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

阅读 / 问答 / 标签

高中物理学史

是一个上百万字的《物理学史》,从亚力士多德正式谈起,中间的牛顿、开普勒、普朗克、.....库仑、法拉第、麦克斯韦......约里奥.居里和伊丽芙 夫妇铀的发现和α粒子轰击原子核.....到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直到1947年K介子和π介子的发现......太多了。

高中物理学史

一、力学  1、1638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中用科学推理论证重物体和轻物体下落一样快;并在比萨斜塔做了两个不同质量的小球下落的实验,证明了他的观点是正确的,推翻了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即:质量大的小球下落快是错误的);   2、17世纪,伽利略通过构思的理想实验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得出结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同时代的法国物理学家笛卡儿进一步指出:如果没有其它原因,运动物体将继续以同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  3、1687年,英国科学家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著作中提出了三条运动定律(即牛顿三大运动定律)。  4、20世纪初建立的量子力学和爱因斯坦提出的狭义相对论表明经典力学不适用于微观粒子和高速运动物体。  5、1638年,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一书中,运用观察-假设-数学推理的方法,详细研究了抛体运动。  6、人们根据日常的观察和经验,提出“地心说”,古希腊科学家托勒密是代表;而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大胆反驳地心说。  7、17世纪,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提出开普勒三大定律;  8、牛顿于1687年正式发表万有引力定律;1798年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扭秤实验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  9、1846年,英国剑桥大学学生亚当斯和法国天文学家勒维烈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并观测到海王星,1930年,美国天文学家汤苞用同样的计算方法发现冥王星。  10、我国宋朝发明的火箭是现代火箭的鼻祖,与现代火箭原理相同;  俄国科学家齐奥尔科夫斯基被称为近代火箭之父,他首先提出了多级火箭和惯性导航的概念。  11、1957年10月,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1961年4月,世界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东方1号”带着尤里加加林第一次踏入太空。二、电磁学  12、1785年法国物理学家库仑利用扭秤实验发现了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库仑定律,并测出了静电力常量k的值。  13、16世纪末,英国人吉伯第一个研究了摩擦是物体带电的现象。  18世纪中叶,美国人富兰克林提出了正、负电荷的概念。  1752年,富兰克林在费城通过风筝实验验证闪电是放电的一种形式,把天电与地电统一起来,并发明避雷针。  14、1913年,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精确测定了元电荷e电荷量,获得诺贝尔奖。  15、1837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最早引入了电场概念,并提出用电场线表示电场。  16、1826年德国物理学家欧姆(1787-1854)通过实验得出欧姆定律。  17、1911年,荷兰科学家昂纳斯发现大多数金属在温度降到某一值时,都会出现电阻突然降为零的现象——超导现象。  18、19世纪,焦耳和楞次先后各自独立发现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效应的规律,即焦耳定律。  19、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电流可以使周围的小磁针发生偏转,称为电流磁效应。  20、法国物理学家安培发现两根通有同向电流的平行导线相吸,反向电流的平行导线则相斥,并总结出安培定则(右手螺旋定则)判断电流与磁场的相互关系和左手定则判断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磁场力的方向。  21、荷兰物理学家洛伦兹提出运动电荷产生了磁场和磁场对运动电荷有作用力(洛伦兹力)的观点。  22、汤姆生的学生阿斯顿设计的质谱仪可用来测量带电粒子的质量和分析同位素。  23、1932年,美国物理学家劳伦兹发明了回旋加速器能在实验室中产生大量的高能粒子。  (最大动能仅取决于磁场和D形盒直径,带电粒子圆周运动周期与高频电源的周期相同)  24、1831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由磁场产生电流的条件和规律——电磁感应定律。  25、1834年,俄国物理学家楞次发表确定感应电流方向的定律——楞次定律。  26、1835年,美国科学家亨利发现自感现象(因电流变化而在电路本身引起感应电动势的现象),日光灯的工作原理即为其应用之一。三、热学  27、1827年,英国植物学家布朗发现悬浮在水中的花粉微粒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现象——布朗运动。  28、1850年,克劳修斯提出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定性表述:不可能把热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而不产生其他影响,称为克劳修斯表述。次年开尔文提出另一种表述: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取热,使之完全变为有用的功而不产生其他影响,称为开尔文表述。  29、1848年 开尔文提出热力学温标,指出绝对零度是温度的下限。  30、19世纪中叶,由德国医生迈尔、英国物理学家焦尔、德国学者亥姆霍兹最后确定能量守恒定律。  21、1642年,科学家托里拆利提出大气会产生压强,并测定了大气压强的值。  四年后,帕斯卡的研究表明,大气压随高度增加而减小。  1654年,为了证实大气压的存在,德国的马德堡市做了一个轰动一时的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四、波动学  22、17世纪,荷兰物理学家惠更斯确定了单摆周期公式。周期是2s的单摆叫秒摆。  23、1690年,荷兰物理学家惠更斯提出了机械波的波动现象规律——惠更斯原理。  24、奥地利物理学家多普勒(1803-1853)首先发现由于波源和观察者之间有相对运动,使观察者感到频率发生变化的现象——多普勒效应。五、光学  25、1621年,荷兰数学家斯涅耳找到了入射角与折射角之间的规律——折射定律。  26、1801年,英国物理学家托马斯•杨成功地观察到了光的干涉现象。  27、1818年,法国科学家菲涅尔和泊松计算并实验观察到光的圆板衍射——泊松亮斑。  28、1864年,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发表《电磁场的动力学理论》的论文,提出了电磁场理论,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指出光是一种电磁波,为光的电磁理论奠定了基础。  29、1887年,德国物理学家赫兹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并测定了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  30、1894年,意大利马可尼和俄国波波夫分别发明了无线电报,揭开无线电通信的新篇章。  31、1800年,英国物理学家赫歇耳发现红外线;  1801年,德国物理学家里特发现紫外线;  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X射线(伦琴射线),并为他夫人的手拍下世界上第一张X射线的人体照片。  32、激光——被誉为20世纪的“世纪之光”。六、波粒二象性  33、1900年,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为解释物体热辐射规律提出能量子假说:物质发射或吸收能量时,能量不是连续的(电磁波的发射和吸收不是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的,每一份就是一个最小的能量单位,即能量子E=hν,把物理学带进了量子世界;  受其启发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光子说,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规律,因此获得诺贝尔物理奖。  34、1922年,美国物理学家康普顿在研究石墨中的电子对X射线的散射时——康普顿效应,证实了光的粒子性。  35、1913年,丹麦物理学家玻尔提出了自己的原子结构假说,最先得出氢原子能级表达式,成功地解释和预言了氢原子的辐射电磁波谱,为量子力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6、1885年,瑞士的中学数学教师巴耳末总结了氢原子光谱的波长规律——巴耳末系。  37、1924年,法国物理学家德布罗意大胆预言了实物粒子在一定条件下会表现出波动性;  1927年美、英两国物理学家得到了电子束在金属晶体上的衍射图案。电子显微镜与光学显微镜相比,衍射现象影响小很多,大大地提高了分辨能力,质子显微镜的分辨本能更高。七、相对论  38、物理学晴朗天空上的两朵乌云:①迈克逊-莫雷实验——相对论(高速运动世界),  ②热辐射实验——量子论(微观世界);  39、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物理学的三大发现:X射线的发现,电子的发现,放射性的发现。  40、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了狭义相对论,有两条基本原理:  ①相对性原理——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一切物理规律都是相同的;  ②光速不变原理——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一定是c不变。  狭义相对论的其他结论:  ①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长度收缩和动钟变慢(或时间膨胀)  ②相对论速度叠加:光速不变,与光源速度无关;一切运动物体的速度不能超过光速,即光速是物质运动速度的极限。  ③相对论质量:物体运动时的质量大于静止时的质量。  41、爱因斯坦还提出了相对论中的一个重要结论——质能方程式:E=mc2。八、原子物理学  42、1858年,德国科学家普吕克尔发现了一种奇妙的射线——阴极射线(高速运动的电子流)。  43、1897年,汤姆生利用阴极射线管发现了电子,指出阴极射线是高速运动的电子流。说明原子可分,有复杂内部结构,并提出原子的枣糕模型。1906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44、1909-1911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和助手们进行了α粒子散射实验,并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由实验结果估计原子核直径数量级为10 -15 m 。  45、1896年,法国物理学家贝克勒尔发现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核有复杂的内部结构。  天然放射现象:有两种衰变(α、β),三种射线(α、β、γ),其中γ射线是衰变后新核处于激发态,向低能级跃迁时辐射出的。衰变快慢与原子所处的物理和化学状态无关。  46、1919年,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氮核,第一次实现了原子核的人工转变,发现了质子,  并预言原子核内还有另一种粒子——中子。  47、1932年,卢瑟福学生查德威克于在α粒子轰击铍核时发现中子,获得诺贝尔物理奖。  48、1934年,约里奥-居里夫妇用α粒子轰击铝箔时,发现了正电子和人工放射性同位素。  49、1896年,在贝克勒尔的建议下,玛丽-居里夫妇发现了两种放射性更强的新元素——钋(Po)镭(Ra)。  50、1939年12月,德国物理学家哈恩和助手斯特拉斯曼用中子轰击铀核时,铀核发生裂变。  51、1942年,在费米、西拉德等人领导下,美国建成第一个裂变反应堆(由浓缩铀棒、控制棒、减速剂、水泥防护层等组成)。  52、1952年美国爆炸了世界上第一颗氢弹(聚变反应、热核反应)。人工控制核聚变的一个可能途径是:利用强激光产生的高压照射小颗粒核燃料。  53、粒子分三大类:媒介子-传递各种相互作用的粒子,如:光子;  轻子-不参与强相互作用的粒子,如:电子、中微子;  强子-参与强相互作用的粒子,如:重子(质子、中子、超子)和介子。  54、1964年盖尔曼提出了夸克模型,认为介子是由夸克和反夸克所组成,重子是由三个夸克组成。

高中物理学史

一、力学  1、1638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中用科学推理论证重物体和轻物体下落一样快;并在比萨斜塔做了两个不同质量的小球下落的实验,证明了他的观点是正确的,推翻了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即:质量大的小球下落快是错误的);   2、17世纪,伽利略通过构思的理想实验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得出结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同时代的法国物理学家笛卡儿进一步指出:如果没有其它原因,运动物体将继续以同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  3、1687年,英国科学家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著作中提出了三条运动定律(即牛顿三大运动定律)。  4、20世纪初建立的量子力学和爱因斯坦提出的狭义相对论表明经典力学不适用于微观粒子和高速运动物体。  5、1638年,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一书中,运用观察-假设-数学推理的方法,详细研究了抛体运动。  6、人们根据日常的观察和经验,提出“地心说”,古希腊科学家托勒密是代表;而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大胆反驳地心说。  7、17世纪,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提出开普勒三大定律;  8、牛顿于1687年正式发表万有引力定律;1798年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扭秤实验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  9、1846年,英国剑桥大学学生亚当斯和法国天文学家勒维烈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并观测到海王星,1930年,美国天文学家汤苞用同样的计算方法发现冥王星。  10、我国宋朝发明的火箭是现代火箭的鼻祖,与现代火箭原理相同;  俄国科学家齐奥尔科夫斯基被称为近代火箭之父,他首先提出了多级火箭和惯性导航的概念。  11、1957年10月,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1961年4月,世界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东方1号”带着尤里加加林第一次踏入太空。二、电磁学  12、1785年法国物理学家库仑利用扭秤实验发现了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库仑定律,并测出了静电力常量k的值。  13、16世纪末,英国人吉伯第一个研究了摩擦是物体带电的现象。  18世纪中叶,美国人富兰克林提出了正、负电荷的概念。  1752年,富兰克林在费城通过风筝实验验证闪电是放电的一种形式,把天电与地电统一起来,并发明避雷针。  14、1913年,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精确测定了元电荷e电荷量,获得诺贝尔奖。  15、1837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最早引入了电场概念,并提出用电场线表示电场。  16、1826年德国物理学家欧姆(1787-1854)通过实验得出欧姆定律。  17、1911年,荷兰科学家昂纳斯发现大多数金属在温度降到某一值时,都会出现电阻突然降为零的现象——超导现象。  18、19世纪,焦耳和楞次先后各自独立发现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效应的规律,即焦耳定律。  19、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电流可以使周围的小磁针发生偏转,称为电流磁效应。  20、法国物理学家安培发现两根通有同向电流的平行导线相吸,反向电流的平行导线则相斥,并总结出安培定则(右手螺旋定则)判断电流与磁场的相互关系和左手定则判断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磁场力的方向。  21、荷兰物理学家洛伦兹提出运动电荷产生了磁场和磁场对运动电荷有作用力(洛伦兹力)的观点。  22、汤姆生的学生阿斯顿设计的质谱仪可用来测量带电粒子的质量和分析同位素。  23、1932年,美国物理学家劳伦兹发明了回旋加速器能在实验室中产生大量的高能粒子。  (最大动能仅取决于磁场和D形盒直径,带电粒子圆周运动周期与高频电源的周期相同)  24、1831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由磁场产生电流的条件和规律——电磁感应定律。  25、1834年,俄国物理学家楞次发表确定感应电流方向的定律——楞次定律。  26、1835年,美国科学家亨利发现自感现象(因电流变化而在电路本身引起感应电动势的现象),日光灯的工作原理即为其应用之一。三、热学  27、1827年,英国植物学家布朗发现悬浮在水中的花粉微粒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现象——布朗运动。  28、1850年,克劳修斯提出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定性表述:不可能把热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而不产生其他影响,称为克劳修斯表述。次年开尔文提出另一种表述: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取热,使之完全变为有用的功而不产生其他影响,称为开尔文表述。  29、1848年 开尔文提出热力学温标,指出绝对零度是温度的下限。  30、19世纪中叶,由德国医生迈尔、英国物理学家焦尔、德国学者亥姆霍兹最后确定能量守恒定律。  21、1642年,科学家托里拆利提出大气会产生压强,并测定了大气压强的值。  四年后,帕斯卡的研究表明,大气压随高度增加而减小。  1654年,为了证实大气压的存在,德国的马德堡市做了一个轰动一时的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四、波动学  22、17世纪,荷兰物理学家惠更斯确定了单摆周期公式。周期是2s的单摆叫秒摆。  23、1690年,荷兰物理学家惠更斯提出了机械波的波动现象规律——惠更斯原理。  24、奥地利物理学家多普勒(1803-1853)首先发现由于波源和观察者之间有相对运动,使观察者感到频率发生变化的现象——多普勒效应。五、光学  25、1621年,荷兰数学家斯涅耳找到了入射角与折射角之间的规律——折射定律。  26、1801年,英国物理学家托马斯•杨成功地观察到了光的干涉现象。  27、1818年,法国科学家菲涅尔和泊松计算并实验观察到光的圆板衍射——泊松亮斑。  28、1864年,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发表《电磁场的动力学理论》的论文,提出了电磁场理论,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指出光是一种电磁波,为光的电磁理论奠定了基础。  29、1887年,德国物理学家赫兹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并测定了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  30、1894年,意大利马可尼和俄国波波夫分别发明了无线电报,揭开无线电通信的新篇章。  31、1800年,英国物理学家赫歇耳发现红外线;  1801年,德国物理学家里特发现紫外线;  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X射线(伦琴射线),并为他夫人的手拍下世界上第一张X射线的人体照片。  32、激光——被誉为20世纪的“世纪之光”。六、波粒二象性  33、1900年,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为解释物体热辐射规律提出能量子假说:物质发射或吸收能量时,能量不是连续的(电磁波的发射和吸收不是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的,每一份就是一个最小的能量单位,即能量子E=hν,把物理学带进了量子世界;  受其启发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光子说,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规律,因此获得诺贝尔物理奖。  34、1922年,美国物理学家康普顿在研究石墨中的电子对X射线的散射时——康普顿效应,证实了光的粒子性。  35、1913年,丹麦物理学家玻尔提出了自己的原子结构假说,最先得出氢原子能级表达式,成功地解释和预言了氢原子的辐射电磁波谱,为量子力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6、1885年,瑞士的中学数学教师巴耳末总结了氢原子光谱的波长规律——巴耳末系。  37、1924年,法国物理学家德布罗意大胆预言了实物粒子在一定条件下会表现出波动性;  1927年美、英两国物理学家得到了电子束在金属晶体上的衍射图案。电子显微镜与光学显微镜相比,衍射现象影响小很多,大大地提高了分辨能力,质子显微镜的分辨本能更高。七、相对论  38、物理学晴朗天空上的两朵乌云:①迈克逊-莫雷实验——相对论(高速运动世界),  ②热辐射实验——量子论(微观世界);  39、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物理学的三大发现:X射线的发现,电子的发现,放射性的发现。  40、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了狭义相对论,有两条基本原理:  ①相对性原理——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一切物理规律都是相同的;  ②光速不变原理——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一定是c不变。  狭义相对论的其他结论:  ①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长度收缩和动钟变慢(或时间膨胀)  ②相对论速度叠加:光速不变,与光源速度无关;一切运动物体的速度不能超过光速,即光速是物质运动速度的极限。  ③相对论质量:物体运动时的质量大于静止时的质量。  41、爱因斯坦还提出了相对论中的一个重要结论——质能方程式:E=mc2。八、原子物理学  42、1858年,德国科学家普吕克尔发现了一种奇妙的射线——阴极射线(高速运动的电子流)。  43、1897年,汤姆生利用阴极射线管发现了电子,指出阴极射线是高速运动的电子流。说明原子可分,有复杂内部结构,并提出原子的枣糕模型。1906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44、1909-1911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和助手们进行了α粒子散射实验,并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由实验结果估计原子核直径数量级为10 -15 m 。  45、1896年,法国物理学家贝克勒尔发现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核有复杂的内部结构。  天然放射现象:有两种衰变(α、β),三种射线(α、β、γ),其中γ射线是衰变后新核处于激发态,向低能级跃迁时辐射出的。衰变快慢与原子所处的物理和化学状态无关。  46、1919年,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氮核,第一次实现了原子核的人工转变,发现了质子,  并预言原子核内还有另一种粒子——中子。  47、1932年,卢瑟福学生查德威克于在α粒子轰击铍核时发现中子,获得诺贝尔物理奖。  48、1934年,约里奥-居里夫妇用α粒子轰击铝箔时,发现了正电子和人工放射性同位素。  49、1896年,在贝克勒尔的建议下,玛丽-居里夫妇发现了两种放射性更强的新元素——钋(Po)镭(Ra)。  50、1939年12月,德国物理学家哈恩和助手斯特拉斯曼用中子轰击铀核时,铀核发生裂变。  51、1942年,在费米、西拉德等人领导下,美国建成第一个裂变反应堆(由浓缩铀棒、控制棒、减速剂、水泥防护层等组成)。  52、1952年美国爆炸了世界上第一颗氢弹(聚变反应、热核反应)。人工控制核聚变的一个可能途径是:利用强激光产生的高压照射小颗粒核燃料。  53、粒子分三大类:媒介子-传递各种相互作用的粒子,如:光子;  轻子-不参与强相互作用的粒子,如:电子、中微子;  强子-参与强相互作用的粒子,如:重子(质子、中子、超子)和介子。  54、1964年盖尔曼提出了夸克模型,认为介子是由夸克和反夸克所组成,重子是由三个夸克组成。高考只要你把几个重要的记住就行了!牛顿、开普勒、汤姆生、卢瑟福、查德威克、威尔逊。其他的以名字命名的单位你不会忘记,物理就没问题了!!高考一般不考这个!

