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iers / 阅读 / 详情

求量子力学入门知识

2023-08-24 18:10:55
共2条回复
nicehost

建议你先把高中和大学的数学和物理基础打好 要是不懂微积分 复变函数的话量子力学就是一本天书 还不如去看科普类的书 我们也是到大三下才有开量子这方面课的 并且还让我们这些211重点大学的学生吐血不止 主要原因是数学基础不牢固 并且太抽象了(学这门课不能用经典力学的思维去思考)。如果你真有兴趣的话可以买本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量子力学》去看看。如果要求是非常专业的话可以看看科普类的书比如《上帝会掷摋子吗》《时间简史》等看看。在物理学的领域中,研究的是宇宙的基本组成要素:物质、能量、空间、时间及它们的相互作用;借由被分析的基本定律与法则来完整了解这个系统。物理在经典时代是由与它极相像的自然哲学的研究所组成的,直到十九世纪物理才从哲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实证科学。

  ● 电磁学及电动力学 (Electromagnetism and Electrodynamics)研究电磁现象,物质的电磁运动规律及电磁辐射等规律

  ● 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 (Thermodynamics and Statistical Physics)研究物质热运动的统计规律及其宏观表现

  ● 相对论 (Relativity)研究物体的高速运动效应以及相关的动力学规律以及关于时空相对性的规律

  ● 量子力学 (Quantum mechanics)研究微观物质运动现象以及基本运动规律

  此外,还有:

  粒子物理学、原子核物理学、原子分子物理学、固体物理学、凝聚态物理学、激光物理学、等离子体物理学、地球物理学、生物物理学、天体物理学、声学、电磁学、光学、无线电物理学、热学、量子场论、低温物理学、半导体物理学、磁学、液晶、医学物理学、非线性物理学、计算物理学等等。

  通常还将理论力学、电动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量子力学统称为四大力学。 [编辑本段]物理学发展史  从古时候起,人们就尝试着理解这个世界:为什么物体会往地上掉,为什么不同的物质有不同的性质等等。宇宙的性质 彩虹同样是一个谜,譬如地球、太阳以及月亮这些星体究竟是遵循着什么规律在运动,并且是什么力量决定着这些规律。人们提出了各种理论试图解释这个世界,然而其中的大多数都是错误的。这些早期的理论在今天看来更像是一些哲学理论,它们不像今天的理论通常需要被有系统的实验证明。像托勒密(Ptolemy)和亚里士多德(Aristotle)提出的理论,其中有些与我们日常所观察到的事实是相悖的。当然也有例外,譬如印度的一些哲学家和天文学家在原子论和天文学方面所给出的许多描述是正确的,再举例如希腊的思想家阿基米德(Archimedes)在力学方面导出了许多正确的结论,像我们熟知的阿基米德定律。

  在十七世纪末期,由于人们乐意对原先持有的真理提出疑问并寻求新的答案,最后导致了重大的科学进展,这个时期现在被称为科学革命。科学革命的前兆可回溯到在印度及波斯所做出的重要发展,包括:印度数学暨天文学家Aryabhata以日心的太阳系引力为基础所发展而成的行星轨道之椭圆的模型、哲学家Hindu及Jaina发展的原子理论基本概念、由印度佛教学者Dignāga及Dharmakirti所发展之光即为能量粒子之 热气球理论、由穆斯林科学家Ibn al-Haitham(Alhazen)所发展的光学理论、由波斯的天文学家Muhammad al-Fazari所发明的星象盘,以及波斯科学家Nasir al-Din Tusi所指出托勒密体系之重大缺陷。

  物理学的发展历史由低级到高级,现在已基本建立l物理学理论的结构

  物理学理论的结构由常数G,c和h控制

  第一级:牛顿力学(G,h,1/c=0)

  第二级:牛顿的引力理论(h,1/c=0,G不为0)

  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不包括引力(h,G=0,1/c不为0)

  量子力学(G,1/c=0,h不为0)

  第三级: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h=0,G,1/c不为0)

  相对论的量子力学(G=0,h,1/c不为0)

  牛顿量子引力(1/c=0,h,G不为0)

  终极:相对论量子引力理论(1/c,h,G全不为0) [编辑本段]物理学学科性质  </B>

  物理学是人们对无生命自然界中物质的转变的知识做出规律性的总结。这种运动和转变应有两种。一是早期人们通过感官视觉的延伸,二是近代人们通过发明创造供观察测量用的科学仪器,实验得出的结果。物理学从研究角度及观点不同,可分为微观与宏观两部分,宏观是不分析微粒群中的单个作用效果而直接考虑整体效果,是最早期就已经出现的,微观物理学随着科技的发展理论逐渐完善。

  其次,物理又是一种智能。

  诚如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德国科学家玻恩所言:“与其说是因为我发表的工作里包含了一个自然现象的发现,倒不如说是因为那里包含了一个关于自然现象的科学思想方法基础。”物理学之所以被人们公认为一门重要的科学,不仅仅在于它对客观世界的规律作出了深刻的揭示,还因为它在发展、成长的过程中,形成了一整套独特而卓有成效的思想方法体系。正因为如此,使得物理学当之无愧地成了人类智能的结晶,文明的瑰宝。

  大量事实表明,物理思想与方法不仅对物理学本身有价值,而且对整个自然科学,乃至社会科学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贡献。有人统计过,自20世纪中叶以来,在诺贝尔化学奖、生物及医学奖,甚至经济学奖的获奖者中,有一半以上的人具有物理学的背景;——这意味着他们从物理学中汲取了智能,转而在非物理领域里获得了成功。——反过来,却从未发现有非物理专业出身的科学家问鼎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事例。这就是物理智能的力量。难怪国外有专家十分尖锐地指出:没有物理修养的民族是愚蠢的民族!

  总之物理学是概括规律性的总结,是概括经验科学性的理论认识。

   力学的概念

  【力学】

  物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是研究物体的机械运动和平衡规律及其应用的。力学可分为静力学、运动学和动力学三部分。静力学是以讨论物体在外力作用下保持平衡状态的条件为主。运动学是撇开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来研究物体机械运动的描述方法,而不涉及引起运动的原因。动力学是讨论质点系统所受的力和压力作用下发生的运动两者之间的关系。力学也可按所研究物体的性质分为质点力学、刚体力学和连续介质力学。连续介质通常分为固体和流体,固体包括弹性体和塑性体,而流体则包括液体和气体。

  16世纪到17世纪间,力学开始发展为一门独立的、系统的学科。伽利略通过对抛体和落体的研究,提出惯性定律并用以解释地面上的物体和天体的运动。17世纪末牛顿提出力学运动的三条基本定律,使经典力学形成系统的理论。根据牛顿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成功地解释了地球上的落体运动规律和行星的运动轨道。此后两个世纪中在很多科学家的研究与推广下,终于成为一门具有完善理论的经典力学。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狭义相对论,对于高速运动物体,必须用相对力学来代替经典力学,因为经典力学不过是物体速度远小于光速的近似理论。20世纪20年代量子力学得到发展,它根据实物粒子和光子具有粒子和波动的双重性解释了经典力学不能解释的微观现象,并且在微观领域给经典力学限定了适用范围。

  【经典力学】

  经典力学的基本定律是牛顿运动定律或与牛顿定律有关且等价的其它力学原理,它是20世纪以前的力学,有两个基本假定:其一是假定时间和空间是绝对的,长度和时间间隔的测量与观测者的运动无关,物质间相互作用的传递是瞬时到达的;其二是一切可观测的物理量在原则上可以无限精确地加以测定。20世纪以来,由于物理学的发展,经典力学的局限性暴露出来。如第一个假定,实际上只适用于与光速相比的低速运动情况。在高速运动情况下,时间和长度不能再认为与观测者的运动无关。第二个假定只适用于宏观物体。在微观系统中,所有物理量在原则上不可能同时被精确测定。因此经典力学的定律一般只是宏观物体低速运动时的近似定律。

  【牛顿力学】

  它是以牛顿运动定律为基础,在17世纪以后发展起来的。直接以牛顿运动定律为出发点来研究质点系统的运动,这就是牛顿力学。它以质点为对象,着眼于力的概念,在处理质点系统问题时,须分别考虑各个质点所受的力,然后来推断整个质点系统的运动。牛顿力学认为质量和能量各自独立存在,且各自守恒,它只适用于物体运动速度远小于光速的范围。牛顿力学较多采用直观的几何方法,在解决简单的力学问题时,比分析力学方便简单。

  【分析力学】

  经典力学按历史发展阶段的先后与研究方法的不同而分为牛顿力学及分析力学。1788年拉格朗日发展了欧勒·达朗伯等人的工作,发表了“分析力学”。分析力学处理问题时以整个力学系统作为对象,用广义坐标来描述整个力学系统的位形,着眼于能量概念。在力学系统受到理想约束时,可在不考虑约束力的情况下来解决系统的运动问题。分析力学较多采用抽象的分析方法,在解决复杂的力学问题时显出其优越性。

  【理论力学】

  是力学与数学的结合。理论力学是数学物理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各种应用力学的基础。它一般应用微积分、微分方程、矢量分析等数学工具对牛顿力学作深入的阐述并对分析力学作系统的介绍。由于数学更深入地应用于力学这个领域,使力学更加理论化。

  【运动学】

  用纯粹的解析和几何方法描述物体的运动,对物体作这种运动的物理原因可不考虑。亦即从几何方面来研究物体间的相对位置随时间的变化,而不涉及运动的原因。

  【动力学】

  讨论质点系统所受的力和在力作用下发生的运动两者之间的关系。以牛顿定律为基础,根据不同的需要提出了各种形式的动力学基本原理,如达朗伯原理、拉格朗日方程、哈密顿原理,正则方程等。根据系统现时状态以及内部各部分间的相互作用和系统与它周围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可预言将要发生的运动。

  【弹性力学】

  它是研究弹性体内由于受到外力的作用或温度改变等原因而发生的应力,形变和位移的一门学科,故又称弹性理论。弹性力学通常所讨论的是理想弹性体的线性问题。它的基本假定是:物体是连续、均匀和各向同性的;物体是完全弹性体;在施加负载前,体内没有初应力;物体的形变十分微小。根据上述假定,对应力和形变关系而作的数学推演常称为数学弹性力学。此外还有应用弹性力学。如物体形变不是十分微小,可用非线性弹性理论来研究。若物体内部应力超过了弹性极限,物体将进入非完全弹性状态。此时则必须用塑性理论来研究。

  【连续介质力学】

  它是研究质量连续分布的可变形物体的运动规律,主要讨论一切连续介质普遍遵从的力学规律。例如,质量守恒、动量和角动量定理、能量守恒等。弹性体力学和流体力学有时综合讨论称为连续介质力学。

  【力】

  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称为“力”。当物体受其他物体的作用后,能使物体获得加速度(速度或动量发生变化)或者发生形变的都称为“力”。它是物理学中重要的基本概念。在力学的范围内,所谓形变是指物体的形状和体积的变化。所谓运动状态的变化指的是物体的速度变化,包括速度大小或方向的变化,即产生加速度。力是物体(或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一定有另一个物体对它施加这种作用,前者是受力物体,后者是施力物体。只要有力的作用,就一定有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平常所说,物体受到了力,而没指明施力物体,但施力物体一定是存在的。不管是直接接触物体间的力,还是间接接触的物体间的力作用;也不管是宏观物体间的力作用,还是微观物体间的力作用,都不能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的。力的作用与物质的运动一样要通过时间和空间来实现。而且,物体的运动状态的变化量或物体形态的变化量,取决于力对时间和空间的累积效应。根据力的定义,对任何一个物体,力与它产生的加速度方向相同,它的大小与物体所产生的加速度成正比。且两力作用于同一物体所产生的加速度,是该两力分别作用于该物体所产生的加速度的矢量和。

  力是一个矢量,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是表示力作用效果的重要特征,称它为力的三要素。力的合成与分解遵守平行四边形法则。在国际单位制(SI)中,规定使质量为一千克的物体,产生加速度为1米/秒2的力为1牛顿,符号是N。(1千克力=9.80665牛顿。1牛顿=105达因)

  力的种类很多。根据力的效果来分的有压力、张力、支持力、浮力、表面张力、斥力、引力、阻力、动力、向心力等等。根据力的性质来分的有重力、弹力、弹力、摩擦力、分子力、电磁力、核力等等。在中学阶段,一般分为场力(包括重力、电场力、磁场力等),弹力(压力、张力、拉力等),摩擦力(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等)。

  【力的三要素】

  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合称为“力的三要素”。常用有向线段来表示力。线段的长度跟力的大小成正比,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表示力的作用点。用上述方式表示力叫“力的图式法”。当考虑有关力的问题时,必须考虑这三个要素。

  【物性】

  是物理学的内容之一,是研究有关物质的气、液、固三态的力学和热学性质的科学。物性学原指研究物质三态的机械性质和热性质的学科。随着对物质性质的研究,逐渐由力学和热学扩展到电磁学、光学等方面,物性学所涉及的范围太广,现已不再作为一门单独的学科,而将其内容分别纳入有关的部门。

  【物理变化】

  指物质的状态虽然发生了变化,但一般说来物质本身的组成成分却没有改变。例如:位置、体积、形状、温度、压强的变化,以及气态、液态、固态间相互转化等。还有物质与电磁场的相互作用,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以及微观粒子(电子、原子核、基本粒子等)间的相互作用与转化,都是物理变化。

  【物质】

  物质为构成宇宙间一切物体的实物和场。例如空气和水,食物和棉布,煤炭和石油,钢铁和铜、铝,以及人工合成的各种纤维、塑料等等,都是物质。世界上,我们周围所有的客观存在都是物质。人体本身也是物质。除这些实物之外,光、电磁场等也是物质,它们是以场的形式出现的物质。

  物质的种类形态万千,物质的性质多种多样。气体状态的物质,液体状态的物质或固体状态的物质;单质、化合物或混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矿物与合金;无机物和有机物;天然存在的物质和人工合成的物质;无生命的物质与生命物质以及实体物质和场物质等等。物质的种类虽多,但它们有其特性,那就是客观存在,并能够被观测,以及都具有质量和能量。

  【物体】

  由物质构成的,占有一定空间的个体都称为物体。通过人类感觉器官可感觉到它存在的客观现实。

  【张力】

  被拉伸的弦、绳等柔性物体对拉伸它的其他物体的作用力或被拉伸的柔性物体内部各部分之间的作用力。例如,某绳AB可以看成是A C和C B两段组成,其中C为绳A B中的任一横截面,AC段和CB段的相互作用力就是张力。在绳的截面上单位面积所受的张力称为张应力。

