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iers / 阅读 / 详情

十八界三中全会没有任何媒体报道,为什么是闭门会议,这样有什么好处和坏处那?

2023-08-27 05:44:43
共1条回复
北有云溪

  按惯例十八届三中全会是闭门会议,会议期间新闻媒体不报导。会议讨论研究的结果将在会后以《决定》和《公报》两个文件公开发布。闭门会议的好处是有利于与会者畅所欲言,各抒己见。

相关推荐

以()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经济制度是指国家的统治阶级为了反映在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发展要求,建立、维护和发展有利于其政治统治的经济秩序,而确认或创设的各种有关经济问题的规则和措施的总称。经济制度是组织社会经济活动的根本原则,是在社会经济活动的一定(或全部)范围内,人们普遍承认,并且实际共同遵守着的一种行为规范。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历史影响从历史的角度看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深远影响,主要体现在制度变革和体制创新上。全会在一些基本制度和理论问题上取得了新的突破,如首次定义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加明确强调了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同等重要性,提出“完善产权保护制度”,特别提出了“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此外会议还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立全国和地方资产负债表制度、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制度、股票发行注册制度、权力清单制度、官邸制、涉法涉诉信访依法终结制度等等。这些重大突破,巩固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制度,丰富和完善了社会主义理论,对个人、社会、国家和世界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
2023-08-26 06:23:421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市场将发挥"决定性"作用

  在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会议上,经济体制改革被确定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同时会议也首次明确,市场将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正式落幕,为期4天的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勾勒出中国未来改革的重点和线路图。   根据会后发布的三中全会公报指出,中国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中央将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改革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   全会强调,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另外,全会重申了中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同时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   全会还提出,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   而在财税体制方面,全会提出,要改进预算管理制度,完善税收制度,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   此外,全会也提出要完善金融市场体系,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同时要放宽投资准入,加快自由贸易区建设,扩大内陆沿边开放。
2023-08-26 06:23:561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怎样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

  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对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生态空间进行统一确权登记,形成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建立空间规划体系,划定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开发管制界限,落实用途管制。健全能源、水、土地节约集约使用制度。  健全国家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完善自然资源监管体制,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职责。
2023-08-26 06:24:053

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提出了一系列民生举措有什么重要意义

。 实现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必须加快社会事业改革,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为社会提供多样化服务,更好满足人民需求。  (1)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实行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和校长教师交流轮岗,不设重点学校重点班,破解择校难题,标本兼治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促进高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推进学前教育、特殊教育、继续教育改革发展。  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探索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学生考试多次选择、学校依法自主招生、专业机构组织实施、政府宏观管理、社会参与监督的运行机制,从根本上解决一考定终身的弊端。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试行学区制和九年一贯对口招生。推行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加快推进职业院校分类招考或注册入学。逐步推行普通高校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探索全国统考减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试行普通高校、高职院校、成人高校之间学分转换,拓宽终身学习通道。  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扩大省级政府教育统筹权和学校办学自主权,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强化国家教育督导,委托社会组织开展教育评估监测。健全政府补贴、政府购买服务、助学贷款、基金奖励、捐资激励等制度,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  (2)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建立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的联动机制,健全政府促进就业责任制度。规范招人用人制度,消除城乡、行业、身份、性别等一切影响平等就业的制度障碍和就业歧视。完善扶持创业的优惠政策,形成政府激励创业、社会支持创业、劳动者勇于创业新机制。完善城乡均等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构建劳动者终身职业培训体系。增强失业保险制度预防失业、促进就业功能,完善就业失业监测统计制度。创新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畅通职工表达合理诉求渠道。  促进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和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困难人员、退役军人就业。结合产业升级开发更多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政府购买基层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岗位更多用于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健全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服务保障机制,提高公务员定向招录和事业单位优先招聘比例。实行激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政策,整合发展国家和省级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基金。实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把未就业的纳入就业见习、技能培训等就业准备活动之中,对有特殊困难的实行全程就业服务。  (3)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着重保护劳动所得,努力实现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健全工资决定和正常增长机制,完善最低工资和工资支付保障制度,完善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和津贴补贴制度,完善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增长机制。健全资本、知识、技术、管理等由要素市场决定的报酬机制。扩展投资和租赁服务等途径,优化上市公司投资者回报机制,保护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  完善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加大税收调节力度。建立公共资源出让收益合理共享机制。完善慈善捐助减免税制度,支持慈善事业发挥扶贫济困积极作用。  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完善收入分配调控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建立个人收入和财产信息系统,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清理规范隐性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努力缩小城乡、区域、行业收入分配差距,逐步形成橄榄型分配格局。  (4)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坚持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完善个人账户制度,健全多缴多得激励机制,确保参保人权益,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坚持精算平衡原则。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推进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统筹发展。建立健全合理兼顾各类人员的社会保障待遇确定和正常调整机制。完善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政策,扩大参保缴费覆盖面,适时适当降低社会保险费率。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加快健全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和经办服务体系。健全符合国情的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建立公开规范的住房公积金制度,改进住房公积金提取、使用、监管机制。  健全社会保障财政投入制度,完善社会保障预算制度。加强社会保险基金投资管理和监督,推进基金市场化、多元化投资运营。制定实施免税、延期征税等优惠政策,加快发展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商业保险,构建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建立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和发展老年服务产业。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健全残疾人权益保障、困境儿童分类保障制度。  (5)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统筹推进医疗保障、医疗服务、公共卫生、药品供应、监管体制综合改革。深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健全网络化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运行机制。加快公立医院改革,落实政府责任,建立科学的医疗绩效评价机制和适应行业特点的人才培养、人事薪酬制度。完善合理分级诊疗模式,建立社区医生和居民契约服务关系。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促进优质医疗资源纵向流动。加强区域公共卫生服务资源整合。取消以药补医,理顺医药价格,建立科学补偿机制。改革医保支付方式,健全全民医保体系。加快健全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完善中医药事业发展政策和机制。  鼓励社会办医,优先支持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社会资金可直接投向资源稀缺及满足多元需求服务领域,多种形式参与公立医院改制重组。允许医师多点执业,允许民办医疗机构纳入医保定点范围。    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2023-08-26 06:24:541

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时间,颁布的文件,关键词

  三中全会于2013年11月9日至12日在北京召开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公报》关键词: 1、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2、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改革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    3、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完善国家安全体制和国家安全战略,确保国家安全。安全。    4、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      5、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完善立法、明确事权、改革税制、稳定税负、透明预算、提高效率,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要改进预算管理制度,完善税收制度,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   6、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要维护宪法法律权威,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健全司法权力运行机制,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   7、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要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    8、创新化解社会矛盾体制——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健全公共安全体系。   9、划定生态保护红线——要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     10、深化军队体制编制调整改革——要深化军队体制编制调整改革,推进军队政策制度调整改革,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2023-08-26 06:25:121

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提出要逐步解决收入分配不公问题,逐步形成橄榄型分配格局。我国之所以要解决收入分配

B 试题分析: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有利于理顺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的分配关系,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也有利于合理调整投资于消费的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②符合题意,应选;收入分配公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体现。③符合题意,应选;①④不符合题意,A、C、D不选,故答案选B。
2023-08-26 06:25:231

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要健

(1)可持续发展战略或科学发展观。因为我国面临严峻的人口形势和资源环境形势。(两点即可,每点2分)(2)①我国面临严峻的资源形势,是资源大国,也是资源小国。②人们对资源的不合理利用,造成严重的污染和破坏,严重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发展。③建设生态文明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两点即可,每点2分)(3)①积极宣传我国严峻的资源形势、环境形势。②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节约资源、保护环境。③积极创新实践,发现节能减排的金点子。④勇于同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行为作斗争。(三点即可,每点2分) 试题分析:(1)材料中主要是要说明“建设生态文明、保护生态环境和资源”,所以这些举措体现的是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这一理念主要是解决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的,因为我国面临严峻的人口形势和资源环境形势,所以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建设生态文明的必要性,就是为什么要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这一问题的回答是由我国的资源环境现状、以及保护环境的要求决定的,据此回答即可。谈谈自己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打算,就是回答自己怎样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要宣传、要落实、还要与破坏的行为作斗争等。
2023-08-26 06:25:311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要在哪几个方面保障改善民生

反腐倡廉、简政放权、中国制造2025
2023-08-26 06:25:413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 怎么认识国家经济发展方向

  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12日在北京闭幕。在中国新一轮改革中,经济体制改革依然发挥引领作用。而更为引起关注的是,本次全会公报首次明确提出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强调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外界普遍预测,市场化改革或将进一步深入。以下请听详细报道:  经过近35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发展目前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面临的突出矛盾之一是经济活力不足,缺乏增长的推动力。如何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从更深层次寻找原因。国家发展改革委体制与管理研究所所长聂高民指出,“经济发展需要有动力,需要有激励,有牵引力,这个动力和牵引力不是在政府,应该是在市场主体,保持经济发展的活力就要保障市场主体的权利,保障公平竞争,才能激发他们创业和发展的积极性。”  为了保障公平竞争,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三中全会此次选择了通过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进而保证各种所有制形式的市场主体都能够平等参与市场竞争。聂高民指出,“就经济体制改革来讲,文件核心点到了几个重要方面,其中一个就是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市场面前都是平等的,而且要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竞争。”  那么,如何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全会公报提出,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基础。下一步,中国将加快形成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消费者自由选择、自主消费,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现代市场体系,着力清除市场壁垒,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对于这一表述,聂高民表示,这实际上是给出了建立完善市场体系的途径,而中国目前比较突出的矛盾是生产要素市场不完善。“这次会议对于市场体系建设,谈到了三方面改革,一个是商品市场,一个是要素市场,还有一个是货币市场,这样完整地谈市场体系这次是比较鲜明的。我们现在比较缺失的是要素市场。而在市场体系的发展中,如果生产要素市场有不同的属性,不能平等使用,就形不成一个完善的市场体系,而且它会使价格发生扭曲,使经济关系发生扭曲。因此,这个改革非常重要。”  此外,12号公布的全会公报还提出,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必须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聂高民认为,这实际上表明,未来中国决心通过行政体制改革来转变政府职能,更好地发挥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主要就是简政放权,转变职能,再一个就是创新方式。过去我们在经济管理中的行政手段太多,直接手段太多,有很多越位的问题,这样做不能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因此,中央提出两句话,一个是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另一个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发挥更好的作用就是政府要从越位的地方退回来,同时在缺位的地方要补上去。”  近35年的改革开放实践证明,坚持发展仍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才能进一步推动中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也正是基于这一基本判断,在改革重新出发的关键时刻,中国共产党再次选择了把经济体制改革作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中之重。
2023-08-26 06:26:181

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某市根据三中全会公报

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第一要义。我市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不断推动城乡经济发展。②必须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立场。我市通过深化各项改革,逐步消除城乡差距,使城乡居民享受平等权利。③必须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基本要求。我市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重点推进20个示范中心镇和352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实现城乡居住环境一体化。④必须把统筹兼顾作为根本方法。我市的城镇化建设着力消除城乡各项差距,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试题分析:本题以某市的城镇化建设为背景考查考生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旨在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关键信息的能力和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根据材料,该市推动城乡经济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的表现;使城乡居民享受平等权利体现了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城乡居住环境一体化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要求;着力消除城乡各项差距,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体现了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
2023-08-26 06:26:251

请结合所学专业谈谈你对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深化改革的认识。

三中全会关于
2023-08-26 06:26:415

中共历届三中全会主要内容是什么?

1978年以来历届三中全会回顾: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12月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提出“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建议”,自此中国进入全面经济建设时期。十二届三中全会1984年10月召开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确定了改革的方向、性质、任务和方针政策,是指导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十三届三中全会1988年9月召开的十三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价格、工资改革的初步方案》,确定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方针,为进一步深化经济改革扫清了道路。十四届三中全会1993年11月召开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包括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扩大对外开放等政策方向。十五届三中全会1998年10月召开的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到2010年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奋斗目标。十六届三中全会2003年10月召开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国企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建立现代产权制度等。十七届三中全会2008年10月召开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会议提出加强农村制度建设;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
2023-08-26 06:27:032

如何看待十八届三中全会

一是它推动了改革从单一走向了全面综合,我们说以前的三中全会作出的决定,改革还是比较单性的,尤其是比较偏重于经济体制方面。这次我们是全面的、综合的,有六大领域,六大提法,六大改革一起全面展开。二是我们从容易到艰巨复杂。相对来说,过去改革是比较容易的,就是我们比较简单、比较容易的问题先解决,比较复杂、比较困难的暂时放一放。现在我们的改革已经进入了深水区,如果说过去我们是全身先动一发,今天我们就是一发而动全身,要动全身的一些问题。三是从表层到攻坚深化。过去的改革应该说是停留在表层性、浮在面上的问题,相对来说也比较零敲碎打一点,现在我们走入了攻坚深化,要啃硬骨头,拿顽瘴痼疾来开刀。四是从摸着石头到更加注重顶层设计,也就是把摸着跟顶层设计更好地结合起来,全面推进和重点突出结合起来,所以公报当中提出这两个结合,很好。我想这样势必对我们的改革会产生非常巨大的影响。
2023-08-26 06:27:101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各项部署?

