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iers / 阅读 / 详情

李鸿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和实践

2024-04-27 16:23:31
共1条回复
tt白

“中体西用”(19世纪60-90年代)

背景:

1. 西学的传播猛烈冲击着以儒学为核心的传统文化

2. 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清政府面对内忧外患的形势

3.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谁提出的: 以曾国藩、李鸿章和张之洞为首的洋务派看到西方船坚炮利,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师夷长技以自强”。

含义:“中学为体”是强调以中国的纲常名教作为决定国家社会命运的根本;

“西学为用”是主张采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近代科学技术,效仿西方国家在教育、赋税武备等方面的一些具体措施,举办洋务新政,来挽救清王朝。

实质:在维护固有的制度和纲常礼教的前提下,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达到巩固清王朝统治的作用。

评价中学为体西学为用:随着洋务运动的实践,促进了西学在中国的传播;也对中国教育制度的改革起了促进作用。中法战争和中日甲午战争的失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

洋务派创立了很多企业和军队。生产的产品是西式的,军队装备也是西式的。但是管理制度全都是中式的。所谓换汤不换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不匹配,小马拉大车,累死了清王朝这头怪物。

相关推荐

什么是 中学西用

中国的思想文化、政治形试(清朝)西方的生产、军事技术
2024-04-27 00:08:422

中体西用是什么

中体西用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种重要的思想观念。中体西用出现在19世纪中叶,该观念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和道德是最为根本的,而西方科学技术和实用知识则是有益的补充。这一思想的出现反映了当时中国在面对西方列强侵略和民族危机的背景下,试图通过引进西方的科学技术来挽救国家危亡的愿望。中体西用的提出者是清朝官员李鸿章:他们在19世纪中叶开始推动洋务运动,主张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和工业制造,以加强国家的实力和地位。他们认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和道德标准是最为优秀的,应该以此为基础,同时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和实用知识,以实现国家的现代化和强大。中体西用的思想:促进了中国对西方文化的认知和引进,推动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也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的保守和排外情绪,对于西方的文化和价值观念存在一定的抵触和排斥。知识拓展—中体西用:我们也应该认识到,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都不是孤立的,都需要不断吸收和借鉴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优秀文化和科技成果。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应该盲目排外或全盘西化,而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文化传统,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和方式。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自身的现代化和全面发展。中体西用思想中的“中学”和“西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们都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因此,我们在对待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时,应该采取动态和发展的态度,不断更新自身的文化观念和价值取向。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应对当今世界所面临的复杂挑战和机遇。
2024-04-27 00:08:491

中体西用是指

中体西用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缩略语。中体西用,释义是: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缩略语。是19世纪60年代以后洋务派向西方学习的指导思想。中学指以三纲八目即明德、新民、止至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核心的儒家学说。西学指近代传入中国的自然科学和商务、教育、外贸、万国公法等社会科学。它主张在维护清王朝封建统治的基础上,采用西方造船炮、修铁路、开矿山、架电线等自然科学技术以及文化教育方面的具体办法来挽救统治危机。中学和西学之争没有停止,当时整个中国知识界、思想界和学术界几乎都参与了这个大论战。清朝官员张之洞提出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很流行,但他是在满清传统体制已经难以为继的情况下提出的。其目的是为中学巩固地盘,以便维持中学正统的地位,也就是封建的体制。这跟最早冯桂芬提出的中学为主、西学为辅是为西学占一点地盘,而不是让中学独占的目的完全不同。历史意义洋务运动时期,封建传统教育仍然处在中国教育的主体地位。洋务派提出的中体西用,在不危及中体的前提下侧重强调采纳西学,这既是洋务派的文化教育观,也是洋务派应对守旧派的策略。在中体西用的形势下,西学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层次不断深入。同时,中体西用理论为西学教育的合理性进行了有效地论证,促进了资本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在此原理下实施的留学教育和举办新式学堂,给僵化的封建教育体制打开了缺口,改变了单一的传统教育结构。
2024-04-27 00:09:231

“中体西用”的历史意义和局限性。

【答案】:洋务运动的过程实质上是一场对近代西方文明成果的移植过程,因此,这就不可避免地引出一个如何处理“西学”(“新学”)与“中学”(“旧学”)关系的问题。针对此问题洋务派与守旧派展开了论争,张之洞撰成《劝学篇》,围绕“旧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主旨,进行了集中阐述,“中体西用”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思想体系。《劝学篇》分内篇和外篇,“内篇务本,以正人心,外篇务通,以开风气”。通篇主旨归于“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旧学为体,新学为用,不使偏废。”中学着重的是人品行的修养,具有德育的功能,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如此一来,西学是中学的补充。“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对教育的影响是深远的,涉及教育领域的各个方面。“中体西用”思想,一直支配着晚清教育。从整体上看:“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对教育的影响是深远的,它将西学作为一个整体予以认可,给封建僵化的封建文化打开了一个缺口,使西学在中国的发展成为可能,为中国近代的变革注入了新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加速了封建制度的解体,推动了近代化的发展。在教育方面:“中体西用”作为洋务教育的指导纲领,对中国近代教育的影响是双重的。既有促进又有阻挠,具体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1)启动了中国近代教育改革的步伐,催发新式教育的产生,兴办新式学堂,增加自然科学知识,开展留美教育等,打破了儒学一统天下的传统教育格局。(2)引进西方近代科学、课程及制度,对清末教育改革既有思想层面的启发,又有实践层面的推动。(3)极大地冲击了传统教育的价值观,为进一步推广新式教育扫清了障碍。(4)由于“中体西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使新式教育一直受到忠君尊孔的封建信条的支配,阻碍新式教育的发展进程。尤其是阻抑了维新思想更广泛的传播,不利于近代刚刚开始的思想启蒙运动。(5)中体西用作为中、西文化接触后的初期结合方式,有其历史的合理性。但是作为文化的整合方案和教育宗旨又是粗糙的,它是在没有克服中、西学之间固有的内在矛盾的情况下的直接嫁接,必然会引起两者之间的排异性反应。
2024-04-27 00:09:531

张之洞的中体西用思想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如何?

张之洞系统论述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观点,奠定了近代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文教政策的基础。张之洞所言的中学,是“《四书》、《五经》、中国史事、政书、地图”,即传统的经史之学、典章制度和伦理道德等。这是中华文明的根基,是国情的主要体现,是绝对不能放弃和削弱的。张之洞尤其强调作为封建伦理道德核心的“三纲”的地位,他认为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是“五伦之要,百行之源,相传数千年更无异议。圣人之所以为圣人,中国之所以为中国,实在于此”。以此坚决反对西方资产阶级推崇民权和男女平等之说。由此可见,张之洞强调中学为体,目的就是要维护封建统治的根本制度框架。张之洞所言的西学,包括“西政”和“西艺”两部分(有时他还另列“西史”,即西方各国历史)。“西政”有“学校、地理、度支、赋税、武备、律历、劝工、通商”等,即西方各类具体的制度和行政管理措施。“西艺”有“算、绘、矿、医、声、光、化、电”等,即西方各类科学技术。他认为这些新学确有实用之效,“此教养富强之实政也”,反对守旧派一概将其贬斥为奇技淫巧、异端邪行。但是,引进西学有一个明确的原则界限,就是“果其有益于中国,无损于圣教者”,即不能触犯封建王朝的根本利益。如推崇自由、平等、博爱“泰西哲学”,则必须坚决抵制,维新派希望仿照资产阶级政体,实行君主立宪制的主张也是不能接受的。由此可见,中体西用区分了二者不同的功能,并将西学作为一个整体予以认可,从而为西方近代科学技术和制度措施的系统引进开辟了道路。但中学与西学的地位仍是不平等的,中学是本体,是基础,西学之用,决不能触犯中学为体。张之洞所主张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本质,就是在坚持封建专制及伦理纲常的前提下,适当引进西方的科学技术及某些社会管理制度措施,以为我所用。中体西用的观点既维护了封建统治的根本利益,又提供了适当变革、以解外忧内患的原则措施,因而得到清统治当局及社会政界和思想界多数人士的认同,成为近代新教育制度建立的政策基础。中体西用在人才培养方面,具体体现在领域上的分工和层次上的递进上。张之洞说:“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也就是说,应该以封建伦理纲常作为个人品德修养的准则,以传统的经史之学作为个人文化修养的根基,再掌握一些西方近代科学知识和技能,以用于处理实际事务。从学习程序上说,就是“讲西学必先通中学”。张之洞主持修订的构成中国近代第一个学制的《奏定学堂章程》,在办学宗旨上明确指出:“无论何等学堂,均以忠孝为本,以中国经史之学为基,俾学生心术壹归于纯正。然后以西学瀹其智识,练其艺能,务期他人成材,各适实用。”可见张之洞在中体西用原则的落实上确是作了认真构思的。在教育领域,西学为用一开始尚不影响中学为体,可以较为充分地引进西方近代学科、课程及制度、措施,在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历程中是起到了促成作用的
2024-04-27 00:10:001