如何将物理学史融入农村的高中物理教学

1、教学实践中融入物理学史,不仅可以丰富物理教学内容,而且还能够增强物理学科的历史性,调动学生的探索兴趣,有利于提高农村高中物理教学的效果。2、在物理教学中分析物理学的发展史有助于学生了解各概念、定理、定律的来龙去脉和科学知识的运动过程.。3、物理教学中涉及的研究方法主要有观察、实验、类比、假说、模型等等,这些研究方法对学习物理也具有重要价值。4、加强物理学史学习,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深入研究学史教学的规律,调整物理学史教学内外关系,广泛开展学史教学实践研究,改进教学方法。

一份完整的高中物理学史和物理学研究方法。一定要保证准确度。

提问的比较模糊!

如何搞好高中物理教学中的物理学史教育

分类:经典力学,电磁学,热学,光,原子核,量子力学

高中物理学史选择题

选dA:伽利略没有建立这些概念,他主要发现了惯性,即物体如果不受力,将保持直线匀速运动或静止。B:力的概念因该很早就有了,牛顿建立了完整的力学体系。动力学是他创造的。C:安陪研究了电流磁效应,发现了安培定律,创造了电流概念。

高中物理中出现的所有物理学史资料的总结,谁有比较全的?

1、胡克:英国物理学家;发现了胡克定律(F弹=kx) 2、伽利略:意大利的著名物理学家;伽利略时代的仪器、设备十分简陋,技术也比较落后,但伽利略巧妙地运用科学的推理,给出了匀变速运动的定义,导出S正比于t2 并给以实验检验;推断并检验得出,无论物体轻重如何,其自由下落的快慢是相同的;通过斜面实验,推断出物体如不受外力作用将维持匀速直线运动的结论。后由牛顿归纳成惯性定律。伽利略的科学推理方法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 3、牛顿:英国物理学家; 动力学的奠基人,他总结和发展了前人的发现,得出牛顿定律及万有引力定律,奠定了以牛顿定律为基础的经典力学。 4、开普勒:丹麦天文学家;发现了行星运动规律的开普勒三定律,奠定了万有引力定律的基础。 5、卡文迪许:英国物理学家;巧妙的利用扭秤装置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 6、布朗:英国植物学家;在用显微镜观察悬浮在水中的花粉时,发现了“布朗运动”。 7、焦耳:英国物理学家;测定了热功当量J=4.2焦/卡,为能的转化守恒定律的建立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研究电流通过导体时的发热,得到了焦耳定律。 8、开尔文:英国科学家;创立了把-273℃作为零度的热力学温标。 9、库仑:法国科学家;巧妙的利用“库仑扭秤”研究电荷之间的作用,发现了“库仑定律”。 10、密立根:美国科学家;利用带电油滴在竖直电场中的平衡,得到了基本电荷e 。 11、欧姆:德国物理学家;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欧姆把电流与水流等比较,从而引入了电流强度、电动势、电阻等概念,并确定了它们的关系。 12、奥斯特:丹麦科学家;通过试验发现了电流能产生磁场。 13、安培:法国科学家;提出了著名的分子电流假说。 14、汤姆生:英国科学家;研究阴极射线,发现电子,测得了电子的比荷e/m;汤姆生还提出了“枣糕模型”,在当时能解释一些实验现象。 15、劳伦斯:美国科学家;发明了“回旋加速器”,使人类在获得高能粒子方面迈进了一步。 16、法拉第:英国科学家;发现了电磁感应,亲手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台发电机,提出了电磁场及磁感线、电场线的概念。 17、楞次:德国科学家;概括试验结果,发表了确定感应电流方向的楞次定律。 18、麦克斯韦:英国科学家;总结前人研究电磁感应现象的基础上,建立了完整的电磁场理论。 19、赫兹:德国科学家;在麦克斯韦预言电磁波存在后二十多年,第一次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测得电磁波传播速度等于光速,证实了光是一种电磁波。 20、惠更斯:荷兰科学家;在对光的研究中,提出了光的波动说。发明了摆钟。 21、托马斯·杨:英国物理学家;首先巧妙而简单的解决了相干光源问题,成功地观察到光的干涉现象。(双孔或双缝干涉) 22、伦琴:德国物理学家;继英国物理学家赫谢耳发现红外线,德国物理学家里特发现紫外线后,发现了当高速电子打在管壁上,管壁能发射出X射线—伦琴射线。 23、普朗克:德国物理学家;提出量子概念—电磁辐射(含光辐射)的能量是不连续的,E与频率υ成正比。其在热力学方面也有巨大贡献。 24、爱因斯坦:德籍犹太人,后加入美国籍,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他提出了“光子”理论及光电效应方程,建立了狭义相对论及广义相对论。提出了“质能方程”。 25、德布罗意:法国物理学家;提出一切微观粒子都有波粒二象性;提出物质波概念,任何一种运动的物体都有一种波与之对应。 26、卢瑟福:英国物理学家;通过α粒子的散射现象,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首先实现了人工核反应,发现了质子。 27、玻尔:丹麦物理学家;把普朗克的量子理论应用到原子系统上,提出原子的玻尔理论。 28、查德威克:英国物理学家;从原子核的人工转变实验研究中,发现了中子。 29、威尔逊:英国物理学家;发明了威尔逊云室以观察α、β、γ射线的径迹。 30、贝克勒尔:法国物理学家;首次发现了铀的天然放射现象,开始认识原子核结构是复杂的。 31、玛丽·居里夫妇:法国(波兰)物理学家,是原子物理的先驱者,“镭”的发现者。 32、约里奥·居里夫妇:法国物理学家;老居里夫妇的女儿女婿;首先发现了用人工核转变的方法获得放射性同位素。

帮我总结一下高中物理学史?谢谢

。。力学是主要内容。。力学牵涉很多东西。。(运动学。功。能。波啦。还有圆周。。万有引力。。。。太多了 - - ) 反正把力学学好。不会吃亏的。。

谁能总结一下完整的高中物理学史实。

量子力学的发展简史 量子力学是在旧量子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旧量子论包括普朗克的量子假说、爱因斯坦的光量子理论和玻尔的原子理论。 1900年,普朗克提出辐射量子假说,假定电磁场和物质交换能量是以间断的形式(能量子)实现的,能量子的大小同辐射频率成正比,比例常数称为普朗克常数,从而得出黑体辐射能量分布公式,成功地解释了黑体辐射现象。 1905年,爱因斯坦引进光量子(光子)的概念,并给出了光子的能量、动量与辐射的频率和波长的关系,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其后,他又提出固体的振动能量也是量子化的,从而解释了低温下固体比热问题。 1913年,玻尔在卢瑟福有核原子模型的基础上建立起原子的量子理论。按照这个理论,原子中的电子只能在分立的轨道上运动,原子具有确定的能量,它所处的这种状态叫“定态”,而且原子只有从一个定态到另一个定态,才能吸收或辐射能量。这个理论虽然有许多成功之处,但对于进一步解释实验现象还有许多困难。 在人们认识到光具有波动和微粒的二象性之后,为了解释一些经典理论无法解释的现象,法国物理学家德布罗意于1923年提出微观粒子具有波粒二象性的假说。德布罗意认为:正如光具有波粒二象性一样,实体的微粒(如电子、原子等)也具有这种性质,即既具有粒子性也具有波动性。这一假说不久就为实验所证实。 由于微观粒子具有波粒二象性,微观粒子所遵循的运动规律就不同于宏观物体的运动规律,描述微观粒子运动规律的量子力学也就不同于描述宏观物体运动规律的经典力学。当粒子的大小由微观过渡到宏观时,它所遵循的规律也由量子力学过渡到经典力学。 量子力学与经典力学的差别首先表现在对粒子的状态和力学量的描述及其变化规律上。在量子力学中,粒子的状态用波函数描述,它是坐标和时间的复函数。为了描写微观粒子状态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就需要找出波函数所满足的运动方程。这个方程是薛定谔在1926年首先找到的,被称为薛定谔方程。 当微观粒子处于某一状态时,它的力学量(如坐标、动量、角动量、能量等)一般不具有确定的数值,而具有一系列可能值,每个可能值以一定的几率出现。当粒子所处的状态确定时,力学量具有某一可能值的几率也就完全确定。这就是1927年,海森伯得出的测不准关系,同时玻尔提出了并协原理,对量子力学给出了进一步的阐释。 量子力学和狭义相对论的结合产生了相对论量子力学。经狄拉克、海森伯和泡利等人的工作发展了量子电动力学。20世纪30年代以后形成了描述各种粒子场的量子化理论——量子场论,它构成了描述基本粒子现象的理论基础。 量子力学是在旧量子论建立之后发展建立起来的。旧量子论对经典物理理论加以某种人为的修正或附加条件以便解释微观领域中的一些现象。由于旧量子论不能令人满意,人们在寻找微观领域的规律时,从两条不同的道路建立了量子力学。 1925年,海森堡基于物理理论只处理可观察量的认识,抛弃了不可观察的轨道概念,并从可观察的辐射频率及其强度出发,和玻恩、约尔丹一起建立起矩阵力学;1926年,薛定谔基于量子性是微观体系波动性的反映这一认识,找到了微观体系的运动方程,从而建立起波动力学,其后不久还证明了波动力学和矩阵力学的数学等价性;狄拉克和约尔丹各自独立地发展了一种普遍的变换理论,给出量子力学简洁、完善的数学表达形式。

广东教育出版社高中物理必修一在线阅读

高一物理公式总结 (必修1、2)一、质点的运动(1)------直线运动 1)匀变速直线运动 1.平均速度V平=S/t (定义式) 2.有用推论Vt^2 –Vo^2=2as 3.中间时刻速度 Vt/2=V平=(Vt+Vo)/2 4.末速度Vt=Vo+at 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 +Vt^2)/2]1/2 6.位移S= V平t=Vot + at^2/2=Vt/2t 7.加速度a=(Vt-Vo)/t 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 8.实验用推论ΔS=aT^2 ΔS为相邻连续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 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Vo):m/s 加速度(a):m/s^2 末速度(Vt):m/s 时间(t):秒(s) 位移(S):米(m) 路程:米 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 注:(1)平均速度是矢量。(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3)a=(Vt-Vo)/t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4)其它相关内容:质点/位移和路程/s--t图/v--t图/速度与速率/ 2) 自由落体 1.初速度Vo=0 2.末速度Vt=gt 3.下落高度h=gt^2/2(从Vo位置向下计算) 4.推论Vt^2=2gh 注:(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度直线运动规律。 (2)a=g=9.8 m/s^2≈10m/s^2 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3) 竖直上抛 1.位移S=Vot- gt^2/2 2.末速度Vt= Vo- gt (g=9.8≈10m/s2 ) 3.有用推论Vt^2 –Vo^2=-2gS 4.上升最大高度Hm=Vo^2/2g (抛出点算起) 5.往返时间t=2Vo/g (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 注:(1)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2)分段处理:向上为匀减速运动,向下为自由落体运动,具有对称性。(3)上升与下落过程具有对称性,如在同点速度等值反向等。 二、质点的运动(2)----曲线运动 万有引力 1)平抛运动 1.水平方向速度Vx= Vo 2.竖直方向速度Vy=gt 3.水平方向位移Sx= Vot 4.竖直方向位移(Sy)=gt^2/2 5.运动时间t=(2Sy/g)1/2 (通常又表示为(2h/g)1/2) 6.合速度Vt=(Vx^2+Vy^2)1/2=[Vo^2+(gt)^2]1/2 合速度方向与水平夹角β: tgβ=Vy/Vx=gt/Vo 7.合位移S=(Sx^2+ Sy^2)1/2 , 位移方向与水平夹角α: tgα=Sy/Sx=gt/2Vo 注:(1)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加速度为g,通常可看作是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与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合成。(2)运动时间由下落高度h(Sy)决定与水平抛出速度无关。(3)θ与β的关系为tgβ=2tgα 。(4)在平抛运动中时间t是解题关键。(5)曲线运动的物体必有加速度,当速度方向与所受合力(加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做曲线运动。 2)匀速圆周运动 1.线速度V=s/t=2πR/T 2.角速度ω=Φ/t=2π/T=2πf 3.向心加速度a=V^2/R=ω^2R=(2π/T)^2R 4.向心力F心=Mv^2/R=mω^2*R=m(2π/T)^2*R 5.周期与频率T=1/f 6.角速度与线速度的关系V=ωR 7.角速度与转速的关系ω=2πn (此处频率与转速意义相同) 8.主要物理量及单位: 弧长(S):米(m) 角度(Φ):弧度(rad) 频率(f):赫(Hz) 周期(T):秒(s) 转速(n):r/s 半径(R):米(m) 线速度(V):m/s 角速度(ω):rad/s 向心加速度:m/s2 注:(1)向心力可以由具体某个力提供,也可以由合力提供,还可以由分力提供,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垂直。(2)做匀速度圆周运动的物体,其向心力等于合力,并且向心力只改变速度的方向,不改变速度的大小,因此物体的动能保持不变,但动量不断改变。 3)万有引力 1.开普勒第三定律T2/R3=K(=4π^2/GM) R:轨道半径 T :周期 K:常量(与行星质量无关) 2.万有引力定律F=Gm1m2/r^2 G=6.67×10^-11N·m^2/kg^2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3.天体上的重力和重力加速度GMm/R^2=mg g=GM/R^2 R:天体半径(m) 4.卫星绕行速度、角速度、周期 V=(GM/R)1/2 ω=(GM/R^3)1/2 T=2π(R^3/GM)1/2 5.第一(二、三)宇宙速度V1=(g地r地)1/2=7.9Km/s V2=11.2Km/s V3=16.7Km/s 6.地球同步卫星GMm/(R+h)^2=m*4π^2(R+h)/T^2 h≈3.6 km h:距地球表面的高度 注:(1)天体运动所需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F心=F万。(2)应用万有引力定律可估算天体的质量密度等。(3)地球同步卫星只能运行于赤道上空,运行周期和地球自转周期相同。(4)卫星轨道半径变小时,势能变小、动能变大、速度变大、周期变小。(5)地球卫星的最大环绕速度和最小发射速度均为7.9Km/S。 机械能 1.功 (1)做功的两个条件: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物体在里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2)功的大小: W=Fscosa 功是标量 功的单位:焦耳(J) 1J=1N*m 当 0<= a <派/2 w>0 F做正功 F是动力 当 a=派/2 w=0 (cos派/2=0) F不作功 当 派/2<= a <派 W<0 F做负功 F是阻力 (3)总功的求法: W总=W1+W2+W3……Wn W总=F合Scosa 2.功率 (1) 定义:功跟完成这些功所用时间的比值. P=W/t 功率是标量 功率单位:瓦特(w) 此公式求的是平均功率 1w=1J/s 1000w=1kw (2) 功率的另一个表达式: P=Fvcosa 当F与v方向相同时, P=Fv. (此时cos0度=1) 此公式即可求平均功率,也可求瞬时功率 1)平均功率: 当v为平均速度时 2)瞬时功率: 当v为t时刻的瞬时速度 (3) 额定功率: 指机器正常工作时最大输出功率 实际功率: 指机器在实际工作中的输出功率 正常工作时: 实际功率≤额定功率 (4) 机车运动问题(前提:阻力f恒定) P=Fv F=ma+f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汽车启动有两种模式 1) 汽车以恒定功率启动 (a在减小,一直到0) P恒定 v在增加 F在减小 尤F=ma+f 当F减小=f时 v此时有最大值 2) 汽车以恒定加速度前进(a开始恒定,在逐渐减小到0) a恒定 F不变(F=ma+f) V在增加 P实逐渐增加最大 此时的P为额定功率 即P一定 P恒定 v在增加 F在减小 尤F=ma+f 当F减小=f时 v此时有最大值 3.功和能 (1) 功和能的关系: 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的过程 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2) 功和能的区别: 能是物体运动状态决定的物理量,即过程量 功是物体状态变化过程有关的物理量,即状态量 这是功和能的根本区别. 4.动能.动能定理 (1) 动能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用Ek表示 表达式 Ek=1/2mv^2 能是标量 也是过程量 单位:焦耳(J) 1kg*m^2/s^2 = 1J (2) 动能定理内容:合外力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 表达式 W合=ΔEk=1/2mv^2-1/2mv0^2 适用范围:恒力做功,变力做功,分段做功,全程做功 5.重力势能 (1) 定义: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 用Ep表示 表达式 Ep=mgh 是标量 单位:焦耳(J) (2) 重力做功和重力势能的关系 W重=-ΔEp 重力势能的变化由重力做功来量度 (3) 重力做功的特点:只和初末位置有关,跟物体运动路径无关 重力势能是相对性的,和参考平面有关,一般以地面为参考平面 重力势能的变化是绝对的,和参考平面无关 (4) 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形变而具有的能量 弹性势能存在于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中,跟形变的大小有关 弹性势能的变化由弹力做功来量度 6.机械能守恒定律 (1) 机械能: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的总称 总机械能:E=Ek+Ep 是标量 也具有相对性 机械能的变化,等于非重力做功 (比如阻力做的功) ΔE=W非重 机械能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2) 机械能守恒定律: 只有重力做功的情况下,物体的动能和重力势能 发生相互转化,但机械能保持不变 表达式: Ek1+Ep1=Ek2+Ep2 成立条件:只有重力做功 楼主要我的把,我是第一个回答的哦~~

高中物理对于女生来说,是不是较难?

