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

阅读 / 问答 / 标签

老子主张顺应自然,无为而治,庄子呢?

庄子一生淡泊名利,主张修身养性、清静无为。更详细的参考百度百科

道家思想体现老子和庄子的哲学思想,俗称老庄哲学对么

庄子属于唯心主义哲学派别.庄子(公元前369年-公元前286年),名周,字子休(史记中司马迁并未提起庄子的字),战国时期宋国蒙(今安徽蒙城)人.庄子与梁惠王、齐宣王、孟子、惠子等大体同时期,死时享年84岁.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中国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辩论家.祖上系出楚国贵族,后因楚国动乱,迁至宋国,并在宋国与老乡惠子结识.庄子生平只做过地方漆园吏,几乎一生退隐.因崇尚自由而不应同宗楚威王之聘.庄子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代表作品为《庄子》,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庄子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代表作《庄子》(《庄子》是庄子和其弟子所著)并被尊崇者演绎出多种样版,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庄子的物质生活虽然贫困,但精神生活却异常丰富:读书、漫游、观察、遐想,追求“至人无己”的自由境界.庄子的思想较为复杂:在政治上,他激烈而深刻地抨击统治阶级,赞同老子的“无为而治”,主张摈弃一切社会制度和文化知识;在思想意识上,他片面夸大一切事物的相对性,否定客观事物的差别,否定客观真理,属于主观唯心主义思想;在生活态度上,他顺应自然,追求绝对的自由.庄子一生隐默无闻,却著述甚丰,作为道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在中国哲学史、文学史以及各艺术领域都有极大的影响.老、庄与孔、孟共同构成了国民精神的源头.

老子和庄子的思想区别又哪些不同 ?

一、老子庄子思想的不同点1、道和人的关系观点表明尽管人无法与天、地 、道相比,却有别于万物,具有万物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庄子的思想却彰显人与万物的一致性,将人等同于物。人没有任何特殊性,与天地万物具有相同的起源和地位。2、处世哲学方面老子和庄子虽然都推崇道,在自然观、天道观方面有其共同点。然而两人对道延伸出的不同的处世之道却相去甚远。主张顺应自然规律来治理国家。同时老子强调要循着道法自然,推崇不争、谦和。而庄子提倡齐物论,在庄子的视界中,世间的一切差异都是相对的。3、老子与庄子不同的精神渴望道家的“道境”就是自由之境,老子庄子的道之于无的意识是最高的自由意识,将无视为道的根本特征正是出于对自由的追求。从老子的“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等思想出发,可知道倒可以自由地化生万物。因此生命与道合一,这就是老子庄子所认为的生命最高境界--自由之境。但老子与庄子对这种境界的理解有些差异。老子的道是指纯真质朴本性的实现;而庄子的所认为的则是高度的、绝对的自由。因此老子的生命哲学具有极强的现实性。而庄子更高地追求个体精神的自由和超脱。二、老子与庄子思想相同点1、老子庄子的朴素的自然人性论道是老子和庄子生命哲学的逻辑前提,也是生命追求的最高价值,与道融合即是生命最高价值的实现。在老庄思想中,道即是自然,生命对道的追求就是对自然的崇尚。对自然人性的破坏性越大,离人的自然本性越远。通过对老子庄子思想的比较可以看出,老子和庄子的思想具有许多相同之处,其中“道”是老子庄子哲学的根据和基础。他们都认为生命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道。但同时老子与庄子的哲学也具有不容忽视的差异性,所以不能将老子庄子等同起来。2、“有生于无”是老子与庄子思想的核心“道” 是天地万物的法则。老子主张万物由道而生,只有顺其自然才是生存法则。老子的无为说法实际上是对人类在自然界所处的地位提出的一种质疑,是一种对人的行为方式的批判。道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万物的总根源,是因为道的“无为”。庄子在与老子不同的思路下得出了与老子相似的“有生于无”的结论。但老子的道旨在强调道的无形,庄子的道是说“有”都是从没有、存在都是从不存在那里演化来的。

老子和庄子的思想有什么差异?

现有老子,后又庄子

论述从老子到庄子等道家思想的变化

先秦时期,各家学派并起,号称诸子百家,百家争鸣。道家是其中最重要的思想学派之一。道家的思想核心为“道”,强调天道自然无为,人道顺应天道。体现在政治法律上即表现“无为而治”的思想。道家思想的起源很早,相传轩辕皇帝就有天人合一的思想。当年老子西出函古关,作五千言,遂成道德经,涵盖其平生思想。被公认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庄子是道家的另一位代表人物。有学者认为,庄子发展了老子的道,也歪曲了老子的道[1]。笔者认为,庄子实际上是从不同的角度阐发“道”的不同涵义。其与老子的侧重点不同而已。谈及道家,皆呼老庄。可见老庄在道家的地位之重要。从孔子到孟子,儒家思想是沿着内在超越的路展开的,道家则不然。道家是一个从各个不同层次不同方位展开的思想流派。老庄同属道家,都认为“道”是世界的本源,崇尚自然法,反对人为法,在政治上都提出了“无为”的思想。但老子并无收徒,庄子是在老子的思想上加以发挥,另辟蹊径。因此老庄是从不同的角度来论述“道”,从不同的层次来阐明“无为”。本文即是通过对老庄的思想进行分析,以明晰老庄思想中的差异性。 第一章 老庄对“道”的认识的差异性 论及老庄思想,首先就要谈到老庄的哲学思想。思想具有贯通性,哲学思想与法律思想是相通的。道家的哲学思想不同于儒家的“入世”哲学,而是直接从天道运行的原理侧面切入,开展了以“天道”“人道”为主的“道”的哲学。道家的思想核心是“道”。老子和庄子都遵从这个“道”。但是,他们所指的“道”并不完全相同。 在老子这里,“道”是他哲学体系的最高范畴。“道”是天下万物的主体,具有生成论的意义,当然也具有超越性。何为道?老子在《道德经》第十四章说:“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这里的“夷”“希”“微”都是对道的超越性的描述。道是“无状之状”“无象之象”“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2]。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将这种高度抽象之物概括为道。道没有具体的规定,但正因如此,它才能够成为所有具体物象存在的根据。道有什么用处呢?老子在《道德经》第二十五章中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在第三十六章中又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3]老子认为,道先于天地而生,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由道所创造的,道是天下万物之母。因此老子的道具有生成论和超越性的意义。 而庄子的“道”,他所关注的重点不再是“道”的生成论意义,而更多的关注“道”的普遍性。在他的哲学思想里,“道”更多的是一种普遍存在体,它是在世界上无处不在的,《庄子.知北游》中说:“东郭子问于庄子曰:‘所谓道,恶乎在?"庄子曰:‘无所不在"。东郭子曰:‘期而后可。"庄子曰:‘在蝼蚁"‘在瓦甓"‘在尿溺"……” [4]庄子认为“道”无处不在,广大无边,而又体现在一切事物之中。最后庄子又总结说:“至道若是,大言亦然。周遍咸三者,异名实同,其指一也。”,从“周”“遍”“咸”三个字可以体认出庄子对于“道”独特认识,他把“道”的位置大大拉了下来,从宇宙生成论的高度拉到了人的内心,更多的把“道”看作人生修养的终极价值目标,人对于“道”的追求过程就是人的内心不断完善的过程,而追求“道”的方法就是“心斋”和“坐忘”。人一旦达到了“得道”的境界,也就做到了“无己[5]”。 第二章 老庄辩证思想的差异性 道家思想在中国哲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老庄的思想中不乏辩证思维的精华。老子在《道德经》第二章中指出:“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此章老子即是从矛盾的同一性讲起,老子认为,美是因为有丑而成其为美,善是由于有恶才成其为善,没有有就没有无,没有难也就没有易,没有长就没有短,没有高也就没有低,没有音也就没有声,没有前也就没有后。世间相互矛盾相互对立的事物都是相互依存的,辩证思维在这里灼灼生辉。紧接着老子在第三十四章中说:“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主要阐述了事物的发展变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做事不能急功近利。天地万物的发展变化最终都要归于无,无又生有,有归于无,周而复始,乃至无穷,世界上的任何客观存在都是合理的。因此老子认为要解决世间矛盾就不能采取压制矛盾的一个方面,扶持矛盾的另一个方面的策略,而应该采取任其自然,让其自生自灭的策略,也就是无为而治的策略。因此他告诫统治者要“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6]”并提倡“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但是老子在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中,只强调内因的作用而排斥外因的作用,他认为如果不存在矛盾的对立方,那么矛盾就不会存在,因此他在《道德经》第十八章中提出:“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巧弃利,盗贼无有。”老子认为治理国家应该抛弃所谓的“仁义礼治”,正是因为这些人为的规定,使得社会不能按照原有的规律自然发展,违背了“道”的发展规律,所以国家社会才陷入争战混乱的局面,百姓才不能够安居乐业。老子认为他上面所说的不够概括,也不够深刻,于是明确的将其论点提出,统治者应该“见素抱朴,少私寡欲[7]” 有种说法是:研究中国哲学,不能不读《庄子》。谢祥皓教授指出:辩证法和相对主义交织在一起,正是《庄子》一书的重要特色[8]。辩证法是研究对象本质自身中的矛盾的一门学问。庄子对他所研究的对象,都采取了揭露矛盾的方法,这是符合辩证法的。庄子不但继承了老子的辩证法思想,而且有所发展和突破。首先,庄子承认世间万事万物都在不断变化发展的观点。在《齐物论》中,庄子写道:“一受其成形,不亡以待尽。与物相刃相靡,其行尽如驰而莫之能止,不亦悲乎!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庄子认为人生的过程,正处于不可阻挡的迅速变化之中,如骏马之奔驰,没有任何力量能够使之停止。人的一生中,始终处于和自然界进行尖锐的斗争之中,“与物相刃相靡”“终身役役”就是这种贯彻始终的斗争的如实描写。在庄子所处的阶级地位和社会背景之下,庄子能够看到人生过程复杂变化与尖锐斗争,则是庄子头脑清醒,具有某些辩证法思想的因素。在《秋水》篇中“年不可举,时不可止,消息盈虚,终则有始,是所以语大义之方,论万物之理也。物之生也,若骤若驰,无动而不变,无时而不移。何为乎?何不为乎?夫固将自化”。庄子在这里所讲的“万物”就是指客观的物质世界。庄子非常明确的肯定了“万物”的变化,这种变化又是“若骤若驰,无动而不变,无时而不移”的。庄子不但认定事物是在“变”,在“动”,而且认定了这个“变”“动”具有绝对的性质。在这里表现出了相当鲜明坚定的辩证观。 其次,庄子认识论的相对主义。相对主义是一种形而上学、唯心主义的哲学学说。它的主要特征是片面地夸大事物性质的相对性,抹煞其确定的规定性,取消事物之间的界限,从而根本否定事物的客观存在。在认识论方面,相对主义夸大人们的认识的相对性,把相对和绝对完全割裂开来,否认相对中有绝对,否认客观的是非标准。相对主义是诡辩论的认识基础,由于它把一切都看作是相对的、主观的、任意的,取消了真理和谬误的客观标准,因而为颠倒黑白,混淆是非大开方便之门,成为进行诡辩的最应手的工具。在《秋水篇》中,庄子写道:“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贱;以俗观之,贵贱不在已。以差观之,因其所大而大之,则万物莫不大;因其所小而小之,则万物莫不小。知天地之为 米也,知毫末之为丘山也,则差数睹矣。以功观之,因其所有而有之,则万物莫不有;因其所无而无之,则万物莫不无。知东西之相反而不可以相无,则功分定矣。以趣观之,因其所然而然之,则万物莫不然;因其所非而非之,则万物莫不非。”任何事物都有它大的方面,也有它小的方面。从大的方面看,万物皆大;从小的方面看,万物皆小;同样道理,也可以说万物皆有、皆无、皆然、皆非、懂得了天地和米粒一样小,毫毛和丘山一样大。那么万物的差别和数量也就看得很清楚。懂得了任何事物都像东和西一样相反相成,相互对立又不可分割,那么事物的功用与本分便得以确定。庄子从天地与米粒,毫末与丘山的比较中,说明万物的大小、贵贱、是非都是相对的,没有定准的,而且是不断的相互转化的。然后进一步指出:以道的观点看来,根本就不存在什么大小、贵贱、是非、万事万物都是齐一的。 庄子认为,不论客观万物或者是人的内心世界都受到道的主宰。因而事物的彼此、认识上的是非,都是相对的。从根本上来说,一切都是“道”的“物化”现象,如庄周梦为蝴蝶,蝴蝶梦为庄周一样,只不过是一种幻觉,是没有定准的。因而应该放弃一切对立、一切争论,做到无知无觉,无见无识,回复到虚无的“道”那里,就一切都统一了。虽然庄子在《齐物论》中写过“彼出于是,是亦因彼。彼是方生之说也”的明智的论断,但是,因为对现实变化条件的茫然无知和主观上超脱现实。摆脱矛盾、追求“真宰”的意向结合起来,庄子随即写道:“虽然,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是以圣人不由而照之于天,亦因是也。[9]”这个“圣人不由”写出了庄子之类的“圣人”对于这些变化眼花缭乱,不能理解,因而只好以“天”明之。对于这些变化的条件,自然无从追究、不能追究了,于是便得出结论:“是亦彼也,彼亦是也”既然“彼”“是”之间的矛盾对立全然消除,也就达到了“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的境地了。 第三章 老庄思想的立足点 关于老庄思想的立足点问题,罗安宪老师在他的著作《虚静与逍遥》中说:“老子思考问题的重点还是社会之治乱。从社会角度、从社会治乱之角度立论而观人,老子突出人之自然,从而强调‘虚心"。庄子立论之出发点则是个体之人。庄子虽肯定人之自然,但庄子更推崇和强调者,则是人之自由。[10]”老子思想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是社会之人,其所关注的是国家安定繁荣,百姓安居乐业。如老子在《道德经》第三章中指出:“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这一章的最终着眼点是告诫君王如何治理天下。老子生活在春秋时代,当时诸侯并起,硝烟弥漫,智谋巧智之士奔走于诸侯之间,为社会兵连祸结推波助澜。老子提出,要消除战祸,就得使人无知无欲,“弱其志,强其骨” 采用愚民政策,使巧智不生,则国将定也。“无为”思想是老子最重要的法律思想。他呼吁统治者要“无为而治”。他说:“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老子认为,为政者应当做到“无为而治”,有管理而不干涉,有君主而不压迫,让人们自我发展,自我完善,人民就能够安平富足,社会自然能够和和谐安稳。老子把“无为”看作圣人“取天下”和“治天下”的手段。 庄子关注的是人之自由,是精神的自由。庄子出身于没落的奴隶主贵族,曾为漆园吏,因对现实的不满。不久归隐。庄子认为自由自在是为人处世的理想境界。为了达到这一境界,必须与物“无待”,即摆脱与周围事物的对立、依赖关系;而做到“无待”的关键是“无己”,即在矛盾的双方中把自己的一方消除。如庄子在《逍遥游》中写道:“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列子可以驾驭风而行使,但是风也是物质,列子依然“有所待”,即依赖于风,有依赖就算不上绝对的自由。如果能够顺应天地的自然规律,掌握宇宙的变化,就可以达到绝对自由的境界。庄子认为,宇宙的无极,只有用无极的内心才能洞悉。要成为一个“游无穷者”,就必须做到“无己”、“无功”、“无名”。 结语 老子、庄子都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创建了道家,庄子发展了道家。老庄的思想核心都是“道”,在哲学上都属于唯心主义,在政治法律上皆强调“无为”。庄子的思想出于老子,又不同于老子,他们的思想具有差异性。这与他们所处的社会背景、个人经历不可分。也正是因为这种差异,使得老庄在中国法律史上、哲学史上、思想史上各放异彩。 [1] 晨阳 《庄子的哲学思想》,高等院校社会科学学报论丛(4)。第69页 [2] 陈鼓应《老子注释及评介》,中华书局出版。第114页 [3] 陈鼓应《老子注释及评介》,中华书局出版。第163页 [4] 曹础基《庄子浅注》,中华书局出版。第333页 [5] 曹础基《庄子浅注》,中华书局出版。第7页 [6] 陈忠 《道德经》,吉林文史出版社。第3页 [7] 陈鼓应《老子注释及评介》,中华书局出版。第136页 [8] 谢祥皓《庄周的相对主义与辩证法》,高等院校社会科学学报论丛(4)。第48页 [9] 曹础基《庄子浅注》,中华书局出版。第22—31页 [10] 罗安宪 《虚静与逍遥》,人民出版社。第53页 来源:中华法律文化网

老庄的思想到底是唯心主义还是唯物主义,政治老师说老子是客观唯心。

复杂的一塌糊涂,

老子和庄子思想的异同

老子和庄子思想的区别:一、对于”道“的定义不同:1、老子认为道无形而有象。老子对于道的认识,重点落在了社会治理方面,强调“鞭其后者,无为而治(释义:看那落在后面的,就用鞭子抽打它,不过多地干预、充分发挥万民的创造力,做到自我实现)”。2、庄子认为道在普通事物之中,道不是一个绝对的概念。庄子对于道的认识,是道在物中,使庄子道的特点更日常生活化,举手投足都是道。二、定义”道“的结构不同:1、老子认为万物有所始。无形的道是宇宙万物的开始,宇宙有开端。2、庄子认为道没有开始,也没有不开始,也没有介于开始和不开始这个点。三、社会理想的不同:1、老子认为理想的国度是小国寡民。老子是氏族社会的晚期。大家不远游,不坐车。有武器,不用,有文字不用,有兵器陈列不用。回到原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释义:使人民吃得香甜,穿得漂亮、住得安适,过得快乐。国与国之间互相望得见,鸡犬的叫声都可以听得见,但人民从生到死,也不互相往来)。2、庄子认为最高理想的社会是,人民“其行填填,其视颠颠(释义:人民行为迟重,朴拙无心)”。属于原始氏族社会的早期。庄子希望人不是很灵的,不知道有船有车,没有生产力的发展,万物群生。庄子的理想社会是物质生活原始,精神生活蒙昧,所处时代更古远,四、人格理想的不同:1、老子认为的圣人是高明的治国者,无为而治。2、庄子的理想人格是没有社会承担的自由自在的个体。不被物累,在有限制的世界里摆脱限制,在苦难的世界里活出自在。五、对于智慧的定义不同:1、老子的智慧,道中有术,术中体道。充满了权术思想。 “将欲去之,必固举之;将欲夺之,必固予之(释义:在要废黜敌人之前,要先使之过份的骄横而兴举它;如果需要得到它,必须要暂时给予它。)”。2、庄子的智慧,强调无用而有大用,像不才之木那样不追求现实的功利之用。超越功利进入审美,超越当下进入历史,超越客观世界进入主观的广袤空间,从外在进入内在的心灵,是真正的心灵滋养。老子和庄子思想相同之处:1、思想核心相同:老子和庄子的思想都集中体现在对“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释义:天下的万物产生于看得见的有形质,有形质又产生于不可见的无形质)”,这一命题的诠释上。即万事万物都是一种客观存在现象作为一个哲学命题。2、自然人性论相同:道是老子和庄子生命哲学的逻辑前提,也是生命追求的最高价值,与道融合即是生命最高价值的实现。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庄子(道家学派主要代表人物)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老子 (道家学派创始人)

列子与老子.庄子之间的思想有什么不同?

没有什么不同,就是从各自的角度阐述道。

庄子是如何继承和发挥老子的思想的

庄子思想是继承老子的,并对老子的思想作了进一步的发展。庄子对老子的某些朴素辩证法思想加以夸大,发展了老子“玄同”的思想,从根本上取消事物的“彼”、“此”差别,得出了“齐万物而为一”的相对论结论。庄子认为,事物的彼此差别都是相对的,从“道”的角度来看,此也是彼,彼也是此,没有确定的界线。庄子认为是无的差别根本没有客观标准,也就是说,不是客观事物本身的性质所决定的,而完全是由人的主观决定的,随人的观察角度不同而区别的。 庄子和老子一样,认为世界的本源是神秘主义的精神实体“道”。就这点来讲,庄子与老子有相同之处。庄子认为,没有比“道”再根本的东西了。“道”在天地之前,自古以来就独立自存的。它产生天地,使鬼神和上帝显示作用,它是无始无终,无边无际,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它确实可以体会得到,但它又是无形无为,看不见,摸不着的。它始终在传递着,可是它又不能被具体接受。因此,这样神秘的“道”既不能用感性来觉察它,也无法用理性认识来把握它,而只能靠主观直觉去体会他的存在。 庄子认为,如果把世界看成是物质的,那就必然要有所区别,这样就会产生是非,引起互相竞争,辩论不休。只有把世界看成从来就没有物质的,才可以说是对世界最高、最完善的认识了。其次的认识就是认为有物,但还是没有区别;又其次的认识是认为有区别,但还不分是非;而那种斤斤计较于分清是非,是最下等的认识了,是“道”体的亏损。就这点来讲,庄子关于“道”的看法,与老子又有了区别。在老子那里,“道”是一种客观独立自存的精神实体,而在庄子这里,“道”则是主观认识上的东西了。 庄子进一步从相对主义出发,对客观世界的是否真实存在也采取了根本怀疑和否定的态度。他甚至认为老子“有生于无”(《老子》四十章)的说法,对于客观世界也还否定的不够彻底。这样,庄子就陷入了绝对的怀疑主义。 庄子用他的相对主义怀疑论不仅否定了客观物质世界的存在,并且也否定了作为客观精神实体的“道”的存在。

道家的老子李耳的思想与同为道家的庄子的思想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与不同的地方?

没有不同,都是阐述道的。只不过文字不同而已。

庄子和老子思想上的区别是什么?

一、老子庄子思想的不同点1、道和人的关系观点表明尽管人无法与天、地 、道相比,却有别于万物,具有万物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庄子的思想却彰显人与万物的一致性,将人等同于物。人没有任何特殊性,与天地万物具有相同的起源和地位。2、处世哲学方面老子和庄子虽然都推崇道,在自然观、天道观方面有其共同点。然而两人对道延伸出的不同的处世之道却相去甚远。主张顺应自然规律来治理国家。同时老子强调要循着道法自然,推崇不争、谦和。而庄子提倡齐物论,在庄子的视界中,世间的一切差异都是相对的。3、老子与庄子不同的精神渴望道家的“道境”就是自由之境,老子庄子的道之于无的意识是最高的自由意识,将无视为道的根本特征正是出于对自由的追求。从老子的“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等思想出发,可知道倒可以自由地化生万物。因此生命与道合一,这就是老子庄子所认为的生命最高境界--自由之境。但老子与庄子对这种境界的理解有些差异。老子的道是指纯真质朴本性的实现;而庄子的所认为的则是高度的、绝对的自由。因此老子的生命哲学具有极强的现实性。而庄子更高地追求个体精神的自由和超脱。二、老子与庄子思想相同点1、老子庄子的朴素的自然人性论道是老子和庄子生命哲学的逻辑前提,也是生命追求的最高价值,与道融合即是生命最高价值的实现。在老庄思想中,道即是自然,生命对道的追求就是对自然的崇尚。对自然人性的破坏性越大,离人的自然本性越远。通过对老子庄子思想的比较可以看出,老子和庄子的思想具有许多相同之处,其中“道”是老子庄子哲学的根据和基础。他们都认为生命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道。但同时老子与庄子的哲学也具有不容忽视的差异性,所以不能将老子庄子等同起来。2、“有生于无”是老子与庄子思想的核心“道” 是天地万物的法则。老子主张万物由道而生,只有顺其自然才是生存法则。老子的无为说法实际上是对人类在自然界所处的地位提出的一种质疑,是一种对人的行为方式的批判。道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万物的总根源,是因为道的“无为”。庄子在与老子不同的思路下得出了与老子相似的“有生于无”的结论。但老子的道旨在强调道的无形,庄子的道是说“有”都是从没有、存在都是从不存在那里演化来的。

老子与庄子的区别

对其《易中天:老子与庄子的区别》一文的论鉴耿阁(鸣天士君)著好个大家易中天,造次解道不沾边。非知无为是何意,更懵刍狗理念偏。道为何物宇宙兼,无为道为大为连。终极定义道德纪,知否本然境界嵌?耿阁:草於2020年1月7日晚上9点50分【(易中天:老子和庄子的区别 填词柳三变LV.122017-01-09 )】

庄子和老子合称什么

应该是老庄啊

庄子和老子哪里人

问题一:庄子到底是哪里人庄子和老子是现在哪个省的人 庄子,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一说今安徽蒙城县)人。老子,苦县(今河南鹿邑,一说安徽涡阳)人。 问题二:老子和庄子到底是不是安徽人 老子(前600年 ―前470年之后)(西周末年武丁朝庚辰二月十五日卯时诞生),姓李名耳,字伯阳,又称老聃,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人)人,汉族。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文化名人。老子又名老聃,相传他一生下来就是白眉毛白胡子,所以被称为老子;老子生活在春秋时期,曾在周国都洛邑(今河南洛阳)任藏室史(相当于国家图书馆馆长)。他博学多才,孔子周游列国时曾到洛邑向老子问礼。老子晚年乘青牛西去,在函谷关(位于今河南灵宝)写成了五千言的《道德经》(又名《老子》),最后不知所终。《道德经》含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老子哲学与古希腊哲学一起构成了人类哲学的两个源头,老子也因其深邃的哲学思想而被尊为“中国哲学之父”。老子的思想被庄子所传承,并与儒家和后来的佛家思想一起构成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内核。道教出现后,老子被尊为“太上老君”;从《列仙传》开始,老子就被尊为神仙。从汉代起,历代帝王就开始到安徽涡阳去祭拜老子。《道德经》的国外版本有一千多种,是被翻译语言最多的中国书籍。 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汉族。名周,字子休(一说子沐),后人称之为“南华真人”,战国时期宋国蒙(今安徽省蒙城县,又说今河南省商丘县东北民权县境内)人。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涵盖着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精神还是归依于老子的哲学。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为“老庄哲学”。 问题三:老子庄子他们是那里的人啊 老子,是今河南鹿邑县太清宫镇人; 庄子,今河南商丘东北,一说今安徽蒙城县 老子,又称老聃、李耳,字伯阳,楚国苦县曲仁里(今河南鹿邑县太清宫镇)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被唐朝帝王追认为始祖,唐高宗亲临鹿邑拜谒, 封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唐皇武后封为太上老君,而苦县也因老子被皇帝先后更名为真源县、卫真县、鹿邑县,并在鹿邑留下许多与老子相关的珍贵文物。老子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经》(又称《老子》),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辨证法,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祖。 庄子(约前369-前286)。战国时哲学家,庄氏,名周,(一说子沐)。汉族,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一说今安徽蒙城县)人。做过蒙地方的漆园吏。庄子是我国先秦(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原系楚国公族,楚庄王后裔,后因乱迁至宋国蒙,是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然文采更胜老子。代表作《庄子》并被尊崇者演绎出多种版本,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庄子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 问题四:易中天:老子和庄子的区别 老子与庄子的不同之处很多。 首先,老子寡情,庄子善感。 老子这个人,基本上是不动情的。我们读其书五千言,几乎都是冷冰冰的话。比如《老子u30fb第五章》开头那段话,就很冷酷。这话的原文是:“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刍,音除。刍狗,有两种解释,一种说是草和狗,还有一种说是用于祭祀活动的草扎的狗,相当于现在的花圈。祭祀的时候,刍狗披红挂绿,郑重其事地供在那里。活动一结束,就被随随便便地扔在路边,任牛踩,任马踏。总之,刍狗就是始用终弃,或不必看重的东西。 刍狗既然是这么个东西,那么,所谓天地“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以百姓为刍狗”,也就是天地和圣人不把万物和百姓当回事了。正因为不当回事,所以是“不仁”。这一点,所有的学者都没有分歧。问题是这种“不仁”究竟对不对?有的学者认为不对,因此认为老子这句话是批判。也有的学者认为对,因此认为老子这句话是肯定。我的看法,是这句话本身对不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老子自己怎么想。他会怎么想呢?我粗略地统计了一下,“圣人”一词在《老子》书中大约出现二十多次,或者说圣人应该怎么样,或者说圣人能够怎么样,都是肯定的语气,没有一次是批判的,难道本章就例外?实际上,只有庄子才骂圣人,老子就不,因为两书中的“圣人”并非同一概念。庄子说的“圣人”,是儒家的。老子说的“圣人”,是自己的。自己的圣人,怎么会批判?批判天地就更不可能,“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u30fb第二十五章》)么!天地既然不能批判,则天地“以万物为刍狗”就是对的。事实上也对,因为天地不能仁爱。为什么不能?因为天地无情,“天若有情天亦老”么!天地不老,就证明天地无情。“无情”则“不仁”。天地“不仁”既然是对的,那么,依照人类效法天地的原则,“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也是对的。 这就有点恐怖了。天地“不仁”也就罢了,圣人怎么能“不仁”,怎么能把百姓当作刍狗呢?原来,所谓“以百姓为刍狗”,并不是要践踏人民,蹂躏人民,迫害人民,只不过不爱而已。不爱也不是恨,而是不爱不恨。说得再准确一点,就是“不管”。统治者或**不管,老百姓就自由了,就可以按照自己的心愿以自然的方式生活。男耕女织,早出晚归,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显然,所谓“以百姓为刍狗”,不过“无为而治”。这当然也有他的道理,可惜话说得太难听。看来,老子在提倡寡欲的同时,也寡情了。 与老子相比,庄子就要感性得多。学术界公认,《庄子》一书,是可以当作文学作品来看的。就说一般都认定是庄子本人所著的“内篇”,文学性就极强。比如“北冥有鱼”,比如“庖丁解牛”,比如“庄生梦蝶”,都脍炙人口。你看他写自己的梦,道是“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庄子u30fb齐物论》)。栩栩(音许),就是欣然自得的样子。蘧蘧(音渠),就是惊醒诧异的样子。梦见自己变成蝴蝶时,就像真是蝴蝶了。翻动着两只小翅膀,在花丛里飞呀飞呀,那份惬意,只用“栩栩然”三个字就表现无遗。等到突然一下醒来,发现自己还是自己,不是蝴蝶,那种无法言传的若有所失,也只用“蘧蘧然”三个字就尽收笔下。这样的文章,老子不可能写,也写不出。 当然,作为道家,庄子也赞成“不仁”,而且比老子有过之无不及。老子只是主张,也只是对百姓“不仁”。庄子却是身体力行,对自己、对亲人“不仁”。据《庄子u30fb至乐》,他的太太去世,好朋友惠子前来吊丧,却发现庄先生正“箕踞鼓盆而歌”。箕踞(音基巨),就是两腿伸直岔开,形如簸箕;或者屈膝张足,总之是一种傲慢的坐姿。鼓,就是敲打,弹奏。盆,就是瓦罐。也就是说,庄子不但毫无悲痛之情,还以一种傲慢的姿势坐在那里,一边......>> 问题五:老子和庄子到底哪里人,安徽还是河南 庄子 战国时期宋国蒙(今安徽蒙城县)人 老子 苦县(今河南鹿邑,一说安徽涡阳) 问题六:老子,庄子,韩非子都是哪的人? 老子(传说前600年左右―前470年左右),姓李名耳,字伯阳,汉族,楚国苦县(今河南周口鹿邑县)人 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汉族。名周,字子休(一说子沐),战国时期宋国蒙(今安徽省蒙城县,又说今河南省商丘县东北民权县境内)人 韩非(约前280-前233),汉族。战国晚期韩国(今河南省新郑,属郑州 ;郑韩古国在今天的河南新郑)人 问题七:庄子与老子是师徒关系吗? 根据时间来判断,明显不是师徒关系. 老子曾做过周朝的守藏史。老子幼年牧牛耕读,聪颖勤快。晚年在故里陈国居住,后出关赴秦讲 学,死于扶风 。 庄子(前369-前286)战国时代楚国蒙地(今蒙城)人,战国哲学家、文学家。做过蒙地方的漆园吏。他继承和发展老子“道法自然”的观点,提出了一种“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认识论观点,安时处顺,逍遥自得,是先秦道家思想的集大成者,现存《庄子》一书,全书分为内、外、杂三篇。庄子认为事物之间都存在着有与无,大与小,美与丑,善与恶等等矛盾,既相互依存又相互转化。创立了相对主义的方法论,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 老子 出生年代:前571-471 名人职称:我国人民熟知的一位古代伟大思想家、道家之祖 名人国家:中国(楚国) 相关介绍: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谥曰聃,楚国苦县(今鹿邑县)人。约生活于前571年至471年之 间 曾做过周朝的守藏史。老子幼年牧牛耕读,聪颖勤快。晚年在故里陈国居住,后出关赴秦讲 学,死于扶风 。[365zn收集] 老子遗留下来的著作,仅有《五千文》即《道德经》,也叫《老子》。它是 老子用韵文写成的一部哲理诗。它是道家的主要精典著作,也是研究老子哲 学思想的直接材料。其《五千文》被日、前苏联、德、英等国视为古代哲学 中的奇葩而译出版。美周《 *** 》列其为世界十大古代作家之首。[365zn收集] 《道德经》一书是一个唯物主义体系,并具有朴素辩证法思想。它宣扬自然 无为的天道观和无神论。其唯物主义体系的核心是“道”,老子反对天道有 知,提出了天道无为的思想以及“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即道是构 成万物的基础,道并不是意志有目的的构成世界万物,道是世界万物自身的 规律 。[365zn收集] 老子是我国人民熟知的一位古代伟大思想家,他所撰述的《道德经》开创了 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先河。他的哲学思想和由他创立的道家学派,不但对我 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我国2000多年来思想文化 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365zn收集] 老子春秋时期思想家,哲学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道教奉为教主或教祖,尊为“道德天尊”,列三清尊神之一。[365zn收集] 《老子西升化胡经.序说第一》:“以为圣人生有老容,故号为老子”。《史记卷六十三.老庄申韩列传》内载“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河南鹿邑东)人也。姓李氏,名耳,字伯阳,谥曰聃(耳外轮平而卷不日聃);固守藏之史也。”“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老子,隐君子也。” [365zn收集] 老子见周室衰乱,于是西行出函谷关时,应关令尹喜之请,遗五千文,即《老子》(又名《老子道德经》、《道德五千文》、《道德经》等),后不知所终。 [365zn收集] 《史记卷六十三u30fb老子韩非列传第三》有:孔子适周,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存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孔子去,谓其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网,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D,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365zn收集] 老子西行至函谷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着书”。于是老子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其后,庄子作《南华经》以阐述道德之义,其对道家之重要,如孟子之对于孔子......>>

老子庄子并称什么?

