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独秀

阅读 / 问答 / 标签

英文介绍陈独秀

Chen Duxiu, named Zhongfu, was born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As a transitional period between the old and the new, he was influenced by many new ideas and gradually became the revolutionary leader of that era.

陈独秀下台是谁接班?

陈独秀下台是谁接班?陈独秀下台之后是瞿秋白接班

陈独秀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后主要从事过哪些革命活动

1899年因有反清言论被书院开除。1901年因为进行反清宣传活动,受清政府通缉,从安庆逃亡日本,入东京高等师范学校速成科学习。11904年初在芜湖创办《安徽俗话报》,宣传革命思想。1905年组织反清秘密革命组织岳王会,任总会长。1913年参加讨伐袁世凯的“二次革命”,失败后被捕入狱,出狱后于1914年到日本,帮助章士钊创办《甲寅》杂志。1915年9月,在上海创办并主编《青年》杂志(一年后改名《新青年》)。1918年12月与李大钊等创办《每周评论》。这期间,他以《新青年》、《每周评论》和北京大学为主要阵地,积极提倡民主与科学,提倡文学革命,反对封建的旧思想、旧文化、旧礼教,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和主要领导人之一。1920年初前往上海,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首先成立上海的共产党早期组织,同时与其他各地的先进分子联系,发起成立中国共产党,成为主要创始人之一。1921年7月在上海举行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他虽然没有出席,但被选为中央局书记;1927年7月中旬,中央政治局改组,他离开中央领导岗位。此后,他接受托派观点,以在党内成立小组织的方式进行活动。

历史 陈独秀所处时代、重要事迹、和对于他的评价

陈独秀(1879—1942),字仲甫,安徽怀宁(今属安庆市)人。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主要领导人。 1896年考中秀才。1897年入杭州中西求是书院学习,开始接受近代西方思想文化。1899年因有反清言论被书院开除。1901年因为进行反清宣传活动,受清政府通缉,从安庆逃亡日本,入东京高等师范学校速成科学习。1903年7月在上海协助章土钊主编《国民日报》。1904年初在芜湖创办《安徽俗话报》,宣传革命思想。1905年组织反清秘密革命组织岳王会,任总会长。 1907年入东京正则英语学校,后转入早稻田大学。1909年冬去浙江陆军学堂任教。1911年辛亥革命后不久,任安徽省都督府秘书长。1913年参加讨伐袁世凯的“二次革命”,失败后被捕入狱,出狱后于1914年到日本,帮助章士钊创办《甲寅》杂志。1915年9月,在上海创办并主编《青年》杂志(一年后改名《新青年》)。1917年初受聘为北京大学文科学长。1918年12月与李大钊等创办《每周评论》。这期间,他以《新青年》、《每周评论》和北京大学为主要阵地,积极提倡民主与科学,提倡文学革命,反对封建的旧思想、旧文化、旧礼教,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和主要领导人之一。1919年五四运动后期,开始接受和宣传马克思主义。1920年初潜往上海,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首先成立上海的共产党早期组织,同时与其他各地的先进分子联系,发起成立中国共产党,成为主要创始人之一。1921年7月在上海举行的中共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他虽然没有出席,但被选为中央局书记。从一大到五大,均被选为中央委员,先后任中央局书记、中央局执行委员会委员长、中央总书记等职务,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主要领导人。在大革命后期,他的右倾思想发展成为右倾机会主义,放弃对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中等资产阶级的领导权,尤其是放弃对武装力量的领导权,对国民党右派的进攻采取妥协投降的政策。1927年中国大革命遭到失败,除了来自共产国际指导上的原因,他的右倾错误也是重要的原因。1927年7月中旬,中央政治局改组,他离开中央领导岗位。此后,他接受托派观点,以在党内成立小组织的方式进行活动。1929年11月,因为他在中东路问题上发表对中共中央的公开信,而被开除党籍。同年12月发表由81人署名的作为托陈取消派纲领的《我们的政治意见书》。同时,在上海组成托派小组织无产者社,出版刊物《无产者》。1931年5月,出席中国各托派小组织的“统一大会”,被推选为中国托派组织的中央书记。1932年10月,在上海被国民党政府逮捕,判刑后囚禁于南京。抗战爆发后,他于1937年8月出狱,先后住在武汉、重庆,最后长期居住于四川江津。1942年5月在贫病交加中逝世。

陈独秀必提的一些重要历史事件?

第一,他是新文化运动的发起者,是20世纪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倡导者。他在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举起了民主、科学两面大旗,对于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至今还在影响着中国历史的进程。他创办的《新青年》杂志,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影响最大的刊物,教育、引导了整整一代人。第二,他是五四运动的总司令,是五四运动思想指导者。五四运动能够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发生那么大的影响,与他的活动、指导、影响是分不开的。在高度评价五四运动历史功绩的同时,不能忘记陈独秀在其中的巨大历史功劳。第三,他是马克思主义的积极传播者。他传播马克思主义虽然没有李大钊早,但他创办的《新青年》杂志是当时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主要阵地,其重要作用是任何别的报刊不能替代的。第四,他是中国共产党最主要的创始人。第五,他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最主要的领导人。

陈独秀 名词解释

陈独秀(1879-1942),原名庆同,官名乾生,字仲甫,号实庵,安徽怀宁人,曾就读于求是书院(浙江大学前身)。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发起人和旗帜,中国文化启蒙运动的先驱,五四运动的总司令,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行者,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及首任总书记,中共一大至五大期间党的最高领袖。

陈独秀怎么死的

942年5月27日,陈独秀作为二十多年来一直为无产阶级解放事业而奋斗的革命战士于四川江津病逝

陈独秀的英雄事迹

陈独秀(字仲甫,1879年12月24日-1942年5月27日),中 共首任 党 首(1921年7月———1928年7月)。生于安徽省怀宁县(今安庆市)。是清末秀才。辛亥革命后历任安徽都督府秘书长、北京大学文科学长等职。多次被捕入狱。与李大钊研究并推广马 克 思主义和参与创建中 共。1921年7月当选为中 共中央局书记。次年改称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长。1925年改称中 央 委 员会 总 书 记。1929年被开除出中 共。1935年入中 国 共 产 主 义 同 盟 。有《独秀文存》等。

陈独秀创立中国共产党时多大

陈独秀创立中国共产党时40岁。陈独秀,字仲甫,安徽怀宁(今属安庆市)人,1879年生。陈独秀年长李大钊10岁,两人都曾留学日本。回国后,陈独秀受聘担任北京大学文科学长,李大钊任北大图书馆主任。陈独秀和李大钊早年就投身于反帝反封建运动,1915年后领导了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中,数十万学生冲锋陷阵成为运动的先锋,他们的引导者就是青年导师陈独秀。1919年6月,陈独秀因在北京新世界散发题为《北京市民宣言》的传单而被逮捕,出狱后,为了躲避北洋政府的迫害,陈独秀从北京秘密转移到上海。李大钊不顾个人安危,护送他出京,在途中共商建党大计,留下了“南陈北李,相约建党”的佳话。1920年陈独秀在各种报刊上发表了约20篇关于工人运动的文章。同年4月,陈独秀发表了《劳动者底觉悟》的演说,高度评价工人阶级在社会中的重要地位,称赞“社会上各项人只有做工是台柱子”,世界上“只有做工的人最有用,最贵重”。他希望工人群众迅速觉悟起来,认识到自己的伟大力量和历史使命。陈独秀除了到工人中进行调查外,还约请北大的进步学生和各地革命青年,深入工人中调查了解工人的状况,并在此基础上编辑出版了《新青年》第7卷第6号《劳动节纪念号》。这个纪念专刊共发表28篇文章,其中大部分反映了上海、北京、天津、长沙、南京等地工人的状况,介绍了各国劳动组织和工人运动的情况。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并且日益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过程,也就是酝酿、准备到建立中国共产党的过程。

陈独秀对新文化运动有什么贡献

一,他是新文化运动的发起者,是20世纪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倡导者。他在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举起了民主、科学两面大旗,对于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至今还在影响着中国历史的进程。他创办的《新青年》杂志,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影响最大的刊物,教育、引导了整整一代人。第二,他是五四运动的总司令,是五四运动思想指导者。五四运动能够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发生那么大的影响,与他的活动、指导、影响是分不开的。在高度评价五四运动历史功绩的同时,不能忘记陈独秀在其中的巨大历史功劳。第三,他是马克思主义的积极传播者。他传播马克思主义虽然没有李大钊早,但他创办的《新青年》杂志是当时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主要阵地,其重要作用是任何别的报刊不能替代的。第四,他是中国共产党最主要的创始人。陈独秀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的说法不准确。如果没有陈独秀,就没有中国共产党在1921年的成立。仅仅这一条,他就可以名垂千古,光照千秋。第五,他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最主要的领导人。

陈独秀的简介及其评价?

陈独秀的评价:一、陈独秀精神是民主的精神 陈独秀创办的《新青年》之所以能在中国思想界产生巨大的影响,唤醒了一代中国人,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新青年》于辛亥革命遭到失败,复辟帝制逆流猖獗之时,针对中国社会愚昧、落后的状况,高举起了民主大旗,即德先生(Democracy),启发国民的民主主义觉悟,向封建专制主义发起了猛烈的进攻。 陈独秀创立的中国***,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也正是在他的民主精神的引领下,对内打倒了军阀,对外赶走了帝国主义,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陈独秀是民主的斗士,是民主精神的领袖,民主或 “德先生”是和陈独秀的名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陈独秀把民主称为“人类进步之唯一的伟大指标” ,他对民主的执著和领悟,对前苏联社会主义最早的反思以及中国社会主义最早的探索,即使在今天,也不由得让我们惊叹他那超前的眼光。1936年3月,陈独秀发表《无产阶级与民主主义》,指出“最浅薄的见解,莫如把民主主义看作是资产阶级的专利品”,“民主主义乃是人类社会进步之一种动力”,“史大林不懂得这一点,抛弃了民主主义,代之于官僚主义,才至把党,把各级苏维埃,把职工会,把整个无产阶级政权,糟蹋得简直比考茨基所语言的还要丑陋”。二、陈独秀精神是科学的精神 新青年》在力倡民主的同时,提出的另一个口号就是科学。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一文中指出:“近代欧洲之所以优越他族者,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之下,若舟车之有两轮焉”,“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即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民权并重”。所谓科学,既包括自然科学,也包括社会科学和哲学,而重在提倡科学精神,尊重科学规律,用科学的态度看待客观事物。科学的对立面是主观臆断,迷信盲从,愚昧无知,简言之就是蒙昧。 鲁迅先生指出:“现在有一班好讲鬼话的人,最恨科学,因为科学能教道理明白,能教人思路清楚,不许鬼混,所以自然而然的成了讲鬼论的人的对头。”又说:“据我看来,要救治这几至国亡种灭的中国,那种孔圣人、张天师传言由东来的方法,是全不对症的,只有这鬼话的对头科学,——不是皮毛的真正科学。” 正如陈独秀在《新青年》中明确宣告的那样: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这在当时的中国,无疑是正确的,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在中国***的历史上,“德先生”、“赛先生”不仅是革命的武器,也是自身建设的法宝。回顾党的历史,只有在坚持民主和科学精神的时候,党的革命事业才能免入歧途,党史上无论是“左”还是“右”的严重错误,都是偏离了民主精神和科学精神所致。民主精神和科学精神对中国未来社会的进一步改造,同样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民主和科学的精神必将成为中华民族自立自强于世界优秀民族之林的双翼和两轮。 三、陈独秀精神是爱国主义的精神 祝彦先生在《尊重历史,尊重陈独秀》一文中指出,“首先我们必须肯定并褒扬陈独秀一贯的炽热的爱国主义情怀”,并举例说明了陈独秀一生的爱国精神,足以服众: 1897年,18岁的陈独秀就以饱蘸爱国热情的笔墨撰写了《扬子江筹防刍议》、《扬子江形势论略》两篇论文。《扬子江形势论略》全文7000余字,从国防战略的高度,阐述了他对加强长江沿线防务重要性的观点。这是中国的大门已被打开,中国正面临着被列强瓜分的民族危亡时刻, 18岁的陈独秀撰写的一篇充满了爱国热忱的论文,希望清政府能够意识到危机四伏的现状,加强长江国防。 1903年,沙俄拒不撤出中国东北,陈独秀在安庆发起成立了安徽爱国会,并召集安徽爱国人士在安庆藏书楼举行拒俄大会。陈独秀在大会上发表演说,呼吁“我国之人有一人不与俄死战皆非丈夫”!愤于中国人“只争生死,不争荣辱,但求偷生苟活于世上,灭国为奴皆甘心受之”。 令人敬佩的是,陈独秀始终把爱国主义摆在首位,并不计较个人得失和恩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陈独秀一走出了国民党监狱,即投入到火热的抗日斗争中去。为了同仇敌忾,陈独秀毅然表示支持蒋介石国民政府的抗日。他深明大义地说:“蒋介石杀了我许多同志,还杀我两个儿子,我和他不共戴天,现在大敌当前,国共二次合作,既然是国家需要他合作抗日,我不反对他就是了。”这些话说得很诚恳也很感人,体现了一个伟大的爱国主义者的博大胸怀! 陈独秀之所以有如此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是有他深刻的理性思考的,他的爱国主义思想对炎黄子孙具有永远的警醒意义。陈独秀说:“我们中国,家族的制度,在各国之中预算完备的了,所以中国人最重的是家,家家有家谱、有族长、有户尊、有房长、有祠堂……个个人一生的希望,不外成家立业,讨老婆,生儿子,发财,做官这几件事。”至于“国家何物,政治何事”,一概不知。如果与他们谈到国家之事,总认为有皇帝官府作主,与老百姓无关,不知道“国亡家破,四字相连,若国大乱,家何能保”的道理。 为此,陈独秀提出了每一个爱国者都必须遵守的“五字格言”,力求国民性质得以改善——(一)“曰勤”:必须以勤勉改变“吾华惰民”之习惯,从经济学的生产三要素看,“故人力应视为最重大之生产要素”,所以“一社会之人力至者,其社会之经济力必强”,否则,“人力废而产业衰,产业衰而国力隳”!(二)“曰俭”:如果每个人贪食渔色,奢侈成瘾,必然“堕落人格”。倘若国家奢侈成风,必然“国力虚耗”。所以,陈独秀大力提倡勤劳节俭,主张“人人节衣省食,以为国民兴产殖业之其金”。(三)“曰廉”:陈独秀对那些强取横夺,贪占国家或个人钱财的赃官贪吏,历来都是恨之入骨。由于贪官当政,大小官员贪得无厌,形成贪风四起,贪额暴涨的局面,所以他主张反贪倡廉,惩贪奖廉。如果贪官不除,“有何爱国之可言!”(四)“曰洁”:我华人“外观之污秽”太甚,“其内心之不洁,尤令人言之恐怖”。陈独秀极为厌恶这等“卑鄙龌龊之国民性”。所以,他提倡全社会既要搞好公共卫生,也要改善个人的心理卫生,真正做到凡我“爱国志士,宜使身心俱洁”。(五)“曰诚”:无论是“人而无信”,还是“政府无信”,都很可恶,对国对民都很有害。所以,人要言而有信,国要取信于民。 四、陈独秀精神是真实的马克思主义精神 首先,南陈北李,陈独秀是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引进者和倡导者,他创办的《新青年》杂志是当时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最主要的阵地。毛泽东说过:陈独秀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建立***方面,相当于俄国的普列汉诺夫。 其次,陈独秀创立了中国***,并作为党的前五届领导人,是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第一实践者。对于陈独秀所犯的错误,唐宝林先生在《历史研究》发表的《重评共产国际指导中国大革命的路线》一文,依据俄罗斯解密的前苏联档案,揭示出1923~1927年的中国大革命完全是在联共政治局和共产国际直接指导下进行的。大革命失败后,斯大林又搞文过饰非,把责任推到陈独秀为首的***中央头上。 再次,面对国际共运出现的问题特别是斯大林主义,陈独秀又是中国最早怀疑前苏联的马克思主义并进行反思的人,是最早深刻总结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经验教训的人。大革命失败后,为了探索中国革命,他又建立了“中国***左派反对派”,成了中国“托派”的领袖。“托派”也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派系,托派的基本主张之一就是“党内要有民主”,“托派”的主张是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一种探索,俄国已经给托洛茨基平了反。 第四,陈独秀是马克思主义的殉道者。正因为陈独秀是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最早传播、探索和实践者,特别是后来,他成为了中国“托派”的领袖,使陈独秀成为了中国近现代史上最伟大同时又是争议最大的历史人物,长期以来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是为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伟大殉道者。 因此,陈独秀精神是真实的马克思主义精神,而不是假的马克思主义精神,更不是打着马克思主义旗号的精神,他的不少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精辟论述,至今对我们仍起着警钟的作用。正如郭德宏先生在《陈独秀评议》一文中所指出:有的人说陈独秀不是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不顾事实,睁着眼睛说瞎话,难道陈独秀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文章都是别人写的吗?他根据马克思主义对中国革命做出的指导都是别人做的吗?中国***竟然那么没有水平,选了一个不是马克思主义者的人当了自己最主要的领导人吗?五、陈独秀精神是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内在要求 1919年7月,毛泽东曾在《湘江评论》创刊号上,发表《陈独秀之被捕及营救》一文,热情赞扬陈独秀“为思想界的明星”,认为“陈独秀之被捕,决不能损及陈君的毫末”。“我祝陈君万岁!我祝陈君至坚至高精神万岁!”1936年,毛泽东在同斯诺谈话中,又说陈独秀:“他对我的影响,也许超过其他任何人”。 中华民族精神的内在要求是什么?笔者认为,无论是革命前辈们抛头颅洒热血,争取中华民族独立和解放的年代,还是当今中华民族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物质、精神、政治文明和和谐社会的年代,中华民族精神的内在要求,其基本元素就是民主的精神、科学的精神、爱国主义的精神和真实的马克思主义精神,陈独秀精神恰恰就是中华民族精神内在要求基本元素的体现! 古希腊神话故事中有个普罗米修斯的英雄,普罗米修斯名字的意思是“先知”。他是被宙斯放逐的古老的神苰族的后裔,是地母盖娅与天父乌拉诺斯所生的伊阿佩托斯的儿子。他与智慧女神雅典娜共同创造了人类,并教会了人类很多知识。当时宙斯禁止人类用火,他看到人类生活困苦,就帮人类从奥林匹斯盗取了火,因此触怒宙斯,将他锁在高加索山的悬崖上,同时每天派一只鹰去吃他的肝,他每天忍受被恶鹰啄食肝脏的痛苦,他的痛苦要持续三万年,而他坚定地面对苦难,从来不在宙斯面前丧失勇气。陈独秀是中国的普罗米修斯。 郭德宏先生说陈独秀是与孙中山、毛泽东具有同等历史地位的伟大人物,一语惊人,一语中的。 实际上,陈独秀于中国近现代史的贡献和影响,在某种程度上是要大于毛泽东的,他所极力推进的“德先生”、“赛先生”,不仅震撼和引领了一代炎黄子孙,特别是中国***人,而且对未来中国社会的进一步改造,仍然有着深远的启导意义,他的民主的、科学的精神以及爱国主义精神和真实的马克思主义精神,必将成为中华民族自立自强于世界优秀民族之林的精神内核。

