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iers / 阅读 / 详情

1立方米等于多少立方分米

2023-05-20 01:29:20
共1条回复
Chen

1、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计算方法:1立方米等于每边长为一米的一个立方体的容积。

2、立方米的体积=长*宽*高,1米=10分米=100厘米,则1立方米=10*10*10=1000立方分米=100*100*100=1000000立方厘米(即:一百万立方厘米)。

相关推荐

1立方米等于多少立方分米

1立方米等于1000立方分米。
2023-01-13 16:01:443

1立方米多少立方分米

米和分米之间的换算单位是10,立方米和立方分米之间的换算是10*10*10=1000.所以1立方米等于1000立方分米。望采纳
2023-01-13 16:02:043

一立方米等于多少立方分米

1000
2023-01-13 16:02:084

一立方米等于多少立方分米

一千
2023-01-13 16:02:123

1立方米 多少立方分米

米和分米之间的换算单位是10,立方米和立方分米之间的换算是10*10*10=1000. 所以1立方米等于1000立方分米.
2023-01-13 16:02:161

一立方米等于多少立方分米 等于1000立方分米

1. 1立方米= 1000立方分米。计算方法:1立方米等于每边1m的立方体的体积。 2. 体积立方米=长*宽*高,1立方米= 10分米= 100厘米,那么1立方米= 10 × 10 × 10 = 1000立方分米= 100 × 100 × 100 = 1000000立方厘米(即一百万立方厘米)。
2023-01-13 16:02:281

1立方米等干多少立方分米?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2023-01-13 16:02:334

一立方米等于多少立方分米

1、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计算方法:1立方米等于每边长为一米的一个立方体的容积。 2、立方米的体积=长*宽*高,1米=10分米=100厘米,则1立方米=10*10*10=1000立方分米=100*100*100=1000000立方厘米(即:一百万立方厘米)。
2023-01-13 16:02:361

1立方米等于多少立方分米 立方米介绍

1、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2、立方米,读作lì fāng mǐ,它是体积单位,符号m3((这个字符的Unicode编码是33A5)),等于每边长为一米的一个立方体的容积,等于一立方米。属国际体积单位。 3、容积单位,等于每边长为一米的一个立方体的容积,等于1米3。立方米容量:相当于一个长、宽、高都等于1米的立方体的体积。
2023-01-13 16:02:401

1立方米等于多少立方分米

立方分米,符号为dm31dm3的容量相当于一个长、宽、高都等于1分米的立方体的体积,与1升的容积相同。1dm3=1升(L)1dm3=0.001m31dm3=1000cm31dm3=1000毫升(mL)1dm3=1000000立方毫米
2023-01-13 16:02:441

1立方米=多少立方分米

1000你用长宽高相×就知道了
2023-01-13 16:02:488

一立方米等于多少立方分米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2023-01-13 16:03:043

1立方米等于多少立方分米啊?

2023-01-13 16:03:082

一立方米等于多少立方分米

1000立方分米
2023-01-13 16:03:124

1立方米等于多少立方分米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2023-01-13 16:03:176

一立方米等于多少立方分米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2023-01-13 16:03:255

1立方米等于多少立方厘米

10^6,即一百万。
2023-01-13 16:03:376

1立方米 多少立方分米

米和分米之间的换算单位是10,立方米和立方分米之间的换算是10*10*10=1000.所以1立方米等于1000立方分米。望采纳
2023-01-13 16:04:451

一立方米等于多少立方分米

1000
2023-01-13 16:04:483

一立方米等于多少立方分米?

2023-01-13 16:05:342

一立方米等于多少立方分米

1000立方分米
2023-01-13 16:05:464

1立方米等于多少立方分米多少立方厘米

2023-01-13 16:05:525

一方是多少立方米?