中体西用是哪个学制

“中体西用”是癸卯学制。中体西用,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中国近代的一种系统学制,是清末洋务派的指导思想,主张以中国伦常经史之学为原本,以西方科技之术为应用。1903年清政府命张百熙、荣庆、张之洞以日本学制为蓝本,重新拟定学堂章程,于1904年1月公布,即《奏定学堂章程》,当时为旧历的癸卯年,所以又称“癸卯学制”。它主张在维护清王朝封建统治的基础上,采用西方造船炮、修铁路、开矿山、架电线等自然科学技术以及文化教育方面的具体办法来挽救统治危机。“中体西用”思想对中国教育的发展无疑起到了促进作用:1、引进了西方的文化教育内容,对传统教育在制度层面上进行了初步改造,在客观上对封建教育制度解体起了某些促进作用。2、打破了儒学一统中国教育的格局,打开了传统教育向近代教育转化的大门,科举的改革、书院的改革、新学制及新的教学方法的引入才有可能。3、但它只是简单拼凑中学西学,其根本仍在维护中学,维护封建专制制度和三纲五常等伦理道德,成为资产阶级维新派的对立面,阻碍维新运动的发展。同时,在这种宗旨的支配下,清末学校仍要在尊孔、读经的笼罩下,无法摆脱封建教育的影响,未涉及中国文化传统和政体的改造。
2024-04-27 00:10:081

评述张之洞《劝学篇》的主要内容及“中体西用”思想的历史作用与局限。

【答案】:1898年,张之洞发表《劝学篇》,由此“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个中国近代重要的教育思潮和社会思潮被系统化、理论化,成为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的纲领。(1)《劝学篇》分内篇和外篇。“内篇务本,以正人心”,“外篇务通,以开风气”,通篇主旨归于“中学为本,西学为用”。文中所指的“中学”,即经、史、子、集,张之洞认为“中学”的各个方面都要通其大概,但他最强调“三纲”,认为三纲五常是中学的本原,这主要是针对当时的资产阶级维新运动的。“西学”即“新学”,包括西政、西艺、西史。西史指西方各国的历史;西政,并非西方政治,只是一些具体的政治设施,如学校制度、武备制度等;西艺指的是西方近代的科学技术。张之洞主张,小学堂先学西艺,后学西政;大学堂先学西政,后学西艺。关于中学和西学的关系,张之洞认为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不使偏废”。中学是本体,起主导和导向作用;西学是中学的辅助,起补充作用。另外,在《劝学篇》中,张之洞还提出了一系列教育改革的具体策略和措施,例如关于学制系统的设想,科举制度的改革,师资培养问题等,但这些建议,是以“中体”为前提的。总而言之,中体西用的基本思想,是教育首先要传授中国传统的经史之学,这是一切学问的基础,要放在率先的地位,然后再学习西学中有用的东西,以弥补中学的不足。(2)作为洋务教育的指导思想,“中体西用”的主张以后成为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封建教育制度的总纲领。这一教育主张尽管有其局限性,但也在客观上促进了近代教育的发展:①它从理论上论证了西学的用处,促进了近代西学在中国的传播。②它将学校列为西政的首位,有利于引用西方的学校制度和教育理论,打破中国单一僵化的传统教育结构。③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西方社会中的资本主义社会政治学说及民主平等的思想被传播到中国。(3)局限性:①“中体西用”思想的提出主要是为了维护整个清王朝的封建统治,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它阻碍了维新思想在更大范围的传播,对近代刚开始的启蒙运动起到不利的影响。②作为一种教育总旨,“中体西用”思想直接把中学和西学嫁接到一起,必然会引起两者之间的排异性反应。
2024-04-27 00:10:211

洋务派中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观点,如何评价?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所谓“中学”,指中国传统文化,这是一个自有体用的文化系统。其核心是传统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其灵魂是儒家纲常名教。“西学”指西方的近代文化,也是一个自有体用的文化系统。其核心是资本主义的各种制度,其灵魂是以自由、平等为标志的天赋人权思想。这两种文化经过19世纪上半期血与火的碰撞,在中国放开眼界看世界的先进知识界产生了“中体西用”的思想。100多年来人们对这个指导思想的评价不一。那么,怎样理解这个指导思想呢? 第一,“中体西用”是那个时代那样社会经济结构的产物。任何一种文化实体都是植根于自己的社会经济结构之中的。洋务运动前夕的中国,是一个资本主义尚不存在而自然经济普遍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要建立起“西体”是不行的,因为还不具备西方式的制度所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传统的“中学体用”还按照其自身的逻辑运作着,但是,面对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的严峻挑战,不引进西学,则国将不国,在这种情势下,“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于是产生了。 第二,它是洋务经济深层的需要。洋务经济乃是一种以政府为依托,以集权为特征的官僚经济。无论从资金、技术、市场诸方面,它都是一刻也不能离开政府的。它是靠政府之力,集中纳税人手中的钱财,解决兴办的经费。它是靠政府之力引进技术,其原料和产品的相当一部分,都是靠政府调拨的。于是,政府的支撑就成了洋务经济存在的前提。这样,维护政府所代表的传统制度,就成了洋务运动的天职。正是这种既要举办洋务,又要依赖政府的经济现实,决定了“中体西用”的必然性。 第三,这是洋务派自存的一种需要。兴办洋务,这是前所未有的开创性事业,不是一帆风顺的,既有资金之难措,又有技术的难备,还有习惯势力障碍,更有顽固派之攻击与责难……真是举步维艰。唐山——胥各庄铁路通车,顽固派提出机车轰鸣会震动皇陵,洋务派不得不一度用马匹来牵引车厢。办天文算学馆,顽固派又说这是以夷变夏,是废弃中国的封建统治秩序。这些在今天看来无须驳斥的奇谈怪论,在当年却是极具份量,可置人死地。甚至连洋务派也不得不称这些谬说“陈义甚高,持论甚正”。这样,洋务运动为能够顺利进行下去,在引进传播西学的时候,维护中体就非常必要了。不如此,洋务派就无以自存。我们从“中体西用”的主旨,也可以看出洋务派的良苦用心。该理论的最早提出者冯桂芬说:“如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不更善之善者哉。”很明显,作者强调的,不是中学如何善,而是学西“善之善”。在这样的口号下,学西就名正言顺了。当然,这个口号的实际含义,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在发生变化。当革命兴起之际,再大谈“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其重心就不在学西,而在不准革命、不准破坏中体这一层意思了。这个口号提出之初的进步用意,我们是不能抹煞的。 第四,“中体西用”,为西学的传播大开了方便之门。虽然中学是体、但西学既然已经为用,它就堂而皇之地进入了传统框架,取得了合法地位,从而有利于打破国民拒斥外来新生事物的传统文化心理障碍。于是,在“用”的招牌下,西学大量涌入。江南制造总局仅1896一年就译介西书120多种,平均每三天即译介一种,真是达到了惊人的地步。伴着西学传播,中国的生产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到甲午中日战争前夕,一些主要的近代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的生产技术和设备,已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了”(吴柏均:《中国工业化的发韧》)。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等政治理论也在这个过程中被引入中国,并与中国文化交融,从而产生出中国自己的近代政治思想。中国新的社会,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开始孕育生成的。总之,一句话概括, 中体西用思想早期对于冲破封建顽固派的阻挠,引进西方自然科学,促进中国工业、军事的近代化和新式教育的产生发挥过积极作用。后期成为清统治者对抗资产阶级维新和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
2024-04-27 00:10:301

中体西用有何局限性

中体西用有何局限性如下:中体西用”固守“中学”为体,其根本目的在于维护封建专制传统和以“三纲五 常”为核心的儒家意识形态,使新式教育一直受到忠君、尊孔、读经的封建信条的支 配,任何教育改革都不能摆脱以新卫旧、以西补中的目的,延缓了新式教育的发展进程。在没有克服中、西学内在矛盾的情况下直接嫁接,会引起两者的排异性反应。这种 简单拼凑中学西学而不涉及中国传统文化和政体的改造,必然表现出严重的局限性。抑制了维新思想的更广泛传播,不利于近代刚刚开始的思想启蒙运动。资料扩展:“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即“中体西用”。清末洋务派的指导思想。主张以中国伦常经史之学为原本,以西方科技之术为应用。初由冯桂芬提出,后由张之洞在《劝学篇》中系统阐述。 “中学”指以三纲八目即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核心的儒家学说。“西学”指近代传入中国的自然科学和商务、教育、外贸、万国公法等社会科学。它主张在维护清王朝封建统治的基础上,采用西方造船炮、修铁路、开矿山、架电线等自然科学技术以及文化教育方面的具体办法来挽救统治危机。
2024-04-27 00:10:381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什么学制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学制为:癸卯学制。简介如下:“癸卯学制”明文规定教育目的是“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明显反映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类卯学制是中国近代由国家颁布的第一个在全国范围内实行推行的系统学制。1904年(清光绪三十年)1月 13 日清政府颁布。因制定颁布于旧历癸卯年,故又称“癸卯学制”。形成背景由于主持“王寅学制”的张百熙素以偏护新学遭谤议,同时也由于王寅学制制定仓促,存在诸多不足公布后即有人提出不同意见,其中湖广总督张之洞还提出了较为系统的建议。在这种情况下,管学大臣张百熙、荣庆于 1903 年6 月以“学堂为当今第一要务,张之洞为当今第一通晓学务之人”,奏请派张之洞会同商办学务,上谕照准1904 年1月13日(清光绪三十年十一月二十六日),清政府公布了由张之洞,荣庆,张百熙主持重新拟定的一系列学制系统文件这是中国近代史由中央政府颁布并首次得到实施的全国性法定系统较“王寅学制”更为系统详备。此为“癸卯学制”的形成背景作用:第一,中体西用观念发挥了思想解放的功效。"中体西用"摆脱中学破了中学的统一世界,改变了中国落后、封闭、僵化的局面。第二,中体西用观念起了提升优秀传统文化融合性的作用。在殖民统治侵略风潮的影响下,一个国家假若不愿沦落殖民地,就必须要提升本民族的凝聚力,提高民族的融合程度。第三,中体西用为人们观念以新的启示,即学习培训国外的东西,务必相结合本国的实际。但是它的逻辑思维,依然在总体上使我们获得了启示。
2024-04-27 00:11:052

如何看待中体西用的利与弊?

