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

阅读 / 问答 / 标签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若干问题思考论文

关于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若干问题思考论文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需要大量的应用型、创新型人才,普通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应该从强调理论的精英化教育向加强应用的大众化教育转型。实验教学是素质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要将学生的评价体系从理论考试转型到实践检验的方式上来,为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的有机结合,同时要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扩大学生的创新实践活动基地。   论文关键词: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人才培养;评价体系;实验   人才的培养不外乎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科学素质、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高校要想把学生培养成满足社会需求的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必须重新审视学生质量的评价体系,改革人才培养方案,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起来。    一、改革人才质量的评价体系   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大学普遍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思想。长期以来,人们形成了“理论教学体现学术性,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的一个环节、一种补充”的认识。认为实践教学仅是作为理论知识的验证而依附于理论教学,学校教育质量的高低主要看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只要理论知识过硬,获得职业能力就很容易。从学校对学生的评价体系看,基本都是以理论考试、笔试为主,实验的成绩往往也取决于实验报告的质量,如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这样以实践为主的课程最后往往都只以一篇论文收场。可见,从重视的程度来看,实践教学远没有达到理论教学的重视程度。   高校既然要为社会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就应该改变对学生的评价体系,应该以实验结果作为学生实验成绩判别的主要因素,以对实际对象的操控能力作为课程学习掌握程度的判别因素。例如:微型计算机原理课程,学生应该掌握计算机的组成原理,会编写汇编程序,能驱动接口电路。然而许多学生学完该课程后连最简单的程序都不会编写。该课程最好的测试方式是让学生上机编写一段程序,借助实验设备完成对某一排发光二极管的明灭控制。这样的测试题既容易改变题目内容也方便核对测试结果,对课程知识的检测也很全面,学生学习也很有兴趣。电子技术、电路等课程的测试可以将课程内容分为几个模块,采用随机抽题的方式测试某一模块,例如让学生搭接一个单管放大电路、一个振荡电路、一个单稳态电路等。当然,采用这种测试方式可能会增加工作量,但对促进学生掌握实践知识、增强动手能力是大有好处的。    二、将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融为一体   高等学校教学改革已进行了很多年,大学对实践教学的方式也做了很多探索。以电子技术课程为例,有的学校采用实验课程依附理论课程的模式,有的将实验单列作为一门课程。受学分制影响,学生选课虽然更加灵活,但某一内容的理论教学时间和实验教学时间不能同步,有的是理论上了很久了还没有做实验,学生没有实验来验证理论知识会觉得很枯燥,逐渐失去对理论知识学习的兴趣。有的是理论还没有讲到,实验倒先做了。学生没有理论铺垫,做起实验来无从下手,虽然在实验教师的指导下做完了实验,但也不知其所以然。等到上理论课时对内容有一些理解了,再想回来做实验时已经没有计划了。   对一个新事物的学习,最好的方式是理论与实践同步进行。例如:对单管放大电路的学习,先要利用仿真手段演示单管电路,让学生看到改变电路参数时输入输出波形的变化,这比用手在黑板上画波形要快捷得多,也比用幻灯片描述要形象得多。接着再从理论上讲解单管放大电路的原理:电路的联接、静态工作点的确定、饱和失真和截止失真现象的原因等等。要让学生从现象中学习理论知识,这要比先学枯燥的理论知识再用实验来验证要生动有趣得多。学生刚刚理解单管放大电路的原理就要及时进行实验,以巩固理论知识、锻炼动手能力。此时实验教师也不必花太多的时间讲解实验内容,大大节约了时间,学生有更充分的时间动手。过去两学时的实验课,实验老师可能要讲解一个小时,学生只有半个小时的时间动手,电路还没搭接好课程就要结束了,严重影响了实验效果。对实验成绩的判定要以实验结果为主、实验报告为辅。现在很多学生花了太多的时间抄写实验报告,有些本末倒置。    三、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   许多大学的理论教师和实验人员是两套班子,上理论课的教师不管实验,上实验课的教师不干预理论教学。由于近年大量扩招,大学的师资队伍总体实力不足。理论教学人员实际经验欠缺,部分理论教师缺少对前沿技术的跟踪,知识更新缓慢,脱离应用背景,对相关课程的.实验内容、空验安排也不管不问,上课时空讲理论,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实验教学人员由于历史的原因,学历、职称偏低,学校对实践教学不够重视导致实验教学队伍不稳定。实验室新进的研究生大多以带理论课和读博等方式脱离实验岗位,造成理论教师不愿意进实验室、实验教学师资力量单薄、实验任务繁重的状况。 学校的发展前途取决于学生质量的优劣,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一个自身都不具备“应用型、创新型”素质的教师,怎么能教出具备“应用型、创新型”素质的学生?大学教师不但要有较高的理论水平,而且还应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事实证明: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上课更生动,更受学生欢迎。所以,建设一支具有较高理论教学水平和较强操作能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势在必行。要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引导和激励高校教师到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参加实际工程建设,积累实践经验。这样的教师在授课时才能以自身的经历从工程师的角度观察和讲授问题。要鼓励理论课教师进实验室参与实验计划、实验方案的制订,并参与指导学生实验,以促进理论课与实验课的有机联系。对现有的实验教学人员实行继续教育制度,有计划地引进研究生和骨干教师加入实验教学队伍,保证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结构的合理性和稳定性。    四、加强实践基地建设   近十年来,普通高等学校扩招了近6倍,学校相应建设了学生宿舍、教室、食堂、运动场等,但实验室建设远远滞后。多数学校由于实验经费不足,实验室好多设备已到使用年限还在继续使用,造成设备使用故障高,实验组数减少,每组人数增加,学生动手机会减少。有些专业基础课的实验投资费用较高,只能采用演示实验,学生根本无法动手。由于实验配置不足,一次容量不够,一个班的学生不得不分批次进行实验,肯定不能与教学进度同步。   要培养具备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必须加大实验室设备的投入,加快实验室的建设步伐,为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提供坚实的物质保证。同时要加快与企业建立广泛的校企合作关系,建立稳定的专业实习基地。实践证明: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既解决了学校在资金、场地、真实项目案例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又把以往大学生毕业后的企业二次培训提前到大三、大四完成,缩短了大学生的成才周期,同时为高校教师的科研实践提供了平台,促进了地方高校的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也为学生就业拓宽了渠道。    五、实践能力培养要有系统性   单一课程的知识自成体系也具有一定的独立性,要让学生将不同课程的实践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融会贯通。三峡大学电气与新能源学院把制订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作为实现“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目标的第一要素。在横向上,寻找课程与课程之间的共性;在纵向上,满足基础与专业之间的系统性;按照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同步、实践教学与能力培养同步的思路,使学生经过分阶段的实践活动,全面提高工程实践能力。   1.基础实验阶段   实验指为了检验某种科学理论或假设而进行某种操作或从事某种活动。一般为具体课程教学设计。在上课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通过几个基本实验,增加感性认识,熟悉实验常用的基本仪器与元件,具备起码的测试能力和动手能力,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初步了解一些工程概念。例如:同学们在学习“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基本放大器时,及时做了单管放大器实验,通过实际观察波形很容易理解课本中讲的交直流并存现象。通过波形看到了三极管在放大区的正常波形、截止区和饱和区的失真波形,明白了放大器的正常工作与静态工作点的合理配置之间的关系,既生动形象又易记。这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互为补充的教学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了理论教学的难度。   2.工程实践阶段   该阶段主要加强工程实践基本技能的学习和培训。我们在大一下学期开设的30学时“电子工程实践”课程,内容是由学生独立装配和调试一个合格的电子产品——收音机。目的是在系统学习有关理论知识前,通过一个电子产品的装配和调试过程,建立感性认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掌握常用元器件的识别、检验和基本应用,练习手工焊接技术,学会看懂产品电路原理图、装配图、印制板图。三峡大学经过多年实际运行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电子工程实践”课程具有趣味性、实用性的特点,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吸引了很多学生报名选修。正如一位同学在上完该课程后谈体会说:“想起刚接触这门课时,看着一大堆不认识的元器件,真可以说茫然不知所措。随着老师一步步地讲解和自己亲手操作,所有问题都化解了,收音机最终也发出了美妙的声音。说明我现在也有能力装配一些电子产品,不再是门外汉了。”每焊上一个元件,每前进一步,都让学生们特别有成就感,他们认识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体会到了“看花容易画花难”的感觉。   3.创新实践阶段   该阶段包括毕业设计、课外科技作品竞赛等,目的是使学生从单纯模仿到创新设计,从被动接受项目到主动发现项目,实现个人创新能力的飞跃。三峡大学电气与新能源学院建设了全开放的电子设计与创新实验室,学生可利用空闲时间进行自主创新实验,极大地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在2007、2009年和2011年的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三峡大学的学生共取得了国家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和湖北省一等奖9项、二等奖10项的好成绩,在省属院校中名列前茅。   教学改革的目的之一是提高学习效率,只有提高学习效率才能在降低师生负担的同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理论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企业图书馆的对企业图书馆未来的几点思考

1.企业图书馆应注重企业公关策划及其规范的建设  企业图书馆应发挥自己的宣传职能,使企业决策层意识到企业包装的重要性,加大对外宣传力度,加大社会对企业的了解和信任。通过各种媒体的传播,给社会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良好形象,从而达到外树形象,提高企业在社会上的知名度和美誉度。2.企业图书馆应注重加强企业文化网络信息化建设成功的企业离不开人力资源的开发,离不开科学的管理,企业图书馆应充分利用馆藏资源,为企业职工的技术革新、创造发明提供图书资料,大力开发网络信息技术,实行现代化程序管理,率先进入计算机辅助工程领域,并把计算机网络技术广泛应用于办公自动化、工程项目管理、财务系统及人力资源管理,在公司与各分厂之间建立大型的快速局域网,实现工程资料和信息共享。3.挑战经费短缺企业图书馆经费短缺是永存的。因为无论企业经济发展的水平高与低,企业图书馆可支配的经费数量总是有限的。企业要壮大,企业图书馆也将面临着更大的发展,同时也将面临经费短缺的更大挑战。作为企业图书馆来讲,要解决经费矛盾,首先要加强企业决策层的信息意识。信息的作用人所共知,信息化建设将会推动企业图书馆向更高层次迈进。因此企业决策层的信息意识强弱直接关系到企业图书馆的兴衰,同时也影响着本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和企业职工的信息意识,决策层的意识增强,就会重视对企业图书馆的管理,就会加大投入,也就加快企业图书馆的信息化和自动化建设,经费矛盾即可得到缓解。其次是企业图书馆要注重通过自身业务性延伸服务,主要是通过信息服务和咨询服务扩大其增值功能,从而变被动为主动,促进企业图书馆自身事业的发展。再次就是开展馆际合作。企业图书馆馆藏文献一般以围绕本企业的主要业务和相关业务为中心,具有专业特色,适合本企业的专业人员查阅,但对社会上有同类查阅要求的人也具有吸引力;同时,受限于企业图书馆的经费因素,本企业主要业务和相关业务以外的馆藏非常少,而企业职工的阅读要求又非常强烈,所以开展馆际合作,建立资源共享十分必要,例如,河南省中原大化集团图书馆与市新华书店图书馆开展的馆际合作。合作方式有两种:一是互换藏书。中原大化集团公司图书馆一些科普性、技术性强的图书与市新华书店馆藏的一些人文、历史、军事、艺术等书籍定期互相交换。二是借书证两馆通用。持有公司借书证的读者可以到市新华书店图书馆借阅图书;持有市新华书店图书馆借书证的读者可以到公司图书馆借阅图书。通过这两种方式的合作,能使我公司把有限的经费用在刀刃上,主要集中购买与生产技术相关的书籍,大大缓解了购书经费不足的矛盾。同时也使我公司加强了与社会的联系,开拓了职工的视野,增强了与社会的信息交流。4.培养人才人才问题关系到企业图书馆的服务方式、服务质量。培养建设一批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企业图书馆发展的必备基础。即使企业投入了大量的经费,购买了先进的设备,如果不具备多学科知识和专业技能的人才,不能对信息资源进行整合,不能开展深层次服务,不能为企业提供快捷实用的信息,也就达不到为企业振兴而服务的目的,所以企业要重视引进和培养图书情报专业人才以及在岗职工的再教育问题。比如我们中原大化集团公司图书馆,大部分管理人员都是大中专毕业生,他们有图书馆专业的,有化工专业的,有英语专业的。根据公司的要求,他们又开展岗位自学,特别是网络技术,全部做到自动化办公无障碍。5.从实际出发,建设特色馆藏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首先要深入企业,开展情报调研,及时了解企业产品开放战略方面的特征,熟悉本企业的各个生产流程及所需的科技导向,有选择的重点购入与企业科研生产有关的专业性书刊。其次应加强图书馆管理的自动化建设,通过网上仓库的方式,让职工能够浏览与本行业相关的电子期刊数据库。还有,企业图书馆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可定期出版一份相关行业的科技信息,利用公司网络,供全公司职工查阅参考。这样,企业图书馆就能在有限的经费资源前提下,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发挥最大的效益。

求翻译“学习改变命运,思考成就未来”

Learning changes fate.Thingking lead to future.

《麦肯锡入职培训第一课让职场新人一生受用的逻辑思考力》epub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麦肯锡入职培训第一课》([日] 大岛祥誉)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AkHw4Wv5xDLbi8rdtvdWXQ 提取码: 4tc2书名:麦肯锡入职培训第一课作者:[日] 大岛祥誉译者:颜彩彩豆瓣评分:7.1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后浪出版公司出版年份:2015-5页数:144内容简介:世界最强咨询公司麦肯锡的超一流工作术作者简介:大岛祥誉,Senju Human Design Works董事长。毕业于上智大学外国语学院,后取得美国杜克大学福库商学院MBA学位、芝加哥大学人文科学硕士学位。在麦肯锡公司从事新事业开拓战略、公司战略以及经营战略的制定等咨询项目。之后供职于美世人力资源咨询公司(William M. Mercer)、华信惠悦咨询公司(Watson Wyatt)、环球创投(Global Venture Capital)、三和综合研究所等企业。2002年独立创业,从事高管培训、组织变革咨询、队伍建构及领导力开发等咨询服务。

葡萄酒旅游的中国葡萄酒旅游市场现状与思考

【前言】世界葡萄酒生产能力相对于消费能力的高速发展,促使各国葡萄酒商会非常重视产区葡萄酒旅游宣传与开展、花大气力组团在世界各地巡回举办精致高雅的葡萄酒展会、品尝会、推广会,让葡萄酒爱好者、游客和媒体宣传人员在亲历与品味中记住酒庄品牌、了解产品特色、宣传美景美酒美食;国内的葡萄酒市场前景虽被普遍看好,但进口、国产大小酒商一头热而消费增量缓慢;买断经销、假冒伪劣等恶性竞争已障显葡萄酒的市场前景与生存现状的矛盾……,葡萄酒旅游正是基于国际上成功的葡萄酒营销经验、寻求更广阔和更实际的宣传方式和销售渠道上提出的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所谓葡萄酒旅游,是围绕葡萄酒文化的旅游,是指旅游者参观访问酿酒厂和产酒地区并由此得到极其广泛的感受和体验,这其中包括品酒、赏酒、美食以及游览参观酒厂周围风景等一日游或更长时间的娱乐活动,当然也包括了解葡萄酒产区的文化和生活方式的一系列活动。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具体到葡萄酒旅游来说,是游客在体验葡萄酒产区风情、葡萄园风景、了解葡萄品种、参观酒庄/厂风貌、学习酿造工艺、品尝葡萄酒和休闲娱乐购物等活动中有关酒文化的知识的增长。1. 我国葡萄酒旅游市场现状 目前,国内虽已有20多家葡萄酒庄/厂已有葡萄酒旅游开发规划,但真正按常规配备专职接待部门、专业导游、品酒室的不过十家,有配餐、住宿接待能力和互动娱乐项目的更是寥寥无几,且我国葡萄酒旅游还处于单打独斗的原始状态,游客只有与酒庄直接联系预约方能成行。加入当地旅行社游程常规宣传项目的只有山东张裕酒文化之旅、河北华夏庄园、云南的云南红酒庄、北京的龙徽葡萄酒博物馆等几家实力较强的葡萄酒企业。由于这种葡萄酒旅游资源的闭门自守、被动地抱着资源等客上门,导致了一直被看好的葡萄酒旅游雷声大雨点小,大部分获得工农业旅游示范点的酒企只赚个对外宣传口号的现状,葡萄酒旅游在期待中缓慢行进。2. 我国葡萄酒旅游资源分布葡萄酒旅游在国内虽近几年才开始有人提出,于2005年得到了长足发展,各葡萄酒产区酒庄/酒厂相继打出葡萄酒旅游牌,近两年更是新建、扩建声势浩大。目前,我国葡萄酒旅游已具雏形的地区有山东产区、河北产区、北京、天津、云南、宁夏、山西等。已有张裕、中粮、天津王朝、北京龙徽、华东百利等20多家正规的葡萄酒公司有了葡萄酒旅游项目的开发和规划。●山东产区:烟台张裕是我国开展葡萄酒旅游最早的葡萄酒厂,有国家工业旅游示范点、国家4A级旅游景区的张裕酒文化博物馆和张裕·卡斯特酒庄。据张裕旅游公司总经理于波介绍,经过最近2、3年的快速发展,张裕酒文化博物馆05年以近20万的游客流量和1400万的旅游收入,相继开业的北京张裕爱斐堡国际酒庄、中国国际葡萄酒博物馆和在建的烟台国际葡萄酒城之窗,以及尝试开展的张裕酒文化一日游等多种形式的吸引游客的方式,见证了张裕集团率先发展葡萄酒旅游的成效;于今年9月揭幕的中粮集团·南王山谷君顶酒庄,致力打造以葡萄酒生产为核心,涵盖优质酿酒葡萄苗木研发和种植、葡萄酒文化推广、世界顶级葡萄酒交流、葡萄酒主题休闲旅游、会所及专卖店经营等的产业集群,开启了东方葡萄酒的传奇之旅;青岛华东百利酒庄是国家工业旅游示范点,新建的葡萄酒文化综合服务楼已投入使用;烟台瑞事临酒庄05年秋季葡萄采摘季节正式推出葡萄酒采摘及酒庄旅游项目;龙口南山庄园依托南山旅游对外宣传酒庄之旅;在养马岛的伊斯顿酒庄规划以葡萄酒生产、休闲旅游为重点;以及海阳金鼎、蓬莱的登龙、瑞枫奥赛斯等酒庄将葡萄酒旅游列为重点开发项目。●河北产区:位于昌黎的中粮长城华夏庄园,国家首批工业旅游示范景点,国家3级旅游景区,有亚洲最大的地下酒窖和名人珍藏酒窖,华夏庄园旅游公司的成立为华夏庄园之旅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华夏庄园的品味之旅已成为京城周边酒庄旅游的亮点;朗格斯酒庄自建立以来就规划酒庄集酿酒、品酒、旅游、观光、休闲于一体;怀来的中法庄园、德尚庄园、沙城长城;昌黎的耿氏、云峰等私人酒堡也都敞开大门欢迎游客光临。●北京:龙徽葡萄酒06年的葡萄酒博物馆开馆、北京张裕爱斐堡国际酒庄07年的开业、波龙堡的绿色招牌葡萄酒;●天津:王朝葡萄酒投资1.6亿元的具有欧洲古典风格的“王朝酒堡”借奥运会的东风已奠基开建;汉沽区茶淀镇葡萄酒博物馆06年已开业;●云南:云南红酒庄之旅的酒庄艺术团、酒庄餐厅、与国际盛名的青年旅舍联合营销等配套服务为米勒的云南红酒庄打开了葡萄酒旅游畅通之门;已投产的太阳魂欧式酒庄就建在风光秀丽的普者黑风景区;德钦高原澜沧江畔百年历史的茨中村自酿葡萄酒、古老教堂和传奇以及奔子栏葡萄园为葡萄酒之旅抹上了中国独有的带着浓郁藏族味儿的地域特色葡萄园和民族特色风光;●新疆:新天国际酒业龙据新疆号称拥有世界最大的葡萄园,已成为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旅游规划有待有识之士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新疆乡都酒堡成为巴州绿色生态旅游项目之一;●宁夏:宁夏玉泉葡萄庄园结合当地旅游资源,已开辟多条葡萄酒之旅线路供游客选择,计划加大投入解决游客在庄园景区的交通、住宿及餐饮问题;宁夏贺兰山东麓巴格斯酒庄开业既打出生态旅游牌;●东北:通化葡萄酒的百年大酒窖、桓仁张裕冰酒酒庄的投产、特色长白山山葡萄酒……●山西:怡园酒庄多年来一直坚持亲历体验葡萄酒文化的宣传方向,邀请国内外名人和葡萄酒爱好者到酒庄享受葡萄酒与美景、美食的亲和魅力,对游客实行预约参观已有几年历史;●广西:都安密洛陀野生葡萄酒公司近期荣获自治区工农业旅游示范点称号;……。3. 葡萄酒旅游与旅游等相关行业横向联合的思考1)葡萄酒与旅游的消费关系葡萄酒旅游一种新的生活方式的体验,它包括供给方面是葡萄酒厂和旅游运行商,需求方面是消费者(游客)的行为。葡萄酒在我国尚属时尚和高档消费,葡萄酒文化被视为高雅文化,懂得葡萄酒品尝技巧成为社交场合的骄傲;葡萄酒庄/厂大都建在风景美丽的城镇边缘地带,集工业旅游的知识性与农业旅游趣味性于一身,葡萄园风光、葡萄酒风情一直是人类崇尚绿色和自然的向往。此时,有前瞩性的旅行社如能顺应这个潮流,及时开展葡萄酒庄/厂、葡萄园、葡萄酒展旅游,在推广的游程中加入葡萄酒旅游项目,通过参观和品尝,游客在游览中增进对葡萄品种、产区以及葡萄酒特点的认知程度,同时有利于提高葡萄酒产地的经济、社会和文化价值。在旅游业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旅行社。旅行社的业务主要有四大项,旅游产品的开发/销售、旅游服务的采购、旅游接待。任何产品,如果旅行社无利可图或是利润薄,它都不可能去开展这个项目。只要资源拥有单位(葡萄酒厂商)主动让利于旅行社,配合旅行社游程的宣传,旅行社开发了新的服务项目,为游客的游程添加了精彩,就会吸引旅行社参与到葡萄酒旅游推广中,调动起旅行社的积极性,利用旅游业为游客提供吃住行服务的网络资源,为旅游配套设施尚不完善的葡萄酒厂,即扩大了客源问题又解决了外地游客吃住行等实际问题。2)葡萄酒旅游的发展需要政府和行业协会的宏观调控指导葡萄酒与旅游等相关产业的联合发展,靠谁来搭这个桥呢?旅游业作为涵盖面广、关联性强的综合性经济文化产业,决定了政府主导模式是旅游业发展的最佳选择。葡萄酒旅游这个新的旅游亮点在发展中遇到的瓶颈问题,就需要政府和协会发挥其在理论研究、组织协调、规划制定、政策引导、环境建设和市场监管等方面的主导作用,调动相关行业的积极性,将葡萄酒旅游提高到影响地区繁荣的社会效益高度来规划发展。可喜的是山东省的政府职能部门07年初率先开启《山东葡萄酒文化旅游产品规划》的编制工作。“十一五”期间中,《山东葡萄酒文化旅游产品规划》将利用胶东葡萄酒产区这一独特的资源优势,学习世界葡萄酒庄旅游活动经验,完善酒庄自身建设,开展各种活动,体现生态、休闲、参与、体验、品尝等文化特色,建设全国著名的葡萄海岸休闲群。由国际葡萄酒产区的葡萄酒旅游成功推广经验可知,产区葡萄酒旅游的兴起和繁荣必须由官方或行业组织的统一规划和协调管理,按景区规划需要规范产区葡萄园的生态建设和园林环境美化,抓龙头促全面,禁止重复建设和避免设施雷同,产区内各葡萄酒旅游景区创企业独具特色,让游客在产区游程中享受葡萄酒文化的博大精深,走联合葡萄酒生产企业产区借葡萄酒旅游共同发展之路。3)葡萄酒旅游范围的拓展与利用是不容忽视的资源每年在我国各地大中城市都轮番举办规模不一的葡萄酒专业展览会和品尝推广会,尤其在葡萄酒和旅游市场较发达的北京、上海、广州等经济发达地区,每年都会预订多场次葡萄酒展会。如果举办展会、酒会的组织者能在宣传上不再局限于酒圈子业内宣传,而是在旅游业加大宣传力度,重视与当地旅行社的游程安排上沟通,进行实质性的商讨,达成互利共盈协议。这即为展会招揽了目标参观客户,又有针对性的宣传了葡萄酒文化,这是所有参展的葡萄酒厂商所期待的,也是游客、旅行社、葡萄酒业和展会举办方实现共盈的利好举措。另外,以产区的名义定期举办葡萄酒节、春天葡萄开花节、秋季葡萄采摘节、葡萄酒文化摄影展、音乐会、电影周、节假日品酒会、自驾游、葡萄园越野赛等群众参与性和娱乐性较强的活动,以酒为媒因地制宜,利用葡萄酒节庆和葡萄酒文化相关活动的开展,让各产区葡萄酒旅游有特色各异的实质的内容和独特吸引力。4)前期葡萄酒旅游需见缝插针近三年多来,笔者在考察和探索国内葡萄酒借助旅游业协同发展的过程中,接触到的很多葡萄酒界和旅游界人士大都看好葡萄酒旅游项目前景,却又都在抱怨国内葡萄酒旅游气候的不成熟,大多数人只是在观望和等待商机的到来,而不愿投入人力物力合力开拓旅游市场,酒厂之间更缺乏产区共荣联合发展的高度,致使葡萄酒旅游市场在观望中难以大范围启动,坐失旅游市场红火发展的机遇。然而,机会是人创造的,等待的结果是被动跟随,跟随只能是人家吃肉自己喝汤。在我国各产区酒庄/酒厂葡萄酒旅游资源分散、服务机制和配套设施还不是很完善、成为旅行社主题旅游项目推广还达不到游客的吃、住、行、乐的规范化,以及葡萄酒象旅游产品那样单项销售还不可能的大环境下,若葡萄酒厂商能从长计议,扩大宣传范围,主动寻求与旅行社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做为游客游程的选项之一,将葡萄酒旅游穿插进旅行社覆盖的相应区域旅游行程进行推广,无疑对厂商的企业文化传播、长远品牌效应、产品销售和整体的葡萄酒文化推广提高是有益的。【结语】葡萄酒旅游做为一个新项目的推出,有它跨行业大发展的空间和必要已是共识,但怎样做才能让这利国利民利行业发展的事业做大做强,却是需要国内葡萄酒业与旅游业以及所涉及到的交通、餐饮、公用设施、房地产等行业共同投入精力探索和开发的。要把葡萄酒旅游作为一个存在交叉、重复关系的综合体来研究,需要多学科,多层次综合研究,以指导葡萄酒旅游业的开发、规划、管理等实际工作。政府除了在研究方面提供必要的支持外,还需要在葡萄酒产地制定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时,在与其他规划项目紧密结合的同时将葡萄酒旅游业规划作为单项列入。澳大利亚是世界上第一个公布其“葡萄酒旅游业发展战略”的国家(详见《澳大利亚葡萄酒旅游业发展对中国的启示》,作者:丁培毅),德国的葡萄酒之路、美国那帕谷葡萄酒之旅等新旧世界知名葡萄酒产地,在葡萄酒旅游的研究、开发、规划管理、联合发展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参考借鉴。让我国的葡萄酒旅游在媒体的大力宣传下使游客首先了解这个项目的美好,与已形成规模的旅游网络和客源优势的合作,在游客需求量增加的利益驱使下加快酒庄/酒厂葡萄酒旅游项目的开发进程,使得葡萄酒厂商与旅行社相互拉动共同发展,以达到葡萄酒文化的弘扬和普及,以消费者的感性认识推动葡萄酒消费的理性和日常性,进而科学规范和推动葡萄酒产业发展,达到不同产业间的有机循环。这正是笔者的梦想,也是葡萄酒旅游网自建立以来一直在做的工作。期待有更多关心葡萄酒和旅游发展的人士参与到这个队伍里来,集思广益,通过科学研讨、大力宣传和有效行动,让葡萄酒与旅游有机联合发展,让行业内的恶性竞争变为友好合作,让夸行业联合发展的理想成为现实。

基本建设控制工程变更及变更后投资控制的实践和思考?

中达咨询带来关于基本建设控制工程变更及变更后投资控制的实践和思考,以供大家参考。目前,基本建设项目超投资、超预算的现象较为普遍,对项目的建设单位来讲,在抓好工程的质量、进度和安全的同时,还必须做好项目的投资控制工作。根椐本人几年来的工作实践认为基本建设项目超投资、超预算的主要原因是项目的工程变更所引起的投资额增加。几年来,我们在浙江省广播电视中心、广兴新村、浙江省广播电视国际新闻交流中心,浙江电视台新大楼等项目的建设管理过程中认真抓投资控制的各项工作,分别在项目的设计阶段和施工建设阶段抓好控制工程变更及变更后产生的投资增加,取得了明显成效,受到了很大启发。1抓好设计方案的优化、完善,尽可能地避免工程变更。设计是基本建设项目进行实施的龙头,也是项目施工的依据。平时所说的按图施工,就是要求严格执行项目的各类设计文件。所以重视设计、抓好设计过程的各个环节,对控制工程变更是非常重要的。2.1建设单位必须制定详尽明确的设计任务书设计任务书是设计的依据,只有任务书的内容全面、切实反映了建设方的意图,设计人员才能准确提交设计成果。为了能使任务书真正体现总体要求,建设单位要认真做好可行性研究,参观同类型的在建、已建项目,并咨询相关专家,然后综合形成书面意见。总之,只有认真做好设计的前期工作,建设单位形成明确的思路,提出明确的设计任务书,才能保证设计质量,使得后期施工阶段少变更、少浪费、少支出。如“浙江省广播电视中心”项目,分为编播主楼和制作楼,在方案设计前,我们先调查研究,对广播电视传媒的功能作了详细的分析,并考察了北京、上海和江西等同类广播电视项目,以工艺流程、功能区块划分、平面布局,对层高要求、声音要求、演播、直播、录播的数量等各方面都进行了认真探讨、分析,最后提出书面意见书,提供给设计单位。所以在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扩初设计和施工图设计的整个过程中进一步深化了设计内容,尤其在施工中几乎没有因设计造成的“碰”、“缺”、“少”现象。为概算控制、变更增资的控制创造了前提条件。2.2密切设计与建设方面的联系,重要环节组织专家论证,抓好优化设计工作。建设单位必须经常、及时与设计人员沟通,使设计人员及时了解建设单位意图,同时建设方可直接知道设计的深度和消化任务书的情况。我们在实践中充分注重了双方的沟通作用。如“浙江省广播电视中心”工程设计阶段,我们派相关人员长驻北京广电部设计院,为及时沟通,及时出图,保证设计的综合质量,减少修改而造成的投资损失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建设单位还要抓好设计的优化工作,重要环节及时组织专家论证,将要产生隐性的投资增加表现出来,即从结构形式,建筑效果,规范设计标准方面配合设计人员做好简单的基础分析,从而达到最优设计模式,以降低整体成本的投入。如“浙江梅地亚”项目设计阶段,我们组织专家对地下室设计和围护方案设计进行了科学的论证,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将原有的地下人防区与设备区同标高设计调整为按实际要求的不同标高设计,至少节约投资500万元。又如“浙江电视台新大楼”项目的设计阶段,我们多次组织专家论证会,对设计的各个重要环节作了分析、论证,使设计更加优化合理,仅地下室底板厚度的设计一项,通过论证、分析,从初步设计时的1800mm降到施工图的1200mm,节约投资近200万元。因此抓好设计的优化,不仅对大量的工程变更起到了遏制作用,而且也减少基建投资的无谓损失。2.3抓好建筑设计与二次装饰设计的有机结合对内外装饰有特别要求的建筑项目,何时着手二次装饰设计是直接关系到工程变更的多少。在通常情况下,有许多项目的二次装饰设计一般都是在工程施工到一定的程度才开始,有的甚至到主体工程快完工时才开始进行装饰设计,而此时的装饰设计容易与已施工的主体结构及各类安装预埋发生冲突,导致大量的工程变更,增加了投资,延误了工期。我们经过几个项目的实践,认为应在项目的建筑设计阶段就开始着手二次装饰的设计,将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有利于项目的水、电、暖通及楼宇智能化等设计,有利于控制工程变更。如“浙江梅地亚”工程由于种种原因,在主体工程快竣工时才开始进行二次装饰设计,在设计中就遇到了大量的建筑工程与现行装饰的矛盾,为了要达到装饰设计的效果,只能对外立面及主体结构作了改动,对安装管线进行了移位调整。我们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在实施浙江电视台新大楼建设过程中,在建筑设计阶段我们将装饰设计作为一项重要工作与建筑设计同步进行,让建筑设计单位和装饰设计单位共同磋商,解决在设计过程中两者所发生的问题,使建筑设计的图纸既体现了建筑安装的要求,也反映了装饰工程的求,避免了大量的工程变更。因此,将建筑项目的二次装饰设计与建筑设计同步进行,既可以完全避免建筑与装饰的矛盾,大大减少工程变更,也是优化设计的一个重要手段。2抓好施工建设阶段中工程变更及投资控制控制工程变更以及控制由于变更所造成的投资增加,施工阶段是关键。因此施工管理必须全面、系统、发挥协调功能,做好施工图会审、联系单签发、完善施工方案、以及投资目标管理等方面的工作。2.1抓好施工前的图纸会审工作建设单位在接到设计图纸文件后,要组织设计、施工和监理等单位认真消化、熟悉图纸,提出问题,并在会审中或会审后加以解决。熟悉、消化施工图的工作,实际上就是提前解决施工中的问题,减少工程变更的一种重要手段。消化的深度如何,将直接影响今后施工中产生变更的程度。这就要求建设单位和监理、施工等各参建单位的有关专业人员要深入研究设计,尽可能将存在的问题消灭在图纸会审阶段,为今后的顺利施工,减少“错”、“碰”、“返”等不利现象的发生,为控制工程变更创造有利条件。如在“浙江省广播电视中心制作楼”工程的实施中,由于设计和有关单位对语言录音室套房和隔声砌体的做法没有事先组织会审,对具体的施工方法缺乏足够了解,造成施工后大面积返工。在“浙江梅地亚”工程的实施中,原设计对新闻发布大厅国际会议大厅、多功能厅等部位,没有作声学考虑,在会审中,与会人员根据本项目的特点,认为上述部位必须增加声学设计。于是在装修施工前补充了声学设计避免了一次可能因返工而造成的投资损失。2.2严格联系单的管理工作联系单的签发,一方面是工程实施修改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是工程决算的依据,它是除投标文件外最原始的决算凭据,对工程的最终造价起到相关的决定作用。因此在处理联系单的工作中必须要有章可循,按一定的程序执行,并一个口子对外,切不随意、随人签发联系单,而造成管理混乱,无法控制变更造成的投资增加。我们的做法是:工程变更时,首先应由工程管理部的专业人员根据变更的具体要求,明确需变更的工程内容及工程量,提出变更联系单,由本部门负责人审核,若涉及费用问题的联系单应该转入预决算部门,由预决算人员根据该联系单的内容确定变更所增加或减少的投资金额后,按联系单的审批权限,审批发放,作为工程决算的依据。同样,施工单位发出的联系单在反馈时也应按上述管理办法实施。要特别注意的是,变更内容涉及到在施工合同中有明确规定的或是在招投标时已做出承诺的,应按合同及相关承诺执行。对投标时少项、漏项的,不应纳入工程量增加的范围,不计算费用。如“广兴小区”工程在桩基工程阶段,因地基的实际情况,需要进行复打,专业人员在不知预决算的有关规定的情况下,认可了施工单位要求增加费用的联系单,决算时仅凭此张联系单就要追加四十多万元投资。虽然此事在决算时已扣除,但教训是深刻的。我们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在“浙江梅地亚”工程建设中,凡涉及到工程变更的,在签发联系单时严格按照管理规定,层层把关,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控制了由于工程变更而增加的投资。2.3完善施工方案在工程施工中“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先装什么,后装什么”,这些都是在工程施工方案中所要明确的问题。施工方案的优劣,将直接关系到工程变更的多少。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建设单位审查、论证施工方案是必不可少的,要在重要的分部工程实施前会同设计、监理和有关专家一起会诊施工单位制定的施工方案,分析其优劣。运用科学的施工组织、合理的工艺流程、适用的机械设备,先进的施工方法避免在工程施工中“碰”、“撞”等不良现象的发生,减少工程变更。2.4工程变更须同投资目标管理相结合投资目标管理始终体现在整个项目施工过程中,因此,在每一阶段的分部、分项实施中,都要对照概、预算进行分步骤控制,包括设计变更、施工变更和材料的选型、定价都须围绕投资目标来进行控制。如“浙江梅地亚”工程。整个项目的总投资已经框定,根据项目性质及要求,框定的总投资有一定的缺口,但我们始终按照确定的投资额进行投资目标管理,按项目的各个分项工程即主体工程、安装工程、外装修工程、内装修工程、室外配套工程以及前期费用等进行计划投资分析,在分析中每一分项又列出诸多小项,然后对应进行调整、变更,使整个工程费用的投入皆在投资目标内运行。如原走廊地坪饰面工程设计为大理石,据投资目标分析将要突破,我们采用大规格面砖,既控制了投资,又不影响建筑效果。由此可见,只要将工程变更与投资目标控制有机地结合起来,工程变更才能更好地发挥其积极的作用。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论高校基建工程竣工决算滞后问题的有关思考?

基建工程竣工决算反映了工程项目从筹建到验收时实际发生的全部建设费用,是上级主管部门审查基本建设拨款核销文件的依据,也是基建会计一项基础性的工作。根据财政部的有关文件规定,基建工程项目在完工后的三个月内应编制竣工决算报表,但事实上,随着近年来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基建项目投资也日益增加,一些高校的竣工决算却经常被长时间的搁置,导致竣工决算严重滞后,进而影响了固定资产的交付使用和学校对资产的管理。因此对高校基建工程竣工决算滞后问题加以分析并制定相应防范措施,对于今后正确的基建设计方案和施工方法的选择以及工程建设经验的积累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一、高校基建工程竣工决算滞后的现状及影响高校自98年扩招以来,招生人数从108万人到2005年招生人数的504万人,随之而来的是高校各项设施建设的迅猛发展,基建投资日益增大。如某省教育厅的数据显示,05年省属高校的在建工程是25.4亿,拨款是32.05亿,多数高校工程竣工后虽已交付使用多年,但仍以在建工程的形式存在的有9.7亿,占总在建工程的38.2%。竣工决算的滞后与基建工程的特点有关联,但多数还是其他的原因引起的,因为多数高校基建面临的是繁重的项目管理任务,为了学生能够如期入学,工程项目要赶工期,赶进度,学校注重的是工程项目的前期工作,施工阶段的控制管理,管理的目标是按期交付使用,却忽视了工程项目竣工的后期工作,造成建设项目竣工决算的滞后,进而出现了一系列的影响。1、竣工决算滞后影响了办理固定资产财产帐的管理。建设项目在竣工后多年没有及时办理竣工决算,只能先交付使用造成固定资产已使用,但没有资产帐。而且长期不进行竣工决算,时间一长,资料提供不全,更难以进行竣工决算,进一步影响了工程项目结转为固定资产财产帐,易造成学校资产的流失。2、竣工决算滞后导致资产管理与使用脱节。建设项目没有及时办理竣工决算,相关手续不齐,国资部门不能办产权证书,未纳入学校资产的核算管理。而使用部门管理的重心是教学,缺乏资产管理方面的经验,这容易使资产的管理出现真空现象。特别是在一些教学设施及设备的管理上,由于管理的缺位,影响了学校对资产的正常管理与合理使用。3、竣工决算滞后导致资产成本人为增加。在工程交付使用过程中,会发生一些维修费、配套设施等支出,由于未及时办理竣工决算,该工程的这些费用会被摊入工程成本。而且实际工作中还存在着随意地将非本项目的维修费、更换配件等摊入工程成本,人为地增大建设项目的成本。另外,工程结算取费系数每年都在发生变化,迟报工程决算,会引起工程成本的增加,使资产的成本与实际成本不相符,造成资产计价的不实。二、基建项目竣工决算滞后的原因分析1、校领导对竣工决算管理意识淡薄,管理不完善。(1)校领导对投资资金管理经济效益的意识不强,且学校管理的重点是教学科研,因此校领导更关心的是工程的进度、完工日期以及学生能否按期入学等问题,却忽视了对竣工决算的办理,学校认为欠缺的只是竣工决算的手续问题,并不影响建设工程项目的交付使用。因而,基建工程项目的竣工决算就被搁置,若遇上领导换任,易造成基建历史遗留问题。(2)各职能部门缺乏沟通与协调。基建、国资、财务、院系等部门之间由于缺乏沟通,相互配合不够,在工程项目完工后,基建部门对竣工决算所需的材料或程序不了解,使基建材料提供不完整,竣工决算不及时,最后国资部门按小于基建工程项目帐面数给予入帐,导致帐面数与实际资产数严重不相符。而工程后期所发生的费用是以资产入帐还是使用部门以修缮费用入帐,这些费用在财务管理上分得清,但在部门之间因涉及局部利益却较难分清。如某高校的基建部门,工程项目食堂在98年初已完工,食堂附属设备在98年购买,由于该项目超投资且手续不完整,食堂及锅炉的竣工决算至今没有办理,竣工交付使用的工程未入学校资产帐,造成实际资产与帐目严重不符。在今年使用部门已多次要求对该设备进行报废,但国资部门因锅炉设备目前为止还未办理资产入库手续,因而其设备即使报废年限已到期也无法办理报废手续。由此可见,部门之间协调与否,影响着竣工决算的及时性。2、基建管理人员和财务人员的素质问题影响竣工决算的及时性。(1)高校基本建设工程由于工期紧、任务重,以致于一人多岗、超工作量地工作,及管理人员队伍的不稳定性,造成管理人员的管理行为缺乏制度的制约,而且还很难对工程项目的质量、投资的效果进行有效的监督。比如现场施工管理人员既要对现场检查、隐蔽工程进行现场签证,又要进行工程造价的审核,还要负责保管工程的有关资料。在人员超负荷工作以及岗位职责不清、岗位职能交叉的情况下,一旦基建工程项目管理出现哪一环节的问题,管理人员之间容易出现互相扯皮,互相推诿的现象,使竣工决算所需的前期工作断层,造成竣工决算不能如期进行。另外在实际工作中管理人员对竣工决算知识的缺乏、工作经验等职业素质方面的欠缺以及法律意识的淡薄等,也会造成竣工决算的滞后。(2)基建财务人员问题。多数高校基建财务人员缺乏、专业知识更新慢等方面的问题,造成新时期的基建财务人员衔接不上,财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专业知识跟不上经济时代的发展。基建财务人员对项目建设经常停留于表面的工作,如某高校的基建财务人员,在退休时,所移交的帐面显示基建项目已完工,审计机构的审计报告业已送达,财务人员却没有向主管部门申请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的报告。基建财务人员业务素质的高低、实践经验的丰富与否、良好的职业道德等也影响着竣工决算的及时性。3、对财政性资金结余的操纵导致竣工决算滞后。高校的基本建设资金应严格控制在工程预算之内。但高校基本建设对工程项目常常是贪大攀比,盲目扩张,脱离实际,在施工过程中经常更改设计,使得在建工程经常是超预算进行,而在超预算缺口的资金不能落实时,就容易造成竣工决算的滞后。同时高校的基本建设项目资金不是单项的专户专用,由于在实际操作中可以自行调剂建设项目资金,学校在向上级主管部门上报基建财务报表时,隐瞒了建设资金结余的情况,而主管部门在竣工决算方面的监管乏力也潜在的助长了学校的这种做法。因此,高校在工程完工后,并不急于进行竣工决算。4、承建商存在工程质量问题。一般情况下承建商在工程完工后,应提供竣工决算的材料,但承建商在竣工决算时,对工程量的计算、工程定额的套用、材料差价的确定等高估冒算,以赚取更多的利润,这与高校建设方的工程质量要保证,要节省资金、降低工程成本方面,两者财务管理的目的不同。另外承建商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一些质量问题,建设方认为应对承包商进行经济上的处罚,而承建商反过来则认为这是因设计缺陷而导致的技术问题,在质量问题的责任认定上,承建方与建设方会产生较大的差异。因此,双方在质量、定额套用、取费问题上存在比较大的歧义,导致了竣工决算无法按正常程序进行。三、竣工决算滞后的防范措施1、校领导重视竣工决算,加强和完善管理。(1)校领导的重视与支持是创造竣工决算的良好外部环境。领导要高度重视基建工程项目的后期工作即竣工决算,强化项目管理意识,认清竣工决算在项目管理中的重要经济意义与作用。成立以校领导为主,各职能部门的负责人为组成成员的基建竣工验收会,负责基建的竣工决算工作,校领导要在关键问题、重要环节如验收环节要亲自参与,以使基建的最后环节竣工决算能够顺利开展。(2)加强各职能部门的协作关系,提高管理效率。各职能部门的负责人应相互沟通,相互协调,提高部门间相互配合的工作效率,做好各项基建材料的基础性收集工作,档案收集与项目管理同步进行、实时同步地检查,不断补充,避免因文件的缺失而造成竣工决算的滞后。校领导对基建的历史遗留问题确实是建设方责任的,要责成相关部门的主要负责人、经办人把该补办的材料补齐全,办理清楚,确保竣工决算的顺利进行。2、加强人员素质管理。(1)制定岗位规章制度。基本建设管理部门应制定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职责范围等规定,并对基建工程项目实行项目责任人负责制,确定谁负责的项目,谁负责竣工决算的原则,实行负责到底的办法规范工程项目的办事流程,形成管理人员照章办事的自觉性,有效地规范基建管理人员的行为,使基建管理规范化、程序化和科学化。(2)提高人员素质。首先,基建部门平常应加强管理人员的思想素质与业务知识的教育、鼓励大家参加社会上的专业知识考试,在提高理论的同时积累实际工作中的经验,把职称评定、提拔任用与平常的工作表现、工作效率相结合,切实提高基建管理人员的待遇,既能体现学校对管理人员辛勤工作的肯定,又能对其管理行为的效果进行奖惩。学校应避免管理人员的频繁流动,以保证基建工程项目工作的连续性。其次,基本建设工程的周期长、跨度大,财务人员在基建工程项目建设初期,就应开始收集、整理、分析原始资料,着手准备竣工决算的各项事前工作。财务人员除了业务素质强之外,还要经常随基建管理人员到施工现场,加强了解工程的实际进展情况。学校应对基建会计设置A岗、B岗,两岗人员相互互补,相互补充,避免由于人员的流动、退休等外在的原因造成竣工决算的滞后。基建财务人员因基建的特殊性,接触社会上的人杂,在工作要求上对财务人员比较苛刻,财务人员复合型的知识及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在很大程度上会决定着竣工决算的及时性与准确性。(3)设立内部档案管理员。基建部门要单独设立一个内部档案管理员,管理员既要懂基建专业知识又要熟悉档案知识,负责保管和收集工程项目的有关资料,对资料系统整理、分类归档,以使每个项目的资料文件得到保全,为竣工决算提供完整、齐全的数据资料,确保竣工决算的及时性。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加强高校基建工程审计的思考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不断深入,国家对高校基建投资的力度明显加大,特别是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高校基建工程越来越多,一方面高等院校基本建设的加快有力地促进了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在基建、修缮工程预决算审计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也日益突出。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阻碍了高校的健康发展,也给国家和高校造成了很大损失。如何充分发挥建设资金投资效益,保护资金使用安全,避免损失浪费,保证基建工程的竣工决算质量,是高校基建工程审计人员面临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就如何搞好新形势下的高校基建审计工作谈几点看法。   一、高校工程建设审计中存在的问题   1、审计力量不足现象普遍。当前高校中普遍存在内审机构不健全、人员缺少现象。在机构设置上,部分高校将纪检、监察、审计合署办公,由1至2名工作人员负责审计工作;有的高校虽设有专门内审机构,但只象征性配置了两三个人,更缺少专业工程审计人员;有的高校既没有设置专门的审计机构,也没有配备从事审计工作的专职内审人员,根本就没有开展这项工作。   2、审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由于对审计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有的高校在配置审计工作人员时,没有进行严格把关,把一些没有专业知识、没有工作能力的人安排进来;有的高校甚至把审计部门作为安置闲人的地方,随便安置1至2个工作人员应付上级部门或文件要求。这主要是高校领导对审计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造成的。   3、审计监督不到位工作滞后。由于机构的不健全及缺乏专业人员等原因,当前高校内审工作的主要内容往往限于对项目完工后进行的决算审计,但实际经验告诉我们,这种事后的决算审计无法对基建工程进行全过程的监督,致使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无法及时发现,一旦发现问题,可能再也无法弄清楚或予以纠正,此时的监督作用自然打了折扣。如某高校学生宿舍于2005年4月开工建设时施工单位和当地群众发生冲突,根据协议冲突给施工单位造成的损失由学校负责,但是施工单位没有及时将当时的情况报学校,而学校有关方面也没有及时处理,使工程2006年竣工结算审计时才发现施工单位有多报误报现象,但是由于时间太长,现场早已不复存在,事实已无法再搞清楚了。又如,由于市场材料价格瞬息万变,如果不对签证的材料价格进行实时监督,事后也无法再进行核实,只能听凭施工单位的摆布。还有,因为工程前期监督缺失,造成工程概预算失真,导致投资失控,发生工程预付款超支而无法追回的事件,都给学校造成无法挽回的经济损失。   4、审计手段落后工作效率低下。当前很多高校还是使用过去传统的审计方法,靠审计人员手工计算核对数据的对错,这种传统的审计方法不仅劳动强度大,而且时间长,效率低,易出错,已经不适应高校快速发展的形势需要。  二、加强高校工程建设审计工作的改进措施   1、健全内审机构,加强队伍建设。各高校应按照《审计法》、《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等法规的要求,一是要建立健全内审机构。二是要配备一定数量的工程专业技术人员。基建工程预决算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承担基建审计的人员应具备掌握财务会计、审计、基本建设预决算、经济、法律等多种专业知识的能力,为此要不断加强基建审计人员的培训。三是积极参与系统内的经验交流和理论研究,为审计人员整体水平的提高提供平台。   2、完善内审制度,依法行使职能。各高校应按照《审计机关国家建设项自审计准则》和本地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办法等有关制度的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和完善有关基建审计工作的规章制度,着力提高制度的科学性、系统性、权威性,做到用制度管权、用制度管事、用制度管人,使审计人员能够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使审计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经常化轨道。   3、搞好廉政建设,提高人员素质。基建工程审计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切身利益,势必要成为广大教职工关注的热点和焦点,因此,基建审计工作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高校中处于重要的地位,责任重大。同时审计工作又要常和施工单位打交道,直接和钱物接触,容易滋生不正之风,这些都要求从事基建审计的工作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高尚的精神境界。学校要把好入口关,切实将那些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群众公认的好干部充实到审计岗位上来。审计人员要自觉地加强学习搞好自身建设,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思想上筑牢拒腐防变的堤坝,警钟长鸣,洁身自好,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始终保持高尚的政治品格,真正做到务实、清廉。   4、拓宽审计范围,强化审计监督。审计部门要适应形势发展需要,转变思路,更新观念,采取有效措施,改变原来单一的只注重对工程结算价款审计的形式,要从完善内部控制机制入手,扩展延伸到对基建工程全过程审计监督,做到事前事中事后监督全面到位,全方位全过程对项目决策、工程招投标、工程签证、隐蔽工程验收、建设资金管理、工程价款结算以及工程质量的跟踪监督。这既是法律赋予内审部门的权力,更是审计监督工作的需要。只有这样,审计人员才能掌握真实可靠的第一手资料,才能保证审计结果的真实准确。   5、更新审计方法,确保审计质量。为使审计工作在高校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高校审计部门应适应形势需要,不断更新审计手段和方法,努力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和水平。要结合基建工程的特点,创新思路与手段,要打破传统的手抄笔录的落后审计方式,应用先进的计算机审计工具,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审计部门要充分利用高校科研力量雄厚的自身优势,积极和有关科研单位联合开发审计软件,将整个审计过程,包括前期计划、审计程序和相关的测试结果、审计建议、组长评阅程序等全部用电子化模式记录和储存,逐步实现审计工作的电算化、现代化。   6、实行公示制度,搞好群众监督。各种基建项目审计结果都要向社会公布,增加审计工作的透明度,自觉接受广大教职工和社会各界群众的监督。通过公开审计结果,使审计监督成为一种全社会的监督,不仅可以加大审计监督的权威性和震慑力,同时对加强高校党风廉政建设、治理商业贿赂、规范高校建筑市场等方面也有着积极的作用。对在审计中发现的偷工减料、弄虚作假、虚报瞒报、恶意欺瞒的现象,都要认真核实记入该施工单位的诚信档案,把诚信档案作为建筑企业参与学校工程建设的基础条件。凡有不良记录的建筑队伍将从此不能再进入学校的建筑市场,打击不良行为,维护高校的合法权益。   7、建立评价体系,优化审计成果。要结合当前高校基建项目特点,探索高校基建项目审计评价体系,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作为审计评价的主要内容。审计评价要采取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要有重点,要抓住主要矛盾。社会效益方面我们可以采取问卷调查方式,获取群众对审计结果的满意度,将群众的满意度作为衡量审计工作的一杆标尺;经济效益方面可以采取对项目结算单价和社会同类项目单价进行对比,从中找出问题进行分析,对发现的具有倾向性和共性的问题,提出审计意见和建议等。要将审计结果评价列入竣工结算内容,不进行审计结果评价或者达不到标准的均不得进行工程价款结算。

基尔霍夫定律实验报告思考题

等效一个理想电源串联一个电阻(阻值=内阻)

如何做好基层副职的思考 / 查查362

副职是领导班子的重要成员,其既是领导者,又是执行者,如何当好领导班子的副职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一、副职的定位可以说,没有一个人不想把工作干好,谁也不愿意干砸了。“人贵有自知之明”,要当好副职,就要对自己有个清醒的认识和正确的评价,这是当好副职的重要基础。对于正职而言,副职最好的配合是勇挑重担,最大的支持是独当一面,所以说,当不好副的就干不了正的。一是思想定位。首先,要有大局观念。作为副职领导必须始终把服务大局作为全部工作的主题,想问题、办事情、当参谋、提建议时要时刻关注大局、准确把握大局;其次,要有责任意识。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责任心没有大小,所以说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意识是做好副职的根本前提。在工作中要敢于面对困难,敢于触及矛盾,只要对全局工作有利,都要积极主动,迎难而上。二是角色定位。首先,要当好“参谋”。置身大局,把握一把手的脉搏,出主意,想办法,主动把分管工作纳入到全局工作中去,自觉服从全局重点工作需要,积极支持并努力配合中心工作的开展。副职的最高境界就是一把手安排给工作最放心;其次,要当好“配角”。要讲政治、懂规矩,识大体、顾大局,尊重正职,服从领导,维护权威,不越权行事,不讲过头话,不办过头事;第三,要当好把头。把一个单位的一把手比作过去农村生产队的大队长,副职就是小队长。在分管工作中,要广泛调动一切积极有利因素,使每项工作都做到有部署、有安排、有检查、有结果,善始善终。三是工作定位。首先,要补位不缺位。副职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对一把手考虑不到的事情,要适时提醒,及时补充,对一把手心中一时没有把握的问题要主动去了解、分析,提出见解;其次,要到位不越位。要对正职负责,做到尊重服从,多请示汇报。要主动揽事,坚持重大问题请示制度,不擅作主张,不越权越位;第三,要服从不盲从。作为副职必须自觉服从正职的领导,但是,服从并不等于盲从和不加分析的附和,按领导者的意见办事,也只能是执行正确的意见,对一些不正确的、违法乱纪的行为,要抵制和反对。二、副职要处理好三个关系,也可以说要有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作为一名副职,虽然是在正职的领导下开展工作,但也不可避免地要和同级和下属打交道。俗话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在一个班子中工作,统筹兼顾、协调处理好与上级、同级和下级的关系,形成和谐融洽的氛围,也副职必备的基本功之一。一是要处理好与一把手的关系。协调处理与党政正职的关系,关键要做到“到位不越位,搭台不拆台”。副职能否正确地处理好与正职的关系,当一个合格的、称职的副职,是关系到领导班子是否团结有力以及领导效能高低的一个重要因素。正确处理好与正职的关系,不仅仅是工作态度、工作方法的问题,还是一个人的品德和风格问题。二是要处理好与班子成员的关系。在一个领导集体内,副职往往不只一人,而是一个群体。虽然彼此有分工,但工作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每个副职既要明确自己的职责,也要了解其他副职的职责,做到职责清楚。对于属于自己的责任,绝不推卸;属于别人职权之内的事,绝不干预。这也需要每一名副职真正做到责任不推、困难不让、有功不居、有过不推。副职之间要经常通气,沟通情况,坦诚相见,将一些不必要的误会和磨擦消除在萌芽状态。三是要处理好与分管科室的关系。要重视沟通,注意领导方法和领导艺术。一是信任而不放任。在工作上要充分依靠和相信下级,充分发挥其积极性、创造性和协作精神。像“放风筝”一样,要舍得放、敢于放,同时要做到收放自如。二是爱护而不庇护。副职要经常与下属谈心,了解其思想动态,掌握主动权,在政治上和工作上严格要求,在生活和家庭上关心爱护照顾,对下级的缺点或错误要批评教育,绝不可护短、包庇。三要揽过而不居功。揽功诿过是领导干部的大忌。遇到问题要勇于承担责任,讲功劳论大家,论过失多承担,充分肯定下属的工作成绩,知人善用。此外,对于下属提出的合理要求,能解决的应该及时解决,创造一个和谐、宽松的工作环境。三、副职至少要具备三种能力一定程度上讲,“摆平就是水平,无事就是本事,搞定就是稳定”。副职在纷繁复杂的工作面前,要担当起左右手和参谋的角色,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一是良好的认知能力。首先,要勤于学习。要做到多听、多看、多学、多问、多思考、多总结,一边向书本学、一边向身边的人学、向实践学。现在很多人有发愁情绪,这说明他在思考,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动脑思考。既要熟知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又要努力掌握与分管工作相关的具体法律、法规和政策,明确分管工作的性质、任务、范围和要求;其次,要精通业务。要对分管的工作熟悉掌握、驾轻就熟。副职分管的工作往往带有很强的业务性,对业务问题要深入钻研,力争成为业务上的带头人、技术上的把关人和难题上的破解人;第三,还要有管理能力。要通过管理知识的学习,提高自己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改进工作方法,积累工作经验,提高驾驭工作的水平。遇到棘手难题,要沉着冷静,找准症结,妥善处置。二是抓落实的能力。目标和路线确定后,关键就在于真抓实干。再好的思路,再正确的决策,不抓落实,只能是毫无意义的一纸空文,一定要将纸面的东西落实在行动上。已经落实的查效果。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对比,对每一项工作都要尽量追求完美。正在落实的查进度。工作推进要快而又快,好而又好,工作的关键环节要心中有数。没有落实的查原因。也就是抓住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重点和难点问题突破了,其它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工作也就落到了实处。

思考方山子有哪些异人之处,苏轼对此有什么态度?

