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

阅读 / 问答 / 标签

芥花籽油是转基因的吗 芥花油是转基因的吗

叨唛芥花是转基因的吗

shox基因缺陷是什么意思(基因缺陷是什么意思)

1、Atp7A基因缺陷是什么意思。 2、shox基因缺陷是什么意思。 3、基因缺陷是什么意思。 4、什么叫基因缺陷?。 5、基因缺陷是指什么。 6、基因缺陷是怎么产生的。1.基因缺陷指由于某种原因导致基因不能行使正常功能的现象。 2.基因缺陷分为遗传性的基因缺陷和先天性的基因缺陷。 3.遗传基因缺陷是由于人体染色体或染色体所携带的遗传物质发生异常而引起的疾病。

shox基因是什么基因

矮身材同源结构域包含基因(SHOX基因)定位于人类3号染色体短臂。其编码蛋白作为转录激活因子在促进生长中起重要调控作用。现证实,人类SHOX基因突变与Leri Weill综合征、Turner综合征及特发性矮身材的生长障碍及特征性骨骼畸形有关。其致病分子基础是SHOX基因的单倍体低效率,具有明显遗传异质性。儿童中SHOX基因突变的发生率与生长激素缺乏症、Turner综合征的发病率类似。——盛景基因

地贫基因型为aa/--THAI,其中THAI是什么意思?

根据你的检查考虑α地中海贫血的疾病,基因突变检测阳性的话诊断没有问题,

基因决定每个生物的特征英语翻译

characteristic adj.典型的;特有的;表示特性的 n.特征;特性;特色 (相当于 feature ) 例:Genes determin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very living thing. 基因决定每个生物的特征. character n.性格,品质;特性;角色 1.性格; 特性 例:Perhaps there is a negative side to his character that you haven"t seen yet. 或许他性格中有你还未看到的消极一面. 2.(电影、书、戏剧中的) 人物 例:The film is autobiographical and the central character is played by Collard himself. 这部影片是自传式的,主角由科勒德亲自扮演. 3.特征 例:Individuality is a valued and inherent part of the British character. 个性是英国人重视并固有的特征. my personality

关于基因的调取,具体的步骤

这个调取是啥意思?去NCBI上搜这个基因,然后会有FASTA序列,看说明里面哪部分是CDS区,然后设计对引物扩增出完整的CDS区,然后就是酶切连接之类的各种常规套路。。。

大宝指甲成为基因检测突破口,助力父母生育健康“二宝”

何学莲主任在门诊接诊病人。通讯员张祖国 摄 长江日报8月25日讯  “弟弟8个月了,现在各方面都很正常。感谢您想方设法帮我们做基因诊断,让我们放心地生下了他,盼来了希望。”8月24日,武汉儿童医院精准医学实验室主任何学莲收到迟来的“报喜”短信。 一年前,这个孩子尚在妈妈腹中,而家里已经生育了患有罕见病的哥哥。为确认胎儿 健康 ,何学莲和同事想了不少办法,最后从孩子哥哥的指甲上找到突破口,设法做了基因检测,让父母放心生下“二宝”。 生育过罕见病患儿 她渴盼一个 健康 宝宝 孩子妈妈姓陈,2020年7月,她怀孕4个多月,和丈夫带着大儿子乐乐(化名),专程从周边地区赶来武汉咨询。当时已经8岁的乐乐,外形明显异常:身高只有1.15米,前额凸起、鼻梁塌陷、鼻孔前倾。孩子很少说话,智商仅相当于2岁半孩子的水平。 原来,乐乐1岁多时确诊为I型黏多糖病,如果不进行干细胞移植,10岁以内会死于心脏及呼吸衰竭。等到2岁多,乐乐找到合适配型,在上海做了脐带血干细胞移植,疾病症状有所改善。但因为诊断和移植时间较晚,此前产生的骨骼畸形和神经系统后遗症无法逆转,孩子的智力和生长发育仍落后于同龄儿童。 “医生说,乐乐的病情与遗传基因有关。我担心肚子里的宝宝也不 健康 。”陈女士告诉何学莲,她对乐乐的病情十分痛心,希望能再生育一个 健康 宝宝,想通过产前诊断来筛查腹中“二宝”的基因情况。 从指甲找到突破口 确认“二宝” 健康 无碍 “二宝”有多大概率是 健康 的?这需要针对乐乐的基因变异位点来为胎儿做产前诊断。 新的问题出现了:乐乐接受过干细胞移植,体内的血细胞已被供者的血细胞替代,样本的参考价值打了折扣。 何学莲提议,在乐乐身上多取几个部位的组织样本进行测试。随后,工作人员从乐乐身上采集到静脉血、口腔黏膜拭子及指甲三类样本,再结合父母的血液样本进行鉴定,终于找到突破口:乐乐的指甲样本中没有供体基因的嵌合,可用于后续的基因检测。 随后的测序结果显示,乐乐携带了两个致病变异,分别遗传自父母,再生育黏多糖病患儿的概率为25%。幸运的是,陈女士腹中胎儿躲过了这25%的风险,该基因位点是正常的。 生育过罕见病患儿的家长 再孕一定要做产前筛查 2020年年底,陈女士生下小儿子,观察几个月后,她终于放心确认了孩子的 健康 状况,发短信给何学莲“报喜”。

紫色茄子是不是转基因

转基因茄子是2010年印度在一个旨在培育出一种能够抵御虫害的植物的计划中培育出的品种,,除了合理的怀疑,压倒性的意见是现有的证据充分地表明,Bt茄子对于人类的食用是安全的,并且它的环境影响可以忽略不计。转基因蔬菜(7)疑似转基因蔬菜目录 下面目录为收集资料整理而列出的疑似转基因蔬菜目录,仅供参考。这一份目录和前面二份目录加起来,是目前最全的转基因蔬菜目录,介意的朋友可以收藏备用。一、疑似转基因蔬菜的确认标准: 1、有业内人士,专家怀疑其为转基因蔬菜的。 2、有大量怀疑其为转基因蔬菜的报道和声音的。 3、依据其具有抗虫,抗病等常规蔬菜难有或没有的特性怀疑为转基因蔬菜的。二、疑似转基因蔬菜目录1、茄子: 1)、布利塔茄子(荷兰瑞克斯旺公司) 2)、美国黑长--茄子2、土豆(马铃薯): 1)、“彩薯”。国外的品种有“大西洋(Atlantic) ”、“斯诺顿(Snowden) ”、炸薯条品种“夏波蒂(Shapody沙地土豆) ”、“赤褐布尔班克(RuestBurbank) ”;日本“丰白” ;“布尔班克(Burbank沙地土豆)”、“费乌瑞它”、北海78 号(日本、“阿克瑞亚”(AGRIA)(从荷兰引进)、“红多”(KONDOR) (该品种块茎长椭圆形,红皮,薯肉淡黄色,表皮光滑)、含有紫或紫色素的马铃薯品种(日本)、桔色薯肉的马铃薯品种(秘鲁)、彩色薯肉的品种(韩国,高赖氨酸含量)、康乃拜克(Kennebec)、斯朋达(Spunta) 、底西瑞(Desiree) 2)、国内的春薯3 号、春薯88-3-1、春薯四号3、甘薯: 1)、紫番薯 2)、水果型甘薯83-2146(薯肉不易褐变,味甘甜,有较浓的水果风味) 3)、彩薯4、辣椒(甜椒,线辣椒等): 五彩甜椒、中椒10号(早熟微辣型辣椒)、苏椒13号(原名91号甜椒)、丽博特A型--辣椒、紫色和黄色大椒5、甘蓝: 紫甘蓝(紫色圆包菜)6、黄瓜: 水果黄瓜、春棚410、特尔一号A型、特尔一号B型黄瓜、特尔一号C型黄瓜7、豇豆: 美国高产王豇豆、美国极早豇豆8、洋葱: 高桩洋葱、金球1号、金球2号、金球3号、紫选1号9、甜瓜: 星际甜瓜10、西葫芦: (金)黄色西葫芦11、西红柿(番茄): 番茄百利(荷兰引进)、串珠番茄、紫番茄、美国杂交樱桃番茄甜蜜蜜、美国黑番茄BLACK CHERRY、英国黑番茄(水果蔬菜品种)、美国绿色番茄绿天使、韩国鲜黄色樱桃番茄、澳大利亚粉色樱桃番茄、189番茄(以色列海泽拉公司)、早丰12、西瓜: 无籽西瓜天盛、袖珍西瓜珍春、春丰、东方之子、满春、春兰、冰箱型西瓜SSDL、冰箱西瓜宝冠]、小兰(黄色的皮)和红小太郎、西农8号、郑抗1号、郑抗2号、抗病苏蜜、聚宝1号、红优2号、京抗1号 、京抗2号、抗病948、齐红1号、黑冰无籽西瓜、格特黑美人、流易斯A型特色西瓜、格特26、高糖早春红玉、沃农25、红宝来、大富龙耐重茬西瓜、黑玉三号、巨型抗重茬西瓜、沃农22早熟西瓜、秋香西瓜、万富西瓜、格特20西]、黑金系列无籽西瓜 Charleston Gray、Jubilee、Crimson Swet(、Calhoun Gray、Smokylee[75]、summit、Dixilee、Sugarlee 、2--PI189225 、PI271778 、AU-Golden Producer、AU-Sweet Scarlet、Mickylee【美国西瓜品种】13、玉米: 华甜玉米1号(商品名“金银99”)、甜玉米:Dynasty[134]、KrisyKing、超甜(美国)、Iillini Xtra-sweet(美国)、先甜5号(泰国)、ATS(泰国)、穗甜2号、粤甜3号、农甜2 号、金风5号]、广甜3号、华珍(台湾)、正甜68玉米(Zhengtian 68)粤甜16号、粤甜13号(Yuetian13) 、粤甜18号、粤甜2号、粤甜3号、中北青贮410、奥玉青贮5102、辽单青贮625、中农大青贮67 、京科糯120、郑白糯918、奥糯8101、石彩糯1号 、金糯628

基因测序中seal和tile是指什么

基因测序中seal和tile是指什么从头测序是目前为止还没有人测过那个物种的全基因组,没有参考序列进行比对,需要自己组装拼接后才能知道序列;而重测序是已经有人测过了,只需要重新测序,有参考序列了,只需要与参考序列比对。乙肝病毒好像是已经测过的,只需要做重测序就可以!1,fold change的意思是样本质检表达量的差异倍数,log2 fold change的意思是取log2,这样可以可以让差异特别大的和差异比较小的数值缩小之间的差距。2,Q-value,是P-value校正值,P值是统计差异的显著性的。Q值比P值更严格的一种统计。

请教:如何确定一个基因的TSS

如何确定一个基因的TSS首先看看你的这个基因是否在基因库里是否有相关类似的报道,然后进行功能鉴定,确定其是有什么样的个功能,是不是个完整的基因等.回复1, 首先确定是一个完整的基因,有上游完整的启动子序列,下游的终止序列.2, 是否有明确的功能3, 同源性比较:若有功能,同源性很高也算新基因.(看你自己的要求,不同物种相同功能的同源性很高但有差异也可以叫新基因. 单若有功能,并且同源性很低,那就是真正的新基因了!)回复首先要拿到 mRNA序列,最好是全序列。用RACE方法拿全长。然后对其表达 蛋白进行预测,选定最长的通读筐,将mRNA,蛋白进行库的序列对比,看是否有人已经报道。从基因文库中预测蛋白二级结构,找其中的domain, 看时候有同源蛋白活则domain的报道。如果都没有,肯定是新基因。从mRNA水平看其表达情况,看能否进行功能分析,可以做到的话,基因如果很重要,可以发到nature 或science文章的。不过有很多地方是分开发文章,怕比人超越。回复我个人的一些体会1、一定好好搜索数据库,如果和某个已知基因的相似性达到了百分之八、九十,新基因的结论就要慎重了。2、一定要做个Southerm blot。3、必须有比较充分的功能的证据,比如完整的读码框;Northern也证实有转录等。

糯玉米是转基因吗?糯玉米是不是转基因

玉米的品种很多,导致很多人怀疑糯玉米、甜玉米甚至水果玉米是转基因食品。那么,糯玉米是转基因吗?糯玉米是不是转基因? 糯玉米是转基因吗 糯玉米颜色多样,有人疑惑糯玉米是不是转基因产品?其实不是的,糯玉米起源于中国,是由基因突变,经人工选择而逐渐出现了糯质类型。糯玉米是不是转基因 目前中国市场上销售的转基因食品只有大豆油和番木瓜两种。糯玉米属于杂交品种,和转基因没有关系。这得从糯玉米的起源说起。 玉米被引入中国后,在西南地区种植的硬质玉米发生突变,经人工选择而逐渐出现了糯质类型。从学名ZeamaysL.sinensisKulesh看,即有“中国种”之意。据曾孟潜(1987)论证,1760年前,糯玉米已在中国形成。依据有三:《三农记》中已有糯玉米记载,中国糯质玉米种质资源丰富,保存品种材料500多份;中国的糯玉米材料大多具有中国蜡质玉米同工酶标志带。目前云南西双版纳等地种植的四路糯、紫秆糯、曼金兰黄糯等具有糯质玉米的原始性状。云南少数民族普遍食用此类玉米,历史也较长。 G.N.Collins着文记载,美国传教士J.M.W.Farnham于1908年把糯玉米从中国带到美国,继而传遍全世界。国内外多数学者认为糯玉米的起源中心在中国。目前,已有一批杂交种。 所以结论是糯玉米属于杂交品种,和转基因没有发生关系。营养价值 糯玉米籽粒中营养成分含量高于普通玉米,含70——75%的淀粉,10%以上的蛋白质,4——5%的脂肪,2%的多种维生素,籽粒中蛋白质、VA、VB1、VB2均比稻米多,脂肪和VB2的含量最高,黄色玉米还含有稻麦等缺乏的甲种维生素(胡萝卜素)。糯玉米wx基因的遗传功能,是使糯玉米胚乳淀粉类型和性质发生变化,糯玉米淀粉分子量比普通玉米小10多倍,食用消化比普通玉米高20%以上。

各种基因的英文写法意思都是什么呢?(我会陆续补充实例的)

因为基因的命名没有规律,一般小写指基因,大写指该基因的表达产物。缩写有时候是对功能的描述,不如AP-2,既可以是指adaptor protein 2, 也可以指activating protein 2。所以要根据上下文。还有些基因,是按照最先发现的相关疾病来命名,比如Rb, retinoblastoma, 后来才发现还和其他肿瘤有关。还有,比如我发现了一个新基因,就以我自己的名字命名。所以千万不要死记缩写,要弄懂他们的出处,这样懂了以后,就不用死记硬背也知道了。

软籽石榴是转基因吗

极大可能是转基因。没有看到官方的东西。请不要被忽悠,利益面前,良心算什么。不过,天道好还,有些人肯定是要背因果的。还搞个软子,请问其实际意义何在。我是专家,我就搞个无子。

怎样理解基因间的相互作用

基因间的相互作用又称上位性(Epistasis)或基因间互作(Inter-genicinteraction),考虑两个基因位点A-a和B-b,上位性有四种类型,即纯合基因型间的上位性(Additive×additiveepistasis,用aa表示)、A位点纯合基因型和B位点杂合基因型间的上位性(Additive×dominanceepistasis,用ad表示)、A位点杂合基因型和B位点纯合基因型间的上位性(Dominance×additiveepistasis,用da表示)以及杂合基因型间的上位性(Dominance×dominanceepistasis,用dd表示)。从代谢系统或基因的调控角度就比较好理解这个问题。任何基因的表达都需要一个表达系统,系统间的因子之间都存在着相互的作用。上游或下游因子的表达与否,剂量都会对当前基因有一定的反馈调控作用==

一对等位基因,导致显性和隐形基因性状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基因的功能最终是靠蛋白质实现的一般情况下显形等位基因能产生有功能的蛋白,而隐性的不能产生蛋白或者蛋白功能不正常.这称为显性阳性当然还有所谓显性阴性,这时隐性等位基因的蛋白产物是正常的,而显性等位基因的蛋白产物没有正常的功能,而且还能抑制正常蛋白的功能。其实1楼的回答概括得挺好。

