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背景

阅读 / 问答 / 标签

什么仇什么怨?乌克兰人对波兰人的屠杀有着怎样的历史背景

13世纪蒙古大军西征中断了基辅罗斯的历史进程,其东北部沦为金帐汗国的属国,并逐渐演变为后来的俄罗斯民族。而从基辅罗斯分裂出来的加利西亚—沃伦公国也先后被波兰、立陶宛两个新兴大国给分割。沃伦地区从1340年后,一直出于立陶宛统治之下;而加西利亚地区先是在1370——1387年间被匈牙利占据,1387年后波兰吞并了加利西亚,并将其归入到波兰的行政辖区。1377年立陶宛国王阿吉达斯去世,其子雅盖沃出于权力斗争的目的派人暗杀了他的叔父,叔父的儿子无奈之下寻求条顿骑士团的协助。雅盖沃为避免条顿骑士团入侵,只好迎娶当时年仅11岁的波兰女王雅德维加,采取联姻的方式与波兰结盟。史称“克列沃联合”。到了1569年波兰、立陶宛又签署了卢布林联合协议,立陶宛大公国与波兰王国正式合并为波兰立陶宛联邦,立陶宛大公国做出妥协将两国存有争议的领土和靠近南方的乌克兰居民区全部划归给了波兰,沃伦当然也在其中。1660年,波兰与俄罗斯之间爆发了争夺乌克兰领地的战争,最后的结果是两国于1667年公然瓜分了乌克兰,俄罗斯人如愿以偿控制了东乌克兰地区,而波兰人则得到了西乌克兰。加利西亚—沃伦地区依旧归属波兰管辖。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随着波兰国力日渐衰落,遭到了俄罗斯、奥地利、普鲁士三国共同瓜分,1795年波兰直接从世界版图上消失了。俄罗斯与奥地利分割了如今乌克兰境内的领土。此时的沃伦处于俄罗斯的掌控之下,而加利西亚则被划归到了奥地利。一战结束后,波兰在凡尔赛和约的基础上复国,波兰人自然希望恢复自己领地的历史边境,但这又不得不考虑到当时的世界局势。因此波兰东西部领土边界并不确定,波兰、苏维埃俄国、乌克兰人都各自宣称自己拥有对争议领土的主权。波兰先是和新生的乌克兰人民共和国爆发战争,但很快乌克兰共和派领袖们就感觉到了苏俄对自己的威胁更甚,于是转而采取联波抗俄的策略。波乌联军进入基辅后不久,苏俄大军拍马赶到,不仅摧毁了乌克兰人民共和国,还一路攻打到了华沙,结果被波兰复国领袖毕苏斯基击溃,俄罗斯人只能铩羽而归。这就是军事史上著名的“维斯瓦奇迹”。战争的结果是苏联同波兰在1921年签订《里加条约》,波兰承认苏维埃俄罗斯,和实际上成为傀儡的乌克兰苏维埃共和国的合法性,而东加利西亚—沃伦地区再次成为波兰领土。如此一来,波兰第二共和国中就出现了一个数量庞大的乌克兰少数民族,他们的人口数量占到波兰总人口数的14%。这些乌克兰少数族群希望能够获得自治的权利,但他们的期望与波兰政府的同化政策相冲突。波兰政府处处压制乌克兰人的发展,歧视性的政策当然积蓄着乌克兰人的不满情绪。《沃伦》这部电影,最难能可贵的地方在于,它并非完全站在受害者的角度控诉,对于波兰人自己对乌克兰少数族群的打压也多有刻画。“乌克兰”一词在斯拉夫语中的原意是指边疆或偏远地区。哥萨克人兴起后,自称 “乌克兰人民”,自此“乌克兰”一词才逐渐从边疆转变为民族或国家称谓。出于国际社会对民族自决原则的影响,波兰政府反复强调自己尊重境内的乌克兰族和其它少数民族的权利。但这一承诺仅仅出现在宪法中,并未真正落实。为了巩固波兰的东部防线,波兰政府先是对东加利西亚地区进行军事移民,后来移民的主体变成了平民。这些新移民不仅获得了富饶的土地还享受政府的大量补贴,波兰人虽然在东加利西亚地区的人口数量要比乌克兰人少得多,但他们却很快成为了该地区的优势群体。担任警察、邮递员、铁路工人、政府文员等职务的几乎全是波兰人。波兰新移民的注入进一步激怒了乌克兰人。乌克兰民族主义者组织,正是借着乌克兰人对波兰政府的愤恨情绪而发展壮大的。1930年7月,乌克兰民族主义激进分子开始了大量的破坏行动和恐怖袭击,行动的针对目标不仅仅是波兰人,还包括试图通过和平方式解决争端的乌克兰人。9月,波兰政府开始进行镇压,共有一千七百余人被捕入狱。乌克兰民族主义者组织(OUN),宣称其直接目的是保护乌克兰人不受波兰政府压迫与剥削,以建立一个独立统一的乌克兰国家为目标。OUN主张对乌克兰土地上的异族人进行种族清洗。而执行这一任务的是乌克兰民族主义组织中的班德拉派,以及其军事部队乌克兰起义军(UPA)。UPA是既反苏联也反波兰的,在他们看来二者都是侵略者和压迫者。为了反抗苏联,二战时期乌克兰民族主义组织的领袖斯捷潘.班德拉积极配合纳粹,煽动乌克兰民族情绪屠杀波兰人。1941年6月22日,德国对苏联的突然袭击结束了苏联人对西乌克兰地区的统治,德军占领加利西亚—沃伦地区后并没有把该地区与原苏维埃乌克兰地区合并。在德国人看来“所有的东方民族,都是次等民族,绝没有什么自由乌克兰可言”。这让班德拉派大失所望。当德国在斯大林战役中失败后,班德拉派认为德国人战败在所难免。班德拉派认为波兰在战后绝对不会轻易放弃自己当初被瓜分出去的东部领土,所以务必要在波兰复兴对自己实行军事打击之前先下手为强。况且此时德国受到重击正自顾不暇,苏联红军也尚未到达东加利西亚和沃伦地区。班德拉派正是在此权力真空时期,发动了最大规模的对波兰人的种族清洗。对于那些拒绝加入UPA的乌克兰青年,同情波兰人的乌克兰人,或改信罗马天主教的乌克兰人,也同样遭殃。二战结束后,波兰和乌克兰都同属于苏联势力范围下的社会主义阵营,这段历史被选择性遗忘。乌克兰独立后像斯捷潘.班德拉这样,当年的乌克兰民族主义极端分子,又被塑造成乌克兰独立运动的民族英雄。正如《沃伦》这部影片片头的那句话:“东部的波兰人被屠杀了两次,一次是死于斧子,第二次却是死于沉默。”

户籍制度产生的历史背景

建国前我国不存在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公民的迁移基本是自由的。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废除国民党时期的户口制度,各级人民政府在组织人民民主专政的公安机关的同时,设立户籍管理部门,并着手建立新型的户籍制度。但建国初的头8年,我国户籍管理制度主要是服从和服务于当时民主革命任务的完成和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工作。这个时期居民的居住和迁徙是自由的,对居民迁出迁入只要办理相应手续,不作任何限制,而且这种自由有明确的法律保障。由于这段时期我国实行户口自由迁徙政策,公民迁移也就非常活跃。958年1月9日,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91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该条例规定:户口登记工作由公安机关主管,户口登记制度包括常住人口登记、暂住人口登记、出生登记、死亡登记、迁出登记、迁入登记、变更更正登记等七项内容。并规定:“公民由农村迁往城市,必须持有城市劳动部门的录用证明,或城市户口登记机关准予迁入的证明,向常住地户口登记机关申请办理迁出手续。”该条例的颁布是全国城乡统一户籍制度正式形成的重要标志,也是新中国户籍制度史上重要的里程碑。此后,随着我国政治和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制度日趋完善,并走上僵化。1961年,公安部将农业户数和人数这一统计指标改为“非农业人口户数和人数”,这使“非农户口”和“非农人口”成为广泛使用的概念。1977年1 1月,国务院批转了《公安部关于处理户口迁移的规定》。《规定》确立的关于处理户口迁移的原则主要为:“从农村迁往城市、镇(含矿区、林区等,下同)由农业人口转为非农业人口,从其他城市迁往北京、上海、天津三市的,要严格控制。从镇迁往市,从小市迁往大市,从一般农村迁往市郊、镇郊或国营农场、蔬菜队、经济作物区的,应适当控制。”从此提出了“农转非”问题,并在此后制定了若干项“农转非”的政策。与此同时,公安部为贯彻上述规定,给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下达了“农转非”控制指标,即“每年批准从农村迁人市镇和转为非农业人口的职工家庭人数。不得超过非农业人口数的1.5‰ ”。从而对“农转非”实行了政策与指标双重控制的管理体制,至此,以控制公民自由迁徙为基本特征的新中国户籍制度已臻完备。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制度正式形成并不断固化,公民的居住和迁徙自由被人为地从《宪法》中取消。全体公民被人为地划分为不可逾越的“农业户口”和“非农业人口”,城乡壁垒日益森严,耸立在城乡之间的“户籍墙”坚不可摧,二元社会结构也逐步形成。 演变过程萌芽  户籍制度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登记制度;一是管理制度。户籍登记在中国很早就出现了。据甲骨文记载,商王朝已开始实行人口登记制度,有"登人"或"登众",即临时征集兵员的记载。如殷墟甲骨卜辞"辛巳卜,贞,登帚好三千,登旅万呼伐","登人三千呼战"等等皆是。《尚书·多士》篇说:"惟殷先人,有册有典",可见当时已有了人头统计。这可以视为我国户籍登记制度的萌芽。 西周时期   户籍制度西周时创建了原始的人口登记办法。据《周礼·秋官·司民》记载:"司民掌登万民之数,自生齿以上,皆书于版,辩其国中,与其都鄙,及其郊野。异其男女,岁登下其死生。及三年大比,以万民之数诏司寇。司寇及孟冬祀司民之日,献其数于王。王拜受之,登于天府。"可见,当时已设立了掌握户籍的官职"司民",对生齿(男孩满8个月,女孩满7个月为生齿)以上的人,按不同性别登记于册,即"书于版",并分城(都)乡(鄙)进行人口统计(这是目前已知我国最早的城乡人口划分)。另外,每年要对人口的出生和死亡进行登记,以掌握自然变动情况,每隔三年进行一次人口调查核实(即"大比"),孟冬(阴历十月)时上报。所以说,周朝已有了户籍登记制度的雏形。 春秋战国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扩大兵源,增加赋役,稳定社会秩序,纷纷建立严格的户籍登记制度,即"书社制度"和"上计制度"。"书社制度"的内容是:百姓25家为1社,"社之户口,书于版图。""上计制度"是:郡、县长官每年于年底前将下一年度的农户和税收的数目作出预算,书之于木券上,呈送国君。如商鞅变法规定"四境之内,丈夫女子皆有名于上,生者著,死者削。" 秦朝时期  随着封建制度的日趋成熟,户籍登记制度也日趋完善,周知民数已成为立国之本。秦始皇十六年(前231年)规定男子不论成丁与否,一律登记年龄。汉代,户籍至少三年一造(有的学者认为是年年更造),县、道官吏负责对户口的验查和登记,时称"案户比民",简称"案比"。案比的时间在当年仲秋之月(8月)。届时,老百姓必须扶老携幼,前往县府,聚集廷中,待接受主吏的验阅。户籍的载入者主要是20-60岁的男子。为了防止人们为逃避苛役而瞒报、虚报,政府还特意制订了临时性的查察措施。 魏晋南北朝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沿袭了秦汉时期的户籍登记制度,实行黄籍、白籍制,黄籍记载服役年龄的人口,白籍记载流亡江南的北方人口。东晋南朝时期,由于战争频繁,户口流徙严重,为了整理户籍,实行了多次"土断",将北方侨居人口和浮浪人口,统一登入当地户籍,加强对他们的控制,以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 隋唐时期  隋唐时期实行"输籍定样"制,规定:民始生为黄,4至15岁为小,男子16至20岁为中,21至59岁为丁,60岁为老。唐玄宗时改18至22岁为中,23岁为丁。国家每年一造计帐,3年一造户籍。户籍簿一式三份,一份留县,一份送州,一份送户部。编制户籍时,"县司责手实计帐,赴州依式勘造,乡别为卷,总写三通。其缝皆注某州某县某年籍,州名用州印,县名用县印。"唐代仍实行"案比"制度。唐代人李贤为《后汉书》作注,称汉代的"案比",在唐代叫"貌阅"。敦煌文书唐代籍帐残卷中,关于被登记人的面貌特征和疫疾的情况的记载很多。如某人"右足跛"、"耳下小瘤"等。案比之后,正式造籍,其原则是自生齿以上,人皆著籍。根据北朝西魏大统13年(547年)敦煌地区的计帐文卡看,从黄(1-3岁)、小(4-9岁)到老(60岁以上)、侯(残疾、废疾、笃疾),从家庭成员到奴婢、养子都登记在册。这种户籍格式,一直延续到明清时代。 宋元时期  宋元时期户口的编造时间间隔也是三年。"三年一大比,造户籍、上计帐。每造凡三本,一留县,一送州府,一申省部。"宋代是编造五等丁户簿,重点是评估和确定户等。元代在村社还置有一种鼠尾簿,随时登记户口的变动。 明朝时期  明朝,朱元璋于洪武三年(1370)下诏,户部籍天下户口,并置户贴。登记的主要内容是籍贯、丁口、姓名、年龄等。为防止假冒、伪造,政府将户贴"以字号编为勘合,用半印钤记,籍藏于部,贴给于民"。上报方式是地方基层组织将当地户口"取勘明白",汇集后到县,"县报于州,州类总报之于府,府类总报之于布政司,布政司总类呈报本部立案,以凭稽考"。清朝基本继承了明代的户口登记制度。最初是三年一编审,后来改为五年一编审。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取消五年一次的户口编审制度,代之以通过"岁计"了解各地户口增减情况。 民国时期  民国时期先后出台了《户籍法》(1931年)和《户口普查法》(1947年),推行国民身份证制度(1946年),建立了各级户政机构。   以上可知,历史上各王朝对户籍登记是十分重视的,特别是在新旧王朝更替之际,新统治者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保证赋税收入,总是率先对国家的户籍进行整顿和制定。如东魏自丧乱之后,"户口失实,徭役不均。"孝静帝下令括户,"得无籍之户六十余万。"明洪武元年初,下令整顿户籍,规定"凡各处漏口、脱口之人,许赴所在官司出首,与免无罪,收籍当差。"户籍的登记上报是政府官员的一项重要工作。 编辑本段户籍制度的历史发展  户籍管理亦即人口合法居住地的管理,所谓“合法”即政府将其编入户口册簿,视为一地正式居民。他们既承担国家赋役,又可享受让子女参加科考等权利。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采用“编户”、“定籍”的办法管理户籍。如建立居民组织:五家为一轨,十轨为一里,四里为一连,十连为一乡,五乡为一军(齐国);建立“春曰书比,夏曰月程,秋曰大稽,与民数得之”的户籍核查统计制度等。   秦统一全国后,形成了严密的户籍管理办法。在理论上,国家是户籍的管理者,然而在实际执行中仅靠为数不多的地方官员对人口实施具体管理,往往难以达到有效控制的目的。因此,秦朝政府利用社区组织加强控制,进行什伍编制,“定什伍口数,别男女大小”,“什伍皆有长”,实行“连坐制度”;“使民无得擅徙”,人口迁居,应请求地方官吏“更籍”。[7]户籍管理制度已相当完备了。汉承秦制,户籍管理又有发展。刘邦委任萧何作丞相,萧何编制《九章律》,其中的“户律”规定了详细的户籍管理办法,实行编户齐民,历史上首次将户籍管理上升到法律规范。   为了确保户籍管理的实施,秦汉魏晋时期实行乡里制。西汉时,“乡间居民十里为一亭,亭有长;十亭一乡,乡有三老、啬夫和游徼。三老掌教化,啬夫职听讼、收赋税,游徼循禁贼盗。”[8]东汉时,“里有里魁,民有什伍,善恶以告”,“里魁掌一里百家,什主十家,以相检察,民有善事恶事,以告监官”。[9]北魏时实行三长制,“五家立一邻长,五邻立一里长,五里立一党长;长取乡人强谨者”。[10]为了防止脱籍,政府严禁自由迁徙,规定未经乡亭批准、结清赋税,不得迁徙更籍,违者受罚。这样基层组织无形中就有了控制农民迁徙自由的权力。   唐朝实行乡保制,五家为一保,四家为一邻,百户为一里,五百户为一乡。每里置正一人。里长的职责是掌“按比户口,课植农桑,检察非伪,催驱赋役。”[11]《唐律疏议·讼律》载:“同伍保内在家有犯,知而不纠者,死罪,徒一年;流罪,杖一百;徒罪,杖七十”。户籍控制更趋严密。   宋朝实行都保制,“十家为一保、选主户有力者一人为保户;五十家为一大保,选一人为大保长;十大保为一都保,选为众所服者为都保长”。保内设置有挂牌,以书其保内户数姓名。同保中如发生“强盗、杀人、放火、强奸、略人、传习妖教,造畜蛊毒”,同保诸家“知而不告,依律五保法”。[12]元朝实行的是村社制,五十家立为一社。   明朝是里甲制或称保甲制,“以一百十户为一里,摊丁粮多者十户为长,余百户为十甲。甲凡十人。岁役里长一人,甲首一人”。[13]明代法律规定“农业者不出一里之间,朝出暮入,作息之道相互知”。任何人离乡百里,都必须持“路引”,“路引”实际上就是离乡的证明。   清朝称为保甲制,光绪《大清会典事例·户部》规定:“州县城乡十户立一牌头,十牌立一甲头,十甲立一保长,户给印牌一张,备书姓名丁数,出则注明所往,入则稽其所来”。来路不明者,就要“捉”去治罪。“户有迁移,随时报明,换给门牌”。摊丁入亩实施后,户籍编审停止,保甲制度越来越得到重视。   民国时期,《户籍法》已经推行。1931年和1935年,国民党政府又颁布和修订《户籍法》及实施细则。1937年,颁布《保甲条例》,在全国统一建立保甲组织,实行“联保连坐”制。   编制什伍的目的是要被编制者善恶以告。脱漏户口,自占年龄不实,逃离本土不承担田租赋役,属于恶,同伍者事前未加阻止,事后未行告发之责,要连坐,包赔逃户的田租徭役。如汉朝规定:“细民不堪,流亡远去,中家为之包出,后亡者为先亡者服事。”西晋政府规定,举家流亡,一旦被捉,家长斩首;北周时颁布《刑书要制》,规定“正、长隐五户以上,隐地三顷以上者,至死”;隋朝时,《隋书·刑法志》规定,“缘坐则老幼不免,一人亡逃,则坐家质作”;宋唐时期对脱户者同样严惩不贷,主管户籍的官吏也受到牵连;明朝法律规定:“凡民户逃往邻境州县,躲避差役者,杖一百,发还原籍当差。其亲管里长,提调官吏鼓纵及邻境人户隐蔽在己者与罪。”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三月又颁布榜文:“今后里甲邻人、老人所管人户,务要见丁著业,互相觉察。有出外,要知本人下落,作何生理,干何事务。若是不知下落及日久不回,老人、邻人不行赴官首者,一体迁发充军”。[14]   政府通过户籍的整顿和严密的“什伍相保”、“什伍连坐”制度强制百姓,力图把农民牢牢束缚在土地上。这种政策的确能收到一时之效。但它的成效是以百姓具备相对稳定的生产和生活环境为前提的。一旦政府和官吏横征暴敛,或遇天灾人祸,在贫困的煎熬和饥寒的交迫下,任何禁令,都将成为一纸具文。

新中国户籍制度出台的历史背景

建国前我国不存在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公民的迁移基本是自由的。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废除国民党时期的户口制度,各级人民政府在组织人民民主专政的公安机关的同时,设立户籍管理部门,并着手建立新型的户籍制度。但建国初的头8年,我国户籍管理制度主要是服从和服务于当时民主革命任务的完成和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工作。这个时期居民的居住和迁徙是自由的,对居民迁出迁入只要办理相应手续,不作任何限制,而且这种自由有明确的法律保障。由于这段时期我国实行户口自由迁徙政策,公民迁移也就非常活跃。958年1月9日,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91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该条例规定:户口登记工作由公安机关主管,户口登记制度包括常住人口登记、暂住人口登记、出生登记、死亡登记、迁出登记、迁入登记、变更更正登记等七项内容。并规定:“公民由农村迁往城市,必须持有城市劳动部门的录用证明,或城市户口登记机关准予迁入的证明,向常住地户口登记机关申请办理迁出手续。”该条例的颁布是全国城乡统一户籍制度正式形成的重要标志,也是新中国户籍制度史上重要的里程碑。此后,随着我国政治和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制度日趋完善,并走上僵化。1961年,公安部将农业户数和人数这一统计指标改为“非农业人口户数和人数”,这使“非农户口”和“非农人口”成为广泛使用的概念。1977年1 1月,国务院批转了《公安部关于处理户口迁移的规定》。《规定》确立的关于处理户口迁移的原则主要为:“从农村迁往城市、镇(含矿区、林区等,下同)由农业人口转为非农业人口,从其他城市迁往北京、上海、天津三市的,要严格控制。从镇迁往市,从小市迁往大市,从一般农村迁往市郊、镇郊或国营农场、蔬菜队、经济作物区的,应适当控制。”从此提出了“农转非”问题,并在此后制定了若干项“农转非”的政策。与此同时,公安部为贯彻上述规定,给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下达了“农转非”控制指标,即“每年批准从农村迁人市镇和转为非农业人口的职工家庭人数。不得超过非农业人口数的1.5‰ ”。从而对“农转非”实行了政策与指标双重控制的管理体制,至此,以控制公民自由迁徙为基本特征的新中国户籍制度已臻完备。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制度正式形成并不断固化,公民的居住和迁徙自由被人为地从《宪法》中取消。全体公民被人为地划分为不可逾越的“农业户口”和“非农业人口”,城乡壁垒日益森严,耸立在城乡之间的“户籍墙”坚不可摧,二元社会结构也逐步形成。

户籍制度产生的历史背景(1000字以上),

西周时期 西周时创建了原始的人口登记办法。据《周礼·秋官·司民》记载:"司民掌登万民之数,自生齿以上,皆书于版,辩其国中,与其都鄙,及其郊野。异其男女,岁登下其死生。及三年大比,以万民之数诏司寇。司寇及孟冬祀司民之日,献其数于王。王拜受之,登于天府。"可见,当时已设立了掌握户籍的官职"司民",对生齿(男孩满8个月,女孩满7个月为生齿)以上的人,按不同性别登记于册,即"书于版",并分城(都)乡(鄙)进行人口统计(这是目前已知我国最早的城乡人口划分)。另外,每年要对人口的出生和死亡进行登记,以掌握自然变动情况,每隔三年进行一次人口调查核实(即"大比"),孟冬(阴历十月)时上报。所以说,周朝已有了户籍登记制度的雏形。 春秋战国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扩大兵源,增加赋役,稳定社会秩序,纷纷建立严格的户籍登记制度,即"书社制度"和"上计制度"。"书社制度"的内容是:百姓25家为1社,"社之户口,书于版图。""上计制度"是:郡、县长官每年于年底前将下一年度的农户和税收的数目作出预算,书之于木券上,呈送国君。如商鞅变法规定"四境之内,丈夫女子皆有名于上,生者著,死者削。" 秦朝时期  随着封建制度的日趋成熟,户籍登记制度也日趋完善,周知民数已成为立国之本。秦始皇十六年(前231年)规定男子不论成丁与否,一律登记年龄。汉代,户籍至少三年一造(有的学者认为是年年更造),县、道官吏负责对户口的验查和登记,时称"案户比民",简称"案比"。案比的时间在当年仲秋之月(8月)。届时,老百姓必须扶老携幼,前往县府,聚集廷中,待接受主吏的验阅。户籍的载入者主要是20-60岁的男子。为了防止人们为逃避苛役而瞒报、虚报,政府还特意制订了临时性的查察措施。

《慈母情深》的历史背景(梁晓声创作的急需)

你才学慈母情深啊

《阅微草堂笔记》产生的历史背景是如何的?