《方山子传》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篇散文。文章通过对苏轼与方山子的相遇与相交,了解他的人生经历,通过对这些人生经历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方山子特立独行性格和人生取向的赞赏。陈慥(自称龙丘先生,又曰方山子)常信佛,饱参禅学,与苏东坡是好友,常与苏轼论兵及古今成败。喜好宾客,蓄纳声妓。少嗜酒好剑,用财如粪土。北宋时,常从两骑挟二矢与苏轼游,并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折节读书,但怀才不遇,家里条件很好。晚年隐于黄州之歧亭(今麻城歧亭)庵居蔬食,徒步往来山中,不与世相闻。北宋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贬黄州,屡至探陈慥于岐亭,并为之作传【即《方山子传》】,始知其名。扩展资料:《方山子传》片段: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遯于光、黄间,曰歧亭。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见其所著帽,方屋而高,曰:“此岂古方山冠之遗像乎?”因谓之方山子。译文:方山子,是光州、黄州一带的隐士。年轻时,仰慕汉代游侠朱家、郭解的为人,乡里的游侠之士都尊奉他。年岁稍长,就改变志趣,发奋读书,想以此来驰名当代,但是一直没有交上好运。到了晚年才隐居在光州、黄州一带名叫岐亭的地方。住茅屋,吃素食,不与社会各界来往。放弃坐车骑马,毁坏书生衣帽,徒步来往于山里,没有人认识他。人们见他戴的帽子上面方方的且又很高,就说:“这不就是古代乐师戴的方山冠遗留下来的样子吗?”于是人们就称他为“方山子”。

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安全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安全生产历来是我们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全社会关注以及广大人民群众关心的一个重大的突出的问题 。长期以来,我们的各级政府、各企事业单位为确保安全生产和工作,制定出台了法律法规条文以及相关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等,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安全保障办法措施,通过实施落实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在当今社会快速发展、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的同时,伴随我们而来的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各类安全事故不断的发生,给国家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的威胁,尤其是近年来的一些重大、特大恶性事故的频频发生造成了国家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重大损失,因此说我们的安全生产还未能够真正从根本上改变和彻底扭转严峻的局面。为此,如何提高全社会高度重视安全的思想意识,把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当作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探索创新与当今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科学的管理新模式,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更显得尤为重要。  安全生产管理对我们来说是即重要而又往往容易被忽视的一项工作,无论何时何地,安全工作是否高度重视、做的好不好,势必会给我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一定的影响,甚至给我们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的危害和重大损失。因此,在当今新形势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日益受到各行各业的高度重视。而要努力做好安全管理这项工作,更好的适应新形势下社会的发展和需要,笔者认为应注重做好以下几方面:  一是注重学习研究科学的安全生产方面的理论,深入探索揭示科学规律,总结运用科学的管理方式来不断的提高我们的安全管理水平,最终达到实现安全生产。我们以往传统的安全管理工作大多把工作的重点放在工作、生产进行期间或发生后阶段,缺乏积极有效地预防防范措施。常常是事故发生了再兴师动众的调查原因,而后根据调查结果采取追责任、制定各项措施办法的来进行挽回、补救和修正等等。而科学的安全管理工作的着重点是预防为主、安全第一,是预先或提前对各种危险现象或情况进行认真的识别分辨、分析研究和控制预防,改变以往的事后弥补处理为事先控制预防,真正做到积极主动、提前预防,从而达到到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的目的。纵观现实生活中所发生的一些触目惊心的各类安全责任事故,无不与人们忽视安全、麻痹大意、心存侥幸等观念意识紧密相关。因此,探索创新新时期安全生产管理方式、以现代科学的安全管理目模式取代传统的安全生产管理模式势在必行。  二是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对我们来说既是一门十分重要的、需要不断研究创新的科学体系,同时又是与我们的生产实践、生活工作一样,有着其严格、规范的操作规程的。因此,我们在制定采用科学的安全生产管理方式期间,首先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一个人生活在这个社会当中,为了生存必然从事着社会生产各行各业中的某项劳作,人的行为也必然贯穿于安全生产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为此,我们必须采取严格的制度和切实有效的必要措施,做到尊重人、关心人、保障每个生产和工作者的生命安全的需要,要使我们的劳动者体会到人生命的价值、生命存在的意义,寻找到其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最终形成全社会人人重视安全、重视生命的命运共同体,从而不断的促进和推动我们安全管理工作的改善和提高。其次是要认真制定和落实好各项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采取多种有效措施,措施到位,以确保我们的各项制度能够正规化、规范化的运作落实下去并真正取得实效。要防止搞形式主义,坚决杜绝那种文件、会议多、能够落实的少,口头上说的、喊的多,真正做得少、实事少的务虚形式主义。我们只有把安全制度措施认真的贯彻落实了、工作做扎实了,预防、防范措施双管齐下,这样才能把各种事故隐患和危险消灭在萌芽状态,才能够最大限度的减少和有效地遏制各种责任事故的发生。其三是我们要重视加强对全社会进行安全方面的宣传教育,通过采取多种形式和内容,充分利用当今新科技的宣传媒介,来开展全民性的安全方面的宣传教育。同时,还要注重加大对安全管理科学方面的研究学习和教育培训力度,不断加大安全管理方面的科学技术、科技人才的投入和培养,加快提高社会全员整体安全素质的提高,使之形成全社会人人重视安全的良好社会氛围。  三是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对我们来说不仅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同时也是一项十分复杂性的工作。近年来涉及安全方面所发生的许许多多事故和问题,都有着种种复杂的因素和原因,不只是单凭完善管理方式或是我们的政府部门多出台几部法律法规、规章条例以及搞几次突击整治就可以彻底解决的。因此,既要治标,更要治本,而且要把治本作为重中之重。首先,我们还要从强化大家安全生产的法律意识,强化质量管理基础入手,采取相应的强有力的措施和管理办法,包括综合运用行政、经济、组织等手段。这不仅需要政府职能部们的重视和努力,更需要我们的各级领导、企事业经营者、单位部门的负责人以及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参与和努力。要使大家通过国家法律法规、规章条例及制度措施的严格制约和约束,通过大张旗鼓的开展宣传教育,通过现实生活中所发生的那些触目惊心的惨痛事例中受到震撼、得到警示、引起反思、受到教育,达到扭转或改变长期以来人们轻视、忽视安全的思想意识,杜绝侥幸麻痹的思想观念,继而形成全社会从上到下人人关注、人人参与、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形成人们预防为主、安全第一、安全工作,人人有责思想上的共识。其次,我们说安全管理工作它又是一项系统工作。它针对不同种类工作的性质、内容及工作方式等,分别以不同的内容和形式贯穿着各类工作的始终。因此,我们在系统运行过程中要不断进行安全管理的检测、检查、识别、整改、总结来补充完善系统内容,最大限度的达到消除或控制可能出现的各类安全隐患。其三是建立健全安全信息管理制度。坚持实行定人、定时、定流程、定标准、定分析、定考核的六定管理,做到遂级收集、反馈、分析、处理,让各种信息在整个安全管理活动过程中流动起来,纵观全面的来认真分析、研究和总结,从而有效地避免就事论事的静态管理方法,使安全管理工作更趋于科学化、程序化、合理化。其四我们要实行全方位的安全目标管理,以确保各项安全规章制度真正落实到位。我们要以组织制定总的安全管理目标为基础,建立起适应本行业本部门的各项安全责任状,实行目标管理,实行定项目、定数量、定标准的三定管理,坚持运用量化考核手段,使各级安全目标更加明确、具体、到位,激发起每个人的责任和力量,从而达到整个组织的安全工作管理水平的提高。  总之,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加快,我们面临的安全生产局面仍是十分严峻的,出现的种种安全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由此所造成的危害和损失也是十分巨大的。

如何做好招商引资工作的几点思考

为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实现丰县的跨越性发展,当前必须牢牢把握科学发展,继续坚持强力推进招商引资,在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上实现新突破。结合近一段时间的学习和思考,感到新的发展形势下,要想在招商引资方面取得大成效,必须努力实现四个方面的突破。 一、力求在思想观念上实现突破 当前,随着国际、国内区域经济合作、产业互动和产业转移的步伐加快,各地都把招商引资作为加快发展的重要措施,千方百计吸引资金和技术,借力发展。实践证明,一个地方的开放程度影响着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水平,而思想观念是影响开放程度的根本原因。在经济落后地区,干部习惯于行政管理工作,招商引资工作仍要靠政府主导,还需要把招商引资作为当地党委政府的一把手工程,还需要强力推进。领导把招商引资作为第一要务,摆在桌面上,大小会讲,三天一调度,二天一调度,并切实以身作责,身先士卒,下级部门就会在落实上相对积极主动一些,相关职能部门就会少摆官架子,少设一些障碍,多一点配合。随着区域间经济合作的步伐加快,东南沿海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正在寻求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国际、国内大型企业集团都在通过异地建厂、异地合作等方式开拓市场、扩展规模。条件相似地方,谁先获得这些企业的投资信息,谁就赢得主动。因此,在当前新的形势下,既要靠政府组织的招商活动,还必须克服以政府为主导的招商观念,克服等靠要的思想,树立关键在我的思想。充分发挥社会各界的能动性,靠全民招商建立一个庞大的招商网络。 二、力求在产业招商上实现突破。 任何外商外资无论在哪里投入,都必须要赚钱;无论哪里的地方政府招商引资,都必须是为了加快地方经济的发展。“你发财,我发展”是招商引资的一个基本原则。在招商引资活动中,招引方必须要拿出能够吸引人的优质项目。一个优质的项目必须合乎当地的总体规划和实际条件,合乎科学地发展观的要求,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对投入方有比较丰厚的回报率和稳定、持续、长远的发展空间。政府要招引到真心实意干事业的外商,就应该在项目的包装上“做文章”,搞好长远规划,调查研究实际情况,抓好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随着开放型经济呈现投资基地化、产业链式化竞争白热化的趋势,投资商投资由过去的单体投产、单个产品为主,逐步向优势产业集聚,向优势产品整合,选择一个地区重点、连片、链式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招商引资的集聚效益、链式效应越来越明显。这就要求我们在招商引资过程中注重结合本地实情况,瞄准自己的主攻产业,抓住产业互补双赢的结合点,在产业对接上下功夫。丰县应立足于盐化工、农副产品加工和电动三轮车三大产业,做足做强三大产业链,围绕三大产业设计项目,加大招商力度。丰县有丰富的优质盐矿资源,同时丰县及周边有充足的煤炭资源为盐化工的开发提供充足的动力源,盐矿和煤炭同时存在于同一地区是发展盐化工的天然优势。丰县是农业大县,有50万亩连片果树资源,已有两果汁加工企业落户丰县,继续做好果汁深加工,招引果汁终端产品企业和果品罐头企业落户丰县具有产业资源优势,同时丰县又是特种蔬菜生产基地,在蔬菜种植上有一定基础。经过丰县政府的培育,丰县的电动三轮车已发展成为丰县的一大支柱产业,在全国的市场份额60%以上,产业上下游配套齐备,产品高中低档齐全,是丰县最大的草根产业,生命力旺盛,围绕这个产业开发、服务做好招引工作。为进一步做三大产业的招商工作,必须加快制定和完善高质量的产业发展规划,按照规划和谋划的项目,有针对性地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在招商过程中,要深入研究招商区域的产业情况,了解其支柱产业发展趋势、产业扩张计划、上下游的配套情况。要坚定不移地接触沿海发达地区与我们主导产业相关的龙头企业、大企业,必须立足招大引强。 三、力求在环境建设上实现突破。 在新的发展形势下,招商引资实际上就是一种城市营销方式。各地为了吸引外地客商,展开了激励的竞争,竞相提供优惠政策,提高服务水平,大打“环境”牌。在制定优惠政策方面,各地都提出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可以说这个底线标准都非常接近。投资商更加关注的是一个地方的城市承载力、城市综合环境以及软环境等,新一轮城市环境的竞争,必须围绕这些问题抓好以下三点。一是提高城市知名度,树立良好的地方形象。当前,越来越多的地方把提升本地知名度、美誉度作为吸引外商投资的重要措施。现在城市发展的竞争实质上就是环境的竞争,环境是生产力、竞争力、生命力。哪个地方环境优美,设施配套,服务周到,人居环境质量高,就能对资本、技术和人才产生强大吸引力,从而把环境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必须加强对本地的宣传,积极利用已经被确认的“头衔”,如“果都”、“牛蒡之乡”、“特种蔬菜基地”等已叫响的城市名片,精心设计本地品牌形象,进行整体包装,充分利用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向外推介,在广泛的社会区域树立良好的形象。二是营造一个良好的服务环境,形成让客商满意的比较优势。如果把外商外资比作“凤凰”的话,那么适宜投资的环境就是“梧桐树”,“没有梧桐树,引不来金凤凰”。环境好了,不用你吹,外商外资会慕名而来;环境差了,任你吹得天花乱坠,也不会来。即使来了的也留不住,迟早还会走。因此,政府要想做好招商引资工作,就应该在治理投资环境上下工夫,整顿政府机关工作作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提高教育质量和医疗卫生水平,努力营造一个平安、祥和、宽松、和谐适宜“金凤凰”发展的社会环境氛围。以政府的社会地位说话应该是最靠得住的,但那必须是讲原则、讲诚信的政府说话。优化软环境各地都在讲,这也是招商引资的竞争点,关键是看谁能把这项工作落到实处,谁就能赢得主动。三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一流的创业平台。完善的基础设施,是企业降低成本、加快发展的根本保证。丰县经济开发区盐化工园区已具雏形,但存在着水平不高,产业布局不完善等一些问题,需寻找高水平、专业性强的单位给予重新定位。其次要切实加强园区内水电、路桥、管网、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做好集中供电、供热、治污等尤其要建立足够的污染防治措施,决不可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实现资源共享、设施共用、环保治理同步实施,不断完善功能,提高承载力,促进盐煤化工产业集聚。 因此,要站在招商、亲商、助商、安商、富商的角度,加快交通、通讯、能源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积极谋划建设高标准的工业园区,增强吸引力,把完善的公共服务措施、优良的企业生产环境作为招商引资的主要载体。 四、力求在人才队伍建设上实现突破。 招商招商工作的竞争就是招商人才的竞争。搞好招商引资源共享就必须拥有一批熟悉当地产业知识、精通市场规则、具有现代商务谈判技能的人才。目前,我县还缺乏高水平的专业招商人才,这将直接影响到对外开放水平。因此,要适应时代发展步伐,加强招商队伍建设。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的办法,加强业务培训,通过选派业务骨干外出培训深造、邀请有关专家学者授课、面向社会公开招考等方式,培养和吸引更多熟悉政策法规、掌握先进知识、精通业务技能的招商专业人才。在人才选拔上,立足丰县的现有人才,可节约人员的使用成本。我县工作待遇较低,不可能给招商人员太高的待遇,若没有可观的待遇,即使招来了,也没有过强的招商能力,也很难适应我县的招商工作。招商工作不同与其它行政工作有职、有权,有优越感,招商工作既辛苦劳累又是个求人的差事,在我们这经济落后,交通避塞的县,三五年招不来一个项目是很正常的。社会的歧视,身体的疲惫,心理的失落,致使我们开发区招商人员越来越少,招商情绪越来越低落。要做好招商工作必须选配个人素质高、热爱招商、有一定专业知识和经济知识、有一定招商工作经验的人员,同时给与招商人员一定的政治待遇和经济待遇。招商工作是个创造性的工作,在工作安排和考核奖励上应以个人为主,这样才能充分调动等每个招商工作者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全县的招商工作就会充满朝气和活力,开创丰县招商工作的新局面才有希望,丰县才不至于拖全市的后腿。

生活中一件小事一句格言,一幅漫画都会引起我们的思考并从中获得启示选择课堂上没有采用过的角度,写一篇

看见老奶奶过马路,过去扶一把

如何做好招商引资工作的几点思考

为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实现丰县的跨越性发展,当前必须牢牢把握科学发展,继续坚持强力推进招商引资,在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上实现新突破。结合近一段时间的学习和思考,感到新的发展形势下,要想在招商引资方面取得大成效,必须努力实现四个方面的突破。 一、力求在思想观念上实现突破 当前,随着国际、国内区域经济合作、产业互动和产业转移的步伐加快,各地都把招商引资作为加快发展的重要措施,千方百计吸引资金和技术,借力发展。实践证明,一个地方的开放程度影响着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水平,而思想观念是影响开放程度的根本原因。在经济落后地区,干部习惯于行政管理工作,招商引资工作仍要靠政府主导,还需要把招商引资作为当地党委政府的一把手工程,还需要强力推进。领导把招商引资作为第一要务,摆在桌面上,大小会讲,三天一调度,二天一调度,并切实以身作责,身先士卒,下级部门就会在落实上相对积极主动一些,相关职能部门就会少摆官架子,少设一些障碍,多一点配合。随着区域间经济合作的步伐加快,东南沿海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正在寻求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国际、国内大型企业集团都在通过异地建厂、异地合作等方式开拓市场、扩展规模。条件相似地方,谁先获得这些企业的投资信息,谁就赢得主动。因此,在当前新的形势下,既要靠政府组织的招商活动,还必须克服以政府为主导的招商观念,克服等靠要的思想,树立关键在我的思想。充分发挥社会各界的能动性,靠全民招商建立一个庞大的招商网络。 二、力求在产业招商上实现突破。 任何外商外资无论在哪里投入,都必须要赚钱;无论哪里的地方政府招商引资,都必须是为了加快地方经济的发展。“你发财,我发展”是招商引资的一个基本原则。在招商引资活动中,招引方必须要拿出能够吸引人的优质项目。一个优质的项目必须合乎当地的总体规划和实际条件,合乎科学地发展观的要求,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对投入方有比较丰厚的回报率和稳定、持续、长远的发展空间。政府要招引到真心实意干事业的外商,就应该在项目的包装上“做文章”,搞好长远规划,调查研究实际情况,抓好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随着开放型经济呈现投资基地化、产业链式化竞争白热化的趋势,投资商投资由过去的单体投产、单个产品为主,逐步向优势产业集聚,向优势产品整合,选择一个地区重点、连片、链式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招商引资的集聚效益、链式效应越来越明显。这就要求我们在招商引资过程中注重结合本地实情况,瞄准自己的主攻产业,抓住产业互补双赢的结合点,在产业对接上下功夫。丰县应立足于盐化工、农副产品加工和电动三轮车三大产业,做足做强三大产业链,围绕三大产业设计项目,加大招商力度。丰县有丰富的优质盐矿资源,同时丰县及周边有充足的煤炭资源为盐化工的开发提供充足的动力源,盐矿和煤炭同时存在于同一地区是发展盐化工的天然优势。丰县是农业大县,有50万亩连片果树资源,已有两果汁加工企业落户丰县,继续做好果汁深加工,招引果汁终端产品企业和果品罐头企业落户丰县具有产业资源优势,同时丰县又是特种蔬菜生产基地,在蔬菜种植上有一定基础。经过丰县政府的培育,丰县的电动三轮车已发展成为丰县的一大支柱产业,在全国的市场份额60%以上,产业上下游配套齐备,产品高中低档齐全,是丰县最大的草根产业,生命力旺盛,围绕这个产业开发、服务做好招引工作。为进一步做三大产业的招商工作,必须加快制定和完善高质量的产业发展规划,按照规划和谋划的项目,有针对性地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在招商过程中,要深入研究招商区域的产业情况,了解其支柱产业发展趋势、产业扩张计划、上下游的配套情况。要坚定不移地接触沿海发达地区与我们主导产业相关的龙头企业、大企业,必须立足招大引强。 三、力求在环境建设上实现突破。 在新的发展形势下,招商引资实际上就是一种城市营销方式。各地为了吸引外地客商,展开了激励的竞争,竞相提供优惠政策,提高服务水平,大打“环境”牌。在制定优惠政策方面,各地都提出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可以说这个底线标准都非常接近。投资商更加关注的是一个地方的城市承载力、城市综合环境以及软环境等,新一轮城市环境的竞争,必须围绕这些问题抓好以下三点。一是提高城市知名度,树立良好的地方形象。当前,越来越多的地方把提升本地知名度、美誉度作为吸引外商投资的重要措施。现在城市发展的竞争实质上就是环境的竞争,环境是生产力、竞争力、生命力。哪个地方环境优美,设施配套,服务周到,人居环境质量高,就能对资本、技术和人才产生强大吸引力,从而把环境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必须加强对本地的宣传,积极利用已经被确认的“头衔”,如“果都”、“牛蒡之乡”、“特种蔬菜基地”等已叫响的城市名片,精心设计本地品牌形象,进行整体包装,充分利用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向外推介,在广泛的社会区域树立良好的形象。二是营造一个良好的服务环境,形成让客商满意的比较优势。如果把外商外资比作“凤凰”的话,那么适宜投资的环境就是“梧桐树”,“没有梧桐树,引不来金凤凰”。环境好了,不用你吹,外商外资会慕名而来;环境差了,任你吹得天花乱坠,也不会来。即使来了的也留不住,迟早还会走。因此,政府要想做好招商引资工作,就应该在治理投资环境上下工夫,整顿政府机关工作作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提高教育质量和医疗卫生水平,努力营造一个平安、祥和、宽松、和谐适宜“金凤凰”发展的社会环境氛围。以政府的社会地位说话应该是最靠得住的,但那必须是讲原则、讲诚信的政府说话。优化软环境各地都在讲,这也是招商引资的竞争点,关键是看谁能把这项工作落到实处,谁就能赢得主动。三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一流的创业平台。完善的基础设施,是企业降低成本、加快发展的根本保证。丰县经济开发区盐化工园区已具雏形,但存在着水平不高,产业布局不完善等一些问题,需寻找高水平、专业性强的单位给予重新定位。其次要切实加强园区内水电、路桥、管网、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做好集中供电、供热、治污等尤其要建立足够的污染防治措施,决不可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实现资源共享、设施共用、环保治理同步实施,不断完善功能,提高承载力,促进盐煤化工产业集聚。 因此,要站在招商、亲商、助商、安商、富商的角度,加快交通、通讯、能源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积极谋划建设高标准的工业园区,增强吸引力,把完善的公共服务措施、优良的企业生产环境作为招商引资的主要载体。 四、力求在人才队伍建设上实现突破。 招商招商工作的竞争就是招商人才的竞争。搞好招商引资源共享就必须拥有一批熟悉当地产业知识、精通市场规则、具有现代商务谈判技能的人才。目前,我县还缺乏高水平的专业招商人才,这将直接影响到对外开放水平。因此,要适应时代发展步伐,加强招商队伍建设。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的办法,加强业务培训,通过选派业务骨干外出培训深造、邀请有关专家学者授课、面向社会公开招考等方式,培养和吸引更多熟悉政策法规、掌握先进知识、精通业务技能的招商专业人才。在人才选拔上,立足丰县的现有人才,可节约人员的使用成本。我县工作待遇较低,不可能给招商人员太高的待遇,若没有可观的待遇,即使招来了,也没有过强的招商能力,也很难适应我县的招商工作。招商工作不同与其它行政工作有职、有权,有优越感,招商工作既辛苦劳累又是个求人的差事,在我们这经济落后,交通避塞的县,三五年招不来一个项目是很正常的。社会的歧视,身体的疲惫,心理的失落,致使我们开发区招商人员越来越少,招商情绪越来越低落。要做好招商工作必须选配个人素质高、热爱招商、有一定专业知识和经济知识、有一定招商工作经验的人员,同时给与招商人员一定的政治待遇和经济待遇。招商工作是个创造性的工作,在工作安排和考核奖励上应以个人为主,这样才能充分调动等每个招商工作者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全县的招商工作就会充满朝气和活力,开创丰县招商工作的新局面才有希望,丰县才不至于拖全市的后腿。

思考 成功名人 例子

谈到名人,第一个进入脑海的常常是爱因斯坦,不止因为他是举世闻名的物理大师,《相对论》的提出,对增进人类宇宙思惟上做出卓越贡献,更因为我很喜欢他,喜欢那种天真、活泼、幽默、顽皮的一面,一位伸着舌头拍照的老顽童。 一句话改变一个人的一生 脑袋神奇,被喻科学家中的科学家的科学巨人,求学的经历,一点也不神奇,甚至被当做「低能」看待,四、五岁还不太会说话,喜欢静静的坐着,常常发呆,父母一度以为他有智能障碍。 小学的成绩表现,果真一如预言的糟透了,除了数学卓越之外,其它都很差,是班上永远的最后一名,老师甚至对家长直言:「做什么都一样,反正你的孩子将一事无成」,朽木终于被退学,连中学毕业证书都没拿到。 爱因斯终究还是成功了,历经许许多多的波折,他进了瑞士苏联邦工业大学就读;成功的两个关键是叔叔的慧眼与父母的充分信任,他的工程师叔叔,让他对数理愈来愈有兴趣,愈解愈有成就感,他的父母坚信儿子一定会成功,让一个曾被当成弱智的孩子,开展出光明的人生新旅程。 大文豪苏格特,我好熟悉! 喜欢文学,对他的著作当然多有涉读,他的一生创作了小说四十七册,诗集廿一册,历史传记三十册,著作等身,丰硕质精,不仅对英国小说史有划时代的影响,对当时的俄国、法国、美国文坛也激发的新动力。 这样一位优质的成功者,成绩却难以入目,身染小儿麻痹症的他,右脚行动不便,身体孱弱,几次重病差点丧命,本来就有些自卑的他,加上成绩不如人,便成了「学校怪胎」,言行常常不礼貌,爱缺课,学期末的评语都很糟。 只有一位老师知道,他虽然厌恶功课,但对读书却充满兴趣而给予鼓励,而这也正是他的人生转折点。 成名后的苏格特曾回小学的母校参观,感触良多的问学校老师:「现在学校成绩最差的孩子是谁?」 他学习当年看重他的那位贴心老师,告诉那位红着脸的小朋友:「你是个好孩子,我当年也跟你一样,成绩很差,不要灰心」,说完并从口袋掏出一枚金币送他。 一句话改变一个人的一生,在苏格特的身上应验了,他最终从爱丁堡大学毕业,当了执业律师。 他更用心良苦的盼望,他的一句话也能改变别人的一生。 我喜欢旅行,自然而然的便迷上徐霞客,一位远在四百多年前,交通不便,野兽出没的年代,他便能浪天涯三十年,足迹遍及全中国,写成了著名的旅游地理名作《徐霞客游记》,把当时的山川河流、气候植被、风土民情一一记入。 徐霞客自幼聪慧,能出口成文,落笔成章,但却不爱仕途,放下寒窗苦读天下知的期许,廿二岁背起行囊,行走在翠绿山峦与银光碧波间,成就了横跨十四省分的壮阔大业。 成功的重要推手,除了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毅力之外,母亲更是关键,他舍弃了光宗耀祖的世俗期待,激励徐霞客说:「志在四,男子事也」,母亲甚至是他旅行归来时的最佳倾听者,他向家人诉及旅行时的所见所闻,母亲总是发出朗朗笑声,打从心底满足赞许。 没有母亲支持,徐霞客很难成功自我。 这些人都是成功者,但成功的方式各各不同。 科学的爱因斯坦,文学的苏格特,地质的徐霞客,还有画画的毕加索,军事的丘吉尔,生物的达尔文,化学的舍勒、道尔顿,音乐的贝多芬等等;有些在学成绩尚可,多数并不太好,但成功的条件却很一致

如何坚持深化干部入户走访,继续管理服务好"四项活动"方面好的建议和思考

坚持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更是我们的执政之基。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在推进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如何坚持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密切干群关系,提高党员干部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是值得我们长期关注并需要我们不断研究探索总结。我之所以选择《如何提高党员干部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这一课题,主要考虑到舒家坝镇有丰富的本课题研究资源。其一,舒家坝镇是宁强县城较近的集镇,群众的思想及信息比较灵通,因此群众对新形势下社会经济发展和党员干部工作能力的要求很高。其二,近年来由于经济社会发展迅猛,经济结构、社会结构调整的较快,我镇各种矛盾凸显,党员干部做群众工作中遇到了以前从未碰到过的复杂多变的多种利害关系和社会心态相互交织后形成的尖锐棘手的社会矛盾。其三,舒家坝撤乡并镇及2013年税费改革以来,广大党员干部主要工作就是做群众的思想工作。长期以来,积累了一些在复杂环境下做群众工作的成功经验。其四,今后,舒家坝镇将继续以较快的速度发展,做群众工作将面临着更严峻的考验,我们必须作些前瞻性研究,指导党员干部不断提高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水平。综上所述,我认为探索提高党员干部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能力问题是研究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长远的现实意义,开展这样的课题研究有重要的价值。为此,我们本着运用基础理论指导,通过现实素材分析,寻找和发现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方法手段这一目的,深入地开展了调查研究。一、当前党员干部做群众工作将持续面临的矛盾(一)一些干部责任心不强与群众对政府过度依赖引起的矛盾从我镇实际来看,一部分干部存在着群众意识淡薄,群众观念弱化,缺乏体恤民情的情感基础,在做群众工作时常常自以为是,作风不深入,对基层情况了解不充分,作决策时习惯于下命令发指示,从来不认真倾听一下群众的声音,给群众造成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拉大了与群众的距离。还有些干部精神状态低迷,工作效率低下,群众办事过程中“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推诿、扯皮、消极”现象依旧存在,对待工作只求形式不求实绩,只求虚名不求口碑,往往只是追求短期利益,而置群众的根本利益、基本需求于不顾,严重损害了群众利益。而群众对建立一个高效、公正的政府,树立公正、廉洁、高效的党员干部形象的愿望却在不断增强。另一方面,群众对政府的过度依赖缺乏对自己角色的准确定位,等靠要思想比较严重,有问题产生、有个人利益得不到解决都责怪政府,享受权利越位,承担义务缺位,有事没事找政府,有理没理找政府,严重威胁着干部群众相互理解包容的法理基础,导致了干群情感淡化。(二)部分干部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不对等引起的矛盾目前的干部队伍,本身起点相对比较高,而且新录用的工作人员大都是科班出身,再加上这几年培训力度的加大,在知识层次方面提升比较快,而实际工作能力特别是做群众工作能力则需要有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因此一些年轻干部总感到不能学以致用,出现了一些浮躁思想。甚至还出现了“老办法不能用、新办法不会用、软办法不顶用、硬办法不敢用”的现象。特别是在形势发生变化,群众工作日益复杂的情况下,有一部分党员干部和领导则表现出缺少实际工作能力特别是缺少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面对群众,往往照本宣科,或三缄其口,或工作方法简单粗暴,致使一些群众出现上访。譬如低保问题、建房指标问题、生活困难救助问题,群众的要求也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政府制订的政策也没有违反法律的规定,往往是群众的“合理要求”和政府的“合法政策”之间发生激烈碰撞,而且部分群众认为“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只有通过上访等非常手段,个人的一些不合理要求才能得到解决。在这类事件的处理上,基层领导干部往往陷于两难境地,不敢碰硬、缩手缩脚、瞻前顾后。面对上级,缺少讲真话讲实话的勇气,不敢把真实情况向上级汇报。坚持原则害怕上访,不坚持原则更害怕上访,乡镇的维稳压力不堪重负,有苦难言。这些问题,都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二、党员干部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必须具备的几种能力在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调研工作之际,要把党的群众工作做实、做细、做深、做好,要求党员干部提高自身素质,具备以下几种做群众工作的能力。一是要具备在群众中树立自身威信的能力。影响力是一个党员干部个人魅力的集中体现。一个党员干部自身素质高,形象好,就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力,能够带领干部做好各项工作。特别是在社会矛盾的日益复杂,党员干部在群众中的威望逐渐弱化的情况下,做好群众工作,缓和干群矛盾,要求党员干部个人必须具备一定的个人魅力,在群众中具有一定的威信。首先各级领导干部应该将传统观念来一个彻底转变。在思想、人格、品德修养方面补充、积累、更新知识面,增长才干,提高技能,积累经验。在创造业绩方面,努力学习,狠下功夫,多行修炼,不断增强个人魅力,适应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要求。其次党员干部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自觉加强党性修养,以优秀的品德修养、过硬的工作作风、良好的公仆形象来感召和带动广大干部群众。最后要不断加强自我改造,要切实维护团结,带头执行民主集中制,既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又广泛集中群众智慧,形成精诚团结,合力干事的工作氛围。二是要具备在学习中提高实际工作方法的能力。如何驾驭复杂局面,提高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会不会为群众办事,能不能做好群众工作,关键是掌握做群众工作的方法。长期以来,党员干部在做群众工作时,基本上是通过干部自身进行摸索和领悟,凭老经验、老方法做群众工作。缺乏对他们进行系统而有针对性的学习和培训,许多年轻干部更是缺少实际工作的经验,再加上面对新形势下出现的新局面、新问题,如果没有及时对以往所掌握的知识及时进行更新,不会灵活处置、不会举一反三、不会因人而宜、不会因户施策,往往导致党员干部在做群众工作时出现措施不到位、效果不理想的情况。因此,必须要进行“系统而不是零碎地、实际而不是空洞地”学习,努力掌握学习的方法和技巧。结合我镇实际及当前农村工作形势,来研究新形势下,特别是经济市场化和社会生活民主化不断发展的条件下,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在学习中不断的总结和思考。通过学习,不仅要对先进积累加以吸收,还要将学到的新知识运用到新工作中去,逐渐掌握提高做群众工作的艺术和技巧。三是要具备对事物的预见判断能力。如何科学地对事情发展的趋势和变化进行预测与判断,及时把握发展的方向,提出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法,做到处理问题时有条不紊是做群众工作的难点。有不少党员干部往往觉察不到事情的进展方向,缺乏对将要出现的情况的正确认识,也没有及时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结果导致矛盾的更加激化。因此党员干部必须提高审时度势的能力,必须全盘在胸,善于从全局上观察和处理问题,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不谋万事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要以宽广的眼界观察形势,科学地把握农村发展的新趋势,吃透镇情、村情、民情,善于在普遍联系中总揽形势发展的大局。从政治上、政策上、战略上认识和思考重大问题,从事物的不断变化中掌握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从纷繁变幻的现象中看透本质。最后要学会果断决策,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解决存在矛盾的有效方法和措施,要强调方法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从维护群众的切身利益出发,保证矛盾的及时化解。四是要具备对上对下的沟通能力。目前的基层党组织处在一个非常特殊的位置,既要直接面对群众,又承担着执行上级党委政府政策的任务。如何在工作中贯彻落实上级的相关政策,又要在实际工作中保证群众的利益不受到损失,关键在于党员干部要具备一个上下沟通的能力。“对下”要畅通民意渠道,要通过各种有效途径,特别是结合“三问三解三服务三促进”和即将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采取群众评议干部、问卷调查、个别走访、个别谈话等方式,保证群众有说话的地方。将合理的意见和集中反映的问题认真解决,不能解决的要做好解释工作。对上沟通,党员干部要具备一定的胆略和勇气,同时也要掌握做参谋、提建议的技巧、方法。将基层的情况、群众的想法及时向上级反映,为领导做好参谋,使上级在制订政策时更加切合实际,更加具有针对性。一定要防止弄虚作假,欺上瞒下的现象出现,不然会导致党的各项政策“热在上面,冷在下面”,群众不理解、不拥护、不支持,会严重损害党群干群关系。五是具备随机应变的决策决断能力。随着经济社会的深入,各种社会矛盾就越处于易发、多发、高发的态势。这些矛盾产生的背景和激烈程度各不相同,若用老观念、老方法来做群众工作,凭老经验来处理新问题,往往事倍功半,不能有效地化解矛盾,反而会更加复杂化和扩大化。因此党员干部必须学会随机应变,要根据矛盾的特殊性,结合实际,灵活处理。首先要具备一定工作胆魄,特别是在处理突发性事件中,要沉得住气,保持清醒的头脑,方法运用要得当,处置要得体。其次要运用一定工作策略,要放下架子,俯下身子,开动脑子,真心实意与群众做朋友,实实在在地解决问题。最后要掌握一定工作方法,特别是涉及到土地安置、征地拆迁和环境保护等目前的热点、难点问题时,不能简单的靠硬性规定来执行,通过宣传、教育群众善于摆事实、讲道理,努力做到深入浅出,以理服人,使群众听得明白、听得进去,赢得群众的支持和理解。三、提高党员干部做群众工作能力的对策和措施在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不仅需要我们继承原有的成功经验,也需要我们直面新问题,敢于创新、勇于探索,在实践中掌握新的做群众工作的方法。基于此,我们从工作机制和思想上、方式方法上,提出一些对策措施。(一)从体制、机制层面间接提高党员干部做群众工作的能力。从体制、机制层面看,它是党员干部做群众工作的基本保证,可想而知,面对一个软弱涣散的基层组织和机制极不健全的管理状态,即使干部有较强的做群众工作能力也难以全部发挥。因此探讨提高党员干部做群众工作能力问题,应该把它放到体制、机制这个大的系统里。我认为健全体制、机制功能,能够间接地提高党员干部做群众工作的能力。 1.巩固基层组织建设在群众工作中的基础作用基层组织直接面对群众,处在做群众工作的第一线,许多问题和矛盾具体而不可回避。上面一条线,下面一根针,增强基层组织的战斗力十分重要。目前基层党组织所处的环境,承担的任务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必须大力加强基层组织的建设,提高影响力,真正发挥基层组织的堡垒作用。其次要选拔经验丰富、工作能力强的同志担任基层组织的带头人,为基层组织注入新的活力。第三要构建一套完善的基层组织管理制度和上级支持基层工作制度体系,如完善村干部管理制度,工作考核制度等,结合“争先创优”、干部下基层和群众评议科长等活动,锻炼干部做群众工作的能力。最后要获取基层群众对基层组织工作的支持,要加大群众对基层组织工作的知情权,在群众中建立起一种归属感,保证群众工作顺利开展,落到实处。2.提升社会组织在群众工作中的补充作用利用党的外围组织(如群团、妇联组织),发挥党的核心作用,是我们党的建设在革命时期的传统经验。首先要加强对群众性社会组织的领导,将单位党组织工作寓于社团活动之中,营造社会组织发展的良好环境,拓展社会组织发展需要的空间,提供社会组织生存的制度保证,不断引领社会组织朝着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壮大。其次进一步完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和社会组织的管理制度,通过更新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方式、拓宽服务领域等手段,发挥社会组织服务群众的作用,发挥基层组织协调利益、化解矛盾、排忧解难的作用,发挥村级组织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形成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的合力。3.增强法律法规及管理条规在群众工作中的刚性作用要保证干部在做群众工作中行为“过硬”,关键是严格各项法律法规,在工作中把握好“合法”原则。也就是说,干部在做群众工作中要严格依据法律,都要用法律这根“准绳”来衡量一下。党员干部首先要做到心中有法,虑必及法,言必合法、行必守法,增强依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在处理各项事务过程中时,要把握好严要有据,宽要有边,硬要有度,软要有界,既不能不作为,又不能乱作为,要把过去在计划经济年代形成的“命令式”的习惯转变过来,逐步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同样,在法律条规的共同约束下,要教育引导群众的各项行为也要守法,不能只要组织照顾,不要组织原则,以保证社会秩序的正常运行,保障大部分群众的合法利益,一旦出现部分过激群众乘机捣乱,严重影响社会稳定的现象,必须通过法律的手段和程序予以严肃处理,以此提高群众的守法意识。(二)从个体层面提高基层党员干部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做群众工作的最终执行者是党员干部个人,面对农村日益繁重的工作任务。在看到客观条件制约的同时,更主要的还要看党员干部主观上有没有对目前做群众工作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的一个清醒的认识,有没有掌握作群众工作的本领。在新形势下,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六个途径来提高基层党员干部做群众工作的能力。1.从思维和潜意识角度,提高党员干部思想上对农村工作的重视。思想意识对人的言行有着明确的指向作用。从这一点出发,建立干部增强群众观念和恤民观念的引导机制。利用强大的宣传优势,使执政为民的理念进入党员干部思维的深水区,达到条件反射效果。利用强大的组织力量,使党员干部与群众有更多的情感交流与体验的机会,在亲身经历中增进关爱群众的情份,自觉把群众的冷暖、疾苦放在心上,带着感情去做群众工作。通过多种手段的引导,用真心真诚、感情热情来感召群众,吸引群众,凝聚群众,坚持用政策解疑心、用保障稳人心、用解困感人心、用真情换真心,多办人民群众想办、愿办、盼办而又自身无法办到的事情。2.从言行和举止角度,提高党员干部工作的感召力。基层党员干部做群众工作主要体现在言行和举止上,要规范干部的言行,从这一点出发,建立干部工作以服务为落脚点的导向机制。通过正确的舆论导向,逐步淡化官本位意识,扭转实际存在的“主”、“仆”颠倒的现实社会状态,在长远政策,制度的制订上要有使干部成为真正“公仆”的导向力量,建立检验领导干部言行结果的信息反馈和考核机制,以“群众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为指导。严格干部年度考核制度,使干部每年的工作落脚点都能放在如何对群众服务的更好上面。通过这样的指挥棒,使干部的工作作风,态度不断朝群众高兴、满意的方向转变,不断赢得群众的信任与理解,从而形成密切的干群关系。3.从方法和工作效率的角度,提高党员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做好群众工作,党员干部的思维习惯、工作方式方法对工作效率有时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有的基层党员干部做群众工作习惯了“压”和“拖”两个字,最终导致矛盾激化或导致矛盾升级。从这一点来看,不管哪一类个性的党员干部在做群众工作时都应该把握“快、缓、动、静”四个字,这四个字就是党员干部做群众工作定局的抓点。“快”主要是指党员干部在工作中碰到关系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问题,解决要快,在碰到复杂矛盾化解时机成熟时,处置要快。“缓”就是要把握群众工作的规律,掌握时机,在有些问题处理上,不能心急,要放一放、缓一缓、冷处理,有些是在发展的动态过程中解决,急于求成反而解决不了。“动”主要是通过言行举止树立威严,特别是应该理直气壮的时候,就要敢于碰硬,该坚持原则的时候就要秉公办事。通过干部的实际行动来证明或表达当前工作就应该这么做,不应该因受到外界任何干扰阻力而停顿下来。“静”主要是要有耐心听取群众的心声,充分保证群众表达想法渠道的畅通。不能用老的“通不通三分钟”的办法,还有在群众有过激言行时,基层党员干部这个时候要冷静,沉得住气,控制得住局面。4.从能力和公信角度,提高年轻党员干部提拔使用力度。要坚持在实践中提高基层党员干部做群众工作的能力。结合各种实践活动的开展提高他们的聆听能力、分析能力、协调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对那些政治素质好、有发展潜力的优秀年轻干部,要敢于提拔使用,把他们放到领导岗位、艰苦岗位、关键岗位接受时间锻炼,提高他们的实际工作水平,让年轻干部真正感受到“有为就有位、付出就有回报”,充分调动年轻干部谋事、创业、努力工作的积极性。5.从交流和沟通的角度,提高党员干部角色转换的创新能力。做群众工作中,干部要充分运用交流与沟通的技巧,做到角色经常切换。首先是要掌握丰富的群众语言,用通俗易懂的话语来表述政策规定,与群众交换意见。其次要善于揣摩群众的心理状态,善于分析不同发展阶段不同阶层、群体的心态。第三,善于向上沟通,要有反映真实情况的勇气,有效争取上级的支持。第四,要完善自我,增加人格魅力,使干部能走进群众的心里。通过个人的影响力来引导和动员群众,使群众能心悦诚服地服从你的指挥,真正地拥护你。基层党员干部作群众工作能力的提高既受客观环境的影响,又决定于自身主观的努力,非党员干部个体所完全能为,也非党员干部所不能为,是一项系统而长远的人才造就工程,需要组织上为他们配置相对丰富的机会资源,也需要组织上给予他们适度的任职压力,从而使主客观因素都能调集到有利于基层领导干部做群众工作能力提高的方向,成就基层党员干部,也成就我们的事业