老子与庄子俱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被认为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庄子则是道家学说的集大成者,并在老子的理论上有所引申和创新。其二人在历史上并称为“老庄”。而一般人们则以“老庄之学”或是“老庄之术”代指道家学说。

庄子和老子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老子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或曰谥伯阳。华夏族,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约生活于前571年至471年之间。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被唐朝帝王追认为李姓始祖。老子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经》(又称《老子》),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辩证法,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教始祖。老子与后世的庄子并称老庄 。哲学思想:老子试图建立一个囊括宇宙万物的理论。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遵循这样的规律(道):事物本身的内部不是单一的、静止的,而是相对复杂和变化的。事物本身即是阴阳的统一体。相互对立的事物会互相转化,即是阴阳转化。方法(德)来源于事物的规律(道)。老子的“无为”并不是以“无为”为目的,而是以“有为”为目的。因为根据之前提到的“道”,“无为”会转化为“有为”。这种思想的高明之处在于,虽然主观上不以取得利益为目的,客观上却可以更好地实现利益。从“天地无人推而自行,日月无人燃而自明,星辰无人列而自序,禽兽无人造而自生,此乃自然为之也,何劳人为乎?”(见于下文老子故事孔子问礼第4段)可见:老子所说的“自然”不是类似于神的概念,万物的规律(道)由自然来指定,即是“道法自然”。有人误解了此处自然的意思。应当注意到:事实上,人活着犹如宇宙之存在,没有人能理性地指出其目的。因此,非理性地选择某个(些)目标成为唯一的选择。老子是站在道这个无穷高的位置来看问题。因此,老子只说了“方法”,但没有指出“目的”。这给我们一个启示:人何必为刻意达到目的而痛苦不堪。无为,逍遥亦是一种为人处世之道。关于老子的宇宙观,根据之前的道,“无”与“有”(万物存在即是“有”)会相互转化。因此老子认为宇宙万物来自虚无,也走向虚无。比如:人的生与死(可参见下文老子故事圣人辞世“昔日老聃之生也,由无至有”、“今日老聃之死也,由有归无”)。庄子庄子,姓庄,名周,字子休(亦说子沐),宋国蒙人,先祖是宋国君主宋戴公。 他是东周战国中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创立了华夏重要的哲学学派庄学,是继老子之后,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哲学思想:庄子在哲学上,继承发展了老子的思想,认为“道”是客观真实的存在,把“道”视为宇宙万物的本源。他说:“道之真以修身,其绪余以为国家,其土苴以为天下。”(《庄子·让王篇》)意思是,大道的真髓、精华用以修身,它的余绪用以治理国家,它的糟粕用以教化天下。又说:“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无以得殉名,谨守而勿失,是谓友其真。”(《庄子·秋水篇》)意思是,不要为了人工而毁灭天然,不要为了世故去毁灭性命,不要为了贪得去身殉名利,谨守天道而不离失,这就是返璞归真。他继承和发展老子“道法自然”的观点,认为“道”是无限的、“自本子根”、“无所不在”的,强调事物的自生自化,否认有神的主宰。提出“通天下一气耳”和“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他的思想包含着朴素辨证法因素。他认为“道”是“先天生地”的,从“道未始封”(即“道”是无界限差别的)。他看到一切事物都处在“无动而不变,无时而不移”中,却忽视了事物质的稳定性和差别性,认为“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莫寿乎殇子,而彭祖为夭”。他认为,天人之间、物我之间、生死之间以至万物,只存在着无条件的同一,即绝对的“齐”;主张齐物我、齐是非、齐生死、齐贵贱,幻想一种“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主观精神境界,安时处顺,逍遥自得,而学“道”的最后归宿,也唯有泯除一切差异,从“有待”进入“无待”。在思辩方法上,把相对主义绝对化,转向神秘的诡辩主义。庄子"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现存的《庄子》有三十三篇,其中内篇七,外篇十五,杂篇十一,文字雄美,想象丰富,跌宕起伏,妙趣横生,善于通过寓言故事来说理。《庄子》一书不但反映了庄周的哲学思想,而且显示了他卓越的文学才华。

庄子与老子并称老庄,代表作是什么,又叫什么,由什么所著

老子的代表作叫《老子》,庄子的代表作叫《庄子》。《老子》又叫《道德经》或《五千言》;《庄子》又叫作《南华经》。老子的《道德经》是由智慧所著,这种智慧高深玄妙的同时又平易近人,因为这种智慧就是万物而万物都是智慧,太多太大所以玄妙,太广太细所以平易近人。道德经不只是讲道德,但道德经里最大的道德就是在尊重自然的前提下利用自然,如此自然而然,无为而无不为。庄子的《庄子》是由一颗人心所著,把道家高深玄妙的智慧放在了一颗人心上,《老子》是直接与智慧零距离接触,《庄子》在这种接触上加上了人的视角,在关注智慧的同时也关注人心的作用。逍遥就是道家智慧和人心结合的产物。这表明了道家智慧的眼睛从关注天地万物转向关注自身内在,在玄妙的智慧当中增加了人情味,因为里面有所逍遥,就有所快乐,心灵在触动当中去感受智慧的存在,进而与智慧结合。无为当中的有为。《老子》中没有人心的视角,而是完全的完整的直接的与智慧合一,但却包含人心,只是这个人心是智慧之一不在智慧之外。没有《庄子》喜怒哀乐的多元化结构,智慧当中已经包含了喜怒哀乐,自然的发生。

为什么老子和庄子并称老庄?

这两部经典思想几乎完全相同!而只有把这两部经典合并到一起才能把经典中所有的文字障碍疏通。而其他的经典则无法融合这两部经典的思想……

杨玉环到底是谁的老婆?为什么电视剧先是儿子的然后是老子的?

关于杨贵妃的婚姻,现存“唐大诏令集”(按即皇帝命令,俗称为圣旨的东西)卷四十,“诸王册妃”类,及“王妃人道”类,有两封诏令,直接提到,一封诏令,间接相关,摘要如下:册寿王杨妃:“维开元二十三年,岁次乙亥,十二月壬子朔,二十四日乙亥。皇帝诏曰(中略)……尔河南府士曹参军杨玄璬长女,公辅之门,清白流庆……今遣使户部尚书同中书门下李林甫、副使黄门侍郎陈希烈持节册尔为寿王妃……” “同中书门下”,即是宰相。册杨玉环为寿王妃,有年月日可查考。册妃,等于现在的订婚。“册”后,尚有不少繁文褥节(见开元礼),大约需要半年或一年才能结婚。估计:杨玉环嫁到寿王李瑁那儿,应在开元二十四年夏秋,再推迟些,或开元二十五年初春,要再迟,便少有可能了。(按:旧、新两唐书的杨贵妃传,对杨玉环出身,似有故意的错乱或隐蔽,旧唐书连杨贵妃的父名都弄错,且完全不提先嫁寿王事,新唐书主修者不敢太抹煞事实,加入先为寿王妃语,但对杨玉环的父叔,却蒙混过去,因为新唐书取旧书资料,二传皆乱采传说,荒唐不经,不必深信。) 寿王的亲母武惠妃,为皇帝所极宠,她的女儿咸宜公主嫁杨洄,据史书载:杨洄与岳母武惠妃同谋,陷害三位皇子(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光王李琚),李隆基于开元二十五年四月,将这三个儿子废为庶人,随后又赐死于城东驿。武惠妃这样做,据说是为她亲生的儿子李瑁夺取太子地位,这是可信的。然而,武惠妃本人,却在同年十二月死了,死时才四十岁。史书说,武惠妃是被三位皇子的鬼祟而死的。 至于杨玉环入宫,中间有一个转折,并不是名义上直接由寿王妃变成贵妃的,“唐太诏令集”卷四十有“道度寿王妃为女道士敕”,中曰:“……寿王瑁妃杨氏,……属太后忌辰,永怀追福,以兹求度,雅志难违……宜度为女道士。” 此敕文不曾留下年月,但仍可以考据的:第一、度杨玉环为女道士,必然是皇帝先和她奸好之后的事,据《新唐书》本纪第五玄宗纪,开元二十八年条下云:“十月甲子幸温泉宫。以寿王妃杨氏为道士,号太真。” 度寿王妃为女道士敕,虽缺了年月,但参照本纪,我们可以定出:皇帝和儿媳杨氏奸好,当在开元二十八年十月(或稍早,但以十月赴温泉宫时带到骊山以供淫乐的可能最大)。如此,则度为女道士的正确时间就容易考出了,李隆基的亲母窦氏(太后)死忌在正月初二。敕文中“属太后忌辰”,当是开元二十九年的正月初二。(公元七四一) 杨玉环做寿王的妻子,应当有三年多或四年多,结婚至四年.传说有一子.死于疾病..史书并无记载.

老子的思想对我们的启迪400字论文

著名哲学家胡适曾说:“中国哲学到了老子、孔子的时候,才可当得‘哲学"两个字。”作为春秋时著名的思想家之一,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据《史记》记载,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世人又称老聃,楚国人,曾做过周朝的“守藏室之史”,也就是图书管理员。老子的详细事迹,已不可考,据传,孔子曾从鲁国来到周都,向他请教有关“礼”的学问。老子说:“你所谓的礼,倡导它的人早就死了,就连骨头都已经腐烂了,只有他们的言论留了下来。君子时运来的时候,就应当驾车出去做官,如果生不逢时,就应当隐居起来……“我听说,富贵的人会把钱财送给朋友,有德行的人会把箴言送给朋友,我不是什么富贵之人,便送几句话给你吧!当今时势,有些自以为很聪明的人却给自身招来了祸患,主要是因为他们爱好讥讽别人,过分夸奖别人,还有就是自视清高、太过自傲。把那些骄气、欲望和做作的身段都放下吧,这些对君子来说,并没有什么好处。我能告诉你的也就这么多了。”孔子听后受益匪浅,离开周都后回到了鲁国,他的弟子纷纷上前请教:老子是怎样的一个人。孔子对他的弟子们说:“我知道鸟可以在天空飞,鱼可以在水中游,兽可以在大地跑。会跑的,能用网捕捉;会游的,能用钩子钓;会飞的,能用箭去射。但是,龙,我不知道该如何了,它能腾云驾雾直上九天,我今日所拜访的老子,就好比一条龙!”由此可见,孔子对老子的敬佩之情,溢于言表。

老子的辩证法思想的启迪意义

辩证法本身没有什么特别的启迪意义,仅仅是A与B的可转化思维。老子确实持有辩证法思想,他看到人类社会发展趋势不良,认为回到过去那种小国寡民的时代才比较好。但地球文明的发展,大尺度上是单向演化,不可阻挡。文明只能向前,无法后退老子思想的启迪意义是,人类不要只想着往前进步,玩命的往前发展可能会在未来给人类带来巨大损害

求儿童国学启蒙专辑视频,如:《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论语》、《弟子规》、《老子》、

  呵呵,这些内容有些不是儿童启蒙用的,比如《论语》老子的《道德经》,这分别是儒家和道家的经书之一。  其他几个都是儿童启蒙教育,但是有区别的。《弟子规》讲了儒家具体的教育理念和言行礼仪。《三字经》主要讲了儒家的学习内容和顺序,其实儒家和道家是相通的,道家高于儒家,其思想本源都是《易经》。《千字文》是非常有内涵的启蒙读物了,能够解读的非常少,其中涉及到了天文地理,历史神话,其中有非常深刻的意义。《百家姓》也是非常好的启蒙读物,而等孩子长大后,对每一个姓氏的渊源的学习和解读,才是最重要的,那是老祖宗给后人留下来追本溯源的宝贝(*-*)  以上下理清一下这些经典的内容和主次。下面谈一下学习方法。  其实这些经典中都是有非常深刻的内涵的,而对于儿童,我建议主要是让其坚持朗诵,知道背诵的滚瓜烂熟就好,不要强求理解,这些内涵是需要孩子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逐渐体悟和消化的,表面上的解读,孩子时听不懂的,需要他经历。当然,家长要尽量创造一个实践传统文化的氛围,不能让孩子学习了,在家了和社会上感受不到所学的内涵。。。。。。  最后讲一下,这些经典现在最迫切的是需要成人学习,现代国内教育对国学的比重太少了,所谓的语文,那就是很肤浅的了,和国学经书和经典相去十万八千里也不止 呵呵,只有国学能够改变社会道德和人文环境,加油吧!

在我的母亲中,胡适说“老子都不老子呀”是什么意思?

老子不老子,是胡适说他小姨,这句话只是显示胡适小时候的调皮,人性,没有什么大的意义

老子坚持不懈的名句

1. 老子关于坚持不懈的诗句 老子关于坚持不懈的诗句 1.关于坚持不懈的诗句 《竹石》 郑板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龟虽寿》 曹操 神龟虽寿,猷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读山海经> 陶潜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 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 《石灰吟》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2.关于坚持不懈的古诗 出自《苟子·劝学》:“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骐骥:骏马。驽马:跑不快的马。锲、镂:雕刻。意思是说,良马跳跃一下,达不到十步远;劣马拉十天车却能走很远的路程,这是不停地走的结果。雕刻一样东西,用刀子刻几下就停止,朽木也刻不断;不停地刻下去,也能将金石雕刻成器。这句话说明只有坚持不懈,有恒心,有毅力,才能把事情做成功。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出自《汉书·枚乘传》:“泰山之溜穿石,单极之绠断干。水非石之钻,索非木之锯,渐靡使之然也。”绠:绳子。意思是说,泰山上流下的水溜能穿透岩石,很细的绳索能磨断树干。水并不是钻石头的钻,绳索也不是锯木头的锯,但是一点一点地磨擦,就使得石穿木断了。它告诉人们,持之以恒,不断努力,事情一定会成功。 3.关于坚持不懈的唐宋诗句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 李 斯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 荀 况 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 有智者,事竞成。破釜沉舟,百万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无志之人常立志,有志之人立长志.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不积馈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4.描写“坚持不懈”的诗句有哪些 1.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况 2.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荀子》 3.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中国谚语 4. 立志不坚,终不济事.——朱熹 5.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孔子) 6. 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 7.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 8.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9. 志当存高远.(诸葛亮) 10.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11. 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陆游) 12. 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 13. 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坚持不懈 解释: 懈:松懈。坚持到底,一点不松懈。可做形容词、副词、名词和动词使用。 拼音: jiān chí bù xiè 近义词: 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坚持不渝、矢志不渝、铁杵成针坚韧不拔 反义词: 半途而废、有始无终、一暴十寒 5.关于坚持不懈的名言和诗句有哪些 1、毅力是永久的享受。 2、看日出必须守到拂晓。 3、百败而其志不折。 4、失败是块磨刀石。 5、坚持者能在命运风暴中奋斗。 6、骆驼走得慢,但终能走到目的地。 7、耐心是一切聪明才智的基础。 8、伟大的作品,不是靠力量而是靠坚持才完成的。 9、成功是一段路程,而非终点,所以只要在迈向成功的过程中一切顺利,便是成功。 10、有志者事竟成。 11、斧头虽小,但经历多次劈砍,终能将一棵最坚硬的橡树砍刀。 12、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13、耐心之树,结黄金之果。 14、才气就是长期的坚持不懈。 15、成功最终属于耐心等待得人。 16、表示惊讶,只需一分钟;要做出惊人的事业,却要许多年。 17、耐心和恒心总会得到报酬的。 18、成功的秘诀在于永不改变既定的目标。 19、壮志与毅力是事业的双翼。 20、顽强的毅力可以克服任何障碍。 21、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6.描写坚持不懈,努力奋斗的诗句有哪些 描写坚持不懈,努力奋斗的诗句有如下两句: 1、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竹石》 2、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3、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步出夏门行》 4、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陶渊明 《读山海经·其十》 5、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行路难》 6、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唐.刘禹锡 《浪淘沙》 7、立志欲坚不欲锐,成功在久不在速——宋.张孝祥 《论治体札子》 8、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稼说送张琥》 9、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滕王阁序》 10、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警世贤文》 11、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朱熹《偶成》 12、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苏轼《晁错论》 13、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 14、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15、十年磨一剑, 霜刃未曾试。——贾岛《剑客》 还有谚语也是描写坚持不懈、努力奋斗的: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比喻只要有决心,肯下功夫,多么难的事也能做成功。 努力奋斗的诗句(五) 1、《留诲曹师等诗》【唐】杜牧 学非探其花,要自拨其根。 2、《冬夜读书示子聿》【宋】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3、《送安惊落第诗》【宋】苏轼 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4、《观书有感》【宋】朱熹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5、《长歌行》汉乐府民歌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7.关于坚持不懈的名言·警句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 益其所不能。 ——孟轲,战国思想家、教育家 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天下天易事,只怕粗心人。 ——袁枚,清朝诗人 艺术家的一切自由和轻快的东西,都是用极大的压迫而得到的,也就是伟大的努力的结果。 ——果戈理,俄国作家 向着某一天终于要达到的那个终极目标迈步还不够,还要把每一步骤看成目标,使它作为步骤而起作用。 ——歌德,德国诗人 取得成就时坚持不懈,要比遭到失败时顽强不屈更重要。 ——拉罗什夫科,法国作家 忍耐和坚持虽是痛苦的事情,但却能渐渐地为你带来好处。 ——奥维德,古罗马诗人 无论什么时候,不管遇到什么情况,我绝不允许自己有一点点灰心丧气。 ----- 爱 迪 生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 李 斯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 荀 况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 ----- 王 国 维 一个人做事,在动手之前,当然要详慎考虑;但是计划或方针已定之后,就要认定目标前进,不可再有迟疑不决的态度,这就是坚毅的态度。 ----- 邹 韬 奋 我们应有恒心,尤其要有自信心!我们必须相信,我们的天赋是要用来做某种事情的。 ----- 居里夫人 1.一个人只要强烈地坚持不懈地追求,他就能达到目的。——司汤达 2.下苦功,三个字,一个叫下,一个叫苦,一个叫功,一定要振作精神,下苦功。——毛泽东

孔子.孟子.老子.荀子.的名言警句

孔子:为女子与小人难养也。(看现在老婆孩子多难养啊)。三人行必有我师。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老子: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夫唯不争,故天下莫与之争。上善若水。荀子: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河北省邢台市沙河市白塔东源纺织厂辞职组长说不给开工资,老子挣得辛苦钱,凭什么?请问找谁投诉?

收集证据,到当地劳动局劳动监察大队申请劳动仲裁。

古代汉语与古代文学的区别?如果从古代汉语的角度读老子,要怎么办?另,读书报告怎么写?

呃…古代文学难道不是用古代汉语写的么……请恕我不甚了解。读书报告就书名,作者,创作背景,感受之类的吧……

庄子、墨子、韩非子、老子、孟子关于竞争的名言,要竞争的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老子

孔子,孟子,老子,庄子,列子,孙子,墨子,韩非子的著作各一部,名言各一句,成语各2个

孔子:《春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至圣先师 温故知新。孟子:《孟子》。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杯水车薪 不言而喻老子:《道德经》。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大器晚成 出生入死庄子:《庄子》。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 庄周梦蝶 盗亦有道列子:《列子》。公天下之身,公天下之物,其惟圣人矣。疑邻盗斧 高山流水孙子:<<孙子兵法>>。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败。出其不意 兵不厌诈墨子:《墨子》。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墨守成规 快 马加鞭韩非子:《韩非子》。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华而不实 深不可测

孔子,孟子,老子,庄子,列子,孙子,墨子,韩非子的著作各一部,名言各一句,成语各2个

与其看马克思列宁,不如多看看孔子老子孟子墨子庄子孙子韩非子鬼谷子等老一辈无产阶级祖宗

先秦诸子孔子,孟子,荀子,老子,庄子,韩非子,墨子等思想家名言

孔子说,孟子说,荀子说,老子说庄子说,韩非子说,墨子说,其实都是我在说

孔子,孟子,老子,庄子,列子,孙子,墨子,韩非子的著作各一部,名言各一句,成语各2个

孔子:《春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至圣先师 温故知新。孟子:《孟子》。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杯水车薪 不言而喻老子:《道德经》。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大器晚成 出生入死庄子:《庄子》。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 庄周梦蝶 盗亦有道列子:《列子》。公天下之身,公天下之物,其惟圣人矣。疑邻盗斧 高山流水孙子:<<孙子兵法>>。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败。出其不意 兵不厌诈墨子:《墨子》。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墨守成规 快 马加鞭韩非子:《韩非子》。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华而不实 深不可测

求老子 庄子 孟子 墨子 孔子 韩非子名言各两句

老子: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2、上善若水。庄子:1、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合一。2、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孟子:1、不以规矩,不成方圆。2、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墨子:1、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2、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故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恶得不禁恶而劝爱?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孔子:1、不学礼,无以立。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韩非子:1、爱臣太亲,必危主身;人臣太贵,必易主位。2、欲为其国,必伐其聚;不伐其聚,彼将聚众。

老子的或者韩非子的关于劳动的名言警句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求老子 庄子 孟子 墨子 孔子 韩非子名言各两句

老子: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2、上善若水。庄子:1、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合一。2、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孟子:1、不以规矩,不成方圆。2、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墨子:1、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2、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故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恶得不禁恶而劝爱?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孔子:1、不学礼,无以立。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韩非子:1、爱臣太亲,必危主身;人臣太贵,必易主位。2、欲为其国,必伐其聚;不伐其聚,彼将聚众。

老子的由来

自古就这样吧

老子的自无为而无不为的具体含义

老子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无,只有无才符合道的原则,“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无为而治是道家基本的政治主张。无为,即“不为物先,不为物后”,顺乎自然以为治。无为是实现无不为 、无不治的前提和条件,“以无事取天下”。《汉书·艺文志》说:道家的无为政治主张是“君人南面之术”,道出了无为政治的基本精神。先秦道家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主要包括“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等内容。庄子更主张君主应该无欲、无为、渊静,“无欲而天下足,无为而万物化,渊静而百姓定”。无为而治的思想在中国古代有很大的影响。汉初的黄老之学吸取了先秦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适应秦末政治动乱之后,民心思定的形势,强调清静无为,主张轻徭薄赋、与民休息,对人民的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采取不干涉主义或少干涉主义,借以安定民心,发展社会生产。黄老之学的无为而治思想在当时起了积极作用。唐代初年和宋代初年的统治者都曾利用无为而治的思想协调处理当时的社会矛盾,并有所收效。魏晋玄学家则通过宣传无为而治,引导人们消极、遁世、清谈、无所作为,对社会产生了消极影响。 老子的无为思想老子的哲学并不是一种西方意义上的知识学体系,而是一种生命的智慧,一种对“道”的追寻。老子“道”的学说,就是对宇宙万物的形而上的把握。它的宗旨,不在玄远的空洞世界,而在生活的实践之中。对于个体生命而言,它提供了安身立命的基础;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则是一种达至善治的智慧。虽然老子思想以“玄之又玄”而著称,但其背后的济世情怀,却值得反复体味。老子的哲学是一种大智慧,对于人类一切事务,包括管理在内,都具有深刻的启发意义。其中,无为而治的思想是最具有影响力的。“无为”,在老子那里意味着“道法自然”,即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无为即自然”,是老子哲学的基本观点。老子将“道”视为宇宙之本,而道之本性则是“常无为而无不为”,即“道”对于宇宙万物是“侍之而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就道生成万物、成就万物而言,道是“无不为”的;就道对于万物“不辞”、“不有”而言,道又是“无为”的。从本质上讲,这是“无为”与“无不为”的有机统一。天地万物的生成与存在,皆是“无为也而无不为”的。老子正是从这一思想出发,认为治国安民,要反对“有为而治”,而主张“无为而治”。在他看来,“为无为,则无不治”,“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圣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老子把“无为”看作圣人“取天下”和“治天下”的手段。 老子既反对儒家推行“以德治国”,又反对“以智治国”。指出:“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子;国家混乱,有忠臣。”认为,“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同时老子也反对兵家的“以力治国”,反对暴力战争。认为,“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主张“以道佐人主,不以兵强天下”。只有推行无为而治,才能达到“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为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的理想社会。 无为无所不为 “无为”思想是由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的。老子所处的春秋时代,诸侯混乱,统治者强作妄为,贪求无厌,肆意放纵,造成民不聊生。在这种情形下,老子提出了无为思想,呼吁统治者要“无为而治”。他说: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好静”是针对统治者的骚扰而提出的,“无为”是针对统治者的苛政而提出的,“无欲”是针对统治者的贪欲而提出的。老子认为,为政者应当能做到“无为而治”,有管理而不干涉,有君主而不压迫。让人民自我发展,自我完善,人民就能够安平富足,社会自然能够和谐安稳。 “无为”就是不做任何违反自然规律、有损道德规范、违反社会法则,有害众生的事。但这里的“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并不是不为,而是含有不妄为、不乱为、顺应客观态势、尊重自然规律的意思。老子说过“无为而无不为”,意思是说:不妄为,就没有什么事情做不成的。这里,“无为”乃是一种立身处世的态度和方法,“无不为”是指不妄为所产生的效果。老子还曾谈道,“为无为,则无不治,”意思是说以“无为”的态度去对待社会人生,一切事情没有做不到、办不好的。因此,老子所讲的“无为”并不是消极等待,毫无作为的,而是“为无为”、“为而不恃”、“为而不争”,即以“无为“的态度去“为“,去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有为有所不为 老子说的“无为而治”、“无为而无不为”,并不是说坐在那里什么也不干,就什么事情也做成了。在老子生活的时代,人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自给自足,无需统治者来组织生产和交换,用谁来“为”,一切顺乎自然地进行。而统治者一旦“为”,则是为修建奢华的宫室而催逼苛重的税赋,或是为发动吞并他国战争而拉夫抓丁。这样“为”则百姓遭殃,社会动荡,“无为”则人民闲适、社会安宁。因此,“无为”是不妄为,不乱来的意思。是说统治者行为要顺应自然、社会发展的规律,并按照规律去定相应的法律、制度、不轻易变更,人们在这样的法律、制度下尽情发挥自己的聪明才干,努力去做。 “无为”追求的是奉献,“无为”的结果,恰恰也成为“有所作为”(有奉献)。 不争自有成 老子在自然界万事万物中唯独最为赞美水。他认为,“不争”是美好“水德”的一个品质。老子曾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这里的“不争”,一是指无私,水利养滋润了万物,而又并不从万物那里争取任何利益自己的东西;二是指与世无争,不仅是在被自己滋润了的事物那里不争,面对世间一切,它都不争。 “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立于不争而无忧,立于不争而有成。” “不争之争”与无为而治(南方日报) 刘小青 东汉时期,贵人邓绥受到和帝宠爱,皇后阴氏十分嫉妒。但邓绥为人谦恭,性格柔顺,对阴氏十分尊重。与阴氏同时进见和帝,邓绥从不正坐;和帝每次提问,邓绥总是让阴氏先说,从不与阴氏抢话头;每当发现自己的服饰与阴氏相同或相近时,邓绥便立即换掉,绝不与阴氏抢风头。尽管如此,阴氏仍然与人一起施行巫蛊之术,企图置邓绥于死地。鉴于阴氏的专横、阴险与邓绥的谦逊、忍让形成鲜明对照,和帝幽禁了阴氏,并在邓绥称病辞让的情况下坚持将她立为皇后。这个故事,被后代史家公认为“不争之争”的典型范例。 这里的“不争之争”,与作为领导方法的“无为而治”在道理上是相通的。这里的“不争”并非真正的“不争”,而是以“不争”为“争”的手段;“无为而治”中的“无为”也并非真正的“无为”,而是以“无为”为“为”的手段。所谓“无为而治”,实质上就是把“有所不为”当作治政的方法和艺术。兵法的开山祖师姜太公说,最高明的政治是无为而治。无为而治是在中国政治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道家学说的核心,道家同样把无为而治视为治政的最高境界。至于历代帝王将相,大概没有谁不希望能用最少的心血来建树最大的政绩。只不过实现无为而治,实在需要领导艺术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领导者怎样才能达到无为而治的境界呢?从历史经验来看,至少应把握以下五条: 1.与民休息,宽容大度。姜太公说,天有经常运行的轨道,老百姓有自己的生活常规。君主如果能够遵守修养生息的规律,天下自然就平安无事了。汉高祖刘邦在建国后遵从无为而治的黄老之术,表面上不算勤政,但实际上正是通过让人民修养生息,使农业、工商业等得到了迅速发展。明朝的冯梦龙说,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宋初的宰相赵普每当收到士大夫之间相互揭发告短的文书,不看一眼便付之一炬,表面上像是不负责任,但实际上正是通过遏制勾心斗角之歪风,维护了当时的“安定团结”。 2.顺乎自然,恪守天道。汉文帝的母亲薄姬,当初只是刘邦的一个不起眼的嫔妃。尽管只被刘邦“宠幸”一次便怀上了“龙种”,但她生下儿子后仍然很少与刘邦见面。后来,薄姬不仅因未被刘邦宠爱而使母子免遭吕后囚禁,而且因儿子幸运登基而成了皇太后。这就表明,削尖脑袋钻营即使一时得利也未必是好事,而顺乎自然即使一时失利也未必是坏事。 3.清心寡欲,淡泊名利。南北朝时期,傅昭一生经历宋、齐、梁三朝,任过州郡属官、地方长官、朝廷命官。当时,朝代走马灯似地更换,官场上混乱无序,危机四伏。傅昭之所以未遭受什么挫折并能保全自己的地位和名声,靠的就是清心寡欲,淡泊名利。据史书记载,他居朝廷,无所请谒;居家室,不蓄门生,不结党徒,不交私利。这些无疑是他得以善终并名垂后世的重要原因。 4.以正避邪,谨言慎行。西汉后期,政治非常腐败,朝廷日薄西山。是时哀帝宠信高安侯董贤并纳其妹为妃。傅皇后之父傅晏惧怕有一天会出现废立之变,飞来横祸。他的朋友桓谭说:刑罚再严,不能加于无罪之人;邪恶再盛,不能无故加于忠正之身。桓谭告诉他,此时此刻,最重要的是要叮嘱皇后,千万不能以巫医方技等手段与董妃争宠;其次是他自己应遣散门徒,务执谦谨,防止别人借他之势在外胡作非为。否则皇帝抓到把柄,后果将不堪设想。傅晏遵嘱而行。后来,董贤在皇帝的指使下想尽办法,包括逮捕傅后之弟审讯,都始终未能找到陷害傅家的借口。 5.释疑自保,激流勇退。俗话说,伴君如伴虎。如何祛除皇帝的疑心,一直是宦海沉浮的关键所在。楚汉相争期间,率军东征的汉王刘邦,反常地几番派人慰问留守关中的丞相萧何。萧何为了祛除汉王的疑心,便在自己的亲族中挑选出年轻力壮的人,让其押运粮草,前往荥阳从军。如此,萧何才得到了刘邦的信任。在历史上,功成身退也是官场的一条定则。道家始祖老子认为,功成身退,乃天地之道。有许多曾经战功赫赫的英豪,如汉武帝时期的“飞将军”李广,唐朝代国公李靖等,都是因为不服老贪恋功名而不得善终。 道家产生的历史背景是春秋战国时代的战乱纷争。在这个混乱的时代,根据周文所建立起来的社会、道德、政治秩序,正在面临崩溃。用以维持这个秩序的周文,成了徒有架子的形式。儒家想藉仁、义来充实这个外在的架子,老子及庄子则认为文、礼、仁、义这些东西都是外在的形式。即使它们能够成就社会秩序,这个秩序也不是一个理想的秩序,在这个不理想的秩序中,人们受到束缚而不能得到真正的自由及解放。 像儒家哲学一样,道家哲学基本上也是一种内圣及成德之学,它最终的关怀是个人的修养以及成为一个有德之人[6]。但是,修道及成德无法脱离社会而完成,而社会如果没有**,它的存在也就发发可危。道家并非政治上的无**主义者,对于什么是理想的政治秩序,道家提出一套想法,这套想法就是“无为而治”这个理论。这个理论与道家内圣及形而上的理论有不可分割的关系。道家内圣及形而上的理论,最重要的论旨就是叫人顺应自然、顺性而行,而不要刻意。在庄子《刻意篇》中所列举的五种人:山谷之士、平世之士、朝廷之士、江海之士及道引之士,都是刻意而不顺性的人物。这些人违反了自然,因此也非得道之士。庄子认为只有瘪然无极的圣人,才能做到“不刻意而高、无仁义而修,无功名而治,无江海而闲,不道引而寿,无不忘也,无不有也”。这样的人才能顺乎自然而得到自我解放。而天地之所以为大也在于它能顺应自然,因而成就万物。所以老子说:“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为玄德。”(《老子》第十章)又说:“道法自然。” 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可以说是他们的形而上学及内圣之学在政治上的应用。《老子》及《庄子》二书中谈到无为而治的地方很多。

老子的道家和道教有什么关系?

  道家与道教这两个概念常有人会混为一谈,事实上道家与道教并不是一回事,但是道家思想与道教的发展又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简单地讨论一下道家思想与道教发展的关系。  首先,为什么说道家与道教本质上并不是一回事,可以从下列几点来作说明:  其一.道家与道教产生于不同的时代。道家由老庄在春秋末年创立,而道教则形成于东汉末年,这就是说,在道教形成之前,道家已出现相当长的时间,人才辈出,流派纷呈,并形成先秦和汉初道家发展的两个高峰。即便在道教形成以后,道家与道教仍然有各自不同的传承谱系。  其二、道家与道教有各自不同的代表人物,即使同一个人物在道家与道教之中也具备了不同的个性特征。就前者来说,道家的代表人物在先秦有老子、庄子、杨朱、列子等,汉代有曹参、窦太后、刘安、严君平等,道教的代表人物有葛洪、陶弘景、成玄英等。这两类人物相互之间是不能替代的。就后者来说,以老子为例,道家中的老子是一个现实的思想家,道家的创始人,道教中的老子则被称为太上老君,是一个宗教教主,两者的性质显然是不一样的。  其三,道家是一种思想文化流派,而道教是一个宗教团体,道教是以长生不老之道为最高信仰的中国本土固有的宗教,它用神仙不死之道教化信仰者,劝人通过养生修炼和道德品行的修养而长生成仙,最终解脱死亡,求得永恒。两者在文化形态上具有完全不同的性质:前者具有人间性、世俗性,它存在于思想领域,作为一种思想文化流派.它以现实的智慧之光照耀人间。而道教则不同,它不仅具有意识形态的功能,即具有思想信仰,同时有严密的组织与宗教活动,并试图以一种超人间超现实的力量来改造世界,包括求得人的永生。  然而,道教在形成与发展过程中使得道家与道教之间又具备了一种特殊的关系。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  一方面,道教是依托道家思想建立起来的。道教在其创始的时候是把老庄黄老之学、神仙长生之木及民间巫术结合起来.形成一种特定的宗教形态,其中道家思想是道教重要的思想来源。在道教的长期发展中,始终依托道家思想,如:《老子》、《庄子》等成为道教的重要经典.道教学者根据时代的需要不断地去注解《老子》、《庄子》等。可以说没有道家,不可能形成道教,没有道家,道教就失去了坚实的思想支柱。  另一方面,汉魏以后,道家再没有形成有影响的学派,也没再出现杰出的道家学者,而道教却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道家之所以没有湮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它借助于道教的发展而得以延续,道教既然以道家思想作为理论支柱,因而必然包含着道家,老、庄的著述既然被作为道教的经典,道教学者在进行注释时也必然发展了老、庄哲学,但也不能否认道家对道教的影响更大得多。

粗谈老子《道德经》“无为而无不为,有为而有所不为”

无为而无不为,有为而有所不为意思是:无为而无不为,即顺应自然,不肆意妄为,如能本着无为的态度,那么天下没有不能做的事;有为而有所不为,顺着事物的自然本性而为,为之则事成,逆着事物的本性而无为。无为而无不为,有为而有所不为出自老子的《道德经》。引申出去亦可以通俗理解为:当刻意追求某样东西,或已经拥有某样东西,那必定会失去其他一些东西以达到平衡;反之亦然。 例子如下: 比如国家,只要法律健全了,大家都遵守法律,也就不需要什么精神来指引人民前进了,法律就是最好的准则。 为更加通俗易懂,往小了去说:当我们追求科技,拥有了带来便捷的通讯设备,我们就会忽视身边的人,如果我们放下这些通讯设备,那我们又会关注起身边的人来;当我们把学习的时间用来看视频,玩游戏,得到的是一时的快乐,但后知后觉发现浪费了时间,只会感到可惜和后悔。

老子在道家学说中主张什么思想?