一是提出实行“全面深化改革”。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当时主要是农村改革;十二届三中全会后开始实行以城市为中心的整体改革;十五届三中全会和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实行和推进农村改革;十八届三中全会则提出进一步深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五位一体”的全面改革,这是对35年改革历程的全面总结和新一轮改革的进军动员。...以下省略数千字....汗
2023-08-26 06:27:192

18大以后我国设立了哪个专门机构

十八大之后,我国设立专门统筹和谋划国家安全战略是“国家安全委员会”。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全称为“中国共产党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下属机构。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作为中共中央关于国家安全工作的决策和议事协调机构,向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负责,统筹协调涉及国家安全的重大事项和重要工作。2013年11月12日,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将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完善国家安全体制和国家安全战略,确保国家安全。扩展资料:国家安全委员会的职责范围:1、将维护国家安全与创新社会治理、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健全公共安全体系等等内政事务并列并举,显示中国的“国安委”将有“内外兼备”的基本职能,在维护国内安全稳定方面也肩负重任,其职责范围也将较之现今的“国安领导小组”更为广泛和重要。2、社会转型造成了中国内部的矛盾多发,特别是群发性事故及各类安全事故(食品、药品等)。而随着中国的开放以及大国竞争的加强,外部力量利用内部问题与中国博弈的兴趣在增加,杠杆也越来越多。3、因此中国领导层需要应对来自中国内外的安全挑战,因此,相关内部安全管理部门也可能进入该机构,将把对外和对内、传统与非传统的国家安全结合在一起,成为兼具内政外交军事,对内社会治理、对外捍卫国家利益的跨部会机构。
2023-08-26 06:27:301

北京房地产市场总结怎么写

总体市场表现与我们年初判断的“谨慎乐观”基本相符,市场从数据上显现出了非常乐观的行情。小编给大家分享了相关的总结。希望对你有帮助。一、政策走势:调控地方分化市场保障并行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历经十年的房地产调控有望逐步进入去行政化阶段。从2013年下半年的政策走势来看,调控的决策权已经下放到地方,调控手段摆脱全国一刀切,根据城市特性产生分化。另外,与前几轮调控着力于需求面的抑制不同,新一届中央政府更重视增加供应的市场调节机制,并进一步强调住房保障建设。2013年12月初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做好住房保障和楼市调控”,将保障与调控放在并重位置,一方面继续强调住房保障的重要性,另一方面重提了调控。2013年部分热点城市房价持续上涨,在长效机制尚未确立前,2014年楼市宏观调控仍将进行。1、楼市调控分化各地因地制宜2013年2月20日中央时隔两年再度发文,“国五条”的出台也成为上一届政府对于房地产调控祭出的最后一步棋。从“国五条”细则内容来看,除二手住宅交易严格按转让所得的20%计征个税外,其余政策要点并无新意。随后的市场表现依然延续了2012年下半年以来的火热行情,且房价上涨趋势明显。对此,新一届政府摈弃了过去10年中央统一发文的调控模式,一方面对房价快速上涨的城市展开针对性约谈,另一方面将调控的决策权下放至地方政府。随后,2013年10月起四大一线城市率先拉开了地方调控升级的序幕,众多二线城市纷纷跟进。最终,约17个一二线城市(见图1-1)收紧了楼市调控政策,主要措施包括提高二套房首付比例以及延长非户籍人士限购年限。上述调控升级的17个城市全部处于10月新建商品住宅价格指数同比涨幅排名全国前20位的城市范围内,另外3个暂未收紧的城市均为地级市。对比各城市调控细则,广州作为此轮房价上涨的领涨城市,成为了调控收紧最严厉的城市,对非户籍人士购房要求提供5年内连续缴交3年以上的纳税或社保证明。与此同时,今年以来市场表现疲软的三四线城市如温州、徐州、芜湖等地,纷纷通过放松限购措施来缓解当地的高库存压力。可见,地方政府的调控自主权在增强,房价快速上涨的城市进行了调控升级,而供应充足、成交低迷的城市则采取适度的放松微调。在中央政府加强民生保障和房地产调控的总体方针下,2014年各地将因地制宜地对政策的执行尺度和力度进行微调。2、信贷环境趋紧购房成本走高信贷环境的变化对市场影响举足轻重,即便是受到政策鼓励的首套自住需求,也不得不面对流动性紧张及资金价格上涨带来的房贷利率走高。2011年末起央行三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两次降息(见图1-2),且2012年6月起首套房贷利率从之前的基准甚至上浮1.1倍回落至8.5折优惠。然而,2013年6月的银行“钱慌”事件发生后,银行贷款额度不断趋紧,部分银行在综合收益考量下缩减甚至暂停房贷业务,首套房贷利率又从8.5折优惠逐步恢复至基准。事实上,银行体系外的资金利率以各种金融创新之名被提升,同时正规市场(如SHIBOR)中的利率水平也显著提高,因此2014年年初即使延缓放贷现象有所缓解,多数刚需购房者也不得不面对利率走高带来的长期支付成本上升。对于购买二套房的改善型需求而言,虽然利率保持基准的1.1倍不变,但部分调控升级城市对首付比例的要求从六成提高至七成。提高一成首付比例后,首付款将增加几十万元不等,这无疑将加重购房者的短期资金压力。而在一些发达的一二线城市,存在着相当数量的改善型需求,其中部分人士或将被迫放缓入市步伐。房企融资方面,房地产企业再融资开闸在即。2010年证监会发布《落实国务院房地产调控政策,规范房地产并购重组》后,房地产企业上市、再融资和重大资产重组等事项已中断三年。今年8月1日,新湖中宝率先发布定增预案,拟募资约55亿元用于上海普陀区和闸北区两处旧城改造项目,随后房企再融资开闸预期重燃引起近40家房企跟进。截至目前,近10家房企的再融资方案通过了国土部审查,有望在2014年年初通过证监会核准,房企融资环境获得进一步改善。而再融资重启并不意味着政府将放松调控,其目的是鼓励房企加快开发,尤其是普通商品住房的开发,增加市场有效供应。3、房产税待立法短期内难落地十八届三中全会定局改革走向,全面深化改革公报中多项决定涉及房地产业健康发展与长效机制的建立。房产税征收作为楼市调控的长效机制之一一度被寄予厚望,三中全会提出“加快房地产税立法并适时推进改革”,明确立法的重要性,表明了出于对私有产权的尊重,房产税的实施首先需要通过严肃的立法程序,而其推行将是一件审慎及渐进的工程,短期内全面实施的可能性并不具备。另外,“房地产税”与“房产税”一字之差,也意味着房地产行业的税制改革将是一个系统工程,其中将涉及各类税种的整合优化,旨在逐步使地方政府摆脱土地财政的困扰,任重道远。4、土地流转试点启动小产权房严遭打击本届三中全会用词较多地阐述了打破土地二元结构,实现农地入市流转的决心。近期多地试点城市农地内部流转和开发经营权的开放,无疑将有利农村闲置土地的盘活以及集约高效利用。相比现行调控政策的调整,土改的推进将对房地产市场产生更深远与实质性的影响。然而,鉴于土地问题的复杂性,真正实现农地入市的全面开放颇具难度。首先,相关法律有待修正;土地确权与历史遗留问题需得到清理;农地入市规模、流转模式等需深入探索。但不容置疑,接下来各地将继续开启大规模的土地改革试点。值得注意的是,中央目前仍强调“小产权房”的非法性。三中全会《决定》中“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的表述使得市场对“小产权房”转正的预期大大加强,随后引发两部委对“小产权房”的紧急叫停与严厉打击。多地对违法项目进行查处,杀鸡儆猴,严防新增“小产权房”的产生。但由于“小产权房”拥有巨大存量,使政策长期陷入进退两难局面。“小产权房”产生的本质原因是我国二元的土地制度造成的利益差,真正杜绝小产权房还要依赖土地改革进程消除利益壁垒。可以确定的是,短期内“小产权房”还不具备转正条件。5、城镇化方兴未艾户籍改革加速步伐土地制度改革试点的大规模开启将为城镇化建设奠定基础,未来城镇化的一揽子推进工作将陆续展开,而首当其冲的必然是户籍改革的加快推进,只有解决了和户籍挂钩的各类资源的均衡,才有可能从制度上促进城乡人员和资源流动。从近期各地实际操作来看,户改已取得阶段性进展,日趋宽松的户籍政策无疑将刺激更多需求向城市涌入,繁荣当地的房地产市场。相对而言,大城市由于人口向心力大,需要控制其合理的人口承载量,户籍政策的开放仍然谨慎,需分步推进。二、北京市场政策:2013年年初国务院再次发布楼市调控五项举措,随之各地纷纷出台细则版法规,北京是落地力度最重的城市。从设定房价调控目标、售房所得20%缴个税、限房价竞地价等多个方面再度收紧调控,由此,新一轮的调控周期开启。此轮调控仍是以打压供需双方为主要手段,而并非疏导为主,从短期来看或将实现控制量价的目的,但是难以长效保持房地产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北京市新建商品房的售价将接受政府指导,新开盘项目报价不能高于该楼盘此前成交价,也不能高于周边同质商品房价格,否则政府将不予发放预售许可证”“限价令”的发布在短期内确实对于市场起到了一定的震慑作用,但市场很快消化,各类精装修、车位等捆绑销售方式层出不穷,项目实际销售价格仍在不断攀升当中。由于“限价令”政策并未达到其预期效果,2013年10月份,北京市再次发布继续收紧调控的“新京七条”,再次强调严查变相涨价项目,并且在而后的住建委“闭门会议”中传出两项精神,一是对于出现涨价情况的楼盘不予发放预售许可证;二是单价4万元以上的项目年底前不再发放预售许可证。中原地产认为,因为这两条新规的强制作用,再加上市场主体未来预期的变化,使得2013年年底房价过快上涨的势头被抑制,开始进入较为平稳上升的阶段。三、北京国五条细则与限房价、竞地价1:认真落实房价控制目标。继续严格执行各项调控政策和措施,保持房地产市场总体平稳。2013年本市房价控制目标是:全市新建商品住房价格与2012年价格相比保持稳定。相比之前的新建普通住房中包括了保障房,新的目标中定位新建商品住房。用统计手段达成目标的难度加大。而当下2013年前几个月房价明显上涨的情况下,想完成房价与去年平稳的目标只有2个办法,第一是房价下调,第二是有部分房价下调。在当下整体市场情况下,用明显低于市场价格的限价房入市,平抑价格上涨是最容易达成调控目标的办法。2:进一步降低自住型、改善型商品住房的价格,逐步将其纳入限价房序列管理。在政策文件中明确提及了将改变住房供应体系。将自住改善商品住房纳入限价房序列。3:北京市公布了2013年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在总量5650公顷的土地供应中,住宅用地为1650公顷,其中保障性住房和中小套型住宅用地合计达1170公顷,占比超过七成,值得一提的是,本次供地计划中首次单独列出了370公顷的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宅用地的供应指标,占比达到了22.4%。4:4月10日,北京市住建委主任杨斌做客城市服务管理广播。他表示,北京市正在研究自住型、改善型商品住房纳入限价房序列管理政策,将很快出台。这类房将通过政府的土地收入、税收政策的优惠保证中低价位,因此以后再上市可能会受到限制。大规模的限房价、竞地价将改变楼市调控机制中国以及北京的楼市调控机制一直是二元制,也就是保障房解决中低收入人群居住问题。商品房解决其他需求。但目前整体市场上,虽然经过几年的大规模保障房建设。但整体保障房的供应量依然低于实际需求。而且政府压力非常大。这种模式更多是香港的楼市供应模式。保障房由政府主导建设,内循环。但这种模式需要大量的财力,而难以解决高房价问题。逐渐的新的可能性模式出现了——新加坡模式1:对保障房建设根据收入水平进行分类管理保障房建设应根据当地和家庭收入水平进行分类建设。大体可以分为租赁房和限价商品房两类,以限价商品房为主,租赁的廉租房和公租房为辅。租赁房只给那些没有能力进行20年-30年分期付款的家庭、个人使用,限价商品房只允许中低收入家庭尤其是低收入家庭购买,且必须分期付款。中高以上的收入家庭必须从市场购买住房或租赁住房。2:保障房必须住满五年后才可以出售,房价上涨部分政府获益60%,其余给个人和家庭,个人可以申请购买更大的限价商品房。这种模式叠加北京等城市的现状,可以做到,解决现在夹心层的居住问题。以后北京的可能发展模式是:10%-20%的低收入人群,租住在政府提供的无产权的公租房中。收入改善后可以购买限价商品房。30%的中等收入人群,购买政府提供的有产权的限价商品房中,如果收入上涨,需要改善居住条件,出售物业后,溢价与政府分享。其他人群依然在商品房市场解决需求。空气、环境、水、能源、教育、医疗等资源都已经证明了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的人口容纳能力已经到了极限。虽然土地财政并没有改变,但对于现在的一线城市来说,多卖一块地,增加的财政收入已经不一定能够弥补财政需要因为增加的这部分人口的环境治理、能源补贴等方面的支出。所以三元制的土地出让模式是必须之举。四、这样的意义:第一:政府在当下完全承担了高房价的负面,但土地出让后的溢价利润实际大部分并非政府获取,以北京为例,楼面价超过1万的住宅类地块,历史来只有50块。虽然最近几年土地市场有部分高价地。但很多人没有看到的是,整体市场都在看中高价地定价销售。而且政府及时低价出让部分地块,最后卖房的价格依然是市场价格。而三元制可以很好的解决土地升值再收益问题,政府也可以有持续的收益提供公共服务。第二:解决好高房价,可以大量提供中低价房源第三:缓和房价压力,稀释高房价影响。北京作为落地国五条力度最严格的城市,目前来看,政策还未全面出台,对市场的影响还在持续。
2023-08-26 06:27:58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  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2023-08-26 06:28:073

十八届三中全会规定的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措施有哪些

1、建设法治中国的前提是依宪治国。2012年12月4日,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公报再次强调这一点。2、建设法治中国的途径是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习近平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进程。”3、建设法治中国的目的是实现好、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任何时候都必须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诚心诚意为人民群众谋利益。扩展资料:法治中国的目标就是努力在每一个案件中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法治中国的奋斗目标,积极回应了社会各界对司法公正和法治国家建设的关注和期待。这也表明,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法治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国家和社会活动各方面基本实现“有法可依”的历史背景之下,法治国家建设的主要任务将从加强立法转向更加注重法的实施,强调通过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和全民守法实现建设法治中国的总体目标。这为我们明确了新时期全面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总体思路,对下一阶段的法治建设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和促进作用。参考资料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2023-08-26 06:28:162

安全办是什么东西?