2018新课程改革历史教材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我国音乐教材问题的思考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课程改革的层层推进,教材建设问题也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2001年6月,教育部先后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草案、《音乐课程标准》《艺术课程标准》等纲领性的文件,从课程体系、结构、内容等方面对音乐课程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对音乐教材的开发与管理也做出了一些新的规划。本文就我国学校音乐教材编写中的许多问题谈几点看法。      一、音乐教材的编写应体现时代特点      随着课程改革在音乐教育领域中的实践,学校音乐教材的改革也成为焦点,几套新的音乐教材相继问世。从这些音乐教材的内容上来看,许多高师院校音乐专业的学生都有这样的体会:当他们去中学音乐教育实习时,发现学生们仍在唱那首《唱脸谱》,音乐欣赏课的主角还是那几首中外乐曲,学生们对乐谱的认识仍然停留在阿拉伯数字的边缘……这边高唱着音乐教学改革的调子,那边却无动于衷地老调重弹,好不让人伤心。传统的、经典的作品固然要保留,但十几年来社会的发展为音乐注入了许多新的活力,新的音乐形式层出不穷,优秀的音乐作品也是不断涌现,为什么就不能体现在学校音乐教材里呢?难怪现在的学生产生“爱音乐却不爱上音乐课”的现象。此外,每一阶段的音乐教材无论是在内容的衔接上,还是难易程度的选择上,都存在着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的问题。上述问题的产生虽有历史原因,但教材编写者的观念与历次教材编写遗留下的问题也是不可忽视的。所谓观念改革,就是要更新观念,用新的思想、新的视角、新的方法来观察音乐教育问题。具体到音乐教材的编写,则编写者首先要树立新的教材观,具体地说,教材编写者在编写音乐教材时,应体现音乐教材的时代特点。   (一)突出教材的主体性与基础性内容,遵循“以学生为本”的发展原则。   所谓音乐教材的主体性,是指教材编写者在观念上始终并真正确立学生在音乐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将传统教材观提倡的以知识传授为主的单向传授转变为双向互动。所谓音乐教材的基础性,是指除传统意义上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以外,还要将一些引导中小学生热爱音乐,对音乐产生兴趣,从而主动学习音乐的知识内容引入教材,例如音乐社会学、音乐人类学等的基本原理,最终使他们通过学习音乐获得其它学科不能涉及到的知识,从而使学生得到美的熏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认为:“教材改革应有利于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主动探索知识的发生与发展”,“教材内容的组织应多样、生动,有利于学生探究,并提出观察、实验、操作、调查、讨论的建议”。①这就要求音乐教材的编写应遵循以学生为本的发展原则,培养学生探究性、自主性学习的能力。   (二)强化教材的可操作性,遵循音乐实践性原则。   传统的音乐教材由于其以知识传授为主,虽然也涵盖了多方面的信息,但无论在教材内容还是教学方式上都比较刻板。新教材观主张的学习方法应是一种合作性、探究性的,师生间要加强沟通与交流。这就要求教材在编写时应强化可操作性,通过简单的音乐创作、即兴表演等增加学生参与实践的内容,使音乐知识生活化,让学生在实际的参与中掌握知识,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信心,真正做到“从做中学”、“从乐中学”。   (三)注重音乐与其它学科联系,拓展多样性的教材载体。   在编写音乐教材的过程中,应考虑音乐与美术、戏剧、舞蹈等学科的联系,同时也要考虑综合艺术学科与非艺术学科的连接与沟通。“完善基础教育教材管理制度,实现教材的高质量与多样化。”②这是《纲要》对基础教育教材开发的要求,鼓励有关机构、出版部门等依据国家课程标准组织编写基础教材。此外,传统的音乐教材只有课本,许多教师为了更直观、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往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准备教具,并在有限的课堂上展示给学生,教学质量受到影响。为此,教材编写者要给教材配备一定的简单教具,如音响、音像、谱例、课件等,使学生在课外通过聆听和欣赏的方式对教材进行预习和复习。还可以运用多媒体软件将文字、影像、动画、声音整合,使学生能够直观地获得知识。   (四)宏扬民族音乐文化,学习世界多元音乐。   我国具有八千年可考的音乐历史,祖先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音乐遗产。继承和发扬民族音乐文化,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通过音乐教学来传播、传承我国的优秀音乐传统,使学生全面、深入地了解中国音乐文化对世界音乐文化的贡献。因此,音乐教材的编写在内容的选择上除吸收一定数量的优秀民族音乐,还要注意处理好传统与现代、中国音乐与世界音乐的关系。同时,也要将世界优秀的音乐文化介绍给学生。这样才能丰富音乐教材内容,开阔学生的视野。   (五)增强音乐教材的通俗性,注重音乐教育的审美性。   “音乐教育是以音乐艺术为媒介,以审美为核心的一种教育形式。”③音乐教材作为音乐教育的重要媒介之一,在内容编写上也应该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和最终目的。近几年来,国家出台的几项政策都将美育列入了我国的教育方针,确立了美育在深化教育改革过程中的重要地位。这一地位的确立以及人们对美育重要作用的逐渐认识,为课程改革、音乐教材改革开拓了视野,注入了新的活力。“美,应该成为音乐教材的首要追求”④,而且也应该成为包括音乐教材在内的所有艺术课程教材的一种全新编写理念。要使音乐教材本身成为一件艺术品,让学生去鉴赏,去品味,去喜爱它,从而推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最终达到陶冶情操、启迪智慧的目的,充分获得美的享受。      二、高师音乐课程设置与教材选择要与基础音乐教育同步发展      高等师范院校培养的音乐师资,其就业趋向大多数是中小学的音乐教师,他们肩负着基础音乐教育重任。因此,中小学音乐教师在这项事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也意味着他们自身素质高下优劣的重要性。但是,多年以来,很多高师院校音乐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在步入工作岗位后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在大学里学到的许多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走出校门后有些内容根本用不上,而与基础音乐教育相关的知识却没有学到,处于一个非常尴尬的境地。这个问题的存在充分暴露了高师音乐课程设置、教材选择与基础音乐教育不能够同步发展的弊端。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必须明确何为基础教育。“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专门教育不同,它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目标而进行的非定向的、非专门的教育。”⑤基础音乐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其传授的知识、技能不是培养专业的音乐家,而是培养一个具有较高思想道德素质、综合文化素养和具有相当音乐知识、技能的音乐教育工作者。所以,高师院校在音乐课程设置与教材选择上,要与基础音乐教育同步发展。   (一)重视音乐欣赏课程,系统编写高师音乐欣赏教材。   随着素质教育进程的步伐,音乐欣赏教学内容在中小学音乐教材中占有重要地位。所以,在高师院校的课程设置中要充分重视音乐欣赏课,确立音乐欣赏的主干课程地位。在教学方法上要注意该课程的综合性,不能单纯地将其理解为音乐史或作品分析。由于基础音乐教育的教材内容多、范围广、要求高,因而对音乐教师自身的文化及专业修养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对于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欣赏课和教材来说,除了包含大量的优秀作品,让学生真正体验到优秀音乐作品的美感之外,还要让他们获得教授音乐欣赏的理论和方法,为胜任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作好充分的准备。这是高师音乐欣赏教学所要达到的两个同等重要的教学目标,也是实现高师音乐教育教学目的的重要环节。   (二)加强高师音乐教材的理论性,注重理论对实践的指导。   高师音乐课程中有许多像钢琴、声乐、器乐这样技术性很强的课,学生感兴趣的往往是这些相对直观的技能课。而目前高师院校的音乐技能课却仅仅停留在技术的提高这一层面,所使用的钢琴、声乐教材也只是曲目和作品的荟萃,极少有技术理论知识方面的内容。教师在指导学生时,不是参照现有的相关资料,就是介绍自己演奏、演唱的经验和体会,这就造成一定的主观性和片面性,甚至“误导”。因此,在编写高师院校音乐技能课教材时,除了吸收大量中外优秀作品外,还应注入适当的技术理论知识。既要突出以传授应用性知识为主的学科特色,也应包含一些与本学科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这样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而且有利于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习兴趣与信心。同时,还可以为教材中的练习曲和作品编写一些演奏、演唱的提示,如表演练习时的注意问题、风格分析、重点难点的解决、情感的处理等,让学生能更好地把握学习方向、教学方法,以适应将来的基础音乐教育教学工作。      三、借鉴国外音乐教材编写经验,构建和完善我国音乐教材体系      面向21世纪的中国音乐教育,音乐教材的编写也要顺应时代的潮流,借鉴国外音乐教材编写经验的成功经验,取长补短,构建和完善我国音乐教材体系。德国学者埃里希u30fb多弗莱因在《欧洲音乐教材概要》中谈到了音乐教材内容的普及问题。在欧洲,即便是专业性较强的器乐教程,它的普及作用也是相当大的。他们往往采用改编的手法将原本技术要求极高的作品降低难度,使业余爱好者也能很好地驾御许多高层次的优秀作品,这一点是很值得我们借鉴的。此外,从日本高中音乐教材的编写特色来看,尽管中国与日本音乐文化具有许多相似性,我国近代以来的音乐教材编写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影响,但日本的音乐教材还是有很多先进的地方值得我们学习的。例如在培养学生的主动性方面,首先运用的是音乐艺术所特有的魅力,以此来唤起学生学习音乐的内在动力。他们认为创造性的学习应该是愉快的,这不只局限于作曲等创作作品的学习,更多的是演唱演奏的表现过程和音乐鉴赏的过程,了解音乐艺术和其他相关艺术、相关知识的讨论思考研究的过程同样具有创造性。在教材编写上,他们主张不只局限在一套教材上,应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编写不同层次的音乐教材。这对经济、教育发展不均衡的我国具有建设性的意义。   总之,随着我国音乐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音乐教材中存在的许多问题也会得到不断的完善和改进。只要我们树立正确的音乐教育观,立足于音乐教育教学实践,进行音乐课程、教材改革,同时借鉴和学习国外先进的音乐教材编写经验,就能够将我国的音乐教材建设提高到一个科学的高度,为我国培养出优秀的、符合社会需要的音乐人才。      ①②钟启泉、崔允、张华《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8月第1版,第8页。   ③曹理《音乐学科教育学》,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12月第1版,第14页。   ④郭声健、喻秋兰《美,音乐教材的首要追求》,《人民音乐》,2003年第4期。   ⑤朱小蔓《教育的问题与挑战――思想的回应》,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8月第1版。      杨和平 浙江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   宋 莉 浙江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研究生   (责任编辑张宁)

档案数字化和数字档案工作的思考及设想

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鉴定、统计和提供利用的活动。匡易档案包括:档案收集、档案整理、档案录入、档案数字化、档案系统、档案软件定制、档案价值鉴定、档案保管、档案编目和档案检索、档案统计、档案编辑和研究(见档案文献编纂)、档案提供利用、档案销毁。这些工作的划分只是相对稳定而不是绝对的,也有分为 8个环节的,也有分为基础工作和利用工作两大部分的。由于现代档案管理工作已成为复杂的系统,故也有按多层次进行划分的方法。其第一层次分档案实体管理和档案信息开发两个子系统,各子系统又下分若干层次小系统。档案实体管理分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统计等工作环节;档案信息开发又分信息加工和信息输出两部分,信息加工由编制目录、编辑文献汇编和编写参考资料构成,信息输出由提供阅览、复制、咨询、函调、外借以及出版、展览等多项服务活动构成。

思考建筑空间的几个发展阶段,阐明从装饰到空间,空间到环境的历程。

浅析公共建筑装饰设计摘要:装饰对建筑而言,从来就不是可有可无的。公共建筑装饰是文化的产物,是人类艺术意志的体现。一个成熟的设计师应该在适当的地方使用装饰。本文主要一个成熟的建筑师如何从建筑装饰的定义、软装饰和硬装饰的分类、作用以及公共建筑的室内设计和外立面设计常见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解决。关键词:外立面装饰;室内装饰;界面;在中国,近十年的经济高速发展,给建筑业创造了极为广阔的发展空间,装饰业越来越引人们的重视,而且对装饰的工艺技术水平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适应这种局面,是每一位从事和热爱这一行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面对的问题。建筑装饰设计是建筑工程设计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建筑或室内设计专业技术人员根据建筑物的功能及其环境的需要,为使建筑室内、外空间达到一定的环境质量要求,运用建筑工程学、人体工程学、环境美学、材料学等知识而从事的一种综合性的设计活动。建筑装饰设计的内容主要包括:建筑物室内、外各界面(顶面、墙面、柱而、地面等)和各界面上与建筑功能有关专业及其设备、设施装饰(不含一般粉刷)以及与之相关的室外环境、绿化设计及经济概预算。具体到装饰工程实践中,公共建筑装饰主要包括外立面装饰和内装室内装饰,下面就通过这几个方面对公共建筑装饰进行介绍:一、公共建筑室内装饰室内装饰为了满足人们的社会活动和生活需要,合理、完美地组织和塑造具有美感而又舒适、方便的室内环境的一种综合性艺术。装饰是相对于建筑本身的硬结构空间提出来的,是对居室的精确二度陈设与布置,是居室视觉空间的延伸与发展。装饰包括软装饰和硬装饰。软装饰其实就是公共建筑的平面,立面功能做完框架后,包括墙面,地面的材质及颜色的选用,家具,窗帘被褥等等可以移动的、属纺织物料的室内装饰物。所谓硬装饰,是相对软装饰而言的,即指室内装潢中固定的不能移动的装饰物,如地板,顶棚,墙面,门窗,建筑造型等。提起“软装饰”,人们更多地想到的是窗帘、地毯、壁挂,等,根据装饰效果所选择的应用和装饰于一体的室内装饰产品。“软装饰”和“硬装饰”是相互渗透的。在现代的装饰设计中,木石、水泥、瓷砖、玻璃等建筑材料和丝麻等纺织品都是相互交叉,彼此渗透,有时也是可以相互替代的。比如:对于房顶的装饰,人们往往拘泥于木制、石膏这些硬装饰材料。实际上,用丝织品在室内的上部空间做一个拉膜,拉出一个优美的弧线,不仅会起到异化空间的效果,还会有些许的神秘感渗出,成为整个房间的亮点。这种概念化空间的“软装饰”源于我国古代宫闱中层层叠叠的纱幔,它充分表现出东方文化的缥缈与神秘。室内装饰设计又是一种文化活动过程,是社会文明的一种标志。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室内设计中采用一切现代科技手段,设计中达到最佳声、光、色、形的匹配效果,实现高速度、高效率、高功能,创造出理想的值得人们赞叹的空间环境来。如:吊顶的应用主要应该强调空间的独立性,所以点到为止,绝不过分夸张。窗帘布艺的选择更看重与窗户造型、家具色彩与风格上的协调性。灯光的选择充分注意灯光的冷暖、间接、直接等特点。室内设计的发展趋势是既讲现代化,又讲传统。去年落成的东京雅叙园饭店及办公大楼的室内设计,传统风格浓重而又新颖,设备、材质、工艺高度现代化,室内空间处理及装饰细部处处引人入胜,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并深受启发。我国现阶段的室内设计,由于受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阶段的制约,还没有形成既结合国情,又具有鲜明时代感的设计风格趋向,普遍出现照抄照搬西洋或中国古代建筑样式或装饰部件的情况,这就是社会上公认的"以拼凑代替设计"的现象。另外还有就是公共建筑自然采光的问题,没有引起高度重视,这一点不仅表现

[关于档案业务指导问题的两点思考]档案业务指导

  摘 要:文章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有关业务指导的规定,结合国家档案局、县级以上地方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乡镇专职档案人员、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内部档案机构、党委政府人大政协及法院检察院军队系统的档案机构、上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对下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业务指导,谈了作者对“档案业务指导是谁对谁的指导”、“档案业务指导应当指导什么”两个问题的思考与认识。   关键词:档案业务指导;谁指导谁;指导什么;思考   1 思考之一:档案业务指导是谁对谁的指导   档案业务指导是谁对谁的指导呢?笔者认为,这一问题的实质是“谁指导谁”。要回答这一问题,必须弄清档案业务指导的主体和客体的具体所指,即“谁指导谁”中的两个“谁”具体是指谁。很显然,前一个“谁”是档案业务指导的主体,后一个“谁”是档案业务指导的客体。那么,“谁指导谁”中的两个“谁”分别具体是指“谁”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第六条(该条规定:“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主管全国档案事业,对全国的档案事业实行统筹规划,组织协调,统一制度,监督和指导。”“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档案事业,并对本行政区域内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的档案工作实行监督和指导。”“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应当指定人员负责保管本机关的档案,并对所属单位的档案工作实行监督和指导。”)、第七条(该条规定:“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的档案机构或者档案工作人员,负责保管本单位的档案,并对所属机构的档案工作实行监督和指导。”)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第七条(该条规定国家档案局履行“对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国务院直属企业事业单位以及依照国家有关规定不属于登记范围的全国性社会团体的档案工作,中央级国家档案馆的工作,以及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工作,实施监督、指导”之职责)、第八条(该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履行“监督、指导本行政区域内的档案工作,依法查处档案违法行为”之职责)、第九条(该条规定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的档案机构履行“指导本单位文件、资料的形成、积累和归档工作”和“监督、指导所属机构的档案工作”之职责)之有关规定,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六个方面去理解档案业务指导是谁对谁的指导:   1.1 国家档案局依法对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国务院直属企业事业单位以及依照国家有关规定不属于登记范围的全国性社会团体的档案工作,中央级国家档案馆的工作,以及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工作所进行的业务指导。档案业务指导的主体是国家档案局;客体是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国务院直属企业事业单位以及依照国家有关规定不属于登记范围的全国性社会团体,中央级国家档案馆,以及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档案行政管理部门。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国务院直属企业”是指机构改革后由行政机构改为企业的单位,如国家电力公司等;这里的“全国性社会团体”是指根据国务院关于社团登记的行政法规的规定,无需进行社会团体登记的全国性团体,如中国文联等。另外,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也必须接受国家档案局的指导。   1.2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档案馆以及其他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组织的档案工作所进行的业务指导。档案业务指导的主体是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客体是所辖行政区域内的档案馆以及其他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组织。需要指出的是:只要是本行政区域内的档案工作,不论是档案馆所为,还是其他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组织所为,也不管这些单位的级别,都应当依法自觉地接受所在地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对档案工作所进行的业务指导。   1.3 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指定的负责保管本机关档案的专门人员依法对所属单位档案工作所进行的业务指导。档案业务指导的主体是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指定的负责保管本机关档案的专门人员,客体是所属单位。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所属单位”,既包括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所属的站、所等各部门,也包括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所属的村镇和企业。   1.4 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内的档案机构依法对所属机构档案工作所进行的业务指导。档案业务指导的主体是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内的档案机构;客体是所属机构。需要指出的是: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与所属机构存在上下隶属的关系,对所属机构的管理就是由这种隶属关系所决定的。这种管理不是社会管理,属于单位内部的管理。一个单位的管理涉及许多关系方面,档案工作就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当然,这些下属机构的档案工作也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其档案工作一般都是自己负责,作为上级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并不代替所属机构具体的档案工作,所要做的事就是对档案工作进行业务指导。   1.5 中共中央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各部门的档案机构,国务院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各部门的档案机构,以及人大、政协、法院、检察院和军队系统的档案机构,依法对本系统各单位的档案工作所进行的业务指导。档案业务指导的主体是中共中央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各部门的档案机构,国务院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各部门的档案机构,以及人大、政协、法院、检察院和军队系统的档案机构;客体是本系统各单位。需要指出的是:中共中央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各部门的档案机构,国务院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各部门的档案机构,以及人大、政协、法院、检察院和军队系统的档案机构,依法对本系统各单位的档案工作所进行的业务指导与当地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所进行的业务指导常常有发生冲突的时候,如果发生冲突时应该怎么办?笔者认为,一般应该以本系统业务指导为准,适当考虑当地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所进行的业务指导。   1.6 上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对下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档案工作所进行的业务指导。档案业务指导的主体是上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客体是下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上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和“下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均是泛指,具体来说,上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对下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档案工作所进行的业务指导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国家档案局对省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市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和县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档案工作所进行的业务指导;二是省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所辖市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和县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档案工作所进行的业务指导;三是市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所辖县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档案工作所进行的业务指导。

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地方院校体育双语教学的思考

  摘 要:我国体育双语教学指的是在体育课的教学过程中以汉语为第一语言,以英语为第二语的双重语言的教学方式,学生不但学习体育学科知识,而且又利于掌握英语应用能力。为此,本文探讨和分析了地方院校体育双语教学的实施以及所面临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应对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地方院校 体育 双语教学      在我国加入WTO及全球一体化进程加快的大背景下,社会对高素质复合性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相比之下,懂学科专业知识同时又能运用外语(特别是英语)的人才却显得稀缺。因此,如何在新的社会环境下培养出更多既懂学科专业知识,又有较丰富外语知识且能用外语这门“工具语言”[1]深入探讨研究,应用科学专业知识的人才,是我国教育界近年来重点探讨研究的课题。   2001年教育部出台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要“积极推动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教学”,并在随后出台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将双语教学作为普通高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一项重要指标,反映出国家对普通高等教育中应用第二语言进行学科专业知识教学的高度重视。本文仅就双语教学和体育双语教学的含义;地方院校体育双语教学的实施以及所面临的问题进行探讨分析,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应对措施。      1. 双语教学和体育双语教学的含义      对双语教学的界定,英国朗曼出版社的《朗曼应用语言学词典》的释义为当今世界的权威释义,其释义为:“the use of a second or foreign Language in school for the teaching of content subject”(在学校里使用第二语言或外语进行各门学科的教学)。这一定义以“Use”为目的,以“know,but not understand”为基点,使双语教学汇入到“learning by doing”的美国杜威实用主义教学原理之中,因此为各国双语教学界所认可。本文中的双语是以汉语为第一语言,以英语为第二语言和目标语言。体育双语教学指的是在体育课的教学过程中以汉语为第一语言,以英语为第二语言的双重语言教学方式,学生不但学习体育学科知识,而且又利于掌握英语应用能力[2]。      2. 地方院校体育双语教学的实施      体育双语教学的实施这可不是件容易事,需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地方院校体育双语教学可分为如下三个阶段:   初级阶段:用简单的英语会话贯穿整个课堂。这个阶段主要是用一般的英语课上教师常用的语句,如“Look carefully”,“Follow me”等或简单的句型,还有就是把一些重要的体育专有句译成英文与中文相对照。例如篮球课上,将与篮球课有关的词用英文列出,例如basketball、pass、shooting、dribbling等。再如太极拳一课中,可将shadowboxing、step forward、step baskward、white crane spreading it"s wings等等名称呈现给学生。   中级阶段:有了初级阶段打下的基础,学生渐渐适应这种教法,然后可以考虑加大体育课上使用英语的分量。中级阶段主要是根据上课内容引用体育英文资料,直接让学生从中获取信息。这些材料的引用,对学生学习现代体育将更具有吸引力,当然有些经过筛选的资料,还得在学生生僻的词上加注,使学生能更快地融入到体育英语情景中去。这个阶段英语部分约占整个讲解的1/2―2/3。   高级阶段:前两个阶段基本上是体育教师单边实行双语教课,学生还处在被动的接受阶段,由于思维方式及词汇量的有限使之无法进入英语的语境。高级阶段就是体育教师和学生能最大限度地使用英语来思考问题和进行交流。这个阶段除了提高学生英语说的能力外,还可以让学生用英语将一些对体育人物、事件的评价或感想诉诸笔端,提高学生英语写方面的能力。例如:学生们都知道奥林匹克的格言是“faster,higher,stronger,”而奥林匹克还有一句格言是“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n the Olympic Games is not to win but to take part,just as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n the life is not the triumph but the struggle .The essential thing is not to have conquered but not to have fougth well.”前者强调取胜,而后者强调参与,如何评价这两句话。就可以请学生用英语来表达,之后体育教师用英文进行点评和补充。这对学生的听、说以及写作都会起到很好的效果。   这三个阶段是层层递进的,如果没有初、中级阶段的训练,是很难进入高级阶段的。而现在开展的体育双语教学还停留在前两个阶段。只有当体育教师和学生都有较好的英语表达能力时,才能实现双向英语交流。      3. 地方院校体育双语教学的现状及问题      3.1 师资力量发展滞后   体育双语师资的严重缺乏和发展滞后是导致地方院校体育双语教学难以推广的关键因素。目前,地方院校各专业课教师外语水平普遍偏低,专业知识好且外语水平高的教师就更少。许多专业知识丰富的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却由于外语水平尤其是口语能力较差而无法进行双语授课,而外语水平较好的中青年教师,却存在专业知识不够丰富的问题,也无法将专业知识与外语融合在一起进行讲授。因此,双语教学的匮乏,直接限制了双语教学的实施[3]。体育双语教学需要的是“复合型”教师,这对体育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3.2 生源的外语水平偏低   近几年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快速发展,传统的精英教育已被大众化教育所取代,上大学的门槛较以前低,对许多优秀考生而言,现在的问题不是能不能上大学的问题,而是能不能选择一所自己喜欢且在国内较知名的大学。于是,优秀学生竞相报考名牌大学、重点大学,同样实行扩招后的名牌大学、重点大学也理所当然招到了更多的优秀生。地方院校在这激烈的竞争中表现的弱势大为明显,成绩较好的学生报考地方院校的比例也越来越少。由于地方院校的生源相当一部分来自农村,外语水平普遍较低,而体育双语教学以英语作为主要教学语言的授课、学习方式及体育教学特殊的专业表达。由于班级人数多,加之学生在学习基础和智力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特别是学生英语水平的差异,便形成了学习英语能力与体育学科目标要求之间的落差,影响到学生体育学科目标的实现。目前地方院校体育双语教学中出现部分学生收获很大,部分学生不知所云的不平衡状况,甚至还有少数学生感到体育双语学习负担比较重,给学校全面开展双语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3.3 英语氛围构建不浓   目前,地方院校基本上没有一个好的“英语校园”环境,不能让学生时时、处处看英语、听到英语。英语类的文化活动也不丰富,不能真正让英语学习“活”起来。教育是讲客观环境的,环境是人格的魔术师。校园中一景一物皆含教育意义,对培养学生的创意具有“润物无声”的功效。因此,加强双语教学氛围的整体设计,通过精心设计校园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从语言、思想上给学生以无声的熏陶,乃是学校发展中极其重要的一环,甚至可以说是双语学院办学成功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和基本保证。   3.4 外文教材严重缺乏,无本土特色   地方院校体育双语教学的正常开展少不了外文教材作为教学媒介。然而,我国幅员辽阔,地区差异很大,对外来文化理论的移植不仅考虑到国家层面、民族层面,还考虑到地区层面。目前我国高校体育双语教材大多数是国外的原版引进,或获得版权后翻印出版,而国内学者自编的外文教材寥寥无几,且体育双语教材都基于我国现在的教育体制、教育模式、社会背景及体育双语教学实际,没按照体育双语教学自身形成的发展与解决的逻辑顺序,开展全方位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这些教材不符合我国大学生的本土心理,也不利于体育双语教学的持续健康开展。      4. 开展地方院校体育双语教学的建议及措施      4.1 以政策导向促进体育双语教学   教育部下发的《意见》中以政策导向要求各高校促进双语教学,并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中将双语教学作为一个重要的指标,许多地方院校由于各种原因,没有能够有效地贯彻执行,或执行效果不好。因此,学校应从经费倾斜、教师培训、职称评聘、教师工作量计算等方面进行鼓励,也可以结合精品课程建议或教学改革立项等方面进行鼓励支持,以进一步推动地方院校体育双语教学的有效开展。   4.2 采取多种措施加强体育双语师资队伍建设   对于双语师资,可以采取优惠的待遇引进和招聘应届体育博(硕)士的办法,还可以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对现有的高职称体育教师,要不断加强外语培训或送他们到国外同类院校通过科研合作等形式集中学习半年到一年,使他们的专业知识和英语水平都得到较大的提高,学成后回校开设双语课程,以达到较好的效果[4]。对现有外语水平较高的中青年体育教师,可以鼓励他们读博(硕)士,进一部提高专业知识,使专业知识与外语水平融合在一起进行讲授。为此,地方院校要创设双语教学环境,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多种途径培训,培养一支双语教学的师资队伍。   4.3 创设双语教学氛围的内、外两个环境   地方院校应注重加强体育双语教学氛围的整体设计。双语教学绝不仅仅是强化英语的教与学,双语教学必然是一种世界先进文化和人类文明的学习,是中国加入WTO与世界接轨的需要,是中国现代化发展的需要,是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抓手。创设良好的校园环境和增强国际交流活动这样内、外两个环境,是建设和搞好体育双语教学的重要条件。因此,地方院校必须在创设英语语言环境上要下功夫,拓展国际交流渠道,双语教育必须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如果说课堂双语教学是实验双语的内在因素的话,那么校园语言环境和国际交流就是必不可少的外在因素了。   4.4 找准开展体育双语教学的切入点   地方院校体育双语教学找到合适、可行的切入点是关键。切入点找不到,体育双语教学就始终浮于表面文章,不可能取得实质性的突破。我们以初级阶段为例,如果一味地要求体育教师用英语上课,教学效果必是好不了。但是,如果体育教师找到合适的“切入口”――使用英语口令,就可以起到良好的英语渗透效果。英语口令比较简单易学,学生哪怕不知道英语口令的意思和拼写,只要多听、多跟体育教师的口令做,也就明白了。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体育教师一发出英语口令,学生就会不加思考去执行,这不正达到了英语渗透的目的吗?在此基础上逐步深化和拓展,就为体育双语教学留出了探索和实验的空间。   4.5 加强体育双语教材本土化建设   为保证我国高等院校教学质量,国家应根据大纲要求着手编写适合我国国情的体育双语教材。实现双语教材建设研究的中国化与本土化,必须从研究我国现存的教育体制、教育模式、社会背景及双语教学实际出发,按照双语教学自身形成的发展与解决的逻辑顺序,开展全方位的理论和实证研究,理清其脉络,剖析其原因,揭示其规律,探索其解决对策,逐步积累起研究需要的本土基础资料,在此基础上提炼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概念与知识体系。   4.6 大力开展体育双语教学的科研工作   体育双语教学在我国正处于试验和探索阶段,有很多问题需要研究。体育课程采用双语教学,不仅需要体育教师付出数倍艰辛,而且涉及到教学模式的改进和语言学、社会学、心理学、生理学等学科运用。我们倡导的体育双语教学应当是基于科学研究基础上的双语教学,国外的双语教学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我们可以有选择地借鉴。体育双语教学研究不能仅停留在试验层面上,试验取得一定成果后,要有系统、有组织地开展双语教学的科学研究。      参考文献:   [1]郭瑞.浅谈双语教学[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社会科学版),2002,(4):97-99.   [2]李剑霞.体育双语教学探索[J].宁波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3):92-95.   [3]李俊伟.高等院校专业课程开展双语教学的若干问题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4,(3):14-15.   [4]曹霞,王建生.试论高校实施双语教学的挑战与对策[J].中国高校研究,2002,(9):94-95.

关于福建成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若干思考|福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一、成人高等教育在福建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一)成人高等教育是提高国民文化素质,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主要渠道    全面小康社会要求“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消除文盲。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福建省与其要求还有较大差距。据统计,“福建国民的文化素质综合指标在全国居21位,在沿海7省市中居最后一名。其中文盲半文盲占15岁以上年龄的比例为21.24%,居全国第23位;大专以上教育程度的人口比例为1.45%,居全国第23位;普通高校在校学生数为7.34万人,居全国第18位;高等院校数为 34所,居全国第18位。”国民文化素质低下,不仅直接影响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而且严重制约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成人高等教育作为“传统教育向终身教育发展的一种新型教育制度”,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的特点和优势,运用灵活多样、丰富多彩的教育形式,如业余、脱产、函授、自学等学历教育和专业证书、岗位培训、继续教育等非学历教育,开发人力资源,提高国民文化素质,为我省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做出贡献。    (二)成人高等教育是落实“科教兴省”的重要保证    实施“科教兴省”战略,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实现现代化是目标,三者密不可分。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省科技进步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从20%提高到了45%,科技综合实力从1981年的全国第22位跃居第11位,但与福建人均GDP已居全国第7位的经济发展趋势相比,科技发展仍然明显滞后。”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科技人才总量不是,科研实力相对薄弱。“人才总量在密度上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各类科技人才占总人口的比重比全国平均水平低0.53个百分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仅需要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高素质专门人才,而且需要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的劳动者。成人高等教育的培养对象主要来自现代化建设第一线的在职从业人员,既是学习者,又是管理者和生产者,他们的数量和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我省21世纪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因此,大力发展成人高等教育,是落实我省“科教兴省”战略,保障和推进我省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三)成人高等教育是实现高教大众化的重要途径    我国《面向2l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到2000年我国高等教育入学率达到11%左右,到2010年入学率接近15%,基本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福建省高等教育十五计划》也明确提出,“十五”期间福建高等教育毛入率达15%,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初级阶段。预计到2005年,我省国内生产总值将达到6040亿元,人均超过2000美元,达到高等教育大众化所要求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1000至3000美元的国际标准。但我省高等教育要实现大众化,还需付出极大的努力。由于历史原因,国家对福建的高等教育布点少,投入也少,造成了福建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与全国相比差距较大,特别是高等教育规模偏小,已成为制约福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瓶颈”,许多有志青年因此失去了进入高等院校深造的机会。尤其是从现在起到2007年,是福建高中阶段教育学龄人口入学的高峰期,普通高中生数每年将增长13%以上,在校生每年增长15%以上;    在今后3年内,普通高中应届毕业生年净增3万人以上。要解决我省高等教育规模偏小这一“瓶颈”,缓解广大高中生、社会生的沉重升学压力,不能仅靠有限的几所省内普通高校,更不能靠省外普通高校分到福建的有限招生指标,成人高等教育也是实现我省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一支生力军。    二、福建成人高等教育的现状分析    (一)办学规模不断扩大    据2002年统计,全省共招收本专科学生104331人,其中成人高等教育招生35382人,占整个招生人数的43%;全省高等教育本专科在校生283249人,其中成人高等教育在校生85919人,占整个在校生人数的30%;全省高等教育本专科毕业生54779人,其中成人高等教育本专科毕业生18004人,占整个毕业生人数的32.89%。2002年,全省高等教育自考助学班入学人数9577人,取得毕(结)业证书4886人,电大注册视听生毕(结)业人数2123人。与此同时,成人高等教育还对各行各业的在岗劳动者实施各种形式的岗位培训、继续教育。成人高等教育培养的各类人才,在满足一些普通高校毕业生分不去、留不住的地区、行业、中小企事业单位以及基层生产管理岗位对人才的需求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教学管理趋于规范,教学质量逐步提高    近年来,我省通过健全有关教学管理制度,完善各项管理措施,进一步加强了对成人高等教育质量的监控。省教育行政部门制定了《福建省成人高等学校学籍管理办法》,规范了教学管理,统一了教学要求和培养规格,组建了成人高校公共课和专业基础课学科组,积极开展教学研究,编写了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应用文写作、经济数学、财务会计等5门公共课程的教学大纲。    (三)办学特色日益显现    我省成人高等教育在长期的教育改革实践中,探索出一条既适合福建省情又具有成人教育自身特点的发展道路,并积累了一套成功的办学经验。如正确处理成人教育与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关系,坚持成人教育与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的协调发展;坚持以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为重点,努力提高劳动者素质,做到学用结合、按需施教、注重实效等。    在充分肯定我省成人高等教育所取得的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目前我省成人高等教育还存在着不少困难和问题。    首先,对成人高等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一些政府领导者及业务主管部门由于受传统正规教育思想的影响,不能实现从一次性教育到终身教育的观念转变,对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未给予应有的重视和扶持。成人高等教育没有专项经费投入,没有综合定额专项拨款,教育行政部门所出台的许多教育政策不能惠及成人高校。同时,社会上许多人对成人高等教育也存在模糊认识,认为成人高等教育是“补偿”教育,是学校的“菜篮子工程”,是一种低标准的高等教育。    其次,教育结构不合理。在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条块分割的办学管理模式,使得成人高校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市。如我省独立设置的16所成人高校分布在福州、厦门、南平、漳州等地区,而闽东、闽西地区无―‘所成人高校。同时,成人高校专业设置重复,比例严重失调。文科、管理、经济类发展过快,工农医等经济社会发展所急需的专业比例偏少或短缺。专业设置的不合理,导致我省人才结构的不合理,使一些经济社会发展所急需的人才短缺;另一方面,又造成人才的过剩及浪费,增加了学生就业的难度。    第三,办学条件差。按照教育部[98]27号文件,我省独立设置的成人高校中只有3所达到设置成人高校的要求标准,其余13所分别被出示红、黄牌,三明业大、南平业大、漳州教育学院、省直业大等4所院校被停止招生。其原因是办学条件普遍较差,场地校舍简陋,仪器设备严重不足。据2002年统计,我省成人高校总占地面积为1911亩,其中不到100亩有七所,最小的一所占地仅有2.2亩;校舍总面积 716112平方米,其中不到10000平方米的有2所,最小的一所仅有4647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13197.98万元,其中不足500万元的有7所,最少的一所只有 96万元;图书资料209.28万册,不到10万册的有6所,其中有13所学校达不到50册/每生。    第四,师资力量薄弱。全省16所独立设置的成人高校专任教师总数虽然达到1719人,但与我省成人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要求相比,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存在很大差距。一是成人高校专任教师数量偏少。在16所独立设置成人高校中,专任教师达到 100人以上的有8所,占总数的50%;专任教师 50-100人之间的有两所,占12.5%,其余6所专任教师均在50人以下。二是专任教师结构不合理。16    所成人高校只有13人具有教授职称,而没有职称的专任教师则达112人;具有硕土以上学位的仅127人,而专科以下学历者就有175人。    三、推进福建成人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一)转变观念,提高对成人高等教育地位和作用的认识    全社会要破除成人高等教育不是正规教育的传统教育观念,充分认识到成人高等教育是福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途径,是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构建学习型社会的有效载体,是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必要条件。成人高校主管部门和领导要树立大教育的观念,关心和支持成人高等教育,把成人高等教育纳入全省高等教育中通盘考虑,列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二)明确定位,实现成人高等教育的职能转变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成人高等教育作为向终身教育发展的一种新型教育制度,其职能重心要逐步从学历教育向继续教育、岗位培训转变。《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提出了要建立我国的终身教育体系,而如果没有发达的成人教育和继续教育,就无法实施终身教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应运而生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也需要建立在发达的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体系的基础上。因此,福建成人高等教育应该扬长避短,把职能重点转移到继续教育、岗位培训上来,为福建终身教育体系的建构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调整结构,促进成人高等教育的协调发展    为了打破目前部门分割、条块分割的封闭式办学体制,使成人高等教育纳入本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要根据“国家扶持、办好一批、合并重组一批、调整转制一批”的原则,对福建现有成人高校进行调整,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首先,对以发展远程教育为主的广播电视大学,通过政策扶持使其进一步发展。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把现代远程教育摆在教育现代化的高度,指出这种教育形式是今后我国继续教育、成人教育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因此,应通过政策扶持,大力发展电大远程教育,其它成人高校也应根据自身条件,逐步实现现代远程教学。    其次,普通高校的成人学院或成教部应充分利用学校的教育资源和品牌效应,通过结构调整,突出特色,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2002年,24所普通高校在我省各地举办的函授部、夜大学、成人脱产班的在校生达56078人,占全省成人学历教育在校生人数的65%。因此,普通高校是我省成人高等教育的一支重要力量,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再次,把一批具有一定办学规模和办学条件的成人高校改制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或普通本科院校。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现有的职业大学、独立设置的成人高校和部分高等专科学校,要通过改革、改组和改制,进一步调整为职业技术学校(或职业学院)。”鉴于目前我省本科院校数量偏少和本专科比例严重失调的状况,应通过联合重组的形式把我省的经管、财会、金融和政法4所管理干部学院组建成一所本科院校。这样,既能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减少教育资源的浪费闲置,又能提高这四所成人高校的办学层次和办学竞争力,解决我省高等教育特别是本科教育数量偏少的难题。    (四)改苹创新,增强成人高等教育的适应能力    发展成人高等教育,必须围绕发展主题进行改革与创新。要根据成人高等教育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改革和创新成人高等教育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一是专业设置创新。要改革专业设置管理,放宽对成人高校专业设置的控制,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二是学制管理改革。成人高等教育实行的学年制管理方式要求学员必须达到相对的修业年限才能毕业,缺乏必要的弹性,使得工学矛盾十分突出。因此,成人教育比较适合实行学分制,既鼓励学有余力的学员修完学分提前毕业,也允许学员因工作原因而延长学习时间。三是入学考试改革。目前,成人高等教育学生必须通过成人高考才能被录取并获得学籍,这与当前世界上通行的开放式教育的发展趋势和我国高教大众化的战略目标不相吻合。因此,应改革入学考试制度,允许部分年龄偏大的业务骨干通过工作考核或单位推荐进入高校学习;不同地区的成人高校可以根据各自实际情况划线录取;还可以实行“宽进严出”的管理办法。通过上述改革与创新,可以使成人高等教育更能适应新的形势、新的要求,更加快速、健康地发展。曰作者单位: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责任编辑:张彦庆]   

高职院校课程库建设的探索与思考论文

关于高职院校课程库建设的探索与思考论文    论文摘要: 简述了课程库建设的重要意义,分析了课程库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课程库建设相应的思路与对策。    论文关键词: 高职院校;课程库建设;探索;思考   以就业为导向,针对市场和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灵活设置专业,是高职教育的一大特色。适时进行教学计划的修订是高职院校必须长期进行的一项工作。教学计划的基本元素是课程,数目众多的课程按照一定的内在逻辑组成课程体系,课程体系与课程管理构成课程库建设的重要内容。这对高职院校带来的挑战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课程内容、课程模式、课程结构、课程体系的变革;另一方面是对这些变革的课程进行科学、规范、有效的管理。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正是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积极探索了对各级各类课程的有效管理。   课程库建设的意义   为了适应教学改革和课程信息化管理的需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建设一个课程门类全面、服务于全体师生的高质量课程库显得十分必要。课程库发挥的作用着重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建立课程库是深化教学改革的需要当前高职院校教学改革最深刻的变革是课程建设的变革。课程建设是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实现培养目标的关键和中心环节。具体而言,课程建设是一所学院整个教学流程的设计,其改革的主要思想是以综合职业能力本位的课程观为指导、以职业分析为基础,突出工作本位学习,淡化传统的学科界限,努力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从而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任务驱动”等理念指导下推动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的深入。伴随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大量可供选择的、不同类型的模块课程涌现,此时,课程库的作用就体现在为整体课程构架提供指导,避免重复建设;规范课程管理,避免盲目建设;设立课程开设标准,避免随意建设。   建立课程库是推行信息化管理的需要课程库是整个学院教学管理的基础平台,建立课程库是学院实行信息化教学管理的基础。信息化管理的关键是简捷、高效、交互、共享。课程库的内容多而杂,对其实现有序管理只能走信息化的道路。信息化管理要求在课程库建设过程中统一课程名称,并对其进行数字化编码,这样有利于教学任务的落实和排课;要对课程模块进行清晰的划分,以便于学生选择;要建立一个相对开放的平台,使管理人员和教师、使用者拥有相对自由的权限和责任。平台的设立将极大地促进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同时也可为远程教育培训提供“课程包”。此外,课程库的建立还可为课程教学质量的监控与评教提供便利。   建立课程库是课程良性发展的需要建立课程库可以对全院的课程进行凝练,并公布于全体师生。一方面,同类课程建设过程中好的经验可以得到传承与延续,固化长久以来积累下来的智慧并不断向前推进发展,为精品课程的涌现创造良好的氛围;另一方面,可以增强课程教学的竞争性,继而保障课程教学质量。此外,课程库是动态变化的,可以为课程的优胜劣汰提供空间与可能。   课程库建设面临的问题   课程库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过程。教学计划会不断进行修订,新的课程会不断涌现,已有的各种课程要从无序回归到有序状态,这需要做大量的协调、整理工作。在技术层面上,要有相对开放、稳定的平台提供支持,另外还需要制度方面的保障。   (一)课程方面   课程名称的规范这是进行有效编码的关键。长期以来,我院对课程的名称缺乏严格要求,因而出现了部分课程名称混乱、课程名称随意性大、课程名称含糊等问题。在规范课程名称的过程中面临如下问题:同一课程在不同学期开设应有所区分;同一课程在不同的系、部开设有不同的要求,应有所区分;实训课程与理论课程名称相同的,应有所区分,等等。   课程类型的明确我院的课程主要有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两类。理论课程分为公共基础必修理论、职业基础必修理论、职业方向必修理论、公共选修理论、职业技术选修理论等;实践课程分为公共必修实践、职业技术必修实践、职业方向必修实践等。正在进行课改的“理实一体化”课程就无法对号入座,进行归类。随着“理实一体化”课程的增多,此类课程的管理难度会加大。   课程学时的设定为了便于教学,我院传统的课时一般以两节为单位。但是,“理实一体化”课程的课时安排可能会是半天或一天,这就对传统的课时安排构成挑战。此外,在学时安排方面,要根据课程要求及学生的实际状况科学合理地设定课时,避免出现随意性。   课程大纲的修订很多课程缺乏教学大纲,尤其是新开的课程和公选的课程。教学大纲的修订、完善需要一个过程,修订教学大纲需要根据市场的需求,及时调整课程的教学内容。   (二)制度方面   课程负责人制度课程负责人是指全面负责一门课程的教学实施、教师指导,并对课程建设与改革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的教师。课程负责人制度的建立,对于规范课程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作用。目前,我院对主干课程建立了课程负责人制度,但尚未覆盖到全部课程。   专业建设委员会制度专业建设统领课程建设。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要解决专业建设为了谁、怎样建设、由谁把关的问题。在宏观上,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起着协调与整合校内(专家、课程负责人、教研室主任、系部主任、其他相关职能部门)、校外(区域内的政府、社会资源、行业或企业)多方力量及各种资源,对现有的专业或即将开设的专业进行设置、开发的作用。在微观上,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要审核专业规划、专业标准及由专业开发所产生的课程建设问题,为专业建设提供指导。然而,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在职能发挥方面形式大于内容,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手段。   课程准入和退出机制在这方面需要制定相应的机制,进行规范和严格管理。制定课程准入和退出制度,可以增加课程设置的灵活性,给课程库带来动态变化,虽然在管理上会带来一定的难度,但有利于课程库的优化。   课程库建设的对策   通过对课程库建设面临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我院在课程库建设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一)课程库建设的思路   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趋势是构建“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在“工作过程导向”理念的引领下,课程打破了原先的学科藩篱,条块式、项目式课程涌现。无论什么样的.课程体系,课程均呈现出模块化倾向。因此,课程库的建设要树立模块化课程管理的思路。模块化的课程就是要把专业课程细分,一般会将课程划分为若干个课程模块,如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选修课、实践课等。细分过后,能够快速地通过课程重组灵活应对岗位群的变化。   (二)课程库建设的步骤   教学计划的修订与完善我院以教学评估为契机,根据教育部《关于制定高职高专教育专业教学计划的原则和意见》和《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精神,启动了各专业教学计划的修订工作。通过出台《关于修订高职教学计划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各专业的培养目标与基本规格、教学计划的内容、课程设置的原则及要求等等,着重在课程的学时要求、课程的模块划分、各类课程的进度安排方面对课程进行了规范。如在教学计划表中将课程分为9个模块,包括公共必修理论课程、公共必修实践课程、职业技术基础必修理论课程、职业技术基础必修实践课程、职业技术方向必修理论课程、职业技术方向必修实践课程、公共选修课程、职业技术选修课程、课外素质拓展课程等。各系、部在修订专业教学计划时,需要明确三个学年以来该专业按照9个模块划分的所有课程名称、课程归属、学时、考核方式、学期安排等问题。   课程库平台的搭建与录入我院采用了正方教学软件,并在使用的过程中不断开发该软件的功能。在完成教学计划后,就可以在该软件的教学计划管理下的课程库管理项目进行课程库平台的搭建。各系、部可安排专人将制定的教学计划中的各种类型的课程录入系统。录入系统的内容包括:课程名称、学时(理论学时、实验学时、总学时)、课程类别、开课系部、课程简介、教学大纲、适用专业、课程建设主体单位等等。在课程名称的规范方面坚持一课一名的原则。同一门课程在不同的系、部开设,要求不同,则采用“课程名Ⅰ、课程名Ⅱ”加以命名。如“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Ⅰ”、“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Ⅱ”等。对于同一门课程在不同的学期开设,则以“课程名(学期)”的形式命名,如在第一学期开设的高等数学,则可命名为“高等数学(一)”。   课程的统一编码和管理在各系、部录入完课程数据后,由教务处统一对课程进行编码。我院的课程模块由7位数字组成,前两位表明课程所属模块,由01~09组成,第3位、第4位表示课程所属系部,第5位、第6位表示课程序号,第7位表示课程的开设学期或要求。如0211071,表示该门课程为职业基础必修课程,开课系部为信息工程系,第一学期开设。录入之后,就可以对课程库的数据进行动态管理。正方软件提供了课程增设、课程重开、增加、修改、删除、查询等功能,基本可满足管理课程的需要。   课程库相关配套数据的完善为了发挥课程库的作用,必须完成课程库相关配套的数据,如教师库、教室库等。三个库的建立和完善可以给排课、选教、评教带来极大的便利。   总而言之,课程库的建设有赖于全院的通力配合。目前,我院的课程库建设已取得了初步成效,但还存在大量的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如各门课程大纲的进一步完善、“理实一体化”课程管理的深入研究等。 ;

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

  新的形势下,抓党建的工作观念必须转变,但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绝对不能变。党的基层组织身处改革的第一线,必须以改革新创新、与时俱进的精神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要坚持党建工作为科研生产和经济建设服务的指导思想,按照围绕改革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适应新形势,研究新情况,使基层党组织建设充满生机和活力。   一、进一步提高对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认识   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后,我们党按照邓小平提出的“要聚精会神地抓党的建设”的要求,把加强党的基层建设摆到十分重要的位置,明确地把基层党组织的作用提到决定党的整体战斗力的高度。重视和发挥党的基层组织作用,是我们党不断发展壮大的一条非常重要的经验,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更是企业在改革创新的新形势下不断发展的法宝。   随着纺织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许多矛盾逐步凸显。如企业开展的减员增效,改制分流,以及内部分配制度改革等都是企业深化改革,推动发展,保持大局稳定的战略任务。如果一个企业或一个基层单位的党组织和党员不起作用,企业的改革和科研生产经营工作任务就难以完成。只有切实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认真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服务大局,教育广大党员成为勇于改革、开拓创新、带头完成各项任务的模范,才能调动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齐心协力办好企业,推动企业的创新和发展。      二、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   1.要建立健全组织。企业的生产经营决策正确与否,组织能力如何,党员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怎样,所有这些都需要精干高效的领导班子和坚强的政治核心。因此建立健全基层党组织是企业持续稳定发展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保证。必须做到新设机构和新成立的经济实体,符合党章规定成立基层党组织的必须建立健全党支部,无论科研、生产经营队伍工作在何处,都能得到基层党支部的强有力的组织领导。   2.配选好书记。市场经济的竞争性和开放性特点,以及生产经营的多元化的特点,使各单位都需要有懂经营,会管理,且富有凝聚力、战斗力、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的党支部班子,而支部班子的工作状况又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决于支部书记的自身素质和工作能力。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新形势下,不仅要求企业基层党支部书记要有较强的党性原则和党务工作知识,而且要懂经营、会管理、善决策,具有较强的市场意识和扎实的专业技术知识。因此,在领导班子特别是党支部书记的配备上,一定要按照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方针和德才兼备的要求,把好关,选好人,用好人。   3.加强班子建设。为适应发展的需要,基层党委和党支部要根据德才兼备原则和新党章的要求,提出加强班子建设的新目标,努力使班子成员成为既懂政治、又懂经济,善于两手抓、两手都硬的优秀人才。   4.坚持党管干部原则。要根据形势需要,改善党管干部策略,探索选人用人的新机制。要变过去的单一任命制为公开招聘、竞争上岗与组织培养选拔相结合等多种用人途径。在打破干部、工人界限上,在符合“四化”标准上,在符合上级党委要求的前提下,在部分干部岗位选拔一批专业性、社会活动性较强的,具有一定才能,做出一定贡献的工人到这些领导岗位上,可以更好地组织生产,保证质量,推动销售,提高市场占有率。不但使经济效益得到提高,又为党培养了一批优秀干部,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得到更好的贯彻落实。   5.选树推广典型。典型效应具有重要的导向和示范作用。因此,必须结合市场经济发展的特点和形势发展的需要,大力培育一批各具特色、富有说服力和影响力的先进党支部和基层单位。在广大党员中开展党员先锋岗、党员奉献日、党员责任区等活动,在广大职工中开展争当“科技明星、质量明星、市场明星、服务明星、管理明星”等活动,从而形成不同领域、不同类型的典型单位和典型群体。通过发挥典型单位和先进个人的示范导向作用,不断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和队伍建设,使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再上新水平。   三、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保证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的有机统一   1.在思想观念、工作思路上要统一。企业基层党组织,要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大目标确定工作思路和工作内容,使党的基层建设完全转入到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动科研生产服务的轨道上来,通过参与、监督和加强党员干部管理工作,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企业科研、生产提供全方位,全过程的服务。   2.在工作目标上要同步。在制定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规划、计划、目标和安排部署工作时,应与企业的科研生产、经营服务等经济工作目标同规划、同部署。在具体组织实施时,要层层建立责任制,使党的基层建设与经济建设互相推动,共同发展。   3. 在工作内容与措施上抓服务。企业基层党组织建设必须把服务于科研、生产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工作内容及措施上,要突出服务这个主题,把党建工作渗透于企业改革发展和经济建设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总之,要通过把党的建设与经济建设的有机结合,将软指标硬化,笼统指标量化,考核指标具体化,使党的基层建设更加贴近实际,贴近中心工作。   四、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调动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   1.要带头实干。党支部成员要有实际工作能力和解决难点问题的本领。要求职工群众干好的事情自己首先干好,为群众做典范。   2.要带头奉献。党支部成员应该做到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奋勇拼搏,无私奉献。坚持见困难上,见荣誉让,党员干部时时处处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在广大职工群众中树立起党员干部的光辉形象,真正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表率作用。   3.要坚持全心全意为职工群众服务。党的基层组织的班子成员,要坚持用职工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来衡量决策和各项工作,要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真心实意对职工群众负责的态度,为职工诚心实意办实事、办好事,竭尽全力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做职工群众的贴心人,用真挚的感情凝聚人心,鼓舞士气,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增强队伍的战斗力。   4.建立推动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制度和监督措施。要实行定责任、定目标、定措施、重落实的“三定一重”制度,细化出实施细则和考核办法,并与党内争先创优工作相结合。要教育引导每一名党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充分发挥模范作用,人人争做模范。同时,要改善党员教育管理办法,使党员政治素质和管理水平得到不断提高。

如何发挥基层工商联作用的思考与建议

面对新形势、新情况和新要求,基层工商联工作需要积极探索、勇于实践,结合基层招商引资、开发建设这一工作重点,工商联工作亟需在以下几方面着力和加强。(一)解放思想、提高认识,不断增强工商联工作的使命感一方面要深刻领会基层工商联是党的统战工作的重要内容,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将发挥重要作用,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统战性的原则主要体现在基层工商联是由各类工商业者、主要是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参加的统一战线组织,具有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团结教育、协调关系等基本功能。另一方面基层工商联同行政组织和经营组织有所不同,而是自我协调,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行业自律组织。政府依靠它,可以摆脱大量不必管、不便管和管不好的工作;企业依靠它可以加强企业之间和行业之间交流与合作,密切企业和政府之间的关系,解决单个企业无法解决的问题。基层工商联作为由企业会员组成的中介组织,需要做好政府与企业、市场与企业的桥梁,需要工商联迸发出越来越强的活力。因此,党政领导、政府部门必须统一思想认识,要改变工商联的重要性停留在表面,加大对工商联工作的关心、支持的力度,看到它的现实意义和潜在作用,真正把工商联工作纳入党委政府的议事日程。(二)加强领导、创新机制,不断健全工商联工作的领导机制加强领导的落脚点着重体现在建设一支强有力的工商联领导班子队伍上。要注重物色好主席、副主席的人选。配好、配强领头人,是开展工商联工作的关键。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推进,由企业家担任基层工商联领导成为必然的趋势,但必须注意物色经济效益好,社会责任感强,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影响力,能为工商联办实事,为会员谋利益,同时要具备一定的群团工作经验,有一定的协调能力和大局观念。根据基层的建设情况,不少企业正处于厂房建设、设备安装阶段,下阶段将处于企业落户的高峰期,在这特定时期,工商联的领导班子中党委、政府的领导力量要有所体现。不但要吸纳热心工商联工作,文化水平高,有经济实力,能带领工商联会员共同致富的企业家进工商联班子,提高工商联的整体素质。还要特别注意选聘得力的兼职人员协助领导班子处理日常事务,具体实施主席会议的决定。(三)积极沟通、完善规约,不断增强基层工商联的凝聚力要建立不同层次的沟通渠道。一是主席、副主席和名誉主席层面。通过主席例会形式进行沟通;二是执委层面。通过执委会形成沟通;三是会员层面。通过会员大会定期沟通。基层工商联秘书处在各层次的沟通协调中,要突出重点,有的放矢将工作细化,将副主席、执委们进行分组,制定联系会员企业名册,互相沟通、增进了解。加强多层次性沟通联系,使工商联工作在“面”和“条”上都有沟通的平台。在班子任期内,制定好明确的工作计划。定期向执委会述职,自觉接受会员的监督。要健全完善基层工商联的行规会约。一方面。结合实际,制定必备的行规会约,作为基层工商联规范会员企业行为的准绳,在实践中不断规范行业和企业的行为,教育和引导会员自觉遵守行规行约。另一方面,政府有关部门要大力弘扬表彰社会责任感强、生产经营管理佳的企业,制止违规违约行为,促进行业内部公平。(四)开展活动、加强指导,不断激发基层工商联的工作活力活动是工商联工作灵魂,是调动会员企业的积极性、创造性的重要手段,是工商联工作的凝聚力、生命力的具体体现。因此,工商联活动既要主题突出,也要形式多样。通过主题沙龙、工作座谈等形式,或按管理者层次、或按产业性质、或按企业性质来开展各类主题活动,以加深交往、拓展友谊。通过深入调查、广泛了解各会员企业多方面的情况,把握他们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个性化指导。在指导中,注意区分内外资企业、不同规模的企业和行业企业,以有针对性地分类指导。如条件许可的话,可设立行业工作组或专业工作组,如服装加工类、通用设备制造类、电信工程类和劳动用工组、安全生产组、环境卫生组等,研讨一些专题的、专业的问题,使会员对基层工商联有一定的认可度和归属感。(五)注重实际、热心服务,努力营造工商联工作的良好氛围在服务中,基层工商联不仅要发挥桥梁和纽带,而且要成为会员企业的“代言人”,及时将企业的利益诉求反馈给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要站在一线,积极作为,在帮助企业发展壮大、提供信息、利益协调、矛盾化解等方面,高度重视。如在解决劳资矛盾、经营纠纷等方面,工商联要积极作为,及时协调管委会、投资公司等有关部门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创造条件。