主要思想:道家以“道”为核心,认为大道无为、主张道法自然,提出道生法、以雌守雄、刚柔并济等政治、经济、治国、军事策略,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拓展资料:道家思想作为一个复杂的学说,自上古至今,已历数千余年,中间自然会经过许多发展的阶段,出现许多不同的名称,这是不言而喻的。在它的较早时期,按地域与时间则有郑道家、晋道家、秦道家、楚道家、齐道家、战国道家、先秦道家、原始道家等种种称谓。按方向则有北方道家与南方道家。从战国末至秦汉是一大阶段,当时人称“刑 ( 形 ) 名法术之学”或“黄老道德之术”。到魏晋又是一大阶段,史称“玄风”、“玄学”。各阶段之道家虽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但又都带有自己的特点。道家思想,“皆仰取诸象于天,俯查诸度于地。”效仿天地而为,行为方式则是“为无之事,行不言之教”。“与时迁变,应物变化”。后因侧重点不同,而分化为不同派别,形成了多种派别。仅据《汉书.艺文志》载班固所推崇的史官道家流,就有37家,共993篇。然多经秦火,汉火,衣冠南渡亡佚。道家-百度百科

跪求老子的道家思想

老子的道家思想   道家是中国春秋时期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最重要的思想学派之一,西汉初年,汉文帝、汉景帝以道家思想治国,使人民从秦朝苛政中得以休养生息。历史称之为文景之治。其后,儒家学者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并被后世帝王采纳。道家从此成为非流思想。虽然道家并未被官方采纳,继续在中国古代思想的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魏晋玄学,宋明理学都揉合了道家思想发展而成。 一、道家思想的发展和构成过程   道家思想起始于春秋末期的老子,但秦时期并没有道家这一名称。用“道”一词来概括由老子开创的这个学派由汉初开始的。这时,道家也被称为德家。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曾写过名为《论六家要旨》一文,把秦学派概括为道德、儒、墨、名、法阴阳六家,并阐述了六家要旨和得失汉初道家思想普遍流行,加之司马谈是道家思想信徒弟,所以他给予了道最高的评价。   他指出道家兼有其他五之长,同时避免了它们的短处。用来国修身,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汉代淮王因谋反而自杀,谋反者使用的理论器是黄老之学,黄老之学的无为而治到了严重挑战,使道家思想逐渐走向落。汉武帝独尊儒术后,从此不再成中国主流思想。之后道家思想渗透在国文化的各个方面中,魏晋玄学是最明显的复兴思潮。先秦各家内,一般都可以区分出众多派别,道家不例外。东汉班固所作的《汉书艺志》中,共列有道家著作37种,933篇,们大多作于先秦时期。道家思想的主流派有: 老子、 庄子、 黄老学派,此外杨朱思潮可能影响了老子和庄子,同时又会于两者中。不同的学派之间思想重也不同,或偏于治国,或偏于治身。马谈所说道家,主要指黄老学派。 二、道家的基本观点   道家以“小国寡民的政治理想”和“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为代表,理想社会与“道法自然”是其基本思想的体现。道家思想首先摆脱儒家思想的进路,直接从天道运行的原理侧面切入,开展了以自然义、中性义为主的“道”的哲学。天道运行有其自然而然的原理在,道的哲学即在解明此原理性内涵,而得以提出一个活泼自在的世界空间。透过对此世界运行秩序之无定限、无执着的认识,道家哲学发展出迥然不同于儒家的社会哲学,社会只是一方存在的客体,在其中生存的人们,应有其独立自存的自由性,而不受任何意识型态的束缚。基本上道家哲学并不否定儒家的社会理想,但对于社会责任的态度并不先存立场,而能有更尊重人类自主性的态度与存在定位。   道家重视人性的自由与解放。解放一方面是人的知识能力的解放,另方面是人的生活心境的解放,前者提出了“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的认识原理,后者提出了“谦”、“弱”、“柔”、“心斋”、“坐忘”、“化蝶”等的生活功夫来面对世界。道家讲究“人天合一”、“人天相应”、“ 为而不争、利而不害”,“修之于身,其德乃真”, “虚心实腹”、“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 “法于阴阳,以朴应冗,以简应繁。”等等。   有人认为,道家的社会哲学不是进取的,积极的,因为社会只是天道的过程,而不是目的本身。道家认为儒家的社会理想是合理的,但不是绝对的,因此基本上并不需要提出一套决定性的社会理想,因为天道变化,本身无所谓绝对的是非善恶之性能,因而道家强调得更多的是在社会中生存的智慧原理,而且这种智慧必须是能应在任何历史情境的社会之中都行之有效的生存之道。也就因为道家的社会哲学不以自己发展规格为主, 而强调应对的智慧,因此利于人们休养生息的需求,故而让汉初的黄老之治有了实验的理论基础。同时也安定了千百年来中国士大夫失意于儒家本位的官场文化之后,也能有一广大的心性世界以顺遂人生。   道家的代表作为《老子》,又名《道德经》。这是一部简括而有韵的哲学理论著作。就其思想内容看,主张绝圣弃智,忘情寡欲,提倡清净 无为,无知无欲;对统治阶级的严刑重税不满,幻想倒退到“结绳而治”的“小国寡民”社会。《老子》一书只五千余字,言简意赅,善用比喻和民间谣谚。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道法自然”的观念,认为“道”是无限的,认为一切事物都处于“无动而不变,无时而不移”之中。他的思想与老子的思想一样,都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庄子的散文在先秦诸子散文中别具特色。他在文章中大量采用并虚构寓言故事作为论证的依据,想象丰富,笔调轻快,富于浪漫主义色彩和浓郁的诗意,成为历代古文家所喜爱的散文作品。 三、道家与道教的区别   道家思想是一种哲学学派, 道教是一种宗教信仰。道家思想成形于先秦时期,直到东汉末“黄老”一词才与神仙 崇拜这样的概念结合起来。就本身来,这种崇拜和道家思想没有相关联的份,老子、庄子都是以相当平静的心态来对待死亡的引起两者相关联的原因可能是在道家文字中描述了对于领悟了“道”“并体”“道”的长生者的意象。所以就道教老子为宗又追求修炼成仙的本质来说荒谬的,这是一直以来认识上的误区东汉时期以道家思想为本的王充 著有无神论作品《 论衡 》,对汉末流行的神仙方术进行了全批判,在中国思想史上获得了很高的地位。西方学者普遍认为道教是纯哲学的道家思想落腐败的产物,而道教支持者认为道和道家在思想上有互补之处。 四、道家的思想对现代社会的意义   道家思想能指导我们调适现代化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使之保持协调与和谐。现代化社会由于工业的高度发展,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使得人们掌握了强大的征服自然的力量,获得了巨大的财富,另一方面又给自然界带来了极大的破坏作用,打乱了自然的和谐,破坏了生态的平衡,给人类自己造成了极大的灾难,人类正在自己毁灭着自己。如何保护生态平衡和自然的和谐,这成为了当今世界的一大重要课题。这就要求我们来调适好现代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   在这方面古代老子道家所提出的“道法自然”的思想,可给我们以很大的启迪。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就是说,人的行为应该仿效自然、服从自然、顺应自然而动,而不应违背自然、破坏自然,人与自然应处于和谐协调的关系之中,这样人在与自然的交往中,才可保持住自然的和谐与生态的平衡,这样也才可以保护好人类自己生存的环境与条件。   另一方面,道家思想能指导现代人实现自我心理的调适以促进现代人心理健康的发展。现代人的心理健康是现代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现代化工业社会,新技术急剧更新、信息量的猛增,快节奏、高速度、环境的污染、竞争的加剧、破产与失业……使得人们整日处于精神高度紧张与疲劳之中,这就会破坏一个人的心理平衡,造成心理障碍,从而在社会上普遍地造成现代化的工业病,如各种不同程度的精神病、精神障碍、心脏病、高血压等等。老子哲学中所提出的主静说和庄子所提出的超脱说,所有这些思想都可以用来与人的心理修养相联系。人们通过这些心理修养的功夫,可以调适人的心理,保持人的心理平衡,从而能使人们在纷纭复杂的社会矛盾所引起的心理冲突面前,不致失去心态的平衡,导致心理与生理的病疾。由此可见,道家的心理修养学说,对指导现代人实现自我心理的调谐,以促进心理健康方面将会起到重要的作用。   老子所倡导的“道法自然”“无为而治”提倡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等思想对于构建和谐社会促进人类文明的健康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有着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老子的道家思想主要是什么?

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望采纳

老子的道法自然是什么意思

含义:1、无生有,有归无。这是万事万物的起点和终点以及运动变化的最后依据。无外无他无蕴含有且是有。无生有,是无动而有然,也就是说,无自然而有然。 2、有源于无而归无。有归无是有动而无然,也就是说,有自然而无然。 3、无有是一体的两极。无有向对方的运动,或称双向运动或反运动,就是自然。 4、无有就是道。往返的运动,或自然,就是德。德就是道内两极之间往返的关系。 5、一是无,二是有。一生二,二归一。一生二归交合而生的三就是德,就是自然。 6、一是阳,二是阴。阳授阴,阴受阳。阳授阴受交合而生的旋转就是德能,就是自然。 7、阴阳有限而失衡,阳授阴受失衡而生正负。产生正负的旋转仍是德能,仍是自然。这是在网上找的,太深奥,不太好理解。楼主要这个干什么呀?只有研究道家的或是对道家感兴趣的人才问这个呀

老子说的‘人法道,道法天,天法地,地法自然’是什么意思啊

法在这里有效法的意思,也就是人要以地的规则来,地以天的规则来………… 最后道归于自然,起与自然,两者相生,同一于法 下面是详细解释: 在没有进入“人法地”阶段之前,必须有一个“我法于母”的过程。人体是由父母精血而成的后天之躯,从父母身上获得先天真一之炁,全息性地继承了父母系中隐显生理组织结构遗传的基因信息,经过母亲十月怀胎,降生落地,来到人世间。得到母乳的哺育,完成了由婴儿、孩童、少年至青年的发育成长过程。可以说人身的一切都是父母所给,由父母之情所生,由父母养育而成长。正如空净师所云:“父母一念人成形,菩提原是觉有情。悟彻人根证大道,宏志方能登云城。”人降生之后,已由先天转为后天,尘世的繁劳,欲心妄念的损耗,使婴幼时期的先天状况逐渐消失。中年之后,先天真炁已变得残缺不全。人体生命要复还先天,只有通过修炼,夺取先天真一之炁,使生命质量逐渐复返到娘未生前的婴儿先天状态。 修炼“我法于母”,要在修心养性、摄身养生等方面,效法母性的仁善慈爱之心。母爱是伟大的善德,要像母***护子女一样去爱护天下众生,爱一切万物,做一个真正的善人、仁人、有益于人民的人。修炼者本应继承父母仁善之心,不断克服人心之私,完成后天主观意识的改造,在三元回归和三源再造领域,完成“法于母”的过程。同时在命体方面,经过修爻补漏,逐步完成生命再造,达到在母腹中的先天乾健状态。 “人法地”,是修真的第二步工程。人如何效法地母呢?大地驮载万物,替我们承担了一切,提供了一切,人体生命的生存,全赖大地来维持。吃的是大地长的,穿的是大地生的,衣食住行所需,无不是得之于大地母亲。可是人类回报给大地的是什么?只不过是污水粪便之类的东西,死后又把又脏又臭的腐烂了的脓血和败坏了的朽骨,埋在它的身上,破坏污染她的躯体。人如此对待大地,而大地毫无怨言,不但生生不息地长养万物,而且还承担了一切万物的罪过。人难道不应该效法大地这种大公无私,无所不包的伟大精神吗? 人法于地”是一个科学的修炼层次。比如人体百分之七十都是水,这与地球情况完全相符。地球以水养育着群生和万物,水是生命不可缺少的物质。人体内的体液就是一种水的特性,是人体生命的重要质元物资。由此可知,修炼“人法地”的科学性是非常完整的。如何法于地?首先要修“十二经络”,其次要修“八脉道”,这样就可以从生理组织结构上,完成“人法地”这个层次的先天变化过程。 地法天,在完成“人法于地”层次后,如何使体内之气上升到光?如何在信号源、能量源上得到玄源系统的帮助?这是修真进入另一个层次需要解决的问题。一般功法的修炼者,无论其体内之光有多高,也很难超越地球引力的制约,只有达到“人法于天”(神法于天)的层次后,通过自己的性体才能实现这种超越。通过性体的正修,心的正修,不离正道正法之轨,方可进入天(仙)道层次修证,最终取得正果,登上大成彼岸。 “人法天”(神法于天)、“人法道(仙法于道)”、“人法自然”(圣法于自然),这三个层次都是先天中之先天,是人体生命中三元返归和三源再造,复返高级层次的先天,通过性命双修,实现形神俱妙,达到人体小宇宙内环境与大宇宙外环境的相应相合,进而达到更高的佛道圣层次,终而达到人与自然大道完全相融相合的佳境。当修证者完成“人法天”阶段的修证任务,以天为母,实现“人法天”也就是“我道法天”。 “天”有两重含义。对内指人体这一先天小宇宙,对外指天体大宇宙空间不同层次的天。这个天是指真先天,高层次的先天。对修真者而言,是指通过各层次的后天复返先天的修证,各层次修真生理组织,已经实现了第一层次的回复先天。十二经络通畅无阻,八大脉道皆流注无滞,七丹脉线成功了四脉。在第二层次返归先天中,已经内成外就,可以进入“我道法天”,天人合一育仙胎的修证。内外先天已经同频共率,已经摸到了天的脉博。我心合天心,脉律同运行。 天法道, 道无形无名,无声无臭,至虚至妙。天地人万物,皆是大道所生,大道育成,所以大道是天地万物之母。天若不法道,阴阳便不能升降,变化也不能感应。所以大道流行於三才,变化於阖辟,立万物之性,复万物之命,终万物、始万物者,都是天法道的妙处。故曰“天法道”。 “天法道”阶段,主要是修“理脉窍”。因为道不可言,而言于理。圣人行不言之教,也是以大道之理教化天下。“理”在此处意为先天大道的意思。修证理脉窍,就是一个“天法道”的修证阶段,是在完成“人天合一”修证以后,才能进入的“天人合一”的全真修证过程。 天以道为母,从道中获能而生存。修真者若能像“天母”一样,独立于道境之中,再以道为母,实现“我道法道”的实践,进入第三层次返先天的修证。以道为母,胎儿在道母腹中已为先天,再以道脉线为脐带,从道母体中获能,发育成长。道脉是道胎的脐带,分为脐静脉和脐动脉,组成“道胎”体内的胎血循环系统。内外皆备,道母的“血”便会源源不断的注入胎内,“道子”自可育成。 修道脉是人体小宇宙与天体大宇宙相互连结、沟通的纽带与桥梁,是人体培育大还丹、孕育道胎的第三个层次的返先天过程。内道脉与外道脉,都是这个阶段的生理组织结构。这种道脉,有脉亦无脉,无脉实有脉。这两重脉的修证,并非人力所能为,全凭玄德三千,师助神修,泯识慧智,无为大定,才能修证成功。修理脉窍,就是修真者德志同天性,定慧入仙妙,修为精进,性命双修,两者相辅相成,形与质同步地向逆返先天方向变化,而达到一种更高层次的先天境界。理脉窍之理言于天道,其实也是身中之道,己身之形与性已进入道境,身道一体,同质同频。 道法自然。 “道法自然”,道的力量,生生不息,源源不断,生天生地,鬼神帝圣,都是由道的自然功能所分化,没有任何人为的因素。道就是一种自然力量的运化,它既没有为什么,也不是为了什么,本来就是这样,原本未动,无元无终,无前无后,无生无灭;而由这个无生无灭中,本然创造了宇宙天地和万有生命,形成了生生灭灭的自然现象,产生了时间、空间前前后后的无意识的意识。 “自然”这个名词,佛家称它为“法尔如是”,也就是宇宙之本源,就是无假运用,无假作为,无一法可增,无一法可减。道之性本自然。道生男女,而男女有人伦自然之妙。道生万物,而万物有自然群分之妙。道生五行,五行有曲直从革自然之妙。月有自然之明,日有自然之照。大道运化天地万物,无不是遵行自然法则的规律,无不是得自然本源之功,又无不是返归于本根。故曰“道法自然”。 修证“道法自然”的过程,就是一个法自然的清静无为,无论修证炼功,还是在日常生活之中,只须让一切自然地运变流行,自然的静,不假造作,自由自在,那就对了,又何必头上安头,作茧自缚呢?东汉魏伯阳真人名著、被称为千古丹经王的《参同契》,所论述的修道原理和过程,虽然复杂而奥妙,但仍不外乎“道法自然”的大法则。 “道法自然”就是一个大解脱、大自在,破零壁,真无极,碎虚空的修证层次。从前师尊们在言到这一层次法于自然的修证时,都是以“不可名状”而结束,谓之“道不可言”而无言矣。修者若不能直识本来,看透自然本源的“法尔如是”,即是坐破蒲团,也还是有家归不得的游子。 道法自然的修证,主要是混沌窍的修证,是“道中修道”,是道的更高层次的继续修证。前一个道字可名为“真道”,后一个道字可名为“混沌道”。前面所言的天脉窍已进入道的范畴,而理脉窍和混沌窍已处在道中,向更高道境的迈进。这三窍基本上是一窍。就数理而言,向上还有更多的层次。“天地本无根”,故只能“言尽于此”。 道是以自然为慈母,从自然中获能而存在。当修者进入道境后,也就具备了与道母相似的功能,实现第四个返先天“我道法自然”层次的修证。自然就是心,是核心,道法于心,“象由心生”,自然之道能化生万物,万物皆有道,这个道即由“心”而生。以自然为母,法于自然,也必须修证相应的修真生理组织,才能获能而成长。这种获能方法,由于已经返归在道中,复归于一中,所以以理窍、混沌窍为核心,唯心是道。在核心中获能是全息性的,这种“全息裂映式”的物质能量极高,故有碎虚空、破零壁,破零同光,混沌一片,复归自然之说。《玄机心镜注》中说:“……成高真之时,功用既至,必先光含影藏,是骨肉都融,神凝形中,名曰天光内烛,此即纯阳神气含身,自然无影……” 我们的祖先早在数千年前,已经通过自身修证,在内观、微观中认识了“生物原子核”,实践了人体核生理学,并且取得了大量成功的经验。这些实践远远超越于现代核物理学。其中生理原子核、中子核的分解和生理核聚合,是现代科学所望尘莫及的。同时先辈们在慧观、宏观、宇观中,认识了宇宙的本“源”,实践了不用“飞船”的宇宙星际旅行,并且进入宇宙核心进行研究。道家认为“象由心生”,唯心生万象。这个心就是“一”,就是“道”,就是自然本源。万物如能得此“一”,归于本源,形性合一,则会宇宙升平,世界大同矣。

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照字面上的意思,“道法自然”就是“道的法则是自然”(自然是道的一个特性)。其中的“法”字,义当同前面几句中“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人效法地、地效法天、天效法道)的“法”,句式也是如此。将“道法自然”解释成“道自然如此”,既略去了相同用例的“法”字,也改变了与前句相同的动宾句式。一些注释家将前面的“法”字解释为效法并保持了它们的动宾结构,但偏偏将“道法自然”单独处理,这是非常不恰当的。  三国时代王弼对“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句话及“法”字作了前后一贯的注解:“法,谓法则也。人不违地,乃得全安,法地也。地不违天,乃得全载,法天也。天不违道,乃得全覆,法道也。道不违自然,乃得其性,[法自然也]。法自然者,在方而法方,在圆而法圆,于自然无所违也。自然者,无称之言,穷极之辞也。……道[法]自然,天故资焉。天法于道,地故则焉。地法于天,人故象焉。[王]所以为主,其[主]之者[一]也。”(《老子道德经注》,见楼宇烈的《王弼集校释》,第65页,中华书局,1980年)  这形象生动地显示了道家学派对世界的认识。

如何理解老子的"道法自然,清静无为

道法自然,是出自《道德经》的哲学思想,意思是 “道”所反映出来的规律是 “自然版而然” 的。“人权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用了一气贯通的手法,将天、地、人乃至整个宇宙的生命规律精辟涵括、阐述出来。“道法自然”揭示了整个宇宙的特性,囊括了天地间所有事物的属性,宇宙天地间万事万物均效法或遵循“道”的“自然而然”规律。清静,指心性纯正恬静,道家的无为,并非不求有所作为,只是指凡事要“顺天之时,随地之性,因人之心”,而不要违反“天时、地性、人心”。扩展资料:老子曾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老子曾担任周朝守藏室之史,以博学而闻名,孔子曾入周向他问礼。春秋末年,天下大乱,老子欲弃官归隐,遂骑青牛西行。到灵宝函谷关时,受关令尹喜之请著《道德经》。老子思想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其思想核心是朴素的辩证法。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不言之教。在权术上,讲究物极必反之理。在修身方面,讲究虚心实腹、不与人争的修持,是道家性命双修的始祖。

老子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是什么意思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意思是:人取法于地,地取法于天,天取法于道,而道则纯任自然。这句话老子阐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人们要尊重自然,又要有所作为,与自然和谐共处。

老子说的‘人法道,道法天,天法地,地法自然’是什么意思啊?

你的引用有误!老子不是这么说的!

什么叫做道法自然(老子的)?

具体可参看以下地址太多太专业了

老子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怎么解释?

“法”在这里是动词,意思是“遵守,顺从”。这样去理解,就大致能理解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在大地上生存,遵守大地万物生长作息的规则;大地承天,万物的生长繁衍和迁徙是依据自然气候的变化而进行的;自然气候,天象变化遵从宇宙间的“大道”运行;而宇宙间的“大道”,则是世间万物本来的样子。老子的学说核心是“无为”,遵从“大道”。而这句话更清晰形象地讲明了“天、地、人”与“自然”的关系。理解的难点在“自然”,这个“自然”,并非我们平时说的“大自然”,天大地大,“道”最大。“道”又怎么会去遵循大自然呢?这个“自然”,是指万事万物本来的样子。“大自然”这个我们现在用得很多的词是从这里衍生出来也不一定。所以前三个“法”字可以理解为顺从,而第四个法字理解为“即,是”也对。道性自然,无所法也。“自然”即“道”。道就是万物本来的样子。宇宙间有四大(注意不是大小的意思,是有四种运行之道),人大只是其中最小的道。“王”是人王。我们原来讲过诸子百家都是统治建言中带哲学意味的思想,所以这里是对人王建言,用“王大”代指“人大”。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要真正以“道”来统御万民,就要顺应时令和万物生长规则,让他们回复到他们本来的样子,无为而治,天下得自然之法,安定。这也是老子思想的核心,后来刘邦称帝之后,就采用了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学派拉来了黄帝做大旗,称为“黄老学说”,让战乱的天下休养生息,人间大昌,迎来了“文景之治”。

老子道德经第一章原文及译文

原文: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译文:可以用语言表达出来的道,就不是永恒不变的“道”;可以用语言表达出来的名,就不是永恒不变的“名”。无,是天地的开端,有,是万物的根源。所以,常从“无”中观察天地的奥妙;常从“有”中寻找万物的踪迹。有和无,只不过是同一来源的不同名称罢了。有和无都是幽昧深远的,它们是一切变化的总门。

《老子》原文及翻译

《老子》原文及翻译如下:原文: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译文:可以说出来的道,就不是永恒不变的“道”。可以叫得出来的名,就不是永恒不变的“名”。“无”,是天地形成的本始;“有”,是创生万物的根源。所以应该从经常不见其形之处体察“道”的奥妙,应该从经常显露其形之处体察万物的归宿。“有名”和“无名”这两者来源相同而名称各异,它们都可以说是幽微深远。再往上推,幽微深远到极点,就正是所有的道理及一切变化的根本了。历史背景:老子后被道教尊为始祖,称“太上老君”。在唐朝,被追认为李姓始祖。曾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道德经》文本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被誉为万经之王。《道德经》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对传统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影响。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道德经》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老子的《道德经》全文

这是我整理的,希望对您有用:◆◇◆第一章  [原文]  道可道①,非常道②。名可名③,非常名。无名④,万物之始也;有名⑤,万物之母也⑥。故恒无欲也⑦,以观其眇⑧;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⑨。两者同出,异名同谓⑩。玄之又玄⑾,众眇之门⑿。  [译文]  “道”如果可以用言语来表述,那它就是常“道”(“道”是可以用言语来表述的,它并非一般的“道”);“名”如果可以用文辞去命名,那它就是常“名”(“名”也是可以说明的,它并非普通的“名”)。“无”可以用来表述天地浑沌未开之际的状况;而“有”,则是宇宙万物产生之本原的命名。因此,要常从“无”中去观察领悟“道”的奥妙;要常从“有”中去观察体会“道”的端倪。无与有这两者,来源相同而名称相异,都可以称之为玄妙、深远。它不是一般的玄妙、深奥,而是玄妙又玄妙、深远又深远,是宇宙天地万物之奥妙的总门(从“有名”的奥妙到达无形的奥妙,“道”是洞悉一切奥妙变化的门径)。  ◆◇◆第二章  [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①;皆知善,斯不善矣②。有无之相生也③,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刑也④,高下之相盈也⑤,音声之相和也⑥,先后之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⑦,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也⑧,为而弗志也⑨,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译文]  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那是由于有丑陋的存在。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那是因为有恶的存在。所以有和无互相转化,难和易互相形成,长和短互相显现,高和下互相充实,音与声互相谐和,前和后互相接随——这是永恒的。因此圣人用无为的观点对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听任万物自然兴起而不为其创始,有所施为,但不加自己的倾向,功成业就而不自居。正由于不居功,就无所谓失去。  ◆◇◆第三章  [原文]  不尚贤①,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②,使民不为盗③;不见可欲④,使民不乱。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⑤,实其腹,弱其志⑥,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也。使夫知不敢⑦、弗为而已⑧,则无不治矣⑨。  [译文]  不推崇有才德的人,导使老百姓不互相争夺;不珍爱难得的财物,导使老百姓不去偷窃;不显耀足以引起贪心的事物,导使民心不被迷乱。因此,圣人的治理原则是:排空百姓的心机,填饱百姓的肚腹,减弱百姓的竞争意图,增强百姓的筋骨体魄,经常使老百姓没有智巧,没有欲望。致使那些有才智的人也不敢妄为造事。圣人按照“无为”的原则去做,办事顺应自然,那么,天下就不会不太平了。  ◆◇◆第四章  [原文]  道冲①,而用之有弗盈也②。渊呵③!似万物之宗④。锉其兑⑤,解其纷⑥,和其光⑦,同其尘⑧。湛呵⑨!似或存⑩。吾不知其谁之子,象帝之先⑾。  [译文]  大“道”空虚开形,但它的作用又是无穷无尽。深远啊!它好象万物的祖宗。消磨它的锋锐,消除它的纷扰,调和它的光辉,混同于尘垢。隐没不见啊,又好象实际存在。我不知道它是谁的后代,似乎是天帝的祖先。  ◆◇◆第五章  [原文]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①;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②?虚而不屈③,动而俞出④。多闻数穷⑤,不若守于中⑥。  [译文]  天地是无所谓仁慈的,它没有仁爱,对待万事万物就像对待刍狗一样一视同仁,任凭万物自生自灭。圣人也是没有仁爱的,也同样像刍狗那样对待百姓一视同仁,任凭人们自作自息。天地之间,岂不像个风箱一样吗?它空虚而不枯竭,越鼓动风就越多,生生不息。政令繁多反而更加使人困惑,更行不通,不如保持虚静。  ◆◇◆第六章  [原文]  谷神不死①,是谓玄牝②。玄牝之门③,是谓天地之根。绵绵呵④!其若存⑤!用之不堇⑥。  [译文]  生养天地万物的道(谷神)是永恒长存的,这叫做玄妙的母性。玄妙母体的生育之产门,这就是天地的根本。连绵不绝啊!它就是这样不断的永存,作用是无穷无尽的。  ◆◇◆第七章  [原文]  天长,地久①。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②,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③,外其身而身存④,非以其无私邪⑤?故能成其私。  [译文]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久存在,是因为它们不为了自己的生存而自然地运行着,所以能够长久生存。因此,有道的圣人遇事谦退无争,反而能在众人之中领先;将自己置于度外,反而能保全自身生存。这不正是因为他无私吗?所以能成就他的自身。  ◆◇◆第八章  [原文]  上善若水①。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②,故几于道③。居,善地;心,善渊④;与,善仁⑤;言,善信;政,善治⑥;事,善能;动,善时⑦。夫唯不争,故无尤⑧。  [译文]  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最善的人,居处最善于选择地方,心胸善于保持沉静而深不可测,待人善于真诚、友爱和无私,说话善于格守信用,为政善于精简处理,能把国家治理好,处事能够善于发挥所长,行动善于把握时机。最善的人所作所为正因为有不争的美德,所以没有过失,也就没有怨咎。  ◆◇◆第九章  [原文]  持而盈之①,不如其已②;揣而锐之③,不可长保④。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⑤。功成身退⑥,天之道也⑦。  [译文]  执持盈满,不如适时停止;显露锋芒,锐势难以保持长久。金玉满堂,无法守藏;如果富贵到了骄横的程度,那是自己留下了祸根。一件事情做的圆满了,就要含藏收敛,这是符合自然规律的道理。  ◆◇◆第十章  [原文]  载营魄抱一①,能无离乎?专气致柔②,能如婴儿乎③?涤除玄鉴④,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为乎⑤?天门开阖⑥,能为雌乎⑦?明白四达,能无知乎⑧?生之畜之⑨,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⑩。  [译文]  精神和形体合一,能不分离吗?聚结精气以致柔和温顺,能像婴儿的无欲状态吗?清除杂念而深入观察心灵,能没有瑕疵吗?爱民治国能遵行自然无为的规律吗?感官与外界的对立变化相接触,能宁静吧?明白四达,能不用心机吗?让万事万物生长繁殖,产生万物、养育万物而不占为己有,作万物之长而不主宰他们,这就叫做“玄德”。  ◆◇◆第十一章  [原文]  三十辐①共一毂②,当其无,有车之用③。埏埴以为器④,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⑥。  [译文]  三十根辐条汇集到一根毂中的孔洞当中,有了车毂中空的地方,才有车的作用。揉和陶土做成器皿,有了器具中空的地方,才有器皿的作用。开凿门窗建造房屋,有了门窗四壁内的空虚部分,才有房屋的作用。所以,“有”给人便利,“无”发挥了它的作用。  ◆◇◆第十二章  [原文]  五色①令人目盲②;五音③令人耳聋④;五味⑤令人口爽⑥;驰骋⑦畋猎⑧,令人心发狂⑨;难得之货,令人行妨⑩;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⑾,故去彼取此⑿。  [译文]  缤纷的色彩,使人眼花缭乱;嘈杂的音调,使人听觉失灵;丰盛的食物,使人舌不知味;纵情狩猎,使人心情放荡发狂;稀有的物品,使人行为不轨。因此,圣人但求吃饱肚子而不追逐声色之娱,所以摒弃物欲的诱惑而保持安定知足的生活方式。  ◆◇◆第十三章  [原文]  宠辱若惊①,贵大患若身②。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③,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⑤。  [译文]  受到宠爱和受到侮辱都好像受到惊恐,把荣辱这样的大患看得与自身生命一样珍贵。什么叫做得宠和受辱都感到惊慌失措?得宠是卑下的,得到宠爱感到格外惊喜,失去宠爱则令人惊慌不安。这就叫做得宠和受辱都感到惊恐。什么叫做重视大患像重视自身生命一样?我之所以有大患,是因为我有身体;如果我没有身体,我还会有什么祸患呢?所以,珍贵自己的身体是为了治理天下,天下就可以托付他;爱惜自己的身体是为了治理天下,天下就可以依靠他了。  ◆◇◆第十四章  [原文]  视而不见,名曰夷①;听之不闻,名曰希②;搏之不得,名曰微③。此三者不可致诘④,故混而为一⑤。其上不徼⑥,其下不昧⑦,绳绳兮⑧不可名,复归于无物⑨。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⑩。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⑾。能知古始,是谓道纪⑿。  [译文]  看它看不见,把它叫做“夷”;听它听不到,把它叫做“希”;摸它摸不到,把它叫做“微”。这三者的形状无从追究,它们原本就浑然而为一。它的上面既不显得光明亮堂;它的下面也不显得阴暗晦涩,无头无绪、延绵不绝却又不可称名,一切运动都又回复到无形无象的状态。这就是没有形状的形状,不见物体的形象,这就是“惚恍”。迎着它,看不见它的前头,跟着它,也看不见它的后头。把握着早已存在的“道”,来驾驭现实存在的具体事物。能认识、了解宇宙的初始,这就叫做认识“道”的规律。  ◆◇◆第十五章  [原文]  古之善为道者①,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不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②;豫兮③若冬涉川④;犹兮⑤若畏四邻⑥;俨兮⑦其若客⑧;涣兮其若凌释⑨;敦兮其若朴⑩;旷兮其若谷⑾;混兮其若浊⑿;孰能浊⒀以静之徐清?孰能安⒁以静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⒂。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⒃。  [译文]  古时候善于行道的人,微妙通达,深刻玄远,不是一般人可以理解的。正因为不能认识他,所以只能勉强地形容他说:他小心谨慎啊,好像冬天踩着水过河;他警觉戒备啊,好像防备着邻国的进攻;他恭敬郑重啊,好像要去赴宴做客;他行动洒脱啊,好像冰块缓缓消融;他纯朴厚道啊,好像没有经过加工的原料;他旷远豁达啊,好像深幽的山谷;他浑厚宽容,好像不清的浊水。谁能使浑浊安静下来,慢慢澄清?谁能使安静变动起来,慢慢显出生机?保持这个“道”的人不会自满。正因为他从不自满,所以能够去故更新。  ◆◇◆第十六章  [原文]  致虚极,守静笃①;万物并作②,吾以观复③。夫物芸芸④,各复归其根。归根⑤曰静,静曰⑥复命⑦。复命曰常⑧,知常曰明⑨。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⑩,容乃公,公乃全⑾,全乃天⑿,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译文]  尽力使心灵的虚寂达到极点,使生活清静坚守不变。万物都一齐蓬勃生长,我从而考察其往复的道理。那万物纷纷芸芸,各自返回它的本根。返回到它的本根就叫做清静,清静就叫做复归于生命。复归于生命就叫自然,认识了自然规律就叫做聪明,不认识自然规律的轻妄举止,往往会出乱子和灾凶。认识自然规律的人是无所不包的,无所不包就会坦然公正,公正就能周全,周全才能符合自然的“道”,符合自然的道才能长久,终身不会遭到危险。  ◆◇◆第十七章  [原文]  太上①,不知有之②;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③,其贵言④。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⑤。  [译文]  最好的统治者,人民并不知道他的存在;其次的统治者,人民亲近他并且称赞他;再次的统治者,人民畏惧他;更次的统治者,人民轻蔑他。统治者的诚信不足,人民才不相信他,最好的统治者是多么悠闲。他很少发号施令,事情办成功了,老百姓说“我们本来就是这样的。”  ◆◇◆第十八章  [原文]  大道废①,有仁义;智慧出②,有大伪;六亲不和③,有孝慈④;国家昏乱,有忠臣。  [译文]  大道被废弃了,才有提倡仁义的需要;聪明智巧的现象出现了,伪诈才盛行一时;家庭出现了纠纷,才能显示出孝与慈;国家陷于混乱,才能见出忠臣。  ◆◇◆第十九章  [原文]  绝圣弃智①,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②以为文③不足,故令有所属④;见素抱朴⑤,少私寡欲;绝学无忧⑥。  [译文]  抛弃聪明智巧,人民可以得到百倍的好处;抛弃仁义,人民可以恢复孝慈的天性;抛弃巧诈和货利,盗贼也就没有了。圣智、仁义、巧利这三者全是巧饰,作为治理社会病态的法则是不够的,所以要使人们的思想认识有所归属,保持纯洁朴实的本性,减少私欲杂念,抛弃圣智礼法的浮文,才能免于忧患。  ◆◇◆第二十章  【原文】  绝学,无忧。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怕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乘乘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独若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忽兮若海,漂兮若无所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俗译】  断绝智巧的心思,反而使人没有分别计较的忧愁。则可以免除世俗之忧,也就是与世俗的“忧”隔绝开来。应诺和呵斥,相距有多远?美好和丑恶,又相差多少?人们所畏惧的,不能不畏惧。这风气从远古以来就是如此,好像没有尽头的样子。众人都熙熙攘攘、兴高采烈,如同去参加盛大的宴席,如同春天里登台眺望美景。而我却独自淡泊宁静,无动于衷。混混沌沌啊,如同婴儿还不会发出嘻笑声。疲倦闲散啊,好像浪子还没有归宿。众人都有所剩余,而我却像什么也不足。我真是只有一颗愚人的心啊!众人光辉自炫,唯独我迷迷糊糊;众人都那么严厉苛刻,唯独我这样淳厚宽宏。恍惚啊,像大海汹涌;恍惚啊,像飘泊无处停留。世人都精明灵巧有本领,唯独我愚昧而笨拙。我唯独与人不同的,关键在于得到了“道”。  [原文]  孔①德②之容③,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④。惚兮恍兮,其中有象⑤;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⑥,其中有精⑦,其精甚真⑧,其中有信⑨,自今及古⑩,其名不去,以阅众甫⑾。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⑿。  [译文]  大德的形态,是由道所决定的。“道”这个东西,没有清楚的固定实体。它是那样的恍恍惚惚啊,其中却有形象。它是那样的恍恍惚惚啊,其中却有实物。它是那样的深远暗昧啊,其中却有精质;这精质是最真实的,这精质是可以信验的。从当今上溯到古代,它的名字永远不能废除,依据它,才能观察万物的初始。我怎么才能知道万事万物开始的情况呢?是从“道”认识的。  ◆◇◆第二十二章  [原文]  曲则全,枉①则直,洼则盈,敝②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③为天下式④。不自见⑤,故明⑥;不自是,故彰,不自伐⑦,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译文]  委曲便会保全,屈枉便会直伸;低洼便会充盈,陈旧便会更新;少取便会获得,贪多便会迷惑。所以有道的人坚守这一原则作为天下事理的范式,不自我表扬,反能显明;不自以为是,反能是非彰明;不自己夸耀,反能得有功劳;不自我矜持,所以才能长久。正因为不与人争,所以遍天下没有人能与他争。古时所谓“委曲便会保全”的话,怎么会是空话呢?它实实在在能够达到。  ◆◇◆第二十三章  [原文]  希言自然①。故飘风②不终朝,骤雨③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④;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⑤。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译文]  不言政令不扰民是合乎于自然的。狂风刮不了一个早晨,暴雨下不了一整天。谁使它这样的呢?天地。天地的狂暴尚且不能长久,更何况是人呢?所以,从事于道的就同于道,从事于德的就同于德,从事于失的人就同于失。同于道的人,道也乐于得到他;同于德的人,德也乐于得到他;同于失的人,失也乐于得到他。统治者的诚信不足,就会有人不信任。◆◇◆第二十四章  [原文]  企①者不立,跨②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形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译文]  踮起脚跟想要站得高,反而站立不住;迈起大步想要前进得快,反而不能远行。自逞已见的反而得不到彰明;自以为是的反而得不到显昭;自我夸耀的建立不起功勋;自高自大的不能做众人之长。从道的角度看,以上这些急躁炫耀的行为,只能说是剩饭赘瘤。因为它们是令人厌恶的东西,所以有道的人决不这样做。  ◆◇◆第二十五章  [原文]  有物混成①,先天地生。寂兮寥兮②,独立而不改③,周行而不殆④,可以为天地母⑤。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⑥,强为之名曰:大⑦。大曰逝⑧,逝曰远,远曰反⑨。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⑩。域中⑾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⑿。  [译文]  有一个东西混然而成,在天地形成以前就已经存在。听不到它的声音也看不见它的形体,寂静而空虚,不依靠任何外力而独立长存永不停息,循环运行而永不衰竭,可以作为万物的根本。我不知道它的名字,所以勉强把它叫做“道”,再勉强给它起个名字叫做“大”。它广大无边而运行不息,运行不息而伸展遥远,伸展遥远而又返回本原。所以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宇宙间有四大,而人居其中之一。人取法地,地取法天,天取法“道”,而道纯任自然

