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iers / 阅读 / 详情

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的关系

2023-09-14 10:45:54
共3条回复
贝贝

经济是基础,只有坚定不移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才能为政治、文化、社会建设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对于经济、文化、社会建设有着重要的保证作用,只有积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才能为经济、文化、社会建设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如果把经济建设比作水,法制建设比作坝,那么经济发展如果没有法制之坝的约束,将成为洪水,造成国家经济秩序混乱,人民生活困难和综合国力的下降;

另一方面,法制之坝也应该视经济之水的高低适当的修建,以免造成管得过死,行政成本过高等弊端,阻碍经济的发展

以下是一篇论述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与法制建设的文章,可以参考

为了实现共同富裕目标,要发挥法制规范

和调节作用,使西部大开发的主体都能按法律规则去行动、

竞争以及追逐利益。首先,就要将人们的行为纳入到法制

轨道,从而使西部开发中所发生的各种经济关系得到法律

的规范和调节,使得西部大开发在一个有序的状态中进行。

其次,民族地方法制还应规范和制约地方政府的行为,使政

府按照国家法律、市场规律来对西部大开发的各种事务进

行管理,从而克服地方保护主义、地区封锁,促进国家的市

场经济。

虽然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聚集大量物力、财力在西部

地区建设了大批大中型原材料和重加工工业基地,对促进

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发挥了重要作

用。但是,国家大中型企业的建设重点是原材料和重加工

业,没有配置轻纺工业、食品工业等项目,使原来基础就很

差的西部民族地区的工业化跨越了一般演变进程中的轻工

业为中心的发展阶段,致使这种发展脱离了当地社会需求

和原有的工业基础,形成产业结构不合理,城镇化迟滞。

许多国家大中型企业在开发资源时,占用耕地、山林、

草场,而没有解决好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还有的企业因生产造成严重的环境

污染,使当地粮食、蔬菜的产量大大减少,大型企业的职工

生活也为当地带来沉重的压力等等。由此可见,国有企业

的改制要适应本地区生产力发展水平,需要确立以非国有

经济为主的所有制基本结构目标模式,把握好所有制结构

经济发展相互关系,调整国有经济,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

发展非国有经济的比重,发展本民族特色的商业经济。在

实现全面开放的战略时,地方政府有权制定吸引外资制定

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在条件成熟的地区可以制定民族

地方性法规,这样不仅有利于保护外商和外资企业的合法

权益,为外资在中国的经济活动提供了法律依据,也有利于

政府对外商和外资企业进行管理和监督,这对于扩大西部

对外经济合作的技术交流,促进西部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积

极作用。

近年由于森林草原植被,耕地受严重破坏,致使水土流

失,荒漠化、土地盐碱化及洪灾、沙尘暴等自然灾害不断。

西部的生态环境的恶化,直接威胁到西北乃至全国。为了

改变破坏生态环境的现状,不仅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更要加强民族地方法制建设,依法保护生态环境。在执法、

司法上严格依法办事,严厉打击破坏生态平衡的滥砍滥伐

等掠夺性的开发。防止过度放牧,以及其他违法行为,大力

宣传自然资源保护法,使西部各族人民行动起来,自觉遵守

法律、法规、西部法律监督机制也要发挥其作用,督促各部

门以及全体公民进行综合治理,以实现西部的“绿色屏障”

的目标,从而保护好全国的生态环境③

区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生物资源和大量廉价的劳动力资

源,但资源产权不明确是制约资源保护、利用的因素。只有

通过法律确认、保护财产权及其流转关系和合理利用的机

制,西部经济发展才能有物质上的基础,才能有制度上的引

导、规范和保证。

2.加强和确保农业基础地位。今后西部地区农业发展

的重点是在稳定粮食生产、确保大区供需平衡的基础上,充

分发挥经济作物的优势,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创汇农业和工

业资源型农业,逐步把西部建设成为中国重要的棉花、烟

草、糖果、瓜果蔬菜和畜牧业基地。为此,要在法律制度上

创造切实可行的,有利于吸引人才和技术的具体措施,在信

贷、税收及经营方式上提供灵活便利的制度保障,鼓励国内

外大公司来西部开发农业资源。

3.调整所有制结构,培植自立、自强、自律、富有竞争力

的法律主体。西部经济发展在所有制结构调整、市场主体

的培育和法律的公平待遇与机会均等方面还存在着极大的

障碍,所以要花大力气创制新的制度,彻底破除“身份”、“地

域”的限制,以法律的公开、公正、公平为目标,大力推进市

场主体成长和壮大。

慧慧

当前,抓住有利时机,解放思想,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是全党、全国人民的中心任务。各行各业都必须服从于、服务于这个中心,通过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发挥保障作用。因此,如何处理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民主法制建设的关系,是新时期需要认真研究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经济建设是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基础。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以后,其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社会生产力,这对于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进一步提高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水平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几十年来的实践证明,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能否顺利进行,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发展的状况决定的。生产力愈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就愈发展。建设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经济,正是为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创造了物质条件。当经济发展迅速时,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步子就迈得大一些;反之,如果经济停滞不前,民主法制建设也无从谈起。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确立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我们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加强民主法制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物质生活的改善,人们的精神面貌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政治思想、法制观念、文化技术等方面都有了较大提高,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全国上下出现了安定团结的新局面,从而有力地保证和促进了经济建设的发展。

二、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是经济建设的保障。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一根本属性决定了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一条基本原则。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充分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并要有一个稳定的社会和政治环境。我们应该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战略的高度,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战略地位。加快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从根本上说有赖于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越是加快经济建设,越是要发扬社会主义民主,二者是辩证统一的。要激发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和创造精神,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在政治上保障人民群众民主权利的实现.只有通过完善的民主程序和健全的民主制度,广开言路,充分吸取和集中全体人民的智慧和共同意志,才能保证全体人民万众一心,开拓进取,促进社会生产力更快地发展。

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国家按照工人阶级和全体人民的意志所确定的法律和制度。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市场经济的发展,从更深的层次上呼唤着社会主义法制。邓小平同志多次强调要“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这是因为,经济的发展必须在稳定的社会环境中进行,而稳定的社会环境,则来自于健全的社会主义法制.只有把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等纳入法制轨道,用法律调整改革中的各种社会关系和社会利益,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才能从根本上形成稳定的环境,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经济建设活动本身需要法制的约束和保障,加强法制建设,可以保证经济工作严格按法规进行,实现宏观经济决策民主化、法制化,及时解决改革和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保证经济建设顺利进行。

tt白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通俗点生产力就是经济建设,生产关系是社会建设,发展才是硬道理,经济不足,所以现在还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力。中国的社会不可能再使用清朝的那种封建制,也不可能直接进入天堂式的按需分配的理想社会。要不就成了白日醉生梦死。

相关推荐

经济学和社会学,有什么关系!

社会学和政治学,经济学,教育学,心理学,法学等具体社会科学的关系是综合性的科学与单科性科学的关系
2023-09-04 09:30:165

经济与社会知识点有哪些?

1、我国基本的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既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又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是党和人民的伟大创造。2、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在其他领域,可以通过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以加强重点,提高国有资产的整体质量。3、改革开放以来,非公有制经济不断发展壮大,成为稳定经济增长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创业就业的主要领域、技术创新的重要主体、国家税收的重要来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政府职能转变、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国际市场开拓等发挥了重要作用。4、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有利于形成各种所有制之间的市场竞争关系,调动不同经济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效利用各方面的资源,取长补短,激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活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5、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分类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混合所有制经济通常采用的是股份制形式。
2023-09-04 09:30:531

经济、政治和社会分别是什么意思?

经济(Economy)是价值的创造、转化与实现;人类经济活动就是创造、转化、实现价值,满足人类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活动。政治,它指对社会治理的行为,亦指维护统治的行为。“政”指的是正确的领导, “治”指的是正确的管理。社会,即是由生物与环境形成的关系总和。人类的生产、消费娱乐、政治、教育等,都属于社会活动范畴。
2023-09-04 09:31:141

经济与社会知识点有哪些?

经济与社会知识点有:一、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物质资料生产的构成要素:人的劳动和生产资料。劳动是物质财富的源泉,也是价值的唯一源泉。生产资料是创造物质财富和价值的条件。生产资料所有制在生产关系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是生产关系的核心、是经济制度的基础。占支配地位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着一个社会的基本性质和发展方向。二、公有制经济地位:主体地位。范围: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三、为什么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制度的根本特征。公有制经济为国家建设、国防安全、人民生活改善作出了突出贡献,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根本要求。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前提。四、公有制的主体地位的体现: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这是就全国而言,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公有资产占优势,要有量的优势和质的优势。五、如何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增强国有企业活力为中心,依法治企,加强和改进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不断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创造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推动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积极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必须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要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保障农民财产权益;要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集体经济运行机制。六、国有经济: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国有企业是国有经济最主要的实现形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推进国家现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混合所有制经济通常采用股份制形式,股份制公司包括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2023-09-04 09:31:221

经济社会与社会经济的区别?哪个范围大

经济社会与社会经济的区别?哪个范围大 经济社会是社会的范畴,社会经济是经济的范畴,经济社会大 经济社会和社会经济的概念区别 经济社会 研究经济和社会的相互关系以及经济执行过程中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相互作用的一般规律的社会学分支学科. 社会经济 人类社会发展一定阶段上占主要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经济社会与社会经济有什么区别? 1;人生最亲的是血缘亲情,然而,现实社会却基本淡化了。不孝敬父母的越来越多,兄弟为财产而争斗,甚至是残杀。许多人变成了,有钱就是爹。 2;教书育人的老师,这个被中华民族,几千年以来,都看作是一个最神圣,被全社会尊敬,被认为是人生第二任父母的崇高职业,现在也扭曲变形。老师也是不择手段的敛钱,大学权威,更是以权谋取金钱和美女,这些都成了公开的潜规则。教师的神圣指责,在老师们的心中,很难找到位置了。 3;天下的知心朋友,越来越少。而盛行的是酒肉朋友,相互利用的朋友,权钱交易的朋友。 4;当干部的,职责已不再是自己的首要。有一个局级干部曾这样说:“现在,把局级以上的干部,全部拉出来枪毙,也屈不了几个。”可见贪官之多。 5;医生治病救人的天职,已不再是那么神圣。他们的主要心愿,大都也是向病人敛钱,收红包。医院也是以赢利为目的,而不择手段。 6;工商业这原本就是,以赢利为目的的单位,更是变本加厉,不顾一切,投机取巧,甚至造假坑蒙消费者。 7;全世界各个国家,都在讲GDP的经济目标。大讲特讲经济的兴衰,好象全世界的领袖们都是经济学家,没有政治家了。 8;由于我们的社会,已经成为全面的经济化社会,各个阶层,各个行业,各个角落无不显现金钱的阴影。致使普通老百姓,特别是那些自我修养低下的人,更是见钱眼开,不顾廉耻。什么人格,道德,文明都抛到九霄云外。以上种种均是社会现象经济化的结果,我们把这种把经济放在第一位的社会叫做经济社会。社会经济就当代经济而言,社会经济的含义相当丰富复杂。它是与发达、与工业化、与现代化、与增长之间交替产生的结果。指的是整个社会的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社会经济”即社会物质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活动的统称。 1.社会经济就是生产或生活上的节约、节俭,前者包括节约资金、物质资料和劳动等,归根结底是劳动时间的节约,即用尽可能少的劳动消耗生产出尽可能多的社会所需要的成果。后者指个人或家庭在生活消费上精打细算,用消耗较少的消费品来满足最大的需要。总之,经济就是用较少的人力、物力、财力、时间、空间获取较大的成果或收益; 2.社会经济就是国家或企业、个人的收支状况,如国民生产总值、社会总产值、企业的产量与效益、个人的收入与支出等; 3.社会经济就是经邦济世、经国济世或经世济民等词的综合和简化。(如“识局经济”(《晋书纪瞻》)、“皆有经济之道而位不逢”(隋王通《文中子中说》卷六)。它的含义包括国家如何理财,如何管理各种经济活动,如何处理政治、法律、军事、教育等方面的问题,即治理国家、拯救庶民的意思; 4.社会经济就是家庭管理(见[古希腊]色诺芬著:《经济论》); 5.社会经济就是一种谋生术,是取得生活所必要的并且对家庭和国家有用的具有使用价值的物品。 追问: 讲的都听不懂,这是政治经济学上的概念耶?也不知道在扯些什么? 经济社会和社会经济的差别是什么? 经济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economic sociology 研究经济和社会的相互关系以及经济执行过程中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相互作用的一般规律的社会学分支学科。
2023-09-04 09:31:411