洋务派是仅仅从“器物”层次来认识“西学之用”的,认为西方列强只不过在“坚船利炮”和机器大生产方面超过了大清朝,而在国家根本制度方面则远远不如大清朝。洋务派没有认识到,“西学”不仅仅是先进的科学技术,不仅仅是机器大生产,而更是西方近代化的生产组织方式和企业制度,是西方近代化的市场制度、法律制度和政治制度。真正认识到“西学”更重要的是其市场制度、法律制度和政治制度的,是后来的维新派。那时,中日甲午战争已宣告了洋务运动的失败。
2024-04-27 00:11:568

教育学333考研中体西用名词解释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即“中体西用”。清末洋务派的教育指导思想。主张以中国伦常经史之学为原本,以西方科技之术为应用。初由冯桂芬提出,后由张之洞在枟劝学篇枠中系统阐述。“中学”指以三纲八目即明德、新民、止至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核心的儒家学说,“西学”指近代传入中国的自然科学和商务、教育、外贸、万国公法等社会科学。它主张在维护清王朝封建统治的基础上,采用西方造船炮、修铁路、开矿山、架电线等自然科学技术以及文化教育方面的具体办法来挽救统治危机。戊戌变法失败以后,中学和西学之争并没有停止,当时整个中国知识界、思想界和学术界几乎都参与了这个大论战。清朝官员张之洞提出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很流行,但他是在满清传统体制已经难以为继的情况下提出的,其目的是为中学巩固地盘,以便维持中学正统的地位,也就是封建的体制。这跟最早冯桂芬提出的“中学为主、西学为辅”是为西学占一点地盘,而不是让中学独占的目的完全不同。
2024-04-27 00:12:131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什么意思?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名词解释如下:“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即“中体西用”,“体”的意思是主体,主要是指在核心理念、价值观和原则方法。“用”的意思是辅助,主要是指在行为方法、工具和产品等方面。”1.保留传统文化的价值:"中学为体"强调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视和保护。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基础和文化根脉,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人文内涵。通过中学为体,学生可以接触和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价值观和道德规范,如儒家文化、道家思想和佛教哲学等。传统文化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拓宽视野,增强文化自信。2.融合西方知识和学科:"西学为用"突出了西方知识和学科在现代教育中的应用和重要性。西方知识包括科学、技术、经济、法律、艺术等多个领域,具有先进的理论和实践经验。通过中学为体,学生可以学习西方知识和学科,了解西方科学方法和研究思维的特点,掌握国际领先的学术成果和技术创新。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综合素质和创新思维,提高他们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3.综合发展与国际交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也强调了综合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重要性。中学为体的传统文化教育可以帮助培养学生的身心健康、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与此同时,西学为用将学生置于国际化的背景下,培养跨文化交流能力、全球意识和国际竞争力。这样的综合发展可以让学生在全球化时代中更好地适应多元社会的需求,与不同文化的人建立联系和合作,促进国际交流和互鉴。综上所述,"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旨在保留传统文化的价值、融合西方知识和学科、综合发展与国际交流。在现代教育中,以中学为体,培养学生。
2024-04-27 00:12:261

如何评价洋务运动时期中体西用思想

洋务派面对新的形势,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一最早的近代化思想。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都是中国近代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都是洋务运动代表人物。他们在思想方面有相同点,也有相当大 的差异。曾国藩与李鸿章在洋务指导思想上都络守着“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方针。曾国藩主张维护封 建纲常、封建体制的基础与前提下,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以达到“自强”的目的。虽然曾国藩未曾 明确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主张,但他的洋务思想主旨即为“中体西用”。张之洞的“中学为体” 并非如顽固派那样全盘地否定和抛弃西学,他在维护封建皇权、坚持中学为体的原则下还有承认西学、积 极兴治西学的一面。张之洞的思想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发展独立性,提出了一系列符合客观经济规律的观点 和主张,这些主张和观点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可以肯定地说是比较先进的,成为他从事洋务活动、致力振 兴实业的指导思想。对洋务派兴办洋务事业的指导思想最先作出比较完整表述的是冯桂芬。他在《校庐抗 议》一书中说:“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这个思想后来被进一步概括为“中学为 体,西学为用”。所谓“中体西用”,就是以中国封建伦理纲常所维护的统治秩序为主体,用西方的近代工 业和技术为辅助,并以前者来支配后者。 洋务运动是清政府在同治、光绪年间(19 世纪60~90 年代)所进行的一场引进西方资本主义的军事 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以维护封建统治的“自强”“求富”运动。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理论 中,洋务派把中学和西学的关系解释为“体”与“用”的关系、“道”与“器”的关系、“本”与“末”的 关系、“主”与“辅”的关系,进而提出了两者的相对价值,即中学具有精神价值,西学具有物质价值; 同时提出了两者的不同功能,即中学“治心身”,西学“应世事”。在这里,中学和西学的地位虽略有高低 之分,如强调中学是“本”“体”,而西学只是“末”“用”,但同时又强调这两者是互相补充、不可偏废的。 尽管在这一自相矛盾的思想体系中,企图用先进的资本主义生产力来维护落后的封建生产关系,是一种既 肯定新价值又不否定传统价值的相对主义错误论调。在此错误的论调中,我们必须先探究洋务运动的性质, 为研究其性质我们还必须得从其指导思想的作用来看。 此指导思想对当时的中国有两个层面的作用: 第一层:中体西用思想起到了解放思想与强化民族整合性的作用,中体西用还给人们思想以新的启示, 即学习外国的东西,必须结合本国的实际。中体西用是中国在特定历史环境下为寻求中国出路的文化自救 II 方案和关于如何向西方学习的战略思想"在封建专制统治和顽固守旧思想占据主导地位的历史条们下,中 体西用是当时唯一可行的过渡性模式"它的提出,不仅开了社会风气之先,为应进西学提供了理论依据,而 且促成了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第二层:“中体西用”是那个时代那样社会经济结构的产物并且它是洋务经济深层的需要。洋务经济是一 种以政府为依托,以集权为特征的官僚经济,这是洋务派自存的一种需要。“中体西用”,为西学的传播大 开了方便之门,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等政治理论也在这个过程中被引入中国,并与中国文化交融,从 而产生出中国自己的近代政治思想。 中国新的社会,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开始孕育生成的。 综上所述,我们必须积极看待洋务运动的双层作用,洋务运动造就了一批具有资产阶级思想的知识分子, 在改革封建文化教育制度上打开了缺口,这是洋务运动中举办得最成功、最有远见卓识的一项内容。洋务派在创办近代工业的过程中,为了培养所需的技术人才,摆脱在生产技术上依靠外国人的状况,他们兴办 了一批新式学堂,第一次将西方自然科学和工业技术带进课堂,从而培养出我国第一批造船、航海、机器 制造以及近代医学等方面的人才。另外,洋务运动中还培养了大批新型知识分子,近代数学家华蘅芳、化 学家徐寿和徐建寅父子等人就是在办洋务的实践中成长起来的。此外,洋务派设立的翻译馆,翻译印发了 大量书籍,引进了声、光、电等自然科学知识,这不仅有利于西方近代科技在中国的传播,而且影响了一 代进步思想家,为戊戌变法准备了条件。同时,在洋务派所办军事、民用企业的近4 万名工人中,还锻炼 出了一大批掌握现代大机器生产的技术工人,成为中国无产阶级中早期的技术力量。毫无疑问,洋务运动 中锻炼和培养出来的科技人才,为稍后现代民族资本的发生准备了条件。
2024-04-27 00:12:531

洋务运动中体西用的观点是什么

这是张之洞提出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根据中国国情,利用西方的科技和文化来进行改革。
2024-04-27 00:13:095

说“中体西用”

