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

阅读 / 问答 / 标签

寻求会积分的物理高手。

你好!由牛二定律mdv/dt=-kvdv/v=-kdt/m两边积分lnv=-kt/m+CC为常数v/v0=e^-kt/mv=v0*e^-kt/m最后速度为0s=∫(上0下v0)vdt=mv0/k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望采纳。

大学物理积分是怎么一回事?

需要先解答,再列式,再用计算机计算一下,然后问问老师

大学物理 求助

根据题意,可得阻力与速度关系ma=kV^2由於最大速度Vm,所以F=kVm,从而解得k=Vm/Fma=kV^2等价于m(v^-2)dv=kdt对两者几分,有-m/(2kv)=t从而解得-mF/(2(Vm)V)=t所以当速度最大时,时间为-mF/(2(Vm)^2)=t而路程=vdt从0到最大时间的定积分即-m/(2kt)dt从0到最大时间的定积分解得S=-mF/(2Vm) ln(mF/(2(Vm)^2))

一道大学物理变力运动的时间,求解

列微分方程:dv/dt=g+F/m,t=0时v=v0,可解得v(t),再有dx/dt=v,t=0时x=0即可得x(t),由v(t)可求出v=0时的t,将t代入x(t)得到的x即为最大高度。

关于彩虹的物理问题

彩虹准确的说,你看到的不 只两条,比如说红和蓝之间有很多渐变色,只不过红和蓝看起来比较明显,你就感觉只有是两种光带,彩虹是光的色散形成的,应该是五颜六色的

光谱仪分光原理(大学物理光学)

光谱仪分光原理光谱仪 光谱仪 spectrometer 将复色光分离成光谱的光学仪器。光谱仪有多种类型,除在可见光波段使用的光谱仪外,还有红外光谱仪和紫外光谱仪。按色散元件的不同可分为棱镜光谱仪、光栅光谱仪和干涉光谱仪等。按探测方法分,有直接用眼观察的分光镜,用感光片记录的摄谱仪,以及用光电或热电元件探测光谱的分光光度计等。单色仪是通过狭缝只输出单色谱线的光谱仪器,常与其他分析仪器配合使用。 图中所示是三棱镜摄谱仪的基本结构。狭缝S与棱镜的主截面垂直,放置在透镜L的物方焦面内,感光片放置在透镜L的像方焦面内。用光源照明狭缝S, S的像成在感光片上成为光谱线,由于棱镜的色散作用,不同波长的谱线彼此分开,就得入射光的光谱。棱镜摄谱仪能观察的光谱范围决定于棱镜等光学元件对光谱的吸收。普通光学玻璃只适用于可见光波段,用石英可扩展到紫外区,在红外区一般使用氯化钠、溴化钾和氟化钙等晶体。目前普遍使用的反射式光栅光谱仪有较宽的光谱范围。 表征光谱仪基本特性的参量有光谱范围、色散率和分辨本领等。基于干涉原理设计的光谱仪(如法布里-珀罗干涉仪)具有很高的色散率和分辨本领,常用于光谱精细结构的分析。 http://baike.baidu.com/view/69332.htm 光栅 光栅:光栅是结合数码科技与传统印刷的技术,能在特制的胶片上显现不同的特殊效果。在平面上展示栩栩如生的立体世界,电影般的流畅动画片段,匪夷所思的幻变效果。 光栅是一张由条状透镜组成的薄片,当我们从镜头的一边看过去,将看到在薄片另一面上的一条很细的线条上的图像,而这条线的位置则由观察角度来决定。如果我们将这数幅在不同线条上的图像,对应于每个透镜的宽度,分别按顺序分行排列印刷在光栅薄片的背面上,当我们从不同角度通过透镜观察,将看到不同的图像。 立体效果 根据研究,我们人类的眼睛在观察一个三维物体时,由于两眼水平分开在两个不同的位置上,所观察到的物体图像是不同的,它们之间存在着一个像差,由于这个像差的存在,通过人类的大脑,我们可以感到一个三维世界的深度立体变化,这就是所谓的立体视觉原理。 据立体视觉原理,如果我们能够样我们的左右眼分别看到两幅在不同位置拍摄的图像,我们应该可以从这两幅图像感受到一个立体的三维空间。从前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知道不同的观察角度将可以看到不同的图像。因如果我们将光栅垂直於两眼放置,由于两眼对光栅的观察角度不同,因而两眼会看到两个不同的图像,从而产生立体感。 常为了获得更好的立体效果我不单单以两幅图像制作,而是用一组序列的立体图像去构成,在这样的情况下,根据观察的位置不同,只要同时看到这个序列中的两副图像,即可感受到三维立体效果。 动画幻变变画 将光栅平置于两眼之间,注意两眼对光栅的线纹角度要保持平行,因而两眼看到的是同一个图像,如果图像是由一列连续动画所构成,那么当双眼上下移动或把光栅上下翻动时,双眼与光栅的角度将发生变化,我们也将看到一个接一个的连续图像,即看到一个动画或变画的效果。 光栅原理明说明 光栅也称衍射光栅。是利用多缝衍射原理使光发生色散(分解为光谱)的光学元件。它是一块刻有大量平行等宽、等距狭缝(刻线)的平面玻璃或金属片。光栅的狭缝数量很大,一般每毫米几十至几千条。单色平行光通过光栅每个缝的衍射和各缝间的干涉,形成暗条纹很宽、明条纹很细的图样,这些锐细而明亮的条纹称作谱线。谱线的位置随波长而异,当复色光通过光栅后,不同波长的谱线在不同的位置出现而形成光谱.光通过光栅形成光谱是单缝衍射和多缝干涉的共同结果。 一、何谓光栅板 就是指有一面被挤压成圆柱形线条 一面为完整平面的塑胶材料,且圆柱形线条间距相等谓之「 光栅 」 此光栅平面可作为印刷之用途,使用光栅视觉软体合成图档后,使用不同输出设备输出档案,并与光栅贴合或直接印刷在光栅板上,就可以呈现如右图所示的效果,让动画可以直接在平面的印刷上呈现出萤幕所看见的变图效果。 二、 窄角度光栅与宽角度光栅 在选择适合的光栅板时,光栅弯曲的角度是非常重要的事,一般来说 3 D 立体效果最理想的光栅是使用窄角度光栅板,它的视角大约在15度 ~ 44度之间的效果是最好的,如果要制作变图或动画的效果,宽角度光栅板的视角约44度~ 65度之间是最适合的光栅板。 三、 市面常用之光栅种类与用途 在制作各种光栅视觉效果前,必须要先了解光栅的特性、种类、规格、厚度、尺寸、方向性等,才能仔细判别如何制作出精致的光栅影像效果,就台湾市面上常用之光栅材料做分类,可分为以下几种。 印刷光栅材质:PET、PP、PVC、TPU等,PET、PP为硬质平板环保材质,PVC、TPU为软质材质。 印刷光栅线数:50 LPI、60 LPI、62 LPI、75 LPI、100 LPI。 光栅线数效果:50 LPI------------3D、Flip------------常用材料 60 LPI------------3D、Flip、Zoom、Twist、Animation 62 LPI------------3D、Flip、Zoom、Twist、Animation 75 LPI------------3D、Flip、Zoom、Twist、Animation------------常用材料 100 LPI-----------3D、Flip------------常用材料 光栅 设计图折射原理 利用光栅视觉软体把不同的图案转化成光栅线数,利用光栅折射的原理,在不同的角度呈现出不同的图案,如右图所示,不同规格的光栅会有不同的折射效果与折射角度,观赏距离也会有所不同,所以在设计光栅效果图档的时候,必须先了解光栅才能设计出符合光栅特性的设计图。 光栅视觉效果图的种类 光栅效果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立体〔3D〕、两变〔Flip〕、变大变小〔Zoom〕、爆炸〔Explore〕、连续动作〔Animation〕、扭转〔Twist〕....等,其实可以更简化分类为:立体〔3D〕、变图〔Flip〕,在变图中就涵盖所有变化的效果,这些效果可以透过许多市面上的动画软体、绘图软体、网页多媒体软体,产生所需要的分解图档,经由光栅视觉软体将分解图合成为光栅线数即可将平面的效果做成立体〔3D〕、变图〔Flip〕的特殊效果。 3D Effect 〔立体影像〕 注意事项: 1、图层必须独立且影像完整。 2、图档解析度300dpi。 3、档案格式必须为PSD档。〔CMYK、RGB〕皆可。 4、背景图层必须出血至少1CM。 http://baike.baidu.com/view/51688.htm

一道物理题目

自己画图 受力分析 加速度为gSinθ重力势能减少 动能增大 机械能守恒 则有 mgLSinθ=1/2mv^2

物体在斜面上翻滚的条件 高中物理竞赛

重力的力矩大于摩擦力的力矩,重力沿斜面方向上的分量小于最大静摩擦力,还跟物体形状有关

物理高手帮个忙

啥意思啊。。。唉。。我还是等LX的来回答好了。。。

物理高考题,转陀螺动摩擦因数为二分之根三,倾角为sita,求最大角速度

(1)由牛二得a1=(mgsin60+umgcos60)/m h/sin60=v^2/2a h=2.5(m) (2)由牛二得a2=(mgsin60-umgcos60)/m v"^2=2a2h/sin60 v"=5倍的根号3

关于matlab求物理问题

Clear %清除内存变量m=8.4;mu=0.2;g=9.8; %赋值 sita0=atan(mu); %定义 sita0为弧度值 arctan(mu) st=sita0*180/pi %将sita0转化为角度值并赋值给st for i=1:201 %循环开始,i初值为1,两百个循环sita=(pi/2)*(i-1)/200; %定义每次循环sita的值angle=sita*180/pi; %将sita转化为角度值并赋值给angleF=m*g*cos(sita); %计算F的值 If sita<=sita0 %如果斯塔不大于sita0 a=0; %a就等于0 else %否则 a=g*(sin(sita)-mu*cos(sita)); %定义a的值end %循环到此结束subplot(2,1,1) %将图域划分为两个部分,且在第一个部分画图plot(angle,a,"b") %横坐标angle 纵坐标a,蓝色xlabel(‘倾角");ylabel(‘加速度/m/s^2") %横坐标标注倾角 纵坐标标注加速度/m/s^2hold on %保持子图subplot(2,1,2) %在第二部分开始画图plot(angle,F,"b") %横坐标angle 纵坐标F,蓝色xlabel(‘倾角");ylabel(‘正压力/F") %横坐标标注倾角 纵坐标标注正压力/Fhold on %保持子图end %结束首先,我只是注释,你的程序有很多的毛病,以下是我改的:Clearm=8.4;mu=0.2;g=9.8; sita0=atan(mu); st=sita0*180/pi for i=1:201sita=(pi/2)*(i-1)/200;angle(i)=sita*180/pi;F(i)=m*g*cos(sita); If sita<=sita0 a(i)=0; else a(i)=g*(sin(sita)-mu*cos(sita)); endsubplot(2,1,1)plot(angle,a,"b")xlabel(‘倾角");ylabel(‘加速度/m/s^2")hold onsubplot(2,1,2)plot(angle,F,"b")xlabel(‘倾角");ylabel(‘正压力/F")hold off

大学物理,求解求详细解释。6题。

(6)过导体棒的两端构造一个扇形回路abca。任意时刻t, 扇形回路abca所对应的圆心角为sita,则扇形回路abca的面积为S=πR^2*sita/2π=sita*R^2/2回路abca的磁通量为 SB=sita*B*R^2/2回路abca的感应电动势为 d(SB)/dt=(B*R^2/2)*dsita/dt=(B*R^2/2)*w=Bwl^2/2因为这里是动生电动势,而回路abca中的bc、ca部分都没动,故bc、ca上产生的动生电动势为0!所以,故ab上产生的动生电动势为 Bwl^2/2 !

