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阅读 / 问答 / 标签

简答历史上的三次数学危机产生的根源与解决

第一次数学危机是无理数的诞生,发现根号2不能写成两个整数相除,最终无理数被纳入了实数范围。第二次数学危机源于微积分工具的使用,由于定义不严格,无穷小量这些概念引起争论,最终建立了实数理论,极限理论,使得数学分析有了严格基础。第三次数学危机是关于集合论,即著名的罗素悖论,集合的定义受到了攻击.最终通过不同的公理化系统解决,使数理逻辑等学科得到发展。历史上的三次数学危机,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麻烦,危机的产生使人们认识到了现有理论的缺陷,科学中悖论的产生常常预示着人类的认识将进入一个新阶段,所以悖论是科学发展的产物,又是科学发展源泉之一.第一次数学危机使人们发现无理数,建立了完整的实数理论,欧氏几何也应运而生并建立了几何公理体系;第二次数学危机的出现,直接导致了极限理论、实数理论和集合论三大理论的产生和完善,使微积分建立在稳固且完美的基础之上;第三次数学危机,使集合论成为一个完整的集合论公理体系(ZFC系统),促进了数学基础研究及数理逻辑的现代性.

梦想的历史名人小故事

关于梦想的历史名人小故事   梦想是一缕阳光,驱散你前行的阴霾;梦想是一泓清泉,洗净你心中的铅华。追吧,展开梦想的翅膀去追吧!只有勇敢行动、坚持不懈、善于思考的人,才能进入梦想的辉煌殿堂!下面有我整理的关于梦想的历史名人小故事,欢迎阅读!   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周恩来在少年时期离开故乡江苏淮安,来到东关模范学校读书。这一天,魏校长亲自为学生上修身课,题目是“立命”。当时正是中国社会发生剧烈变动的时期。校长讲“立命”,就是给学生讲怎样立志。魏校长讲到精彩处突然停顿下来。问道:诸生为何读书啊?当时,有人回答:“为名利而读书。”,还有人回答:“为做官而读书。”而当时的学生周恩来却响亮地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魏校长赞叹道: “有志者,当效周生啊!” 当时,周恩来年仅12岁。   一句响亮的誓言,一个远大的志向,激励着我们敬爱的总理为之奋斗了一生。他为了民族的独立、国家的振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是由于这种伟大理想的导引。   .陈涉《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陈涉年轻的时候,曾经给别人做雇工。一次,他停止了耕作,走到田埂上怅惘很久,说道:“如果我们中间将来谁富贵了,可不要忘了别人。”别的雇工笑着回答说:“你给别人做雇工种地,怎么会富贵呢?”陈涉叹息说:“唉,燕雀哪里能知道鸿鹄的志向呢?”   茅以升《立志造桥》   茅以升是我国建造桥梁的专家. 他小时候, 家住在南京. 离他家不远有条河, 叫秦淮河. 每年端午节, 秦淮河上都要举行龙船比赛. 到了这一天, 两岸人山人海. 河面上的龙船都披红挂绿, 船上岸上锣鼓喧天, 热闹的景像实在让人兴奋. 茅以升跟所有的小伙伴一样, 每年端午节还没到, 就盼望着看龙船比赛了. 可是有一年过端午节, 茅以升病倒了. 小伙伴们都去看龙船比赛,茅以升一个人躺在床上, 只盼望小伙伴早点儿回来, 把龙船比赛的情景说给他听. 小伙伴们直到傍晚才回来. 茅以升连忙坐起来, 说;"快给我讲讲, 今天的场面有多热闹 ? "小伙伴们低着头, 老半天才说出一句话来;"秦淮河出事了! "" 出了什么事? " 茅以升吃了一惊. " 看热闹的人太多, 把河上的那座桥压塌了, 好多人掉进了河里 ! "听了这个不幸的消息, 茅以升非常难过. 他仿佛看到许多人纷纷落水,男的女的老的小的, 景像凄惨极了. 病好了, 他一个人跑到秦淮河边, 默默地看着断桥发呆. 他想; 我长大一定要做一个造桥的人, 造的大桥结结实实, 永远不会倒塌 ! 从此以后, 茅以升特别留心各式各样的桥, 平的, 拱的, 木板的, 石头的. 出门的时候, 不管碰上什么样的桥, 他都要上下打量, 仔细观察, 回到家里就把看到的桥画下来. 看书看报的时候, 遇到有关桥的资料, 他都细心收集起来. 天长日久,他积累了很多造桥的知识. 他勤奋学习, 刻苦钻研, 经过长期的努力, 终于实现了自己的理想, 成为一个建造桥梁的专家.   班超《投笔从戎——因社会现实而改变 》   东汉时,有一个叫班超的著名人物。他从小就很有志气,立志要为国家干一番事业。公元62 年(汉明帝永平五年),他的哥哥班固奉命到洛阳担任校书郎,他与母亲也随同前往。由于生活艰苦,班超不得不替官府誊抄文件,每天从早忙到晚,所得的报酬只能维持生活。一天,班超一边抄着文件,一边想起自己的抱负,心情非常激动,忍不住猛然把毛笔扔到地上,叹息说:“男子汉大丈夫纵然没有别的大志向,也应该学习张骞,在与别国的交往中建立功勋,以取得封侯。怎么能老是埋头于笔墨纸砚之间呢?”不久,他参加了军队,因作战英勇,身先士卒而得到了升迁。后来,朝廷又派遣班超出使西域。在多次出使西域的过程中,班超只带着少数人,靠着自己的勇敢和智慧克服了重重困难,为加强汉朝与西域各国和古罗马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联系,做出重要的贡献,被封为定远侯。班超在西域三十余年,直至和帝时,才因年老回国。   鲁迅《弃医从文——因社会现实而改变 》   鲁迅先生早年留学日本时本来是学医的。但在仙台医专学习期间,在课间加映的日俄战争的 纪录片上,看到中国人被说成俄国侦探而被砍头,死者和围观者都很麻木。这使鲁迅认识到 :“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于是鲁迅下决心弃医从文,终于成为中国现代伟大 的思想家、革命家和文学家。   范仲淹《划粥割齑(jīu)》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年少求学时,由于家贫,他的生活十分艰苦。每天晚上,他用糙米煮好一盆稀饭,等第二天早晨凝成冻后,用刀划成四块,早上吃二块,晚上再吃二块,这就是“划粥”。没有菜,就切一些腌菜下饭,这就是 “断齑”。生活如此艰苦,但他毫无怨言,专心于自己的读书学习。“断齑划粥”的典故即由此而来。   范仲淹的艰苦生活,被当地留守官的儿子知道后,深为同情,便从家里送来了好菜好饭,范仲淹表示感谢,收下了饭菜。几天之后,留守的.儿子来看范仲淹之时,看见自己送给他的饭菜还在那里,都已经坏了,大惑不解。范仲淹解释说:“您赠我好饭菜,实在感激不尽,但我平时吃稀粥惯了,并不觉得怎样苦。现在我如果贪食这些东西,吃好的食物惯了,我将来怎么办呢?”留守的儿子回家后,将范仲淹的话如实告诉了他父亲。他父亲夸奖说:“真是一个有志气的孩子,日后必定大有作为呀!”后来范仲淹终于成为宋代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军事家。   匡衡《凿壁偷光》   西汉时有一个大学问家名叫匡衡。他小时候就非常喜欢读书,可是家里很穷,买不起蜡烛,一到晚上就没有办法看书,他常为此事发愁。这天晚上,匡衡无意中发现自家的墙壁似乎有一些亮光,他起床一看,原来是墙壁裂了缝,邻居家的烛火从裂缝处透了过来。匡衡看后,立刻想出了一个办法。他找来一把凿子,将墙壁裂缝处凿出一个小孔。立刻,一道烛光射了过来,匡衡就着这道烛光,认真地看起书来。以后的每天晚上,匡衡都要靠着墙壁,借着邻居的烛光读书。由于他从小勤奋好学,后来匡衡成了一名知识渊博的经学家。    《王羲之吃墨》   被后人称为“书圣”的王羲之,小的时候是一个呆头呆脑的孩子,每天都带着自己心爱的小鹅悠悠逛逛。王羲之每天刻苦练字,却被老师卫夫人称作是死字,王羲之很是苦恼,在小鹅的启发下,王羲之在书房写成了金光灿灿的“之”字,但却误将馒头沾墨汁吃到了嘴里,留下了王羲之吃墨的故事。   欧阳修《芦苇秆写字》   欧阳修先生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家境贫寒,没有钱供他读书。太夫人用芦苇秆在沙地上写画,教给他写字。还教给他诵读许多古人的篇章。到他年龄大些了,家里没有书可读,便就近到读书人家去借书来读,有时接着进行抄写。就这样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只是致力读书。从小写的诗、赋文字,下笔就有成人的水平,那样高了。   《柳公权戒骄成名》   柳公权从小就显示出在书法方面的过人天赋,他写的字远近闻名。他也因此有些骄傲。不过,有一天他遇到了一个没有手的老人,竟然发现老人用脚写的字比用他手写的还好。从此,他时时把“戒骄”记在心中,勤奋练字,虚心学习,终于成为一代书法大家。 ;

根据李媛媛教授所讲,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历史意义包括以下哪些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历史意义 :第一个意义是政府可以直接地去提供公共文化服务和产品,比如说公共的图书馆、全额拨款的文化馆、群众艺术馆,还包括一些大型的公共文化设施等等,这些都是通过政府的直接介入,那么政府还可以通过采购、委托、补贴等等方式来提供公共文化产品服务。第二个意义是可以提高认同度和幸福指数。使老百姓能够在参加文化创造、文化活动,享受文化成果的活动当中能够他的利益诉求能够得到表达,让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成为每一个人的习惯,它有助于公共文化空间的建立,在社会生活的民主化过程当中,它会发挥着比较积极的作用,它让每一个人都有表达和满足自身文化需求的一个管道,所以在个人的生活和社群的生活、公共的生活之间,能够建立起有机的联系。这是第二个意义。 第三个意义是,它可以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维护文化安全。特别是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如果说我们不改变原来封闭的文化生产体制,我们就一定提供不了满足老百姓的文化需求的文化产品。如果说我们的产品不能够让老百姓喜闻乐见,让大家欢迎的话,那么别人就会抢占我们的思想阵地,所以说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也是一种积极的捍卫国家文化安全的方式。

包头练钢厂发展历史

一、包头二机厂特钢厂简介 内蒙古北方重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是内蒙古自治区20户重点大企业之一。公司占地面积297平方公里,资产总额70.9亿元,从业人员16330人,各类设备9300余台(套),共有21个职能部门和科研技术单位、40个成员单位。经过50多年的发展,公司已具备特种钢冶炼、铸锻造、热处理、机械加工和总装调试等能力,技术力量雄厚、科研手段完备、综合加工能力强,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第94号试验室。通过了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和2000版换版审核、ISO14001国际环境体系认证、OHSAS18000国际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 近年来,公司在兵器工业集团的正确领导下,牢牢把握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的有利时机,以提升发展能力,塑造“北方重工”品牌,打造百亿集团为目标;以谋求产品发展和资源优化配置为主线;以产品结构、组织结构、人力结构持续调整为手段;以“目标责任、考核评价、监督执行、服务保障”四大体系为保证,坚持走“集团化管理、市场化运作、专业化经营、规模化发展”之路,着力提高市场意识、竞争意识、成本意识、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形成了矿用车及工程机械、特种钢及延伸产品、煤矿综采设备、铁路配件、改装车五大板块产品。 二、谁有包钢的实习报告啊 包钢企业集团实习报告 一、实习概况 2009年11月2日开始了我们为期两周的实习生活,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了包钢企业集团,收获良多。 包钢是我国重要的钢铁工业基地和全国最大的稀土生产、科研基地,是内蒙古自治区最大的工业企业。1954年建厂,1998年改制为公司制企业。 公司总部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河西工业区,中心厂区占地面积36平方公里。包钢拥有“包钢股份”和“包钢稀土”两个上市公司。 2008年,包钢经济总量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历史最好水平,销售收入首次突破400亿元大关,达到432.64亿元,同比增加100亿元以上,增长31.7%;钢产量达到983.9万吨,同比增加100万吨,增长11.32%;上缴税金达到37.96亿元,同比增加10亿元以上,增长38.8%,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包钢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 包钢白云鄂博矿是举世瞩目的铁、稀土等多元素共生矿,是西北地区储量最大的铁矿,稀土储量居世界第一位,铌储量居世界第二位,包头也因白云鄂博矿而被誉为“世界稀土之都”。 包钢已经进入我国千万吨级钢铁企业行列。 拥有具备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冷轧和热轧薄板及宽厚板、无缝钢管、重轨及大型材、线棒生产线,是我国主要钢轨生产基地之一、品种规格最齐全的无缝钢管生产基地之一、西北地区最大的薄板生产基地。 包钢稀土产业在国内外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稀土氧化物总量占全国市场份额的40%以上,钕铁硼、负极粉、抛光粉等功能材料产能占全国市场份额20%以上,稀土金属镨钕占全国市场份额的30%。拥有我国的权威稀土科研机构——包钢稀土研究院、“瑞科稀土冶金及功能材料国家工程中心”,曾为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阿尔法磁谱仪、我国“神舟”飞船 运载火箭和“嫦娥一号”运载火箭提供重要磁性材料。 包钢始终致力于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CSP和高速钢轨领域的两项技术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是德国西马克公司亚洲第一家、世界第二家CSP技术培训基地,是意大利Pomini公司在中国唯一的磨床培训中心,薄板的生产、管理和无缝管生产技术等实现对国外输出。 包钢始终致力于提高品质和打造名牌。 热轧薄板、无缝钢管等产品通过国际权威机构认证,钢轨和无缝钢管被授予“中国名牌产品”称号,无缝钢管被国家质检总局确定为“免检产品”,“白云鄂博”牌稀土系列产品享誉国内外。 包钢始终以宽广的胸怀推进开放合作、共赢发展。 与宝钢签署战略联盟框架协议,不断加强与国内外原燃料供应商的战略伙伴关系。产品销售网络遍布全国各地,在13个省市设有包钢的销售分公司或售后服务网点,在日本、美国等国家设有销售分支机构。 包钢始终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在行业内首家实现高炉全干法除尘,率先建设全国示范生态工业园区,被列为全国首批循环经济试点单位之一,在我国2007年首次评比的“中国能源绿色企业50佳”中,包钢位列第一。 包钢秉承“坚韧不拔,超越自我”的企业精神,“十一五”末计划实现销售收入和资产总值双百亿美元。我们将坚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实现由侧重规模向“精品+规模”提升并重的转变;坚持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实现由初见成效向全面系统改进转变。 在我国由钢铁大国向钢铁强国转变的进程中,包钢愿以大草原特有的热情和开放结交四海朋友,共创美好未来。 二、实习内容 1、包钢炼钢厂 11月5日我们到炼钢厂参观。 包钢炼钢厂是包钢下属的重要二级工厂之一,不仅生产各种市场需要的钢材,同时也承担着为包钢其他二级厂矿提供原始坯料的任务。 进了厂房后我们登上楼梯便看见了两个大型转炉,包钢现有两台210吨转炉,210转炉炼钢工程是国家“九五”重点建设项目,是包钢薄板坯连铸连轧项目的配套工程,它承担着为包钢新建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线提供优质钢水的任务。 据介绍,该工程所采用的转炉设备是1994年首钢为建设山东齐鲁钢铁公司而引进的美国设备,因山东项目取消而转让于包钢。包钢转炉是一套高科技转炉设备,其中包钢转炉干法除尘工程具有明显的节能环保效果,使包钢的循环经济建设又迈出了新的步伐。 包钢薄板厂建成投产时,炼钢工艺除尘方式采用湿法除尘,随着国际钢铁业,企业环保意识的增强,湿法除尘能耗大、环保效果不理想等弱点逐步暴露出来,并逐步被成熟的干法除尘技术所取代。 包钢炼钢厂1954年建厂,最初由前苏联引进专家和技术,有三座平炉和三座转炉。 2000年底,该厂停止了最后一台平炉炼钢,并于3年前拆除了所有的平炉,全部使用转炉炼钢。现共有7座转炉。 5台连铸机。现主要钢产品为:重轨用钢、石油套管用钢等。 主要铸钢坯有:大方坯、大圆坯、小方坯、小圆坯、钢水浇注方式除连铸外,还根据客户或实际需要采用部分型铸。炼钢原理就是在高温条件下,用氧气或铁的氧化物把生铁中所含的过量的碳和其它杂质转为气体或炉渣而除去。 把生铁冶炼成钢的实质,就是适当地降低生铁里的含碳量,除去大部分硫、磷等有害杂质,调整钢里合金元素含量到规定范围之内。炼钢的主要反应原理,也是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在高温下,。 三、急需承钢练钢厂吊包工段实习报告 请参考: 炼铁炼钢厂实习报告 2005年7月17日,带着满腔 *** ,冶金034班的五个同学踏上了去往内蒙古包头市包钢集团总公司的火车。大家都表现得十分开心,也十分激动,一上几乎是说着笑着并且吃着走过去的。 18日上午11点左右,我们顺利到达了包头西客站,并在校友的指导下找到了他预先为我们找 好的旅店——包钢职工第三招待所。 19日我们正式开始了包钢之行的观察实践和采访。 首先,我们访问了包钢炼钢厂。19日上午8时许,由包钢炼铁厂派来的一辆面包车将我们接到了包钢炼钢厂。据以前的联系,我们首先找到了炼钢厂的厂长,也是我们北京科技大学的校友——郝志忠厂长,可时遇不巧,此时正值包钢集团公司进行全体的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所以,各个领导都很忙,因此,我们的活动安排也就由郝厂长交给了厂主任来安排。 在齐主任的安排下,我们首先参观了包钢第三炼钢厂的高炉运行。在参观和对包钢炼钢厂的工人的采访中我们了解到,包钢炼钢厂有四座7426立方米的高炉,其中,四号高炉是90年代新建成的现代化大型高炉,无论其安全性还是产钢量都是很先进的,其直径大约为10.5米左右,每天出炉钢铁18次左右,虽然不是世界最先进的,但各方面性能对包钢这样一个中型企业来说已经是富足有余了。 离开炼铁厂嘈杂闷热的高炉,我们走向了高炉南面的主控室。一进主控室立刻有一种逃离火海的凉快惬意的感觉,而且带队的工人师傅也很快给我们几个人每人拿了一瓶矿泉水,坐在计算机旁边喝着清凉的水看着显示器才意识到一墙之隔的外面的工人师傅是多么辛苦。在炎热的夏天,站在几千度高温的高炉旁,虽然炉外的的温度远不及炉内,但对人来说的确受不了啊。可是里面的工人师傅们却喝着水,享受着空调的凉风,并且坐在机子旁边,对比之下,“科技就是第一生产力”的确是再正确不过了。再仔细想想,落在我们当代大学生,尤其是当代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的大学生肩上的担子的确不轻啊,我们决不能辜负“冶金学院”这一光荣称号,更不能辜负我们“北京钢铁学院”这一有着50几年培育钢铁英雄,冠以“钢铁摇篮”美誉的母校啊。 接下来我们去了主控室。在这里,我们采访了一位来自重庆的工人师傅,他是两年前来到包钢的,据他介绍,经过这两年来的锻炼实践,他对包钢炼钢厂的运行模式已经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工作起来也轻松了许多,当然,这要归功于进厂之初老工人师傅的帮助和教诲第二天也就是7月20日,我们再次踏进了包钢,这天我们主要去的是烧结车间和供煤车间。在这里,张师傅带领大家从储煤车间一直到球磨机粉碎车间在到主控室,一路参观下来,我们对其他的不怎么感兴趣,倒是对球磨机有很大的兴趣,因为听老师说我们假期的机械制图实习就是要画球磨机,所以大家都很激动,那个想象中的东西此时就在我们眼前,我们一定要好好看个够,回去实习也好有个印象,画起来也就会容易了吧。 7月21日下了一天的雨。 第四天也就是7月22日,雨停了,我们第三次走进包钢,开始了对包钢炼钢厂的参观采访。而此时,对于7月的北京也许正是骄阳肆虐之时,而远在千里外的包头的暑气却在一天一天的消散。我们包钢实践团一行5人来到包钢炼钢厂,经过两天的铁厂参观,大家都已倍感疲倦,然而想起这次参观实习机会的来之不易,也都提起十二分的精神。这些天里,先有炼铁厂工人师傅王师傅放下自己手中的工作,顶着炎炎烈日陪我们参观四号高炉,耐心细致的给我们做向导,由于我们只是大二学生专业知识方面受限,因此也总有问不完的问题。老师傅却一点没有嫌烦的意思,从来都是有问必答。包钢炼铁厂的郝厂长是我们北科大的校友,我们去的那几天恰巧包钢搞保持 *** 员先进性教育活动。郝厂长在百忙之中还能细致的帮我们联系到包钢炼钢厂的参观事宜。直到后来我们才得知幸得他们的联系与沟通,如若我们自己贸然前去,即便不是吃了个闭门羹,也肯定是没法完成我们的任务。通过这次的经历也至少让我们明白原来校园与企业的氛围和环境竟是如此的不同。也让我们这些即将踏入社会的青年学生提前准备了一个生动的社会素材。 2005年7月23日,我们采访包钢集团的外贸及人事部的成员, 四、论述中国得工业化发展历程 实现工业化向来是 *** 领导中国革命的明确的奋斗目标。 在建国初完成了国民经济恢复任务之后, *** 和党中央就及时地把实现工业化的历史任务提到中心日程,着手部署和规划国家工业化建设的蓝图。这主要体现在1952年“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和1953年国家建设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制定。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基本内容是: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简称“一化三改”。) 其主体就是迅速发展生产力、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1、第一个五年计划全面胜利实现从当时的惰况出发,第一个“五年计划” (1953—1958)制定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工业,尤其是重工业:冶金、燃料、动力、机器制造、化学工业等。 计划五年内国家投资总额766.4亿元(折合黄金7亿多两),其中58.2%用于工业基本建设,新建一批规模巨大、技术先进的新工业部门,并要用现代先进技术扩大和改造原有的工业部门。一方面要合理地利用和改建东北、上海和其他沿海地区城市已有的工业基础,另一方面要开始在内地建设一批新的工业基地,以求大大提高我国工业生产的能力,并逐步改善不合理的生产力布局。 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同时,注意统筹兼顾、平衡协调发展,相应地发展农业、交通运输业、轻工业、邮电业和商业以及文化教育事业等。正如 *** 在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大开幕词中宣布的:“准备在几个五年计划之内,将我们现在这样一个经济上文化上落后的国家,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化的具有高度现代文化程度的伟大国家。” (《 *** 选集》第五卷第133页。)在毛主席和党中央的正确领导、部署和苏联的大力援助下,中国工业化建设初师大捷: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目标和任务提前一年胜利完成。 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全国完成基本建设投资总额588亿元,以156个大项目为中心,施工的限额以上的工矿建设项目694个。到1957年底,全部投产和部分投产的分别是428个和109个。 固定资产新增492亿元,是1952年的1.9倍。其中有许多大项目大建设,如:鞍山钢铁公司的三大工程— 大型轧钢厂、无缝钢管厂、七号练铁炉开工生产;马鞍山钢铁公司、包头钢铁公司和武汉钢铁联合企业新建施工;中国第一汽车制造厂(长春)建成并开始生产“解放牌”汽车;中国第一座拖拉机制造厂(洛阳)始建;第一座飞机制造厂建立并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第一座机床制造厂(沈阳)建成投产;第一座现代化的电子管厂(北京)建成并投产;第一座现代化的制造无线电元件的综合性工厂— 华北无线电器材厂开工生产;西北第一座大发电厂— 西安第二发电厂建成;第一个天然石油基地— 玉门油矿建成。 还有武汉长江大桥、衡阳湘江大桥建成并通车,青藏、康藏,新藏公路建成通车等,都是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创建和完成的。这些建设不仅填补了一些现代工业的空白,而且对一些老工业进行了技术改造,使中国工业的基础和生产能力有了显著提高。 有许多重要的工业产品,如发电机、冶金和采矿设备、最新式金属切削机床、汽车、喷气式飞机等都是原来不能制造的,这时都能生产了。同时,由于大部分项目和投资投放于内地,(例如仅武汉就建立了武汉钢铁厂、武汉重型机床厂、武汉锅炉厂、武昌造船厂、武汉肉类联合加工厂等大企业)因此对改变旧中国工业过份偏于沿海的不合理布局起了很大作用。 到1957年,全国工业总产值达到704亿元,比1952年增长128.3%,年均增长18%。主要工业产品的产量:钢535万吨,比1952年增长296%,为建国前最高年产量的5.8倍;煤产量达到1.3亿吨,比1952年增长96%,为建国前最高年产量的2.1倍;发电量达到193.4亿度,比1952年增长166%,为建国前最高年产量的3.2倍;水泥686万吨,比1952年增长140%,等。 各项指标大都提前和超额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成就,不仅有力地证明了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和计划经济的科学、正确,而且充分地显示了 *** 在领导经济建设、优其是发展工业方面的卓越能力和高超的效率。 2、大跃进运动功不可磨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前完成的一片热火朝天、全面胜利的局面下,毛主席决定进一步加快建设和发展的步伐。为此发出了“生产大跃进”的号召。 1958年1月他说:“中国经济落后,物质基础簿弱,使我们至今还处在一种被动状态,精神上感到还是受束缚,在这方面我们还没有得到解放。要鼓一把劲。” “现在要来一个技术革命,以便在十五年或者更多一点时间赶上和超过英国(指钢产量)”。(《 *** 文集》第7卷第350页。) “要掀起一个生产建设 *** ”。大跃进运动虽然出现了许多失误,但从中国工业发展史上看,其重要地位和伟大成就是不容否定的。 对于工业建设来说,大跃进实现了现在人们说的“超常规”、“跨越性发展”。有许多大项目、大建设,重大科技成就都是在大跃进中实施和取得的。 例如在钢铁工业中,不仅兴建了当时中国最大的炼钢厂武汉钢铁厂,而且还有邯郸钢铁厂、济南钢铁厂、杭州钢铁厂、广州钢铁厂、南京钢铁厂、安阳钢铁厂。 五、全国各大钢厂都有什么特色 1.鞍本钢铁 包括鞍山钢铁公司和本溪钢铁公司。鞍钢历史悠久,规模庞大,拥有铁矿山、选矿厂、烧结车间、焦炉以及炼铁、炼钢、轧材等冶炼设备,铸管、焦化、耐火材料、机修、动力、运输等附属生产单位,共有职工21.7万,能冶炼800多钢种,轧制600多个钢材品种。本钢的特点是:铁矿石储量大、易开采、品质优,用其冶炼铸造生铁,质量全国最优,低磷、低硫,被誉为“人参铁”。 2.京、津、唐钢铁 包括首都钢铁公司、天津各钢厂及唐山钢铁公司,是全国重要的钢铁基地之一,主要钢铁产品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10%左右。其中,成品钢材产量占全国钢铁总产量的13%。 首钢是京、津、唐地区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首钢技术先进,各项经济指标均保持国内先进水平。 天津市各钢厂以炼钢、轧钢为主,天津市的钢材品种多样,以中小型钢材和金属制品为主。 唐钢与天津类似,以炼钢和轧钢为主,在河北宣化建立了炼铁基地。 3.上海钢铁 拥有宝钢及上钢一、三、五厂3个主要炼钢企业、梅山冶金公司及十多个轧钢厂,目前生产规模仅次于鞍本钢铁基地。 宝钢与我国现有其他钢铁企业相比,具有设备大型化、自动化程度高的突出优点。宝钢的厂外运输以水运为主,占运输量的80%,厂内以胶带传送为主,有比较完整的自动控制系统。这是国内同类企业所少有的。 4.武汉钢铁 武钢主要产品有:中型材、薄板、中厚板、大型材、带钢等,是我国最大的钢板生产基地。 5.攀钢 攀钢所在的攀(枝花)西(昌)地区蕴藏极其丰富的钒、钛磁铁矿,钒、钛储量居世界首位,与其共生的钴、镍、铜、锰等十多种稀有金属元素的储量也十分惊人。这里还有巨大的水能和焦炭资源,为发展钢铁工业提供了条件。目前全国85%的钒渣是由攀钢供应,并运销英、法、德、美、印度等国。 6.包头钢铁 包钢基地近铁近煤。矿石基地在白云鄂博,南距厂区仅150公里,有包白铁路及公路相遇。厂区东北约80公里处有石拐沟煤矿。包头钢铁公司不仅是我国大型钢铁联合企业,也是我国最主要的稀土生产基地。包头矿具有巨大的稀土资源矿,其储量居世界首位,有“稀土之乡”的美称。 7.太原钢铁 太钢也是我国特殊钢生产基地,以生产优质板材为主。 8.马鞍山钢铁 马钢位于安徽省东部马鞍山市内,临江近海,交通十分便利,资源丰富。附近的宁芜铁矿是我国主要铁矿产地之一,距淮南、淮北煤产地不远。主要产品有各种铸造用生铁、用于制造铁路运输的火车轮、轮箍、各种异型断面的环形件、各种角钢及中小型钢材等。 9.重庆钢铁 包括重庆钢铁公司和重庆特殊钢厂。1949年后经多次扩建,成为我国精密合金钢等特殊钢的重要生产企业。 10.台湾中国钢铁公司 我国台湾省钢铁工业是在缺煤少铁条件下,靠大力发展拆船行业兴办起来的。该厂的铁矿石、焦煤及主要原燃料全部经高雄大港进口。 六、参观包头啤酒厂观后感 我们既好奇又兴奋,迫不及待地想冲进去,负责接待的阿姨把我们领进了大厅。为了让我们更加了解啤酒厂,先给我们播放了三分钟的资料短片。从这里我了解到了啤酒厂的发展历史:包头雪鹿是1981年建厂,2000年被北京燕京集团收购。过去年销售量是1.2亿吨,现在的年销售量是6亿吨。我还知道了啤酒是由打自400米深井的矿泉水、大麦和百分之八十从澳大利亚进口的啤酒花做成的。 了解了啤酒的生产工艺,我们又来到生产车间,亲眼感受到啤酒的生产过程。首先去的是“麦芽车间”,然后是糖化车间。里面有糊化锅、煮沸锅,在这里“麦芽车间”生产出来的麦糊被制成了酒液。 最后,我们来到包装车间。看到那些没有盖的啤酒瓶,进入了一个像锅炉的机器里,而出来的时候却有了盖 ,真神奇!每台机器一秒能装出10瓶啤酒,每小时可制成36000瓶啤酒。 热情的管理人员还给我们品尝了不带酒精的啤饮料,我喝了两杯菠萝味的,真好喝。我们参观完啤酒厂,还在啤酒厂前合影,留下美好的记忆。 回来的时候依旧是步行,尽管天气寒冷,但有收获的知识和快乐,我们真不虚此行! 七、谁能帮我打一下中国哪个市都有哪些钢厂 1.鞍本钢铁基地 包括鞍山钢铁公司和本溪钢铁公司。位于辽宁中部工业区,东倚千山山脉,北临辽河支流太子河,两侧千里平原,南望渤海湾。鞍山与本溪两钢铁公司之间相距仅10O公里。周围资源丰富,铁矿的探明储量近百亿吨,其中工业储量40多亿吨,居各大基地之首位。现有铁矿开采能力约4000万吨左右,是全国最大的铁矿基地。1990年铁矿(原矿)产量达3800多万吨,占全国铁矿石总产量的1/5以上。鞍钢的主要铁矿基地有:东鞍山、眼前山、齐大山、大孤山等铁矿,与鞍钢相距仅10~20公里,呈弧形分布。本钢则有:南芬、歪头山,分布在本钢南、北,相距各25公里左右。辽宁中部煤炭资源也相当丰富,拥有本溪湖(彩屯)、红阳(沈南)等煤矿,与钢铁基地距离在100公里范围内。但因经长期开采,区内煤炭不敷钢铁工业的需要。 鞍本钢铁基地经过40多年的改建、扩建,现仍是我国最大的钢铁基地。1990年生铁产量为1016.26万吨,占全国的16%多,钢产量为1008.16 万吨,占全国15%以上,成品钢材633.77万吨,占全国12%。其中,鞍钢历史悠久,规模庞大,拥有铁矿山、选矿厂、烧结车间、焦炉以及炼铁、炼钢、轧材等冶炼设备,铸管、焦化、耐火材料、机修、动力、运输等附属生产单位,共有职工21.7万,能冶炼800多钢种,轧制600多个钢材品种。本钢的特点是:铁矿石储量大、易开采、品质优,用其冶炼铸造生铁,质量全国最优,低磷、低硫,被誉为“人参铁”。