  【力的单位】

  在m·kg·s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力的大小,习惯上用重量的单位。若在弹簧秤上挂500克的砝码时的伸长长度与用手拉弹簧秤的伸长长度相同时,手的拉力便与500克砝码的重力大小相同。因此,与500克的重量同样作用的力,就用500克的力来表示。但实际上,克、千克都是质量的单位,克重或千克重等重量单位是属于力的一种重力单位,不能代表全部,而且在计算上数值不同,故有力之绝对单位。依牛顿力学的定义:力=质量×加速度。质量为1千克的质点,在力的方向产生1米/秒2的加速度时,则称该力为1千克·米/秒2=1牛顿。因质点受地球引力作用,下落时的重力加速度为g=9.8米/秒2,故质量为1千克的质点的重量W=mg=1×9.8千克·米/秒2=9.8牛顿。

  【牛顿】

  它是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使质量是1千克的物体获得1米·秒-2加速度的力叫作1“牛顿”。符号用N表示。(1牛顿=105达因)。

  【重力】

  地球对物体的引力称为“重力”。关于重力有各种不同的解释,如,是一个物体在宇宙中受到其他物体万有引力作用的总合;重力即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宇宙中的每个质点与其它质点之间,都存在着一种引力性的相互作用,与两质点质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其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这种相互作用称为“重力”。

  上述几种讲法虽略有区别,但强调了它们的本质是引力。因为处于引力场的物体都受到重力,重力的本质是引力相互作用。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其它天体距离它很远,地球上其它物体对它的万有引力很小,所以该物体的重力是指地球对它的万有引力,其方向指向地心。离地面愈远,重力愈小。同一物体在地球上不同地点重力也稍有不同,从赤道到两极重力是逐渐增加的,因为地球是一个扁球体,其赤道处半径大于两极半径。地球上的物体随地球的自转而作匀速圆周运动,作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所需的向心力,来源于地球对物体的引力。向心力与重力同为引力的分力。由于地球上各地的地形与地质构造不同,物体在地球上不同的地点引力将有所变化,而物体的重力也随之而变化。利用这种重力的变化可以探矿(可探测煤、铁、铜矿及石油的蕴藏量等)。

  【重量】

  在地球表面附近,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称为“重量”。地球表面上的物体,除受地球对它的重力作用外,由于地球的自转,还将受到惯性离心力的作用,这两个力的合力的大小称为该物体的重量。习惯上人们认为:物体所受到的重力就是它本身的重量。对重量的解释有许多说法,例如,重量就是重力;物体的重量就是地球对该物体的万有引力;重量即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重量是物体静止时,拉紧竖直悬绳的力或压在水平支持物上的力。

  上述几种讲法,有的强调重量即重力,是矢量,它们的本质是引力。有的强调重力不是矢量,重量是重力的大小,是标量。还有的是以测量法则作为重量的定义。这些不同的定义只是解释的不同而已,谈不到对与错。

  质量为1千克的物体,在纬度45°的海平面上所受的重力即重量称为1千克力。不同的物体重量不同,同一物体在地球上的位置不同,它的重量也有差异。1千克的物体,在赤道上称得重量是0.0973千克力,而在北极称之则是1.26千克力。同一物体所处位置不同,其质量不变,而重量则愈近两极和愈近地面则愈大。

   物理学的研究方法

   对于物理学理论和实验来说,物理量的定义和测量的假设选择,理论的数学展开,理论与实验的比较是与实验定律一致,是物理学理论的唯一目标。

  人们能通过这样的结合解决问题,就是预言指导科学实践这不是大唯物主义思想,其实是物理学理论的目的和结构。 [编辑本段]物理学的思想理论  物理与形而上学的关系

  在不断反思形而上学而产生的非经验主义的客观原理的基础上,物理学理论可以用它自身的科学术语来判断。而不包依赖于它们可能从属于哲学学派的主张。在着手描述的物理性质中选择简单的性质,其它性质则是群聚的想象和组合。通过恰当的测量方法和数学技巧从而进一步认知事物的本来性质。实验选择后的数量存在某种对应关系。一种关系可以有多数实验与其对应,但一个实验不能对应多种关系。也就是说,一个规律可以体现在多个实验中,但多个实验不一定只反映一个规律。

    我国物理教育从初中第二年开始,高中成为理科之一,除两本必修教材外,又有声、光、热、电、力五个选修部分。

  选修3-1、2电学

  选修3-3热力学

  选修3-4光、波

  选修3-5碰撞和原子

S笔记

  • 你好:

  • “什么是量子力学?”——量子力学是研究微观粒子结构、性质的一门学科。

  • “研究领域是什么?”——微观和介观领域问题。

  • “谁提出的?”——1900年,普朗克的量子假说;1905年爱因斯坦的光量子假说;1913年波尔的旧量子理论;1924年德布罗意提出物质波假设的雏形。这个问题可以去看看教材,一般有简单介绍。

  • “有何研究价值?”——从17世纪的牛顿力学到19世纪的电动力学,热力学和统计物理学的陆续建立,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经典物理体系。它们成功的解释了人们所观察到的许多宏观物理现象。于是,人们乐观地认为可以用经典物理学解释所有物理现象,但是并没有。再解释固体低温比热、黑体辐射、光电效应以及原子光谱等实验时,经典物理的解释遇到了局限。还有,现代的生命、信息、材料学科,激光、超导和核能领域等都有深远的应用。就是说:它有大用。

  • 祝你生活愉快!

相关推荐

量子力学基本原理

关于量子力学基本原理如下:1、波粒二象性:量子力学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是波粒二象性。在经典物理学中,物质被认为是由粒子组成的,而在量子力学中,物质既可以表现出粒子性质,也可以表现出波动性质。这意味着物质既可以像粒子一样存在,又可以像波一样传播。2、不确定性原理:不确定性原理是量子力学中最著名的原理之一。它描述了在测量粒子的位置和动量时,我们无法同时知道这两个量的精确值,这是因为测量位置会干扰粒子的动量,而测量动量会干扰粒子的位置,这个原理表明,在量子力学中,我们无法精确地预测粒子的运动轨迹。3、算符和本征值:在量子力学中,物理量被表示为算符。算符作用在波函数上,得到一个数值,这个数值称为本征值,本征值描述了物理量的取值,而算符描述了如何测量这个物理量,这个概念在量子力学中非常重要,因为它允许我们通过测量本征值来确定物理量的取值。4、纠缠:纠缠是量子力学中一种非常奇特的现象。它描述了两个或多个粒子之间的关系,这些粒子之间的关系是无论它们之间有多远都会发生的,当两个粒子纠缠在一起时,它们的状态是相互依存的,这意味着改变一个粒子的状态会影响到另一个粒子的状态。5、波函数坍缩:在量子力学中,波函数描述了粒子的状态。当我们对粒子进行测量时,波函数会坍缩,这意味着粒子的状态会变成我们测量到的状态,这个过程是量子力学中非常重要的,因为它描述了我们如何从量子系统中获取信息。量子力学是一种描述微观世界的物理学理论,它是20世纪最重要的科学发现之一,量子力学基本原理是该理论的基础,它们描述了在微观尺度下粒子的行为和性质。
2023-08-18 02:37:051

牛顿力学与量子力学的关系和本质区别是什么

三言两语说不清.经典力学是述宏观的而量子力学则可以描述宏观和微观.量子力学是研究微观粒子的运动规律的物理学分支学科,它主要研究原子、分子、凝聚态物质,以及原子核和基本粒子的结构、性质的基础理论,它与相对论一起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理论基础。量子力学不仅是近代物理学的基础理论之一,而且在化学等有关学科和许多近代技术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量子力学的发展简史 量子力学是在旧量子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旧量子论包括普朗克的量子假说、爱因斯坦的光量子理论和玻尔的原子理论。 1900年,普朗克提出辐射量子假说,假定电磁场和物质交换能量是以间断的形式(能量子)实现的,能量子的大小同辐射频率成正比,比例常数称为普朗克常数,从而得出黑体辐射能量分布公式,成功地解释了黑体辐射现象。 1905年,爱因斯坦引进光量子(光子)的概念,并给出了光子的能量、动量与辐射的频率和波长的关系,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其后,他又提出固体的振动能量也是量子化的,从而解释了低温下固体比热问题。 1913年,玻尔在卢瑟福有核原子模型的基础上建立起原子的量子理论。按照这个理论,原子中的电子只能在分立的轨道上运动,原子具有确定的能量,它所处的这种状态叫“定态”,而且原子只有从一个定态到另一个定态,才能吸收或辐射能量。这个理论虽然有许多成功之处,但对于进一步解释实验现象还有许多困难。 在人们认识到光具有波动和微粒的二象性之后,为了解释一些经典理论无法解释的现象,法国物理学家德布罗意于1923年提出微观粒子具有波粒二象性的假说。德布罗意认为:正如光具有波粒二象性一样,实体的微粒(如电子、原子等)也具有这种性质,即既具有粒子性也具有波动性。这一假说不久就为实验所证实。 由于微观粒子具有波粒二象性,微观粒子所遵循的运动规律就不同于宏观物体的运动规律,描述微观粒子运动规律的量子力学也就不同于描述宏观物体运动规律的经典力学。当粒子的大小由微观过渡到宏观时,它所遵循的规律也由量子力学过渡到经典力学。 量子力学与经典力学的差别首先表现在对粒子的状态和力学量的描述及其变化规律上。在量子力学中,粒子的状态用波函数描述,它是坐标和时间的复函数。为了描写微观粒子状态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就需要找出波函数所满足的运动方程。这个方程是薛定谔在1926年首先找到的,被称为薛定谔方程。 当微观粒子处于某一状态时,它的力学量(如坐标、动量、角动量、能量等)一般不具有确定的数值,而具有一系列可能值,每个可能值以一定的几率出现。当粒子所处的状态确定时,力学量具有某一可能值的几率也就完全确定。这就是1927年,海森伯得出的测不准关系,同时玻尔提出了并协原理,对量子力学给出了进一步的阐释。 量子力学和狭义相对论的结合产生了相对论量子力学。经狄拉克、海森伯和泡利等人的工作发展了量子电动力学。20世纪30年代以后形成了描述各种粒子场的量子化理论——量子场论,它构成了描述基本粒子现象的理论基础。 量子力学是在旧量子论建立之后发展建立起来的。旧量子论对经典物理理论加以某种人为的修正或附加条件以便解释微观领域中的一些现象。由于旧量子论不能令人满意,人们在寻找微观领域的规律时,从两条不同的道路建立了量子力学。 1925年,海森堡基于物理理论只处理可观察量的认识,抛弃了不可观察的轨道概念,并从可观察的辐射频率及其强度出发,和玻恩、约尔丹一起建立起矩阵力学;1926年,薛定谔基于量子性是微观体系波动性的反映这一认识,找到了微观体系的运动方程,从而建立起波动力学,其后不久还证明了波动力学和矩阵力学的数学等价性;狄拉克和约尔丹各自独立地发展了一种普遍的变换理论,给出量子力学简洁、完善的数学表达形式。量子力学的基本内容 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包括量子态的概念,运动方程、理论概念和观测物理量之间的对应规则和物理原理。 在量子力学中,一个物理体系的状态由波函数表示,波函数的任意线性叠加仍然代表体系的一种可能状态。状态随时间的变化遵循一个线性微分方程,该方程预言体系的行为,物理量由满足一定条件的、代表某种运算的算符表示;测量处于某一状态的物理体系的某一物理量的操作,对应于代表该量的算符对其波函数的作用;测量的可能取值由该算符的本征方程决定,测量的期待值由一个包含该算符的积分方程计算。 波函数的平方代表作为其变数的物理量出现的几率。根据这些基本原理并附以其他必要的假设,量子力学可以解释原子和亚原子的各种现象。 关于量子力学的解释涉及许多哲学问题,其核心是因果性和物理实在问题。按动力学意义上的因果律说,量子力学的运动方程也是因果律方程,当体系的某一时刻的状态被知道时,可以根据运动方程预言它的未来和过去任意时刻的状态。 但量子力学的预言和经典物理学运动方程(质点运动方程和波动方程)的预言在性质上是不同的。在经典物理学理论中,对一个体系的测量不会改变它的状态,它只有一种变化,并按运动方程演进。因此,运动方程对决定体系状态的力学量可以作出确定的预言。 但在量子力学中,体系的状态有两种变化,一种是体系的状态按运动方程演进,这是可逆的变化;另一种是测量改变体系状态的不可逆变化。因此,量子力学对决定状态的物理量不能给出确定的预言,只能给出物理量取值的几率。在这个意义上,经典物理学因果律在微观领域失效了。 据此,一些物理学家和哲学家断言量子力学摈弃因果性,而另一些物理学家和哲学家则认为量子力学因果律反映的是一种新型的因果性——几率因果性。量子力学中代表量子态的波函数是在整个空间定义的,态的任何变化是同时在整个空间实现的。 20世纪70年代以来,关于远隔粒子关联的实验表明,类空分离的事件存在着量子力学预言的关联。这种关联是同狭义相对论关于客体之间只能以不大于光速的速度传递物理相互作用的观点相矛盾的。于是,有些物理学家和哲学家为了解释这种关联的存在,提出在量子世界存在一种全局因果性或整体因果性,这种不同于建立在狭义相对论基础上的局域因果性,可以从整体上同时决定相关体系的行为。 量子力学用量子态的概念表征微观体系状态,深化了人们对物理实在的理解。微观体系的性质总是在它们与其他体系,特别是观察仪器的相互作用中表现出来。 人们对观察结果用经典物理学语言描述时,发现微观体系在不同的条件下,或主要表现为波动图象,或主要表现为粒子行为。而量子态的概念所表达的,则是微观体系与仪器相互作用而产生的表现为波或粒子的可能性。 量子力学表明,微观物理实在既不是波也不是粒子,真正的实在是量子态。真实状态分解为隐态和显态,是由于测量所造成的,在这里只有显态才符合经典物理学实在的含义。微观体系的实在性还表现在它的不可分离性上。量子力学把研究对象及其所处的环境看作一个整体,它不允许把世界看成由彼此分离的、独立的部分组成的。关于远隔粒子关联实验的结论,也定量地支持了量子态不可分离性的观点
2023-08-18 02:37:491

简单概述下量子力学的概念。

量子力学是现代物理学的两大基础性理论之一(另一是相对论,两者尚未完全协调统一),主要应用于微观领域,但它实际可用于所有领域。 量子力学的核心概念是波函数。给定系统的波函数能够完整描述该系统的运动状态,即描述该系统的全部可测量的物理量的具体情况,亦即该系统的能量、动量、角动量、位置等等物理量到底是多少乃至它们怎样随时间而变;当然,一般来说,波函数只能说出系统的某个物理量为某个具体数值的概率有多大(即多次同样的测量所得到的该数值的占比是多少),而不能说出该系统的物理量一定等于某个值,除非该系统对于该物理量存在所谓的本征态及相应的本征值。 量子力学的基本假设(或原理或公式,它们本质上都是须经实践检验的假设)包括:态(波函数)叠加原理,波函数的统计诠释,测不准原理,观测量的算符化,测量的投影假设(即波包缩编、波函数坍缩等),运动方程(如薛定谔方程)。这些假设都是为了具体计算波函数并将它与实验数据相比较而创立的,其间涉及大量的数学推演。
2023-08-18 02:38:151

量子力学的正确解释?

