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阅读 / 问答 / 标签

九年级历史、政治复习提纲。

还是看书好

九年级政治,历史复习提纲?拜托各位了~~~~

人教版九年级政治复习提纲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42498031.html历史复习提纲第1课俄国向何处去一、二月革命1、时间:1917年3月(俄历2月)2、对象:推翻沙皇专制制度3、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4、结果工兵苏维埃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并存二、十月革命1、时间:1917年11月(俄历10月)2、列宁领导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冬宫)3、结果: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4、意义三、国家调整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内容)2、新经济政策(1921、内容、经验总结)思考:1、十月革命在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影响。2、列宁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实事求是的例子。3、新经济政策新在何处?第2课苏联的崛起一、理想与成就二、斯大林模式1、形成标志:1936年苏联颁布新宪法2、政治特点3、经济特点4、利弊第3课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一、巴黎和会1、时间:1919年1月2、操纵国:英、法、美3、目的:分赃和称霸世界4、《凡尔赛和约》(内容、影响)5、凡尔赛体系(欧洲、西亚和非洲新秩序)二、华盛顿会议1、 时间:1921——1922年2、 参与国家:美(操纵)英法日意中比荷葡3、 《九国公约》(内容、影响)4、华盛顿体系(远东和太平洋的关系)三、国际联盟(1920、1 日内瓦)—→联合国(1945)第4课“大危机”与“新政”一、德莱塞《美国的悲剧》二、1929年经济危机1、首先在美国2、开始标志:纽约股票市场崩溃3、特点:持续时间长、波及范围广、破坏性大4、原因: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5、影响三、措施——罗斯福新政1、时间:1933年2、内容3、中心措施:调整工业(《全国工业复兴法》)4、“蓝鹰运动”(为保证《全国工业复兴法》的实施)5、作用第6课邪恶的轴心法西斯暴行1、意大利(墨索里尼)——1922年入侵埃塞俄比亚、施放毒气2、德国(希特勒)——1933年国会纵火案(台尔曼、季米特洛夫被捕)屠杀犹太人(约600万)3、日本——1937年南京大屠杀、731部队暴行二、柏林—罗马—东京轴心形成(三国轴心)第7课疯狂的战车第8课正义的胜利一、《慕尼黑协定》(绥靖政策顶峰的标志)1、时间和地点:1938、9 德国慕尼黑2、国家:英、法、德、意3、内容4、后果二、第二次世界大战1、全面爆发:德国闪击波兰(1939年、9)2、主要战役①莫斯科保卫战(打破德军天下无敌神话)②太平洋战争爆发(二战达到最大规模)③斯大林格勒会战(苏德战场和二战的转折点)④诺曼底登陆(开辟欧洲第二战场)⑤柏林攻坚战3、主要决议(1)《联合国家宣言》①时间地点:1942年1月1日 华盛顿②国家:中、美、英、苏等26个国家③内容④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成立(二战取胜根本原因)(2)雅尔塔会议①时间:1945年2月②参与:苏、美、英三国首脑③内容和意义4、结束:1945年5月8日德国签署投降书(欧洲战场战事结束)1945年9月2日日本签署投降书(二战以轴心国失败宣告结束)5、性质:规模空前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6、规模:历时6年多、61国、17亿人7、影响和启迪思考:1、战争初期苏军为什么节节失利?2、二战胜利的原因、影响、启迪。第10课“冷战”与“热战”一、“冷战”1、含义2、揭开序幕——1946年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3、正式展开——“杜鲁门主义”(欧洲复兴计划)4、高峰1949年美国等成立北约(目的:对抗苏联、称霸世界)1955年苏联等成立华约5、结束:1991,华约解体,两极对峙瓦解二、“热战”朝鲜战争、越南战争、苏联入侵阿富汗第11课梦幻超级大国一、美国经济发展1、因素2、特点二、“世界警察”1、原因:经济和军事实力的强大2、目的:力图按自己的意志建立和维持国际秩序3、事例三、文化艺术爵士乐(20世纪初)、摇滚乐(20世纪50年代)、电影(“梦幻工厂”好莱坞)第12课苏东的艰难探索一、赫鲁晓夫改革1、 时间:1953年2、 经济方面:农业作为突破口(内容)3、 政治方面:(内容,影响)4、 评价二、“东欧消费者的天堂”——匈牙利1、 1986年卡达尔2、 措施:经济、政治3、 效果4、 借鉴作用三、“布拉格之春”(捷克斯洛伐克改革)1、 时间:1968年杜布切克2、 结果:苏联出兵干预,导致失败第13课挑战“两极”一、欧洲的联合1、目的2、欧洲共同体(1967)①欧洲煤钢共同体(1952)欧洲经济共同体(1957)欧洲原子能共同体(1957)②作用3、1991年底签订《欧洲联盟条约》,简称马约4、欧洲联盟成立(1993年)5、欧元启用(1999年)二、日本经济发展1、因素:外部因素、内部因素2、特点3、借鉴启示第14课殖民废墟上的重建一、印度(英王王冠上最明亮的宝石)1、1947年独立①英国签订《印度独立法案》②分为印度与巴基斯坦(依据:宗教信仰)2、尼赫鲁上任3、改革取得成就二、非洲国家独立1、非洲独立年(1960年,17个国家独立)2、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意义)三、拉丁美洲国家1、古巴推翻亲美政府独裁2、巴拿马收回巴拿马运河主权(1999年)3、启示第16课告别“雅尔塔”一、戈尔巴乔夫改革1、措施:经济、政治2、影响二、八一九事件1、直接原因:《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公布2、性质3、结果4、失败原因三、苏联解体(签署《阿拉木图宣言》,成立独联体)思考:苏联解体对世界局势产生哪些影响?有何启示?第17课干戈不息一、中东战争(阿拉伯和以色列)1、1948——1982年 五次2、原因3、巴以和解二、海湾战争1、引发:伊拉克突袭科威特2、开始:1991年 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3、结果三、北约轰炸南联盟(科索沃战争)1、1991年南斯拉夫联盟解体2、美国打出人权幌子3、俄、中等国斡旋下北约停止轰炸四、伊拉克战争思考:1、战争能否解决阿以冲突?为什么?2、美国为什么要发动伊拉克战争?第18课梦想成真的时代第三次科技革命1、 概念2、 标志: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的广泛应用3、 科技成就电子计算机(第一台:1945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生物工程(核心:基因工程,重大突破:克隆技术)航空航天(载人飞船、空间站、航天飞机)第19课机遇与挑战一、经济全球化1、概念2、原因3、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的机遇和挑战4、如何应对5、全球化加速发展的表现6、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问题7、采取的措施二、联合国1、成立时间地点2、宗旨和基本原则3、作用还可以吧。。。 用用也可以。。。

九年级上册历史笔记

初三历史第 1 页 共 26 页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 第1课 人类的形成 中考目标要求:知道三大主要人种的名称;了解人类形成的大致时间和地点。 课文内容提要: 1、人类的出现:现代人类可能是从非洲..南方古猿的一支发展而来的,人类在距今约三四..百万年前....形成;形成标志:制造工具。 2、三大人种的形成: ⑴根据人的体貌特征,世界上的人类分为三大主要人种。即:黄种、白种、黑种人。 ⑵三大人种形成时间:晚期智人出现的同时。 ⑶人种差异形成原因: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等众多因素长期作用结果。 第2课时 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 中考目标要求:1、知道金字塔、《汉谟拉比法典》。 2、了解人类早期文明产生的自然地理环境。 课文内容提要: 一、 文明古国 古代埃及 古代巴比伦 古代印度 古代中国 大河名称 尼罗河 幼发拉底河 底格里斯河 印度河 恒河 黄河 长江 建国时间 公元前3500年 公元前3500年以后 公元前2500年 公元前2070年 主要成就 金字塔 狮身人面像 象形文字 《汉谟拉比法典》 楔形文字 阿拉伯数字 泰姬陵 佛教 长城 四大发明 甲骨文 二、汉谟拉比法典: ⑴制定者:古巴比伦国王 汉谟拉比 ⑵目的: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⑶地位(影响):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三、人类早期文明产生的自然地理环境——大河流域 ⑴大河流域气候温暖湿润,光热充足,地势平坦,适合人类生存; ⑵大河上游高山积雪融化,导致河水定期泛滥,泛滥的河水提供了充足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这些有利于农业生产发展。 第3课:西方文明之源——古希腊 中考目标要求:了解伯利克里改革内容和影响;知道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 课文内容提要: 一、伯利克里改革: ⑴时间、地点:公元前五世纪后半期、雅典 ⑵措施(内容):初三历史第 2 页 共 26 页 ①伯利克里扩大公民权利,很多公民担任了政府公职; ②伯利克里鼓励学术研究、发展文艺、重视教育 ⑶影响:使雅典达到全盛,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 ⑷启示:①改革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 ②杰出人物对社会发展起一定推动作用。 ③要顺应时代潮流适时进行改革。 ④要积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对强国战略,发展教育事业,培养人才。 二、西方文明发源地——古希腊第4课:亚洲封建制国家的建立 中考目标要求:了解大化改革的基本内容。 课文内容提要: 大化改新: ⑴时间:七世纪中期 ⑵内容:①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 ②经济上,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 ⑶影响:使日本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第5课:中古欧洲封建社会 中考目标要求:了解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特点。 课文内容提要: 一、查里·马特改革: ⑴时间:8世纪前期 ⑵人物:查理·马特 ⑶内容:改变以前无条件赏赐贵族土地做法,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 ⑷影响:在封建贵族内部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 二、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特点: ⑴西欧的土地制度,建立起以土地为纽带的封建主和附庸之间的关系,加强中小封建主阶层,是西欧封建社会骑士制度的基础。后来,国王以下各级封建主也纷纷效仿,层层分封,形成了不同等级的封建主。 ⑵西欧的封建社会虽有等级贵族制,但在不同等级贵族之间没有严格以的上下级的制约关系。 三、西欧城市兴起: ⑴有的城常用金钱购买,有的通过武力赢得了自治权,法国琅城市民争取自治权的斗争是一个典型例子。 ⑵城市兴起意义:①市民阶级形成了,②富裕商人和银行家发展成早期资产阶级,他们的出现,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 第7课: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 中考目标要求:知道马可·波罗来华、阿拉伯数字的发明和传播,认识世界各民族各地区和初三历史第 3 页 共 26 页望采纳

九年级历史人类的形成

1.九年级历史上第一课《人类的形成》预习笔记 研究人类起源的直接证据来自化石。人类学家运用比较解剖学的方法,研究各种古猿化石和人类化石, 古猿复原图 测定它们的相对年代和绝对年代,从而确定人类化石的距今年代,将人类的演化历史大致划分为几个阶段。遗传学家则运用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的方法,研究现代人类、各种猿类及其他高等灵长类动物之间的蛋白质、脱氧核糖核酸(DNA)的差别大小和变异速度,从而计算出其各自的起源和分化年代。目前,学术界一般认为,古猿转变为人类始祖的时间在700万年前。 从已发现的人类化石来看,人类的演化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 南方古猿阶段。已发现的南方古猿生存于440万年前到100万年前。根据对化石解剖特征的研究,区别于猿类,南方古猿最为重要的特征是能够两足直立行走。 能人 (2)能人阶段。前200万-前175万年。能人化石是1960年起在东非的坦桑尼亚和肯尼亚陆续发现的。最早的能人生存在190万年前。能人在分类上归入人科下面的人属能人种(Homo habilis)。能人有明显比南方古猿扩大的脑,并能以石块为材料制造工具(石器),以后逐渐演化成直立人。 (3) 直立人阶段。直立人在分类上属于人属直立人种(Homo erectus),简称直立人,俗称猿人。直立人化石最早是1891年在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发现的。当时还引起了是人还是猿的争论。直到20世纪20年代,在北京周口店陆续发现北京猿人的化石和石器,才确立了直立人在人类演化史上的地位。直立人的生存年代约为170万年前到20余万年前。至今为止,直立人化石在亚洲、非洲和欧洲均有发现。 (4) 智人阶段。智人(Homo sapiens)一般又分为早期智人(远古智人)和晚期智人(现代人)。早期智人生活在20万年前到10余万年前。晚期智人的生存年代约始于10万年前。其解剖结构已与现代人基本相似,因此又称解剖结构上的现代人。 智人 根据目前已发现的人类化石证据,南方古猿是已知最早的人类。 2.九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第一课人类的形成到第十四课“蒸汽时代”的 第1课:人类的形成1、人类形成的过程:攀树的古猿 正在形成中的人 完全形成的人(早期猿人、晚期猿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2、世界上的人类分为三大主要人种,即黄种、白种和黑种人。 人种的差异,是不同自然地理环境等众多因素长期影响的结果。3、人类在距今约三四百万年前形成。 自从有了人类,也就有了人类社会的历史。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社会是原始社会。 4、原始社会经历了母系氏族社会和父系氏族社会。(母系——“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妇女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 父系——“既知其母,又知其父”,男子在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第2课:大河流域——人类闻名的摇篮1、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古国,有非洲的 古埃及和亚洲的古巴比伦、古印度和古中国。这四个古国被称为世界文明的摇篮,因为这四个国家最先由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 2、约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在非洲的尼罗河两岸陆续出现了几十个奴隶制小国。公元前3000年左右,初步统一的古代埃及国家建立起来。 古代埃及权利的象征是金字塔。它们是古代埃及的文明标志之一,是人类文明的杰出成就。 3、在亚洲西部,有一条狭长地带,它形似一弯新月,土地肥沃,因此有“新月沃地 ”之称。4、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今伊拉克一带),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制定了一部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法典,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现存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5、约公元前2500年,印度河流域开始出现奴隶制小国。古印度有着严格的等级制度,历史上称“种姓制度 ”。 第3课:西方文明之源1、西方文明之源——希腊、罗马2、公元前8世纪,希腊半岛和小亚细亚西海岸出现希腊人建立的城邦,雅典是其中最重要的城邦之一。公元前6世纪,雅典成为著名的奴隶制共和国。 在伯利克里统治时期,雅典达到全盛,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全体成年男性公民才有权参政)3、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了共和国。 公元前27年,屋大维开始独揽大权,罗马帝国建立。后来罗马帝国分裂为西罗马帝国和东罗马帝国。 西罗马帝国的灭亡(476年)标志着西欧奴隶社会的结束。第4课: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1、5世纪,奴隶制国家大和统一日本本土,最高统治者称天皇。 2、7世纪日本仿照隋唐制度,进行大化改新。改新的主要内容有: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 经济上,土地收归国有,国家定期分给农民耕种,收取赋税。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此后,大和国正式改名为日本。3、7世纪 *** 在麦加创立 *** 教,号召大家都信仰 *** ,放弃本部落的神,这种一神教的宣传,有利于促进民族统一。 4、622年, *** 出走麦地那,并在那里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国家。 *** 教把622年定为 *** 教历元年。 5、630年,麦加贵族妥协,承认 *** 为政治宗教领袖。麦加成为 *** 教圣地。 632年, *** 半岛基本统一,统一的 *** 国家建立起来。第5课:中古欧洲社会1、西欧封建制度的核心内容是西欧封建等级制度。 “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反映的是当时西欧社会等级森严。 2、西欧封建社会时期,罗马教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教皇和教会不仅是西欧最大的土地所有者,还是西欧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 3、10世纪,西欧城市重新兴起。意大利、法国、英国、德意志等都有许多著名城市。 4、随着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由富裕商人和银行家发展成为早期资产阶级,他们的出现,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5、东罗马帝国又称拜占廷帝国,首都在君士坦丁堡。 15世纪中期,延续了一千多年的东罗马帝国被封建制的奥斯曼土耳其给灭掉了。第6课: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1、曾经地跨亚欧非三洲的大帝国: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 *** 帝国。 2、公元前5世纪,波斯帝国把矛头转向欧洲,三次出征希腊,史称希波战争。最终希腊取得胜利。 3、马其顿国的亚历山大继承王位后,出兵东征,足迹远达印度,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亚历山大帝国,定都巴比伦。4、公元前27年后,罗马帝国在屋大维的统治下,疆域不断扩大,到2世纪,罗马帝国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湖。 5、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应该认识到,战争从未在人类生活中长时间地停留过,战争与文化紧密相连。一般来说,战争具有破坏性,会给人们带来沉重的灾难。 但是它也有积极的作用:一次猛烈的战火之后,随之而来的,往往是文化的传播与渗透。我们要反对一切非正义的战争,积极维护人类和平。 第7课: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1、在古丝绸之路上,欧、亚、非三大洲的商人不断进行友好往来,他们交换各地不同物产,传播各民族的文化,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2、“ *** 数字”最初是由印度人创造的,而 *** 人对它加以改造并传播到欧洲去,这对世界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 3、意大利人马可u2022波罗在元朝的时候旅居中国长达17年之久,并在元朝朝廷中担任官职。回国后,他口述《马可u2022波罗行纪》一书,传播中。

九年级上册历史and九年级全一册政治提纲(追满分)

坏了

人教版9年级历史上和政治全一册的复习提纲

政治:第一课 责任与角色同在1、责任的含义包含两层含义:责任是一个人应当做的事情;责任是不应该做某些事情。2、责任的来源:责任产生于社会关系之中的相互承诺。表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他人的承诺、分配的任务、上级的任命、职业的要求、法律规定、传统习俗、公民身份、道德原则等。3、人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子女,学生,朋友,陌生人,普通公民,社会成员。。。。。每个人都有多重角色,而每种角色往往都意味着一种责任,我们每个人都应尽到自己的责任。4、自己对自己负责自己对自己负责的表现:守时,守信,诚实,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用合理合法的方法,及时纠正自己的过失,也是一种负责任的表现。自己对自己负责的意义:“只有对自己负责的人,才能享有真正的自尊,也才有资格、有自信、有能力承担起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5、自己不对自己负责任的后果我们生活的社会是一个整体,我对他人负责,他人也对我负责;我对自己负责,同时也就是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6、正确对待承担责任的回报与代价回报 承担责任,伴随着获得回报的权利,同时也是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回报:更重要的是无形的财富,如良好的自我感觉、他人的赞许、获得新的知识或技能、能积累宝贵的人生经验等。代价:当我们承担责任时,会感受到责任沉甸甸的分量,意味着付出时间、精力和金钱,意味着可能因做得不好而受到责备,甚至受到处罚。有时因坚持原则而遭到埋怨,甚至成绩下降。对于人的成长来说,承担责任,是自尊自信的具体表现,是自立自强的必然选择,是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我们要勇于承担责任。7、如何理解“我承担,我无悔”? 有些该做的事情,并不是我们自愿选择的,但我们仍然要为它们承担责任,如果采取抱怨、懈怠等消极态度,同样是缺乏责任心的表现。只要我们把他们当作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担在肩头,全身心地投入,同样能够把事情做得出色。第二课复习1、集体和个体的关系① 集体的存在离不开个体②个体只有紧紧地依靠集体,才能有无穷的力量2、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是相互依存的。只有维护集体利益,个人利益才有保障。保障个人利益是集体的责任,而集体利益是集体中每个成员努力的结果。因此,集体应充分尊重和保护个人利益,个人更应该积极关心和维护集体利益。3、关爱集体人人有责4、如何关爱集体?关爱集体的表现:①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服从集体的安排,积极主动地为集体建设贡献力量。②发扬集体的好作风,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集体遇到的困难。。⑶在集体中能求大同存小异,善于团结他人,让集体发挥出更大的力量。承担对社会的责任 1、国家兴亡 匹夫有责作为公民,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承担起关爱社会的责任。(1)维护国家的尊严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2)国家处在困难时期,最能考验公民的责任意识。(3)我国青少年肩负着铸造民族辉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2、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三、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1、(1)慎重许诺、坚决履行诺言。 (2)承认错误并承担错误所造成的后果2、自觉承担责任自觉承担责任,就是我要承担责任、我愿意承担责任、我主动承担责任,而不是要我承担责任、被迫被动地承担责任。自觉承担责任就要学会反思自己的责任第二单元复习 第三课 认清基本国情1、当前,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如何?1)当今世界,中国是发展最快,变化最大的国家之一;2)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中国形象已经为国际社会所公认。2、为什么我国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到了初步显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我国的综合国力有了很大提高)2)、我国的社会主义仍处于初级阶段(基本国情)①原因或表现:现阶段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②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③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完善3、初级阶段的含义及起始时间① 含义: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阶段,是指在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等各个方面不发达。②初级阶段起始时间: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起,到本世纪中期(需一百年左右的时间)4、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主要矛盾只有一个,它贯穿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5、国家的根本任务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6、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1)、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产生了三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①三个代表的含义:A、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三峡工程,西部大开发…)B、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文化艺术的发展,文化的世界交流…)C、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送温暖活动,为农民工立法讨要工资,…)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A、是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具体表现。B、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C、是我们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和必然要求。7、党的基本路线的内容(课本37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1)、党制定基本路线的依据及出发点:依据: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历史任务出发点: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2)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内容: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意义:它是我国的立国之本,是中国革命历史经验的总结,是经过我国革命实践证明的真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是全国人民团结奋战的共同政治基础,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成功的政治保证。(3)、坚持改革:.原因:我国现阶段存在与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目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性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内容: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的改革。(4)、坚持对外开放:1)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2)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3)中国已加入了WTO,我们必须抓住机遇;4)社会主义的本质的要求。5)实践证明,对外开放是强国之路,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动力。(5)、为什么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经验的总结;2.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是实现社会主义事业最可靠的保证(6)、“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关系1.它们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有机整体;2.经济建设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2.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是互相促进的;3.两个基本点是为了更好地解放、发展生产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7)、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1)改革、发展、稳定三者是相互促进,紧密联系的。2)其中,发展是目的,是硬道理;改革是动力,稳定是保证、是前提。3)在现代化建设中,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只有在稳定的政治环境下,才能集中精力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统一的多民族国家1、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2、汉族以外的其他民族被称为少数民族.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三项基本政治制度之一(另两项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4、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5、我国宪法赋予了各族人民平等的政治权利、人身自由权利6、为什么说维护民族团结,既是国家的事,也是我们应尽的责任和义务?(1)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由少数民族自己管理自己的内部事务。我国宪法赋予了各族人民平等的政治权利、人身自由权利。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2)维护民族团结也是我们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我们要自觉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生活中和少数民族同学和睦相处。主动帮助少数民族同学。7、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1)一个国家: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必须完整,不容分割,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2)两种制度: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3)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后的稳定繁荣和发展证明:一国两制是正确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8、两岸关系(1)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2)一个中国原则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3)一国两制是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第四课 了解基本国策与发展战略一、为什么要对外开放?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世界一天一天变的更加开放,闭关自守只能导致落后,中国要发展,要进步,要富强,就要吸收和借鉴一切先进的东西,坚持引进去和走出来相结合。总之,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实行对外开放,符合当今时代特征和世界经济技术发展规律,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1、全方位的对外开放2、正确认识对外开放和独立自主的关系1)对外开放有利于现代化建设,在对外开放中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立足点;2)要正确理解对外开放和独立自主的含义,对外开放并不等于一切依靠外援,甚至依赖外国实现现代化;独立自主也决不是闭关自守,盲目排外;3)对外开放可以增强我国独立自主的能力。3、对外开放中如何正确对待外来东西1)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2)敞开国门的同时要维护自身安全:既要借鉴吸收一切先进的东西又要抵制一切腐朽的东西。 计划生育与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一、我国的人口问题;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国情之一人口特点:1、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我国人口现状的特点2、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加快,人口的分布不平衡,男女性别比例失衡等人口问题就是发展问题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1、实行计划生育的目的: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2、具体要求: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3、意义: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实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深刻影响着生产力各要素,对经济增长起主导作用.2、生产力三要:生产工具、劳动者、劳动对象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 技在人类历史进步中的作用:科技发展推动经济变革和社会进步(2)科学技术成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3)中国的发展离不开科技进步4、“中国制造”和“中国创造”的根本区别在哪里?(自主创新)应如何提高“中国创造”的能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鼓励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培养创新人才。)5、我国为什么要重视科技进步与创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阶梯;科技创新能力,已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创新是力量之源,发展之基;在激烈的国际竞争面前,如果我们的自主能力上不去,一味靠技术引进,就难以摆脱技术落后局面。6、我们该如何做?1)认真履行受教育的义务,努力学习科学技术知识;2)积极宣传科学技术,在生活中和学习中提高创新意识。3)积极参加课外实践活动,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二)、百年大计教育为本(1)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A各国之间的经济竞争和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B教育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C接受良好的教育,已逐渐成为人们生存发展的第一需要和终身受益的财富,甚至决定其一生的命运。(2)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1、我国的资源现状①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我国资源国情)②我国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科学,浪费 、损失严重。 2、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和要求含义: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的发展。要求: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认识到自己对自然、社会和子孙后代应尽的责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就是要有计划地控制人口增长,使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相协调;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使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在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相互协调中促使经济持续发展3、树立科学发展观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4、循环经济模式

能给推荐几本书么? 历史 文学 经济 人物志 都行 先谢大家了

百家讲坛、莎士比亚全集、边城、城南旧事

谁帮我找历史复习提纲啊。。。急急急急急急!!!!

我是_倩尼迪_8、经过:航海家 时间 支持国 方向 成就 意义迪亚士 1487年 葡萄牙 向东 发现好望角 哥伦布 1492年 西班牙 向西 达到今天美洲的古巴、海地等地 第一个发现美洲新大陆达•伽马 1497~1498 葡萄牙 向东 达到印度 第一个开辟通往东方的新航路麦哲伦 1519~1522 西班牙 向西 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返回欧洲,环球一周 证明了地球是圆的9、影响:①从欧洲到亚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②欧洲贸易中心由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③欧洲一些国家开始走上对外殖民扩张道路。第十一课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一、“君权神授”下的英国1、背景:①新航路开辟,使欧洲主要商道和贸易中心由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英国人利用处在大西洋沿岸商道和贸易的中心位置,拓展对外贸易,进行殖民掠夺和扩张,获得巨额财富和广阔海外市场,促使英国商业和工场手工业快速发展;②由工场主、商人、银行家、农场主等组成的新兴资产阶级成长起来;③一些贵族也从事资本主义性质的经济活动,成为新贵族。2、原因:根本原因:英国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受到君主专制统治阻碍;或17世纪初,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力量日益壮大,要求发展资本主义。导火线:苏格兰人民起义3、经过:①开始:1640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在议会中与国王斗争,要求限制国王的权利。②内战:国王派兵抓捕反对他的议员,挑起内战;克伦威尔率领的议会军打败国王军;1649年,查理一世被送上断头台,英国成立了共和国;③共和国时期:克伦威尔掌握政权,实行有利于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政策;④查理二世复辟:克伦威尔死后,查理二世复辟,进行疯狂反攻倒算;⑤宫廷政变:1688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政变,推翻专制统治,另立新国王。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⑥英国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4、《权利法案》①目的:为了限制国王的权利②时间:1689年③制定机构:英国议会④意义:以法律形式对国王的权利进行了明确的制约;标志着英国建立起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5、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意义:①英国资产阶级通过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②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为发展资本主义扫清了道路,③推动了世界历史进程,是世界近代史的开端。第十二课 美国的诞生一、英属北美殖民地的发展1、美洲的土著居民是印第安人;2、17世纪初开始,经过一百多年,英国人在北美大西洋沿岸先后建立13个殖民地;3、美利坚民族形成:经过一百多年融合,英国移民、欧洲其他国家移民、印第安人、非洲黑人长期共同生活、共同劳动,逐渐形成了新的美利坚民族。4、英属北美殖民地经济的发展:经过一百多年发展,殖民地经济也发展起来。其中,北部资本主义工商业发达,以造船业为主;中部盛产粮食;南部种植园盛行,以黑人奴隶为主要劳动力,种植烟草和棉花作物。二、独立战争5、战争爆发的原因根本原因:英国殖民统治压制北美经济的发展。导火线:波士顿倾茶事件6、领导阶级:北部资产阶级和南部种植园主阶级7、战争的经过:①开始的标志:1775年,来克星顿枪声②建军:各殖民地代表举行大陆会议,决定组建军队,华盛顿被任命为总司令;③独立: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标志美国诞生了;④转折:1777年,萨拉托加大捷⑤胜利:1781年,约克镇英军投降⑥结束: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标志着独立战争结束。8、美国独立战争胜利的原因:战争的正义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战;法国、荷兰的支援。9、美国独立后政治体制的确立:《1787宪法》确立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实行三权分立,总统是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享有行政权;国会掌握立法权;最高法院掌握司法权。10、美国独立战争的性质:既是民族解放战争,又是资产阶级革命;11、历史意义:①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独立;②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③对以后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也起到了推动作用。第十三课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一、法国大革命1、原因:根本原因:阶级矛盾激化的结果。封建的君主专制和封建等级制度阻碍资本主义发展。导火线:三级会议的召开2、领导阶级:资产阶级3、经过:①开始的标志: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②发展:资产阶级掌权,颁布《人权宣言》;③进一步发展:1792年,废除君主制,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④高潮:欧洲其他封建国家干涉法国大革命,法国国内动荡不安,巴黎人民再次起义,以罗伯斯庇尔为首的雅各宾派上台执政。⑤1794年7月,雅各宾派下台,大革命高潮结束。4、对雅各宾派统治措施的评价:①采取了一系列果断措施,打退了外国军队的进攻,平息了国内的叛乱,帮助法国渡过最困难的时期,把法国大革命推向高潮;②用恐怖手段严惩反动分子,伤及无辜,遭到很多非议,导致雅各宾派下台。5、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意义:摧毁了法国的封建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很大影响。二、拿破仑和他的帝国6、拿破仑上台的原因:①个人杰出的才能;②法国局势动荡,需要强有力的任务来维护资产阶级利益。7、拿破仑帝国:①1804年成立;②帝国性质:代表大资产阶级、大地主阶级利益的政权;③对内政策:巩固资产阶级,颁布《法典》④对外政策:多次打败反法同盟军队,乘胜扩大法国疆域,控制了欧洲很多地方。⑤拿破仑对外战争影响:积极影响: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使资本主义文明在欧洲传播;消极影响:损害了被侵略国家人民的利益,激起被侵略国家人民的反抗。⑥拿破仑对外战争性质:初期打败反法同盟,是具有正义性质的民族战争;后期对外扩张法国领土,变为军事侵略。三、英国、法国、美国资产阶级革命比较表 英国 美国 法国根本原因 资本主义发展受到阻碍 资本主义发展受到阻碍 资本主义发展受到阻碍(阶级矛盾激化的结果) 英国君主专制统治阻碍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英国的殖民统治阻碍北美经济的发展 法国封建专制统治和等级制度阻碍资本主义发展导火线 苏格兰人民起义 波士顿倾茶事件 三级会议的召开时间 1640——1688 1775——1783 1789――1794起止标志 1640年长期议会召开 1775年来克星顿枪声 1789年攻占巴士底狱 1688年宫廷政变 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1794年雅各宾派下台转折点 纳西比战役 萨拉托加大捷 领导阶级 资产阶级新贵族 北部资产阶级南部种植园主 资产阶级代表人物 克伦威尔死 华盛顿 罗伯斯庇尔重要文献及其意义 《权利法案》 《独立宣言》 《人权宣言》 以法律形式对国王的权利进行了明确的制约;标志着英国建立起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 标志着美国的诞生 体现了反对君主专制统治和反对等级制度思想,具有进步性;反映了资产阶级的本质要求;性质 资产阶级性质革命 既是民族解放战争,又是资产阶级性质革命 资产阶级性质革命特点 长期而又曲折, 受到国际援助, 受到反法同盟的干涉,人民推动革命不断发展; 保留了君主制; 保留了黑人奴隶制; 革命具有彻底性;意义 ①英国资产阶级通过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②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为发展资本主义扫清了道路,③推动了世界历史进程,是世界近代史的开端。 ①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独立;②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③对以后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也起到了推动作用。 摧毁了法国的封建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很大影响。结果 君主立宪制 联邦制 共和制共同影响 都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对其他国家发生资产阶级革命有很大影响第十四课 “蒸汽时代”的到来1、时间:18世纪60年代开始,1840年左右完成。2、前提:政治上:英国最早确立资产阶级统治。经济上:工场手工业生产不能满足海外市场日益增长的需要。因此,工业革命发生在18世纪60年代英国,是英国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3、条件:雄厚的资本;充足的劳动力;丰富的资源、原料;海外贸易的需求。4、实质:工业手工业发展到大机器生产的一场革命。5、进程:[1]哈格里夫发明珍妮纺纱机是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2]棉纺、冶金、采矿等生产部门纷纷发明、制造机器,但动力受自然条件限制;[3]1785年,瓦特改良的蒸汽机,应用于生产部门作为动力,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4]交通工具变革:美国富尔顿1807年发明汽船;1825年英国史蒂芬逊发明火车机车6、影响:(1)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劳动,带来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第一次飞跃;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经济空前繁荣。 (2)改变了世界的面貌:①社会制度方面:资本主义最终战胜封建主义。②社会关系方面:使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直接对立阶级,即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③国际关系方面: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一些欧美等西方国家成为力量强大的工业国,它们以武力打开许多亚非拉国家和地区的大门,掠夺原料,倾销商品,进行残酷的剥削,造成亚非拉国家和地区长期落后和贫困;)7、主要国家:首先发生在英国,后来扩展到法、美等国。8、工业革命给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1)政治变化(社会性质):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2)经济上:刺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与发展,开始近代化了起步: (3)思想文化上:开始出现学习西方的新思潮;第十八课 美国南北战争1、战争爆发(1)根本原因:南北双方在奴隶制存废问题上矛盾不可调和(北部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受到南部种植园经济的阻碍)2、导火线:1861年3月,林肯当选为美国总统;(因为林肯主张限制奴隶制发展)3、过程:爆发:南方组成独立国家,1861年4月,南方军队挑起内战; 初期:北方失利;(原因是准备不足,缺乏优秀将领)转折:1862年,林肯颁布《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作用:调动了美国人民和黑人奴隶的革命热情,使北方获得雄厚的兵源,军队愈战愈强;) 结果:1865年北方胜利,维护美国的统一;(胜利原因:①北方具有正义性,得到广大人民的支持;②北方在地域、人口、经济、军事等方面占绝对优势;③北方军队作战勇敢。)4、南北战争的根本目的:维护美国的统一;5、林肯的历史贡献:维护了美国的统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6、南北战争的意义: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经过战争,美国废除了奴隶制,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7、为什么说美国内战“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障碍”?1775—1783年美国独立战争摧毁了英国殖民枷锁,美国取得了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为美国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1861—1865年美国内战中北方的胜利,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不仅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最大的内部障碍,而且为以后的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8、比较美国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的异同点(1)相同点:性质相同:都是资本主义性质革命;结果相同:都取得了胜利,都有利于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2)不同点:性质不同:独立战争具有民族解放战争性质和资产阶级革命性质;内战只是资产阶级革命;原因不同:独立战争是因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英国殖民统治的阻碍,美国内战是因为资本主义发展受到黑人奴隶制的阻碍;方式不同:独立战争采取的是民族解放斗争的方式,南北战争采取的是内战的方式。内容不同:独立战争要求推翻英国的殖民统治赢得民族独立;南北战争维护国家统一,废除黑人奴隶制。第十九课 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一、俄国1861年废除农奴制改革(沙皇亚历山大二世)1、原因:①19世纪中期,农奴制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根本原因);②农民暴动严重威胁沙皇专制统治。2、直接目的:①直接目的:防止农民自下而上的革命运动②根本目的:维护贵族和地主利益。3、主要内容: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废除农奴制度的法令。法令规定:①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②农民在获得“解放”时可得到一块份地,但必须出钱赎买这快份地。(农民赎买份地的赎金比当时的地价还高。因此,列宁说“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4、意义:(积极)是沙皇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废除农奴制有利于本主义的发展,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是俄国历史上一个转折点。(不足)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二、日本明治维新1、背景:国内:封建制度开始瓦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形成,出现了对将军不满、要求改变现状的改革派(主要有一些大名和武士、商人、新兴地主阶级)。国际:西方列强入侵,激化了国内矛盾。2、前提:武装倒幕,推翻幕府统治 3、时间:1868年 4、性质:资产阶级改革5、内容: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经济方面,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先进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社会习俗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努力发展教育;军事方面,开始实行征兵制建立起一支贯彻“武士道”精神、效忠天皇的“皇军”。6、意义:积极意义:使日本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危机,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消极影响:保留了封建残余;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比较日本和俄国改革的异同点,并说明原因,及启发。相同点:性质相同,意义相同,影响相同。不同点:政治上俄国只简单的宣布农奴成为自由人,没有进一步对农奴制打击。而日本废藩置县,加强了中央集权。经济上俄国只给农奴一部分土地,且大小由农奴决定,还要交赎金,对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没采取措施;日本大力发展工商业,扶植、保护私人企业修建铁路,发展邮电和电讯业。形成不同点的原因:日本明治维新是历经了武装倒幕运动后,由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明治政府实行的,而俄国的改革则是由代表农奴主利益的旧政权自上而下进行的。启示:只有以奋进的精神实施改革开放,吸取先进文化、科技,才能使一个民族实现自强。