社会学和经济学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本质方面,经济社会学是属于社会学范畴,而社会经济学属于经济学范畴。角度方面,经济社会学是以社会学的视角观察和解释经济现象和经济制度,而社会经济学的核心问题是把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及其转化机制确定为社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学科假设方面,经济社会学假设经济行动的主体是社会人而非经济人,而社会经济学假设经济行动的主体是经济人。
2023-09-04 09:31:523

经济学与社会生活有哪些密切的联系?

经济学知识和社会生活的确是联系紧密的。在实际生活中,你的衣食住行,其实都是自己不自觉地通过经济学分析完成选择的。衣的方面,你用淘宝去够衣服往往更便宜。只是因为淘宝没有店租,不用纳税,成本低,所以买来的衣服会相对便宜。吃的方面,如果仅仅为了吃饱,面包和鸡蛋之间,你选择面包比选择鸡蛋可以用更少的钱解决温饱。住的方面,你可以用经济学上的供求关系,来判断房价的走势,以确定在房价低点时购房。行的方面,你出差时可以选择飞机、火车、轮船、汽车等各种交通工具。你可以通过经济性、安全性、舒适性、时效性等多方面的分析,从各替代品中选择其中之一。投资方面,通过股市分析,股票涨势好时可以买进股票;创业的话,可根据项目的成本效益分析做出抉择等。供参考。
2023-09-04 09:32:061

经济对社会的作用

经济是社会的基础,马克思有句话是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包括生产关系和分配关系,决定了这个社会的政治和文化,假如政治和文化等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不相符,这个社会就要出现断裂,就要发生革命使之相适应。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所有制决定分配关系,这两者共同决定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而经济又决定了这个社会的政治和文化,政治和文化都是服务于经济的,必须与经济相统一。
2023-09-04 09:32:371

经济社会和社会经济的差别是什么?

经济社会学经济社会学economic sociology 研究经济和社会的相互关系以及经济运行过程中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相互作用的一般规律的社会学分支学科。起源和发展 经济社会学萌芽于19世纪中叶。一般认为,对经济社会学学科地位的认定最早作出贡献的,是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凯姆。他在《社会学方法的规则》(1895)中将社会学分为一般社会学、社会形态学和社会生理学三部分,其中经济社会学是社会生理学中的一个分支。他在1902年的《社会学年鉴》中明确地指出,经济社会学和宗教社会学、犯罪社会学等同属社会学的分支领域。 在中国,龙家骧于1932年翻译出版了法国社会学家R.莫尼埃的《社会学与经济学》一书。该书探讨了两个学科的交叉关系。社会学家孙本文在他的《社会学原理》(1935)一书中指出,经济社会学和家庭社会学、组织社会学同是社会学的分支学科。 早期对经济社会学的理论建设作出贡献的学者,有K.马克思、M.韦伯、迪尔凯姆、T.B.凡勃伦等。马克思的《资本论》(1867~1910)是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结构和运动规律的巨著。他指出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根源于资本主义的社会经济结构,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乃至最终必然会到来的灭亡的结果,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作用和运动的结果。韦伯从心理和文化角度探讨资本主义的起因。他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1920)中认为,加尔文教派所宣传的教义为资本主义的兴起提供了心理上的准备。他用行动的合理性和组织的合理性来描述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向。韦伯的《经济与社会》(1921~1922) 一书是经济社会学的名著。迪尔凯姆在《社会分工论》(1893)中,分析了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分工与社会团结的关系,指出从机械团结向有机团结的过渡,是分工发展的结果;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分工给社会带来了进步,同时也带来很多社会经济问题。凡勃伦在他的《有闲阶级论》(1899)中,标榜自己与正统经济学不同之处是要寻找和分析经济行动的非经济意义。他指出了炫耀消费行动的显功能和潜功能,分析了有闲阶级、企业营利者和机器操作者之间的矛盾冲突,希望出现工程师集团来管理社会。 当代较有影响的经济社会学家有美国的T.帕森斯、N.J.斯梅尔塞、J.A.熊彼特和日本的富永健一等。帕森斯和斯梅尔塞合著的《经济与社会》(1956),用结构功能的分析方法研究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的关系,指出经济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在其运行的过程中存在着和其他系统的能量交换。斯梅尔塞的《经济生活中的社会学》(1963),阐述了经济社会学的发展史和主要研究领域,对经济社会学的学科化作出了重要贡献。富永健一受教于斯梅尔塞,1973年主编的《经济社会学》一书,在学科化方面也作出了重要贡献。 理论体系和主要研究内容 经济社会学的理论体系尚无定论,有人将它概括为主要由经济行动论、社会经济结构论、社会经济变迁论、社会经济战略论组成。经济行动是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作用的结果,它的主体是社会人而非经济人,行动所追求的目标并非获得最大利润,而是多层次需求的满足。经济系统是社会系统的一个子系统,社会系统的各个子系统之间互相提供功能满足,使社会的阶级阶层结构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工业化引起的社会流动和社会结构重组是普遍的现象,由此社会从机械团结向有机团结过渡。当代经济社会学关注的重点在社会经济变迁的理论构建上,集中探讨社会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变迁所具备的心理特质、发展的指标体系、发展中的协调与失调等问题。由此产生了后工业社会论、富裕社会论和社会指标运动。社会经济发展战略论是社会经济变迁论的延伸。它从长远的观点研究一国的社会经济发展道路,在摸清资源、认清国力的前提下,提出发展的对策。 经济社会学研究的具体内容,各国有所不同,大体可归纳为5个方面: ①社会群体对经济活动的影响。群体是经济活动的决定因素。不同类型群体结构对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起着不同的影响。 ②影响经济发展的各种社会因素及发生作用的社会条件,如政治、文化、教育、人口等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③经济行为与社会行为。研究支配人们经济行为的主要因素。 ④对经济过程进行社会学分析,包括对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过程的社会学分析,各经济集团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等。 ⑤研究经济政策实施的社会依据和社会条件。 与经济学的关系及其作用 经济社会学与经济学的异同,主要表现为学科领域相异,对象领域相似,在研究经济行动中,经济社会学研究经济过程中经济因素与非经济因素的相互作用,经济学则偏重于研究这一过程中的经济因素。 经济社会学是在社会经济问题日益尖锐复杂的背景下产生的。它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起到愈来愈重要的作用,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供理论上的依据,为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提供决策的科学根据,从而避免单纯追求经济增长而出现的种种社会问题。 参考资料:经济社会学_百度百科什么是经济社会?是经济与社会还是整个社会中的经济部分?百度一下,有人说是“建立在经济关系上的社会活动”,有人从专业的角度解释什么是“经济社会学”:“是在社会经济问题日益尖锐复杂的背景下产生的,它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供理论上的依据,为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提供决策的科学根据,从而避免 单纯追求经济增长而出现的种种社会问题”。 可是,总有什么是不能被纳入经济系统的吧,总有一些作品是会被排除在经济社会之外的吧。比如谢有顺,比如卡夫卡。
2023-09-04 09:32:463

社会与经济社会有什么区别?

。宏观上,社会就是由长期合作的社会成员通过发展组织关系形成的团体,并形成了机构、国家等组织形式。而经济社会主要指的是国民经济领域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特别是经济运行对社会的各种影响
2023-09-04 09:33:012

经济人与社会人的关系

我认为:1、最早提出经济人观点的是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后来古典管理学派中"科学管理之父"泰勒也继承了亚当.斯密的衣钵认为人是经济人。所谓的经济人观点,就是认为人之所以承担社会工作主要是满足经济方面的需要,比如要赚钱要养家糊口。2、后来行为科学的代表人物梅奥通过霍桑实验发现,人不仅仅是经济人还是社会人。所谓的社会人观点,主要是人承担社会工作,除了满足经济需要以外,还要满足其社会需要,比如人际交往和沟通的需要,追求友谊、爱、归属感等等。3、再后来很多学者都研究社会人问题,如马斯洛、麦格雷戈、赫茨伯格等。我的回答你满意吗?我是原创,不是从其他地方COPY来的啊!
2023-09-04 09:33:123

经济政治与社会的关系

一、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是阶级社会的产物,是有阶级社会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是以政权为核心的阶级关系和人民内部的全局性关系。 二、历史: 广义历史:客观世界运动发展的过程,可分为自然史和人类社会史两方面。 狭义历史:人类社会发生、发展的过程。三、“经济”一词,具有多重的含义,狭义的经济是指节约或避免浪费;广义的经济是指国民经济的组成要素,或是反映与一定社会生产力相适应的社会生产关系,或是反映社会经济活动中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总称。广义的经济含义是由政治经济学等学科研究其经济活动规律;而技术经济中所指的经济属狭义经济含义的范畴,即研究节省或合理利用资源和资金是技术经济学研究的最主要的问题。 一般认为,经济是政治的基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体现的是生产关系,政治是属于意识形态的.因此经济决定政治.同时,上层建筑反作用与经济基础,只有好的政治氛围才能更好的促进经济发展.经济与政治总是由不适应到比较适应,在从比较适应到不适应在继续比较适应的过程,该过程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永无止境的发展下去达到具体的历史的辩证一。 而历史则是对政治活动轨迹及其演变的记载或反映。
2023-09-04 09:33:341

社会与经济的区别是什么?怎么写作?

写作思路:可以写《经济政治与社会》的主要内容,再叙述一下自己的感受,发挥自己的见解,比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疑是继续迈大步子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体现。我国的发展道路,历来都是建立在我国的基本国情之上的,将全民族人民的共同愿望作为目标等等。正文: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疑是继续迈大步子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体现。我国的发展道路,历来都是建立在我国的基本国情之上的,将全民族人民的共同愿望作为目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长期以来都坚持改革开放,与时代接轨,与全球接轨,最终目的就是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一宏伟中国梦付诸于实践中,落实在行动上。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后,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实现伟大中国梦的进程全面铺展开来,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是我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不断摸索形成的,是我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强大精神动力。随着生产社会化、知识功能化与社会经济化,经济结构已经复杂化,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在内涵和外延两方面逐步趋同,GDP增长已经不能真实反映经济增长,即使经济增长也离不开经济发展,当今时代经济增长只有抽象的意义;用GDP来计算经济增长、衡量经济发展已经落后于时代的要求。经济发展是价值的发展不是金钱的增长,是效益的发展不是效率的增长,是全面的发展不是片面的增长,是辨证的发展不是线性的增长。“经济发展”概念把发展经济学和增长经济学区别开来,把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统一起来,把经济学定位为发展经济学,使发展经济学成为一门科学。
2023-09-04 09:33:511

经济社会和社会经济的区别?