高考状元去年女的居多,你说难?

有没有大学生来跟我谈谈大学物理和高中物理有何区别?

变难了!

高中物理

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 vt-v0除以t 只接待数值 按撞墙方向为正 vt=-4 v0=5 加速度就是-180

求整理好了的高中物理涉及的哪些物理学家和他们的

高中物理学史1、1638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 论证重物体不会比轻物体下落得快; 2、英国科学家牛顿 1683年,提出了三条运动定律。 1687年,发表万有引力定律; 3、17世纪,伽利略理想实验法指出: 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 4、20爱因斯坦提出的狭义相对论,经典力学不适用于微观粒子和高速运动物体。 5、17世纪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 提出开普勒三定律;。6、1798年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 利用扭秤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8、1827年英国植物学家布朗 悬浮在水中的花粉微粒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现象——布朗运动。 9、1785年法国物理学家库仑利用扭秤实验发现了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库仑定律。 11、1826年德国物理学家欧姆通过实验得出欧姆定律。 12、1911年荷兰科学家昂尼斯,大多数金属在温度降到某一值时,都会出现电阻突然降为零的现象——超导现象。 13、1841~1842年 焦耳和楞次,先后各自独立发现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效应的规律,称为焦耳——楞次定律。 14、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电流可以使周围的磁针偏转的效应,称为电流的磁效应。 15、荷兰物理学家洛仑兹提出运动电荷产生了磁场和磁场对运动电荷有作用力(洛仑兹力)的观点。 16、1831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由磁场产生电流的条件和规律——电磁感应现象; 17、1834年,楞次确定感应电流方向的定律。 18、1832年,亨利发现自感现象。 19、1864年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指出光是一种电磁波,为光的电磁理论奠定了基础。 20、1887年德国物理学家赫兹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并测定了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 21、公元前468-前376,我国的墨翟在《墨经》中记载了光的直线传播、影的形成、光的反射、平面镜和球面镜成像等现象,为世界上最早的光学著作。 22、1621年荷兰数学家斯涅耳入射角与折射角之间的规律——折射定律。 23、关于光的本质有两种学说:一种是牛顿主张的微粒说认为光是光源发出的一种物质微粒; 一种是荷兰物理学家惠更斯提出的波动说认为光是在空间传播的某种波。 24、1801年,英国物理学家托马斯u2022杨观察到了光的干涉现象 。25、1818年,法国科学家泊松 观察到光的圆板衍射——泊松亮斑。 26、1887年由赫兹 证实了电磁理的存在。 27、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 发现X射线(伦琴射线)。 28、1900年,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解释物体热辐射规律提出电磁波的发射和吸收不是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的,把物理学带进了量子世界。29、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光子说,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规律。 30、1913年,丹麦物理学家玻尔提出了原子结构假说,成功地解释和预言了氢原子的辐射电磁波谱。 31、1924年,法国物理学家德布罗意预言了实物粒子的波动性。32、1897年,汤姆生利用阴极射线管发现了电子,说明原子可分,有复杂内部结构,并提出原子的枣糕模型。 33、1909年-1911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 进行了α粒子散射实验,并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由实验结果估计原子核直径数量级为10 -15 m 。 34、1896年,法国物理学家贝克勒尔发现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核也有复杂的内部结构。 35、1919年,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氮核,第一次实现了原子核的人工转变,并发现了质子。 36、1932年查德威在α粒子轰击铍核时发现中子,由此人们认识到原子核的组成。

高中物理理科要学哪几本书?.

物理必修1、2、选修3-1、3-2、3-3、3-5

求物理高手详细讲解高中物理

问题漫无边际 无从下手 我是否可以这样回答:把你提到的概念加上书名号 去找那些书吧

有哪些适合基础学生的高中物理教辅

五三(五年模拟三年高考)

高中物理真的很难学吗

~!~慢慢理解嘛~

高中物理怎么才能开窍 高中物理开窍的方法

在高中理科各科目中,物理科是相对较难学习的一科,学过高中物理的大部分同学,特别是物理成绩中差等的同学,总有这样的疑问:“上课听得懂,听得清,就是在课下做题时不会。”这是个普遍的问题,值得物理教师和同学们认真研究。下面就高中物理的学习方法,浅谈一些自己的看法,以便对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首先分析一下上面同学们提出的普遍问题,即为什么上课听得懂,而课下不会作?我作为学理科的教师有这样的切身感觉:比如读某一篇文学作品,文章中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对人物心里活动的描写,都写得令人叫绝,而自己也知道是如此,但若让自己提起笔来写,未必或者说就不能写出人家的水平来。听别人说话,看别人文章,听懂看懂绝对没有问题,但要自己写出来变成自己的东西就不那么容易了。又比如小孩会说的东西,要让他写出来,就必须经过反复写的练习才能达到那一步。因而要由听懂变成会作,就要在听懂的基础上,多多练习,方能掌握其中的规律和奥妙,真正变成自己的东西,这也正是学习高中物理应该下功夫的地方。功夫如何下,在学习过程中应该达到哪些具体要求,应该注意哪些问题,下面我们分几个层次来具体分析。 记忆:在高中物理的学习中,应熟记基本概念,规律和一些最基本的结论,即所谓我们常提起的最基础的知识。同学们往往忽视这些基本概念的记忆,认为学习物理不用死记硬背这些文字性的东西,其结果在高三总复习中提问同学物理概念,能准确地说出来的同学很少,即使是补习班的同学也几乎如此。我不敢绝对说物理概念背不完整对你某一次考试或某一阶段的学习造成多大的影响,但可以肯定地说,这对你对物理问题的理解,对你整个物理系统知识的形成都有内在的不良影响,说不准哪一次考试的哪一道题就因为你概念不准而失分。因此,学习语文需要熟记名言警句、学习数学必须记忆基本公式,学习物理也必须熟记基本概念和规律,这是学好物理科的最先要条件,是学好物理的最基本要求,没有这一步,下面的学习无从谈起。 积累:是学习物理过程中记忆后的工作。在记忆的基础上,不断搜集来自课本和参考资料上的许多有关物理知识的相关信息,这些信息有的来自一题,有的来自一道题的一个插图,也可能来自一小段阅读材料等等。在搜集整理过程中,要善于将不同知识点分析归类,在整理过程中,找出相同点,也找出不同点,以便于记忆。积累过程是记忆和遗忘相互斗争的过程,但是要通过反复记忆使知识更全面、更系统,使公式、定理、定律的联系更加紧密,这样才能达到积累的目的,绝不能象狗熊掰棒子式的重复劳动,不加思考地机械记忆,其结果只能使记忆的比遗忘的还多。 综合:物理知识是分章分节的,物理考纲能要求之内容也是一块一块的,它们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所以在物理学习过程中要不断进行小综合,等高三年级知识学完后再进行系统大综合。这个过程对同学们能力要求较高,章节内容互相联系,不同章节之间可以互相类比,真正将前后知识融会贯通,连为一体,这样就逐渐从综合中找到知识的联系,同时也找到了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

女生如何学好高中物理?

大量事实和调查数据表明,随着物理内容的逐步深化,高中女生物理能力逐渐下降,她们越学越用功,却越学越吃力,出现了部分女生严重偏科的现象。因而,对高中女生物理能力的培养应引起重视。 一、“弃重求轻”,培养兴趣 女生物理能力的下降,环境因素及心理因素不容忽视。目前社会、家庭、学校对学生的期望值普遍过高。而女生性格较为文静、内向,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加上物理学科难度大,从而导致她们的物理学习兴趣淡化,能力下降。因此,教师要多关心女生的思想和学习,经常同她们平等交谈,了解其思想上、学习上存在的问题,帮助其分析原因,制定学习计划,清除紧张心理,鼓励她们“敢问”、“会问”,激发其学习兴趣。 二、“开门造车”,注重方法 在学习方法方面,女生比较注重基础,学习较扎实,喜欢做基础题,但解综合题的能力较差,更不愿解难题;女生上课记笔记,复习时喜欢看课本和笔记,但忽视上课听讲和能力训练;女生注重条理化和规范化,按部就班,但适应性和创新意识较差。因此,教师要指导女生“开门造车”,让她们暴露学习中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指导听课,强化双基训练,对综合能力要求较高的问题,指导她们学会利用等价转换、类比等物理思想,将问题转化为若干基础问题,还可以组织她们学习他人成功的经验,改进学习方法,逐步提高能力。 三、“笨鸟先飞”,强化预习 女生受生理、心理等因素影响,对知识的理解、应用能力相对要差一些,对问题的反应速度也慢一些。因此,要提高课堂学习过程中的物理能力,课前的预习至关重要。教学中,要有针对性地指导女生课前的预习,可以编制预习提纲,对抽象的概念、逻辑性较强的推理、空间想象能力等要求较高的内容,要求通过预习有一定的了解,便于听课时有的放矢,易于突破难点、认真学习,还可以改变心理状态,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参与。因此,要求女生强化课前预习“笨鸟先飞”。 四、固本扶元,落实“双基” 女生物理能力差,主要表现在对基本技能的理解、掌握和应用上。只有在巩固基础知识和掌握基本技能的前提下,才能提高女生的综合能力。因此,教师要加强对旧知识的复习和基本技能的训练,结合讲授新课组织复习;也可以通过基础知识的训练,使学生对已学的知识进行巩固和提搞,使他们具备学习新知识所必需的基本能力,从而对新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起到促进作用。 五、“扬长补短”,增加自信 在物理学习过程中,女生在运算能力方面,规范性强,准确率高,但运算速度偏慢、技巧性不强;在逻辑思维能力方面,善于直接推理、条理性强,但间接推理欠缺、思维方式单一;在空间想象能力方面,直觉思维敏捷、表达准确,但作图能力差;在应用能力方面,注重结果,但对物理过程忽视。因此,教学中要注意发挥女生的长处,增加其自信心,使其有正视挫折的勇气和战胜困难的决心,特别要针对女生的弱点进行教学。 六、“举一反三”,提高能力 “上课能听懂,作业能完成,就是成绩提不高。”这是高中阶段女生的共同“心声”。由于课堂知识单一,在老师的指导下,女生一般能听懂;课后的练习多是直接应用概念,她们能完成。但因速度和时间等方面的影响,她们不大注意课后的理解掌握和能力提高。因此,教学中要编制“套题”、“类题、“变式题”,并对其中具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详尽的剖析,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这有利于提高女生的物理能力。 七、强化实验,手脑并用 理化的学习都离不开实验,所以大家一定要多利用实验课,在动手操作的同时也可以加强对现象的理解,理解了原理,解题当然也迎刃而解。另外由于场地和课时的安排,很多学习很少上实验课,那也可以利用一款叫“VCM仿真实验”的软件来操作,这个软件内包含了高中所有的理化实验,和课本是同步的。 通过以上的方法,相信你的理化成绩也会迅速提高!

高中物理命题意图怎么写

1、首先运用模型类比描述法写出试卷出题范围。 2、其次写出试卷出题的目的。 3、最后写出试卷出题的难度。

高中物理什么最难学?

我从两个方面说明你的问题:(一)、高中物理为什么难?一.高中物理知识结构特点与初中物理的区别: 1、初中物理研究的问题相对独立,高中物理则有一个知识体系。第一学期所学的新编高级中学试验修订本必修)第一章:力,第二章:直线运动,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第四章:物体的平衡等本身就构成一个动力学体系。第一章讲述力的知识,为动力学做准备。第二章从运动学的角度研究物体的运动规律,找出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规律--加速度。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则从力学的角度进一步阐述运动状态改变产生加速度)的原因。第四章则分析物体的运动状态不改变物体平衡的规律。 2、初中物理只介绍一些较为简单的知识,高中物理则注重更深层次的研究。如物体的运动,初中只介绍到速度及平均速度的概念,高中对速度概念的描述更深,速度是矢量,速度的改变必然有加速度,而加速度又有加速和减速之分。又如摩擦力,高中仅其方向的判定就是一个难点,“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首先要分清是相对哪个面,其次要用运动学的知识来判断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然后才能找出力的方向,有一些问题中还要用物体平衡的知识能才得出结论。例如:在水平面上有一物体B,其上有一物体A,今用一水平力F拉B物体,它们刚好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求A和B之间的摩擦力。分析:A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受力平衡),在水平方向不受力的作用,故A和B之间的摩擦力为零。 3、初中物理注重定性分析,高中物体则注重定量分析。定量分析比定性的要难,当然也更精确。如对于摩擦力,初中只讲增大和减少摩擦的方法,好理解。高中则要分析和计算摩擦力的大小,且静摩擦力的大小一般要由物体的状态来决定。高中物理还强调:(1)注重物理过程的分析:就是要了解物理事件的发生过程,分清在这个过程中哪些物理量不变,哪些物理量发生了变化。特别是针对两个以上的物理过程更应该分析清楚。若不分析清楚过程及物理量的变化,就容易出错。(2)注意运用图象:图象法是一种分析问题的新方法,它的最大特点是直观,对我们处理问题有很好的帮助。但是容易混淆。如位移图象和速度图象就容易混淆,同学们常感到头痛,其实只要分清楚纵坐标的物理量,结合运动学的变化规律,就比较容易掌握。(3)注意实验能力和实验技能的培养:高中物理实验分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它对于我们学习知识和巩固知识都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要求同学们要认真观察演示实验,切实做好学生实验,加强动手能力的锻炼,注意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 二.初、高中两个阶段之间的物理台阶产生的原因:初中学生毕业后,升入高中一年级学习,普遍感到物理难学,教师也感到难教,这种在初、高中两个阶段之间的物理教学中出现的脱节现象被称之为台阶。根据上述高中物理的知识结构特点与初中物理的区别,经过分析,产生台阶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从定性到定量的飞跃是第一个原因。初中物理教学对许多物理问题都重在定性分析,即使进行定量计算,一般来说也是比较简单的;而高中物理教学,大部分物理问题不单是作定性分析,而且要求进行大量相当复杂的定量计算。学生对这种从定性到定量的飞跃不适应。 2、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飞跃是第二个原因。初中物理教学基本上是建立在形象思维基础上的,它以生动的自然现象和直观的实验为依据,从而使学生通过形象思维获得知识。初中物理中的大多数问题看得见、摸得着。进入高中后,物理教学便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领域过度。从目前的教材来看,这个台阶是较高的。如高一物理教材中的静摩擦力的方向,瞬时速度,物体受力情况的分析,力的合成与分解等都要求学生有较强的思维能力。从人的认识过程来看,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是认识能力的一大飞跃。 3、从通常是单因素的简单逻辑思维到多因素的复杂逻辑思维(包括判断、推理、假设、归纳、分析演绎等)的过度是第三个原因。初中生进入高一以后普遍不会解题,要么就乱套公式,瞎做一气。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较为复杂的逻辑思维能力。不善于判断和推理,不会联想,缺乏分析、归纳、演绎的能力。在这一点上,学生与学生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也是很大的。 4、在运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上,从单纯的算术、代数方法到函数、图象、矢量运算、极值等各种数学工具的综合应用的变化是第四个原因。运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并不突出,到高中物理教学中已经成为能否处理各种实际问题的至关重要手段了。特别应该指出的是,高中物理中的矢量概念和运算对初中学生来说是非常生疏和困难的。建立这个概念,掌握其运算需要一个过程。如果再考虑到个别数学工具的应用和学生实际掌握的数学知识存在明显的差距这一事实。那么,这个台阶就更为突出了。 5、学习方法上的不适应是第五个原因。初中学生更多的习惯于由教师传授知识,而高中物理学习中在相当程度上则要求学生独立地或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去获取知识(包括预习、独立地观察和总结实验以及系统地阅读教材和整理知识等)。此外,高中物理学习中的理解和记忆,越来越显得重要。许多学生对这种学习方法上的变化也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二),知道了难的原因,我们就要针对上面的问题去克服困难,找出好的方法学好高中物理。第一、把握三个基本 三个基本是指:基本概念要清楚,基本规律要熟悉,基本方法要熟练。这 三个基本是学习物理的基本也是考试获得高分的基础。只有掌握基本概念,了解基本规律,才 能找到物理的学习方法和解题方法。 第二、独立做题 物理做题一定不能参照答案或者再他人的帮助下去做,这样的做题时没有任何效果的,要 独立地、保质保量地做一些题。题目要有一定的数量,不能太少,更要有一定的质量,就是说 要有一定的难度。任何人学习数理化不经过这一关是学不好的。独立解题,可能有时慢一些, 有时要走弯路,有时甚至解不出来,但这些都是正常的,是任何一个初学者走向成功的必由之 路。 第三、了解物理过程 要对物理过程一清二楚,物理过程弄不清必然存在解题的隐患。题目不论难易都要尽量画 图,有的画草图就可以了,有的要画精确图,要动用圆规、三角板、量角器等,以显示几何关 系。画图能够变抽象思维为形象思维,更精确地掌握物理过程。有了图就能作状态分析和动态 分析,状态分析是固定的、死的、间断的,而动态分析是活的、连续的。 第四、认真听课 上课要认真听讲,不走思或尽量少走思,要虚心向老师学习。很多同学认为咯傲视上课讲 得较为简单就不愿意去听,这样的做法是错误的,如果真觉得老师讲的内容简单,可以当成是 复习、巩固。尽量与老师保持一致、同步,吸收老师讲的精髓。入门以后,有了一定的基础, 则允许有自己一定的活动空间,也就是说允许有一些自己的东西,学得越多,自己的东西越 多。 第五、认真笔记本 上课以听讲为主,还要有一个笔记本,有些东西要记下来。知识结构,好的解题方法,好 的例题,听不太懂的地方等等都要记下来。课后还要整理笔记,一方面是为了消化好,另一 方面还要对笔记作好补充。笔记本不只是记上课老师讲的,还要作一些读书摘记,自己在作业 中发现的好题、好的解法也要记在笔记本上,就是同学们常说的好题本。辛辛苦苦建立起来 的笔记本要进行编号,以后要经学看,要能做到爱不释手,永久保存。专注于中小学快速提分!第六、适当的学习资料 学习资料要保存好,作好分类工作,还要作好记号。学习资料的分类包括练习题、试卷、 实验报告等等。做记号可以将每个资料中重要的地方标记出来方便下次的复习。 第七、充分利用时间 高中的时间是宝贵的,所以要注意充分利用时间,可以利用回忆的学习方法以节省时 间,睡觉前、等车时、走在路上等这些时间,我们可以把当天讲的课一节一节地回忆,这样重 复地再学一次,能达到强化的目的。物理题有的比较难,有的题可能是在散步时想到它的解法 的。学习物理的人脑子里会经常有几道做不出来的题贮存着,念念不忘,不知何时会有所突 破,找到问题的答案。 第八、向别人学习 要虚心向别人学习,向同学们学习,向周围的人学习,看人家是怎样学习的,经常与他们 进行学习上的交流,互教互学,共同提高。 第九、重视知识结构 要重视知识结构,要系统地掌握好知识结构,这样才能把零散的知识系统起来。大到整个 物理的知识结构,小到力学的知识结构,甚至具体到章,如静力学的知识结构等等。 第十、学好数学 物理的计算要依靠数学,对学物理来说数学太重要了。没有数学这个计算工具物理学是步 难行的。大学里物理系的数学课与物理课是并重的。要学好数学,利用好数学这个强有力的工 具。 以上十点是合肥卓越教育总结的学习物理知识的几个方面,物理的学习要从课本抓起,加 强题目训练,也可以多做一些物理实验,加深印象。