. 当信“中体西用”离我们并不遥远。 “中体西用”,何为中体西用?一百五十年前的语境,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简称,这八个字最早源于,1896年礼部尚书孙家鼐《议复开办京师大学堂折》中提出,“自应以中学为主,西学为辅;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而这与这一概念的首次表述已经相距二十余年,即:1861年,冯桂芬在《校邠庐抗议》中说:“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最早揭示了这种思想。 在这里我们可以发现在当时语境下:“中学”即是“中国之伦常名教”,“西学”即是“诸国富强之术”。这也就说明当时士人自信:中学就是中国之伦常名教,而且中学可以为本。其实如果我们在深究一下,“中体西用”这一概念的提出恐怕就已经反映出当时士人对整体中学的失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或者鸦片战争以前恐怕是不存在“体、用”之分的,中学即是一体,无所谓“中体西用”、“西体西用”,而当其见识了西人火炮之威力、轮船之航速,遂即有 “体、用”之分,本来就表明士人心态已经开始变化,而从“中体西用”走到“西体西用”也就是时间问题 。事实上当张之洞在《劝学篇》中以一个清廷统治者身份将其正是表述出来时——旧学为体,新学为用,不识偏废(这里使用‘旧、新"来指谓,实际上在戊戌维新前后‘新、旧"就以带有价值判断的指向即:‘新"代表善、正确,‘旧"代表恶、错误。身为朝廷大员的张不可能不知)时,在随后的“清末新政”中清廷的改革就已经不知不觉走上了“西体西用”道路,只是时人不愿或不敢承认,也或者他们对于“西用”这一概念的界定又发生了变化。 的确“中体、西用”这两个概念在从其提出到清王朝灭亡这一段时间内一直是出于变动中的,尤其是时人对于 “西用”这一概念的界定是随着其实践的变化而不断扩大,而在这变化的过程中在朝、在野其变化的速率也不相同 。 如果我们承认“中体西用”及其以上提到的其内涵的表达,那么我们可以认为从魏源开始这一思想就已经开始萌芽,“师夷长技以制夷”可以当做是其最早的表述,只是当时应当还没有“中学”、“西学”的划分,当时“长技”主要是指军事技术,这也是“西用”这一概念最早的界定范围,实际上当十多年后清廷开启洋务运动,这一概念界定范围在朝廷范围内最初没有发生变化,但在后来二十余年的学习洋务的过程中,随着军事工业技术的发展而扩向了民用工业,在这过程中新式学堂建立、派遣留学生,这都是最初洋务创建者不曾料到的。到1895年洋务运动结束“西用”这一概念在朝廷层面始终没有超过以上范围。 在野层面如也以魏源未开始至冯桂芬首次表述这一思想时,其对“西用”范围界定就已超越简单的技术层面。冯在《校邠庐抗议》一书中提出 “人无遗材不如夷,地无遗利不如夷,君民不隔不如夷,名实必符不如夷”,伴随“四不如夷”提出,其目的就是改革政治体制,虽然这还没有到达资产阶级改良的高度,但在他身后的王韬、马建忠、薛福成再到八十年代的郑观应、陈炽则已经具有了资产阶级的性格,这时他们要求的不再只是发展工业,而已经将资本主义代议制看做是“救亡之道、富强之本”。就这一范围清廷至死之前也才勉强到这一层面。 至甲午战败后,在朝、在野的人们仿佛在改革这以层面达成了一个微弱的共识即:在野的康梁暂时搁置了开议院、制宪法等主张,在朝的光绪、翁同龢等也同意进行较深程度改革,这也是在朝在野士人在“中体西用”模式下最后一次合作,最后失败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次合作双方基础太为薄弱。 维新变法破裂以后,在野激进人士一路狂奔,他们不会再回头去留恋那个没落的身影,一直到革命,跨越“中体西用”的藩篱,走向“西体西用”。 而清廷也终于在义和团和八国联军的战火中,在“中体西用”的道路上再进一步,走上了较为全面的政治改革的道路,但这条路走了十年,武昌起义的炮声最终还是轰塌了清廷的堡垒, 这是“西体西用”战胜了“中体西用”。 如果我们回头再看戊戌维新,在这里在朝在野的士人在“西用”内涵方面达成了微弱的统一,而当其失败,新的革命取代改良之时,“中体西用”这一概念就已经成为历史,一言以蔽之: 中学不能为体 。 由“中体西用”维护统治走向“中学不能为体”而至统治坍塌,这恐怕也是清廷始料未及的 。 当中学不能为体,我们走上“西体西用”即“全盘西化”的历史,直到现在还没有走完。当然也有人称:当下中国依然是“中体西用”,即所谓中国特色为体。而这其中内涵恐怕也有许多变化。 至此我们不得不再对“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里边的概念进行厘定。体?即所谓本源、实质、原则,用?所谓方法、使用、功能。而学又谓何?思想、制度、文化、技术、器物、、、在当时语境下 “中学”即是“中国之伦常名教”,“西学”即是“诸国富强之术”。为何在当时会有如此定义?一个重要的依据便是文化体系可分,‘体用"可分,如此便可借此避开文化认同,而借鉴学习西方,但结果如严复所说: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并立,和之则两亡。 其时中国士人抱定文化可分和中学可以为体的信念,最后走上中学不能为体而“西体西用”的道路,何尝不是一种调侃? 以我们的后见之明,假定“中体西用”可以成立,什么应该为体?什么又应当为用?对于当下中国:我们百年前开始反思西方,而今又应该做何种选择?“中体西用”“西体中用”“西体西用”、、、无论是叫嚣自由民主,还是疾呼古代先贤,这都是我们避不开、绕不过的问题吧。
2024-04-27 00:13:241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什么运动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洋务运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即“中体西用”。清末洋务派的指导思想。主张以中国伦常经史之学为原本,以西方科技之术为应用。初由冯桂芬提出,后由张之洞在《劝学篇》中系统阐述。“中学”指以三纲八目即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核心的儒家学说。“西学”指近代传入中国的自然科学和商务、教育、外贸、万国公法等社会科学。它主张在维护清王朝封建统治的基础上,采用西方造船炮、修铁路、开矿山、架电线等自然科学技术以及文化教育方面的具体办法来挽救统治危机。“体”的意思是主体,主要是指在核心理念、价值观和原则方法。“用”的意思是辅助,主要是指在行为方法、工具和产品等方面。历史意义:洋务运动时期,封建传统教育仍然处在中国教育的主体地位。洋务派提出的“中体西用”,在不危及“中体”的前提下侧重强调采纳西学,这既是洋务派的文化教育观,也是洋务派应对守旧派的策略。在“中体西用”的形势下,“西学”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层次不断深入。同时,“中体西用”理论为“西学”教育的合理性进行了有效地论证,促进了资本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在此原理下实施的留学教育和举办新式学堂,给僵化的封建教育体制打开了缺口,改变了单一的传统教育结构。
2024-04-27 00:13:501

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到底是师夷长技以制夷还是中体西用?单选题,网上说法怎么不一致,求解,在线等,谢谢

事实上是广告
2024-04-27 00:14:365

张之洞时代的中体西用是指什么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2024-04-27 00:15:045

高中历史,什么是西学为用?什么是中体西用?什么是西体中用

中体西用,就是在原有中国的政治体制下,采用西方的先进技术来发展经济,军事等各个方面,这一点在晚清体现的尤为明显。西体中用就是中体西用的相反面。西学为用也是采用西方的先进技术来发展经济,军事等各个方面,所谓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就是在不改变中国本质的政体的情况下,采用西方先进科学技术谋求发展的一种手段
2024-04-27 00:15:202

中体西用思想什么时候提出

1861年洋务派思想家冯桂芬在《校邠庐抗议》一书中首先提出“中体西用”思想。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又称自强运动。洋务运动是清朝封建统治阶级中的洋务派为了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而实行的一场自救改革运动,即具有进步性,也具有落后保守性。指导思想洋务运动的口号是“自强”、“求富”。其分类思想就是“师夷制夷”、“中体西用”八个字。前四个字“师夷制夷”表明洋务运动与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者的关系,即学习西方的长技用以抵制西方的侵略。后四个字“中体西用”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表明洋务运动与本国封建主义传统文化的关系,表明中学与西学各自在洋务运动中的地位。“师夷制夷”和“中体西用”也是洋务运动中洋务派处理中西民族国家关系及中西文化交流的基本原则。在洋务运动时期,从冯桂芬的“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到薛福成的“今诚取西人器数之学,以卫吾尧、舜、禹、汤、文、武、周、孔之道”,都是作为一种理论服务于“求强”、“求富”这一洋务运动主导思想的。最先提出中体西用这一思想的是洋务派思想家冯桂芬。他于1861年在《校邠庐抗议》一书中说:“以中国之伦常名数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他以“本”“辅”的主从关系来处理中学与西学的关系。从字面上,一字不差地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人,是《万国公报》的编者沈寿康。主要内容1、以“自强”为旗号,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2、以“求富”为旗号,兴办轮船、铁路、电报、邮政、采矿、纺织等各种新式民用工业。如在上海创办的最大的民用企业是“轮船招商局”。同时推动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3、创办新式学校,选送留学生出国深造,培养人才。1862年在北京设立的京师同文馆,就是最早的新式学校。
2024-04-27 00:15:271

