,大雁的幸福就是千里迁徙。各有各的幸福,但只要都实现了自己的自由,那他们是等同的幸福。逍遥游的第二个层次,高级的幸福。前面那种是低级的幸福,是有差异的幸福。那种有差异的幸福其实不可能真正圆满,因为万物都不可能真正的“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万物都受到各种制约。按西哲的说法,想怎么做怎么做是尼采的超人,但后来海德格尔指出,超人不可能实现,因为人世间存在太多的限制,比如:人总是会死的,康熙都还要向天再借五百年嘛,可惜借不到。所以,更高级的幸福,只能是与天地融合。所谓与天地融合,就叫做:天人合一。这个境界,超越了万物的区别,超越了人与世界的区别,我本身也已经感受不到了,人完全融入天地中,于是获得永恒的幸福。三、齐物论。论知识的三种层次,这代表了庄子的最高境界。知识的第一种层次,是惠施十论的层次——相对论。人人都只掌握片面的知识,妄图用自己对片面知识的定义,来影响别人,获得认可。庄子说,假设我与你辩论。我赢了,就代表我一定对么?你赢了就代表你一定对么?未必。我们再找第三人评判。第三人支持我,就代表我一定对么?第三人支持你就代表你一定对么?未必。一切都是相对的,靠人的讨论人的站队,得不到真理。所谓: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这是知识的第一阶段。知识的第二阶段:照之于天。这个阶段大致等于惠施所谓的大一,小同异上升到大同异。不过惠施仅仅把这个作为最高理想提出来,并没有深入论述。而庄子的最高阶段并非这个阶段,对这个阶段的论述比较详细。万有,也就是各种各样知识,都是来源于“一”的,也就是万物之母的那个唯一的“有”。从道的观点看,每物都恰好是每物的那个样子。万物虽不同,都统一于一个整体,就是一。道行之而成道谓之而然,其分也成也,其成也毁也,凡物无成无毁复通为一。知识的第三阶段:混沌与坐忘。既已谓之一,且得无言乎?一与言为二,二与一为三。与惠施不同。庄子认为一是不可思议的,如果可以思议,则至少言与思就在这个一之外,那就不是真正的一。于是真正的一是不可言说的。于是只能是混沌,达到混沌状态的才能真正掌握绝对的知识。为什么要弃智,因为相对的知识导致区别,而坐忘才能真正同一于天。不过原始的无知,不是有知后的坐忘,二者完全不同。庄子的主要思想主张是什么?庄子的思想主张:1、唯心主义的哲学思想;2.“无所用天下为”的政治主张;3.追求自由与超脱的人生态度。庄子,战国中期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姓庄,名周,宋国蒙人,先祖是宋国君主宋戴公。他是继老子之后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创立了华夏重要的哲学学派——庄学。与老子并称“老庄”。庄子认为,“道”是客观真实的存在,“道”是宇宙万物的本源。《庄子·让王》说,大道的真髓、精华用以修身,它的余绪用以治理国家,它的糟粕用以教化天下。《庄子·秋水》又说,不要为了人工而毁灭天然,不要为了世故去毁灭性命,不要为了贪得去身殉名利,谨守天道而不离失,这就是返璞归真。他认为,“道”是无限的、“自本子根”、“无所不在”的,强调事物的自生自化,否认有神的主宰,提出“通天下一气耳”和“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相对论庄子认为事物总是相对而又相生的,也就是说任何事物都具有既互相对立,又互相依赖的正反两个方面。庄子还认识到事物的变化总是向它对立的方面转化,宇宙万物尽管千差万别,而说到底又是齐一的,没有区别的。他认为确定认知的标准是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因为任何认知都会受到特定条件的限制,受到时空的制约。游世思想在内篇七篇,游世几乎是核心思想。游世思想的内涵相当复杂。庄子一方面是以故意的玩世不恭态度,继承了隐者传统的心情灰暗的主题叙述,就是以轻视现实和躲避矛盾,来保护一种弱意义的生存欲求。可是另一方面,庄子又认为在这样黑暗的存在背景中,隐者传统意义的个人出路是根本不可能的。所以,庄子干脆把一种故意不肯负责任的游戏态度贯彻到底,不仅游戏地对待现实世界,而且游戏地对待个人生死,游戏地对待人生一切可能的期待,传统隐者始终小心翼翼保护着的软弱的个人生存渴望被庄子戏谑地扔进黑暗的游戏世界之中。政治思想在政治上,如果说孔子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老子是以“无为”而达“有为”,那么庄子则是“不为”。老子虽尚“无为”,而仍欲治天下,All无为而治”之论,实乃“人世”之说。而庄子则自“无为”人于虚无,其“无所用天下为”之论,显系“出世”之说。但与老子一样,庄子并未真正忘怀政治,而是心系天下庄子的主要思想一、哲学思想庄子在哲学上,继承发展了老子的思想,认为“道”是客观真实的存在,把“道”视为宇宙万物的本源。他说:“道之真以修身,其绪余以为国家,其土苴以为天下。”意思是,大道的真髓、精华用以修身,它的余绪用以治理国家,它的糟粕用以教化天下。又说:“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无以得殉名,谨守而勿失,是谓友其真。”意思是,不要为了人工而毁灭天然,不要为了世故去毁灭性命,不要为了贪得去身殉名利,谨守天道而不离失,这就是返璞归真。他继承和发展老子“道法自然”的观点,认为“道”是无限的、“自本子根”、“无所不在”的,强调事物的自生自化,否认有神的主宰。提出“通天下一气耳”和“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他的思想包含着朴素辨证法因素。二、政治思想庄子反对“人为”,理想的社会是所谓“至德之世”。《庄子·应帝王》:“南海之帝为_,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_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这是主张自然,反对人为的寓言。另外,庄子反对儒家的等级观念,儒家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庄子认为“道通为一”,认为道在万物,万物平等。三、文学思想庄子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他的学说涵盖着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精神还是皈依于老子的哲学。庄子曾做过漆园吏,生活贫穷困顿,却鄙弃荣华富贵、权势名利,力图在乱世保持独立的人格,追求逍遥无恃的精神自由。对于庄子在中国文学史和思想史上的重要贡献,封建帝王尤为重视,在唐开元二十五年庄子被诏号为“南华真人”。《庄子》一书也被称为《南华真经》。其文章具有浓厚的浪漫色彩,对后世文学有深远影响。四、游世思想游世思想是庄子思想中一个重要的部分。《庄子》三十三篇中,大多数篇章都涉及这个以游戏态度解脱人生痛苦的主题,尤其以内七篇谈得深入集中。古代人谈论庄子比较重视游世思想。有人甚至说,“游”这个字就是一部《庄子》的中心。现代庄子研究,比较重视道论而轻视游世思想。这一方面是因为现代学术研究有特定的问题意识,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游世思想似乎只是提出一种回避矛盾的消极主张,有点乏善可陈。当然,学术界非常重视“逍遥游”,但这是因为“逍遥游”涉及“追求精神自由”这一通常引起人们敬意的话题。所以谈“逍遥游”实质是谈精神自由问题。“游世”作为一种游戏人间的生存态度,则较少有人予以重视。扩展资料:主要成就庄周一生著书十余万言,书名《庄子》。这部文献的出现,标志着在战国时代,中国的哲学思想和文学语言,已经发展到非常玄远、高深的水平,是中国古代典籍中的瑰宝。因此,庄子不但是中国哲学史上一位著名的思想家,同时也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位杰出的文学家。无论在哲学思想方面,还是文学语言方面,他都给予了中国历代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以深刻的,巨大的影响,在中国思想史、文学史上都有极重要的地位。后世影响庄子最引人注目的,便是于他提出的“逍遥处世”之说,庄子塑造的人生境界,是最飘逸灵新的一种洒脱。正所谓“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在中国古代,没有任何一个朝代,没有任何一个学者,能对庄子核心内容的形而上学本体论予以发明、发展。战国时期的形而上学的庄子是真实的存在的,但庄子的后世继承却是一条虚线。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庄子庄子的思想是什么?庄子的核心思想是“道”。庄子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思想精髓是主张道德,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思想,故历史上老庄并称,道家思想又称为老庄思想。,他认为道的自然规律是无边无界的,冥冥之中没有操纵万物的主宰,万物都是自生自养,在天地中自然演化。庄子对后世的影响:这是一个探索真理追求自我学说的年代,庄子处于此等思想上的大争之世,博读众家,建立自己独特的庄子学派理论。从思想核心和风格上,庄子有别于其他大家诸子,甚至和道学的开拓者老子也有显著不同。庄子的思想哲学体系是抽象的本我论,他没有明确的政治主张和政治诉求,也不寻求统治者的采纳认同,庄子只是通过抽象的思辨来理解探索宇宙真理,而没有试图通过世俗的践行来验证自己的理论。在中国历史上,庄子的抽象哲学本我论没有任何人能够吸收发展超越,庄子代表了中国最高水平的形而上学,后世无一人能够继承。庄子在哲学,入世,政治上都有独特的思想理论,他主张清静无为和天人合一处世思想,又有追求精神自由的超脱之说。

庄子的思想可分为哪几个部分?

庄子的思想,可分为三个主要内容。一、无为而治。庄子的无为理由,与老子完全不同。老子的无为,其理由是反者道之动。也就是说,为了实现真正的伟大社会成果,你不要妄动而要遵循规律。老子的无为是为了无不为。而庄子的无为,其理由是万物(也包括所有人)都是自由自在的时候才能接近幸福,管制越多规矩越多就越失去自我,也就越失去幸福。所以任何非自然的规矩,都是压制人的幸福的。二、逍遥游。论幸福的两种方式。首先,庄子反对礼和法,以及一切“普遍性”社会道德。因为庄子认为,人与人是不同的,所谓的普遍道德,只不过是削足适履,压制人的自然本性而已。所以,逍遥游的第一个层次,叫做万类霜天竞自由(瞎引用一下主席的诗词了)。说万物各有其本性,本无所谓高低。只要他们都各自 充分而自由的发挥了自己的自然能力,他们就同等幸福。比如小鸟的幸福就是枝头高歌,大雁的幸福就是千里迁徙。各有各的幸福,但只要都实现了自己的自由,那他们是等同的幸福。逍遥游的第二个层次,高级的幸福。前面那种是低级的幸福,是有差异的幸福。那种有差异的幸福其实不可能真正圆满,因为万物都不可能真正的“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万物都受到各种制约。按西哲的说法,想怎么做怎么做是尼采的超人,但后来海德格尔指出,超人不可能实现,因为人世间存在太多的限制,比如:人总是会死的,康熙都还要向天再借五百年嘛,可惜借不到。所以,更高级的幸福,只能是与天地融合。所谓与天地融合,就叫做:天人合一。这个境界,超越了万物的区别,超越了人与世界的区别,我本身也已经感受不到了,人完全融入天地中,于是获得永恒的幸福。三、齐物论。论知识的三种层次,这代表了庄子的最高境界。知识的第一种层次,是惠施十论的层次——相对论。人人都只掌握片面的知识,妄图用自己对片面知识的定义,来影响别人,获得认可。庄子说,假设我与你辩论。我赢了,就代表我一定对么?你赢了就代表你一定对么?未必。我们再找第三人评判。第三人支持我,就代表我一定对么?第三人支持你就代表你一定对么?未必。一切都是相对的,靠人的讨论人的站队,得不到真理。所谓: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这是知识的第一阶段。知识的第二阶段:照之于天。这个阶段大致等于惠施所谓的大一,小同异上升到大同异。不过惠施仅仅把这个作为最高理想提出来,并没有深入论述。而庄子的最高阶段并非这个阶段,对这个阶段的论述比较详细。万有,也就是各种各样知识,都是来源于“一”的,也就是万物之母的那个唯一的“有”。从道的观点看,每物都恰好是每物的那个样子。万物虽不同,都统一于一个整体,就是一。道行之而成道谓之而然,其分也成也,其成也毁也,凡物无成无毁复通为一。知识的第三阶段:混沌与坐忘。既已谓之一,且得无言乎?一与言为二,二与一为三。与惠施不同。庄子认为一是不可思议的,如果可以思议,则至少言与思就在这个一之外,那就不是真正的一。于是真正的一是不可言说的。于是只能是混沌,达到混沌状态的才能真正掌握绝对的知识。为什么要弃智,因为相对的知识导致区别,而坐忘才能真正同一于天。不过原始的无知,不是有知后的坐忘,二者完全不同。

庄子的核心思想如何体现

逍遥

老庄思想有什么共同点,又有不同点吗?

老庄思想就是同一个思想,不想孔孟一样有分歧。

庄子的三大思想主张 庄子的主要思想观点

  庄子的三大思想主张:1、在哲学上,庄子把“道”视为宇宙万物的本源,并提出“心斋”与“坐忘”等修养手段。2、在政治上,庄子主张顺应自然,无为而治,反对儒家的等级观念。3、在认识论上,庄子主张“万物齐一”,认为人应突破自我形躯的局限而对万物加以整体性把握,包含着朴素辩证法思想。   庄子思想的简介   庄子在哲学思想上继承和发展了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观点。“道”是庄子超越哲学的核心,“心斋”与“坐忘”是达到超越的理想手段,“逍遥游”是生命自由的最佳境界,“万物齐一”是追求生命自由的必然世界观。“道”是庄子哲学的基本概念,是追求生命自由的最基本的范畴。庄子基本继承了老子“道”的思想。老子的道重客观的意义,庄子的道从主体上升为一种宇宙的精神。   庄子认为只有以通达的精神超越现实世界,才能获得无限的自由和心灵的宁静。庄子认为,真正的自由是“无待”的,它不依赖于任何条件。无待就是通过“心斋”与“坐忘”来实现。   他宣扬“绝圣弃知”的思想。庄子反对“人为”,庄子反对儒家的等级观念、儒家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庄子认为“道通为一”,认为道在万物,万物平等。庄子重视事物天然的本性,认为天然的本性都合乎性命之常情,因此天然的差异也是合理的,而对个性和差异的尊重,正是庄子平等观念的深刻之处。

庄子的思想核心是什么?

庄子的核心思想是"道" 庄子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思想精髓是主张"道德" 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思想,故历史上老庄并称,道家思想又称为老庄思想。 庄子思想的可贵之处,是具有朴素的唯物自然观和辩证法因素。他认为“天地者,形之大者也,阴阳者,气之大者也,道者为之公”(《庄子·则阳》),气,即物质自然性,故其主观精神的道,是与客观自然的气分不开的。庄子继承和发展了春秋后否定天命观的思想,认为“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气”(《庄子·知北游》。),死,亦为客观自然的事,无君臣尊卑之别,这无异揭示了人的自然属性,否定了权贵奴役人民的合理性。他指出客观事物都是变化的,“物之生也,若骤若驰,无动而不变,无时而不移”,“物量无穷,时无止,分无常,终始无故”(《庄子·秋水》。 客观事物的变化,则是由于矛盾双方相互作用而引起的:“安危相易,祸福相生,缓急相摩,聚散以成”(《庄子·则阳》。)]。庄子在认识到客观事物的变化及其矛盾双方作用的同时,又进一步认为对立的双方是可以转化的,“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庄子·知北游》。)]无疑的,这都是庄子继承了老子朴素辩证法的积极一面,是老庄思想的精华所在。 但是,由于老子在肯定客观事物矛盾对立而相互转化的同时,却忽略了矛盾转化的条件和新旧质的区别,庄子正是在这一基础上,却把朴素的辩证法进而引向了相对主义。他认为“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庄子·齐物论》。],世界上没有是非、善恶、美丑之分,“有儒墨之是非,以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同上。)]双方都自以为是,而以对方为非,实际上没有绝对的是非。庄子的这种相对主义必然导向怀疑主义,如“庄子梦为蝴蝶”,不知是庄周梦为蝴蝶,抑或是蝴蝶梦为庄周,形象地反映了这种认识论的不可知论和怀疑论。庄子一生饱受战乱之苦,无法摆脱冷酷无情的现实,故对一切均持怀疑态度,失去了探索真理的信心,是“小国寡民”思想的典型表现。庄子的相对主义,固属唯心主义体系,但他觉察到了认识的相对性,指出了物质的不确定性,对后来唯物辩证法的进一步发展是有启迪作用的。

庄子思想主要是什么?

庄子的主要思想有“天道无为”,相对的认识论,无条件的精神自由等。他的思想属于唯心主义体系。他片面夸大一切事物的相对性,否定客观事物的差异,否定客观真理,在认识论上走向相对主义。从这种认识论出发,他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一切顺应自然,安时而处顺,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在政治上,他主张无为而治,反对一切社会制度,摈弃一切文化知识。 庄子思想是从老子思想发展而来,他把老子的道发展成主观唯心主义,把朴素的辩证法发展成为相对主义。 他对“道”的解释更加神秘,认为“道”是“先天地生”的“非物”,是精神性的东西,他把老子关于对立面转化的看法引向极端,认为无论大小、长短、贵贱、美丑、成毁等一切差别都不存在,基于这个观点,他认为“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太山为小;莫寿于殇子(夭折的幼儿),而彭祖(传说中最长寿的人)为夭。”这就混同了大小、寿夭的区别,否定事物的质的规定性,走向“不别同异”、“万物一齐”的相对主义。于是他提出“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这就是说可以不必过问是非,生死如一,表现出悲观厌世的情绪。他不仅认为“齐是非”、“齐万物”,甚至“齐物我”,正如他所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进入神秘主义境界,一切皆不可知。 作为没落阶级的代表,他竭力逃避现实,追求绝对的精神自由,达到“真人”境界。要成为“真人”,就要能够“坐忘”,即完全忘掉自己,在精神幻觉中消除形骸的我,在精神上和天地合一,与万物同体,完全解脱尘世间的利害、得失、毁誉、是非,精神上得到绝对自由,进入逍遥游的境界。 老庄思想中的消极、颓废的一面,后来成为一切没落失意的阶级或集团寄托精神世界的武器。

庄子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庄子的主要思想是“天道无为”

庄子的思想主要有哪些?