等位基因是啥啊? 遵循什么定律

等位基因是一些占据染色体的基因座的可以复制的脱氧核糖核酸。大部分时候是脱氧核糖核酸列,有的时候也被用来形容非基因序列。等位基因(allele):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控制某一性状的不同形态的基因。不同的等位基因产生例如发色或血型等遗传特征的变化。等位基因控制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及遗传效应,可将等位基因区分为不同的类别。在个体中,等位基因的某个形式(显性的)可以比其他形式(隐性的)表达得多。例如,人类RH血型基因的座位是在1号染色体短臂的3区5带,位于两条1号染色体相同座位的Rh的RH就是一对等位基因。在一个群体内,同源染色体的某个相同座位上的等位基因超过2个以上时,就称作复等位基因。例如,人类ABO血型基因座位是在9号染色体长臂的末端,在这个座位上的等位基因,就人类来说,有A、B、O三个基因,因此人类的ABO血型是由3个复等位基因决定的。但就一个具体人类来说,决定ABO血型的一对等位基因,是A、B、O三个基因中的两个,即AA、BB、OO、AO、BO、AB当一个生物体带有一对完全相同的等位基因时,则该生物体就该基因而言是纯合的(homozygous)或可称纯种(true-breeding);反之,如果一对等位基因不相同,则该生物体是杂合的(heterozygous)或可称杂种(hybrid)。等位基因各自编码蛋白质产物,决定某一性状,并可因突变而失去功能。等位基因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当一个等位基因决定生物性状的作用强于另一等位基因并使生物只表现出其自身的性状时,就出现了显隐性关系。作用强的是显性,作用被掩盖而不能表现的为隐性。一对呈显隐性关系的等位基因,显性完全掩盖隐性的是完全显性(completedominance),两者相互作用而出现了介于两者之间的中间性状,如红花基因和白花基因的杂合体的花是粉红色,这是不完全显性(incompletedominance)。有些情况下,一对等位基因的作用相等,互不相让,杂合子就表现出两个等位基因各自决定的性状,这称为共显性。1946年,谈家桢在亚洲异色瓢虫(Hormoniaaxynidis)鞘翅的色斑遗传现象中发现的嵌镶显性(mo—saicdominance)就是共显性的一个特殊例子。亚洲异色瓢虫鞘翅的底色为黄色,底色上有各种形状的黑色斑点,形成不同的图案。子代瓢虫的鞘翅能同时显现出父本和母本的黑色斑点,相同位置上的颜色互相重叠,黑色掩盖了黄色。嵌镶显性是由复等位基因控制的。野生型(wildtype)用来描述自然界中常见的基因型和表型。野生型等位基因都产生有功能的蛋白质。突变型等位基因最常见的是丧失功能型(loss-of-function),绝大多数产生改变了的蛋白质,极少数根本不产生蛋白质。所以,野生型对突变型而言是显性。但是,如果突变型等位基因是获得功能型(gain-of-function),产生的蛋白质赋予生物体以新的性状,此时突变型等位基因则为显性。对一个二倍体细胞而言,当一个等位基因的功能已足够使某个性状表现时,这个等位基因就表现为完全显性;而当二倍体细胞的某性状表现对等位基因的功能有数量上的要求时,例如,需要等位基因的两份活性产物,则杂合子就表现为不完全显性。一对不同的等位基因各有自己特定的产物和表型,杂发稜篡谷诂咐磋栓单兢合子同时表现出双亲的特性,则是共显性。

等位基因的作用

定义:位于同源染色体上同一位置,控制相对性状的不同形态的基因。等位基因(gene)是同一基因的另外“版本”也就是在减数分裂间期复制染色体。 非等位基因就是位于同源染色体的不同位置上或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  如:高茎基因d与红花基因c

基因的显性效应(Dominance effect)和上位性效应(Epistatic effect)

简单的说,就是等位基因的互相作用产生的效应。这里有一个 等位基因 ,理解了就好办了。我们知道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就像一个绳子上面的节一样,有它自己的位置(loci),那么等位基因从名字看就是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同一位置的基因,这对基因控制一对性状,我们就用Aa来表示了。 与显性效应不同的是,上位性效应强调的是不同基因位点的 非等位基因之间相互作用产生的效应,其中一对基因对另一对基因的抑制或者掩盖作用 。 Reference: https://en.wikipedia.org/wiki/Dominance_(genetics) https://en.wikipedia.org/wiki/Epistasis https://www.jianshu.com/p/1468ec4ed1fa

mRNA所携带的遗传基因是此生物全部的遗传基因么?CDNA文库包含的到底是什么?

不是,cDNA文库是mRNA反转录产生的互补DNA

riken cdna是什么基因

胞嘧啶,学名为2-羰基-4-氨基嘧啶,CAS号是71-30-7,分子式为C4H5N3O。核酸(DNA和RNA)中的主要碱基组成成分之一。胞嘧啶可由二巯基脲嘧啶、浓氨水和氯乙酸为原料合成制得。

用什么方法从基因文库中获得目的基因

①直接筛选:有些载体带有可辨认的遗传标记,能有效地将重组分子与本底区分。例如:有些λ噬菌体携带外源基因后形成的噬菌斑就会从原来的混浊变为清亮;还有些载体分子携带外源基因后,形成的菌落或噬菌斑的颜色有明显变化,如蓝色变为无色;有些λ噬菌体能侵染甲菌而不能侵染乙菌,携带外源DNA片段后便能侵染乙菌,因此乙菌释放的噬菌体均为重组分子。②间接筛选:有引起载体分子带有一个或多个抗药性标记基因,当外源DNA插入到抗药基因区后,基因失活,抗性消失。如一质粒有A和B两个抗药性基因,当外源基因插入到B基因区后,便只抗A药而不抗B药。因此能在A药培养基上正常生长而不能在B药培养上生长的便是重组分子。③核酸杂交:广泛用于筛选含有特异DNA顺序的克隆。方法是将菌落或噬菌斑“印迹”到硝酸纤维膜等支持物上,变性后固定在原位,然后与标记的核酸探针进行杂交。阳性点的位置就是所需要的克隆。④免疫学方法:如果重组克隆能在宿主菌中表达,就可以用特异的蛋白质抗体为探针,进行原位杂交,选择特异的克隆。

为什么基因组文库中有启动子和内含子而cDNA文库中没有呢,原因是什么,?

因为cDNA是由成熟mRNA逆转录而成的.成熟mRNA是由基因组DNA转录并加工而成的,DNA转录的时候是不会把启动子也转录的,转录起始位点都在启动子下游.至于没有内含子,是因为(真核)mRNA成熟的过程中剪接体(也就是一系列...,15,

用基因的什么序列,mRNA还是CDS,还是这

以mRNA为模板,经反转录酶催化合成DNA,则此DNA序列与mRNA互补,称为互补DNA或cDNA。提取出组织细胞的全部mRNA,在体外反转录成cDNA,与适当的载体常用噬菌体或质粒载体连接后转化受体菌,则每个细菌含有一段cDNA,并能繁殖扩增,这样包含着细胞全部mRNA信息的cDNA克隆集合称为该组织细胞的cDNA文库,基因组含有的基因在特定的组织细胞中只有一部分表达,而且处在不同环境条件、不同分化时期的细胞其基因表达的种类和强度也不尽相同,所以cDNA文库具有组织细胞特异性。cDNA文库显然比基因组DNA文库小得多,能够比较容易从中筛选克隆得细胞特异表达的基因。但对真核细胞来说,从基因组DNA文库获得的基因与从cDNA文库获得的不同,基因组DNA文库所含的是带有含子和外显子的基因组基因,而从cDNA文库中获得的是已经过剪接、去除了内含子的cDNA。

从CDNA文库和基因组文库中钓出的目的基因有什么不同

cDNA以mRNA为模板,基因组含有的基因在特定的组织细胞中只有一部分表达,而且处在不同环境条件、不同分化时期的细胞其基因表达的种类和强度也不尽相同,所以cDNA文库具有组织细胞特异性。cDNA文库显然比基因组DNA文库小得多,能够比较容易从中筛选克隆得到细胞特异表达的基因。但对真核细胞来说,从基因组DNA文库获得的基因与从cDNA文库获得的不同,基因组DNA文库所含的是带有内含子和外显子的基因组基因,而从cDNA文库中获得的是已经过剪接、去除了内含子的cDNA。

基因库与基因文库有什么区别

基因文库包括基因组文库和部分基因文库(如cDNA文库)。将含有某种生物不同基因的许多DNA片段,导入受体菌的群体中储存,各个受体菌分别含有这种生物的不同的基因,称为基因文库。如果这个文库包含了某种生物的所有基因,那么,这种基因文库叫做基因组文库。如果这个文库只包含了某种生物的一部分基因,这种基因文库叫做部分基因文库,例如cDNA文库,首先得到mRNA,再反转录得cDNA,形成文库。cDNA文库与基因组文库的区别在于cDNA文库在mRNA拼接过程中已经除去了内含子等成分,便于DNA重组时直接使用。基因文库与基因库的概念不同。基因库是指某一生物群体中的全部等位基因的总称。基因文库与基因克隆的概念也有区别,基因克隆是只包含某些特定基因或DNA片段的克隆。基因文库中包含着为数众多的克隆,建成后可供随时选取其中任何一个基因克隆之用。基因文库的建立和使用是70年代早期重组DNA技术的一个发展。人们为了分离基因,特别是分离真核生物的基因,从1974年起相继建立了大肠杆菌、酵母菌、果蝇、鸡、兔、小鼠、人、大豆等生物以及一些生物的线粒体和叶绿体DNA的基因文库。基因文库的建立使分子遗传学和遗传工程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时期。为了有效地保存基因文库,可通过细菌的繁殖而使包含各个特定DNA片段的细菌增多。液体培养不适用于这一目的,因为各个细菌的生存和繁殖能力不同,各个克隆被保存的机会也会因此而不相等。在固体培养基上每一个细菌单独形成一个菌落,各个细菌并不相互干扰和竞争,因而有利于全部克隆的保存。形成的每一个菌落中大约包含1000万个细菌,这样一个基因文库中的所有的克隆几乎都扩增了1000万倍。把培养皿上的细菌全部洗下加以保存,便可以在需要时从中取得任何一个克隆。

我从网上NCBI上找到某个基因的MRNA序列,利用什么软件把它反转绿成CDNA序列,进行比对呢

bioedit吧,这软件小,功能强大。sequencher也好点,不过是收费的,很难搞到。简单的比对用primer就够了也有这功能,要不就dnaman。推荐bioedit。不过你要比对什么呢?

用基因组DNA做模板进行PCR扩增,设计引物所选序列也用cDNA为模板有什么不同

序列不一样 引物当然不一样 你在cDNA上设计的引物可能在基因组上被内含子隔开了

高中生物:基因内启动子是什么,为什么基因组文库有,cDNA文库没有

因为cDNA是由成熟mRNA逆转录而成的。成熟mRNA是由基因组DNA转录并加工而成的,DNA转录的时候是不会把启动子也转录的,转录起始位点都在启动子下游。至于没有内含子,是因为(真核)mRNA成熟的过程中剪接体(也就是一系列核内小分子核糖核蛋白snRNPs)会把前体mRNA的内含子切下来(当然也有部分前体mRNA的内含子本身是核酶,自己把自己切下来的),再把外显子拼接成成熟mRNA(当然完全成熟还差一步3"端多聚腺苷酸化,所以真核的cDNA总有一端是polyA.

基因组文库和cdna文库有什么区别

cDNA文库 以mRNA为模板,经反转录酶催化,在体外反转录成cDNA,与适当的载体常用噬菌体或质粒载体连接后转化受体菌,则每个细菌含有一段cDNA,并能繁殖扩增,这样包含着细胞全部mRNA信息的cDNA克隆集合称为该组织细胞的cDNA文库.基因组含有的基因在特定的组织细胞中只有一部分表达,而且处在不同环境条件、不同分化时期的细胞其基因表达的种类和强度也不尽相同,所以cDNA文库具有组织细胞特异性.cDNA文库显然比基因组DNA文库小得多,能够比较容易从中筛选克隆得到细胞特异表达的基因.但对真核细胞来说,从基因组DNA文库获得的基因与从cDNA文库获得的不同,基因组.DNA文库所含的是带有内含子和外显子的基因组基因,而从cDNA文库中获得的是已经过剪接、去除了内含子的cDNA基因组文库 用限制性内切酶切割细胞的整个基因组DNA,可以得到大量的基因组DNA片段,然后将这些DNA片段与载体连接,再转化到细菌中去,让宿主菌长成克隆.这样,一个克隆内的每个细胞的载体上都包含有特定的基因组DNA片段,整个克隆群体就包含基因组的全部基因片段总和称为基因组文库. 将某种生物的基因组DNA切割成一定大小的片段,并与合适的载体重组后导入宿主细胞进行克隆.这些存在于所有重组体内的基因组DNA片段的集合,即基因组文库,它包含了该生物的所有基因.

cDNA文库与基因组文库有什么不同

cDNA文库 以mRNA为模板,经反转录酶催化,在体外反转录成cDNA,与适当的载体常用噬菌体或质粒载体连接后转化受体菌,则每个细菌含有一段cDNA,并能繁殖扩增,这样包含着细胞全部mRNA信息的cDNA克隆集合称为该组织细胞的cDNA文库.基因组含有的基因在特定的组织细胞中只有一部分表达,而且处在不同环境条件、不同分化时期的细胞其基因表达的种类和强度也不尽相同,所以cDNA文库具有组织细胞特异性.cDNA文库显然比基因组DNA文库小得多,能够比较容易从中筛选克隆得到细胞特异表达的基因.但对真核细胞来说,从基因组DNA文库获得的基因与从cDNA文库获得的不同,基因组.DNA文库所含的是带有内含子和外显子的基因组基因,而从cDNA文库中获得的是已经过剪接、去除了内含子的cDNA 基因组文库 用限制性内切酶切割细胞的整个基因组DNA,可以得到大量的基因组DNA片段,然后将这些DNA片段与载体连接,再转化到细菌中去,让宿主菌长成克隆.这样,一个克隆内的每个细胞的载体上都包含有特定的基因组DNA片段,整个克隆群体就包含基因组的全部基因片段总和称为基因组文库. 将某种生物的基因组DNA切割成一定大小的片段,并与合适的载体重组后导入宿主细胞进行克隆.这些存在于所有重组体内的基因组DNA片段的集合,即基因组文库,它包含了该生物的所有基因.

基因测序可以用cDNA吗?基因测序和内含子有什么关系?

为具有与某RNA链呈互补的碱基序列的单链DNA即complementary DNA之缩写,或此DNA链与具有与之互补的碱基序列的DNA链所形成的DNA双链。与RNA链互补的单链DNA,以其RNA为模板,在适当引物的存在下,由依赖RNA的DNA聚合酶(反转录酶)的作用而合成,并且在合成单链cDNA后,在用碱处理除去与其对应的RNA以后,以单链cDNA为模板,由依赖DNA的DNA聚合酶或依赖RNA的DNA聚合酶的作用合成双链cDNA。真核生物的信使RNA或其他RNA的cDNA,在遗传工程方面广为应用。在这种情况下,mRNA的cDNA,与原来基因的DNA(基因组DNA,genomic DNA)不同而无内含子;相反地对应于在原来基因中没有的而在mRNA存在的3′末端的多A序列等的核苷序列上,与exon序列、先导序列以及后续序列等一起反映出mRNA结构。cDNA同样可以被克隆。

在研究基因突变的时候,直接提取DNA和提取RNA反转录为cDNA进行分析有什么区别?

RNA有可能再转录之后再修饰,可能会去掉一部分DNA再连起来,这时候得到的cDNA就和基因组上的cDNA有区别,突变要是发生在这部分(是不是外显子我还真不知道,好像还就不是)你提取逆转录的cDNA就没用呗

基因组文库和cdna文库有什么区别

真核生物的基因组编码区包括内含子和外显子,而在转录为rna的时候,内含子转录的rna部分会被加工处理掉,就剩下外显子转录来的rna,也就是成熟rna,此过程在细胞核中进行。而cdna是由rna逆转录来的,也就是相当于没有内含子只有外显子。这就是区别。不过对于生物来说,内含子的作用还不明确,所以你可以看作cdna就跟dna一样可以控制性状就好,在基因工程中获取目的基因可以用cdna文库,它包含控制性状的全部基因片段。

什么是基因文库,名词解释定义是什么?

基因文库,基因组文库是一回事。是某生物的全部dna“标本”(把各个基因植入载体分子保存)cdna是利用逆转录信使rna得到的dna,和生物体内的dna有所不同(cdna无内含子)

真核生物的cDNA和基因的构成有什么区别?