如何评价中体西用思想

洋务派面对新的形势,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一最早的近代化思想。 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都是中国近代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都是洋务运动代表人物。 他们在思想方面有相同点,也有相当大的差异。 曾国藩与李鸿章在洋务指导思想上都络守着“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方针。 曾国藩主张维护封建纲常、封建体制的基础与前提下,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以达到“自强”的目的。 虽然曾国藩未曾明确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主张,但他的洋务思想主旨即为“中体西用”。 张之洞的“中学为体”并非如顽固派那样全盘地否定和抛弃西学,他在维护封建皇权、坚持中学为体的原则下还有承认西学、积极兴治西学的一面。 张之洞的思想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发展独立性,提出了一系列符合客观经济规律的观点和主张,这些主张和观点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可以肯定地说是比较先进的,成为他从事洋务活动、致力振兴实业的指导思想。 对洋务派兴办洋务事业的指导思想最先作出比较完整表述的是冯桂芬。 他在《校庐 *** 》一书中说:“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这个思想后来被进一步概括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所谓“中体西用”,就是以中国封建伦理纲常所维护的统治秩序为主体,用西方的近代工业和技术为辅助,并以前者来支配后者。 洋务运动是清 *** 在同治、光绪年间(19世纪60——90年代)所进行的一场引进西方资本主义的军事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以维护封建统治的“自强”“求富”运动。 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理论中,洋务派把中学和西学的关系解释为“体”与“用”的关系、“道”与“器”的关系、“本”与“末”的关系、“主”与“辅”的关系,进而提出了两者的相对价值,即中学具有精神价值,西学具有物质价值; 同时提出了两者的不同功能,即中学“治心身”,西学“应世事”。 在这里,中学和西学的地位虽略有高低之分,如强调中学是“本”“体”,而西学只是“末”“用”,但同时又强调这两者是互相补充、不可偏废的。 尽管在这一自相矛盾的思想体系中,企用先进的资本主义生产力来维护落后的封建生产关系,是一种既肯定新价值又不否定传统价值的相对主义错误论调。 在此错误的论调中,必须先探究洋务运动的性质,为研究其性质还必须得从其指导思想的作用来看。 此指导思想对当时的中国有两个层面的作用:第一层:中体西用思想起到了解放思想与强化民族整合性的作用,中体西用还给人们思想以新的启示,即学习外国的东西,必须结合本国的实际。 中体西用是中国在特定历史环境下为寻求中国出路的文化自救II方案和关于如何向西方学习的战略思想“在封建专制统治和顽固守旧思想占据主导地位的历史条们下,中体西用是当时唯一可行的过渡性模式”它的提出,不仅开了社会风气之先,为应进西学提供了理论依据,而且促成了中国近代化的开端“第二层:”中体西用“是那个时代那样社会经济结构的产物并且它是洋务经济深层的需要。 洋务经济是一种以 *** 为依托,以集权为特征的官僚经济,这是洋务派自存的一种需要。”中体西用“,为西学的传播大开了方便之门,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等政治理论也在这个过程中被引入中国,并与中国文化交融,从而产生出中国自己的近代政治思想。 中国新的社会,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开始孕育生成的。 综上所述,必须积极看待洋务运动的双层作用,洋务运动造就了一批具有资产阶级思想的知识分子,在改革封建文化教育制度上打开了缺口,这是洋务运动中举办得最成功、最有远见卓识的一项内容。 洋务派在创办近代工业的过程中,为了培养所需的技术人才,摆脱在生产技术上依靠外国人的状况,他们兴办了一批新式学堂,第一次将西方自然科学和工业技术带进课堂,从而培养出国第一批造船、航海、机器制造以及近代医学等方面的人才。 另外,洋务运动中还培养了大批新型知识分子,近代数学家华蘅芳、化学家徐寿和徐建寅父子等人就是在办洋务的实践中成长起来的。 此外,洋务派设立的翻译馆,翻译印发了大量书籍,引进了声、光、电等自然科学知识,这不仅有利于西方近代科技在中国的传播,而且影响了一代进步思想家,为戊戌变法准备了条件。 同时,在洋务派所办军事、民用企业的近4万名工人中,还锻炼出了一大批掌握现代大机器生产的技术工人,成为中国无产阶级中早期的技术力量。 毫无疑问,洋务运动中锻炼和培养出来的科技人才,为稍后现代民族资本的发生准备了条件。
2024-04-27 00:15:551

中体西用的含义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缩略语.“体”,即根本的意思.“用”,即具体的措施.“中体西用”是洋务派关于中西文化关系的核心命题,也是洋务教育的指导思想.19世纪60年代以后洋务派向西方学习的指导思想.“中学”指以三纲...
2024-04-27 00:16:031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含义是什么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即“中体西用”,是清末洋务派的指导思想。主张以中国伦常经史之学为原本,以西方科技之术为应用。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意思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清末洋务派的指导思想。“中学”指以三纲八目即明德、亲民、止至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核心的儒家学说,“西学”指近代传入中国的自然科学和商务、教育、外贸、万国公法等社会科学。它主张在维护清王朝封建统治的基础上,采用西方造船炮、修铁路、开矿山、架电线等自然科学技术以及文化教育方面的具体办法来挽救统治危机。 它是封建主义文化和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结合的产物,对近代中国的政治思想产生过较大影响。早期对于冲破封建顽固派的阻挠,引进西方自然科学,促进中国工业、军事的近代化和新式教育的产生发挥过积极作用,后期成为清统治者对抗资产阶级维新和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 洋务运动的历史意义 1.洋务派一致主张师夷长技以富国强兵,抵抗外国侵略,挽救民族危机。洋务运动,是从军事自强开始的,为实现军事自强。洋务运动的军事自强,使中国军队以近代新式武器装备投入反对日本侵略的甲午战争。开始了中国军队的近代化进程。 2.洋务运动促使中国近代经济、资本主义的发展,使资本主义经济成分在社会经济中明显增长,对中国近代企业、民族资本主义的诞生、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3.洋务运动的创办者自身的封建性和腐朽性导致了洋务运动的失败,而洋务运动的失败使中国近代化过程中其他的有志之士看到了洋务运动的缺陷,刺激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4.洋务运动是近代教育的开端。为了更系统的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洋务派向西方派遣200多位留学生,为洋务事业培养了一大批具有西学知识的新式人才,一方面也对中国的教育近代化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为中国社会迈向近代化准备了最初始的文化条件。
2024-04-27 00:16:111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什么意思?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名词解释如下:“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即“中体西用”,“体”的意思是主体,主要是指在核心理念、价值观和原则方法。“用”的意思是辅助,主要是指在行为方法、工具和产品等方面。”1.保留传统文化的价值:"中学为体"强调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视和保护。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基础和文化根脉,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人文内涵。通过中学为体,学生可以接触和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价值观和道德规范,如儒家文化、道家思想和佛教哲学等。传统文化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拓宽视野,增强文化自信。2.融合西方知识和学科:"西学为用"突出了西方知识和学科在现代教育中的应用和重要性。西方知识包括科学、技术、经济、法律、艺术等多个领域,具有先进的理论和实践经验。通过中学为体,学生可以学习西方知识和学科,了解西方科学方法和研究思维的特点,掌握国际领先的学术成果和技术创新。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综合素质和创新思维,提高他们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3.综合发展与国际交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也强调了综合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重要性。中学为体的传统文化教育可以帮助培养学生的身心健康、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与此同时,西学为用将学生置于国际化的背景下,培养跨文化交流能力、全球意识和国际竞争力。这样的综合发展可以让学生在全球化时代中更好地适应多元社会的需求,与不同文化的人建立联系和合作,促进国际交流和互鉴。综上所述,"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旨在保留传统文化的价值、融合西方知识和学科、综合发展与国际交流。在现代教育中,以中学为体,培养学生。
2024-04-27 00:16:191

“中体西用”是什么时代的思想家提出来的?

“中体西用”是19世纪60年代以后洋务派向西方学习的指导思想。它主张在维护清王朝封建统治的基础上,采用西方造船炮、修铁路、开矿山、架电线等自然科学技术以及文化教育方面的具体办法来挽救统治危机。冯桂芬在《校邠庐抗议》中说:“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最早揭示了这种思想。而真正形成是在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4月,南溪赘叟在《万国公报》上发表《救时策》一文,首次明确表述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概念。次年,礼部尚书孙家鼐《议复开办京师大学堂折》中再次提出,“自应以中学为主,西学为辅;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2024-04-27 00:16:475

中体西用的局限性

中体西用的局限性如下:作为中西文化接触初期的结合方式,“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有其历史必然性和合理性,然而它固守“中体”,从根本上说是维护封建等级制度及其意识形态的,没有克服中、西学之间内在的根本矛盾,必然引起两者的排异性反应,也不利于西学的深入传播。反映在教育上,30余年的洋务教育始终没有从根本上触动传统的教育体制,深受封建教育制度的阻碍,它也使此后清末新式教育,一直受着忠君、尊孔、读经的封建信条支配,未能摆脱封建传统教育的阴影,也不能真正完成由传统教育向现代新教育的过渡。“中体西用”的历史作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在一定程度上批判了传统教育,催发了新式教育的产生。“中体西用”斥责传统教育违背“中学”中“经世致用”、不适应时局变化的成分,为“西学”教育的合理性进行了有效的论证,催生了新式教育。在此原则指导下,洋务派派遣留学生、设立新式学堂,科举制度受到了冲击,也给僵化的封建教育体制打开了缺口。其次,随着“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内涵的深化,西学的范围也不断扩大。在洋务运动进行的过程中,“西用”不断纳入新的成分,西学的传播中心也逐渐由科技领域进而涉及政治体制、意识形态等上层建筑领域,特别是甲午战争后,随着维新派的大力宣传,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民主平等的思想也一起传播,这有利于近代思想的启蒙。
2024-04-27 00:17:011

如何评价洋务运动时期中体西用思想

洋务派们为洋务运动定位的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①所谓“中学为体”,就是以封建主义的统治秩序为体。②所谓“西学为用”,就是运用和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来维护这个“体”,目的是为了巩固封建统治。因此当具有资本主义特色的洋务运动本身冲击到封建统治体系的时候,就是洋务运动倡导者也会本能地维护封建专制统治,这种手段和基础的矛盾,使洋务运动注定是不可能成功的。
2024-04-27 00:17:581

从“中体西用“思想看洋务运动的局限?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洋务运动的目的是“师夷长技以自强”,维护清朝统治是其出发点。所以,洋务运动不可能使中国真正的强大,不改变造成近代中国落后的根本原因落后腐朽的封建制度,注定了洋务运动的失败的结局。“中体西用”思想是在中国封建旧文化、旧教育面临资本主义的严峻挑战,而“西学”又被顽固派深恶痛绝的环境下产生的,只有以“中学”作为前提,“西学”才能有其生存的土壤,这是洋务派应对守旧派的策略。虽然提倡“中体西用”的并非都是洋务派,但大多附从洋务派,为洋务事业提供思想理论。作为洋务教育的指导方针,“中体西用”对中国近代教育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首先,“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在一定程度上批判了传统教育,催发了新式教育的产生。“中体西用”斥责传统教育违背“中学”中“经世致用”、不适应时局变化的成分,为“西学”教育的合理性进行了有效的论证,催生了新式教育。在此原则指导下,洋务派派遣留学生、设立新式学堂,科举制度受到了冲击,也给僵化的封建教育体制打开了缺口。其次,随着“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内涵的深化,西学的范围也不断扩大。在洋务运动进行的过程中,“西用”不断纳入新的成分,西学的传播中心也逐渐由科技领域进而涉及政治体制、意识形态等上层建筑领域。特别是甲午战争后,随着维新派的大力宣传,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民主平等的思想也一起传播,这有利于近代思想的启蒙。最后,在这一过程中,西方的教育制度也被进一步介绍到中国来,对清末教育制度改革予以很大启发。
2024-04-27 00:18:121

中国文化史论述题:中体西用论产生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及作用分别是什么?