庄子的主要思想有“天道无为”,相对的认识论,无条件的精神自由等。他的思想属于唯心主义体系。他片面夸大一切事物的相对性,否定客观事物的差异,否定客观真理,在认识论上走向相对主义。从这种认识论出发,他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一切顺应自然,安时而处顺,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在政治上,他主张无为而治,反对一切社会制度,摈弃一切文化知识。 庄子思想是从老子思想发展而来,他把老子的道发展成主观唯心主义,把朴素的辩证法发展成为相对主义。 他对“道”的解释更加神秘,认为“道”是“先天地生”的“非物”,是精神性的东西,他把老子关于对立面转化的看法引向极端,认为无论大小、长短、贵贱、美丑、成毁等一切差别都不存在,基于这个观点,他认为“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太山为小;莫寿于殇子(夭折的幼儿),而彭祖(传说中最长寿的人)为夭。”这就混同了大小、寿夭的区别,否定事物的质的规定性,走向“不别同异”、“万物一齐”的相对主义。于是他提出“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这就是说可以不必过问是非,生死如一,表现出悲观厌世的情绪。他不仅认为“齐是非”、“齐万物”,甚至“齐物我”,正如他所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进入神秘主义境界,一切皆不可知。 作为没落阶级的代表,他竭力逃避现实,追求绝对的精神自由,达到“真人”境界。要成为“真人”,就要能够“坐忘”,即完全忘掉自己,在精神幻觉中消除形骸的我,在精神上和天地合一,与万物同体,完全解脱尘世间的利害、得失、毁誉、是非,精神上得到绝对自由,进入逍遥游的境界。 老庄思想中的消极、颓废的一面,后来成为一切没落失意的阶级或集团寄托精神世界的武器。

庄子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第一,庄子主张人应当按照自己的天性,选择合乎本人兴趣和爱好的生活。第二,庄子反对生命的等级、界限,主张众生平等,这对于消除人的生活、职业、社会偏见,提倡理解、尊重、平等的文化意识,具有现实意义。在庄子看来,一个人的生、死不由自己决定,是“精气”聚合的表现;所以人应当顺从自然规律,物物而不物于物,即顺从自由而不是为自由所累。这种境界叫思想的独立,人格的自由,这才是真正逍遥的生活。

《庄子》的中心思想是啥?快!

庄子的核心思想是"道"庄子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思想精髓是主张"道德" 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思想,故历史上老庄并称,道家思想又称为老庄思想。 庄子思想的可贵之处,是具有朴素的唯物自然观和辩证法因素。他认为“天地者,形之大者也,阴阳者,气之大者也,道者为之公”(《庄子·则阳》),气,即物质自然性,故其主观精神的道,是与客观自然的气分不开的。庄子继承和发展了春秋后否定天命观的思想,认为“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气”(《庄子·知北游》。),死,亦为客观自然的事,无君臣尊卑之别,这无异揭示了人的自然属性,否定了权贵奴役人民的合理性。他指出客观事物都是变化的,“物之生也,若骤若驰,无动而不变,无时而不移”,“物量无穷,时无止,分无常,终始无故”(《庄子·秋水》。 客观事物的变化,则是由于矛盾双方相互作用而引起的:“安危相易,祸福相生,缓急相摩,聚散以成”(《庄子·则阳》。)]。庄子在认识到客观事物的变化及其矛盾双方作用的同时,又进一步认为对立的双方是可以转化的,“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庄子·知北游》。)]无疑的,这都是庄子继承了老子朴素辩证法的积极一面,是老庄思想的精华所在。 但是,由于老子在肯定客观事物矛盾对立而相互转化的同时,却忽略了矛盾转化的条件和新旧质的区别,庄子正是在这一基础上,却把朴素的辩证法进而引向了相对主义。他认为“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庄子·齐物论》。],世界上没有是非、善恶、美丑之分,“有儒墨之是非,以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同上。)]双方都自以为是,而以对方为非,实际上没有绝对的是非。庄子的这种相对主义必然导向怀疑主义,如“庄子梦为蝴蝶”,不知是庄周梦为蝴蝶,抑或是蝴蝶梦为庄周,形象地反映了这种认识论的不可知论和怀疑论。庄子一生饱受战乱之苦,无法摆脱冷酷无情的现实,故对一切均持怀疑态度,失去了探索真理的信心,是“小国寡民”思想的典型表现。庄子的相对主义,固属唯心主义体系,但他觉察到了认识的相对性,指出了物质的不确定性,对后来唯物辩证法的进一步发展是有启迪作用的。

庄子是哪家的代表人物,其主要思想是什么?

庄子,姓庄,名周,字子休(亦说子沐),宋国蒙人,先祖是宋国君主宋戴公。[1] 他是东周战国中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创立了华夏重要的哲学学派庄学,是继老子之后,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庄周因崇尚自由而不应楚威王之聘,生平只做过宋国地方的漆园吏。史称“漆园傲吏”,被誉为地方官吏之楷模。庄子最早提出“内圣外王”思想对儒家影响深远,庄子洞悉易理,深刻指出“《易》以道阴阳”;庄子“三籁”思想与《易经》三才之道相合。他的代表作品为《庄子》,其中的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与老子齐名,被称为老庄。庄子的想象力极为丰富,语言运用自如,灵活多变,能把一些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他的作品被人称之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据传,又尝隐居南华山,故唐玄宗天宝初,诏封庄周为南华真人,称其著书《庄子》为《南华真经》。

老庄核心思想是什么 老庄的简介

1、老庄核心思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2、老庄,是老子和庄子的并称(类似孔孟),也指老学与庄学的合称。借而代指道家老庄学派学说。 3、道家主张“清静无为”、“顺应天道”、“逍遥齐物”等思想。老子著有《道德经》(别名《老子》、《老子五千言》),庄子著有《庄子》(别名《南华经》);其核心思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庄子实际上是继承发展并且阐释老子的思想,带有自己个性的一种解读。看法精炼独到、积极遁世、卓尔不群,故而与老子并称,一并成为道家学说的代表人物。 4、道家分黄老派、关尹派和庄列派。国家“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专家组组长李学勤先生指出:“黄老之学,其思想富于积极色彩,与庄列一派隐退截然不同。”关尹一派“建之以常无有,主之以太一”。上博简《恒先》是《老子》到庄学之间的联络桥梁。

庄子有哪些主要思想?

庄子的主要思想有“天道无为”,相对的认识论,无条件的精神自由等。他的思想属于唯心主义体系。他片面夸大一切事物的相对性,否定客观事物的差异,否定客观真理,在认识论上走向相对主义。从这种认识论出发,他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一切顺应自然,安时而处顺,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在政治上,他主张无为而治,反对一切社会制度,摈弃一切文化知识。 庄子思想是从老子思想发展而来,他把老子的道发展成主观唯心主义,把朴素的辩证法发展成为相对主义。 他对“道”的解释更加神秘,认为“道”是“先天地生”的“非物”,是精神性的东西,他把老子关于对立面转化的看法引向极端,认为无论大小、长短、贵贱、美丑、成毁等一切差别都不存在,基于这个观点,他认为“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太山为小;莫寿于殇子(夭折的幼儿),而彭祖(传说中最长寿的人)为夭。”这就混同了大小、寿夭的区别,否定事物的质的规定性,走向“不别同异”、“万物一齐”的相对主义。于是他提出“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这就是说可以不必过问是非,生死如一,表现出悲观厌世的情绪。他不仅认为“齐是非”、“齐万物”,甚至“齐物我”,正如他所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进入神秘主义境界,一切皆不可知。 作为没落阶级的代表,他竭力逃避现实,追求绝对的精神自由,达到“真人”境界。要成为“真人”,就要能够“坐忘”,即完全忘掉自己,在精神幻觉中消除形骸的我,在精神上和天地合一,与万物同体,完全解脱尘世间的利害、得失、毁誉、是非,精神上得到绝对自由,进入逍遥游的境界。 老庄思想中的消极、颓废的一面,后来成为一切没落失意的阶级或集团寄托精神世界的武器。

庄子的思想主张核心

庄子的核心思想是“道”,庄子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思想精髓是主张“道德”,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思想,故历史上老庄并称,道家思想又称为老庄思想。 庄子简介 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宋国蒙人。战国中期道家学派代表人物,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庄学的创立者,与老子并称“老庄”。 庄子因崇尚自由而不应楚威王之聘,仅担任过宋国地方的漆园吏,史称“漆园傲吏”,被誉为地方官吏之楷模。最早提出的“内圣外王”思想对儒家影响深远。洞悉易理,指出“《易》以道阴阳”,其“三籁”思想与《易经》三才之道相合。其文想象丰富奇特,语言运用自如,灵活多变,能把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被称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其作品收录于《庄子》一书,代表作有《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等。 庄学影响 庄子思想对中国后世哲学、艺术、宗教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庄子》一书所蕴含的深刻思想内容和高超文学水平都给后世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以深刻、巨大的影响。后人在思想、文学风格、文章体制、写作技巧上受《庄子》影响的,可以开出很长的名单,即以第一流作家而论,就有阮籍、陶渊明、李白、苏轼、辛弃疾、曹雪芹等,由此可见其影响之大。 后世道教继承道家学说,经魏晋南北朝的演变,老庄学派取代黄老学派成为道家思想的主流。对于庄子在中国文学史和思想史上的重要贡献,封建帝王尤为重视,庄子其人并被神化,奉为神灵。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二月封“南华真人”,后人即称之为“南华真人”,被道教隐宗妙真道奉为开宗祖师,视其为太乙救苦天尊的化身。宋徽宗时被封为“微妙元通真君”,《庄子》一书也被诏称为《南华真经》。

庄子的主要思想精髓

庄子的主要思想是“道”。庄子在哲学上,继承发展了老子的思想,认为“道”是客观真实的存在,把“道”视为宇宙万物的本源。 主要思想 道枢说 庄子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思想精髓是主张"道德"。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思想,故历史上老庄并称,道家思想又称为老庄思想。道家认为为人处事应取道枢之理,将大道比为圆的圆心,像是转动着的车轮的车轴,所有阴阳的道理像车的辐条一样,与车轴相连;因此所有的车条都有道理,是轮流沉重的,那就该阴则阴,该阳则阳,物来则应,物去不留。 “自然人”与“社会人” 庄子用大鹏和蜩、学鸠的比喻来说明“自然人”和“社会人”的区别。“自然人”,就是肯定人性、解放人性、反对任何对人性的束缚。按马克思主义观点:“自然人”就是没有受社会异化的人。而“社会人”奉行的是儒家思想中的“仁礼说”,即每个人都要学会克制,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礼,以达到君子的标准。 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思想,他们提倡的淡泊名利、旷达超脱、清心寡欲,以及崇尚人与自然的和谐、追求人性本真的观点,都有利于人的理想人格的塑造和道德思想境界的提升。 庄子简介 庄子,战国中期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姓庄,名周,宋国蒙人,先祖是宋国君主宋戴公。他是继老子之后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庄学的创立者,与老子并称“老庄”。

庄子的主要思想是什么?

庄子思想主张是清静无为,或者说是“无为而治”。主张顺其自然,不求名、不求利,淡视生死。

老庄核心思想是什么

老庄,是老子和庄子的并称(类似孔孟),也指老学与庄学的合称。借而代指道家(道教)老庄教派学说。 道家分黄老派、关尹派和庄列派。国家"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专家组组长李学勤先生指出:"黄老之学,其思想富于积极色彩,与庄列一派隐退截然不同。"关尹一派"建之以常无有,主之以太一"。上博简《恒先》是《老子》到庄学之间的联络桥梁 。 道家主张"清静无为"、"顺应天道"、"逍遥齐物"等思想。老子著有《道德经》,庄子著有《庄子》其核心思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庄子实际上是继承发展并且阐释老子的思想,带有自己个性的一种解读。看法精炼独到、积极遁世、卓尔不群,故而与老子并称,一并成为道家学说的代表人物。老庄学派不主张满口大慈悲、大智慧、大觉悟的假道德,认为这些不过是愚弄人的幌子。要德行合一,以己推人,自化,人人化则天下化。是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情的思想学派。

老庄思想有何异同

相同点:都崇尚“清静无为”、“顺应天道”、“逍遥齐物”等思想。即:自然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无为而治,顺应天道,回归自然。 不同点:老子提供的是比较超然的客观性描述,庄子提供了更多个人主观感受和启示的具体事例。老子主张事物都遵循一定的规律,是相对复杂和变化的,事物本身即是阴阳的统一体。庄子把道的理论引申到人生方面,多方面地思考了人所面临的生存困境。

列子与老子.庄子之间的思想有什么不同?

没有什么不同,就是从各自的角度阐述道。

庄子的思想主张 庄子的思想主张是什么

庄子思想主张是清静无为,或者说是“无为而治”。主张顺其自然,不求名、不求利,淡视生死。庄子是战国中期哲学家,他的代表作《庄子》被尊崇者演绎出多种版本,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从生命的角度,庄子主张生命只是大道表现的形式,可以是庄周,也可以是蝴蝶。至于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大道。但大道与生命之间,内涵与形式之间并不能截然分际,本身是一体的。所以庄子认为,单拿生命来说,并无意义,有意义的是生命与大道的统一,均齐万物,通为一,是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于是庄子批评孔子不明白大道,一心去追求生命的价值,自陷牢笼而不自知。庄子说这是遁天倍情,叫作“遁天之刑”。

庄子是如何继承和发挥老子的思想的

庄子思想是继承老子的,并对老子的思想作了进一步的发展。庄子对老子的某些朴素辩证法思想加以夸大,发展了老子“玄同”的思想,从根本上取消事物的“彼”、“此”差别,得出了“齐万物而为一”的相对论结论。庄子认为,事物的彼此差别都是相对的,从“道”的角度来看,此也是彼,彼也是此,没有确定的界线。庄子认为是无的差别根本没有客观标准,也就是说,不是客观事物本身的性质所决定的,而完全是由人的主观决定的,随人的观察角度不同而区别的。 庄子和老子一样,认为世界的本源是神秘主义的精神实体“道”。就这点来讲,庄子与老子有相同之处。庄子认为,没有比“道”再根本的东西了。“道”在天地之前,自古以来就独立自存的。它产生天地,使鬼神和上帝显示作用,它是无始无终,无边无际,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它确实可以体会得到,但它又是无形无为,看不见,摸不着的。它始终在传递着,可是它又不能被具体接受。因此,这样神秘的“道”既不能用感性来觉察它,也无法用理性认识来把握它,而只能靠主观直觉去体会他的存在。 庄子认为,如果把世界看成是物质的,那就必然要有所区别,这样就会产生是非,引起互相竞争,辩论不休。只有把世界看成从来就没有物质的,才可以说是对世界最高、最完善的认识了。其次的认识就是认为有物,但还是没有区别;又其次的认识是认为有区别,但还不分是非;而那种斤斤计较于分清是非,是最下等的认识了,是“道”体的亏损。就这点来讲,庄子关于“道”的看法,与老子又有了区别。在老子那里,“道”是一种客观独立自存的精神实体,而在庄子这里,“道”则是主观认识上的东西了。 庄子进一步从相对主义出发,对客观世界的是否真实存在也采取了根本怀疑和否定的态度。他甚至认为老子“有生于无”(《老子》四十章)的说法,对于客观世界也还否定的不够彻底。这样,庄子就陷入了绝对的怀疑主义。 庄子用他的相对主义怀疑论不仅否定了客观物质世界的存在,并且也否定了作为客观精神实体的“道”的存在。

庄子总的思想感情是怎样的?全面概括

无法回答,你去读一读《逍遥游》《秋水》和《渔父》这三篇,大概就能理解一些了。

庄子的思想核心是什么?

你猜。。。。。。。

道家的老子李耳的思想与同为道家的庄子的思想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与不同的地方?

没有不同,都是阐述道的。只不过文字不同而已。

庄子的思想主张

庄子的主要思想是清静无为,或者说是“无为而治”。主张顺其自然,不求名、不求利,淡视生死。 扩展资料   主要思想   自由观——逍遥游。就是绝对自由,这种绝对自由是庄周幻想出来的,是不依赖外界任何事物的绝对自由。   政治观——顺应自然,无为而治。提出“绝圣弃知”的主张,认为“圣人不死,大盗不起”,“绝圣弃知,大盗乃止。”又说,“主上喜好施智巧,用机谋而不求至道,那么天下就要大乱了。”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社会的弊端,提出了“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的名言。   认识论一一将人的知识分为有为的小知与无为的大知,提倡无为的大知,摈弃有为的小知。认为以有限的智慧去探究无穷大的领域,必然会述乱而无所收获。   庄子简介   庄子(约前369-前286),战国中期哲学家,庄氏,名周,字子休(一作子沐),汉族,蒙(今安徽蒙城,又说河南商丘、山东东明)人。是我国先秦(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   庄子原系楚国公族,楚庄王后裔,后因乱迁至宋国,是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然文采更胜老子。代表作《庄子》被尊崇者演绎出多种版本,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庄子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   庄子的想象力极为丰富,语言运用自如,灵活多变,能把一些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他的作品被人称之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据传,又尝隐居南华山,故唐玄宗天宝初,诏封庄周为南华真人,称其著书《庄子》为《南华真经》。

庄子的思想主张

庄子思想主张是清静无为,或者说是“无为而治”。主张顺其自然,不求名、不求利,淡视生死。庄子是战国中期哲学家,他的代表作《庄子》被尊崇者演绎出多种版本,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从生命的角度,庄子主张生命只是大道表现的形式,可以是庄周,也可以是蝴蝶。至于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大道。但大道与生命之间,内涵与形式之间并不能截然分际,本身是一体的。所以庄子认为,单拿生命来说,并无意义,有意义的是生命与大道的统一,均齐万物,通为一,是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于是庄子批评孔子不明白大道,一心去追求生命的价值,自陷牢笼而不自知。庄子说这是遁天倍情,叫作“遁天之刑”。

庄子的思想主张

  庄子的思想主张是清静无为,或者说是“无为而治”,主张顺其自然,不求名、不求利,淡视生死。庄子,战国中期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他是继老子之后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创立了华夏重要的哲学学派——庄学,与老子并称“老庄”。  庄子的核心思想   庄子的核心思想是“道”,庄子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思想精髓是主张“道德”,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思想,故历史上“老庄”并称,道家思想又称为老庄思想。   “无为而治”,庄子的无为理由,与老子完全不同,老子的无为,其理由是反者道之动,也就是说,为了实现真正的伟大社会成果,你不要妄动而要遵循规律,老子的无为是为了无不为。  而庄子的无为,其理由是万物(也包括所有人)都是自由自在的时候才能接近幸福,管制越多规矩越多就越失去自我,也就越失去幸福,所以任何非自然的规矩,都是压制人的幸福的。

庄子和老子思想上的区别是什么?