哥本哈根学派对量子力学的解释 哥布哈根学派是20世纪20年代初期形成的,为首的是丹麦著名物理学家尼尔斯*玻尔,玻恩、海森伯、泡利以及狄拉克等是这个学派的主要成员.它的发源地是玻尔创立的哥本哈根理论物理研究所.哥本哈根学派对量子力学的创立和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并且它对量子力学的解释被称为量子力学的“正统解释”.玻尔本人不仅对早期量子论的发展起过重大作用,而且他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对量子力学的创建起了推动和指导作用,他提出的著名的“互补原理”是哥本哈根学派的重要支柱.玻尔领导的哥本哈根理论物理研究所成了量子理论研究中心,由此该学派成为当时世界上力量最雄厚的物理学派. 哥本哈根学派的解释在定量方面首先表述为海森伯的不确定关系.这类由作用量量子h表述的数学关系,在1927年9月玻尔提出的互补原理中从哲学得到了概括和总结,用来解释量子现象的基本特征——波粒二象性.所谓互补原理也就是波动性和粒子性的互相补充. 该学派提出的量子跃迁语言和不确定性原理(即测不准关系)及其在哲学意义上的扩展(互补原理)在物理学界得到普遍的采用.因此,哥本哈根学派对量子力学的物理解释以及哲学观点,理所当然是诸多学派的主体,是正统的、主要的解释. ]量子力学的随机解释 随机解释认为,通过研究薛定谔方程与费曼积分、马尔科夫过程之间的联系,认为应把量子力学解释为一种经典的概率理论或统计过程理论.这些过程是随机的,例如,用布朗运动理论解释不确定关系. 最早对量子理论作随机解释的薛定谔和随后的玻普通过对随机过程的研究认为,波粒二象性的矛盾是由于波被看作是一种独立的实在,如果波被看作是粒子系综的集体特性,例如声波那样,就不存在矛盾了.后来,他们借助量子场中的产生和湮没过程,建立起一种推广了的统计力学,由此推出量子力学的规律.他们进一步认为波函数只是表示时空中事件出现的次序.由于基本事件按其本性来讲是分立地产生和消失的,所以这些次序的规律具有统计的性质.随着统计电动力学的发展,发现经典随机体系与量子力学体系之间具有很大的类似性. 薛定谔还认为,只能把“客观实在性”归属于波而不归属于粒子,并且不准备把波仅仅解释为“概率波”.因而他认为,只有位形空间中的波是通常解释中的概率波,而三维物质波或辐射波都不是概率波,但却有连续的能量和动量密度,就象麦克斯韦理论中的电磁场一样.薛定谔因此正确地强调指出,在这一点上,可以设想这些过程是比它们通常的情况更为连续.在通常的量子论解释中,它包含在从可能到现实的转变中.爱因斯坦与玻尔关于量子力学解释的大论战 爱因斯坦与玻尔关于量子力学解释的不同观点之间的大论战是量子力学创建和发展过程中最具有代表性意义的一场争论,因而本文特作比较深入完整的阐述和分析. 玻尔1918年提出对应原理,认为量子理论能以一定的方式同经典理论一致起来.即认为原子保持量子状态的特性和稳定性有一定限度.只有当外来干扰的强度不足以把原子激发到较高量子状态时,原子才显现量子特征.如果在非常强烈的干扰下,那么量子效应的特性将完全消失,原子也就带有古典性质.海森伯正是按这一原理和可观察量是物理理论基础创立了矩阵力学.波动力学也是通过量子和经典的对应性建立起来的.1927年海森伯提出“不确定关系”后,玻尔接着于同年9月在意大利科摩城召开的纪念伏打逝世100周年国际物理学会议上发表了题为《量子公设和原子理论的晚近发展》的演讲,提出了著名的“互补原理”,引起学术界很大震动.互补原理认为:微粒和波的概念是互相补充的,同时又是互相矛盾的,它们是运动过程中的互补图像.玻尔特别指出,观察微观现象的特殊性,由于微观客体中最小作用量子h要起重要作用,因此微观客体和测量仪器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不能忽略的.这种相互作用在原则上是不可控制的,是量子现象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这种不可控制的相互作用的数学表示是“不确定关系”.这决定了量子力学的规律只能是概率性的.为了描述微观客体,必须抛弃决定性的因果性原理.量子力学精确地描写了单个粒子体系状态,它是完备的.玻尔特别强调微观客体的行为有赖于观测条件.他认为一个物理量或特征,不是本身即存在,而是由我们作观测或度量时才有意义.哥本哈根学派写了大量文章,宣传互补原理,提出了客观不可分的观点.他们还将互补原理推广到生物学、心理学,甚至社会历史各个领域,认为互补原理是一切科学研究的指导思想. 1927年10月24日至29日在布鲁塞尔召开了第五届索尔威会议,玻尔在会上又一次阐述了他的互补原理.量子力学的哥本哈根解释为众多的物理学家所接受,成为量子力学的正统解释.但是在会上,互补原理却遭到了爱因斯坦、薛定谔等人的强烈反对,开始了物理学史上前所未有的长达几十年之久的爱因斯坦-玻尔大论战. 实际上,爱因斯坦和玻尔的论战从1920年4月就已经开始了.当时,玻尔到爱因斯坦所在的德国柏林访问,第一次与爱因斯坦会面.他们两人就量子理论的发展交换了意见,谈话的主题是关于光的波粒二象性的认识问题.乍看起来,这次争论好象是爱因斯坦主张,完备的光理论必须以某种方式将波动性和粒子性结合起来,而玻尔却固守光的经典波动理论,否认光子理论基本方程的有效性.然而,仔细分析就会发现玻尔强调需要同经典力学的观念作彻底的决裂,而爱因斯坦则虽赞成光的波粒二象性,但却坚信波和粒子这两个侧面可以因果性地相互联系起来. 爱因斯坦坚决反对量子力学的概率解释,不赞成抛弃因果性和决定性的概念.他坚信基本理论不应当是统计性的.他说,“上帝是不会掷骰子的.”他认为在概率解释的后面应当有更深一层的关系,把场作为物理学更基本的概念,而把粒子归结为场的奇异点,他还试图把量子理论纳入一个基于因果性原理和连续性原理的统一场论中去,因此他在第五届索尔威会议上支持德布罗意的导波理论,并且在发言中强调量子力学不能描写单个体系的状态,只能描写许多全同体系的一个系综的行为,因而是不完备的理论. 由此可见,量子力学的发展是个充满争吵的发展.主要有哥本哈根玻尔爱因斯坦 3个学派的争论
2023-08-18 02:38:371

量子纠缠的原理

量子纠缠的原理如下:量子纠缠是指量子态的一种性质。它是量子力学叠加原理的后果。量子纠缠是粒子在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粒子组成系统中相互影响的现象。即使相距遥远距离,一个粒子的行为将会影响另一个的状态 。当其中一颗被操作(例如量子测量)而状态发生变化,另一颗也会即刻发生相应的状态变化 。在量子力学里,当几个粒子在彼此相互作用后,由于各个粒子所拥有的特性已综合成为整体性质,无法单独描述各个粒子的性质,只能描述整体系统的性质,则称这现象为量子缠结或量子纠缠。量子纠缠是一种纯粹发生于量子系统的现象;在经典力学里,找不到类似的现象。扩展资料:量子纠缠的应用:量子纠缠是一种物理资源,如同时间、能量、动量等等,能够萃取与转换。应用量子纠缠的机制于量子信息学,很多平常不可行的事务都可以达成:1、量子密钥分发能够使通信双方共同拥有一个随机、安全的密钥,来加密和解密信息,从而保证通信安全。在量子密钥分发机制里,给定两个处于量子纠缠的粒子,假设通信双方各自接受到其中一个粒子,由于测量其中任意一个粒子会摧毁这对粒子的量子纠缠,任何窃听动作都会被通信双方侦测发觉。2、密集编码(superdense coding)应用量子纠缠机制来传送信息,每两个经典位元的信息,只需要用到一个量子位元,这科技可以使传送效率加倍。3、量子隐形传态应用先前发送点与接收点分享的两个量子纠缠子系统与一些经典通讯技术来传送量子态或量子信息(编码为量子态)从发送点至相隔遥远距离的接收点。4、量子算法(quantum algorithm)的速度时常会胜过对应的经典算法很多。但是,在量子算法里,量子纠缠所扮演的角色,物理学者尚未达成共识。有些物理学者认为,量子纠缠对于量子算法的快速运算贡献很大,但是,只倚赖量子纠缠并无法达成快速运算。
2023-08-18 02:38:461

量子力学该怎么学?

拿着书学
2023-08-18 02:39:118

量子力学是什么意义上的?

巽风量子力学定义如下: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包括量子态的概念,运动方程、理论概念和观测物理量之间的对应规则和物理原理。量子力学为物理学理论,是研究物质世界微观粒子运动规律的物理学分支,主要研究原子、分子、凝聚态物质,以及原子核和基本粒子的结构、性质的基础理论。它与相对论一起构成现代物理学的理论基础。量子力学不仅是现代物理学的基础理论之一,而且在化学等学科和许多近代学术中得到广泛应用。量子力学导致三个发现,分立性、不确定性、与物理量的关联性。时钟测量的时间是量子化的,只能取特定值,时间是分立的,而非连续的。量子力学最大特点是分立性,量子即基本微粒。在引力场中最小的时间是10的负44秒。量子力学(英语:quantum mechanics;或称量子论)是描述微观物质(原子、亚原子粒子)行为的物理学理论,量子力学是我们理解除万有引力之外的所有基本力(电磁相互作用、强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的基础。量子力学是许多物理学分支的基础,包括电磁学、粒子物理、凝聚态物理以及宇宙学的部分内容。
2023-08-18 02:40:051

牛顿力学与量子力学的关系和本质区别是什么

三言两语说不清. 经典力学是述宏观的而量子力学则可以描述宏观和微观. 量子力学是研究微观粒子的运动规律的物理学分支学科,它主要研究原子、分子、凝聚态物质,以及原子核和基本粒子的结构、性质的基础理论,它与相对论一起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理论基础。量子力学不仅是近代物理学的基础理论之一,而且在化学等有关学科和许多近代技术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量子力学的发展简史 量子力学是在旧量子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旧量子论包括普朗克的量子假说、爱因斯坦的光量子理论和玻尔的原子理论。 1900年,普朗克提出辐射量子假说,假定电磁场和物质交换能量是以间断的形式(能量子)实现的,能量子的大小同辐射频率成正比,比例常数称为普朗克常数,从而得出黑体辐射能量分布公式,成功地解释了黑体辐射现象。 1905年,爱因斯坦引进光量子(光子)的概念,并给出了光子的能量、动量与辐射的频率和波长的关系,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其后,他又提出固体的振动能量也是量子化的,从而解释了低温下固体比热问题。 1913年,玻尔在卢瑟福有核原子模型的基础上建立起原子的量子理论。按照这个理论,原子中的电子只能在分立的轨道上运动,原子具有确定的能量,它所处的这种状态叫“定态”,而且原子只有从一个定态到另一个定态,才能吸收或辐射能量。这个理论虽然有许多成功之处,但对于进一步解释实验现象还有许多困难。 在人们认识到光具有波动和微粒的二象性之后,为了解释一些经典理论无法解释的现象,法国物理学家德布罗意于1923年提出微观粒子具有波粒二象性的假说。德布罗意认为:正如光具有波粒二象性一样,实体的微粒(如电子、原子等)也具有这种性质,即既具有粒子性也具有波动性。这一假说不久就为实验所证实。 由于微观粒子具有波粒二象性,微观粒子所遵循的运动规律就不同于宏观物体的运动规律,描述微观粒子运动规律的量子力学也就不同于描述宏观物体运动规律的经典力学。当粒子的大小由微观过渡到宏观时,它所遵循的规律也由量子力学过渡到经典力学。 量子力学与经典力学的差别首先表现在对粒子的状态和力学量的描述及其变化规律上。在量子力学中,粒子的状态用波函数描述,它是坐标和时间的复函数。为了描写微观粒子状态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就需要找出波函数所满足的运动方程。这个方程是薛定谔在1926年首先找到的,被称为薛定谔方程。 当微观粒子处于某一状态时,它的力学量(如坐标、动量、角动量、能量等)一般不具有确定的数值,而具有一系列可能值,每个可能值以一定的几率出现。当粒子所处的状态确定时,力学量具有某一可能值的几率也就完全确定。这就是1927年,海森伯得出的测不准关系,同时玻尔提出了并协原理,对量子力学给出了进一步的阐释。 量子力学和狭义相对论的结合产生了相对论量子力学。经狄拉克、海森伯和泡利等人的工作发展了量子电动力学。20世纪30年代以后形成了描述各种粒子场的量子化理论——量子场论,它构成了描述基本粒子现象的理论基础。 量子力学是在旧量子论建立之后发展建立起来的。旧量子论对经典物理理论加以某种人为的修正或附加条件以便解释微观领域中的一些现象。由于旧量子论不能令人满意,人们在寻找微观领域的规律时,从两条不同的道路建立了量子力学。 1925年,海森堡基于物理理论只处理可观察量的认识,抛弃了不可观察的轨道概念,并从可观察的辐射频率及其强度出发,和玻恩、约尔丹一起建立起矩阵力学;1926年,薛定谔基于量子性是微观体系波动性的反映这一认识,找到了微观体系的运动方程,从而建立起波动力学,其后不久还证明了波动力学和矩阵力学的数学等价性;狄拉克和约尔丹各自独立地发展了一种普遍的变换理论,给出量子力学简洁、完善的数学表达形式。 量子力学的基本内容 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包括量子态的概念,运动方程、理论概念和观测物理量之间的对应规则和物理原理。 在量子力学中,一个物理体系的状态由波函数表示,波函数的任意线性叠加仍然代表体系的一种可能状态。状态随时间的变化遵循一个线性微分方程,该方程预言体系的行为,物理量由满足一定条件的、代表某种运算的算符表示;测量处于某一状态的物理体系的某一物理量的操作,对应于代表该量的算符对其波函数的作用;测量的可能取值由该算符的本征方程决定,测量的期待值由一个包含该算符的积分方程计算。 波函数的平方代表作为其变数的物理量出现的几率。根据这些基本原理并附以其他必要的假设,量子力学可以解释原子和亚原子的各种现象。 关于量子力学的解释涉及许多哲学问题,其核心是因果性和物理实在问题。按动力学意义上的因果律说,量子力学的运动方程也是因果律方程,当体系的某一时刻的状态被知道时,可以根据运动方程预言它的未来和过去任意时刻的状态。 但量子力学的预言和经典物理学运动方程(质点运动方程和波动方程)的预言在性质上是不同的。在经典物理学理论中,对一个体系的测量不会改变它的状态,它只有一种变化,并按运动方程演进。因此,运动方程对决定体系状态的力学量可以作出确定的预言。 但在量子力学中,体系的状态有两种变化,一种是体系的状态按运动方程演进,这是可逆的变化;另一种是测量改变体系状态的不可逆变化。因此,量子力学对决定状态的物理量不能给出确定的预言,只能给出物理量取值的几率。在这个意义上,经典物理学因果律在微观领域失效了。 据此,一些物理学家和哲学家断言量子力学摈弃因果性,而另一些物理学家和哲学家则认为量子力学因果律反映的是一种新型的因果性——几率因果性。量子力学中代表量子态的波函数是在整个空间定义的,态的任何变化是同时在整个空间实现的。 20世纪70年代以来,关于远隔粒子关联的实验表明,类空分离的事件存在着量子力学预言的关联。这种关联是同狭义相对论关于客体之间只能以不大于光速的速度传递物理相互作用的观点相矛盾的。于是,有些物理学家和哲学家为了解释这种关联的存在,提出在量子世界存在一种全局因果性或整体因果性,这种不同于建立在狭义相对论基础上的局域因果性,可以从整体上同时决定相关体系的行为。 量子力学用量子态的概念表征微观体系状态,深化了人们对物理实在的理解。微观体系的性质总是在它们与其他体系,特别是观察仪器的相互作用中表现出来。 人们对观察结果用经典物理学语言描述时,发现微观体系在不同的条件下,或主要表现为波动图象,或主要表现为粒子行为。而量子态的概念所表达的,则是微观体系与仪器相互作用而产生的表现为波或粒子的可能性。 量子力学表明,微观物理实在既不是波也不是粒子,真正的实在是量子态。真实状态分解为隐态和显态,是由于测量所造成的,在这里只有显态才符合经典物理学实在的含义。微观体系的实在性还表现在它的不可分离性上。量子力学把研究对象及其所处的环境看作一个整体,它不允许把世界看成由彼此分离的、独立的部分组成的。关于远隔粒子关联实验的结论,也定量地支持了量子态不可分离性的观点
2023-08-18 02:40:571