行署专员的历史沿革

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民国十六年(1927年),全国废道,各省普设行政督察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专署)为行政督察区的行政管理机构。最高行政长官被称为“行政督察专员”,简称“行署专员”。专区行政公署1949年以后,改行政督察区为“专区”,专区的行政机构称为“专区行政专员公署”(简称专区行署)。其最高行政长官被称为“专区行署专员”,简称“行署专员”。地区或盟行政公署1970年改专区称“地区”,为现行中国行政区划中“地区”和“盟”的行政管理机构称谓。“地区”的行政机构被称为“地区行政公署”(简称地区行署)。其最高行政长官被称为“地区行署专员”,简称“行署专员”。“盟”的行政机构被称为“盟行政专公署”(简称盟行署)。其最高行政长官被称为“盟长”。正副专员职能示例一、专员:负责行署的全面领导工作。分管监察、财政、国有资产管理、税务、审计、体改,劳动和社会保障(社保)、人事、编制(机改),外事(侨务)、督查、边防等工作。二、各副专员、秘书长、专员助理协助专员分管有关方面的工作(一)常务副专员:负责行署常务工作,协助行署专员分管监察、财政、国有资产管理、税务、审计、体改,劳动和社会保障(社保)、人事、编制(机改),外事(侨务)等工作;分管行署办公室、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局、外事侨务办公室、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国资委、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信访局、旅游局、油区工作办公室(融合办)、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统计局、机关事务管理局、行署法制办、电子政务管理中心、公务接待工作处、应急管理办公室、民航(机场公司)。联系分管金融、保险、证券等方面的工作。(二)副专员:负责文化、教育、科技、卫生、计划生育、民族宗教、体育、广播电视等方面的工作;分管文体局、教育局、语言文字古籍办、科技局、地震局、卫生局、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广播电视局(广播电台、电视台、有线电视台)、知识产权局、档案局、史志办、卫生防疫站、妇幼保健站、新华书店。联系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和科协、文联、社科联、红十字会等社会团体的工作。(三)副专员:负责农牧业(抗灾救灾)、扶贫开发、土地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分管农业局、农机局、林业局、水利局、畜牧兽医局、国土资源局(土地管理)、气象局、扶贫办、供销社、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林果业技术推广中心、水利设计院。主管水土草场纠纷处理工作。(四)副专员:负责民政、残疾人、老龄、行政执法、口岸、边防、公安等方面的工作;分管民政局、老龄办、残联、工商行政管理局、质量技术监督局、公安局、公安局消防局、司法局(劳教所)、国家安全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武警边防支队、武警内卫支队、。(五)副专员:协助常务副专员处理固定资产投资、重点项目建设、物价等方面的工作;负责工业经济、经济技术协作、招商引资、商贸流通、外经外贸、粮食、矿业开发、安全生产、乡镇企业、邮政通讯、电力及非公有制经济等方面的工作。协助常务副专员分管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固定资产投资、重点项目建设、物价);分管经济贸易委员会、国土资源局(矿业开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煤炭工业管理局、建设局、人防办、环保局、交通局、招商局(对外经济贸易局)、贸促会、公路总段、建筑设计院、烟草专卖局(烟草公司)、医药公司、邮政局、。联系工商联等社会团体的工作。(六)秘书长:协助行署专员、常务副专员处理行署日常事务和监察、财政、国有资产管理、税务、审计、体改,劳动和社会保障(社保)、人事、编制(机改),外事侨务、督查、边防等方面的工作。协助行署专员、常务副专员分管行署机关和行署办公室、机关事务管理局、电子政务管理中心、法制办、公务接待工作处、应急管理办公室的工作;协助常务副专员分管行署机关工作;分管地区行署机关作风建设工作。负责提请行署全体会议、行署办公会议决定事项的协调准备工作;负责行署重大决定的组织督查、反馈行署重大决定的实施情况等工作。

现在的中国还有专门写历史的“史官”吗

国家档案馆

跨专业历史学博士

1.跨专业考历史研究生 跨专业考历史我感觉历史的底子和本科学历史的差距还是很明显的。但是英语如果你学得好的话可以在时间上省下不少。考研英语是关键,专业课是基础。英语一定要重视,每年因为英语分不够线的人太多了。专业课总分300分,至少也要180才能考上研究生,所以说专业课是基础。你的具体情况我不清楚,我只说下我的复习情况。我也是跨专业考历史。是从去年8月开始复习。先前的一个月背了一个月考研单词。(因为我英语大学基本没有学习,而且单词又是英语中的基础,之后我每天都留时间背单词)之后每天都是英语,政治,专业课轮着看。其中政治我看的时间很短。加起来也就看了一个月时间。但是成绩还不错,最后考了80分。这和我平时总看新闻了解国家事实分不开。另外政治的教材一定要看一遍,建议用任序列1。最后的时间买本任4+起航20题背一下。另外平时买本陈先奎2000题主要做下选择题就可。 历史的11本教材要细读两遍,最好自己做下笔记,这样有助于加强记忆。另外山师的那本参考书要看个几遍。最后做到记忆上的串联。去年考研大题我一道也没有猜对,但是凭着看书以及平时复习做的笔记我都打得不错。 选择学校方面建议最差也要选一所211的学校 有能力的话最好报一些好学校 前提你的历史知识够丰富 读书够多 具体还要结合你自己的情况来看 但一般的学校就没必要报考了 琐碎的说了一些自己的经验,仅供你参考。 2.跨专业考历史学研究生 怎么准备 首先,你为什么要考历史。工商管理的任何一个方向都要比历史好就业。我本科就是工商管理的,恰巧现在也在读历史的研究生。如果你考上历史的研究生,不论哪个专业,你都会问自己很多遍这个问题:为什么要跨专业考历史。 其次,如果你的选的学校历史专业比较好,那么复试的竞争一定激烈。就算历史是冷门,只要学校的这个专业比较强,竞争都是很惨烈的。 然后,如果你想好了,确定要考历史。那么世界史方面,北师,天师,东北师大的中世纪史很强大,南大的英国史,吉大的美国史。中国近现代的工作现在相对好一点,因为大学都要开近现代的课了,就像高数一样。历史地理首推陕师大。考古一般不要跨专业的。除非你是学化学的。不管哪个专业,考历史,北大和人大几乎都是最好的选择了。 还有,不仅要选学校,更重要的是选导师。你的导师若是牛人,那是相当有优势的。但同样,也是比较难考的。 至于准备工作,除了英语和政治,历史综合至少要看中国通史和世界通史。 3.跨专业考历史类研究生很难 跨专业考,不管是考什么都肯定是会难的。但是如果喜欢的话,肯努力1年,也就熬下来了。 读研时的课程有几门公共课(无非就是语文政治外语),估计和本科的也不会有太大出入, 然后是专业课。 考研的人应该是不少的,据统计吧,像他们一本一的院校,据说甚至能达到70比1的淘汰率, 不过大致的淘汰率应该是20到30吧,我也是刚才看别人统计的数字。但是这个比例应该是那些热的发烫的专业。 对于历史,虽然考的人还算比较多,但是相对来说录取率应该是比较宽松一些的。比例应该适中,每年都差不多。 考的人多不多这是很现实的问题,答案是:当然多了。 中国人这么多。 难不难呢,这个我就给你个参考的资料。 据说,像他们好的院校的研究生,往往竞争非常大, 但是呢,有个现象就是,不是太好的院校的研究生,往往招不满,差很多。 这个数字应该是准确的。 以此来看的话,你可以很明显的就分析出,考研的人一般都是什么心理。 他们大部分人肯定是想,要不就不考,要不就考好的。 对吧。 所以说,不管是什么专业,只要是学校好,那么竞争肯定大。 所以这就得出一个结论,考研其实如果说难度的话,我觉得不应该以试卷来论,而应该以院校来论, 好的院校不管是什么专业,应该都没有冷热门之分的,因为学校好,不管考什么专业的,都往这个学校跑,比如北大 清华,不管是什么专业,都是万里挑一的选人。 所以说考研和高考选大学是不一样的,选大学是退而求其次,能凑合就凑合,但是考研的人,往往是大部分都选好的,差一点点的,都估计不接受。就因为都这么想,所以才会有人说竞争大,其实这个相对问题,并不是绝对问题。 既然你说,你不为就业的问题考虑。 呵。 我倒是觉得你有个折中的办法可以考虑下, 你大可不必选太好的学校考,差不多就行,对不对,师傅领进门修行不是还得看个人吗? 我觉得你既然跨专业考,你就别往北京和上海这样的城市的大学里钻,不然,非常辛苦,你想想,你只学一年,别人本专业的,学习4年,他就算一天学你学的四分之一,他也扎实些。这样就没法竞争了。因为起跑线不一样。 既然是兴趣,那么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学到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就行,每个大学估计都能学到的,区别不在学校,而在自身。即,你是不是想学。 你其实,可以选一些不是最好,但是也算是不错的地方来考虑,那样你考起来和读研的时候会轻松的多,比如说:你原本想选北京或者上海这样的城市,你或许现在可以考虑下选择苏州或者是杭州的大学,也都是一本,只是地方不同,像我就想的很开。 苏州读研,不但可以学习知识,而且可以丰富你对古园林的知识。杭州读研,你可以深入了解江南水乡的风土人情对吧。就算是将来做作家,你肯定得实地考察之后,才能下笔有神。 甚至你读历史,你可以选择西安,那是历史上有名的古城,比北京古的多了,自然而然西安的民俗也对于你了解历史是一个莫大的帮助。 这样,考的难度降低了,不会担心考不上。 在读研的时候,偶尔还能欣赏欣赏当地的自然风光和民俗人情。 想想都不亦乐乎啊。 历史嘛,我也喜欢历史,但是我倒是没有考虑要跨专业考,因为我觉得当兴趣有时候更有意思,能得出历史学家们得不出的新观点。 其实,读不读研系统的研究历史都没太大关系,你也可以考你的专业的研究生,然后在读的期间,自己自学历史不就行了嘛 那样还能自由些,不受课本拘束,像我只要不看专业课,我就抱起二十四史读,非常有味道,如果真的是考历史的研究生,可能上课的时候,并不是你想要的那种感觉。 反正,我们中国的历史都有现成的教科书对吧(正史,那么齐全) 大学里的哪一本教材不是根据正史写的呢? 我觉得没啥意义。 因为课本上的历史相对来说,不太自由,历史学家们都已经把观点给你摆好了,你只要背诵就行了。 4.跨专业考历史系研究生 历史学是全国统考,国家统一出题,对于全国考生还是比较公平的,但是人大和厦大都是自主划线的学校,分数肯定比国家线高,至于哪个学校好考我就不太清楚了,不过我感觉只要三门都不是太差应该没问题。 其实历史学还是蛮好考的,专业课只要多记多背就行了,如果要是你的英语还不错那就肯定没有问题了。对于跨专业考历史的考前肯定会突击专业,估计只会看看历史学基础辅导书应付考试,不过要是有精力我建议你还是看看历史大家写的一些书,如钱穆的《国史大纲》《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本很薄的小册子,但对主要朝代的政治制度有很详细的介绍,而且发人深省),吕思勉的等等,看这些大家的书也会对的复试有很大帮助的。 希望可以帮到你。 5.大家觉得跨专业考历史系研究生难么 其实也比较难啊,我就是过来人。 我本科学地理,大学玩了四年,大四上学期看着同学忙于考研,我也有了想法。但我好玩,实在没有毅力学习数学,于是挑了历史,很简单,我中学时比较喜欢历史,虽然学的是理科,但有一定的基础,加上不考数学的专业,其专业课也很枯燥,也是看不进去,而历史专业课只需要考一门历史学基础300分。 但历史知识点太散了,我买了11本课本(考研论坛上推荐的那11本),还买来3本辅导书,虽然这样但仍是玩心不死,临考前都想要放弃了,但一想到交了报名费,好歹坚持考了,成绩出来,我历史学基础只考了100多分,总分也不过200多,哎。我承认当初是为了面子选择历史,觉得考历史容易考个名牌,现在看来自己很愚蠢啊,名校的历史研究生就业也困难啊,其实历史学好了也没多大用处,懂个差不多就好了,没必要深入研究。 你如果想考的话现在就该努力看书了,常去些论坛看看,上面时不时总结一些知识点还是很管用的,需要准备的东西相比其他专业要少一些,只需要政治、英语、历史而已,建议以看辅导书为主,因为上面总结的很好,而你只有半年时间,看课本也来不及了,看课本容易造成看过去不知道看了什么的情况,心无旁骛才能成功。 6.历史学博士就业形势怎样 历史学博士就业形势怎样啊摘录于网络 在国家对于学术型研究生的招生在减少,原因是显而易见的, 我们不是不要这样学术型博士, 而是需要量有限!俩字,烈士,不咋地,当当大学老师吧我打算跨专业考历史专业的博士, 具体是历史地理专业的, 昨天打电话询问以前的导师, 他说现在的就业形势也严峻,历史是 冷专业的,就是博士以后也不一定好找工作,就是工作也很清贫的…… 文科专业多半不好 就业, 关键看个人,是专著于学术,就踏踏实实搞学术。 否则就要多找门路,关注社会需求, 多多补充各方面能力。 我已经硕士毕业了,就读的院校是 211985,就读的专业是一个国 家级的重点学科,现在找了个还不错的工作,并放弃了读博认识我的人,包括我导师在内 都叫我不要读了,去工作,不然读完后更难找。 现在硕士博士找工作,用人单位看重的是: 你有没有关系,是不是男生,有没有工作经验,是不是党员/学生干部。女硕士博士是不是 结过婚。 特殊的地方如北京上海等有没有当地户口等其他的条件, 用人单位就很少在意了。 能力真的是没有办法用固定标准衡量的。 如果发 10 篇论文叫有科研能力, 那发 9 篇就不算 吗我认识的很多很优秀的博士和硕士,都没有找到工作,或找的很不好待遇,工作性质, 工作地点。 你能说他们都没有quot能力quot吗或许我现在说再多都没有用, 等你以硕士博士学历 找工作时,你就知道quot能力quot有多大分量了我想表达的意思是: 1 不要以为博士一定比本科好找工作,尤其是文科。 本科毕业能找到好工作的人,可以 通过在职委培等方式考研考博,最好不要脱产。那翟诘扔诙牟 液苡锌赡艿貌怀ナА也不要以为博士一定能找到工作。 2 很多读研读博的人是为了学问而读书的,但到了毕业找工作时,他们被高校和科研院所 拒收,找不到能再去做学问的地方了。特别是文科生,他们所学的东西与社会现实脱节,不 能直接转换为生产力, 很难把他们的平生所学去和社会需要 结合起来――而这些, 其实并不 是他们的错。 本科生找工作,是万金油,到哪里都可以!但绝大多数就业质量太低,拿着微薄的工资替人 暂时打工, 卖完青春就完了! 研究生毕业好多进公司打工如华为等, 看起来很美, 工资较高, 但这业是吃青春饭,累死人,如集中营!工资含金量很低, 企业还不稳定!博士主要进国家 机关,事业单位,高校,研究所,都是有较高社会地位的工作!工资好象不很高,但含金量 高,稳定,工作没有那么累, 福利较好,可以干到老。 读博一定要考虑自己的经济实力, 除非你是真的很强,3 年出来以后一定会有好的去处。 如 果不考虑自己的实力至少你家里不需要你去挣钱来维持生活只是为了面子去花大量的时 间和金钱盲目读博士真的是没意思。在职的或者非科班出身的如果紧紧是为了一纸文凭并想 靠这张文凭在今后挣大钱,那就大错特错了。 如果谁要是怀着这样的心态读历史学的研究生 的话,今后是要受大罪的。 研究历史很苦的。 如果能吃苦,也能苦中作乐那 OK, 如果不能, 三思! !比如就历史学来说,在一个理想的环境下,一个人的学术质量应该和他的生活质量成正比,至少不能偏离太远,也就是说应该有必要的机制来“养“这些人(包括职业学者和正 在求学的未来研究者) 。毕竟没有经济上的独立,也就没有人格上的独立;没有人格上的独 立,也就不会有学术上的独立。 但在目前的环境下,这种理想的生存状态较难获得。 尤其是现在高校注重学统,看出身,查三代(主要是供过于求决定的) ,本科、研究生毕业 学校若不是 211 或者 985 的, 将来就业要受限了。 出身不好的学生即使将来考入了 985 院校, 将来就业也很难进国内名校(重点综合大学、师范大学) ,除非关系比较硬。而进不了名校 教书和做研究,得不到较高、较多的各种资源支持,他们未来的学术之路将很艰辛。 理论性、学术性研究生现在处于就业最低期。 历史学本科和研究生三年、四年大幅度缩招或 者不招生(停 招) ,才可以解决现在已经毕业但找不到对口专业和现在还在读书即将毕业的历史系学生就业情况。 要考文史哲研究生必须要看清现在的就业形势,不要读了三年,毕业时候因为找不到工作头大,年龄大了再转行很难,要是现在历史研究生大都需要转行,何不 本科时候就转行呢? 教育部计划到 2015 年把专业硕士(实用性、技术性硕士)招生比例提 高到 50以上,不是没有原因的。对于要考历史研究生的同学们,本人(本人历史学科班 出身,今年研究生毕业,已经考了 7 场历史老师招考,都没进。 昆明两场、山东中东部城区 5 场)建议你们慎重了。读历史学硕士和博士是件奢侈的事情,适合生活无忧的人去一直读 下去,适合在职人员去读。 近期有生活压力的人读研、读博就是越走越窄,专业很难对口就 业,转行都难呢。 你的判断依然过于乐观了, 在山东到中学就业的历史研究生不到三分之一, 可能也就有五分 之一吧。 还有你说的很多部门和行业,根本不需要历史,图书馆有图书馆学和档案学,博物 馆有博物馆学,史志办需要考公务员,而且一般是要求文史类,文科其他专业也可以报,我 考过。报社这个就更需要自身。