一、老子庄子思想的不同点1、道和人的关系观点表明尽管人无法与天、地 、道相比,却有别于万物,具有万物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庄子的思想却彰显人与万物的一致性,将人等同于物。人没有任何特殊性,与天地万物具有相同的起源和地位。2、处世哲学方面老子和庄子虽然都推崇道,在自然观、天道观方面有其共同点。然而两人对道延伸出的不同的处世之道却相去甚远。主张顺应自然规律来治理国家。同时老子强调要循着道法自然,推崇不争、谦和。而庄子提倡齐物论,在庄子的视界中,世间的一切差异都是相对的。3、老子与庄子不同的精神渴望道家的“道境”就是自由之境,老子庄子的道之于无的意识是最高的自由意识,将无视为道的根本特征正是出于对自由的追求。从老子的“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等思想出发,可知道倒可以自由地化生万物。因此生命与道合一,这就是老子庄子所认为的生命最高境界--自由之境。但老子与庄子对这种境界的理解有些差异。老子的道是指纯真质朴本性的实现;而庄子的所认为的则是高度的、绝对的自由。因此老子的生命哲学具有极强的现实性。而庄子更高地追求个体精神的自由和超脱。二、老子与庄子思想相同点1、老子庄子的朴素的自然人性论道是老子和庄子生命哲学的逻辑前提,也是生命追求的最高价值,与道融合即是生命最高价值的实现。在老庄思想中,道即是自然,生命对道的追求就是对自然的崇尚。对自然人性的破坏性越大,离人的自然本性越远。通过对老子庄子思想的比较可以看出,老子和庄子的思想具有许多相同之处,其中“道”是老子庄子哲学的根据和基础。他们都认为生命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道。但同时老子与庄子的哲学也具有不容忽视的差异性,所以不能将老子庄子等同起来。2、“有生于无”是老子与庄子思想的核心“道” 是天地万物的法则。老子主张万物由道而生,只有顺其自然才是生存法则。老子的无为说法实际上是对人类在自然界所处的地位提出的一种质疑,是一种对人的行为方式的批判。道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万物的总根源,是因为道的“无为”。庄子在与老子不同的思路下得出了与老子相似的“有生于无”的结论。但老子的道旨在强调道的无形,庄子的道是说“有”都是从没有、存在都是从不存在那里演化来的。

庄子的三大思想主张

  庄子的三大思想主张:1、在哲学上,庄子把“道”视为宇宙万物的本源,并提出“心斋”与“坐忘”等修养手段。2、在政治上,庄子主张顺应自然,无为而治,反对儒家的等级观念。3、在认识论上,庄子主张“万物齐一”,认为人应突破自我形躯的局限而对万物加以整体性把握,包含着朴素辩证法思想。   庄子思想的简介   庄子在哲学思想上继承和发展了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观点。“道”是庄子超越哲学的核心,“心斋”与“坐忘”是达到超越的理想手段,“逍遥游”是生命自由的最佳境界,“万物齐一”是追求生命自由的必然世界观。“道”是庄子哲学的基本概念,是追求生命自由的最基本的范畴。庄子基本继承了老子“道”的思想。老子的道重客观的意义,庄子的道从主体上升为一种宇宙的精神。   庄子认为只有以通达的精神超越现实世界,才能获得无限的自由和心灵的宁静。庄子认为,真正的自由是“无待”的,它不依赖于任何条件。无待就是通过“心斋”与“坐忘”来实现。   他宣扬“绝圣弃知”的思想。庄子反对“人为”,庄子反对儒家的等级观念、儒家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庄子认为“道通为一”,认为道在万物,万物平等。庄子重视事物天然的本性,认为天然的本性都合乎性命之常情,因此天然的差异也是合理的,而对个性和差异的尊重,正是庄子平等观念的深刻之处。

老庄思想对后世影响

道家哲学首先摆脱儒家社会哲学的进路,直接从天道运行的原理侧面切入,开展了以自然义、中性义为主的"道"的哲学。天道运行有其自然而然的原理在,道的哲学即在解明此一原理性内涵,而得以提出一个活泼自在的世界空间。透过对此一世界运行秩序之无定限、无执着的认识,道家哲学发展出迥然不同于儒家的社会哲学,社会只是一方存在的客体,在其中生存的人们,应有其独立自存的自由性,而不受任何意识型态的束缚。基本上 道家哲学并不否定儒家的社会理想,但对于社会责任的态度并不先存立场,而能有更尊重人类自主性的态度与存在定位。 道家重视人性的自由与解放。解放 一方面是人的知识能力的解放, 另方面是人的生活心境的解放,前者提出了“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的认识原理,后者提出了“谦”、“弱”、“柔”、“心斋”、“坐忘”、“化蝶”等的生活功夫来面对世界。 道家讲究“人天合一”、“人天相应”、“ 为而不争、利而不害”,“修之于身,其德乃真”, "虚心实腹"、“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 "法于阴阳,以朴应冗,以简应繁。" 等等。有学者认为,道家的社会哲学不是进取的,积极的,因为社会只是天道的过程,而不是目的本身。道家认为儒家的社会理想是合理的,但不是绝对的,因此基本上并不需要提出一套决定性的社会理想,因为天道变化,本身无所谓绝对的是非善恶之性能,因而道家强调得更多的 是在社会中生存的智慧原理,而且这种智慧必须是能应在任何历史情境的社会之中都行之有效的生存之道。也就因为道家的社会哲学不以自己发展规格为主, 而强调应对的智慧,因此利于人们休养生息的需求,故而让汉初的黄老之治有了实验的理论基础。同时也安定了千百年来中国士大夫失意于儒家本位的官场文化之后,也能有一广大的心性世界以顺遂人生。

谁知道 小说家毕飞宇 贾平凹 沈从文的代表作品 及所表达的中心思想啊?

毕飞宇:《平原》这本小说自然也被看成毕飞宇的转型之作。和此前的中篇小说一样,《平原》关注的仍然是农村题材,描写的也仍然是上个世纪70年代,而从思想倾向上看,《平原》同样依然保持着对现实的强烈介入感,小说中“带菌者”的象征提法更是直接指向现实。从这个意义看,所谓转型,只是就小说的规模而言,《平原》在毕飞宇的创作中表现出来的延续性要大于标志性。贾平凹:《秦腔》小说通过一个叫清风街的地方近二十年来的演变和街上芸芸众生的生老病死、悲欢离合,生动地表现了中国社会的历史转型给农村带来的震荡和变化。沈从文:《边城》是沈从文(现代小说家,散文家,历史文物研究家,京派小说代表人物)小说的代表作,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优秀的抒发乡土情怀的中篇小说。它以20世纪30年代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峒为背景,以兼具抒情诗和小品文的优美笔触,描绘了湘西地区特有的风土人情;借船家少女翠翠的爱情悲剧,凸显出了人性的善良美好与心灵的澄澈纯净。它以独特的艺术魅力,生动的乡土风情吸引了众多海内外的读者,也奠定了《边城》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特殊地位。

老庄思想有什么共同点,又有不同点吗?

老庄思想就是同一个思想,不想孔孟一样有分歧。

老庄子为代表的道家思想精髓是

庄子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思想精髓是主张"道德" 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思想,故历史上老庄并称,道家思想又称为老庄思想。 庄子思想的可贵之处,是具有朴素的唯物自然观和辩证法因素。他认为“天地者,形之大者也,阴阳者,气之大者也,道者为之公”(《庄子·则阳》),气,即物质自然性,故其主观精神的道,是与客观自然的气分不开的。庄子继承和发展了春秋后否定天命观的思想,认为“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气”(《庄子·知北游》。),死,亦为客观自然的事,无君臣尊卑之别,这无异揭示了人的自然属性,否定了权贵奴役人民的合理性。他指出客观事物都是变化的,“物之生也,若骤若驰,无动而不变,无时而不移”,“物量无穷,时无止,分无常,终始无故”(《庄子·秋水》。 客观事物的变化,则是由于矛盾双方相互作用而引起的:“安危相易,祸福相生,缓急相摩,聚散以成”(《庄子·则阳》。)]。庄子在认识到客观事物的变化及其矛盾双方作用的同时,又进一步认为对立的双方是可以转化的,“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庄子·知北游》。)]无疑的,这都是庄子继承了老子朴素辩证法的积极一面,是老庄思想的精华所在。 但是,由于老子在肯定客观事物矛盾对立而相互转化的同时,却忽略了矛盾转化的条件和新旧质的区别,庄子正是在这一基础上,却把朴素的辩证法进而引向了相对主义。他认为“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庄子·齐物论》。],世界上没有是非、善恶、美丑之分,“有儒墨之是非,以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同上。)]双方都自以为是,而以对方为非,实际上没有绝对的是非。庄子的这种相对主义必然导向怀疑主义,如“庄子梦为蝴蝶”,不知是庄周梦为蝴蝶,抑或是蝴蝶梦为庄周,形象地反映了这种认识论的不可知论和怀疑论。庄子一生饱受战乱之苦,无法摆脱冷酷无情的现实,故对一切均持怀疑态度,失去了探索真理的信心,是“小国寡民”思想的典型表现。庄子的相对主义,固属唯心主义体系,但他觉察到了认识的相对性,指出了物质的不确定性,对后来唯物辩证法的进一步发展是有启迪作用的。

老庄思想指的是什么?

道法自然,绝圣弃智,绝仁弃义

庄子核心思想是什么?

庄子的核心思想是"道"庄子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思想精髓是主张"道德"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思想,故历史上老庄并称,道家思想又称为老庄思想。庄子思想的可贵之处,是具有朴素的唯物自然观和辩证法因素。他认为,天人之间、物我之间、生死之间以至万物,只存在着无条件的同一,即绝对的“齐”;主张齐物我、齐是非、齐生死、齐贵贱,幻想一种“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主观精神境界。后世影响庄子思想对中国后世哲学、艺术、宗教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庄子》一书所蕴含的深刻思想内容和高超文学水平都给后世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以深刻、巨大的影响。后人在思想、文学风格、文章体制、写作技巧上受《庄子》影响的,可以开出很长的名单,即以第一流作家而论,就有阮籍、陶渊明、李白、苏轼、辛弃疾、曹雪芹等,由此可见其影响之大。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庄子

如何理解孔孟老庄的思想?

1、孔老比较:孔子孟子是儒家的宗师和代表,老子庄子是道家的宗师和代表。孔孟作为儒家的圣贤,给后世树立了道德(在伦理意义上)大师的形象,具有完善的道德人格,以救世安民为己任,富于理想,谆谆教人,死而后已。老庄作为道家的至人,给后世树立了智慧大师(老子)和艺术大师(庄子)的形象,具有高度的悟性相思维能力,以宁静淡泊为操守,冷淡世情,向往自得,其于外物,顺乎自然而已。2、人性论比较:儒家的人性论看到了人的社会属性,看到了精神文明教育的重要性,道家的人性论看到了人的生理与心理属性,觉察到虚伪而繁烦的宗法伦理对人性的桎梏相对个性的摧残,皆有所得,亦皆有所偏。3、人生论比较:儒家的人生观,以成就道德人格和救世事业为价值取向,内以修身,充实仁德,外以济民,治国平天下,这便是内圣外王之道。其人生态度是积极进取的.对社会现实有强烈的关切和历史使命感,以天下为己任。道家的人生观,以超越世俗人际关系网的图绊,获得个人内心平静自在为价值取向,既反对心为形役,透外物面不反,又不关心社会事业的奋斗成功,只要各自顺任自然之性而不相扰,必然自为而相因,成就一和谐宁静的社会,其人生态度消极自保,以免祸全生为最低目标,以各安其性命之情为最高目标,儒家的出类拔萃者为志士仁人,道家的典型人物为清修隐者。4、治国论比较:儒家强调有为,道家主张无为。【家思想的核心】: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道家思想的核心】:是“道”,“道”是道家这一思想文化体系的最高范畴,为所有的道家学者所推崇。5、思想核心方面比较儒家讲求“三纲五常”,其思想的核心归纳为“重仁尚礼”,而道家则讲求“无为而治”,其思想的核心则为道法自然,儒家尚仁,强调仁者爱人,必须克己复礼,以对人的尊重和具备同情心作为“仁”之核心标准,而以对自己的克制和约束提高道德水平作为其达到标准之必须手段。

庄子的思想

1、庄子的核心思想是“道”,庄子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思想精髓是主张“道德”,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思想,故历史上老庄并称,道家思想又称为老庄思想。2、无为而治。庄子的无为理由,与老子完全不同。老子的无为,其理由是反者道之动。也就是说,为了实现真正的伟大社会成果,你不要妄动而要遵循规律。老子的无为是为了无不为。而庄子的无为,其理由是万物(也包括所有人)都是自由自在的时候才能接近幸福,管制越多规矩越多就越失去自我,也就越失去幸福。所以任何非自然的规矩,都是压制人的幸福的。

庄子的主要思想是什么

庄子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思想精髓是主张"道德"。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思想,故历史上老庄并称,道家思想又称为老庄思想。道家认为为人处事应取道枢之理,将大道比为圆的圆心,像是转动着的车轮的车轴,所有阴阳的道理像车的辐条一样,与车轴相连;因此所有的车条都有道理,是轮流沉重的,那就该阴则阴,该阳则阳,物来则应,物去不留。他肯定人性、解放人性、反对任何对人性的束缚。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思想,他们提倡的淡泊名利、旷达超脱、清心寡欲,以及崇尚人与自然的和谐、追求人性本真的观点,都有利于人的理想人格的塑造和道德思想境界的提升。

庄子的主要思想

有的,我平时也爱喝酱香白酒,特别是累的时候喝一杯青花郎,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疲劳

庄子的主要思想是什么?

逍遥自在,自由洒脱

庄子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庄子的思想主张:1、唯心主义的哲学思想;2.“无所用天下为”的政治主张;3.追求自由与超脱的人生态度。庄子,战国中期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姓庄,名周,宋国蒙人,先祖是宋国君主宋戴公。他是继老子之后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创立了华夏重要的哲学学派——庄学。与老子并称“老庄”。庄子认为,“道”是客观真实的存在,“道”是宇宙万物的本源。《庄子·让王》说,大道的真髓、精华用以修身,它的余绪用以治理国家,它的糟粕用以教化天下。《庄子·秋水》又说,不要为了人工而毁灭天然,不要为了世故去毁灭性命,不要为了贪得去身殉名利,谨守天道而不离失,这就是返璞归真。他认为,“道”是无限的、“自本子根”、“无所不在”的,强调事物的自生自化,否认有神的主宰,提出“通天下一气耳”和“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相对论庄子认为事物总是相对而又相生的,也就是说任何事物都具有既互相对立,又互相依赖的正反两个方面。庄子还认识到事物的变化总是向它对立的方面转化,宇宙万物尽管千差万别,而说到底又是齐一的,没有区别的。他认为确定认知的标准是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因为任何认知都会受到特定条件的限制,受到时空的制约。游世思想在内篇七篇,游世几乎是核心思想。游世思想的内涵相当复杂。庄子一方面是以故意的玩世不恭态度,继承了隐者传统的心情灰暗的主题叙述,就是以轻视现实和躲避矛盾,来保护一种弱意义的生存欲求。可是另一方面,庄子又认为在这样黑暗的存在背景中,隐者传统意义的个人出路是根本不可能的。所以,庄子干脆把一种故意不肯负责任的游戏态度贯彻到底,不仅游戏地对待现实世界,而且游戏地对待个人生死,游戏地对待人生一切可能的期待,传统隐者始终小心翼翼保护着的软弱的个人生存渴望被庄子戏谑地扔进黑暗的游戏世界之中。政治思想在政治上,如果说孔子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老子是以“无为”而达“有为”,那么庄子则是“不为”。老子虽尚“无为”,而仍欲治天下,All无为而治”之论,实乃“人世”之说。而庄子则自“无为”人于虚无,其“无所用天下为”之论,显系“出世”之说。但与老子一样,庄子并未真正忘怀政治,而是心系天下

老庄子为代表的道家思想精髓是

庄子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思想精髓是主张"道德" ,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思想,故历史上老庄并称,道家思想又称为老庄思想。 庄子思想的可贵之处,是具有朴素的唯物自然观和辩证法因素。气,即物质自然性,故其主观精神的道,是与客观自然的气分不开的。庄子继承和发展了春秋后否定天命观的思想,认为“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气”。死,亦为客观自然的事。无君臣尊卑之别,这无异揭示了人的自然属性,否定了权贵奴役人民的合理性。他指出客观事物都是变化的,“物之生也,若骤若驰,无动而不变,无时而不移”,“物量无穷,时无止,分无常,终始无故”。 庄子的相对主义,固属唯心主义体系,但他觉察到了认识的相对性,指出了物质的不确定性,对后来唯物辩证法的进一步发展是有启迪作用的。

庄子的思想是什么?

庄子的核心思想是“道”。庄子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思想精髓是主张道德,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思想,故历史上老庄并称,道家思想又称为老庄思想。,他认为道的自然规律是无边无界的,冥冥之中没有操纵万物的主宰,万物都是自生自养,在天地中自然演化。庄子对后世的影响:这是一个探索真理追求自我学说的年代,庄子处于此等思想上的大争之世,博读众家,建立自己独特的庄子学派理论。从思想核心和风格上,庄子有别于其他大家诸子,甚至和道学的开拓者老子也有显著不同。庄子的思想哲学体系是抽象的本我论,他没有明确的政治主张和政治诉求,也不寻求统治者的采纳认同,庄子只是通过抽象的思辨来理解探索宇宙真理,而没有试图通过世俗的践行来验证自己的理论。在中国历史上,庄子的抽象哲学本我论没有任何人能够吸收发展超越,庄子代表了中国最高水平的形而上学,后世无一人能够继承。庄子在哲学,入世,政治上都有独特的思想理论,他主张清静无为和天人合一处世思想,又有追求精神自由的超脱之说。

老庄的主要思想

  1、道法自然观;   2、主张雕琢复朴的人性复归,纠编人性异化倾向;   3、主张至公精神,用以扼制人们过分的权利欲和占有欲;   4、崇柔尚雌精神,内圣外王之道;   5、反者道之动的辩证对待观和矛盾转化学说;   6、任何事物都是在相互对待的状态中存在着;   7、在这种对待关系中应从正面去透视负面意义,通过负面意义的把握去显示正面的内涵;   8、被褐怀玉,崇尚自由;   9、庄子认为世间不存在确定不变的是非标准,不承认任何绝对权威,因而对现实一切秩序的怀疑批判及否定及绝对追求自由;   10、心斋坐忘逍遥无待的境界;   11.忧患意识与隔离智慧;   12.超越的哲学与文芦的超越;   13.老庄并称,有时作为一种生活态度的代名词,通常借指与世无争,淡泊名利的人生观价值观,是魏晋以后道家思想的主流。

为什么教科书里不教《道德经》,社会也不提倡老庄思想?