这个问题你还不如直接请教一些历史老师得 了,中学历史课本上都有的
2024-04-27 00:18:314

中体西用是谁提出的

中体西用是冯桂芬提出的。"中体西用"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最早提出这一概念是冯桂芬在其《校邠庐抗议》中:愚意为在今日又宜曰"鉴诸国"。诸国同时并域,独能自致富强,岂非相类而易行之尤大彰明较著者?如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根本,辅以诸国富之术,不更善之善者哉。它是封建主义文化和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结合的产物,对近代中国的政治思想产生过较大影响。早期对于冲破封建顽固派的阻挠。中体西用的观念发展情况19世纪70~80年代,早期改良派曾提出“主以中学,辅以西学”的口号,主要目的是鼓励人们向西方学习,反对顽固守旧。到了19世纪末,发生了尖锐激烈的旧学与新学、中学与西学之争。守旧的封建顽固派坚决反对西学,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一切事物都采取仇视和排斥态度。而资产阶级维新派则积极提倡西学,认为中国不但应当学习西方国家的科学技术,更要效仿它们的议院制,改革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2024-04-27 00:19:052

什么是“西体中用”和“中体西用”?

“西体中用”一般是指:“西学为体,中学为用”的缩写,“中体西用”正好与之意思相反,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缩词。“中体西用”是洋务派思想家与实践者对待中西文化的总原则。主要内容: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部分与西方的洋枪利炮和生产技术一类的文化结合在一个体系之中,来改变清王朝的现状;“西体中用”也是哲学家的思想之一。目的:都是为中学巩固地盘,以便维持中学正统封建的体制的地位。主体思想:师夷长技以制夷。文献:《劝学篇》张之洞“旧学为体,新学为用”。参考资料张之洞.劝学篇.吉林: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出版的图书,2010-04-01豆瓣小组: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3636335/
2024-04-27 00:19:581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到底是冯桂芬提出的,还是张之洞?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张之洞提出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洋务派的指导思想,张之洞在其著作《劝学篇》中全面论述了这一思想。张之洞为了调和统治阶级顽固派和改良派之间的矛盾,系统地总结了自己的洋务实践,把前辈的思想归纳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样一个口号,成为洋务派的思想武器。张之洞的《劝学篇》全面阐发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中体”是指以孔孟之道为核心的儒家学说;“西学”是指近代西方的先进科技。“西学”为“中体”服务。介绍:中体西用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缩略语。是19世纪60年代以后洋务派向西方学习的指导思想。“中学”指以三纲八目即明德、新民、止至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核心的儒家学说,“西学”指近代传入中国的自然科学和商务、教育、外贸、万国公法等社会科学。它主张在维护清王朝封建统治的基础上,采用西方造船炮、修铁路、开矿山、架电线等自然科学技术以及文化教育方面的具体办法来挽救统治危机。戊戌变法失败以后,中学和西学之争并没有停止,几乎当时整个中国知识界、思想界和学术界都参与了这个大论战。清朝官员张之洞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个口号很流行,但他是在满清传统体制已经难以为继的情况下提出的,其目的是为中学巩固地盘,以便维持中学正统的地位,也就是封建的体制。这跟最早冯桂芬提出的“中学为主、西学为辅”是为西学占一点地盘而不是让中学独占的目的完全不同。它是封建主义文化和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结合的产物,对近代中国的政治思想产生过较大影响。早期对于冲破封建顽固派的阻挠,引进西方自然科学,促进中国工业、军事的近代化和新式教育的产生发挥过积极作用,后期成为清统治者对抗资产阶级维新和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
2024-04-27 00:20:095

为什么说中体西用思想归根结底是阻碍中国走向世界,走向现代化的

启超1899年在《自由书》中写道,“中体西用”的思想严重束缚了中国人,是甲午战败的根本原因,他相信这个思想“不三十年将化为灰烬,为尘埃。其灰其尘,偶因风扬起,闻者犹将掩鼻而过之。”然而,一百多年过去了,中国并没有完全放弃“中体西用”路径依赖。这究竟蕴含着怎样的道理,当然不是梁启超这样彻底否定所能解释的,因为“中体西用”虽说只是一个概念,但其前后期并不都是同一个意思。中国是在经历了两次鸦片战争打击之后被迫踏上世界一体化道路的,之所以两次被打方才觉悟,而不像其他“后发国家”面对西方工业文明迅即拥抱,主要原因还是因为中国文明底蕴太深厚了。文明传统原本是个积极因素,到了这个时候反而成为前进的包袱。在十六世纪之前很长时间,中国文明确实有资格傲视全球。但当英国工业革命发生后,人类进入另外一个阶段,巨大的产能过剩迫使工业资本寻求海外市场,中国被迫卷入世界一体化,其实就是被硬拉着从农耕文明走上工业文明。然而那时的中国并没有人明白这个道理,他们认为,中国的落后只是暂时的、局部的,中国只是在科学技术上不如人,要论精神文明,中国人三纲五常名教伦理远迈西洋。所以那时稍有眼界的中国人如冯桂芬,虽然承认中国的失败,但认为这种失败并不说明问题,他耐心劝告大家“以中国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西洋诸国富强之术”。这就是“中体西用”发生之初的情形。显而易见,“中体西用”在近代中国早期具有进步意义,这种思想就是劝告中国人不要怕西方思想文化的负面影响,相信中国文明在与西洋文明充分接触后,一定能够重构一个新体系。这种劝说对于减弱反对者的压力,相当有效,这些反对者不由自主地想,既然坚守了“伦常名教”,那就学点“奇技淫巧”吧。中国走向世界的历程就这样开始了,虽说勉强,但经过十多年时间,还是非常有效。中国的科学技术获得新的活力,经济实力也获得相当提升。“中体西用”为中国打开了一道方便之门,但这种做法确实也遗留了相当问题。到了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思想界已有相当一部分人不再满足于“中体西用”这种模式,他们认为应该随着新经济、新技术成长,逐步加大向西方学习力度。他们渐渐意识到,西方的成功并不仅在科学技术,更不仅在坚船利炮,西方的强大有本有源,这个本源就是西方的机制、体制为其发展提供了可能与保障。这些思想者在1870年代就建议清廷适度扩大“中体西用”的内涵,逐步将西方发展最本质的东西包容进去,比如西方的法律体系、议会体制等,都是可以尝试的东西。经济的成长加大了朝廷的傲慢,西方化思想并没有撼动朝廷既定原则。中国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并没有随之调整不太适应的政治架构,近代中国“第一次现代化”就这样“跛足”发展着。更诡异的是,因为“跛足”,所以高速。政府独家主导,没有民间或其他力量牵制干扰,中国在十九世纪晚期呈现超常规发展速度。短短三十年,中国就制造了人间奇迹,重建昔日辉煌,在军事、经济增量可衡量指标方面,中国都呈现比较好的记录。然而,洋务新政三十年的增长是虚假的、畸形的,这种增长实际上只是一个巨大的自欺欺人的泡沫。1894年,中国在持续三十四年增长且不曾回调的情况下,与东邻日本短兵相接,战争还没有正式开始,双方还没有像样过招,清军全面溃退,中国不得不签订《马关条约》,割地赔款,受尽屈辱。甲午战后,中国有了一次很好的检讨机会。中国人在巨大屈辱面前坦然认输,一切归零,重新开始,很快走上维新道路。“维新”云云,其实就是向曾经的敌人日本“明治维新”学习,重走日本过去几十年走过的路。转向东洋应该是中国在甲午之后的正确选择,学习日本不是因为同文同种同属亚洲,而是日本在过去三十年走出一条与中国极不相同的富强路。然而,或许中国所要学的只是日本,日本不仅国小民少,而且在过去一千年历史上长时期是中国文明的学生,于是维新时代刚刚开始,南溪赘叟竟然于1895年4月在《万国公报》发表《救时策》,在近代中国第一次明白表述“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概念,将先前几十年原本只是一种模糊的认识体系化。此后,不论是办学堂,还是办实业,都一定要分出个东、西,分出个体、用。按照严复的看法,文化体系从来都是一个完整且不可人为分割的,中国要学西方或学东洋,要么完整接受,要么全盘排拒,因为中西各有体用,“分之则并立,合之则两亡”。然而严复的呼吁并没有改变现实,直至日俄战争结束,日本在十年时间打败中俄两个大国的事实终于警醒了中国人,在这之后,方才放弃“中国本位”立场,坦然踏上世界一体化的轨道。
2024-04-27 00:20:483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含义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洋务派的指导思想,“中体”是指以孔孟之道为核心的儒家学说;“西学”是指近代西方的先进科技。“西学”为“中体”服务。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含义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洋务派的指导思想,张之洞在其著作《劝学篇》中全面论述了这一思想。张之洞为了调和统治阶级顽固派和改良派之间的矛盾,系统地总结了自己的洋务实践,把前辈的思想归纳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样一个口号,成为洋务派的思想武器。张之洞的《劝学篇》全面阐发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中体”是指以孔孟之道为核心的儒家学说;“西学”是指近代西方的先进科技。“西学”为“中体”服务。 历史意义 洋务运动时期,封建传统教育仍然处在中国教育的主体地位。洋务派提出的"中体西用",在不危及"中体"的前提下侧重强调采纳西学,这既是洋务派的文化教育观,也是洋务派应对守旧派的策略。在"中体西用"的形势下,"西学"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层次不断深入。同时,"中体西用"理论为"西学"教育的合理性进行了有效地论证,促进了资本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在此原理下实施的留学教育和举办新式学堂,给僵化的封建教育体制打开了缺口,改变了单一的传统教育结构。 中体西用思想早期对于冲破封建顽固派的阻挠,引进西方自然科学,促进中国工业、军事的近代化和新式教育的产生发挥过积极作用。后期成为清统治者对抗资产阶级维新和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中体西用作为中西文化接触后的最初结合方式,有其历史合理性。但中体西用作为一种文化整合方案和教育宗旨,又是粗糙的,是在没有克服中、西之间固有的内在矛盾下的直接嫁接,必然会要被新的形势所替代。
2024-04-27 00:21:231