真核生物的cDNA是提取细胞中的mRNA逆转录出来的,不具有启动子内含子等,而真核生物的基因包括了这种生物的全套基因,具有启动子内含子等。

从CDNA文库和基因组文库中钓出的目的基因有什么不同

前者的基因不含有非编码序列,后者是完整的基因。

为什么基因组文库中有启动子和内含子而cDNA文库中没有呢,原因是什么,求解释

因为cDNA是由成熟mRNA逆转录而成的。成熟mRNA是由基因组DNA转录并加工而成的,DNA转录的时候是不会把启动子也转录的,转录起始位点都在启动子下游。至于没有内含子,是因为(真核)mRNA成熟的过程中剪接体(也就是一系列核内小分子核糖核蛋白snRNPs)会把前体mRNA的内含子切下来(当然也有部分前体mRNA的内含子本身是核酶,自己把自己切下来的),再把外显子拼接成成熟mRNA(当然完全成熟还差一步3"端多聚腺苷酸化,所以真核的cDNA总有一端是polyA)。

转基因生物与生物安全的资料

一、转基因生物与食品   转基因生物在联合国公约《生物安全议定书》上,各个国家全部都接受的一个概念,称做“改性活生物体” Living Modified Organisms ,简称 LMOs ,或者叫“遗传饰变生物” 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s , GMOs 。 LMOs 或 GMOs 就是指凭借现代生物技术获得的遗传材料新异组合的活生物体。实际上就是将外源 DNA 导入生物体基因组,引起了遗传改变,改变了遗传组成的生物,就是转基因生物。 这里强调活生物体,活体就是能够遗传或者复制遗传材料的生物实体。比如说种子就是一个活体。现代生物技术主要是讲试管核酸技术, DNA 重组或者核酸导入细胞或细胞器,或者是超分类学科的细胞融合,这就是现代生物技术。   转基因食品是转基因生物的产品或者加工品,它可以是活体的,也可以是非活体的。比如说转基因动植物直接产品,转基因的油菜籽,转基因的番茄,还有一些大豆油、大豆,包括豆腐。这些转基因食品主要来源于植物性的转基因生物。目前市场上的转基因动物还不多,几乎没有商业化的生产,主要是转基因的植物。转基因植物从 1996 年开始大面积的推广。   目前全世界转基因的生物的种植,主要集中在四个国家。其中美国与阿根廷两个国家占了 90% ,还有加拿大与中国。这四个国家加在一起占了 99% 。在作物方面主要集中在四种作物。其中大豆与玉米占了 80% ,加上棉花、油菜加在一起达到 99% 。当然,商业化生产已经有几十种转基因的植物,比较大的有小麦、水稻,转基因的鱼等,这些都还有待于环境释放,还没有正式的批准,但是作为转基因的作物品种,都是已经成功了的。   从转的基因来讲,具有三个特性。一个是耐除草剂的基因。耐除草剂的基因占了 77% ,主要是用于大豆 -- Roundup Ready ,中文叫农达。农达实际上就是一种除草剂,草甘膦。转了这种基因以后,使用草甘膦除草剂的时候,所有其它杂草都死,就大豆不死。因此可以省功。此外,抗虫的基因占 15% ,主要是抗虫玉米,抗虫棉花。比如中国种的抗虫棉,可以抗棉铃虫,把一种抗虫的基因转到棉花里面,棉花就能够表达毒性的蛋白质,虫子吃了以后可以致死。另外还有一种双价的,所谓双价就是既耐除草剂又抗虫的,大约占 8% 。   所有这些转基因作物的来源,主要来源于美国的孟山都公司,还有先正达公司,阿凡迪斯公司,这三家公司比较大。其中孟山都公司提供了 91% 的转基因植物的品种。美国也是一个最大的转基因生物释放、生产的国家,它每年要批准 1000 多个商业化申请。   从 80 年代末期以后,国际社会对这方面比较关注。 1992 年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开的联合国高峰会议,通过了一个叫做《 21 世纪议程》,提出了要重视发展中国家,对环境无害化生物技术的应用。因为发展中国家没有能力来处理转基因的技术。包括一些转基因生物的引进,引进以后,万一发生了环境灾害,它没有能力来处理。所以发展中国家特别关注。因此, 1992 年在高峰会议上通过了一个公约,这个公约就叫《生物多样性公约》。在《生物多样性公约》里面的第 8 条、第 19 条都提到,要各个国家制定能够管制、管理和控制生物技术改变、可能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持续利用以及人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的活生物体在释放当中产生的风险,公约里面特别强调了要制定一项议定书。目前这个《议定书》有 103 个国家签署了,有 46 个国家已经批准加入,等到 50 个国家批准的时候,这个《议定书》就要生效。中国也在批准手续进行当中。《议定书》的焦点就是关于要控制越境转移,转基因生物出口到另外一个国家,需要进口的国家同意,才能够进口。另外,对进口的转基因生物要进行风险评估、风险管理,还要进行标识,还要提供资料,将这方面涉及的所有的有关资料都要提供给进口的国家。还包括责任与赔偿,发生环境灾害或者对人体健康产生危险以后要有个说法,国家之间要有一个协议,如何进行赔偿。   二、转基因生物及食品的安全   目前国际上通用的转基因食品安全评估的标准,比如美国或 OECD 经合组织国家,在 1993 年就提出一个原则,这个原则就是实质等同性原则。就是说看这个转基因生物是不是安全,要看它与传统的非转基因产品的区别及比较。如果食品的成分大体上跟传统的食品基本相同,就认为是安全的。但是很多专家对这个原则发生质疑,认为不仅仅要对主要的营养成分来评估,而且需要对所有的常量的和微量的营养元素、抗营养元素、植物内毒素、次级代谢物以及致敏原等基本浓度都要进行分析之后,才能够说是安全还是不安全。实质等同原则还是值得怀疑的。   在过去的几年当中,许多专家做过很多的研究,研究转基因生物到底安全还是不安全?大家认为转基因生物有风险。风险的来源。一是毒素,基因破坏了或者其不稳定性可能会带来新的毒素,引起急性的或慢性的中毒。二是,外来基因产生新的蛋白质可能会引起人类的过敏反应。三是,转基因产品的营养成分变化了,可能使人类的营养结构失衡。四是,转基因生物目前还不能够确定它的安全。主要原因,一个是资料不全,或者未知因素比较多。有些生物技术公司认为要保护知识产权,商业秘密,提供的资料不全,因此评价本身就不全。再一个是方法问题,目前探寻转基因食品的过敏性的方法,有很大的局限性,很受限制。还有检测手段限制以及短期性,现在仅仅才有几年的时间,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问题,风险问题,需要一个长时间的测定,不是几年就能决定的。这些都是要考虑的因素。   在过去这几年当中,是不是已经发生了不安全的事件?下面介绍几个事件。这几个事件虽然发生了,但是也不一定就是肯定不安全,因为还有很多人提出质疑。   一个是巴西豆过敏事件,这个事实是没有质疑的。 1996 年,把一种巴西豆的基因转入到大豆里面,导致部分人过敏反应,后来这个计划就放弃了,不再做下去了。 1998 年英国进行转基因的土豆实验,用转基因的马铃薯连续喂大鼠之后,大鼠的器官生长异常,体重减轻,免疫系统遭到破坏。这在当时轰动全球,但是到 1999 年的时候,也有不同意见,说有些方法以及统计方面是有问题的。对此提出了质疑。 2002 年英国进行了转基因食品 DNA 的人体残留试验。有 7 名做过切除大肠组织手术的志愿者,吃了用转基因大豆做的汉堡包之后,在他们的小肠肠道细菌里面检测到了转入的基因 DNA 残留。由于在转基因的时候,是用抗生素做标记的。所以认为如果吃了含有这种标记基因的食物,可能使肠道细菌或者是口腔细菌产生对抗生素的一种抗性。对此也提出疑问。   还有几件食品的污染事件。较著名有美国的星联玉米, Star link 玉米事件。这种玉米是 1998 年美国环保局批准商业化生产,当时批准是用作动物性饲料,不是用于人食用,因为它对人体有过敏,可能产生皮疹、腹泻。但是在 2000 年,在市场上 30 多种玉米食品当中发现了这种玉米的成分,所以美国政府下令把所有的这种转基因玉米收回。另外,还有一个是美国的药用转基因玉米污染大豆的事件。一家公司它开发了一种给病人吃的药物玉米,而不是给普通的消费者吃的,是治病用的,也许对某种病,艾滋病或者什么病把这种转基因玉米当做一种药吃的。结果在上一年种了这种药物玉米的土地上没有根除。第二年接着种了大豆,在收获大豆的时候,把转基因的药物玉米也收在了一起,整个大豆就都被污染了。于是美国政府下令把仓库里面混装有药用玉米的所有的大豆都销毁,总计有约 100 万蒲式耳。这个事件说明污染是很容易产生,尽管某些转基因的生物说的很明确,不是用于人的,或者说是用于动物的,用于药用的。但是它很容易污染,很容易造成食品的不安全,存在隐患。   除了对食品的污染还有对环境的影响。例如 1999 年美国的斑蝶事件。转基因的抗虫玉米的花粉撒在了马利筋杂草上面,而北美斑蝶要吃这种杂草,结果吃了这种叶子斑蝶,就毒死了幼虫。斑蝶蝴蝶是北美一种珍稀濒危动物,所以在当时在全世界都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比较重要的,是 2001 年发现的一种墨西哥玉米基因污染的问题。还有《自然》 2001 年曾经发表文章,关于墨西哥玉米遭到转基因玉米污染的事件。墨西哥本身不种植转基因的玉米,而且有法规规定不允许种植,但是它进口美国的转基因玉米用做饲料。结果可能是有些农民拿转基因玉米去种,种完之后就污染了当地的玉米。墨西哥是玉米的原产地。如果玉米原产地的遗传多样性受到污染,本地的玉米遗传结构受到破坏,产生的污染问题是很严重的。这件事对中国也有很大的启示。中国现在进口转基因大豆,而中国是大豆的原产地,很有可能转基因的大豆会对中国当地原产的大豆,发生遗传污染。因此,现在国家对转基因的大豆控制还是比较严格,不允许种植。   但是刚才说的这些事件,都受到一些从事生物技术的专家的质疑,这也是正常的。从事生物技术研究的人历经千辛万苦,开发了品种,取得了成果,虽然发生了一些问题,但是他们不太喜欢别人来说三道四。不过他们自己也提出了很多的疑问,当然这些疑问本身都是有根据的疑问。我个人认为有个结论,就是由于现有的科学研究和知识的限制以及时间的限制,转基因食品对人类健康是否有危害?一时还难以断定,还需要充分的科学依据和长时间的实践检验,需要由时间来检验。现在匆匆地来说有害或无害,恐怕为时过早。有些美国人讲,我们已经吃五六年了,而美国人没有被毒死的,没有一个人被毒死。有些欧洲人就讲,转基因的东西不能吃,有风险。其实两方面都比较极端。所以,我们要有个比较清醒的头脑,就是说它还没有完全有定论。那么在没有定论之前,全世界需要形成一个共识,这个共识就是在充分科学依据之前,应该采取“预防的原则”,就是要充分地评估、预防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对环境还有对人体健康带来的潜在的风险。   而对消费者来说,应该就给予消费者的食品知情权、选择权。现在没有定论,政府也不能说叫你吃或者叫你不吃,要让消费者自己去选择,你应该知道你正在吃什么,你自己可以选择你愿意不愿意冒这个风险,应该让消费者来决定。   三、转基因食品风险的预防   面对转基因食品的不确定的风险,采取预防原则,很多国家都采取了标识,就是对转基因食品进行标识。欧盟 15 国采取了强制性的标识制度,转基因成分的含量超过 0.9% 必须要标识,并且欧盟制定的法规还有一个叫做 traceability ,就是可跟踪性。转基因产品在货架上的食品上面标签要讲清楚,从哪来的,转的什么基因,基因的供体、受体、载体么,都要讲清楚。从开始,哪来的,都有个系列,可以跟踪、追踪。很多国家,像挪威、瑞士等国家控制得比较严。包括澳大利亚、新西兰也要实施标签。南韩是亚洲国家,从 2001 年 3 月份开始标签,但是它的要求比较松,要求转基因的成分超过 3% 实行标签,如果不标签的话,查出来可以罚 1000 万韩元,或者是坐 3 年牢。日本也有标签制度,日本要求是 5% ,比较松,是全世界最松的一个标签。   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持有什么态度?日本 2002 年做了个调查,调查结果, 80% 的日本人对现在的标识不满,认为 5% 的标签太宽松,应该要严格一点。德国有 70% 的农民不愿意种植转基因食品,种了以后卖不掉,欧洲人不喜欢吃转基因的东西,所以不种。广州中山大学,在“国际绿色和平组织”的资助下,对广州消费者进行过调查, 87% 的消费者要求有知情权, 80% 人要求标识,表达了一种声音。但是有很多人,约三分之一的人不知道什么叫转基因食品,说明公众对转基因方面知识比较少。   还有一个雀巢的事件。雀巢公司的产品被媒体爆光,报告检测出来的雀巢产品里面含有转基因的成分。数据是国际绿色和平组织委托国际上比较权威的生物技术公司检测的。根据检测结果,媒体批评雀巢公司采取了双重标准,因为雀巢公司在欧洲承诺,所有的食品不含转基因成分。而在中国的食品当中检测出来含有转基因的成分,结果引起在互联网上的讨论,大家的批评。据说有 5000 多人跟进网上讨论。说明公众还是比较关心转基因食品的。   在中国,中国在国际上的生物技术、转基因方面水平不低,除了美国、日本、德国,欧洲的一些发达国家以外,中国在发展中国家可能首屈一指,而且在某些方面也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中国总共有 50 多种植物,包括粮食作物,在做转基因的开发研究,在动物方面也有,鱼的转基因也在做。从 1997 年到 2001 年底,农业部一共受理了转基因生物的申请有 587 项,申请进行环境释放、商业化生产。最后批准环境释放的有 415 项,虽然环境释放可以种,但是只允许很小面积种,而且要有隔离措施。批准商业化生产的有 46 项,商业化生产没有隔离措施,可以随便种,主要是 6 种。一种是棉花。就是抗虫,转 Bt 基因的抗虫棉;还有番茄,抗黄瓜花叶病毒的番茄,还有一种晚熟的番茄;也是抗黄瓜花叶病毒矮牵牛的甜椒;还有一些兽用的饲料添加剂,还有微生物的农用产品。   现在我们中国的市场上,真正国产的转基因番茄也就是在湖北或者在广东可能有少量种植,据说不超过 1 万亩。甜椒可能也就限制在辽宁范围,有一点,因为可能还没有通过种子审定,因此商业化生产十分有限。最主要的转基因产品是棉花,棉花不是吃的,不是食品,但是棉花的种子可以榨油。我们做过调查,河北省很多农民是用棉花籽榨油吃的,也是食品,因此他们食用转基因的棉花油。   转基因的棉花种的面积比较大。从 1996 年开始种,到 2001 年,棉花种植面积的 30% 以上都是转基因的,转基因棉花当中,有 70% 是美国孟山都公司提供的种子。还有 30% 是我们中国的研究所,中国农科院棉花所,还有很多省里的农科院培育出来的转基因的棉花品种, 30% 这个量还是相当大。所以中国成为世界四大种植转基因生物的国家之一,主要是转基因棉花的分量比较大。   中国市场上没有多少转基因的食品,我们自己生产的没有什么,但是不是大家没吃。实际上我们每天基本上跟转基因的食品不离开的。主要原因是我们进口了转基因的食品,进口转基因的大豆比较多。转基因的大豆榨油制成了油,制成了豆制品,因此我们逃不掉的,是要吃的。比如 2001 年进口的 1394 万吨大豆当中,美国有 572 万吨,阿根廷有 502 万吨,这两个国家是主要的。美国当年 63% 是转基因的大豆,阿根廷 90% 以上是转基因的,所以这些进口大豆,实际上大部分都是转基因的。 2002 年,中国国务院的条例发布以后, 2002 年比 2001 就有一些变化。我们进口巴西的大豆增加了 23.7% ,巴西基本上是非转基因的,进口美国的大豆减少了 19% ,进口阿根廷的大豆减少了 44.7% ,在总体上减少了进口 18.7% 。   为什么中国还进口转基因大豆?中国现在加入了 WTO ,国际经济全球化,哪儿的东西便宜,哪儿的东西比哪儿的东西要好,他就买哪的。我们东北大豆在市场上,美国大豆也在市场上。过去我们东北大豆当时的价格比美国大豆要高 20% ,但是我们大豆的含油量不如美国大豆,美国大豆含油量达到 21% ,我们只有 18% ,所以榨油商要用美国的大豆,出油率高。但是,这个情况现在有些变化。农业部这两年推广高油大豆,我们的含油量也达到 21% 了。而且我们自己的大豆是非转基因大豆,现在日本人、南韩人都要吃非转基因大豆。我们的大豆叫有机大豆,或者非转基因大豆,现在我们大豆的出口增加了。大连的大豆期货交易所,原来专门交易的是美国的转基因大豆,现在交易是的中国非转基因大豆。   四、中国在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方面做的工作   中国很早就关注于转基因生物的安全问题,跟世界上还是比较同步的。 1993 年 12 月份,国家科委就发布了一个叫《基因工程安全管理办法》,提出了转基因的申报、审批、安全控制。 1996 年 7 月份,农业部又发布了一个叫《农业生物基因工程安全管理实施办法》,也是要登记,要审查。 1999 年,国家环保总局发布了《中国国家生物安全框架》,提出了我们国家在生物安全方面的政策体系、法规框架,风险评估、风险管理技术准则,国家能力建设;还成立了有关的机构,有七、八个部门参加,还发布了一个框架文件。我是制订这个框架文件的一个专家组的组长。特别重要的是 2001 年 5 月 23 日国务院,以 304 号令公布了《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在这个条例里面,把农业转基因生物进行了定义,规定了对研究、试验的要求,要取得的安全证书。生产、加工,要取得生产许可证。经营,要取得经营许可证。要求在中国境内销售列入目录的农业转基因生物要有明显的标志,要标识。对进口与出口也规定了,所有出口到中国来的转基因的生物以及加工的原料,都需要中国颁发的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如果不符合要求,要退货或者销毁处理。 2002 年 3 月 20 日农业部又发布了三个配套的管理办法。 2002 年 4 月 8 日,卫生部也发布了一个叫做《转基因食品卫生管理办法》,从 2002 年 7 月 1 号实施,也是对所有的转基因食品要求标识。但是在总体上,实施还是不太有力。比如农业部就发布了两次临时措施,把转基因生物的进口管理办法推迟实施。实际上结果就是说美国的公司在这段时间还是可以向中国出口,只是要通过一个临时措施。所以按照现在发布的推迟的日期,实际上要到 2003 年 9 月份才真正对进口的转基因食品或者产品进行生物安全的证书制度。   但是要看到虽然国家总体上没有真正 100% 的实施,有些省实际上已经开始动作。比如说前段时间北京,北京市政府规定要执法大检查,就是对国务院的条例,还有农业部的几个配套管理办法实施情况进行检查,要对各个公司的食品,看有没有标签,特别是对国外的公司。因为国外的公司它都清楚,有没有转基因的成分他是知道的。而我们国内的公司不是很清楚,因为我们的源头没标签,就是说美国进口的大豆从进来的时候就没标签,所以后面也没办法标签。但是趋势,政府好像很有决心的,另外国际上的《生物安全议定书》一旦实施了以后,也要有强制性标签。所以标签的前景是看好的。   我们在使用转基因产品的时候,要考虑它的优缺点的,我们现在对转基因食品安全性方面没有非常肯定的回答,未知的东西还比较多。刚才提到的很多未知因素不能解决,科学上没有解决,很多科学家正在致力于研究这些东西,还需要很长的时间。这个时间要多长,本身没有个确定的因素,但是有一个参考的时间。 2002 年底,在意大利罗马参加联合国《生物安全议定书》关于损害与赔偿这个条款谈判的时候,很多国家提出,转基因食品出口到另外的国家,一旦发生损害,环境危害,多少年可以既往不咎。比如今年出口的转基因大豆到中国,多少年以后发现的危害可以既往不咎?很多国家提了一个界限, 30 年。如果超过 30 年可既往不咎。但是我说,不应该有 30 年这个界限。应该什么时候发现,什么时候都可以追究, 30 年时间太短。当初 60 年代 50 年代用六六六, DDT 这些农药,不知道多长时间才发现了它有残毒。   总结:   我本人觉得,对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有一些忧虑,但是也不是说坚决反对转基因的食品,只是觉得这里面还有潜在的风险。比如说对环境、对生物多样性潜在影响。刚才说到对大豆遗传资源、对遗传多样性的影响。一旦我们进口转基因大豆,一旦有农民拿去种了,或者是发生基因漂移,基因污染,把我们原产大豆的遗传基因,遗传结构破坏了,那我们的损失非常之大,因为我们大豆的遗传资源,这是我们几千年农民累积的一个财富,也是全世界的财富,现在很多国外的育种都用中国野生大豆的一些遗传材料。   第二对人体健康潜在威胁。刚才说了,因为它是一个基因,是一个外来的基因,它就要表达外来异源蛋白。这种蛋白有可能是对人体有过敏,或者是有毒性的。现在比如说对 Bt 这个基因,所谓苏云金芽孢杆菌,大家比较熟悉,有几十年了,对人体没有害处,可以作为目的基因来转。实际上这些基并没有真正完成进行风险评估,用了以后,这种基因它可能产生毒性,目前还说不清。这种毒性可能是长期的。比如说 DDT 、六六六农药,是在几十年以后才发现它有残留,对人体有影响。而当初都觉得好,认为是人类一个非常大的发明、创造。但现在觉得它对环境有污染。很多的影响是潜在的。   还有转基因的产品贸易对国家、农民、消费者利益这方面影响,我们也能体验得到。就转基因大豆来说,转基因大豆进口到中国,对东北的豆农他的利益就产生了影响,我们东北豆农生产的大豆价格一下子从 1.5 元降到 0.7 、 0.8 元一斤,农民的收入减少了一半以上,使有的农民负债累累。所以转基因生物的进口,可能对国家的社会经济造成影响,这也是我忧虑的方面之一。鉴于这些忧虑有些方面,还有要考虑的要求,比如生物安全国家立法,刚才提到的国际上的《联合国生物安全议定书》,不久就要生效。   另外,保证公众食品知情权和选择权,这一点尤其重要。公众应该有权知道他吃的是什么,而且要在有选择的情况之下。比如货架上面应该要有有机大豆,有机食品、有标明的转基因食品。公众有权选择吃有机食品,还是吃转基因食品。另外,要加强科学基础研究。现在不是说科学上没有确定性,不知道它将来有没有危害,不能肯定,而是因为科学上还有很多未知的因素,这方面要加强研究。再一个公众也缺少对转基因食品的知识、安全意识,需要做一些科普方面的工作。