连个标准的解释都没有?怎么当教材?有些句子可以用一下!

《兰亭集序》中批判老庄思想的是哪一句?

“一死生为虚诞,齐彭疡为妄作” 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自宋朝起就囚疑引起论辩,至上世纪60年代由毛泽东卞席促成,郭沫若与高二适对泉将论辩推向高潮。兰亭论辩的焦点较多,其中之一就是对该文中的“一死生为虚诞,齐彭疡为妄作”的阐释分歧较大。至今仍有不少人认为,王羲之这是有力批判了在当时颇为流行的老庄思想,“这在崇尚玄学、老庄思想的东晋时代有其现实的积极意义”。这显然人为拔高了王羲之的思想,并没有真正把握住王羲之批评庄子的立足点。 一、王羲之没有超脱玄学 玄学为王羲之家族文化。一代宗师陈寅烙先生说过:“东汉以后学术文化……变为地力一化及家门化矣。故论学术,只有家学而言,而学术与大族盛门常不可分离也。”朝廷重臣、名士领袖王导是王羲之的伯父,王导既是政治家又是清谈家。王家玄学中的违礼、狂放在王羲之身上同样打上烙印,“袒腹东床”这-故事最能证明这一点。王羲之之子王献之、王徽之,均放诞不羁,任情态性。王徽之为参军时“蓬首散带,不综知其府事,”“时人皆钦其才而秽其行”。而“人琴俱亡”的故事,不仅生动说明了王献之、王徽之兄弟俩的深情,更展不王氏家族作为名士溺十性情不拘礼法的风度。 与王羲之要好的朋友绝大多数是玄学家。《中兴书》曰:“安兀居会稽,与支道林、王羲之、许询、共游处。出则渔弋山水,入则谈说属文,未尝有处世意也。”安兀、支道林、许询均是当时清谈名流。王羲之的另外两位好友殷浩、刘快也均好老庄,“善谈《老》、《易》,擅名江东”。参加兰亭集会的谢安、孙绰均是玄学名士。谢安继王导之后同样以清谈名士居宰辅之任,风流洒脱比王导更胜一筹,他并不认为玄学清谈会误国误民,曾反问王羲之说:“秦任商鞍,二世而亡,岂清言致患邪?” 从《兰亭集序》及26人的诗作看,玄学依然占据他们的心灵。他们的诗不脱玄言诗范畴,大量玄学用语充实其中,例如“万殊混理”、“真契齐古今”、“遗世”、“保真”、“齐物”、“彭荡”等。而王羲之《兰亭诗》中“万殊莫不均”、“造真探玄根”、“散之在推理”等均为玄言。王羲之的好友支遁将《庄子》的“逍遥”义创解为“即色论”,主张“色是空”,“空”、“无”存在于色彩斑斓、万象纷呈之中。钱秀南提出,王羲之的“兰亭《诗》、《序》显然发挥了支遁《逍遥论》‘即色论"意旨”。 因此看来,这次兰亭集会是一群玄学之友,借修欣之事,赏景、饮酒、赋诗,享受人生之乐趣。其间自然也离不开谈玄析理,他们因玄学物我同一而相知,不仅是同类,而且为好友。在这样的时节王羲之当然会发出“快然自足”、“适我无非亲”的感慨。 二、王羲之的玄学思想有明显的个性倾向 我们谈及魏晋玄学时,总是老、庄不分,仿佛老、庄就是一个人。实际上,在当时老、庄是两个相异的思想流派:黄帝、老子为一派,《周易》、庄子为一派。两家虽都是以“无为”作为最高境界,都把“无为”作为手段,但黄、老的目的在“无不为”,这是一种用世的态度。庄子正好相反,是消极的出世的态度。魏晋名士盛行玄谈,其中老、庄之争常常是他们论战的焦点。阮籍和王坦之都作诗著文直接批判庄子。 王羲之接受的是黄、老思想。《晋书》石,郑情“与姊夫王羲之、高士许询并有迈世之风,俱栖心绝谷,修黄、老之术”。这里并不见王羲之迷恋庄子的踪影。王羲之有一则杂帖,鲜明表明了他对老、庄的态度:“省不,知足下奉法(注:指佛法)转到,胜理极此。此故荡涤尘垢,研遣滞虑,可谓尽矣,无以复加,漆园(注:即庄子)比之,殊诞谩如下言也。吾所奉(注:指五斗米道)设教意正同,但为形迹小异耳……”这里王羲之一力一而斥责庄子“诞谩如下言”,另-力一而表明终始虔诚十“五斗米道”(源十黄、老的天师道)。钱钟书指出:“晋代士大夫不乏事张鲁‘鬼道"者,王氏家风不孤。”王羲之次子王凝之正囚太痴迷这一“鬼道”,而为叛贼所害。 相对于王凝之而言,王羲之更多接受“五斗米道”中关心下层群众疾苦的思想。他在给殷浩、谢万信中分别劝诫他们“引咎责躬,更为善治,省共赋役,与民更始”,“愿君每与士卒之下者同甘共苦”。他任地力一官时,实行“宽和为木”的仁政:“时东土饥荒,羲之辄开仓赈贷。”他在做护军将军时,践行了“五斗米道”的“生存权利的公平而均等的思想”:“今所在要在十公役均平……其有老落笃瘾,不堪从役,或有饥寒之色,不能自存者,区分处别。”这种均平意识,体恤老弱病残的做法在古代实在罕见。他虽志不在仕林,但对国事表现出强烈的责任感,他对殷浩表不:“若蒙驱使,关陇、巴蜀皆所不辞。”他劝谢安说:“虚谈废务,浮文妨要。”当年郭沫若就以此与王羲之在《兰亭集序》后半部分所表现的消沉人生态度不符,进而认定自“夫人之相与”以下160字都是后人加上去的,并加上断语:“(添加人)是不懂老庄思想和晋人思想的人,甚至连王羲之的思想也不曾弄通。”事实上“不曾弄通”的应是郭木人。人们常认为魏晋玄学就是一个“玄”字,而忽视玄为“体”、儒为“用”这一特点。汤用彤先生指出:“世人多以玄学为老、庄之附庸,而忘其亦儒学之蜕变。”王羲之、王导、谢安等都是儒学人格玄学化代表人物。就王羲之木人而言,他的经世致用思想更多的是来自“五斗米道”的原始道教的情结。 王羲之尽管崇老贬庄,但他对庄子并不是全然否定,相反对庄子的某些东西还比较欣赏。王羲之阅读支道林论著《庄子·逍遥游》时“披襟解带,留连不能己”。王羲之《兰亭诗》中“万殊莫不均”,明显就是庄子的齐物思想,“群籁虽参差”也是用的《庄子·齐物论》的典故。这与其《序》中“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疡为妄作”批判言语极其矛盾。钱南秀分析这一矛盾时说:“分明是曲终人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己为陈迹",心灵隋感受到极大震荡,深切体味到死生异路,寿夭不均,遂不顾析理上的不合时宜,下笔直抒胸臆,表现了他对理的超越,对情的执著。”可是这种解释不能令人信服,因为一个人的情绪可能瞬间变化较大,但一个人的思想大概不会说变就变。倒是钱钟书先生解释相对合理:“只‘一死生"、‘齐彭疡"为虚妄,乃出十修神仙、求长寿之妄念虚想。”王羲之这样“修神仙、求长寿”的思想则来自“五斗米道”的道教神仙、力一术之说。杜萌若得出结论说,王羲之否定庄子“齐死生”思想,是“从内心深处对神仙长生之说彻底绝望,正囚为希望是那样强烈,绝望才那样彻底”,但这种绝望至少应是在“永和十一年”以后的事,因为写此序2年后王羲之辞官出游,乃乐此不疲地“不远千里”求仙服散。 三、王羲之否定庄子“一死生”观更多的是来自现实的悲喷 让王羲之如此确定“固知”一死生、齐彭荡不真实,至少来自苦涩生活的三个方面。 一是生死的诀别。《全晋文》所收王羲之的杂帖,有四十多通都使用了“痛哉”、“悲夫”语义的词汇。令王羲之痛心疾首的是中年丧子—玄之、官奴先后夭折。其次是他的周嫂亡故,王羲之6岁时,父亲下落不明,他在“母兄鞠育”中长大。其嫂为汝南名族周n的女儿,非常贤惠,待王羲之甚好。永和年间周嫂病死,王羲之多次写道:“痛彻心肝,当奈何奈何!”面对亲人的生死诀别,没有人能洒脱,虽阮籍犹不能,况羲之乎?面对那种摧心断骨的悲痛,他怎么相信生与死、长寿和夭折是一样呢? 二是人生的无奈。司马睿在王羲之父亲王旷、伯父王导和王敦的建议和辅佐下,建立东晋政权,但这并没有能改变政坛的动荡和时局的混乱。朝纲大乱,主仆颠倒,兄弟反目,朋友无信,百姓命如草芥,这让王羲之无法捉摸人生。特别令他尴尬、迷惘、苦涩的是他两位从伯王敦与王导、两位叔叔王庚与王彬选择了截然不同的人生取向。一边是王敦与王庚叛乱,杀害忠良。王羲之贤嫂的父亲、伯父—忠臣周、周额就是被王敦杀死的。在王羲之成长的过程中,周额起到了关键作用。王羲之13岁时,时任右长史的周额,将洛京名菜“牛心炙”,最先敬给王羲之,从此王羲之名扬天下。而王庚秉承王敦旨意杀死忠臣司马压。虽然“王庚为右军之师”,但王羲之却一直耻于提及叔父王庚。另一边是王彬不惧死亡的威胁,当面痛骂王敦“抗族犯顺,杀戮忠良,图为不轨”,王导则“率宗族,每旦诣台待罪”,王羲之也应该是站在这生死边缘中的一员。每天或生或死的等待,无疑是人世间最漫长的煎熬。一边杀人者是自己尊敬的长辈,另一边受害者是自己敬重的恩人。这又怎么会让王羲之认为爱恨情仇是一样的呢?那种生与死无奈的被动选择,大概不会不震撼王羲之的心灵,也不会使他相信生与死是相同的吧!求采纳

谈谈老庄的自然论思想以及对中国古代文论的影响?

楼主也是沈刚门生?

《兰亭集序》中批判老庄思想的是哪一句

是:一死生为虚诞,齐彭疡为妄作。兰亭论辩的焦点较多,其中之一就是对该文中的“一死生为虚诞,齐彭疡为妄作”的阐释分歧较大.至今仍有不少人认为,王羲之这是有力批判了在当时颇为流行的老庄思想,“这在崇尚玄学、老庄思想的东晋时代有其现实的积极意义”.

老庄的思想理念是什么?

道家思想

老庄思想的精髓在哪?求大神帮助

一道法自然观 主张雕琢复朴 的人性复归,纠编人性异化倾向 主张至公精神,用以扼制人们过分的权利欲和占有欲 崇柔尚雌精神 内圣外王之道 二反者道之动的辩证对待观和矛盾转化学说 任何事物都是在相互对待的状态中存在着 在这种对待关系中应从正面去透视负面意义,通过负面意义的把握去显示正面的内涵 这种对待关系不是绝对永久保持,在一定条件下会转化 三被褐怀玉的超然人格和崇尚自由的批判理性 庄子认为世间不存在确定不变的是非标准,不承认任何绝对权威,因而对现实一切秩序的怀疑批判及否定及绝对追求自由 心斋坐忘逍遥无待的 境界 忧患意识与隔离智慧 超越的哲学与文芦的超越

老庄核心思想是什么

1、老庄核心思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2、老庄,是老子和庄子的并称(类似孔孟),也指老学与庄学的合称。借而代指道家老庄学派学说。3、道家主张“清静无为”、“顺应天道”、“逍遥齐物”等思想。老子著有《道德经》(别名《老子》、《老子五千言》),庄子著有《庄子》(别名《南华经》);其核心思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庄子实际上是继承发展并且阐释老子的思想,带有自己个性的一种解读。看法精炼独到、积极遁世、卓尔不群,故而与老子并称,一并成为道家学说的代表人物。4、道家分黄老派、关尹派和庄列派。国家“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专家组组长李学勤先生指出:“黄老之学,其思想富于积极色彩,与庄列一派隐退截然不同。”关尹一派“建之以常无有,主之以太一”。上博简《恒先》是《老子》到庄学之间的联络桥梁。

老庄核心思想是什么 老庄的简介

1、老庄核心思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2、老庄,是老子和庄子的并称(类似孔孟),也指老学与庄学的合称。借而代指道家老庄学派学说。 3、道家主张“清静无为”、“顺应天道”、“逍遥齐物”等思想。老子著有《道德经》(别名《老子》、《老子五千言》),庄子著有《庄子》(别名《南华经》);其核心思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庄子实际上是继承发展并且阐释老子的思想,带有自己个性的一种解读。看法精炼独到、积极遁世、卓尔不群,故而与老子并称,一并成为道家学说的代表人物。 4、道家分黄老派、关尹派和庄列派。国家“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专家组组长李学勤先生指出:“黄老之学,其思想富于积极色彩,与庄列一派隐退截然不同。”关尹一派“建之以常无有,主之以太一”。上博简《恒先》是《老子》到庄学之间的联络桥梁。

关于开展依托电子政务平台加强县级政府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试点工作意见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

(三)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统一的电子政务平台为载体,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逐步实现政务服务均等化,全面提高县级政府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水平。(四)基本原则。强化为群众服务意识,寓管理于服务之中,突出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实际效果;加强电子政务平台建设的统筹协调,实现资源整合和信息共享;针对不同区域和城乡特点,加强分类指导,有计划、分步骤予以推进。(五)目标任务。在全国选择100个县(市、区)开展试点工作,用一年左右时间,建立和完善统一的电子政务平台,充分利用平台全面、准确发布政府信息公开事项,实时、规范办理主要行政职权和便民服务事项,并实现电子监察全覆盖,为在全国全面推行奠定基础、积累经验。

你怎样理解老庄思想上的“无为”

提到老庄思想都知道是“无为”,但是对于“无为”思想却会有人误解为“什么都不做,听天由命”等等,这是非常错误的。道德经里面其实已经说了,它其实是无为而无不为。无为其实是说不要逆规律而妄为。那么从古至今,涉及到环保的无不体现这一点!

老庄的老庄思想渊源

道家思想起始于春秋末期的老子,老子是最早质疑宗教,反对迷信的人古代道家崇尚自然,有辩证法的因素和无神论的倾向,但是主张清静无为,反对斗争。司马迁之父司马谈《论六家要旨》中评价古代道家为易行难知,事少而功多。先秦各学派中,道家没有儒家和墨家有那么多的门徒,地位也不如儒墨崇高。但汉朝初期,是官方的钦定学说。汉朝董仲舒又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不再遵从道家思想的政策。 道家从此开始就未被官方采纳,但继续在推动中国古代思想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魏晋玄学是最明显的复兴思潮。两汉的毁灭造成儒家信仰的奔溃。虽然如此,但当时的学儒者为了把持优势地位,通过恶意的篡改《老子》,《庄子》文字,可以参见日本皇宫馆藏之东晋庄子注。故意破坏其章句顺序,对道家造成了几乎致命的影响,原本简明易懂的人生随笔科学作品,一变为晦涩难懂之神秘学,并且在字句中偷偷参杂进儒家的天命说,不言说,退让说,从根本上瓦解了老庄为正统学派的情修。严重误导了对儒家失去信心转而寻求道家理念的知识分子的价值观。最终实现了捣毁百家,阳道阴儒的大一统。宋明理学为了对抗外来佛教,重新发现了道家中尚存无几的理性主义的思想,从庄子残本中学来内圣外王的概念,从老子残本中又汲取格物思想以为己有。禅宗在诸多方面受到了庄子的启发。元朝初年道教更是被定为国教。据说现代道家提倡道法自然,无所不容,自然无为,与自然和谐相处。但真正的道家早已落寞千年,寥寥无几。 老子即为道教中的太上老君,位列三清之一,是道教中地位最高的神与祖师之一。庄子为道教传说中的南华真人。他在唐玄宗时,追号“南华真人”,是当时皇帝所册封的“神”,所撰著的《庄子》一书,也被尊为《南华真经》,到宋真宗时,又名《冲虚至德真经》。到宋徽宗时,又追封庄周为“微妙无通真君”。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或曰谥伯阳。华夏族,陈国苦县人,约生活于前571年至471年之间。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被唐朝帝王追认为李姓始祖。老子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经》(又称《老子》),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辩证法,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教始祖。“《老子》在政治上是积极的 。老子的思想渊源:老子尚柔守雌,其思想渊源于商朝的《归藏(坤乾)》。老子关于“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宇宙论体系,实际就是“三生万物”,这个“三”就是大易的“三才”之三。扬雄发展了老子“三生万物”宇宙论体系,创立了三进制九九八十一赞的《太玄》体系。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童子问易》指出:“《太玄》应是扬雄模仿《周易》‘两仪生成模式"对老子‘三(才)生万物"命题构建的新的宇宙图示和理论体系。” 庄子,名周,字子休,号南华真人,道教四大真人之一,华夏族,宋国蒙人, 战国中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庄子祖上系出楚国公族,先人避夷宗之罪迁至宋国蒙地。庄子生平只做过地方漆园吏,因崇尚自由而不应同宗楚威王之聘。老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者。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代表作品为《庄子》以及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庄子的思想渊源:庄子思想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老子,一是《易经》。《周易》本经始终未体现阴阳二字,可庄子洞察到“《易》以道阴阳。”庄子的天籁、地籁、人籁“三籁”思想就是《易经》“三才”思想的别称。庄子尊重天道,主张“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强调“天人合一”。庄子善作儒家的反命题。儒家主张“天人有分”,庄子在《庄子·三木》篇中则说“无始而非卒也,人与天一也。”李学勤先生指出:庄子《三木》这一章在天人关系认识上正好与孔子“天人有分”思想相反,这“正是庄子一派习用的手法。” 重写学术史随着郭店简、上博简等问世,学术史重写条件已经具备。关于学术史的重写,如同文学史重写一样,“所谓重写,无非两途:一是理论的反思,二是史料的出新。” 在中华文化思想史上,始终是儒道互补的,其渊源相同,只不过是视角不一罢了。从马王堆帛书《老子》是德篇在前,道篇在后的老子《德道经》 和“庄子对儒家“皆实予,而文不予,阳挤而阴助之”(苏轼语)来看,儒道实为一家,他们共同主张是来自《易经》德道:如博爱、厚生,自由、平等,公平、正义,诚实、守信,革故、鼎新,文明、和谐,民主、法治,和平、合作之道——这些业已成为我们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基石。除上述儒道两家因德道思想紧密联系之外,《老子》、《庄子》之间也绝不是横亘一条鸿沟。李学勤先生提出:“释读上博简《恒先》,使我们看到了这里缺失的链环”。并强调“《恒先》不仅袭用《老子》,而且在思想上有相当大的跨进。”《恒先》开篇就说:“恒先无有”,这恰恰就是《庄子·天下》讲的“建之以常无有。”“《恒先》是《老子》和庄学之间的联络桥梁。” 从郭店简“《太一生水》同丙组《老子》抄写在一起” ,也可看出老庄思想的演进脉络。《太一生水》篇记:“太一生水,水反辅太一,是以成天;天反辅太一,是以成地。天地复相辅也,是以成神明。······是故太一藏于水,行于时,周而或口口口,是万物母。” 这段话应该就是对《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的申释。“太一生水”对应“道生一”······太一是万物母。《老子》第一章也讲“万物之母”。老子尚柔喜水,讲上善若水,但,“不曾有‘太一藏于水"的观点。太一生水章在思想上和《老子》殊有不同,只能理解为《老子》之后的发展。” 然而“太一”说法我们也很熟悉,因其见于《庄子·天下》篇。篇中庄子于诸子均有批评,最后推尚老聃、关尹,而归结于庄周 。《天下》云:“以本为精,以物为粗,以有积为不足,澹然独与神明居,古之道术有在于是者,关尹、老聃闻其风而悦之,建之以常无有,主之以太一,以濡弱谦下为表,以空虚不毁万物为实。”其“‘主之以太一"不见于《老子》,当为关尹的学说。” 关尹乃老子弟子。《庄子·天下》引“关尹曰:在己无居,形物自著,其动若水,其静若镜,其应若响,芴乎若亡,寂乎若清。”《老子》《庄子》通过关尹一派的“太一说”也铸起了链环。