美学原理审美意象是一种物理的存在对吗

审美意象不是一种物理的实在,也不是一个抽象的理念世界,而是一个完整的充满意蕴,充满情趣的感性世界,也就是中国美学所说的情景相融的世界

初二 物理 密度计的原理 请详细解答,谢谢! (6 12:10:59)

浮力=密度*排开体积*gg肯定是不变的因为是同一个物体,密度计漂浮时浮力和重力平衡,重力肯定不变因此浮力也是变化的只有密度和体积,密度越大,体积自然就会越小,也就是密度计伸进去越少。密度越小,为了使浮力不变,体积就要越大伸进去越多

初二物理简易密度计制作方法

初二物理简易密度计制作方法介绍如下:1.找一根粗细均匀的木棍,在木棍的一端挂上重物,使木棍竖直漂浮在水中;2.在木棍与水面的交界处画上标线,然后再将木棍放在一些已知密度的液体中,使其漂浮,同样在与液体表面相交处标上刻度;3.最后根据情况标上合适的分度值就制成了简易密度计。密度计制作主要选取参照物:水和煤油,水的密度为1g/立方厘米,煤油的密度为0.8g/立方厘米,选取杆状物体标注刻度,即可制作。密度计测量物体密度的仪器是密度计(Density Meter)。 密度计测量的基本原理是,衡量感光材料曝光和显影后的变黑程度即黑度。在制版时,感光材料上的溴化银,受到光照作用,显影后还原成金属银,形成一定的阻光度。黑度大的,密度高;黑度小的,密度低。带有滤光片的测量计,还可以测量彩色原稿的彩色密度。其测量原理与上述基本原理相近。常用密度计有两种,一种测密度比纯水大的液体密度,叫重表;另一种测密度比纯水小的液体,叫轻表。原理地球的重力将物体拉向地面,但是如果将物体放在液体中,浮力将会对它产生反方向的作用力。 浮力的大小等同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密度计密度计是根据重力和物体漂浮时受力平衡及阿基米德原理制成的。 一个功能完好的密度计仅能处于漂浮状态,因此浮力向上推的力要比重力向下拉的力稍微大一点。但在平衡的时候,其受的重力大小等于浮力。因为密度计的重力没有发生变化, 其排开水的体积相同。但是,因为其中包含了更多的水而变得更重。 当重力大于浮力时,密度计会下沉。 密度计的重量小于相同体积水的重力,所以密度计重新浮起。密度计的读数是下大上小,从上至下的刻度值是逐渐增大的,但刻度不均匀,上疏下密。当它浸入不同的液体中,体积不变示数发生变化,密度计底部的铁砂或铅粒是用来保持平衡的。测量流体密度的物性分析仪器。与它相似的比重计是测量流体比重的仪器。密度是单位体积物质的质量;比重是液体或固体与水或者气体与空气在规定温度和压力时的密度比。水和空气在一定温度和压力时的密度是已知的,因此,在规定条件下的比重和密度是可以互换的。物质的密度或比重与物质的成分有关,所以常用密度计和比重计来检测如酒精、石油产品、酸碱溶液、煤气和天然气等的品质。密度计还可用于这类产品生产和加工过程的监测和控制。

初中物理密度计的工作原理

初中物理密度计的工作原理:不同于物体在空气中的重力作用,会产生向下的拉力,它的工作原理是把东西放在液体中,水产生的浮力的力量将托住物体,也就是一个反方向托力。并且在此时,浮力的大小=物体取代的液体的重力,也就是说这是排开的那部分水或其他液体的重力,以此为依据进行测量。其中“浮子式”原理是:一般的物体受到的浮力与其所在的液体的密度有较强的相关性,这种液体密度越大那么对物体产生的浮力就越大。如果规定被测样品的温度,则仪器也可以用百分比作为刻度的计量单位。是一种拥有如下几样功能:电子的激发功能、振动频率计数的功能以及显示的功能的仪器,它还装有U型振动试样管。利用它,我们可以精确的量出特定对象的温度,此外还可以控温,来使温度达标。使用时要把部分样品放进仪器中,然后进行检测。分类(最普遍的品种):振动式密度计和放射性同位素密度计、静压式密度计还有浮子式密度计。它的英文是:Density / Specific Gravity Meter Theory。在使用过程中我们应该知道它的原理,才能更好操作。U型振荡管法的特点:触摸屏设计,有较高的精确度,单点校正功能;在操作层面来讲,最少仅需1-2ml即可。还可以和折光仪联结工作,达到密度、折光率一体化测量。

初二物理,密度计是怎样用,道理是什么

在物理实验中使用的密度计,是一种测量液体密度的仪器。它是根据物体浮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等于重力的原理制造与工作的。密度计是一根粗细不均匀的密封玻璃管,管的下部装有少量密度较大的铅丸或水银。使用时将密度计竖直地放入待测的液体中,待密度计平稳后,从它的刻度处读出待测液体的密度。常用密度计有两种,一种测密度比纯水大的液体密度,叫重表;另一种测密度比纯水小的液体,叫轻表。密度计原理物体的重力将物体拉向地面,但是如果将物体放在液体中,一种名为浮力的力量将产生反方向的作用力。 浮力的大小等同于物体取代的液体的重量,或者说是排开的水的重量。密度计根据重力和浮力平衡的变化上浮或下沉。一个功能完好的密度计仅能处于漂浮状态,因此浮力向上推的力量要比重力向下拉的力量稍微大一点。但在平衡的时候,其受的重力大小等于浮力。因为密度计的体积没有发生变化, 其排开水的体积相同。但是,因为其中包含了更多的水而变得更重。 当重力大于浮力时,密度计会下沉。 密度计的重量小于相同体积水的重量,所以密度计重新浮起。密度计的读数是下大上小,当它浸入不同的液体中,体积不变示数发生变化,密度计底部的铁砂或铅粒是用来保持平衡的!

初二 物理 密度计的原理 请详细解答,谢谢! (6 12:10:59)

由于密度计的特殊构造,密度计在任何液体中总能处于漂浮状态。如果被测液体的密度也大,密度计漂浮得越靠上(V排越小)。所以示数越大。反之……

什么是密度计(物理)

放在液体里,处于漂浮状态,通过比较露出水面的高度来比较密度。(简易密度计)

物理实验水火箭和火箭的制作方法?

水火箭的制作(单槽): 1 准备材料。三四个2.5升的健力宝瓶或可乐瓶, 若干X光片,几个化学器材用的3号和4号软胶塞,一整套单车气门心,剪刀、小刀各一把,透明胶、双面胶和绝缘胶布,502胶水一支。 2 机翼制作。用剪刀将X光片裁成大小相同的直角梯形28块,梯形长12cm,高6cm,斜腰和长底夹角约45度。另裁4个同上规格但高为8cm,短底相连接两面重叠的梯形(用作机翼的表面)。用双面胶将7小块梯形紧密粘成一个厚的梯形,使之平直平坦,然后用一个大的双面梯形将其紧密包住并粘紧。为使机翼的厚面平整,可用剪刀或小刀修平修直,然后将机翼的厚面用绝缘胶封住。最后,将机翼两边长出的部分向外折成90度。这样,按上述方法将其余的X光片做成三个机翼。 3 机身制作。取一个健力宝瓶(瓶头弧线过度比较自然,作火箭头利于减小空气阻力)在离下端11cm处将其横截剪开,用绝缘胶将带瓶口的部分粘紧在另一个瓶子的底部,用绝缘胶在接口处多缠绕几圈以牢固。 4 气塞制作。取一个4号的软胶塞,用开洞工具在胶塞的底部正中处开一个比气门芯套筒稍小一点的平直洞,然后用小刀横切去细端约0.6cm;将气门芯套筒上一个面积较大的“戒指”(五金店有卖),从软胶塞的细端往上把气门芯装好,套上一个同样的“戒指”,拧上螺丝,稍微紧就可以。最后将气塞用磨刀石磨成圆柱体,达到刚好能够完全进入可乐瓶口或稍紧一点,装上气门芯即可使用。 5 炮头制作。取一个3号软胶塞用小刀将其削尖且圆滑。 6 组装机翼。取一个健力宝瓶剪一个长比机翼长稍长的两面相通的圆柱体,然后用透明胶和绝缘胶将4个机翼4等分紧密粘好。最后,将粘好机翼的圆柱体套在水火箭的底部使其与瓶口相平(这不一定是最佳位置,可在飞行实践中上下调节寻找确定),用绝缘胶缠绕粘紧。 7 其他。为增大气塞和瓶口的接触面以增大瓶内气压,可用小刀将气塞大端削细一点并使之圆平粗糙。由于机身增长了一节做火箭头,火箭头部分较轻不平衡,可适当往里面塞纸以达到平衡。为尽可能减小空气阻力,将用软胶塞做成的炮头用502胶水在火箭头瓶口粘好。 按以上方法一个简单的水火箭便制作完成。根据我们研制的水火箭,通过实践的改进,水平方向飞行可达160米左右,竖直方向飞行可达40~50米。 水火箭发射方法: 1 水量调控。水火箭用水量和火箭容气空间有一定的比例,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最佳用水量约为火箭容气空间的1/4到2/5之间(2.5升的空间大约装600毫升左右,可多试验几次寻找确定)。 2 发射角度。水平方向飞行,由于空气的阻力,发射的最佳角度在50到55度之间,不同的水火箭可能不同,可通过控制变量的方法试验确定。(我们制作的水火箭最佳角度是53度左右)。竖直方向飞行则为90度。 3 气塞使用。气塞的使用原理是通过压缩软胶塞体积膨胀来调节气塞的松紧程度,压缩越厉害体积膨胀越大,气塞越紧,要把气塞冲出来的气压就越大,即火箭获得的动力越大。具体使用方法如下:首先拆下气塞的气门芯,将气塞在原形塞进火箭的瓶口内,然后用套筒(一种专门用来拧螺丝的工具,五金店有卖)拧紧气塞的螺丝,最后安装气门芯即可加气使用。(注:拧紧程度可按需要来调节。) 4 发射稳定调控。仅讨论水平方向的发射。需要制作一个发射台,发射台要配有导航轨道,导航轨道不要太长也不要太短,一般长为60cm(可用三个教学用的大三角板和两根扫帚柄拼凑而成,为减少扫帚柄作导航轨道时对水火箭的摩擦,可用透明胶粘贴扫帚柄或如图例所示的模型)。无风天气时,正对目标按最佳发射角度(指发射轨道与地面的夹角)发射。刮风天气时,应视风力和风向适当调偏与发射目标的方向,保持最佳发射角度发射。 5 注意事项。发射时,确保火箭和轨道的平直一致,若偏离1~2度都会影响飞行的平稳性而呈“8”字型飞行。用气筒打气时,要尽可能平稳,打气频率不要太慢应快点。要尽可能将气塞塞紧,可通过拧紧气塞的螺丝来调节,气塞塞得越紧瓶内气压越大而火箭的动力就越大。 取第一个瓶子,称之为A瓶。在瓶子上下1-1、2-2的位置各画一条线,两条线位置的决定方法如下。 1-1:选瓶上弧线曲度与火箭泡棉头曲度相近处。 2-2:选瓶子下方曲线转直点的下方约0.5cm处。 自1-1线上方、2-2线下方约0.5cm处用美工刀(或剪刀)切(剪)开。 用剪刀慢慢修剪至画线处,尽量使其平整,以便与B瓶衔接时可以较为密合。 将火箭泡棉头放置於A瓶上方,由正上方看泡棉头是否对准保特瓶之正中央位置。若已放正,则使用电工胶布缠绕於相接处,加以固定。 取另一个瓶子称之为B瓶,将瓶盖卸下,然后将喷嘴由保特瓶开口处旋紧。 将A、B瓶相连接。然后至於平坦之桌面或地上滚动,看看是否连接平整,滚动是否平顺。若是,则以电工胶布加以固定。 连接完成图 取第三个瓶子,称为C瓶。在瓶子3-3、4-4之位置各画一条线。 3-3:选瓶子上方曲线转折点的下方约0.5cm。 4-4:选瓶子下方曲线转折点的下方约0.5cm。 自3-3线上方、4-4线下方约0.5cm处用美工刀(剪刀)切(剪)开。 C瓶完成图 将厚纸板对折,然后用铅笔画出四个梯形。然后用剪刀沿线剪开。 注:尾翼之尺寸、形状,可以做不同的变化,以测试 其对飞行有何影响。 同样以投影片至做出与厚纸板规格相同之梯形。 将制作好之投影片包覆於厚纸板梯形之外侧,可以先使用双面胶带将投影片及厚纸板接合在一起,然后使用电工胶布将其三边贴过。 用双面胶带贴於摺起部分之底部。此步骤为了将做好之四个尾翼年贴於C瓶。 四个尾翼完成图。 将四片尾翼年贴於C瓶上,需确定为十字对称,如此才能平衡。 先以电工胶布黏贴於尾翼两侧,黏贴时须注意电工胶布的长度须够长,上方需比尾翼高约一个胶带的高度,下方反折入C瓶内,以增加牢固程度。再以电工胶布缠绕於尾翼上方约两圈。 将C瓶与B瓶用电工胶布做连接。 注:同样须注意保持水火箭箭身的笔直以确保飞行方向的准确。 保特瓶水火箭完成图。

物理:问水火箭的原理

反冲原理 MV=mv 水喷出给火箭反冲的力 火箭就飞上天了 水太多 空气太少 气体膨胀作功不足以把火箭送上天 不放水 反冲的力量不够 也是飞不高的

水火箭的物理原理是啥?

是反冲现象,据动量守恒定律m1v1+m2v2=m1v1"+m2v2v2"可得若静止系统的一部分向某方向运动,剩余部分相反方向运动。若系统本来就是运动的,则一个物体受一个方向冲量,发生此方向的动量变化,另外部分必受相反方向的冲量,发生相反方向的动量变化。水火箭向后喷水,就获得向前动量。

关于制作水火箭!懂物理的来!