怎样将高中物理学透彻啊,不再让物理成为一门纠结的学科??

= = 首先我纠正您一个观点,学透彻,就算是很多大学生都是做不到的,物理学本身门本身门类很多,而且很多问题并不是说已经彻底解决清楚了。物理学本身的理论也是在不断地更新,毕竟我们能做到的只是理论推演更加贴近事实结果,但是没有谁有把握说自己的理论一定就是正确并且普适的可以解释一切的。没有这样的统一理论支撑,物理学很多地方只有靠相互矛盾的理论散兵游勇地各自为政,各人认为存在矛盾就说明理论还有瑕疵。爱因斯坦下半生搞统一场论最后还不是失败告终。如果一个人能真正把物理学弄得完全透彻,那这个人已经是人类历史的最伟大人物了。高中物理其实做到能理解掌握好书本的各种知识就行了。我认为高中物理要学好,最重要的有这些。一是对学的理论要搞明白,别半懂不懂地想着背着能做题就好了,很多时候就是这种得过且过害人。比如做功的W=FS里面的S是物体的位移还是受力点的位移,还有比如引力计算公式在什么情况下直接把研究对象质点化,什么时候用微元法;电磁感应里面动生电动势和感生电动势的产生到底是怎么回事……这些问题里面有些看起来和做题关系不大,但是如果你研究过,知道大体上是怎么回事,有些时候偏难怪的题目里面很多和这些有关的陷阱你就不会掉进去,你会把这些东西全盘考虑进去,这样出错的可能就会少。对自己要研究的问题有充分的认识,清晰的全局印象。比如在分析一道力学题的时候,有哪些形式的力,大小和相互关系如何,这种情况下物体的运动应该遵循什么样的规律,如何去建立数学模型并优化模型使它的计算容易一些,哪些变量可以在满足精度的情况下使用近似,过去有没有做过类似的题目……这些都是要考虑的。感觉这个的培养就是多做做题,平时做题的时候多想一下。还有非常重要的,就是数学要牛逼。物理的符号运算可能还算顺风顺水,很多人一碰到代数的时候下巴就掉了。本人也算是被代数运算给坑了结果没考进最想去的大学。不过高中的时候还好,计算准确一点,外加最多就是有点微元法的思想,会点简单积分,处理复杂数学模型的时候各种技巧要会用,不会被吓着。我们现在大学物理的数学模型比高三的麻烦到哪里去了。这些要做好,数学课好好听吧,多做做题,然后一定要学会总结技巧。平时学物理的时候遇见问题别放掉,学会死磕,很多时候你可以磕出自己的理解来的。当然如果是已经高三了还有半年就高考了,那还是多写写题来的实在。每一道题做的时候要认真分析,做错了再听老师讲知道怎么做,这样永远没直接作对来得有价值。

怎么学好高中物理?已经高二了准备升高三了,对物理一点都不感冒。

想想牛顿,爱因斯坦,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学家都是物理出身的。

高中物理最难和最简单的各是哪个部分

最难的是力学,最简单的是光学

高中物理和生物哪个比较难

看个人吧,我个人认为生物比较难

高中物理的物理特点

1.知识深度,理解加深高中物理,要加深对重要物理知识的理解,有些将由定性讨论进入定量计算,如力和运动的关系、动能概念、电磁感应、核能等。2.知识广度,范围扩大高中物理,要扩大物理知识的范围,学习很多初中未学过的新内容,如力的合成与分解、牛顿万有引力定律、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光的本性等。3.知识应用,能力提高高中不仅要学习物理知识,更重要的是提高学习物理知识和应用物理知识的能力,高中阶段主要是自学能力和物理解题能力,并学会一些常用的物理研究的方法。总之,高中物理与初中物理相比,是螺旋式上升的。高中物理课本共三册,其中第一,二册为必修,第三册为必修加选修。物理在绝大多数的省份既是会考科目又是高考科目,在高中的学习中占有重要地位。

高中物理最重要的是什么

你要问哪方面的?大概说来,从内容方面来讲,力学和电磁学比较重要。从学习和研究方面来讲,科学方法和实验技能比较重要。

高中物理为什么这么难

高中物理怎么样?有哪些好的学习方法?现在还有很多的小伙伴,都说对于高中物理这是难度比较大的学科,这就让物理成了很多的高中生成了心里的一种痛处,其实吧学习高中物理也是很简单的,只要你掌握好思路,培养好自己的学习习惯,让自己喜欢上这个学科,其实这还是比较简单的.高中物理课本一、多学习、多观察、多思考其实高中物理讲的就是一些自然界当中事物的定理,这些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事物都蕴含这这些真理,生活处处都有物理,就比如说我们每次坐车,我们看外面的世界就可以看见这些车子外面的东西都在向后走,这就是我们高中物理当中的参照物,这个知识点,生活到处都存在知识,你要用心去体会.只要我们长一颗发现的眼睛,你一定要多看看你的生活当中会有很多的现象,不管是自然的还是生活的,你还要多看看夜晚的星星,看看他的变化,你还会发现物理当中发光、发热以及一些定律问题.这些知识在我们的生活当中还是处处存在的.一、学会从定理入手对于一些定理还有就是一些死概念还有的一些规律你们都要高度重视,但是你不光时要记住这些知识,你要学会该怎样利用起来,这才是关键,聪明的孩子是利用这些公式然后应用到自己的错题当中,从中找到问题的所在,你还要做到从一个小小的错题,就可以复习到很多知识,真是双丰收,这也是学生学习高中物理能不能开窍的关键.二、把不理解改成很熟练因为在高中物理当中还有很多新的概念,还有一些名词就是比如:势能、弹性势能等,你们不要看见这些没有见过的词,就不喜欢他们,你知道吗?只要你深入的了解,细心去看看,然后你再看看一些教材以及一些辅导书都是可以让你理解的.对于学习就是你要是越喜欢这个科目,你就会学的越好,可能因为种种的原因让你喜欢这个科目,可能因为是老师的缘故,有的老师抓的紧,你这个科目就学的很好,但是还有的学生就是喜欢这个老师就喜欢这个科目,要是换了老师就不好好学了,其实这样是害了你自己.高中物理试卷读好每一本教材,看好每一个单元,学会每一个小题,对于高中物理每一个练习都有关键的洞察力以及他的解决办法,可能他们所用的知识都是一样的,只要你记住一个定理就可以做很多类似的题.

高中物理难吗

我就是刚高考的 我物理很好 其实物理和数学很不同 你拿到一个题 不会像数学难题一样没思路 关键就是努力 我还建议你在考试之后认真看选择题 达到能很顺很快做出的境界 做过的一定要弄懂啊!多做还是很有好处的

为什么高中物理很难学

其实一通聚通

高中物理只要努力就能学好吗,我感觉我的智商一般般,初中物理好也是费了很大的功夫

物理能解释生活中很多问题,学明白了其实还是 很有趣的。多想,联系生活,努力一定有收获!!

高中物理哪一部分最难?

动量守恒与能量守恒结合,以及电磁学部分中安培力,洛伦兹力和传统力学结合等

请大家讨论(1)高中物理是高一难学,还是高二难学

periences, what associations should we

高中物理最难的是哪

考的深基本都难

高中物理哪些知识点是常考并且非常重要的?

1.知识深度,理解加深高中物理,要加深对重要物理知识的理解,有些将由定性讨论进入定量计算,如力和运动的关系、动能概念、电磁感应、核能等。2.知识广度,范围扩大高中物理,要扩大物理知识的范围,学习很多初中未学过的新内容,如力的合成与分解、牛顿万有引力定律、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光的本性等。3.知识应用,能力提高高中不仅要学习物理知识,更重要的是提高学习物理知识和应用物理知识的能力,高中阶段主要是自学能力和物理解题能力,并学会一些常用的物理研究的方法。

高中物理难不难

还行啊进入高2就有些挑战了..

高中物理问题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参考理解如下:问题1:若起跳时她们的重心离台面的距离是0.8米,那么出水时她们的重心离水面距离也是0.8米。问题2.运动员从起跳到入水所用时间为t=1.8 s没有错。因为第一张到第十九张之间的时间是18个拍摄间隔。每个相邻的拍摄间隔为0.1s。

求贵州省高中物理竞赛试卷包括答案,给地址也行

竞赛试卷是全国统一的,不分省,给你全国16到29届物理竞赛的,预赛决赛都有。愿楼主采纳

高中物理都学什么知识啊

  高一物理第一学期学习运动学、力学、牛顿运动定律、共点力平衡  高一物理第二学期学习曲线运动、平抛运动、圆周运动、天体运动、功和能、动量、动量守恒。  高二上学期学习电场、恒定电流、磁场、电磁感应、交变电流。  高二下学期学习热学、振动和波、光学、近代物理。

高中物理功率的计算公式有哪些

【 #高三# 导语】高中物理电功率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的多少,即功率是描述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功的数量一定,时间越短,功率值就越大。下面是 考 网为您整理的高中物理功率的计算公式,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高中物理功率的计算公式   物理意义: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物理定义: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叫功率。刘一平说:“功率是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公式   功率可分为电功率,力的功率等。故计算公式也有所不同。   电功率计算公式:P=W/t=UI;在纯电阻电路中,根据欧姆定律U=IR代入P=UI中还可以得到:P=I*IR=(U*U)/R   在动力学中:功率计算公式:P=W/t(平均功率);P=Fvcosa(瞬时功率)   因为W=F(f力)×S(s位移)(功的定义式),所以求功率的公式也可推导出P=F·v:P=W/t=F*S/t=F*V(此公式适用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单位   P表示功率,单位是“瓦特”,简称“瓦”,符号是“W”。W表示功,单位是“焦耳”,简称“焦”,符号是“J”。“t”表示时间,单位是“秒”,符号是“s”。   功率越大转速越高,汽车的速度也越高,常用功率来描述汽车的动力性能。功率一般用马力(PS)或千瓦(kW)来表示,1马力等于0.735千瓦。1W=1J/s    高中物理计算题答题技巧   (1)仔细审题,明确题意   每一道计算题,首先要认真读题,弄清题意。审题是对题目中的信息进行搜索、提取、加工的过程。我们初审时所获取的信息,可能既包含有利的解题信息,又包含不利的解题信息,也有可能是不完整的,这都会使解题偏离正确的方向,造成一步错,步步错的局面。在审题中,要全面细致,特别重视题中的关键词和数据,如静止、匀速、恰好达到速度、匀加速、初速为零,一定、可能、刚好等。一般物理题描述的可能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运动过程,此种情况下,要把整个过程分解成几个不同的阶段,充分地想象、分析、判断,建立起完整准确的物理情景和模型,还常常要通过画草图展示物理情景来帮助理解题意,保证审题的准确性。否则,一旦做题方向偏了,只能是白忙一场。   (2)敢于做题,贴近规律   立足于数学方法,解题就是建立起与未知数数量相等的方程个数,然后求解。怎样建立方程呢?方程蕴含在物理过程中以及整个过程的各个阶段中,存在于状态或状态变化之中;隐藏在约束关系之中。   首先应由题目中的物理现象及过程所对应的或贴近的物理规律,建立主体关系式。然后,根据物理过程建立题意所提供信息的纵向、横向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关系。所谓纵向关系是指同一研究对象的前后过程的相互关系;所谓横向关系是指某一研究对象与其他物体间的相互关系。   (3)敢于解题,深于研究   遇到设问多、信息多、过程复杂的题目,在审题过程中,若明确了某一阶段的情景,并   列出了方程。要敢于先把结果解出来,这对完全理顺题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①很多情况下第二阶段的情景要由第一阶段的结果来判定,所以第一阶段的结果成为打通障碍的重要武器。   ②当所列方程的个数少于未知数的个数时,一次处理可同时消去两个未知数。如用下图所示电路可测量出电池电动势E和(r+R0),除非R0已知,才可测出电池内阻r。   (4)重视规范,力争高分。   解题规范化的具体要求:书写清楚,规律方程原始准确、条理规范,文字符号要统一,单位使用要统一,作图要规范,结果要检验(是否符合物理实际和物理规律),最后要有明确结论。弄清楚哪些是已知条件,哪些是未知条件,最后结果必须用已知条件或要求的字母表示。    高中物理试题分析   一.试题总体评价   2016年北京高考物理试卷从整体上看保持了原有的特色,试题背景新颖,紧密联系生活,具有鲜明的时代感;难度适中相对平稳,具有良好的区分度与信度,对不同水平的学生有很好的区分和选拔作用。学而思高考研究中心老师认为,试题注重考查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突出对考生物理能力、物理思想的考查;强调对物理本质深度理解的考查,以及用物理知识解决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总体来看,试卷很好地落实了考纲上三个“注重”、四个“有利于”的目标要求,体现了新课改理念。   二.试题特点与分析   1.着眼基础知识,突出主干知识   2016年北京物理试卷延续了以往的风格,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如13题、14题、15题16题、17题、18题和22题。试题源于课本,如17题,21题,23题和24题都源于教材,体现出了北京卷的基础性和选择性。同时,侧重力学、电磁学两大主干知识,兼顾非主干知识的考查。学而思老师发现,试卷很多题目似曾相识,如15题情景延续了15年北京卷23题。又如19题,依然考察了电学实验问题,这也与15年北京卷19题内容类似。因此,今年试卷依然保持了北京卷的延续性。   2.强调通性通法,突出物理本质   2016年北京物理试卷更加强调通性通法在解题中的应用。注重考查考生对核心概念本质的理解深度,如23题的第三问,通过学过的电势概念类比新概念重力势,充分考查了学生对基本概念理解的深度和迁移能力。再如24题第二问,表面看是一道几何光学的试题,但其本质考察了力的概念,这也是近年来北京卷的一贯风格。试卷有利于引导中学物理教学重过程、重方法、轻结论;有利于引导教学回归教材,回归基础,回避偏难繁怪,题海战术不再是“制胜法宝”。   3.注重学科思想,突出物理能力   学而思老师表示,2016年北京物理试卷注重学科思想及方法的考察。整张试卷还突出了考纲上要求的五大能力的考查。如19题,以测量电源电动势和内阻这个实验为基础,考察了学生的实验能力。再如20题和24题,充分考察了学生的审题能力、建模能力以及探究能力。   4.创新命题方式,突出科学素养   2016年北京物理试卷命题方式新颖,设问灵活,试题材料来源于生活,贴近生活,具有鲜明的时代感,体现了物理学与社会、环境的联系。如20题,以雾霾天气为背景,内容贴近生活,考察了数量级换算,以及力学、热学方面的知识,同时兼顾了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建模能力、分析能力的考察,要求学生具有用学过的知识处理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是考生科学素养的体现。其次,命题方式发生了一定变化,将以往的求解某个问题的传统命题方式改为了“分析说明”的开放性设问方式,如23题第二问、第三问,24题的两问都是以“分析说明”的方式设问,这种设问方式更加强调了对学生分析理解能力、探究能力和物理语言表达能力的综合能力考察。

