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

阅读 / 问答 / 标签

如何理解 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

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目 录第一部分 前言一、课程性质二、课程基本理念三、课程设计思路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第三部分 课程内容―、我的徤康成长二、我的家庭生活三、我们的学校生活四、我们的社区生活五、我们的国家六、我们共同的世界第四部分 实施意见一、教学建议二、评价建议三、教材编写建议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第一部分前言良好品德是健全人格的根基,是公民素质的核心。随着社会的发展,具有良好的公民素质越来越成为人的内在需求。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要求基础教育更新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培养良好的公民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小学中高年级是学生逐步熟悉和理解社会生活的重要时期,也是形成道德情感、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能力,养成行为习惯的重要阶段。品德与社会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以满足学生的身心需要为目标,以学生社会生活为基础,注重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初步掌握认识社会事物和现象的方法,提高道德判断和行为选择能力,发展学生主动适应社会、积极参与社会的能力。一、课程性质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综合性 本课程设计体现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内在整合;课程内容有机融合品德和规则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历史与文化、国情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生命与安全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等; 教学活动体现学生生活经验、知识学习与社会参与的彼此渗透和相互促进,从多角度、多层面引导学生去理解、认识自我、他人和社会,并以此为基础形成基本的道德品质。实践性 本课程学习是知与行相统一的过程,注重学生在体验、探究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形成良好道德品质,实现社会性发展。课程设计与实施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现和提出问题,在亲身参与丰富多样的社会活动中,逐步形成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开放性 本课程内容根据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和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有弹性地吸纳鲜活的社会生活事件;教学空间从课内向课外延伸,从课堂向学校、家庭和社区扩展;课程评价关注不同学生的学习起点和学习态度,不以单一指标评价学生的发展,评价不仅关注学习结果,更重视学习过程和日常行为。二、课程基本理念(―)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会做人是课程的核心本课程特别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学生的道德发展,丰富学生的社会认识和内心世界,健全学生的人格,使他们能够以积极的生活态度参与社会,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 (二)学生的生活及其社会化需求是课程的基础本课程注重学生生活的价值。学生的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学生的生活对本课程的构建具有重要价值。课程必须贴近他们的生活,反映他们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探究社会,并以此为基础,提升学生的生活。(三)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是课程的追求本课程强调必须从学生发展的现实和可能出发,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教学要因地制宜地营造有利于学生品德和行为习惯养成的学习环境,选取学生生活中真实可信的生动事例,采用学生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帮助他们认识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使教学成为学生体验生活、道德成长的有效过程。三、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家庭、学校、社区、国家、世界是学生不断扩展的生活领域。社会坏境、社会活动、社会关系是存在于这些领域中的几个主要因素。学生的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是在逐步扩展的生活领域中,通过与各种要素的交互作用实现的。本课程的设计思路是: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一条主线”即以学生的生活发展为主线;“点面结合”的“点”是社会生活的几个主要因素,“面”是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领域,在面上选点,组织教学内容;“综合交叉,螺旋上升”指的是每一个生活领域所包含的社会要素是综合的,在不同年段层次不同,螺旋上升。

甘肃平凉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

各县(市、区)教育局,市直有关学校:   为切实规范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坚决扭转一些学校作业数量过多、质量不高、功能异化等突出问题,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和《平凉市落实甘肃省中小学生减负措施实施方案》要求,现就进一步加强我市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提高认识,准确把握作业育人功能。   作业是学校教师依据一定的教学目标和育人要求设计,要求学生利用非教学时间完成的学习任务;是学生巩固课堂学习内容、培养独立学习能力、掌握科学学习方法、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方式;是教师了解、检验学生学习状况,反思和改进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各义务教育学校要正确认识作业的功能和性质,遵循教育规律,严格执行课程标准和教学计划,坚持因材施教,从改进课堂教学入手,在课堂教学提质增效基础上,切实发挥好作业育人功能,布置科学合理有效作业。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形成能力、培养习惯,帮助教师检测教学效果、精准分析学情、改进教学方法,促进学校完善教学管理、开展科学评价、提高教育质量。   二、全面部署,完善作业管理制度   (一)严控书面作业总量。学校要确保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可在校内安排适当巩固练习;小学其他年级每天书面作业完成时间平均不超过60分钟;初中每天书面作业完成时间平均不超过90分钟。周末、寒暑假、法定节假日也要控制书面作业时间总量。   (二)创新作业类型方式。学校要根据学段、学科特点及学生实际需要和完成能力,合理布置书面作业、科学探究、体育锻炼、艺术欣赏、社会与劳动实践等不同类型作业。鼓励布置分层作业、弹性作业和个性化作业,科学设计探究性作业和实践性作业,探索跨学科综合性作业。切实避免机械、无效训练,严禁布置重复性、惩罚性作业。   (三)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学校要将作业设计作为校本教研重点,系统化选编、改编、创编符合学习规律、体现素质教育导向的基础性作业。教师要提高自主设计作业能力,针对学生不同情况,精准设计作业,根据实际学情,精选作业内容,合理确定作业数量,作业难度不得超过国家课程标准要求。   (四)加强作业完成指导。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和课后服务时间加强学生作业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时间管理能力,指导小学生基本在校内完成书面作业,初中学生在校内完成大部分书面作业。   (五)认真批改反馈作业。教师要对布置的学生作业全批全改,不得要求学生自批自改,强化作业批改与反馈的育人功能。作业批改要正确规范、评语恰当。通过作业精准分析学情,采取集体讲评、个别讲解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及时反馈,特别要强化对学习有困难学生的辅导帮扶。有条件的地方,鼓励科学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作业分析诊断。   (六)帮助学生学会学习。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与氛围,激发和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心。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鼓励学生充分利用校内外学习时间,加强自我管理,主动独立完成作业。   (七)不给家长布置作业。严禁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严禁要求家长批改作业。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切实履行家庭教育主体责任,营造良好家庭育人氛围,合理安排孩子课余生活,与学校形成协同育人合力;督促孩子回家后主动完成学校布置的作业,引导孩子从事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激励孩子坚持进行感兴趣的体育锻炼和社会实践;不额外布置其他家庭作业。   (八)严禁校外培训作业。各地要按国家有关规定,把禁止留作业作为校外培训机构日常监管的重要内容,坚决防止校外培训机构给中小学生留作业,切实避免校内减负、校外增负。   三、履行责任,健全作业管理机制   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要指导学校完善作业管理细则,明确具体工作要求,并在校内公示。各义务教育学校要切实履行作业管理主体责任,加强作业全过程管理,每学期初要对学生作业作出规划,加强年级组、学科组作业统筹协调,合理确定各学科作业比例结构,建立作业总量审核监管和质量定期评价制度。   四、加强监管,纳入督导考核评价   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要将作业管理纳入县域义务教育和学校办学质量评价。督导部门要将作业管理作为规范办学行为督导检查和责任督学日常监管的重要内容。学校要把作业设计、批改和反馈情况纳入对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实绩的考核评价。各县(市、区)要设立监督电话和举报平台,畅通反映问题和意见渠道,切实落实各项工作要求,确保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工作取得实效。   五、宣传典型,积极推广有效经验   各县(市、区)要组织教科研部门定期开展中小学生作业管理情况的调研,采取有效措施,鼓励和支持辖区义务教育学校积极探索和改革作业管理方式,积极宣传各学校在作业管理方面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以点带面,引领和带动更多学校提高作业管理水平,推进作业管理改革,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   市教育局举报电话:8213018

义务教育之后如何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

如果同时发展的话,这个问题就不是问题

教师进修学校有参照义务教育的工资标准吗

有。通过教师进修学校告示得知,义务教育教师基本工资标准被单列且高于其他事业单位,而福建省许多县级教师进修学校都被按非义务教育身份对待,教师进修学校教师应该与中小学教师享有同等的工资待遇,所以教师进修学校有参照义务教育的工资标准。

义务教育学籍管理规定

1、学生应分别在小学、初中、高中入学时填写由教育部统一制定的学生基本信息表。学校应在学生入学之日起1个月内完成学生基本信息采集工作。2、各中小学校应当从学生入学之日起1个月内为其建立学籍档案,并逐步完善。3、学生个人学籍档案分为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电子档案纳入管理系统管理,纸质档案由学校负责管理。4、学校不得以虚假信息建立学生学籍,不得重复建立学籍。学籍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利用管理系统进行查重。学生及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及时提供学生真实信息,配合学校建立学生学籍。5、学生个人学籍档案由学生就读学校建立并实行“籍随人走”。6、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进入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按照“以流入地为主,以公办学校为主”的原则。

情景一:根据教育部等15个部门印发的《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细则》,八年级学生小艾在学校里

(1)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答出两点即可,2分)(2)有不良行为习惯的人如不及时改正发展下去就有可能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或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需要法律的特殊保护。)(2分)(3)a.青年各方面都不成熟,属于弱势群体,缺乏自我保护的能力,其合法权益容易受到侵害。b.现实中存在一些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因素,侵犯青少年合法权益和损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现象还时有发生。c.法律保护青少年合法权益时会出现不及时、不到位的现象,使青少年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3分)(4)a.国家:制定并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b.社会:社会有关部门加大执法力度。c.学校: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d.家庭:父母要加强对子女的教育和监管。e.个人:青少年要学法、知法、守法,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5分) 试题分析:(1)情景一描述了学校提供营养早餐,显然是学校保护;情景二描述了小艾父母离异后没有受到父母关心和教育,这显然是涉及到家庭保护;情景二描述了小艾认识了社会青年,从而走上吸毒与犯罪的道路,这涉及到了社会保护。(2)材料描述了小艾结识了社会不良青年后,染上毒品,走上犯罪道路,这一变化过程说明有不良行为习惯的人如不及时改正发展下去就有可能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3)分析青少年容易受到伤害的原因,可以从青少年自身、社会影响、国家保护等角度进行思考。青少年自身各方面都不成熟,属于弱势群体,缺乏自我保护的能力,其合法权益容易受到侵害;社会角度是因为社会存在一些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因素,侵犯青少年合法权益和损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现象还时有发生;国家保护角度是因为法律保护青少年合法权益时会出现不及时、不到位的现象,使青少年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分别阐述出这三个方面即可。(4)分析怎样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根据题目提示可以从国家、社会、学校、家庭、个人等方面进行思考。国家的角度是要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坚持依法治国;社会的角度是社会有关部门加强执法力度;学校的角度是要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家庭的角度是父母要加强对子女的教育和监管;个人的角度是青少年要学法、知法、守法,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分别论述即可。

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补助的钱去哪里领

学校食堂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补助,的钱直接发放到,学校食堂,给孩子们,改善伙食

从2011年秋季开始,国务院决定启动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中央财政按照每生每天3元的标准为

B

义务教育营养改善计划资金是补助资金吗

【答案】B【答案解析】试题分析:中央每年拨款160多亿元,按照每生每天3元的标准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提供营养膳食补助。这表明政府是社会事务的管理者,对人民负责的践行者,①③正确且符合题意;②项社会事务的管理者,④项经济发展的调节者的观点,材料均未体现,本题正确答案为B。考点:本题考查我国政府的宗旨和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

国务院决定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中央每年拨款160多亿元,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提供营养

C 试题分析:中央每年拨款160多亿元,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提供营养膳食补助。体现了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和组织文化建设的职能,而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方法,在材料中未能体现,材料就中就是每年的中央拨款,其次,坚持依法执政,是强调党中央的按照法律来执政的,在题中也未体现出来,所以,本题选C。

什么是义务教育学生营养餐改善计划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意见国办发[2011]5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进一步改善农村学生营养状况,提高农村学生健康水平,加快农村教育发展,促进教育公平,经国务院同意,现就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重要意义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先后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不断改善农村义务教育学生学习生活条件。自2006年起,国务院决定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全面免除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书本费,补助家庭经济困难寄宿学生生活费,农村义务教育保障水平不断提高。但是,由于长期以来我国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农村中小学生营养不良间题仍然存在,贫困地区尤为突出。  以贫困地区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为重点,启动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是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维护社会公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是提高民族素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必然要求,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国务院有关部门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按照国务院的有关决策部署,扎实做好农村学生营养改善工作。  二、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主要内容  按照“政府主导、试点先行、因地制宜、突出重点” 的原则,稳步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不断提高农村学生营养健康水平。(一)启动国家试点。从2011年秋季学期起,在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以下简称连片特困地区)启动农村 (不含县城,下同)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试点工作。连片特困地区的具体范围按照《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 (2011--2020年)》和有关文件规定确定。  试点内容包括:中央财政为试点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提供营养膳食补助,标准为每生每天3元(全年按照学生在校时间200天计算),所需资金全部由中央财政承担。试点地区和学校要在营养食谱、原料供应、供餐模式、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等方面积极探索,为稳步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积累经验。试点工作由省级人民政府统筹,市、县级人民政府具体组织实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结合各地实际情况确定试点县(市)并分县(市)制订试点工作方案,报教育部、财政部备案后实施。  (二)支持地方试点。对连片特困地区以外的地区,各地应以贫困地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革命老区等为重点,因地制宜地开展营养改善试点工作,逐步改善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营养健康状况。对工作开展较好并取得一定成效的省份,中央财政给予奖励性补助。  (三)改善就餐条件。各地要统筹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和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资金,将学生食堂列为重点建设内容,使其达到餐饮服务许可的标准和要求。中央财政在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中专门安排食堂建设资金,对中西部地区农村学校改善就餐条件进行补助,并向国家试点地区适当倾斜。食堂建设要本着节俭、安全、卫生、实用的原则,严禁搞超标准、豪华建设,加强建设改造工作监管。规模较小的农村学校,可根据实际改造、配备伙房和相关设施,为学生在校就餐提供基本条件。地方人民政府要根据当地实际为农村学校食堂配备合格工作人员并妥善解决待遇和专业培训等问题。  (四)鼓励社会参与。鼓励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等有关基层组织,以及企业、基金会、慈善机构,在地方人民政府统筹下,积极参与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工作,在改善就餐条件、创新供餐方式、加强社会监督等方面积极发挥作用。  (五)完善补助家庭经济困难寄宿学生生活费政策。进一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财力实际,对补助发放范围和标准等进行动态调整。从2011年秋季学期起,将补助家庭经济困难寄宿学生生活费标准每生每天提高1元,达到每生每天小学4元、初中5元。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落实基本标准所需资金按照50%的比例给予奖励性补助。  三、把食品安全摆在首要位置  国务院各有关部门要发挥职能作用,加强对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工作的指导和协调。农业部门负责食用农产品生产环节的监督检查。工商部门负责供餐企业主体资格的登记和管理。质检部门负责对食品生产企业进行监管,查处生产加工中的质量问题及违法行为。卫生部门负责指导做好学生营养健康状况的监测评估,对学生营养改善提出指导意见。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负责学校食堂以及供餐单位、个人食品安全监管,制定不同供餐模式的准入办法,切实做好日常监督检查工作。教育部门负责学校食品安全管理,按照规定组织开展学校食堂食品日常安全自查以及购买供餐服务、个人或家庭托餐等食品安全检查。食品安全议事协调机构的办事机构要加强综合协调。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把食品安全工作摆在首要位置,督促有关部门和单位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开展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建立食品安全保障机制和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确保采购、贮存、加工、配送、分餐等各环节的食品安全。县 (市)级人民政府要指定专门机构、落实专门人员负责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食品安全工作。各级餐饮环节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要会同教育、农业等部门与学校、供餐企业(单位)和托餐的个人签订食品安全责任书,并安排专人负责,加强对食品原料采购、餐具消毒、设备清洁等环节监督管理。建立食品留样监测制度。坚持食堂从业人员体检制度。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  四、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确保各项工作落实  学生营养改善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安全风险高,同时农村学校现有基础条件和管理力量还很薄弱,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情况复杂,任务繁重。各地区、各部门和有关学校必须高度重视,周密部署,统筹安排,扎扎实实把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一)明确工作责任。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切实加强对农村学生营养改善工作的组织领导,主要负责人负总责,分管负责人分工负责。省级人民政府要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制订本地区学生营养改善工作方案和推进计划。市级人民政府负责指导和协调本行政区域内农村学生营养改善工作。县级人民政府是学生营养改善工作的行动主体和责任主体,负责制订本地区学生营养改善工作实施方案和配餐指南,因地制宜地推进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实施。教育、财政、发展改革、卫生、食品药品监管、农业、质检、工商、宣传、监察等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有关学校要把实施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实行校长负责制,切实承担起具体组织实施和相关管理责任。要充分发挥学生家长在本地区、本学校确定供餐模式、配餐食谱和日常管理等方面的作用。  (二)创新供餐机制。各地应从实际出发,多途径、多形式地开展学生营养改善工作。供餐模式包括学校食堂供餐,向具备资质的餐饮企业、单位集体食堂购买供餐服务,偏远地区在严格规范准入的前提下可实行个人或家庭托餐等。供餐内容包括完整的午餐,提供蛋、奶、肉、蔬菜、水果等加餐或课间餐。鼓励食品原料采购本地化,通过集中采购、与农户签订食品原料供应协议等方式,妥善解决学校食堂副食品、蔬菜供应问题。鼓励有条件的农村学校适度开展勤工俭学,补充食品原料供应,地方人民政府应为学校开展勤工俭学提供土地、经费和技术等支持。  (三)严格规范管理。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结合当地实际,制定中小学食堂供餐规范,明确数量、质量和操作标准。制定原料采购、食品配送、招标投标和经费管理办法,确保规范化操作,精细化管理。采取多种方式,及时将工作方案、实施进展、运行结果向社会公示。市、县级人民政府要将财政补助资金纳入国库管理,实行分账核算,集中支付,专款专用,严禁截留、挤占和挪用。补助资金应足额用于为学生提供食品,不得直接发放给学生个人和家长。督促供餐单位和个人定期公布配餐食谱、数量和价格,严禁克扣和浪费。加强运营监督管理,确保相关食品采购、保管等环节不出现漏洞。建立实名制学生信息管理系统,防止套取和冒领国家补助资金的行为。建立学生营养状况监测评估制度,及时跟踪了解学生营养改善情况,为营养改善工作绩效评估提供科学依据。有关学校要进一步加强财务管理,依法健全学校财务机构,配备专 (兼)职财会人员,切实加强食堂会计核算,加强内控制度建设,定期全面公开学生营养改善经费账目,确保资金使用安全、规范和有效。  (四)加强营养教育。各地区和有关部门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教育形式,向学生、家长、教师和供餐人员普及营养科学知识,培养科学的营养观念和饮食习惯。学校要严格落实国家教学计划规定的健康教育时间,对学生进行营养健康教育,建立健康的饮食行为模式,使广大学生能够利用营养知识终身受益。实施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地区和有关学校要建立专家工作组,加强营养配餐、科学饮食方面的指导和服务。  (五)强化监督检查。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建立问责制度,制定专门的监督检查办法,对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实施进行全过程监督。监察、审计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促进计划实施公开透明、廉洁运作。教育督导部门要把计划实施情况作为重要工作内容定期督导。要主动将计划实施情况向同级人大、政协报告,接受法律监督和民主监督。督促农村学校成立家长、学生、教师代表共同参加的营养改善计划监督小组。设置监督举报电话和公众意见箱,广泛接受社会监督。  (六)做好宣传工作。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国务院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宣传工作,制订切实可行的宣传方案,充分利用各种媒体,采要及取多种形式,向全社会准确、深入宣传这项惠民政策。高度注重舆情分析,广泛听取社会各方面意见和建议,时改进工作。要认真总结、宣传推广典型经验,努力营造全社会共同支持、共同监督和共同推进的良好氛围,使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真正成为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和阳光工程。

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对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的设置的要求是

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对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的设置的要求是如下: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的设置,由设区的市级或者县级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按照规定,每个学校的招生范围肯定会公布,但这个招生范围的确定是以小区或者街道整体划分,居住地与学校虽然仅一墙之隔,确实不一定能被划进家长想要选择的学校。就近入学的政策目标就是为每一个儿童提供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确保教育的公平原则。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第二十六条规定:"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的设置,由设区的市级或者县级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小学的设置应当有利于适龄儿童、少年就近入学。"小学的设置应当有利于适龄儿童、少年就近入学。寄宿制小学设置可适当集中:就近入学的就近指的是相对就近,不是指绝对地理位置的远近,不是指某个学生的家庭住址距离某一所中学最近就能就近入学,也不是指某一所小学距离某一所中学近就是就近入学。普通初级中学和初级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设置,应当根据人口分布状况和地理条件相对集中。盲童学校(班)的设置,由省级或者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统筹安排。聋哑学校(班)和弱智儿童辅读学校(班)的设置,由设区的市级或者县级人民政府统筹安排。拓展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是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全民族素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而制定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1986年4月12日由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1986年7月1日起施行。当前版本是2018年12月29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修改。1986年4月1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2006年6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修订。根据2015年4月2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等五部法律的决定》第一次修正。根据2018年12月29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等五部法律的决定》第二次修正。

谁会写《新九年义务教育法》的心得体会!!快帮我想想!!

即使行使了新九年义务教育法也改变不了中国的现状

义务教育法学习心得范文 需要怎么写出自己的感受

1、新的《义务教育法》更加突出公益性,还有统一性和强制性.这三个基本支点,虽然不是直接的教育行为,但是对于教育工作者转变观念却非常关键。新法明确了对义务教育质量的要求,第一次将素质教育明确写入法律,提出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强调要把德智体美有机地统一在教学的活动中。这些内容必然影响到教师的教书育人行为。同时,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也必须肩负起提高义务教育阶段质量的责任。 2、教师是一个很普通的职业,是一个不同于其他的工作的工作,她神圣、伟大、高尚,世界一切赞美的词语都可以用在她身上。当我是学生的时候,我学习的是《守则》《规范》;当我成为教师的时候,学习的是《教师法》。我国于1993年10月31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教师法》不仅帮助教师得到她们的所得,也让教师有了行为上的准则,只有学习好它才能保证教师享有自己的权利。另外,教师在享有权利的同时,也应履行一定的义务。在学习了《义务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后,让我更明确了,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该履行的义务和遵守的行为规范。在工作中,严格规范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让学生满意,家长放心,社会认可,不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不讽刺,挖苦,不威胁、责难家长。时刻以教师的道德行为规范来要求自己,不穿奇装异服,处处“身正为范”。对于后进生,不拔苗助长,不讽刺挖苦,耐心教育。 3、教书和学习的生活,使我感悟到:教师的人生,还应该有创新精神。年年春草绿,年年草不同。而我们的学生亦是如此,因为人与人之间存在差异,所以教育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用《教师法》、《义务教育法》来规范和鞭策自己,在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还要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保障学生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这样才得以使我们的事业走向辉煌使我们的教育对象健康成长。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 ,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三支一扶

就看你选择什么样的生活了

义务教育论文

问题一:农村义务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3000 30分 农村义务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我帮你搞定~原创, 问题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论文中应用该怎么注释?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论 这个你怎么分析,探讨的好 问题三: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典型案例论文怎样写 受教育权既是权利又是义务的规定不合理 宪法第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对于这一条款的规定合理性与否,法学界一直有着不同的争论.有的学者认为,按照我国宪法的规定,受教育一方面是权利,受教育者可以放弃,另一方面是义务,受教育者必须履行.那么公民受教育既是权利又是义务,一方面可以放弃,另一方面必须履行,从逻辑上难以自圆其说.同时也认为,我国受教育的这种宪法规定方式,不仅产生理论上的困惑,而且也在实践上给教育立法带来困难.有的学者则认为,从受教育权利绝对性与相对性和受教育义务履行者双重性两个方面来进一步探讨该条款,使其内在的合理性与存在的必要性得到真正的理解. 我是比较赞同前者的观点,我国将受教育权既规定为权利又设定为义务,从法理上来讲是违背其权利义务内在理论性的,从实践上来说也会给部门法造成一定的困扰. 1.权利与义务主体双重性不符合法理 在谈论权利与义务的对立时,我们常说权利表征利益,义务表征负担,它们是法这一事物中两个分离的、相反的成分和因素,同时它们又相互依存,相互贯通.权利从法律角度来理解可以将其理解为规定或隐含在法律规范中、实现于法律关系中、主体以相对自由的作为或不作为方式获得利益的一种手段;而义务则是设定或隐含在法律规范中、实现于法律中的、主体以相对受动的作为或不作为的方式保障权利主体获得利益的一种约束手段.这两者是对立统一,相互转化的,任何一项权利都必然伴随着一个或几个保证其实现的义务,也就是说,权利人在一定条件下要承担义务,义务人在一定条件下要享受权利.但是在宪法这一条款的表述中,我们却发现,将受教育当作主体的一项权利外,同时也将其规定为了一项义务,作为同一主体而言则难免会自相矛盾.如果说这一主体有选择接受教育权利的话,那么他同时也有权利选择不接受,这也完全符合权利赋予的涵义,可于此同时,却又有法律的条文规定,这项受教育的权利必须接受,因为这是一项义务,否则你便是违反了法律.试问,我们应该如何让这样一条既规定权利又限定义务的条款在这种情况下得到完善的解决?结论自然显而易见,就是无法解决.这就好比,倘若我们赋予一个主体有选择吃苹果的权利,同时又规定这个主体必须吃掉这个苹果,不论你是否愿意,因为这是你的一项义务.所以说,公民受教育既是权利又是义务,一方面可以放弃,另一方面必须履行,从逻辑上难以自圆其说,从法理上难以服众. 2.权利和义务的主体界限划分模糊 在宪法的这一条款中,主体的界定也存在争论,并不能得到很好的明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这就意味着这是一个广泛的概念,从三岁咿呀学语的孩童到七八十岁的老人,统统都可以划分到这个范围中来.那是不是所有人都必须将受教育作为一项义务来严格遵守?而我们从其他的部门法,不难看出,将受教育作为一项义务来遵守的,其实是特指的九年义务教育,《教育法》第十七条关于学校教育制度的规定,可以对教育阶段做出义务教育阶段和非义务教育阶段的划分,初等教育和初级中等教育属于义务教育阶段,而高级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则属于非义务教育阶段.所以宪法中将这个义务的主体笼统的概括为公民是不合适的,这样就容易造成法律的误读.因为就宪法规定的条文而言,权利和义务的主体都是相同的个体,除了有悖逻辑和法理外,对于那些心智尚未完全发育成熟的孩童而言,如何让他们来理解受教育的义务?而且如果宪法创设了公民的某项义务,那么法律也应相应规定义务人拒绝或者无法履行该义务时应承担的法律责任,而我国的教育法律并没有规定适龄儿童和少年拒绝或者无法履行受教育义务时应承担何种法......>> 问题四:怎样选择教育学方面的论文题目,谢谢大家了,急用 提供一些教育学方面的论文题目,供参考。 1、教师心理素质现状及应对策略研究 2、单亲家庭、贫困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3、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研究 4、学习困难学生的特征及其干预研究 5、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研究 6、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7、影响学生学习效率的因素研究 8、创造型教师成长的心理学研究 9、我国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现状及问题 10、当前教师职业倦怠现状、成因及对策研究 11、高校扩招后就业现状研究 12、网络教育管理模式研究 13、中学生网络成瘾及对策研究 14、中(小)学生厌学问题及对策研究 15、独生子女问题研究 16、独生子女教育问题研究 17、独生子女社会问题研究 18、学习困难学生现状及对策研究 19、学习困难学生心理及教育策略研究 20、独生子女问题行为及对策研究 21、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研究 22、高校大学生勤工助学研究 23、当前青少年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24、教育生态环境研究 25、外国教育史上某教育家的教育思想与我国教育改革(这是论文方向,自己确定小标题) 26、外国教育制度研究(这是论文方向,自己确定小标题) 27、外国教育思想研究(这是论文方向,自己确定小标题) 28、我国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9、我国义务教育投入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30、浅析税费改革后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状况 31、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与效率问题探讨 32、“一费制”的实施对学校办学经费的影响 33、我国现行义务教育投资体制的弊病及其改革 34、我国教育投资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革 35、论择校费与教育公平 36、论教育的经济功能 37、论教育产品的属性与学校办学的市场化运作 38、加入WTO对我国教育的冲击与对策 39、市场经济条件下 *** 与学校关系的探讨 40、我国现阶段义务教育供求失衡的原因及对策 41、我国学校教育资源使用效率的现状、原因与对策 42、教育供求调节的两种模式对比―― *** 调节与市场调节 43、我国基础教育投资顶区差异分析 44、教育筛选功能在劳动力就业市场中的发挥与失效 45、我国民办学校办学的困境及其改革 46、我国高校助学贷款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革 47、我国高校扩招的利弊分析 48、论建立教育成本分担机制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49、目前我国中小学校教育经费来源渠道分析 50、论公办教育投资效率不高的体制根源 51、中小学校负债办学问题研究 52、学校管理审美化研究 53、人性理论对学校管理实践的指导作用 54、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论减负 55、中小学有效领导的构成与方法 56、人际关系在学生班级管理中的作用 57、教师工作积极性激励的有效性 58、建立学校内部完善的激励机制 59、对奖励的有效性的探索 60、校长(班主任)的领导影响力构成与建立 61、班主任的领导素质 62、校长(班主任)领导威信的建立途径 63、学校改革的动力与策略 64、学生(教师)非正式群体的认知与管理 65、师生进行有效沟通的策略 66、学科教学中学生的合作学习研究 67、学科教学中学生的探究学习研究 68、中(小)学生学习方式改革初探 69、教学评价改革探索 70、成长记录袋使用研究 71、如何指导学生写学习日记 72、多元评价的实践探索 73、如何听课与评课 74、新课程实施中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的研究 75、学科教学中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的研究 76、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探索 77、加强学科教学的现实性和应用性研究 78、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 79、新课程下......>> 问题五:八年级作文 中学生接受义务教育权利的论文 我认为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不可分割的整体。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我们每个人既是享受权利的主体,又是履行义务的主体。因此,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观念,依法行使权利、维护权利,而且要增强义务观念,依法履行义务。我们每个人都要以主人翁的责任感,自觉履行应尽的义务。而学生做为公民当然也不可能游离于国家法律调整范围之外,学校也不可能是学生远离国家法规保护地和规避所,因此学生仍是国家法规授予权利享有者,应负义务履行者。然而,在社会转型期,一些中学生权利义务观存在偏差,一方面权利“觉醒”,具有明显的自利倾向;另一方面义务“休眠”,应有的义务观没有树立。所以,必须通过法制教育、伦理道德教育及严格管理等途径,加强中学生正确权利义务观教育。我们作为老师在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这样有利于他们理解权利与义务,老师要明确我们的教育目的,善于运用多种教育资源。比如在网络上寻找一些关于权利与义务的案例,结合教材内容给他们讲解。多举些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在网上搜索,作为社会公民有哪些主要的权利与义务,然后与其他同学交流。如果有同学的家长是从事跟法律相关的工作,也可以请他们的家长给学生讲一讲这些知识。除此之外,我们可以与学生家长进行交流沟通,让他们也知道权利与义务的关系,让家长督促学生自觉履行着自己的义务。 问题六:有关教育方面的毕业论文怎样去确定题目,要范围比较小 提供一些教育方面毕业论文题目,供参考。 1、教师心理素质现状及应对策略研究 2、单亲家庭、贫困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3、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研究 4、学习困难学生的特征及其干预研究 5、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研究 6、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7、影响学生学习效率的因素研究 8、创造型教师成长的心理学研究 9、我国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现状及问题 10、当前教师职业倦怠现状、成因及对策研究 11、高校扩招后就业现状研究 12、网络教育管理模式研究 13、中学生网络成瘾及对策研究 14、中(小)学生厌学问题及对策研究 15、独生子女问题研究 16、独生子女教育问题研究 17、独生子女社会问题研究 18、学习困难学生现状及对策研究 19、学习困难学生心理及教育策略研究 20、独生子女问题行为及对策研究 21、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研究 22、高校大学生勤工助学研究 23、当前青少年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24、教育生态环境研究 25、外国教育史上某教育家的教育思想与我国教育改革(这是论文方向,自己确定小标题) 26、外国教育制度研究(这是论文方向,自己确定小标题) 27、外国教育思想研究(这是论文方向,自己确定小标题) 28、我国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9、我国义务教育投入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30、浅析税费改革后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状况 31、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与效率问题探讨 32、“一费制”的实施对学校办学经费的影响 33、我国现行义务教育投资体制的弊病及其改革 34、我国教育投资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革 35、论择校费与教育公平 36、论教育的经济功能 37、论教育产品的属性与学校办学的市场化运作 38、加入WTO对我国教育的冲击与对策 39、市场经济条件下 *** 与学校关系的探讨 40、我国现阶段义务教育供求失衡的原因及对策 41、我国学校教育资源使用效率的现状、原因与对策 42、教育供求调节的两种模式对比―― *** 调节与市场调节 43、我国基础教育投资地区差异分析 44、教育筛选功能在劳动力就业市场中的发挥与失效 45、我国民办学校办学的困境及其改革 46、我国高校助学贷款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革 47、我国高校扩招的利弊分析 48、论建立教育成本分担机制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49、目前我国中小学校教育经费来源渠道分析 50、论公办教育投资效率不高的体制根源 51、中小学校负债办学问题研究 52、学校管理审美化研究 53、人性理论对学校管理实践的指导作用 54、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论减负 55、中小学有效领导的构成与方法 56、人际关系在学生班级管理中的作用 57、教师工作积极性激励的有效性 58、建立学校内部完善的激励机制 59、对奖励的有效性的探索 60、校长(班主任)的领导影响力构成与建立 61、班主任的领导素质 62、校长(班主任)领导威信的建立途径 63、学校改革的动力与策略 64、学生(教师)非正式群体的认知与管理 65、师生进行有效沟通的策略 66、学科教学中学生的合作学习研究 67、学科教学中学生的探究学习研究 68、中(小)学生学习方式改革初探 69、教学评价改革探索 70、成长记录袋使用研究 71、如何指导学生写学习日记 72、多元评价的实践探索 73、如何听课与评课 74、新课程实施中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的研究 75、学科教学中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的研究 76、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探索 77、加强学科教学的现实性和应用性研究 78、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 79、新课程下的教学设计理念与策略 ......>> 问题七:如果义务教育延长,你赞成前延还是后伸,为什么?论文题 应该延长义务教育的年限,这样有利于教育公平,有利于民族素质的提高,有利于社会的进步。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将在今年8月公布,但“九年义务教育是否改12年”仍是未知数。   伴随九年义务教育得到实现,关于延长义务教育年限的话题开始在社会各方的关注下迅速升温。虽然民间呼声日隆,近年来的全国和地方“两会”上也一再有代表和委员就此提出建议和提案,但却一直议而未决,搁置至今。   义务教育是指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义务教育强调普及性、强制性、公共性,它的实施和发展是人口素质提高的必然途径,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文明程度的最基本标志之一。1986年国家颁布的《义务教育法》明确作出了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的规定,而在20多年后的今天,这样的义务教育水平和年限很明显已经不能满足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   长远来看,适当延长义务教育年限不仅是经济由“汗水经济”向“智力经济”转型的现实要求,也是一个国家社会各阶层能够实现充分流动、推进社会公平的最合理途径。从当下的现实而言,我们也需要通过延长义务教育的年限,延缓农村人口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时间,从而缓解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恶化的就业形势。   需要看到的是,与民间强烈的呼吁相对,延长义务教育年限的主张在当前也受到不少人的激烈反对。反对的理由一是目前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在中西部不发达地区还未得到完全的普及和巩固,而且在国家财政经费紧缺的情况下,我们不应当盲目与发达国家和发达地区攀比,搞义务教育的“大跃进”。   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是,我们当前的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不仅低于国际平均水平,也低于我们自己设定的预期目标。巩固九年义务教育,推进义务教育的公平是我们必须补上的民生欠账,但这并不意味着,义务教育的改革就只能停留在查漏补缺而止步不前,不向更高的目标进发,不去回应社会发展带来的现实需求,无视基础教育年限延长的世界性趋势。   一个国家的国民应该接受多少年的义务教育才是合理的?这或许是教育自身很难回答的一个问题。在此,我们不妨将服兵役的条件做一个参考值。当前我国的征兵工作对学历已有明确要求,征集非农业户口的青年必须具备高中毕业以上文化程度,对女青年的征集更只限当年应届普通高中毕业生。可以想见的是,如果一个国家完成国民义务教育的人还没有资格去履行一个公民的基本义务,还不具备践行公民对国家的职责的基本条件,这样的义务教育年限就难言是合理的和足够的。   一个国家能走多远,首先决定于它的教育能走多远。延长义务教育的年限,从而奠定社会进步的基础,是 *** 的一种责任和努力的方向。在这一点上,我们应该及早地实现,不能退却,更不能犹疑。

义务教育学校,如何依法依规进行教师请假考勤管理?