基因突变中移位和易位的区别 生物中的知识,就是基因突变那一课时

基因突变常见的有缺失、易位、移位、倒位、插入及重复等 染色体间的易位可分为转位(transposition)和相互易位(reciprocal translocation,用rcp表示 ). 前者指一条染色体的某一片段转移到了另一条染色体上,而后者则指两条染色体间相互交换了片段.

基因是什么? DNA又是什么?

DNA与基因的关系是带有遗传讯息的DNA片段称为基因,其他的DNA序列不是基因,有些直接以自身构造发挥作用,有些则参与调控遗传讯息的表现。每条染色体只含有1~2个DNA分子,每个DNA分子上有多个基因,每个基因含有成百上千个脱氧核苷酸。脱氧核糖核酸是分子结构复杂的有机化合物。作为染色体的一个成分而存在于细胞核内。功能为储藏遗传信息。DNA 分子巨大,由核苷酸组成。扩展资料:基因是具有具有遗传效应的基本DNA单位,所以说基因是一个遗传的功能和结构单位,它在染色体上是是成线性排列分布的。所以说基因构成DNA或者基因构成染色体都是不完善的。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就更简单了,因为除了某些RNA病毒,其他的所有生物都是以DNA为遗传物质的,所以说是DNA是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基因片度,还是从基因的概念上分析,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而这个基因片段就是那个能完整表达,控制某一形状的完整包含某个基因的DNA片段。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基因

基因敲除技术(gene knockout)

随着真菌基因组测序工作进度的不断推进,基因功能正成为真菌研究的重点之一。基因敲除技术,即是可以针对一个 DNA 碱基序列已知但功能未知的基因,通过抑制该基因的表达,分析突变体表型变化后来确定该基因的功能。通常意义上的基因敲除就是利用同源重组技术,将构建完成的基因敲除载体导入到受体细胞中,载体上碱基序列因为和受体细胞内目的基因 DNA 碱基序列同源而重组,将载体 DNA 定向整合到受体细胞基因组上某一个确定的位点处,从而来分析该基因的功能。 Ref: <基因敲除技术的应用现状与发展前景>

基因敲除gene knockout

简称KO,是一种生物体的其中部分基因不起作用的技术。也叫做敲除生物体或者仅仅劣汰。它们用于学习已知序列,不知功能的基因,调查基因缺失的影响。研究人员对敲除生物体和正常生物的不同得出结论。 方法 基因敲除融合各种技术。最初,源自自然界发生突变。之后,基因敲除或者失活通过DNA序列或者其他方法建立。KO直接的创造源自质粒,一种细菌的人造的染色体或者其他DNA序列,继续复制细胞培养。单个细胞基因上DNA结构被转染。通常目标是创造一种有可替代基因的转基因动物。这样做胚胎干细胞基因上变形并植入早期胚胎。造成动物在其胚胎基因的改变,也传递敲除的基因给子代。 为了创造敲除基因的苔藓,原生质体的转染是一种优选的方法。这种变形的苔藓原生质体直接再生成肥沃的苔藓植物。转染8周后,可以通过PCR扫描植物的基因靶点。 结构设计来重组目标基因,这是通过来自基因本身不合适的序列移植入宿主来实现的。然后重组发生在基因序列的一段区域里,造成外来序列的插入,破坏了基因。当序列被打断时,在大多苔藓中的替代基因将会被植入非功能区,如果被移植后。有条件的基因敲除使一种组织或者时间以特定的方式删除基因。这是通过引入基因周围的称作loxP的一段短序列实现的。这些序列将会通过相同的叫做基因敲除的机制引入胚系。这种胚系之后与另一种胚系杂交形成了移植物,这是病毒的酶识别了序列并重组了它们,删除了被这些序列夹击的基因。 因为基因重组的目标类型在大多数细胞和结构里是罕见的事件,目标的外来序列通常包括报告基因插入。这使在细胞和个体中成功的敲除变得简单。有时DNA结构植入染色体没有预期的与目的基因同源的重组。为了消除这种细胞,DNA结构通常包括DNA的第二序列来识别和消除这种细胞。 在二倍体组织中,大多数基因都包括两个等位基因,可能还包括几个相关的基因以同样的方式合作,当每种目标基因被敲除时,会发生几轮额外的转染和选择。选择的品种可能用来产生纯合子敲除动物。

转基因小鼠和基因敲入小鼠的区别

转基因是过表达原有基因或者新表达原来没有的基因。knockin是改变原有基因的表达,基本上是做突变,但是不破坏原有基因的完整性,但是改变该基因的功能。而knockout是敲除该基因,即是原有基因失活,其中又有保留原基因部分完整性和不保留两种, 保留完整性通过剔除一部分序列但是保留该基因in frame读码框正确,这样的情况可能产生domain negative效应;不保留完整性则打乱原基因读码框,使得细胞产生non sence mediated decay而降解该基因mRNA,进而不产生该基因编码产物。这几种方法的原理以及操作不太一样,严格来说,目的也不完全一样。转基因小鼠是指将某基因直接导入受精卵细胞,因此是全身各个组织都有表达,而knock in多指针对某一特定组织转入某基因.这和knock out与knock down的区别是一样的,knock out是全身性缺失.

转基因小鼠和knock in/out小鼠有什么区别

转基因是过表达原有基因或者新表达原来没有的基因。knockin是改变原有基因的表达,基本上是做突变,但是不破坏原有基因的完整性,但是改变该基因的功能。而knockout是敲除该基因,即是原有基因失活,其中又有保留原基因部分完整性和不保留两种, 保留完整性通过剔除一部分序列但是保留该基因in frame读码框正确,这样的情况可能产生domain negative效应;不保留完整性则打乱原基因读码框,使得细胞产生non sence mediated decay而降解该基因mRNA,进而不产生该基因编码产物。这几种方法的原理以及操作不太一样,严格来说,目的也不完全一样。转基因小鼠是指将某基因直接导入受精卵细胞,因此是全身各个组织都有表达,而knock in多指针对某一特定组织转入某基因.这和knock out与knock down的区别是一样的,knock out是全身性缺失.

转基因小鼠和knockin/out小鼠有什么区别

转基因小鼠和knockin/out小鼠有什么区别转基因是过表达原有基因或者新表达原来没有的基因。knockin是改变原有基因的表达,基本上是做突变,但是不破坏原有基因的完整性,但是改变该基因的功能。而knockout是敲除该基因,即是原有基因失活,其中又有保留原基因部分完整性和不保留两种, 保留完整性通过剔除一部分序列但是保留该基因in frame读码框正确,这样的情况可能产生domain negative效应;不保留完整性则打乱原基因读码框,使得细胞产生non sence mediated decay而降解该基因mRNA,进而不产生该基因编码产物。这几种方法的原理以及操作不太一样,严格来说,目的也不完全一样。

基因knock-out和基因deletion什么区别

基因knockout是一段基因被干扰了不能正常地被表达出来。(例如在一段基因里插入一段T-DNA就能影响基因的正常表达。)deletion应该就是基因里的一些核苷酸被删除掉了。

基因敲除的意义是什么?

基因敲除(knockout)是指一种遗传工程基因修饰技术,针对某个感兴趣的遗传基因,通过一定的基因改造过程,令特定的基因功能丧失,并研究可能进一步对相关生命现象造成的影响,进而推测该基因的生物学功能。主要是研究这个基因的功能的,我就做这个,敲除的是细菌的基因,有需要的话可以交流交流

植物基因转化的花粉管通道法是怎样做的?

原理:花粉管通道法(pollen-tube:pathway)是由中国科学院周光宇等(1983)建立、并在长期研究中发展起来的。该法的主要原理是:在授粉后向子房注射含目的基因的DNA溶液,利用植物在开花、受精过程中形成的花粉管通道,将外源DNA导入受精卵细胞,并进一步被整合到受体细胞的基因组中,随着受精卵的发育而成为带转基因的新个体。花粉管通道法的成株转化率一般在1%10%之间,其影响因素主要有:①花粉管导入的关键因素在于精确掌握受体植物的受精过程及时间规律,恰当地应用花粉管途径,达到外源DNA导入的目的;②DNA导入液的浓度、pH等均影响转化率;③DNA的分子结构及其片段大小对转化率也有重要的影响,环状分子难以转化,片段太小或太大转化率低,因此要使用合适的DNA片段。

简述CTAB法提取植物基因组总DNA的原理

1)取材料,加液氮研磨成粉末状,迅速移入1.5 ml Eppendorf管中;(2)加入800 μl的CTAB提取缓冲液,混匀(CTAB在65℃水浴预热),每5min轻轻震荡几次,20min后12000 r/min,离心15 min;(3)小心吸取上清液,加入等体积的酚:氯仿(各400μl)溶液,混匀,4℃,12000 r/min,离心10 min;(4)小心吸取上清液,加入等体积的氯仿,混匀,4℃,12000 r/min,离心10 min。(5)重复步骤(4)1-2次,以蛋白层不出现为止;(6)取上清,-20℃沉淀1h,4℃,12000 r/min,离心10 min;(7)弃去上清液,用70%乙醇洗涤沉淀2次;(8)室温下干燥后(一般干燥5-15 min),溶于30-50 μl DEPC去离子水中,于-20℃或者-70℃下保存备用。