陈独秀对中国有什么贡献呢?

1、他是马克思主义的积极传播者。他传播马克思主义虽然没有李大钊早,但他创办的《新青年》杂志是当时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主要阵地,其重要作用是任何别的报刊不能替代的。2、他是中国共产党最主要的创始人。陈独秀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的说法不准确。如果没有陈独秀,就没有中国共产党在1921年的成立。仅仅这一条,他就可以名垂千古,光照千秋。扩展资料:个人思想:1、社会主义是很长的历史阶段,根本目标是发展经济,使最大多数人民幸福。建设社会主义要吸收资本主义文明成果,不能马上废除私有制,初期允许多种经济成分,而以国家资本主义为主。2、放弃对列宁主义、托洛茨基主义的信仰。3、文学之文以情为主,应该华美而不重实用。他曾有“华美无用之文学”的措辞,钱玄同提出质疑,此“无用”二字是否与一贯之主张有冲突。其实,此“无用”二字表达了陈氏一种很重要的文章观念。所谓“无用”,即无实用之意,并非无价值。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陈独秀

陈独秀对建党的历史贡献文章

  陈独秀有七大历史贡献  第一、他是新文化运动的发起者,是20世纪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倡导者。他在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举起了民主、科学两面大旗,对于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至今还在影响着中国历史的进程。他创办的《新青年》杂志,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影响最大的刊物,教育、引导了整整一代人,至今没有一份刊物能与之相比。  第二、他是五四运动的总司令,是五四运动的思想指导者。五四运动能够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发生那么大的影响,与他的活动、指导、影响是分不开的。在高度评价五四运动历史功绩的同时,不能忘记陈独秀在其中的巨大历史功劳。  第三、他是马克思主义的积极传播者。他传播马克思主义虽然没有李大钊早,但他创办的《新青年》杂志是当时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主要阵地,其重要作用是任何别的报刊不能替代的。  第四、他是中国共产党最主要的创始人。如果没有陈独秀,就没有中国共产党在1921年的成立。仅仅这一条,他就可以名垂千古,光照千秋。  第五、他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最主要的领导人。现在我们说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这是不严密的,毛泽东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而不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以陈独秀为代表的从中共“一大”到“五大”的领导集体,才是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陈独秀才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这一代领导集体,对于中国革命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例如党的“二大”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纲领,党的“四大”提出了民主革命总路线的基本思想,领导了轰轰烈烈的大革命运动;党的队伍也从50多人迅速发展到6万多人,为后来的革命奠定了一个重要的基础,其功劳是不容抹杀的。  第六、他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第一个深刻总结、反思苏联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经验教训的人。他晚年的民主思想,可以说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对民主政治的最深刻的思索,至今很少有人能够超越,仍闪耀着真理的光辉,仍是我们奋斗的目标。  第七、他是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中最早认识到要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人。现在,很多人都充分肯定毛泽东在中共七大的报告中关于中国要反对民粹主义、充分发展资本主义的论述,认为正确“认识和对待资本主义的问题”,是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的“绝妙之笔”和“点睛之笔

陈独秀的个人影响

第一,他是新文化运动的发起者,是20世纪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倡导者。他在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举起了民主、科学两面大旗,对于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至今还在影响着中国历史的进程。他创办的《新青年》杂志,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影响最大的刊物,教育、引导了整整一代人。第二,他是五四运动的总司令,是五四运动思想指导者。五四运动能够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发生那么大的影响,与他的活动、指导、影响是分不开的。在高度评价五四运动历史功绩的同时,不能忘记陈独秀在其中的巨大历史功劳。第三,他是马克思主义的积极传播者。他传播马克思主义虽然没有李大钊早,但他创办的《新青年》杂志是当时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主要阵地,其重要作用是任何别的报刊不能替代的。第四,他是中国共产党最主要的创始人。陈独秀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的说法不准确。如果没有陈独秀,就没有中国共产党在1921年的成立。仅仅这一条,他就可以名垂千古,光照千秋。第五,他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最主要的领导人。第六,他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第一个深刻总结、反思苏联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经验教训的人。与孙中山共事。

陈独秀是个什么人物?

http://www.chenduxiu.net/看看咯

陈独秀主要革命活动?(至少说出三点)

领导了五四运动。掀起了新文化运动。组织并参加了中国共产党。

陈独秀为什么被开除党籍?

陈独秀被开除党籍的原因:1927年7月离开中央,1929年11月因就中东路事件发表不同意见而被开除党籍。他放弃对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中等资产阶级的领导权,尤其是放弃对武装力量的领导权,对国民党右派的进攻,采取妥协投降的政策。1927年中国大革命遭到失败,除了来自共产国际指导上的原因,他的右倾错误也是重要的原因。1927年7月中旬,中央政治局改组,他离开中央领导岗位。此后,他接受托派观点,以在党内成立小组织的方式进行活动。1929年11月,因为他在中东路问题上发表对中共中央的公开信,而被开除党籍。陈独秀(1879年10月9日-1942年5月27日),原名庆同,字仲甫。安徽怀宁(今属安庆市)人。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和早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1915年9月15日,创办《新青年》杂志,举起民主与科学的旗帜。曾当选为中央局书记,中共第二、第三届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长,第四、第五届中央委员会总书记等。1922年11月5日,中共代表参加共产国际大会,陈独秀当选为共产国际执行委员。1927年7月12日,中共中央改组,陈独秀停职。1932年10月15日,陈独秀被捕。1942年5月27日在贫病交加中逝世,享年63岁。

如何评价陈独秀在中国现代历史上的地位

陈独秀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杰出的政论家。陈独秀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杰出的大专家、大学者。陈独秀一生一心为公,光明磊落,丝毫不搞阴谋诡计,不以权谋私,即使在艰苦困顿的晚年,他不接受敌人的馈赠,表现出一个革命者的刚强骨气和高尚人格。作为一个知识分子,一生毫不妥协,坚决地揭露和批判旧制度、旧思想、旧文化和社会种种弊病,代表了社会良心,为后人做出了杰出的表率。新的《中国共产党历史》把陈独秀在大革命失败中的错误从“右倾投降主义”,改成为“右倾机会主义”。为什么抠掉了“投降”两个关键性的字呢?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石仲泉说:“被看作陈独秀犯严重右倾错误标志的对国民党‘二大"、中山舰事件、整理党务案等问题上的让步,还有对蒋介石、汪精卫等的依赖,以及不重视党直接掌握武装的思想等,都是受共产国际的重大影响。”“因此,共产国际、联共(布)及其驻华代表对中国大革命遭受的严重挫折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1991年,胡绳玉在《学术月刊》第11期发表了《中共党史人物传不能没有陈独秀》,指出:“陈独秀的一生,如果从他1900年参加反清运动算起,到1927年大革命的失败,他已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奋斗了整整27个春秋,作出了比他的前辈、同辈都多得多的贡献。就是在生命的最后15年里,在旧中国的泥潭中,陈独秀依然在趔趄向前,尽管步履蹒跚,有时踯躅,有时摔跤,但他毕竟没有当叛徒,没有做汉奸,没有作出丝毫有损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的伟大国格和伟大人格的事来。

陈独秀后代现在有哪些?干嘛的

确实是书下香门第的一家子

15.1920年8月,陈独秀领导建立的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是 A.上海共产主义小组 B.北京共产主义

A

形容陈独秀的诗句

1、《哭汪希颜》 现代·陈独秀 凶耗传来忍泪看,恸君薄命责君难。英雄第一伤心事,不赴沙场为国亡。...2、《哭汪希颜》 现代·陈独秀 历史三千年黑暗,同胞四百兆颠连。而今世界须男子,又杀支那二少年。...3、《哭汪希颜》 现代·陈独秀 寿春倡义闻天下,今日淮南应有人。说起联邦新制度,又将遗恨到君身。...4、《本事诗》 现代·陈独秀 双舒玉笋轻挑拨,鸟啄风铃珠碎鸣。一柱一弦亲手抚,化身愿作乐中筝。...5、《本事诗》 现代·陈独秀 深夜沉香沃甲煎,隋皇风雅去茫然。羊车我若过卿宅,细饮番茶话夙缘。...6、《本事诗》 现代·陈独秀 湘娥鼓瑟灵均泫,才子佳人共一魂。誓忍悲酸争万劫,青衫不见有泪痕。...7、《本事诗》 现代·陈独秀 丹顿裴伦是我师,才如江海命如丝。朱弦休为佳人绝,孤愤酸情欲语谁。...8、《本事诗》 现代·陈独秀 慵妆高阁鸣筝坐,羞为他人工笑频。尽日欢场忙不了,万家歌舞一闲身。...9、《本事诗》 现代·陈独秀 少人行处独吹笙,思量往事泪盈盈。缺憾若非容易补,报答娲皇炼石情。...10、《本事诗》 现代·陈独秀 目断积成一钵泪,魂销赢得十篇诗。相逢不及相思好,万境妍于未到时。...11、《本事诗》 现代·陈独秀 多才天子神山女,未必高唐定雨云。相见烦君惟一曲,不教红泪落湘裙。...