求九年级上册(人教版)历史前14课复习提纲。 和九年级上册(广东教育出版社)政治前两单元复习提纲,

tmutyfmutfumrftfnrc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政治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承担责任,服务社会第一课:责任与角色同在1、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自觉承担责任就是自己的事自己做,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并且对自己做的事负责。第一框:我对谁负责,谁对我负责1、责任是一个人应当做的事情,是不应该做某些事情。2、责任产生于社会关系之中的相互承诺。责任来自对他人的承诺、分配的任务、上级的任命、职业的要求、法律规定、传统习俗、公民身份、道德原则等。3、随着所处环境和场所的变化,我们会不断地变换自己的角色,调节角色行为,承担不同的责任。4、我们在社会中生活,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而每一种角色往往都意味着一种责任。5、假如有人问:谁对我负责?回答首先是:自己对自己负责。第二框:不言代价与回报1、对于人的成长来说,承担责任,是自尊自信的具体表现,是自立自强的必然选择,是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2、面对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是那些最富有责任心的人共有的情感。3、不言代价与回报地履行责任,这种奉献精神,是社会责任感的集中表现。第二课:在承担责任中成长第一框:承担关爱集体的责任1、集体它离不开个体而存在。个体也只有紧紧地依靠集体,才能有无穷的力量。2、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是相互依存的。只有维护集体利益,个人利益才有保障。保障个人利益是集体的责任,而集体利益是集体中每个成员努力的结果。集体应充分尊重和保护个人利益,个人更应该积极关心和维护集体利益。3、树立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公民个人合法利益的社会主义义利观。第二框:承担对社会的责任1、维护国家的尊严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2、国家处在困难时刻,最能考验公民的责任意识。3、青少年肩负着铸造民族辉煌的重任,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将通过我们的奋斗成为现实。4、在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过程中,我们既承担着社会责任,又在帮助他人,并使自身的价值在奉献中得以提升。第三框: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1、慎重许诺,坚决履行诺言,是我们负责任的表现。2、当我们做错事时,承认错误是一种负责任的表现。第二单元:了解祖国,爱我中华第三课:认清基本国情第一框: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1、当今世界,中国是世界上发展最快、变化最大的国家之一。2、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中国形象已经为国际社会所公认。3、我国最基本的国情是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4、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阶段。这种不发达不只是表现在一两个方面,而是表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中期算起,至少需要100年时间。6、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阶级矛盾由于国际国内因素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7、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8、立足基本国情,面对主要矛盾,国家的根本任务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9、回顾历史,我们所以能够经受住一次又一次严峻考验,取得一个又一个辉煌成就,靠的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10、“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含义: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1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集中体现,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12、我们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13、科学发展观的含义: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第二框:党的基本路线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制定的根本依据是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制定的出发点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2、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3、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是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项工作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就是要把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摆在首要地位。4、四项基本原则,即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5、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共同的政治基础,是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是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政治保证。6、改革的实质(性质)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7、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在各方面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相适应的比较成熟、比较定型的制度,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生机和活力。8、对外开放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9、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10、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第三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1、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56个民族。2、在中华民族的大家庭里,由于汉族以外的其他民族人口相对较少,习惯上被称为“少数民族”。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4、我国的新型民族关系是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5、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6、我国爱国统一战线的组成有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其形成的共同政治基础是为了祖国的统一和繁荣。7、我国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基本方针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简称为“一国两制”。也称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8、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9、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是“一国两制”。第四课:了解基本国策与发展战略第一框: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1、我国对外开放是对世界上所有国家开放,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都要开放。2、我国对外开放的目的是与世界各国相互取长补短,在竞争与合作中加快自己的发展步伐。3、我们发展的根本基点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第二框:计划生育与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1、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国情之一。2、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是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3、我国人口现状的特点还表现为农村人口多,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加快,人口的分布不平衡,男女性别比失衡。4、从本质上讲,人口问题就是发展问题。5、实行计划生育,是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制定的一项基本国策,必须毫不动摇地长期坚持下去。6、实行计划生育的目的,就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具体要求是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7、加快经济建设,绝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绝不能把环境保护同经济建设对立起来或割裂开来,绝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8、保护环境,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直接关系现代化建设的实现和中华民族的复兴。第三框:实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1、科学技术源于生产实践,并随着生产的发展,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力量。2、第一次产业革命的代表是蒸汽机。第二次产业革命的代表是化工、电力和内燃机等工程技术。第三次产业革命的代表是信息技术。3、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成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4、把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同推进改革开放和发展先进的科学技术结合起来,是实现我国生产力快速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必然要求。5、当今世界,各国之间激烈的经济竞争和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6、从一定的意义上说,教育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7、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条,就是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而要这样做,就要真正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8、要进一步推进科教兴国,就必须加强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9、科技创新能力,已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10、要提高科技创新能力,首要的是提高教育创新能力。第四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1、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2、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这是我国的又一个重要国情。(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点)3、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4、资源问题也是发展问题。5、人口的剧增、资源的短缺、环境的恶化、生态的危机等一系列的世界性问题,已经直接威胁到我们和子孙后代的生存。6、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的发展。7、可持续发展要求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认识到自己对自然、社会和子孙后代应负的责任。8、面对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国情,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推动整个社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第五课: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一框:灿烂的中华文化1、中华文化绵延不绝,历久弥新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2、文化典籍、科技工艺、文学艺术、中国哲学、道德伦理等,共同组成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3、中华文化总的特点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4、中华传统美德具有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品质。第二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1、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髓。2、我国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3、中华民族从来没有在艰难困苦面前退缩过、屈服过、沉沦过,就是因为伟大的民族精神始终是鼓舞我们民族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强敌与困难的不竭力量之源。4、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根,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5、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要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为断为这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第三单元:融入社会,肩负使命第六课:参与政治生活第一框:人民当家作主的法治国家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2、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机关。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位最高,权力最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4、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5、依法治国的前提是有法可依,中心环节是有法必依,关键是执法必严,必要保证是违法必究。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第二框: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1、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宪法是实行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2、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3、我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4、1982年宪法是我国现行宪法,它由序言和总纲、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国旗国歌国徽首都四章构成。5、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6、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普通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是宪法的具体化。宪法与普通法律之间的关系被称为“母法”与“子法”的关系。7、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8、宪法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更为严格,其目的是保障宪法的权威性和稳定性,使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健康发展。第三框:依法参与政治生活1、公民的政治权利,是指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参加国家管理、参政议政的民主权利。2、维护国家安全是我们的政治义务。3、保守国家秘密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4、树立国家安全意识,自觉关心、维护国家安全,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也是青少年热爱祖国的具体体现。第七课:关注经济生活第一框:造福人民的经济制度1、经济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心。2、“两个100”的目标:到建党100年时,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建国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3、到20世纪末,我们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4、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它的确立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的。5、在我国多种所有制经济中,唱主角的是公有制经济。公有制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6、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7、国有经济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归全体人民共同所有的公有制经济。8、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9、集体经济是生产资料归一部分劳动者共同所有的一种公有制经济。10、个体、私营等多种形式的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11、在我国,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同时,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12、各种所有制经济完全可以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的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第二框: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1、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2、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3、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过程。4、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5、在我们社会,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蔚然成风。第三框:学会合理消费1、我们参与社会经济生活,除关注国家经济建设外,主要表现于日常的消费和理财。第八课:投身于精神文明建设第一框: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1、社会主义社会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社会。只有三者协调发展,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物质文明的发展处于基础地位,它为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政治文明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政治保证和法律保障。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3、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4、我们发展社会主义文化首要的和根本的要求,也是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保证是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5、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最根本的就是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6、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7、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思想道德建设,二是教育、科学、文化建设。8、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9、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原则是集体主义,重点是诚实守信。10、发展教育与科学,是先进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第二框:灿烂的文明之花1、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就是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第四单元;满怀希望,迎接明天1、小康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目标,是邓小平首先提出来的。第九课: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第一框:我们的共同理想1、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指出人类社会终将发展到共产主义社会。2、我们的最高理想是共产主义。3、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4、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5、跨入新世纪,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6、本世纪头20年,我们要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第二框:艰苦奋斗,开拓创新1、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勤劳勇敢、自强不息自古以来就是我们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2、艰苦奋斗,不仅是一种勤俭节约,艰苦朴素,反对铺张浪费、奢侈挥霍的生活作风和道德品质,也是一种不畏艰难、坚忍不拔、奋发图强、拼搏创业的精神状态和高尚情操。3、艰苦奋斗集中表现为创业精神。4、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就是人类艰苦奋斗的创业史。5、在新时期,推进现代化建设,更需要大力倡导和发扬艰苦创业精神,尤其是开拓创新精神。第十课:选择希望人生1、理想高于现实却源于现实,理想的实现需要我们在现实中努力。第一框:正确对待理想与现实1、理想是我们在学业成就、未来职业、道德人格甚至家庭生活方面追求的目标,代表着我们对生命的一种盼望,反映了我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2、理想总是指向未来,表现为奋斗目标,对人的行为有导向、驱动和调控作用。3、理想可以有很多,但通向理想的道路只有一条,那就是脚踏实地、全力以赴。第二框:理智面对学习压力1、我们当前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即为理想的实现打好基础。2、了解学习压力的目的是要学会正确对待压力,学会将压力化为动力。第三框:未来道路我选择1、多种多样的的选择对我们的选择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2、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选择,每一个选择都会带来相应的后果和责任。我们要有勇气自己作出选择,并且为自己的选择担负起责任。3、通过不断的自主选择并从中总结成败的经验和教训,我们的选择会更为明智,人生会更加积极。第四框:拥抱美好未来1、创新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2、在当今社会,终身学习逐渐成为一种生活方式。3、终身学习,要求我们珍惜在学校学习的机会。历史的发不下了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84805046.html

求九年级上册历史(人教版)期中复习提纲,下有详解。

http://wenku.baidu.com/view/2d785b5f804d2b160b4ec054.html

九年级上册思想品德复习提纲(人教版) 九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人教版)

谷歌

九年级历史复习提纲

九年级历史复习资料西 平 中 学世界近代史(上):一、 世界资本主义制度的萌芽——文艺复新与新航路的开辟文艺复兴:时间:14—16世纪;原因: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性质:最先在意大利(后传到西欧)掀起的反封建、反神学的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核心思想:“人文主义”(提倡以人为本,肯定人性,肯定现实生活)。代表:①但丁(先驱,是有旧时代走向新时代的第一位诗人)—《神曲》。②达.芬奇:—《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③莎士比亚—《罗密欧与朱利叶》、《哈姆雷特》等。意义:冲击了封建神学;为资产阶级革命准备了思想条件。新航路的开辟:(1492)哥伦布:向西横渡大西洋——发现了新大陆美洲。(1497)达.伽马:——到达印度,第一个找到了直通东方的新航路。(1519)麦哲伦——第一次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学说。(中国郑和下西洋:明初,到达红海沿岸、非洲东海岸。) 意义: ①开始把世界连成一个整体;②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③引发了西欧人殖民掠夺的狂潮。(77 页图) 二、世界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生——英美法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名称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640-1688) 美国独立战争(1775-1783)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1789-1894)根原 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英国的殖民压迫严重阻碍北美经济发展。 封建专制统治和等级制度严重阻碍资本主义发展导火线 波士顿倾茶事件 三级会议的召开经过 1.开始标志:1640年议会重新召开;2.内战:克伦威尔——新模范军;3.1649,处死查理一世;建立共和国,4.克伦威尔军事独裁统治;5.斯图亚特王朝复辟;6.1688年“光荣革命”——结束。 1、开始标志:1775列克星顿枪声2、建军:1775第二届大陆会议,建大陆军,华盛顿总司令3、建国:1776.7.4《独立宣言》—美国(国庆日)4、转折:1777萨拉托加大捷5、胜利:1781约克镇英军投降6.独立:1783英美《巴黎和约》——结束。 1.开始标志: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国庆)2、1789《人权宣言》3、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处死路易十六4、雅各宾派专政(罗伯斯比尔)—把革命推向高潮,使之成为一次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5、1794,“热月政变”——结束。巩固:拿破仑帝国:1、上台—1799“雾月政变”;2、内外措施:对内改革;对外战争(前期正义—巩固革命成果、打击封建势力;后期侵略、掠夺、争霸—灭亡。)3、灭亡:1814年滑铁卢决战。结果 建立起君主立宪制国家 独立,建立起联邦总统制国家 最终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重要文献 1689《权利法案》目的:限制王权。内容:确定议会为最高权利机关;国王征税须经议会同意。意义:限制了王权,英国建立起君主立宪制的政权 1776. 7. 4《独立宣言》内容:自由、民主、平等;2宣告北美13州独立,标志美国诞生—被马克思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 1789《人权宣言》内容:自由、平等、主权在民、三权分立;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影响:成为革命纲领,体现了反对君主专制和封建等级制度的要求。意义 它是人类历史上资本主义对封建制度的一次重大胜利;揭开了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序幕;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 既是民族解放运动又是资产阶级革命(性质:双重性);使美国赢得了独立,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欧洲和拉丁美洲革命起了推动作用。 摧毁了法国封建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思想广为传播,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但革命所争取的权利却为少数人所有。人物评价 华盛顿:著名的资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领导北美独立战争并取得伟大胜利;2.就任总统后,采取一系列措施(完善法制、创立合众银行等)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被益为“美国国父”。 拿破仑: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上台后、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如对内改革,对外与反法同盟开战,一定程度上维护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但由于他的侵略战争引起了被奴役人民的反抗,最终导致了帝国的灭亡。性质 资产阶级革命 既是民族解放运动又是资产阶级革命(双重性) 资产阶级革命三、世界资本主义制度的产发展——两次工业革命名称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科技革命时期 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上半叶 19世纪70年代开始范围 英国——欧美 欧洲——世界主要标志(特征) 瓦特改良蒸汽机和机器的广泛使用,把人们带入“蒸汽时代” 电力的广泛使用,把人们从“蒸汽时代”带入“电气时代”主要成就 开始:纺织业:哈格里夫斯—珍妮纺纱机(世界上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机器)。动力:瓦特—改良蒸汽机。交通:富尔顿——汽船 “克莱蒙号”、史蒂芬孙——火车 “旅行者号”。 电力:法拉第—电磁感应原理;爱迪生(“发明大王”)——电灯。电讯:(贝尔——发明电话;马可尼—无线电报)。动力:狄塞尔—内燃机。交通:卡尔.本茨(“汽车之父”)—第一辆汽车;亨利福特—四轮汽车(使美国成为装在轮子上的国家);莱特兄弟—飞机“飞行者一号”影响 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使人类从手工工场时代进入机器大生产时代。 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但发展不平衡;密切世界各地的联系;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共同说明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四、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的确立——美国内战;日、俄改革1861-1865美国内战 根原 南方奴隶制种植园经济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在全国的发展(矛盾焦点:黑奴制的存废) 经过 林肯当选为总统—导火线; 1861年南方挑起内战;1862年林肯政府通过《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扭转战局; 1865年北方胜利结束。 影响 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性质),废除了黑奴制度,维护了国家的统一,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障碍,为以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1861俄国农奴制改革 根原 封建农奴制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性质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进行的“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内容 农奴有人身自由,农民 “解放”时可赎买一块份地(但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全) 影响 是俄国历史的重大转折,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但改革不彻底,留下了大量封建残余。日本明治维新 背景 幕府的封建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美国最先打开日本的大门。 性质 明治天皇实行的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内容 政治:“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经济: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发展近代工业; 社会生活:提倡“文明开化”; 努力发展西方教育; 军事:建立皇军。 影响 摆脱了被沦为半殖民地的命运,使日走上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担改革不彻底,保留了不少封建残余;五、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巴黎公社、殖民扩张和民族解放运动马克思主义诞生 条件:经济—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阶级—欧洲三大工人运动{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争取普选权),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标志着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思想条件——三大思想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圣西门、欧文、傅立叶);实践—马、恩的实践活动。 标志: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是第一个革命纲领)。 巴黎公社 原因:普法战争法国失败。性质: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政权。失败:“五月流血周”。意义:是无产阶级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其革命精神鼓舞无产阶级为争取解放继续斗争。殖民扩张和民族解放运动 三角贸易:欧洲(最早的殖民者西、葡;最大的英国)——非洲(黑奴)——美洲——欧洲。影响:给欧洲殖民者带来巨额财富;给非洲带来灾难。 民族解放运动:拉美:玻利瓦尔——“拉丁美洲解放者”亚洲:①中国太平天国运;②印度反英:章西女王、

九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

看历史书。教科书没用的

推荐一些好看的历史小说

张居正,熊召政的历史小说

九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 跨入近代社会的门槛世界近代史 起点:文艺复兴和新航路的开辟(14—17世纪)终点:第一次世界大战(1917年)第1课 向人性扼杀者宣战——文艺复兴(P2)1、背景:(1)罗马教皇和天主教会的专制统治,禁锢了人们的思想、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 (2)14-17世纪的艺术家、科学家和思想家们发掘和继承古希腊古罗马文化传统,追求个性解放和思想 自由,表现了人类不断追求进步的本性。 (3)、造纸术、印刷术造纸术的推动。2、时间:14—17世纪(持续了近300年) 3、爆发地:意大利——扩展到西欧所有国家 4、核心思想:人文主义(以人为本,把人、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5、实质:是资产阶级叩响近代社会大门的思想解放运动。(是一场新兴的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6、代表人物:1但丁《神曲》(但丁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但丁是文艺复兴的先驱)(《神曲》被认为是欧洲开始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过渡的标志) 2达·芬奇《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达·芬奇是多才多艺的文化巨人) 《最后的晚餐》:取材于基督教《圣经》中的故事,被称为欧洲艺术的拱顶之作。 《蒙娜丽莎》摆脱了宗教题材的束缚,体现了人性美。 3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最著名的文学家,他的作品代表了当时文学的最高成就,其中《奥赛罗》、《李尔王》、《哈姆雷特》、《麦克白》称为“四大悲剧”。7、意义:①打破中世纪以来封建统治和教会神学对人们思想束缚,把人和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 2文艺复兴是资产阶级叩响近代社会大门的思想解放运动,为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8、文艺复兴运动首先兴起于意大利的根本原因:资本主义萌芽最早出现在意大利。第2课 探险者的梦想——新航路的开辟(P8)1、时间:15—17世纪2、过程:航海家资助国家主要成就哥伦布西班牙发现美洲新大陆。迪亚士葡萄牙发现非洲好望角达·伽马葡萄牙开辟了通往印度的新航路麦哲伦西班牙第一次环球航行,证明了地球是圆的。太平洋就是他命名的。3、根本原因:商品经济发展激起了欧洲人对黄金的狂热追求4、条件:1欧洲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进步,对地球的了解;(主观条件) 2中国和阿拉伯的罗盘针、航海知识与地理知识在欧洲的传播(客观条件)。5、影响:积极1新航路的开辟,锤炼了欧洲人敢于冒险、勇于拼搏的精神 2打破了相互隔绝的局面,促使世界由分散走向整体,促使世界市场的形成。 消极:新航路的开辟,持续了数百年的殖民掠夺、殖民扩张和侵略活动从此开始。造成了亚非拉国家和地区的殖民灾祸 促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使欧洲资本主义的触角伸向世界各地。6、比较▲比较哥伦布等人的航海与中国郑和的远航有什么不同?时间 :明朝郑和下西洋比欧洲的远洋航行早半个世纪影响:郑和下西洋是与各国友好交往;新航路的开辟客观上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但也伴随着血腥 的殖民扩张7、四大发明对世界的影响: 造纸术、印刷术,促进了文艺复兴的产生和发展。 指南针,促进了新航路的开辟。 火 药,用于战争8、文艺复兴讲的是人被发现,而新航路的开辟讲的是世界被发现。9、新航路开辟的目的:寻找黄金等财富。第3课 剥夺王权保留王位的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P14)1、时间:1640—1688年(近半个世纪)2、根本原因: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英国资本主义发展3、性质:资产阶级革命4、领导人:以克伦威尔为代表的新贵族和资产阶级5、结果:推翻了君主专制统治,制定《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6、过程:1640年新议会的召开(开始的标志) 1688年“光荣革命”( 结束的标志)7、影响: 国内影响:①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走上了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②并率先开始了工业革命 国际影响: 推动了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8、《权利法案》 ①时间:1689 ②目的:限制国王权力。③内容:对国王在政治、经济、宗教等事务中的权力进行了严格限制,确定了国会拥有最高权力的基 本原则,并对公民的权利作了明确规定。 ④意义:为限制王权提供了理论和法律保障,标志着君主立宪制在英国确立。 是对资本主义制度战胜封建制度必然性的认识第4课 为民族独立而战——美国独立战争(P20)1、爆发的根本原因:英国的殖民统治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的发展。2、时间:1775年——1783年3、性质:既是一场民族解放战争,也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4、战争的经过: ①开始的标志:1775年,来克星顿的枪声 ②建军:组织大陆军,华盛顿被任命为总司令; ③独立:1776年7月4日,第二届大陆会议发表了托马斯。杰斐逊起草的《独立宣言》,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的殖民统治;(7月4日为美国独立日) ④转折:1777年,萨拉托加大捷 ⑤结束:1783年,签署《巴黎和约》,英国承认美国独立,标志着独立战争结束。5、历史意义: 国内: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民族独立,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国际:促进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有力的推动了拉美民族解放运动。6、华盛顿的主要活动: 第二届大陆会议组织大陆军,任命华盛顿为大陆军总司令; 1789年华盛顿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连任两届;7、对华盛顿的评价:开国元勋和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是美国的民族英雄。8、《独立宣言》反映的核心思想:自由、平等、天赋人权 《独立宣言》被马克思称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人权宣言”。 第5课 为争取“民主”“共和”而战——法国大革命(P26)1、根本原因: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资本主义发展。2、性质:一场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3、经过(1)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标志革命的开始)(7月14日法国国庆节)大资产阶级掌握政权,制宪议会颁布《人权宣言》(第一次明确提出“人权”,被称为“新社会的出生证书”)(2)1794年7月27日“热月政变”推翻雅各宾派的统治,标志大革命结束。4、影响:1是资产阶级革命时代规模最大、反封建最彻底的一次革命;2彻底摧毁了法国封建专制制度,动摇了整个欧洲封建制度的基础,使民主共和的思想广为传播。 英、美、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比较 英国美国法国时间1640—16881775—17831789—1794原因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英国资本主义发展英国的殖民统治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的发展波旁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开始标志 1640年新议会的召开 来克星顿的枪声 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革命任务推翻封建专制统治,发展资本主义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发展资本主义推翻封建专制统治,发展资本主义革命领袖克伦威尔华盛顿拿破仑 结果 推翻了君主专制统治,确立了君主立宪制赢得独立,建立联邦国家,确立资产阶级统治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重要文件《权利法案》《独立宣言》《人权宣言》影 响 国内影响:①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确立君主立宪制,走上了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②并率先开始了工业革命 国际影响: 推动了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 1 国内: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民族独立,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国际:促进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有力的推动了拉美民族解放运动。 1是资产阶级革命时代规模最大、反封建最彻底的一次革命;2彻底摧毁了法国封建专制制度,动摇了整个欧洲封建制度的基础,使民主共和的思想广为传播。第6课 拿破仑的文韬武略(P32)一、拿破仑的崛起 1、夺权:①1799年“雾月政变”成为第一执政。②1804年称帝,改共和国为帝国。二、拿破仑的文韬:1、三 部 法 典:《民法典》(《拿破仑法典》),《刑法典》、 《商法典》2、制定法典的目的:加强统治,巩固资产阶级的革命成果3、《民法典》的内容:民事权利平等;废除贵族特权、财产所有权无限制;契约自由。4、意 义:《拿破仑法典》是资产阶级国家的第一部民法典,它的立法精神和原则为后来许多欧洲国家借鉴和效仿,为欧洲的民主制度奠定了基础。三、拿破仑的武略拿破仑帝国:①1804年成立(法兰西第一帝国);是资产阶级的皇帝②对外政策:多次打败反法同盟军队,乘胜扩大法国疆域,控制了欧洲很多地方③评价拿破仑对外战争:积极影响:巩固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成果。把大革命的思想、精神带到所到之处,动摇了欧洲大陆的封建统治。消极影响:威胁了欧洲所有国家的主权,也损害了被侵略国家人的利益,给当地民族带来了灾难四、拿破仑的惨败1、滑铁卢战役,1815.6.18拿破仑惨败,后被流放,从此退出政治舞台。2、拿破仑失败的原因:①长期战争造成法国经济困难②国内人民厌战 ③被奴役的各国人民反抗 ④外国势力的联合绞杀 (根本原因:欧洲大陆封建势力大于法国资本主义势力) 第二单元 近代社会的确立与动荡第8课 改变世界面貌的蒸汽革命——工业革命(P41)1、工业革命:以大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的重大变革。 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上半期 2、首先开始的国家:英国 棉纺织业3、首先在英开始:政治前提: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条 件:圈地运动为工业革命积累了丰厚资本并提供了大量自由劳动力4、重大发明: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是真正近代意义上的机器,能够同时纺出多根纱,是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瓦特改进蒸汽机:——改变了人类生产和生活面貌,把人类带入“蒸汽时代”富尔顿发明蒸汽汽船(美国人),在水路交通方面取得突破。史蒂芬孙发明“旅行者号”火车机车,后来又发明更为先进的“火箭号”机车: 人类迈入“火车时代”,迅速扩大人们活动范围。6、性质:既是一场技术革命,又是一场社会变革。7、影响:1社会生产力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最重要的影响) 2产生现代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 3现代大工厂制度建立起来,完成了从手工工场向大工厂的过渡。④最终确立了资产阶级对世界的统治,造成东方落后于西方。⑤破坏了自然环境,造成了环境污染8、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直接相关的名词是 工厂9、在蒸汽提供动力以前,有人力、畜力、水力、风力提供动力。第9课 古老印度的抗争——印度民族大起义(P48)一、英,法,荷等对印度的入侵:1、英国对印度的殖民侵略对英国的影响:1从印度掠夺的财富流入英国后,被迅速投入生产领域转化为生产资本,成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重要资金来源。②把印度作为为英国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2、英国对印度的殖民侵略对印度的影响:把欧洲的商品经济和工业生产活动带到了印度,对传统的印度社会产生了毁灭性的冲击,给印度人民带来灾难。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与生产方式,上有利于当地资本主义的发展。三、印度民族大起义1、时间:1857——1859年2、根本原因:英国对印度的殖民侵略和野蛮扩张。(1600年东印度公司,代表人物克莱武)3、导火线:1857年“涂油子弹事件”(民族压迫与宗教歧视)4、主力:土兵(在英国军队中服役的印度人) 5、领导:封建王公贵族(代表:章西女王)6、结果:1859年印度民族起义失败。印度成为英国的直属殖民地。7、影响:表现了印度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不屈精神,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者。8、1857年——1859年印度民族大起义的性质是:反殖反封建(不能说成反帝反封建)

九年级历史上复习提纲

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考纲知识点 一、伯利克里改革(九上P14) 1、时间:公元前五世纪后半期 2、改革者:伯利克里 3、主要内容:扩大公民的权利;鼓励学术研究、重视教育、发展文艺; 4、作用:使雅典达到全盛,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顶峰。 二、日本“大化改新”(九上P24-25) 1、时间:7世纪中期 2、改革者:孝德天皇 3、主要内容: ①政治方面: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国家,以才选官 ②经济方面: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化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 4、影响:它是日本从奴隶社会走向封建社会过度的标志。 三、文艺复兴(九上P58-59-60) 1、时间:14世纪—17世纪上半叶 2、最先兴起的国家:意大利 3、中心思潮:人文主义 4、实质:新兴的资产阶级文化 5、早期代表: 代表人物 国别 主要作品及其成就 但丁 意大利 创作长诗《神曲》,率先批评教会 达u2022芬奇 意大利 创作名画《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等 莎士比亚 英国 创作剧本《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等 6、作用: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四、新航路的开辟(九上P61-62) 1、主要原因:欧洲商品经济日益发展和扩大;西欧国家对东方财富的强烈渴望;奥斯曼帝国对东亚商路的控制。 2、客观条件:指南针的应用;地圆学说的深入人心;航海技术的发展。 3、开辟的过程 航 海 家 哥伦布 迪亚士 达u2022伽马 麦哲伦 开辟新航路 发现美洲新大陆 进入印度洋 到达印度 环球航行 4、影响: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促进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开辟了欧洲人殖民扩张活动的道路;造成了亚非拉国家和地区的殖民灾祸。 5、比较哥伦布等人的航海与中国郑和的远航,有什么不同?(提示学生从规模、目的、性质、影响等方面分析比较) 航海家 规模 目的 性质 影响 郑和 船多 人多 宣扬国威加强联系 友好交往义举 促进国家友好和经济文化交流 哥伦布等 船少 人少 开拓市场掠夺财富 殖民扩张活动 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促进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造成殖民灾祸 五、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1688):(九上P67-68-69) 1、根本原因: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克伦威尔: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代表人物,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克伦威尔率领的议会军队打败了国王军队,取得了最后胜利。1649 年,在英国建立了共和国,1653年就任“护国主”,实行有利于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军事独裁统治。1658年克伦威尔去世。 3、1688年宫廷政变:(P69)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联合发动宫廷政变,推翻了专制统治,另立国王。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结束。 4、《权利法案》(P69)①时间:1689 ②目的:限制王权 ③作用:为限制王权提供了法律保障,使国王不能滥用权利,为所欲为。 ④意义:标志着英国建立起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 5、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P69) 通过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确立了英国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是人类历史上资本主义制度对封建制度的一次重大胜利,为英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扫清了道路,揭开了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序幕,推动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六、美国的诞生或美国独立战争(1775-1783):(九上72-76) 1、根本原因:英国殖民统治严重阻碍北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来克星顿枪声:1775年4月,标志北美独立战争开始。 3、华盛顿:美国独立战争的领导人,出生在弗吉尼亚一个种植园主家庭,一直反对英国的殖民侵略。独立战争爆发后,华盛顿被任命为大陆军总是司令,并领导美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越的斗争,直至胜利。1787年宪法制定后,华盛顿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并连任第二届,退休后回到自己的农庄,1799年12月14日去世。 4、《独立宣言》: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发表,宣告英属北美13个殖民地独立,标志美国诞生。 5、萨拉托加大捷:1777年,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 6、《1787年宪法》:1787年美国制定,规定美国为联邦制国家,实行总统制,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享有行政权;国会和最高法院分别掌握国家的立法权和司法大权。华盛顿当选为第一届总统。 7、性质:具有资产阶级革命和民族解放的性质 8、意义:美国独立战争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的独立,确立 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为美国资本主义发展扫除了障碍,推动了欧洲和拉美革命的开展。 七、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九上P78-81) 1、根本原因:封建波旁王朝的专制统治严重阻碍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人权宣言》:制宪会议发表。它宣称人们生来是自由,权利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体现反对君主专制和封建等级制度思想。打击了法国封建专制和封建等级制度,推动了革命的发展。 3、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①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封建统治; ②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 ③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4、法兰西第一帝国:1804年拿破仑建立,又称拿破仑帝国。 5、《法典》:法兰西第一帝国建立后,为了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拿破仑颁布了《法典》(包括《民法典》、《商法典》、和《刑法典》) 6、拿破仑战争: ①拿破仑的早期战争是为了打退欧洲的反法同盟对法国的干涉,具有正义的民族解放性质;后期乘胜扩大法国的疆域,控制了欧洲很多地方,则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 ②拿破仑把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带到了法军所到之处,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巩固了资产阶级统治,具有积极意义。但是,拿破仑战争也损害了被侵略国家人民的利益,激起当地人民的反抗。 ③拿破仑的失败表明,在当时的欧洲大陆,封建势力远远大于资产阶级势力。 八、“蒸汽时代”的到来(九上P88-90) 1、珍妮机:18 世纪60年代,织布工哈格里夫斯发明了一种称为“珍妮机”的手摇纺纱机。珍妮机的发明标志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始。 2、瓦特与蒸汽机:1785年以后,瓦特改进的蒸汽机首先在纺织部门投入使用。改良蒸汽机的出现标志着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 3、汽船:美国人富尔顿制造。 4、火车的诞生:英国工程师史蒂芬孙发明了火车机车。1825 年,这列名为“旅行者号”的机车在英国试车成功. 5、工业革命完成:19 世纪上半期 6、工业革命的影响: 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生产力,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工业革命以后,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九、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九上P107-108) 1、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理论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 2、《共产党宣言》 ①时间:1848 年 ②起草人: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 ③作用:《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国际工人运动进人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十、美国南北战争或美国内战(1861-1865)(九上P111-114) 1、根本原因:南北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北方资本主义经济和南方种植园经济)即奴隶制的存废问题。 2、林肯:林肯一生的主要活动就是领导了南北战争,颁布了《解放黑人奴 隶宣言》和《宅地法》,解放了黑人奴隶,为废除奴隶制而献身。林肯为维护国家统一和解放黑人奴隶做出了重大贡献,为美国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是美国历史上的著名总统。 3、《解放黑人奴隶宣言》1862年颁布。规定从1863年元旦起,废除叛乱各州的奴隶制,并允许奴隶作为自由人参加北方军队。宣言的发表,在全国引起巨大反响。广大黑人欢庆解放,踊跃报名参军,北方军队因此获得雄厚的兵源。 4、性质: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5、影响:经过这场战争,美国废除了奴隶制度,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十一、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九上P117-118) 1、时间 :1861年 2、沙皇: 亚历山大二世 3、性质 :是沙皇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4、影响:①农奴制的废除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改革虽然留下了大量封建残余,但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③是俄国近代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十二、日本明治维新(九上P118-120) 1、内容:①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②经济方面: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③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 2、性质: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3、意义:①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 ②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 ③日本强大后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 十三、人类迈入“电气时代”(九上P124-127) 1、“电气时代”的到来:19世纪70年代,人类历史进人了“电气时代”。 2、“发明大王”爱迪生:1879年研制成功耐用碳丝灯泡。 “天才是1%的灵感加99%的汗水。” 3、汽车:德国人卡尔u2022本茨在1885年试制汽车成功,被称为“汽车之父”。汽车的大量使用,增强了人们的生产能力,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田,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4、飞机:1903年12月美国的莱特兄弟制成飞机,并试飞成功。 十四、两大军事侵略集团(九上P131-134) 1、 形成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 2、 形成原因: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发展不平衡 3、 “三国同盟”由德国、意大利、奥匈帝国组成; 4、 “三国协约”由英国、法国、俄国组成。 5、 形成后果:两大军事集团展开疯狂的扩军备战,世界大战一触即发。 十五、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 1、 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发展不平衡 2、 战争的性质:帝国主义国家的掠夺战争 3、 导火线:1914年的萨拉热窝事件 4、战争的结束:1918年11月,德国投降,一战结束。 5、战争的影响: 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规模空前。战场由最初的欧洲扩大到非洲、亚洲和太平洋地区,先后有三十多个国家卷入战争。 ②这场帝国主义战争给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参战各国共死伤二干多万人,其中被战争、饥俄、疾病等夺去生命的人超过一千万。 十六、启蒙思想家伏尔泰(九上P138) 1、18世纪的法国 2、主张:反对封建专制制度,主张开明的君主执政,强调资产阶级的自由和平等。 十七、启蒙思想的影响(九上P139) 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为新兴的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取代封建贵族提供了有力的支援,促进了欧洲的社会进步。许多启蒙思想家的名著被介绍到中国、日本等亚洲国家,促进了这些国家的思想解放。 十八、牛顿力学理论体系(九上P139) 1、英国科学家牛顿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 2、牛顿在天文学上的主要贡献是在17世纪下半期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3、在数学上主要的贡献是微积分的创建; 4、在力学上,牛顿建立了完整的力学理论休系。其中,力学三定律,也称“牛顿三定律”,对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影响最大。 十九、达尔文与“进化论”(九上P140) 1、英国科学家达尔文 2、著作:《物种起源》 3、思想:他提出了“进化论”思想。指出自然界是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法则中发展的。 4、作用:这部著作的问世,第一次把生物学建立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推翻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物种起源》的出版,在欧洲乃至整个世界沉重打击了神权统治的根基。 二十、爱因斯坦与相对论(九上P140) 1、出生在德国的科学家,是20世纪伟大的科学家之一。 2、一生中最重要的贡献:20世纪初提出的相对论。 3、作用:相对论的创立推动了整个物理学理论的革命,为原子弹的发明和原子能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从此打开了原子时代的大门