软木塞可以用橡皮切成圆柱形代替。效果可能没有软木塞好。二级的不容易做,做一级的就可以吧。水火箭好像有卖的。

计算机的物理工作原理(包括硬盘、显示器、CPU等)

计算机的基本原理是存贮程序和程序控制。预先要把指挥计算机如何进行操作的指令序列(称为程序)和原始数据通过输入设备输送到计算机内存贮器中。每一条指令中明确规定了计算机从哪个地址取数,进行什么操作,然后送到什么地址去等步骤。   计算机在运行时,先从内存中取出第一条指令,通过控制器的译码,按指令的要求,从存贮器中取出数据进行指定的运算和逻辑操作等加工,然后再按地址把结果送到内存中去。接下来,再取出第二条指令,在控制器的指挥下完成规定操作。依此进行下去,直至遇到停止指令。   程序与数据一样存贮,按程序编排的顺序,一步一步地取出指令,自动地完成指令规定的操作是计算机最基本的工作原理。这一原理最初是由美籍匈牙利数学家冯.诺依曼于1945年提出来的,故称为冯.诺依曼原理。   **计算机的存储程序工作原理和硬件系统   冯·诺依曼结构   计算机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组成。美藉匈牙利科学家冯·诺依曼结构(John von Neumann)奠定了现代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其特点是:   1)使用单一的处理部件来完成计算、存储以及通信的工作。   2)存储单元是定长的线性组织。   3)存储空间的单元是直接寻址的。   4)使用低级机器语言,指令通过操作码来完成简单的操作。   5)对计算进行集中的顺序控制。   6)计算机硬件系统由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五大部件组成并规定了它们的基本功能。   7)采用二进制形式表示数据和指令。   8)在执行程序和处理数据时必须将程序和数据道德从外存储器装入主存储器中,然后才能使计算机在工作时能够自动调整地从存储器中取出指令并加以执行。   这就是存储程序概念的基本原理。   计算机指令   计算机根据人们预定的安排,自动地进行数据的快速计算和加工处理。人们预定的安排是通过一连串指令(操作者的命令)来表达的,这个指令序列就称为程序。一个指令规定计算机执行一个基本操作。一个程序规定计算机完成一个完整的任务。一种计算机所能识别的一组不同指令的集合,管为该种计算机的指令集合或指令系统。在微机的指令系统中,主要使用了单地址和二地址指令。其中,第1个字节是操作码,规定计算机要执行的基本操作,第2个字节是操作数。计算机指令包括以下类型:数据处理指令(加、减、乘、除等)、数据传送指令、程序控制指令、状态管理指令。整个内存被分成若干个存储单元,每个存储单元一般可存放8位二进制数(字节编址)。每个在位单元可以存放数据或程序代码。为了能有效地存取该单元内存储的内容,每个单元都给出了一个唯一的编号来标识,即地址。   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按照冯·诺依曼存储程序的原理,计算机在执行程序时须先将要执行的相关程序和数据放入内存储器中,在执行程序时CPU根据当前程序指针寄存器的内容取出指令并执行指令,然后再取出下一条指令并执行,如此循环下去直到程序结束指令时才停止执行。其工作过程就是不断地取指令和执行指令的过程,最后将计算的结果放入指令指定的存储器地址中。计算机工作过程中所要涉及的计算机硬件部件有内存储器、指令寄存器、指令译码器、计算器、控制器、运算器和输入/输出设备等,在以后的内容中将会着重介绍。   (一)计算机硬件系统   硬件通常是指构成计算机的设备实体。一台计算机的硬件系统应由五个基本部分组成: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和输出设备。这五大部分通过系统总线完成指令所传达的操作,当计算机在接受指令后,由控制器指挥,将数据众输入设备传送到存储器存放,再由控制器将需要参加运算的数据传送到运算器,由运算器进行处理,处理后的结果由输出设备输出。   中央处理器   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意为中央处理单元,又称中央处理器。CPU由控制器、运算器和寄存器组成,通常集中在一块芯片上,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设备。计算机以CPU为中心,输入和输出设备与存储器之间的数据传输和处理都通过CPU来控制执行。微型计算机的中央处理器又称为微处理器。   控制器   控制器是对输入的指令进行分析,并统一控制计算机的各个部件完成一定任务的部件。它一般由指令寄存器、状态寄存器、指令译码器、时序电路和控制电路组成。计算机的工作方式是执行程序,程序就是为完成某一任务所编制的特定指令序列,各种指令操作按一定的时间关系有序安排,控制器产生各种最基本的不可再分的微操作的命令信号,即微命令,以指挥整个计算机有条不紊地工作。当计算机执行程序时,控制器首先从指令指针寄存器中取得指令的地址,并将下一条指令的地址存入指令寄存器中,然后从存储器中取出指令,由指令译码器对指令进行译码后产生控制信号,用以驱动相应的硬件完成指纹操作。简言之,控制器就是协调指挥计算机各部件工作的元件,它的基本任务就是根据种类指纹的需要综合有关的逻辑条件与时间条件产生相应的微命令。   运算器   运算器又称积极态度逻辑单元ALU(Arithmetic Logic Unit)。运算器的主要任务是执行各种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算术运算是指各种数值运算,比如:加、减、乘、除等。逻辑运算是进行逻辑判断的非数值运算,比如:与、或、非、比较、移位等。计算机所完成的全部运算都是在运算器中进行的,根据指令规定的寻址方式,运算器从存储或寄存器中取得操作数,进行计算后,送回到指令所指定的寄存器中。运算器的核心部件是加法器和若干个寄存器,加法器用于运算,寄存器用于存储参加运算的各种数据以及运算后的结果。   (二)存储器   存储器分为内存储器(简称内存或主存)、外存储器(简称外存或辅存)。外存储器一般也可作为输入/输出设备。计算机把要执行的程序和数据存入内存中,内存一般由半导体器构成。半导体存储器可分为三大类:随机存储器、只读存储器、特殊存储器。   RAM   RAM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其特点是可以读写,存取任一单元所需的时间相同,通电是存储器内的内容可以保持,断电后,存储的内容立即消失。RAM可分为动态(Dynamic RAM)和静态(Static RAM)两大类。所谓动态随机存储器DRAM是用MOS电路和电容来作存储元件的。由于电容会放电,所以需要定时充电以维持存储内容的正确,例如互隔2ms刷新一次,因此称这为动态存储器。所谓静态随机存储器SRAM是用双极型电路或MOS电路的触发器来作存储元件的,它没有电容放电造成的刷新问题。只要有电源正常供电,触发器就能稳定地存储数据。DRAM的特点是集成密度高,主要用于大容量存储器。SRAM的特点是存取速度快,主要用于调整缓冲存储器。   ROM   ROM是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它只能读出原有的内容,不能由用户再写入新内容。原来存储的内容是由厂家一次性写放的,并永久保存下来。ROM可分为可编程(Programmable)ROM、可擦除可编程(Erasable Programmable)ROM、电擦除可编程(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ROM。如,EPROM存储的内容可以通过紫外光照射来擦除,这使它的内可以反复更改。   特殊固态存储器   包括电荷耦合存储器、磁泡存储器、电子束存储器等,它们多用于特殊领域内的信息存储。   此外,描述内、外存储容量的常用单位有:   ①位/比特(bit):这是内存中最小的单位,二进制数序列中的一个0或一个1就是一比比特,在电脑中,一个比特对应着一个晶体管。   ②字节(B、Byte):是计算机中最常用、最基本的存在单位。一个字节等于8个比特,即1 Byte=8bit。   ③千字节(KB、Kilo Byte):电脑的内存容量都很大,一般都是以千字节作单位来表示。1KB=1024Byte。   ④兆字节(MB Mega Byte):90年代流行微机的硬盘和内存等一般都是以兆字节(MB)为单位。1 MB=1024KB。   ⑤吉字节(GB、Giga Byte):目前市场流行的微机的硬盘已经达到430GB、640GB、810GB、1TB等规格。1GB=1024MB。   ⑥太字节(TB、Tera byte):1TB=1024GB。   (三)输入/输出设备   输入设备是用来接受用户输入的原始数据和程序,并将它们变为计算机能识别的二进制存入到内存中。常用的输入设备有键盘、鼠标、扫描仪、光笔等。   输出设备用于将存入在内存中的由计算机处理的结果转变为人们能接受的形式输出。常用的输出设备有显示器、打印机、绘图仪等。   (四)总线   总线是一组为系统部件之间数据传送的公用信号线。具有汇集与分配数据信号、选择发送信号的部件与接收信号的部件、总线控制权的建立与转移等功能。典型的微机计算机系统的结构如图2-3所示,通常多采用单总线结构,一般按信号类型将总线分为三组,其中AB(Address Bus)为地址总线;DB(Data Bus)为数据总线;CB(Control Bus)控制总线。   (五)微型计算机主要技术指标   ①CPU类型:是指微机系统所采用的CPU芯片型号,它决定了微机系统的档次。   ②字长:是指CPU一次最多可同时传送和处理的二进制位数,安长直接影响到计算机的功能、用途和应用范围。如Pentium是64位字长的微处理器,即数据位数是64位,而它的寻址位数是32位。   ③时钟频率和机器周期:时钟频率又称主频,它是指CPU内部晶振的频率,常用单位为兆(MHz),它反映了CPU的基本工作节拍。一个机器周期由若干个时钟周期组成,在机器语言中,使用执行一条指令所需要的机器周期数来说明指令执行的速度。一般使用CPU类型和时钟频率来说明计算机的档次。如Pentium III 500等。   ④运算速度:是指计算机每秒能执行的指令数。单位有MIPS(每秒百万条指令)、MFLOPS(秒百万条浮点指令)   ⑤存取速度:是指存储器完成一次读取或写存操作所需的时间,称为存储器的存取时间或访问时间。而边连续两次或写所需要的最短时间,称为存储周期。对于半导体存储器来说,存取周期大约为几十到几百毫秒之间。它的快慢会影响到计算机的速度。   ⑥内、外存储器容量:是指内存存储容量,即内容储存器能够存储信息的字节数。外储器是可将程序和数据永久保存的存储介质,可以说其容量是无限的。如硬盘、软盘已是微机系统中不可缺少的外部设备。迄今为止,所有的计算机系统都是基于冯·诺依曼存储程序的原理。内、外存容量越大,所能运行的软件功能就越丰富。CPU的高速度和外存储器的低速度是微机系统工作过程中的主要瓶颈现象,不过由于硬盘的存取速度不断提高,目前这种现象已有所改善。  我们先从最早的计算机讲起,人们在最初设计计算机时采用这样一个模型:  人们通过输入设备把需要处理的信息输入计算机,计算机通过中央处理器把信息加工后,再通过输出设备把处理后的结果告诉人们。  其实这个模型很简单,举个简单的例子,你要处理的信息是1+1,你把这个信息输入到计算机中后,计算机的内部进行处理,再把处理后的结果告诉你。  早期计算机的输入设备十分落后,根本没有现在的键盘和鼠标,那时候计算机还是一个大家伙,最早的计算机有两层楼那么高。人们只能通过扳动计算机庞大的面板上无数的开头来向计算机输入信息,而计算机把这些信息处理之后,输出设备也相当简陋,就是计算机面板上无数的信号灯。所以那时的计算机根本无法处理像现在这样各种各样的信息,它实际上只能进行数字运算。  当时人们使用计算机也真是够累的。但在当时,就算是这种计算机也是极为先进的了,因为它把人们从繁重的手工计算中解脱出来,而且极大地提高了计算速度。  随着人们对计算机的使用,人们发现上述模型的计算机能力有限,在处理大量数据时就越发显得力不从心。为些人们对计算机模型进行了改进,提出了这种模型:  就是在中央处理器旁边加了一个内部存储器。这个模型的好处在于。先打个比方说,如果老师让你心算一道简单题,你肯定毫不费劲就算出来了,可是如果老师让你算20个三位数相乘,你心算起来肯定很费力,但如果给你一张草稿纸的话,你也能很快算出来。  可能你会问这和计算机有什么关系?其实计算机也是一样,一个没有内部存储器的计算机如果让它进行一个很复杂的计算,它可能根本就没有办法算出来,因为它的存储能力有限,无法记住很多的中间的结果,但如果给它一些内部存储器当“草稿纸”的话,计算机就可以把一些中间结果临时存储到内部存储器上,然后在需要的时候再把它取出来,进行下一步的运算,如此往复,计算机就可以完成很多很复杂的计算。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感到计算机输入和输出方式的落后,改进这两方面势在必行。在输入方面,为了不再每次扳动成百上千的开头,人们发明了纸带机。纸带机的工作原理是这样的,纸带的每一行都标明了26个字母、10个数字和一些运算符号,如果这行的字母A上面打了一个孔,说明这里要输入的是字母A,同理,下面的行由此类推。这样一个长长的纸带就可以代表很多的信息,人们把这个纸带放入纸带机,纸带机还要把纸带上的信息翻译给计算机,因为计算机是看不懂这个纸带的。  这样虽然比较麻烦,但这个进步确实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计算机的发展。在发明纸带的同时,人们也对输出系统进行了改进,用打印机代替了计算机面板上无数的信号灯。打印机的作用正好和纸带机相反,它负责把计算机输出的信息翻译成人能看懂的语言,打印在纸上,这样人们就能很方便地看到输出的信息,再也不用看那成百上千的信号灯了。  不过人们没有满足,他们继续对输入和输出系统进行改进。后来人们发明了键盘和显示器。这两项发明使得当时的计算机和我们现在使用的计算机有些类似了,而且在些之前经过长时间的改进,计算机的体积也大大地缩小了。键盘和显示器的好处在于人们可以直接向计算机输入信息,而计算机也可以及时把处理结果显示在屏幕上。  可是随着人们的使用,逐渐又发现了不如意之处。因为人们要向计算机输入的信息越来越多,往往要输入很长时间后,才让计算机开始处理,而在输入过程中,如果停电,那前面输入的内容就白费了,等来电后,还要全部重新输入。就算不停电,如果人们上次输入了一部分信息,计算机处理理了,也输出了结果;人们下一次再需要计算机处理这部分信息的时候,还要重新输入。对这种重复劳动的厌倦导致了计算机新的模型的产生。  这回的模型是这样的:  这回增加了一个外部存储器。外部存储器的“外部”是相对于内部存储器来说的,在中央处理器处理信息时,它并不直接和外部存储器打交道,处理过程中的信息都临时存放在内部存储器中,在信息处理结束后,处理的结果也存放在内部存储器中。可是如果这时突然停电,那些结果还会丢失的。内部存储器(或简称内存)中的信息是靠电力来维持的,一旦电力消失,内存中的数据就会全部消失。也正因为如此,人们才在计算机模型中加入了外部存储器,把内存中的处理结果再存储到外部存储器中,这样停电后数据也不会丢失了。  外部存储器与内存的区别在于:它们的存储机制是不一样的,外部存储器是把数据存储到磁性介质上,所以不依赖于是否有电。这个磁性介质就好比家里的歌曲磁带,磁带上的歌曲不管有没有电都是存在的。当时人们也是考虑到了磁带这种好处,所以在计算机的外部存储器中也采用了类似磁带的装置,比较常用的一种叫磁盘。  磁盘本来是圆的,不过装在一个方的盒子里,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防止磁盘表面划伤,导致数据丢失。  有了磁盘之后,人们使用计算机就方便多了,不但可以把数据处理结果存放在磁盘中,还可以把很多输入到计算机中的数据存储到磁盘中,这样这些数据可以反复使用,避免了重复劳动。  可是不久之后,人们又发现了另一个问题,人们要存储到磁盘上的内容越来越多,众多的信息存储在一起,很不方便。这样就导致了文件的产生。  这和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文件有些相似。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文件是由一些相关信息组成,计算机的文件也是一样。人们把信息分类整理成文件存储到磁盘上,这样,磁盘上就有了文件1、文件2……。  可是在使用过程中,人们又渐渐发现,由人工来管理越来越多的文件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就开发了一种软件叫操作系统。  其实操作系统就是替我们管理计算机的一种软件,在操作系统出现之前,只有专业人士才懂得怎样使用计算机,而在操作系统出现之后,不管你是否是计算机专业毕业,只要经过简单的培训,你都能很容易地掌握计算机。  有了操作系统之后,我们就不直接和计算机的硬件打交道,不直接对这些硬件发号施令,我们把要的事情告诉操作系统,操作系统再把要作的事情安排给计算机去作,等计算机做完之后,操作系统再把结果告诉我们,这样就省事多了。  在操作系统出现之前,人们通过键盘给计算机下达的命令都是特别专业的术语,而有了操作系统之后,人们和计算机之间的对话就可以使用一些很容易懂的语言,而不用去死记硬背那些专业术语了。  操作系统不但能在计算机和人之间传递信息,而且字还负责管理计算机的内部设备和外部设备。它替人们管理日益增多的文件,使人们能很方便地找到和使用这些文件;它替人们管理磁盘,随时报告磁盘的使用情况;它替计算机管理内存,使计算机能更高效而安全地工作;它还负责管理各种外部设备,如打印机等,有了它的管理,这些外设就能有效地为用户服务了。  也正因为操作系统这么重要,所以人们也在不断地改进它,使它的使用更加方面,功能更加强大。对于咱们现在使用的微机来说,操作系统主要经历了DOS、Windows 3.X、Windows95和Windows98这几个发展阶段。  在DOS阶段,人们和计算机打交道,还是主要靠输入命令,“你输入什么命令,计算机就做什么,如果你不输入,计算机就什么也不做”。在这一阶段,人们还是需要记住很多命令和它们的用法,如果忘记了或不知道,那就没有办法了。所以说,这时的计算机还是大太好用,操作系统也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Windows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这个不足,人们在使用Windows时,不必记住什么命令,只需要用鼠标指指点点就能完成很多工作。而当操作系统发展到Windows95之后,使用计算机就变得更加简单。  现在我们来简单总结一下上面我们讲的一些内容。经过人们几十年的努力,计算机的组成结构已经基本定型,现在我们日常使用的微机在硬件方面可以用下图表示:这里CPU就是我们以前谈到的中央处理器的英文缩写,它和其它辅助电路构成了计算机的核心。我们通过键盘和其它输入设备输入的信息经过它的处理之后显示在显示器上。在信息处理过程中,CPU要和内存频繁地交换信息,在工作结束之后,还要把内存中的数据保存在磁盘上。  上面说的是硬件的工作原理,那么在软件上,我们又是如何使用计算机的呢?  在前面我们讲过,我们可以通过操作系统给计算机布置工作,操作系统也可以把计算机的工作结果告诉我们。可是操作系统的功能也不是无限的,实际上计算机的很多功能是靠多种应用软件来实现的。操作系统一般只负责管理好计算机,使它能正常工作。而众多的应用软件才充分发挥了计算机的作用。但这些应用软件都是建立在操作系统上的,一般情况下,某一种软件都是为特定的操作系统而设计的,因为这些软件不能直接和计算机交换信息,需要通过操作系统来传递信息。  这就是所谓的“硬”、“软”结合。硬件就是我们能看见的这些东西: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等,而软件是我们看不见的,存在于计算机内部的。打个比方,硬件就好比人类躯体,而软件就好比人类的思想,没有躯体,思想是无法存在的,但没有思想的躯体也只是一个植物人。一个正常人要完成一项工作,都是躯体在思想的支配下完成的。电脑和这相类似,没有主机等硬件,软件是无法存在的;而一个没有软件的计算机也只是一堆废铁。  还有一个重要的概念没有讲,就是操作系统是如何管理文件的呢?其实也很简单,文件都有自己的名字,叫文件名,用来区分不同的文件的。计算机中的文件有很多,成千上万,光用名字来区分也不利于查找,所以计算机中又有了文件夹的概念,把不同类型的文件存储在不同的文件夹中,查找起来就快多了,也不会太乱。文件多了,可以分别存储在不同的文件夹中,而当文件夹多了之后,再把一些相关的文件夹存储在更在的文件夹中,这样管理文件是比较科学的。