历史上怎么评价陈独秀

中共党史要把第三国际算上才正确。因为中共当时不是一个独立的政党,是受命于第三国际,中共是第三国际的一个支部。

陈独秀是谁的学生

当时金陵女子大学教授、中文系主任陈钟凡1879年生于安徽怀宁。自幼丧父,随人称“白胡爹爹”的祖父修习四书五经,得 1918年6月北大哲学系毕业照(左三)陈独秀到的评价是:“这孩子长大后,不成龙,便成蛇”。 1896年考中秀才。   1897年入杭州求是书院(浙江大学前身)学习,开始接受近代西方思想文化。   1899年因有反清言论被书院开除。   1901年因为进行反清宣传活动,受清政府通缉,从安庆逃亡日本,入东京高等师范学校速成科学习。   1903年7月在上海协助章士钊主编《国民日日报》。   1904年初在安庆创办《安徽俗话报》后编辑部迁至芜湖,宣传革命思想。1905年组织反清秘密革命组织岳王会,任总会长。  1907年入东京正则英语学校,后转入早稻田大学。1909年冬去浙江陆军学堂任教。   1911年辛亥革命后不久,任安徽省都督府秘书长。   1913年参加讨伐袁世凯的“二次革命”,失败后被捕入狱,出狱后于1914年到日本,帮助章士钊创办《甲寅》杂志。他写文章用“独秀”笔名,来源于家乡的独秀山。   1915年9月,在上海创办并主编《青年杂志》,1916年9月1日改名《新青年》,李大钊发表《青春》一文。   1917年初受聘为北京大学文科学长。 1918年12月与李大钊等创办《每周评论》。这期间,他以《新青年》、《每周评论》和北京大学为主要阵地,积极提倡民主与科学,提倡文学革命,反对封建的旧思想、旧文化、旧礼教,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和主要领导人之一。   1919年五四运动后期,开始接受和宣传马克思主义。   1920年初潜往上海,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首先成立上海的共产党早期组织,同时与其他各地的先进分子联系,发起成立中国共产党,成为主要创始人之一。 1921年7月在上海举行的中共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他虽然没有出席,但被选为中央局书记。从一大到五大,均被选为中央委员,先后任中央局书记、中央局执行委员会委员长、中央总书记等职务,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主要领导人。在大革命时期,他多次独自、或与少数同志联名反对共产国际领导层发出的一些明显的投降政策,但都遭到苏共和共产国际当权派的政治弹压。 1927年中国大革命遭到失败,陈独秀成为共产国际斯大林主义路线的替罪羊。1927年7月中旬,中央政治局改组,他离开中央领导岗位。此后,他接受托派观点,以在党内成立小组织的方式进行活动1929年11月,因他在中东路问题上发表对中共中央的公开信,被开除党籍。同年12月发表由81人署名的作为中共左翼反对派纲领的《我们的政治意见书》。在上海组成托派小组织无产者社,出版刊物《无产者》。   1931年5月,被推选为中国托派组织的中央书记。   1932年10月,在上海被国民党政府逮捕,判刑后囚禁于南京。   1937年抗战爆发后,他于8月出狱,先后住在武汉、重庆,最后长期居住于四川江津(今重庆江津)。   1942年5月27日在贫病交加中逝世,享年63岁。

请大家帮我找一下有关陈独秀的资料?

陈独秀一生影响最大的活动,是1915年创办《新青年》杂志。这本每期编辑费和稿费总共不超过200块大洋的杂志,却喻示着一个崭新运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在创刊号上,第一篇文章是陈独秀撰写的《敬告青年》,成了新文化运动的宣言书。大文豪鲁迅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曾得力于陈独秀和《新青年》,鲁迅的第一部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便在此刊上登出。 据毛泽东向斯诺回忆,是《新青年》改变了他的人生取向。毛泽东还认为,在北京时他受陈独秀的影响最大。 陈独秀以他在新文化运动中的领袖地位,在当时受到全国进步青年的敬仰。1920年8月,《新青年》从第八卷开始成为中共上海发起组的机关刊物,翌年休刊。 陈独秀与家乡的发妻高晓岚共育三子,长子延年,次子乔年,三子松年。高晓岚长陈独秀3岁,目不识丁,陈独秀为办学想从家中拿钱,夫人坚决不肯,两人争吵乃至分居。后来,陈独秀爱上了“思想新颖”且有文化的妻妹高君曼。 延年、乔年稍长成,被陈独秀接到上海,却寄宿在《新青年》发行厅的地板上,白天在外做工谋生,面黄肌瘦。既是姨又是后妈的高君曼见此情景常落泪,想让两个孩子在家里食宿。陈独秀却说:“妇人之仁,虽是善意,反生恶果。少年人生,叫他自创前途。” 此后延年、乔年都进入震旦大学读书,陈独秀每月只支付每人5元的生活费。兄弟二人在父亲的熏陶与严格管教下,很早便自立,又去法国勤工俭学,与周恩来等一起组织中共旅法组织。回国后兄弟二人都成为中央委员,陈延年曾任中共广东区委书记,陈乔年曾任北方区委组织部长。在党的会议上父子三人以“同志”相称而不论父子情。 党的第一代普遍称颂陈延年,他工作极刻苦,顾不上成家,一副工人打扮,吃住都能与人力车夫打成一片。在政治上他有敏锐的洞察力,认为“老头子”右倾。1927年6月和翌年2月,延年、乔年先后在被捕后不屈就义,为父终生伤感。抗战爆发后,国民党想拉陈独秀出来任职,得到的回答是:“蒋介石杀了我那么多同志,还杀了我两个儿子,我与他不共戴天。现在全国抗战,我不反对他就是了!”

关于陈独秀的详细评价

陈独秀个人简介使用大字体查看本文 还原=====================个人简介 陈独秀(1880-1942),原名乾生,字仲甫,号实庵,安徽怀宁(今安庆市)人。早年留学日本,辛亥革命前后回国,在上海编《国民日报》。1915年自日本回国后创办《青年杂志》,2卷起更名为《新青年》。1917年应蔡元培邀请,任北京大学教授,文科学长,《青年杂志》也随他从上海转到了北京。1917年2月在《新青年》发表《文学革命论》,提出文学革命“三大主义”。1917—1920年陆续在《新青年》上发表的《复辟与尊孔》、《偶像破坏论》、《本志罪案之答辩书》、《新文化运动是什么?》、《关于社会主义讨论》等著名文章,在新文化运动的各个阶段都发挥过巨大的作用。1918年和李大钊创办《每周评论》,宣传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猛烈攻击中国封建文化。1919年五四学生运动爆发后,公开支持这一运动,并因在街头散发传单而被捕。1920年8月,在共产国际的协助下,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上海共产党小组。1921年7月当选为中国共产党总书记。1922年出版《独秀文存》,1924年出版《陈独秀先生讲演录》,1925年出版《字义类例》。1927年被撤销总书记职务。1932年被国民党政府逮捕,判刑13年,1937年8月释放。同年出版《抗日战争之意义》、《实庵字说》。1938年出版《实庵自传》。1942年5月27日病逝在四川江津。 陈独秀笔名辑录 陈独秀,谱名庆同,科举名乾生,字仲甫。留学日本时名陈由已,辛亥革命后始用陈独秀名。著文时曾用:独秀山民、陈仲子、陈仲、只眼、口儿、撒翁、实庵、顽石、记者、三爱、实同、仲、实、常乃惠、熙州仲子、众甫、巨缘、春水、诚斋名。

陈独秀青年六标准

陈独秀青年六标准是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退隐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 陈独秀: 陈独秀(1879年10月9日-1942年5月27日),原名陈庆同,陈乾生,字仲甫,号实庵,安徽怀宁人,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发起者和主要旗手,五四运动的总司令,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和党早期主要领导人。陈独秀1920年初前往上海成立共产党早期组织,并发起成立中国共产党。1921年7月在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局书记,后任中央局执行委员会委员长(中共二大、中共三大)、中央总书记(中共四大、中共五大)等职务,并任第一至五届中央委员。

陈独秀必提的一些重要历史事件

第一,他是新文化运动的发起者,是20世纪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倡导者。 他在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举起了民主、科学两面大旗,对于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至今还在影响着中国历史的进程。 他创办的《新青年》杂志,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影响最大的刊物,教育、引导了整整一代人。 第二,他是五四运动的总司令,是五四运动思想指导者。 五四运动能够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发生那么大的影响,与他的活动、指导、影响是分不开的。 在高度评价五四运动历史功绩的同时,不能忘记陈独秀在其中的巨大历史功劳。 第三,他是马克思主义的积极传播者。 他传播马克思主义虽然没有李大钊早,但他创办的《新青年》杂志是当时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主要阵地,其重要作用是任何别的报刊不能替代的。 第四,他是中国 *** 最主要的创始人。 第五,他是中国 *** 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最主要的领导人。

陈独秀什么时候被逮捕的啊?

1932年10月15日,陈独秀被捕。1942年5月27日在贫病交加中逝世,享年63岁。1929年11月16日,陈独秀因在中东路等问题上发表不同意见,反对当时党提出的“武装保卫苏联”的口号,被开除党籍。后发表《告全党同志书》公开信。陈独秀是少数经过30年代还幸存下来的领袖之一,但对自己所创建的政党已经不再能产生任何影响。1932年10月15日,陈独秀被捕。1937年8月23日陈独秀提前获释。他曾向党表示支持,党也曾发表文章《陈独秀先生到何处去》,并曾提出只要陈可以承认当年的错误就可以恢复党籍。但陈拒绝认错后。先后住在武汉、重庆。在重庆住院时,周恩来、朱蕴山都去医院看望过他,周恩来更资助他100银元,都被他拒绝。实际上当时他仅靠微薄稿费收入支撑,最后更被赶出医院。陈最后长期隐居在四川江津,以教书为生,保持低调,而且转向了自由主义。此后对文学和民主发展,继续当年在狱中的研究,特别对斯大林时代的反思,也被后人认为难出其右者。1942年5月27日陈独秀因病于四川江津鹤山坪石墙院逝世,享年63岁。

指出陈独秀的看法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

陈独秀逝世以后,国内外对他的一生作出了各种各样的评价。毛泽东在 年中国共产党“七大”预备会议上,在指出陈独秀在大革命后期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以及后来搞托陈取消派“反对我们”之后说:“关于陈独秀这个人,我们今天可以讲一讲。他是有过功劳的。他是五四运动时期的总司令,整个运动实际上是他领导的。他与周围的一群人,如李大钊同志等,是起了大作用的。……我们是他们那一代人的学生。五四运动替中国共产党准备了干部。那个时候有《新青年》杂志,是陈独秀主编的,被这个杂志和五四运动警醒起来的人,后头有一部份进了共产党。这些人受陈独秀和他周围一群人的影响很大,可以说是由他集合起来,这才成立了党。我说陈独秀在某几点上好像俄国的普列汉诺夫,做了启蒙运动的工作,创造了党。但他在思想上不如普列汉诺夫,普列汉诺夫在俄国做过很好的马克思主义的宣传,陈独秀则不然,甚至有些很不正确的言论,但是他创造了党,有功劳。普列汉诺夫以后变成了孟什维克,陈独秀是中国的孟什维克。……关于陈独秀,将来修党史的时候还是要讲到他。”①这个评价应该说是比较客观的,公道的。①《人民日报》 年 月 日。在其他许多人的评价中,多数的舆论都认为陈独秀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伟大的革命家和思想家。在这些评价中,值得提出来的是他最亲近的三位托派理论家的说法:郑超麟在《悼陈独秀同志》一文中说:“陈独秀同志能够从卢骚主义,进于雅各宾主义,进于马克思主义,进于列宁主义托洛茨基主义。这个繁复而急剧的过程,完成于一个人的一生中,而且每个阶段的转变时候,这个人又居于主动的领导地位”。又说“从卢骚到罗伯斯庇尔和巴贝夫相隔半个世纪;从罗、巴诸人经过傅立叶到马克思也相隔半个世纪;从马克思、恩格斯到列宁、托洛茨基又相隔半个世纪。但欧洲这个漫长的过程,中国于半个世纪之间就可以过尽了……但中国这个发展缩在一个人之身,而且相隔不到几年……。”因此,陈独秀“不愧为法兰西十八世纪末叶的伟大思想家和伟大人物的同志”,“不愧为俄罗斯二十世纪初叶的伟大思想家和伟大人物的同志,不愧为列宁托洛茨基的同志,不愧为中国布尔什维克——列宁托洛茨基党的领袖……第四国际中国支部曾以中国这样一个伟大思想家和伟大人物为领袖,是足可自豪的!”① 年以后,即 年 月,王文元在英国某大学历史系演讲时重复并进一步发挥了这些观点。他说:“先进国从启蒙运动的年代到社会主义革命的年代一般要经过几百年(如英法),不够先进的国家(如俄国)也经过了八、九十年,但是在落后的中国却仅是二十年,而且是反映在、甚至实现在一个人的身上。”“现代中国思想的跃进清晰地反映在陈独秀的身上。陈独秀一身结合了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普列汉诺夫和列宁。”“给陈独秀做一个总的评价。照我看来,陈独秀这个人,虽然政治上是失败的,理论上有局限,但是他不仅是现代中国最勇敢的思想家,而且是历史上伟大的革命家之一。”② 年陈独秀百岁诞辰时,另一个原托派“少数派”四大金刚之一、被海外誉为“研究陈独秀问题专家”的楼子春说:在中国近代史上要找到一个人,“以其一生遍历从卢骚到马克思的全部思想的变迁,那只有陈独秀。我们可以说,他是这个过程的一个最完整的代表人物。”③①《国际主义者》第 期。②双山讲述,方丈译:《陈独秀的生平和思想》,香港《新观察》第 期。③一丁(即楼子春):《陈独秀先生百年祭》,香港《观察家》第 、 期。如何来看托派的这种评价呢?陈独秀有敏锐的政治观察力,一种思想形成后好走极端,而且固执己见,不为人所动。他甚至故意放纵自己这种思想方法,说:“我不懂得什么理论,我决计不顾忌偏左偏右,绝对力求偏颇,绝对厌弃中庸之道,绝对不说人云亦云豆腐白菜不痛不痒的话,我愿意说极正确的话,也愿意说极错误的话,绝对不愿说不错又不对的话。”①结果,他有时确能发现常人不能发现的新问题,发表惊世骇俗的见解,如“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那样。但不少情况下,他荒谬绝伦,迷途而不知返,造成可悲的后果。正确与错误、伟大与渺小、喜剧与悲剧这样奇特地结合在一个人身上,是罕见的,这是造成人们对他的评价众说纷纭、争论不休的重要原因之一。郑超麟等人对陈独秀一生的评价明显反映出托派的偏见,如此拔高陈独秀,目的在于抬高他们托派自己,挟独秀以自重,历来如此。

陈独秀的生平介绍谁知道啊

陈独秀(1879年10月9日—1942年5月27日),男,字仲甫。同李大钊、张申府一起创立中国共产党。 1879年10月9日出生于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 1898年考入求是书院(浙江大学前身)。 1901年开始留学日本。 1903年因参与剪湖北学监辫子的活动,被强行遣送回国。 1904年创办《安徽俗话报》。 1905年在芜湖发起成立“岳王会”并任总会会长。 1915年创办《新青年》杂志。 1917年成为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并教授文学。 1918年和李大钊合办旨在宣传民主、科学以及新文化的《每周评论》杂志。 1919年五四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在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后,陈独秀开始在中国倡导和宣传马克思主义,并和李大钊等开始探讨成立中国共产党的问题。 1921年7月,在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党的中央局书记。后被选为党的第二届、第三届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长,第四届、第五届中央委员会的总书记。有人认为他是当时党内有代表性的右倾成员。新版《中国共产党历史》对此作了客观公正的评价 1927年,陈独秀放弃共产主义思想以及党内领导职务。两年后被开除出党。 1932年被国民党当局以创办非法政党的罪名逮捕。 1937年8月获释。 1942年5月27日在四川江津逝世。陈独秀墓位于安庆市北郊十里乡叶家冲月形山麓。墓碑上只有“陈独秀之墓”五个字,无任何说明和评价的文字。

陈独秀为什么被开除党籍?