中国近代史的第一手资料不好找,请问哪有比较全的,我是历史系的

去当地的档案馆找啊,还有史志办什么的。

古代中国有史官,现代中国撰写历史的官职是什么?

你很不负责

行署专员的历史沿革

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民国十六年(1927年),全国废道,各省普设行政督察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专署)为行政督察区的行政管理机构。 最高行政长官被称为“行政督察专员”,简称“行署专员”。 专区行政公署 1949年以后,改行政督察区为“专区”,专区的行政机构称为“专区行政专员公署”(简称专区行署)。 其最高行政长官被称为“专区行署专员”,简称“行署专员”。 地区或盟行政公署 1970年改专区称“地区”,为现行中国行政区划中“地区”和“盟”的行政管理机构称谓。 “地区”的行政机构被称为“地区行政公署”(简称地区行署)。 其最高行政长官被称为“地区行署专员”,简称“行署专员”。 “盟”的行政机构被称为“盟行政专公署”(简称盟行署)。 其最高行政长官被称为“盟长”。 正副专员职能示例 一、专员:负责行署的全面领导工作。 分管监察、财政、国有资产管理、税务、审计、体改,劳动和社会保障(社保)、人事、编制(机改),外事(侨务)、督查、边防等工作。 二、各副专员、秘书长、专员助理协助专员分管有关方面的工作 (一)常务副专员:负责行署常务工作,协助行署专员分管监察、财政、国有资产管理、税务、审计、体改,劳动和社会保障(社保)、人事、编制(机改),外事(侨务)等工作;分管行署办公室、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局、外事侨务办公室、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国资委、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 *** 局、旅游局、油区工作办公室(融合办)、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统计局、机关事务管理局、行署法制办、电子政务管理中心、公务接待工作处、应急管理办公室、民航(机场公司)。 联系分管金融、保险、证券等方面的工作。 (二)副专员:负责文化、教育、科技、卫生、计划生育、民族宗教、体育、广播电视等方面的工作;分管文体局、教育局、语言文字古籍办、科技局、地震局、卫生局、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广播电视局(广播电台、电视台、有线电视台)、知识产权局、档案局、史志办、卫生防疫站、妇幼保健站、新华书店。 联系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和科协、文联、社科联、红十字会等社会团体的工作。 (三)副专员:负责农牧业(抗灾救灾)、扶贫开发、土地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分管农业局、农机局、林业局、水利局、畜牧兽医局、国土资源局(土地管理)、气象局、扶贫办、供销社、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林果业技术推广中心、水利设计院。 主管水土草场纠纷处理工作。 (四)副专员:负责民政、残疾人、老龄、行政执法、口岸、边防、公安等方面的工作;分管民政局、老龄办、残联、工商行政管理局、质量技术监督局、公安局、公安局消防局、司法局(劳教所)、国家安全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武警边防支队、武警内卫支队、。 (五)副专员:协助常务副专员处理固定资产投资、重点项目建设、物价等方面的工作;负责工业经济、经济技术协作、招商引资、商贸流通、外经外贸、粮食、矿业开发、安全生产、乡镇企业、邮政通讯、电力及非公有制经济等方面的工作。 协助常务副专员分管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固定资产投资、重点项目建设、物价);分管经济贸易委员会、国土资源局(矿业开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煤炭工业管理局、建设局、人防办、环保局、交通局、招商局(对外经济贸易局)、贸促会、公路总段、建筑设计院、烟草专卖局(烟草公司)、医药公司、邮政局、。 联系工商联等社会团体的工作。 (六)秘书长:协助行署专员、常务副专员处理行署日常事务和监察、财政、国有资产管理、税务、审计、体改,劳动和社会保障(社保)、人事、编制(机改),外事侨务、督查、边防等方面的工作。 协助行署专员、常务副专员分管行署机关和行署办公室、机关事务管理局、电子政务管理中心、法制办、公务接待工作处、应急管理办公室的工作;协助常务副专员分管行署机关工作;分管地区行署机关作风建设工作。 负责提请行署全体会议、行署办公会议决定事项的协调准备工作;负责行署重大决定的组织督查、反馈行署重大决定的实施情况等工作。

华为品牌历史是什么?

1、华为发展历史的第一阶段(1987-1994):1987年,任正非与五位合伙人共同出资2万元成立了华为公司。在这一时期,华为在产品开发战略上主要采取的是跟随战略,先是代理香港公司的产品,随后逐渐演变为自主开发产品的集中化战略。在市场竞争战略上采取单一产品的持续开发与生产,从农村包围城市的销售策略,通过低成本的方式迅速抢占市场,扩大市场占有率,也扩大了公司的规模。 2、华为发展历史的第二阶段(1995-2003)这个阶段的华为的侧重点是:在产品开发战略上,由单一集中化向横向一体化发展;地域方面,由聚焦国内市场向同时面向国内和国际市场,而国际市场优先转变;而市场拓展方面,依然沿用的是“从农村包围城市”的发展战略,选择从发展中国家开始做起,以低成本战略,逐步将产品打入到发达国家市场。3、华为发展历史的第三阶段(2004-2012)在这一阶段,华为在产品开发战略上采取了纵向一体化、多元化和国际化并举的战略;在市场竞争战略上,采取与“合作伙伴”共赢的战略。公司也由全面通信解决方案电信设备提供商向提供端到端通信解决方案和客户或市场驱动型的电信设备服务商转型。华为这个时期的组织结构,相比成长期的组织结构,进行了渐进式的演变,从原来的事业部与地区部相结合的组织结构,转变成以产品线为主导的组织结构。4、华为发展历史的第四阶段(2013年到现在以及未来的几年时间)华为公司在这个阶段设立基于客户、产品和区域三个纬度的组织架构,各组织共同为客户创造价值,对公司的财务绩效有效增长、市场竞争力提升和客户满意度负责。产品与解决方案是公司面向运营商及企业/行业客户提供ICT融合解决方案的组织,负责产品的规划、开发交付和产品竞争力构建,创造更好的用户体验,支持商业成功。区域组织是公司的区域经营中心,负责区域的各项资源、能力的建设和有效利用,并负责公司战略在所辖区域的落地。区域组织在与客户建立更紧密的联系和伙伴关系、帮助客户实现商业成功的同时,进一步支撑公司健康、可持续的有效增长。

汴河的河流历史

汴河在中国历史上曾经有极重要的历史地位,是大运河的重要一段,而它的荣枯又与开封的盛衰紧密相连。 兴起 鸿沟的开凿与大梁的建都 汴河的前身乃战国时的鸿沟。 鸿沟是战国时期陆续开凿成功的,是当时中原大规模的水利工程。 公元前364年,梁惠王欲称霸诸侯,从山西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迁都大梁(今开封市)。 迁都后两次兴工开凿运河:公元前360年,魏国曾在黄河圃田(今中牟县西)间开凿一条大沟,引黄河水入圃田,又从圃田开凿运河用于农田灌溉;公元前339年,魏国又从大梁城的北部开凿大沟引圃田水灌溉农田,这就是鸿沟最早开凿的一段。 鸿沟的主干,以魏都大梁为中心,从今荥阳县以北,和济水一起分黄河水东流,经过魏都大梁,折向东南再经过陈的旧都(今淮阳县),在今商丘附近注入颍水,而颍水下流注入淮河。 另有丹水成为鸿沟的分支,从大梁东流到彭城(今江苏徐州市)注入泗水;睢水从大梁以南自鸿沟分出东流,经过宋都睢阳(今商丘市东),经安徽宿县,江苏睢宁县以北,注入泗水;■(此字是左边三点水右边一个岁字)水也在大梁以南从鸿沟分出向东南流,经过蕲(今安徽宿县南)而流入淮水。 这样以大梁为中心,就构成了济、汝、淮、泗之间的水运交通网。 大梁凭借优越的水利交通条件,初步显露出它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成为“诸侯辐辏”的魏国国都。 魏国灭亡后,鸿沟不断遭到毁弃,秦汉南北朝之际,这里先后出现过沙水、蔡水、汴水、官渡水、莨荡渠等名称的河流,尽管这些河流并不是一个河床,可走向都是自开封附近或南或东,大体上都是东南走向,流入淮河。 开封可以说是黄河、淮河两大水系的一个联结点。 地位 汴河的沿革及历史地位 《禹贡半月刊》载《隋运河考》指出:“《史记.秦本记》中记载,始皇二十二年(公元前225年)王贲攻魏,引河沟灌大梁。 大梁城坏,其王请降,尽取其地。”《河南通志.河防考二》:“河沟者,鸿沟也。 《水经注》:阴沟本莨荡渠,在浚仪县(开封市)北,自王贲断故渠引水东南以灌大梁,谓之梁沟,于是水出县南,而不经其北,遂自梁沟为莨荡渠,亦曰鸿沟。 汉名之曰汴渠、莨荡渠。 至东汉明帝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四月,诏修汴渠。 嗣后五胡乱华,晋室南渡。 此渠渐淤塞。 至东晋义熙十三年(公元417年),刘裕伐后秦,始开汴渠。 宋书武帝纪:闰月,公自洛入河,开汴渠以归。 此即后来隋之通济渠也。” 隋炀帝开凿的大运河从大业元年(公元605年)开始挖掘,以不到六年便完成了。 使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河流得以沟通,全长两千多公里。 它以洛阳为中心,西通关中盆地,北抵华北平原,南达太湖流域,东至淮海。 对隋朝以后南北物资的交流,经济的发展,起过极为重要的作用。 大运河共分四段。 第一段是广通渠,引渭水从大兴城(长安)到潼关,长一百多公里。 第二段是大业元年开凿的通济渠,从洛阳西苑引谷水、洛水到黄河,再从板渚(今荥阳县东北)引黄河水东南流,经成臬、中牟、开封、陈留、杞县、宁陵、商丘、夏邑、永城、宿县、灵壁,到盱眙北,达于淮河。 同年,隋炀帝又征发淮南民夫十多万人开通山阳渎,引长江水经扬子(今江苏仪征县)到山阳(今江苏淮安县)与淮水通,通济渠连同山阳渎,全长一千多公里,成为沟通黄河、淮河、长江的重要通道。 第三段是大业六年(公元610年)开的江南运河,从京口(今江苏镇江)南至余杭流入钱塘江,全长四百公里。 第四段是大业四年(公元608年)开的永济渠,引沁水东北通涿郡(今北京)。 可见,无论从规模、长度或从地理位置上讲、通济渠在整个大运河系统中都占有重要地位。 通济渠在唐朝以后称汴河。 重要性 汴河——北宋王朝的生命线 通济渠(汴河)是公元605年3月21日动工开凿的,同年8月15日,隋炀帝就从洛阳动身乘龙舟去江都巡游,其间仅有一百七十一天的施工时间。 征召了数百万民夫,民工不分昼夜在水中劳动,疫役交加,死亡竟达三分之二。 汴河开凿以后,它的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隋朝便灭亡了。 唐人皮日休在《汴河怀古》一诗中说道:“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汴河的重要作用,是在唐王朝统治的近300年间发挥出来的。 唐王朝建都长安,但大批军需物资仍由江淮地区供给,这些物资都要由汴河运送至黄河,再转入永济渠。 天宝以后,河北藩镇割据,唐王朝“赋取所资,漕运所出,军国大计,仰于江淮”。 (《权载之文集》卷四七)此时的汴河关系着江淮租赋能否送达中央,亦关系到唐王朝的经济来源是否有保障。 唐人李敬芳在《汴河直进船》一诗中对汴河作了这样客观的评价:“汴水通淮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和,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脂膏是此河。” 唐末自德宗以后,东南江淮一带藩镇割据,四分五裂,一直到动荡不安的五代,汴河多次遭到战争的破坏,加上长年失修,只有在雨水充足的年景,才勉强可以通航。 五代后期,分裂的局面又趋向统一,并从梁开始,以开封作都城,对汴河的修治自然也就提上了日程,后周显德三年、四年、五年、六年,连年征发民夫,大规模进行疏浚,以通漕运。 宋王朝的建立,结束了中唐以后延续200年之久的藩镇割据和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北宋立国的政策,与前代有所不同,实行中央集权政策,集重兵于中央以造成强干弱枝之势。 中央既然集中了重兵,对粮食的需求便剧增。 这样,宋太祖不得不选择便于漕运江淮米粮而又能照顾北方和西北边防的地方来建都,而当时最适合这个条件的地方,便是大运河北段的东京开封了。 所以北宋王朝建都于开封,汴河及大运河的漕运交通之利实为决定性的作用。 北宋王朝时,通漕主要依靠汴河。 《宋史.食货上三》载:“宋都大梁,有四河以通漕运:曰汴河、曰黄河、曰惠民河、曰广济河,而汴河所漕为多。”天禧三年(公元1019年)汴河漕运粮食竟达八百万石,为北宋时期漕运的最高纪录。 北宋时期的汴河已成了把经济重心的南方与政治、军事中心的东京开封连结起来的重要纽带。 淳化二年(公元991年)六月,汴河水势暴涨,太宗车驾出乾元门,亲临河堤督促防汛抢险,宰相、枢密等大臣劝他回宫休息,他却说:“东京养甲兵数十万,居人百万之家,天下转漕,仰给在此一渠水,朕安得不顾。”汴河在北宋最高统治者心目中的地位,由此可见一斑。 北宋时期,由于国家实现了统一,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汴河呈现了空前繁荣的状况。 《清明上河图》就生动地描绘了汴河上舟楫连樯的繁忙运输景象,据专家考证,“《清明上河图》中所绘的城楼,就是屹立于汴河南岸的‘上善东水门"”。 (《史学月刊》《北宋东京上善门考》) 衰落 北宋末年,由于发运司使运粮的漕船更改了从唐代以来行之有效的转般法(根据运河不同季节的流量、水势及漕船特点,加以分段运输)改为直达运输,增加了漕运船只的损失,加大了运输成本,使汴河的运输量大大减少。 宋徽宗政和年间,汴河河床逐年增高,航行大段搁浅,漕运颇受阻碍。 靖康以后,汴河有时干涸月余,漕运不通。 这时,每岁只能通航半年,虽然如此,昏庸奢侈的赵佶君臣,在江南各地大肆搜刮“花石纲”,进一步抢夺漕运的船只,阻塞漕运航道。 公元1125年,金兵大举南侵,不久开封被围,汴河上游已是“堤岸关防,汴渠久绝”了。 北宋灭亡,宋室南渡,金人曾利用汴河水道以舟师尾追。 宋高宗为了阻止金兵进逼,下诏破坏汴河水道,南北水运于是遂告断绝。 北宋灭亡三十多年后,南宋派楼钥出使金国,往来都经过汴河故道,他亲眼看到汴河的荒废情况,从灵壁往北行不远,汴水断流,又30公里,至宿州,汴河河道更是淤塞得几乎与河岸相平,车马都在河道中行走,有的地方已盖起了房屋,汴河的河底也多半种上了庄稼。 周煇于宋孝宗淳熙三年(公元1176年)随贺金国生辰使赴燕京(今北京),写了《北辕录》,其中说:“正月二十九日,盱胎置酒饯使介渡淮。 午,至泗州津亭……少顷,联辔入城,夹道甲士执兵,直抵于馆。”“二月一日,(车行)六十里至临淮县,县有徐城……是日行循汴河,河水极浅,洛(疑当作汴)口既塞,理固应然。 承平,漕江淮米六百万石,自扬子达京师(开封),不过四十日。 五十年后(北宋亡于公元1127年,至此整五十年)乃成污渠,可寓一叹,隋堤之柳,无复仿佛矣。”文章写淮北沦陷,汴河淤废,感慨今昔,不胜黍离之悲。 汴河随着汴京的沦陷再也不复往日的繁盛了,真是“疮痍满目繁盛地,千古兴废两悠悠啊”! 新河道 于1966年冬至1970年春,经国家批准,安徽宿县开挖的一条大型人工河道,因河线基本平行于早已湮废的古汴河,故命名新汴河。 新汴河截引濉河上游来水面积2626平方公里;沱河及新北沱河上游来水3936平方公里,合计流域面积6562平方公里,自成水系,直接向东注入洪泽湖,为淮北涡东地区增加一条排水入湖的河道。 河道自宿县西北的七岭子开始,上承沱河上游(包括新北沱河上游)来水,向东穿过津浦铁路、宿县地下涵,至小吴家左纳濉河引河;过宿县闸后,经蒿沟、芦湾,折东南流;穿过隋堤公路,经灵西闸,至南李家折东流;至小余家过唐河地下涵,至泗县南过石梁河地下涵,至徐岗切岭进入江苏省泗洪县境;至桑园过团结闸,折东南流,于洪泽湖西缘注入溧河洼。 河道全长127.2公里。 地面高程:七岭子26.5米,濉河引河口26.0米,宿县闸26.0米,芦湾23.0米,灵西闸22.5米,唐河地下涵20.5米,石梁河地下涵19.5米,徐岗切岭22~30米,团结闸18.5米;河宽138~132米,深5.5~3.0米,底宽105~95~115米;排涝能力达到5年一遇标准,为535~900立方米每秒;防洪能力达到20年一遇标准,为930~1460立方米每秒。 河底高程:七岭子21.0米,濉河引河口20.59米,芦湾19.0米,灵西闸18.5米,团结闸13.44米,溧河洼11.5米。 两岸有堤防,堤距350~560米。 新汴河建成后,1982年7月24日实测流量1450立方米每秒为最大,相应最高水位28.62米。 新汴河的主要支流有沱河上段、王引河及肖濉新河,分别记述如下: 沱河上段即新汴河的上源、沱河七岭子以上的河道,1968年全部截入新汴河。 上段从河南省永城县的朱场起,东南向流,经永城北,至徐破楼北进入皖境濉溪县;经洪河头、徐楼闸,穿过濉阜铁路桥,在东新建沟口,左纳王引河;过四铺闸后,于二铺东北进入宿县境,至七岭子接新汴河。 全长90公里,其中皖境48.5公里,豫境41.5公里;流域面积3936平方公里。 河底高程31.56米至21.18米,河底宽64~85米,河宽85~125米,深4.0~6.5米;排涝能力295~535立方米每秒,为5年一遇;防洪能力493~930立方米每秒,为20年一遇。

哪所大学的历史系比较好?