在量子力学中,一个物理系的状态由什么决定巽风

在量子力学中一个物理体系的状态由状态函数决定。状态函数的任意线性叠加仍然代表体系的一种可能状态。状态随时间的变化遵循一个线性微分方程,该方程预言体系的行为,物理量由满足一定条件的、代表某种运算的算符表示;测量处于某一状态的物理体系的某一物理量的操作,对应于代表该量的算符对其状态函数的作用;测量的可能取值由该算符的本征方程决定,测量的期望值由一个包含该算符的积分方程计算。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包括量子态的概念,运动方程、理论概念和观测物理量之间的对应规则和物理原理。量子力学并不对一次观测确定的预言一个单独的结果。取而代之,它预言一组可能发生的不同结果,并告诉我们每个结果出现的概率。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对大量类似的系统作同样的测量,每一个系统以同样的方式起始,我们将会找到测量的结果为A出现一定的次数,为B出现另一不同的次数等等。人们可以预言结果为A或B的出现的次数的近似值,但不能对个别测量的特定结果作出预言。
2023-08-18 02:41:051

量子力学定义正确的是巽风

巽风量子力学定义如下: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包括量子态的概念,运动方程、理论概念和观测物理量之间的对应规则和物理原理。量子力学为物理学理论,是研究物质世界微观粒子运动规律的物理学分支,主要研究原子、分子、凝聚态物质,以及原子核和基本粒子的结构、性质的基础理论。它与相对论一起构成现代物理学的理论基础。量子力学不仅是现代物理学的基础理论之一,而且在化学等学科和许多近代学术中得到广泛应用。量子力学导致三个发现,分立性、不确定性、与物理量的关联性。时钟测量的时间是量子化的,只能取特定值,时间是分立的,而非连续的。量子力学最大特点是分立性,量子即基本微粒。在引力场中最小的时间是10的负44秒。量子力学(英语:quantum mechanics;或称量子论)是描述微观物质(原子、亚原子粒子)行为的物理学理论,量子力学是我们理解除万有引力之外的所有基本力(电磁相互作用、强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的基础。量子力学是许多物理学分支的基础,包括电磁学、粒子物理、凝聚态物理以及宇宙学的部分内容。
2023-08-18 02:41:451

量子力学包括

量子理论的重要应用包括量子化学、量子光学、量子计算、超导磁体、发光二极管、激光器、晶体管和半导体如微处理器等。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包括量子态的概念,运动方程、理论概念和观测物理量之间的对应规则和物理原理。量子力学为物理学理论,是研究物质世界微观粒子运动规律的物理学分支,主要研究原子、分子、凝聚态物质,以及原子核和基本粒子的结构、性质的基础理论。它与相对论一起构成现代物理学的理论基础。量子力学不仅是现代物理学的基础理论之一,而且在化学等学科和许多近代技术中得到广泛应用。量子力学基本的数学框架建立于:量子态的描述和统计诠释、运动方程、观测物理量之间的对应规则、测量公设、全同粒子公设的基础上。在量子力学中,一个物理体系的状态由状态函数表示,状态函数的任意线性叠加仍然代表体系的一种可能状态。状态随时间的变化遵循一个线性微分方程,该方程预言体系的行为,物理量由满足一定条件的、代表某种运算的算符表示;测量处于某一状态的物理体系的某一物理量的操作,对应于代表该量的算符对其状态函数的作用。
2023-08-18 02:42:141

量子力学结论是什么

目前量子力学还不完美,并没有宇宙学上的实质性结论,对宇宙的描述上没相对论好。测不准原理等把一切都搞成了概率问题,几个概率重复上去,事件的结果便成了“不可知”的。
2023-08-18 02:42:403

哪个人和量子力学没有关系

和量子力学有关系的人有:普朗克、爱因斯坦、波尔,波恩,海森堡,德布罗意,薛定谔,泡利,狄拉克,费曼,其他的是没有关系的。量子力学是研究物质世界微观粒子运动规律的物理学分支,主要研究原子、分子、凝聚态物质,以及原子核和基本粒子的结构、性质,与相对论一起构成现代物理学的理论基础。量子力学是现代物理学的基础理论之一,广泛应用于量子化学、量子光学、量子计算、超导磁体、发光二极管、激光器、晶体管和半导体如微处理器等领域。量子力学是描述微观物质的理论,与相对论一起被认为是现代物理学的两大基本支柱,许多物理学理论和科学如原子物理学、固体物理学、核物理学和粒子物理学以及其它相关的学科都是以量子力学为基础所进行的。量子力学基本原理:量子力学基本的数学框架建立于:量子态的描述和统计诠释、运动方程、观测物理量之间的对应规则、测量公设、全同粒子公设的基础上。在量子力学中,一个物理体系的状态由状态函数表示,状态函数的任意线性叠加仍然代表体系的一种可能状态。状态随时间的变化遵循一个线性微分方程,该方程预言体系的行为,物理量由满足一定条件的、代表某种运算的算符表示;测量处于某一状态的物理体系的某一物理量的操作,对应于代表该量的算符对其状态函数的作用;测量的可能取值由该算符的本征方程决定,测量的期望值由一个包含该算符的积分方程计算。一般而言,量子力学并不对一次观测确定地预言一个单独的结果。取而代之,它预言一组可能发生的不同结果,并告诉我们每个结果出现的概率。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对大量类似的系统作同样地测量,每一个系统以同样的方式起始,我们将会找到测量的结果为A出现一定的次数,为B出现另一不同的次数等等。人们可以预言结果为A或B的出现的次数的近似值,但不能对个别测量的特定结果做出预言。状态函数的模平方代表作为其变量的物理量出现的几率。根据这些基本原理并附以其他必要的假设,量子力学可以解释原子和亚原子的各种现象。
2023-08-18 02:42:481

什么是量子力学

量子力学,是一个理论物理学的一个分支。量子力学是研究物质世界微观粒子运动规律的重要理论之一。它主要研究原子、分子、凝聚态物质,以及原子核和基本粒子的结构、性质的基础理论它与相对论一起构成现代物理学的理论基础。量子力学不仅是现代物理学的基础理论之一,而且在化学等学科和许多近代技术中得到广泛应用。你可以看看这个,http://baike.baidu.com/link?url=KJtX-cVUcRuG6wcO7Zt1Prsq-7CSq0kiGeuejCfY0RjpVpqy9U9rSX_0ffIvoG1ApS1y0Eh-mHVFmPuAOj-AJiTuQEsqr-pV5nR2xGgf8eCYvggohcbjtjFR4ea2I3S9
2023-08-18 02:43:322

一大一小的相似(胡乱猜想的)

大学物理里就有这么一章啊,自己要来看吧,三言两语说不清
2023-08-18 02:43:517

量子力学的五个基本假设

量子力学的五大基本假设:(1)波函数假设:微观物理系统的状态由一个波函数完全描述。(2)演化假设:微观体系的运动状态波函数随时间的演化满足薛定谔方程。(3)算符假设:力学量用厄米算符表示。(4)量子测量假设:当对一个量子体系进行某一力学量的测量时,测量结果一定为该力学量算符的本征值当中的某一个,测量结果为|k>的概率为|<k|ψ>|的平方,当测量完成后,该量子体系塌缩至|k>,(即不管再对该量子态重新测量多少次,测得的该力学量的值一定为第一次所测得的值k)。(5)全同性原理:在全同粒子所组成的体系中,两全同粒子相互调换不改变体。
2023-08-18 02:44:071

量子力学是什么意思

量子力学是研究微观粒子的运动规律的物理学分支学科。它提供粒子“似-粒”、“似-波”双重性(即“波粒二象性”)及能量与物质相互作用的数学描述。它和经典力学的主要区别在于:它研究原子和次原子等“量子领域”。量子力学的进一步研究课题为:宏观物质在十分低或十分高能量或温度才出现的现象。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包括量子态的概念,运动方程、理论概念和观测物理量之间的对应规则和物理原理。在量子力学中,一个物理体系的状态由波函数表示,波函数的任意线性叠加仍然代表体系的一种可能状态。状态随时间的变化遵循一个线性微分方程,该方程预言体系的行为,物理量由满足一定条件的、代表某种运算的算符表示;测量处于某一状态的物理体系的某一物理量的操作,对应于代表该量的算符对其波函数的作用;测量的可能取值由该算符的本征方程决定,测量的期待值由一个包含该算符的积分方程计算。波函数的模平方代表作为其变数的物理量出现的几率密度。根据这些基本原理并附以其他必要的假设,量子力学可以解释原子和亚原子的各种现象。关于量子力学的解释涉及许多哲学问题,其核心是因果性和物理实在问题。按动力学意义上的因果律说,量子力学的运动方程也是因果律方程,当体系的某一时刻的状态被知道时,可以根据运动方程预言它的未来和过去任意时刻的状态。但量子力学的预言和经典物理学运动方程(质点运动方程和波动方程)的预言在性质上是不同的。在经典物理学理论中,对一个体系的测量不会改变它的状态,它只有一种变化,并按运动方程演进。因此,运动方程对决定体系状态的力学量可以作出确定的预言。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2023-08-18 02:44:271

量子力学是什么意思?

世间运转的一些规律,
2023-08-18 02:45:014

量子到底是什么?是比原子、电子更小的粒子,还是一种理论?