1方。1立方米=1方这里的方是体积单位,方一般是土木工程中对材料体积的测量所用的单位,例如,1方土,2方沙。“一方”是生活中的口语,是“一个立方”即“一个立方米”的缩略用法。常用来计算水费。因为1立方米水刚好1吨,口语中就经常吧一吨水说成“一方水”。生活中我们还总听到“一个平方”的说法。立方米和平方米是两个不同的单位,一个是体积单位,一个是面积单位。一立方米等于一平方米乘以一米,即一立方米的容量相当于一个长、宽、高都等于1米的立方体的体积。在生活中平方米通常简称为平米或平方。立方米体(容)积单位换算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升 1立方厘米=1毫升。1立方米=1000升 1升=1000毫升。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1平方公里 =100 公顷。
2023-01-13 16:05:581

1立方米等于多少立方厘米?

1000000立方厘米
2023-01-13 16:06:075

立方米等于多少立方分米

2023-01-13 16:06:163

一立方米等于多少立方?

立方实际就是立方米的简称,①立方米等于一立方。
2023-01-13 16:06:514

1立方米等于多少立方分米?

1立方米=1米×1米×1米=10分米×10分米×10分米=1000立方分米=10^3立方分米
2023-01-13 16:06:548

1立方等于多少方?

1立方米等于一方。一方是专业术语,也就是一立方。“方”作量词时,多指一立方米。立方米,读作lìfāngmǐ,它是体积单位,符号m3((这个字符的Uniwxxxcode-style编码是33A5)),等于每边长为一米的一个立方体的容积,等于一立方米。立方米容量相当于一个长、宽、高都等于1米的立方体的体积。立方和方的区别平方是一个面,是面积单位。立方是立体的体积,是体积单位。就像长方形和长方体的区别一样。长方形是一个面,计算面积用平方,长方体是个立体图形,计算它的体积用立方。平方是指数是2的乘方,a的平方表示a×a,简写成a^2,也可写成a×a(a的一次方×a的一次方=a的2次方),4×4=16,8×8=64,平方符号为2即2的平方为4等于2×2=4。
2023-01-13 16:07:021

1立方米等于多少平方米?

立方米是体积单位,而平方米是面积单位,一个是立体的,一个是平面的,所以在不清楚高度的情况下,是无法进行计算和换算的。比如:一个长方体的底面积,是长乘以宽,算出来的是可以用平方米来计数的数值。如果知道这个长方体的高度,就可以用算出来的平方米数值乘以高度,算出长方体的体积,可以用立方米来进行计数。扩展资料:1、立方米是体积单位,符号m³,等于每边长为一米的一个立方体的容积,等于一立方米。2、立方米的1其他换算关系:(1)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0.001立方米    (2)立方厘米    1立方厘米=0.000 001立方米    (3)方,公方    1方(公方)=1立方米    (4)立方市丈    1立方市丈=1 307.8立方米    (5)立方市尺    1立方市尺=0.037 0立方米    (6)立方码    1立方码=0.764 6立方米    (7)立方英尺    1立方英尺=0.028 317立方米    (8)立方英寸    1立方英寸=1.638 703×10^(-5)立方米  
2023-01-13 16:07:091

怎么推算出1立方米等于多少立方分米

怎么推算出1立方米等于多少立方分米1米=10分米,1立方米=1米×1米×1米=10分米×10分米×10分米=1000立方分米.
2023-01-13 16:07:151

1立方米等于多少立方米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000000立方厘米。
2023-01-13 16:07:181

1立方米等于多少立方分米啊?

2023-01-13 16:07:224

怎么推算出1立方米等于多少立方分米

长宽搞都是1米的正方体用米作单位计算:1*1*1=1立方米把米化成分米做单位就是10分米,用分米作单位计算:10*10*10=1000立方分米所以,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2023-01-13 16:07:251

怎么推算出1立方米等于多少立方分米

长宽搞都是1米的正方体用米作单位计算:1*1*1=1立方米把米化成分米做单位就是10分米,用分米作单位计算:10*10*10=1000立方分米所以,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2023-01-13 16:07:341

1立方米等于多少?

1立方米等于1000立方分米
2023-01-13 16:07:553

1立方米等于多少立方分米等于多少升?

1立方米等于1000立方分米立方的单位换算是以1000为基准的
2023-01-13 16:07:581

多少立方分米等于1立方米?

