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iers / 阅读 / 详情

例举一些经济学小现象,并分析原因

2023-09-14 05:02:17
共8条回复
LocCloud

跟经济学有关的应该是展现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纳什的《美丽心灵》。

蝴蝶效应也似一个经济学现象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社会形态的渐进转型,腐败之风呈现蔓延、扩张趋势。

作为一种病态(Unhealth)经济现象,腐败在表现形式上具有多样化特点。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腐败产生的经济学根源进行了分析:腐败主体(腐败者)自身分析;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产生腐败的经济原因;体制转换时期法制建设滞后,权力制衡约束力量软化,缺乏独立监督体系。

腐败危及政府形象,影响经济改革政策执行、实施,严重恶化经济环境,导致社会经济的“内耗”,阻碍经济增长。

基于此,作者认为应当通过“制度创新”途径遏制、削化腐败,并且倡导建立一门新型经济学科——“腐败经济学”,尝试从经济学的角度对腐败这一人类社会的共存现象进行分析、研究。

一、腐败——种病态经济现象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社会形态的渐进转型,腐败,也像瘟疫一样在神州大地滋生、蔓延。从1982年起,中国共发起五次“严打"高潮:1982年、1983年、1988-1990年、1993年、1995年。时至今日,全国范围的腐败之风非但没有抑制住,反而呈现出规模增大、频率加快趋势。(见图表1、图表2)

从1988—1992年的五年中,全国各级检察机关立案侦查贪污、贿赂案214318件,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95818人,追回赃款、赃物计25.8亿元,涉及县处级638人,厅局级38人,省部级4人。

而从1993—1997年,全国共立案查处违法违纪案件387352件。其中:立案侦查贪污案102467件,贿赂案70507件,挪用公款案61795件,徇私舞弊案5507件,玩忽职守案22211件。通过办案为国家和集体挽回经济损失229.2亿元。五年中共起诉贪污贿赂、渎职犯罪案件被告人181873人,其中县处级领导干部2903人,厅局级干部265人,省部级干部7人。

1998年检查机关立案侦查贪污贿赂、渎职等职务犯罪案件35084件、40162人,通过办案为国家和集体挽回直接经济损失43.8亿元。共立案侦查徐炳松等3名省部级干部、103名厅局级干部和1714名县处级干部涉嫌贪污贿赂、渎职犯罪案件,立案侦查贪污、贿赂、挪用公款等50万元以上案件1773件。

1999年全年立案侦查贪污贿赂、渎职犯罪案件38382件,比上年增加9.4%。通过办案为国家挽回直接经济损失40.9亿元。查办涉嫌犯罪的县处级干部2061人,厅局级干部136人,省部级干部3人。

世纪之交的2000年,更是腐败分子“前赴后继”、大案要案频传的一年:先是原江西省副省长胡长清因行贿受贿被判处死刑,继而又有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克杰因收受3700万元巨额贿赂而被送上断头台,紧接着厦门远华特大走私案被公诸于众,这是建国以来查处的涉案金额特别巨大、案情极为复杂、危害极其严重的走私犯罪案件,走私货物价值人民币530亿元,偷逃税款人民币300亿元,首批案件涉案14人被判处死刑,25名涉案党员被开除党籍和公职,其中包括8名厅级干部。

这些数据警醒我们:中国的腐败速度正以远远超出GDP增长速度“同步逼进”:一方面腐败主体由中低权力层向高层甚或最高权力层蔓延、渗透、扩张;另一方面,腐败数额呈现高额、巨额特征,具有惊人化、高速化发展趋势。(见图表3)

数字,令人振聋发聩;现实,更加触目惊心。

日益严重的腐败问题正在危及政府的形象,成为社会经济不稳定的“重磅定时炸弹”。有识之士不无忧虑地指出:今后最有可能中断中国改革与现代化进程的因素来自恶性腐败。

现实的严峻和严峻的现实迫使我们从经济学角度对腐败这种病态(Unhealth)经济现象进行理性分析与冷静思考。

从政治学的角度看,腐败是指公职人员为实现其私利而违反公认规范行为。该定义的假定条件是一国制度和法律是完善的,即腐败是违反制度和法律的一种与权力相关的活动,适用于现代市场经济国家。

从社会学的角度看,腐败是一种“制度化逃避”现象。这里,制度化是指社会行为符合社会规范体系(即具体社会制度和规章制度)的程度以及与之相符合的过程,亦即制度的制定与实施的状况。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腐败的基本形式是政治权力与经济财富之间的交换,实质是“权钱交易”。马克思说,货币是特殊商品,其实在特定经济条件下权力是一种更加特殊的商品。在市场经济体制中,由于示范效应的结果,只要有一个人利用手中的权力为自己捞取特殊利益,其他人就会跟着这样干,在消

费欲望极高而消费水平极低情况下,就会出现一种被称为“权力泛化”的社会现象。商品交换被“权利交换”所取代,而权力已经成为一种特殊商品,“权力上市”促成了权钱交易的实现,进而确立了权利交换关系。在与其它商品,包括货币这种特殊商品交换时,权力具有连续的交换价值。用权力和社会做

生意,百分之百赚钱,简直可以说是一本万利。

本世纪70年代,美国的泽.布坎南等学者提出一种“寻租理论”,他把种种生产要素供求差价及优惠条件,亦即支付给要素所有者的报酬中,超过要素在任何可替代用途上所得到的报酬的那一部分,称作“租金”。这些租金是政府管制、干预市场的结果。“寻租活动”就是指企业为了寻求租金,向政府官员行贿以获得这些差价。通俗地讲,寻租就是用较低的贿赂成本获取较高的收益或超额利润。泽.布坎南认为,要克服“寻租”现象,根本出路就是解除行政权力对市场干预和管制,通过市场开展公平竞争。政府对微观经济的管理应有明确规范,提高透明度。

腐败虽然给寻租人带来收益,但并不增加社会财富,相反却增加全社会的交易成本,消耗相当部分的社会经济资源,使得资源配置低效率以及资源严重浪费,导致社会经济的“内耗”。由于寻租活动具有示范效应,导致腐败恶性化。寻租者不需通过市场竞争和技术创新,轻而易举地获得高额甚至超高额利润,这为寻租者提供强烈激励,同时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寻租活动,造成更大范围的腐败蔓延。

作为通过权力上市而产生的对社会经济资源和公共财富非理性侵吞和占有的反经济行为,腐败这种病态经济现象,不是基于对社会经济资源的有效、合理配置。而只会造成对经济秩序的震荡与破坏。腐败是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一种反动。

二、腐败的主要表现形式

在形式上,腐败具有多样化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种:贪污,贿赂,以权谋私,生活腐化,挥霍国家资财,为特殊利益者提供优惠便利,任人唯亲,兼职经商,严重失职、渎职,徇私舞弊等。

从1988一1998年这10年中,在社会坐标图上,贪污贿赂案件呈曲线上升趋势,此间全国检查机关根据群众举报立案侦查的各类职务犯罪案件共计64.2万件,查处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6100余人。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人们往往对以权谋私、行贿受贿等腐败行为深恶痛绝,而对危害同样严重的官僚主义、失职渎职行为并未引导起足够的关注和重视。

1991年,全国各级检察机关立案查处的玩忽职守案件高达3189件,给国家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多达8.3亿元,平均每案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就有26万余元之多。同样,经全国各级纪检部门处分犯有严重官僚主义、失职渎职、玩忽职守错误的党员干部就有3339名之多,立案标准仅局限在10万元以上。

据有关人士最保守评估,严重官僚主义、失职渎职、玩忽职守等腐败行为,一年给国家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至少也在十几亿到二十亿元,加上间接经济损失,估计约有30个亿。惊人的数字意味着全国12亿人平均每人每年都要掏出2-3元钱来填补因严重官僚主义、失职渎职、玩忽职守所造成损失的经济“黑洞”,意味着人均3000元年收入的100万名职工一年劳动成果被付之东流。

从某种程度上说,严重官僚主义、失职渎职、玩忽职守所造成的经济损失甚至要比贪污受贿、以权谋私行为给国家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更大、更多、更惨重。

三、产生腐败的经济学根源分析

(一)从腐败主体(腐败者)自身分析。

l、欲望的无限膨胀及扩张超过“欲望满足均衡点”,此时占有欲处于强势、统驭状态。

在市场经济中,官员作为经济人具有自利性动机,以欲望的满足为追求目标,而人的欲望是经济行为的原动力。在经济学中,理性的经济人总是追求自身利益的。因此,政府官员具有自利动机并非不正常。但是在消费欲望极高而消费水平极低情况下,人的欲望无限扩张趋势和社会经济满足欲望实际状态之间差别不断加剧,意味着人的“满足欲望压抑”的增强。为了弥补这种差别,人们便产生了“补充压抑”需要。于是在利益动机驱动下,腐败主体欲望逐渐逼进或超出“欲望满足均衡点”,而这种欲望的满足要通过权力上市和权钱交易的顺利完成来得以实现。

2、自利性动机扩张一(导致)公共权力异化一(获取)个人特殊利益一(诱导)寻官、跑官、要官一(形成)“权力拜物教”(“拜权主义”)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由于公职人员自利性动机扩张,他有可能将公共目的(利益)转变为他的个人目的(利益),当这种可能性转变为现实的时候,实际上的公共权力异化便出现了,其实质是将国家的目的和公共的利益变为官员个人的目的和利益,即官员个人获得了特殊利益。这种现象诱使人们去“寻官”、“跑官”、“要官”,甚至不惜重金“买官”,然后又以官捞本。权力和官位在这里代表着名利,在权、钱的关系上,权力占居主导地位,从而使权力蒙上一层神秘色彩和诱人光环,权力大小和职位高低成了衡量人的价值标准。于是,“权力拜物教”(“拜权主义”)在整个社会盛行开来。因为人们深信,不经济怎么改革,只要政府还管经济,权力就永远是最有价值的财富。

3、主体行为的示范效应,导致腐败恶性化。

寻租活动具有恶性循环趋势。由于寻租活动具有学习示范效应,其本身是企图获得一种垄断和特殊利益,破坏市场竞争的公平性,其他人或部门就会感到“吃亏”,进而也想“不拿白不拿”、“不干白不干”,这样促使更多的人参与寻租活动。由此出现从上到下,从官到民,形成比以往更普遍、更广泛的腐败。

(二)在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基于经济特权与垄断权的上市而形成的不公平竞争,政府对微观经济干预过多造成的价格扭曲和价格双轨制,国有经济产权模糊形成产权虚置、资产流失,以及市场经济利益最大化原则诱发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和投机心理等,都是腐败产生的经济原因。

l、权力上市形成不平等竞争。

前面讲过,权力上市促成了权钱交易的实现,进而确立了权利交换关系。一旦这种违反公平竞争原则、超越法律和制度限制之外的经济特许权或垄断权作为市场要素投入市场,便具有连续的交换价值,并且保证百分之百赚钱。

而这一切与经济学中的“机会均等”原则是完全相悖的。在市场经济中,竞争是创造个人收入的机制,只有在平等基础上的竞争所带来的收入才能被认为是真正符合“等量贡献获得等量报酬”的第二平等原则。竞争,通俗地说就是人们在市场上的竞相争先以及人们为此付出的努力。所谓的“竞争基础”其实是指个人参与竞争之前手中所掌握的生产要素产权的大小,个人找到和进入竞争场所的可能性大小,以及竞争过程中“裁判”的执法在每个人之间保证公正一致性的大小。人们又把竞争基础的平等称之为获胜机会的均等,即“机会均等”。

权力作为市场要素上市所形成的非经济的强暴力造成了机会不均等和不公平竞争,它使各经济主体一开始便处在不同的起跑线上,因此获胜机会对不同主体来说是不可能均等的。

2、价格扭曲和价格双轨制。

改革以来,在市场经济转型条件下,政府过度干预造成价格扭曲,生产要素价格市场化程度还比较低,仍存在少数商品价格双轨制。随着市场化程度的迅速扩大,商品价格双轨制正趋于向市场价格单轨制过渡。目前农副产品价格、社会商品零售额价格、生产资料价格中由国家直接控制或者计划指导的比重已经很小,然而部分租金仍然存在,这就为寻租者提供了相应的市场活动空间。

3、国有经济产权模糊,导致产权空置和资产流失。

这里产权指的是企业资产的所有权与控制权的统称,即企业资产的所有权与法人财产权相分离。现实中由于国有经济产权关系的模糊,导致“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我约束”落空,而国有资产运营及保值、增值有效监督机制的空白或不健全,使得企业对出资者不承担资产的保值增值责任,造成国有资产流失、浪费现象。传统的国家所有是理论上的公有(所有权虚置),现实中的空有(造成经营者对生产资料的离异),这种产权责任主体模糊不清,是与现代市场“企业所有,经营者权、责、利界定明确,二者各司其职,共同配合,保证企业有效营运”要求相悖的。

4、市场经济利益最大化原则,势必使人们在心理上存在着个人欲望膨胀与扩张,诱发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和投机心理。

(三)体制转换时期法制建设滞后,权力制衡约束力量软化,缺乏独立监督体系。

在由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转轨过程中,原有的一些法律法规已不适应经济发展需要,而新的法律法规尚未出台,导致法律空缺滞后,直接影响经济秩序和经济主体行为的规范化。加之受部门利益比较均衡化的驱使,司法机关一些掌权人利用手中的权力以法谋私、贪污受贿,走上执法犯法的道路,直接导致司法腐败。

体制转换时期政治体制改革滞后,权力制衡外部力量软化,约束机制悬空,使得权力失去有效的监督制约,从而导致权力泛化、滥用,使其作为要素进入市场,权钱交易盛行,造成寻租活动和腐败的滋生与蔓延。

四、腐败的经济破坏性与危害性

(一)危及政府形象,影响经济改革政策执行、实施。

贪污、贿赂、以权谋私等腐败行为,扭曲政府的经济政策、国家法律法规,破坏其执行、实施,危及政府形象,破坏改革开放声誉。而行业不正之风,又使作为经济主体的企业和劳动者重负难堪,进而挫伤其生产积极性,在社会上产生动荡和不安定因素,是政府掘墓人。

(二)在市场经济转型中腐败成为中国最大的社会经济污染,严重恶化经济环境。

市场经济是商品化、货币化经济。一切商品是由金钱来衡量、买卖,金钱往往越界,对权力产生极大的腐蚀性。由于权力的上市,使得市场经济秩序和经济主体行为扭曲,导致市场竞争一开始就处在不同的起跑线,机会均等原则在权力要素面前显得无可奈何、苍白无力。这种非经济的强暴力直接导致市场化改革步伐与进程放缓,严重恶化经济环境,成为中国最大的社会经济污染。腐败的恶性化趋势甚至可以断送中国改革与现代化已取得的成果。