基因甲基化检测、甲基化PCR 的原理是什么

一种全新的DNA甲基化研究方法——Pyrosequencing技术 DNA甲基化是一种表观遗传修饰,它是由DNA甲基转移酶(DNA methyl-transferase, Dnmt)催化S-腺苷甲硫氨酸作为甲基供体,将胞嘧啶转变为5-甲基胞嘧啶(mC)的一种反应,在真核生物DNA中,5-甲基胞嘧啶是唯一存在的化学性修饰碱基。CG二核苷酸是最主要的甲基化位点,它在基因组中呈不均匀分布,存在高甲基化、低甲基化和非甲基化的区域,在哺乳动物中mC约占C总量的2-7%。一般说来,DNA的甲基化会抑制基因的表达。DNA的甲基化对维持染色体的结构、X染色体的失活、基因印记和肿瘤的发生发展都起重要的作用。 CpG双核苷酸在人类基因组中的分布很不均一,而在基因组的某些区段,CpG保持或高于正常概率,这些区段被称作CpG岛。CpG岛主要位于基因的启动子和第一外显子区域,约有60%以上基因的启动子含有CpG岛。 CpG甲基化的研究在肿瘤的研究中有着非常主要的地位。通过基因启动子区及附近区域CpG岛胞嘧啶的甲基化可以在转录水平调节基因的表达,从而引起相应基因沉默,去甲基化又可恢复其表达。DNA甲基化在生理情况下就参与了控制基因的时空表达,在肿瘤发生时,肿瘤细胞全基因组低甲基化是一个重要特征。肿瘤细胞基因组甲基化的程度与正常细胞相比仅为20-60% , 同时伴有局部区域基因的高甲基化,包括肿瘤抑制基因、抑制肿瘤转移和浸润的基因、细胞周期调节基因、DNA修复基因、血管形成抑制基因等。但是目前研究手段的局限,限制了DNA甲基化的广泛研究。 近年来,研究者不断探索定性及定量检测单个或多个甲基化位点的方法,但由于甲基化多态性区域存在的密度很高,所以对于延伸反应其引物的位置很难设计。Pyrosequencing技术作为一种新的序列分析技术,能够快速地检测甲基化的频率,对样品中的甲基化位点进行定性及定量检测,为甲基化研究提供了新的途径。 从原理上来看,Pyrosequencing是一种通过合成方法进行序列分析的方法,它通过核苷酸和模板结合后释放的焦磷酸引发酶级联反应,促使荧光素发光并进行检测。这项技术曾经被用作单核苷酸多态性(SNP)的基因型和单倍型的检测,以及细菌和病毒的鉴定和分型研究。这项技术的一个主要特点是在Pyrogarm™软件上显示的峰值高度来自于序列分析的原始数据,通过峰值的高度可以精确的检测混合DNA模板中等位基因的频率。 目前甲基化研究方面,很多甲基化定量分析的报道采用亚硫酸氢盐处理甲基化样本,并用混合的PCR产物 作为校正。其主要原理是:亚硫酸氢盐可以将没有甲基化的胞嘧啶转化为尿嘧啶,而在适当的实验条件下甲基化的胞嘧啶保持不变。因而,用它处理样本后,再进行PCR扩增,甲基化的位点可以被当作一个C/T的SNP来处理,它的基因频率为0-100%。在此,我们给大家介绍一个研究人员使用Pyrosequencing技术分析并精确定量DNA甲基化水平的例子。 研究者在一个Pyrosequencing反应中同时检测了6个甲基化位点。这种方法同样可以用于石蜡包埋的组织,并且具有较高的重复性和精确性。实验选择谷胱甘肽-S-转移酶π(GSTP1)转录启动位点的CpG岛进行检测。这些位点在正常前列腺组织中是非甲基化的,而在肿瘤样本中高甲基化。通过PCR扩增一个包含17个甲基化多态位点140bp的片段,并用4个测序引物研究其中15个位点(Table 1)。使用在线的SNP测序引物设计软件(Pyrosequencing AB)设计测序引物,其中一些甲基化多态性位点用最可能的碱基所代替,以减少计算的数量。再通过人工检测测序引物可能存在的错配。此外,同时在PSQ 96MA DNA分析仪上运行空白对照,扣除由测序引物、生物素标记的引物或是模板引起的背景。PCR引物设计完全与模板相匹配,不覆盖任何甲基化多态性区域。使用10ng亚硫酸氢盐转化的DNA样本或是10 fmol纯化的PCR产物,10 pmol 正向(5"-GTGATTTAGTATTGG-3")和反向(5"-biotin-AACTCTAAACCCCATC-3")引物扩增GSTP1转录启动位点的基因片段,扩增片段长度为144bp。反应体系为60 mM Tris-SO4, pH 8.9, 18 mM (NH4)2SO4, 1 mM MgSO4, 200 μM dNTPs,以及3 U Platinum Taq DNA高保真聚合酶,终体积为50μL。PCR循环设置:首先在95℃下变性4分钟,然后在95℃ 30S,50℃ 45S以及72℃ 20S条件下重复50个循环,最后一步延伸步骤在72℃下4分钟,中止反应。PCR反应在Eppendorf的Mastercycler 96 哺乳动物基因组中,DNA甲基化是指CpG二核苷酸中的胞嘧啶第5位碳原子被甲基化. DNA甲基化是一种基因外修饰,不改变DNA的一级结构; 他在细胞正常发育、基因表达模式以及基因组稳定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全基因组低甲基化,维持甲基化模式酶的调节失控和正常非甲基化CpG岛的高甲基化是人类肿瘤中普遍存在的现象. DNA高甲基化是导致抑癌基因失活的又一个机制.

酶切后的质粒和基因组DNA有何不同,为什么

分离质粒时,可以将质粒去得很干净.方法为:先用TE之类的试剂将菌液悬浮起来,再用NaOH和SDS将菌液裂解(起裂解作用的主要是NaOH,但此时,SDS可以与蛋白很好的结合).第三步,加入酸中合第二步中的碱,并且将SDS沉淀下来,同时,SDS和蛋白也一起沉淀下来,而基因组上面有很多的蛋白,这样基因组就一起沉淀下来,上清只有质粒了.上清的质粒用乙醇沉淀,这样得到的质粒基本没有基因组.而分离基因组时,一般也是用SDS裂解(想对于碱裂解,SDS比较温和).同时还用蛋白酶K处理,将基因组上的蛋白降解掉,这样就得到了基因组DNA.再用乙醇沉淀,去掉其他的东东.如果菌中含有质粒,质粒也一起提出来,无法去掉.至于后来的试剂盒,如柱式,前其原理一样,不过最后一步纯度是用柱子的方重组质粒的构建需要对DNA分子进行切割,并连接到合适的载体上进行体外重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的发现与应用,为重组质粒的构建提供了有力的工具。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酶切分离法适于从简单基因组中分离目的基因。质粒和病毒等DNA分子小的只有几千碱基,大的也不超过几十万碱基,编码的基因较少,获得目的基因的方法也比较简单。DNA连接酶催化两双链DNA片段相邻的5"-磷酸和3"-羟基间形成磷酸二酯键。在分子克隆中最有用的DNA连接酶是来自T4噬菌体的DNA 连接酶:T4 DNA连接酶。T4 DNA连接酶在分子克隆中主要用于:1、连接具有同源互补粘性末端的DNA片段;2、连接双链DNA分子间的平端;3、在双链平端的DNA分子上添加合成的人工接头或适配子。目的DNA片段与载体DNA片段之间的连接方式(以T4DNA连接酶为例)主要有以下几种:(一)、具互补粘性末端片段之间的连接大多数的核酸内切限制酶都能够根据识别位点切割DNA分子,形成1~4核苷酸单链的粘性末端。当载体和外源DNA用同一种限制性内切酶切割时,产生相同的粘性末端,连接后仍保留原限制性内切酶的识别序列;如果用两种能够产生相同的粘性末端的限制酶(同尾酶)切割时,虽然可以有效地进行连接,但是获得的重组DNA分子消失了原来用于切割的那两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识别序列,这样不利于从重组子上完整地将插入片段重新切割下来。(二)、平末端的连接载体分子和外源DNA插入片段并不一定总能产生出互补的粘性末端。实际上有许多情况都是例外的,因为有些限制酶切割DNA分子之后所形成的都是平末端的片段;有的实验要用两种不同的限制酶分别切割载体分子和外源DNA,形成的也多半是非互补的粘性末端或平末端;再如用机械切割法制备的DNA片段,PCR扩增的和化学合成的DNA片段或由RNA为模板反转录合成的cDNA片段,也不会具有互补的粘性末端。理论上任何一对DNA平末端均能在T4DNA连接酶催化下进行连接,这给不同DNA分子的连接带来了方便。但是,平末端连接更为复杂,且速度也慢得多,因为一个平末端的5"磷酸基团或3"羟基与另一个平末端的3"羟基和5"磷酸基团同时相遇的机会显著减少,通常平末端的连接速度为粘性末端的1/10~1/100。为了提高其反应活性,一般选择16℃较为合适。外源目的基因与载体在体外连接重组后形成重组DNA分子,重组DNA分子必须导入适宜的受体细胞中方能使外源目的基因得以大量扩增或表达。随着基因工程的发展,从低等的原核细胞,到真核细胞,进一步到结构复杂的高等动、植物细胞都可以作为基因工程的受体细胞。选择适宜的受体细胞已成为重组基因高效克隆或表达的基本前提之一。所谓受体细胞(receptor cell)又称为宿主细胞或寄主细胞(host cell)等,从实验技术上讲是能摄取外源DNA并使其稳定维持的细胞;从实验目的上讲是有应用价值和理论研究价值的细胞。显然,并不是所有的细胞都可用作受体细胞。一般情况下,受体细胞的选择应符合以下基本原则:(1)便于重组DNA分子的导入;(2)能使重组DNA分子稳定存在于细胞中;(3)便于重组体的筛选;(4)遗传稳定性高,易于扩大培养或发酵生长;(5)安全性高,无致病性,不会对外界环境造成生物污染;(6)选用内源蛋白水解酶基因缺失或蛋白酶含量低的细胞,利于外源基因蛋白表达产物在胞内的积累,或促进外源基因的高效分泌表达;(7)受体细胞在遗传密码的应用上无明显偏倚性;(8)具有较好的转译后加工机制,便于真核目的基因的高效表达;(9)在理论研究和生产实践上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以上是受体细胞选择的总原则,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可根据具体需要或用途而重点考虑其中部分要求即可。原核生物细胞: 是较为理想的受体细胞类型,其原因是:(1)大部分原核生物细胞没有纤维素组成的坚硬细胞壁,便于外源DNA进入;(2)没有核膜,染色体DNA没有固定结合的蛋白质,为外源DNA与裸露的染色体DNA重组减少了麻烦;(3)基因组简单,不含线粒体和质体基因组,便于对引入的外源基因进行遗传分析;(4)原核生物多数为单细胞生物,容易获得一致性的实验材料,并且培养简单,繁殖迅速,实验周期短,重复实验快。鉴于上述原因,原核生物细胞普遍作为受体细胞用来构建基因组文库和cDNA文库,或者用来建立生产目的基因产物的工程菌,或者作为克隆载体的宿主菌。至今被用作受体菌的原核生物有大肠杆菌、枯草杆菌等。大肠杆菌是迄今为止研究得最为详尽、应用最为广泛的原核生物种类之一,也是基因工程研究和应用中发展最为完善和成熟的载体受体系统。体外连接的DNA重组分子导入合适的受体细胞才能大量地进行复制、增殖和表达,将外源重组体分子导入受体细胞的途径,包括转化(或转染)、转导、显微注射和电穿孔等多种不同的方式。本实验以大肠杆菌为受体的基因转移。转化方法:重组质粒DNA分子通过与膜蛋白结合进入受体细胞,并在受体细胞内稳定维持和表达的过程称之为转化(transformation)。细菌转化的本质是受体菌直接吸收来自供体菌的游离DNA片段,即转化因子,并在细胞中通过遗传交换将之组合到自身的基因组中,从而获得供体菌的相应遗传性状的过程。以革兰氏阳性细菌为例,细菌转化的一种可能机制包括如下基本步骤:(1)细菌感受态的形成;(2)转化因子的吸收;(3)整合复合物前体的形成;(4)单链DNA转化因子的整合;(5)转化子的形成。大肠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菌,其细胞表面的结构和组成均与革兰氏阳性细菌有所不同,自然条件下很难进行转化,其主要原因是转化因子的吸收较为困难,尤其是那些与其亲缘关系较远的DNA分子更是如此。因此在大肠杆菌的重组质粒DNA分子的转化实验中,很少采取自然转化的方法,通常的做法是采用人工的方法制备感受态细胞,然后进行转化处理,其中代表方法之一是Ca2诱导的大肠杆菌转化法。Ca2诱导的转化:细菌处于容易吸收外源DNA状态叫感受态,用理化方法诱导细胞进入感受态的操作叫致敏过程。重组DNA转化细菌的技术操作关键就是通过化学方法,人工诱导细菌细胞进入一个敏感的感受态,以便外源DNA进入细菌内。其原理是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细菌置于0℃,CaCL2低渗溶液中,菌细胞膨胀成球形,同时Ca2 使细胞膜磷脂层形成液晶结构,使得位于外膜与内膜间隙中的部分核酸酶离开所在区域,这就构成了大肠杆菌人工诱导的感受态。此时加入DNA,Ca2 又与DNA结合形成抗脱氧核糖核酸酶(Dnase)的羟基-磷酸钙复合物,并粘附在细菌细胞膜的外表面上。经短暂的42℃热脉冲处理后,细菌细胞膜的液晶结构发生剧烈扰动,随之出现许多间隙,致使通透性增加,DNA分子便趁机进入细胞内。 Ca2处理的感受态细胞,一般每微克DNA能获得105~106个转化子,环化重组子分子愈小,转化率愈高,环状DNA分子比线性DNA分子的转化率高1000倍。转化子的筛选以及鉴定:在重组DNA分子的转化、转染或转导过程中,并非所有的受体细胞都能被导入重组DNA分子,一般仅有少数重组DNA分子能进入受体细胞,同时也只有极少数的受体细胞在吸纳重组DNA分子之后能良好增殖。并且它们是与其他大量未被转化的受体菌细胞混杂在一起。再者,在这些被转化的受体细胞中,除部分含有我们所期待的重组DNA分子外,另外一些还可能是由于载体自身或一个载体与多个外源DNA片段形成非期待重组DNA分子导入所致。因此,如何将被 转化细胞从大量受体菌细胞中初步筛选出来,然后进一步检测到含有期待重组 DNA分子的克隆子将直接关系到基因克隆和表达的效果,也是基因克隆和工程操作中极为重要的环节。通常我们将导入外源DNA分子后能稳定存在的受体细胞称为转化子,而含有重组DNA分子的转化子被称为重组子,如果重组子中含有外源目的基因则又称为阳性克隆子或期望重组子。在构建基因工程载体系统时,载体DNA分子上通常携带了一定的选择性遗传标记基因,转化或转染宿主细胞后可以使后者呈现出特殊的表型或遗传学特性,据此可进行转化子或重组子的初步筛选。一般的做法是将转化处理后的菌液(包括对照处理)适量涂布在选择培养基上,在最适生长温度条件下培养一定时间,观察菌落生长情况,即可挑选出转化子。选择培养基是根据宿主细胞类型配置的培养基,对于细菌受体细胞而言,通常用LB培养基,在LB培养基中加入适量的某种选择物,即为选择培养基。选择物是由载体DNA分子上携带的选择标记基因所决定,一般与标记基因的遗传表型相对应,主要有抗菌素和显色剂等,相应的筛选(选择)方法包括抗药性筛选、插入失活筛选和显色互补筛选等。在本实验中利用的是麦康凯培养基,用来筛选重组子。质粒PUC19进入E.coliDH5α后,通过α-互补作用,形成完整的β-半乳糖苷酶。在麦康凯培养基的平板上,转化子利用β-半乳糖苷酶分解培养基中的乳糖产生有机酸,PH降低培养基中的指示剂变红,转化子的菌落变成红色。而含有外源基因片段的PUC质粒进入受体细胞后,不能形成互补的β-半乳糖苷酶活性而出现白色菌落,这样根据这个条件即可筛选重组子。实验材料以及仪器PUC19的质粒、LB培养基、麦康凯培养基 提取质粒试剂盒恒温振荡培养箱,高速离心机,旋涡振荡器,水浴锅,酒精灯,微波炉,天平,电子天平,分析天平,电泳仪,制胶槽,电泳槽,梳子,锥形瓶,量筒,移液枪,冰盒,枪尖,Eppendorf管,塑料薄膜,微量移液器,手套,记号笔。 LB培养基,抗生素氨苄青霉素(50ug/L),TAE电泳缓冲液(10×),琼脂糖,50×TAE缓冲液,溴化乙锭(EB), DNA相对分子质量标准物DNA Marker k/HindⅢ 实验步骤1 准备阶段1.1 培养基的制备 LB培养基 麦康凯培养基1.2 枪尖的准备 1000 ul、200 ul、20 ul的枪尖在枪尖盒内装好,贴上标签1.3 EP管的准备 在三角瓶内装好,不要装得太满1.4 准备好之后集体灭菌,备用2 实验阶段2.1 酶切2.1.1 Puc19的质粒DNA酶切体系:8.7 uldd H2O 、4 ul PUC19质粒DNA、1.5 ul 10×Buffer 、0.8 ul HindⅢ。2.1.2 按上述的顺序将酶切体系加好,混匀,置于37℃的水浴锅内2h。2.2 制备感受态细胞(无菌条件)2.2.1 将事先已经培养好的OD值为0.5左右的大肠杆菌的菌悬液置于冰上,备用;2.2.2 取出三个EP管,在酒精灯上将菌悬液加到三个管中,每管1.5ml;2.2.3 之后再离心,5000rmp×5min,离心之后将上清液倒掉(在酒精灯下)2.2.4 之后再在每管中加入1.5ml的菌悬液,离心,倒掉上清液;2.2.5 加入800 ul的CaCl2混匀,之后冰浴5min;2.2.6 离心5000rmp×5min,倒掉上清;2.2.7 加入100 ul的CaCl2,混匀即可,之后放置在-4℃冰箱中备用,或者在冰盒中。2.3 麦康凯培养(无菌条件)2.3.1 将已经灭好菌的液体麦康凯培养基放置在室温下;2.3.2 在大约培养基的温度与手背的温度差不多时,加入ul的氨苄青霉素(先预热再将氨苄青霉素打入培养基中);2.3.3 倒平板,大约每个平板20ml;2.4 连接2.4.1 连接体系:9 ul的dd H2O、3ul的digested PUC19DNA、5ul的digestedλ噬菌体的DNA、2ul的10×Buffer、1ul的T4连接酶。2.4.2 按照上述顺序依次加入,混匀,16℃的水浴锅,连接过夜。2.5 转化2.5.1 在三管感受态细胞中分别加入5ul连接液、0.5ul的puc19质粒、空白;2.5.2 混合均匀,42℃热击90s(时间要准确计时);2.5.3 之后置于冰上,再在每管中加入600ul的新鲜的LB培养基;2.5.4 摇床震荡培养1h。2.6 涂布2.6.1 按照以下的表格中显示的涂平板(无菌条件)2.6.2 在平板上做好标记,之后在37℃下培养。含量类型20ul50ul100ul200ul含有连接液(Amp)1个(+)2个(++)2个(+++)1个(+++++)含puc19质粒(Amp)1个(-)空白(Amp)1个(-)不含Amp的平板1个(+++)涂布验证表格(“+”表示红色菌落的多少,“—”表示没有红色菌落)2.7 涂布观察2.7.1 观察平板上菌落的生长情况:2.7.2 记录情况如上,其中不含Amp的平板上培养基变黄;2.7.3 在含有Amp的平板上涂有连接液的平板上可以看到白色的菌落,这就是我们所需要的连接上的重组子形成的菌落,挑选红色菌落中的单独的白色菌落进行划线培养;2.7.4 用牙签轻轻挑去白色菌在含有氨苄青霉素的麦康凯培养基上划线,尽量将平板合理利用,不要将培养基划破;2.7.5 做好标记,继续培养。2.8 验证2.8.1 用接种环挑取平板上单独的大的白色菌落在液体培养基中(菌落的选择一定要适当,这对于后面的验证很重要);2.8.2 挑取两管菌液,做好标记,37℃振荡培养过夜;2.8.3 用试剂盒提取质粒:2.8.3.1 在两个EP管中各加1.5ml的菌液,10000rmp×1min,之后倒去上清, 在各加1.5ml菌液离心(两管菌液不要混用,可以看做两种质粒);2.8.3.2 吸取上清后,加入250微升的溶液Ⅰ,充分振荡混匀,使细胞悬浮;2.8.3.3 加入25微升溶液Ⅱ,请求那个翻转倒置数次,直到获得透明的裂解液;2.8.3.4 加入350微升的溶液Ⅲ,立即翻转倒置数次至有絮状沉生成;2.8.3.5 之后离心,10000rmp×10min,吸取上清于离心柱中,离心10000rmp×1min,弃收集管中的液体;2.8.3.6 在离心柱中加500微升的BufferHB,离心10000rmp×1min,弃收集管中的收集液;2.8.3.7 在离心柱中加入700微升的Wash Buffer,离心10000rmp×1min,弃收集管中的收集液;2.8.3.8 空离心柱再离心13000rmp×2min;2.8.3.9 将离心柱取出置于1.5ml的EP管中,加入40微升的Elution Buffer,将液体加在离心柱的孔中,静置2min,之后离心13000rmp×1min;2.8.3.10 将离心柱取出,将EP管中的质粒DNA放好,做好标记;2.8.4 重组质粒DNA 的酶切2.8.4.1 重组质粒DNA的酶切体系:4.5 ul的dd H2O,4ul的重组质粒DNA,1.0ul的Buffer,0.5ul的HindⅢ;2.8.4.2 按照上述的顺序,一次加入,混合均匀,置于37℃的水浴锅内1h;2.8.5 电泳2.8.5.1 在所得的酶切液中加入3微升的Loating Buffer,混合均匀点在胶孔中,点上相应的HindⅢ的marker;2.8.5.2 在EB中染色10min左右在紫外灯下观看实验现象,分析条带;实验结果1 2 3重组质粒DNA酶切电泳图结果分析:在上图中自左向右第七泳道即为marker带,分为多条带,在marker的右侧的两个带即为我们组所提取的质粒DNA 的酶切带:其中1为所连的目的基因,大约是2.0kb左右的大小,2为载体,条带的大小大约为2.8kb,3为所连的目的基因,条带的大小大约为6.5kb大小。这两种质粒酶切之后的结果相同,说明连接的目的基因是相同的,至少在大小上是相同的。由于是单酶切,所以重组质粒连上的不一定是单片段,可能是单片段单拷贝、单片段多拷贝或是多片段插入等。一般来说较大的片段不易完成连接和转化。在连接方面,载体和片段没有足够的完整接触的机会,且连接上的大片段对整个重组载体的生长状态会有比较大的影响,同时,大质粒的转化相对比小质粒效率低一些,这个在图中就可以看到,几乎没有较大的片段,主要集中在载体附近。注意事项1.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酶切反应应属于微量操作技术,无论是DNA样品还是酶的用量都很少,必须严格注意吸样量的准确性并确保样品和酶全部加入反应体系。2.注意酶切加样的次序,一般先加重蒸水,其次加缓冲液和DNA,最后加酶。前几步要把样品加到管底的侧壁上,加完后用力将其甩到管底,而酶液要在加入前从-20℃冰箱取出,酶管放置在冰上,取酶液时洗头应从表面吸取,防止由于插入过深而使吸头外壁沾染过多的酶液,取出的酶液应立即加入反应混合也得液面以下,并充分混匀。酶液使用完毕后立即放回冰箱,防止酶的失活。3.注意盖紧Eppendorf管的盖子,防止水浴加热的过程中水汽进入管内,并注意做好标标记以防样品混淆。4.为了提高连接效率,一般采取提高DNA的浓度,增加重组子比例。这样就会出现DNA自生连接问题,为此通常选择对质粒载体用碱性磷酸酶处理,除去其5"末端的磷酸基,防止环化,通过接反应后的却口可在转化细胞后得以修复。5.勿将含有DNA的凝胶长时间暴露在紫外灯下,减少紫外线对DNA造成的损伤。要回收DNA时,尽可能采用长波长的紫外灯(300~360 rim)。切胶时,紫外照射时间应尽量短,以免对DNA造成损伤。 6.涂布时先将涂布棒蘸取酒精,再在酒精灯火焰上烧三遍,烧时酒精会引燃,注意安全。7.为了节省涂布时间,可以先涂第一组的不含氨苄的,然后是含有氨苄的,然后是第二组,这四块平板可以一块涂。第三组的可以一块涂,但是要注意从低浓度到高浓度涂布。8.涂布时,一定要等培养基凝固完全后再涂。9.酶切、连接及转化等涉及微生物部分的实验要注意无菌操作,涉及分子实验的部分虽然不用无菌,但要注意不要污染杂质。实验小结质粒的酶切、连接、转化、重组子的筛选及质粒的提取等操作通过一系列实验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学会了分析琼脂糖凝胶电泳所反应出来的信息,如看片段大小、连接结果的分析等。通过这次一系列的实验,熟悉分子实验的基本操作技术,在平时的学习中学到的很多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的知识都得到了应用,这些操作中的注意事项都有了了解。现在,经过学习,最有收获的就是相信等做完了后面的实验,自己就可以进行一系列简单的分子实验了。