老庄哲学思想的渊源

老庄哲学思想,那么我觉得庄子的思想就是比较佛系的如家

老庄和孔子思想矛盾在哪?

分类: 人文学科 解析: (转)庄子与孔子人生追求的对比 儒道两家向来非常重视人生意义问题。庄子对他所在的那个大动荡时代的人的痛苦境遇体验深切,他始终以哲人的慧识关怀着个体的解脱。他发问道:"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苶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可不哀邪!人谓之不死,奚益!其形化,其心与之然,可不谓大哀乎?人之生也,固若是芒乎?其我独芒,而人亦有不芒者平?"(《庄子·齐物论》)庄子在深思:芸芸俗生终日忙忙碌碌,疯狂地追逐名利,无情地侵害争夺,获得了什么成功?这样活着岂不丧失了人的内在价值?对于人生的意义与人的归宿,人们难道不是确实存在着蒙昧吗?庄子这样的发问已直接取向于对生存的意义的具体感受——苦乐——的思考。 孔子也重视从人的身生感受的升华汲取乐意。孔子的时代是庄子所处的战国时期的序,个体生存的苦处要少一些。当时,主要是"礼崩乐坏"、政道废弛,波及而出的是"仁义不施"的人伦危机。整个士阶层以其独醒的忧患意识,感叹国无纲纪。因而,孔子主要从社会道德危机入手来规划人生的社会使命。孔子对个体人生的生存体验可能不及庄子,他侧重于社会环境的整饬,并且认识到必须以个体的人生的调节来拯救世风。可以说,庄子要解决的是个体安身立命的问题,而孔子则赋予自己以"任重而道远"的社会责任,他把自我的价值与社会的价值联系起来。他认为人生要有意义,就要弘道践道、改造社会。对此,他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此种"乐",是人生价值的胜义。 庄子的人生价值观可以从他与惠施在濠上观鱼的对话中表现出来。《庄子·秋水》载,庄子与惠施曾游于濠梁之上,庄子睹物思人,触类旁通,说:"倏鱼出游从容,是鱼乐也。"庄子相信"鱼之乐"是有内在原因的。庄子的人生观承起自然天道观,对人生的痛苦体验,使得庄子向社会之外寻觅人生的乐趣,自然美感正好可以充实他的生存体验形成的空虚。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庄子的哲学发端于自然审美,由自然美过渡到生存美,进而思考自然和社会的关系,这形成了他的自然哲学化的人道哲学。天道、自然和人事的不同之处,是庄子的人生之乐和他的虚无境界哲学的活水源头。庄子视鱼犹得道"之人,水犹道体。鱼们无贪欲、无纷争、无私藏,恬淡纯朴,得水见性,自足自造,"是谓反其真";无智,相处如忘我,无思无虑等等,几乎吻合于庄子的随俗浮游的世俗生活态度。鱼可以说是庄子生存美的意向的对象物,"鱼之乐"可以说全面呈现了庄子的人生哲学。以至于我们可以说,庄子是一个"鱼化"的形象。我们把《论语·雍》中颜回的"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也不堪其优,回也不改其乐"与孔子的"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合而称之为"孔颜乐处",用以表示孔子的人生意义现。"孔颜乐处",意味着人的伟大、道德的庄严崇高美。它包括。孔子肯定人的生存需求、社会需要、社会存在、隐忍救世、安贫乐道的使命感,不计较世俗功利、灾固于仁义至尚的道德意识,尊重主体的地位和改造社会的能动力等。一句话,可以说在人生的天平上,孔子秤量自我人生的价值所用的砝码是具有崇高美的天下之利和万世之名的社会价值,孔子说;"仁者乐山",正反映了孔子所追求的是与山的高峻美感契合的挺拔的人生和庄重的道德追求。 世俗生活之域是生存的第一场所,所有的人生由此遭遇,人生的第一层意义也即由此发生。世俗中的社会或个体存在的极不合理,很容易使人产生愤世嫉俗、悲观厌世、忧患意识、改良社会的使命感等多种社会意识。到底对世俗与人生的价值关系应当怎样看呢? 首先是基本的生存欲望问题。任何人也摆脱不了世俗境遇,因为它是完整的人生的一个必经环节。孔子肯定人在这方面的需求。孔子认为"性相近,习相远也",也就是说人的本性是相似的。孔子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讨论语·雍也》)孔子认为"仁之方"就是推己及人。这种通过认识自己来证会他人的方法,使孔子很自然地对人的生存欲望的共性给予"人同此心"的肯定。他说:"吾米见好德,如好色者也","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论语·里仁》)对于人民的基本生存需求,他给予充分的肯定。他说:"足食、足兵,民信之矣。"以论语·颜渊》)足食最为重要。《论语·子路》载:"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日:"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可见,孔子认为富民、惠民、济众是基本的为政目的。所以孔子强调:"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论语·泰伯》) 可是,世俗生活的内容又不止是解决基本生存问题。孔子时代是私有制泛滥的时代,压迫、苛敛、强梁几乎是合法化手段。特别是统治者,受私有观念左右,将人与人的关系演化为 *** 裸的手段与利益关系,由此而产生了贪欲问题。此外,象功、名、利、禄、仕等,都带有私有制内容,都是社会现实决定的。孔子不愧是"圣之时者也",他对社会存在抱着客观的态度。他说:"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论语·里仁》)贪欲最易使社会变成手段的宰割对象。孔子反对仅仅为贪欲而生存,指责"小人喻于利。"(同上)但是对以道得之的私有满足,他也是直面肯定的:"学也,禄在其中矣!"以论语·卫灵公》)"因民之所利而利之"。(《论语·尧日》)对于当时的私有制世俗,给予有条件的承认,正是孔子的高明之处。 庄子对世俗生活的态度就与孔子颇为不同了。庄子看不惯那个时代,"以天下为沉浊,不可与庄语。"(《庄子·天下》)并且意识到"方今之时,仅免于刑焉。"(《庄子·人间世》)在于忽视人生的社会化过程,追求从世俗解脱出去。怎样解脱呢?那就是追求"相忘于江湖"(《庄子·大宗师》)的"鱼之乐"。庄子巧妙地以"可不可"的态度否定了人的社会存在和世俗的一切。庄子是一个旁观者,他既不肯定世俗,也不否定世俗。对于物欲,庄子还说:"丧已于物,失性于俗者,谓之倒置之民。"(《庄子·缮性》他指责俗人"众人役役",(《庄子·齐物论》)教诲他们:"圣人不从事于务,不就利,不违害,不喜求,不缘道,无谓有调,有调无谓,而游乎尘垢之外。"《庄子·齐物论》)所谓"尘垢,"就是俗世。在庄子看来,人处世俗中是悲剧,世俗使人本心皆失。他甚至称世俗人生是"方其梦也,不知其梦也"(《以在于·齐物论》)。但是庄子并不是消极的悲观主义者。他看到了私有制社会里,欲望以社会为手段,贪婪而不顾一切地追求自身的满足,从而造成了罪孽。老子说:"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老子·七十七章》)庄子希望以天之道取代人之道。但是,一遇到社会这个巨大的怪物,天之道的落实就遥遥无期了。社会不可能倒退到返朴归真的"民之常性"时代。庄子认为,阻挡社会前进犹如螳螂"想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庄子·人间世》)而且,"绝迹易,无行地难"(《庄子·人间世》)脱离或否定社会的个体只能是孤独的:"眇乎小哉,所以属于人也。"(《庄子·德充符》)实际上,天地大炉造人,并未给人以特殊地位。因而,他主张在社会上生存不必认真,"是以圣人不由(是非之路)而照之于天","和之以是非,休乎天钩,是之谓两行。"这样,在世俗的生活领域,我们见到了一个"两行"的庄子,他追求"处于材与不材之间",(《庄子·山木》)甚至于"无所可用"以(《庄子·人间世》)地无为游世。 对于世俗现象界的否定,庄子是相当彻底的,从生死观上可见一斑。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庄子与主张生不如死的民世主义者有着本质的区别。他是以否定思维不断提升人生的境界的,也就是说庄子从超越生死之中得到了精神体验的升华,是从绝处逢生,而不是陷入了矛盾之中,但是他从生死观上突破出去,复活了内在精神而向精神的"无不为"发展。一方面,庄子的生死观主张"方生方死,方死方生"(《庄子·齐物论》)"以死生为一条,以可不可为一贯"(《庄子·德充符》),即在世俗中"难得糊涂"。另一方面庄子又认为"成然寐,蘧然觉,"(《庄子·大宗师》)就是说生是蒙昧,死才是觉解。《养生主》说到老子之死带来的觉解:"适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人也,古者谓是帝之悬解。"联系起来可知,庄子的生死现使他方生方死之时体验到了新生和最终解脱,这个新生超越了世俗的生现象圈子。庄子对世俗的否定,对于常人来说是"大有径庭,不近人情焉。"(《庄子·逍遥游》)但是就庄子来说,他实际上又是以人生的尊严向虽生犹死挑战,争取新生。可以说,生死观的突破是庄子精神向第二层"心不死"进展的重要一步。 上升一个层次,可以看出孔子和庄子在人生道德意义上觉解的同异。这里既有整饬风尚之目的同归,又有方法和发展上的殊途。 孔子在肯定人的世俗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区分了人的道德文明向度。他说"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论语·微子》)同时树立了人类在宇宙中的主宰地位:"天地之性人为贵。"(《孝经》)庄子则主要优先考虑整个宇宙的人道服从天道的秩序,拒斥了人的一般社会道德文化形貌,否定了"人耳!人耳!"(《庄子·大宗师》)即否定了人在宇宙中的至上的地位,从天道整体需要上设定人的内涵。 相似的地方是,孔庄都觉悟到内在世界贞固的重要,实际都在追求"内圣"。孔子讲"为仁由己",重视主体德性能力;庄子讲"内不化"、"心不死"的自我。孔子重视道德主体自觉,这一点易于被人们认识,而一般介绍到庄子的论著时则着重讲庄子的"近死之心"(《庄子·齐物论》),"心如死灰",不能结合庄子"道"思维发展的层次性和庄子真实的道德自我存在来评价庄子,往往把庄子讲死了。事实上",庄子在道德层次上主张"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反对"其形化,其心与之然"。(《庄子·齐物论》)在第二层次上,孔庄有强调内在精神自觉的交叉点,不过是道德范式不同。 孔子从社会本体思维上确认道德的文化功能,认为道德为社会之根,一切的社会生活最后可以还原到道德人生上来发动。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 ***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因此,人生要"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国家不能无道德秩序,"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论语·泰伯》)。人如果丧失了道德之心,那种人生就不可能有深弘的社会历史意义,而是"小人"的生活。 就道德范式说,孔子的道德论主要含摄仁义礼智信等人格范畴,中庸、内省的方法,教化和德政,君子圣人的境界等方面。 仁义礼智情最深的根据是横向的人际关系和人的道德心理,当然,也发而用之于纵向的社会结构原理。它们统一起来以疏通实际的物质利益矛盾。 中庸是控制道德认识和行为活动系统的自我调适工具。如果没有"中庸",那么孔子的整个道德范式就变成了僵化的结构,每一个支目范畴就变为空洞有害的碎片。如各种礼的规范一旦脱离了中庸的灵活运用,就会变成不合理的戒律。 内省的方法是仁智结合的道德理性的一种表现。它既是伦理认识方法,也是传习、接受道德范式的必备手段。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内省,也包括知过。孔子曾说:"观过,斯知仁矣!"(《论语·里仁》)要求君子"过则勿惮改"(《论语·学而》)。唯能如此,才能少优寡悔,体会人生伟大的乐趣。反省方法也渗透了道德自我的主体意识:"我欲仁,嘶仁至矣。"(《论语·述而》)与子夏的"博学而笃志,切向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子张》)的笃志、近思说法一致,也和《论语·李氏》篇中认识自己的"九思"一致。正是反省方法才使道德他律变成了欣愉的自律。 教化和德政是统一的,教化是因,德政是果。德政就是"庶矣",加"富之",再加"教之",也就是用教化成就德性主体,起而主动地通畅政治、经济等社会关系,消弭利益冲突。所以,以教化实现德政,是儒学道德实践的重心。 "孔颜乐处"对世俗的基本价值需求是给予承认的,但并不承认世俗的一切行为方式都是正当的。儒家对世俗的唯功利主义持否定态度。这一态度是借道德人生论作为支持的,《论语》中的君子人格就是道德人生的偶像。所谓君子就是体道、爱道、学道、践道和献身于道的生活的人:"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君子人格是整个士阶层当然的楷模,士阶层正是以道德人生的价值来平衡世俗功利之得失的。虽然儒家的责任和义务人生观在当时只是远大的理想,但孔子看到了它在未来的现实性。因此,儒家人生观对当时世俗的观念,诸如贫富、贵贱、苦乐、生死等等,表现得很豁达:"饭蔬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论语·述而》)面对孤零奋斗的人生,孔子说:"不愿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论语·学而》)"德不孤,必有邻。"(《论语·里仁》)对于权势,孔子认为:"不患无位,息所以立。……"难能可贵的是,"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论语·为政》)孔子认为他的礼义教育才是更有价值的为政。 在道德层面上,庄子也重视主体内在精神之自觉:"其于人也,乐物之通而保己焉"(《庄子·则阳》),"唯至人乃能……顺人而不失已"(《庄子·外物》)。这里的"己",与前文的"内不化"、"不死之心",就是指内在的我,是道德主体。据《庄子·田子方》载,孔子问老子:"夫子德配天地,而犹假至言以修心?"老子答曰:"若天之自高,地之自厚,日月之自明,夫何修焉!"听起来道家似乎否定道德修养。其实,这是庄子后学对庄子的曲解,实际上道家的为道过程中,确实存在着道德自觉这个环节。所谓"不以物挫志"(《庄子·天地》),"尽其所受乎天而无见得,亦虚而已(《庄子·应帝王》),"物物而不物于物,"(《庄子·山木》)等等,就是指的道德修炼环节。 庄子的道德方法是什么呢?老子要求人"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老子·十九》),庄子的道德取向也是效法自然无为的天道:"动而天行"(《庄子·刻意》),"循天之理",(《庄子·刻意》)讲的是"天而不人",实质上有个人法天道之性的内心环节,也即返朴归真,达到素朴无为,也就是通过内养精神求得克制生命、权力、物质利益三方面欲望的平衡。养神之道的一个前提条件就是排除杂扰,"纯粹而不杂,静一而不变,淡而无为,动而天行,此养神之道也。"(《庄子·刻意》)此处讲的无为实际上是一种道德有为,借助于此,庄子方可游世而不同世,并否定当时世风。"鱼之乐"是由于天性真朴,人之至乐也应当是涤除社会性返归自然情性。值得指出的是,庄子的道德论,究其极因,乃是对私有制社会贪欲的否定,它在客观上起到一种强调个人本位道德和均衡社会秩序的作用。 尽管孔、庄不同道德范式的客观效果一致,但是包含的对立并未因此消除。孔子主张通过社会道德工具引导和规范人的行为,而庄子则借自然性否定道德作为社会工具的功能。庄子虽然肯定人的目的性价值,但拒斥使这一价值得以实现的社会工具。因为,他认为道德工具会使人本身异化为工具性的人,成为虚设的仁义的牺牲品,道德工具最终将导致人丧失本心真性。庄子主张通过自我回归到仁义产生之前的自然人性。庄子看不到仁义道德的发生是自然的社会历史过程,认为儒学道德的形成是"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六,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老子·三十八》)这等于说儒家是舍本逐本。与老子一样,庄子认为归真的过程就是揭去儒家的仁义面纱:"为学日益,为道回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老子·四十八》)对于儒家来说,"人同此心"的良心是质,仁义是实的节文。相比较起来,道家的道德虽有导向功能,但社会规范功能不显著。 在批判儒学的圣道生活价值的基础上,庄子提出了"至人"的生活。这一点在方法上与儒学道德论不同,但实质相似,都在追求"内圣"。至人的特征是无名、无私、无己、无欲、无功、虚己待物等等,总之是"有人之形,无人之情"(《庄子·德充符》)。这是对有人之形而形化随欲的自我否定。庄子说:"吾所谓无情者,言人之不以好恶内伤其身(《庄子·德充符》)。 孔庄的形上人生意义论是"孔颜乐处"和"鱼之乐"的最高部分,是对人生意义在精神尽处的觉解。 孔子的形上理论建筑于对人的一种理解基础之上。儒学一开始就认为人在宇宙中地位最高,从人的社会能动精神出发,建构了一个动态的、无疆的精神宇宙,约而言之,可称为生命流行的宇宙观。它是儒家人的主体生命意识的膨化,又上接和沟通了宇宙的演生全息。儒学的形上理论在《论语》中是不完整的,但可以从《周易》、《大学》、《中庸》中完备地看到。这个形上论包括的基本原则有: (1)有机过程。儒学认为宇宙是一个有机体,其内涵由体见用,是勃勃生机的流转分布。宇宙的运动就是生命洪流的生生不息。"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易传》);"生生之谓易"以易传》)。 (2)和谐的秩序。儒家主张统摄天地人三位一体,并认为这个结构整体动静有常、动静和谐。这就是阴阳和合,相配消长的理论和人天耦合的理论。"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诚者天之道,诚之者人之道也"(《中庸》)。 (3)人居主宰地位,儒学认为人得宇宙精华而成,宇宙中人的价值高于禽兽及其它万物,并且认为人体就是小宇宙,人和宇宙存在同一性,人可以感应和认识天道,从而达到尽善尽美的境地,"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会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易传》) (4)这些形上原则赋予了人生以德配天的深意。正如宋儒的发挥,人生最高乐处在于知天、事天、同天和乐天。一者,唯人有资格象天:"推天下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中庸》)。二者,人的最高目的性价值就在于尽物之性,也就是通过实践所有价值本体中蕴含的价值。这叫成己、成物、达人、赞天化育。 庄子的形上学已不再是对老子天道论的简单继承了,而是对它进行了否定的发展。庄子否定了社会存在及社会实践的价值意义,即使在第二层(即道德)意义上有限地实现了个体的道德自觉,但终归失望,而这种感情又得不到改造社会的效用的平衡充实,所以他的道德意志只能是软弱无力的。他只能另谋他途寻找人生的深层意义,这样他把前二层的觉解环节又放弃了。这一放弃,使他在否定思维上进一步,导致了主观精神的又一提升,终始、有无、内外、天人等一切对待区分都两忘同化了,"外不现平宇宙,内不知乎太初"《庄子·庚桑楚》,"无古无今,无始无终"(《庄子·庚桑楚》)。这种两忘是"鱼之乐"象征的无知无识、无思无虑的最高生存美境界。对道的初始性的否定,是对第二层即道德意义上归根返朴的天道的自我逾越。无有,以至于无道。"天门者,无有也。万物出乎无有"(《庄子·庚桑楚》)。而无无,再进而无道:"无思无虑始知道,无处无眠始安道,无从无道始得道。"(《庄子·知北游》)从而达到了层层否定后的极点,庄子以为它是人生的归宿,但却又是无归宿的归宿:"无往焉而不知其所至,去而来而不知其所止。"(《庄子·齐物论》)中的相对主义,既是通向这个极点的认识桥梁,也反映出一种特殊的生存美境界,这一境界是不含任何内容的空洞形式,它是精神能及的最深层,在这里,人的精神需求得以自由"无碍地释放。虽然这一境界中的绝对自由在现实里无法实现,它不是经济、政治、法律等任何意义上的现实的自由,但是它又是最高的自由,它是提升现实的一种牵引力。