(三)导致社会经济的“内耗”,资源配置低效和严重浪费,并使公共财富受到掠夺和破坏,公众利益直接受损。

腐败虽然会给寻租者带来个人收益,但却增加了全社会的交易成本,消耗相当部分社会经济资源。它不是以“看不见的手”来对经济资源进行公正、合理、有效的配置,而是通过政府对微观经济的过度干预来获得部门垄断利益,而使另一部分经济主体在竞争中受损。经济资源配置低效和严重浪费,使得社会财富在不均等竞争中受到破坏和掠夺,而公众利益直接受损。

(四)腐败现象妨碍私人投资,阻碍经济增长。

腐败造成经济环境污染,使得投资者对市场望而却步,一些本应付诸实施的投资项目也因此“流产”。投资主体的投资行为在不平等竞争机制下显得犹豫不决,投资曲线呈左下趋势,而经济的增长也因此而受阻。

五、遏制、削化腐败的经济学途径

(一)“制度创新说”

一些学者认为,现行中国社会腐败是与市场经济转型过程相关的,包括制度缺陷、体系变动、法制不完善等,当腐败成为社会的普遍现象时,必须以制度创新铲除滋生腐败的温床和土壤。

所谓“制度创新”,就是建立现代市场经济制度;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环境,包括取消价格双轨制,取消经济特权,取消经济垄断,促进要素自由流动和贸易自由,限制特殊利益,纠正政府过度干预,减少政府失效程度。通过堵塞经济体制中的漏洞,铲除滋生腐败现象的温床。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看,反腐败与市场化改革并不是相互矛盾、相互对立,而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

(二)“标本兼治,综合治理”说

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所谓“标”就是已经形成的腐败现象,所谓“本”就是腐败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体制、机制、法制、思想、世界观问题,是带有根本性的原因。治标就是惩治腐败现象,治本就是消除腐败现象产生的基本原因,铲除其得以滋生的土壤。治标和治本,二者相辅相成、互为促进。

而在治标与治本的着力点上,又存在着几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应加大治本力度,以“预防为主”;第二种观点认为,应根据腐败现象的特点与反腐败斗争的形势,确定治标与治本的对策以及各工作机构的任务,做到各有侧重;第三种观点认为,在当前腐败还没有得到根治及治本措施力度不够的情况下,要继续着重治标,同时,要加大治本力度,并使两者紧密结合。

(三)“国际反腐败协议公约”说

由于腐败问题正在国际化,所以一些人士指出,要在国际上采取有力的反腐败措施,达成国际反腐败协议,对成员国国内企业贿赂外国政府官员也要进行惩罚。而持反对观点的学者则认为,虽然谁都明白腐败在全世界造成的有害后果,但国际社会难以采取共同行动,因为在国际性腐败中存着一种经济学家所说的“囚徒困境”,所有有关方面都可以从没有腐败的世界得到好处,但是,促使一个国家单方面采取反腐败措施的刺激却非常小。

追本溯源,中国社会现阶段寻租活动的猖獗,从制度上讲,主要是源于资源分配权掌握在各级政府手中。与真正的市场经济体制相比,资源配置不是由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来承担,而是由各级政府代行市场功能来进行资源配置,从而使权力这只严重变形的手介入国家资源配置,导致腐败现象丛生,寻租活动蔓延。

基于此,本文认为,应当通过“制度创新”途径来遏制、削化腐败。这里的‘制度创新”包含五个层面:一是经济制度创新,即推进市场化改革,创造机会均等、公平竞争的经济环境;二是政府行为改革,即政治权力从经济活动中退却,或者如哈耶克所讲,社会与国家应分开;三是法律体系的健全与完善,即加强法制建设,真正朝“依法治国”方向迈步;四是构建强有力的权力制衡机制和新闻监督体系,对寻租活动说“不”;五是国民意识创新,即全力提高民族整体素质,树立、倡导国民“纳税人”意识、民主意识、忧患意识。

作为现代化与现代市场经济的后来者,中国可以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花费上百年时间,付出巨大代价不断发展完善的制度创新经验,包括制度框架、经济体系和法律规范,为我所用,发挥所谓的“后发优势”。

六、创立“腐败经济学”的紧迫性

在当今文明社会,贪污腐败现象被人们视为公敌,称作“灰色瘟疫”。环顾全球,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在发达国家,也无论是在哪一种社会制度下,腐败现象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严重地危害着社会和公众利益。

当中国政府高举“反腐倡廉”大旗向腐败现象毫不妥协宣战的时候,世界上其他国家一些有识之士也开始惊呼“狼来了!”。德国《经济周刊》曾以“贿赂风行全球”为题向世人警示——腐败问题正在国际化。面对腐败的滋生与蔓延,国外的经济学家们不无堪忧地指出,腐败现象妨碍私人投资和经济增长,会在全世界造成有害后果。因此国际社会应当采取强有力的反腐败措施,进而达成国际反腐败协议,向腐败这种病态(Unhealth)经济现象举起“达摩克利斯剑”。

腐败,危及政府形象,影响经济政策的执行、实施,是政府的掘墓人,成为社会经济不安定因素。腐败的滋生与蔓延,成为最大的社会经济污染,严重恶化社会经济环境。正如投资风险具有不可避免性一样,腐败作为一种经济现象亦不可能完全消除,只可能最大限度地遏制、削化,将其控制在最小范围、最低程度之内,使社会经济资源在市场化、规范化基础上得到较为公正、合理配置。因此,经济学界应该像医生那样,对处于病态的社会机体及时进行治疗,使之早日恢复健康。

由此看来,从经济学的角度对腐败这一人类社会的共存现象进行分析、研究,已势在必行,而作为研究腐败现象产生根源、表现形式、造成危害、治理途径的新型经济学科——“腐败经济学”的创立,应该真正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