《阅微草堂笔记》为清朝文言短篇志怪小说,于清朝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至嘉庆三年(1798年)年间翰林院庶吉士出身的纪昀以笔记型式所编写成的。在时间上,主要是搜辑当时代前后的各种狐鬼神仙、因果报应、以及劝善惩恶等之流传的乡野怪谭,或则亲身所听闻的奇情轶事;在空间地域上,范围内则遍及全中国远至乌鲁木齐、伊宁,南至滇黔等地。可惜的是,这部传奇著作,由于一些历史原因,甚至发生了重大灾难,原稿遗失殆尽,纪昀便凭借自己的记忆,重新来过,虽成《阅微草堂笔记》,但终有大量疏漏。这一灾难在我看来,属实算是我国文学历史上的最惨痛的。《阅微草堂笔记》就目录来看,分为滦阳消夏录,如是我闻,槐西杂志,姑妄听之,滦阳续录数章。

新经济政策的历史背景

苏俄介绍1917年11月7日取得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政权-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简称苏维埃俄国或苏俄。共和国成立不久,经过三年艰苦的国内战争,粉碎了14个帝国主义国家的武装干涉和地主资本家的武装叛乱,保卫了苏维埃政权。1922年12月30日,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正式成立。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俄国革命形势迅速趋于成熟。1917年2月,俄国爆发了第二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沙皇制度,但出现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士兵代表苏维埃两个政权并立的局面。4月,列宁从国外回国,发表《四月提纲》,提出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根据列宁的指示,布尔什维克党在群众中积极进行宣传并多次领导工人和士兵举行示威。 9、10月革命形势完全成熟,解放运动空前高涨。从11月6日夜到7日晨,工人赤卫队和革命士兵、水兵,在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迅速占领了彼得格勒的主要桥梁、火车站、邮电局、国家银行和政府机关等战略要地;7日上午九时,占领通往冬宫临时政府所在地的要道。11月7日深夜,全俄工兵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在斯莫尔尼宫召开。会议在11月8日通过和公布了列宁起草的《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会议宣告全部政权归苏维埃,选举成立了工农临时政府人民委员会。11月7到16日,苏维埃政权在莫斯科确立。1917年11月到1918年2到3月,首先从城市,然后到乡村,苏维埃政权在全国各地建立起来 。四年的世界大战和三年内战。加上天灾,导致苏俄严重的经济危机并逐渐发展成为政治危机。 由于彼得格勒十月武装起义的胜利,无产阶级夺取了国家政权,布尔什维克党以执政党身份着手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但是,被革命推翻的剥削阶级和代表剥削阶级利益的党派(君主派、立宪民主党人、资产阶级民族主义分子),以及社会革命党人和孟什维克,结成了反对苏维埃政权的统一阵营。最先打起白卫军反革命旗帜并挑起内战的是前临时政府首脑、俄军最高统帅克伦斯基。彼得格勒十月武装起义刚获成功,他立即命令各方面军和各军区司令、哥萨克军队的首领(盖特曼)派遣最可靠的部队向彼得格勒和莫斯科进发,采取军事行动推翻苏维埃政权。大部分士兵拒绝执行克伦斯基的命令。只有骑兵第3军军长克拉斯诺夫将军率领了部分军队开往彼得格勒,当时,反革命组织“拯救祖国和革命委员会”正在彼得格勒秘密组织士官生举行武装叛乱。国内其它地区的反苏维埃势力也蠢蠢欲动。莫斯科军区司令官里亚布采夫上校在莫斯科发动叛乱。驻莫吉廖夫的旧俄军统帅部大本营,以及卡列金、菲利莫诺夫、杜托夫等首领(阿塔曼)领导的顿河区、库班以及奥伦堡的哥萨克“政府”,都拒绝承认苏维埃政权,并且采取了军事行动。 11月20日乌克兰资产阶级的中央拉达宣称自己为乌克兰最高权力机关,并与罗马尼亚方面军和西南方面军的反革命指挥部结成了同盟。白俄罗斯的拉达,依靠多夫布尔·穆斯尼茨基将军的波兰军的支持,也起来反对苏维埃政权。在梯弗里斯(今第比利斯),反革命组织了反对苏维埃的联合政府“南高加索委员会”,整个南高加索,除巴库地区以外,均为这个委员会所控制。巴库宣布成立了以邵武勉(见巴库委员)为首的巴库公社。在土耳其斯坦和西伯利亚也出现了当地的反革命“政府”。国内反革命发动内战的第一批策源地就这样开始形成了。所有的反苏维埃叛乱,都得到国际帝国主义的支持。各主要帝国主义国家,当时还在打第一次世界大战,无法立即派兵援助俄国国内反革命。而且帝国主义者起初认为苏维埃政权尚未巩固,俄国国内的反革命势力可以轻而易举地把它打垮。但是,两个敌对的联盟(协约国为一方,德意志同盟为另一方)都同俄国国内反革命势力建立了密切联系,并通过各种形式给他们援助和配合。12月23日英法两国就各自军队将来在俄国领土上作战的地区问题签定了协定。协约国在策划武装干涉时,不仅打算把俄国革命镇压下去,而且还要肢解俄国,将俄国变为殖民地。摆在胜利了的无产阶级面前的任务是镇压反革命。以列宁为首的党和苏维埃政府组织了粉碎反苏维埃叛乱的斗争。为了使国家获得必要的和平喘息时机,苏维埃政府于1918年3月3日被迫签订了《布列斯特和约》。共产党及其中央委员会为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保卫苏维埃共和国开展了大量工作。为了有效地指导国防工作,1918年3月4日成立了最高军事委员会。该委员会隶属于人民委员会,履行武装力量统帅部的职责。4月,成立了工农红军最高军事监察部。3月14日建立了屏障军北线防区,4月8日又抽调共和国西部边境的军队加入屏障军防区。屏障军防区由一名军事指挥员和两名政委领导。全国各地都在建立红军志愿兵部队。4月,列宁批准了按统一编制建立百万红军的计划。拟定了以军区为单位的军事行政区划。根据4月8日人民委员会的命令又成立了地方军事机构一乡、县、省、区域的军事委员部。4月22日开始实行劳动人民的普及军训,取消了指挥人员的选举制。此外还规定了军人“宣誓”。根据人民委员会的决定,陆军和海军大量吸收旧军队的军事专家参加工作。为了监督军事专家的工作,为了组织好军队的政治工作和官兵的教育工作,建立了军队政治委员制度,并成立了全俄政治委员局。所有这些措施,对于在劳动人民义务兵役制基础上建立强大的正规化陆军和海军,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其内容:实行余粮收集制;把大中企业收归国有,对小企业实行监督;取消一切商品贸易;一切生活必须品均由国家集中分配;强制劳动,实行“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 面对国内反动势力的施压,苏俄开始颁布余粮收集制法令,强制征收农民除维持生存量之外的所有粮食。 实行实物配给制,食物与商品集中计划配给。 所有的大中型工业企业实施国有化,小工业企业则实行监督。 国家经营所有的外贸活动。 对工人采取严格的管理制度,罢工者即行枪决。 全国实施成年人劳动义务制,贯彻“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 政策的实质至今仍有争议,包括部分布尔什维克主义者在内一些人认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的唯一目即为夺取国内革命的胜利。但另有观点认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苏俄领导人直接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的一项尝试,并冀希望于通过的该政策实施使经济产量大幅攀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帮助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挺过了国内战争的危机。鉴于该政策取得的成功,在1920年底俄国国内战争基本结束的情况下,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但没有收缩,却反而被被加强。而此时的俄国已因多年的战争而民穷财尽,1921年的重工业产量只有一战前1913年的20%,1918年至1920年,彼得格勒失去的75%的人口,莫斯科减少了50%。7年的战争加之严重的干旱造成了巨大的灾荒,全俄约300万人至1000万人饿死。发挥了重大威力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和平时期再也无法推行,农民们普遍抗粮不交,粮食的征收不得不动用军队才能完成。农民与工人的罢工活动甚至矛头指向了苏维埃政权。发生在坦波夫的叛乱席卷了全国,甚至连十月革命的中坚分子喀琅施塔得水兵也打出了“要苏维埃,不要共产党的苏维埃”参与叛乱。苏维埃政权的出现政治危机震惊了革命的领导人列宁,他说:“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 1920年11月,人民委员会发布租让法令。新经济政策的实行,重新建立了工业与农业之间正常的经济联系,巩固了工人阶级同农民的联盟,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受到广大人民,特别是农民的欢迎,使1921年的危机迅速得到克服。1921年3月,布尔什维克党的第十次代表大会通过了由战时共产主义过渡到新经济政策的决议。新经济政策以粮食税代替征收,允许农民自由出卖余粮,允许私商自由贸易、并且将一部分小工厂还给私人,还准备把一些企业租给外国资本家。尽管这一政策遭到一些人的反对,但是它终究给国家带来了莫大的好处。20年代初,美国企业家哈默和列宁之间建立的友谊就说明这一点。1921年,阿曼德·哈默才23岁。可是他已成了在哥伦比亚医学院就读的独一无二的白手起家的百万富翁。这年6月,他克服种种困难,来到了苏俄。他原先是想帮助苏俄人民医治当时流行的斑疹伤寒,但大量事实使他更为饥荒所引起的灾难而震惊。他立刻用100万美元在美国购买了100万普特小麦,用船运到苏俄去销售。这件事被列宁知道了。他热情地邀请哈默来克里姆林宫会面。列宁用英语同哈默交谈,对哈默说:“你们和我们可以互相取长补短。我们是个落后国家,资源丰富而未经开发。美国可以在这儿找到原料和销售机器的市场,以后还可以在这里推销工业产品。而我们需要美国的技术和方法,以及美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说到这里,列宁顺手从桌子上拿起一本《科学的美国人》杂志,一边翻着,一边说道:“瞧!这是你们人民作出的成绩。这就是进步的含义,高楼大厦,发明,发展机械来替代人的双手。”列宁又问哈默:“你在我国旅行过吗?”哈默说:“我刚在饥荒地区和乌拉尔区呆了一个月。”列宁听了,脸色顿时变得有些忧郁,缓慢地说:“是的,饥荒,我听说你本来想做些医务救济工作,这种工作非常需要,不过,我们最需要的是美国商人。我们真正需要的,是美国的资本和技术,用这些来使我们国家的轮子再次运转,对不对?”哈默对列宁谈起了访问乌拉尔区的印象。他认为,俄国的物资和人力都很充足,许多工厂的状况比他预计的要好。列宁点点头:“不错,问题就在这里。内战使一切陷于停顿。现在我们必须从头做起。新经济政策要求重新发展我们的经济潜能。我们希望建立一种给外国人以工商业承租权的制度,来加速我们的经济发展。它将为你们提供很好的机会。”不久,哈默就成了第一个在苏俄经营租让企业的美国人。他还劝说大资本家亨利·福特到俄国开办企业。这个坚决反共的老头子,终于听从了哈默的建议,成了在苏俄经销福特汽车和拖拉机的唯一代理人。福特一开先例,其他的公司也一拥而上。后来,老福特还在俄国修建了一个汽车工厂。尽管他一向与布尔什维克主义为敌,却对这笔生意颇为满意。因为苏维埃政府按照列宁的新经济政策,保证了外国商人有利可图,有钱可赚。1922年冬天,列宁的健康情形恶化,右边身体瘫痪。当他住在乡间别墅疗养的时候,还通过他的德国医生给哈默捎去口信:“告诉年轻的哈默,我并没有忘记他,并祝他一切顺利。他要是有什么困难,叫他一定告诉我。”这个口信使哈默感动得几乎落泪。就在这年年初,哈默向列宁打电报,报告给他的石棉矿工人运粮食的火车被一名站长卡住,要勒索500普特粮食,作为“过桥费”。在列宁过问下,运粮列车很快到达了目的地,那个站长被枪毙了。新经济政策使苏维埃国家的经济顺利恢复起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开始了。1922年12月,在全国上下团结的基础上,召开了第一次苏维埃代表大会,宣布成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制定了第一部宪法。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终于在世界上站稳了脚跟。1922年,政府通过《土地法令大纲》。在流通方面,1921年5月 ,苏维埃政权通过关于交换的法令,宣布实行产品交换。国家通过合作社组织工业品同农民手中余粮直接交换。同时,允许私人在地方范围内进行商业往来。在工业方面,一切涉及国家经济命脉的重要厂矿企业仍归国家所有,由国家经营。而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兴办的企业则允许私人经营。随着1924年列宁的逝世和斯大林的上台,新经济政策被慢慢废除。1929年,斯大林公开宣布停止实施新经济政策,在全国范围加速开展农业全盘集体化和社会主义工业化运动,在事实上采纳了托洛茨基的建国思想,逐步形成了代替新经济政策的斯大林模式。

冰蓄冷空调的历史背景是什么?什么时候提出来的?

有错峰用电和分段计费出现,才促使冰蓄冷空调存在的意义

沁园春·长沙这首词作于什么历史背景下?

写作背景: 《沁园春·长沙》这首词作于1925年12月。当时的毛主席时年33岁。一月党的“四大”在上海召开,八月从韶山到长沙,九月毛主席在广州参与国民党“二大”的筹备工作,十月被推选为国民党代理宣传部长。在长沙逗留期间重游橘子洲,面对湘江上美丽动人的自然秋景,联想起当时的革命形势,便以“长沙”为题写下了这首《沁园春·长沙》。

国际歌 创作历史背景是什么

1870年,法国同普鲁士(即后来的德国)发生战争。法国战败,普军兵临城下。法国政府对外屈膝投降,对内准备镇压人民。1871年3月,政府军队同巴黎市民武装——国民自卫军发生冲突,导致巴黎工人起义爆发。 起义工人很快占领全城,赶走了资产阶级政府。不久,人民选举产生了自己的政权——巴黎公社。然而,资产阶级政府不甘心失败,对巴黎公社发起了进攻。5月21日至28日,公社战士同攻入城内的敌人展开了激烈的巷战,三万多名公社战士英勇牺牲,史称“五月流血周”。28日,巴黎失陷,巴黎公社以失败告终。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公社战士在强大敌人面前表现出的大无畏精神永远激励着后人。 巴黎公社虽然失败了,但《国际歌》诞生了。公社失败后不久,公社的领导人之一欧仁·鲍狄埃创作了《国际歌》的歌词。后来,经工人作曲家狄盖特谱曲后,《国际歌》在全世界广泛传唱开来。

创作背景和历史背景一样吗?

不一样,创作背景是指作者写这文章、歌曲等时的社会背景、故事背景。如《背影》的创作背景:1917年,作者的祖母去世,父亲任徐州烟酒公卖局局长的差事也交卸了。办完丧事,父子同到南京,父亲送作者上火车北去,那年作者20岁。在那特定的场合下,做为父亲对儿子的关怀、体贴、爱护,使儿子极为感动,这印象经久不忘,并且几年之后,想起那背影,父亲的影子出现在“晶莹的泪光中”,使人不能忘怀。1925年,作者有感于世事,便写了此文。历史背景一般是指某一历史事件在什么历史情况下发生的,实质上包括原因和条件两个方面的内容。如新航路开辟的背景就包括四个原因和三个条件。

我国国歌是在什么样的历史背景下创作的

国歌的历史。

新感觉派的历史背景

日本20世纪20年代初出现的一个文学流派。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日本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但1920年爆发了经济危机,特别是在1923年发生了关东大地震,给社会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困难,社会上蔓延着虚无和绝望的思想以及西方贪图瞬间快乐的风气。在文学上,达达派、未来派、表现派、构成派等先锋派文艺思潮相继泛滥起来,而盛行一时的自然主义文学出现了衰退的趋向,无产阶级文学开始兴起。这些都成为新感觉派形成和发展的条件。1924年,横光利一、川端康成和中河与一、今东光、片冈铁兵、十一谷义三郎、佐佐木茂索、佐佐木味津三、伊藤贵磨、石滨金作、菅忠雄、加宫贵一、诹访三郎、铃木彦次郎等14名新作家在菊池宽的支持下,以《文艺春秋》为后盾,创办了同人杂志《文艺时代》,开始新感觉文学运动,以对抗自然主义文学的衰落和无产阶级文学的兴起。一般认为新感觉派属于日本第一批现代派。以后岸田国士、南幸夫、酒井真人、稻垣足穗、三宅几三郎等也相继加入。著名评论家千叶龟雄在1924年11月号《世纪》杂志上,以《新感觉派的诞生》为题发表文章,指出“所谓‘文艺时代"派所具有的感觉,远比以往表现出来的任何感觉艺术都新颖,无论在语汇、诗或韵律节奏感方面都很生动”。这一流派因此被称为新感觉派。新感觉派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物质文明迅速发展,人们要以视觉、听觉来认识世界和表现世界,即以感性认识论作为出发点,依靠直观来把握事物的表现。因此,他们主张追求新的感觉和对事物的新的感受方法,然后再给现实做精美的加工。他们认为艺术家的任务是描写人的内心世界,而非表面的现实;他们强调主观和直感的作用,认为文学的象征远比现实重要。他们否定一切旧的传统形式,主张进行所谓文体改革和技巧革新。新感觉派的代表是横光利一。他的《太阳》(1923)描写许多王子把上古耶马台国女王卑弥呼看作是“太阳”,为她的美丽而倾倒;《蝇》(1923)描写一辆载满乘客的马车,坠入深渊,这时马背上一只大眼苍蝇,悠然飞向蓝色的天空。这两部作品开创了这一流派的创作道路。特别是他的《头与腹》中的“白天,特别快车满载着乘客全速奔驰,沿线的小站好像一块块石头被它抛在后头”一句,被称为名句,是新感觉派具有代表性的文体。此外,还有川端康成的《浅草的少男少女》、《梅花的雄蕊》,今东光的《瘦削的新娘子》,中河与一的《冰冷的舞场》,片冈铁兵的《鬼魂船》,佐佐木茂索的《困惑的人们》等作品,它们的主要特色是:通过刹那间的感觉,用象征和暗示的手法,来表现人的生存价值和存在意义;根据主观感觉把握外部世界,运用想象构成新的现实,然后通过新奇的文体和词藻加以表达;大量使用感性的表达方式,描绘人物纤细的感情和心理活动。一般认为,新感觉派作家们也各有特点,横光利一是从理智的感觉出发,川端康成是从感情的感觉出发,而中河与一、片冈铁兵等则强调神经感觉的意义和享受。新感觉派于1925至1926年发展到高峰,后来由于无产阶级文学运动蓬勃兴起,片冈铁兵、今东光、铃木彦次郎等青年作家纷纷转向左翼文学,横光利一、川端康成倾向新心理主义,中河与一等则主张形式主义。《文艺时代》也于1927年 4月停刊。新感觉派的活动遂告结束。

五四运动中爱国人士曾提出提倡国货的口号,与该口号直接有关的历史背景

一战后帝国主义卷土重来 严重威胁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

五四运动的历史背景和意义都有什么

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发生在北京以青年学生为主的一场学生运动,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中下阶层共同参与的一次示威游行、请愿、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形式的爱国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历史背景: 北洋军阀政府实行独裁统治,投靠帝国主义,大量出卖国家权利,中国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中国无产阶级队伍已经迅速壮大到二百多万人,他们必然要成为中国革命的领导阶级;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中国人民指出了解放斗争的正确方向;新文化运动的不断发展,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导火索: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1919年1月,英、法、美、日、意等帝国主义国家在法国巴黎召开所谓“和平会议”。中国政府代表要求归还大战期间被日本抢去的德国在山东侵占的各种权利遭到无理拒绝。“巴黎和会”在对德和约上规定把原来德国在中国山东的一切权利转给日本,这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强烈愤怒,“五四”爱国运动爆发了。 五四运动的历史特点和意义 由于五四运动是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发生的,它具有以辛亥革命为代表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所不具备的一些特点。主要是: 第一,五四运动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对帝国主义的认识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表面的感性认识阶段,这典型地表现为义和团等笼统的排外主义的斗争上。第二阶段才进到理性的认识阶段,即看出了帝国主义内部和外部的各种矛盾,并看出了帝国主义联合中国买办阶级和封建阶级以压榨中国人民大众的实质,这种认识是从1919年五四运动前后才开始的。在这场运动中,提出了“改造抢到世界,不认秘密外交,实行民族自决”和“另起炉灶,组织新政府”这样的口号。这表明,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线上了。 第二,五四运动是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 如果说,辛亥革命的根本弱点之一,是没有广泛地动员和组织群众,那么,五四运动本身就是一场群众性的革命运动。中国工人阶级、学生群众和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参加到运动中。(注意:此时还没有农民阶级!只有部分农民阶级参加了) 第三,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第四,五四运动是由学生先发起,由工人扩大的坚决的反帝运动,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第五,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开端。

中国古代人文主义出现的历史背景

一)华夏—汉民族的形成与先秦时期的民族融合中华民族的孕育时代,也就是历史上第一次民族大迁徙、大融合的时代。据传说和考古发掘,炎黄时代至尧、舜、禹时期,黄河中游的炎、黄两大部落,不断地碰撞融合,结成联盟向东推进,战胜了以泰山为中心的太昊、少昊集团,建立起号令黄河流域各部落的大联盟,并击败江汉流域的苗蛮集团,成为可追溯的中国早期民族融合的核心。所以,我们说,黄河中下游是华夏文明的摇篮和发祥地,是华夏族肇兴的腹地。 华夏族是汉民族的前身。“华夏”一词常被用以区别中原地区的民族与其周边的民族(即蛮夷戎狄),然而,华夏族实际上也并非全为中原之旅。它融夏、商、周三族初具雏形之后,就像滔滔东注的长江,涵化万水,汇合百川,最后形成一个庞大的民族集团。大体在周代,在这个族体中,既有涵盖了共同尊奉黄帝为始祖的夏、商、周三族的“华人”,又有华夏化了的戎人、氏人和夷人。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民族融合进一步发展。当时,中原地区“华夷”逐渐走向一体,内迁异族已被华夏吸收、融合。中原四周,齐、鲁吞并诸夷,秦霸西戎,楚征服统一诸蛮,边疆地区民族融合、兼并的速度也在加快。而华夏诸侯经过激烈的兼并、分化、吸收、统一,到战国时期只剩下齐、燕、韩、赵、魏等几个大国和在它们夹缝中的几个小国了。即使是原来被称为“蛮夷”的秦、楚已同被称为“诸夏”或“中国”,与周边各族出现了进一步融合的趋势。地区性的局部统一,为华夏一统奠定了基础,也为以华夏族为核心的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民族大融合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舞台。 总之,这一时期,中原大地及其周边各族,不断地凝聚、兼并、扩张,融合成一个新的民族——华夏族。华夏族自诞生之日起,又以迁徙、聚合、民族战争等诸多方式,频频与周边各民族碰撞、交流,不断吸收新鲜血液,像滚雪球一样不断地融入众多非华夏族的氏族和部落。这样,以华夏族为核心,在中国的腹心地区进行的民族融合,是为这一时期民族融合的重要特点。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自东汉末年,由于政治的日益腐败,统一的多民族大帝国分崩离析。之后,历三国和西晋的短暂统一,又出现了东晋十六国并立和南北朝对峙的局面。在这政权分裂、战乱频仍的三百多年中,中国社会处于一个巨大动荡的旋涡之中。与此同时,由于民族大迁徙和民族大杂居,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二次空前的民族大融合。 这一时期,与汉族及其前身华夏族有着密切联系的各族,他们出现在中原政治舞台上以后,骤然间加快了民族融合的过程,纷纷离散聚合。建立过政权的许多民族都纷纷与汉族融合。不论南方还是北方,民族之间双向或多向的迁徙、对流,是这一时期民族融合的特点。即一部分汉族往周边去,周边的少数民族往内地来。 在北方,史称“五胡”的匈奴、鲜卑、羯、氏、羌等塞外民族纷至沓来,在黄河流域建立了许多政权。这些民族政权,一般不管哪个民族居统治地位,大都与汉族世族阶级相联合;同时,在政权的组合上又往往采取多种形式的联合。北方民族徙居中原,纷纷建立政权,一个最为直接的后果是:在中原地区形成了胡汉杂居的局面,为各民族的融合提供了先决条件。这些民族在与汉族的长期杂居相处与通婚中,互相依存、互相吸收,建立了千丝万缕的联系。渐渐地,他们与汉族在经济、文化、语言、服饰、姓氏、习俗乃至宗教信仰上的差异逐渐缩小,与汉族逐渐融为一体。如至北魏后期,匈奴、羯、氏、羌等少数民族已不见于史乘,柔然、吐谷浑、敕勒等也与汉族逐渐融合。到隋朝统一黄河流域,从北方迁入中原的少数民族差不多都被汉族融合了,连鲜卑族也最终完成了汉化。当然,在这一时期的民族融合大背景下,必须要提的重要事件是——北魏孝文帝改革。 孝文帝建立北魏政权后,为了巩固统治,发展经济,增强国力,他顺应民族融合的发展趋势,模仿汉政权建立了封建政治制度,实行了三长制、均田制,改胡姓为汉姓,改胡服为汉服,提倡胡汉联姻。其中均田制的推行,使北方经济逐渐恢复和发展,有利于少数民族由游牧生活向农耕生活的转化,对民族融合产生了有力的促进作用。迁都洛阳,更可以直接地接受汉族先进文化,这大大加速了胡汉民族融合。 在南方,自秦汉以来,就有不少华夏或汉族大批进入蛮族区、西南夷及岭南地区。进入魏晋南北朝时期,汉族为了逃避战乱和苛重的税役,或迁往河西陇右,或随晋室南迁而偏居江左,甚至在传统的蛮、俚、僚、爨等族聚居区,也能看到他们的踪迹。与此同时,豫州蛮、荆、雍州蛮向北推移,爨人被征调内地,成为南朝的编户齐民。通过这种双向的、对流式的迁徙杂居,以及不间断的武力征伐、联姻结盟和左郡左县的设置等多种渠道,南方地区汉族的夷化和夷族的汉化现象也日渐普遍。 (三)辽宋夏金元时期自五代十国以后,历史又进入一个大分裂、大混乱之后的大统一的辽宋夏金元时期。这一时期民族融合有两个主要的特点:一是民族融合先在各民族政权统治区域内进行,亦即主要在边疆进行。二是在北宋——辽——西夏、南宋——金——西夏对峙、纷争、冲突与逐步走向统一的过程中,由于民族大迁徙而再次改变民族分别格局,从而促进了一次新的民族大融合,为元的空前统一奠定了基础。 在宋的北部,辽夏金北族王朝的建立,促进了这一地区的民族融合。 建立辽的契丹源于鲜卑。它是在东灭渤海,频繁征伐回鹘、新罗、吐蕃、党项、室韦、沙陀、乌古等民族和不断向南扩张而逐渐发展起来的。随着向南发展,辽治下的汉人日益增多,在与中原的冲突和交融之中,缩小了差距,民族融合的最后结果是形成了以汉文化为核心又带有契丹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的辽文化。 西夏为党项族所建,而党项族又是以党项羌为主体,吸收氐、羌、吐蕃以及西北地区其他民族成分而形成的重要民族,其发展曾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民族融合过程。西夏建国后,势力迅速扩大,相继与北宋、辽、金、南宋形成鼎立局面,盛时辖今宁夏、陕北、甘肃西部和内蒙古的一部分,为我国西北部的开发、统一与西北民族融合作出了贡献。 源于黑水靺鞨,崛起于东北的女真,灭辽亡宋建立了金。金灭辽,承继了辽文化,直接与汉文化相碰撞。尤其是在南下的过程中,金把大批俘获的汉人迁往东北,又把大批的女真人迁出故地,散居契丹、汉人地区。这种民族间的迁徙、杂处,促进了民族融合与文化交流。 在宋的南部,吐蕃统治下的青藏高原诸部族,大理国统治下的乌蛮、白蛮等民族,南僚蛮诸族,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彼此间的融合以及与宋的交融。 这一时期,各大政治实体之间,在冲突与纷争的同时,还通过遣使、朝贡、互市、联姻等方式进行频繁交往,进行更为广泛的经济文化交流。其结果不仅有大量的少数民族融于汉族,还有不少的汉族融合于少数民族。具体如契丹人在南宋时大批进入中原,至元代中叶已被元朝政府视同于汉人。陶宗仪在《南村辍耕录》中所列汉人8种就有契丹人,元代后期“契丹”之名便逐渐消失了。女真人的内迁从金太宗至金末,一直没有停止,特别是金宣宗因受蒙古人的压迫迁都汴京,内迁的女真人更多,约占女真人总数的一半。他们与汉人错杂而居,互为婚姻,改用汉姓,提倡儒学,女真人的民族特色已逐渐丧失。元代统治者将女真人、汉人、契丹人同列为第三等级,政治待遇相同,这在客观上消除了女真人与汉人的民族畛域,促使女真人更加汉化。迨至元末,中原地区的女真人已完全融入汉族中了。 (四)清代民族融合清代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的一个重要时期。较之前代,这时的民族融合、民族交往波澜壮阔,高潮迭起,并且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满族与汉族和其他民族之间大融合。早在清军入关,满汉之间已经有了接触。清军入关后,随之满族大批迁入关内,客观上打破了满汉之间的地域界线,形成了交错杂居的局面。