老子的道德经原文

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 随便百度就有了,何必来这问

结合老子三章写一篇感想

[《老子心解》读后感(三)]五老子给人类开出的药方只有四个字:“修道、养德”大道至简至易,《老子心解》读后感(三)。这个药方比霍金的药方要切实可行。但是老子在论道时告诉天下人:“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纇;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所以老子的《道德经》虽然洋洋五千言,但还是让人感到“若昧”、“若退”、“若纇”。有一种“天下莫能知、莫能行……知我者希”的感觉。其实,“被褐而怀玉”的老子已经尽力了。他把如何修道,如何养德的基本方法已经散落到五千言的各个角落。老子的“有无相生”是在告诉天下人:“无”不仅能生“有”,“有”还能生“无”,人是“有”,所以人能生“无”。“无”是什么?“无”就是“天下母”、“无”就是“一”、“无”就是“朴”,得“无”就是得“道”。得“道”并不难,因为“同於道者道亦乐得之;同於德者德亦乐得之”。这不是拟人而是真实。要想得道,首先,要“涤除玄览”(《道德经》第十章),清心寡欲、排除一切杂念。排除“令人目盲的五色”、“令人耳聋的五音”令人口爽的五味”、“令人心发狂的驰骋畋猎”(《道德经》第十二章)还要“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等等。只有排除杂念、挫锐,解纷,和光,同尘才能“宠辱不惊”、才能“致虚极,守静笃”。因为“重为轻根,静为躁君”、“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如果万物“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其次,是如何养德。修道之养德与我们现在的道德修养有所不同;修道中的养德与得道后的养德也不相同。现在的道德观基本遵照儒家的“仁、义、礼、智、信”的原则。而老子却认为“大道废,有仁义”,“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义,失义而後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道德经》第三十八章)。老子的这种说法并不是象庄子那样贬低儒家的“仁”、“义”、“礼”,相反,老子认为大道被废之后,只有“仁”、“义”、“礼”才能支撑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礼”是忠信的不足也是祸乱的开始。当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连“礼”都抛弃了的时候,这个人、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就会是一个野蛮人、一个没有人性的民族、一个丧心病狂的国家。在彬彬有礼的表象下干出“烧、杀、抢、掠的野兽勾当。那么老子为什么又提出要“绝仁弃义”呢?这是修道的需要。而不是大道废了以后的需要。现在的道德观要提高人们的思想、文化素质,智者治国。而老子却认为:“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知此两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後乃至大顺”。(《道德经》第六十五章)老子称修道之德为“玄德”。有人认为这是老子的“愚民政策”,也对。但从整章的意思来看,这是修道的需要,而不是治国的需要。现在的人们要求一个人从娘胎里就要学习,历经学前班、小学、中学、一直到大本乃至研究生、博士生,而且要“活到老学到老”。而老子却认为“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於无为。无为而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道德经》第四十八章)。范曾先生对于这句话的解释最贴近老子:“这段话的标点,历来之学者作‘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使自己的解释陷入困境,其实老子的意思是必须和前面一章连起来看,才能明白……。”(《老子心解》35页)老子不仅要“为道,日损”,他甚至要“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道德经》第十九章)。当然老子也要“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道德经》第六十三章)“报怨以德”与我们现在的道德观差不多一致。这是修道中的养德。得道之后,养德也非常重要。“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道德经》第四十九章)这一条,除了得道后的“圣人”可以做到,一般的“凡人”是很难做到的。善良的人我对他也善良这条能做到,但不善良的人我也要对他善良就很难做到.守信用的人我对他也守信易做到,但不守信的人我也要对他守信就很难做到,读后感《《老子心解》读后感(三)》。老子把这两条列为“德”的高度来认识,说明对得道后的“圣人”要求很高。“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道德经》第二十七章)这些都是对得道后的“圣人”之“德”的高要求。其三才是怎样修道。老子关于如何修道的总纲只有老生常谈的两句话:1:“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2:“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第一句话讲的是“道自虚无生一气,便从一气产阴阳;阴阳再合成三体,三体重生万物昌”,这是自然法则,与第二句话相对应也称为“顺”,象溪水一样从高处到低处顺流而下。第二句话讲的是“反”也就是“返”、是“逆”、是“倒”或称“颠倒”,是道的法则。也就是说,把第一句话给它“反”过来、“逆”过来、“倒”过来、“颠倒”过来,就能得到真一混沌之气,也就是能得“道”。正如古人所言:“顺则凡,逆则仙,只在中间颠倒颠”。只要在中间这个地方颠倒过来,凡人就能成仙人。在具体谈这个问题之前,不得不温习一下老子的第四十一章。老子把人们对“道”的态度上分为三种:“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前两种“上士”、“中士”不必多言,这第三种“下士闻道,大笑之”。笑什么?是开怀大笑?微笑?还是嘲笑?好像不是赞许的笑,应该是嘲笑,至少是冷笑。为什么笑?因为老子的“道”太可笑了,原来是这么个玩法,根本不可能!简直是耍笑天下人!怎么笑都无所谓。“不笑不足以为道”。还是看看老子是怎么说的吧。其实,老子的“反”、“逆”、“颠倒”的那个“中间”正在人体的中间,也就是性器官的位置。老子在第六章说“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这“玄牝之门”有很多译法。前面提到的河上公说是“口、鼻”为玄牝,不靠谱;现代有人译成“奥妙母性的生殖之门”,后者比前者显然进步了不少,似乎也不对。在这里老子的话并不隐晦,直译过来就是“玄牝之门,说的是天根和地根”,天为阳,地为阴。男为阳,女为阴。“玄牝之门”说的就是男根女根,即男女性器官。第三十二章“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也就是前面提到的“顺”。我们知道,人类可以通过性达成人类的生息繁衍,古人认为,男人虽然为阳,但不是纯阳,阳中有阴,名真阴,藏于肾;女人虽然为阴但也不是纯阴,阴中有阳,名真阳,也藏于肾。这就是“负阴而抱阳”。男女交合时,真阴随精入女体,与女体真阳相遇,遂成真一混沌之气。这就是“冲气以为和”。遇真一混沌之气的男女双方瞬间挣脱宇宙的一切束缚进入虚空,呈无人无我、天人合一;实现《道德经》第廿五章之“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的状态。甘露者,真阴真阳也。平民百姓人人可得。这也是老子所谓“二生三”的过程。孕育后所产婴儿因秉父母真一之气,虽属凡胎,但其在婴儿未孩之前真一之气充盈,精之至、和之至也,也就是老子所言“含德之厚”这一时期,婴儿舌抵上腭,骨弱筋柔而双手握固----正在练功呢!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抟。是不敢螫、不敢据、不敢抟也。不知男女交合之事但小生殖器能勃起,整天嚎哭而嗓子不哑。此乃小神仙也。后来,父母,再后来,亲人,教他说话,让他懂得大人的意思……,再后来,学会认字,学会数数,逐渐有了知识,有了智慧,“为学,日益”。在这个过程中,也就是从婴儿之已孩开始,由于智慧不断提高,知识面的不断扩展,真一之真阳之气渐减,阴气渐升,男16岁,女14岁左右,阴阳各占一半,人也进入成年。再以后,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阳气又减,阴气又升,阴盛阳衰……,当阳气消耗殆尽的时候,便变成一团阴气随风而去。这就是“顺”。“逆则仙”,就是在男女交合的时候,男人的真阴之气不送给女体,反过来把女人之真阳之气设法“盗”过来,故有“道”者“盗”也之说。男人遂得先天真一混沌之气,这就是得“天下母”,这就是得“一”,得“朴”,得“道”。于是乎便可以“绵绵若存,用之不勤”、“常德不离,复归於婴儿”、“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无为而无不为”、“治大国若烹小鲜”;于是乎便会觉得人类的智慧是何等渺小;于是乎会看到人类的能力是何等有限;于是乎会觉得自己是何等自在、何等神通……等等,等等。其具体做法老子没有详细论述,故不敢饶舌。但有一条必须说明:绝不是“房中术”。  〔《老子心解》读后感(三)〕随文赠言:【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农夫不会剥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长成种粒;单身汉不会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会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

《老子》读后感8篇

《老子》读后感篇1 林语堂曾经这样说过:“对于《道德经》,很多人用“博大精深”来形容,对于我这种凡夫俗子,才在短时间内粗读了一回让国内国外深入研究的《道德经》,要写出一篇震惊全场的感想,实在是笑话。”不过,在此,我仅表达一下我对看完《道德经》的切身感受。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开头一句,揭示的是人们的价值观问题。价值观不同,人生追求和所遵循的道路就不同。不同的追求,不同的道路,必然造就不同的人生和社会。 老子著道德篇,旨在向世人指明可以免祸于身,免祸于社会的圣人之道。"可道"之道,"可名"之名是圣人所行之道,所求之名,非常人所行之道,所求之名。同一条人生道路,却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走法。 1、走圣人之道,也就是顺其自然,返朴归真之道。 2、走常人之道,也就是追求外在的名利之道。 不同的道路,必然造就不同的人生和社会。这看似是一个简单的命题,可是,当我们真正选择起属于自己的“圣人之路”的时候,却难免会碰上不少阻碍。当代社会,名与利的追逐太普遍了,要真正做到顺其自然,返璞归真的人又有多少? 恐怕大多数人都会持否定的答案。但是,我并不认为《道德经》是高高在上,遥远而不可攀的。当我们看透世俗的风景,也许我们会静静地看细水长流。 《老子》读后感篇2 一、以“道”为核心的大战略思想 1.老子“道”的核心涵义 “道”是《道德经》中最核心的概念。现代人一般根据西方哲学的概念,把“道”解释为“物质”、“精神”或“规律”。然而这些解释都不符合《道德经》的本义。 任法融:《道德经释义》,北京白云观印,第3页。 “道”既不是有形的“物质”,也不是思虑的“精神”,更不是理性的“规律”,而是造成这一切的无形无象、至虚至灵的宇宙根本。“道”是混元无极,是宇宙中的能量,是太空的气场,是其大无外、其小无内、至简至易、至精至微、至玄至妙的自然之始祖、万殊之大宗,是造成宇宙万物的原始材料。 任法融:《道德经释义》,北京白云观印,第3页。 “可道”、“德”、“下德”都是“道”的派生物。道与德构成万物发生、发展的依据,而道又为德之本。 张玉良:《老子译解》,第214页。 只有正确理解了“道”,才能正确理解“德”,从而正确理解老子的全部思想。因此,道更为重要。 2.老子“道”的本质特征 老子在《道德经》第4章中总结了道的三种本质特征:即道冲、道渊和道湛。“道冲”是说,道“空虚”、“常无”,是一种虚空若无、不可感知、不可捉摸的东西。然而,它又“用之或不盈”,生成、畜养万物却永不穷竭。它“名天地之始”,以几近于无的精细微小而作为构成宇宙万物的基本物质。“道渊”是说,道深奥难测,而为万物本源。它先于天地万物而存在,是天地万物之始;又“象帝之先”,先于所谓上帝神人而存在,没有人知道它由何而来。“道湛”是说,道虽然如水之清澈无物,但又真实存在,是“无状之状,无物之象”。它“迎之不见其身,随之不见其后”,其迹几近于无,却又“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是真实存在的,而非完全虚空。 3.“道法自然”的涵义 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解”。道法自然,是说道的运行规律是“自然”。所谓自然,即自然而自然,本身如此。道法自然,要求“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令万物各按其本性发展,而不妄加干涉骚扰,不加主宰。也就是以不干涉及放任主义,任物随性发展。所谓物性各异,而道不弃物,道不弃人。不争、不有、不恃、不宰,即指道常无欲,故可名小,它无欲、无私、常能以清静、无私寡欲,处下、抱柔守雌而自处。 4.“无为”的涵义。 老子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意味着天地万物的根本在于几近于零的无。回顾老子所说的“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道德经》第25章。 可以看出,道周流不息,贯穿于天地万物,但终究要归根复命,“归于朴”,归于无。万物之运动终究要归根反本,而这一本正是“无”,因此人类之法道,亦应该“无为”也。通常人们将老子的“无为”思想误解为无所作为的消极思想。其实它的基本含义是对事物发展变化应因势利导,不容任何主观意志,顺应事物发展的自然法则而用事。 任法融:《和谐世界,以道相通》,载《和谐世界以道相通:国际道德经论坛论文集》上卷,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年版,第3页。 5.“弱者之道”尽显老子的战略真谛 “弱”字在老子的《道德经》中屡屡出现。如“柔弱胜刚强”,“强大处下,柔弱处上”,“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等等。 ?道德经》第76章、78章。 其实老子所说的弱,并非本质上的弱,而是表面谋略性的弱,目的是胜强。 刘庭华:《弱者之道—老子思想纵横谈》,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版,第5页。 因此,立身处世、修身治国,如果要保持长久,则需要持柔弱之道,抛弃常人希望的表面的“强”、“大”、“贵”、“上”,践行“柔弱胜刚强”的理念。在现实中,奉行贵柔守雌、不争处下、无私寡欲等不争主义原则。这是老子留给世人行事做人的大思路、大战略。 二、老子“道”的政治涵义 从《道德经》的篇章可以看出,老子希望统治者能够实践“道”,发挥“道”在现实政治中的无穷功用,从而给统治者自身和普罗大众带来长久的福利。所谓“善建者不拨,善抱者不脱,子孙祭祀不辍。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侯王若能守之,天下将自宾”。即是说,遵循“道”可以使一国社稷长久,并引来四方归附。 在老子的思想中,国家的治理方式从高到低有四种等级,即“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行无为之政,以放任主义,任民众自由生计、自由发展,以至于民众不能感知统治者的存在,而以为一切不过是他们自然而然所致。这种为政境界,即“太上,不知有之”,是老子所认为的最高等级的国家治理方式。这种法理方式要求,为政者能“为天下浑其心”、“以百姓心为心”,不妄逞一己之巧智和私欲,“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而令民众自由发展,达到“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的效果。其他的治国方式,如行仁义而令百姓赞誉、行严刑峻法而令百姓畏惧、行压迫而令百姓造反等,都等而下之。 《老子》读后感篇3 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罔,游者可以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这就是老子,一个仿佛能上天下海,呼风唤雨的龙一般的人物,古云龙有九子,吾言老子有二子,一曰《老子》,一曰道学。 至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其实,道家修养功夫的真谛常常被归结为“虚静“两个字。道家认为,人和万物同为道的产物,人生之初纯洁无暇,无私无欲,空明宁静。只是因为后来私欲的活动和外界的干扰,使得人心灵蔽塞,躁动不安。所以必须依靠“致虚”“守静”的修养功夫,使心灵重新修复到清澄明静的状态。 当人们被外界诱惑而肆意妄动时,由于他们违背了道的规律,结果往往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徒伤精力。相反,当他们抛弃主观私心杂念,心性宁静,达于虚极的境界时,往往能洞见真理,忙而不乱,处变不惊,以不变应万变。 佛教的“空”,在这一点与道家“守静笃”的道理正想通。禅宗黄龙南禅师曾这样形容专一凝神、心无旁骛的修养功夫:“如灵猫捕鼠,目精不瞬,四足据地,诸根顺向,首尾直立,拟无不中”。 这当然只是形容修养功夫的精神专一,旁若无人的境界,并不是说一个人要时时处于剑拔弩张的紧张状态。相反,他常常倒是处于一种“身如槁木,心如死灰”的虚寂状态。但这绝不是生命的死灭,而是在虚寂中聚集力量,在空灵中孕育万物。它正如“鸡之孵卵”:看似迷迷糊糊,一动不动,实际上,在它那死寂的表面之下,一个新的生命正在孕育。 这正如大自然中的万物一样:大自然的万事万物都在生生不息地发展变化,但我们乍一看去,山川大地林木却是静寂不动的。然而正是在这表面的静寂下,各种各样的生物都在吸收大自然的阳光雨露,含着自然的生机,在时时生长繁衍。无论生长还是死亡,它都要归于自己的根本。“方生方死”才能“万物并作”,“致虚守静”才能“生生不息”。 人也应该向自然学习,而不是被私欲蒙蔽,不要违背自然的规律。人之所以常常干蠢事,就是因为过于自以为是,过于私心严重,所以无论是得是失,都瞻前顾后,极尽心智,忧虑无穷,而这又是由于心灵不再空明澄静,没有努力修炼“致虚守静”造成的。 ?庄子·田子方》中这样一个故事:列御寇为伯昏无人射,引之盈贯,措杯水其肘上,发之,适矢复沓,方矢复寓。当是时,犹象人也。伯昏无人曰:“是射之射,非不射之射也。尝与汝登高山,履危石,临百仞之渊,若能射乎?”于是无人遂登高山,履危石,临百仞之渊,背梭巡,足二分垂在外,揖御寇而进之。御寇伏地,汗流至踵。伯昏无人曰:“夫至人者,上窥青天,下潜黄泉,挥斥八极,神气不变。今汝沭然有恂目之志,而与中也殆矣夫!”。 列御寇先前还自以为是,之后又两股战战就是因为他心里害怕。他怕自己一不小心失足坠下悬崖,这就显得思虑的过多。而伯昏无人勇于面对,心中毫不畏惧,是因为他“致虚守静”,那些纸老虎根本无法与他抗衡。 一旦达到致虚守静的状态,任何威胁都无法再恐吓你的心灵,任何利益都不能再诱惑你的灵魂。你是如此的纯净,你代表的是圣洁,所有黑暗的肮脏的东西一遇见你,就像寒冰遇见烈火,就像邪恶遇见正义,立刻溃败。 “致虚守静”的思想虽然被人们作了各种各样的发挥,但对于我们常人而言,它至少可以告诉我们一种认识社会人生,探索宇宙真理的真谛:人要想洞察事理,必须虚怀若谷,毫无成见,这样才能认识复杂纷繁的事物,达到兼容并包的境地。我们要想解决纠纷,处理繁杂的事物,必须淡泊宁静,用心专一,这样才能以静制动,以简驭繁。万物变化总有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唯有致虚宁静的人,才能把握这些法则,从而不被表面现象迷惑,不为急功近利的目标遮蔽而丧失人的根本。 《老子》读后感篇4 是谁在数千年的历史中悠悠地述说着亘古的智慧?是谁在漫漫的岁月轮回里传递着不变的真理?是谁只留下五千言却给人类带来了无限的哲思?是他,哲学的圣者,生活的智者——老子。他就如一颗璀璨而又古老的恒星,散发出神圣的光芒,透过数千年的时光,照耀在宇宙深处的每一个角落。 老子具有非同一般的智慧,那一双犀利的明眸洞穿了人世间的是是非非,渴望着宁静与恬适的生存方式,力图避开现实的纷纷扰扰,追求那一份纯真的心灵自由,这种超乎其然的生活态度,为后人指明了一条新路,令人神往,令人渴望。 他的思想,他的哲学,总与‘道"息息相关。道是万物的本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通过一个‘道"字把自然创造的根源归于自然本身,从而否定了一切唯心论和宗教主义。在我看来,道的就是一种客观规律,看不见,摸不着,而世间的每个细微之处都存在着道的本真。做人之道,为学之道,谋事之道,道道相关,处处都是智慧,都需要我们去发现和领悟。每个人都必须生活,做人为学谋事之道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颇为重要,道德有无,道德高低,决定着你做人做事做学问的方式和成效。《老子》教我们的是修身之法,以来提高精神境界,让我们学会生活。每个人都渴望着自由与快乐,而烦恼无处不在,坎坷接踵而至,若要从中解脱,主动权在自己手上。“有勇气去改变能改变的,有肚量去接受不能改变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只有这样,方可身心自由,才能有更好的心态去面对生活。 ?老子》之中有一个重要的思想———无为。无为就是什么也不做,无所谓,无所为吗?其实不然。无为的精华之处在于它的玄理,有太多的人无法真正理解无为的,把其归为消极避世的人生观。然我的理解有所不同,老子的无为,并不是不作为,而是不为所欲为,不胡作非为,是有所为,有所不为。无为是顺道办事,按照事物的客观规律,顺自然发展的一种高姿态的智慧。“不做也完美”从某种角度看,确实有道理。汉武帝当年并没有采取黄老之学的不为之道,而采用了有为,让汉朝走上了一个更高的台阶。殊不知,正是当前的文景之治的无为政策,采取了休养生息,为有为创造了机会,打下了基础。因此,汉武帝的有为也是某种程度上无为,无为是过程而非目的,我想,这样的认识,只有真正意义上悟到无为思想的精华方可理解。 每每联系起现实的生活和社会,就越觉得他的思想之伟大。人们太多的有为让悲剧不停地上演。那黄土高原的沟壑纵横,那黄河、长江的水体污染;那海底大片的珊瑚礁死亡;那南极臭氧层空洞的不断扩张;全球气候的急剧变暖……这一切的一切摆在眼前时,想想我们的有为是否已经过了度?现在,我们呼吁人要与自然和谐相处,而数千年前的老子早已悟到这真理,这也正说明了《老子》在当今社会乃至未来存在着巨大现实意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一书通过对道与自然的结合,阐明了人与天地万物的关系,处处充满着辩证的思想,体现着最朴素的智慧。《老子》短短五千言,字字精炼,句句精髓,篇篇精华,渗透着一丝丝美妙的让人敬佩的大智。 我想用平静的心态,慢慢地品,读,看,听,思,悟,像老子一样,坦然地生活! 《老子》读后感篇5 提起刘邦,大家肯定并不陌生。每当我阅读《史记》,读到关于他的事迹时,总是不禁赞叹道:“他真不愧是一代枭雄!” 刘邦心胸宽广,宽厚待人。《史记》里记载,当时,农民起义,反叛秦朝,需要一个人先打入关中瓦解秦朝。众将领闭口不谈实力雄厚的项羽,却一致推荐刘邦,因为他们认为刘邦是宽厚长者,只有他能使百姓信服。刘邦借此树立威信,充实军队,赢得民心,为后面的统一天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深知,唯有不欺凌,不暴虐,宽厚待人,才能救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 刘邦知人善任,任才唯贤。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他比不上张良;安抚百姓,镇守国家,他比不上萧何;连兵百万,百战百胜,他比不上韩信,但是他却能充分地任用他们,并且亲之信之,他的成功与这是分不开的。若不是刘邦的知人善任,一代奇才陈平就不会投奔他;若不是刘邦的任才唯贤,著名说客郦食其也不会依附他。他深知,唯有广招人才,举贤使能,团结一心,才能共同推翻强大的秦朝。 刘邦广开言路,虚心接受。刘邦并不是神人,于是他便广开言路,察纳雅言。别人提出的建议,他总是虚心接受,思虑再三后决定是否听从。《史记》记载,刘邦与项羽对战时,楚军把汉军围困在荥阳。正在刘邦犯愁的时候,一个小官陈平献计:离间项羽和他的部下。刘邦并没因为陈平出身卑微,而对他的计策不屑一顾,而是加以分析,肯定了这条计策。陈平还需要四万斤黄金,刘邦也不因为他是小官而不同意。就这样,刘邦成功削弱了对手,壮大了自己。他深知,唯有多倾听别人的意见,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才能统一天下,实现霸业,成为枭雄! 从一个平民百姓,到一代伟大枭雄,是刘邦的点点滴滴改变了这一切! 《老子》读后感篇6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意思是,祸是造成福的前提,而福又含有祸的因素。也就是说,好事和坏事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在一定的条件下,福就会变成祸,祸也能变成福。老子说的这句名言,是很有道理的。 老子是中国,也是全世界最早具有辩证法思想的哲学家之一。关于老子其人、其书及其“道论”历来有争论。根据司马迁在《史记》一书中给他写的一个简单的传记来看,他是春秋时著名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县)厉乡曲仁里人。“老子”是人们对他的称呼,“老”是年高德重的意思,“子”是古代对男子的美称。他的生卒年月不详。 老子做过周朝的“守藏室史”(相当于现在的国家图书馆馆长或历史博物馆馆长),所以他谙于掌故,熟于礼制,不仅有丰富的历史知识,并有广泛的自然科学知识。 公元前520年,周王室发生争夺王位的内战,这年4月,周景王卒,大夫刘耿立王子猛为悼王。王子朝杀悼王自立。晋人攻王子朝,立王子匄为敬王。这次内战达5年之久,公元前516年,王子朝失败,席卷周室典籍,逃奔楚国;老子所掌握的图书亦被带走。于是,老子遂被罢免而归居。形势的变化,使老子的地位发生变化,使他的思想起了大转变,由守礼转向反礼。 老子由于身受奴隶主贵族当权者的迫害,为了避免祸害,不得不“自隐无名”,流落四方,后来,他西行去秦国。经过函谷关(今河南灵宝县西南)时,关令尹喜知道老子将远走隐去,便请老子留言。于是老子写下了5000字的《老子》。相传老子出关时,骑着青牛飘然而去。 老子的思想主张,大都保存在《老子》一书中。《老子》共81章,分上下两篇,共5000多字。因为它所讲的是道与德的问题,后来人们又称它为《老子道德经》。现在我们所见到的《老子》一书,并不是老子的原著,因有战国时人增益的文字,但其中的主要思想却是属于老子的。 ?老子》一书,文词简短,艰深难懂,因此后人作了许多注解。最通行的有西汉时道学家河上公(姓名不详)注,三国时魏国哲学家王弼注,还有清朝时魏源的《老子本义》,等等。下面我们就通过《老子》这本书,来了解老子的哲学和政治思想。 “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老子是我国第一个力图从自然本身来解释世界,而不求助于超自然的主宰——天帝的意志的哲学家。在老子之前,人们以为宇宙间的万物都有神在统治着,最高的神就是天,又称天帝。这种观念,到了社会大变革的春秋时期才开始了变化。老子就是较早的从哲学方面有意识地、明确地否认天帝的思想家。他在《周易》的基础上,进一步阐明“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老子“道论”的中心思想是:“道即自然,自然即道”。他说,“道”是万物之母:“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第一章》)这就是说,作为宇宙的本源就是道,它是永远存在的。道的运行是自由的、必然的,即按其自身的规律而运行。天地万物都是由它产生的,它是宇宙的母体。老子认为,道产生了天地,德是道的性能,天地生养着万物,万物各成其形,各备其用。所以万物没有不尊道而贵德的。道的尊崇,德的贵重,不是有谁给它爵位,而是自然而然的。所以道产生天地,德畜养万物,长育万物,成熟万物,覆盖万物。他说:“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器成之。” 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爵,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盖之覆之。”(《第五十一章》)这样,老子遂把自然创造的根源归于自然本身,从而摧毁了一切超自然的主宰,一切宗教和唯心论的基础。因此,老子的天道自然观,在当时有很大的进步意义,它打倒了宗教的天帝,否认了鬼神的威灵。当然,老子的“道论”刚从传统的宗教解放出来,还未能完全摆脱宗教的影响;他的自然决定论,使人完全听命于自然,轻视了人对自然界的反作用。后来有的哲学家把它发展为定命论,为害颇大。 《老子》读后感篇7 老子《道德经》是一部灰常好的中华珍宝,包含了丰厚的人生哲理。还记得小时分跟着他们“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那时分还不晓得这是出自何处,更别说是什么意义了。时过几载,再次看这部道家代表巨作,固然还是不能完整了解,但是至少有一些些本人的感受。 ?道德经》倡导欲壑难填、无为而治。千百年来,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无不从这部人类文化史上的聪慧宝典中吸取治国安民、修身养性、立人处世的精华。当今社会科学兴旺,社会经济高速开展,人们的物质财富越来越殷实,而肉体财富却越来越贫乏,道德沦丧的现象日益严重,我想我们更应该从老子的《道德经》里面找到本人的人生原则,不与世俗同流合污,静心是安心工作之本。人们的心境到达虚静的状态,才会时辰坚持狂妄自大、不骄不躁的作风,才会在社会中、生活中、工作中出实招、办实事、务实效。 人们常说:读史而明鉴,读典可明智。老子在《道德经》之十七章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老子的无为思想并不是说消极而无所作为,这是对老子《道德经》的误解,老子本意是在教人遵道而行,不妄为,而有作为。只要“不妄为”才干更好地有所大作为,也就是说“不妄为”是有所作为的保证。什么是“有为”呢?尽心扮好社会角色,干好本职工作,担起家庭义务,就是“有作为”。是的,在世欲纷争的当今社会中,如能尽心安心于本职的话,那他的心态肯定是经常处于静心、净心的状态,没有进入静心、净心的心境,他是收敛不了他那不安份的心的。即神不外驰,心不外思,由是说:静心、净心是尽心干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先决条件。 ?道德经》可谓言简意赅,一字千金,字字无动于衷,字字催人深思,足可见老子扎实的文字功底和信手拈来的写作技巧及惨绝人环的创新才能。实是信服信服!再加上一些经典事例,点睛之笔,妙笔生花,意境深远,呼应前文,升华主题,把作者本人要表达的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给人无限打动和难过,有浑然天成之感,实乃文章中之极品,古文中之绝笔! 《老子》读后感篇8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春秋时期,老子著述5000字,西出函谷关而去,经尹喜整理而成《道德经》。《道德经》是我国道家的经典著作,在此书里老子详细的给我们阐述了在德、治国、育人方面道家的思想理论。而今《道德经》成为我国古典文化的经典,它奠定了老子在历史上无可争辩的地位。在弘扬传统文化的今天,《道德经》被赋予了新的社会地位。 ?道德经》里的德。“天道地德,天有道,地成德,万物资始。天仁、地义、人信”在老子看来,德是同天地万物共存,道乃天地之根,德是这个母体下诞生的一个胎儿,是每个人都不可舍弃,穷尽一生应该追求的。德不是从一开始就发展得很完善的,它在发展中也分几个阶段,《道德经》里老子分了德之初、德之范、德之本、德之实、德之象这几个章节给我们详细讲解。相比儒家的“以德治国”,“德”的思想,他们在理论形成的根基上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拿道家的德与儒家的德来作比较是不正确的一种做法。我们应该同时把二者精华吸收然后转为人生中我们可用的财富。 ?道德经》里的育人。儒家鼻祖孔子在教育上宣扬“有教无类”。而道家的集大成者老子并非与孔子有着同样的教育思想。老子甚至是反对教育。在《道德经》的地65章有提到“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老子主张“绝圣弃知”,“绝仁弃义”,“绝学无忧”。他不重视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是反对教育的。在当今“知识为武器”的时代,老子的教育思想是不能迎合时代发展的需要,是被不断发展的社会所抛弃的一种见地。这也打破了我们对经典的绝对崇尚态度,经典并非没有任何错误的,经典中也有被抛弃的糟粕。 ?道德经》的治国。我们知道在儒家中宣扬“以德治国”施行“仁政”。而在法家中又是强调“以法治国”。当然这里的“法”并非我们现在意义上的“法”。道家的治国思想是“无为而治”。它既是道家的基本思想,也是其修行的基本方法。无为而治的思想首先是由老子提出来的。老子的“无为而治”我们在《道德经》中也可以看到它的身影。“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之豫之;其次,畏之侮之.信不足,有不信!由其贵言.成功事遂,百姓谓我自然”先不论在这个时代,老子的无为而治还有无其存在的价值。在今天依然有许多道家思想追随者,认为老子的思想仍然可以适用于现在的政治,但他们没有想到这个思想赖以生存的阶级基石都已不复存在。所以,“无为而治”已经不适合这个时代的需要了