100
2023-01-13 16:08:016

一立方米等于多少立方分米

1000
2023-01-13 16:08:077

一立方米等于多少立方分米

2023-01-13 16:08:132

带等字的成语有哪些

等而上之 按某一等级,由此再往上。 等而下之 由这一等逐级往下。指跟某一事物比较起来更差。 等价连城 同样价值连城。比喻同样贵重。 等量齐观 等:同等;量:衡量,估量;齐:一齐,同样。指对有差别的事物同等看待。 等米下锅 比喻生活困难,缺少钱用。 等闲视之 等闲:寻常,一般。把它看成平常的事,不预重视。 等因奉此 比喻例行公事,官样文章。也常用来讽刺只知道按章办事而不能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 等礼相亢 犹言分庭抗礼。以平等之礼相待。 等闲之辈 等闲:寻常,一般。无足轻重的寻常人。
2023-01-13 16:02:567

分式乘除好难呀不懂?

=-3*5/3*4/5=-3*4/3=-4
2023-01-13 16:03:0015

cotx=1/tanx吗?

cotx等于1/tanx。cot是余切,为正切的倒数。所以cotx=1/tanx。相关信息:1、余切函数的图象由一些隔离的分支组成。余切函数是无界函数,可取一切实数值,也是奇函数和周期函数,其最小正周期是π。2、cotx=1/tanx=cosx/sinx,cot是余切的意思,它等于正切的倒数。余切是三角函数的一种,是正切的余角函数。在直角三角形中,某锐角的相邻直角边和相对直角边的比,叫做该锐角的余切。3、余切函数的性质是:余切函数的值域是实数集R,没有最大值、最小值;余切函数是周期函数,周期是Π;余切函数是奇函数,它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余切函数在每一个开区间(kΠ,(k+1)Π)(k∈Z)上都是减函数。
2023-01-13 16:03:051

请告诉我密度公式

与密度有关的公式
2023-01-13 16:03:052

等字是什么意思

等的解释[děng]1.古代指顿齐竹简(书)。2.数量、程度相同,或地位一般高:相~。平~。~于。~同。~值。~量齐观。3.表示数量或程度的级别:~级。~次。~第。~而下之。4.特指台阶的级。5.种,类:这~事。6.表示同一辈份的多数人:我~。尔~。7.表示列举未尽,或用于列举煞尾:北京、上海~地。8.候,待:~候。~待。9.待到:~我写完。10.同“戥”。
2023-01-13 16:03:063

等,字猜一生肖

等字竹字头+寺,就是(寺竹)
2023-01-13 16:03:104

同一坐标系中,指数函数与幂函数有几个交点

有一个或两个; 如: y=2^x与y=1/x 就只有一个交点; 如: y=2^x与y=x^(-2)=1/x^2这是偶函数就有两个交点;
2023-01-13 16:02:531

等字怎么写?

等的笔顺:撇,横,点,撇,横,点,横,竖,横,横,竖钩,点等读音:[děng]
2023-01-13 16:02:531

y4x平方是不是幂函数

y=4^x 4的x次方?这是指数函数不是幂函数。
2023-01-13 16:02:502

等字是什么结构的字?