我随便乱说的,要是不对就做个参考好了。从字面上看,经济社会的重点说的是社会。。。而社会经济,重点说的是这个社会中的经济部分。
2023-09-04 09:34:092

社会学与经济学的交叉领域的经典著作有什么?

比如说劳动与垄断资本,资本论,制造同意,市场与等级制度,找工作,结构洞,集体行动的逻辑,解析社会。
2023-09-04 09:34:364

经济与社会的内容简介

《经济与社会(第2卷)(上下)》内容简介:《经济与社会》原著共两卷,英文本由多位韦伯研究专家合作翻译,并加有长篇导言和注释,于1968年出版。《经济与社会(第2卷)(上下)》被众多学者推为20世纪最伟大的社会学著作。韦伯在《经济与社会》中全面而系统地表述了他的社会学观点和对现代文明本质的见解。他对社会学的定义、对象、方法及一些基本范畴和概念进行了详细地阐释,统称为社会学的基础;又分别互有交叉地阐发了他的经济社会学、法律社会学、政治社会学和宗教社会学思想。韦伯广泛地援引世界历史资料,把发生在不同时代、不同文明和不同社会中的经济形式、法律形式、统治形式和宗教形式纳入他独特的概念体系,分门别类地做出类型化比较研究和系统化因果分析。韦伯以现代西方社会为立足点,通过对东西古今各种文明的比较,突出以理论化为方向的现代西方文明的本质和特征。《经济与社会(第2卷)(上下)》适用于:社会科学领域相关研究者,高校师生。
2023-09-04 09:35:041

经济政治与社会讲什么

经济政治与社会经济政治与社会个人收入差别的存在是合理的吗?为什么? 展开写回答有奖励 共4个回答司马文都 TA获得超过126个认可 2018-06-04关注一方面正确认识个人收入差别,为鼓励经济政治运行效率而形成的个人收入差别是可以容忍的。我们不能脱离对生产的影响、放弃生产效率来孤立地看待和评价收入分配格局是否公平。由于社会上个人的生产要素和能力的不同,所起的作用和所做的贡献大小也不同,把贡献大小与收入分配联系起来。除了按劳分配以外,应该鼓励按生产要素进行分配,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下,按贡献大小进行分配。如果不讲贡献大小,而是只讲平均分配,那就不可能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而只会仍然是共同贫穷。今天我们收入差距一定程度上的拉大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社会的进步,因为从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并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必须经过一个过程。保证收入公平的原则应该是保证人人有平等竞争的机会,因而解决当前中国收入差距拉大问题决不能采取劫富济贫的办法,而是要在加快经济发展,积极地从事“财富创造”的同时,给低收入者更多的能力和机会,给他们以平等竞争的机会。另一方面要警惕社会分配领域中个人收入差别的过分扩大,甚至两极分化的现象,避免由此引发的社会稳定问题。总的来说,当前中国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并非都是合理的制度安排的结果,其中也存在许多不合理和非法的因素。其一,初次分配过程中存在许多不平等的竞争,如最为突出的各种形式的行业垄断的存在;其二,收入分配再分配的手段和功能严重不足,例如对高收入调节不力,对低收入阶层缺乏有效保护;其三,灰色收入、黑色收入以及腐败等非法收入问题突出,打击力度远远不够;其四,由于地域差别的存在,东部地区比西部地区收入高,地区收入差距拉大。应该说,中国收入分配差距的出现是国民经济整体发展和提高的结果,是构建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结果,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社会不公正现象的结果。从整体上看,个人收入差别问题是社会范畴问题,其本质是劳动者先富和后富的关系,经济因素即生产力发展水平起决定的作用。
2023-09-04 09:35:212

经济与社会治安有何关系?

经济好了 社会治安应该也会好一些 但是我觉得治安跟贫富差距的关系比较大
2023-09-04 09:35:322

什么是社会经济?

让那些生意兴隆的经济好一点就是社会经济搞得好哟
2023-09-04 09:35:4413

经济与社会有联系吗?