“中体西用”的含义是什么?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缩略语。“体”,即根本的意思。“用”,即具体的措施。“中体西用”是洋务派关于中西文化关系的核心命题,也是洋务教育的指导思想。19世纪60年代以后洋务派向西方学习的指导思想。“中学”指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儒家学说,“西学”指近代传入中国的自然科学和商务、教育、外贸、万国公法等社会科学。它主张在维护清王朝封建统治的基础上,采用西方造船炮、修铁路、开矿山、架电线等自然科学技术以及文化教育方面的具体办法来挽救统治危机。1861年(咸丰十一年),冯桂芬在《校邠庐抗议》中说:“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最早揭示了这种思想。以后,谈洋务者以各种方式表达过。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4月,南溪赘叟在《万国公报》上发表《救时策》一文,首次明确表述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概念。次年,礼部尚书孙家鼐《议复开办京师大学堂折》中再次提出,“自应以中学为主,西学为辅;中学为体,西学为用”。70-80年代,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提出学习西方议会,90年代以后进一步抨击洋务派学习的思想是舍本求末,希望中国能像西方那样实行君主立宪。张之洞于是在1898年5月出版了《劝学篇》,对洋务派的指导思想作了全面系统的阐述,重申“旧学为体,新学为用”,反对政治制度的改革,一些外国人如赫德、李提摩太等,从殖民主义者的立场出发,也鼓吹过这种论调。20世纪初年,清政府推行新政,仍然奉行这一主张。它是封建主义文化和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结合的产物,对近代中国的政治思想产生过较大影响。在经济上洋务派在中体西用思想指导下先后建成轮船招商局、江南制造总局、福建船政局等晚清中国第一批大型国有工业企业,这些企业虽然从事商业活动可是管理人员甚至管理体制依然仿效政府,大部分高层管理人员亦官亦商,可谓中体西用之缩影。这些企业对中国的早期工业化起到重要作用,史称中国第一次工业革命。
2024-04-27 00:22:201

以《劝学篇》为例,评述“中体西用”这一指导思想。

【答案】:洋务运动的过程实质上是一场对近代西方文明成果的移植过程,因此,这就不可避免地引出一个如何处理“西学”(“新学”)与“中学”(“旧学”)关系的问题。针对此问题洋务派与守旧派展开了论争,张之洞撰成《劝学篇》,围绕“旧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主旨,进行了集中阐述,“中体西用”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思想体系。《劝学篇》分内篇和外篇,“内篇务本,以正人心,外篇务通,以开风气”。通篇主旨归于“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旧学为体,新学为用,不使偏废。”中学着重的是人品行的修养,具有德育的功能,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如此一来,西学是中学的补充。“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对教育的影响是深远的,涉及教育领域的各个方面。“中体西用”思想,一直支配着晚清教育。从整体上看:“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对教育的影响是深远的,它将西学作为一个整体予以认可,给封建僵化的封建文化打开了一个缺口,使西学在中国的发展成为可能,为中国近代的变革注入了新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加速了封建制度的解体,推动了近代化的发展。在教育方面:“中体西用”作为洋务教育的指导纲领,对中国近代教育的影响是双重的。既有促进又有阻挠,具体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1)启动了中国近代教育改革的步伐,催发新式教育的产生,兴办新式学堂,增加自然科学知识,开展留美教育等,打破了儒学一统天下的传统教育格局。(2)引进西方近代科学、课程及制度,对清末教育改革既有思想层面的启发,又有实践层面的推动。(3)极大地冲击了传统教育的价值观,为进一步推广新式教育扫清了障碍。(4)由于“中体西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使新式教育一直受到忠君尊孔的封建信条的支配,阻碍新式教育的发展进程。尤其是阻抑了维新思想更广泛的传播,不利于近代刚刚开始的思想启蒙运动。(5)中体西用作为中、西文化接触后的初期结合方式,有其历史的合理性。但是作为文化的整合方案和教育宗旨又是粗糙的,它是在没有克服中、西学之间固有的内在矛盾的情况下的直接嫁接,必然会引起两者之间的排异性反应。
2024-04-27 00:22:281

名词解释:中体西用?

中体西用,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缩略语。是19世纪60年代以后洋务派向西方学习的指导思想。“中学”指以三纲八目即明德、新民、止至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核心的儒家学说,“西学”指近代传入中国的自然科学和商务、教育、外贸、万国公法等社会科学。它主张在维护清王朝封建统治的基础上,采用西方造船炮、修铁路、开矿山、架电线等自然科学技术以及文化教育方面的具体办法来挽救统治危机。
2024-04-27 00:22:362

中体西用名词解释近代史

中体西用,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缩略语。是19世纪60年代以后洋务派向西方学习的指导思想。“中学”指以三纲八目即明德、新民、止至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核心的儒家学说,“西学”指近代传入中国的自然科学和商务、教育、外贸、万国公法等社会科学。它主张在维护清王朝封建统治的基础上,采用西方造船炮、修铁路、开矿山、架电线等自然科学技术以及文化教育方面的具体办法来挽救统治危机。
2024-04-27 00:22:441

中体西用是什么意思呀

换汤不换药,晚清时候,大清力求自强,在不改变封建体制的情况下引进西方先进科技意图强盛自保
2024-04-27 00:22:533

维新变法中“中体西用”是指什么?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缩略语。19世纪60年代以后洋务派向西方学习的指导思想。“中学”指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儒家学说,“西学”指近代传入中国的自然科学和商务、教育、外贸、万国公法等社会科学。它主张在维护清王朝封建统治的基础上,采用西方造船炮、修铁路、开矿山、架电线等自然科学技术以及文化教育方面的具体办法来挽救统治危机。1861年(咸丰十一年),冯桂芬在《校邠庐抗议》中说:“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最早揭示了这种思想。以后,谈洋务者以各种方式表达过。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4月,南溪赘叟在《万国公报》上发表《救时策》一文,首次明确表述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概念。次年,礼部尚书孙家鼐《议复开办京师大学堂折》中再次提出,“自应以中学为主,西学为辅;中学为体,西学为用”。70-80年代,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提出学习西方议会,90年代以后进一步抨击洋务派学习的思想是舍本求末,希望中国能像西方那样实行君主立宪。张之洞于是在1898年5月出版了《劝学篇》,对洋务派的指导思想作了全面系统的阐述,重申“旧学为体,新学为用”,反对政治制度的改革,一些外国人如赫德、李提摩太等,从殖民主义者的立场出发,也鼓吹过这种论调。20世纪初年,清政府推行新政,仍然奉行这一主张。它是封建主义文化和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结合的产物,对近代中国的政治思想产生过较大影响。早期对于冲破封建顽固派的阻挠,引进西方自然科学,促进中国工业、军事的近代化和新式教育的产生发挥过积极作用,后期成为清统治者对抗资产阶级维新和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
2024-04-27 00:23:021

中体西用的含义

用中国的体制——封建制度,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
2024-04-27 00:23:102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什么意思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即“中体西用”。清末洋务派的指导思想。主张以中国伦常经史之学为原本,以西方科技之术为应用。初由冯桂芬提出,后由张之洞在《劝学篇》中系统阐述。“中学”指以三纲八目即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核心的儒家学说,“西学”指近代传入中国的自然科学和商务、教育、外贸、万国公法等社会科学。它主张在维护清王朝封建统治的基础上,采用西方造船炮、修铁路、开矿山、架电线等自然科学技术以及文化教育方面的具体办法来挽救统治危机。“体”的意思是主体,主要是指在核心理念、价值观和原则方法。“用”的意思是辅助,主要是指在行为方法、工具和产品等方面。中学和西学之争没有停止,当时整个中国知识界、思想界和学术界几乎都参与了这个大论战。清朝官员张之洞提出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很流行,但他是在满清传统体制已经难以为继的情况下提出的,其目的是为中学巩固地盘,以便维持中学正统的地位,也就是封建的体制。这跟最早冯桂芬提出的“中学为主、西学为辅”是为西学占一点地盘,而不是让中学独占的目的完全不同。
2024-04-27 00:23:181

中体西用的意思???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缩略语。“体”,即根本的意思。“用”,即具体的措施。19世纪60年代以后洋务派向西方学习的指导思想。“中学”指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儒家学说,“西学”指近代传入中国的自然科学和商务、教育、外贸、万国公法等社会科学。它主张在维护清王朝统治的基础上,采用西方造船炮、修铁路、开矿山、架电线等自然科学技术以及文化教育方面的具体办法来挽救统治危机。
2024-04-27 00:23:393