《老子》读后感

《老子》读后感300字(通用6篇)   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后感呢?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后感头疼,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老子》读后感(通用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老子》读后感1   老子说过:“水利万物而不争”,所以做人就要有水的柔。在现实社会中,人总是逃避不了竞争,只要人不断的向上攀爬,就会遇到与你争锋的对手。而“柔和”,就是需要我们在接人待物的的时候,谦卑而乐于助人,求同存异。因此,“柔”是一种策略,是为了克刚而柔。   “上善若水”就是一种乐观的人生态度,一种修德必备境界,一种养生之术。我们心中有德,必然愈加崇敬自然和生命,我们离道就更近一层,更能体会到人生的终极哲理。   老子认为的“净”,是万物都处于自然和谐的状态中,一切事物都毫不遮掩地表现出其本质的真实。《道德经》上说:“净能躁君",也就是说净能克服一个人身上的躁气。可以说,净是安定、思虑和有所得的基础。如果一个人无法净下心来,就无法深入思考,无法做出正确的决定。因此,学习如何一个人独处,使自己领悟“净”的奥秘,是一个人成长的必修课,这样为人处世才不会急躁、轻浮。   《老子》读后感2   利用寒假的时间我又重新学习了一下《道德经》,《道德经》是中国道学思想的经典,我很喜这本书,他的一些话看似平常其实很深奥,全书共五千字,但是所阐述的道理确是很耐人寻味的,尤其是老子阐述的水,具有极高的`哲学道理。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水懂得如何滋润万物,不与万物相抗争,它处在人们最不屑的地方,所以它最接近于道。李小龙曾经说过:“你把水放进杯子里,它就成了杯子的形状。你把水放进瓶子里,它就成了瓶子的形状,你把水放进茶壶里,它就成了茶壶的形状。”   这几句话看似平常,其实哲学韵味很深。水没有形状,更适应于万物。所以我们也要像水一样,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处在什么环境下,都像水一样,无孔不入,适应万物。   《老子》读后感3   国学大师林语堂先生全面揭示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的真正内涵。   孔子的思想代表一个理性的社会秩序,以伦理为法,以个人修养为本,以道德为施政之基础,以个人正心修身为政治修明之根柢。更精确的说,儒家的思想志在重新树立一个理性化的封建社会。   老子觉察了人类智巧的危机,故尽力鼓吹“无知”以为人类之最大福音。他又觉察了人类劳役的徒然,故又教人以无为之道,所以节省精力而延寿养生。由于这一意识使积极的人生观变成消极的人生观。它的流风所被染遍了全部东方文化色彩。   儒家崇理性,尚修身;道家却抱持反面的观点,偏好自然与直觉。喜欢抗拒外物的人,似乎总站在高处,较易于接受外界事物的一方更能吸引人。代表这两种类型思想的人,便是尊崇礼教的孔子和喜欢抗拒外物的自然主义者——老子。   《老子》读后感4   读南怀瑾的《老子他说》,是很多年以前的事情了,当时那本书只讲到老子八十一章的前二十六章,那时候很希望能读到南老先生讲解《老子》的全部。一晃十几年过去了,直到2010年6月,东方出版社才出版了这本《老子他说(续集)》,算是将南老先生讲解《老子》的功德圆满。   奇怪的是,这本书买来后,一直断断续续没有读完,全然不像以前读南师作品时的废寝忘食、一气呵成。元旦前后,醒悟到追逐知识的虚妄,发见智慧的难得,于是准备系统学习南师的著作,首先做的,就是重新拿起这本《老子他说(续集)》,竟然越读越有味道,越读越喜欢,用了三四个晚上就读完了。   由于《老子》这部书本身就是大智慧的结晶,加之南怀瑾先生学问和智慧的博大精深,在讲解的过程中旁征博引,从《老子他说》中可以看到做人做事的最高原则和一些具体方法指南,也体会到儒、佛、道以及世界上各种宗教和哲学,在最高处都有其相通之处。   虽如此,正如老子所说:“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每个人的理解,只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知是行之始,要真正知行合一,更需在事上磨炼。   《老子》读后感5   “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   “韩非者,韩之诸公子也。喜刑名法术之学,而其归本于黄老。非为人口吃,不能道说,而善著书。与李斯俱事荀卿,斯自以为不如非。”   老子与韩非子,这两位先秦道家和法家代表人物,都是一个时代的伟人,在诸子百家的时代大放光华,身为一个时代的领袖级人物,身先士卒,带领着那个时代的人们走向辉煌。   韩非子的《说难》,表面看是臣子进言的把握,实为君臣之间心理学大典,君王用势,臣下用术,否则,臣子无术危险,君王无势霸业无成;此理论与西方马基雅维利《君主论》同出一辙,但早于千年,韩非应是太祖师爷辈分的了。   理论性强,实践性差,此乃历史上诸多理论家的命运;韩非子研究的如此精透,却深受之祸,本国君王没有欣赏,在秦国却受囹圄,最终命丧黄泉,进言的巧妙药方在自身上贻笑大方,可悲!可叹!司马迁感同身受,因为自己为李陵事件辩护,遭到武帝宫刑惩处,进言的《说难》别有一番滋味,大篇幅放在后面,实在是不幸呀!   《老子》读后感6   老子,这位哲学的圣者,生活的智者,他在漫漫的岁月轮回里传递着不变的真理,留下五千言却给人类带来了无限的哲思。他那一双犀利的明眸洞穿了人世间的是是非非,渴望着宁静与恬适的生存方式,力图避开现实的纷纷扰扰,追求那一份纯真的心灵自由,这种超乎其然的生活态度,为后人指明了一条新路,令人神往,令人渴望。   跟孩子们一起读这本书,不但有经典阅读的影响,也有此书自己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我。老子用一个“道”字,就把世上万物万象归于自然。在我看来,道的内涵就是一种客观规律,虽看不见,摸不着,而世间的每个细微之处都存在着道的本真。做人之道,为学之道,谋事之道,道道相关,处处都是智慧,都需要我们去发现和领悟。每个人都必须生活,做人为学谋事之道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颇为重要,道德有无,道德高低,决定着你做人做事做学问的方式和成效。《老子》教我们的是修身之法,以来提高精神境界,让我们学会生活。每个人都渴望着自由与快乐,而烦恼无处不在,坎坷接踵而至,若要从中解脱,主动权在自己手上。“有勇气去改变能改变的,有肚量去接受不能改变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只有这样,方可身心自由,才能有更好的心态去面对生活。   《老子》短短五千言,字字精炼,句句精髓,篇篇精华,渗透着一丝丝美妙的让人敬佩的大智。我想用平静的心态,慢慢地品,读,看,听,思,悟,像老子一样,坦然地生活! ;

《老子》读后感

  《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李耳)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下面是我为你整理了“《老子》读后感”,希望能帮助到您。   《老子》读后感(1)   老子《道德经》,蕴含了丰富的人生哲理。千百年来,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无不从这部人类礼貌史上的智慧宝典中汲取治国安民、修身养性、立人处世的精髓。   当今社会科学发达,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的物质财富越来越殷实,而精神财富却越来越贫乏,道德沦丧的现象日益严重。“堂堂正正做人,踏踏踏实实工作”的呼声日益强烈。物欲横流的现实生活中,如何去应对金钱、地位、美色的诱—惑呢?我们同样能够在《道德经》这部圣典中找出答案,那就是要求我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家庭中注重守静处世,清静自省,尽心本职!   既然我们个体十分渺小,力量十分微弱,人生十分短暂,我们何不端正心态呢?静心、净心、尽心就是人们的三个不一样心态层面。静心:静安人生坐标;净心:净处人生方向;尽心:尽展人生作为。   静心,静安人生坐标。老子以“清静为天下正”,“清静无为”为修道之本。《道德经》十六章云:“致虚极,守静笃。”强调了致虚守静的修养。“致虚”就是要消除心灵的蔽障和理清混乱的心智活动,而后才能“守静”,透过“静”的工夫,深蓄厚养洞察力,才会“知常”,逢凶化吉。   老子之后,庄子强调少私寡欲,以静养神,这是道教静中养生的思想理念。   “静心”,才能“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辱”;静心,才不受名利得失困扰,不因进退去留而影响;静心,才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   总之,静心是安心工作之本。人们的心境到达虚静的状态,才会时刻持续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才会在社会中、生活中、工作中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   净心,净处人生方向。   “净者,不污也”,天地万物之间,洁净不染,就是“不染”。“不染”的含义很广泛,老子《道德经》十二章云:“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意思是说五彩缤纷的世界使人眼花缭乱,各种各样的声音使人震耳欲聋,美味佳肴使人馋涎欲滴,纵横驰骋的心灵使人心态若狂,拥有贵重难得的货物使人心惊胆寒。就从视、听、味、嗅、触、物六方面形象勾划了人们因贪婪而染色、染音、染味、染心、染身所导致的严重后果。故后人云:六根清净、一尘不染。意在教人约束,收敛人们的贪欲之心。   再看老子《道德经》十三章:“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我们能够看出“宠辱若惊”的根源就在于“为吾有身”,“为吾有身”就在于人的心性不能清净如水,清澈透明,把个人看得太重,把自我的名利、地位看得太重。如果恬淡处世,致虚守静而见素抱朴,少私寡欲,何来“贵大患若身”呢?   由此,净心能使自我自觉地坚持自我反省,能时刻检束自我的贪欲之心、遏制自我的非份之想。净心是持续清醒认识的源泉。   尽心,尽展人生作为。   《老子》读后感(2)   是谁在数千年的历史中悠悠地述说着亘古的智慧?是谁在漫漫的岁月轮回里传递着不变的真理?是谁只留下五千言却给人类带来了无限的哲思?是他,哲学的圣者,生活的智者——老子。他就如一颗璀璨而又古老的恒星,散发出神圣的光芒,透过数千年的时光,照耀在宇宙深处的每一个角落。   老子具有非同一般的智慧,那一双犀利的明眸洞穿了人世间的是是非非,渴望着宁静与恬适的生存方式,力图避开现实的纷纷扰扰,追求那一份纯真的心灵自由,这种超乎其然的生活态度,为后人指明了一条新路,令人神往,令人渴望。   他的思想,他的哲学,总与‘道"息息相关。道是万物的本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通过一个‘道"字把自然创造的根源归于自然本身,从而否定了一切唯心论和宗教主义。在我看来,道的就是一种客观规律,看不见,摸不着,而世间的每个细微之处都存在着道的本真。做人之道,为学之道,谋事之道,道道相关,处处都是智慧,都需要我们去发现和领悟。每个人都必须生活,做人为学谋事之道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颇为重要,道德有无,道德高低,决定着你做人做事做学问的方式和成效。《老子》教我们的是修身之法,以来提高精神境界,让我们学会生活。每个人都渴望着自由与快乐,而烦恼无处不在,坎坷接踵而至,若要从中解脱,主动权在自己手上。“有勇气去改变能改变的,有肚量去接受不能改变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只有这样,方可身心自由,才能有更好的心态去面对生活。   《老子》之中有一个重要的思想———无为。无为就是什么也不做,无所谓,无所为吗?其实不然。无为的精华之处在于它的玄理,有太多的人无法真正理解无为的,把其归为消极避世的人生观。然我的理解有所不同,老子的无为,并不是不作为,而是不为所欲为,不胡作非为,是有所为,有所不为。无为是顺道办事,按照事物的客观规律,顺自然发展的一种高姿态的智慧。“不做也完美”从某种角度看,确实有道理。汉武帝当年并没有采取黄老之学的不为之道,而采用了有为,让汉朝走上了一个更高的台阶。殊不知,正是当前的文景之治的无为政策,采取了休养生息,为有为创造了机会,打下了基础。因此,汉武帝的有为也是某种程度上无为,无为是过程而非目的,我想,这样的认识,只有真正意义上悟到无为思想的精华方可理解。   每每联系起现实的生活和社会,就越觉得他的思想之伟大。人们太多的有为让悲剧不停地上演。那黄土高原的沟壑纵横,那黄河、长江的水体污染;那海底大片的珊瑚礁死亡;那南极臭氧层空洞的不断扩张;全球气候的急剧变暖……这一切的一切摆在眼前时,想想我们的有为是否已经过了度?现在,我们呼吁人要与自然和谐相处,而数千年前的老子早已悟到这真理,这也正说明了《老子》在当今社会乃至未来存在着巨大现实意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一书通过对道与自然的结合,阐明了人与天地万物的关系,处处充满着辩证的思想,体现着最朴素的智慧。《老子》短短五千言,字字精炼,句句精髓,篇篇精华,渗透着一丝丝美妙的让人敬佩的大智。   我想用平静的心态,慢慢地品,读,看,听,思,悟,像老子一样,坦然地生活!   《老子》读后感(3)   前几天,我读了《老子》这本书。这本书讲的是老子一生中经历的一些事。   老子,大约生活书中的老子多次提到水,而《道德经》中也不乏对水的赞扬:“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者莫之能胜”……我觉得,水的精神是可贵的,水的力量看似柔弱而又十分刚强。正如老子所说:“真正强大的不是刚强而是柔弱啊!”在公元前571—477年间,原名李耳,字聃,是中国古代着名的思想家。他写的《道德经》虽然文辞简炼,所蕴含的道理却至波澜壮阔的大海是由无数的水滴汇成的,滴水还可穿石,这是水的力量。海上的波浪永不厌倦地拍打着礁石,无私的水永远滋润着万物,这是水的精神。   水从不争强好胜,它能忍让一切。石头挡住了它的去路,它会绕开,继续奔流。它又是那样谦虚,总是往低处流,从而汇成了江河湖泊。然而水又是那样的刚强有力,能载舟,亦能覆舟。   水乃万物之根本。没有了水,也就没有了生命。水虽然无形无色,但它看似柔弱的力量却超越了一切。水使我明白了厚德载物,雅量容人的道理。能容天下之人才能为天下人所容。同时也使我认识到,在学习上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为学日益。我们才能精进有为,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材。   当今社会中,又有多少像水一样谦虚而又默默奉献的人呢?又有多少人为了名利、金钱而落得个臭名昭着、遗臭万年呢?水是伟大的,它的精神会让人们有所感悟。   深至远,千百年来不知启蒙了多少人的心智。可见,老子对人们影响深远啊!   《老子》读后感(4)   读《老子》,我自然而然地融入那个无欲,无求,无我的自然空灵的世界,“道”的世界,是自然的世界,恬淡平静里蕴含无限玄机。或许,没有读《老子》之前,我对老子及其思想一直停留在历史课本上——“无为而治,消极避世”。   在花费了颇长时间研读之后,掩卷之余,不免为自己先前那狭隘片面的肤浅理解羞愧不已!老子其人格,是伟大的、高尚的;其精神看似波澜不惊,但体察其深处,却让人感受到一种隐幽的忧郁和痛苦之情。读罢此书,我能深深地、切实地感受老子也是热爱人世,关心人世的。与孔子采取的积极入仕以推行仁义不同,老子另辟蹊径,探究人与自然,人与道法,人与天地的内在关联,极力使人道符合于天道自然无为的.客观规律来求得自己的理想社会。唉!可惜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和孔子一样,在有生之年,老子的思想也未能被圣人所重视。那怎么办呢?孔子选择了著书立说,论诗书,授弟子;而飘逸的老子,没有了俗世的羁绊,选择了更富历史传奇性的方式——夕阳古道,羸弱青牛,函谷关口,飘然而逝。老子是智慧的。   第四十三章里,“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天下最柔软的东西,能在天下最坚强的东西中自由穿行),好比人的舌头和人的牙齿——当你老了的时候,坚硬的牙齿都掉光了,而柔软的舌头却依然存在。“柔能克刚”,这个现实的规律被老子三言两语揭示出来。又及五十八章里,“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灾祸啊,幸福紧靠在它旁边;幸福啊,灾祸正在里面躲藏),这实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里提到的唯物辩证法的具体阐释,看似矛盾的“幸福”和“灾祸”,在特定的时空,特定的环境,却能相互地转换,或者说和谐地共处。行文至此,让我想到了“塞翁失马”。   塞翁失马,焉知其非福耶?焉知其非祸耶?老子是浪漫的。除却对现实的讨论,《老子》里不乏空想的意象的成分。例如第四章、第二十五章里对“道”的描述:“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我不知道它是何物之子,它似乎先于天帝而产生);“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母”(有一物体,混然而不可分,在天地形成之前即已产生。它寂静而无声,空虚而无形!是唯一的存在,永远不会变更。它循环运行,永无止怠,可以作为天地的命根)。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浪漫的民族,民族性的浪漫则可以体现在文学上,而老子的道家哲学恰恰开了浪漫主义文学的先河,从“道”的解释,开始,浪漫延续在《老子》的字里行间,延续在屈平的《离骚》、《天问》,延续在太白的“飞流之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老子又是孤独的。老子希望天子能循天道,修玄德,不要过分追求盈满。   他认为虚静而不盈满的君主才能有所作为,功用才永不衰竭。他还主张人们都效法那泽被万物却“不争”的睡——“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而且,君主还要做到“不争”,即是“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因为“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不争,还体现在不以武力、兵强而争于天下,故而底层的劳动人民得以休养生息,过上太平的日子。老子完全是出于一种古代的人道主义,从体恤劳动人民的角度出发。然而,老子的主张、理想已经不可能为当时的社会现实所认同、容纳。试想,在那一个打着“尊王攘夷”幌子的春秋时期,“家天下”名存实亡,礼崩而乐坏,兼并土地,掠夺财产才是各诸侯热衷干的事,哪个朝廷还会听得见一个周王室守藏之吏的话呢?回到氏族社会?无为?开什么玩笑!可以想象,道不行的老聃是凄怆的、隐忧而痛苦的!所以,就有了函谷关口,老聃的青牛孤独的身影(幸好,他还有函谷关关长尹喜这个铁杆粉丝,在他“莫知其所终”前让他著下《老子》)。   虽然,老子的抱负在那个社会巨变的历史时期不得实施,但《老子》里很多修身的经验我们却可以借鉴。比如我们应当像天地那样自然地、无所偏私地普爱万物;比如不要有心的追求作为,有心便会“妄作”;又如,为人处世,我们应当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虽然我们不能像圣人那样“被褐怀玉”,“方而不割,直而不肆,光而不耀,廉而不刿”,但是基本的道德行径,我们还是能明白并实践的。   读《老子》,不能不提到“道”。“道”是什么呢?根据老子所说,这个“道”是万物之本原,它先于天地而存在,是天地万物更是人类所应遵循所应效法的最高准则和典范。“道”效法自然,其存在本身就是自然之永恒规律,不会有任何改易变化;它虚寂幽玄,但功用却永无穷竭;它混沌素朴,和光同尘,顾伟天地万物之宗;只知它先于天地而存在,却不知它究竟由何而有。我想,或许“道”是不存在的,又是无所不在的;或许,“道”是无形无状的,又是充塞宇宙的。或许,“道”就在我们心中……   《老子》读后感(5)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意思是,祸是造成福的前提,而福又含有祸的因素。也就是说,好事和坏事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在一定的条件下,福就会变成祸,祸也能变成福。老子说的这句名言,是很有道理的。   老子是中国,也是全世界最早具有辩证法思想的哲学家之一。关于老子其人、其书及其“道论”历来有争论。根据司马迁在《史记》一书中给他写的一个简单的传记来看,他是春秋时著名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县)厉乡曲仁里人。“老子”是人们对他的称呼,“老”是年高德重的意思,“子”是古代对男子的美称。他的生卒年月不详。   老子做过周朝的“守藏室史”(相当于现在的国家图书馆馆长或历史博物馆馆长),所以他谙于掌故,熟于礼制,不仅有丰富的历史知识,并有广泛的自然科学知识。   公元前520年,周王室发生争夺王位的内战,这年4月,周景王卒,大夫刘耿立王子猛为悼王。王子朝杀悼王自立。晋人攻王子朝,立王子匄为敬王。这次内战达5年之久,公元前516年,王子朝失败,席卷周室典籍,逃奔楚国;老子所掌握的图书亦被带走。于是,老子遂被罢免而归居。形势的变化,使老子的地位发生变化,使他的思想起了大转变,由守礼转向反礼。   老子由于身受奴隶主贵族当权者的迫害,为了避免祸害,不得不“自隐无名”,流落四方,后来,他西行去秦国。经过函谷关(今河南灵宝县西南)时,关令尹喜知道老子将远走隐去,便请老子留言。于是老子写下了5000字的《老子》。相传老子出关时,骑着青牛飘然而去。   老子的思想主张,大都保存在《老子》一书中。《老子》共81章,分上下两篇,共5000多字。因为它所讲的是道与德的问题,后来人们又称它为《老子道德经》。现在我们所见到的《老子》一书,并不是老子的原著,因有战国时人增益的文字,但其中的主要思想却是属于老子的。   《老子》一书,文词简短,艰深难懂,因此后人作了许多注解。最通行的有西汉时道学家河上公(姓名不详)注,三国时魏国哲学家王弼注,还有清朝时魏源的《老子本义》,等等。下面我们就通过《老子》这本书,来了解老子的哲学和政治思想。   “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老子是我国第一个力图从自然本身来解释世界,而不求助于超自然的主宰——天帝的意志的哲学家。在老子之前,人们以为宇宙间的万物都有神在统治着,最高的神就是天,又称天帝。这种观念,到了社会大变革的春秋时期才开始了变化。老子就是较早的从哲学方面有意识地、明确地否认天帝的思想家。他在《周易》的基础上,进一步阐明“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老子“道论”的中心思想是:“道即自然,自然即道”。他说,“道”是万物之母:“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

老子读后感

老子读后感800字(一) 在图书馆借了一本《道德经》,看完后虽然觉得不能完全地读懂老子的思想,但是心中还是感觉一片坦荡,觉得此书对我们深有益处。 《道德经》这部着作是老子所写,但不是介绍老子生平事迹,而是讲道论德,所以叫做《道德经》。《道德经》全书原本分为上下篇共五千多言,上篇一章至三十七章主要讲“道”,下篇三十八章至八十一章主要讲“德”。 老子说的道,是天道,就是自然的规律。我对《道德经》的理解是无为而治和尊重自然规律。 人的一生有得意和失意的时候,有时候人们不能再其中好好的把握自己,以至于身败名裂,不能保全。因此,怎样才能在得意或失意的时候保全自己,是自己的心智足够清醒,不至于陷入泥潭而不能自拔?这就需要人生的大智慧,而《道德经》就给了我们这方面的启示。 人在得意的时候,家庭、事业顺风顺水,此时的人容易目空一切,不可一世,狂妄自大。这样做的后果就是招人嫉妒,也会树敌太多,甚至招来杀生之祸。在老子看来,福气来临时,我们要提醒自己祸根也来临了,自己不要那么盛气凌人,要懂得谦恭,否则失意时就会走投无路。还有不能狂妄自大,不要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天下无敌,强中自有强中手,肯定有人比你会更厉害,更出色。但我们达到目标时也不能到出炫耀,不能自负,不能骄傲,要有谦虚之心。 老子说“是以圣人出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持,功成而弗居。夫为弗居,是以不去。”老子认为,我们应该用顺其自然的“无为”的态度去处理世间事务,这就是不言的教导;只有任凭万物生长而不加干涉,而生养的万物又不据为自己所有;为万物的生长尽力而为却不认为是自己的能耐,有功劳而不居功自傲。正因为一个人不居功自傲,所以他的功绩总是不会失去,而是永存。 无为是一种心境,是一种修养。假如我们能够做到无为,那么我们的国家就会更加的稳定。如今社会物欲横流,许许多多的人在利欲面前迷失自我,假如我们能够做得到无为,那么我们也将活得更轻松、更快乐。 《道德经》不愧是我们中华文明的瑰宝,其中道理还得我们亲自阅读才能理会,《道德经》是一部值得永远学习,永远研究的经典之作。 老子读后感800字(二) “老子其犹龙乎?”这是孔子对老子的赞叹。老子何许人也?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于西周末年武丁朝庚辰二月二十五时诞生于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当时的中国呈现出极为灿烂的文化一些杰出的.学者和思想家纷纷产生一时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老子就生活在那个伟大的时代那个时代也正因为有了老子才更加伟大。 老子曾做过周朝守藏室的史官。在那里他潜心于书籍之中所以习得鉴往知来的历史所以对人世有了得深的体认。老子运用他深邃的思维创造出了灿烂亘古的道家思想。 其间同时代的另一位伟人孔子来拜访。他向老子请教了很多问题对老子的博学和科研成果很佩服。孔子怀着感激的心情离开了洛阳。回到鲁国后常常对人赞美老子。 孔子曾用瑰丽的语言赞美老子:鸟会飞我知道;鱼会游水我知道;曾很走我知道;但是龙它在去端在天上无法捉摸深不可测李聃就像龙一样啊! 老子的哲学被称为“智者的低语”、“滋润心灵的甘泉”它究竟是怎样的呢? 应该说老子本意是用于政治的但它的主要用处却是在为人处世方面。 人们看事物多是从正面看而老子却是从反面看。“以柔克刚”就是老子哲学思想的主要内容也是世上竞争者取胜之决窍。 自古以来一般的教诲都是:人要表现坚强不要表现柔弱;人要表现聪明不要表现愚鲁。而老子的观点则反其道而行之:人要表现柔弱不要表现坚强!人要表现愚鲁不要表现聪明;人要无为、无我、无欲、居下、清虚、自然…… 柔非怯懦而是一种以退为选的权变一种骄敌之志而暗蓄力量的极高计谋。自己示弱可以侠敌人不注意而得保全。太“刚”者锋芒太盛容易招惹事非暴露自己之不足为“柔”者所败!大柔非柔到刚无刚! 在身体上牙齿最硬可谓“刚”而舌头则是“柔”者。但是等人年纪大了牙齿都脱落而舌头完好这是为什么?大树比小草刚强的多但时当台风来的时候大树经常连根拔起而小草却安然无恙;风无形无体却能够拔屋倒树;水可方可圆可谓至“柔”却能够怀山襄陵。这不是说明了刚强的未必是强柔弱的才是真正的强吗? 老子读后感800字(三) 在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光辉历史中,许多为人的一句话令我们终身受益,让我们不禁对先辈们的智慧暗暗赞叹,也迫切的希望能够回到那个时代,去目睹那些伟人们的尊荣,去静静聆听他们的淳淳教诲…… 《老子》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令我终身受用,当我们感叹别人是多么的成功、多么的有钱……但是我们只是停留在羡慕的阶段,从来没有坐下来静静地思考,别人为什么这么优秀、这么成功……难道他们一生下来就这么成功吗?当然不是,他们之所以走在我们大多数人的前面,是因为他们是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坚持不懈的从一无所有做起,他们所付出的是我们的很多倍,自然就会比常人收获的更多。 工作是这样,学习又何尝不是呢,我们为了取得一个好成绩,在平时的学习中不断的去吸取知识,不断的像土一样,一点一点的累,成就九层之台,像毫末一样,一点一点的生长,长成合抱之木。 人生亦或如是,人生路漫漫何其修远。我们每面对一个困难,就在人生的路上跨出了一步。这一步看似微不足道,其实对我们每一个人都至关重要。那一步,令我记忆犹新。 考试,看似痛苦,却如同人生一样,每解一道题都如同跨过了一道困难,我记得考试时,开始我做的行云流水,没有丝毫的问题,可越做到后面,就如同陷入泥潭里一般,寸步难行。我费尽脑力,终于一路过关斩将,杀到最后一题,可最后一题如磐石坚硬,油盐不进,我坐在那里冥思苦想,却拿它没有办法。我看向窗外,看着那蔚蓝的天空,纯洁的白云,突然产生一丝明悟,考试如人生,要学会“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只是一味的追求答案,却忽略了过程,忽略路上的一切。于是我开始从基础入手,一步一步的向前走,最后费劲千辛万苦,最终把这块磐石打磨成一件艺术品。这次,让我在人生的漫漫长途上,踩下了最困难的一步,但让我对这句“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有了更深的了解,对老子那博大精深思想,所折服。 老子的思想、智慧,都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老子在四五百年前便懂得了现在我们人类都难以理解的哲学。他的思想、智慧无时无刻侵润我们的人生,他的语言传承了我们中国璀璨的文明!