人教版九年级上历史复习提纲

1.时间:16世纪 兴起地:意大利 思想:人文主义 领导阶级:新兴的资产阶级意义:课本上有2.哥伦布:到达美洲的古巴、海地等地 麦哲仑:完成了环球航行 达.迦马:到达印度等地 郑和:下西洋

九年级历史复习提纲,要具体内容。

九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第一课文艺复兴1、时间:14—17世纪最早兴起的国家:意大利2、核心:人文主义3、主要代表人物:⑴但丁:①地位:文艺复兴先驱②代表作:《神曲》(欧洲开始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过渡的标志)⑵达u2022芬奇:①地位:意大利最著名画家.多才多艺的文化巨人      ②代表作:《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⑶莎士比亚:①地位:英国最著名的文学家      ②代表作:《奥赛罗》、《李尔王》、《哈姆雷特》、《麦克白》“四大悲剧”4、性质:是资产阶级叩近代社会大门的思想解放运动5、意义或作用: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第二课新航路开辟1、时间:15-17世纪 2、条件:⑴欧洲造船航海技术的进步⑵欧洲人对地球的了解(相信地圆说)⑶罗盘针、航海知识与地理知识在欧洲传播3、哥伦布主要活动: ⑴坚信地球是圆的,认为从欧洲出发,一直向西航行能到达东方。⑵目的:寻找通往印度和中国的航路(3)活动:1492年从西班牙出发,横渡大西洋,光后到达巴哈马群岛、古巴、海地等地.所到的中、南美洲(除巴西)广大地区、都成为西班牙殖民地.(他称美洲土著故为“印第安人”.加勒比海上的岛屿为“西印度群岛”).4、影响:P11第三课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时间:1640-16882、根本原因: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统治严重阻碍资本主义发展3、斗争两大阵营:以国王为主的封建势力和以国会代表的新贵族4、斗争焦点:围绕限制王权和保证国会权力5、经过: ⑴1640年资产阶级革命爆发⑵1649年1月,处死查理一世,封建统治被推翻,英国进入“共和时代”⑶1653年,克伦威尔实行独裁统治(4)斯图亚特王朝复辟(5)1688年,光荣革命,詹姆士二世流亡法国(6)1689年,国会制定并批准《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本主义政治制度6、《权利法案》内容:P177、历史意义:P17最后一段第四课美国独立战争1、时间:1755年4月19日---------1783年2、开始标志:来克星顿枪声 3、根本原因:英国的殖民统治严重阻碍北美资本主义的发展4、领导人:华盛顿5、军队:1776年第二届大陆会议组建大陆军,华盛顿为总司令6、重要文件:《独立宣言》 ⑴颁布时间:1776年7月4日 ⑵颁布机构:第二届大陆会议 ⑶起草人:杰斐逊 ⑷主要内容:P21 ⑸意义: ①宣告了美国独立,美利坚合众国诞生(7月4日为国庆日)②确立了“自由、平等”原则③马克思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 7、战争转折点:1777年10月萨拉托加战役 8、战争结果: ⑴1781年10月 英军康华利在约克镇向华盛顿投降 ⑵1783年美英签署《巴黎和约》,英国正式承认美国独立9、性质:美国独立战争既是一次民族解放战争又是资产阶级革命。第五课法国大革命1、时间:1789年7月14日(7月14日为法国国庆日)2、开始标志: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3、导火线:三级会议的召开4、根本原因:波旁王朝的封建统治严重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5、颁布文件:《人权宣言》颁布机构:制宪会议(1)主要内容: ①人们生而自由平等、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是不可剥夺人权②主权源于国民,公民享有宗教信仰、言论、出版自由③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④法律面前一律平等(2)评价:进步性:倡导自由平等天赋权利,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和封建等级制度,是法国大革命中理论旗帜纲领性文件.局限性:财产权是人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说明是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6、结束: 1794年7月27日“热月政变”,标志着法国大革命结束7、法国大革命影响:P29第六课拿破仑帝国1、建立:⑴夺权:1799年11月9号 标志:“雾月政变” 拿破仑第一次执政⑵帝国:1804年5月 法兰西第一帝国  2、巩固统治措施:⑴制定和颁布法律:①时间:1804-1810年②法律:《民法典》、《商法典》、《利法典》⑵《拿破仑法典》①内容: a.确立民事权利平等b.废除贵族特权c.财产所有权无限制d.契约自由②评价: 第一次确认了民事权利平等、财产所有权和契约自由等资产阶级民法的基本原则。以法律形式巩固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打击了封建势力,促进了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因此,带上资产阶级的烙印。3、拿破仑对外战争: 进步作用:多次打垮反法同盟,保卫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成果;同时将大革命成果传播到欧洲各国,促进了欧洲封建国家的资本主义发展,动摇了欧洲封建统治秩序侵略作用:威胁了欧洲所有国家的主权,损害了被侵略国家人的利益,遭到了欧洲各国人民的联合抵抗, 最终导致帝国的崩溃和封建王朝的复辟。第八课第一次工业革命1、开始: ⑴时间: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中期 ⑵主要标志:机器(珍妮机)的发明和使用 ⑶国家与行业:最早发生于英国,首先从棉纺织业开始2、重大发明成果: ⑴凯伊-----飞梭(1733) ⑵哈格里夫斯----珍妮机 ⑶瓦特----改良蒸汽机 ⑷富尔顿----汽船 ⑸史蒂芬孙---蒸汽机车(火车) 3、重大影响(后果)P46第十七、十八课第二次工业革命1.开始:: ⑴时间: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2.电气时代主要标志:电的发明和广泛应用3.主要表现:⑴新能源的发明和使用 ⑵新机器和新产品的创制⑶新交通运输工具的出现⑷远距离传递信息的技术和新设备的发明与应用4.重大发明成果: (1)爱迪生: :称为“发明大王” 成果:电灯、留声机、蜡纸、油印机 ⑶交通工具: ①汽车:1885年 卡尔u2022本茨-----汽油内燃机汽车 ②1913年 福特-----首先在汽车生产中使用流水线装配工艺 ③飞机:莱特兄弟-----1903年发明世界上第一架飞机,被誉为“航空飞行器的先驱” ⑷电器:电烫斗、洗衣机、电风扇、电冰箱.第十一课开辟新时代的“宣言”1.时间:1848年2月2.标志:《共产党宣言》的发表3.创立者:马克思、恩格斯4.主要内容:⑴分析了阶级和阶级斗争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巨大作用 ⑵提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美好理想 ⑶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共同推翻资产阶级统治5.历史意义: ⑴是第一部较为完整而系统地阐述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著作⑵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⑶开辟了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⑷成为世界无产阶级的锐利思想武器第十二课巴黎公社运动1.爆发时间:1871年3月18日 2.政权成立:1871年3月28日 3.斗争性质:是无产阶级通暴力革命夺取政权的第一次尝试 4.政权性质:事代表工人阶级的政权(或无产阶级的政权) 5.革命措施: ⑴废除一切旧政府机构,建立新的国家政权⑵没收逃亡资本家工厂,归工人合作社管理⑶实行保护劳动人民利益的一系列经济措施 6.失败: ⑴时间:1871年5月28日⑵标志:“五月流血周” 7.《国际歌》:又名《英特纳雄奈尔》 ⑴词作者:鲍狄埃 ⑵曲作者:狄盖特第十四课俄国农奴制改革1、原因:根本原因:俄国农奴制严重阻碍资本主义发展直接原因:克里木战争的失败,使社会矛盾激化.2、时间:1861年3月3日3、目的:巩固统治,缓和阶级矛盾,增强国家实力,避免人民革命的发生4、改革形式:自上而下5、开始标志:亚历山大二世颁布废除农奴制法令6、主要内容:1)农民获得人生自由;2)农民以赎买的方式分到一块宅旁园地,只有使用权;3)解放后的农民要归所居住的“村社”管理。 7、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8、实质:是一次沙皇政府和地主勾结起来对农民进行双重的敲诈与掠夺9、历史作用:1)俄国废除了农奴制,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2)对俄国实现近代化目标具有积极作用;3)局限性:农民背上了沉重的经济包袱;沙皇专制制度没发生本质性变化,近代化步伐沉重缓慢;人民群众缺乏发基本民主权。第十五课美国内战1、原因:根本原因:南北双方政治经济矛盾阻碍美国资本主义发展。2、矛盾焦点:黑人奴隶制的存废问题3、导火线:1860年林肯当选为美国总统4、开始标志:1861年4月南方发动叛乱,向北方发动进攻5、领导人:林肯6、战争过程:爆发:1861年4月南方发动军事进攻,林肯政府被迫迎战 转折:1862年颁布《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 结果:1865年北方胜利7、性质: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8、历史作用P81第十六课日本明治维新1、原因:幕府统治障碍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2、时间:1868年3、目的:变法图强,富国强兵,巩固明治政府的统治。 4、性质: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5、主要内容: 政治:加强中央集权,废藩置县;废除封建身份制度,取消武士特权; 经济:向西方学习,引进西方先进技术设备;殖产兴业,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允许土地私有和买卖,实行地税改革; 军事:模仿西方国家,实行征兵制,建立常备军;建立警察制度,以维护治安; 社会生活、文化教育:提倡文明开化,实行强制性义务教育;6、历史意义:积极:废除了封建政治制度,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道路 摆脱了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危机局限性:保留大量的封建残余,走上了一条对外殖民扩张的道路,成为亚洲和平的一个新威胁 第十九、二十课第一次世界大战1、原因: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具体原因: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双方矛盾进一步激化 同盟国:1879年德国、意大利、奥匈帝国 协约国: 1907年英国、法国、俄国 直接原因:(导火线)1914年6月28日“萨拉热窝事件” 2、重大战役:凡尔登战役3、战争性质:帝国主义国家为争夺殖民地和势力范围而进行的帝国主义战争4、一战影响:给人类造成巨大的物质破坏和精神损失,是人类一场巨大灾难;客观上推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引发了俄国的十月革命;www.xkb1.com第二十二课世界近代欧洲思想解放运动1、文艺复兴:14—17世纪,最先兴起于意大利 代表人物:但丁、达芬奇、莎士比亚 核心:人文主义2、启蒙运动:17—18世纪,代表人物: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 核心:理性主义启蒙运动1、时间:17——18世纪2、核心:理性主义1)承认事物的规律是客观的2)主张用科学知识来认识客观事物 3)坚决反对和批判“信仰高于知识”的宗教观念3、代表人物: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4、性质:17——18世纪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5、影响:1)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宣扬资产阶级思想,推动了资本主义发展,动摇了封建统治 2)为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 3)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提供了理论前提六、世界近代的科学、思想与文化艺术成就新课标第一网 人物 国藉 称谓 主要作品 成就及艺术特色思想领域 伏尔泰 法国 启蒙思想家 《俄狄浦斯》 批判封建专制制度,特别是反对天主教会思想,被称为“启蒙运动的开拓者”科学领域 牛顿 英国 伟大物理学家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建立了牛顿经典力学体系,被称为现代科学之父 达尔文 英国 生物学家 《物种起源》 提出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论观点,推翻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 爱因斯坦 德国 物理学家 提出著名的“相对论”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

1、第1课讲述人类的形成由人类的出现和氏族社会两部分构成; 2、第2课讲述大河流域是人类文明的摇篮,由金字塔的国度即古代埃,新月沃地孕育的古国即古巴比伦和古代印度组成; 3、第3课讲述西方文明之源,即希腊早期文明雅典城邦,斯巴达城邦和罗马共和国; 4、第4课讲述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由日本和阿拉伯国家组成; 5、第五课简述中古欧洲社会,由等级森严的欧洲封建社会,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拜占廷帝国的灭亡组成; 6、第六课讲述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 7、第七课讲述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 8、第八课讲述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 9、第九课讲述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 10、第十课讲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等。

中国共产党90周年里经历了哪些重要的历史时期

1.1921-1924年建党初期。2.1924-1927年大革命时期。3.1927-1937年土地革命战争时期。4.1937-1945年抗日战争时期。5.1945-1949年解放战争时期。6.1949-1956年新民主主义社会时期。7.1956-1966年十年社会主义探索时期。8.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时期。9.1978年底至今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时期。

唐朝两税法 的实行有什么历史意义?

1、改变了自战国以来的以丁为主的赋税制度,表明了封建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有所放松2、是我国封建社会赋税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

人类历史上的社会问题有哪些

人类历史上的社会问题有:1.土地所有权问题;2.皇权继承或争夺的问题;3.宗教分歧;4.国家、民族间的战争争端;5.粮食问题;6.税赋问题;7.法律问题;远远不止这些,但归根到底是:人——民族——宗教——国家相互交织而形成的各种问题.

光辉的历程——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成就展的内容简介

在90年的光辉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艰难困苦中奋起、在艰辛探索中前进,完成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创造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最辉煌的业绩。中国共产党90年的历史,就是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繁荣,为中国人民的自由、民主、幸福而不懈奋斗的历史。这90年,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90年;是我们伟大的祖国结束近代饱受屈辱的历史和长年战乱的局面、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顽强奋进的90年;是中国人民掌握自己的命运、意气风发地建设新生活的90年;是我们党经受住各种风浪考验、不断发展壮大、不断开创各项事业新局面的90年。 名 称: 光辉的历程——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党史党建宣传图片作 者: 本图片编辑组单 位: 套类 别:  党群 宣传— 宣传图片出版单位: 中国方正出版社其它介绍: 2011年1月/大8开/24幅/200克铜版纸彩色印制定 价: 168元 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响应党中央“学习党的历史”的号召,在广大党员干部中普及党史党建知识,提高理论素养,我们特邀请有关专家编写了《光辉的历程——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党史党建宣传图片》。本套图片以点带面,全面地反映中国共产党90年光辉历程中的经验教训和辉煌成就。它着重从党史的角度出发,精选了七十多幅共产党成立以来在革命、建设、改革开放时期关键阶段珍贵的历史照片,让人们站在历史的角度全面认识中国共产党是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武装起来的,富有革命创造精神的党;是密切联系群众,为中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断奋斗并作出最大牺牲的党;是勇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经得起胜利和挫折、高潮和低潮、顺境和逆境的考验,任何敌人和困难都压不倒、摧不垮的党;是与时俱进,站在时代前列,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懈奋斗的党。光辉的历程 伟大的成就——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宣传图片)作 者: 本图片编辑组单 位: 套类 别:  党群  宣传— 宣传图片出版单位: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其它介绍: 2011年1月/大8开/24幅/200克铜版纸定 价: 168元内容简介中国共产党走过了整整九十年光辉的历程。九十年来,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奋斗,战胜了各种艰难险阻,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伟大的成就。图片主要分六个部分一、中国共产党成立二、进行北伐战争和土地革命三、夺取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伟大胜利,建立新中国四、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五、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时期六、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 一、《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上下册)(1921~1949)权威、 完整的中共党史读本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著《中组部中宣部向党员干部推荐学习书目》(第三批)入选图书《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介绍了1921~1949年我们党走过的光辉历程,共分五编,“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党在大革命时期”、“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在全民族抗日战争时期”、“党在全国解放战争时期”。新出版的《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坚持全面阐明党史内涵,突出党的历史的本质和主流,充分反映党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英勇斗争的历程,以及党的领导、党的活动与广大人民群众的伟大历史作用;充分反映党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开拓创新的历程,使民主革命的党史成为体现毛泽东思想的活生生的教科书;充分反映党在革命斗争中不断发展壮大,以及不断加强自身建设的历史。新书坚持在准确叙述历史的同时,还注重对重大问题进行理论思考,科学地总结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历史经验,认识并反映中国革命和党自身发展的规律。中共党史出版社 2011年1月出版 定价119.00元(平装)/228.00元(精装)二、《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上下册)(1949~1978)《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记述中国共产党从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历史。全书分上下册,共98.8万字。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联合于2011年1月11日下发《关于认真组织学习宣传〈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的通知》。《通知》指出,《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的出版发行,对于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史工作的意见》和全国党史工作会议精神,对于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高中级领导干部正确认识党的历史,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素质,将发挥重要作用。《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把学习《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纳入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和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有关安排之中,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认真进行学习。要把该书作为县(处)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学习党史的基本教材,纳入各级党委中心组学习计划,作为领导干部培训的重要内容。中共党史出版社 2011年1月出版 定价150.00元(平装)/268.00元(精装)三、《中国共产党新时期简史》(1978~2008)《中国共产党新时期简史》作为中央宣传部、新闻出版总署确定的《强国之路——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重点书系》中的一本,简明扼要地描述了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共产党走过的辉煌历程,重点对新时期党的各项重大决策、思想理论成果做了概括介绍,简要而全面的回顾了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进程,认真总结和研究了改革开放以来的基本实践和基本经验。中共党史出版社 2010年4月出版 定价30.00元四、《中共党史人物传》(精选本 16册)三百精选列传,再现中共宏图伟业开创时代的壮阔史诗权威党史机构,精绘领袖、将帅与功勋人物的英雄群像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从上个世纪初共产党人于民族危难之中寻路开拓,抛头洒血,到新中国成立后执政中国,探索改革,在一个民族崛起和复兴的征途中,我们能看到整个共产党人英雄的群像。中国正史向来重视纪传体例,而人物列传更是史著中了解历史、品味历史最重头、最有趣的部分。《中共党史人物传(精选本)》正是一部中共历史人物的大列传。这套丛书由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积多年心血铸造,权威准确,经过此次增订精修后,共编写收录了278篇传记,堪称中共党史人物传记方面里程碑式的著作。这套丛书共16册,包括领袖卷、先驱卷、英烈卷、模范卷、军事卷(上)、军事卷(中)、军事卷(下)、民运卷、隐蔽战线卷、政治经济建设卷(上)、政治经济建设卷(中)、政治经济建设卷(下)、科教卷、文化卷、统战卷、国际友人卷等,以1400万字的容量,客观、翔实地呈现出中国共产党从诞生至今,在历史上产生重要影响的人物的传奇经历和不朽功业以及个人情怀。既有毛泽东、周恩来等领袖人物,也有革命先烈、科学巨匠等著名人士。此次增订又收录了王首道、宋任穷、周光召、程潜、黎强等14位党史人物,涵盖了中共党史方方面面的著名人物,以人物串联起历史,为读者全面深刻地了解中共党史、中国近现代史,展示了一条粗大的脉络。这套丛书既是不可多得的史料丛书,又是一套完整的爱国主义教育教材,还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必备书、党员干部的案头书、工具书,值得广大党员干部、党史爱好者、研究者、科研机构、图书馆等收藏、捧读。中共党史出版社 2010年5月出版 总定价2980.00元五、《思考中国——<学习活页文选>选编》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刘云山同志作序,高屋建瓴地指出该书重大意义。汇集理论大家手笔,内容直切要害,文风酣畅淋漓,图文相得益彰,理论大众化的典范。《思考中国》一书对中国的历史观念、道路模式、政治民主、文化创新等重大问题进行全方位深度思考。整部书由30篇重量级文章构成,内容把握时代脉搏、紧跟理论前沿、传递政策信息、推广先进经验,实为帮助大家进一步认清形势,廓清是非,统一思想,增强信心的清醒之作。红旗出版社 2010年12月出版定价36.00元六、《新编党史党建知识读本》(2010版)融系统性、权威性、准确性于一体突出新点,重点和亮点体系完整,表述准确,语言精练为了切实做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同时为了通过展现党的艰辛而辉煌的历程,总结党的建设方面的经验成就向党的90岁生献礼,我们特邀请相关专家学者对《新编党史党建知识读本》一书进行了修订。修订后,本书内容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介绍党的历史基础知识,由十二章组成,第十二章章名改为新世纪以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特别是对十六大以来的党史作了简洁准确的勾画;下篇主要介绍党的建设基础知识,由绪论、党的思想建设、党的组织建设、党的制度建设、党的作风建设、党的反腐倡廉建设及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七章构成。另外,附有一套测试题,可供读者进行自我测试或单位团体进行竞答测验使用。中共党史出版社 2010年8月出版 定价25.00元七、《党的基本知识简明读本》本书严格按照党章和党内有关规定编写,内容涉及党的指导思想、党的纲领、党的性质、党的宗旨、党的建设、党的组织生活制度、党的纪律、党的干部和党的基层组织,附有历次党代会的基本情况介绍。可作为开展党员教育培训的规范教材,也可作为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开展知识竞赛、了解党的基本知识的权威参考。红旗出版社 2011年2月出版估价32.00元八、《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知识竞赛600题》该书通过知识竞赛的形式,再一次回顾我们党走过的光辉历程,包括革命战争年代的浴血奋斗历程,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探索、奋进过程,我党带领人民取得的丰功伟绩,重大的历史事件,重要领导的卓越贡献,优秀的人物事迹,重要的经验教训和理论精华等。全书内容完整,逻辑严密,结构合理。全部题目按照时间排序,采用问答形式,方便读者重温历史,进一步熟悉掌握党的相关知识。此书是广大党员和群众学习党史、记住传统、汲取历史精华的重要载体。红旗出版社 2011年2月出版估价18.00元九、《中共党史简明读本》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改变了近现代中国历史的走向,也影响了整个世界。这样的一个政党革命、改革与建设的历史,堪称人类历史上的思想宝库,它传递出的智慧与感悟必将是厚重而深刻的。本书完整系统地回顾了党的历史,从框架结构设计到内容材料选取再到语言表达,都竭力突出简洁明了、通俗易懂的特点,是当前鲜见的广大党员“愿意学、学得懂、用得上、用得好”的最基本、最权威的党史读物。红旗出版社 2011年2月出版估价26.00元十、《读·党史》第1-5辑读点党史 开卷有益历史,凝结了人类智慧。要使我们更聪明,就不得不读历史。如一位哲人所说,一个人如果不了解他生下来以前的事,那他始终只是个孩子。今天,我们提出读点党史,当然是要更聪明、更有智慧。今天,我们立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前无古人;改革开放的脚步不断加快;中国正成为世界上发展最迅速、国力增强最迅猛的社会主义大国。而当今世界,也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是一个发展与矛盾并存的色彩斑斓的世界,更是一个需要由历史智慧应对事变、寻求创新的时代。我们读点党史,正是要发现事物前进的规律和汲取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本刊避开党史教材的老路,重史实,少评论,为读者带来鲜活的、多角度的、也许正是困惑已久的真实历史。希望能够帮助更多的读者正确地解读、思考历史,并从中受益。第1辑 从望志路到南湖——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故事第2辑 国共早期军事人才的摇篮——黄埔军校第3辑 井冈山:高路入云端第4辑 风雨平型关第5辑 铁流二万五千里——长征中共党史出版社 2010-2011年出版 每辑定价10.00元十一、《历史穿行——域外访史与社会主义寻踪》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专家李向前历时十数年倾注心智的力作。第一本献策中共诞辰90周年而全面总结分析苏东社会主义国家垮台教训的书。言有尽而意无穷,发人深思玩味其中。散文式、随笔式、杂文式、漫谈式的著述风格,党史写作,首开先河。该书是作者域外访史,寻踪社会主义,积十数年之功,厚积薄发的一部散文式的扛鼎力作。作者在寻踪社会主义的历程中,拜访了欧美数十位政治家、上百位专家学者、查阅了所访国家的数十个图书馆、档案馆。探讨了苏联共产党和东欧各国不同名称的无产阶级政党先后取得执政地位,为什么执政多年后,突然改变了颜色;分析了古巴保持社会主义道路的精神源泉;总结了苏共垮台的经验教训;披露了邓小平1974年与基辛格的五次会谈内幕,揭秘了上世纪六十年代美国试图对中国核计划实施打击的前前后后;记述了蒙哥马利将军与毛泽东关于继承人的谈话点滴;讲述了在哈佛听“文革”课的体会。书中有与政治家面对面的访谈录,也有亲手从国外图书馆、档案馆里淘来的第一手资料,史料价值、学术价值弥足珍贵。特别是作者通过对这些“他山之石”总结提炼出来的宝贵财富,无疑将使执政近90年的中国共产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业中如何执政为民,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人民出版社 2010年7月出版 定价39.80元十二、《强国之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30个历史关键》30个历史坐标述评 60年风雨沧桑回顾 160余幅照片真情再现从点到线 从线到面 从面到网总结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之道 昭示人民共和国繁荣昌盛未来1921年7月1日,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成立了,这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件。在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之际,中央党校、中国社科院的部分学者编写了这本历史性的爱国读物。本书紧紧围绕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外交、军事、科技等领域的30个关键性事件,旨在回顾共和国繁荣富强之路、总结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之道,为中华民族的进一步崛起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不仅介绍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日益繁荣富强的发展历程,而且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执政兴国征程中的领导风范,能够帮助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更好地理解强国之路,坚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全书以翔实的史料,辅以弥足珍贵的历史图片,图文并茂;全书既有一定理论深度,又通俗易懂,给人以启迪,发人以共鸣,为读者展示了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艰辛历程。这是一本集思想性、历史性、可读性于一体的可收藏的精品图书。九州出版社 2010年7月出版定价56.00元十三、《发展的逻辑——大国前行的一以贯之与半步风流》破解中国发展密码 阐释中国转型隐忧彰显中国特色精义 勾勒中国进步轨迹勇涉理论的深水险滩 洞悉社会的演进变革直面改革的敏感话题 层层点拨发展的逻辑作者以深邃的思想,高远的视野、睿智的思考层层点拨,深度解读当代中国社会沿革、经济的转型、民主的进程、文化的维新、制度创新、理论突破等事关中国发展前途、社会前进的方向的一系列重大热点难点问题,高度提炼深度疏解了隐含于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中的内在逻辑。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011年1月出版 定价46.00元

我是一名中学生,想了解清朝历史,最好能适合我的,白话文即可。可以为我推荐几本吗?

25史里面有清朝

讲清朝历史的那个教授叫什么名

阎崇年、。

两税法的内容及意义,唐朝两税法的实行有什么历史意义

唐朝两税法的实行有什么历史意义 一、两税法的主要内容 ①取消租庸调及一切杂役杂税. ②不分主户、客户(外来户),只要在当地有资产、土地,即算当地人.一律上籍征税. ③不再按丁征税,改为按资产和田亩征税,根据资产定出户等,按户等征收户税,先“定税计钱”,再“折钱纳物”;按田亩数量征收地税. ④每年分夏秋两季征收,夏税不得超过六月,秋税不得超过十一月(故称两税法). ⑤无固定住处的商人,所在州县依照其收入的一定比例征税. 二、两税法的历史意义 两税法是中国古代一次具有重要意义的赋税制度改革: ①两税法将唐中期以来名目繁多的杂税统一为户税和地税两种,并规定“此外敛者,以枉法论”,这样既简化了征税名目,又可使赋税相对稳定,在一定时期内保证了国家的财政收入;同时从制度上杜绝了官吏从中作弊乱摊派的可能,使人民的负担有所减轻. ②两税法规定贵族、官僚、客户、商人都要交税,这就扩大了税源(这也是制定两税法的目的之一),此外客户纳税,反映了其地位由非法到合法及其人身依附关系的相对减轻. ③把原来按丁征税转入按贫富征税,立法原则较为公平,很显然比租庸调制一律按丁征税合理.这些做法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赋税集中在贫苦农民身上的赋役负担不均的不合理状况,对改善当时的社会状况和广大贫苦农民的生产生活是有积极作用的, 总之,两税法是与当时土地高度集中以及商品经济不断发展的情况相适应的,是封建社会赋税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和进步.同时这次改革反映了中国古代赋役制度发展的基本趋势即收税标准以人丁为主向以土地为主的转变,奠定了唐后期到明代中叶赋税制度的基础. 两税法在中国赋税史上的意义 两税法是中国古代一次具有重要意义的赋税制度改革: 一、两税法将唐中期以来名目繁多的杂税统一为户税和地税两种,并规定“此外敛者,以枉法论”,这样既简化了征税名目,又可使赋税相对稳定,在一定时期内保证了国家的财政收入;同时从制度上杜绝了官吏从中作弊乱摊派的可能,使人民的负担有所减轻。 二、两税法规定贵族、官僚、客户、商人都要交税,这就扩大了税源(这也是制定两税法的目的之一),此外客户纳税,反映了其地位由非法到合法及其人身依附关系的相对减轻。 三、把原来按丁征税转入按贫富征税,立法原则较为公平,很显然比租庸调制一律按丁征税合理。这些做法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赋税集中在贫苦农民身上的赋役负担不均的不合理状况,对改善当时的社会状况和广大贫苦农民的生产生活是有积极作用的。 总之两税法是与当时土地高度集中以及商品经济不断发展的情况相适应的,是封建社会赋税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和进步。同时这次改革反映了中国古代赋役制度发展的基本趋势即收税标准以人丁为主向以土地为主的转变,奠定了唐后期到明代中叶赋税制度的基 两税法的实行有什么意义? “两税法”是符合赋税征课的税目由多到少、手续由繁到简、征收由实物到货币的发展规律的。它是适应农业生产力提高,社会经济繁荣与货币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的。按社会贫富等级,资产多寡征税也是合理的、公平的。 唐代从租庸调制到两税法的演变及其意义 简单地说就是将以人口数纳税改为以资产的多少来纳税 唐朝前期的赋役制度称为租庸调,源于北魏到隋朝以均田制为基础的租、调、力役制度。租庸调制的特点是以丁为征收单位,不服徭役可以折“庸”代替。这个定制为唐王朝聚敛了巨额的财富。后来,随着土地买卖和兼并的盛行,均田制逐渐遭到破坏,农民受田普遍不足。 *** 又不断加重赋税,致使许多农民破产逃亡, *** 控制的纳税人数越来越少,财政收入减少。这样,租庸调制行不通了。780年,唐 *** 根据宰相杨炎的建议,颁行两税法。 两税法规定每年分别在夏秋两季征税。它的主要内容为: *** 根据每年的开支确定赋税总额然后摊派征收;以779年的垦田数作为摊派税额的标准;租庸调和其他杂税全部取消,按土地和财产的多少征收地税和户税;商人在所在的州县纳税,税率为资产的三十分之一。两税法的特点是从按丁征税转为按财产征税。它从法律上取消官僚地主的免税特权,扩大了征税面。同时,它将各种赋税加以合并,体现了赋税的发展规律,是中国税制史上的一次重大改革。两税法一直实施到明朝中期,颁行“一条鞭法”后才废止。 试述唐代两税实施背景,内容和意义 由于租庸调制是以均田制为前提的赋役制度,因此,唐中期以来,随着均田制的破坏,租庸调制已无法继续推行,于是,造成 *** 财政大大减少。为了保障 *** 的财源,统治者不得不采取适应当时形势的新赋税制度。 780年,唐德宗接受宰相杨炎的建议,实行两税法。两税法的特点是按土地、财产的多少收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一年分夏、秋两季两次纳税。两税法的实行,是我国封建社会赋税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和进步。使唐朝中期以来极端混乱的税制得到统一;在一定时期内,保证了国家的财政税收;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役制度,表明封建 *** 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有所放松;两税法规定贵族、官僚、商人都要交税,这就扩大了税源,增加了 *** 的财政收人,也相对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但两税法实行后,土地兼并不再受到限制,故越来越严重,大地主干方百计隐瞒财产,把赋税转嫁到农民身上,而 *** 在两税之外又增加许多苛捐杂税,农民的负担更加沉重,两税法只严格地执行了一个很短的时期。 唐中期以来,随着均田制的破坏,租庸调制已无法继续推行;两税法的特点是按土地、财产的多少收税,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役制度;土地兼并日趋严重导致的均田制破坏是封建经济的发展的结果。 唐朝两税税法的实行表明:①租庸调已无法维持,②征税标准不再以人丁为主,③封建经济的发展。 简单单述一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唐朝两税法的实行有什么历史意义

一、两税法的主要内容①取消租庸调及一切杂役杂税.②不分主户、客户(外来户),只要在当地有资产、土地,即算当地人.一律上籍征税.③不再按丁征税,改为按资产和田亩征税,根据资产定出户等,按户等征收户税,先“定税计钱”,再“折钱纳物”;按田亩数量征收地税.④每年分夏秋两季征收,夏税不得超过六月,秋税不得超过十一月(故称两税法).⑤无固定住处的商人,所在州县依照其收入的一定比例征税.二、两税法的历史意义两税法是中国古代一次具有重要意义的赋税制度改革:①两税法将唐中期以来名目繁多的杂税统一为户税和地税两种,并规定“此外敛者,以枉法论”,这样既简化了征税名目,又可使赋税相对稳定,在一定时期内保证了国家的财政收入;同时从制度上杜绝了官吏从中作弊乱摊派的可能,使人民的负担有所减轻.②两税法规定贵族、官僚、客户、商人都要交税,这就扩大了税源(这也是制定两税法的目的之一),此外客户纳税,反映了其地位由非法到合法及其人身依附关系的相对减轻.③把原来按丁征税转入按贫富征税,立法原则较为公平,很显然比租庸调制一律按丁征税合理.这些做法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赋税集中在贫苦农民身上的赋役负担不均的不合理状况,对改善当时的社会状况和广大贫苦农民的生产生活是有积极作用的,总之,两税法是与当时土地高度集中以及商品经济不断发展的情况相适应的,是封建社会赋税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和进步.同时这次改革反映了中国古代赋役制度发展的基本趋势即收税标准以人丁为主向以土地为主的转变,奠定了唐后期到明代中叶赋税制度的基础.

对比租庸调制,两税法,一条鞭法,说明我国古代赋役制度发展的历史趋势

开始从实物税转变为用银两做税政府对人身的控制放松资本主义贸易有所发展

历史上有哪些大公无私的人?

雷锋,白求恩

大公无私什么意思?有什么历史典故?反义词和近义词是什么?