如何增强基层工会活力 切实发挥基层工会作用的思考和建议

工会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职工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工会工作是党的工作的外延,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这一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中,承担着特殊的历史使命和光荣职责,要加强基层工会建设,重视基层、活跃基层,努力增强基层工会的活力。那么,如何才能激发基层工会活力,尤其是在机关事业单位这种相对比较严肃的工作环境中如何增强工会组织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呢?下面我结合工作实际情况谈谈个人的看法。 一、夯实自身基础是开展工会工作的首要任务 工会基层组织是工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工会组织密切联系职工群众,开展工会各项工作的承载者、实践者;工会的各项工作任务都要通过工会基层组织来落实,工会的作用最终要通过工会基层组织来体现。党中央曾指出,工会要把工作重点放在基层,努力使基层组织的工作活跃起来,要以基层组织是否具有活力作为检查考核工会工作的一个重要标准。那么如何加强基层工会组织建设,我个人认为: 首先,要建立健全组织。如前所述,建立健全工会组织是我们开展一切工作的前提。 其次,重点培养工会工作骨干力量。毛主席指出:“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因此积极与党支部协商,按照精干高效、德才兼备的标准,大力选拔那些年轻有为、热心工会工作、富有开拓创新精神的专业人才或复合人才充实到工会干部队伍中来,为新形势下开展工会工作提供良好的人才保证。 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法律赋予工会的基本职责,也是增强工会凝聚力的有效手段 “组织起来,切实维权”,这是对新时期工会地位和作用的科学判断,是深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会工作规律认识的一次飞跃,是工会组织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具体体现。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与经济关系最密切的劳动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这种变化对工会提出了新的要求,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已成为市场经济体制下工会工作面临的突出任务和广大职工对工会的基本要求。把职工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组织的周围,更好地发挥工会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依法维护好职工的合法权益,是推进社会和谐发展的一项重点工作,是法律赋予工会的基本职责,也是增强工会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三、强调职工参与意识,形成良好民主风气 人的参与意识形成,是建立在对人的的充分尊重的基础上的,如一个人的地位和存在不被重视,那么他的参与就不是积极的,而是消极懈怠的,甚至具有破坏性。 工会在办事情、做决策时,要注重大多数人的利益,强调大众的参与,实现决策民主化、科学化、规范化,这就会大大提高人的参与意识、合作意识、促进既定目标的实现,对工会组织民主风气的形成将起着积极的作用。民主风气的形成,是有益于人际关系的和谐及健康良好的群体氛围的表现,是激发人的工作积极性的催化剂,也只有这样才能发挥职工的创造精神,才能激发每个人的工作热情。充分调动职工积极性、激发职工创造活力,推动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 四、建立以人为本、和谐发展 1、始终把职工文化建设作为增强企业凝聚力和向心力,激发职工工作积极性的一项有效措施来抓,并在形式上有新的突破。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基层工会将更多的组织一些有利于丰富职工生活、文化的活动,陶冶职工情操,占领职工思想文化阵地,为职工营造一个轻松愉快、健康向上的健身活动天地。把职工群众凝聚起来,使工会工作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五、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工会干部工作能力是搞好工作的重要保证 素质决定能力,能力决定成效。要提高工会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就必须提高工会干部的素质,如若不然,素质问题将成为制约工会工作的瓶颈。加强工会自身建设,积极努力创建学习型工会,是加强工会能力建设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工会工作能力和水平的重要课题,是做好新时期工会工作的前提条件。工会干部要想适应新形势,迎接新挑战,真正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必须提高自身素质,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打造高素质工会干部队伍。 结合工作实际,我认为当前基层工会干部要作到五要:一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要改变过去形成的封闭、保守的思维方式,培养开放、创新、务实的思维方式,不断增强围绕中心、创造性发挥职能作用的能力;二要勇于开拓创新。目前工会面临的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仅凭过去的老经验是难以应付的,必须在实践中坚持创新,用创新的思维去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不断增强提升自身素质、勇于实践创新的能力。三要熟悉和运用法律武器。随着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法制越来越成为工会履行职责的主要手段。工会干部要树立强烈的法律意识,作到言行都有法律、法规为依据。善于运用法律观点分析认识问题,用法律知识指导工作。在参与制定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政策时,能够及时、准确、科学合理地提出法律依据。四要深入群众,开展调查研究,及时掌握和反映职工意见和要求。更好地发挥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五要有较强的文字表达和写作能力。这种能力是工会工作者应具备的最基本的能力。因此,工会干部必须熟练掌握。让工会干部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学习型、创造型、社会活动型工会工作专家。 六、关心职工生活状况,营造和谐工作环境 1、人的生存需求是最基本的需求,人的其他需求则是在此基础上得以满足和发展。为提高职工的全局意识、整体意识,发扬团结、协助、竞争的精神,增强凝聚力,营造和谐的人文环境,形成团结向上的合力。构建和谐人文环境,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意识,坚持关心和帮扶困难职工是工会义不容辞的责任。 2、一切为了职工群众就是工会最大的活力。工会工作做得好不好,根本的标准,就是职工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工会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职工群众,这是工会组织的活力和工会工作的生命力所在。每一名工会干部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把职工群众的呼声当作第一信号,把职工群众的需要当作第一选择,把职工群众的利益当作第一考虑,把职工群众的满意当作第一标准。要真正把工会建成职工感到温暖亲和,值得信赖的“职工之家”。这样,我们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工会活力、增强工会组织吸引力和凝聚力,使广大职工成为推动改革、促进发展的主体,把党的意图变成广大职工的自觉行动。 总之,增强工会组织的凝聚力和吸引力是需要工会领导和职工群众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的。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工会扮演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起着相当关键性的作用。

如何发挥基层工商联作用的思考与建议

非公有制企业站在国民经济发展最前沿,是体制机制最灵活、创新活动最踊跃的市场主体,作为引领非公有制经济主体健康发展的人民团体和商会组织,工商联理应在信息化建设上先行一步,让信息化在强化管理和运营各环节的掌控、调配和协作上发挥更大效能。1、满足教育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需要采用信息技术聚合工商联系统宣教力量,通过舆情监测、分析,掌握了解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言论、动态,采取多样化、有吸引力的宣传教育模式,开展非公有制经济领域思想政治工作。2、满足服务与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需要通过整合连接工商联数据,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预测预警,辅助政府决策;通过提供信息交互、决策支持等服务,解决非公有制企业发展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推动非公经济供需匹配、产能优化,助力中国制造2025和军民融合。3、满足开展国际民间合作的需要引导广大非公有制企业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联合有关机构为企业走出去提供咨询服务、技术服务、宣传服务等,帮助企业走上国际舞台,提升非公企业的国际影响力。4、满足工商联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执行力的需要构建覆盖区域工商联、商会、执常委、会员企业的网络通道、业务系统、党建管理系统,支撑业务交互的全过程管控,提高管理效率;了解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企业的利益诉求,维护其合法权益,提升工商联的服务能力。

如何在基层推进依法行政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一、转变思想观念是实现依法行政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的民主法制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党的十五大关于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确定,标志着我国已进入了一个主要依靠法律来治理国家的新阶段。这在客观上要求各级政府行使职能的手段和方式,必须由传统的主要依靠指标审批、个案处理等经验运作方式逐步转向依法决策、依法管理和依法办事,用法律来调整各种经济关系,靠法律来规范和引导各类市场主体和市场行为。但是我国具有几千年的封建专制传统,人治根深蒂固,人治的观念在各级政府机关中仍然较普遍地存在着,如一些领导干部法制观念淡薄,对依法行政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不按程序办事,随意性强;有些不会依法行政,认为还是靠批条子办事方便。这种观念不转变,必然对依法行政产生消极影响,阻碍依法治国各项目标的实现。特别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面临着诸多法律问题,如不彻底转变思想观念,也不可能在国际大舞台上真正有所作为。为此,各级政府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必须顺应历史潮流,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彻底摒弃人治观念,转变那些已经不能适应形势变化的传统观念和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的工作作风,改变以前以行政命令办事,以权代法、以言代法的工作习惯和工作方法,实现从人治行政向法治行政的彻底转变,做到不唯上,不唯权,只唯法,自觉地运用法治的观点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认真履行法定职责,不越权,不滥用职权,遵守法定程序,真正养成用法律手段解决问题、处理事务的习惯。二、规范政府行为是实现依法行政的关键 在国家机关中,行政机关比重最大,具体管理着繁重的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的事务,在我国现行法律法规中,由行政机关负责执行的占80%以上。政府行为不规范,将会影响行政体制的良性运行,也将会直接影响法律法规的正确实施。从这可以看到,提高行政执法水平,实现依法行政必须着眼于规范政府行为,以宪法和法律为活动准则,把行政行为纳入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的轨道。如何规范政府行为才能使其与改革的进程相适应,我们考虑一个基本思路是:要以调整和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强化政府责任,界定权限范围,确定责任形式,完善监督制约机制,防止政府滥用权力和失职行为,建立起政府自觉守法和严格执法的制度。(一)转变政府职能。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进管理方式,推行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政府作为市场经济参与者的角色,主要的职能是通过经济、行政、法律等各种杠杆进行宏观调控,从经济结构、产业导向、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等大的方面引导经济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政府更多的工作是充当市场竞争裁判员的角色,执行法律、维护平等、保持公正、促进竞争、推动发展。为此,无论是在政府立法工作中,还是在行政执法活动中,都要切实体现政府职能转变的精神和原则。一是要理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加快公共服务社会化进程。通过立法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上来,把企业的生产经营权和投资决策权交给企业,把社会可以自我调节和管理的职能交给社会中介组织,把群众自治范围内的事情交给群众自己依法办理,切实体现政企分开、权力和利益彻底脱钩的原则,真正做到政府行政不越位、不缺位、不错位,使“无限权力政府”转变为“有限权力政府”。二是要理顺政府与公民的关系,加快政府管理民主化的进程。要加强政务公开,加快电子政务的建设,不断扩大信息的公开度,减少暗箱操作。通过召开决策听证会、咨询会、座谈会以及实行公示、通报等制度,广泛征询群众意见,听取百姓的质疑和咨询、建议与呼声,提高他们对政府管理的关切度和参与意识,使“暗箱政府”转变为“透明政府”。三是要理顺新旧体制关系,加快政府管理程序化的进程。从发展趋势来看,政府机关依法进行管理,主要的、大量的、经常的是靠事中监督、事后追惩,事前的行政审批、许可势必逐渐减少。所以政府要按照合法、合理、效率、责任、监督的原则,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能精简的予以精简;能改为备案的改为备案;需要保留的要简化手续、公开办事程序、明确时限、强化服务,以提高工作效率,方便基层,方便群众,使“低效政府”转变为“高效政府”。(二)强化政府责任。我国过去长期实行计划经济,造成了管理相对人的权利与义务、政府的权力与责任严重脱节、错位和失衡。在以往的立法工作中,过多地强调了政府的权力而忽视其责任,对政府的基本权力规定得比较具体,而对其责任不作对应的规定或规定得简单、笼统;过多地强调了管理相对人的义务而忽视其权利和合法利益,对管理相对人的义务规定得比较具体、严厉,权利规定得比较原则。在行政执法中也存在类似问题,只重视行使行政权力,不重视承担行政责任;只重视硬性管理,不重视主动服务。要改变这种“重权力、轻责任,重管理、轻服务”的部门利益倾向,就要着眼于建立社会主义的新型责任政府,实现政府责任法定化。一是树立责任意识。责任是法律的生命,政府责任是行政权力的核心,是政府属性的本质。没有政府责任,行政权的运行就没有制约,违法行政就不可能受到追究,依法行政就不可能真正推进。政府机关工作人员要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在立法和执法工作中,要从片面强调公民责任向强化政府责任转变,从政府权力本位向政府责任本位转变,在赋予行政机关履行职责所必需的权力的同时,也要明确规定行使权力的程序和应负的责任,实现权责统一。二是建立政府责任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行政首长在政府工作中出现重大违法、失职、滥用职权等情形时罢免、引咎辞职或责令辞职的政治责任制度;进一步健全所有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因违法、滥用职权、贪污腐败等行为而受到行政处分和刑事处罚的制度;建立行政机关的违法行政行为被撤销、变更、确认违法、责令重新作出、损害赔偿的行政责任制度;建立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因轻微违法失职或官僚主义等而向公民、法人赔礼道歉的道义责任制度。(三)【完善监督机制】:“不受制约的权力会导致腐败,绝对不受制约的权力会导致绝对的腐败”。行政 权具有能动性强、自由裁量权大、可以强制实施等特点,如不对其进行强有力的监督,就有可能 膨胀为恣意妄为的权杖。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建立结构合理、配臵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 力运行机制,从决策和执行等环节加强对权力的监督,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谋 利益”。但是现有的制约机制未能很好地发挥作用,对行政权力的监督乏力,为此,要大力强化和 完善对行政权的全方位监督机制。一是要充分挥人大依法监督、法院司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社会各阶层群众监督对依法行政的监督作用,加强和完善政纪、审计、财政等专项监督,进一步增强监督的独立性、公开性和民主参与力度,通过来自各方面的监督,更有力揭露消极腐败现象,促进公正,提高效率。二是加强行政执法监督。加强政府内部的行政执法监督是政府机关完善自身行政行为、提高信誉和争取主动的最直接的手段。一方面要严格实施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以责任制约权力。另一方面要抓好《行政复议法》的贯彻执行,运用行政复议这项行政系统内部自我纠错的重要制度,加大对行政执法行为的监督力度,及时纠正违法和不当的具体行政行为,维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与此同时,还要真正发挥政府法制监督作用,对各行政机关贯彻执行法律、法规、规章情况进行监督,对重大的行政行为实行事前审查、事中监督和事后备案的全过程监督,促进各级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确保国家的法律法规得到正确实施,违法行政行为得到及时查处,违法行政责任得到及时追究,违法行政人员得到及时惩处,管理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得到及时保护。三、加强素质建设是实现依法行政的保障 政府机关工作人员是一切行政活动的最终实施者,他们的责任意识、法治意识和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政府行政的效果,影响依法行政的整体水平。目前,在行政执法机关中仍存在一些执法人员素质不高,执法水平较低,执法方式简单粗暴,甚至滥用职权、执法犯法、徇私枉法的问题。对这些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如果放任自流,势必会影响政府在群众中的威信和形象。因此,政府机关要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加强对行政工作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法律法规知识教育、培训工作。重点是要教育行政工作人员树立法治意识和责任意识,提高他们运用法律处理问题、维护人民合法权益的能力和水平。要进一步整顿行政执法队伍,积极推行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和评议考核制度,对那些不能严格执法或不能胜任依法行政的人员,要给予淘汰。只有全面提高行政工作人员的政治素质和法律素质,才能规范行政行为,提高执法能力,确保依法行政。 “ 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只要全体政府机关工作人员认识到肩上担负着依法行政的重任,自觉规范自身的行政行为,真正成为对人民负责、对法律负责的强有力的“奉法者”,就一定能建设一个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责任政府和法治政府。

如何在基层推进依法行政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也是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的重要方面。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公报提出,“健全依法决策机制,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确定为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建立行政机关内部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被普遍认为是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的一大亮点。 一、在基层推进依法行政意义重大 市县乡三级基层政府都处在政府工作的第一线,承担着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管理职责,直面广大群众,直面各种利益关系和社会矛盾,其能否做到依法行政,不仅会关系到政府的形象,而且还会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十八届四中全会的《决定》对依法治国提出了新要求、指明了新方向。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和现代化建设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我国宪法规定,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公民享了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等广泛的民主权利和自由。而人民民主权利的实现在一定程度上有赖于行政法制度的完善和有效运作。行政法通过创设行政公开制度、行政责任制度和对检举、揭发、控告、申诉和来信来访等行政制度的规定,既确保了公民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权。建立公平、公正、公开、高效、廉洁的政府是广大人民的希望,也是时代的要求。 由于我国有着的封建专制的影响,缺乏法治传统,在体制下行政权又不适当地强化,行政权几乎无所不在,无所不能,政府行为不规范问题严重,这些现象已经严重制约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的建设。因此,我们要切实加强行政法制建设,而行政法治建设的目标,就是要依法行政,严格依法行政。这对于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促进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二、当期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分析 (一)在一些行政单位尤其是基层,依法行政意识树立的不够牢固。一些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对于什么是依法行政,为什么要依法行政,怎样才能依法行政存在模糊的、甚至是错误的认识和作法。在一些基层单位看来达到目标比手段重要、完成任务比途径方式重要、看到结果比程序重要,把法治作为自己完成任务目标的方式之一,有选择的“执法”,有用的用之、有碍的不用或者改之。在基层政府长官意志往往比较严重,习惯于传统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轻视法律手段重个别处理,轻制度管理重协调解决,遇到问题拍脑袋,决策问题拍胸脯,出了问题拍屁股,导致决策失误无人负责或者推脱推诿时有发生;有的干部只考虑自己的晋升权在哪、干的活应该让谁看到、自己的仕途怎么走才更顺畅,因此往往出现唯上、畏上、唯权、畏权,以言代法,以权压法的现象,只重视上级领导的讲话、批示,忽视法律的规范、引导功能,导致行政执法水平不高;有的得过且过,不思进取,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制定政策、部署工作脱离实际,导致依法行政缺乏具体实际的内容。 (二)基层政府依法行政的工作体制有待完善、系统、顺畅的。目前,我国的依法行政工作的主管部门是各级政府法制机构,承担着依法行政工作规划的制定和组织实施的重要职责。实践证明,哪个地方、哪个地区政府法制机构建设搞的好,其依法行政也就搞的比较好,社会经济事业的发展也比较顺利。目前我国的依法行政工作体制与依法行政工作的要求还有不相适应的地方。从机构设置情况看,政府法制机构的设置为国家、省、市、县四级,乡一级政府未设置专门的机构,这种状况势必影响基层依法行政工作的开展。政府法制机构内部人员结构不尽合理。从知识结构看,目前,政府法制机构的部分工作人员是从行政工作岗位转行而来,没有受过系统、专业的法律教育学习,在法学理论、法律理念和法律知识等方面还不能完全适应依法行政的要求。目前的法治建设步伐不断加快,新的法律法规不断出台,不少政府的法治人员并非科班出身、人员流动比较大,接受培训时往往应付了事,造成了政府法治机构人员法治水平普遍不高。政府法制工作在一些基层政府看来是不得不设立的一个部门,在开展总做中往往要受地方“发展大局”的影响为地方“发展大局”服务,在对于违法执法人员的处理上只有“建议”权而没有直接处理权,严重影响监督效果和政府法制机构的权威,对依法行政工作产生负面影响。这就造成了文件的合法审查、机构的合法性和执法的合法性和力度等审查的确实或者有时的越位。 (三)违法行政问题突出。行政执法是行政机关最主要的职能,是行政机关履行管理社会职能的重要手段,法律、法规能否在实际生活中产生作用,最终要靠行政执法来落实。同时,执法活动是面向社会的活动,客体是社会上的公民和各种团体,因此行政执法活动直接影响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义务,人民群众往往是通过行政执法来认识和评价政府,认识和评价法律,行政执法是否公正、廉洁,直接关系着政府的威望和法律的权威。目前,一些地方行政执法队伍过多、过滥;行政执法权分散;执法主体不合格;部门职能重叠,职能不清,重复执法,多头执法现象严重,甚至在一起违法案件出现之后,几家单位抢着去罚款,谁先罚了是谁的。目前,一些基层执法队伍经费的一项来源是罚款和收费,而且罚得越多,收的越多,返还的也就越多,使行政执法与执法者的自身利益直接挂钩,甚至在一些交管部门在罚款后不开具罚款单,罚款的去向让人怀疑,在基层往往听到这样的话“开单...钱,不开单...钱。”往往差距较大,作为客体的被罚款对象多数选择不开单,这就促使了违法行政的蔓延,造成了执法行为与执法目的严重背离。执法就是罚款,执法就是收费已经成为个别执法人员的“准绳”。一些部门之间有利争着上,无利躲着走,争管辖,争权利,争罚款,争收费。执法程序在一些地方呈现“随意性”。有的在实施行政处罚过程中,不履行事先告知义务,剥夺了行政执法相对人的申辩权;有的不告知行政执法相对人获得法律救济的途径,剥夺了行政执法相对人的法律权利;有的颠倒程序,先罚款后定性;有的该适用普通程序的,却适用了简易程序,该适用简易程序的,却适用了普通程序。基层执法人员素质普遍偏低。从文化素质看,基层执法人员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数偏低。大多数执法人员没有受过法律专业教育培训,一般也就集中参加几次法律方面的有关培训,缺乏行政执法所必备的法律素质, 在基层有一个应该引起关注的现象:不少政府的执法人员一般只知道与自己关系密切的单位的职能,对于关系较远的单位的职能知之甚少,有的甚至分不清人大和政协的性质和职能,不知道宪法是干什么的,对于一些涉法案件甚至不知道归哪个司法机关受理,这不能不说是普法活动的一个不足。基层干部往往把自己宣传的东西告诉群众,自己却只当成一般的任务应付了事,在全面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和群众法治意识渐强的今天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 三、相关对策和建议 (一)加强行政法制宣传教育。没有教育就没有思想的转变,没有思想的转变就没有行为的改善。首先要加强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基层领导干部的宣传教育,促使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转变思想观念,从时代发展的大趋势出发、从党的方针政策出发、从正反两个方面事例出发清除官本位、特权思想等的影响,正确认识和处理“人治”与“法治”的关系,权力与法律的关系,法治与改革的关系、法治与发展的关系。牢固树立法律权威至上、法律大于权力、权力服从法律、没有法治就没有大发展、违背法治理念必将受到惩罚的观念,只有这样,依法行政,严格执法才会有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继续做好面对人民群众的普法活动。在一些基层政府把普法看成是不得不干的任务,把贴几张标语、进学校讲一次课看成普法的成果,不愿也不像话费力气去开展此项活动,甚至一些基层领导干部认为人民群众法治意识越高自己的管理越难。他们习惯于落后的“人治”,这个区域是我的天下我说的就是规定,我说怎么办就怎么办,而法治一旦增强,自己的行为将受到约束、利益受到限制,自己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的地位将动摇,因此暗中抵制普法活动。殊不知,普法运动就是为了更好的依法行政、为了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好人民群众的法制宣传教育,使人民群众不但知道法律,更要熟悉和掌握法制,增强自觉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意识和能力,有助于纠正基层政府的违法或者有法不依行为,让行政变的更科学、更合理。要创新普法性质,变过去的“以教”为中心的“静态”普法为“动态”普法,双向互动、有来有往,在形式和思想上注重趣味性和实用性,使群众逐渐地拥有法治精神,改善社会的法治文化氛围。 (二)进一步加强政府法制机构和队伍建设。努力改变“倒三角”的工作体制,加强基层政府法制机构设置。在乡一级政府设置政府法制机构或者乡镇一级政府的抽象和具体重要行政行为要经过上级法治部门的合法性审查,使依法行政工作形成完善的工作体制,同时进一步加强地县市政府法制机构力量,使地市县法制机构人员达到一定规模,使“倒三角”为“倒梯形”,进而发展为“正梯形”,为基层依法行政工作提供充分的组织保障。同时,市县两级的政府法治部门应该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作为本单位的一个部门很难有效的监督级别比自己高、权力比自己大而且是用人用钱来源的政府,因此,建议提高市县两级法制部门的地位和职权,在用人用钱上或者至少是业务上归上一级人大或者政府管理,在重要行政行为、规范性文件出台之前把法制部门的意见作为生效的要件之一,对于法制部门提出异议但是政府仍然施行的法制部门不应承担责任,对于法制部门签字同意认为合法的实际却是违法行为的政府相关责任人和法制部门签字人、责任人都应承担责任,并且设定合理的追究期限。让法制部门不再是可有可无的部门,切实强化其职能和责任。 加强政府法制工作者的业务培训,提升其业务水平。不少人认为,政府法制工作队伍这一群体不需要专门的职业训练和专门知识,不过是政府工作人员的一部分。只要政治可靠、服从组织调动和工作安排就可以胜任,不像法官、检察官等法律工作者那样有法定的准入标准。这种忽视政府法制工作人员职业特点的认识,导致政府法制工作人员的岗位要求等同于一般政府工作人员。从另一方面来讲,由于没有“门槛”和职业定位,导致社会对政府法制工作认识的缺乏。实际上,政府法制工作人员从事的工作内容,比一般的公务员要求更高,专业性更强。这一职业群体必须共同经过系统学习而获得法律理论知识、法律思维知识以及法制工作能力方面的一致性。建议建立政府法制工作人员准入制度,坚持“凡进必考”原则,有条件的地区可以设定具有司法从业资格方可上岗的门槛,在人员岗位上不易流动性过大,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使他们成为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的主力军和政府法制工作的业务骨干,力争成为优秀合格的政府领导的法律顾问和参谋、助手。 通过各种手段增强法制人员工作的独立性, 政府法制工作人员作为行政机关的成员,自然要服从行政机关的领导。从事的政府法制工作,作为重要的法律工作,在具体工作中,首要的要求是对法律负责。一般情况下,这样做也符合行政首长的意志。但在特殊情况下,即使对法律负责的行动违背了个别行政首长的个人意志,行政首长也不应非法干预政府法制工作人员的独立性,或者以此随意撤换其工作岗位。因此,要通过各种制度来保证政府法制工作人员的良好素质以及职业的稳定性和专业性。政府领导应大力支持政府法制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独立开展工作,让他们放心放胆去干,不断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他们在推进依法行政中的作用,从源头上减少行政争议的发生,使政府有更多的精力投身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 (三)完善监督机制,强化行政执法的监督。切实加强行政执法机关的内部监督制约。加强上级政府部门对下级政府部门的执法情况进行监督;进一步加强监察机关和审计机关的监督力度,并通过这种专门的执法监督,保证行政执法活动严格依照法律法规办事,要通过监察、审计部门的有效监督,及时纠正和严肃查处违法违纪行为和行政执法中的不正之风;严格执行执法责任制和错案责任追究制。对执法过错者予以坚决追究,情节严重的,要给予行政处分直到调离、清除出执法队伍。 充分发挥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作用。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要切实行使宪法、法律赋予的监督职权,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强化执法监督力度,促进依法行政。首先,要认真做好规范性文件的审查工作。实践中,往往政府的行政执法行为,除了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外,许多时候是以政府的规范性文件为尚方宝剑的。而行政执法中出现的一些乱收费、乱处罚问题,也往往根源就出在规范性文件上。因此,人大及其常委会要抓好对行政执法的监督,审查政府规范性文件是其中重要的一环。 舆论监督是一项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和措施。要加强行政执法监督,社会新闻媒体要敢于曝光,充分发挥舆论监督的特殊作用。新闻媒体是党和人民的喉舌,新闻单位行使监督权就是行使人民民主权利的具体体现,理应受到法律的保护和全社会的支持。建议对于新闻媒体曝光的违法行政案件本级和上级政府应该建立台账和记录,改变以往重大舆情事件只是听听本级政府汇报、说明一面之词的简单做法,应该建立双方都有记录、都能说话甚至互相辩论的冲突解决机制。 制定准确的监督标准,增强行政执法监督的实效性,如逐步制定和完善党纪、政纪量化监督标准,尽快出台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对监督的机关、权限、范围、方式、程序等加以明确规定,使监督本身有法可依。

如何在基层推进依法行政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一)加强行政法制宣传教育。没有教育就没有思想的转变,没有思想的转变就没有行为的改善。首先要加强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基层领导干部的宣传教育,促使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转变思想观念,从时代发展的大趋势出发、从党的方针政策出发、从正反两个方面事例出发清除官本位、特权思想等的影响,正确认识和处理“人治”与“法治”的关系,权力与法律的关系,法治与改革的关系、法治与发展的关系。牢固树立法律权威至上、法律大于权力、权力服从法律、没有法治就没有大发展、违背法治理念必将受到惩罚的观念,只有这样,依法行政,严格执法才会有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继续做好面对人民群众的普法活动。在一些基层政府把普法看成是不得不干的任务,把贴几张标语、进学校讲一次课看成普法的成果,不愿也不像话费力气去开展此项活动,甚至一些基层领导干部认为人民群众法治意识越高自己的管理越难。他们习惯于落后的“人治”,这个区域是我的天下我说的就是规定,我说怎么办就怎么办,而法治一旦增强,自己的行为将受到约束、利益受到限制,自己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的地位将动摇,因此暗中抵制普法活动。殊不知,普法运动就是为了更好的依法行政、为了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好人民群众的法制宣传教育,使人民群众不但知道法律,更要熟悉和掌握法制,增强自觉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意识和能力,有助于纠正基层政府的违法或者有法不依行为,让行政变的更科学、更合理。要创新普法性质,变过去的“以教”为中心的“静态”普法为“动态”普法,双向互动、有来有往,在形式和思想上注重趣味性和实用性,使群众逐渐地拥有法治精神,改善社会的法治文化氛围。(二)进一步加强政府法制机构和队伍建设。努力改变“倒三角”的工作体制,加强基层政府法制机构设置。在乡一级政府设置政府法制机构或者乡镇一级政府的抽象和具体重要行政行为要经过上级法治部门的合法性审查,使依法行政工作形成完善的工作体制,同时进一步加强地县市政府法制机构力量,使地市县法制机构人员达到一定规模,使“倒三角”为“倒梯形”,进而发展为“正梯形”,为基层依法行政工作提供充分的组织保障。同时,市县两级的政府法治部门应该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作为本单位的一个部门很难有效的监督级别比自己高、权力比自己大而且是用人用钱来源的政府,因此,建议提高市县两级法制部门的地位和职权,在用人用钱上或者至少是业务上归上一级人大或者政府管理,在重要行政行为、规范性文件出台之前把法制部门的意见作为生效的要件之一,对于法制部门提出异议但是政府仍然施行的法制部门不应承担责任,对于法制部门签字同意认为合法的实际却是违法行为的政府相关责任人和法制部门签字人、责任人都应承担责任,并且设定合理的追究期限。让法制部门不再是可有可无的部门,切实强化其职能和责任。加强政府法制工作者的业务培训,提升其业务水平。不少人认为,政府法制工作队伍这一群体不需要专门的职业训练和专门知识,不过是政府工作人员的一部分。只要政治可靠、服从组织调动和工作安排就可以胜任,不像法官、检察官等法律工作者那样有法定的准入标准。这种忽视政府法制工作人员职业特点的认识,导致政府法制工作人员的岗位要求等同于一般政府工作人员。从另一方面来讲,由于没有“门槛”和职业定位,导致社会对政府法制工作认识的缺乏。实际上,政府法制工作人员从事的工作内容,比一般的公务员要求更高,专业性更强。这一职业群体必须共同经过系统学习而获得法律理论知识、法律思维知识以及法制工作能力方面的一致性。建议建立政府法制工作人员准入制度,坚持“凡进必考”原则,有条件的地区可以设定具有司法从业资格方可上岗的门槛,在人员岗位上不易流动性过大,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使他们成为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的主力军和政府法制工作的业务骨干,力争成为优秀合格的政府领导的法律顾问和参谋、助手。通过各种手段增强法制人员工作的独立性, 政府法制工作人员作为行政机关的成员,自然要服从行政机关的领导。从事的政府法制工作,作为重要的法律工作,在具体工作中,首要的要求是对法律负责。一般情况下,这样做也符合行政首长的意志。但在特殊情况下,即使对法律负责的行动违背了个别行政首长的个人意志,行政首长也不应非法干预政府法制工作人员的独立性,或者以此随意撤换其工作岗位。因此,要通过各种制度来保证政府法制工作人员的良好素质以及职业的稳定性和专业性。政府领导应大力支持政府法制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独立开展工作,让他们放心放胆去干,不断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他们在推进依法行政中的作用,从源头上减少行政争议的发生,使政府有更多的精力投身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三)完善监督机制,强化行政执法的监督。切实加强行政执法机关的内部监督制约。加强上级政府部门对下级政府部门的执法情况进行监督;进一步加强监察机关和审计机关的监督力度,并通过这种专门的执法监督,保证行政执法活动严格依照法律法规办事,要通过监察、审计部门的有效监督,及时纠正和严肃查处违法违纪行为和行政执法中的不正之风;严格执行执法责任制和错案责任追究制。对执法过错者予以坚决追究,情节严重的,要给予行政处分直到调离、清除出执法队伍。充分发挥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作用。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要切实行使宪法、法律赋予的监督职权,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强化执法监督力度,促进依法行政。首先,要认真做好规范性文件的审查工作。实践中,往往政府的行政执法行为,除了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外,许多时候是以政府的规范性文件为尚方宝剑的。而行政执法中出现的一些乱收费、乱处罚问题,也往往根源就出在规范性文件上。因此,人大及其常委会要抓好对行政执法的监督,审查政府规范性文件是其中重要的一环。舆论监督是一项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和措施。要加强行政执法监督,社会新闻媒体要敢于曝光,充分发挥舆论监督的特殊作用。新闻媒体是党和人民的喉舌,新闻单位行使监督权就是行使人民民主权利的具体体现,理应受到法律的保护和全社会的支持。建议对于新闻媒体曝光的违法行政案件本级和上级政府应该建立台账和记录,改变以往重大舆情事件只是听听本级政府汇报、说明一面之词的简单做法,应该建立双方都有记录、都能说话甚至互相辩论的冲突解决机制。制定准确的监督标准,增强行政执法监督的实效性,如逐步制定和完善党纪、政纪量化监督标准,尽快出台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对监督的机关、权限、范围、方式、程序等加以明确规定,使监督本身有法可依。http://www.qstheory.cn/laigao/2014-11/12/c_1113222382.htm

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应思考在哪些方面提高

为新时代的教师应该在嗯自己的专业技能这方面提高。

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应思考在哪些方面提高

教师的素质包含两方面的内容:思想素质和能力素质。要提高教师的素质,着眼点也应该落在这两方面。思想素质包括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修养。一方面,教师要确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努力加强自身的思想品德修养;另一方面,要努力提高社会公德意识。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积极影响学生。能力素质也包括两方面:知识水平和业务水平。知识水平是指一个人具有的科学文化知识的程度。一位优秀教师,除了应具备高尚的思想道德修养之外,还要具备渊博的知识。首先,要掌握纵向的知识。纵向知识是指所教学科的表里知识。表,是指本学科基本知识;里,是指本学科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知识的传授和学习是教学的主要任务,如果教师不了解本学科的相关知识,就不可能进行知识的传授,就不能收到教书育人的效果。除了掌握本学科的基本知识外,还要了解本学科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等相关知识。比如语文教师,如果仅仅懂得教材上的语言知识,而不了解语言的历史(文字的产生和演变、从文字到文章的发展过程等)、现状(由繁到简、以双音词为主、应用规律等)和发展趋势(汉语拼音化、由表意到表音等),势必不能灵活多样地处理教材,教学过程中也不能深入浅出、化难为易,更不会得心应手,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其次,要掌握横向的知识。横向知识是指与本学科有关的学科知识和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一个合格的教师,不应只懂得本学科的专业知识,还要懂得与本学科有关的知识,做到专业与广博结合,才能很好地提高自己的素质,搞好教学工作。现代学科知识越来越多地出现文理渗透、相互交融的现象,教师必须了解与本学科相关的知识,才能做好本学科的教学工作。例如语文教师,除了要懂得文学和写作知识外,还要懂得自然科学、政治、经济、历史、地理等学科的相关知识。教师只有掌握纵横交错的全面知识,才有可能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适应现代教学工作的需要。知识水平是教师教学过程中“教什么”的问题,而业务水平则是“怎么教”的问题,即如何利用自身具备的知识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水平。教师要真正做到这些,可以从3个方面着手。第一,教师要认真探索教育教学规律。首先,要遵循教育的基本规律,要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个性发展的要求。其次,要遵循教育的适应规律。教育的对象是人,人的发展是有阶段性的,要经过婴儿期、幼儿期、儿童期、少年期、青年期、成年期、老年期等不同的阶段,每个年龄阶段都有其不同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教育要与这些特征相适应,按不同的发展时期施加不同的影响。如果不懂得这个规律而盲目施教,势必会产生不良的效果。第二,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法。钻研教法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目的的关键。钻研教法,重点要在“精”字上下功夫。要向课堂要质量,要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就要精讲精练。要做到“精”,教师一定要掌握多种科学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科、内容、类型、对象等的不同,采用的教学方法也不尽相同。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讲解法、谈话法、引导法、讨论法、练习法、演示法、实验法、参观法和启发式教学法等,此外还有单元教学法、范例教学法、程序教学法、信号教学法等。教学法并不是单一使用的,在教学实践中往往是综合运用、相互补充。如在讲解法中往往兼有谈话法、讨论法、练习法等等。教师要改善自己的教法,要达到精讲精练的目的,就一定要熟悉多种教法。现在教学中盛行引导式、启发式教学法,这是很好的;但也有不少教师把课堂提问当成启发,而不管对象是否达到可“启”的程度,窒息学生的思路,浪费宝贵的教学时间,收不到精讲精练的效果。只有熟练掌握多种教学方法并能恰当地运用,才能把课堂教学搞好搞活,才能当好一名现代教师。第三,教师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一是建立良好的心理素质系统,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教师应当做到积极向上、自信乐观,面对挫折与困难应轻松自在,坚持不懈。二是要对学生充满一颗爱心,充分尊重、理解、信任学生,与他们建立平等、民主、亲切的师生关系。在与学生的交往中,教师要创设爱的氛围,在爱的氛围中教书育人。当学生在认识或行为上出现问题时,教师要采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方式进行说服教育、正面引导,切忌斥责、体罚等。教师的表率作用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是智慧的代表,是高尚人格的化身。教师必须严以律己,处处做到最好,真正成为学生成长的表率。

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的改革历程思考与启发是什么?

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的改革历程思考与启发,经过40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国企改革取得辉煌成就。首先,国企改革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了支持和发展空间,国企和民企都获得跨越式发展,呈现出同步创新发展态势,它为中国的复兴创造了条件。

机关人员应思考如何服务好基层?

  一、机关服务好基层,首先要融入基层,加快推进基层工作。基层的发展和市场形势的变化,使机关与基层的工作都需要重新进行规划。这样重大的挑战下,要求机关工作在管理上注重基层的服务性,教育上注重基层的实效性,规划上注重基层的合理性,范围上注重基层的全体性。这就是要以融入基层发展为主题,围绕基层组织结构、队伍结构的调整,加强形势任务上的教育,为发展营造氛围,提供有力保证和精神动力。同时,要以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各种矛盾和实际问题为着力点,渗透其里,贯穿全程。还要以促进基层的发展为主线,进一步发挥机关的组织优势和先进性,教育引导基层人员在发展变化中当先锋、做表率。要通过融入基层中,使基层工作与发展融为一体,在促进发展中,实现机关服务于基层的工作由单纯服务向融入引领转变。  二、机关服务好基层,还要健全制度,努力促进为基层服务的实施,加强机关工作自身管理,不断完善和认真履行机关服务于基层的责任,建立健全的领导责任制。坚持工作上“抓领导、领导抓”,明确各级机关组织成员为基层第一责任人的职责,要牢固树立“抓好基层工作是本职,不抓基层工作是失职,抓不好基层工作是不称职”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感,切实履行好职责,把握好工作原则和工作方法。承担着做好机关自身管理和服务于基层管理的工作责任,对基层发展负责、对基层工作负责,要坚持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于基层工作两手抓、两手硬,切实做到两不误、双促进。  三、机关服务好基层,要加强队伍建设,为基层工作奠定坚实基础,这是必不可少的基础工作:  1、在机关人员选拔上要以德为先,要善于观察、唯德是用;  2、在学习培训中注重素质的提升,把业务培训与实践锻炼相结合,有计划地采取短期集训、业务讲座、员工研讨、以老带新等多种形式,抓好机关干部的业务的培训;  3、在实践锻炼中提高能力和水平。要善于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所在,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能力。  四、彰显基层的文化,为服务基层的工作制定合理的内容。基层文化是基层的“精气神”,必须切实抓好文化建设,才能提升基层的“精气神”。服务基层的工作要与开展基层文化建设相结合,积极推动基层文化建设发展。要按照基层文化建设的要求,着力建设“五种文化”。努力完善文化建设体系,实现文化建设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进一步激发基层工作的内在活力。进一步加大典型宣传力度,加强对先进人物和事迹的宣传,加强对各类特色活动的宣传,努力推出一批立得住、叫得响的先进典型,向社会充分展示基层和员工良好形象。  五、改进创新,达到人性化服务,不断提升服务基层的工作水平。服务于基层的工作,人性化是推进机关服务于基层的关键、提高服务水平的亮点。要积极探索服务于基层工作的方式方法,增强机关和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  1、创新思路,由被动向主动转变。倡导创造性思维,实现思想再解放、观念再更新、思路再突破,思考服务于基层工作,可以如何促进基层转变发展,如何把基层工作贯穿生产经营的全过程,把保证和促进基层转型发展、提高经济效益、满足员工群众根本利益,作为基层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运用现代管理学、组织学、心理学等现代科学方法,利用信息网络等新技术、新手段、新载体开展工作,提高服务于基层工作的科学化水平,不断激发基层工作的生机与活力。

关于档案行政执法主体及依据的思考:行政执法主体通常是指

  摘 要:档案行政执法是档案法律法规赋予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权利和义务,是档案行政管理机关落实档案法律法规、规范社会档案行为、实行宏观管理职能的重要手段;是促进档案部门加快“三个体系”建设,发挥档案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是确保档案事业依法、持续、健康发展的一项行政强制行为。因此,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必须严格依法行政,在执法主体、执法依据、执法程序等方面符合法律法规、规章的要求,以推进档案事业全面、协调、健康发展。   关键词:档案;执法主体;执法依据   档案行政执法是档案法律法规赋予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权利和义务,是档案行政管理机关落实档案法律法规、规范社会档案行为、实行宏观管理职能的重要手段;是促进档案部门加快“三个体系”建设,发挥档案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是确保档案事业依法、持续、健康发展的一项行政强制行为。因此,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必须严格依法进行,在执法主体、执法依据、执法程序等方面符合法律法规、规章的要求,否则,就会造成无效执法,甚至违法执法,给档案事业的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1 明确档案行政执法主体,不断强化档案行政执法   档案行政执法主体是指依法享有的档案行政执法权,以自己的名义实施档案行政管理活动,并能够独立承担由此产生的法律责任的组织,它的产生必须有合法的依据。《档案法》第六条明确规定:“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主管全国档案事业,对全国的档案事业实行统筹规划,组织协调,统一制度,监督和指导。”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档案事业,并对本行政区域内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的档案工作实行监督和指导。”与此同时,《档案法实施办法》对各级档案部门的职责进行了细化,强调县级以上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具有“依法查处档案违法行为”的职责。1992年3月30日,国家档案局颁布的《档案执法检查暂行规定》中规定:“国家档案局和县级以上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是国家贯彻并监督执行档案法规的机关,依法行使档案执法监督和检查,并依法对违反档案法规的行为进行查处。”1998年11月28日,颁布实施的《湖南省档案管理条例》也明确规定,对违反档案法规的行为“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有关主管部门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或者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由此可见,县级以上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是档案行政执法的主体,它在法律法规的授权范围内独立行使档案行政职权,有权以自己的名义作出档案行政处罚决定,并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由于档案工作涉及面广,国家各有关部门制定了不少切合本系统档案工作实际的档案行政规章,国务院制定的其他领域的行政法规也有一些涉及档案工作的条款。总体上说,这些法规、规章与《档案法》基本协调一致,明确了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作为档案行政执法的主体地位,但与档案法律法规相矛盾的现象也并不少见。一种情况是明确业务主管部门为档案行政执法主体,如,2000年1月30日,国务院颁布的《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规定,建设工程档案管理中的违法行为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实施行政处罚;2001年6月29日,建设部修订的《城市建设档案管理规定》也明确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为城建档案执法单位;1998年11月22日,国家土地资源管理局、国家档案局联合发布施行的《土地管理档案工作暂行规定》规定,对“没有及时进行土地管理档案资料的形成积累、整理和归档工作的单位,由土地管理行政主管部门提出警告或者通报批评,造成严重后果的单位领导人由其上级机关给予行政处分”;2003年3月14日,国家水利部、国家档案局发布的《水利档案工作规定》明确“对于违反档案法律法规的单位或个人,上级主管部门可采取通报批评等方式限期整改”;另一种情况,是确定业务主管部门与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联合作为档案行政执法主体,如国家技术监督局、国家档案局联合发布的《技术监督档案管理办法》规定“如对档案有损毁、丢失、涂抹、改写、倒卖、泄(失)密、违法携带出境、侵权等行为,视情节轻重,由技术监督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当地档案行政主管部门对当事人依法查处”。如果按第一种情况由专业主管机关行使档案行政执法权,则造成了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在档案行政执法过程中的缺位;如果按照第二种情况,由专业主管部门和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共同执法,则又容易引起扯皮,影响执法效率。事实上,《档案法》第七条明确了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对所属机构的档案工作具有监督和指导职能,但并未授予这些部门档案行政执法权。在实践中,此事也引起了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全国人大档案行政执法检查组在上海检查时,曾向上海市政府领导明确指出:“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与城市建设等其他专业部门在档案工作上需要理顺关系,在一个行政区域内,一种行政行为只能有一个行政机构和执法主体。《档案法》并没有委托任何其他部门和机构行使执法权,档案工作不应多头管理,政出多门,档案部门和其他部门的关系,政府应出面协调,依法定位。”   当然,如果档案违法行为的当事人在违反档案法律法规的同时,违反了其他法律法规,则可能引起执法主体的变化。例如,档案违法行为如果已触犯刑法,那么,这一类违法行为不管是档案部门先发现还是司法部门先发现,最终,必须由司法部门来处理;又如,在利用档案过程中如果泄露了国家机密,则应由保密部门来查处;再如,《档案法》第二十五条规定:“携运禁止出境的档案或者其复制件出境的,由海关予以没收,可以并处罚款。”之所以这样规定,是因为这一类行为本身就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的有关规定,由海关作为执法主体合情合理,这种类型的案件中,执法主体的变化是因为档案违法行为的性质发生了变化——形式上是档案违法,实质上触犯了其他法律法规,这并不能改变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作为处理档案违法案件的执法主体地位。   2 把握档案行政执法依据,不断推进档案行政执法   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档案行政执法的依据主要有以下几种:(1)《档案法》;(2)相关法律,主要包括除《档案法》以外的其他法律中涉及档案及档案工作的条款,以及档案行政执法过程中必须遵守的程序法,如《行政诉讼法》、《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等;(3)档案行政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4)地方性档案法规,如《湖南省档案管理条例》;(5)档案规章,如《湖南省档案科技研究项目管理暂行办法》;(6)规范性档案行政文件,如《湖南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档案工作的意见》。从理论上讲,这些法律法规所规定的内容应互相一致、互为补充。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有些立法机关在立法过程中对档案法律依据研究不够,往往囿于本地、本部门利益,设定了一些与档案法律法规不相一致的内容,或者由于一些效力层次较低的档案法规依据制定时间早于一些较高层次的档案法律依据,结果造成了相互不一致的情况。

思考如何提高团队凝聚力,发挥成员工作积极性,最终实现合作共赢发展?