求计算机的物理工作原理(包括硬盘、显示卡、CPU等)

、冯诺依曼原理 “存储程序控制”原理是1946年由美籍匈牙利数学家冯诺依曼提出的,所以又称为“冯诺依曼原理”。该原理确立了现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的工作方式,直到现在,计算机的设计与制造依然沿着“冯诺依曼”体系结构。 2、“存储程序控制”原理的基本内容 ①采用二进制形式表示数据和指令。 ②将程序(数据和指令序列)预先存放在主存储器中(程序存储),使计算机在工作时能够自动高速地从存储器中取出指令,并加以执行(程序控制)。 ③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五大基本部件组成计算机硬件体系结构。 3、计算机工作过程 第一步:将程序和数据通过输入设备送入存储器。 第二步:启动运行后,计算机从存储器中取出程序指令送到控制器去识别,分析该指令要做什么事。 第三步:控制器根据指令的含义发出相应的命令(如加法、减法),将存储单元中存放的操作数据取出送往运算器进行运算,再把运算结果送回存储器指定的单元中。 第四步:当运算任务完成后,就可以根据指令将结果通过输出设备输出。

计算机的物理工作原理(包括硬盘、显示器、CPU等)

计算机的基本原理是存贮程序和程序控制。预先要把指挥计算机如何进行操作的指令序列(称为程序)和原始数据通过输入设备输送到计算机内存贮器中。每一条指令中明确规定了计算机从哪个地址取数,进行什么操作,然后送到什么地址去等步骤。   计算机在运行时,先从内存中取出第一条指令,通过控制器的译码,按指令的要求,从存贮器中取出数据进行指定的运算和逻辑操作等加工,然后再按地址把结果送到内存中去。接下来,再取出第二条指令,在控制器的指挥下完成规定操作。依此进行下去,直至遇到停止指令。   程序与数据一样存贮,按程序编排的顺序,一步一步地取出指令,自动地完成指令规定的操作是计算机最基本的工作原理。这一原理最初是由美籍匈牙利数学家冯.诺依曼于1945年提出来的,故称为冯.诺依曼原理。   **计算机的存储程序工作原理和硬件系统   冯·诺依曼结构   计算机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组成。美藉匈牙利科学家冯·诺依曼结构(John von Neumann)奠定了现代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其特点是:   1)使用单一的处理部件来完成计算、存储以及通信的工作。   2)存储单元是定长的线性组织。   3)存储空间的单元是直接寻址的。   4)使用低级机器语言,指令通过操作码来完成简单的操作。   5)对计算进行集中的顺序控制。   6)计算机硬件系统由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五大部件组成并规定了它们的基本功能。   7)采用二进制形式表示数据和指令。   8)在执行程序和处理数据时必须将程序和数据道德从外存储器装入主存储器中,然后才能使计算机在工作时能够自动调整地从存储器中取出指令并加以执行。   这就是存储程序概念的基本原理。   计算机指令   计算机根据人们预定的安排,自动地进行数据的快速计算和加工处理。人们预定的安排是通过一连串指令(操作者的命令)来表达的,这个指令序列就称为程序。一个指令规定计算机执行一个基本操作。一个程序规定计算机完成一个完整的任务。一种计算机所能识别的一组不同指令的集合,管为该种计算机的指令集合或指令系统。在微机的指令系统中,主要使用了单地址和二地址指令。其中,第1个字节是操作码,规定计算机要执行的基本操作,第2个字节是操作数。计算机指令包括以下类型:数据处理指令(加、减、乘、除等)、数据传送指令、程序控制指令、状态管理指令。整个内存被分成若干个存储单元,每个存储单元一般可存放8位二进制数(字节编址)。每个在位单元可以存放数据或程序代码。为了能有效地存取该单元内存储的内容,每个单元都给出了一个唯一的编号来标识,即地址。   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按照冯·诺依曼存储程序的原理,计算机在执行程序时须先将要执行的相关程序和数据放入内存储器中,在执行程序时CPU根据当前程序指针寄存器的内容取出指令并执行指令,然后再取出下一条指令并执行,如此循环下去直到程序结束指令时才停止执行。其工作过程就是不断地取指令和执行指令的过程,最后将计算的结果放入指令指定的存储器地址中。计算机工作过程中所要涉及的计算机硬件部件有内存储器、指令寄存器、指令译码器、计算器、控制器、运算器和输入/输出设备等,在以后的内容中将会着重介绍。   (一)计算机硬件系统   硬件通常是指构成计算机的设备实体。一台计算机的硬件系统应由五个基本部分组成: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和输出设备。这五大部分通过系统总线完成指令所传达的操作,当计算机在接受指令后,由控制器指挥,将数据众输入设备传送到存储器存放,再由控制器将需要参加运算的数据传送到运算器,由运算器进行处理,处理后的结果由输出设备输出。   中央处理器   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意为中央处理单元,又称中央处理器。CPU由控制器、运算器和寄存器组成,通常集中在一块芯片上,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设备。计算机以CPU为中心,输入和输出设备与存储器之间的数据传输和处理都通过CPU来控制执行。微型计算机的中央处理器又称为微处理器。   控制器   控制器是对输入的指令进行分析,并统一控制计算机的各个部件完成一定任务的部件。它一般由指令寄存器、状态寄存器、指令译码器、时序电路和控制电路组成。计算机的工作方式是执行程序,程序就是为完成某一任务所编制的特定指令序列,各种指令操作按一定的时间关系有序安排,控制器产生各种最基本的不可再分的微操作的命令信号,即微命令,以指挥整个计算机有条不紊地工作。当计算机执行程序时,控制器首先从指令指针寄存器中取得指令的地址,并将下一条指令的地址存入指令寄存器中,然后从存储器中取出指令,由指令译码器对指令进行译码后产生控制信号,用以驱动相应的硬件完成指纹操作。简言之,控制器就是协调指挥计算机各部件工作的元件,它的基本任务就是根据种类指纹的需要综合有关的逻辑条件与时间条件产生相应的微命令。   运算器   运算器又称积极态度逻辑单元ALU(Arithmetic Logic Unit)。运算器的主要任务是执行各种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算术运算是指各种数值运算,比如:加、减、乘、除等。逻辑运算是进行逻辑判断的非数值运算,比如:与、或、非、比较、移位等。计算机所完成的全部运算都是在运算器中进行的,根据指令规定的寻址方式,运算器从存储或寄存器中取得操作数,进行计算后,送回到指令所指定的寄存器中。运算器的核心部件是加法器和若干个寄存器,加法器用于运算,寄存器用于存储参加运算的各种数据以及运算后的结果。   (二)存储器   存储器分为内存储器(简称内存或主存)、外存储器(简称外存或辅存)。外存储器一般也可作为输入/输出设备。计算机把要执行的程序和数据存入内存中,内存一般由半导体器构成。半导体存储器可分为三大类:随机存储器、只读存储器、特殊存储器。   RAM   RAM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其特点是可以读写,存取任一单元所需的时间相同,通电是存储器内的内容可以保持,断电后,存储的内容立即消失。RAM可分为动态(Dynamic RAM)和静态(Static RAM)两大类。所谓动态随机存储器DRAM是用MOS电路和电容来作存储元件的。由于电容会放电,所以需要定时充电以维持存储内容的正确,例如互隔2ms刷新一次,因此称这为动态存储器。所谓静态随机存储器SRAM是用双极型电路或MOS电路的触发器来作存储元件的,它没有电容放电造成的刷新问题。只要有电源正常供电,触发器就能稳定地存储数据。DRAM的特点是集成密度高,主要用于大容量存储器。SRAM的特点是存取速度快,主要用于调整缓冲存储器。   ROM   ROM是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它只能读出原有的内容,不能由用户再写入新内容。原来存储的内容是由厂家一次性写放的,并永久保存下来。ROM可分为可编程(Programmable)ROM、可擦除可编程(Erasable Programmable)ROM、电擦除可编程(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ROM。如,EPROM存储的内容可以通过紫外光照射来擦除,这使它的内可以反复更改。   特殊固态存储器   包括电荷耦合存储器、磁泡存储器、电子束存储器等,它们多用于特殊领域内的信息存储。   此外,描述内、外存储容量的常用单位有:   ①位/比特(bit):这是内存中最小的单位,二进制数序列中的一个0或一个1就是一比比特,在电脑中,一个比特对应着一个晶体管。   ②字节(B、Byte):是计算机中最常用、最基本的存在单位。一个字节等于8个比特,即1 Byte=8bit。   ③千字节(KB、Kilo Byte):电脑的内存容量都很大,一般都是以千字节作单位来表示。1KB=1024Byte。   ④兆字节(MB Mega Byte):90年代流行微机的硬盘和内存等一般都是以兆字节(MB)为单位。1 MB=1024KB。   ⑤吉字节(GB、Giga Byte):目前市场流行的微机的硬盘已经达到430GB、640GB、810GB、1TB等规格。1GB=1024MB。   ⑥太字节(TB、Tera byte):1TB=1024GB。   (三)输入/输出设备   输入设备是用来接受用户输入的原始数据和程序,并将它们变为计算机能识别的二进制存入到内存中。常用的输入设备有键盘、鼠标、扫描仪、光笔等。   输出设备用于将存入在内存中的由计算机处理的结果转变为人们能接受的形式输出。常用的输出设备有显示器、打印机、绘图仪等。   (四)总线   总线是一组为系统部件之间数据传送的公用信号线。具有汇集与分配数据信号、选择发送信号的部件与接收信号的部件、总线控制权的建立与转移等功能。典型的微机计算机系统的结构如图2-3所示,通常多采用单总线结构,一般按信号类型将总线分为三组,其中AB(Address Bus)为地址总线;DB(Data Bus)为数据总线;CB(Control Bus)控制总线。   (五)微型计算机主要技术指标   ①CPU类型:是指微机系统所采用的CPU芯片型号,它决定了微机系统的档次。   ②字长:是指CPU一次最多可同时传送和处理的二进制位数,安长直接影响到计算机的功能、用途和应用范围。如Pentium是64位字长的微处理器,即数据位数是64位,而它的寻址位数是32位。   ③时钟频率和机器周期:时钟频率又称主频,它是指CPU内部晶振的频率,常用单位为兆(MHz),它反映了CPU的基本工作节拍。一个机器周期由若干个时钟周期组成,在机器语言中,使用执行一条指令所需要的机器周期数来说明指令执行的速度。一般使用CPU类型和时钟频率来说明计算机的档次。如Pentium III 500等。   ④运算速度:是指计算机每秒能执行的指令数。单位有MIPS(每秒百万条指令)、MFLOPS(秒百万条浮点指令)   ⑤存取速度:是指存储器完成一次读取或写存操作所需的时间,称为存储器的存取时间或访问时间。而边连续两次或写所需要的最短时间,称为存储周期。对于半导体存储器来说,存取周期大约为几十到几百毫秒之间。它的快慢会影响到计算机的速度。   ⑥内、外存储器容量:是指内存存储容量,即内容储存器能够存储信息的字节数。外储器是可将程序和数据永久保存的存储介质,可以说其容量是无限的。如硬盘、软盘已是微机系统中不可缺少的外部设备。迄今为止,所有的计算机系统都是基于冯·诺依曼存储程序的原理。内、外存容量越大,所能运行的软件功能就越丰富。CPU的高速度和外存储器的低速度是微机系统工作过程中的主要瓶颈现象,不过由于硬盘的存取速度不断提高,目前这种现象已有所改善。  我们先从最早的计算机讲起,人们在最初设计计算机时采用这样一个模型:  人们通过输入设备把需要处理的信息输入计算机,计算机通过中央处理器把信息加工后,再通过输出设备把处理后的结果告诉人们。  其实这个模型很简单,举个简单的例子,你要处理的信息是1+1,你把这个信息输入到计算机中后,计算机的内部进行处理,再把处理后的结果告诉你。  早期计算机的输入设备十分落后,根本没有现在的键盘和鼠标,那时候计算机还是一个大家伙,最早的计算机有两层楼那么高。人们只能通过扳动计算机庞大的面板上无数的开头来向计算机输入信息,而计算机把这些信息处理之后,输出设备也相当简陋,就是计算机面板上无数的信号灯。所以那时的计算机根本无法处理像现在这样各种各样的信息,它实际上只能进行数字运算。  当时人们使用计算机也真是够累的。但在当时,就算是这种计算机也是极为先进的了,因为它把人们从繁重的手工计算中解脱出来,而且极大地提高了计算速度。  随着人们对计算机的使用,人们发现上述模型的计算机能力有限,在处理大量数据时就越发显得力不从心。为些人们对计算机模型进行了改进,提出了这种模型:  就是在中央处理器旁边加了一个内部存储器。这个模型的好处在于。先打个比方说,如果老师让你心算一道简单题,你肯定毫不费劲就算出来了,可是如果老师让你算20个三位数相乘,你心算起来肯定很费力,但如果给你一张草稿纸的话,你也能很快算出来。  可能你会问这和计算机有什么关系?其实计算机也是一样,一个没有内部存储器的计算机如果让它进行一个很复杂的计算,它可能根本就没有办法算出来,因为它的存储能力有限,无法记住很多的中间的结果,但如果给它一些内部存储器当“草稿纸”的话,计算机就可以把一些中间结果临时存储到内部存储器上,然后在需要的时候再把它取出来,进行下一步的运算,如此往复,计算机就可以完成很多很复杂的计算。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感到计算机输入和输出方式的落后,改进这两方面势在必行。在输入方面,为了不再每次扳动成百上千的开头,人们发明了纸带机。纸带机的工作原理是这样的,纸带的每一行都标明了26个字母、10个数字和一些运算符号,如果这行的字母A上面打了一个孔,说明这里要输入的是字母A,同理,下面的行由此类推。这样一个长长的纸带就可以代表很多的信息,人们把这个纸带放入纸带机,纸带机还要把纸带上的信息翻译给计算机,因为计算机是看不懂这个纸带的。  这样虽然比较麻烦,但这个进步确实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计算机的发展。在发明纸带的同时,人们也对输出系统进行了改进,用打印机代替了计算机面板上无数的信号灯。打印机的作用正好和纸带机相反,它负责把计算机输出的信息翻译成人能看懂的语言,打印在纸上,这样人们就能很方便地看到输出的信息,再也不用看那成百上千的信号灯了。  不过人们没有满足,他们继续对输入和输出系统进行改进。后来人们发明了键盘和显示器。这两项发明使得当时的计算机和我们现在使用的计算机有些类似了,而且在些之前经过长时间的改进,计算机的体积也大大地缩小了。键盘和显示器的好处在于人们可以直接向计算机输入信息,而计算机也可以及时把处理结果显示在屏幕上。  可是随着人们的使用,逐渐又发现了不如意之处。因为人们要向计算机输入的信息越来越多,往往要输入很长时间后,才让计算机开始处理,而在输入过程中,如果停电,那前面输入的内容就白费了,等来电后,还要全部重新输入。就算不停电,如果人们上次输入了一部分信息,计算机处理理了,也输出了结果;人们下一次再需要计算机处理这部分信息的时候,还要重新输入。对这种重复劳动的厌倦导致了计算机新的模型的产生。  这回的模型是这样的:  这回增加了一个外部存储器。外部存储器的“外部”是相对于内部存储器来说的,在中央处理器处理信息时,它并不直接和外部存储器打交道,处理过程中的信息都临时存放在内部存储器中,在信息处理结束后,处理的结果也存放在内部存储器中。可是如果这时突然停电,那些结果还会丢失的。内部存储器(或简称内存)中的信息是靠电力来维持的,一旦电力消失,内存中的数据就会全部消失。也正因为如此,人们才在计算机模型中加入了外部存储器,把内存中的处理结果再存储到外部存储器中,这样停电后数据也不会丢失了。  外部存储器与内存的区别在于:它们的存储机制是不一样的,外部存储器是把数据存储到磁性介质上,所以不依赖于是否有电。这个磁性介质就好比家里的歌曲磁带,磁带上的歌曲不管有没有电都是存在的。当时人们也是考虑到了磁带这种好处,所以在计算机的外部存储器中也采用了类似磁带的装置,比较常用的一种叫磁盘。  磁盘本来是圆的,不过装在一个方的盒子里,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防止磁盘表面划伤,导致数据丢失。  有了磁盘之后,人们使用计算机就方便多了,不但可以把数据处理结果存放在磁盘中,还可以把很多输入到计算机中的数据存储到磁盘中,这样这些数据可以反复使用,避免了重复劳动。  可是不久之后,人们又发现了另一个问题,人们要存储到磁盘上的内容越来越多,众多的信息存储在一起,很不方便。这样就导致了文件的产生。  这和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文件有些相似。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文件是由一些相关信息组成,计算机的文件也是一样。人们把信息分类整理成文件存储到磁盘上,这样,磁盘上就有了文件1、文件2……。  可是在使用过程中,人们又渐渐发现,由人工来管理越来越多的文件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就开发了一种软件叫操作系统。  其实操作系统就是替我们管理计算机的一种软件,在操作系统出现之前,只有专业人士才懂得怎样使用计算机,而在操作系统出现之后,不管你是否是计算机专业毕业,只要经过简单的培训,你都能很容易地掌握计算机。  有了操作系统之后,我们就不直接和计算机的硬件打交道,不直接对这些硬件发号施令,我们把要的事情告诉操作系统,操作系统再把要作的事情安排给计算机去作,等计算机做完之后,操作系统再把结果告诉我们,这样就省事多了。  在操作系统出现之前,人们通过键盘给计算机下达的命令都是特别专业的术语,而有了操作系统之后,人们和计算机之间的对话就可以使用一些很容易懂的语言,而不用去死记硬背那些专业术语了。  操作系统不但能在计算机和人之间传递信息,而且字还负责管理计算机的内部设备和外部设备。它替人们管理日益增多的文件,使人们能很方便地找到和使用这些文件;它替人们管理磁盘,随时报告磁盘的使用情况;它替计算机管理内存,使计算机能更高效而安全地工作;它还负责管理各种外部设备,如打印机等,有了它的管理,这些外设就能有效地为用户服务了。  也正因为操作系统这么重要,所以人们也在不断地改进它,使它的使用更加方面,功能更加强大。对于咱们现在使用的微机来说,操作系统主要经历了DOS、Windows 3.X、Windows95和Windows98这几个发展阶段。  在DOS阶段,人们和计算机打交道,还是主要靠输入命令,“你输入什么命令,计算机就做什么,如果你不输入,计算机就什么也不做”。在这一阶段,人们还是需要记住很多命令和它们的用法,如果忘记了或不知道,那就没有办法了。所以说,这时的计算机还是大太好用,操作系统也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Windows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这个不足,人们在使用Windows时,不必记住什么命令,只需要用鼠标指指点点就能完成很多工作。而当操作系统发展到Windows95之后,使用计算机就变得更加简单。  现在我们来简单总结一下上面我们讲的一些内容。经过人们几十年的努力,计算机的组成结构已经基本定型,现在我们日常使用的微机在硬件方面可以用下图表示:这里CPU就是我们以前谈到的中央处理器的英文缩写,它和其它辅助电路构成了计算机的核心。我们通过键盘和其它输入设备输入的信息经过它的处理之后显示在显示器上。在信息处理过程中,CPU要和内存频繁地交换信息,在工作结束之后,还要把内存中的数据保存在磁盘上。  上面说的是硬件的工作原理,那么在软件上,我们又是如何使用计算机的呢?  在前面我们讲过,我们可以通过操作系统给计算机布置工作,操作系统也可以把计算机的工作结果告诉我们。可是操作系统的功能也不是无限的,实际上计算机的很多功能是靠多种应用软件来实现的。操作系统一般只负责管理好计算机,使它能正常工作。而众多的应用软件才充分发挥了计算机的作用。但这些应用软件都是建立在操作系统上的,一般情况下,某一种软件都是为特定的操作系统而设计的,因为这些软件不能直接和计算机交换信息,需要通过操作系统来传递信息。  这就是所谓的“硬”、“软”结合。硬件就是我们能看见的这些东西: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等,而软件是我们看不见的,存在于计算机内部的。打个比方,硬件就好比人类躯体,而软件就好比人类的思想,没有躯体,思想是无法存在的,但没有思想的躯体也只是一个植物人。一个正常人要完成一项工作,都是躯体在思想的支配下完成的。电脑和这相类似,没有主机等硬件,软件是无法存在的;而一个没有软件的计算机也只是一堆废铁。  还有一个重要的概念没有讲,就是操作系统是如何管理文件的呢?其实也很简单,文件都有自己的名字,叫文件名,用来区分不同的文件的。计算机中的文件有很多,成千上万,光用名字来区分也不利于查找,所以计算机中又有了文件夹的概念,把不同类型的文件存储在不同的文件夹中,查找起来就快多了,也不会太乱。文件多了,可以分别存储在不同的文件夹中,而当文件夹多了之后,再把一些相关的文件夹存储在更在的文件夹中,这样管理文件是比较科学的。

历史生能选择物理类学校吗?