有而且是很大的联系
2023-09-04 09:36:183

解读《社会与经济》----得到冯启娜

《社会与经济》,一本晦涩难懂的社会学著作,一位朋友推荐给我读,但实在读的困难,好在在得到上,看到冯老师的解读,分享出来。 该书作者是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马克·格兰诺维特。格兰诺维特是一位社会学家,但是,每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评选,格兰诺维特都是呼声很高的人选。而且,经济学家写论文还特别爱引用他,所以他还得过经济学的“引文桂冠奖”。 一位社会学家,为什么这么受经济学家们的重视呢? 这是因为格兰诺维特一辈子就在干一件事,就是跟经济学抬杠。而且是跑到经济学的地盘上,在生产、分配和消费领域,跟经济学正面开杠。因为杠得有姿势、有水平,所以,格兰诺维特不仅在社会学学科具有很高的威望,一些经济学家也被他给带跑了,开始按照他的方法开展经济学研究。 那么,格兰诺维特究竟说了什么,以至于在两个学科都掀起了轩然大波呢?答案就在他的这本新书《社会与经济》里。 我们都知道,社会学理论大家韦伯和帕森斯,都出版过一部巨著,叫作《经济与社会》,讲的是经济活动对社会的影响。格兰诺维特的这本书倒了个个儿,把“社会”放到了“经济”的前面,叫作《社会与经济》,强调社会因素对经济的影响,并且从微观,到中观,再到宏观,提出了一整套的研究方法和理论主张。你如果想了解这个话题,这本书是最系统也是最权威的一个入口。 这本书的笔法,不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洋洋洒洒,而是另外四个字:艰苦卓绝。格兰诺维特在23年前,就已经写好了第一稿。然后,23年间,一遍遍地修改。可以说是,每句话都有出处,无一处无来历。 资深媒体人段永朝老师打了比方,非常地形象。他说,格兰诺维特就像地质学家一样,用探铲、用手镐、用毛刷,在岩石断层中,仔细辨认着过往理论的主干和枝枝蔓蔓。目的就是为了让自己的理论创见,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之上。 介绍完这本书的创作背景,我们进入到这本书的内容。格兰诺维特笔下的三次交锋。 第一部分 在书里,格兰诺维特首先立了个靶子,就是经济学帝国主义。 所谓“经济学帝国主义”,就是认为一切现象都可以用经济学来解释。比如,现代人为什么不愿意生孩子?因为在农业社会,孩子是投资品,多一个孩子就多一个劳动力,所以,人们愿意生;而现在,孩子是消费品,养孩子不划算,所以生育率就降低了。 再比如,为什么大家都爱听流行乐,不听古典音乐了呢?经济学家解释说,是因为时间成本不一样。流行乐短平快,马上就可以得到快感;而古典音乐,你得花时间去学习、去分辨。所以,在今天这样一个快节奏的时代,古典音乐就没那么受欢迎了。 你看,传统的经济学有一个什么特点?就是假设所有人都是理性人,他们做任何事情都是为了追求成本最小化、利益最大化。这本来是经济学最基本的主张。但是,最近几十年,经济学家们发现,理性人的假设出了大问题,于是开始往上面打各种各样的补丁。 其中,最著名的一派叫作“行为经济学”,专门研究人理性的漏洞,也就是不符合收益最大化的非理性行为。比如说,禀赋效应。你口袋里的100块钱如果丢了,你会很心疼;就算你再捡到100块钱,也弥补不了这份心疼。还有心理账户效应,你买一件衣服,会为10块钱讨价还价;你如果买一辆车,可能再多跟销售聊两句,就能便宜1000块钱,但是你却觉得,不便宜也无所谓。同样都是钱,你看待它们的方式却很不一样。这就是心理账户效应。买衣服的钱和买车的钱,是存在不同的心理账户中的。行为经济学是今天的显学,你如果关注近些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会发现很多奖项都颁给了行为经济学家。 但是,在格兰诺维特看来,行为经济学干的事情,顶多算作小修小补。打完补丁之后,经济学对人性的假设,还是不符合我们所在的真实世界。 就像15、16世纪的时候,托勒密的地心说出了问题,你为了把数字算准,加上800个本轮、均轮,也无济于事。得有一个类似于日心说这样的概念出来,才能一下子改变我们看世界的眼光。 这就要讲到《社会与经济》这本书中的第一个交锋了:经济活动中的人到底是什么样的? 在格兰诺维特看来,经济学假设里的人,不管是理性人,还是非理性的人,本质上都是孤立的、原子化的人。你看,那些行为经济学的实验,都是随便找一人搁到实验室里,剥离了一个人全部的社会关系,然后去考察他。 但实际上,人是活在社会关系中的,社会关系又约定了各种各样的规则。这些规则告诉人们,什么行为是合适的,什么行为是禁止的。 比如,在很多经济学家看来,一家店如果开始排队,那么就说明价格定得不够高,应该立即涨价。你看,这符合理性人的假设吧? 但实际情况呢?可能是不该涨价,也不能涨价。比如说,台风来了,出现了食物短缺,超市能涨价吗?涨价的话,这家超市以后就在社区里混不下去了。社区居民会觉得,你在道德上有瑕疵,趁人之危,落井下石。甚至在极端的情况下,人们可能会砸掉你的店铺,抢走店里的东西,因为这才是符合公平正义的行为。 再举一个例子,坐公交车的时候,你没有座位。你能掏出钱,跟旁边的人说,我买你一个座位吗?估计没有人会这么做。但是在传统经济学看来,这就是市场失灵,是资源配置没有达到最优,应该允许座位买卖。可是在社会学看来,这太不符合人之常情了。社会规则要求我们,可以给老弱病残免费让座,但是拿公交车的座位卖钱,那可不行,别人会怎么看我呢?你看,这又是一个超出了理性和非理性维度的例子。 你可能会说,这两个例子里,人们之所以没有让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是为了逃避惩罚,而逃避惩罚的背后,也是理性的选择。那我们再看一个例子。 我们都知道一个词,叫作“土豪劣绅”,说的是当地主的为富不仁,剥削和压榨佃农。但其实,所谓的“土豪劣绅”,是近代才出现的现象。在农业社会,地主和佃农之间的关系是比较融洽的,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紧张。地主是佃农的庇护者。今年如果遭了灾,粮食收成不好,地主会少收一些租金,甚至会给佃农送去一些粮食,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那么,地主和佃农的关系是什么时候开始变糟的呢?在格兰诺维特看来,是因为城市化。城市里生活条件好,地主就搬到城市里去住了。那农村的地怎么办呢?交给代理人打理。一旦出现了代理人,那地主和佃农的关系就变了。以前咱们都是邻居,乡里乡亲的,互相得有个照应。现在我跟你也不认识,这层道德义务感就解除了。代理人收租子,那就是执行任务。不管你遇到什么天灾人祸,我都得一分不少地收上来。 你看,在刚刚的这个例子里,起作用的是什么?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关系所塑造的认同感,是认同感所约定的道德观念。它们不是外在的、强制的,而是存在于人们内心的,不需要经过理性的思考和计算。这是格兰诺维特和经济学的第一个交锋。 第二部分 我们再来看第二个交锋:经济活动是如何展开的? 刚刚我们讲到,社会关系对于我们理解人的行为非常地重要。但奇怪的是,社会关系从来都不是经济学关心的话题。即便提到,也是一副瞧不起、看不上的态度。 比如,亚当·斯密就说:做同一种生意的人很少会见面。他们如果见面,一定了为了串通起来,抬高价格,没安什么好心。亚当·斯密甚至建议政府说,不要把交易登记的名册公开,因为这样会使交易中的人找到其他的交易者。 你可能会问,经济学家为什么这么讨厌社会关系呢?这是因为在传统经济学家看来,只有完全竞争市场,才是最完美的市场。而完全竞争的前提,是每个人都是原子化的,各自独立决策,不受社会关系的影响。 但是,格兰诺维特不这么看。他最著名的一个理论,你可能听说过,叫作“弱关系”理论。讲的是,找工作这件事,看着是一个市场现象,一个经济行为,但是,在找工作的过程中,社会关系非常地重要。他做过一个调查,发现60%的好工作,都不是通过正式的招聘渠道来的,而是通过熟人介绍的。 那么,什么样的社会关系,能够帮到我们呢?格兰诺维特发现,你要求助的不是亲朋好友,而是那些跟我们只有一面之交的朋友。亲朋好友跟我们的圈子差不多,掌握的信息也跟我们差不多,他们知道的工作机会,你也知道。反而是那些只有一面之交的朋友,他们能够给我们带来新鲜的信息,和更多的工作机会。这就是“弱关系”理论。 其实,何止找工作,企业招聘也一样。现在流行一个词叫作“内推”,就是内部推荐的意思。老板们都喜欢通过老员工推荐的方式,来招聘新员工。原因很简单,员工既然在一家公司工作,那么他是不敢糊弄老板的,推荐的人一定知根知底、非常可靠。新员工入职以后,老员工也觉得有义务帮助他融入这家公司。自己介绍进来的人如果出了事,那还了得,面子上是挂不住的。 你看,一个是招员工,一个是找工作,这些最纯粹的经济活动,都需要通过熟人关系才能达到最高效率。 所以,格兰诺维特就说,经济学排斥社会关系,这是不对的。因为在真实世界,很多经济活动都是在熟人之间展开的。你去看那些经济犯罪,什么诈骗、传销、非法集资,大部分都是通过熟人进行的。合法的生意那就更多了。人们会因为是朋友,而一起做生意。人们在做生意的同时,也会说交个朋友,而不是一门心思地赚钱。 所以,要搞清楚经济是怎么运转的,你必须研究社会关系。更进一步说,是研究人和人之间的关系网络,也就是社会学家经常讲的“社会网络”。 为了讲清楚这个问题,格兰诺维特专门用一个章节,探讨了一个话题,那就是信任现象。 什么是信任?我在这本书里读到一个最经典的定义:所谓信任,就把自己置身到任由他人伤害的境地。你品一品,是不是很有道理? 你在什么情况下会信任一个人?就是这件事明明有风险,但是你不管不顾,还是把这件事情托付给他了,这就叫信任。比如,你把孩子交给父母照看,这就是一种信任,你相信他会对孩子好。还有,你把钱借给别人,这也是一种信任。你既没有跟他签合同,也没有派一个人天天盯着他看,但是,你相信他会还钱。 你看,信任能够促进合作,节省大量的交易成本。但是,传统经济学很少讨论信任这个话题。因为我们都觉得,信任只是小范围的现象,熟人之间才讲信任。现在是陌生人社会,得讲利益,只有利益才是一切合作的基础。至于信任,有没有不重要,完全可以用其他的方式来代替,比如设立第三方监管账户,或者开展信用评级。 那么,熟人社会怎么办呢?比如说,我们东亚文明,都爱搞关系,爱把人分成亲疏远近。这种文明是不是就很难建立大范围的合作了呢? 政治学家弗朗西斯·福山在一本叫作《信任》的书里就说:家族企业盛行的地方,比如法国、意大利、中国台湾和香港,很难发展出大型私有企业。一个地方要想发展,只能走一条路,就是西方的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之路。这就是著名的“历史终结论”。福山的观点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同。所以,学者和商业记者一直都在唱衰家族企业。 但真实情况是什么呢?硬邦邦的事实告诉我们,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中,家族在企业中的角色都没有下降。不信,你看一下世界财富500强的名单,超过1/3的企业都是家族企业,包括沃尔玛、米其林、路易威登、宝马,还有巴菲特的摇钱树伯克希尔-哈撒韦。你还可以再看一下标普500指数,你会发现,家族企业的业绩要比非家族企业好得多,规模也比非家族企业做得大。 这就奇怪了?我们说的可是“家族”,一个家族再大能有多少人?这些人怎么可能管理好几万人,甚至上百万人的企业呢? 你别说,还真有学者做过这方面研究。比如说,有人研究了新加坡的华人企业,发现这些家族企业早期都集中在小型服务业、零售业和进出口贸易行业,但是后来,就扩张到了制造业、银行业、橡胶采集业,变成了一个既跨国家又跨行业的超级巨无霸。这个扩张是怎么发生的呢? 研究者发现,家族企业的扩张,靠的不是企业本身越变越大,而是它们成立或者收购了很多子公司,然后通过控股和交叉持股等方式,掌握这些子公司的控制权,形成了一个金字塔型的结构。外来者可以投资,但是没有发言权,不会稀释家族的控制。 更有意思的是,在这些子公司里,家族成员是实际控制人,在董事会担任重要职务。围绕这些家族成员,又形成了一个职业经理人的圈子,担任公司的高层管理者。这些职业经理人向家族成员效忠,家族成员又向整个家族表示忠诚。在这样的社会网络里,维系合作的是亲情和信任,不是什么法律合约。 你看,对家族企业的重新认识和发现,打破了福山的“信任论”和“历史终结论”。不同国家和地区,发展道路可以是多种多样的。讲究家族团结和熟人社会的东亚文明,也可以通过社会网络,把小范围的信任,转化成建构大型经济组织的能力。 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意识到,信任在经济活动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从朋友之间的信任,到员工和老板之间的信任,再到家庭成员之间的信任,信任都是市场交易的润滑剂。而信任之所以能够发挥作用,是因为我们每个人都不是原子化的,而是嵌入在社会网络之中的。 这是《社会与经济》这本书里的第二个交锋。 第三部分 我们再来看第三个交锋:社会是怎么演进的? 在经济学看来,一切社会变迁,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都是个体理性选择的结果。你想,什么是社会?社会只是一个虚头巴脑的名称,真实存在的不过是一个又一个的人。所以,所有的社会现象,都可以通过个体来推测、来理解。 比如说,需求。所谓的需求,就是所有人愿意购买商品的简单相加。还有制度。所谓的制度,就是个体为了解决特定的问题而发明的办法。这个观点,我们可以把它叫作“理性选择论”。很多经济学模型都可以归到这个理论里。 但是,格兰诺维特说,不对,这种思维方式犯了“化约主义”的错误。什么是“化约主义”的错误呢?就是,按道理,社会层面的现象只能用社会来解释,个人层面的现象只能用个人来解释。从个人的行为,到社会的风尚之间,中间隔着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你如果不填平这条沟,断然地用个人因素来解释社会现象,就犯了化约主义的错误。 这个沟怎么填呢?格兰诺维特说,你需要在中间搭一座桥,那就是社会网络。如果说,个人是一个微观概念,社会是一个宏观概念,那么,社会网络就是一个中观概念,它把社会和个人联系起来。 这么说,还是有点抽象,我们来看一个例子,美第奇家族。 美第奇家族,你可能有所了解,他们是14-17世纪欧洲的名门望族,不仅把持着欧洲的银行业,还出过4位教皇和2位法国王后。这个家族为什么这么厉害呢?我们听说过各种各样的解释。最常见的解释是,因为某一个英明伟大的人改变了历史的走向。比如,乔凡尼·美第奇把家族产业从羊毛加工转移到了银行业,积累了大量的财富;再比如,柯西莫·美第奇夺取了政权,成了佛罗伦萨的统治者;还有,大名鼎鼎的洛伦佐·美第奇,用钱烧出了一个文艺复兴。 这些解释,在格兰诺维特看来,这些解释都犯了用个体解释社会的化约主义错误,它忽视了中间的那一层,那就是社会网络。 美第奇家族在社会网络中占据了一个特殊的位置,叫作“结构洞”。结构洞是社会学中的一个概念。它讲的是有两群人,彼此互不往来,那么,在这两群人之间就出现了一个空缺,叫作“结构洞”,谁占据了结构洞的位置,谁就能享受到一个特殊的红利。 那么美第奇家族占据了一个什么样的结构洞呢?你熟悉历史的话会知道,美第奇家族天然地横跨了两个社会网络。一边,是贵族。美第奇家族出身贵族,它通过跟贵族联姻,拉拢贵族的支持。另外一边,是新兴资产阶级,也就是暴发户。美第奇家族擅长做生意,很愿意结交这些暴发户,也能跟他们打成一片。 而贵族和暴发户,这两群人原本是不相容的。贵族嫌弃暴发户没文化、没地位;而在暴发户眼里,贵族是没落的,穷得叮当响。这两群人互不来往、井水不犯河水。但是,美第奇家族就有这个本事,把两个圈子连接起来,让贵族的权力为暴发户所用,让暴发户的财富为贵族服务,两群人都离不开他。所以,一时之间,美第奇家族的风头可以说是无人能及。 但是,这还不是事实的全部。美第奇家族之所以能够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更重要的是,它还做了前人所没有做过的事,那就是赞助了文艺复兴。美第奇家族赞助了包括马萨乔、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在内的很多艺术家,还赞助了政治学家马基雅维利和科学家伽利略。那美第奇家族为什么要赞助文艺复兴呢?是因为热爱艺术科学吗?是为了献爱心、做慈善吗?都不对。它这么做,是为了掌握权力。 以往,我们讨论“权力”,讲的都是个体对资源的占有,尤其是对生产资料的占有。但实际上,在社会学家看来,你占有资源,别人依赖你,听你的,这只是权力最初级的形态。权力更高级的形态,是合法性权力,也就是你的职位给你带来的权力,你通过选举或者上级任命而获得的权力。而权力最高级的形态,是议程设置,也就是影响人们的观念和想法。比如“什么资源是重要的”“人们如何看待这些资源”的观念。影响这些观念,其实也是一种权力。 举个例子,老板的话,你得服从,因为你指望他给你发工资,这是基于依赖的权力。部门领导的话,你也得服从,因为领导是公司任命的,这是基于合法性的权力。但是,权力还有刚才讲的第三种类型,就是议程设置,换句话说,就是改变大家对一件事情的理解,从而改变历史的走向。 美第奇家族就很擅长议程设置。它不仅仅是有钱这么简单,它是把钱变成了一件件伟大的艺术作品,变成了审美偏好和文化软实力,加速了宗教世俗化的新趋势,缔造了文艺复兴的新文化。 回到前面的问题,社会是如何演进的?局部地看,我们容易得出一个结论,把它归结为具体个人的努力。但实际上,我们还要看到中观的社会网络,看到美第奇家族在网络中所处的结构洞的位置,看到资产阶级兴起和宗教世俗化的时代背景。从微观到中观再到宏观,像齿轮一样,是环环相扣、层层传递的关系。缺掉中间的任何一环,我们对事实的理解都不是全面的。 批评完经济学,格兰诺维特又把靶子指向了社会学自己。他说,经济学家爱犯的错误,是用个人来解释社会。而社会学家爱犯的错误,是用社会来解释个人,认为个人的一切都是由社会所决定的。这也是一种化约主义的错误,它有一个名字,叫作“文化决定论”。 文化决定论有各种各样的版本。比如,我们中国人爱谈论的“国民性”,就是一种文化决定论。因为我们的民族有着什么样的性格,所以,我们每个人具有什么样的行为方式。 还有学者研究了汽车产业链在全球的分布,发现韩国的汽车组装产业非常强大,中国台湾的汽车零部件产业非常发达,而阿根廷干什么都不行,这是为什么呢? 学者解释说,是因为汽车组装需要大规模的资本投入,韩国的文化传统更适合建立这样的超大型企业;而汽车零部件行业,需要的是一批反应灵敏的小公司,这种制造方式在台湾有着深刻的文化根基。至于阿根廷,既没有建设大型企业的文化传统,也没有建设小型供应链的文化传统,所以,什么汽车产业都搞不起来。 你看,所谓的“文化决定论”,背后其实隐隐地包含了“历史终结论”的影子。认为,有的地方的制度和文化更加先进,更加适合工业化、现代化;有的地方的制度和文化就是落后,你的工业化、现代化怎么也搞不起来。但是,格兰诺维特就讲,制度和文化的影响,不是决定性的。制度和文化,与其说是个体行动的脚本,不如说是一个可供选择的菜单。 格兰诺维特举了一个例子,就是韩国。韩国的工业之所以发达,是因为文化传统吗?不对呀,在半个世纪以前,韩国是一个既贫穷又落后的国家,恰恰是文化决定论者眼中落后制度和文化的代表。但是,1961年,朴正熙上台,在经济和政治领域实行了一系列的铁腕政策。比如说,政府借贷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扶持出口导向的外向型经济、建设大型产业园区和基础设施,还有大力发展国民教育,最后这些措施带领韩国的经济实现了腾飞。 在韩国的身上,你能看到各种各样的影子:有苏联式的五年计划,有日本式的出口导向型经济,也有韩国特色的家族财阀。它不是某一种国民性的结果,也不是某一种文化所决定的。它是一颗种子,自带信息,然后吸收阳光雨露,开花结果。 总结 总结一下,我们前面讲过的三次交锋。 第一个交锋,经济活动中的人是什么样的?格兰诺维特的答案是,不仅是理性人,更是嵌入在社会关系之中的人。 第二个交锋,经济活动是怎么展开的?格兰诺维特的答案是,经济活动不是孤立发生的,而是在社会网络中展开的,信任和权力这两种社会关系尤为重要。 第三个交锋,社会是怎么演进的?格兰诺维特的答案是,社会的演进,是个人、网络和社会三个层面相互作用的结果。社会为个人行动提供了一个背景,个人通过社会网络影响和改变社会。 你看看这三个句式,都说得不那么干脆。既不简洁,也不漂亮。但是,它符合真实世界。 真实世界是复杂的。只有复杂才能解释复杂。 之前,我们追求简洁的解释,不是因为这样的解释是完美的,而是因为没有办法,我们没有办法去计算、衡量复杂的经济和社会现象。 现在,我们有了大数据,有了计算机仿真技术,我们可以绘制出一座城市的人际关系图谱,可以动态地追踪一个行业的兴衰起伏,可以把一切经济活动和社会现象还原为真实的复杂网络。所以,无论是经济学也好,还是社会学也好,我们都应该切换到新的理论和新的方法。 格兰诺维特有一句口头禅:“It"s not wrong, but it"s not enough。”翻译过来是:“这个解释没错,但是这个解释不完备。”听完《社会与经济》这本书的解读,希望你记住这句话。
2023-09-04 09:36:261