马老四

假日经济是伴随着我国第一个“黄金周”而出现的。 1999年 9月,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家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双休日的试行后,决定增加广大劳动者的休闲时间,将春节、“五一”、“十一” 三个中国人民生活中最重要节日的休息时间延长为 7天,于是“黄金周”的概念应运而生,在旅游管理部门的心中,这是一个难得的赚钱机会;在广大老百姓心中,这是一个难得的旅游休闲的假期。所以在前几个“五一”黄金周到来之际,没有做好任何物质准备的旅游管理部门和没有做好任何心理准备的广大消费者“一拥而上”,造成了公园、景点、名胜古迹“人满为患”,名山、秀水、风景名胜“怨声载道”,交通、住宿、旅行社“异常爆满”……美好的时光却没有美好的享受,接下来几个黄金周,成熟的广大消费者采取了既要玩好又要休息好的方式,有意识地安排好了时间,因此整个“黄金周”无论各相关部门还是广大消费者均过得有条不紊,皆大欢喜。经过对以上过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经历了第一个黄金周的“狂热”、黄金周的“冷静”以及黄金周的“成熟”之后,即将到来的黄金周将是平静祥和、丰富多彩的一个长假。人们将采取更加多样化的方式、方法,更加合理性的时间支配度过这段美好的时光。面对如此问题,让我从经济学角度来分析什么是假日经济,其产生的原因有哪些,如何让假日经济更持续、稳定、长足发展呢? 一、“假日经济”的经济学含义严格地说,“假日经济”并不是一个经济学名词,但面对这一已客观存在于社会生活中的现象,我们不妨将假日经济定义为:人们利用假日集中购物、旅游等消费的行为带动供给增加、市场繁荣、经济发展的一种综合性经济模式。正确理解这一概念必须认识到,“假日经济”不能单纯理解为“节日经济”,更不仅仅是“旅游经济”。它包括旅游、休闲、娱乐三种形式,涉及到商品消费、旅游服务消费和文化消费三个领域。从更高的程度上讲,它作为一种休闲消费,既是劳动力价值的体现,又是劳动力价值的提升。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生产、交换、分配、消费是社会再生产的四个环节。生活消费作为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通过消费生活资料面维持自身生存,生产出活动于其他三个环节的劳动力。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消费也越来越从单纯的物质层面发展到精神层面。劳动者通过消费可以减缓压力,愉悦精神,拓宽视野,增长见识。这不仅是对人之为人的价值的更高层次的体现,也是一个提高自身素质的能动过程。从这一点出发,发展“假日经济”就不能只重商业和旅游业,也应发挥其文化内涵。“五一”节期间,南京各剧场组织了包括戏曲、交响乐、配乐散文朗诵会在内的文艺演出百余场,平均上座率在九成以上,接待观众十余万人,既实现了自身的经济效益,又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这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二、“假日经济”在我国出现的原因任何一种经济现象的产生都必然有其特定的经济、社会和文化背景。近年来在我国出现的“假日经济”现象主要基于以下原因:第一,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居民收入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国际经验表明,人均年收入过到500至800美元,是旅游消费急剧扩张的时期。1999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收入为5854元,已达500美元左右,有的城市已达1000美元,可以说我国已迈入了旅游扩张期的门槛。第二,人们闲暇时间的增加。1999年国务院决定增加公民的假日时间,全年达到114天,占全年总天数的31.2%。从某种意义上说,假日消费情况的好坏,决定了一年消费市场的阴晴。第三,人们消费观念的变化。传统道德的影响以及多年来“短缺经济”下的艰难生活使大多数中国人重积累,轻消费,尤其无暇顾及精神消费和生活品质的提高。实际上,这是与较低的收入水平相适应的。恩格尔定律表明,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低档品、基本生活消费品支出在总支出中的比重将下降,用于高档品各文化教育支出的比重将大幅增加。伴随着我国迈入“相对过剩经济”时期,在政府和媒体相关措施的影响下,居民的消费观念逐步发生变化。没有这一点,“假日经济”是无从谈起的。第四,我国大多数市场进入买方主导态势,商品和服务种类越来越多。今年“五一”期间,苏宁普惠制”必将再次搅动市场,重掀家电抢购狂潮。苏宁颠覆假日经济游戏规则五一黄金周市场历来是商家必争之地,苏宁重仓蓄势,凭借全国连锁的优势和三店联动出击的契机,从国内外各大家电企业一次性采购上万套市场主流机型“五一”期间苏宁电器将奉行其一贯倡导的“普惠制”原则,三家店携手出击,倾力打造滨城家电新坐标,让大多数消费者感受到苏宁的低价震撼。我了解到,苏宁电器为五一销售准备了数量充足的特价机型,另外还有近万套超低价电器组成重型火力,将以罕见的低价投放市场。在高端产品线上,由于苏宁采用的是全国统购的方式形成规模优势,届时液晶电视将疯狂降价、国产42寸等离子大面积降破10000元,数字电视只卖纯平电视价格。冰洗方面,苏宁、海尔强强联合,五一期间在苏宁率先销售超薄液晶滚筒两款,预约销售返现500元。此外,本次冰洗联合厂家推出返现加赠、以旧换新等活动。苏宁所推崇的健康、时尚、节能、静音“四优空调”也将在五一期间力掀巨浪,主流品牌1P机跌破1000元。4月30日,苏宁掀起“欢乐手机淘宝夜”,18时开始,摩托罗拉、诺基亚、夏新、波导等国内外一线品牌手机联袂上演低价销售大戏……苏宁之所以拿出如此大的力度,意欲让更多的滨城消费者体验到高端平价带来的震撼体验。综合看来,这里包含了西方经济学中有关消费函数决定的问题。凯恩斯理论认为,实际消费支出是实际收入的稳定函数,即C=C0+C*Y。当温饱问题得到解决,即C0基本稳定以后,一方面居民收入水平Y不断提高,另一方面,消费观念的变化使边际消费倾向趋于变化,这使得消费需求C提高,成为“假日经济”出现的前提条件,加以人们拥有充分的闲暇时间和越来越多的消费选择作为现实的基础,“假日经济”在我国的出现遂成为必然。三、“假日经济”及其中出现的问题带给我们的深层次思考 1.旅游业供需协调要符合经济规律。供给与需求是经济学最基本的话题,也是一个永恒的话题。2000年五一国际劳动节长假中,许多著名景点人满为患,一部分游客怨声载道,实际上体现了旅游资源的供不应求,但不能从中得出尽快扩大旅游资源供给的结论,而应从供需两方面着手解决。从供给来看,应注意到旅游业的显著特点,即季节弹性大。我国著名旅游景点市场在90%的时间里能力过剩,在10%的时间内供给严重不足,如果盲目扩大规模,势必造成旅游淡季的资源闲置和从业人员的季节性失业,产生新的浪费。当前比较可行的措施是适应旅游业由休闲式向度假式转变的一般规律,扩大区域景点的综合接待能力和辐射度。从需求来看,须加以引导和调控。首先,可以拓展居民的假日消费领域,使其在当地即可满足消费需求;其次,不同行业、不同地区可以采取“节假分离”和“弹性工作时间”的办法化解矛盾,以均衡利用旅游资源;再次,旅游景点可以实行淡、旺季差别价格,启用价格杠杆实现市场调控。看看相关报道就明白:各地景点票价上涨,酒店行情一扫低迷,商家小贩磨刀霍霍,更甭说车船飞机……原来,假日给这些行业带来了“经济”,送去了“黄金”,当然,各地财政也同时有了可观的收入。 全国统一放长假,大批游客出行,由此拉动消费,促进经济,倒也不无道理。然而,选择假日出游者毕竟是休假者中的少数,更多的人还是选择了在家休息。不出门,或是因为消费不起,或是承受不了人山人海的拥挤。多数人没有介入消费,这样的“假日经济”就值得商榷了。 如果不是全国统一放假,人们集中出游,各地吃、住、行、游、购还会乘势飞涨吗?如果不是承受不起,不是人满为患,会不会有更多的人走出家门?如果没有人流如此集中地涌入,旅游地景区的保护是否能减轻压力?商业经营是否能均衡一些?我们何苦再人为地扩大旅游淡旺季?如果实行带薪休假制度,让人们有可供选择的更灵活的休假方式,可能没有了“黄金周”,却可以持续拉动消费,促进经济,而且可以减少集中休假出游带来的额外成本,何乐而不为呢?我做了个小范围的民意测验显示,有60%的市民选择在家,30%的人坚持出游,剩下的10%想串亲戚。而假期加班的人也无怨言,长假的前三天为法定假日开3倍工资,后四天为法定休息日加2倍。而富省广东竟放豪言,要加4倍工资。看来不能出游的小小遗憾也可以弥补了。 2.注重需求对经济“量”的拉动的同时,更注重其对经济的“质”的促进。“五一”节假期中出现的情况给有关行业以很大的启示。商业、旅游业、交通运输业、文化服务业纷纷提出要加强对经济运行规律的研究,搞好市场调查,改善经济管理,完善服务,以提高经济效益。这是一个好的信号,它不仅表明有关行业的整体素质和竞争能力可望以此为契机得到提高,更重要的是,它体现了需求对经济质量的促进作用。美国经济学家波特在其著名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中指出,一个国家的竞争优势是由包括生产因素、需求因素、支持性产业及其辅助因素决定的。就需求因素来说,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需求量,二是需求的层次,三是需求的超前性。具有强烈市场意识的、高水平的、挑剔的消费者是本国该产业发展的可贵财富。它们的消费需求作为一种鞭策,能为企业的自我发展、自我创新提供无穷的动力。在我国的经济实践中,需求量的作用得到了足够的重视,但对其质的作用则重视不够。“假日经济”提醒我们,应加强对消费者的引导、培训和教育,提高我国的消费层次,使需求发挥促进经济“质”的跃迁的作用。而且,应该认识到,这种作用与需求量的作用不同,无论在过热时期还是紧缩时期,它都能为经济的良性发展提供积极的力量。 3.以更科学、合理、成熟的方式启动消费。上文中已经提到,“假日经济”在我国的出现符合凯恩斯消费函数理论,即消费受居民当期收入的影响,然而,仅仅认识到这一点显然是不够的。在西方经济学中,关于消费函数决定的重要理论还有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假说。这一理论认为,消费的变动不直接受暂时收入的影响,而是持久收入的稳定函数,即只有暂时收入影响了持久收入,才影响至消费。由于居民消费心理的复杂性,这两种理论虽互相对立,却在一定程度上互补。将这一理论应用于“假日经济”,就使我们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如何使假日消费的“脉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持续动力?“五一”节的消费热潮不可否认地含有居民的从众好奇心理的因素,但随着人们消费心理的不断成熟,这样的“假日经济”能否持续下去却是未知的。因此,启动消费的“治本”之法并不仅在于放几个长假,而是在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的同时,通过税收、医疗、教育、住房、社会保险等一系列配套改革真正提高人们的收入预期,从而启动消费。四、增加公共假日和加大公共投资政策是假日经济繁荣的持续动力 1、增加公共节假日天数 1.1.增加公共节假日天数的积极意义第一、延长假期,有利于经济发展。根据我国劳动制度规定,我国公民每年拥有 114天的公休假日。假期的延长,有利于人们利用假期进行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从微观经济学角度分析,消费与闲暇时间的长短与财富效应和替代效应的相互影响有关。当社会经济、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函数的改进增加社会财富,财富效应促使较少的工作和较多的消费成为可能;同时替代效应促使人们更多地工作来提高消费。经济发展时,财富的积累促进人们拥有更多的闲暇时间来消费。当经济进一步发展,由于劳动生产率额的提高产生的替代效应和财富效应相抵消,因此休闲时间变化不大,但消费继续增加。当前我国GDP以每年8%的速度稳步增长,城乡居民收入也逐年递增,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逐年下降,为我国大力发展假日经济提供契机(见表一)。 年 份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元)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城市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 19992210.352.65854.042.1 20002253.449.16280.039.4 20012366.447.76859.638.2 20022475.646.27702.837.7 表一:城乡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和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自1999年设立“黄金周”假期制度以来,十七个长假期期间全国城乡居民出游人数逐年排浪式上升,带动相关的旅游收入也同步上涨。以2000年到2002年为例,全年全国总的外出旅游人数分别为7.44亿、7.84亿、8.78亿人次,而这三年中“黄金周”出游人次分别为1.26亿、1.83亿和2.19亿人次,分别占全年出游人次的16.9%、23.3%和25%;相关旅游综合收入分别占全年收入的23.2%、24.6% 和22.3%。 根据宏观经济学真实商业周期理论表明,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资本的生产率的改善产生的正效应,生产函数的改善是持续性的。财富积累对消费者需求产生的正效应,促进消费的发生。同时消费具有顺周期性,而消费的发展又能促使消费者对商品需求的进一步扩大,从而促进生产函数的有效改善。因此产出上升,实际利率变化不大。居民假日休闲消费能够带动相关的铁路、民航、公路客货运、餐饮、酒店、零售业、广告业、通讯产业、银行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根据消费理论,一种行业消费能够带动相关的12个行业同时消费。以2004年“五一”“十一”长假为例,假日旅游产业促使民航收入分别为16亿元和18.5亿元人民币;铁路客运收入也同期达到11.4亿和11.5亿元人民币。国内贸易部统计资料表明1999年“十一”长假,全国百家重点大型企业实现零售额82亿元,同比增长20.9%;2005年春节期间短信发送量7天突破100亿条;春节期间北京市年夜饭约有110万以上的市民外出聚餐,当天营业额约达8000万元。一系列相关的消费活动产生的“滚雪球”效应使得整个假日经济这块“蛋糕”越做越大,带动了第三产业的全面发展。 1.2、增加节假日有利于增加就业机会 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学家指出像美国等发达国家进入“后工业”时代(post-industrial society)。其最重要的结构性变化是从商品经济过渡到服务经济为主,导致制造业地位的下降。在过去的20 年中,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完成了这种转变。以七大工业国中的加拿大为例,70%的加拿大人从事交通、教育、保健、银行、咨询、旅游相关的服务性行业。休闲和娱乐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的增长是向后工业经济过渡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从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持续发展,第三产业在整个GDP的贡献方面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第三产业的繁荣同时促进了第一、第二产业的稳步发展。我国增加公共假期目的就是为了促进消费,繁荣经济,第三产业的发展好坏成为能否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目前,我国的第三产业的发展尚处在起步阶段,许多潜在的工作岗位尚未被开发。随着第三产业的不断发展,将会创造出许多新的就业岗位,对缓解我国下岗工人就业难问题,保持社会安定起很大的帮助作用。 2、加大公共投资政策在发展假日经济方面潜力巨大目前,我国每年的公休假日已达114天,几乎占全年总天数的三分之一,假日经济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一年的经济善。同时作为扩大内需措施,发展假日经济应该充分考虑加大财政力度的现实可能性,使假日经济在可靠的物质基础上得至进一步的繁荣。加大公共投资政策的力度,在发展假日经济方面的潜力主要表现为:第一、公共投资政策的认同感较强,基本上已达成共识,在执行才实施过程中的费用较低,效果较好。公共投资政策主要是以政府财政的公共支出形式来举办公共工程,如兴建一些非盈利性或微利性的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如城市的公共住宅、供水、供电、通讯、交通、公园,以及江湖的治理、以及水利工程等,具有外溢性垄断性等特点。在我国连续运用各种货币政策手段刺激经济,而远未达到预期的政策效应的现实下,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上,尤其是加强以扩大公共工程支出为主要内容的公共投资政策的力度将是适宜的政策工具。通过大规模增加政策投资来刺激经济回升,将宏观经济政策重心放在大规模的基础设施投资上,可以直接形成社会需求,而无需企业和个人需求的相应回应,从而产生货币政策所不具有的政策效应。从政策的时滞方面看,财政政策对于扩大需求也更优越性。而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所需要的资金量较大,建设周期较长,公共投资政策的动作和时间都留有余地,可以持续地发挥扩大投资需求和改善供给的作用,为假日经济的发展不断创造良好的配套设施和外部环境。第一,公共投资政策的实施已取得一定的成效,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比如,在公共投资中设备采购强调使用国内产品;在中央政府预算资金有限的情况下,采取扩大发行建设债券、转让股份制企业中的国家股、投资税收抵扣等办法扩大资金来源等。在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中鼓励民间投资,使投资主体多元化,拓宽直接投资的渠道,刺激投资需求。在目前大规模增发国债的背景下,国债的发行收入基本上用于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公共投资。这些措施切实解决了政府投资中的产资金不足问题,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公共投资政策力度提供了资金保障,为消除交通等“瓶颈”部门对假日经济的“梗阻”和限制准备了现实条件。第二,公共投资政策在财政政策工具中相对代价小,机会成本较低,可塑性强。所谓政策机会成本,是指在实施经济政策取得一定效果的同时放弃的其他方面的效益。这可以用付出的代价的大小来衡量,可以是物质代价,如人力、物力、财力等;也可以是精神代价,如由于政策实施所引起的社会矛盾等。与财政补贴相比,公共投资政策在谋求供求方面更为灵活,因为政府支出有明显的刚性,即“棘轮效应”。由于基础设施等投资是财政的非经常性支出,通过发行国债筹集资金,其年度投资规模能依据当年经济的宏观景气状态而灵活地扩张和压缩,不仅可以产生有力的反经济周期的政策效应,而且当经济景气时还可以经济相应压缩债务发行规模,减少债务负担。此外,由于投资性支出将形成相应的国有资产,这就使国家债务与国有资产形成对称状态,因而此时的国债具有“虚”国债性质。目前,我国国债余额较低,同时债务储存度偏高,而且储蓄率较高,国债规模的扩大仍然存在一定的窨和回旋余地。利用增发国债以加大公共投资政策力度,不但可以解决政府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还可以有效解决金融机构无法扩大高质量资产问题。此外,假日经济的兴起对基础设施的需求压力加大,在当前通货紧缩状态下进行大规模建设可以降低工程先进集体和融资成本,公共投资政策实施国度的加强恰逢其时。可见,加大公共投资政策力度,在促进假日经济长远发展的同时所承担的成本代价较小,是当前形势下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理想工具。 3、加大公共投资政策力度对发展假日经济的效应分析显然,加大公共投资政策力度将会对假日经济的发展产生积极的下面效应。首先,增加公共投资属于“汲水”政策,可以在经济萧条时靠付出一定数额的财政资金使经济自动恢复其活力。加大公共投资政策国度可以衽消费与投资的双向启动,刺激假日经济的繁荣。通过基建项目建设不仅可以吸纳劳动力,创造就业机会,从而增加居民收入,刺激消费需求,为假日经济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同时能够迅速增加投资规模,直接扩大社会投资需求,刺激经济增长,改善基础设施的薄弱和滞后状况,为发展假日经济提供良好的配套设施及服务支撑。其次,政府支出的增加和公共工程的举办有利于扩大财政政策带动民间投资方面的行政效应。由于基础设施项目一般属于资本密集型,政府财政资金有限,可以运用财政贴息、政府控股和参股、财政担保等手段,通过出让基建项目的经营权,充分调动、吸收社会闲散资金参与投资,从而扩大投资需求,为增加就业和个人收入、最终扩大消费支出提供条件。再次,通过加强公共投资政策与货币金融政策工具的配合,提供信贷支持,引导假日经济的发展方向。银行在促进旅游、婚庆、购物消费的同时,注重扶持与“假日经济”休戚相关的产业的发展,如市政建设、交通运输业、通讯业,将为“假日经济”的进一步繁荣不断提供金融支持,也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运用提供现实基础,有利于实现公共投资政策的扩散效应。当然,加大公共投资政策力度也会给假日经济的发展带来一些消极影响,比如:公共投资的资金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消费支出,减少对假日经济的消费需求。

我不懂运营

下面的一篇文章仅供参考希望对你有用

“从猪肉涨价现象”谈中国老百姓的生存成本

07年的中国夏天是个不平静的夏天,洪水、城市缺生活用水、环境污染带来的后果及最近的猪肉涨价。牵动了亿万中国人民的心。

那么我们就从最近的猪肉涨价谈起,中国已经改革开放快20年了已经步入年轻时代,而这个时代意味着黄金时代的开始。亿万从土地出来的农民工为了解决生存及生存质量的提高到了城市、到了工业园,为世界的“中国制造”作出了他们的贡献。而这样一来,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就骤然减少,留下一样“留守老人及留守儿童”,作为中国农村传统农业经济的饲养牲畜来说,只能解决他们的需要。而中国农业产业链的不健全导致了农民不愿去饲养周期长,经济效益不能和外出劳务带来的多,机会成本决定了他们不能去做亏本或效益差的工作。

猪肉涨价的现象说明了,中国的农民已经会为自己的生存去算成本(饲料的涨价,种猪的涨价及由于环境污染带来的青饲料价格的上涨和土地成本的上涨等等),让他们做出了自己的选择。一个人最基本的权利,那就是生存权。而生活在城市的工薪阶层也在为猪肉涨价而烦恼,因为猪肉涨价对于靠薪水吃饭的人来说,无疑增加了他们的生存成本。恩格尔系数,是反映人们生存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到为解决吃的问题占了整个家庭的收支很大比例时,这个家庭的生存质量就低。

两百年前凯恩斯的思想让英国的自由经济发展并推动了日不落帝国的崛起,从中我们知道了市场的重要性,知道了选择,“无形的手”。当兰州人民在争论一碗牛肉面的限价,当苏州人民为了生活用水花去很大支出时,我们发现我们这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由于不健全导致这一切影响民生问题的层出不穷时,我们需要面对什么?

现在的中国提倡和谐社会,从中我们可以发现很大一段时间我们需要解决就是人民的生存权问题,让老百姓安居乐业,让老百姓明白经济链条的连动效应,缩小贫富差距和生存资源的分配不均问题,这就是政府有形的手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中国传统文化的“和”字值得研究,看字形就知道口旁是个禾,那就是吃的问题。更深了讲,平衡关系,也就是西方人所说的供需关系。

不管是生存在农村的老百姓,还是生存在城市的老百姓都在为了自己的生存成本计算着,这应该是一件好事,对于好事的出现,我们不能去抑制它的发展,只能去思考,只能去引导它朝正确的方向发展

LuckySXyd

一方面是通货膨胀,这是真的,别看整天新闻说这说那的,就是避着不说通货膨胀。因为这是比较敏感的,容易引起金融不稳定;另一方面正如政府新闻说的那样,供应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短缺,而生猪的生产又有一定的周期性,但是即使生猪供应跟了上来,猪肉的价格还是会在比较高的位上运行!绝不会回到以前的那种价格水平了!

真可

从股票价格,房屋价格到猪肉价格!

-------------------------------------

朋友说过这样一个现象,现在股票价格上涨,房价上涨,养猪的人都把钱投资在股票和房产上,而不去购买种猪和仔猪上,从而没人卖猪肉了,所以猪肉价格上涨!

不知道是否有必然联系?