要过年了,骗子来的多了.一般到公司检查安全的,工厂类的多数是安监局.主要检查设备,像电梯,工厂的电气等.再就是公安局的检查消防或防盗监控等.都会做制服戴工作证.像这种来检查社区工作站和社区警室,或者上一层的街道办都会知晓情况.并通知到一线的被检查的工作单位.安全办至少在街道办这一级或更高一级才设有办公室.如果是区一级或更高一级来查,一般社区工作站或社区警室应该有人一起陪同的.因为这也属于他们权责范围内的事情.如果检查不合格,一般都会现场开出整改通知书.会写明在多少天内做出整改.以前单位有类似的检查,都有社区工作站的人员通知下达,做好准备工作的.像你描述这种,骗子.可能性较大.建议直接打派出所的电话讲明情况.或打派出所电话问清楚公司所在地管辖的社区民警,直接咨询他,说明情况,相当于报警.一句话让你当场 交钱,或变相要你买东西的或推荐东西的,那绝对是骗子.打报警电话稳住,直接送公安.
2023-08-26 06:28:363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成立于什么时间

宣布成立:2013年11月12日,十八届三中全会闭幕,在之后发布的《全会公报》中提到:“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改革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
2023-08-26 06:28:502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

D 试题分析: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这就用公报的形式不断地提升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有利于各种资本形式交叉持股、相互融合,①不符合题意;决定不是法律保障,排除③,答案选D。
2023-08-26 06:29:041

关于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一中全会、二中全会、三中全会的相关内容,谈谈你的学习认识和体会。

每届全会都有自己的主题,资料你可能要自己去搜集了,我们先来说说十八届三中全会,主题毋容置疑是:改革!通过《决定》与《公报》两个文件,向我们详细介绍了全会内容。中国民生研究院近期将分主题对全会进行讲解。你可以了解学习一下!
2023-08-26 06:29:212

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对你影响较大的有哪些方面

看完整个三中全会的公告以后,深刻感受到了此次全会内容的精神,令人鼓舞,感觉到国家的改革站在一个新的历史高度,而且表现出空前的勇气和决心。一个方面是我们推动改革的条件,在不断准备和成熟。一是来自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历史实践当中带给我们的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另外一个方面,经济社会取得巨大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改革的条件逐步准备和成熟。全会公报里非常受鼓舞的是,改革的总体目标很清晰的提出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很多基本特点,现在进一步清晰的浮出水面。这也为我们更好的处理改革、稳定、发展三者之间的关系指出更明确的方向。这也是新一代改革者的光荣使命。  这次三中全会提出了一种新的国家与社会、人民的关系: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其中的“治理”二字,不用与以往的统治和管理,治理是一个新的词汇,现在在全球也是比较流行的。它强调多主体,大家都是主体,国家管理者。现在我们的人民也是社会的主体,还有各组织、各单位,都是参加管理的一个方面的角色,都是主体之一,所以这是从过去的一个主体变为多主体。是我国尊重和保障人权,以及更好的实现民主的新体现。这也是从1987年三中全会以来改革一步一步取得的进步,人民的地位得到重视和提升,也是国家主体的地位进一步升华。有利于我国社会经济更好的发展,权力掌握在大多数人手中,就可以更有效的运行权力监督机制,国家机制更加健全,社会经济和谐快速发展。再有就是渠道,过去是单向的,从上到下,我从上到下统治你、从上到下管着你。现在治理,既有从上到下,也有从下到上,甚至可以从中间向上、向下延伸开来、铺展开来。治理这个词也表明了这个方式的变化。   这次大会是开启中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的一次重要会议,三中全会对制度反腐做了科学部署。从政治体制改革来看,最重要的还是围绕规范各方面的权力运作,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围绕着这样的目标进行多个方面的制度建设。这些方面必然会使未来我们国家的治理向着更加科学、民主、透明的方向来发展。现在腐败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也是能够威胁党和国家的一个敌人。从三中全会公报来看,要在权力上做文章,让它在阳光下运行,把它关在制度的笼子里。这里特别重要的是制度问题,因为反腐败问题是有几个阶段的,过去我们是战争时代,因为当时也不可能有太大的腐败,在革命根据地也有腐败的现象,那就是大家发现问题,举报,那就很快地查明了。后来我们进入社会主义时期,过去搞的是运动式的防腐败,效果就不太好。现在我们要进入第三个阶段,就是制度防腐。三中全会非常强调制度建设,如果把反腐倡廉制度化了,那么这将会使得政治更加透明化,更加合理,更加科学。只有制度完善有效,才能保证国家公权力运行的安全合理性。这样的制度可以预防贪污腐败,保证党的纯洁性,是人民更加相信执政党的能力。  这次大会还提出了全新的体制,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这次还提到了党的建设制度改革。过去我们一般提党的建设改革,现在加上“制度”,党的建设制度改革,说明我们把党的改革重点放在制度改革上面。此外,第一次提到生态文明体制。过去我们一般提四大体制,我们是五位一体的建设,当时只有四位体制。这次五大建设格局,相匹配的是五大体制,也是五位一体的体制,这样就相吻合了。国家改革中心扩大,这也符合实现全面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把生态文明体制,党的建设体制纳入体制改革,能够更好的全面实现国家发展建设目标。这也表现了我党对社会发展的全新认识,这样才能使我国更加快速稳定有效的发展。   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小组,这样是一种全新的制定。有专家指出:“既然我们要搞全面深化,我们应该有一个更高的统筹协调、权威的机构,当时也有人提出,希望中央成立这样的机构。现在看来,三中全会想我们所想,急改革之所急,成立这样的全党、全国最高的协调改革的领导小组。 ” 以前我们是摸着石头过河,但现在已经有更高层次的需要,就是要建立顶层设计,顶层设计就是要统筹规划、通盘考虑,加强各方面的协调。现在我们的改革进入深水区,可以说牵一发而动全身,很多矛盾盘根错节,要解决复杂改革的问题,需要有一个协调,所以我认为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小组,是恰逢其时,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这次全会对我国改革有以下影响:  首先:它推动了改革从单一走向了全面综合。我们说以前的三中全会作出的决定,改革还是比较单性的,尤其是比较偏重于经济体制方面。这次我们是全面的、综合的,刚才说有六大领域,六大提法,六大改革一起全面展开。  其次:我们从容易到艰巨复杂。相对来说,过去改革是比较容易的,就是我们比较简单、比较容易的问题先解决,比较复杂、比较困难的暂时放一放。现在我们的改革已经进入了深水区,如果说过去我们是全身先动一发,今天我们就是一发而动全身,要动全身的一些问题。   再次:从表层到攻坚深化。过去的改革应该说是停留在表层性、浮在面上的问题,相对来说也比较零敲碎打一点,现在我们走入了攻坚深化,要啃硬骨头,拿顽瘴痼疾来开刀。  最后:从摸着石头到更加注重顶层设计,也就是把摸着跟顶层设计更好地结合起来,全面推进和重点突出结合起来,所以公报当中提出这两个结合,很好。我想这样势必对我们的改革会产生非常巨大的影响。  这次学习党的十八界三中全会,让我意识到了社会是真的在进步,党是在切实的为国家发展做贡献,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谋求福利。从更多的方面重视发展问题,解决民生问题。认认真真做好人民的公仆。作为一名研究生,而且是入党积极分子,我觉得很光荣,希望可以早日成为中国共产党其中的一员。更让我骄傲的是,通过此次全会,我们国家会更加的繁荣富强,更快的实现和谐社会。
2023-08-26 06:30:051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选择一个什么样的重大主题

看完整个三中全会的公告以后,深刻感受到了此次全会内容的精神,令人鼓舞,感觉到国家的改革站在一个新的历史高度,而且表现出空前的勇气和决心。一个方面是我们推动改革的条件,在不断准备和成熟。一是来自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历史实践当中带给我们的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另外一个方面,经济社会取得巨大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改革的条件逐步准备和成熟。全会公报里非常受鼓舞的是,改革的总体目标很清晰的提出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很多基本特点,现在进一步清晰的浮出水面。这也为我们更好的处理改革、稳定、发展三者之间的关系指出更明确的方向。这也是新一代改革者的光荣使命。  这次三中全会提出了一种新的国家与社会、人民的关系: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其中的“治理”二字,不用与以往的统治和管理,治理是一个新的词汇,现在在全球也是比较流行的。它强调多主体,大家都是主体,国家管理者。现在我们的人民也是社会的主体,还有各组织、各单位,都是参加管理的一个方面的角色,都是主体之一,所以这是从过去的一个主体变为多主体。是我国尊重和保障人权,以及更好的实现民主的新体现。这也是从1987年三中全会以来改革一步一步取得的进步,人民的地位得到重视和提升,也是国家主体的地位进一步升华。有利于我国社会经济更好的发展,权力掌握在大多数人手中,就可以更有效的运行权力监督机制,国家机制更加健全,社会经济和谐快速发展。再有就是渠道,过去是单向的,从上到下,我从上到下统治你、从上到下管着你。现在治理,既有从上到下,也有从下到上,甚至可以从中间向上、向下延伸开来、铺展开来。治理这个词也表明了这个方式的变化。   这次大会是开启中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的一次重要会议,三中全会对制度反腐做了科学部署。从政治体制改革来看,最重要的还是围绕规范各方面的权力运作,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围绕着这样的目标进行多个方面的制度建设。这些方面必然会使未来我们国家的治理向着更加科学、民主、透明的方向来发展。现在腐败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也是能够威胁党和国家的一个敌人。从三中全会公报来看,要在权力上做文章,让它在阳光下运行,把它关在制度的笼子里。这里特别重要的是制度问题,因为反腐败问题是有几个阶段的,过去我们是战争时代,因为当时也不可能有太大的腐败,在革命根据地也有腐败的现象,那就是大家发现问题,举报,那就很快地查明了。后来我们进入社会主义时期,过去搞的是运动式的防腐败,效果就不太好。现在我们要进入第三个阶段,就是制度防腐。三中全会非常强调制度建设,如果把反腐倡廉制度化了,那么这将会使得政治更加透明化,更加合理,更加科学。只有制度完善有效,才能保证国家公权力运行的安全合理性。这样的制度可以预防贪污腐败,保证党的纯洁性,是人民更加相信执政党的能力。  这次大会还提出了全新的体制,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这次还提到了党的建设制度改革。过去我们一般提党的建设改革,现在加上“制度”,党的建设制度改革,说明我们把党的改革重点放在制度改革上面。此外,第一次提到生态文明体制。过去我们一般提四大体制,我们是五位一体的建设,当时只有四位体制。这次五大建设格局,相匹配的是五大体制,也是五位一体的体制,这样就相吻合了。国家改革中心扩大,这也符合实现全面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把生态文明体制,党的建设体制纳入体制改革,能够更好的全面实现国家发展建设目标。这也表现了我党对社会发展的全新认识,这样才能使我国更加快速稳定有效的发展。   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小组,这样是一种全新的制定。有专家指出:“既然我们要搞全面深化,我们应该有一个更高的统筹协调、权威的机构,当时也有人提出,希望中央成立这样的机构。现在看来,三中全会想我们所想,急改革之所急,成立这样的全党、全国最高的协调改革的领导小组。 ” 以前我们是摸着石头过河,但现在已经有更高层次的需要,就是要建立顶层设计,顶层设计就是要统筹规划、通盘考虑,加强各方面的协调。现在我们的改革进入深水区,可以说牵一发而动全身,很多矛盾盘根错节,要解决复杂改革的问题,需要有一个协调,所以我认为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小组,是恰逢其时,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2023-08-26 06:30:131

2013年11月,党的18届三中全会对什么作出

法律分析: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深化改革成为中心议题。深化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着力解决好政府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的问题,对政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政府要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深化财税、金融、行政管理等体制改革。法律依据:《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第三十五条 形成科学有效的权力制约和协调机制。完善党和国家领导体制,坚持民主集中制,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规范各级党政主要领导干部职责权限,科学配置党政部门及内设机构权力和职能,明确职责定位和工作任务。加强和改进对主要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加强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推行地方各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权力清单制度,依法公开权力运行流程。完善党务、政务和各领域办事公开制度,推进决策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结果公开。
2023-08-26 06:30:211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的反腐述评

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是中国共产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也是人民群众十分关注的重大政治问题一年多来,我们党以改进工作作风为有力抓手,坚决查处一批大案要案,加强反腐败工作体制机制创新,不断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向纵深发展。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反腐败呈现高压态势从陈柏槐、郭有明到许杰、戴春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闭幕后,不到半个月时间,四名高级领导干部相继落马,反腐败持续挥出重拳。据统计,2013年前9个月,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初步核实处置反映问题线索12.9万件,同比增长13.5%;立案11.8万件,同比增长10.1%;结案10.2万件,同比增长12.6%;处分10.8万人,同比增长7.6%。当前,腐败现象在一些领域和部位仍然呈现易发多发的特征,反腐倡廉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广大人民群众对我们党解决这些问题充满期待。为此,我们党表明了惩治腐败的坚强决心和鲜明态度——坚持党纪国法面前没有例外,不管涉及谁,都要一查到底,决不姑息,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2013年一年多来,惩治腐败一直保持高压态势,不论什么人,不论其职务多高,只要触犯了党纪国法,都要受到严肃追究和严厉惩处。一年多来,李春城、周镇宏、刘铁男、倪发科、郭永祥、王素毅、李达球、蒋洁敏、季建业、廖少华等人因严重违纪违法接受调查或已被查处。一年多来,有案必查,有腐必惩,通过有效严肃的查处,纪检监察机关的反腐震慑力得以发挥,中央惩治腐败的决心得以彰显,腐败蔓延的势头得以遏制。一方面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一方面坚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对反映党员干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谈话提醒、诫勉、函询、教育,防止小错酿成大错。上半年,各地认真核实有具体线索的群众举报,对一些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作出组织处理4226件。落实八项规定,坚决纠正“四风”2012年12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一致同意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如今已实施满一年。中央纪委发布的最新统计数字显示,截至今年10月31日,各地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问题共计17380起,处理19896人,给予党纪政纪处分4675人。违规公款吃喝,工作日午餐饮酒,大办婚宴收取礼金……今年3月至今,中央纪委分3次集中通报了22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典型问题,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也集中通报了一批当地查处的典型问题,起到了警示震慑作用。一年间,细化八项规定的政策措施不断出台:各级党政机关5年内一律不得以任何形式和理由新建楼堂馆所制止豪华铺张,提倡节俭办晚会;坚决刹住中秋国庆期间公款送礼等不正之风;出台会议费管理新规,狠刹会议费支出;严禁公款购买印制寄送贺年卡等物品、严禁元旦春节期间用公款购买赠送烟花爆竹、烟酒、花卉、食品等年货节礼。踏石留印,抓铁有痕。在全党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将主要任务聚焦到作风建设上,集中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问题,进而对作风之弊、行为之垢来一次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一年间,党风政风带动了社风民风的好转,厉行节约、反对浪费逐步成为社会各界和广大百姓的共识。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反腐败走向科学化制度化2013年10月28日,中央纪委发布消息,贵州省委常委、遵义市委书记廖少华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正接受组织调查。当时,党的十八大后中央第一轮巡视工作刚刚结束,廖少华案件就是由中央巡视组在巡视过程中发现线索移交给中央纪委的。巡视是党章赋予的重要职责,是从严治党、维护党纪的重要手段。党的十八大以后,中央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巡视工作,目前,中央第二轮巡视正在进行,10个中央巡视组已全部进驻被巡视单位、地区开展巡视工作。继续全面加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加强反腐败国家立法,加强反腐倡廉党内法规制度建设;深化腐败问题多发领域和环节的改革;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面对腐败问题,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在制度层面、机制层面、立法层面采取全方位行动,规范约束权力强化监督,这是反腐败的治本之策。党的十八大以来,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持续推进——5月,《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定条例》及《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备案规定》对外公布,迈出了用制度约束权力的重要一步;8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了《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13-2017年工作规划》,提出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加科学有效地防治腐败;11月,《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发布实施。为政清廉才能取信于民,秉公用权才能赢得人心。随着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持续推进,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局面必将呈现在世人面前。
2023-08-26 06:30:301

根据近期三中全会,近五年什么行业发展最快

环境保护
2023-08-26 06:31:013

十八届三中全会什么时间公布会议结果?