经济政治与社会的心得体会

经济政治与社会 课程以邓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相关基本观点教育和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建设常识教育。其任务是使学生认同我国的经济、政治制度,了解所处的文化和社会环境,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积极投身于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中。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紧扣最新大纲,广泛采用近年来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所取得的理论成果,以期能够用先进的思想武装学生的思想、促进学生对现实的把握能力,从而树立崇高的理想,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相关基本观点和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有关知识;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提高辨析社会现象、主动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2023-09-04 09:36:361

学经济政治与社会后感500字作文

睡醒了,然后感觉身体很好。
2023-09-04 09:36:472

社会经济与经济社会的区别

社会经济与经济社会的区别如下:1、性质不同社会经济的性质是指社会经济系统是一类重要的、典型的复杂系统,属于目前人们常说的复杂适应系统。与无生命的系统和生物及生态系统对比而言,社会经济系统具有若干特殊的情况与性质,使得它更难于认识、描述和控制。经济社会的性质是以社会学家介入经济学研究领域为特点,反思和挑战了新古典经济学的主流地位。2、实质不同社会经济的实质是一个人为核心,包括社会、经济、教育、科学技术及生态环境等领域,涉及人类活动的各个方面和生存环境的诸多复杂因素的巨系统。经济社会的实质是以社会学的视角观察和解释经济现象和经济制度一门交叉学科,其背后的理论思路和分析框架仍然是社会学式的,即不将经济现象看成是独立于社会结构或社会网络之外的领域。3、内容不同社会经济的内容是指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是客观存在,社会为转化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出台了那么多的政策和法规,作为理论工作者特别是从事基础研究的理论工作者,不能熟视无睹,必须面对,必须对这种社会现象给予科学解释和系统说明。而经济社会的内容是指社会群体对经济活动的影响。群体是经济活动的决定因素。不同类型群体结构对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起着不同的影响。影响经济发展的各种社会因素及发生作用的社会条件,如政治、文化、教育、人口等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2023-09-04 09:37:551

社会经济与经济社会的区别

一个是社会作定语,一个是经济和社会,真不知道那些说一堆的在说些什么
2023-09-04 09:38:135

什么是经济社会环境????

经济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economic sociology 研究经济和社会的相互关系以及经济运行过程中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相互作用的一般规律的社会学分支学科。 起源和发展 经济社会学萌芽于19世纪中叶。一般认为,对经济社会学学科地位的认定最早作出贡献的,是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凯姆。他在《社会学方法的规则》(1895)中将社会学分为一般社会学、社会形态学和社会生理学三部分,其中经济社会学是社会生理学中的一个分支。他在1902年的《社会学年鉴》中明确地指出,经济社会学和宗教社会学、犯罪社会学等同属社会学的分支领域。 在中国,龙家骧于1932年翻译出版了法国社会学家R.莫尼埃的《社会学与经济学》一书。该书探讨了两个学科的交叉关系。社会学家孙本文在他的《社会学原理》(1935)一书中指出,经济社会学和家庭社会学、组织社会学同是社会学的分支学科。 早期对经济社会学的理论建设作出贡献的学者,有K.马克思、M.韦伯、迪尔凯姆、T.B.凡勃伦等。马克思的《资本论》(1867~1910)是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结构和运动规律的巨著。他指出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根源于资本主义的社会经济结构,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乃至最终必然会到来的灭亡的结果,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作用和运动的结果。韦伯从心理和文化角度探讨资本主义的起因。他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1920)中认为,加尔文教派所宣传的教义为资本主义的兴起提供了心理上的准备。他用行动的合理性和组织的合理性来描述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向。韦伯的《经济与社会》(1921~1922) 一书是经济社会学的名著。迪尔凯姆在《社会分工论》(1893)中,分析了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分工与社会团结的关系,指出从机械团结向有机团结的过渡,是分工发展的结果;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分工给社会带来了进步,同时也带来很多社会经济问题。凡勃伦在他的《有闲阶级论》(1899)中,标榜自己与正统经济学不同之处是要寻找和分析经济行动的非经济意义。他指出了炫耀消费行动的显功能和潜功能,分析了有闲阶级、企业营利者和机器操作者之间的矛盾冲突,希望出现工程师集团来管理社会。 当代较有影响的经济社会学家有美国的T.帕森斯、N.J.斯梅尔塞、J.A.熊彼特和日本的富永健一等。帕森斯和斯梅尔塞合著的《经济与社会》(1956),用结构功能的分析方法研究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的关系,指出经济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在其运行的过程中存在着和其他系统的能量交换。斯梅尔塞的《经济生活中的社会学》(1963),阐述了经济社会学的发展史和主要研究领域,对经济社会学的学科化作出了重要贡献。富永健一受教于斯梅尔塞,1973年主编的《经济社会学》一书,在学科化方面也作出了重要贡献。 理论体系和主要研究内容 经济社会学的理论体系尚无定论,有人将它概括为主要由经济行动论、社会经济结构论、社会经济变迁论、社会经济战略论组成。经济行动是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作用的结果,它的主体是社会人而非经济人,行动所追求的目标并非获得最大利润,而是多层次需求的满足。经济系统是社会系统的一个子系统,社会系统的各个子系统之间互相提供功能满足,使社会的阶级阶层结构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工业化引起的社会流动和社会结构重组是普遍的现象,由此社会从机械团结向有机团结过渡。当代经济社会学关注的重点在社会经济变迁的理论构建上,集中探讨社会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变迁所具备的心理特质、发展的指标体系、发展中的协调与失调等问题。由此产生了后工业社会论、富裕社会论和社会指标运动。社会经济发展战略论是社会经济变迁论的延伸。它从长远的观点研究一国的社会经济发展道路,在摸清资源、认清国力的前提下,提出发展的对策。 经济社会学研究的具体内容,各国有所不同,大体可归纳为5个方面: ①社会群体对经济活动的影响。群体是经济活动的决定因素。不同类型群体结构对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起着不同的影响。 ②影响经济发展的各种社会因素及发生作用的社会条件,如政治、文化、教育、人口等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③经济行为与社会行为。研究支配人们经济行为的主要因素。 ④对经济过程进行社会学分析,包括对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过程的社会学分析,各经济集团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等。 ⑤研究经济政策实施的社会依据和社会条件。 与经济学的关系及其作用 经济社会学与经济学的异同,主要表现为学科领域相异,对象领域相似,在研究经济行动中,经济社会学研究经济过程中经济因素与非经济因素的相互作用,经济学则偏重于研究这一过程中的经济因素。 经济社会学是在社会经济问题日益尖锐复杂的背景下产生的。它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起到愈来愈重要的作用,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供理论上的依据,为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提供决策的科学根据,从而避免单纯追求经济增长而出现的种种社会问题。所谓经济社会环境 就是以经济社会学为基础的环境
2023-09-04 09:39:031

经济和社会和社会经济差异??