这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看到“量子”这个词,许多人在“不明觉厉”之余,第一反应就是把它理解成某种粒子。但是只要是上过中学的人,都知道我们日常见到的物质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又是由原子核与电子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那么问题来了,量子究竟是个什么鬼?难道是比原子、电子更小的粒子吗? 其实不是。量子跟原子、电子根本不能比较大小,因为它的本意是一个 数学概念 。好比说“5”是一个数字,“3个苹果”是一个实物,你问“5”和“3个苹果”哪个大,这让人怎么回答?正确的回答只能是:它们不是同一范畴的概念,无法比较。 那么,量子这个数学概念的意思究竟是什么呢?就是“ 离散变化的最小单元 ”。 举个例子。我们上台阶时,只能上一个台阶、两个台阶,而不能上半个台阶、1/3 个台阶。这就是“离散变化”,对于上台阶这件事来说,一个台阶就是一个量子。跟“离散变化”相对的叫做“连续变化”。例如你在一段平路上,你可以走到1米的位置,也可以走到1.1米的位置,也可以走到1.11米的位置,如此等等,中间任何一个距离都可以走到,这就是“连续变化”。 显然,离散变化和连续变化在日常生活中都大量存在,这两个概念本身都很容易理解,没有什么特别之处。那么,为什么“量子”这个词会变得如此重要呢? 因为人们发现, 离散变化是微观世界的一个本质特征 。 微观世界中的离散变化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物质组成的离散变化,一类是物理量的离散变化。 先来看第一类。例如光是由一个个光子组成的,你不能分出半个光子、1/3个光子,所以光子就是光的量子。阴极射线是由一个个电子组成的,你不能分出半个电子、1/3个电子,所以电子就是阴极射线的量子。 在这种情况下,你似乎可以拿量子去跟原子、电子比较了,但这并没有多大意义,因为它是随你的问题而变的。你需要分清,原子、电子、质子、中子、中微子这些词本身就对应某些粒子,而量子这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下对应不同的粒子(如果它对应粒子的话)。 并没有某种粒子专门叫做“量子”! 再来看第二类。例如氢原子中电子的能量只能取-13.6 eV(eV 是“电子伏特”,一种能量单位)或者它的1/4、1/9、1/16 等等,总之是这个值除以某个自然数的平方(-13.6/n^2 eV,n可以取1、2、3、4、5等等),而不能取-13.6 eV的2 倍、1/2 或1/3等等。这时我们不好说氢原子中电子能量的量子是什么,但会说氢原子中电子的能量是“ 量子化 ”的。 说某个东西是量子化的,意思就是这个东西只能离散变化。这是一种普遍现象,每一种原子中电子的能量都是量子化的,也就是说它只能取某些值,不能取这些值之间的值。 发现“离散变化是微观世界的一个本质特征”后,科学家创立了一门准确描述微观世界的物理学理论,就是“ 量子力学 ”。现在你可以明白,这个名称是怎么来的,它其实是为了强调离散变化在微观世界中的普遍性。量子力学出现后,人们把传统的牛顿力学称为经典力学。 对普通民众来说,量子力学听起来似乎很前沿。但对相关专业(物理、化学)的研究者来说,量子力学的相关发展已经超过了一个世纪。 量子力学起源于1900 年,当普朗克在研究“黑体辐射”问题时,发现必须把辐射携带的能量当作离散变化的,才能推出跟实验一致的公式。在此基础上,爱因斯坦、玻尔、德布罗意、海森堡、薛定谔、狄拉克等人提出了一个又一个新概念,大大扩展了量子力学的应用范围。到20 世纪20 年代末,量子力学的理论大厦已基本建立起来,能够对微观世界的很多现象作出定量描述了。 许多最基本的问题,是量子力学出现后才能回答的。 例如: 为什么原子能保持稳定,例如氢原子中的电子不落到原子核上? 为什么原子能形成分子,例如两个氢原子聚成氢气分子? 为什么原子有不同的组合方式,例如碳原子能组合成石墨、金刚石、足球烯、碳纳米管、石墨烯?为什么食盐会形成离子晶体? 为什么有些物质很稳定,而有些物质很容易发生化学反应? 为什么有些物质,如铜,能导电?有些物质,如塑料,不导电?为什么有些物质如硅,是半导体?为什么有些物质,如水银,在低温下变成超导体? 为什么会有相变,例如水在0 以下结冰,0 100 是液体,100 以上气化? 为什么改变钢铁的组成,能制造出各种特种钢? 为什么激光器和发光二极管能够发光? 为什么化学家能合成比大自然原有物质种类多得多的新物质? 为什么通过观察宇宙中的光谱线能知道远处星球的元素组成? 现代 社会 硕果累累的技术成就,几乎全都与量子力学有关。你打开一个电器,导电性是由量子力学解释的,电源、芯片、存储器、显示器的工作原理是基于量子力学的。走进一个房间,钢铁、水泥、玻璃、塑料、纤维、橡胶的性质是由量子力学决定的。登上飞机、轮船、 汽车 ,燃料的燃烧过程是由量子力学决定的。研制新的化学工艺、新材料、新药,都离不开量子力学。可以这么说:与其问量子力学能用来干什么,不如问它不能干什么! 量子最初由普朗克提出,当时的本意就是一份一份的、不连续的辐射能量,注意最开始量子只描述能量。 后来随着研究深入,量子的定义发展为:一个物理量如果存在最小的不可分割的基本单位,则这个物理量是量子化的,并把最小单位称为量子。注意这时的量子不再只描述能量,也可以说是物质的最小单元。通俗而简单的说,量子是能表现出某物质或物理量特性的最小单元。 再说粒子,也是非常复杂的问题,在微观世界里,原子算是庞然大物了,我们都知道原子由中子和质子构成,而中子和质子的大小只是原子的十万分之一,中子和质子由夸克构成,而夸克的大小还不到中子、质子的万分之一。当然粒子界还有很多其他成员,电子、光子、介子、强子、中微子等等等等。 一段时期基本确定夸克、电子、光子、中微子等为自然界最小粒子,后来,又出来一个“弦理论”,认为以上粒子不是单个粒子,不是自然界最小单元,这些粒子是由很小很小的弦(有线性的有闭合的)构成。弦理论已经成为人类探寻宇宙奥秘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还很有可能成为终极理论。 再回到量子的问题,量子力学是研究物质世界微观粒子运动规律的物理学分支,目前我们的量子力学只是停留在发现了一些神奇现象,现在一些最懂量子力学的科学家依然说不懂量子力学,包括主导研制量子通信卫星(去年8月份发射上天)的潘建伟这样的牛人依然说不懂。这个不懂也有必要解释一下,就好比一份产品的使用说明书,你看明白了会利用了,可是依然停留在现象,是什么样的本质导致了如此现象与功能呢?这才是这些牛人的不懂? 最后说一下弦理论,它是继续深入的研究微观粒子的理论,随着发展很有可能会发现粒子的真正构成以及粒子相互作用(或联系)的本质,这或许是宇宙的本质,自然也是量子力学的本质。 “量子”一词最初是普朗克于1900年发明的,他以此驱散当时物理学天空中的一朵乌云:受热物体发出的电磁辐射能量与波长之间的关系。电磁辐射即电磁波,在不同频率范围分别称作可见光、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等等。普朗克假设物体发射出的电磁辐射能量是一份一份的,其中每份能量总是一个基本单位的整数倍。这个能量基本单位被他称作能量量子,等于频率乘以一个常数(后称普朗克常数)。1905年,爱因斯坦进一步提出,电磁波本身就是由能量量子组成的,称作光量子(后简称为光子)。这是唯一被爱因斯坦自己称作“革命性”的工作。1913年,玻尔提出,原子中电子的能量只能取一些分立的值,叫作能量量子化。 所以在量子论早期,“量子”的主要含义是分立和非连续。这种含义也被用于当代物理中,比如,“量子霍尔效应”就是指霍尔电导只能取一些分立值。另外,现代物理学中,与光量子类似,每种基本粒子都是一个量子场的振动激发,也叫量子。它们与牛顿力学的粒子观念不同,但依然是客观物质。 1925至1927年,海森堡、玻恩、约旦、薛定谔、狄拉克等人创立了系统的量子力学,取代了早期量子论。量子力学是整个一套理论体系,其特征并不能简单归结于分立和非连续。 现在更多情况下,“量子”是作为一个形容词或者前缀在使用,“量子X”是指在将量子力学基本原理用于X,比如量子光学、量子统计、量子凝聚态物理、量子磁学、量子化学、量子电动力学、量子场论、量子宇宙学、量子信息、量子计算等等。量子是什么?或许在大多数人的潜意识里量子就像原子电子一样是一种粒子,它与原子电子的区别就是大小不一样。但是这个理解是错误的,首先量子并不是一种粒子,它是一个概念;其次量子是没有大小的,它的定义就是不可分割的最小微元。量子的概念是怎么来的呢?这就要说到量子概念的提出者——普朗克。 这首先来自于人们对黑体辐射问题的研究。黑体是什么呢?这是一个理想状态下的概念,即在任何条件下,对任何波长的辐射完全吸收而不任何反射的物体。但是事实上这种物体是不存在的。19世纪末的时候,关于黑体辐射问题的研究变得火热起来,大批的科学家投入到了黑体辐射问题的研究,这其中就包括普朗克。黑体不一定就是黑色的,它虽然不能反射光,但是却可以发出电磁波,而电磁波的能量和波长只与黑体的温度有关。 当时人们试图用一种用经典物理学的方程来描述这种关系,可是要么只是在波长较小时,要么只在波长较大时才跟实验所得的曲线拟合得较好,无论如何都无法跟实验数据完全吻合,这被称为是“紫外线灾难”,这里面就有瑞利——金斯曲线还有后来维恩的修复曲线,都无法很好的吻合。 这时候普朗克就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假设,即黑体辐射的能量是一份一份的不连续的,他提出了能量量子提化的概念,辐射频率是v的能量的最小数值E=hv,其中h被称为普朗克常量。 而后爱因斯坦在解释光电效应的时候直接提出了光子的概念,他指出电磁辐射在本质上就是一份一份不连续的,无论是原子在发射和吸收它们的时候都是这样。到此,量子的概念才被完整的建立起来。虽然量子建立概念很早,但是作为量子的发现者,普朗克一直对他的发现持怀疑态度,这也造成了量子力学的发展有所推迟。直到几十年以后薛定谔、海森堡等一批杰出的量子物理学家出现才使得量子物理有所发展,近几十年量子力学的发展很是迅速。其实量子的概念十分广阔,它不是一种粒子,自然界的一切粒子都具有波粒二象性,而量子则是联系二者的桥梁。从现在在网上了解到的解说,量子是研究量子的科学家们正在实验室进行量子实验的一种感应性的物质! 因为量子不同于现在科学以知所有能产生能量中的物质。也可以说,量子在宇宙空间内的运行中,它是一种不受认何大小物质阻当的物质。打个比方说,人们日常看到的光粒子,只要有不透光的东西就会阻当光子的前行的。 量子是以本量子原作为起点,原量子的分子不管离原量子多少光年和千万里以外的距离,只要两端的量子有一方移动,分离的对方就会不受认何阻当的同时感知到对方在移动的地点和位置了。 这就是近代一百多年至今,各国尖端的科学家,都在尽力想对量子科研取得抢先研发利用的苦战了!这也是科学家们说的,量子分子移动一但被科学家真证的实验成功后,量子运用,将对现在的智能大数据运算和智能手机的网络提速,快上亿亿亿倍和千万倍的! 量子的解释:是衡量单位,是微观学对;原子核、分子、光子、中子、电子、粒子、暗子、微微子、超微微子、超微微基子、量的单位。 什么子不就是名吗?一切皆因,成功失败皆果。因者道也,果者得(德)也。成功,失败,有交幸和无奈,成功和失败在天之意,如成吉司汉,命走一玄,霸王虽勇,丧命乌江。说明不是人完全可掌控的必须面对,孔明多材回天乏术,阿曼虽狠计败于司马。 老子有几个乐德之,就是修道保身。 量子科学之所以显得神秘,首先这个名字就是一大原因。 看到“量子”这个词,许多人在“不明觉厉”之余,第一反应就是把它理解成某种粒子。但是只要是上过中学的人,都知道我们日常见到的物质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又是由原子核与电子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那么量子究竟是个什么鬼?难道是比原子、电子更小的粒子吗? 其实不是。量子跟原子、电子根本不能比较大小,因为它的本意是一个数学概念。正如“5”是一个数字,“3个苹果”是一个实物,你问“5”和“3个苹果”哪个大,这让人怎么回答?正确的回答只能是:它们不是同一范畴的概念,无法比较。原子结构示意图量子这个数学概念的意思究竟是什么呢?就是“离散变化的最小单元”。 什么叫“离散变化”?我们统计人数时,可以有一个人、两个人,但不可能有半个人、1/3个人。我们上台阶时,只能上一个台阶、两个台阶,而不能上半个台阶、1/3 个台阶。这些就是“离散变化”。对于统计人数来说,一个人就是一个量子。对于上台阶来说,一个台阶就是一个量子。如果某个东西只能离散变化,我们就说它是“量子化”的。上台阶跟“离散变化”相对的叫做“连续变化”。例如你在一段平路上,你可以走到1米的位置,也可以走到1.1米的位置,也可以走到1.11米的位置,如此等等,中间任何一个距离都可以走到,这就是“连续变化”。 显然,离散变化和连续变化在日常生活中都大量存在,这两个概念本身都很容易理解。那么,为什么“量子”这个词会变得如此重要呢? 因为人们发现,离散变化是微观世界的一个本质特征。 微观世界中的离散变化包括两类,一类是物质组成的离散变化,一类是物理量的离散变化。 先来看第一类,物质组成的离散变化。例如光是由一个个光子组成的,你不能分出半个光子、1/3个光子,所以光子就是光的量子。阴极射线是由一个个电子组成的,你不能分出半个电子、1/3个电子,所以电子就是阴极射线的量子。 在这种情况下,你似乎可以拿量子去跟原子、电子比较了,但这并没有多大意义,因为它是随你的问题而变的。原子、电子、质子、中子、中微子这些词本身就对应某些粒子,而量子这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下对应不同的粒子(如果它对应粒子的话)。并没有某种粒子专门叫做“量子”! 再来看第二类,物理量的离散变化。例如氢原子中电子的能量只能取-13.6 eV(eV 是“电子伏特”,一种能量单位)或者它的1/4、1/9、1/16 等等,总之就是-13.6 eV除以某个自然数的平方(-13.6/n2 eV,n可以取1、2、3、4、5等),而不能取其他值,例如-10 eV、-20 eV。我们不好说氢原子中电子能量的量子是什么(因为不是等间距的变化),但会说氢原子中电子的能量是量子化的,位于一个个“能级”上面。每一种原子中电子的能量都是量子化的,这是一种普遍现象。氢原子能级发现离散变化是微观世界的一个本质特征后,科学家创立了一门准确描述微观世界的物理学理论,就是“量子力学”。现在你可以明白,这个名称是怎么来的,它其实是为了强调离散变化在微观世界中的普遍性。量子力学出现后,人们把传统的牛顿力学称为“经典力学”。 对普通民众来说,量子力学听起来似乎很前沿。但对相关专业(物理、化学)的研究者来说,量子力学是个很古老的理论,——已经超过一个世纪了! 量子力学的起源是在1900年,德国科学家普朗克(Max Planck)在研究“黑体辐射”问题时,发现必须把辐射携带的能量当作离散变化的,才能推出跟实验一致的公式。在此基础上,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玻尔(Niels H. D . Bohr)、德布罗意(Louis V. de Broglie)、海森堡(Werner K. Heisenberg)、薛定谔(Erwin R. J. A. Schrodinger)、狄拉克(Paul A. M. Dirac)等人提出了一个又一个新概念,一步一步扩展了量子力学的应用范围。到1930年代,量子力学的理论大厦已经基本建立起来,能够对微观世界的大部分现象做出定量描述了。一个物理量如果存在最小的不可分割的基本单位 我认为,量子只是描述微观世界粒子性的一个笼统概念,它包函可以独立存在的任何形式粒子,如质子、中子、电子,光子等都可以在各自的研究领域内称为“量子”。 量子有几个重要的物理属性值得关注: 1、能量不连续性,即普朗克所描述的粒子传递能量是“一份一份进行的”; 2、角动量不连续性,比如电子在核外分别时,其轨道角动量是不连续的,具有“跳跃性”; 3、运动的自旋性,量子描述的世界是一个带有自旋运动的世界,这与经典粒子概念不同; 4、自旋磁矩性,任何粒子都有自旋性,同时也都有自旋磁矩性,“自旋生磁”是我“自旋场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磁的产生还包括“公转生磁”——这说明磁的产生有二种形式,即“自旋生磁”和“公转生磁”,电磁学和目前的量子力学只强调“公转生磁”,却忽略了自旋生磁性,这是当今物理学存在严重“疏漏”的地方)。
2023-08-18 02:45:181

简单解释量子力学的内容?

普朗克的量子力学。。。可以百度。因为一时也是说不清楚。。。这关系到很多物理理论,才会有所悟。可以看看相关书籍,或者是相对论,加油!物理是很有趣的!←_→
2023-08-18 02:45:273

如何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解释量子力学?

在量子力学中,量子是由一组量子数所确定的微观状态 ,量子是没办法测量的。
2023-08-18 02:45:374

什么是量子力学?真是只有变数没有常数吗?