五四运动的历史背景和意义都有什么

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发生在北京以青年学生为主的一场学生运动,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中下阶层共同参与的一次示威游行、请愿、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形式的爱国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历史背景: 北洋军阀政府实行独裁统治,投靠帝国主义,大量出卖国家权利,中国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中国无产阶级队伍已经迅速壮大到二百多万人,他们必然要成为中国革命的领导阶级;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中国人民指出了解放斗争的正确方向;新文化运动的不断发展,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导火索: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1919年1月,英、法、美、日、意等帝国主义国家在法国巴黎召开所谓“和平会议”。中国政府代表要求归还大战期间被日本抢去的德国在山东侵占的各种权利遭到无理拒绝。“巴黎和会”在对德和约上规定把原来德国在中国山东的一切权利转给日本,这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强烈愤怒,“五四”爱国运动爆发了。 五四运动的历史特点和意义 由于五四运动是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发生的,它具有以辛亥革命为代表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所不具备的一些特点。主要是: 第一,五四运动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对帝国主义的认识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表面的感性认识阶段,这典型地表现为义和团等笼统的排外主义的斗争上。第二阶段才进到理性的认识阶段,即看出了帝国主义内部和外部的各种矛盾,并看出了帝国主义联合中国买办阶级和封建阶级以压榨中国人民大众的实质,这种认识是从1919年五四运动前后才开始的。在这场运动中,提出了“改造抢到世界,不认秘密外交,实行民族自决”和“另起炉灶,组织新政府”这样的口号。这表明,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线上了。 第二,五四运动是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 如果说,辛亥革命的根本弱点之一,是没有广泛地动员和组织群众,那么,五四运动本身就是一场群众性的革命运动。中国工人阶级、学生群众和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参加到运动中。(注意:此时还没有农民阶级!只有部分农民阶级参加了) 第三,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第四,五四运动是由学生先发起,由工人扩大的坚决的反帝运动,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第五,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开端。

五四运动爆发的历史背景

军阀统治黑暗,新思想在青年一代传播迅速。

“五四运动”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历史背景:北洋军阀政府实行独裁统治,投靠帝国主义,大量出卖国家权利,中国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中国无产阶级队伍已经迅速壮大到二百多万人,他们必然要成为中国革命的领导阶级;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中国人民指出了解放斗争的正确方向;新文化运动的不断发展,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导火索: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1919年1月,英、法、美、日、意等帝国主义国家在法国巴黎召开所谓“和平会议”。中国政府代表要求归还大战期间被日本抢去的德国在山东侵占的各种权利遭到无理拒绝。“巴黎和会”在对德和约上规定把原来德国在中国山东的一切权利转给日本,这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强烈愤怒,“五四”爱国运动爆发了。 历史意义:1 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彻底地反对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2 这次运动中,无产阶级开始登上了政治舞台,起了主力军的作用;青年学生发挥了先锋作用。 3 五四运动发生在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之后,是当时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一部分。 4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5 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从思想上和干部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准备。

别了不列颠尼亚课文里面的历史背景有哪些

  写作背景  香港回归的背景:英国人的到来,使得香港卷入世界性事端。19世纪初期英国对中国的茶叶、生丝等商品的需求不断增长。但由于晚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基本上不进口英国的商品,且中国当时的经济基础是自足自给的封建经济,对外进口的需求很低,而在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后生产力迅速发展,对原料的要求多,加上东方的精美廉价的物品,使其对中国的进口增加,于是在中英正常的贸易交往中中国处于贸易顺差,而英国贸易逆差大。直到19世纪30年代初,出超额每年仍在200-300万两白银以上。英国资产阶级跟中国做买卖,目地是要赢利赚钱的,这种贸易格局当然是他们不能容忍的,要想办法改变扭转局势。为了改变中英贸易中英国的不利地位, 英商来华进行鸦片贸易,赚取大笔财富,换取中国的白银、丝绸、茶叶和香料。林则徐担心老百姓受到鸦片烟毒影响,决定向清政府提议,禁止鸦片的进口。英商方面,渴望在港口加强地位,不受满清朝廷控制,因此导致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1842年)的爆发。英国船坚炮利,中国战败。中国战败后在《南京条约》中被迫割让香港岛。新中国成立后,邓小平同志与时任英国首相的撒切尔夫人进行了多次交涉,明确地表达了中国政府将收回香港主权的意愿,同时,这也是国家主权神圣不可侵犯的体现。最终在1984年的《中英联合声明》中达成协议,英国于1997年7月1日将香港主权归还中国  1997年7月1日零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在香港升起,经历了百年沧桑的香港终于回到祖国的怀抱,中国政府开始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这是中华民族的大事,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件大事。  引申:  基本信息  文章名称:别了,"不列颠尼亚"  文章作者:周婷 杨兴 (周树春、杨国强、徐兴堂、胥晓婷)  创作年代:1997年7月1日  文章体裁:特写性消息,新闻稿  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新课标语文必修教材 必修一 第四单元的课文  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新课标(2013)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新闻领域)的课文  参考: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F4lf6UUV2LPmeL3vvlA7dLv-prqhVg_gn7MTQOOnT-5ZoTXhVdCV_rPrsmUxLRiBICRLRLv_FtJuCzbDfurcOa#4

圆明园的资料和历史背景

我觉得应该可以去找一下清朝的一些历史书,或者说像清史稿之类的,对于这个东西应该会有一个比较详细的介绍,也就是对于里面的一个建造的时间,或者说是其他方面的东西,毕竟这个离现在也不是太久远,资料方面的东西应该还是比较多的,可以去找一下这方面的一些历史资料。

圆明园介绍资料及历史背景是什么?

圆明园坐落在北京西北郊,与颐和园相邻,由圆明园、长春园和绮春园组成,也叫圆明三园。圆明园是清朝著名的皇家园林之一,面积五千二百余亩,一百五十余景。建筑面积达16万平方米,有“万园之园”之称。清朝皇室每到盛夏时节会来这里理政,故圆明园也称“夏宫”。圆明园始建于1709年(康熙48年),是康熙赐给尚未即位的雍正的园林,用于打发空闲。1722年雍正即位后,拓展原赐园,并在园南增建了正大光明殿和勤政殿以及内阁、六部、军机处储值房,御以“避喧听政”。乾隆年间,圆明园进行了局部增建、改建,在东面新建了长春园,在东南邻并入了万春园,圆明三园的格局基本形成。嘉庆年间,绮春园进行了修缮和拓建,成为主要园居场所之一。道光年间,国力日衰,财力不足,道光皇帝宁愿撤万寿、香山、玉泉“三山”的陈设,罢热河避暑与木兰围猎,但仍对圆明三园有所改建。圆明园于1860年遭英法联军焚毁,文物被掠夺的数量粗略统计约有150万件,上至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1900年八国联军侵占北京,西郊皇家园林再遭劫难。在抗战时期,又遭到不同程度破坏。最后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圆明园也受到某些破坏。遭焚毁后的圆明园遗址在新中国成立后开始被保护起来,1956年北京市园林局开始采取植树保护措施,1976年圆明园遗址随成立专营机构。1988年6月29日,圆明园遗址向社会开放。

圆明园的资料和历史背景是什么?

圆明园是清代大型皇家园林,建于1709年,是康熙帝给皇四子胤禛的赐园。后经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五代皇帝经营了近一百五十多年,最后毁于英法联军大火。圆明园建于1709年,是康熙帝给皇四子胤禛的赐园。然后雍正在原赐园加以拓展,后来。乾隆帝在位期间除对圆明园进行局部增建、改建之外,还在紧东邻新建了长春园,在东南邻并入了万春园。形成了圆明三园。后又经雍嘉庆、道光、咸丰三位皇帝不断的改建和装饰。圆明园在清室150余年的创建和经营下,建筑面积达20万平方米,一百五十余景,有“万园之园”之称。园林特色圆明园不仅汇集了江南若干名园胜景,还创造性地移植了西方园林建筑,集当时古今中外造园艺术之大成。园中有金碧辉煌的宫殿,有玲珑剔透的楼阁亭台;有象征热闹街市的“买卖街”,有象征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有仿照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有仿照苏州狮子林的风景名胜。还有仿照古代诗人、画家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等。可以说,圆明园是中国人民智慧和血汗的结晶,也是中国人民建筑艺术和文化的典范。不仅如此,圆明园内还珍藏了无数的各种式样的无价之宝,极为罕见的历史典籍和丰富珍贵的历史文物,如历代书画、金银珠宝、宋元瓷器等,堪称人类文化的宝库之一,是世界上一座最大的博物馆。

圆明园的简介与历史背景

景区历史介绍:康熙年修建圆明园始建于康熙46年。1860年英法联军将主要建筑烧为灰烬,如今游客前来只能在残骸中凭吊,寻找当年辉煌的帝国身影。圆明园的园林造景多以水为主题,以水景取胜,既有广阔平静的湖面,又有狭窄湍急的溪流。圆明园主要由两大区域构成:福海景区、后湖景区。圆明园注意事项:1、圆明园在各个大门均有售票口,在绮春园宫门(售票窗口5个,节假日期间售票窗口8个)、长春园东门(售票窗口2个)、二宫门(售票窗口1个)、藻园门(售票窗口1个)。 2、园内有语音讲解器租赁处(长春园东门、绮春园宫门),根据语种选择。3、在长春园的“圆明园盛时全景模型展”处,有讲解员讲解当年盛况。地址:长春园西洋楼遗址区东南、含经堂东北侧。此外,位于西洋楼遗址区域内的圆明园展览馆每天8:30-17:00会循环播放大型纪录片《圆明园》,有助于人们更直观的感受一代名园当年的盛况。

圆明园的资料和历史背景是什么?

圆明园集中了中国园林艺术的精粹,融会了东西各种建筑风格,大量运用对景、障景、借景、透景等空间处理技巧,汇聚各种造园手法,堪称是中国园林艺术之集大成者和顶峰杰作,被西方国家称作“万园之园”或“东方凡尔赛宫”。整个圆明园的规模宏大,三园的总平面呈倒“品”字形,占地面积约350万平方米,周长10余公里。三园共有园景123处,其中圆明园69处,长春园24处,绮春园30处,总建筑面积超过16万平方米。三园设园门19座,水闸5座。园内有殿堂楼阁、轩馆廊榭等各种建筑140多组,木制和石制桥梁100多座,各种风景点100多处,还收藏了大量珍贵的图书、字画和文房珍宝,如《四库全书》、《古今图书集成》和《淳化阁帖》摹版等。圆明园是一座以水为主题的水景园,水面占全园面积的一半以上。它的水主要来自玉泉山,通过颐和园的昆明湖和清河支流万泉河,由西马厂铁闸从西北注入圆明园的紫碧山房,然后散布于各园。这种将水源布置在西北角的布局参考了中国神话中天下之水发源于昆仑山的传说。雍正年间大规模修整了水道,将全园的湖泊相连,形成了整座园林的脉络。这些河道、湖泊和遍布全园的假山、岛屿等相互烘托映衬,具有山水写意画般的意境。

圆明园介绍资料及历史背景是什么?

修建时间于1709年至1809年

辛弃疾创作水龙吟的历史背景

该词作于乾道四至六年(1168-1170)间建康通判任上。这时作者南归已八、九年了,却投闲置散,作一个建康通判,不得一遂报国之愿。偶有登临周览之际,一抒郁结心头的悲愤之情。建康(今江苏南京)是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的都城。赏心亭是南宋建康城上的一座亭子。据《景定建康志》记载:“赏心亭在(城西)下水门城上,下临秦淮,尽观赏之胜。”

水龙吟的历史背景

水龙吟 不知你说的是谁的作品你去参照一下,水龙吟的百科看看。。能找到你的答案http://baike.baidu.com/view/73958.htm

《西江月》诗人辛弃疾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不知道

西柏坡会议召开的历史背景?

中国共产党三大战役胜利结束,即将获得执政党的地位!

贾平凹 历史背景

无我不知道我真的不知道

诸葛亮所做前后出师表的历史背景?

历史背景 能解释清楚一点吗

影片复兴之路的历史背景

《复兴之路》一片按照历史线索,逐集表现中国如何在国家危亡之际开始了民族觉醒,如何在民族救亡的探索之中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如何在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实现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性突破,如何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如何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出科学发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论述古典主义音乐产生得历史背景

现在所提及的西方音乐实际上是从十六世纪末开始,尤其是十七世纪到十八世纪,这一期间,音乐史上称为巴洛克时期。西方古典音乐有理论,有规范,有大量的文字和音响文献,易于流传;着重美学及功能性,故此比较客观。西洋音乐主要指欧洲的音乐,由于欧洲历史上统治阶层比较重视音乐,因此许多音乐家都得到资助和保护,发展出比较完善的音乐理论。目前西方的音乐理论在全世界的音乐界占有主导地位,欧洲音乐界发展的记谱法和作曲的程式得到世界的公认。古典主义音乐指的是1730-1820年这一段时间的欧洲主流音乐,又称维也纳古典乐派。此乐派三位最著名的作曲家是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古典主义音乐承继著巴洛克音乐的发展,是欧洲音乐史上的一种音乐风格或者一个时代。这个时代出现了多乐章的交响曲、独奏协奏曲、弦乐四重奏、多乐章奏鸣曲等等体裁。而奏鸣曲式和轮旋曲式成为古典时期和浪漫时期最常见的曲式,影响之深远直至二十世纪。乐团编制比巴洛克时期增大,乐团由指挥带领逐渐变成一种常规。现代钢琴在古典时期出现,逐渐取代了大键琴的地位。随着法国大革命对社会造成的冲击,作曲家的生计也受到影响,由最初依赖宫廷、教会供养转变为独立的经营者~