河南大学历史系很强,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河大历史系培养处好多,历史权威学家和考古学家。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前身为中州大学历史系,创建于1925年,是河南大学设立最早的院系之一。学院历史悠久,师资力量雄厚,长期以来形成中西交融古今贯通、既重视历史知识更强调历史通识的学术传统,在国内享有盛誉,在国外也有一定影响。著名专家学者如范文澜、嵇文甫、蒙文通、高亨、姜亮夫、郭绍虞、马非百、朱芳圃、孙海波、孙作云、黄元起、胡思庸、韩承文等先后在此执教,曾在这里求学的尹达、石璋如、白寿彝、韩儒林等也成为享誉中外的历史学家、考古学家,浓厚的学术氛围孕育出一代又一代史学人才。历史文化学院现有教职工81人,博士生导师12人(国家博物馆4人),专兼职教授25人,副教授21人;具有博士学位者30人,在读博士8人,河南省特聘教授2人,河南大学特聘教授4人,黄河学者1人,河南省省管优秀专家4人,河南省学术带头人8人,全国优秀教师3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3人,全国政协委员1人,教育部历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中国古代史专业属于省级重点学科,中国古代史、世界史为河南省精品课程,旅游管理专业属于校级重点培育学科。创刊于1951年的《新史学通讯》即现在的《史学月刊》,属历史类国内核心期刊,已故著名历史学家郭沫若先生为该刊题写刊名,该刊在国内外史学界有较大影响。由学生自己创办的学术刊物《历史文化论坛》,从1977年至今刊出40余期,为全国高校历史系交换刊物。历史文化学院下设历史学系、旅游学系、文博系和世界历史等四个系科,拥有河南省人文社科研究基地“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和河南大学宋史研究所、世界历史研究所、近代中国研究所、犹太研究所、旅游规划发展中心等科研机构。中国古代史专业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由河南大学和国家博物馆联合招生)。拥有历史学硕士一级学科授予权,包括史学理论与史学史、考古学与博物馆学、历史地理学、历史文献学、专门史、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等八个专业方向。旅游管理专业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为河南省最早的旅游管理硕士授权点。目前在校博士、硕士研究生200多名,本科生千余人。古色古香的7号楼是学院的办公和科研场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学院资料室占地面积1600多平方米,拥有18余万册图书,200多种刊物、30多种报纸。特别是《四库全书》、《清实录》、《明实录》、《近代中国史料丛刊》、《民国丛书》、《丛书集成》、《敦煌宝藏》、《隋唐五代墓志》、《殷周金文集成》等大型套书,是书库镇库之宝。除丰富的藏书外,资料室还拥有大量三四十年代的报刊,如《大公报》、《申报》、《盛京时报》、《晋察冀时报》、《抗敌报》、《政府官报》等报纸及《新青年》、《红色中国》、《东方杂志》、《妇女生活》等各种旧杂志。图书资料之丰富、种类之齐全,在全国高校文史类系科中名列前茅。学院的文物馆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现已开展的有中国历代文物陈列、中国钱币——铜镜陈列、中国瓷器陈列。共有藏品3000余件,另有教学标本(含复制模型)300余件。

泰山学院历史系里的行政管理专业怎么样??

除了万昌华、蒋铁生老师外,其他的都巨坑爹!我在那上了四年,上课的时候就听他妈的说什么家长里短,一点东西没学着,还有,什么齐啊丽的什么的,水平太烂,也就是糊弄学生,怎能对得起大学教师这样的称号,误人子弟!说实话,都是垃圾1

对近代历史人物评价的论文题目怎么拟

对近代历史人物评价的论 较硼

历史类杂志,哪些比较好呢

楼上不是有咩,你自己挑选就好了。

历史类的杂志有哪些

<新周报>里边记载的历史事件都比较有代表性,并且还有评价...希望对您能有素帮助

日本恐怖电影的发展历史

日本电影资讯请百度:日本呦

高中历史学习杂志推荐

1. 《历史研究》2. 《世界历史》3. 《史学月刊》4. 《中国史研究》5. 《近代史研究》6. 《史学理论研究》7. 《中国文化研究》8. 《文史哲》9. 《清史研究》10. 《史学集刊》11. 《中学生政史地》12. 《文史知识》13. 《文史》双月刊

历史属于历史学,是吧

历史属于历史学,是吧 当然不是!~ “历史”这两个字很大,包含很广。历史学只是关于历史的学术科目罢了。你刚好说反了。 历史和历史学属于社科吧 是的,属于社会科学类。 历史其实属于历史学,对吧, 历史其实是历史学,是吧 是, 历史其实就是历史学,大学之前就叫历史,大学叫历史学 有历史学,也有历史,都属于社会科学,是吧 历史学是所有社会科学的基础(之一)。但是,许多时候,许多历史学家看不起社会科学,认为社会科学家不能够完善描述历史事实,甚至误读历史。而随着社会科学的逐渐进步,许多社会科学家也开始看不起历史学家,认为历史学家看不到历史背后的“规律”。这是一个不健康的局面。事实上,历史学和社会科学应该相互支援,但又相互监督,这样才能共同促进人类社会的知识进步。 历史学和社会科学的联络和不同 首先必须明确的是,历史只是人类社会真实世界的一部分。按照科学实在主义(scientific reali *** )的理解,我们的真实世界有三个层次:真实的(real)、事实的(actual,比如历史events/事件)、经验的(empirical,指我们的个人经历)。经验领域只覆盖我们的经验(experiences),事实领域只覆盖我们的经验和具体的事件(它们可以被我们描述)。而真实领域则包含经验、事件和(因果)机制(mechani *** s)。显然,真实领域包含事实领域,而事实领域包含经验领域。而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对于因果机制这样的真实,只有科学活动才能够捕捉(或发现),而不可能直接靠观察和记录就能得到。我们只能先归纳事实,逻辑揣摩,然后通过科学研究才能确定因果机制的真实存在。 历史学通常只关注事实的(actual)这个部分,而社会科学则关注真实世界所有的三个层次。也就是说,历史学和社会科学所关注的物件尽管有重叠,但却是不同的。而正因为如此,尽管历史学是所有社会科学的基础之一(因为历史学提供一部分“社会事实”,所以我们都必须读很多历史),但历史学不是社会科学,至少严格意义上来说是如此。 也许历史学家会说,他们也关注真实部分的因果机制(causal mechani *** )和结构(structure)。但是,历史学和社会科学对获取关于这部分真实世界的知识的方法使得历史学和社会科学仍旧不同。 社会科学遵循下面的一个基本特性。社会科学的研究者在确立一个真实的社会事实后(what),问出一个为什么(why)的问题?也就是说,仅仅是陈述某一个(历史)事实是社会科学的第一步,而不是终极目标。这也就意味着,仅仅是陈述历史不是好的社会科学 更重要的是,对于为什么(why)的问题,社会科学的回答方式是:什么样的因素(what factors,包括situations)、加上什么样的机制(what mechani *** s?)、经历了大致的什么样的过程(how,sequences、time)导致了一个(发生或没有发生的)特定社会事实【这一点和自然科学也是一样的】。而为了要获取这样的答案,社会科学在方法论上非常像自然科学,因为社会科学中最最核心的方法是比较,而且是“有对照的(controlled)”比较(大致也可以叫“structured & focused”的比较)。这种“有对照的”比较,无论是定量还是定性研究,其核心都在于对于不同的事件和案例问同样的问题,并且用同样的标准去衡量证据。 更进一步说,“有对照的”比较对于社会科学的作用好比是自然科学中的实验室里的有空白对照的实验对于自然科学的作用。正如没有“有对照的”实验就不会有严格意义上的现代自然科学一样,没有“有对照的”比较,就不可能有严格意义上的(实证)社会科学。这一方法论上的共同点使得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一样都是科学,尽管他们有很大的不同。当然,因为社会科学的“有对照的”比较不是真正的实验室的实验,社会科学中的“有对照的”比较是一种近似或者逼近自然科学的实验。 社会科学对于“有对照的”比较的高度要求(或者依赖)基本意味着,除了利用一个案例来证伪某一个假说的尝试(critical test)之外,任何单一案例的讨论通常都不是好的社会科学。而相比之下,历史学家通常都是讨论单一案例:历史学家对一个社会事实的“解释”通常的方式是:A+B+C+D+E导致了某一个结果。即便历史学中存在比较,通常也不是“有对照的”的比较。 好的社会科学家非常尊重历史,但又和历史学家阅读历史的方式不同。社会科学家从历史归纳一些出一些东西,加上逻辑推理,来发展一些包含了因素和因果机制的理论,然后又回到历史中区寻找支撑理论的证据。社会科学家显然也可以非常精细地读很多历史,包括一些被历史学家所忽视的历史。此外,好的社会科学还可以探究并且运用比历史更遥远的社会事实。毕竟,到了上古时期,历史学无济于事,而是考古学和考古人类学的领域,而社会科学不仅可以运用这些知识,还能够促进考古学和考古人类学的发展。比如,社会科学家关于战争起源的理论将运用考古学、考古人类学、进化生物学的知识,从而来理解人类社会如何从一个无战争的世界演变成为一个战争变得普遍和残酷的世界。 请问 历史学有哪些分支 考古学属于历史学吗 历史学分考古学、中国史、世界史三个一级学科,这是2011年的最新的档案公告的内容。二级学科的具体变化还不大清楚,1997年颁布的档案 *** 有八个二级学科,分别为史学理论与史学史、考古学及博物馆学、历史地理学、历史文献学(含敦煌学、古文字学)、专门史、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史。 各大学一般单独设定历史院,考古学为历史院中的一个专业,但也有一些学校历史并在文学院中,考古学跟历史学同为文学院中的专业。 有考古专业的学校有的是直接设立考古专业,但也有一些学校大一的时候不单独设考古专业,总的专业名称为历史学类,到大三的时候才会分班分专业,具体专业设定好要看学校的介绍。 总的来说,不管学校怎么分,考古学就是历史学的一个部分。 北大、吉大、山大的考古学都不错,如果想学考古的话,这几个学校可以考虑。 历史教育专业属于历史学类吗? 属于教育的专业 不是历史 民俗学属于历史学吗? 科技名词定义 中文名称:民俗学 英文名称:folklore 定义:通过传承和民俗资料的对比,研究整个民间生活和文化的学科。 应用学科:地理学(一级学科);人文地理学(二级学科) 本内容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 百科名片 民俗学(folklore)是一门针对信仰、风俗、口传文学、传统文化及思考模式进行研究,来阐明这些民俗现象在时空中流变意义的学科。民俗学与发生在我们周围的各种生活现象息息相关。尽管人们不一定能意识到自己的生活对整个社会具有多大的意义,他们在日常交流中所展现的一切,对文化的传播和储存起了什么样的意义和作用。但是,有关人类活动的一切细节,都可以作为民俗学者的研究物件。而且其中还包含和传达着重要的文化资讯。 确定客观实在的研究物件,是一门科学得以建立的前提和基础。1欲建立史学评论学科,亦必先从本体论的角度确定史学评论定义的内涵。而要确定史学评论的定义,必先确定史学(亦称“历史学”)的定义。史学究竟是什么?这是史学史、史学理论研究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史学评论理论研究亦不例外。因为,它虽然归属于史学本体论范畴,而非史学评论本体论要回答的问题,但是,不先确定史学的定义,史学评论实践的物件和史学评论理论的研究物件等基本问题就都无法说清楚。 民俗学不属于历史学,这两个是不同性质的学科,应该说他们有交集,但不共通 历史和历史学有区别吧 历史学,是人类对自己的历史材料进行筛选和组合的知识形式。历史学,是个静态时间中的动态空间概念。历史学是由历史、科学、哲学、人性学及其时间空间五部分有机组合而成。 历史,简称史,一般指人类社会历史,它是记载和解释一系列人类活动程序的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多数时候也是对当下时代的对映。 区别: 历史学:是对过去事件的研究;是一种精神生产实践及其创造的属于观念形态的东西的统一体。 历史:是指过去的事件和对过去事件的系统阐述。 举个例子: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是历史事件,属于历史。而对"玄武门之变"事件的背景,原因,结果,影响等的研究就是历史学范畴。

历史教学四大期刊哪个好

1.历史研究2. 近代史研究3. 中国史研究4.史学月刊5. 史学理论研究6. 世界历史7. 史学集刊8.中国文化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的机构设置

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古代中世纪史世界近现代史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历史文献学专门史 汉唐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汉唐研究中心成立于2002年,是由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古代史学科相关教师组成的学术机构。本中心的研究方向以郑昌淦和沙知等前辈学者的研究积累为前提,已经建设起了比较合理的学术团队,团队成员包括王子今、黄朴民、孙家洲、李小树、华林甫、刘后滨、孟宪实、韩树峰、李晓菊、李全德、皮庆生、刘新光、王静、杨梅、毕波、张忠炜、张耐冬、曹刚华、丁超等人。沙知、田余庆、吴荣增、吴宗国等担任本中心的学术顾问,孙家洲、刘后滨兼任中心主任。唐宋史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唐宋史研究中心成立于2010年,是由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古代史学科相关教师组成的学术机构。本中心的学术团队成员包括包伟民、华林甫、刘后滨、孟宪实、李晓菊、李全德、皮庆生、刘新光、王静、杨梅、毕波、张耐冬、曹刚华、丁超等人。沙知、吴宗国、田浩(Hoyt C. Tillman)等担任本中心的学术顾问,包伟民任中心主任。本中心研究的主要课题有:宋代东南村落世界(中国人民大学重大基础研究项目,包伟民主持)、《天圣令》与唐代政务运行机制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主持人刘后滨)、唐代史料编年(中国人民大学明德学者计划支持项目,孟宪实主持)等。北方民族考古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北方民族考古研究所成立于2004年,魏坚教授任所长,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北方民族考古与中亚考古及中西北文化交流。现有专职研究人员6名,兼职研究员4名。在读硕士研究生12名,博士研究生4名,博士后流动站研究人员1名。史学理论研究中心比较史学研究中心西欧北美研究中心生态史研究中心清史研究所21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央领导董必武同志提议,周恩来总理亲自主持,开始筹备清史编纂工作,在成立清史编纂委员会同时,决定在中国人民大学成立清史研究所。1972年,为落实周恩来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的指示,经北京市委批准,成立清史研究小组。1978年,经教育部批准,在其基础上正式成立清史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成立以后,始终以清史研究、培养清史专门人才和纂修《清史》为工作中心,为新中国历史学科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是教育部历史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之一,承担了“211工程‘九五"、‘十五"规划清史子项目”。拥有六个博士点(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专门史、历史文献学、历史地理学、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和六个硕士点(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专门史、历史文献学、历史地理学、史学理论及史学史)。1989年,中国古代史专业被国家教委定为全国高等学校重点学科点。1999年设立博士后流动站。现为国家历史学一级学科点所在单位。2007年,中国近现代史专业经过严格评选,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在重点研究基地的建设中,进一步深化科研体制改革。在人员管理上推行择优上岗的竞争机制,由基地负责人与研究人员签定聘任合同,定期评估,逐步建立起机构开放、人员流动、内外联合、竞争创新的运行机制。

我想问问东北师大历史学方面考研哪个导师和专业比较好

导师名单楼上的已经回答你了 我只说一点 东北师范的世界史很好 全国前茅 但你要考的话前提得是你本科是学历史的

历史学出来能干什么啊?我被历史学录取了。

广义的"历史学"是对"史"进行同时合训而产生的"史有二义"的统一体。包括:完全独立于人们的意识之外的人类过往社会的客观存在及其发展过程;历史学家对这种客观存在和过程及其规律的描述和探索的精神生产实践及其创造出来的产品。狭义上的史学专指后者,是一种精神生产实践及其创造的属于观念形态的东西的统一体。因历史学家们考察的角度和出发点的不同,而有"活动"说、"学问"或"学术"说、"知识体系"说、"科学"说、"艺术"说和"一半是科学,一半是艺术"说、"整合"说等等不同的界定。历史学类专业主要包括中国史、世界史、考古学一级学科,以及博物馆学、民族学、文物学等二级学科。

什么是历史的定义

往事与人民的长久信念

历史的概念与含义

问题一:64位的机器可以运行32位的软件么? 64位处理器是支持32位软件运行的,此外还需依托64位的系统,但目前中国的64位系统并不普及,64位的CPU也不见得能发挥出作用来! 问题二:历史一词的含义? 记载和解释作为一系列人类进程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 问题三:XP会不会比98更加充分的发挥硬件的性能,从而使游戏运行更顺畅? 作为服役十余年的系统,它已经迎来了自己的归宿。现在,全世界的网友不禁为这一顽强存在于microsoft十余载的系统肃然起敬。只有不断地探索、尝试、创新,才能使系统运行更人性化。这一点,是XP无法与7和8.1相媲美的。 问题四:什么是历史的定义 确定客观实在的研究对象,是一门科学得以建立的前提和基础。1欲建立史学评论学科,亦必先从本体论的角度确定史学评论定义的内涵。而要确定史学评论的定义,必先确定史学(亦称“历史学”)的定义。史学究竟是什么?这是史学史、史学理论研究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史学评论理论研究亦不例外。因为,它虽然归属于史学本体论范畴,而非史学评论本体论要回答的问题,但是,不先确定史学的定义,史学评论实践的对象和史学评论理论的研究对象等基本问题就都无法说清楚。

《历史详注修订本》epub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历史》((古希腊) 希罗多德 (Herodotus))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链接:https://pan.baidu.com/s/1Jov7dgUr0-TJrQyujqET5w 提取码:slx1书名:历史作者:(古希腊) 希罗多德 (Herodotus)译者:徐松岩/译注豆瓣评分:9.3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年份:2018-4页数:1112内容简介:希罗多德所著《历史》是西方古代第一部历史学巨著,主要内容是对当时全世界各民族历史文化的“调查研究”,被后世学者分为九卷。作者以希腊人和异族人的相互关系为主线,叙述了吕底亚、米底、巴比伦、埃及、波斯、印度、斯基泰亚、利比亚以及希腊爱琴海地区的地理环境、民族分布、经济生活、政治制度、历史往事、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名胜古迹等,接着集中记述古代“世界大战”——波希战争的经过,从战端初启,经过马拉松战役、萨拉米斯海战,直至普拉提亚之战和米卡列之战结束。希罗多德是一位故事大师,善于驾驭各种资料;著作内容广博、丰赡,文笔简练、优美,富有韵致,生动地展示了古代众多国家、地区和民族的相互关系和生活图景,保存了大量的历史学、地理学、人类学、民族学、神话学、宗教学以及地质学、生物学等方面的珍贵资料,俨如一部关于古代世界的“通志”和“百科全书”。作者简介:希罗多德(Herodotus,约公元前484—前430/420年),古希腊著名历史学家、文学家、地理学家和旅行家,终身致力于撰写一部叙事体历史著作。他出生于小亚细亚,成年后游历多年,足迹踏遍西亚、北非、东地中海以及黑海沿岸各主要地区;他探访名胜古迹,调查民俗风情,搜集传说旧闻;公元前447年来到雅典,积极参加城邦政治文化活动;前443年移居南意大利,在那里著述终老。希罗多德创立了西方历史编纂史上的一种正宗体裁,开始运用批判方法编写历史;注重实地调查,强调有闻必录;把历史学的真实性和艺术性完美结合,在西方文化史上影响深远,被后世尊为西方“史学之祖”。徐松岩(1963— ),山东招远人,历史学博士,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古典文明研究所所长、希腊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世界古代史研究会副会长。三次赴希腊及爱琴海地区实地考察。主要研究西方古典文明和西方史学史。译注希罗多德《历史》、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色诺芬《希腊史》古希腊三大史学名著,在《世界历史》《史学理论研究》《史学史研究》《光明日报》等报刊上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

历史是什么

过往的记忆

东北师大历史学专业在哪个校区

同学,你好!历史学院位于东北师大本部校区,长春市南关区人民大街和自由大路交汇处,靠近市中心。

历史是什么 第5 和第8段的大意

啊????

历史上有哪些“国际突发卫生事件”?

世卫组织仅宣布了五次公共卫生应急事件(自2007年颁布了管理全球卫生应急措施的《国际卫生条例》以来):第一次是在2009年,随着H1N1猪流感大流行的爆发。第二次是在2014年5月,当时小儿麻痹症似乎再次激增,威胁着根除工作。第三次是2014年8月,当时西非的埃博拉疫情已逐渐失控。第四起事件与2016年的寨卡病毒有关。第五起事件发生于2019年,是刚果民主共和国境内爆发的另一起埃博拉疫情。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的学院概况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前身是1948年成立的华北大学中国历史教研室,1956年正式建系,“文革”期间中断,1978年复校后重建。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何干之、尚钺、戴逸、李文海等教授曾先后主持历史系工作。1978年以来,尚钺、戴逸、李文海、王汝丰、顾学顺、赵淑慧、李世安、成崇德 、黄朴民、李小树等教授先后担任系主任,现任系主任为刘后滨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学科体系完整,特点突出,学科地位居于前列,在全国高校中享有较高的声誉。在教育部公布的八十个重点学科评比中,我校历史系在全国高校历史学专业中排名第五。我校历史学专业为一级学科点,拥有下属的全部八个二级学科,系教育部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基地(由历史系与清史所共建),学科基础十分宽厚,发展潜力巨大。设有八个硕士点(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专门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历史文献学、历史地理学、考古学),六个博士点(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专门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历史文献学),设有博士后流动站,其中中国古代史为国家重点学科点。历史系现有八个教研室(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古代中世纪史、世界近现代史、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历史地理学、历史文献学与专门史、考古学),四个系属研究机构(汉唐研究中心、史学理论研究所、西欧北美研究中心、比较史学研究中心),在编教师34人,其中教授13人,副教授8人,拥有博士学位者占专任教师总数的81%。 长期以来,历史系本着“会通、经世、创新”的基本宗旨,按照“兼顾全面,突出重点,凸显特色”的发展思路进行学科建设,同时,依托教研室和系属各研究机构的人才和科研力量,不断努力拓展历史教学和历史研究的领域,使历史系逐步发展成为全国历史教学和历史研究的一个重要基地,实现立足教学,强化科研,发挥优势,推进学科发展,服务国家文化建设事业的总体目标。在教学上,我系积极尝试各项教学改革,在办好国家基地班的同时,开办文史哲实验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文史哲相结合,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培养学生具有深厚的专业基础,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全面的素质。在科研上,承担了多项国家及省部级项目,曾有多人获得省部级以上的科研奖励。与此同时,重视学科内部的协调贯通,各个二级学科之间既坚持主体,又互补配合,为多专业交融合作、均衡发展创造条件。历史系注重学术交流活动,先后派出多人出国从事进修、研究、讲学或参加学术会议,并邀请外国专家与港台专家来系讲学,与海外多家学术机构建立了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历史系还积极参加和承办各种国内外学术会议,1999年以来即先后成功举办了“纪念尚钺先生诞辰100周年学术讨论会”( 2002);举办“中西历史比较学术论坛”和“英国史学术研讨会” (2003);举办“汉唐盛世学术研讨会” (2004)。历史学院重视与国际著名高校的合作交流,已与美国、英国、加拿大、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韩国、香港、台湾、澳门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高等院校、学术团体及著名学者建立了良好的学术交流与合作。

国内知名的历史刊物

s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的学院历史

山东大学素以“文史见长”,历史文化学院是一个历史悠久、学术积淀深厚的学院。1901 年官立山东大学堂(济南)创建之初即开设历史课程。后在济南省立山东大学( 1920 年后)、青岛山东大学( 1930 年后)、齐鲁大学、临沂抗日根据地山东大学中,历史学科有极大的发展。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杨向奎先生兼任中文、历史两系主任。五十年代,历史系独立成系。五六十年代 , 历史系汇集了杨向奎、赵俪生、陈同燮、黄云眉、郑鹤声、童书业、张维华、王仲荦8位著名教授(史称“八马同槽”) 以及丁山、赵纪彬、吴大琨、许思园、刘敦愿、韩连琪、孙思白、华山、庞朴等一批知名学者,创办了《文史哲》(杨向奎先生为第一任主编),以高水平的研究成果为山东大学赢得了 文史见长 的盛誉。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国家实行学位制后,历史系拥有了国务院审批的第一批博士点(中国古代史)和硕士点。王仲荦、张维华、郑鹤声、韩连琪、刘敦愿、田昌五等前辈学者培养了一批青年学术人才。另有一批中壮年教授成为各个研究领域中的著名学者。八十年代,山东大学考古学、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外关系史、中国经济史及史学理论研究均在学术界有较高地位。尤其是王仲荦、郑佩欣、陈之安等先生的魏晋隋唐史研究和以路遥、孔令仁、李德征、陆景琪等为代表的义和团研究,在海内外学术界有着巨大影响。八十年代,在路遥教授的亲自主持下,在五十年代的基础上又开始了近二十年的大规模的义和团资料的田野调查。路遥教授仍在继续招收和培养义和团方面的研究生,以他为主任的 山东大学义和团运动与近代中国社会研究中心 是国际公认的义和团研究重镇。八十年代以来,王仲荦、葛懋春、李德征、吕伟俊等先后担任历史系主任。 1996 年 7 月,山东大学在原历史系的基础上组建历史文化学院。下设历史系、考古系、档案系、旅游系( 2000 年划归管理学院)。2003年设置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现有上述四个专业。院长为著名考古学家方辉教授。

历史学中的计量史学专著有哪些?