量子力学有人引用量子力学中的随机性支持自由意志说,但是第一,这种微观尺度上的随机性和通常意义下的宏观的自由意志之间仍然有着难以逾越的距离;第二,这种随机性是否不可约简(irreducible)还难以证明,因为人们在微观尺度上的观察能力仍然有限。自然界是否真有随机性还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对这个鸿沟起决定作用的就是普朗克常数。统计学中的许多随机事件的例子,严格说来实为决定性的。量子力学是描写微观物质的一个物理学理论,与相对论一起被认为是现代物理学的两大基本支柱,许多物理学理论和科学如原子物理学、固体物理学、核物理学和粒子物理学以及其它相关的学科都是以量子力学为基础。19世纪末,经典力学和经典电动力学在描述微观系统时的不足越来越明显。量子力学是在20世纪初由普朗克、尼尔斯·玻尔、沃纳·海森堡、薛定谔、沃尔夫冈·泡利、德布罗意、马克斯·玻恩、恩里科·费米、保罗·狄拉克等一大批物理学家共同创立的。通过量子力学的发展人们对物质的结构以及其相互作用的见解被革命化地改变。通过量子力学许多现象才得以真正地被解释,新的、无法直觉想象出来的现象被预言,但是这些现象可以通过量子力学被精确地计算出来,而且后来也获得了非常精确的实验证明。除通过广义相对论描写的引力外,至今所有其它物理基本相互作用均可以在量子力学的框架内描写(量子场论)。  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包括量子态的概念,运动方程、理论概念和观测物理量之间的对应规则和物理原理。  在量子力学中,一个物理体系的状态由波函数表示,波函数的任意线性叠加仍然代表体系的一种可能状态。状态随时间的变化遵循一个线性微分方程,该方程预言体系的行为,物理量由满足一定条件的、代表某种运算的算符表示;测量处于某一状态的物理体系的某一物理量的操作,对应于代表该量的算符对其波函数的作用;测量的可能取值由该算符的本征方程决定,测量的期待值由一个包含该算符的积分方程计算。  波函数的平方代表作为其变数的物理量出现的几率。根据这些基本原理并附以其他必要的假设,量子力学可以解释原子和亚原子的各种现象。  关于量子力学的解释涉及许多哲学问题,其核心是因果性和物理实在问题。按动力学意义上的因果律说,量子力学的运动方程也是因果律方程,当体系的某一时刻的状态被知道时,可以根据运动方程预言它的未来和过去任意时刻的状态。  但量子力学的预言和经典物理学运动方程(质点运动方程和波动方程)的预言在性质上是不同的。在经典物理学理论中,对一个体系的测量不会改变它的状态,它只有一种变化,并按运动方程演进。因此,运动方程对决定体系状态的力学量可以作出确定的预言。  但在量子力学中,体系的状态有两种变化,一种是体系的状态按运动方程演进,这是可逆的变化;另一种是测量改变体系状态的不可逆变化。因此,量子力学对决定状态的物理量不能给出确定的预言,只能给出物理量取值的几率。在这个意义上,经典物理学因果律在微观领域失效了。  据此,一些物理学家和哲学家断言量子力学摈弃因果性,而另一些物理学家和哲学家则认为量子力学因果律反映的是一种新型的因果性——几率因果性。量子力学中代表量子态的波函数是在整个空间定义的,态的任何变化是同时在整个空间实现的。  20世纪70年代以来,关于远隔粒子关联的实验表明,类空分离的事件存在着量子力学预言的关联。这种关联是同狭义相对论关于客体之间只能以不大于光速的速度传递物理相互作用的观点相矛盾的。于是,有些物理学家和哲学家为了解释这种关联的存在,提出在量子世界存在一种全局因果性或整体因果性,这种不同于建立在狭义相对论基础上的局域因果性,可以从整体上同时决定相关体系的行为。  量子力学用量子态的概念表征微观体系状态,深化了人们对物理实在的理解。微观体系的性质总是在它们与其他体系,特别是观察仪器的相互作用中表现出来。  人们对观察结果用经典物理学语言描述时,发现微观体系在不同的条件下,或主要表现为波动图象,或主要表现为粒子行为。而量子态的概念所表达出来的,则是微观体系与仪器相互作用而产生的表现为波或粒子的可能性。  量子力学表明,微观物理实在既不是波也不是粒子,真正的实在是量子态。真实状态分解为隐态和显态,是由于测量所造成的,在这里只有显态才符合经典物理学实在的含义。微观体系的实在性还表现在它的不可分离性上。量子力学把研究对象及其所处的环境看作一个整体,它不允许把世界看成由彼此分离的、独立的部分组成的。关于远隔粒子关联实验的结论,也定量地支持了量子态不可分离。
2023-08-18 02:46:101

SWIFT信用证78条款!!

这段话一般是转开信用证时常被使用在信用证里面的字句.在转开信用证的情形下,主信用证的受益人,我们称为第一受益人,第一受益人申请转开信用证予另一受益人,此受益人我们称为第二受益人.当第二受益人依据信用证要求提示单据且单据无不符点时,若依信用证的精神,转开信用证的开证行应即刻付款,然有些开证行却於信用证内叙明"THE RECEIPT OF PROCEEDS BY THE FIRST BENEFICIARY",致使第二受益人需等到第一受益人收到付款后,其才有可能收到款项,此条款对第二受益人非常不利,且严重损毁信用证精神,应禁止使用.
2023-08-18 02:43:471