义务教育学校目前一般实行坐班制,依法依规请假考勤本该是份内之事,但现实中往往是学校管理的难点。个人认为要有效落实必须关注以下几点:一是有“法”可依。虽然说强调各级劳动纪律的的法规不少,但一定要有学校校本的、具体明确的老师考勤规定,并有违规处罚的具体措施,而且规定必须是大多数教师认可、教代会通过的可操作性制度。二是干部带头。学校从书记校长到中层干部年级组长,要首先以身作则,做好教师职工表率;要加强舆情引领,形成守纪光荣、违纪可鄙的学校文化。三是适度弹性。人性化管理是新时代人们的美好愿望,学校老师更加在乎这份尊重与关爱,制度不宜过于苛刻,要关注到教师的现实需求,例如建立零星假制度、储假制度、调休制度,避免教师因刚性需求而违纪违规。四是坚守底线。学校要明确制度底线红线,一旦突破必须严惩,否则将时时有被击穿底线的危险,执法处罚要对事不对人,应一视同仁,不厚此薄彼、亲疏有别。 当然,教师是一个良心活,管理的目的是有序高效工作,因此教师管理也不能过于苛责、舍本逐末,管理者要重引导善沟通,不激化矛盾,不让教师带着被处罚的情绪进课堂,否则我们的管理得不偿失。 义务教育阶段,依法制定并实施教师考勤制度,是学校的正常管理问题。“国有国法,校有校规”,《教师法》等法令法规为学校规范了管理方向,具体的规章制度细则,一般由学校来制定。 学校教师考勤管理的内容 教师考勤制度通常由 学校有关部门拟定,经教师讨论,教代会通过后执行, 其中包括题主所说的教师请假规范及要求。 教师考勤管理是劳动管理制度的一种 ,对维护学校正常教育教育秩序十分重要。 教师考勤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上面几条内容,其中最主要的是第一条 上下班时间 和最后一条 请假制度 。大多数中小学实行坐班制,教师上下班时间有明文规定,早到晚走可以,不能晚到或早退。学校在请假制度上也有不少具体情况和规定,做好这些管理工作,才能确保学校工作有条不紊正常运行。 依法依规做好考勤工作 1.教师考勤制度化 学校在考勤管理实行过程中,首先要依法按规定制定详细的考勤制度。以本人所在学校为例,通常考勤制度由校长办公室拟定,征求教师意见后,根据合理化建议进行调整,形成方案后,在教职工代表大会上审议通过,形成考勤制度。 2.考勤管理常态化 学校校长办公室负责教师的考勤管理工作,对全体教职员工进行监督管理。考勤制度公布后,所有教职员工必须按照要求执行。除非有很大必要,学校考勤管理制度一般不会经常调整,以便制度持续化、常态化。 3.考勤管理制度有利于教育教学 依法制定学校各项考勤管理制度,出发点是为了更好地规范教师工作,确保学校教育教学秩序顺利稳定,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因此,教师上下班时间规定,上班时间内的行为规范等,都需要围绕有利于教育教学来要求。 不少学校规定,教师必须比学生先到校晚离校,下课时间、自修活动等时间都有教师看护等,都是从教学实际出发的具体要求。 4.教师考勤管理人性化 “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不是说人们可以利用制度的程序化,去钻政策空子,而是 从维护教师切身利益,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出发,把考勤管理做的更有温度,更人性化。 这是依法依规做好教师请假考勤管理的保证。 笔者有一位熟人在我们当地一所高中工作,有一次父母从千里外赶来探望他,为了请假半天去车站接父母,前前后后花了一上午签了6个字才拿到请假条,差点耽误了给接父母的时间。像他们学校的这种做法 ,明显是违背了教师管理制度的初衷了。 教师请假的考勤管理及教师特殊情况考勤 1.教师公假。 公假是领导干部或教师外出开会、学习培训等,请假管理相对比较简单,可以通过相关文件或公证明材料及请假就可以了。 2. 教师请事假 。就是因为个人家庭或其他原因,必须要在工作时间请假去处理个人事务就需要请事假。笔者单位的规定是每个月可以有两次两小时以内的短假,不计入考勤。超过两小时以上就要按规定办理事假手续,也会跟教师的出勤奖,绩效奖挂钩。 3.教师请病假。 一般教师的在一定期限内是不会扣发工资的,超过一定期限对工资和接下去都会有影响。 1.年长教师。 笔者处在单位实行坐班制,早晚上下班打卡,但是对于男教师,55周岁以上女教师50周岁以上不做强制规定。 2.对于 哺乳期的教师 ,在不影响教学工作的前提下,上午和下午分别给予一个小时的哺乳时间。 3.特殊情况教师。 单位一名女同事离婚后独自带一个幼儿园的孩子,每天早晚需要接送,学校工会了解这位教师的具体困难后,给她办理了进出校门卡,早晚分别有40分钟左右用于接送孩子。这种人性化的做法,也是保证学校考勤制度顺利执行的举措。老师们对学校的做法大都表示理解。 总结 依法依规做好教师的考勤管理工作,是确保学校教学工作顺利进行的前提。 做好教师请假考勤,工作既要严格执行有关规章制度,还要从教师的实际生活出发,让管理制度更加有温度、更加人性化。 目前学校的请假制度都是各校根据自己情况统一制定的,没有什么法律可依。 请假制度有各学校自己制定,每个学校都不一样。 下面是我们学校的请假制度。 第一:请假天数设置。 两天以内有教导主任批准。 五天以内有主管教学的副校长审批。 超过七天的有校长批准。 超过一个月的要报教育局批准。 第二:扣钱制度。 请假一天扣钱30元,每月150元全勤奖,扣完之后,从绩效中扣。 每学期请假满一个月,除了扣除全勤奖,还要扣除一个月绩效工资。 请假超过两个月,除了扣除绩效工资,还要给学校每月上缴2000元。 第三:病假也要扣钱。 扣钱不管是病假还是事假。 除非是长期病号,花费巨大,在教育局备有名单的,除了扣除绩效,不给学校上缴2000元,其他都要给学校上缴钱。 我们学校有一个长期病号,血液病吧,每月光吃药都要2000多元,已在家休养多年,据说她不用给学校上缴钱。 这个扣钱请假制度各校都不一样,完全有各学校校长决定。 我们原来请长假每月给学校上缴是1000元,这个校长上任后,提至2000元。周围很多学校都不一样,有上缴800元,有上缴500元的,也有不上交的,只扣除相应绩效。 我们再看看其他事业单位的请假制度。 很多单位最多扣除绩效,全勤奖,一般不会要求下属再给单位上缴钱,特别是做手术花费巨大的,单位最多只扣绩效。 我所了解到的体制内的单位,学校是考勤工作做的最细致的。像很多政府单位,是不需要签到的,一般的请假也是不扣钱的。 我们学校成立快20年了,换了三任校长,每个校长在任期间请假制度都不同,周边各校也不太一样。所以这个请假考勤制度个人感觉完全看领导,至于有没有相关法律依据,我真不清楚。 大家呢?各地各校请假制度都一样吗? 谢谢提问! 教师考勤请假管理是学校及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进行一项工作考核制度,它对鼓励勤教、鞭策懒教起到一定作用。 我是直接负责学校办理请假工作的,因此我认为对教师考勤请假管理分为两部分进行,在管理过程中,没有发生任何教师抵触情绪。这说明还是很实用的,现分享以下: 一、依据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有关请假制度执行。规定如下: 1、每天在学校规定时间内刷脸打卡一次。否则视为缺勤一天,一月内打卡刷脸原始数据同步上报教育局。 我校根据教育局这一规定,灵活变通了一下,凡是在刷脸打卡规定的时间内,因事、因病、因公未能及时打卡的,需如实填写缺卡的事由,以便学校在报送上级行政部门时能更好地维护老师的权益,避免因打卡事情影响老师积极性。 对一些忘记打卡或因打卡故障的情况,允许老师申诉,并给予理解。我个人认为,教师积极性调动并不是靠冰冷的打卡制度,而是更有人情味的关爱。 2、副科级以上中学校长(正职)请假报教育局审核后,上报市政府分管领导审批。股级中小学校(园)长(正职)请假须报教育局审批;其他教职员请假由所在学校班子讨论后,由学校负责人签名审批;面上小学教职员由所属的中心小学负责人审批。 3、教职员婚假7天,教职员的配偶、直系亲属亡故的,丧假7天。 4、产假规定符合计划生育政策的,产假178天,生育时难产的,增加30天产假;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15天产假;男方享受15日的陪产假。 我校在这个方面比较麻烦,由于年轻男女教师较多,请产假和陪产假的也很多,导致师资短缺,课程开设困难,学生与家长意见较大。所以在产假方面审核非常严格。经过科组审核、级组审核、教工会审核、办公室审核、学校领导班子审核才行。 5、病假规定:凡需请病假的教职员,7天以内由学校校长根据实际情况审批。7天以上一个月以内的,须持二甲级以上医院证明及原始病历资料,个人填写请假申请表,交学校办公室及学校领导班子审批,交教育局核准。 6、教员外出学习、参加会议等要向教育局报备。 7、农村教师生活补助与考勤挂钩。 二、依据学校考勤管理制度执行。 1、科组备课组考勤由教研室派专人负责,活动现场签名及拍照,活动结束后考勤全校通报,随意缺勤会扣分。对评先评优有限制。 2、会议考勤由办公室专人负责,会议期间拍照存档,随意缺勤也会影响评优评先。 3、病假小于七天由学校领导班子审批,但需按上级部门要求提供定点医院证明。 以上都属于我校依法依规对教职员工进行考勤管理。希望大家互相探讨,寻求更科学做法。 要看什么学校?村小想请假的话,请你安排好发病的日期,最好是周五开始,星期六星期天看病,能好最好,还没好的话强忍着回校上课。因为你不回来,没有多余的老师顶你的课堂,一个老师照顾两个教室就有点危险。这就是现实的村小。这就是我们的老师。这就是上课不讲课后补课的老师的缩影。 经济制裁, 每位老师也有自己的家庭,生活中难免也有自己的私事要处理,所以也要合理看到老师的私事,应该给予一定的理解和活动假期。 法规都是对某人制定的,世界上是没有平等的。有人居庙堂之上,作威作福,大肆指责;有人处江湖之远,任劳任怨,屡受欺凌。同一种职业,有人年薪几十万,有人年薪几万… 现在的教师金钱观比农民还重。

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网络测试系统登录密码老是错误呢

网络不好。输入账号密码后传输出下丢包或网络不佳的状况。密码账号虽然正确但是没有正确的区分大小写,所以导致登录不上的情况也有。

3、《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与教材(课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起什么作用?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与教材可以知道学生要学什么,怎样去学以及老师要怎样去教的问题,所以它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老师应该加以重视。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与教材(课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起什么作用?

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相比,在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实施建议等几部分阐述的详细、明确,特别是提出了面向全体学生的学习基本要求。教材就是达到标准的能实施的具体内容,方法工具。

2021年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义务教育招生入学u200b工作实施方案

【 #小升初# 导语】 从南明区教育局了解到,2021年贵州南明义务教育招生入学u200b工作实施方案已经发布,为方便考生了解情况,现将u200b工作实施方案整理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落实全国、全省、全市和全区教育大会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大力促进教育公平,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入学机制,严格规范入学秩序,加强入学工作管理,确保全区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工作有序推进,努力让每个符合南明区入学条件的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二、工作原则   1.坚持政府统筹,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依法组织实施我区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入学工作。   2.坚持“免试划片入学,实施计划管理,网上统一招生、公民办同步录取”的工作思路,结合“贵阳市义务教育入学服务平台”登记系统,切实推进义务教育阳光招生。   3.坚持“两为主、两纳入”的原则,以居住证为主要入学依据,保障有合法稳定就业、合法稳定住所、参加城镇社会保险,达到一定年限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按照国家规定的班额标准提供学位,公办学校学位不足的,通过购买民办学校学位的办法做好入学安置。   三、基本条件   1.小学一年级入学须年满6周岁(2014年9月1日至2015年8月31日出生的适龄儿童)。   2.初中一年级入学应为2021年小学应届毕业生。   四、招生范围   1.具有南明区户籍,在南明区实际居住的;   2.符合条件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具体见附件2)   3.按照分类安置的原则,保障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   4.符合有关政策的优抚人员子女。   五、其他要求   对于因身体健康等原因确需暂缓入学的适龄儿童,法定监护人应向区教育局提出申请,获批准后方可暂缓入学,不得擅自以在家学习替代国家统一实施的义务教育。   六、公办学校招生工作安排   (一)入学信息网上登记   以“贵阳市义务教育入学服务平台”为依托,实行“先登记后入学”政策。   (二)加强入学条件审核   区教育局将联合市住建局、公安南明分局、区人力社保局、区市场监管局、区税务局等相关部门,共同审核入学资格,特别是加强对合法稳定工作、实际居住条件的审核,严格审核寄搭户、空挂户情况。   户籍属于寄搭户、空挂户的,需按规定回到法定监护人实际居住地按户籍管理规定重新变更户籍信息后再到户籍所属地片区学校登记入学;如服从调剂分配的,携相关材料到区教育局基础教育科登记备案,按照“相对就近”原则调剂分配到有空余学位学校登记入学。户籍属于集体户、公共户的携相关材料到区教育局基础教育科登记备案,按照“相对就近”原则调剂分配到有空余学位学校登记入学。   1.南明区户籍适龄儿童、少年报名工作   (1)优先安排“人户一致”的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网上登记后在片区服务学校进行现场资格审核,符合条件的即可履行入学报名手续。   (2)调剂安排“人户分离”的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根据网上登记人数、学校招生计划、报名人数与学校资源分布情况,经区教育局审核,根据学位情况按照“相对就近”原则,调剂安排“人户分离”的适龄儿童、少年入学。   2.保障特殊群体接受义务教育   (1)符合入学条件并能适应普通学校学习生活的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可申请就近入读普通学校。区教育局通过审核,安排符合条件的适龄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学校不得拒收。不能适应普通学校学习生活,且中度以上智力发育障碍的南明区户籍适龄儿童、少年,可凭户口簿、出生证、残疾证等到南明区启智学校申请就读。盲、聋、哑适龄儿童、少年可到贵阳市盲聋哑学校报名入学。   (2)对烈士子女、符合条件的现(退)役军人子女,公安英模和因公牺牲、伤残警察子女、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人员子女、省级优才卡、市人才服务绿卡(不含F类)持有人子女、归国华侨子女及其他符合条件的优抚对象。   3.永乐乡所属学校招生   永乐乡学校按照我区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入学的统一时间,组织好服务片区内包括进城务工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确保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就近入学。   4.符合条件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报名工作   符合条件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我区申请就读公办中、小学的,先进行网上登记,由区教育局通知法定监护人或其他相关人员,携相关材料到指定地点进行现场审核。符合条件的由区教育局根据学位情况按“相对就近”原则调剂安排在有空余学位的公办学校,或政府购买服务的民办学校入学。   5.双龙航空港经济区学校   双龙航空港经济区学校招生由双龙航空港经济区社会事业发展局统筹安排,其它事宜由区教育局与双龙航空港经济区社会事业发展局协商解决。   七、民办学校招生工作安排   民办学校招生工作纳入统筹管理,与公办学校同步实施,严格执行计划招生,一律不得以面试、面谈、测评等名义选拔学生,学校录取工作按照“网上登记+电脑随机派位+学位确认”模式进行。小学不得招收不足龄生,初中不得招收往届小学毕业生。符合民办学校报名条件的适龄儿童可选择填报1所民办学校。   报名学生数小于招生计划数的民办小学和初中可根据家长意愿直接录取。报名学生数大于核定招生计划数的民办小学和初中,采取电脑随机派位的方式招生,电脑随机派位由贵阳市教育局于7月13日统一进行。中签学生需在7月14日至7月15日向中签民办学校银行账户一次性缴纳一个学期的费用(含学校招生简章上所列应收学费、住宿费,不含代收费及服务性收费),银行缴费回单将作为学位确认的依据,逾期未缴费学生视为放弃中签资格。学位一经确认,系统锁定学生录取信息,不能再被其他公办或民办小学、初中录取。确认时间不得提前和延长。   八、工作要求   (一)实施计划管理。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入学工作实行计划管理,区教育局根据学校办学条件、师资水平等因素下达招生计划,要求学校严格按照招生计划进行招生,学校未经批准不得擅自调整招生计划。学校不得超额编班,小学班额为45人、初中班额为50人。   (二)规范招生程序。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要高度重视招生工作,成立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工作领导小组,严格执行区教育局统一规定的时间和程序,确保招生工作平稳有序。   (三)加大宣传力度。加强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宣传,多渠道广泛宣传招生政策、片区划分、登记时间、报名程序等信息,增加我区招生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度。   (四)严禁违规招生。区教育局严格落实上级招生工作纪律要求,加强招生过程管理与督查力度,对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实行全程指导、监督和管理,严肃查处招生入学工作中的违纪违规行为。   (五)依法落实控辍保学责任。各学校要切实履行义务教育控辍保学法定职责,建立和完善失学辍学适龄儿童少年工作台账以及义务教育阶段辍学学生“一生一表”,严格落实控辍保学“双线”管理和“七长”负责制,落实联控联保工作机制,保持控   辍保学政策不变、标准不降、力度不减,确保辍学学生动态清零。   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入学工作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是基础教育规范办学的重要环节,要求各校严格按照区教育局统一的时间、统一的工作程序和要求,周密组织,规范操作,确保我区2021年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入学工作平稳有序。   贵阳市南明区教育局   2021年5月u2002u2002u2002u2002   附件1  附件2   南明区教育局关于2021年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办法实施细则   一、总则   第一条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关于督促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工作的通知》(教基司函〔2021〕9号)精神,切实保障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平等享有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推进教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办法,实施细则如下。   第二条坚持以流入地政府为主、以公办学校为主,以居住证为主要入学依据,以具有合法稳定就业达到一定年限并有合法稳定住所,同时按照国家规定参加城镇社会保险达到一定年限,保障符合条件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适龄子女入学。   第三条u2002按照国家规定的班额标准提供学位,对于公办学校学位不足的,可通过政府购买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学位的办法做好入学安置。   范围和条件   第四条义务教育阶段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入学应当同时符合以下条件:   (一)义务教育一年级   1.适龄儿童户口簿,且符合规定的入学年龄;   2.提供法定监护人一方持有公安部门核发有效的贵阳市居住证原件(IC卡),且居住地为南明区;   3.法定监护人一方持有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及用人单位为其连续缴纳不少于三年社保的清单或办理工商营业执照及连续缴纳不少于三年的税务票据(缴纳年限作为安置入学的条件之一)。   4.鼓励有空余学位的公办学校仅凭居住证入学。   (二)义务教育七年级   1.2021年小学应届毕业生户口簿;   2.提供法定监护人一方持有公安部门核发有效的贵阳市居住证原件(IC卡),且居住地为南明区;   3.小学义务教育毕业证书;   4.法定监护人一方持有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及用人单位为其连续缴纳不少于三年社保的或办理工商营业执照及连续缴纳不少于三年的税务票据(缴纳年限作为安置入学的条件之一)。   5.鼓励有空余学位的公办学校仅凭居住证入学。   三、工作程序   第五条进城务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实行免试入学,实行混合编班,与本地学生统一管理。   第六条实现随迁子女入学“一网通”,符合入学条件的进城务工随迁子女统一登录“贵阳市义务教育招生服务平台”进行网上登记。   第七条具体报名时间将由贵阳市教u200b育局另行通知,请随迁子女父母及时关注贵阳教育或南明教育的相关通知。   四、其他说明   第八条在申请子女入学过程中,提供虚假证明材料的,按照相关规定追究有关人员责任,失信行为纳入公共信用平台。   第九条符合入学条件的适龄儿童在本区就读,其父母应当履行以下义务:   1.主动与居住地教育行政部门联系,依法送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子女入学,保证其接受义务教育;   2.配合教育部门做好学生入学条件审查工作,根据需要按时提供真实有效的证明材料;   3.配合学校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保障子女的正常学习。   第十条严格执行学籍管理规定,确保“人籍一致”,回原籍或其他地区学校就读的,应当办理转学手续。未经教育行政部门批准,不得随意转学,严禁出现空挂学籍等现象。   第十一条学校应当关爱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及时了解其思想、学习、生活等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教学,提高教育质量。   第十二条区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要通过多种渠道宣传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入学政策,完善便民服务措施,不断优化简化报名招生工作程序。   第十三条本办法实施细则由南明区教育局负责解释,本细则自发布之日起执行。南明区2021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计划备案表.xls 南明区2021年公办中学招生划片服务范围.pdf 南明区2021年公办小学招生划片服务范围.pdf

贵州省义务教育条例规定学校周围多少范围内禁止开设网吧

距中小学校园周围200米范围内严禁设立网吧,"200米范围内"是指自中学、小学围墙或者校园边界的任意一点向外沿直线延伸200米的区域;凡违反本规定设立的网吧,将依法吊销其《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同时函告网络接入服务部门终止其互联网接入服务,并提请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予以取缔。一: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经营单位违反本条例的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文化行政部门给予警告,可以并处150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直至吊销《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一)在规定的营业时间以外营业的;(二)接纳未成年人进入营业场所的;(三)经营非网络游戏的;(四)擅自停止实施经营管理技术措施的;(五)未悬挂《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或者未成年人禁入标志的。二:案例:怀疑网吧离学校少于200米 市民自掏腰包测量中小学校周围200米范围以内禁止开办网吧,这是文化部、工商总局以及公安部等部门出台的规定。近日,在南充市顺庆实验小学附近,有一家正在装修的网吧。经相关部门出示的距离测量报告显示,该网吧距离小学200米以上。但附近的居民王先生却不相信,他找到一家测量单位,对此距离进行了测量,结果是164.8米。王先生的孩子现在就读于南充市顺庆实验小学三年级。他亲戚的孩子因为经常进网吧,耽误了学习,让他一直耿耿于怀。因此,他对这家小学附近新开的网吧特别在意。对于相关部门测量的距离,王先生表示质疑,并找来一家勘测公司,对网吧至学校的距离进行了实地测量。“从顺庆实验小学小学部后门到网吧的正门,测量出的距离为164.8米。”王先生介绍,开设网吧时需向文化部门申报,并由有资质的测绘公司测量距离,与最近的中小学距离超过200米,才允许经营。“为何在没有达到标准的情况,还能申报成功。”昨日,记者来到王先生说的这家网吧看到,一些工作人员正在施工,临街一面开设了一个门,在离网吧不远的地方就是南充市顺庆实验小学。“这个是后门,要往前走一百米左右才是正门。”一位家长告诉记者。是否测量的数据真的存在问题呢?随后,记者来到南充市顺庆区文化和旅游局,对此事进行调查了解。该网吧在申报前,我们现场进行了测量。按规定,上网服务场所距中学、小学校园出入口最低交通行走距离不低于200米。”南充市顺庆区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经测量,两者之间的距离在200米以上。“网吧申报时,开设的大门在侧面,并不是该市民测量的点。同时,该负责人称,市民测量的那个点是一个“水吧”,并不是网吧的正门,网吧开设的们在侧面。“这家网吧审批时,也是将门开在侧面。昨日我们去现场查勘了情况发现,网吧与水吧之间没有隔开,对于这样的情况,我们也是要求其将其隔断。如果开业后,没有按照我们审批的执行,将对其处罚。”【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六条 中小学校园周边不得设置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经营者应当在显著位置设置未成年人禁入标志;对难以判明是否已成年的,应当要求其出示身份证件。《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第九条 中学、小学校园周围200米范围内和居民住宅楼(院)内不得设立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关于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积极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意见》三十二条深入开展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禁止在中小学校200米内开办网吧,禁止在学校周围设立电子游艺室、歌舞厅等娱乐场所和成年人性用品商店。会同有关部门深入开展校园周边经营秩序治理,整治低俗玩具,坚决查处取缔黑网吧。

贵州省义务教育入学平台在电脑上为什么找不到

通过【贵阳市义务教育入学服务平台】   网址:http://yjrx.gyzkzx.cn 渠道一:贵阳市教育局官网 网址:http://jyj.guiyang.gov.cn/ 点击“贵阳市义务教育入学服务平台”链接进入平台 渠道二:贵阳市招生考试管理中心官网 网址:http://www.gyzkzx.cn/ 点击“贵阳市义务教育入学服务平台”链接进入平台 温馨提示:为了更好的进行网上登记,报名时建议使用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QQ浏览器(极速模式)。

贵州省实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行动计划主要有哪些措施

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是在义务教育阶段,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全面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缩小学校、城乡、地区教育发展水平的差距,做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学校投资保障:国家不断增加教育财政支出,各级地方政府也在加大教育投资,基本保障特别是偏远山区的财政支出,对贫困地区教师实行山区补贴。硬件设施建设的保:拆除、扩建、新建校舍,增加学位,让学生就近入学,增加对图书馆和实验室的投资,实现全面的硬件配套设施。实现义务平衡教育、教学设备和教学环境都可以通过改善校园来实现。例如,在过去的十年里,教学楼的重建和仪器设备的增加,特别是每个学校和班级都实现了班级,这有效地帮助了教学。然而,义务平衡教育不仅是改善环境,也是教师的重点。虽然每年都有大量的新教师丰富到教师队伍中,但许多农村学校是培训基地,新教师,没有足够的经验,教学效果一般,一旦他们成熟,进入城市,也形成,农村教师总是薄弱,城市缺乏几年的教学经验。此外,由于农村学校数量的减少,不可能配置全职教师,加上地理原因,学生寄宿,教师工作量增加,城市中心是全职语言、音、体育、美容教师。许多人把农村作为跳板,没有工作热情,城市是他的终止地,也会冷静下来认真工作。因此,政策的实施是非常重要的,学生寄宿,教师的工作量增加,城市中心是全职教师的统一个全职语言,声音、体和美容教师的实施。此外,所有新教师都是实现了固定的实施。教师分配的保障:通过招聘教师,补充教师紧张的学校,提高在职教师的专业能力,引进骨干教师和优秀教师,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制度保障:各级政府应当根据地区实际情况制定各种保障措施,如增加财政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落实教师待遇保障和激励措施。督促检查:上级部门应根据国务院关于义务教育均衡的要求,落实检查,考核,通过督导,发现问题,整改问题。

听说现在贵州普及十二年义务教育了是么

没有,贵州省政府贵州省义务教育条例文章来源:省教育厅|发布时间:2015-06-18 10:34:18(重新制订草案·第六稿)(2010年3月)目 录第一章 总则第二章 学生第三章 学校第四章 教师第五章 教育教学第六章 经费保障第七章 督导第八章 法律责任第九章 附则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了保障本省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不断巩固提高本省义务教育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 本省实行国家统一的九年义务教育制度。实施义务教育是各级政府的法定职责。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是实施义务教育工作的责任主体,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保证义务教育制度的实施。第三条 对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不收学费、杂费,逐步实行免费提供教科书制度。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实施义务教育工作,应当坚持优先、均衡、公平、质量的原则。坚持把义务教育作为优先发展的社会事业;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证为城乡不同社会群体的适龄儿童、少年提供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机会和条件;注重内涵发展,全面提高义务教育的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第五条 本省义务教育实行省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实施,分级负责,县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的体制。省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全省义务教育实施工作,制定全省义务教育实施规划、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标准和教职工编制标准,按照各级政府分项目、按比例分担义务教育经费的法定要求统筹安排落实全省义务教育经费,组织各级人民政府按规划和标准实施义务教育工作并进行督促检查。市(州、地)人民政府(行政公署)统筹本行政区域义务教育实施工作,制定分县(区、市、特区)实施规划、中小学合理布局规划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筹措、安排本级政府(行政公署)义务教育经费,督促所辖县级人民政府落实应当承担的义务教育经费,对所属部门和所辖县级人民政府实施义务教育工作的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县级人民政府负有实施义务教育工作的具体管理责任。负责制定本行政区域义务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规划和设置学校,合理调整学校布局,组织建设学校,依法对学校进行管理;均衡配置义务教育资源,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入学并完成九年义务教育;依法落实应当由本级政府承担的义务教育经费;依法足额征收、管理、使用城市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费附加;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管理,按时足额发放教师工资;保证学校正常运转和学校安全,确保学校周边环境、治安秩序、交通秩序良好。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支持义务教育制度的实施,负责组织区域内适龄儿童、少年入学,做好“控辍保学”工作;治理学校周边环境,维护学校治安、安全和正常教学秩序。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义务教育实施工作,发展改革、财政、人事、国土资源、规划建设、卫生、公安、工商、文化等行政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义务教育实施工作。第六条 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使适龄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第七条 实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行政部门实施义务教育工作目标责任制,把实施义务教育工作的情况作为考核政府及其有关行政部门主要负责人及有关负责人政绩的重要内容,考核结果作为奖惩、任用、晋职晋级的重要依据。对不认真履行义务教育职责,造成重大社会影响,负有领导责任的,予以免职。第八条 社会组织和个人应当为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创造良好环境。对配合、协助政府实施义务教育工作做出突出贡献和成绩的社会组织和个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给予表彰、奖励。第二章 学 生第九条 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依法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方,经县级人民政府批准,可以推迟到七周岁入学。视力残疾、听力语言残疾和智力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入学年龄可以适当延缓,其延缓入学的起始年龄,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确定。适龄儿童、少年因身体状况需要延缓入学或者休学的,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依法办理相关手续。延缓入学期、休学期原则上为一年,期满后仍不能入学的,应当重新办理相关手续。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采取措施协助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及其授权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保障适龄儿童、少年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按时送子女入学,并防止适龄儿童、少年中途辍学。学校和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发现未入学的适龄儿童、少年和辍学学生,应当及时向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报告。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城市街道办事处应当与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学校采取措施,共同做好适龄儿童、少年入学和辍学学生劝学返校工作。第十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和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助学制度,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残疾学生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按国家规定设立义务教育基金,向义务教育捐赠。第十一条 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入学。学校不得采取或者变相采取考试、测试、面试等形式选拔学生,不得将各种竞赛成绩、奖励、证书作为入学的依据。县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就近入学。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当根据适龄儿童、少年的数量和分布情况,合理确定本行政区域内每所公办学校就近接收学生的范围和人数,并向社会公布。学校应当按照教育行政部门的规定接收学生,并将接收学生结果向社会公布。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对本行政区域的军人子女接受义务教育予以保障。第十二条 适龄儿童、少年入学实行入学通知书制度。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根据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安排在新学年开学前20天及时向适龄儿童、少年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发送入学通知书。适龄儿童、少年持入学通知书,按规定时间到指定学校办理入学手续。学校不得拒收招生区域范围内或者由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安排的符合入学条件的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第十三条 适龄儿童、少年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要求自行实施义务教育的,应当提出书面申请,报居住地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第十四条 具有本省户籍的适龄儿童、少年,因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在省内非户籍所在地工作或者长期居住,需要在非户籍所在地接受义务教育的,由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向户籍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和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办理登记手续后,持本人工作证明、居住证明、儿童、少年的身份证明及户籍所在地的登记手续等材料,到居住地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确定的学校联系就读,享受与当地适龄儿童、少年同等的待遇;学校接受有困难的,可申请居住地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协调解决。当地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当把这些适龄儿童、少年主要安排在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就读;被安排在民办学校就读的,当地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向委托接受学生的民办学校提供相应学生数量的生均公用经费,以抵免其学费、杂费。具有本省户籍的适龄儿童、少年户籍所在地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当把本行政区域在省内非户籍所在地接受义务教育学生的生均公用经费,及时转至学生就读地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并由学生就读地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安排给学生就读学校使用。具体办法由省人民政府教育、财政行政部门制定。具有本省户籍的适龄儿童、少年在省外接受义务教育的,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向本省户籍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和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提供其在省外接受义务教育的学校和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证明材料。非本省户籍的适龄儿童、少年,因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在本省工作或者居住需要在本省接受义务教育的,由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持本人工作证明、居住证明及儿童、少年身份证明等材料,经居住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审核确认后,到居住地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确定的学校联系就读;学校接受有困难的,可申请居住地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协调解决。第十五条 禁止用人单位招用应当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禁止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利用适龄儿童、少年特别是具有残疾的适龄儿童、少年从事卖艺、沿街乞讨等活动。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经批准招收适龄儿童、少年进行文艺、体育等专业训练的社会组织,应当保证所招收的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自行实施义务教育的,应当按照规定将招生情况、办学条件、师资和经费保障、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等,报所在地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后,方可实施。第三章 学 校第十六条 省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会同省人民政府有关行政部门及市(州、地)人民政府(行政公署)根据城乡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组织编制教育设施专项规划,保障义务教育设施建设用地,并报省人民政府批准。省、市(州、地)人民政府(行政公署)规划行政部门应当根据教育设施专项规划,预留义务教育学校建设用地。规划预留的义务教育学校建设用地,由省、市(州、地)人民政府(行政公署)教育、规划、国地资源行政部门核定用地位置和界限,并划定黄线予以保护。规划预留的义务教育学校建设用地标准,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县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教育设施专项规划,按照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方便、安全、就近入学的原则,制定本行政区域义务教育学校的设置和调整方案,报上级人民政府(行政公署)和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后组织实施。居住分散的边远山区可适当保留必要的小学教学点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根据需要为山区、边远地区、少数民族地区适龄儿童、少年设置寄宿制学校,并为住宿生提供生活补助。第十七条 省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会同省人民政府有关行政部门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教育教学的需要,制定义务教育学校的办学条件标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保障城乡义务教育学校达到办学条件标准,并均衡配置教育资源,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按照小学、初中班额分别不超过45人、50人的要求,消除义务教育学校大班额现象。第十八条 新建、改建、扩建义务教育学校应当符合国家有关学校建设标准的要求,保障学生和教职工的人身安全。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定期组织对学校校舍的安全检查;对需要维修、改造的,及时予以准修、改造。第十九条 城镇新区建设或者新建、改造居民区,应当根据规划居住的人口数量按办学条件标准设置义务教育学校,纳入教育设施专项规划,并与居民区的建设同时规划、同步建设、同时投入使用。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对所需建设用地依法划拨,对所需资金予以保障,学校建设由县级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实施。以上居民区新建的商住楼盘竣工验收时,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行政部门应当会同教育行政部门对居民区新建的小学、初中进行验收。凡未建小学、初中或者小学、初中建设不符合教育设施专项规划和办学条件标准的,不得准予开发商出售、预售商住楼盘。具体办法由省人民政府制定。禁止将以上居民区新建的学校以民办机制举办。第二十条 县级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应当按照土地使用权划拨批准文件的规定使用土地,不得转让或者变相转让学校的土地,不得改变土地使用性质。确需改变土地使用性质的,应当经依法批准。因建设确需拆迁学校的,拆迁部门应当与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协商,并报上级人民政府批准执行。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先建后拆”的原则,按原面积和用途优先就近重建,归还产权,不得缩小校园面积,不得影响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公办学校停办、合并后的闲置资产,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商财政部门,统筹用于举办基础教育或社区教育机构;确需进行置换的,必须在保证公有教育资源不流失的前提下,报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和上一级教育行政部门备案后方可实施。公办学校校产置换所得的资金必须全部用于当地义务教育事业。第二十一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根据需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建设标准设置特殊教育学校(班),改善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条件、提高办学水平,保障残疾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学校应当接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适龄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并为其学习、康复提供帮助。第二十二条 市(州、地)人民政府(行政公署)应当根据本行政区域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情况和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需要,为具有严重不良行为的适龄少年设置专门学校实施义务教育。对未完成义务教育的未成年犯和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的未成年人,执行机关应当保证其继续接受义务教育,义务教育的教学工作由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组织实施,所需经费由省人民政府予以保障。第二十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不得将学校分为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不得利用财政性教育经费重点建设办学条件超标准学校。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本行政区域内薄弱学校的建设,使之达到办学条件标准。学校不得以各种名义在校内分设或者变相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以及封闭班和半封闭班。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不得以任何名义改变或者变相改变公办学校的性质。公办学校不得违反法律、法规规定举办民办学校。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施行前义务教育公办学校参与举办的民办学校,应当严格按照《贵州省民办教育促进条例》的有关规定规范办学行为,不得利用公办教育资源举办参与举办的民办学校,不得利用公办优质教育资源吸引生源,不得削弱、影响公办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第二十四条 学校周边300米半径内禁止新建污染环境或者噪音超过限制标准的企业,禁止设置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腐蚀性等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使用的场所和设施,以及其他可能影响学校安全的场所和设施,禁止设置网吧、台球室、歌舞厅和电子游戏营业点等经营性娱乐场所。已经建成或者设置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组织迁移、拆除和关闭。第二十五条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扰乱学校正常教学秩序。校外单位和个人,未经学校许可,不得在校园内举行各类活动、使用学校的场地、房屋和设备。禁止在校园内或校门口恢复或者建造祠堂、庙宇、坟茔和进行迷信、宗教活动。除教育教学活动需要外,禁止任何人携带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进入学校,禁止携带各种管制刀具进入学校。禁止在学校打架斗殴、赌博、酗酒、吸烟或者其他滋扰教学秩序和师生员工正常生活的行为。第二十六条 县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相关部门定期对学校的安全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并帮助学校协调解决有关问题。第二十七条 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依法维护学校周边秩序,建立健全工作机制,为学校提供安全保障,保护学生、教职工和学校的合法权益。第二十八条 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实行校长聘任制和校长管理岗位职级制,建立和完善校长公开招聘、竞争上岗的机制。校长的选聘、任用、培训、考核、交流依法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管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完善校长任职资格标准体系、校长选聘制度、校长考核制度、校长交流制度和校长持证上岗制度,加强对校长的培训,建设培训信息资源库和培训质量监控与评估体系,提高校长依法治校、依法办学、民主管理、科学管理和组织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校长应当享受工作岗位津贴,津贴额由县级人民政府确定并纳入财政预算按月发放。第二十九条 学校应当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建立学生管理制度,制定学生行政规范。学生违反管理制度的,学校应当予以批评教育,但不得责令或者变相责令学生转学、停学、留级、退学、提前离校或者开除学生。对有严重不良行为的学生,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和学校应当相互配合,严加管教,也可以依法送专门学校进行矫治和接受教育。学校应当建立健全校舍、消防、卫生等安全制度和应急机制,加强管理,及时消除隐患,预防发生事故;并将安全教育、应急知识教育纳入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认知能力,采取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应急知识教育,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学校应当按照国家和省的规定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所需经费从财政安排的公用经费中支出。学校不得违反规定收取费用;不得违反规定出租校舍和场地;不得以向学生推销或者变相推销商品、服务等方式谋取利益;不得组织学生参加商业性活动;不得侵犯学生合法权益;不得公布学生学业考试成绩排名。第三十条 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由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管理。未经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学校不得擅自停课、补课、放假,不得组织教师或者学生到校外参加其他非教育教学活动。第三十一条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当推动城乡之间和区域内教育设施和设备、课程、人才等资源共享,提高资源使用效益。第四章 教 师第三十二条 本省实行国家统一的教师资格制度。教师应当取得国家规定的教师资格,并符合本省规定的教师岗位聘任条件。教师资格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认定。学校不得使用未取得教师资格的人员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本省执行国家统一的教师职务制度。义务教育教师职务分为初级职务、中级职务和高级职务。实行教师职务聘任制度。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建立教师聘任激励机制。城镇学校、农村学校实行同一标准的中、高级职务评聘比例;实行教师专业技术职务任期考核制度,连续两次考核不称职的教师,应当取消其现有教师专业技术职务;鼓励学校实行德能绩聘任制度,师德、能力、业绩突出的低职教师可以高聘,师德、能力、业绩平谈的高职教师可以低聘。具体办法由省教育、人事行政部门制定。学校聘用临时代课人员应当按规定的条件和程序办理,聘用时间一般不超过一年。第三十三条 教师享有法律规定的权利,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应当遵循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按照规定履行教育教学职责。公办学校教师在工作日期间不得到校外社会办学机构兼职兼课;不得组织学生接受有偿家教或者对学生进行有偿家教。第三十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依法维护教师合法权益,完善教师权益保障机制,保障教师工资福利和社会保险待遇,为教师提供医疗保障,改善教师工作和生活条件。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水平。完善农村教师工资经费保障机制。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教师的工资,以省级财政为主、由省级财政与县级财政按比例分担。具体办法由省财政、教育行政部门制定。实行艰苦贫困地区教师补助津贴制度。对在少数民族地区、边远山区和贫困地区工作的教师给予工作和生活补助津贴。补助津贴应当不低于农村教师工资的30%,所需经费以省级财政为主、由省、地、县三级财政按比例分担。具体办法由省财政、教育行政部门制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实施农村教师安居工程,多渠道筹措资金,配套建设专门用于解决教师住房困难的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周转房。各地应当将教师优先纳入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保障范围。具体办法由省建设、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特殊教育教师享有特殊岗位补助津贴。任何组织和部门不得强制教师捐款捐物、订阅报刊杂志;不得侵犯教师的个人财产和合法收入;不得强制教师参加各种非教育教学活动。第三十五条 加强和规范教职工编制管理,严格执行国家和省制定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和实施办法,实行总量控制和动态管理,每三年重新核定一次学校教职工编制。对少数民族地区、边远山区的教职工编制,给予适当倾斜;保证寄宿制学校对职工、教辅人员和工勤人员的需要。任何部门和单位不得违反规定占用或变相占用学校教职工编制。第三十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人事等行政部门当统筹规划教师队伍建设,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按照面向全体、整体提升的原则,加强对教师的管理和培养、培训,并重点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边远山区和薄弱学校教师的培养、培训,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关心教师身心健康,在教师队伍中大力弘扬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敬业爱岗的良好风尚。教师学历提高应当坚持学用一致、按需提高、对口提高的原则。小学教师学历应当逐步达到专科及以上,初中教师学历应当逐步达到本科及以上。县级以上财政部门应当按照在职教职工年工资总额1.5%的标准,将教师的培养培训经费纳入年度预算,并按规定及时拨付给同级教育行政部门统筹管理使用。第三十七条 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均衡配置本行政区域内学校的师资力量,优化教师学科、职称、年龄在城乡学校的分布结构,在教师培训、岗位设置、骨干教师配备、学科带头人培养等方面向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倾斜;建立和实行学校校长和教师交流制度,并定期组织交流;坚持实行选派城镇教师到农村学校或者薄弱学校支教、轮教制度,无农村学校或者薄弱学校教学经历及无支教记录的城镇学校教师不得晋升上一级教师职务。第三十八条 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依法履行教师的资格认定、招聘录用、职称评聘、调配交流等管理职能。有关行政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教师工作。学校按有关规定对教师的德、能、勤、绩进行考核并作为发放绩效工资的依据。经考核不称职的教师,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对其培训;经培训仍不能胜任教育教工作的,应当调离教师岗位或者予以辞退。各级人民政府和学校应当定期对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取得显著成绩的教师及工作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第三十九条 高等学校毕业生到少数民族地区、边远山区、贫困地区从事义务教育工作的,其在校期间的助学贷款由省级财政予以偿还。享受国家师范教育类专业学生资助政策的毕业生,应当按国家规定从事教育事业,履行教育教学义务。第五章 教育教学第四十条 教育教学工作应当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个性特点,因材施教,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等有机统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注重增强学生体质和精神健康,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第四十一条 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应当加强教学研究和教育科研工作,推进教育创新。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应当按照国家要求推进教学内容与方式、考试、招生和质量评价制度改革,建立健全素质教育评价体系、义务教育质量监控体系和教学指导体系。普通高中学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应当有利于初中学校的均衡发展。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学校及各地优质普通高中学校的招生指标应当划出不低于50%的比例均衡分配给辖区的每一所初中。第四十二条 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应当执行国家教学制度、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并对学校教育教学活动进行指导和检查;不得对学校下升学指标,不得以升学率作为衡量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唯一标准。学校和教师应当按照国家确定的教育教学内容、课程设置和课时安排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保证达到国家规定的基本质量要求,不得违反违定增加学生课业负担,增加考试科目的课时或者减少非考试科目的课时;不得按照考试成绩对学生进行排名;不得把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不得利用假期、公休日、课余时间组织学生进行强制补课;不得动员、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力量举办的文化课补习班。学校应当按照国家和省规定的师生比均衡编班、均衡配备教师,不得违反规定的班额增加学生人数,不得跨学区选招学生,不得违反规定招收择校生。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当从实际出发,建立和完善由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构成的具有地方和学校特色的课程体系。鼓励少数民族地区学校开展民族民间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第四十三条 学校应当把德育放在首位,寓德育于教育教学之中,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第四十四条 学校应当按照国家《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的要求,加强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完善体育、卫生设施;保证学生每天体育段炼的时间不少于1小时;对学生实施公共卫生教育,普及卫生常识,预防近视和常见疾病,使学生养成良好卫生习惯,提高学生健康水平。学校应当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组织学生开展体育、文艺、科技和社会实践活动,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科技馆、纪念馆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场馆。小学和初中学生每学年参加社会实践的时间分别不少于10天和20天。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统筹规划,加强学生校内外活动场所建设,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校内外活动场所。社会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应当为学校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和学生进行业余文化体育活动提供便利、减免费用。第四十五条 省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审核推荐义务教育学校教学用书。学校应当根据国家教育方针和课程标准,结合地方实际,在国家和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查公布的用书目录中选用教学用书。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组织审定地方教学用书和进校读物。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教学用书审查人员,不得参与或者变相参与地方教学用书的编写工作。未经审定的地方教学用书、进校读物,学校不得选用。