左迁

说到这次的猪肉涨价,首先要谈的是商品的价格,商品的价格由商品价值、货币价值、供求情况的变化而决定的。

商品价值:是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量,由生产成本、利润、税金、流通费用等构成。商品有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货币:表现一切商品价值和职能,是它执行价值尺度这一职能时,就把商品的价值表现为价格,商品的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

从商品和货币的价值关系来看,二者任何一方的价值变动都会引起商品价格的涨跌,例如人民币的升值,会引起商品价值增加,也就是生产成本增加了,价格就上涨了。

从供求关系来看,当供不应求时,价格就会上涨到价值之上,当供过于求时,价值又会下跌到价值之下,它始终是围绕着价值而上下波动。目前我国出现了生猪蓝耳病,打击了生猪养殖,使生猪存栏数下降,造成供应紧张,使肉价大涨。以上纯属个人观点

coco

最简单的例子:

用《大富翁》游戏证明交换领域不产生社会财富的问题。

玩大富翁的人都知道,在一个月内(游戏里),如果每个角色都没有意外事件发生,那么每个角色的总资产的总和都等于一个月前的总和。那是因为在这个月内,所有角色资产的增减,都是交换而已。所以自己失去的是别人得到的。没有发生改变。

但是过了一个月以后,由于有银行利息的增加,而社会财富(所有角色的总资产)就增加了。利息来源于生产领域。所以,证明了社会的财富是生产领域创造出来的,而不是通过交换领域产生的。

北境漫步

生活中的经济学

提起经济学,不少人总会将其与枯燥、深奥划上等号。其实,就像经济学家可以通过大街上女孩子裙子的长短来分辨经济景气程度一样,生活中的不少事情用经济学的眼光来看,又是另外一番风景。

笔者每天回家,都要在一个车站起点站候车,总能看见一个卖报的老伯,时常在他那买份报纸,也就熟络起来。一天晚上回家,卖报老伯也搭上了这部公车,正好坐在笔者身边,便和他闲聊起来,健谈的老伯谈起了在车站卖报纸的经历。

原来,老伯前几年下岗了,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便打算卖报赚点钱。经过挑选,发现这个车站的人流量大,可是附近已经有了两个报摊。老伯脑筋一转,就决定不设摊,直接在等车的人群和车厢中卖。为此,他先和车站管理员套起了近乎,每天给车站办公室送几份报纸,逮着机会就诉诉苦。结果,管理员一心软,主动提出让他到车站来卖报纸。当然,那几份报纸老伯都不会忘记送。

卖了一段时间后,老伯发现:等车的人中一般男青年喜欢买报纸、有重大新闻时报纸卖得特别好。于是,他开始了相应的调整,增加了体育类报纸;每天叫卖报纸时,也不再喊什么“晨报、晚报、足球报要吗?”而是根据新闻事件来叫:“中国足球队兵败如山倒、刘翔火拼周杰伦等等。”果然,这一招十分见效,不少原先没打算买的人都纷纷解囊。

我们不妨尝试用经济的语言来解读以上的做法,那就是:和车站管理员套近乎、送报纸——制定公关策略,公共关系的建立和维护;不设摊,在等车人群和车厢中卖报——差异化营销,进行渠道创新,变店铺销售为直销;改变叫卖方式——通过销售数据和产品分析,实现自己独有的销售方式——这正是目前国内营销界炒得红火的USP(Unique Selling Proposition独特的销售主张的英文简写)概念。

最后,老伯还说,他打算进些畅销的杂志,改变目前只卖报纸的局面。对此的经济解读可以是:产品线延伸,实现产品的多元化。

其实,经济学也是平易近人的。

相关推荐

经济现象有哪些,有能解答的吗?

摘要:本文分析了经济现象的特点,详细介绍了经济现象的六个方面:货币经济、国际贸易、经济增长、经济发展、经济结构和经济政策。正文:1、货币经济:货币经济指的是一个国家的货币体系,包括货币的发行、流通、价值及其经济影响。货币经济是一个国家经济活动的基础,它能够支持经济活动和促进经济增长。2、国际贸易:国际贸易是指两个或多个国家之间的货物和服务的交换。它不仅可以提高一个国家的经济水平,还可以改善国家的技术水平和社会福利。3、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经济活动的总体发展,它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它可以通过投资、消费、出口、政府支出等途径实现。4、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是指一个国家经济总量的持续增长,它包括经济增长、经济结构调整、技术进步、社会文化发展等多方面的发展。5、经济结构:经济结构是指一个国家的经济活动中各部门的比例,它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经济水平以及政府的经济政策。6、经济政策:经济政策是指政府采取的措施,以调节经济活动,促进经济增长。它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贸易政策、行业政策等。
2023-09-04 05:19:081

有哪些经济现象?

经济现象分别是彼得原理、酒与污水、马太效应、木桶定律、零和游戏、合作规律、手表定理、不值得定律、奥卡姆剃刀定律、蘑菇管理。1、酒与污水定律是指把一匙酒倒进一桶污水,得到的是一桶污水;如果把一匙污水倒进一桶酒,得到的还是一桶污水。也就是说,不在于污水的多少,只要它存在,就会造成一个整体的破坏。2、《新约·马太福音》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国王远行前,交给3个仆人每人一锭银子,吩咐道:“你们去做生意,等我回来时,再来见我。”国王回来时,第一个仆人说:“主人,你交给我的一锭银子,我已赚了10锭。”于是,国王奖励他10座城邑。第二个仆人报告:“主人,你给我的一锭银子,我已赚了5锭。”于是,国王奖励他5座城邑。第三仆人报告说:“主人,你给我的1锭银子,我一直包在手帕里,怕丢失,一直没有拿出来。”于是,国王命令将第三个仆人的1锭银子赏给第一个仆人,说:“凡是少的,就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凡是多的,还要给他,叫他多多益善.”这就是马太效应,反映当今社会中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即赢家通吃。3、水桶定律是讲一只水桶能装多少水,这完全取决于它最短的那块木板。这就是说任何一个组织,可能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即构成组织的各个部分往往是优劣不齐的,而劣势部分往往决定整个组织的水平。4、零和游戏是指一项游戏中,游戏者有输有赢,一方所赢正是另一方所输,游戏的总成绩永远为零,零和游戏原理之所以广受关注,主要是因为人们在社会的方方面面都能发现与“零和游戏”类似的局面,胜利者的光荣后面往往隐藏着失败者的辛酸和苦涩。5、手表定理是指一个人有一块表时,可以知道当时是几点钟,当他同时拥有两只表时,却无法确定。两只手表并不能告诉一个人更准确的时间,反而会让看表的人失去对准确时间的信心。
2023-09-04 05:19:281

什么是经济现象

经济学中的经济现象主要分为微观经济和宏观经济两部分。在日常生活中,主要涉及外部经济现象。微观经济主要关注供需链,如通货膨胀、通货膨胀、财政赤字、财政利润、财政收入支出、市场疲软、经济复苏等。以上是经济现象的相关内容。宏观经济介绍宏观经济是宏观国民经济,包括一国国民经济总产量和国民经济组成(主要分为GDP单位和非GDP单位)、产业发展规划环节、产业布局、产业发展水平(人类发展指数、社会经济发展指数、社会保障体系指数、幸福)。宏观经济是指总产量经济活动。指国民经济或国民经济的整体经济活动和经营,如总需求和总供给;国民经济总额和增长率;国民经济主要比例关系;价格水平总水平;劳动监督总水平和失业人员;货币发行总业务规模和增长率;国际贸易总范围及其变化。本文主要写经济现象的相关知识点,仅供参考。
2023-09-04 05:19:351

什么是经济现象。

什么是经济现象。 在经济学原理中讲的经济现象主要分为两块, 即微观经济和巨集观经济, 在我们的生活中 ,主要涉及的是微观经济现象 ,微观经济主要讲的是供求关系即供求链,如下: 1.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由于纸币流通条件下因货币供给大于实际需求现实购买力大于产品供给,导致钱不值钱的现象,即货币贬值,现象是物价持续地普遍的上涨,持续和普遍是很重要的定语,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 2.通货紧缩:与通货膨胀相反,通货紧缩是持续地普遍地物价下降。 3.财政赤字:国家支出大于收入。 4.财政盈余:国家收入大于支出。 5.财政收支平衡:实际上,财政过于盈余或者是财政赤字都是不健康的国家财政,财政赤字则国家没有足够的资金来投入到社会教育,科研,国防等方面,只有当财政达到了收支平衡才是健康的国家财政。 6.财政支出偏向:国家资金具体投入哪一方面在每个国家都不尽相同,而把较多或者较少的资金投入哪一方面称之为财政偏向。比如说印度现在加紧进行军购,将国家收入大部分进行国防建设,这就是印度的财政支出偏向;又比如说中国,主要将资金投到教育和科技上来,这是中国的财政支出偏向。 7.市场萎缩:市场萎缩指的是市场执行不通畅,具体表现有资金流通受阻,贸易成交额小等。在完全的计划经济下是没有市场的,也就称不上市场萎缩了。 8.经济回暖:顾名思义,经济回暖指的是经济重新有了活力,市场活跃,经济能力提高,国家财政收入增加。 什么是社会经济现象 马克思主义理论说: 资本主义的定义是用资本来雇佣劳动力,并赚取剩余价值. 股票市场是把资本的来源拓宽,但是没有改变资本的形态. 总体来说,就是剥削者还是剥削者,只不过原来是少数几个人在剥削,现在股东多了,劳动者还是在最底层,所以股份制还是资本主义.当然,资本主义进入股份制时代,其性质有所改变,那就是劳动者可以通过股票市场成为公司的股东,进而形成自己剥削自己的局面.可是从整体来看,公司能够有发言权的还只是少数大股东,一股独大的局面导致那些获得了少数资本权利的小股东(劳动者)和之前的境况没有本质的改变.这就是建立在现代经济视角下的新型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 属于社会现象还是经济现象还是什么现象呢 如果你用心去回答一个问题也许有N多解释而不是单纯的1+1=2就等于2的事实. 投票也许是提出问题人本身搞的鬼,人类都是贪婪的. 但是问题答案的采纳者是需要用实践来判定答案正确性,往往你的答案解决了他的问题你就是对的,这就是第一票被人们示为”采纳”或”备选答案”而第二票~~~第三票~~~第N票里面就会有一些人在里面搞鬼,想让自己的答案被采纳(增加自己的成绩)所投出的假票也就是”水分”. 所以说只有答案的受益者和采纳者的投票才是真实的. 这就是现实的黑暗社会 弱肉强食的社会. 本人也是受害者. 省里补招合同制公务员考试成绩市里面排第九,本应有工作,而被一些有门路的人挤下来了.变成了网民.社会就是黑暗的. 什么是巨集观经济现象? 巨集观经济学是以国民经济总过程的活动为研究物件,着重考察和说明国民收入、就业水平、价格水平等经济总量是如何决定的、如何波动的,故又被称为总量分析或总量经济学。 “巨集观经济学”一词,最早是挪威经济学家弗里希在1933年提出来的。经济学中对巨集观经济现象的研究与考察,可以上溯到古典学派。法国重农学派创始人魁奈的《经济表》,就是经济学文献对资本主义生产总过程的初次分析。 然而,在古典经济学家和后来的许多庸俗经济学家的著作中,对巨集观经济现象和微观经济现象的分析都并存在一起,并未分清。特别是自所谓“边际主义革命”以来,经济学家大多抹煞经济危机的可能性,无视国民经济总过程中的矛盾与冲突,只注重于微观经济分析,以致巨集观经济问题的分析在一般经济学著作中几乎被淹没了。 但随着传统庸俗经济学在 二十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的袭击下破产,随着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出版,巨集观经济分析才在凯恩斯的收入和就业理论的基础上,逐渐发展成为当代经济学中的一个独立的理论体系。 巨集观经济学研究的一个中心问题是:国民收入的水平是如何决定的?巨集观经济学认为,国民收入的水平,反映着整个社会生产与就业的水平。 巨集观经济学在解释经济周期时,很强调投资的变动的关键作用,认为投资的变动往往比消费的变动来得大,指出投资在相当程度上既是收入变动的原因,也是它的结果。它在“解释”投资的变动与国民收入的变动之间的关系时,提出了“加速数”和“乘数”相互作用的学说。 “加速原理”与“乘数论”所要说明的问题各不相同。“乘数论”是要说明投资的轻微变动何以会导致收入发生巨大的变动,而“加速原理”则要说明收入的轻微变动何以也会导致投资发生巨大变动。但二者所说明的经济运动又是相互影响、相互补充的。 巨集观经济学正是利用所谓“加速数”和“乘数”的相互作用,来“解释”经济的周期性波动。据说,在经济危机的条件下,生产和销售量下降,加速原理的作用会使得投资急剧下降,而乘数的作用又使得生产和销售进一步急剧降减,后者再通过加速原理的作用会使得投资成为负数(或负投资)。 加速数和乘数的相互作用,加剧了生产萎缩的累积过程。一旦企业的资本装置逐渐被调整到与最低限度的收入相适应的水平,加速原理的作用会使负投资停止下来,投资状况的稍许改善也会导致收入重新增长,于是一次新的周期便重新开始。收入的重新增长,又通过加速数的作用,导致新的“引致投资”;后者又通过乘数的作用,促使收入进一步急剧增长,这便开展了经济扩张的累积过程。这个累积过程会把国民经济推到“充分就业”的最高限,并从那里弹回来而转入衰退。 巨集观经济学讨论的价格问题,是一般价格水平,而不是个别产品的价格问题。按照前面讲的“国民收入决定”论,一般价格水平主要取决于总需求水平。然而,总需求水平的变动一方面影响着货币的供求,另一方面也受货币供求变动的巨大影响。所以,货币分析在巨集观经济学中具有重要 的地位。 巨集观经济学重视对货币供求的分析,不仅在于可通过对货币供给、利息率的调节去影响总需求,而且在于货币供给的变动与总的物价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关于货币供给量与物价水平之间的关系,宠观经济学著作大多承袭传统的“货币数量说”,只是略加修缀。 许多巨集观经济学著作者认为传统“货币数量说”过于粗糙,他们把货币数量说的基本观点跟“收入决定”论的基本观点联络起来,认为在经济达到“充分就业”的水平以前,货币供给的增加,其主要影响将表现在扩大“有效需求”、增加生产(或收入)上对价格水平的影响很小;只有当经济达到“充分就业”水平之后,这时闲置装置已全部使用,若再增加货币供给,已不能再促使产量增加,而只会产生过度需求,形成通货膨胀缺口,导致物价水平不断上升,酿成真正的“通货膨胀”。 这种分析,就是所谓货币分析与收入分析相结合的一个重要表现。这种分析表明,不仅 *** 开支和税收的变动,而且货币供给量的变动,都会对总需求水平(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产生影响。这就为 *** 主要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国民经济的活动进行干预,提供了理论依据。 巨集观经济学认为 *** 应该,而且也能够通过运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手段,对总需求进行调节, 平抑周期性经济波动,既克服经济衰退,又避免通货膨胀,以实现“充分就业均衡”或“没有通货膨胀的充分就业”。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运用,是相互配合、支援的;但在经济萧条、通货膨胀等不同时期或条件下,二者将采取扩张性或紧缩性的不同对策。 在萧条时期,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财政政策方面,主要措施是减税和扩大 *** 的开支。减税可以使公司和个人的纳税后收入增加,从而 *** 企业扩大投资和个人增加消费;而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的扩张将导致总需求增长,以克服经济萧条。 扩大 *** 开支,主要是扩大 *** 的购买或订货,增加公共工程经费和扩大“转移性支付”,目的是通过扩大公私消费,以 *** 投资。这种扩张性财政政策势必导致财政赤字。根据凯恩斯的“有效需求学说”,资本主义经济的常态是一种“小于充分就业均衡”。因而扩张性的赤字预算,也就成了战后西方国家 *** 的常备政策工具。 在货币政策方面,主要措施是扩大货币供给量和降低利息率。这些措施包括:在公开市场上购进 *** 债券,把更多的准备金注入商业银行。商业银行 的准备金增加后,就可扩大对企业和个人的贷款,从而扩大货币供给量,降低贴现率, *** 投资,从而增加总需求。 通货膨胀时期,采取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不论是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依然运用上面所介绍的那些政策工具,只是朝着和上述相反的方向,即按着紧缩性方式而不是按扩张性方式来加以运用。 现在西方经济学界开始企图用供给分析来补充需求分析的不足,在巨集观经济分析中探讨微观经济基础,出现了一种供给分析与需求分析相综合、微观分析与巨集观分析相结合的新动向。 倾销是不是经济现象 近年来,国际上倾销与反倾销问题已经成为国际贸易战的热点之一。倾销是指在正常的贸易过程中,用低于正常价值出口商品的行为。它已经或有可能给进口国生产相同产品的行业或企业造成损害,因而受到进口国的反对。 反倾销是进口国依据本国的反倾销法,由主管当局经过立案调查,确认倾销对本国同业造成损害后,采取征收反倾销税等处罚措施的调查程式。 乌拉圭回合谈判后,在贸易自由化的呼声下,世贸组织成员采取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空间已经日益缩小,而反倾销作为WTO允许的法律手段,具有形式合法、方便实施、效果显著,并且不易招致出口国报复的诸多特点,故此被不少世贸组织成员视作保护本国国内产业的利器而屡试不爽。 我国目前已成为世界上受贸易保护主义伤害最大的国家之一。从1979年8月至去年底,共有30多个国家对我国提起反倾销和保障措施,案件累计达480多起。针对我国的反倾销案件占世界反倾销案件中的比例由20世纪80年代的3.6%猛增至目前的13.3%,远远超出我国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份额。 但随着中国市场的日益繁荣和壮大,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后,国外产品大量涌入国内,由此也产生了我国对国外产品的反倾销问题,我国从1997年制订《反倾销条例》以来,不少国内企业也举起了反倾销之盾,寻求“正当防卫”。迄今为止,国内企业共提起了18起反倾销指控。 旅游是经济现象还是文化现象? 旅游是文化搭台,经济唱戏. 旅游从本质上讲,;,旅游以经济为基础,,旅游既是经济现象,也是文化现象. 请教什么是“二元经济现象” “二元经济现象”通常是指经济生活中有两个不同的主体,其差别非常大,相互影响小,仿佛是两个世界一般。 中国的“二元经济现象”有以下几种:城乡二元,沿海内地二元,国企民企二元。 办年货是经济现象还是文化现象? 肯定是文化现象。不过现在购物方便,即使在农村,也很少有办年货的习惯了。 全球化是文化现象还是经济现象 全球化是一种文化,但是说的主要是经济方面的内容 乡村旅游是经济现象还是文化现象 乡村旅游是文化搭台,经济唱戏. 旅游从本质上讲,旅游以经济为基础,旅游既是经济现象,也是文化现象.
2023-09-04 05:19:441