历史类是指选历史以及其他学科,物理类是指选物理以及其他学科。普遍认为,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物理是自然科学类专业的基础性学科,历史是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的基础性学科。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NationwideUnifiedExaminationforAdmissionstoGeneralUniversitiesandColleges),简称“高考”,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设置的全国性统一考试,每年6月7日-10日实施。参加考试的对象是全日制普通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招生分理工农医(含体育)、文史(含外语和艺术)两大类。普通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照招生章程和计划,德智体美劳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Rice物理学家的RAMBO揭示了磁现象对量子模拟和传感有用

莱斯大学领导的一项研究发现,在强磁场下,正铁氧体中存在一种独特的可调谐和超强自旋-自旋相互作用。这一发现对量子模拟和传感具有意义。资料来源:元明班巴/京都大学 有时候事情有点不正常,但结果却恰恰是你需要的。 莱斯大学实验室发现的正铁氧体晶体有轻微的错位,就是这种情况。这些晶体无意中成为一项发现的基础,这一发现应该会与研究基于自旋电子学的量子技术的研究人员产生共鸣。 Rice的物理学家Junichiro Kono,校友Takuma Makihara和他们的合作者发现了一种正铁氧体材料,在这种情况下是氧化钇铁,放置在高磁场中显示出独特的可调谐的,在晶体中马子之间的超强相互作用。 正铁氧体是添加了一种或多种稀土元素的氧化铁晶体。 马格纳子是准粒子,幽灵般的结构,代表了晶格中电子自旋的集体激发。 其中一个与另一个的关系是发表在《自然通讯》杂志上的一项研究的基础。在这项研究中,Kono和他的团队描述了两个由反共振主导的magnons之间的一种不寻常的耦合,通过这种耦合,两个magnons同时获得或失去能量。 通常,当两个振荡器共振耦合时,一个以另一个为代价获得能量,节约了总能量,Kono说。 但在反共振(或反向旋转)耦合中,两个振荡器可以通过与量子真空的相互作用同时获得或失去能量,量子力学预测存在零点场。 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短暂的跷跷板,可以被迫在中间弯曲。 Makihara和北海道大学的Kenji Hayashida以及京都大学的物理学家Motoaki Bamba利用这一发现,通过理论表明耦合磁-磁系统基态中存在显著量子压缩的可能性。 Kono说,在压缩状态下,可以抑制与马格纳子相关的可测量量的涨落或噪声量,同时抑制另一个量增加的噪声量。“这与海森堡不确定性原理有关,在该原理中,一组变量是相关的,但如果你试图精确测量一个变量,你会丢失另一个变量的信息。如果你挤压其中一个,对另一个的不确定性就会增加。 “通常,为了创造一个量子压缩态,必须使用激光束强烈地驱动系统。但佐藤琢磨的体系在本质上受到了挤压;也就是说,它可以被描述为一个已经受到挤压的国家。”“这可能成为量子传感应用的一个有用平台。” Makihara说,这种独特的状态是通过一个类似于磁共振成像的强磁场来实现的。磁场对原子的磁矩施加力矩,在这种情况下是正铁氧体的磁矩。这导致它们旋转(或进动)。 这需要一个强大的领域。河野实验室的rambos - Rice Advanced Magnet with Broadband optic -是与日本东北大学的物理学家Hiroyuki Nojiri共同开发的一种独特的光谱仪,它允许研究人员将冷却到接近绝对零度的材料暴露在高达30特斯拉的强磁场中,并结合超短激光脉冲。 “我们当时在说,‘我们可以通过兰博研究什么?在这个独特的区域里有什么新的物理现象?现在是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研究生的牧原诚司(Makihara)说。“正铁氧体的磁子位移高达30特斯拉,频率在太赫兹范围内。最初的测量结果并不有趣。 “但后来我们得到了晶体(由上海大学物理学家曹世勋和他的团队培育),它们的表面并不是完全平行的,”他说。“它们被剪成一个角度。有一天,我们以这样一个角度把晶体加载到磁铁上磁场不是沿着晶体轴的。 Makihara说:“我们原以为马努子的频率会随着磁场的变化而上升,但当它倾斜时,我们看到了一个小的差距。”“所以,在与Bamba教授讨论了这一发现后,我们明确要求晶体以不同的角度切割并测量这些角度,并看到了这种巨大程度的反交叉。这就是超强耦合的特征。” 研究人员指出,反共振总是存在于光物质和物质-物质相互作用中,但与占主导地位的共振相互作用相比是次要的。科诺实验室研究的正铁氧体并非如此。 将材料暴露在高磁场中,倾斜晶体相对于场泵出的反共振等于甚至超过共振。 如果引入额外的旋转磁场(例如圆偏振光),进动力矩与与力矩一起旋转的场(同向旋转场)强烈相互作用,而它们与与力矩相反方向旋转的场(反向旋转场)弱相互作用。 在量子理论中,Bamba说,这些所谓的反向旋转的相互作用导致了奇异的相互作用,光和物质子系统可以同时获得或失去能量。磁矩和反向旋转场之间的相互作用被认为是反共振的,通常影响很小。然而,在Rice研究的物质-物质耦合系统中,反共振相互作用占主导地位。 “在一个系统中,同向旋转和反向旋转相互作用的强度通常是一个固定的常数,而同向旋转相互作用的影响总是支配着反向旋转相互作用的影响,”Kono说。“但这个系统是违反直觉的,因为有两种独立的耦合强度,它们难以置信地可通过晶体方向和磁场强度调节。我们可以创造一种新的情况,反向旋转项的影响比同向旋转项的影响更大。 他说:“在光物质系统中,当光和物质的频率相等时,它们会混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极化子。”“在我们的例子中也发生了类似的事情,但这是在物质和物质之间。两个马格纳模式杂化。有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当杂化程度变得如此之高,甚至超过共振能时会发生什么。 他说:“在这种状态下,由于反向旋转的相互作用,奇异现象预计会发生,包括压缩真空状态和相变到静态场自发出现的新状态。”“我们发现,我们可以通过调节磁场来达到这样的条件。” 这项新研究推进了科诺团队观察Dicke超辐射相变的努力,这种现象可以创造一种新的奇异物质状态,并导致量子存储和转导方面的进步。2018年,该实验室在物质-物质耦合中发现了一种很有前景的实现方法,并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这一发现。 Kono说,这一发现还表明,磁场中的正铁氧体可以作为一个量子模拟器,这是一个简单且高度可调的量子系统,它代表了一个具有难以处理的相互作用粒子数量或实验上无法获得的参数的更复杂的系统。 他说,正铁氧体中的可调谐磁-磁耦合可用于洞察超强耦合光-物质混合基态的本质。 河野说,他们的发现也将促使人们寻找更多能显示这种效应的材料。“稀土正铁氧体是一个大家庭的材料,我们只研究了一种,”他说。

交换机里的interface ethernet 0/0/1 或0/0/3或者GigabitEthernet 0/0/1怎么对应到物理上具体是哪个端口

ethernet是以太网端口,一般是100M的口,gig是千兆口。0/0/1就是第一个,0/0/3当然就是第三个了。其实有个很简单的方法,你把0/0/1 shutdown,然后去看哪个灯灭了,不就知道是哪个物理口了。找到0/0/1,那边上就是0/0/2,后面的端口都是按准备排的

tr磁共振物理成像原理是什么

共振成像是利用原子核在磁场内共振所产生信号经重建成像的一种成像技术。 磁共振成像(MRI)作为一项新的医学影像诊断技术,近年来发展十分迅速。MRI所提供的信息量不但多于其他许多成像技术,而且以它所提供的特有信息对诊断疾病具有很大的潜在优越性。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resonance,NMR)是一种核物理现象。早在1946年Block与Purcell就报道了这种现象并应用于波谱学。Lauterbur1973年发表了MR成象技术,使核磁共振不仅用于物理学和化学。也应用于临床医学领域。近年来,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发展十分迅速,已日臻成熟完善。检查范围基本上覆盖了全身各系统,并在世界范围内推广应用。为了准确反映其成像基础,避免与核素成像混淆,现改称为磁共振成象。参与MRi 成像的因素较多,信息量大而且不同于现有各种影像学成像,在诊断疾病中有很大优越性和应用潜力

t2w i磁共振物理成像原理是什么?

核磁共振成像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电子电路技术、超导体技术的发展而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磁学核自旋成像技术。它是利用磁场与射频脉冲使组织内进动的氢核(即H+)发生章动产生射频信号,经计算机处理而成像的。原子核在进动中,吸收与原子核进动频率相同的射频脉冲,即外加交变磁场的频率等于拉莫频率,原子核就发生共振吸收,去掉射频脉冲之后,原子核磁矩又把所吸收的能量中的一部分以电磁波的形式发射出来,称为共振发射。

常见物理现象:虹吸,毛细现象是怎么回事

虹吸现象,很早的初中课本(上世纪)中讲过,回忆起来是下面这样的。毛细现象,现行的高中课本有,请自己去看。

物理元素周期表是什么?

物理元素周期表是根据原子序数从小至大排序的化学元素列表。列表大体呈长方形,某些元素周期中留有空格,使特性相近的元素归在同一族中,如碱金属元素、碱土金属、卤族元素、稀有气体等。

恒达新创地球物理勘探设备

恒达新创(北京)地球物理技术有限公司 恒达新创(北京)地球物理技术有限公司专门从事地球物理勘探设备的销售和服务,并致力于资源工程勘查和方法研究,同时也是加拿大凤凰地球物理公司、法国IRIS公司以及捷克GF仪器公司的中国独家代理和技术服务中心。VIP/ELREC大功率激电仪法国IRIS公司的高压技术目前还没有任何生产厂家能够超越,专为找矿设计的大功率激电仪VIP5000/VIP10000发射机最大输出可达3000V,最大电流20A,尤其适于高阻地区工作;ELRECPro10通道同时观测,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更可贵的是配备扩展电极转换盒SwitchPro(24,48,72,96)为野外移动线缆带来了极大方便;仅900克便携式手持ELRECLite2通道接收机的出现,大大减轻了野外作业时仪器设备的重量。VIP10000发射机,53kgVIP5000发射机,23kgELRECLite2道,0.9kg,手持便携式SwitchPro电极扩展转换盒ELRECPro10道,6kgVIP发射机特性◆5,10kW时间域IP发射机;◆微处理器全自动控制,易于操作;◆使用50~60Hz标准发电机发电;◆电流控制提高了IP极化率读数质量;◆高压输出(3000V)更适合于高阻地区实现均衡的高电流。REC接收机特性◆同步通道接收机:2通道(ELRECLite);◆10通道(ELRECPro);◆电阻率及极化率观测,20个IP极化率窗口;◆一次场信号波形自动同步,每次脉冲均重新同步外接;◆可驱动24/48/72或96个电极的扩展SwitchPro转换盒。SCALPro高密度电法仪法国IRISInstruments公司依托法国地调局BRGM及日本OYO领先地质技术集团研发力量,致力于研制开发、设计、制造、培训专业从事环境工程、地下水资源勘探、矿产勘探、工程物探方面的电磁法仪器。地球物理仪器汇编及专论SYSCAL系列电阻率仪早在20世纪80年代因其强信号穿透性的特性引进中国,SYSCALPro高密度电法仪更是具有优越同类产品的特性:●最大输出:800V,2.5A,外接大功率发射机时最大输出达3000V,强信号穿透力;●10道同时观测,高速数据采集,每分钟可达1000个记录;●自动多道转换系统,适应多种大线(24,48,72,96,120);●电阻率和极化率观测,20个极化率窗口;●用特殊的拖揽式大线在地面上实现拖拽式的动态连续观测;●使用水上拖揽式大线时,可使用轻型小艇驱动,实现水面的连续动态电阻率观测(湖泊、河流或浅海);●使用SYSCALProDeepMarine可进行海水环境勘探;●使用井下大线时,可做井间电阻率成像。SYSCALPro–浅地表连续观测井中电阻率成像SYSCALPro—水上连续观测MISPoly核磁共振找水仪核磁共振技术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直接找水的地球物理方法。20世纪90年代中期,法国地调局BRGM以技术合作开发协议将苏联通过几十年研究的核磁共振找水技术专利成果转让给IRISInstruments公司,十几年来,法国IRIS公司的核磁共振找水仪在全世界超过40个国家和地区实地进行了大量的野外数据验证,理想的应用效果使之成为唯一成熟的核磁共振技术商品化的物探仪器。第一代核磁共振找水系统自1996年生产以来,在探测深度、提高信噪比、适于野外工作方面都有了很大提高和完善,最新一代多通道核磁共振找水仪NUMISPoly最大探测深度150m,大大缩短了野外数据采集时间,进一步提高了信号读数质量。4通道NUMISPoly核磁共振仪NUMISPoly主要特性●最大输出:4000V,600A;●通过激发水分子中的氢原子直接找水;●探测150m深度范围内的地下含水层;●测量含水率,估算渗透率;●确定含水层深度及厚度;●通过远参考技术(提高信噪比)提高信号读数质量。核磁共振信号参数●E0信号初始振幅(nV),与含水率(%)正比;●T2*信号衰减时间常数(横向弛豫时间,ms),与平均孔径(渗透率)有关;●I.Δt激发脉冲力矩(A·ms),与观测深度(m)有关。地球物理仪器汇编及专论PROMIS三分量电磁成像仪IRIS公司基于国际市场对频率域水平线圈电磁法(HLEM)的研究、认同及需求,研制了这款快速、便捷可测深和剖面式观测系统,与传统HLEM系统仅观测垂直磁场,只能对异常体的水平位置进行定位不同,PROMIS系统可进行3分量观测,同时能提供异常体的走向信息;PROMIS系统探测深度可达200m,操作简单轻便。发射机●电源:可装入腰带的镍电池(10Ah);●可持续观测10频率的200个数据;●20℃下100m极距时可持续观测3频率的500个数据;●从110Hz到56320Hz的10个频率;●2个水平仪用于方向调整。接收机●微处理器自动控制;●4道连续同时采集:Hx,Hy,Hz和电流;●观测频率数目可选;●分辨率:一次场的0.01%;●50Hz输电线频率滤波;过载保护;●2个水平仪,可连接GPS。地球物理仪器汇编及专论地球物理仪器汇编及专论观测地球物理仪器汇编及专论V8网络化多功能电法仪加拿大凤凰地球物理公司生产的V8网络化多功能电法仪,是目前世界上技术最先进、功能最齐全的电法类勘探仪器之一。该设备由四大系统组成:即发射系统、采集(接收)系统、定位系统、数据记录处理系统。地球物理仪器汇编及专论●发射和接收无连接,始终采用GPS同步,避免了每天需要校对时钟同步的麻烦和出错的可能性;●每道采用24位A/D转换器,并对数字信号进行处理(DSP),保持了最高的动态范围和分辨率;●可接收任意多个频点的信号,大大提高了测量垂向分辨率和勘探精度;●不受地域限制,高精度同步叠加、扫频,可任意增加叠加次数和扫频时间;●采用无线网络技术实时监测每道数据的曲线和数值;●采用TXU–30发射机,功率大,频率高,在提高观测信号的同时可有效避免工业干扰信号;●发电机可根据用户需要在国内采购,价格低且便于维护;●先进的模块化设计,配置可灵活选择。发射系统采集(接收)系统MTU卫星同步大地电磁采集系统MTU卫星同步大地电磁采集系统是加拿大凤凰地球物理公司自1975年以来,在非常成熟的V5System2000和V6A的基础上研制开发的,包含天然场的远参考大地电磁(MT)和音频大地电磁(AMT)。MTU系列具有重量轻、功耗低、可单机作业的特点,是专门为在复杂地区设计的地球物理野外数据采集系统。至今已有500套以上产品在中国使用。应用领域●2D测线方式大区域构造研究;●3D网格式细致研究;●4D台站式监测;●地震研究、长周期的连续监测;●金属/非金属矿产勘查;●油气勘察/深部构造/地下水/地热/工程地质。特点●新一代的MTU系列采集系统灵活轻便,扩展性强;●在勘探领域,既可以进行滚动的单站观测,也可以进行多站互为参考的参考式排列观测;●每道采用24位A/D转换器,并对数字信号进行处理(DSP),保持了最高的动态范围和分辨率;●大面积、高精度GPS同步采集,避免每天需要校对时钟同步的麻烦和出错的可能性;●野外数据质量、效率高;系统稳定性高;●高、低频磁探头分开设计,全频段用超低噪声非线性、线性放大。地球物理仪器汇编及专论地球物理仪器汇编及专论