张之洞“中体西用”的“中学”指的是(  )。

【答案】:D“中体西用”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简称。19世纪60年代以后洋务派向西方学习的指导思想。“中学”指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儒家学说,“西学”指近代传入中国的自然科学和商务、教育、外贸、万国公法等社会科学。它主张在维护清王朝封建统治的基础上,采用西方造船炮、修铁路、开矿山、架电线等自然科学技术以及文化教育方面的具体办法来挽救统治危机。清朝官员张之洞提出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很流行,但他是在满清传统体制已经难以为继的情况下提出的,其目的是为中学巩固地盘,以便维持中学正统的地位,也就是封建的体制。
2024-04-27 00:23:471

洋务派中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观点,如何评价?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所谓“中学”,指中国传统文化,这是一个自有体用的文化系统。其核心是传统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其灵魂是儒家纲常名教。“西学”指西方的近代文化,也是一个自有体用的文化系统。其核心是资本主义的各种制度,其灵魂是以自由、平等为标志的天赋人权思想。这两种文化经过19世纪上半期血与火的碰撞,在中国放开眼界看世界的先进知识界产生了“中体西用”的思想。100多年来人们对这个指导思想的评价不一。那么,怎样理解这个指导思想呢? 第一,“中体西用”是那个时代那样社会经济结构的产物。任何一种文化实体都是植根于自己的社会经济结构之中的。洋务运动前夕的中国,是一个资本主义尚不存在而自然经济普遍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要建立起“西体”是不行的,因为还不具备西方式的制度所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传统的“中学体用”还按照其自身的逻辑运作着,但是,面对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的严峻挑战,不引进西学,则国将不国,在这种情势下,“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于是产生了。 第二,它是洋务经济深层的需要。洋务经济乃是一种以政府为依托,以集权为特征的官僚经济。无论从资金、技术、市场诸方面,它都是一刻也不能离开政府的。它是靠政府之力,集中纳税人手中的钱财,解决兴办的经费。它是靠政府之力引进技术,其原料和产品的相当一部分,都是靠政府调拨的。于是,政府的支撑就成了洋务经济存在的前提。这样,维护政府所代表的传统制度,就成了洋务运动的天职。正是这种既要举办洋务,又要依赖政府的经济现实,决定了“中体西用”的必然性。 第三,这是洋务派自存的一种需要。兴办洋务,这是前所未有的开创性事业,不是一帆风顺的,既有资金之难措,又有技术的难备,还有习惯势力障碍,更有顽固派之攻击与责难……真是举步维艰。唐山——胥各庄铁路通车,顽固派提出机车轰鸣会震动皇陵,洋务派不得不一度用马匹来牵引车厢。办天文算学馆,顽固派又说这是以夷变夏,是废弃中国的封建统治秩序。这些在今天看来无须驳斥的奇谈怪论,在当年却是极具份量,可置人死地。甚至连洋务派也不得不称这些谬说“陈义甚高,持论甚正”。这样,洋务运动为能够顺利进行下去,在引进传播西学的时候,维护中体就非常必要了。不如此,洋务派就无以自存。我们从“中体西用”的主旨,也可以看出洋务派的良苦用心。该理论的最早提出者冯桂芬说:“如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不更善之善者哉。”很明显,作者强调的,不是中学如何善,而是学西“善之善”。在这样的口号下,学西就名正言顺了。当然,这个口号的实际含义,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在发生变化。当革命兴起之际,再大谈“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其重心就不在学西,而在不准革命、不准破坏中体这一层意思了。这个口号提出之初的进步用意,我们是不能抹煞的。 第四,“中体西用”,为西学的传播大开了方便之门。虽然中学是体、但西学既然已经为用,它就堂而皇之地进入了传统框架,取得了合法地位,从而有利于打破国民拒斥外来新生事物的传统文化心理障碍。于是,在“用”的招牌下,西学大量涌入。江南制造总局仅1896一年就译介西书120多种,平均每三天即译介一种,真是达到了惊人的地步。伴着西学传播,中国的生产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到甲午中日战争前夕,一些主要的近代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的生产技术和设备,已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了”(吴柏均:《中国工业化的发韧》)。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等政治理论也在这个过程中被引入中国,并与中国文化交融,从而产生出中国自己的近代政治思想。中国新的社会,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开始孕育生成的。总之,一句话概括, 中体西用思想早期对于冲破封建顽固派的阻挠,引进西方自然科学,促进中国工业、军事的近代化和新式教育的产生发挥过积极作用。后期成为清统治者对抗资产阶级维新和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
2024-04-27 00:24:101

中体西用是谁提出来的

冯桂芬提出来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即“中体西用”。清末洋务派的指导思想。主张以中国伦常经史之学为原本,以西方科技之术为应用。初由冯桂芬提出,后由张之洞在《劝学篇》中系统阐述。“中学”指以三纲八目即明德、新民、止至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核心的儒家学说,“西学”指近代传入中国的自然科学和商务、教育、外贸、万国公法等社会科学。它主张在维护清王朝封建统治的基础上,采用西方造船炮、修铁路、开矿山、架电线等自然科学技术以及文化教育方面的具体办法来挽救统治危机。扩展资料:历史背景1861年(咸丰十一年),冯桂芬在《校_庐抗议》中说:“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最早揭示了这种思想。以后,谈洋务者以各种方式表达过。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4月,南溪赘叟在《万国公报》上发表《救时策》一文,首次明确表述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概念。次年,礼部尚书孙家鼐《议复开办京师大学堂折》中再次提出,“自应以中学为主,西学为辅;中学为体,西学为用”。70-80年代,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提出学习西方议会,90年代以后进一步抨击洋务派学习的思想是舍本求末,希望中国能像西方那样实行君主立宪。张之洞于是在1898年5月出版了《劝学篇》,对洋务派的指导思想作了全面系统的阐述,重申“旧学为体,新学为用”,反对政治制度的改革,一些外国人如赫德、李提摩太等,从殖民主义者的立场出发,也鼓吹过这种论调。20世纪初年,清政府推行新政,仍然奉行这一主张。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2024-04-27 00:24:181

“中体西用”的含义是什么?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清朝洋务运动,洋务派的指导思想。中学”指以三纲八目即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核心的儒家学说,“西学”指近代传入中国的自然科学和商务、教育、外贸、万国公法等社会科学。它主张在维护清王朝封建统治的基础上,采用西方造船炮、修铁路、开矿山、架电线等自然科学技术以及文化教育方面的具体办法来挽救统治危机。“体”的意思是主体,主要是指在核心理念、价值观和原则方法。“用”的意思是辅助,主要是指在行为方法、工具和产品等方面。
2024-04-27 00:24:271

中体西用是哪个学制

“中体西用”是癸卯学制。中体西用,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中国近代的一种系统学制,是清末洋务派的指导思想,主张以中国伦常经史之学为原本,以西方科技之术为应用。1903年清政府命张百熙、荣庆、张之洞以日本学制为蓝本,重新拟定学堂章程,于1904年1月公布,即《奏定学堂章程》,当时为旧历的癸卯年,所以又称“癸卯学制”。它主张在维护清王朝封建统治的基础上,采用西方造船炮、修铁路、开矿山、架电线等自然科学技术以及文化教育方面的具体办法来挽救统治危机。“中体西用”思想对中国教育的发展无疑起到了促进作用:1、引进了西方的文化教育内容,对传统教育在制度层面上进行了初步改造,在客观上对封建教育制度解体起了某些促进作用。2、打破了儒学一统中国教育的格局,打开了传统教育向近代教育转化的大门,科举的改革、书院的改革、新学制及新的教学方法的引入才有可能。3、但它只是简单拼凑中学西学,其根本仍在维护中学,维护封建专制制度和三纲五常等伦理道德,成为资产阶级维新派的对立面,阻碍维新运动的发展。同时,在这种宗旨的支配下,清末学校仍要在尊孔、读经的笼罩下,无法摆脱封建教育的影响,未涉及中国文化传统和政体的改造。
2024-04-27 00:24:351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什么意思?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即“中体西用”。清末洋务派的指导思想。主张以中国伦常经史之学为原本,以西方科技之术为应用。初由冯桂芬提出,后由张之洞在《劝学篇》中系统阐述。“中学”指以三纲八目即明德、新民、止至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核心的儒家学说,“西学”指近代传入中国的自然科学和商务、教育、外贸、万国公法等社会科学。它主张在维护清王朝封建统治的基础上,采用西方造船炮、修铁路、开矿山、架电线等自然科学技术以及文化教育方面的具体办法来挽救统治危机。扩展资料实施背景1861年(咸丰十一年),冯桂芬在《校_庐抗议》中说:“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最早揭示了这种思想。以后,谈洋务者以各种方式表达过。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4月,南溪赘叟在《万国公报》上发表《救时策》一文,首次明确表述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概念。次年,礼部尚书孙家鼐《议复开办京师大学堂折》中再次提出,“自应以中学为主,西学为辅;中学为体,西学为用”。70-80年代,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提出学习西方议会,90年代以后进一步抨击洋务派学习的思想是舍本求末,希望中国能像西方那样实行君主立宪。张之洞于是在1898年5月出版了《劝学篇》,对洋务派的指导思想作了全面系统的阐述,重申“旧学为体,新学为用”,反对政治制度的改革,一些外国人如赫德、李提摩太等,从殖民主义者的立场出发,也鼓吹过这种论调。20世纪初年,清政府推行新政,仍然奉行这一主张。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2024-04-27 00:24: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