高中物理答题技巧

  一、考场中心态的保持  心态“安静”:心静自然“凉”,脑子自然清醒,精力自然集中,思路自然清晰。心静如水,超然物外,成为时间的主人、学习的主人。情绪稳定,效率提高。心不静,则心乱如麻,心神不定,心不在焉,如坐针毡,眼在此而心在彼,貌似用功,实则骗人。  二、高中物理选择题的答题技巧  选择题一般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和基本规律的理解及应用这些知识进行一些定性推理和定量计算。解答选择题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每一选项都要认真研究,选出最佳答案,当某一选项不敢确定时,宁可少选也不错选。  (2)注意题干要求,让你选择的是“不正确的”、“可能的”还是“一定的”。  (3)相信第一判断:凡已做出判断的题目,要做改动时,请十二分小心,只有当你检查时发现第一次判断肯定错了,另一个百分之百是正确答案时,才能做出改动,而当你拿不定主意时千万不要改。特别是对中等程度及偏下的同学这一点尤为重要。  (4)做选择题的常用方法:  ①筛选(排除)法:根据题目中的信息和自身掌握的知识,从易到难,逐步排除不合理选项,最后逼近正确答案。  ②特值(特例)法:让某些物理量取特殊值,通过简单的分析、计算进行判断。它仅适用于以特殊值代入各选项后能将其余错误选项均排除的选择题。  ③极限分析法:将某些物理量取极限,从而得出结论的方法。  ④直接推断法:运用所学的物理概念和规律,抓住各因素之间的联系,进行分析、推理、判断,甚至要用到数学工具进行计算,得出结果,确定选项。  ⑤观察、凭感觉选择:面对选择题,当你感到确实无从下手时,可以通过观察选项的异同、长短、语言的肯定程度、表达式的差别、相应或相近的物理规律和物理体验等,大胆的做出猜测,当顺利的完成试卷后,可回头再分析该题,也许此时又有思路了。  ⑥熟练使用整体法与隔离法:分析多个对象时,一般要采取先整体后局部的方法。  三、物理实验题的做题技巧  (1)实验题一般采用填空题或作图题的形式出现。作为填空题,数值、单位、方向或正负号都应填全面;作为作图题:①对函数图像应注明纵、横轴表示的物理量、单位、标度及坐标原点。②对电学实物图,则电表量程、正负极性,电流表内、外接法,变阻器接法,滑动触头位置都应考虑周全。③对光路图不能漏箭头,要正确使用虚、实线,各种仪器、仪表的读数一定要注意有效数字和单位;实物连接图一定要先画出电路图(仪器位置要对应);各种作图及连线要先用铅笔(有利于修改),最后用黑色签字笔涂黑。  (2)常规实验题:主要考查课本实验,几年来考查比较多的是试验器材、原理、步骤、读数、注意问题、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解答常规实验题时,这种题目考得比较细,要在细、实、全上下足功夫。  (3)设计型实验重在考查实验的原理。要求同学们能审清题意,明确实验目的,应用迁移能力,联想相关实验原理。一定要强调四性(科学性、安全性、准确性、简便性),如在设计电学实验时,要把安全性放在第一位,同时还要尽可能减小实验的误差,避免出现大量程测量小数值的情况。  四、高中物理计算题的答题技巧  (1)仔细审题,明确题意  每一道计算题,首先要认真读题,弄清题意。审题是对题目中的信息进行搜索、提取、加工的过程。我们初审时所获取的信息,可能既包含有利的解题信息,又包含不利的解题信息,也有可能是不完整的,这都会使解题偏离正确的方向,造成一步错,步步错的局面。在审题中,要全面细致,特别重视题中的关键词和数据,如静止、匀速、恰好达到最大速度、匀加速、初速为零,一定、可能、刚好等。一般物理题描述的可能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运动过程,此种情况下,要把整个过程分解成几个不同的阶段,充分地想象、分析、判断,建立起完整准确的物理情景和模型,还常常要通过画草图展示物理情景来帮助理解题意,保证审题的准确性。否则,一旦做题方向偏了,只能是白忙一场。  (2)敢于做题,贴近规律  立足于数学方法,解题就是建立起与未知数数量相等的方程个数,然后求解。怎样建立方程呢?方程蕴含在物理过程中以及整个过程的各个阶段中,存在于状态或状态变化之中;隐藏在约束关系之中。  首先应由题目中的物理现象及过程所对应的或贴近的物理规律,建立主体关系式。然后,根据物理过程建立题意所提供信息的纵向、横向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关系。所谓纵向关系是指同一研究对象的前后过程的相互关系;所谓横向关系是指某一研究对象与其他物体间的相互关系。  (3)敢于解题,深于研究  遇到设问多、信息多、过程复杂的题目,在审题过程中,若明确了某一阶段的情景,并  列出了方程。要敢于先把结果解出来,这对完全理顺题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①很多情况下第二阶段的情景要由第一阶段的结果来判定,所以第一阶段的结果成为打通障碍的重要武器。  ②当所列方程的个数少于未知数的个数时,一次处理可同时消去两个未知数。如用下图所示电路可测量出电池电动势E和(r+R0),除非R0已知,才可测出电池内阻r。  (4)重视规范,力争高分。  解题规范化的具体要求:书写清楚,规律方程原始准确、条理规范,文字符号要统一,单位使用要统一,作图要规范,结果要检验(是否符合物理实际和物理规律),最后要有明确结论。弄清楚哪些是已知条件,哪些是未知条件,最后结果必须用已知条件或要求的字母表示。  五、常见物理易错易混问题:  (1)判断两个矢量是否相等时或回答所求的矢量时不注意方向;  (2)求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时不注意运用牛顿第三定律进行说明;  (3)不管题目要求g值习惯取10m/s2,在计算某星球上的平抛、落体等问题时,很容易出现把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9.8m/s2当做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处理情况;  (4)受力分析时不完整,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解题时合外力漏掉重力;  (5)字母不用习惯写法或结果用未知量表示,大小写不分(如L和l),求得物理量不带单位(对字母表示的结果做完后可用单位制检验其是否正确);  (6)不按题目要求答题,画图不规范;  (7)求功时不注意回答正负功;  (8)不注意区分整体动量守恒和某方向动量守恒;  (9)碰撞时不注意是否有能量损失,两物体发生完全非弹性碰撞时,动能(机械能)损失最多,损失的动能在碰撞瞬间转变成内能;  (10)运用能量守恒解题时能量找不齐;  (11)求电路中电流时找不齐电阻,区分不清谁是电源谁是外电阻,求通过谁的电流;  (12)求热量时区分不清是某一电阻的还是整个回路的;  (13)实验器材读数时不注意有效数字的位数;  (14)过程分析不全面,只注意到开始阶段,而忽视对全过程的讨论;  (15)分析题意时,不注意是水平平面还是竖直平面,是记重力还是不计重力,计算数值错误等引起分析题意出现差错,无法求解。

求:高中物理主要知识点,及公式

高中物理合集百度网盘下载链接:https://pan.baidu.com/s/1znmI8mJTas01m1m03zCRfQ?pwd=1234提取码:1234简介:高中物理优质资料下载,包括:试题试卷、课件、教材、视频、各大名师网校合集。

求高中物理知识点(高考)

把书通一遍,啥问题都解决了!!!

高中物理力学解题技巧

高中物理力学解题技巧如下:答题技巧一、树立学生学习物理的信心,攻克对物理的恐惧心理高中物理一直被视作高中理科学习的一大难关,每个班很少有学生能够将物理学得透彻,部分学生对于物理学科有恐惧心理,对于物理题目的解答不自信,答起题来畏畏缩缩,不够果断。学生在答物理题时很容易紧张,一日紧张就会漏掉知识点,其至模糊了一些本来应该熟记于心的定理定律。无论是恐惧情绪还是紧张情绪都不利于学生答题,尤其是面对物理这种需要缜密思维的学科,切忌紧张恐惧的情绪。物理试卷中的力学大题是最需要冷静的一类题目,只有保持冷静,学生才能有条不紊地进行力学题目的分析和解题步骤的书写。答题技巧二、熟记物理规律,遇到问题先判断属于哪个物理规律高中物理中接触的物理规律有很多,考试的内容都是与这些物理规律有关。老师需要给学生画出物理规律的重点,让学生重点记忆。尤其是力学类物理题,这类题目中所需要的物理规律有很多,但是重点使用的只有固定的几个,例如力的合成与分解,以及弹簧类题目中常常要用到的胡克定律,等等。答题技巧三、细心进行受力分析,攻破力学大题的第一大难关受力分析是攻克力学大题的第一大难关,也是最重要的一个步骤。一些学生在解这类题目在受力分析上失分时,最可能出现的情况就是学生在受力分析时缺少了一个力的分析,而被忽略的某个力很可能导致整道题目一分不得。答题技巧四、熟记物理公式,拿到分步的公式分高中物理试卷中常有分步得分,尤其针对物理大题,像力学类大题,学生只需要在试卷中列出常用的力学公式,便可以拿到公式分。这种得分方式尤其适合物理基础差的学生,只要背过几个常用的力学公式,写到卷面上就可以拿到不少分值。

高中物理题型及解答技巧

  高中物理题包括选择题、实验题、计算题等等题型,那这些题型考生要怎么回答?不清楚的小伙伴看过来,下面由我为你精心准备了“高中物理题型及解答技巧”仅供参考,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资讯!   高中物理题型及解答技巧   选择题的答题技巧   选择题一般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和基本规律的理解及应用这些知识进行一些定性推理和定量计算。解答选择题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每一选项都要认真研究,选出最佳答案,当某一选项不敢确定时,宁可少选也不错选。   (2)注意题干要求,让你选择的是不正确的、可能的还是一定的。   (3)相信第一判断:凡已做出判断的题目,要做改动时,请十二分小心,只有当你检查时发现第一次判断肯定错了,另一个百分之百是正确答案时,才能做出改动,而当你拿不定主意时千万不要改。特别是对中等程度及偏下的同学这一点尤为重要。   (4)做选择题的常用方法:   ①筛选(排除)法:根据题目中的信息和自身掌握的知识,从易到难,逐步排除不合理选项,最后逼近正确答案。   ②特值(特例)法:让某些物理量取特殊值,通过简单的分析、计算进行判断。它仅适用于以特殊值代入各选项后能将其余错误选项均排除的选择题。   ③极限分析法:将某些物理量取极限,从而得出结论的方法。   ④直接推断法:运用所学的物理概念和规律,抓住各因素之间的联系,进行分析、推理、判断,甚至要用到数学工具进行计算,得出结果,确定选项。   ⑤观察、凭感觉选择:面对选择题,当你感到确实无从下手时,可以通过观察选项的异同、长短、语言的肯定程度、表达式的差别、相应或相近的物理规律和物理体验等,大胆的做出猜测,当顺利的完成试卷后,可回头再分析该题,也许此时又有思路了。   ⑥熟练使用整体法与隔离法:分析多个对象时,一般要采取先整体后局部的方法。   实验题的答题技巧   (1)实验题一般采用填空题或作图题的形式出现。作为填空题,数值、单位、方向或正负号都应填全面;作为作图题:①对函数图像应注明纵、横轴表示的物理量、单位、标度及坐标原点。②对电学实物图,则电表量程、正负极性,电流表内、外接法,变阻器接法,滑动触头位置都应考虑周全。③对光路图不能漏箭头,要正确使用虚、实线,各种仪器、仪表的读数一定要注意有效数字和单位;实物连接图一定要先画出电路图(仪器位置要对应);各种作图及连线要先用铅笔(有利于修改),最后用黑色签字笔涂黑。   (2)常规实验题:主要考查课本实验,几年来考查比较多的是试验器材、原理、步骤、读数、注意问题、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解答常规实验题时,这种题目考得比较细,要在细、实、全上下足功夫。   计算题的答题技巧   1、主干、要害知识重点处置   清楚明确整个高中物理知识框架的同时,对主干知识(如牛顿定律、动量定理、动量守恒、能量守恒、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带电粒子在电场、磁场中的运动特点、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全反射现象等)公式来源、使用条件、罕见应用特别要反复熟练,弄懂弄通的基础上抓各种知识的综合应用、横向联系,形成纵横交错的网络。   2、熟练、灵活掌握解题方法   基本方法:审题技巧、分析思路、选择规律、建立方程、求解运算、验证讨论等   技巧方法:指一些特殊方法如整体法、隔离法、模型法、等效法、极端假设法、图象法、极值法等   习题训练中,应拿出一定时间反复强化解题时的一般方法,以形成良好的科学思维习惯,此基础上辅以特殊技巧,将事半功倍。   此外,还应掌握三优先四分析的解题策略,即优先考虑整体法、优先考虑动能定理、优先考虑动量定理;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分析力做功的情况、分析物体间能量转化情况。形成有机划、多角度、多侧面的解题方法网络。   3、专题训练要有的放矢   专题训练的主要目的通过解题方法指导,总结出同类问题的一般解题方法与其变形、变式。而且要特别注意四类综合题的系统复习:   (1)、强调物理过程的题,要分清物理过程,弄清各阶段的特点、相互之间的关系、选择物理规律、选用解题方法、形成解题思路。   (2)、模型问题,如平衡问题、追击问题、人船问题、碰撞问题、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加速、偏转问题等,只要将物理过程与原始模型合理联系起来,就容易解决。   (3)、技巧性较高的题目,如临界问题、模糊问题,数理结合问题等,要注意隐含条件的挖掘、关键点”突破、过程之间“衔接点”确定、重要词的理解、物理情景的创设,逐步掌握较高的解题技巧。   (4)、信息给予题。方法:1。阅读理解,发现信息2。提炼信息,发现规律3。运用规律,联想迁移4。类比推理,解答问题。   拓展阅读:高考物理大题答题方法   物理大题答题方法   1、规范答题格式   做物理大题时,要慢审题快答题,有些学生题目还没有看清楚就急着答题,既浪费了时间又失了分。大题中包括实验题和计算题,作答时一定要按照各科的具体特点和要求规范书写,对于一些文字叙述的答案,写完后要读一下,看是否符合逻辑关系,是否简洁明了。   2、认真审题,不见句号不答题   审题时一定要通读全题,审出题干中的关键词和隐含的信息,准确找出答题的突破口和限制性条件。见到熟悉的内容和题型,不要盲目乐观,因为在高考试题中有原题的可能性很小,往往是材料熟悉,但出题的角度、方式会有很大变化,一定要认真分析,不要受原题的干扰,以避免失分;见到新题、难题,不要过分紧张,因为这些题对所有考生来说都新、都难,要相信材料再新,所考查的知识肯定是我们学过的,不要被新信息所蒙蔽。   高考物理大题解题技巧   1、挖掘隐含条件   高考物理计算题之所以较难,不仅是因为物理过程复杂、多变,还由于潜在条件隐蔽、难寻,往往使考生们产生条件不足之感而陷入困境,这也正考查了考生思维的深刻程度.在审题过程中,必须把隐含条件充分挖掘出来,这常常是解题的关键.有些隐含条件隐蔽得并不深,平时又经常见到,挖掘起来很容易,但还有一些隐含条件隐藏较深或不常见到,挖掘起来就有一定的难度了。   2、重视对基本过程的分析   在高中物理中,力学部分涉及的运动过程有匀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平抛运动、圆周运动、简谐运动等,除了这些运动过程外,还有两类重要的过程:一类是碰撞过程,另一类是先变加速运动最终匀速运动的过程(如汽车以恒定功率启动问题)。   热学中的变化过程主要有等温变化、等压变化、等容变化、绝热变化等。电学中的变化过程主要有电容器的充电和放电、电磁振荡、电磁感应中的导体棒做先变加速后匀速的运动等,而画出这些物理过程的示意图或画出关键情境的受力分析示意图是解析计算题的常规手段。   3、善于从复杂的情境中快速地提取有效信息   现在的物理试题中介绍性、描述性的语句相当多,题目的信息量很大,解题时应具备敏锐的眼光和灵活的思维,善于从复杂的情境中快速地提取有效信息,准确理解题意。   4、要谨慎细致,谨防定势思维   经常遇到一些物理题故意多给出已知条件,或表述物理情境时精心设置一些陷阱,安排一些似是而非的判断,以此形成干扰因素,来考查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这些因素的迷惑程度愈大,同学们愈容易在解题过程中犯错误。   在审题过程中,只有有效地排除这些干扰因素,才能迅速而正确地得出答案.有些题目的物理过程含而不露,需结合已知条件,应用相关概念和规律进行具体分析。分析前不要急于动笔列方程,以免用假的过程模型代替了实际的物理过程,防止定势思维的负迁移。

高中物理试卷分析怎么写

一般都是这种格式,首先是总体情况,然后试卷题目及难易程度分析,具体的成绩分析,包括及格率优秀率平均分,然后是存在问题,和以后的整改措施,最后是表态下次考试的目标。