除了素质教育,义务教育,应试教育,还有什么教育

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与应试教育相对应.应试教育指脱离社会发展需要,违背人的发展规律,以应付升学考试为目的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行为,是教育工作所存在弊端的集中表现.它以升学率的高低来检验学校的教育质量、教师的工作成绩以及学生学业水平.以考试为目的的教育,教育模式与考试方法限制了学生能力的充分发挥,被动地学习,培养的学生难以适应工作和社会的发展.它是求升学率,基础教育出现畸形发展现象,高等教育接纳的生源综合素质偏低,存在重智育、轻素质的倾向,忽视思想政治教育,不注重人格素质、精神素质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以片面追求升学率为主要特征的教育方式.义务教育,是根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其实质是国家依照法律的规定对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实施的一定年限的强迫教育的制度.义务教育又称强迫教育和免费义务教育.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免费性、普及性的特点.我国义务教育法规定的义务教育年限为九年,这一规定符合我国的国情,是适当的.高中教育不属于义务教育,但它和初中都是中等教育.高中提倡素质教育,但高考摆在那,加上学校也只看升学率,所以高中教育基本上是应试教育.素质教育是整个教育的一种方法,但在我国素质教育并不普及,更多的是应试教育.

2022淮安清江浦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工作意见(原文)

2022年淮安清江浦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工作意见一、指导思想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22年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和《市教育局关于印发〈2022年淮安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工作意见〉的通知》文件精神,进一步规范办学与招生行为,切实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促进公民办义务教育健康协调发展,营造良好教育生态,确保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工作平稳有序进行,推动我区义务教育公平而有质量地发展。二、基本原则坚持落实主体责任。各校要根据此意见,组织实施本区域内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工作。各校不得拒绝或变相拒绝义务教育适龄儿童少年入学,重点关注残疾儿童少年、特困家庭儿童少年、流动留守儿童少年等入学情况。适龄儿童少年因身体状况需要延缓入学或者休学的,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提出书面申请,经学校审核后报区教育行政部门确认。各校要切实履行义务教育控辍保学法定职责,依托学籍管理系统,建立失学辍学适龄儿童少年工作台帐。健全联控联保工作机制,确保义务教育入学“一个不少”。坚持免试就近入学。按照“学校划片招生、生源就近入学”的总体原则,保障辖区内每个适龄儿童少年具有一个相对就近的公办学校学位。适龄儿童少年凭法定监护人户籍、居住房屋产权证等相关证明材料,按划定施教区进入公办学校接受义务教育。公办学校采取登记入学或书面通知入学。民办学校坚持属地化管理原则,在学校审批机关的辖地内招生,满足审批地入学需求后仍有空余学额的,由学校向区教体局提出书面申请,并报市教育局批准后可适当扩大范围,不得跨设区市招生。所有公办民办义务教育学校都要严格遵守义务教育免试入学规定,不得通过笔试、面试、评测等方式招生,严禁以各类竞赛证书、竞赛成绩或考级证明等作为招生依据。坚持实行公民同招。全面实行公办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同步招生,坚决杜绝提前招生和掐尖招生。民办学校招生纳入审批地统一管理,公办民办学校同步登记报名、同步招生录取、同步注册学籍。严格公民同招纪律,规范招生宣传行为,所有学校不得通过任何形式提前摸底争抢生源。各校全面通过义务教育招生入学信息平台实行公办民办学校同步招生。民办学校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数的,所有报名人员全部实行电脑随机派位录取;报名人数未超过招生计划数的,一次性全部录取。民办九年一贯制学校其初中招生在保证小学直升需求后,仍有余额且余额少于报名人数的,也采取电脑随机派位方式录取。实行“双胞胎绑定”派位政策,家长可在双胞胎子女参加电脑随机派位报名时,自愿申请将“双胞胎绑定”电脑随机派位。若绑定电脑派位,双胞胎将作为一个号,同时派中或同时不派中;如不申请,则按照一人一号规则进行电脑派位,派位结果只对本人有效。电脑随机派位招生由审批地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须有公证机构参加,接受社会监督并全程录像,派位结果实时向社会公开。坚持规范招生办学行为。严禁任何学校以任何形式违规跨区域招生,严禁在非起始年级招生,严禁任何形式的有偿招生,严禁民办学校超计划招生。严禁与社会培训机构联合组织以选拔生源为目的的各类考试,或采用社会培训机构组织的考试结果作为招生依据。严禁以物质奖励、免收学费、虚假宣传等方式争抢生源。严禁学校间混合招生,不得擅自为违规招收的学生和违规转学的学生办理学籍注册、转接手续。严禁招收借读生、人籍分离、空挂学籍,严格按照学籍管理规定做好学籍注册和管理,确保招生计划、录取名单、学籍注册、实际在校就读相一致。严禁收取择校费、与招生入学挂钩的赞助费,严禁民办义务教育学校跨学期收取学费。要严格落实起始年级按省定标准班额办学的要求,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大班额,遏制“超大规模”学校。严格执行义务教育学校均衡分班要求,严禁设立重点班、快慢班和实验班等,不得以分层走班等任何形式变相分快慢班。严禁以“国际部”“国际课程班”“境外班”等名义招生,不得引进境外课程、使用境外教材。认真排查并严厉查处社会培训机构以“国学班”“读经班”“私塾”等形式替代义务教育的非法办学行为。按课程标准执行零起点教学要求,小学一年级设置过渡性活动课程,注重做好幼小衔接和小初衔接。坚持促进教育公平。各校要坚持公平公正原则,全面实行“阳光招生”,及时向社会公布招生入学相关信息,加强学校和家庭、社会之间的沟通交流,确保招生工作规范运行,平稳实施。根据国家有关政策规定,做好符合条件的外来务工和经商人员子女,贫困家庭、弱势群体以及残疾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工作。落实优抚对象、高层次人才子女等入学政策。三、招生工作报名条件和办法具有清江浦区户籍的适龄儿童少年由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在规定时间内通过招生信息平台向所属施教区的公办小学或初中报名。公办学校根据招生信息平台报名情况进行资格初审,并通过入户调查等方式,查看相关证件原件和居住情况,审核符合入学条件,报区教育行政部门确认后,由学校发放义务教育派位证。适龄儿童少年凭派位证在规定时间内到相关学校报到入学。有意向就读民办学校的,参见本意见中关于“民办学校招生问题”的相关说明。健全义务教育入学报名登记制度,按照材料非必要不提供原则,全面清理取消学前教育经历、计划生育证明、超过正常入学年龄证明等无谓证明材料。预防接种证明不作为入学报名前置条件,可在开学后及时要求学生提供。要按照信息非必要不采集原则,采集学生基本信息、家庭住址及家长姓名、联系方式等必要信息,严禁采集学生家长职务和收入等信息。不得利用各类APP、小程序随意反复采集学生相关信息。1.清江浦区户籍的适龄儿童少年小学:年满6周岁的适龄儿童,由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按附件1中规定的时间和流程持身份证、户口簿、居住房屋产权证或不动产证等证件通过招生信息平台向所属施教区的公办小学报名,接受资格审查。初中:小学应届毕业生由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按附件2中规定的时间和流程持身份证、户口簿、居住房屋产权证或不动产证、小学毕业证书等证件通过招生信息平台向所属施教区的公办初中报名,接受资格审查。2.随迁子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义务教育学校起始年级入学的,须提供学生监护人的身份证、户口簿、经商或务工证明、监护人在当地的有效居住证或暂住证、居住房屋产权证或租房合同等;升入初中的,还应出示小学毕业证书。凡符合条件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其法定监护人应在规定时间内持相关材料到相关公办学校登记、报名,经审核合格后安排入学。公办小学主要有淮安市清浦小学、淮安市纪家楼实验学校、淮安市承德路小学、淮安市延安路小学;公办初中主要有淮安市第一中学、淮安市实验初级中学、淮安市纪家楼实验学校、淮安市清江浦中学、淮安市清河实验中学。3.残疾儿童少年积极推进融合教育,优先采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的方式,就近安排轻度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中、重度残疾儿童少年安排至特殊教育学校就读。需专人护理、无法到校就读的残疾儿童少年以到康复机构、残疾人之家或居住地等方式提供送教服务,送教学生纳入学籍管理。4.时间确认所有有效证件截止时间为2022年6月30日。具体招生事项说明1.公办学校施教区学生确认问题。儿童少年的户籍须与法定监护人在同一户籍,并与监护人的居住房屋产权证或不动产证、实际居住地保持一致。在施教区内的门面房、写字楼等非住宅用房不能作为施教区派位的条件。在2011年6月7日之前实际存在的共有产权房,户籍长期未变动并实际居住的,可作为所属施教区派位的条件。在2011年6月7日之后办理共有产权房的,则不能作为该施教区派位的条件。同一地点、相同产权人的非成套住宅分户出售并办理产权证的,在2011年6月7日之前办理的,且户籍长期未变动并实际居住的,可以作为所属施教区派位的条件。在2011年6月7日之后办理的,则不能作为该施教区派位的条件。适龄儿童少年的户口与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在同一户籍,并且户籍、居住房屋产权证或不动产证与实际居住地三者一致,按其法定监护人的居住房屋产权证或不动产证地址施教区学校派位。户籍、居住房屋产权证或不动产证与实际居住地不一致的,由区教体局根据具体情况安排到指定学校。儿童少年与父母不在同一户籍。儿童少年的户籍随父母一方在本地,另一方户籍不在本地,以在本地居住的父母一方的户籍、居住房屋产权证或不动产证确定施教区;儿童少年的父母离异,根据与其共同生活的监护人的居住房屋产权证或不动产证、户籍等确定施教区;因儿童少年的父母双方均为非本市的现役军人及公派出国工作的专家、技术人员,儿童少年的户籍随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并长期与其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同住一起,以其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的户籍、居住房屋产权证或不动产证确定施教区。儿童少年户口随父母户口在其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处落户,其父母双方均无房,且实际常住、户口从未迁移过,以其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的户籍、居住房屋产权证或不动产证确定儿童少年的施教区。被拆迁人员子女。拆迁未购房的无房户,凭拆迁协议和清江浦区、开发区、生态文旅区、淮阴区的无房证明,按其户籍所在地确定施教区;拆迁重新购房的,以新购房产确定施教区;拆迁安置的,主要以安置地确定施教区。租住公有住房人员子女。租住公有住房人员能提供公租房证明、一年以上缴纳相关费用的原始凭证及清江浦区、开发区、生态文旅区、淮阴区无房证明的,按实际居住地施教区学校派位。不能提供以上证明的,由区教体局安排到指定学校。空挂户人员子女。空挂户是指只将户籍挂靠在清江浦区某一亲友或其他地方,并非监护人自己产权房屋的户主,适龄儿童少年及其法定监护人在户籍所在地属于空挂户而确无产权住房的,将派位到指定学校接受义务教育。儿童少年及其父母户籍在武墩、和平、盐河、黄码四个乡镇,并在清江浦区城区有产权住房,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原施教区范围公办学校接受义务教育,或派位到指定学校接受义务教育。2.每套住房只能有一个家庭的子女在所属施教区公办小学或初中接受义务教育。亦即该家庭的子女小学或初中未毕业前,即使将房屋产权变更,变更后取得的房屋产权也不能作为施教区派位的条件。3.武墩、和平、盐河、黄码四个乡镇户籍的适龄儿童少年按原施教区范围接受义务教育。4.招生计划问题。各学校根据本校教育资源和施教区内适龄儿童少年数量,编制招生计划,报教育行政部门审定后按照招生计划执行,严格控制规模和班额。如果学校学位已满,实施调剂入学。5.民办学校招生问题有意就读民办学校的学生和家长,报名前应充分了解民办学校招生范围、办学条件、收费标准等情况,理性选择,要在规定时间内通过属地教育行政部门的招生信息平台填报信息,每位学生只能填报一所民办学校。在完成招生信息平台填报后,由区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审核。民办学校报名人数少于招生计划数的,则直接录取;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数的,则全部实行电脑随机派位。民办学校招生时间安排及工作流程详见附件3。凡被电脑派中的学生,须到民办学校就读,民办学校不得拒收,否则将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学校征信。未被电脑派中的学生,仍回原施教区公办学校报到入学。四、工作要求提高政治站位。各校要提高思想认识,增强政治意识和责任意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切实维护社会的公平公正,扎实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努力办好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强化组织领导。各校要成立招生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分工,严肃工作纪律,周密组织安排,指导、协调和管理本校招生工作。严格执行公办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免试入学规定。各校全面通过义务教育招生入学信息平台实行公办民办学校同步招生,公布区域内公办义务教育学校的学区范围,明确民办学校的招生要求等,建立起统一规范、公开透明的招生秩序。严格监督问责。各校要进一步完善招生工作监督机制,设立监督举报电话,畅通社会反映问题渠道,及时处理群众来信来访,解决招生工作过程中出现的突出问题,并建立违规问题曝光机制和通报制度。对于造成不良影响或严重后果的学校,视情节轻重给予约谈、通报批评、取消荣誉称号、追究相关人员责任等处罚;其中民办学校,还可依照有关规定给予削减招生计划、停止当年招生直至吊销办学许可证等处罚。教育督导部门将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纳入责任督学日常督导范围,对各校招生入学政策落实情况开展督导。加强政策宣传。所有公办学校的报名入学办法、民办学校的招生方案要主动向社会公布。要向社会广泛宣传义务教育法及公民同招政策,引导广大家长充分认识就近入学对于学生健康成长的价值和意义,树立科学教育观念,把培养孩子的好思想、好品行、好习惯作为家庭教育的首要任务,理性帮助孩子确定成长目标,克服唯分数、唯升学的功利化倾向,避免盲目跟风择校。强化正面引导,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的强大合力,切实维护稳定,确保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入学工作平稳健康发展。附件:1.2022年清江浦区公办小学招生时间安排及工作流程2.2022年清江浦区公办初中招生时间安排及工作流程3.2022年清江浦区民办学校招生时间安排及工作流程4.2022年清江浦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报名咨询服务渠道附件下载地址:清江浦区人民政府官网

规范义务教育的办学行为有哪些材料

规范内容有很多,例如:校力公开,招生透明公正,保障师生合法权益。目前来说,重点就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的,不分重点班和非重点班,不超班额容量,保障课程开齐开全,每天1小时体育活动。1、严格控制学生到校和在校时间每周上课5天,学生每天早晨8:00到校,若有特殊情况时间有变动时,及时通过家长会、《告家长书》等方式告知家长,并做好相关管理工作。学生每日在校参加教育教学活动的时间6小时,每节课上课时间为40分钟。严格执行节假日放假通知,任何教师不得以任何理由占用课余、晚上、节假日时间,安排学生集体补课或上新课。坚决做到不开设早自习、晚自习。保证小学生每天不少于9小时的睡眠时间。2、严格控制学生作业总量一、二年级一律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其他年级书面家庭作业量不超过1小时。双休日及节假日不得加大作业量。作业量大小时间的计算以学业中下等学生完成的时间为计算标准。完成家庭作业时, 教师要根据课改的要求,精选作业内容,坚决杜绝给学生布置机械性、重复性、难度过大的作业,鼓励每位教师分层布置作业,不准用增加课业负担的方式惩罚学生。要坚持有布置必批改,有批改必讲评、有讲评必反馈的原则,杜绝只布置不批改或只对答案的现象,提高作业批改质量。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热情帮助,有具体的帮扶措施,不得歧视、排斥。3、严格执行课程计划我校严格贯彻并执行按照国家课程计划的规定,安排教育、教学活动,坚决做到“五要五不准”:要坚持按标准课时开课,不准随意增减课时;要坚持按课程设置开课,不准随意增减科目;要坚持按课程标准要求教学,不准随意提高或降低教学难度;要坚持按教学计划把握进度,不准随意提前结束课程和搞突击教学;要坚持按规定的考试要求,不准随意增加考试次数。尤其是对体、音、美等课程的课时开设,要严格要求,开齐开足课程课时,保证素质教育及正常课程的开展。4、严格控制教辅用书征订我校开设的国家必修课程严格按教育行政部门当年审定的教学用书目录选用教材,地方课程选用教材,按省、市教育行政部门有关文件规定征订。杜绝任何教师组织学生统一购买规定之外的学生用书,不得向学生推荐各类教辅。

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达标的自查报告

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达标的自查报告   不经意间,工作已经告一段落,在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好的,也看了到需要改进的地方,这时候,最关键的自查报告怎么能落下!大家知道自查报告的格式吗?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达标的自查报告,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达标的自查报告1   为认真落实省政府办公厅下发的《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推进素质教育的意见》和省教育厅下发的《河南省普通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试行)》的文件精神,端正办学思想,规范办学行为,规范教育教学管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保障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不断提高学校办学水平,我校在日常教学中就不断对照上级文件要求,认真开展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规范办学行为、实施素质教育活动。现在就这一活动做自查总结。    一、提高认识,认清“减负”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我校一直以来就把优化教育教学质量看作是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在省政府的“规范办学行为,实施素质教育”专门会议之后,从上到下积极学习文件,领会会议精神,统一思想。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我校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办人民满意教育,切实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出发,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充分认识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提升教师素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益,做到减负增效,坚决把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减下来。    二、通过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推进有效教学   在以校本教研为抓手,建立健全教学常规的同时,实行教师集体备课制,备精每一堂课,优化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过程,以提高每一堂课的质量和效益。目前我校集体备课已取得了初步成效。建立健全了教育教学研究制度,加强了教育教学的研究,充分发挥教师集体的作用。改革了课堂教学模式,用先进的教学理念指导教学工作,课堂内有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主学习。教师精选作业内容,提高作业的质量,坚决杜绝布置大量机械性、重复性、惩罚性的作业,提倡布置弹性作业,引导自主学习,学校各年级组、备课组要加强对各科作业布置的管理和协调,严格控制每日各学科家庭作业总量。学生的每日课外作业量适当,不超过90分钟,双休日和节假日不得加大作业量。教导处采取不定期检查,问卷调查等形式把作业量严格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    三、加强课程管理,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   我校按照国家、省课程计划的规定安排教育教学工作,开齐开足开好各门课程,没有随意增减课程和课时。按课标或教学大纲要求进行教学,不随意提高或降低教学难度,科学把握教学进度,不准随意提前结束课程和搞突击教学。严禁占用体、音、美、劳技、心理健康、省情礼仪等课时补习其他文化课,确保学生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    四、严格控制学生在校学习和活动时间   除学校规定的统一作息时间外,年级组和班主任没有另行规定学生到校和离校时间。学生在校学习活动时间没有超过7小时,确保学生每日睡眠时间不低于9小时。保证学生的午休、自由活动时间,教师没有在学生自修课和休息时间或自由活动时间上课,保证学生每天有1小时以上的体育活动及室外活动时间。    五、严格控制教辅资料的征订   严格按省、市、区教育行政部门有关规定征订教材、教辅读物、练习资料,学校和教师没有向学生推荐或统一购买未经省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或教育行政部门审定的练习资料和复习用书。    六、严格教育教学秩序管理   未经教育行政部门批准,没有随意停课放假,没有组织学生参加商业庆典或其他非教育性社会活动。未经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学校没有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月考和竞赛活动、读书活动。进一步规范学校的假日活动,没有在节假日给学生全体补课或变相上课,没有以假日活动名义,进行全班性文化课补习或上新课。教师没有搞课外有偿补课或办辅导班等活动。    七、规范招生和学籍管理措施   招生工作中,我们严格实施划片免试就近入学,绝无违规提前招生和举行任何形式的选拔性考试,从未重点班、快慢班。严格执行上级学籍管理规定,建立健全学生转学、休学、复学和控辍等各项管理制度。    八、大力推进评价制度改革   学校一向把学生的成绩是为学生的隐私,从未有公布过学生的成绩,更没有按成绩给学生排队、排位。对学生的评价,学校严格按照区教体局关于学生综合素质评定办法,执行学生的综合素质评定工作。对于教师的评定,学校一向结合教师的德能勤绩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评定,从没有给教师下达升学指标和单独按成绩为老师排队。    九、切实做好安全工作   在安全工作上,学校严格按照程序科学操作,在安全教育、安全预防、安全演练、应急预案和督察监管上下功夫,力争做到:加强管理,提高认识,建章立制,分工到人,明确责任,措施得力,防范到位,确保安全工作万无一失。   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达标的自查报告2   我学习了区教委下发的关于规范办学行为的相关文件,并将落实到自己的行动当中。参照文件内容对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进行了自查,现对自查情况作出如下总结    一、有偿补课方面   没有任何有偿家教的行为和举止;强迫动员、诱导或暗示学生参加课后文化补习;从没有为社会文化办学机构进行招生宣传,发放招生广告,组织学生报名;没有到社会文化办学机构兼课;按时上下课,不占用学生的休息时间补课或者上课;    二、执行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方面   在教学中能够按照既定的进度计划进行教学;能认真执行国家课程标准,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有的放矢的开展教学活动;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的教育研究活动,积极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想方设法最大限度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教学内容紧密围绕课程质量标准的"要求,在解决好基本问题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思维的训练和培养;积极协调团结组内教师,严格执行“四统一”。   严格执行上级规定的作业时间问题,引导学生利用好在校时间完成各项任务,对于所留作业,能够精心设计,逢留必作、全批全改。    三、作息时间方面   能够严格执行“早八晚五”的规定,严格控制学生到校、离校时间,在校期间专时专用。自觉执行“三表”公开制,主动接受师生、家长和社会的监督。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坚持做好每天1小时阳光体育活动、开展好学生社团活动,安排好学生的课余生活,给学生充足的自由活动时间。    四、教学资料方面   没有擅自组织组织学生购买或推荐各种教学用书、材料等,从不动员组织学生到指定书店购买学习资料、教辅材料,也不曾委托家长或其他人员为学生统一购买教辅材料。   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达标的自查报告3   为学习、贯彻、落实文件精神,端正办学思想,规范办学行为,促进我校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我校成立了学校专项行动领导组,积极开展规范办学行为自查活动。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规范招生行为方面   我校坚持义务教育免试入学制度,按照免试就近入学的原则招生,确保村内适龄儿童全部入学接受义务教育。在学生入学后,及时完成学籍电子注册,同时按要求做好了学生变动及资料更新工作,目前学生学籍管理的制度健全。    二、规范教学行为方面   1、我校能严格执行课程方案,按照国家、省课程计划的规定安排教育、教学活动,做到:开足开全课时,不随意增减科目、课时;坚持按课程标准要求教学,不随意提高或降低教学难度;坚持按教学计划把握进度,不随意提前结束课程和搞突击教学;坚持按规定的要求考试,不准随意增加考试次数。   2、我校每周上课5天,学生每日在校参加教育教学活动的时间不超过6小时,每节课上课时间为40分钟。严格执行节假日放假通知,从不占用课余和节假日等时间安排学生集体补课。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作息时间。同时,我们要求学生每天睡眠不少于10小时。   3、严格控制作业量。我校一、二年级原则上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其他年级书面家庭作业量不超过四十分钟。双休日及节假日不加大作业量。教师能根据课改的要求,精选作业内容,不布置机械性、重复性、难度过大的作业,学生作业量基本上适中。   4、严格规范日常考试。我校未组织参加未经上级教育部门批准的各种考试,对平时的检测也予以规范,严禁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及按成绩排列名次,更不得按考试成绩给学生安排座位等。实行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评价学生。    三、规范教师行为方面   1、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培训,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学校制定了一系列师德建设规章制度,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每学年开展教师职业道德考核,评选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积极营造教书育人,爱岗敬业的良好风尚。   2、学校制定了教师备课、上课、听课、作业布置和批改、考核评价的基本要求,教师能按要求进行备课、上课、听课、作业布置和批改、考核评价。学校根据教师素质以发展的要求,积极开展校本课程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教师听课节数能达到规定的要求。   3、加强对教师的管理,严禁教师对学生实行有偿家教、有偿补课,教师也不得组织学生统一征订教辅材料。对有偿家教及统一征订教辅材料的教师,采取“一票否决”的办法予以处理,年度考核直接定为不合格。    四、规范办校办班行为方面   1、我校现有6个教学班,119多名学生,班额符合上级要求。教师配置做到合理均衡,以保障所有学生公平接受义务教育。   2、学校没有办特色班、兴趣班、实验班。    五、规范收费、教材管理方面   1、贯彻落实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各项政策,按照国家规定开展的教育教学活动等所需的合理支出从公用经费中开支。   2、实行收费公示制度,做到收支公开。   3、贯彻国家财经法律、法规和财务规章制度,建立健全了学校经费收支、资金管理制度,合理编制学校预算,合理安排各项支出。同时加强财务控制与监督,完善内部管理制度,积极做好校务公开工作。   4、严格教学用书管理。我校学生所使用的均为省教育厅公布的中小学教学用书目录中教学用书。我校从不组织学生统一购买规定之外的学生用书,也从不向学生推荐各类教辅材料。    六、规范学校安全方面   1、根据《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等规章和文件,建立健全了安全工作管理制度和“一岗双责”责任制度,同时制定了校园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层层签订了安全工作责任状,确保广大师生校园内的安全。   2、我校始终把安全工作放在第一位,牢固树立安全教育,预防为主的方针。通过开展系列活动加强安全教育,增强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护自救能力。到目前我校未发生一起安全事故。   3、安全工作领导组定期对校舍、设施进行安全检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同时协助有关部门加强校园周围环境的整治,净化校园周边环境。   4、贯彻《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制定和实施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增强学生健康卫生意识,增加学生健康卫生知识,促使学生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5、净化环境。学校每周组织一次卫生抽查,并将抽查情况公布,校园环境卫生总体情况良好。   6、开展学生常见病及流行性的传染病的宣传教育防治工作,同时积极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通过自查,我们意识到规范办学行为,责任重大,意义深远。尽管我们在工作中做了一定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上级的要求还存有差距。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努力,进一步做好各项工作,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

如何依法规范义务教育办学行为

教育部的规定:对经费保障机制、公办改制学校、教育资源配置、教育教学秩序等作出明确规定  依法加强省级统筹职能,落实县级政府规范办学行为的责任  依法建立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规范公办学校收费行为  依法规范公办改制学校,切实维护公共教育资源  依法规范公共教育资源配置,不得举办重点学校、重点班  依法规范教育教学秩序,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定  依法规范教师职业行为,切实加强教师管理  依法加强督导检查,完善奖惩机制

关于教育政策《关于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行为,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意见》

早就实行了,但是,有用么?在升学压力之下,哪个学校会在乎呢?减负已经喊了十几年了吧?你见有一个中学真正减了吗?好好活着吧,老师们事实上也不愿这样,人家有家,有孩子需要照顾,有日子需要打理,可是,不照样陪着你们么。多体谅一下,不吃苦中苦,难做人上人,人人平等只是口号,你就这么想得了。