编号 234 成语 大公无私 注音 ㄉㄚˋ ㄍㄨㄥ ㄨˊ ㄙ 汉语拼音 dà gōng wú sī 释义 谓秉公处理,毫无偏私。 语本《管子.形势解》。 「铁面无私」、「铁面御史」 典源 《管子.形势解》风,漂1>物者也。 风之所漂,不避贵贱美恶。 雨,濡2>物者也。 雨之所堕,不避小大强弱。 风雨至公而无私,所行无常乡3>,人虽遇漂濡,而莫之怨也。 故曰:「风雨无乡,而怨怒不及也。」 〔注解〕(1)漂:吹动。 (2)濡:音ㄖㄨˊ,浸溼、沾溼。 (3)乡:通「向」,音ㄒ|ㄤˋ,方位、方向。 典故说明 「大公无私」原作「至公无私」。 管子,字仲,春秋齐国颍上人,为法家始祖。 《管子.形势解》中提到,风、雨对人都是一视同仁,不会因为贵贱美恶,而有大小强弱的分别,所以说风雨没有固定的方向或特定的喜好,因此是「至公无私」的。 后来「大公无私」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指秉公处理,毫无偏私。 出现「大公无私」的书证如《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一回:「这种赌法,倒是大公无私,不能作弊的。」 书证 01.清.龚自珍〈论私〉:「朝大夫有受朋友之请谒,翌晨,讦其友于朝,获直声者,矜其同官曰:『某甲可谓大公无私也已。 』」02.《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一回:「这种赌法,倒是大公无私,不能作弊的。」 03.《糊涂世界》卷六:「首府是个好好先生,但是过于引嫌,非但不肯替人家说句好话,并且遇到上头问起某人来,必定先说上一套极不堪的话,以示他大公无私的意思。」 用法说明 【语义说明】秉公处理,毫无偏私。 褒义。 【使用类别】用在「执法严明」的表述上。 【例  句】<01>这样的判决大公无私,可令大家都信服。 <02>身为公务员就当处事光明磊落,大公无私。 <03>因为他的大公无私,才使人情关说弊病杜绝。 <04>为政者要具有大公无私的胸怀,施政方能无偏无颇。 <05>经理说他用人大公无私,不分旧人新人,唯才是用。 <06>这件人事案,总经理处理得大公无私,赏罚分明,公司上下无人不服。 <07>为国举才必须要能大公无私,否则容易流于结党营私,使国政更加败坏。 近义词: 守正不阿,铁面无私 反义词: 自私自利,徇私舞弊,徇情枉法,假公济私 辨识 请参考『辨识234』 参考语词 至公无私,公正无私,公平无私

求历史情景剧剧本!!抗日战争为大背景

  抗日战争情景剧剧本《夺宝扇》  地点:同福客栈内  时间:中午 编辑:吴东洪 徐江  人物:介绍:  龟田:鬼子军官  孙二狗:汉奸  老板娘: 八路军联络员  小吴:八路军联络员  老道士:八路军联络员  道具:一张八仙桌 四条长凳一把茶壶一脸盆一个酒盅 一个托盘几幅碗筷 各角色服装  故事梗概:同福客栈为我八路军的联络站,老板娘、店小二小吴与老道都是八路军联络员,正在为无法送去根据地的药品犯愁,为了尽快送出这批药品,放出风声说得到了一把鬼子军官梦寐以求的宝扇,想设计得到城门通行证。鬼子为了得到宝扇,以把自己无比丑陋的妹妹嫁给汉奸孙二狗为要挟,让孙二狗务必得到宝扇。在店小二小吴等与孙二狗的周旋中得到通行证完成任务,孙二狗被骗逃跑,被鬼子枪杀。  龟田:孙桑,听说同福客栈的老板娘最近得了把宝扇,象牙的,(拍拍孙二狗的肩膀)孙桑,你应该知道我对象牙的东西特别的酷爱,不要在乎钱,你今天一定得想办法帮我把那把宝扇弄到手,要不然就准备取我的妹妹吧?  孙二狗:(急匆匆的逃,边跑边说)别,别,别,太君,你可不能这么做啊,老子,不,我一定想办法帮你搞到手。(面对观众做惊恐状)大家可能不知道,给大家形容一下,那个样子就像是我们蒸山芋,蒸完了,开锅后拿在手上太烫,叭唧……掉在了地上,正在这个时候一辆皇军的三轮摩托开了过去(直摇头)。老子的上任可就是因为太君要把妹字嫁给他才疯掉的啊,上上任更惨,直接拔出腰间的枪自杀了。如果要是太君逼着老子娶他得丑妹子做老婆,(下决心状)那老子,那老子就去八路那儿自首去。(下场)  小吴:(出场,收拾碗筷擦桌子)  老板娘:小吴你把那个消息传出去了吗?  小吴:传来,放心,那个鬼田一定会上当的,等他发现不对的时候我们给八路军根据地的同志们准备的药品早就送出城了,那我们一点办法都没有。  老板娘:恩,但愿如此,我们的战士们可都在等着这批救命的药品呢(下场)  孙二狗上场  孙二狗:(走了几步抬头看)对,就是这里(看见小吴在擦桌子,整理了下本就难看的衣服和枪带做高人一等状)小吴,忙呢啊?  小吴:(停下动作转身回头)哎呀,原来是孙大队长大驾光临,有失远迎恕罪恕罪,来来来,抽颗烟(说着从兜里掏烟递了过去)  孙二狗搭拉着眼皮看都不看小吴一眼,伸出两根手指做夹烟状  孙二狗:(抬腿放在了长凳上做擦鞋状)(蛮狠的说)生意怎么样啊?  小吴把烟放到了孙二狗的两指中间并点燃,甩甩点燃的火柴  小吴:(陪着笑脸)呵呵,还行,如果您把欠我们小店的钱都还了那就更好了  孙二狗:(抬头朝小吴吐了口烟)放屁,你们就缺我那几个钱买米呐?再说了你们老板娘都不说什么,你个小伙计吵吵个什么东西。  小吴:孙大队长,你是不是有什么不高兴的事情啊,怎么愁眉苦脸的?  孙二狗:哎,龟田太君要把他的妹妹嫁给我,愁死我了  小吴:那可是好事啊,皇军这么赏识你,这下更得恭喜你了,成了亲家,那个城防司令的位置还不是手到擒来,何至于这么愁眉苦脸的啊  孙二狗一听这话仔细打量着小吴,面对着观众:我得想办法帮太君把这个丑妹子给嫁出去,要不然我迟早得倒霉。  孙二狗:小吴啊,成家了没有啊?  小吴:(纳闷着挠了挠头)没有啊?  孙二狗:(一脸坏笑)嘿嘿,要不我帮你介绍一个?  小吴:算了吧?我没钱没房谁嫁给我啊?  孙二狗:远在天边近在楼前?  小吴:(好奇)谁?  孙二狗:龟田太君的妹妹  小吴:啊……(惊吓的一屁股坐在了地上)  孙二狗:怎么了?委屈你了?  小吴:是我高攀不起,高攀不起(捂着嘴欲吐)  孙二狗:哎,看来你是看过太君妹妹的那副尊荣了,看来是推销不掉了。看过强买强卖的,没见过那妹妹出来威胁的。去,把你们老板娘叫来,老子有要紧的事情跟她说  小吴:(转身大声)老板娘,孙大队长来了  老板娘:(拿着茶壶上场,与小吴对了下眼)上钩了?  小吴点了点头  孙二狗:什么?  老板娘:我是说上茶,呵呵呵呵www.059123.com  孙二狗:哦,老板娘,今天老子来可不是来喝茶的  老板娘:(装作不知情)那您是来吃饭的?小吴快去厨房给孙大队长下碗热汤面  小吴:好嘞(抹布往肩上一甩,快步退场)  孙二狗:哎,(站起身来,伸手对着小吴的背影想说什么)算了,今天就在这儿吃吧,哎,老子告诉你啊,老子今天可不是来吃饭的啊,再说你给碗面是不是太小气了啊,要知道有的是管子免费请老子去吃饭,为什么老子要到你这儿来?还不是为了照顾你的生意(说着起身欲摸老板娘的下巴)  老板娘往后退了退,避开了孙二狗的手  老板娘:(故作气愤)有屁就放?  孙二狗:(嬉皮笑脸,点头)哎,这个,太君知道你最近得了个宝扇想借过去欣赏两天不知你能不能割爱啊?  孙二狗:(面对观众一脸的坏笑)嘿嘿,太君让老子想办法把这个宝贝搞到手,他妈的,不要在乎钱,你奶奶的什么时候给过我钱啊,要不是太君逼着我娶他的丑妹妹,龟孙子愿意接这个活。  老板娘:没有,你是从哪里听来的谣言,我怎么会有宝扇呢?(气愤)一定对面那家客栈为了和我抢生意,故意下的绊。  孙二狗:哈哈哈哈哈,拉倒吧?老子还不知道你,得了什么好东西,嘴巴就没有个把门的,(吸了口烟)说吧,什么条件?  小吴端着个托盘上场,托盘中放着一只盅子  小吴:面来喽……,来孙大队长,请吃面(做请的手势)  孙二狗:(看着桌子上的盅子发了好一会儿呆)(受到侮辱似的蹭的一下就站了起来)他妈的,你个小兔崽子这是喂兔子呢?我跟你有仇啊?  孙二狗作势要打小吴,小吴躲避到老板娘身后  老板娘:(双手拦着)孙大队长别跟个小伙计一般见识,您是队长,小吴,快去给孙大队长拿碗大的来  小吴:可是老板娘你上次说过……  老板娘:快去  小吴:哦(快步下场)  孙二狗:(把帽子使劲扔在桌子上)我说老板娘,你说该怎么办吧?(捋了捋袖子一副无赖样)  老板娘:孙队长,(手中茶壶添水)您喝点水消消气。对了,我差点忘了,我倒是有件事情要拜托孙队长,如果这件事情能成,(很为难的样子)我那扇子就借给皇军玩两天,可是你记住了,我那时看在您的面子上才答应的  孙二狗:(一个激灵跳了起来)真的啊,呵呵,快说说,到底是什么事情?  老板娘:其实吧,也没什么大事情,就是我的弟弟准备结婚了,这个彩礼还没办呢,想到城里来办彩礼,可是你们前两天不是全部戒严了嘛?(扭头看了看孙二狗的表情)  孙二狗:哦,这个事情啊,按说是很容易的事情,不是前几天太君的粮仓被八路给烧了嘛,(用手捂住半边嘴)这个你可不能跟别人说啊,所以太君吩咐全城戒严,只许出不许进。  老板娘:(不屑)原来说了半天是你做不了这个主啊?  孙二狗:(梗着脖子)谁说的,(像放了气的气球)不过也是,我只有放出去的权利没有放进来的权利  老板娘:(心中狂喜,嘴唇有点抖动)哦,是这样啊,那好吧,那我帮弟弟采办好了能放我出去吗?  孙二狗:这个倒是可以……  孙二狗正想说不行,看见老板娘疑惑的眼神,心中没有底气的豪情再次暴涨开来  孙二狗:行  老板娘:好,我去拿东西,咱一言为定,待会儿可别忘了给我开通行证(边所边退场)  孙二狗:好说、好说、呵呵(用手捋了捋额头上的虚汗)  老道士上场  老道士:施主能否给碗水喝  孙二狗:去去去去去,哪儿凉快哪儿呆着去  老道士:长官,做人要厚道(说着独自走入店中)  小吴用托盘托着一个盛满面得不锈钢脸盆上场  小吴:长官,有道是与人方便自己方便,不看僧面看佛面  老道士找了个空位置坐了下来  小吴把一盆面放到了老道士的面前  小吴:吃吧  老道士也不客气,拿起筷子就吃  孙二狗:呦呵,看见不要脸的,没见过这么不要脸的啊,你也不问问这碗面是谁的你就吃啊?(两眼直直盯着老道)  老道士:(使劲吃面)不要迷恋我,我只是个传说  老板娘拿着扇子出场  孙二狗急不可耐的冲了过去,一把抓了个空  老板娘:孙大队长你可别忘了你答应过我什么?  孙二狗:(皮笑肉不笑)那是,那是  孙二狗转念一想,刚从上衣口袋中掏出的通行证又放了回去,狐疑的看了老板娘和她手中的扇子一眼  孙二狗:谁知道这扇子是真是假啊?要是假的那我不是亏大了?  小吴:那你想怎么办?  孙二狗:我去找个懂行的过来验验,看看到底是不是真的宝扇?  没想到正在吃面得老道士一把抓过老板娘手中的扇子看了起来  孙二狗:(半信半疑)你个臭道士能看得懂?  老道士:我能!  老道士:这把扇子可非比寻常,它的骨都是象牙的,光这个骨架就得值20万大洋。  孙二狗:(不敢置信)你再说一遍?  老道士没有理会  老道士:(快速的展开扇子看了一下)这个是清末明初有名的牙雕大师于硕的作品,这扇面上的字是艺术大师闵南阳提的字,(爱不是舍)哎呀,这个可是宝扇啊,你们怎么能随便拿出来

5分钟历史短剧剧本(觉醒年代情景剧剧本)

题目:觉醒年代场景:19世纪末的中国,古老的皇宫和现代的工业设施并存。角色:1. 皇帝2. 青年李鸿章3. 洋务派大臣4. 保守派大臣5. 外国使者6. 普通工人7. 农民场景一:皇宫内部皇帝:(焦虑地看着窗外)今年的收成又不好,洋务派整天吵着要学习西方技术,可是我们能学会吗?保守派大臣:(怒)陛下,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的文化是我们的骄傲,我们不需要学习那些夷人的奇技淫巧。场景二:洋务派工厂青年李鸿章:(看着忙碌的工人)我们必须改变,否则我们的国家就会落后。我们需要现代化的工业和强大的军队。场景三:皇宫内部皇帝:(看着洋务派大臣和保守派大臣)我们需要一个妥协的办法,既要学习西方的技术,又要保持我们的文化。场景四:洋务派工厂工人:(向青年李鸿章)大人,我们的工资太低了,我们的生活很艰难。青年李鸿章:(思考片刻)我会考虑你们的诉求的。场景五:皇宫内部皇帝:(对保守派大臣)我们的国家需要改变,我们需要现代化的军队来保护我们的国家。但是我们必须保障人民的生活,我们不能再忽视他们的声音了。保守派大臣:(默许)是的,陛下。场景六:外国使者拜访皇宫外国使者:(对皇帝)你们的国家正在慢慢觉醒,这是一个好的开始。但是你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皇帝:(坚定地)我们知道,但是我们会一直努力。结尾旁白:这就是中国的觉醒年代,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时代。在这个时代中,中国正努力寻找自己的道路,寻找一个能够让国家强大、人民幸福的路。

医学检验技术物理组合与历史组合的课程一样吗

不一样。1、学科领域:医学检验技术物理组合涉及医学检验技术和物理学的知识和技术,旨在培养学生在医学实验室中进行物理测量和分析的能力。而历史组合专注于历史学科,研究人类过去的发展和变迁。2、内容重点:医学检验技术物理组合的课程内容关注于医学物理学、生物医学光学、放射物理学与医学检验技术相关的物理知识和技术。学生将学习仪器使用、质量控制、辐射安全。历史组合的课程内容则涵盖了各个历史时期、地区和主题的研究,包括历史文献研读、历史理论、研究方法。3、职业方向:医学检验技术物理组合的课程培养学生在医学实验室和医学检验领域从事物理测量和分析的能力,为成为临床实验室技术人员或医学物理师打下基础。历史组合的课程则培养学生成为历史学者、研究人员、教师或从事与历史相关的工作。

现代历史上10大发明家

第一名:莱昂纳多·达·芬奇(意大利)最著名的发明:计算器提到达·芬奇和他的发明时,你最好问这样的问题:“什么东西不是他发明的?”因为他发明的东西实在太多了。达·芬奇的工作日志里绘有许多东西的设计图,但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计算器的设计。试想如果缺少简单的复杂的数学运算,那科学将会是什么样子。达·芬奇堪称文艺复兴开山鼻祖,他能画(比如杰作《蒙娜丽莎》),能雕塑,也能发明。他那至今令全世界着迷的日记,描绘勾勒了从人体到直升机和坦克的很多事物。最酷的事实:达·芬奇日记长达13000多页,至今仍在影响科学研究。2005年,一名英国外科医生还利用达·芬奇设计的方法做心脏修复手术,这件事情本身就让人吃惊,你若知道达·芬奇当时连人体循环系统工作机理的一点概念都没有时,那简直就是惊诧了。第二名:尼古拉·特斯拉(美国)最著名的发明:无线电虽然尼古拉·特斯拉生前没有因此得到认可,但美国联邦最高法院最终还是肯定了他的专利申请,确认是他而不是马可尼发明了无线电。特斯拉也许就是为标新立异而生的。虽然他发明的一种称做“交流电”的输电方法应用至今,其实他研究的焦点集中于电的理论应用(遗憾的是许多研究成果仍停留在绘图板上)。就是这个总是自己制作实验设备(比如用来聚集电能的著名的特斯拉线圈)的特斯拉,提出了范围涉及从X射线到地震仪的一系列观点。最酷的事实:特斯拉直到生命快要结束时还在研究一种致命射线。他的观点听起来有点象科幻故事,美国联邦调查局确实也看不出什么有趣的东西,结果胡佛总统只好下令将特斯拉的科研资料收走并宣布为“绝密”。第三名:亚历山德罗·伏特(意大利)最著名的发明:电池伏特虽然没有发现电,但是他却想出了一个可将电携带的好点子。要知道“伏特电池”可是现代电池的先驱。伏特一生职业都在搞电的东西。早期他发明了起电盘(即一次充电单板电容),一年之后致力于封闭室燃气点火发电实验,在此过程中他发现了沼气(甲烷),即今天家庭普遍使用的一种气体。然而真正使其出名的却是“伏特电池”,其实就是一堆锌片和铜片交互排列,再加上两种金属片之间为增强导电性而浸了盐水的布料而已。但就是这种粗陋的电池向世界展示了如何利用金属-化学组合生电的奥秘。最酷的事实:1810年,拿破仑授予伏特伯爵称号,以表彰这位伟大的意大利发明家。但荣誉并未就此打住,1881年,以其名字作为电压的单位“伏特”。第四名:亚历山大·贝尔(英国)最著名的发明:电话“你能听到我讲话吗?”“是的!”我们能听到对方讲话,多亏了亚历山大·贝尔发明的电话。现在有那么多的电话提供商,但正是亚历山大·贝尔的功劳造就了世界第一个(也是实力最强的)电话公司——贝尔电话公司。贝尔并不只是个单打一的奇才,他的研究思想涉及空调(实际上他在自己屋里就搞了原始的空调系统)、水翼船及信息磁存概念(该概念导致生前从未见到的创新发明——电脑)等。最酷的事实:亚历山大·贝尔还是世界上第一个金属探测器的发明者,他组装这个装置是为了发现美国总统詹姆士·加菲尔德体内的子弹。结果探测器倒是能工作,不过就是定不出子弹的位置,因为检查时加菲尔德总统躺在了一张金属架床上。第五名:艾萨克·牛顿(英国)最著名的发明:微积分如果你费好大劲总算上完了高等数学课程,那你或许就不会是艾萨克·牛顿爵士的热心崇拜者,因为你遇到的难题基本上就是他的错——是他发明了微积分。如果你现在学习物理,无论是谈到重力问题(一个苹果从树上下落的故事,不管真假,确是一个有力的例证),还是光线和光学原理,你还得从艾萨克·牛顿爵士的研究成果开始。牛顿第一个提出“光是由粒子构成的”,这原理让他研制出了反射望远镜(如今以他的名字命名)。此外,牛顿还在声、热原理研究方面作出了贡献。最酷的事实:人们很容易认为科学家就是一群不问世事的实验室“耗子”,不过牛顿是个例外:他曾给英格兰国王当了将近两年的法官,干着处决假币伪造者的买卖。他这段法律生涯快结束的时候,手下还有10个待处决的罪犯。第六名:霍华德·休斯(美国)最著名的发明:改进飞机设计霍华德·休斯并没有发明飞机,他作为“环球航空公司(TWA)之父”主要写了些关于航空公司的书籍。如今环球航空公司虽已成历史,但航空旅游业多亏有了霍华德·休斯才兴旺发达。他曾经对客机提出了一系列的创新设计。比如他重新设计了“H-1”,使可收放式起落架、连杆和连接件等收进机体内部,从而减小了飞行中的空气阻力。这种创新改进对二战时期的一系列战斗机设计都有影响。说霍华德·休斯是个怪人那是贬损他。他可是出身于著名发明家之家,其父亲老休斯发明的油井钻头可让采油设备采到了以前人们接触不到的资源。霍华德·休斯晚年低调隐居,在年轻风光之时却是征服航空界和好莱坞的大人物。无论是开发水陆两栖飞机,还是幽会好莱坞红星凯瑟琳·赫本或贝蒂·戴维斯,他总是那样我行我素。最酷的事实:1972年,休斯受雇于美国中情局,为中情局的一次行动打掩护。这次代号为“珍妮佛计划”的行动,目的是打捞在夏威夷海域沉没的苏联潜艇。这次行动的效果有限。1975年,一名强盗搞走了休斯的一些秘密资料,将其与中情局的瓜葛抖了出来。第七名:本杰明·富兰克林(美国)最著名的发明:双焦距眼镜我们都知道阅读是根本,但看却是读的先决条件。多亏了本杰明·富兰克林发明的双焦距眼镜,即使视力低于20/20的人也能浏览网站的网页。在写作《可怜的理查得编年史》,帮美国赢得法国的承认(此举可是扭转了美国革命的形势)和到处对女人大献殷勤的当空儿,富兰克林还是对科学做出了相当重要的贡献。我们许多人或许记得社会研究课程里描绘他在暴风雨中放风筝的画面。这个实验让富兰克林了解到许多电的知识,也给我们带来了避雷针。最酷的事实:发明家和“种马”(爱对女人大献殷勤的男人)往往不会扯到同一个人身上,但本杰明·富兰克林却是个例外。他是他那个时代最能对女人大献殷勤的男人,而且他在法国女人中的好人缘也确实有利于美国事业。第八名:詹姆斯·瓦特(英国)最著名的发明:改进型蒸汽机今天我们是不会把蒸汽当作主要能源了,可回到工业革命早期,蒸汽却是大出风头的时候。詹姆斯·瓦特花了大量时间改进蒸汽机,驱动世界向前进步。瓦特虽没有发明蒸汽机,但却能让蒸汽机为人工作。事实上,正是瓦特的创新改进使世界发生了从农业为主到工业为主的重大转变。除对动力和机器做出如此大贡献外,瓦特还发明了旋转机和一种可自动调整机器转速的被称作“飞球”的装置。最酷的事实:功率的单位“瓦特”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他一直被公认为是世界最伟大工程师。第九名:约翰内斯·古腾堡(德国)最著名的发明:现代印刷术约翰内斯·古腾堡要把所有的小东西拼凑一起,做成了一台活字印刷机。在你意识到他的印刷术可能会掀起一场信息革命这样的事实之前,你觉得他的想法似乎有点不那么伟大。我们谁也不知道《圣经》出自何人之手,但知道其出版发行者的名字:古腾堡。没错,此前中国人活字印刷已用了几百年,但古腾堡是第一个将字印成书籍出版,而不是丝帛书。这项创新使范围更广的人能够接触到知识,从而催生了“启蒙时代”。古腾堡作为发明家数一数二,但作为一名商人却是倒霉蛋。他的印刷术改变了世界,但这并没有让他发财,而且在一场状告自己出资人的官司中,他连这项技术的发明权也丢掉了。最酷的事实:在债务缠身的困境中,古腾堡靠给美因茨大主教“打工”艰难度过晚年,大主教给他提供食宿,以帮他戒掉嗜饮恶习。第十名:托马斯·爱迪生(美国)最著名的发明:灯泡再没有比灯泡更能代表创新的发明了。事实上,爱迪生的发明对世界造成如此深远的影响,以至于被戏称为所有伟大思想的象征。人们一想到爱迪生很容易把目光聚到灯泡上(他实际改进并使之可行的一个发明设计),其实他真正的意图是给灯泡通电让其发光。1882年,爱迪生创建了世界第一个输电公司,将电送往曼哈顿区的59家消费者。在JP摩根和范德尔比特家族财团的支持下,爱迪生也利用自己的知识给世界提供了早期版本的股票机。最酷的事实:爱迪生的晚年迷上了一种流行的时尚节食法,即每3小时只喝1品脱牛奶。好在爱迪生没有将他的知识用在人体生命科学领域。

现代历史上10大发明家

分类: 教育/科学 >> 科学技术 问题描述: 要在世界范围内的, 只需要知道谁,发明了什么就可以了. 比如瓦特发明了蒸起机; 在时间上来看, 要近代的. 解析: 第一名:莱昂纳多·达·芬奇(意大利) 最著名的发明:计算器提到达·芬奇和他的发明时,你最好问这样的问题:“什么东西不是他发明的?”因为他发明的东西实在太多了。达·芬奇的工作日志里绘有许多东西的设计图,但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计算器的设计。试想如果缺少简单的复杂的数学运算,那科学将会是什么样子。 达·芬奇堪称文艺复兴开山鼻祖,他能画(比如杰作《蒙娜丽莎》),能雕塑,也能发明。他那至今令全世界着迷的日记,描绘勾勒了从人体到直升机和坦克的很多事物。 最酷的事实:达·芬奇日记长达13000多页,至今仍在影响科学研究。2005年,一名英国外科医生还利用达·芬奇设计的方法做心脏修复手术,这件事情本身就让人吃惊,你若知道达·芬奇当时连人体循环系统工作机理的一点概念都没有时,那简直就是惊诧了。 第二名:尼古拉·特斯拉(美国) 最著名的发明:无线电 虽然尼古拉·特斯拉生前没有因此得到认可,但美国联邦最高法院最终还是肯定了他的专利申请,确认是他而不是马可尼发明了无线电。 特斯拉也许就是为标新立异而生的。虽然他发明的一种称做“交流电”的输电方法应用至今,其实他研究的焦点集中于电的理论应用(遗憾的是许多研究成果仍停留在绘图板上)。就是这个总是自己制作实验设备(比如用来聚集电能的著名的特斯拉线圈)的特斯拉,提出了范围涉及从X射线到地震仪的一系列观点。 最酷的事实:特斯拉直到生命快要结束时还在研究一种致命射线。他的观点听起来有点象科幻故事,美国联邦调查局确实也看不出什么有趣的东西,结果胡佛总统只好下令将特斯拉的科研资料收走并宣布为“绝密”。 第三名:亚历山德罗·伏特(意大利) 最著名的发明:电池 伏特虽然没有发现电,但是他却想出了一个可将电携带的好点子。要知道“伏特电池”可是现代电池的先驱。 伏特一生职业都在搞电的东西。早期他发明了起电盘(即一次充电单板电容),一年之后致力于封闭室燃气点火发电实验,在此过程中他发现了沼气(甲烷),即今天家庭普遍使用的一种气体。然而真正使其出名的却是“伏特电池”,其实就是一堆锌片和铜片交互排列,再加上两种金属片之间为增强导电性而浸了盐水的布料而已。但就是这种粗陋的电池向世界展示了如何利用金属-化学组合生电的奥秘。 最酷的事实:1810年,拿破仑授予伏特伯爵称号,以表彰这位伟大的意大利发明家。但荣誉并未就此打住,1881年,以其名字作为电压的单位“伏特”。 第四名:亚历山大·贝尔(英国) 最著名的发明:电话 “你能听到我讲话吗?” “是的!” 我们能听到对方讲话,多亏了亚历山大·贝尔发明的电话。 现在有那么多的电话提供商,但正是亚历山大·贝尔的功劳造就了世界第一个(也是实力最强的)电话公司——贝尔电话公司。贝尔并不只是个单打一的奇才,他的研究思想涉及空调(实际上他在自己屋里就搞了原始的空调系统)、水翼船及信息磁存概念(该概念导致生前从未见到的创新发明——电脑)等。 最酷的事实:亚历山大·贝尔还是世界上第一个金属探测器的发明者,他组装这个装置是为了发现美国总统詹姆士·加菲尔德体内的子弹。结果探测器倒是能工作,不过就是定不出子弹的位置,因为检查时加菲尔德总统躺在了一张金属架床上。 第五名:艾萨克·牛顿(英国) 最著名的发明:微积分 如果你费好大劲总算上完了高等数学课程,那你或许就不会是艾萨克·牛顿爵士的热心崇拜者,因为你遇到的难题基本上就是他的错——是他发明了微积分。 如果你现在学习物理,无论是谈到重力问题(一个苹果从树上下落的故事,不管真假,确是一个有力的例证),还是光线和光学原理,你还得从艾萨克·牛顿爵士的研究成果开始。牛顿第一个提出“光是由粒子构成的”,这原理让他研制出了反射望远镜(如今以他的名字命名)。此外,牛顿还在声、热原理研究方面作出了贡献。 最酷的事实:人们很容易认为科学家就是一群不问世事的实验室“耗子”,不过牛顿是个例外:他曾给英格兰国王当了将近两年的法官,干着处决假币伪造者的买卖。他这段法律生涯快结束的时候,手下还有10个待处决的罪犯。 第六名:霍华德·休斯(美国) 最著名的发明:改进飞机设计 霍华德·休斯并没有发明飞机,他作为“环球航空公司(TWA)之父”主要写了些关于航空公司的书籍。如今环球航空公司虽已成历史,但航空旅游业多亏有了霍华德·休斯才兴旺发达。 他曾经对客机提出了一系列的创新设计。比如他重新设计了“H-1”,使可收放式起落架、连杆和连接件等收进机体内部,从而减小了飞行中的空气阻力。这种创新改进对二战时期的一系列战斗机设计都有影响。 说霍华德·休斯是个怪人那是贬损他。他可是出身于著名发明家之家,其父亲老休斯发明的油井钻头可让采油设备采到了以前人们接触不到的资源。霍华德·休斯晚年低调隐居,在年轻风光之时却是征服航空界和好莱坞的大人物。无论是开发水陆两栖飞机,还是幽会好莱坞红星凯瑟琳·赫本或贝蒂·戴维斯,他总是那样我行我素。 最酷的事实:1972年,休斯受雇于美国中情局,为中情局的一次行动打掩护。这次代号为“珍妮佛计划”的行动,目的是打捞在夏威夷海域沉没的苏联潜艇。这次行动的效果有限。1975年,一名强盗搞走了休斯的一些秘密资料,将其与中情局的瓜葛抖了出来。 第七名:本杰明·富兰克林(美国) 最著名的发明:双焦距眼镜 我们都知道阅读是根本,但看却是读的先决条件。多亏了本杰明·富兰克林发明的双焦距眼镜,即使视力低于20/20的人也能浏览网站的网页。在写作《可怜的理查得编年史》,帮美国赢得法国的承认(此举可是扭转了美国革命的形势)和到处对女人大献殷勤的当空儿,富兰克林还是对科学做出了相当重要的贡献。我们许多人或许记得社会研究课程里描绘他在暴风雨中放风筝的画面。这个实验让富兰克林了解到许多电的知识,也给我们带来了避雷针。 最酷的事实:发明家和“种马”(爱对女人大献殷勤的男人)往往不会扯到同一个人身上,但本杰明·富兰克林却是个例外。他是他那个时代最能对女人大献殷勤的男人,而且他在法国女人中的好人缘也确实有利于美国事业。 第八名:詹姆斯·瓦特(英国) 最著名的发明:改进型蒸汽机 今天我们是不会把蒸汽当作主要能源了,可回到工业革命早期,蒸汽却是大出风头的时候。詹姆斯·瓦特花了大量时间改进蒸汽机,驱动世界向前进步。 瓦特虽没有发明蒸汽机,但却能让蒸汽机为人工作。事实上,正是瓦特的创新改进使世界发生了从农业为主到工业为主的重大转变。除对动力和机器做出如此大贡献外,瓦特还发明了旋转机和一种可自动调整机器转速的被称作“飞球”的装置。 最酷的事实:功率的单位“瓦特”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他一直被公认为是世界最伟大工程师。 第九名:约翰内斯·古腾堡(德国) 最著名的发明:现代印刷术 约翰内斯·古腾堡要把所有的小东西拼凑一起,做成了一台活字印刷机。在你意识到他的印刷术可能会掀起一场信息革命这样的事实之前,你觉得他的想法似乎有点不那么伟大。 我们谁也不知道《圣经》出自何人之手,但知道其出版发行者的名字:古腾堡。没错,此前中国人活字印刷已用了几百年,但古腾堡是第一个将字印成书籍出版,而不是丝帛书。这项创新使范围更广的人能够接触到知识,从而催生了“启蒙时代”。古腾堡作为发明家数一数二,但作为一名商人却是倒霉蛋。他的印刷术改变了世界,但这并没有让他发财,而且在一场状告自己出资人的官司中,他连这项技术的发明权也丢掉了。 最酷的事实:在债务缠身的困境中,古腾堡靠给美因茨大主教“打工”艰难度过晚年,大主教给他提供食宿,以帮他戒掉嗜饮恶习。 第十名:托马斯·爱迪生(美国) 最著名的发明:灯泡 再没有比灯泡更能代表创新的发明了。事实上,爱迪生的发明对世界造成如此深远的影响,以至于被戏称为所有伟大思想的象征。 人们一想到爱迪生很容易把目光聚到灯泡上(他实际改进并使之可行的一个发明设计),其实他真正的意图是给灯泡通电让其发光。1882年,爱迪生创建了世界第一个输电公司,将电送往曼哈顿区的59家消费者。在JP摩根和范德尔比特家族财团的支持下,爱迪生也利用自己的知识给世界提供了早期版本的股票机。 最酷的事实:爱迪生的晚年迷上了一种流行的时尚节食法,即每3小时只喝1品脱牛奶。好在爱迪生没有将他的知识用在人体生命科学领域。

请问付账的时候为什么叫“买单”或者“埋单”?有什么历史渊源或者风土人情?