史记、?

什么是历史?历史学?历史科学?

历史学的定义从内涵上可归纳为两种。广义的“史学”是对“史”进行同时合训而产生的“史有二义”的统一体,包括:(1)完全独立于人们的意识之外的人类过往社会的客观存在及其发展过程,和(2)历史学家对这种客观存在和过程及其规律的描述和探索的精神生产实践及其创造出来的产品。狭义上的史学不包括前者,而专指后者。 狭义上的史学是一种精神生产实践及其创造的属于观念形态的东西的统一体。就其性质而言,因历史学家们考察的角度和出发点的不同,而有“活动”说、“学问”或“学术”说、“知识体系”说、“科学”说、“艺术”说和“一半是科学,一半是艺术”说、“整合”说等等不同的界定。 在马克思主义历史学诞生之前,人们一般从广义上来界定史学,即对史学的定义与对历史的定义往往是同一的,很少有人对两者进行严格的概念上的区分。英语中“历史学”和“历史”是同一个词:History。根据第四版《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History第一义项即指“历史学”——对过去事件的研究;第二义项才是“历史”——过去的事件,尤指从整体意义上来认识的过去事件;第三义项实际上是从第一义项中引申出来的——对过去事件的系统叙述。可见,“历史学”和“历史”是其本义。在西方历史学家对历史学的定义或解说中,History具体所指为何,一般应视具体的文本语境而定。 中西方对史学的认识所经历的过程基本相同。中国古代的“史学”概念亦从对“史”的认识发展而来,或者说它最初也包含在“史”中。据瞿林东先生的研究,大体说来,中国古代“史”的含义经历了史官、史书、史事、史学的发展过程。史学概念可能始出于东晋十六国时期的后赵石勒称王之年——公元319年(东晋太兴二年)。在当时和其后一个半世纪间,人们并未对它的内涵作出明确的解说。但是,史学摆脱对经学的依附地位,并与传统的经、律两学鼎足而立,成为官学中一个完全独立的部门,这在中国古代史学发展上还是极具重要意义的。后来它有了编纂学、文献学的内容;至清代乾嘉时期,人们又赋予了史学以历史叙述技巧和历史认识方法等内容。[2]要而言之,在中国古代,人们对史学概念的解说所达到的最高认识水平是:史学是一门关于如何认识、叙述或编纂过去的事件的专门性、技艺性的学问。这种认识与西方近代历史学家“历史学是艺术”的界说有异曲同工之妙。在中国古代史学发展史上,作为人类过往社会客观存在的“历史”与作为一种专门性学问的人们对它进行认识、描述的活动及其结果的“史学”,最后实现了初步的分离,这是古代历史学家经过数千年探索的结果,亦是他们在史学认识上的最大成就之一。 正因“史学”从“史”的硬壳中脱胎而来,所以,尽管在当代历史学家看来,“历史”与“史学”是两个内涵和本质均不相同的概念,对于它们各自是什么的回答分属于不同的本体论范畴,但是当人们定义它们时,它们就像是一个双面怪——两者交互使用、互相纠结在一起。正如“易”因背出分训、并行分训和同时合训而“一名而含三义”——“所谓易(简易)也,变易也,不易也”[3],——“史”因一字多意同时合用亦总有二义,这种情况在近代依然顽固地维持着。因此,近人对史学的定义,并不比古人高明多少,亦往往不能彻底分割克丽欧女神的双面性。当他们在定义“史者何”或“历史何谓”的时候,实际上不是在确定“历史”的定义,而是在确定“史学”的定义;有时则同时合训而兼具两义。如果从历史本体论角度来分析,人们难免会把他们的定义当做是从观念形态上来界说“历史”概念,从而得出他们的历史观本质上属于唯心主义历史观的结论。如果我们从他们解说的实际内容和文本的整体语境来分析,则不难看出,他们正是从狭义上确定了史学的内涵。例如,近代国学大师、“新史学”革命首倡者梁启超,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一书中,就开宗明义地写道:“史者何?记述人类社会赓续活动之体相,校其总成绩,求得其因果关系,以为现代一般人活动之资鉴者也。”[4]这里的“史”,很明显是指“史学”;而且,《中国历史研究法》一书所阐述的内容,亦是如何研究历史的方法问题,而不是论述历史是什么的问题。当然,多数史家则采用传统的同时合训的方法。例如,杜维运说:“一般来讲,所谓历史,不外是以往实际发生的事件(简言之为往事),或者是以往实际发生的事件的记录(往事的记录)。”

中国大陆有哪些比较权威的历史学刊物?

世界历史、历史研究、西亚非洲

高中历史老师适合订阅的期刊有哪些?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历史教学》中学版、《中学历史教学》这些对中学教师而言更直接、更实用。

历史学和逻辑学的主要区别??

历史学 确定客观实在的研究对象,是一门科学得以建立的前提和基础。[1]欲建立史学评论学科,亦必先从本体论的角度确定史学评论定义的内涵。而要确定史学评论的定义,必先确定史学(亦称“历史学”)的定义。史学究竟是什么?这是史学史、史学理论研究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史学评论理论研究亦不例外。因为,它虽然归属于史学本体论范畴,而非史学评论本体论要回答的问题,但是,不先确定史学的定义,史学评论实践的对象和史学评论理论的研究对象等基本问题就都无法说清楚。 逻辑学 逻辑学是研究纯粹理念的科学,所谓纯粹理念就是思维的最抽象的要素所形成的理念。由亚里士多德创立。 〔说明〕在这部分初步论逻辑学的概念里,所包含对于逻辑学以及其他概念的规定,也同样适用于哲学上许多基本概念。这些规定都是由于并对于全体有了综观而据以创立出来的。 我们可以说逻辑学是研究思维、思维的规定和规律的科学。但是只有思维本身才构成使得理念成为逻辑的理念的普遍规定性或要素。理念并不是形式的思维,而是思维的特有规定和规律自身发展而成的全体,这些规定和规律,乃是思维自身给予的,决不是已经存在于外面的现成的事物。 在某种意义下,逻辑学可以说是最难的科学,因为它所处理的题材,不是直观,也不象几何学的题材,是抽象的感觉表象,而是纯粹抽象的东西,而且需要一种特殊的能力和技巧,才能够回溯到纯粹思想,紧紧抓住纯粹思想,并活动于纯粹思想之中。但在另一种意义下,也可以把逻辑学看作最易的科学。因为它的内容不是别的,即是我们自己的思维,和思维的熟习的规定,而这些规定同时又是最简单、最初步的,而且也是人人最熟知的,例如:有与无,质与量,自在存在与自为存在,一与多等等。但是,这种熟知反而加重了逻辑研究的困难。因为,一方面我们总以为不值得费力气去研究这样熟习的东西。另一方面,对于这些观念,逻辑学去研究、去理解所采取的方式,却又与普通人所业已熟习的方式不相同,甚至正相反。 逻辑学的有用与否,取决于它对学习的人能给予多少训练以达到别的目的。学习的人通过逻辑学所获得的教养,在于训练思维,使人在头脑中得到真正纯粹的思想,因为这门科学乃是思维的思维。——但是就逻辑学作为真理的绝对形式来说,尤其是就逻辑学作为纯粹真理的本身来说,它决不单纯是某种有用的东西。但如果凡是最高尚的、最自由的和最独立的东西也就是最有用的东西,那么逻辑学也未尝不可认为是有用的,不过它的用处,却不仅是对于思维的形式练习,而必须另外加以估价。

如何评价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冯玮?

冯玮已被复旦开除,见百度百科,其职务为前复旦教授

文献学与历史学主要探究哪些方面

文献学是以文献和文献发展规律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科学。研究内容包括:文献的特点、功能、类型、生产和分布、发展规律、文献整理方法及文献与文献学发展历史等。,治学的基础、资料的源头、深入研究的门径。它可以根据学科领域划分为历史文献学、古典文献学等。 历史学确定客观实在的研究对象,是一门科学得以建立的前提和基础。欲建立史学评论学科,亦必先从本体论的角度确定史学评论定义的内涵。而要确定史学评论的定义,必先确定史学(亦称“历史学”)的定义。史学究竟是什么?这是史学史、史学理论研究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史学评论理论研究亦不例外。因为,它虽然归属于史学本体论范畴,而非史学评论本体论要回答的问题,但是,不先确定史学的定义,史学评论实践的对象和史学评论理论的研究对象等基本问题就都无法说清楚。百度百科上说:广义的“历史学”是对“史”进行同时合训而产生的“史有二义”的统一体,包括:完全独立于人们的意识之外的人类过往社会的客观存在及其发展过程;历史学家对这种客观存在和过程及其规律的描述和探索的精神生产实践及其创造出来的产品。狭义上的史学专指后者。历史狭义上的史学是一种精神生产实践及其创造的属于观念形态的东西的统一体。就其性质而言,因历史学家们考察的角度和出发点的不同,而有“活动”说、“学问”或“学术”说、“知识体系”说、“科学”说、“艺术”说和“一半是科学,一半是艺术”说、“整合”说等等不同的界定。

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的历史学专业

培养系统掌握历史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并掌握一般教育及历史学专业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具有较宽的 知识面,德、智、体全面发展,综合素质较高,具有较强适应能力和一定研究创造能力的专门人才。 史学理论及史学史博士点是在原同名硕士点的基础上,于1998年正式批准设立。该学科为我系传统的优势学科,在国内史学界有重要影响。设立至今,共招收博士研究生11人,已有6人获博士学位。史学理论及史学史是阐述历史学的理论、方法及历史学自身发展过程和规律的学科领域。该博士点以培养深入掌握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熟悉中外史学理论和史学史、具有创造性研究能力的高水平学术人才为目标,致力于以新方法、新理论促进跨学科史学的发展,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主要研究方向为:(一)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史学方法论;(二)唯物史观与现代化进程比较研究。(三)唯物史观与历史文化比较研究。该学科学术队伍整齐,年龄结构合理,后备力量雄厚。现有教授4人,副教授4人,讲师4人。曾多人次承担国家级、省部级七五、八五、九五项目,在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50余篇,出版专著(译著等)30余部,获国家级、省部级奖励多项。李学智教授作为本学科的学术带头人,长期从事唯物史观与史学理论、现代化问题以及历史文化问题的比较研究,承担各级多项重要研究课题。 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硕士点1982年批准设立,1983年正式招生。该专业以培养掌握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与方法、具有较宽广的中外史学理论知识、能从事独立研究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已招收硕士研究生48人,毕业41人。本硕士点研究方向、发展状况。学术队伍组成与同名称博士学位点一致。“世界史”博士点介绍(正在建设中) 世界史博士点是在原同名硕士点的基础上,于2005年正式批准设立。该学科为我系传统的优势学科,在国内史学界有重要影响。该学科学术队伍整齐,年龄结构合理,后备力量雄厚。学科带头人为王亚平教授。本专业课程设置依据21世纪历史学发展趋势、培养目标和研究方向确定。课程设置强调理论化、数量化、系统化、经济化、生态化和社会化,体现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特点,努力建设成为具有坚实理论基础和研究能力并举的硕士学位点。主要学位课程有: 世界中世纪史、世界近代史、西欧经济-社会史平;选修课程有:西欧法律制度史、宗教社会史、西欧教会史、转型时期中西经济-社会比较、西欧中世纪乡村生活研究、中西民众宗教信仰比较研究,等等。本学科点的指导教师都具有相当的坚实的学术基础,其中几位指导教师曾在德国、英国进修或者作为访问学者或客座教授进行教学和研究工作;承担过多项国家科研基金项目;出版了近10部专著,先后在《历史研究》、《世界历史》等各种学术期刊上发表过60余篇论文;获得省市和学校科研成果奖4项。本学科的指导教师在教学方面也具有相当丰富的教学经验,已经培养了10余名硕士研究生,在大学以及新闻机构工作。并有三人在复旦大学、东北师大以及德国汉堡大学继续攻读博士学位。本学科点拥有相当数量的图书资料和学术刊物供学习和研究使用,其中有各类学科级的期刊,如:《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世界历史》、《哲学研究》、《经济研究》,人大复印资料历史、哲学、宗教、文化各专集均自创刊起连续订阅。有Economic History Review,Past and Present, History and Theory等十余种西文期刊。 经济-社会史(专门史)也是我院长期从事研究的优势学科,富有学术前沿性、中外史学交融性和关照我国的现代化事业的现实性等特点,在国内史学界已产生了较大影响的专门史研究领域。经济-社会史在西方已有数十年的发展史,目前已成为西方史学界的重要新兴学科。它将经济史与社会史紧密结合起来,有助于从社会整体上和长时段的大趋势上研究和说明问题。经济-社会史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天津师大的经济社会史学科颇有特色,可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交叉、三个特征:那就是以西欧向近代社会转型问题研究为中心,实现经济史与社会史的交叉、世界史与中国史的交叉,坚持人文的、大众的和整体的历史观。主要研究方向为:(一)西欧经济史与社会转型;(二)西欧宗教文化与社会转型;(三)西欧性别妇女史与与社会转型;(四)中西经济-社会史比较。本学科以中青年学者为主体,年富力强,4名正教授、3名副教授,3名讲师,其中一名博士生导师(同时兼职东北师大世界史专业博士生导师),四名硕士生导师,平均年龄46岁,成员全部具有博士学位或在读博士。曾多人次承担国家级、省部级七五、八五、九五项目,国家级十五重点教材,经常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种学术专著出版。近年推出的《经济-社会史研究丛书》(2001年)、《史学研究新方向:经济-社会史》(2002年)等引起学术界的关注。侯建新教授作为本学科的学术带头人,长期从事英国及西欧经济-社会史、中西经济-社会史比较研究,推出了一批系统的、高质量的学术成果,承担各级多项重要研究课题,其研究成果多次获得奖励,有广泛的社会反响。 中国古代史是历史系具有较深厚的学术积累和较高学术水准的骨干学科。20世纪80年代,一批知名学者如万九河、周乾荣、李光霁先生等在该学科任教时,曾培养了先秦史、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两个方向多届硕士研究生。该硕士点于2000年批准设立,2001年正式开始招生。中国古代史是以先秦至鸦片战争的中国历史为研究对象、揭示中国社会发展规律的学科领域,该硕士点以培养具有较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专业知识、掌握基本研究手段、具有较强科研能力的学术人才为目标,主要研究方向为:(一)隋唐史;(二)先秦史;(三)中国古代社会史。本学科学术队伍以以中青年学者为骨干,成熟稳定并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在由9人组成的学术梯队中,教授5人,副教授3人,讲师1人。完成国家级、部(省)级等20余项研究课题,发表论文120余篇,出版各类著作近30部。研究领域覆盖中国古代政治、经济、社会思想文化等多个方面,多篇(本)论著获得全国性和天津市奖励。学科带头人马俊民教授在隋唐史研究领域具有扎实的学术功底和创新精神,对一系列史实的考证和论述成果有独到之处,或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有所突破,或填补了研究空白,为国内史学界专家和港台学者广泛承认。“中国近现代史”硕士点介绍(正在建设中)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是具有特定教育职业背景的专业性学位,主要是培养面向基础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需要的高层次人才。早在1989年,历史系就设置了历史教育理论与方法硕士点,长期从事历史教育学硕士的培养,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该硕士点以培养具有扎实的历史教育理论和基础知识,对历史教育的发展有较深刻的认识,能够从事高水平教学和科研的人才为目标。本学科学术队伍齐整,年龄、职称结构合理,教学实践经验丰富。现有成员6人,教授2人,副教授3人。科研成果丰厚。自1990年以来,曾承担教育部师范司高师历史专业面向21世纪人才培养规格和相应课程体系的理论与实践等十余项研究课题,出版《历史学概论》、《历史教育学》、《中学历史教育理论与方法》等著作十余部,在国家及省级报刊、杂志上发表论文80余篇。冯培兰副教授作为本学位的学术带头人,现任中国教育学会历史教学研究会理事,天津市历史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主要从事历史教育理论方面的研究,有一系列重要著述发表,曾参与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室主持的高中历史教师参考用书的编写工作。日前,以该学科为骨干,我院被教育部批准为新课程改革国家培训基地。

历史学类专业包括了哪些专业

历史学类专业包括:历史学、世界史、考古学、文物与博物馆学、文物保护技术、外国语言与外国历史、文化遗产、古文字学、科学史等9个专业。历史学专业培养具有一定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素养和系统的专业基本知识,有进一步培养潜能的史学专门人才,以及能在国家机关、文教事业、新闻出版、文博档案及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实际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主干课程:中国通史、世界通史,史学理论、中国史学史、西方史学史、考古学通论、中外关系史、文化人类学、历史地理学、文献学、古代汉语、中外历史文化原典导读、专题史、历史学科教学研究等。其中专题是包括经济史、社会史、政治制度史、思想文化史等。

历史学基础综合

1.请问:首都师范大学776历史学基础综合是什么意思 同学,您好,首都师范大学2013年历史学研究生考试退出统考,历史学考研专业课改为自主命题,2014年继续自主命题,首师大历史学研究生考试科目为:101政治、201英语、776历史学基础综合,也就是说专业课考试科目由同学们所熟悉的统考313历史学基础改为776历史学基础综合,考试科目的变化,意味着命题权利的变化。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研究生考试改为自主命题。但是首师大未发布考试大纲、样题,仅仅是公布了首师大历史学考研参考书: 参考书 出版社 作者 1、《中国古代史(上、下)》 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 朱绍侯 2、《中国近现代史》 中华书局、2005年版 李侃等 3、《中国现代史(上、下)》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王桧林 4、《世界史(近代卷)》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齐世荣主编 5、《世界史(现代卷)》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齐世荣主编 6、《世界史(当代卷)》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齐世荣主编 7、《世界史(古代卷)》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齐世荣主编 现在很多院校都开始自主命题了,虽然不再是统考,通过对去年自主命题院校试题分析,都是考察的基础知识,一些985院校考的相对要有一些难度。 2.考研考历史学应注意什么 200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调整了教育学、历史学、医学等三个学科门类的初试科目和内容。 这三个学科的初试科目为三门,即:政治理论、外国语、专业基础综合。其中,政治理论、外国语科目的满分值仍各为100分,专业基础综合科目满分值为300分。据介绍,专业基础综合科目考试为大学本科阶段专业基础课的综合考试,考试内容为进入研究生学习阶段所必备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以及相应能力。 历史学备考核心教程(高教社),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详解(中国石化出版社)历史学基础考试大纲精解与模拟试题(浙大出版社)历史学基础辅导全书(山东人民出版社)历史学基础(北师大出版社)历史学基础实战练习(北师大出版社)历史学基础综合考试模拟试题与详解(20套)(中国石化出版社)历史学基础过关2000题(新华出版社)中国古代史学习辅导与习题集(齐鲁书社,教材学习笔记, 3.2013考研历史学基础自主命题的高校总共多少 2013年统考学校有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山东大学、郑州大学、浙江大学、安徽大学、安徽师范大学、河南大学、湖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暨南大学、山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西南大学、重庆大学、山西大学、山西师范大学、重庆师范大学、云南师范大学等。 自主命题学校 高校 中国史 世界史 备注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现代史 南京大学 620历史学基础[按组命题] 620历史学基础[按组命题] 620历史学基础[按组命题] 按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国际关系史四个专业分别命题 北京大学 624历史学基础(中国史) 625历史学基础(世界史) 南开大学 749中国历史 750世界历史 中国人民大学 633历史学综合 634世界通史 633历史学综合考试范围为“中国通史(截止到1949年)、古代汉语”;634世界通史考试范围为“截止到1990年的世界史” 四川大学 650中国通史 651世界通史 兰州大学 630中国史基础 631世界史基础 复试笔试科目:专业综合考试(含中国历史文选、中国通史、世界近现代史)。敦煌学初试为630中国史基础。 中山大学 678历史学基础(A) 华东师范大学 722历史学基础综合 考试范围参考教育部考试中心编制的统考卷(313历史学基础)考试大纲 河北大学 698历史学基础 四川师范大学 637历史学基础 湖南师范大学 747历史学综合 湘潭大学 717历史学综合 吉林大学 675历史学基础 哈尔滨师范大学 702历史学基础综合 重庆师范大学 619中外通史 内蒙古大学 752历史学基础 蒙古学学院蒙古历史学系另外自行命题 黑龙江大学 736历史学基础 云南大学 702历史学综合 南京师范大学 638历史学综合 陕西师范大学 714中国史 715世界史 江苏师范大学(原徐州师范大学) 643中国通史 645世界通史 江西师范大学 719中国通史 720世界通史 河北师范大学 732中国史基础 731世界史基础 考试范围参考: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历史学基础考试大纲(2013年版) 西北大学 701中国史 702世界史 以上自主命题为西北大学008历史学院。另外该校010哲学与社会学学院与011西北史下面的相关历史专业使用313历史学基础统考试题 吉林师范大学 623中国史综合 624世界史综合 福建师范大学 639中国史综合 640世界史综合 东北师范大学 634历史学综合 注意:古籍整理研究所、亚洲文明研究院实行统考 赣南师范学院 620历史学基础综合 考试范围参见教育部考试中心制定的313-历史学基础考试大纲 南京农业大学 634历史学基础综合 南京农业大学仅开设专门史 南昌大学 645)中国通史及历史文选 首都师范大学 776历史学基础综合 扬州大学 637历史学基础 “史学理论及史学史”方向考645中国史学基础 齐齐哈尔大学 705历史学基础 西南民族大学 713中国古代史 扬州大学 646中国古代史 647中国近现代史 其中史学理论及史学史考(645)中国史学基础 苏州科技学院 615中国通史 614世界史专业基础综合 4.历史学基础与中国专业史基础综合有什么区别 《历史学基础·名词解释》一书,是专门指导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历史学基础科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名词解释的辅导书。 自2007年历史学实行全国统考以来,名词解释成为必考题型,而根据教育部考试中心公布的数据,名词解释又是历年考生得分率最低的题型。本书是作者在研究19所重点高校近二十年历史学考研真题和2007-2010年历史学统考真题的基础上,以“三段论”格式编写而成。 本书严格按照教育部考试中心公布的《历史学基础考试大纲》编写,同时根据名词解释的自身特点做了一些调整。与一般辅导资料相比,本书具有以下显著特点: 一、实用性强 本书在编写时以考生实际需要为出发点。 首先,本书为考生提供了一种可行的解答名词解释的高分技巧与模式,即“三段论”法,是考生复习名词解释时必须掌握的技巧。其次,为考生提供了历史学基础科目1156条名词解释的简明答案。 更为重要的是,本书为考生提供了一种简单而便捷的复习方法。历史学实行统考以来,教育部考试中心公布的考试大纲并未指定参考教材,考生常常在复习十余本教材时,抓不住重点。 为解决这个问题,本书在编排体例上将名词分为基础类名词和提高型名词,其中基础类名词700个,是依照考试大纲内容而编排的,均为考生必须掌握的重要内容。为了突出重点,便于考生复习,本书将基础类名词置于本书的前半部分。 在使用时,考生可以将基础类名词与教材相结合,使二者相辅相成,借以抓住书中重点。在掌握基础类名词之后,考生复习教材时就会对书中的重点知识了如指掌。 提高型名词涵盖了教材中所有非基础类名词。人物类名词、史学史与历史地理学名词均放在了这一部分。 提高型名词是供考生在掌握基础类名词的前提下,在冲刺阶段继续学习使用的。 二、重视真题 本书精选近二十年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19所重点高校历史学考研真题中的名词解释445条,供考生参考。 该部分名词占本书所有名词的比例近五分之二。值得考生注意的现象是,统考名词多出现于重点高校已考真题中。 如2008年统考名词“德雷福斯事件”,曾在2006年南京大学中国近现代史专业的世界近现代史科目考研真题中出现;2010年统考名词“筹办夷务始末”,曾在北京大学2003年中国通史、北京大学2003年中国近现代史、厦门大学2000年专门史等科目考研真题中出现。 三、选词全面 本书共收录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古代中世纪史、世界近现代史等方向名词1156条,内容上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战争、文化、宗教、人物及著作等。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本书所选名词还包含了史学史与历史文献学名词118条、历史地理学与史学理论名词26条。 四、释义简明扼要 与市场上其他辅导资料对名词进行大段论述不同,本书追求简明而准确的释义,因而本书名词的释义内容可以直接作为应试答案。 在结构上,本书所有名词全部按照“三段论”的高分模式编写,较为接近真题参考答案;在字数上,平均每个名词的字数为160字,要点全面、释义清楚;同时本书在语言上较为注重词语的使用,以阐释基本史实为主,力求简明扼要,不做过多评述。 五、仿真模拟试题 本书第三部分是精编的十二套名词解释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 该模拟试题是模仿统考真题名词解释题型而编写,难度偏大,与2008年、2010年统考真题难度相似,可供考生平时练习时使用。为提醒大家在考场上注意答题时间,每套名词解释模拟题都规定必须在45分钟内一次做完。 因考试是限时答题,只有合理分配时间才能取得最佳成绩。 考生在使用本书时需注意: 1.基础类名词章节与考试大纲相比有所变更,具体为:中国古代史的前三节“中国历史的开端”、“夏商西周”、“春秋战国”部分合为“先秦”;中国近现代史第十一节至十五节内容合为共和国史;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的第一节“史前人类”未录。 2.历年已考名词,皆注明出处:统考试题名词注明“**年历史学统考真题”,非统考试题名词注明“**大学**年**(专业)真题” 。如“提洛同盟”, 2010年历史学统考真题;“国民参政会”,南京大学2003年中国近现代史考研真题。 3.对于中国历史上考生所熟知的如曹操、岳飞、孙中山等政治、军事人物,本书未录,考生使用时须留意。 4.世界近现代史中出现的人物类名词,皆注有该人物的英文名与生卒时间,如“杰斐逊”(Thomas Jefferson,1743—1826)。 此类名词共64条。 5.文中出现的年代,凡公元元年以前皆注明“公元前**年”;公元元年以后,除公元1世纪的时间注明“公元**年”外,其余年代一般不注“公元”。 6.文中部分名词,在释义时需要说明但又不宜在正文中出现的内容,均采用脚注注明。 7.鉴于本书仅是历史学基础科目名词解释题型的考研辅导书,考生应结合教材使用此书。 如此,考生方能取得最佳效果。 限于水平,本书难免存在许多不当之处,诚盼各位读者在使用时及时赐教与指正。 目 录 本书编写特点 历史学基础·名词解释考研高分技巧 词条目录 第一部分基础类名词解释 第一章 中国古代史 一。