他是1927年被免职。可是他是1929年才被开除。被开除的原因是因为他组织中国的托派组织。

陈独秀最后怎么死的啊?

1942年5月,于四川江津病逝。下面是陈独秀的介绍:陈独秀(1879—1942),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中国共产党创始人和早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原名庆同,字仲甫。安徽怀宁(今属安庆市)人。早年留学日本。1903年参加拒俄运动,曾参加反对清王朝和反对袁世凯的斗争。1915年创办《新青年》杂志,举起民主与科学的旗帜。1916年任北京大学教授。1918年和李大钊创办《每周评论》,提倡新文化,宣传马克思主义,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1920年,在共产国际帮助下,首先在上海建立中国共产党发起组,进行建党活动。1921年3月24日,陈独秀受陈炯明之邀在广东建党。7月,在上海举行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局书记。后被选为中共第二、第三届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长,第四、第五届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在国共合作的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后期,执行共产国际指示,放弃对于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中等资产阶级的领导权,尤其是放弃对于武装力量的领导权,对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右派的进攻采取退让政策,犯了严重的右倾投降主义路线错误,使革命遭到失败。1927年,在中共“八七”会议上被撤销总书记职务。其后,他坚持错误,对革命前途悲观失望,接受国际托洛茨基派的观点,要求中共中央接受托派路线,即坚持城市为中心的国民会议运动和工人运动,反对农村武装斗争,并在党内进行分裂活动,组织托派组织。1929年11月,被开除出中国共产党。12月,与彭述之等81人发表《我们的政治意见书》,攻击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同时,在上海建立托派组织“无产者社”,出版《无产者》刊物,宣传托派观点。1932年,在上海淞沪会战中,支持抗战,谴责蒋介石卖国独裁,被国民党政府逮捕。1937年8月出狱,拥护国共合作和国民党领导抗日,与托派中央决裂,在武汉联络民主人士和抗日军队,试图组织“不拥国、不阿共”的第三势力。1938年,被王明、康生诬陷为日本间谍,从此与中共彻底决裂。主要著作收入《独秀文存》、《陈独秀文章选编》等。

陈独秀简介

生于1879年十月9日,原名庆同,安徽怀宁人

陈独秀的人物传记1000字

太多了吧啊啊啊不要。

陈独秀对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有何影响

陈独秀,中国近现代史上伟大的爱国者、伟大的革命家与改革家、伟大的民主主义者、伟大的启蒙思想家。他是新文化运动的发起者,是20世纪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倡导者;是五四运动的总司令,是五四运动的思想指导者;是马克思主义的积极传播者;是中国共产党最重要的创始人;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最主要的领导人;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第一个深刻总结、反思苏联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经验、教训的人。1920年初前往上海成立共产党早期组织,并发起成立中国共产党。——常识人物篇。

陈独秀的结局是什么?

陈独秀活得轰轰烈烈,却死得简简单单,1942年5月27日谢世于四川江津县鹤山坪(现属重庆)。死后连一口薄棺,一块葬身之地也没有。新派作家潘赞化(张玉良的丈夫)看到陈独秀的这副惨境,说:“仲甫毕竟有过辉煌的时刻。青年时期向孔教宣战,向偶像宣战,有一种凌厉之气,不失为一个先驱者,一生坚贞,身后穷愁,毕竟是一个操守者。因此,我们应该用最好的木头为他做口棺材。” 江津开明绅士邓蟾秋、邓燮康叔侄捐了棺木和墓地;“五四运动”中的领袖、全国学生联合会主席、国民政府教育部政务次长段锡朋、早期革命家包惠僧等凑了三百元钱,作为陈独秀安排后事费用。陈独秀临死时,百感交集地对妻子说:“我死后,你可从速改嫁,安度后半生,有一事要切记,为夫立身人世间,虽非高风亮节,却也不失做人操守。教育部寄来之款不可动用,切不可拿我的名声去卖钱。”陈独秀的高尚精神令人潸然泪下。如果他的经济稍微宽裕一点点,也许还要多活几年,不会在穷愁病苦中那么快就去世。他完全可以争取到多活几年的优越的条件,但他始终操守着“廉洁”二字,不改变自己做人的准则。他可以去当国民党的部长,可以去当国民党的参议员,可以去大学当教授,可以到外国去著书立说,可以去延安找共产党,做点事,这一切他都拒绝了,他就为了维护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中国人的“气节”。

陈独秀做过哪些事

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主要负责人。1904年初在芜湖创办《安徽俗话报》,宣传革命思想。1905年组织反清秘密革命组织岳王会,任总会长。1907年入东京正则英语学校,后转入早稻田大学。1909年冬去浙江陆军学堂任教。1911年辛亥革命后不久,任安徽省都督府秘书长。1913年参加讨伐袁世凯的“二次革命”,失败后被捕入狱,出狱后于1914年到日本,帮助章士钊创办《甲寅》杂志。1915年9月,在上海创办并主编《青年杂志》(一年后改名《新青年》)。1917年初受聘为北京大学文科学长。1918年12月与李大钊等创办《每周评论》。这期间,他以《新青年》、《每周评论》和北京大学为主要阵地,积极提倡民主与科学,提倡文学革命,反对封建的旧思想、旧文化、旧礼教,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和主要领导人之一。1919年五四运动后期,开始接受和宣传马克思主义。1920年初潜往上海,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首先成立上海的共产党早期组织,同时与其他各地的先进分子联系,发起成立中国共产党,成为主要创始人。1921年7月在上海举行的中共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他虽然没有出席,但被选为中央局书记。从一大到五大,均被选为中央委员,先后任中央局书记、中央局执行委员会委员长、中共中央委员会总书记等职务,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主要领导人。1927年7月中旬,中央政治局改组,他离开中央领导岗位。1929年11月,因为他在中东路问题上发表对中共中央的公开信,而被开除党籍。1932年10月,在上海被国民党政府逮捕,判刑后囚禁于南京。抗战爆发后,他于1937年8月出狱,先后住在武汉、重庆,最后长期居住于四川江津。1942年5月在贫病交加中逝世。望采纳

陈独秀一生如何?遵义会议后去做什么了?

陈独秀(1879~1942年),新文化运动的发起人和旗帜,中国文化启蒙运动的先驱,五四运动的总司令,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及首任总书记,一大至五大党的最高领袖。原名庆同,官名乾生,字仲甫,号实庵。安徽怀宁(今属安庆市)人。 早年留学日本。1903年参加拒俄运动,曾参加反对清王朝和反对袁世凯的斗争。1915年创办《青年杂志》 (后改名《新青年》)举起民主与科学的旗帜。1916年任北京大学教授。1918年和李大钊创办《每周评论》,提倡新文化,宣传马克思主义,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1920年,在共产国际帮助下,首先在上海建立中国共产党发起组织,进行建党活动。1921年3月24日,陈独秀受陈炯明之邀在广东建党。7月,在上海举行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局书记。后被选为中共第二、第三届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长,第四、第五届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在1925年到1927年的中国大革命中,多次反对共产国际的国共合作指示(为了保证合作,共产国际要求共产党员留在国民党内),但是由于缺乏有系统的、独立的阶级纲领指导,使得陈独秀等一次次被共产国际领导层错误的行政指令压下去。最激烈的一次是在1926年中山舰事件后,陈独秀在党报上发表公开信,单方面宣布退出国民党,引起党内外轰动,因为共产党员留在国民党内服从后者的纪律,是共产国际为确保国共合作的既定战略路线的中心政策(共产国际为何执行这一政策的部分原因参见百度百科一国建成社会主义论的词条)。但不久后共产国际领导层发来的指令,使大多数中共党员继续坚持旧政策,而包括陈独秀在内的异议分子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要与这种路线彻底决裂,另立独立路线的无产阶级政党,因为他们并没有形成完全有别于共产国际的另一种国际国内革命纲领,更不了解当时国际领导层内部托洛茨基一派与斯大林一派正在就同一个中国革命问题进行激烈的纲领斗争。值得一提的是,除了陈独秀等少数共产党人的异议外(包括毛泽东和张国焘),其他大多数中共党员都没有对共产国际指令,提出哪怕一鳞半爪的反对意见和公开质疑。这就导致了中国共产党员虽然是中国革命的实际领导者,却是为国民党做苦力的政治局面(随便举个例子:1927年上海第三次大罢工的实际领导者是中共党员,但他们的公开身份是国民党党员,全世界都看到的是国民党取得了大权,而不是共产党)。 1927年大革命失败对中国共产党造成了强烈冲击,大批优秀干部在反革命屠杀中丧失,27年到30年代初的失败浪潮使中共在城市工人中的影响力严重削弱.。对这次革命失败负有第一责任的共产国际领导层(以斯大林和布哈林为首)把全部责任推卸在它的中国支部——中共的头上,中共又把主要责任推卸在总书记陈独秀头上,指责陈独秀犯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在1927年八·七会议上撤销陈独秀的总书记职务。这个栽赃陷害也是中共党史上最大的冤案。 其后,陈独秀在苦闷中反思,开始接受国际托洛茨基派的观点,要求中共中央接受托派路线,即反对斯大林主义荒唐透顶的左倾暴动路线,同时也反对盲目向农村发展力量甚至把游击队高抬为红军(诚然,不仅陈独秀而且当时相当多数国际国内共产党人都低估了农民运动),而主张以国民会议为中心,主张从民权民主斗争开始重新聚集力量。1929年11月,陈独秀被开除出中国共产党。12月,与彭述之等81人发表《我们的政治意见书》,攻击中国共产党的机会主义领导层。同时,在上海建立托派组织“无产者社”,出版《无产者》刊物,宣传托派观点。1937年,在上海淞沪会战中,支持抗战,谴责蒋介石卖国独裁,被国民党政府逮捕。1937年8月出狱,拥护国共合作和国民党领导抗日,在武汉联络民主人士和抗日军队,试图组织“ 不拥国、不阿共 ”的第三势力。此时的陈独秀已偏离了托派纲领,并遭到多数中国托派的反对,但仍与托派组织保持关系直至逝世也未曾脱离过这种组织和思想、政治关系。1938年,被王明、康生诬陷为日本间谍,从此与中共彻底决裂。晚年陈独秀最终的立场是要求建立民主的政权,开始对共产主义理论进行反思。1942年5月,陈独秀作为二十多年来一直为无产阶级解放事业而奋斗的革命战士于四川江津病逝。主要著作收入《独秀文存》、《陈独秀文章选编》 1935年遵义会议后,1937年抗战爆发后,他于8月出狱,先后住在武汉、重庆,最后长期居住于四川江津(今重庆江津)。 1942年5月27日在贫病交加中逝世。

觉醒年代中陈独秀结局是什么?

觉醒年代》继续在央视热播。这是一部思想深度、历史深度和艺术深度俱佳的优秀电视剧。在剧中,于和伟第三次出演陈独秀,果然没让观众失望。看他的表演,眼神里是戏,台词里是戏,一笑一颦都是戏。1915年,剧中的主人公陈独秀在上海创办了《青年杂志》,也就是后来鼎鼎大名的《新青年》。《新青年》的创刊,犹如在黑暗中闪出的一道曙光,犹如于无声处听到的一声惊雷,惊醒了沉睡着的古老中国。《新青年》的创办,标志着新文化启蒙运动的开始。陈独秀,1879年出生于安徽安庆。名庆同,字仲甫。“庆”字是陈氏家族的辈分。“庆同”就是同庆的意思。“仲甫”是陈独秀的字,他在家里排行老二,故称“仲”。 “甫”就是美男子的意思。“陈独秀”,是他一生中使用次数最多,时间最长的一个名字。现在已很少有人会记起他的本名陈庆同了,但上过学的都知道,中国有个伟大的革命先驱叫陈独秀。独秀是陈仲甫发表文章的笔名。关于它的由来,还有一段颇有意思的故事呢。1914年11月10日,陈独秀在著名政论家章士钊办的《甲寅》杂志上,第一次用笔名“独秀”发表了一篇题为《爱国心与自觉心》的文章。在这篇文章中,陈独秀强调民众的“爱国心”必须要建立在“有自觉心”的前提上,否则即使亡国亦无所惜。这一激进的想法在当时引起了极大的震动,不啻一枚炸弹,警醒了不少人,也引起了巨大的争议。“独秀”这个笔名也因此遭到很多人的误解。不知情者,以为陈独秀也太自命不凡了,竟自诩为“一枝独秀”。就连陈独秀的同乡好友,亚东图书馆经理汪孟邹看到这个笔名时,也曾当面质问他:仲甫兄,你也太不谦虚了吧,这完全是目中无人呀。你以为这世上只有你才是奇才,才是“一枝独秀”,其他的人是不是都是庸人和笨蛋呀。陈独秀听后,赶忙解释道:哪里!哪里!在我们家乡安庆有一座山叫独秀山,秀美挺拔。小时候我经常在那儿玩,我的确也非常喜欢这座山。我用这个名字,只不过表明我是独秀山下的一个小民而矣,实在没有别的意思。陈独秀说的这座独秀山,坐落在自己的家乡安徽安庆。它独立于群山,但又不远离群山,林木蓊郁,奇石突兀,很是秀美。其实,在安庆的四周有不少的名山:东南有名扬海外的九华山,西南有 “蓬莱仙岛”小孤山,东北有人称三十六洞天的浮山,西有“古南岳”之称的天柱山等等。相对来说,独秀山不过是一座名不见经传的小山。但山不在高,有仙则名。1953年,毛泽东沿江视察来到安庆。他矗立船头,问随行官员:是先有陈独秀,才有独秀山,还是先有独秀山,才有陈独秀?随行人员竟一时语塞。其实,答案是明摆着的:独秀山之名由来已久可。由此可见,独秀山在当地确实没有太大的名气。陈仲甫起名独秀,包含着他对故乡的深深思念。陈独秀一生奔波在外,对家乡怀有深厚的感情,对家乡总是念念不忘。陈仲甫起名独秀,深藏着他投身革命的远大志向和宏伟抱负。他的民主思想和奋斗历程,能够证明他是名副其实的“独秀”。陈独秀因山而得名,而独秀山也因陈独秀而闻名。关注影视探真公众号,大家一起涨知识啦