河南洛阳2022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方案

【 #小升初# 导语】 考 网小升初频道从洛阳市教育局了解到,河南洛阳2022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方案已公布,详情如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实施意见》、《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22年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为进一步巩固和推进义务教育减负提质工作,规范招生入学行为,切实维护教育公平、公正,助推“双减”政策落地见效,构建教育良好生态,确保适龄儿童少年享受公平而有质量的义务教育,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坚持属地管理。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实行以县区为主的管理机制,各县区人民政府依法承担辖区内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的主体责任,加大公办义务教育资源供给,科学制定区域内义务教育发展规划,确保义务教育学位主要由公办学校提供或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提供,坚决防止将政府实施义务教育的主体责任推向市场。  (二)科学划定片区。各县区教育行政部门要按照“学校划片招生、生源就近入学”的总体目标,从实际出发,根据县域内适龄儿童少年人数、学校布局、办学条件、学位数量、交通状况等因素,科学合理确定义务教育学校的招生规模和划片入学范围,确保学生相对就近入学。教育资源相对均衡的地方,实行单校划片;教育资源不够均衡的地方,积极稳妥推进多校划片,招生片区范围要及时对外公布。各县区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同公安、住建等部门的协调合作,提前开展常住人口学龄子女入学需求预测、信息核查,对学校服务范围内出现常住人口中适龄儿童增多,学位供给紧张的情况,应提前向社会发布预警提示,合理引导家长预期。学校按照“房户一致”优先原则,排列先后顺序分类分批招生,切实落实优质普通高中招生指标分配到区域内薄弱初中的政策措施,引导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就近入学。  (三)坚持免试入学。所有义务教育学校均应严格遵守义务教育免试入学规定,不得采取考试、评测或者委托校外培训机构采取考试、测试、面谈等形式选拔学生,不得将各种考试、竞赛、培训成绩或证书证明等作为招生入学的条件和依据。未经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不得设立实验班,严禁任何学校以实验班的名义“掐尖”招生。  (四)坚持公民同招。严格落实中央关于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和公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同步招生的规定要求,坚持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纳入审批地统一管理,原则上,民办学校的招生范围限于审批地行政区域;对市级审批的有寄宿条件的民办学校,可面向市辖区招生(孟津区、偃师区招生范围和方式不变)。全面实行公办民办学校同步招生,对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的民办学校,实行电脑随机录取。  (五)坚持公平公开。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统一使用“河南省义务教育招生服务平台”,开展学生信息采集和招生计划、招生范围、录取信息发布等工作,全面实行阳光招生、规范招生。各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及时向社会公布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的相关信息,通过多种形式及时主动向社会公开招生方案、招生计划、招生范围、招生程序、报名条件、咨询方式等,建立健全监督举报制度,广泛接受学生、家长和社会的监督。  二、招生条件  凡洛阳市2022届小学毕业生、在外地就读需回户籍所在地升学的洛阳市户籍2022届小学毕业生、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小学毕业生和其他符合条件的小学毕业生。  适龄儿童少年因身体状况需要延缓就读义务教育学校的,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提出申请,报县区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备案。各县区、各学校不得要求适龄儿童开具未入学证明。全面清理取消学前教育经历、计划生育证明、超过正常入学年龄证明等无谓证明材料;预防接种证明不作为入学报名前置条件,可在开学后及时要求学生提供。  三、城市区招生办法  公办、民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使用同一平台,同步报名、同步录取、同步注册学籍。符合入学条件的适龄儿童少年监护人按照房户所在区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招生细则,选择1所公办学校或1所民办学校,在规定时间内登录“河南省义务教育招生服务平台”(初中招生网址:http://ywzs.jyt.henan.gov.cn/czzs/,手机或电脑均可登录)进行报名,根据页面提示填写真实信息。对弄虚作假、伪造证明材料造成学生不能正常入学的,后果由监护人负责。操作确有困难的适龄儿童少年及其监护人可携带相关证明材料在规定时间内到划片学校进行现场报名。房户不在同一行政区的,由房产所在区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安排入学。  (一)市区公办学校报名办法及程序  1.8月2日8:00至6日18:00网上信息采集。监护人登录“河南省义务教育招生服务平台”完善学生基本信息,报名辖区内学校,并按要求上传相关证明材料。在完成网上信息采集后,适龄儿童少年及其监护人还需在规定时间内到报名学校完成现场资格审核。8月6日18:00,招生服务平台自动关闭。  2.8月2日至7日现场资格审核。已在招生服务平台报名的适龄儿童少年及其监护人需携带相关证明材料(户口簿、房屋所有权证、父母身份证)到报名的辖区内学校进行现场资格审核。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及其监护人需提供居住证或务工凭证(父母一方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或市场监管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户籍所在地的户口簿、父母身份证。  3.8月8日至9日公办学校公布录取结果。公办学校通过适当方式(公布方式应提前告知)向报名的适龄儿童少年家长公布录取结果。  4.8月15日至16日公办学校补录。未被录取的由区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安排到公办学校。  (二)市区民办学校报名办法及程序  对报名人数未超过招生计划的民办学校,实行“注册入学,直接录取”;对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的一年级和七年级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实行电脑随机录取。九年一贯制、十二年一贯制民办学校,具有该小学6年连续学籍的应届毕业生可通过该校初中部的直升方式入学,学校直升方式入学学生人数不能超出该校七年级的招生计划;若符合条件的直升人数超过该校七年级的招生计划,也要通过电脑随机录取。  1.8月2日8:00至6日18:00网上信息采集。符合民办学校报名条件的适龄儿童少年,其监护人登录“河南省义务教育招生服务平台”完善学生基本信息,报名1所民办学校,并按要求上传相关证明材料。适龄儿童少年及其监护人还需在规定时间内到报名学校完成现场资格审核。8月6日18:00,招生服务平台自动关闭。  2.8月2日至7日现场资格审核。初审合格的适龄儿童少年及其监护人携带户口簿、房屋所有权证、父母身份证,选择直升的还需携带由小学加章的学籍表(学籍变动轨迹证明)等材料到报名的民办学校进行现场资格审核。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及其监护人需提供居住证或务工凭证(父母一方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或市场监管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户籍所在地的户口簿、父母身份证。  3.8月8日至14日电脑派位及录取。进行报名、直升数据整理、公布电脑派位学校、现场电脑派位、公布录取结果、学生到校报到等工作。  4.8月15日至16日,补录及其他。民办学校补录。未被录取的适龄儿童少年,由区教育行政部门安排到对应辖区内公办学校,若对应辖区内公办学校无空余学位,统筹安排到其他公办学校。  民办学校招生工作具体安排将在《洛阳市2022年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招生实施方案》公布。  网上信息采集时,应当采集学生基本信息、家庭住址及家长姓名、联系方式等必要信息,严禁采集学生家长职务和收入信息。信息采集工作应在招生入学时一次性采集,不得利用各类App、小程序随意反复采集学生相关信息。  各县和偃师区、孟津区的招生时间和办法可参考城市区进行。  四、保障特殊群体入学  1.保障随迁子女入学。推进“两为主、两纳入、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入学政策,落实《居住证暂行条例》关于在流入地居住半年以上和有合法稳定就业、住所等规定要求,全面清理取消不合规的随迁子女入学证明材料及其时限要求,确保符合条件随迁子女“应入尽入”。各县区教育行政部门要在官方网站公布随迁子女入学政策,设立专门服务窗口,公布服务(咨询)电话。  2.保障残疾儿童少年入学。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会同当地残联,认真摸清残疾或孤独症儿童少年底数,“一人一案”进行分类安置,确保不失学,不辍学。大力推进融合教育,优先采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的方式,就近安排轻度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中、重度残疾儿童安排至特殊教育学校就读;对需要专人护理、不能到学校就读的安排送教上门,依法保障其接受义务教育。对于入学安置有争议的,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牵头组织残疾人教育专家委员会,对其接受义务教育的能力进行评估认定,提出入学安置意见,明确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方式和具体就读(送教)学校。  3.保障优抚对象子女入学。对烈士子女、符合条件的现役军人子女、公安英模和因公牺牲、伤残警察子女、符合条件的高层次人才子女及其他各类符合优抚条件的优待对象,由县区教育行政部门按照相关政策规定落实教育优待政策。  4.其他。双胞胎(多胞胎)子女参加电脑随机录取时,家长可自愿提出申请“双胞胎(多胞胎)绑定”电脑随机录取。  五、工作要求  1.严格控制班额。各县区要因校施策,严格控制和合理调整大班额、超大校额学校的招生计划,严格控制小学一年级和初中七年级的班额,确保56人及以上大班额零增量。鼓励有条件的县区和学校按照小学每班不超过45人,初中不超过50人招生。对于有大班额的学校,严格控制择校,确保2022年秋季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新生入学消除大班额。  2.健全控辍保学长效机制。各县区要进一步健全政府及有关部门、学校、家庭等多方联控联保责任制,不断完善“一县一案”控辍保学工作方案,压实责任,坚决防止因疫、因贫、因病辍学。要聚焦重点县区、重点人群、重点环节、重要时间节点,重点做好残疾儿童、贫困家庭儿童、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的入学工作,加强教育关爱与帮扶,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各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宣传好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应入尽入,并帮助其解除后顾之忧。  3.加强学籍管理工作。各县区、各学校要高度重视学籍管理,充分认识学籍是招生入学结果的体现,要按照教育部《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河南省义务教育学生学籍管理实施细则(试行)》规定,每年9月初要及时完成小学新生注册和初、高中新生学籍接续。要严格落实学生“人籍一致,籍随人走”,严禁出现人籍分离、空挂学籍、学籍造假等现象,严禁跨区域招生,严禁为违规跨区域招收的学生和违规转学学生办理学籍转接。对于违规建立学籍、空挂学籍、代建学籍、以虚假信息建立学籍、学籍业务办理不及时等问题,将对相关责任人和学校主要负责人依法依规进行严肃处理,对涉嫌违纪违法的,将移交纪检监察机关处理。  4.严查非法办学行为。各县区要会同有关部门认真排查并依法依规严厉查处社会培训机构等以“国学班”“读经班”“私塾”等形式替代义务教育或其他形式妨碍义务教育实施的行为。对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无正当理由未送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接受义务教育或造成辍学,情节严重或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5.严格落实招生纪律。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十项严禁”纪律。严禁无计划、超计划组织招生;严禁招收已被其他学校录取的学生;严禁自行组织或与社会培训机构联合组织以选拔生源为目的的各类考试,或采用社会培训机构自行组织的各类考试结果;严禁提前组织招生,变相“掐尖”选生源;严禁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混合招生、混合编班;严禁以高额物质奖励、虚假宣传等不正当手段招揽生源;严禁任何学校收取或变相收取与入学挂钩的“捐资助学款”;严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以各类竞赛证书、学科竞赛成绩或考级证明等作为招生依据;严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设立任何名义的重点班、快慢班;严禁义务教育学校对学生进行成绩排名、宣传考试状元和升学率。义务教育学校不得以“国际部”“国际课程班”“境外班”等名义招生。就近分配入学后,自行选择到其他学校就读的学生,初中毕业时参加普通高中招生,不享受分配生待遇。  6.加强招生宣传。各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各中小学校要通过官方网站、微信平台和新闻媒体加强舆论宣传引导,解读和宣传义务教育招生入学政策,持续宣传“双减”等促进教育公平的具体举措和成效,在全社会营造正确的义务教育质量价值观、学生成长观,引导家长树立科学教育观念,摒弃唯分数、唯升学的功利化倾向。  各县区要结合当地教育实际,制定本地区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实施方案,于5月底前报送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备案并向社会发布。  7.加强监督问责。各县区教育行政部门要设立监督和违规违纪举报及申诉受理机制,畅通渠道,依法依纪查处招生入学工作中的违纪行为,及时处置招生工作中的突出问题、突发事件,消除影响正常招生秩序和社会稳定的隐患苗头,确保2022年招生入学工作平稳有序。对于造成不良影响或严重后果的学校,视情节轻重给予约谈、通报批评、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对于严重违规招生的学校,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罚。对属地学校招生工作监管不力的,依法依规依纪对责任管理部门和人员予以问责。  8.做好疫情防控。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在招生期间要根据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的要求,结合本校实际,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分批次分时段组织现场资格审核,严防扎堆聚集。   附件:2022年洛阳市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入学的联系方式.pdf

2022年横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工作方案

  根据《横州市教育局关于做好2022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横教发〔2022〕40号)精神,为做好我市2022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工作,制定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九大精神及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为指导,以促进全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为目标,依法保障适龄青少年儿童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依法行政,依法招生,做到制度公开、办事公开,确保义务教育招生工作公平、公正。    二、工作目标   合理规划义务教育公办学校布局及地段安排,妥善解决小区配套学校招生工作,顺利完成公办学校的招生任务,严格落实公办、民办学校同步招生政策,进一步规范民办学校招生行为。   三、各乡(镇)、学校招生计划   各乡(镇)、学校招生计划详见《横州市教育局关于印发2022年全市中小学招生送生工作计划的通知》另行发文。   四、招生对象及入学办法    (一) 招生对象   1.具有本市常住户籍的适龄儿童(含残疾适龄儿童),小学一年级招生对象须年满6周岁(2016年8月31日前出生),确因身体状况等特殊原因不能当年度入学的,可向市教育局申请推迟一年入学;上一年度因身体状况等特殊原因未入学的,可向市教育局提出入学申请。初中七年级招生对象是已完成小学教育的本市常住户籍适龄学生。   2.父母双方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在本市内持有《广西壮族自治区居住证》(以下简称《居住证》),随父母双方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在城区内居住且申请安排入学的随迁子女。   听力言语障碍、智力障碍两类残疾儿童可申请就读市特殊教育学校,视力障碍残疾儿童可申请就读南宁市特殊教育学校,其他类别残疾儿童应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    (二)入学办法    1.本市户籍的适龄儿童   本市户籍适龄儿童本人户籍地与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的家庭住址不一致的,以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的家庭住址(房产登记地址,下同)为依据就近入学。由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持户口簿(如适龄儿童与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不在同一户口簿的,则须提供双方户口簿)、房产登记信息材料(如《房屋所有权证》《不动产权证书》或购房合同及契税完税证等)在规定时间内到招生服务学校进行报名。    2. u2002u2002 随迁子女(指市外户籍务工子女)   随迁子女申请就读,由父母 (或其中一方)或其他法定监护人持户口簿、本市公安部门签发的《居住证》、合法稳定住所及合法稳定就业证明等相关材料在规定时间内到各乡(镇)中心学校报名,各乡(镇)中心学校具体负责审核验证,并上门实地核查,形成报名初审材料上报市中招办审批。    3.本市户籍适龄子女随父母乡镇外市内务工就读   本市户籍适龄子女随父母乡镇外市内务工就读,原则上不作为进城务工子女就读统计;但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在接收随迁子女学校有空余学位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安排就读;具体报名就读办法参照以上随迁子女就读要求。   随迁子女就读,根据各公办学校生源、学位情况,按照相对就近原则,对符合入学条件的新生,按优先条件顺序,由近到远安排入学。    4.其他情况   小学阶段在市外就读的横州市户籍小学毕业生,初中需回到本市就读(俗称“回流生”),由法定监护人持户口簿到所在乡(镇)中心学校报名,由乡(镇)中心学校以家庭住址为依据就近统筹安排就读;属于城区户籍的,需报市中招办核验后方可统筹安排就读。   各公办、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在招收新生时严格按照规定实行同步招生,招生时间为2022年7月18日至2022年8月31日,各公民办学校不得早于规定时间进行招生,并在规定招生时间内不得拒绝所在服务地段符合条件的适龄入学子女报名就读,如确实招生学位已满,由各乡(镇)中心学校按照相对就近原则合理统筹协调到附近其他学校就读,并及时对家长作妥善解释说明,确保招生工作稳定推进。   五、工作步骤和时间安排    (一)生源摸底阶段(2022年5月底前)   各乡(镇)中心学校组织各学校对辖区学生生源(包括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摸底,建立2022年学生生源信息台账,摸清生源分布情况,核准、完善服务地段范围内住宅名称、门牌号码。    (二)方案制定阶段(2022年6月中旬前)   各乡(镇)中心学校结合生源摸底情况和各学校招生计划,草拟本乡镇招生入学工作方案,报市中招办备案。    (三)政策宣传阶段(2022年5月—6月)   各乡(镇)、学校根据市教育局有关要求,通过微信、QQ等方式进行招生信息宣传。及时将招生政策、办法和程序、招生地段划分情况等向市民公布。    (四)报名阶段(7月17 -19日)   7月17-18日,户籍儿童到所属地段学校报名。   7月19日,随迁子女到各乡(镇)中心学校报名。    (五)实地核查阶段(7月下旬)   乡(镇)中心学校组织各接收学校形成随迁子女入学资格审查小组,各地段学校形成户籍儿童入学资格审查小组,详细核对报名信息,并实地核实是否实际入住、是否实际经营就业等。    (六)录取阶段(8月上旬)   8月上旬,各学校公布经市教育局核准后的新生名单,并发放入学通知书。如因疫情防控需要调整招生时间的,有关安排将另行通知。   六、切实保障特殊类型和特殊群体入学    一是保障残疾儿童少年就近就便就读, 大力推进融合教育,采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这主、“送教上门”为辅的方式,妥善安排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不具备学习条件的,经残疾人教育专家委员会评估认定后,视情况办理休、免学手续。 二是保障留守儿童少年、 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少年 入学, 全面落实教育资助政策和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政策,实施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确保每个适龄儿童少年不因为贫困而失学、辍学。 三是保障随迁子女入学, 继续实施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接收为主的随迁子女入学政策,妥善安排随迁子女入学。 四是保障优待群体入学, 对烈士子女、符合条件的现役军人子女、公安英模和因公牺牲伤残警察子女、消防救援人员子女以及高层次人才子女、急需紧缺人才子女、援鄂抗疫医疗队员子女、横州市引进高层次人才子女、横州市招商引资企业法人代表子女等优待对象,要细化入学操作程序,落实优抚对象子女优待政策。   七、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 领导 ,提高思想认识 。 市教育局成立由市教育局主要领导及相关股室负责人组成的中小学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另行发文),设立中小学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中小学招生的日常事务,建立完善工作制度,确保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公正、公平、公开,杜绝违纪违规现象。各乡(镇)中心学校也要成立本乡镇招生工作领导小组,中心学校校长要亲自抓,具体负责指导和监督2022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各学校要高度重视,认真履行职责,主动作为,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密切协作,协调联动,积极沟通,认真研判,稳妥推进,确保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入学工作顺利完成。    (二)完善应急机制,主动化解矛盾。 各学校要安排专人负责协调解决招生矛盾,健全工作报告制度,联动到位,积极主动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做好服务、疏导工作,不能简单、粗暴地处理问题,避免群体性上访事件发生。争取政府及部门大力支持,确保招生工作平稳、顺利进行。    (三)严格纪律要求,加大督导问责。 要严格遵守教育部招生入学工作“十项严禁”纪律要求,严查校外培训机构以“国学班”“读经班”“私塾”等形式替代义务教育的非法办学行为,进一步规范招生工作,杜绝各种违规违纪行为。招生入学工作纳入责任督学日常督导范围,对违规招收的学生,市教育局不予办理学籍;对违反招生规定的学校,市教育局视情节轻重给予约谈、警告、通报批评、取消评优评先资格、撤销荣誉称号等惩罚;对违反招生规定的民办学校,视情况给予核减下一年度招生计划、停止招生直至吊销办学许可证等处罚。    (四)加强招生宣传,接受社会监督。 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要早着手、早部署、早宣传,尽早向社会公布招生入学方案,及时、主动、准确、全面做好招生政策宣传解读,着力宣传促进教育公平的具体举措,回应人民群众关切,努力营造义务教育学校免试就近入学的良好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积极宣传优质均衡发展成效和老百姓身边的好学校,努力为适龄儿童少年接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创造条件。    (五)抓实控辍保学,持续巩固成果。 各乡(镇)、各义务教育学校要严格落实《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认真履行法定职责,对辖区内适龄儿童少年进行统一排查,切实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要落实“双线四包”和联控联保责任,精准做好控辍保学工作,持续巩固“双清零”工作成果,严格落实教育帮扶“四不摘”(不摘责任、不摘政策、不摘帮扶、不摘监管)。   各乡(镇)中心学校、民办学校要根据本通知精神,制定本乡镇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方案(通知、实施细则),于2022年6月10日前向社会公布并报送市教育局备案。   电话:7227332,电子邮箱:hxzzb@126.com。

内蒙古包头九原区2015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方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包头市普通中小学素质教育规范》和《包头市教育局关于做好2015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包教发〔2015〕14号),按照九原区2015年教育事业发展计划,为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健康发展,特制定本招生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依法办学,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目标,以切实维护教育公平为准则。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规范招生行为,有效遏制择校现象,依法依规实施2015年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工作。 二、基本原则 1.坚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 2.坚持免试入学和统筹安排的原则。 3.坚持划片就近招生与电脑派位相结合的原则。 4.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5. 坚持全区统一管理,各校严格执行政策自主招生原 则。 三、组织机构 为了按时完成招生工作,特成立九原区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具体成员如下: 组 长:王 鹏(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政府副区长) 副组长:刘文清(区教育局局长) 杨少军(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副局长) 成 员:巴音乌拉(区教育局副局长) 吕俊梅(区教育局纪检副书记) 周慧峰(区教育局教育科科长) 领导小组下设工作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杨少军同志兼任,副主任由周慧峰同志兼任,成员由王占荣、李霞、韩继廷、闫坤丽、张艳霞及各中小学校长组成。 四、关于优招政策的相关规定 在九原区居住或具有九原区户籍的下列人员子女: (1)驻包现役军人子女。 (2)烈士子女。 (3)1-4级伤残军人子女。 (4)港澳台胞、归侨华侨、外籍适龄子女。 (5)在九原区有重大投资项目的随迁子女。 (6)支持九原区教育事业发展,对九原区教育事业发展有特殊贡献人员子女。 五、关于小学、初中招生的相关规定 1.不接受任何单位、部门、个人的择校申请。 2.严格控制班容量,不突破包头市有关规定的上限要求。 3.实行新生网络学籍注册。由学校完成新生学籍注册工作。 4.各校实行阳光分班。坚持公开、透明,公示分班方案和分班结果,公开分班过程,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测试。不得设任何形式的重点班、实验班、特长班。 5.未尽事宜由九原区教育局负责解释。 六、小学招生方案 (一)招生对象: 1.九原区户籍、年满6周岁(2009年8月31日之前出 生) 的适龄儿童。 2.符合享受相关优招政策人员的子女。 3.符合条件的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 (二)划片招生范围: 沙河一小:设南校区(原沙河一小)3-6年级就读和北校区(蒙小东侧)1-2年级就读。具体招生范围是建设路以南、210国道以东、哈屯高勒公路以北、文明路以西所包含的各社区、街坊(这个片区内的学生若嫌北校区远可就近到沙河五校、沙河六小就读到小学毕业)和建设路以北、210国道以东、哈林格尔路及变电站以南所包含的各社区、街坊的常住人口子女和符合相关条件外来务工随迁子女。 沙河二小:建设路以南、文明路以东、哈屯高勒公路以北、健康路南段和花园路北段以西,所包含的有关社区、街坊的常住人口子女和符合相关条件外来务工随迁子女,包括:健康路2-8号街坊(8号街坊包括景天二期和润泽阳光)、花园路1号街坊。 沙河二小分校(原沙河八小):九原区辖区内的哈屯高勒公路以南、文明南路以东,所包含的有关社区、街坊的常住人口、符合相关条件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包括融茂第一城、铁西六街、铁西七街、民悦家园、利民小区、振翔小区、富丽佳园、中兴嘉园、梁家营村等。 沙河三小:210国道西侧、110国道以南、建设路以北和210国道东侧、哈林格尔路以北、文明北路以西所包含的有关社区、街坊的常住人口、符合相关条件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包括井坪新村、景观花园、龙苑小区等。(龙苑小区居住的适龄儿童可在沙河三小和二道沙河小学两校任选一所就读) 沙河四小:哈屯高勒公路以北、健康路以东,包括健康路9、10号街坊(9号街坊包括景天三期)、花园路2-3号街坊、西脑包村、景天花园一期的常住人口、符合相关条件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 沙河五小:哈屯高勒公路以南,210国道以东,文明南路以西,所包含的有关社区、街坊的常住人口、符合相关条件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包括共青小区、惠德花园、和发紫薇、韩庆坝村等;沙河一小、二小、四小招生片内的符合相关条件外来务工随迁子女。 沙河六小:建设路以南、210国道以西,包括永茂隆、果园、青年农场、尹六窑、井卜石、转龙新村、工业科技园区各社区、街坊的常住人口、符合相关条件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沙河一小招生片内的符合相关条件外来务工随迁子女。 二道沙河小学:招二道沙河南、北、西村和文明北路以东、变电站以北、110国道以南所包含的各社区街坊的常住人口、符合相关条件外来务工随迁子女。三小片内的符合相关条件外来务工随迁子女。 三道沙河小学:招收110国道以北三道沙河村的常住人口、符合相关条件外来务工随迁子女。三小片内的符合相关条件外来务工随迁子女。 西北门小学:招西北门、庙圪堵、留柱窑、前营子、黄草洼村的常住人口、符合相关条件外来务工随迁子女。 麻池中心校:招收麻池一村、二村、三村、四村、五村、六村、七村、古城村、景富家园、北新村、北滩村、新胜村、武家村、农大的常住人口子女和符合相关条件外来务工随迁子女。 沼南小学:招收铁路以南,包括城梁一队、三队、四队、五队、七队、明天科技的常住人口子女和符合相关条件外来务工随迁子女。城梁一队的常住人口子女可自由选择麻池中心校和沼南小学,城梁一队的符合相关条件外来务工随迁子女一律进入沼南小学。麻池中心校片内的符合相关条件外来务工随迁子女。 哈林中心校:招收哈林格尔地区的学生。 奶业中心校:招收奶业地区的学生。 哈业胡同中心校:招收哈业胡同地区的学生。 蒙古族小学:招收自治区内的蒙古族适龄儿童。 (三)招生办法: 各小学招生分三步进行。 第一步:招收片内有房、有户(房户统一、子女与监护人同户)适龄儿童。如有空余学位考虑第二步。 第二步:招收片内有房无户、有户(子女与监护人同户)无房、符合优抚政策的适龄儿童。如有空余学位考虑第三步。 第三步:招收片内外来经商和符合相关条件外来务工随迁子女。 说明: 1.第二步,如符合条件的人数多于所空学位,采用电脑派位的办法,进行招生。以此类推。 2.电脑派位中,未被选中的剩余学生,统筹安排到相对就近的学校。 3、学校要成立由校领导、教师、社区工作人员、家长代表组成的电脑派位工作小组,教育局相关领导全程参与,并邀请人大、纪检等部门监督。保证派位公开、公正、公平进行,结果及时公示。 (四)报名办法: 1.第一类:片内学生由家长或法定监护人带孩子及招生范围内的户口簿、房产证(或正规购房合同、交款票据)等(要求房户统一)、出生证、计划免疫证,于2015年6月21、22日到所属小学预报名,填写《学生信息登记表》,学校留存原件,教育局会同公安、房管等有关部门验证。 2.第二类:片内学生由家长或法定监护人带孩子及招生范围内的户口簿或房产证(正规购房合同、交款票据)、出生证、计划免疫证,于2015年6月21、22日到所属小学预报名,填写《学生信息登记表》,学校留存原件,教育局会同公安、房管等有关部门验证。 享受优抚政策人员的子女报名时须携带相关文件、户口、房产证、父母工作证、结婚证、军官证、投资注册登记等原件到教育局教育科审核,填写《学生信息登记表》,由招生领导小组统筹安排。 3.第三类:片内有固定职业的进城经商人员子女,须带原籍户口簿、出生证、计划免疫证、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和纳税票据,于2015年6月24、25日到所属小学预报名,填写《学生信息登记表》,学校留存原件,教育局会同市场监督、税务等有关部门验证。 临时租房居住的外来务工人员随迁适龄儿童,提供居住证明(暂住证、实际住所居住证明含租房合同、租金收条等)、流出地县级教育部门出具的借读证明、法定监护人相对稳定工作的务工证明(与用工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出生证和计划免疫证、原籍的户口簿等资料,于2015年6月24、25日到所属小学预报名,填写《学生信息登记表》,学校审查并留存原件,教育局审核。 户籍在包头市昆区、青山区、东河区、稀土高新区的不属于外来务工人员。 4.各校统一时间登记,教育局统一时间电脑派位。外来务工随迁子女只可在一所学校登记,重复登记取消派位资格,由教育局指定学校。 (五)录取时间 录取时间:截止2015年8月20日 (六)学籍管理: 学校按招生名单发放《义务教育新生入学通知书》,并要求领取通知书的监护人签字,存入义教档案中。开学后填写《小学生学籍登记表》,并由班主任组织学生家长网上采集学生基本信息,打印《学生基本信息表》,并由家长确认。学籍管理人员将新生信息录入《学生信息模板》和《包头市中小学学籍管理系统》,打印《班级定员册》报区教育局备案。 (七)有关规定: 1.小学入学适龄儿童因病或其他原因不能按时入学或无能力入学的适龄儿童,可按有关规定,持有关证明到相应学校提出申请,由学校统一到区教育局教育科办理缓学、免学手续。 2.有残疾的适龄儿童可根据情况随班就读。智障儿童可到沙河二小培智班报名。 3.电脑派位结果在各划片区域内进行公示,学校按照派位结果予以报名。分配后不再进行调整。 4.所有证件户口簿、房产证、营业执照、居住证等证件截止2014年12月31日前有效(特殊说明的按照相关规定办理)。 七、初中招生办法 (一)招生对象: 1.九原区户籍,区属小学在校、在籍的应届毕业生。 2.具有九原区户籍在外借读的小学毕业生。 3.符合条件的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 (二)招生范围: 初中招生按照“划片录取,相对就近入学、九年一贯直升”的原则进行。 包46中:招收210国道以西、建设路以北(210国道与建设路交叉桥以东路段)的九原辖区内的居住的学生和哈业胡同地区的学生。 包49中:招收哈屯高勒路以北,建设路以南,210国道以东九原辖区内居住的学生。 沙河第五学校:招收210国道以东、哈屯高勒路以南、包兰铁路以北九原辖区内居住的学生。 麻池中学:招收麻池地区和奶业地区居住的学生。 哈林中学:招收哈林地区居住的学生。 (三)招生办法: 1.九原区小学毕业生,由各小学组织填写《包头市2015年初中招生登记表》,签注意见加盖公章。教育局根据学生家庭户口、房本、居住情况等按招生范围给各中学配档,做好招生准备。 2.九原区小学毕业生户籍地、居住地(房证)发生变化的,带原件到九原区教育局审验。在九原区外就读小学、具有九原区户籍和九原区房证的学生,申请回九原区就读初中,由监护人带户口、居住房证、就读小学的学籍证明(《包头市2015年初中招生登记表》)等材料,于7月15日前到教育科登记,参与招生。 3.初中招生分三步进行: 第一步:招收片内有房、有户(房户统一、子女与监护人同户)。如有空余学位考虑第二步。 第二步:招收片内有房无户、有户(子女与监护人同户)无房、符合优抚政策的适龄儿童。如有空余学位考虑第三步。 第三步:招收片内外来经商和符合相关条件外来务工随迁子女。 说明: (1)第二步,如符合条件的人数多于所空学位,采用电脑派位的办法,进行招生。以此类推。 (2)电脑派位中,未被选中的剩余学生,统筹安排到相对就近学校。 (3)学校要成立由校领导、教师、社区工作人员、家长代表组成的电脑派位工作小组,教育局相关领导全程参与,并邀请人大、纪检等部门监督。保证派位公开、公正、公平进行,结果及时公示。 4.教育局组织招生学校进行录取,学校发放录取通知书。学生持录取通知书到校报到,报到注册后,按教育局核准的录取名单办理学籍。学校将未报到学生名单报教育局,如需补录由教育局统一组织。 5.任何学校不得招收已被其他学校录取的学生,不得招收择校生,不得扰乱招生秩序,一经发现,严肃查处。 6.按照《包头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籍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妥善安排好区内符合条件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入学后与户籍地学生享有同等待遇)。报名时由监护人提供下列材料: (1)毕业学校学籍证明(小学招生登记表)。 (2)流出地户籍证明。 (3)教育行政部门出具的同意外出借读证明。 (4)流入地公安部门出具的暂住证。 (5)劳动部门或用人单位出具的务工证明(或能证明其合法收入来源的相关材料)。 向流入地规定学校申请借读。学校按照招生计划、班额予以接收,如遇学校招生满额,统筹安排到相对就近的学校,确保他们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享受相关优惠政策的子女入学按照相关规定执行。 7.所有证件户口簿、房产证、营业执照、居住证等证件截止2014年12月31日前有效(特殊说明的按照相关规定办理)。不提供相关证件,登记不真实的,责任自负,必要时由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统一分配,分配后不再进行调整。 (四)发展体育特长生: 小升初人数:足球18人 ,篮球12人。(说明:此政策只针对包头市足球特色学校包46中、包49中招收九原区的学生,由学校自主招生) (五)招生时间及地点: 招生时间:2015年6月15日—8月20日 招生咨询地点:九原区教育局教育科 招生咨询电话: 0472-7146727 (六)学籍管理: 新生填写《初中生学籍登记表》,学校将初中招生录取花名册报教育局备案,建立有关学籍档案。教育局将为核准录取的学生建立电子学籍。学籍管理人员将新生信息录入《包头市中小学学籍管理系统》(单机版),打印《班级定员册》报区教育局备案。 八、招生工作总体要求 (一)各学校要成立招生工作小组,制定招生实施方案,于6月18日前上报教育局招生考核领导小组办公室(邮箱:j33y@163.com)。 (二)各校要大力宣传《义务教育法》,做好招生政策的宣传工作,认真完成本校的招生工作。 (三)要严格按划定的招生范围招生,不得跨片招择校生,不得拒收本学片儿童入学。根据学生户籍、房证和其实际居住地等情况认定学生是否属本校招生范围,积极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不盲目择校。 (四)坚持义务教育“平等受教育”的原则。任何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都要均衡编班,不得设立任何名目的特长班、重点班、快慢班,如果有教科研课题需要设立实验班的须经区教育局批准,报市教育局备案。 (五)积极妥善做好符合入学条件的视力、听力语言,智力残疾适龄儿童、少年的入学工作,符合条件入普通学校就读的,可采取随班就读;不能入普通学校的可去特教学校、特教班就读,使所有适龄残疾儿童、少年享有同等受教育的权利,提高残儿入学率。 (六)严肃招生纪律,遏制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现象。争取学生、家长、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确保招生工作规范、公正、有序的进行。