.欧洲古典主义时期音乐产生的历史背景

欧洲音乐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希腊神话时代。 从那个时代到巴洛克时期之间,大致可划分为:古希腊罗马时期、中世纪时期和文艺复兴时期三个阶段。 第一节 古希腊罗马时期 古希腊罗马是西方文明的摇篮,西方文明的哲学、美学及各种艺术形式从这里开始,西方的音乐文化也是从这里开始。 这个时期最早出现过基于口头传唱的希腊长诗,如《伊利亚特》和《奥德赛》;数学家毕达哥拉斯揭示了音乐与数学之间的关系。 公元前4世纪前后,古希腊悲剧获得了较大的发展。 著名的三大悲剧家埃斯库罗斯、欧里庇得斯、索福克勒斯既是戏剧家也是音乐家,在他们的戏剧中,音乐发挥了奇妙的作用。 此时期音乐的特点是:第一,音乐的含义比现在的更为宽广;第二,音乐与其他艺术尚未分离,并且音乐被认为是与其他科学门类如:天文、数学等有密切联系;第三,音乐是单音音乐,且音域较狭窄;第四,已经出现多样的音乐体裁及音阶调式。 古罗马的音乐是从古希腊借鉴过来的,罗马人在古希腊音乐的原有基础上扩大了音乐的演奏规模,使音乐在古罗马时期又有了一定的发展。 第二节 中世纪时期 中世纪的音乐文化是指公元5世纪至13世纪这段历史时期内的欧洲音乐文化。 在中世纪最大的音乐文化中心罗马出现了以罗马教皇格里哥利一世的名字命名的格里哥利圣咏。 在这之后出现了带花腔的“散文诗”,“填词”圣咏调。 从11世纪开始,西欧文化发展重心转移到了城市,教会音乐因此有了新发展——产生了复调音乐。 第三节 文艺复兴时期 文艺复兴是指14世纪至16世纪发生在欧洲各国的一场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这场运动实际上反映了资产阶级新的人生哲学和价值观,即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追求自由、解放、平等、博爱等要求。 这些主张主要反映在建筑、雕塑、绘画及文学中,并扩展到了这两百年间的音乐文化中。 于是,复调音乐迎来了第三个发展高峰,世俗音乐中更多的反映了现实生活,音乐文化呈现出越来越世俗、明朗和感情化的倾向。 第二章 巴洛克时期 第一节 巴洛克时期的音乐概述 欧洲音乐史中的17世纪初叶至18世纪中叶的这段时期被称为“巴洛克时期”。 更准确的说是始于1600年而结束于巴赫逝世的1750年。 这是欧洲音乐发展史中的第一个伟大时期。 “巴洛克”源于葡萄牙语“barroco” 一词。 它含有两层意思:一是“不规则的珍珠”;二是“荒谬的思想”。 显然,用这一词语来概括1600—1750年这一段时期的音乐风格特点是带有贬义的。 当时人们确实认为“巴洛克”的音乐是“怪异”、“夸张”甚至是“畸形”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与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人们逐渐理解并接受了这一时期音乐的艺术风格,“巴洛克”一词也渐渐失去了它原有的贬义,而成为专门指代这一时期音乐风格特点的专有名词了。 巴洛克时期是欧洲音乐迅速发展的时期,许多重要的声乐、器乐以及综合的音乐体裁如歌剧(包括正歌剧、喜歌剧)、大型声乐套曲(包括清唱剧、康塔塔、受难曲)、协奏曲(包括大协奏曲和独奏协奏曲)、奏鸣曲(包括教堂奏鸣曲和室内奏鸣曲及独奏奏鸣曲)等都是在这一时期形成的。 第二节 巴洛克时期代表音乐家及其代表作品简述 蒙特威尔第 蒙特威尔第(1567—1643),意大利音乐家,与1607年写成世界上第一部歌剧《奥菲欧》。 ??代表作品:《奥菲欧》(歌剧);《波佩阿的加冕》(歌剧)。 威瓦尔第 安东尼奥·威瓦尔第(Antonio Vivaldi,1678—1741),意大利小提琴家,作曲家。 ??代表作品:《四季》(小提琴协奏曲,包括四个乐章:《春》、《夏》、《秋》、《冬》)。 巴赫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1685—1750),德国巴洛克时代的音乐巨臣,创作了无以数计的优秀的巴洛克作品,被称为音乐的里程碑。 ??代表作品:《G弦上的咏叹调》(出自《第三号管弦乐组曲》第二乐章);《b小调弥散曲》;《马太受难曲》;《d小调托塔卡与赋格》;《布兰登堡协奏曲》(共6首)。 亨德尔 乔治·弗里德里克·亨德尔(Gee Frederic Handel,1685—1759),出生于德国的著名英籍德国作曲家。 ??代表作品:《水上音乐》(交响组曲);《焰火音乐》(交响组曲);《弥塞亚》(清唱剧);《哈雷路亚协奏曲》。 第三节 巴洛克时期重要音乐家及其经典作品介绍 一、威瓦尔第 安东尼奥·威瓦尔第(Antonio Vivaldi,1678—1741)于1678年出生于意大利。 自幼随父学习音乐。 1693年成为神父,1703年至威尼斯,任教于音乐专门学校。 1718年只曼图亚,任菲利普亲王宫廷乐长。 1727年至维也纳,任理查六世宫廷乐长。 早期作品以歌剧为主,中后期写作大量协奏曲及其他器乐曲。 在音乐史上,其成就长久不被重视,直至二十世纪中叶,其作品的价值才逐渐被认识。 《四季》(小提琴协奏曲,包括四个乐章:《春》、《夏》、《秋》、《冬》):作品大约作于1725年,是维瓦尔第大约五十岁时出版的十二部协奏曲的第一号到第四号,合称《四季》。 这四部协奏曲是维瓦尔第最著名的作品,其中的旋律至今仍长盛不衰。 四部作品均采用三乐章协奏曲形式的正宗标题音乐,不仅照给定的十四行诗配上音乐,而且还运用了不少描写手法。 维瓦尔第在总奏与主奏交替形成的复奏形式上,巧妙地配以标题。 在维瓦尔第之前,还没有人以标题音乐的方式谱写过协奏曲。 由于维瓦尔第的《四季》属于标题音乐,所以从形式上看,自然较其他协奏曲显得自由而且不平衡,但这样反而更能表现出巴洛克的特色及魅力。 这四部作品画意盎然,激发出人们对巴洛克时代音乐的浓厚兴趣。 《四季》的标题分别为:《春》E大调、《夏》g小调、《秋》F大调、《冬》f小调。 其中以《春》的第一乐章(快板)最为著名,音乐展开轻快愉悦的旋律,使人联想到春天的葱绿;《夏》则出乎意料之外,表现出夏天的疲乏、恼人;《秋》描写的是收获季节中,农民们饮酒作乐、庆祝丰收的快活景象,第一乐章欢快活泼;《冬》描写人们走在冰上滑稽的姿态,以及由炉旁眺望窗外雨景等景象,其中第二乐章非常出名,曾被改编为轻音乐而广为流传。 二、巴赫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1685—1750)是德国巴洛克时代的音乐巨臣,创作了无以数计的优秀的巴洛克作品,被称为音乐的里程碑。 但在生前,巴哈却被作为一位管风琴大师而享有盛名,作为作曲家,却很少有人认可。 他在音乐创作上的成就,应该说是在他逝世的80年后,1829年门德尔松在柏林重新指挥公演了他的《马太受难曲》后,才日益被人发掘。 用瓦格纳的评价,就是:“巴赫所创作的音乐,是一切音乐中最惊人的奇迹。” 《d小调托塔卡与赋格》:原为管风琴曲,是巴赫青年时代的代表作之一,后由波兰作曲家斯托考夫斯基改编为管弦乐曲,并由波兰钢琴家、作曲家陶西格改编为钢琴曲。 乐曲采用了d小调,4/4拍。 由下行旋律组成的慢板的引子饱满而有力,为全曲宏伟的气势作了渲染和铺垫;然后,乐曲奏出音响宏大的 *** ,接着呈现出托卡塔主题,带有戏剧性的成分;在托卡塔主题结束后,乐曲在上声部出现赋格主题,采用与引子部分相同的音乐素材;随后,赋格主题移至低声部呈示,前后反复出现八次,音乐情绪逐步高涨;最后,乐曲再现托卡塔部分,以气势雄伟的尾声结束。 这里选用的是作品的管风琴演奏版。 本作品曾被现代“情调钢琴王子”理查德·克莱德曼引用,使之广为流传。 《G弦上的咏叹调》:此曲为巴赫《第三号管弦乐组曲》的第二乐章主题,充满诗意的旋律美,使此曲成为脍炙人口的通俗名曲。 原曲创作于一七二七年至一七三六年之间,十九世纪德国的著名的小提琴家威廉密(August Wilhelmj,1845—1908)将这段主题改编为钢琴伴奏的小提琴独奏曲,由于主奏小提琴必须在G弦(小提琴四根弦中最粗的一根弦)上演奏全部旋律,故此得名。 巴赫的原曲没有表情与速度记号,编曲者则指定“甚慢,极有表情”。 类似低音弦的拨奏伴奏下,小提琴奏出悠长而庄重的旋律。 全曲后半段出现的新旋律产生了更丰富的变化,最后在静似祈祷般的气氛中结束。 第三章 古典主义时期 第一节 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概述 在欧洲音乐发展史中,从巴洛克时期结束到19世纪20年代这一阶段就是我们所说的古典主义时期了。 古典主义音乐与巴洛克音乐相较而言,古典主义追求的是一种基于理性基础之上的对称美,而非巴洛克时期的非对称;巴洛克音乐更注重表现宗教题材而古典主义音乐则偏向于用音乐来表现重大社会题材以及新兴市民阶层的生活风貌;巴洛克时期的器乐和声乐还未完全分离,而到了古典主义时期,器乐已经完全独立,成为音乐艺术中的一个独立分之;巴洛克时期复调音乐有了很大发展,而进入古典主义时期,音乐却进入了从复调织体向主调织体转变的过程;另外,古典主义较之巴洛克音乐而言,其对器乐色彩的变化要求也越来越强烈了。 此时期中,德国出现曼海姆乐派,为古典交响乐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他们首先确立了交响乐四个乐章的结构形式,同时对管弦乐队的表现力及表现手法也有一定的创新。 他们的这些成就为其后出现的维也纳古典乐派奠定了基础。 此外,法国的指挥家、作曲家戈塞克以及法国歌剧作家格鲁克在音乐艺术中的实践活动也为古典主义时期音乐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接下来要提到的就是以海顿、莫扎特、贝多芬为代表的在古典主义时期具有最高艺术成就的“维也纳古典乐派”了。 维也纳古典乐派的创作年代正值欧洲“思想启蒙”运动时期。 思想启蒙运动提倡理性、科学、经验、个性解放、权利均等、反对神权、封建特权及封建等级制度。 这些进步的思想对三位作曲家的创作产生了积极影响。 此外,18世纪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还给贝多芬的思想和创作带来了深刻的转变。 概括的讲,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特点是:音乐的题材重大、崇尚理性、气势雄伟、逻辑性强、结构严谨、以主调和声风格为主。 第二节 古典主义时期代表音乐家及其代表作品简述 一、古典主义萌发阶段 格鲁克 克里斯托福·威利巴尔德·旺·格鲁克(Christoph Willibald Von Gluck,1714—1781),德国著名歌剧改革家,作曲家。 ??代表作品:《阿尔西斯特》(歌剧)。 戈塞克 弗兰克斯·约瑟夫·戈塞克(Francois Joseph Gossec,1734—1829),法国著名作曲家、指挥家。 ??代表作品:《第一交响乐》。 二、维也纳古典主义学派 海顿 弗朗兹·约瑟夫·海顿(Franz Joseph Haydn,1732—1809),著名的奥地利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的最早期代表,被誉为“交响乐之父”。 ??代表作品:《伦敦交响乐》(共12部);《第94(惊愕)交响曲》。 莫扎特 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1756—1791),伟大的奥地利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的杰出代表。 ??代表作品:《降E大调第三十九交响曲》;《g小调第四十交响曲》;《C大调第四十一(朱庇特)交响曲》;《费加罗的婚礼》(歌剧);《唐璜》(歌剧);《后宫诱逃》(歌剧);《魔笛》(歌剧);《G小调弦乐小夜曲》。 贝多芬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1827),德国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被尊称为“乐圣”。 ??代表作品:《第三(英雄)交响曲》;《第五(命运)交响曲》;《第六(田园)交响曲》;《第九(合唱)交响曲》;《第八(悲怆)钢琴奏鸣曲》;《第十四(月光)钢琴奏鸣曲》;《第二十一(黎明)钢琴奏鸣曲》;《第二十三(热情)钢琴奏鸣曲》;《第二十六(告别)钢琴奏鸣曲》;《降E大调第五钢琴协奏曲》;《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哀格蒙特序曲》。 第三节 古典主义时期三巨臣及其经典作品介绍 一、海顿 弗朗兹·约瑟夫·海顿(Franz Joseph Haydn,1732—1809)是著名的奥地利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的最早期代表。 自幼在很艰苦的条件下学习音乐。 1761年在埃斯特哈齐公爵家里当乐长,工作极繁重,地位却很低下。 但他在艰苦的环境中创作了大量作品,至九十年代初,成为当时首屈一指的音乐家。 后两次去伦敦旅行,写了十二部《伦敦交响乐》,是他一生中最优秀的作品,从此名震全欧。 他的创作涉及面很广,其中以交响乐 *** 乐四重奏最为杰出。 他把交响乐固定为四个乐章的形式,并在配器上形成一套完整的交响乐队编制,为现代交响乐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他的音乐旋律丰富,经常流露出纯朴开朗的乡间气息。 在四重奏创作中,常用“说话的原则”,即把各部的主题彼此象交谈般地呼应,既有清晰的旋律,又有复调的美。 此外,他在乐曲的发展中常用“主题活用的原则”,这直接启示着贝多芬“动机发展”的灵感。 海顿还是现德国国歌的作者 《第94(惊愕)交响曲》:本曲作于1791年,初演于1792年。 作品之所以命名为“惊愕”,是得名于作品的第二乐章。 据说海顿写此曲的目的是为了嘲笑那些坐在包厢中的对音乐不懂装懂,而又附庸风雅的贵妇人们,他故意在第二乐章中安祥柔和的弱奏之后突然加入一个全乐队合奏的很强的属七 *** 。 实际演出中,当乐队演奏到那段旋律时,那些贵妇人们果然从睡梦中惊醒,以为发生了什么重大的事情,甚至想逃出剧场,这部交响曲因此而成名,于是后人也就给此曲冠以 “惊愕”的标题。 这部交响曲是海顿最为著名的交响曲之一,与海顿的其他几部交响曲被认为是古典交响乐的丰碑,乐曲中充满了生机盎然的民间歌舞气息和明快欢乐的情绪。 作品共分四个乐章: 第一乐章,G大调,序奏为如歌的慢板,3/4拍子。 奏鸣曲式。 乐章始终以第一主题贯穿整体,其清澈的动机连接与围绕同一主题发展的结构,可以说是成熟时期海顿的代表性作曲手法。 第二乐章,行板,C大调,2/4拍子。 即著名的“惊愕”的乐章。 平缓的旋律之后突然出现一个乐队的强音,之后又进入平缓的旋律。 第三乐章,小步舞曲,甚快板,G大调,3/4拍子。 曲调诙谐,音乐富有活力。 第四节章,终曲,急板,G大调,2/4拍子,奏鸣曲形式。 主题具有鲜明的歌谣风味,略带有感伤的情调 二、莫扎特 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1756—1791)是伟大的奥地利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的杰出代表。 出身于萨尔兹堡宫廷乐师家庭,很小就显露出极高的音乐天赋,即兴演奏和作曲都十分出色,六岁即创作了一首小步舞曲,并在欧洲旅行演出获得了成功,被誉为“神童”。 1773年任萨尔斯堡大主教宫廷乐师,1781年不满主教对他的严厉管束而愤然辞职,来到了维也纳,走上了艰难的自由音乐家道路。 莫扎特的全部作品中洋溢着他追求民主自由的思想,并迸发出在巨大社会压力下的明快、乐观情绪。 他广泛采用各种乐曲形式,成功的把德、奥、意等国的民族音乐和欧洲的传统音乐有机的联系在一起,赋予它们深刻的思想内容和完美的形式,为西方音乐的发展开辟了崭新的道路。 其创作手法新颖,旋律纯朴优美,织体干净细致,配器注重音色效果,发挥了复调音乐的积极作用,对后世音乐创作产生极大的影响。 他在短促的一生 *** 创作了七十五部作品,留下了《费加罗的婚礼》、《唐璜》、《后宫诱逃》、《魔笛》等著名歌剧,使歌剧成为具有市民特点的新体裁。 并作有大量交响曲、协奏曲、钢琴曲和室内乐重奏。 《C大调第四十一(朱庇特)交响曲》:莫扎特作于1788年。 该曲以“朱庇特交响曲”而著称(据说是钢琴家坷拉玛所起)。 朱庇特是古罗马神话里最高的造物之神,正是因为这部交响曲具有雄伟的史诗性与非凡的创造力,才被冠此美名。 第一乐章是没有引子的快板奏鸣曲式,它的主部主题与十多年后出现的贝多芬《第一交响曲》非常相象。 副部主题幽雅典美,展开部是由它的主部主题发展构成。 第二乐章也用奏鸣曲式写成,行板,乐曲时而沉静凝思、时而愤慨咆哮,为音乐里增添了悲壮的戏剧性 第三乐章是小步舞曲,终曲乐章最为精彩,被人们称为“胜利的赞歌”。 《G小调弦乐小夜曲》:该曲是18世纪中叶器乐小夜曲的典范,莫扎特于1787年8月24日在维也纳完成,并以当时最时髦的德文用语Eine Kleine Nacusik(一首小夜曲)命名。 全曲有四个乐章: 第一乐章是快板,一首完整的小奏鸣曲。 第一主题强而有力,随后出现与第一主题相关的副题。 第二乐章,行板,是一首抒情浪漫曲。 第三乐章,小快板,是一首规整的小步舞曲,三段体结构,中段是三重奏。 第四乐章,回旋曲式,主题是一首威尼斯流行歌曲,它在该乐章中出现五次,每次都作了调性变化,最后仍重复这一主题,结束全曲。 三、贝多芬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1827)是德国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 出身于德国波恩的平民家庭,很早就显露了音乐上的才能,八岁开始登台演出。 1792 年到维也纳深造,艺术上进步快。 贝多芬信仰共和,崇尚英雄,创作了有大量充满时代气息的优秀作品,如:交响曲《英雄》、《命运》;序曲《哀格蒙特》;钢琴奏鸣曲《悲怆》、《月光》、《暴风雨》、《热情》等等。 一生坎坷,没有建立家庭。 二十六岁时开始耳聋,晚年全聋,只能通过谈话册与人交谈。 但孤寂的生活并没有使他沉默和隐退,在一切进步思想都遭禁止的封建复辟年代里,依然坚守“自由、平等”的政治信念,通过言论和作品,为共和理想奋臂呐喊,写下不朽名作《第九交响曲》。 他的作品受十八世纪启蒙运动和德国狂飙突进运动的影响,个性鲜明,较前人有了很大的发展。 在音乐表现上,他几乎涉及当时所有的音乐体裁;大大提高了钢琴的表现力,使之获得交响性的戏剧效果;又使交响曲成为直接反映社会变革的重要音乐形式。 贝多芬集古典音乐的大成,同时开辟了浪漫时期音乐的道路,对世界音乐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被尊称为“乐圣”。 《第五(命运)交响曲》:此曲完成于1807年末至1808年初,是贝多芬最为著名的作品之一。 本曲声望之高,演出次数之多,可谓交响曲之冠。 贝多芬在交响曲第一乐章的开头,便写下一句引人深思的警语:“命运在敲门”,从而被引用为本交响曲具有吸引力的标题。 作品的这一主题贯穿全曲,使人感受到一种无可言喻的感动与震撼。 贝多芬在第三交响曲完成以前便已经有了创作本曲的灵感,一共花了五年的时间推敲、酝酿,才得以完成。 乐曲体现了作者一生与命运搏斗的思想,“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他不能使我完全屈服”,这是一首英雄意志战胜宿命论、光明战胜黑暗的壮丽凯歌。 恩格斯曾盛赞这部作品为最杰出的音乐作品。 整部作品精炼、简洁,结构完整统一。 全曲共分四个乐章: 第一乐章,灿烂的快板,c小调,2/4拍子。 奏鸣曲形式。 乐章的开始由单簧管与弦乐齐奏出著名的四个音动机,并发展为第一主题,即命运主题,极富男性粗壮的气息。 通过圆号对第一主题的号角式变奏,引出明朗、抒情的第二主题。 第二乐章,稍快的行板,降A大调,3/8拍子,自由变奏曲。 第一主题抒情、安祥、沉思,由中提琴和大提琴奏出。 与之对应的第二主题先由木管奏出,后由铜管乐器奏出豪迈的英雄凯旋进行曲,表现了战士们的信心和勇气。 第三乐章,快板,c小调,3/4拍子。 诙谐曲形式。 在这一乐章中,命运主题的变奏依然凶险逼人,但在大提琴和低音提琴跃跃欲试的曲调后,乐队奏出旋风般的舞蹈主题,引出振奋人心的赋格曲段,象征着人民参加到与命运斗争的行列中,黑暗必将过去,曙光就在眼前。 在低音乐器震撼人心的渐强声中,不间断地进入第四乐章。 第四乐章,快板,C大调,4/4拍子。 奏鸣曲式。 乐章的主题是乐队以极大的音量全奏出辉煌而壮丽的凯歌,如长江大河、浩浩荡荡,表现了这一场与命运的斗争最终以光明彻底的胜利而告终。

简述中日甲午战争爆发的历史背景

日本明治维新完成,中国也在进行洋务运动。

请结合唐朝历史背景,阐明唐诗兴盛的原因,以及杜甫诗歌的艺术特点 要求在1000字左右

(2018·黄石)隋朝开始设置进士科,主要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面对唐朝重视考诗赋。这种变化直接导致了唐朝诗歌创作的繁荣。

西方妇女解放运动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西方男女平等理论是近代人权思想的一部分,萌芽于文艺复兴时期;到十七世纪,法国哲学家浦兰·德·拉巴尔的《论两性平等》就明确提出了“性别平等”的主张;1791年,法国妇女领袖奥比伦·德·古日针对《人权宣言》发表了一篇《女权宣言》,标志着女权思想的产生。1792年,英国的玛丽·沃尔斯通克拉夫特又写了《为女权一辩》的文章,把男女平权与人类的文明和进步联系起来,使女权思想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后来法国思想家孔多塞又以男女平权理论使之系统和成熟。到十九世纪,欧洲空想社会主义者及无政府主义者和自由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继续丰富和发展男女平权思想,最终形成女权主义理论,成为妇女解放运动的武器。应该指出的是,西方女权主义理论的形成过程并非仅仅局限在理论探讨的范围内,它的萌芽、出现、发展和最终形成也伴随着妇女解放运动的进行,因此,在实际的斗争中,西方妇女运动的开始要早于其理论的正式形成。十七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成功后不久,女权运动就开始了,资产阶级提出的“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使西方妇女更加无法忍受现实中的两性差别,开始以种种方式争取与男子相同的政治、法律地位,诸如受教育、财产、就业、离婚等方面的权利,还对传统的大男子主义进行了激烈的批判,从而动摇了父权制的根基。同时,社会经济的变革又使得大批妇女逐渐走出家庭,进入一向被男子所独占的公共领域,她们通过参与全民族的公共生活,开阔了视野,表现出了不亚于男子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她们对女性所存在的价值和本身所具有的自然潜质而进行科学的发掘和反思,从而发现了女性自身被压抑了多年的自然潜质,为此,她们不必再为自己天生低人一等而依附于男子,她们认识到完全可以从自身潜质出发,而不是从男性的尺度出发,充分利用自己的性别优势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西方妇女运动最初是无产阶级妇女争取参与社会劳动的权利,以获得维护生存的经济收入,由于资本主义在其发展过程中,广泛运用高科技,使生产水平达到空前的高度。高科技的运用使劳作简单化,客观上为妇女提供了走出家门,走向社会,重新回到公共劳动中去的社会条件,也使妇女的这一要求有了可能实现的机会,而资本家为了获得高额利润,也确实雇佣了大批妇女。

右面的图片是电影《我的1919》的宣传海报,你能从图中判断出这部电影的历史背景吗?

《我的1919》是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巴黎和会事件为题材的,在这次会议上,西方列强强迫作为战胜国一方的中国接受丧权辱国的战后条约,从而引发了中国现代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五四运动。五四运动对于中国的意义当然远远不只是举起了中国反对帝国主义的战旗,而更深刻的意义在于它使国人意识到中国作为一个泱泱文明古国,由于自身政治经济文化的落伍,因而现代化实际上成为了五四精神最核心的关键词,这一历史性的阶段,对于这以后中国的百年历史,应该说都产生了深刻而复杂的影响。剧情简介1919年,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被战火蹂躏的欧洲尚未恢复元气,旨在解决战争遗留问题和奠定和平基础的巴黎和会准备召开,中国作为战胜国之一,派出了时任驻美公使、全权代表顾维钧(陈道明饰)等五人组成的代表团参加和会。然而在欧美各国以及日本等列强意欲重新划分势力范围的大环境下,中国代表团人数遭到削减、德国在山东的利益眼看也要落入日本之手。顾维钧在会议上慷慨陈词,驳斥日方无理要求,然而公理在利益面前显得多么脆弱。顾维钧好友肖克俭(何政军饰)之妻梅(许晴饰)专程赶赴巴黎,寻找投身爱国工人运动的克俭。克俭在法国的活动、以及国内浩大的群众呼声令和会中的顾维钧等感受到责任重大。

《建党伟业》的历史背景简述?

《建党伟业》围绕1921年前后展开,展现了从1911年辛亥革命后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这段时间内的历史故事与风云人物。当时,1911年冬,孙中山从海外归来,翌年1月1日就任临时大总统。与此同时毛泽东参加了光复新军。很快,袁世凯凭借强大的军事实力和在皇室中的威信,从孙文手中取得了大元帅之身份,北洋民国政府成立。同年10月,国民党成立。1914年夏天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915年袁世凯同日本定下密约二十一条并且更改国体,自封为中华帝国皇帝,自此走上了一条不归路。孙中山与蔡锷成立护国军,出师讨袁。很快袁世凯便在举国声讨中黯然死去了。之后又随着张勋复辟的失败,中国进入了军阀割据的混战局面。而毛泽东、李大钊、周恩来等人虽身处不同地方,但都在内心思索着救国救亡之路,命运的相会即将到来。1917年冬,俄国“十月革命”胜利。1918年冬,一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北洋政府派遣使团出席巴黎和会。但是英美等国为制约已赤化的俄国,将青岛以及胶州湾割让给了日本人,完全无视中国的利益。1919年夏天,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爆发了。经历了以上种种,中国的进步青年们发现西方列强完全靠不住,而列宁的成功如今却如同一盏明灯,为他们指引了方向。1920年3月,维经斯基来到中国,准备在远东建立共产国际支部。1921年3月,陈独秀、李大钊、蔡和森等人彼此来往交流,誓要建立代表无产阶级的政党。1921年7月22日,十三位来自全国各地的党员代表集结在上海博文女校宿舍,“中国共产党”在众人齐声吟唱的《国际歌》中呼之欲出!

中国酒文化的历史背景?

酒自从与人类社会生活发生联系以后,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便超越了纯粹的物态意义。因其文化传统的不同,酒在与世界各民族社会生活发生联系的过程中,随着历史的脚步形成了诸多不同的酒文化现象。有人说与西方文化相比较,中国文化几乎在每一方面都表现出它的独特形态。中国酒文化亦如此。中国酒文化源远流长、蔚蔚大观,它深深地植根于民族文化的沃土之中,在世界酒文化的长河里,显现着自己独特的芬芳。 一、农业文明的象征  中国从古到今农业是立国之本,素以发达的农业文明著称于世。中国酒文化正是随着农业文明的发展而发展,就其实质而言,中国酒文化是一种重农文化的反映。首先,从酒的原料来看,中国酒自它问世以后,粮食便是最主要的酿酒的原料。虽然从汉代开始西域葡萄和葡萄酒就已传入中国,但葡萄酒在中国直到近代一直未得到大的发展,甚至在酿造葡萄酒的方法上,明显地糅和了传统的曲蘖法。所以宋以前占各类酒品种主导地位的黄酒和宋以后逐渐居于主要地位的蒸馏白酒(烧酒),都是以谷物为主要原料的粮食酒。  从酿造技术看,中国用曲造酒在世界酿酒史上独树一帜,而曲的发明正是农业发展的反映,因为只有农业生产达到一定的水平,在贮存剩余粮食过程中才能发现酶变发芽的现象,从而制造出酒曲来,所以古人称“清酞之美,始于耒耜”是很有见地的议论。  从流传到今的各类医书如《饮膳正要》、《本草纲目》来看,大都把酒列入米谷类,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中国人很早就把酒的生产看作是农业生产的一个部门。  从喜庆丰收的文化活动来看,酒几乎成了五谷丰登、富足享乐的象征,远在商周时代已是“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十月滁场,朋酒斯飨”(《诗经61豳风61七月》)。若再把饮酒习俗与农历中的岁时节日结合起来看,那么,中国酒文化所反映出的诸多农业文明的特征就更加突出。二、酒以成礼  儒家学说自孔子在总结尧舜时代父系家长制的尊尊亲亲原则基础上创始以后,经汉儒、宋儒两次大的改造,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主要思想来源和理论基础。礼,是儒家的道德规范,苟子说:“礼者……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者也。”(《荀子61礼论》)宋代大儒李觏《直讲李先生文集61礼论第一》:“圣人之所以治天下、国家,修身、正心,无他,一于礼而已矣。”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中国人的饮酒活动,从乡饮酒礼、燕礼,到一般的聚家宴饮,正是在这一精神影响下形成了系统贯穿儒家礼教思想的酒礼。可以说讲求酒礼是区别中国酒文化不同于世界其他民族酒文化的主要特征之一。这是因为世界上没有哪一个民族像中国人通过酒礼而把饮酒活动与传布治世思想那样紧密联系起来。《礼记61乐记》说:  夫豢豕为酒,非以为祸也,而狱讼益繁,则酒之流生祸也,是故先王因为酒礼。壹献之礼,宾主百拜,终日饮酒而不得醉焉,此先王之所以备酒祸也。故酒食者所以合欢也……  《礼记61乡饮酒义》引孔子的话亦说:“贵贱明,隆杀辨,和乐而不流,弟长而无遗、安燕而不乱,此五行者,足以正身安国矣,彼国安而天下安。故日:吾观于乡而知王道之易易也。”的确,酒礼作为中国封建社会饮酒活动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长期以来对中华民族饮酒心理素质的修养起了重要作用。三、醉翁之意不在酒  世界上有很多民族都喜爱饮酒,如法国人、日本人、德国人、美国人、俄罗斯人等。一位俄罗斯医学专家说:“俄罗斯人欢庆相逢时饮酒洗尘,依依惜别时也饮酒互道珍重;饥饿时饮酒以疗饥,饱足时饮酒以刺激食欲;天冷时饮酒以取暖,天热时又饮酒以消暑;困倦时饮酒以清醒头脑,清醒时又饮酒以便入睡。”但是像中国人把饮酒活动与民族的文学艺术,风俗习惯紧密结合,并且形成一整套的饮酒娱乐艺术,大概在世界上也是独一无二的。 欧阳修说得好:“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奕者胜,觥筹交错,坐起而喧哗者,众宾欢也。”(《醉翁亭记》)的确,中国人饮酒,通过对饮人、饮候、饮地、饮趣、饮阑的选求;通过将诗词、歌赋、人名、物名、成语典故等编入酒令;通过投壶射中、击鼓传花、猜拳猜谜、对弈舞蹈等游戏活动,把物质享乐的酒升华为较高级的精神享乐。  马林诺夫斯基在《文化论》一书中论及娱乐和游戏的文化功能时写道:“把人从常轨故辙中解放出来,消除文化生活的紧张与拘束”,“可促成新的社会结合,友谊与爱情的联络,远亲和族人的相会,对外的竞争,和对内的团结——这些社会的品质,都可以由公开的游艺中发展出来。”马林诺夫斯基在20世纪初刊布的这一观点,可以说与数千年来中国人饮酒娱乐活动中所表现的醉翁之意不在酒的精神境界是不谋而合的。四、饮酒不醉最为高  酗酒,在现代西方国家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据20世纪70年代的调查,在美国每年死于饮酒的人数超过20万人,这个数字几乎是全部死亡人数的8%,在澳大利亚“酗酒成癖的风气正在迅速成为整个澳大利亚的一场恶梦”,在法国只有5000万多一点的人口,但酗酒的人数却达五六百万,对此前总统德斯坦说,法国的酒精中毒是“最严重和最令人担心的社会灾难”,“是最重要的社会瘟疫”,在前苏联嗜酒的滥饮之风严重地影响到社会生产率的提高,前苏联科学院士SG61谢鲁林说:“如果每个人都神智清醒地来上班工作,并且一直保持清醒,生产率就将提高百分之十那么多。”([美]柏忠言编《西方社会病》)由此可见酗酒问题的严重性。因而许多国家都设立了戒酒委员会,以期用规劝和教育方式来减轻酒害,然而多年来收效甚微。  不久前,有位国际友人到中国工作了一段时间后,返国时曾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中国人喜爱饮酒的历史特别久远,而现在不论是城市还是乡村,在大大小小的烟酒食品商店,都可看到琳琅满目、品种繁多的酒,并且高浓度的酒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可是中国却没有出现像西方和俄国那种令人忧心的酗酒问题,这是为什么?  要回答这个问题,固然可以从多方面去探究,但最主要的原因恐怕是与中国人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所形成的饮酒文化观——饮酒不醉最为高分不开的。这种文化观集中地体现了儒家禁酗酒的思想,体现了中医辨证论酒的科学观点,也体现了长期以来作为中国人饮酒的道德风范和行为准则的酒礼的精神实质。

创先争优的历史背景?基本内涵和总体目标是什么

背景2007年,党的十七大在关于党的建设的部署中,曾明确提出开展两项活动,一是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二是在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之所以在全党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之后,要接着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是从党的基层组织战斗力和党员先进性的实际出发,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的需要。内涵一、支部要争创先进基层党组织。先进基层党组织的条件: 1.深入学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积极带领党员、群众出色地完成各项生产、工作任务,在推动本部门建设三个文明方面成绩显著。 2.支部班子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团结协调,作风正派,深入扎实,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群众中威信高。 3.党的制度健全,对党员教育、管理、监督有力,党的各项工作落实。开展“创先争优”认真,党员能起先锋模范作用。 4.党的思想政治工作能结合党员生产、工作实际,效果显著。 5.坚持党性原则,坚持奉公守法,清政廉洁。对本单位、本部门的不正之风敢抓敢管,生产、经营、服务方向正确,党群、干群关系融洽。 二、共产党员要争当优秀党员。优秀党员必须做到: 1.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和理想,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思想上、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2.积极投身改革,求实奋进,出色地完成党组织交给的各项任务。 3.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正确处理好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之间的关系,为维护国家集体利益不惜牺牲个人利益。 4.坚持党性原则,作风正派,遵纪守法,公正廉洁,敢于同一切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5.努力学习政治、文化、科学技术和各种管理知识,各项工作成绩显著。 三、共产党员必须履行以下具体要求: 1.圆满完成本职工作和上级交给的各项任务; 2.党的生活方面: (1)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科学、文化、业务,按时参加学习,联系思想实际,积极发言。 (2)按时参加党内组织的各项活动,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勇于揭露和纠正工作中的缺点、错误。 (3)对党忠诚老实,言行一致,不隐瞒自己的政治观点,不歪曲事实真相,主动向党支部汇报思想工作情况和群众意见(每二个月至少一次)。 (4)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做到个人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以身作则,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绝对不能假公济私,损公利私,为政为医为工清廉。 (5)按时交纳党费。 3.遵章守纪方面: (1)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言论和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不搞自由主义。 (2)坚持原则,敢抓敢管,支持好人好事,反对坏人坏事,对各种不良倾向和行业不正之风能抵制和斗争。工作中不拿原则做交易,不开人情方,不出假证明。 (3)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保守党的秘密。严格劳动纪律,坚守工作岗位。 4.思想工作方面: (1)关心并帮助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对分工培养对象或其他群众每月谈心一次,指出存在的问题和努力方向。 (2)党员所在的科室内出现矛盾,党员要积极协助领导做好工作,矛盾不上交。 (3)积极做好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关心同志。 5.文明礼貌方面: (1)提倡共产主义道德,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关心病人疾苦,热心为病人排忧解难,做到文明行医,礼貌服务。 (2)发扬社会主义新风尚,带头团结协作,搞好环境卫生,自觉维护社会秩序。 四、抓好考核检查。党支部每半年对“创先争优”活动进行一次检查,肯定成绩,找出差距,提出改进措施,并做好记载,及时向党委汇报。 五、搞好评比表彰工作。对“创先争优”活动中的优胜支部由党委组织评选,先进党员由党支部评选,报上级党组织批准,给予奖励或表扬。目标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做优秀共产党员

礼崩乐坏的历史背景和具体事件

??????????????????????????????