历史学的基本要素是:史料、史料解释、历史叙述和历史评价...

【答案】B【答案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分析鉴别史料的能力。原始史料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较直接作为历史根据的史料,据此可以判断出他特别强调“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孟子当时自己提出的,所以本题选B,A、C、D都是二手史料。考点:史学理论·史料的鉴别·原始史料。

776历史学基础综合

请问:首都师范大学776历史学基础综合是什么意思 同学,您好,首都师范大学2013年历史学研究生考试退出统考,历史学考研专业课改为自主命题,2014年继续自主命题,首师大历史学研究生考试科目为:101政治、201英语、776历史学基础综合,也就是说专业课考试科目由同学们所熟悉的统考313历史学基础改为776历史学基础综合,考试科目的变化,意味着命题权利的变化。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研究生考试改为自主命题。但是首师大未发布考试大纲、样题,仅仅是公布了首师大历史学考研参考书: 参考书 出版社 作者 1、《中国古代史(上、下)》 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 朱绍侯 2、《中国近现代史》 中华书局、 2005年版 李侃等 3、《中国现代史(上、下)》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王桧林 4、《世界史(近代卷)》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齐世荣主编 5、《世界史(现代卷)》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齐世荣主编 6、《世界史(当代卷)》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齐世荣主编 7、《世界史(古代卷)》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齐世荣主编 现在很多院校都开始自主命题了,虽然不再是统考,通过对去年自主命题院校试题分析,都是考察的基础知识,一些985院校考的相对要有一些难度。 历史考研学校的初试写的313历史学基础,是不是全国统考的意思-百度 您好,13年考的话 时间多着呢 多看点书吧河北师大没什么难度 一般二本院校 过线就能录取历史学属于统考专业 教育部统一命题(考古专业 学校单独命题)所考科目有 英语 政治(各100分) 313历史学基础(300分)313历史学基础包含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现代史 中国当代史 世界古代史 世界近现代史 世界当代史 还有史学史 历史地理学等学科内容(十一本书肯定不包括这些所有内容 有时间多看看课外书籍)大纲今年变动不大 按照推算 明年也不会太大不过由于世界史成为一级学科 明年也可能 世界史单独出试卷 313统考只考中国史部分如果你是报考中国史 那就多看点中国史的书籍吧世界史可以到明年再说 看教育部到底怎么安排教育部没有指定教材通用的考研教材是各辅导班更具自己经验列出来的有两个版本一个是11本 《世界史古代史》(上卷) 高等教育 吴于廑 《世界史古代史》(下卷) 高等教育 吴于廑 等6本 《中国古代史》(上 下册) 福建人民 朱绍侯 《中国近代史》(第四版) 中华书局 李侃 《中国现代史》(上册) 高等教育 王桧林 《中国现代史》(下册) 高等教育 王桧林 一个是是北师大的版本(具体直接去淘宝或者网上书店搜索) 晁福林主编:中国古代史(上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宁 欣主编:中国古代史(下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等9—10册(印刷时间不一样 书籍册数也不一样 不过版本不同没关系)相比较而言 北师大好一点 编的比较新 思路清晰 结构合理 (十一本内容丰富 但是只要能够把书本吃透 两套书差别不大)适合跨专业备考辅导书:《 历史学考研辅导 》仝晰纲主编 可以去网上搜搜 名词解释有仝晰纲的也有 考研论坛 历史学版主 长孙博的《历史学名词解释》 都可以去当当 卓越之类的书城去看看 齐鲁出版社 仝晰纲主编的的 《历年历史学考研真题集》 题目是做不完的 没事要做研究真题 看老师的出题思路 总结以后 这样再去看书 效果会好一些!!如果是选择用北师大的教材 北师大出版社自己出了一套辅导书 包括《历史学基础》 模拟题 模拟真题 三本 可以去买 北师大教材必备辅导书买教材的话的话 一 淘宝 有买全套的 二 当当 卓越 京东等网上书城历史学因为是统考 所以学校可以晚点去确定大三别着急 多看看相关历史学术著作 加强基础积累 确定自己研究方向准备考研大三下在开始 不急历史学就业不怎么样 特别是对本科出身不好 不是师范类的学生而言 毕业后想去做老师或者历史学相关专业 比较困难。 欢迎向158教育在线知道提问。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学考研?我想考中国史是不是按714复习就行了?关 首都师范大学2013年历史学研究生考试退出统考,历史学考研专业课改为自主命题,2014年继续自主命题,首师大历史学研究生考试科目为:101政治、201英语、776历史学基础综合,也就是说专业课考试科目由同学们所熟悉的统考313历史学基础改为776历史学基础综合,考试科目的变化,意味着命题权利的变化。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研究生考试改为自主命题。但是首师大未发布考试大纲、样题,仅仅是公布了首师大历史学考研参考书: 参考书 出版社 作者 1、《中国古代史(上、下)》 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 朱绍侯 2、《中国近现代史》 中华书局、 2005年版 李侃等 3、《中国现代史(上、下)》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王桧林 4、《世界史(近代卷)》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齐世荣主编 5、《世界史(现代卷)》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齐世荣主编 6、《世界史(当代卷)》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齐世荣主编 7、《世界史(古代卷)》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齐世荣主编 现在很多院校都开始自主命题了,虽然不再是统考,通过对去年自主命题院校试题分析,都是考察的基础知识,一些985院校考的相对要有一些难度。 哪些学校的历史考研中的专业历史学基础是全国统考的??具体一 2013年统考学校有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山东大学、郑州大学、浙江大学、安徽大学、安徽师范大学、河南大学、湖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暨南大学、山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西南大学、重庆大学、山西大学、山西师范大学、重庆师范大学、云南师范大学等。 自主命题学校 高校 中国史 世界史 备注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现代史 南京大学 620历史学基础[按组命题] 620历史学基础[按组命题] 620历史学基础[按组命题] 按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国际关系史四个专业分别命题 北京大学 624历史学基础(中国史) 625历史学基础(世界史) 南开大学 749中国历史 750世界历史 中国人民大学 633历史学综合 634世界通史 633历史学综合考试范围为“中国通史(截止到1949年)、古代汉语”;634世界通史考试范围为“截止到1990年的世界史” 四川大学 650中国通史 651世界通史 兰州大学 630中国史基础 631世界史基础 复试笔试科目:专业综合考试(含中国历史文选、中国通史、世界近现代史)。敦煌学初试为630中国史基础。 中山大学 678历史学基础(A) 华东师范大学 722历史学基础综合 考试范围参考教育部考试中心编制的统考卷(313历史学基础)考试大纲 河北大学 698历史学基础 四川师范大学 637历史学基础 湖南师范大学 747历史学综合 湘潭大学 717历史学综合 吉林大学 675历史学基础 哈尔滨师范大学 702历史学基础综合 重庆师范大学 619中外通史 内蒙古大学 752历史学基础 蒙古学学院蒙古历史学系另外自行命题 黑龙江大学 736历史学基础 云南大学 702历史学综合 南京师范大学 638历史学综合 陕西师范大学 714中国史 715世界史 江苏师范大学(原徐州师范大学) 643中国通史 645世界通史 江西师范大学 719中国通史 720世界通史 河北师范大学 732中国史基础 731世界史基础 考试范围参考: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历史学基础考试大纲(2013年版) 西北大学 701中国史 702世界史 以上自主命题为西北大学008历史学院。另外该校010哲学与社会学学院与011西北史下面的相关历史专业使用313历史学基础统考试题 吉林师范大学 623中国史综合 624世界史综合 福建师范大学 639中国史综合 640世界史综合 东北师范大学 634历史学综合 注意:古籍整理研究所、亚洲文明研究院实行统考 赣南师范学院 620历史学基础综合 考试范围参见教育部考试中心制定的313-历史学基础考试大纲 南京农业大学 634历史学基础综合 南京农业大学仅开设专门史 南昌大学 645)中国通史及历史文选 首都师范大学 776历史学基础综合 扬州大学 637历史学基础 “史学理论及史学史”方向考645中国史学基础 齐齐哈尔大学 705历史学基础 西南民族大学 713中国古代史 扬州大学 646中国古代史 647中国近现代史 其中史学理论及史学史考(645)中国史学基础 苏州科技学院 615中国通史 614世界史专业基础综合 江西师范大学研究生-江西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是统考还是自主命题 南京大学 620历史学基础[按组命题] 620历史学基础[按组命题] 620历史学基础[按组命题] 按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国际关系史四个专业分别命题 北京大学 624历史学基础(中国史) 625历史学基础(世界史) 南开大学 749中国历史 750世界历史 中国人民大学 633历史学综合 634世界通史 633历史学综合考试范围为“中国通史(截止到1949年)、古代汉语”;634世界通史考试范围为“截止到1990年的世界史” 四川大学 650中国通史 651世界通史 兰州大学 630中国史基础 631世界史基础 复试笔试科目:专业综合考试(含中国历史文选、中国通史、世界近现代史)。 敦煌学初试为630中国史基础。 中山大学 678历史学基础(A) 华东师范大学 722历史学基础综合 考试范围参考教育部考试中心编制的统考卷(313历史学基础)考试大纲 河北大学 698历史学基础 四川师范大学 637历史学基础 湖南师范大学 747历史学综合 湘潭大学 717历史学综合 吉林大学 675历史学基础 哈尔滨师范大学 702历史学基础综合 重庆师范大学 619中外通史 内蒙古大学 752历史学基础 蒙古学学院蒙古历史学系另外自行命题 黑龙江大学 736历史学基础 云南大学 702历史学综合 南京师范大学 638历史学综合 陕西师范大学 714中国史 715世界史 江苏师范大学(原徐州师范大学) 643中国通史 645世界通史 江西师范大学 719中国通史 720世界通史 河北师范大学 732中国史基础 731世界史基础 考试范围参考: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历史学基础考试大纲(2013年版) 西北大学 701中国史 702世界史 以上自主命题为西北大学008历史学院。 另外该校010哲学与社会学学院与011西北史下面的相关历史专业使用313历史学基础统考试题 吉林师范大学 623中国史综合 624世界史综合 福建师范大学 639中国史综合 640世界史综合 东北师范大学 634历史学综合 注意:古籍整理研究所、亚洲文明研究院实行统考 赣南师范学院 620历史学基础综合 考试范围参见教育部考试中心制定的313-历史学基础考试大纲 南京农业大学 634历史学基础综合 南京农业大学仅开设专门史 南昌大学 645)中国通史及历史文选 首都师范大学 776历史学基础综合 扬州大学 637历史学基础 “史学理论及史学史”方向考645中国史学基础 齐齐哈尔大学 705历史学基础 西南民族大学 713中国古代史 扬州大学 646中国古代史 647中国近现代史 其中史学理论及史学史考(645)中国史学基础 苏州科技学院 615中国通史 614世界史专业基础综合 表中三位的数字是考试科目代码,通俗的说就是每门试卷的身份证号。 今年教育部考试中心明确规定作为第第三单元的历史学,自主命题招生单位 命制历史专业的科目代码使用6**或7**。 各个高校由于院系学科设置不同, 就出现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各种6**或7**。 关于首都师范大学的历史学考研 首都师范大学2013年历史学研究生考试退出统考,历史学考研专业课改为自主命题,2014年继续自主命题,首师大历史学研究生考试科目为:101政治、201英语、776历史学基础综合,也就是说专业课考试科目由同学们所熟悉的统考313历史学基础改为776历史学基础综合,考试科目的变化,意味着命题权利的变化。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研究生考试改为自主命题。但是首师大未发布考试大纲、样题,仅仅是公布了首师大历史学考研参考书:参考书 出版社 作者1、《中国古代史(上、下)》 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 朱绍侯2、《中国近现代史》 中华书局、 2005年版 李侃等3、《中国现代史(上、下)》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王桧林4、《世界史(近代卷)》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齐世荣主编5、《世界史(现代卷)》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齐世荣主编6、《世界史(当代卷)》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齐世荣主编7、《世界史(古代卷)》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齐世荣主编现在很多院校都开始自主命题了,虽然不再是统考,通过对去年自主命题院校试题分析,都是考察的基础知识,一些985院校考的相对要有一些难度。 东北师范大学历史考研 2013年实行自主命题的高校主要有:(并非全部名单)高校 中国史 世界史 备注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现代史南京大学 620历史学基础[按组命题] 620历史学基础[按组命题] 620历史学基础[按组命题] 按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国际关系史四个专业分别命题北京大学 624历史学基础(中国史) 625历史学基础(世界史)南开大学 749中国历史 750世界历史中国人民大学 633历史学综合 634世界通史 633历史学综合考试范围为“中国通史(截止到1949年)、古代汉语”;634世界通史考试范围为“截止到1990年的世界史”四川大学 650中国通史 651世界通史兰州大学 630中国史基础 631世界史基础 复试笔试科目:专业综合考试(含中国历史文选、中国通史、世界近现代史)。 敦煌学初试为630中国史基础。中山大学 678历史学基础(A)华东师范大学 722历史学基础综合 考试范围参考教育部考试中心编制的统考卷(313历史学基础)考试大纲河北大学 698历史学基础四川师范大学 637历史学基础湖南师范大学 747历史学综合湘潭大学 717历史学综合吉林大学 675历史学基础哈尔滨师范大学 702历史学基础综合重庆师范大学 619中外通史内蒙古大学 752历史学基础 蒙古学学院蒙古历史学系另外自行命题黑龙江大学 736历史学基础云南大学 702历史学综合南京师范大学 638历史学综合陕西师范大学 714中国史 715世界史江苏师范大学(原徐州师范大学) 643中国通史 645世界通史江西师范大学 719中国通史 720世界通史河北师范大学 732中国史基础 731世界史基础 考试范围参考: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历史学基础考试大纲(2013年版)西北大学 701中国史 702世界史 以上自主命题为西北大学008历史学院。 另外该校010哲学与社会学学院与011西北史下面的相关历史专业使用313历史学基础统考试题吉林师范大学 623中国史综合 624世界史综合福建师范大学 639中国史综合 640世界史综合东北师范大学 634历史学综合 注意:古籍整理研究所、亚洲文明研究院实行统考赣南师范学院 620历史学基础综合 考试范围参见教育部考试中心制定的313-历史学基础考试大纲南京农业大学 634历史学基础综合 南京农业大学仅开设专门史南昌大学 645)中国通史及历史文选首都师范大学 776历史学基础综合扬州大学 637历史学基础 “史学理论及史学史”方向考645中国史学基础齐齐哈尔大学 705历史学基础西南民族大学 713中国古代史扬州大学 646中国古代史 647中国近现代史 其中史学理论及史学史考(645)中国史学基础苏州科技学院 615中国通史 614世界史专业基础综合。

历史学考研研究方向有那些?

更多历史学考研问题。请咨询博仁明老师。扣扣名字里面有 中国近现代史5、中国近代社会文化史: 本学科研究方向是有关中国近代社会生活、风俗、教育

汉语言理解,历史

1、首先,掌握一些系统的历史知识、史学理论还是很重要的。如果只是凭兴趣,“跟着感觉走”,读了再多的书,看了再多《百家讲坛》中的历史讲座,你都未必真的理解历史,理解历史发展的规律性的东西。 那么,怎样掌握基本的系统历史知识和史学理论?你可以根据你已有的基础,选择比较权威的中国通史和世界通史著作下点功夫来啃。为什么要先读权威的通史著作,因为它的作者治学严谨,写的书史料翔实,论述、论证比较科学,会启迪你如何正确地观察、分析问题,这就让你初步学习到基本的史学理论、史学方法。加上它们是通史,这就使你的历史知识不会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有规律的东西。有些新潮的年轻人会说,那些“公认的、权威的”历史著作保守,观点不新。是有这种情况,但他们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治学方法才是最值得学的,至于观点、结论本来就不可能永久不变的,否则历史学就不会发展了,就不是一门科学了。 2、其次,在吃力地啃通史名著的同时,为了张弛结合,也为了培养兴趣,可结合阅读些既生动又严肃通俗历史著作。这些科普型的历史著作必须是公认的、久经检验的,如过去吴晗编的“历史小丛书”以及以后的《上下五千年》、《世界五千年》等。初学者最好不要迷于一些不负责任的哗众取宠的历史书,例如大量充斥于书店的什么什么“大帝”的书。也不要迷信外国历史学家的著作,它们当中即使质量较好较权威的往往也是一西方为中心的,对东方包括中国历史或者有成见、偏见,或者并不真的了解中国历史。当然,看看人家是怎么看世界看中国还是有好处的,我只是说:不要迷信,不要人云亦云,其实对自己中国人写的书也一样。 3、争取多看些原始史料。例如,你要学好中国古代史,像《史记》、《资治通鉴》之类的古代史学名著都没有接触,只是读后人写的历史书,实在太不够了。当然,你不想把历史当作自己的专业,读多读少要根据你的时间和精力,但有可能读多点是有好处的,至少不会被别人牵着鼻子走,不会相信那些不负责任的胡诌。

我国第一个用马克思主义史学观研究中国历史的是谁

被认为是用马克思主义来分析中国历史的一个专著,是第一本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的专著是《史学要论》李大钊(1889-1927)著。 《史学要论》简介:《史学要论》李大钊(1889-1927)著。1924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署名李守常)。李大钊是我国马克思主义的奠基人之一。1919年后,他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唯物史观在现代史学上的价值》等著作论文,并在各大学讲授“史学思想史”、“史学要论”、“唯物史观研究”等课程。在这些论文和讲授中,他较系统地介绍唯物史观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阶级和阶级斗争、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等基本原理,开展对唯心史观的批判。《史学要论》是他运用唯物史观研究史学理论的成果,是我国第一部马克思主义史学概论。他阐述什么是历史和历史学、历史学的系统、历史学的科学地位、历史学与其它学科的关系以及历史学研究的任务等问题,介绍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学理论,批判地主资产阶级旧史学,并倡导史学革命,提出要以唯物史观“改作”、“重作”全部历史。