陈独秀的功绩

  新文化运动的发起人和旗帜,中国文化启蒙运动的先驱,五四运动的总司令,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及首任总书记,中共一大至五大期间党的最高领袖。  文学贡献  陈独秀的观点:文学之文以情为主,应该华美而不重实用。他曾有“华美无用之文学”的措辞,钱玄同提出质疑,此“无用”二字是否与一贯之主张有冲突。其实,此“无用”二字表达了陈氏一种很重要的文章观念。所谓“无用”,即无实用之意,并非无价值。文章区别于文学,正是在实用与不实用上划清界线。应用之文以理为主,应该朴质而有用,清除“阿谀、虚伪、铺张的贵族古典文学”的恶劣文风。魏晋以后,新青年应用之文骈化倾向日益显著,大有不骈就不能作文的趋势;唐宋古文家企图扭转这种风气,其策略不是促进小说的发展,戏剧的新生,以减轻应用文体肩负的美文职能,反而加速了应用文体文学化的步伐,使其变得更加小巧精致,更加失去了应用的品格。所以,无论是骈文还是古文,都未能将应用文体引向健康发展的方向。陈独秀一针见血地指出:“碑铭墓志,极量称物,读者决不见信,作者必照例为之。寻常启事,首尾恒有种种谀词。居丧者即华居美食,而哀启必欺人曰,苫块昏迷。赠医生以匾额,不曰术迈歧黄,即曰著手成春。”陈独秀深谙此弊,提出将应用之文与文学之文彻底分家,得到了《新青年》同仁的一致赞同。经钱玄同、刘半农的进一步论证补充就完全具有实际的操作价值了。(摘自《应用写作》杂志1994年第4期第45页《“五四”现代应用文发展简述》)

陈独秀生平简介

陈独秀(1879~1942年),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和早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原名庆同,字仲甫。安徽怀宁(今属安庆市)人。1879年生于安徽安庆。自幼丧父,随人称“白胡爹爹”的祖父修习四书五经,得到的评价是:“这孩子长大后,不成龙,便成蛇”。1896年考中秀才。1897年入杭州中西求是书院学习,开始接受近代西方思想文化。1899年因有反清言论被书院开除。1901年因为进行反清宣传活动,受清政府通缉,从安庆逃亡日本,入东京高等师范学校速成科学习。1903年7月在上海协助章士钊主编《国民日报》。1904年初在芜湖创办《安徽俗话报》,宣传革命思想。1905年组织反清秘密革命组织岳王会,任总会长。 1907年入东京正则英语学校,后转入早稻田大学。1909年冬去浙江陆军学堂任教。1911年辛亥革命后不久,任安徽省都督府秘书长。1913年参加讨伐袁世凯的“二次革命”,失败后被捕入狱,出狱后于1914年到日本,帮助章士钊创办《甲寅》杂志。他写文章用“独秀”笔名,来源于家乡的独秀山。1915年9月,在上海创办并主编《青年》杂志(一年后改名《新青年》)。1917年初受聘为北京大学文科学长。1918年12月与李大钊等创办《每周评论》。这期间,他以《新青年》、《每周评论》和北京大学为主要阵地,积极提倡民主与科学,提倡文学革命,反对封建的旧思想、旧文化、旧礼教,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和主要领导人之一。1919年五四运动后期,开始接受和宣传马克思主义。1920年初潜往上海,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首先成立上海的共产党早期组织,同时与其他各地的先进分子联系,发起成立中国共产党,成为主要创始人之一。1921年7月在上海举行的中共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他虽然没有出席,但被选为中央局书记。从一大到五大,均被选为中央委员,先后任中央局书记、中央局执行委员会委员长、中央总书记等职务,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主要领导人。在大革命时期,他多次独自、或与少数同志联名反对共产国际领导层发出的一些明显的投降政策,但都遭到苏共和共产国际当权派的政治弹压。1927年中国大革命遭到失败,陈独秀成为共产国际斯大林主义路线的替罪羊。1927年7月中旬,中央政治局改组,他离开中央领导岗位。此后,他接受托派观点,以在党内成立小组织的方式进行活动。1929年11月,因为他在中东路问题上发表对中共中央的公开信,而被开除党籍。同年12月发表由81人署名的作为中共左翼反对派纲领的《我们的政治意见书》。同时,在上海组成托派小组织无产者社,出版刊物《无产者》。1931年5月,出席中国各托派小组织的“统一大会”,被推选为中国托派组织的中央书记。1932年10月,在上海被国民党政府逮捕,判刑后囚禁于南京。1937年抗战爆发后,他于8月出狱,先后住在武汉、重庆,最后长期居住于四川江津(今重庆江津)。1942年5月27日在贫病交加中逝世。

陈独秀的资料!

陈独秀(1879—1942),字仲甫,安徽怀宁(今属安庆市)人。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主要领导人。1896年考中秀才。1897年入杭州中西求是书院学习,开始接受近代西方思想文化。1899年因有反清言论被书院开除。1901年因为进行反清宣传活动,受清政府通缉,从安庆逃亡日本,入东京高等师范学校速成科学习。1903年7月在上海协助章土钊主编《国民日报》。1904年初在芜湖创办《安徽俗话报》,宣传革命思想。1905年组织反清秘密革命组织岳王会,任总会长。 1907年入东京正则英语学校,后转入早稻田大学。1909年冬去浙江陆军学堂任教。1911年辛亥革命后不久,任安徽省都督府秘书长。1913年参加讨伐袁世凯的“二次革命”,失败后被捕入狱,出狱后于1914年到日本,帮助章士钊创办《甲寅》杂志。1915年9月,在上海创办并主编《青年》杂志(一年后改名《新青年》)。1917年初受聘为北京大学文科学长。1918年12月与李大钊等创办《每周评论》。这期间,他以《新青年》、《每周评论》和北京大学为主要阵地,积极提倡民主与科学,提倡文学革命,反对封建的旧思想、旧文化、旧礼教,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和主要领导人之一。1919年五四运动后期,开始接受和宣传马克思主义。1920年初潜往上海,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首先成立上海的共产党早期组织,同时与其他各地的先进分子联系,发起成立中国共产党,成为主要创始人之一。1921年7月在上海举行的中共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他虽然没有出席,但被选为中央局书记。从一大到五大,均被选为中央委员,先后任中央局书记、中央局执行委员会委员长、中央总书记等职务,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主要领导人。在大革命后期,他的右倾思想发展成为右倾机会主义,放弃对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中等资产阶级的领导权,尤其是放弃对武装力量的领导权,对国民党右派的进攻采取妥协投降的政策。1927年中国大革命遭到失败,除了来自共产国际指导上的原因,他的右倾错误也是重要的原因。1927年7月中旬,中央政治局改组,他离开中央领导岗位。此后,他接受托派观点,以在党内成立小组织的方式进行活动。1929年11月,因为他在中东路问题上发表对中共中央的公开信,而被开除党籍。同年12月发表由81人署名的作为托陈取消派纲领的《我们的政治意见书》。同时,在上海组成托派小组织无产者社,出版刊物《无产者》。1931年5月,出席中国各托派小组织的“统一大会”,被推选为中国托派组织的中央书记。1932年10月,在上海被国民党政府逮捕,判刑后囚禁于南京。1937年抗战爆发后,他于8月出狱,先后住在武汉、重庆,最后长期居住于四川江津。1942年5月在贫病交加中逝世。

请问陈独秀先生有哪些贡献?

1、他是马克思主义的积极传播者。他传播马克思主义虽然没有李大钊早,但他创办的《新青年》杂志是当时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主要阵地,其重要作用是任何别的报刊不能替代的。2、他是中国共产党最主要的创始人。陈独秀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的说法不准确。如果没有陈独秀,就没有中国共产党在1921年的成立。仅仅这一条,他就可以名垂千古,光照千秋。扩展资料:个人思想:1、社会主义是很长的历史阶段,根本目标是发展经济,使最大多数人民幸福。建设社会主义要吸收资本主义文明成果,不能马上废除私有制,初期允许多种经济成分,而以国家资本主义为主。2、放弃对列宁主义、托洛茨基主义的信仰。3、文学之文以情为主,应该华美而不重实用。他曾有“华美无用之文学”的措辞,钱玄同提出质疑,此“无用”二字是否与一贯之主张有冲突。其实,此“无用”二字表达了陈氏一种很重要的文章观念。所谓“无用”,即无实用之意,并非无价值。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陈独秀

陈独秀什么时候去世的?

陈独秀活得轰轰烈烈,却死得简简单单,1942年5月27日谢世于四川江津县鹤山坪(现属重庆)。死后连一口薄棺,一块葬身之地也没有。新派作家潘赞化(张玉良的丈夫)看到陈独秀的这副惨境,说:“仲甫毕竟有过辉煌的时刻。青年时期向孔教宣战,向偶像宣战,有一种凌厉之气,不失为一个先驱者,一生坚贞,身后穷愁,毕竟是一个操守者。因此,我们应该用最好的木头为他做口棺材。” 江津开明绅士邓蟾秋、邓燮康叔侄捐了棺木和墓地;“五四运动”中的领袖、全国学生联合会主席、国民政府教育部政务次长段锡朋、早期革命家包惠僧等凑了三百元钱,作为陈独秀安排后事费用。陈独秀临死时,百感交集地对妻子说:“我死后,你可从速改嫁,安度后半生,有一事要切记,为夫立身人世间,虽非高风亮节,却也不失做人操守。教育部寄来之款不可动用,切不可拿我的名声去卖钱。”陈独秀的高尚精神令人潸然泪下。如果他的经济稍微宽裕一点点,也许还要多活几年,不会在穷愁病苦中那么快就去世。他完全可以争取到多活几年的优越的条件,但他始终操守着“廉洁”二字,不改变自己做人的准则。他可以去当国民党的部长,可以去当国民党的参议员,可以去大学当教授,可以到外国去著书立说,可以去延安找共产党,做点事,这一切他都拒绝了,他就为了维护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中国人的“气节”。

陈独秀逝世时间是哪一年?

1932年10月15日,陈独秀被捕。1942年5月27日在贫病交加中逝世,享年63岁。1929年11月16日,陈独秀因在中东路等问题上发表不同意见,反对当时党提出的“武装保卫苏联”的口号,被开除党籍。后发表《告全党同志书》公开信。陈独秀是少数经过30年代还幸存下来的领袖之一,但对自己所创建的政党已经不再能产生任何影响。1932年10月15日,陈独秀被捕。1937年8月23日陈独秀提前获释。他曾向党表示支持,党也曾发表文章《陈独秀先生到何处去》,并曾提出只要陈可以承认当年的错误就可以恢复党籍。但陈拒绝认错后。先后住在武汉、重庆。在重庆住院时,周恩来、朱蕴山都去医院看望过他,周恩来更资助他100银元,都被他拒绝。实际上当时他仅靠微薄稿费收入支撑,最后更被赶出医院。陈最后长期隐居在四川江津,以教书为生,保持低调,而且转向了自由主义。此后对文学和民主发展,继续当年在狱中的研究,特别对斯大林时代的反思,也被后人认为难出其右者。1942年5月27日陈独秀因病于四川江津鹤山坪石墙院逝世,享年63岁。

陈独秀的简介

陈独秀(1879年10月9日-1942年5月27日),原名庆同,官名乾生,字仲甫,号实庵,安徽怀宁(今安庆)人。

陈独秀什么时候去世的

陈独秀(1879年10月9日-1942年5月27日)

谁知道有关陈独秀的生平资料及事迹?

到高中历史书里去找贝!

陈独秀怎样死的?

陈独秀活得轰轰烈烈,却死得简简单单,1942年5月27日谢世于四川江津县鹤山坪(现属重庆)。死后连一口薄棺,一块葬身之地也没有。新派作家潘赞化(张玉良的丈夫)看到陈独秀的这副惨境,说:“仲甫毕竟有过辉煌的时刻。青年时期向孔教宣战,向偶像宣战,有一种凌厉之气,不失为一个先驱者,一生坚贞,身后穷愁,毕竟是一个操守者。因此,我们应该用最好的木头为他做口棺材。” 江津开明绅士邓蟾秋、邓燮康叔侄捐了棺木和墓地;“五四运动”中的领袖、全国学生联合会主席、国民政府教育部政务次长段锡朋、早期革命家包惠僧等凑了三百元钱,作为陈独秀安排后事费用。陈独秀临死时,百感交集地对妻子说:“我死后,你可从速改嫁,安度后半生,有一事要切记,为夫立身人世间,虽非高风亮节,却也不失做人操守。教育部寄来之款不可动用,切不可拿我的名声去卖钱。”陈独秀的高尚精神令人潸然泪下。如果他的经济稍微宽裕一点点,也许还要多活几年,不会在穷愁病苦中那么快就去世。他完全可以争取到多活几年的优越的条件,但他始终操守着“廉洁”二字,不改变自己做人的准则。他可以去当国民党的部长,可以去当国民党的参议员,可以去大学当教授,可以到外国去著书立说,可以去延安找共产党,做点事,这一切他都拒绝了,他就为了维护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中国人的“气节”。

陈独秀死于哪一年?

1932年10月15日,陈独秀被捕。1942年5月27日在贫病交加中逝世,享年63岁。1929年11月16日,陈独秀因在中东路等问题上发表不同意见,反对当时党提出的“武装保卫苏联”的口号,被开除党籍。后发表《告全党同志书》公开信。陈独秀是少数经过30年代还幸存下来的领袖之一,但对自己所创建的政党已经不再能产生任何影响。1932年10月15日,陈独秀被捕。1937年8月23日陈独秀提前获释。他曾向党表示支持,党也曾发表文章《陈独秀先生到何处去》,并曾提出只要陈可以承认当年的错误就可以恢复党籍。但陈拒绝认错后。先后住在武汉、重庆。在重庆住院时,周恩来、朱蕴山都去医院看望过他,周恩来更资助他100银元,都被他拒绝。实际上当时他仅靠微薄稿费收入支撑,最后更被赶出医院。陈最后长期隐居在四川江津,以教书为生,保持低调,而且转向了自由主义。此后对文学和民主发展,继续当年在狱中的研究,特别对斯大林时代的反思,也被后人认为难出其右者。1942年5月27日陈独秀因病于四川江津鹤山坪石墙院逝世,享年63岁。

陈独秀是哪里人呢?