  十八届三中全会闭会后,会公开发布《决定》和《公报》两个文件。应该是在12日晚上的新闻联播节目发布。u200d
2023-08-26 06:31:08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委员会?

2013年11月12日,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报道指出,奖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
2023-08-26 06:31:313

如何看待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

这次十八届三中全会,我认为对我们的改革进程也必将发生深远的影响。我认为深远的影响有几个方面:一是它推动了改革从单一走向了全面综合,我们说以前的三中全会作出的决定,改革还是比较单性的,尤其是比较偏重于经济体制方面。这次我们是全面的、综合的,刚才说有六大领域,六大提法,六大改革一起全面展开。  二是我们从容易到艰巨复杂。相对来说,过去改革是比较容易的,就是我们比较简单、比较容易的问题先解决,比较复杂、比较困难的暂时放一放。现在我们的改革已经进入了深水区,如果说过去我们是全身先动一发,今天我们就是一发而动全身,要动全身的一些问题。  三是从表层到攻坚深化。过去的改革应该说是停留在表层性、浮在面上的问题,相对来说也比较零敲碎打一点,现在我们走入了攻坚深化,要啃硬骨头,拿顽瘴痼疾来开刀。  四是从摸着石头到更加注重顶层设计,也就是把摸着跟顶层设计更好地结合起来,全面推进和重点突出结合起来,所以公报当中提出这两个结合,很好。我想这样势必对我们的改革会产生非常巨大的影响。
2023-08-26 06:31:471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选择一个什么样的重大主题,党内外,国内外都极为关注,党的

看完整个三中全会的公告以后,深刻感受到了此次全会内容的精神,令人鼓舞,感觉到国家的改革站在一个新的历史高度,而且表现出空前的勇气和决心。一个方面是我们推动改革的条件,在不断准备和成熟。一是来自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历史实践当中带给我们的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另外一个方面,经济社会取得巨大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改革的条件逐步准备和成熟。全会公报里非常受鼓舞的是,改革的总体目标很清晰的提出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很多基本特点,现在进一步清晰的浮出水面。这也为我们更好的处理改革、稳定、发展三者之间的关系指出更明确的方向。这也是新一代改革者的光荣使命。  这次三中全会提出了一种新的国家与社会、人民的关系: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其中的“治理”二字,不用与以往的统治和管理,治理是一个新的词汇,现在在全球也是比较流行的。它强调多主体,大家都是主体,国家管理者。现在我们的人民也是社会的主体,还有各组织、各单位,都是参加管理的一个方面的角色,都是主体之一,所以这是从过去的一个主体变为多主体。是我国尊重和保障人权,以及更好的实现民主的新体现。这也是从1987年三中全会以来改革一步一步取得的进步,人民的地位得到重视和提升,也是国家主体的地位进一步升华。有利于我国社会经济更好的发展,权力掌握在大多数人手中,就可以更有效的运行权力监督机制,国家机制更加健全,社会经济和谐快速发展。再有就是渠道,过去是单向的,从上到下,我从上到下统治你、从上到下管着你。现在治理,既有从上到下,也有从下到上,甚至可以从中间向上、向下延伸开来、铺展开来。治理这个词也表明了这个方式的变化。   这次大会是开启中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的一次重要会议,三中全会对制度反腐做了科学部署。从政治体制改革来看,最重要的还是围绕规范各方面的权力运作,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围绕着这样的目标进行多个方面的制度建设。这些方面必然会使未来我们国家的治理向着更加科学、民主、透明的方向来发展。现在腐败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也是能够威胁党和国家的一个敌人。从三中全会公报来看,要在权力上做文章,让它在阳光下运行,把它关在制度的笼子里。这里特别重要的是制度问题,因为反腐败问题是有几个阶段的,过去我们是战争时代,因为当时也不可能有太大的腐败,在革命根据地也有腐败的现象,那就是大家发现问题,举报,那就很快地查明了。后来我们进入社会主义时期,过去搞的是运动式的防腐败,效果就不太好。现在我们要进入第三个阶段,就是制度防腐。三中全会非常强调制度建设,如果把反腐倡廉制度化了,那么这将会使得政治更加透明化,更加合理,更加科学。只有制度完善有效,才能保证国家公权力运行的安全合理性。这样的制度可以预防贪污腐败,保证党的纯洁性,是人民更加相信执政党的能力。  这次大会还提出了全新的体制,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这次还提到了党的建设制度改革。过去我们一般提党的建设改革,现在加上“制度”,党的建设制度改革,说明我们把党的改革重点放在制度改革上面。此外,第一次提到生态文明体制。过去我们一般提四大体制,我们是五位一体的建设,当时只有四位体制。这次五大建设格局,相匹配的是五大体制,也是五位一体的体制,这样就相吻合了。国家改革中心扩大,这也符合实现全面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把生态文明体制,党的建设体制纳入体制改革,能够更好的全面实现国家发展建设目标。这也表现了我党对社会发展的全新认识,这样才能使我国更加快速稳定有效的发展。   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小组,这样是一种全新的制定。有专家指出:“既然我们要搞全面深化,我们应该有一个更高的统筹协调、权威的机构,当时也有人提出,希望中央成立这样的机构。现在看来,三中全会想我们所想,急改革之所急,成立这样的全党、全国最高的协调改革的领导小组。 ” 以前我们是摸着石头过河,但现在已经有更高层次的需要,就是要建立顶层设计,顶层设计就是要统筹规划、通盘考虑,加强各方面的协调。现在我们的改革进入深水区,可以说牵一发而动全身,很多矛盾盘根错节,要解决复杂改革的问题,需要有一个协调,所以我认为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小组,是恰逢其时,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这次全会对我国改革有以下影响:  首先:它推动了改革从单一走向了全面综合。我们说以前的三中全会作出的决定,改革还是比较单性的,尤其是比较偏重于经济体制方面。这次我们是全面的、综合的,刚才说有六大领域,六大提法,六大改革一起全面展开。  其次:我们从容易到艰巨复杂。相对来说,过去改革是比较容易的,就是我们比较简单、比较容易的问题先解决,比较复杂、比较困难的暂时放一放。现在我们的改革已经进入了深水区,如果说过去我们是全身先动一发,今天我们就是一发而动全身,要动全身的一些问题。   再次:从表层到攻坚深化。过去的改革应该说是停留在表层性、浮在面上的问题,相对来说也比较零敲碎打一点,现在我们走入了攻坚深化,要啃硬骨头,拿顽瘴痼疾来开刀。  最后:从摸着石头到更加注重顶层设计,也就是把摸着跟顶层设计更好地结合起来,全面推进和重点突出结合起来,所以公报当中提出这两个结合,很好。我想这样势必对我们的改革会产生非常巨大的影响。  这次学习党的十八界三中全会,让我意识到了社会是真的在进步,党是在切实的为国家发展做贡献,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谋求福利。从更多的方面重视发展问题,解决民生问题。认认真真做好人民的公仆。作为一名研究生,而且是入党积极分子,我觉得很光荣,希望可以早日成为中国共产党其中的一员。更让我骄傲的是,通过此次全会,我们国家会更加的繁荣富强,更快的实现和谐社会。
2023-08-26 06:31:551

十八届三中全会为什么没有报道?很奇怪

还没正式开始呢
2023-08-26 06:32:053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于2013年1月12日闭幕,以下关于十八届三中全会相关决议的表述正确的是(  )。

【答案】:A,B,CA、B、C项均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的内容。“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是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的内容,排除D项。答案为ABC。
2023-08-26 06:32:121

论述十八届三中全会对中国政治与经济的作用,及其对你本人所产生的影响

这次十八届三中全会,我认为对我们的改革进程也必将发生深远的影响。我认为深远的影响有几个方面:一是它推动了改革从单一走向了全面综合,我们说以前的三中全会作出的决定,改革还是比较单性的,尤其是比较偏重于经济体制方面。这次我们是全面的、综合的,刚才说有六大领域,六大提法,六大改革一起全面展开。  二是我们从容易到艰巨复杂。相对来说,过去改革是比较容易的,就是我们比较简单、比较容易的问题先解决,比较复杂、比较困难的暂时放一放。现在我们的改革已经进入了深水区,如果说过去我们是全身先动一发,今天我们就是一发而动全身,要动全身的一些问题。  三是从表层到攻坚深化。过去的改革应该说是停留在表层性、浮在面上的问题,相对来说也比较零敲碎打一点,现在我们走入了攻坚深化,要啃硬骨头,拿顽瘴痼疾来开刀。  四是从摸着石头到更加注重顶层设计,也就是把摸着跟顶层设计更好地结合起来,全面推进和重点突出结合起来,所以公报当中提出这两个结合,很好。我想这样势必对我们的改革会产生非常巨大的影响。
2023-08-26 06:32:311

用宏观经济学的知识解读下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内容,比如就业,民生,总之要和宏观经济学知识联系上说

外贸中宏!!
2023-08-26 06:32:402

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改革内容简要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六大领域是:1: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2: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3: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4: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5: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6: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这“六个紧紧围绕”,既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又突破利益固化的樊篱,体现了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2023-08-26 06:32:531

对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作出了新的重大战略部署的是什么会议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作出新的重大战略部署,鲜明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以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为中心环节,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2023-08-26 06:33:142

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方面有哪些重要阐述

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必须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14)健全宏观调控体系。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是保持经济总量平衡,促进重大经济结构协调和生产力布局优化,减缓经济周期波动影响,防范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稳定市场预期,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健全以国家发展战略和规划为导向、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为主要手段的宏观调控体系,推进宏观调控目标制定和政策手段运用机制化,加强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与产业、价格等政策手段协调配合,提高相机抉择水平,增强宏观调控前瞻性、针对性、协同性。形成参与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的机制,推动国际经济治理结构完善。深化投资体制改革,确立企业投资主体地位。企业投资项目,除关系国家安全和生态安全、涉及全国重大生产力布局、战略性资源开发和重大公共利益等项目外,一律由企业依法依规自主决策,政府不再审批。强化节能节地节水、环境、技术、安全等市场准入标准,建立健全防范和化解产能过剩长效机制。完善发展成果考核评价体系,纠正单纯以经济增长速度评定政绩的偏向,加大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产能过剩、科技创新、安全生产、新增债务等指标的权重,更加重视劳动就业、居民收入、社会保障、人民健康状况。加快建立国家统一的经济核算制度,编制全国和地方资产负债表,建立全社会房产、信用等基础数据统一平台,推进部门信息共享。(15)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进一步简政放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最大限度减少中央政府对微观事务的管理,市场机制能有效调节的经济活动,一律取消审批,对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要规范管理、提高效率;直接面向基层、量大面广、由地方管理更方便有效的经济社会事项,一律下放地方和基层管理。政府要加强发展战略、规划、政策、标准等制定和实施,加强市场活动监管,加强各类公共服务提供。加强中央政府宏观调控职责和能力,加强地方政府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社会管理、环境保护等职责。推广政府购买服务,凡属事务性管理服务,原则上都要引入竞争机制,通过合同、委托等方式向社会购买。加快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加大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力度,推动公办事业单位与主管部门理顺关系和去行政化,创造条件,逐步取消学校、科研院所、医院等单位的行政级别。建立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推进有条件的事业单位转为企业或社会组织。建立各类事业单位统一登记管理制度。(16)优化政府组织结构。转变政府职能必须深化机构改革。优化政府机构设置、职能配置、工作流程,完善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行政运行机制。严格绩效管理,突出责任落实,确保权责一致。统筹党政群机构改革,理顺部门职责关系。积极稳妥实施大部门制。优化行政区划设置,有条件的地方探索推进省直接管理县(市)体制改革。严格控制机构编制,严格按规定职数配备领导干部,减少机构数量和领导职数,严格控制财政供养人员总量。推进机构编制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深化机构改革。这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的,公共基础知识考题。新华网北京11月15日电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今日发布,《决定》指出要优化政府组织结构。优化政府组织结构。转变政府职能必须深化机构改革。优化政府机构设置、职能配置、工作流程,完善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行政运行机制。严格绩效管理,突出责任落实,确保权责一致。统筹党政群机构改革,理顺部门职责关系。积极稳妥实施大部门制。优化行政区划设置,有条件的地方探索推进省直接管理县(市)体制改革。严格控制机构编制,严格按规定职数配备领导干部,减少机构数量和领导职数,严格控制财政供养人员总量。推进机构编制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1.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是全会立足于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提出的一个重大理论观点。坚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必须坚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这个重大战略判断,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着力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切实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全会首次定义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体现了我们党对市场经济认识的深化和升华。必须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从广度和深度上推进市场化改革,大幅度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推动资源配置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要充分发挥政府在保持宏观经济稳定中的职责和作用,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保障市场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推动可持续发展,解决好市场体系不健全、政府干预过多的现实问题。2.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全会首次把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的认识达到一个新高度,是又一次重要的思想解放。全会强调,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必须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围绕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全会从完善产权保护制度、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支持非公经济健康发展等四个方面提出了新举措。这必将使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相互公平竞争、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3.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根据现代市场体系变化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既是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现实课题。全会明确了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的目标和任务,提出必须加快形成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消费者自由选择、自主消费,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现代市场体系,着力清除市场壁垒,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并从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完善金融市场体系,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等五个方面作出了部署。4.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全会强调,必须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核心,是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的关键,是激发市场主体创造活力、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的前提。全会强调,要健全宏观调控体系、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优化政府组织结构、提高科学管理水平,这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要求的具体化。5.深化财税体制改革。财税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突破口,是推动中国经济转型的关键所在,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全会提出,必须完善立法、明确事权、改革税制、稳定税负、透明预算、提高效率,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这就明确了推进财税体制改革的目标和任务。全会强调,要着力改进预算管理制度、完善税收制度、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这一鲜明思路和有力举措充分表明我们党对国家治理规律的探索和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6.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在城乡二元结构和计划经济体制基础上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管理体制,是影响我国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一大体制性障碍。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是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重大举措。全会强调,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这为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指明了方向。全会从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等四个方面,明确了改革的思路和举措。这必将对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产生深远影响。7.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必须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当前,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需要我们进一步完善对外开放的体制机制。全会明确,要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促进国际国内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加快培育参与和引领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以开放促改革。同时强调,要放宽投资准入,加快自由贸易区建设,扩大内陆沿边开放。这为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不断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充分发挥对外开放的强大动力,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系统部署,强调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创新,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加强和改善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全会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必须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要完善产权保护制度,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全会提出,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必须加快形成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消费者自由选择、自主消费,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现代市场体系,着力清除市场壁垒,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要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完善金融市场体系,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全会提出,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必须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要健全宏观调控体系,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优化政府组织结构,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全会提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科学的财税体制是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必须完善立法、明确事权、改革税制、稳定税负、透明预算、提高效率,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要改进预算管理制度,完善税收制度,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全会提出,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要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全会提出,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必须推动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促进国际国内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加快培育参与和引领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以开放促改革。要放宽投资准入,加快自由贸易区建设,扩大内陆沿边开放。全会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更加注重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要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发展基层民主。全会提出,建设法治中国,必须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维护人民权益。要维护宪法法律权威,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健全司法权力运行机制,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全会提出,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的根本之策。必须构建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体系,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廉洁政治,努力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要形成科学有效的权力制约和协调机制,加强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健全改进作风常态化制度。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文化开放水平。全会提出,实现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必须加快社会事业改革,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更好满足人民需求。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会提出,创新社会治理,必须着眼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发展活力,提高社会治理水平,维护国家安全,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要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健全公共安全体系。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完善国家安全体制和国家安全战略,确保国家安全。全会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要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全会提出,紧紧围绕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这一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着力解决制约国防和军队建设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创新发展军事理论,加强军事战略指导,完善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要深化军队体制编制调整改革,推进军队政策制度调整改革,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第一,全面认识“全面深化改革”首先要求我们从现实的需要上认识到我国改革已经进入新的历史时期。第二,全面认识“全面深化改革”需要我们从战略的高度上认识到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第三,全面认识“全面深化改革”需要我们从发展的路径上认清全面深化改革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全会还提出六个“紧紧围绕”:一是经济体制改革,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二是政治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三是文化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四是社会体制改革,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五是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六是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一)“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的是制度的现代化。这是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第一次设立的宏大目标。(二)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改革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三)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完善国家安全体制和国家安全战略,确保国家安全。(四)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五)全会特别强调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而此前的表述,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两字之差,区分出来的是对政府和市场关系的新定位。(六)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全会提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科学的财税体制是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七)全会提出了“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的方向。全会提出,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必须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八)创新化解社会矛盾体制──全会提出,创新社会治理,必须着眼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发展活力,提高社会治理水平,维护国家安全,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要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健全公共安全体系。(九)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全会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要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
2023-08-26 06:33:231