2021-2022江西新余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工作方案的通知

【 #小升初# 导语】 从新余市教育局了解到,2021-2022江西新余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工作方案的通知已经发布,为方便考生了解情况,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工作目标   合理划定义务教育学校招生范围,均衡配置学区生源,缓解大校额、大班额学校办学压力,保障外来人员随迁子女、转户农民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权利,规范有序入学,均衡编班,促进教育公平和义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   二、工作原则   一坚持“免试、就近、划片”原则为适龄儿童少年分配学位。   二坚持市局统筹、区县配合、属地管理原则。市教育局统筹管理全市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工作,组织实施市直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工作。县(区)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组织实施本行政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工作。   三严格执行“一人一籍、籍随人走”“公办不择校、同城不借读”的原则。   四坚持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公办学校接收为主的原则,以居住证、房屋租赁证为主要就读依据,统筹合理安排学位,切实保障外来人员随迁子女、转户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五坚持教育公平原则。全市义务教育新生年级实行网上招生、阳光招生,均衡编班,确保教育公正公平。   三、入学时间及方式   一小学新生入学   1.年龄要求。新生年级招收对象为本学区范围内年满6周岁(2015年8月31日前出生)的适龄儿童。学位相对宽松的乡镇学校、乡村教学点,入学年龄可以适当放宽至2015年12月31日,但不得跨年度招收低龄生。低龄生入学后原则上不得转入城区学校就读。   2.网上报名。2021年7月1日-10日,第一次网上报名。家长可以通过新余市教育局手机微信公众号、赣服通接口和新余市教育公共服务平台(www.xyjyyun.cn),小学登录幼升小(初中登录小升初)栏目,按照报名程序进行报名。招生学校网上审核录取工作同步进行。录取名单在当次报名结束后由教育部门公布,家长可以通过网上报名系统打印录取通知书。2021年8月15日-20日,第二次网上报名。未参加第一次网上报名的本地生源,以及外地返余生源,可以在此时间段补充报名。公布和录取通知书的打印程序与第一次报名相同。2021年8月26日-28日,两次网上报名未成功生源,家长持就读所需证明材料原件直接到片区内学校现场网上补报。   3.县区所属小学的新生报名入学工作,由县区教育行政部门自行确定并组织实施。   二初中新生入学   1.网上报名。2021年6月1日-10日,第一次网上报名。需要在我市初中就读的本地小学毕业生报名。2021年8月15日-20日,第二次网上报名。未参加第一次网上报名的本地生源,以及外地返余生源(含外地生源),可以在此时间段补充报名。2021年8月26日-28日,两次网上报名未成功的生源,家长持就读所需证明材料原件直接到片区内学校现场网上补报。报名方式、程序和学校审核、录取名单公布、录取通知书打印要求与小学新生报名相同。   2.直升入学。凡学籍属于市铁路小学、市新钢一小、市西湖小学(北师大附校的初中生源除外)的毕业生,继续采取直升的方式分别录取至市九中、市新钢中学、市五中。以上生源由毕业学校直接在网上录取系统导入,招生学校审核录取。待录取名单公布后,由毕业学校打印录取通知书发放。上述小学毕业生需在其他初中就读的,按“初中新生入学”中第1条办理。   3.县区所属初中新生报名入学工作,由县区教育行政部门自行确定并组织实施。   三残疾儿童少年入学   全市适龄残疾儿童少年进入特殊教育学校就读的,入学报名时间为2021年9月1日。家长持户口簿、儿童预防接种卡、残疾证(或医院证明)、体检证明、残疾人教育专家委员会评估意见等材料到相应特教学校报名。需进入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的,按照“小学新生入学”和“初中新生入学”规定的程序办理。进入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和特殊教育学校就读的残疾儿童少年,纳入学校统一均衡编班管理;接受送教上门的残疾儿童少年,由送教学校负责编班管理,并按照《关于开展义务教育阶段重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工作的指导意见》赣教规字[2020]3号文件执行。   四、生源类别及报名所需材料   2021年义务教育新生入学实行网上报名并按类别录取,报名时按照不同生源类别提供不同数据信息。   一房产类:(学生本人或父母或祖辈有学区内房产的)   1.房产证号信息(或不动产权证号信息,下同)。   多人(两人及以上)持有房产产权份额的,只认定房屋产权份额高于51%(含51%)的持有者。2016年4月之前购房的,房产份额可以放宽至50%。经济适用房可以作为划片入学依据,非住宅房如商业用房、工业用房、办公用房、阁楼、地下室、车库等,均不能作为入学依据。用祖辈房产就读的,学生户籍必须与祖辈户籍在同一户口簿内,且学生父母本地无房产。   无法提供房产证号信息的,则按以下方式提供信息:   ⑴购房合同编号信息,并同步上传正式购房税务发票。   ⑵无正式购房税务发票的,如属银行按揭购房,提供购房合同编号信息,同步上传银行按揭合同、税务部门监制的首付收据、近3个月银行按揭还款流水;如属一次性付款购房,提供购房合同编号信息,同步上传税务部门监制的收款收据或契税证明。   ⑶市政府同意延期办 证的小区,提供购房合同编号信息,同步上传税务部门监制的收款收据。   2.户主和小孩户籍信息(户籍亲属关系不明的同步提供小孩出生医学证明信息,外地户籍同步上传户口簿和小孩出生医学证明,下同);用祖辈房产就读的,学生户籍必须与(外)祖父母户籍在同一户口簿内,且能清晰证明祖孙关系。   3.房屋实际入住证明信息(水、电、气户号信息,如系统无比对结果,可上传电子发票、有效缴费图片等,下同)。2018年5月16日之前购房的,系统自动认定为该房产已经实际入住,不需要另行提供实际入住证明信息。红色预警等级学校执行此项政策(市长青小学2022年起执行),提供截止2021年8月底不少于6个月的户表缴费证明,其他预警等级学校不作要求。   4.学生父母无房证明信息。用祖辈房产就读的,学生父母在新余城区必须无其他房产。系统有比对结果的,按照比对结果认定学生父母是否有房产;系统无比对结果的,则必须同步上传学生父母无房证明信息。   二城区拆迁类:(学区房产拆迁后重新安置的)   1.户主和小孩户籍信息;   2.房产证号信息或拆迁协议。拆迁协议请同步上传图片。   城区拆迁户子女可选择在原住所就近入学,也可在安置地相对就近入学。如选择在原住所就近入学的,可以提供原房产证信息;原房产证已经注销的,可提供拆迁协议等证明材料信息或上传相关图片。如选择新安置住所就读的,按照第一类“房产类”提交信息和材料。   三优惠政策类:(享受国家、省、市各级政策优惠入学的)   1.户主和小孩户籍信息;   2.本地优惠政策入读证明信息(以下材料信息之一):   ⑴民政部门颁发的烈士证信息;   ⑵公安部门开具的公安英模和因公牺牲伤残警察证明信息;   ⑶现役部队或市军分区开具的军人服现役证明或颁发的现役军官证信息;   ⑷消防救援部门开具的消防救援人员优待证明信息;   ⑸市委人才办开具的高层次人才证明或颁发的高层次人才优待证信息;   ⑹市商务局开具的有关企业投资证明或颁发的优秀企业家服务绿卡信息;   ⑺市工商联开具的现任外省省级商会副会长及以上职务的任职证明信息。   烈士、公安英模和因公牺牲伤残警察、现役军人、消防救援人员、高层次人才、优秀企业家服务绿卡持有者(含外籍员工和投资金额3000万以上企业股权人)、现任外省省级商会副会长以上职务等人员子女,按照我市现有优惠入学政策办理。   四学区户籍类:(学区内原始户籍的)   学生学区内户籍信息。仅限原始户籍、直系亲属,挂 靠户籍不在此类。   五公房租赁类:(学区范围内租赁公租房、廉租房的)   1.租户和小孩户籍信息;   2.房屋租赁管理部门颁发的公租房或廉租房租房证信息;   3.房屋实际入住证明信息。(不限6个月)   城区小产权房,比照此种生源类别报名,所需材料信息为:   1.户主和小孩户籍信息;   2.土地证信息或图片;(无土地证的提供购房协议图片)   3.房屋实际入住证明信息。(不限6个月)   六营业执照类:(学区范围内父母一方有工商营业执照的)   1.户主和小孩户籍信息;   2.户主工商营业执照信息。系统无比对结果的,需同步上传营业执照图片。工商营业执照须注册1年以上时间。   七企业务工类:(父母一方在学区范围内企事业单位务工的)   1.户主和小孩户籍信息;   2.父母一方的用工信息(用工合同、工资明细)和社会保险凭证信息等;系统无比对结果的,需同步上传用工信息和社保凭证图片。企业用工时间须满1年以上。   八私房租赁类:(学区范围内租赁私人住房的)   1.租户和小孩户籍信息;   2.房屋租赁管理部门颁发的私房租房证信息;(租赁时间须满1年以上)   九挂 靠户籍类:(城区内挂 靠户籍的)   学生城区内户籍信息。专指投亲靠友的挂 靠户籍。   十居住证类:(提供本地居住证的)   不能提供上述就读证明材料信息的其他外来人员,必须提供本地居住证信息。   五、录取顺序   全市义务教育学校按照不同的招生入学预警等级,接纳不同类别的生源入读。绿色预警等级学校,接纳全部十个类别(“四、生源类别及报名所需材料”中明确,下同)生源就读,且房产类不限制实际入住。黄色预警等级学校,接纳十个类别中前七类生源就读,即房产类、城区拆迁类、优惠政策类、学区户籍类、公房租赁类、营业执照类和企业务工类,且房产类不限制实际入住。橙色预警等级学校,接纳十个类别中前五类就读,即房产类、城区拆迁类、优惠政策类、学区户籍类、公房租赁类,且房产类不限制实际入住。红色预警等级学校,只接纳十个类别中前三类就读,即房产类、城区拆迁类、优惠政策类,但房产类严格执行6个月以上(含6个月)实际入住政策。   六、学区范围   根据属地管理原则,市直学校招生范围由市教育局提出,县区所属学校的招生范围原则上由县区教育行政部门提出,县区所属主城区学校招生范围由市、区两级教育行政部门协商划定。具体划片范围详见附件。   一继续深化“多向学区”改革。市逸夫小学与市明志小学、渝水七小与渝水六小、市长青小学与渝水十一小、市暨阳学校与渝水十一小、渝水三中小学部与市铁路小学、渝水十小与市西湖小学、渝水二小与渝水八小、市三中与渝水区魁星阁学校、渝水三中与市九中、渝水三中与市一中、市实验中学与市五中等11个城区中小学双向学区范围继续保持不变;市逸夫小学、市明志小学、渝水十小,市实验中学、市五中、市九中等2个城区中小学三向学区范围继续保持不变。扩大百树北湖学校与市逸夫小学、渝水七小、市长青小学等3个城区小学双向学区范围,增设市新钢一小和渝水一小双向学区,市暨阳学校、市长青小学、市铁路小学三向学区改设为市暨阳学校、市铁路小学双向学区。双向和三向学区内新生年级适龄少年儿童可在学区内学校中任选一所入读,相关学校不得拒收。   二继续推行集团化办学。2021年,继续推进市一中和高新一中集团化办学改革,并且在原有的“四统一”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并实现共同课堂建设,不断深化集团化合作办学内涵。在此基础上,探索市二中、分宜二中纳入集团化办学改革的方式方法,进一步促成全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三严格控制大校额学校生源。红色和橙色预警等级学校,继续执行同城不转学政策,确需转学的,由教育行政部门统一调剂到学位宽松的学校就读。继续执行异地分流办学政策,切实化解大校额学校的办学压力。   七、工作要求   一实行阳光招生。学校要根据自身学位情况和预警等级,通过宣传栏、新闻媒体等多种渠道将招生政策、招生程序等信息向社会公布。要根据网上录取人数,提前储备师资、教室,为秋季   开学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二规范材料审核。在招生过程中无法认定的材料,由市教育   局协调公安、房管等部门进行认定;如有必要,组织相关人员入户调查,确保入学资格真实有效。   三保障教育公平。健全以居住证、房屋租赁证为主要依据的随迁子女、转户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入学政策,切实简化入学流程和证明要求,确保符合条件的应入尽入,不得随意提高入学门槛;均衡配置学校教育资源,促进义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   四切实消除大班额、大校额。全市义务教育学校坚决做到“三个一律”,即:学校一律不得有超大班额、起始年级一律不得新增大班额、存在超标准班额的班级和学校一律不得转入学生。小学和初中起始年级班额分别控制在45人、50人以内,县域内大班额比例控制在4%以内,确保全面消除超大班额且不反弹。   五规范招生行为。严格执行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21年全省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赣教基字〔2021〕17号)和《新余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规范公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余府办发〔2015〕45号)精神,进一步规范招生行为,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各中小学不得受理任何单位、任何形式提出的非政策性择校要求。市纪委市监委驻教育局纪检监察组全程监督招生录取各个环节,协助做好相关工作,受理群众投诉,一经查实招生违规行为,予以严肃处理。   附件1   新余市城区中小学招生地段划分及范围   一、城区小学招生范围   1.长青小学:赣西大道以南、劳动北路以西、仙来中大道以北、竹山路向北延伸段及北湖公园南北中轴线以东区域;赣西大道以南、北湖中路以北、竹山路向北延伸段及北湖公园南北中轴线以东、长青北路以西区域为市长青小学与百树北湖学校双向学区;赣西大道以南、毛家路以北、长青北路以东、劳动北路以西区域为市长青小学与渝水十一小双向学区。   2.明志小学:仙来大道以南、里木塘路以西、长林路以东、沪昆铁路线以北的区域(不含格林小镇);长林路以东、五一北路以西、北湖西路以南、仙来西大道以北区域为市明志小学、市逸夫小学、渝水十小三向学区;五一路以东、竹山路以西、仙来西大道以北、北湖西路以南区域为市明志小学与市逸夫小学双向学区。   3.铁路小学:里木塘路以东、仙来大道以南、沙土街以西、沪昆铁路线以北区域(含格林小镇);铁路天桥以南的铁路居委会;其中沙土街以西、松关巷以东、仙来东大道以南、兴沙巷以北区域为市铁路小学与渝水三中小学部双向学区;劳动北路以东、中山路以西、北湖东路以南、仙来东大道以北区域为市铁路小学与市暨阳学校双向学区。   4.暨阳学校:赣西大道以南、劳动北路以东、仙来东大道以北、孔目江以西区域;其中劳动北路以东、中山路以西、北湖东路以南、仙来东大道以北区域为市暨阳学校与市铁路小学双向学区;劳动北路以东、丰源北路以西、赣西大道以南、学思路以北区域为市暨阳学校与渝水十一小双向学区。   5.逸夫小学:赣西大道以南、天工北大道以东、北湖西路以北、北湖公园中轴线以西区域;仰天大道以南、赣西大道以北、绿起公园城市绿轴以西区域;北湖西路以南、长林路以东、仙来西大道以北、竹山路以西区域;五一北路以东、绿起公园城市绿轴以西和北湖公园中轴线以西、仰天大道以南、北湖西路以北区域和仰天大道以南、赣西大道以北、五一北路以东区域为市逸夫小学与百树北湖学校双向学区;长林路以东、五一北路以西、北湖西路以南、仙来西大道以北区域为市逸夫小学、市明志小学、渝水十小三向学区;五一路以东、竹山路以西、仙来西大道以北、北湖西路以南区域为市明志小学与市逸夫小学双向学区。   6.西湖小学:北湖西路以南、长林路以西、仰天岗大道以东(不含同创国际、中央公园)、沪昆铁路线以北区域;其中天工大道以东、长林路以西、北湖西路以南、仙来西大道以北区域为市西湖小学与渝水十小双向学区。   7.五一路小学:沪昆铁路以南、天工大道以东、白竹路以北、金桥花园和小铁路以西区域,及新钢行政区及富塘村委交界的商住小区。   8.新钢一小:新钢公司辖区内山下片12个居委会;新钢公司行政区域内商住小区(如沁园村、北村嘉园小区、望城商住区、钢都现代城、公园一品等)。增设冶金路以南路东小区为市新钢一小和渝水一小的双向学区。   高新区城区小学招生范围由高新区社会管理局提出:   9.高新一小:孔目江以东、赛维大道以南、上新铁路以西、浙赣铁路以北区域。   10.高新二小:新城大道以东、沪瑞高速公路以南、泉州大道以西、浙赣铁路以北区域(含光明、潭塘管理处所属区域,不含水西镇安置小区)。   11.高新三小:孔目江以东、沪瑞高速公路以南、新城大道以西、赛维大道以北区域(含东陂管理处所属区域,不含高新四小学区)。   12.高新四小:上新铁路以东、赛维大道以南、新城大道以西、浙赣铁路以北区域;上新铁路以东、润天路(规划路)以南、虎跃路延伸段以西、赛维大道以北;虎跃路延伸段以东、光明路延伸段以南、新城大道以西、赛维大道以北。   渝水区城区小学招生范围由渝水区教体局提出:   13.渝水一小:抱石大道以南、胜利南路以西,西至原新钢铁路以东;团结东路以北、胜利南路以东、抱石大道以南、玉紫南路以西;抱石大道以北、劳动南路以西、石油公司(108号)以南、公园1号以东;胜利南路以东、团结东路以南、府南路(含菜市场)至老东街5号以西、老东街以北;老东街以南、进士路以西、袁河以北,胜利南路以东区域。其中壹方城1至5号楼和15号楼为渝水一小学区。增设冶金路以南路东小区为渝水一小和市新钢一小的双向学区。   14.渝水二小:解放东路以南、永济巷以西、通瑞路以北、抱石东大道以北、人民北路以东;团结东路以南、府南路(不含菜市场)至老东街5号以东、老东街以北、西;老东街以南、进士路以东(魁星阁)、袁河以北、老吉新路以西、抱石大道以南、人民南路以东区域。增加壹方城6至14号楼为渝水二小学区。   15.渝水三小:抱石大道以北、胜利北路以西、劳动南路以东、浙赣铁路以南;抱石大道以北、公园北路以东、站前西路以南、劳动南路以西区域(不包括:抱石大道以北、劳动南路以西、石油公司(108号)以南、公园1号以东)。   16.渝水四小:胜利路以东、抱石大道以北、人民北路以西、铁路以南;人民北路以东、解放东路以北、百花湖南门以西;抱石大道以南、玉紫南路以东、团结东路以北、人民南路以西区域。   17.渝水五小:劳动南路立交桥以西、浙赣铁路以南、新屋北路(铁路涵洞路)以东、站前西路以北;公园北路以西、站前西路以南、白竹路以北、新屋南路以东;公园新天地小区、玉竹新城小区;原城北办富塘管理处户籍居民。   18.渝水六小:赣西大道以北、孔目江以西、劳动北路以东、孔目江以西与观巢镇交界处以南的区域;其中仰天大道以南、赣西大道以北、劳动北路以东、文新路以西区域为渝水六小与渝水七小双向学区。   19.渝水七小:赣西大道以北、城区与观巢镇交界处以南、劳动北路以西、绿起公园城市绿轴以东区域;仰天大道以南、赣西大道以北、劳动北路以西、绿起公园城市绿轴以东区域为渝水七小与渝水区百树北湖学校双向学区;仰天大道以南、赣西大道以北、劳动北路以东、文新路以西区域为渝水七小与渝水六小双向学区。   20.渝水八小:抱石大道以北、通瑞路以南、通济路以西;永济巷以东、解放东路以南、通济路以西、通瑞路以北;百花湖南门以东(含南湖花苑)、解放东路以北、通济路以西、孔目江以南;铁路以南、孔目江以北、新欣大道以西;通济路以东、铁路以南、袁河以西、抱石东大道延伸段以北区域。   21.渝水三中(原市八中)小学部:沙土街以东、仙来东大道以南、孔目江以西、沪昆铁路以北区域;沙土街以西、松关巷以东、仙来东大道以南、兴沙巷以北区域为渝水三中小学部与市铁路小学双向学区。   22.市十三中小学部:赣浙铁路以南、天工南大道以西区域;五一南路以西、白竹路以南区域。   23.渝水十小(原燕子山小学):天工大道以东、长林路以西、北湖西路以南、仙来西大道以北区域为渝水十小与市西湖小学双向学区;长林路以东、五一北路以西、北湖西路以南、仙来西大道以北区域为渝水十小、市明志小学、市逸夫小学三向学区。   24.渝水十一小(原毛家小学):赣西大道以南、毛家路以北、长青北路以东、劳动北路以西区域为渝水十一小与市长青小学双向学区;劳动北路以东、丰源北路以西、赣西大道以南、学思路以北区域为渝水十一小与市暨阳学校双向学区。   25.百树北湖学校:赣西大道以南、北湖中路以北、竹山路向北延伸段及北湖公园南北中轴线以东、长青北路以西区域为市长青小学与百树北湖学校双向学区;五一北路以东、绿起公园城市绿轴以西和北湖公园中轴线以西、仰天大道以南、北湖西路以北区域和仰天大道以南、赣西大道以北、五一北路以东区域为市逸夫小学与百树北湖学校双向学区;仰天大道以南、赣西大道以北、劳动北路以西、绿起公园城市绿轴以东区域为渝水七小与渝水区百树北湖学校双向学区。   26.渝水区仙来学校:袁河以南仙来新区,含仙来办各管理处辖区。   仙女湖区城区小学招生范围由仙女湖区社会事业局提出:   27.北师大新余附属学校小学部:仰天西大道以北、红色纪念广场以西及同创中央公园,仰天岗办事处应星村委及渝水区袁河办郑家村委部分村小组。   二、城区初中招生范围   1.市一中:赣西大道以南、劳动北路以东、仙来东大道以北、孔目江以西区域;仙来东大道以南、沙土街以东、沪昆铁路以北、孔目江以西区域;其中仙来东大道以南、沙土街以东、沪昆铁路以北、孔目江以西区域为市一中与渝水三中双向学区。   2.市二中(渝水区魁星阁学校):抱石大道以南、新钢铁路老东街以东、袁河以北、康居路以西区域;白竹路东延伸段连接解放西路以南、公园路以东、抱石大道以北、胜利北路以西区域。   3.市三中:沪昆铁路以南、劳动南路以东、解放路以北、新欣南大道以西区域;解放路以南、胜利北路以东、抱石大道以北、新欣南大道以西区域;康居路以东、抱石大道以南、袁河以北、新欣南大道以西区域;新欣南大道以东与石洲管理处交界区域内商住小区。   4.市四中:劳动北路以西、仙来中大道以北,赣西大道以南、长林路以东区域;里木塘路以西,仙来中大道以南、青年路以北、竹山路以东区域。   5.市五中:长林路以西、沪昆铁路以北、仰天大道以东区域(不含仙女湖区行政区域内楼盘);仙来西大道以南、竹山南路以西、沪昆铁路以北、长林路以东区域;沪昆铁路以南、五一南路以西、白竹路以北、天工南大道以东区域;其中仙来西大道以南原五中学区设为市五中与市实验中学双向学区,原市五中与市九中双学区设为市五中、市九中、市实验中学三向学区。   6.市六中:赣西大道以北、孔目江以西、与孔目江行政区域交界处以南区域商住小区。   7.市九中:沙土街以西、仙来大道以南、里木塘路以东、沪昆铁路以北区域;沪昆铁路以南、五一路南路以东、白竹路以北、劳动路以西区域;铁路天桥以南的铁路居委会;其中劳动北路以东、沙土街以西、站北路以北、仙来东大道以南区域为市九中与渝水三中双向学区。   8.新钢中学:新钢公司辖区内山下片12个居委会;山上片7个居委会;新钢公司行政区域内商住小区(如沁园春、北村嘉园小区、望城商住区、钢都现代城、公园一品、公园新天地等)。   9.市实验中学:增设仙来西大道以南原五中学区为市实验中学与市五中双向学区,原市五中与市九中双向学区设为市实验中学、市五中、市九中三向学区。   各区属城区中学由各区教育行政部门提出:   10.市十六中:高新区春龙大道以东区域、水西镇所辖小学的毕业生。   11.高新一中:孔目江以东、沪瑞高速公路以南、浙赣铁路以北、春龙大道以西区域。   12.市十三中:袁河街道办事处所辖区域;浙赣铁路以南、天工南大道以西区域。   13.渝水一中:袁河以南仙来新区,含仙来办各管理处辖区。   14.渝水三中(原市八中):增设劳动北路以东、沙土街以西、站北路以北、仙来东大道以南区域为渝水三中与市九中双向学区;增设仙来东大道以南、沙土街以东、沪昆铁路以北、孔目江以西区域为渝水三中与市一中双向学区。   15.北师大新余附属学校初中部:仰天岗西大道以北、红色纪念广场以西及同创中央公园,仙女湖辖区各乡镇办。   附件二:   县(区)、市直各校招生咨询电话附件:幼升小使用手册(简易版).docx 附件: 小升初使用手册(简易版).docx 附件: 新余市城区小学划片区域示意图.rar 附件: 新余市城区中学划片区域示意图.rar

2021年河南洛阳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入学工作方案的通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实施意见》《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21年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为深入贯彻全国、全省、全市教育大会和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切实维护教育公平、公正,确保适龄儿童少年享受公平而有质量的义务教育,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依法保障适龄少年儿童入学,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巩固我市招生制度改革成果,规范学校招生行为,营造阳光公正的义务教育招生氛围和良好的教育生态,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的教育获得感和社会满意度。   二、工作原则   (一)坚持属地管理原则。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实行以县区为主的管理机制,各县区人民政府依法承担辖区内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的主体责任,县级人民政府要科学制定区域内义务教育发展规划,确保义务教育学位主要由公办学校提供,坚决防止将政府实施义务教育的主体责任推向市场。   (二)坚持免试相对就近入学原则。所有义务教育学校都要严格遵守义务教育免试入学规定。各县区教育行政部门要按照“学校划片招生、生源就近入学”的总体目标,从实际出发,根据县域内适龄儿童少年人数、学校布局、办学条件、学位数量、交通状况等因素,科学合理确定义务教育学校的招生规模和划片入学范围。招生片区范围要及时对外公布。学校按照“房户一致”优先原则,排列先后顺序分类分批招生,鼓励实行“多校划片、随机派位”。   (三)坚持公民同招原则。全面实行公办民办学校同步招生。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纳入审批地统一管理,招生工作由审批地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全程接受社会监督,严禁民办学校自行组织。原则上,民办学校的招生范围限于审批地行政区域;对市级审批的有寄宿条件的民办学校,可面向市辖区招生(孟津区、偃师区招生范围和方式不变)。   (四)坚持公平公开原则。各县区统一使用河南省义务教育招生服务平台,开展学生信息采集和招生计划、招生范围、录取信息发布等工作,全面实行阳光招生、规范招生。各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及时向社会公布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的相关信息,通过多种形式及时主动向社会公开招生方案、招生计划、招生范围、招生程序、报名条件、咨询方式等,建立健全监督举报制度,广泛接受学生、家长和社会的监督。   三、招生办法   公办、民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使用同一平台,同步报名、同步录取、同步注册学籍。符合入学条件的适龄儿童少年监护人选择1所公办学校或1所民办学校,在规定时间内登录“河南省义务教育招生服务平台”(电脑端或手机端:http://ywzs.jyt.henan.gov.cn/)进行报名,根据页面提示填写真实信息。对弄虚作假、伪造证明材料造成学生不能正常入学的,后果由监护人负责。操作确有困难的适龄儿童少年及其监护人可携带相关证明材料在规定时间内到划片学校进行现场报名。   (一)市区公办学校报名办法及程序   1.8月5日8:00至10日18:00网上信息采集。监护人登录“河南省义务教育招生服务平台”(电脑端或手机端:http://ywzs.jyt.henan.gov.cn/)完善学生基本信息,报名辖区内学校,并按要求上传相关证明材料。在完成网上信息采集后,适龄儿童少年及其监护人还需在规定时间内到报名学校完成现场资格审核。8月10日18:00,招生服务平台自动关闭。   2.8月5日至11日现场资格审核。已在招生服务平台报名的适龄儿童少年及其监护人需携带相关证明材料(户口簿、房屋所有权证、父母身份证、儿童预防接种证(仅小学报名时提供))到报名的辖区内学校进行现场资格审核。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及其监护人需提供居住证或务工凭证(父母一方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或市场监管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户籍所在地的户口簿、父母身份证、儿童预防接种证(仅小学报名时提供)。   3.8月18日至20日公办学校二次录取。未被录取的适龄儿童少年,由区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安排到公办学校。   (二)市区民办学校报名办法及程序   对报名人数未超过招生计划的民办学校,实行“注册入学,直接录取”;对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的一年级和七年级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实行电脑随机录取。九年一贯制、十二年一贯制民办学校,具有该小学6年连续学籍的应届毕业生可通过该校初中部的直升方式入学,学校直升方式入学学生人数不能超出该校七年级的招生计划;若符合条件的直升人数超过该校七年级的招生计划,也要通过电脑随机录取。   1.8月5日8:00至10日18:00网上信息采集。符合民办学校报名条件的适龄儿童少年,其监护人登录“河南省义务教育招生服务平台”(电脑端或手机端:http://ywzs.jyt.henan.gov.cn/)进行报名,完善学生基本信息,并按要求上传相关证明材料。适龄儿童少年及其监护人还需在规定时间内到报名学校完成现场资格审核。8月10日18:00,招生服务平台自动关闭。   2.8月5日至11日现场资格审核。初审合格的适龄儿童少年及其监护人携带户口簿、房屋所有权证、父母身份证、儿童预防接种证(仅小学报名时提供),选择直升的还需携带由小学加章的学籍表(学籍变动轨迹证明)等材料到报名的民办学校进行现场资格审核。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及其监护人需提供居住证或务工凭证(父母一方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或市场监管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户籍所在地的户口簿、父母身份证、儿童预防接种证(仅小学报名时提供)。   3.8月12日至17日电脑派位及录取。进行报名、直升数据整理、公布电脑派位学校、现场电脑派位、公布录取结果、学生到校报到等工作。   4.8月18日至20日,补录及其他。民办学校补录。未被录取的适龄儿童少年,由区教育行政部门安排到对应辖区内公办学校,若对应辖区内公办学校无空余学位,统筹安排到其他公办学校。   民办学校招生工作具体安排将在《洛阳市2021年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招生实施方案》公布。   各县招生时间和办法可参考市区进行。   (三)洛阳外国语学校招生   洛阳外国语学校是外国语特色学校,是全国22所首批在教育部备案的外语学校之一,在实行免试相对就近入学的同时,部分学生实行推荐生入学制度,接收外语能力突出的学生,由各城市区小学推荐、区教体局审核同意。推荐生面向城市区小学计划招收6个班(含英、日、俄、西、德等语种),各区按1:1的比例分配到各小学,各小学在尊重学生意愿的前提下,按照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确定推荐对象。推荐工作要做到推荐名额公开、推荐条件公开、推荐办法公开、推荐结果公开,接受学生和家长监督。   (四)全面保障不同群体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   1.保障随迁子女入学。各县区要落实好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随迁子女入学政策,坚持以公办学校为主,统筹安排随迁子女就学,切实简化随迁子女入学流程和证明材料,确保符合条件随迁子女“应入尽入”,不得将随迁子女集中在少数学校。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就读占比低于国家规定标准的,且公办学校学位不足的,可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安排在民办学校就读。各县区教育行政部门要在教体局官方网站或所在区域政府上公布随迁子女入学政策,设立专门服务窗口,公布服务(咨询)电话。   2.保障残疾儿童少年入学。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会同当地残联,认真摸清残疾或孤独症儿童少年底数,“一人一案”进行分类安置,确保不失学,不辍学。大力推进融合教育,优先采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的方式,就近安排轻度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中、重度残疾儿童安排至特殊教育学校就读;对需要专人护理、不能到学校就读的安排送教上门,依法保障其接受义务教育。对于入学安置有争议的,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牵头组织残疾人教育专家委员会,对其接受义务教育的能力进行评估认定,提出入学安置意见,明确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方式和具体就读(送教)学校。   (五)落实好优抚对象子女入学优待政策   对烈士子女、符合条件的现役军人子女、公安英模和因公牺牲、伤残警察子女、符合条件的高层次人才子女及其他各类符合优抚条件的优待对象,按照相关政策,妥善安排入学。   四、工作要求   1.严格控制班额。各县区要因校施策,严格控制和合理调整大班额、超大校额学校的招生计划,严格控制小学一年级和初中七年级的班额,确保56人及以上大班额零增量。鼓励有条件的县区和学校按照小学每班不超过45人,初中不超过50人招生。对于有大班额的学校,严格控制择校,确保2021年秋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新生入学消除大班额。   2.健全控辍保学长效机制。各县区要进一步健全政府及有关部门、学校、家庭等多方联控联保责任制,不断完善“一县一案”控辍保学工作方案,压实责任,坚决防止因疫、因贫、因病辍学。要聚焦重点县区、重点人群、重点环节、重要时间节点,重点做好残疾儿童、贫困家庭儿童、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的入学工作,加强教育关爱与帮扶,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各县区教育部门宣传好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费政策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应入尽入,并帮助其解除后顾之忧。   3.加强学籍管理工作。各县区要高度重视学籍管理,充分认识学籍是招生入学结果的体现,要按照教育部《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河南省义务教育学生学籍管理实施细则(试行)》规定,及时完成小学新生注册和初、高中新生学籍接续。要严格落实学生“人籍一致,籍随人走”,严禁出现人籍分离、空挂学籍、学籍造假等现象,严禁跨区域招生,严禁为违规跨区域招收的学生和违规转学学生办理学籍转接。   4.严查非法办学行为。各县区要会同有关部门认真排查并依法依规严厉查处社会培训机构以“国学班”“读经班”“私塾”等形式替代义务教育或其他形式妨碍义务教育实施的行为。对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无正当理由未送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接受义务教育或造成辍学,情节严重或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5.严格落实招生纪律。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十项严禁”纪律。严禁无计划、超计划组织招生;严禁招收已被其他学校录取的学生;严禁自行组织或与社会培训机构联合组织以选拔生源为目的的各类考试,或采用社会培训机构自行组织的各类考试结果;严禁提前组织招生,变相“掐尖”选生源;严禁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混合招生、混合编班;严禁以高额物质奖励、虚假宣传等不正当手段招揽生源;严禁任何学校收取或变相收取与入学挂钩的“捐资助学款”;严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以各类竞赛证书、学科竞赛成绩或考级证明等作为招生依据;严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设立任何名义的重点班、快慢班;严禁义务教育学校对学生进行成绩排名、宣传考试状元和升学率。义务教育学校不得以“国际部”“国际课程班”“境外班”等名义招生,外籍人员子女学校不得招收中国籍学生。就近分配入学后,自行选择到其他学校就读的学生,初中毕业时参加普通高中招生,不享受分配生待遇。   6.加强招生宣传。各县区要与宣传部门和新闻媒体通力合作,加强舆论宣传引导,解读招生入学政策,宣传促进教育公平的具体举措,在全社会营造正确的义务教育质量价值观、学生成长观,引导家长树立科学教育观念,摒弃唯分数、唯升学的功利化倾向。   各县区要结合当地教育实际,制定本地区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实施方案,于5月底前报送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备案并向社会发布。   7.加强监督问责。各县区教育行政部门要设立监督和违规违纪举报及申诉受理机制,畅通渠道,依法依纪查处招生入学工作中的违纪行为,及时处置招生工作中的突出问题、突发事件,消除影响正常招生秩序和社会稳定的隐患苗头。对于造成不良影响或严重后果的学校,视情节轻重给予约谈、通报批评、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对于严重违规招生的民办学校,给予减少下一年度招生计划、停止招生直至吊销办学许可证等处罚。对属地学校招生工作监管不力的,依法依规依纪对责任管理部门和人员予以问责。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性质和高中一样吗

不一样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义务教育课程应适宜普及义务教育的要求,让绝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都能够达到,体现国家对公民素质的基本要求,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因此,《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所设计的课程目标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力争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达到这一目标,获得现代公民都必须具备的基本语文素养;课程目标还必须使学生热爱学习、学会学习,打下终身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学生应具备的基本语文素质的内涵是丰富的,课程目标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设计展开。这里面体现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思想,包含了扎实的基本功的培养和潜在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开发。我们必须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不能片面强调、突出其中的某一个方面。高中语文课程性质:普通高中语文教育是面向大众的、与九年义务教育相衔接的基础教育。普通高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最终阶段“高中语文课程要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发展奠定基础”

义务教育让我们都上的起学我们该怎么回报社会呢

我认为作为学生,首要就是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好好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用知识回报社会,将所学之长,运用到生活当中去。其次,就是用自己的言行举止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人,为社会增添一股正气,并影响他人帮助更多的人。比如文明行为,纠正他人不良习气等。再者,通过支教,参加社区活动等方式,影响他人,传播正能量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基本理念是哪些

第一、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第二、兴趣爱好为动力第三、面向全体学生第四、注重个性发展第五、重视音乐实践第六、鼓励音乐创造第七、提倡学科综合第八、弘扬民族音乐第九、理解多元文化第十、完善评价机制

义务教育阶段音乐教育的认识

义务教育阶段音乐教育的认识:音乐教育能够陶冶情操,培养人的艺术修养和道德品质。从小学到初中,正是一个孩子发育成长,感知世界,形成人生观和世界观的重要时期。音乐教育能够陶冶情操,培养人的艺术修养和道德品质。因此,音乐教育在义务教育阶段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作为音乐教师必须要思考如何通过乐教学来加强对学生的素质培养,明确各学段学生特征并制定对应教学方法,按照计划教学模式进行学生的音乐教育引导,有助于实现各学段音乐教育目标。对于音乐教育学段的划分,各个国家有着不同的做法。美国的《艺术教育国家标准》将其划分为“幼儿园-四年级”、“5-8年级”、“9-12年级”三个学段;苏联普通学校将其划分为“1--4年级”、“5-8年级”两个学段;新西兰的《音乐课程标准》将基础教育按八个级别逐级划分学段。分析上述国家学段划分标准不难发现,每个国家划分学段时有各自的侧重点,但都是在分析不同年龄层特征和需求的基础上进行的。我国《音乐课程标准》依据中国小孩在九年制义务教育各阶段的特征,在分析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将其划分为“1-2年级”、“3-6年级”、“7-9年级”三个学段。课程标准:《音乐课程标准》包括了音乐课程的意义、目标、教学内容和课程实施的具体要求,音乐老师应该充分理解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等问题。分析各学段的相应特征量明确了各学段的教学目标,才能帮助老师选择具有较高价值的学习内容和有效的学习方法。当然,九年义务教育过程中,音乐教育在整个过程中具有一些不分学段的共性目标。笔者认为,最重要的是兴趣。无论学习什么,兴趣是一个人最大的老师,深入了解的前提。只有当一个人发自内心对某样事物产生兴趣时,才会主动、投入地去学习。所以不论是哪个学段,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是首要目标。其次,培养良好的音乐感也是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虽然义务教育阶段是一个相通的过程,各学段也有其侧重的教学目标,这些目标是逐级变化,由易到难的,前段目标是后段目标的基础,后段目标是前段目标的继承和发展,它们相互统一,相互协调,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高中是什么教育 ,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有何不同,义务教育包含应试教育么,素质教育是义务教育的一种么

汗 高中时非义务教育 我国的义务教育只包括小学初中九年而已 这是体制问题至于应试教育或者素质教育是教育理念 不是国家体制

2020高中义务教育吗

不是。我国现行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它包括小学和初中。高中还不属义务教育范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将会把高中也列为义务教育的范围。九年制义务教育是小学到初中,所以它的学费也和中专,职校,技校,高中不一样,不过听说将来会实行12制义务教育,到那时就包括高中了。我国的义务教育始终是九年制的,已经延续了几十年,虽然我们一直奋斗在普及十二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但是目前并没有顺利实现。

普及高中教育义务教育是什么意思

不是。我国现行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它包括小学和初中。高中还不属义务教育范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将会把高中也列为义务教育的范围。九年制义务教育是小学到初中,所以它的学费也和中专,职校,技校,高中不一样,不过听说将来会实行12制义务教育,到那时就包括高中了。我国的义务教育始终是九年制的,已经延续了几十年,虽然我们一直奋斗在普及十二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但是目前并没有顺利实现。

现代教育和义务教育的区别

二者区别为教育的方式,内容,目的不同。根据查询教育局官网显示,现代教育是人类社会和教育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教育内容现代化,教材编写、更替速度加快,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免费性、普及性和世俗性的基本特点。现代教育技术专业学制为三年,层次为专科(高职),专业类为教育类,大类为教育与体育大类。

求(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下册的历史与社会和思想品德的期末复习提纲!!,急急!!