植物基因在组DNA提取为什么在65度水浴保温2

植物基因在组DNA提取为什么在65度水浴保温不同生物(植物、动物、微生物)的基因组DNA的提取方法有所不同; 不同种类或同一种类的不同组织因其细胞结构及所含的成分不同,分离方法也有差异。在提取某种特殊组织的DNA时必须参照文献和经验建立相应的提取方法, 以获得可用的DNA大分子。尤其是组织中的多糖和酶类物质对随后的酶切、PCR反应等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因此用富含这类物质的材料提取基因组DNA时, 应考虑除去多糖和酚类物质。本实验以水稻幼苗为材料,学习基因组DNA提取的一般方法。DNA一、材料水稻幼苗二、设备移液器,冷冻高速离心机,台式高速离心机,水浴锅,陶瓷研钵,50ml离 心管(有盖)及5ml和1.5ml离心管,弯成钩状的小玻棒。三、试剂1、提取缓冲液?:100mmol/L Tris?Cl, pH8.0, 20mmol/L EDTA, 500mmol/LNaCl, 1.5% SDS。2、提取缓冲液?:18.6g葡萄糖,6.9g二乙基二硫代碳酸钠,6.0gPVP,240ul巯基乙醇,加水至300ml。3、80:4:16/氯仿:戊醇:乙醇4、 RnaseA母液:配方见第一章。5、其它试剂:液氮、异丙醇、TE缓冲液,无水乙醇、70%乙醇、3mol/L NaAc。四、操作步骤:(一)水稻幼苗或其它禾木科植物基因组DNA提取1. 在50ml离心管中加入20ml提取缓冲液?, 60?水浴预热。2. 水稻幼苗或叶子5-10g, 剪碎, 在研钵中加液氮磨成粉状后立即倒入预热的离心管中, 剧烈摇动混匀, 60?水浴保温30-60分钟(时间长,DNA产量高), 不时摇动。3. 加入20ml氯仿/戊醇/乙醇溶液, 颠倒混匀(需带手套, 防止损伤皮肤),室温下静置5-10分钟, 使水相和有机相分层(必要时可重新混匀)。4. 室温下5000rpm离心5分钟。5. 仔细移取上清液至另一50ml离心管,加入1倍体积异丙醇,混匀,室温下放置片刻即出现絮状DNA沉淀。6. 在1.5ml eppendorf中加入1ml TE。用钩状玻璃棒捞出DNA絮团,在干净吸水纸上吸干,转入含TE的离心管中,DNA很快溶解于TE。7. 如DNA不形成絮状沉淀,则可用5000rpm离心5分钟, 再将沉淀移入TE管中。这样收集的沉淀,往往难溶解于TE,可在60?水浴放置15分钟以上,以帮助溶解。8. 将DNA溶液3000rpm离心5分钟, 上清液倒入干净的5ml离心管。9. 加入5μl RNaseA(10μg/μl), 37? 10分钟, 除去RNA(RNA对DNA的操作、分析一般无影响,可省略该步骤)。10. 加入1/10体积的3mol/L NaAc及2×体积的冰乙醇,混匀,-20?放置20分钟左右,DNA形成絮状沉淀。

提取基因组dna过程中,如何去除蛋白质,多糖和脂类等生物大分子

提取基因组dna过程中,如何去除蛋白质,多糖和脂类等生物大分子不同生物(植物、动物、微生物)的基因组DNA的提取方法有所不同; 不同种类或同一种类的不同组织因其细胞结构及所含的成分不同,分离方法也有差异。在提取某种特殊组织的DNA时必须参照文献和经验建立相应的提取方法, 以获得可用的DNA大分子。尤其是组织中的多糖和酶类物质对随后的酶切、PCR反应等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因此用富含这类物质的材料提取基因组DNA时, 应考虑除去多糖和酚类物质。本实验以水稻幼苗为材料,学习基因组DNA提取的一般方法。DNA一、材料水稻幼苗二、设备移液器,冷冻高速离心机,台式高速离心机,水浴锅,陶瓷研钵,50ml离 心管(有盖)及5ml和1.5ml离心管,弯成钩状的小玻棒。三、试剂1、提取缓冲液?:100mmol/L Tris?Cl, pH8.0, 20mmol/L EDTA, 500mmol/LNaCl, 1.5% SDS。2、提取缓冲液?:18.6g葡萄糖,6.9g二乙基二硫代碳酸钠,6.0gPVP,240ul巯基乙醇,加水至300ml。3、80:4:16/氯仿:戊醇:乙醇4、 RnaseA母液:配方见第一章。5、其它试剂:液氮、异丙醇、TE缓冲液,无水乙醇、70%乙醇、3mol/L NaAc。四、操作步骤:(一)水稻幼苗或其它禾木科植物基因组DNA提取1. 在50ml离心管中加入20ml提取缓冲液?, 60?水浴预热。2. 水稻幼苗或叶子5-10g, 剪碎, 在研钵中加液氮磨成粉状后立即倒入预热的离心管中, 剧烈摇动混匀, 60?水浴保温30-60分钟(时间长,DNA产量高), 不时摇动。3. 加入20ml氯仿/戊醇/乙醇溶液, 颠倒混匀(需带手套, 防止损伤皮肤),室温下静置5-10分钟, 使水相和有机相分层(必要时可重新混匀)。4. 室温下5000rpm离心5分钟。5. 仔细移取上清液至另一50ml离心管,加入1倍体积异丙醇,混匀,室温下放置片刻即出现絮状DNA沉淀。6. 在1.5ml eppendorf中加入1ml TE。用钩状玻璃棒捞出DNA絮团,在干净吸水纸上吸干,转入含TE的离心管中,DNA很快溶解于TE。7. 如DNA不形成絮状沉淀,则可用5000rpm离心5分钟, 再将沉淀移入TE管中。这样收集的沉淀,往往难溶解于TE,可在60?水浴放置15分钟以上,以帮助溶解。8. 将DNA溶液3000rpm离心5分钟, 上清液倒入干净的5ml离心管。9. 加入5μl RNaseA(10μg/μl), 37? 10分钟, 除去RNA(RNA对DNA的操作、分析一般无影响,可省略该步骤)。10. 加入1/10体积的3mol/L NaAc及2×体积的冰乙醇,混匀,-20?放置20分钟左右,DNA形成絮状沉淀。

袁隆平和杂交水稻的故事袁隆平谈转基因

袁隆平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他一生都在和大米打交道。他发明的杂交水稻不仅解决了中国十几亿人的吃饭问题,也为全世界的温饱问题做出了巨大贡献。网友们甚至亲切地称他为“饭圣”。袁隆平和杂交水稻的故事从袁隆平开始研究杂交水稻技术至今,已经过去了半个世纪。他和他的团队培育的水稻种子被称为“超级种子”,不仅为解决中国人民的粮食问题做出了突出贡献,还以中国温暖无私的形象进入了40多个国家。1964年,袁隆平开始研究杂交水稻技术。1973年实现三线结合。1974年育成第一个强杂交水稻组合南优2号。1975年杂交水稻种植技术研制成功,为杂交水稻在中国大规模推广奠定了基础。培育出了奇迹水稻。袁隆平的杂交水稻研究在中国是开创性的,但不是世界首创。1965年,日本新城长油得到了粳稻的三系配套,但没有用于生产。1980年至1981年,袁隆平赴美担任国际水稻研究所技术主任。1982年任国家杂交水稻专家咨询组副组长。1985年,杂交水稻育种战略思想的提出,为杂交水稻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1987年担任863计划两系杂交水稻项目负责专家。1991年,他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聘为国际首席顾问。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1995年,两系杂交水稻研制成功。1997年,提出了超级杂交稻育种的技术路线。2000年实现农业部制定的中国超级稻育种第一阶段目标,2004年提前一年实现超级稻第二阶段目标。1971年起任湖南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湖南省CPPCC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已出版中英文专著6部,发表论文60余篇。袁隆平论转基因袁隆平今天在北京出席中国发展高层论坛,用流利的英语就“农业现代化与粮食安全”问题发表演讲。演讲结束后,在回答中国经济网记者提问时,他说:“我的观点我已经说过一千遍了。转基因是好是坏,不能一概而论。”在袁隆平看来,用于增产的转基因食品问题不大,但对于用于抗病虫害的转基因食品要特别谨慎。袁隆平说,目前一些转基因食品,比如大豆,每年进口几千万吨,大家都在吃。现在,我们正在将玉米的基因转移到水稻中,以增加其产量,这种转基因是可以食用的。但其他转基因是抗虫抗病的,这是来自一种有毒的蛋白质基因。昆虫吃了会死,那么人吃了会怎么样?这是大家最关心的。对于这种抗病虫害的转基因食品,要特别慎重。要反复实验,科学证明它没有问题,才能投放市场。“那是我的观点。从来没有变过。”袁隆平强调。在与中国经济网记者的单独交流中,袁隆平表示,要有敢于为了科学而冒险的人。他说:“我愿意吃转基因食品来做这个实验,但问题是我不能有下一代。如果有人自愿做实验,吃转基因食品,看看第二代甚至第三代会不会受到影响。那种实验已经做过了,如果证明是健康的,那就是安全的。”

乙肝基因检测(PCR)是什么

乙肝基因检测(PCR)是什么?我们都知道,乙肝患者一般要做乙肝两对半、乙肝病毒DNA等检查,那么,是用什么方法做这些检查的呢?什么是乙肝基因检测(PCR)呢? 云南肝病医院肝病专家翟淑贤教授指出,病毒性肝炎是感染病毒引起的,病毒通常由蛋白质和核酸两部分组成。以乙肝病毒为例,它由几种不同的蛋白质和核酸组成,其中的核酸也就是病毒的遗传物质,我们称之为乙肝病毒DNA。临床上想要检查是否患有乙肝,一般是做乙肝两对半检查,也就是检查血液中有没有乙肝病毒的蛋白质(抗原或抗体)。除此之外,还需要检查乙肝病毒DNA,而乙肝病毒DNA的检查也可以称作基因诊断,目前最常用的是“PCR法”。 翟淑贤教授指出,PCR是一种分子生物学方法,它的全称为:聚合酶链反应。这种方法是用一些特殊的仪器,将非常微量的DNA扩大百万倍,因此,灵敏度非常高。目前很多大医院都有这类检测仪器设备。 可能很多患者还会有疑问,为什么做了乙肝两对半检查还要做乙肝病毒DNA检查呢?翟教授表示,检测乙肝病毒DNA的主要目的是观察治疗的效果、病毒的数量以及传染性大小。乙肝病毒DNA的水平越高,提示患者体内的病毒量越多,病毒可能正在繁殖复制,其传染性就越强。反之,乙肝病毒被抑制或被清除,传染性也相对较小。而乙肝两对半检查只是初步判断是否感染乙肝病毒,以及区分乙肝大小三阳等,不能对病情做出诊断,因此,乙肝病毒DNA检查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推荐阅读》》》PCR法HBV-DNA检测的临床意义 值得关注的是,我院作为云南省首批公立三甲医院,是云南首家通过国家卫生部认证的拥有基因扩增(PCR)实验室的肝病医院,采用国内领先的乙肝基因检测(PCR)系统,它的主要作用是:病例分析,乙肝病毒HBV定量分析,病毒类型分析,病毒变异分析,乙肝病毒HBV耐药测试,药物疗效评估等。通过乙肝基因检测|(PCR)系统可以全面了解病情,结合患者的具体病情分析,从而能达到科学用药,制定科学的治疗方案,联合“体细胞免疫疗法”治疗,大大提高临床治愈效果。