老庄核心思想是什么?

庄子的核心思想是"道"庄子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思想精髓是主张"道德" 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思想,故历史上老庄并称,道家思想又称为老庄思想。 庄子思想的可贵之处,是具有朴素的唯物自然观和辩证法因素。他认为“天地者,形之大者也,阴阳者,气之大者也,道者为之公”(《庄子·则阳》),气,即物质自然性,故其主观精神的道,是与客观自然的气分不开的。庄子继承和发展了春秋后否定天命观的思想,认为“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气”(《庄子·知北游》。),死,亦为客观自然的事,无君臣尊卑之别,这无异揭示了人的自然属性,否定了权贵奴役人民的合理性。他指出客观事物都是变化的,“物之生也,若骤若驰,无动而不变,无时而不移”,“物量无穷,时无止,分无常,终始无故”(《庄子·秋水》。 客观事物的变化,则是由于矛盾双方相互作用而引起的:“安危相易,祸福相生,缓急相摩,聚散以成”(《庄子·则阳》。)]。庄子在认识到客观事物的变化及其矛盾双方作用的同时,又进一步认为对立的双方是可以转化的,“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庄子·知北游》。)]无疑的,这都是庄子继承了老子朴素辩证法的积极一面,是老庄思想的精华所在。 但是,由于老子在肯定客观事物矛盾对立而相互转化的同时,却忽略了矛盾转化的条件和新旧质的区别,庄子正是在这一基础上,却把朴素的辩证法进而引向了相对主义。他认为“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庄子·齐物论》。],世界上没有是非、善恶、美丑之分,“有儒墨之是非,以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同上。)]双方都自以为是,而以对方为非,实际上没有绝对的是非。庄子的这种相对主义必然导向怀疑主义,如“庄子梦为蝴蝶”,不知是庄周梦为蝴蝶,抑或是蝴蝶梦为庄周,形象地反映了这种认识论的不可知论和怀疑论。庄子一生饱受战乱之苦,无法摆脱冷酷无情的现实,故对一切均持怀疑态度,失去了探索真理的信心,是“小国寡民”思想的典型表现。庄子的相对主义,固属唯心主义体系,但他觉察到了认识的相对性,指出了物质的不确定性,对后来唯物辩证法的进一步发展是有启迪作用的。

老庄的主要思想

1、道法自然观; 2、主张雕琢复朴的人性复归,纠编人性异化倾向; 3、主张至公精神,用以扼制人们过分的权利欲和占有欲; 4、崇柔尚雌精神,内圣外王之道; 5、反者道之动的辩证对待观和矛盾转化学说; 6、任何事物都是在相互对待的状态中存在着; 7、在这种对待关系中应从正面去透视负面意义,通过负面意义的把握去显示正面的内涵; 8、被褐怀玉,崇尚自由; 9、庄子认为世间不存在确定不变的是非标准,不承认任何绝对权威,因而对现实一切秩序的怀疑批判及否定及绝对追求自由; 10、心斋坐忘逍遥无待的境界; 11.忧患意识与隔离智慧; 12.超越的哲学与文芦的超越; 13.老庄并称,有时作为一种生活态度的代名词,通常借指与世无争,淡泊名利的人生观价值观,是魏晋以后道家思想的主流。

老庄思想主要是指什么?

主要思想是朴素的辩证法。在政治上,老子主张无为而治、不言之教。在权术上,老子讲究物极必反之理。在修身方面,老子是道家性命双修的始祖,讲究虚心实腹、不与人争的修持。老子认为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相比较而存在的。美丑、善恶、有无、难易、长短都是相互依存的,有此才有彼,有是才有非,有善才有恶。表面看来,正相反对的两个方面是相互对立的,而实际上又是相互包含、相互渗透的。“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任何事物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任何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老子在《道德经》第四十章提出“反者道之动”。这就是说,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向相反的方面转化,所谓“物壮则老,“兵强则灭”。同时,事物的发展、事物向反面的转化,并不是一下子实现的,需要经历一个数量上不断积累的过程。扩展资料老子主要成就:老子的成就主要体现在《老子》一书里。《老子》,又名《道德经》或《德道经》,和《易经》《论语》被认为是对中国人影响最深远的三部思想巨著。其成书年代过去多有争论,至今仍无法确定,不过根据1993年出土的郭店楚简《老子》年代推算,成书年代至少在战国中前期。此书共计五千字左右,最初称为《老子》而无《道德经》之名。后来称《道德经》,并分成八十一章,编为上下两篇,上篇道经三十七章,下篇德经四十四章。全书的思想结构是:道是德的“体”,德是道的“用”。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老子

老庄思想有什么共同点,又有不同点吗?

一说起道家,人们自然会把它同道教这个唯一在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联系起来,使人们想起中国传说中的银须白发、仙风道骨的太上老君,想起清代文学家蒲松龄笔下那手执拂尘、神通广大的崂山道士,想起现实中那些为人斋醮祭祷、占卜吉凶、求神治病、炼制仙丹的羽衣法师…… 其实,道家是指先秦诸子百家中的一个学派,而道教则是汉朝末年才兴起的。道家学派由先秦思想家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号老聃,约为春秋末期人,生卒年不详)所开创,并在庄子(名周,字子休,约公元前369-前286年)那里得到了继承和发展。后来,人们把以老子和庄子关于"道"的学说为宗旨的学术派别通称为道家。 秦汉之际有"黄老学派",以黄帝和老子并称来说明道家源于黄帝,但那只是一种假托。就道家思想的奠基来看,道家的开山著作只能是《老子》一书,它是我国较早的一部思想深刻、独具特色的哲学经典著作。《老子》一书大约只有五千字,它围绕"道"和"德"系统地阐述了老子的思想,后来人们也习惯把它叫做《道德经》或《老子五千文》。因道家崇尚《老子》一书,西汉的司马谈在《论六家之要指》中开始称其为"道德家",《史记·太史公自序》和《汉书·艺文志》则正式称其为道家,并列为"九流"之一。由于道教思想的内核离不开以老子和庄子为代表的道家哲学,道家哲学的主要精神贯穿于道教之中;就像我们所看到的那样,道教奉老子为教祖,尊称老子为太上老君,并将他的《道德经》作为主要经典之一。因此,一般也把道教归入道家之列。 继老子之后,有许多学人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思想,如杨朱、宋钘、尹文、彭蒙、慎到、田骈等,他们大都游学于战国时期各学派荟萃的学术中心---齐国的稷下学宫,人们通常称其为"稷下道家"或"黄老学派"。而庄子则是继老子之后道家的最重要的人物,他集道家思想之大成,其思想体现在《庄子》这部稀有的奇书中。他以非常生动形象的语言,探讨和阐述了许多深刻的道理,进一步发展了老子的人生哲学,使道家思想更加完备,他的学术思想对中国两千多年来的文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因此,人们也把道家思想称为"老庄之学"。 本世纪三十年代,胡适在北京大学讲授《中国中古思想史》的讲义中,对道家的中心思想作了高度的概括,认为有如下三个方面: (一)自然变化的宇宙观, (二)善生保真的人生观, (三)放任无为的政治观。 如果说先秦时期以老庄为主要代表的道家因愤世嫉俗而远离政治,着重于追求内心自由、清静无为和返朴归真,那么,汉初的黄老道家则开始干预政治,继续兼容并蓄,博采众长,因循自然,从无为中寻求有为,从而得到了统治者的推崇。 秦亡汉兴,社会一片凋零,法家思想随着秦二世的灭亡已声名狼藉;儒家思想则因其较为复杂繁琐而一时不能为统治者所赏识;相比之下,道家思想正因为它清静无为,简便易行,事半功倍,有利于民众的休养生息;再加上以刘邦为代表的汉帝国的创立者大都来自社会下层,因此,简便易行的道家思想更容易得到他们的青睐,这或许就是黄老之学在汉初得以昌盛的直接原因。西汉前期,相国曹参就采用了盖公的黄老之术来治理国家,得到了君臣百姓的赞美。到了文帝,他也非常崇尚黄老之说,主张"清静无为"而治;因窦太后也"好黄老之言,不说(悦)儒术",景帝及太子(即后来的武帝)都不得不"读黄帝、老子,尊其术"(《史记·外戚世家》)。被后人称之为"文景之治"的繁荣,与文帝和景帝时期所采取的清静无为的治术不无关系。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道家思想便走向衰落。大致到了东汉时期,道家开始分化,一方面向神仙方术和神秘化方向发展,形成与佛教抗衡的中国本土宗教--道教;一方面与儒家的纲常名教相结合,形成道家思想的新的形式--魏晋玄学。 汉魏之际社会动荡不安,各种思想开始活跃起来,道家也随之以魏晋玄学的形式重新登上历史的舞台。作为道家的另一支,道教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然而从理论贡献来看,它远不及玄学。魏晋玄学以复活老庄思想来取代汉朝的谶纬神学。其主要代表人物有:何晏、王弼、嵇康、阮籍、向秀、郭象等。玄学家们把《老子》、《庄子》和《周易》并称为"三玄",以他们理解的老庄思想来注释儒家的经典,形成了儒道兼综的思想格局;同时,他们用恬淡自然的人生态度去拯救被儒家名教压抑的人性,力图摆脱儒家所崇尚的繁文缛节的束缚,追求一种超脱放达的人生。可以说,道家思想从它的产生到魏晋时期,经历了无数次政治风云的变幻和许许多多的考验,表现出一种遇险不惊、临危不乱、从容处世的生活态度。 到了唐宋时期,统治者给了道家更高的地位和荣誉。因老子姓李,与唐代皇室同姓,统治者为了抬高自己的出身,便自称是老子的后裔。先是唐高祖规定了三教的次序,把道家排在儒、佛之前。紧接着是唐高宗尊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并下令贡举人士必须兼通《道德经》。唐玄宗更是不遗余力,他直接把道士当作皇族宗室的本家,又是在全国兴建玄元皇帝庙,又是接二连三地尊封道家名士,建道院,设玄馆,置生徒,习老庄,并亲自注释《道德经》,诏令百姓必须家藏一本,以推广道家思想,不断提高道家学说的地位。唐武宗刚刚即位,就把二月十五日老子的诞辰定为"降圣节"。更有甚者,唐代不少帝王都热衷于服食道士所炼的金丹,以求长生不老,到头来反倒因服食金丹中毒而过早地结束了性命,唐太宗、唐武宗和唐宣宗等皇帝都是如此。宋代统治者也仿效前朝做法,想方设法与道家联宗,宋徽宗甚至还令僧尼改穿道服。 正因为如此,唐宋时期便成了道家、特别是道教发展的鼎盛时期。但是,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思想为主流或主导的,即便是在极力与道家认祖联宗的李唐王朝,统治者实行的仍然是儒、道、释三教并用的政策。到了宋代之后,儒学的新形态--宋明理学的兴起和不断发展,又形成了儒学一统天下的思想格局。往后清朝统治者采取重佛抑道的政策,使道家在皇室的地位日渐下降。 然而,在中国传统文化这个大系统中,道家思想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如果像一些学人认为的那样,文化思想也有刚柔之分、显隐之别,那么,相比之下,儒家的刚健、有为、进取、入世的精神表现得比较突出,道家则偏重于柔顺、无为、退守、潜隐的精神。人们常说,秦汉之后无"纯儒",同样也可以说,秦汉之后无"纯道"。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既互相排斥,又互相吸收;既互相对立,又互相融和。他们恰恰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在两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不可或缺和赖以互补的两个方面。在此意义上来说,儒道本是一家。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来说,他们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缺一不可。即便是在儒学一统天下的时期,道家思想也并没有泯灭,它以各种形式渗透到儒学、佛学之中,渗透到现实生活的各个方面,在无形中影响着中国人的人生态度,这正体现了道家思想的潜隐特点。 儒、道两家思想,一个刚健有为,一个柔顺因循;一个入世进取,一个潜隐退守,这是他们达到相通和互补的真正前提。所以,许多中国古代文人才能入世为儒,出世为道,或者熔儒道于一炉,张弛相济,进退自如。 从历史渊源来看,春秋战国时代,随着奴隶制度逐渐解体,我国进入一个大动荡、大变革的时代。一部分奴隶主贵族逐渐失去了他们原有的经济和政治上的特权地位,成为贫民或者奴隶。其中一部分人结草为庐,结伴而耕,避世隐居。《论语》中把他们叫做"逸民"或"隐者"。这些人对弱肉强食、离乱痛苦的现实社会,表示强烈的不满,和孔子、孟子、老子、庄子一样,他们痛斥"天下无道"!在这同一个时代,儒家和道家走着两条不同的道路。 儒家直面现实社会,力求探索一条改造客观世界的道路,即便是个人的修身养性,最终也是为了治国平天下。孔子认为,他与那些逸民、隐者的区别就在于"无可无不可"(《论语·微子》)。用孟子的话来解释,就是:"孔子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可以久则久,可以速则速。"孔子一向主张:"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论语·泰伯》)但实际上不管天下"有道"还是"无道",他似乎没有一点退隐的意思。为了改变这个"无道"的世界,尽管他四处碰壁,却百折不挠,骨子里还是那股劲:"知其不可而为之"。在此方面,孟子比孔子毫不逊色。在他看来,无论得志还是不得志,无论困厄时还是显达时,都不应该绝人逃世;主张用自己的方法来"平治天下",实现其"王道"理想;并且扬言"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孟子·公孙丑下》)他更无退隐之意。 道家面对残酷的现实,深入到人的心灵深处,从自然中寻找一条自我拯救的人生道路。据《史记·老庄申韩列传》记载,老子本人就是一个"隐君子",相传他在周朝做过藏书管理员,孔子曾向他问"礼",后来他退隐了,写下《老子》一书。庄子曾做过宋国漆园的管理员,辞职后表示"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宁肯隐居陋巷,借米充饥,自编草鞋,过着清苦的生活,也不愿应楚威王高薪聘请而赴楚相之位。从老子的自然无为、少私寡欲、贵柔守雌的思想,到庄子的无己无功无名、逍遥放达的精神境界,无不说明道家与儒家的不同之处。道家在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固执地守护着人的精神的尊严,辛勤地开垦着人的精神的荒漠,把人生从一切无法消除的痛苦和灾难中拯救出来,超越人生困境和世俗情欲,使人获得一种宁静的自由和圣洁的心境。老子和庄子都是隐士,但他们又不同于一般的隐者。他们的退隐不单单是为了规避无法改变的罪恶现实,也不仅仅是为了避免为虎作伥、助纣为虐,更重要的是为了寻求一种超越现实的精神自由。或许正是因为这一点,道家在韩非子的显学排行榜上名落孙山。可以说,春秋战国时代所涌现出来的大批隐者的现实生活,以及以老子和庄子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对隐者生活的亲身体验,正是道家思想产生的社会基础。而孔子和孟子则远离隐者的生活体验,因而,他们的思想历程必定不同于老子和庄子。 战国末期的思想家荀子总结了先秦各学派思想,他在《解蔽》中谈到庄子时指出:"庄子蔽于天而不知人。"意思是说,庄子只重视代表自然的"天",因此而忽视了"人",即用自然掩盖了人。荀子进一步指出,像庄子这样来理解"道",那只能是人对自然的一种因循依顺。其实荀子只看到了问题的一面,问题的另一面恰恰是,庄子沿着老子"道法自然"的思路,对人的精神自由作了有益的探索,把人对自身的认识大大地向前推进了一步。这怎么能说是"蔽于天而不知人"呢? 在现实社会中,人们往往以"消极"、"厌世"等词汇来形容道家的人生哲学,其实这里有一些误解。只要我们深入到道家那博大精深的人生哲学之中去看一看,就不会草率地使用"消极"、"厌世"等词汇了。