你对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容知道多少?有什么重大意义

可在百度搜索十八届三中全会相关报道,很多的,就公报内容就有几千字,这可不好写
2023-08-26 06:33:321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构建一个()的收入分配格局。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构建一个橄榄型的收入分配格局。橄榄型分配结构,又称纺锤型分配结构,表现为“中间大、两头小”,即在这种分配结构中,中等收入群体占比最多,低收入和高收入群体均占少数。这样的收入分配结构被认为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现代社会分配结构。与橄榄型相对应的收入分配结构,包括金字塔型、哑铃型和倒丁字型。其中金字塔型主要表现为底座庞大、塔尖细小,其收入分配特点是高收入群体、中等收入群体和低收入群体的规模依次增大。哑铃型表现为两头大,中间细长,其收入分配特点是非富即穷;倒丁字型表现为中低收入者数量庞大,状似一块平放的又宽又长的板子,而高收入者和超高收入者较少,状似一根上下粗细差不多的棍子。
2023-08-26 06:33:401

十八届三中全会议题是什么?什么时候结束?开多长时间

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议题是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会议于2013年11月12日闭幕,会期四天。如果你认可我的回答,敬请及时采纳,~如果你认可我的回答,请及时点击【采纳为满意回答】按钮~~手机提问的朋友在客户端右上角评价点【满意】即可。~你的采纳是我前进的动力~~O(∩_∩)O,记得好评和采纳,互相帮助
2023-08-26 06:33:591

统计工作如何落实 十八届三中全会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创新、创业、创优为目标,加强统计改革和建设的步伐,以搞准统计数据为中心,夯实基础,提高效益、强化B民务、创新发展一、加强数据质量的控制,做到统计数据真实可靠。加强数据质量评估,确保数据真实可靠。继续实行统计数据质量下管一级数据评估制度,各镇、街的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出口供货值、农民人均纯收入等全局性敏感指标,必须经区统计局核准后方可公布。各级统计人员要强化质量意识,层层建立统计数据质量监督控制机制,对统计数据认真审核、评估,对于出现的异常现象,要主动向上级统计部门做好指标异常分析。各级统计部门要严格审核基层报表,及时指出和纠正错误,切实把好数据质量关。规范基层统计工作,提高源头数据质量。全区各级统计部门和基层企事业单位,要注重加强统计基础建设,认真健全统计工作制度。规范统计工作流程,严格执行和遵守各种报表上报时间,加强对统计工作的规范管理。从今年起,将对各镇、街及部门统计年报进行评比,予以通报。年内,市、区两级统计部门要统一又个全市企事业单位开展一次专项检查,树立一批典型单位和示范企业。适应新形势的变化,保证统计数据的完整。随着我区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将给统计工作带来许多新问题和新课题。统计工作必须尽快适应变化的形势,正确分析和判断经济发展趋势,制定相应的统计指标,保证统计数据的科学完整和及时有效从而对各级领导的决策咨询起导向性的作用。现代农业统计要构建与我区都市农业发展相适应的统计制度和方法。以现代化农业园区建设为载体进行相关调查,对于新兴农业的品种,价格体系进行规范。支柱产业统计强化又如精细化工、电子信息、机械制造、环保产业、服装靴业等我区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的统计监测,提出有针对性的统计 分析,客观反映对我区经济拉动效能。劳动社会保障按季度进行综合统计汇总制度,及时反映失业、就业和岗位变化情况。商贸统计要逐步建立适应新型业态和经营方式发展要求的调查指标体系,加强汽车、电子、生产资料、新型建材等市场的跟踪统计。投资统计要通过多种方式及时全面掌握投资项目情况,尤其要做好全区基础建设及重点项目的跟踪统计真实反映基建、房地产、技术改造和农村投资的发展状况。外经统计要加强对外招商引资的跟踪监测,对外商投资办企业要及时建立卡片,探索电子统计台帐的运行模式,汇同相关部门共同制定科学有效的统计方式。服务业统计重点关注现代物流、路港、金融保险、旅游、信息咨询等产业的发展情况、就业状况、逐步完善统计体系。文教科技统计要逐步拓宽文化产业,教育产业、体育产业、环保产业等新型产业统计,协调指导有关主管部了习做好统节十调查分析和综合汇总。二、加强统计制度管理方法改革,保证统计数据及时完整。正确处理好政府综合统计与部门统计的关系。部门统计是政府统计的重要部分,政府综合统计离不开部门统计;特别是在政府目标责任制考核工作中,部门统计的作用更加重要。但应当明确,部门统计是在政府统计的综合管理下,独立负责地开展统计工作。部门统计涉及全区GDP等经济,总量的数据,要与区统计局及时沟通。各主管部门在向上级主管部门报送本行业相关统计资料的同时,必须及时抄送同级统计部门存档备案,对外发布的信息必须经过区统计局的认可,以保证统计数字一致性,避免数出多门,这是部门统计的职责和义务。为配合税收体制改革,做好在地统计。今年市统计局对各区(市)县主要经济指标按属地进行汇总。因此,各级统计部门要给予高度重视,协调运行。要充仍拥第二次全国基本单位普查资料,把本地区单位数搞全、搞准,以此推算各行业、各所有制数据,为开展属地统计奠定基础。今年重点要放在私营企业的劳动保障的在地统计,此项指标将直接影响到各镇街增加值测算和地区再就业工作,望各镇街等相关部门给予高度重视.满足地方各级领导的需要,调整相关的统计报表内容及行业统计.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经济成份和经济结构日趋多元化,为了不断满足各级党政领导宏观决策的需要,逐步完善国内生产总值表的内容已迫在眉睫,经过一段时间的试点运行,国内生产总值新的报表形式将在全区全面铺开.国内生产总值报表的分组将改为国有、集体、外商投资、个体私营等,目前国内生产总值表的汇总程序已编制完毕.改制企业仍按原报表渠道上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采取限额以上企业全面报表和取额以下企业和个体户抽样调查推算相结合的方法,使这项指标计算更动口科学合理。各工业小区在今后经济发展中将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强化工业小区的统计工作势在必行,各级政府要引起足够重视.工业小区如营城子小区、辛寨子小区、大连软件国、环保产业园等小区的统计工作要有专人负责,其负责统计资料的采集整理加工汇总上报,同时做好重点企业的统计工作.进一步完善金融机构统计内容。将召开驻区内金融机构业务交流会,将金融机构统计内容进年亏充实和修改,以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三、强化统计分析精品意识,提升统计服务水平。用先进的统计理念整合包装统计产品。扩大宣传力和影响力。实施“提速工程”,在遵循3K&制度的前提下,提前《统计公报》、《统计快报》、《统计月报》的发布时间。季度性的统计分析和定期《统计简报》、不定期的《统计专报》要在第一时间内送达到各级领导的手中。要花大气力丰富统计资料的内容,如《统计年鉴》、各种普查资料等。提升资料的水平和质量,打造一批统计精品,扩大统计信息宣传水平。深入基层,加强调研。区作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先行区和“大大连”建设的主战场,实现跨越式的发展。作为各级统计部门,要改变过去只对报表汇总数据进行分析的工作模式。跳出统计看统计,走出机关,深入基层,深入园区,深入市场,对当前社会的热点、难点、敏感问题进行调研,向各级领导提供有力度、有深度、有广度的分析材料。真正发挥统计的参谋作用。学习兄弟县市区及外地的先进经验,加以创新、唯我所用,提升整体统计服务水平。区统计局今年将对全区有影响、有分量的统计分析报告进行奖励。对热点问题进行跟踪监测。加强对宏观形势的分析,紧跟形势变化对主要指标进行监测,围绕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我区发展建设纲要“十五”计划,本届政府目标,实行责任分解,每年创亏一次监测分析报告。继续加强市政府对区政府,区政府对各镇街经济指标的考核汇总和审核工作,及时向区委、区政府提供指标完成情况,进一步发挥统计依法监督的职能作用。加强对热点问题、敏感问题的监测,如:小康社会的指标体系、大项目建设跟踪、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兄弟县市区及全国大中型城市经济运行情况等内容的分析和相关数据的采集,及时向有关领导反馈,发挥统计工作的特殊作用,树立统计部门的形象。全面改进咨询方法,定期发布统计数据。改变过去有时被动式提供咨询的方法,对各级领导关注的指标,及早采集到位,通过网络或电子邮件等形式,定期向领导传输,将印刷材料和人工送达的时间剔除,避免出现由于提供数据不及时而影响决策工作的现象。为了维护统计数据的权威性,杜绝数出多门的现象,更好地为各级领导决策当好参谋。今年,区统计局将在《》报、政府网和统计信息网定期向社会发布统计数据,开辟统计专栏,进行统计分析,提出科学建议,全方位提供统计咨询服务。四、加强统计法制建设,进一步优化全区统计工作环境。抓住有力契机,将统计普法和法制宣传教育推向高潮。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颁布实施ZO周年,全区上下将利用报纸、板报等方式开展进行纪念宣传活动,在《报》和《统计快报》上开辟专栏,进行广泛地《统计法》宣传活动,各镇、街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好《统计法》宣传工作。区统计局将举办统计法规专题讲座。抓住典型案例进行重点宣传,开展《统计法》知识竞赛活动。市局还将以领导干部为重点;举办乡(镇)以上政府主管统计领导、大中型企事业单位领导于部法制培训班。做好统计“四五”普法培训工作,加大统计执法力度。今年将对镇、街有关统计人员进行“四五”普法培训,采取多种方式宣传统计有关法律法规知识,同时继续加大统计执法力度,采取日常检查与集中重点检查才目结合的方式,将年报与月报所做记录做为违法案件查处的重要依据。对于屡次迟报、拒报统计报表的单位将给予严肃查处。对规模以上大、中型企业要进行重点检查,对抽样调查样本单位的统计基础工作要加大检查指导力度。各单位要对2002年的统计资料进行整理归档,建立健全原始记录统计台帐,做好迎接各级统计执法检查的准备。各级统计部门要运用法律手段,建立起正常的统计秩序。坚持“三不”,即统计数据不被计划牵着鼻子走、不相互攀比、不受外界干扰,客观公正地搞准统计数据。要依法规范统计数据对外的发布,任何部门、个人不得擅自向外提供或调整由其他主管部门负责汇总的统计数据,确保全区主要统计数据的一致性。各项统计调查及增设的统计项目必须严格依法统计。今后创亏业的部门统计不经区统计局批准备案,擅自下发报表,进行统于十凋查,基层单位有权拒绝上报,以进一步强化依法统计意识,规范统计调查内容,避免不必要的人力、资源浪费,减轻基层统计人员的工作量。五、加快统计信息化建设,用科技带动统计工作的发展。统计部门是专门的信息部门,掌握着丰富的大量的信息资源,只有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进行有效的开发和科学的管理,才能真正转化为生产力。因此强调统计的信息化建设是建立电子政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级政府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水平的客观需要。我区信息化建设的目标是建成“四网一库”。即区统计局局域网、统计信息工作网、统计信息公众网、党政领导咨询决策查询网和历史资料数据库。加大数据库的建设力度。建设统计数据工作平台,力争将所有年度和进度数据,历次普查数据分类整理入库,再对丰富的统计数据进行深度加工,为建成可以任意加载分类资料的先进的查询系统打下基础。加快局域网的建设,拓展其功能的延伸。不断加强局域功能的开发。正式启动OA办公自动化系统,在此平台上,实现磁介质、纸介质的无纸化办公。进而捆绑党的领导干部咨询决策查询网,上联区级党政领导,横联综合部门及行业主管部门,实现信息互联互能、资源共享。启动统计工作信息内网和统计信息公众网。建成和启动上链省、市统计局,下接镇、街统计部门,横联有关部委办局的全区统计工作信息系统。实现全天候网上直报、超级汇总。进而推广重点房地产企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亿元市场等行业的网上直报。统计信息公众网将搭建区政府网的平台上,网站信息力争丰富,重点在政务公开、统计信息、分析报告、数据查询等方面下功夫,创出品牌,最大限度为广大公众服务,同时成为宣传和鼓舞全区人民建设现代化新型城区的窗口。实现“四网二库”建设,需要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需要上下齐动。各镇、街、有关区直部门要在5月底前,将联网电脑和专用电话准备好。区统计局将于6月底前完成与镇、街和有关区直部门的联网工作。有条件的镇、街要推广到村、社区居民委的联网工作,要建立统计数据分库或备份。区统计局将予以软件支持和技术上的指导。要加大力度抓紧实施统计信息建设“十五”规划,全面启动OA办公自动化系统,建立统计系统办公自动化网,实现与市局、区委区政府和镇、街网上传输工作,进一步加强软件技术培训。全区21个农村经济调查点微机培训已经开始,现已有17个调查点能独立操作计算机,处理住户调查程序。培训工作还要进一步加强,要建立我区农村信息网页,并组织各镇、村统计人员完善农村经济统计数据库工作,将历史资料全部入库,实现资源共享。房地产企业、限额以下商业企业部分资料也将逐步完成网上传输。六、加强领导、精心组织,认真做好普查工作。认真组织好投入产出调查。投入产出调查是国务院批准的国家统计局、计委、经贸委、财政部组织实施的重要的国情、国力调查。通过调查可以掌握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技术经济联系。中间需求与最终需求之间的联系,以及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投资结构、消费结构和进口结构等各种重要比例关系,是宏观经济决策的重要依据。各有关部门和被调查单位要充分重视和协调配合。调查和报表工作,真正把此项调查任务抓实抓好。全面完成第三产业普查。第二次全国第三产业普查是国务院批准实施的,这项工作对我区健全服务业统计制度、搞全搞准服务业统计数据是一次难得的机遇,各镇、街要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严谨的工作态度,充分做好普查前的准备工作。尽快成立机构,选配人员、落实经费精,心制订本单位的普查方案,搞好相关人员的培训Q和试点工作。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为普查的顺利实施良好的工作环境。加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统计调查。规模以上是指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2002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6家,实现工业总产值413499万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27.4%。随着政府招商引资的力测口大和我区新型工业化进程加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已成为全区工业生产的主力军,代表我区工业产业化的发展方向,规模以上企业数量也将进一步增加。目前,国家、省、市统计部门已由公布全部工业企业统计指标,改由规模以上企业取代,特别是统计方法制度改革后,搞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对于推算全区和各镇、街工业经济总量、计算工业增加值等指标至关重要。各镇、街要严格按照区政府的要求,认真做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调查工作。七、加强统计队伍建设,为统计事业快速发展提供有力的保证。树立“三创”精神,造就一支过硬的统计人员队伍。要以区统计局做起,在全区统计系统开展树立创新、创业、创优的“三创”精神实践活动。冲破计划经济体制和“贫穷文化”理念,强化统计人员的发展意识、大局意识、创新意识和服务意识,自觉地投入到我区现代化建设中去。造就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有责任感的统计队伍,生产出优质高效的统计信息产品,满足各级领导和社会对统计服务的需求。今年,我们将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引进一定数量的学历高、业务能力强的统计人员,充实到机关和各部门中去;二是抓好专业技术培训。年末持证上岗人员达到98%以上;三是利用各种方式,加强统计新知识、统计综合分析、统计法规、专业技能的培训;四是制定全区统计工作考核办法。年终通报、表彰;五是依据《统计法》加强对统计人员的管理,建立人才库。对未经批准调动和随意更换统计人员的单位,依法进行追究,以保证统计队伍的稳定和发展。不断强化服务意识,开展学习型机关建设。区统计局要率先垂范,根据区政府及市局有关精神,从领导班子做起,团结全局干部一道,争创一流班子、一流团队、一流业绩。开展比学习进步、比创新负责、比团结实干、比亲密协作、比业绩实效的“五次"活动,树立严谨求实、热情H民务、信息智能,依法行政的统计工作者的新形象。鼓励干部利口学历教育、技能培训、外语学习。45周岁以下的统计人员全部掌握并较熟练应用计算机操作技能。建立新的用人机制;坚持德才兼备、竞争择优、营造留住人、培养人、激励人的良好氛围,全面实行分析报告认可和课题开发奖励制度。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新的良好风尚。
2023-08-26 06:34:071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学习辅导百问的系列丛书目录