经济学现象有哪些

经济学现象的几个例子:1、打折商品、超市店庆等总是有很多消费者来消费;一个是跟风现象,一个是爱占小便宜心理。2、房价越往上涨购买人数越多;这是人们对房价的心理预期导致的。3、国债总是很快就销售一空;因为国债风险小。4、学校周围的商铺、小贩很多;学校附近对物品的需求大。5、两三千的手机用户多,五六千的手机用户少;价格越低,需求越大。
2023-09-04 05:19:541

生活中常见的经济学现象

1、高速公路上车流量,尤其是货车流量减少了(社会物品的流通速度减慢了)2、那位在银行工作的朋友的脾气越来越差(社会资金的流转出现困难)3、普通工厂的订单越来越多,但是利润越来越少(实业萧条)4、房价莫名其妙的上涨(资金无处落脚,只有流进房地产)5、理财产品、余额宝的利息越来越低(国家需要刺激资金的流通,而不是让钱去沉淀)
2023-09-04 05:20:065

经济现象都有哪些

通货膨胀. 一般指因纸币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中的实际需要的货币量而引起的纸币贬值、物价上涨现象.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 通货膨胀在现代经济学中意指整体物价水平上升.一般性通货膨胀为货币之市值或购买力下降,而货币贬值为两经济体间之币值相对性降低.前者用于形容全国性的币值,而后者用于形容国际市场上的附加价值.两者之相关性为经济学上的争议之一. 纸币流通规律表明,纸币发行量不能超过它象征地代表的金银货币量,一旦超过了这个量,纸币就要贬值,物价就要上涨,从而出现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只有在纸币流通的条件下才会出现,在金银货币流通的条件下不会出现此种现象.因为金银货币本身具有价值,作为贮藏手段的职能,可以自发地调节流通中的货币量,使它同商品流通所需要的货币量相适应.而在纸币流通的条件下,因为纸币本身不具有价值,它只是代表金银货币的符号,不能作为贮藏手段,因此,纸币的发行量如果超过了商品流通所需要的数量,就会贬值. 例如: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金银货币量不变,而纸币发行量超过了金银货币量的一倍,单位纸币就只能代表单位金银货币价值量的1/2,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用纸币来计量物价,物价就上涨了一倍,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货币贬值.此时,流通中的纸币量比流通中所需要的金银货币量增加了一倍,这就是通货膨胀.在宏观经济学中,通货膨胀主要是指价格和工资的普遍上涨. 通货紧缩—— 当市场上流通的货币减少,人民的货币所得减少,购买力下降,影响物价之下跌,造成通货紧缩.长期的货币紧缩会抑制投资与生产,导致失业率升高及经济衰退. 通货紧缩(deflation)该如何定义?依据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萨缪尔的定义:「价格和成本正在普遍下降即是通货紧缩」.经济学者普遍认为,当消费者物价指数(cpi)连跌两季,即表示已出现为通货紧缩.通货紧缩就是物价、工资、利率、粮食、能源等统统价格不能停顿的持续下跌,而且全部处于供过于求的状况. 在经济实践中,判断某个时期的物价下跌是否是通货紧缩,一看通货膨胀率是否由正转变为负,二看这种下降的持续是否超过了一定时限. 呐!像现在世界这样就是通货膨胀拉
2023-09-04 05:20:231

经济现象有哪些 经济现象包含什么

经济学讲的经济现象主要分成两部分,即微观经济和宏观经济。在日常生活中,主要涉及到的是外部经济现象,微观经济主要讲的是供给与需求即供需链,如通胀、通货膨胀、财政赤字、财政局盈利、财政局收入支出、市场疲软、经济回暖等。以上就是经济现象有哪些相关内容。 宏观经济介绍 宏观经济即宏观方面的国民经济,包含一国国民经济总产量、国民经济组成(主要分成 GDP 单位和非 GDP 单位)、产业发展规划环节与产业布局、工业发展水平(人类发展指数值、社会经济发展指数值、社会保障制度指数值、幸福感)。 宏观经济指总产量经济活动。就是指全部国民经济或国民经济整体以及其经济活动和运作情况,如总需求与总供给;国民经济的总额以及增速;国民经济中的主要占比关系;物价水平的总水准;劳动监察的总水准与失业人数;货币发行的总经营规模与增速;国际贸易的总范围以及其变化等。本文主要写的是经济现象有哪些有关知识点,内容仅作参考。
2023-09-04 05:20:321

生活中常见的经济现象

1、高速公路上车流量,尤其是货车流量减少了(社会物品的流通速度减慢了)一个人独处,偶尔也会觉得孤独,来soul治愈你的孤独广告一个人独处,偶尔也会觉得孤独,来soul治愈你的孤独2、那位在银行工作的朋友的脾气越来越差(社会资金的流转出现困难)3、普通工厂的订单越来越多,但是利润越来越少(实业萧条)4、房价莫名其妙的上涨(资金无处落脚,只有流进房地产)5、理财产品、余额宝的利息越来越低(国家需要刺激资金的流通,而不是让钱去沉淀)6、车辆鸣笛的频率越来越高(由于赚不到钱,人心越来越急躁)7、五星级酒店有推出了平价套餐(消费的平民化)8、沙县小吃、黄焖鸡迅速占领整个街道(填饱肚子是最普遍的需求)9、盲目创业的人越来越多(很多人上梁山是被逼的)10、女性美容、整容广告越来越多(女人也需要出来抛头露面去赚钱了)
2023-09-04 05:20:582

生活中常见的经济现象

1、高速公路上车流量,尤其是货车流量减少了(社会物品的流通速度减慢了)一个人独处,偶尔也会觉得孤独,来soul治愈你的孤独广告一个人独处,偶尔也会觉得孤独,来soul治愈你的孤独2、那位在银行工作的朋友的脾气越来越差(社会资金的流转出现困难)3、普通工厂的订单越来越多,但是利润越来越少(实业萧条)4、房价莫名其妙的上涨(资金无处落脚,只有流进房地产)5、理财产品、余额宝的利息越来越低(国家需要刺激资金的流通,而不是让钱去沉淀)6、车辆鸣笛的频率越来越高(由于赚不到钱,人心越来越急躁)7、五星级酒店有推出了平价套餐(消费的平民化)8、沙县小吃、黄焖鸡迅速占领整个街道(填饱肚子是最普遍的需求)9、盲目创业的人越来越多(很多人上梁山是被逼的)10、女性美容、整容广告越来越多(女人也需要出来抛头露面去赚钱了)
2023-09-04 05:21:061

现实生活中的经济现象有哪些?

物价上涨,银行汇率、利率变动,税率变动,社平工资上涨及保险费上涨等等吧
2023-09-04 05:21:152

什么是微观经济学现象?

微观经济现象包括:厂商的垄断与竞争、计划与市场、收入分配与资源分配、消费者行为、生产者行为、投资风险与技术创新等。微观经济现象包括:厂商的垄断与竞争、计划与市场、收入分配与资源分配、消费者行为、生产者行为、投资风险与技术创新等。我们每个人从呱呱坠地,直到垂垂老矣,这一-生当中, 始终都在面对-一个基本问题一-我们应 该怎样更好地生活?不得不承认,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已经彻底被“经济”所裹挟。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与所作所为,全都与经济活动有关,不得不承认,在学习微观经济学之前,对现实中的一-些涉及经济现象的问题不甚了解。当生活中的一些商品涨价或者是降价,只是模糊地知道是因为需求与供给大小关系的问题。现在就可以用经济学的角度来理解了。在我的家乡烟台,依赖于优越的地理位置及自然条件,水果种植业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位置,几年前在我的家乡还是会看到大片大片苹果树林,但是让我感到惊奇的是,几年后在它们长得还很茂盛的时候有的却被砍掉了,最初只是知道因为苹果价格下降,果农赔钱,不得不另谋出路,这种见解是比较浅:显的,现尝试用微观经济学原理加以解释之,即利润最大化原理以及市场机制原理。像是苹果这-类的农产品的供给市场属于竞争性市场,果农们是在MC=MR=P的时候在短期达到利润最大化的,刚开始的苹果价格为PI.超过了平均成本,(Pr- AC)*Q>0,果农得到了经济利润,于是被利润驱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种苹果,而且种的数量也是逐步增多的,市场上苹果的供给越来越多,使得由市场需求和供给决定的苹果价格趋于下降,价格降到了P2, 位于平均成本和平均可变成本之间(P2- -AC)*Q2<0, 但这时果农们还是会继续种植,因为总收益大于总可变成本,只有这样才能收回部分固定成本,使之不会成为沉淀成本,这样的决策对于果农们来说才是理性的,供给量继续增加,价格继续下降,当降到P3时,果农们就会放弃种植了,因为(P3- AC3)*Q;<(P3-AVC)*Q3<0,果农们已无利可寻,如果还不停止种植,则全部收益连可变成本都无法收回,更谈不上对不变成本的弥补了。而事实上,只要果农停止种植,就会将可变成本将为0,显然,此时不种植要比种植强,便会出现果树被砍,数量减少。
2023-09-04 05:21:381

生活中的宏观经济学现象有哪些

那没有。个人生活,完全是微观经济学领域的内容,完全不反映宏观经济学的东西。只有千家万户汇集起来的内容,就上升到了宏观经济学的范畴了。拓展资料一、经济学:啤酒效应”原理“啤酒效应”是流通领域中一种常见的经济现象,并非啤酒行业独有。它是指由于供应链中各节点企业之间信息的不对称以及为了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造成了需求信息在供应链内部的传递过程中失真的经济现象。在一条供应链上,由于信息传递的失控,零售商对需求乐观,于是追加订货;零售商的提高需求又大大刺激了生产商,生产商的行为又更大地刺激了原料供给商。也就是说信号在逆向传递的过程中被不断放大了,消费者的需求可能只需要10瓶,但零售商的订单使得生产商对需求盲目乐观,造成了好象需要100瓶的印象,而生产商向上游供给商的大量订货又给原料商造成好象需要1000瓶的印象。反之,当需求缩减的时候也是一样。现在的房地产市场,就经常能看到“啤酒效应”的影子。由于房地产市场信息的失真,使开发商对房地产市场的预期充满信心,疯狂拍地,致使地价一路飙升,房价也随之大幅上涨。在消费者“买涨不买跌”心理的影响下,房地产销售面积连年提升。二、“蛛网理论”原理“蛛网理论”又叫“丰收悖论”,是市场经济中一种比较奇怪的现象,是指某些商品的价格与产量变动相互影响,引起规律性的循环变动的理论。1930年由美国的舒尔茨、荷兰的J.丁伯根和意大利的里奇各自独立提出。由于价格和产量的连续变动用图形表示犹如蛛网,1934年英国的卡尔多将这种理论命名为蛛网理论。和古典经济学理论相反,蛛网理论证明了在一定的假设下,市场均衡被打破后,经济系统不一定能够自动恢复均衡的经济现象。该假设是,第一,完全竞争,每个生产者都认为当前的市场价格会继续下去,自己改变生产计划不会影响市场;第二,价格由供给量决定,供给量由上期的市场价格决定;第三,生产的商品不是耐用商品。这些假设表明,蛛网理论主要用于分析农产品。因此,对于蛛网理论带来的丰产不丰收现象。三、“帕金森定律”原理“帕金森定律”就是官僚主义现象在经济学中的称呼,也可称之为“官场病”、“组织麻痹病”或者“大企业病”,源于英国著名历史学家诺斯古德·帕金森1958年出版的《帕金森定律》。帕金森在书中阐述了机构人员膨胀的原因及后果:一个不称职的官员,可能有三条出路,第一是申请退职,把位子让给能干的人;第二是让一位能干的人来协助自己工作;第三是任用两个水平比自己更低的人当助手。这第一条路是万万走不得的,因为那样会丧失许多权利;第二条路也不能走,因为那个能干的人会成为自己的对手;看来只有第三条路最适宜。于是,两个平庸的助手分担了他的工作,他自己则高高在上发号施令,他们不会对自己的权利构成威胁。两个助手既然无能,他们就上行下效,再为自己找两个更加无能的助手。这样一来,本应一个人做的工作量就会分摊给7个人。如此类推,就形成了一个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相互扯皮,效率低下的领导体系。
2023-09-04 05:21:461

不正常的经济现象有哪些

不正常的经济现象有:⑴收入与财富分配不公。⑵外部负效应问题 ⑶竞争失败和市场垄断的形成 ⑷失业问题 ⑸区域经济不协调问题 ⑹公共产品供给不足 ⑺公共资源的过渡使用
2023-09-04 05:21:571

旅游旺季会产生哪些经济学现象?