八年级下册思想品德期末复习提纲第一课 国家的主人 广泛的权利1、国家性质: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P42、人民的含义:在我国现阶段,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在内的全体人民。P43、公民权利的含义。P5 (正确认识和区分“公民权利”与“公民的基本权利”)4、人民与公民的区别和联系。P6 5、我国公民权利保障体制:以宪法为核心、以立法保障和司法保障为主要内容的权利保障体制,保障公民的权利。P76、解释立法保障和司法保障。P77、我国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P9页第一段)8、如何正确行使公民权利?(10-11)9、如何行使言论自由的权利(P11页)第二课 我们应尽的义务1、为什么公民在享受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义务?(P14—15页)2、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义务的内容(P16页第1段)3、法定义务、道德义务的含义(P14、17)4、法定义务和道德义务的关系。(P17相关连接)5、如何忠实履行义务?(P18-21三点内容)6、什么是违法行为?(P21页第一段)第三课:1、人格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生命健康权在人格权中居于首要地位。2、人格权的特点(单项选择题),包括物质性人格和精神性人格。(多项选择题)3、非法搜身等行为侵犯了公民的人身自由权。(案例分析)4、我国法律保护生命健康权的有关规定。(懂得查阅法律、法规)5、根据所给材料判断该行为是否侵犯生命健康权,并能写出有关的法律依据,懂得采取什么方式来维权。(案例分析)6、课本P30的事例可以作为开放性考察内容,请学生结合实际情况谈谈怎样此类事件的产生。(践行性内容)第四课:1、人格尊严权的地位、含义、内容。(多项选择题出现)2、能区分开人格权、人格尊严权,明确两者的关系。3、名誉权的表现。我国维护名誉权的有关法律规定。(懂得查阅法律法规,并能运用为法律依据)侵犯公民名誉权的行为有哪些(能识别、判断)?如何维权?4、肖像权的内容。侵犯公民肖像权的行为。能举例说明或根据材料判断。熟悉有关的法律依据。如何维权。5、什么是姓名权。侵犯姓名权的行为有哪些?能根据材料判断或举例说明,并能写出有关的法律依据。懂得如何维权。第五课 隐私受保护(一)隐私和隐私权1、隐私的含义P462、隐私的内容:P463、保护隐私的必要性:P474、隐私权的含义:P485、法律保护隐私的意义:P486、隐私权的内容:P48(二)尊重和维护隐私权1、侵犯隐私权的行为:P532、尊重他人隐私要树立隐私意识:P513、尊重他人隐私要强化责任与信誉意识:P524、隐私权受侵犯时的做法:P545、隐私权的其他保护方法:P556、维护隐私不等于自我封闭:P55第六课 终身受益的权利(一)知识助我成长1、教育的含义P582、教育对个人的作用P593、教育对个人、国家的意义P604、受教育权的含义P605、义务教育的含义P616、义务教育的特征P61(二)珍惜学习机会1、受教育权被侵犯的情形:P622、如何维护自己的受教育权?P633、珍惜受教育的机会:P644、如何履行受教育的义务:P645、怎样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P656、现代社会应具备终身学习的观念P65第七课:拥有财产的权利1、财产所有权;P702、财产所有的归属划分;P683、公民合法财产的范围;P694、保护财产所有权的途径:民法、刑法、依法行政;5、被继承人、继承人的含义;P76、776、遗产含义及其三个条件;P767、法定继承人范围;P778、遗产继承要按继承顺序继承;P779、法定继承;P7810、遗嘱继承;P78——7911、遗赠;P7912、理解继承法第15条规定;P8013、智力成果及智力成果权的含义;P81、8214、智力成果的作用;15、树立尊重他人智力成果的意识;16、懂得用法律保护智力成果权;17、认识盗版的危害,树立抵制盗版的观念。第八课 消费者的权益1、认识何谓消费、何谓消费者;P862、经营者与消费者的关系;P873、经营者侵害消费者利益的行为种类及现象P884、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意义;P895、消费者的9项权利;P90——916、消费者也要履行相应的义务。P92第九课提纲一、公平是社会稳定的“天平”1、众说纷纭话公平(1)对公平的不同理解①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个体,面对不同的问题,对公平有着不同的理解②公平体现着人们对自由的追求、对权利的尊重、对自身力量的肯定 P100(2)人们心目中的公平:公平是在是在比较中产生的,人们心目中的公平意味着处理事情要合情合理,参与社会合作的每一个人承担他应分担的责任、得到他应得的利益 P1012、社会稳定和发展需要公平(1)失去公平的危害性:P102“如果受到不公平对待……影响社会的长治久安”(2)公平对社会稳定、个人发展的重要性:P102第二段二、维护社会公平1、理智面对社会生活中的不公平(1)没有绝对公平:P103“公平总会受到一定社会条件的制约……都不可能达到绝对公平”(2)正确对待不公平现象的做法①“我们应该增强维权意识……以谋求最大限度的公平”P104第一段②“我们不妨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对待生活中的‘不公平"现象”P104第二段③“崇尚公平、主持公道……对受害者伸出援助之手”P1052、自觉树立公平合作的意识(1)公平合作的意义:P106第一段(2)在合作中要承担自己的责任:P106最有一段第十课提纲一、正义是人类良知的“声音”1、走进正义(1)什么是正义:P108~109①正义是存在于现实生活中德,期盼正义、维护正义,是所有善良人的共同心声。实施正义行为,不作非正义的事,是做人的基本要求②正义要求我们尊重人的基本权利,公正地对待他人和自己(2)正义的行为和非正义的行为:P109第一段(3)正义制度的作用①“公正的对待必须有正义的制度来保证……规则组成的系统”P109②“制度的正义性在于……难以实现社会公平”P110(3)制度的正义性的表现:“矫正的正义、分配的正义、程序的正义” P110相关链接2、社会发展需要正义(1)我国相关制度体现了正义①正义和正义制度的作用:P110最后一段②我国现有条件下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法律援助制度(2)正义于公平的关系:P111第一段(3)正义对社会制度和人际关系的重要价值:P111最后一、二段二、自觉维护正义1、 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1)自觉维护正义就要遵守正义的制度,自觉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就是对正义制度的维护①为什么要社会规则和程序: “正义和正义制度……就是在维护正义” P112②以实际行动维护正义:“我们要从小……以实际行动维护正义”P112(2)对于不遵守制度规定的非正义行为,我们不应该采取消极的态度2、做有正义感的人(1)正义感的具体内容:P113最后一段(2)社会发展需要有正义感的人:P114第一段(3)正义感是做人的优良品德(正义感对个人人格的重要性):P114最后一段(4) 如何做有正义感的人:P115最后两段活动题答案第六课 终身受益的权利1、教材第58页“这个幽默故事的寓意是什么?”寓意是:当今社会正步入知识经济时代、学习型社会。只有接受教育,掌握知识本领,才能获得良好的就业机会,才能丰富和完善自己,享受现代文明。否则,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人类知识急剧增加的形势下,一个人如果不接受教育,就不可能掌握现代科学知识,很难找到好的工作岗位,甚至很难在社会上立足。2、教材第59页“笛福的信和‘阿韦龙野人"的故事”“阿韦龙野人”故事说的是:(1)教育对于一个人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为人的幸福生活奠定基础。(2)青少年正处在接受教育的最佳时机,应该努力学习,不断充实自己。3、接受教育、掌握知识的益处:学习语文,能使我们 吸收和积累语言,习得和沉淀语感。学习数学.能使我们 学会分析,学会熟练的计算和逻辑推理。学习物理,能使我们 培养科学思维能力,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习地理,能使我们 领略多姿多彩的地理风光,“获得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愉悦,获得美的享受”;能更好地适应环境、利用空间、选择位置、增强生活能力,对出差、旅游、出国等等都会带来益处。 学习思想品德,能使我们明事理、辨是非、掌握做人的道理 4、教材第59页“学生交流,结合自己的认识谈谈对‘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话的理解”教育的作用:教育能为人们未来的幸福生活奠基。要让短暂的生命发光、有尊严有意义地度过一生,必须接受教育。当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人类知识迅速增加,社会变化日新月异,社会竞争空前激烈。在这种情况下,只有通过接受教育,唤醒潜力、发展才智,才能摆脱愚昧,增长才干,丰富人生,享受现代文明,在职业活动和其他活动中获得成功。教育对于个人一生的成败至为关键,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获取知识,知识改变命运。对于民族、国家来说,教育成就未来。5、教材第59页“谈谈自己身边学有所成的例子,分析教育对他们成长发展所起的作用”(提示:例子,学生自己搜集;作用,参考上面的第4题)6、教材第60页“你能体会小余当时的心情吗?”(提示:可用P60受教育权一段来回答)小余因家庭贫困准备辍学,在学校和老师的帮助下,小余重新获得了继续学习的机会。对此,小余的内心十分激动,因为她也能像其它同龄人一样享有受教育的机会和权利,保障了她的受教育的基本人权。 ﹡“王老师倾其全力维护了小余的什么权利?(维护了小余的受教育的权利)7、教材第61页“孩子上不上学只是个人私事吗”根据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受教育是公民的一项权利,任何人都无权剥夺,包括自己的家长。同时,接受义务教育不仅是公民的一项权利,也是公民的一项法定义务,必须履行。家长不让孩子上学的行为是违反义务教育法的行为,如果自己不想上学就不去上学同样是违反义务教育法的行为。都要受到法律的处罚。可见,孩子上不上学并不只是个人私事,而是关系到国家、民族未来的大事。8、教材第61页“处罚小淘的家长有什么法律依据?”不履行接受义务教育义务的法律后果是受到相应的法律处罚。小淘的家长没有从家庭保障的角度保证小淘到校接受义务教育,属于不作为行为,所以镇政府对小淘的家长进行了罚款处罚。其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强制小淘接受义务教育,对他本人及家庭、对国家的好处:对小淘——有助于他提高对主动履行受教育义务的意识,将法律的强制要求转化为对自己的主动要求。对家庭、对国家的好处(略)9、教材第62页“假如你是小梅你打算采用什么方式维护自己的受教育权?”方式一:寻求学校老师的帮助。请老师找小梅的父亲做工作,使其父同意小梅继续学习。方式二:寻求亲朋好友的帮助,请他们找小梅的父亲做工作,使其父同意小梅继续学习。方式三:寻求妇联、共青团组织的帮助,请组织找小梅的父亲做工作,使其父同意小梅继续学习。方式四:寻求教育部门的帮助,请教育部门做小梅的父亲工作,使其父同意小梅继续学习。方式五:寻求法律帮助,让法律判决其父同意小梅继续学习。(此法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使用。)10、教材第63页“假如你是该校的校长或一名学生,应该怎么办?”提示:此情况是该校全体学生都被校外社会力量影响上课的秩序和教学质量。这种一个学校的学生整体的受教育权被侵犯,同样是一种受教育权被侵犯的情况。对此,可采取向镇政府、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等有关部门反映,直至向人民法院起诉等办法来解决。11、教材第63页“国家增加教育经费投入、家长创收供子女上学的材料中感悟到了什么?”一方面说明,国家努力使每一个公民都能获得学习的机会,这样的机会是来之不易的,应该非常珍惜;另一方面说明,国家在经济并不发达的情况下的大力投入,保障了公民的受教育的权利,家长的努力保证了孩子的受教育机会。所以,作为学生和子女要对国家和家庭千方百计地保障我们的受教育权存有感恩之心;要为自己的发展更为国家的富强社会的进步,珍惜受教育的机会,履行受教育的义务,为中华民族的腾飞而努力学习。12、教材第64页(1)“小刚拒绝辍学,对自己、家庭、社会有什么好处?”?小刚不服从家长的安排,拒绝辍学,在家庭贫困的情况下还坚持学习,不为家里挣钱,牺牲了家里的暂时利益,但从长远利益来看,他学到知识后,将能更大程度的改变家里的贫穷状况,建设美好家园,这样做是很有远见的。(2)“如果小刚中途辍学,是否合法?小刚及家长要承担什么责任”小刚通过自己的维权行为重返了校园,主动地维护了自己的受教育权,所以能享受自己的受教育权利。受教育不仅是公民应该享受的一种权利,也是公民必须履行的一种义务,不完成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是违法的,不论是家长还是学生都应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如果小刚中途辍学,则违反了义务教育法,小刚及家长要承担义务教育法规定的法律责任。13、如何提高学习能力?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积极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注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能力。14、为什么要“学会学习”、“终身学习”?在当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信息爆炸、知识激增。要生存、要发展、要满足时代的需求,必须接受教育、勤于学习,更新知识、提升能力、学会学习。社会在发展,学习无止境,那种一次“充电”终身“放电”的状况已一去不复返,我们进人了一个终身学习的时代。所以……26、初中生为什么要珍惜在校学习的机会?(P66最后一段话)第七课拥有财产的权利1、教材69页 第三第四幅图属于个人所有 第一幅图所有人不明的埋藏物归国家所有不属于个人。第二幅图捡拾到他人的遗失物应上交相关部门,不属于个人所有。第五幅图贪污受贿是非法手段获得的财产不属于个人所有。2、教材第71页 小涛靠法律手段使财产失而复得。第二问答案见71页正文部分(公民个人财产关系到。。。。。规定。)3、教材第72页 第1题:(1)依据民法采用返还原物、赔偿损失、恢复原状的方式追究责任。(2)道德是自发形成的,靠人内心的信念去实行。法道德规范被国家以法律形式确认之后就成为法律规范,靠国家强制力去执行。所以违法的行为也会违背道德,法律是外在的强制性道德。第2题:依靠刑法采用判处侵犯财产的罪犯死刑,有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没收个人全部财产的方式要求侵权人承担责任。4、教材73页 所有权归丙所有。通过法律要求确认财产所有权。乙受甲的委托占有甲的DVD是合法的,但是处分甲的DVD属于非法转让。丙从乙的手中购买DVD并不知道乙无处分权。在此情况下丙取得是善意取得,不负返回的义务。甲只能要求乙赔偿自己的损失。5、教材74页 不合法。可以找相关部门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依法撤销裁决或予以行政赔偿。6、教材75页(1)当合法财产受到侵犯时应极是寻求法律的帮助。(2)如果我的力量可以战胜对方,我会制服他们,把他们送到公安部门。否则我要把生命健康利益放在第一位,把钱给他们的同时仔细观察他们的特征,当他们走后马上报警。7、教材76页(1)不能。继承是自公民死亡时开始的。(2)不能。因为遗产必须是公民的个人财产。(3)不能。因为遗产必须是合法财产。8、教材77页 母亲,爷爷,奶奶,姑姑都是法定继承人,未成年人也能继承。晓军与姑姑同一顺序不合理,姑姑是第二顺序继承人有继承权但继承不到。9、教材78页 按照王教授的遗嘱去处理。最大优点在于被继承人能够充分按照自己的意愿处分财产。10、教材79页 第1题:不合法。我国继承法规定,“遗嘱应对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保留必要的遗产份额”所以宝柱所立遗嘱内容不合法。第2题:我们在遗产继承中,除了要严格遵循法律规定外,还要大力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道德。作为继承人的家庭成员之间应该相互关爱、相互尊重、相互宽容,而不要见利忘义、斤斤计较。11、教材80页 未成年人同样享有继承权,当财产继承权受到侵犯时,要增强维权意识,学会依靠社会力量,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12、教材83页 公民创造智力成果没有年龄限制,享有知识产权当然也不受年龄限制,儿童同样享有版权。未成年人的智力成果权遭受非法侵害时可以由父母或其他监护人要求有关机关予以法律保护,要求侵权人承担法律责任。13、教材84页答案参考练习册58页第八课 消费者的权益1、P87在现实生活中,一般情况下,顾客的确是“上帝”,因为消费者决定着商品和经营者能否被认可。但很多情况下,消费者不能享受“上帝”的地位。图中反映出厂家和店家存在欺诈消费者的行为。的确,经营者经常侵害消费者权益,比如: 以假冒伪劣产品欺骗消费者、欺行霸市,强买强卖、漠视消费者的人身权利和人格尊严。原因是:在经营者与消费者的关系中,经营者处于有利地位。(1)、消费者难以从直观上了解商品的性能和质量(2)、相对于有高度组织和强大实力的经营者来说,消费者往往势单力孤,容易发生店大欺客的现象(3)、个别经营者见利忘义,利用自己的有利地位损害消费者的利益。3、P89消费者在社会生产中充当最后购买和消费的角色。保护消费者的权益的意义P89页最后一句话。作为消费者要学法、懂法、用法、学会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同时,还应遵守社会公德,维护他人的合法权益,自觉履行自己的义务.加上P92最后一段话。5、P94打折的动机:(1)想把积压的陈旧商品推销出去(2)想推销假冒伪劣商品(3)想用先提价后打折的手段利用人们爱占便宜的心理销售商品……我会判断是否是真货,再根据自己是否需要和经济能力来决定是否购买6、教材P95这个情景中医生没有经过消费者的同意就拔掉他的牙齿,侵犯了消费者的权益。患者有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良好的权利意识P95一段话第九课 我们崇尚公平1、教材第100页“你认为怎样做才公平?”提示:本问题考察学生对“不同身份地位的人对公平的不同理解。”公平是社会生活中的一个重要主题。公平体现着人们对自由的追求、对权利的尊重、对自身力量的肯定。不同时代,不同社会,不同阶层的人对公平的理解都是不同的。(究竟选谁去才公平,只要你能言之有理即可)2、教材第101页“这样的表彰公平吗?”公平是在比较中产生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自己的付出和所得,与他人的付出和所得进行比较,比较的结果就产生了公平或不公平的感觉。你可以说,公平是得到自己该得的;也可以说,公平是分担自己该做的。一般来说,人们心目中的公平,意味着处理事情要合情合理,不偏袒哪一方,不偏袒某个人,即参与社会合作的每一个人承担他应分担的责任、得到他应得的利益。如果一个人承担着少于应承担的责任,或者取得了多于应得的利益,人们就会认为这不公平。(请根据据这一段的分析判断是否公平)3、教材第101页“推销人员辞职的原因。”提示:本题考察意图是(1)社会生活中处处需要公平。(2)不公平会影响合作。(1)社会稳定和发展需要公平,公平意味着参与社会合作的每一个人承担他应分担的责任、得到他应得的利益。如果一个人承担着少于应承担的责任,或者取得了多于应得的利益,人们就会认为这不公平。该公司推销人员最初跳槽的原因在于该公司个别推销能力强的人觉得多干不多拿吃了亏,所以要跳槽另谋高就。(2)一个良好的社会,应该能够使人们稳定持久地进行合作,而只有公平才能实现这一点。人们在社会合作交往中,如果受到不公平对待,产生不公平的感觉,就会感到冤枉、气愤,甚至导致报复行为。这种心理和行为使人与人之间信任感降低,导致彼此关系恶化,合作难以为继;会对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甚至会由此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影响社会的长治久安。该公司推销人员后来仍然因为多干后公司不能兑现多拿的承诺,公司不讲诚信,所以纷纷提出辞职,导致公司后来乱了套。4、教材第102页“怎么看社会公平?”提示:本题主要考察“公平的社会为个人的发展提供平等的权利和机会”(1)这两件事涉及他们的平等权、劳动权、选举权、建议权等。(2)有了这些权利,每个社会成员的生存和发展才有保障。(3)他们的公平感受给社会带来的影响: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人的发展。有了公平,社会才能为人的发展提供平等的权利和机会,每个社会成员的生存和发展才有保障;有了公平,我们才可能通过诚实劳动,得到自己应得的东西,满足自己的合理期望,从而充分调动自身的积极性。这样,整个社会才能人人各司其职,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共同推动社会持续发展。5、教材第103页“你能从中寻找到有关公平观念发展的轨迹吗?”虽然公平一直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目标,但用理性的目光审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我们不难发现,公平总受到一定社会条件的制约,任何社会都会存在一些不公平的现象。公平总是相对的,无论我们如何努力,都不可能达到绝对公平。尽管如此,我们仍然要为创造一个更加公平的社会作出不懈努力。总之,公平是相对而言的,没有所谓的绝对公平的存在。理解公平,我们要善于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对待公平,我们更要有宽广的胸怀和理智的行为。为追求理想的公平,我们更需要进行不懈的努力。6、教材第103页“如何面对不公平?”提示:本题主要考察学生“面对生活中的不公平,要有平等意识,懂得用合法手段去谋求最大限度的公平。”(1)在现实生活中,不公平的现象时有发生。当这种情况发生时,我们应该增强权利意识,不能任其发生,否则,会损害自己的权益。要知道,我们的每一次积极行动,都将推动社会向更加公平合理的境界迈进一步。(2)解决不公平问题的方法多种多样,重要的是要自觉增强法制观念,通过合法手段去寻求公平。面对生活中的不公平,①我们应该增强权利意识,善于寻找解决途径,用合法的手段去寻求帮助,解决问题,以谋求最大限度的公平;②我们要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理性地反思自己的价值观念;③我们要敢干同破坏公平的行为做斗争,对受害者伸出援助之手。同时,还要认识到:自己遇到一些不公平现象,并不意味着整个社会不公平。7、教材第104页“形形色色的‘不公平"。”提示:本题主要考察学生理解“公平与否的判断,受到个人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的制约。”(1)他们的想法都是站在自己的立场看待“公平”。(2)是他们的个人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影响着他们对公平与否的判断。(3)他们应该承认无可改变的事实,以平和的心态对待不公,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换个角度思考问题,反思自己的价值观念。例如,因收费高而不参加夏令营,对家长来说是公平的;老师的批评是对自己的爱护和帮助,并不是坏事;受到不公正待遇可以变挫折为动力,把不公当成垫脚石,激励自己更加努力。8、教材第105页“你见到下列不公平现象时有何感受?(学生自己扩展)你遇到这些事应当怎么做?”当有人恃强凌弱时: 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当有人弄权渎职侵吞公款时: 检举揭发当有人排斥异已、处事不公时: 仗义执言、主持公道 ,对受害者伸出援助之手 9、教材第106页“收到假钞之后”(1)小吴的行为影响到哪些人的利益?原因是什么?小吴影响了以下几位前来购物的顾客:受了气的妈妈回家,发现给儿子买的礼物丢在商场了,让儿子很失望;受了气的餐馆老板回来后,告诫伙计对顾客的态度要好,不然会失去回头客;受了气的政府部门办事员对同事说,难怪群众反映这家商场服务态度不好,是因为售货员的素质太低。原因是没认识到:社会需要合作,以公平为基础的合作才是良好的合作。小吴应该怎么改正:①尊重别人,平等待人,一视同仁;②心胸开阔,宽宏大量,不斤斤计较自己小的得失;③真诚地给别人提供自己力所能及的帮助;④以大局为重,从长远利益考虑,用发展的眼光来思考问题;⑤诚信做人,恪守自己在合作中的诺言。(2)小吴可能怎么做?她的行为会带来哪些后果?小吴可能有以下做法:①设法将假钞用出去或将假钞掺在真钱里上交公司。结果是损害了他人或国家的利益。②交给银行处理或将假钞销毁。避免了他人或国家的损失。10、公平合作的好处:社会需要合作,合作是社会生活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以公平为基础的合作才是良好的合作。在这种合作中,人们各自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应有的发挥,个人的利益得到应有的保障;同时也避免了不必要的内耗,推动社会高效和谐地运转。还有历史,但字数不够了,希望可以帮助你!祝你在期末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八年级上生物复习提纲(义务教育课本)急急急。。

八年级上册生物期末复习 1、 目前己知的动物大约有150万种,这些动物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脊椎动物,它们的体内有脊柱;另一类是无脊椎动物,它们的体内没有脊柱。 2、 生物的多样性:1、种类的多样性;2、生活环境的多样性;3、00运动方式的多样性。 3、 鱼之所以能在水里生活,两个特点是至关重要的:(1)能靠游泳老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2)能在水中呼吸。 4、 鱼可以在克服水中阻力的结构:流线形(梭子形)身体;身体表面分泌粘液。 5、 鱼在游泳时,靠躯干部有尾部的左右摆动产生前进的动力,靠背鳍、胸鳍、腹鳍、臀鳍来保持平衡,靠尾鳍保持前进的方向。 6、 在难以直接拿研究对象做实验时,有时用模型来做实验,即模仿实验对象制作模型,或者模仿实验的某些条件进行实验,这样的实验叫做模拟实验。 7、 各种鳍在运动中起到辅助协调的作用。 8、 鳃是鱼的呼吸器官。 9、 鳃中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因此鳃是鲜红色的。 10、 鳃丝又多又细,是为了扩大与水接触的面积,有利于充分进行气体交换。鳃不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氧,鱼离开水后,鳃丝相互覆盖,减小了与空气接触面积,不能从空气中得到足够的氧气,因此缺氧而死。 11、 鱼鳃对水中呼吸至关重要的特点:鳃丝鲜红,含丰富毛细血管;鳃丝又多又细。 12、 水从鱼口流入,从鳃盖后缘流出。 13、 流出鱼鳃的水中,氧气减少了,二氧化碳增多了。 14、 气体交换 水中O2——鳃丝的毛细血管中 鳃丝中Co2—水中 15、 鱼的主要特征:体表常常有鳞,用鳃呼吸,通过尾部的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16、 有口无肛门,食物从口进入消化腔,消化后的食物残渣仍由口排出体外,这些动物称为腔肠动物。 17、 身体柔软靠贝壳来保护身体的动物,称为软体动物。 18、 体表长有质地较硬的甲的动物,叫做甲壳动物。甲壳动物用鳃呼吸。 19、 腔肠动物、软体动物、甲壳动物都是无脊椎动物。 20、 水中各种生物都是水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之间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形成紧密而复杂的联系,同时又都受水域环境的影响,其种类的变化和数量的消长都会影响到人类的生活。 21、 与水域环境相比,陆地环境要复杂得多。(1)比较干燥;(2)昼夜温差大;(3)缺少水中的浮力;(4)有气态的氧;(5)陆地环境复杂多变。 22、 陆地生活的动物对环境的适应:1、一般都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2、不受水的浮力作用,一般都具有支持躯体和运动的器官,用于爬行、行走、跳跃、奔跑、攀援等多种运动方式,以便觅食和避敌;2、一般具有能在空气中呼吸的、位于身体内部的各种呼吸器官,比如气管和肺;4、普遍具有发达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能够对多变的环境及时做出反应。 23、 环节动物不是软体动物,环节动物是无脊椎动物。 24、 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的动物称为环节动物。 25、 蚯蚓生活在富含腐殖质的湿润的土壤中,因为蚯蚓是冷血动物,温度变化不大,适合蚯蚓生活。 26、 身体分节可以使蚯蚓的躯体运动灵活。 27、 蚯蚓靠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刚毛的支撑和固定运动。 28、 蚯蚓没有专门的呼吸系统,蚯蚓的呼吸要靠能分泌黏液、始终保持湿润的体壁来完成。蚯蚓的体壁密布毛细血管,空气中的氧气先溶解在体表黏液里,然后渗进体壁,再进入体壁的毛细血管中。体内的二氧化碳也经体壁的毛细血管由体表排出。 29、 蚯蚓不能保持恒定的体温,只能生活在温度变化不太大的土壤深层。 30、 恒温动物比不恒温动物较高等,更能适应环境,有利于进行正常的新陈代谢。 31、 兔的体温恒定,不仅靠体表的毛,还需发达的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共同协调。 32、 兔的后肢较长,前肢较短,后肢肌肉发达,适于跳跃。 33、 门齿——切断食物 犬齿——撕裂食物 臼齿——磨碎食物 34、 兔的心脏和肺的结构及部位与人体的相似,这说明了人与兔的分类很接近,同属哺乳动物。 35、 食性 植食性(如兔) 肉食性(如狼) 杂食性(如人) 36、 盲肠主要用于消化纤维,草食性动物盲肠发达。 37、 兔的牙齿分化为门齿和臼齿,门齿适于切断植物纤维,臼齿适于磨碎食物。兔的消化道上有发达的盲肠,这些都是与它们吃植物的生活习性相适应的。 38、 兔有发达的大脑及遍布全身的神经,有发达的四肢,使它们能够灵敏地感知外界环境的变化,迅速作出相应的反应。 39、 哺乳动物是最高等的动物,是脊椎动物,种类很多,地球上大约有4000多种,除极个别种类外,都具有体表被毛、胎生、哺乳等特征(其他特征:心脏四腔,用肺呼吸,体温恒定,属恒温动物,牙齿有门齿、犬齿、臼齿的分化) 40、 世界上的鸟有9000多种。 41、 鸟的外形呈流线形,减少飞行时空气的阻力。 42、 鸟的羽毛分正羽和绒羽(有保暖作用),正羽有羽轴,翼呈扇形,可增大与空气接触的面积,便于扇动空气而飞行。 43、 鸟的胸肌发达,附于龙骨突,利于扇动空气而飞行。 44、 鸟的骨骼中空,轻而坚固,胸骨突出,有龙骨突的结构,便于发达的胸肌附于胸骨(龙骨突),减轻重量,利于飞行。 45、 鸟类消化特点:1、食量大,消化能力强,满足飞行时能量的消化;2、粪便不贮存,减轻体重,利于飞行;3、直肠短,排便频繁。 46、 鸟的心脏发达,工作能力强,血液输送氧气的能力强,有利于飞行。 47、 鸟的身体里有发达的气囊(不是呼吸器官),辅助肺进行呼吸,满足飞行时氧气的需要。 48、 鸟的全身都是为飞行而设计。 49、 恒温动物 哺乳动物 鸟类 50、 鸟类的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具有迅速飞翔的能力,身体内有气囊辅助肺呼吸,体温高而恒定。 51、 昆虫是种类最多的一类动物,已知的种类超过100万种(占动物种类的4/5),昆虫有三对足,能爬行;有的昆虫的足特化成跳跃足,能跳跃;大多数昆虫都有翅,能飞行。昆虫是无脊椎动物中惟一会飞的动物。 52、 昆虫的翅与鸟翼结构不同,但就适于飞行来看都有这些共同点:都有利于飞行的扇形结构,这些结构的运行都是由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引起的,都可以在空气中产生向上的升力和前进的动力,相对身体来说,都有轻、面积大的特点,利于扇动空气而飞行。 53、 翅对昆虫生活和分布的重要意义:有利于取食,逃避敌害,扩大活动和分布范围,有利于寻偶交配,寻找适宜的产卵场所。 54、 昆虫的外部特征: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运动器官——翅和足都生在胸部。胸部有发达的肌肉,附在外骨骼上,外骨骼是覆盖在昆虫身体表面的坚韧的外壳(会发生蜕皮),有保护和支持内部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 55、 昆虫在分类上属于节肢动物,节肢动物除昆虫外,还有蜘蛛、蜈蚣、虾、蟹等,它们的共同特点是:身体由很多体节构成;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 56、 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经过变态发育,此后营水陆两栖生活,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这样的动物叫做两栖动物。 57、 动物的行为依赖于一定的身体结构。 58、 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是由骨骼和肌肉(骨、骨骼肌(运动肌肉)、骨与骨之间的连接(如关节))组成的。 59、 运动系统由骨、骨骼肌和骨连接(如关节)组成。 60、 人有206块骨 颅骨、胸骨、肋骨(不能活动) 躯干骨(半活动) 四肢骨(能活动) 能活动的骨连结(关节) 61、 人有26块脊椎骨(半活动骨连结) 62、 关节结构:关节头、关节囊、关节腔(有滑液,使关节活动灵活)、关节窝、关节软骨(缓冲作用)。 关节囊 关节头 关节腔 关节软骨 关节窝 63、 关节在运动中起支点作用,是骨绕着转动的点。 64、 人体主要的关节:上肢 肩关节 下肢 髋关节 肘关节 膝关节 腕关节 踝关节 指关节 趾关节 65、 所有脊椎动物都有关节。 66、 运动时,肘关节、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容易受伤。 67、 如何在运动中保护关节:一、运动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运动;二、运动强度应适当;三、佩戴护腕和护膝。 68、 骨骼肌(是器官)中间较粗的部分叫肌腹,两端较细的呈乳白色的部分叫肌腱。 69、 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 70、 为什么骨骼肌能牵动骨: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 71、 与骨相连的肌肉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的。 72、 人全身有六百多块骨骼肌,双臂自然下垂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都舒张。 73、 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 74、 当然,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它需要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它需要能量的供应,因此还需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 75、 一句话概括骨、关节、肌肉在运动中的作用:骨骼肌收缩,牵动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运动。 76、 动物的行为多种多样,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动物的行为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另一类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称为学习行为。 77、 有很多行为是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二者结合的结果,如鸟的迁徙。 78、 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存的最基本条件,学习行为使动物更能适应多变的环境,更好地生存。 79、 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越能适应复杂环境。同样,环境越复杂,要学习的行为越多。 80、 先天性行为有很大局限性,如果一种生物只有先天性行为而没有学习行为,就会被自然淘汰。 81、 对一个人来说,技能的训练和知识的学习是与大脑的发育阶段相适应的,一旦错过学习的关键时期就很难弥补。 82、 社会行为的特征:1、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2、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3、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 83、 群体中根据个体大小、力量强弱、健康状况和凶猛程度的不同,排成等级制度。 84、 “首领”优先享有食物和配偶,优先选择筑巢场地,其他成员会对它做出表示顺从的姿态,对它的攻击不敢还击,也负责指挥整个社群的行动。 85、 动物的动作、声音和气味等都可以起传递信息的作用。 86、 社会行为对动物生存的意义:靠群体的力量往往更易获得食物和战胜天敌的侵袭,能有效保证物种的繁衍,使群体更好地适应环境,维持个体和种族的生活。 87、 在自然界,生物之间的信息交流是普遍存在的(人有人言,兽有兽语)。正是由于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存在,使生物之间的联系错综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生物与环境才成为统一的整体。 88、 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在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就叫生态平衡。 89、 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1、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2、动物可以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3、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4、生物防治。 90、 生物防治就是利用生物来防治病虫害。除以虫治虫外,还有以鸟治虫、以菌治虫等。 91、 动物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供人们食用;在医药保健方面发挥作用;在观赏、娱乐方面,文学艺术方面有一定的形象;人们在生活中用来比喻一些形象或某些特点;动物传播给人类一些疾病(害处)。 92、 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93、 现在科学家正在研究利用生物(如动物)做“生产车间”,生产人类所需的某些物质,这就是生物反应器。 94、 生物反应器的好处:可以节省建设厂房和购买仪器设备的费用,可以减少复杂的生产程序和环境污染。 95、 科学家通过对生物的认真观察和研究,模仿生物的某些结构和功能来发明创造各种仪器设备,这就是仿生。 96.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称为菌落。 97.细菌的菌落比较小,表面或光滑黏稠,或粗糙干燥真菌的菌落一般比细菌菌落大几倍到几十倍。霉菌形成的菌落常呈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状,有时还能呈现红、褐、绿、黑等不同的颜色。 98.从菌落的形态、大小和颜色,可以大致区分细菌和真菌,以及它们的不同种类。 99.菌落常用来作为菌种鉴定的重要依据。 100.培养细菌或真菌的一般方法:①配制含有营养物质的营养基。②培养基进行高温灭菌冷却。③将少量细菌或真菌放在培养基上(此过程叫接种)。④培养皿放在保持恒定温度的培养箱中(也可以放在室内温暖的地方)进行培养。 101.细菌和真菌是生物圈中广泛分布的生物。 102.细菌和真菌的生存也需要一定的条件。如需要水分、适宜的温度、一定的生存空间,还有有机物。 103.经过严格高温霉菌的环境不可能有细菌和真菌。 104.乳酸菌只有在无氧的条件下才能把有机物分解成乳酸。 105.所有的细菌都是单细胞生物。 106.有些细菌互相连接成团或长链,但每个细菌也是独立的生活的。 107.细胞结构示意图: 108.营养方式分为自养和异养,细菌和真菌的营养方式都为异养,异养又分为腐生和寄生。 109.有些细菌生长发育后期,个体缩小、细胞壁增厚,形成芽孢。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能力。小而轻还可以随风飘散各处,落在适当环境中,又能萌发成细菌。细菌快速繁殖和形成芽孢的特性使它们无处不在。(细菌分裂速度极快) 110.酵母菌为单细胞真菌。霉菌、食用菌、大型真菌为多细胞真菌。 111. 112.真菌的细胞中都没有叶绿体,进行孢子生殖。 113.酵母菌为出芽生殖。 114.青霉:孢子青绿色,排列呈扫帚状。营养方式为异养。 115.曲霉:孢子有多种颜色,排列呈放射状。营养方式为异养。 116.引起食物发霉的真菌为霉菌。 细菌 真菌 相 同 点 细胞中没有叶绿体,利用现成的有机物(异养)。 不 同 点 单细胞,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分裂生殖。 既有单细胞种类也有多细胞种类,细胞内有真正的细胞核,多数为孢子生殖。 117.比较真菌与细菌: 118.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1)参与物质循环;(2)引起动、植物患病(3)与动物共生。 119.大多数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120.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细菌和真菌把动植物的遗体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这些物质有能被植物吸收和利用,进而制造有机物。可见 细菌和真菌对于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起着重要的作用。 121.细菌和真菌中有一些种类营寄生生活,它们从活的动植物体和人体吸收营养物质,导致动植物和人患不同疾病。 122.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一旦分开,两者都不能独立生活,这种现象叫做共生。(一旦分开,可以独立生活,叫做共栖) 123.寄生(往往有害);共生(互利)。 124.酵母菌发酵状态: 有机物 酵母菌 二氧化碳+水+能量(多) [多用于做面包] 有机物 酵母菌 二氧化碳+酒精+水+能量(少) [用于酿酒] 125.发酵:微生物的无氧呼吸(也称作呼吸作用) 126.食物的腐败主要是由细菌和真菌引起的,这些细菌和真菌可从食品中获得有机物,并在食品中生长和繁殖,导致食品的腐烂,因此食品保存中一个重要问题就是防腐。防止食物腐败所依据的主要原理是把食品内的新军和真菌杀死或抑制它们生长和繁殖。 127.有些真菌可以产生杀死某些致病细菌的物质,这些物质称为抗生素(抗菌素)。 128.科学家还能用现代技术手段,把其他生物的某种基因转入一些细菌内部,只这些细菌能够生产药品(用细菌做生物反应器)。 129.1928年,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发明抗生素。 130.生物分类的意义:了解生物的多样性,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使每个物种在生物分类上的位置一目了然,同时也进一步明确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 131.生物分类主要是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形态结构、内部构造、生理功能)把生物划分为种和属等不同的等级。分类的基本单位是种。 132.在被子植物中,花、果实和种子往往作为分类的重要依据。 133.每个界分为六个更小的等级,它们从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 134.两种生物之间共有的分类单位越多,它们的亲缘关系越近。 135.纲 < 亚门 < 门 136.分类登记越高,射干内务体间的差异越大,共同特征越少,所含生物数量越多。 137.生物多样性的内在形式是基因的多样式,外在形式是种类的多样性。 138.我国是裸子植物最丰富的国家,被称为“裸子植物的故乡”。 139.生物的各种特征是由基因控制的 140.生态系统的多阳性受到破坏就会导致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和基因的多样性丧失。 141.自然条件下,平均2000年一种鸟类灭绝。平均8000年一种哺乳动物灭绝。 142.造成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有(1)生存环境改变和破坏;(2)掠夺式的开发利用;(3)环境污染;(4)生物入侵。 143.为保护生物多样性,相关的法律有《环境保护法》、《海洋环境保护法》、《森林法》、《草原法》、《渔业法》、《野生动物保护法》、《水土保护法》。(每个法律前要加“中华人民共和国”) 144.建立自然保护区分为:就地保护和圈地保护。 145.森林是全球50%~90%的陆生生物的家园。 146.珙桐是被子植物。银杉是裸子植物。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八年级上下册复习提纲!人民教育出版社!