1.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  开本:大32开 字数:3千字 估价:3.50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单行本。  2.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单行本(书名待定)  开本:大32开 字数:20千字 估价:5.00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的《决定》文件单行本。  3.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文件汇编》  开本:大32开 字数:23千字 估价:6.50  收录《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全文。  4.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辅导读本(书名待定)  开本:大32开 字数:300千字 估价:28  本书是文件起草组编写的最为权威的辅导读本。收入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和几十位部长的解读性文章,对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具有极为重要、独一无二的参考价值。
2023-08-26 06:34:261

十八届三中全会全国通过了什么决议

十八届三中全会全国通过了什么决议?十八届三中全会闭幕 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2023-08-26 06:34:551

第十八界三中全会对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工作提出了什么新要求

国务院医改办主任孙志刚就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深入推进医改工作答记者问1、记者问:我国深化医改取得的主要进展和成效是什么?   孙志刚副主任: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和民心工程,涉及到13亿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幸福安康,是经济社会领域的一项重要综合改革。党中央、国务院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一直高度重视深化医改,2009年3月,印发了《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提出了到2020年建设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   4年多来,各项改革任务得到平稳有序推进,深化医改取得了重大阶段性成效。一是全民基本医保制度框架基本建成,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三项基本医疗保险到2011年底就覆盖了13亿多人口,比改革前增加了1.72亿,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织起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全民基本医疗保障网。二是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全面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持续深化,建立公益性的管理体制、竞争性的用人机制、激励性的分配机制、规范性的药品采购机制和长效性的补偿机制,初步建立起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基层运行新机制。三是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显著加强。中央和地方共同投入大量资金支持县级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基本实现村村有卫生室、乡乡有卫生院、每个县有达标县医院的目标。启动了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实施全科医生转岗培训计划,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软硬件”都得到明显改善。四是由政府年人均补助30元,人民群众免费获得11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走向制度化、规范化,促进了卫生发展模式从重疾病治疗向全面健康管理的转变,对保障群众不生病、少生病正在发挥积极的效应。五是按照“四个分开”(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非营利性分开)的总体要求,坚持上下联动、内增活力、外加推力的原则,在17个国家试点城市和37个试点城市进行体制机制改革和便民惠民服务的试点。2012年6月起,在18个省份311个县启动以破除以药补医机制为关键环节的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   总体来看,四年多的医改起步稳健,进展顺利,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可及性显著提高,有力地保障了民生,加强了社会建设,促进了社会公平,广大人民群众从改革中得到更多实惠,进一步激发对医改的拥护、支持和信心,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有所缓解,我国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由2008年的40.4%下降到现在的33.4%。   2、记者问:深化医改取得了哪些重要经验?   孙志刚副主任:新一轮医改始终坚持从我国的国情出发,注重借鉴历史经验和国际做法,逐步探索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医改道路,改革经验概况起来有5点。一是在指导思想上,坚持将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的基本理念,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基本原则,坚持统筹安排、突出重点、循序推进的基本路径。这“三个基本”是医改这一世界性难题中国式解决办法的核心。二是在实现路径上,深化医改将医疗卫生服务分为基本和非基本,政府的主要职责是履行好“保基本”,非基本医疗服务可主要交给社会去办,政府对医疗市场进行必要的监管和调节。改革选择从基本入手,从最薄弱的环节改起,把大量的资金投入基本医保制度建设,把人才技术引向基层,使广大人民群众能够尽快从改革中得到更多实惠。三是在重点突破上,坚持把创新体制机制放在突出位置,先后建立了全民基本医保制度、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全科医生制度等一系列新的制度和机制,始终强调要把增加投入与构建新机制两者结合起来,用投入促进改革,用投入换来新的机制。四是在政策设计上,坚持从实际出发,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内在规律,鼓励各地在局部进行试点探索,同时加强对地方试点的跟踪和指导。五是在组织实施上,从中央到地方建立强有力的领导体制和推进机制,为深化医改提供有力有效的组织保证,充分发挥我们的政治优势和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3、记者问:在深化医改工作中如何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孙志刚副主任: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对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出了具体而明确的要求。总的来说,是要统筹推进医疗保障、医疗服务、公共卫生、药品供应、监管体制综合改革。《决定》提出要改革医保支付方式,健全全民医保体系,深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加快公立医院改革,同时要进一步完善合理分级诊疗模式,加强区域公共卫生服务资源整合,促进优质医疗资源纵向流动,鼓励社会办医等。在深化医改工作中贯彻落实全会精神和《决定》,要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优化改革路径,凝集改革力量,减少改革成本。要更加注重攻坚克难,敢于触及深层次的体制机制问题,敢于破除思想的禁锢和壁垒,重构新的利益格局,攻坚克难,协力齐心,咬定青山不放松。要更加注重落实领导责任,充分认识深化医改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提高认识、坚定信心,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把解决群众看病就医问题作为改善民生、扩大内需的重大战略性任务。   4、记者问:怎样进一步完善全民医疗保障体系建设?   孙志刚副主任:落实《决定》提出的健全全民医保体系的要求,必须推动全民医保从形成框架向制度建设转变。要继续巩固扩大基本医保覆盖面,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到2015年政府对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人均补助标准提高到360元以上,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达到75%左右。改革支付方式,推进即时结算,建立异地就医结算机制,方便群众就医。加快推进建立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建立起城乡居民重特大疾病的保障机制。完善医保管理体制,整合医保管理职责,推进运行机制改革,提高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大力发展商业健康保险,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健康需求。   5、记者问:如何巩固完善基层医改成果?   孙志刚副主任:巩固基层医改成果要以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运行新机制的意见》(国办发〔2013〕14号)为抓手,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新机制逐步完善定型。要有序扩大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范围,推进非政府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村卫生室逐步实行基本药物制度。特别是要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编制管理、补偿机制、人事分配等方面的综合改革措施,健全网络化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运行机制。要采取定向培养、岗位培训、继续教育、对口支援等多种方式,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狠抓现有政策落实,加大对村医的扶持力度,切实稳定和优化乡村医生队伍。   6、记者问:如何加快公立医院改革步伐?   孙志刚副主任:公立医院改革是深化医改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决定》提出的重要任务要求。要推动公立医院改革由试点探索向全面推进的转变,做好破除以药补医、创新体制机制、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这三篇文章。明确政府办医职责,全面落实政府在公立医院的基本建设、设备购置、重点学科发展、公共卫生服务、符合国家规定的离退休人员费用和政策性亏损补贴等六个方面的投入政策。同时逐步取消药品加成政策,将医院的补偿由服务收费、药品加成收入和财政补助三个渠道,改为调整服务收费和增加财政补助两个渠道。改革规范药品、耗材的招标采购机制,切断药品及耗材等生产流通领域与医院、医生之间的利益链条。深化人事制度、分配制度改革。医院不能将创收指标层层分解到医生头上。要建立竞争性的用人机制,建立体现公益性和高效率的新的绩效考核和分配制度,探索符合行业特点的薪酬制度,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推动医院内部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精细化。当前,要以县级公立医院为重点,推进以取消以药补医机制为关键环节,以改革补偿机制和落实医院自主经营管理权为切入点,统筹推进管理体制、补偿机制、人事分配、价格机制、医保支付等综合改革。同时,继续拓展和深化城市公立医院改革,加强指导,为整体推进改革打好基础。   7、记者问:如何鼓励发展社会资本办医?   孙志刚副主任:推进社会资本办医既要在完善顶层设计上下功夫,也要在确保政策落地上下功夫。要鼓励社会办医,在卫生规划中要给社会办医留有合理发展空间,特别要注意优先支持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建立以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为主体,营利性医疗机构为补充的社会资本办医体系。完善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措施,动员境内外有经济实力、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团体和个人兴办一批规模大并能够做精做细的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社会资金可直接投向资源稀缺及满足多元需求服务领域,多种形式参与公立医院改制重组。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推动完善医师多点执业政策,提升非公立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水平。到2015年,非公立医疗机构床位数和服务量达到总量的20%左右。同时要推进医药卫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促进健康和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研究制订老年护理服务产业发展规划,开展老年康复护理服务试点。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带动医药产业转型升级,推进中医药走向世界。
2023-08-26 06:35:031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围绕的六大领域是什么?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
2023-08-26 06:35:111

十八届三中全会是什么时候召开的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于2013年11月9日至12日在北京召开.
2023-08-26 06:35:271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什么新论断新举措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是全党智慧的结晶,是全党共识的彰显,是全党意志的凝聚。《决定》科学分析了党和国家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系统总结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实践经验,深刻剖析了党和国家改革发展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鲜明回答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和未来走向,完整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原则,生动描绘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蓝图、新愿景、新目标,集中汇集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思想、新论断、新举措,深刻反映了社会呼声、社会诉求、社会期盼,广泛凝聚了全社会全面深化改革的思想共识和行动智慧,科学布局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重点、优先顺序、主攻方向、工作机制、推进方式和时间表、路线图,系统形成了改革理论和政策的一系列新的重大突破。《决定》在推进我国现代化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必将对推动我国改革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必将成为改革开放以来又一划时代和历史性的重要改革文献,成为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行动纲领。本课就《决定》的新思想、新论断、新举措与大家共同探讨。一、《决定》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全面深化改革关系到党和国家工作全局,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关系到更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关系到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继续充分释放全社会创造活力。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
2023-08-26 06:35:351

要有主人翁意识?