陈独秀是哪里人,是湖南人。

陈独秀是谁

陈独秀,原名周树人,字张,名云长,后改名步惊云,祖籍M78星云,恶魔果实能力者,传说中的三忍之一,曾大闹天宫后改邪归正,统一三国,传说他有107个弟兄,个个铜头铁臂,面目狰狞,这便是羊村的起源。

求陈独秀资料

创办《新青年》

陈独秀是什么人

陈独秀(1879年10月9日-1942年5月27日),原名庆同,官名乾生,字仲甫,号实庵,安徽怀宁(今安庆)人。他是新文化运动的发起者,是马克思主义的积极传播者;是中国共产党最重要的创始人

陈独秀简介

陈独秀真正地父亲不是幼小就没有了,他的父亲是清朝第5名进士,在山西为官,为天子门生,可以直接面圣.跟林则徐是同僚,因母亲是丫环,生产前他的父亲给他取的名字,要是男的叫陈独秀女孩就叫秀英,住在安庆大龙山找了个人家带样,称其父母。其父亲现葬在踏水村独秀山上,其真正老家应该时踏水村陈三房,

陈独秀简介

陈独秀(1879—1942),字仲甫,安徽怀宁(今属安庆市)人。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主要领导人。

党外无党,帝王思想,党内无派,千奇百怪。是陈独秀的诗句吗?

是的.<国民党四字经>

陈独秀是不是开国将军

陈独秀不带兵,不是将军,更不是开国将军。

陈独秀历史故事 1000字

陈独秀是与孙中山、毛泽东具有同等重要历史地位的杰出人物!   陈独秀是中国近现代史和中共党史上争议最大的历史人物,长期受到不公正的待遇。现在对于他的研究已经取得很大的进展,他的历史地位逐渐得到了恢复。但是,对他的评价仍然分歧很大,他的历史地位还远远没有得到应有的肯定。   对于陈独秀的历史地位,已经有很多论著进行了论述,但还是肯定得不够。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陈独秀至少有六大历史贡献、两大杰出成就,并为我们做出一个杰出的表率。   其六大历史贡献是:   第一,他是新文化运动的发起者,是20世纪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倡导者。他在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举起了民主、科学两面大旗,对于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至今还在影响着中国历史的进程。他创办的《新青年》杂志,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影响最大的刊物,教育、引导了整整一代人,至今没有一份刊物能与之相比。   第二,他是五四运动的总司令,是五四运动的思想指导者。五四运动能够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发生那么大的影响,与他的活动、指导、影响是分不开的。在高度评价五四运动历史功绩的同时,不能忘记陈独秀在其中的巨大历史功劳。   第三,他是马克思主义的积极传播者。他传播马克思主义虽然没有李大钊早,但他创办的《新青年》杂志是当时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主要阵地,其重要作用是任何别的报刊不能替代的。   第四,他是中国共产党最主要的创始人。现在说,陈独秀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的说法不准确。如果没有陈独秀,就没有中国共产党在1921年的成立。仅仅这一条,他就可以名垂千古,光照千秋。   第五,他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最主要的领导人。现在我们说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这是不科学的,毛泽东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而不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以陈独秀为代表的从中共“一大”到"五大"的领导集体,才是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陈独秀才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这一代领导集体,对于中国革命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例如党的"二大"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纲领,党的"四大"提出了民主革命总路线的基本思想,领导了轰轰烈烈的大革命运动;党的队伍也从50多人迅速发展到6万多人,为后来的革命奠定了一个重要的基础,其功劳是不容抹杀的。   第六,他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第一个深刻总结、反思苏联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经验教训的人。他晚年的民主思想,可以说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对民主政治的最深刻的思索,至今很少有人能够超越,仍闪耀着真理的光辉,仍是我们奋斗的目标。   其两大杰出成就是:   第一,他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杰出的政论家。他的政论文章汪洋恣肆、尖锐犀利。《敬告青年》等很多篇章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少有的、杰出的代表作,至今仍给人很多启发。   第二,他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杰出的大专家、大学者。他晚年进行的文字学研究,是极其重要的学术成果。如果不是后来转向政治斗争,他无疑会成为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最杰出的大专家、大学者之一。   所谓一个表率,是说他一生一心为公,光明磊落,丝毫不搞阴谋诡计,不以权谋私,即使在艰苦困顿的晚年,他不接受敌人的馈赠,表现出一个革命者的刚强骨气和高尚人格。他作为一个知识分子,一生毫不妥协,坚决地揭露和批判旧制度、旧思想、旧文化和社会的种种弊病,代表了社会的良心。所有这些,都为后人做出了杰出的表率。

陈独秀个人著作

陈独秀个人著作 ,寄语:文学之文以情为主,应该华美而不重实用。他曾有“华美无用之文学”的措辞,钱玄同提出质疑,此“无用”二字是否与一贯之主张有冲突。其实,此“无用”二字表达了陈氏一种很重要的文章观念。所谓“无用”,即无实用之谓也魂伤当此际,轻分罗带,暗解香囊,漫赢得青楼薄幸名狂。,并非无价值。文章区别于文学文成公主渐渐长大时,雪域高原 *** 出了个大英雄――松赞干布。松赞干布年纪轻轻却英勇善战,他统藏族建立了吐蕃王朝。松赞干布十分仰慕大唐盛世文化,又听闻大唐文成公主的美名,便想娶她回来。贞观十年,松赞干布派大相禄东赞携金千两珍宝数百,带着使团前往长安向唐朝请婚。,正是在实用与不实用上划清界线。应用之文以理为主,应该朴质而有用,清除“阿谀的虚伪的铺张的贵族古典文学”的恶劣文风。魏晋以后,应用之文骈化倾向日益显著,大有不骈就不能作文的趋势;唐宋古文家企图扭转这种风气,其策略不是促进小说的发展,戏剧的新生,以减轻应用文体肩负的美文职能,反而加速了应用文体文学化的步伐,使其变得更加小巧精致,更加失去了应用的品格。所以,无论是骈文还是古文,都未能将应用文体很快,爸爸被安排到河南周口地区西华县黄泛区农场当副场长,负责上千亩苹果园的种植养护。爸爸离开北京之前坚持说:"河南的生活条件很艰苦,你们不要跟着我去了。"于是,妈妈带着除我之外的个子女,搬到了王府井帅府园的栋高干住宅楼里。个孩子每人每月的抚养费是元,由爸爸供给,妈妈掌管。引向健康发展的方向。陈独秀一针见血地指出:“碑铭墓志,极量称物,读者决不见信,作者必照例为之。寻常启事,首尾恒有种种谀词。居表者即华居美食,而哀启必欺人曰,苫块昏迷。赠医生以匾额,不曰术迈歧黄,即曰著手成春。”陈独秀深谙此弊,提出将应用之文与文学之文彻底分家,得到了《新青年》同仁的一致赞同。经钱玄同、刘半农的进一步论证补充就完全具有实际的操作价值了。陈独秀个人著作分享个读者,欢迎阅读。,  主要著作收入《独秀文存》、《陈独秀文章选编》、《陈独秀思想论稿》、《陈独秀著作选检阅车行至民主人士、人民团体代表面前时,徐徐停下,大书记走下汽车,同他们明清京官之苦,时人皆知。作为品京官的曾国藩年俸仅为两,外加作为津贴的"恩俸"和"禄米"也不过两。而后来的张之洞曾给京官算过账:"计京官用度,即十分刻苦,日须金,岁有百余金,始能勉强自给。"弥补这样大的收支赤字只有两法:是收受外官的馈赠,是借贷。外官收入丰厚,为了构建关系网,每次进京,都要给熟悉的京官们送礼,名为"冰敬""炭敬""别敬"(意为夏冬买冰买炭等费用)。这笔馈赠,少则数十两,多则数百两。但是曾国藩很少利用手中权力为人办事,所以这种馈送次数很少,于是借债就成为他经济来源的主要部分。因为人品好,曾国藩借钱比较容易。至道光十年()年底,曾国藩已累计借银两。这时期,他在家书中多次出现"借""欠""窘"的字样,艰难形状,跃然纸上。亲切握手和问候。这些人大都在重庆时见过 *** ,同周恩来打过交道,这几年没见,今天故友重逢,格外亲切。编》等。,  1984-1993年间,三卷本《陈独秀著作选》相继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编者写于1991年12月的“编辑说明”中说:“对于陈独秀诋毁中国 *** ,诬蔑工农红军和反对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错误言论,本书全文照录,不予删节,以供读者研究和批判”。字里行间,“批判”遗风犹在,且不无防身自保之虑。,  2009年1月上海人民出版社推出《陈独秀著作选编》六卷本,辑文890篇,272万字。较原三卷本600多篇、162万字,多出200多篇、115万字。校正旧编中错年月,经中央军委确定,被冠以"中国人民 *** 军事家"的称号。、别、漏字句上千处。新辑作品主要是档案文件、新发现的文章书信,以及音韵学、文字学方面的著作。其中有陈独秀在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前后主持特别委员会的发言,五卅运动中在《热血日报》上发表的文章,在南京狱中写给汪原放的54封书信,入川后写给台静农等人的近百封书信,等等。,  《陈独秀著作选》第六卷,收入陈独秀音韵学著作《古音阴阳入互用例表》年投身运动。、《连语类编》以那时期,美国正经历着历史上最严重的经济危机,而邓波儿天真活泼的形象令许多美国人倾心,使他们在悲观失望中得到安慰和欢乐。时间,邓波儿成为人们心中的偶像,被称为"大众小情人"。罗斯福总统也曾公开赞扬她,"在大萧条时期为美国人带来了微笑"。及与他的学生、语言学家魏建功来往书信。文字学著作,收入《小学识字教本》、致台静农、陈立夫、陈可忠等人书信。,  《小学识字教本》,是陈独秀文字学研究集大成之作。1929年写成《中国拼音文字草案》,售予商务印书馆。当时,陈独秀是当局通缉的“共党首领”,自然不能出版,书稿亦杳无下落。居川期间,陈独秀在《实庵字说》《识字初阶》基础上,写《小学识字教本》。原定由国民 *** 教育部出版,并两次预支稿酬一万元。教育部长陈立夫认为“小学”二字不妥,建议改书名为《中国文字说明》。陈独秀以“小学”乃音韵字、文字学综合之古称,也是他研究文字形、声、义三者统一而非三者分立的特点,拒改书名。此书不能出版,他令家人不得动用稿酬。《小学识字教本》书稿由国立编译馆油印50册分赠专家。梁实秋分得一册,十不久,康有为对日本文字发生兴趣,并向鹤子请教发音。望着康有为摇头晃脑习日语的那副童心不泯的样子,鹤子感到开心有趣。跨越年龄种族的界限,两颗心也越来越近了。分珍爱,日后带往台湾,请专人描清字迹不清处,影印500册,仍感不佳。再请人费时十月,将全稿重描无误,书名改作《文字新诠》,隐去作者姓名与《自叙》,代之以梁序,于1971年由台湾语文研究中心影印出版。梁私下告友人,此为陈独秀遗作。《小学识字教本》得以传世,梁氏功莫大焉。,  在狱中,陈独秀写了,  《荀子韵表及考释》、《实庵字说》、《老子考略》、《中国古代语音有复声母说》、《古音阴阳入互用例表》、《连语类编》、《屈宋韵表及考释年月日北美波士顿城,在蜡烛兼肥皂制造商约赛亚富兰克林的家里,诞生了个男婴,名字叫本杰明富兰克林。》、《晋吕静韵集目》、《戊寅年登石笋山》《干支为字母说》等音韵训诂学著作。,  书法,  陈独秀论书法,有一则佳话流传甚广。即我们都知道的书法家沈尹默先生,早年就是受了陈独秀的一语“ *** ”,而发愤练字,终成一代大师的。当时陈与沈还不熟悉,但性格率直、快人快语的陈独秀初次相见,就当面说:“昨在刘三壁上见了你写的诗,诗很好,而字则其俗在骨。可谓诗在天上,字在地下!”刘三则是江南名士刘季平也,其时刘三和苏曼殊以及陈独秀、沈尹默等,都是东瀛留学归来常在一起诗酒风流的名士。沈尹默并不因陈的批评为忤,相反后来沈入北大任教,还把陈推荐给了蔡元培校长,并委以文科学长之职,足见旧时学人谦虚宽博之胸怀。陈独秀批评沈尹默的字“俗在骨”,实际上也是透露了他自己书法上的审美观。一般以帖学为宗的书法,若无厚实的北碑为底,用笔单调柔弱,则容易滑向“媚俗”一路。这一观点也和清代末期由尊帖转而尊碑风尚是一致的。不过后来即便是沈尹默的书法已经达到很高的境界了,但陈独秀在肯定的同时,依旧保留了自己的独到见解,他在1941年给台静农的信中说:“尹默字素来工力甚深,非眼面朋友所可及,然其字外无字,视三十年前无大异也。存世二王字,献之数种近真,羲之字多为米南宫临本,神韵犹在欧褚所临兰亭之下,直到年月日,贝多芬在维也纳病逝,之前这段时间里,也没有哪个女人真正走进他的生活。从他有意识地选择《菲德利奥》的题材可以看出,他似乎只是追求精神上的爱情。贝多芬生中所爱的女性,都是贵族出身或是上流社会的人,他的理想过高,所以直没有实质的婚姻生活。即刻意学之,字品终在唐贤以下也。”反观陈独秀自己的书法则是碑帖结合,写得汪洋闳肆、兼备众体。陈独秀

求陈独秀的资料?