一 、原始社会(约170万年前到约公元前21世纪) 约170万年前 元谋人生活在云南元谋一带 约70-20万年前 北京人生活在北京周口店一带 约1.8万年前 山顶洞人开始氏族公社的生活 约0.5-0.7万年前 河姆渡、半坡母系氏族公社 约0.4-0.5万年前 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父系氏族公社 约4000多年前 传说中的炎帝、黄帝、尧、舜、禹时期 二、 奴隶社会(公元前2070年到公元前476年) 夏 公元前2070年到公元前1600年 公元前2070年 禹传予启,夏朝建立 商 公元前1600 年到公元前1046年 公元前1600年 商汤灭夏,商朝建立 公元前1300年 商王盘庚迁都殷 西周 公元前1046年到公元前771年 公元前1046年 周武王灭商,西周开始 公元前841年 国人暴动 公元前771年 犬戎攻入镐京,西周结束 春秋 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 公元前770年 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 三、 封建社会(公元前475年到公元1840年) 战国(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 公元前356年 商鞅开始变法 秦(公元前221年到公元前206年) 公元前221年 秦统一,秦始皇确立郡县制,统一货币、度量衡和文字 公元前209年 陈胜、吴广起义爆发 公元前207年 巨鹿之战 公元前206年 刘邦攻入咸阳,秦亡 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 楚汉之争 西汉(公元前202年到公元8年) 公元前202年 西汉建立 公元前138年 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公元8年 王莽夺取西汉政权,改国号新 东汉(25年到220年) 25年 东汉建立 73年 班超出使西域 105年 蔡伦改进造纸术 132年 张衡发明地动仪 166年 大秦王安敦派使臣到中国 184年 张角领导黄巾起义 200年 官渡之战 208年 赤避之战 三国(220年到280年) 220年 魏国建立 221年 蜀国建立 222年 吴国建立 230年 吴派卫温等率军队到台湾 263年 魏灭蜀 265年 西晋建立,魏亡 西晋(265年到316年) 280年 东晋灭吴 316年 匈奴攻占长安,西晋结束 东晋(317年到420年) 317年 东晋建立 383年 淝水之战 南北朝(420年到589年) 420年 南朝宋建立 494年年到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 隋(581年到618) 581年 隋朝建立 589年 隋统一南北方 605年 开始开通大运河 611年 隋末农民起义开始,山东长白山农民起义爆发 唐(618年到907年) 618年 唐朝建立,隋朝灭亡 627年-649年 贞观之治 713年-741年 开元盛世 755年-763年 安史之乱 875年-884年 唐末农民战争 五代(907年到960年) 907年 后梁建立,唐亡,五代开始 916年 阿保机建立契丹国 北宋(960年到1127年) 960年 北宋建立 1005年 宋、辽澶渊之盟 1038年 元昊建立西夏 11世纪中期 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 1069年 王安石开始变法 1115年 阿骨打建立金 1125年 金灭辽 南宋(1127年到1276年) 1127年 金灭北宋,南宋开始 1140年 宋、金郾城大战 1206年 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权 元(1271年到1368年) 1271年 忽必烈定国号元 1276年 元灭南宋 明(1368年到1644年) 1368年 明朝建立,元朝结束 1405年-1433年 郑和七次下西洋 16世纪中期 戚继光抗日倭 1553年 葡萄牙攫取澳门居住权 1616年 努尔哈赤建立后金 1628年 明末农民战争爆发 清(1636年到1911年) 1636年 后金改国号为清 1644年 李自成建立大顺政权,农民军攻占北京,明亡 1662年 郑成功收复台湾 1673年 三藩叛乱开始 1684年 清朝设置台湾府 1689年 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 1771年 土尔扈特部重返祖国 1839年 林则徐虎门销烟 1840年-1842年 鸦片战争 1842年 中英《南京条约》签订 19世纪四五十年代 中国无产阶级产生 1851年 金田起义、太平天国建立 1856年-1860年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8年 《爱珲条约》《天津条约》的签订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产生 1860年 《北京条约》的签订 19世纪60到90年代 洋务运动 1864年 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1883年-1885年 中法战争 1894年-1895年 甲午中日战争 1895年 中日《马关条约》签订 19世纪90年代 帝国主义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 1898年 戊戌变法 1900年 义和团运动高潮,八国联军侵略中国 1901年 《辛丑条约》签订 1905年 中国同盟会成立 1911年 黄花岗起义、保路运动、武昌起义

国家对农村义务教育实施什么政策?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善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并采取措施,保障农村地区、民族地区实施义务教育,保障家庭经济困难的和残疾的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六条 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善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并采取措施,保障农村地区、民族地区实施义务教育,保障家庭经济困难的和残疾的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  国家组织和鼓励经济发达地区支援经济欠发达地区实施义务教育。  第七条 义务教育实行国务院领导,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实施,县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的体制。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具体负责义务教育实施工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义务教育实施工作。

如何实施农村义务教育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从2006年农村中小学春季学期开学起,分年度、分地区逐步实施。(1)2006年,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中央财政同时对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安排公用经费补助资金,提高公用经费保障水平;启动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校舍维修改造资金保障新机制。(2)2007年,中部地区和东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中央财政同时对中部地区和东部部分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安排公用经费补助资金,提高公用经费保障水平。(3)2008年,各地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全部达到该省(区、市)2005年秋季学期开学前颁布的生均公用经费基本标准;中央财政安排资金扩大免费教科书覆盖范围。(4)2009年,中央出台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用经费基准定额。各省(区、市)制定的生均公用经费基本标准低于基准定额的差额部分,当年安排50%,所需资金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按照免学杂费的分担比例共同承担。(5)2010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用经费基准定额全部落实到位。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八年级下册晋教版复习资料(山西出版集团.山西教育出版社)

网上搜索下 有很多的

如何提高在中国的农村地区义务教育

1、中国的义务教育的现状是中国的义务教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发展不平衡,城市好于农村,农村义务教育面临许多问题。2、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严重不足,管理体制不健全。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城乡差距过大义务教育是一种公共产品,国家和社会是义务教育的最大受益者,所以国家应承担教育投入的大头。农村税费改革之后,在农民减负的同时,教育经费也大幅度缩减,一些地方农村义务教育财政状况供需矛盾更加突出。缺乏科学的管理监督,办学效益不高农村义务教育经费问题不仅仅是缺钱,还存在着教育经费管理的随意性,缺乏公平性和无效率性。硬件设施不足,设备利用率低,闲置现象严重由于经费短缺,大多数农村学校教学和办公环境、教学仪器、试验设备、书资料和城市相比有天壤之别,有些学校的学生根本就没有见过电脑,没有机房、语音室,更没有书馆。农村学校危房依然存在,危改资金缺乏改革前国大多数农村学校实行分级办学,以村级管理为主,区县级管理为辅;改革后农村学校以区县级管理为主。因此,在危房改造时,上面的资金不能到位,有的资金到位也挪做他用了,这样农村的危房改造资金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教师办公条件差,缺乏现代化的教学手段。3、针对义务教育面临问题的建议措施。完善财政税收体制和加强法制建设,保障国家对农村义务教育投入。调整国家对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财政支出结构,确保义务教育投入的优先。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由中央、省市和县共同负担,由县统管,以减轻乡镇财政负担。加大对农村地区和贫困地区的收入转移支付力度,对贫困地区实行完全免费的义务教育。加强教育投入立法工作,例如制定和颁布《教育经费法》,依法保障教育经费支出增长,将政府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占义务教育总经费的比重由现在的60%提高到90%以上。结合农村税费改革,设立一定比例税收,专门用于农村义务教育。深化教育改革,提高农村义务教育的办学质量和效益。通过建立教师聘用制度和教学质量监督机制,改革农村义务教育的用人制度和教师工资制度。建立教育投入的绩效考核制度,将义务教育资金使用绩效作为任免、奖惩校长和教育主管干部的重要依据。采取有效措施鼓励教师向艰苦地区流动,解决贫困地区优质教师数量不足的问题。深化农村改革和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通过增加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深化农村土地、金融、税费等体制改革,加快城市化等一系列措施来促进农民收入增长,提高农村家庭的教育支付能力。

农村九年义务教育老师和新岗教师有什么不同

所谓“新机制”教师就是:实行全省统招统派、经费省级负担、县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管理、农村学校使用的补充新机制。”简称“新机制教师”。农村义务教师、特岗教师、新机制教师可以在同一个学校上课,差别在于发起的单位不同,目的都是一样的,补充农村教师师资力量短缺。下面就来详谈一下这几者之间的关系:教师招聘定义:教师招聘录用考试或称教师招聘考试、教师录用考试,一般简称招教。是近年我国教育部门落实“凡进必考”原则,公开选拔优秀教师的新型录用制度考试内容:招教考试知识点一般涵盖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新课程改革、教材教法、教育法规、班级管理、教育写作、公共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说课、答辩、教案等,具体情况各地不同。特岗教师(农村义务教育教师)定义:“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简称“特岗计划”,按照该计划聘用的教师叫特岗教师目的:为加强农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创新教师补充机制,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逐步解决教师总量不足和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措施:对西部地区“两基”攻坚县农村中小学,在不改变教师管理事权的前提下,在现有教师编制内设立特别岗位,由国家公开招募高校毕业生担任特别岗位教师薪资待遇:“特岗计划”所需资金由中央和地方财政共同承担,以中央财政为主。中央财政设立专项资金,用于特设岗位教师的工资性支出,并按人均年1.5万元的标准,与地方财政据实结算。特设岗位教师在聘任期间,执行国家统一的工资制度和标准;其他津贴补贴由各地根据当地同等条件公办教师年收入水平和中央补助水平综合确定。凡特设岗位教师工资性年收入水平高于1.5万元的,高出部分由地方政府承担。  省级财政负责统筹落实资金,用于解决特设岗位教师的地方性补贴、必要的交通补助、体检费和按规定纳入当地社会保障体系,享受相应的社会保障待遇(政府不安排商业保险)应缴纳的相关费用,以及特设岗位教师岗前集中培训和招聘的相关工作等费用。同时,地方政府还要负责为特设岗位教师解决相关周转住房等生活条件。  三年聘任期间:①执行国家统一的工资制度和标准。与当地正式老师享有同等待遇,绩效工资不足的部分由地方财政解决。②津贴补由各地根据当地同等条件公办教师收入和中央补助水平综合确定。提供必要的交通补助、体检费和按规定纳入当地社会保障体系,享受相应社会保障待遇,政府不安排商业保险。  三年聘任期满后:①鼓励期满后继续从事农村教育事业。对愿意留在当地学校的,当地政府要负责落实工作岗位,纳入教师编制工资发放纳入当地财政统发范围。②重新择业的,各地要为其重新选择工作岗位提供方便条件和必要帮助。③可推荐免试攻读教育硕士。  具体以最新公告为准。考试科目:教育教学专业知识+综合知识新机制教师定义:2012年3月,湖北省政府为了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印发了《省人民政府关于创新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机制的意见》(鄂政发[2012]30号)文件,明确规定“从2012年起,全省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新进教师,实行全省统招统派、经费省级负担、县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管理、农村学校使用的补充新机制。”简称“新机制教师”。(另一说法:在湖北,特岗教师又名新机制教师)薪资待遇:1、新机制教师实行年薪制,年薪资金由省级财政保障,其中,安排到执行艰苦边远地区津贴的地方(简称,艰边津贴),年薪3.5万元。2、新机制教师年薪由基本工资、基础性绩效工资、奖励性绩效工资和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人才特岗补助组成,纳入到现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框架。基本工资标准按国家和省有关工资政策核定;基础性绩效工资和奖励性绩效工资标准按照全县义务教育学校同类教师标准核定;剩余部分作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人才特岗补助。3、新机制教师年薪由县统一发放,直达教师个人工资账户。基本工资和基础性绩效工资按月发放,奖励性绩效工资和人才特岗补助根据绩效考核结果每年或每半年发放一次。4、新机制教师在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工作期间,享受与当地在职在编教师的有关社保和福利待遇。其养老、医疗(含大病救助险)、工伤、失业、生育、住房公积金等“五险一金”的缴纳按所在县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有关政策执行,所需经费由县级财政统筹解决。5、新录用教师纳入全县教师统一管理,其在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任教期间,与其他在职在编教师一并管理和考核;在职务晋升、职称评审等方面与其他在职在编教师同等对待,统筹考虑。教师招聘与特岗教师的区别1.考试形式不同:招教考试以县或地级市、区进行,而农村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各省教育厅执行教育部的有关政策进行2.考试时间不同:招教考试各地时间不太固定,可以说贯穿一年始终,而特岗以省为单位统一进行3.报名方式不同:特岗大多是网上报名,而招教考试一般在教育局人事局现场报名较多!4.考试内容不同:特岗教师考试出题比较统一、固定,招教考试各地市、区、县出题范围和内容比较灵活、不太固定5.编制不同:招教考试在笔试和面试都过关的情况下,一般可以说编制就拿到手了,而农村特岗教师一般要3-5年后考核认定才可以!

湖北省2017年农村义务教育教师招聘新机制和非新机制是同一试卷考试吗

教师招聘与特岗教师的区别1.考试形式不同:招教考试以县或地级市、区进行,而农村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各省教育厅执行教育部的有关政策进行2.考试时间不同:招教考试各地时间不太固定,可以说贯穿一年始终,而特岗以省为单位统一进行3.报名方式不同:特岗大多是网上报名,而招教考试一般在教育局人事局现场报名较多!4.考试内容不同:特岗教师考试出题比较统一、固定,招教考试各地市、区、县出题范围和内容比较灵活、不太固定5.编制不同:招教考试在笔试和面试都过关的情况下,一般可以说编制就拿到手了,而农村特岗教师一般要3-5年后考核认定才可以!

如何做好义务教育阶段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

1、解决好心理问题。2、培养好各种行为习惯。3、德育教育一定要加强。使学生快乐成长,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知道感恩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标语

义务教育是推进教育改革的重要事项,我整理了有关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标语,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标语条幅篇1 1、立足特设学校建设,推进教育内涵发展! 2、以“五个校园”为抓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3、优化办学条件,优化教师队伍,优化教育管理,全面构建优质学校。 4、教育是最大的"民生,努力办人民满意教育。 5、大力推进管理科学化、教学优质化、队伍专业化、学生特色化。 6、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7、抓好校本培训,开展联合教研,促进教师队伍教育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全面提高。 8、强国必强教,强国先强教。 9、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和学习压力,为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创造充分的自由发展空间。 10、思想重视,行动落实,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和学习压力! 11、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标语条幅篇2 1、热烈欢迎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组领导莅临我校检查指导工作 2、推进均衡发展维护教育公平 2、加快学校标准化建设促进教育优质均衡 4、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强化社会公平和谐 5、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公平教育人人受益 6、发展民生从教育突破发展教育从均衡抓起 7、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 8、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协调发展 9、推动教育均衡促进教育公平提高国民素质 10、统筹城乡教育资源推动社会公平正义 11、推进均衡发展建设教育强市 12、全员动员发展教育促进均衡改善民生 13、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精心教好每一个学生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带来了哪些变化

“今年学校招生的变化好大呀!去年我看到新一年级报名的时候,学校头天傍晚就开始排队了,报名时乱七八糟的,今年轮到我家孩子报名,当天上午排队很快就办完了。”“是啊,你看旧教学楼改建完了,学校变新了、变美了,变得有特色了。”家长们讨论的正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带来的可喜变化——通州区第一实验小学用实际行动推进了教育均衡发展的不断深化,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共享优质均衡教育。今年学校招生遵循义务教育阶段免试和就近入学的原则,招生前,在每个小区做好宣传,并张贴招生指南、招生简章。同时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入学纳入学校招生计划,完全不符合要求的纳入电脑排位,使每一个孩子都有学念,保证入学机会均衡。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办学条件是基础、是前提、是保证。只有营造一流的办学条件,使每所学校,特别是办学条件较为薄弱的学校朝着标准化的方向迈进,才能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提供相对均衡的物质教育资源。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安心学习,家长才能放心工作。在这方面,通州区第一实验小学进行了教学楼、操场改造,明年春季投入使用,教学楼建设有体育馆、图书室、实验室、音乐教室、多媒体教室等项目工程,学校面貌焕然一新。学校推进免试入学和“减负”工作,是为了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这就为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学校加大校本培训力度,通过自学式、研究式、反思式、辅导式增强校本培训的实效性。在校本培训中,我校启动“3+3”骨干培养工程、“五项修炼”团队建设工程、“新秀杯”青年教育工程,从而使青年教师正在成长,骨干教师追求卓越,中老年教师不甘寂寞的团队氛围逐步形成。老师们在宽松的教学环境中更加努力提升教育质量。学生在别具一格的浓烈气氛中找到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同时,老师在课程设计上更加灵活,在课堂上设计一些趣味性的小活动,课间安排一些群体性的活动,增强校园的吸引力,提升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激情,使孩子更爱学习,通过减轻学生过量的课业负担,提高课堂效率,营造了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的素质教育大环境,同时通过家校合作引导家长要遵循孩子成长规律,依据其兴趣、爱好和特长科学安排学生的课余生活。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最终目标,就是通过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为每一位学生提供相对平等的教育条件,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位学生,让每个儿童在蓝天下,共同成长进步,都有一个美好的明天。本着“一切从学生出发”的目标,学校确立了“实施发现教育,培育多元之才”的特色教育,在教委、教科院专家团队的指导下,我们以课程建设为路径,通过构建以发现为特色的国家、地方、校本三级课程体系,加强思维训练,培养发现能力。通过编辑发现教育纲要,研发思维训练课程,探索发现教学方式,完善教学评价标准。在“注重每个孩子,张扬学生个性”教育观的引领下,我们与北京儿童剧院等多家校外机构,通过多姿多彩的兴趣社团,别具特色的经典诵读,主题突出的专项教育,形成系统的节日活动,规范有效的调查实践……培养学生的发现能力。从良好思维习惯入手,重视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思维习惯的系统性培养,引导学生换一双眼睛去寻找问题,换一个角度去提出问题,换一种思路去分析问题,换一套方法去解决问题。随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阳光下,校园里一张张幸福的笑脸,如诗如画,令人陶醉。学校为孩子创造一个呵护天性、放飞思想的实践园。让学生自主学习、活动、思考,自主判断、协调、应变,自主想象、探究、发现,提升学习力、思维力、创造力,努力让学生在思维自由、身心自由的空间中成长!

切实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要实行什么制度

法律分析:切实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要实行义务教育制度。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二条 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国家建立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保证义务教育制度实施。

九年义务教育是为哪些人提供的教育?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育人目标:学有特长,全面发展,德智双全,身心两健。义务教育一直是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中之重。本世纪初,中国实现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目标,首先解决法律规定的适龄儿童少年“有学上”的问题。在义务教育实现全面普及和免费之后,国家明确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义务教育的重中之重,要努力实现让所有的适龄儿童少年都“上好学”的目标。义务教育是面向全体适龄儿童少年的基本公共服务,提供基本均衡的义务教育是政府的法律责任,每一个适龄儿童少年都应该享有接受质量合格的义务教育的平等机会。义务教育的属性决定,义务教育必须均衡发展。必须看到,推进均衡发展的任务比起实现普及的任务来说,更艰巨、更复杂,用的时间会更长。当前,区域间、城乡间、学校间的不均衡的矛盾仍较突出,推进区域内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将伴随着缩小学校之间办学水平差异、整体提升教育质量的全过程。推进城乡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将伴随着城乡一体化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差别的全过程;推进区域间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将伴随着解决区域经济社会不平衡问题、提高中西部教育水平的全过程。中国义务教育的三个基本性质为强制性、公益性、统一性。1、公益性所谓公益性,就是明确规定“不收学费、杂费”。公益性和免费性是联系在一起的如修订的义务教育第二条规定,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国家建立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保证义务教育制度实施。2、统一性统一性是贯穿始终的一个理念。在新法中,从始至终强调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统一的义务教育,这个统一包括要制定统一的义务教育阶段教科书设置标准、教学标准、经费标准、建设标准、学生公用经费的标准等等。这些与统一相关的内容以不同的形式反映到法律的修改中来。3、强制性强制性又叫义务性。让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是学校、家长和社会的义务。谁违反这个义务,谁就要受到法律的规范。家长不送学生上学,家长要承担责任;学校不接受适龄儿童、少年上学,学校要承担责任;政府不提供相应的条件,也要受到法律的规范。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对家长的好处有哪些?

一是“提质量”。在人人都有学上之后,人们对教育公平的关注主要体现在教育质量上。促进均衡发展要把提升质量作为根本,更加注重教育的内涵发展。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改革,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让学生从应试教育的重压下解放出来,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二是“缩差距”。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后,城乡、区域间发展不均衡上升为义务教育的主要矛盾之一。促进均衡发展,就要大力加强对农村和中西部地区义务教育发展的支持。在财政拨款、学校建设和教师配置等方面向农村倾斜,尽快形成城乡同标准、一体化发展的格局。加大中央财政支持力度,完善对口支援制度,促进老少边穷地区义务教育发展。很多地方为此进行了积极探索,如成都积极统筹城乡教育发展,大力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广东省开展“千校扶千校”活动,组织发达地区1000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对口帮扶欠发达地区薄弱学校,收到良好效果。  三是“重配置”。合理配置资源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根本措施。陕西吴起县投入5亿多元统一全县建校标准,实现了办学条件均等化;安徽铜陵市鼓励教师跨校兼课、兼职,促进了高水平教师资源共享。要从硬件、软件等各方面促进区域内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取消设置重点校和重点班,统一学校公用经费和生均教育经费标准,加大薄弱学校改造力度。实行区域内教师和校长交流制度,加强薄弱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搭建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平台。  四是“建机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建立长效机制。要打破校际和城乡之间的分割,形成城乡和地区义务教育共同发展机制。认真总结一些地方探索的学区管理、集团化办学、农村九年一贯制、示范性高中和重点高中招生指标定向分配到初中等做法和经验,创新教育管理运行机制。强化督导评估,建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和激励机制。  还应注意的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不是“削峰填谷”搞平均主义,更不是一个模式办学,千篇一律、千校一面。在大力扶助薄弱学校的同时,要鼓励优质学校继续办出水平、办出特色。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标准是什么?

均衡的标准,个人认为应该包括:城乡差别、地域差别缩小;取消重点与普通学校的区分;师资力量配置合理公平;学生均可就近入学;等等,应该是全方位、多层面的均衡发展,学校、教师、学生都能均衡发展。

未来将如何加快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日前教育部负责人表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党和国家战略,是民生之举、公平之要,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担当着历史性重要任务。未来应该推动地方各级政府依法依规持续增加经费投入,满足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需要,真正把经费投入向农村地区和薄弱学校倾斜。解决当前义务教育发展中长期存在的老问题,百姓反映强烈的择校、大班额、学业负担重、豪华校建设等重点难点问题。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始终把解决好农村教育问题作为均衡发展工作的重中之重。大力推进农村学校标准化建设,加快农村小规模学校和寄宿制学校建设,加强控辍保学工作。加快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应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全面提升教师综合素质和推进教师资源均衡配置,让教师资源动起来、活起来;要增强教师获得感,用政策拴心留人,让教师安心教书。

进一步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都有哪些困难

1.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义认识不足 多数人对教育的均衡发展的理解停留在学校的硬件、软件和师资资源配置的相对均衡,教育领域内部各级各类教育之间的均衡,教育各阶段之间的均衡发展这样简单层面上。而忽视了其以人的发展和人的自由自觉生命存在的实现为出发点和归属点的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和意识层面的动态均衡过程。在此过程中,人性是第一位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每个个体作为人的生命存在应得到尊重,因此,所有的教育措施都应该公正地对待每个个体。 2.城乡间差距制约教育公平 在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下,城市几乎聚集起大部分的社会资源,多数农民家庭在承担子女教育费用时表现出相当的困难。另外,由于城乡分离的户籍制度,流入城市的农民无法获得与城市人同样的权利和福利,他们的子女被远远超过他们的经济承受能力的入学赞助费、借读费、建校费挡在学校之外。 教育制度安排和财政投入总量的“城市倾向”和国家实行“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教育体制,使农村的教育经费无法得到保证,导致农村中的优质教育资源向城市流动,加剧了教育不公平。 3.地区差别加剧教育不公平 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国情。经济发展的差异导致各地政府财政能力的差异,而在教育经费主要由地方政府承担的情况下,这就必然导致公共教育资源在地区之间分布的差距,教育投入的增长对保障教育公平的实现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4.重点学校制度导致校际差异 重点学校制度由来已久,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快出人才的办学效益,但这种效益很快被愈演愈烈的应试教育的恶果所销蚀,特别是今天大量示范校、达标校的涌现,加剧了中小学教育的失衡与竞争,加剧了教育资源的不平衡和不平等,甚至制造出了一大批非达标示范校,即所谓的“薄弱学校”、“垃圾学校”,严重损害了义务教育的公平性与公正性。

什么是国家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均衡合理配置教师、设备、图书、校舍等资源,努力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加强省级政府统筹,强化以县为主管理,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责任制。总体规划,统筹城乡,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分步实施,切实缩小校际差距,加快缩小城乡差距,努力缩小区域差距,办好每一所学校,促进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本目标是:每一所学校符合国家办学标准,办学经费得到保障。教育资源满足学校教育教学需要,开齐国家规定课程。教师配置更加合理,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学校班额符合国家规定标准,消除“大班额”现象。率先在县域内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县域内学校之间差距明显缩小。到2015年,全国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3%,实现基本均衡的县(市、区)比例达到65%;到2020年,全国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5%,实现基本均衡的县(市、区)比例达到95%。

如何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务教育是国家依法统一实施、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具有强制性、免费性和统一性,是奠定国民素质的基础,是基础教育的核心和重点。而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是义务教育的重中之重。《北京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三个措施。  一是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保障机制。明确各级政府依法落实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职责,加强政府统筹和调控力度,切实缩小校际之间差距,均衡配置教师、设备、图书、校舍等资源,推进义务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建立和落实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和校长流动机制,城镇中小学教师评聘高级职务(职称),原则上要有一年以上在农村学校或薄弱学校任教经历。以公办学校接收为主,完善来京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保障体制。  二是建立城乡一体化义务教育发展机制,实施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革试验。大力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重点探索城乡学校教育资源共享、教师合理流动、学校管理体制和教育评价机制的改革,初步形成优质均衡发展的首都基础教育体系,开展名校办分校、教师特派、优质管理输出、学校托管等试点,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和共享。  三是建立全市义务教育质量标准和监测制度。巩固小学和初中建设成果,加强对义务教育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的督导,着力促进学校内涵发展。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凝练办学特色,提高办学水平。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着力促进每一个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关注学习有困难学生,帮助他们完成学业。

教育均衡发展包括几个方面 推进义务教育基本均衡的七个路径

1、教育均衡发展包括3个方面,合理设置课程、建立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业质量评价体系、深入推进教育改革,倡导改变教学方式,为每位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2、推进义务教育基本均衡的七个路径 ⑴均衡配置办学资源。进一步深化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保障教育投入。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采取学校扩建改造和学生合理分流等措施,解决县镇“大校额”、“大班额”问题。 ⑵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整体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实现“班班通”全覆盖。 ⑶合理配置教师资源。改善教师资源的初次配置,向薄弱学校倾斜。合理配置各学科教师,优先配齐音体美等紧缺学科教师。提高农村教师待遇,提高教师补贴,建设农村艰苦边远地区教师周转宿舍,新建教师周转房。实行县域内公办学校校长、教师交流制度。 ⑷保障特殊群体平等接受义务教育。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建立健全农村留守义务教育学生关爱服务体系。重视发展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关心扶助需要特别照顾的学生。 ⑸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以素质教育为导向,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和生动活泼主动发展,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 ⑹加强和改进学校管理。完善学生学籍管理办法,规范招生办法,切实缓解“择校热”。规范财务管理,规范收费行为,规范办学行为。 ⑺加强组织领导和督导评估。各级政府建立推动有力、检查到位、考核严格、奖惩分明、公开问责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进责任机制。加强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督导评估工作,对县域内义务教育在教师、设备、图书、校舍等资源配置状况和校际在相应方面的差距进行重点评估。对地方政府在入学机会保障、投入保障、教师队伍保障以及缓解热点难点问题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将县域公众满意度作为督导评估的重要内容。

如何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针对普通高中多样发展不充分、部分县中水平不高以及群众职普分流焦虑问题,《扩优提质行动》提出实施普通高中内涵建设行动,一是加大投入力度“新建一批”,高起点新建和改扩建一批优质普通高中,增加学位供给;二是创新办学机制“帮扶一批”,通过集团化办学、“组团式”帮扶、部属高校和省属高校托管帮扶县中等方式,扩大优质普通高中教育资源总量;三是多样化发展“提升一批”,支持一批基础较好的地区和学校率先开展特色办学试点,积极发展综合高中,推进职普融通;四是有序增加招生计划“扩容一批”,深入挖掘现有优质普通高中校舍资源潜力,并结合实际优化招生计划安排,有序扩大优质普通高中招生规模。第一是以推进学校建设标准化为重点,加快缩小区域教育差距。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推动义务教育学校各项办学条件达到规定标准,创造良好的教学、文化、生活环境。加大对中西部困难地区的支持力度,省级政府要聚焦促进省域内不同地市、县区之间缩小办学条件和水平的差距。第二是以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为重点,加快缩小县域内城乡教育差距。要建立与常住人口变化相协调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供给机制,合理规划布局城乡学校,加强寄宿制学校建设,以城带乡、整体推进,切实解决城镇挤、乡村弱问题。推进教育数字化,有效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服务农村边远地区提高教育质量。第三是以推进师资配置均衡化为重点,加快缩小校际办学质量差距。实施校长教师有序交流轮岗行动计划,完善交流轮岗保障与激励机制,加快推动县域内校际间师资均衡配置。完善集团化办学和学区制管理办法及运行机制,加快实现集团内、学区内校际优质均衡。第四是以推进教育关爱制度化为重点,加快缩小群体教育差距。完善随迁子女入学保障政策,加强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等教育保障和关爱保护,确保不同群体适龄儿童平等接受义务教育。

义务教育的概念及意义

内涵:一是义务教育的性质为实行完全免费制度,即不但学杂费免,连书本费也免,甚至提供一定的生活补助。二是接受义务教育,不但是公民应履的行义务,更是应享有的权利。适龄儿童失学,应视为侵犯其权利。三是实施义务教育的主体是政府,实现义务教育首先是政府应该承担的义务。对世界上实行义务教育制度的国家而言,这几点不但是共识,而且是实践,我想我们不应例外。意义:义务教育是依照法律规定对所有适龄儿童少年统一实施的具有普及性、强制性、免费性的学校教育,是提升国民素质的基础,实现社会公平的起点。接受义务教育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实施义务教育是政府的重要职责,支持义务教育是全社会的共同任务。义务教育一直是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中之重。本世纪初,中国实现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目标,首先解决法律规定的适龄儿童少年"有学上"的问题。在义务教育实现全面普及和免费之后,国家明确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义务教育的重中之重,要努力实现让所有的适龄儿童少年都"上好学"的目标。义务教育是面向全体适龄儿童少年的基本公共服务,提供基本均衡的义务教育是政府的法律责任,每一个适龄儿童少年都应该享有接受质量合格的义务教育的平等机会。义务教育的属性决定,义务教育必须均衡发展。必须看到,推进均衡发展的任务比起实现普及的任务来说,更艰巨、更复杂,用的时间会更长。当前,区域间、城乡间、学校间的不均衡的矛盾仍较突出,推进区域内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将伴随着缩小学校之间办学水平差异、整体提升教育质量的全过程;推进城乡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将伴随着城乡一体化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差别的全过程;推进区域间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将伴随着解决区域经济社会不平衡问题、提高中西部教育水平的全过程。各地要按照《教育规划纲要》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要求,以签署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备忘录为契机,明确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时间表和路线图,振奋精神,真抓实干,如期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各项目标任务。性质:中国义务教育的三个基本性质为强制性、公益性、统一性。公益性:所谓公益性,就是明确规定"不收学费、杂费"。公益性和免费性是联系在一起的如修订的义务教育第二条规定,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国家建立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保证义务教育制度实施。统一性:统一性是贯穿始终的一个理念。在新法中,从始至终强调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统一的义务教育,这个统一包括要制定统一的义务教育阶段教科书设置标准、教学标准、经费标准、建设标准、学生公用经费的标准等等。这些与统一相关的内容以不同的形式反映到法律的修改中来。强制性:强制性又叫义务性。让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是学校、家长和社会的义务。谁违反这个义务,谁就要受到法律的规范。家长不送学生上学,家长要承担责任;学校不接受适龄儿童、少年上学,学校要承担责任;政府不提供相应的条件,也要受到法律的规范。主要影响:指明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这个根本的方向。明确义务教育承担实施素质教育的重大使命。回归了义务教育免费的本质。进一步完善了管理体制,强化省级统筹。确立了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保障接受义务教育的平等权利。规范了义务教育的办学行为。建立了义务教育新的教师职务制度。增强了《义务教育法》执法的可操作性。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对家长的好处有哪些?