看看这个 !! 时下报刊、荧屏上“买单”和“埋单”的“出镜率”很高,两个词的使用是混乱而随意的,且看下面的例子: (1)《谁为大型演出埋单》(《新民晚报》2004.3.8第8版) (2)《谁为A3的丑陋埋单》(《文汇报》2004.2.28第8版) (3)《别急,让我爸来买单》(《益寿文摘》2004.2.2第6版) (4)《修公路要为水土流失买单》(《重庆日报》2004.3.8) 在2004年2月18日的《文汇报》上甚至同时出现了《研究生发表论文谁买单?》和《谁为这起恶性家政事故埋单?》这种混用的情况,真有点让人无所适从。 其实,“买单”和“埋单”表示的意思是相同的,常用的意思是“付账”,如例(1)(3),由此,又引申出“承担责任、付出代价”的意思,如例(2)(4)。既然如此,就有必要两者取一,以免混乱。到底取谁舍谁?不妨先分析一下两者的词义。 “单”,单据,收付款项或货物的凭据,如收据、发票、发货单、收支传票等。 “买”,音mǎi,指“拿钱换东西”,跟“卖”相对,“买单”就是付款换得购物的单据凭证。 “埋”一音mái,常用义有“盖住、藏、低下”,如“掩埋、埋伏、埋头”等;一音mán,“埋怨”指“责怪”。无论“埋”读什么音,“埋单”都说不通。在餐馆吃饭,叫服务员“埋单”,难道是叫他把“单据”藏起来? 可见,用“买单”表示“付账”,并引申出“承担责任、付出代价”的意思,都是顺理成章的,而用“埋单”表示“付账”让人莫名其妙,用它表示“承担责任、付出代价”则更让人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因此,我认为,应当取“买单”而舍“埋单”。 “埋单”自有道理 李 亮 餐馆结账叫“埋单”,这是广东方言的用法。《广州话方言词典》(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有“埋单”无“买单”,“埋单”释义为“开单,结账”。这种用法是广东文化的缩影,包含了广东人对生活的一种感悟。其中有三层意思:一是提醒服务员“行埋来”(走过来),“埋”乃“靠近”,这种贴身服务既可方便顾客,又可避免餐馆的忙乱;二是服务员随时“记埋”(记下来)顾客吃的菜,让顾客明白消费,“埋”有“积累”的内涵;三是用餐结束时,服务员已经把顾客的消费数额预先“埋好”(算好),以免顾客久等结账的尴尬,“埋”又有“结算”的意思。 现在全国很多地方说的“买单”其实是对广东话“埋单”的误用,结账并不是把账单买下来,用“买单”表结账根本不通,也无法体现“埋单”的丰富内涵,结账使用“埋单”才是正确的。 粤语中的“埋” 王 锦 在粤方言中,“埋”(mái)除了有普通话中的“盖住、藏”的意思外,还有地域性极强的特定意义。归结起来,主要有下列四种: (1)靠拢,接近,如“埋口的”(近一点)、“埋身”(近身)、“埋位”(入座)、“埋尾”(收尾)、“行埋一边”(靠边站)等。 (2)对上一含义的引申,如双方交锋、冲突叫“埋牙”,采取行动叫“埋手”等。 (3)聚拢、汇集,如“埋口”(伤口愈合)、“埋堆”(扎堆)、“执埋”(分门别类地收拾东西)等。 (4)对第三种用法的引申,如汇总数据便叫“埋数”,结账就叫“埋单”。 了解了“埋单”一说的由来,我们就会明白,在餐馆结账应该说“埋单”,而不是“买单”。 埋单≠买单 罗炽勋 珠江三角洲一带的茶楼、食肆都有“先食后付”的传统习惯。顾客用完餐后,招呼伙计:“埋单!”这个“埋单”原来是“执埋”和“开单”的缩略语。 过去的茶楼、食肆,往往根据餐具的大小或外形来规定食品的价格,伙计一看碗碟就知道所盛食品的价钱。伙计“执埋”了(分类清点)餐具,通过心算就能很快“开单”(把消费总额写在小单据上),让顾客到柜台交款。 “执埋”“开单”合称为“埋单”后,“埋单”就笼统地指“结账付款”了,并引申出“承担责任”的意思,如:“劣质产品,由谁埋单?” 至于“买单”在广州方言中则是“交钱取提货单”。上世纪70年代前后,为免入境人士随身携带粮、油、彩电、洗衣机等的不便,港澳和国外一些商号开办了交钱拿提货单,在境内指定地点提货的服务,如“香港买单,广州提货”等。而到了上世纪末,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则出现了像“深圳买单,香港提货”之类的服务。 可见,“埋单”和“买单”是两个不同的词语两者不应混淆。 演化的轨迹 王 莉 陈明学 随着市场经济的繁荣,网络时代的到来,汉语普通话包含的文化信息越来越丰富,大量新词新语的出现反映了这种变化。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在全国“先行一步”,粤方言中一些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在日益频繁的经济文化的交流中,在普通话中频繁出现。比如“生猛”“搞掂”“无厘头”等,当然还有“埋单”。 普通话吸收方言词语奉行的是“拿来主义”。如果“望文”能“生义”则不妨完整引用,如“生猛”;如果感到不太舒服又有改造的余地,则大胆地改造,如“搞掂”进入普通话后常被写作“搞定”,因为用“掂”表示“妥善”是粤方言的用法,普通话则以“定”表示“确定”;如果理解困难又难以改造,对不起,只好委屈一下,暂时不吸收了,像“无厘头”虽然随周星驰的电影也火过一阵,但受欢迎程度绝比不上“生猛”“搞定”之类,《现代汉语词典》(增补本)“新词新义”部分收了“生猛”“搞定”未收“无厘头”就是证明。 与“搞掂”在普通话中多被写成“搞定”类似,“埋单”进入普通话后多写作“买单”。比如: 人们开始厌倦许多免费的信息大餐,开始为自己急需的知识和能力在网上“买单”。(《北京晚报》2002.1.6) 风流债后,“绑架”自己,亲哥逼妹为其风流债买单。(《天府早报》2003.7.19) 不仅如此,普通话中的“买单”很快就和粤语中的“埋单”一样,引申出了“承担责任”的意思。如: 谁为人身意外买单?(《西部商报》2002.7.24) 医生乱开处方,自己买单。(《南国都市报》2003.11.27) 这种“改头换面”其实很好理解。从全国范围看,清楚“埋”在粤语中的丰富含义的人只是一小部分。若不是对粤语有一定的研究,又有谁能探根溯源,说明“埋单”原本是“执埋”与“开单”的缩略语呢? 而“买”则不同,所有说汉语的人都熟悉,“买单”一目了然就是“结账”。吃完饭不叫“结账”,而叫一声:“小姐,买单!”既可显示自己走南闯北、见多识广,又能避免小姐听不懂的尴尬。“买单”既有异域色彩,又便于理解,自然很快就“深入人心”了。 从“埋单”到“买单”,生动地说明了汉语各方言的相互影响与交融,说明了普通话对方言词语的吸收与创新。 “买单”“埋单”皆相宜 曹国军 《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本)收了这两个词。在“埋单”词条下说:“〈方〉在饭馆用餐后结账付款,现也用于其他娱乐性消费。原为粤语,传入北方话地区后也说买单。”而“买单”则有两个,“买单”1意思为:“金融市场作为买进凭证的单据。”而“买单”2的解释为:见埋单。因此,可以说“埋单”与“买单”是一对异形词。可能是从词源的角度考虑,《现汉》把“埋单”作为正条,把“买单”列为副条。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语文出版社2004年版)既收“埋单”又收“买单”。“埋单”的义项有二:(一)在饭馆用餐后结账付款,泛指付钱;(二)比喻承担责任。而“买单”也有两个义项:(一)同“埋单(一)”;(二)指金融市场买进的凭证、单据。这里以“埋单”为正条,和《现汉》一样,而义项则比《现汉》多一个,更全面;但说“买单(一)”同“埋单(一)”,不够准确,“买单(一)”应是包含了“埋单”的两个义项的。 还有一些辞书也已经肯定了“买单”和“埋单”。钱乃荣主编《酷语2000》(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收“买单”一词,解释是:“结账、付款”,也写作“埋单”,源自粤语。《应用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收“买单”,解释是:(粤语)指“付账”,也作“埋单”。《现代汉语大词典》(2000年版)则同时收录了“埋单”和“买单”,释“埋单”为“结账、会账”,“也作买单”,释“买单”则是“埋单”,意思完全一样。 由此可见,“埋单”和“买单”可并行不悖,不必分出高下来。 买“买单”的账 王国锋 “埋单”与“买单”既然为异形词,就迟早有规范的一天,那该选谁呢?商务印书馆的《新华新词语词典》委婉地表了个态:作为粤方言词,原写作“埋单”,进入普通话,则写为“买单”。接受这个态度的人不少,从现在两者的使用次数看,“买单”明显高于“埋单”。在“百度”上搜索,可找到“买单”的相关网页约550000处,而“埋单”的则是160000处。 用“买单”已是大势所趋,也是势所必然,因为“买单”好懂。说得理论一点,就是它符合中国人使用文字“望文生义”的习惯,体现了汉语思维“具象性”特点(参见申小龙《语言的文化阐释》,知识出版社);说得实际一点,它为方言词怎样获得进入普通话的准入证又作了一次示范。汉语中类似的情况不少,如方言词“笔山”“骨董”“瞥扭”,进入普通话分别写成“瘪三”“古董”“别扭”。合理的改动,遵循的是词汇规范化“必要性、普遍性、明确性”的原则。 也许有人会说:只有“埋单”才能保留其口语色彩和地方特色。对此,请大家不妨去读读周质平先生的《台湾语文发展的歧路》(《读书》2004.2)。周先生认为:用汉字写方言,口语色彩是保留了,但当这口语只有某一有限地区的人才能了解的时候,它也就成了“死文字”;方言汉字化的代价,是孤立自己,是自绝于多数。这从反面说明,方言词汇如果不以大众能接受的形式汇入普通话语海之中,命运是凶多吉少。 有趣的是,如今“买单”已经打入“埋单”的“老家”——广州,看来也不是所有的广东人都拒绝“买单”的。试看两例: 《为背景音乐买单 广州尚无企业付费》(《广州日报》2004.7.6) 《水货名车售后服务无人买单问题多多》(《广州日报》2004.8.29) 总之,吸收“埋单”却改写为“买单”,套用流行的说法就是:普通话吸收方言词,但不机械、盲目地引进。 该“埋单”时莫“买单” 孙 仲 在普通话里,“埋单”和“买单”都是新词,《辞海》《辞源》《汉语大词典》等都未收录。在两者产生时间还不算长的情况下,只要不致造成误解,让其通用,未尝不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人们认识上的趋同,自然而然会出现一个“优胜者”。但要选择的话,我认为在餐馆吃完饭“结账”,说成“埋单”更确切。 筛选异形词,通用性是一方面,理据性也是重要的一方面。从语源上看,很清楚,“埋单”是原形,而“买单”是变形。“埋单”的理据性在粤语中是非常清楚的,而“买单”不要说在粤语中不存在,就是在普通话中,“拿钱买账单”也是没道理的说法。 刚走出粤语圈,“埋单”确实不容易理解,于是,“买单”出现了。作为一种权宜之计,“买单”只是“埋单”的先导与桥梁。随着南北方文化的进一步交流,粤文化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理解。人们一旦明白了“买单”的源头是“埋单”,了解了“埋单”的真正内涵,就会很自然地放弃“买单”而选择“埋单”。 其实,近几年,“埋单”在非粤语区的使用,是有越来越普遍的趋势的。让我们看看下面的统计:《人民日报》1995年1月1日到1999年12月31日,出现“埋单”2次,“买单”14次;2000年1月1日到2004年4月1日,出现“埋单”27次,“买单”48次。虽然“买单”的总数仍居上风,但2000年之后,“买单”的出现次数不过才翻了不到3.5倍,而“埋单”的出现次数翻了13.5倍! 此外,从系统性上看,“买单”还是一个专用术语,指金融市场作为买进凭证的单据,与之对应的是“卖单”,是指金融市场作为卖出凭证的单据。既然“买单”和“卖单”已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系统,有其特殊的语义,为什么还不让“买单”和“埋单”划清界限、各司基职呢?而分工的结果,自然是让“埋单”“结账”,而让“买单”成为“单据”了。 可见,无论是从理据性、通用性,还是系统性上说,“埋单”都有理由超过“买单”成为首选。或许,也正是从多方面通盘考虑之后,《现代汉语词典》等权威词典才会作出以“埋单”为正条的选择吧。 编者附言 此次“会诊”,参与者多过平常,其中来自粤语区的比以往多得多,正是他们,说清了“埋单”的来历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通过讨论,基本上可得出一个结论:来自粤语的“埋单”和经过变化的“买单”是一对异形词。“买单”的出现,满足了交际的需要,从“埋单”到“买单”的过程,反映了人们对语言的灵活运用。在运用中,是“买单”的流行让更多人认识了“埋单”;而有了“埋单”的存在,才让人能更准确地理解“买单”。 要在两者中选出一个正条,并不容易,但编者必须表态。可以肯定,“埋单”是源,“买单”是流,目前“买单”的流行,还不足以动摇“埋单”存在的基础。随着越来越多的人了解了“埋单”,“埋单”有可能会取“买单”而代之;但也可能“买单”人气日长,形成一峰独秀。总之,谁胜谁负,尚难逆料。在这种势均力敌的情况下,本刊认为首先要尊重方言区的选择。这个词语既然是以方言的身份进入普通话领域,那么,方言区怎么写,我们也应怎么写,否则,势必会导致混乱。如果有朝一日方言区也接受了“买单”,那我们自然也会改变立场。

关于端午节的历史和由来

农历五月初五,俗称“端午节”。“五”与“午”通,“五”又为阳数,故端午又名端五、重五、端阳、中天等,它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据说,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所以解放后曾把端午节定名为“诗人节”,以纪念屈原。至于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则据说是为了压邪。尽管端午节年年过,但是关于端 午节的来历,却不甚清楚,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诸说。 一,纪念屈原说。此说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吴均《续齐谐记》和北周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据说,屈原于五月初五自投汨罗江,死后为蛟龙所困,世人哀之,每于此日投五色丝粽子于水中,以驱蚊龙。又传,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千直行至洞庭湖,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看来,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与纪念屈原相关,有唐代文秀《端午》诗为证:“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二,迎涛神说。此说出自东汉《曹娥碑》。春秋时吴国忠臣伍子胥含冤而死之后,化为涛神,世人哀而祭之,故有端午节。 三,龙的节日说。这种说法来自闻一多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他认为,五月初五是古代呆;越地区“龙”的部落举行图腾祭祀的日子。其主要理由是;(一)端午节两个最主要的活动吃粽子和竞渡,都与龙相关。粽子投入水里常被蚊龙所窃,而竞渡则用的是龙舟。(二)竞渡与古代吴越地方的关系尤深,况且吴越百姓还有断发纹身“以像龙子”的习俗。(三)古代五月初五日有用“五彩丝系臂”的民间风俗,这应当是“像龙子”的纹身习俗的遗迹。 四,恶日说。据《史记》记载,孟尝君田文生于五月初五,其父曾令其母遗弃田文,理由是这一日生的孩子要害父。东汉《风俗通义》也有“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的说法。东晋大将王镇恶五月初五生,其祖父便给他取名为“镇恶”。宋徽宗赵佶五月初五生,从小寄养在宫外。可见,古代以五月初五为恶日,是普遍现象。这样,在此日插菖蒲、艾叶以驱鬼,薰苍术、白芷和喝雄黄酒以避疫,就是顺理成章的事。 五,夏至说。持这一看法的刘德谦在俨端午”始源又一说》和《中国传统节日趣谈》中,提出三个主要理由:(一)权威性的岁时著作《荆楚岁时记》并未提到五月初五日要吃粽子的节日风俗,却把吃粽子写在夏至节中。至于竟渡,隋代杜台卿所作的《玉烛宝典》把它划人夏至日的娱乐活动,可见不一定就是为了打捞投江的伟大诗人屈原。(二)端午节风俗中的一些内容,如“踏百草”、“斗百草”、“采杂药”等,实际上与屈原无关。(三)岁时风物华纪丽》对端午节的第一个解释是:“日叶正阳,时当中即端午节正是夏季之中,故端午节又可称为天中节。由此午节的最早起源当系夏至。兑纷出,而以纪念屈原说影响最为广泛。由于屈原的人格艺超群,人们也愿意把这一纪念日归之于他。

德育历史形态演进探析

德育历史形态演进探析   德育内容的泛化、德育对象的物化和德育方法的非生理化,使我们的教育者自觉或不自觉的、理性或非理性的在以非道德的方式实施着道德教育。下面是我搜集整理的德育历史形态演进探析论文,和大家一起分享。    摘要: 德育形态的演变和价值的分析对当前的德育教育意义重大。专家学者在研究德育时,多围绕“德”的讨论,重点研究德育的概念及内涵,对德育形态的分析相对较少。本文主要从空间和时间维度分析德育形态的演进及其现实价值,有益于人们增强对德育形态的认识和研究。    关键词: 德育形态;现实价值;演进   在分析德育形态时,可将历史、现实两个角度作为切入点。德育历史形态包括现代学校德育、古代学校德育、习俗性德育[1]。德育现实形态包括隐性课程、间接德育、直接德育。通过进一步分析德育形态,有利于更好把握德育概念,明确德育发展方向,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1德育历史形态演进   德育历史形态可分为习俗性德育、古代学校德育、现代学校德育三种形态。   1.1习俗性德育:   存在于学校教育之前的德育形态,具备两个特征,第一,德育教育有利于对社会各个成员的关系进行协调,对社会具有维护作用,教育的核心就是道德教育,人人都要参与;第二,原始社会人们的教育、生活、劳动均为一体,通过给予道德教育,可使年轻人对年长者更加尊重,进一步理解部落、氏族的责任,掌握宗教礼仪。习俗性德育具备生活化的特征,其优势在于有趣、有效,缺点在于系统性、自觉性差[2]。   1.2古代学校德育:   古代学校德育主要指封建社会时期的学校德育,德育主要以师徒授受的形式进行,教育内容为圣贤经典思想或宗教思想,因教育缺乏系统性,缺乏教育学、心理学理论,导致德育教育中存在猜想成分。古代学校德育的专制色彩非常明显,教育特征表现为强调记诵、注重理解。   1.3现代学校德育:   现代学校德育具备科学化、民主化、世俗化的主要特征,世俗化表现为学校德育、宗教教育两者分离,在古代教育中,宗教势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校德育,道德教育在方法、内容、目标上均体现了宗教特点。除此之外,现代学校德育还具有民主化的特征,德育民主化与政治民主化存在很大关联,不仅包括教育过程中的民主化,还包括德育目标、德育途径、德育方法、德育内容的民主化[3]。随着社会学、心理学、伦理学等多个学科的发展,德育已经演变成科学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效率明显提升。但在德育过程中,也存在学生的个性被忽视,过度理性化的现象。   2分析德育历史形态的作用   2.1为深入分析德育形态提供条件:   与学校德育相比较,生活德育、民间德育的范围更加广泛,且有着更为深远的意义。通过对德育历史形态进行研究、分析,有利于人们增强对德育形态的了解,追溯德育发展的现实与理论源头,全面解释德育的内涵,为进一步分析德育形态提供理论依据。如习俗性德育既有有趣、有效等特征,也有美感、生活化特征,通过深入研究德育形态,获取更多教学灵感,提升德育实际效能[4]。   2.2为比较现代德育与古代德育形态提供帮助:   古代德育形态的经验性、等级性、神秘性特征表现非常明显,而现代德育处于科学化、民主化、世俗化的发展过程中。现代社会主要呈现为社会主义形态和资本主义形态;不同形态社会中的德育形态虽有差异,但都朝着科学化、民主化、世俗化的方向发展[5]。我国在德育上深受儒家伦理的影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德育已经从以往的神秘性、等级性、经验性走向世俗化、民主化、科学化。   3德育现实形态   3.1间接德育:   间接德育指的是教育人员并无明显、直接的德育意图,受教育者从间接途径接受德育。常见间接德育有校园生活、校园活动、非德育教学课程等,实际上,很多科目中都含有德育因素。就间接德育意图标准而言,隐性课程的德育也属于一种间接德育的形式。   3.2直接德育:   直接德育是指教育者具备德育意图,受教育者也了解自己接受德育形态的一种以直接方式呈现的德育教育,包括师生间德育性对话、主题德育活动、直接德育课程、校园文化、各科科学等内容。我国尤为重视直接德育,这种德育形式有利于更清楚的向受教者解释行为规范、道德价值,使受教者直接受益。直接德育是学生最主要的`教育形式。   3.3隐性课程德育:   隐性课程是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德育形式一般以潜移默化、非计划、隐含性、非学术等形式展现出来,隐性课程有三个因素;第一为群体,一个班级就是一个群体,班级中有各项规定、规则约束学生的行为;第二为表扬,是老师对学生的评价及学生间的相互评价;第三为权利,可将班级视为一个小社会,班级中权利的差距、权利的结构都是该小社会中的一部分,学生要想更好的适应社会,就必须先适应班级这个小社会[6]。虽然隐性课程的德育范围比较广泛,但因其隐蔽性而被人们忽略。   4分析德育现实形态的价值   4.1增强教师的使命感:   通过对德育现实形态进行分析,有利于增强教师的使命感。在学校教育中,教师要具备高度责任感,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举止会直接影响到学生;教师还需对德育形态进行全面把控,增强德育使命感与德育认同感。   4.2拓展教师的教育思路:   全面深入地对德育现实形态进行分析,使教师全面了解德育内涵与德育概念,拓宽教学思路。教师明确了德育的重要性,会为学生安排更多德育活动、德育课程,拓展教学思路,创新教育形式与教学方法。   4.3提高德育成效:   通过对德育现实形态进行有效分析,有利于教师对德育教育加深了解。直接德育、间接德育、隐性课程德育都有着各自的优势。例如直接德育可以向学生明确解释德育的概念,便于学生及时吸收所学内容,不过直接德育需花费一定时间,如果说教过度,还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在德育过程中,教师必须合理选择德育形式,预防和疏导学生的逆反心理,使德育工作收到成效。德育是规范学生行为、培养学生正确道德观念的一种教育形式。探讨德育的形态演进与现实价值,有利于教师对德育工作的进一步了解,意识到德育的重要性,切实做好德育工作。   参考文献   [1]孙峰.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D].陕西师范大学,2010.   [2]张洪春.生态德育:一种生态伦理学的实践形态[J].社会科学家,2012,(10):28-31.   [3]顾洁.知性德育物本主义范式的批判———浅谈当代德育模式的合理形态[J].经营管理者,2012,(24):6-7.   [4]刘巍.德育形态比较研究[D].复旦大学,2014.   [5]王启明.人本德育实践路向及其形态———基于通识教育视角[J].中国教育学刊,2013,(12):90-92.   [6]杨现勇.人的存在形态的历史发展与德育范式的转换[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09):37-41. ;

港口的历史

最原始的港口是天然港口,有天然掩护的海湾、水湾、河口等场所供船舶停泊。 在西方,地中海沿岸有许多古代重要港口。 今希腊克里特岛南岸就有文化时期梅萨拉港的遗址。 腓尼基人约于公元前2700年在地中海东岸兴建了西顿港和提尔港(在今黎巴嫩)。 此后,在非洲北岸建了著名的迦太基港(在今突尼斯)。 古希腊时代在摩尼契亚半岛西侧兴建了比雷克斯港。 马其顿王亚历山大于公元前332年在埃及北岸兴建了亚历山大港。 罗马时代在台伯河口兴建了奥斯蒂亚港(在今意大利)。 随着商业和航运业的发展,天然港口已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须兴建具有码头、防波堤和装卸机具设备的人工港口,这是港口工程建设的开端。 产业革命后,开始了大规模的港口建设。 19世纪初出现了以蒸汽机为动力的船舶,于是船舶的吨位、尺度和吃水日益增大,为建造人工深水港池和进港航道需要采用挖泥机具以后,现代港口工程建设才发展起来。 陆上交通尤其是铁路运输将大量货物运抵和运离港口,大大促进了港口建设的发展。 中国在汉代建立了广州港,同东南亚和印度洋沿岸各国通商。 后来,建立了杭州港、温州港、泉州港和登州港等对外贸易港口。 到唐代,还有明州港(今宁波港)和扬州港。 由明州港可渡海直达日本;扬州港处于大运河和长江的交汇点,为当时水陆交通枢纽,出长江东通日本,或经南海西达 *** 。 宋元时期,又建立了福州港、厦门港和上海港等对外贸易港口。 1840年鸦片战争后,英国强迫清 *** 签订《南京条约》,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港为通商港口。 此后帝国主义者强迫清 *** 开辟的通商港口有天津、青岛、汉口等港。 他们在各自占据的租界区内修建码头,夺取在中国的筑港权以至港口管理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港口事业开始了新的发展。 50年代初,建成有万吨级泊位的湛江港和有近代化煤码头的裕溪口港。 70年代中期以来,在大连港建成万吨级石油码头,在宁波北仑港建成万吨级矿石码头。 天津、上海、黄埔等港的集装箱码头也已建成投产。 山东石臼所将于1985年建成万吨级的煤炭出口码头。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沿海港口建设重点围绕煤炭、集装箱、进口铁矿石、粮食、陆岛滚装、深水出海航道等运输系统进行,特别加强了集装箱运输系统的建设。 *** 集中力量在大连、天津、青岛、上海、宁波、厦门和深圳等港建设了一批深水集装箱码头,为中国集装箱枢纽港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煤炭运输系统建设进一步加强,新建成一批煤炭装卸船码头。 同时,改建、扩建了一批进口原油、铁矿石码头。 到2004年底,沿海港口共有中级以上泊位2500多个,其中万吨级泊位650多个;全年完成集装箱吞吐量6150万标准箱,跃居世界第一位。 一些大港口年总吞吐量超过亿吨,上海港、深圳港、青岛港、天津港、广州港、厦门港、宁波港、大连港等八个港口已进入集装箱港口世界50强。 世界上进行国际贸易的港口有2000多个,其中吞量超过1亿吨的有鹿特丹港、纽约港、神户港、横滨港、上海港等。 鹿特丹港的年吞吐量为3亿吨左右。

两个务必的历史意义和当代价值是什么

在当前,改革创新的时代大背景下,“两个务必”如鸟之双翼,须双轮驱动、相互协调、持续发力,方能使广大党员同志坚定理想信念,明确政治方向。应将“两个务必”作为合格党员的引擎,深化改革创新,培育符合创新发展要求的人才队伍。“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进一步解决了党员队伍在思想、组织、作风、纪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对保持发展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具有重大意义。在作风建设这一点上,“两学一做”意义与“两个务必”倡导的精神不谋而合~

港口的历史

最原始的港口是天然港口,有天然掩护的海湾、水湾、河口等场所供船舶停泊。在西方,地中海沿岸有许多古代重要港口。今希腊克里特岛南岸就有文化时期梅萨拉港的遗址。腓尼基人约于公元前2700年在地中海东岸兴建了西顿港和提尔港(在今黎巴嫩)。此后,在非洲北岸建了著名的迦太基港(在今突尼斯)。古希腊时代在摩尼契亚半岛西侧兴建了比雷克斯港。马其顿王亚历山大于公元前332年在埃及北岸兴建了亚历山大港。罗马时代在台伯河口兴建了奥斯蒂亚港(在今意大利)。随着商业和航运业的发展,天然港口已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须兴建具有码头、防波堤和装卸机具设备的人工港口,这是港口工程建设的开端。产业革命后,开始了大规模的港口建设。19世纪初出现了以蒸汽机为动力的船舶,于是船舶的吨位、尺度和吃水日益增大,为建造人工深水港池和进港航道需要采用挖泥机具以后,现代港口工程建设才发展起来。陆上交通尤其是铁路运输将大量货物运抵和运离港口,大大促进了港口建设的发展。中国在汉代建立了广州港,同东南亚和印度洋沿岸各国通商。后来,建立了杭州港、温州港、泉州港和登州港等对外贸易港口。到唐代,还有明州港(今宁波港)和扬州港。由明州港可渡海直达日本;扬州港处于大运河和长江的交汇点,为当时水陆交通枢纽,出长江东通日本,或经南海西达阿拉伯。宋元时期,又建立了福州港、厦门港和上海港等对外贸易港口。1840年鸦片战争后,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港为通商港口。此后帝国主义者强迫清政府开辟的通商港口有天津、青岛、汉口等港。他们在各自占据的租界区内修建码头,夺取在中国的筑港权以至港口管理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港口事业开始了新的发展。50年代初,建成有万吨级泊位的湛江港和有近代化煤码头的裕溪口港。70年代中期以来,在大连港建成万吨级石油码头,在宁波北仑港建成万吨级矿石码头。天津、上海、黄埔等港的集装箱码头也已建成投产。山东石臼所将于1985年建成万吨级的煤炭出口码头。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沿海港口建设重点围绕煤炭、集装箱、进口铁矿石、粮食、陆岛滚装、深水出海航道等运输系统进行,特别加强了集装箱运输系统的建设。政府集中力量在大连、天津、青岛、上海、宁波、厦门和深圳等港建设了一批深水集装箱码头,为中国集装箱枢纽港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煤炭运输系统建设进一步加强,新建成一批煤炭装卸船码头。同时,改建、扩建了一批进口原油、铁矿石码头。到2004年底,沿海港口共有中级以上泊位2500多个,其中万吨级泊位650多个;全年完成集装箱吞吐量6150万标准箱,跃居世界第一位。一些大港口年总吞吐量超过亿吨,上海港、深圳港、青岛港、天津港、广州港、厦门港、宁波港、大连港等八个港口已进入集装箱港口世界50强。世界上进行国际贸易的港口有2000多个,其中吞量超过1亿吨的有鹿特丹港、纽约港、神户港、横滨港、上海港等。鹿特丹港的年吞吐量为3亿吨左右。

为实现“大同”社会,从古到今有许多进步思想家和社会改革家一直在追求,请结合历史知识举几个名人的事例

中国历史上关于大同社会的提法其实比较少,许多思想家改革家也只是涉及一点点,真正有所发展的是太平天国时期,提出了比较系统的大同社会的构建理想。

两个务必的历史背景

“两个务必”是特定历史时代的产物。首先,从直接背景看,“两个务必”形成于中共中央进驻西柏坡时期,中国革命即将取得全国胜利前夕。解放战争中后期,中央工委、后委和毛主席、党中央先后从陕北向华北转移,进驻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从1947年5月中央工委进驻西柏坡,到1949年3月毛主席、党中央由西柏坡移驻北京,前后不到两年时间。党中央驻西柏坡时期,三大战役的发动和全面胜利,标志着全国胜利即将来临,中国共产党将由一个长期被压迫、被围剿的党变成全国范围的执政党;标志着共产党的工作重心将由农村包围城市转入城市领导农村;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创业之难即将成为过去,而巩固和开创新事业的考验即将成为现实;标志着中国一个旧时代的结束和新时代的开始。这样的历史条件,就将胜利之后如何防止“其亡也忽”的悲剧发生很尖锐很现实地提上了党的议事日程,而党中央在西柏坡时期的一切活动就是为加速实现这样的历史性转变和战胜转变之后所面临的各种新考验作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理论上准备。这一时期形成的西柏坡精神,内涵十分丰富,包括万众一心的团结精神,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戒骄戒躁的谦虚精神,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精神,坚定不移的彻底革命精神等。其最核心的内容,则是“两个务必”。由此可以看出,西柏坡精神主要是一种历史性转变的精神,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精神,它的最大特点在于充分表现了革命者在敢不敢胜利问题上的坚定不移,和对胜利后革命前途的冷静思考。 其次,从更远一些的背景看,至少有三点值得引起注意。一是1945年毛泽东与国民参政员在延安窑洞里的那次谈话。1945年7月,黄炎培等6位国民参政员应邀访问延安。痛感于历史的无常,黄炎培在和毛泽东谈话时大发感慨。他说:“我生六十多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看到的,真所谓‘其兴也浡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不少单位都没能跳出这周期律的支配力。”这是所知人们第一次谈到历史周期律问题。他同时希望中国共产党能找到一条道路,摆脱周期律的支配力。那么,什么是历史周期律发生的内在原因呢?黄炎培认为:“大凡初时聚精会神,没有一事不用心,没有一人不卖力,也许那时艰难困苦,只有从万死中觅取一生。既而环境渐渐好转了,精神也就渐渐放下了。有的因为历时长久,自然地惰性发作,由少数演为多数,到风气养成,虽有大力,无法扭转,并且无法补救。也有为了区域一步步扩大了,它的扩大,有的出于自然发展,有的为功业欲所驱使,强求发展,到干部人才渐见竭蹶,艰于应付的时候,环境倒越加复杂起来了,控制力不免趋于薄弱了。一部历史,‘政怠宦成"的也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求荣取辱"的也有。总之没有能跳出这周期律。”于是“其兴也浡”、“其亡也忽”,周期律就在这样的情况下发生了。那么共产党究竟能否跳出和怎样才能跳出历史周期率呢?对此,毛泽东的回答是:“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当然,就像找到了船不等于到了对岸一样,找到了民主这条新路,并不意味着已经跳出了历史周期率。能否跳出去,还要看这条路具体怎么走,要看能不能对跳出周期率时刻保持高度警惕性。这就是“两个务必”所要解决的问题。从这种意义上讲,“两个务必”和毛泽东与黄炎培在延安的那次著名谈话有一脉相承的思想渊源关系。 二是郭沫若《甲申三百年祭》一文的发表。1941年皖南事变后,郭沫若写了《甲申三百年祭》一文。本文以丰富的史料揭露了明末尖锐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朝廷腐败,天灾人祸,民不聊生,官逼民反,隶属于延安府辖区的李自成、张献忠发动和领导农民起义,并在李岩的帮助下,使“农民起义走上了正规”,节节胜利,势如破竹,直打到北京城,推翻了明朝最专制的王权统治。然而进了北京以后,李自成便进了宫。丞相牛金星所忙的是筹备登基大典,招揽门生,开科选举。将军刘宗敏所忙的是“拶挟降官,搜刮赃款,严刑杀人。纷纷然,昏昏然,大家都像以为天下就已经太平无事了的一样”。近在肘腋的关外大敌,他们似乎全不在意。山海关只派了几千士兵镇守,而几十万的士兵都屯积在京城里享乐。进京不久,李岩便被陷害。乃至清军入关,“自成亲自出征,仓惶而去,仓惶而败,仓惶而返。”不得不离开北京,一败再败,终于在湖北通山九宫山战死,时年39岁。“这无论怎样说都是一场大悲剧。李自成自然是悲剧的主人。”此文于1944年3月在《新华日报》全文连载。此时正值伟大抗日战争胜利的前夕,历史转折的重要关头,毛泽东自然洞悉它的重大政治意义,立即批示在《解放日报》全文转载,并加发了《编者按语》,同时把它作为整风文件,印发全党学习。1944年11月21日,毛泽东在给郭沫若的复信中说:“……你的《甲申三百年祭》,我们把它当作整风文件看待,小胜即骄傲,大胜更骄傲,一次又一次吃亏。如何避免此种毛病,实在值得注意。倘若经过大手笔写一篇太平军的经验,会是很有益的;但不敢作为正式提议,恐怕太累你。最近看了《反正前后》,和我那时在湖南经历的,几乎一模一样。不成熟的资产阶级革命,那样的结局是不可避免的。此次抗日战争,国际条件是很好的,国内靠我们努力。我虽然兢兢业业,生怕出岔子,但说不定岔子从什么地方跑出来;你看到了什么错误,希望随时示知。你的史论、史剧有大益于人民,只嫌其少,不嫌其多,精神决不会白费的,希望继续努力……”(见《毛泽东书信集》)“我虽然兢兢业业,生怕出岔子,但说不定岔子从什么地方跑出来。”这段话充分说明毛泽东领导中国革命那种心境。就像“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呕心沥血,时刻防止出现失误。他自信无比,胆略过人。但他的自信和胆略是建立在对必然的认识上的,同时又要防止各种偶然性。从这种意义上讲,“两个务必”的提出,体现了毛泽东、党中央对中国历史上一些农民战争尤其是李自成农民起义失败教训的深刻总结。 从以后的形势发展看,“两个务必”的告诫是很有预见性的。因为此后不久,随着一座座大中城市被接管,一些干部面对灯红酒绿的城市生活,或被资产阶级以各种手段拉下水,或自发滑入腐败的深渊,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报告中所担心的事情很快就出现了。下面这件事就很有代表性:七届二中全会仅仅开过5个月,1949年8月15日,上海《解放日报》就刊登了这样一条消息:“知法犯法,罪在不赦”、“玷污军誉,破坏纪律,欧震被判处死刑”。被处决的是担任接管工作的军代表。1949年6月8日,时年25岁的欧震奉命参加公安部查处国民党军空军司令部第21电台台长毕晓辉私藏武器案件。当时,毕晓辉早已随国民党军南逃,家中只有毕的妻妾两人。公安部办案人员在毕家查获了非法武器之后,考虑到毕的妻妾年轻无知,且能知罪服法,故对其作了宽大处理,将案子就此了结。而欧震人虽离开了毕家,心却留在了毕妻朱氏身上。朱氏20出头,生得眉清目秀,欧震心生邪念:一定要把她搞到手!于是当晚,欧震置军管会纪律于不顾,趁外出执行任务之机,踅进毕家,勒索毕家钱财,迫使朱氏答应从此与他同居。欧震的犯罪行为很快就东窗事发。欧震被捕后,各级领导对此都十分重视,最后经陈毅市长批准,执行就地枪决。欧震事件的发生,再次向即将在全国执政的共产党人敲响了反腐倡廉的警钟。然而在这一时期,欧震事件并不是一个偶然事件,欧震所犯的罪行也不是一种孤立的社会现象。事实是,共产党刚刚执政,以贪污、浪费、官僚主义为主要表现形式的腐败行为就在一部分人中蔓延、滋长了起来,也冒出了一些大大小小的“李自成”式的人物。比如,1951年11月东北局向中央报告说,沈阳市在部分单位揭发出3629人有贪污行为,东北贸易部仅检举和坦白的金额就达5亿元人民币(旧币,下同)。浪费现象和官僚主义也很严重,仅东北铁路系统就积压了价值上千亿元的材料而不作处理。其他各中央局也有类似的情况向中央报告。在大大小小的“李自成”式人物中,刘青山、张子善可谓罪行昭著的突出代表。他们利用职权,非法经营;违反政策,投机倒把;以次充好,盘剥民工;嫖娼吸毒,腐化堕落。他们给国家造成的损失和非法获利且不必说,仅个人从盗窃的国家资财中贪污、挥霍即达3.7亿元以上,其中刘青山1.8亿元,张子善1.9亿元。确属罪大恶极,十恶不赦。 毛泽东接到华北局向中央所作的关于天津地委严重贪污浪费情况的报告,感到非常震惊,他在为中央起草的转发这一报告的批语中指出:“华北天津地委前书记刘青山及现书记张子善均是大贪污犯,已经华北局发现,并着手处理。我们认为华北局的方针是正确的。这件事给中央、中央局、分局、省市区党委提出了警告,必须严重地注意干部被资产阶级腐蚀发生严重贪污行为这一事实,注意发现、揭露和惩处,并须当作一场大斗争来处理。”同时,毛泽东在另一封给西南局第一书记邓小平并告各中央局的复电中又强调:“我们认为需要来一次全党的大清理,彻底揭露一切大中小贪污事件,并着重打击大贪污犯,对中小贪污犯则取教育改造不使重犯的方针,才能停止很多党员被资产阶级所腐蚀的极大危险现象,才能克服二中全会所早已料到的这种情况,并实现二中全会防止腐蚀的方针。”迅即中央便做出《关于实行精兵简政、增产节约、反对贪污、反对浪费和反对官僚主义的决定》,并深刻指出:“自从我们占领城市两年至三年以来,严重的贪污案件不断发生,证明 1949年春季党的二中全会严重地指出资产阶级对党的侵蚀的必然性和为防止及克服此种巨大危险的必要性,是完全正确的,现在是全党动员切实执行这项决议的紧要时机了。再不切实执行这项决议,我们就会犯大错误。”从此,以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为内容的“三反”运动在全国迅速展开。据统计,在半年左右时间内,全国县以上党政机关参加“三反”运动的总人数为383万多人。经核实,贪污1000万人民币(旧币,下同)以上的共10万余人,贪污的总金额达6 万亿元。对有严重贪污行为的罪犯,判处有期徒刑的9942人,判处无期徒刑的67人,判处死缓的9人,判处死刑的42人,其中就包括刘青山、张子善这样的大贪污犯。建国才仅仅两三年,即有这么多人腐化犯罪,其速度之快,数量之大,确实令人触目惊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两个务必”仍然有着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共产党要永葆先进性,始终保持自己的政治本色,必须时刻牢记“两个务必”,警钟长鸣。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对全党同志“两个务必”的告诫任何时候都不会过时。

简述中国共产党历史三大成就

一、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二、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一大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系统回答了在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实现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问题,并对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艰辛探索,以创造性的内容为马克思主义宝库增添了新的财富。另一大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系统回答了一系列重大问题,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三、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我们推进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形成一整套相互衔接、相互联系的制度体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构成的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符合我国国情,顺应时代潮流,有利于保持党和国家活力、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有利于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有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有效应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

为实现“大同”社会,从古到今有许多进步思想家和社会改革家一直在追求,请结合历史知识举几个名人的事例。

中国历史上关于大同社会的提法其实比较少,许多思想家改革家也只是涉及一点点,真正有所发展的是太平天国时期,提出了比较系统的大同社会的构建理想。

中国历史经历了哪些社会体制

中国社会的五种社会形态: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现在),共产主义社会(未来) PS: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应该不包含在中国社会的五种形态中,但它的的确确存在过,并且应该成为每个中国人都要时刻牢记的一段屈辱的历史!