请问,电影肖申克的救赎的历史背景是什么?麻烦清楚的帮忙写下来一下,谢谢了

故事发生在1947年,算起来是第2次世界大战刚结束~

元代的历史背景是怎样的?

不行,都闹饥荒啊!

苏代讲述“鹬蚌相争”故事的历史背景是什么?越详细越好!

赵国要攻打燕国,苏代为了燕国的利益,挺身而出,去劝谏赵惠王。

题乌江亭历史背景?

我就深深建设Z

题乌江亭历史背景?

杜牧《题乌江亭》诗歌鉴赏 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 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来未可知。 杜牧会昌中官池州刺史时,过乌江亭,写了这首咏史诗。“乌江亭”即现在安徽和县东北的乌江浦,旧传是项羽自刎之处。 项羽溃围来到乌江,亭长建议渡江,他愧对江东父兄,羞愤自杀。这首诗针对项羽兵败身亡的史实,批评他不能总结失败的教训,惋惜他的“英雄”事业归于覆灭,同时暗寓讽刺之意。 首句直截了当地指出胜败乃兵家之常这一普通常识,并暗示关键在于如何对待的问题,为以下作好铺垫。“事不期”,是说胜败的事,不能预料。 次句强调指出只有“包羞忍耻”,才是“男儿”。项羽遭到挫折便灰心丧气,含羞自刎,怎么算得上真下的“男儿”呢?“男儿”二字,令人联想到自诩为力能拔山,气可盖世的西楚霸王,直到临死,还未找到自己失败的原因,只是归咎于“时不利”而羞愤自杀,有愧于他的“英雄”称号。 第三句“江东子弟多才俊”,是对亭长建议“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的艺术概括。人们历来欣赏项羽“无面见江东父兄”一语,认为表现了他的气节。其实这恰好反映了他的刚愎自用,听不进亭长忠言。他错过了韩信,气死了范增,确是愚蠢得可笑。然而在这最后关头,如果他能面对现实,“包羞忍耻”,采纳忠言,重返江东,再整旗鼓,则胜负之数,或未易量。这就又落脚到了末句。 “卷土重来未可知”,是全诗最得力的句子,其意盖谓如能做到这样,还是大有可为的;可惜的是项羽却不肯放下架子而自刎了。这样就为上面一、二两句提供了有力的依据,而这样急转直下,一气呵成,令人想见“江东子弟”“卷土重来”的情状,是颇有气势的。同时,在惋惜、批判、讽刺之余,又表明了“败不馁”的道理,也是颇有积极意义的。 议论不落传统说法的窠臼,是杜牧咏史诗的特色。诸如“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赤壁》),“南军不袒左边袖,四老安刘是灭刘”(《题商山四皓庙》),都是反说其事,笔调都与这首类似。宋人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中谓这首诗“好异而畔于理……项氏以八千人渡江,败亡之余,无一还者,其失人心为甚,谁肯复附之?其不能卷土重来,决矣。”清人吴景旭在《历代诗话》中则反驳胡仔,说杜牧正是“用翻案法,跌入一层,正意益醒”。其实从历史观点来看,胡氏的指责不为无由。吴景旭为杜牧辩护,主要因这首诗借题发挥,宣扬百折不挠的精神,是可取的

题乌江亭历史背景?

杜牧于公元841年(会昌中)官池州刺史时,过乌江亭,写了这首咏史诗。“乌江亭”即现在安徽和县东北的乌江浦,旧传是“楚汉争霸”时期,项羽失败自刎之处。  项羽溃围来到乌江,乌江亭长建议他渡江回去,招兵买马、东山再起。项羽觉得愧对江东父兄,羞愤自杀。  这首诗针对项羽兵败身亡的史实,批评他不能总结失败的教训,不善于把握机遇,不善于听取别人的建议,不善于得人、用人,惋惜他负气自刎,使如日中天的英雄事业归于覆灭,诗中暗寓讽刺之意。题乌江亭  (唐)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  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来未可知。

概括18世纪中期中国对外贸易的特点及其历史背景

特点:中国对外贸易范围遍及各大洲(扩展到美洲);广州是最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澳门成为(中国广州)对外贸易的中转港;出口商品以农产品和手工业品为主;白银大量输入原因:15-16世纪的航海活动使分散隔离的世界逐渐联系为一体;明清时期封建自然经济的进一步繁荣,提供了大量的农产品和手工业品;清政府在实行“海禁”的同时,唯独允许广州一地进行对外贸易

only品牌的服装特点及历史背景

ONLY是欧洲著名的时装公司丹麦BESTSELLER拥有的四个著名品牌之一。 ONLY拥有许多设计师,他们遍布巴黎、米兰、伦敦和哥本哈根等主要时尚发源地,这使ONLY 永远站在欧洲流行的最前沿。 ONLY 是丹麦国际时装公司BESTSELLER集团旗下知名品牌之一。 ONLY1996年来到中国BESTSELLER集团成立于1975年,集团成立于1975年,总部设在丹麦的Brande. Bestseller拥有ONLY(女装)、VERO MODA(女装)、JACK&JONES(男装)和EXIT(童装)四个知名品牌。 又一全新品牌—SELECTED男装于2008年8月15日正式登陆中国市场。 集团创立25周年以来,已经在全球18个国家拥有650间形象专卖店和超过6000间加盟店。 主要市场包括挪威、丹麦、瑞典、德国、芬兰、荷兰、西班牙等11个欧洲市场。 Bestseller的设计师遍布欧洲,总是站在世界潮流的前沿,为大都市的年轻人营造超级时尚 。 Bestseller 集团在1984年建立香港办事处,1990年建立北京办事处,1996年在天津建厂,开始在中国市场推广旗下的服装品牌,带给中国喜爱时尚的年轻人充满活力与自由的生活方式。 ONLY--品牌故事ONLY的成功是源于对20世纪60年代的英国设计师玛利·奎恩特的概念表达,以草绿色、浅粉色、蓝色等鲜艳的色彩,将印花与色彩结合起来,透露出ONLY女孩张扬自我的主张,随处让你感受ONLY的色彩空间。 它整体的设计思路,流行元素的应用,在同类商品中堪称经典,手编棉质蕾丝,印第安螺旋花纹,带有宗教印花的真丝雪纺,绿松石的挂饰,英式绣花,以及性感的V字低领都是本季ONLY设计的当家元素。 Only 品牌于1995年在丹麦创建;1996年ONLY来到中国,为所有生活在世界各大城市的独立、自由、领导流行、对时尚和品质敏感的现代女性设计。 ONLY的定位是15岁至35岁之间的都市女性;1997年,在挪威成立了第一个 Only 品牌专卖店;今天,ONLY在全球15个国家和地区开设有共计543个专卖店。 世界超级模特海伦娜和纳奥米·坎贝尔都曾是ONLY的形象代言人。 世纪之交,欧洲著名的AUQA乐队主唱LENE更成为最新ONLY形象代言人。 ONLY所采用的新型高科技面料,最时尚的设计,将带您体验时尚的一部分。 ONLY--来自欧洲时尚最前沿的设计ONLY是欧洲著名的时装公司丹麦BESTSELLER拥有的四个著名品牌之一。 ONLY拥有许多设计师,他们遍布巴黎、米兰、伦敦和哥本哈根等主要时尚发源地,这使 ONLY 永远站在欧洲流行的最前沿。 ONLY--时尚大都市女性的选择ONLY的服装适合出游、朋友聚会、晚间娱乐、校园生活等各种轻松的休闲场合它在带来了世界流行时尚的同时,也带来了世界一流的质量与服务,它撇开了国际知名品牌都采用的高价位的做法,采取了合理的价格,保持亲切近人,更为朴素的做法。 世界超级模特海伦娜和纳奥米·坎贝尔都曾是ONLY的形象代言人。 ONLY为所有生活在世界各大都市的独立、 自由、追求时尚和品质敏感的现代女性设计。 代表年轻人活力,有趣的生活方式,充满动感和浓厚的时代气息。 ONLY女性是20岁左右的女孩,她们乐于拥有独特的个性,ONLY为她们带来了年轻、活力,有趣的生活方式。 ONLY 女装系列有:LUX系列(luxury奢华),CT系列(city trend都市),SW系列(street wear街头),每一季每个系列都有紧扣欧美时尚的不同的流行主题。 ONLY---与众不同的风格ONLY的风格是与众不同的、富有 *** 并充满生机。 当季最流行的音乐和国际潮流都是ONLY的设计灵感。 这种独特的风格体现在贴身合体的造型,特别合身的裁减体现了着装人的个性,让时尚女性的风采尽现。 ONLY-- 时尚与功能性的结合ONLY的有些面料来自欧洲和日本,特别注重运用如富强纤维、氨纶等最新的高科技面料,使衣物既有天然面料的舒适性,又容易清洗,保持良好的形态。 适合约会、休闲、工作,令女性能够轻松应对多种场合。 的高级面料搭配:浏览ONLY的服装,人们总是能有惊喜的新发现:十数种颜色系列,几十种面料,上百种款式,以及恰到好处的饰物,无论怎样挑选,ONLY 都能令时尚女孩展示自我, 散发自信风采。 英语单词另外,only也是英语单词,以下为含义。 only KK: [] DJ: [] a.[B] 1. 唯一的,仅有的 2. 最好的,最合适的,无可匹敌的 ad. 1. 只,仅仅,才 2. 不料;反而,结果却 conj. 1. 【口】可是,不过。

伤痕文学的历史背景

伤痕文学是新时期出现的第一个全新的文学思潮。社会主义新时期是以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为历史起点的。这种对灵魂的摧残尤其容易造成惨痛的心灵创伤。但这只有在挣脱了精神枷锁、真正思想解放之后,人们才能意识到这“伤痕”有多重、多深。这是伤痕文学喷发的历史根源。新时期伊始,中国人民在政治上解放了,但由于两个“凡是”未被推翻,“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错误理论依然流行,所以文学理论与创造仍受到严重束缚,以致出现“东边日出西边雨”的奇特现象。随着“真理标准”的大讨论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当代中国才真正出现转机,文学才走上康庄大道。这种社会情势正是伤痕文学出现的时代背景。新时期文学首先必须面对的是文化大革命,所以伤痕文学自然而然地以文化大革命这一历史时期作为了重要内容。当时的文学作品或以悲欢离合的故事,或以鲜血淋淋的场景,对长达十年的大动乱对中国人民造成的精神创伤予以了“字字血、声声泪”的强烈控诉,对肆虐横行的极左路线予以了强烈的谴责。这便是伤痕文学的核心思想内涵。

雷锋历史背景是什么

开汽车的

杨贵妃的历史背景?

  杨玉环与西施、王昭君、貂蝉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  唐代蒲州永乐人(山西永济人)。天宝四年(745)入宫,得唐玄宗宠幸,封为贵妃,(时玄宗年六十一,贵妃年二十七)父兄均因此而得以势倾天下。贵妃每次乘马,都有大宦官高力士亲至执鞭,贵妃的织绣工就有七百人,更有争献珍玩者。岭南经略史张九章,广陵长史王翼,因所献精美,二人均被升官。于是,百官竟相仿效。杨贵妃喜爱岭南荔枝,就有人千方百计急运新鲜荔枝到长安。后安史之乱,唐玄宗逃离长安,途至马嵬坡,六军不肯前行,说是因为杨国忠(贵妃之堂兄)通于胡人,而致有安禄山之反,玄宗为息军心,乃杀杨国忠。六军又不肯前行,谓杨国忠为贵妃堂兄,堂兄有罪,堂妹亦难免,贵妃亦被缢死于路祠。安史治乱与杨贵妃无关,她成了唐玄宗的替罪羔羊。杨贵妃与西施、王昭君、貂蝉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杨玉环(公元719-756年):唐代宫廷音乐家、歌舞家,其音乐才华在历代后妃中鲜见。开元七年719年农历六月初一生于容州(今广西玉林容县),出身宦门世家,曾祖父杨汪是隋朝的上柱国、吏部尚书,唐初被李世民所杀,父杨玄琰,是蜀州司户,叔父杨玄珪曾任河南府土曹,杨玉环的童年是在四川度过的,10岁左右,父亲去世,她寄养在洛阳的三叔杨玄珪家。  杨玉环天生丽质,加上优越的教育环境,使她具备有一定的文化修养,性格婉顺,精通音律,擅歌舞,并善弹琵琶。虽为美女,但仍有缺陷:其体有狐臭,因此特别喜欢沐浴。  开元二十二年七月,唐玄宗的女儿咸宜公主在洛阳举行婚礼,杨玉环也应邀参加。咸阳公主之胞弟寿王李瑁对杨玉环一见钟情,唐玄宗在武惠妃的要求下当年就下诏册立她为寿王妃。婚后,两人甜美异常。  开元二十五年十二月初七 杨玉环(719—756),号太真,蒲州永乐人,唐玄宗李隆基的贵妃。杨氏姿质丰艳,善歌舞,通音律。开元二十二载(734年)她被册立为李瑁的妃子,后又受令出家,天宝四载(745年),杨氏正式被玄宗册封为贵妃。天宝十五载(755年),安禄山发动叛乱,玄宗西逃四川,杨氏在马嵬驿死于乱军之中。  这位以胖为美的杨贵妃,是最简单的美人、最幸福的美人,也是最令人感慨的美人。  她真叫玉环吗?  大名鼎鼎的杨贵妃,芳名是什么?这是个有趣的问题。  《旧唐书》与《新唐书》里没写,《资治通鉴》里也没有明确记载,《长恨歌传》只说她是“杨玄琰女”。唐大中九年(855年),也就是杨贵妃死后大约100年,郑处诲编撰的《明皇杂录》里才第一次提及:“杨贵妃小字玉环”。后人沿用至今。对此,有一种不同的说法,郑嵎的《津阳门诗注》里说:“玉奴,太真小字也”。郑处诲和郑嵎都是唐人,生活年代也差不多,而且都是进士出身,所以他们的说法都有可信的理由。当然,也可能这两个名字都属杨美人,一个是真名,一个是昵称。  管杨贵妃叫什么,那个叫李隆基的老男人都喜欢。说他是老男人,一点不假,开元二十八年(740年)两人第一次见面时,杨氏才22岁,而他已经56岁了。老是老点,可他是皇帝,所以能够为所欲为。他不但不管她叫什么,而且也不管她嫁没嫁人,甚至都不考虑她嫁的是自己的儿子,只要他喜欢,便一定要夺过来。  唐玄宗看上杨玉环时,她已经嫁给寿王李瑁差不多五年了。唐时宫廷“胡风”盛行,老子抢儿子的媳妇,好像也不算稀罕事,“爱情面前人人平等”嘛,所以也没有卫道士哭闹着向皇上谏劝什么“人伦之理”。但这毕竟不是一件光彩的事,为了给天下人一个交代,唐玄宗还是做了一些台面上的工作。譬如先是打着孝顺的旗号,下诏令她出家做女道士,说是要为自己的母亲窦太后荐福,并赐道号“太真”,让杨玉环搬出寿王府,住太真宫。这样做也是为避人耳目,方便他们偷情。好不容易熬过五年,玄宗先是很正经地尽了一把“父亲之责”,为寿王李瑁娶韦昭训的女儿为妃,紧接着就迫不及待地将杨氏迎回宫里,并正式册封为贵妃。杨玉环不仅长得漂亮,歌舞俱佳,而且很是聪明,善解人意,简直就是皇上的贴心“小棉袄”,玄宗自然极为喜欢。不久,杨玉环便专宠后宫,使得“六宫粉黛无颜色”,当时宫中称她为娘子,一切待遇(仪体规制)也都是皇后级别。  对此,唐人李商隐有话要说。他在《骊山有感·咏杨妃》  里写道:“骊岫飞泉泛暖香,九龙呵护玉莲房,平明每幸长生殿,不从金舆惟寿王。”看来寿王真是郁闷至极、尴尬到家了。但玄宗不顾人伦,依然要夺子所爱,那就只能感叹杨玉环的美色太有诱惑力了。不过,根据常理推断,已步入老年的唐玄宗宠爱杨贵妃,可能不仅是贪图美色和床笫之欢,更是将她当作生活体贴入微、凡事知心解意、犹能迎合自己嗜好的精神伴侣。  如《旧唐书》所述:“太真姿质丰艳,善歌舞,通音律,智算过人,每倩盼承迎,动如上意。”而《新唐书》里的评语也大致相同,只是很含蓄地加了“遂专房宴”的提示。后世诸多文学作品,极尽意淫之能事,一味放大贵妃“以色邀宠”的本领,我以为有高估唐明皇生理功能之嫌。当然,再老的男人,对美色还是很受用的,何况这位美人儿长得如天仙一般。  《霓裳羽衣曲》  杨玉环除却容貌出众,更令玄宗神魂颠倒的是她高超的音乐舞蹈艺术修养。史载她“善歌舞,通音律”,而玄宗也有同好,这就难怪他会将她视为自己的艺术知音和精神伴侣了。这一点,从他“朕得杨贵妃,如得至宝也”的欣喜语气里便可知。  唐玄宗熟悉音律,对曲乐、舞蹈都颇有研究,不少贵族子弟在梨园都曾受过他的训练。《旧唐书》里记载,玄宗曾组建过“宫廷乐队”,选拔子弟300人,宫女数百人,招呼他们作指导。对于这样很有才情的“艺术”帝王,精通音律的杨玉环自然显得格外有魅力。据说有一次,玄宗倡议用内地的乐器配合西域传来的5种乐器开一场演奏会,贵妃积极应和。当时贵妃怀抱琵琶,玄宗手持羯鼓,轻歌曼舞,昼夜不息。对此,有白居易诗为证:“缓歌曼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杨玉环还是个击磬高手,她演奏时“拊搏之音泠泠然,多新声,虽梨园弟子,莫能及之”。玄宗为讨得美人欢心,特意令人以蓝田绿玉精琢为磬,并饰以金钿珠翠,珍贵无比。,唐玄宗宠爱的武惠妃病逝,玄宗因此郁郁寡欢。在心腹宦官高力士的引荐下,唐玄宗把目光投向了武惠妃相似的儿媳杨玉环。  开元二十八年十月,与李瑁成亲五载的杨玉环离开寿王府,来到骊山,此时她才22岁,玄宗则56岁,玄宗先令她出家为女道士为自己的母亲窦太后荐福,并赐道号“太真”。  天宝四年,唐玄宗把韦昭训的女儿册立为寿王妃后,遂册立杨玉环为贵妃,玄宗自废掉王皇后就再未立后,因此杨贵妃就相当于皇后。  杨贵妃有三位姐姐,皆国色,也应召人宫,封为韩国夫人、秦国夫人、虢国夫人,每月各赠脂粉费十万钱。虢国夫人杨花花排行第三,以天生丽质自美,不假脂粉。杜甫《虢国夫人》诗云:“虢国夫人承主思,平明上马入金门。却嫌脂粉宛颜色,淡扫蛾眉朝至尊。”(《杜诗详注》卷二)乃为事实之写照。  杨玉环自入宫以来,遵循封建的宫廷体制,不过问朝廷政治,不插手权力之争,以自己的妩媚温顺及过人的音乐才华受到玄宗的百般宠爱,虽曾因妒而触怒玄宗,以致两次被送出宫,此外,杨玉环在宫中与安禄山有染,但最终玄宗还是难以割舍她。直至安史之乱,唐玄宗仅带杨贵妃西逃,在马嵬坡兵谏时,杨贵妃被逼赐死,年方38岁。  今陕西兴平县有杨贵妃墓,占地3000平方米,墓侧有李商隐、白居易、林则徐等历代诗碑。临潼骊山北麓有华清池,传为杨贵妃“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的遗迹,其中尤以“贵妃池”更为著名,传为杨贵妃专用的浴池,故又称“妃子汤”,池侧有“凉发亭”,传为贵妃浴罢凉发梳头之处。这些名胜古迹因为与古代著名美人杨贵妃有密切关系,而吸引了不少中外游客,成为著名的旅游胜地。

什么是《老三篇》,有那三篇,及历史背景!