一个高效的团队具备以下特点:共同的目标与利益、统一的价值观、合理的组织结构、互补的个人能力。要强化内部凝聚力,打造高效的团队,应从以下方面进行:1、 建立团队共同的使命、愿景、目标,并且通过上下反复沟通,一致内心认同。2、 优化团队激励机制,建立激发个人动力、牵引共同贡献的薪酬、奖金、股权等激励机制,让个人利益与团队利益一致,钱在一起、心在一起。3、 形成团队价值理念,并通过上下反复沟通、宣贯与共同践行,形成共同价值观。4、 建立相互协助、共同成长、良性竞争的团队成长机制,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5、 设计合理的组织结构,发挥每个人的特长且能力互补。6、 提升领导能力,领导者能切实做到公平、公正。

档案安全保密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董 涛 路 焕 庞润东 韩淑敏(山东省国土资源资料档案馆)摘 要 本文就山东省国土资源资料档案馆如何提高档案安全意识,做好档案安全保密工作,在工作中抓好安全和档案利用过程中的保密措施等方面作出了浅显的分析。关键词 地质资料 档案 安全 保密档案是有价值的历史记录的集合体,是人类文明发展在各个历史时期的真实记录。当今的社会是信息社会,当前的时代是网络时代,档案信息越来越为社会各界所重视和广泛利用,档案是一种重要的信息资源,又是一种潜在的生产力,以其准确性、可靠性的优势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我国目前的地质档案工作,正处于从“封闭型”管理到开发式服务,从人治到法治、从重保管到重服务、从传统管理到现代化管理的转型期。安全意识正在不断增强。山东省国土资源资料档案馆保存的地质资料及测绘、土地各类型档案种类多、数量大、利用率高,抓好档案的安全和利用工作中的保密工作,处理好保密与利用之间的关系,是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1 做好档案保管过程中的保密工作1.1 档案库房管理中的保密工作档案的库房管理是档案保密的重点。从总体上讲,档案库房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单独兴建,但是我们单位不具备以上条件,我们的库房附设在机关办公楼内。而且不是任何一间办公室都可以用作库房的,从档案保密的角度来看,不宜将库房设在办公楼的最底层,库房门窗等应专门加固,以防盗窃。由于我们的办公条件设施有点简陋,达不到档案库房的标准及要求,我们按规定尽量做到库房与办公室分开,库房与阅览室分开。档案库房指定专人负责管理,制定严格的库房管理制度,无关人员一律禁止入内。实践证明,档案库房的科学管理是做好档案保密、维护档案安全的基本保障。所以这给我们的保密工作带来了较大的考验。1.2 消除隐患,抓好档案安全工作档案的安全是档案管理工作的头等大事,是档案部门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要牢固树立“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和“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站在安全工作无小事的高度,一丝不苟地抓好安全工作。资料室是我单位安全保密重点要害部门,资料库则是重点保密区域。我单位对档案的安全工作层层落实责任,库房由专人负责,无关人员一律不得入内。每天下班前切断库房、办公室的一切电源,关好门窗,并随时自检自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报告,同时提出可行性整改措施。维护保养消防系统,定时更换消防器材,做好节假日安全防范工作,安排人员值班。我们单位还专门配备了安全员,发现问题及时处理。1.3 提高档案管理人员安全意识档案管理人员的职责,就是要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这既是档案保管工作的基本任务,也是档案保管工作的目的。档案保管工作的具体任务就是做到不坏、不丢、不散、不乱。不坏,就是使档案保管得完好无损,不致因各种不利因素而使档案损坏。对已经破损的档案,要及时抢救;不丢,就是使档案绝对安全,不致因工作疏忽而使档案遗失或被窃,不仅保证档案实体安全,也要保证档案内容的安全;不散,就是要求档案的保管相对集中,不致因档案的分散保管而使档案管理不便,甚至造成档案损坏或丢失等严重情况;不乱,就是要求档案保管工作有条不紊,档案排架整齐规范,有规可循,有目可查。档案保管工作的任务是艰巨的,也是光荣的,这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档案保管人员要持之以恒,时刻警惕,防止档案的损坏,确保档案的安全,为档案工作提供物质基础。我单位档案管理人员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密法》,定期请保密局的同志为我们上保密课,使我们档案工作人员在学法中懂法,爱岗敬业,安全意识也不断提高,使档案管理在法制轨道上有序进行。提高了全体职工自觉维护档案安全的自觉性,增强安全保密意识,确保了档案资料的安全保密。2 做好档案利用过程中的保密工作2.1 做好档案利用中的监督工作档案利用监督是做好档案利用过程中保密工作的一项重要措施,它能有效地发现并制止、纠正档案利用过程中不利于档案保密的各种不良行为,从而做到既能利用档案,又能保证档案的完整与安全。具体说来,档案利用监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1)制度建设。档案利用规章制度一般有阅览制度、外借制度、复制制度等。根据实际情况,对不同层次的利用人员确定不同的利用范围,规定不同的审批手续,使提供利用工作有章可循,在大力开展档案利用工作的同时,确保不失密、不泄密及文件的完好无损。各项档案利用规章制度的条文应严密而简明,便于执行,并在实践中认真加以总结,不断充实和完善。(2)队伍建设。担负利用服务工作的档案管理人员,是利用制度的直接贯彻者,对档案的安全负有直接责任,必须具备较高的素质:一是政治素质,要有高度的政治责任心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热爱档案和档案事业;二是业务素质,要具备专业知识,熟悉所保管的档案内容,熟悉档案法规;三是文化素质,要有较高的文化知识,能总结和分析利用工作中的经验与问题,从中掌握利用工作的规律。此外,还要有敏锐的工作能力和观察能力,善于做利用者的工作,能独立处理利用中出现的一般问题。(3)监督措施。在利用中,要根据不同的利用对象的不同目的,掌握其心理和思想动机,加强重点监护。有条件的档案馆还可以安装摄像监视器。对某些为获取凭证而来馆查阅档案的利用者,要防止偷撕或涂改档案;对一些平时养成看书画线或翻书沾口水之类习惯的利用者,要及时提醒。做好利用监督,还要做到三勤:①嘴勤、勤宣传。利用档案的制度与规定,勤与利用者交谈,掌握其利用目的与动机。②眼勤,勤观察。勤于观察利用者的行为,发现问题及时提醒。将每个利用者置于视觉之中。③手勤脑勤,勤分析。利用者的情况和利用效果,勤检查被利用的案卷,勤督促利用登记制度的落实。要在利用者离去之前,仔细检查翻阅被利用过的案卷和文件,发现问题及时查处,并在利用登记簿上备注说明。对于损毁档案较为严重的违法行为,应及时报告有关领导,以便及时查处,挽回损失。2.2 处理好保密与利用之间的关系保守国家机密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更是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神圣职责。日常工作中,档案管理人员十分重视档案保密,工作尽心尽职,但由于在传统的保密观念影响下,档案工作普遍存在着重保轻用、利用不足的现象。由此产生一些弊端:大批档案得不到充分的利用,甚至有些很有价值的档案长期被束之高阁,变成一文不值的废纸,造成档案浪费;领导不能及时全面地了解情况,有效地利用档案,档案管理人员的管理价值也难以在利用档案的效果中体现出来。上述情况表明,档案部门应改变传统的观念,在严格做好保密工作的同时,切实完善工作职能,为领导决策服务势在必行。机密档案应该保密,但保密的目的之一是为了利用,是有时间、地点、范围限制的利用,保而不用只会失去保的意义,失去档案的价值。当然,利用必须是在保密基础上的利用,无限制的利用会给党和国家的安全和利益造成危害。所以,对档案工作来说,保密与利用两者都十分重要,决不可偏颇。2.2.1 对涉密资料的利用严格把关我馆的工作任务繁重,资料借阅量巨大,负责借阅管理工作的同志在积极开展档案资料借阅利用的同时,坚持原则,耐心讲解有关借阅规定,完善借阅审批手续,严把保密关,确保了无失密泄密现象的发生。按规定为符合办理《涉密地质资料利用许可证》的单位及时办理许可证。外单位人员需借阅、复制、拷贝档案资料的,须持本人单位介绍信、填写《地质资料借阅复制申请表》并签署《涉密地质资料利用承诺书》,方可对其提供涉密地质资料。2.2.2 加强对电子文件归档工作的安全监督和指导在工作实践中,我们努力做到:加强对电子文件归档工作安全监督和指导,保证电子文件在运转过程中不被人为地复制、破坏,有效防范病毒与误操作,确保归档电子文件的真实、完整、有效。文档只能被合法的用户打开,防止二次传播,有效保证了系统的保密性,使系统以及系统内的数据不被非访问、修改和破坏。网络的普及让信息的获取、共享和传播更加方便,同时也增加了重要信息泄密的风险。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在用户使用电子文件时,把所用计算机的 U 盘插口都封掉,把需要复制的内容为用户刻成光盘。在网上提供档案目录查询服务的同时,我们采用防火墙、数据备份、权限和身份验证等安全防护措施,确保档案信息和系统安全。3 进一步做好档案利用中的保密工作档案的保密管理和利用问题,是一个现实工作中经常遇到的实际问题。一成不变地看待档案的秘密性,无视其秘密性的时效和范围,是不对的;但如果缺乏保密观念,对涉密档案无视其秘密性,无限地扩大开放利用范围,也是错误的。解决这个问题,既需要我们档案工作人员熟悉有关规定,照章办事,需要大家积极开动脑筋,当然也需要单位领导和各个相关部门大力支持、充分理解和积极配合。

地质资料及档案保密工作现状与思考

赵琳 陈昱(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北京100037)摘要 本文在介绍地质资料及档案保密工作现状的基础上,对目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思考,提出了如何做好地质资料及档案保密工作的建议。关键词 地质资料;档案;保密地质资料及档案是地质工作事业发展的真实历史记录,也是广大地质工作者智慧和劳动成果的结晶,更是国家进行社会经济建设的重要基础信息。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发展研究中心)承担着全国成果地质资料的接收、保管与对外服务工作,同时,也接收和保管着大量的公文档案。随着地质资料及档案社会化服务力度的不断加大,地质资料及档案的保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做好地质资料及档案的保密工作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探索的问题。1 地质资料及档案保密有关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明确规定,国家机关、武装力量、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公民都有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地质资料及档案内容涉及不同专业领域,其保密工作除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及其《实施办法》外,还要执行《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国家秘密范围的规定》、《测绘管理工作国家秘密范围的规定》、《核工业国家秘密及其密级具体范围的规定》、《海洋工作中国家秘密及其密级具体范围的规定》、《环境保护工作国家秘密范围的规定》等相关规定。2 地质资料及档案保密工作现状2.1 健全组织机构发展研究中心高度重视地质资料及档案保密工作,实行领导负责制,设立保密委员会,保密委员会主任由单位主要领导担任,对整个单位保密工作负总责;保密委员会副主任由分管领导担任,按分管工作负责保密工作;成员由各处(室)主要负责人构成,负责各处(室)的保密工作。保密委员会下设保密办公室,负责协调落实保密委员会部署的工作并承办日常工作。2.2 建立相关制度根据国家、国土资源部和中国地质调查局关于地质资料及档案保密工作的有关规定,结合工作实际,发展研究中心制定了《成果地质资料服务办法》、《单位安全保密制度》、《政务信息、网络信息和新闻宣传管理办法》等办法,规定了涉密地质资料及档案的借阅利用程序。2.3 保密工作管理(1)资料数据保密管理。发展研究中心确定了资料数据保密范围。被列入保密工作范围的资料数据标明密级后,严格限制接触涉密内容的人员范围。涉密资料数据的收发、传递和外出携带,由指定的专人负责,并采取相应安全措施。借阅、复制或利用涉密资料必须签订“国家非公开性地质成果资料使用协议书”。(2)保密文件管理。保密文件存放在专用的保密文件柜中,先在专册中进行手写登记再传递,并按规定范围传阅,运转每个环节均履行签字手续。由专人专车负责取送、传递保密文件,中途不允许办理其他事宜。邮寄保密文件、涉密资料等通过机要通信部门。(3)对外科技交流中的保密管理。在对外科技交流、国际合作中,严格确定可提供地质资料及档案的范围,不得对外提供或携带涉密资料,确因工作需要需携带涉密资料,必须进行相应处理,并经单位保密委员会审查。重要事项须报中国地调局保密委员会批准并备案。(4)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保密管理。目前,地质资料数字化、服务网络化已成为趋势,因此做好计算机及网络系统的保密工作尤为重要。发展研究中心规定不准将涉密计算机与互联网相连接,非涉密计算机上不得存储涉密信息,移动存储介质不允许在联网与非联网计算机之间交叉使用。不得利用电子函件(电子邮件)等介质传递、转发或抄送国家秘密信息。3 存在问题(1)制度可操作性差。现有的保密政策可操作性差,而馆藏资料的保密清理工作正在进行中,很多资料还没有明确划分密级,使得我们在对外提供服务时,对哪些资料属于保密资料不清楚,工作人员只能根据自己对保密政策的理解掌握情况执行,容易产生差错。(2)内外网络未分开。日常工作中,许多文件存储于计算机中,而内外网络没有分开,计算机与互联网连接,内部文件面临被公开的危险,如有涉密内容,则存在泄密风险。(3)移动存储介质交叉使用。由于涉密计算机不允许与互联网相连接,因此经常出现用移动存储介质在涉密计算机与非涉密计算机之间互相拷贝、传输信息的情况,造成了移动存储介质在联网与非联网计算机之间的交叉使用,带来安全泄密隐患。(4)保密意识不强。个别工作人员保密意识相对淡薄,不能充分认识保密工作的重要性。4 几点建议4.1 加强地质资料及档案保密知识培训要加强对地质资料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多创造条件,采取多种方式,以突出地质资料及档案保密法制宣传教育为重点,注重计算机网络的安全保密教育,使地质资料及档案管理人员增强保密意识,提高保密认识,强化保密工作自觉性。4.2 加强地质资料及档案保密制度建设从工作实际出发,抓住地质资料及档案保密工作的管理环节,制定机要文件复制与利用、计算机及移动存储介质使用等具体办法,不断健全、完善地质资料及档案保密制度,使地质资料及档案保密工作真正做到有章可循、便于操作。同时大力宣传并认真执行制度,树立执行地质资料及档案保密制度先进典型,表彰先进个人和先进事迹,推广地质资料及档案保密工作的先进经验。4.3 确保网络系统安全加大网络系统建设,实现内外网络的分离。加强网络访问权限的控制与管理,采用防火墙、数据备份、权限和身份验证等安全防护措施,保证电子文件在运转过程中不被人为地修改、破坏,确保地质资料及档案信息的安全。

如何创新基层党建工作的几点思考

一是要树立党员有利益需求的理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当个人的合理利益无法得到实现时,人的思想就会失衡,直接影响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因此,树立新的个人利益理念就要实事求是地承认党员有合理的个人利益需求,党员有实现合理的个人利益需求的权力,党组织有保护党员合理个人利益的责任。只要党员个人的利益与集体利益、群众利益、国家利益不矛盾,就不能要求党员放弃个人利益,就不应当被视为思想落后。党组织只有承认党员有追求和实现个人合理利益需求的权利,才有可能主动研究和解决党员的个人需求,消除党组织和党员之间的距离感。二是要树立正确的党员个人价值理念。个人价值是指个人的知识、能力、能量作用于社会,并得到社会的肯定。追求个人价值的实现是积极的要求。过去从宣传教育到社会实践,过多地要求人的同一性而忽视抹煞了特殊性,对集体的服从影响了人的个性发挥。党组织要求党员做“革命的螺丝钉”,却忽视了研究如何把“革命的螺丝钉”拧在最适当的位置,发挥最大的功效,把个人价值的追求与个人主义、自私自利划了等号。树立新的个人价值理念,就要认识到党员追求个人价值实现不仅是党员个人发展的问题,同时也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将个人的知识、能力应用于工作,作用于社会。要把党员追求个人价值实现的过程,变成党员提高自身素质,增强为人民服务本领的过程,作为实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和增强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党员群众的心凝聚起来。三是要树立科学的党员先进性评判理念。过去评判党员的先进性习惯以“思想好、干劲足、肯吃苦”为标准。新时期,先进性被赋予新的含意,强调党员敬业精神、工作能力、工作绩效的统一,党员的先进性不仅要重态度、重精神,更要注重实际能力和工作绩效;不仅要有老黄牛精神,还要勇于开拓创新,能够成为工作骨干和业务能手。四是树立积极的基层党组织维权服务理念。党章规定,严格管理党员是维护党的利益和党员个人利益,同时党组织也要为党员提供各方面的服务,维护党员的政治、工作、生活的权利,使党员更好地发挥个人的先锋模范作用。基层党组织要协调党员与组织之间、党员和党员之间、党员与群众之间的关系;营造互助互爱、和谐的环境氛围,寓教育管理于服务之中。这样可以营造出良好的人文环境,使集体更具凝聚力。五是树立全新的党建与业务融合理念。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以党代政、党务冲击业务的现象,也出现过忽视政治、弱化党建工作的现象,都给我们的事业造成了不小的损害。对基层党建与业务工作关系的理解和把握,没固定的标准和统一的答案,二者关系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变迁而不断变化的。不论是党建工作要围绕业务工作开展的“围绕论”,还是党建工作要以业务工作为中心的“中心论”,或是党建工作要结合业务工作开展的“结合论”,都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和社会根源,也都有其提出并存在的合理性。而现阶段,基层党建与业务工作关系越来越呈现出相互融合的发展态势,可以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很难把二者截然分开。因此,要树立全面的基层党建与业务工作融合理念,把基层党建与业务工作有机统一起来。二、 基层党建工作创新是工作机制上的创新基层党组织要积极适应经济社会的管理体制,推动自身工作机制的创新,切实体现党的政治优势,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保证经济社会组织的健康发展。通过目标机制、决策机制、组织机制、联动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实现工作机制的不断创新,这是实现基层党建工作创新的重要保证。近几年,特别是通过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北运河管理处党委在工作机制创新方面进行了不断地实践,取得了一定的实效。一是完善目标机制,实现基层党建工作目标与中心工作目标有机统一。北运河管理处党委建立了基层党支部目标考核、工作管理等项制度。在去年进行的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形成了党员先进性具体标准和要求。在完善支部自身工作目标的同时,注重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动员党员群众为实现水务工作的发展目标共同奋斗。处党委进一步完善了党员责任区制度。各党支部根据党员所从事的工作和担负的责任,确定党员责任区范围,明确了每位党员的职责、任务和所分工联系的单位或群众。对党支部的工作制度、工作目标以及党员责任区划分情况,制作成展板上墙,进行公示,提高了党员的责任意识,加大了对党员的监督管理。二是改善决策机制,实现基层党建工作决策与水务中心工作决策有序衔接。基层党组织在集体决策、参与决策、监督决策的过程中,加强民主管理,畅通党员群众反映意见的渠道,旗帜鲜明地发挥政治领导和监督保证作用。三是完善组织机制,实现基层党建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用制度约束人激励人。建立健全处、所两级党组织,选拔政治素质、业务能力、领导和协调水平强的同志从事党务工作。同时根据党员队伍的特点和党建工作的实际,建立党员教育管理的长效机制。制定了党支部工作制度、党员学习培训制度、组织生活会制度、发展党员制度等8项党员长期受教育的管理制度,制定了《北运河管理处2005-2008年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实施纲要》,使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加强。为了严把入口关,保证新发展党员质量,从源头上保持党员先进性,在发展党员中我们实行了“双推双公示”制度和党建党史理论考试制度。即在确定发展对象和吸收预备党员前实行“双推”制度,在吸收预备党员和党员转正前实行“双公示”制度。这种形式,扩大了党内民主,增加了发展党员工作的透明度,便于接受党内外群众的监督。通过完善目标机制、决策机制、组织机制,明确基层党组织的职责任务,优化基层党建工作环境,激发了党建工作的动力。三、 基层党建工作创新是教育模式的创新随着形势的发展,党员的思想更加活跃,对一些事物的认识判断呈多方位、多角度、多层面趋势,如果还停留在过去传统的教育理念上,采取传统的教育方式,就不能满足党员的需求,也不符合新时期党的建设的要求。如何根据形势的发展需要,针对党员的思想和工作实际,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教育活动对基层的党务工作是个新的挑战。几年来,处党委在实践中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1、创新党建基础工作,实行党建工作的“双册”管理。为了使党建工作更加规范,处党委印制下发了《党支部活动手册》和《党员活动手册》,将党员管理的长效制度、党员先进性具体要求及支部活动、党员活动的各项内容及时记录,使党建工作一目了然,便于工作的检查和总结。2、创新教育内容与教育方式,丰富活动载体。在教育活动中坚持“三个结合”,即思想教育与新形势、新任务相结合,与本单位的中心工作和干部职工的思想实际相结合,与提高班子成员思想理论水平和领导能力相结合。改进传统的教育模式,创造符合时代特点和党员需求的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每年都开展行之有效的学习教育活动,例如邀请专家、教授做辅导报告,组织一些不同内容的专题讲座,召开学习交流会和论文交流会,组织参观活动、典型宣讲活动和主题党日活动等,把严肃的政治教育寓于生动的形式和载体中。在教育活动中,转变教育理念,注意发挥党员自身的优势。今年上半年,在学习党章的系列教育活动中,我们以支部为单位,组织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中纪委六次会议上的讲话,学习党章。在此基础上,分两批对全处在职党员进行了培训,党委主要领导以“学习党章,增强党性,做一名合格共产党员”为题,采取互动的形式,为党员讲党课。在全处党员中广泛开展了“遵守党章从我做起”的研讨征文活动。在小组座谈的基础上,12名党员代表联系自己的思想和工作实际在大会上作了学习交流。这种自己教育自己,同时也使大家共同受到教育的方式很受党员欢迎 。在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中,处党委将4月7日作为全处“荣辱观”教育日,组织职工收看辅导报告,收看了《道德的力量》、《感动中国》等系列辅导光盘,

【高分悬赏】求一篇论文-关于XXX的思考-要求如下

进行

游戏交互界面设计的思考

游戏交互界面设计的思考   游戏设计或游戏策划是设计游戏内容和规则的一个过程,好的游戏设计是这样一个过程:创建能激起玩家通关热情的目标,以及玩家在追求这些目标时做出的有意义的决定需遵循的规则。以下是我整理的关于游戏交互界面设计的思考,希望大家认真阅读!   接口数据流   玩家所体验的游戏世界其实是在他们的脑海中的,而玩家融入进游戏所通过的界面,就是交互界面。交互界面的设计目标就是让玩家「感到」他能够自如地控制自己的体验。   上图是一个简单的映射图,我修改了一下原来的图,觉得现在这样更容易理解。一共是四种交互,其中只有一种交互是连接玩家的,也即玩家操作物理输入端(手柄,鼠键),接受物理输出端(显示器显示图像)。玩家通过操作物理输入端进而操作虚拟 IO (Input/Output,输入输出设备,下面简称 IO)和游戏世界。这两层并不完全一样,有些游戏单纯地用物理 IO 操纵游戏角色就可以了,比如用手柄操纵「马里奥」,有些游戏会有一层虚拟 IO,比如「密室逃脱」会有物品栏,可以用鼠标点选房间里的各个角落。绝大多数游戏是两者都有,既有物理 IO 跟游戏世界的交互,又有通过虚拟 IO 来补足物理 IO 的不足。此外,我认为现在有些游戏已经难以区分物理 IO 和虚拟 IO 了,比如不少手机游戏利用了触控技术,可以直接物理地接触虚拟端口,上图中的超级马里奥手机模拟器,就用到了触控技术来实现物理/虚拟 IO的融合。   交互当中最关键的仍是玩家与物理 IO 的那对交互,「当玩家沉浸在游戏中时,对他们而言,不再是按按钮或者看屏幕,相反,他们是在狂奔,在飞跃,在挥舞着手中的剑」。交互界面的最高境界是透明。   高质量反馈   反馈的一些细节其实很容易被忽略,一个正面例子是篮球框上的网,网本身并不影响游戏玩法,但是网能使篮球在通过网的时候减速,让所有人都看清球确实进了。一个反面例子是,美国十字路口的行人按钮。   行人按下这个按钮,说明这段路有行人需要过马路,那么过一阵子,人行道就会变绿灯。但人行道的标志并不会立刻改变,行人们不得不等一段时间才能知道刚才按下的按钮是否真的起作用了。于是你可以看到很多奇怪的按钮行为:有人按了一段时间后才松开,有人会按好几次,整个体验充满不确定性,行人会不安地观望信号灯期待它们给出反馈。   一般来说,你的游戏接口需要在玩家输入后的 1/10 秒内响应玩家,比如跳跃这样的动作如果花了1/4秒以上的时间,玩家就会有迟滞感,导致心理不安,脱离沉浸状态。   高质量反馈通常还会包含二级动作,当玩家的动作很容易操控,而游戏角色的动作体现出很多二级动作的时候,比如后轻轻地向左动两下摇杆,角色做出一个后空翻跳杀的动作,给用户很大的权利感和奖励。我们称之为「多汁」的系统。就像一只成熟的桃子,轻轻一咬,就会给你持续不断的美味果汁作为奖励。   信息的通道   任何接口都有一个重要目的,即交流信息,在游戏中找到最佳办法呈现信息,可以分为四个步骤:   列举信息并按照优先级排序。比如按照玩家需要每时每刻都知道的信息,和偶尔才需要知道的信息来分类。   列举通道。不同的游戏有不同的通道,这些通道在设计的时候有很大的灵活性,比如屏幕的中间位置,角色头上的对话框,游戏音乐,音效,屏幕顶端的信息板等。   映射信息到通道上。这个任务是把不同的信息映射到不同的通道上,一部分靠直觉,一部分靠经验。画很多草图,不断尝试与失败直到你发现合适的。   审查各个界面的元素属性。比如数值、颜色、尺寸、字体等,利用各种对比来强化信息的作用。比如游戏中给予敌方伤害的时候,50以下用小小的白色字体,50-99用中等大小的黄色字体,超过100的时候用醒目的红色大数字等。   模式   接口模式是一种交互状态,切换模式就像电影中的切镜头一样。比如你在控制一个人跑动,此时是在跑动模式下,按下一个键之后,改为瞄准模式。模式可以给游戏带来大量变化,但必须要小心玩家可能会因此变得很困惑,下面有一些小提示:   尽量使用简单的模式,模式越少,玩家被困惑的`可能性越小。   避免使用重叠的模式,尤其是不同类的模式,比如移动和瞄准最好不要用一样的输入端口。   使不同的模式在视觉上有所区别,比如放一些醒目的,大体积的东西在屏幕上,改变游戏人物的动作,屏幕上的数据,镜头角度等。   More   上面已经讲述了接口的数据流程、反馈、通道、属性和模式。还有一些其他的设计接口的小提示。   拿来主义,如果你设计的游戏是一款已知类型的游戏,不妨从这个领域当中成功的游戏接口设计开始入手,根据你的游戏进行修改。当然,如果你的游戏没有什么新鲜玩法的话,你的游戏看起来会像是一个克隆品。   自己动手,和拿来主义相反,当每个人都在参考和克隆的时候,你花时间在独特的界面设计上,也会会让人焕然一新。   视觉化接口,找一个美术设计师来帮助你吧。   给触摸加上听觉反馈,在真实世界里操作某样东西时,触觉是反馈的核心来源之一。在虚拟游戏当中,触摸操作很少给我们信息反馈,这时候通过播放合适的音效来模拟触摸,比如鸟叫声,玻璃碎裂的声音等,会让人感觉很真实。   平衡选择和简洁,设计界面时,一方面你会希望给玩家更多的选择,另一方面则想尽量保持界面的简单。一个保持平衡的方法是创立子菜单,或者子模式。或者在平时隐藏主菜单,只留下一个「开始」按钮。了解游戏界面元素的优先级是一个好的开始。   可视化元素,比如当你设计一个用到无线电设定的游戏时,设计了命令与执行的延迟,这时候可视化无线电传播过程和音效能避免玩家因为延迟反馈带来的不安感。   测试,界面是游戏的重要组成部分,测试界面当然是必要的。   打破规则,思考「设计本身是否对你的游戏玩家有利」,也许在很多游戏都复用过的一些界面设计是设计师盲目跟风的结果,思考能不能打破这个规则吧。 ;

如何做好基层党建工作的思考

一、不明确责任、不落实责任、不追究责任,就做不到从严治党  经过这些年努力,各级建立了党建工作责任制,党委抓、书记抓、各有关部门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党建工作格局基本形成。  “然而,是不是各级党委、各部门党委(党组)都做到了聚精会神抓党建?是不是各级党委书记、各部门党委(党组)书记都成为了从严治党的书记?是不是各级各部门党委(党组)成员都履行了分管领域从严治党责任?”总书记在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发出的“治党三问”振聋发聩、发人深省。事实上,现实情况诚如总书记所指出的,“一些地方和部门还难以给出令人满意的答案”。  在一些领导干部眼中,抓党建同抓发展相比要虚一些,不容易出显绩,一年开几次会布置一下就可以了,不必那么上心用劲。  不是吗?在有的地方,党委书记大会小会公开宣扬,GDP才是“硬道理”,其他工作都是“副业”,党建也不例外;在有的地方,除了“七一”前夕例行开一次表彰会,党委整年都没开展过一次专题党建活动;在有的地方,一些领导干部甚至认为“抓党建会影响业务工作,要党建活动给业务工作‘让路"”……  也有一些人认为,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从严治党面临两难选择:过宽没有威慑力,会导致越来越多人闯“红线”,最终法不责众;过严会束缚人手脚,影响工作活力,干不成事,甚至还会影响自己的选票。  “这些认识都是不对的。”总书记强调,“从严治党,必须增强管党治党意识、落实管党治党责任。历史和现实特别是这次活动都告诉我们,不明确责任,不落实责任,不追究责任,从严治党是做不到的。”  不抓党建,就是失职;抓不好党建,就是不称职。党建工作责任制,关键人就是各级党组织“一把手”。只有抓“一把手”,实现“一把手”抓,才能一级带一级、层层落实到位。记者注意到,目前不少地方已经出台相关机制,一个共同特点是,十分突出党委(党组)书记的主体地位,把抓党建工作责任制的重点放在党委(党组)书记上。  近年来,一些地方开始探索建立党建工作的倒逼机制,譬如通过党建专项述职制度,倒逼党委书记增强抓党建工作的责任感与自觉性。  “‘落实从严治党责任"是要求全党特别是领导干部,对新时期从严治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有充分认识,并自觉承担起抓党建的责任。”中央党校党建教研部副主任戴焰军认为,只有从思想深处真正重视起来,在落责、追责机制方面健全起来,党建工作责任制才能成为“硬约束”,而不是“橡皮筋”。二、抓好党建,是各级党组织最大的政绩  “各级各部门党委(党组)必须树立正确政绩观,坚持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大局看问题,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连日来,总书记的这一论断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反观现实,情况仍不容乐观,“把经济发展指标搞上去就是最大政绩”的思维在很多地方依然“惯性滑行”。  长期以来,一些地方对GDP推崇备至、顶礼膜拜,有的领导干部对“数据”十分敏感,满脑子“跨越式”、言必称“增长率”。结果呢?经济发展指标虽然上去了,但能耗也跟着上去了,环境更是严重污染了,有的产业附加值不高,有的甚至还欠下一屁股债。更为严重的后果是,如果经济发展“一条腿”畸长、党建工作“一条腿”畸短,还会进一步对当地的政治生态产生消极影响,甚至“催化”腐败现象的发生。  以最近颇受关注的山西省委常委“大换血”为例,虽然山西近年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成绩”,但是,“山西省的政治生态存在不少问题,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严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在9月1日召开的山西全省领导干部大会上要求全省广大干部,“贯彻好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要求,真正把党建工作责任落到实处”。  中央党校教授辛鸣表示,“总书记指出,‘如果我们党弱了、散了、垮了,其他政绩又有什么意义呢?"这一论断清醒而深刻,值得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时时深思:什么是政绩、为谁创造政绩、如何创造政绩?”  “抓党建就是抓发展,抓发展必须抓党建。”道理易懂,行之却不易。也正因为如此,总书记在讲话中特别强调,“各级党委要把从严治党责任承担好、落实好,坚持党建工作和中心工作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一起考核,把每条战线、每个领域、每个环节的党建工作抓具体、抓深入,坚决防止‘一手硬、一手软"。”  受访党建专家表示,总书记重要讲话中的这些新论断,必将对领导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起到鲜明的指引作用。三、对各级党组织负责人的考核,首先要看抓党建的实效  对领导干部的考核问题自去年以来颇受高层重视。特别是去年12月,中组部印发《关于改进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工作的通知》,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这一新政虽只有短短8款条文,但透出的鲜明导向和坚定口吻,譬如“不再简单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论英雄”的导向,让人印象深刻。  “对各级各部门党组织负责人特别是党委(党组)书记的考核,首先要看抓党建的实效,考核其他党员领导干部工作也要加大这方面的权重。”如今,在谈到如何用好考核这根“指挥棒”时,总书记又进一步着重强调增加了“党建”的权重。值得注意的是,将党建的实效排在其他任务之前,并成为党委(党组)书记优先于其他责任的首要责任,这是一个重大改变。  “可以预见,这必将对干部考核工作产生深远的影响。”戴焰军认为,落实总书记的这一要求,相关的新政制定应当尽快提上议事日程,“使‘首看党建实效"具体化、可评价。”  “考核的目的全在运用。”辛鸣表示,有关职能部门应当尽快完善相互衔接、配套的综合性党建责任评价考核体系,将抓党建工作情况与干部的提拔任用和考核等硬指标挂钩,做到考核干部考党建,任用干部看党建。

结合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谈谈自己的思考和体会.要原创的。 10864023@qq.com

已发送

如何保障人民法院公正廉洁执法的几点思考

公正廉洁执法是人民群众对政法机关公正廉洁执法,对实现社会公平正义迫切的期待和要求,2009年年底中央政法委、中央维护稳定工作领导小组《关于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的意见》中将“公正廉洁执法”作为今后一段时期内政法工作“三项重点工作”之一,其意义极其重大和深远,既为我们司法机关指明了工作方向,也给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多年来,我们各级法院在公正廉洁执法过程中积累了许多好的经验和做法,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和一些新情况、新任务的出现,各种利益冲突日益突出,新的社会矛盾不断出现,人民法院作为处理各种矛盾的终端机构,无疑把法院推向了风口浪尖。如何保障人民法院公正廉洁执法是当今法院改革进程中面临的共同课题。全国各地法院都有不同的做法和亮点,笔者就如何保障人民法院公正廉洁执法谈几点粗浅的看法,并求教于同仁。 一、正确理解和深刻认识人民法院公正廉洁执法的真实内涵和深远意义 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公正:就是公平正直,没有偏私。廉洁:就是不损公肥私,不贪污。公正廉洁是指廉洁奉公,不循私情。个人认为所谓人民法院公正廉洁执法就是指人民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清正廉洁,秉公办案,不徇私情,依法维护国家法律的尊严和公民的合法权益。在我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当下,人民法院公正廉洁执法意义重大而深远。 (一)人民法院公正廉洁执法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有力保障。 人民法院作为国家审判机关,是维护社会稳定的主力军,在维护社会稳定、打击犯罪、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其职能的特殊性和地位的重要性非其他机关所不能替代的。要完成社会和谐稳定的重任,必须首先明确我们需要实现的是什么样的社会和谐稳定?首先是公民合法权益得到充分尊重与保护就是指合法的私权和私人利益应该得到尊重和保护。社会是由每一个个体的自然人组成,只有每一个具体的个人合法的权利与利益得到尊重与保护,社会稳定才能实现。但不合法的私人利益不仅不能得到尊重和保护,而且应予谴责甚至应追究其法律责任。其次是社会公共秩序不仅要得到治理与维护而且还要采取“科学”手段使社会公共秩序得到科学治理与维护。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进行“社会管理创新”,解决有法无序的状况,靠什么才是“科学”的,邓小平说得好“还是要靠法制,法制靠得住些。”所以,社会稳定的科学方法与途径就是靠法治。最后强调的是司法和执法权威得到高度理解与认同基础上的稳定。而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通过我们执法者的公正廉洁执法,让民众信仰法律、信赖法律、信任司法,从而使司法和执法权威得以树立。这一指示对我们正确认识与处理维稳与维权的关系意义十分重大。不能为了少数人的私人利益影响乃至破坏整个社会公共秩序和公共利益,更不能以牺牲法律和司法与执法权威去换取暂时的、静态的稳定。主动创造的稳定比被动维护的稳定更有价值。主动创造稳定,简单说就是坚持依法办案不动摇,坚持公正司法不动摇。消极设防、穷于应付甚至花钱买平安,都是高成本低收益甚至是负收益的行为,不仅是对法治的亵渎,也破坏了社会的合理秩序和公平正义标准。  (二)人民法院公正廉洁执法是提高执法公信力的关键。 公正廉洁执法是司法公信力的基础和保障。英国大哲学家培根说过:“作为法官,应当具有高度的法律修养,我们应该懂得,一次不公正的判决,其恶果甚至超过十次犯罪。因为犯罪虽是无视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流,而不公正的审判则破坏法律,好比污染水源。”正人先正己,人民法院只有真正做到自身正、自身硬、自身净,才能理直气壮地对别人进行监督。人民法院作为国家的审判机关,不仅要以促进公正廉洁执法为目标,全面加强和改进审判执行工作,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执法不严、执法不公和执法腐败等问题,而且要着力解决制约自身公正廉洁执法的突出问题,强化法院队伍素质建设,提升执法能力和执法形象,切实做到严格公正文明廉洁执法。唯有如此,才能提高执法公信力。 (三)人民法院公正廉洁执法是促进法治观念深入人心,提升整个社会法治水平的重要途径。 公正是类人社会的永恒追求。只有当法律得到公正的、规范的执行,当执法者对于法律表现出了足够的尊崇,当法律在实践中显示出巨大的威力,当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精神真正得以体现时,人们才会对法治产生信心,进而尊重和服从法律。因此,人民法院的工作,对于宣传法治,让法治观念深入人心就有着重要的意义。事实上,人们通过人民法院的执法实践来树立法治理念确实是一种生动有效的学习方式,人民法院的公正执法就是最好的法治宣传。所以,人民法院依法办事、公正执法、廉洁奉公会形成良好的示范效应,整个社会的法治水平也会得到相应的提升。但是,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私人利益、公共利益和司法与执法权威三者之间的关系也是非常困难的,这对我们执法者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特别是在开放、透明信息化条件下,能否做到公正廉洁执法至关重要,对实现全社会的公平正义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只有公正司法,才能真正发挥法律的矫正功能,从而化解纠纷,处理矛盾,纠正失范,制裁不法,引导民众以理性合法的方式表达利益要求,为社会消除不和谐因素。 二、新形势下,保障人民法院公正廉洁执法面临的新的挑战  公正廉洁执法是人心所向,理所应当,然而,目前人民法院在公正廉洁执法方面所面临的形势和挑战却不容乐观,甚至是十分严峻的。  一是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期望日益提高。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社会物质财富总量有了极大的增长,综合国力显著提高,这给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随着国家法制进程的不断推进,广大群众的民主意识、法治意识不断增强,对公平正义的期望也与日俱增,越来越多的人要求实现共赢、双赢和多赢,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然而现实情况是,不公平和不合理的现象在社会生活中大量存在。虽然,有些地方经济发展上去了,但是老百姓的怨气却增加了。因此,摆在人民法院工作人员面前的任务是:尽快适应广大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现实要求和强烈愿望,努力实现和维护公平正义。相反地,如果无视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诉求,对各种社会不公熟视无睹,就会失去广大人民群众的信任,最终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造成不利的影响。在这种形势下,法院干警就必须要牢固树立公平正义的理念,切实提高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能力。  二是人民群众对自身合法权益的保护意识日益增强。随着物质生活的改善,以人为本理念不断深入人心,人民群众对自身权益的实现和保护也越来越重视,试图运用法律手段来保障自身合法权益的愿望也越来越强烈。在新形势下,广大人民群众对同工同酬权、社会保障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权利愈来愈重视;对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愈来愈重视;对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等社会政治权利愈来愈重视;对公正执法能否实现愈来愈关注。人民必须注重全面认识和深刻分析当前人民群众对保障合法权益的新情况、新变化和新要求,正确运用法律途径,依法办事,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应当享有的各项权益。  三是人民群众对人民法院监督的方式日益多元。当前,除了传统的来信来访、电话举报等方式外,网络正日益成为一种新型的监督载体或途径,并得到迅速发展。网民的民主参与意识和监督意识不断增强,从实际效果来看,网络监督也发挥着实实在在的作用,许多执法不公的案件都是通过网络曝光、网友热议、网上提供线索等方式发现的,网上言论甚至对案件的处理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网络监督已成为畅达民意、鞭挞司法腐败的便捷而有效的手段。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也给人民法院的执法活动带来了新的挑战,人民法院必须正确面对来自群众监督的这种压力,变压力为动力,努力实现和提高法院工作高效化和规范化水平。  四是各类公共事件的突发和频发也对人民法院的执法能力的挑战日益加大。近些年来,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公共事件频繁发生,给广大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造成了严重损害,甚至危及社会稳定安全。当前的群体性事件有一些共同的规律和特点,如首先是社会矛盾已形成一定的社会基础和群众基础,然后一旦有适当的导火索,往往迅速爆发,呈现出冲突升级快,对抗激烈,社会破坏力强,因而处置难度大。然而,与当前群体性事件发生仍然保持着多发的态势不相称的是,目前部分法院在应对这些突发事件时,缺乏足够的经验和必要的应对能力,或对突发事件瞒而不报,或仅仅在小范围内公开。当人民法院对这些突发公共事件无法从容应对和处置的时候,其执法效果就会成为一句空话。因此,如何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专业素养和能力,是摆在人民法院面前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三、影响人民法院公正廉洁执法存在的突出问题(一)自身执法尚不规范。主要表现在如下四个方面:一是执法思想主观认识有偏差。执法不规范的问题首先体现在主观认识层面上。有的法院干警对规范执法的意义、目的认识不深,把握不透,存在抵触思想、厌烦情绪;有的对执法规范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有的不能正确处理“打击与保护”,“配合与监督”,“数量与质量”,法律效果、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的关系,只顾埋头办案,不考虑大局稳定和社会影响。二是内部监督不得力。一些基层院在进行内部自我监督工作中存在畏难情绪,态度不坚决,措施不得力。有的执法活动不规范,对证据审查以及事实认定和法律适用把关不严;有的采取罚款、拘留等强制措施不慎重。一些基层法院对诉讼活动中执法不公、违反诉讼程序等违法情况监督纠正不力,有的不擅于监督,有的不敢监督、不愿监督。三是队伍整体素质参差不齐。部分法院干警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不高,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和执法为民意识不强。有的执法思想不端正,执法作风粗暴,漠视甚至侵犯群众利益。部分干警执法能力不适应形势和工作发展的要求,办案基本功不扎实,甄别证据能力不强,适用法律不当;有的应变能力不强,部分法官不能独立办案。基层法院干警的文化、专业结构与法官法的要求还存在明显差距。少数基层法院领导不能胜任岗位要求,有的驾驭全局能力较差,有的开拓意识和进取意识不强,导致一些基层法院的工作处于落后状态。四是质量管理亟待加强。基层法院案件质量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一是缺乏专门的案件质量管理机构,仍有部分法院基本上没有专门的案件质量管理部门,人员配备较弱,履行职能的部门分散、不统一。二是缺乏统一的案件质量标准,目前的案件质量标准原则性多、可操作性差,且标准没有完全统一。三是缺乏案件质量考核结果的运用。这是案件质量管理工作能否真正落实到具体的人和事,能否真正取得预期效果的关键点。四是案件质量管理行政化色彩浓厚。案件经过层层审批,造成案件办理职责不清,责任难以追究。(二)制度规范尚不健全。1、规范化体系不完善。一是执法责任制度规范不完善。在执法办案的各环节、岗位尚存在职责不分、责任不明的情况,对如何正确履职规定不具体,缺乏规范统一的标准。二是执法流程运行机制不完善。执法环节相互衔接不紧密,对执法流程各个环节的适时监控、检查和监督不到位。三是考核评价机制不完善。考核评价标准不够科学合理,存在重结果、轻过程的问题。四是执法责任追究机制不完善。责任追究制度不细化,缺乏可操作性,导致执法不规范问题难以分清责任,无法落实责任追究制度。2、制度落实不到位。其一,执行规范性制度缺乏自觉性。有的干警不重视对执法规范和制度的学习,满足于自己的经验做法,对新的规章制度不学习、不了解、不掌握,导致规章制度未能得到有效的贯彻执行。其二,执行规范性制度存在随意性。执法活动中对规范性制度断章取义、各取所需,导致执行规章制度出现偏差。(三)监督制约尚不完善。法院系统内部的监督制约还需加强。一是上下级人民法院监督不够。由于目前上级法院对下级法院在干部管理、经费保障方面的领导不能真正地予以体现。虽然上级法院的领导,理论上没有人提出异议,实际上只限于业务上的领导。这种松散的、单纯的上下级领导关系显得十分软弱。二是缺乏总体规划。虽然我们制定了为数不少的关于法院权力运行及监督制约的规章制度。这些规章制度有的关于某项审判执行业务,有的关于某项工作,而没有关于监督制约的总章程,这样使整个机制显得不够完整,相互重复交叉,整体封闭性差,在实际工作中监督制约乏力。三是缺乏可操作性。有的制度对于监督制约的内容规定过于原则、过于抽象,甚至似乎过于口号。在实际运用中则“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取所需,使监督制约流于形式。四是存在空白。特别是缺少有关办事程序等规范权力运行程序的制度,以及保证实体制度得以实施的操作程序方面的具体规定。(四)执法保障不足。1、经费保障增幅与财政收入增幅的比例不协调,只能维持机关行政管理,不能适应法院工作的快速发展。各级政府习惯于把法院等同于一般行政机关,在年初安排财政预算(指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指标时,只考虑上一年的基数,没有考虑到本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法院审判业务经费的实际需要。在贫困地区、边远山区,不协调的矛盾就显得尤为突出,办案成本高,资金缺口大,难以维持人民法院正常运转和办案需要。2、基础设施建设落后,难以适应“科技强院”和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要求。当地财政基本没有安排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经费预算,所需装备的维护、维修和消耗也没有列入年度经费预算中。特别是贫困地区、边远山区基层院的基础设施建设才初具规模,交通工具只能维持运转,不能满足业务需要,通讯设备和技术装备投入较少,这严重制约了法院审判职能的发挥,与“科技强院”和信息化建设的要求相差甚远。3、法院工作人员待遇低,收入差别较大,极大地影响了法院干警的工作积极性,不能适应法院工作的和谐发展。在贫困地区、边远山区,人员经费不能按时拨付,且各种捐助活动频繁,生活相当困难,有的家属下岗,干警被迫为生计操心,造成干警不能安身、安心、竭尽全力地投入工作。4、法院经费基数低,经费保障不平衡,不能适应法院工作的协调发展。在发达地区,经费确有保障,而在贫困地区、边远山区,有时人员工资都不能按时发放,干警出差办案自掏腰包,自垫费用,且不能及时报销。从法院系统横向纵向比较,分地区、分院级,都按照统一的工作要求去履行职能,追求统一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经费保障情况却极不平衡,饥饱不均,极不协调,从而影响了贫困地区、边远山区法院干警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发挥。三、保障人民法院公正廉洁执法的新思路(一)建立健全机制。1、建立健全责任追究机制。构建立体纵向的综合目标量化考核机制。结合各业务工作重点和实际,将部门考核与法院工作人员个体考核结合起来,将素质考核与绩效考核结合起来,在案件督察活动中正确区分办案疏漏与违纪违法行为。通过对干警个人及个案目标管理与量化考核的调控作用和激励作用,借以增强各业务部门办案人员整体的办案质量意识、规范意识,从而达到干警办案效能的最大化。2、建立健全流程规范机制。按照各个办案部门的职责和工作特点,以符合法院工作规律为原则,有针对性的规范办案环节的内容和具体要求,明确细化各业务工作流程,辅之以工作制度,继续推行流程监督、“网上监督”等行之有效的措施,加强对办案流程管理和动态监督,抓好案前、案中、案后的监督。同时,密切关注执法中值得注意的问题,研究提高加强和改正内部执法监督的对策措施,形成办案工作的规范化,确保在法律的框架内高效运行。3、建立健全考核评价机制。首先要解决“两个标准”,即执法办案质量标准和考核评估标准。执法办案质量标准要有层次性特点,既要根据法院工作特点和办案规律、质量要求,突出案件实体因素,办案环节的程序,制定统一的办案质量标准,又要按照各类案件的特点及其具体情况制定类案质量标准。考核评估标准,就是以办案工作实效和办案效果作为评估依据。办案质量考核评估机制,既要以激发办案人员积极性和主动性为目的,又要以办案质量标准和考核评估结果标准为基础,以落实办案责任制为落脚点,建立科学合理的质量评估机制。4、建立健全奖惩激励机制。通过对案件执法办案质量的考评,给予高质量案件承办人精神和物质奖励,树立典型,激励办案人员公正执法,办好案件。同时,对存在问题的案件承办人给予相应惩罚,对造成错案的应严格依据错案追究责任制进行惩处。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案件管理监督部门审查同意办案部门意见后造成的错案,由案件管理监督部门与办案部门承担连带责任,审委会讨论决定后的案件质量问题,由审委会成员负责,以切实增强审委会成员的责任感。(二)强化监督制约。1、要加强内部监督制约。充分发挥纪检监察的职能作用,重点加强对关键环节的监督,规范审判权的正确行使;把内部制约工作前移,在加快办案节奏的同时确保办案质量;认真落实重要执法活动集体研究制度,坚持对重大执法活动实行党组会、审判委员会集体决策;继续完善审判执行流程管理监督、“案件回访制度”以及执法档案建设,针对执法不严格、不公正、不文明、不规范等突出问题,开展专项督察,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2、要拓宽外部监督渠道。建立健全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经常性联系机制,认真听取对法院工作的批评意见和建议;积极拓展人民监督员开展监督的新途径,组织参与执法检查、案件回访、信访接待、公开听证、巡回审判等活动,扩大人民监督员的知情权;继续深化审判公开,通过建立信息公开机制、案件办理查询机制、听证制度,为人民群众监督法院工作提供有力保障。(三)强化审务保障。1、加强领导,高度重视审务保障工作。要坚持以“保障有力、服务到位、促进发展”为重点,高度重视审务保障工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成立领导机构,确保审务保障工作领导到位、组织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要加强与党委、人大、政府、财政等相关部门统筹与协调,正确处理好改革、稳定与发展关系,通过专题汇报、人大报告等多种形式,反映审务保障中遇到的困难,争取党委政府关心审务保障,改善审务保障,从政策、经费给予更多的倾斜。2、落实《人民法院财务管理办法》。由财务部门统一管理本单位全部财务收支活动,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严格执行《法院业务费开支范围和标准》,制止违反财经纪律和财务制度的行为,坚决反对铺张浪费,节约办公及办案经费,使有限的资金用在急需的工作上。3、创新经费保障体制。从这几年来经费保障的运行情况看,基层法院经费保障中的地方配套部分,往往是只有政策,其资金无法得到落实和兑现,严重影响了法院工作全面、正确、有效地履行法院审判职能。为从根本上解决贫困地区基层院经费保障窘困现状,建议将县区级人民法院公用经费保障纳入中央和省级财政预算,建立统一的经费保障体制,实行财政垂直管理。但实现该经费保障体制确有一定难度,因此可以分步进行:第一步中央保办案。即全国法院办案经费由中央财政负担,其余各项经费由各级财政负担。第二步地方保供给。即法院工作人员经费行政经费由各级财政负担,办案经费装备经费和基础设施经费由中央财政负担。第三步中央全部负担。即法院所有经费都由中央财政统一负担。这样才能确保人民法院履行职能所必需的经费,切实改变基层法院审务保障中的突出问题和矛盾,促进法院经费保障的良性发展。(四)强化队伍建设。1、以开展执法培训为抓手,全面提高干警综合素质。法院干警的执法能力,直接代表了法院形象,影响着人民法院的社会公信度。要把落实三项重点工作纳入实践科学以展观活动中来,要带动法院干警开展岗位练兵,提高把握运用法律政策能力、群众工作能力、信息化实战应用能力、突发事件处置能力、舆论引导能力,提升法院干警立得住、审得好、判得了的水平。突出教育培训重点,加大教育培训力度,注重教育培训实效,全面提高法院干警的思想政治素质、法律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2、以规范执法行为为重点,全面提升办案质量。像企业抓产品质量那样抓办案质量,把办案质量作为“立法为公、执法于民”的生命线。通过细化执法办案标准、严密执法办案流程、规范执法办案环节,确保干警在执法办案中有法可依。通过制订完善立案标准、证据标准、法律统一适用标准,规范法院干警执法行为,不断提高执法水平和办案质量。3、以强化执法监督为突破,树立公正廉洁执法形象。正确对待来自群众的批评,勇于从群众的批评中发现、改正自己的不足,学会在监督下工作。加强法院信息化建设,推行“阳光审判”,保障人民群众对法院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加强对有案不立、久拖不决、错判乱判、久拖不执等问题的监督,尤其是对容易发生执法问题的岗位和环节要严密监督,坚决防止徇私枉法、权钱交易、违法违规办案。每名法院干警都要讲党性、重品作行、表率,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官、干干净净做事,公正执法、廉洁执法、文明执法,树立良好的法官形象。当然,如何保障人民法院公正廉洁执法,在实践中还需不断的探索和完善,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与努力,才能真正意义上的保障和实现执法的公正和廉洁。

思考游戏和教育有什么关系?能适应未来的是哪种教育?