问题一:什么是主人翁意识? 主人翁意识,并不是说把自己当成企业的主人这么简单,而是以一种与公司血肉相连、心灵相通、命运相系的感觉,去做好每一件事情,去面对每一个客户,在你每一个成功或者失败的经验里面,渗透出企业以及你个人这种共同的精神气质。 在公司加速发展的重要时期,我们应牢固树立主人翁意识,扎根岗位,勤奋学习,不懈努力,不断深化 “企兴我荣,企衰我耻”思想,为**供电公司这棵参天大树的健康茁壮成长,为“一强三优”现代化公司战略目标的早日实现贡献力量! 何其有幸,我们成为**供电公司一员。**公司在过去的二十年里,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谱写出辉煌的篇章。我很幸运,因为我走入了**电力这个幸福的大家庭。1996年上班后,我从事的第一份工作是收费,至今仍记得师傅的话“想着电费都是从咱们手上一点一点地收上来的,这有多自豪呀!”自开展承诺服务以来,我和同事们用真诚的微笑,过硬的业务素质,把优质服务融入到了自己的言行中,把良好的服务形象培植进了电力客户的心坎上,受到了上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肯定和赞扬。“面对客户,我们就是**电力”这个每个营销一线员工的心声。 去年是**供电公司成立20周年,回首1985至2005这二十年,公司在省公司和地方 *** 的正确领导下,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不断健全管理机制和人才激励机制,努力打造坚强电网和“ 诚信电力”服务品牌,取得了大踏步式的飞速发展。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离不开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离不开一届又一届领导班子呕心沥血的操劳,更离不开全体员工的努力拼搏。 面对不断发展壮大的**公司和社会赋予我们“光明使者”的职责,作为一名员工,我们唯有视企业的荣辱和发展为己任,竭己之所能,任劳任怨,勤恳工作,才是立足之根本。 我们要增强与企业同舟共济的责任意识,培育敬业精神和奉献意识,带着强烈的责任心去关心企业的发展,自觉地把个人的命运与企业的发展融为一体,尽职尽责地做好本职工作。 我们要树立遵守规章的道德意识,并在实践中不断锻炼和提高遵章守纪的自觉性。遵章守纪贵在自觉,也贵在严格要求。 我们要努力学习,不断进取,我们既要有当好“螺丝钉”的精神,又不要当永远只停留在一个水平上的“螺丝钉”,我们应在各自的岗位上,不断将自己技术创新能力的横杆往上提,以适应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挑战。 主人翁意识对于一个企业的竞争力来讲,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如果每一个人都有主人翁意识,都把公司内部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来做的话,公司无形当中会形成很大的竞争力。因为大家会把所有可能的成本降低,包括讯息的成本、合约的成本、监督的成本、实施的成本,都可以大幅度地下降;还可以把一个人的潜能大幅度地提高。只要你有主人翁意识,你就会认为自己在做一件很有价值的事情。 企业员工的主人翁意识是企业发展的动力,它意味着诚信、团队、务实、积极、专业和创新。我们要有“百尺竿头更进一尺”的气魄和信心,锐意改革、创新,不断向更高目标攀登。我们要“以公司为家”构建和谐发展环境,进一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统一思想,同心同德,用和谐的音符,奏和谐的旋律,共同谱写**电业的新篇章,为实现“一强三优”现代公司的奋斗目标建功立业。 问题二:如何提高员工的主人翁意识 “主人翁”三个字,看似平常,其实它所蕴涵的是一种肯定和认同,是一种责任和使命。它是一个完整的概念,倡导的是奉献和投入,是一种难能可贵的自发自动,是一种忘我投入的工作状态。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员工的主人翁意识能激发出员工爱我企业的自豪感和使命感,使之主动自觉地与企业发展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齐心协力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进;能激发出员工的凝聚力和创造力,使之真正将企业当成自己的家,在本职岗位上 *** 创业,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为企业发展作贡献。为此,本人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全面增强员工的主人翁责任意识。一、 管理者首先要提高自己的主人翁意识我们都知道擒贼先擒王,其实在管理中同样是这样,要让员工有什么样的思想,有什么的意识,首先管理者要有。做为管理者的一言一行,都深深刻在每个下属的脑海里,员工就是管理者很好的一面镜子,员工没有主人翁意识,首先要反醒管理者是不是有,员工没有主动工作意,先看管理者是否有这种意识,管理者的带头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二、制定人性化管理制度,充分利用激励机制,开发员工潜力。对员工的管理,最核心的问题就是以人为本,增加企业人性化的管理,各种规章制度的出发点要从企业员工的长远利益考虑,当企业的员工发挥了主人翁的意识的时候,企业员工的积极性也早已凝聚到一起了。在管理机制方面,每一项规章制度的制定与实施要让员工从内心深处去认识到各项规章制度的制定与贯彻是企业发展势在必行的,而且是在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建立自我和超我有机结合的激励机制,创造企业文化与管理制度共同完善的美好景象,是管理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志。要完善日常的绩效考核办法,奖励先进,鞭策后进,以一定的物资、精神奖惩来奖勤罚懒;鼓励模范先进,打击违规行为,激励大家自觉遵守规章制度。要不定期地组织时事政治、业务知识、劳动技能等竞赛,促使员工团结努力,共同向上。在实际工作之中,激励机制视为重要的工作方法,目的就是要结合人才、运用人才,达到既有统一意志又使个人心情舒畅,从而推进员工主人翁责任三、 培养多工作才能提高自己的意识提高主人翁意识,就是尽可能的让每个人尽职尽责的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同时能尽可能的担当起应有的责任,让每个人都能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来。在日常的工作中,我们要时常培养员工不断提高自己的意识,一个人只有在工作中才能积累经验,不要让员工感觉到做得多错得多,要让他知道,只有做得多,积累的经验就多,其实这也是一种无形的提升,做为主管,你的作用就是让他在工作中确实有所学,有所提高,有所进步,要时时提醒他的工作不足,时时告诉他如何去做,如何去完善你的部门工作,完善部门每个人的工作。让大家都能感觉到工作是在学习,不仅仅是任务。自然每个人就会主动的去工作,主人翁的精神自然就会在他的日常行为中表现出来。四、全面了解员工思想动态,充分激发员工主人翁责任感。很多基层工作都是既简单重复,又责任感强的劳动,这其中的压力、艰辛、苦楚只有员工自己最清楚。只有及时掌握了解员工的思想情况,才能做到尊重员工的个性和独立的人格,突出员工的主人翁地位。以人为基点,重视人、关心人、塑造人,这是企业和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要把实现人的崇高信念,人的价值、理想作为企业的最大目标。因此,加强对员工的信任和关怀,全面了解员工思想动态,是获取员工主创性,充分激发员工主人翁责任感最重要的工作。人类是有血性情感的动物,是能知恩图报的,亲情的力量总能使员工以最大的热情投入工作,实现企业价值的双倍增长。同时,还要加强员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员工进行岗位训练、廉政教育、责任意识教育、道德修养教育等,经常与员工进......>> 问题三:主人翁意识是什么?内涵和例子 主人翁的意思就是自己把这个事情当作自己的事情,有强烈的责任心。 问题四:领导干部应具有什么样的主人翁意识 为官先修德,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是我们党选人用人一贯坚持的基本原则。落实“三严三实”要求,严守政治纪律、政治规矩和组织纪律,是党员领导干部德的关键内容和重要体现,组织部门必须以高标准、严要求,大力改进对干部“德”的考核,考准考实领导干部遵守政治纪律、政治规矩和组织纪律的情况。除此之外,组织部门除了对党员干部进行要求和考核外,更应当发掘“德”的实践。笔者认为,党员干部的发挥主人翁责任感是自我对“德”的实现,更是对党员干部是否合格的检验。领导干部的主人翁责任感应当是本身与广大群众相结合,完成任何任务,都要依靠自身的责任感和群众的积极性,因此组织部门要分清情况,培养党员干部树立主人翁责任感。 一、党员干部有主人翁责任感而群众没有积极性。这种问题会导致党员干部想要主动作为,发挥自身作用,但苦于广大群众没有积极性,就会变成少数人的空茫,工作局面很难打开,久而久之势必会导致党员领导干部在主动作为、责任担当的精神状态上出现问题。就好比一支军队的将军指挥虎狼之师战斗一样,将军指挥但是军队无动于衷,不响应将军的号召,打战何来胜仗之说。因此,党员干部要从自身角度出发,发掘问题根源,通过合理的有效的方式激发群众积极性。 二、广大群众有积极性党员干部没有主人翁责任感。这点就好像国家下了惠民政策,广大群众按照政策要求找到职能部门进行福利领取,但是职能部门的领导干部却不主动作为,找借口说还未落实到他们这里。久而久之势必会导致群众对 *** 的信任度及口碑下降,对 *** 机关造成危害。针对这点,组织部门要积极发挥作用,在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监督、考核等环节将群众意见或基层意见纳入其中,并严格按照部署进行,使党员干部在广大群众有积极性的环境中,切实发挥主人翁责任感,更好的服务于地区和群众的发展需要。 坚持这一方法要运用各种手段激发群众内在的动力,焕发群众的活力;要为群众创造良好的、和谐的环境,满足群众的精神需要和社会需要;要为群众提供参与管理的机会,发挥其主人翁责任感,满足其自我实现的需要。 问题五:如何确立主人翁意识,干好本职工作 一、树立正确的工作理念。工作不能固步自封,要有主动性和创新力。工作中无论做任何事都要深刻领悟和理解主管的旨意和理念,然后用“岗位主人翁精神”把主管的正确意图贯彻下去,这样自己的创能力才会不断发展和提升。主管必须谦虚谨慎,要有“三人行必有师”的工作态度,切不可刚愎自用和自以为是。 二、把握工作中的原则问题。原则性问题必须严格把关,特别是部门主管,工作中要敢于承担责任,要发扬员工有错误主管担责任的主动工作精神,多一点“跟我来”,少一点“给我上”。要及时发现人才并加以肯定和培养、鼓励,一个团队如果发现和培养不了人才,肯定不是一个好集体。 三、注意细节管理。细节决定成败,我们只要带着“岗位主人翁意识”去工作,就会发觉到工作中有许多值得我们去关注的细节,凡事都要做到精益求精,把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 四、工作要有上进心、进取心。通过践行“做岗位主人,为自己工作”的思想,不断去积累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和业务水平。 五、相互监督,互帮互助。公司是我家,发展靠大家。要发扬“一家人、一条心、一股劲、一个目标,用家的温暖去关心和帮助身边的同事,共同学习共同提高。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义务和责任去 *** 和监督一切不利于公司发展、不利于同事发挥的不正常事情发生,绝不能姑息迁就,让我们用家的屏障构筑成一道“铜墙铁壁”的惩防体系,拒不正之风于未然。 六、加强文件控制的执行力。一切工作的前提是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法律法规、工艺规定、锭验规范、操作规程、质量条例、控制程序等等公司所有的明文规定,并严格检查和考核。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都没有凌驾于公司制度之上的权利。一切违规违纪的行为人人都可以制抵。 七、发扬立山文化,增强公司凝聚力。公司文化体现在“扬立山精神、树立山品牌、创立山辉煌”之中,是公司全体员工努力工作的动力和目标所在。公司文化要求我们必须具备“立山人”的优秀素质,牢记主人公的责任,为公司的发展加瓦添砖。 八、坦诚做人,真诚做事。恪尽职守,兢兢业业。 问题六:如何提高员工的主人翁意识 倡导正确的主人翁精神。任何忽视员工个人利益的主人翁意识都是不现实的。岗位股份制公司理论认为股份制公司有两个股东:老板和员工。因为员工是岗位股份制公司的股东,所以,员工就是岗位的主人。作为“股东”的特定岗位员工只有与企业休戚与共方能分享“经营收益”。 做好愿景管理。被员工特别是高阶员工认同并接受了的企业愿景具有持久的激励性,能够成为企业成长的不竭动力。企业愿景管理要立足长远,强调员工参与,反映不同层次员工的诉求,兼顾企业和员工利益。同时做好愿景传播,愿景传播不能仅限于中高层员工,基层员工的愿景认知能够有效提升其企业认同感和凝聚力。 关注员工长期职业竞争力的提升。恐惧员工职业能力提升后离职白白浪费企业人工成本,拒绝在员工发展上进行任何投入,使得员工只是在“消耗式”地工作。随着时间推移,员工的知识、技能由于得不到更新开始老化,职业竞争力日趋下降。以丧失长期职业竞争力为代价的工作机会非但会使企业失去人才吸引力,也必然会让员工抛弃所谓的主人翁精神。 员工执业能力的提升和员工薪酬水平具有某种替代关系。如果企业在员工发展上有较多投入,就会使得部分关注自身发展的员工愿意接受相对较低的薪酬来换取企业的工作机会。同时,员工执业能力的提升和员工薪酬水平又是相互促进的。 培养员工主动工作的意识。通常有一个规律,工作难度越大,背后隐藏的知识、经验、技能就越多,一旦完成这样的工作,积累知识、经验、技能的机会当然也越大。企业要从文化层面让员工知道只有做得多,积累的经验就多,其实这也是一种无形的提升。管理者的作用就是不断地对下属进行必要的指导,让员工不仅能完成业绩目标更能从工作中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员工一旦形成这种思维惯性,自然每个人就会主动地去工作,主人翁精神自然就会在他的日常行为中表现出来。 提升管理者的主人翁意识和领导力。管理者特别是中基层管理者是企业的中坚力量,其一言一行,都深深刻在每个下属的脑海里。员工有没有主人翁意识,首先看管理者是不是有;员工有没有主动工作意识,先看管理者是否有这种意识。管理者的带头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其领导力水平和管理风格会极大地影响到组织氛围,特别是意味着员工积极性和主动性的主人翁精神。 激励到位。主人翁精神及其行为需要内部驱动力和外部激励环境。企业要识别这种行为并及时地给与认可、激励和传播,只有经常被激励和被倡导的思想和行为才有可能成为主流的思想和行为,才能达成理想的管理成效。 问题七:如何提高职工的主人翁意识 我们要用三年时间打一场“强工”攻坚战,提升北大荒集团的综合竞争力,跻身世界五百强。要实现这一目标,我本人认为除了要解决制约工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和深层次矛盾,同时还要提高企业职工的主人翁意识。对于制约工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和深层次矛盾,我不敢妄加评说,只能从谈几点自己浮浅的认识。什么是主人翁意识?事实上,它是一种与我们贴得很紧很近,和我们工作生活息息相关的一种非常通俗朴实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表现.就是企业职工把所有的事情当作自己的来做,有一种强烈的发自内心深处的一定要把事情做完美的意识--即主人翁意识。职工有了主人翁意识,不管做什么事,也不管事情有多艰难,都会全身心地投入,这种来自内心的工作 *** 和工作责任,是推动企业发展的原动力。因此,增强企业职工的主人翁意识非常必要。一、加强政治教育,提高职工的主人翁意识我们国家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公民是国家主人和社会主体。企业是国家和社会的细胞和基础单位,职工同样在企业中扮演着不可缺失的角色。具有主人翁精神的职工,会把工作当成自己的事业去认真完成;会把发展中的企业当成婴儿一样地去照顾,负有把企业做大做强的使命感。而职工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也就实现了自己的价值,感受企业成功带来的成就感,分享企业不断壮大带来的精神和物质享受。事实证明,在所有成功人士的身上,几乎无一例外地表现出这种主人翁的精神:把工作上的事当成自己的事,甚至比关心家事更关心工作;主动、积极、负责、奉献、坚持、追求成功、永不言败。他们不贪图名利、不计较得失,只是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全力以赴地完成任务,要坚持履职尽责与发展人民利益相统一,以强烈的岗位意识、角色意识和责任意识,在当前极其复杂多变的国际大格局中,垦区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垦区开发建设的头30年,前辈们通过艰苦卓绝的奋斗奠定了垦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格局。改革开放之后的20多年,我们通过全面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极大地激发了垦区人民的创造活力。新世纪特别是“十一五”以来,垦区人民抓住难得的历史机遇,快速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农场城镇化,成为全国农业现代化的排头兵和全省城乡一体化的领跑者。现如今,垦区现代化大农业建设实现了新突破,粮食总产跃上400亿斤台阶。二、开展企业文化,提高职工的主人翁意识提高职工的主人翁意识,最重要的还是职工的参与,企业文化不单是企业领导的文化,需要职工的参与,正如同企业文化的涵义所指出的那样,企业文化是企业全体职工在企业运行过程中所培育形成的、与企业组织行为相关联的、并事实上成为全体职工主流意识而被共同遵守的最高目标、价值体系、基本信念及企业组织行为规范的总和。所以企业文化必然需要职工的参与,没有职工参与,总结提炼和发扬的企业文化必然不可能起到激发的作用。企业文化在提炼总结之初就应该加入职工的参与,系统调研,达成共识,同时领导职工一同践行,真正按照企业文化中行为规范的内容要求自己,逐渐形成自觉行为,才可能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北大荒文化底蕴深厚,北大荒文化是具有中国特色、多元文化特征和现代化大农业特质的先进文化。北大荒文化具有中国特色,是来自五湖四海的几代北大荒人,在艰苦创业、开拓创新、争先创优的伟大实践中,创造的中华民族历久弥新的宝贵精神财富。北大荒文化具有多元文化特征,是在举国体制下,由复转官兵、支边青年、知识青年和当地干部,在开发建设北大荒过程中,融合军旅文化、知青文化、闯关东文化和黑土文化,升华而成的优秀文明成果。北大荒文化具有现代化大农业特质,是北大荒人根植于现代化大农业生产实践,在探索和创新现代化大农业发展模式,统筹推进农业现代化、农垦工业化......>> 问题八:如何破解企业员工“主人翁意识”缺失的问题 应该说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如果单纯向企业员工讲解要有主人翁意识,那肯定收效甚微,如果把员工的利益与企业的利益联系在一起,那员工大部份都应该会有主人翁意识的。 问题九:树立主人翁意识要做的那几点的作文 我就是一个小小的垃圾桶,我的朋友可谓是遍布天下,别看我是一个小小垃圾桶,我还是有许多的烦恼。 我总是静静的矗立在一个偏僻的小角落里,久而久之,我就被人们遗忘了,想到这,我有是伤心、又是愤怒。因为人们忘了我,所以总是有人把又脏又恶心、还带着连苍蝇都不爱闻的酸溜溜的味道、还滴着黄汤的垃圾扔在一个很显眼的地方,垃圾散发的臭气在空中弥漫,我闻着都难受,难道那些人没闻到或者没看见吗?我这个小小的垃圾桶又起到什么作用了呢? 我还有个烦恼,记得我刚刚来到这个小区时,有着干干净净的地面,空气中沉淀资金额青草的清香,那是多么令人回味无穷啊!当时人们高高兴兴的拎着垃圾,走向我,为了不把我弄脏,还特意把袋口系得严严实实的,再扔进我的大肚子里,我也是笑盈盈地接待他们,唉!我不由得叹了口气,可是好景不长,才过两三天,他们就对我厌倦了,除了乱扔垃圾的,也有把垃圾扔在我身上的。看看我身上的污渍,又想起了前两天发生的一件事,那天有一个上初中的男孩,急匆匆地从楼上冲了下来,又把没系口地垃圾转了几圈,像斗牛士一样,结果垃圾又像天女散花一样撒了一地,垃圾也就剩一半了,接着他又向前走了几步,一个三分球,就不管了,可是垃圾一下就打中了我的头,一小部分进了我的大肚子里,大部分 问题十:求演讲稿:员工主人翁意识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性 员工的企业意识最重要的体现就是企业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即企业员工作为企业主体和能动力量在企业经营和管理等方面表现出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具体表现: 为个人目标与企业目标的一致性;个人利益与企业利益的协调性;员工对企业强烈的责任心,使命感,员工与企业同荣辱、共始终的价值追求。 它是以企业主人的视角上观照企业和对企业事务高度负责的思维模式,与员工的依赖思想和雇佣观念以及对企业事务默然置之的作客思想是截然相反和根本对立的。 培养员工主人翁意识,是理顺企业内部生产关系,实现统一意志,集体奋斗的思想基础,也是充分调动员工能动性,挖掘人才潜力,增强企业凝聚力,提高企业战斗力,以不断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重要措施和方略。 培养员工主人翁意识如此重要,但目前很多公司员工的主人翁意识总体状况尚不容乐观,它较之企业管理和发展的要求还严重滞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员工认识上有盲点。雇佣思想严重,错误地认为,企业中“老板为主人,员工为从仆”,尤其对企业管理工作参与意识淡漠,有时甚至采取不合作态度。 二、理解上有误区。部分员工曲解主人翁地位,坚持“主人就要主事”,混淆拥有管理权与直接行使管理权的不同内涵。 三、追求上有偏颇。强调主人翁地位,却漠视主人翁作用,政治上要权力,经济上要利益,却忘了行为上的主人翁责任。 究其原因,有历史的,也有现实的;既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概括起来,大致如下: 一、员工心理上造成的依赖意识和“等、靠、要”思想,且习惯于以规章制度、定额指标为内容的硬管理,对以人为本的软管理重视不够。 二、思想教育工作不够,抓生产、抓效益,忽略了用积极向上的思想培养员工健康的心理素质,且企业只要求员工尽主人义务,承担主人责任,却不能够完整地确立其主人翁的地位和权力。 三、不能给员工以大家庭的温暖,缺乏对员工的“感情投资”,甚至没有,因而员工也就没有做主人翁的愿望和要求。 四、对主人翁意识的培养不足,只停留在口头上、宣传上,致使主人翁意识很难成为员工的思想现实,陈旧的体制极大地挫伤和压抑了企业职工的主人翁意识。 五、民主意识不浓,不能广开言路,集思广益,以致成为抑制主人翁意识发生的人为阻力。 为了培养和激发公司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应该建立一套富于激励性和鼓励性的管理制度,同时,积极探索管理工作艺术和策略,不断提升工作的深度,广度,力度,使员工主人翁意识得到有效的培养,要让员工充分认识到企业是员工利益和命运的载体,员工的利益与企业的命运是不可分割的。 员工主人翁意识,作为一种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和完整的心理机制,不可能自发地产生,也不能企望通过发两个文件,订几条制度,喊几句口号就能奏效。只有从大局上改革贻养惰性的陈旧体制,消除“无权一身轻,肚饱万事足“的庸俗生命哲学,尤其要借改革的契机,动员和组织员工参加改革的全过程,从改革的方案制定,到其付诸实施,都要走群众路线,坚持民主讨论、大众决策。 为了充分激发企业员工的主人翁意识,我们应该调动每个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必须进一步确立责任明晰,赏罚严明的有效责任制度,按照每个单位,每个岗位的职能分工,层层分解,落实到人。最为重要的是,在经营理念中,一定要树立正确的人本思想,充分地、全方位地培养和激发企业员工的主人翁意识,不断优化企业内部人力环境,以形成上下左右,戮力同心,促进企业的茁壮发展。 龚要激励员工 让他们有荣辱感,加强你的号召力和鼓动性。统一他们的思想 要让他们有主人翁的精神 主人翁精神,即当家作......>>
2023-08-26 06:29:281