就是社会和经济
2023-09-04 09:39:252

经济,政治与社会的关系

经济是政治的基础、经济决定政治的作用。 经济因素对世界政治的作用方式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第一,经济利益制约着世界各国对外政策的抉择。由于经济利益在国家利益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以及经济发展对国家综合国力提高的巨大影响,各国对外政策的取舍抉择在很大程度上受经济利益的制约,并为实现经济利益服务。在当今以主权国家为主体的国际社会中,国家对外行为的动因具有十分鲜明的经济色彩。国家对外政策的首要目标是保障其经济利益的实现。冷战结束之后,随着军事因素在全球政治中地位的下降,经济因素更是被提到了首要地位,各国之间的竞争也主要集中在世界经济领域里争夺优势地位。 第二,不同国家间经济利益的矛盾和差异成为世界性政治对抗和冲突的基本根源。主权国家由于统治阶级的性质和社会制度的不同,以及经济发展水平和历史文化的差异,各国间的经济利益总是相互独立的,并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无限制地追求一国的经济利益,势必损害其他国家的经济利益。国家之间经济利益矛盾的加深,必然扩大国家利益的冲突,因此,经济的冲突对国家之间的政治关系将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有可能使国家间的政治合作出现裂痕,并导致政治冲突的发生。纵观今日之世界,各种政治军事冲突与对抗的背后,都可以找到经济利益上矛盾和冲突的原因。 第三,国家间的经济关系具有强烈的政治性,这是当代国际关系的突出特征。由于经济利益在国家利益中的重要性,因此在国际政治中,一些经济大国经常利用经济手段来影响对象国对外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使之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建立某种政治关系。国际经济关系中的经济援助和经济制裁等手段经常交替使用,以利相诱,以害相逼,迫使对象国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并削弱对手的影响。经济手段的经常利用,使得世界政治关系变得更加复杂了,它构成了当今国际关系的主要内容,同时也反映了世界政治的现实。 2.世界政治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并能够反作用于世界经济 世界政治体系是在世界经济体系的基础上形成的,它一经形成就对国际社会的经济关系以重大的影响。例如,战后的世界经济体系中出现的两种彼此隔绝的不同经济体系类型,即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个各自独立的经济体系和两个平行的经济市场,就是东西方政治对立的产物。国际关系的实践表明:国家间政治上的相互依赖对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无疑占有首要的地位。和其他因素相比,政治因素无论是在空间上,还是在时间上,对经济关系都具有更为直接、更为重要的影响。 政治因素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方式表现在: (1)世界各国的对外经济活动是整个国家对外政治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实现国家对外政治目标的手段。国家在世界范围内的利益是通过自己确定的政治目标和实现这些目标的手段来体现的。无论这些手段是怎样的,它们永远是为了实现国家的政治目标服务的。冷战时期,国家之间的贸易、金融、投资以及对外经济援助等都服务于国际政治中两极对抗的现实。美国等西方国家或利用贷款、投资以及提供商品等经济援助手段,或利用经济封锁、贸易禁运、技术限制等经济制裁措施,来达到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限制对手发展的政治目的。一些其他国家为了安全利益和维护政治经济独立的根本利益,在一定的时期内可能缩小对外经济联系,甚至在国际贸易中忍受明显的损失。这就表明了政治利益和政治目标对国家对外经济政策和对外经济行为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冷战结束后,两极格局瓦解,经济因素在国家决策中的地位有了很大的提高,但这并未改变各国对外经济服务于政治目标的性质与职能,只不过是经济手段在实现国际政治目标和国家利益时变的更为重要和更加有效了。 (2)意识形态因素对国家间经济关系的制约作用。国际关系中的意识形态因素,主要是指国际社会中一定阶级和政治集团利益的政治理论或政治价值观念。因此,它本质上也属于政治因素的范畴。冷战期间,东西方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对抗都具有十分鲜明的意识形态色彩。80年代之后,随着世界各国相互依存关系的加深,全球性问题的增多,国际关系中出现了非意识形态化的趋势和潮流。这种潮流反映了世界各国人民反对将意识形态作为国家之间建立和发展正常关系、进行经济文化往来的先决条件的主观愿望。但是,只要意识形态的性质和功能没有彻底改变,它在国际关系的现实中就仍然会对国家间的经济关系产生制约作用。 (3)军事因素对国家间经济关系的影响。军事因素本身就是一种政治因素。一国军事力量的发展是建立在工业和经济发展的基础之上,并以经济实力为后盾的。与之同时,军事因素本身对经济发展和经济关系也具有反作用。国家间的军事合作与对抗对经济关系的发展既有促进作用,也有阻碍作用。在两极格局下,随着两大集团军事对抗的不断升级和军备竞赛的加剧,一方面,国家内部的军事工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因而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国内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由于军事对抗使得战争的威胁增大,各国都将发展军事力量作为维护自己国家利益的重要内容。因此,对军火的需求也日益扩大,国家间的军火贸易得到极大的发展。同时,军事对抗关系的发展乃至军事冲突和战争,对国家的经济发展和世界经济还表现出消极的破坏作用。军火工业对经济的刺激只是一种暂时的、畸形的振奋和促进,它对国民经济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等长远利益却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冷战期间,苏联为了在与美国进行的军备竞赛中获胜,将国民生产总值的大约20%用于发展国防工业和军费开支,严重阻碍了本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最终使国民经济的基础受到了破坏。
2023-09-04 09:39:341

思考并简答社会政策与经济发展之间有何关系?

社会政策与经济发展之间有密切的关系。在现代社会中,政府通过制定和实施社会政策来促进经济发展,并通过经济发展来支持社会政策的实施。首先,良好的社会政策可以促进经济发展。例如,提供教育、医疗、住房等公共服务,可以提高人民群众的生产能力和生活水平,从而促进市场需求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此外,社会保障制度也可以提高劳动者的安全感和福利待遇,激发其创造性和生产力,进而推动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经济发展也可以支持社会政策的实施。例如,政府税收收入的增加可以用于投入社会福利、医疗救助、教育培训等领域,提高国民素质和福利水平。同时,经济发展还可以为社会政策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例如建设公共设施、改善城市基础设施等,为社会政策的实施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总之,社会政策和经济发展之间是相互促进、相互支持的关系。政府需要通过制定和实施良好的社会政策来推动经济发展,同时也需要依靠经济发展为社会政策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和支撑。
2023-09-04 09:39:541

《社会与经济》读书笔记

马克·格兰诺维特(美国) 1、马克·格兰诺维特: 社会学家,斯坦福教授,每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评选,他都是呼声很高的人选,他是新经济社会学的奠基人,“弱关系”理论,“嵌入”理论的提出者。 理论主张:强调社会因素对经济的影响。 2、本书: 批评了经济学帝国主义,系统阐述了社会因素对于经济活动的影响,从微观,中观,宏观,提出了一整套基于社会网络的研究方法和理论主张,围绕人性、信任、权力、制度等话题,从社会学的角度,对传统经济学发起了挑战。 3、经济活动中的人 经济学假设的人:本质上是孤立的、原子化的人。 格兰诺维特:不仅是理性人,更是嵌入在社会关系之中的人,人是活在社会关系中的,社会关系又约定了各种各样的规则。这些规则告诉人们,什么行为是合适的,什么行为是禁止的。 例如:公交车买座位。如果没有人愿意掏钱买座位,在经济学看来是市场失灵,是资源配置没有达到最优。应该允许座位买卖;在社会学看来不符合人之常情,社会规则要求我们应该给老弱病残免费让座。 4、经济活动是怎么展开的? 经济学理论:剥离一切社会关系,在传统经济学家看来,只有完全竞争市场,才是最完美的市场。而完全竞争的前提是每个人都是原子化的,各自独立决策,不受社会关系的影响。 格兰诺维特:经济活动不是孤立发生的,而是在社会网络中展开的,信任和权力这两种社会关系尤为重要。 ①“弱关系”理论:找工作看似是一个市场现象,一个经济行为。但在过程中,社会关系非常重要,调查发现,60%的好工作都是通过熟人介绍的,不是通过招聘渠道来的,而在这个过程中,你要求助的不是亲朋好友,而是那些跟我们只有一面之交的朋友,亲朋好友跟我们的圈子差不多,掌握的信息也差不多,那些一面之交的朋友能够给我们带来新鲜的信息,找工作这种最纯粹的经济活动,需要通过人际关系才能达到最高效率。 ②信任:把自己置身到任由他人伤害的境地。 结果:促进合作,节省大量的交易成本。 例子:家族企业。世界财富500强中,超过三分之一都是家族企业,包括沃尔玛、米其林、路易威登、宝马、伯克希尔-哈撒韦。标普500指数中,家族企业业绩比非家族企业好。研究发现,家族企业的扩张靠的不是企业本身越变越大,而是它们成立或者收购很多子公司,通过控股和交叉持股等方式,掌握子公司的控制权,形成金字塔结构,外来者可以投资,但没有发言权,不会稀释家族的控制。在子公司中,家族成员是实际控制人,职业经理人向家族成员效忠,家族成员又向整个家族表示忠诚,在这样一个社会网络里,维系合作的是亲情和信任,不是法律合约。讲究家族团结和熟人社会的东亚文明,可以通过社会网络,把小范围的信任,转化成构建大型经济组织的能力。 5、社会是怎么演进的 经济学观点:一切社会变迁,都是个体理性选择的结果。 理论:理性选择论,例如需求就是所有人愿意购买商品的简单相加;制度就是个体为了解决特定的问题而发明的办法。 格兰诺维特:社会的演进是个人、网络和社会三个层面相互作用的结果,社会为个人行动提供了一个背景,个人通过社会网络影响和改变社会。 “理性选择论”犯了“化约主义”的错误(用个体解释社会的化约主义错误) 按道理来讲,社会层面的现象只能用社会来解释,个人层面的现象只能用个人来解释,断然用个人因素来解释社会现象就犯了化约主义的错误。 例子:美第奇家族(14-17世纪欧洲的名门望族,不仅把持着欧洲的银行业,还出过4位教皇和2位法国王后) ①原因:美第奇家族在社会网络中占据了一个特殊位置叫“结构洞”。 结构洞是社会学中的一个概念,讲的是两群人,彼此互不往来,两群人之间出现的空缺就叫做结构洞,谁占据了结构洞的位置,谁就能享受到一个特殊的红利。美第奇家族一边通过贵族联姻,拉拢贵族支持,一边擅长做生意,结交新兴资产阶级(暴发户) 美第奇家族把两个圈子连接起来,让贵族权力为暴发户所用,让暴发户的财富为贵族服务,两群人都离不开他。 ②权力:美第奇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更重要的是赞助了文艺复兴(包括马萨乔、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等艺术家,政治学家基雅维利、科学家伽利略),原因是掌握权力。 社会中的权力(1、初级形态:个体对资源的占有,尤其对生产资料的占有;2、高级形态:合法性权力,如职位的权力,选举后获得的权力;3、最高级形态:议程设置,也就是影响人们的观念和想法) 美第奇家族就很擅长议程设置,它把钱变成了一件件伟大的艺术品,变成了审美偏好和文化软实力,加速了宗教世俗化的新趋势,缔造了文艺复兴的新文化。 6、格兰诺维特指出社会学家爱犯的错误-“文化决定论” 社会学家用社会解释个人,认为人的一切都是由社会所决定的,这也是一种化约主义的错误,即“文化决定论”。格兰诺维特认为制度和文化的影响不是决定性,制度和文化与其说是个体行动的脚本,不如说是一个可供选择的菜单。 7、批评经济学帝国主义 经济学帝国主义,就是认为一切现象都可以用经济学来解释。 传统经济学有一个特点,假设所有人都是理性人,他们做任何事情都是为了追求成本最小化,利益最大化,这是经济学最基本的主张。最近几十年,经济学家们发现,理性人的假设出了大问题,于是就开始打补丁,其中“行为经济学”专门研究理性的漏洞,也就是不符合收益最大化的非理性行为, 格兰诺维特认为:行为经济学算是小补小修,经济学对人性的假设还不符合我们所在的真实世界。 格兰诺维特的口头禅:It"s not wrong,but It"s not enough"这个解释没错,但是这个解释不完备。
2023-09-04 09:40:011

市场经济与社会制度的关系?