地球物理勘探,加拿大凤凰公司生产的V8多功能电磁法仪器,V8主机的额定功率,额定电流,额定电压是多少?

用12V的电瓶供电就行

物理,什么是光导纤维?什么是光缆?

△ 光导纤维:光导纤维是很细很细的玻璃丝,是用高纯度的石英玻璃拉制而成的。△ 光缆:光缆是数条光导纤维敷上保护层,制成多芯光缆。补充知识:(1)光纤通信:让携带信息的激光在光导纤维里传播的通信方式,就是光纤通信。(2)光纤通信的工作原理:光从光导纤维的一端射入,在内壁上多次反射,从另一端射出,这样就把它携带的信息传到了远方。(如图所示)(3)光纤通信的优缺点:△ 优点:通信容量大(光的频率很高,在一定时间内可以传输大量信息),通信质量高(光在光导纤维中传输损耗小,可长距离传输),保密性好(在光纤内传递);△ 缺点:光缆脆弱易损、光缆架设成本高等。希望帮助到你,若有疑问,可以追问~~~祝你学习进步,更上一层楼!(*^__^*)

光纤通信中,光导纤维传递光信号的物理原理是利用光的______现象,发生这种现象,必须满足的条件是:光从

光纤通信中,是利用光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且入射角大于临界角,使光线在纤维中发生全反射;故答案为:全反射,光密介质,光疏介质,入射角大于等于临界角.

光纤通信中,光导纤维传递光信号的物理原理是利用光的______现象,要发生这种现象,必须满足的条件是:光

光纤通信中,是利用光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且入射角大于临界角,使光线在纤维中发生全反射;故答案为:全反射,光疏介质,临界角.

”把复杂的事情(或问题)变简单”怎么翻译成英文?这是物理老师讲的,最好有哲理一点,谢啦!

英文还哲理啊、?翻译的意思不都一样吗

如何创设物理课堂教学情境 道客巴巴

  一、制造认知冲突,引起追本求源的好奇心     黑格尔曾经说过:“凡事追本求源,这是思维的一个普遍要求。一个特性。”在教学过程中,如果给出的新事实、观念和理论与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发生矛盾,就会出现“认知冲突”。学生进入这种问题情境,会感到困惑,头脑中的概念在“打架”。这就掀起他们探索的欲望,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教师只须稍加点拨。就会有水到渠成的结果。   1、实验中引发的认知冲突 在讲授关于金属膨胀的内容时,先让学生观察一个由两块金属合在一起的金属条,当用小火慢慢加热时,这个金属条开始向下弯曲。老师要求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为什么金属条会这样。老师对学生的回答只说是或不是。当学生一致同意金属条加热变软以后,由于重力作用而向下弯曲时,老师把金属条反过来加热,这时学生发现金属条向上弯曲,并未下弯!紧接着通过问答引发不同的假设,直到最后得到合理的解释。此时,全班同学的结论是:金属受热膨胀时。不同金属的膨胀程度是不同的。    2、制造“问题情境”,引起争论 如在讲:“物体受力怎样运动”时可以这样开始,提出一个有趣的问题:“把一个一吨重的铁球放在地上,一只蚂蚁能不能推动它?”话音刚落,学生大笑,齐声答:“推不动!”“如果地面非常光滑呢?”“也推不动!”仍有几个学生不服气地说。老师没有笑,要大家认真考虑。忽然有人醒悟过来,“推得动推不动,不是看大铁球的重量,而是要看它与地面磨擦力的关系u201eu201e”老师肯定了学生的回答,并开始逐步引导学生研究推力与磨擦力大小怎样影响水平方向的运动。通过争论解决的问题,理解特别深刻,其效果是一般性讲解所无法达到的。容易引起争论的,往往是生活中碰到的现实与物理原理表面上相“矛盾”,或者平时形成的概念与严格定义的物理概念不一致的问题,设计一些问题,引起学生的争论,对澄清学生的错误认识大有好处。又如力学中“力是不是物体运动的原因?” 由认知冲突而引发的问题情境,有利于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而一个问题放在一种极端情况下来引起学生的思考,既制造了“问题情境”,又与物理的“理想化”思维方式相切合。这样的教学真是妙不可言。     二、创新悬念情境,激发欲罢不能的探究欲 “悬念”是一种认知的张力,具有很强的激发作用。我国古典小说和说书人常以“且听下回分解”来吸引人,用的就是这种力量。 如讲授“摩擦力”一节时,讲台上放两个玻璃容器,一个盛油,一个是空的。在两个容器中分别放入一粒光滑的钢珠。教师先用一只手拿竹筷把放在空玻璃容器里的钢珠夹上来,然后请学生用光滑的塑料筷夹放在油中的钢珠。这个学生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未成功,于是教师利用这一“悬念”因势利导地板书课题并和学生开展有趣的讨论。这样花不多的时间就可讲清楚有关的知识。学生自己碰到未能“知其所以然”的问题,引发了他欲知原因的心理张力,学习也就变得有趣、有劲了。事实上,未能如“愿”的状态,具有了多方面的心理效应,就像陈景润在中学时代埋下的“哥德巴赫猜想”悬念那样,持续很久很久甚至一生。     三、推动学生卷入,调动自主参与的积极性 新课程的实施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因此应尽力推动学生自发“卷入”到课堂的教学活动中来。心理学的研究指出,只有设法使他们“卷入”任务之中,才能达到激励内在动机的目的。 如何才能促使学生卷入到学习任务之中内呢?教师应设法使学生装入学习任务的过程至少不会受到失败的威胁,而且他还应使学习任务变得更加容易完成,学生的学习因此被促进。方法之一是,抓住每一个机会向学生指出完成特定学习任务的社会价值。  1、让学生“设身处境”地卷入思考 在学习《升华》时,用多媒体播放电视剧《西游记》中孙悟空腾云驾雾的片段。请学生依据看到的“烟雾缭绕”场景,以场景布置人员的身份参与拍摄,你应该怎么做呢?有学生说,洒些水,利用水蒸气液化产生的雾。有的学生说点些蚊香之类的东西。学生经过一番思考后,讲出这些方法可能有一点点效果,但绝达不到影片中的效果。实际工作人员只要撤一些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就能产生“烟雾缭绕”的景象。这样让学生置身于拍摄现场去思考,充分调动了学生急于求知的积极性。    2、参与活动,促进思考 电学中,引入滑动变阻器时,组织学生在试验中去体验所学的知识。一上课就放手让学生选用器材连接电路,使小灯泡发光,最好是能调节灯泡的亮度。学生见到桌面上的新“东西”(滑动变阻器),就跃跃欲试,部分同学经过自己摸索,终于把它连接在电路当中,并且滑动滑片,发现小灯泡的亮度发生了变化。学生看到自己的活动成果,自然兴高采烈,思维活跃。接着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层层深入提出问题让其思考。班上某些同学想对家里的学习台灯变为可调节台灯,你有什么办法可以帮助他。学生想到学为所有,思考积极。教师逐步引导,台灯的亮度与什么有关?(与电流有关)改变电流有哪些方法(改变电压或电阻)改变电阻有哪些方法?(改变导体的材料、截面积、长度以及温度)改变哪个因素最方便?(改变导体的长度)水到渠成地介绍滑动变阻器这种仪器,让学生认识它的结构以及对电流的作用。滑动变阻器如何连接在电路中?(串联)这样让学生卷入活动并促使其思考,学生既可追寻学习的乐趣,又对滑动变阻器这个新仪器的结构以及原理能理解得透彻些。   当然,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还有很多,但是不管采用何种方法,都必须以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为基础,这是勿庸置疑的。因此,在创设情境之前,我们必须对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要学的知识进行认真分析,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学得愉快,教师教得轻松,效果令人满意。 总之,针对初中学生的特点,教师给出了能导致问题深入的相关信息,创设合理的物理教学情境,尽量结合生活实际,设计能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积极思考的问题,并注意点拨启发,使学生产生进一步研讨的动力,从而激起了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

物理题目解答

第11题点开这个http://www.jyeoo.com/physics/ques/detail/4bdb11de-d74e-4486-8f8cd10e54fff51c第12题(1)C ①Q=qV=3.0×107J/L×10L=3.0×108 ②w=f×s=0.1mg×s=0.1×10N/kg×900kg×100000m=9×107J13题点开这个http://www.jyeoo.com/physics/ques/detail/b874f2a1-029f-47e9-ac00-58233b5dfcf4 虽然有2个题不是自己写的,但好歹也是辛辛苦苦找了一番,不愿骗你,就把原本发给你,那上面讲的也详细。12题真没有,自己做的,

所有物理学家的名字。 越多约好。只要名字

太多了,写不完牛顿,阿基米德,伽利略,安培,帕斯卡,开尔文,摄尔修斯,瓦特,库伦,欧姆,焦耳,法拉第,特斯拉,高斯,韦伯,亨利,赫兹,阿列克谢·阿列克谢耶维奇·阿布里科索夫(Alexei A.Abrikosov)(1928.6.25-)俄罗斯物理学家。Ju2022罗伯特·奥本海默(JoRobertOppenheimer)(1904-1967)美国犹太人物理学家,“原子弹之父”。赫尔曼·奥伯特(Hermann Oberth)(1894.6.25-1989.12)欧洲火箭之父,德国火箭专家,现代航天学奠基人之一.亚瑟·斯坦利·爱丁顿(Arthur StanleyEddington)(1882.12.28-1944.11.22)英国物理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坯口斯.安德鱼断(Thnmno Andratre)阿尔哈曾(阿尔哈增)(Alhazen)(965-1039)埃及物理学家,数学家.汉尼斯·阿尔文(Hannes Alfven)(1908.5.30-1995.4.2)瑞典物理学家,天文学家阿莫迪欧·阿伏伽德罗(Amdeo Avogadro)(1776-1856.7.9)意大利物理学家.泽罗斯(卓尔斯)·伊万诺维奇·阿尔费罗夫(Zhores Ivanovich Alefrov)(1930.3.15-)苏联物理学家.安德斯·埃格斯特朗(AndersJonasngstrm)(1814.8.14-1874.6.21)瑞士物理学家.