为建党一百周年献礼,纪录片《留法岁月》于3月3日-6日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纪录频道播出。该片首次全景式讲述百年前1800多名中国赴法勤工俭学生,在远离祖国的法兰西土地上奋斗的故事,展现了在宏大的历史背景下中国青年追寻信仰与真理的热血历程。心似水,志如舟。从1919年3月到1921年1月,先后有1800多名中国青年乘船到达法国,开始了他们在法国勤工俭学的旅程。蔡和森之孙蔡宁回忆:“当时杨昌济的下面有三个学生,一个是毛泽东、一个是蔡和森、还有一个是萧子升。他们是杨昌济手下(学生),杨昌济说这三个人是他最优秀的三个学生。” 杨昌济与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北京大学教授陈独秀是很好的朋友,为鼓励学生了解世界,强调知行合一,他给学生们推荐了一本杂志:《新青年》。 《新青年》由陈独秀主编,最初叫《青年杂志》,封面上的法文刊号正是“青年”的意思。在创刊号中,创办者连发了三篇关于法国的文章,毫不掩饰对于法兰西文明的推崇与向往,而由此拉开的新文化运动,激荡起无数留学逐梦的青春。此部作品是由池建新担当制片人,他的代表作品: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 频道重点纪录片《手术两百年》(50分钟*8集)制片人,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 频道重点纪录片《中国手作·木作》(25分钟*5集)制片人,策划创建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特别节目《百科探秘》、《创新无限》、《文明密码》、《考古拼图》、《第n个空间》等多档栏目;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创业英雄》(第一季、第二季)、《村里达人》(第一季、第二季)、《人参》(4集)等多部纪录片,担任制片人或总导演。策划编撰了大型系列图书《中国电影百年精选》,出版的著作有《频道先锋——电视频道运营攻略》。

陈独秀简介

陈独秀简介钟繇,1879年出生于安徽省安庆市北的一个小家庭,中国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他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和第一任总书记。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五四运动的领袖。陈独秀是中国文化启蒙的先驱。我们先来看看陈独秀的介绍。陈独秀陈独秀的一生比较坎坷,经历了非常丰富的传奇人生。两岁时,父亲早逝,他由爷爷和大哥抚养。他在家自学了《四书》和《五经》。曾经有人说,陈独秀不长大就会变成一条蛇。这句话也成为了事实,印证了他一生的辉煌。17岁的陈独秀在1896年成为了一名学者,但是他没有考上。次年考入杭州求是书院,学习造船技术和法语。同年,与高晓岚结婚。1901年,陈独秀赴日本留学,1902年回国,组织青年励志会。同年9月,陈独秀再次赶赴日本求学从军。陈独秀留学期间,受西方社会主义影响,陈独秀等人强行剪掉辫子,遣送回国。陈独秀文学方面也有不少成就。1904年,陈独秀等人创立白话文《安徽俗话报》。之后,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了《新青年》。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后,陈独秀等人开始研究社会主义,宣传社会主义。1927年,陈独秀被剥夺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两年后被开除党籍。晚年,陈独秀长期隐居,低调行事。1942年,他因病去世,享年63岁。这是陈独秀的简介,这是陈独秀的生平。陈独秀留给后人的生活如何?陈独秀有四个妻子。虽然有一个潘兰珍没有为陈独秀生孩子,但其他三个都为陈独秀生了很多后代,他的后代又生了后代,所以陈独秀的后代也很多。陈独秀的后代包括他的五个儿子和三个女儿,虽然梅直到去世才承认陈独秀的儿子。陈独秀后裔——陈乔年陈红,陈独秀的后代,也是陈独秀的孙女和她最小的儿子陈鹤年的女儿。当陈红描述他们后代的生活时,他用一个简单的句子来总结:无尽的悲伤。北京中医药大学生物学教授陈红,说话时举止温柔,透露着知识女性的内涵。从她的口述中我们知道,陈独秀的后人并没有因为父亲是伟人而提高自己的地位。相反,正是因为他们的父亲有这样的地位,他经常被诽谤和冤枉。据她说,陈独秀从小没有父亲,不知道什么是父爱。所以他和陈乔年一出生,就没有给他们很多父爱,又长年奔波,这让陈独秀和他的孩子很奇怪。陈独秀与高君曼私奔一事,直接影响了陈延年的婚姻观。后来因为陈独秀的关系,陈家被开除,兄弟不得不离家去上海。但是,因为他们的父亲不能背叛他们的母亲和姑姑在一起的事实,他们决定独自住在外面,晚上睡在图书馆的地板上,白天工作。生活很惨淡。陈松年,陈延年和陈松年同父异母的兄弟,一生悲惨。他出生不久母亲就去世了,父亲也没怎么管教他。他仅有的两个兄弟,陈延年17岁英年早逝,陈乔年26岁去世。然后受到各种打击。所以陈独秀的后人过得很苦。陈独秀传记探索与解密是图文并茂,精选了30多张陈独秀不同时期的照片。作者以流畅的笔触,再现了陈独秀昔日的风貌。这本书不仅包括他的政治观点和学术建设,还包括他的日常生活,爱情事务和他的朋友。这本书是关于陈独秀的第一手资料。陈独秀传这本书出版于2009年。它使用平装本和16开设计来装订这本书。这本书在查阅大量资料后,以翔实的史料和扎实的写作功底,生动地叙述了陈独秀的一生在中国近代史上叱咤风云,举世闻名,反复无常,充满大悲大喜。这本书的内容包括叛逆性格的发起者、慷慨大方的年轻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和第一任领导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总指挥、共产党内的反对派以及其他不同身份的陈独秀。的内容都是围绕陈独秀写的。陈独秀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和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他也是五四运动的总指挥。陈独秀曾被指责为汉奸、反共产国际、反革命等。并成为党内最早也是最大的负面人物。这一事件被称为CCP历史上第一次也是最大的冤案,直到后来才被拉平。这本书的作者是陈黎明。陈黎明,1938年出生于湖南,中共党员,国家一级作家。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中文系,当过报社编辑、记者。现在是世界华人文化协会副会长。他有许多作品,《陈独秀传》是其中之一。

陈独秀是什么主席?

没当过主席吧,1920年初前往上海成立共产党早期组织,并发起成立中国共产党。1921年7月在中共一大被选为中央局书记,后任中央局执行委员会委员长(二、三大)、中央总书记(四、五大)[1] 等职务,并任第一至五届中央委员。1927年7月离开中央,1929年11月因就中东路事件发表不同意见而被开除党籍。1931年5月被推选为中国托派组织的中央书记。这个是他的主要履历。

陈独秀在新文化运动中有哪些活动

陈独秀1915年夏回国,9月在上海创办并主编《新青年》杂志。1917年初任北京大学文科学长。他以《新青年》为阵地,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发起新文化运动。创办经过:袁世凯复辟帝制,日本提出二十一条,中国社会处于深重的内忧外患之中,现实的教训引起了当年追随辛亥革命的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的思考,不少当年叱咤风云的先进人物在思想上倒退了,竭力提倡封建道德和尊孔读经的旧文化,鼓吹复古思想。还有人宣扬迷信,阻碍民众的觉醒和社会的进步。这种局面激起了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对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专制的强烈愤恨,使他们深深感到虽然有了宪法、国会,但是必须重新寻求一条解决中国问题的道路和方案。以陈独秀、李大钊为代表的一部分激进的知识分子直面现实,提出了开展广泛的“改造国民性”运动的政治主张。他们认为,要在中国实现民主共和政治,必须首先从思想启蒙着手,用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取代封建主义思想,于是,这一部分知识分子开始不再热衷于政党政治活动,转向展开唤起民众的思想启蒙活动。中国近代革命史上功勋卓著的《新青年》杂志,就在这一历史背景和指导思想下创办起来。《新》于1915年在上海创刊,1922年终刊,由陈独秀创办并且担任主编,原名《青年杂志》,第二卷开始,该名为《新青年》。 《新》的出现,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它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作为反封建主义的新文化运动的宣传中心,从提倡民主、提倡科学、主张文学革命三个方面促进民族觉醒,为五四运动的爆发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奠定了思想舆论基础。 第二个阶段,社址搬到北京,它由民主主义刊物逐渐向社会主义刊物过渡,为其后期作为中共早期组织的机关刊物做好了准备。 第三个阶段,《新》复归上海,成为中共上海发起组领导的社会主义刊物和党成立之后的理论刊物,为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和中共的建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陈独秀为《新》的创办倾注了大量心血,他制定了《新》的宗旨和不同点办报方针,提出进行思想文化斗争的原则;组织编者和作者队伍,还是《新》的主要编撰人员。

陈独秀的思想主张及其变化

  陈独秀认为,五千年来的中国文化,本质上是畸形的文化,既然民主和科学能把西方引到高度文明发达的社会,那么,也一定能帮助中国达到这一目标。因此他高举科学与民主的旗帜,他把科学视为理想的知识形态,把科学当作反对蒙昧主义的锐利武器,主张以科学改造中国社会。即提倡新文化,宣传马克思主义。   从封建主义到改良主义,从改良主义到民主主义,在从民主主义到马克思主义。

陈独秀失败在哪个具体方面?

在大革命中,多次反对共产国际的国共合作指示(为了保证合作,共产国际要求共产党员留在国民党内),但是由于缺乏有系统的、独立的阶级纲领指导,使得陈独秀等一次次被共产国际领导层错误的行政指令压下去。

有没有一些经典的话来评价陈独秀?

他创造了党,有功劳------毛泽东誉之则为圣相,谳之则为元凶——曾国藩勋业最高心最苦——左宗棠五十年宦海抽身——俞樾回首山河非,只有夕阳好——李鸿章实业开山之祖——盛宣怀老伶工不愧龙头——谭鑫培曾筑精庐在人境——黄遵宪岂因货殖损清名——张謇其志堪哀,其愚不可及——张勋西狩获麟,微言遽绝——康有为不能留芳亦当遗臭——袁世凯学界泰斗,人世楷模——蔡元培其人在儒侠之问——章太炎江山无限看残棋——段祺瑞宦海倦游——熊希龄半世风流孽海花——曾朴文字真成孙盛祸——林白水生平自许中国新民——梁启超无公则无民国——黄兴霸王成往迹——杨度本色是书生——吴佩孚一身肝胆生无敌——蔡锷前半生兴学,唐半生纾难——陈嘉庚谁为宋贾赋招魂——王国维万缘念净永生天——弘一法师一生呐喊,万众彷徨——鲁迅为宪法流血,公真第一人——宋教仁名重文坛,誉满士林——许寿裳汉字革命专家——钱玄同人文蔚起清华史——梅贻琦新声竟失李龟年——余叔岩新文化中旧道德之楷模——胡适对国语运动贡献无量——刘半农瀛谈百代传邹子——邹韬奋学名德望史留芳——钱穆笔阵雄于十万师——傅斯年闲老京华贵公子——张伯驹新月新诗,奇人奇死——徐志摩吟诗惊绝调,每从弦外发奇音——聂绀弩

高一历史:如何评价陈独秀的主张?

在陈独秀重新认识人民群众的同时,仍然遗留着轻视人民群众的思想,他咒骂“中国人简直是一盘散沙,一堆蠢物”,“人人怀着狭隘的个人主义,完全没有公共心”,又说:“群众心理都是盲目的,无论怎样大的科学家,一旦置身群众,便失了理性。”[18]从这种蔑视群众的观点出发,陈独秀认为,“有史以来革命成功的,无一不是少数人压服了多数人”[19],俄国十月革命也是少数人压服多数人的运动。因此,陈独秀反对把国家的重任放在人民群众的肩上,认为若将国家重任“胡乱放在毫无知识,毫无能力,毫无义务心的人们肩上,岂不是民族的自杀”[20]!可见,陈独秀尽管在五四运动之后,对人民群众的认识有所提高,看到人民群众,尤其是工人阶级的作用,但从本质上来看,陈独秀还是蔑视人民群众的,这是因为他还没有真正地了解人民群众,特别是不了解工人阶级遭受的深重的剥削和压迫,因而要求解放的愿望也是最强烈的,是一个革命最彻底的阶级。 由以上不难看出,陈独秀一方面同情人民群众的疾苦,肯定他们的作用,鼓励他们起来改变现状,使自己居于治人的地位;另一方面,却又谩骂人民群众,看不起他们的作用,因而陷入了难以自拔的矛盾境地,明显地体现出其民众观的二重性。 三 历史的发展总是充满矛盾的,历史人物的思想也往往呈现出矛盾的状况,陈独秀也不例外。以上我们看到,陈独秀前期的民众观是二重性的,究其根源,笔者认为有以下两点: 第一,从阶级根源看,陈独秀出身于封建剥削阶级家庭,从小接受封建剥削阶级思想的教育,青年时代又接受了西方资产阶级的人权思想和进化论观点,尤其是西方资产阶级共和思想在他的脑海里刻下了很深的烙印。所以,他积极主张走资产阶级共和道路。然而当时的中国社会,内忧外患,一片黑暗,民众饥寒交迫,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对此,陈独秀多少能看到一点,特别是在他吸收了马克思主义的某些观点之后,更能意识到这点。因此,他能够表现出对民众受压迫和受剥削境遇的同情,并且去关心他们的疾苦,体现出他思想中积极的一面。但是,他的剥削阶级思想并未消除,更由于他所处的生活环境和经济地位决定了他在思想认识上的主观片面性。在生活上他是远离人民群众的,不可能真正了解人民群众的生活,也不可能懂得他们的切身需要,更不了解他们中间蕴藏着的巨大的革命潜力,他只看到封建官僚、军阀、政客等一群统治者的昏庸腐朽、贪婪无耻、残暴成性和奢侈浪费以及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的苟且偷安和软弱无能。“白面纤腰,妩媚若处子;畏寒怯热,柔弱若病夫”[21],以为这就是中国的国民性,而广大人民群众也都如此,并把原本属于封建上层社会寄生阶级的恶德丑行和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的丑陋秉性、顽劣固疾都当成是全体国民,包括广大人民群众的通病。“一国之民,精神上,物质上,如此退化,如此堕落”,“有何颜面,有何权利,生存于世界”[22]?可见,陈独秀的认识是错误的、片面的和主观的,这就决定了他的民众观是双重的。 第二,从思想政治根源来看,这一时期,陈独秀的脑海里明显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世界观,既具有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部分观点,又具有资产阶级唯心主义英雄史观的内容。两种世界观互相交织,互相影响,同时并存,造成其民众观的双重性。 唯心主义的英雄史观对陈独秀的影响极为深刻,他满脑子都是英雄伟人的观点,因而片面强调伟人圣贤在历史上的决定作用,认为“近代贤豪,当时耆宿,其感化社会之力,至为强大”;“社会失其中枢,万事循之退化”[23]。还说,“群众意识,每喜从同;恶德浊流,惰力甚大”,所以,“非有先觉哲人,力抗群言,独标异见,则社会莫由进化”[24]。“社会进化,因果万端,究以有敢与社会宣战之伟大个人为至要。自来进化之社会,皆有此伟大个人为之中枢,为之模范也”[25]。在陈独秀看来,近代中国日益贫弱,国不堪国,民不聊生,是由于缺乏“为之中枢,为之模范”的英雄伟人之缘故。很显然,陈独秀对英雄伟人是顶礼膜拜的,他不懂得改革社会单靠少数几个英雄伟人是行不通的,必须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发挥他们的伟大作用,才有力量同旧势力进行斗争,如果英雄伟人没有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就会失去其基础,就没有力量。对英雄伟人的崇拜,势必会造成对人民群众的轻视,这是毫无疑问的。 在陈独秀脑海里充斥着英雄史观的同时,他又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一些观点,从而使他的世界观有了某些改变,才会使他对人民群众的认识有所改变,有所提高,他才会懂得改革社会单靠少数伟人是不行的。他说:“要想改革社会,非从社会一般制度上着想不可,增加一两个善的分子,不能够使社会变为善良,除去一两个恶的分子,也不能够使社会变为不恶。”“我以为社会的力量大过于个人甚远,社会能够支配个人,个人不能够支配社会”[26]。世界观的某些改变,决定着陈独秀民众观正确的一面,但是,必须特别强调的是,陈独秀世界观的转变是不彻底的,因为在他正确认识和肯定人民群众作用的同时,还在谩骂人民群众,认为“中国人欠诚实”[27],像“一盘散沙,一堆蠢物”,这充分说明了陈独秀轻视人民群众的思想意识并未消除,英雄史观也并未克服,否则不会如此对待人民群众。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陈独秀前期民众观中存在着严重矛盾对立的两面,其正确认识民众的一面,虽然没有达到一个真正马克思主义者的高度,但已具有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特别是认识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这是非常可贵的。陈独秀轻视、谩骂民众的一面,则表明他的世界观没有彻底改造好,所以他不能成为一个好的马克思主义者。这也是他后来陷入右倾投降主义泥潭并主张取消主义观点的重要思想根源之一,甚至也是他后期反对全民抗战的根源之一。当然,处在一个变革动荡的历史时代,任何人都难免会出现矛盾的思想,我们不应该苟求于他。

陈独秀在文学革命中有着怎样的地位?