高中物理题目 求详解

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沿水平方向抛出,如果物体仅受重力作用,这样的运动叫做平抛运动。平抛运动可看作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以及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合运动。平抛运动的物体,由于所受的合外力为恒力,所以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平抛物体的运动轨迹为一抛物线。 平抛运动的时间仅与抛出点的竖直高度有关;物体落地的水平位移与时间(竖直高度)及水平初速度有关。 平抛运动可用两种途径进行解答 . 一种是位移途径; 另一种是速度途径. 位移途径为:L(水平)=vt L(竖直)= 1/2gt^2 还有速度途径为: t=v/t v(竖直)=gt 即可求解平抛运动是曲线运动中的常见运动,而且又是一种特殊的曲线运动即匀变速曲线运动,它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既是重点之一又是难点之一。应用平抛运动的规律解题的首先是将平抛物体的运动正确地沿两个方向分解为两个简单运动,即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根据运动的独立性原理决定了水平方向与竖直方向的两个分运动互不影响;而分运动之间、以及分运动和合运动之间的等时性则是联系各分运动、以及分运动和合运动的桥梁,所以求解平抛运动的时间成为解决平抛运动问题的关键。现就平抛运动中几种典型实例的解法予以归纳,供大家参考。一、运用平抛运动基本规律求解例:一位同学从楼房的阳台上以v0=2.5m/s的水平初速度平抛一物体,测得该物体抛出落在楼前5m的水平地面上,若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求:楼房阳台的高度?解析:设阳台的高度为y,平抛物体在空中运动的时间为t,则平抛物体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x=v0t ① 竖直方向上是自由落体运动 ②将x=5m,v0=2.5m/代入①、②两式,即可求得,y=20m。所以,阳台高度为20m。点拨:平抛运动是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合运动.必须明确,两个方向的分运动是在同一时间内完成,所以时间是联系两个分运动的纽带。二、已知平抛运动经过一段时间后的速度的方向或位移的方向求解例:如图所示,质量为m=0.10kg的小钢球以v0=10m/s的水平速度抛出,下落h=5.0m时撞击一钢板,撞后速度恰好反向,则钢板与水平面的夹角θ=________,刚要撞击钢板时小球动量的大小为____________(取g=10m/s2),解析:球下落5m时的竖直分速度为:小球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运动,速度为v0=10m/s所以小球撞击钢板时的速度大小为:方向与竖直方向夹角α的正切值:,所以α=45?角由于小球是垂直撞在钢板上,钢板与水平成45?。其动量大小为。例:如图AB为斜面,倾角为30°,小球从A点以初速度v0水平抛出,恰好落到B点,求:(1)小球在空中的飞行时间?(2)AB间的距离?解析:小球落到斜面上位移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30°,水平方向上匀速直线运动x=v0t ① 竖直方向上是自由落体运动②位移与水平方向夹角正切值③AB间的距离 ④联立①②③④解得:点拨:做平抛运动小球运动到某点时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α和位移与水平方向夹角θ的固定关系:,在特殊题目中应用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图所示,从倾角为θ的足够长斜面上的A点,先后将同一小球以不同的初速度水平向右抛出。第一次初速度为V1;球落到斜面上瞬时速度方向与斜面夹角为α1;第二次初速度为V2;球落到斜面上瞬时速度方向与斜面夹角为α2,不计空气阻力,若V1>V2,则α1 α2(填>、=、<)本题答案为:α1=α2,这里不在解析。三、运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特殊规律求解平抛运动试验教学中数据处理比较复杂,重点利用了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上是自由落体运动即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殊规律。例:在研究平抛物体运动的实验中,用一张印有小方格的纸记录轨迹,小方格的边长=1.25cm,若小球在平抛运动中先后经过的几个位置如图中的a、b、c、d所示,则小球平抛的初速度的计算式为V0=__________(用、g表示),其值是_________。(g取9.8m/s2)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a、b、c、d四点沿水平方向相邻两点间的距离均为2,根据平抛规律,物体在任意两相邻间隔所用时间为T,则有:。由于a、b、c、d四点沿竖直方向依次相距、、;平抛物体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而且任意两个连续相等时间里的位移之差相等,即,得,代入数据得点拨: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上是自由落体运动所以符合所有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如:①任意两个连续相等时间里的位移之差相等,;②若初始位置确定在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比为1:3:5:7……上例中可用此规律;③时间中点的瞬时速度为该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如:本例中。例:一位同学做平抛实验时,只在纸上记下重垂线у方向,未在纸上记下斜槽末端位置,并只描出如图所示的一段平抛轨迹曲线。现在曲线上取A、B两点,用刻度尺分别量出到у的距离,AA′=x1,BB′=x2,以及AB的竖直距离h,从而可求出小球抛出的初速度V0为( )A.B.C.D.解析:设小球运动到A点的时间为,下落高度为;运动到B点的时间为,下落高度为则小球运动到A点时 ① ② 小球运动到B点时 ③ ④AB的竖直距离 ⑤联立①②③④⑤解得,故选B。平抛运动是较为复杂的匀变速曲线运动,有关平抛运动的命题也层出不穷,但是平抛运动在新的教材中没有较大的变化,处理问题的方法也比较固定,所以在高考中变化较小,2004年和2005年全国试卷出现的平抛运动都是与其它知识点共同考察的综合题目,只要我们掌握这些典型例题解法的基本方向,就可以解决此类问题,从而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提高复习效率的目的。

高中物理试卷题目,

2 Wf=Ff*l3 W总=动能+Wf=F*l

历届高中物理竞赛试题和答案

才不做苦力呢!

高中物理试卷选择题怎样得分

高中的物理选择题是不定项选择,一般学校小考时的难度会比较大,这使得选择题多选的可能性加大,当你有把握的时候,就是你肯定有两个以上的答案就别怀疑,如果你拿不准就选一个得一半分,物理的选择题可最怕蒙,要踏踏实实一个一个地排除,但是选择不是大题,用不着很繁琐的解决,应该在选项中找答案,框定一个范围,一个你绝对有把握的界限,绝对不能迷迷茫茫,基础支持必须夯实。比如物理中关于宇宙航行的题比较麻烦,但其实说白了就那么几种运算,公式来回倒,自己别迷糊就行,题做得多了,答案都可以记住。还有就是高考,拿不准就是单选,高考题中的多选不会超过4个,最多4个。其实高中物理,我在做选择的时候最大的诀窍就是小考来多选,大考来单选,但必须有过程。一般这样我的选择题就失一两个,最多3.5个,多了就会拉分了。希望能帮你提高成绩,谢谢。

高中物理题目,相向而行问题,高分!!!

嗯 这个题似乎是谁给伽利略出过 ,类似, 好像是只狗……假设第k次两车相距m 小鸟在甲车处 飞到乙车时 两车相距 m-m/(20+30)*(15+20)=0.3m 再飞到甲车 0.3m-0.3m/(15+30)*(15+20)=1/15m第k+1次往返两车距离为m/15显然若m>0 第k+1次之后两车距离仍不为0所以 似乎是无数次,但如果假定辆车距离小于某个值当作相遇,那么是有穷次的

高中物理:一道物理填空题

题干不完整,但估计是:串联电路,电压表并联在定值电阻两端因此,电压和电流的变化量比值,=电阻阻值所以不变

全红婵登上高中物理试卷,这名运动员为何能登上高中试卷?

全红婵她在东京奥运会女子十米跳台比赛上赢得冠军,她的表现可以用来解释物理中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请教一道高中物理热学题

决定压强因素从微观上说有两个方面:1.单位面积上撞击气壁的个数。2.分子的动能,温度就是分子的平均动能的量度。体积一定温度越高分子动能就越大,压强就越大!送你一个克拉伯龙方程:PV=NRT P为压强V体积N分子个数R常数T温度!解热学选择题很实用。

高中物理试卷物理填空一般一空多少分?

看题,这个不确定

谁有高中物理必修一的习题

第一章还用练习???

急需10道高中物理磁场习题(最好是答题,要有详细解题答案和思路)

  例1 如图10-1,条形磁铁平放于水平桌面上,在它的正中央上方固定一根直导线,导线与磁场垂直,现给导线中通以垂直于纸面向外的电流,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磁铁对桌面的压力减小  B.磁铁对桌面的压力增大  C.磁铁对桌面的压力不变  D.以上说法都不可能  【错解分析】错解:磁铁吸引导线而使磁铁导线对桌面有压力,选B。  错解在选择研究对象做受力分析上出现问题,也没有用牛顿第三定律来分析导线对磁铁的反作用力作用到哪里。  【正确解答】  通电导线置于条形磁铁上方使通电导线置于磁场中如图10-2所示,由左手定则判断通电导线受到向下的安培力作用,同时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磁铁对通电导线有向下作用的同时,通电导线对磁铁有反作用力,作用在磁铁上,方向向上,如图10-3。对磁铁做受力分析,由于磁铁始终静止,无通电导线时,N = mg,有通电导线后N+F′=mg,N=mg-F′,磁铁对桌面压力减小,选A。  例2 如图10-4所示,水平放置的扁平条形磁铁,在磁铁的左端正上方有一线框,线框平面与磁铁垂直,当线框从左端正上方沿水平方向平移到右端正上方的过程中,穿过它的磁通量的变化是: [   ]  A.先减小后增大  B.始终减小  C.始终增大  D.先增大后减小  【错解分析】错解:条形磁铁的磁性两极强,故线框从磁极的一端移到另一端的过程中磁性由强到弱再到强,由磁通量计算公式可知Φ=B·S,线框面积不变,Φ与B成正比例变化,所以选A。  做题时没有真正搞清磁通量的概念,脑子里未正确形成条形磁铁的磁力线空间分布的模型。因此,盲目地生搬硬套磁通量的计算公式Φ=B·S,由条形磁铁两极的磁感应强度B大于中间部分的磁感应强度,得出线框在两极正上方所穿过的磁通量Φ大于中间正上方所穿过的磁通量。  【正确解答】  规范画出条形磁铁的磁感线空间分布的剖面图,如图10-5所示。利用Φ=B·S定性判断出穿过闭合线圈的磁通量先增大后减小,选D。  【小结】   Φ=B·S计算公式使用时是有条件的,B是匀强磁场且要求B垂直S,所以磁感应强度大的位置磁通量不一定大,而本题的两极上方的磁场不是匀强磁场,磁场与正上方线框平面所成的角度又未知,难以定量加以计算,编写此题的目的就是想提醒同学们对磁场的形象化给予足够的重视。  例3 如图10-6所示,螺线管两端加上交流电压,沿着螺线管轴线方向有一电子射入,则该电子在螺线管内将做 [   ]  A.加速直线运动  B.匀速直线运动  C.匀速圆周运动  D.简谐运动  【错解分析】  错解一:螺线管两端加上交流电压,螺线管内有磁场,电子在磁场中要受到磁场力的作用,故选A。  错解二:螺线管两端加上了交流电压,螺线管内部有磁场,磁场方向周期性发生变化,电子在周期性变化的磁场中受到的力也发生周期性变化,而做往复运动。故选D。  错解一、二的根本原因有二:一是对螺线管两端加上交流电压后,螺线管内部磁场大小和方向发生周期性变化的具体情况分析不清;二是没有搞清洛仑兹力f=Bqv的适用条件,而乱套公式。洛仑兹力的大小为f=Bqv的条件是运动电荷垂直射入磁场,当运动方向与B有夹角时,洛仑兹力f=Bqv sinθ,;当θ=0°或θ=180°时,运动电荷不受洛仑兹力作用。  【正确解答】  螺线管两端加上交流电压后,螺线管内部磁场大小和方向发生周期性变化,但始终与螺线管平行,沿着螺线管轴线方向射入的电子其运动方向与磁感线平行。沿轴线飞入的电子始终不受洛仑兹力而做匀速直线运动。  例4 有一自由的矩形导体线圈,通以电流I′。将其移入通以恒定电流I的长直导线的右侧。其ab与cd边跟长直导体AB在同一平面内且互相平行,如图10-7所示。试判断将该线圈从静止开始释放后的受力和运动情况。(不计重力)  【错解分析】错解:借助磁极的相互作用来判断。由于长直导线电流产生的磁场在矩形线圈所在处的磁感线方向为垂直纸面向里,它等效于条形磁铁的N极正对矩形线圈向里。因为通电线圈相当于环形电流,其磁极由右手螺旋定则判定为S极向外,它将受到等效N极的吸引,于是通电矩形线圈将垂直纸面向外加速。  错误的根源就在于将直线电流的磁场与条形磁铁的磁极磁场等效看待。我们知道直线电流磁场的磁感线是一簇以直导线上各点为圆心的同心圆,它并不存在N极和S极,可称为无极场,不能与条形磁铁的有极场等效。  【正确解答】  利用左手定则判断。先画出直线电流的磁场在矩形线圈所在处的磁感线分布,由右手螺旋定则确定其磁感线的方向垂直纸面向里,如图10-8所示。线圈的四条边所受安培力的方向由左手定则判定。其中F1与F3相互平衡,因ab边所在处的磁场比cd边所在处的强,故F4>F2。由此可知矩形线圈abcd所受安培力的合力的方向向左,它将加速向左运动而与导体AB靠拢。  【小结】   用等效的思想处理问题是有条件的,磁场的等效,应该是磁场的分布有相似之处。  例如条形磁铁与通电直螺线管的磁场大致相同,可以等效。所以应该老老实实地将两个磁场画出来,经过比较看是否满足等效的条件。本题中直线电流的磁场就不能等效为匀强磁场。  例5 如图10-9所示,用绝缘丝线悬挂着的环形导体,位于与其所在平面垂直且向右的匀强磁场中,若环形导体通有如图所示方向的电流I,试判断环形导体的运动情况。  【错解分析】错解:已知匀强磁场的磁感线与导体环面垂直向右,它等效于条形磁铁N极正对环形导体圆面的左侧,而通电环形导体,即环形电流的磁场N极向左(根据右手定则来判定),它将受到等效N极的排斥作用,环形导体开始向右加速运动。  误将匀强磁场等效于条形磁铁的磁场。  【正确解答】  利用左手定则判断。可将环形导体等分为若干段,每小段通电导体所受安培力均指向圆心。由对称性可知,这些安培力均为成对的平衡力。故该环形导体将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  【小结】   对于直线电流的磁场和匀强磁场都应将其看作无极场。在这种磁场中分析通电线圈受力的问题时,不能用等效磁极的办法,因为它不符合实际情况。而必须运用左手定则分析出安培力合力的方向后,再行确定其运动状态变化情况。  例6 质量为m的通电导体棒ab置于倾角为θ的导轨上,如图10-10所示。已知导体与导轨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在图10-11所加各种磁场中,导体均静止,则导体与导轨间摩擦力为零的可能情况是:  【错解分析】错解:根据f=μN,题目中μ≠0,要使f=0必有N=0。为此需要安培力FB与导体重力G平衡,由左手定则可判定图10-11中B项有此可能,故选B。  上述分析受到题目中“动摩擦因数为μ”的干扰,误用滑动摩擦力的计算式f=μN来讨论静摩擦力的问题。从而导致错选、漏选。  【正确解答】  要使静摩擦力为零,如果N=0,必有f=0。图10-11B选项中安培力的方向竖直向上与重力的方向相反可能使N=0,B是正确的;如果N≠0,则导体除受静摩擦力f以外的其他力的合力只要为零,那么f=0。在图10-11A选项中,导体所受到的重力G、支持力N及安培力F安三力合力可能为零,则导体所受静摩擦力可能为零。图10-11的C.D选项中,从导体所受到的重力G、支持力N及安培力F安三力的方向分析,合力不可能为零,所以导体所受静摩擦力不可能为零。故正确的选项应为A.B。  【小结】   本题是一道概念性极强的题,又是一道力学与电学知识交叉的综合试题。摩擦力有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两种。判断它们区别的前提是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有没有相对运动。力学中的概念的准确与否影响电学的学习成绩。  例7 如图10-12所示,带负电的粒子垂直磁场方向进入圆形匀强磁场区域,出磁场时速度偏离原方向60°角,已知带电粒子质量m=3×10-20kg,电量q=10-13C,速度v0=105m/s,磁场区域的半径R=3×10-1m,不计重力,求磁场的磁感应强度。  【错解分析】错解: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     没有依据题意画出带电粒子的运动轨迹图,误将圆形磁场的半径当作粒子运动的半径,说明对公式中有关物理量的物理意义不明白。  【正确解答】  画进、出磁场速度的垂线得交点O′,O′点即为粒子作圆周运动的圆心,据此作出运动轨迹AB,如图10-13所示。此圆半径记为r。          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  【小结】  由于洛伦兹力总是垂直于速度方向,若已知带电粒子的任意两个速度方向,就可以通过作出两速度的垂线,找出两垂线的交点即为带电粒子做圆周运动的圆心。  例8 如图10-14所示,带电粒子在真空环境中的匀强磁场里按图示径迹运动。径迹为互相衔接的两段半径不等的半圆弧,中间是一块薄金属片,粒子穿过时有动能损失。试判断粒子在上、下两段半圆径迹中哪段所需时间较长?(粒子重力不计)  【错解分析】错解:   的回旋周期与回旋半径成正比,因为上半部分径迹的半径较大,所以所需时间较长。  错误地认为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速度不变,由周期公式  【正确解答】  首先根据洛仑兹力方向,(指向圆心),磁场方向以及动能损耗情况,判定粒子带正电,沿abcde方向运动。  再求通过上、下两段圆弧所需时间: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    子速度v,回旋半径R无关。因此上、下两半圆弧粒子通过所需时间相等。动能的损耗导致粒子的速度的减小,结果使得回旋半径按比例减小,周期并不改变。  【小结】   回旋加速器的过程恰好与本题所述过程相反。回旋加速器中粒子不断地被加速,但是粒子在磁场中的圆周运动周期不变。  例9 一个负离子的质量为m,电量大小为q,以速度v0垂直于屏S经过小孔O射入存在着匀强磁场的真空室中,如图10-15所示。磁感应强度B方向与离子的初速度方向垂直,并垂直于纸面向里。如果离子进入磁场后经过时间t到这位置P,证明:直线OP与离子入射方向之间的夹角θ跟t   【错解分析】错解: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向心加速度公式         高中阶段,我们在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时,F应为恒力或平均力,本题中洛仑兹力是方向不断变化的力。不能直接代入公式求解。  【正确解答】  如图10-16,当离子到达位置P时圆心角为     【小结】   时时要注意公式的适用条件范围,稍不注意就会出现张冠李戴的错误。  如果想用平均力的牛顿第二定律求解,则要先求平均加速度      例10 如图10-17所示。在x轴上有垂直于xy平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在x轴下方有沿y铀负方向的匀强电场,场强为E。一质最为m,电荷量为q的粒子从坐标原点。沿着y轴正方向射出。射出之后,第3次到达X轴时,它与点O的距离为L,求此粒子射出时的速度v和运动的总路程s,(重力不计)。  【错解分析】错解:粒子射出后第三次到达x轴,如图10-18所示         在电场中粒子的磁场中每一次的位移是l。     第3次到达x轴时,粒子运动的总路程为一个半圆周和六个位移的长度之和。  错解是由于审题出现错误。他们把题中所说的“射出之后,第3次到达x轴”这段话理解为“粒子在磁场中运动通过x轴的次数”没有计算粒子从电场进入磁场的次数。也就是物理过程没有搞清就下手解题,必然出错。  【正确解答】  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为匀速圆周运动,在电场中的运动为匀变速直线运动。画出粒子运动的过程草图10-19。根据这张图可知粒子在磁场中运动半个周期后第一次通过x轴进入电场,做匀减速运动至速度为零,再反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以原来的速度大小反方向进入磁场。这就是第二次进入磁场,接着粒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半个周期后第三次通过x轴。      Bqv=mv2/R  在电场中:粒子在电场中每一次的位移是l     第3次到达x轴时,粒子运动的总路程为一个圆周和两个位移的长度之和。  【小结】   把对问题所涉及到的物理图景和物理过程的正确分析是解物理题的前提条件,这往往比动手对题目进行计算还要重要,因为它反映了你对题目的正确理解。高考试卷中有一些题目要求考生对题中所涉及到的物理图景理解得非常清楚,对所发生的物理过程有正确的认识。( 闲少了来找我,我还有300道选择题,还可以的)