《老子》读后感

  读后感也可以叫做读书笔记,是一种常用的应用文体,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简单说就是看完书后的感触。下面是我为你整理了“《老子》读后感范文”,希望能帮助到您。   《老子》读后感范文(1)   有人说:春秋战国时代是一个神奇的时代,涌现了那么多伟大的思想家,而且一下子就奠定了中国人的思想基础,光是儒家和道家的思想就影响了中国人两千多年延续至今,此后的人们只能不断地加以诠释而没有更多的创新。老子就是其中一位伟人。   孔子曾说“老子其犹龙乎”,这是孔子对老子的评价。他还这样赞美老子:鸟会飞我明白;鱼会游水我明白;曾很走我明白;但是龙它在去端在天上无法捉摸深不可测李聃就像龙一样啊!可见,老子是伟大的。   老子所处的时代就应在西周晚期,王道不行,群雄四起,民心不古,争强好货,危机四伏,百姓苦不堪言。他把当时种种乱象都归结到一个原因,即阴阳之道失衡。他经过类比美丑、善恶、有无、难易、长短、高下再到治世者(圣人)和被治者(民众)之间的平衡关系,冀期望于透过在政治上调节相对应的阴、阳以平衡世道。   老子期望看到一个他想象中的和谐世界,他把以前的太平盛世和当时的乱世进行比较,发现问题都出在(圣人)身上,他理想中的圣人是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和天道一样,生化万物而不占有,大有作为而不居功自傲,功成身退的人。而民众则该是心虚无欲、不争名、不夺利、身体好,有吃有住有田种并能安份守己的民夫。   老子说:“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意思就是说:邻国很近,彼此能够互相望见,鸡鸣犬吠之声也互相能听到,但是大家彼此直至老死也不相往来。很多人都认为老子的这种想法很封闭,对于这天的社会来说,这显然是消极的思想。当今的世界主张开放交流,老子的这一思想就好比我国清朝时期的闭关锁国政策,后果则是使我国落后挨打。所以不相往来的思想在这天是行不通的。   但是,老子的这一思想是在乱世中提出的。所以我们就应从用心意思上去理解这一思想。我们就应理解为老子是在强调人与人之间相互独立,精神上各得其所的一种理想社会状况。老子主张在平衡、长远的基础上,构建人类和谐社会,让国民健康、快乐、幸福、自由的生活。所以我们就应把“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翻译为让国民热爱自己的家园,愿意在自己家园生活至老死,不愿离开自己的家园而迁居他国,也就是爱国思想。这样就应是对这一思想更用心的理解。   《老子》读后感范文(2)   有所为,有所不为,是我读完《老子》后的最大感受。辩证的“祸福相依”同样出于此部经典伟著《道德经》,另有许多的哲理成语,诸如“和光同尘、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等皆由此道中来。   “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在老子之前,人们以为宇宙间的万物都有神在统治着,最高的神就是天,又称天帝。这种观念,到了社会大变革的春秋时期才开始了变化。老子就是较早的从哲学方面有意识地、明确地否认天帝的思想家。他在《周易》的基础上,进一步阐明“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老子“道论”的中心思想是:“道即自然,自然即道”。他说,“道”是万物之母:“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这就是说,作为宇宙的本源就是道,它是永远存在的。道的运行是自由的、必然的,即按其自身的规律而运行。天地万物都是由它产生的,它是宇宙的母体。   致虚守静————平淡处世《道德经》十六章有言:“致虚极,守静笃。”这句话强调了致虚守静的工夫修养和复归之理。我理解,所谓“致虚极”,就是“致极虚”;“守静笃”,就是“笃守静”。我想,这是修道的基本方法。“致虚极”是说,自己如果想修道的话,要努力使自己达到极端空虚的境界。极虚指心灵一尘不染,近于真空,就是要去除世俗的妄念杂欲。“笃”是敦厚,笃守就是坚守。“守静笃”就是坚守静寂   一个事物的发展至极点,必然会向其反面发展变化。所以要能维持它的发展而不至于变为它的反面,就必然要先了解它的反面,在发展过程中不让其到达极点。“将欲翕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自居于弱势、静态而保持一种弹性,促使敌对一方向膨胀、夸张发展以至成为脆弱,即产生盛衰的对转,这确实是看得很深。   老子提出了一个不分善恶美丑的观点,让我们不用好和坏,美和丑去评价别人,他认为美是因为丑的存在才有了美,善是因为恶的存在才有了善。所以美只是一面,还有丑的一面,善也只是一面,还有恶的一面。不仅如此,还认为困难与容易,长与短,高与低是相互比较而形成的,音与声相互谐和,前与后相互追随。这些都是永恒的道理,我们不应该太去在乎它。只有这样我们看事物才能更为全面。   老子觉得学道的人应该把自己看得比别人低一些,柔弱一些,弯曲一些。出门做事就好像在别人家坐客一样,与人说话就像对待自己的上级那样,行走在外看起来毫不起眼。他举例说大海之所以成其大海是因为自己所在的位置比别的地方都低,所以所有的水都汇聚到了海里。他更要求我们要从小事做起,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九层高台以土垒之。只有这样才可以接近道,接近道的方向。   老子强调“不盈”、“不争”、“致虚极,守静笃”,“柔弱胜刚强”。老子的这一原则叫做“无为而无不为”,即不特意去作某些事情,依事物的自然性,顺其自然地去做。   有的人觉得老子的不争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竞争。其实并不是这样,老子只是用了另一种方法进行竞争;不但如此,他的方法还可以帮助你在竞争的同时处理好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与人和善是方法。老子随时在提醒我们自己应该做什么,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追求什么样的生活。换句话说就是在人生、社会中的定位是什么。只有明白自己的定位,才能知道自己要做什么。   老子在自然界万事万物中最赞美水,认为水之德是最近于圣人之德的。而理想中的潮湿的地方。宁处别人之所恶也不去与人争利,所以别人也没有什么怨尤。水有其种种美德堪比圣人,堪谓之“道”。   “上善若水”,就是一种开朗乐观的人生态度。一种修德的必备境界,一种养身之术。我们心中有德,必然愈加崇敬自然和生命,我们离道就更近一层,更能体会到人生的本质。   每本书都有其局限之所在,有其不可理喻之处。如《论语》中的迂腐世故的君子主义,《庄子》的虚幻不切实际。《道德经》中也有其消极避世的一面。但我们不能否认古典的经、史、子、集历年历代给中国人以智慧的启迪,以心灵的释然,以生活的动力,以处于天地之间行动的规则。每一种道理也总不能囊括世间万物,合众人脾胃。因此才有百家争鸣的文化盛宴,与不同世界观的人生。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   《老子》读后感范文(3)   前几天,我读了《老子》这本书。这本书讲的是老子一生中经历的一些事。   老子,大约生活在公元前571―477年间,原名李耳,字聃,是中国古代着名的思想家。他写的《道德经》虽然文辞简炼,所蕴含的道理却至深至远,千百年来不知启蒙了多少人的心智。可见,老子对人们影响深远啊!   书中的老子多次提到水,而《道德经》中也不乏对水的赞扬:“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者莫之能胜”……我觉得,水的精神是可贵的,水的力量看似柔弱而又十分刚强。正如老子所说:“真正强大的不是刚强而是柔弱啊!”   因为水很柔弱,它没有争斗的"心愿,所以它能够滋润万物,使万物茁壮成长。它从不轻视低的地方,总是往低处流。难道这种精神不值得我们学习吗?   波澜壮阔的大海是由无数的水滴汇成的,滴水还可穿石,这是水的力量。海上的波浪永不厌倦地拍打着礁石,无私的水永远滋润着万物,这是水的精神。   水从不争强好胜,它能忍让一切。石头挡住了它的去路,它会绕开,继续奔流。它又是那样谦虚,总是往低处流,从而汇成了江河湖泊。然而水又是那样的刚强有力,能载舟,亦能覆舟。   水乃万物之根本。没有了水,也就没有了生命。水虽然无形无色,但它看似柔弱的力量却超越了一切。水使我明白了厚德载物,雅量容人的道理。能容天下之人才能为天下人所容。同时也使我认识到,在学习上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为学日益。我们才能精进有为,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材。   当今社会中,又有多少像水一样谦虚而又默默奉献的人呢?又有多少人为了名利、金钱而落得个臭名昭着、遗臭万年呢?水是伟大的,它的精神会让人们有所感悟。   《老子》读后感范文(4)   如果说,半部轮椅可以治天下,则一部《老子》可以治宇宙。《老子》是一部伟大的哲学着作。   李约瑟说,中国文化就像一颗参天大树,而这颗参天大树的根在道家。可以见得:《老子》是如此博大精深,是中国文化中的一颗奇葩。读了《老子》,我只能说是读了《老子》,理解了这部巨着中的皮毛罢了。对于自己,只能说,选出几个特有感想的来说。   《老子》开篇为我们讲述了“道”,道产生了天下万物,可它不是一般的道,不可以用言语来表述的,是非常深邃奥妙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就是道创生万物的本原。《老子》中认为宇宙万物的本原是“混而为一”道。   这与古希腊的很多哲学家的想法很不一样,泰勒斯认为万物的本原是水,亚里士多德认为火是万物的本原,乃至后来在科学水平比较高的情况下,出现了原子是世界的本原这一说,让我不禁思考:在古代中国,为什么会认为道这虚拟的东西是万物的本原,而不是跟西方所说的某一特定的物质。难道是文明的本质性不同吗?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其实,客观世界就是矛盾对立着的,可人们却因为自己的主观,有了所谓的美恶、善与不善,这才有了每个人不同的世界观,人生观,审美观等等。可在《老子》里面,“有无相生,难以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每个事物的存在都是以其对立面的存在来体现了。也许,这就是我们中国古典哲学中的“相反相成”。   “上善若水”这是家喻户晓的一句经典了,可又有谁能真正理解这句话的呢?老子以水来教化世人,用水性比喻有高尚品德者的人格。“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不就是说高尚的品格就像水那样,那么柔,停留在卑下的地方,滋润万物却不与之争。这才是最高的善吧。   而如今,反思社会,争权夺利,趋炎附势,哪能体现善呢?又还有多少人做到无私呢?老子认为“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能自生,故能长生。”由天地之长久存在,是因为天地如此无私的奉献着自己。所以。老子说:“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由于自己的无私,最终成就了自己,如此都伟大呀。   其实,《老子》里讲到了很多人道的部分,正是我喜欢的。关于为人处世的哲学:“功遂身退,天之道也。”为人之道,要求行事须留有余地,不要把事情做得太过,无论做什么都要有一个度,应该适可而止。人们不可“盈”,一个人在成就功名之后,就应当身退不盈,才是长保之道呀。   “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道之伟大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之乃万物之母呀。   老子的《老子》,是那么深奥,又是那么深不可测,早晨一露珠,夜晚一颗星,都在这伟大的道里面,渺渺众生中的我,是多么想了解这伟大的道呀,只有继续努力地学习着,才能越来越接近“道”。慢慢地了解道,如同数星星般,无穷无尽。   《老子》读后感范文(5)   《老子》又称道德经,它的作者是我国古代伟大思想家—老子。   《老子》一书流传到今天已有两千多年,两千多年来人们对它的学习和研究,想必也是不计其数了。那么,为什么老子一书历经两千多年仍有如此多的人去学习,并且一代代地流传下去呢?其原因之一,当然是其内容所富含的哲理性以及其思想的重要性了。有人认为它是东方文化的代表,中国哲学的主根;有人认为它是一本讲政治谋略的兵书;也有人认为它是一篇长篇哲理诗;而在我看来,它是一本生活百科全书,当中的内容既易读懂又耐人寻味;既富含哲理,又贴近生活,不同的人读会有不同的感受和收获。   《老子》这本书中有太多太多的智慧,仅凭字面上的理解和阅读是完全不够的,必须得要更深入的研读,才能体会和感受其真正的含义。《老子》一书中,对我感触最深的一句话是:“有所为而有所不为。”其意思是:君子做人做事,知道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事不可以做,当知道了解某件事可以做才去做,知道某件事不能做就不去做。而我的理解很简单,“有所为”就是有所作为;“有所不为”是有时候需要放弃。比如,可望而不可即的事情固然可以去想,但是一定不要去做;想做而又力不从心的事最好不要做,这也是一种智慧。所以鸡蛋碰石头的事就应该绕开,应提高眼力,看出美丽面纱下的危险,不为其表象所迷惑。   “有所为”,是人生的希望所在,有了这种希望,再难的路我们也会奋勇前进;“有所不为”,不是为自己什么也不做而找借口,也不是为自己没做出什么成绩而找托词,更不是为自己没有本事做辩护。要想有所作为,就必须有所不为,要想达到做人的最高境界,就得抛弃所有的杂念。记得曾有人说过:人的一生只能做好一件事,我们只有一双手,每只手有五个手指头,有时候我们的两只手不能什么都伸出去,因为一只手的五个手指头不能什么都抓住,所以我们应该去抓该抓的、值得抓的东西,就是这个道理。   读完《老子》这本书后,我有很多感触,在学习和生活态度上也有很大的改变。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存在于宇宙之间,我深切地感受到自己的渺小,而我作为一名二十一世纪的高中生,激烈的高考竞争使我不得不花大量的时间来应对没完没了的作业、练习,为此我感到身心疲惫,很多次在脑海中浮现了放弃的念头,但,我并没有放弃,使我重拾信心的是老子所说的那句话:“有所为而有所不为。”想要获得成功,我们要有所作为,例如,我们得抓住每分每秒,利用好零星时间,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学、去拼;同样,要想获得成功,也要有所不为,就得适当的放弃一些东西,比如,在考试过程中,遇到不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所能完成的题目,或者拿得到的分数,可以先放一放,要先把自己能够完成的题目拿下,有时间再去解决难题,这样才能保证不留遗憾。加之,处于高三阶段的我们,应该控制手机的使用,不应沉迷于手机网络的虚拟游戏世界里,更不应该在这一重要时期里谈恋爱,一旦情感方面处理不恰当,就会使我们的学习一落千丈,也可能会产生厌学的想法,甚至会误了我们的前程。   总之,对于想取得好成绩、获得成功的我们来说,我们越是渴望成功,外界的压力就越大,所要面对的事情就越多,我们就必须得懂得“有所为而有所不为”的深层含义,当有一天我们真正读懂了老子的这句话,或许,这会是我们的成功之道。   《老子》读后感范文(6)   《老子》又称《道德经》,一书言辞简短,略为晦涩难懂。他第一次提出了“道法自然”的概念,经过后人不断发展延伸成为我国本土的第一门宗教——道教。也是因此,道家的学说更偏重于精神世界的探索与追求,更加注重个人而不像儒家“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所谓“仙风道骨”也正是由此而来吧。   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相辅相成的,所以看问题要辩证地看待。正所谓福祸相依,生活中的许多事情都应该抱着一种平常心,顺其自然。更进一步来讲,要将生活中的每一次遭遇都看成生命成长的历程,将遭遇中的精神、能量转化为自身生命的体验中来。   记得高中老师曾经讲过,说青年时期尽量要少的接触《老子》,毕竟它的内容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并不适合情绪应该激昂向上的年轻人,如果看得太多影响过深可能会缺少应有的朝气。但我想这并不和了解它的精髓相冲突,当我深入了解了《老子》这本书之后,发现其中许多道理对于当今社会人们的精神生活有很多好处。如今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的物质财富越来越殷实,却越来越忽视精神财富的积累,道德沦丧的现象日益严重。物欲横流的现实生活中,如何去面对存在的各种诱惑?千年前的老子或许能够给出答案:静心、净心、尽心就是人生的三个不同心态层次。   静心,静安人生坐标。   老子以“清静为天下正”,“清静无为”为修道之本。“静心”,才能“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辱”;静心,才不受名利得失困扰,不因进退去留而影响;静心,才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静心是安心工作之本。人们的心境达到虚静的状态,才会时刻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才会在社会中、生活中、工作中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   净心,净处人生方向。   老子《道德经》十三章:“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我们可以看出“宠辱若惊”的根源就在于“为吾有身”,“为吾有身”就在于人的心性不能清净如水,清澈透明,把个人看得太重,把自己的名利、地位看得太重。如果恬淡处世,致虚守静而见素抱朴,少私寡欲,何来“贵大患若身”呢?由此,净心能使自己自觉地坚持自我反省,能时刻检束自己的贪欲之心、遏制自己的非份之想。净心是保持清醒认识的源泉。   尽心,尽展人生作为。   老子在《道德经》之十七章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我觉得老子的无为思想并不是说消极而无所作为,这是对老子《道德经》的误解,老子本意是在教人遵道而行,不妄为,而有作为。只有“不妄为”才能更好地有所大作为,也就是说“不妄为”是有所作为的保证。而有为则指的是尽心扮好社会角色,干好本职工作,担起家庭责任,就是“有作为”。   是的,在世欲纷争的当今社会中,如能尽心安心于本职的话,那他的心态肯定是时常处于静心、净心的状态,没有进入静心、净心的心境,他是收敛不了他那不安份的心的。即神不外驰,心不外思,由是说:静心、净心是尽心干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先决条件。

看一篇老子的读后感300字

哲学鼎端LV.3 6 分钟前哲学鼎端LV.3 5 分钟前《道德经》第一章讲的是:(一):““道”的意思是指“道理”之“真理”。【“我们绝不能说所有的别解皆是为缺情欠理悖聃意;我们只能说所有的解释都是欲望更接近老子先生的本然本意”。】(二):““名”的意思是指“道名”为“无极”。【“我们绝不能说所有的另释均是为画蛇添足违耳思;我们只能说所有的诠释都是想往更符合老子先生的本然本意”。】(三):““道”称“无”。(四):““道”名“无”(五):““道”叫“无”。(六):““道”是“无“。(七):““道”是“有”。(八):““道”是宇宙·是无极·是所有·是所无·是一切·是全部·是物母·是事父·是万道万学之祖·是万理万律之宗·是万事万物又万情万理·是时空经纬又八荒十面·是整个宇宙真谛·是整个世界文明·是整个人类道德·是整个客观存在之规律·是整个客观存在之真理·是哲学全部的智慧之学问·是最简极简的规律法则之道理”。!!!!!噫吁嚱之真哉!噫吁嚱之善哉!噫吁嚱之美哉!噫吁嚱之尽哉哉!!!!!耿阁:草於21019年1月18日

老子道德经读后感???

谁要都做到了。 谁就是圣人。

老子道德经读后感400字

  老子的《道德经》是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对我国的哲学、政治以及宗教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下面是为大家搜集整理的老子道德经读后感400字,欢迎阅读。    老子道德经读后感400字(一)   纵观几千年来各家对道德经的了解可谓是百花奇放,从修身到治国,再到宗教的崇拜都有,种种的一切所言之道只不过是停留在人的一切现象学上,我对老子的道的解释用一句话来概括:静是相对的,动是绝对的。这即是道。   对道的了解首先不执着于道这个名字,老子起这个道也是不得已而为之,我能够打个比如:就我们生活的地球来说,人从现象去看地球它是静止,所以说是相对的,但是地球又是从白昼到黑夜再到一年四季之变化,所以说地球又是运动着的,循环不息,而且也是绝对的。有了这个绝对的动之后,地球展示给我们面前的并不以人的意志而刻意运动而是展示在我们面前是静,而这种静是人客观所发觉不到的。   我能够用风来比喻,风吹到你的脸上你觉得一丝的凉快,但是你看不到,摸不着,但是又存在着,看似无其实有,由于你不晓得它什么时分吹过来,这就是老子首篇道的宇宙自然观,而从人的角度上,要到达这种境地,是需求修行的,而这种修行是要让人理解万物变化开端,老子说过人的道就如婴儿的一样,人从生命降生开端,运动曾经存在了,而这种运动不断到人死为止,而老子的道并不是生也不是死,它是对一个绝对运动着的生命要做到像风一样的静静的运动着,只要做到静你才干到达这个道,而我说的这个静不是绝对的静,而是运动着的静,老子的水就是一个最好的比喻,水是运动着的,而这种运动是如此的自但是不加修饰!   对如今所谓的唯心唯物强加给道是不适宜,由于道曾经包括了一切现象中的唯心和唯物。   老子道德经读后感400字(二)   今天偶然读《老子道德经第八章》后有感颇深,便与之分享!   善为何物?难于言说,只得比方,像水一般,故有“上善若水”之说。   水乃平常之物,举目所及,比比皆是。水虽平凡,却蕴含非凡智慧和品性,远非凡人所及,值得世人好好反省和仿效。   水,乃生命之源,宇宙之本。人,水所为也,地球,亦水所为也,万物生长,皆赖于水。水有如此之功,然并不邀功,有如此之德,然不求回馈。水,恩泽万物而不事张扬,惠及众生而德行谦卑,总往低处流,总往底下钻。   水,不与万物争,不与人计较,你进,她退,你挤,她溢,能屈能伸,看开,大气,超脱,逍遥,故无诟病,少非议。   水,看似无力,实则有力,表面软弱,内心坚强。坚硬易折,柔软耐久。水滴石穿,绳锯木断,以柔克刚,以软胜硬。   低调,不争,适应,柔韧,水之大智慧,水之高品性。   何谓道,水即是。   附老子《道德经》第八章“易性第八”:“上善如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何谓道,水即是。   老子道德经读后感400字(三)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长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意思是说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久,是因为它们不为自己而生息,自然而然的存在,所以才能长久。所以说圣人把自己置于后,反而受到推崇,把自己置之度外,反而保全了自身。这不正是由于圣人不自私吗?所以才能构成就了他自己。   无为是一种心境、一种修养,是辩证的。站在老此文来源于文秘写作网的角度,向社会推广无为,有助于国家的稳定,但如果站在历史发展的高度,片面的无为是无助于人类的进步的,所以对于当代的青年人理解古代老此文来源于文秘写作网的无为论应该以辩证的方法,一分为二的看待,“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对待竞争,我们要敢于去迎接挑战,对待失败和不平等我们要报以一种平常心,用合适的方法去改变或适应,而不去盲目的争鱼死网破。这样有助于保全自己和取得最终的成功,只有厚积才会勃发。同样,“无为”用在当代待人处世上就是要对人宽容。“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物欲则刚。”   《道德经》是一部中国古代朴素辩证法的启蒙巨著,拉开了从古至今几千年来人类对自然规律进行探索的序幕。辩证的去看待它,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对我们人生的指导是大有裨益的。   老子道德经读后感400字(四)   鲁迅曾说:“不读《道德经》一书,不知中国文化,不知人生真谛!”《道德经》的简介中如是说:《道德经》只有五千余字,后人分其八十一章。虽然字数不多,却是章章锦绣,字字珠玑。可谓旷世奇书。个中道理自然“玄之又玄”,故而让很多人望“道”兴叹。这也不奇,毕竟此书森罗万象,其中涵盖宇宙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辩证方法,包括治国之道、处世哲学、人性修养、军事哲学、养生之道的智慧。老子《道德经》,蕴含了丰富的人生哲理。千百年来,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无不从这部人类文明史上的智慧宝典中汲取治国安民、修身养性、立人处世的精髓。文章大部分用近乎诗体的语言,有些晦涩难懂,但是它“博大精深”,是中国的国学经典,所以我硬着头皮也得读。读着、背着,背着、忘着,忘了,再读再背,但遗憾的是始终留不下太多的痕迹。   我一直苦恼于我的交际,总觉得与别人不相融合,与同事不甚和睦。同事之间偶尔拌个嘴、说句闲话亦使我久久郁闷,不得解脱。甚至总结为自己不喜人群,不善于与他人交往。自己孤傲着、冷漠着,干什么事情都是单打独斗。一个好汉三个帮,我是没有感受到这样的温情的。我常常怀疑是不是自己的交际能力有问题?我的一个知心好友说:“绝对不是,你为何和我那么好?我们之间相处的为何这般融洽?你的爱情甜甜蜜蜜,亲情浓郁深厚,怎么能说你不会与人交往呢?!这与你的成长经历有关。”   那是段令人不堪回首的往事:当时我上小学一年级,我们的老师很厉害,班长也很厉害,动不动就拿着棍子敲同学的头。我的头上经常是这个疙瘩还没消,棍子又让它长出了新的。妈妈给我梳头的时候,每次我都忍着不叫出声来。更不敢向家长哭诉,因为那样会遭到更大的报复,班长敲得会更狠。但最终还是没忍住,母亲为我梳头时忍不住叫出了声,母亲大惊,问我缘由,眼泪早已扑簌簌落了下来,见瞒哄不住只得如实招了。母亲是哭着去学校找老师说理去的,老师却反咬一口说母亲不讲理,并扬言以后再不会管我。班里的孩子很多都欺负我、辱骂我,不让我进教室。我每天最怕的就是去学校,我恨那个老师,恨学习好的同学,因为他们得到了老师的宠爱而我却得不到。最后逼得我不得不转班,才享受到了一个普通的、正常的学生该享受到的关爱。就这样平平静静过了十来年,去师范报道之前,因为自己扇电风扇扇得嘴歪眼斜,面瘫了。那时候从没想过请假,等在家养好了病再去上学,心想:好不容易考上了,一定得准时准点的去学校报到、上课。   因为自己的形象问题,再一次受到了班里几个男同学的歧视和嘲笑。他们不和我说话,谁和我说话就嘲笑谁,并暗中给我起外号嘲讽我。那三年我得不到友情的温暖,形单影只、自叹自怜!或许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吧,我不信任同学,害怕人群,把友情也看得很轻很轻。我把自己封闭在自己的世界里自娱自乐,虽得不到别人的帮助,但最起码自己不会伤害自己。参加工作以后,我为人处世上依然很被动,不会主动地去关爱别人、照顾别人,看到人见人爱、八面玲珑的同事真得羡慕不已,多想别人也围绕在我的周围。被爱戴、簇拥的感觉真美!于是不断地寻找着方法;不断地挑开自己的伤口,对自己说:你要勇敢,你要坚强,你要突破自己!并在心里默默地对自己说:“现在使你痛苦的,将来必使你强大!”“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指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当我看到《道德经》的第七章: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它的意思是说: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久存在,是因为它们不为了自己的生存而自然地运行着,所以能够长久生存。因此,有道的圣人遇事谦退无争,反而能在众人之中领先;将自己置于度外,反而能保全自身生存。这不正是因为他无私吗?所以能成就他的自身。 我顿悟了:只有为别人做出了事情,给别人无私的帮助,才能得到别人的拥护和喜欢,而不是靠巧舌如簧、靠手段、靠谋略来赢得别人的心。   我感觉《道德经》就是思想和心灵的根,你寻觅多年的关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种种问题都能从这本书中找到答案,并且没有比它更准确、更透彻的了。   老子道德经读后感400字(五)   当今社会科学发达,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的物质财富越来越殷实,而精神财富却越来越贫乏,道德沦丧的现象日益严重。“堂堂正正做人,踏踏踏实实工作”的呼声日益强烈。物欲横流的现实生活中,如何去面对金钱、地位、美色的诱惑呢?我们同样可以在《道德经》这部圣典中找出答案,那就是要求我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家庭中注重守静处世,清静自省,尽心本职!   既然我们个体十分渺小,力量十分微弱,人生十分短暂,我们何不端正心态呢?静心、净心、尽心就是人们的三个不同心态层面。静心:静安人生坐标;净心:净处人生方向;尽心:尽展人生作为。   静心,静安人生坐标。老子以“清静为天下正”,“清静无为”为修道之本。《道德经》十六章云:“致虚极,守静笃。”强调了致虚守静的修养。“致虚”就是要消除心灵的蔽障和理清混乱的心智活动,而后才能“守静”,通过“静”的工夫,深蓄厚养洞察力,才会“知常”,逢凶化吉。   “净者,不污也”,天地万物之间,洁净不染,就是“不染”。“不染”的含义很广泛,老子《道德经》十二章云:“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意思是说五彩缤纷的世界使人眼花缭乱,各种各样的声音使人震耳欲聋,美味佳肴使人馋涎欲滴,纵横驰骋的心灵使人心态若狂,拥有贵重难得的货物使人心惊胆寒。就从视、听、味、嗅、触、物六方面形象勾划了人们因贪婪而染色、染音、染味、染心、染身所导致的严重后果。故后人云:六根清净、一尘不染。意在教人约束,收敛人们的贪欲之心。   老子道德经读后感400字(六)   刚读完《道德经》,我从中遭到很多启迪。作者老子是我国古代的著名思想家,哲学家。这本书是老子的乱世之道和人生哲学,而非我原以为的道德教材。固然只要20多页,但是由于领悟力有限,通读全书,能了解的一定有十之二三。   首先,老子概括了当时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变化,事物都向它相反的方向变去。指出“物极必反”的通则,简直无论在哪一方面皆是如此的。   老子认识生活世界,看待生活的态度,主张贵柔、守雌,反对坚强和进取,老子的思想是无为。  如今的人普通都以为他的思想十分消极,其实他的思想更多的包含了对广阔劳动人民的酷爱。他希望经过它的思想来影响统治阶级,让老百姓可以得到更多涵养生息,让老百姓安居乐业。   我以为“无为”包含着顺其自然不勉强去做的指导思想,因而能够浸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就比方说教育理念中也能够自创。俗话说“强扭的瓜不甜”,学习是一件盲目自愿的事情,学生只要主动的学习,把学习当成一件快乐的事,才干够学有所成,这就需求我们教育者在教育理论中引导学生快乐、轻松、盲目、自愿的学习。教育中的无为而治,不是不论,而是因势利导,绝不拔苗滋长。不顺应自然规律,滥施各种生长激素,不尊重孩子的意愿自觉参与各种奥数,学钢琴,拉小提琴等培训常常适得其反。   同时老子的“物极必反”的思想似乎在预言今天的社会。人类所追求的所谓文化,所谓科技,现代化,都应该是为人类效劳的,但是环境污染,能源耗尽,消费率进步,失业率上升,贫富差距的拉大,似乎又和所谓高科技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人们为了保住工作而工作,无暇关注本身和家庭,有时间的时分没钱,有钱的时分没时间。又或者说两者都没有。这样的社会又怎能说是美妙的呢?在高度兴旺之后,人类当有所回归,以免到达极致走向另一面,走到无法挽回的地步。   老子不愧是我国古代十分巨大的思想家,而且在如今,他在全世界的影响力远远超越孔子。老子的学说“玄之又玄”,但是我却没有能发现“众妙之门”,自古以来研讨老子的人太多太多,但我总以为体会到“物极必反”,“无为”之类的人生哲学,对个人来说更有意义。我以为他的许多观念值得我们去深深地思索。

老子道德经读后感范文 老子道德经读后感怎么写

道德经读后感  在图书馆借了一本《道德经》,看完后虽然觉得不能完全地读懂老子的思想,但是心中还是感觉一片坦荡,觉得此书对我们深有益处。  《道德经》这部著作是老子所写,但不是介绍老子生平事迹,而是讲道论德,所以叫做《道德经》。《道德经》全书原本分为上下篇共五千多言,上篇一章至三十七章主要讲“道”,下篇三十八章至八十一章主要讲“德”。  老子说的道,是天道,就是自然的规律。我对《道德经》的理解是无为而治和尊重自然规律。  人的一生有得意和失意的时候,有时候人们不能再其中好好的把握自己,以至于身败名裂,不能保全。因此,怎样才能在得意或失意的时候保全自己,是自己的心智足够清醒,不至于陷入泥潭而不能自拔?这就需要人生的大智慧,而《道德经》就给了我们这方面的启示。  人在得意的时候,家庭、事业顺风顺水,此时的人容易目空一切,不可一世,狂妄自大。这样做的后果就是招人嫉妒,也会树敌太多,甚至招来杀生之祸。在老子看来,福气来临时,我们要提醒自己祸根也来临了,自己不要那么盛气凌人,要懂得谦恭,否则失意时就会走投无路。还有不能狂妄自大,不要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天下无敌,强中自有强中手,肯定有人比你会更厉害,更出色。但我们达到目标时也不能到出炫耀,不能自负,不能骄傲,要有谦虚之心。  老子说“是以圣人出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持,功成而弗居。夫为弗居,是以不去。”老子认为,我们应该用顺其自然的“无为”的态度去处理世间事务,这就是不言的教导;只有任凭万物生长而不加干涉,而生养的万物又不据为自己所有;为万物的生长尽力而为却不认为是自己的能耐,有功劳而不居功自傲。正因为一个人不居功自傲,所以他的功绩总是不会失去,而是永存。  无为是一种心境,是一种修养。假如我们能够做到无为,那么我们的国家就会更加的稳定。如今社会物欲横流,许许多多的人在利欲面前迷失自我,假如我们能够做得到无为,那么我们也将活得更轻松、更快乐。  《道德经》不愧是我们中华文明的瑰宝,其中道理还得我们亲自阅读才能理会,《道德经》是一部值得永远学习,永远研究的经典之作。

老子《道德经》读后感

  篇一:老子《道德经》读后感   老子的“道”,其实并不像很多人说的那么玄乎,它是指:物质世界及精神世界变化的原因和规律——自然规律。关于“道”是物质还是精神之争,是肤浅的,属于表象范畴。   所谓自然规律:它是自然界的运行法则,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运动形式。人们只能通过实践认识它,利用它,却无法改变它,否则,就会受到自然规律的惩罚。   如:生、老、病、死是人生的自然规律。医生只能看病,不能救命,若能救命,普天下的医生岂不都成神仙了?但有很多人并不明白这一点,或不愿相信这个简单道理。特别是很多古代帝王,迷信江湖术士,服用什么“灵丹妙药”,妄图长生不老,结果中毒身亡,反而枉送性命。   “对立统一”,是事物存在的自然规律,也是老子反复强调和证明的观点之一。所谓对立统一,不是单个事物的对立与统一,也不是事物简单的一分为二,而是无数对立的事物交织在一起而相互依存、影响、变化、转换,构成了动态的、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因势利导,顺其自然,是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基础。   “物极必反”,是事物运动的自然规律。是老子反复强调和证明的又一观点。如:钟摆,您说它是在左边?右边?中间?不好说?这是因为我们所看到的钟摆,只是它在某一时段的位置而已。事物如钟摆,人们所看到的事物,只是它在某一时段运动中的表象。由于事物受自身及相关因素的制约,只能在一定范围内运行,所以, ——物极必反。人们由此误以为,不偏不倚,“中庸之道”才是至理,殊不知“中庸”只是事物运动过程中某一时段的短暂现象。试问古往今来,有何人、何事、何物,能永远保持或停留在“中庸”之上呢?没有! 也决不可能有!   “失衡而动”是事物动因的自然规律,是宇宙的原动力。大家知道:事物都是运动的,但为什么要动?恐怕就很少有人知道其中原因了。近代科学研究发现:物质是无限可分的,我们今天所看到的物质,事实上是无数物质的复合体,从某一个体,到相近物体,乃至整个宇宙,它们相互依存、制约、影响、变化,小到元素周期,大到天体运行,甚至鸟儿飞翔,人类行走,汽车行驶等等,莫不如此:失衡——平衡,再失衡——再平衡,循环往复,构成了对立统一、五彩缤纷的美丽世界。失衡是永恒的、持久的,平衡是局部的、暂时的。物质世界如此,精神世界难道不是这样吗?放眼世界:小到人际关系,大到国家政局乃至国际形势,概莫能外。   水往低处流,这是人们所熟知的水的一条自然规律。也是水在常态下的一种运动形式。但也有例外,如:水受热就会变成气体,会往高处跑;再如:水在太空可以悬浮,这是由于水脱离了地球的引力所致。上述两种现象,就不是水的一般规律所能涵盖的。由此可见:自然规律也是有条件的。同一件事物,时、空及环境改变了,规律也会随之而改变。这就是“规律”的规律了。   老子云:“道可道,非常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们只有通过自己的感官,全面认识和系统分析客观事物,进而掌握自然规律,利用自然规律,而不违反自然规律,因势利导,顺其自然,才是人间之“正道”。   篇二:老子《道德经》读后感   人的一生有得意和失意的时候,有时候人们不能再其中好好的把握自己,以至于身败名裂,不能保全。因此,怎样才能在得意或失意的时候保全自己,是自己的心智足够清醒,不至于陷入泥潭而不能自拔?这就需要人生的大智慧,而《道德经》就给了我们这方面的启示。   人在得意的时候,官运亨通、财源滚滚,可谓家庭、事业顺风顺水。此时的人们容易目空一切,不可一世。这样做的后果往往是招人嫉妒、树敌太多,不给自己留后路,以致招来杀身之祸。在老子看来,我们此时应该怎么做呢?“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福气来的时候,要提醒自己可能埋藏着祸根,让自己不那么盛气凌人,要懂得谦恭,否则等到失意的时候就无路可退、众叛亲离了。还有“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不要以为自己很了不起,争强好胜,天下无敌,须知“强中自有强中手,一山更比一山高。”同时,“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因为“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达到目的不能夸耀,不能自负,不能骄傲,达到目的是出于不得已,不能逞强,要保持谦逊之心。因为富贵加骄傲,使自己招来祸患,功成身退才属于天道。自古以来,能够做到的只有少数人。像范蠡在越国打败吴国之后,就带着西施隐居。李斯官至宰相,富贵加身却不肯下来,继续做到秦始皇死,就一命难保了。一朝天子一朝臣,像刘邦一样,有多少功臣上来之后,还愿意功成身退?每个人都要封王,封到底全都封死了。还有明代开国的徐达、常遇春这些名将,踢朱家打下大明江山,后来几乎也是“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了。因此,我们要懂得物极必反,适可而止的道理。要真正做到“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耻”,大智若愚,韬光养晦,明哲保身。   有得就有失,这是世间的不二法则。那么面对失意,面对挫折,道家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老子告诉我们,变化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因此,失意只是暂时的,事物处于变化发展之中,境遇会有好变坏或有坏变好,所以失意之后就会通达。“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恶,故几于道”,“江河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因此,人要善于居下位,居于弱势,这样人们就容易把你忽略,不会排挤你,嫉妒你,此时你就有足够的大的潜力和发展空间,发挥自己的才能,准备有一天一鸣惊人,以天下之至弱驰骋天下之至坚。   最后,用庄子的《齐物论》中国的一段话概括就是:“且夫得者,时也,失者,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此古所谓悬解也。”人们只有安时处顺,不管得意与示意都能处之泰然,这样才能超越人世间的倒悬之苦。   篇三:《道德经》读后感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一种生活的哲学。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可是在现实中会发现身边的人如何如何不如自己,真的好似无任何优点,无法包容一个自己有所厌恶或是不屑的人。又如何三人行就有自己的老师呢?老子的这句话却给了我启示。虽然取自的这一章主要是表达事物辩证统一的论点,却能成为生活的一种哲学。人们知道美的事物之美,是大家清楚什么是不美的事物,是不好的事物;知道真善之为真善,是知道那些不真善的事情。当我遇见一个满是缺点的人时,就把他当作老师,当作一个反面教材,让自己知道自己不能这么就行。我想这种哲学用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是的。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道与名是永恒的,不可用言语来表达出来的,但它是洞悉一切奥妙变化的门径。我们平常如果为了做好事而去做某一件好事,为了得到好评而去做某一件好事,那不是善言善行,真正的一个好人,行不言之教,对每一个人都会是同一心境,如春风淋浴,会善待周围所有,你说不出他哪里好,但他总是那么亲切的对你好,大家都说她好,这才是真正的善人,好人。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长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意思是说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久,是因为它们不为自己而生息,自然而然的存在,所以才能长久。所以说圣人把自己置于后,反而受到推崇,把自己置之度外,反而保全了自身。这不正是由于圣人不自私吗?所以才能构成就了他自己。   无为是一种心境、一种修养,是辩证的。站在老的角度,向社会推广无为,有助于国家的稳定,但如果站在历史发展的高度,片面的无为是无助于人类的进步的,所以对于当代的青年人理解古代老的无为论应该以辩证的方法,一分为二的看待,“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对待竞争,我们要敢于去迎接挑战,对待失败和不平等我们要报以一种平常心,用合适的方法去改变或适应,而不去盲目的争鱼死网破。这样有助于保全自己和取得最终的成功,只有厚积才会勃发。同样,“无为”用在当代待人处世上就是要对人宽容。“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物欲则刚。”   《道德经》是一部中国古代朴素辩证法的启蒙巨著,拉开了从古至今几千年来人类对自然规律进行探索的序幕。辩证的去看待它,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对我们人生的指导是大有裨益的。   篇四:读《道德经》有感   其实我还是第一次读道德经呢,因为班主任这此布置的作业,没方法硬着头皮去图书馆借了本道德经,从读书馆回来的路上,拿着那本道德经,我忽然间觉得这本书该是我应该早去读的,看着封面上的"几个大字,豁然间心境一片舒坦,终究是何由,我至今也不懂?   道德经应该说分红上下两部,上部道,下部德。(长沙马王堆出土过上德下道的版本,不过公认是上道下德)   依照这种划分,我们来分开来看它。   道,也就是天道,是自然的规律。   它表现为几个方面,一是“易”,也就是变易的意义,道德经第一句就这样说,“道可道,非常道”,能够说出来的道,也就不是“常道”了。   第二个方面就是“易”的规律,所谓“易”的规律,就是“道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这句话的大致意义就是,万物都是逐渐生长,但是“物壮则老”,便要慢慢消减,于是又回到了它的初始状态。   且不说老子写这部道德经上部道经的目的就是论述道德规律,下部德经则主要讲的是人之道,也就是如何将天道应用于人事?我们就不难晓得。其实老子写道德经的偏重点便是落在下部德经上面。   读了《道德经》之后,最大的感受还是来自于心灵深处某处的弦被触动,。“天长日久。天地所以持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意义是说天长日久,天地之所以能持久,是由于它们不为本人而生息,自但是然的存在,所以才干持久。所以说圣人把本人置于后,反而遭到推崇,把本人置之度外,反而保全了本身。这不正是由于圣人不自私吗?所以才干构成就了他本人。但是仅看当今社会,能做到将本人置之度外的又有几人呢?寥寥可数,高速收缩的经济时期,让更多的人在利欲面前失去自我。不得不说,这是社会的可悲,更是我们不愿看到的。   《道德经》仅小小的五千字,可只需你用心去读去了解,你会发现当中的道理我岂是区区五千字便能概括的。   老子注重人的无为思想,无为是一种心境、一种涵养,是辩证的。向社会推行无为,有助于国度的稳定,但假如站在历史开展的高度,片面的无为是无助于人类的进步的,所以关于当代的青年人了解古代的无为论应该以辩证的办法,一分为二的对待,“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而无为思想用在为人处事的观念上来看,便是对人宽容。“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物欲则刚。”对人宽容。“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物欲则刚。”