关于勤奋读书的历史故事有哪些?

闻鸡起舞,悬梁刺股,程门立雪,凿壁借光,孙康映雪。

什么叫社会体育?社会体育有什么价值?简述国外大众体育兴起的原因和新中国群众体育发展的历史。

社会体育社会体育 也称“群众体育”、“大众体育”。厂矿、企业、事业、机关的职工,以及城镇居民与农民,为达到健身、健心、健美、娱乐、医疗等目的而进行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身体锻炼活动。按区域特征分有:城市体育、乡镇体育、农村体育;按年龄分有:婴幼儿体育、儿童少年体育、青年体育、中年体育和老年体育;按性别分有:女子体育、男子体育;按职业分有:职工体育、农民体育、军人体育;按健康状况分有:正常人体育、残障人体育;按活动场所分有:家庭体育、社区体育、企业体育等。

历史上的建安风骨与隐逸诗人

导语:文学史教材上,建安风骨的内涵是“慷慨”,爱国是他们的情怀,而同时有存在一批喜欢隐逸的田园诗人,这些人真的存在吗? 建安七子。 建安风骨,作为中国古典诗学的重要范畴之一,不仅指代汉魏之际雄健深沉、慷慨悲凉的文学风格,也一直是南朝以讫宋明批评家品评文学的主要标准。千年以来,这枚鲜活而真实的文化种子,历经流变,由狭入广,自道德而审美,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人的族群认同与生活想象,成为了解我们文化特性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符号,折射出时代迁移与诗学理念的复杂关系。 自汉末延至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漫长的阵痛时期。社会的动荡和分裂,政权的瓦解和崩溃,以及儒学衰微和玄风炽盛,共同构成了士人人格裂变与心灵超越的主要原因。人才选拔的标准在悄然发生变化,德不再是唯一的尺度,而才或与才华相伴的身体性灵之美得到重视。这显然就是风骨脱颖而出的时代背景。 对此,刘义庆《世说新语》与沈约《宋书》中多有记载。风,指风姿、风韵和风神,用于品鉴人物的姿态和气质;骨,指骨相,用于赞赏人物的体格和形象。而这种视角与标准一旦形成,迅速影响到魏晋时代的审美自觉,并对绘画、书法以及文学的鉴赏与创作产生深远影响。比如,吟诵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未已(《步出夏门行其二》)的曹操,期待使名挂史笔,事列朝荣,虽身分蜀境,首悬吴阙,犹生之年也(《求自试表》)的曹植,以及其同时代的建安七子和女诗人蔡琰等,这个所谓俊才云蒸的曹魏集团就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 艺术形象中的曹操、曹丕、曹植。 而对建安风骨进行理论总结并提炼其美学精神的,首推南朝齐梁时代文学理论家刘勰。众所周知,《文心雕龙》的.基本立场是从儒学古文派的视角审视文学的起源与创作。由此出发,刘勰首先将风骨概念从带有玄学色彩的人物品藻功能拓展至明道宗经的文学批评尺度。 其次,他继承曹丕所揭橥的文以气为主(《典论论文》)的理念,一方面强调作家的生命体悟对创作的关键作用,另一方面又鲜明地突出文学与时代的内在关系:观其时文,雅好慷慨,良由世乱积离,风衰俗怨,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概而多气也。(《文心雕龙时序》)在这里,他糅合先秦以来的诗言志说和陆机缘情说,将一种深沉的时代意识与精神关怀结合起来,既重视古直质朴的作家作品,也并未贬低魏晋时代在辞采和声律方面的创新,其格局与气度,为文学自觉的时代作出了理论的注脚。 在此基础上,刘勰以慷慨以任气,磊落以使才来概括建安文学的美学特征,在时代的大脉动中突出生命的悲剧意识,进而推送出建安风骨这个中国诗歌美学的批评典范。 《洛神赋图》是东晋画家顾恺之根据曹植《洛神赋》文意所绘名作。《洛神赋》是三国时曹植笔下的浪漫主义名篇, 原名《感甄赋》。 这一运思角度在与刘勰同时代的钟嵘诗论中得到了延续。一般认为,钟嵘《诗品》虽未明言宗经,却也有明显的儒学痕迹,对风雅体制的宗奉一以贯之。比如,《诗品序》中所强调的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便是对荀子《乐论》以及汉人《乐记》和《毛诗序》的提炼。可见,荀子、王充等人以气为物质基因的宇宙构成论,实际上成为《诗品》的理论基石。而具体到对建安文学的论述,主要体现为崇尚雅正、重《风》抑《骚》的审美倾向。 尤其是其中对曹植的称许,简直达到无以复加的程度:嗟乎!陈思之于文章也,譬人伦之有周孔,鳞羽之有龙凤,音乐之有琴笙,女工之有黼黻。俾尔怀铅吮墨者,抱篇章而景慕,映余晖以自烛。故孔氏之门如用诗,则公干升堂,思王入室,景阳、潘、陆,自可坐于廊庑之间矣。(《诗品上》)而这种以古为上的品评格调,紧密地回应了这个时代对情兼雅怨怨而不怒风格的呼唤与渴望,与刘勰真可谓英雄所见略同,也进一步奠定了建安风骨在古典诗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唐王李世民在平定隋末社会大动乱之后即位,逐渐建立起一个统一、稳定和强大的新王朝。毫无疑问,帝国的繁盛对诗歌创作与品评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刚健、雄壮而又辞采华茂的诗风成为诗人自觉的追求,我们在王勃《山亭思友人序》中便可见一斑:开辟翰苑,扫荡文场,得宫商之正律,受山川之杰气。虽陆平原、曹子建,足可以车载斗量;谢灵运、潘安仁,足可以膝行肘步。(《王子安集》卷四) 相应地,在建安风骨流变史上,唐代两个标志性人物是初唐的陈子昂与盛唐的殷璠。陈子昂最早标举汉魏风骨的旗帜,大声疾呼:文章道弊五百年矣。汉魏风骨,晋宋莫传。齐梁间诗,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将兴寄与风骨联系起来,张扬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的美学,达到与建安作者相视而笑的境界。罗宗强先生认为,这使得他所倡导的风骨说在继承建安诗歌慷慨苍凉的风格之外,又富于壮大高昂、寥廓雄浑的气概(《隋唐五代文学史》第84页)。 殷璠《河岳英灵集》。 殷璠《河岳英灵集》则从理论上概括了李白、高适、岑参等盛唐诗人对风骨的追求和创作实践,提出言气骨(即风骨)则建安为俦,论宫商则太康不逮及神来、情来、气来等美学命题,可谓是对陈子昂理论旗帜的呼应。有学者指出,盛唐诗人在此对传统进行了创造性转化,以盛唐风骨或盛唐气象替换了建安风骨,使刘勰风骨说焕发了生机,但也发生了内涵的流变(孟登迎《刘勰风骨说及其流变》,《晋东南师专学报》2000年3月15日)。在笔者看来,这种流变既呈现为从文、辞到兴象、境界的迁移,又体现为自道德而审美的流转,折射出时局变迁对诗学风格的深刻影响。 但值得注意的是,如果说唐以前对风骨的建构主要表现为阐释和发明的话,那么宋以后则更加凸显其功能性价值。换而言之,当所谓的盛唐气象随着大唐帝国的衰落而消隐时,批评家对建安风骨的呼唤其实有着很明显地矫正时弊、为往日招魂的倾向。比如,严羽张扬的复古旗帜,直接针对的是被江西诗派把持的文坛;而前后七子所强调的文必秦汉,诗必盛唐,所要救治的也是台阁体、八股文盛行的朝野和科场。更重要的是,在严羽看来,学作诗入门须正,立志须高;以汉、魏、盛唐为师,不作开元、天宝以下人物,论诗如论禅,汉、魏、晋与盛唐之诗,则为第一义也(《沧浪诗话诗辨》)。可见,通过有意识的复古行为,建安风骨的内涵不再只是一种值得模仿的诗风或格调,而成为雄健深沉的民族精神的载体,被千百年来的文人学士所珍视。 在这个意义上,有必要重温鲁迅先生的那番话:据我的意思,即使是从前的人,那诗文完全超于政治的所谓田园诗人山林诗人,是没有的。完全超出于人间世的,也是没有的。既然是超出于世,则当然连诗文也没有。诗文也是人事,既有诗,就可以知道于世事未能忘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建安风骨的流变史,一方面恰切地说明了时局变迁与文学格局、气度之间的内在关联,另一方面也提醒我们应该更客观地看待文学与政治的关系这个古老命题。对政治的参与和理解,深化了诗人的生命体悟;文学的温情与浪漫,又赋予政治一种别样的情致。当建安文学走出建安,当建安风骨不再只是某一个时代的符号,而成为整个民族对壮美与崇高的生活想象时,我们才更为深沉地洞察了文变染乎世情的深意在时代与文学的张力中,一种审美的精神值得永恒地盼望和期待。

求关于历史、文学的选择题

《再别康桥》是哪位作家的作品?A、鲁迅 B、徐志摩 C、朱自清 D、老舍

论建安七子的历史地位

建安七子与建安诗歌 发布时间:2005-11-06 19:55:26 点击:684 次 名称: 建安七子 产生文学时期: 魏晋南北朝文学 建安七子指东汉末建安时期曹氏父子之外的七位著名诗人。他们是,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七子”之称,始于曹丕所著《典论·论文》:“今之文人,鲁国孔融文举,广陵陈琳孔璋,山阳王粲仲宣,北海徐干伟长,陈留阮瑀元瑜,汝南应瑒德琏,东平刘桢公干。期七子者,于学无所遗,于辞无所假,咸以自骋骥录于千里,仰齐足而并驰。”七子中除了孔融与曹操政见不合外,其余六家人虽然各自经历不同,但都亲身受过汉末离乱之苦,后来投奔曹操,地位发生了变化,才有了安定、富贵的生活。他们多视曹操为知已,想依赖他干一番事业。故尔他们的诗与曹氏父子有许多共同之处。因建安七子曾同居魏都邺中,又号“邺中七子。”宋严羽《沧浪诗话》:“建安体,汉末年号,曹子建父子及邺中七子之诗。”这一时期,三曹、七子、蔡琰等人并出,诗风“慷惯以任气,磊落以使才,造怀指事,不求纤密之巧,驱词逐貌,唯取昭晰之能。”(《文心雕龙·明诗》)后世称这种风格为“建安风骨”、“汉魏风骨”,又称为“建安体。”北齐邢邵《广平王碑文》:“方见建安之体,复用正始之音。”“七子”中,各人又都有并称。曹植与王粲、刘桢并称“曹王”、“曹刘”。南朝肖纲《与湘东王书》:“远则扬马、曹王,近则潘陆、颜谢。”钟嵘《诗品》:“昔曹刘殆文章之圣。”王荣与刘桢并称“王刘”。胡应麒《诗薮·内篇》:“王刘以降,敷衍成篇。” 建安七子 建安诗歌 建安年间(196~220)七位文学家的合称。最早提出"七子"之说的是曹丕。他在《典论·论文》中说:"今之文人,鲁国孔融文举、广陵陈琳孔璋、山阳王粲仲宣、北海徐干伟长、陈留阮籍元瑜、汝南应炀德琏、东平刘桢公□。斯七子者。于学无所遗,于辞无所假,咸以自骋骥□于千里,仰齐足而并驰。"这七人大体上代表了建安时期除曹氏父子而外的优秀作者,所以"七子"之说,得到后世的普遍承认。 "七子"的生活,基本上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他们在汉末的社会大战乱中,尽管社会地位和生活经历都有所不同,但一般都不能逃脱颠沛困顿的命运。后期他们都先后依附于曹操,孔融任过少府、王粲任过侍中这样的高级官职,其余也都是曹氏父子的近臣。不过,孔融后来与曹操发生冲突,被杀。由于七人归附曹操时间先后不同,所以各人的前后期不存在一个统一的界限。孔融在建安元年(196),徐干、阮籍在建安初,陈琳在建安五年,王粲在建安十三年,刘桢、应炀在建安十三年后。与他们的生活道路相对应,"七子"的创作大体上也可以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期作品多反映社会动乱的现实,抒发忧国忧民的情怀。主要作品有王粲《七哀诗》、《登楼赋》,陈琳《饮马长城窟行》、阮籍《驾出北郭门行》、刘桢《赠从弟》等,都具有现实意义和一定的思想深度;但有些作品情调过于低沉感伤,如阮籍《七哀诗》、刘桢《失题》"天地无期竟"等。后期作品则大多反映他们对曹氏政权的拥护和自己建立功业的抱负,内容多为游宴、赠答等;但有些对曹氏父子的颂扬,带有清客陪臣口吻,显露出庸俗的态度。然而,无论前、后期,"七子"的创作都是积极、健康的内容占着主导地位。 "七子"的创作各有个性,各有独特的风貌。孔融长于奏议散文,作品体气高妙。王粲诗、赋、散文,号称"兼善",其作品抒情性强。刘桢擅长诗歌,所作气势高峻,格调苍凉。陈琳、阮籍,以章表书记闻名当时,在诗歌方面也都有一定成就,其风格的差异在于陈琳比较刚劲有力,阮籍比较自然畅达。徐干诗、赋皆能,文笔细腻、体气舒缓。应炀亦能诗、赋,其作品和谐而多文采。"七子"的创作风格也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这也就是建安文学的时代风格。这种时代风格的具体内容及其形成原因,便是刘勰在《《文心雕龙》·时序》中所说的:"观其时文,雅好慷慨,良由世积乱离,风衰俗怨,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概而多气也。" "七子"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他们与"三曹"一起,构成建安作家的主力军。他们对于诗、赋、散文的发展,都曾作出过贡献。 在诗歌方面,"七子"以写五言诗为主。五言诗是直到东汉后期才兴盛起来的新诗体,桓、灵之世"古诗"的出现,标志着五言诗已经初步成熟。而"七子"的优秀五言之作,写得情采飞扬,变化多致,使五言诗在艺术上更臻于精美。如徐干的《室思》就比同一题材的《青青河畔草》或《冉冉孤生竹》写得细腻深厚。而陈琳《饮马长城窟行》、阮籍《驾出北郭门行》等都作于汉末战乱发生之前,其写作时间不一定比"古诗"晚,它们在五言诗发展史上的重要性就更加值得重视。 在辞赋方面,"七子"写了大量的小赋,他们在张衡、蔡邕等已经取得的成就基础上,为小赋的进一步繁荣作出了贡献。"七子"的小赋有三点值得注意:①取材范围更加扩大,题材的普通化、日常化进一步冲淡了过去大赋的贵族性质;②反映社会现实的功能更趋加强,直接描写政治事件的作品有所增多;③抒情色彩愈益浓厚。对于"七子"的赋,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曾给予了相当高的评价,刘勰在《《文心雕龙》·诠赋》中也表示了同样的意见,还特别认为王粲、徐干二人是曹魏一代的"赋首",说他们可与宋玉、司马相如、左思、潘岳等并列。 在散文方面,孔融的章表,陈琳、阮籍的书记,徐干、王粲的论说文,在当时都能独树一帜。它们的共同优点就是曹丕所说的"文以气为主"(《典论·论文》),贯注了作者独特的气质。"七子"散文名篇有孔融《荐祢衡疏》、《与曹公论盛孝章书》,陈琳《移豫州檄》、《为曹洪与魏太子书》,阮籍《为曹公作书与孙权》,王粲《务本论》、《荆州文学记官志》等。"七子"散文在形式上有逐步骈化的趋向,尤以孔融、陈琳比较显著。他们的一些作品对偶整饬,又多用典故,成为从汉末到西晋散文骈化过程中的一个不能忽略的环节。 "七子"著作,原集皆已佚,今独存徐干的政治伦理专论《中论》。明代张溥辑有《孔少府集》、《王侍中集》、《陈记室集》、《阮元瑜集》、《刘公□集》、《应德琏休琏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中。清代杨逢辰辑有《建安七子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建安诗歌 孙静 在我国文学史上,有些时期的文学,不仅以它的杰出的创作丰富了文学宝藏,而且形成一种优良传统,给后世文学以深远的影响。汉末建安时期的诗歌便是如此。 建安诗歌的传统,锺嵘《诗品》称之为“建安风力”,严羽《沧浪诗话》称之为“建安风骨”,它和“风”“骚”——即《诗经》《楚辞》的传统一样,常常成为后代诗歌革新运动标举的旗帜。初唐的陈子昂,在反对六朝绮靡诗风时,即提倡“汉魏风骨”;继承其革新事业的盛唐诗人李白,也高唱“蓬莱文章建安骨”。 用“风力”或“风骨”概括建安诗歌传统,不免有些抽象;但就其精神实质来说,却颇为中肯、传神。什么是“风力”或“风骨”呢?锺嵘说“干之以风力”的诗歌能使“闻之者动心”,即有震动人心的力量,所以他把左思猛烈地冲击门阀制度的《咏史》称之为“左思风力”。刘勰说:“风骨不飞,则振采失鲜,负声无力”,他把有“风骨”的文学比作“征鸟之使翼”,即有如雄鹰振翅高翔。可见所谓“风力”或“风骨”,都是指诗歌内容充实,风格劲健,有一股内在的力量。建安诗歌产生于汉末动乱时期,诗人们面对现实的苦难,慷慨悲歌,正如《文心雕龙》所说:“观其时文,雅好慷慨,良由世积乱离,风衰俗怨,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概而多气也。”恰恰指的是情绪激昂,风骨内充。“曹刘坐啸虎生风,四海无人角两雄”,建安诗歌正是以它深厚的社会历史内容和遒劲浑成的风格,铸就了自己的刚健“风骨”,继两汉寂寞诗坛之后,奇峰突起,屹立在我国诗歌发展的长河中。 “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诗歌是诗人们的歌唱,也是时代和社会的回声。好的诗歌应该是奔腾的历史巨流翻卷起的浪花。建安诗歌所以具有“风骨”,就在于它能够比较充分地反映出建安时代的面貌和精神来。 建安是后汉献帝的年号(公元196—220年),建安前后是汉末阶级斗争激烈、政治和思想发生重要变化、社会极度动荡不安的时期。从建安前十多年黄巾大起义起,中经豪强军阀的剧烈混战,到基本奠定魏蜀吴天下三分的局面,几十年中,整个中原地区铁骑奔驰,兵戈交加,广大人民被推入水深火热的深渊。 在汉末激烈的阶级斗争中,曹操代表与豪强大地主不同的进步势力。建安诗人基本上是围绕在曹氏周围的一个进步文人集团,主要有“三曹”、“七子”和蔡琰。“三曹”即曹操和他的儿子曹丕、曹植。“七子”即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瑒、刘桢。其中除孔融政治上不属于曹氏集团,文学成就也主要不在诗歌方面外,其余都是曹氏父子的僚属。蔡琰是汉末著名文人蔡邕的女儿,汉末大乱中被掳入南匈奴,后为曹操赎回。他们都亲身经历了汉末的动乱,品尝过时局的艰辛,所以作品有浓郁的社会气息,清晰地反映出时代的面影。 在建安诗坛上开风气之先的是曹操,他的《薤露行》和《蒿里行》都是用乐府旧题而不袭古意,直接“叙汉末时事”。《薤露行》写大将军何进谋诛宦官、军阀董卓入京作乱的事。何进的庸才误国,董卓的暴虐专横,都直接摄入诗篇。《蒿里行》是继前篇之后,写关东州郡起兵讨伐董卓,而联军因为利害相争发生内哄的事。诗人对袁绍、袁术等军阀的腐朽本质给予了有力的揭露和抨击。这些诗被后人誉为“汉末实录”、“诗史”。它们以时事入诗,写当代重大政治事件,直接抨击同时人物,反映了诗歌创作的一种新精神。后来杜甫写“即事名篇”的乐府诗,白居易倡导新乐府运动,都是直写现实情事,其间显然有一脉相承的关系。 建安诗歌在反映汉末动乱和人民苦难方面,有相当的深度。曹操的《蒿里行》说:“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据史书记载,汉末经过董卓之乱,繁华的东都洛阳变得“数百里无烟火”,西京长安也是“城中尽空”,“二三年间关中无复行人”。曹操的诗是其形象写照。在这样的浩劫中,人民的遭遇往往是惨不忍睹的。王粲《七哀诗》写他避乱荆州时所见:“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顾闻号泣声,挥涕独不还:未知身死处,何能两相完!”严重的饥荒竟迫使母亲不得不忍痛抛弃亲生的骨肉!蔡琰《悲愤诗》写董卓部众洗劫城邑:“斩戮无孑遗,尸骸相撑拒。马边悬男头,马后载妇女。”又是多么凄惨的景象!建安诗歌很善于选择典型事例反映现实,既形象又深刻。陈琳的《饮马长城窟行》借筑长城的历史题材,从家庭的角度控诉了汉末繁重的徭役:“边城多健少,内舍多寡妇”,沉重的徭役负担不知摧残了多少幸福家庭;而“长城何连连,连连三千里”,那连绵不绝的长城就是无尽无休的徭役的象征。 “不戚年往,忧世不治” 建安诗人虽然面对凋残破败、扰攘不宁的现实,却没有被动乱窒息,被苦难压倒,而是表现出一种重整乾坤的气概。他们对前途有展望,对未来有信心。他们的诗歌是伤时悯乱的感慨,不是绝望颓唐的哀鸣,在凄苦的音调里激荡一股昂扬奋发的精神,给人以鼓舞和力量,显得十分可贵。 作为建安时期领袖群伦的人物曹操,在《观沧海》中以朴实淡远的笔墨描绘了大海的形象:“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涵裹日月星汉的大海,也就是诗人气吞宇宙、囊括九州的胸怀。寓情于景,情明景真,读之使人心胸为之扩展。在《龟虽寿》中,诗人又以金石铮铮的字句表现了老当益壮的顽强进取精神。“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已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世说新语》记载王敦每逢酒后便吟咏这四句诗,“以如意打唾壶,壶口尽缺”,可见其激动人心的力量。《短歌行》尤其富有典型性。深重的苦难,给全诗蒙上一层凄怆忧郁的气氛;执着的追求,又使全诗回荡着扬厉图治的壮怀。“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虽不免凄苦感伤,可是诗人“不戚年往,忧世不治”,不是纠缠于人生的穷途,而是忧虑于天下的不宁。所以整首诗是紧紧围绕收揽人才、创建功业的基调旋转的。最后归结为以周公为榜样:“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网罗尽天下英雄,再造山河,这是何等的胸怀和气魄! 被《诗品》称为“建安之杰”的曹植,同样一生都以统一天下为职志。他在《白马篇》中塑造一个“羽檄以北来,厉马登高堤”,“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壮士形象,联系到作者在《求自试表》中说,如能准许他参与平吴灭蜀的事业,那么,“虽身分蜀境,首悬吴阙,犹生之年也”,可知这个形象实在是寄寓了作者自己为国献身的壮烈情怀。黄初四年,诗人到京师朝见魏文帝曹丕,上书提出“甘赴江湘,奋戈吴越”,愿意万里赴敌,不料曹丕不准许他参予国事活动,命他东返封地闲居。诗人在著名的《杂诗》其五中愤怒地提出:“将骋万里途,东路安是由!”“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忧。”诗中那种铅刀贵一割的精神,呼之欲出,十分动人。曹植后期不少诗歌抒写受文帝、明帝压抑的痛苦,暴露了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其所以感人至深,就在于其中含有壮志不伸的深沉感慨。 有壮志,有理想,有追求,有抗争,鲲鹏抟风,鲸鲵冲波,构成“建安风骨”的重要的特色。 “文以气为主” 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提出“文以气为主”的文学观念,反映了建安诗歌的重要特质和变化。 曹丕常以“气”论当代作家,他说徐干“时有齐气”,孔融“体气高妙”,刘桢“有逸气”。又说“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可见他所说的“气”是指不同作家的不同风貌,是指文学的不同个性与风格。虽然曹丕还不能对此作出科学的解释,却是对建安诗歌个性化、抒情化在理论上的很好概括。建安诗歌的这一突出倾向,对两汉诗歌是一个解放和飞跃。 在建安以前,传统的文学观念是《尚书》和《毛诗序》中提出的“诗言志”。“志”本来也可以包括广泛的思想感情内容,可是汉代自武帝以后,独尊儒术,“志”便被捆上一条儒家的绳索。如对“诗三百”,汉人尊之为“经”,又用儒家思想解说,把周代这部诗歌总集解说成了儒家政治和伦理规范的教科书。《诗经》开篇的《关雎》,本是一首生动的恋歌,而《毛诗》却解说道:“《关雎》,后妃之德也。”说关雎鸟是雌雄“挚而有别”的,所以后妃与君子也是“夫妇有别”的,而“夫妇有别”便能化成天下,使“父子亲”,“君臣敬”,“朝廷正”,“王化成”。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所谓“言志”便成为言儒家之志。孔子的“思无邪”成为不可违逆的教条,“温柔敦厚”成为不可逾越的诗教。汉诗也就出现象韦孟《讽谏诗》、傅毅《迪志诗》, 充满了道德说教,把诗歌创作引入死胡同。建安时期,儒家思想统治随着东汉帝国的瓦解发生了根本的动摇,法、名、兵、纵横诸家思想应运而起,思想呈现自由解放的趋势。建安诗人借此东风,一反汉诗的趋向,直接以汉乐府为榜样,汲取其“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精神,走直抒胸臆的道路,从而创造出富有时代气息和活泼个性的文学。 建安诗歌这一解放和飞跃,不仅重新打开了诗歌反映现实、抒发感情的道路,而且使诗歌出现个性与风格的差异。如曹操的诗古直苍劲,恰如敖陶孙所说:“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曹丕则清丽激越,长于言情,诗又“鄙质如偶语”,所以“便娟婉约,能移人情”。曹植的诗比起曹操、曹丕来,语言要华美一些,王世贞说他“天才流丽”,陈沆说他“美秀而文”,但并不柔弱,华丽其容,风骨其实,其风格正象《诗品》所评:“骨气奇高,词采华茂。”他如刘桢,我们只要读他的《赠从弟》第二首,吟玩一下那迎风傲霜兀立不凋的松柏,便可体会到他那“仗气爱奇”、“真骨凌霜”的风格。建安诗歌的这一成就,为五七言古诗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开端。此后,人们沿着这种趋势,不断开拓五七言诗的领域,创造不同的风格,从阮籍的《咏怀》、左思的《咏史》、郭璞的《游仙》、陶渊明的田园、鲍照的《拟行路难》、谢灵运与谢朓的山水,直到庾信的《拟咏怀》,都以各具特色、丰富多姿的创作,充实了我国古典诗歌的百花园。 “五言腾踊” 《文心雕龙》说:“暨建安之初,五言腾踊。”建安诗歌在五言诗的发展上具有不可磨灭的地位。 五言诗不始于建安时代,东汉班固已有《咏史》,到汉末无名氏古诗,艺术上也已相当成熟。但直到建安时代,它仍然属于新起的形式。如果说传统的四言是雅调,那么,它只能算是俗调。到晋代挚虞还说:“雅音之韵,四言为正,其余虽备曲折之体,而非音韵之正也。”直到南朝的刘勰,仍称四言为“正体”,五言为“流调”。汉末五言古诗全是佚名之作,便透露了这种诗体地位的卑下。建安诗人敢于无视雅音正体,大量采用五言“流调”,终于使它成为诗坛的主体形式,这是一个历史的功绩。此其一。 汉末五言古诗虽然具有艺术魅力,但题材狭窄,内容单薄,不足以开启一代诗风。建安诗人以丰富的内容,高远的志怀,慷慨的激情,为五言诗输入峥嵘的“风骨”,使它足以成为后人景慕效法的榜样,此后五言诗人便跟踵而起。此其二。 第三,建安的五言诗,不仅抒情极为高妙,叙事也很杰出。蔡琰的《悲愤诗》代表了本时期叙事诗的成就。这首诗以五百多字的篇幅记叙诗人的悲惨遭遇,把被掳途中所受的凌辱,流落异域的思绪悲怀,被赎回时的别子之痛,归来后面对荒凉家园的孤独之感,直至再嫁以后的“流离成鄙贱,常恐复捐废”的惶惶心境,都刻画得情景逼真。上述这些成就为五言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此开启一个五言诗长足发展的时代。 内容上勇于冲破樊篱,形式上勇于尝试探索,反映了建安诗人的创造精神。除五言体外,曹髦还曾“首创九言诗”。《古文苑》所载孔融六言诗虽不可信,曹丕在《答群臣劝进书》中却记载下了自己的六言诗。在我国诗歌史上,六言一直不甚发达,但直到唐宋还时时有人继作。曹丕的《大墙上蒿行》则为杂言长篇,对歌行体的形成有一定影响。王夫之说:“长句长篇,斯为开山第一祖。鲍照、李白领此宗风,遂为乐府狮象。”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七言,在建安以前,只有相传的柏梁诗,不仅真伪尚有争议,而且充其量不过是联句体,而曹丕的《燕歌行》则已是声情摇曳、艺术完美的七言诗了,后来鲍照将句句用韵改革为隔句用韵,这一体制便最后定型。五七言诗是汉以后我国古典诗歌的基本体式,一直持续到近代新诗的起来,而追溯其源,实在应该说是肇端、或者奠基于建安时代。

益海嘉里的集团历史

益海嘉里集团是新加坡丰益国际有限公司在华投资的以粮油加工、油脂化工、仓储物流、内外贸易为主的多元化企业集团,也是国内最大的粮油加工集团,总部位于上海市陆家嘴金融贸易中心。美国ADM公司和新加坡WILMAR集团共同投资组建的益海嘉里(中国)集团是ADM在中国扩张的典型代表。益海嘉里集团成立于2001年,总部设在上海陆家嘴。该集团在国内直接控股的工厂和贸易公司已达38家,另外还参股鲁花等多家国内著名粮油加工企业,工厂遍布河北、山东、江苏、福建、广东、广西、等沿海各主要省份及四川、湖北、湖南、新疆、宁夏、黑龙江、等内陆地区,贸易公司及办事处已覆盖除西藏和港、澳、台地区外的全国各省。该集团油籽年压榨量达1000万吨,油脂年精炼能力300万吨,分提能力达100万吨,出口豆粕占全国年出口总量的 70%以上,是国内最大的油脂、油料加工企业集团之一。在大力发展油脂、油料加工项目的基础上,该集团又全面进军小麦、稻谷、棉籽、芝麻、大豆浓缩蛋白等粮油精深加工项目,同时又先后投资控股和参股铁路物流、收储基地、船务、船代等辅助公司,向着多品种经营和多元化发展。早在2005年,益海集团便开始将投资方向转向其他农产品加工领域,在黑龙江投资益海米业。2005年12月,又成立益海(佳木斯)粮油工业有限公司,负责集团东北业务开展。益海(佳木斯)粮油工业有限公司已与黑龙江益海粮油和黑龙江龙粮储备公司合作,建设大型收储基地;开展水稻、玉米等国内外贸易;组建物流公司,贯通运输通道;建设玉米、大米加工基地;在佳木斯等优质水稻大豆主产区建立大型粮食加工基地。益海集团已在东三省及内蒙古部分地区建立了完善的粮油业务网络。益海嘉里集团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先后在深圳、青岛、天津、秦皇岛、连云港、营口、广州、上海、泉州、防城港、张家港等主要港口及武汉、岳阳、西安、成都、佳木斯、新疆昌吉等主要城市投资设立了40多家工厂和20多家贸易公司,成为国际知名的粮油加工、贸易商,并成功的塑造出“金龙鱼”、“口福”、“胡姬花”等国内著名品牌,2006年集团旗下的嘉里粮油被选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食用油独家供应商。在国家产业政策的指导下,益海嘉里立足中国,积极参与中国粮油产业建设,发展现代化的中国粮油事业。通过整合并延伸产业供应链,实现压榨、精炼、小包装油、特种油脂和油脂化工等整个食用油脂供应链的整合,挖掘规模,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依靠国内粮食种植优势,大力发展水稻循环经济及杂粮产品,设立种业公司发展,从种子的研发、良种的推广、订单种植、订单收购一条完整的链条,提升传统农产品价值 ,提高农民收入,积极支持国家三农政策的实施,建设中国农业强国。坚持技术创新,提升国家粮油产品的品质和价值。在上海设立油脂研究中心,由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主持,致力于食用油脂的安全、营养、专用油脂技术、焙烤原辅料和添加剂、油脂化工等领域研发工作。同时,还在河北秦皇岛建立大豆深加工研究基地,以及黑龙江佳木斯建立水稻循环经济研究基地。实现粮油产品增值和提高我国粮食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满足消费者日益丰富的粮油产品消费需求。