高中物理第一章运动的描述所有练习题的答案

我身边没有教材,怎么回答??你最好把题写出来!!

求高中物理必修一所有的实验 。

必修一所有实验题1、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 Hz,记录小车运动的纸带如图所示,在纸带上选择6个计数点A、B、C、D、E、F,相邻两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各点到A点的距离依次是2.0 cm、5.0 cm、9.0 cm、14.0 cm、20.0 cm。(1)根据学过的知识可以求出小车在B点的速度为v,__________ m/s,CE间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_ m/s。 B(2)以打B点时为计时起点,建立v,t坐标系如图所示,请在图中作出小车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图线。(3)根据图中作出的图线可得小车运动的加速度为2__________ m/s。2、一个质点正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现用固定的照相机对该质点进行闪光照相,闪光时间间隔为1 s。分析照片得到的数据,发现质点在第1次、第2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移动了2 m,在第3次、第4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移动了8 m,由此可求得( )

高中物理题 为了测量太阳的辐射功率,曾做以下实验

简单啊很简单水吸收的热量可以计算水的表面积可以计算地球的表面积可以计算(用万有引力定律)水升温的功率可以计算最后就有了

高中物理电学实验有几个?

1.示波器使用2。电源电动势和内阻测定3.电源输出功率4.改电流表5.用电桥测电阻6.电磁感应现象7.观察交流电波形8.变压器模型9.整流滤波电路10.估测三极管β值11.三极管放大电路

高中物理探究牛二实验中为什么所挂钩吗要远远小于小车质量

为了将二者质量近似为小车质量

高中物理要求掌握的所有实验的名称。?

113.长度的测量 114.研究匀速直线运动 115.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 116.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117.验收动量守恒定律 118.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 119.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120.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 121.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 122.用描述法画出电场中平面上的等势线 123.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同时练习使用螺旋测微器) 124.描绘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 125.把电流表改装为电压表 126.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127.用多用电表探索黑箱内的电学元件 128.练习使用示波器 129.传感器的简单应用 130.测定玻璃的折射率 131.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 1.要求会正确使用的仪器主要有:刻度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天平、秒表、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点器、弹簧测力计、温度表、电流表、电压表、多用电表、滑动变阻器、电阻箱等 2.要求认识误差问题在实验中的重要性,了解误差的概念,知道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知道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减小偶然误差;能在某些实验中分析误差的主要来源;不要求计算误差 3.要求知道有效数字的概念,会用有效数字表达直接测量的结果.间接测量的有效数字运算不作要求

归谬法在高中物理那些实验中用到了

  伽利略推翻亚里士多德观点用到归谬法  1、归谬法即首先假设对方的论点是正确的,然后从这一论点中加以引申、推论,从而得出极其荒谬可笑的结论来,以驳倒对方论点的一种论证方法。  2、归谬法高中物理中的应用体现在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从逻辑上否定了亚里士多德(物体下落的快慢是由它们的重量来决定的)的错误观点 提出重物与轻物应该下落的一样快的观点。  3、伽利略归谬法思路  (1)假设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正确 即物体下落的快慢是由它们的重量来决定的。  (2)设两个物体 重的为A 轻的为B 若分别使两个物体在空中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做自由落体运动 则A下落得比B快。  (3)归谬:若把A、B两个物体绑在一起 使A、B结合为一个物体 那么结合体的重量为两物体之和 即大于A、B单独的重量 则结合体下落的应该更快 但根据A下落得快B下落得慢这个前提 结合体下落应该比A单独下落慢而比B单独下落要快 产生矛盾 因此推翻结论。  4、也就是说 在不考虑摩擦等其他因素的影响下 在同一高度释放时 石头和羽毛的下落快慢是一样的。

谁能帮忙总结高中物理每个科学家的发现或实验呢???

同求

怎么做好高中物理实验题

1、掌握好基础知识,对课本上每一个实验的原理和步骤等知识要掌握牢固;2、掌握好必要的准备知识,如游标卡尺读书等;2、认真分析题中实验的原理、步骤和结论,在掌握全局的情况下做题,就会得心应手了……

高中物理选电流表和电压表实验题如何做

可以根据四部来对电流表和电压表判断选择一.估算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电流电压的最大值这种估算,最简单的做法是考虑将待测电阻与电源直接相联,求出电路中可能出现的最大电流的大至数值。二.选取电流表、电压表依据上述估算,本着两个原则选取电流表和电压表:1.安全性原则:不超过电表量程(实际问题中可以比电表量程略大些。)。2.准确性原则:测量过程中出现的最大值不得小于电表的半偏值。三.测量电路的选取将待测电阻的阻值Rx与电表阻值Ra和Rv作比较,,说明电流表引起的误差小于电压表引起的误差,所以测量电路选用内接法。反之,则选用外接法。四.供电电路的选取有两种选择方式:1. 题设条件法。审题时,注意题设条件中有无以下要求“多测几组数据”、“尽可能精确”、“从零起调”,若有,选用分压式供电电路:若要求“节能”或“电路尽可能简单”则往往要选用限流式供电电路了2.比较法,将滑动变阻器阻值和待测电阻阻值分别记为Rp和Rx若R>10R,采用限流式;R<,R,采用分压式

高中物理平抛运动实验题求详解啊!

设O点坐标为[X,Y] O点运动到B点时经过T秒X+10=1/2GT^2 X+15=1/2G[T+t]^2Y+10=VT 就可以解得T V X Y.

高中物理中人物对应的实验

胡克:英国物理学家;发现了胡克定律(F弹=kx) 伽利略:意大利的著名物理学家; 伽利略时代的仪器、设备十分简陋,技术也比较落后,但伽利略巧妙地运用科学的推理,给出了匀变速运动的定义,导出S正比于t2 并给以实验检验;推断并检验得出,无论物体轻重如何,其自由下落的快慢是相同的;通过斜面实验,推断出物体如不受外力作用将维持匀速直线运动的结论。后由牛顿归纳成惯性定律。3、牛顿:英国物理学家; 动力学的奠基人,得出牛顿定律及万有引力定律,奠定了以牛顿定律为基础的经典力学。 4、开普勒:丹麦天文学家;发现了行星运动规律的开普勒三定律,奠定了万有引力定律的基础。 5、卡文迪许:英国物理学家;巧妙的利用扭秤装置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 6、布朗:英国植物学家;在用显微镜观察悬浮在水中的花粉时,发现了“布朗运动”。 7、焦耳:英国物理学家;测定了热功当量J=4.2焦/卡,为能的转化守恒定律的建立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研究电流通过导体时的发热,得到了焦耳定律。 8、开尔文:英国科学家;创立了把-273℃作为零度的热力学温标。 9、库仑:法国科学家;巧妙的利用“库仑扭秤”研究电荷之间的作用,发现了“库仑定律”。 10、密立根:美国科学家;利用带电油滴在竖直电场中的平衡,得到了基本电荷e 。 11、欧姆:德国物理学家;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欧姆把电流与水流等比较,从而引入了电流强度、电动势、电阻等概念,并确定了它们的关系。 12、奥斯特:丹麦科学家;通过试验发现了电流能产生磁场。 13、安培:法国科学家;提出了著名的分子电流假说。 14、汤姆生:英国科学家;研究阴极射线,发现电子,测得了电子的比荷e/m;汤姆生还提出了“枣糕模型”,在当时能解释一些实验现象。 15、劳伦斯:美国科学家;发明了“回旋加速器”,使人类在获得高能粒子方面迈进了一步。 16、法拉第:英国科学家;发现了电磁感应,亲手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台发电机,提出了电磁场及磁感线、电场线的概念。 17、楞次:德国科学家;概括试验结果,发表了确定感应电流方向的楞次定律。 18、麦克斯韦:英国科学家;总结前人研究电磁感应现象的基础上,建立了完整的电磁场理论。 19、赫兹:德国科学家;在麦克斯韦预言电磁波存在后二十多年,第一次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测得电磁波传播速度等于光速,证实了光是一种电磁波。 20、惠更斯:荷兰科学家;在对光的研究中,提出了光的波动说。发明了摆钟。 21、托马斯·杨:英国物理学家;首先巧妙而简单的解决了相干光源问题,成功地观察到光的干涉现象。(双孔或双缝干涉) 22、伦琴:德国物理学家;继英国物理学家赫谢耳发现红外线,德国物理学家里特发现紫外线后,发现了当高速电子打在管壁上,管壁能发射出X射线—伦琴射线。 23、普朗克:德国物理学家;提出量子概念—电磁辐射(含光辐射)的能量是不连续的,E与频率υ成正比。其在热力学方面也有巨大贡献。 24、爱因斯坦:德籍犹太人,后加入美国籍,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他提出了“光子”理论及光电效应方程,建立了狭义相对论及广义相对论。提出了“质能方程”。 25、德布罗意:法国物理学家;提出一切微观粒子都有波粒二象性;提出物质波概念,任何一种运动的物体都有一种波与之对应。 26、卢瑟福:英国物理学家;通过α粒子的散射现象,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首先实现了人工核反应,发现了质子。 27、玻尔:丹麦物理学家;把普朗克的量子理论应用到原子系统上,提出原子的玻尔理论。 28、查德威克:英国物理学家;从原子核的人工转变实验研究中,发现了中子。 29、威尔逊:英国物理学家;发明了威尔逊云室以观察α、β、γ射线的径迹。 30、贝克勒尔:法国物理学家;首次发现了铀的天然放射现象,开始认识原子核结构是复杂的。 31、玛丽·居里夫妇:法国(波兰)物理学家,是原子物理的先驱者,“镭”的发现者。 32、约里奥·居里夫妇:法国物理学家;老居里夫妇的女儿女婿;首先发现了用人工核转变的方法获得放射性同位素。

高中物理电学实验

你的作法是不对的,理想电压表电阻无穷大,理想电流表电阻为0,而这道题的电压电流值不同就是因为两个表都是不理想的,都是有一定电阻的。那么前者的电压就是电流表和电阻共同的电压。后者的电流就是电压表和电阻共同的电流。不能直接做除法。而根据外界总电压就是电池电压的设定,前者的5v电压可以认为就是电池电压。前者的电压除电流可以算出电流表电阻和电阻的和。也就是R0+RA=5/0.6=25/3Ω同时根据第二章图可以知道当时电流表两端电压是5-4.6=0.4V 所以电流表电阻是0.4/0.8=0.5Ω所以R0=25/3-0.5=47/6Ω≈7.83Ω

高中物理实验报告

物 理 实 验 报 告班 级 姓名 学号 日 期 实验课题 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实验目的 1.描出平抛物体的运动轨迹. 2.求出平抛物体的初速度. 实验原理 平抛运动可以看作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合运动。只需测出运动轨迹上某一点的(x,y由x=V0ty= 得:V0=x器 材 斜槽、白纸、图钉、木扳、有孔的硬纸卡片、小球、重锤线、米尺实 验步 骤 1. 用图钉把白纸钉在竖直木板上。 2. 在木板左上角固定斜槽并使其末端点O的切3. 线水平。在纸上记录O点,4. 利用重垂线画出通过O点的竖直线。 5. 在木板的平面上用手按住卡片,6. 使卡片上有空的一面保持水平,7. 调整卡片的位置,8. 使槽上滚下的小球正好穿过卡片的孔,9. 然后用铅笔在卡片的缺口上点个黑点,10. 这就记下了小球平抛的轨迹通过的点。多次实验,11. 描下多个点。 12. 用平滑的曲线将小球通过的点连接起来,13. 就得到小球平抛运动的轨迹。 14. 以O为圆点,15. 画出竖直向下的y轴和水平向右的x轴. 16. 从曲线上选取A、B、C、D四个不同17. 的点,18. 测出它们的坐标,19. 记在表内。 根据公式v0=x 求出每次小球平抛运动的初速度,再求出V0的平均值。 实验记录X(米) y(米) V0(米/秒) V0(平均值) ABCD实验 分析 1.实验注意点: a. 固定白纸的木板要。 b. 固定斜槽时,要保证斜槽未端的。 c.小球每次从槽上滑下。 d.在白纸上准确记下槽口位置,该位置作为。 2.实验误差: (1)计算小球初速度时应在轨迹上选距离抛出点稍远一点的地方。 (2)木板、斜槽固定好后,实验过程中不改变位置。实验练习1.在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的实验中,已测出落下的高度h与对应的射程x如下表,则物体平抛初速度为 。(g=9.8m/s2) h (m) 5.00 11.25 20.00 24.20x (m).为什么实验中斜槽的末端的切线必须是水平的? 答: .请你依据平抛运动的实验思想,自己设计一个测定玩具手枪子弹速度的方法。 (1) 器材:(2) 步骤:(3) 手枪子弹速度V0=。(用字母表示) 教师 评语记分