思考游戏能够让孩子进行独立思考和理性判断。但是光有这些是不够的,孩子成长也需要家长和老师的正确教导。二者相辅相成,才能够让孩子更好地发展。

思考在秋夜—读鲁迅的《秋夜》有感

  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后感呢?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以下是我整理的思考在秋夜—读鲁迅的《秋夜》有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思考在秋夜—读鲁迅的《秋夜》有感 篇1   夏天的星空,已经隐约而去,滞留下的只有秋日那洁亮的月。曾经那窗外的虫渐渐消了声音。   夜,宁静而又祥和。   风,一阵一阵的,微带着少许的凉意。我尽情享受着秋夜的平静。可脑海中,却始终荡漾着那幅画,挥之不去。“这上面的夜的天空,奇怪而高,它仿佛要离人间而去,使人们仰面不再看见……”   这是鲁迅笔下的秋夜,这是一个和我感受到的全然不同的秋夜。   我不愿意看到,却不由自主的想象“鬼眨眼的天空越加非常之蓝,不安了,仿佛想离人间而去,只将月亮剩下,然而月亮也暗暗地躲到东边了。”那是一个怎样的秋夜?   为什么鲁迅笔下的秋夜如此黑暗?那一年,鲁迅住在北京,他说:“那时北京也黑暗的可以。”于是,他把孤独追求的感受写进了《秋夜》。   我清楚,鲁迅即使身处黑暗,却执著地寻求光明,寻求着希望。   “梦见瘦的诗人将眼泪擦在她最末的花瓣上。告诉她秋虽然来,冬虽然来,而此后接着还是春。”虽然鲁迅的希望像濒临着死亡的小花。但一无所有的花干却仍然默默地直刺那黑暗的天空。   革命与战争终究要进行,胜利也必将来到。   鲁迅有过彷徨,有过失落,但即使在他看不到未来曙光时,他依旧未放弃过自己的理想。   夜深了,月光更加皎洁。   先生,您感受到了今夜的明月了吗?   思考在秋夜—读鲁迅的《秋夜》有感 篇2   这是一篇寓意深刻、意境独特的散文。它以象征的手法,借景抒情,以物言志,寄托了自己与黑暗势力抗争,在艰难中顽强求索的精神。其思想性、艺术性结合得十分完美。在这里,仅就它的艺术本身——那冷寂深邃的意境,那既蕴藉又强烈既仿徨又执着的心绪,以及那孤独的求索者的形象略作分析。   首先是它冷寂而深邃的独特意境。“奇怪而高”的天空,映着冷眼的星星,洒在野花草上的繁霜,夜游的恶鸟……这一切,构成了一个清冷肃杀又似乎大有深意的秋夜。作者不愧是创造意境、渲染氛围的高手,他为这个特点的秋夜所选定的景物,均是冷峻、清寂、肃穆的。它们以静态居多,其间往往突然杂以鲜明的动态。比如在一系列静态的描写之后,突然笔锋一转:“哇一起,夜游的恶鸟飞过了。”于是收到了“鸟鸣山更幽”的效果。而那肃穆、冷寂、深邃的意境也随着凸现了。   其次是贯串文章始末的既孤独又悲壮、既彷徨又执着、既虚纪又清醒的复杂心绪。这心绪的成功表现,得力于象征手法的运用、得力于借景抒情、借物言志、借客体的氛围传达主体的心绪。文中那脱尽了叶子,“默默地铁似地直刺天空的刺树”,那知道“秋后要有春”的小粉红花,那做着“春后还有秋”的梦的落叶,那夜游的恶鸟,那夜半的笑声,还有那“遍身的颜色苍翠得可爱、可怜”的小青虫,无一不浸透了作家的情感,无一不在默默传达着作家的心声。这浓烈的感情与心声,和那冷漠、高远、深邃的秋夜相揉合、相呼应,既协调又互为映衬,造成了一种具有复合之美的丰满、多棱、立体的美学效果。   这篇作品写秋夜后园和室外所见所感,寓情于景,把自然人格化,创造了天空、枣树、小粉红花、小青虫等一组具有深刻意蕴的象征性形象。这些形象具有鲜明的特征:天空奇怪而高,眯着冷眼,将繁霜洒在园中的野花草上;小粉红花在夜气的侵袭下瑟缩发抖,做着春天的梦,对未来抱有希望;枣树则饱经沧桑,知晓季节变化的规律,因而不受任何蛊惑,以直而长的枝干直刺天空,一意要判它的死命;小青虫则不惜牺牲生命去扑火,被誉为“苍翠精致的英雄”……通过这些形象,作品传达了对黑暗、暴虐的统治势力的憎恶和愤怒,对被压迫被摧残者的同情,对追求光明的幼小者的赞美。尤其是枣树的形象,表现出一种顽强抗击黑暗,不克厥敌战则不止的韧性战斗精神,既是作者对这样的战斗者的肯定,也是其人格、精神的写照。作品情景交融,诗意浓郁。象征手法的运用,使作品具有境界幽深,寓意深远的特点。   简述《秋夜》的时代背景。   《秋夜》选自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写于“五四”退潮后的苦闷彷徨期。鲁迅的苦闷彷徨是他秉承“五四”新文化精神在进取搏击途中难于避免的,他以求索而产生的苦闷,战斗而引来的彷徨酿就了《野草》。《野草》是“废弛的地狱边沿的惨白色小花,”证明封建军阀统治着的黑暗年代,仍然有生命存在,这顽强的生命之花不是为着粉饰鬼蜮世界,而是为着“与黑暗捣乱。”《秋夜》作为《野草》的开卷之作,即表现了顽强开放于地狱边沿的生命之花的精神品格。   简述《秋夜》中“枣树”形象的象征意义。   枣树形象是作者心灵的对应物,寄寓着精神界战士的品格。敌视枣树的夜空,其威枚摧折着一切生命的存在,要使秋夜成为一个生命荒芜的冷酷世界。在这世界里满是蜷伏着怯弱的生命,惟有枣树是敢于与夜空相搏的孤独的战士。他不畏惧造物主的权威,尽管“落尽叶子,单剩干子,”仍然抖擞精神向黑暗进击。枣树饱经历史的风霜雨雪,有着十分清醒的现实主义精神,   他冷静地认识到“春后还是秋”,只要黑暗的造物主存在一天,春天就不会久长。他对历史的深刻理解赋予他非凡的韧性战斗精神。枣树的锲而不舍的战斗,将一切现存秩序的维护者搅得不得安宁,使为繁霜封锁着的秋夜,毫无生命脉息的地狱终将要换个样子了。总括来说,枣树形象既象征着一个韧性战斗者,又张扬一种顽强抗争的精神,从而体现作者的自我思想和性格。   思考在秋夜—读鲁迅的《秋夜》有感 篇3   鲁迅笔下的秋夜是富于张力的。奇怪而高的夜空有冷眼的星星;细小的红花在凉风中瑟缩着做一个来春的梦;还有枣树铁一样默默直刺向夜空,月亮便窘得发白。这些拟人,所带来的并不是灵动,神奇的感受;也非凄清萧索。大概是一种冷冷的感觉。好像与这现世并不相连。它们自立于世界之外,并对万物投以冷眼。   静夜容易勾起未眠者的思绪。而秋夜的确也太过于冷清了。春还是很久之后,久到只存在于小花冻得红惨惨的梦中,她梦见了热闹的春,又有了希望。然而,一旦春来临了,秋也便不远了罢。生命不就是这样进行着回环往复吗?枣树想通了这点,自顾自舒服地欠伸,同时也要伸长铁般的枝桠直指天穹,问他为何要有这四季轮回。这沉默的问讯使鬼眼的天穹不安,便要逃离世间。   于是秋夜中的作者笑了,是一种压抑着,害怕惊动他人的笑声。他在笑什么呢?是为枣树的坚持,还是红花的梦,是以为有深意的夜空?又或是为夜的深静而不安,以笑声来驱散恐惧?这些我不知道。我并不知道彼时彼地的作者想到了什么。猜度也太牵强了。但以我的理解是这样的。   小花是空想者,只有在梦中幻想着春,他们太软弱,往往逃避现实;枣树是悲观者,自以为明白了生命的真意,固执坚持着一些无用的事情,消极等待春天,却不为春的来临做出努力。天穹更是徒有其表,以为大有深意,其实不堪一击。   然而飞虫,渺小的飞虫。情愿为光明付出生命。他们以生命的代价去迎接一个光明的春——纵然那只不过是可笑的幻象。   春。春是希望,是那些奋斗在寒冷秋夜战士们心中所渴望建立的未来。他们渴望万物的新生,渴望摧枯拉朽,渴望繁荣和自由。然而,秋毕竟是太长了,漫长到其中一些人放弃努力而甘心等待。却还有另一些人为了春而献身。他们是真的勇士。   当鲁迅点上一支烟,祭奠死去的飞虫时。他有没有这样想到,总有真的勇士会不畏秋的寒冷,奋勇直前;总有不会消灭的梦想,以生命为代价。   思考在秋夜—读鲁迅的《秋夜》有感 篇4   我的灯和酒杯上落满灰尘,但通往远方的道路却宁静致远。   ———题记   深夜,一间旧屋,一盏小油灯,一柄长烟斗,一张硬木方桌,他,常常在这里写下为“正人君子”所深恶痛疾的文字;他常常穿着一件朴素的中式长衫,短短的头发刷子似的直立着,浓密的胡须形成一个隶书“一”字,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闪射出高于常人的敏锐洞察力,他,就是鲁迅先生。   这次我所感的文章选自他的散文诗集《野草》,读鲁迅的文章,我真切的感受到有一股力量隐于文字、融于文字,他仿佛呼出即来。那股神秘的力量似乎要撕碎所有隐藏的秘密,一切的一切都将袒露无疑,再读之,我看到了一个无产阶级的革命战士欲绝要改变旧中国落后的封建制度、人民麻木思想的悲切。鲁迅先生在一次次失望和悲痛中仍不放弃手中的标枪,以笔为武器,以尖锐的文字为子弹,狠狠地扎进敌人的心脏,为中国 、为世界、为全人类贡献思想解放的能量。   秋夜里,有两棵枣树不惧严寒、灰暗,傲然,笔直,将最直最长的几枝铁似的直刺进晦暗的天空(象征黑暗势力),月亮囧的发白,(象征黑暗势力)天空也狭着鬼眼,读到此处,我方才懵懂明白,鲁迅先生虽以笔为武器进行斗争,但其战斗力是最强大、最有影响力的,字里行间,我感受到一位革命战士激昂的斗志和对未来美好的希冀;后窗上的玻璃丁丁作响,无数小飞虫在玻璃灯罩里撞得奄奄一息,但绝不轻易不放弃,前赴后继。我怅然若失,感悲飞蛾命运的短暂,却在良久后领悟到:中国的革命正是由一些像飞蛾这样无畏死亡,追求正义和光芒的革命者用鲜血换来的。飞蛾扑火,力量若如鸿毛,意义与价值却重如泰山。鲜血与牺牲浸透通往成功的道路,折射出人性对光明的渴求,正如鲁迅在《故乡》里说“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变成了路”。这是鲁迅在黑夜里与黑暗的斗争,这是属于中国人的革命之路;两棵枣树,落尽繁浓绿荫,只余一身孤寂皮囊,但好在坚毅、镇定,欲于天公试比高。我想,这就是鲁迅文章背后荡漾着的力量,那恰如其分的与流淌在中华大地上汹涌澎湃的黄河流淌入中华国人的心一样。现如今,在国人心中狠狠地扎根立牌,刻进灵魂,成为思想懒惰的救赎。这也许这就是我从鲁迅先生的文章里体悟出来的,小则一个人,须成才,必经苦心志、劳筋骨、饿体肤。放于社会,这是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鲁迅后花园里无声无言的斗争,在某种程度上似乎重现了当时笼于社会的错综关系,这也许就是中国革命时期复杂的社会缩影中的一页吧。   鲁迅很伟大,我已难用我的语言去形容,《新民主主义理论》里评论到,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   他没有把黄金时代预约给人类,却以燃烧般的生命,成为千千万万的.追随者的精神的火花,孕育着那个时代的斗争精神,引领着那个时代的文化,演绎着那个时期的文明。   恰如未来人类历史学家所言,唯有文化和文明的创造者,即罗曼·罗兰所说的“以心而伟大的英雄”才是推进文明延泽永世的,就好比人们会永远讴歌但丁的《神曲》,莎士比亚也将会永远是英国人的骄傲。只有“以心而伟大的英雄”才是独立的创造,他们只有奉献,没有夺取,便如鲁迅所说,吃进去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   鲁迅将自己的生命与远方相连,他愿肩住那黑暗的闸门,为后世开启通向理性的大门。鲁迅无愧于“中国魂”!   思考在秋夜—读鲁迅的《秋夜》有感 篇5   我在学生时代读过鲁迅的一些作品,但很少,只限于课本上的一些教材,今日读了《秋夜》一文使我对鲁迅的精神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   鲁迅经历了现当代中国的风风雨雨,对鲁迅的阐释与误读来自政治的、社会的、文学的、哲学的等许多方面。鲁迅话语空间极为广深。他打破了传统的谀文模式,以刻薄的语气来说话,并且话语中包含了不少隐喻和精神原型。鲁迅的人格力量使他的文本具有一种神圣色彩。他的伟大首先来自其人格的独立和思想的自由,鲁迅的声音是发自内心的,没有任何依附性。   文中最精彩的要数对枣树的生动描写,也是全篇的主要形象,它的主要特征是:“最长最直的几枝(树干),却已默默地铁似的直刺着奇怪而高的天空,使天空闪闪地鬼眼;直刺着天空中圆满的月亮,使月亮窘的发白”,一意要制他的死命,这是枣树形象特征的核心。   其次的特征是“欠伸的很舒服”,“有几枝还低亚着,护定他从打枣的竿梢所得的皮伤”。再次的一个特征是“他知道小粉红花的梦,秋后要有春;他也知道落叶的梦,春后还是秋。”   通过对枣树饱经沧桑,坚实挺拔,憎恶黑暗现实,顽强抗击黑暗势力这些特征的生动描写,表现出他善于战斗,也注意在战斗中保护自己,他坚韧不拔,不受反动势力任何蛊惑,不克厥敌,战则不止,顽强抗击黑暗的韧性战斗精神。枣树就像一个历经战斗洗礼的老战士。这个形象既是作者对这样的战士的热情歌颂,也是鲁迅自己的人格、精神和战斗豪情的诗意写照。这就是枣树形象所包含的隐喻。   《秋夜》以象征手法抒情,抒发了对黑暗暴虐的统治势力的憎恶和愤怒,对被压迫被摧残的弱小者的同情,对热忱追求光明的幼小者的赞美,特别是表现和赞颂了抗击黑暗,不克敌战不止的韧性战斗精神。   思考在秋夜—读鲁迅的《秋夜》有感 篇6   如果说一颗宝石封存多久,仍然会大放异彩的话,那么鲁迅先生的妙文《秋夜》比宝石更能经得住岁月得起的检验,闪耀着伟大的思想光辉。   《秋夜》是鲁迅的散文代表作之一,同时也是一篇优美的托物言志散文,它为象征散文民族化的创造提供了全新的典范。   整个文章充满了萧瑟冷清的基调,就像黑暗的旧社会,它牢牢地锁住了人们的心房,压抑而无奈,必须像文章中所描写的枣树那样直刺天空,划破阴暗的笼纱,获得黎明的破晓,如果带着这样的感受去读,就会发现文章的许多意象都带着这样的气息。   当鲁迅点上一支烟,祭奠死去的飞虫时,他没有这样想到,总有真的勇士会不畏夏的炎热,不惧冬的寒冷,奋勇直前。他们总有不会消灭的梦想,以生命为代价。   在鲁迅先生的笔下,传达出了对黑暗、暴虐的统治势力的憎恶和愤怒,对被压迫被摧残的人们的同情,又表达出了对追求光明的幼小者的赞美。对于枣树的描写,作者写出了一种顽强抗击黑暗,不克厥敌。战则不止的韧性和战斗精神,既是作者对这样战斗者的肯定,也是其人格精神的写照。   鲁迅将自己的生命与远方相连,他愿用肩底住那黑暗的闸门,为后世开启通向理性的大门,鲁迅无愧于"中国魂"。   思考在秋夜—读鲁迅的《秋夜》有感 篇7   读过巴金的文章,再读鲁迅的感觉怪怪的。相比而言,巴金的文章是直接的,而鲁迅的文章是间接的。刚读第一遍,我只是觉得他园子里的景怪怪的:怪而高的天空、两株枣树、几枝不知名的小花、急而飞来的几只恶鸟,还有些老想着钻进他的屋里。不知为何,心头凄凄的。又读了赏析才明白:怪而高的天空象征着残忍剥削的统治阶级,那枝被冻得惨红的小花象征着善良的弱者,而枣树象征着奋力抵抗的正义者。   读到这里,我不禁佩服起 鲁迅先生来。世上能从一个凄凉的小园联想到当时社会的人又有几个呢?又有谁能如此恰当的比喻呢?也许只有鲁迅先生一人罢。   在《秋夜》这篇文章里我也看到了希望,犹如漆黑如墨的路上,前面有一线光明。我不禁回想起了爸爸说过的一句话“没能传递希望的文章就不是好文章。”是啊,从鲁迅这篇文章中,描写枣树的枝杈笔直地指向月亮与高而怪的天空时,“使月亮窘得发白,鬼夹眼的天空越加非常之蓝,不安了,仿佛想离去人间。”中可以看出正义者的反抗已经使当权者坐卧不安。曙光已经在远处招手。   美好的日子不远了!   思考在秋夜—读鲁迅的《秋夜》有感 篇8   如果说一颗宝石封存多久,仍然会大放异彩的话,那么鲁迅先生的妙文《秋夜》比宝石更能经得住岁月的洗涤和检验,闪耀着伟大的思想光辉。   表面看,《秋夜》不过是一篇千字有余的随记,初读之,你仿佛被她那朴实无华的文风和抑扬起伏的情绪所感染,恰似荒野之草,清淡有香。   这是一个极其平常的夜晚,有淡蓝色的夜空、苍白的月亮、闪烁的星星;有两株枣树、不知名的粉红花;还有恶鸟、灯和小飞虫。就是这几个简单的元素,构成了鲁迅先生《秋夜》的冷色画面。“天空奇怪而高”;“月亮窘的发白”,“也暗暗的躲到东边去了”;“恶鸟”发出怪怪的“笑声”;而“粉红花在冷的夜气中,瑟缩的做梦”,“梦见春的到来,梦见秋的到来,梦见瘦的诗人将眼泪擦在她最末的花瓣上”。只有“枣树”虽然仅剩“一无所有的干子,却仍然默默地铁似的直刺着奇怪而高的天空;”小飞虫“为了追求光明,她们前赴后继不惜流血牺牲。尽管遇到”昨晚新换的罩“,但他们的奋斗精神值得人们去”敬奠“。从这些描写中可以看出鲁迅先生虽然当时处在徘徊的状态下,却对”枣树“和”小飞虫“予以颂扬,对不知名的粉红花予以鄙视。   现在看来,”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这是中国大地上最普通的树;”头大尾小,向日葵似的,只有半粒小麦那么大“的小青虫,也是毫不耀眼的飞虫。即使他们那么普通,那么不耀眼,却是创造世界和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   历史已翻开新的一页。今天的秋夜也不是鲁迅笔下的《秋夜》,而是灯火通明,充满安宁,充满和谐的秋夜。奔向小康社会的人们个个意气风发地工作着和喜气洋洋地生活着;美好的春天永驻于枣树的枝头,结出丰硕甜脆的硕果;追求光明的”小青虫“的后代们把热情交给太阳,踏上了更加光辉灿烂的前程。   思考在秋夜—读鲁迅的《秋夜》有感 篇9   《秋夜》是鲁迅的散文代表作之一,同时也是一篇优美的托物言志的散文诗,它为象征散文诗民族化的创造提供了全新的典范。   文中有多种意象,开篇首先提到“枣树”,它象征着与黒恶势力抗争的进步力量。文中第一段“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这可谓是一个富有创造力的叙述。第一个这样说的人,我们说他聪明。第二个这么写的人,我们会说他傻蛋。可见,并不是所有的句子,都适合模仿。只有拥有自己独特的创造力,才能创造出自己特有的风格。   第三段又提到了“枣树”,与第一段相呼应。枣树,虽然落尽了叶子。但是,最直最长的几枝,铁似的直刺着奇怪而高的天空,直刺着天空中圆满的月亮。一个“刺”字,实指刺天空,刺月亮,暗指直刺社会的黑暗,与黑暗势力作斗争。   接下来,第二段写“奇怪而高”的天空,它象征着压迫和摧残进步力量的恶势力。天空,“闪闪地鉫着几十个星星的眼,冷眼。”第四段,枣树,“仍然默默地铁似的直刺着奇怪而高的天空,一意要制他的死命,不管他各式各样地着许多蛊惑的眼睛。”既然枣树象征着与黑恶势力抗争的进步力量,同时,它又要制“天空”于死命,那么“天空”是压迫和摧残进步力量的黑恶势力就毋庸置疑了。   之后,在冷的夜气中瑟缩做着“春的到来”的小红花象征着善良的弱者。小野花,天空将繁霜洒在它身上,在冷的夜空中,瑟缩着做梦,它梦到春。它隐忍地一笑,虽然被冻得红惨惨地,仍然瑟缩着。小红花,默默地承受着这一切,这是一个弱者的生存之道。   通过对这些景物的含蓄描绘,作者表达了对黑恶势力的抗争和愤怒,对英勇抗击黑暗势力的革命者的崇拜和赞美,也表达了自己与黑暗势力作韧性斗争的意志。   作者精于锤炼字句,“我赶紧砍断我的心绪”,一个“砍”字,突出了当时我的心绪的繁杂,只有“砍”,才能让它平静下来。“对着灯默默地敬奠这些苍翠精致的英雄们。”一个“敬奠”,突出了“我”对“英雄们”的尊敬。“精致”一般用于物品,此处却用来形容动物,富有新意。同时,作者善于使用修辞,将小青虫比喻成向日葵子。蜜蜂都唱起了春词,运用了拟人的修辞。语言精致,以短句为主,兼有长句。意象空灵,采用最普通的意象,表达最深奥的道理。结构严谨,一环扣一环,层层深入。   《秋夜》不愧是一篇优秀的托物言志的散文诗,相信大家读后,都会有一种收获。   思考在秋夜—读鲁迅的《秋夜》有感 篇10   鲁迅先生的文章小时候在课本里面就学过,印象特别深的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在老师的强迫下,是背了一遍又一遍,以至每次到绍兴都要走一走这条路,似乎走了就能象鲁迅一样当铜牙厉齿的大作家了。以前,我总认为自己文学修养不够,对鲁迅先生的大作是看不懂的,因此是想看但又不能够看的。经过近几年的补课,自信心增加了不少,总以为不管谁的文章都能悟出些道来的。因此,在前段时间买书的时候,看到一套散文集,我就挑了鲁迅的《秋夜》来看。   尽管那天我买了好些书,但我是先挑《秋夜》作为第一本来看的。没看不知道深浅,一看真是吓我一大跳,看得西里糊涂,云里雾里。起先还硬着头皮勉强看下去,到后来我是每天上床前翻几页当催眠用了,每看不了10页,准保昏昏欲睡。看来,确实是自己功底太差,有点不知天高地厚了。   好不容易,今天我终于把它熬出头了,最后三篇就不看了。想到以后再也不用受鲁迅先生的折磨,就有了写点什么以示纪念了。今后看书还是通俗点的好,故装风雅受苦的还是自己啊!   思考在秋夜—读鲁迅的《秋夜》有感 篇11   《秋夜》收录 于鲁迅先生的《野草》中,全文十分简短,却饱含了十分丰富的思想感情,使读者感性颇多。   《秋夜》是一篇具有象征意义的文章,全文从头到尾没有出现一个人物, 鲁迅先生巧妙地用秋夜下的枣树,野花,天空,月亮,小飞虫等涵蓄而 又强烈地表达出对虚伪,欺善怕恶的人的讽刺以及对无畏的革命者和默默无闻的人的称颂。   在鲁迅先生的笔下,夜的天空,月亮和星星是极具讽刺意味的,他们高高在上便自认为高人一等,“仿佛要离开人间而去,使人们仰面不再看见。” ,“闪闪地着几十个星星的眼,冷眼。” ,“他的口角上现出微笑,似乎自以为大有深意,而将霜洒在我的园里的野草上。”这些句子都带有鲁迅先生对他们尖锐的讽刺。而在另一方面鲁迅又揭示了他们内心的懦弱,胆小,当枣树用最长最直的几枝,直刺奇怪而高的天空时,天空“不安了,仿佛想离去人间,避开枣树,只将月亮剩下。”而月亮“窘得发白”,“暗暗地躲到东边去了。”不仅仅是怯懦,他们还自私,天空想将月亮留下,孰不知月亮早以躲到东边去了。   至于枣树,无名的野花草以及小飞虫,它们象征的形象是正义的,勇敢的。那些无名的野花草代表着默默无闻却一直等待着光明到来的人们。虽然他们仍然遭受着封建社会的压迫,但他们心中的那一股信念之火从未熄灭,那便是对光明必然会到来的信心。虽然他们在“冷的夜色中,瑟缩地做梦,梦见春的到来,梦见秋的到来。”然而他们一直坚信“秋虽然来,冬虽然来,而接着还是春,蝴蝶乱飞,蜜蜂都唱起春词来了。”他们是乐观的,也是坚定的,虽然现实中仍充斥着黑暗的阴霾,但他们一直微笑着、等待着。而这一天也终会到来。   枣树象征着封建社会压迫下的反抗者,“他简直落尽叶子,单剩干子。”然而苦难并不能使他彷徨,反而使他更加顽强,他在上下求索中寻出一条崭新的道路,他不为自己单剩干子而一蹶不正,反而“欠伸地很舒服”。“ 它用自己最直最长的几枝,默默地铁似的直刺着奇怪而高的天空,使天空闪闪地鬼眼;直刺天空中圆满的月亮,使月亮窘得发白。”他是黑暗势力下的反抗者,怀着满腔的悲愤,直指黑暗。虽然有夜游的恶鸟飞过,但阻止不了先行者的脚步。那一只只小飞虫,在玻璃上丁丁地响,试图冲进来。他们代表革命者.不畏恶势力、身先士卒,没有什么可以挡住他们前进的步伐。“我打了一个呵欠,点起一支烟,喷出烟来,对着灯默默地祭奠这些苍翠精致的英雄们。”表现出“我”对革命者的尊敬与认可。   鲁迅先生对“枣树”、“无名的野花草”、“小飞虫”充满了钦佩与尊敬。他在半夜吃吃地笑,我想他也许是在嘲笑封建势力的虚伪与自以为是,也许是在为光明即将到来而欢喜,也许-----不管是为什么,我们都可以看出鲁迅先生对光明的渴望,而他自己也正是一名战士,在黑暗中求索,也在黑暗中战斗,是为光明而战。

如何培养班级小干部 [班级建设中培养小干部的几点思考]

   要建立一个团结进取、活泼和谐的班集体,就要有一批品学兼优,积极乐观,有责任心,乐意为班集体服务的学生担任班干部,成为教师的助手并参与班级管理。   一、选拔“小能人”是打造优秀团队的基础   1?郾观察物色,循序渐进。选拔班干部要有一个了解的过程。对于刚刚组建的新集体,师生、同学之间彼此了解较少。这时,班主任不要急于确定班干部,尤其不要配齐班干部。如果草率启用,等发现其不能胜任再调换的话,容易给学生的心理带来伤害,挫伤其学习积极性,这可能会在同学中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对班干部的物色选拔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开始,可以先借助个人资料暂定2~3名学生临时协助老师工作。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班主任可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一些活动,让全体学生参与,给他们提供发挥特长,为班级、为同学服务的机会。这样,学生的人格魅力、组织能力、兴趣特长就会逐步显露出来,班主任就能通过观察、交流、考验等途径发现班级管理所需要的各类人才。   2?郾用人之长,容人之短。一名优秀的班干部,应该具备以下三方面的素养:一是自身素质好,品学兼优,能在学习、生活、纪律、卫生等各方面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二是职责意识强,勇于担当,工作积极主动;三是工作方法活,有较强的组织能力,能结合具体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以上条件都具备了,自然是最理想的班干部,不过,这样的学生并不多。做过班主任的老师或许都有这样的体会,在物色班干部时如果一味追求完美,很可能陷入无人可用的尴尬境地。俗话说:“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毕竟每个人都是“完美”与“缺陷”的对立统一体。因此,班主任在选拔班干部时不要片面化、绝对化,要用人之长,容人之短,以赏识的眼光发现人,以包容的心态改变人。知人者智,班主任的管理智慧往往体现在知人善任这一点上。   3?郾坚持原则,兼顾灵活。班干部的产生,一般有四种形式,即:指定、海选(竞选)、推举和自荐。指定是由班主任直接任命;海选是组织学生自由选举;推举是学生联名举荐;自荐是学生本人自我推介。这四种方式各具优点,也自存缺憾。如果班主任一味指定班干部,很容易破坏班集体的民主氛围,养成专制作风,不利于和谐班集体的创建。反之,如果滥用海选,则容易导致班干部良莠不齐,难堪大用,影响班集体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就常规而言,班干部的产生应遵循民主性原则,但也要联系实际,灵活把握。例如,低年级学生年龄较小,其认知、判断能力有限,班干部应以指定为主;到了中高年级,随着年龄、知识的增长,学生的审美、判断能力逐渐提升,价值观也日趋独立,这时,班主任就可以在坚持民主性原则的基础上,灵活运用上述四种方式,多渠道物色班级建设所需要的“小能人”出任班干部。   二、在工作实践中培养班干部是创建先进集体的重要途径   选出“小能人”只是完成了班队建设的第一步,这些“小能人”能否成长为真正意义上的自主管理者,关键要看日后的培养和锻炼。班干部一方面是干部,另一方面是学生,考虑到班干部的双重身份和教育工作的客观规律,我们对班干部只能在使用中培养,在培养中使用。   1?郾找准角色,认清职责。在工作过程中,对于那些刚上任的“新手”来说,往往会犯这样的毛病: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不知道该做什么,遇到棘手问题茫茫然不知所措。即便是履职多年的“老同志”,只要稍有松懈,也会出现遗忘自身角色,将职责抛之脑后的情况。“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如果角色不准、职责不清,就会出现推诿扯皮、互相抱怨的难堪局面,造成工作上的混乱低效。所以,定期召开班干部会议,强化班干部职责意识,是提高其工作能力的必要措施。通过例行会议定期总结评价,可以及时对班干部的工作情况进行“把脉”,让他们清楚自己的身份,指导他们按照班级计划和工作分工认真履职,学会公正、灵活地处置班级事务。   2?郾细心扶持,大胆放手。班干部在履职过程中,难免会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和不足,对此,班主任不能因其干部地位而放松要求,也不能操之过急而随意指责。儿童的成长需要一个由扶到放的过程,当班干部在工作中出现疏漏或遇到困难时,班主任应学会蹲下身子给予他们耐心的帮扶,和他们一起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一起探寻解决问题的办法,一起总结经验教训。如同幼儿学步一样,“牵”是为了“稳”,小心扶持是为了逐步过渡到由班干部独立开展各项工作。魏书生讲过:“干部能做的事,老师不做。”对班干部“扶”到一定程度,就要大胆放手使用,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作用,让他们学会自己管理自己,在实践中获得成长。同时老师也可以赢得更多的时间,用于教学科研和对更高层次管理的思考。   3?郾及时反馈,个别指导。常言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全面、客观地审视自己的工作成效,对于儿童来说有很大的局限性。这就需要一面“镜子”,适当的时候拿给班干部照一照,让他们看清真实的自己,知道自己哪些方面还需要改进。班干部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查缺纠错,离不开班主任的及时指导。共性的问题公开讲,个性的问题单独说。班主任要广开言路,经常向任课老师、一般同学和其他班干部了解情况,掌握每一名班干部的思想动态和工作情况,发现问题应及时指导矫正。   三、严格管理班干部是增强集体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保障   1?郾建章立制,行有规范。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个好的班集体,应有一部稳定运行的“行政机器”。首先,要有近、中、远期发展规划,明确班级建设目标,这是一切工作的动力之源。其次,要有针对性地将《中小学生行为规范》和校规校纪内化成具有本班特色的《班规班约》,使学生行有规范,使管理有“法”可依。第三,要按照“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时时有事做”的原则科学地设置岗位,明确界定工作范围和职责,让每一名班干部都知道“我该做什么”。第四,要结合班情实际健全评价激励机制,做到“促后扬先”,充分调动班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2?郾端正态度,树立典范。学生一旦被指定或当选为班干部,其身份就发生了变化,他们的一言一行都会在班上造成一定的影响,甚至罩上一层强制的色彩。端正态度,就是要让班干部树立全心全意为集体、为同学服务的思想。只有增强服务意识,班干部才会有责任心,有了责任心,工作才会有热情,才能真正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很多时候,班干部是班集体的一面旗帜,一旦他们做得不好,工作就会缺乏说服力。所以,治班先治班干部,治班干部务必从严。只有将每一名班干部都打造成学生效仿学习的“标杆”,管理才能服众。   3?郾消除特权,秉公履职。公正、客观地处理问题,是做好工作的基础,也是处理班级事务最基本的准则。班干部既是班级的管理者,也是被管理者,在管理别人的同时也要受到其他班委的管理,而且还要接受老师、同学的监督。因此,班干部应摆正自己的位置,正确处理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防止在工作中产生特权思想。一定要教育班干部谨慎地对待手中的权力,让他们认识到权力更多的是一种责任,以确保他们在正确的轨道上秉公履职。   在班级管理中,班干部是班主任的代言人,是班集体的主导者。如果把班集体比作一部精密仪器的话,班主任就是设计、制造并开启这部机器的工程师,而班干部就是保证机器高效运转的关键部件。要想让班集体运转得省心、放心,班主任就要把班干部使用好、培养好。   作者单位   玉溪市江川县大街小学   ◇责任编辑:张臻◇

如何做好基层党建工作的几点思考

针对当前党的基层建设工作面临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加强基层党建工作必须以改革的精神,研究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建设新路子,积极实践,大胆创新,以“四抓“为手段,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努力提高党建水平。一抓教育,强肌体加强乡镇党委班子自身建设,尤其抓好马克思主义教育至关重要。在新形势下,特别要把握好三块阵地。首先,抓好党委中心组学习。党委班子成员应加强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政治理论知识和有关市场经济知识学习,做到每月的党委中心学习组经常化、制度化。其次,抓好基层党校阵地建设,提高基层党员干部的素质。村、企业、机关干部等要以党校为阵地,不断加强教育和管理。第三,抓好党员活动点的教育阵地。党员教育活动点教育阵地,定期授课,同时突出党员个性教育,请有一技之长的党员讲自己致富的门路,相互学习,共同致富。二抓机制,求活力1.以“四有”为抓手,积极探索企业党组织与法人治理相结合机制一是企业党组织要有位子。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紧紧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和企业生产经营开展党建工作,逐步渗透和参与企业决策层面,并通过收集“金点子”,“我为企业献一策”等活动,为企业发展提供决策依据,同时,选任企业中层以上党员任党支部负责人,提高参与企业决策层面。二是企业党组织要有作为。企业党组织努力把党的工作渗透到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坚持在促进发展中求“作为”,在实际“作为”中求地位。打破党组织是企业的附庸者这一局面,改变纯粹的雇佣关系,做到关键岗位有党员,技术攻克有党员,真正发挥企业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改变企业主的偏见。三是企业党组织要有吸引力。企业党组织、工会、团组织应理顺关系,发挥党组织在职工群众中到团结凝聚作用。开展各种活动培养团员积极入党,使青年职工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四是企业党组织要有监督。要加强企业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情况的监督,引导和教育企业主认真执行国家关于企业经营、税收、就业、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政策法规,对非法经营、偷税、漏税、假冒伪劣、损害职工权益等违法行为,要予以抵制和反对,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同时,乡镇党委对企业党组织做到领导和指导并重,“以点带面”,积极推行非公有制党建工作和法人治理结合机制,扩大党组织在企业的覆盖面。2.以优化管理为着力点,探索外来党员管理机制据调查统计,马渚镇到3 月底,已有外来人员 10605 人,外口中党员也不少,他们中有的党员担任过村主任或党小组长,有的曾是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的功臣。流动党员管理是基层党组织义不容辞的职责,笔者认为,可以通过集中管理和归属管理方式,把流动党员纳入正常管理渠道。一是集中管理。首先,选定外来人口(简称“外口”)集中居住点成立外口党支部,支部书记在外来党员中产生,采取“以外管外”的管理方式。其次,建立外口党支部活动中心,确保外口党员教育有时间、活动有地点、交流思想有场所。再次,制定外口党支部规章制度,每月进行定期学习交流日,指定专门的联系员,对外口的支部活动进行定期指导和联系。二是归属管理。对分散的零星外来党员,应采取归口管理和挂靠管理,对居有定处归口到村或社区支部,对居无定处,通过外口支部党员介绍,挂靠外口支部,这样流动党员就被分别吸纳到各支部,参加支部活动。同样,对外出党员建立信息平台,进行定期联系、定期汇报制度。三抓服务,践宗旨针对当前出现的“交通发达了,乡镇领导与群众的距离反而远了,通讯工具先进了,乡镇领导与群众的联系反而少了”的不正常现象,镇党委要求镇干部到一线了解情况,到一线宣传政策,到一线听取意见。结合机关效能建设,采取书记办公会议开到村和信访接待日到村设点的工作制度等。着力解决群众急需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信访工作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在机关干部中开展“百名干部联千家万户”活动,全面掌握所联农户的基本情况和思想动态,纪录在知名档案中,并做到“六个一”,即建一本知民档案,发一张亲民联系卡,宣传一项政策,破解一道难题,寻找一条致富门路,做一件好事实事。同时,切实加强便民服务网络窗口,实行为民办事全程代理制,建立为民服务点,以切实党群关系,实践为民宗旨,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四抓班子,做表率一是以规范运作机制为抓手,加强制度建设。应按照“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教育机制,建立党委中心学习制度,进一步提高领导班子的理论水平。完善书记办公会议制度,规定重大事项由书记办公会议商量并提交党委会议讨论通过,并把书记办公会议开到村,及时解决村里的重点、难点问题。实行民主生活会制度、干部谈话制度,以此了解机关干部的思想、生活、工作状态。积极开展四夜制度、干部联厂、联村制度等。用制度约束人,用制度来规范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实行大额审批制度重大事项报告制、招投标制、政务公开制等。加强党风廉政责任制建设,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树立一个高效、廉洁政府的良好形象。建立和规范村党组织领导的村民自治运行机制,重大事项村两委联章联签制度,重要内容党员事先通报制度,村务公开制度,村级财务定期审计制度等。同时,完善村党支部届中考察和民主评议村干部制度。二是以效能建设为抓手,加强作风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市委作出的四条禁令。密切联系群众,深化干部下村下厂、结对帮扶和固本强基工作,实施机关干部驻村指导制度。同时,切实加大对效能建设中干部不作为、乱作为的责任追究力度,实行“四个一律”。即对有群众投诉的,一律追查到底;对违反规定的,一律严肃处理;对效能建设不力的,一律追究领导责任;对造成严重影响而进行责任追究的情况,一律向社会公开,接受群众监督。三是以选好“一把手”为抓手,加强基层党务干部队伍建设。广泛实行民主评议,坚决整顿软弱涣散的村级班子,及时调整工作不称职、群众公认度低的村干部,尤其是一把手要选好人、用好人、管好人。积极运用助理制,挂职锻炼等方式,加强培养,努力建设一支思想好、素质高、活力强的农村基层党务干部。

机关人员应思考如何服务好基层?

  一、机关服务好基层,首先要融入基层,加快推进基层工作。基层的发展和市场形势的变化,使机关与基层的工作都需要重新进行规划。这样重大的挑战下,要求机关工作在管理上注重基层的服务性,教育上注重基层的实效性,规划上注重基层的合理性,范围上注重基层的全体性。这就是要以融入基层发展为主题,围绕基层组织结构、队伍结构的调整,加强形势任务上的教育,为发展营造氛围,提供有力保证和精神动力。同时,要以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各种矛盾和实际问题为着力点,渗透其里,贯穿全程。还要以促进基层的发展为主线,进一步发挥机关的组织优势和先进性,教育引导基层人员在发展变化中当先锋、做表率。要通过融入基层中,使基层工作与发展融为一体,在促进发展中,实现机关服务于基层的工作由单纯服务向融入引领转变。  二、机关服务好基层,还要健全制度,努力促进为基层服务的实施,加强机关工作自身管理,不断完善和认真履行机关服务于基层的责任,建立健全的领导责任制。坚持工作上“抓领导、领导抓”,明确各级机关组织成员为基层第一责任人的职责,要牢固树立“抓好基层工作是本职,不抓基层工作是失职,抓不好基层工作是不称职”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感,切实履行好职责,把握好工作原则和工作方法。承担着做好机关自身管理和服务于基层管理的工作责任,对基层发展负责、对基层工作负责,要坚持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于基层工作两手抓、两手硬,切实做到两不误、双促进。  三、机关服务好基层,要加强队伍建设,为基层工作奠定坚实基础,这是必不可少的基础工作:  1、在机关人员选拔上要以德为先,要善于观察、唯德是用;  2、在学习培训中注重素质的提升,把业务培训与实践锻炼相结合,有计划地采取短期集训、业务讲座、员工研讨、以老带新等多种形式,抓好机关干部的业务的培训;  3、在实践锻炼中提高能力和水平。要善于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所在,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能力。  四、彰显基层的文化,为服务基层的工作制定合理的内容。基层文化是基层的“精气神”,必须切实抓好文化建设,才能提升基层的“精气神”。服务基层的工作要与开展基层文化建设相结合,积极推动基层文化建设发展。要按照基层文化建设的要求,着力建设“五种文化”。努力完善文化建设体系,实现文化建设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进一步激发基层工作的内在活力。进一步加大典型宣传力度,加强对先进人物和事迹的宣传,加强对各类特色活动的宣传,努力推出一批立得住、叫得响的先进典型,向社会充分展示基层和员工良好形象。  五、改进创新,达到人性化服务,不断提升服务基层的工作水平。服务于基层的工作,人性化是推进机关服务于基层的关键、提高服务水平的亮点。要积极探索服务于基层工作的方式方法,增强机关和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  1、创新思路,由被动向主动转变。倡导创造性思维,实现思想再解放、观念再更新、思路再突破,思考服务于基层工作,可以如何促进基层转变发展,如何把基层工作贯穿生产经营的全过程,把保证和促进基层转型发展、提高经济效益、满足员工群众根本利益,作为基层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运用现代管理学、组织学、心理学等现代科学方法,利用信息网络等新技术、新手段、新载体开展工作,提高服务于基层工作的科学化水平,不断激发基层工作的生机与活力。

《思考机器探案集之幽灵汽车》最新txt全集下载

已发送,请采纳。

逆向思考可分为几类?()

逆向思考可分为6类,其中包括:反向思维、反向规划等。具体如下:1、反向思维:即与常规思维相反的思考方式,常用于解决难题或者破解谜题。2、反向规划:即先考虑最终目标,然后从后往前规划行动计划,以达到最终目标。3、反向设计:即先考虑问题的最终结果是什么,然后从结果往前推导出实现该结果所需要的步骤和条件。4、反向思考法:即从问题的相反方向进行思考,以寻找不同于传统思维的解决方案。5、反向思维启发法:即通过反转现有概念和思维方式,寻找新的创意和创新点。6、反向工程:即通过分析和破解已有的产品或系统,来寻找其设计和实现的方法和过程。

知识经济时代管理科学的理论思考

   【摘要】 世界经济的发展变化呈现出全球化和市场化的趋势,传统的管理理论、思想、方式、方法都将面临变革完善、创新发展的问题。因此,对管理科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客观分析与评价,并在分析论述管理理论的基础上,提高到哲学高度上来思考,创建适合我国国情的现代管理理论、方法与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知识经济时代;管理科学;发展趋势   一、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综述   在人类历史上,自从有了有组织的活动,就有了管理活动。管理活动的出现促使一些人对这种活动加以研究和探索。经过长期的积累和总结,对管理活动有了初步的认识和见解,从而开始形成一些朴素、零散的管理思想,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管理理论。管理理论最早出现于西方,先后出现了古典管理理论、行为管理理论、数量管理理论、系统管理理论、权变管理理论和质量管理理论等许多对人类发展有重大价值的成果。   古典管理理论形成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美欧,以泰罗为代表的科学管理理论和以法约尔、韦伯为代表的组织管理理论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古典管理理论对人类生产率的提高指明了方向。行为管理理论始于20世纪20年代,梅奥的霍桑实验揭示了人是社会人,除了物质方面的条件外,还有社会、心理方面的需求,因此不能忽视社会和心理因素对人积极性的影响。数量管理理论产生于第二次世界期间,它是以现代自然科学和技术的最新成果为手段,运用数学模型,对管理领域中的人、财、物和信息资源进行系统的定量分析,并作出最优规划和决策的理论。系统管理理论是指应用系统理论的范畴、原理,全面分析和研究企业和其他组织的管理活动和管理过程,重视对组织结构和模式的分析,并建立起系统模型以便于分析。权变管理理论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它把环境对管理的作用具体化,并使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紧密地联系起来。质量管理理论则出现在日本,它强调产品质量的不断完善和再造,从而实现企业的节约型生产。   二、知识经济时代更需要管理科学   知识经济时代,管理依然需要,甚至更加重要,只是管理模式必须改变;管理科学理论依然需要,但必须有新理论取代。因为管理科学无论是在我国还是在海外,都是现代国家的兴国之道。在科技兴盛之世,大至一个国家,小至一个企业乃至社会各系统都必须全方位管理,必须科学化,同时还将人性化。因为分散式的生产方式和资源配置本身就是一种管理的式样,有序则生气盎然、万事俱兴,无序则无以繁荣、发达。各国企业经营多角化的过度展开或收缩使企业界面临着不同的命运,IBM与联想的购并、波音与麦道、埃克森与美孚、上海大众汽车公司与美国及德国公司合作等新趋势,不仅强化了人们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也使人们到对各种错综复杂的管理问题的判断、决策、实施、反馈等需要有一个正确的哲学思想来指导;越来越感到管理活动中不仅有着数理方面的科学方法问题,而且也还大量地存在着属于管理文化范畴的问题。我国日前要解决的不仅是具体方法和理论的问题,而且首先是管理的社会属性的各类问题。管理科学的哲学研究,为上述问题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如果说哲学本身面临着一场革命,那么,管理科学取得哲学的灵魂后也会发生一场革命。这种“双重革命”,将使管理科学变成具有“灵魂趋使”的巨大力量,变成有血有肉的管理理论和方法的严密体系。知识经济时代呼唤管理科学的发展。   三、知识经济时代管理科学的内涵   知识经济时代的管理科学是以自然工程科学和社会科学两大科学体系为母体和父体孕生出的子体科学。管理科学是充分运用两大科学体系的现有成果全面地转化为生产竞争力,通过管理科学的理论、方法、措施的优化,激励人们的行为优化,从而导致总体生产力的最大化与成本、质量、效益的最佳化。管理科学的现实价值更在于为解决各种社会提供有创新意义的、切实可行的科学管理办法。知识经济时代决定性的要素是人群的整体知识水平。“五商”素质和创新能力(“五商”指人的智商、情商、德商、性商、体商)。知识是寄生在人头脑里的最宝贵资源,而且是一种“绿色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无污染的、可再生资源),中国拥有大量的这种深埋在人力矿山里面的初级原料资源,管理科学就是从开掘人力矿到冶炼、加工、应用、输出高级人才并促其发挥巨大作用的现代科学手段。管理科学研究的范围很广,凡是有人群行为的地方,便应有管理科学的介入,以求得组织的科学化、行为适应化、内耗的最小化、产出与投入的比值最大化、错误与风险的最低化。管理科学是多层面的。   1.管理科学方面的能力是一种重要的管理技能。管理科学的知识有助于大至政府小至企业的决策者们分析决策形势,防止出现难以应付的局面,识别新的机遇,经常能使政府和企业取得政治或经济价值的最大化。   2.管理科学在适当条件下是持续性竞争优势的源泉之一,擅于运用管理科学的组织较其竞争者更能形成成本优势。   3.管理科学还是由成百个公司及众多个人组成的行业,他们给工商业、政府和个人提供管理科学服务。大至国家的科学管理,如政体、法治的演变与设计;研究各级政府、议会、司法、监督机构的设置、制衡、运行、反馈、纠偏、防腐;同时采用计算机网络系统与“专家程序决策系统”,“风险评估否决系统”建立起“电子政府”设立政府各级官员、议员、司法执法人员的资格标准与核查办法,候选人先通过公开资格选拔,然后竞选或任命上任,使权力处于相对透明被监督之中。管理的科学性就在于设立一套高效而完整的构架运行机制,不致衍生“制度性腐败”。   四、知识经济时代管理科学的发展趋势   走向知识经济时代,管理科学和实践将在管理理念、管理对象、管理方式、目标模式、组织模式、效益模式等六个方面发生变革。   1.管理理念:从基础型、理性型转向发展型。管理理念是领导者在管理科学活动中所持有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判断。作为观念形态的管理理念,是由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知识经济的崛起导致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重大变革,必然引起管理理念的变革。20世纪90年代英国城市大学罗尼·莱森首先提出了一种与传统的基础型和理性型管理理念不同的发展型管理理念。莱森把管理理念作为生长在不同土壤里的一棵大树来描述三者的区别:从生长的土壤来看,认为基础型管理生长的土壤是古典经济学,理性型管理的土壤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型管理的土壤是浓郁的人文思想。从三者的根来看,基础型管理的根是政治经济学,理性型管理的根是行政学、行为科学,发展型管理的根是发展生物学和社会生态学。从三者的枝干看,基础型管理的枝干是追求卓越,理性型管理的枝干是成效管理,发展型管理的枝干是发展中的组织,这个组织是学习型组织。从三者的结果来看,基础型管理的结果是最终导致经济的个人化;理性型管理的结果是企业组织化(发展型管理的.结果是个人、企业和社会都获得了自我实现和发展。因此,发展型管理理念不再是表现为个人对财富、成就的追求,也不完全是以自然科学为基础,强调科学和理性、硬性和数量化,而是在管理中加入非理性因素,强调人与人、人与组织、人与社会和自然的共同发展;决策的目的是引导企业与社会之间的交易行为,促进企业与全球社会的相互依存;决策过程的基本要素不再是传统意义的个人、信息、资本、设备,而是行动、思想和感情。这三个基本要素不断成长和组合的过程使决策不断优化,而承担这种成长和组合的载体是“学习型组织”。   2.管理对象:从有形生产要素为主转向无形生产要素为主。传统的决策主要是对劳动力和物化劳动(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等有形生产要素的管理。随着社会财富生产过程和结果的科技含量的增大,科技知识等无形生产要素对一个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越来越举足轻重,从而知识资源的开发与有效利用,逐渐成为重要的管理科学方面的课题。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价值和作用超过资本的价值与作用,知识生产力已成为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任何国家和企业都必须重视知识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迅速将知识转化为直接生产力,才能适应知识经济的运行节拍,求得自身的发展。   3.管理方式:从传统管理转向综合集成管理。信息网络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使企业面对一个全球的竞争环境和经营形式。传统的依靠企业自身可利用的资源来建立竞争优势的决策方式,将束缚企业的视野,限制创新思维,从而影响企业的市场应用能力和经营活力。集成概念的提出可以认为是为知识经济时代的管理奠定了基础。集成管理实际上就是将集成的思想和观念创造性地运用于管理科学的实践过程。也就是说集成管理是以企业内外软硬资源要素为基础,以创新机制为动力,以实现社会责任为条件,以整体优化、优势互补、聚变换大为手段,兼容各种决策手段和文化,在集成对象连锁互动、共同得益、协同推进中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决策方式。   4.目标模式:从注重经济目标转向更注重社会目标,实现双重目标统一。在工业经济社会初期,企业管理的目标是赤裸裸地追求利润最大化。企业主可以牺牲工人的利益、顾客的利益、社会公众的利益实现自身的利润目标。企业利润几乎成为企业管理的唯一追求。随着社会生产力进步,如果一个企业不能对资源利用、生态平衡、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承担责任;如果不能对消费者的直接利益和间接利益承担责任;如果不能对部属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承担责任;如果不能为投资者带来应有的收益,那么,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市场竞争中,就会被淘汰出局。追求企业利润和社会责任双重目标的统一,是22世纪企业管理科学领域的基本趋势。   5.组织模式:从纵向层次结构转向横向网络结构。企业组织结构的变革,是技术革命特别是信息网络化的必然结果。传统的组织形式一般是根据物流程序设计的。专业分工和职能部门是物流的基础和程序。在传统的金字塔型的分工协作关系中,分工越细、越专业化,企业协调监督就越复杂,导致了管理环节增多,管理成本增高,企业效益降低,官僚主义突出的问题。在信息化的知识经济时代,这种管理组织结构与信息开放性和企业快速应变的要求不相适应。信息具有开放性的特点。标准化的信息可以通过计算机进行适时处理和提供共享。因此,企业决策中凡是属于标准化的信息,如生产、技术、财务、劳动工资等都有条件实现电脑操作;而非标准化的信息,主要是市场信息和环境信息,则可以通过信息网络提供给人脑进行分析决策。这样,企业管理的部门和层次可以大大减少,使“企业流程再造”成为可能。   6.效益模式:从规模、质量型效益转向速度型效益。在工业经济时代,以规模求效益、以质量求效益,是企业管理历史进程中的重要创新。规模和质量型效益模式虽然都是成功的管理创新,但它们毕竟是工业经济时代以企业为主体的管理模式。还不能解决在科技迅速发展和信息网络化条件下的市场需求个性化和对市场的迅速反映问题。因此,伴随知识经济时代的崛起,美国企业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创造了以迅速求效益的迅速型效益模式。速度型效益规模要求:第一,把效率作为衡量企业组织功能的首要标准-第二,提高企业的预测力、判断力、决策力,健全应变机制;第三,企业应在利润增长、市场份额、企业成长及社会责任三者之间实现动态平衡,在技术和市场双重驱动下实现效益增长。   可以预见,管理科学的任务更加繁重,管理科学哲学研究任重而道远.