1、打开冰箱时,为啥冷藏室会亮而冷冻室却不会亮?——“成本效益原则”原理“成本效益原则”是指只有当改后效益大于改进的成本时,才应该改进这个产品。对于题目的问题,我们可以对比相关成本与效益。不管是在冷冻室还是在冷藏室,安一盏打开门就会自动亮的灯,成本差不多是一样的。这也就是经济学家所谓的“固定成本”,在这里指的是,它不随你开关冰箱门次数的多寡而发生变化。从效益方面来看,冰箱里有一盏灯,你找东西更方便。由于大多数人打开冷藏室的次数比打开冷冻室的次数要多得多,因此显然,在冷藏室安装一盏灯的效益更大。所以,既然加装一盏灯的成本相同,那么,根据成本效益原则,在冷藏室安灯就比在冷冻室安灯更划算。这也能解释“为什么24小时营业的便利店门上要安装锁”,因为当时这种工业门都是有锁的,我们不会为了便利店而专门做一种不带锁的工业门。产品设计不仅要满足卖方保持低价便于竞争的需求,还要包含最符合消费者心意的功能。简单来说,成功的产品设计就是根据“成本效益原则”在两方面实现平衡。所谓“晕轮效应”,就是在人际交往中,人身上表现出的某一方面的特征,掩盖了其他特征,从而造成人际认知的障碍。在日常生活中,“晕轮效应”往往在悄悄地影响着我们对别人的认知和评价。比如有的老年人对青年人的个别缺点,或衣着打扮、生活习惯看不顺眼,就认为他们一定没出息;有的青年人由于倾慕朋友的某一可爱之处,就会把他看得处处可爱,真所谓“一俊遮百丑”。“晕轮效应”是一种以偏概全的主观心理臆测,其错误在于:第一,它容易抓住事物的个别特征,习惯以个别推及一般,就像盲人摸象一样,以点代面;第二,它把并无内在联系的一些个性或外貌特征联系在一起,断言有这种特征必然会有另一种特征;第三,它说好就全都肯定,说坏就全部否定,这是一种受主观偏见支配的绝对化倾向。总之,晕轮效应是人际交往中对人的心理影响很大的认知障碍,我们在交往中要尽量地避免和克服晕轮效应的副作用。
2023-09-04 05:22:162

经济滞胀是指什么现象

经济滞胀是指一国或地区的经济增长停滞,同时失业与通货膨胀大幅上升的经济现象。经济产能被负面的供给震荡而减少或者不当的经济政策是造成经济滞胀的主要原因。短期内,滞涨的物价持续上涨现象会造成严重的通货膨胀,经济产量下降会导致企业提供的劳务和物品减少,从而导致失业率上升,企业甚至会面临破产倒闭,整个经济呈现衰退的趋势。高通胀率影响财富分配并扭曲价格,高失业率使国民收入下降。而在长期中,物品与劳务的产量在一段时期内仍处于较低的水平。但随着对工资、价格和根据较高的生产成本进行调整,最终滞胀会衰退以及自行消失,实现经济的自我纠正。经济滞涨指的是,当资本主义国家在同一时间内出现经济停滞、衰退和高失业率,同时又有高通货膨胀率或上涨的物价水平的现象。简单来说,经济滞涨指的就是经济停滞和通货膨胀同时发生的现象。
2023-09-04 05:22:241

通货膨胀对应的经济现象是什么

    1、通货膨胀的定义是货币贬值。通货膨胀的原因是社会总商品供求关系失衡,即商品供不应求,供不应求的原因是发展速度过高,发展速度过高的原因是发展阶段过低。    通货膨胀是一种经济现象。这种现象包含三个变量:一是货币扩张;二是商品供不应求;三是货币贬值。三者的关系是:货币扩张是货币贬值的结果,而不是货币贬值的原因。由于商品供不应求和货币贬值,因此,为了平衡工资和物价指数变化以及扩大投资生产,政府和企业扩大信贷,导致货币扩张。    通货膨胀仅仅是一种总供给对总需求比例降低的强烈反应。通货膨胀表明社会“持货率”增长速度超过“持币率”增长速度。   2、通货紧缩就其概念范畴来讲,在经济学中是对应通货膨胀而存在的。简单的说,就是一国发行的货币量少于现实流通中和经济交易中所需的货币量,其表现为总体需求的不足。       通货紧缩会使就业和物价都下降,一旦超出“可容忍区间”的警戒线,必然会向经济发展亮“红灯”。
2023-09-04 05:22:381

求小论文一篇 对生活中的一种现象做经济学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社会形态的渐进转型,腐败,也像瘟疫一样在神州大地滋生、蔓延。从1982年起,中国共发起五次“严打"高潮:1982年、1983年、1988-1990年、1993年、1995年。时至今日,全国范围的腐败之风非但没有抑制住,反而呈现出规模增大、频率加快趋势 日益严重的腐败问题正在危及政府的形象,成为社会经济不稳定的“重磅定时炸弹”。有识之士不无忧虑地指出:今后最有可能中断中国改革与现代化进程的因素来自恶性腐败。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腐败的基本形式是政治权力与经济财富之间的交换,实质是“权钱交易”。马克思说,货币是特殊商品,其实在特定经济条件下权力是一种更加特殊的商品。在市场经济体制中,由于示范效应的结果,只要有一个人利用手中的权力为自己捞取特殊利益,其他人就会跟着这样干,在消费欲望极高而消费水平极低情况下,就会出现一种被称为“权力泛化”的社会现象。商品交换被“权利交换”所取代,而权力已经成为一种特殊商品,“权力上市”促成了权钱交易的实现,进而确立了权利交换关系。在与其它商品,包括货币这种特殊商品交换时,权力具有连续的交换价值。用权力和社会做生意,百分之百赚钱,简直可以说是一本万利。 本世纪70年代,美国的泽.布坎南等学者提出一种“寻租理论”,他把种种生产要素供求差价及优惠条件,亦即支付给要素所有者的报酬中,超过要素在任何可替代用途上所得到的报酬的那一部分,称作“租金”。这些租金是政府管制、干预市场的结果。“寻租活动”就是指企业为了寻求租金,向政府官员行贿以获得这些差价。通俗地讲,寻租就是用较低的贿赂成本获取较高的收益或超额利润。泽.布坎南认为,要克服“寻租”现象,根本出路就是解除行政权力对市场干预和管制,通过市场开展公平竞争。政府对微观经济的管理应有明确规范,提高透明度。 腐败虽然给寻租人带来收益,但并不增加社会财富,相反却增加全社会的交易成本,消耗相当部分的社会经济资源,使得资源配置低效率以及资源严重浪费,导致社会经济的“内耗”。由于寻租活动具有示范效应,导致腐败恶性化。寻租者不需通过市场竞争和技术创新,轻而易举地获得高额甚至超高额利润,这为寻租者提供强烈激励,同时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寻租活动,造成更大范围的腐败蔓延。 作为通过权力上市而产生的对社会经济资源和公共财富非理性侵吞和占有的反经济行为,腐败这种病态经济现象,不是基于对社会经济资源的有效、合理配置。而只会造成对经济秩序的震荡与破坏。腐败是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一种反动。
2023-09-04 05:22:506

生活中的经济现象小短文300

有一次,在上画画培训班的时候,老师告诉我们:“许多画家的画板上都只有三种颜色,红,黄,蓝,也叫三原色。我们利用这三种颜色能调出很多种不同的颜色"。听了老师的话,同学们都发出了惊奇的叫声,于是老师就叫我们试试看。我们都迫不及待地试起来。"哇,我的变成紫色了!"“咦,我的怎么变成黑色的呢?”就像变魔术似的,许多颜色都被同学们“变”了出来。“这是什么原因呀?”同学们纷纷问道。“这叫三基色原理。”老师说“三基色就是红,黄,蓝。人的眼睛对这三种颜色最为敏感,人的眼睛就像一个三色接收器,大多数的颜色可以通过红,黄,蓝三色按照不同的比例合成产生。同样绝大多数单色光也可以分解红,黄,蓝三种色光。而这三种颜色合成的颜色,不仅仅是画画,彩色电视机彩色印刷,油漆等等也是利用这个原理……”听了老师的介绍,我们才恍然大悟,原来生活中五彩缤纷的色彩是这样来的呀!太奇妙了!其实,生活中还有许多的有趣现象,比如:在喷泉中看到彩虹,冬天吃雪糕嘴会被粘住,在阳光的照射下,露珠会变成彩色的……同学们,让我们一起用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的眼睛去寻找去探索生命的奥妙吧!
2023-09-04 05:23:103

当今经济现象有哪些?

其实政府工作报告中有总结: 一、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 当前,世界经济复苏依然艰难曲折,需求动力减弱和成本推动共同作用,我国经济运行下行压力加大。 二、结构调整任务十分艰巨 近几年我国大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在当前经济增速下滑的背景下,暴露出更多的问题,经济结构调整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一是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问题突出。 三、农业基础地位不够牢固 一是现代农业建设任务艰巨。 二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给的任务更加艰巨。 三是农民增收的基础很不牢固。 四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滞后。 四、财政收支矛盾比较突出 一是财政收入增速放缓。 二是政府刚性支出增加。 五、民生领域面临很多挑战 教育领域存在一些热点和难点问题。如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现象、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应试教育”倾向、随迁子女和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高考改革等问题,对这些问题社会高度关注,群众反映十分强烈。 六、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较多 一是市场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 二是非公经济发展的环境有待改善。 三是财税体制改革需要加快。 七、政府改革和建设需要加强 我国现行的行政管理体制经过近年来的改革完善,取得了重要进展。但与当前不断发展变化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相比,仍然存在一些不相适应的方面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2023-09-04 05:23:281

2020年有哪些经济现象

2020年全球国内生产总值(GDP)萎缩4.4%,比6月的预估上调了0.8个百分点。在此前的6月WEO中,IMF预计2020年全球GDP萎缩5.2%(根据新的统计方式),比4月预测的-3%进一步下调,这是IMF自上世纪大萧条以来对全球经济增长作出的最悲观预测。由于美国和欧元区第二季度的GDP好于预期,IMF上调了上述两大地区的经济增速。具体来看,IMF预计2020年美国GDP增速为-4.3%,此前预期为-8.0%;预计2020年欧元区GDP增速为-8.3%,此前预期为-10.2%。在其他主要发达经济体中,IMF预测日本、英国、加拿大的经济增长在2020年分别为-5.3%、-9.8%和-7.1%。同时,IMF还大幅下调了对发达经济体2021年的整体增速预期0.9个百分点至3.9%。在IMF看来,除中国以外的许多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经济前景仍然不稳定。“这背后有多种因素,包括疫情的持续蔓延和不堪重负的医疗卫生系统、旅游业等日益重要的部门受到疫情严重影响,以及这些经济体对包括汇款在内的外部金融的更大依赖。”报告如此表示。
2023-09-04 05:23:361

用微观经济学解释生活中的经济现象

采用正规的方
2023-09-04 05:23:475

什么是社会经济现象

就是经济在各方面的表现,如物价,汇率等等。。
2023-09-04 05:24:273

最近的经济现象分析

1、国际油价震荡引发连锁反应随着近期俄乌冲突的持续激化、美俄之间的明争暗斗,以及藏在背后的投机操作,能源领域越发不太平,国内油价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了连锁反应。2、俄罗斯卢布震荡 人民币兑卢布汇率波幅扩大至10%俄乌冲突升级以来,俄罗斯经济金融遭遇制裁,卢布兑美元最大跌幅近100%、兑人民币最大跌幅也超过八成。因卢布汇率波动明显增强,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宣布上调人民币兑卢布即期交易价浮动幅度至10%。3、京东物流将收购德邦股份66.49%股份京东物流与德邦物流达成战略合作,京东物流将收购德邦股份66.49%股份。双方将在快递快运、跨境、仓储与供应链等领域展开深度合作,并将继续保持品牌和团队独立运营。4、辉瑞Paxlovid药片下周获准仿制,最快将于12月前供应。药品专利池组织计划于下周公布获准仿制辉瑞新冠口服药Paxlovid的药企名单,制药商可能准备在今年12月前提供第一批Paxlovid药片。由于生产和监管障碍及该药物原料的复杂性,更大的数量可能要到2023年5月才能进入市场。有五家中国药企入围。
2023-09-04 05:24:481

经济衰退的时候为什么物价上涨

也不是啊!经济衰退也可能会通货紧缩啊。
2023-09-04 05:25:277

什么是经济规律?如何区分经济规律的不同类型?