等字,由竹+寺组成,为上下结构的字。
2023-01-13 16:02:501

初二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

初二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中,大家都没少背知识点吧?知识点就是“让别人看完能理解”或者“通过练习我能掌握”的内容。掌握知识点有助于大家更好的学习。以下是我整理的初二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欢迎阅读与收藏。   初二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 篇1   第一章分式   1、分式及其基本性质   分式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不等于零的整式,分式的只不变   2、分式的运算   (1)分式的乘除乘法法则:分式乘以分式,用分子的积作为积的分子,分母的积作为积的分母除法法则:分式除以分式,把除式的分子、分母颠倒位置后,与被除式相乘。   (2)分式的加减加减法法则:同分母分式相加减,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加减;异分母分式相加减,先通分,变为同分母的分式,再加减   3、整数指数幂的加减乘除法   4、分式方程及其解法   第二章反比例函数   1、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图像、性质   图像:双曲线   表达式:y=k/x(k不为0)   性质:两支的增减性相同;   2、反比例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第三章勾股定理   1、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两个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中,有两个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条边的平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第四章四边形   1、平行四边形   性质:对边相等;对角相等;对角线互相平分。   判定: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一组对边平行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推论: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   2、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   (1)矩形   性质: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矩形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所有性质   判定: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推论:直角三角形斜边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2)菱形性质: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菱形具有平行四边形的一切性质   判定: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四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3)正方形:既是一种特殊的矩形,又是一种特殊的菱形,所以它具有矩形和菱形的所有性质。   3、梯形:直角梯形和等腰梯形   等腰梯形:等腰梯形同一底边上的两个角相等;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同一个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第五章数据的分析   加权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极差、方差   初二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 篇2   1、分式的定义:   如果A、B表示两个整式,并且B中含有字母,那么式子B叫做分式。   2、对于分式概念的理解,应把握以下几点:   (1)分式是两个整式相除的商。其中分子是被除式,分母是除式,分数线起除号和括号的作用;   (2)分式的分子可以含有字母,也可以不含字母,但分式的分母一定要含有字母才是分式;   (3)分母不能为零。   3、分式有意义、无意义的条件   (1)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式的分母不等于0;   (2)分式无意义的条件:分式的分母等于0。   4、分式的值为0的条件:   当分式的分子等于0,而分母不等于0时,分式的值为0。即,使B=0的条件是:A=0,B≠0。   5、有理式整式和分式统称为有理式。整式分为单项式和多项式。分类:有理式   单项式:由数与字母的乘积组成的代数式;多项式:由几个单项式的和组成的代数式。   只要这样踏踏实实完成每天的计划和小目标,就可以自如地应对新学习,达到长远目标。由数学网为您提供的初二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分式的概念,祝您学习愉快!   初二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 篇3   含义:分母中含有未知数的方程叫做分式方程。   分式方程的解法:   ①去分母{方程两边同时乘以最简公分母(最简公分母:①系数取最小公倍数②出现的字母取最高次幂③出现的因式取最高次幂),将分式方程化为整式方程;若遇到互为相反数时。不要忘了改变符号};   ②按解整式方程的步骤(移项,若有括号应去括号,注意变号,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求出未知数的值;   ③验根(求出未知数的值后必须验根,因为在把分式方程化为整式方程的过程中,扩大了未知数的取值范围,可能产生增根)。   一般地验根,只需把整式方程的根代入最简公分母,如果最简公分母等于0,这个根就是增根,否则这个根就是原分式方程的根。若解出的根是增根,则原方程无解。如果分式本身约分了,也要代进去检验。   初二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 篇4   1、正方形的概念   有一组邻边相等并且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正方形。   2、正方形的性质   (1)具有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一切性质;   (2)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   (3)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平分,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4)正方形是轴对称图形,有4条对称轴;   (5)正方形的一条对角线把正方形分成两个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两条对角线把正方形分成四个全等的小等腰直角三角形;   (6)正方形的一条对角线上的一点到另一条对角线的两端点的距离相等。   3、正方形的判定   (1)判定一个四边形是正方形的主要依据是定义,途径有两种:   先证它是矩形,再证有一组邻边相等。   