对薄弱学校教学质量如何走出瓶颈的思考

对薄弱学校教学质量如何走出瓶颈的思考 薄弱学校教学质量 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知识的结论,更要理解知识发生和发展的过程。教学时,教师要善于创设探究情境,诱导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表达,从中得到探索者的收获,发现者的欢乐,胜利者的喜悦。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指出:教师应以形成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为己任,使学生更加充分地、热情地参与整个教学过程。 如何提高薄弱学校教学质量 农村薄弱学校校长要面对学校所处的位置相对较偏、学生生源质量较差、教师结构不合理、课堂教学效率低、学校管理制度不完善、学校建设相对滞后等等诸多现实问题。新时期的农村薄弱学校校长怎样在当前的教育形势和教育环境下管理好学校,促进学校的发展呢?作为校长,要认清自己的实际情况,端正自己的思想,走入自己的内心世界,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学校管理要走近教师,要靠感情引领,从制度上进行规范,多靠人文关怀,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入手。校长要以课堂为主阵地,寻找突破口。要走进课堂,在课堂教学中去发现学校管理制度问题,在课堂教学中去寻求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办学方向。在课堂教学中去发现人才,培养人才。要努力去挖掘学校的校园文化,搞好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要把学校好的做法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进行推介,引起社会的关注,使学校受到社会的认可,促进学校和校长自身走向发展。 关键词:校长 素质 制度管理 人文关怀 课堂 发展 正文: 农村薄弱学校的校长大都面临的是辖区各校规模不大、覆盖面积宽、学生生源少、教师结构不合理、学校建设相对滞后等等这样的工作环境。但是不管学校条件如何艰苦,做为学校校长如何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学校找到一条适合农村学校特点的发展之路,从而让当地的孩子享受更好的教育呢?结合我们学校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思考和改进。 一、走入自己。那就是要端正自己的思想,认清自己的实际情况,使自己有强烈的使命感。通过不断的学习培训,丰富和提升自身的人格素质、知识素质、管理素质以及发展素质。笔者认为,做为一名普通的农村学校的校长,面对的是最基层的农民朋友和他们的孩子,面对的是朴实的农村教师。我们的办学理念、工作思路从一定程度上客观反映着我们的教育实施水平。校长的工作作风将影响学校的整体形象,校长肩负的责任是重大的,不能因为学校规模小,位置偏,生源少,学生整体水平差,学校条件艰苦,学生家长整体知识水平低而降低工作标准和对自己的要求。农民的孩子也是孩子,农村学校也是学校,校长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立足学校实际开展学校各项工作,做到不舍弃、不放弃,让学校教师发挥出最大的能力,努力做到不使一个孩子掉队。 二、走近教师。那就是学校管理上,以感情引领为主。关心教师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入手。学校的发展关键在于教师。农村教师要发展,一个是要从制度上进行规范,二个是要多的人为关怀。 学校制度的制定要立足教师的发展,而不是限制教师,既要靠制定去规范教师的行为,更需要校长去用感情来引领。更多的去关心教师的工作和生活,特别是规模小的学校,要少讲大道理,多投入感情。一般的学校就十几二十来个教师,凡事都讲制定讲原则,有时候根本行不通,特别是有些年纪大的教师,弄不好还影响干群关系。所以在处理问题上不能生搬硬套、千篇一律。比如在农村教师的请假问题上,做为农村,风俗习惯是非常多的,原来有些老教师因农忙或者亲戚、朋友、街坊邻里家里红白喜事需请假的特别多,作为学校可以从人性化出发和教师没有特殊工作的前提下可以批准教师,但也要教师们明白,我们不是农民我们是首要工作是教书育人的教师。教师们也非常理解和支援我的观点。一年来,因上述原因请假的教师明显减少,教师也变得越来越自觉。我认为从感情上来引领教师比“你怎么样了,我要扣你多少分、扣你多少钱”等等的话效果要好得多,老师们也乐于接受的多。 对待教师少一点强制,多一份尊重;少一点限制,多一份人性。工作中,对待老教师要爱中有严,对待青年教师要严中有爱,和谐共处,共同发展。要给教师们营造一个“家”,让老师们处处感受到家的温暖。经常走到老师们中去,力求一种心灵上的相互靠近。多关心他们的生活,倾听他们的心声。从细节上入手解决他们生活、工作当中的问题。开学之初,为全体教师更换新的办公桌,夏天为教师们安装好电扇,超过三十三度的天气强迫他们到有空调的多媒体教室办公。关心大龄青年的婚姻问题,想方设法为他们物色物件;关注困难教师,定期上门探望,送去学校“家”的关怀。从学校有限的资金中挤出活动经费组织老师们外出游玩。广大教师和你心贴近了,对你认同了,你的工作也就好开展了。 三、走进课堂。学校的生命在于课堂。学校要发展,关键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在农村学校的内部管理上不像城区学校那样,分管领导专一化。为此,作为农村小学校长,要深入到教学管理中,最有效的一个捷径就是走进课堂。带上听课记录本,亲切地走进教师的课堂,用管理者的眼光去听课,透过课堂教学现象挖掘其背后潜藏的学校管理问题,从而为逐步提升学校管理水平提供第一手真实的依据。 1.校长通过走进课堂,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去发现学校管理制度问题。校长的听课不必像教研员那样去深层次地分析教学现象和规律,但透过课堂教学现象,必定可以发现学校哪些教学管理制度是合理的,哪些管理制度还需完善。比如,当校长不打招呼走进了教师的课堂,你可以发现哪些教师做到了课前准备充分,哪些教师又体现了课改思想?学生在课堂上所表现出来的行为习惯是否有利于今后的学习和成长?实行新一轮课改后,村级学校教师在课堂上有了哪些变化,其变化大不大?凡此种种,只有在听课之后,校长才能有所思考,学校的教学管理制度也才有可能进一步完善。 2.校长走进课堂,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去寻求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办学方向。如果一所学校在外界看来没有什么特色和明确的办学方向,那这所学校不是成功的学校,校长也必定不是成功的校长。因此,校长日常所要思索的就是如何体现本校的特色。尤其是农村学校,要让自己的办学特色和办学理念得到别人的认可,更是困难重重。那么,课堂作为学校教育的主阵地,可以提供给校长更多的思索空间,关键是校长如何在听课中去发现。 3.校长走进课堂,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去发现人才,培养人才。一个优秀的教师,必定在课堂上是一个成功者。一个将来走向成功的教师,也必定是在课堂上打磨出来的。校长要发现这些成功者,就只有走进教师的课堂。同时,只有在课堂上,校长才能更清楚地看到教师的专业能力和个性特点,从而有效地根据教师的特点调整工作岗位,达到教师队伍的优化组合。也只有这样,才能更有效地调整学校的教学管理方向。 四、走向发展。 1.形成自己特有的校园文化。“最大的贫困不是物质的贫困,而是观念的贫困”,一所学校不论大小,不管历史长短,都有根植于学校深处的校园文化。学校文化是学校的灵魂,学校文化建设是学校发展的永恒主题。一所学校怕的是没有文化,更怕没有能够发现学校文化的校长。农村小学校长就更要用敏锐的眼光去挖掘和发展这种文化内涵,迅速提炼并宣传从学校根上长出来的本校发展的核心文化理念。良好的文化氛围,可以使人们的思想形成一致,共同追求崇高的目标。校长要实现从学校文化的无意识建设到有意识建设的转变,把学校文化建设作为基础工作来抓。 2.通过宣传报道架起与外界沟通的桥梁。农村小学位置偏,上级领导来得相对要少,学校教师走出去的也少,资讯相对闭塞。那么可以怎样找到一个方法来让社会更多的了解学校关注学校的发展呢?那就是宣传报道。通过宣传报道让领导关注、了解学校。为学校的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要通过报道,让社会对学校有一种认同感。通过报道,让家长知道学校正在发生的变化。所以,农村小学校长更要关注学校对外的宣传报道,既要扎扎实实的做工作,还要大大方方的搞宣传。作为农村小学的校长,工作上因为受客观条件的限制,很多事情是想到了做不到,做到了别人关注不到。要想做好一个普通农村学校的校长,思想上必须耐住寂寞,扎根农村。工作上加强学习,勤于反思,善于总结,不断创新。为学校的发展多做思考,把思考转化成行动,把行动物化为成果,在这个过程中来促进自己不断发展。 如何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思考 学校(英语:School)是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系统的教育活动的组织机构。名称起源于民国。学校教育是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的,以影响受教育学校教育者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学校教育是与社会教育相对的概念,专指受教育者在各类学校内所接受的各种教育活动,是教育制度重要组成部分。一般说来,学校教育包括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学校主要分为四种:幼儿园、小学、中学和大学。 怎样提高薄弱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农村薄弱学校校长要面对学校所处的位置相对较偏、学生生源质量较差、教师结构不合理、课堂教学效率低、学校管理制度不完善、学校建设相对滞后等等诸多现实问题。新时期的农村薄弱学校校长怎样在当前的教育形势和教育环境下管理好学校,促进学校的发展呢?作为校长,要认清自己的实际情况,端正自己的思想,走入自己的内心世界,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学校管理要走近教师,要靠感情引领,从制度上进行规范,多靠人文关怀,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入手。校长要以课堂为主阵地,寻找突破口。要走进课堂,在课堂教学中去发现学校管理制度问题,在课堂教学中去寻求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办学方向。在课堂教学中去发现人才,培养人才。要努力去挖掘学校的校园文化,搞好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要把学校好的做法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进行推介,引起社会的关注,使学校受到社会的认可,促进学校和校长自身走向发展。 如何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1、抓好平常的教学常规管理。 2、注重对教师的培训。 3、形成一个智慧的团队。 如何在短期内提升"薄弱校"的教学质量 对待教师少一点强制,多一份尊重;少一点限制,多一份人性。工作中,对待老教师要爱中有严,对待青年教师要严中有爱,和谐共处,共同发展。要给教师们营造一个“家”,让老师们处处感受到家的温暖。经常走到老师们中去,力求一种心灵上的相互靠近。多关心他们的生活 农村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不高有哪些瓶颈?如何破解 这个问题是很专业的, 遇到瓶颈了,具体情况还要具体分析。 不明白的到网上看看, 可能有的参考吧。 学校的教学质量如何 一、为什么要进行考试成绩分析? 考试质量分析,是教学的一项基本常规。通过精细化的质量分析,可以及时掌握一段时期内的教学情况,包括教师自身的情况,包括学生理解、掌握和运用的情况,从而获得丰富的“资讯源”,以便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作出科学合理准确的调整与完善,提高教学效益。教学检测具有两大功能,一是评价,二是诊断。考试质量分析,便是体现了考试的诊断功能。打个比方,教师像医生,考试便是学生体检,成绩便是X光透视、CT报告、化验单。教师需要根据这些材料,望闻问切,进行全面、深入、精细的分析,寻找相应的问题解决策略,最终开出一剂良方来。所谓全面,就是对学校、班级有一个总体把握。所谓深入,就是不仅仅停留在一些统计资料上,而是透过现象看本质,明关键,抓要害。所谓精细,就是强调个案分析,对每一个学生都要穷尽可能因素,做到胸有成竹;既进行分数解释,又进行诊断描述、原因追溯。因此考试质量分析十分必要。 二、如何开好成绩分析会? (一)教师教学的自我质量分析教学质量分析的目的在于客观评估教与学的现状,肯定成绩和有效的作法;找出问题,并弄清产生的原因,制订出科学可行的改进措施。但是在质量分析中有一些教师往往把问题推给学生:基础差、不认真、不入心、偏科、不刻苦……我们让教师讨论几个问题:其一,从学生的主观愿望上讲,有多少学生不希望自己学习好,不希望考试有个好成绩?其二,学生真的厌学吗?其三,造成偏科现象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有些学生对有些学科兴趣高、努力学?其四,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有差异的,是不是有些学生就是天生学不会等等。通过这些问题的讨论,使教师认识到如果真正树立了以学生为本的观念,那么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则是教师的问题,也就是说学生问题产生的原因是教师的原因,学生的问题要靠教师解决自身的问题。对教学质量分析统一了认识,转变了观念,教师在质量分析过程中就能够客观地看问题,主观上找原因,把每一次教学质量分析看成是对自己的帮助,是一次自我总结,自我提高,自己也就认真并乐意进行质量分析。 教师教学的的自我质量分析可包括:试题分析——包括知识点覆盖面;难易度;试题结构;题量;创新性和时代性等。学情分析——包括各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出现的问题汇总以及问题的发生程度;学生的创新表现等。教学分析——包括教师教学情况反思;指导性失误;知识性失误等。重在学情和教学分析。在这个过程中,倡导教师采用双向采集资讯、双向质量分析法,即教师分析、学生分析;知识块、能力层和学生层次的综合分析;学习环节和非智力因素的分析。各学科教师把试卷中的题目按照知识分类,统计各层学生在各知识类中的得失分比例,这为一项分析。再一项分析是把试题内容按记忆、理解、运用、分析等能力进行分类,统计各层学生在各能力层次上的得失分比例。最后各学科教师进行双向质量分析,从中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按照教务处的要求,根据双向分析的资料,进行教学自我评价总结,写出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产生问题的原因,制定出相应的措施。学生自我分析也采取双向分析(比较适合高年级学生):其一,按照学习的五个环节,即预习、听课、作业、复习、小结进行自我分析评价;其二,按照各学科的得失分情况,从学科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时间安排,进行自我分析评价。然后填写考试成绩综合分析表,找出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问题产生的原因,制定相应的学习措施。 (二)学校质量分析会程式及内容 一是专案组长的质量分析 1、由本级部负责领导或年级组长就本级部考试情况及以后的措施作会议发言。(或由教研组长就本学科检测情况及以后的措施作会议发言)。专案组长的教学质量分析包括下列方面:⑴制定教学计划情况分析,⑵备课情况分析,⑶上课情况分析,⑷作业情况分析,⑸辅导情况分析,⑹考试情况分析,⑺课外活动情况分析,⑻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分析时要用真实的语言,准确的数字及科学评价方法分析成绩和问题。本块内容还可增加个别班主任的班级情况分析汇报。二是教导主任的质量分析 教导主任的质量分析是考试质量分析会的主要内容。主要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1、本次考试的情况分析:认真分析相关资料,可以打出相应的资料和表格。 2、教学反思: 可以提出几个问题,如:怎样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怎样关注重点、考点;怎样提高学生的掌握知识的能力等等。 关注各类学生:尖子生、临界生、潜能生存在的问题:重点分析教师课堂教学中的问题,问题分析要具体。改进教学的措施:措施要具体,强调可操作性和可检测性。 学生的心理辅导与学法指导问题;生源,心态、士气问题等。 3、今后的工作方向 学科教学工作的基本思路: ①加强研究、明确方向。切实把握好课程标准,透彻理解,准确掌握新课标的理念,思想及内容。深入研究课程标准,把握知识点要求及所应达到的目标,认真完成各阶段的学科教学任务。 ②注重基础,精讲精练。在教学中,把基础知识的传授与训练做为重点,能够多次严格训练以求达到夯实基础的目的。 ③强化训练,查缺补漏,提高能力。 ④分类指导,分层辅导,个别辅导。 后阶段的教学管理工作。 ①加强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管理。抓好三类学生的管理工作,对班级的潜能生进行调查,了解这类学生的思想,了解教师的辅导工作,了解他们在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困难,采取严密的教育管理和细致的思想疏导工作手段对其进行教育。 ②提高校本教研,加强集体备课。 ③抓好常规教学管理工作。 ④提出今后各班、各学科的具体目标 (三)分管校长的总结 教导主任是在分管校长的领导下开展工作的,质量分析会最后由分管校长进行有实性的总结。 三、做好相关沟通 1、领导与部分教师个别交谈;年级之间教师、学科间教师的教师交流,指导和互促教师的教学工作(会前)。 2、如果需要,则要开好学生家长会——指导家长如何教育子女,征求他们的意见等,通过家校合作,进一步教学效果。(会后) 质量分析会,教学质量分析重在分析过程,重在自我认识,自我评价。通过对考试成绩的横向对照和纵向的质量追踪,找出差距和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相应的措,强化教师的责任感和质量意识,尽可能使各年级的成绩在原有基础上有新的提高,在今后的有限教学时间里,优化教学,完善教学管理,查缺补漏,全面提高教学质量。通过这样的教学质量分析,最突出的作用是每个教师在分析过程中,能够自我认识,从而转变教学观念,合情合理地自我评价。 希望对你能有所帮助。 如何评价学校教学质量 学生作品,就业率,课程设定是否与时俱进与行业发展相同平,教师水平,以及课堂氛围怎么样,学生的反馈和口碑。 吉米学校教学质量如何? 吉米学校的教学质量蛮靠谱的,学校采取定向培养模式,注重职业技能的训练,注重商业性和实用性,多年来吉米学校为众多明星做化妆造型幷包揽了历届模特大赛及各种大型晚会的化妆造型工作。

如何挖掘基层党支部特色做法的思考

开展和推进标准化党支部建设,是加强和改进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举措。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要通过 大力推行党支部基本建设标准化;推进党支部基础管理规范 化;突出党支部创先争优活动特色化,来提升基层党务管理 水平,有效地助推企业科学发展。 【关键词】 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基本途径;方法 建设好基层党支部,对进一步巩固党的基础,更好地发 挥政治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促进科学发展具有非常重 要的意义。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及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 精神,不断加强和改进基层党组织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 进性,助推科学发展,重庆九龙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围绕 “筑坚强堡垒,树先锋形象,促科学发展”创先争优活动, 以“抓支部、强机制、促开局、作贡献”为主题,大力开展 和推进标准化党支部建设,有效地促进了公司系统党建工 作。这证明了,开展标准化党支部建设是推进基层党建工作、 提升基层党务管理水平的一个有效途径和方法。本文结合工 作实际,从基本建设标准化、基础管理规范化、创争活动特 色化三个方面,谈谈如何开展和推进标准化党支部建设。 一、推行党支部基本建设标准化 党支部基本建设是标准化党支部建设的基础和前提。开 展标准化党支部建设,首先要从党支部基本建设抓起。在实 际工作中,主要从以下方面入手: 1、明确党支部基本建设依据 党支部基本建设要以“党章”、党规、党内条例、党的 文件为主要标准,按照上级党组织的基本要求,借鉴其他先 进党支部建设经验,结合本党支部实际进行。换言之,这是 开展党支部基本建设的主要依据和参照。因此,开展党支部 基本建设,就要看主要标准是怎么规定的,主要内容有什么 要求,先进党支部是怎么做的,本党支部还有哪些需要完善。 只有这样,才能抓好党支部基本建设。 2、掌握党支部基本建设情况 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和推进标准化党支部建设,全面摸清 和掌握党支部基本建设现状及基本情况十分必要。为此,要 做好“四查”: 一查组织形式方面是不是健全和完善。主要是查看支委 会成员是否配齐,分工是否清楚,党支部及党小组活动是否 正常。 二查工作机制方面是不是健全和完善。主要是查看党支 部相关工作职责是否清晰,主要工作制度是否建立健全。党 支部工作职责应包括支委会工作职责、支部书记职责、各委 员职责、党小组组长职责;党支部主要工作制度应包括支部 基本工作制度、“三会一课”制度、学习教育管理制度、民 主生活会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发展党员工作制度、联 系职工群众制度、职工思想动态分析制度、参与行政管理工 作制度、党员谈心制度、党员活动日制度等。党支部随着工 作的深入推进和拓展,还要建立相关的工作制度。 三查基础档案资料方面是不是完备。主要是查看党支部 有关名册及其基本信息档案是否建立健全,党支部工作及活 动资料是否保存齐全。名册及基本信息档案主要包括党员基 本信息、党员责任区划分、组织发展工作名册、党员流入(流 出)名册、群团基本信息等档案,并根据人员变动情况及时 调整更新。 四查工作阵地方面是不是建立。主要是查看党支部党员 活动室、支部园地(专栏)、宣传橱窗等是否建立和完善。 “四查”的目的,就是使党支部该建立健全的要及时建 立健全,该完善的要及时完善,为党支部推进标准化建设打 下扎实的基础。 3、明确党支部基本建设重点 在“四查”基础上,党支部要根据具体情况推进标准化 建设,把重点放在建立、健全、完善、更新基础建设方面。 具体地说,主要体现在: 一是要建立健全和完善党支部委员会及其成员职责、党 支部工作制度,为党支部工作及党组织活动更加规范地开展 提供制度保障。 二是要建立健全、完善和及时更新党支部有关名册及其 基本信息档案,便于党支部及时全面了解和掌握情况。 三是要建立和完善党员活动室,尤其要建立、完善和及 时更新“创先争优”活动专栏,反映党支部“创先争优”活 动情况。 四是要建立、完善和更新党支部园地、宣传橱窗等,反 映党支部组织及结构情况、主要工作制度、作业计划、主要 工作及活动情况、学习安排及内容、先进人物事迹及上级主 要精神宣传等,增添党建工作氛围。 二、坚持党支部基础管理规范化 总体来说,党支部基础管理主要是指党支部的日常工作 管理和基础资料管理。所谓规范化,就是党支部工作要按规 定和要求去做并完成,记录、资料要保存齐全、格式统一、 归类清晰、装订工整等。这是标准化党支部建设的基本任务 和重要形式。为此,要做好以下两方面的工作,不断提高党 支部基础管理规范化水平。 1、切实做好党支部日常定期工作管理 根据党支部工作职责,党支部日常定期工作主要有: “三会一课”、政治理论学习、职工思想动态分析、民主评 议党员、民主生活会、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考察与组织发展、 年度工作总结与计划、季度作业计划、党费收缴、工作记录、 争创活动、园地(专栏)建设等等。以上工作,党支部要经 常进行对照自查,看是否按规定的期限、次数、程序及要求 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该完成的要按时组织完成,因特殊情 况未完成而该整改的及时组织整改;同时,上级安排的临时 工作任务,也要及时完成。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推进党支 部各项工作。 2、注重规范党支部基础资料管理 这主要是,党支部要及时完善党群组织及其人员基本信 息档案;要及时规范地做好如“三会一课”、职工思想动态 分析、干部政治理论学习、民主评议党员、参与行政工作管 理、“党员活动日”及“创先争优”等各项工作及活动记 录;要及时将上级文件、日常主要工作及活动情况如近期工 作、专题工作、“创先争优”活动评比等反映在支部园地(专 栏)上;要对上级文件、本支部各项工作与活动资料及时进 行保存,定期做好资料归类整理、规范成册工作。从实际情 况看,做好以上基础资料的规范管理,也是对标准化党支部 建设的促进。 三、突出党支部创先争优活动特色化 “创先争优”活动是党建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推 进标准化党支部建设的必然要求和落脚点。因此,党支部在 推进标准化党支部建设中,要围绕中心,结合实际,突出特 色,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实施主题实践活动 即要求党员围绕企业年度目标和中心工作,积极参与如 “我为党旗增光彩”、“一个党员一面旗”、“我为企业做 贡献”等主题实践活动,建言献策,创新创效,为企业健康 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党支部要认真做好策划,坚持分步或 不定期地组织开展系列活动,努力在取得实效上下功夫。 2、开展劳动竞赛活动 即鼓励党员围绕安全生产及经营管理,积极开展合理化 建议及小改小革等活动,努力为安全生产和经营管理提供良 好服务和可靠保障,进而增加企业经济效益。组织党员开展 如“对标管理”、“反习惯性违章”、“千(万)次操作无 差错”、“党员身边无事故”、现场立功等竞赛活动,促使 党员立足岗位作贡献。 3、开展“带、促、比、评”活动 即促进党员立足本职岗位做表率,争先锋。为充分发挥 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党支部要结合生产经营管理等中心工 作,注重在平常工作中通过一些活动形式,不断地促使党员 不仅要带头完成好本职工作任务,还要团结并带领职工群众 开展好各项工作。 进一步说,党支部一是要重点搞好“两带两促”工作, 即党支部带好群团组织,党员带好职工群众;通过带思想促 稳定,通过带作风促工作。在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振奋精 神、树立信心、增强责任、维护稳定方面,党支部要发挥主 导作用,又要发挥群团组织的桥梁与纽带作用。在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党员要以踏实肯干、吃苦 耐劳、认真负责、任劳任怨的态度和作风,带头做好本职工 作,完成工作任务,带动身边员工共同促进各项工作的开展。 二是要开展好“三比”,即比安全、比业绩、比贡献。 要在党员中开展安全意识、安全责任、安全工作、安全生产 等评比,看党员在本职岗位上安全工作如何?有没有违规? 发现和处理缺陷多少?执行“两票”多少,正确率多少?安 全活动中有何表现?等等,促使党员不断树立安全意识,增 强安全责任,搞好安全工作,保证安全生产。要在党员中开 展工作完成情况、工作质量情况、工作成果情况等评比,看 党员在本职岗位上工作如何?业绩如何?促使党员不断地 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取得实效,创造佳绩。要在党员中开展 保目标、降成本、增效益、促发展等评比,看党员在本职岗 位上对企业的贡献如何?促使党员不断地为企业作出新贡 三是要开展好“讲评保先”活动。党支部要抓住争创“四强五个好”党组织、争做“党员示范岗”、争当“四优 五带头”党员等活动载体,紧紧结合党员本职岗位职责、本 职工作特点、承诺事项、工作业绩和现实表现等,组织开展 讲评活动,评选月度、季度、年度优秀党员和推荐优秀党支 部,促进和确保“创先争优”活动较好地开展。要做好这项 工作,需注重把握好三个环节:其一,认真做好讲评准备。 党支部要及时了解、掌握、收集党员现实表现等情况,找出 党员的亮点,分析存在的不足。其二,灵活把握讲评形式。 党支部要采取党员大会、党员组织生活会等形式,由党员作 重点讲述,党支部书记作重点点评。其三,重视讲评动态管 理。党支部要定期组织测评并进行评价,把测评结果作为评 价党员的主要参考,把党员的讲评情况和评价情况作为评选 月度、季度、年度优秀党员的主要依据。要形成激励先进、 鞭策后进的长效机制。 综上所述,开展和推进标准化党支部建设,是加强和改 进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举措,对促进基层党建工作具有较 大的推动作用。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要全面深入地推进标准 化党支部建设,切实提高标准化党支部建设水平,切实发挥 好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有效地助 推企业科学发展。

2022版新课程标准倡导的能引发学生思考的教学方式有哪些

2022版新课程标准倡导的能引发学生思考的教学方式有以下几个:教师可从以下3个方面激发学生思考:1、丰富教学方式。改变单一讲授式教学方式,注重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互动式等,积极开展跨学科的主题式学习和项目式学习等综合性教学活动。2、重视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改变过于注重以课时为单位的教学设计,推进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体现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促进学生对数学教学内容的整体理解与把握。3、强化情境设计与问题提出。真实情境创设可以从社会生活、科学和学生已有的数学经验等方面入手,围绕教学任务,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经验、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加工特点的素材,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被广泛应用。同时,提出能引发学生思考的数学问题,促进学生积极探究,让学生増强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

新课标倡导的能引发学生思考的教学方式有哪些

1、丰富教学方式。改变单一讲授式教学方式,注重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互动式等,积极开展跨学科的主题式学习和项目式学习等综合性教学活动。2、重视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改变过于注重以课时为单位的教学设计,推进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体现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促进学生对数学教学内容的整体理解与把握。3、强化情境设计与问题提出。真实情境创设可以从社会生活、科学和学生已有的数学经验等方面入手,围绕教学任务,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经验、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加工特点的素材,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被广泛应用。同时,提出能引发学生思考的数学问题,促进学生积极探究,让学生増强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

思考、反思,区别是?

这两个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如下: 思考:进行比较深刻、周到的思维活动。例如:思考问题。反思:思考过去的事情,从中总结经验教训。例如:反思过去,是为了将来。就对象而言,“反思”仅仅是过去的事情,要比“思考”的对象少得多。

思考和反思,有什么区别!?

思考和反思是有区别的,两个概念反思通常就是强调反复的思考,也就是在已有的思考的基础之上进行的再思考。

对如何打造高效课堂的几点思考

上课集中注意力是课堂学习成功的关键要素。要鼓励自己认真听讲,专注老师的讲话,把握每节课的精华。集中注意力听好课的几个小技巧:1、眼神关注老师,以便集中注意力。2、做笔记。做笔记不仅能方便复习,还能使你集中注意力,在动笔记录的过程中加强理解。有些人还用不同颜色的荧光笔和钢笔来做笔记,他们认为这有助于加强记忆。3、提问。当你确实有疑问时就应提出来,提问能增加你的课堂参与和加深理解。如果越上越不明白,就很难集中注意力。课后也可以重看一遍笔记,如果有不清楚之处,可以问同学,也可以下次向老师提问。4、参与。课堂参与很重要,应踊跃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当然,你不必每个问题都举手回答。回答问题可以让你注意力更集中,同时也能提高学习的兴趣。课后学习复习:上完课还没有完,课后要及时进行回忆,回想一下课上学过的知识,像放电影一样在脑海中过一遍。巩固一下知识,包括晚上睡前也可以这样做。学习一段时间后还要进行查缺补漏,找出哪些内容自己还没记住、哪些知识还没有搞懂、哪些知识以前忽略了、哪些题目做错了、做错的原因是什么等等。对于梳理出来的一些重要知识,陆续有计划地去记忆背诵。记忆背诵的方法有很多,比如尝试回忆法,学完后就尝试着回忆一下,回忆不起来的地方再回头确认巩固。至于一些提高记忆的方法和训练,大多是运用联想、思维的能力,比如“精英特速读记忆训练软件”中:“编码定位记忆”通过“谐音、形象转化、意义转化”来进行编码方便记忆,再结合“人体、家居”等来进行定位记忆;“思维导图记忆”则是发挥思维的力量,对知识进行梳理后的结构化记忆。如果记忆力差、有时间的话,可以花点时间学习学习。

关于机械学科的前沿性思考

机械工程科学发展总趋势在机械工程科学方面,虽然已经取得了瞩目的创新及进展,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机械工程科学总体上还处于落后状态。主要体现在:中国机械工程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对中国制造业的自主创新和发展的贡献不显著;中国学者提出的机械领域的新概念、新理论不多;有重要国际影响的机械工程理论、方法和技术不多;国际机械领域学术界有较大影响的中国学者很少。总体上中国机械工程学术领域在国际上的地位滞后于中国制造业在国际制造界的地位。未来机械工程学科的发展将主要受到两方面的制约和推动,一个是制造业的创新发展,另一个是学科的演变进步。鉴于未来制造业发展的总趋势是全球化、信息化、绿色化、知识化和极端化(以下简称“五化”)。机械工程科学的基本任务,就是为制造业的“五化”提供所需求的机械系统新理论、新方法和先进制造技术。随着世界的进步、国家的需求和学科的发展,机械工程科学的发展出现了以下显著特点和趋势:一方面,高技术领域如光电子、微纳系统、航空航天、生物医学、重大工程等的发展,要求机械与制造科学向这些领域提供更多更好的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因而出现和发展着微纳制造、仿生及生物制造、微电子制造等制造科学新领域;另一方面,随着机械与制造科学与信息科学、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管理科学、纳米科学技术的交叉,除了推动着机构学、摩擦学、动力学、结构强度学、传动学和设计学的发展外,还产生和发展着仿生机械学、纳米摩擦学、制造信息学、制造管理学等新的交叉科学。由于我国未来将大力推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仪器及装备技术,因此,基于自主创新的高技术仪器及装备的设计制造的基础研究将得到更充分地重视和更快地发展;此外,由于21 世纪我国资源和环境面临空前的严峻挑战,要求机械与制造科学比以往任何时候更重视环境的保护、产品的安全性和绿色度、材料和能源的节省、机电装备的再制造以及新能源制造领域的研究。机械学发展展望(1) 机构学是机械工程学科中最有代表性的学科之一。机构学研究一方面应注重机构学基础理论研究,以使我国在国际机构学界保持优势地位,另一方面应注重与制造和控制的学科交叉,在设计理论和关键技术两个方面同时取得突破,以开发出性能优良新机构和新装备。航空航天器、机器人机构、纺织机械、工程机械、微纳机构、仿生机构等工程中存在大量机构问题,机构学大有用武之地。(2) 摩擦学研究自20 世纪90 年代起有了长足发展,其基本经验是与纳米、生物、计算机以及与工程问题的交叉结合,发展了纳米摩擦学、生物摩擦学、表面减阻及亚纳米抛光技术等。今后的发展是进一步向学科面更宽的交叉方向——界面机械与制造科学、纳米制造摩擦学和纳米生物摩擦学方向发展。此外,中国摩擦学领域的青年学者应当进一步加强在国际学术界的影响,争取在国际学术界占有更重要的位置。(3) 机械动力学研究中,非线性动力学、复杂机电系统动力学分析和故障监测等领域已经有了很大的进展,但复杂系统及多场耦合的非线性动力学分析建模和故障预示监控依然是个国际性难题,大型复杂机电系统动力学设计仿真、微纳系统动力学分析及设计是我国学术界面临的重要前沿课题。(4) 机械设计学,目前我国制造业中高端技术装备中自主产权的产品少,现有机械设计理论、方法和技术落后是其重要原因,急需重点推动我国装备设计技术的发展。要重点推动复杂机电系统的概念设计、复杂系统总体设计、设计支撑系统(设计数据、知识和信息平台)、基于网络的系统性能仿真虚拟设计等领域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的发展。制造科技发展展望制造技术的发展总趋势是基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基础上的数字网络化、智能集成化、高效精确化及极端制造化技术。采用德尔菲调查方法及研究分析,未来我国将要重点发展的制造科技主要有以下8 个领域。(1) 空天及深海装备制造科技。未来飞机将进一步向大型、快速、轻型、舒适性、安全性方向发展;用于国防的各种飞行器,将向超快、精确、轻微及智能监控方向发展。高速、精确、智能化微型飞行器技术;微小制导技术;超低温、超真空、无重力极端条件下的装备设计与制造科学技术、智能作业机器人、超大型射电望远镜、适于高压腐蚀环境作业的深海装备的设计与制造技术等将得到大的发展。(2) 先进电子及通信制造科技。未来20 年内,量子、纳米或商业基因计算机将问世。无线网络技术、网络光通信技术,卫星通信技术,基于网络的虚拟制造技术,非硅、量子、纳米、基因计算机芯片及其后封装科学技术将有大的发展。产品信息化和数字化;将传感、计算机及软件技术“嵌入”产品,实现产品的数字化和智能化;产品设计制造过程的数字化、虚拟化、网络化与智能化。例如数字智能轿车可以自动优化和选择路径、自动避撞和随时报告运转的状态和可能发生故障的时间和部位;数字智能柔性制造单元或系统能实现零件自主智能装卸、加工、检测和故障维护。智能数字网络多功能集成产品将会越来越多、越来越普遍,而且更新换代会越来越快。(3) 微纳米制造科技。从将纳米尺度器件发展到纳米尺度产品的批量纳米制造将是今后20 年纳米制造领域的最大变化。纳米机械学、纳米尺度和精度器件的设计、制造、测量及装配科学技术;具有批量生产工艺的“自下而上”的生长型和“自上而下”的去除型以及前两者相结合的混合型制造技术将得到很大发展。(4) 新能源装备制造技术。由于一次能源将逐步枯竭,核能、深海能源、再生能源及清洁能源的研发和使用将大大促进该领域制造技术的发展。核能工艺及装备、深海能源探测及采掘工艺及装备、新能源和再生能源的装备制造、基于新能源的经济型汽车发动机及车辆设计与制造技术研究将得到更大重视和关注。(5) 绿色制造科技。即基于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绿色可持续性制造,是一项战略性制造理念、制造模式和制造技术。绿色可持续性制造包含无污染无废弃物制造、绿色产品的设计与制造、废旧机电产品的再制造、节能节材制造以及新能源装备制造五个方面。耗能耗材多、污染环境的机电产品和生产过程将会受到市场和法规的制约而逐渐减少或消亡,相反,新能源、节能节材和无污染机电产品及其生产过程将得到更大发展。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如果能突破电池材料和低成本制造两大瓶颈,将会实现车辆业改朝换代的大革命。由于废弃产品的海增,再制造业将得到迅速发展。(6) 仿生制造科技。由于生物制造技术的发展,仿生人或动物器官开始用于临床;仿生机械、机器人更普遍地进入人们的生活。仿人器官制造技术、仿生机电系统,如仿飞禽类飞机、仿动物机器人、智能机器人制造技术将有大的发展,与此相关的仿生机械学及仿生制造科学的深入研究是此项领域得以突破的关键。(7) 光子制造科技。研究表明,未来以激光为基础的光子学将超越电子学。激光由于所具有的准确性、高能量密度和可传输变换等其他任何能源无法比拟的突出优点,被誉为“未来制造系统的共同加工手段”,包括光子加工制造、激光加工、光化学加工、光电加工技术。其中强激光、飞秒皮秒激光加工、微纳尺度光子制造技术及科学是该领域的重点发展方向。(8) 数字装备制造科技。数字化制造装备包括极大极小尺度、高效率、高精度的智能数字化加工装备以及各类精密仪器和复杂机械系统。机械装备是机械制造工程和产业得以实现的工具和依赖,是我国由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的重要标志。涉及相关工程重要需求和学科交叉的关键装备及仪器设计理论与方法、创新制造工艺技术以及基于网络的智能数字化控制理论是需要重点突破的科技问题。结束语我国机械工程科学虽然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与国际先进水平仍然存在很大差距。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高瞻远瞩,尽快制定学科的长远发展规划,采取正确的学科发展战略和策略。加强对基础研究中原创性理论方法的支持力度,加强对原创性技术发明的支持力度。在继续保持和发扬摩擦学、机器人机构学等在国际学术界占有一席之地的同时,力争在2020 年前后机械与制造学科总体上进入国际先进行列。在机械工程领域学术界,涌现多个在国际上有重大影响的科技成果和著名科学家;在机械与制造相关的国际学术界占有更多席位;有一批国际一流并在国际上有重要影响的国家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有一大批自主创新的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促使我国制造业产生更多的高技术产品和世界名牌企业。

区域新课程网络教学平台的开发、应用与思考_网络教学平台系统

  在北京市实施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下,为充分挖掘校园网的功能,帮助教师有效管理课程资源、转变教师的备课方式、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我们对开源软件Moodle系统进行了二次开发,搭建了区域新课程网络教学平台,并依托平台对资源建设、网络教学和网络教研进行了应用。本文结合教学实践,阐述了区域新课程网络教学平台的组成,提供了基于区域新课程网络教学平台新授课、复习课的教学流程,列举了运用网络教学平台开展网络教研的实例。为促进网络环境下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做了有益的尝试。   区域新课程网络教学平台的开发   区域新课程网络教学平台是基于教育城域网、学校校园网、多媒体教室和多媒体网络教室环境,为新课程教学提供支持服务,实现区域资源共享和信息交流的软件系统。平台由课程资源管理系统、网络教学系统和网络教研系统组成。   课程资源管理系统是以学科为主线,帮助教师积累、整理和存储在教与学过程中创作或完成的资源,从而将零散的资源集中起来,在校内和区域内共享。课程资源包括预设资源、生成资源和网络链接资源三大部分。在课程资源的建设中,我们提倡并坚持“以整合为主、开发为辅”的思想和方法,加强对资源共建共享的技术支持和机制的研究。   网络教学系统是依托已建设的课程资源,以师生教学活动为重心,集教师备课、上课、检测、辅导为一体的教学系统,由教学资源、学习活动和教学流程组成。教学资源是依据学科知识点及学生的认知水平,结合教学实际需求,师生完成的如PPT课件、微课视频、Flash动画文件、视频素材文件、网页或标签文件等资源。学习活动提供支持不同学习方式的活动模块,包括论坛、聊天室、调查、投票、测验和Wiki等实用工具。教学流程是各学段、各学科针对不同课型所设计的教学环节,各教学环节中的教学资源和学习活动按照一定的学习策略有序呈现。   网络教研系统是依托网络教学平台所提供的真实教学情境实现网络教研的系统。网络教研将依托网络教学平台开展网络评课、网上答疑和专题研究等活动。   区域新课程网络教学平台的应用   基于区域新课程网络教学平台新授课的教学流程   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根据学段和学科特点,初步确立了基于区域新课程网络教学平台新授课的教学流程,即预习自学—探究质疑—检测反馈—知识梳理。   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1.预习自学   课前准备:教师提前在网络教学平台上搭建好相关内容,供学生自主学习。在搭建内容时,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实现个性化教学。   预习案的设计:这里设置了四个环节,即“学习目标”、“预习导学”、“预习自测”和“我的疑问”,学生按顺序自主完成预习、自测等学习活动,系统自动判断正误,并给予鼓励性评价或指导性建议。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如果存在疑问,可以在“我的疑问”讨论区发帖提出自己在预习中遇到的困惑,请求教师或其他学生的帮助。   2.探究质疑   这部分是教学的重点,同样设置了四个环节。   探究问题:教师查看学生的困惑,归纳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供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学生可以同时探究多个问题,并通过回复帖子发表自己的观点。   展示分工:在学生讨论结束后,点击“展示分工”查看各小组负责的主要问题,然后在“探究结论”里回帖展示小组及成员的最终结论。   探究结论和质疑拓展:在小组学生积极展示讨论成果时,教师还专门设立了一个质疑小组,该组学生的主要任务是查看各小组的回帖,及时发现问题,并回帖进行质疑。这个环节是网络教学的特色与创新,它克服了传统教学中“一人说,多人听”的现象,在网络环境下,所有学生都可以在同一时间进行成果展示,通过相互交流碰撞出知识的火花。   教师点拨:在这个环节中,教师的引导、点拨作用得到了很好的发挥。教师可以在适当时机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室的广播功能,对质量很高的帖子内容进行相应处理,以示醒目并予以表扬,有序地控制课堂教学。   3. 检测反馈   教师利用网络教学平台的测验功能对学生进行在线测试,通过测试结果及时了解每一位学生完成学习目标的情况,这是传统教学难以达到的。   ⒋知识梳理   在知识梳理环节,教师与学生一起运用思维导图对知识进行整理和归纳,使得知识更加系统化、层次化、条理化。   在以上过程中,师生通过网络教学平台进行互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每位学生都可以畅所欲言,展示自己的观点,获得了更多的交流机会,促进了学习目标的达成。   基于区域新课程网络教学平台复习课的教学流程   以高中地理学科为例,其复习课教学流程是(1)考纲要求:明确本节课的考试要求;(2)考纲解读:对考试要求进行解读;(3)经典试题:教师讲解本节课的典型例题,指导学生学习知识;(4)巩固练习:选择和例题相近的习题,检测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情况,根据学生做题情况进行针对性讲评;(5)反思提升:课后学生进一步学习,生生、师生进行交流,从而反思提升;(6)相关资源:汇集与本课知识相关的资源供师生下载。该流程较好地发挥了网络教学平台讨论区、作业展示等功能模块的作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运用网络教学平台开展网络教研的研究   随着区域新课程网络教学平台的开发与应用,一些学校也开始尝试运用网络教学平台开展校本教研,它是教师提高自身业务能力,实现先进教育理念向教学行为转化的有效途径。北京顺义一中李桥分校尝试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开展校本教研活动,获得了较好的成效。具体实施步骤如下:第一步,准备阶段,公布教研目标、研讨内容、学习形式、调查问卷,将研究课的 教学设计 及课堂实录上传到网络教学平台;第二步,教师通过浏览网络教学资源,相互交流讨论,将自己的观点发送到讨论区,由负责教师搜集分析数据,整理有研讨价值的观点,提交到网络平台;第三步,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教师利用论坛回复功能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评价、研讨,授课教师不仅了解到自身在教学内容设计与课堂教学组织上存在的问题,而且也加强了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交流,培养了教师的协作意识。将网络教学平台作为校本教研的平台,既实现了教师的资源共享,也让校本教研的过程更为开放,它搭建了教师与管理者、教师与教师之间沟通的桥梁,使彼此在深度对话中相互借鉴、相互促进,促进了教育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深深体会到,区域新课程网络教学平台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第一,平台改变了资源管理和资源呈现的方式,实现了同课异构和同教材异构,有利于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第二,平台将资源建设、网络教学和网络教研融为一体,形成完整的网络课程体系;第三,平台适应了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支持多样化的教与学方式;第四,平台与现有电子白板等教学终端有机融合,发挥了教学设备的整体优势;第五,平台完整体现了学习的课前、课中和课后几大基本环节,有利于一对一数字化教学,有利于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第六,平台利用计算机的检测功能,可以追踪分析学习效果。   我们深知区域新课程网络教学平台开发与应用的研究才刚刚起步,如何进一步挖掘网络教学平台各模块的功能,如何使网络教学平台更适应目前中小学常态课的教学,如何运用网络教学平台对学生进行课后和校外辅导,如何促进区域内的网络教研,都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实践,还需我们共同努力探索。   注:本文为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一般课题《区域新课程网络教学平台开发与应用的研究》(课题批准号DJB11180)的主要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单位:北京顺义区第一中学)

应急指挥决策机制再思考

应急指挥决策机制是指在紧急情况下,相关责任人通过协调、调度和决策来应对突发事件的操作流程和方式。在再思考应急指挥决策机制时,以下几个方面值得考虑:多层级决策结构:建立清晰的多层级决策结构,确保信息流通畅、决策迅速。包括确定决策链条、明确职责与权限,以便在不同层级上进行及时、准确的决策。预案灵活性和可操作性:审视现有的预案,确保其具备灵活性和可操作性。应急预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事件特点进行定期评估和更新,以适应不同类型的突发事件。快速信息获取和共享:建立高效的信息获取和共享机制。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搭建实时监测系统、信息平台等,使各相关单位和部门能够快速获得全面、准确的信息,并实施及时的信息共享。多方合作和资源协调:加强与相关部门、群众组织、专家和社区的合作,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以形成联防联控的工作机制,并协调和调配所需的,共同应对突发。预案演练和实战训练:定期组织预案演练和实战训练,提高应急指挥人员的应变能力和决策水平。通过实践,发现问题、填补漏洞,优化和完善应急指挥决策机制。后评估和持续改进:及时进行紧急事件后评估,总结经验教训。根据评估结果,修订和改进应急指挥决策机制,以不断提升应急响应效率和减少事故损失。再思考应急指挥决策机制有助于提高应急处置的效果和响应速度,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采取措施应对突发事件。

思考点比如使用了什么信息技术环境,用到哪些课件或展示了什么素材,资源等

仔细体会VCT的设计结构及要点,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思考下列问题1.在“人类活动对兴凯湖自然环境的影响.PPT”文件中,有哪几部分素材?这些素材是以什么形式由演示文稿集成的?答:VCT主要包括六个基本模块组成,分别是概览、教学计划、教学实施与反思、教学资源、教学评价以及学校和教师情况,“概览”模块填写教学的总体情况,如学科、教学目标、使用的资源等信息。“教学计划”模块填写学习目标、教学内容和方法等信息。“教学实施与反思”模块填写教学的实施过程的以及反思信息。“教学资源”模块填写教学过程中用到的一些课件,和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一些作品和成果。“教学评价”模块填写使用到的评价方法以及量规信息。“学校和教师情况”模块填写授课教师所在的学校的一些信息以及授课教师的个人情况。这些素材是以文本、图片、文件链接素材以模块形式由演示文稿集成的。2.VCT与我们通常写的教案、教学反思有什么不同?答:VCT与我们通常写的教案、教学反思不同,与介绍具体的教学内容相比,VCT更强调探索与创新。VCT强调所有阐述的教学创新思想都是教师已经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经历过的,而不是一个教学设计方案,或者一个准备实施的教学思想。教师之间可以共享与教学相关的、与学生成长相关的、与教学情境相关的、与教学革新相关的各种信息和资源。它是运用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为指导,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策略、教学评价等环节进行具体规划的系统过程。3.VCT案例的教学创新思想体现在哪里?答:VCT案例的教学创新思想体现在是运用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为指导,教学设计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策略、教学评价等环节进行具体规划的系统过程。尤其是教学资源整合方面包括学生和教师在学习与教学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数字化的素材、教学软件、补充材料等等,便于总结与分享、提高。4.针对信息技术课,VCT有什么用途?答:针对信息技术课,VCT可以帮我们集成信息技术课需要的素材、获取素材的途径,它使我们的教学更加有条理,更加系统。还能使我们分享资源时更加明确自己教学所需要的是什么。使用VCT可以指导我们按照一定的样式去从以下学习目标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活动设计与实施过程、教学反思与评价、学习素材与教学环境、学生作品、其它资料,如教师信息、学生信息等几方面收集素材,然后直接在模板上添加素材。直接在模板原有文字的位置上插入相关文字,而删除旧文字;采用菜单文件方式插入图片,或直接用复制粘贴的方法插入图片,然后用调整图片的大小和位置。直接使用VCT模板中已插入的文档,例如,双击“教学实施过程模板”文件,打开该文档后进行编辑;也可以用“插入对象”的方法插入相应文档到指定位置。总之它提高了教学效率,拓展了思路教学。

对如何抓好党员干部反腐倡廉教育的几点思考

○王秀华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正确的思想指导成功的实践,错误的观念引发失范的行为。古人也说:“德教为先”。从现实中大量的腐败案例来看,很多干部之所以腐化堕落,都是从思想蜕化变质开始,逐步滑向腐败深渊之中的。绝大多数腐败分子在忏悔书中都提到放松了世界观的改造,背弃了理想信念,忘记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等等。2005年,中共中央印发《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将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加强反腐倡廉教育,使广大党员干部在头脑里筑起一道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作为防止和反对腐败的一项基础性的工作,应该说是十分迫切和必要的。加强对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进行反腐倡廉教育,其目的就是使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增强党性观念、宗旨意识,增强明是非、识美丑的能力,从而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正确认识和对待手中的权力,诚心诚意地利用手中的权力为广大人民群众谋福祉。我们党自建党以来一直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的第一位来抓,始终把反腐倡廉作为关系党的生死存亡的高度来认识,也始终把反腐倡廉教育作为反对和防止腐败的基础性工作常抓不懈,反腐倡廉工作取得了明显实效,党内绝大多数党员干部都能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廉洁奉公,经受住了各种腐朽思想观念的影响。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当前对党员干部反腐倡廉教育还存在不少不容忽视的问题。如:有的部门和单位对反腐倡廉教育重视不够,认为思想教育是虚的,应付过去就行了,没有摆上重要位置,提上重要议程。往往是读一读上级文件,念一念报纸,组织几个座谈讨论,说一些无关痛痒或者事不关己的空话套话,习惯于用“讲讲课”、“开开会”、“ 写写总结”、“搞搞几个活动”的老一套方法应付上级。有的地方和党组织软弱涣散,对党员干部的监督不力,不能及时发现问题,防微杜渐。有的好人主义盛行,对干部疏于教育、管理,该批评的不批评,该处理的不处理。有的党组织不善于做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个别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思想蜕化变质,常常找借口、找理由常年不参加学习。这些问题的存在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反腐倡廉教育的不足。 作为烟草行业的一名基层领导干部,我想结合行业特点、本单位实际情况以及个人工作中一些粗浅认识,谈一谈如何加强对党员干部的反腐倡廉教育。我个人认为新形势下烟草行业加强对党员干部的反腐倡廉教育要重点抓好以下几点: 一、完善机制,增强反腐倡廉教育整体性 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加强反腐倡廉教育是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一项基础性工作,而完善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工作格局,形成反腐倡廉教育的强大合力是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我们开展反腐倡廉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一是建立工作组织机构。建立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各相关科室各负其责,职能科室具体实施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二是科学制定教育计划。把反腐倡廉教育纳入党的宣传教育、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树立行业形象、促进企业自身发展的总体部署之中,综合各个方面规定要求,科学制定好实施反腐倡廉教育的工作计划,明确活动内容,落实具体措施,保证制定计划内容丰富,切实可行,达到效果。三是完善反腐倡廉“大宣教”格局。要加强同行业内上级纪委、本地纪委以及组织宣传、广播电视、网络媒体的沟通联系,发挥反腐倡廉“大宣教”作用,做到共同谋划,共同部署,整体推进反腐倡廉教育工作。 二、突出重点,增强反腐倡廉教育的针对性 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不同的工作岗位、出现的不同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反腐倡廉教育,做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重点突出。一是重点抓好领导干部反腐倡廉教育。俗话说:“上行下效”。领导干部由于身份地位特殊,在廉洁自律方面具有很强的示范、导向作用,对本部门或分管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承担着领导责任,他们对反腐倡廉的认识和态度,直接影响到本部门和单位党风廉政建设各项工作,因此开展反腐倡廉教育突出领导干部重点,并加以区别对待。二是抓好重点岗位党员干部的反腐倡廉教育。对行业内的重点岗位、部门内的重点职位的党员干部教育要摆在重要位置认真抓好,特别是有权、管钱、业务部门的工作人员。三是抓好重点时期反腐倡廉教育。重点抓好节假日、“中秋”、“春节”等传统节日腐败现象易发、多发、高发时期的反腐倡廉教育,要早打预防针,勤注防腐剂。通过有针对性的教育,使各级领导干部真正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推动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开展。 三、统筹兼顾,增强反腐倡廉教育的系统性 在反腐倡廉教育内容上要注重统筹兼顾,结合工作实际合理安排,教育学习的内容上要抓住重点,学习的内容要有连续性、系统性、可操作性,要将党员干部的纪律教育和法制教育贯穿整个过程,就必须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教育作为其重点内容。一是坚持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教育。加深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以及建设什么样的党的认识和理解。二是进行理想信念和从政道德教育。有了崇高的理想,就有了战胜一切困难信心,抵制一切诱惑和不良思想的决心。三是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教育。发扬党的三大优良传统,增强责任意识和接受监督意识,永远保持先进性。四是进行党纪条规和国家法律法规教育。为所欲为,超越法律特权,就违背了我们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就会走向衰亡。 四、丰富形式,增强反腐倡廉教育的多样性 坚持与时俱进的原则,从贴近党员干部的思想实际、烟草行业工作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创新反腐倡廉教育的形式和方法,丰富反腐倡廉教育的手段,增强反腐倡廉教育形式的多样性。一要深化反腐倡廉教育的形式。既要善于运用“三会一课”等传统教育手段,又要充分利用并发挥电视、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在反腐倡廉教育中的作用,做到“电台有声、电视有影、报纸有栏、网络有页”。可以综合运用廉政谈话、任前谈话、述职述廉、民主评议、民主生活会、反腐倡廉成果展、重大纪念日、警示教育基地、廉政教育影视资料、反腐倡廉文艺作品、编发手机短信、家庭内助、公益广告等多种有效形式,开展反腐倡廉教育。二要创新反腐倡廉教育的载体。要善于从反腐倡廉教育工作的实践中抓载体、找载体、建载体,切实把反腐倡廉教育寓于其中。如在推进政务、企务公开中,可将行政权力公开透明。可在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工作中,采取民主评议行风,主动找问题,开门纳谏,请人挑刺,把思想教育、作风教育、宗旨教育融入其中。三要综合运用各种反腐倡廉教育形式。善于把面向全党教育与面向全社会教育、他律教育与自律教育、传统手段教育与现代手段教育、集中教育与日常教育、理论教育与职业道德教育、宗旨观念教育与纪律法律教育、示范教育与警示教育、开展主题教育与企业廉政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增强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说服力,使党员干部及其群众的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廉洁从政意识更加增强,纪律观念和法律理念更加强化,遵守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的自觉性更加提高。 五、协调配合,增强反腐倡廉教育的实效性 反腐倡廉教育是着重解决人的思想认识问题,最终体现在教育对象的行为方式和行为习惯上,使教育对象不想、不愿、不敢腐败。教育的最终效果也就是看教育对象是不是能够严格遵守制度、接受监督,因此制度和监督是检验教育好坏的一个标尺。反腐倡廉教育要想取得实效,没有健全的制度和严格的监督作保障,教育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因此,要想增强反腐倡廉教育的实效性,就必须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发挥作用。一是要与制度建设相结合。不仅要建立用制度管权、用制度管事、用制度管人的有效机制,而且还要建立反腐倡廉教育的培训制度,用制度来规范行为、约束行为,从而建立起有利于党员干部反腐倡廉教育和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道德防线的长效机制。二是要与监督检查相结合。要加强对党员干部学习、接受教育情况的监督检查,严格考核,严肃追究,使教育工作落到实处,巩固和增强教育效果。对党员干部思想、作风上存在的突出问题,及时采取组织、纪律、法律等手段予以纠正。三是要与惩治腐败相结合。对单位、部门内出现的违纪违法问题要严肃查处,绝不姑息迁就。同时,要针对案件中暴露出的问题,在建章立制、堵塞漏洞的同时,开展反面典型警示教育,以案说纪,以此为戒,真正起到查处一案,治理一线,教育一片的效果,使廉政教育更有说服力,预防腐败更有推动力,反腐倡廉更有号召力。四是要与廉政文化建设相结合。 作者: 仪征市烟草专卖局局长 局长论坛

对如何抓好党员干部反腐倡廉教育的几点思考

○王秀华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正确的思想指导成功的实践,错误的观念引发失范的行为。古人也说:“德教为先”。从现实中大量的腐败案例来看,很多干部之所以腐化堕落,都是从思想蜕化变质开始,逐步滑向腐败深渊之中的。绝大多数腐败分子在忏悔书中都提到放松了世界观的改造,背弃了理想信念,忘记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等等。2005年,中共中央印发《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将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加强反腐倡廉教育,使广大党员干部在头脑里筑起一道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作为防止和反对腐败的一项基础性的工作,应该说是十分迫切和必要的。加强对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进行反腐倡廉教育,其目的就是使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增强党性观念、宗旨意识,增强明是非、识美丑的能力,从而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正确认识和对待手中的权力,诚心诚意地利用手中的权力为广大人民群众谋福祉。我们党自建党以来一直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的第一位来抓,始终把反腐倡廉作为关系党的生死存亡的高度来认识,也始终把反腐倡廉教育作为反对和防止腐败的基础性工作常抓不懈,反腐倡廉工作取得了明显实效,党内绝大多数党员干部都能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廉洁奉公,经受住了各种腐朽思想观念的影响。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当前对党员干部反腐倡廉教育还存在不少不容忽视的问题。如:有的部门和单位对反腐倡廉教育重视不够,认为思想教育是虚的,应付过去就行了,没有摆上重要位置,提上重要议程。往往是读一读上级文件,念一念报纸,组织几个座谈讨论,说一些无关痛痒或者事不关己的空话套话,习惯于用“讲讲课”、“开开会”、“ 写写总结”、“搞搞几个活动”的老一套方法应付上级。有的地方和党组织软弱涣散,对党员干部的监督不力,不能及时发现问题,防微杜渐。有的好人主义盛行,对干部疏于教育、管理,该批评的不批评,该处理的不处理。有的党组织不善于做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个别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思想蜕化变质,常常找借口、找理由常年不参加学习。这些问题的存在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反腐倡廉教育的不足。 作为烟草行业的一名基层领导干部,我想结合行业特点、本单位实际情况以及个人工作中一些粗浅认识,谈一谈如何加强对党员干部的反腐倡廉教育。我个人认为新形势下烟草行业加强对党员干部的反腐倡廉教育要重点抓好以下几点: 一、完善机制,增强反腐倡廉教育整体性 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加强反腐倡廉教育是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一项基础性工作,而完善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工作格局,形成反腐倡廉教育的强大合力是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我们开展反腐倡廉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一是建立工作组织机构。建立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各相关科室各负其责,职能科室具体实施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二是科学制定教育计划。把反腐倡廉教育纳入党的宣传教育、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树立行业形象、促进企业自身发展的总体部署之中,综合各个方面规定要求,科学制定好实施反腐倡廉教育的工作计划,明确活动内容,落实具体措施,保证制定计划内容丰富,切实可行,达到效果。三是完善反腐倡廉“大宣教”格局。要加强同行业内上级纪委、本地纪委以及组织宣传、广播电视、网络媒体的沟通联系,发挥反腐倡廉“大宣教”作用,做到共同谋划,共同部署,整体推进反腐倡廉教育工作。 二、突出重点,增强反腐倡廉教育的针对性 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不同的工作岗位、出现的不同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反腐倡廉教育,做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重点突出。一是重点抓好领导干部反腐倡廉教育。俗话说:“上行下效”。领导干部由于身份地位特殊,在廉洁自律方面具有很强的示范、导向作用,对本部门或分管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承担着领导责任,他们对反腐倡廉的认识和态度,直接影响到本部门和单位党风廉政建设各项工作,因此开展反腐倡廉教育突出领导干部重点,并加以区别对待。二是抓好重点岗位党员干部的反腐倡廉教育。对行业内的重点岗位、部门内的重点职位的党员干部教育要摆在重要位置认真抓好,特别是有权、管钱、业务部门的工作人员。三是抓好重点时期反腐倡廉教育。重点抓好节假日、“中秋”、“春节”等传统节日腐败现象易发、多发、高发时期的反腐倡廉教育,要早打预防针,勤注防腐剂。通过有针对性的教育,使各级领导干部真正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推动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开展。 三、统筹兼顾,增强反腐倡廉教育的系统性 在反腐倡廉教育内容上要注重统筹兼顾,结合工作实际合理安排,教育学习的内容上要抓住重点,学习的内容要有连续性、系统性、可操作性,要将党员干部的纪律教育和法制教育贯穿整个过程,就必须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教育作为其重点内容。一是坚持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教育。加深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以及建设什么样的党的认识和理解。二是进行理想信念和从政道德教育。有了崇高的理想,就有了战胜一切困难信心,抵制一切诱惑和不良思想的决心。三是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教育。发扬党的三大优良传统,增强责任意识和接受监督意识,永远保持先进性。四是进行党纪条规和国家法律法规教育。为所欲为,超越法律特权,就违背了我们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就会走向衰亡。 四、丰富形式,增强反腐倡廉教育的多样性 坚持与时俱进的原则,从贴近党员干部的思想实际、烟草行业工作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创新反腐倡廉教育的形式和方法,丰富反腐倡廉教育的手段,增强反腐倡廉教育形式的多样性。一要深化反腐倡廉教育的形式。既要善于运用“三会一课”等传统教育手段,又要充分利用并发挥电视、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在反腐倡廉教育中的作用,做到“电台有声、电视有影、报纸有栏、网络有页”。可以综合运用廉政谈话、任前谈话、述职述廉、民主评议、民主生活会、反腐倡廉成果展、重大纪念日、警示教育基地、廉政教育影视资料、反腐倡廉文艺作品、编发手机短信、家庭内助、公益广告等多种有效形式,开展反腐倡廉教育。二要创新反腐倡廉教育的载体。要善于从反腐倡廉教育工作的实践中抓载体、找载体、建载体,切实把反腐倡廉教育寓于其中。如在推进政务、企务公开中,可将行政权力公开透明。可在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工作中,采取民主评议行风,主动找问题,开门纳谏,请人挑刺,把思想教育、作风教育、宗旨教育融入其中。三要综合运用各种反腐倡廉教育形式。善于把面向全党教育与面向全社会教育、他律教育与自律教育、传统手段教育与现代手段教育、集中教育与日常教育、理论教育与职业道德教育、宗旨观念教育与纪律法律教育、示范教育与警示教育、开展主题教育与企业廉政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增强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说服力,使党员干部及其群众的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廉洁从政意识更加增强,纪律观念和法律理念更加强化,遵守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的自觉性更加提高。 五、协调配合,增强反腐倡廉教育的实效性 反腐倡廉教育是着重解决人的思想认识问题,最终体现在教育对象的行为方式和行为习惯上,使教育对象不想、不愿、不敢腐败。教育的最终效果也就是看教育对象是不是能够严格遵守制度、接受监督,因此制度和监督是检验教育好坏的一个标尺。反腐倡廉教育要想取得实效,没有健全的制度和严格的监督作保障,教育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因此,要想增强反腐倡廉教育的实效性,就必须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发挥作用。一是要与制度建设相结合。不仅要建立用制度管权、用制度管事、用制度管人的有效机制,而且还要建立反腐倡廉教育的培训制度,用制度来规范行为、约束行为,从而建立起有利于党员干部反腐倡廉教育和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道德防线的长效机制。二是要与监督检查相结合。要加强对党员干部学习、接受教育情况的监督检查,严格考核,严肃追究,使教育工作落到实处,巩固和增强教育效果。对党员干部思想、作风上存在的突出问题,及时采取组织、纪律、法律等手段予以纠正。三是要与惩治腐败相结合。对单位、部门内出现的违纪违法问题要严肃查处,绝不姑息迁就。同时,要针对案件中暴露出的问题,在建章立制、堵塞漏洞的同时,开展反面典型警示教育,以案说纪,以此为戒,真正起到查处一案,治理一线,教育一片的效果,使廉政教育更有说服力,预防腐败更有推动力,反腐倡廉更有号召力。四是要与廉政文化建设相结合。 作者: 仪征市烟草专卖局局长 局长论坛

通过查阅支付结算相关法律制度,如《支付结算办法》,思考什么是支付结算?