老子道德经的读后感

  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老子道德经的读后感(精选10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老子道德经的读后感1   鲁迅说:“不读《道德经》不知中国文化,不知人生真谛。”老子以非同一般的智慧告诉我们为人之道、为学之道、为师之道、为商之道,道道相关。   《道德经》问世以来距今已经2500多年,从此华夏子孙都以其道其德为做人做事之标杆,以老子的“无为”之状态为修行的最高境界。然而一场“文革”崭断中国许多文化的精华,随后改革开放的大门敞开,西方文化也随之涌入中国,人们无从分析西方文化真善美丑,反倒把西方人都在摒弃的“金钱至上”的价值观无限扩大。各行各业都以“金钱利益”论“英雄”。在这种扭曲价值观驱使下,人们变得越来越浮躁,心灵逐渐的沙化。随之人们变得困扰、纠结……   学习《道德经》后,我发现《道德经》是挽救人心灵荒芜的一剂良药。让我和孩子在南希教育的无声润泽和熏陶下不断的进步,真正的用灵魂走进《道德经》。《大道至简》更全面和深刻的诠释了《道德经》的真谛,让孩子和家长明白什么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体会到“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的有和无的对立和统一。   生活中我们常把“你若盛开,蝴蝶自来”作为做人做事的一种非常高的境界,其实这就是《道德经》中老子提出的一个重要思想——无为。同样这种理念用在企业管理中也是受益匪浅的。《道德经》中的“无为则无不为”,“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等,也强调这样的领导哲学,身为领导者要把企业战略思考清晰,并且按照市场规律去实施,不随意变化更改,员工自然会按部就班,稳步前进;身为领导者不浮躁,不为短期利益走捷径,不为达到目的不择手段,员工自然也会采取正当途径,一步一个脚印地推进工作;身为领导者不朝令夕改,随意修改企业管理和规章制度,员工自然会各负其责,以完成目标为己任,自身的成就感和归属感得到认同,伴随着福利待遇的提高,身心就会感到富足;领导者克制自己的贪欲,不会因为企业有了钱就去满足自己的一些过度欲望,员工自然也会以领导者为榜样,消除自己的私欲,就会用企业的价值观要求自己。   企业管理融入“老子”理念企业会有序发展,做人秉承“老子”的思想,生活中就不会犯错误,做事我们多用“老子”思想,困难就会少一些。真可谓人生处处皆“老子”,万事俱在《道德经》。   老子道德经的读后感2   老子《道德经》是一部灰常好的中华珍宝,包含了丰厚的人生哲理。还记得小时分跟着他们“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那时分还不晓得这是出自何处,更别说是什么意义了。时过几载,再次看这部道家代表巨作,固然还是不能完整了解,但是至少有一些些本人的感受。   《道德经》倡导欲壑难填、无为而治。千百年来,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无不从这部人类文化史上的聪慧宝典中吸取治国安民、修身养性、立人处世的精华。当今社会科学兴旺,社会经济高速开展,人们的物质财富越来越殷实,而肉体财富却越来越贫乏,道德沦丧的现象日益严重,我想我们更应该从老子的《道德经》里面找到本人的人生原则,不与世俗同流合污,静心是安心工作之本。人们的心境到达虚静的状态,才会时辰坚持狂妄自大、不骄不躁的作风,才会在社会中、生活中、工作中出实招、办实事、务实效。   人们常说:读史而明鉴,读典可明智。老子在《道德经》之十七章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老子的无为思想并不是说消极而无所作为,这是对老子《道德经》的误解,老子本意是在教人遵道而行,不妄为,而有作为。只要“不妄为”才干更好地有所大作为,也就是说“不妄为”是有所作为的保证。什么是“有为”呢?尽心扮好社会角色,干好本职工作,担起家庭义务,就是“有作为”。是的,在世欲纷争的当今社会中,如能尽心安心于本职的话,那他的心态肯定是经常处于静心、净心的状态,没有进入静心、净心的心境,他是收敛不了他那不安份的心的。即神不外驰,心不外思,由是说:静心、净心是尽心干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先决条件。   《道德经》可谓言简意赅,一字千金,字字无动于衷,字字催人深思,足可见老子扎实的文字功底和信手拈来的写作技巧及惨绝人环的创新才能。实是信服信服!再加上一些经典事例,点睛之笔,妙笔生花,意境深远,呼应前文,升华主题,把作者本人要表达的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给人无限打动和难过,有浑然天成之感,实乃文章中之极品,古文中之绝笔!   老子道德经的读后感3   每次诵读《道德经》,都会感受到最原始的一股力量,这股力量可以让我抵挡住寂寞,孤独,也可以让我接纳自身的缺陷,也让我在无望的时候给我信心和支持。   长夜漫漫,路亦漫漫,时间真是白驹过隙,一晃步入一年的职场。   一年里,为了弥补自己思维方式的短板,刚毕业就花了7万多的钱去学习财商课,情绪管理课程,企业家学徒课程;一年里,自己用休息时间卖过各类水果和坚果;做过项目合伙人,现在也正在尝试自己做老板,锻炼自己做项目的能力。所有一切归根结底都是希望自己用勤奋和时间来改变自己的命运。这是一条漫长的路,也是需要恒心,耐心,慧心的路。站在23岁的节口,我很庆幸,自己有很多的时间和机会能够弥补过去系统的漏洞。天时,地利,人和,一切都会如期而至。   每次诵读《道德经》,都会让我洗清自己脑袋中的概念,也都会让我去思考,“强与弱”“好与坏”之间如同水流般灵动地变化;经中说:“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古人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其实这也是一种智慧。他教我聚焦在让自己快速成长的那个面上,他教会我看到刚毕业的自己有很多时间和机会,倘若能够踏踏实实地布局,勤勤恳恳地走过,时间终会回报自己很多。   每次诵读《道德经》,都会让我去思考“无为而治”的境界,到今天,我才有所悟:“无为而治”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要顺应天道,结合天,道,法,人整个系统去完成,是真正的用系统来工作。他教会我要站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去思考自己的人生,而非是自己的情绪作主导。比如刚毕业的自己,是职场的菜鸟,在23岁的节点上,是不太可能有作为,因此用心学习业务流程,努力学习,强大自己方为王道,而非证明自己有多厉害。我所从事的企业是一家经营相对成熟的500强国企,他在选择员工的时候一般选择985/211的大学生,因此自己在学习能力,理解能力,逻辑思考能力上是要比其他同事略逊一筹的,在这个平台上自己是不出挑甚至是很不起眼的,这对生性要强和心性骄傲的我来说也是一种磨砺。   《道德经》给了我很多精神上的支持,也滋养了我的心灵。有时候奋斗的累了,倦了,再去看看这本经书,也会让我抽离生活,工作上的烦恼。《道德经》让我感受到最本真的一股力量,他让我觉得现在的日子过得还挺好的。   老子道德经的读后感4   《道德经》又称《老子》是春秋时期的老子即李耳所作,是道家思想来源也是世界上除《圣经》以外被翻译的最多的经典名著。通过为期一年的学习,我对道家少私寡欲,知足不辱等境界有了更深的体会,以下是我的感悟。   道家讲究无为而治。如书中所说“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是说人们相互之间各干各的事彼此之间并无交集,只有附近的鸡犬之声能够听到。老子希望国家按照小农经济发展,人们的生活自给自足且不需要社会交际,以此来避免人本身的私欲以及一切能导致国家破裂的消极情绪。如果我们单从国家的角度来看无为而治貌似是不现实的。但是我们从生活的角度来看,平凡未尝不是一种幸福。随着我们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追求生活的幸福指数,而少私寡欲生活过得平平淡淡,没有大起大落,有一颗平静的心其实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一件好事。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善良的人就像水一样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处在人们所讨厌的地方但是更接近于道。高尚品德的人做有利于众人的事而不与争,处在卑下的地位但他的做法是值得人们尊敬的。我们生于这样一个快节奏的世界,有时候可能需要保护自己而不得不做一些自己不喜欢的事。可是我想说,帮助他人保持谦卑的态度也未尝不可,也许你会失去一些东西,但是回报却是无穷的。   “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这句话是说把自己当做天下,那么天下就可以寄予他了:把天下当做自己的生命来爱惜,那么天下就可以托付给他了。我们中国目前仍处于发展中国家,复兴之路还有很长要走,而我们正处在国家的顶端,我们需要为国家的利益不懈奋斗,贡献出我们当代大学生的力量。“少年强则国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道德经》是我国第一部完整的哲学系统,它通过做人处事以及治国方针向我们阐述了我们应该保持己身,且长且久等道理。我们生于一个从面对面交际向全面数字化科技化互动的过渡时期,所以我们更需要坚持《道德经》里做人处事的道理并且沿袭发扬我们中国的文化传统使之始终保持我们中国的特色甚至引领世界。   老子道德经的读后感5   提及道德经,大家都耳熟能详,这是一部蕴藏着丰富的人生哲理的经典著作,其中包含以哲学,政治,军事方面的论述!   道德经的熏陶是在儿子读四小时被他每天的朗诵带动的,后来也有幸跟随学校组织的家长素读一起打卡,和孩子一起互帮互助而习之。   虽然刚开始接触时有些枯燥难懂,语感不太顺口,不会的地方也虚心请教孩子,但在雒老师的组织和带领下,不清楚的地方再借助陈琴老师的诵读,慢慢的就找到了感觉,在班里素读打卡群里,和大家一起坚持每天诵读一段,也在每周三的家长志愿者统计时巩固一遍,这本书拿起放下,放下再拿起,突然之间就感觉到亲切,每当在某个地方看到有道德经中的典句,就有一种激动的心情!在道德经中多次提到“无为”,我觉得无为就是顺其自然的把当下的事情做好,那么用在我们为人处世上,就是让自己对待别人要宽容大度。“无为”不是让我们什么事都不去做,而是不去做不符合自然规律的事情,只要不违背自然规律,你所做的其他事就是无所不为的,“无为”是一种心境,一种修养!   又如“少则多,多则惑”其实就是说自己无论在学习中还是工作上,集中在一个点上努力下功夫,长此以往才能有所收获,如果像蜻蜓点水,这里一下,那里一下,反而会一事无成,终会无所收获!就像现在盛行的“抖音”,那些百万粉丝所关注的网红,其实她们就秉承着做垂直领域,就是老子所说的,在某个点上下功夫去努力做好一件事,成功的几率就越大!   就拿读书这件事说吧,有很多人读几天感觉没啥收获,就给自己找理由放弃了,“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事”,如果想把一件事做好,就去坚持,也就没有什么困难不能被克服了,我们虽不能与圣人相比,至少可以学会坚持,学习老子他老人家做事对事的态度,用无为之心做有用之事!   对于道德经的体会每个人都从不同的角度结合自己的生活去理解,每个人也在自己的领域去体会和领悟着这经典之作,让我们大家在道德经中读出自己的生活感悟,悟之用之享之!   老子道德经的读后感6   孟子曰:性本善,荀子曰:性本恶。自古以来,善恶之辩就已存在。人们对于美善的理解不尽相同,但对于美善的追究却从未停歇。《道德经》有云: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在老子的眼里,水泽被万物,却不与谁争,即为上善。这种大善似有一种奉献自己成全他人的意味,就如同落红化作春泥护花,春雪化为甘露滋养大地一般。这种至高境界的善,不仅仅只是道家的追求,佛家的普度众生以及儒家的仁爱都是在向这种至善无限靠近。   《道德经》第二十七章里讲到: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意思是,圣人经常救赎他人,因此没有人会被抛弃;圣人常常珍爱万物,因此没有什么东西会被浪费。渡人是一种善,就好像伯乐一样,能在众多的马中挑出千里马,使它的才美外显,不至于祗辱于奴隶人之手。爱物也是一种善,这种善对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久远的古代,我们的祖先便与自然达成一种天然的默契。春种,秋收,冬藏,狩猎时不捕怀着幼崽的母兽和幼兽,捕鱼时也不用细小网眼的渔网,人们懂得与自然保持平衡。而工业革命至今,人们对于自然地索取有增无减,甚至涸泽而渔不顾后果。最后招致大自然对人类这种无度掠夺和破坏的惩罚,雾霾、沙尘暴、极端天气等无不威胁着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如果我们能够早点明白《道德经》中蕴藏着的善物之善,那么也许有许多的动物还存在于地球上而不是博物馆中。   老子还在《道德经》中写道:与善仁,言善信,夫唯不争,故无尤。这里的善,是一种智慧的处世之道。与人相处,要本着与人为善态度,说话时要真诚诚信,遵守诺言。夫子有言“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可远怨矣。”即对待自己要严格要求,对待别人则要宽容。这样我们之间才能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善有至善但无大小,奉献社会热衷公益为善;尊老爱幼,与人为善是善;爱护花草,与自然和谐相处也是善。当小善积累如潺潺溪流,再汇入江海,那么我们所追求的上善一定也会隐于此间。   老子道德经的读后感7   在《道德经》中,老子着眼于道与德的关系,而得到了“无为而治”的社会理想。而书中所讲的道与德是我们很难理解和想象的,要不是看过这本书的,是不会想明白更深一层次的道与德有什么含义的。   在老子看来,道一是宇宙产生之本源,二是万物运动变化发展的规律。在我看来道是宇宙的本源是很难理解清楚的.,或者说是,我不赞成这样的说法。道怎么就是宇宙的本源呢?那么宇宙的本源是什么?老子的道不是无声无形无色无状的吗?这样的话,宇宙的本源不也是无声无形无色无状的东西吗?在现在的情况下,我自己是解释不了宇宙的本源问题的。   相对而言,我更赞成道是万物运动变化发展的规律。我认为道是道理原则一类的,说简单就是天道,地道,人道。天之道指自然变化发展的规律,地之道是指治国之道,人之道可以理解为人们的为人处世之道。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闰馀成岁,律吕调阳,云腾致雨,露结为霜,金生丽水,玉出昆冈是“是自然的道。“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天之生民,非为王也;而天立王,以为民也。故其德足以安乐民者,天予之;其恶足以贼害民者,天夺之”是治国之道。《论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资治通鉴》的“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战国策》的“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是为人处世之道。《大学》里的“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孟子·公孙丑下》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两篇则是讲整个道的集合,天道地道人道的结合。   深一点的,我把“道”理解为“信仰”。“道”有道路的含义,就像老子坚信自己的道与道路一样,我们也有自己的信仰。上文说的,天道,地道,人道等等的道,不是我们所相信的吗?道,只有在我们理解相信的基础上才能作用于我们自身。这就是那些政治家,哲学家,思想家所一直在做的事:先骗自己,再骗别人。先解释一下我为什么说道是信仰:一是信仰的的虚空性与道的无声无色,无形无状是同出一则的。二是道与信仰都是我们自己无形中所坚持相信的,三是道的种种解释都会作用于我们,形成信仰。   道讲完,讲德。德是什么?与道的关系,老子的德是具体事物生的原理。是道寓于具体事物的表现,也就是说德是物体从道那里得到,而成为事物的原理,等等的全是废话,没一句能懂的,只有德是道寓于具体事物的表现我们能理解到,一句话德是因为道的需要而产生的,道在起作用的时候我们所表现的一系列行为所依据的原理根据便是德,那便是道德。   老子道德经的读后感8   《道德经》是先秦时期道教的基本书籍。据说这是战国时期楚国的老丹写的。老子的话语代表了他对当时政治和传统政治社会制度的反对。它由“道”和“德”两部分组成。   我明白《道德经》中的“道”不仅是宇宙之道、自然之道,而且是个体修行之道,即修身养性之道;“德”不仅是我们通常所认为的道德或德性,而且是实践者应有的特殊世界观、方法论和处世方式。两者相辅相成。如果他们能结合成一个,他们将成功的“栽培”。   在《道德经》的“德”部分,我不认为它仅仅被理解为处世之道,操持家庭之道,操持国家之道,事实上,这就是老子教导人们去培养的方式。德是道的基础,道是德的升华。没有了道德的基础,他在处世、治家、立国等方面就有可能失败,也就没有了修养的能力。因此,道德是为道家修行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这也可能是人们共同需要的;另一方面,僧人需要有一种平和的心态和超脱的生活,这也是关于仁、义、礼和道德信仰的讨论。   在现代社会,人们往往舍己为人,追求道,但他们不也追求彼此之间的距离吗?不修德,何以得“道”?读了《道德经》之后,我查了资料,发现《道德经》里还有一句话,“德为先,道为次”。我认为这也符合淳德归道、道德归道的初衷。道德与道除了道德的内涵外,还蕴涵着“德归道”、“德育道”的深刻意境。   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能看到《道德经》,甚至不可能看到它。正如林语堂所说:“我想,读了《道德经》的人,首先会发笑;然后他就那样笑了;最后,他觉得他现在非常需要这个理论。至少,这是大多数人第一次读《老子》时的反应。“我希望我能坚持学习《道德经》,修身养性。   我在图书馆借了一本《道德经》。虽然我读了《老子》后觉得自己不能完全理解老子的思想,但我的内心仍然是开放的,觉得这本书对我们有很大的好处。   《道德经》是老子写的,但它不是关于他的生活,而是关于道德,所以它被称为《道德经》。《道德经》原分为两部分,共5000多字。第一部分第一章至第三十七章主要谈“道”,第二部分第三十八章至第八十一章主要谈“德”。   老子的道是天道,是自然法则。我对《道德经》的理解是:无为而治,尊重自然规律。   当一个人的生活充满了自满和失望,有时人们不能很好地把握自己,使他们被毁灭,不能被拯救。因此,当我们感到满足或沮丧时,我们如何保护自己呢?我们的头脑是否足够清醒,不至于陷入泥潭而无法自拔?这需要生命的大智慧,而《道德经》在这方面给了我们启迪。   当人们满意的时候,他们的家庭和事业都处于良好的状态。在这个时候,人很容易傲慢、自大和自大。这样做的后果是招来嫉妒,树敌太多,甚至杀人。在老子看来,当福来的时候,我们应该提醒自己,灾难的根源也来了。我们不应该那么霸道,我们应该知道如何谦虚,否则我们会失去我们的方式当我们沮丧。不要傲慢。不要认为你很伟大。世界上有战无不胜的人。强者终有强者。一定有比你更强大、更优秀的人。但是当我们达到我们的目标,我们不应该炫耀,自负,自豪,谦虚。   老子说:“圣人无所事事,无所事事,无所事事,这是一种教导。”一切事情都是在没有开始的情况下完成的,都是在不存在的情况下诞生的,都是徒劳无功的,都是在没有生活的情况下完成的。”   老子道德经的读后感9   人的一生有得意和失意的时候,有时候人们不能再其中好好的把握自己,以至于身败名裂,不能保全。因此,怎样才能在得意或失意的时候保全自己,是自己的心智足够清醒,不至于陷入泥潭而不能自拔?这就需要人生的大智慧,而《道德经》就给了我们这方面的启示。   人在得意的时候,官运亨通、财源滚滚,可谓家庭、事业顺风顺水。此时的人们容易目空一切,不可一世。这样做的后果往往是招人嫉妒、树敌太多,不给自己留后路,以致招来杀身之祸。在老子看来,我们此时应该怎么做呢?“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福气来的时候,要提醒自己可能埋藏着祸根,让自己不那么盛气凌人,要懂得谦恭,否则等到失意的时候就无路可退、众叛亲离了。还有“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不要以为自己很了不起,争强好胜,天下无敌,须知“强中自有强中手,一山更比一山高。”同时,“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因为“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达到目的不能夸耀,不能自负,不能骄傲,达到目的是出于不得已,不能逞强,要保持谦逊之心。因为富贵加骄傲,使自己招来祸患,功成身退才属于天道。自古以来,能够做到的只有少数人。像范蠡在越国打败吴国之后,就带着西施隐居。李斯官至宰相,富贵加身却不肯下来,继续做到秦始皇死,就一命难保了。一朝天子一朝臣,像刘邦一样,有多少功臣上来之后,还愿意功成身退?每个人都要封王,封到底全都封死了。还有明代时期开国的徐达、常遇春这些名将,踢朱家打下大明江山,后来几乎也是“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了。因此,我们要懂得物极必反,适可而止的道理。要真正做到“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耻”,大智若愚,韬光养晦,明哲保身。   有得就有失,这是世间的不二法则。那么面对失意,面对挫折,道家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老子告诉我们,变化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因此,失意只是暂时的,事物处于变化发展之中,境遇会有好变坏或有坏变好,所以失意之后就会通达。“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恶,故几于道”,“江河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因此,人要善于居下位,居于弱势,这样人们就容易把你忽略,不会排挤你,嫉妒你,此时你就有足够的大的潜力和发展空间,发挥自己的才能,准备有一天一鸣惊人,以天下之至弱驰骋天下之至坚。   最后,用庄子的《齐物论》中国的一段话概括就是:“且夫得者,时也,失者,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此古所谓悬解也。”人们只有安时处顺,不管得意与示意都能处之泰然,这样才能超越人世间的倒悬之苦。   老子道德经的读后感10   《道德经》的名字耳熟能详,它是一部国学经典,然而晦涩难懂,从来没有勇气去翻阅。有幸在刘老师的引领下学习了这部经典,感受了它的深奥,它的魅力。老子写的这部《道德经》不仅是自然经,治国经,做人经,也是哲学经,心理经。寥寥五千字却能够涵盖人世间的各个层面,真是太神奇了!初学略有浅薄的感悟。   “挫其锐,解其纷”,遇到争执时,去掉锐气,跳出纷争。这句话让我体会到老子是一位心理学家。在心理学中有一种方法叫“抽离”,当一个人处中处在某种情绪不能自拔时,可以让自己从情绪状态里跳出来。用第三人的眼光看着自己的情绪,看着自己情绪的由来。这时,自己可能就会恍然大悟,而不被情绪所左右。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当看清情绪时就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当遇到困难、问题、纷争时能够控制冲动站在这件事的外部看待这件事情,内心定是坦然、淡定、沉着的,这样就会离“道”更近了吧。   老子在文章中有些以治国为例,但我想到更多的是家庭教育。如“和大怨,必有馀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在教育孩子时,我们也会出现鸡飞狗跳、水火不容的局面。我们只“以德报怨”用德行影响孩子,只是一方面,还要制定规则。《正面管教》的教育理念是“和善而坚定”,对孩子的行为要用和善的态度,而在做事情之前首先要一起制定规则,这个规则就如“左契”。孩子在做事时,我们应本着“有德司契”的态度,而不是指责、催促。要用坚定的信任的态度和执行力与孩子相处。这样亲子关系会更和谐吧。   《道德经》还为我解开了一些困惑,我一直不解,为什么我国外交部用的最多的词是“谴责,强烈谴责、愤慨”等。而不是直接动用武器,以我国的经济实力和武器装备发一下威也未尝不可。在国际关系中,我国给人的感觉是“唯唯诺诺”的,但学习了《道德经》我突然明白了,我国是本着对人民负责、对世界负责的态度,来解决国际问题的。所谓“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过后必有凶年”。为了保证我国的稳定发展,人民安居乐业,我们国家韬光养晦,避其锋芒,正所谓“柔弱胜刚强”!   《道德经》每句话都蕴藏着深刻的道理,对我的生活、工作、学习有了很多的启示,有很多内容还要不断地思考和领悟。

老子《道德经》读后感

  老子《道德经》,蕴含了丰富的人生哲理。我为大家整理了老子《道德经》读后感,让我们一起来感受古人的智慧。   老子《道德经》读后感   当今社会科学发达,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的物质财富越来越殷实,而精神财富却越来越贫乏,道德沦丧的现象日益严重。“堂堂正正做人,踏踏踏实实工作”的呼声日益强烈。物欲横流的现实生活中,如何去面对金钱、地位、美色的诱-惑呢? 我们同样可以在《道德经》这部圣典中找出答案,那就是要求我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家庭中注重守静处世,清静自省,尽心本职!   既然我们个体十分渺小,力量十分微弱,人生十分短暂,我们何不端正心态呢?静心、净心、尽心就是人们的三个不同心态层面。静心:静安人生坐标;净心:净处人生方向;尽心:尽展人生作为。   静心,静安人生坐标。   老子以“清静为天下正”,“清静无为”为修道之本。《道德经》十六章云:“致虚极,守静笃。”强调了致虚守静的修养。“致虚”就是要消除心灵的蔽障和理清混乱的心智活动,而后才能“守静”,通过“静”的工夫,深蓄厚养洞察力,才会“知常”,逢凶化吉。   老子之后,庄子强调少私寡欲,以静养神,这是道教静中养生的思想理念。   “静心”,才能“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辱”;静心,才不受名利得失困扰,不因进退去留而影响;静心,才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   总之,静心是安心工作之本。人们的心境达到虚静的状态,才会时刻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才会在社会中、生活中、工作中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   净心,净处人生方向。   “净者,不污也”,天地万物之间,洁净不染,就是“不染”。“不染”的含义很广泛,老子《道德经》十二章云:“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意思是说五彩缤纷的世界使人眼花缭乱,各种各样的声音使人震耳欲聋,美味佳肴使人馋涎欲滴,纵横驰骋的心灵使人心态若狂,拥有贵重难得的货物使人心惊胆寒。就从视、听、味、嗅、触、物六方面形象勾划了人们因贪婪而染色、染音、染味、染心、染身所导致的严重后果。故后人云:六根清净、一尘不染。意在教人约束,收敛人们的贪欲之心。   再看老子《道德经》十三章:“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我们可以看出“宠辱若惊”的根源就在于“为吾有身”,“为吾有身”就在于人的心性不能清净如水,清澈透明,把个人看得太重,把自己的名利、地位看得太重。如果恬淡处世,致虚守静而见素抱朴,少私寡欲,何来“贵大患若身”呢?   由此,净心能使自己自觉地坚持自我反省,能时刻检束自己的贪欲之心、遏制自己的非份之想。净心是保持清醒认识的源泉。   尽心,尽展人生作为。   人们常说:读史而明鉴,读典可明智,明智则生慧。道祖老子在《道德经》之十七章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老子的无为思想并不是说消极而无所作为,这是对老子《道德经》的误解,老子本意是在教人遵道而行,不妄为,而有作为。只有“不妄为”才能更好地有所大作为,也就是说“不妄为”是有所作为的保证。什么是“有为”呢? 尽心扮好社会角色,干好本职工作,担起家庭责任,就是“有作为”。   是的,在世欲纷争的当今社会中,如能尽心安心于本职的话,那他的心态肯定是时常处于静心、净心的状态,没有进入静心、净心的心境,他是收敛不了他那不安份的心的。即神不外驰,心不外思,由是说:静心、净心是尽心干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先决条件。   中华民族历来重视道德的教化作用,提倡“百行德为先”,崇尚“身正为师,德高为范”。各行各业,各村各户都在努力提高群体的道德水准。具体来说,就是将“静心、净心、尽心”三心衍化为“六心”教育:忠心献给祖国,爱心献给社会,热心献给集体,关心献给同事,孝心献给父母,信心留给自己。在现代经济社会下,重读和阐释圣典《道德经》,让人们能致虚守静、净化心灵,从而尽心尽职,有利于社会稳定,有利于工作团结,有利于家庭和睦!   读《道德经》有感   作为充分体现中国古代朴素辩证法神韵的《道德经》,用不多的字数,阐述了道家对宇宙本原和基本存在方式,事物的产生、发展、变化的规律及社会观、人生观的基本思想。虽然文章大部分用近乎诗体的语言,有些晦涩难懂,但用“博大精深”来形容它丝毫也不过分。   我对《道德经》的理解主要是讲求“无为”,“尊重规律”。   第一段“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是说作为世界本源的道是可以用语言来形容的,但并不是永恒的。“名可名,非常名。”说的是可以称呼的名不是恒常的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是说天地刚刚呈现时是没有名的,万事万物逐渐出现时才有了各自的名(但并不永恒)。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意思是之所以经常在没有欲求时来探究它的奥妙,有的时候探究它的倪端。“此两者,同出而异名。”是说有和无这两方面都同出于道却有不同的名称。“同谓之玄”都同样可以被认为深远微妙,难以把握。“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这里指的是这种玄而又玄的道是一切奥妙的门径。   这一段作为《道德经》的起始,详细阐述了老子对规律的理解。在《道德经》里,道指的就是规律。而道家思想对规律的最根本的见解就是“规律是自然的,变化的,不为人所控制的。”对待规律的根本态度是“充分尊重规律,然后才是利用规律。”这是一种非常朴素的辩证思想。全面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对大自然的探索与思考,而这种探索与思考不是盲目的,是非常有计划、有科学根据的,它不仅对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影响也远远超出了中国的范围。   老子认为坚持按规律办事,一切都会顺利,而违背规律会得到大自然的惩罚。在第三十九章中,他是这样阐述的:“昔之得一者”古来大凡按规律办事的人,“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天下正。”这句话承接上句举了很多例此文来源于公务员测试网--文秘频道证明尊重规律的好处。   上天尊重规律可以清澈,大地尊重规律可以安宁,神灵尊重规律可以带来安宁,河流尊重规律可以水满,自然界万事万物尊重规律就可以生生不息,君侯大王尊重规律就可以得到天下。“其致之”推而言之。“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正,将恐蹶。”说的是天空不清澈就可能会爆裂,大地不安宁就可能会塌陷,神明不显灵就可能会消失,河流没有水就可能枯竭,万事万物不能生长就可能灭亡,君王不能统治天下就可能颠覆。   “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所以富贵以穷贱作为根本,高贵以低下作为基础。“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X,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这局是举例说明上面一句,意思是所以说侯王都用孤、寡、不X这类贬义词自称。这难道不是以贱为根本吗?难道不是吗?“故致数舆与舆。世故不XX欲如玉,XX如石。”这是对上面的申论与例证的总结,说的是所以最高的荣誉就是没有荣誉,于是不要要求像美玉那样美丽,像石头那样坚硬。   由此可见,以老子为代表人物的道家学派对规律是十分尊重的,这在几千年前的中国是很难能可贵的,这种辩证法虽然很不健全,但却具有非常强的科学性,这对现在我们的唯物论十分有帮助,为后来人们对唯物论的更深一步的研究奠定了一个十分坚实且广泛的基础。而且,从这一段中,我们也可以体会到老子对无为的崇拜。   在现实和一些文艺作品中,我们常常会看到云游四方的道人,他们虚幻而飘渺,空灵且高傲。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的是飘逸,感受到的都是那种无为。   老子说:“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智。”所以说圣人的治理方法是让人谦虚,让人博学,减弱人的志向,增强人的体魄,让百姓没有知识和欲望,所以智者也不敢滋事妄为,以自然无为的态度治理天下便没有做不好的事。   关于无为老子在《道德经》第七篇里举了一个例子。“天长地久。天地所以长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意思是说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久,是因为它们不为自己而生息,自然而然的存在,所以才能长久。所以说圣人把自己置于后,反而受到推崇,把自己置之度外,反而保全了自身。这不正是由于圣人不自私吗?所以才能构成就了他自己。   无为是一种心境、一种修养,是辩证的。站在老子的角度,向社会推广无为,有助于国家的稳定,但如果站在历史发展的高度,片面的无为是无助于人类的进步的,所以对于当代的青年人理解古代老此文来源于公务员测试网--文秘频道的无为论应该以辩证的方法,一分为二的看待,“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对待竞争,我们要敢于去迎接挑战,对待失败和不平等我们要报以一种平常心,用合适的方法去改变或适应,而不去盲目的争鱼死网破。这样有助于保全自己和取得最终的成功,只有厚积才会勃发。同样,“无为”用在当代待人处世上就是要对人宽容。“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物欲则刚。”   《道德经》是一部中国古代朴素辩证法的启蒙巨著,拉开了从古至今几千年来人类对自然规律进行探索的序幕。辩证的去看待它,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对我们人生的指导是大有裨益的。    我精心推荐