都是毛泽东写的,有《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在文革时经常要求每个人背诵。 满意请采纳

民航发展的社会历史背景

1949年11月2日,中国民用航空局成立,揭开了我国民航事业发展的新篇章。 从这一天开始,新中国民航迎着共和国的朝阳起飞,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经历了不平凡的发展历程。 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航事业无论在航空运输、通用航空、机群更新、机场建设、航线布局、航行保障、飞行安全、人才培训等方面都持续快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民航事业的发展与国家的经济发展,与党中央、国务院直接领导和支持密不可分,是几代民航干部职工励精图治、团结奋斗的结果,为祖国蓝天事业书写了壮丽的篇章。 新中国民航从小到大大致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1949年-1978年):筹建时期。 1949年11月2日, *** 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在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下设民用航空局,受空军指导。 11月9 日,中国航空公司、中央航空公司总经理刘敬宜、陈卓林率两公司在香港员工光荣起义,并率领12架飞机回到北京、天津,为新中国民航建设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和技术力量。 1950年,新中国民航初创时,仅有30多架小型飞机,年旅客运输量仅1万人,运输总周转量仅157万吨公里。 1958年2月27日,国务院通知:中国民用航空局自本日起划归交通部领导。 1958年3月19日,国务院通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95次会议批准国务院将中国民用航空局改为交通部的部属局。 1960年11月17日,经国务院编制委员会讨论原则通过,决定中国民用航空局改称“交通部民用航空总局” 。 为部属一级管理全国民用航空事业的综合性总局,负责经营管理运输航空和专业航空,直接领导地区民用航空管理局的工作。 1961年开始,民航系统认真贯彻执行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使民航事业重新走上正轨,并取得较大的发展。 到1965年,国内航线增加到46条,国内航线布局重点,也从东南沿海及腹地转向西南和西北的边远地区,新建和改建了南宁、昆明、贵阳等机场,并相应改善了飞行条件和服务设施,特别是完成了上海虹桥机场和广州白云机场的扩建工程。 通用航空的发展在这个时期稳步上升。 1965年末,中国民航拥有各类飞机355架。 1959年,中国民航购买了伊尔―18型飞机,标志着从使用活塞式螺旋桨飞机,开始过渡到使用涡轮螺旋桨飞机。 1963年,中国民航又购买了英国的子爵号飞机,从而结束了长期以来只使用苏制飞机的状况。 1962年4月13日,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十三次会议决定民航局名称改为“中国民用航空总局”。 4月15日,中央决定将民用航空总局由交通部属改为国务院直属局,其业务工作、党政工作、干部人事工作等均直归空军负责管理。 这一时期,民航由于领导体制几经改变,航空运输发展受政治、经济影响较大,1978年,航空旅客运输量仅为231万人,运输总周转量3亿吨公里。 文革时期的前五年,民航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和损失。 1971年9月后,中国民航在周总理的关怀下,将工作重点放在开辟远程国际航线上。 到1976年底,中国民航的国际航线已发展到8条,通航里程达到41000公里,占通航里程总数的41%;国内航线增加到123条。 1971年,中国民航从苏联购买了5架伊尔―62飞机,1973年又从美国购买了10架波音―707型飞机,此外,还从英国购买了三叉戟客机和从苏联购买了安―24型客机。 这样,中国民航各型运输飞机总数达到117架,能够较好地贯彻“内外结合、远近兼顾”的经营方针。 第二阶段(1978年-1987年):稳步发展时期。 1978年10月9日, *** 同志指示民航要用经济观点管理。 1980年2月14日, *** 同志指出:“民航一定要企业化”。 同年3月5日,中国 *** 决定民航脱离军队建制,把中国民航局从隶属于空军改为国务院直属机构,实行企业化管理。 这期间中国民航局是政企合一,既是主管民航事务的 *** 部门,又是以“中国民航(CAAC)”名义直接经营航空运输、通用航空业务的全国性企业。 下设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兰州(后迁至西安)、沈阳6个地区管理局。 1980年全民航只有140架运输飞机,且多数是20世纪50年代或40 年代生产制造的苏式伊尔14、里二型飞机,载客量仅20多人或40人,载客量100人以上的中大型飞机只有 17架;机场只有79个。 1980年,我国民航全年旅客运输量仅343万人;全年运输总周转量4.29亿吨公里,居新加坡、印度、菲律宾、印尼等国之后,列世界民航第35位。 第三阶段(1987年-2002年):重组扩张时期。 1987年,中国 *** 决定对民航业进行以航空公司与机场分设为特征的体制改革。 主要内容是将原民航北京、上海、广州、西安、成都、沈阳6个地区管理局的航空运输和通用航空相关业务、资产和人员分离出来,组建了6个国家骨干航空公司,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平等竞争。 这6个国家骨干航空公司是:中国国际航空公司、中国东方航空公司、中国南方航空公司、中国西南航空公司、中国西北航空公司、中国北方航空公司。 此外,以经营通用航空业务为主并兼营航空运输业务的中国通用航空公司也于1989年7月成立。 在组建骨干航空公司的同时,在原民航北京管理局、上海管理局、广州管理局、成都管理局、西安管理局和沈阳管理局所在地的机场部分基础上,组建了民航华北、华东、中南、西南、西北和东北六个地区管理局以及北京首都机场、上海虹桥机场、广州白云机场、成都双流机场、西安西关机场(现已迁至咸阳,改为西安咸阳机场)和沈阳桃仙机场。 六个地区管理局既是管理地区民航事务的 *** 部门,又是企业,领导管理各民航省(区、市)局和机场。 航空运输服务保障系统也按专业化分工的要求相应进行了改革。 1990年,在原民航各级供油部门的基础上组建了专门从事航空油料供应保障业务的中国航空油料总公司,该公司通过设在各机场的分支机构为航空公司提供油料供应。 属于这类性质的单位还有从事航空器材(飞机、发动机等)进出口业务的中国航空器材公司;从事全国计算机订票销售系统管理与开发的计算机信息中心;为各航空公司提供航空运输国际结算服务的航空结算中心;以及飞机维修公司、航空食品公司等。 “八五”期间共完成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投资320亿元,新建、迁建机场19个,改扩建机场15个,同时,新开工了一些大型机场建设项目。 到1995年末,有航班运营的机场139个,其中能起降波音―747飞机的14个,起降波音―737飞机的81个。 1993年4月19日,中国民用航空局改称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属国务院直属机构。 12月20日,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的机构规格由副部级调整为正部级。 “九五”期间国家集中建设40个城市的41个机场。 它们包括27个省会(首府)和3个直辖市的31个机场,以及深圳、厦门、重庆、大连、桂林、汕头、青岛、珠海、温州、宁波等10个重要的开放和旅游城市机场北京、上海、广州三大城市的4个机场作为重中之重。 到2010年,民航航班运输机场将达到170个左右。 同时,空中交通管制将实现程序管制向雷达管制的过渡,建设技术先进、可靠性高的民航通信系统, 进一步完善航路导航设施;与国际民航同步,规划和实施新航行系统建设;按气象自动化的要求建设气象系统。 20多年中,我国民航运输总周转量、旅客运输量和货物运输量年均增长分别达18%、16%和16%,高出世界平均水平两倍多。 2002年,民航行业完成运输总周转量165亿吨公里、旅客运输量8594万人、货邮运输量202万吨,国际排位进一步上升,成为令人瞩目的民航大国。 第四阶段(2002年—— ):迅猛壮大时期。 2002年3月,中国 *** 决定对中国民航业再次进行重组。 主要内容有: ⑴航空公司与服务保障企业的联合重组民航总局直属航空公司及服务保障企业合并后于2002年10月11日正式挂牌成立,组成为六大集团公司,分别是:中国航空集团公司、东方航空集团公司、南方航空集团公司、中国民航信息集团公司、中国航空油料集团公司、中国航空器材进出口集团公司。 成立后的集团公司与民航总局脱钩,交由中央管理。 ⑵民航 *** 监管机构改革民航总局下属7个地区管理局(华北地区管理局、东北地区管理局、华东地区管理局、中南地区管理局、西南地区管理局、西北地区管理局、新疆管理局)和26个省级安全监督管理办公室(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大连、吉林、黑龙江、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青岛、河南、湖北、湖南、海南、广西、深圳、重庆、贵州、云南、甘肃、青海、宁夏),对民航事务实施监管。 ⑶机场实行属地管理按照政企分开、属地管理的原则,对90个机场进行了属地化管理改革,民航总局直接管理的机场下放所在省(区、市)管理,相关资产、负债和人员一并划转;民航总局与地方 *** 联合管理的民用机场和军民合用机场,属民航总局管理的资产、负债及相关人员一并划转所在省(区、市)管理。 首都机场、 *** 自治区区内的民用机场继续由民航总局管理。 2004年7月8日,随着甘肃机场移交地方,机场属地化管理改革全面完成,也标志着民航体制改革全面完成。 2004年10月2日,在国际民航组织第35届大会上,中国以高票首次当选该组织一类理事国。 2004年,民航行业完成运输总周转量230亿吨公里、旅客运输量1.2亿人、货邮运输量273万吨、通用航空作业7.7万小时。 截止2004年底,我国定期航班航线达到1200条,其中国内航线 (包括香港、澳门航线) 975条,国际航线225条,境内民航定期航班通航机场133个(不含香港、澳门),形成了以北京、上海、广州机场为中心,以省会、旅游城市机场为枢纽,其它城市机场为支干,联结国内127个城市,联结38个国 家80个城市的航空运输网络。 民航机队规模不断扩大,截止至2004年底,中国民航拥有运输飞机754架,其中大中型飞机680架,均为世界上最先进的飞机。 2004年中国民航运输总周转量达到230亿吨公里(不包 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以及台湾省),在国际民航组织188个缔约国中名列第3位。 新中国民航55年的发展历程证明:发展是硬道理。 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是加快民航发展的必由之路。 当前,民航全行业正在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三、四中全会精神,认真研究如何从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民航快速健康发展的能力入手,以制定民航“十一五”规划 和2020年展望为契机,为实现从民航大国到民航强国的历史性跨越而努力奋斗! 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国家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推动下,中国民航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规模、质量和效益跃上一个新台阶。 ——人力资源。 全行业共有员工约35万人,其中有飞行人员12840人,适航维修人员16100名,管制员3600人。 ——航空公司。 目前拥有独立航班运营代码的航空集团或公司共24个,其中国营控股公司16个,上市公司6个,中(港)外合资公司5个,民营公司7个。 2005年,我国(不含港澳)有7家航空公司进入全球旅客周转量前100位,其中南航、国航进入全球前20位。 ——飞机。 全行业运输飞机982架,其中客机937架,货机45架。 通用航空飞机383架,教学校验飞机140架。 ——机场。 全国共有航班运营机场147个(不含港、澳机场),起降波音737以上机型的113个(其中起降波音747机型的机场25个),起降波音737以下机型的机场34个。 2005年,民航航空运输机场中,旅客吞吐量达到1000万人次以上的机场7个,500-1000万人次的9个,100-500万人次的26个。 首都、浦东和广州三大机场旅客吞吐量在世界排名第14、44和45位。 ——固定资产投资。 “十五”期间,民航全行业固定资产投资达820亿元,其中中央 *** 资金223亿元。 固定资产投资中,机场建设707亿元,空管建设70亿元,安全设施建设13亿元,科教信息30亿元。 “十一五”期间,民航固定资产投资的力度将进一步加大,预计投资总规模为1630亿元,其中机场建设1400亿元,空管建设110亿元,安全设施建设50亿元,科教信息70亿元。 ——运输规模。 目前全国民航共有国内、国际和地区航线1257条,其中国内航线1024条(其中港澳航线43条),国际航线233条。 每天飞行4023班,其中国内航班3602班,国际航班421班。 国内、国际和地区航线总里程达到200万公里。 我国民航平均增长速度高出世界民航平均水平两倍多,运输总周转量在国际民航组织缔约国中的排位由2000年的第9位提升到2005年的第2位。 ——院校和科研院所。 目前,民航全行业拥有学历教育学校5个,科研院所2个,科研基地11个。 在校生规模和师资队伍3.2万人,其中学生2.7万人,教职员工5千人,教职工中硕士以上学历1200人左右,其中博士约300人。

《囚歌》、《我的“自白”书》的历史背景与其比喻义

  囚歌  作者:叶挺  题名是:六面碰壁居士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  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  一个声音高叫着:  爬出来吧,给你自由!  我渴望着自由,  但也深深的知道——  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  我希望有一天,  地下的烈火,  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  我应该在烈火和热血中得到永生!  作者介绍  叶挺(1896年9月10日~1946年4月8日),原名为询,字希夷,广东惠阳人,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者之一,杰出的军事家。毛泽东曾当面称他是“共产党第一任总司令,人民军队的战史要从你写起”。他开创人民军队之路的功绩以及崇高的气节,将永世流芳。1924年赴苏联东方劳动大学与军事学校学习。1925年回国。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曾任国民革命军独立团团长、二十四师师长、十一军军长。1927年先后参加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抗战时任新四军军长。1941年皖南事变时被国民党非法逮捕,先后被囚于江西上饶,湖北恩施,广西桂林等地,最后移禁于重庆“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集中营。1946年3月4日,由于中共中央的坚决要求,始获自由。出狱后即电中共中央请求加入中国共产党,于3月7日经中共中央批准。4月8日自重庆飞返延安,途中因飞机失事遇难。  1896年9月10日(清光绪二十二年八月初四)生于广东省惠阳县周田村。先后毕业于广东陆军小学堂、武昌陆军第二预备学校和保定军官学校。  1919年初投身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在粤军中任支队副官,同年加入中国国民党。  1921年任孙中山陆海军大元帅府警卫团第二营营长。次年6月粤军总司令陈炯明叛变时奉命守卫总统府前院,掩护孙夫人宋庆龄脱险。  1924年赴苏联,入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和红军学校中国班学习。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2月转入中国共产党。  1925年回国。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任国民革命军独立团团长。  1926年,在北伐战争中率独立团为先遣队讨伐军阀吴佩孚,在湖北汀泗桥和贺胜桥等战役中屡建战功,被誉为“北伐名将”。北伐军占领武汉后,升任第十一军第二十四师师长。  1927年8月参加领导南昌起义,后任前敌总指挥兼第十一军军长。同年12月参加领导广州起义,任起义军工农红军总司令。在中国革命的转变关头,为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和创建人民军队作出了重要贡献。广州起义失败后,因受到中共广东省委领导的责难和共产国际某些人的冷遇而消沉,与党脱离关系,流亡欧洲,后到澳门隐居。  1933年11月到福州帮助蔡廷锴、蒋光鼐等人在“福建事变”后成立的“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  1934年在香港加入了李济深、陈铭枢等组织的以抗日为主旨的中华民族革命同盟。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出任新四军军长,指挥部队挺进华中敌后,开展游击战争。  1939年5月,穿越日军封锁线,北渡长江,在皖中主持成立新四军江北指挥部,指挥部队挺进皖东敌后,在津浦路东西两侧建立抗日根据地。1940年10月初,日军五千余人在空军配合下进犯皖南泾县云岭新四军军部,他指挥军直属队顽强苦战,毙伤日军数百人,将敌击退。  1941年1月皖南事变中被国民党扣押,身陷囹圄,坚贞不屈,曾作《囚歌》明志。抗日战争胜利后,经中共中央向国民党多次交涉没有结果。  1946年3月4日,在多方面的努力下,叶挺获释,第二天,他就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很快就得到了批准。叶挺参加了国共谈判三人军事会议。4月8日,他后乘飞机由重庆回延安,飞机在山西兴县黑茶山失事,不幸遇难,同机遇难的还有王若飞、博古、邓发以及叶挺的妻子李秀文、五女儿杨眉和幼子阿九。  噩耗传出后,毛泽东在《解放日报》上发表悼词说:“为人民而死,虽死犹荣。”朱德提词:“为全国人民和平民主团结而牺牲。”周恩来写了《“四八”烈士永垂不朽》的悼念文章。  讲解  叶挺将军这首《囚歌》,原诗以“六面碰壁居士”落款,这正是他当时处境的形象写照。皖南事变后,时任新四军军长的叶挺将军,遭到国民党当局长期的无理拘押。写作此诗时,他被囚禁于重庆郊区的红炉厂,此处专门关押高级政治犯,是臭名昭著的中美技术合作所的“禁地”。  《囚歌》一诗浓缩着叶挺将军牢狱生涯的深切体验,是他对于生命、自由和尊严之辩证关系的悲壮思考,每一句都具有厚重的份量。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囚歌》的开始,叶挺将军以形象的语言,把囚禁在牢狱里的受难者的自由与尊严相分离的景况直陈出来。一方面,反动当局绝对不允许被囚者以自由之身保有人的节操和尊严;另一方面,他们又千方百计诱惑受难者以尊严的丧失换取行动的开阔空间。随后的“爬出来吧,给你自由”这廖廖八个字,把法西斯分子的骄狂、阴险、狰狞的嘴脸活脱脱地勾画了出来。然而,革命者所渴求的自由从来就不以屈尊为代价,更不会以奴颜婢膝去换得所谓的“自由”。士可杀不可辱,这早已是自古以来志士仁人们律已的法则。“我渴望自由,但我深深地知道,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诗人高傲地拒绝着反动派的诱惑。自由诚可贵,然而,失去了尊严的自由,又怎能俯就?被囚的勇士依旧是勇士,而自由的畜牲,永远是畜牲。自由的精灵被隔绝在法西斯的高墙之外,受难的人们时时渴求着自由的温存,却无法与之结合。牢狱从来就不是梦幻情调的温床,阴森、恐怖、死亡才是它的现实。弱者本来就少得可怜的骨气将在这里彻底消融,强者的凛然正气却可以在这里得到张扬。“我希望有一天,地下的烈火,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囚歌》的结尾,慷慨而悲壮。  对于自由的信徒,革命的斗士,死亡并不是什么骇人的东西。他们明白,在被囚的那一刻,他们已与死亡比邻而居。志士的被囚,对很多人来说,这便可能是他们整个抗争生涯的最后阶段。他们无惧于死亡,甚至乐于把这视为是他们生命中的最后辉煌。叶挺高歌“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便大有此种意味。实际上,在他们选择成为自由斗士的开始,他们便已领悟到这选择与死亡之间存有割不断的脐带。“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也可看作是自由的斗士在思考自己最后的行程时向世人豪迈的告白。事实也正如诗人自己所预言的,叶挺将军逝世后,他的英名彪炳史册,永垂不朽。  郭沫若在《叶挺将军的诗》一文中曾如此评价叶挺将军的《囚歌》:“他的诗是用生命和血写成的,他的诗就是他自己。”叶挺将军的这首诗,曾被谱上乐曲,与文天祥的《正气歌》一起,被囚禁在这所法西斯集中营中的志士们所咏唱,维持着他们作为人的不可摧折的尊严。  《我的自白书》  陈然  任脚下响着沉重的铁镣,  任你把皮鞭举得高高,  我不需要什么自白,  哪怕胸口对着带血的刺刀!  人,不能低下高贵的头,  只有怕死鬼才乞求“自由”;  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  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  对着死亡我放声大笑,  魔鬼的宫殿在笑声中动摇;  这就是我——一个共产党员的自白,  高唱凯歌埋葬蒋家王朝。  〖赏析〗  陈然是一位革命烈士。抗日战争初期参加中国共产党1948 年4 月被捕,囚禁在重庆“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在狱中受尽各种酷刑, 但他始终坚贞不屈, 顽强斗争,直到1949年10月28日惨遭美蒋特务杀害。这首诗是烈士临终前写於狱中的悲壮的绝唱。这也是面对”皮鞭”、”刺刀”、”死亡”用生命写下的诀别诗, 表达了一个共产党员对共产主义理想的坚定信念和勇於牺牲、宁死不屈的高昂气概。  简介 :  陈然(1923-1949),原名陈崇德,河北省香河县人,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重庆地下党主办的《挺进报》特别支部书记,并负责《挺进报》的秘密印刷工作。1948年 4月被捕,后在狱中坚持斗争,写下了不朽的《我的自白书》诗篇。1949年10月28日壮烈牺牲,年仅 26岁。  1923年11月,陈然出生于香河县一个中产家庭。自幼读书,受到良好的教育。  1938年,15岁的陈然在宜昌参加了共产党组织的“抗战剧团”,四处演出,宣传抗日。由于他工作积极主动,表现出色,1939年初加入中国共产党。“皖南事变”后,国民党顽固派在湖北大肆搜捕、迫害共产党人和抗日积极分子,陈然所在剧团不得不经常转移。在一次转移途中陈然掉了队,与剧团和党组织失掉了联系,便孤身一人辗转到重庆。在重庆中粮公司机器厂找了一份工作,维持生计。  与党失去联系的陈然没有消沉,仍积极从事团结群众、教育群众等革命工作。抗战胜利后,为了揭穿国民党蒋介石集团假和谈、真内战的阴谋,陈然积极参加各种集会,呼吁和平民主,反对独裁内战。1945年10月10日根据国共会谈达成的《双十协定》,国民党反动派被迫于 1946年1月召开政治协商会议。会议期间,部分政协代表多次在重庆沧白堂举行集会,向各界通报会议进展情况。每次陈然都积极到会,了解时局。国民党反动派为了破坏政协会议,派出大批特务捣乱。一天,穷凶极恶的国民党特务冲进沧白堂,欧打政协代表和到会群众,陈然奋起反抗被打成重伤,后被送到医院救治,才幸免于难。  全面内战爆发后,中共重庆办事处与新华日报社于1947年2月底被迫撤往延安。重庆陷于白色恐怖之中。陈然联合几个进步青年创办了《访煌》杂志,团结了许多热血青年。1947年夏,陈然在重庆找到了地下党,恢复了组织关系。  为了发动国统区民众反对蒋介石的内战独裁,中共重庆市委于 1947年秋创办了《挺进报》。陈然被任命为《挺进报》特支书记并担任了最机密的印刷工作。  当时,陈然是重庆一家小工厂的代理厂长。白天他要在厂里负责工作,夜晚才能进行《挺进报》的印刷工作。没有油印机,只能用一块竹片在蜡纸上括。一张蜡纸只能印30-50份。陈然迎难而进,刻苦钻研印刷技术,还学会了刻钢板。后来市委决定刻板、印刷由他一个人负责。这样不汉可以节省人力,还可以缩短周转时间,减少暴露的危险。这样,《挺进报》的工作就由陈然和另外一个负责收听广播的同志承担起来。  由于特殊的斗争环境,同办一张报纸的两位战友却不能谋面,他们只有在信函中互致“革命的敬礼”和“紧握你的手”。两颗充满激情的心互相温暖着、互相激励着。他们同心协力,使《挺进报》如期出版,在山城回荡着铿锵的革命之声。直到1949年10月28日,在临刑前的那一刻;一对心动相印的报友炽热的双手才紧紧握在一起。随着《挺进报》发行量的不断增加,工作任务愈来愈重。刻板、印刷、分送等工作几乎都是陈然一个人在夜间完成的,白天还要照常去工厂上班。他以超人的精力,高度的警惕性和责任;乙,周密地进行安排,尽心尽力完成党交给的艰巨任务。  《挺进报》在重庆的秘密发行,引起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极大恐慌。重庆当局曾三次下令限期破案,直到1948年4月20日才从叛徒口中得知《挺进报》的机关住所。  4月对日,上级派人来通知陈然说党内出现了叛徒,《挺进报》要尽快转移。要他在 22日印好最后一期报纸,晚7点,市委派人来取,尔后迅速转移。  就在21日傍晚时分,陈然突然收到一封没有署名的短信:“近日江水暴涨,闻君欲买舟东下,仅祝一帆风顺,沿途平安。”这封短信是一位在敌人内部工作的同志直接写给他的。陈然接到信后本来可以马上脱离险境,但他一直坚持到22日下午5时印完最后一期《挺进报》。他刚把蜡纸烧掉,门外就传来阵阵脚步声。陈然推开窗户,把准备好的扫帚挂在窗台下面的钉子上,这是给同志们的信号。就在这时,几个便衣特务破门而入,抓走了陈然。  在白公馆集中营里,敌人害怕陈然向其他“政治犯”传播消息,把他独自囚禁在楼上一间小车房里。正是在这座阴湿的牢笼里诞生了“白公版”的《挺进报》。  原来,陈然所在的那间牢房,早就被难友们打穿了一个秘密孔道,可以和楼下的难友们取得联系。通过这个小小的孔道,狱中党组织传给陈然半截铅笔和一些香烟盒纸,要他把外面的消息写在纸上传递出来。陈然忍着剧烈的伤痛,把车房当作战场,立即投入了战斗。在一张香烟盒纸上,他端端正正地写上一《挺进报》第一期,白公馆出版。我党我军最近的胜利消息就这样秘密地传遍了各个牢房,使坚持狱中斗争的同志们受到了极大的鼓舞。  陈然还设法同隔壁的黄显声将军取得联系。黄将军答应利用放风的机会把报纸沿门缝塞给陈然,陈然不断从报纸上获得最新消息。从此,我军节节胜利的消息就时常出现在白公馆的《挺进报》上,当同志们遭受到毒刑拷打时,受着疾病和伤痛折磨时,读了狱中《挺进报》,就感到浑身有力量。  在狱中,陈然受尽种种酷型,始终只承认(挺进报)从编辑、印刷到发行,全部是他一人所为。他决心牺牲自已,保护组织和同志们。特务们用威胁利诱的办法要他写自白书,陈然拿起笔,写下了惊天动地的诗篇:  我的自白书  任脚下响着沉重的铁镣,  任你把皮鞭举得高高,  我不需要什么自白,  哪怕胸口对着带血的刺刀!  人,不能低下高贵的头,  只有怕死鬼才乞求‘自由”;  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  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  对着死亡我放声大笑,  魔鬼的宫殿在笑声中动摇;  这就是我——一个共产党员的自白,  高歌埋葬蒋家王朝。  这就是一个共产党员的自白,他以浩然正气,抒发了对国民党反动派的仇恨,对无耻叛徒的蔑视,昭示着革命者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1949年10月1日,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升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盘踞在重庆的国民党反动派在逃离之前,对其关押的共产党人伸出了罪恶的魔爪。  1949年10月28日,陈然和其他战友一起被从白公馆、渣滓洞提出,在大坪被枪杀。当反动派罪恶的枪口对准他们时,陈然和战友们高呼:“毛主席万岁!”“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  陈然牺牲时只有26岁。他的生命虽很短暂,但他生得光荣,死得壮烈!