简述HBV的4个开放读码框架,各包括什么基因,编码什么Ag

HBVDNA负链有四个开放区,分别称为S、C、P及X,能编码全部已知的HBV蛋白质。S区可分为二部分,S基因和前S基因。S区又分为前S1、前S2及S三个编码区,分别编码包膜上的前S1蛋白、前S2蛋白及HBsAg。前S蛋白有很强的免疫原性,HBV的嗜肝性主要由前S蛋白与肝细胞受体之间的识别和介导的。C区又分为前C基因和 C基因,编码HBeAg和HBcAg。从前C基因开始编码的蛋白质经加工后分泌到细胞外即为HBeAg;从C基因开始编码的蛋白质为HBcAg。参考HBV-DNA参考值通常为小于1000拷贝/毫升,hbv-dna含量越少越好。但是,实际上即使体内有乙肝抗体的人体内也可能存在少量的hbv-dna,医学上把体内hbv-dna不超过500的就算是正常的,hbv-dna只要不超过500就不会影响到健康。如果超过500就定为hbv-dna阳性,就要及时治疗了。

乙型肝炎病毒的基因结构

目前,已可从感染HBV病人的血清中及感染肝脏提纯的病毒核心中分离出环状双股DNA,从而确定HBV属DNA病毒。目前,由于克隆化DNA完整核苷酸已经确定,现已证实HBsAg和HBcAg都是由Dane颗粒的DNA所编码,并且二类基因存在同一DNA分子上。有人比较病毒基因编码能力和病毒多少,发现HBV DNA负链能编码全部已知的HBV蛋白质,而其正链开放读码区,不能编码病毒蛋白。HBVDNA负链有四个开放区,分别称为S、C、P及X,能编码全部已知的HBV蛋白质。S区可分为二部分,S基因和前S基因。S基因能编码主要表面蛋白。S基因之前是一个能编码163个氨基酸的前S基因,编码Pre S1和Pre S2蛋白。C区基因包括前C基因和C基因,分别编码HBeAg和HBcAg。P区最长,约占基因组75%以上,编码病毒体DNA多聚酶。X区可能编码有154个氨基酸的碱性多肽。HBV颗粒存在形式HBV在感染者血清中主要以三种形式存在:1.小球形颗粒:直径约22nm。2.管状颗粒:直径约22nm,长度100~1000nm。这两种颗粒均由与病毒包膜相同的脂蛋白(即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组成,不含核酸,一般无传染性。3.大球形颗粒:即完整的HBV颗粒,也称Dane颗粒,直径约42nm,分为包膜和核心两部分。包膜含HBsAg、糖蛋白和细胞脂肪,厚7nm,核心直接28nm,内含核心蛋白(即乙型肝炎核心抗原,HBcAg)、环状双股HBV-DNA和HBV-DNA多聚酶。

乙型肝炎病毒(HBV)的形态、结构及基因组的组成是什么?

【答案】: HBV归于嗜肝病毒科嗜肝DNA病毒属,人类乙型肝炎病毒在电镜下观察有3种病毒颗粒,即直径22nm的小球形颗粒,直径22nm、长40~200nm的管状颗粒和直径42nm的大球状颗粒或称Dane颗粒,后者为完整的病毒体,前二者为缺少病毒核心的外衣壳蛋白,仅具有抗原性。病毒体即Dane颗粒有3层结构,即外部包囊8nm厚的外衣壳蛋白(相当于病毒包膜即HbsAg、前S2和前S1抗原),内为27~30nm的衣壳体,依次包括HbcAg为主的核衣壳和核心的核酸及DNA聚合酶成分。 HBV基因组为双股环状DNA,其中长股或称负股为完整链,约3280个核苷酸构成;短股或成正股,仅由约2800个核苷酸构成。在5‘端连接有DNA聚合酶,能修补部分单股成为完整的双股。在长股DNA上主要含有S区、C区、P区、X区等4个开放读框(ORF)。 (1)S区:由S、前S1和前S2基因构成,分别编码183或185个氨基酸的HBsAg(P25或S蛋白),281个氨基酸中的分子HBsAg(含S和前S2蛋白)和389或400个氨基酸的大分子HBsAg(含S、前S1和前S2蛋白)。它们共同构成HBV的外衣壳。 (2)C区:由C和前C2个基因构成,分别编码183或185个氨基酸的HBcAg(核衣壳蛋白)和29个氨基酸的前C蛋白。E抗原(HBeAg)的编码区主要在前C段,并与C基因部分重叠。血清中HBeAg系编码的e抗原与不同血清蛋白的结合物,形成分子量不同的多样性HBeAg. (3)P区:最长,它与其它3个ORF均有重叠,它编码的DNA聚合酶(HBVDNAP),为病毒复制酶。 (4)X区:编码X蛋白(HBxAg),目前认为它可反式激活一些细胞的癌基因及病毒基因,可能与HBV致癌性有关。

Munoz2014a 基因组关系矩阵 非加

定量遗传学在植物和动物育种中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加性模型上,这也可能捕获优势和上位效应。使用基于谱系的模型(P基因组最佳线性无偏估计)(P-BLUP)将遗传变异分为其添加剂和非加成成分是最常见的家族结构困难的。然而,分子标记密集面板的可用性使得可以使用添加和优势实现的基因组关系来估计方差分量和遗传值预测(G-BLUP)。我们用系统的一系列模型评估了来自树种Pinus taeda的多群体群体的高度数据,这些模型涉及加性,优势和一级上位相互作用(通过加性加法,优势优势和由优势加法),使用谱系 - 或基于标记的信息。我们显示, 与系谱相比,在基于标记的模型中使用实现的基因组关系可以显着地更精确地分离遗传变异的添加剂和非加成成分。 我们得出结论, 在包括加性和非加性效应的模型中,基于标记的关系矩阵表现更好,提高了育种价值预测。 此外,我们的结果表明, 对于这个群体的树高,遗传变异的加性和非加性成分的大小相似 。 这个新颖的结果提高了我们对数量性状的遗传控制和结构的理解,在开发育种策略时应该考虑 。 基因组选择G-BLUP非加实现关系矩阵优势关系矩阵GENPRED共享数据资源 定量遗传学及其在植物和动物育种中的应用主要集中在添加剂模型上。在理想化条件下,如Cockerham(1954)和Kempthorne(1954)所描述的那些,由于加性和非加成效应引起的遗传价值是正交的。然而,这些条件通常在繁殖种群中不能满足,结果是由于加性和非加成效应引起的遗传价值可能被混淆。在这些条件下,由于 等位基因相互作用(优势和上位性)的大部分变异可以表现为加性方差 (Hill 等, 2008)。由于同样的原因, 对于最常用的家族结构,难以将遗传变异分解为加性,优势和上位效应 。与标准血统模型,这些因素的差异估计高度相关,反映了混杂的影响(Lynch和Walsh 1998 ; Hill 2010)。 添加剂方差可归因于等位基因的相互作用的比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等位基因频率中的因果基因座的分布 (路等人 1999 ; 希尔等人 2008 ; ZUK 等人 2012)。这会影响方差分量和育种值(BV)的预测的估计(Vanderwerf和德波尔1989 ; Palucci 等人 2007),以及解剖性状的遗传结构在因果水平的能力。 了解性状的遗传结构对于定义育种策略和最大化遗传增益也是有用的 。例如, 可以通过设计使有利的等位基因组合最大化的交配方案来利用由于非加性效应引起的个体遗传差异,特别是如果育种程序中可能有家族或克隆繁殖 。 添加剂和非加性遗传组分与标准谱系模型的分离需要特定的家族结构,这些结构在植物或动物育种计划中通常可用。实际上,由优势和加性效应引起的方差估计涉及与大量接近的,通常是全同胞亲属的交配设计。另外,分割上位性还需要近交系或植物繁殖(克隆)种群。在多年生植物中,近交系由于其长的生长时间而不被使用,并且因为经常发生严重的近亲繁殖。因此,克隆种群是探索这些物种的完全遗传结构的替代方法(Foster and Shaw 1988)。旨在划分遗传变异成其各个组成部分的 几项研究发现小的优势,并可以忽略上位性效应 (福斯特和肖1988年,穆林等人。 1992年,1996年武 ; Isik的等人。 2003,2005年 ; 哥斯达黎加-席尔瓦等人。 2004年,2009年 ; Baltunis 。等人 2007,2008,2009 ; Araujo的等人 2012)。 这些结果并不一定意味着这种效果并不重要 。 相反,非加性效应的贡献可能由于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而受到影响所掩盖 (例如,Hill 等, 2008)。 这些结果也可能反映了所使用的数据/家族结构或使用的遗传信息(谱系)所施加的限制,只允许估计遗传相似性的预期程度。 全基因组的基因型数据可以高度确定成对个体之间等位基因共享的实际分数 。 在基于谱系的遗传关系中,分子关系矩阵(A矩阵)中的每个元素被定义为假设无穷小模型的共享等位基因的预期分数。然而,由于孟德尔采样,从分子标记信息构建的实现基因组关系(A G矩阵)的值偏离其预期值(Vanraden 2008 ; Hill和Weir 2011) 。结合用于预测遗传价值的分子标记信息的一种方法是在基因组最佳线性无偏估计(BLUP)分析中,以基于标记的对应物(或遗传,G- BLUP)(Vanraden 2008)。实际上,G-BLUP是结合了分子的信息来预测的BV,并表现出在动物和植物育种群体显着地良好的预测性能(最频繁使用的方法之一海斯等人 2009 ; Habier 等人 2010 ; Veerkamp 等。 2011 ; 洛斯坎波斯等人 2012 ; Heslot 等人 2012)。 基因组BLUP是一种众所周知且易于理解的方法。在全基因组选择(GWS)的范围内,它相当于岭回归BLUP(RR-BLUP)(2008 Vanraden ; 洛斯坎波斯等人 2012)。与P-BLUP类似, G-BLUP可以通过替代基于谱系的关系矩阵来替代基于谱系的关系矩阵来扩展,以解决非加性效应 (Mrode 2005)与其基于标记的对应物。这是因为当前与A G一样, 也可以使用分子信息来构建优势和上位相互作用 (例如,由加性添加,优势优势和由domiance添加)关系矩阵。使用实现的遗传关系的优势和上位矩阵可能会增加从结构较差的人群中得出的估计数的准确性,并且还可能由于主要和相互作用的影响而增加将遗传方差分解为成分的能力。 有证据表明,G-BLUP基于甲u0123产量育种值和比其基于系谱-对方(未来的表型的更精确的预测甲)(2008 Vanraden ; 洛斯坎波斯等人 2009 ; 海斯等人 2009 ; Crossa 等人 2010 ; Heslot 等人 2012 ; 勒森德等人 2012B ; 谢穆尼奥斯。等人 2013)。这表明 使用实现的基因组相似性(A G)增加(相对于A)模型发现表型数据的遗传成分的能力。 然而, 还不清楚通过使用实现的基因组关系来改进将遗传变异分为加性和非加成成分的能力。 如果是这样,这将导致对复杂性状的遗传结构的更好的剖析,这可能对未来的育种策略的设计和实施产生深远的影响。 这项研究的目的是评估使用基于标记的添加剂和非加性关系矩阵提高分类遗传变异的精度的程度。 对于这种评估,用一系列模型评估了来自樟子松的克隆种群的树高,这些模型考虑了加性,优势和一级上位相互作用(通过加性加法,优势加权和由优势叠加)实现具有谱系或分子标记信息。

什么是基因表达的系列分析?

基因表达系列分析 1995年Velculescu等提出了基因表达系列分析(Serial Analysis of Gene Expression,SAGE)技术,能同时对上千个转录物进行研究。 1. SAGE的原理和实验路线。 1.1 SAGE的原理 SAGE的主要依据有两个。第一,一个9~10碱基的短核苷酸序列标签包含有足够的信息,能够唯一确认一种转录物。例如,一个9碱基顺序能够分辨262144个不同的转录物(49),而人类基因组估计仅能编码80000种转录物,所以理论上每一个9碱基标签能够代表一种转录物的特征序列。第二,如果能将9碱基的标签集中于一个克隆中进行测序,并将得到的短序列核苷酸顺序以连续的数据形式输入计算机中进行处理,就能对数以千计的mRNA转录物进行分析。 1.2 SAGE的实验路线。 如图1所示:(1) 以biotinylated oligo(dT)为引物反转录合成cDNA,以一种限制性内切酶(锚定酶 Anchoring Enzyme, AE)酶切。锚定酶要求至少在每一种转录物上有一个酶切位点,一般4碱基限制性内切酶能达到这种要求,因为大多数mRNA要长于256碱基(44)。通过链霉抗生物素蛋白珠收集cDNA3′端部分。对每一个mRNA只收集其polyA尾与最近的酶切位点之间的片段。(2) 将cDNA等分为A和B两部分,分别连接接头A或接头B。每一种接头都含有标签酶(Tagging Enzyme TE)酶切位点序列(标签酶是一种Ⅱ类限制酶,它能在距识别位点约20碱基的位置切割DNA双链)。接头的结构为引物A/B序列+标签酶识别位点+锚定酶识别位点。(3) 用标签酶酶切产生连有接头的短cDNA片段(约9~10碱基),混合并连接两个cDNA池的短cDNA片段,构成双标签后,以引物A和B扩增。(4) 用锚定酶切割扩增产物,抽提双标签(Ditga)片段并克隆、测序。一般每一个克隆最少有10个标签序列,克隆的标签数处于10~50之间。(5) 对标签数据进行处理。在所测序列中的每个标签间以锚定酶序列间隔,如图1中锚定酶采用Nia Ⅲ限制性内切酶,则以CATG/GTAC序列确定标签的起始位置和方向。 图1 基因表达系列分析(SAGE)示意 锚定酶(AE)和标签酶(TE)是NiaⅢ、FokI X和O分别表示不同标签的核苷酸顺序 由于双标签体的长度基本相同,不会导致扩增的偏态性,同时数量和种类极大的转录物使同一种标签连接成双标签体的可能性极小,这保证了克隆中的每一个标签代表一种转录物在当前细胞状态下的一个单位的转录产物,因此通过计算机软件的分析能够得到上千种基因表达产物的标签序列以及丰裕度。 虽然SAGE技术能够尽可能全面地收集生物组织的基因表达信息,但也不能完全保证涵盖所有的低丰度的mRNA。另外标签体的连接可能因接头的干扰造成克隆所包含的标签体过少和克隆序列末端不能高效地连入载体。Powell利用磁性生物素珠特异吸附引物,避免了接头的干扰(Powell 1998)。 2. SAGE的优点和应用 SAGE是一项快捷、有效的基因表达研究技术,任何具备PCR和手动测序器具的实验室都能使用这项技术,结合自动测序技术能够在3个小时内完成1000个转录物的分析。另外使用不同的锚定酶(识别5~20碱基的Ⅱ类核酸内切酶),使这项技术更具灵活性。 首先SAGE可应用于人类基因组研究。1995年 Velculescu 等选择Bsm F I和Nia Ⅲ分别作为标签酶和锚定酶,使用计算机对9碱基标签数据进行分析并对GenBank检索。在分析的1000个标签中,95%以上的标签能够代表唯一的转录物。转录水平依标签出现频率分为4类:① 超过三次 共380个,占45.2%;② 出现三次 共45个,占5.4%;③ 出现两次 共351个,占7.6%;④ 仅出现过一次 共840个,占41.8%。所以SAGE能够快速、全范围提取生物体基因表达信息,对已知基因进行量化分析。SAGE也能应用于寻找新基因。虽然SAGE的标签仅包括9个碱基,但加上锚定酶的位点序列(4个碱基)共可确认13碱基序列。如果一个标签检索已知序列时没有同源序列,13碱基片段就可作为探针筛选cDNA文库得到cDNA克隆。 其次,SAGE可用于定量比较不同状态下的组织细胞的特异基因表达。Stephen L等(1997)利用SAGE技术比较小鼠胚囊纤维细胞基因表达。小鼠胚囊纤维细胞能产生对温度敏感的P53肿瘤抑制蛋白,就可通过SAGE分析,比较两种不同温度下基因表达的差异。从约15 000个分析的基因中,发现有14个基因的表达依赖于P53蛋白,有3个基因的表达与P53蛋白的失活显著相关。Zhang等(1997)比较正常细胞和肿瘤细胞基因表达的300000个转录物发现:在分析的4500种转录物中,至少有500种在两种细胞组织中的表达有显著差异。 第三,由于SAGE能够同时最大限度的收集一种基因组的基因表达信息,转录物的分析数据可用来构建染色体表达图谱(Chromosomal expression map)。Victor等分析了酵母基因组的基因表达,从60633个转录物中发现了4655个基因(表达水平分布在0.3~2.0/细胞),其中1981个基因已被确认了功能,2684个还未被报道过。利用基因的表达信息与基因组图谱融合绘制的染色体表达图谱,使基因表达与物理结构连系起来,更利于基因表达模式的研究。(Velculescu,1997) SAGE是基因表达定性和定量研究的一种有效工具,非常适合于比较不同发育状态或疾病状态的生物基因表达。另外SAGE能够接近完整地获得基因组表达信息,能够直接读出任何一种类型细胞或组织的基因表达信息。SAGE技术的应用将大大加快基因组研究的进展,但必须和其它技术相互融合、互为补充,才能最大可能地进行基因组基因表达的全面研究。

细胞核中会完成DNA的复制和基因的表达过程吗

细胞核中会完成DNA的复制和基因的表达过程(1)a是DNA分子的复制,DNA分子复制需要DNA解旋酶和DNA聚合酶等.(2)人体细胞中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因此转录的主要场所是细胞核,转录是以DNA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因此需要核糖核苷酸为原料.(3)⑤tRNA上的反密码子是AAG,因此密码子为UUC,UUC编码的氨基酸是苯丙氨酸.(4)翻译过程中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反应,氨基酸之间由肽键连接形成肽链.