秦晖的历史学论著

一、 专著:A、 个人专著1、《田园诗与狂想曲--关中模式与前近代社会再认识》,1996年,中央编译出版社。2、《传统十论》,2004年,复旦大学出版社。3、《农村公社、改革与革命》(合著), 1996年,中央编译出版社。4、《市场的昨天与今大:商品经济、市场理性、社会公正》, 1998年,广东教育出版社。5、《政府与企业以外的现代化:中西公益事业史比较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6、《陕西通史·明清卷》,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7、《陕西通史·宋元卷》,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8、《陕西通史·魏晋南北朝卷》(合著),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9、《南非之魂:曼德拉》(编译),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1998年。参与撰写的集体著作:1、 王戎笙主编:《清代全史》第二卷,辽宁人民出版社1991年,(秦晖撰写第二章)2、 清史编写委员会:《清代人物传稿》中华书局1986年(秦晖撰写《高氏传》等部分栏目)3、 郭琦主编:《陕西五千年》陕西师大出版社1989年(秦晖撰写宋元明清部分约19万字)4、 赵文润主编:《中国古代史新编》陕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高等师范学院教材,秦晖撰写清代部分9万字)5、 史念海等编:《可爱的陕西》陕西师大出版社1991年(秦晖撰写宋元明清、历代农民战争、思想文化部分)古籍整理、点校1、(明)吴珄:《柴庵疏集》、《记忆》(二种合刊)浙江古籍出版社1989年二、 论文:A. 农民学与农民史1、《农民、农民学与农民社会的现代化》、《中国经济史研究》1994年、12、《社会文化观与农民文化论》、《陕西师大学报》1989年、1;又见《新华文摘》1989年、53、《封建社会的关中模式-土改前关中农村经济研析之一》、《中国经济史研究》1993年、14、《关中模式的社会历史渊源:民国之清-关中农村经济与社会史研析之二》、《中国经济史研究》1994年、35、《恰亚若夫与苏联20年代生产-组织学派》、《国际共运史研究》1989年、26、《碑县残碑与汉代蜀地农村社会》、《陕西师大学报》1987年、27、《中国农业发展的困境》、(香港)《二十一世纪》1994年,总238、《离土不离乡:中国现代化的独特模式?--也谈乡土中国重建问题》、《东方》1994年、19、《古典租佃制初探-汉代与罗马租佃关系比较研究》、《中国经济史研究》1992年、410、《中国历代土地制度与赋税制度的演变趋势》、《函授教育》1987年、211、《集体耕作与19世纪俄国土地公社》、《苏联历史》1987年、2(译文)12、《向新经济政策过渡时期的农民负担状况》、《苏联历史问题》1986年、1(译文)13、《20年代的农业专家与土地整理》、《苏联历史问题》1990年1-2(译文)14、《我的兄弟阿列克塞到农民乌托邦旅行记》、《苏联历史问题》1990年、3(译文)B.古典经济与古代社会1、《汉金新论》、《历史研究》1993年、52、《关于西汉五铢钱的流通问题》、《陕西师大学报》1988年、23、《关于建立古代社会形态学的一些构想》、《天津社科学刊》1988年、114、《关于社会形态演进一般规律的假说》、《天津社会科学》1989年、15、《唐代柜坊为金融机构说质疑》、《陕西师大学报》1990年、26、《汉代古典借贷关系》、《中国经济史研究》1990年、37、《关于古典经济中的平均利润率》、《中国经济史研究》1990年、38、《汉唐商品经济比较研究》、《陕西师大学报》1991年、29、《再论汉唐商品经济之比较-兼答疑者》、《社会科学辑刊》1993年、5C.明清史与农民战争1、《清初联明抗清与农民军的独立地位问题》、《中国农民战争史研究辑刊》第三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2、《奉天玉和尚之谜(奉天玉为李占春考)》、《陕西师大学报》1983年、13、《禅隐夹山说及其学风》、《陕西师大学报》1984年、44、《奉天玉决非李自成之补证》、《李自成殉难通山史证(论文集)》武汉大学出版社1987年5、《甲申前后北方平民地主的政治动向》、《陕西师大学报》1986年、36、《沙定州之乱与大西军入滇》、《中国农民战争史论从》第五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又载《张献忠与李自成(论文集)》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年7、《后期大西军营庄制度初探》、《中国农民战争史论从》第五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8、《大西军治滇时期的农业》、《中国农民战争史研究集刊》第五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9、《后明韩主乌有说》、《陕西师大学报》1992年、110、《白毛毡考》、《陕西师大学报》1993年、311、《李自成归宿之谜》、《中学历史教学参考》1985年、212、《清宫档案与慈禧之谜》、《中学历史教学参考》1985年、313、《李岩之谜》、《中学历史教学参考》1986年、114、《英明的昏君-崇祯帝》、《中外历史》1987年、215、《关于明代的倭寇问题》、《函授教育》1987年、216、《清代人口问题》、《函授教育》1987年、317、《关于贺珍与清初陕南抗清运动的若干问题》,《清史论丛》第8辑,辽宁古籍出版社,1995年。D、史学理论及其他1、《范式危机还是前范式危机?》、《史学理论研究》1994年、22、《评文化决定论》、《文化研究方法论(论文集)》陕西师大出版社1992年3、《评中国农民战争史-宋辽金元卷》、《东岳论从》1992年、44、《好望降临好望角:南非种族和解进程评述之一》,《东方》,1994、55、《圣雄人格与和解进程:南非种族和解进程评之二》,《东方》,1994、66、《“大共同体本位”与传统中国社会》,《社会学研究》,1998、5; 1999、3; 1999、4连载,又见《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0、17、《从传统民间公益组织到现代“第三部门”》,(香港)《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9年冬季号。又见《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0、2

什么叫历史学

国内的历史学是大学本科,历史学专业是培养具有一定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素养和系统的专业基本知识,有进一步培养潜能的史学专门人才,以及能在国家机关、文教事业、新闻出版、文博档案及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实际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几个历史学名词如何解释

为什么要问这几个名词呢?考试要用吗?

历史学分类有哪些?

一级学科:0601 历史学二级学科:060101 史学理论及史学史 060102 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060103 历史地理学 060104 历史文献学(含∶敦煌学、古文字学) 060105 专门史 060106 中国古代史 060107 中国近现代史 060108 世界史

西方史学史为什么说19世纪是历史学的世纪

19世纪被誉为历史学的世纪,史学理论认为,19世纪历史学逐渐科学化(尤其是法国大革命之后),历史研究从此摆脱修辞和文学写作的悠久联系;并在19世纪涌现一大批历史理论、历史学家这个世纪里出现了很多史学流派(如兰克史学等),培养出了很多史学工作者,史学杂志和历史学社普及,史学理论有了进一步的更新,众多的考古发现(如特洛伊遗址的发掘)。

考研的话,考历史学的哪个方向好些啊,我是跨专业考生。望指点

历史 是一个偏理论性的专业就业并不好报考的话 主要看自己兴趣和个人能力古文功底好 可以考虑 古代史英文好 可以考虑世界史都一般可以考虑近现代或者专门史

唐代的()《史通》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史学理论专著

唐代的(唐·刘知几)

学者对历史的定义

所谓“历史”,它包含有三层意思:人类社会过去的发展过程;对过去的事的记载;人的历史认识。本文论述了历史理论和史学理论的区别,并阐述了历史科学概论课程的结构。

历史学专业大学学什么内容?

大学历史学专业主要学习中国通史、世界通史,史学理论、中国史学史、西方史学史、考古学通论、中外关系史、文化人类学、历史地理学、文献学、古代汉语、中外历史文化原典导读、中国断代史、专题史(经济史、社会史、政治制度史、思想文化史等)。师范类专业的还要学习教育学心理学、历史学科教学研究等。

波里比阿的《通史》中哪一卷是西方历史上第一篇史学史和史学理论文章?

在《通史》第12卷中。波里比阿写了一篇针对马泰厄斯的批判文章,总结了古代希腊的史学成就,论述了历史研究和著述的领域、方法、目的。这是西方历史上第一篇史学史和史学理论文章。

历史学的方法论

史学方法论或称历史科学方法论、历史研究方法论。它并不指任何单一的研究方法,而是指关于史学方法的理论,或者说,它是一种可以用于历史研究的普遍方法理论,抑或可以说,拿一定的世界观来观察、分析、解决历史问题便是方法论。在这个意义上,也可称之为“方法学”(methodology)。理论介绍:也正因此,亦因为科学研究中为达到同一目的而使用的方法、手段是多样的,在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学派和不同个人那里,史学方法论是存在明显差别的,但它们不见得必定是尖锐对立的,往往是可以相互补充、兼容并蓄的,故史学方法论应是个开放的系统。当然,创立一门作为方法或关于方法的理论体系,是比较晚近的事,是近代科学极大发展的产物,但这并不是说古代史学就没有其方法论体系,只是缺乏系统的归纳整理。在此意义上,我们可以发现存在着辩证唯物的史学方法论、实证主义史学方法论、结构主义史学方法论、解释学史学方法论、发生学史学方法论、符号学史学方法论、精神分析学史学方法论、证伪主义史学方法论等等多种。而诸如比较方法、数量方法等只作为具体研究方法,而不构成史学方法论。从另一个角度说,史学方法论也可以理解为论史学方法。但这并不是论述一个个具体方法以及它们的简单排列组合,而是从比较抽象的角度、从理论思维的高度,阐明史学方法一般的内涵、外延、特征,它的层次结构、内部联系。论述它与历史观,与历史认识论的关系;论述它与一般科学方法论的共性和差异性,以及它吸收其他科学方法的角度、程度及局限;最后还应具体描述和分析历史学所能应用的种种方法和手段,并从中抽象出一般,发现历史研究方法的内在一致性。总之,尽管国内外对史学方法论体系多有论述,但尚无统一意见,并多为对具体方法的介绍,因此,系统地研究科学的史学方法论,而非个别的方法或方法论仍是史学理论界迫在眉睫的任务。

历史学包括什么?

政治历史学,经济历史学,文化历史学,社会历史学,

历史学专业学什么

大学历史学专业的课程主要包括中国通史、世界通史,史学理论、中国史学史、西方史学史、考古学通论、中外关系史、文化人类学、历史地理学、文献学、古代汉语、中外历史文化原典导读、中国断代史、专题史(经济史、社会史、政治制度史、思想文化史等)。拓展资料:历史学专业就业前景因为历史学专业属于基础性长线学科,社会需求以教学单位为主,且由于近年多数高校盲目扩招、毕业生数量急剧增多,使得本就趋于饱和的就业市场始终处于供大于求的局面,竞争激烈。由于就业市场长期处于供过于求的形势,用人单位选择余地极大,除了要求毕业生拥有良好的名校教育背景和高学历之外,对专业对口程度要求亦十分严格。历史学专业就业方向历史学是一门基础学科,与专业对口的职业相对需求较少。就业方向相当广泛,毕业生可适应策划、咨询、管理和教学、研究等方面工作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毕业生可适应策划、咨询、管理和教学、研究等方面工作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历史学专业培养具有一定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素养和系统的专业基本知识,有进一步培养潜能的史学专门人才,以及能在国家机关、文教事业、新闻出版、文博档案及各类介事业单位从事实际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历史(上下)(新译详注本)》epub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历史(上下)(新译详注本)》([古希腊] 希罗多德)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链接:https://pan.baidu.com/s/1OUW8ZGn1jn7YSOJFZsgvyw 密码:lmk3书名:历史(上下)(新译详注本)作者:[古希腊] 希罗多德译者:徐松岩豆瓣评分:8.8出版社:中信出版社出版年份:2013-11页数:860内容简介:编辑推荐:★“史学之父”希罗多德传世巨著,堪称欧洲《史记》;★徐松岩教授倾力译注十余载,汇聚国际史学百年研究精华;★编撰注释3100余条,订正译文2600余处,新译详注本震撼面世!内容简介:希罗多德所著《历史》是西方第一部历史学巨著,以希波战争为主体,插叙大量史事及资料,实际上成为对当时希腊人所知的世界各民族历史文化的“调查研究报告”。全书以希腊人和异族人的相互关系为主线,叙述了吕底亚、米底、巴比伦、埃及、波斯、印度、斯基泰亚、利比亚以及希腊爱琴海地区的地理环境、民族分布、经济生活、政治制度、历史往事、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名胜古迹等;随后集中记述了古代“世界大战”的经过,从战端初启,经过马拉松战役、萨拉米斯海战,直至普拉提亚之战和米卡列之战结束。希罗多德是一位故事大师,善于驾驭、搭配各种资料;著作内容广博、丰赡,文笔简练、优美,富有韵致,生动地展示了古代众多国家、地区和民族的相互关系和生活图景,保存了大量的历史学、地理学、人类学、民族学、神话学、宗教学以及地质学、生物学等方面的珍贵资料,俨如一部关于古代世界的“通志”和“百科全书”。媒体评价:希罗多德的不朽之作《历史》,是西方第一部真正的历史著作,也是人类史学宝库中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张广智(《西方史学史》)希罗多德首先发现了文化史之意义。——H. 巴恩斯(《历史编纂史》)希罗多德将地理史记及考订学与史学相联系,于是历史学开始在艺术与科学中开始占有一独立地位。——J. T. 绍特威尔(《史学史导论》)希罗多德把严肃的科学内容跟具有高度艺术性的表述方法结合到一起:他的《历史》也正是用散文写成的史诗。——C. Я. 卢里叶(《希罗多德论》)希罗多德著作最引人注目的事实就是它的统一性,其次就是他所表现的精神,有着许多突出的优点:聪明的好奇心、诚挚的态度和良好的判断力等等。……他保持了诗歌的朴素、自然和魅力。他不但是一位历史家而且是一位诗人。他的词汇清晰简洁,字里行间富有宗教色彩和诗意。他的文笔流畅、亲切而优雅。——J.W. 汤普森(《历史著作史》)作者简介:希罗多德(Herodotus,约公元前484—前430/前420年)古希腊著名历史学家、文学家、地理学家和旅行家,所著《历史》是古代第一部叙事体历史巨著。书中他将史实的记载和阐释有机地结合起来,创立了西方历史编纂史上的一种正宗体裁,在西方文化史上影响深远,后世尊他为“史学之祖”。译者-徐松岩1963年生,山东招远人,历史学博士,现为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古典文明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世界古代史研究会常务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西方古典文明史和西方史学史;在《世界历史》、《史学理论研究》及《光明日报》等有影响的报刊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主持多项国家级研究课题,译注希罗多德《历史》、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及色诺芬《希腊史》古希腊三大史学名著;代表作有《关于希腊奴隶制的理论和实际》、《古代海盗行为述论》、《关于特洛伊战争的若干问题》、《论雅典帝国》等。

大学历史学和历史学类专业的区别

广义的"历史学"是对"史"进行同时合训而产生的"史有二义"的统一体。包括:完全独立于人们的意识之外的人类过往社会的客观存在及其发展过程;历史学家对这种客观存在和过程及其规律的描述和探索的精神生产实践及其创造出来的产品。狭义上的史学专指后者,是一种精神生产实践及其创造的属于观念形态的东西的统一体。因历史学家们考察的角度和出发点的不同,而有"活动"说、"学问"或"学术"说、"知识体系"说、"科学"说、"艺术"说和"一半是科学,一半是艺术"说、"整合"说等等不同的界定。历史学类专业主要包括中国史、世界史、考古学一级学科,以及博物馆学、民族学、文物学等二级学科。

史学理论作业:E.H.卡尔《历史是什么》读后

第一,历史事实并不同于非历史的“过去事实”。历史事实仅仅是经过历史学家选择了的少数具有重大意义的事实,而另外一些影响不大的事实则只能不幸的被划入非历史的范畴而加以摈弃。【3】譬如,“1850年在斯塔布里奇.威克斯,一位卖假货的小商贩因小事发生争执,结果竟被一群疯狂的暴徒蓄意踢死。这是一件历史事实吗?”【4】卡尔认为,当没有历史学家引用并证明这件事情的真实性,那么这就不是一件历史事实,充其量只是一件过去事实。历史事实过去事实与的区别在于,1个是历史学家的研究对象,1个则不是;第二,历史事实不同于历史的基本事实或原始材料,而必须经过历史学家的诠释并融入后者的思想认识与情感体验。譬如,“秦始皇”、“前221年”、“中国”这些是一些构成历史基本框架的原始材料,但并非历史本身。而“秦始皇于前221年统一中国”,尽管这种说法会有很多争论,比如,当时秦始皇所统一的仅仅是1个并未覆盖当今中国全部版图的特定区域,意即不是完整意义上的中国,但是,就这种说法本身而言,它却可以算作历史学家的事实。

史学理论作业:E.H.卡尔《历史是什么》读后

  前不久,当我刚刚开始理解何谓作为一门哲学或方法论的史学理论时【1】,我感到有些兴奋。使人尊重的史学理论家们乐此不疲地谈论着历史与史学的概念,研究历史的基本方法及历史研究成果的社会表现形态,还谈论着历史学家的基本素养与时代使命等等。在这样一方天地里,似乎他们总是试图攀上某个思想的制高点俯视历史学的林林总总。但这不同于伽利略借助天文望远镜这种物理器材观察静止不动的星空,史学理论家们所从事的工作是依靠自己的目光所及,其研究对象是不具备完整客观性的、千变万化的历史学本身而非历史。因此,他们的独特工作及其或多或少的哲学属性所造就的那种近乎遗世而立的学术姿态,也极易使史学理论及其研究者本身陷入一种尴尬的困境,即过分的抽象化和主观性。显然,“抽象化”使史学理论沦为了一堆空洞、枯燥且令人费解的教条,当今社会没有几个人会对这种东西满怀兴趣。即使有,也没有几个人能够真正去实践这些教条,甚至这些教条的写作者自己;“主观性”则使史学理论丧失了科学的光彩,换言之,即丧失了持久的生命力。譬如马克思主义史学或后现代主义史学在当今中国学术界的式微,就是因为它们挟带了太多的主观预设,以致历史研究的过程几乎成为了为这些既定的预设补充有利的材料与证据的偏执的过程。这当然是不值得人们全盘接受的。也许一位学者穷毕生精力艰难的得出了一个结论,但这个结论却突然在他行将就木之时被无情的推翻,这的确令人难以忍受,但在史学理论界却是屡见不鲜。这使我相信,许多研究具体问题的史学工作者之所以对史学理论表现冷漠,并不是完全不可理喻的。  然而,卡尔--比之于“历史学家”这个名头,我更愿意称他为“史学理论家”--他的睿智与执着使他从不轻言放弃。这个业余的历史爱好者从没有停止过自己对史学理论的不懈探索,在很大程度上,也没有使自己的《历史是什么?》陷入如上所述的那种“过分的抽象化与主观性”的渊薮。从体系上看,这本史学理论界的经典之作一共有6章,分别阐述了6个不同的,同时也是最为引人注目的主题:历史研究的主体与客体及其相互关系;历史研究者本身与其所处时代环境及其相互关系;历史的客观性与主观性及其相互关系;历史研究的因果关系;历史发展的大致路径是进步还是衰落抑或循环;历史研究的内容是否是不断扩展并充实的。从内容上看,这本薄薄的演讲稿集充满了朴实无华的文字、深刻独到的见地和大量与生活密切关联的、恰到好处的例证,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因而,这本书绝不是了然无趣的坐而论道抑或没有激情的迂腐文章。。

陕师大历史文化学院必读书目的整理

   中国史   一、史学理论及史学史   1.[唐]刘知几,刘占召校注:《史通评注》,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年版。   2.[清]章学诚,仓修良注:《文史通义新编新注》,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3.杨翼骧:《中国史学史资料编年》(共3册),南开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4.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及《补编》,商务印书馆1922年版。   5.李大钊:《史学要论》,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6.[日]内藤湖南:《中国史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   7.顾颉刚:《当代中国史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8.金毓黻:《中国史学史》,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9.白寿彝总主编:《中国史学史》(六卷本),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0.饶宗颐:《中国史学上之正统论》,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版。   11.杜维运编:《史学方法论文选集》,华世出版社1979年版。   12.许冠三:《新史学九十年》,岳麓书社2003年版。   13.王学典:《二十世纪中国史学史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4.乔治忠等编:《中国史学史研究述要》,天津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15.[德]兰克:《历史上的各个时代:兰克史学文选之一》,北大出版社2010年版。   16.[美]鲁宾逊,何炳松译:《新史学》,商务印书馆1923年版。   17.[英]巴勒克拉夫,杨豫译:《当代史学主要趋势》,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18.何兆武,陈启能主编:《当代西方史学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19.何兆武主编:《历史理论与史学理论─近现代西方史学著作选》,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20.姜芃:《西方史学的理论和流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二、先秦史   1.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34   2.王玉哲:《中华远古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3.徐中舒:《先秦史论稿》,巴蜀书社1992年版。   4.晁福林:《先秦社会形态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5.郭沫若:《郭沫若全集》,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6.陈梦家:《殷虚卜辞综述》,中华书局1988年版。   7.杨宽:《西周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8.杨宽:《战国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三、魏晋南北朝史   1.[唐]唐太宗撰:《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版。   2.[北宋]司马光等撰:《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56年版。   3.[南朝]刘义庆,刘孝标注,余嘉锡笺疏:《世说新语笺疏》,中华书局2007年版。   4.逯钦立:《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   5.陈寅恪:《金明馆丛稿初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   6.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7.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丛》,《魏晋南北朝史续论》,《魏晋南北朝史拾遗》,中华书局2011年版。   8.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论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9.何兹全:《读史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10.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1.毛汉光:《中国中古政治史论》,《中国中古社会史论》,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书店2002年版。   12.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中华书局1955年版。   13.祝总斌:《两汉魏晋南北朝宰相制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14.马长寿:《碑铭所见前秦至隋初的"关中部族》,中华书局1985年版。   15.严耕望:《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魏晋南北朝地方行政制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   16.[日]宫崎市定,韩升,刘建英译:《九品官人法研究》,中华书局2008年版。   17.[日]川胜义雄,徐谷梵,李济沧译:《六朝贵族制社会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   135   18.[日]谷川道雄,李济沧译:《隋唐帝国形成史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19.单国钺主编:《当代西方汉学研究集萃·中古史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   20.张庆捷:《民族汇聚与文明互动-北朝社会的考古学观察》,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   四、西夏史   1.吴天墀:《西夏史稿》,四川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2.史金波等:《文海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   3.白滨编:《西夏史论文集》,宁夏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4.李范文:《同音研究》,宁夏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5.史金波:《西夏佛教史略》,宁夏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6.李华瑞:《宋夏关系史》,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7.李范文主编:《西夏语比较研究》,宁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8.史金波等译注:《天盛改旧新定律令》,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9.杜建录:《西夏经济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10.李范文主编:《西夏通史》,宁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1.牛达生:《西夏遗迹》,文物出版社2007年版。   12.史金波:《西夏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3.李范文编:《夏汉字典》,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14.杨蕤:《西夏地理研究》,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15.杨浣:《辽夏关系史》,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16.俄罗斯科学院东方研究所圣彼得堡分所等编:《俄藏黑水城文献》(1-13),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2007年版。   17.韩荫晟编:《党项与西夏资料汇编》,宁夏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8.西北第二民族学院等编:《英藏黑水城文献》(1-4),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19.宁夏大学西夏学研究中心等编:《中国藏西夏文献》(1-20),甘肃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20.李范文主编:《西夏研究》(1-8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2008年 136   版。   21.西北第二民族学院等编:《法藏敦煌西夏文文献》,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   五、隋唐史   1.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2.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三联书店2004年版。   3.岑仲勉:《隋唐史》,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4.[日]气贺泽保规:《隋唐时代:绚烂的世界帝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5.崔瑞德:《剑桥中国隋唐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6.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7.刘俊文:《唐律疏义笺解》,中华书局1996年版。   8.黄正建:《隋唐五代社会生活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9.徐连达:《唐朝文化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六、明清史   1.汤纲,南炳文:《明史》(上、下),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2.王戎笙主编:《清代全史》10卷,辽宁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3.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4.[英]崔瑞德,牟复礼等:《剑桥中国明代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5.[清]魏源:《圣武记》,文海出版社1967年版。   6.[明]顾炎武:《日知录》,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7.孟森:《明清史讲义》(上.下),中华书局1981年版。   8.孟森:《明清史论著集刊正续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9.谢国桢:《增订晚明史籍考》,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10.吴晗:《朱元璋传》,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11.吴晗:《吴晗史学论著选集》,人民出版社1984-1988年版。   12.顾诚:《南明史》,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年版。   13.冯尔康:《雍正传》,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历史学研究生就业前景如何呢?