海市蜃楼是什么物理现象

海市蜃楼是一种光学幻景,它是光的折射和反射现象。海市蜃楼是光的折射和反射现象。海市蜃楼,又叫做蜃景,当地面的热空气上升,导致地球上物体反射的光线经大气的折射作用最后形成虚像,这种虚像就是海市蜃楼,其本质是一种光学现象。海市蜃楼的出现与地理位置、物理条件、大气环境以及特定时间的气象特点有关,大多数情况下出现在沙漠和海洋中,有时也会出现在湖面、戈壁、雪原等地。海市蜃楼根据出现的位置划分,可以分为上蜃、下蜃、侧蜃,根据与原物的对称关系划分,可以分为正蜃、侧蜃、顺蜃、反蜃,根据颜色划分,可分为彩色蜃景、非彩色蜃景等种类。海市蜃楼的形成原理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从而使光线在不同介质的交界处发生偏折。理解:光的折射与光的反射一样都是发生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只是反射光返回原介质中,而折射光线则进入到另一种介质中。由于光在在两种不同的物质里传播速度不同,故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传播方向发生变化,这就是光的折射。有人曾利用装置,使光线从水里投射到水和空气的交界面上,就可以看到光线在这个交界面上分两部分:一部分反射到水里,一部分折射到空气中去。如果转动水中的那面镜子,使投向交界面的光线更倾斜一些,那么光线在空气中的折射现象就会显得更厉害些。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海市蜃楼

海市蜃楼在物理学方面解释是怎样形成的?

海市蜃楼是一种光学幻景,是地球上物体反射的光经大气折射而形成的虚像。 海市蜃楼简称蜃景,根据物理学原理,海市蜃楼是由于不同的空气层有不同的密度,而光在不同的密度的空气中又有着不同的折射率。也就是因海面上暖空气与高空中冷空气之间的密度不同,对光线折射而产生的。蜃景与地理位置、地球物理条件以及那些地方在特定时间的气象特点有密切联系。气温的反常分布是大多数蜃景形成的气象条件。 发生在沙漠里的“海市蜃楼”,就是太阳光遇到了不同密度的空气而出现的折射现象。沙漠里,白天沙石受太阳炙烤,沙层表面的气温迅速升高。 由于空气传热性能差,在无风时,沙漠上空的垂直气温差异非常显著,下热上冷,上层空气密度高,下层空气密度低。当太阳光从密度高的空气层进入密度低的空气层时,光的速度发生了改变,经过光的折射,便将远处的绿洲呈现在人们眼前了。

锂电池的结构及物理原理

锂电池内部发生的是化学反应,是 充电正极上发生的反应为LiCoO2==Li(1-x)CoO2+XLi++Xe-(电子)充电负极上发生的反应为6C+XLi++Xe- = LixC6充电电池总反应:LiCoO2+6C = Li(1-x)CoO2+LixC6

锂电池的结构及物理原理

  一.锂电池的结构如下:   锂电池通常有两种外型,圆柱型和长方型;电池内部采用螺旋绕制结构,用一种非常精细而渗透性很强的聚乙烯薄膜隔离材料在正、负极间间隔而成;正极包括由锂和二氧化钴组成的锂离子收集极及由铝薄膜组成的电流收集极,负极由片状碳材料组成的锂离子收集极和铜薄膜组成的电流收集极组成;电池内充有有机电解质溶液。另外还装有安全阀和PTC元件,以便电池在不正常状态及输出短路时保护电池不受损坏。二.锂电池的物理原理如下:   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通常有锂的活性化合物组成,负极则是特殊分子结

初三物理怎么看电路图

电学公式主要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电学基本公式,一是电路特点。电学基本公式电路特点另外再补充两个电学问题中经常用到的公式

物理的电路图

就是找题练

几道英文版物理题,求翻译(英语差到爆已无力T.T)

1.给定一个特定的质点的位置的时间函数,求质点的速度和加速度一时间函数。2。一条船可以静水中以2.20m/s的速度。(a)如果船朝船头方向直接横穿过一个流速为1.20m/s的河流,小船相对于岸的速度是多少(大小和方向)?(b)船在3.00s后相对于它的原点在什么样的位置,?3。一种长细杆携带总电荷q沿长度均匀分布。确定电场沿杆轴的一端开始,设E(x)x > = 0百度翻译,人工校正了一下,翻译得不好,请见谅。高手请进。

求翻译啊求翻译,英文版物理题

······网上很多翻译工具的,慢慢查吧

帮忙翻译下这道英文物理题,可以的话顺便求解

http://www.google.com.hk/search?hl=zh-CN&newwindow=1&safe=strict&q=a+circular+plastic+disk+of+radius+r%3D2+cm+has+a+uniformly+distributed+charge+q%3D2c+on+one+face.+a+circular+ring+of+width+0.5+cm+is+centered+on+that+face,+with+the+center+of+that+width+at+radius+r%3D1+cm,+in+coulombs,+what+charge+is+contained+within+the+width+of+the+ring&spell=1&sa=X&ei=HANGUYu3KOW1iAfO2oGgCg&ved=0CC4QBSgA去GOOGLE

物理学中避雷针是什么物理原理,详细说明

大气是电的不良导体,而避雷针一般是金属,是电的良好导体。闪电是一个电流击穿不良导体(大气)的过程,优先击穿电阻最小的位置。因为避雷针距离云层比地面距离云层近,所以通过避雷针是电流的最小电阻路径,因此避雷针所在一定范围内的闪电都会优先击中避雷针,从而避免了击中其他物体。而避雷针是良好接地的,电荷导入大地,与相反符号的电荷中和,不会造成损害

拔火罐的物理问题

将罐子烧烧,是为了加热罐内的空气,热胀冷缩嘛,气体会膨胀,密度减小放到人的身上,之后降温了,起气压减小,产生压强差,肉就会被“吸进去”一点,这样就有摩擦力了,所以不会掉下来罐子在水平方向的受力 :体表对罐子的支持力(就是你感觉那个罐子吸着你)+罐内空气对罐底的压力=外界大气对罐底的压力竖直方向受力: 重力=摩擦力

请从物理角度解释为什么拔罐时肉往外冒?(请对肉和火罐进行受力分析)

这样情况下属于这个负压的一种水平,不可以解决目前的一些八卦的问题。

拔火罐的物理原理

大气压强

拔火罐的原理 用物理的原理解释一下求求各位!

这是大气压强的具体应用,利用大气压强的关键是产生比大气压强低的负压区,依靠大气压强和这些区域之间的压强差来工作。

拔火罐用到的物理知识

内毒外拔。

拔火罐的物理原理就是为什么吸在皮上

并不是氧气被消耗,C+O2=CO2 气体量不变。而是热胀冷缩的原理 高温时,气体膨胀罐内气体含量减少,所以密封冷却后,罐内气体凝缩,气压降低,从而吸住。

拔火罐的原理 用物理的原理解释一下哥哥姐姐,求解答!

压强 内外压强差

拔火罐的原理 用物理的原理解释一下

拔火罐的原理是利用燃烧时火焰产生的热能,使罐中空气排去,造成负压,罐具吸着于皮肤上。

【高一物理】如图所示,雪道与水平冰面在B处平滑地连接。小明乘雪橇从雪道上离冰面高度h=8m……

石家庄大桥英语物理怎么样

好。1、大桥教育是老牌培训机构,知名度高,底子厚。2、老师教课也是认真负责的,教学设施齐全,教学环境好。

物理问题~需要点英文程度~求高手来解决~!

what is the magnitude of the acceleration of the shell just before it strikes the ground? 9.8m/s^2Vy^2 = 2ghVy = (2*9.8*80)^(1/2)t = Vy/g = (2*80/9.8)^(1/2)Vx = 1330/t = 1330*(9.8/160)^(1/2)V= (Vx^2+Vy^2)^(1/2)= (1330^2*9.8/160+2*9.8*80)^(1/2)= 332m/swhat is the speed of the shell as it hits the ground?332m/s

初二物理 热机 求内燃机工作原理

能量是有损耗的!有比例的!是损耗越来越小是一直追求的!

内燃机的工作原理,初三物理

包括收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内燃机燃料在气缸内燃烧,把化学能转化为内能,高温高压气体推动活塞做功,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内燃机的机械效率高于外燃机。

物理原理解释,近视眼为什么能看清近距离的物体

人眼是一个能调焦距的凸透镜。通过调焦距,使得从无穷远到15cm的物体都能成像在视网膜(相当光屏)上。近视眼的晶状体拉不扁了,近距离能看清,是因为近处的物体能成像在视网膜 上。远处的物体不能成像在视网模了。

近视眼成因物理

近视眼成因的物理原理就是结状体相当一个凸透镜凸透镜的。曲度变小。是。土豆精的。丞相。落在了视网膜的前面。这样就逐渐形成了。近视。

初中物理显微镜成像原理图

显微镜是利用凸透镜的放大成像原理,将人眼不能分辨的微小物体放大到人眼能分辨的尺寸,其主要是增大近处微小物体对眼睛的张角(视角大的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像大),用角放大率M表示它们的放大本领。因同一件物体对眼睛的张角与物体离眼睛的距离有关,所以一般规定像离眼睛距离为25厘米(明视距离)处的放大率为仪器的放大率。显微镜观察物体时通常视角甚小,因此视角之比可用其正切之比代替。显微镜是人类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物之一。在它发明出来之前,人类关于周围世界的观念局限在用肉眼,或者靠手持透镜帮助肉眼所看到的东西。显微镜把一个全新的世界展现在人类的视野里,人们第一次看到了数以百计的“新的”微小动物和植物,以及从人体到植物纤维等各种东西的内部构造。显微镜还有助于科学家发现新物种,有助于医生治疗疾病。最早的显微镜是16世纪末期在荷兰制造出来的。发明者是亚斯·詹森,荷兰眼镜商,或者另一位荷兰科学家汉斯·利珀希,他们用两片透镜制作了简易的显微镜,但并没有用这些仪器做过任何重要的观察。扩展资料:显微镜分类光学显微镜有多种分类方法,按使用目镜的数目可分为三目,双目和单目显微镜;按图像是否有立体感可分为立体视觉和非立体视觉显微镜;按观察对像可分为生物和金相显微镜等;按光学原理可分为偏光,相衬和微分干涉对比显微镜等。按光源类型可分为普通光、荧光、红外光和激光显微镜等;按接收器类型可分为目视、摄影和电视显微镜等。常用的显微镜有双目连续变倍体视显微镜、金相显微镜、偏光显微镜、紫外荧光显微镜等。双目体视显微镜是利用双通道光路,为左右两眼提供一个具有立体感的图像。它实质上是两个单镜筒显微镜并列放置,两个镜筒的光轴构成相当于人们用双目观察一个物体时所形成的视角。以此形成三维空间的立体视觉图像。双目体视显微镜在生物、医学领域广泛用于切片操作和显微外科手术;在工业中用于微小零件和集成电路的观测、装配、检查等工作。

通过放大镜可以把纸点燃揭示了什么物理原理?

光聚交原理。

物理问题:"不倒翁"的原理..谁和我解释下?

因为重心比较低,所以他就不会倒哟。重心越低,稳定性就越好

西门子是什么物理单位

西门子(siemens,用符号表示为S)是电导的标准国际单位,电导的老式单位为姆欧。西门子(Siemens),是物理电路学及国际单位制中,电导、电纳和导纳,三种导抗的单位。西门子(siemens,用符号表示为S)是电导的标准国际单位。

西门子是什么物理单位

西门子(siemens,用符号表示为S)是电导的标准国际单位,电导的老式单位为姆欧。西门子(Siemens),是物理电路学及国际单位制中,电导、电纳和导纳,三种导抗的单位。 西门子(siemens,用符号表示为S)是电导的标准国际单位。

鸡蛋为什么会在盐水中浮起来 鸡蛋在盐水中浮起来的物理原理

1、由于鸡蛋的密度小于盐水的密度,所以鸡蛋会浮在盐水的上面。当向盐水中加清水时,盐水的密度就会不断减小,当盐水的密度小于鸡蛋的密度时,鸡蛋就会下沉。 2、从力和运动的关系来解释:鸡蛋浸没在水中时,所受的浮力小于重力,所以鸡蛋下沉。

鸡蛋为什么会在盐水中浮起来 鸡蛋在盐水中浮起来的物理原理

1、由于鸡蛋的密度小于盐水的密度,所以鸡蛋会浮在盐水的上面。当向盐水中加清水时,盐水的密度就会不断减小,当盐水的密度小于鸡蛋的密度时,鸡蛋就会下沉。 2、从力和运动的关系来解释:鸡蛋浸没在水中时,所受的浮力小于重力,所以鸡蛋下沉。

物理尖子进lzk05——lzk0530急求

C

八年级物理题,投影仪是折射成像还是反射成像

折射成像

物理投影仪成像原理图

凸透镜是根据光的折射原理制成的,中央较厚,边缘较薄。 它的成像原理是:物体放在焦点之外,在凸透镜另一侧成倒立的实像,实像有缩小、等大、放大三种。物距越小,像距越大,实像越大。在2倍焦距上时会成等大倒立的实像。物体放在焦点之内,在凸透镜同侧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距越大,像距越大,虚像越大。在焦点上不会成像。在光学中,由实际光线汇聚成的像,称为实像,能用光屏承接;反之,则称为虚像,只能由眼睛感觉。相对原物体而言,实像都是倒立的,而虚像都是正立的。

物理问题投影仪的原理,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啊~

在一倍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物距大于像距,像比物大。物距越大,像距越大,就是要加大幻灯片与镜头的距离,那么成像就会变大,投影仪应比原来离屏幕的距离更远(像距变大了)。注意幻灯片应倒放。

初中物理投影仪详细的原理,成像应该是倒立放大的实像,为什么在电脑上屏幕上看到的都是正立的实像?

成像原理不同

投影仪能在荧屏上投射出放大的画面的物理原理

小孔成像
 首页 上一页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