陀螺仪发展历史

我国的陀螺的发展历史是怎样的 陀螺虽小,但作为一种玩具,它却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1926年的时候,山西夏县西阴村仰韶文化遗址便出土了一个陶制的小陀螺,由此可见,陀螺在我国至少有四五千年的历史。宋朝时,嫔妃宫女中流行一种叫做“千千”的游戏,这是一种类似手捻陀螺的贵族游戏。“千千”是一种针形物体,约三公分长,放在象牙做的圆盘中,通过手捻使其旋转,谁的千千转得时间长,谁就是胜者,这是早期的手旋陀螺。现在的一些手旋陀螺是用橡果做的,在橡果盖中心插人一根笔直的细棍,用大拇指和食指捏住细棍的一端,迅速一捻,使其落在平面上旋转,看谁转得时间长。明朝刘侗在《帝京景物略》记载有童谣:“杨柳儿青,放空钟;杨柳儿活,抽陀螺;杨柳儿死,踢毽子。”且附有具体玩法。可见陀螺已成为当时很常见的玩具,和现在的鞭旋陀螺已经没什么区别。 介绍一下陀螺仪陀螺仪 陀螺仪简介 [编辑本段] 绕一个支点高速转动的刚体称为陀螺(top)。通常所说的陀螺是特指对称陀螺,它是一个质量均匀分布的、具有轴对称形状的刚体,其几何对称轴就是它的自转轴。 由苍蝇后翅(特化为平衡棒)仿生得来。 在一定的初始条件和一定的外力矩在作用下,陀螺会在不停自转的同时,还绕着另一个固定的转轴不停地旋转,这就是陀螺的旋进(precession),又称为回转效应(gyroscopic effect)。 陀螺旋进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许多人小时候都玩过的陀螺就是一例。 人们利用陀螺的力学性质所制成的各种功能的陀螺装置称为陀螺仪(gyroscope),它在科学、技术、军事等各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比如:回转罗盘、定向指示仪、炮弹的翻转、陀螺的章动、地球在太阳(月球)引力矩作用下的旋进(岁差)等。 陀螺仪原理 [编辑本段] 陀螺仪的原理就是,一个旋转物体的旋转轴所指的方向在不受外力影响时,是不会改变的。人们根据这个道理,用它来保持方向,制造出来的东西就叫陀螺仪。我们骑自行车其实也是利用了这个原理。轮子转得越快越不容易倒,因为车轴有一股保持水平的力量。 陀螺仪在工作时要给它一个力,使它快速旋转起来,一般能达到每分钟几十万转,可以工作很长时间。然后用多种方法读取轴所指示的方向,并自动将数据信号传给控制系统。 现代陀螺仪 [编辑本段] 现代陀螺仪是一种能够精确地确定运动物体的方位的仪器,它是现代航空,航海,航天和国防工业中广泛使用的一种惯性导航仪器,它的发展对一个国家的工业,国防和其它高科技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传统的惯性陀螺仪主要是指机械式的陀螺仪,机械式的陀螺仪对工艺结构的要求很高,结构复杂,它的精度受到了很多方面的制约。自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以来,现代陀螺仪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1976年等提出了现代光纤陀螺仪的基本设想,到八十年代以后,现代光纤陀螺仪就得到了非常迅速的发展,与此同时激光谐振陀螺仪也有了很大的发展。 由于光纤陀螺仪具有结构紧凑,灵敏度高,工作可靠等等优点,所以目前光纤陀螺仪在很多的领域已经完全取代了机械式的传统的陀螺仪,成为现代导航仪器中的关键部件。和光纤陀螺仪同时发展的除了环式激光陀螺仪外,还有现代集成式的振动陀螺仪,集成式的振动陀螺仪具有更高的集成度,体积更小,也是现代陀螺仪的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 现代光纤陀螺仪包括干涉式陀螺仪和谐振式陀螺仪两种,它们都是根据塞格尼克的理论发展起来的。塞格尼克理论的要点是这样的:当光束在一个环形的通道中前进时,如果环形通道本身具有一个转动速度,那么光线沿着通道转动的方向前进所需要的时间要比沿着这个通道转动相反的方向前进所需要的时间要多。 也就是说当光学环路转动时,在不同的前进方向上,光学环路的光程相对于环路在静止时的光程都会产生变化。利用这种光程的变化,如果使不同方向上前进的光之间产生干涉来测量环路的转动速度,就可以制造出干涉式光纤陀螺仪,如果利用这种环路光程的变化来实现在环路中不断循环的光之间的干涉,也就是通过调整光纤环路的光的谐振频率进而测量环路的转动速度,就可以制造出谐振式的光纤陀螺仪。 从这个简单的介绍可以看出,干涉式陀螺仪在实现干涉时的光程差小,所以它所要求的光源可以有较大的频谱宽度,而谐振式的陀螺仪在实现干涉时,它的光程差较大,所以它所要求的光源必须有很好的单色性。 陀螺仪的用途 [编辑本段] 陀螺仪是一种既古老而又很有生命力的仪器,从第一台真正实用的陀螺仪器问世以来已有大半个世纪,但直到现也,陀螺仪仍在吸引着人们对它进行研究,这是由于它本身具有的特性所决定的。 陀螺仪最主要的基本特性是它的稳定性和进动性。人们从儿童玩的地陀螺中早就发现高速旋转的陀螺可以竖直不倒而保持与地面垂直,这就反映了陀螺的稳定性。研究陀螺仪运动特性的理论是绕定点运动刚体动力学的一个分支,它以物体的惯性为基础,研究旋转物体的动力学特性。 陀螺仪器最早是用于航海导航,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它在航空和航天事业中也得到广泛的应用。陀螺仪器不仅可以作为指示仪表,而更重要的是它可以作为自动控制系统中的一个敏感元件,即可作为信号传感器。根据需要,陀螺仪器能提供准确的方位、水平、位置、速度和加速度等信号,以便驾驶员或用自动导航仪来控制飞机、舰船或航天飞机等航行体按一定的航线飞行,而在导弹、卫星运载器或空间探测火箭等航行体的制导中,则直接利用这些信号完成航行体的姿态控制和轨道控制。 作为稳定器,陀螺仪器能使列车在单轨上行驶,能减小船舶在风浪中的摇摆,能使安装在飞机或卫星上的照相机相对地面稳定等等。作为精密测试仪器,陀螺仪器能够为地面设施、矿山隧道、地下铁路、石油钻探以及导弹发射井等提供准确的方位基准。由此可见,陀螺仪器的应用范围是相当广泛的,它在现代化的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建设中均占重要的地位。 陀螺仪的基本部件 [编辑本段] 从力学的观点近似的分析陀螺的运动时,可以把它看成是一个刚体,。 从指南针到现代陀螺罗经有什么样的历史 我国在4000多年前的黄帝时代就发明了指南针,战国时已经开始应用 “司南”。大约在公元前1世纪,我国的巫师用一个按北斗七星的形状用磁铁矿 做成的勺子,放在一个光滑的铜天盘上指示北极。大约在公元1090年,我国的 领航员将指南针应用在了导航实践上。 欧洲到11世纪才学会制造指南针。公元1190年,意大利领航员开始用一 碗水漂起一颗铁针,用磁铁矿或天然磁石使铁针磁化,根据铁针偏转的方向来 检查他们对方向的估计是否正确。到约1250年,这种东西已发展成为航海罗 盘,航海罗盘由一个装在玻璃盒子里的刻度和安在支轴上的一颗处于平衡状态 的针组成。它在白天指示水平方向,在夜晚被置于有灯光照明的罗经柜内。 14世纪初,意大利人乔亚首先把用纸做成的方向刻度盘和磁针连接在一起 传动。这是磁罗经发展过程中的一次飞跃。从此船舶辨向就不必再用手转动罗 盘了。16世纪,意大利人卡尔登制成平衡环,使磁罗经在船舶摇晃中也能保持 水平。 陀螺罗经又称电罗经,是一种提供正北基准的指向仪器。它是根据法国学 者傅科1852年提出的利用陀螺仪作为指向仪器的原理而制造的。陀螺罗盘有两 个优点:既不因接近金属而偏转,又指向正北而非磁北。现代陀螺罗经由主罗 经和附属仪器两部分组成,并向着尺寸小、重量轻、使用寿命长、维修方便、 操作简便并能适用于大、中、小型船舶的趋势发展。它的灵敏部分一般都制成 密封球形,并用特制的液体支承以提高其精确度和可靠性。无论其在恶劣环境 条件下的可靠性,还是其精确程度,都远非当年的指南针所能比的了。 关于陀螺的起源、历史、发展 陀螺的起源因年代久远并无详细纪录可供查考,但是在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中出土过陀螺,如江苏常州出土的新石器马家窑文化木陀螺及山西龙山文化遗址中出土陶陀螺;目前文史记载则多以宋朝时出现的一种类似陀螺的玩具为开端,称做“千千”(或称千千车);那是一个中心轴(铁制)长约一寸的圆盘形(直径约四寸)物体,用手捻在盘中旋转,比赛谁转得久,这是当时身处深宫后院的嫔妃宫女用以打发寂寥时光的游戏之一。 在台湾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宋代苏汉臣(开封人,曾在北宋徽宗宣和画院当过招待,以刘宗古为师,工于释道人物之画,尤其婴戏画更有独创之功力)《婴戏图》中,画面的前方有两个孩童,正打著陀螺玩耍,也证实当时确有倒钟体的陀螺出现,由画面考察, 当时的陀螺应是木制的,像个圆锥体,用绳子缠好了,往地上前抛后扯,陀螺便在地上旋转起来。当它速度慢下来时,再用绳子不断抽打它的侧面,如此便可转个不停。一直到现在,大陆北方的儿童在冬季及早春时节还流行这样的玩法,尤其在结得厚实的冰面上抛打,更别有乐趣。另外一幅苏汉臣的作品《秋庭戏婴》中,有个推枣磨的道具,利用两个枣子,加上一个剖了一半的枣子作成支架而成枣磨玩具,那是一种旋转、平衡的游戏,游戏时,谁能让枣磨保持平衡、转得久,谁就获胜;这幅画也能证明当时已有多元的陀螺玩具型态出现。明朝《帝京景物略》记载,陀螺者,木制如小空钟,中实而无柄,绕以鞭之绳而无竹尺,卓于地,急掣其鞭。一掣,陀螺则转,无声也。视其缓而鞭之,转转无复往。转之疾,正如卓立地上,顶光旋旋,影不动也。其小空钟形体、中实无柄、绕以鞭之绳等描述,证之明代晚期的陀螺已跟今日的鞭打陀螺无异;刘侗的诗歌《杨柳活》撰述:杨柳儿活,鞭陀罗,这时期“陀螺“一词已正式出现。同时也被人称为"汉奸" 关于陀螺的起源、历史、发展 陀螺的起源,因年代久远,较无详细可进一步参酌的资料记载。陀螺最早出现在后魏时期的史籍,当时称为独乐。在一般的书籍或网路资料查询当中可得知,在宋朝时就有一种类似陀螺游戏的小玩艺儿,名字叫做千千,类似今日的手捻陀螺造型,它是象牙所作成,以一个直径约4寸的圆盘,中央插上一支铁针为轴心,是古代宫女为打发时间所玩的一种贵族游戏,其玩法是将一个长约3公分的针状物体,放在象牙制的圆盘中,用手捻使其旋转,等到快停时再用衣袖拂动它,让它继续旋转,最后,比比看谁的千千转得最久,谁就是获胜者。 陀螺的发展历史 陀螺,也称陀罗,是普及性的儿童玩具。其基本型制是用木头削成一个面平底尖的圆椎体,考究些的还在尖脚部安一粒钢珠。常见的玩法是先用一根小鞭子的鞭梢稍稍缠住它的腰部,再用力一拉,使之旋转起来,然后用鞭子不断抽打,令其旋转不停。所以人们每将这种游戏称为抽陀螺或鞭陀螺,在南北城乡顽童们的嘴里,则还有“抽贱骨头”、“打懒婆娘”、“耍冰猴儿”等带有恶谑意味的俗称。 与陀螺外号花样百出的现象相映成趣,关于这种游戏发明的时间与演变的过程,也有多种说法。 有人推测陀螺的发明与发展,经历过手旋陀螺、鞭旋陀螺和鸣声陀螺(即“空钟”)三个阶段。手旋陀螺就是一个圆片,中央贯轴,然后以手旋轴,使圆片自转,也就是宋周密《武林旧事》所载的“千千车、轮盘”等“儿戏之物”。据杭世骏《道古堂集》介绍,这种手旋陀螺在明代成为宫人喜爱的游戏,称为“妆域”。除制作更加考究外,还有了新的玩法:当它转速减缓而有停转或歪倒之虞时,允许用衣袖拂拭,即借助外力补救。谁转的时间长久谁赢,游戏规则是不许转出事先划定的界限。这个“袖拂”动作,后来蜕变成一根小绳鞭。成书于晚明的《帝京景物略》曾记载当时流行北京的童谣:“杨柳儿活,抽陀螺”,并介绍了具体玩法,同现代的鞭旋陀螺完全一样。据此推断,手旋陀螺产生于宋代,经过明代袖拂“妆域”的过渡,最终发展为鞭旋陀螺,其具体时间约在明代中期或稍后。 又有人举出唐代文学家元结所著《恶圆》:“元子家有乳母,为圆转之器,以悦婴儿,婴儿喜之。母使为之聚孩孺,助婴儿之乐……”这个“圆转之器”能产生“聚孩孺”的效用,足见玩起来的吸引力之强,估计就是手旋陀螺之类。这样,手旋陀螺的产生时间又可往前推数百年。 还有人指出:“陀罗至迟在宋代已十分流行,宋人留下的绘画作品中已能见到陀罗和小鞭子,证明了那时陀罗与现在的形制已基本相同”(王连海《中国民间玩具简史》,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1997)。遗憾的是论者未就所据绘画作品提出具体的说明。 另外,也有人认为陀螺的发明与发展历程应是先有鞭旋陀螺,然后再有手旋陀螺与鸣声陀螺,而鞭旋陀螺早在原始社会就产生了,依据是李济、袁敦礼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提出的一份题为《西阴村史前的遗存》考古报告。该报告称,山西夏县西阴村仰韶期文化遗址中,有一个陶制小陀螺出土。这个“陶制小陀螺”的形制及其用途,究竟能否套用玩具游戏概念,因实物湮失,似难以查考。如果此说落实,则陀螺的产生时间,起码又可以前推四千年以上。至于手旋陀螺,论者以为是在原始社会的鞭旋陀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最初的制作方法是选择一个份量较重的方孔钱,在钱孔中固定一根长约一分左右的竹柄。我国文献上虽没有记载这种游戏,但这种游戏必是出现在钱币产生以后,那是毫无疑问的。最后发明的是鸣声陀螺,但时间至晚不过五代。这一点有日本史料为证:《日本的游戏》作者考出,“念独乐”是“从中国通过朝鲜渡来”日本的。所谓“念独乐”,是鸣声陀螺,“念”指鸣声,“独乐”和“陀螺”的字音相近;而据《倭名类聚抄》称,它的最初译名叫“辨色立成”。该书出版于日本承平年间(931—938),由此推定,我国外传到朝鲜、日本去的鸣声陀螺,当在公元931年(后唐明宗长兴二年)以前。总之,这些资料可补我国宋以前文献的失载(棣华《我国外传朝、日的陀螺游戏》,《中国体育史参考资料》第六辑,1958)。 陀螺仪是什么 陀螺仪是飞行器的核心制导设备,其原理类似日常所见的陀螺,不管载体如何运动,陀螺仪都能够保持平衡。 现代陀螺仪是一种能够精确地确定运动物体的方位的仪器,它是现代航空,航海,航天和国防工业中广泛使用的一种惯性导航仪器,它的发展对一个国家的工业,国防和其它高科技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传统的惯性陀螺仪主要是指机械式的陀螺仪,机械式的陀螺仪对工艺结构的要求很高,结构复杂,它的精度受到了很多方面的制约。自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以来,现代陀螺仪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1976年 等提出了现代光纤陀螺仪的基本设想,到八十年代以后,现代光纤陀螺仪就得到了非常迅速的发展,与此同时激光谐振陀螺仪也有了很大的发展。 由于光纤陀螺仪具有结构紧凑,灵敏度高,工作可靠等等优点,所以目前光纤陀螺仪在很多的领域已经完全取代了机械式的传统的陀螺仪,成为现代导航仪器中的关键部件。和光纤陀螺仪同时发展的除了环式激光陀螺仪外,还有现代集成式的振动陀螺仪,集成式的振动陀螺仪具有更高的集成度,体积更小,也是现代陀螺仪的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 现代光纤陀螺仪包括干涉式陀螺仪和谐振式陀螺仪两种,它们都是根据塞格尼克的理论发展起来的。塞格尼克理论的要点是这样的:当光束在一个环形的通道中前进时,如果环形通道本身具有一个转动速度,那么光线沿着通道转动的方向前进所需要的时间要比沿着这个通道转动相反的方向前进所需要的时间要多。 也就是说当光学环路转动时,在不同的前进方向上,光学环路的光程相对于环路在静止时的光程都会产生变化。利用这种光程的变化,如果使不同方向上前进的光之间产生干涉来测量环路的转动速度,这样就可以制造出干涉式光纤陀螺仪,如果利用这种环路光程的变化来实现在环路中不断循环的光之间的干涉,也就是通过调整光纤环路的光的谐振频率进而测量环路的转动速度,就可以制造出谐振式的光纤陀螺仪。 从这个简单的介绍可以看出,干涉式陀螺仪在实现干涉时的光程差小,所以它所要求的光源可以有较大的频谱宽度,而谐振式的陀螺仪在实现干涉时,它的光程差较大,所以它所要求的光源必须有很好的单色性。 。 从指南针到现代陀螺罗经有什么发展史 我国在4000多年前的黄帝时代就发明了指南针,战国时代已经开始应用“司南”。大约在公元前1世纪,我国的巫师用一个按北斗七星的形状用磁铁矿做成的勺子,放在一个光滑的铜天盘上指示北极。大约在公元1090年,我国的领航员将指南针应用在了导航实践上。 欧洲到11世纪才学会制造指南针。公元1190年,意大利领航员开始用一碗水漂起一颗铁针,用磁铁矿或天然磁石使铁针磁化,根据铁针偏转的方向来检查他们对方向的估计是否正确。到约1250年,这种东西已发展成为航海罗盘,航海罗盘由一个装在玻璃盒子里的刻度和安在支轴上的一颗处于平衡状态的针组成。它在白天指示水平方向,在夜晚被置于有灯光照明的罗经柜内。 14世纪初,意大利人乔亚首先把用纸做成的方向刻度盘和磁针连接在一起传动。这是磁罗经发展过程中的一次飞跃。从此船舶辨向就不必再用手转动罗盘了。16世纪,意大利人卡尔登制成平衡环,使磁罗经在船舶摇晃中也能保持水平。 陀螺罗经又称电罗经,是一种提供正北基准的指向仪器。它是根据法国学者傅科1852年提出的利用陀螺仪作为指向仪器的原理而制造的。陀螺罗盘有两个优点:既不因接近金属而偏转,又指向正北而非磁北。现代陀螺罗经由主罗经和附属仪器两部分组成,并向着尺寸小、重量轻、使用寿命长、维修方便、操作简便并能适用于大、中、小型船舶的趋势发展。它的灵敏部分一般都制成密封球形,并用特制的液体支承以提高其精确度和可靠性。无论其在恶劣环境条件下的可靠性,还是其精确程度,都远非当年的指南针所能比的了。 惯性导航技术发展的历史过程有谁知道吗?求告知 从广义上讲从起始点将航行载体引导到目的地的过程统称为导航。 从狭义上讲导航 是指给航行载体提供实时的姿态、 速度和位置信息的技术和方法。 早期人们依靠地磁场、 星光、太阳高度等天文、地理方法获取定位、定向信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无线电 导航、惯性导航和卫星导航等技术相继问世,在军事、民用等领域广泛应用。其中,惯 性导航是使用装载在运载体上的陀螺仪和加速度计来测定运载体姿态、 速度、 位置等信 息的技术方法。实现惯性导航的软、硬件设备称为惯性导航系统,简称惯导系统。 捷联式惯性导航系统(Strap-down Inertial Navigation System,简写 SINS)是将 加速度计和陀螺仪直接安装在载体上, 在计算机中实时计算姿态矩阵, 即计算出载体坐 标系与导航坐标系之间的关系, 从而把载体坐标系的加速度计信息转换为导航坐标系下 的信息,然后进行导航计算。由于其具有可靠性高、功能强、重量轻、成本低、精度高 以及使用灵活等优点,使得 SINS 已经成为当今惯性导航系统发展的主流。捷联惯性测 量组件(Inertial Measurement Unit,简写 IMU)是惯导系统的核心组件,IMU 的输出信息的精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系统的精度。 陀螺仪和加速度计是惯性导航系统中不可缺少的核心测量器件。现代高精度的惯性导航系统对所采用的陀螺仪和加速度计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为陀螺仪的漂移误差和加速度计的零位偏值是影响惯导系统精度的最直接 的和最重要的因素,因此如何改善惯性器件的性能,提高惯性组件的测量精度,特别是 陀螺仪的测量精度,一直是惯性导航领域研究的重点。 陀螺仪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最初的滚珠轴承式陀螺, 其漂移速率为(l-2)°/h, 通过攻克惯性仪表支撑技术而发展起来的气浮、液浮和磁浮陀螺仪,其精度可以达到 0.001°/h,而静电支撑陀螺的精度可优于 0.0001°/h。从 60 年代开始,挠性陀螺的 研制工作开始起步,其漂移精度优于 0.05°/h 量级,最好的水平可以达到 0.001°/h。 1960 年激光陀螺首次研制成功,标志着光学陀螺开始主宰陀螺市场。目前激光陀螺的 零偏稳定性最高可达 0.0005°/h,激光陀螺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其制造工艺比较复杂, 因而造成成本偏高, 同时其体积和重量也偏大, 这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在某些 领域的发展应用, 另一方面也促使激光陀螺向低成本、 小型化以及三轴整体式方向发展。 而另一种光学陀螺-光纤陀螺不但具有激光陀螺的很多优点, 而且还具有制造工艺简单、 成本低和重量轻等特点,目前正成为发展最快的一种光学陀螺 我国发展 编辑 我国的惯导技术近年来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液浮陀螺平台惯性导航系统、动力调谐陀螺四轴平台系统已相继应用于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其他各类小型化捷联惯导、光纤陀螺惯导、 激光陀螺惯导以及匹配GPS修正的惯导装置等也已经大量应用于战术制导武器、飞机、舰艇、运载火箭、宇宙飞船等。如漂移率0.01°~0.02°/h 的新型激光陀螺捷联系统在新型战机上试飞,漂移率0.05°/h 以下的光纤陀螺、捷联惯导在舰艇、潜艇上的应用,以及小型化挠性捷联惯导在各类导弹制导武器上的应用,都极大的改善了我军装备的性能。 微机械陀螺仪的发展概述 根据近几年国内文献,目前我国在惯性导航中应用研究中的陀螺仪按结构构成大致可以分为三类:机械陀螺仪,光学陀螺仪,微机械陀螺仪。机械陀螺仪指利用高速转子的转轴稳定性来测量载体正确方位的角传感器。自 1910 年首次用于船载指北陀螺罗经以来,人们探索过很多种机械陀螺仪, 液浮陀螺、动力调谐陀螺和静电陀螺是技术成熟的三种刚体转子陀螺仪,精度在 10E-6 度/小时~10E-4 度/小时范围内,达到了精密仪器领域内的高技术水平。在 1965 年,我国的清华大学首先开始研制静电陀螺,应用背景是“高精度船用 INS”。 1967-1990,清华大学、常州航海仪器厂、上海交通大学等合作研制成功了静电陀螺工程样机,其零偏漂移误差小于0.5°/h,随机漂移误差小于0.001°/h,中国和美国、俄罗斯并列成为世界上掌握静电陀螺技术的国家。 随着光电技术的发展,激光陀螺,光纤陀螺应运而生。与激光陀螺仪相比较,光纤陀螺仪成本较低,比较适合批量生产。我国光纤陀螺的研究起步较晚,但已经 取得了很多可喜的成绩。航天科工集团、航天科技集团、浙大、北方交大、北航等 单位相继开展了光纤陀螺的研究。根据目前掌握的信息看,国内的光纤陀螺研制精 度已经达到了惯导系统的中低精度要求,有些技术甚至达到了国外同类产品的水平。 从 20 世纪开始,由于电子技术和微机械加工技术的发展,使微机电陀螺成为现实。从 20 世纪 90年代以来,微机电陀螺已经在民用产品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部分应用在低精度 的惯性导航产品中。我国微机电陀螺的研究开始于 1989 年,现在已经研制出数百 微米大小的静电电机和3mm的压电电机。清华大学的导航与控制教研组的陀螺技术十分成熟,并已经掌握微机械与光波导陀螺技术,现已经做出了微型陀螺仪样机, 并取得了一些数据。东南大学精密仪器与机械系科学研究中心也不断进行关键部件、 微机械陀螺仪和新型惯性装置与GPS 组合导航系统的开发研究,满足了军民两用市场的需要。 总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相比于静电陀螺的高成本,成本较低的光纤陀螺和微机械陀螺的精度越来越高,是未来陀螺技术的发展总趋势。 。
2023-08-18 02:43:491