广义的"历史学"是对"史"进行同时合训而产生的"史有二义"的统一体。包括:完全独立于人们的意识之外的人类过往社会的客观存在及其发展过程;历史学家对这种客观存在和过程及其规律的描述和探索的精神生产实践及其创造出来的产品。狭义上的史学专指后者,是一种精神生产实践及其创造的属于观念形态的东西的统一体。因历史学家们考察的角度和出发点的不同,而有"活动"说、"学问"或"学术"说、"知识体系"说、"科学"说、"艺术"说和"一半是科学,一半是艺术"说、"整合"说等等不同的界定。历史学类专业主要包括中国史、世界史、考古学一级学科,以及博物馆学、民族学、文物学等二级学科。

历史学有哪些专业?

历史学有哪些专业?一、历史学主干学科:历史学主要课程:中国通史、世界通史、史学导论、中国史学史、西方史学史、考古学通论、历史地理学、古代汉语、中外历史文化原典导读与选读、中国断代史(从先秦到当代)、专题史(经济史、社会史、政治制度史、思想文化史等)、世界各主要国家和地区史(美、英、法、日、德、俄等国、拉美、非洲、中亚、南亚、东南亚等地区)、中外关系史。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参观访问、社会调查和社会公益活动等,一般安排10周左右。学年:4年授予学位:历史学学士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一定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素养和系统的专业基本知识,有进一步培养潜能的史学专门人才,以及能在国家机关、文教事业、新闻出版、文博档案及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实际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历史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发展的基本史实及史学研究的基本训练,具有从事专业工作所需的基本能力。毕业生能力:1.掌握历史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对有关的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有一定的了解;2.掌握历史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与分析方法;3.具有从事历史研究的初步能力和较强的口头表达和文字表达能力;4.熟悉古文字学、版本目录学、音韵学、训诂学、史料学、历史地理学及考古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5.了解国内外史学界最重要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二、考古学主干学科:历史学主要课程:中国通史、世界上古史、中国考古学、考古学导论、旧石器时代考古、新石器时代考古、夏商周考古、战国秦汉考古、三国两晋南北朝考古、隋唐考古、宋元考古、博物馆学概论、文物学理论、考古绘图、田野考古学概论等。

历史学科中有哪些原理

务实求真,严谨

历史学科研究的理论和方法都有哪些

  主要史学理论和史学研究法总结 一.主要史学范式(史观) 史学范式是史学家研究历史的范型和模式,是历史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也是史学观点、史学范畴和史学方法等有机集合体。高中新课标程式下的史学范式已从单一走向多元,由传统单一的阶级斗争范式(或称革命史范式),发展为阶级斗争范式、文明史范式、整体史范式(亦称全球史范式)和现代化范式等四种史学范式。这些新的史学范式,提高了历史研究的框架性认识. 1.文明史范式(通史顺序) 文明史范式认为:人类历史从本质上说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人类文明的发展及其人类自身的文明化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人类创造、积累文明的过程及其所获得的成果是历史的基本内容。人类文明由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构成,三者在相互作用、协调互补中交替促进、共同发展。 例:请利用1949年到1956年的历史事实来分析“由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构成,三者在相互作用、协调互补中共同发展。”? 2.全球史范式(经济一体化全球化) 全球史观,又称整体史观。他们把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视为一个有机整体,是从分散发展到整体发展的过程。在这一进程中重视交往、强调交往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生产力的发展和世界各地区交往的发展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两条主线,建立在生产力发展基础上的世界各地区交往的发展是推动人类社会从分散走向整体发展的决定因素。 例:请分析16世纪到19世纪的欧洲是如何加强与世界各地区交往的?并以此分析其对欧洲及世界发展的影响。 3.近(现)代化范式 现代化是以商品经济为特征的工业文明取代以自然经济为特征的农业文明的结果,它主要表现为经济领域的工业化和市场化、政治领域的民主化和法制化、思想领域的理性化和科学化。 例:请从现代化范式的角度分析1840年到1949年的中国的历史,以此说明这一时期中国近代化的发展。 4.革命史范式(阶级斗争) 革命史范式作为中国近代史学界从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占绝对主导地位的理论范式。其理论基础源于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学说。根据这一学说,在阶级社会里,两大对立阶级之间的矛盾,最集中地反映了该社会发展阶段的基本矛盾,考察和研究阶级矛盾、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发展,便能把握住历史发展中最本质的内涵,揭示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性。 例:请从革命史范式出发研究1919年到1956年的历史(提示:分析社会主要矛盾)

如何理解历史学的方法与所学专业方法

  史学方法论或称历史科学方法论、历史研究方法论。它并不指任何单一的研究方法,而是指关于史学方法的理论,或者说,它是一种可以用于历史研究的普遍方法理论,抑或可以说,拿一定的世界观来观察、分析、解决历史问题便是方法论。在这个意义上,也可称之为“方法学”(methodology)。  也正因此,亦因为科学研究中为达到同一目的而使用的方法、手段是多样的,在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学派和不同个人那里,史学方法论是存在明显差别的,但它们不见得必定是尖锐对立的,往往是可以相互补充、兼容并蓄的,故史学方法论应是个开放的系统。当然,创立一门作为方法或关于方法的理论体系,是比较晚近的事,是近代科学极大发展的产物,但这并不是说古代史学就没有其方法论体系,只是缺乏系统的归纳整理。在此意义上,我们可以发现存在着辩证唯物的史学方法论、实证主义史学方法论、结构主义史学方法论、解释学史学方法论、发生学史学方法论、符号学史学方法论、精神分析学史学方法论、证伪主义史学方法论等等多种。而诸如比较方法、数量方法等只作为具体研究方法,而不构成史学方法论。  从另一个角度说,史学方法论也可以理解为论史学方法。但这并不是论述一个个具体方法以及它们的简单排列组合,而是从比较抽象的角度、从理论思维的高度,阐明史学方法一般的内涵、外延、特征,它的层次结构、内部联系;论述它与历史观,与历史认识论的关系;论述它与一般科学方法论的共性和差异性,以及它吸收其他科学方法的角度、程度及局限;最后还应具体描述和分析历史学所能应用的种种方法和手段,并从中抽象出一般,发现历史研究方法的内在一致性。  总之,尽管国内外对史学方法论体系多有论述,但尚无统一意见,并多为对具体方法的介绍,因此,系统地研究科学的史学方法论,而非个别的方法或方法论仍是史学理论界迫在眉睫的任务。

历史学和历史专业的区别?

历史学和历史专业是两个相关但有些不同的概念。历史学是一门学科,它研究过去的事件、人物和时期,以了解过去对现在和未来的影响。历史学家使用各种方法和来源,如文献研究、考古发掘、口述历史等,来重建和解释历史。历史专业则是指学习历史学的学生在大学中所选择的专业。历史学既可以是学术研究领域,也可以是教学领域。学术研究的历史学家致力于发表学术论文、撰写专著,并参与国内外学术交流。他们深入研究特定的历史时期或主题,并通过分析和解释历史事件的原因和后果,提供对社会、文化和政治发展的洞察力。而历史专业的学生更多地接受历史学的教育,在大学中学习各个历史时期和地区的课程。他们也可以选择辅修其他相关领域,如考古学、艺术史或文化研究。历史专业的学生通常会进行研究项目,参与实地考察和档案研究。历史学和历史专业的重要性在于它们帮助我们了解过去,从而更好地理解现在和未来。通过研究历史,我们可以发现人类社会的起源、文化的发展以及各种政治和社会变革的原因。这些知识有助于我们理解当前的社会现象,并为未来的决策提供启示。图片来源:Unsplash

历史学专业主要学什么 前景怎么样

大学历史学专业的课程主要包括中国通史、世界通史,史学理论、中国史学史、西方史学史、考古学通论、中外关系史、文化人类学、历史地理学、文献学、古代汉语、中外历史文化原典导读、中国断代史、专题史(经济史、社会史、政治制度史、思想文化史等)。 历史学专业就业前景 因为历史学专业属于基础性长线学科,社会需求以教学单位为主,且由于近年多数高校盲目扩招、毕业生数量急剧增多,使得本就趋于饱和的就业市场始终处于供大于求的局面,竞争激烈。由于就业市场长期处于供过于求的形势,用人单位选择余地极大,除了要求毕业生拥有良好的名校教育背景和高学历之外,对专业对口程度要求亦十分严格。 历史学专业就业方向 历史学是一门基础学科,与专业对口的职业相对需求较少。就业方向相当广泛,毕业生可适应策划、咨询、管理和教学、研究等方面工作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毕业生可适应策划、咨询、管理和教学、研究等方面工作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 历史学专业培养具有一定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素养和系统的专业基本知识,有进一步培养潜能的史学专门人才,以及能在国家机关、文教事业、新闻出版、文博档案及各类介事业单位从事实际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唯物史观视域中的世界历史是指

唯物史观视域中的世界历史是指各民族、国家通过普遍交往,打破孤立隔绝的状态,进入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世界整体化的历史。生产方式的发展变革是世界历史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普遍交往是世界历史的基本特征。世界历史的形成与发展为共产主义的实现提供了条件和路径。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为我们观察、分析当今世界发展特别是全球化问题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正是我们党站在世界历史的高度来思考人类的未来与前途取得的成果。史学理论:唯物史观的视域和尺度《史学理论:唯物史观的视域和尺度》是2009年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张艳国。本书运用多学科的综合知识,对史学理论的学科建设进行了深沉思考,比较系统地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内容简介《史学理论:唯物史观的视域和尺度》内容简介:史学理论,是历史学科中一门新兴的分支学科。《史学理论:唯物史观的视域和尺度》是作者追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史学理论研究进展的结晶。由“唯物史观的理论反思”、“唯物史观与史学理论”、“历史学的理论观照”三个方面内容组成,作者以唯物史观的理论与方法为指导,借鉴现代西方史学理论的有益成果。《史学理论:唯物史观的视域和尺度》注重理论思辨,创新意识炽烈,资料翔实可靠,语言朴实晓畅,是史学研究中一本有特色的著作。《史学理论:唯物史观的视域和尺度》对于从事史学研究、历史哲学研究、唯物史观研究,有较高的参考价值,也可作为大学生、研究生“史学概论”、“史学理论”课程的辅助教材。

理论和历史有什么关系

历史理论:是指历史运动本身的理论和方法。史学理论:是指史学自身发展过程中提出的理论和方法论问题。联系:历史理论以客观人类社会历史作为研究对象,史学理论从理论和方法上说明如何研究历史的,二者都以人类社会历史为指向,都离不开人类社会的历史;历史理论的性质、规模和水平,决定了史学理论的性质、规模和水平。区别:二者研究的对象不同,历史理论具体研究人类社会历史的客观过程和客观规律,对象为客观历史,而史学理论研究对象是历史学本身。

历史理论与史学理论有什么不同

史学理论是关于历史学的发展过程及其规律的理论概括以历史学自身的理论问题为研究对象,如关于历史学的特点,历史学的功能(包括社会功能、科学功能、教育功能),史学工作者的历史认识的特点,史学发展与历史发展的关系,历史文献和史学方法问题,史学遗产的批判继承问题,历史研究成果的社会表现形式问题,史学家的素养与时代使命问题等等,均为史学理论研究的范围!历史理论是关于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及其规律的哲学认识

安徽大学历史学系的教学方面

历史学系现有历史学与考古学两个本科专业。教学工作是我们常规性的重点工作。我们始终把教书育人,培养一专多能的高素质人才作为工作重点。大胆突破传统封闭、狭窄的教育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独特的个性、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使之能迅速适应日益变化的市场经济和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为适应新形势下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满足社会多种需求,我们努力拓展学科、专业领域,更新教学内容,注重实践教学环节,重视学生的实际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在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省博物馆、寿县博物馆建立了学生实习基地,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整体素质。 培 养素质高、知识新、能力强的历史学专业人才,注重人才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方面的培养,要求掌握历史学科基本理论和方法以及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动态,掌握一门外国语和计算机基础。开设的主要专业课程有: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世界古代史,世界中世纪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世界当代史,史学概论,中国史学史,世界史学史,考古学通论,历史文选,中国和世界现代化进程,中西文化交流,台陆关系,美国史等,还开设有 30 余门课程供学生选修。近年来,历史学专业毕业生有三分之一以上继续攻读历史学及相关学科的硕士研究生。就业范围涉及科研部门、高等或中等专业院校从事历史学及相关学科的研究和教学工作,以及厂矿企业、 政府部门、大公司等单位从事应用研究科技开发和管理工作。 培 养素质高、知识新、能力强的考古学专业人才,注重人才的考古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 培养,要求掌握考古学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以及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动态,掌握一门外国语和计算机基础。开设的专业课程主要有中国通史,世界通史,考古学概论,旧石器时代考古,新石器时代考古,夏商周考古,战国秦汉考古,魏晋南北朝考古,隋唐考古,博物馆学,田野考古(安排野外发掘实习),文化人类学,古代钱币,陶瓷,青铜器,安徽考古,历史文选等,还开设 30 余门课程供学生选修。考古学专业毕业生除继续攻读考古学及相关交叉学科的硕士学位外,学生毕业后,可在考古、文物、博物馆及旅游、海关、高等院校等事业单位及国家机关从事科研、管理、宣传、教学等实际工作。

历史学是科学的理由

1.历史学是科学还是艺术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layer 链接:/question/20018650/answer/23813532 来源:知乎 这个问题确实在历史学界吵了很长时间,莫衷一是。我个人倾向于历史学是一门阐释学(或者解释学)而非是科学。但研究历史的一些考据方法是科学的。 我们大二的时候上过一门课,“史学概论”,用的课本是北京大学出版社王学典主编的《史学引论》(很对人看到这个名字都很熟悉,对!他就是《文史哲》杂志主编、山大教授,他的《顾颉刚和他的弟子们》更是家喻户晓),这门课枯燥之处在于纯理论化,讲的是历史学的性质、学科特点,以及一些史学方法、治史方法、史学史的内容(我扯了好多啊!)。 在这本书的封面上有一句话:“历史学不是以物质世界为主要研究对象的追求通则或规律的实证科学,而是一门旨在把握或通向人的不确定的心灵世界的诠释学。”王学典的观点很明确,历史学不是科学,是一门诠释学(或者叫阐释学、解释学)。 起初我是怀疑这句话的,我感觉历史学一向是很严谨的,所有数据、史料都具有精确性,因为这才是“真实的历史”,后来我接触到法国年鉴学派的计量史学,更加坚信历史学是一门严谨、规律的科学。但是等我看了一些史学理论的书之后感觉王学典这句话并没有问题。 历史事件的发生往往具有随机性,不是能够通过科学的方法能预测到的。无论是伯罗尼撒战争、还是布匿战争抑或我国的黄巢起义、太平天国运动,虽然在爆发前会出现一系列很直观的事实与原因,但这些事实与原因不也是毫无规律的吗?况且这些事件更不可能有规律地轮回。而科学是什么?科学是一种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具有可观察、可假设、可检证的特点。而历史学虽然反映的是过去发生的真实的事件,但毫无规律性可言,更不可能假设与逻辑推理。因此来说,历史学非科学。但是历史的随机性不能阻碍我们以科学的方法去研究它,比如计量史学,与其说是一门学问,倒不如说是一种治史方法,运用数学等自然科学中的方法对历史资料进行定量分析,不仅有助于精确还原事件本身,也会使得历史本身更具有说服力、趣味性。 除了历史学,语言学、哲学等等学科都不能算作科学,而是人文类学科。所以,现在我感觉我国的一些学科分类是有问题的,把历史学、哲学等学科划归到社会科学是不严谨的,而且把我国的学科体系笼统地分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是不科学的,应该在之外再加一项“人文学科”(是学科,不是科学)。 2.什么是历史学,它是科学吗 历史学的定义从内涵上可归纳为两种。广义的“史学”是对“史”进行同时合训而产生的“史有二义”的统一体,包括:(1)完全独立于人们的意识之外的人类过往社会的客观存在及其发展过程,和(2)历史学家对这种客观存在和过程及其规律的描述和探索的精神生产实践及其创造出来的产品。狭义上的史学不包括前者,而专指后者。 狭义上的史学是一种精神生产实践及其创造的属于观念形态的东西的统一体。就其性质而言,因历史学家们考察的角度和出发点的不同,而有“活动”说、“学问”或“学术”说、“知识体系”说、“科学”说、“艺术”说和“一半是科学,一半是艺术”说、“整合”说等等不同的界定。 在马克思主义历史学诞生之前,人们一般从广义上来界定史学,即对史学的定义与对历史的定义往往是同一的,很少有人对两者进行严格的概念上的区分。英语中“历史学”和“历史”是同一个词:History。根据第四版《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History第一义项即指“历史学”——对过去事件的研究;第二义项才是“历史”——过去的事件,尤指从整体意义上来认识的过去事件;第三义项实际上是从第一义项中引申出来的——对过去事件的系统叙述。可见,“历史学”和“历史”是其本义。在西方历史学家对历史学的定义或解说中,History具体所指为何,一般应视具体的文本语境而定。 中西方对史学的认识所经历的过程基本相同。中国古代的“史学”概念亦从对“史”的认识发展而来,或者说它最初也包含在“史”中。据瞿林东先生的研究,大体说来,中国古代“史”的含义经历了史官、史书、史事、史学的发展过程。史学概念可能始出于东晋十六国时期的后赵石勒称王之年——公元319年(东晋太兴二年)。在当时和其后一个半世纪间,人们并未对它的内涵作出明确的解说。但是,史学摆脱对经学的依附地位,并与传统的经、律两学鼎足而立,成为官学中一个完全独立的部门,这在中国古代史学发展上还是极具重要意义的。后来它有了编纂学、文献学的内容;至清代乾嘉时期,人们又赋予了史学以历史叙述技巧和历史认识方法等内容。[2]要而言之,在中国古代,人们对史学概念的解说所达到的最高认识水平是:史学是一门关于如何认识、叙述或编纂过去的事件的专门性、技艺性的学问。这种认识与西方近代历史学家“历史学是艺术”的界说有异曲同工之妙。在中国古代史学发展史上,作为人类过往社会客观存在的“历史”与作为一种专门性学问的人们对它进行认识、描述的活动及其结果的“史学”,最后实现了初步的分离,这是古代历史学家经过数千年探索的结果,亦是他们在史学认识上的最大成就之一。 正因“史学”从“史”的硬壳中脱胎而来,所以,尽管在当代历史学家看来,“历史”与“史学”是两个内涵和本质均不相同的概念,对于它们各自是什么的回答分属于不同的本体论范畴,但是当人们定义它们时,它们就像是一个双面怪——两者交互使用、互相纠结在一起。正如“易”因背出分训、并行分训和同时合训而“一名而含三义”——“所谓易(简易)也,变易也,不易也”[3],——“史”因一字多意同时合用亦总有二义,这种情况在近代依然顽固地维持着。因此,近人对史学的定义,并不比古人高明多少,亦往往不能彻底分割克丽欧女神的双面性。当他们在定义“史者何”或“历史何谓”的时候,实际上不是在确定“历史”的定义,而是在确定“史学”的定义;有时则同时合训而兼具两义。如果从历史本体论角度来分析,人们难免会把他们的定义当做是从观念形态上来界说“历史”概念,从而得出他们的历史观本质上属于唯心主义历史观的结论。如果我们从他们解说的实际内容和文本的整体语境来分析,则不难看出,他们正是从狭义上确定了史学的内涵。例如,近代国学大师、“新史学”革命首倡者梁启超,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一书中,就开宗明义地写道:“史者何?记述人类社会赓续活动之体相,校其总成绩,求得其因果关系,以为现代一般人活动之资鉴者也。”[4]这里的“史”,很明显是指“史学”;而且,《中国历史研究法》一书所阐述的内容,亦是如何研究历史的方法问题,而不是论述历史是什么的问题。当然,多数史家则采用传统的同时合训的方法。例如,杜维运说:“一般来讲,所谓历史,不外是以往实际发生的事件(简言之为往事),或者是以往实际发生的事件的记录(往事的记录)。” 3.历史学是一门科学吗 历史学是人类对自己的历史材料进行筛选和组合的知识形式。历史学,是个静态时间中的动态空间概念。历史学是由历史、科学、哲学、人性学及其时间空间五部分有机组合而成。 广义的“历史学”是对“史”进行同时合训而产生的“史有二义”的统一体。包括:完全独立于人们的意识之外的人类过往社会的客观存在及其发展过程;历史学家对这种客观存在和过程及其规律的描述和探索的精神生产实践及其创造出来的产品。狭义上的史学专指后者,是一种精神生产实践及其创造的属于观念形态的东西的统一体。 因历史学家们考察的角度和出发点的不同,而有“活动”说、“学问”或“学术”说、“知识体系”说、“科学”说、“艺术”说和“一半是科学,一半是艺术”说、“整合”说等等不同的界定。历史学类专业主要包括中国史、世界史、考古学一级学科,以及博物馆学、民族学、文物学等二级学科。 4.论述:为什么说历史学既是实证的,也是诠释的 历史学:既是实证的,也是诠释的历史学不可能是一门科学,尤其不可能是一门自然科学意义上的科学,理由已如上述。 但我们这里又必须强调,当我们上节说历史学绝不能轻易摆脱“客观性”的约束与限制时,我们在事实上又承认了历史学肯定具备“科学”的某些特征,特别是具备了“科学”的实证特征。正是在这一意义上,不少人称历史学为“实证科学”。 历史学离不开证据,没有证据、没有材料,就丝毫也谈不上历史学。但历史学又不能局限于证据、满足于证据,只有证据、满足于证据的是史料学,而史学不是史料学。 “历史学家的任务不仅要确定事实,还得要解释它们。”①因为,“真正的历史研究决不能只停留在考订与叙述事实的水平上,而应该上升到有意义的理解与解释”。 ②所以,历史研究光考据不行,还得思辨。这就是说,与历史学必须具备实证的特征一样,历史学还必须同时具备诠释的特征。

历史学考研需要准备哪些教材教辅。求详细罗列出版社 编者 市场价!

这个要看你考哪个学校哪个研究方向才能具体定,每个学校的研究生院都会有详细的招生计划和参考书目,去学校的官网仔细研究一下吧。
 首页 上一页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