特点:①自然界物质运动的各种规律,是完全离开人们的活动而独立存在和发生作用的,而经济规律是人们的生产关系运动规律,离开人们的经济活动,也就不存在经济规律,经济规律总是和人们的经济活动相联系的②自然界物质运动规律大多是长久不变的,而绝大多数经济规律并不是长久不变的 ③在阶级社会里,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总是有阶级背景类型:①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所共有的经济规律,他表现一切社会生产的某种共同本质的联系②几种社会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他表现某几个社会在生产关系方面的共同的本质的联系③某种社会形态特有的经济规律,他表现该社会生产关系的特有的本质联系
2023-09-04 05:25:572

生活中有哪些经济学现象,举例说明,谈谈你的理解和感想。

关于生活中的经济现象如下:人们经常要求经济学家解释一些经济事件的原因.例如,为什么年轻人的失业率高于年龄大一些的人?有时也要求经济学家提出改善经济结果的政策建议.例如,政府应该为改善年轻人的经济福利做些什么?当经济学家努力去解释世界时,他们是科学家.当经济学家试着帮助改善世界时,他们是政策顾问.一般来说,关于世界的表述有两种类型.一种类型是实证的. 实证表述是描述性的.它们做出关于世界是什么的表述.第二种类型的表述是规范的.规范表述是命令性的.它们做出关于世界应该是什么的表述.实证表述和规范表述之间的关键差别是我们如何判断它们的正确性.从原则上说,我们可以通过检验证据而确认或否定实证表述.经济学家可以通过分析某一时期内最低工资变动和失业变动的数据来评价到底是不是最低工资法引起了工人失业.与此相比,评价规范表述涉及价值观和事实,仅仅靠数据并不能判断政府应不应该提高工人最低工资.确定什么是好政策或什么是坏政策不仅仅是一个科学问题,它还涉及到我们对伦理、宗教和政治哲学的看法.经济学家可能对世界如何运行的不同实证理论的正确性看法不一致,有着不同的价值观,因此对政策应该努力实现的目标会有不同的规范观点.
2023-09-04 05:26:271

生活中经济现象有哪些

1. 商场打折,“满300送300电子券”比“满300省300现金"能带来的营业收入会更好,但另一方面消费者也许会因为买不到合适的索性不消费。2. 假设,读三年全日制研究生的学费3W,读在职MBA一年20W,看似在职的贵很多。但是,如果你年薪20W,那么在职研究生是你一年的收入,可是读三年全日制的研究生你可能放弃的是三年的收入。
2023-09-04 05:26:471

金融知识,有趣的经济学现象

金融小知识口红效应从少女心爆棚的粉色“小羊皮”到逼死男朋友的狂拽YSL星辰,近年来,口红这一单品可以说是翻手为云、覆手雨。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有因口红而引发的经济效应,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首次提出了“口红效应”经济理论“口红效应”是一种有趣的经济现象也叫“低价产品偏爱趋势”。在美国,每当在经济不景气时,口红的销量反而会直线上升。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呢?美国人普遍认为口红是一种比较廉价的消费品,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人们仍然会有强烈的消费欲望会转而购买比较廉价的商品。口红作为一种廉价的非必要之物”,可以对消费者起到一种“安慰”的作用。“口红效应”便由此诞生啦。有人说,商场口红断货意味着经济危机的来临,有人说,爆米花其实才是电影院里最赚钱的业务如果有一天。你看到马路上女孩子的口红涂得艳丽非凡,商场里的口红全都售罄这个时候你可能就要开始存钱,以防经济危机的来临一旦经济开始萧条,男士则会缩减开支,晚一些再去买新的内裤。这就是传说中的口红效应和男士内裤指数。口红、男士内裤、爆米花等等这些看起来毫不相干的东西,为什么会跟经济学扯上关系呢?现实生活中还有哪些怪诞有趣的经济学现象呢?经济危机下,人们的收入和对未来的预期都会降低,这时首要削减的便是大宗商品消费如买房、买车、奢侈品等,转而去购买一些廉价的非必要之物”,从而刺激了廉价商品的消费上升。经济政策制定者和企业决策者可以利用这一规律,适时调整自己的政策和经营策略,就能最大限度地降低危机的负面影响。如何利用口红效应满足如下三个条件的产品也可以充分利用口红效应”来拉动销售:首先是所售商品本身除了实用价值外,要有附加意义,其次商品本身的绝对价格要低,再次,商家要充分利用情境来引导消费者、爆消费欲望。口红效应中的商机化妆品美国1929年至1933年工业产值减半但化妆品销售增加:1990年至2001年经济衰退时化妆品行业工人数量增加,2001年遭受9·11袭击后,口红销售额翻倍。电影美国电影一直是“口红效应”的受益者之一,20世纪二三十年代经济危机时期正是好莱坞的腾飞期,而2008年的经济衰退也都伴随着电影票房的攀升。12月公映的冯小刚电影《非诚勿扰》首周票房就超过了8000万元。动漫游戏日本市场调研机构发布的消费统计数据显示,虽然其他行业走冷游戏机行业中的任天堂和索尼PSP。却销量大增,其中很大一部分将作为圣诞节和新年的礼物成为日本玩家迎接新年的伴侣。
2023-09-04 05:26:551

分析某一经济现象

嘴:但是酒后和驾车,这是两个问题 马东:两个问题 嘴:酒后的问题就不要再说了 马东:这不……哎诶? 嘴:再说一说我为什么要驾车 马东:为什么呢? 嘴:我为什么要驾车呢? 马东:啊? 嘴:因为我要回家 马东:对 嘴:回家为什么要驾车呢? 马东:为什么呢? 嘴:因为家住得远 马东:对 嘴:家为什么住得远呢? 马东:为什么呢? 嘴:因为在郊区买的房 马东:对 嘴:为什么在郊区买的房呢? 马东:为什么呢? 嘴:因为城里房价太贵 马东:对 嘴:为什么房价太贵呢? 马东:为什么呢? 嘴:因为美国资贷危机 马东:对 嘴:为什么资贷危机呢? 马东:为什么呢? 嘴:因为他金融滑坡 马东:对 嘴:他金融滑坡呢……
2023-09-04 05:27:342

分析一个当前的经济现象(1000字左右)急!!!

【 绿色增长成重点:传统产业向绿色发展!】 发展绿色产业,实现经济增长的绿色化,已经成为中国和国际社会追求的长远目标,实现目标,需要坚定的意识,但仅有坚定的意识不行.既有明确的目标,又有坚定的意识,如果路径选择不当,实现目标就可能走很多弯路,甚至于可能实现不了目标.所以,发展绿色产业,要根据中国的特点,选择合理的路径,就是要解决好当前发展的重点、突破口和政策措施问题。一、“十二五”绿色产业发展的重点:传统产业的绿色化发展绿色产业不能完全抛开传统产业。我国虽然面临着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任务,但从一段时期的发展趋势看,资源密集型产业群仍然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所以,实现传统产业的绿色化是我国绿色产业发展的重点。无论科技多么进步,产业如何绿色化,有一个基本事实是无法被改变的,那就是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是建立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之上的。离开了一定的物质基础,生活水平的提高就会失去依托。一些发达国家表面上看,资源的消耗比较低,但实际上却是以其它国家较高的资源消耗为基础的。中国向国外出口的产品,部分产品的资源密集度很高,就相当于其它国家,通过进口中国的产品,消耗了中国的资源。发展绿色产业的最终目的,是扩大资源基础,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突破资源对人类生活水平提高的限制,而不是使人类完全摆脱对资源的依赖。中国仍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过程中,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过程仍没有完成。从国际经验看,工业化过程和城市化过程,就是一个资源大量开发和利用的过程。从发达国家或地区的经验看,这个过程只有在工业化过程完成,从工业社会进入到后工业社会的时候才可能发生重大变化。有关康德拉季夫长波的研究表明,发达国家进入信息社会之前出现的一系列带动经济增长的产业群都是和资源开发利用相关的。第一次康德拉季夫长波的核心投入棉花、铁和水资源。第二次康德拉季夫长波的核心投入是煤和铁,作为基础设施和货物及旅客运输的服务行业,铁路以及与铁路发展紧密相关的蒸汽机制造、铁路车辆制造以及其他铁路装备产业发展十分迅速。第三次康德拉季夫长波,是一个大规模开发利用钢铁、电力等的时代,影响这次长波的关键产业都和钢铁、电力的开发利用有关。第四次康德拉季夫长波快速增长的新兴产业集群都是建立在汽车和石油工业的基础之上的。很显然,处于工业社会时期的发达国家,其高速增长都和资源的开发、利用紧密相关。中国虽然可以通过引入更现代的技术,降低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资源利用强度,但我们仍无法想像,在工业化过程中中国可以完全超越对传统资源的大规模利用与开发这样一个阶段。如果要强行超越这一阶段,中国的发展就会出现一个“断档期”,就是新兴产业还没有起来,形成强有力的国际竞争力,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传统的资源密集型产业却因为政策不当、操之过急而迅速衰落。我国的工业化、城市化过程还没有完成,决定了我国对资源密集型产品的需求还很大。“十二五”中国发展绿色产业的重点,应放在传统产业的绿色化。这是其它国家正在采取的措施。如奥巴马提出的新能源计划,就把汽车燃油经济标准作为其重要内容。奥巴马竞选提出的新能源政策,计划每年将汽车燃油经济标准提高4%。2009年5月美国提出的国家标准是,从2012年到2016年年平均提高5%,到2016年乘用车和轻型卡车的燃油经济标准为每加仑35.5英里,平均每辆车要提高8英里左右。美国的科技实力和发展绿色产业的基础比中国来要雄厚很多,但即便美国这样的国家,都把对传统产业的改造作为发展绿色产业的重要内容,中国对此更是要给予高度重视,并把它作为发展绿色产业的重点加以推进。中国绿色产业的发展要从节绿、稳绿,走向增绿。二、低碳化是未来绿色产业发展的制高点发展绿色产业,包括很多领域,但从未来的发展趋势看,低碳化是未来绿色产业发展的制高点。而在低碳化过程中,新能源的发展则是关键中的关键。 2009年联合国环境署出版了一本报告—走向低碳。这本报告提出了走向低碳的四个理由:保护气候;保护人类健康;保护资源和刺激经济。正是这四个动力,推动着全球经济向低碳经济的转型。虽然对碳排放与全球温度升高的关系存在一些质疑的声音,但因为减碳,走向低碳化这一大势是不会改变的。奥巴马在竞选中,就提出新能源计划,上台后,在经济恢复计划中,奥巴马把发展新能源作为经济恢复计划的重要内容。去年美国众议院通过了清洁能源与安全法草案,美国政府对发展新能源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由于能源消费在碳排放中占到举足轻重的地位,所以,美国的新能源计划,实质上也是美国了展低碳经济的计划。这个计划特别是在经济危机的形势下,显得十分抢眼,既可以为经济复苏起到一定的作用,而且具有长远意义。随着全球对气候变化问题的日益关注,美国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尽管在美国依然还存在反对的声音,认为人类活动未必是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的重要原因,但采取措施,限制温室气体的排放在美国将很快付诸行动。美国外交关系协会2008年发表了一篇研究报告,提出美国要把气候变化政策将成为美国外交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2009年4月,美国环境保护局公布了一份报告,报告认为,温室气体的排放会影响公众健康。所以,尽管在美国仍有部分人认为,人类活动并不是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的重要原因,但美国已经把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问题提到了重要的议事日程。美国把提高能源效率、开发利用清洁、可再生能源视为美国力图在21世纪继续领先世界其它国家的战略举措。奥巴马在2009年的地球日发表的演讲中就讲到,那个国家如果能在开发新的清洁能源上领导世界,这个国家必将在21世纪的全球经济中起到领导作用。他要求在美国开创一个能源开发的新时代,因为,这不仅是一个事关在保护环境和保护经济两者之间的选择问题,而是一个事关在繁荣与衰退之间进行选择的问题。美国的新能源计划,对美国的经济恢复有一定作用,但主要着眼的是长远目标,是一项继续保持美国在全球居于领导地位的战略,是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过去多次技术革命的历史分析,新能源产业极有可能成为下一次经济长波中的战略性主导产业,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会带动一批产业的发展和兴起,形成新兴产业群。 绿色产业包括大量的技术创新,在众多的技术创新中,中国已经落在发达国家的后面。中国的低碳化技术的创新能力与国外虽然也有差距,但差距相对要少些,所以,中国发展绿色产业应把高度重视低碳技术的发展,努力抢占低碳技术这个制高点。三、通过创新链的构建,推动绿色产业发展推动绿色产业发展需要创新,但是一个链条,包括研究与开发、示范、推广应用、大规模产业化等,每个环节都相互影响,所以,必须从通过创新链的构建,提升创新链的整体能力,为绿色产业的发展提供支撑。对此,中国可以借鉴美国新能源计划的经验。1、重视人才储备,既重视学生培养,也重视对工人技能的培训美国的新能源计划十分重视人才培养。美国一直把培育和吸引顶尖人才作为其国家竞争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美国在很多技术领域一直保持领先地位的重要原因。美国在电子信息领域之所以取得领先地位,就是因为具有人才上的优势。在新能源计划上,美国仍然十分重视人才的培养,不仅采取措施鼓励大学培养更多的相关大学生,而且还十分重视对工人进行相关的技能培训。为了提高我国在绿色产业上的竞争优势,我国也应高度重视与绿色产业相关的人才培养工作,可以考虑设立专门奖学金,鼓励学生学习相关专业,加快相关人才的培养,为绿色产业的发展储备人才。2、既重视应用、推广,也重视前沿技术的研发,在研发、应用中重视跨学科、多部门的合作创新在实施新能源计划过程中,美国把新能源产业竞争的重点放在技术竞争上,美国能源部把研发与技术创新作为新能源实施计划的最核心领域,其最终目的是要在技术上处于领先地位,力图成为全球新能源技术的供应国。为了推进技术创新,美国建立了46个前沿研究中心,集中了最优秀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包括约1800名研究人员和学生,来自大学、国家实验室、产业部门和非盈利机构,目的要在清洁能源与能源安全等领域从事基础性的创新研究工作,如纳米科技、超级光源、超级计算机。支持高级技术研究工程部门(能源部分),就如何生产、分配、使用能源方面开展高风险、高回报的研究工程,目标是保证美国在开发和利用先进的能源技术方面处于领先地位。2010年能源部用2.8亿建立了8个跨学科的创新基地,支持相关成果的产业化,包括太阳能发电、电池与电力储存、碳捕获与封存、节能建筑与设计、电网材料、设备,仿真与模拟。我国在推进绿色产业发展的过程中,不仅要重视技术的应用与推广,同时也应着眼于成为全球重要的绿色技术供应国目标,建立一批在绿色技术开发方面能逐步取得全球领先优势的研发机构,培育一批可以为绿色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的技术供应商,要避免在绿色产业的发展过程中,中国再次处于产业链的低端,成为简单的加工制造基地。3、把绿色产业的发展与基础设施建设联系起来新能源计划的实施,仅有技术和人才是不够,还必须有相应的外部使用环境,需要建设相应的基础设施。为此,美国在实施新能源计划过程中,极其重视与新能源相匹配的基础设施建设,如对电网进行改造、建立新型加油站等。我国在发展绿色产业的过程中,要充分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在现有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这些基础设施与绿色产业,特别是新能源开发、利用的适应性,应尽可能避免因经济的转型而造成巨额基础设施报废现象的出现。
2023-09-04 05:27:421

生活中的宏观经济学现象有哪些?