一个是基础,一个是上层建筑。经济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过来影响经济。这不是政治课上的东西吗,你初三四课本上应该有吧。。。
2023-09-04 09:40:124

社会制度与经济制度之间关系

经济制度是社会制度的一部分。比如说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这种制度包括了基本经济制度,即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共同发展的制度,也包括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
2023-09-04 09:40:212

经济,文化,政治 ,社会,分别指的是什么?

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看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是基础,政治、文化属于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影响经济基础.既经济决定政治和文化,政治和文化反作用于经济.从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上看来,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政治制度都是社会存在,文化则是社会意识.所以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文化又反过来影响经济、政治
2023-09-04 09:41:251

中国古代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关系

中国古代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关系:社会进步和内在根据是社会基本矛盾,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这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动,把人类历史以一个社会形态推进到另一个更高的社会形态。中国古代随着经济的发展,生产力的不断进步,促使生产关系的不断变革,推进了社会的进步
2023-09-04 09:42:421

什么是社会效益,什么是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结合

一、定义:1、社会效益,是指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的资源满足社会上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2、经济效益,是通过商品和劳动的对外交换所取得的社会劳动节约,即以尽量少的劳动耗费取得尽量多的经营成果,或者以同等的劳动耗费取得更多的经营成果。二、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结合的含义:1、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文化强国,不能不能只顾经济效益,更要重视社会效益。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就是要求我们坚持重点论,抓住社会效益这个主要矛盾放在首位;2、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则是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统筹兼顾主次矛盾。扩展资料:企业兼并和企业破产(1)企业兼并,指的是由经济效益好的优势企业,吞并那些长期亏损甚至资不抵债的劣势企业的经济现象。(2)“强强联合”是指大企业之间为了增强市场竞争力,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而实行合并。实行大企业、企业集团之间的“强强联合”,特别是组建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和跨国经营的大企业集团。可以实现优势互补,优化资源配置,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先进技术的研究和开发,达到扩大市场占有份额、获取更大经济效益的目的。同时,还能够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促进我国民族工业的发展。(3)企业破产,指的是对那些长期亏损、资不抵债而又扭亏无望的企业,按法定程序实施破产结算的经济现象。实行企业破产制度,是增强我国企业竞争力的现实需要。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经济效益
2023-09-04 09:43:141

社会保障制度对经济发展有什么作

(1)对人力资源投资及经济发展的影响;(2)对资金积累和资金市场的影响;(3)为经济增长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
2023-09-04 09:43:272

如何理解保险公司的社会和经济功能以及在经济运行中的作用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观念,在党和国家制定的发展战略中得到了突出和强化,并正在成为全社会的重要共识。保险作为经济助推器和社会稳定器,对于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充分认识保险对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作用,有利于拓宽保险发展空间,使保险业在更深层次和更广领域参与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工作中,提升保险业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一、保险在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中的作用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在国民经济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保险作为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水平与整体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保险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突出体现在保险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维护社会稳定和人民生活的安定,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一)促进经济发展保险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水平要受到整体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但它的健康稳定发展又能促进经济的发展,这主要是由其经济补偿和资金融通的功能实现的:其一是通过风险集散和经济补偿,为经济发展和改革创新保驾护航。表现在:一是帮助受灾企业及时恢复生产,保障社会再生产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二是为商业贸易活动转移风险,推动商品的消费和流通;三是为先进生产力提供可靠的风险保障,推动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从而减少因风险因素造成的经济波动,促进经济发展。其二是通过对收取保费积聚起来的庞大保险基金进行科学高效的运用,可以促进居民储蓄向投资的转化,为经济建设提供长期资金的融通渠道,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可以为资本市场培育稳健的机构投资者,改善资本市场的结构,而保险资金所具有的长期性、稳定性和规模性的特点,也使其成为促进资本市场繁荣的最稳健的力量,从而推动金融市场的高效、稳健运行,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动力支持。此外,保险业本身作为国民经济中一个重要产业,在就业、税收等方面都对经济发展发挥重要作用,它本身的健康稳定发展就是经济金融健康稳定运行的一个重要方面。(二)维护社会稳定和人民生活的安定从保险的基本保障职能看,保险通过帮助受灾家庭恢复原有的生活条件;减轻伤、残、病、老、死等事件对家庭生活的影响;对民事赔偿责任造成的第三者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保障受害人的经济利益,减少经济纠纷等方面,能够满足人民多样化的保险保障需求,保障人民生活的安定和社会秩序的稳定。但是,现代社会经济生活的高度关联性和不确定性对保险保障提出了更高和更广的要求,要求保险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更高层次、更广层面分担社会管理的职能,维护社会稳定和人民生活安定。就现阶段而言,保险在社会发展领域中的作用,应当突出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分担政府社会保障职能,补充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伴随社会转型和体制转轨步伐的加快,以及社会出现的人口老龄化、家庭小型化等趋势,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已经成为保障人民生活、实现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战略措施。根据我国国情和经济发展水平,在当前和今后一个较长时期内,政府提供的基本社会保障只能定位在分阶段推进的广覆盖、社会化和可持续的满足人民基本生活需要的较低水平上。因此,要提升我国社会保障水平,构筑强有力的社会保障网,就必须发挥商业保险的作用加以补充。商业保险作为我国多支柱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基本社会保障尚未覆盖的人口群体,如农村人口及大量没有社会保险的城镇人口中,甚至可以作为社会保险的替代工具发挥主导性的保障作用。大力发展商业性养老、健康保险有利于减轻政府在社会保障体系中的负担,解除广大人民群众的后顾之忧,促进消费、拉动经济增长,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保险业由于自身所具有的产品开发、投资管理、客户服务以及精算、销售等方面的优势,有责任也有能力在社会保障体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二是分担社会风险管理的职责,提高社会防灾防损和应对公共危机的有效性。其一,在日常的防灾防损中,保险人作为专业风险管理者,不仅可以为企业提供风险管理经验,而且可以通过承保时的危险调查分析、承保期内的危险检查督促、以保险费率这一价格杠杆调动企业防灾防损积极性等措施,增强整个社会防灾减损的能力,尽可能减少保险赔款的支出和社会财富的损失,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其二,则是构建突发性巨灾危机的防范体系和保障机制。以非典、9.11恐怖袭击、美加大停电等为代表的国家公共安全事件表明,缘于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变异,现代社会所面临的灾害事故将呈日益复杂与巨型多样化趋势,已经对人类社会应对突发性巨灾的能力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虽然政府应承担并负责提供有关公众安全的基本保障供给,但政府限于财力,同时又受制于诸多宏观经济目标的约束,投入总是有限。因而,强化现代保险业在这其中的功能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尤其考虑到各种巨灾等危机事件所造成的综合影响,在涉及人身伤害、财产损失、公众责任、第三者责任以及针对意外或突发事件导致的营业中断和利润损失等方面,商业保险作为社会保险的补充,可以提供产品丰富的多种可能的保险保障,维护社会的稳定和人民生活的安定。正是由于保险兼具经济助推器和社会稳定器的功能,保险在现代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促进作用。研究保险在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中的作用,还必须认识两个问题:一是要正确认识保险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保险对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而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则是商业保险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保险业的发展不可能长期脱离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而一枝独秀。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能为保险业的发展奠定雄厚的物质基础,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而如果二者发展不协调,在阻碍经济进一步发展、影响社会稳定的同时,也会抑制有效的保险需求,影响保险业的正常运营和稳健发展。因此,促进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是与保险业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相一致的。保险业的经营目标只有顺应时代、社会发展需要,保险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作用才能在有效发挥保险功能作用中得到提高和加强,并与社会经济发展产生良性互动。二是保险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虽然主要靠保险业自身的努力,但也受到一些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的制约,其中政府决策支持是一个关键因素,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政府能否理顺政策、法制、制度框架,影响到保险业发展的外部环境;二是基本社会保障的深度、广度是否与经济发展水平、财政承受能力以及社会、文化、制度沿革相适宜,关系到商业保险发挥作用的空间。由于市场失灵(比如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带有外部性),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无法完全凭借市场力量自动形成,政府必须在社会发展领域承担更多的责任,通过完善政策、法制和制度环境、加大对公共领域的投入等措施,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但政府介入要有明确清晰的“度”的界定。这是因为政府进行的社会管理具有效率低下的固有缺陷,并且所提供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如基本社会保障,由于是和个人对社会贡献无直接关联的“均值化”服务,具有边际效用递减的特点,提供不足固然影响社会稳定,但过度提供则一是增加财政负担,二是挫伤就业积极性,三是对商业保险等市场力量产生挤出效应。因此,政府职能定位是否明确,决策支持是否到位,影响到保险业发挥作用的外部环境和运作空间,最终也会影响到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二、加快保险业发展,充分发挥保险在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中的作用从总体上看,我国保险业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所面临的主要矛盾是保险业发展水平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不相适应,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养老、医疗、教育、住房、责任等保险产品还不能满足广泛的社会需求,保险还没有渗透到各行各业、社会各个领域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发展不足是制约保险业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作用的主要因素。因而,必须从服务国民经济全局的高度加快保险业发展,尽快做大做强,才能充分发挥保险业在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中的作用,提升保险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中的地位。(一)树立正确发展观。保险业必须以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为己任,改变多年来走的重规模、轻效益,重保费、轻管理的粗放型发展道路,以及片面追求保费增长速度的指导思想,树立和贯彻“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统一的发展观,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才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切实担负起“促进改革、保障经济、稳定社会、造福人民”的重要使命。(二)深化改革,实施进取性战略。在我国保险市场全方位开放的条件下,加快国内保险业的改革调整,解决我国保险业体制与结构矛盾;分多层次——国际保险(金融)集团、“专、精、特、新”的专业性保险公司和中介机构以及兼业代理机构等——丰富保险市场主体结构,鼓励公平有序竞争,创造有效率的市场环境;开展兼并收购等形式的国际化资本运营,快速增强实力;将市场领域开放、市场体系建设、保险公司制度创新、保险企业国际化竞争能力增强统一起来,实现跨越式发展。(三)加快创新,为保险作用的充分发挥注入活力。认真研究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积极进行体制创新、机制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如:探索保险投融资体制创新,充分发挥保险资金融通功能;探索保险风险资产证券化等手段的可行性,在更广范的范围内寻求建立安全基金聚集与危险损失分散化的融资与转移机制;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与金融技术,实现经营方式的差异化与管理方式的精细化,推动保险经营与管理升级;密切关注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紧密相关的热点问题,开发具有广泛社会需求的保险产品,优化产品结构,满足多层次的保险需求;提高服务意识,创新服务方式,丰富保险服务的内涵,把服务渗透到保险消费的各个环节,增强核心竞争力。(四)防范风险,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改革是发展的动力,发展是改革的目标,稳定则是改革与发展的前提。作为转轨过程中的新兴幼稚产业,我国的保险业必须加快发展,才能缩短与国际水平的差距、应对入世挑战,才能够解决保险业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困难,更好地服务于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的需要。而要加快发展,就必须改革现有保险市场的宏观制度安排和微观运行机制中的落后因素,为保险业发展扫清障碍。与此同时,保险业长期发展中埋藏了不少风险隐患,并且伴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新的不确定因素不断涌现,因而在推进改革的同时,必须密切防范和化解风险、维护保险体系的安全和稳定,促进保险业长期健康发展。需要指出的是,维护保险体系的稳定不能以牺牲保险市场的效率和被保险人的利益为代价,也并不意味着不让经营失败的机构退出市场。为兼顾保险市场的效率与稳定,当前亟需确立两个制度安排:一是以偿付能力监管为核心,实现科学监管,从最终意义上维护被保险人利益,增强投保人的信心。二是建立市场退出机制。市场退出机制着眼于畅通市场退出渠道、减轻机构退出带来的社会震荡和处置成本、从整体上维护被保险人的合法权益,既有利于发挥市场机制优胜劣汰、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促进公司稳健经营,促使投保人审慎选择;又有利于维护保险体系的稳定和社会经济生活的安定,防止因个别机构经营失败引发区域性、系统性的金融风险。(五)寻找利益与责任的最佳契合点。利益与责任并不总是一致,有时甚至是矛盾的。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是保险业无可推卸的责任,但由于现阶段经营管理基础和风险管控能力薄弱,外部体制、政策、法制、信用环境尚未理顺,以及市场竞争不规范,在某些社会管理功能强、群众迫切需要的险种,如责任险、健康险、汽车贷款履约保证保险、农业保险等业务经营中,必然面临经营风险加大甚至无利可图等难题,出现了保险公司不敢开展或业务量萎缩甚至退出市场等现象,不利于保险业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和拓展新业务空间。这种现象的存在固然有客观因素,但保险公司必须充分认识到肩负的社会责任,不能消极等待社会环境、市场环境好转才经营,而要积极作为,变被动为主动,一方面,要加强和有关部门、其他市场经营主体的沟通、协调、合作,共同寻找利益与责任的最佳契合点,在符合相关政策法规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地开拓市场、发展业务;另一方面要苦练内功,通过科学设计产品、加强风险管控和提供优质服务出效益,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六)争取政策扶持,理顺外部环境。目前,保险在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中作用的发挥,受到诸多政策和制度瓶颈的制约,如医疗、养老等体制改革尚不到位,商业保险机构与社保经办机构的利益冲突没有消除;保险税收优惠政策缺失;法制、信用环境不完善等。从国外经验看,商业保险要在社会保障体系等关系国计民生的社会事业中发挥作用,离不开政策扶持。政府要通过加快养老、医疗、失业等方面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明确商业保险在社会保障体系中的作用和主体资格;拓宽保险资金运用渠道,推进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的良性互动;实行适当的税收优惠政策;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等措施,为保险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2023-09-04 09:43:351