先证它是菱形,再证有一个角是直角。   (2)判定一个四边形为正方形的一般顺序如下:   先证明它是平行四边形;   再证明它是菱形(或矩形);   最后证明它是矩形(或菱形)。   初二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 篇5   一、一般地,用符号"<"(或"≤"),">"(或"≥")连接的式子叫做不等式。   能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不等式的解.不等式的解不唯一,把所有满足不等式的解集合在一起,构成不等式的解集.求不等式解集的过程叫解不等式.   由几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所组成的不等式组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不等式组的解集: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各个不等式的解集的公共部分。   等式基本性质1:在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整式,所得的结果仍是等式.基本性质2:在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除数不为0),所得的结果仍是等式.   二、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1:不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注:移项要变号,但不等号不变。)   性质2: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性质3: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若a>b,则a+c>b+c;<2>、若a>b,c>0则ac>bc若c<0,则ac<bc   不等式的其他性质:反射性:若a>b,则bb,且b>c,则a>c   三、解不等式的步骤:   1、去分母;   2、去括号;   3、移项合并同类项;   4、系数化为1。   四、解不等式组的步骤:   1、解出不等式的解集   2、在同一数轴表示不等式的解集。   五、列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   (1)审题;   (2)设未知数,找(不等量)关系式;   (3)设元,(根据不等量)关系式列不等式(组)(4)解不等式组;检验并作答。   六、常考题型:   1、求4x-67x-12的非负数解.   2、已知3(x-a)=x-a+1r的解适合2(x-5)8a,求a的范围.   3、当m取何值时,3x+m-2(m+2)=3m+x的解在-5和5之间。   初二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 篇6   一、 基本情况分析   1、学生情况分析:   上学期期末考试的成绩总体来看,成绩较好,优等生较多。在学生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上,一部分学生能够理解知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也较为清楚,但个别学生连简单的基础知识还不能有效的掌握,成绩较差。   2、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学内容共计五章,知识的前后联系,教材的教学目标,重、难点分析如下:   第十六章 二次根式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二次根式的乘除运算和二次根式的化简。通过本节课应使学生掌握二次根式的乘除运算法则和化简二次根式的常用方法。   第十七章 勾股定理   直角三角形是一种特殊的三角形,它有许多重要的性质,如两个锐角互余, 30度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本章所研究的勾股定理,也是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而且是一条非常重要的性质,本章分为两节,第一节介绍勾股定理及其应用,第二节介绍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本章重点是勾股定理和逆定理,难点是灵活运用勾股定理和逆定理解题。   第十八章 平行四边形   四边形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应用较广泛的一种图形,尤其是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梯形等特殊四边形的用处更多。因此,四边形既是几何中的基本图形,也是“空间与图形”领域研究的主要对象之一。本章是在学生前面学段已经学过的四边形知识、本学段学过的多边形、平行线、三角形的有关知识的基础上来学习的,也可以说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做进一步系统的整理和研究,本章内容的学习也反复运用了平行线和三角形的知识。从这个角度来看,本章的内容也是前面平行线和三角形等内容的应用和深化。   本章重点是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性质和判定,难点是平行四边形与各种特殊平行四边形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第十九章 一次函数   函数是研究现实世界变化规律的一个重要模型,本单元学生在学习了一次函数后,进一步研究反比例函数。学生在本章中经历:反比例函数概念的抽象概括过程,体会建立数学模型的思想,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经历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及其性质的探索过程,在交流中发展能力这是本章的重点之一;经历本章的重点之二:利用反比例函数及图象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经历函数图象信息的识别应用过程,发展学生形象思维;能根据所给信息确定反比例函数表达式,会作反比例函数图象,并利用它们解决   简单的实际问题。本章的难点在于对学生抽象思维的培养,以及提高数形结合的意识和能力。   第二十章 数据的分析   本章主要研究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以及极差、方差等统计量的统计意义,学习如何利用这些统计量分析数据的集中趋势和离散情况,并通过研究如何用样本的平均数和方差估计总体的平均数和方差,进一步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   本章重点是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以及极差、方差等知识,难点是运用统计相关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 教学目标和要求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通过学习二次根式、勾股定理、平行四边形、一次函数、数据分析,掌握有关规律、概念、性质和定理,并能进行简单的应用。进一步提高必要的运算技能和作图技能。加强双基训练。   2、过程与方法目标   掌握提取实际问题中的数学信息的能力,并用有关的代数和几何知识表达数量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探究勾股定理、平行四边形的有关判定、性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初步建立数形结合的数学模式;通过对二次根式和一次函数的探究,培养学生发现规律和总结规律的能力,建立数学类比思想。   