百家讲坛讲过多少期关于历史的节目有哪些节目名字叫什么??

1.不停息的旋律 百家讲坛DVD(15张) 2.智慧的痛苦 3.传承的神韵 4.当茶遇到咖啡 5.地球成长史(上、中、下) 6.昆虫系列 7.风雅百代存 8.撼天之旅 9.华夏春秋志 10.建筑不是房子 11.冷眼看热点 12.女人说话(上、下) 13.古埃及文明失落之谜系列 14.品读水浒 15.人的生与活 16.生命的奥秘 17.时代的加速器——数字 鲍鹏山《鲍鹏山新说水浒》节目 18、探寻宇宙 19.文明的发动机 20.文学的个性 21.物理的挑战 22.相识数学 23.与健康手拉手 24.智慧的痛苦 25.清十二帝疑案 26.论争象牙塔 27.面对缪斯女神 28.企业的方向盘——管理 29.社会的源动力——经济 30.新解《红楼梦》 31.语言的方程 32.身边的礼仪 33.金正昆谈现代礼仪 百家讲坛DVD(12张) 34.周思源也说秦可卿 35.《钱钟书》系列 36.地域文化的形成 37.红楼六家谈 38.老舍的文学地图 39.《海洋生灵》系列 40.李云龙 41.鲁迅 42、老子与百姓生活 43.说聊斋 44.张恨水系列 45.吕不韦 46.二战人物 47.红楼梦里的配角 48.中国电影百年 49.正说清朝二十四臣(正说和珅、正说刘墉、正说纪晓岚、正说多尔衮、正说鳌拜、正说吴三桂、大太监李连英) 50.文明的驻足地 51、经典中的爱情 52、孔庆东看武侠小说 易中天汉代风云人物节目 53、明亡清兴六十年 54、唐诗的故事(李白、杜甫) 55、易中天品三国 56、毛佩琦细解明朝十七帝 57、于丹《论语》心得 58、于丹《庄子》心得 59、王立群读《史记》(汉武帝、秦始皇) 60、贞观之治 61、我读经典 62、玄奘西游记 63、我心中的陈嘉庚 64、新解三十六计 65、武则天 66、马未都说家具收藏(家具、玉器、瓷器、漆器、杂项) 百家讲坛DVD(20张) 67、诗歌唐朝 68、唐高宗真相 69、西厢记 70、唐伯虎 71、苏轼 72、于丹《论语》感悟 73、李清照 74、红旗渠的故事 75、范蠡 76、军旅作家王树增讲长征 77、先秦诸子百家争鸣 78、刘心武揭秘《红楼梦》(林黛玉、薛宝钗 袁腾飞两宋风云节目 、贾宝玉、史湘云) 79、汉代风云人物 80、解读《三字经》 81、传奇太后 82、张爱玲 83、心灵鸡汤 84、王国维 85、玄武门之变 86、教育系列 87、方尔加讲孔子 88、杨子荣 89、汉代国策风云 90、焦裕禄 91、郑和下西洋600年祭 92、传奇紫砂壶 93、千古中医故事 94、喻大华评说嘉庆王朝 95、蜀地探秘 96、历史人物的悲剧 97、李斯 百家讲坛DVD(20张) 98、班墨传奇 99、鲍鹏山新说水浒(武松、鲁智深、林冲、李逵、宋江) 100、两宋风云 101、金戈铁马辛弃疾 102、梅兰芳 103、诗歌唐朝 104、周岭揭秘曹雪芹 105、周汝昌眼中的四大名著 106、抗日名将杨靖宇 107、苦命皇帝咸丰 108、大明嘉靖往事 109、汉代风云人物(易中天:晁错、袁盎、窦婴、韩信、刘邦 、 王立群:项羽、吕后) 110、大明名臣(风雨张居正、抗倭英雄戚继光、清官海瑞、“救时宰相”于谦) 111、京剧大师程砚秋 112、康熙大帝 113、白蛇传奇 114、白居易 115、解读中医 116、红楼梦 117、清朝陵寝之谜 118、道光与鸦片战争 119、战国说客双雄 120、孟子的智慧 121、大明第一谋臣刘伯温 122、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曾巩、王安石、苏轼、苏洵、苏辙、大结局) 123、长恨歌 124、破解幸福密码 125、孔子是怎样炼成的 126、易经的奥秘 127、水墨齐白石 百家讲坛DVD(19张) 128、中国民间四大爱情传奇 129、胡雪岩的启示 130、名相管仲 131、《红楼梦》八十回后真故事 132、永乐大帝 133、南唐后主李煜 134、走近曹操 135、解码关公 136、解读《弟子规》 137、竹林七贤 138、东汉开国 139、末代皇帝溥仪 140、梅毅话英雄(鲜为人知的杨家将、隋唐英雄志) 141、成语趣谈 142、太平公主 143、回顾开国大典 144、塞北三朝(辽) 145、传奇王阳明 146、三言二拍 147、侠骨柔情陆放翁 148、麻辣说三国(向诸葛亮借智慧、跟司马懿学管理) 149、大国医(王孟英、钱乙、李东垣、缪希雍、朱丹溪) 150、大风歌 151、郦波评说曾国藩家训(上部、下部) 152、名人酒故事 153、大隋风云(杨坚、杨广) 154、中华孝道 155、信仰的力量 156、春秋五霸 157、彭林说礼 158、万历兴亡录 159、囚徒天子光绪 160、大话西游 161、千年一笔谈 162、千秋是非话寇准 163、大故宫【第一部、第二部】 著名作家梅毅讲述《隋唐英雄志》 【第三部】(即将播出) 164、从司马到司马 165、纳兰心事有谁知 166、清明上河读宋朝 167、拿破仑 168、清东陵密码 169、汉武帝的三张面孔 170、战国七雄 171、王立群读宋史【第一部】 172、郝万山说健康 173、春秋吴国风云录 174、狄仁杰真相 175、客家人(土楼文化) 176、胡阿祥说国号 177、解读《百家姓》【第一部】满意请采纳
2023-08-26 06:29: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