那没有。个人生活,完全是微观经济学领域的内容,完全不反映宏观经济学的东西。只有千家万户汇集起来的内容,就上升到了宏观经济学的范畴了。
2023-09-04 05:27:532

经济现象有哪些

1)从整体上看,我国正处于社初阶段,科技和教育的发展水平还比较落后。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人们科学文化素质低,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国际化人才,高层次专业人才少,制约了经济社会发展,给国际竞争带来压力。使我国科技对经济贡献低,产品质量低,资源浪费重。2)(引申)因此我国应落实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培养人才,增强自主创性能力,建创新型国家3)创新是民族进步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懈动力,科学技术的本质就是创新,科技发展靠创新,创新是发展之源,力量之基,时代发展的主旋律。国际竞争说到底是民族创新能力竞争4)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他决定着生茶里的发展水平和速度,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因素,科教兴则国兴。输掉科技就输掉未来
2023-09-04 05:28:011

什么是经济现象

在经济学原理中讲的经济现象主要分为两块即微观经济和宏观经济在我们的生活中主要涉及的是微观经济现象微观经济主要讲的是供求关系即供求链例子的话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物价随供求关系的不同上下浮动通货膨胀等等都是您参考下
2023-09-04 05:28:202

什么是经济现象。

在经济学原理中讲的经济现象主要分为两块 即微观经济和宏观经济 在我们的生活中 主要涉及的是微观经济现象 微观经济主要讲的是供求关系即供求链 例子的话 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 物价随供求关系的不同上下浮动 通货膨胀等等都是
2023-09-04 05:28:403

什么叫经济现象?

在经济学原理中讲的经济现象主要分为两块 即微观经济和宏观经济 在我们的生活中 主要涉及的是微观经济现象 微观经济主要讲的是供求关系即供求链 例子的话 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 物价随供求关系的不同上下浮动 通货膨胀等等都是
2023-09-04 05:29:003

什么是经济现象。

在经济学原理中讲的经济现象主要分为两块, 即微观经济和宏观经济, 在我们的生活中 ,主要涉及的是微观经济现象。微观经济主要讲的是供求关系即供求链,主要有通货膨胀、通货紧缩、财政赤字、财政盈余、财政收支平衡等。通货膨胀是由于纸币流通条件下因货币供给大于实际需求现实购买力大于产品供给,导致钱不值钱的现象,即货币贬值,现象是物价持续地普遍的上涨,持续和普遍是很重要的定语,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扩展资料:经济之下,由人的意愿和对货物的价值认定,而产生公平自由的交易原则,而同时,各种各样的意识、行为、交易的出现和发生,都在人的理解之下,或许,这样的一片、整体的意识思维的承载,就是场,随着人的意愿而自由伸展。在西方经济学中,经济学家给经济学下了各种各样的定义,但对经济的定义却比较模糊。他们认为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自然是经济,经济这个最基本的概念是一个清晰自明的实体,对经济无须下定义,故至今为止在西方经济学中经济一词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由此导致他们对经济学的定义也处于混乱状态。我们只能从其对经济学的定义中推测出经济的“定义”。
2023-09-04 05:29:191

有哪些经济现象

经济现象分别是彼得原理、酒与污水、马太效应、木桶定律、零和游戏、合作规律、手表定理、不值得定律、奥卡姆剃刀定律、蘑菇管理。1、酒与污水定律是指把一匙酒倒进一桶污水,得到的是一桶污水;如果把一匙污水倒进一桶酒,得到的还是一桶污水。也就是说,不在于污水的多少,只要它存在,就会造成一个整体的破坏。2、《新约·马太福音》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国王远行前,交给3个仆人每人一锭银子,吩咐道:“你们去做生意,等我回来时,再来见我。”国王回来时,第一个仆人说:“主人,你交给我的一锭银子,我已赚了10锭。”于是,国王奖励他10座城邑。第二个仆人报告:“主人,你给我的一锭银子,我已赚了5锭。”于是,国王奖励他5座城邑。第三仆人报告说:“主人,你给我的1锭银子,我一直包在手帕里,怕丢失,一直没有拿出来。”于是,国王命令将第三个仆人的1锭银子赏给第一个仆人,说:“凡是少的,就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凡是多的,还要给他,叫他多多益善.”这就是马太效应,反映当今社会中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即赢家通吃。3、水桶定律是讲一只水桶能装多少水,这完全取决于它最短的那块木板。这就是说任何一个组织,可能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即构成组织的各个部分往往是优劣不齐的,而劣势部分往往决定整个组织的水平。4、零和游戏是指一项游戏中,游戏者有输有赢,一方所赢正是另一方所输,游戏的总成绩永远为零,零和游戏原理之所以广受关注,主要是因为人们在社会的方方面面都能发现与“零和游戏”类似的局面,胜利者的光荣后面往往隐藏着失败者的辛酸和苦涩。5、手表定理是指一个人有一块表时,可以知道当时是几点钟,当他同时拥有两只表时,却无法确定。两只手表并不能告诉一个人更准确的时间,反而会让看表的人失去对准确时间的信心。
2023-09-04 05:29:392

生活中的经济现象10个

经济学对于很多人来说,可能十分高深莫测,事实上,经济学并不神秘,就来源于我们的现实生活。现在给大家介绍我们生活中8个有趣的经济现象。1、打开冰箱时,为啥冷藏室会亮而冷冻室却不会亮?——“成本效益原则”“成本效益原则”是指只有当改后效益大于改进的成本时,才应该改进这个产品。对于题目的问题,我们可以对比相关成本与效益。不管是在冷冻室还是在冷藏室,安一盏打开门就会自动亮的灯,成本差不多是一样的。这也就是经济学家所谓的“固定成本”,在这里指的是,它不随你开关冰箱门次数的多寡而发生变化。从效益方面来看,冰箱里有一盏灯,你找东西更方便。由于大多数人打开冷藏室的次数比打开冷冻室的次数要多得多,因此显然,在冷藏室安装一盏灯的效益更大。所以,既然加装一盏灯的成本相同,那么,根据成本效益原则,在冷藏室安灯就比在冷冻室安灯更划算。这也能解释“为什么24小时营业的便利店门上要安装锁”,因为当时这种工业门都是有锁的,我们不会为了便利店而专门做一种不带锁的工业门。产品设计不仅要满足卖方保持低价便于竞争的需求,还要包含最符合消费者心意的功能。简单来说,成功的产品设计就是根据“成本效益原则”在两方面实现平衡。2、为什么破旧的钱币总是被先花出去?——“劣币驱逐良币”原理这种现象可类比经济学一个很著名的原理,“劣币驱逐良币”。目前,最通俗的解释是:当你的钱包里有一张崭新的百元钞票和一张破旧的百元钞票时,你总是倾向于把那张破旧的先花出去。久而久之,流通中的货币越来越破旧,新钱却没有花出去,仍然呆在钱包里,于是劣币驱逐了良币。“劣币驱逐良币”原本是说:古时候,因为铸造货币工艺的差别很大,人们就倾向于将那些足值的“良币”收藏起来,并试图将那些成色差的“劣币”转让给他人,这样市场上就同时流通着劣币和良币,且劣币得不到有效地制止和惩罚,如此循环,良币就会被驱逐出市场,质量差的货币反而在市场上流通了。在现今社会中,大家可以不必担心“劣币驱逐良币”,人们虽然会排斥残币,但是对于新币的收藏偏好并没有古代那么强烈,或者说,即便收藏了新币,也不能兑换更高价值的东西。并且,钞票的更新成本并不算高,市场上的残币大都被商业银行收集起来,送交到人民银行销毁了。当今,“劣币驱动良币”的现象已经被广泛引申到各个领域,人们用这一法则来泛指价值不高的东西会把价值较高的东西挤出流通领域,这个“劣胜优
2023-09-04 05:29:471

高中政治经济生活课本中有哪些经济现象?

经融危机,经济大幅度上升
2023-09-04 05:29:592

经济现象有哪些

1.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由于纸币流通条件下因货币供给大于实际需求现实购买力大于产品供给,导致钱不值钱的现象,即货币贬值,现象是物价持续地普遍的上涨,持续和普遍是很重要的定语,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2.通货紧缩:与通货膨胀相反,通货紧缩是持续地普遍地物价下降。3.财政赤字:国家支出大于收入。4.财政盈余:国家收入大于支出。5.财政收支平衡:实际上,财政过于盈余或者是财政赤字都是不健
2023-09-04 05:30:061

高中政治中经济现象指什么含义?

通货膨胀.一般指因纸币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中的实际需要的货币量而引起的纸币贬值、物价上涨现象。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 通货膨胀在现代经济学中意指整体物价水平上升。一般性通货膨胀为货币之市值或购买力下降,而货币贬值为两经济体间之币值相对性降低。前者用于形容全国性的币值,而后者用于形容国际市场上的附加价值。两者之相关性为经济学上的争议之一。 纸币流通规律表明,纸币发行量不能超过它象征地代表的金银货币量,一旦超过了这个量,纸币就要贬值,物价就要上涨,从而出现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只有在纸币流通的条件下才会出现,在金银货币流通的条件下不会出现此种现象。因为金银货币本身具有价值,作为贮藏手段的职能,可以自发地调节流通中的货币量,使它同商品流通所需要的货币量相适应。而在纸币流通的条件下,因为纸币本身不具有价值,它只是代表金银货币的符号,不能作为贮藏手段,因此,纸币的发行量如果超过了商品流通所需要的数量,就会贬值。 例如: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金银货币量不变,而纸币发行量超过了金银货币量的一倍,单位纸币就只能代表单位金银货币价值量的1/2,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用纸币来计量物价,物价就上涨了一倍,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货币贬值。此时,流通中的纸币量比流通中所需要的金银货币量增加了一倍,这就是通货膨胀。在宏观经济学中,通货膨胀主要是指价格和工资的普遍上涨。 通货紧缩—— 当市场上流通的货币减少,人民的货币所得减少,购买力下降,影响物价之下跌,造成通货紧缩。长期的货币紧缩会抑制投资与生产,导致失业率升高及经济衰退。 通货紧缩(deflation)该如何定义?依据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萨缪尔的定义:「价格和成本正在普遍下降即是通货紧缩」。经济学者普遍认为,当消费者物价指数(cpi)连跌两季,即表示已出现为通货紧缩。通货紧缩就是物价、工资、利率、粮食、能源等统统价格不能停顿的持续下跌,而且全部处于供过于求的状况。 在经济实践中,判断某个时期的物价下跌是否是通货紧缩,一看通货膨胀率是否由正转变为负,二看这种下降的持续是否超过了一定时限。
2023-09-04 05:30:161

经济学中哪些经济现象和效应

破窗效应蝴蝶效应近因效应青蛙效应美人效应鲶鱼效应晕轮效应木桶效应马太效应具体内容去月光博客看看吧,希望有用~来源于月光博客 http://www.williamlong.info , 原文地址:http://www.williamlong.info/archives/121.html
2023-09-04 05:30:383

用经济学基础知识描述一个经济现象,300字左右

经济现象,主要表现在经济规律和供求关系上,当供过于求,商品的价格就会下降,当供不应求时,商品的价格,就会上扬,当供求关系平衡时,商品的价格也就趋于平稳。计划经济的特点就在于人为的寻求和营造供需关系的平衡,但由于官僚主义的存在与供求双方的有不可知因素的存在 以及对劳动者积极性的调动方面的缺失 ,操作起来往往脱离实际,计划往往会落空!市场经济作为发展经济的模式,有配置社会资源的功能,但是,容易造成唯利是图,生产假冒伪劣产品,坑害消费者利益。还有急功近利和恶性竞争的现象发生,易导致供过于求,或资源浪费的弊端。所以市场经济需要有宏观调控的力量,要实行法制化和制度化的管理,……市场经济是是法制经济。
2023-09-04 05:30:572

简述两种不正常的经济现象

不正常的经济现象有:收入与财富分配不公;外部负效应问题 ;竞争失败和市场垄断的形成 ;失业问题 ;区域经济不协调问题 ;公共产品供给不足 ;公共资源的过渡使用。
2023-09-04 05:31:071

什么是社会经济现象

在经济学原理中讲的经济现象主要分为两块, 即微观经济和宏观经济, 在我们的生活中 ,主要涉及的是微观经济现象。微观经济主要讲的是供求关系即供求链,主要有通货膨胀、通货紧缩、财政赤字、财政盈余、财政收支平衡等。通货膨胀是由于纸币流通条件下因货币供给大于实际需求现实购买力大于产品供给,导致钱不值钱的现象,即货币贬值,现象是物价持续地普遍的上涨,持续和普遍是很重要的定语,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扩展资料:经济之下,由人的意愿和对货物的价值认定,而产生公平自由的交易原则,而同时,各种各样的意识、行为、交易的出现和发生,都在人的理解之下,或许,这样的一片、整体的意识思维的承载,就是场,随着人的意愿而自由伸展。在西方经济学中,经济学家给经济学下了各种各样的定义,但对经济的定义却比较模糊。他们认为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自然是经济,经济这个最基本的概念是一个清晰自明的实体,对经济无须下定义,故至今为止在西方经济学中经济一词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由此导致他们对经济学的定义也处于混乱状态。我们只能从其对经济学的定义中推测出经济的“定义”。
2023-09-04 05:31:141

身边的哪些事情属于经济学现象?分条列出来

经济学现象的几个例子:1、打折商品、超市店庆等总是有很多消费者来消费;一个是跟风现象,一个是爱占小便宜心理;2、房价越往上涨购买人数越多;这是人们对房价的心理预期导致的;3、国债总是很快就销售一空;因为国债风险小;4、学校周围的商铺、小贩很多;学校附近对物品的需求大;5、两三千的手机用户多,五六千的手机用户少;价格越低,需求越大。温馨提示:以上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任何建议。应答时间:2021-03-18,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2023-09-04 05:32:132

身边的经济学现象

简而言之,资助政策通过提高国内信贷水平的补偿过程,平衡基础货币的增减量,使货币供给和利率保持在原来的水平上,并不改变逆差产生的环境
2023-09-04 05:32:472

大学生身边的经济现象原理

在大学生身边的经济现象,我觉得就是和大学生的消费有关系的吧,比如说日常的吃的穿的用的这些吧,还有就是一些非理性的消费啊,比如说生日party之类的
2023-09-04 05:33:164

政府经济的经济现象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各类以政府为主体的经济现象,比比皆是。政府经济活动,不仅关系到政府路线、方针,政策的执行,政府职能的实现,而且涉及广大企事业单位,成千上万家庭和个人的切身利益。在开放条件下,一国政府的经济活动,还会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济产生影响。政府经济不仅为政治家、外交家、经济学家所关心,而且是社会各部门、各地区、各单位、各阶层关注的焦点。现代政府经济活动,涉及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各个层次,是社会资源合理配置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每个社会成员利益。各级政府及其公务人员,需要充分认识政府经济在市场体系中的地位,把握政府经济运行规律,履行政府职责,开展各项公共管理活动,努力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为社会公共利益服务。
2023-09-04 05:33: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