老子《道德经》读后感

  世界上的各种文明都有自身一脉相传的文化传统,而每一种文化传统都有自己的代表性经典,这些经典体现了民族的智慧,凝聚了文化的精华,形成了思维的范式,并在历史的时空中长久传承,积淀为整个民族的文化传统,从而在人类文明的历史上书写下厚重的一页。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中,《道德经》就是这样一部重要经典。下面,我为大家分享老子《道德经》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老子《道德经》读后感一:   老子《道德经》,蕴含了丰富的人生哲理。千百年来,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无不从这部人类文明史上的智慧宝典中汲取治国安民、修身养性、立人处世的精髓。主要分上下两篇,上篇为道经,一章至三十七章;下篇为德经,三十八章至八十一章,包含了道家思想、哲学思想、社会思想,其思想体系的核心是道。道是“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是自然规律。老子被认为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早的朴素主义的哲学家,体现了唯物主义思想、辩证法的思想和认识论的内容。   《道德经》中的为人处世原则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的精髓,更是人们安身立命,为人处世的基础。如“功成身退”、“宠辱不惊”、“知足常乐”、“自是者败”、“祸福相倚”。老子提出的清静自然、无欲无求、谦退、俭约、质朴的处世哲学是拯救人们心灵的一剂良药,是指导人们的行为准则。当今社会科学发达,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的物质财富越来越殷实,而精神财富却越来越贫乏,道德沦丧的现象日益严重。“堂堂正正做人,踏踏踏实实工作”的呼声日益强烈。这些可以在《道德经》这部圣典中找到答案,那就是要求我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家庭中注重守静处世,清静自省,尽心本职!   老子以“清静为天下正”,“清静无为”为修道之本。《道德经》十六章云:“致虚极,守静笃。”强调了致虚守静的修养。“致虚”就是要消除心灵的蔽障和理清混乱的心智活动,而后才能“守静”,通过“静”的工夫,深蓄厚养洞察力,才会“知常”,逢凶化吉。   “静心”,才能“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辱”;静心,才不受名利得失困扰,不因进退去留而影响;静心,才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   静心是安心工作之本。人们的心境达到虚静的状态,才会时刻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才会在社会中、生活中、工作中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   现实意义:1、对待学生,“无为而治”“大音希声”“不言之教”,尽量少订一些规则,让学生从善入手,自然遵守所有规则,可谓无为无不为。教育学生,给学生讲道理,越简单越好,不要重复,20分钟的内容讲一个小时,效果不增反而变得更差,上课也可以适用。2、量变质变和对立统一观点。可以教育学生正确对待量的积累,对于差生应用对立统一观点,柔弱胜刚强,从而变差为强。3、指导生活:让我们过清静无为、质朴简约、摒弃物欲的诱惑,而过着恬静质朴的生活。顺其自然,不居功、不自恃。   人们常说:读史而明鉴,读典可明智,明智则生慧。道祖老子在《道德经》之十七章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老子的无为思想并不是说消极而无所作为,这是对老子《道德经》的误解,老子本意是在教人遵道而行,不妄为,而有作为。只有“不妄为”才能更好地有所大作为,也就是说“不妄为”是有所作为的保证。什么是“有为”呢?尽心扮好社会角色,干好本职工作,担起家庭责任,就是“有作为”。是的,在世欲纷争的当今社会中,如能尽心安心于本职的话,那他的心态肯定是时常处于静心、净心的状态,没有进入静心、净心的心境,他是收敛不了他那不安份的心的。即神不外驰,心不外思,由是说:静心、净心是尽心干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先决条件。   中华民族历来重视道德的教化作用,提倡“百行德为先”,崇尚“身正为师,德高为范”。各行各业,各村各户都在努力提高群体的道德水准。具体来说,就是将“静心、净心、尽心”三心衍化为“六心”教育:忠心献给祖国,爱心献给社会,热心献给集体,关心献给同事,孝心献给父母,信心留给自己。在现代经济社会下,重读和阐释圣典《道德经》,让人们能致虚守静、净化心灵,从而尽心尽职,有利于社会稳定,有利于工作团结,有利于家庭和睦!   老子《道德经》读后感二:   作为充分体现中国古代朴素辩证法神韵的《道德经》,用不多的字数,阐述了道家对宇宙本原和基本存在方式,事物的产生、发展、变化的.规律及社会观、人生观的基本思想。虽然文章大部分用近乎诗体的语言,有些晦涩难懂,但用“博大精深”来形容它丝毫也不过分。我对《道德经》的理解主要是讲求“无为”,“尊重规律”。   第一段“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是说作为世界本源的道是可以用语言来形容的,但并不是永恒的。“名可名,非常名。”说的是可以称呼的名不是恒常的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是说天地刚刚呈现时是没有名的,万事万物逐渐出现时才有了各自的名(但并不永恒)。“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意思是之所以经常在没有欲求时来探究它的奥妙,有的时候探究它的倪端。“此两者,同出而异名。”是说有和无这两方面都同出于道却有不同的名称。“同谓之玄”都同样可以被认为深远微妙,难以把握。“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这里指的是这种玄而又玄的道是一切奥妙的门径。   这一段作为《道德经》的起始,具体阐述了老对规律的理解。在《道德经》里,道指的就是规律。而道家思想对规律的最根本的见解就是“规律是自然的,变化的,不为人所控制的。”对待规律的根本态度是“充分尊重规律,然后才是利用规律。”这是一种非常朴素的辩证思想。全面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对大自然的探索与思考,而这种探索与思考不是盲目的,是非常有计划、有科学根据的,它不仅对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影响也远远超出了中国的范围。   老认为坚持按规律办事,一切都会顺利,而违反规律会得到大自然的惩罚。在第三十九章中,他是这样阐述的:“昔之得一者”古来大凡按规律办事的人,“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天下正。”这句话承接上句举了很多例证实尊重规律的好处。上天尊重规律可以清亮,大地尊重规律可以安宁,神灵尊重规律可以带来安宁,河流尊重规律可以水满,自然界万事万物尊重规律就可以生生不息,君侯大王尊重规律就可以得到天下。“其致之”推而言之。“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正,将恐蹶。”说的是天空不清亮就可能会爆裂,大地不安宁就可能会塌陷,神明不显灵就可能会消失,河流没有水就可能枯竭,万事万物不能生长就可能灭亡,君王不能统治天下就可能颠覆。“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所以富贵以穷贱作为根本,高贵以低下作为基础。“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X,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这局是举例说明上面一句,意思是所以说侯王都用孤、寡、不X这类贬义词自称。这难道不是以贱为根本吗?难道不是吗?“故致数舆与舆。世故不XX欲如玉,XX如石。”这是对上面的申论与例证的总结,说的是所以最高的荣誉就是没有荣誉,于是不要要求像美玉那样漂亮,像石头那样坚硬。   由此可见,以老位代表人物的道家学派对规律是十分尊重的,这在几千年前的中国是很难能可贵的,这种辩证法虽然很不健全,但却具有非常强的科学性,这对现在我们的唯物论十分有帮助,为后来人们对唯物论的更深一步的研究奠定了一个十分坚实且广泛的基础。而且,从这一段中,我们也可以体会到老对无为的崇拜。   在现实和一些文艺作品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云游四方的道人,他们虚幻而飘渺,空灵且高傲。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的是飘逸,感受到的都是那种无为。   老说:“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智。”所以说圣人的治理方法是让人谦虚,让人博学,减弱人的志向,增强人的体魄,让百姓没有知识和欲望,所以智者也不敢滋事妄为,以自然无为的态度治理天下便没有做不好的事。   关于无为老在《道德经》第七篇里举了一个例。“天长地久。天地所以长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意思是说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久,是因为它们不为自己而生息,自然而然的存在,所以才能长久。所以说圣人把自己置于后,反而受到推崇,把自己置之度外,反而保全了自身。这不正是由于圣人不自私吗?所以才能构成就了他自己。   无为是一种心境、一种修养,是辩证的。站在老的角度,向社会推广无为,有助于国家的稳定,但假如站在历史发展的高度,片面的无为是无助于人类的进步的,所以对于当代的青年人理解古代老的无为论应该以辩证的方法,一分为二的看待,“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对待竞争,我们要敢于去迎接挑战,对待失败和不平等我们要报以一种平常心,用合适的方法去改变或适应,而不去盲目的争鱼死网破。这样有助于保全自己和取得最终的成功,只有厚积才会勃发。同样,“无为”用在当代待人处世上就是要对人宽容。“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物欲则刚。”   《道德经》是一部中国古代朴素辩证法的启蒙巨著,拉开了从古至今几千年来人类对自然规律进行探索的序幕。辩证的去看待它,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对我们人生的指导是大有裨益的。

老子的《道德经》读后感

  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老子的《道德经》读后感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老子的《道德经》读后感范文1   老子《道德经》是一部灰常好的中华珍宝,包含了丰厚的人生哲理。还记得小时分跟着他们“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那时分还不晓得这是出自何处,更别说是什么意义了。时过几载,再次看这部道家代表巨作,固然还是不能完整了解,但是至少有一些些本人的感受。   《道德经》倡导欲壑难填、无为而治。 千百年来,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无不从这部人类文化史上的聪慧宝典中吸取治国安民、修身养性、立人处世的精华。当今社会科学兴旺,社会经济高速开展,人们的物质财富越来越殷实,而肉体财富却越来越贫乏,道德沦丧的现象日益严重,我想我们更应该从老子的《道德经》里面找到本人的人生原则,不与世俗同流合污,静心是安心工作之本。人们的心境到达虚静的状态,才会时辰坚持狂妄自大、不骄不躁的作风,才会在社会中、生活中、工作中出实招、办实事、务实效。   人们常说:读史而明鉴,读典可明智。老子在《道德经》之十七章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老子的无为思想并不是说消极而无所作为,这是对老子《道德经》的误解,老子本意是在教人遵道而行,不妄为,而有作为。只要“不妄为”才干更好地有所大作为,也就是说“不妄为”是有所作为的保证。什么是“有为”呢? 尽心扮好社会角色,干好本职工作,担起家庭义务,就是“有作为”。是的,在世欲纷争的当今社会中,如能尽心安心于本职的话,那他的心态肯定是经常处于静心、净心的状态,没有进入静心、净心的心境,他是收敛不了他那不安份的心的。即神不外驰,心不外思,由是说:静心、净心是尽心干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先决条件。   《道德经》可谓言简意赅,一字千金,字字无动于衷,字字催人深思,足可见老子扎实的文字功底和信手拈来的写作技巧及惨绝人环的创新才能。实是信服信服!再加上一些经典事例,点睛之笔,妙笔生花,意境深远,呼应前文,升华主题,把作者本人要表达的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给人无限打动和难过,有浑然天成之感,实乃文章中之极品,古文中之绝笔! 老子的《道德经》读后感范文2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意思是,祸是造成福的前提,而福又内含祸的因素。也就是说,好事和坏事是能够互相转化的,在必须的条件下,福就会变成祸,祸也能变成福。老子说的这句名言,是很有道理的。   老子是中国,也是全世界最早具有辩证法思想的哲学家之一。关于老子其人、其书及其“道论”历来有争论。根据司马迁在《史记》一书中给他写的一个简单的传记来看,他是春秋时著名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县)厉乡曲仁里人。“老子”是人们对他的称呼,“老”是年高德重的意思,“子”是古代对男子的美称。他的生卒年月不详。   老子做过周朝的“守藏室史”,所以他谙于掌故,熟于礼制,不仅仅有丰富的历史知识,并有广泛的自然科学知识。   公元前520年,周王室发生争夺王位的内战,这年4月,周景王卒,大夫刘耿立王子猛为悼王。王子朝杀悼王自立。晋人攻王子朝,立王子匄为敬王。这次内战达5年之久,公元前516年,王子朝失败,席卷周室典籍,逃奔楚国;老子所掌握的图书亦被带走。于是,老子遂被罢免而归居。形势的变化,使老子的地位发生变化,使他的思想起了大转变,由守礼转向反礼。   老子由于身受奴隶主贵族当权者的迫害,为了避免祸害,不得不“自隐无名”,流落四方,之后,他西行去秦国。经过函谷关(今河南灵宝县西南)时,关令尹喜明白老子将远走隐去,便请老子留言。于是老子写下了5000字的《老子》。相传老子出关时,骑着青牛飘然而去。   老子的思想主张,大都保存在《老子》一书中。《老子》共81章,分上下两篇,共5000多字。因为它所讲的是道与德的问题,之后人们又称它为《老子道德经》。此刻我们所见到的《老子》一书,并不是老子的原著,因有战国时人增益的文字,但其中的主要思想却是属于老子的。   《老子》一书,文词简短,艰深难懂,因此后人作了许多注解。最通行的有西汉时道学家河上公注,三国时魏国哲学家王弼注,还有清朝时魏源的《老子本义》,等等。下方我们就透过《老子》这本书,来了解老子的哲学和政治思想。   “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老子是我国第一个力图从自然本身来解释世界,而不求助于超自然的主宰——天帝的意志的哲学家。在老子之前,人们以为宇宙间的万物都有神在统治着,最高的`神就是天,又称天帝。这种观念,到了社会大变革的春秋时期才开始了变化。老子就是较早的从哲学方面有意识地、明确地否认天帝的思想家。他在《周易》的基础上,进一步阐明“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老子“道论”的中心思想是:“道即自然,自然即道”。他说,“道”是万物之母:“道可道,十分道。名可名,十分名。无,名天地之始。   有,名万物之母。”(《第一章》)这就是说,作为宇宙的本源就是道,它是永远存在的。道的运行是自由的、必然的,即按其自身的规律而运行。天地万物都是由它产生的,它是宇宙的母体。   老子认为,道产生了天地,德是道的性能,天地生养着万物,万物各成其形,各备其用。所以万物没有不尊道而贵德的。道的尊崇,德的贵重,不是有谁给它爵位,而是自然而然的。所以道产生天地,德畜养万物,长育万物,成熟万物,覆盖万物。他说:“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器成之。”   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爵,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盖之覆之。”(《第五十一章》)这样,老子遂把自然创造的根源归于自然本身,从而摧毁了一切超自然的主宰,一切宗教和唯心论的基础。因此,老子的天道自然观,在当时有很大的进步好处,它打倒了宗教的天帝,否认了鬼神的威灵。当然,老子的“道论”刚从传统的宗教解放出来,还未能完全摆脱宗教的影响;他的自然决定论,使人完全听命于自然,轻视了人对自然界的反作用。之后有的哲学家把它发展为定命论,为害颇大。

老子道德经读后感

《道德经》应该读上许多遍,细品其中之韵味…才发现它像一汪永不枯竭的清泉…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老子道德经读后感,希望能给大家提供帮助。 老子道德经读后感篇1 我觉得任何一个翻阅《道德经》的人最初一定会大笑;然后笑他自己竟然会这样笑;最后会觉得现在很需要这种学说。至少,这会是大多数人初读老子的反应,我自己就是如此。林语堂曾经这样说过。 对于《道德经》,很多人用“博大精深”来形容,对于我这种凡夫俗子,才在短时间内粗读了一回让国内国外深入研究的《道德经》,要写出一篇震惊全场的读后感,实在是笑话。不过,在此,我仅表达一下我对看完《道德经》的切身感受。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开头一句,揭示的是人们的价值观问题,价值观不同,人生追求和所遵循的道路就不同。不同的追求,不同的道路,必然造就不同的人生和社会。开头这十二个字是通篇的总纲。老子著道德篇,旨在向世人指明可以免祸于身,免祸于社会的圣人之道。"可道"之道,"可名"之名是圣人所行之道,所求之名,非常人所行之道,所求之名。同一条人生道路,却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走法。一是走圣人之道,也就是顺其自然,返朴归真之道。一是走常人之道,也就是追求外在的名利之道。不同的道路,必然造就不同的人生和社会。这看似是一个简单的命题,可是,当我们真正选择起属于自己的“圣人之路”的时候,却难免会碰上不少阻碍。当代社会,名与利的追逐太普遍了,要真正做到顺其自然,返璞归真的人又有多少?恐怕大多数人都会持否定的答案。但是,我并不认为《道德经》是高高在上,遥远而不可攀的。当我们看透世俗的风景,也许我们会静静地看细水长流。在假日惬意的下午,品上一壶上等的茶,细读《道德经》,感受它对心灵的洗礼也不一定。 老子的《道德经》虽然久远,但它对于我们的现实意义却一点也没有“久远”的意味。每读一次,我们就有一次新的收获。以上仅是我对于《道德经》的一些浅见,我建议每个人都应该读一读道德经,这不仅能陶冶我们的素养,也能使国家素养水平整体水平提高。 老子道德经读后感篇2 今天偶然读《老子道德经第八章》后有感颇深,便与之分享! 善为何物?难于言说,只得比方,像水一般,故有“上善若水”之说。 水乃平常之物,举目所及,比比皆是。水虽平凡,却蕴含非凡智慧和品性,远非凡人所及,值得世人好好反省和仿效。 水,乃生命之源,宇宙之本。人,水所为也,地球,亦水所为也,万物生长,皆赖于水。水有如此之功,然并不邀功,有如此之德,然不求回馈。水,恩泽万物而不事张扬,惠及众生而德行谦卑,总往低处流,总往底下钻。 水,不与万物争,不与人计较,你进,她退,你挤,她溢,能屈能伸,看开,大气,超脱,逍遥,故无诟病,少非议。 水,形易变而性难变。倒杯里而成杯之形状,倒碗里而成碗之形状,倒锅里而成锅之形状,外形虽成了别人的外形,品性仍然是自己的品性,放弃该放弃的,坚守该坚守的,外圆内方,灵活自如。 水,看似无力,实则有力,表面软弱,内心坚强。坚硬易折,柔软耐久。水滴石穿,绳锯木断,以柔克刚,以软胜硬。 低调,不争,适应,柔韧,水之大智慧,水之高品性。 何谓道,水即是。 附老子《道德经》第八章“易性第八”:“上善如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何谓道,水即是。 老子道德经读后感篇3 其实我还是第一次读道德经呢,因着老师这此布置的作业,没办法硬着头皮去图书馆借了本道德经,从读书馆回来的路上,拿着那本道德经全文后,我突然间觉得这本书该是我应该早去读的,看着封面上的几个大字,豁然间心境一片舒坦,究竟是何由,我至今也不懂? 道德经应该说分成上下两部,上部道,下部德。(长沙马王堆出土过上德下道的版本,不过公认是上道下德) 按照这种划分,我们来分开来看它。 道,也就是天道,是自然的规律。 它表现为几个方面,一是“易”,也就是变易的意思,道德经第一句就这样说,“道可道,非常道”,可以说出来的道,也就不是“常道”了。 第二个方面就是“易”的规律,所谓“易”的规律,就是“道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这句话的大致意思就是,万物都是逐步成长,但是“物壮则老”,便要渐渐消减,于是又回到了它的初始状态。 且不说老子写这部道德经上部道经的目的就是阐述道德规律,下部德经则主要讲的是人之道,也就是如何将天道应用于人事?我们就不难知道。其实老子写道德经的侧重点便是落在下部德经上面。 读了《道德经》之后,最大的感受还是来自于心灵深处某处的弦被触动,。“天长地久。天地所以长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意思是说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久,是因为它们不为自己而生息,自然而然的存在,所以才能长久。所以说圣人把自己置于后,反而受到推崇,把自己置之度外,反而保全了自身。这不正是由于圣人不自私吗?所以才能构成就了他自己。但是仅看当今社会,能做到将自己置之度外的又有几人呢?寥寥可数,高速膨胀的经济时代,让更多的人在利欲面前失去自我。不得不说,这是社会的可悲,更是我们不愿看到的。 《道德经》仅小小的五千字,可只要你用心去读去理解,你会发现当中的道理我岂是区区五千字便能概括的。 老子注重人的无为思想,无为是一种心境、一种修养,是辩证的。向社会推广无为,有助于国家的稳定,但如果站在历史发展的高度,片面的无为是无助于人类的进步的,所以对于当代的青年人理解古代的无为论应该以辩证的方法,一分为二的看待,“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而无为思想用在为人处事的观点上来看,便是对人宽容。“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物欲则刚。”对人宽容。“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物欲则刚。” 老子道德经读后感篇4 《道德经》一书是老子的著作。它包罗万象,博大精深,它向人们诠释哲理。从古至今它影响着无数的炎黄子孙,并且带着中国古文化的精髓走向了世界,向世人展示了中国元素。 在我校开展了学习《道德经》的热潮。刚开始是枯燥无味的,可是在反复的朗读背诵下,我的求知欲开始蠢蠢欲动。就像有一只无形的手牵引我走向另一个世界。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十二个字是通篇的总纲。老子向世人诠释了同为道却又行不同道。一个人的人生道路是由不同的走法的,一是顺其自然,返璞归真的圣人之道。另一条是追求外在名利的常人之道。行走下来却又拥有不同的人生,而我们走的又将会是什么道呢?在社会的大环境下,我们在努力的学习,不停的前进,也许身心具疲,却不敢放慢脚步。把本应属于我们的快乐丢失,这是我们大多数人的常人之道,只为求功利之名。毕竟我们只是沧海一粟,所以我们选择了必须走好我们自己的道,在途中少留下一些遗憾吧!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微。自古有和无的对立和统一是现实世界一般的存在方式。老子的有无论从世界本体上确立统一规律,有无欲望的本身是相辅相成的,只有用心去感悟才会拥有大的智慧,才会更好的改变自己去为改变世界贡献自己的力量。在《道德经》这五千余字中,它像我们阐述了,道是一切事物的根源。它具有无限的潜在力,同时也为人类树立了行为准则“仁、义、礼、智、信”这些美德是人类灵魂的精华所在,人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为就要为于社会于人类有益的事。不为就是不做那些损害社会损害大自然的事。遵循自然之道才是人类生存的根本。人们只有秉承就先贤得美德,人类的文明在会在欲望中得到升华。 一本好书可以影响你的一生,它就像良师益友,伴随你走遍人生的旅程。我希望大家可以共享《道德经》,让流传几千年的文化精髓来洗涤你的心灵。这只是我对《道德经》肤浅的理解,只希望与大家共勉。 老子道德经读后感篇5 刚读完《道德经》,我从中遭到很多启迪。作者老子是我国古代的著名思想家,哲学家。这本书是老子的乱世之道和人生哲学,而非我原以为的道德教材。固然只要20多页,但是由于领悟力有限,通读全书,能了解的一定有十之二三。 首先,老子概括了当时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变化,事物都向它相反的方向变去。指出“物极必反”的通则,简直无论在哪一方面皆是如此的。 老子认识生活世界,看待生活的态度,主张贵柔、守雌,反对坚强和进取,老子的思想是无为。 如今的人普通都以为他的思想十分消极,其实他的思想更多的包含了对广阔劳动人民的酷爱。他希望经过它的思想来影响统治阶级,让老百姓可以得到更多涵养生息,让老百姓安居乐业。 我以为“无为”包含着顺其自然不勉强去做的指导思想,因而能够浸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就比方说教育理念中也能够自创。俗话说“强扭的瓜不甜”,学习是一件盲目自愿的事情,学生只要主动的学习,把学习当成一件快乐的事,才干够学有所成,这就需求我们教育者在教育理论中引导学生快乐、轻松、盲目、自愿的学习。教育中的无为而治,不是不论,而是因势利导,绝不拔苗滋长。不顺应自然规律,滥施各种生长激素,不尊重孩子的意愿自觉参与各种奥数,学钢琴,拉小提琴等培训常常适得其反。 同时老子的“物极必反”的思想似乎在预言今天的社会。人类所追求的所谓文化,所谓科技,现代化,都应该是为人类效劳的,但是环境污染,能源耗尽,消费率进步,失业率上升,贫富差距的拉大,似乎又和所谓高科技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人们为了保住工作而工作,无暇关注本身和家庭,有时间的时分没钱,有钱的时分没时间。又或者说两者都没有。这样的社会又怎能说是美妙的呢?在高度兴旺之后,人类当有所回归,以免到达极致走向另一面,走到无法挽回的地步。 老子不愧是我国古代十分巨大的思想家,而且在如今,他在全世界的影响力远远超越孔子。老子的学说“玄之又玄”,但是我却没有能发现“众妙之门”,自古以来研讨老子的人太多太多,但我总以为体会到“物极必反”,“无为”之类的人生哲学,对个人来说更有意义。我以为他的许多观念值得我们去深深地思索。 老子道德经读后感篇6 《道德经》是一本关于宇宙人生哲理的书,包含唯物主义,自然无为,天地不仁的哲学思想,被誉为“道学之精髓,哲学之先本”。《道德经》能启迪人生智慧,就算是放到今天,依然能从中得到一定的借鉴。 《道德经》全书只有五千字,所以又名《五千言》,主要围绕着“道”、“德”来详细阐述各个学科的深刻道理。内容非常丰富,可谓包罗万象,上到天文地理,下到社会人生。古时候很多思想的基础都来自老子的思想,我们现在社会的很多人都喜欢读《道德经》,这也体现了这本书的极大的魅力。《道德经》中阐述了很多思想、理论,其中物极必反的道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想想几千年前的老子能理解的这么透彻,这着实让我吃惊。物极必反指的是事物发展到了极端就会朝相反的方向发展,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也是人生的大智慧。古代王朝每一个都经历了初期创立、巅峰和没落,这跟帝王的统治有很大的关系。当帝王穷奢极欲到一定的程度时,人民被欺压到一定的程度,都纷纷起来反抗,推翻统治。同样的,当一个人恃才傲物到了极点的时候,往往会招来祸患。老子告诉我们,做人做事要有分寸,不可过分,一旦过度就会出问题。这是历史规律,人生哲理。 我们读《道德经》就是想从先哲那里学习人生的智慧,提高个人的格局,走好自己人生路。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老子道德经读后感篇7 地球上万物的生长发育,自然界草木的荣枯,潮起潮落,昼夜的交替;动物界的弱肉强食;人类的演变,社会的发展,都离不开“道”。 什么是“道”?自从学了老子的《道德经》以后,我明白了“道”。原来,“道”就是规律。 春天小草发芽了,到了冬天就会枯萎,而它却把种子悄悄地撒落在土地里,静静地等待来年的再次萌芽;潮水因为地壳的运动而涨落;白天昼夜因为地球的转动而规律的更替…… 世间万物都在遵循各自的规律不停地循环变化。令我印象最深的是水的规律。在七十八章中有这样二句: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是啊!水看起来是最柔弱的东西。如果你正确的利用它,它就会给人类造福,但如果你要去攻击它,你还不一定能胜利。人们说的“洪魔""就是它。 一点点的雨露汇集成了小溪,小溪汇成江河,江河汇集成大海。看似柔弱的水因为它的谦逊和自强不息变得强大了。水,柔中有刚,刚柔相济,无所不能克。天下没有什么能代替它。 《道德经》里还讲了许多做人处世的道理,它让我懂得了只有遵循道法,不断学习,才能使自己变得强大。 俗话说:“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将不断地用这句话警醒自己。

老子道德经相关的故事

你可以看一下《鹿邑民间故事》,上面介绍的比较全。

老子对孔子说的几句忠告的文言文

不知

为什么中考高考都是考儒家的经典,而很少考老子的道德经呢?

《道德经》不属于儒家经典。 儒家经典又称儒家典籍,是儒家学派的典范之作,被世人奉为“经”。主要指十三经,同时也包括历代儒家学者的评注和解说。十三经是儒家文化的基本著作,就传统观念而言,《易》《诗》《书》《礼》《春秋》谓之“经”,《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属于《春秋经》之“传”,《礼记》《孝经》《论语》《孟子》均为“记”,《尔雅》则是汉代经师的训诂之作。其中,“经”的地位最高,“传”“记”次之,《尔雅》又次之。十三种儒家文献取得“经”的地位,经过了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在汉代,以《易》《诗》《书》《礼》《春秋》为“五经”,官方颇为重视,立于学官。唐代有“九经”,也立于学官,并用以取士。所谓“九经”包括《易》《诗》《书》《周礼》《仪礼》《礼记》和《春秋》三传。唐文宗开成年间于国子学刻石,所镌内容除“九经”外,又益以《论语》《尔雅》《孝经》。五代时蜀主孟昶刻“十一经”,排除《孝经》《尔雅》,收入《孟子》,《孟子》首次跻入诸经之列。南宋硕儒朱熹以《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与《论语》《孟子》并列,形成了今天人们所熟知的《四书》,并为官方所认可,《孟子》正式成为“经”。至此,儒家的十三部文献确立了它的经典地位。清乾隆时期,镌刻《十三经》经文于石,阮元又合刻《十三经注疏》,从此,“十三经”之称及其在儒学典籍中的尊崇地位更加深入人心。最初只有《六经》,后来《乐经》失传,剩下五经,随着历史的发展,便有了七经、十三经、十经等名称。《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道德经》,文本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 ,被誉为万经之王。《道德经》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对传统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影响。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道德经》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孔子拜师这一课人们尊重孔子和老子什么品行

孔子拜师这一课人们尊重孔子和老子谦逊的品行

《孔子拜师》中老子的品行?

以下是老子教育孔子的几段话即是《孔子拜师》中老子的品行为人之子,勿以己为高;为人之臣,勿以己为上“人生天地之间,乃与天地一体也。天地,自然之物也;人生,亦自然之物;人有幼、少、壮、老之变化,犹如天地有春、夏、秋、冬之交替,有何悲乎?生於自然,死於自然,任其自然,则本性不乱;不任自然,奔忙於仁义之间,则本性羁绊。功名存於心,则焦虑之情生;利欲留於心,则烦恼之情增。”人之所以生、所以无、所以荣、所以辱,皆有自然之理、自然之道也。顺自然之理而趋,遵自然之道而行,国则自治,人则自正,何须津津于礼乐而倡仁义哉?津津于礼乐而倡仁义,则违人之本性远矣!犹如人击鼓寻求逃跑之人,击之愈响,则人逃跑得愈远矣!”“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此乃谦下之德也;故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则能为百谷王。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此乃柔德也;故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坚。因其无有,故能入于无间,由此可知不言之教、无为之益也。”

孔子拜师这一课中说明了孔子和老子是个什么样的人?

孔子:学无止境,谦虚为甚。老子:学识渊博,学富五车。孔子简介: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1]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国栗邑(今属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出生地鲁国陬邑(今属山东省曲阜市)。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生平事迹: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成为中国二千多年封建文化的正统。他兴办私学,突破官府垄断,扩大教育对象的范围,曾受业于老子,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孔子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被尊为儒教始祖(非儒学),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孔子祭祀也一度成为和上帝、和国家的祖宗神同等级别的“大祀”。老子简介:老子,哲学家、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曾任守藏史,孔子曾向其问礼。思想精华是朴素辩证法。被庄子传承,并与儒家和佛家思想一起构成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核心。代表作品为《道德经》。生平事迹:曾在东周国都洛邑任守藏史,孔子周游列国时曾向老子问礼。传说他晚年乘青牛西去,并在函谷关前写成了五千言的《道德经》(又名《老子》),最后不知所终。老子思想的精华是朴素辩证法。例如:“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在修身方面,讲究性命双修、虚心实腹、不与人争。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不言之教。其思想对后代影响深远。例如:汉初的统治者一度把老子的“无为”思想作为信条,采取“与民生息”的政策。老子的思想被庄子所传承,并与儒家和后来的佛家思想一起构成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核心。

孔子拜师这一课中说明了孔子和老子是个什么样的人

加我:lcchh1314 好闺蜜引荐的

孔子拜师的孔子和老子的资料

孔子拜师的故事孔子年轻的时候,就已经是远近闻名的老师了。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三十岁的时候,他离开家乡曲阜,去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在洛阳城外,孔子看见一驾马车,车旁站着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穿着长袍,头发胡子全白了,看上去很有学问。孔子想: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访的老师吧!于是上前行礼,问道:“老人家,您就是老聃先生吧?”“你是——”老人见着位风尘扑仆仆的年轻人一眼就认出了自己,有些纳闷。孔子连忙说:“学生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请收下我这个学生。”老子说:“你就是仲尼啊,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研究学问你不比我差,为什么还要拜我为师呢?”孔子听了再次行礼,说:“多谢老师等候。学习是没有止境的。您的学问渊博,跟您学习,一定会大有长进的。”从此,孔子每天不离老师左右,随时请教。老子也把自己的学问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人们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也敬重他们的品行。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农历八月廿七)-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子姓,以孔为氏,名丘,字仲尼。家中排行第二。“子”:古代对成年男子的尊称,在春秋战国时期,拥有一定社会地位的成年男子都可以称为“子”,而且都希望别人称自己为“子”,因为“子”还是一种爵位,所谓“公侯伯子男”也。但是,真正能获得别人以“子”相称的,一般是两种人:要么在社会上公信力较高的,如“老师”;要么就是较有道德的贵族;孔子、老子属于前者。而孔子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在天道观上,孔子不否认天命鬼神的存在,但又对其持怀疑态度,主张“敬鬼神而远之”。 孔子与孟子并称“孔孟”,孔子被尊为“至圣”,孟子为“亚圣”。 孔子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同时精通易经《十翼》所作者,孔子是中国古代突破对自然山水宗教式态度的第一人,我爱大自然更爱自然山水,大自然包涵灾难、地震、龙卷风、恐龙的灭绝等,而自然山水是永存的好风水,提出了“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论语·雍也》)的著名美学命题。

孔子,孟子,老子,韩非子分别是哪个学派的代表人物

申不害:法家。

老子出钱买的车库,收据是儿子名字,没有房产证,老子签协议把房子卖了,请问这种买卖关系有效吗?

首先车库作为房屋的附属品,买卖房屋并不影响车库的实际产权,其次如果您的儿子未成年的话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老子作为监护人可以代理儿子从事一切对外的法律活动,如果您的儿子成年的话在挣得他的同意下,可以进行买卖,买卖合同有效。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