举例谈谈老庄思想在现实中的意义

一,老庄思想涉及到“无为无不为”,尊重自然规律,当前的科学发展观就体现这一点。二,老庄思想涉及到“隐居”的思想,君有道则为官,君无道则避世。这在一定程度上构成了许多人的心理内涵,得意与失意,进入社会与怀才隐居。三,“逍遥的思想”不受外物限制,尽可能使自身独立。

老庄的主要思想

1、庄子的主要思想精髓 (1)其宇宙观和认识论.庄子没有专论宇宙观的文章,只在《大宗师》和《齐物论》两篇中涉及到.在《大宗师》中说:“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授,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大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 (2)《庄子》书中的辩证法思想极为深刻,这也是其哲学思想的精华之一.首先,认为事物的变化在于自身运动.在《天道》篇中说:“天道运(运动)而无所积(停滞),故万物成(生成);帝道运而无所积,故天下归(归附);圣道运而无所积,故海内服.”指出天道的运动,王道的运动是时刻不停的.而运动的动力在自身. 2.伦理思想 《庄子》在谈道德时,用不少篇幅讲到人与天的关系.在这个问题上,继承了孔子的宿命论倾向,抛弃了强调人事的思想,同时否定了老子所承认的人在自然中的地位,从而建立了自己的伦理道德观点. 3.庄子的无神论思想 周代,春秋时期天命神鬼的观念很深,庄子毅然发起对传统观念的冲击是特别可贵的.首先,庄子把“天”剥夺过来,赋予自然的含义,在《大宗师》中谈到了“天”的问题.说,知道大自然的作用,知道人的作用,是最高的知识.知道自然的作用,是懂得宇宙万物的形成;知道人的作用,即是懂得人的智慧限度,不去汲汲求知,注意养护精神,享受自然赋予的寿命,这是极高明的智慧.《庄子大宗师》中所说的“天”实际上是自然,而不是具有人格化的有意志的“天”或“神”.

关于正确思想的名言

个能思想的人,才真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巴尔扎克 2.认识到困难或难题的存在,可能就是认识上令人不满意的现状,它能够激励设想的产生。不具好奇心的人很少受到这种激励。——贝弗里奇 3.对于一个有思想的人来说,没有一个地方是荒凉偏僻的。在任何逆境中,她都能充实和丰富自己。——丁玲 4.思想上的努力,正如可以长出大树的种子一般,在眼睛里是看不见的。但,人类社会生活的明显的变化正发生于其中。——列夫·托尔斯泰 5.在青年中有聪明才智的人,而在老年中也有愚蠢的人。因为其实并不是时间,而是适当的教育和天然的禀赋教会人思想。——德谟克利特 6.心之官则思,思而得之,不思则不待也。——孟子 7.智者顺时而谋,愚者逆理而动。——范晔 8.小有疑处,即便思索,思索不通,即置小册子,逐日抄记,以时省阅,俟归日逐一会理,切不可含糊护短,耻于咨问,而终身受此黯暗以自欺也。——朱熹 9.怀疑并不是缺点。总是疑,而并不下断语,这才是缺点。——鲁迅 10.智者说话,是因为他们有话要说;愚者说话,则是因为他们想说。——柏拉图 11.世间有理想的人应当先想到事情的终局,随后着手去做。——伊索 12.语言作为工具,对于我们之重要,正如骏马对于骑士的重要。最好的骏马适合于最好的骑士,最好的语言适合于最好的思想。——但丁 13.让思想冲破牢笼。——狄盖特 14.一个人只有在他为自己的兴趣和志愿去追求和努力的时候,他才觉得他的人生有目的。奉劝对人生怀疑的同学们,好好想一想,你喜欢什么?你擅长什么?你想做些什么?放下一切的

郁达夫的思想内容

 在郁达夫散文中,其强烈的伤感情绪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颓废,一是憎恨。既然生活是无味的,自然是死板的,自我也是废物——既不能事业有成,又不能摆脱苦闷,郁达夫就干脆自我放纵,手中有几个钱就大嚼一番,喝个乱醉;情感与性欲无法得到正常满足,就偷看女人,寻妓女,听土娼与客人调情,想上妓院(见《还乡记》、《感伤的行旅》、《归航》)。拼命地发泄一个人的本能,竭力要在病态中满足自我。这种情感和行为显然具有消极性,这是郁达夫散文中不健康的内容,但却绝不是反动的内容,绝不是与时代思潮格格不入的情调。郁达夫主要是以这种病态来发泄一个从封建礼教羁绊中觉醒了而又找不到出路的青年的苦闷。这种不健康的色彩下面仍有着五四“人的发现”所寄寓的积极的意味。  与之相比,郁达夫由感伤所发生的憎恨情绪其积极意义就更为鲜明了。他恨什么呢?首先是恨社会,在《给一个文学青年的公开状》中,郁达夫以愤世嫉俗的笔调,在几分玩世不恭,几分无奈,几分感慨中将社会的黑暗,下层人的不幸,来了个痛快的揭露,将自己对社会的憎恨作了十二分的强烈的表现。  由这种对社会的恨,郁达夫又自然地慨叹自己生不逢时,对自己所处的时代表示了不满。在郁达夫的笔下,他所处的这个军阀混战的时代,是最黑暗、最糟糕、最不人道、最无趣味,最无价值的时代,也当然就是最可憎恶的时代。在这里,这位被伤感折磨得无处解脱的人,将他的所有不幸,所有烦恼,所有悲苦,一齐倾向这个黑暗的时代,向一个不人道的制度发出了一个哀鸣着的青年的控诉,表现了显而易见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主义倾向,这种倾向虽不能说很深刻,但鲜明的态度、强烈的情绪却也给这种倾向涂上了积极战斗的色彩。

郁达夫的《故都的秋》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郁达夫《故都的秋》(1934年8月)表达了何种情感?对此有着不同的说法。一是认为此文表达了赞颂秋天的情感。郁达夫本人在《北平的四季》中就说:“前两年,因去北戴河回来,我曾在北平过过一个秋,在那时候,已经写过一篇《故都的秋》,对这北平的秋季颂赞过了一道了……”而在《故都的秋》一文中的结尾也鲜明地表达了这种情怀:“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二是认为该文表现出一种忧郁、孤寂和落寞的心境。比如文中写一片飘零的槐叶,几声秋虫的哀鸣,这种深远的忧思和孤独者的冷落之感,正是郁达夫当时的心境。由于在客观事物的描绘中融进了作者的情绪,自然要觉得落寞和悲凉,和故都北平一样,作者的感情也蒙上了一层淡淡的秋意。更有甚者从题目中去推寻:为何不是《北平的秋》而是《故都的秋》?是因为《故都的秋》反映了作者忧国的深沉情怀。理由之一是本文写作时间在1931年“九·一八”事变和1932年“一·二八”战争相继发生之后,用“故都”一词更能折射出作者的悲凉思绪,表达对国家的深深的隐忧,体现他的“位卑不敢忘忧国”的知识分子的爱国情怀。理由之二是郁达夫本人在1934年夏游览了青岛、北平和北戴河等地以后,就在游记里写下了这样的感慨:“在关以内和关以外,何尝没有明媚的山川?但大好的山河,现在都拱手让人拿去筑路开矿,来打我们中国了,叫我们小百姓又有什么法子去拚命呢?古人有‘马后桃花马前雪,出关争得不回头"的诗句,希望衮衮诸公,不要误信诗人,把这些好地方都看作了雪地冰天,丢在脑后才好!”(《青岛、济南、北平、北戴河的巡游》)这说明作者虽然在巡游,但在民族危机面前不能不时刻流露忧国忧民的情绪。阿英说:“郁达夫的小品文,是充分地表现了一个富有才情的知识分子,在动乱的社会里的苦闷心怀。即使是记游文罢,如果不是从文字的浮面来了解作者的话,我感到他的愤闷也是透露在字里行间的。他说出游并非‘写忧",而‘忧"实际上是存在的。”(《郁达夫小品序》)三是认为这篇文字是歌颂与悲啼兼而有之,文中写北国的秋“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就证明了这一点。虽说一篇文学作品一经问世,对它的解读也就由不得作者本人,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来发掘文章的内部和外部的含义,但也会因为解读者的主观认识造成游离或者是偏离文章主旨的弊病。《故都的秋》的主旨是颂秋,理由有三:一是作者到故都北平的原因,原是为了避暑。据郁达夫的儿子郁飞回忆:“1934年7月杭州酷热,父亲和母亲便带了才六七岁的我上青岛去住了一个月,随后又去当时的故都北平。”(《关于我父亲的〈故都的秋〉》)而并非是因为感觉北平即将陷落敌手,而要千里迢迢赶往此地去饱尝故都的风物。作者到北平并不存在落寞孤独的心境,在写完《故都的秋》(1934年8月17日)之后,作者在8月18日去了天坛,8月20日至北戴河,8月23日上景山,游故宫,8月25日,上万牲园、北海等处,游兴甚浓,丝毫不见苦闷和寂寞,从青岛到北平和北戴河,两个月的度假,郁达夫着实过了一段幸福快乐的时光。二是这篇文章本是一篇急就章。郁达夫在《故都日记》1934年8月16日(七夕)这一天记道:“今天是双星节,但天上布满了灰云。晨起上厕所,从槐树阴中看见了半角云天,竟悠然感到了秋意,确是北平的新秋。晚上看了一遍在青岛记的日记,明日有人来取稿,若写不出别的,当以这一月余的日记八千字去塞责。接《人间世》社快信,王佘杞来信,都系为催稿的事情,王并且还约定于明日来坐索。”8月17日日记:“晨起,为王佘杞写了两千个字,题名:‘故都的秋"。”当然郁达夫能一蹴而就此文,与郁达夫对北平的熟悉是分不开的。1923年始,郁达夫曾在北平生活了一年多,对北平充满了好感:“北平的人事品物,原是无一不可爱的,就是大家觉得最要不得的北平的天候,和地理联合上一起,在我也觉得是中国各大都会中所寻不出几处来的好地。……北平的秋,才是真正的秋。”(《北平的四季》)“北方如北平,就是一个理想的都城。”(《住所的话》)《故都的秋》算是随笔一类的文字,和他用心专注的游记文字不同,郁达夫把这类文字做成集子,取名《闲书》。而被大家称道的《故都的秋》,作者本人对此并未看重,郁达夫在《写作的经验》中说过:“平生的信条,第一是‘被催逼出来的文字,决不是好作品。"因之我自开始写作到如今,从没有写过一篇有自信的作品”。在《记闽中的风雅》中说:“我常以为写印象记宜于速,要趁它的新鲜味还不曾失去光辉中间;但写介绍、批评、分析的文字,宜于迟,愈观察得透愈有把握。”既然《故都的秋》是一篇即兴写成的文字,因此其中的感情流露也是随性的,过度的解读就有点画蛇添足了。

郁达夫《故都的秋》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是一篇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好散文。关于其中心,课文自读提示和教参都作了明确的分析和界定,认为“文章将自然界的‘客观色彩"——故都的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的心情,自然地融化在一起,……全文紧扣‘清"、‘静"、‘悲凉"落笔,以情驭景,以景显情,信手写来,浑然一体”,“通过对北平秋色的描绘,赞美了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了向往、眷恋故都的秋的真情,流露了深远的忧思和孤独感”,并且,为了增进学生对此的理解,自读提示和教参还注意联系了文章写作的时代背景,指出了当时的社会环境和作家移居杭州的个人生活背景。 其实,郁达夫在文中流露的情感,固然跟当时的背景有关,也跟作家一生的身世命运和性格情趣有关,还跟中国传统文人的悲秋情结有关,当时的背景因素前已提及,本文即就后两点作些补充性的联想与阐释。 一、身世命运和性格情趣 作家赞美自然风物,抒发情感 ,其格调无非是热烈高亢、平和淡远和忧郁低沉三者之中各 有选择侧重而已。而郁达夫偏偏持最后一种心态来描绘故都秋色,这和他的身世命运以及性格情趣是分不开的。作为一篇以真实为内核的散文,《故都的秋》所反映的这种清静悲凉心境和郁达夫一生的身世命运以及由此形成的性格情趣是紧密相连的。 首先,从身世命运来看。“郁达夫三岁丧父,家道衰贫”(《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郁达夫”条,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86版),后来又经两度婚姻失败(先与结发妻孙荃,后与王映霞。作者注),再有两次丧子之痛(见郁达夫散文《一个人在途上》《记耀春之殇》),此外,郁达夫生活在积贫积弱的旧中国,先后目睹了晚清腐败、军阀割据的社会现实,亲自经受了蒋介石政府白色恐怖的威慑(1933年举家由上海移居杭州,过上流连山水的隐居生活,政治上一度表现消沉即由此而来。作者注),最后亲历抗日烽火,在南洋为日本宪兵秘密杀害。这样的一生,是悲凉的。 其次,从性格情趣来看,他的身世命运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忧伤压抑的性格,从而影响着他在创作上的情趣倾向。他在亲撰的系列自传中说:“儿时的回忆,谁也在说,是最美的一章,但我的回忆,却尽是些空洞。第一,我所经验到的最初的感觉,便是饥饿;对于饥饿的恐怖,到现在还在紧逼着我。”又说:“又因自小就习于孤独,困于家庭的结果,怕羞的心,畏缩的性,更使我的胆量,变得异常的小。”少年时代就沉浸在“水一样的春愁”里。(以上引自《郁达夫自传》,江苏文艺96版)日本十年留学生活,使郁达夫的性格继续生长发育着,自伤之中又添了对国家民族的忧虑及由此而来的自卑感,这一点,在他这一时期的创作中有明显流露,如小说集《沉沦》和《茑萝集》,都充满了感伤情绪乃至带有颓废色彩。他在1920年写给新婚妻子孙荃的一首诗中说:“生死中年两不堪,生非容易死非甘。剧怜病骨如秋鹤,犹吐青丝学晚蚕。一样伤心悲薄命,几人愤世作清谈。何当放棹江湖去,芦荻花间结净庵。”其实,作者这时才24岁。回国后,他说:“1922年,在日本的大学毕了业,回国来东奔西走,为饥寒所驱使,竟成了一个贩卖知识的商人……1923年的秋天,一般人对我的态度改变了,我的对于艺术的志趣,也大家明白了……就说我是一个颓废者,一个专唱靡靡之音的秋虫。”(《〈鸡肋集〉题辞》)为了更明确地显示郁达夫这种性格情趣,我们不妨来看在1923年写的《还乡后记》(《郁达夫散文全编》浙江文艺90版)中的一段文字: “ ……只教天上有暗淡的愁云蒙着,阶前屋外有几点雨滴的声音,那么围绕在我周围的空气和自然的景物,总要比现在更带有些阴惨的色彩,总要比现在和我的心境更加相符。若希望再奢一点,我此刻更想有一具黑漆棺木在我的旁边。最好是秋风凉冷的九十月之交,叶落的林中,阴森的江上,不断地筛着渺蒙的秋雨。我在凋残的芦苇里,雇了一叶扁舟,当日暮的时候,在送灵枢归去。小船上除舟子而外,不要有第二个人,棺里卧着的若不是我寝处追随的一个年少妇人,至少也须是一个我的至亲骨肉。我在灰暗微明的黄昏江上,雨声淅沥的芦苇丛中,赤了足,张了油纸雨伞,提了一张灯笼,摸到船头上去焚化纸帛。”

郁达夫的《故都的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故都的秋》蕴含深沉的故都之恋、故国之爱,唤起人们对美的追求,对祖国的热爱,也蕴含了作者孤独、忧郁的心态,整篇文章处处渗透着郁达夫消极与积极情绪在纠结与斗争的痕迹。故都的“秋”,其实是郁达夫的“秋”,是表现了他主观感情、审美取向、文学气质和人生态度的“秋”。本文的悲凉美感,跟传统的悲秋情结有关,跟作者的身世性格有关,跟作品的创作背景也有关。《故都的秋》将悲秋与颂秋结合起来,秋中有情的眷恋,情中有秋的落寞——这情是故乡情、爱国情;这落寞之秋是作者当时心境的写照,是对国运衰微的喟叹。扩展资料:《故都的秋》是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诗人、革命烈士郁达夫于1934年8月创作的散文。《故都的秋》全文1500多字,运用了42个秋字来润色北国之秋的“清” “静”和“悲凉”,也处处渗透着郁达夫消极与积极情绪在纠结与斗争的痕迹。《故都的秋》,作为写景抒情的散文,其主体部分是摹绘故都的秋景。文章采用“横式结构”,从故都“秋晨之景”、“秋槐之景”、“秋蝉之景”、“秋雨之景”、“秋果之景”五个方面,紧扣“故都”和“秋”两个词语,表现了“故都之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摹绘”,作为一种修辞手法, 是指“采用语言形式把事物的外在形貌特征(包括声音、色彩、气味等)生动形象地形容出来的一种修辞方式”。