西安历史古建筑景点有哪些

西安作为十三朝古都,也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旅游城市,这里基本上每个朝代都在这里留下了印记,下面小编就为大家汇总了西安关于汉、唐、明清的景区,下面一起来看看吧!汉韵篇汉朝——继秦朝以后的大一统王朝,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到丝绸之路的开辟,每一项伟大的历史举措都为后世的发展奠定了深远的基础。接下来就请跟随小编一起,来一场关于汉代文化的体验之旅吧。一、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公园 汉长安城是西汉王朝(公元前206年—公元8年)的都城,始建于公元前202年,南屏秦岭、西邻皂河、北临渭河,面积约36平方公里。未央宫作为汉长安城最重要的宫殿建筑群,始建于公元前200年,总面积4.8平方公里,是汉王朝的统治中心。同时也中国古代规模最大的皇宫,其宫室布局和建筑形制对后世宫城建筑产生了深远影响。汉长安城未央宫是古丝绸之路的决策地、始发地及指挥中枢,在维护丝路稳定、畅通以及促进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上发挥了重要作用。现在的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公园与时代新潮紧密结合,景区推出风筝、露营野餐、露天乐队等系列活动,游客既可以感受到历史气息,也在当下流行中体验到景区蓬勃的生命力。二、西安汉城湖——大风阁博物馆大风阁博物馆取意刘邦《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的意境。进入博物馆映入眼帘的就是硕大的3D弧幕电影《天汉长安》,在影片中感受大汉王朝的历史兴衰,了解汉人、汉字,儒家思想的文化起源,传递西汉地理空间和精神空间的恢宏气势。再往上走进入丝绸之路博物馆,在那些栩栩如生的雕塑中仿佛真的能看见2000多年前丝绸之路的辉煌与气派。博物馆地下两层,地上七层,在这里不仅能了解到汉代的历史文化与经典典故,还能登阁远望,将汉城湖的美景尽收眼底,在自然与历史的碰撞中收获不一样的体验。三、昆明池七夕公园汉代昆明池是上林苑中最优美的园林景观区之一,也成为了当时皇家贵族的游览胜地。昆明池最吸引人的是那独一无二的广阔水面,浩渺无涯,辽阔的湖面除了演习水战以外,游乐功能特别突出。同时,昆明池水中鱼翔浅底,绿草点点,环池一带绿树成荫,动植物资源丰富多彩,也是皇家游猎的好地方。现在的昆明池也不输当年分毫,游客既可以在宽阔的草地上享受露营野餐带来的乐趣,也可以泛舟湖上体验一次“江南”的韵味,亦或者在公园里的“绿色球场”挥洒汗水,享受运动带来的快感,无论是哪一种游园方式都能让你收获一份穿越大汉而来的快乐。盛唐篇唐朝——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之一,这一阶段的中国无论是在经济、社会、文化和艺术上都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并且与亚欧等国家均有往来,呈现出空前的大唐盛世之风。接下来就请跟随小编一起看看西安里长安的风采吧。一、大雁塔 大雁塔作为现存最早、规模最大的唐代四方楼阁式砖塔,是佛塔这种古印度佛寺的建筑形式随佛教传入中原地区,并融入华夏文化的典型物证。现在的大雁塔在历史厚重感之余更多了几分休闲娱乐。每当夜幕降临,大雁塔北广场热闹非凡,除却定时的音乐喷泉准时开启之外,还可以在西辅门和不倒翁小姐姐进行互动。走累了,就在后面的小山坡上寻一处石椅,静静地坐着,听着广播中的呢喃,看着被灯光打的通亮的塔体,也不失为一种享受。二、大唐芙蓉园现在的大唐芙蓉园景区是在原唐代芙蓉园遗址以北的基础上,仿照唐代皇家园林重新建造的,集中展示了盛唐下皇家园林的气派与辉煌。无论是白天还是傍晚前去都会领略不一样的风貌,或像是一位摆弄光影的艺术大师,又像是在黑夜中沉思的诗人,一步一景都将成为游客镜头中最好的作品。三、大唐不夜城大唐不夜城主题街区以“二十四时长安城”为主线,将盛唐的风采展现在西安的夜晚。无论是景区内的雕像建筑,还是唐文化的主题演艺,都将长安刻画的活灵活现,仿佛真的就回到了唐长安熙熙攘攘的夜晚。四、长安十二时辰“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首个沉浸式唐文化体验街区再次掀起了唐风的浪潮。着一身唐装,在唐风建筑之中真正的做一回长安人,看一场《霓裳羽衣舞》、听一曲《大唐梵音》又或者和街头的NPC进行互动,一时间真的分不清是在长安还是西安。五、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被誉为“千宫之宫”的大明宫是盛唐时全世界最辉煌、面积最大的宫殿群,如今在这座遗址上开设了丹凤门遗址博物馆、大明宫遗址博物馆、考古探索中心、微缩景观等打卡地,使得游客可以身临其境的感受盛唐的繁华。在这里不仅可以在文物里窥见凝结在其中的科学智慧,还可以化身小小考古学家,用考古的方式打开沉睡着的长安。六、华清宫“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华清宫历史悠久,周、秦、汉、隋、唐等历代帝王在此建有离宫别苑,是国家首批5A级旅游景区。可以游览皇家御花园、避暑胜地、享有”天下第一温泉”的“华清池”;游览“御汤遗址博物馆”,感受李隆基与杨玉环的浪漫爱情;游览西安事变爆发地“五间厅”,体会近代历史的气息。同时景区还有《长恨歌》及《西安事变》演出,在演出中重温历史。明清篇明清——中国历史上最后的两个封建王朝,由于首都建于今北京故宫,因此留存在西安的文化古迹较少,但细细发掘还是能看见明清的足迹。一、西安钟鼓楼 西安钟楼始建于明洪武十七年,是一座重檐三滴水式四角攒尖顶的阁楼式建筑。其分为上下两层,由台阶踏步上至基座的平台进入一层大厅,大厅四面有门,周为平台,顶有方格彩绘藻井,二层四面有木格窗门与外廊相通。屋面设绿色琉璃瓦,整个建筑显得宏伟、壮观。鼓楼始建于明洪武十三年,其建于高大的长方形台基中心,面阔七间,进深三间,四周设回廊,建筑结构采用重檐三滴水式、琉璃瓦屋顶。楼体分上下两层,重檐三层,是梁架式楼阁建筑。第一层楼身上置腰檐和平座,第二层楼为重檐歇山顶,上覆绿色琉璃瓦。楼的外檐和平座都装饰有青绿彩绘斗拱,使楼的整体显得层次分明,华丽秀美。二、高家大院高家大院位于西安莲湖区北院门,始建于明朝崇祯年间,距今已有四百余年历史,是清代榜眼高岳崧的故居。是西安古城内在原址上恢复、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历时时间最长的一座官宅大院。整个院落为三院四进式,完整保存客房、厅房、厢房、正房、书房、花园、祠堂、私塾、戏楼等不同功能的房间。院内方正对称的格局,尊卑有序的空间,浑厚敦实的风格,闹中取静的院落,隔绝尘嚣。景区内主要展示了明清时期的科举文化,以文字、图片加实物的展示,还原了科举考试了艰辛历程与考中之后的无限荣光。同时,在景区还能听一曲“华阴老腔”,看一场皮影新,感受陕西地地道道地方剧种的器宇轩昂与细腻的演技。三、西安城墙西安的城墙是我国迄今为止保存最完整的古城墙,城墙全长13.74公里,包括护城河、吊桥、闸楼、箭楼、角楼等。游客可身着唐装汉服登墙拍照打卡,或者在租赁服务处租借一辆自行车,骑车感受城墙上的风。最好在清晨较早或者傍晚稍晚一些时候登城墙,早晨清风徐徐,傍晚黄昏的光线更容易出片。

历史论文:关于中西医结合发展

  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定义是:“综合运用中西医药理论与方法,以及中西医药学互相交叉渗透中产生的新理论与新方法,研究人体结构与功能、人体与环境(自然与社会)的关系,探索并解决人类健康、疾病及生命问题的科学。”  40多年的实践表明,中国在世界上首创的中西医结合医学,不仅成为我国医药科学和卫生事业的一大优势,是中国在20世纪对人类医学发展的一大创举和贡献,而且给人类医学特别是各国各民族传统医学发展带来了深刻启示及深远影响。“结合医学”(有称“综合医学”或“第三医学”)已为人们普遍接受,成为20世纪人类医学的新概念。  理论层面有:中西医比较研究及发展史研究;中西医结合医学研究对象;中西医结合医学研究目的;中西医结合临床与基础学科职能;中西医结合医学学科内部结构及学科族结构;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学科特征;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学科知识构成;中西医结合医学模式探索;中西医结合医学理论体系的构建。  实践层面有:中西医结合医疗体系研究;中西医结合预防医学体系研究;中西医结合康复医学体系研究;中西医结合保健体系研究;中西医结合护理体系研究;中西医结合基础学科体系研究;中西医结合科研体系研究;中西医结合教育体系研究;中西医结合管理体系研究。  方法论层面有:中西医结合临床方法研究;中西医结合科研方法研究;中西医结合教学方法与人才培养研究;中西医结合技术方法研究;中西医结合管理方法研究;中西医结合思维方法研究;中西医结合领域计算机与信息系统研究;哲学与中西医结合研究;数理统计在中西医结合研究中的应用研究。  按照“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学术是事业发展的基础,所以,90年代制定的“中西医并重”卫生工作方针,其根本是中医与西医两个医学理论体系应当并重。不可重西轻中,更不可以西代中。从科学与技术的关系而言,科学是技术的理论依据,技术是科学的实践应用,所以,讲“中西医并重”,核心是中医与西医各自的科学、理论部分必须并重,既不能以技术代替科学,更不能在科学、理论上以西非中。因此在东西方文化与科学多元共存的今天,科学地理解“中西医并重”的战略方针,同样也是一个政治问题。  当前,中医医疗、教学、科研、管理上的突出难题是两个“西化”,即学术与管理上的“中医西医化”。这两个西化是上述悖论困扰的结果,至今仍是中医面临的首要难题。用西医生理、病理的观念与方法解释中医的藏象经络、病因病机,用西药药理、药物化学的观念与方法代替中药、方剂理论,几乎占据了中医科研课题的主导地位。而为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的中医科学学、软科学研究却仍然一直未能受到应有的重视。在一些人的头脑里,“中医西医化”就是“中医现代化”;有的部门甚至“寺院当教堂,神父管和尚”。  中医与西医是两个不同的医学理论体系,从两者的观念、方法到概念、范畴,各不相同,不可通约。因此,中医的医疗、教学、科研、管理必须符合中医的理论与临床特点。人们常说:有为才能有位。处于世纪之交的中医,绝非无可作为,关键是“如何为”的问题。若以西代中,则中医错位。如此而为,则为必无为,为更无位。从这个角度看,当前,中医必须彻底摆脱从属于西医的地位,并牢牢站稳自己的科学位置,有位才会有大作为。因此,全面贯彻“中西医并重”的战略方针,首先要彻底走出“西化”的误区.  面对21世纪,必须使全国上下清楚地认识到:中医正处于一个千载难逢的全面振兴的前夜,这是人类科学发展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性惠顾,必须抓住机遇,不可彷徨、蹉跎。  其一:20世纪里,在西医飞速发展的同时,越来越暴露出西医无法克服的自身观念、理论的局限性;西药化学合成药物的毒副作用以及2/3以上的内科疾病缺少特异性治疗的现实,迫使西医不得不“回归自然”,希望从传统医学中求得互补与自救。而在世界的传统医学领域,形成相对完整理论体系者,唯独只有中医。其它各国的传统医学,在理论上尚处于粗浅的萌芽水平,实际上只是经验性的传统治疗方法与技术而已。当今,西医向传统医学求得互补,其视野已经集中在中医上了,所以“中西医并重”很可能发展为21世纪人类医学的大趋势,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医药要堂堂正正地走向世界”,就是要把国外没有的地地道道、原原本本的中医,传播到世界各国去。尽管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有计划、分步骤进行,但决不是把中医西化以后再送到国外去。  其二:中国是中医的故乡,也是世界上唯一的中药材生产大国。在满足国内需求的同时,并逐步走向世界,那么中医就很可能发展为我国最大的知识经济产业。比如,全世界每年用在医疗卫生上的总投入大约2. 5万亿美元,我们12亿人口的大国仅占其中的1.6%左右。如果中医在不断振兴的同时逐步走向世界,那么,我们在医学传播、药品输出、医疗服务等方面精心组织、科学管理,从全世界医疗卫生总投入中取得10%的份额,并非天方夜谭。果能如此,每年将会拿回2,500亿美元的外汇。到那时,中医就自然成为我国独有的、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巨大的经济增长点,并造福于全人类。对于中医来说,这就是我们的大政治。所以,中医不但不能“西化”、“不能丢”,而且必须振兴和发展。(详见《关于中医生存与发展的战略思考》一文——《中国科技导报》,1999年第7期)  21世纪的中西医结合研究,将沿着1996年《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的“促进中西医结合”方向和目标不断向纵深发展。  (一)在中国已形成的中西医结合(含传统医药与现代医药相结合)认识,必将深化发展。实践将进一步证明中西医结合的必要性、必然性、优越性、规律性和创新性,展示中西医结合是医学发展的重要方向。  (二)越来越多的国内外科学家、医学家、药学家,乃至医药企业等将投入到中西结合研究中,使中西医结合研究朝着多学科、多层次、高层次、综合性研究方向发展,从而吸纳多学科知识成分,提炼出新医学认识,形成新的医学范畴,产生新的医学成果和医学技术,编织新的中西医结合医学新概念框架之网,构建中西医结合理论体系,促进中西医药学理论与实践的融汇贯通。  (三)紧紧围绕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的重大疾病及常见病开展防治研究,以及新药物和新技术的研究开发等,仍是21世纪中西医结合研究主要方向。中西医药结合必将成为“综合防治”人类疾病的重要途径。  (四)中西医结合医学(包括临床与基础)学科建设将逐步完善,形成中西医结合学科体系。保证我国的中西医结合医学发展居国际领先地位。  (五)中西医结合医学教育必将迅速发展,教育体系不断完善,以满足社会发展及医学发展的需求。如中国的“全科医师”必将是中西医结合的全科医师。  (六)中西医结合医院等医疗机构建设将迅速发展,愈加显示出中西医结合医疗机构在医疗、预防、康复、保健、护理、社区卫生服务等方面的优势。中西医结合的思路方法及研究成果,将在各种类型医疗机构得到进一步推广应用。  (七)中西医结合医学知识将更加普及,进一步形成“中医好、西医好、中西医结合更好”的社会共识。  (八)中西医结合医学将与现代医学、中医药学并驾齐驱,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促进和实现中西医结合,是我国医学发展的方向和远大目标,是我国医药卫生工作者以及科技工作者共同承担的历史使命。  21世纪必将是中西医结合医学蓬勃发展的世纪。也是全人类传统医药与现代医药相结合的“结合医学”蓬勃发展的世纪。  你准备给我加多少分啊

急.!历史论文.有关中医药发展的.

中药的发展历史秦汉时期,国家统一,经济发达,为汇集整理先秦时期大量蕴积的药物开发利用经验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南北朝时期,商品生产与交换的发展更为中药资源的开发利用奠定了基础,当时药物专著已达110多种。其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杰作是东汉成书的《神农本草经》。《神农本草经》既是先秦时期中药资源开发利用的经验总结,又是后世本草和开发利用的楷范。全书记载药物365种,其中植物药252种、动物药67种、矿物药46种,并按中药的养命、养性、治病等3种功效归并为上、中、下三品。这些药物至今仍有200余种沿用不衰。到了魏晋时期,药物品种增加到730种(《名医别录》新增365种),后又经《本草经集注》增补、完善,初步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理论体系。至此,我国中药理论体系雏形已定,中药资源的开发利用也得到进一步扩大和提高。   唐代,药物已增加到1000余种,药物知识也已基本可以满足一般临床应用的需要。国家曾组织力量开展药源调查,在此基础上于显庆年间(656--660年)编修了《新修本草》,又名《唐本草》,这是世界上第一部由政府编修并颁布实施的具药典性质的药学专著。在已有的本草学基础上,精选民间新药114种,使药物种数达到850种,这本药学专著以较多的药物基原考证和较丰富临床用药经验赢得了中外医药工作者的尊崇。70多年后,陈藏器又收集《唐本草》未载之药692种,撰成《本草拾遗》。二者合计,唐代开发利用的中药资源已达1500多种。  宋代,印刷技术的发展,为医药资料的整理、传播提供了良好条件。北宋时期,国家再次大规模调查药物资源,并成立医药编纂出版机构--校正医书局,还设立了官办的制药厂(惠民制药局)生产中成药。百余年中,三次修订本草,大量校勘汇总,增补文献和用药经验,形成历史上官修本草高潮,官方代表作有《开宝本草》、《嘉佑本草》和《本草图经》。宋代唐慎微集前人之大成,收集《开宝本草》、《嘉佑本草》筛选遗余药物554种,又自增8种,辑成《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简称《证类本草》。至此,我国古代开发利用的药物资源已达1748种,极大地丰富了中医药宝库。  金、元时期,中药资源开发利用在稳定和巩固品种的基础上,重点转向精炼药效、归纳药理,其主要贡献是把医药理论与具体药物密切结合,形成了多层次的中药学理论体系,对后世影响极深。  明代是中国古代史上中药资源开发利用和本草理论发展的鼎盛时期,特别是明代中叶,随着生产水平的提高及国内外市场的开拓,商品经济有很大发展,医药界人文荟萃,名著迭起。《本草品汇精要》收载药物1815种,增补46种,尤以文字简洁精要。彩色实物绘图名闻于世。《滇南本草》收载药材448种,是一部记载高原地区药物(包括民族药物)的珍贵著作。举世闻名的《本草纲目》收载药物1892种,把古代中药资源开发利用 推向了顶峰,并以博大精深的内涵总结了明以前中药资源开发利用的经验,图文井茂,提高了本草学的编纂技能和水平,开拓了后世中药发展的新局面。  清代,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不仅中药行、店林立,还形成了一些全国性的药材集散市场。中药材产量和运销量随之大增,中药资源开发利用的范围又进一步扩大和提高,著录和存世的本草近400部,其中,学术价值较高的著作有《本草纲目拾遗》、《植物名 实图考》。前者收载《本草纲目》未收载的药物716种;后者收载植物1714种,虽名为《植物名实图考》,实际也是一部宝贵的药物专著。与此同时,中国民族药开发利用也得到了很大发展,如藏族著名药学家帝玛尔·丹增彭措编著了《晶珠本草》,共收载药物2294种,具有浓厚的藏药特色,是中国藏医药学史上的一部经典之作。

历史诗歌

夏商与西周 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 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楚吴 二晋前后沿 南北朝并立 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 皇朝至此完

历史论文:关于中西医结合发展

  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定义是:“综合运用中西医药理论与方法,以及中西医药学互相交叉渗透中产生的新理论与新方法,研究人体结构与功能、人体与环境(自然与社会)的关系,探索并解决人类健康、疾病及生命问题的科学。”  40多年的实践表明,中国在世界上首创的中西医结合医学,不仅成为我国医药科学和卫生事业的一大优势,是中国在20世纪对人类医学发展的一大创举和贡献,而且给人类医学特别是各国各民族传统医学发展带来了深刻启示及深远影响。“结合医学”(有称“综合医学”或“第三医学”)已为人们普遍接受,成为20世纪人类医学的新概念。  理论层面有:中西医比较研究及发展史研究;中西医结合医学研究对象;中西医结合医学研究目的;中西医结合临床与基础学科职能;中西医结合医学学科内部结构及学科族结构;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学科特征;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学科知识构成;中西医结合医学模式探索;中西医结合医学理论体系的构建。  实践层面有:中西医结合医疗体系研究;中西医结合预防医学体系研究;中西医结合康复医学体系研究;中西医结合保健体系研究;中西医结合护理体系研究;中西医结合基础学科体系研究;中西医结合科研体系研究;中西医结合教育体系研究;中西医结合管理体系研究。  方法论层面有:中西医结合临床方法研究;中西医结合科研方法研究;中西医结合教学方法与人才培养研究;中西医结合技术方法研究;中西医结合管理方法研究;中西医结合思维方法研究;中西医结合领域计算机与信息系统研究;哲学与中西医结合研究;数理统计在中西医结合研究中的应用研究。  按照“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学术是事业发展的基础,所以,90年代制定的“中西医并重”卫生工作方针,其根本是中医与西医两个医学理论体系应当并重。不可重西轻中,更不可以西代中。从科学与技术的关系而言,科学是技术的理论依据,技术是科学的实践应用,所以,讲“中西医并重”,核心是中医与西医各自的科学、理论部分必须并重,既不能以技术代替科学,更不能在科学、理论上以西非中。因此在东西方文化与科学多元共存的今天,科学地理解“中西医并重”的战略方针,同样也是一个政治问题。  当前,中医医疗、教学、科研、管理上的突出难题是两个“西化”,即学术与管理上的“中医西医化”。这两个西化是上述悖论困扰的结果,至今仍是中医面临的首要难题。用西医生理、病理的观念与方法解释中医的藏象经络、病因病机,用西药药理、药物化学的观念与方法代替中药、方剂理论,几乎占据了中医科研课题的主导地位。而为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的中医科学学、软科学研究却仍然一直未能受到应有的重视。在一些人的头脑里,“中医西医化”就是“中医现代化”;有的部门甚至“寺院当教堂,神父管和尚”。  中医与西医是两个不同的医学理论体系,从两者的观念、方法到概念、范畴,各不相同,不可通约。因此,中医的医疗、教学、科研、管理必须符合中医的理论与临床特点。人们常说:有为才能有位。处于世纪之交的中医,绝非无可作为,关键是“如何为”的问题。若以西代中,则中医错位。如此而为,则为必无为,为更无位。从这个角度看,当前,中医必须彻底摆脱从属于西医的地位,并牢牢站稳自己的科学位置,有位才会有大作为。因此,全面贯彻“中西医并重”的战略方针,首先要彻底走出“西化”的误区.  面对21世纪,必须使全国上下清楚地认识到:中医正处于一个千载难逢的全面振兴的前夜,这是人类科学发展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性惠顾,必须抓住机遇,不可彷徨、蹉跎。  其一:20世纪里,在西医飞速发展的同时,越来越暴露出西医无法克服的自身观念、理论的局限性;西药化学合成药物的毒副作用以及2/3以上的内科疾病缺少特异性治疗的现实,迫使西医不得不“回归自然”,希望从传统医学中求得互补与自救。而在世界的传统医学领域,形成相对完整理论体系者,唯独只有中医。其它各国的传统医学,在理论上尚处于粗浅的萌芽水平,实际上只是经验性的传统治疗方法与技术而已。当今,西医向传统医学求得互补,其视野已经集中在中医上了,所以“中西医并重”很可能发展为21世纪人类医学的大趋势,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医药要堂堂正正地走向世界”,就是要把国外没有的地地道道、原原本本的中医,传播到世界各国去。尽管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有计划、分步骤进行,但决不是把中医西化以后再送到国外去。  其二:中国是中医的故乡,也是世界上唯一的中药材生产大国。在满足国内需求的同时,并逐步走向世界,那么中医就很可能发展为我国最大的知识经济产业。比如,全世界每年用在医疗卫生上的总投入大约2. 5万亿美元,我们12亿人口的大国仅占其中的1.6%左右。如果中医在不断振兴的同时逐步走向世界,那么,我们在医学传播、药品输出、医疗服务等方面精心组织、科学管理,从全世界医疗卫生总投入中取得10%的份额,并非天方夜谭。果能如此,每年将会拿回2,500亿美元的外汇。到那时,中医就自然成为我国独有的、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巨大的经济增长点,并造福于全人类。对于中医来说,这就是我们的大政治。所以,中医不但不能“西化”、“不能丢”,而且必须振兴和发展。(详见《关于中医生存与发展的战略思考》一文——《中国科技导报》,1999年第7期)  21世纪的中西医结合研究,将沿着1996年《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的“促进中西医结合”方向和目标不断向纵深发展。  (一)在中国已形成的中西医结合(含传统医药与现代医药相结合)认识,必将深化发展。实践将进一步证明中西医结合的必要性、必然性、优越性、规律性和创新性,展示中西医结合是医学发展的重要方向。  (二)越来越多的国内外科学家、医学家、药学家,乃至医药企业等将投入到中西结合研究中,使中西医结合研究朝着多学科、多层次、高层次、综合性研究方向发展,从而吸纳多学科知识成分,提炼出新医学认识,形成新的医学范畴,产生新的医学成果和医学技术,编织新的中西医结合医学新概念框架之网,构建中西医结合理论体系,促进中西医药学理论与实践的融汇贯通。  (三)紧紧围绕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的重大疾病及常见病开展防治研究,以及新药物和新技术的研究开发等,仍是21世纪中西医结合研究主要方向。中西医药结合必将成为“综合防治”人类疾病的重要途径。  (四)中西医结合医学(包括临床与基础)学科建设将逐步完善,形成中西医结合学科体系。保证我国的中西医结合医学发展居国际领先地位。  (五)中西医结合医学教育必将迅速发展,教育体系不断完善,以满足社会发展及医学发展的需求。如中国的“全科医师”必将是中西医结合的全科医师。  (六)中西医结合医院等医疗机构建设将迅速发展,愈加显示出中西医结合医疗机构在医疗、预防、康复、保健、护理、社区卫生服务等方面的优势。中西医结合的思路方法及研究成果,将在各种类型医疗机构得到进一步推广应用。  (七)中西医结合医学知识将更加普及,进一步形成“中医好、西医好、中西医结合更好”的社会共识。  (八)中西医结合医学将与现代医学、中医药学并驾齐驱,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促进和实现中西医结合,是我国医学发展的方向和远大目标,是我国医药卫生工作者以及科技工作者共同承担的历史使命。  21世纪必将是中西医结合医学蓬勃发展的世纪。也是全人类传统医药与现代医药相结合的“结合医学”蓬勃发展的世纪。  你准备给我加多少分啊  ↓

读近现代历史名著有感2000字

 读后感是对一本著作的一个总结及心得体会,一篇好的读后感能让让一个读者对未知的著作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最重要的内容和一览著作的好奇心,同时,读后感也是表达个人对作品的理解能力,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融合在一起,悲伤和幸福的文字产生更加激烈的碰撞,读后感思想和文学在对著作进行一个美好的文化传达的同时,也表达着个人内心的呼吁。欢迎参考出国留学网读后感范文。  虽然我们中国的近代史是一部屈辱的历史,但是时势造英雄,中国的英雄们经过一番努力的战斗,最终换来了今日的安宁与和平!  1921年7月1日,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终于诞生了!共产党人用崭新的理论和务实的精神为中国人民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沉寂多年的中国大地重新燃起了希望的火花。  为了拯救灾难深重的祖国母亲,共产党人前仆后继,呕心沥血;为了祖国母亲不再受到欺凌,一批批共产党人燃烧了自己的青春和生命!在那封建黑暗势力的绞杀下,在帝国主义的炮火中,共产党人用自己的脊梁筑起中华民族不朽的长城。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中国人民赶走了侵略者,带着对光明的憧憬,一步步走出暗无天日的殖民地半殖民地社会。  1949年10月1日,全世界都在聆听那最为雄健豪壮的声音:“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新中国终于如凤凰涅磐般诞生了!在这个崭新的国家,劳苦大众第一次当家作主人,以百般热情投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  祖国大地万象更新,旧貌换新颜。仰望蓝天,神州飞船,太空穿梭;俯瞰大地、三峡工程,旷世神奇。从此,中国人民从一个辉煌迈向另一个辉煌,东方巨龙在全世界人民惊诧的目光中腾飞、再腾飞!  掩卷长思,我庆幸我属于这个古老而年青的国度;我庆幸我属于这个伟大而辉煌的时代;我庆幸我生在红旗下,长在新中国!

新中国成立60年取得巨大历史成就背后的根本原因是?从这60年发展历程我们能得到什么启示?

金风拂丹桂,盛世谱华章。今年是我们伟大祖国迎来60周年华诞。在这丰收而又美丽的季节里,让我们用最纯真的情感和最朴实的语言向祖国母亲道声:妈妈,生日快乐! 60年前的10月1日,一位带有浓浓湖南口音的伟人站在天安门城楼,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从此,饱经战争沧桑与落后的中国人民终于摆脱了苦难,重新站了起来。60年,把一个民生凋敝、经济严重落后、国家事业百废待兴和一个满目疮痍的旧中国,变成了一条腾飞的巨龙,以一个大国的身份屹立在了世界的东方。 光阴如水,岁月如梭。60年的沧桑,60年的巨变,数不尽道不完。别的不说,就我们这一代、正是沐浴着改革开放的和煦春风长大的一代,见证、目睹和享受了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巨大成果和伟大变迁:她从一个极其落后的国家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保持年均10%的增幅;综合国力在世界上也取得了长足的提高;现在的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综合国力第六、世界公认的综合国力强国;新中国成立、这一甲子的国际地位迅速的、不断地提升。新中国历史和新中国走过60年来的光辉足迹,这一桩桩、一切切让世界无不为之赞叹,国人无不为之自豪与骄傲。 盘点着祖国60年来的辉煌成就,中国人从来没象今天这样扬眉吐气,从来没有象今天这样充满着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特别记忆犹新、令人感动和难忘的是2008。这一年中国人经历了太多太多的大悲大喜、跌宕起伏、难以忘怀的一年。在这一年里,13亿中华儿女用真情传递着温暖,激荡着坚强,分享着喜悦,憧憬着未来,2008镌刻了我们共同的记忆;2008,在中国的历史上异常珍贵,更值得回味,以至成为永久珍藏的一段历史。 2008,说它是个非常之年、感动之年、大爱之年一点不为过。本以为,08是举国欢庆的一年,不曾想到,却成了揪心的一年,难忘的一年。春天伊始,当我们正为奥运会欣喜的数着倒计时时,一场30年、50年未遇的雨雪冰冻灾害向我国的北方袭来。常言说的好,大灾必有大爱。一加十、十加百、百加千千万;你加我、我加你、大家心相连。霎时间,抗灾运动在祖国的北方勃勃兴起,捐款捐物热潮风起云涌;在整个华夏的大地,不论男女老少,不论富贵贫穷,不论城市乡村,人人都捧出了一颗真诚而又滚烫的心,把整个灾区来温暖。 2008我们又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5.12”汶川大地震。在山动地摇的那一刻,勇敢坚强的中国人民没有被困难和灾难吓倒,整个中国人团结得跟一个人似的,我们的团结,我们的拼搏精神让世界刮目相看,并用我们13亿人的力量筑起爱的长城长达半年之久。就这样,13亿中国人拧成一股绳,强忍泪水,埋藏悲痛,焕发出众志成城、百折不挠的民族精神,用爱的力量谱写出一曲曲感天动地抗灾壮歌。为此,中国在一次次灾难中所表现出来的坚强、理性以及以人为本等诸多方面的巨大进步,赢得了全世界各国人民的友好目光和赞美的掌声! 2008对于中国来说又是大喜的一年。百年梦圆,北京奥运会盛会以其巨大的魅力和独特的感召力,拨动着中华儿女的心弦,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奥林匹克火炬在这块圣洁的土地上从此点燃。13亿中国人和着北京奥运的鼓点,品味改革开放30年来酿造的幸福生活,向着更高水平小康的新征程迈进。 2008是收获的一年。从1999年“神一”到今天的“神七”,载着13亿中国人的期盼与梦想,迎着世界关注的目光,于9月25日21时10分,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船胜利发射升空。这是中国在2008这个不平凡年份送给世界的又一个惊叹,也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又一次绽放出的光芒。 2008对于三峡库区儿女来说,是自豪的一年。从大禹治水的神话,到孙中山、毛泽东等几代伟人勾画的蓝图,到今天三峡工程蓄水的实现,它承载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奋斗历史,也展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与胆识。三峡工程的竣工,标志着蓄水的三峡工程迈入收获期;标志着“防洪、发电、通航”三大目标首战告捷;标志着一位伟人的百年梦想终于从诗境和“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业变为了现实……不屈不挠的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党中央、国务院的英明决策下,用我们的爱在震撼、信心、力量的感召下,肩并肩、心连心一同走过了难忘的――2008。 天大地大没有党的恩情大,爹亲娘亲没有社会主义大家庭亲。祖国啊祖国,没有你,哪有人民的和谐美满;没有你,哪有人民的幸福安康;没有你,哪有人民的小康之路。这一篇篇一行行文字岂能写尽对你的赞美之情?!这一首首一曲曲颂歌岂能唱尽对你的眷恋?!让我们用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祖国妈妈,我爱您! 60年的光辉历程即将成为一段历史,并将永远定格在中国历史的史册上。如今的中国,正以巨人的步伐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行列。让我告诉世界,中国命运自已主宰;让我告诉未来,中国进行着接力赛。勤劳、勇敢、智慧的中国人民有志气、有信心、有能力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 祖国大地,普天同庆。在祖国60华诞来临之际,在祖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13亿中华儿女正以无限激情和别样风采共祝祖国母亲60华诞,用最朴素和最强音对祖国母亲说:我热爱我的祖国,我祝福我的祖国,我报效我的祖国;用歌声与微笑同唱一首歌:祖国你好、祖国你好!你的儿女都在为你祈祷,愿你岁岁平安事事如意,喜洋洋的好年景热热闹闹……天南地北共祝愿--祖国明天更美好! -

如何看待新中国前30年的历史

对建国以来前30年的历史,从历史本身来说,并无对与错、是与非;对历史的对与错、是与非体现的是对待历史的态度。退一步说,就算历史有对与错、是与非,都是历史的组成部分,是不容篡改抹杀的,后人可以评说历史的功过是非,但不能否认历史。因此,对待建国以来前30年的历史,我认为,首先应把这段历史看作是新中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中国人民在共产主义运动实践中的探索过程,也是毛泽东同志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理论和实践的探索,无论怎样,对新中国、对社会主义、对共产主义运动都具有积极意义。具体地说,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三反五反、四清等运动是对阶级斗争学说的实践,大跃进、人民公社是对私有制向公有制转化的实践,文化大革命则是对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实践。

1.新中国的历史分期和各个时期的大事 2.列举一五计划的成就 3.中国的失误与挫折的启示与教训

新中国的历史分期1949至1978年,1978至今!新中国成立后面临国家战后经济建设,提出一五计划,朝鲜战争,国家最严重的自然灾害,面对强国不得不自主研制原子弹保卫国家!航天发展,文化大革命! 之后邓小平改革开放,国家经济突飞猛进,航天技术挤进世界前列