3、情感与态度目标   通过对数学知识的探究,进一步认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明确学习数学的意义,并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体会到数学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了解数学对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作用。认识数学学习是一个充满观察、实践、探究、归纳、类比、推理和创造性的过程。养成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   三、 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1、认真做好教学工作,也是提高成绩的主要方法: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新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扩充教材内容,认真上课,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制作测试试卷,也让学生学会认真学习,快乐生活。   2、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如是说。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介绍数学家,数学史,介绍相应的数学趣题,给出数学课外思考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构建,营造民主、和谐、平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分享发现快乐的高效的学习课堂,让学生体会学习的快乐,享受学习。引导学生写小论文,写复习提纲,使知识来源于学生的构造。   4、引导学生积极归纳解题规律,引导学生一题多解,多解归一,以题类题,触类旁通。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这是提高学生素质的根本途径之一,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处于一种思如泉涌的状态。   初二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 篇7   分式方程:   含分式,并且分母中含未知数的方程——分式方程。   解分式方程的过程,实质上是将方程两边同乘以一个整式(最简公分母),把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   解分式方程时,方程两边同乘以最简公分母时,最简公分母有可能为0,这样就产生了增根,因此分式方程一定要验根。   解分式方程的步骤 :   (1)能化简的先化简   (2)方程两边同乘以最简公分母,化为整式方程;   (3)解整式方程;   (4)验根. 增根应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其值应使最简公分母为0,二是其值应是去分母后所的整式方程的根。   分式方程检验方法 :   将整式方程的解带入最简公分母,如果最简公分母的值不为0,则整式方程的解是原分式方程的解;否则,这个解不是原分式方程的解。   列方程应用题的步骤是什么?   (1)审;   (2)设;   (3)列;   (4)解;   (5)答.   应用题有几种类型;基本公式是什么?基本上有五种:   (1)行程问题:   基本公式:路程=速度×时间而行程问题中又分相遇问题、追及问题.   (2)数字问题   在数字问题中要掌握十进制数的表示法.   (3)工程问题   基本公式:工作量=工时×工效.   (4)顺水逆水问题   v顺水=v静水+v水. v逆水=v静水-v水.   初二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 篇8   五大知识点:   1、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概念及应用   2、一元二次方程的四种解法(因式分解法、开平方法和配方法、配方法的拓展运用、公式法)   3、根的判别式   4、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销售问题和增长率问题、面积问题和动态问题)   5、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韦达定理)   【课本相关知识点】   1、一元二次方程:只含有 未知数,并且未和数的 是2,这样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2、能使一元二次方程 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或根)   3、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任何一个一元二次方程经过化简、整理都可以转化为 的形式,这个形式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其中ax2是 ,a是 ,bx是 ,b是 ,c是常数项   初二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 篇9   1.乘法规定:(a≥0,b≥0)   二次根式相乘,把被开方数相乘,根指数不变。   推广:   (1)(a≥0,b≥0,c≥0)   (2)(b≥0,d≥0)   2.乘法逆用:(a≥0,b≥0)   积的算术平方根等于积中各因式的算术平方根的积。   注意:公式中的a、b可以是数,也可以是代数式,但必须满足a≥0,b≥0;   3.除法规定:(a≥0,b>0)   二次根式相处,把被开方数相除,根指数不变。   推广:其中a≥0,b>0,。   方法归纳:两个二次根式相除,可采用根号前的系数与系数对应相除,根号内的被开方数与被开方数对应相除,再把除得得结果相乘。   4.除法逆用:(a≥0,b>0)   商的算术平方根等于被除式的算术平方根除以除式的算术平方根。   初二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 篇10   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叫无理数   平方根:①如果一个正数X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正数X就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②如果一个数X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X就叫做A的平方根。③一个正数有2个平方根/0的平方根为0/负数没有平方根。④求一个数A的平方根运算,叫做开平方,其中A叫做被开方数。   立方根:①如果一个数X的立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X就叫做A的立方根。②正数的立方根是正数、0的立方根是0、负数的立方根是负数。③求一个数A的立方根的运算叫开立方,其中A叫做被开方数。   实数:①实数分有理数和无理数。②在实数范围内,相反数,倒数,绝对值的意义和有理数范围内的相反数,倒数,绝对值的意义完全一样。③每一个实数都可以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 ;
2023-01-13 16:02: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