我的中国心当时历史背景

创作背景1982年,日本文部省在审定中小学教科书时,公然篡改侵略中国的历史,这激起了黄沾的愤慨,于是他和王福龄共同创作了《我的中国心》。黄沾又找到香港歌手张明敏,对他说,你心中有中国,有名字,有中华民族,你到底有没有心?于是就把《我的中国心》送给张明敏演唱。1983年秋,为了筹备1984年春节晚会,中央电视台的导演到福建和广东一带采访。一天,他们坐着一辆武警战士开的吉普车,在当时还很破旧的深圳奔驰时,战士车上偶然播放的一首歌曲,令央视导演激动异常。“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就算身在他乡,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导演袁德旺后来回忆说:“当时我们坐在车上被这首歌曲给震动了,然后我就问他,我说这个歌是谁唱的呀?他说是一个香港的歌手,叫什么他也不知道。后来我就要求他给我复制了一盘这个带子。”很快,袁德旺导演就了解到,唱这首歌的是香港一名叫张明敏的歌手。于是,在1984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张明敏为几亿中国电视观众演唱了《我的中国心》,歌声一下子打动了无数炎黄子孙的心,引起了中华同胞的强烈共鸣。写爱国歌曲很容易流于概念化和喊口号,但黄沾很聪明地运用了“长江长城,黄山黄河”这样具有象征性的中华名胜来传达爱国之情,整首歌是以海外游子直抒胸臆的语气切入,把一个壮阔的题材写得自然而然,从而征服了所有人。1984年,《我的中国心》获中国音乐协会歌曲编辑部颁发第三届神钟奖。

试述色彩构成形成的历史背景

《新镌全部绣像红楼梦》,清乾隆五十六年辛亥(1791年)萃文书屋活字本,程伟元、高鹗整理出版。程、高在曹雪芹逝世28年以后,竭力搜集曹公留下的前八十回及零散的后四十回残稿,“集腋成裘”“细加厘剔”“截长补短”,终于将120回的《红楼梦》“公诸同好”,这在《红楼梦》传播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w

希特勒所说的 十一月罪人 指的是谁呀?历史背景是? 我纳粹专修都不知道。嘿嘿。

威玛共和国的领导层、社会主义者、共产主义者以及犹太人

圆明园的修建时间及历史背景?

1、圆明园的修建时间:始建于1709年(康熙四十八年),至1809年基本建成,历时一个世纪,此后的嘉庆、道光、咸丰三代屡有修缮扩建,历时150多年。2、历史背景:圆明园是康熙皇帝赐给皇四子胤祯的一座明代私园的旧址上建成的,胤祯登位为雍正皇帝后,扩建为皇帝长期居住的离宫,乾隆时期再度扩建,乾隆九年(1744)竣工。乾隆朝时,正值我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繁荣时期,乾隆集全国的能工巧匠,以空前规模扩建和修造圆明园,除了对圆明园进行局部增、改建并完善了著名的“圆明园四十景”之外,还在东邻新建了长春等园。

经济广告产生的历史背景

从广告的最早出现来看,到底是起源于何时何地,这个问题是广告界争论不休的问题。就目前我们接触到的资料来看,应该是在东方和西方几乎同时出现了广告现象。但是,现代广告的发源地为西方国家,这是无容置疑的。 一、西方广告形式 人们现在所见到的最早的广告,是现存于英国伦敦博物馆内的一张写在羊皮纸上的广告。据考证,它是公元前1000年左右,古埃及的一张寻找一个出走佣人(奴隶)的广告。据记载,古罗马的独裁统治者儒略·凯撒面对即将来临的战争,经常通过散发各种传单来开展大规模的宣传活动,以便获得民众的支持。可见,传单广告形式在西方被最早使用。 西方广告形式曾经陆续存在过招贴广告、声响广告、演奏广告。作为演奏广告在中国广告史上往往是盲艺人采用的广告形式,并不被普遍采用。而在西方社会中,以演奏形式影响、招徕顾客则变较普遍。此方式起源于1141年的法国的贝里州,12个人组成的口头广告团体,经法国国王路易七世的特许,在特定的酒店里吹笛子,招徕顾客,从而对光顾的客人进行推销宣传。 西方国家最主要的广告形式构成了现代广告形式的体系。西方国家主要广告形式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并不断完善,成为了现代社会中主要的广告形式。 1.报纸广告 在欧洲国家,报纸历史十分久远。l 5世纪末叶,在欧洲国家出现了印有新闻的小报,时称“新闻书”,为对折四开的印张,被视为报纸的直接起源。美国早期的报纸有《纽约太阳报》、《美国先驱报》、《纽约时报》等。《纽约太阳报》白1833年9月3日由B·H·戴的人创立以后,很快在美国掀起了便士报运动,即“只要花一便士就可以买一份报纸”,从而开创了美国历史上的“报刊宣传活动”(Pressagentry),在美国报业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便士报运动开展之后,由于报纸售价低廉。人人都可以买得起,因此报纸发行星大增,随即广告费也迅速上涨,十是有些企业为了节省广告费,便雇佣专门人员来制造煽动性新闻,以此扩大影响。尽管这一时期在美国传播历史上被称为“最不光彩的时期”,但毕竟推动了美国报刊业的发展。 进入20世纪以后,报纸广告发展更为迅速。随着广告刊载数量的增多,一份报纸的版面越来越多,报纸广告从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信息的传播,一直到个人生活的各个领域,如订婚、嫁娶、求职、供职、租房、家教、育儿、计点工等等。在西方经济发达国家,有的报纸的周末版上信息容量竟然达五六十万字,而其中有很大部分的为广告信息以及与广告有关的宣传信息。报纸广告在西方社会生活中的影响与作用可窥其一斑了。 2.广播广告 广播的出现,是人类传播领域最大的突破之一,由此产生了不受时间、地点以及复杂制作工艺限制的广播广告。1920年,美国首家商业广播电台创立,1926年出现了全国性广播电台,广播电台便成了前所未有的主要广告媒介。随后,世界上各个国家纷纷建立自己的电台。由于各个国家的国情不同,在电台广播领域,有的国家政府明今限制或禁止电台广播广告。但是就多数国家或地区的广播电台而言,广播广告是电台经费开支的重要来源之一。 3.电视广告 1936年英国建立起世界上第一座电视台。1939年美国创办了美洲第一家电视台,但正式开办商业电视台是1941年6月。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电视传播事业迅速发展,各国电视台相继建立。其中许多电视台都经营电视广告业务,从而使电视广告迅速发展。 4.杂志广告 1731年英国出版的《绅士杂志》,最早用“magazlne”(杂志)一词称呼期刊。对之有过如此描述:“每月成集,锦文荟萃,如杂志”。“magazine”一词是由阿拉伯文的“makhzan”变化而来,原词意是“仓库”的意思,也许就此转用知识的仓库,把后来刊登论文、小说等文字的期刊都叫作了杂志。直到本世纪二三十年代以后,杂志才逐渐被普遍重视。杂志的大发展是在二战以后;世界处于稳定发展之时,各个专业领域和综合性领域的发展,客观上需要进行交流和传播所导致的。像德国的《明镜》,美国的《时代》,日本的《读卖周刊》等杂志都成为世界性的重要杂志。同时,大量趣味性、知识性、娱乐性—的杂志不断出现,并且与广告传播结合在一起,从而形成了现代杂志广告。 5.其他广告 户外广告。户外广告在国外17世纪以后出现并发展。在1870年,户外广告的收入占到商业广告的30%,到20世纪初,随着交通工具的改进,尤其是汽车的普及,公路建设的发展,户外广告的重要性进一步提高。户外广告多以图画为主,目的是加深人的印象。户外广告的种类有广告牌、海报、建筑广告等。 空中广告。空中广告是以空中飘浮物和飞行物做媒介,垂挂或书写广告,以引起大众的注意和兴趣的广告形式。早期的空中广告是以风筝形式来表现的。1913年,英国皇家空军J·c·萨维奇少校开始组织烟雾空中广告实验。1922年在英国举行了首次表演,飞机在空中利用烟雾写下了“Daily Mail”(《每日邮报》)的字样。后来美国人发明了空中投光广告,给人以宏伟壮观的感受。在1991年海霓虹灯广告。世界上第一例霓虹灯广告是由法国人克劳特安装在巴黎皇宫上的。随后英国人开始效仿。本世纪20年代,才进入美国。霓虹灯广告的普及运用是在本世纪20年代末和30年代初,之后,到50年代霓虹灯广告随着新技术新材料的发明及使用,变得多种多样。到90年代之后,其形式更是繁华多彩。霓虹灯广告成为了一个地区经济繁荣与否的重要显示。 直邮广告。直邮广告是采取将产品宣传资料直接邮寄给消费者的广告形式,此形式广告在西方某些国家所占比重很大,甚至被喻为取代杂志的四大媒介之一。 二、广告职业化和专业化 广告活动的专业化和职业化是从美国开始的,并由美国传到欧洲许多国家。 1869年,在美国的费城,N·w·艾耶父子创立了具有真正专业广告公司意义的广告公司,即“艾耶父子广告公司”。该公司经营的重点从单纯的报纸版面转到为客户服务,为客户制作广告,帮助客户制定广告策略,并注重广告效果。 20世纪初期,广告专业公司的发展十分迅速。美国广告业自开始便首当其冲,引导广告专业公司发展大潮,产生了一大批著名的广告公司。在20年代末开始的经济大萧条时期,广告公司做了大量工作,对使美国工商企业摆脱经济萧条起到了极其重要伪作用。因此;在世界上形成了以美国为核心的广告公司行业群体。 美国广告业的发展带动了世界范围的广告业的活跃和发展。从广告业态势来看,从二战以后,在世界上出现了以美国为核心领导,西欧和日本为重要主体的世界广告业的大发展。 三、广告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广告学的产生 广告学之所以出现,存在着三个原因,即商品经济的发展而产生客观推动,心理学的发展奠定理论基础和学科分化的必然。 第一,客观基础。20世纪初,专业广告公司的迅速发展,推动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而商品经济的飞速发展又给广告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急需在广告理论上将广告实践中的经验加以总结和提高,以便进一步推动广告事业的发展。正是由于商品经济在本世纪初的大发展,才形成了广告理论研究的客观基础。 第二,心理学理论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自1879年德国的冯特教授在莱比锡大学创立第一家心理学实验室之后,从实证角度展开了对心理机制和心理活动的研究,并且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从而使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从哲学中分离出来。现代心理学的产生和进一步发展对消费心理学和广告学产生了重要影响。心理学理论每一次发展和突破都导致广告理论研究的深入和新理论的产生。 第三,学科独立大潮的必然。20世纪初期,是社会科学学科分化的时期。随着社会科学18世纪形而上学地发展和19世纪在学科经验和萌芽概念上的积累,社会科学中的许多领域开始出现了分化现象。从而产生了一大批的20世纪新学科。就广告而言,它是适应这一学科大综合和大分化的客观形势,把原属新闻、传播、营销和心理活动中的概念、范畴加以综合、抽象和分离出来,并找出其中内在逻辑,进行新的结构组合,从而构建出了独立的广告学理论体系。 (二)国外广告学的发展 国外广告学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创立、成熟和创新。 1.创立阶段 从上个世纪末至本世纪30年代为广告学的创立阶段。 1900年,美国心理学家哈洛·盖尔(Har]ow Gale)在多年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写成《广告心理学》一书,强调商品广告的内容应该使消费者容易了解,并应适当运用心理学原理以引起消费者的注意和兴趣。1901年美国西北大学校长、社会心理学家瓦尔特·狄尔·斯科特(WalterD513Scott)在西北大学做报告时,系统提出心理学如何应用于广告宣传诸要点。随后,他连续发表有关论文12篇,并整理成册出版《广告论》(又译为《广告原理》)一书。1903年问世的《广告沦》认为心理学应用十分广泛,不仅在广告业范围,各种产业莫不可行,为广告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之后,美国经济学家席克斯编著了《广告学大纲》,对广告活动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探讨。《广告论》和《广告学大纲》被视力世界上最早的广告学著作。 1908年,美国社会学家罗斯撰写了《社会心理学》一书,分析并研究群体与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其中大量涉及与消费心理有关的直接和间接因素,对广告学的建立起到理论背景的支持作用。1912年德国心理学家敏斯特伯格发表《心理学与经济生活》一书,重点研究工业心理学诸问题,在部分章节中明确提出广告效果和橱窗陈列等和消费心理相关的问题。1902—1905年期间,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大学、加州大学、密西根大学和西北大学都开始讲授有关广告学方面的课程。 自l 9世纪末到20世纪30年代,研究广告的理论出现,并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这个时期广告理论研究的特点是提出问题,简单论证,理论比较零散,未形成完整学科体系。但是,广告学作为一个学科已经出现。 2.成熟时期 自本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为广告学成熟发展时期。 在本世纪20年代,传播学和市场学开始出现,尤其是市场营销活动的开展及理论的发展和完善,推动了广告学的进一步成型。1929~1933年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带来的经济大萧条,客观上对广告学提出了理论要求。因而,此时期出现了一大批广告专家和学者,研究现实问题,利用广告影响和推动现实经济的发展。 一批广告理论研究人员在使广告理论成熟化上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产生了许多广告理论流派。本世纪前期美国最有影响的文案撰稿人约翰·肯尼迪(John Kennedy),创立了情理广告派,他为广告定下了“纸上推销员”的著名定义。克劳德·霍普金斯发展了约翰·肯尼迪的情理广告,成为情理派的代表人物。他认为,广告之于商品,犹如戏剧之于人生,它既是商品,又高于商品。他写过无数著名的广告文案,使不少商品成为名牌。他的著作《科学的广告》一书是美国修学广告的学生的必读书。李奥·贝纳建立和发展了“芝加哥广告学派”,在广告表现上“我们力求更为坦诚而不武断。我们力求热情而不感情用事”。罗瑟·瑞夫斯(Tosser Reeves)首创了广告是“独具特点的销售说辞”(Unique Selling Proposition)的理论。明确“广告的艺术是用可能最低的费用把一项讯息灌注到最大多数人的心中”。威廉·伯恩巴克(William Bernbach)提出广告写作一定要有创造力,在广告上最重要的东西就是要有独创性(original)与新奇性(fresh),“你写出的每一件事情,在印出的广告上的每一件东西、每一个字、每一个图表符号、每一个阴影,都应该有助于你所要传达的讯息的功效”。大卫·奥格威(David Ogilvy)创立了“形象设计”理论,被誉为“形象设计时代的建筑大师”,他的《一个广告人的自白》一书。总结了自己从事广告实务的经验和体会,自1962年出版至今已被译成20余种文字,在美国国内它的销量已逾30万册。此书在欧美专修广告的学系中,是学生必读的参考书,其中既有广告的创作,也涉及到诸多经营管理的现代化理论。乔治·葛里宾(George Gribbin)将罗必凯学派系统化,他认为“写好广告与写其他任何东西的要点,都是写作者要做到了解别人,对别人洞察入微,并对他们有同情心。”在广告中,要使对方连续不断地去读文案的第一句话、第二句话,直到看完广告的最后一字。他明确指出广告人员一定是阅读广泛的人,不仅撰文人员甚至一切与创作广告有关的人都应如此广告撰文和创作,应该不断修改,使其完善。广告要贴近生活,文案写作人员应该对商品有深刻的了解,去了解未来的顾客,去了解你的商品,才能创造出好的广告。 这一时期,在美国纽约曼哈顿区的麦迪逊大道(Madison Aven Me),出现了许多著名的广告公司总部,因而,这条街道成为了美国广告业的代名词。 3.创新时期 70年代以后,随着新技术革命席卷全球,使广告的现代化手段及技巧有了大幅度的革新,广告调研预测技术、媒体策划技术、广告表现技术出现电脑化趋势,广告理论出现了不断创新的趋势。 60年代末70年代初艾·里斯(AL Rise)和杰·特劳特(Jack Trout)提出“定位”(Positioning)概念,并写了一系列名为“定位时代""(Positioing Age)的文章。广告定位理论迅速传播到许多国家。最近,杰·特劳特在总结25年来的经验基础之上出版了《新定位》(The New positioning)一书,提出了更符合时代要求定位策略。与此同时,广告媒体的研究、广告心理的研究、广告运动策略、广告经济学、广告社会学、广告文化学与传播学如雨后春笋般开始出现,丰富、促进了广告学基本理论,又同时推动了广告事业的发展。

求出师表全文,并介绍其历史背景。

百度百科比我说得清楚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依据历史背景怎样理解?

这句话是针对研究学术说的,研究学术最重要的是要具有自由的意志和独立的精神。并且独立精神和自由意志是必须争的,且须以生死力争。语出陈寅恪于1929年所作王国维纪念碑铭,在其中先生首先提出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今天已成为中国知识分子共同追求的学术精神与价值取向,而且一定会成为现代化以后的全中国人民的人生理想。陈寅恪认为对于学术研究,必须要有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自己自由的意志,不该被别的事情所阻碍,这也是在向后来的学术界敲响警钟。拓展资料:陈寅恪(1890.7.3—1969.10.7),字鹤寿,江西修水人。中国现代最负盛名的集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诗人于一身的百年难见的人物,与叶企孙、潘光旦、梅贻琦一起被列为清华大学百年历史上四大哲人,与吕思勉、陈垣、钱穆并称为“前辈史学四大家”。先后任职任教于清华大学、西南联大、广西大学、燕京大学、中山大学等。陈寅恪之父陈三立是“清末四公子”之一、著名诗人。祖父陈宝箴,曾任湖南巡抚。夫人唐筼,是台湾巡抚唐景崧的孙女。因其身出名门,而又学识过人,在清华任教时被称作“公子的公子,教授之教授”。著有《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元白诗笺证稿》《金明馆丛稿》《柳如是别传》《寒柳堂记梦》等。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 陈寅恪

纪念抗战七十周年历史背景

2015年9月3日,是中国第二个法定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也是首个决定放假的抗战胜利纪念日。为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2015年3月国务院专门发布活动通知,活动的主题是“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并对纪念活动作出总体安排。1.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以中国、美国、苏联等反法西斯国家和世界人民战胜法西斯侵略者赢得世界和平而告终。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德、日、意等法西斯国家实行侵略扩张、争世界霸权所挑起的,经过多次局部战争逐渐演变而导致全球战争。2.中国人民抗日战争 :1945年8月15日,日本在密苏里号上向包括中国在内的同盟国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对中国造成了巨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但战争过程中民众的国家观念得到了增强,战争的胜利极大的提高了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

第一二次工业革命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1、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背景: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确立,为英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奠定了基础。英国资产阶级统治一方面积极发展海外贸易,进行殖民统治,积累了丰富的资本,扩展了广阔的海外市场和最廉价的原料产地。另一方面,进一步推行“圈地运动”,获得了大量的廉价劳动力,蓬勃发展的工场手工业,积累了丰富的生产技术知识,增加了产量,但还是无法满足不断扩大市场需要,于是,一场生产手段的革命呼之欲出。18世纪60年代,在英国的资本主义生产中,大机器生产开始取代工厂手工业,生产力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历史上把这一过程称为“工业革命”。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19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自然科学研究取得重大进展,1870年以后,由此产生的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次不穷,并被应用于各种工业生产领域,促进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蓬勃兴起,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

第一二次工业革命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第一次工业革命:英国资产阶级统治一方面积极发展海外贸易,进行殖民统治,积累了丰富的资本,扩展了广阔的海外市场和最廉价的原料产地,另一方面,进一步推行“圈地运动”,获得了大量的廉价劳动力,蓬勃发展的工场手工业,积累了丰富的生产技术知识,增加了产量,但还是无法满足不断扩大市场需要,于是,一场生产手段的革命呼之欲出。18世纪60年代,在英国的资本主义生产中,大机器生产开始取代工厂手工业,生产力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历史上把这一过程称为“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自然科学研究取得重大进展,1870年以后,由此产生的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被应用于各种工业生产领域,促进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蓬勃兴起,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1]

田忌赛马历史背景

田忌赛马历史背景:公元前四世纪的中国,处在诸侯割据的状态,历史上称为“战国时期”。田忌赛马的故事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田忌经常与齐国众公子赛马,设重金赌注。孙膑发现他们的马脚力都差不多,马分为上、中、下三等,于是对田忌说:“您只管下大赌注,我能让您取胜。”田忌相信并答应了他,与齐王和各位公子用千金来赌注。比赛即将开始,孙膑说:“现在用您的下等马对付他们的上等马,用您的上等马对付他们的中等马,用您的中等马对付他们的下等马。”已经比了三场比赛,田忌一场败而两场胜,最终赢得齐王的千金赌注。于是田忌把孙膑推荐给齐威王。齐威王向他请教了兵法,于是把他当成老师。田忌赛马的启示1、在劣势中找到优势。世上不是没有好马,只是缺少伯乐,相信自己总有自己独到的优势。2、学会取舍。什么都想得到,往往什么都得不到,舍掉小我成就大我是上策。3、以己之长攻敌之短。 要善用自己的长处去对付对手的短处,从而在竞技中获胜。4、先谋后战,谋略在先才能事半功倍。5、了解对手,隐藏自己。过多过早暴露自己只能被动挨打,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6、量变和质变的相互转化,是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田忌采用孙膑之计,只是将自己参赛的马与国王的马在等级上进行了调整,事物的结构有了变化,就发生了量变,这种量变最终转化为质变,就是以弱胜强。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田忌赛马

小英雄雨来历史背景

1940年,管桦离家奔赴抗日战场,长年转战南北,但浓浓的乡情,给他留下了无限的眷恋.他从小亲身经历目睹了年长他几岁的本村儿童团团长,带领一群天真无邪的儿童,站岗放哨,给八路军送鸡毛信,上树瞭望,捕捉敌情.从军后,童年时代的情景,总是像演电影似地一幕幕在脑海中浮现.就这样,创作了以雨来为主人公的《雨来没有死》.这成了管桦创作生涯的开端.   初稿写成后,管桦首先请当时任鲁迅文学院研究室主任的周立波审阅.周立波被小说中主人公雨来的精神所吸引、感动,连连称赞这篇小说写得有骨头有肉,非常值得一读,是一篇不可多得的佳作.周立波鼓励并指点管桦继续写下去,要写成一部真实反映冀东人民抗日斗争的中篇或长篇小说. 《雨来没有死》这篇处女作,1948年发表在《人民日报》的前身——《晋察冀日报》上,受到了广大读者的一致好评.建国之初,教育部一位负责语文教科书的编审专程找到管桦,告知他《小英雄雨来》被选进了全国语文课本.从此,小英雄雨来便成了整整一个时代全国少年儿童心目中的英雄.

概括浪漫主义文学流派产生的历史背景

浪漫主义文学产生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这个激动人心的特定时期。这个时代是欧洲社会人的精神和个性大释放时期。轰轰烈烈的大革命,自由竞争的新局面,遗迹启蒙理想的破灭,使这一时期的人处于憧憬与失望的波峰浪谷之中,释放并表现自我成为一股潮流,浪漫主义即是这股文学潮流的折射。 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浪漫主义文学代替了古典主义,成为遍及欧洲的文学运动和文学思潮。作为一种思潮,浪漫主义远不只限于文学范畴,它是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民主运动以及民族自觉、解放运动在文化上的反映;它在对旧传统、旧制度的否定过程中掀起了追求“自由、平等、博爱”,追求个性自由解放的浪潮。同时,它带来了文学形式和表现内容的全面解放。作为一种有着特殊历史背景和特定哲学思想基础的文学思潮,西方浪漫主义文学强调主观精神、个人主义和批判意识。浪漫主义文学家的创作气质主要表现为反对古典主义的因袭陈规、压制个性,要求个性解放和绝对的创作自由,否定艺术家遵循任何规则,他们的文学主张和文学实践都是对人本主义的高扬。在纵向上,浪漫主义文学是对文艺复兴时期人本主义理念的继承和发扬,也是对僵化的法国古典主义的有力反拨;在横向上,浪漫主义文学和随后出现的现实主义文学共同构成西方近代文学的两大体系,造就19世纪西方文学盛极一时的繁荣局面,对后来的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浪漫主义原指用罗曼语(Roman)书写的故事,进而专指长篇小说或骑士故事,后来也包括传奇小说等。浪漫主义在艺术上的兴起,最早见于十八世纪的文学作品中,它源自欧洲中世纪的希伯来文学,这些作品将一切个人的感情、趣味和才能表现得淋漓尽致。浪漫主义作家强烈地表现出自己的癖好,这与受形式支配的古典主义格格不入,它包含了更多主观、空想的因素。【同学你好,如果问题已解决,记得右上角采纳哦~~~您的采纳是对我的肯定~谢谢哦 o(∩_∩)o 】

我国的公共政策分析科学是在什么样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

  公共政策分析是对公共政策主体为解决各类社会公共问题所选择的政策的本质、产生原因及实施效果的研究。  [编辑]  公共政策分析原则  (一)系统性原则  在人类社会中,一切事物都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共同组成了多层次复杂系统,政策系统就是社会这个大系统中的一个分系统。在政策系统中,各项政策相互联系,彼此协调,形成了具有一定结构、层次、功能的开放性政策体系  (二)预测性原则  政策系统是动态的。制定政策依据的是所获取的过去和现在的有关行为和结果的参数和变量,但它又是发生效用于未来。制定政策可以说是对未来行为所作的一种设想,是在事情发生之前的一种预先分析与选择,因此,制定政策具有明显的预测性。  (三)协调性原则  政策的协调性原则有两层含义:一是指政策所指向的社会利益与价值的协调,一是指政策系统中各层次、各类型的政策的协调。协调的目的是为了保持某种平衡。在社会生活中,人与事物具有不一致的一面,即对立面;也有相互联系的一面,尤其是互补的一面。  (四)信息化原则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公共政策活动过程就是对政策信息进行搜集、传递、加工、使用、反馈的过程。在政策过程中,对社会问题的感知是其初始阶段,这个阶段的任务就是搜集或察觉信息,这是发现问题、进入政策议程的关键环节。  (五)科学性原则  政策科学是一门综合性、交叉性、应用性极强的科学。历史经验证明,科学的政策能带来社会的文明与进步;相反,一项违背了科学原则的错误政策能对社会产生负面影响,甚至导致灾难性的后果。因此,公共政策分析应遵循科学的规律、按照科学的原则和方法来进行。  (六)民主性原则  首先,政府所制定的政策必须体现人民的意志,真正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其次,公共政策必须保障民众在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生活领域中,享有同等的权利与公平的利益;第三,公共政策的制定必须遵循法定的、科学的、民主的程序和方法;第四,政策过程的各阶段都必须有广大人民群众的充分参与。

我爱你中国这首歌的历史背景?