书记考试题:什么是经济价值?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是什么在城市建设中经济价值为主还是社会价值为主

经济价值就是我们每个人能产生的经济效益,大家的价值汇聚在一起,就成为新的团体。
2023-09-04 09:43:456

经济法与社会法的比较

回答:(论述) 经济法和社会法都属于现代法,都具有突出的现代性,并由此都具有一定的政策性、社会性,无论是基本理念还是制度构建,无论是产生的经济基础还是社会基础,两个部门法都存在着较多的一致性,从而体现出密切的联系。 尽管如此,两者的区别也比较明显。经济法与社会法作为两个独立的部门,其调整对象不同,所要解决的问题也不同。经济法主要侧重于解决经济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经济问题;社会法则更侧重于解决社会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社会问题,只不过这些社会问题与经济问题直接相关。同时,经济法和社会法虽然都有一定的政策性,但经济法与经济政策的联系更密切,因而社会性更突出。虽然经济法在某些方面也具有一定的社会性,但相对于社会法而言,社会性不能成为经济法的基本特征。取自《经济法概论》张守文主编
2023-09-04 09:44:012

就以学习经济政治与社会的学习与收获,写一篇作文800字

创作思路:确定中心,写出深意。我们要着于挖掘所写事件中含有的生活哲理或找出它闪光的地方,反复思考,确定文章的中心思想。即善于从普通的小事中写出深意来。文章的六要素要交代清楚。一件事情的发生,离不开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这六方面,即常说的“六要素”,只有交代清楚这几方面,才能使读者对所叙述的事,有个清楚、全面地了解。范文如下:近20多年来,世界政治经济和国际关系发展日新月异,世界经济全球化以及世界政治发展的多极化趋势日趋明显,随着中国社会的改革开放,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发展紧密相连,特别是近年来国际形势扑朔迷离,国际热点此起彼伏,大国关系不断调整。人们对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国际关系变革的关注程度日益提高,研究也越来越多而且深入,取得许多研究成果。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并为了更好地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两课"课程实际相结合、与当代大学生实际相结合、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与当今世界实际相结合,我们编写了这本教材,以适应大学生"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课程教学的需要。作者严格遵照修订说明,认真贯彻落实xx大精神,对疏漏不妥之处进行了认真修订,并根据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和我国对外战略的调整,补充了大量新的观点、材料和内容,使之更加符合教学基本要求,更加适用于教学实际。修订过程中,全体编者进行了多次讨论,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因此,第三版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每个国家的对外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自身的利益。但随着国际交往的扩大和全球化的发展,国与国之间的共同利益日趋增加,维护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例如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繁荣,成为中国和许多国家对外政策的重要内容。许多国家签订了《京都议定书》,限制本国二氧化碳排放,尽管这会增加本国企业的生产成本,但毕竟保护大气环境,防止地球变暖,符合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也符合各国的根本利益。因此,追求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并未颠覆国家利益之上的原则。而恰恰是这一原则在当代条件下的具体体现。维护共同利益本身就是维护自身利益。争取自身利益不是为所欲为,要尊重别国利益。随着国际社会的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文明程度的提高,国家利益与全球利益之间的契合度将进一步提高。
2023-09-04 09:44:12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市场经济有什么不同?

不同之处在于所有制结构上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有制基础为公有制,德国实行的是社会市场经济,所有制基础为私有制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联邦德国的经济制度已发展成为社会市场经济制度。这种经济制度意味着既背离了过去曼彻斯特自由主义的你斗我、我斗你的原则,又摈弃了国家在经营与投资决定方面说了算的经济统制。保证个人首创性的自由发挥及私有财产的基本法使这些基本权利服从于社会责任。国家在市场经济中主要负有调节的任务。它规定市场活动的框架条件。在这个框架内,由千百万家庭和企业自由和独立地对他们想生产和消费什么作出决定。而生产什么货物,生产多少以及谁从中得到多少,这个问题主要由市场决定。国家尽可能地放弃对价格和工资形成的直接干预。
2023-09-04 09:44:381

论述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1、社会公平和经济增长均为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增长的衡量:GDP;均等或不均等的量度:基尼系数,洛伦茨曲线2、库兹涅茨曾经分析过这两者之间的关系,认为呈倒U型,即发展到一定程度会出现社会极端不公平的现象,但是随着进一步的经济增长,涓滴效应就会显现作用,增长速度的效力就会分润到社会各个群体,社会公平程度提高。由此提出的政策是一般性的政策,而不需要收入再分配政策的特别关注。同时,还认为社会再分配政策(税收与支出政策的相关措施)会损害高收入人群的积极性,也失去对于低收入人群的激励,还会直接影响储蓄总量,因此,促进社会公平就会降低经济增长速度。3、也有学者认为促进社会公平的政策会同时促进经济增长。因为收入再分配可以加强社会的稳定性,而且增加人群的社会资本,可以达到超过物质投入所能起到的作用,从而加快经济增长速度。
2023-09-04 09:44:492

论述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思想大解放、精神大振奋、作风大转变、经济大发展”的大讨论思路,全面落实县委提出的各项任务,任务艰巨,头绪纷繁,时间紧迫,需要我们随时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概括起来说,正确看待和处理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的关系,搞经济建设不忽视社会稳定,抓社会稳定不冲淡经济建设,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的协调统一、互融共促,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也是最终实现经济全面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幸福安康的正确道路。解放思想,就是要提倡知难而进,开拓创新,理直气壮地做好公安工作;振奋精神,就是要提倡同心同德,团结一致,群策群力,以高昂的士气、百倍的干劲,当好维护稳定的排头兵;转变作风,就是要以务实、创新、勤政、为民。根本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调动人民警察的积极性,把思想统一起来,力量凝聚起来,全力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建设和发展。解放大思想,振奋大精神,转变大作风,其落脚点就是推动经济大发展,四者互为因果,互为表里,互融共促,相辅相成。是我们在新形势下,做好公安工作的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要求,应当贯穿到工作的各方面、各环节和全过程。面对新的世纪,我们肩负着党的嘱托,人民的企盼,任重道远,大有可为。要求我们一定要有强烈的进取心,旺盛的创造力,不辱使命,不负重托,经受新的考验,迎接新的战斗,夺取新的胜利,开创新的局面。
2023-09-04 09:44:591

求解答社会存在和经济基础是什么关系?

经济基础是一定阶段内生产关系的总和,所以属于社会存在;上层建筑与之类似,但其中意识形态和配套机构(如政府机关)的抽象政治形态,因此属于社会意识中,而机构的现实形态(也就是建筑等)应是社会存在。也就是说上层建筑有社会意识的部分也有社会存在的部分。
2023-09-04 09:45:204

经济社会学和社会经济学的区别是什么

本质方面,经济社会学是属于社会学范畴,而社会经济学属于经济学范畴。 角度方面,经济社会学是以社会学的视角观察和解释经济现象和经济制度,而社会经济学的核心问题是把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及其转化机制确定为社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学科假设方面,经济社会学假设经济行动的主体是社会人而非经济人,而社会经济学假设经济行动的主体是经济人。
2023-09-04 09:45:323

经济社会如何用解决思维洞察生活的答案

经济与社会:如何用决策思维洞察生活满分考试答案B、 能力筛选和人脉积累 C、 人力资本积累和能力筛选 D、 能力筛选和信号传递 我的答案:C 32 经经济与社会:如何用决策思维洞察生活满分考试答案B、 能力筛选和人脉积累 C、 人力资本积累和能力筛选 D、 能力筛选和信号传递 我的答案:C 32 。
2023-09-04 09:46:055

经济统计和社会经济统计一样吗?

经济学和经济统计学的区别为:指代不同、专业优选院校不同、就业情况不同。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在各个发展阶段上的各种经济活动和各种相应的经济关系及其运行、发展的规律的学科;经济统计学主要研究统计分析原理和统计分析技术在国民经济领域的应用。
2023-09-04 09:46:233

经济政治与社会的心得体会作文600字

你是想写作文吗,还有规定的数量,是你们老师让你写的吧
2023-09-04 09:46:333

什么是经济社会

建立在经济关系上的社会活动
2023-09-04 09:47:042

交易的经济作用与社会作用~只说一点也行!!

交易的经济作用:交易者,以我之所有,交换彼之所无。此互通有无之利也。交易的社会作用:交换贸易,货畅其流,促进地利,兴繁百业,此其社会功能也。
2023-09-04 09:47: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