郁达夫的《故都的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故都的秋》系郁达夫在对故都北平的秋景细腻描摹中流露出自己内心的眷恋和落寞之情的作品,体现出这位文人当时的处境和浓重的“主观色彩”。古往今来,对于“秋”,或讴歌,或诅咒;或因它而寓之于意,或借它而寄之以情。“爱国”——是《故都的秋》的中心思想。《故都的秋》蕴含深沉的故都之恋、故国之爱,唤起人们对美的追求,对祖国的热爱。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诗人、革命烈士郁达夫的散文名篇《故都的秋》将悲秋与颂秋结合起来,秋中有情的眷恋,情中有秋的落寞——这情是故乡情、爱国情;这落寞之秋是作者当时心境的写照,是对国运衰微的喟叹。扩展资料:创作背景1931年发生“九·一八”事件,日本侵占了东北全境。中华千年的文明古都——北平(今北京),处在风雨飘摇之中。郁达夫虽蛰居远离北平的杭州,一样会感受到国事的危急。因而,当他到达北平,触景伤情,写了《故都的秋》,描绘的是“悲凉”景物,流露的是“悲凉”心绪,表达的是对故都的一往情深。这些,正是特定时代的社会风云在作者心灵上投下的阴影,在心里留下的隐痛。作者简介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字达夫,曾化名赵廉,浙江富阳人。郁达夫是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诗人、革命烈士——抗日时期文艺界抗敌御侮斗争中的翘楚,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追认郁达夫为“民族解放殉难烈士”。郁达夫著有《达夫全集》共七卷、《日记九种》等。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故都的秋

郁达夫的《故都的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故都的秋》蕴含深沉的故都之恋、故国之爱,唤起人们对美的追求,对祖国的热爱,也蕴含了作者孤独、忧郁的心态,整篇文章处处渗透着郁达夫消极与积极情绪在纠结与斗争的痕迹。故都的“秋”,其实是郁达夫的“秋”,是表现了他主观感情、审美取向、文学气质和人生态度的“秋”。本文的悲凉美感,跟传统的悲秋情结有关,跟作者的身世性格有关,跟作品的创作背景也有关。《故都的秋》将悲秋与颂秋结合起来,秋中有情的眷恋,情中有秋的落寞——这情是故乡情、爱国情;这落寞之秋是作者当时心境的写照,是对国运衰微的喟叹。扩展资料:《故都的秋》是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诗人、革命烈士郁达夫于1934年8月创作的散文。《故都的秋》全文1500多字,运用了42个秋字来润色北国之秋的“清” “静”和“悲凉”,也处处渗透着郁达夫消极与积极情绪在纠结与斗争的痕迹。《故都的秋》,作为写景抒情的散文,其主体部分是摹绘故都的秋景。文章采用“横式结构”,从故都“秋晨之景”、“秋槐之景”、“秋蝉之景”、“秋雨之景”、“秋果之景”五个方面,紧扣“故都”和“秋”两个词语,表现了“故都之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摹绘”,作为一种修辞手法, 是指“采用语言形式把事物的外在形貌特征(包括声音、色彩、气味等)生动形象地形容出来的一种修辞方式”。

佛教文化思想精华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所有佛教书箱,说到底就是一个中心意思: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

佛教文化思想精华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看历史不要看胡说。

郁达夫创作的思想内容

郁达夫的小说具有明显的散文化特色,他注重写人、写情、写一己之体验,不追求复杂的故事情节。其谋篇布局自然简洁,故事进行当中穿插一些景物描写或抒情议论,然而读来却层次分明,错落有致,特别是人物的鲜明性格和强烈感情,自始至终贯穿全篇,把作品呵成一个整体。笔者试就郁达夫小说中的抒情性特征展开讨论,并努力寻找郁达夫小说中抒情性特征的艺术思想渊源。一、在主观描述中与作者的情绪互为表里,感情“被激动的灵魂的呼吁”着郁达夫小说淡化了客观的叙述,而强化了主观性的描写,无论是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还是对人物心理的描写,都融入了作者强烈的主观情绪,构成了郁达夫小说抒情性特征的重要标志之一。我们首先可以从自然景物的描写中来观照郁达夫小说的抒情性特征。在郁达夫小说中,有一个奇怪的现象,描写自然景物非常精细,而描写人物的行动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纠葛,反倒相当粗疏。这就是他不太注重在人物的行动中刻画典型性格的缘故。他描写人物的行动十分粗疏,而注重表现人物的情绪、感情与心理,再配之以富有诗情画意的精细的景物描写,这就有助于形成其小说的独特艺术风格——单纯的抒情风格。在《马缨花开的时候》的开头部分这样描写窗外的自然景象:窗外面是二十边的还不十分大缺的下弦月夜,园里的树梢上,隙地上,白色线样的柏油步道上,都洒满了银粉似的月光,在和半透明的黑影互相掩映。周围只是沉寂、清幽,正象是梦里的世界。首夏的节季,按理是应该有点热了,但从毛绒睡衣的织缝眼里侵袭进来的室中空气,尖淋淋还有些儿凉冷的春意。这一段景物描写,精细之极,有目共睹。以“二十边”、“还不十分大缺”来形容“下弦月夜”,数量与形状的概念都十分明确。接着描写园里的月光,在有些作家,恐怕只一句“园里洒满银粉似的月光”,也就够了,然而,郁达夫却非要一一写出“树梢上”、“隙地上”、“白色线样的柏油步道上”不可,这样的细致描写,更给人以遍地月光的形象化感觉,加重了月夜的氛围。下面的描写就更精细。作者不直接描写“首夏的季节”该热未热,那一丝“凉冷的春意”,是“从毛绒睡衣的织缝眼里侵袭进来的室中空气”中感到的。这种具体真切、细致入微的笔触,在一般小说的景物描写中,都很少见。但是,作者接着描写人物的行动以及他们的关系,就完全是另一种笔调:这儿是法国天主教会所办的慈善医院的特等病房楼,当今天早晨进院来的时候,那个粗暴的青年法国医生,糊糊涂涂的谛听了一遍之后,一直到晚上,还没有回话。只傍晚的时候,那位戴白帽子的牧母来了一次。问她这病究竟是什么病?她也只微笑摇着头,说要问过主任医生,才能知道。这三个人物之间,本来存在着一场尖锐的矛盾冲突,但在作者高度概括的粗笔下,冲淡了,消失了。那个“青年法国医生”,既无姓名,又无肖像、外貌、衣饰等描写,一概没有,仅一个“粗暴”的形容词,就算完成了人物的出场以及性格刻画。既然是个“粗暴”的医生,但作者并不描写他的粗暴行动。他只是“糊糊涂涂的谛听了一遍”,然后以一个形容词,概述他的全部行动。而他听了一遍之后“一直到晚上,还没有回话”,这种跳跃式的概括描写,则把病人之间的关系、纠葛,全部抽掉了。郁达夫所注重的,是人物在特定环境中的主观情绪。所以他对自然景物和人物的情绪的描写,相当细致。如:

如何建好思想工作骨干队伍?

要做好以下几点:一是要选拔好。在骨干的选拔使用上要坚决改变以往论资排辈。按照从严考核、优中选优的原则,坚持班排推荐、民主评议、理论考核、支部审定的选拔程序,打破班长、党员这个界限,在全连范围内挑选政治思想强、作风纪律严、群众基础好、事业心责任感强、敢于坚持原则、有一定工作经验和组织能力的党员和其他骨干担任思想骨干,确保队伍质量。二是要安排好。熟悉掌握每名思想工作骨干的基本情况、能力素质、优点特长和性格弱点,在使用中注重搞好合理搭配,充分考虑到梯次结构、强弱搭配、性格互补、力量均衡、地域影响和阅历经验等方面的因素,把思想工作骨干科学安排到最适合的工作岗位上去。三是要跟踪好。在选配调整思想工作骨干时,注重将群众评议与组织考核相结合,平时表现与工作实绩相结合,个人素质与作用发挥相结合,通过每月听取官兵反映、思想骨干工作汇报等方式,对他们进行跟踪考察,对在工作中责任心不强,自身形象不好,不懂、不会、不愿做思想工作的骨干及时进行调整,确保思想骨干队伍坚强有力。

中国佛教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及大学生应该怎样弘扬继承中国传统文化思想

就佛家那老棺材瓤子,埋了得了,别出来丢人现眼了

读山海经其十 全文 内容以及思想感情

①《读山海经》共十三首,成一组,本诗是第十首。《山海经》共十八卷,内容多是记述古代海内外山川异物和神话传说。②精卫:古代神话中鸟名。据《山海经·北山经》及《述异记》卷上记载,古代炎帝有女名女娲,因游东海淹死,灵魂化为鸟,经常衔木石去填东海。衔:用嘴含。微木:细木。③刑天:神话人物,因和天帝争权,失败后被砍去了头,埋在常羊山,但他不甘屈服,以两乳为目,以肚脐当嘴,仍然挥舞着盾牌和板斧。(《山海经·海外西经》)④同物:女娲既然淹死而化为鸟,就和其它的的相同,即使再死也不过从鸟化为另一种物,所以没有什么忧虑。⑤化去:刑天已被杀死,化为异物,但他对以往和天帝争神之事并不悔恨。⑥徒:徒然、白白地。在昔心:过去的壮志雄心。⑦良辰:实现壮志的好日子。讵:岂。这两句是说精卫和刑天徒然存在昔日的猛志,但实现他们理想的好日子岂是能等待得到!◇古诗大意精卫口含小小的木块,将要填平深深的大海。刑天失败仍挥舞盾斧,刚毅的精神始终存在。同样是生灵不存余哀,化成了异物并无悔改。徒然胸怀昔日的雄心,美好的时刻怎可期待!◇赏析本诗原为《读〈山海经〉》诗的第十首,诗中歌颂了精卫和刑天的坚强斗争精神,寄托着诗人慷慨不平的心情和意愿。诗中所写的“精卫”和“刑天”是《山海经》中的两个动人的故事。陶渊明对工业东晋的灭亡十分惋惜,对恭帝被弑痛心疾首。他不仅引用历史故事,抨击刘裕代晋,而且利用古代神话传说,表示了自己的不平和反抗情绪。诗的前半部分,歌颂了精卫和刑天。“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精卫是炎帝少女死后化为的精灵,虽然身小力薄,却常西山之木以填于东海。“微木”与“沧海”是一组多么强烈悬殊的对比,以微木填海何时方可填平?一如愚公一担一石之移山。但诗人歌颂的是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与矢志靡它的决心,只要有这种精神与决心终有成功胜利的一天!“刑天舞干戚”讲的是刑天操斧执盾不甘失败的故事。刑天被天帝断首,仍然挥舞牌,刚毅的精神长留不衰。“猛志固常在”中的这个“固”字点明刑天的“猛志”本为其生来所固有而永不衰竭,无论失败还是死亡终不能使其消减。诗人在“精卫”与刑天身上看到他们这种共有的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从而加以赞颂讴歌,就隐含着诗人自身也时时以这种精神自策自励。这首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进一步赞扬这两个英雄顽强的斗志。尽管良机已失,徒怀雄心,但他们也不存忧虑,毫无悔意。通过精卫和刑天的行动,寄托了自己的悲愤。“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前二句写“精卫”与“刑天”如此刚毅的缘由。“同物”、“化去”即物化之意。“物化”一般指死生变化而言。生与死不过是不同形式的“物化”,死只不过是生的另一种形式而已。女娲变成精卫,刑天变成乳目脐口的怪神,都是由此物化为彼物,其精神不死,故而无论衔微木填海,或舞干戚向敌,都能无虑而不悔。诗人在此以“物化”的哲学观点激励自己无虑不悔的斗争意志。最后二句是诗人思想情感又一次跌宕:表面上是感叹精卫与刑天徒然存在着昔日猛志,但如愿以偿的时机岂能等到?实际上是诗人慨叹理想的无法实现。前人认为此二句是诗人的自白之语。由于家庭出身的影响,陶渊明和已死去的晋朝,感情上有割不断的万缕千丝。刘裕上台后诛杀异己,的行为更使他不满于刘宋政权。因此,不能正确认识刘裕及他建立的新政在历史上起的积极作用。这正是诗人的局限。但他反对刘裕代晋和憎恶时代黑暗、政治残酷是紧紧相联系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批判刘宋政权,也是批判腐朽的东晋社会的继续。这首诗写法曲折,意义较为隐晦,风格和情调与以上所选各篇大不相同,但在豪放之中仍然保持了诗人托物寄兴、精练含蓄,说理议论自然妥帖的特点。

以下佛教事物对我国思想文化领域产生了什么影响

【佛教文化艺术】   佛教文化艺术包括文学、美术、音乐、建筑等,主要用于表现佛教信仰和宗教生活。古印度佛教文化随着佛教的发展取得了较高的艺术成就,随着佛教的传播而传向世界各地,并与当地文化相结合,成为它们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  文学 数千卷印度佛典,如《维摩经》、《妙法莲华经》、《楞严经》等,本身就是瑰丽的文学作品,向为文人所喜爱。《百喻经》已被译为多种文字,其中的譬喻故事被认为是世界文学中的珍品。印度叙述佛陀前生的《本生经》(《本生谭》)是著名的传记文学。马鸣的《佛所行赞》是印度著名的长篇叙事诗之一。其他如佛教典籍中的偈颂、赞、散文、故事、俗讲、变文、语录、传记、游记、文集等,均为优美的佛教文学作品。中国、日本、斯里兰卡的很多著名的文学作品,都是在佛教的影响下,汲取本国传统文学的艺术形式,逐渐形成的一种独具风格的文学作品。它带来了新的意境、新的文体和新的命意遣词方法。《维摩经》、《百喻经》等,鼓舞了中国晋、唐小说的创作;俗讲、变文对后来的平话、小说、戏曲等中国通俗文学的形成,有一定的渊源关系;禅宗语录不仅为宋明理学家所仿效,也影响到后来的民间文学作品。  美术  包括佛教绘画、雕刻、塑像等。古印度阿育王时代所立石柱,柱顶有狮子、象、牛、马、宝轮等雕刻,庄严华美。当时还建有许多石塔,以藏佛舍利,外绕石栏,镌刻浮雕图案。在巴雅、贝德萨、巴尔胡特、桑奇等地,早期佛教的建筑、雕刻达到很高的水平。犍陀罗佛教艺术汲取古希腊、罗马艺术精华,创造出释迦牟尼的各种形象,颇具特色。埃罗拉阿旃陀石窟的艺术一直脍炙人口,是印度引为骄傲的“艺术之宫”。以上这些佛教艺术,对亚洲各国都发生过重要的影响。中国佛教艺术,先是仿效印度,后来逐渐发展成具有中国民族风格和特色。初期在丝绸之路上,新疆的克孜尔千佛洞壁画和敦煌莫高窟北魏壁画,受印度佛教美术影响较多,但同一题材,其内容和表现方法已有所不同。梁代张僧繇的佛画,创立了“张家样”;北齐曹仲达的佛画,创立了“曹家样”。曹画的人像,衣服紧贴全身而显露曲线,他所创造的风格,后人谓之“曹衣出水”。到了隋唐时代,佛教美术已经中国化。吴道子在长安、洛阳画了300多幅佛画,人物奋袂,衣裙飞舞飘动,富有运动感,后人称为“吴带当风”。敦煌莫高窟等唐代壁画,是中国佛教美术的代表。在雕塑方面,北魏至隋唐,创造了规模巨大的石窟,以云冈、龙门的石刻为代表,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敦煌与麦积山的唐代彩塑,更具中国特色。宋元以后,佛寺盛行泥塑佛像,亦为中国佛教美术所特有。藏传佛教美术,既与汉族地区佛教美术有一定的渊源关系,又受印度、尼泊尔佛教美术影响,独具风格。拉萨的布达拉宫,藏有大量佛画与金铜佛像以及刺绣与木刻的板画佛像,都带有西藏地方特色。青海塔尔寺以各色酥油制作的酥油花,更是一种特殊佛教美术作品。(敦煌壁画)  音乐  有梵呗、佛曲等形式。梵呗亦叫赞呗,是以短偈形式赞颂佛、菩萨之颂歌,起源于古印度。相传三国魏陈思王曹植曾作梵呗六契(章),即后世所传《鱼山梵》。梵呗主要用于讲经仪式、六时行道(后世形成为朝暮课诵)和道场忏法等,谓之“三启式”。隋唐前流行的梵呗有《如来呗》、《云何呗》等。近世禅林流行的梵呗尚有“四大祝延”、“八大赞”等,但已通称为唱念。佛曲,即将佛经配上乐谱进行讽咏。相传7世纪时,即有在今缅甸境内的骠国送给中国佛曲10种,并派来乐工32人。至唐代,佛曲已相当普遍。当时每唱佛曲,常配以笙笛。今只用点板,配以铛、铪等敲唱。在敦煌杂曲中还保留有一部分佛曲作品。佛教的古音乐对日本“雅乐”的韵律也有重要影响。  建筑  主要为佛教寺塔。古印度有名寺塔不少,如著名的菩提伽耶、那烂陀遗址,规模极为宏大。东南亚诸国均有同类建筑。柬埔寨的吴哥寺窟,缅甸的仰光大金塔,印度尼西亚的婆罗浮屠,阿富汗的巴米扬崖壁大佛像,都是闻名于世界的佛教建筑。中国佛教建筑是随着佛教传入而发展起来的。最古老的佛教建筑为石窟寺,系根据古印度佛教造型艺术,结合中国传统的形式建筑的。中国的佛教石窟为数甚多,其中敦煌、云冈、龙门尤为著名。中国佛塔的建筑,起源甚早,现存的上海龙华寺塔和苏州报恩寺塔,相传都是三国时代创建而经后人重修的。原来印度的佛塔是覆钵状的圆坟形,上饰竿和伞,后发展成相轮(在塔顶竖一根金属刹,用七重或九重铁环套在刹身)。传入中国后,结合中国的民族形式,大都建成可供人凭眺的楼阁式建筑。现存的塔可分二类,一是印度式的,但也带有中国特色;二是中国式的,主要采取中国原有楼阁形式,平面正方形和八角形居多,一般为七至九层。结构有木塔、砖塔、砖木塔、石塔、铜塔、铁塔和琉璃砖塔等。西藏的佛寺建筑,与汉族地区略有不同。一般都有庞大的建筑群所有建筑体现了藏族古建筑艺术的鲜明特色和汉藏文化融合的风格。北京的雍和宫,拉萨的布达拉宫,承德的外八庙等是这种建筑的典型。日本的东本愿寺,朝鲜的佛国寺都采用木结构的殿堂形式,雄伟壮丽,是世界知名的古刹。(赵朴初)
 首页 上一页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