《我爱你,中国》是瞿琮作词,郑秋枫作曲,叶佩英原唱的一首爱国主义歌曲,是1979年电影《海外赤子》的插曲。1972年,瞿琮开始构思《我爱你,中国》的歌词。1976年前后,他完成了《我爱你,中国》的初稿。1978年,胡冰创作了电影文学剧本《海外赤子》,他通过瞿琮的夫人彭素找到了瞿琮。于是,瞿琮有机会为电影写了十首歌曲,其中九首,都是根据剧情创作的,只有《我爱你,中国》一首是为剧中人(陈冲饰演的黄思华)选用的。

我爱你中国这首歌的历史背景和来源

我记得很清楚,1976年以前上学的时候就听过这首歌了。

杜牧写《赤壁》时的历史背景(皇帝的情况等)?

《赤壁》 杜 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鉴赏 杜牧于会昌二年(842)出任黄州刺史期间 ,曾游览黄州赤壁矶。站在滔滔东去的大江之滨,观“赤壁”而思史,回忆三国时代在鄂州赤壁矶所发生的吴蜀联军大败曹兵,从而尊定三国鼎立局面的“赤壁之战 ”。抚今追昔,兴之所至,挥笔写下了这著名的咏史诗。 一、二句写作者在江边淤沙之中,诗人以一柄残戟置于诗端,引发后两句的历史议论,具有历史的纵深感。三、四句是说周瑜的获胜是偶然的机遇所致,仅安凭一时侥幸并不是邦定国之策。假若不是东风骤起,蜀军相助,周瑜的火攻之计大显神威,那么,东吴政权就必然为曹操所灭。这两句诗颇具史论意味,见解独到 。诗人对周瑜的谐谑揶揄 ,暗示了对曹操的肯定。 诗人即物感兴,托物咏史,点明赤壁之战关系到国家存亡,社稷安危;同时暗指自己胸怀大志不被重用。以小见大。 【参考译文】折断的画戟沉没在泥沙中尚未销融,拾起磨洗一番,仍可隐约看见历史的刀光剑影。倘若东风不来,周瑜怎么能借东风火烧曹操八十万水军而大获全胜呢?三国大局不定,想必曹操两年后在邺都(今河北临漳县)建造铜雀台广罗天下名姬的时候,东吴美人大乔(孙策夫人)和小乔(周瑜夫人)可能就深锁铜雀,春恨无限了。

三国演义历史背景?

三国演义以东汉末年三国至晋武帝司马炎重新统一这段历史为故事背景《三国演义》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群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西晋陈寿所著《三国志》是三国故事的最早源头,但这是纪传体的史书,记事简略,粗陈梗概。南朝宋人裴松之为《三国志》作注,增加了许多奇闻轶事,传奇色彩与可读性都大大增强。中唐史学家刘知袭在《史通》中说,诸葛亮未死的故事已“得之于行路,传之于众口”,可见这个时期三国故事已广泛流传于民间。晚唐李商隐的《骄儿涛》中有“或谑张飞胡,或笑邓艾吃”的诗句,说明至迟在晚唐时三国故事已妇孺皆知,宋代通过艺人的表演说唱,三国故事更为流行,并且已经表现出“尊刘贬曹”的鲜明倾向。金元时代三国故事被大量地搬上舞台,院本和杂剧中有许多三国故事剧。据《录鬼簿》和《太和正音谱》记载,仅元杂剧中就有近三十种演述三国故事的作品。《辍耕录》中记载的金院本有《襄阳会》《大刘备》《骂吕布》和《赤壁鏖兵》等。元英宗至治年间(1321—1323)出现新安虞氏(一说建安虞氏)所刊的《全相三国志平话》,这是今存最早的,也是唯一一部以三国故事为题材的平话。该书是民间传说中三国故事的写定本,约八万字,分上中下三卷,每卷都分上下两栏,上栏图相,下栏正文。全书以司马仲相断狱故事为人话,正话从刘关张桃园结义开始,结束于诸葛亮病死。从平话的内容和结构看,已粗具《三国演义》的规模,但整体描写粗枝大叶,文词鄙陋不通,故事情节离奇,多不符合正史记载,人名地名也多谬误,似乎还是未经文人润色的民间艺人作品。从上述的记载和残留的作品看,从晚唐到元末,在民间流行的三国故事愈来愈丰富,这为《三国演义》的创作提供了充分的条件。罗贯中在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的基础上,吸收民间传说和话本、戏曲故事,写成《三国演义》。

汉语拼音方案的历史背景

汉语拼音方案的制定和推出,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说到汉语拼音问题,就不能不涉及到有关历史问题,认清历史我们才能更加深入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我们今天使用的汉语拼音优点。  我们都知道,汉字不是拼音文字,笔画繁多,字体结构非常复杂,所以不仅书写起来十分困难,而且认读也非常不方便。因为非拼音的汉字,从字形结构上不容易分析出字的读音来。虽然汉字中有90%以上的形声字,但是由于形声字的形符和声符本身的结构也很复杂,不是专门的表音符号,而且由于语言的发展,声符与字音的变化非常不一致,声符与字音的差别越来越大,所以声符的表音作用在现代汉字中是十分有限的。据有关资料统计,现代汉字系统中的形声字,声符与字音完全相同的形声字只有20%多一点,加上声符和字音声韵母相同的汉字,也就40%左右,可见,现代汉字的形声字表音率是相当低的。因此,有的专家学者认为,那些不能表示字音的形声字,以今天严格的眼光看,已经不是形声字了。  为了解决汉字的注音问题,我国古代曾经使用了多种注音方法,比如直音、读若、反切法等。直音、读若法虽然简易明了,然而如果没有同音字可注,或用来注音的字更加深僻、复杂时,就发挥不了作用。魏晋时发明的反切,较之以前的注音方法的确是一大进步,但是反切法的使用并不方便,因为反切上字、下字加起来也有上千个,所以首先得认识这一千来个汉字才能掌握反切方法,这可是个不小的负担。加以汉字是整个儿表示一个音节,字形结构上分不出声母和韵母来,所以拼读上“上字取声,下字取韵”并不好掌握,对于初学者尤其困难。唐宋时期,在反切注音的基础上,人们又用汉字制定了三十六个声母,两百来个韵母,但是由于汉字本身的局限性,它们最终没有发展成为汉字的注音符号。而给汉字注音,又迫切需要一套简便、实用的符号,以弥补各种传统注音方法的不足,满足人们学习和使用汉字的注音需求。  十七世纪初,随着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开始,西风东渐,西方文化凭借着西方经济方面的优势也开始传入中国。结构复杂且不表音的汉字对于当时的西方人无疑是难解的天书,成为他们了解东方文化和进一步交流的拦路虎。出于多方面的需要,当时的一些西方传教士开始运用拉丁字母来拟定汉语拼音。  最先拟定的拉丁字母汉语拼音方案是1605年在北京出版的《西字奇迹》,由意大利耶酥会传教士利玛窦制定的。这个方案是有系统地用拉丁字母制订汉语拼音方案的开端。该方案首次引进了西方文字的音素制字母给汉字注音的拼写方式,突破了我国自魏晋以来一千多年使用汉字声韵双拼的旧框框,为汉字注音开辟了一条崭新的、科学的道路,从此开始了拉丁字母拼写汉语的历史,揭开了汉字注音拉丁化的序幕。尽管这个方案是为了方便外国人学习汉字和汉语而制订的,然而其注音方式以及应用的便利,给后来学者以很大影响和启迪。清代以后,中外许多学者,在研究和制订拉丁字母式汉语拼音方案时,都或多或少地吸收了利玛窦方案的长处,如用撇点表示送气音,用双字母解决拉丁字母不够用的问题等等。据统计,利玛窦方案以后,1958年公布的汉语拼音方案以前,我国编制并有一定影响的拉丁字母式拼音方案有三十来个,可以说都在是利玛窦方案上的发挥。所以说利玛窦方案是我国拉丁字母拼音方案的始祖一点不为过。  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我国在与西方列强发动的几次侵略战争中均处于战败国的地位,既割地又赔款,受尽了殖民帝国主义的侮辱,国家处于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这样国破家亡的政治形势,促使我国学者思考,希望找到一条强国的道路,他们认为要使国家富强,必须振兴科学与教育,而要振兴科教,就是要普及教育,当务之急是要解决民众的识字问题,而汉字的繁难无疑是普及教育的拦路虎,于是他们认为,普及教育,振兴国家就要从改革汉字入手,制定简易的文字。这种观点后来进一步放大,走向了极端,汉字遭到了彻底否定,被认为是中国落后的罪魁祸首!  在这样的认识和思潮的影响下,从清末到民国初年,就引发了声势浩大的切音字运动,我国掀起了制订汉语拼音的热潮,各种拼音方案相继出台,拉丁字母式的,速记符号式的,汉字笔画式的,真可谓百花齐放,异彩纷呈,其中,汉字笔画式的字母方案又成为这次切音字运动的主流,占所有方案的一半,如果把汉字速记式方案也算上,就更多了。  到本世纪二十年代,汉语拼音方案的制订又由汉字笔画式转向了以拉丁字母为主流的方面,并由此开始了拉丁化新文字运动。1926年9月,国语统一筹备会拟订并通过了“国语罗马字拼音法式”,并于同年11月自行发表。1928年9月,由教育部公布,作为国音字母第二式。国语罗马字方案的产生是我国拉丁化运动的新开端,拉丁化方案的制订成为汉字改革运动的主流。当时许多著名的学者,如鲁迅、郭沫若等,都积极支持并参与拉丁化文字运动,许多刊物载文或出专号表示对拉丁新文字的支持。很多学者还亲自实践,编拟拉丁化拼音方案,例如钱玄同、赵元任、林语堂等,都先后推出了自己的拉丁化拼音方案。  稍后于国语罗马字产生的北方拉丁化新文字在国内外都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在上个世纪30年代的延安,甚至还开设了一百多所夜校,专门教授农民学习新文字。在同时掀起的具有广泛群众性的国语运动,又很自然地与拉丁化运动相结合,互相推动,使拉丁化新文字传遍全国,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我国于1958年公布的拉丁字母式的汉语拼音方案,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吸取历史经验,结合现实需要而制订出来的。

韩愈写马说的历史背景

作者简介:韩愈(768∼824)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是唐宋八大家之首。字退之,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着有《韩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师说》等等。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还是一个语言巨匠。他善于使用前人词语,又注重当代口语的提炼,得以创造出许多新的语句,其中有不少已成为成语流传至今,如“落井下石”、“动辄得咎”、“杂乱无章”等。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作者生平:韩愈三岁而孤,受兄嫂抚育,早年流离困顿,有读书经世之志,虽孤贫却刻苦好学。20岁赴长安考进士,三试不第。25∼35岁,他先中进士,三试博学鸿词科不成,赴汴州董晋、徐州张建封两节度使幕府任职。后回京任四门博士。36∼49岁,任监察御史,因上书论天旱人饥状,请减免赋税,贬阳山令。宪宗时北归,为国子博士,累官至太子右庶子,但不得志。50∼57岁,先从裴度征吴元济,后迁刑部侍郎。因谏迎佛骨,贬潮州刺史。移袁州。不久回朝,历国子祭酒、兵部侍郎、吏部侍郎、京兆尹等职。政治上较有作为。诗力求险怪新奇,雄浑而重气势。写作背景:《马说》大约作于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间(795-800)。其时,韩愈初登仕途,很不得志。曾三次上书宰相求擢用,“而志不得通”;“足三及门,而阍人(守门人)辞焉”。尽管如此,他仍然声明自己“有忧天下之心”,不会遁迹山林。后相继依附于宣武节度使董晋、武宁节度使张建封幕下,郁郁不乐,所以有“伯乐不常有”之叹。跟《马说》同期的作品还有《龙说》(即《杂说一》)。文章以龙喻圣君,以云喻贤臣,借“龙嘘气成云”,然后“乘是气,茫洋穷乎玄间(宇宙间)”的传说,阐明贤臣离不开圣君任用,圣君也离不开贤臣辅佐的道理,可以视为《马说》的姊妹篇。《龙说》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着有《韩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师说》等等。

宁波的历史背景

宁波位于我国东海之滨,大陆海岸线中段,长江三角洲南翼,东有舟山群岛为天然屏障,北濒杭州湾,西接绍兴市,南临三门湾,并与台州的三门、天台相连,是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港口城市和长江三角洲南翼经济中心。 宁波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6.2℃,平均气温以七月份为最高,达28.8℃,一月份最低,为4.2℃。 全年无霜期一般为230天至240天,年平均降水量为1300毫米至1400毫米。 五月至九月降水量占全年的60%。 宁波辖海曙、江东、江北、镇海、北仑、鄞州六个区,宁海、象山两个县,慈溪、余姚、奉化三个县级市。 全市总面积9365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2560平方公里。 宁波是一个古城、一个商城,也是一个港城。 古老文明为宁波积累了深厚的历史底蕴,现代文明使宁波充溢着无限的活力和生机。 宁波人正是在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的交融中,不断铸就着新的辉煌。 作为全国首批文明城市之一的宁波,正以她独特的魅力、蓬勃的活力向着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的目标大步前进。 宁波是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副省级计划单列市、具有制定地方性法规权力的“较大的市”,以“诚信、务实、开放、创新”作为城市精神的宁波,集诸多荣誉于一身: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市、中国品牌之都……这些耀眼的荣誉无一不昭示着宁波的魅力。 宁波是一个名人辈出的城市,涌现过王阳明、黄宗羲等一批大思想家、哲学家和历史名人,目前宁波籍的中科院、工程院院士已超过90位。 世界船王包玉刚、工商巨子王宽诚、影视巨头邵逸夫等一批国际名流,形成了享誉海内外的“宁波帮”。 在“2005中国城市竞争力排行榜”上,宁波位列200个城市中的第6位;在“2005中国城市生活质量排行榜”上,宁波在100个城市中列第7位;在《福布斯》“2005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排行榜”上,宁波在100个城市中名列第7位。 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5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城市”中,宁波位居第18位;在“2005全国百强县(市)”中,宁波所辖县(市)全部入围。 人口规模:2005年底,宁波市拥有户籍人口556.70万人,其中市区213.42万人。 按户籍分农业人口为374.09万人,非农业人口为182.61人;按性别分为男性280.35万人,女性276.35万人。 按2005年底户籍人口计算,全市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576人。 2005年末人口结构 人口自然变动:2005年,宁波市出生45185人,人口出生率为8.12‰。 死亡33635人,人口死亡率为6.04‰,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08‰。 宁波市已经连续9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于5‰。 地区生产总值:2005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GDP)2446.4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5%。 财政收入:财政收入与经济总量同步增长。 2005年,宁波市共完成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66.50亿元,同比增长16.4%。 其中中央财政收入254.12亿元,增长15.0%,地方财政收入首次突破200亿元大关,达212.38亿元,增长18.0%。 财政投向重点突出,其中教育、社会福利及劳动保障投入进一步加大,全年教育支出31.27亿元,增长19.4%;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支出5.72亿元,增长32.4%;社会保障补助支出10.01亿元,增长22.6%。

徽戏进山东变梆子腔的历史背景是怎样的?

1790年,由于清代商业经济的繁荣,南北水陆交通的发达,盛极一时的徽戏,沿着大运河流传到了山东。徽班进入山东以后,为了适应山东泰山赶山会等活动,徽班由山东济宁运河码头经御道到达泰安,落脚在那一带演出,得到了众多百姓的喜爱。在清代嘉庆、道光年间,由于南北交往的频繁,流传在山东的徽戏,还能得到江南徽班在艺术上的接济。到了清代咸丰初年,南北交通因为战争中断了,山东的徽戏失去了与南方的联系。于是,其中的一个班社,便在泰安县夏张镇王侍郞家定居下来,组建了一个新的班社,取名为“老春阳”。老阳春与徽州的大阳春、新阳春、二阳春、三阳春同名,从这一点上也能看出,山东徽班与南方徽班的血缘关系。在此前后,陕西、甘肃一带的山陕梆子经河南流传到山东汶上地区,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本地梆子腔。这种梆子腔粗犷高昂,比徽戏更加符合当地人民的性格和趣味。于是,徽戏和梆子便在泰安附近与老阳春班同时流传。当时老阳春班的演出活动,还远远没有发展到剧场售票方式,一般由地方的会首邀请戏班包场付酬,为山会、庙会、大集或年节、喜庆、还愿等活动演出,称为“写戏”或“点戏”。所谓的“会首”,就是指地方上有影响力的头头脑脑儿们。当时,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会首们多数只点一台徽调戏。这便为本地梆子和老阳春班同台演出提供了机会。徽班历来就有兼收并蓄的传统,自打两个剧种合班演出后,他们为了适应群众口味多样化的需要,便彼此取长补短,丰富了各自的声腔,而且增加了各自剧目的数量。在这之后,许多徽班开始设班收徒,自1874年,第一个科班小阳春班开始了。从那时候起,戏班就开始同时传授徽戏和梆子,同时,也完成了两者在艺术上的结合。当时,由于徽班举办科班所收艺徒都是山东人,久而久之,它的特点也逐渐地山东化。如,在道白咬字上,艺人在演唱梆子剧目时,已完全改用山东口音了。而在演唱拨子、吹腔等徽班戏时,则保留着江南口音,如将“茶博士”读作“擦布司”。此外,梆子还吸收了徽戏比较细致规范的舞蹈身段,以及大量的伴奏曲牌等。随着时间的推移,山东本地的演员越来越多,再加上受当地群众喜好的影响,这些徽班逐渐改为以演唱梆子戏是主,徽戏的成分日益减少,以至于慢慢地绝迹了。就这样,被徽班吸收的梆子腔也演变成为独具特色的莱芜梆子。莱芜梆子声腔逐步定型以后,随后便迎来了大发展时期。从清朝光绪末年的大约50年间,是莱芜梆子发展的黄金时代,也是科班和戏班的全盛时期。在当时,仅在山东省泰安、莱芜、新泰一带,就先后建立了10多个科班,培养了400多名演员。在1874年,山东省章丘财主朱凤集成立了小阳春班,聘请的教师是山东省沂洲人卓挡。据后来老艺人讲,小阳春班社培养了大批优秀演员,演出剧目丰富,活动区域很广,是莱芜梆子历史上名声很大的一个重要班社。小阳春班演员魔旦子,亦称“末囊子”,是莱芜梆子祖辈演员的代表人物,姓陈名福庆。因生活所迫,不满10岁时,就偷跑到章丘“小阳春班”跟班学戏。因其聪明伶俐,虚心好学,不久收入科班,学习花旦。陈福庆学戏认真,功底扎实、唱做俱佳,唱腔和表演都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尤工闺门旦,拿手戏是《虹霓关》、《打樱桃》和《荷珠配》等。民间还流传有顺口溜:孩子孩子你别哭,一会就出来你“魔旦子叔”;“跑断腿,磨破脚”,还不知赶上“魔旦子”出角不出角。据传有一位村妇听说“魔旦子”登台了,抱起孩子就往剧场跑,不留神在南瓜地里绊了一跤,到剧场一看,自己怀里抱的却是一个南瓜。由此可见,陈福庆高超的艺术魅力。到了1895年,山东莱芜市莱城区苗山镇北勺山艺人田用子所成立了长顺班,继而成立了吉庆等十几个科班。长顺班的教师是田用子、宋贵春、邹顺清。在长顺班,胡宗立是一个非常有名的艺人,他外号“胡大彩”,是山东莱芜东关人,他擅长扮演红脸行当。他的演唱字正腔圆,清晰优雅,最拿手的戏是《八宝珠》。还有亓长贵,外号“板凳子”,山东莱芜高庄梨沟人。他擅长扮演花旦行当。还有朱长宝,他是山东泰安岱岳区崅峪小河西人,他擅长扮演大花脸行当。吉庆班是1895年左右,由山东沂源县鲁村艺人贺长春所成立的班社。吉庆班的教师是贺长春、邹顺清、潘贵。吉庆班著名的艺人有段洪彪,他艺名“洪福”,外号“段四子”,山东省莱芜市钢城区颜庄人。他擅长扮演红脸行当,最拿手戏是在《打渔杀家》中扮演萧恩。还有孙竞成,外号“随子”,山东省沂源鲁村人,擅长扮演二花脸行当。他功底扎实,唱做俱佳,有活周仓之称。孙竞成的拿手戏是《战洛阳》和《水淹七军》等剧目。恒盛班是1905年左右,泰安市岱岳区范镇财主刘振永所成立的班社。恒盛班的教师是赵风春、刘福才、崔明德、邹顺清和邹城人赵光平。小长顺班是1905年,由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大汶口镇小西窖艺人吕庸甲,在山东新泰市翟家庄所成立的班社。小长顺班的教师是吕庸甲、赵殿起、张叔原、邹顺清。富盛班是1907年,由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祝阳赵宗佐所成立的班社。富盛班的教师是亓德贵、王佐湘和河南人刘庆祥。庆丰教育社是由泰安市泰山区城东刘家刘森林、徐焕洞所成立的科班。庆丰教育社的教师有王佐湘、王佐明、孙竞成、丁延生。这4个人专门教梆子戏。赵贵东、青州人高凤魁和临朐人马同礼三人是特聘的京剧教师,他们重点教授武戏。兴华班由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范镇艺人刘鹤隆所成立的科班。兴华班的教师是邹开勋、奚凤贤、陈富全、高凤魁。继庆班由山东省新泰市南师店艺人娄云宝所成立的班社,继庆班的教师是孙竞成、吕庸甲、胡庆松、张庆海、栾尚文。吉庆班是1934年,由山东省莱城区高庄街道办南王庄王福佑所成立的班社。吉庆班的教师有刘希文、孙竞成、胡宗立、张凤水、奚凤贤、郭继武、王麻子。这些科班都是艺徒满三年出科的正规班社。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业余的科班。新长顺班由山东泰安市刘宋艺人宗恒森所成立的泉字辈的科班。新长顺班的教师是陈福全、任洪喜。玉顺班山东沂源县大张庄艺人王金成所成立玉字辈的科班。玉顺班的教师是王麻子、李光俊、臧仁。此外,还有一个由山东省沂源县南麻行头白玉航所成立的吉字辈科班。它的教师是奚凤贤、孙竞成、陈福全、丁达生。所谓的“行头”,就是以前称在剧团管理服装的人为行头。以上共计14个科班。其中艺人所成立的7个,官员所成立的6个,行头所成立的1个。后来据老艺人回忆,由于各科班的班主不同,各方面的待遇、规矩也不一样。官员所成立的科班,都是三年以上出科。艺徒在科班学戏,由东家管吃穿,雇聘教师。学戏集中时间很短,便外出卖戏演出,收入全部归东家。三年学徒期满后,艺徒可以任意去留,随意搭班。艺人所成的科班,一般是请艺人帮忙凑钱成立,也大都三年出科。艺徒集中学习几个月后便外出演出,随演随学。期满出科后,整个科班便变为职业演出班社,按人划股分红。也有的科班实行“三年满、四年愿”的办法,即在科班期间艺徒三年不拿收入,第四年的收入除少量给艺徒外,其余全归班主,艺徒以此来表示对班主的感谢和报答,四年以后,艺徒可随意去留。当时的科班规矩很大,要求很严,有不准带家属,不准喝酒上台,不准嬉笑耍闹等“十大班规”。学徒学戏时,因受到文化水平和物质条件等各方面因素的限制,既无剧本也无曲谱。演员要全凭记忆,口对口地跟师傅学会几百个剧目和六七种艺术形式的演唱声腔,条件是相当艰苦的。但也正是在艰苦条件下学徒们坚持学习,使得莱芜梆子成为了名震一方的戏曲。清代光绪末年到1937年前夕,是莱芜梆子的兴盛时期。当时各地的专业班社大量涌现,演出活动也十分活跃,流行区域更是不断扩大。在这期间,莱芜梆子主要活动在山东莱芜、泰安、新泰一带,后来它又向东流行到山东日照,向西流行到山东平阴,向南流行到山东临沂,向北流行到山东济南一带,并且备受当地百姓的喜爱。莱芜梆子

美国三权分立的历史背景,确立时间,意义

胡扯,三权分立不是联邦制。三权分立是立法(国会)、行政(总统)、司法(最高法院)的分权与制衡。联邦制是关于中央和地方一些制度。不是一个概念。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