本电脑上的mun在哪个位置

你说的是笔记本电脑上的Num吧笔记本上的num一般在右上角的位置,可能是蓝色的字母写着小小的Num,通过Fn+Num(蓝色)组合键来实现其功能
2023-08-18 02:43:501

为什么我的红外光谱图的透过率都超过了100

不可能吧,哪有透光率100的 应该是仪器或你操作错误
2023-08-18 02:43:503

循环流化床锅炉简单介绍

  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是近十几年来迅速发展的一项高效低污染清洁燃烧枝术。国际上这项技术在电站锅炉、工业锅炉和废弃物处理利用等领域已得到广泛的商业应用,并向几十万千瓦级规模的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发展;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开发和应用也逐渐兴起,已有上百台循环流化床锅炉投入运行或正在制造之中。未来的几年将是循环流化床飞速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  锅炉采用单锅筒,自然循环方式,总体上分为前部及尾部两个竖井。前部竖井为总吊结构,四周由膜式水冷壁组成。自下而上,依次为一次风室、密相区、稀相区,尾部烟道自上而下依次为高温过热器、低温过热器及省煤器、空气预热器。尾部竖井采用支撑结构,两竖井之间由立式旋风分离器相连通,分离器下部联接回送装置及灰冷却器。燃烧室及分离器内部均设有防磨内衬,前部竖井用敷管炉墙,外置金属护板,尾部竖井用轻型炉墙,由八根钢柱承受锅炉全部重量。  锅炉采用床下点火(油或煤气),分级燃烧,一次风比率占50—60%,飞灰循环为低倍率,中温分离灰渣排放采用干式,分别由水冷螺旋出渣机、灰冷却器及除尘器灰斗排出。炉膛是保证燃料充分燃烧的关键,采用湍流床,使得流化速度在3.5—4.5m/s,并设计适当的炉膛截面,在炉膛膜式壁管上铺设薄内衬(高铝质砖),即使锅炉燃烧用不同燃料时,燃烧效率也可保持在98—99%以上。  高温分离器入口烟温在800℃左右,旋风筒内径较小,结构简化,筒内仅需一层薄薄的防磨内衬(氮化硅砖)。其使用寿命较长。循环倍率为10—20左右。  循环灰输送系统主要由回料管、回送装置,溢流管及灰冷却器等几部分组成。
2023-08-18 02:43:512

陀螺仪是什么

测:角速率的。 通常是3轴,也就是X.Y.Z三轴。这样无论你俯仰(前后),还是横滚(延Y轴左右)亦或是航向(延Z轴摆动)都能有角速率输出,从而就能知道物体姿态的变化量。
2023-08-18 02:43:595

触屏笔怎么用

可以去手机的专卖店配一个,花不了多少钱的 用指甲,但是那样容易点错的,浪费时间。 可以拿用完的笔芯,再加以冲洗后,用笔头点击就可以。 最好还是配个原配的好
2023-08-18 02:43:5913

奶牛乳尿素氮的正常值是多少

我也不了解,您或者可以百度一下,不过我了解到的是:尿素氮太高了,说明奶牛饲料配制很不科学,奶牛的代谢负担很重,饲料蛋白质浪费严重
2023-08-18 02:44:004

循环流化床锅炉j结构简图

典型的M型结构
2023-08-18 02:44:011

红外线用什么仪器测量发射量?

红外测距仪主要采用的就是红外线传播时不扩散的特带你,由于红外线在穿过许多物质时的折射率比起一般的光要低很多,因此,许多测距的工具要对长距离的目标进行测量时都会采用红外线,要知道,红外线的传播也是需要一定的,而红外测距仪最主要的原理就是红外从测距仪发出后遇到反射物被反射回来的时间,再综合考虑红外线的传播速度,就能精准地计算出目标的距离。红外测距仪怎么用红外测距仪最基本的使用方法就是:首先将红外测距仪放在面前,用右手按住机器上的红色三角键,这样做是为了锁定要测距的目标,再按一下就能对我们本身与目标之间的精确距离进行观察了,机器上的显示屏也会显示出距离的数值,要知道,由于红外测距仪的精准度有着一定的关系,因此最好在白天进行测量。由于现在不少红外测距仪都与激光一起进行了更为高效的配置,因此我们在使用时一定要参考仪器说明书中的意见对其进行操作,不要用眼睛直接对准发射口直视,那样会对眼睛有着很大的损害,在野外进行测量工作时,不能将仪器的发射口与太阳进行重合,这样一来对仪器的光敏元件会有很大的损害。在这里还要注意的是,现在市面上的红外测距仪一般都不具备防水功能,因此在使用的过程中要注意对该机器进行防水作业的处理。
2023-08-18 02:44:024

我们是出口商,信用证上这些费用谁承担

FOR ACCOUNT OF BENEFICIARY AND WILL BE DEDUCTED FROM THE PROCEEDS AT THE TIME OF REIMBURSEMENT,这个费用出口商承担
2023-08-18 02:44:072

傅里叶红外光谱图中2979、1643、1384、1086、1044、877、660波数代表什么基团的特征峰

E型烯烃C-H的面外摇摆振动在这附近有一个吸收峰比较强。你最好把图传上来一下。
2023-08-18 02:44:152

关于信用证47A条款的问题,谁知道这是什么意思么?

这是信用证经常使用的,开证行接受不符单据的免责条款. 是对受益人有利的条款.
2023-08-18 02:44:181

流化床锅炉排渣的原理

一:流化床的渣主要是燃烧后的炉渣,大部分是杂石和燃烧后的矸石!二:本身这些东西比较重,床料流化起来这些东西就落在底部,在布风板上,一次风从峰帽吹出来之后,这些东西六会逐步往炉后排渣管排出,进入冷渣器,再排到捞渣机。最后进入渣斗,再用汽车拉运到灰场或外卖。三:炉膛内再通过给煤,补充燃料,并调整床压稳定。
2023-08-18 02:44:231

黑色的材料怎么测傅里叶红外光谱

根据红外特征谱图的峰位、峰数、峰形和峰强,可将黑色笔墨种类区分开来。以乙腈-水以体积比60比40作为提取剂,分别对122种黑色签字笔字迹进行了提取,根据提取效果的不同,分为可溶(63种)和不可溶(59种)两大类。然后对黑色签字笔字迹进行了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测定,根据红外光谱图中特征峰数目的不同,吸收峰的峰位及峰面积比或峰高比的异同进一步进行区分,从而达到对黑色笔墨种类鉴别。
2023-08-18 02:43:411

mun文件是什么可以删除吗

mun文件是系统里的,最好不要删除。建议你先清理一下你C盘里面的上网记录和临时文件,就是这些东西常年累月占你宝贵硬盘空间,所以你应该不定期清理这些东西
2023-08-18 02:43:401

循环流化床锅炉与煤粉炉区别 希望从原理,构成方面给予说明,谢谢!!

循环流化床锅炉有返料器实现循环燃烧、可以燃用多种燃料、可以低温燃烧环保、可以多炉膛布置、锅炉容量不如煤粉炉大。煤粉炉容量大、热能利用率高。
2023-08-18 02:43:402

刘洋她在飞船上做什么物理实验

太空第一课实验实验一:测量物体质量问题:地球上怎么测物体的质量?仪器:质量测量仪(拉力)原理:牛顿第二定律(F=ma),将航天员固定在一个位置,给定一个恒定的力拉他回来,可以用仪器测定出加速度a,用m=F/a直接计算出航天员的质量。实验二:单摆运动演示问题:太空上会不会像地球一样做往复运动仪器:单摆实验仪原理:太空中,小球处于失控状态。如果给小球一个力,小球将做圆周运动,因为小球处于失控状态,只要很少的力就可以使小球做圆周运动,但在地球上要有足够的力才可以。实验三:陀螺演示问题:太空上怎么判定方向?仪器:陀螺原理:旋转的陀螺轴向不发生变化,没旋转的做翻滚运动。利用这个原理,我们可以用陀螺做定向原理设计仪器,判定方向。实验四:水滴演示问题:怎么喝水仪器:装水袋(太空专用)原理:在太空中,由于没有重力,小水滴会在空中飘浮,所以航天员喝的水都要用装水袋装起来,水就不会自己流出来。喝水的时候要用力将水袋中的水挤到口中,飘浮的水滴要用吸水纸吸收,以免飘浮到器材中损坏仪器。实验五:水膜演示问题:在太空中怎么制造水膜仪器:吹泡泡的工具原理:太空中水的表面张力起主要作用。实验六:水球演示问题:往水膜上加水,会出现什么变化呢?仪器:针筒(加水)原理:水膜一点一点的变厚,变成大水球。在水球中注射气泡,气泡在球里面。在水球中注射红色液体,水球整个变成红色。由于没有重力,气泡只会在水球中,不会漂浮出来;注射的红色液体与水混合,液体扩散,但扩散得很慢。资料来源:http://zhongkao.gaofen.com/article/419452.htm
2023-08-18 02:43:401

求考研专业课电路网课视频

这个还是挺好找的额。我给你们吧,链接我放评论里了,需要资料的看评论吧
2023-08-18 02:43:383

求金融英语翻译。谢谢各位大神。

the person to whom the insurance proceeds are to be paid in the event of a loss is called the"beneficiary"in the case of life insurance and the "loss payee" in the case of property insurance因为受到损失使得保险生效而获得赔偿的人,在人寿保险中被称为“受益人”,而在财产保险中被称为”赔款受领人“。1. the person 意思是【这个人】,下文是对这个人的描述,是什么样的人呢?2. to whom 代词,宾格,这里提前了,意思是【给他】,3. the insurance proceeds are to be paid 【保险生效将会的到赔偿】 proceed 理解为生效。4. in the event of a loss 【当 受到损失时】1.2.3.4. 连起来就是【当受到损失时,保险生效将得到赔偿(给他)的这样一个人】is called the"beneficiary" 【被称为 ”受益人“】in the case of life insurance 【在人寿(生命)保险的情况下】 and the "loss payee" 【而被称为”赔款受领人“】in the case of property insurance【在财产保险的情况下】
2023-08-18 02:43:361

航天中的控制力矩陀螺是怎么回事

航天中的控制力矩陀螺是航天器在太空调整姿态的执行部件,在航天器上通过角动量交换产生控制力矩的惯性执行机构。由定常转速的动量飞轮、支撑飞轮的框架和框架转动伺服系统三部分组成。通过高速旋转的轮子来获得角动量,并通过改变角动量的方向来对外输出力矩。在物理学中,角动量是和物体到原点的位移和动量相关的物理量,用来描述物体转动的状态。在角动量守恒定律中,运动物体如果受到的合外力为零或不受外力作用时,则物体动量的大小和方向都保持不变。但是一旦这种平衡受到破坏,那么物体的转动速度就会加快。而控制力矩陀螺存在的意义,就是保持微妙的力的平衡。
2023-08-18 02:43:323

pehl重新排列能组成什么单词?

helpv. 帮助,促进n. 帮助,援助
2023-08-18 02:43:291

lg微波炉维修怎么做不同型号微波炉维修方法介绍

微波炉是非常方便的家用电器,操作便捷,但是同时它也是很精密的,一旦有所损坏的话非专业人士是维修不了的,那么lg微波炉维修怎么做?一起赖看看不同型号的微波炉是怎么维修的吧。Lg微波炉维修怎么做一1、2069T型微波炉开机后不工作不能加热。如果微波炉的供电电源正常,可能是机内保险丝烧断了,可以换一只10A保险丝管,再更换同型号的高压电容器,排除故障。2、5529SDT型微波炉开机后不能加热。可用上一个方法检测,用替换法进行逐一更换排查,看看是哪方面出现故障,再维修好就行。Lg微波炉维修怎么做二1、5599SDT型微波炉开机工作正常,2分钟突然停止工作,几分钟又恢复工作,如此反复。这种情况应该是磁控管上的热切断器有误动作引起的,更换新品后,就可故障排除。2、5586DT型微波炉开机加热正常,但转盘不转。维修时可将微波炉底的盖板取下,取出转盘电机,看看是否是转盘问题,这种情况一般是微波炉又长期不用,转盘电机线圈因潮湿霉断造成的。Lg微波炉维修怎么做三1、1968T型微波炉开机运转正常,加热太慢。有可能是因为磁控管老化导致的,可以除锈或者更换连接线后加热就可正常。2、4978T型微波炉开机烧保险而不能工作。可更换一只10A保险丝,看是否是磁控管灯丝对其壳体本身短路引起的,是的话更换同型号的磁控管,就可故障排除。Lg微波炉维修怎么做四1、5578T型微波炉不加热。有可能是因炉腔内右侧云母片烧焦且有孔洞而出现的故障,如果换一新云母片后仍不加热,就有可能是磁控管失效,换同型号的磁控管后,就可加热正常。2、5588SDT型微波炉开机不工作,显示屏无显示。这是一款电脑控制型微波炉,出现这种情况的话,可能是由于一些部分元件损坏导致的,可以检查这些元件,特别是线路板上的RY2电源继电器的主触头是不是闭合的人,排除后显示屏有显示、加热也正常了。
2023-08-18 02:43:261

经纬仪的使用原理

1、基座部分,用于支撑基照准部,上有三个脚螺旋,其作用是整平仪器。2、照准部,照准部是经纬仪的主要部件。3、照准部部分的部件有水准管、光学对点器、支架、横轴、竖直度盘、望远镜、度盘读数系统等。4、度盘部分,DJ6光学经纬仪度盘有水平度盘和垂直度盘,均由光学玻璃制成。
2023-08-18 02:43:222

从mun返回需要多少

从mun返回需要700dv。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从Mun表面返回环绕Mun轨道只需要大概700dv即可。Mun是坎巴拉太空计划中kerbin的一颗卫星。Mün,亦称Mun、月亮,是Kerbin较大的也是距离最近的天然卫星。它被Kerbin潮汐锁定,故有一面始终面对着而另一面始终背着Kerbin。
2023-08-18 02:43:211

为什么蘸水的棉棒可以滑动屏幕?

我也看过,但是为什么不同牌子的棉签都不一样啊
2023-08-18 02:43:196

急!信用证条款翻译

CLEANAIRWAYBILLFORGOODSADDRESSEDANDCONSIGNEDTOAPPLICANT大概的意思就是有关货物的清洁空运提单。意思是指货物交运时,外包装等表面情况良好,承运人在签发提单时,没有在提单上加任何货差、货损、包装不良或其他影响结汇的评语。注:结汇方式为信用证时,清洁提单很重要,如果不是清洁提单,结汇会有麻烦!
2023-08-18 02:43:192

傅立叶红外光谱仪和红外分光光度计一样吗?

不一样.
2023-08-18 02:43: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