求高中物理需要掌握的 经典实验以及发展简史

物理知识识记(整理) 亚里士多德(的错误)观点:提出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物体不受力,运动即停止,此错误观点的积极意义:提出了运动与力有关;物体越重,下落速度应该越大;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太阳、行星和月亮应该围绕它转。 托勒密一一地心说(地球是绝对静止的,一切运动都是相对于地球而运动的。地心说符合教会的统治要求,受到宗教的吹捧与肯定。)哥自尼一一日心说.布鲁诺(1548—1600)因宣扬日心说,1592年被捕,英勇就义于罗马的鲜花广场。 第谷与开普勒 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1571一0101011630)是第谷的学生与助手,从第谷对火星的观测资料与他理论计算的8分之差入手研究,后来发表了开普勒三定律。 伽利略一一运动学的奠基人。主要贡献:怀疑(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如果轻物体m下降的速度比重物体M慢,那么用一根绳子把m、M栓在一起又怎样? “冲淡引力思想",一一斜面理论:为了研究落体的情况,伽利略设计了著名的斜面实验以“冲淡引力”,延长子落地时间,便于观测。反驳了亚里士多德的“大小相同重量不同的小球,如果同时开始下落,重球应比轻球先落地”的观点。即提出了“落体定律”。 伽利略又通过斜面实验(外推、理想化)确认了惯性定律。 伽利略的第三个重大贡献是提出“相对性原理”。这一原理是物理学最重要的基石之一。不管是经典力学,还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都要用到它。 他是利用望远镜观测天体取得大量成果的第一位科学家。他用实验证实了哥白尼的“地动说”,彻底否定了统治千余年的亚里士多德和托勒密的“天动说”(地心宇宙、地心说)。 指出落体运动也是一种匀加速运动 伽利略的研究思维方法: 实验方法与数学方法成功地结合,不是单纯做实验,而是从明确的物理思想出发,进行数学推证(逻辑推理),选典型实验,最后得出结论。观察——假设——逻辑推理——实验检验的成功之路,是实验物理思维和数学演绎的巧妙结合的结果。 牛顿的成功之路 经典力学创建者,微积分的创建者,光学的主要奠基人。 牛顿在科学上的主要贡献是:在力学上提出三大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在光学上作出了白光是由七色光组成的判决实验,发现并解释“牛顿环”的干涉现象,创制了反射望远镜并提出光的微粒说;在数学上发现了微积分运算方法和无限级数理论,等等。 在牛顿所处的时代,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开普勒从第谷的观测资料中研究总结了行星运动三定律,伽利略又给出了力、加速度等概念并发现了惯性定律和自由落体定律。但是,这些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还是孤立的、逻辑上各自独立的东西。正是在这个时候,牛顿对行星及地面上的物体运动作了整体的考察,他用数学方法,使物理学成为能够表述因果性的一个完整体系。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经典力学体系(牛顿力学)。 数学:欧几里德 → 笛卡尔 → 莱布尼兹 → 牛顿(微积分) . 力学:达61芬奇 → 伽里略 → 惠更斯 → 牛顿(三大运动定律) + 天文学:哥白尼 → 第谷 → 开普勒 → 牛顿(万有引力定律) 牛顿力学的局限 绝对时空观,牛顿说:“绝对的数学的时间与外界无关地流逝着……。”认为时间与空间无关,时空与运动无关,是绝对的物理量。 牛顿力学仅适应于低速、宏观物体。 光的微粒说 1704年,牛顿(代表);“光是一种细微的大小不同的而又迅速运动的粒子。”光的微粒说能解释直线传播、反射、光电效应等现象。理论:光子说。 光的波动学说 代表人物:惠更斯一一胡克:“光必然是一种振动。” 光的波动学说能解释光的折射、干涉、衍射等波动现象,光的独立传播原理,理论:电磁说,光是一种电磁波。 19世纪光的波动说的两个英雄 ‘ (1)托马斯61杨(1773—1829):设计了杨氏双缝实验,证明了光的干涉现象。. (2)菲涅耳(1788—1827):法国工程师。完善了惠更斯理论,提出了子波相干的思想。著名的泊松亮斑:菲涅耳的理论——泊松的计算——阿拉果的实验找到了有利于波动说的泊松亮点。 光具有波粒二相性: 个别光予的行为表现出粒子性,大量光子的行为表现出波动性,光子的波长越大波动性越明显,光子的频率越大粒子性越明显。光应具有波粒二相性。

高中物理必修2实验:研究平抛运动教案

  高中物理必修2实验:研究平抛运动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平抛运动的特点是初速度方向水平,只有竖直方向受重力作用,运动轨迹是抛物线;   (2)知道平抛运动形成的条件;   (3)理解平抛运动是匀变速运动,其加速度为g;   (4)会用平抛运动规律解答有关问题。   2、过程与方法   (1)在知识教学中应同时进行科学研究过程教育,本节课以研究平抛物体运动规律为中心所展开的课堂教学,应突出一条研究物理科学的一般思想方法的主线:   观察现象u2192初步分析u2192猜测实验研究u2192得出规律u2192重复实验u2192鉴别结论u2192追求统一。   (2)利用已知的直线运动的规律来研究复杂的曲线运动,渗透物理学“化曲为直”“化繁为简”的方法及“等效代换”正交分解”的思想方法;   (3)在实验教学中,进行控制的思想方法的教育:从实验的设计、装置、操作到数据处理,所有环节都应进行多方面实验思想的教育,“实验的精髓在于控制”的思想,在乎抛物体实验中非常突出。如装置中斜槽末端应保持水平的控制;木板要竖直放置的控制;操作上强调小球每次都从斜槽同一高度处由静止开始释放的控制;在测量小球位置时对实验误差的控制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重复多次实验,进行共性分析、归纳分类,达到鉴别结论的教育目的,同时还能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   (2)在理解平抛物体运动规律是受恒力的匀变速曲线运动时应注意到“力与物体运动的关系”。这方面的问题,我国东汉的王充(公元27~97年)历尽心血三十年写成《论衡》一书,全书三十卷八十五篇约三十万字,已有精辟论述,以此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和刻苦学习、勤奋工作精神的美德教育。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平抛运动的特点和规律;学习和借鉴本节课的研究方法。   2、教学难点:平抛运动的规律。   教学工具   多媒体、板书   教学过程   一、实验目的   1.用实验的方法描出平抛运动的轨迹.   2.判断平抛运动的轨迹是否为抛物线.   3.根据平抛运动的轨迹求其初速度.   二、实验原理   1.利用追踪法逐点描出小球运动的轨迹.   2.建立坐标系,如果轨迹上各点的y坐标与x坐标间的关系具有y=ax2的形式(a是一个常量),则轨迹是一条抛物线.   三、实验器材   斜槽、小球、方木板、铁架台、坐标纸、图钉、重垂线、三角板、铅笔、刻度尺.   四、实验步骤   1.安装调平   将带有斜槽轨道的木板固定在实验桌上,其末端伸出桌面外,轨道末端切线水平,如图所示.   2.建坐标系   用图钉将坐标纸固定于竖直木板的左上角,把木板调整到竖直位置,使板面与小球的运动轨迹所在平面平行且靠近,把小球放在槽口处,用铅笔记下小球在槽口(轨道末端)时球心在木板上的投影点O,O点即为坐标原点,用重垂线画出过坐标原点的竖直线,作为y轴,画出水平向右的x轴.   3.确定球的位置   将小球从斜槽上某一位置由静止滑下,小球从轨道末端射出,先用眼睛粗略确定做平抛运动的小球在某一x值处的y值,然后让小球由同一位置自由滚下,在粗略确定的位置附近用铅笔较准确地描出小球通过的位置,并在坐标纸上记下该点.用同样的方法确定轨迹上其他各点的位置.   4.描点得轨迹   取下坐标纸,将坐标纸上记下的一系列点,用平滑曲线连起来,即得到小球平抛运动轨迹.   五、数据处理   1.计算初速度   在小球平抛运动轨迹上选取分布均匀的六个点——A、B、C、D、E、F,用刻度尺、三角板测出它们的坐标(x,y),并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已知g值,利用公式y=2(1)gt2和x=v0t,求出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v0,最后算出v0的平均值.   2.验证轨迹是抛物线   抛物线的数学表达式为y=ax2,将某点(如B点)的坐标x、y代入上式求出常数a,再将其他点的坐标代入此关系式看看等式是否成立,若等式对各点的坐标近似都成立,则说明所描绘的曲线为抛物线.   六、误差分析   1.斜槽末端没有调水平,小球离开斜槽后不做平抛运动.   2.确定小球运动的位置时不准确.   3.量取轨迹上各点坐标时不准确.   七、注意事项   1.实验中必须调整斜槽末端的切线水平(检验是否水平的方法是:将小球放在斜槽末端水平部分,将其向两边各轻轻拨动一次,看其是否会加速或减速运动).   2.方木板必须处于竖直平面内,固定时要用重垂线检查坐标纸竖线是否竖直.   3.小球每次必须从斜槽上同一位置滚下.   4.坐标原点不是槽口的端点,应是小球出槽口时球心在木板上的投影点.   5.小球开始滚下的位置高度要适中,以使小球平抛运动的轨迹由坐标纸的左上角一直到达右下角为宜.   6.在轨迹上选取离坐标原点O点较远的一些点来计算初速度.   八.典例剖析   1. 实验器材、实验操作   例1、   (1)在做“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实验时,除了木板、小球、斜槽、铅笔、图钉之外,下列器材中还需要的是________.   A.游标卡尺 B.秒表 C.坐标纸 D.天平 E.弹簧测力计 F.重垂线   (2)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应使小球每次从斜槽上相同的位置自由滑下   B.斜槽轨道必须光滑   C.要使描出的轨迹更好地反映真实运动,记录的点应适当多一些   D.斜槽轨道末端可以不水平   【答案】 (1)C、F(2)A、C   2. 实验数据的处理   例2. 在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中,用一张印有小方格的纸记录轨迹,小方格的边长L=1.25 cm,若小球在平抛运动途中的几个位置如图中a、b、c、d所示,则小球平抛的初速度v0=______(用L、g表示),其值是______.(g取9.8 m/s2)   3. 实验创新设计   例3. 请你由平抛运动原理设计测量弹射器射出弹丸的初速度的实验方法,提供的实验器材:弹射器(含弹丸,见图),铁架台(带有夹具),刻度尺.   (1)画出实验示意图.   (2)在安装弹射器时应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中需要测量的量有(并在示意图中用字母标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于弹射器每次射出的弹丸初速度不可能完全相等,在实验中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初速度的计算公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由平抛运动的实验原理,可知使弹丸做平抛运动,通过测量下落高度可求出运动时间,再测出水平位移可求出其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故实验示意图如图所示.   (2)为保证弹丸初速度沿水平方向,弹射器必须保持水平.   (3)应测出弹丸下落的高度y和水平射程x,如图所示.   (4)在不改变高度y的条件下进行多次实验测量水平射程x,然后求水平射程x的平均值,以减小误差.   课后小结   本节课主要内容包括:   1.研究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是自由落体运动;   2.研究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是匀速直线运动;   3.设计实验获得平抛运动的轨迹.   4.实验的原理、器材、步骤和注意事项   5.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进行点评   板书   第三节 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   1、抛体运动   (1)条件:具有一定的初速度;忽略空气阻力;只受重力的作用   (2)初速度为水平方向的抛体运动叫做平抛运动。   2、竖直方向的运动规律   (1)受力情况:只受重力作用   (2)初速度情况:无   (3)结论: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上的分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   3、水平方向的运动规律   (1)受力情况:不受力   (2)初速度情况:有   (3)结论: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的分运动为匀速直线运动。

新课程高中物理有哪些实验器材

高考要求13种器材的使用:刻度尺、弹簧秤、天平、秒表、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打点计时器 、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电阻箱、多用电表

高中物理电学实验该怎么学?有哪些重点?

物理电学实验主要学会电表误差分析,会分析图像。内外接这种算是考试的重点一定要弄清楚,还有关于这些差别的图像处理。

如何利用实验手段提高高中物理教学质量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而实验教学是学生感知信息的重要途径,没有很好的感知,不可能有真正的认识,物理实验教学,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更能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物理学家丁肇中说过:实验可以推翻理论,而理论永远无法推翻实验。物理实验在物理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那么,如何做好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呢?1.培养兴趣,让学生树立掌握科学的方法和信心学生对正在学习的东西感兴趣并觉得富有挑战性,能有效唤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解疑心,而且能引发学生积极思考。对此。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创设引发学生好奇的物理问题情境、时空情境等等。在引入新知识时,教师巧设悬念。在某一物理知识的教学结束时,提出一个或几个以后学习的有关悬念,埋下伏笔,让学生带着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强烈愿望结束对某一知识的学习,从而活跃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相对独立解决问题,同样能大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在实践过程中。"问题"应小而具体。要紧密结合物理概念、规律、方法。要有代表性、启发性,能击中要害。引人入胜,激发兴趣,调动学生开展积极的思维活动。高中物理课程中蕴含有丰富的科学方法内容,如观察与实验、比较与分类、归纳与演绎、抽象与概括、分析与综合、模型与模拟、猜想与假说、灵感与直觉等等,它们组成一个大系统。物理学理论的建立遵循着这样的途径:观察实验一提出假设一设计实验一验证假设一理论总结一实践验证理论。如果要使学生体验、认识和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和科学的思维方法,逐步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各种基础能力,以科学的态度和时代的责任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在教学过程中,就应充分挖掘教材中科学方法因素,使同一科学方法多次出现、多次运用,做到自觉地、坚持不懈地让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学习。教学中要分析每章每节的科学方法因素,在确定知识、能力教学目标的同时确定科学方法教学目标。促使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感受不断创新的科学精神。另外应创设诸如实验、讲座、交流、作业、竞赛等活动。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形成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促进学生认知、情感、科学方法、态度与技能等方面的和谐发展。2.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共同活动的过程,学生获得知识离不开教师的正确引导,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着主导性作用,但是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没有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教学将是一句空话。学生主体的能动作用是取得学习成功的内部因素,起着决定性作用,所以教师在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应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2.1 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让学生来唱主角。学生实验给学生提供了亲自动手的机会,既调动了获得知识的积极性、主动性,又能让学生在动手过程中,通过设计、操作、观察、分析、归纳,自我解决头脑中的"为什么",总结出合乎事物发展的新规律,使每个学生独特的个性和创新能力在动手寻找知识真谛的过程中得到发展。因此,在教学设备能够满足需要的情况下,或经过努力能够创造条件的情况下,应尽可能地变演示实验为学生实验。例如: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所需实验仪器比较简单,学生容易准备,让学生自己动手完成,通过观察、记录数据,分析总结出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滑动时,决定摩擦力大小的因素。这样既满足了学生好奇的愿望,激发了学生求知的兴趣,又在实验中学会了使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技巧,并掌握了判断物体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方法(看弹簧秤的示数是否稳定)。 部分学生在实验中还观察到物体未滑动前弹簧秤已经具有示数,预示着静摩擦力的存在,为进一步学习"静摩擦力"埋下了伏笔。2.2 让学生上台做演示实验或协助教师做实验,为学生动手创造条件。对于一些实验器材简单,实验效果明显的演示实验,尽可能让学生上台做演示实验或协助教师做实验,为学生动手创造条件。如"弹力的产生"、可在教师的指导之下,由学生上台进行操作、演示。学生的许多学习用品往往可以用来模拟物理过程,创设物理情景。书、文具盒等可用来模拟物体的运动,分析物体的受力,铅笔、钢笔等可用来模拟通电直导线;笔尖指向表示为电流方向,用于分析磁场及安培力。橡皮、鞋带等可用来分析单摆,圆锥摆,及竖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等等。2.3 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及时指导学生去观察现象、分析现象、得出结论。用观察促进思维活动的展开,又用思维指导观察活动的进行,逐步掌握物理概念和规律。例如:将两个铝质易拉罐剪成的铝圈分别用胶带纸粘在吸管的两端,并将其中一铝圈剪断,将吸管搁在一个废灯泡上,用强磁铁做楞次定律的演示实验,引导学生观察现象,发现规律。3.为学生多创造去实验室做实验的机会学生们会否动手设计实验在很大程度上都关乎物理教学的成败,个别学生由于不拘泥于课堂上所看到的或书本上所接触到的实验,往往会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总是希望能有个动手的窗口把个人的物理思想付诸于实践,来探明是否可行。此外,还有部分学生因自身对物理公式或规律理解欠透彻,而表现出害怕做实验或者只想着单纯提高物理成绩而不愿意亲自去实验,担心出错会打击个人学物理的自信力。基于此,教师就要因材施教,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与实验室工作人员协商好,完全开放实验室,给不同物理层次的学生都营造出一个良性互动的实验教学氛围,让学生们从实验中不单单能学到物理知识,还可以培养严谨的、踏实的物理学习态度,为将来走向工作岗位夯实基础。这也符合新课标改革的理念和初衷。4.结束语教师要高度注重实验教学在整个物理教学的地位和作用,运用新颖、灵活的教学方式,不断革除过去轻视实验的错误教学观念,激发大家实验的兴趣,全面提高物理教学水准。

高中物理和生物中的著名实验

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科赫结核杆菌的研究…沃森、克里克和维尔金斯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米尔斯坦和柯勒通过细胞融合制备出单克隆抗体…达尔文生长素的发现、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艾弗里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NA分子双螺旋结构发现者…我国植物生理学家崔徵等人,发现细胞分裂素含量和生长素含量的比例可调控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芽和根的形成…荷兰学者列文虎克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了雨水、井水、河水中的微生物…俄国科学家伊凡诺夫斯基发现引起烟草花叶病的致病因子可以通过细菌滤器…贝哲林克发现,这种滤过性因子具有生物的许多特征,并推测它能进入细胞内进行繁殖…科赫发明了固体培养基,分离出炭疽芽孢杆菌、霍乱弧菌、结核杆菌等…巴斯德发现了发酵原理,并发明“巴氏消毒法”。如今这种方法仍广泛用于食品工业的消毒…名称国籍主要观点及贡献亚里士多德古希腊一切物体终将归于静止,只有力才能维持物体的运动状态伽利略意大利斜面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牛顿英国牛顿运动定律;万有引力;光有粒子性,将光视作一弹性小球卡文迪许英国测出了万有引力恒量值G开普勒德国认为行星都是在以太阳为圆心的圆周上做匀速圆周运动盖.吕萨克法国盖.吕萨克定律:当压强P不变时:Vt-V0=(V0t)/273V1/V2=T1/T2玻意耳英国玻意耳定律:当温度T不变时:P1V1=P2V2查理法国查理定律:当体积不变时:Pt-P0=(P0t)/273T1/P1=T2/P2开尔文英国热力学温标K焦耳英国焦耳定律(电热公式)Q=I2Rt昂尼斯荷兰发现超导现象库仑法国库仑定律:F=(kQ1Q2)/r2法拉第英国提出场的概念;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磁通量变化率楞次俄国楞次定律:感应电流的磁场总是对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起阻碍作用麦克斯韦英国指出电磁场、电磁波(V=光速C);提出光是电磁波赫兹德国发现电磁波,并证实其速度等于光速;证实光是电磁波,并计算出电磁波的波长、波速奥斯特丹麦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托马斯.杨英国观察到光的干涉现象够全了吧

高中物理 实验题 测电阻 器材选择

1.任何显示表,为尽可能提高测量精度,都应该把测量值选择在接近最大量程处;2.电流表选择A2时,最大压降可能达到450mV(15mA×30Ω),对电源为4V的测量回路造成的误差较大;而选择A1时,最大压降只能达到200mV(4mA×50Ω),测量误差较小;3.电压表的选择与1同理,内阻相差不多,影响不大。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