突变发生在该基因的外显子上就一定性状改变么?

不一定。请注意密码子具有简并性。

为什么生物的基因序列选择了4进制?

首先,2、10、16个碱基种类可能产生出更猛的生物,但考虑到碱基受本身的化学特征和外界环境理化性质限制,4个碱基是较优解(不能说是最优的,因为进化过程中有大量的随机事件)。举例来说,作为碱基需要满足以下特性:a. 有足够的稳定性确保“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方面是本身化学性质稳定,例如不能在紫外线照射时变成其他碱基;另一方面,遗传信息传递过程精确,A-T配不会变成A-A配。b. 有一定的突变概率使得进化发生:上面谈到的碱基化学性质和碱基间配对并不是百分百的。c. 生物体的代谢路径能够以经济的方式合成这些碱基:d. 碱基间氢键的断裂能量要刚好:DNA复制时候双裂打开不至于消耗太多的能量;但如果断裂能量太低会导致DNA分子结构不稳定。e. 如果把时间放到生命进化的更早期,可能这四种碱基形成的RNA分子有可能与原始的细胞膜很好地兼容,或者原始地球这四种碱基的量比较多。其次,DNA用4个碱基会不会有点少了?DNA碱基数目极其排列组合不是决定遗传信息复杂度的唯一因素。大量的信息事实上藏在时间和空间这个维度。即,46亿个碱基中,那些碱基、在什么时间、被转录成RNA。这取决于DNA所在染色质的空间结构,DNA的修饰,细胞内转录机器的状态,等等。如果从基因到表形整个过程来看,生物的信息体系是天文数字级别的。转录后的调控、蛋白氨基酸序列的排列组合、蛋白空间结构、蛋白转录后修饰、蛋白和RNA在什么位置什么时间以多少量出现,等等。因此,题主探讨碱基的种类与进化的关系没有太大意义。来根据“涌现理论”,一旦把系统整体分解成为它的组成部分,这些整体系统的特性就不复存在了。

uuc基因的占比

16/125。uuc基因的占比是16/125。UUC是苯丙氨酸密码子,基因(遗传因子)是遗传变异的主要物质。支配着生命的基本构造和性能。储存着生命孕育、生长、凋亡过程的全部信息。

基因工程抗体的种类及其特点

基因工程抗体主要包括嵌合抗体、人源化抗体、完全人源抗体、单链抗体、双特异性抗体等。 1 .嵌合抗体 嵌合抗体( chimeric atibody )是最早制备成功的基因工程抗体。它是由鼠源性抗体的 V 区基因与人抗体的 C 区基因拼接为嵌合基因,然后插入载体,转染骨髓瘤组织表达的抗体分子。因其减少了鼠源成分,从而降低了鼠源性抗体引起的不良反应,并有助于提高疗效。 2 .人源性抗体 是将人抗体的 CDR 代之以鼠源性单克隆抗体的 CDR ,由此形成的抗体,鼠源性只占极少,称为人源化抗体。 3 .完全人源化抗体 采用基因敲除术将小鼠 Ig 基因敲除,代之以人 Ig 基因,然后用 Ag 免疫小鼠,再经杂交瘤技术即可产生大量完全人源化抗体。 4 .单链抗体 是将 Ig 的 H 链和 L 链的 V 区基因相连,转染大肠杆菌表达的抗体分子,又称单链 FV ( single chain fragment of variable region,sFv )。 SFv 穿透力强,易于进入局部组织发挥作用。 5 .双特异性抗体 将识别效应细胞的抗体和识别靶细胞的抗体联结在一起,制成双功能性抗体,称为双特异性抗体。如由识别肿瘤抗原的抗体和识别细胞毒性免疫效应细胞( CTL 细胞、 NK 细胞、 LAK 细胞)表面分子的抗体( CD3 抗体或 CD16 抗体)制成的双特异性抗体,有利于免疫效应细胞发挥抗肿瘤作用。

基因插入时应去除原有ORF的终止密码子吗?

如果你是要准备扩增基因,那么设计引物的时候自己添加终止密码子就可以了根本就不和tRNA配对mRNA翻译时,读码框到达“终止密码子”时,会与释放因子RF1 和RF2结合,而不是与另一种带有一个氨基酸的tRNA相结合,同时一个新合成的蛋白被释放出来。PS:释放因子: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都有三种终止密码子:UAG、UAA和UGA,没有一个转移核糖核酸(tRNA)能够与之相互作用,而是由特殊蛋白质因子识别,促使合成终止,这类蛋白质因子被称为释放因子。蛋白质翻译过程中终止肽链合成的信使核糖核酸(mRNA)的三联体碱基序列。2.mRNA翻译过程中,起蛋白质合成终止信号作用的密码子。3.mRNA分子中终止蛋白质合成的密码子。终止密码: UAG,UAA,UGA是终止密码子。不对,基因上是没有密码子的,基因是DNA,基因上只有启动子和终止子。密码子是由3个相邻的核苷酸组成的信使核糖核酸(mRNA)基本编码单位。由基因转录出来的mRNA上才有起始密码子和终止密码子在mRNA上是一定有起始密码子和终止密码子,这样才能保证翻译过程的顺利进行。但是在做题过程中,题目中出现的mRNA,往往是没有起始密码子和终止密码子的,这是因为题目中只画了mRNA的一个片段。

基因芯片中UPD是什么意思

UPD 是uniparental disomy的缩写:Uniparental disomy (UPD) occurs when a person receives two copies of a chromosome, or of part of a chromosome, from one parent and no copies from the other parent. UPD can be the result of heterodisomy, in which a pair of non-identical chromosomes are inherited from one parent (an earlier stage meiosis I error) or isodisomy, in which a single chromosome from one parent is duplicated (a later stage meiosis II error). Because it may lead to the duplication of lethal recessive genes, isodisomy is potentially dangerous, while heterodisomy is essentially benign.

乳腺癌Her-2基因荧光原位杂交(FISH)是阴性,ER(-)PR(-)P53(+++)ki-67(+++)c-erbB2(++)。怎么办?严重吗

孔氏的中药挺好的,治愈可很多人。

做完了转录因子的chip-seq后选择了感兴趣的靶基因,接下来还要做传统的chip qpcr验证吗?

转录因子的chip-seq不一定需要qpcr验证,但如果对转录因子进行敲除或knockdown,又不愿意做chip-seq,可对靶基因进行chip-qpcr。做western如果是转录因子,作用位置应该在核内,但有一些TF是细胞质易位到细胞核,所以看你关心的是总量还是什么,是否存在特殊修饰等等,根据需求选择。

转基因小鼠和knock in/out小鼠有什么区别

转基因小鼠是指将某基因直接导入受精卵细胞,因此是全身各个组织都有表达,而knockin多指针对某一特定组织转入某基因。这和knockout与knockdown的区别是一样的,knockout是全身性缺失。

基因knockdown和knockout的区别

knockout 是基因敲除,knockdown 是基因沉默 是分子生物学中常用的两个方法

转基因推手名次怎样排?

张启发 方舟子

pat是什么基因

pat GeneMediates a tolerance to the herbicide phosphinotricin (glufosinate).A number of soil bacteria naturally posess the pat gene. It enables them to degrade phosphinotricin (glufosinate) in the soil.In 1988, the pat gene was successfully isolated from bacteria and transferred to plants by means of genetic engineering. Transgenic plants expressing the pat gene are able to degrade the herbicide agent phospinotricin (glufosinate).

e2a/pbx1融合基因阳性是什么意思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检测融合基因E2A-PBX1阳性这样应该是有问题的。融合基因呈阳性 医生应该会告诉你的啊 还是会复发的

绿色荧光蛋白和荧光素酶基因是基因工程中广泛使用的两个报告基因,哪个基因表达蛋白的检测更灵敏?

荧光素酶基因,如plasmid的解释

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应用原理

转录因子是一种具有特殊结构、行使调控基因表达功能的蛋白质分子,也称为反式作用因子。某些转录因子仅与其靶启动子中的特异序列结合,这些特异性的序列被称为顺式作用元件,转录因子的DNA结合域和顺式作用元件实现共价结合,从而对基因的表达起抑制或增强的作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luciferaseassay)是检测这类转录因子和其靶启动子中的特异顺序结合的重要手段。其原理简述如下:(1)构建一个将靶启动子的特定片段插入到荧光素酶表达序列前方的报告基因质粒,如pGL3-basic等。(2)将要检测的转录因子表达质粒与报告基因质粒共转染293细胞或其它相关的细胞系。如果此转录因子能够激活靶启动子,则荧光素酶基因就会表达,荧光素酶的表达量与转录因子的作用强度成正比。(3)加入特定的荧光素酶底物,荧光素酶与底物反应,产生荧光,通过检测荧光的强度可以测定荧光素酶的活性,从而判断转录因子是否能与此靶启动子片段有作用。

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结果在什么范围算是阳性

只能先就标题的问题谈谈我的认识。后面的追问我了解得也不全面。1。两者的结果检测方法不同。gfp绿色荧光蛋白,很直观,能够直接检到荧光,在普通的细胞培养条件下都能够观察到,对细胞的生命活动和其他并行的实验安排影响很小。荧光素酶报告基因使用起来比gfp多一个步骤,因为荧光素酶是个酶,不发荧光,发荧光的是它的底物,荧光素。荧光素在细胞里(要说萤火虫细胞我就不知道了哦)是没有的。所以检测荧光素酶的通常步骤是裂解细胞,释放荧光素酶,与荧光素及其他所需化学物质混合,才得到荧光。现在虽然也有活细胞内检测荧光素酶的手段,但要将荧光素送入活细胞,本身就已要对细胞进行相当的干扰。所以一般来说荧光素酶实验的同一批细胞不适合再做其他并行实验。2。两者的结果含义不同。gfp如果说是定量检测表达蛋白的话,这个定量只能够指,表达的细胞是多少个,不表达的细胞是多少个。gfp对于单个细胞来说,就有阳性和阴性两种结果罢了。gfp不能够定量地告诉你,这个/群细胞里的表达量是多高还是多低。荧光素酶就能够定量地得到表达量/表达水平的数值,但这个数值是相对于一群细胞来说,而不是对于单个细胞。所以荧光素酶常常用来研究启动子的功能与调控,因为启动子对基因表达的调控可以是渐变的,而不是简单的开和关两种状态。

通过基因传到方法转染T细胞.请问是如何转染的

Luciferase报告基因系统是以荧光素(luciferin)为底物来检测萤火虫荧光素酶(fireflyluciferase)活性的一种报告系统。荧光素酶可以催化luciferin氧化成oxyluciferin,在luciferin氧化的过程中,会发出生物荧光(bioluminescence)。然后可以通过荧光测定仪也称化学发光仪(luminometer)或液闪测定仪测定luciferin氧化过程中释放的生物荧光。荧光素和荧光素酶这一生物发光体系,可以极其灵敏、高效地检测基因的表达。是检测转录因子与目的基因启动子区DNA相互作用的一种检测方法。转录因子是一种具有特殊结构、行使调控基因表达功能的蛋白质分子,也称为反式作用因子。某些转录因子仅与其靶启动子中的特异序列结合,这些特异性的序列被称为顺式作用元件,转录因子的DNA结合域和顺式作用元件实现共价结合,从而对基因的表达起抑制或增强的作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luciferase assay)是检测这类转录因子和其靶启动子中的特异顺序结合的重要手段。其原理简述如下:(1)构建一个将靶启动子的特定片段插入到荧光素酶表达序列前方的报告基因质粒,如pGL3-basic等。(2) 将要检测的转录因子表达质粒与报告基因质粒共转染293细胞或其它相关的细胞系。如果此转录因子能够激活靶启动子,则荧光素酶基因就会表达,荧光素酶的表达量与转录因子的作用强度成正比。(3) 加入特定的荧光素酶底物,荧光素酶与底物反应,产生荧光,通过检测荧光的强度可以测定荧光素酶的活性,从而判断转录因子是否能与此靶启动子片段有作用。

怎么研究基因启动子上游的一段序列是不是基因表达的调控序列

可以将序列克隆到体外进行表达,通过基因表达的量来进行判断:1. 首先将上游序列带启动子序列克隆到一些报告基因的载体中,例如luciferase的基因,首先观察构建后,luciferase是否能够表达。然后再通过突变或截短启动子上游的区域,来观察luciferase的表达强弱,以判断是哪一段,甚至是哪几个碱基对下游基因的转录起到调控的作用。用报告基因是比较简单方便的办法。2. 如果目标基因的产物本身容易检测,也可以直接将上游序列到目标基因全部克隆出来,在体外进行表达。方法同样,是通过突变和缺失来验证功能。如果缺失或突变该段序列后,目标基因无法表达,则说明是相关,如果经过验证后,表达水平没有变化,则说明是无关的序列。通常,报告基因检测会简单些,因为直接加入底物或者是荧光激发,就可以知道表达水平的变化。在目标基因的验证上,通常会通过RT-qPCR查看mRNA水平,WB查看蛋白水平的变化来确认这段序列的功能。

基因片段的hr区是什么意思

Luciferase报告基因系统是以荧光素(luciferin)为底物来检测萤火虫荧光素酶(fireflyluciferase)活性的一种报告系统。荧光素酶可以催化luciferin氧化成oxyluciferin,在luciferin氧化的过程中,会发出生物荧光(bioluminescence)。然后可以通过荧光测定仪也称化学发光仪(luminometer)或液闪测定仪测定luciferin氧化过程中释放的生物荧光。荧光素和荧光素酶这一生物发光体系,可以极其灵敏、高效地检测基因的表达。是检测转录因子与目的基因启动子区DNA相互作用的一种检测方法。转录因子是一种具有特殊结构、行使调控基因表达功能的蛋白质分子,也称为反式作用因子。某些转录因子仅与其靶启动子中的特异序列结合,这些特异性的序列被称为顺式作用元件,转录因子的DNA结合域和顺式作用元件实现共价结合,从而对基因的表达起抑制或增强的作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luciferase assay)是检测这类转录因子和其靶启动子中的特异顺序结合的重要手段。其原理简述如下:(1)构建一个将靶启动子的特定片段插入到荧光素酶表达序列前方的报告基因质粒,如pGL3-basic等。(2) 将要检测的转录因子表达质粒与报告基因质粒共转染293细胞或其它相关的细胞系。如果此转录因子能够激活靶启动子,则荧光素酶基因就会表达,荧光素酶的表达量与转录因子的作用强度成正比。(3) 加入特定的荧光素酶底物,荧光素酶与底物反应,产生荧光,通过检测荧光的强度可以测定荧光素酶的活性,从而判断转录因子是否能与此靶启动子片段有作用。
 首页 上一页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