陈独秀在文中美誉胡适为文学革命的急先锋,不言而喻,陈独秀即文学革命的主将。在陈独秀的推动下,中国新文学诞生了。鲁迅的《狂人日记》、《阿Q正传》便是这一时代的产物。它们开辟了中国文学史上前无古人的大事业。鲁迅说,陈独秀先生是催促我做小说最着力的一个。胡适说,如没有陈独秀先生不容匡正的坚决态度,就不会有文学革命。可见,陈独秀在文学革命中的主将地位。

陈独秀诗歌有哪些

赠王徽伯东游 近现代:陈独秀闻君将发扶桑渡,已识相逢又一秋。宝剑莫弹知己泪,诸天终古美人愁。东航触我追前梦,南国依然困楚囚。近别元离同一散,我心恻恻没来由。夜梦亡友何梅士觉而赋此 近现代:陈独秀故人一别流水东,我悲朝露齐翁童。理为万劫不复值,胡意梦中忽一蓬。谈笑颜色一如昨,我亦知尔为鬼雄。自言回航为迹西方之彼美,相援忽堕沧海中。舟师大呼急相救,已果鱼腹难为功。感君悲念特一致,告以友谊自此终。我闻尔死死于东京脚气病,警疑欲问词复穷。此时相见不忍别,坐对唯有明双瞳。促膝犹在东大陆书局之楼上,撒手刹那千界空。迩今书局已迁徙,我亦长辞故地毋乃与尔同。神州事变日益急,方以病亡为尔惜。今知拯弱横葬沧海东,男儿壮举何悲泣。况复捐躯从知己,同种同心此爱一。我惊此梦百感来,灯火不温人语寂。吁嗟呼,众生九道相轮移,动植沙石流转何离奇。与尔有缘得再随,不知尔为何物,我为何物在何时。

陈独秀的思想主张

作为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领导人之一,陈独秀对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贡献包括:他破除封建思想的桎梏,提倡民主与科学,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造前提条件;积极全面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培养先进的知识分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奠定干部基础;开展工人运动,进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初步尝试等。

如何正评价陈独秀

陈独秀是中国近现代史中不可或缺的人物。有人将其定为右倾主义者,否定其功绩,实则应当辨证地看。一方面,他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领导新文化运动,促进了新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另一方面他在第一次国共合作中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令中共革命出现较大阻滞。但总体看,还是值得肯定的。如果没有共产国际的迫害,没有党内的排挤。陈独秀也许会是马克思主义中最有影响的人之一。他是非常有远见的革命家。在共产国际声势浩大的时候,他却能看穿共产国际的谎言!共产国际只不过是斯大林施加政治影响的独裁工具而已!他是理想主义的爱国者。在那个民党亲美,共党亲苏的情况下。一方面对民党对西方的妥协大加斥责。在中东路事件,苏军入侵国土时,他又力挺国民政府自卫反击,反对苏联。就像他信奉的“托党”的创始人托洛茨基一样,他们不善于政治斗争,最后都死于非命。但历史证明是仲甫先生是正确的,在共产国际以及苏联在政治利益,谎言,独裁,暴力中支离破碎的时候,第四国际却依然在为社会主义的目标奋斗着!所以,陈仲甫先生是一个理想的,充满爱国情怀和奉献精神的革命家和知识分子!

对陈独秀的评价

陈独秀逝世以后,国内外对他的一生作出了各种各样的评价。 毛泽东在1945年中国共产党“七大”预备会议上,在指出陈独秀在大革命后期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以及后来搞托陈取消派“反对我们”之后说:“关于陈独秀这个人,我们今天可以讲一讲。他是有过功劳的。他是五四运动时期的总司令,整个运动实际上是他领导的。他与周围的一群人,如李大钊同志等,是起了大作用的。……我们是他们那一代人的学生。五四运动替中国共产党准备了干部。那个时候有《新青年》杂志,是陈独秀主编的,被这个杂志和五四运动警醒起来的人,后头有一部份进了共产党。这些人受陈独秀和他周围一群人的影响很大,可以说是由他集合起来,这才成立了党。我说陈独秀在某几点上好像俄国的普列汉诺夫,做了启蒙运动的工作,创造了党。但他在思想上不如普列汉诺夫,普列汉诺夫在俄国做过很好的马克思主义的宣传,陈独秀则不然,甚至有些很不正确的言论,但是他创造了党,有功劳。普列汉诺夫以后变成了孟什维克,陈独秀是中国的孟什维克。……关于陈独秀,将来修党史的时候还是要讲到他。”①这个评价应该说是比较客观的,公道的。 ① 《人民日报》1981年7月16日。 在其他许多人的评价中,多数的舆论都认为陈独秀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伟大的革命家和思想家。在这些评价中,值得提出来的是他最亲近的三位托派理论家的说法: 郑超麟在《悼陈独秀同志》一文中说:“陈独秀同志能够从卢骚主义,进于雅各宾主义,进于马克思主义,进于列宁主义托洛茨基主义。这个繁复而急剧的过程,完成于一个人的一生中,而且每个阶段的转变时候,这个人又居于主动的领导地位”。又说“从卢骚到罗伯斯庇尔和巴贝夫相隔半个世纪;从罗、巴诸人经过傅立叶到马克思也相隔半个世纪;从马克思、恩格斯到列宁、托洛茨基又相隔半个世纪。但欧洲这个漫长的过程,中国于半个世纪之间就可以过尽了……但中国这个发展缩在一个人之身,而且相隔不到几年……。”因此,陈独秀“不愧为法兰西十八世纪末叶的伟大思想家和伟大人物的同志”,“不愧为俄罗斯二十世纪初叶的伟大思想家和伟大人物的同志,不愧为列宁托洛茨基的同志,不愧为中国布尔什维克——列宁托洛茨基党的领袖……第四国际中国支部曾以中国这样一个伟大思想家和伟大人物为领袖,是足可自豪的!”① 33年以后,即1975年12月,王文元在英国某大学历史系演讲时重复并进一步发挥了这些观点。他说:“先进国从启蒙运动的年代到社会主义革命的年代一般要经过几百年(如英法),不够先进的国家(如俄国)也经过了八、九十年,但是在落后的中国却仅是二十年,而且是反映在、甚至实现在一个人的身上。”“现代中国思想的跃进清晰地反映在陈独秀的身上。陈独秀一身结合了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普列汉诺夫和列宁。”“给陈独秀做一个总的评价。照我看来,陈独秀这个人,虽然政治上是失败的,理论上有局限,但是他不仅是现代中国最勇敢的思想家,而且是历史上伟大的革命家之一。”② 1979年陈独秀百岁诞辰时,另一个原托派“少数派”四大金刚之一、被海外誉为“研究陈独秀问题专家”的楼子春说:在中国近代史上要找到一个人,“以其一生遍历从卢骚到马克思的全部思想的变迁,那只有陈独秀。我们可以说,他是这个过程的一个最完整的代表人物。”③ ①《国际主义者》第3期。 ②双山讲述,方丈译:《陈独秀的生平和思想》,香港《新观察》第6期。 ③一丁(即楼子春):《陈独秀先生百年祭》,香港 《观察家》第26、27期。 如何来看托派的这种评价呢?陈独秀有敏锐的政治观察力,一种思想形成后好走极端,而且固执己见,不为人所动。他甚至故意放纵自己这种思想方法,说:“我不懂得什么理论,我决计不顾忌偏左偏右,绝对力求偏颇,绝对厌弃中庸之道,绝对不说人云亦云豆腐白菜不痛不痒的话,我愿意说极正确的话,也愿意说极错误的话,绝对不愿说不错又不对的话。”①结果,他有时确能发现常人不能发现的新问题,发表惊世骇俗的见解,如“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那样。但不少情况下,他荒谬绝伦,迷途而不知返,造成可悲的后果。正确与错误、伟大与渺小、喜剧与悲剧这样奇特地结合在一个人身上,是罕见的,这是造成人们对他的评价众说纷纭、争论不休的重要原因之一。郑超麟等人对陈独秀一生的评价明显反映出托派的偏见,如此拔高陈独秀,目的在于抬高他们托派自己,挟独秀以自重,历来如此。

陈独秀 在历史上有什么贡献 求大师

陈独秀有七大历史贡献  第一、他是新文化运动的发起者,是20世纪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倡导者。他在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举起了民主、科学两面大旗,对于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至今还在影响着中国历史的进程。他创办的《新青年》杂志,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影响最大的刊物,教育、引导了整整一代人,至今没有一份刊物能与之相比。  第二、他是五四运动的总司令,是五四运动的思想指导者。五四运动能够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发生那么大的影响,与他的活动、指导、影响是分不开的。在高度评价五四运动历史功绩的同时,不能忘记陈独秀在其中的巨大历史功劳。  第三、他是马克思主义的积极传播者。他传播马克思主义虽然没有李大钊早,但他创办的《新青年》杂志是当时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主要阵地,其重要作用是任何别的报刊不能替代的。  第四、他是中国共产党最主要的创始人。如果没有陈独秀,就没有中国共产党在1921年的成立。仅仅这一条,他就可以名垂千古,光照千秋。  第五、他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最主要的领导人。现在我们说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这是不严密的,毛泽东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而不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以陈独秀为代表的从中共“一大”到“五大”的领导集体,才是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陈独秀才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这一代领导集体,对于中国革命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例如党的“二大”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纲领,党的“四大”提出了民主革命总路线的基本思想,领导了轰轰烈烈的大革命运动;党的队伍也从50多人迅速发展到6万多人,为后来的革命奠定了一个重要的基础,其功劳是不容抹杀的。  第六、他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第一个深刻总结、反思苏联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经验教训的人。他晚年的民主思想,可以说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对民主政治的最深刻的思索,至今很少有人能够超越,仍闪耀着真理的光辉,仍是我们奋斗的目标。  第七、他是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中最早认识到要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人。现在,很多人都充分肯定毛泽东在中共七大的报告中关于中国要反对民粹主义、充分发展资本主义的论述,认为正确“认识和对待资本主义的问题”,是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的“绝妙之笔”和“点睛之笔”。正因为毛泽东提出要保护和发展资本主义,才找到了一条不经过资本主义而又充分吸收资本主义发展成果,到达社会主义的新路子。但是,陈独秀在1938年8月写的《我们不要害怕资本主义》等文章关于这一方面的论述远比毛泽东要早得多。如果我们肯定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的论述,就更应该重视陈独秀在1938年提出的这个思想。

陈独秀原生家庭是怎样的?

成都就从小丧父,由祖父抚养长大,在祖父去世后,17岁时过继给了叔父,后来陈独秀参加革命,叔父为了不受牵连,别与陈独秀断绝父子关系。

说说陈独秀对中国历史的贡献有哪些

宣传马列主义,领导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建党。

《觉醒年代》中,该如何评价陈独秀?

《觉醒年代》把陈独秀的心路历程描绘得淋漓尽致:从最初那种消极的态度,到之后回国创办《新青年》初期的二十年不谈政治,再到后来巴黎和会期间迷信美国,直到最后抛弃了所有幻想立志于用马克思主义唤醒民众。《觉醒年代》可以说抓住了陈独秀每次的心理转折,并且通过剧情的铺垫让观众更好地理解这种心路历程的来龙去脉。也更让观众感到,其实陈独秀是和自己一样的普通人,也会经历迷茫和彷徨,这样塑造出的人物也就愈发丰满了。如果说救国救民,思想启蒙这种事情还是离我们人民大众太远了,多少会难以产生共鸣。那剧中对于陈独秀家庭的描绘,尤其是对陈独秀与其两个儿子陈延年、陈乔年之间关系的描绘就会更拉近这位先驱与庶民的距离了。

陈独秀是什么意思?

因为他的名字很有意思所以被做成了段子。陈独秀、独秀、秀……就是形容某人在游戏里操作或者其他方面很厉害,远超其他人而“一枝独秀”。。。比如你打游戏时看到个厉害的玩家你就可以称呼他为“陈独秀”,或者有个玩家想秀操作而失误被打死你就可以说:“你以为你是陈独秀啊”。明白了吗?

陈独秀是那里人

陈独秀(1879-1942),原名庆同,官名乾生,字仲甫,号实庵,安徽怀宁人,曾就读于求是书院(浙江大学前身)。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发起人和旗帜,中国文化启蒙运动的先驱,五四运动的总司令,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行者,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及首任总书记,中共一大至五大期间党的最高领袖。

如何评价陈独秀?

1、他是马克思主义的积极传播者。他传播马克思主义虽然没有李大钊早,但他创办的《新青年》杂志是当时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主要阵地,其重要作用是任何别的报刊不能替代的。2、他是中国共产党最主要的创始人。陈独秀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的说法不准确。如果没有陈独秀,就没有中国共产党在1921年的成立。仅仅这一条,他就可以名垂千古,光照千秋。扩展资料:个人思想:1、社会主义是很长的历史阶段,根本目标是发展经济,使最大多数人民幸福。建设社会主义要吸收资本主义文明成果,不能马上废除私有制,初期允许多种经济成分,而以国家资本主义为主。2、放弃对列宁主义、托洛茨基主义的信仰。3、文学之文以情为主,应该华美而不重实用。他曾有“华美无用之文学”的措辞,钱玄同提出质疑,此“无用”二字是否与一贯之主张有冲突。其实,此“无用”二字表达了陈氏一种很重要的文章观念。所谓“无用”,即无实用之意,并非无价值。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陈独秀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