通过查阅支付结算相关法律制度,如《支付结算办法》,得出支付结算的含义如下:支付结算是指单位、个人在社会经济活动中使用现金、票据、信用卡和结算凭证进行货币给付及其资金清算的行为。银行、城市信用合作社、农村信用合作社(以下简称银行)以及单位(含个体工商户)和个人是办理支付结算的主体。其中,银行是支付结算和资金清算的中介机构。非银行金融机构和其他单位不得作为中介机构办理支付结算业务。支付结算的特征1、支付结算必须通过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的金融机构进行。这与一般的货币给付及资金清算行为明显不同。2、支付结算是一种要式行为。所谓要式行为,就是指必须使用一定法律形式而进行的行为。3、支付结算的发生取决于委托人的意志。4、支付结算实行统一和分级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中国人民银行总行负责制定统一的支付结算制度,组织、协调、管理和监督全国支付结算工作。5、支付结算必须依法进行。支付结算的基本原则:1、恪守信用,履约付款原则。2、谁的钱进谁的账、由谁支配原则。银行在办理结算时,必须按照存款人的委托,将款项支付给其指定的收款人;对存款人的资金,除国家法律另有规定外,必须由其自由支配。3、银行不垫款原则。即银行在办理结算过程中,只负责办理结算当事人之间的款项划拨,不承担垫付任何款项的责任。

国家安全教育可以给我们带来哪些思考

国家安全教育它可以给我们带来:国家安全意识、国防观念、安全意识、法制观念、社会责任感的思考。1、国家安全意识:国家安全是国家的维护和发展的重要保障,国家安全教育可以让我们对国家安全具有更高的敏感度和重视程度。我们应该明确国家安全对我们每个人的重要性,从自身做起,积极履行自己的国家安全义务。2、国防观念:通过国家安全教育,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国防建设的重要性,提高我们的国防意识和责任感。我们不仅要理解武装力量的组成和作用,还要积极参与和支持国防建设,为国家的安全保卫作出贡献。3、安全意识:国家安全教育还可以提高我们的安全意识,让我们知道怎样保护自己、保障家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我们不仅要学会预防和避免各种安全风险,还要学习应对突发事件和危机的处理能力。4、法制观念:国家安全教育可以让我们深入了解国家法律法规、安全法制体系,增强我们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我们应该自觉遵守法律法规,不做违法行为,维护国家法制和社会秩序。5、社会责任感:通过国家安全教育,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和认识国家和社会存在的各类风险和挑战,提高自己的社会责任感,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和文明进步作出贡献。学习国家安全教育国家安全教育不仅可以提高我们的国家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还可以增强我们的安全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这对于我们个人和国家社会的长远发展都是非常有益的。

大学生公寓网络文化建设的探索与思考论文

大学生公寓网络文化建设的探索与思考论文   摘要:大学生正处于心身发育从不成熟向成熟的转折时期,成人感增强,面对学生公寓网络的普及,相对隐蔽的网络信息,特是有害信息对大学生产生的负面影响越来越突出。不少大学生长期滞留寝室沉迷于玩网络游戏、网聊、网恋等导致脱离群体,个性扭曲,以致严重缺课,对学习产生厌卷和抵触心理。因此充分应用网络资源,积极开展公寓网络文化建设成为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大学生;公寓;网络文化;建设;思考    一、当前大学生公寓网络的应用现状与分析   在高校后勤社会化的背景下,学生公寓的网络建设潜意识的建立在商业规则之上,学生公寓的网络普及已成为现实,面对网络信息的虚拟性和网络文化的多元化,青年大学生思想活跃,但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还没有完全形成,没有足够牢固的精神屏障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其行为极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网络中垃圾文化的传播严重误导了大学生价值的形成,弱化了主流意识形态对大学生的教育功能。特别是学生公寓中的电脑及网络的应用,使原本不便管理的网络增加了隐蔽性,失去最大限度的监督和管理,而大学生生活的自主性特点又滋生了公寓网络的发展。因此,充分认识网络的两面性,积极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网络信息,正确使用网络信息,增强自律意识,认真开展学生公寓网络文化建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二、积极探索公寓网络文化建设的途径和举措   在公寓网络文化建设中体现出两面性,一是网络的普及增加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但另一方面因为网络的虚拟性和信息的前沿性吸引了大量学生的参与增加了文化建设的难度。因此只有因势利导,驱利避害,积极探索适应新形式的学生公寓网络文化建设措施。   (一)建立网络道德规范加强网络道德教育   网络道德作为一个新的道德领域,出现的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尤其需要我们去注意,由于网络具有隐秘性,网络空间存在的是各类信息而非具备人格身份的人,这充分满足了人们自我保护的意识需要,激发了信息的自由流通,也比较容易引起部分学生产生不良侥幸心理,例如部分学生将自身完全置身于网络的虚拟性世界中,并利用网络的虚拟性和非直观面对性充分向网友展现心理的阴暗面,发表一些违法言论甚至做一些与现实道德法律完全相悖的事,以满足自己的好奇心等。因此多形式多途径对广大学生进行网络道德素质教育就显得相当重要和迫切,通过教育,使学生懂得网络世界也是自由与责任相统一的世界,是一个有着道德规范的世界,另外一方面,积极开展网络法制、网络责任、安全教育也是当务之急,通过各种形式,增加学生上网的法制意识、责任意识、政治意识、自律意识和安全意识,培养健全人格和高尚情操、树立良好的网络道德,自觉构筑抵制不良冲击的防火墙。   (二)发挥公寓网络优势建立健全公寓网络平台   网上思想政治教育进学生公寓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和内容,互联网在学生公寓的普及为开展公寓网络文化建设提供了良好平台,同时采取适当措施让学生在公寓正常上网,可以减少学生在校外上网的行为,有利于学校对学生上网时间及内容的控制和监管。   在公寓网络文化建设工作中,学校要采取一系列创新而贴近学生的措施,使网络信息成为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如建立一批有影响的主题站点,在网上发布正面、真实的信息,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学号等有效用户名上网,并可以开展网上讨论、发布信息等,从而达到掌握网上舆论的主动权,营造积极健康的网络宣传舆论氛围。   建立有效的BBS系统,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加强学生思想教育的实时性,每幢学生公寓要建立由学生为主、教师参与的BBS管理系统,建立师生之间的交流平台。并由专门的教师对一些思想、观点进行疏导解释,形成正确的导向,积极引导学生做理智的网民、文明高尚的网民,帮助学生明辨是非,提高思想认识。利用网络平台开展网络办公,特别就学生关心的问题形成定期网上反馈。甚至于可以由学校牵头建立网上联合办公机制,即由相关部门负责人定期与师生在网上见面,对大家提出的.问题和面临的困难,代表学校给出答复或提出解决方案,这不仅有利于增进学校与师生的了解,也会激发师生的主人翁意识。   充分利用电子技术建立视频点播站,把思想政治教育片、电子教材汇集到一起,融文字、声音、图像于一体,一方面可以将一些生动的宣传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影片挂在公寓网上,组织学生观看,另一方面学校应当积极探索网络媒体与电视媒体的技术融合,建立学生公寓有线视频局域网,方便学生了解网络信息和电视信息。   学生公寓作为一个学生相对集中、时间相对自由的公共场所,要利用公寓网络加强对学生专业学习的指导和辅导,建立专门社区和网站将专业课程辅导资料、学生现场答疑等内容融入到公寓网络中。形成网络不仅是获取外界信息的平台而且也是学习专业知识的良好空间。   (三)建立公寓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   要以专职辅导员、学生干部、学生党员、楼层管理员为主建设一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要统筹组织各方面的力量,建设一支包括政工干部、“两课”教师、班主任、有关部门与单位的人员等组成的网络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网络辅导员,实行轮流值班制,与学生进行网上交流,帮助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并及时反馈情况。要进一步加强政工干部计算机与网络知识培训,为他们提供熟悉和使用网络的条件,以便在网上了解师生思想情况,及时进行正确引导。   建立专门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和学生社团网站,建立一支稳定的网络信息员,加强对网络信息的收集、分析管理。对有益的信息要加强宣传扩大影响,使更多的学生从中受益,对有害信息要及时删除。   同时积极开展公寓网络文化建设活动,如成立公寓网页设计兴趣小组、网络管理小组等,定期开展学生网络社团活动,组织学生如以寝室为单位的寝室网页设计大赛、网上寝室设计大赛、网上寝室文化建设评比等活动。对学生公寓个人计算机上网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既保证学生的正常上网又要对学生的上网行为做出一些限制措施。   (四)构建健全的公寓网络社区、发展社区文化   校园文化进公寓。要把校园文化活动延伸到社区,加强社区文化阵地的建设,用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文化占领社区的文化阵地,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拓展学生课余文化生活的空间,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要加强社区的文化设施建设,在社区开辟文化活动场所。要加强社区网络文化的管理,倡导学生在网上参与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建立社区宣传栏,介绍社区的情况,表扬好人好事;建立社区阅报栏;建立社区活动室;评选“文明楼层”,“文明寝室”活动,以及开展宿舍歌咏比赛等各种以宿舍为单位的文化活动,使学生在公寓有一种“家”的感觉。   同时建立健全学生公寓社区组织,充分发挥学生公寓社区组织的作用,实现公寓网络学生自我管理,要在学生公寓建立党支部、楼层团支部、楼层社区管理委员会等机构,并明确学生公寓社区组织的的重要地位与工作职责,以学生公寓社区组织为切入点,加强学生自律和诚信教育,同时积极发挥楼层专职管理员的管理作用,通过这些与同学朝夕相处的学生实现学生管理、学生监督   (五)突出管理、因势利导   1、要建立和完善包括公寓网络建设机制。所有楼栋宿舍都不能绕过公寓局域网主机,以其他方式连接校园网和互联网,对BBS要实施实名注册制和版主责任制,要通过技术的应用和管理的制度化控制学生上网的时间和流量及浏览内容,防止学生沉迷于网络,或因通宵上网干扰了其他人的正常学习和生活。   2、加强物业管理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高校应当利用公寓网络建设和管理机会改进社会化公寓条件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机制,探索利用网络等媒体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以培养学生胸怀祖国、居安思危的良好情操为目标,加强进取精神与诚信友爱教育。   3、建立互联网信息安全审查制度,对那些有害信息一定要及时清除,确保网络信息健康,要从管理角度入手牢牢把握校园网和相关网络服务的服务性和教育性,同时学校要加大对学生公寓网络建设的力度,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网络活动空间,只有用丰富有益的信息资源才能占领学生公寓网络阵地,才能使公寓网络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的有益场所。   4、加强校园寝室文化建设和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特别就如何正确面对网络游戏和有害信息等问题开展研究,建立健康有序的网络秩序,让教师掌握学生心理状态,把握正确导向,坚持用主流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教育学生,因势利导开展有针对性网络教育工作。 ;

如何做好新形势下企业军转干部解困维稳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企业生产环节较多,人员众多,导致企业维稳工作复杂多变。没有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企业的发展就无从谈起,而且企业的发展和改革是稳定的基础,所以企业要坚持在发展中维护稳定

中职生正义感的调研与教育思考 关于微课应用于中职语文教学的思考

  摘 要:中职生的正义感受社会多元化价值观的影响很大,而这个群体的正义感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和教育性。本文通过调查探究归因,并结合作者多年实践,就职校如何做好学生的正义感教育,提出一些个人的看法。   关键词:中职生;正义感;教育思考   正义感是追求正义、伸张正义的道德意识和行为,是做人的优良品德。在德育工作中,正义是道德教育的核心,学校要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而正义感的教育和培养是落实这三个观的切入点。当今社会多元化价值观影响着中职生的正义感,中职生群体的正义感是社会的一种反映,但这个群体的正义感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和教育性,所以,中职生的正义感培养很值得我们去探究和思考。   一、正义感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去年的“小悦悦事件”中,两岁女孩小悦悦相继被两车辗压,7分钟内18路人漠然而过,见死不救。今年5月4日在东莞发生了外国人因阻止偷窃惨遭群殴,30多名围观者又是漠然,而30米处的执勤治安员却说“不是管辖范围”,表现“淡定”,事后老外表示“很失望、很寒心”。正义感到哪里去了?国人的“血性”到哪里去了?是谁造成冷漠路人?笔者认为根源是社会缺乏公平正义精神。   正义感,正是个人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现。时至今日,在开放、多元的价值取向中,各种思想互相冲击碰撞,正义感作为一种道德品质,备受人们的关注和讨论。近年,我国出台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了公民道德建设“二十字”,全国上下开展道德建设的大学习、大讨论。且新课程实验改革指出,要加强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中职生是特殊的学生群体,特别是近年来生源质量普遍下降,独生子女增多,学生素质参差不齐,易受外界诱惑,学生德育教育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职校时期是中职生个性渐趋定型的重要阶段,所以,探究中职生的正义感,有效地开展正义感教育,是当前职校德育工作的迫切要求。   二、中职生正义感状况的调查和结果分析   (一)问卷调查,量化分析。   笔者在处理学生个案,掌握学生对待正义感问题的表现和成因,以及进行各层次学生座谈了解学生正义感基本情况的基础上,编制成《中职生正义感情况调查问卷》,对我校08、09、10和11四个年级中18个班的758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部分结果如下:   从统计数据分析,多数学生具有正义感,对不良现象有50.7%学生敢于举报,受侵害的学生群体中有55.1%能向老师或家长汇报。但这与期望指数相去甚远,仍有相当数量的学生,在对待不良现象上正义感不足,特别在不敢举报的原因上,主要受个人的心理态度影响,事不关己,怕得罪人,怕遭人报复的心态占了83.2%。在处理受侵害的方法上,采用找朋友摆平及个人私了的共占25.5%,这一部分学生在处理这类问题上往往陷入恶性循环的境地,这也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难点。所以,在教育问题上,学校应重点分析、掌握学生的心理,加强法制教育和分辨是非的教育。   (二)个案积累,访谈调查,质性分析。   笔者从长期处理学生问题的大量个案中分析得出,中职生群体的正义感可以分为以下五种类型:   (1)正气群体型:这类学生发现不良问题能积极向老师报告,或者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能给予指正,正义感较足,主要是班干部和集体观念较强的学生。但这部分学生随着年龄增长,主动性逐渐减少,表现为高年级学生数少于低年级。   (2)中立群体型:这类学生大多认为事不关己,怕得罪人,而对不良现象置之不理,当教师就相关问题询问这部分学生时,他们会推托不知道。   (3)弱势群体型:这个群体中的一部分学生来自不健全或经济贫困的家庭,受人侵害、威胁、恐吓后,往往不敢揭露;一部分是来自十分富有的家庭,受侵害(如勒索)时,往往给钱以息事宁人。这个群体的正义感严重不足,极容易陷入受人侵害的恶性循环中。   (4)寻求保护型:这类学生开始可能是受害者,但为了保证自己今后不再受害,往往是找人摆平,然后加入一些强势帮派中,最后反过来侵害别人,以至于深陷泥潭。   (5)不正气型:这类学生存在较多的不良行为习惯,如抽烟、打游戏机、偷窃、勒索、打架等,个别学生脾气暴躁,甚至与不良的社会青年混杂一起。   三、中职生正义感不足的原因分析   笔者认为,当前中职生正义感不足的原因可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1)学生个体的主观原因。其一是明哲保身,事不关己,怕得罪人的思想占了主导位置;其二是道德意志薄弱,对是非、善恶判断是清析的,但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或在外界的诱惑、威胁下,而失去了自制力;其三是法制意识淡薄,不懂用正当的途径来保护自己的合法利益,甚至在受到侵害后还屈于威胁的压力,不敢检举。   (2)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社会上某些不正之风,如贪污腐败、损人利己的不良思想意识,黄色、暴力等文化垃圾,严重浸染着道德判断能力不高的中职生,这些都给中职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   (3)家庭教育不当。部分父母对独生子女过分溺爱,使孩子形成自私、专横的个性;有些家庭成员存在长期酗酒、赌博等恶习或家庭结构的剧变,使孩子心灵受创伤,而容易走上不正之道;有些家长过于保护孩子,从小教育孩子不要多管闲事;还有部分家长,长期忙于工作等,对孩子的成长发展从不过问。   (4)学校教育的失误。一是学校为了保护学生人身安全,在德育考核中删除了“见义勇为,敢于同坏人坏事作斗争”。从人本主义的角度出发,避免学生受到伤害是正确的,但不等于学生就不能或不要同坏人坏事作斗争,对不良现象视而不理,这是当前学校教育和学生认识上的一个误区。二是教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处理不到位。在处理学生问题时,批评教育方法不当,往往不听学生解释,采取训斥、严厉批评的方式,造成师生情绪对立;对学生投诉的问题,没有高度重视,出现报而不管,或作简单化处理,或处理不够及时,一方面助长了不良现象的滋长,另一方面使有正义感的学生心理也产生厌倦;没有注意对举报者的保护,教师在处理学生问题时,有意或无意地说出班里那个干部、那个学生说了什么事,这无疑是对有正气者的严重打击,这会造成打报告者被学生孤立甚至攻击。   四、中职生正义感问题的教育思考和建议   (1)学校要加强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正气足,则邪气不能侵。学校要教育学生树立正义感,对不良现象不能姑息,对学生、对班集体有侵害的不良行为,要大胆向老师、学校报告。要加强学生的法制意识教育,教育学生通过正当的途径来解决问题,不能通过找人摆平、私了等方式,因为方式不当,只能使问题陷入恶性循环。   (2)提高教师处理学生问题的方式、方法和技巧。学校的主要功能是教育,但教育要及时、准确、深入,要标本兼治,奖罚分明。对学生问题来讲,教育的最大目的是预防,并进一步使学生把正确的思想内化为自己的行为,达到转变。第一,要建立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主体性机制,校园的管理仅靠教师是远远不够的,只有调动全体学生参与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建立全方位的学生自我监控体系,才可以有效提高校园的管理实效。第二,教师处理学生问题要透过现象,标本兼治,因为有些现象可能背后带有团体性行为,所以,教师在处理学生问题时,要有求真务实的精神,要克服自身不良心理因素的影响,要敢于请教和借助同事、领导的力量,使得问题得到有效处理。第三,要加强对校园弱势群体的教育和保护工作。   (3)加强家庭教育。学校在教育上应尽力争取家长的密切配合,才能提高教育效果。教师要加强同家长的沟通,及时反馈学生信息,鼓励和引导家长创造条件,建立学习型家庭,减少家庭不良因素对学生的影响,采取正确的方式、方法和评价观念对待学生的教育问题。   在多元思想、多元价值观的社会背景下,正义感教育更涉及到一代人的价值取向和道德取向,涉及到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和延续。当前,学校的德育工作应切合社会的变革,采取有效措施整合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教育力量,提高教育的合力,努力培养具有社会正义感的学生,营造正气型的校园和社区。   (作者单位:潮州市职业技术学校)   参考文献:   [1]王道俊,扈中平.教育学原理[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   [2]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3]季苹.学校管理诊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责任编辑 何丽华

实训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思考

实训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思考   开放性实验实训能给学生提供个性化实践学习的机会和进一步实验实训、探究式学习的机会,促进了职业教育师资队伍技术水平的提高,是一种充分利用现有的实验实训资源的有效模式。下面是我为您整理的实训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思考论文,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论文摘要: 实验室网络教学资源与人才培养创新理论的研究,要灵活多样,寻求多种途径,利用虚拟实验室及网络等现有资源,开展开放式实验实训和校外实训,利用远程教学,将实训教学与职业技能鉴定相结合,以网络资讯平台为基础,通过电视式校园媒体平台,以市场为导向的方针,规划人力资源,以就业为核心的现代化的传输手段,实现适应市场需求的各类人才的培养计划,努力建设一个以高校校园市场为基础的、完善的、能沟通企业、学校和学生的产、教、学信息平台。    论文关键词: 网络资讯平台 远程教学 电视式校园媒体平台   新形势下高职院校的发展目标,是以职业为导向,充分利用学校内外网络资源教学,将以课堂传授及网络资源教学间接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校企合作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和能力为主的生产现场教育的有机结合,开设创新人才培养理论,实现学生角色向职业人角色的转变,使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得到很好的培养,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计划,以适应企业岗位的需求,这就要求落实到实验室网络教学资源和人才培养创新理论的研究中。   一、实验实训的形式要灵活多样   (一)开放式实验实训。   开放性实验实训能给学生提供个性化实践学习的机会和进一步实验实训、探究式学习的机会,促进了职业教育师资队伍技术水平的提高,是一种充分利用现有的实验实训资源的有效模式,是学分制中实践教学的有效方法,是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我院于2006年在信息系实验室实行了开放式实验室的试点工作,学生在开放式实验教学过程中有较大的思维空间和活动空间,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了学生创新能力。   (二)虚拟实验室投入使用。   针对一些实践性较强的学科 ,如单片机、数控编程等枯燥、难懂的课程,实验多,实验受条件限制大的特点,开发CAI课件和建设虚拟实验室。如数控仿真系统、单片机仿真系统(MCS— 51系列),PLC控制实验装置(虚拟与实际硬件结合)、电工网络教学系统等。通过虚拟实验室,能够通过计算机模拟一些实验现象,为虚拟实验的开设提供了必要的基础条件,它不仅仅能够提高实验教学效果,更加重要的是对一些缺乏实验条件的学生,通过仿真、网络同样能够身临其境地观察实验现象,甚至和异地的学生合作进行实验。   (三)远程教学与校外实训相结合。   一、开展远程教学。不断丰富和创新远程教育培训方式,对校内实训基地设备、场所和功能缺陷的有效补充,能有效解决学校实训基地建设所需经费和空间不足的矛盾,也能减轻校内实训教学安排上的压力,是高职学生与职业技术岗位“零距离”接触。如我校与上海艾奇杰-番茄主义西餐厅合作,实施烘焙远程教学培训。   二、实训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   (一)提高实训教学的比例   在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方面,近年来,中心利用学校学分制改革的有利条件,构建了“三层次”实训和实验教学平台:以培养学生的实训、实验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基础”教学平台、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实验能力,加强学生课程之间的联系为主要目标的“综合设计实训、实验”教学平台和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为主要目标的“创新实训、实验”教学平台,实施实验教学贯彻PBL教学模式。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特点设计实验,因材施教。   (二)实验室要发展,就必须寻求多种途径   (1)建立稳固的产学研合作办学基地。   (2)采用校企联合办建实验室。联合各方“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并通过优势互补达到共同发展的目的。实验室建设必须与学生的创新相结合,通过联合办学,学校既可以紧跟实验设备、实验技术的发展,又省去了大量更新设备的费用。   (三)注重课程教材建设,强化实验实训效果   高职进行实验实训教学改革创新的同时,也要注重高职教材建设,以加强实验实训效果。高职教材要体现基础性、设计性和综合性。我院在实验实训基地硬件建设和“双师型”实训教师队伍培养的基础上, 学校教师与实训基地的企业专家、技术骨干联合开发校本课程与教材,按照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特点和规律,参照职业岗位要求,针对实训内容的特点和目标,编写具有很强岗位针对性、实用性且合乎高职学生认知结构的实训教材、指导书。我们经过探索,总结出“感知u2192参与u2192质疑u2192合作u2192发现u2192总结”的教学模式。   三、建构以市场为导向的实训质量管理体系   (一)实训教学与职业技能鉴定相结合   当前,我院树立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思想,制订与理论教学相适应的实践训练计划、大纲、考核办法等实践教学计划管理办法及质量体系管理过程质量管理过程图;聘请基地技术骨干参与实习指导,负责实训内容的实施;及时将岗位中的新标准、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的知识引入实践教学中,以保证实现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目标,并把实训教学与职业技能鉴定结合起来。这既符合国际社会现行的就业惯例,又能对我国正在推行的持证上岗制度起到促进作用。   (二)实训教学必须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的.方针   近年来,针对沿海地区急需懂得现代制造技术、能熟练操作数控设备的工程技术人才这一情况,我院专门组织机械自动化、数控等专业的学生培训了数控车床、数控铣床、UG和PRO-E软件等实用软件的使用;针对可编程控制器在工业上的广泛应用及其对人才的急需,我们组织机电系学生进行了PLC控制系统的设计与调试的实训;针对苏北地区也出现人才短缺现象,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才难招,尤其是淮安地区的需求,我院组织信息系学生培训电子产品的组装、调试。这样,把学生就业后的上岗培训和就业前的实训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使学生在就业后就能直接上岗,有效地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四、以网络资讯平台为基础,共汇厂校川流的共生生态   (一)建构资讯网络平台   在高等职业教育第三次产学研结合经验交流会议上提出,高等职业教育要办出水平、办出特色,就要深入推进校企合作办学,保障校企合作健康发展,实现“双赢”和共同发展,高等职业院校要大力推广多元化校企合作模式,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我院借鉴其他院校开展“订单式”培养的经验,提出了建立“合约式”校企合作办学的要求。我校于与昆山达鑫电子达成合作伙伴关系,合作比较成功,达到了双赢的目的。   参考温先生的千乡万才计划,我校开展网络互动平台的设计,主要考虑到三个方面:网络互动平台设计依据的教学理论:建构主义理论;网络互动的方式:同步性还是异步;完整的网络互动平台的组成:网络互动支持系统、网络互动平台管理系统、网络互动开发工具及网络互动资源及人力资源的规划。有了这样的设计考虑,我们才能实现高效的网络互动平台。   (二)电视式校园媒体平台   电视式校园媒体平台:将通过以就业为核心的校园液晶电视传媒用现代化的传输手段,将大量的新实事闻、课务信息等通过视频的方式直接在校园内滚动播放。努力建设一个以高校校园市场为基础的、完善的、能沟通企业、学校和学生的产教学信息平台,为我校的广大学生的日常生活提供快捷、全面、高质量的服务,   (三)利用学校现有的硬件资源,规划人力资源   设立人力规划流程图,设计一个网站放在校园网上,网页完成后将相关信息放在《炎黄网络互动平台》上发布。供广大师生及企业用户浏览,实现运行,并设置沟通的平台交流信息,可通过语音或邮件的方式,实现交流的同步与不同步,达成厂校人力资源互动互补。   (1)我校曾与振维电子建立校企合作伙伴关系,由振维电子提供培训教材、实物产品及简易设备在炎黄实习基地进行实习,专业师资由振维电子方工程师和本院资深教师组成;   (2)学院与企业共同研究当前企业发展情况及对所需人才规格的需求。选派学校领导与骨干教师下厂挂职,及时掌握企业当前的经济信息、技术信息和今后的发展趋势,主动调整学校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管理制度,使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与企业密切接轨。   五、结论   我院通过利用实验室网络教学资源、开放式实验实训、网络资讯平台、远程教学、电视式校园媒体平台,开展人才培养理论研究,及时了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发现学校师资培养、专业设置、课程目标与内容、教学计划与方式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建构以市场为导向的实训质量管理体系,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整体办学实力。增强社会服务能力,扩大学校影响力和辐射力。   参考文献   [1]林君芬,余胜泉.关于我国网络课程现状与问题的思考[J].现代教育技术   [2]孙伟宏.探索校企合作模式,培养优秀技能人才.中国教师报[R],2006,10,24   [3]范华.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探索和实践.东风高级技工学校党工部[R],2008   [5]李坚利,高职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3,   [6]龚自康,李素端.网络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湖北省武汉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R] ;

如何加强地市州级国资监管工作思考

正确认识县级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指导监督工作中的薄弱环节进一步明确加强县级国资监管工作的思路和措施(一)努力营造推进国资监管工作的环境和氛围。积极争取当地党委、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争取有关部门的理解和配合,按照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原则,依法履行职责,创造性地开展工作,靠工作赢得信任,靠业绩获得认可,靠发展开拓空间。大力宣传国资、国企改革的形势与任务,宣传国资、国企改革的政策和法规,宣传国资、国企改革的前景和希望,努力营造有利于强化国有资产监管、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氛围和环境。(二)继续完善县级国资监管机构设置和职责定位。抓紧完善县级国资监管体制,因地制宜推进县级国资监管机构建设。对于经营性国有资产规模较大、国有企业数量较多的县(市)区,可独立或相对独立设置国资监管机构,依法履行出资人职责。对经营性国有资产规模较小、国有企业不多的县(市)区,可保持合署办公的模式,但要强化内部机构设置,明确专门的机构和人员开展经营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工作。(三)推进企业国有资产、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从各县(市)区实际情况看,国有企业数量不多,经营性国有资产总量不大,更加适宜于集中统一监管。各地国资监管机构应争取当地政府支持,将行业管理部门监管的企业国有资产、非经营性转为经营性的国有资产,以及事业单位改制为企业的国有资产,授权国资监管机构统一监管。对行政事业单位存在的部分经营性国有资产,如房屋出租等,也应纳入到集中统一监管范围,不断拓展县(市)区国资监管领域,逐步实现经营性国有资产监管的全覆盖。(四)健全国有资产监管制度体系。各县(市)区国资监管机构应加强对国资监管政策法规体系的研究,尽快制定和健全本地国资监管制度体系。结合本地国资监管工作实际,研究制定国有产权登记、清产核资、资产统计、资产评估监管、财务管理、综合评价等基础管理制度,切实规范基础管理工作。应结合监管企业实际,研究制定财务监督、业绩考核、薪酬管理、董事会建设、监事会监督等出资人制度,为依法合规履行出资人职责打下制度基础。

关于绿色生态建筑之思考?

我国是一个资源不很丰富的国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资源的紧张已经给我们亮起了红灯。故应该积极推进绿色生态建筑的发展。上一个世纪末,绿色建筑(Green Buildings)就在西方国家兴起,进而成立了国际性组织,制定了有关绿色生态建筑指标体系,开展了不少活动。如1987年和1988年分别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了有关“健康建筑”的国际学术会。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通过了一项名为《21世纪议程》的文件草案。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提出的可持续发展观念作为新的规范写入《里约热内卢宣言》可持续发展意味着充分尊重环境和利用自然资源方面实行节约。包括节约矿物、能源、水、土地、保护海洋和大气,并且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世界大部分国家都接受了这一思想。1积极推进“绿色生态建筑”的必要性绿色建筑以美国的奥杜邦协会总部为代表,它是纽约曼哈顿最节能的建筑物,被认为是建筑环保史上一座新的里程碑。何谓绿色生态建筑。目前,国内认为它必须是一种节约型建筑。它将作为21世纪建筑业的主旋律,应体现在健康、节水、节地、节能、制污、循环利用。1.1健康人们对于“健康建筑”的重视,主要是由于出现了“建筑综合症”产生的原因有:(1)建筑材料。尤其是现代名目繁多的室内装饰,装修材料和室内用具的存在,使新装修的房屋室内含有大量的甲醛、氡气、石棉、氧化物及CO2、CO等等,影响人体的健康。(2)不恰当的节能措施。降低了室内空气的质量,联合国卫生组织WHO统计,近30%的新建及改建的建筑是有病的。(3)厨房及其它污染。燃料在灶具中燃烧产生的有害物质和烹饪过程中发生的油烟,主要成分为焦油、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焦油中的3·4-苯并芘有强烈的致癌作用,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易引发心血管和神经系统等多种疾病。另外,室内用的各种清新剂,除厕剂等散发的气味亦会影响到人体的健康。1.2 节地近几年来,我国因建设用地平均每年减少50万hm2耕地,由建国50年人均耕地面积0.2hm2多减少到0.1hm2,故有关节约土地的方针十分重要。(1)积极推进墙体材料的改革,要大力发展节能、节地、利废、保温、隔热的新型墙体材料,鼓励采用绿色建材。采用各种板材,空心砖砌块等来减少墙体厚度,并对墙体进行合理设计,以先进的建筑结构来增加使用面积,节约用地。(2)旧城区改造要有新模式,以便节地,严格控制城乡居民建设用地是一项长期的措施。1.3 水资源全球淡水资源短缺。我国北方城市的资源性缺水,南方一些城市的水质性缺水已经到了对经济和社会亮红灯的程度。城乡居民用水是水资源平衡分配的重要环节,这既包含了水量问题,也包括水质问题,住宅小区水系统问题:(1)在小区中要建立水的大循环概念,自来水、雨水、地下水、污水等,均要统一列入考虑范围,进行系统优化设计。(2)由于资源性缺水和水质性缺水同样严重,应针对不同情况制定强制性措施。如实行分段,梯级提高水价,对耗水量大的设备、器具要强制淘汰并强制推行节水设施等。(3)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管道直接饮用水已经进入小区,形成了第二水厂,它达到了提供优质直接饮用水和节约用水的双重目的。(4)小区应建立水的回收和再利用系统,缺水地区应设立小区雨水收集和再利用系统。1.4 节能我国是一个能源储量并不丰富的国家,又存在着能源利1.4 节能我国是一个能源储量并不丰富的国家,又存在着能源利用低,浪费严重等问题。(1)我国一些工业产品的能耗比发达国家要高4倍,单位国民生产总值的能耗为日本的6倍,美国的3倍,韩国的4 5倍。(2)能源结构不合理,煤占70%,由于清洁煤技术尚未普及,空气污染严重。(3)我国建筑能耗占全国能耗的25%,住宅每平方米能耗为相同气候能耗国家的3倍。(4)我国石油储量仅占世界总量的2 3%,可开采的只有20 6年,大大低于世界平均年限42 8年。1.5 治污要加强对污染物的排放及治理工作,达到利废、节约、环保的目的。2绿色生态建筑小区的要求当前,全国上下打出绿色生态建筑小区的旗号。但是,对于绿色生态建筑小区应具备什么条件,并未明确概念,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正在研究制定有关绿色生态住宅小区的技术细则,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2.1能源系统进入小区的能源在一般情况下有:电、燃气、煤。对这些能源要进行优化分析,采用最佳方案,对住宅的围护结构和供热、空调系统要进行节能设计,建筑节能至少要达到50%以上。有条件的地方,鼓励采用新能源和绿色能源(太阳能、风能、地热、潮汐能等其他再生资源)。2.2 水环境系统对于小区的水系统要考虑水质和水量的问题。室外系统要设立将杂排水、雨水等处理后重复利用的中水系统,雨水收集利用系统,杂排水循环利用系统等。用于水景工程的景观用水要进行专门设计并将其纳入中水系统一并考虑。小区供水设施宜采用节能节水型,要强调淘汰耗水型室内水器具,推行节水型器具。在必要的地方,同步规划设计管道直饮水系统,以便提供优质直饮水。2.3气环境系统小区的气环境系统包括室内和室外两个方面。室外空气质量要求达到二级标准;居住室内达到自然通风,尽可能采用绿色建材,卫生间具备通风换气设备,厨房设有烟气集中排放系统,达到居室内的空气质量标准,保证居民的卫生健康。1.2声环境系统小区的声环境系统包括室外、室内和对小区以外噪音的隔阻措施。室外声环境系统设计应满足,日间噪声小于50分贝,夜间小于40分贝;建筑设计中要采用隔音降噪措施使室内声环境系统满足:日间噪声小于35分贝,夜间小于30分贝。对于小区周边产生的噪声,如果影响了小区的声环境则应采用降噪措施。1.3光环境系统小区的光环境一般着重强调满足日照要求,室内要尽量采用自然光。除此以外,还应注意居住区内防止光污染,如强光广告、玻璃幕墙等。在室外公共场所地采用节能灯具,提倡由新能源提供的绿色照明。1.4热环境系统小区的热环境系统要满足居民的热舒适度要求、建筑节能要求以及环保要求。对住宅的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和保温隔热提出要求。1.5绿化系统小区的绿化系统要满足居民的绿化要求。在建筑旁边进行植树,草坪等绿化,可起到防风、隔热、防尘和美化环境的效果;另外亦可达到节能、净化空气、维持生态平衡的目的。1.6废弃物管理与处置系统小区的废弃物管理与处置系统,目的是满足小区自然环境保持一种平衡状态。采用不同的处置方式对固体废物进行管理,无害化处理和综合利用,在国内采用物理化学法,固化法及高温焚烧法等。建议采用动物处理垃圾。管理方面,政府部门需要在制定法规计划,改革管理机制,建立监督执法,抓好宣传教育等方面通盘考虑综合治理,鼓励推行清洁生产、清洁生活方式,生活垃圾的收费制度等。1.7绿色建筑材料系统绿色建筑材料系统是满足建筑节能、环保、生态的需要。绿色建筑材料是指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少用天然资源和能源,大量使用工业或城市固态废弃物生产的无毒害、无污染、无放射性,有利于环境保护和人体健康的建筑材料。绿色生态建筑要采用绿色建筑材料,要加快绿色建筑材料的生产,并引进或提高先进制造工艺和无污染环境的生产技术,产品具有多功能化,可循环或回收利用,无污染环境的废弃物。2绿色生态建筑的发展前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资源短缺。从可持续发展的方针出发,绿色生态建筑愈来愈受到世人的青睐,它势必成为21世纪建筑的弄潮儿,它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随着各种绿色建材的出现,科技、信息业的发展定会带动绿色建筑的发展,未来的建筑将会更加理想。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列举19世纪末中国在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当面进行探索的史实 其结果引发了人们哪些思考

仅供交流:鸦片战争后,地主阶级发起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兴办军事、民用企业,发展民用企业是为了解决军事工业需要的发展,而发展军事工业是为了抵御义和团和外敌的入侵,所谓“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就是不改变封建制度来发展现代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不相适应,必然会失败。思考:所有问题的解决要靠自己的发展,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必须要相适应维新变法:企图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比如设议院,行君主立宪,这些东西是当时一般人所不能理解的,资产阶级只是看着国外经济发达,政治开明,就相当然的认为中国也可以凭此救国,这是不可能的。。。不求分,说着玩

【值得思考的小故事】妈妈带着小男孩去杂货店买东西,老板见男孩可爱,让他自己去抓一把糖果。

...

【小学数学课堂评价的案例分析与思考】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案例分析

  新的课程改革强调数学教学评价要关注教学的过程,关注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但是当前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仍比较偏重对结果的终结性评价,忽视对过程的形成性评价;缺乏对多元智能的认识,忽视对主体多元智力的发掘。那么,小学数学课堂怎样的评价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呢?我们老师到底应该怎样去把握好课堂评价的尺度?从以下案例及分析中,我们或许可以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   [案例1]   一位一年级的数学老师在教“1+1=?”的时候,有一个学生算不出来,教师便骂:“你这只猪唉,一加一等于多少都不知道。我和你站在一起,是多少?”教师一边说,一边站到学生的跟前,这时学生立即答道:“两只猪。”   [分析]   没有尊重,就没有教育,人性中都有渴望得到别人尊重和欣赏的需要。陶行知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u30fb加德纳认为智能的种类是多元的,至少包括语言、逻辑、数学、空间、身体运动、音乐、人际关系、内省、自然观察等9种智能,以此衡量,“差生”几乎不存在。所以我们不能轻易就否定学生,而应进行“分层多维”的评价,使评价过程始终处于动态发展之中,从多个角度,以公正的、发展的的眼光来评价学生。   为了实现这一理念,教师在课堂教学评价时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尊严和价值。只有把每位学生都视为一个有尊严有价值的独特的生命个体,才能建立起民主、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只有对每一位学生个性的善意宽容,才能使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旺盛,敢想、敢说、敢问,乐于发表意见,大胆质疑,勇于探索;只有对生命的真心关爱,才能使学生无拘无束地享受着生命成长的快乐,从而增强他们继续超越自我的信心。   [案例2]张齐华教学《倍数和因数》片断   师:其实要找出36的一个因数并不难,难就难在你有没有能力把36的所有因数全部找出来?能不能?   (生或独立或合作找出36的所有因数)   师:张老师找到了3份不同的作业,大家仔细观察这三份作业,可有意思了。我把他命名为A、B、C。(师板书)   A:2、4、1、3、12、18、36   B:1、2、4、3、6、9、12、18、36   C:1、36、2、18、3、12、4、9、6   师:关于A这种方法你有什么话要说?(学生纷纷举手)能不能从正面的角度说一说,这个同学找出的因数有没有值得肯定的地方?(学生沉默)一点都没有我们值得肯定的地方吗?你先来。   生1:都对的。   师:有没有道理?看来要找一个人的优点挺困难的。   生2:写全了。   众生(大声):没有!   师:正好引发了大家的公愤,看来要找一个人的优点不太好找了,是吧?其实这个同学挺不容易的,他已经找出不少了,对不对?说说有什么问题?   生:没有写全,少了6、9。   师:大伙来思考一下,6、9这两个因数是36的因数吗?看来这个同学是没有找全,没有找全仅仅是因为粗心吗?是因为什么?   生:36÷4,只写了4,没写9。   师:他的意思是说用除法来做的话,找一个数的因数,一个个找,还是两个两个找?   生齐:两个两个找。   生2:先把1写在头,36写在尾,然后再把2写中间,这样依次写下去比较美观。   师:张老师提炼出两个字:“顺序”,好像还不仅仅是因为粗心的问题,没有按照一定的顺序。   [分析]   听张老师的课是一种享受,尤其是聆听他那自然、精炼的评价。在评价作业纸时,张老师说:“关于A这种方法你有什么话要说?”学生纷纷举手想要指出错误。可张老师是这样引导的:“能不能从正面的角度说一说,这个同学找出的因数有没有值得肯定的地方?”引导其他同学从正面评价这个学生的作业。还有,尽管学生没有找全,他这样评价:“其实这个同学挺不容易的,他已经找出不少了,对不对?”这些人性化的评价在课堂中还有很多,这些真诚的肯定,让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的是成功,是对数学学习的无限乐趣。张老师善于捕捉学生发言过程中生成的信息,使自己的评价能启发学生进一步发现、思考,如:“看来这个同学是没有找全,没有找全仅仅是因为粗心吗?还是因为什么?”在对学生作出否定评价的同时,又对他的回答进行挖掘。   案例中张老师进行的主要是即时评价。课堂即时评价是一种瞬时评价,教师要抓住稍纵即逝的机会,及时地进行评价。肯定的即时评价要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气质、特点、学习水平,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否定的评价,如果能做到“让学生体面地坐下去”,则充分体现了教师的评价艺术。   [案例3]苏教版五年级《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片断   师:观察■=■=■ ■=■=■……从■到■,分子、分母同时乘2;从■到■,分子、分母同时乘4……你能用一句话说出这些式子中分子、分母的变化规律吗?   生: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一个相同的数。   师:从右往左看,■、■是怎样变化成与之相等的■的?   生:■=■=■(分子、分母同时除以2);■=■=■(分子、分母同时除以4)。   师:从右往左的分数变化过程中,你能用一句话说出式子中分子、分母的变化规律吗?   生: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除以一个相同的数。   师:你能将上面两句话综合起来说一下吗?   生: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师:他概括的这句话是不是完全正确呢?   (学生有的认为全对,有的认为有错,意见产生了较大的分歧,这时,学生把目光集中到老师身上)   师:判断下面的式子是否正确,并想想为什么?   ■=■■=■   ■=■■=■   (生逐一指出式子中的错误)   师:那么,你要对前面总结的话作哪些修改,强调哪些内容呢?   生: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分析]   案例中,老师进行的是延缓评价。老师对于学生两种对立的答案没有简单地评判谁是谁非,没有轻易地揭示正确答案,而是巧妙地设计了一组判断题。这种渐进同化的知识感悟,远比实现了知识的直白评价要有效得多。学生在延迟评价所创设的时空里进行冷静思考,去发现、去分析、去论证,进而自主建构出新的知识。这样的课堂评价,给学生思维的展开和探究的深入提供更为充足的空间。   (张静,南京市六合区玉带镇中心小学,211512)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一年级11数字公式思考题什么分

一年级11数字公式,11比10多1,或者1×1=1,1+1=2

政治学概论思考题答案在哪里找

政治学概论思考题答案在书的后面一般都有答案。没有的话可以在浏览器搜索答案都会有的。《政治学概论》是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孙关宏、胡雨春、任军锋。

工会在班组安全文化建设中的思考论文

工会在班组安全文化建设中的思考论文    摘要: 班组安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分支,是企业和谐发展的前提和保障。班组作为企业最基本的组成元素,工会要在着重抓好安全教育和培训,引导职工树立安全意识,增强职工的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上下功夫抓落实,努力提高员工安全技能和整体素质,使企业生产安全、稳定、顺行,实现企业的健康、和谐发展。    关键词: 班组;安全文化;风险;制度   班组是企业最基本的生产单位和最基层的管理单位,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最基础的承担者,是广大职工日常生产、工作和学习、提高素质的基本场所,也是工会工作落地生根的基础和沃土。在当今以人为本安全管理理念日益深化的背景下,工会组织必须在全面推进班组安全文化建设中有所为、有所大为,以充分发挥文化的“导向、凝聚、规范、约束”功能,实现对班组活力的更加激发和职工根本权益的最大维护。    一、把教育摆在先,引导职工认识班组安全文化的地位   班组安全文化是企业文化中分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安全管理各项工作在班组积淀和总结而形成的价值观、态度、能力和行为方式的综合产物,凝聚着职工探索和实践的聪明才智。工会组织要把班组安全文化建设抓得牢,着重抓好两个认识点。一是引导职工树立正确的安全文化观。安全文化建设的活力来源于基层班组。安全文化是人的文化,是作业人员思想和行为的集中体现,承载着企业安全管理的各项任务,其丰富的内涵和广泛的外延都根源于安全生产的每项工作。工会组织要帮助和教育职工明确自身是安全文化的践行者和受益者,树立安全文化是职工的文化、是班组文化的思想,解决好文化建设依靠谁、为了谁的根本问题,切实回答好“安全为了谁”的.命题。要从安全文化制度层面抓起,让职工深刻认识到安全生产规程及其管理制度体系中罗列的种种规范人员行为的内容,都是血的教训,都是基层生产经验和教训的集中总结,从而通过案例、通过规程不断增强职工执行规章制度的主观能动性和自觉性。二是帮助职工树立安全文化建设的主体观。作为企业管理的细胞,班组滋养着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肌体。随着安全文化建设的深入推进,以人为本的理念在企业管理中越来越突出,关注生命、尊重生命也成为职工职业生涯中的最重要共识。直接承担企业生产任务的班组也在不断创造着安全文化新的亮点,班组的首创精神和创新创效也在与时俱进地推动着制度体系的完善健全。河南省中平能化集团七星公司白国周同志探索总结出的“白国周班组管理法”和大唐国际推出的“三讲一落实”,凝结着班组的首创精神和创新魄力,彰显了班组和一线职工在安全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和主体责任。    二、把培训教育抓在手,不断增强职工的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   在企业中,班组是最直接参与生产的单位,每个成员的思想意识又直接影响着生产的全过程,也说明了风险和责任必贯穿于生产的全过程。工会组织应突出抓住风险和责任,通过有针对性的组织“安康杯”竞赛、和谐企业创建及建家活动做到抓常抓长,确保职工安全思想认识不滑坡和理念树立不松懈,最终达到安全管理的长治久安。首先要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统领全员思想。工会组织要大张旗鼓地利用宣传册、新媒体、电视、报纸、网站等宣传途径,通过安全大讲堂、职工座谈会等平台,在职工中广泛宣传“安全生产是天大的事”,教育职工领悟好“安全生产取决于现场的每一个人”和“一切事故皆可预防,一切风险皆可控制”的深刻内涵,把其融入生命价值观和岗位工作当中,从而实现职工“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的思想升华和行为转变,为企业为家庭为自身安全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其次要以“生命至上”强化工作风险意识。我们能看到的只是表面很少的一部分,而更大一部分的内在世界却藏在更深层次,不为人所见,恰如冰山。“冰山理论”强调了风险的客观性和隐蔽性,而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海恩法则”强调了事故的可预知性。这就教导我们要时刻警示职工对表面平静中蕴含的事故隐患保持清醒的头脑,尤其是对生命摧残的严酷性更要有高度的认识。要引导职工认知风险能力源自对工作性质的全面准确把握,抓好工作自身物理规律的掌握和危险点不同表现的分析,加强职工自身技能素质提升是重要途径,同时加强心理关怀,剖析思想情绪和环境因素的正反作用,让防控风险从认识风险和全面分析风险抓起。要突出以案例剖析加强防护意识,采取经常性的触类旁通教育方法,通过班前班后会、不安全事件报告、视频材料等学习触及心灵、引起共鸣,不断强化职工的现场作业风险意识。最后要以“热爱生命”加强班组责任意识。再好的技术,再完美的规章,在班组实际工作中也无法取代成员自身的素质和责任心。工会组织在参与班组建设中一定要把增强责任意识放在首位,与职工共同强化责任担当,着力实现每个班组成员的目标同向、工作同力。要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安全文化建设活动,深入持久地把履职尽责教育实践活动贯穿于工会建家活动中,通过劳动竞赛、师徒传帮带的教育、座谈会、面对面的心理疏导和团队精神的打造,影响和带动班组成员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增强班组团队的聚合力。要大力弘扬拼搏、奉献、进取精神,在工作中不推诿不懈怠,永葆班组奋进的活力,让“责任与快乐工作同行”成为班组的主旋律和向上精神。    三、把落实抓出实效,确保安全制度和管理机制在班组落地   安全生产的制度体系和管理机制是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是班组管理的双翼,严格执行各项规定是班组责无旁贷的责任,必须遵章办事、按规操作。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是企业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织保证,班组必须做到执行制度不打折扣。工会组织要积极主动参与企业安全管理制度体系的建设工作,根据工作任务、环境变化和管理对象等不同因素拓宽思路,找准方向,确保提出把经实践检验确实有效的好办法固化到制度的建议,不断向管理要效益。要注重制度在班组的有效宣贯,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检查督导作用,特别是分会和工会小组要重点做好制度的组织学习,着力做好制度在班组与具体工作的结合,防止无知性违章和“一纸空文”。要突出抓住制度落实效果的检查,工会组织要善于抓住制度的关键点和本质要求,突出作业环境、劳动防护等维权方面的巡视和监督,协助行政有的放矢地检查制度的执行情况,及时纠正制度执行过程中的“跑调”问题,把维权工作做实做好。安全管理机制主要体现在自上而下的监督制约机制和自下而上的保证机制,是企业以人为本、风险预控的安全生产闭环管理重要体现。工会组织要主动入位做到保障有力,开展的劳动竞赛活动紧扣围绕中心、服务职工的方针,架起“安全生产一票否决”的高压线,不断丰富分项活动的内涵和外延,创新竞赛内容及载体,搭建让每个员工都能在群众性竞赛中有施展智慧和才干的舞台。要做到素质过硬,把广大职工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培养提升作为长期的强素质工作,主要开展好形式多样的年度培训、师带徒、技术比武、技能大赛和争当学习型员工等活动,并采取危急事件预演和专业培训基地学习,不断提升应急处置能力。班组安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分支,是企业和谐发展的前提和保障。班组作为企业最基本的组成元素,工会要在着重抓好安全教育和培训,引导职工树立安全意识,增强职工的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上下功夫抓落实,努力提高员工安全技能和整体素质,组织带领职工立足岗位创一流、争优秀,以时代风采和品牌形象为安全文化建设提供强大的动力。 ;
 首页 上一页  7 8 9 10 11 12 13 14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