第三份重大历史决议学习心得

第三份重大历史决议学习心得 第三份重大历史决议学习心得,岁月如梭,转眼间中国共产党已走过了——多年的光辉历程,中国社会也在党领导人民的长期奋斗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第三份重大历史决议学习心得。 第三份重大历史决议学习心得1 “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美哉,我中国少年,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震天的“号子”响彻在每一名中国青年的心中,而这并没有那些歌曲的委婉动听,更不会有所谓的余音绕梁,但我们知道,它会三日不绝,并且在此后的千百年永不断绝! “即生逢乱世,当念国忧、思民虑”。平均年龄不超过三十岁的中国青年们肩负起挽救华夏民族于“水火之中”的重担。这是青年们的担当,亦是青年自觉的诠释。时代下的他们感念着“以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的毅毅坦然;持坚着共矜然诺心,各负纵横志的满腔豪情;秉承着“一腔热血勤珍重,撒去犹能化碧涛”的不惧牺牲。不断向着黑暗挺进,向着新中国的明天迈出坚实的每一步。 我们的征程又何止过去呢!继往开来是我们发展的常态,踌躇满志来自我们亘古不变的初心。 物质文明的衍生推进,精神文明的繁化念新都将被人民记入共和国的史册。从恢复经济、活邦定本到改革开放之风覆满神州大地,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建立,我们坚持实力与底蕴并济。在新时代的号召下,我们定会用心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一路走来,我们坚信人民的力量,深知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一枝一叶总关情,“听民泣、知民苦”成为衡量我们工作的准则。我们笃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坚决摒弃“纸上谈兵”的空洞化冷处理。 我们永远顺着时代的洪流前进。从稚嫩到成熟,从无知好奇到老成淡然,无数次的思想激荡令我们坚定了方向。这一百年,我们在苦难中铸就辉煌、探索中收获成功、失误后拨乱反正,奋斗后赢得未来。 但我们仍然走在路上。 百年交汇,谋篇布局,我们期待什么?我们在等待什么? 我们期待永远有鲜活的血液注入国家发展这条“大动脉”。我们期待会出先更多诸如张桂梅、钟南山这样的育人者以自身的远见卓识培养出一代又一代的新青年;我们期待会出现更多诸如南仁东、李小文这样的学术泰斗来实现科技强国;我们期待会出现更多诸如张富清、王清珍这样的“英雄”来实现强军报国。如此,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我们相信“中国的青年都应少些冷气,只是向上走,无需理会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更要发声。做出惊天动地事,发出震人心魄声。 我们也在等待中华民族屹立于东方的那一刻,中华真正腾飞世界之时!“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我们的立场是坚定的,未来更是光明的。理论上,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新事物必将战胜旧事物;现实中,全党全军“深耕”一线,“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早已深入中国共产党的骨髓。 岁月新,时节新,脚步新。我们回望过去,规划未来,走好我们这一代的长征路。“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不论前路何方,不讨前路漫长,以史为骨,我们向先烈致敬;以梦为翼,我们为新中国的明天喝彩! 第三份重大历史决议学习心得2 时光如水,岁月如梭,转眼间中国共产党已走过了——多年的光辉历程,中国社会也在党领导人民的长期奋斗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每当看到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时候,每当听到激进的《义勇军进行曲》徐徐奏响的时候,每当看到那漂亮的国徽的时候,一种振奋,一种激昂,一种骄傲,一种自豪的心情便会油然而生。一个名字在我的脑海中浮现,那就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 在上学的时候,我从书本上读到了革命先辈为了人民的幸福、民族的解放和祖国的美好明天,勇敢的面对敌人的屠刀,前仆后继,英勇奋战那可歌可泣的故事,那威武不屈的形象,在我的心里深深的扎下了根。黄继光为了革命的胜利,用他的血肉之躯堵枪眼,用生命换来战斗的胜利;年仅十五岁的刘胡兰从容不迫的走向敌人的屠刀,奉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战斗英雄董存瑞为了开辟祖国解放的胜利道路,舍身炸掉敌人的碉堡。从这些烈士身上,我认识到了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也明白了为什么高高飘扬的国旗如此鲜艳。 回顾历史的长河,我们这个拥有几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曾几度兴衰,从九一八的战火,到卢沟桥事变,再到南京大屠杀,中华民族,危在旦夕。在这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中国共产党领导着万千革命志士,赶走了帝国主义,了蒋家 王朝,拯救了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唤醒了四万万中国的劳苦大众,用鲜血和生命赢得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 毛主席在城楼上的庄严宣告,响彻了大江南北,震惊了整个世界,中国人民从此进入了一个当家做主的新时代,祖国也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不但能够摧毁一个旧世界,而且更有能力建设一个新世界。 沐浴着晨曦的阳光,党的光芒照耀着每一片土地,回首眺望过去的每一步,都是那样的曲折不平坦,一个个脚印记载着多少的风雨沧桑。一唱雄鸡天下白,唤来春天照人间,从此我们的祖国进入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时代,国民经济和各项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中国,崛起在世界的东方,走在新世纪的征途上,我们看到了金菊含笑,听到了枫叶流丹,闻到了硕果飘香,还有那抖擞的雄姿震撼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突飞猛进的科学技术,三峡工程描绘着经济开放的轮廓,香港、澳门的回归雪洗了百年的耻辱,奥运会领奖台上飘起的五星红旗,给祖国的版图上镀上了金灿灿的色彩。 回眸昨日,祖国的成就辉煌,展望明天,我们的豪情满怀,新的世界,是祖国青年人的世界,我们要勇敢地承担起祖国的重托,我们要跨越新的一代,把自己的人生理想与祖国,与时代紧紧联系在一起,做个新时代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党的队伍里始终活跃着胸怀崇高理想、充满奋斗激情的青年人,这正是我们党历经九十年风雨而依然保持蓬勃生机的重要保证。党的事业要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就需要我们的朝气和锐气,需要我们的勇气和智慧,党的组织要永葆先进性,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就需要我们的激情和热情,需要我们的创造和活力。 我们是祖国的未来和期望,让我们在党的领导和鼓励下勇敢的担当,以更强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不负党对我们年轻人的无限厚望,让青春与党同行! 第三份重大历史决议学习心得3 党100年的征程是一部奋斗史,作为一个真正的中国人,谁都不可能不知道我们的党出生在一个血雨腥风的年代,一开始就是以救国救民为己任;谁都不可能不知道,就是这个成立初才一二十个人的"中共真正携起了广大工农和各个正义之士的手,以坚韧的品质顶住了国内外的各种压力乃至压迫,撑起了共和国的一片天空;我们更不可能不知道,是共产党带领我们走向今天的社会主义,走进了幸福和民主……说起党的奋斗历程,总不会忘记想起那一句“枪杆子里出政权”。我一直认为南昌起义是奋斗的真正的开始,因为从那一刻起,我们再也不是靠着几个人来掀起小小波澜了,我们有了自己的武装。 我们也总不会忘记说起二万五千里长征,特别是让中国共产党开始真正独立的遵义会议,艰苦的长征走出了共产党人宝贵的乐观奋斗精神,淘出了真正的共产主义战士,播下了生命力顽强的革命火种;遵义会义更是开出了我们自己的个性。 在经济迅速繁荣的今天,我们也并不会忘记祖国成立初的荒凉破败,我们更不会忘记是党的改革号召将祖国人民从困苦中解救……党的历史也是一部挫折史。正如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的一样,新生事物的前途是光明的,但是道路是曲折的。 曾记得,有好多次,我们的事业几乎走到崩溃的边缘,有好多次,我们在生死存亡的路口挣扎抉择……只是幸好,我们有一代代的伟人,一代代的坚强的领导核心,我们有乐观且坚强的人民,我们有着正义的思想指导!所以,在每一个生死关头,我们都能走出错误,获得成长,因而,我们走到了今天。 时至今日,党给了国家真正的解放,给了人民尊严和幸福,这些,无不缘于党的成熟,党学会了真正实事求是。 走在校园,我总能看到一群群朝气蓬勃的同学争取着成为党的一分子,我也在努力争取着,我真的为党高兴,少年强则国家强,我看到了一个更好的未来,我想说,少年爱党,我党更强!

红色历史心得体会怎么写

 第一、要学习革命先辈坚定理想信念、对党的事业无比忠诚的革命精神。  社会主义江山来之不易,靠的是无数革命先烈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靠的是无数革命先烈对党的事业无比忠诚,靠的是无数革命先烈不怕流血牺牲,敢于夺取胜利。我们要象革命先辈那样,对党的事业无比忠诚,在实践中把这一坚定的理想和信念落实到我们的行动中,落实到我们的岗位上,脚踏实地地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确保革命先辈用鲜血和生命打下的社会主义江山千秋万代永不变色。  第二、要学习革命先辈不怕困难、顽强拼搏的革命精神。  中国革命是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开展的。但是,广大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不畏艰难,团结一致,以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战胜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我们必须学习革命先辈们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革命精神,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不畏艰难,勇于开拓,善于创新,全面做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工作,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全面、协调、健康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出我们党组织的先进性。  第三,要学习革命先辈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我们党是靠艰苦奋斗起家的,也是靠艰苦奋斗发展壮大、成就伟业的。没有艰苦奋斗,就没有我们的今天。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新中国的历史、改革开放的历史,就是一部艰苦奋斗的历史。历史和现实一再表明,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以发展进步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政党,是难以兴旺发达的。  我们必须学习革命先辈们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树立为党和人民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保持旺盛的革命意志和坚韧的革命品格。牢记历史责任,自觉加强党性锻炼,弘扬艰苦朴素的作风,坚持勤俭建国、勤俭办一切事情,切实提高工作效率,坚决反对铺张浪费。

谈谈学习中国共产党90年光辉历史的心得体会

不管舆论是什么,大家吃的比以前好了,住的比以前好了,玩的比以前开心了,口袋里装的比以前多了。 虽然生活水平的不断两级分化。但是,你自问一下你自己,你比你老爸是否强一点。

历史感想

1.求《历史》读后感, 《史记》与寻常史书不同,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步纪传体史书,在前有国别体《战国策》和编年体《春秋》的汉代,开创了一个广受争议的先河,并在之后的岁月长河中声声不息,生生不息.在我看来,《史记》广受争议之根源应在司马迁写作过程中自然流露的个人情感.这点在《史记》的每一篇文章中都能够找到印证.最露骨的莫过于结尾处用于点评的“太史公曰”,并且,在文中司马迁也是处处留墨,着力去表现他心中的爱憎.“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说的,是年少霸王,熠熠风采,气贯长虹的青春年少.“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於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忘会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 ——道的,是不惑之年的亡国君主苦不堪言,唯有用舌尖胆汁弱化心中的痛与恨.尽管百依百顺,尽管一再忍让,勾践却从未忘记再度兴国的理想,唯有一人孤独坐化了时光,也孕育了气概.“至莫府,广谓其麾下曰:‘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今幸从大将军出接单于兵,而大将军又徙广部行回远,而又迷失道,岂非天哉!且广年六十余矣,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讲的,是飞将军李广,戎马一生,却在最后一役迷失了道路,未能参战,愤恨自杀.老人临终前的涕泣感人至深,胜过任何一声胜利场上的长啸.好比厚得化不开的墨,有浓重的对国家的大爱将它沉淀.另外还有一点值得玩味.《史记》分为“本纪”(帝王)、“世家”(诸侯)、“列传”(普通人).然而,并非皇族的项羽,和本是庶民的陈胜却各自在“本纪”和“世家”中占有一席之地,不难察觉司马迁对他们的敬意.有趣的还有,虽为大汉臣子,司马迁对汉武帝却没什么好感,在《封禅书》中,他把汉武帝迷信神仙,千方百计祈求不死之药的荒谬无聊行为淋漓尽致地描绘了出来,令我不由莞尔.这不禁让我想将《史记》一书与古希腊史学家希罗多德所著《历史》一书进行对比.希罗多德著书极为严谨,他所留下的希波战争中,正史与道听途说的部分都标注的清清楚楚,使《历史》一书在史学价值上占有一个无人能及的高峰,成为后世西方多部史书的典范.客观而冷静的希罗多德曾经这样定义过历史:客观存在的事实.然而记载历史,研究历史的学问却往往会因为人们的主观意愿而改变,甚至歪曲、捏造.如此看来,《史记》简直太“犯规”了.司马迁很热血,他的人生像极了上世纪80年代日本热血少年漫的情节.进宫,为史官,著《史记》,这一番报负有极大的因素是为了完成他父亲的遗愿,以致在47岁遭到宫刑,仍在狱中坚持不懈的著书,就连他在从未被任何一个人理解的时候,仍然写信告诉自己的朋友:“仆诚已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 的种种,又何尝不是在勉励自己“可以的,会好的.”因此,他有信仰,有追求,有鲜明的爱憎,有深刻的鉴别力.他刚直不阿,是好的就要礼赞,管他是不是和自己顶头上司的老祖宗抢饭碗的人!由此,阳刚的人爱《史记》,爱的更是《史记》中的浩然正气.阴暗的人骂《史记》,又何尝不是畏惧司马迁的耿直,因为被他戳中了内心的黑暗而恼羞成怒.《史记》,它不是为胜利者所写的赞歌,它是作者司马迁的坚硬的灵魂,是他的锋利的精神,单凭这一点,它就足以立足于阿谀奉承的万部史书之上,显得弥足珍贵.。 2.中国历史读后感 中国历史故事读后感 历史,套用宋神宗的一句名言:“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历史的意义便是在此了。然而,历史又是一个极不易说破的词。就算历史学家,触及历史的本源时也是相当谨慎的。那么现在我来说历史的意义,是不是属于寻找海市蜃楼的根基那种的无知行径呢?我想,历史都列为过往的陈迹余音了,当下的我们循迹辩音追索渐渐被流光掩盖的遗踪,从历史废墟的蛛丝马迹里探求当代的意义,可以说是不能被偏废。历史的车轮从来不为任何一个君王、一个党派,一个民族而停留过,一个君王有多么大的功绩,多么的文成武德;一个党派有何等优越的制度;一个民族有何等优良的血统,多么的文明灿烂,历史都是如公证的无私的,并没有给予他们更多的宽容和庇护。因而不断思索历史的意义作为一个永久的命题和课题值得所有有知的人去探求与解决。 大唐盛世时魏征直谏太宗说“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历史不说话,她的沉默正是她的价值。善于反思的人或民族在历史的兴亡更替当中领悟中兴的规则,使国家与民族以后的历史朝良性发展,避免使之步入危亡的境地,而纳入自我的掌握之中。大唐的开元盛世离不开对大隋炀帝的借鉴与批判的深入。历史的重演的特性似乎是一个挥之不去的梦魇,持久地困扰并困惑着后来人。无数的史书历数当朝或前朝得失,一为记载一个国度的发生史,第二恐怕就是要为后来的执政者和人民留存一个参照的完整线索。有时历史正当被人所淡忘,聪明而执着的人跳出来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的确横向比照中外历史以及对当国的纵线考察,发现历史居然有惊人的相似。 罗贯中说“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君不见,一个朝代的兴衰总是相互更替,盛世之后必是乱世,乱世久之必有大治。冥冥之中,切合着中国的阴阳学说。历史可以作为当政者的参考,然而也只能是参考而已。历史的车轮是不会停下的,我们所能做的也就是尽量吧!尽量延缓那天的到来…… 当然历史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避免和借鉴,而我今天便是老生常谈地重复这样的论调,目的在于树立历史的这层意义在我们心中的标杆。从历史中找寻相关的意义,不论我们何种角度去看待历史,得出怎么样的结论,哪怕是肤浅甚至的错漏屡现的结论亦不能阻挡我们初衷。广视角多维度地去把握历史,应该也是我们作为一个社会人责任所在吧? 3.给一篇历史类书籍的读后感,2000 读《中国通史》有感 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延绵不绝的历史传承,强大的凝聚力和生生不息的生命力是中华民族历劫不衰,必将复兴的坚实基础,并造就了每一个中国人的精神气质和生命底蕴.历史蕴含着一个民族世代的兴衰更替,以及透过事件表象所饱藏着的成败之道与内在规律,以历史作为审视现实的一个视角,从历史中汲取智慧营养,是每一个中国人所必须正视的课题,学习历史具有极高的现实意义. 然而关于中国历史的书籍浩如烟海,如《史记》、《资治通鉴》、《二十四史》及各类野史可谓多如牛毛.但是宗史著旧式的观念、晦涩的文字以及浩繁的卷帙,对我们来说无疑是一道与历史隔绝的鸿沟.而《中国通史》则突破了古典模式,以“章节体”编纂为代表体裁.叙述内容的重点已由王朝转向国家,由传统“贵族精英”转向社会民众,由政治、制度扩展至文化、经济、社会、宗教、美术,大都不再以“褒贬人物、胪列事状为贵”.章节体裁的逐级分编、分章、分节列题形式,有利于叙述内容自由剪裁、有机编织的灵活优势,较之传统分卷更容易表述作者的意向和内容叙述的内在逻辑联系. 懂得中国的历史,才能使我们无愧为中国人,才能对我的民族、我们的国家有信心,才能是我们拥有中国人应有的优越感,但是正如先前所说,中国的历史书籍多如牛毛,又多以古文为主,对我们这些对古文向来不怎么“感冒”的人来无疑是一味难咽的苦药.《中国通史》以白话文的形式对中国历史进行阐述,对我们来说无疑是送来了一场及时雨,滋润我们那早已干涸的历史细胞. 中国的兴衰成败,五千年沧桑流变.自中华文明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勃兴,仡今已有五千年.我们有过沉默,也有过辉煌;当然,也有过上百年的屈辱,沉默使我们奋进,辉煌使我们自信,屈辱使我们清醒. 在我们古中国,有着无数的英雄. 说到秦始皇,无人不说他是一个暴君,但谁又能否认他不是一位英雄呢!是他,统一了我们中国,是他修筑了世界八大奇迹之一的雄伟的万里长城,是他,建筑了呀是世界八大奇之一的兵马俑,也是他建筑了规模宏大的阿房宫. 这些事,在当时的百姓眼里,是一个苦不堪言的结果,都认为他是暴君,而在我们21世纪人的眼里,则是一个伟大的英雄. 远古虽然已经逝去已久,而他们所创造的奇迹却留了下来,他们的事迹都记在了人们的心里.虽然他们可能当初并未意识到. 《中国通史》浩如烟海,可就一点,如智慧来自实际,英雄从平凡起步等入手,对于我们来说可能更能做好.当然,作为尝试未尝不可. 我们不是搞历史的,不许对中国的历史有细致入微的理解与独到的见解,然而我们却不能容忍对我国历史的无知,《中国通史》对中国历史进行一简要描述,对于增加我们的历史文化素养还是很有帮助的,就我个人认为还是值得一看的.。 4.历史感悟题怎么写.主要是求格式 感悟类试题虽然答案不固定,但是解答时,还是有一定的方法可循.建议解答此类试题要把握好以下两个方面. (1)明确答题信息.首先,要明确试题所要回答的重要知识点,也就是题目要求对哪些历史事件或哪些人物进行感悟,明确感悟的对象和内容;其次,要结合对历史事件的经过或人物的事迹看法,阐发出自己的真实感受,感悟时一定要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做到论从史出,切忌脱离教材的东拉西扯和高谈阔论甚至不着边际的口语化句子. (2)力求答案完美.在找到知识要点和确定答题思路后,还要准确完整地组织答案.这既包括一般要求,如书写整洁、语言规范、要点清新、合乎逻辑等,又要做到答案与分值相一致,即分值少则少答,分值多则多答详答. 1、探究创新型: 历史是复杂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等在历史上的影响和作用,往往具有多重性.后人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立场的评价,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所以,把历史上有争议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引入习题,可以激起学生探究学习的浓厚兴趣,让他们知道,评价一个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不仅仅是专家、学者的专利,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为依托,以正确的历史观和世界观为基础,给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一个评价.让他们在探究中创新,在探究中进步,让他们学会如何运用科学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以更加宏观和开放的视角重新审视历史和历史人物,以前所未有的从容与平和的心态,公正、客观地分析每一个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而不能用“忠臣”或“奸臣”、“民族英雄”或“卖国贼”、“好事”或“坏事”来简单地划分、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如:如何评价李鸿章、左宗棠、康有为等历史人物;如何看待隋朝大运河的开凿等. 例1:在2000年,中国保利集团公司不惜代价,以总价3000万港元勇购三件兽首,受到国人的热烈欢迎.对于花巨资收回国宝,有人以为不值得.你同意他的观点吗?国宝的流失和回归说明了什么问题? 例2:修复圆明园的争论:有人认为应该修复圆明园.理由是圆明园是我国古代建筑的顶峰和精华所在,必须全面恢复,以使后人了解我国古代在建筑上的辉煌成就.有人反对,认为被侵略者的烈火焚烧后的圆明园遗址,是铭刻在中华民族脊梁上的国耻,是每个中国人心头的一口警钟.你认为要不要修复圆明园呢?结合所学历史知识,说说你的想法. 此类练习的设计,有利于促进和发展学生的个性化思考,张扬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去思考、去发现,乃至标新立异.无疑能养成学生独立思考、善于探究的良好习惯,增强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思考,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2、身临其境型:也可以称之为角色体验型. 指在设置的习题中,让学生置身于历史发展的环境中去观察历史,站在历史人物的立场上去研究历史,从而把握历史人物的思想、情感、信仰、动机和意图等,并理解他们思想的发展变化,即“主体进入客体之中去想象客体”的学习活动.将学生置于当时的历史环境下,可以考察学生对于历史事件的应变能力,让学生走进历史、感受历史、认识历史.从而设置了一种新颖的问题情境,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例1:我们设计了“北京人制造工具、渔猎、利用自然火”三幅假想图,请学生依据教科书内容,展开自己的合理想象,有声有色地描述“北京人的一天”,领悟我们的祖先在与大自然的斗争中,求生存、求发展的进取精神. 例2:2003年12月4日,是圆明园罹难143周年纪念日.假如我们穿越了时光隧道,作为列强火烧圆明园的见证人,你怎样用简练醒目的文字,富于感情的语言,向世人报道这段历史? 这种开放题比较有利于检测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想象能力、综合评价能力和创新意识品质以及情感体验品质等.这种开放题,前提是学生“身入其境”,要求对所学知识、特别是当时的宏观背景要求把握全面准确. 3、学科渗透型: 历史是人类的历史,包含了人类的一切活动,从广义上说,历史学科是人类活动相关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所有知识的总和,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凡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乃至社会生活无所不有,无所不容,历史的触角所及,必然有着很大程度上的综合性,因而历史练习的设计也应该凸现其综合趋势,强化其与自然、社会的有机联系,从而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与深化对历史学习的领悟.我们向学生传递的历史应是个“大历史”的范畴,而不应仅仅是狭隘的“小历史”,更多的让历史和其它的人文学科相连,让它丰满起来,鲜活起来.例:(1)结合地图和自己掌握的历史知识说说苏伊士运河在战略、经济和交通等方面的重要性(2)埃及宣布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引发了一场什么战争?此题涉及到一些地理、政治方面的知识,只有清楚地知道苏伊士运河地理位置,才能更清楚地去分析、理解它在战略、经济和交通等方面的重要性及一些大国一直以来要把它据为己有的根源了.这种开放题放大了知识的空间范围和时间长度,突出了各学科知识间的联系,使学生必须具有更多的综合、辨别、理解的能力才能正确作答. 4、聚焦时事型: 历史与现实同属一个不可割断的时间链条,历史。 5.看历史,写读后感 勿忘国耻 铭记历史 历史会永远记住这一天。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在这一天,抗日战争以中国人民的胜利和日本法西斯的失败而告结束。 岁月的脚步匆匆走过60年。黄河边上的硝烟已随风而散,历史仿佛已经远去。但是,从卢沟桥头卷起的那场战争留下的教训却是刻骨铭心的。对于中华民族来说,那是永远的国耻,永远的奋争,也是永远的追思。 历史是一面映照现实的明镜,也是一本最富哲理的教科书。将那段历史仅仅理解为灾难与愤怒,而不从中寻找其内在逻辑,理解其复杂性,则同样辜负了那些身经灾难的一代人的流血付出。” 那段历史留给我们的不仅是悲痛欲绝的哀伤、洗刷不尽的血泪、永志追思的英烈和伟岸壮阔的史诗,更是追求和平的渴望、永不再战的期盼、强国富民的决心、和睦邻友邦的祝愿。 落后就要挨打 血色黄昏:偶然背后的必然 。 68年前,一个中国人民刻骨铭心的日子———1937年7月7日,枪炮声震惊了卢沟桥。日军以士兵失踪为借口,要强行进入宛平城搜查,遭到拒绝后即枪炮相加,全面发动侵华战争。英勇不屈的中华民族也开始了长达8年的全民抗战。 “七七事变”仅仅是近代日本侵华野心的总爆发。在此之前,日本已经对中国这块富饶的土地相视已久。早在明治维新时期,日本在建立近代天皇制的同时就制定了以鲸吞中国为核心的所谓“大陆政策”,在之后的70多年里,日本曾发动了14次侵略战争,其中多次是对华战争。1894年蓄意挑起中日甲午战争,迫使战败的清 *** 签订《马关条约》,割让辽东半岛、台湾与澎湖列岛;10年后又在我国东北土地上发动日俄战争,强迫清 *** 承认日本在东北的势力范围。“进入大陆”的迷梦、畸形膨胀的野心,使得这个受中国传统文化恩惠最重的国家成为近代以来祸害中国最深的国家。 1927年6月27日至7月7日,时任日本首相的田中义一在东京召开“东方会议”,抛出了对华侵略总战略: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趾高气扬的日本,已掩饰不住要彻底征服中国的野心。 上世纪30年代初,严重的经济危机加速了日本的侵略步伐:1931年,制造“九·一八事变”,占领我国东北地区,挑起侵华序幕,随后将枪口瞄向内蒙古、华北,步步进逼;1932年,在上海挑起“一·二八事变”;1933年,侵占热河省。 回顾近代中日关系史,中国抗击日本侵略的具体战斗在某一地点发生可能有偶然性的,但同日本进行一场决定民族命运的生死大战却是必然的! 中日两国之间为什么会开战?这背后的根源在哪里?一个岛国为什么能一步步地侵吞国土面积数十倍于它的大国?原因是: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是其军国主义扩张野心不断膨胀的结果。 战争是两国实力的对抗 战争是精神的较量,更是物质的对抗。“七七事变”之后,中华民族奋起抗战。然而,虚弱的国力,有国无防的现实,没有做好开战准备的民心士气,让西方的人们在惊讶于中国人顽强战斗意志的同时,也预言中国人在这场实力悬殊的厮杀中前景十分黯淡。 让我们来看一看开战之时,中日两国的国力和军事力量的对比。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前,日本工业产值为60亿美元,中国为16亿美元。日本年产钢580万吨,年产弹药可达50万吨,旧中国没有重工业基础,年产钢不过4万吨,年产弹药几千吨,武器主要靠进口。 武装到牙齿的日本军队让欧美列强也不敢轻视,而中国只有一个虚弱的中央 *** 和数十个各自为政的地方 *** ,经济结构、组织形态和技术水平都还停留在“前现代”的状态。谁都知道,一个软弱乏力的国度与一支如狼似虎的现代化军队开战意味着什么。 在淞沪战场长达3个月的战斗中,中国方面共投入70多万兵力,伤亡20余万人。史料记载,当时的正面战场整营整连阵亡不是罕见之事,每日经由兵站送往后方的伤员常在万人以上。从西部内地行军赶到东南、华北前线的川军官兵们没有见过坦克,一些战士所拥有的武器还是大刀、长矛。他们上战场就像是羊入虎口,甚至还没见到敌人就已经战死疆场。 回顾这段以人力和火力相拼的历史,我们除了对血肉拼搏的感动,更有对实力不济的无奈。在强大的物质力量面前,精神力量固然可贵,但总呈现出一种苍白无力的悲壮。周总理曾对那场战争感慨:我们反对帝国主义的实力政策,对付帝国主义却不能不讲实力。只有在国家总体实力包括军事实力方面能追赶上世界水平,中华民族才能真正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落后就要挨打,自尊必先自强,发展需要安定。这,就是那段屈辱与悲壮同行的历史留给我们的最为深刻的启示。 那你自己删几段把 6.中国历史读后感 我看过许多历史``大多是清朝的 那个中华最落寞的时代```我无言以对 罗贯中说过: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他怎么就不说盛久必衰呢?莫高窟中国的宝库什么艺术的天堂法国巴黎 英国伦敦``你去了莫高窟就会知道什么是历史什么是艺术什么是沧桑`什么是人生`什么是宝藏`什么是凄凉`什么是悲哀 什么是不被人理解 清朝末年莫高窟被一个外国人叫斯坦茵的一个 *** 抢走了我们祖宗的宝藏几千件东西`有很多东西国人们都不敢估价`每一件都在千万美金之上现在散落在世界各地````成吉思汗世界第一首富`请忘记美国的那个吧``他也仅仅充其量第三``第二的是和伸``呵呵`当年成吉思汗打日本的时候三次都遇到了海啸``哎`要不然中国的历史也不会那么凄惨 7.学习历史心得作文 学习历史心得历史教育是基础教育的一门必修课。 在新课程要求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培养了我们终身学习的能力和习惯,这样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还激发了学生对历史浓厚的兴趣。在以往的历史课堂,总是以语言文字贯穿始终,顶多是有一幅历史地图。 这样使学生在这里变得沉默,感觉到很闷。在新课程让学生学会学习历史知识的科学方法,以及让学生有初步的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精神,使整个历史课堂生动起来。 在过去的历史课堂教师只是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口若悬河地讲述历史知识,学生只是在下面听和记,这样使老师成为了主演,学生成为了台下的观众。但现在则注重学生个性,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情,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历史学习,这样逐渐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使学生在这个课堂里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尽量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这样发挥了学生的特长和学生的兴奋,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使整个课堂活跃起来。 虽然一节课只有那么短短的45分钟,但却提高了他们辩论、竞争的意识、加强了同学的知识面,使学生收获丰富,感受颇多,这样才能适应新的教材,适应学生,适应日新月异的社会。 8.新中国历史感悟300字 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了国家的主人.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纪元.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从此走上了独立、民主、统一的道路,开始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占世界人口近四分之一的大国,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开创了历史的新纪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中国进入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新时代,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胜利。

读《中国共产党历史通览》感悟心得体会

  《中国共产党历史通览》是中共党史学会副会长李忠杰创作的党史著作,首次出版于2021年2月。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 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下面是我整理的《读《中国共产党历史通览》感悟 心得体会 》,以供参考。       党史 研究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过程      百年奋斗,百年探索,百年成长,百年辉煌。如今,中国共产党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政党。近日,由李忠杰所著的《中国共产党历史通览》一书由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该书分为上册、下册。上册主要介绍1921年至1978年的中国共产党历史;下册主要介绍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历史。该书以历史事实为依据,且与党史学界的新史料和新成果相结合,在撰写过程中采用多种写作手法,是一本让人能读、爱读、耐读的党史学习教育读物。      坚持史实的准确性和观点的权威性。作者以长期从事党史工作的积累和成果为基础,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遵循党的历史决议的精神,牢牢把握党的历史的主题、主线、本质和主流,牢牢把握史实、评价、表述、口径的规范性。基本内容都以中共中央批准、原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写出版的《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第二卷,《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中国共产党简史》《中国共产党历史大事记》(1921年7月-2011年6月)以及其他多个大事记等为准、或为基础。有的内容还直接取自于上述文献和著作。      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该书把学习中国共产党历史同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贯通起来,全方位多角度介绍从 建党 的开天辟地,到新中国成立的改天换地,到改革开放的翻天覆地,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系统回答了一些中共党史的重大历史问题和热点难点问题,展现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文件、重要人物,阐述了党的光荣传统、宝贵经验和伟大成就。      理论阐释严谨,但并不枯燥。在叙述上,点面结合,穿插讲述很多生动感人的党史故事。理论阐释深刻简明、鲜活生动、寓意深刻。比如,作者把多种所有制改革比喻为“万马奔腾”,把公有制比喻为“领头的红马”,把其他各种经济成分比喻为各种“不同颜色的骏马”。红马的作用,关键是起控制和引导作用,领着队伍向一个正确的方向奔驰。无论红马还是黑马,在竞赛中都是平等的,都要在市场经济的奔腾前进中较量、竞争。用这个比喻,生动形象地阐明了我国的所有制改革。      党史研究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过程,该书坚持史论结合,注重运用最新史料和研究成果,以及最新的详实数据,展示了党史研究的许多新认识、新成果。此外,该书文风鲜活,富有人文气息,把深刻的内容用大众化的语言呈现出来,可读性很强,细细品读会收获历史启迪,让我们汲取源源不断的前进动力。

学习中国历史有感

写得很好,继续加油

新中国成立后的历史发展轨迹

1949--1956年,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时期;1956--1966年,曲折发展时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66--1976年,文革十年;1976-1978年,二年徘徊前进;1978--1992年,改革开放新时期;1992年后,改革开放新阶段(南方谈话和十四大)。

新中国成立前那一百多年的屈辱历史

东风风神耳朵谢谢不会放过好尴尬发广告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有哪些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国大典;中苏建交;颁布临时宪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1950年:西藏墨脱地震;抗美援朝、英国承认新中国 1954年: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颁布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62年:中印边境战争。 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1967年: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 1970年: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1971年10月25日,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国的合法席位.1972年:中日建交。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正常化 1976年:粉碎“四人帮 1978年:改革开放。 1979年:中美建交。 1986年:海南建省、执行《义务教育法》。 1988年: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研制成功。 1990年:中国首次成功发射商业用卫星、北京亚运会。 1997年:香港回归、重庆建直辖市。 1999年:澳门回归。 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 2003年:“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2005年:“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2007年:“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器”发射成功。 2008年:京沪高速铁路开工、“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 2010:世博会

为什么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宣告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已经到来,中国历史由此开辟了一个新纪元。第一,帝国主义列强压迫中国、奴役中国人民的历史从此结束,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第二,本国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统治的历史从此结束,人民翻身成为国家的主人,一个真正属于人民的共和国建立起来了。第三,军阀割据、战乱频仍、匪患不断的历史从此结束,国家基本统一,民族团结,社会政治局面趋向稳定,各族人民开始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人民集中力量从事经济文化建设的新时期到来了。第四,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政治前提。第五,中国共产党成为全国范围的执政党。总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中国成立的历史?

你好,下面是我的回答,希望帮助到你。。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这次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即将承担起另外一个历史使命。它总结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来的成功历史经验,并指导我们党带领中国人民,迎接新的胜利。这个新的决议,将带领中国走上“强起来”的伟大道路。

1949至1970的中国历史事件

1949年 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50年 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土地革命开始 镇压反革命开始 10月 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 1951年 西藏和平解放 1952年 土地改革基本结束,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制度被彻底废除 1953年 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行 朝鲜战争结束,抗美援朝胜利 底 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4年 4月至7月 日内瓦会议,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的身份参加 9月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新中国第一部宪法颁布 1955年 开始实行义务兵役制,军衔制 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1956年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三大改造完成) 中国第一个生产载重的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汽车 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 中国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1957年 中共进行整风,反右派斗争开始 1958年 党中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 1959年 庐山会议,“反右倾”斗争 1960年 冬 党和政府开始全面调整国民经济 ,恢复发展生产 1962年 初 七千人大会 1964年 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 10月16日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5年 石油得以全部自给 1966年 "文化大革命"开始 1967年 1月 全国各地掀起夺取党政各级领导权"一月风暴" 2月 “二月抗争”(“二月逆流”) 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1968年 “文革”影响波及经济领域 1970年 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

新中国成立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从此,有了雄起的历程.

简述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你可以上网了。。。。可以提这些无聊的问题。。。你想啊。。不是新中国的话,,,指不定你是干什么的呢

新中国的光辉历史

1、我国第一架喷气式飞机研制成功 2、我国第一架高精度电应坐标镗床研制成功 3、第一辆高级轿车在长春研制成功 4、在前苏联的帮助下,我国建成第一座实验性原子反应堆 5、人民大会堂以及人民英雄纪念碑等建筑物落成 6、很重要的,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7、抗美援朝、8、两弹一星9、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10、三峡大坝、11、青藏铁路、12、收回香港和澳门、13、神舟飞船、嫦娥一号、14、2006年起全面停征农业税、15、申奥成功 16、收复香港澳门

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有什么击吧意义

新中国成立的重大历史意义

1、中国人bai民经过一百多年的du英勇斗争,终于推翻zhi了帝国主义、dao封建主义和官僚zhuan资本主义的统治shu,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了国家的主人。中国的历史进入一个新纪元。2、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从此走上了独立、民主、统一的道路,开始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3、占世界人口近四分之一的大国,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初二历史 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纪元。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从此走上了独立、民主、统一的道路,开始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占世界人口近四分之一的大国,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
 首页 上一页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