一是“提质量”。在人人都有学上之后,人们对教育公平的关注主要体现在教育质量上。促进均衡发展要把提升质量作为根本,更加注重教育的内涵发展。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改革,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让学生从应试教育的重压下解放出来,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x0dx0ax0dx0a二是“缩差距”。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后,城乡、区域间发展不均衡上升为义务教育的主要矛盾之一。促进均衡发展,就要大力加强对农村和中西部地区义务教育发展的支持。在财政拨款、学校建设和教师配置等方面向农村倾斜,尽快形成城乡同标准、一体化发展的格局。加大中央财政支持力度,完善对口支援制度,促进老少边穷地区义务教育发展。很多地方为此进行了积极探索,如成都积极统筹城乡教育发展,大力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广东省开展“千校扶千校”活动,组织发达地区1000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对口帮扶欠发达地区薄弱学校,收到良好效果。x0dx0a  三是“重配置”。合理配置资源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根本措施。陕西吴起县投入5亿多元统一全县建校标准,实现了办学条件均等化;安徽铜陵市鼓励教师跨校兼课、兼职,促进了高水平教师资源共享。要从硬件、软件等各方面促进区域内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取消设置重点校和重点班,统一学校公用经费和生均教育经费标准,加大薄弱学校改造力度。实行区域内教师和校长交流制度,加强薄弱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搭建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平台。x0dx0a  四是“建机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建立长效机制。要打破校际和城乡之间的分割,形成城乡和地区义务教育共同发展机制。认真总结一些地方探索的学区管理、集团化办学、农村九年一贯制、示范性高中和重点高中招生指标定向分配到初中等做法和经验,创新教育管理运行机制。强化督导评估,建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和激励机制。x0dx0a  还应注意的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不是“削峰填谷”搞平均主义,更不是一个模式办学,千篇一律、千校一面。在大力扶助薄弱学校的同时,要鼓励优质学校继续办出水平、办出特色。

如何看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我认为,义务教育“基本均衡”的政策含义至少包括以下几个层面:  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是一个有底线的标准范畴。义务教育是公共产品,是国家依法统一实施、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所有学校的资源配置都必须达到国家规定的底线标准,低于标准的均衡不是国家追求的发展目标。义务教育基本均衡的底线标准有两个维度:一是绝对标准维度,即义务教育学校建设与学校服务质量要达到最低标准,它是义务教育发展提出的本质要求。这里又包括两个方面:从政府对学校的资源配置上看,要保障城乡义务教育阶段每一所学校的办学条件和资源配置都达到国家最低限度的标准;从学校对学生的教育服务上看,要保障整个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开齐、开足课程,减轻过重课业负担,教育质量都达到国家规定的最低要求,使初中生辍学率、学校的班级规模等控制在国家规定的范围之内。二是相对标准维度,即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系数要达到最低标准,它是义务教育发展对横向差距的容忍度要求。这里又包括三个方面:校际办学条件和资源配置差距不能超过一定限度;校际教育质量差距不能超过一定限度;不同群体,如进城务工人员子女(随迁或留守)、残疾儿童、贫困家庭学生、孤儿、流浪儿童等不同学生群体之间的教育获得机会不能超过一定限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在实现与参照这两个标准基础上不断提高与追求卓越的过程。  义务教育基本均衡是一个横向的比较概念。比较的参照对象不同,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的实现层次也不一样。从政策操作的意义上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比较层次有五个:一是校域空间内的群体均衡发展,它涵盖了性别、民族、宗教、阶层、身份、残障等不同群体之间的均衡发展。二是县(区)域空间内的校际均衡发展,它涵盖了不同群体之间、不同学校之间的均衡发展。当前,城乡学校之间在办学条件、资源配置、教育质量等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村小和教学点在软、硬件条件上均存在明显不足,应该成为未来基本均衡的战略重点。三是地(市)域空间内的县际均衡发展,它涵盖了不同群体之间、不同学校之间及县际的均衡发展。虽然县域内部的差距依然存在,但区县之间的差距问题成为新的被关注的焦点。我们在调查中发现,有的县人均教师绩效工资只有1.8万元,而同一地级市内的其他区县却高达6万多元,后者是前者的3倍多。前三个层次应该是到2020年义务教育基本均衡的核心内涵。此外,还有两个层次是深度均衡的要求,一是省(市)域空间内的市际均衡发展,它涵盖了不同群体、学校、县、地市之间的均衡发展;二是国家空间内的省际均衡发展,它涵盖了不同群体、学校、县、地市、省份之间的均衡发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采取的就是由小到大、区域推进的策略。  义务教育基本均衡是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在不同发展时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侧重点是不同的。从2010年到2020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可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初步均衡,二是基本均衡。在初步均衡发展阶段,政府对学校的教育资源配置均衡是重点。到了基本均衡发展阶段,在教育资源配置均衡空间不断扩大的同时,重点应逐步转到学校对学生的教育服务质量均衡上来。在2010年至2015年的初步均衡阶段,各级政府应力求在县(区)域内达到学校教育资源配置的均衡,包括教师资源、教育经费、学校标准化建设等,其中教师资源配置均衡是重点。在2016年至2020年的基本均衡阶段,各级政府应保证学校资源配置均衡扩大到省域空间内的同时,在县域已实现资源配置均衡的基础上,将重点转向教育质量的提高,以学校为单位,面向全体学生,提供基本均衡的教育服务。当然,资源配置和质量提升之间并不是矛盾的,两者可以同时兼得。不仅如此,基本均衡的战略重点开始转向学校的特色化发展和向学生提供适合其个性特点的教育。  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关键在于体制机制的创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最大障碍是体制机制障碍。当前,许多地区仍然存在着公办民助式的学校,这些学校的教师一方面享受政府发放的工资,另一方面又在向学生家长收费。还有一些地区,城镇教师工资总额远远高于农村教师,从而导致边远艰苦农村学校难以吸引优秀教师和优秀师范大学毕业生从教。农村学校基本办学条件不达标,城镇学校却在高标准地配置办学条件,等等。可见,义务教育要实现由“初步均衡”向“基本均衡”的全面推进,必须以相应体制机制改革为保障。

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农村教育均衡发展的几点思考]

  江泽民同志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要在发展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上,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第三次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及《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对新世纪初基础教育,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治本之策”时,深刻地启示我们,基础教育应确立教育的均衡发展观,下面就农村教育均衡发展问题谈几点思考。   一、教育均衡发展的内涵   教育均衡发展的主要内涵是“保障每一个孩子平等地享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平等地拥有受教育的机会和条件,从而促进平等地享有获得成功的相对均衡。”教育均衡发展不是搞平均主义,而是应该根据经济、社会和教育的发展实际,分阶段、分步骤尽可能地缩小区域之间、学校之间的发展差距,尽可能把教育水平低的地区、学校扶上去,尽可能地让优质资源得到迅速发展,在发展中求均衡,在多样化中求均等,在形成特色中提高水平,从而实现教育的高层次整体发展。   二、义务教育发展失衡的现状   当前,教育均衡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教育发展的不均衡,尤其是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相对比较落后。主要表现在:一是办学“硬件”条件差异明显。在经济发达的地区,重点学校校园环境优雅,各种功能室齐全,拥有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校内校外教育资源丰富,教育经费充足,能满足各种教学需要。而农村学校设施设备紧缺,校舍不足,教育装备落后,教师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也比较差。一支粉笔,一本书仍然是许多学校可供利用的教学资源,二是办学“软件”更是天壤之别。由于农村地区教师福利待遇、住房条件等远低于城市教师,促使教师向城镇地区流动,造成教师队伍不稳定,骨干教师匮乏,形成了发达地区、重点学校“人才济济”,落后地区农村学校“青黄不接”的局面,即使有一两个优秀教师也无心从教,能够维持正常的教学就算不错了,甚至有的农村学校发展到不得不请代课教师,更新教师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基本上是一句 口号 而已。因此,农村义务教育发展可以说是教育均衡发展的“重中之重”。   三、实现农村教育均衡发展的对策及措施   (一)、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缩小城乡办学条件的差距   “硬件”的均衡是教育均衡的基础和前提。首先要整合资源,科学规划农村学校的布局调整,推进农村学校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在对生源人口研究的基础上,制定符合本地区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基本要求的规划,充分利用现有的人、财、物,走规模化办学的道路。其次,调整教育经费支出结构,重点支持农村地区、贫困地区教育的发展,千方百计加大对农村学校、薄弱学校的投入;改善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缩小校际差距,实现城乡学校办学条件的相对均衡。最后,建好“数学校园”工程,打通校内外教育资源的通道。同时,学校自身在经费管理和使用上,要注重统筹安排,长远规划学校发展,科学合理地使用好经费,要让学校有限的教育资金发挥最大的办学效益。要借助现代化的信息平台,建设网络教育资源信息库,实现优秀教育资源共享,提高基础教育的整体水平。改善办学条件不光是学校的事,还要积极争取社会各方的支持,来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二)、要统筹教师资源,加强农村学校,薄弱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全面提升农村学校的师资水平。   教师队伍素质是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均衡教育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适合自己的最好教育,都能使自己得到最大的发展,教师就起着决定性作用,一位教育家曾说过,一个学校可以无大楼,但不可以无大师,足见教师比外部条件更重要,更能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   1、切实稳定教师队伍。受城区学校优越的地理位置、办学条件、福利待遇的诱惑,农村优秀教师大量流失,年轻的优秀教师涌向城区学校,形成“孔雀东南飞”的局面,造成农村学校的教师结构不合理,农村学校师资力量薄弱,师资队伍建设问题严峻。因此,要稳定农村教师队伍,一方面要提高农村教师的待遇,考虑农村教师工作条件的艰苦性,对在边远地区工作的教师,增发生活补助,使农村教师的收入等同于城市教师的收入水平;另一方面在学校管理上,坚持以教师为本的理念,学校党、政、工、团要协调配合,齐抓共管,为教师营造和谐的工作环境,热情关心教师的工作、生活,关心教师的身心健康;让其感受到学校的温暖,让教师在充满人文氛围的环境中愉快的工作和生活。树立尊重、依靠、服务教师的思想,创造条件让每一位教师都能实现自身的价值,看到自己的希望,永远具有成就感,从心底里热爱上农村的教育事业。   2、以专业化发展为导向,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素质。加强农村教师课程培训、校本培训,推进现代化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使他们在教学理念、方法上与时俱进,不断更新。(1)、要加大对农村教师的培训力度,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策略,高水平、高层次为农村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更多的平台。比如:加强校际间交流,以强带弱,城乡结对子捆绑发展;城市优秀教师到农村薄弱学校支教,农村学校教师到名校强校培训学习等,以此充分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示范辐射作用,帮助薄弱学校尽快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2)、学校在自身建设上也要积极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形成教师培养培训机制,认真组织开展有效的校本教师培训计划,加大培养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力度,以点带面,打造精良的农村教师群体。比如近年来,我校把教师的专业成长列入了学校的工作重点,制定了全镇教师三年培训规划,提出了“花满校园”的办学理念,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学校狠抓队伍建设,创新工作思路,建立和完善了骨干教师的评选评价机制。全镇现有镇级骨干教师20名,其中区级骨干6人,区级后备骨干7人,市级后备骨干1 人。同时,在课改中抓了3个创新。一是校本教研职责创新。制定和落实校本教研四级工作责任制,把校本教研作为学校的研究制度固定下来。二是教研组建设创新。全镇建立了以骨干教师为组长的各学科中心教研组,成员包括村完小优秀教师,中心教研组活动直接指导到每一所学校,引领各校年级学科教研组,形成了网络式的教研模式。三是备课方式的创新。新课程十分强调和尊重教师的个体体验,因而我们建立和积极推行“集体电子备课+复备课+ 教学反思 ”的模式,有效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三)教育均衡发展要走特色之路   特色学校的建设是教育均衡发展的助推器,均衡发展是一种理念或理想,而不是模式,因为办学时间、条件、背景、环境以及师资队伍的不同,办学水平就一定存在差距,所以绝对的均衡是达不到的,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有差别才有追求,有追求才有进步。如果曲解均衡发展,必将导致“一刀切”和整齐划一模式,形成千校一面,万人一书的格局,因而,教育均衡发展要走特色发展之路。特色学校建设是教育均衡发展的客观诉求,只要利用好学校积淀下来的历史文化,挖掘、整合好学校自身的教育优势,同样也能办出人民满意的教育。无特色的学校培养不出有特点的学生,模具式的学校扼杀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造能力。利用差异,引入教育竞争,办出学校特色,张扬学生个性,激活学生潜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是解决好均衡发展与特色发展的关键。因此,一方面应激励学校向特色方向发展,并为学校的特色发展提供经费保障和政策支持,要把创建特色学校,作为均衡发展的助推器,鼓励学校创树特色,形成品牌。另一方面,学校应精心挖掘传统教育活动、强势教育项目,注重实践,铸造品牌,要把自己所处的区域,学校的层次,结合实际情况,创造性地探索,寻找特色教育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找到适宜的发展特色和治校的最佳方略,让均衡教育不断得到延伸。   (四)落实各项政策,切实保障弱势群体学生接受义务教育,是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方面。   要加大对农村贫困学生的帮扶助学工作力度,高度关注贫困家庭子女、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和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给每个受教育者提供同等的受教育机会和权利,让所有接受教育者共享教育改革发展成果。要健全和完善政府主导、学校联动、社会参与的扶困助学机制,当前实施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和贫困学生两免一补政策,为农村贫困家庭子女入学问题提供了有力保障,是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重大举措。   当然,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一个长期过程,也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要通过政府、学校及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解决制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观念、体制、政策等方面的问题,营造有利于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环境;解决了农村教育的发展问题,才能实现真正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果初现

China"s efforts to promote the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pulsory education which usually means narrowing inter-regional rural-urban or inter-school gaps in terms of education conditions and quality has borne fruit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said Tuesday. 教育部周二称,中国致力于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它通常意味着从教育条件和质量方面缩小区域间,城乡或学校间差距取得成效。 According to the ministry the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pulsory education has been achieved in 2 717 counties representing 92.7 percent of counties across the country. 据教育部统计,2717个县实现了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占全国义务教育县的92.7%。 Tian Zuyin chief of the ministry"s educational inspection department said that there has been steady improvement in educational conditions of schools since 2015 with 338 counties investing 254.4 billion yuan (about 38 billion dollars) to build 1 598 new schools and expanding nearly 40 000 existing schools. 教育部教育监察司司长田祖银表示,自2015年以来,学校教育状况稳步改善,338个县投入2544亿元(约合380亿美元),新建1598所学校,扩建近4万所现有学校。 A State Council directive on the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pulsory education issued in 2012 foresees that by 2020 the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pulsory education should be achieved in 95 percent of China"s counties. 2012年颁布的 国务院关于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的指示 预计到2020年在全国95%的县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和建议有什么看法

在人人都有学上之后,人们对教育公平的关注主要体现在教育质量上。促进均衡发展要把提升质量作为根本,更加注重教育的内涵发展。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改革,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让学生从应试教育的重压下解放出来,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二是“缩差距”。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后,城乡、区域间发展不均衡上升为义务教育的主要矛盾之一。促进均衡发展,合理配置资源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根本措施。建校标准,实现了办学条件均等化;鼓励教师跨校兼课、兼职,促进了高水平教师资源共享。要从硬件、软件等各方面促进区域内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取消设置重点校和重点班,统一学校公用经费和生均教育经费标准,加大薄弱学校改造力度。实行区域内教师和校长交流制度,加强薄弱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搭建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四是“建机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建立长效机制。要打破校际和城乡之间的分割,形成城乡和地区义务教育共同发展机制。认真总结一些地方探索的学区管理、集团化办学、农村九年一贯制、示范性高中和重点高中招生指标定向分配到初中等做法和经验,创新教育管理运行机制。强化督导评估,建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和激励机制。还应注意的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不是“削峰填谷”搞平均主义,更不是一个模式办学,千篇一律、千校一面。在大力扶助薄弱学校的同时,要鼓励优质学校继续办出水平、办出特色。

关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汇报(2)

  1、县域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差异较大。一是经费投入差异大。延边尊师重教,素有“教育之乡”的美誉。但是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县域间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导致了我州县域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差异较大。8个县(市)仅在两项教育费附加方面就存在很大差异。比如,2014年延吉市两项收入是19901万元,而安图县仅有689万元;土地出让金收入计提的教育资金延吉市生均达到2000元,安图县仅有500元。收入的差距直接导致教育投入的差距,造成教育资源的不平衡。二是生均教育资源差异大。国家和省都对学校班级数和班额做出了明确规定,但由于诸多原因,超大校、超大班现象依然存在。这一问题延吉市尤为严重,按照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验收标准,全市有1所初中和12所小学存在超规模办学现象,共超出班级189个;5所初中和8所小学存在超班额现象,超班额班级共计285个,其中小学最大班额66人,初中最大班额达到71人。   2、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成为影响县(市)申报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主要瓶颈。从2015年起,全州八个县(市)陆续接受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评估验收,验收标准中有一项一票否决的指标就是《教育法》和《义务教育法》都明确规定的“三个增长”。即各级政府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比例应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比例;保证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教育经费逐步增长;保证教师工资和学生平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近三年,我州各县(市)“三个增长”的基本情况是:2012年延吉、汪清、安图3个县(市)未完全实现“三个增长”;2013年八个县(市)均未完全实现“三个增长”;2014年延吉市未完全实现“三个增长”。总体原因是受国家大环境、大气候影响,2012年国家为了实现教育支出占GDP4%的目标,加大了教育项目投入力度(薄弱校及操场改造、新建改建食堂宿舍及教师周转房、实施营养餐、加强教育信息化、提高公用经费标准等),教育经费猛增。2013年国家投资项目减少,同时国家加强了财政管理,要求报实数据,挤出水分,导致教育投入资金减少和数据上的调整,八个县(市)教育投入均未实现“第一个增长”,势必会影响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县(市)的申报和验收工作。   3、城乡间师资力量失衡矛盾比较严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说到底就是实现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重点是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核心是教学质量。目前我州农村学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教学质量差是个共性问题。主要原因:一是起点低。我州农村学校大部分教师学历不高,培训经费不足,外出学习进修机会少,教师素质提升缓慢。二是招聘难。受工资福利待遇及聘用体制所限,正规院校的毕业生不愿意到农村任教,招不到我们需要的学科师资。现有的聘用体制又不够灵活,造成教师补充不及时,使得许多农村学校的教师不得不跨学科跨学年兼课,课时多,任务重,影响了教学质量,直接引发了“择校热”,造成部分城市和乡镇中心学校超规模、超班额现象。三是留不住。农村学校大多地处偏远,交通不发达,文化娱乐设施有限,医疗保健差,骨干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纷纷通过各种关系和渠道向城市流动,使得本来就薄弱的农村教师队伍更显人才匮乏。   4,教师队伍结构性缺编现象突出。全州教师队伍存在一个怪现象,随着学龄人口的减少、农村中小学撤并,企业学校归属地方等原因,全州教育系统全口径超编,但部分县市教育系统空编又很多,有的空编多达二、三百人,上报招聘计划得不到足额获批,很多学校出现空编现象,尤其是朝鲜族农村学校的音、体、美、英、心理、计算机等学科的专业教师严重缺乏。究其原因,首先是招不来。由于我州总体经济欠发达,基层教师工资低待遇差,一些专业院校毕业大学生不愿意到农村任教。其次是考不上。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相关规定,凡参加教师公开招聘的考生必须取得教师资格证,获取教师资格证就必须通过通用知识的考试,而这恰恰是音体美等专业毕业生的短板,他们很难通过笔试,致使音、体、美、英、心理等个别学科教师招不进来,造成教师队伍结构性缺编问题严重。   5,职称评聘问题矛盾突出。职称评聘本是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的重要举措,但现行的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职称评聘制度由于受学校岗位的限制,评聘所带来的问题和弊端逐渐暴露出来,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高级职称指数少。目前教师职称评聘实行评聘结合,只有评上聘上了,才能享受相应的工资待遇。但过去实行的是评聘分开,造成现在学校积压大量已评未聘教师,相当一部分直到退休也聘不上高级职称,享受不到相应的工资待遇。二是延迟退休带来的新问题。今年中组部发文规定:女性高级教师原则上60周岁退休。这一规定的出台,造成了教育系统职称评聘的新矛盾。女性高级教师延迟退休,使本来就不多的高级职称岗位周转频率更加缓慢,很多长期扎根于农村一线的教师,临近退休还未享受到一级教师的待遇。严重挫伤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影响到教师队伍的稳定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推进我州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建议   为推动我州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整体水平的提高,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1、强化政府责任,加大投入力度,确保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顺利推进。一是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州及县(市)政府要根据实际情况尽快制定实施办法,把准支持重点,因地制宜提出符合我州农村实际的支持政策和有效措施。二是依法保障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国内一些教育先进的自治州都出台并落实了相关的条例、规划、实施意见等,从法规及政策层面上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我州也出台了这样的相关政策,重要的是如何加大落实的力度,不断充实和完善有关政策的内容。特别是要依法保证必须用于教育的城市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费附加、土地出让金计提的教育资金和农村转移支付用于教育的部分按时足额到位;要依法保障实现“三个增长”;要根据本地实际单列资金专项用于农村教育,同时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加强农村薄弱学校改造及教育教学设施建设。三是建立以“省(州)为主”的经费保障制度。核定义务教育阶段农村教师的基本工资标准,以省州财政统筹为基础,采取省州财政“分项目、按比例”的方法,构建农村教师工资增长的长效保障机制,切实提高经济欠发达县(市)农村教师的工资待遇;适当提高教师绩效工资,制定统一的绩效工资发放标准办法;落实农村教师应享受的保险、住房等各项待遇。   2、因地制宜多模式办学,促进义务教育质量均衡发展。一是认真实施“大学区管理”办学。县(市)教育部门牵头,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遵循强校引领、资源共享、校际联动、均衡发展的目标,制定完善《大学区管理实施方案》,科学规划学区,实现教育资源区域共享,逐步缩小校际差距。二是实行集中办学。我州农村生源逐年减少,全州在校学生数少于100人的学校(含教学点)有164个,有的学校只有几名学生,老师甚至比学生多。如和龙东城学校现有学生12名,在编教师42名;安图县亮兵镇新胜教学点有学生7名,教师9名。针对我州农村生源逐年减少的实际问题,在确保所有适龄儿童和少年都能接受义务教育的前提下,根据各乡镇的实际情况,采取乡镇集中、分片集中、办寄宿制中小学等集中办学模式,整合优势资源,有效提高农村中小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三是加快学校新建和整合力度。延吉市、敦化市、珲春市根据超大班、超大校的实际情况,结合本市布局尽早规划建设新学校,扩大教育资源,有效缓解“两超”问题。同时鼓励扶持高端、优质的民办学校发展,以满足学生不同层次的需要。   3、理顺教师队伍建设机制,推动城乡师资融合发展。一是改革教师编制管理制度。现有的以学校为单位的编制管理模式不够灵活,束缚了教师校际间的流动,建议建立“县管局聘校用”的管理体制,打破教师“学校人”身份束缚,使教师成为“系统人”,由教育局统一调配,根据学校实际情况进行合理流动,实现教师优质资源的共享和均衡配置。二是改革教师职称评聘办法。人社局、教育局联合出台职称动态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评聘管理细则,强化对学校职称评聘的监督,转变职称终身制的做法。三是改革中小学校长选拔任用和管理制度。建立和实行“校长双向选择上岗制度”,选拔骨干教师到农村薄弱学校担任校长,担任大学区区长,建立优秀校长和业务骨干教师培养、使用和交流平台,发挥优质资源的辐射带动作用,推动教育资源、教育理念的融合发展。   4、拓宽教师补充渠道,持续优化教师结构。一是创新招聘办法。借鉴外地的做法,对于应聘人员的笔试和面试的考核人员主要由所聘学校的教师和教育部门的人员组成。加大录用教师学校的话语权,从而保证了录用高质量教师的入口关,使其更具专业性和实用性。同时,协调上级有关部门,改教师招聘一年一次为一年两次,调整招聘时间,避免新老教师衔接出现空挡;适当放低音体美等院校毕业生报考教师资格证的门槛,科学设置招考内容,提高专业课比重,通用知识成绩作为参考,有计划补充紧缺学科教师;积极向上争取政策,取消朝鲜族考生应试语言和文字必须用汉语的硬性规定,为朝鲜族考生提供更多公平和均等的录用机会。二是扩大免费师范生报考规模。积极协调延边大学,根据我州农村教师岗位需求,适当降低州内特别是农村免费师范生录取分数线,定向培养“一专多能”的乡村教师,补充乡村教师的不足。三是不断扩大农村教师特岗计划实施规模,适时提高特岗教师工资补助标准,不断创新农村教师激励机制,让优秀教师“下得去,留得住”。建议制定出台《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鼓励教师终身从教奖励办法》。本着注重基层、注重绩效、注重连续、构建激励机制等原则。对那些长期坚守在教学一线、农村基层学校、工作业绩突出的教师在医疗、工作奖励、节日慰问金等方面全方位提高标准;对教龄满三十年的教师退休时要给予一次性重奖,切实在全社会营造关心支持教师和教育的浓厚氛围。   5、强化政策措施落实,保障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一是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优化教学过程,建立学校、家庭、社区联运机制,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注重学生自主发展、自由发展、个性发展,努力实现义务教育学生“减负增效”。二是加强基础性服务工作。强化相关课程的基础性作用,做好校本课程的研发、利用,丰富“第二课堂”内容,加强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效性,发挥“体教结合”、“医教结合”等优势,持续加强学校体育卫生工作,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配合“大学区”管理、集中办学等,根据需要建设管理好学生宿舍、食堂,配齐通勤车等,为农村学生提供就学方便条件。三是强化特殊群体的服务。教育、民政、残联、妇联、共青团、关工委、社区等部门加强协调与配合,定期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留守儿童、残疾儿童、困难学生的普查和数据统计工作,建立档案管理制度,保证弱势群体学生享受到公平教育,保证各项补助政策落实到位。努力改善特教学校办学条件,让重度残疾学生尽可能接受在校教育;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为不能到校就读的残疾孩子提供送教上门服务。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汇报

  【关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汇报】   为了全面了解我州义务教育发展的总体情况,助推我州义务教育实现基本均衡,按照年初的工作部署,于4月至6月,通过召开座谈会,实地走访学校、专家、教师访谈等方式,对全州8个县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并形成《关于我州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草稿)。在此基础上,赴外省先进地区考察学习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情况,借鉴外地好的.经验和做法,进一步充实和完善调研报告提出的建议,使其更具可操作性。   一、我州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本情况   全州现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296所,其中乡镇学校219所,朝鲜族学校57所;小学171所,初中125所,其中九年一贯制学校44所,完全中学5所。在校生12.66万人,其中乡镇4.54万人,少数民族学生3.32万人;专任教师1.42万人,其中乡镇7484人。   近年来,州、县两级政府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教基[2010]1号)和《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不断强化政府责任,创新机制体制,将实现教育公平,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重要工作来落实。以迎接省对县市开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验收工作为契机,2010年起把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纳入政府和教育部门“双线”目标管理责任制,作为对县市政府和教育局进行考核的重要指标。2011至2013年,我州顺利通过了吉林省义务教育初步均衡发展评估验收,延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今年9月21至22日,龙井市、敦化市接受国家义务教育专家组的验收并顺利通过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市)的评估认定。   1、坚持优先发展,明确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导向。州及县市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理念,把教育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年度行动计划和惠民实事。州及县(市)都成立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部门联席会议,及时破解义务教育发展中热点、难点问题。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了政策保障机制、绩效考核机制、经费保障机制、层级督查机制,从体制和机制上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了保障。   2、不断深化改革,破解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难题。州及县(市)从规范办学行为着手,对义务教育学校办学行为做出详细规定,公开课程表、任课教师安排表、作息时间表等,实行阳光招生,阳光分班,保障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在阳光下运行。严格学籍管理,采取多种措施严防学生流失,学生入学率、巩固率均达到省定标准。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借力《中国教师报》课改团队,积极开展课堂教学改革,选树了29所高效课堂改革基地校,充分发挥了辐射一方、影响一片的作用。   3、合理配置资源,学校标准化建设稳步推进。各县(市)根据学龄人口分布情况和城镇化发展进程,对农村中小学校布局进行了调整,把办好每一所学校作为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基本目标,坚持以“八个一样”为基本标准,实施校舍新建工程、校安工程、薄弱校改造工程和校园绿化美化工程,仅2014年就落实薄改资金1亿元,有力地推动了县域学校标准化建设。各县市政府努力克服地方财力不足的困难,切实保证义务教育建设投入资金,城乡学校办学条件差距逐年缩小,教学仪器配备率基本达到要求,除部分教学点,村小以上义务教育学校全部达到了省定办学标准。各县(市)城乡间、校际间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基本实现均衡。   4、完善体制机制,城乡教师队伍结构日趋优化。   建立和完善教师补充和交流机制,近三年通过公开招聘和特岗计划,累计补充录用教师1141名,其中特岗教师505名,特岗教师全部分配到乡镇,有效缓解了农村教师的不足。同时,全力推进大学区管理和城乡学校“捆绑式”发展模式,建立了校长和教师交流制度。2012年以来,八个县(市)共交流、提拔校长111人,交流教师943人,有力地促进了乡镇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水平的提高。各县(市)政府将教师培训经费列入了财政预算,按教职工年度工资总额的1.5-2.5%标准核拨教师继续教育经费。学校按公用经费的10%比例安排教师培训经费,教师培训学习在经费上得到保障。贯彻落实《州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农村教育工作的意见》,农村教师按初、中、高级职称,每月分别发放50、80、100元岗位津贴;班主任津贴提高到每月100-300元。州政府每年拿出120万元,为200名支教教师发放生活补贴。加快了农村学校教师周转房建设,减轻了农村特岗教师、支教教师的生活负担,农村教师的生活、交通状况有了明显改善。   5、科学规范管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全面提升。各县(市)认真贯彻执行教育公平原则,出台了系列相关政策,全面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留守儿童、残疾儿童、困难学生等弱势群体“零障碍、零拒绝”平等接受义务教育,享受与当地学生一样的减免政策和资助待遇。关注留守儿童和单亲无情家庭子女教育,建立了以政府为主导,妇联、青工委、红十字、社区等各部门协同关爱的服务体系。切实保障三类儿童入学接受义务教育,确保残疾儿童能分类就近入学,三类儿童入学率达到100%。落实城市低保家庭和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政策,不让孩子因贫困而失学。实施农村义务教育段学生营养餐改善计划,提高农村学生饮食标准,保障其健康成长。   二、我州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存在的问题   经过州、县(市)两级政府及教育等相关部门的努力,我州义务教育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在财政投入、办学条件、师资队伍,教学质量等方面还存在很大问题,这些问题要引起高度重视并认真研究解决。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育人目标是什么

你知道我们学校的三格育人目标吗?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指标解读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指标解读是为了内容丰富、全面,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指导性。全体参会人员进一步提高了思想认识,领会了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评估指标要求,明确了下一步工作方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全面提升教师整体素质,缩小学校、城乡、区域间教育发展水平的差距,使农村、城区的孩子都能享受同等优质教育资源,办好每一所学校,让每一位学生健康成长。国家全面普及城乡免费义务教育,从根本上解决了适龄儿童少年“有学上”的问题。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着力提升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办学水平,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努力实现所有适龄儿童少年“上好学”,对于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意义深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本目标是:实现全县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在县域内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逐步缩小学校之间、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差距。简单地说,就是一个门槛、两项内容、一个重要参考。

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有何意见和建议?

没有什么意见和建议

义务教育法规定的学生享有哪些权利和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全民族素质,根据宪法和教育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 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 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 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 国家建立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保证义务教育制度实施。 第三条 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使适龄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 第四条 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适龄儿童、少年,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家庭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并履行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 第五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履行本法规定的各项职责,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依法保证其按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 依法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应当按照规定标准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保证教育教学质量。 社会组织和个人应当为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创造良好的环境。 第六条 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善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并采取措施,保障农村地区、民族地区实施义务教育,保障家庭经济困难的和残疾的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 国家组织和鼓励经济发达地区支援经济欠发达地区实施义务教育。 第七条 义务教育实行国务院领导,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实施,县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的体制。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具体负责义务教育实施工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义务教育实施工作。 第八条 人民政府教育督导机构对义务教育工作执行法律法规情况、教育教学质量以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状况等进行督导,督导报告向社会公布。 第九条 任何社会组织或者个人有权对违反本法的行为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检举或者控告。 发生违反本法的重大事件,妨碍义务教育实施,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负有领导责任的人民政府或者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应当引咎辞职。 第十条 对在义务教育实施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社会组织和个人,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奖励。 第一条 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全民族素质,根据宪法和教育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 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 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 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 国家建立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保证义务教育制度实施。 第三条 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使适龄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 第四条 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适龄儿童、少年,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家庭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并履行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 第五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履行本法规定的各项职责,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依法保证其按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 依法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应当按照规定标准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保证教育教学质量。 社会组织和个人应当为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创造良好的环境。 第六条 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善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并采取措施,保障农村地区、民族地区实施义务教育,保障家庭经济困难的和残疾的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 国家组织和鼓励经济发达地区支援经济欠发达地区实施义务教育。 第七条 义务教育实行国务院领导,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实施,县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的体制。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具体负责义务教育实施工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义务教育实施工作。 第八条 人民政府教育督导机构对义务教育工作执行法律法规情况、教育教学质量以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状况等进行督导,督导报告向社会公布。 第九条 任何社会组织或者个人有权对违反本法的行为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检举或者控告。 发生违反本法的重大事件,妨碍义务教育实施,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负有领导责任的人民政府或者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应当引咎辞职。 第十条 对在义务教育实施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社会组织和个人,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奖励。 第一条 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全民族素质,根据宪法和教育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 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 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 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 国家建立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保证义务教育制度实施。 第三条 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使适龄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 第四条 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适龄儿童、少年,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家庭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并履行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 第五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履行本法规定的各项职责,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依法保证其按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 依法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应当按照规定标准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保证教育教学质量。 社会组织和个人应当为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创造良好的环境。 第六条 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善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并采取措施,保障农村地区、民族地区实施义务教育,保障家庭经济困难的和残疾的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 国家组织和鼓励经济发达地区支援经济欠发达地区实施义务教育。 第七条 义务教育实行国务院领导,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实施,县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的体制。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具体负责义务教育实施工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义务教育实施工作。 第八条 人民政府教育督导机构对义务教育工作执行法律法规情况、教育教学质量以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状况等进行督导,督导报告向社会公布。 第九条 任何社会组织或者个人有权对违反本法的行为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检举或者控告。 发生违反本法的重大事件,妨碍义务教育实施,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负有领导责任的人民政府或者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应当引咎辞职。 第十条 对在义务教育实施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社会组织和个人,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奖励。

小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汇报

  【小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汇报1】   近几年来,我校在市教育局、分水中心初中领导下,始终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办学条件发生了巨大变化,教育质量有了明显提高,办学水平正在不断提升,为了更好地促进全市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确保顺利通过省政府验收认定,我校依照《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指标体系及权重》和《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标准》进行了全面自查。我校结合实际深入剖析,查找不足,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现就我校有关迎评工作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校位于 ,服务范围为 和 个行政村。属于农村小学,现有在校生名,其中专任教师 名,门卫 名。学校始建于19 年,至今已有 年的历史,在长期发展中积淀了丰富校园文化和人文精神。近年来,上级主管部门、学校一直把改善办学条件、优化育人环境作为普及义务教育奠基工程来抓通过努力,目前我校办学条件已基本适应义务教育要求,近年来,我校认真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加快学校建设步伐,努力推进素质教育,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二、自查情况   近几年来,我们加大了工作力度,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合格学校”的创建工作确定为全校的大事之一。依据汉川市教育局相关的会议及文件精神,我校制定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并进行了合理的分工,召开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迎评工作动员大会,深入调查研究,及时了解并解决创建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组织召开了教师会,及时传递相关信息,安排部署各项创建工作任务,稳步推进了全校创建工作的开展。自查中,我们依据相关指标体系,坚持边督查边指导,及时纠正学校存在的问题,查漏补缺,及时整改,力保全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全面达标。   三、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达标情况   (一)统筹管理   我校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印发《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试行)》的通知的精神,制订了我校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实施方案,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领导机构并进行合理的分工,使各项工作有人管、有人查、有人抓。制订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相应的评估考核制度。   (二)教育经费   上级财政部门对我校的教育投入严格按有关政策拨付,并逐年提高。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实施及时到位,义务教育免收教科书费全部落实到位,并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无挤占、平调、截留问题,无乱收费现象。教师的工资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能按时、足额发放。我校的硬件设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三)学校办学条件   我校20 年11月新建了厕所,修缮了围墙;20 年10月粉刷了教室等。学校有校门、围墙、旗杆、校牌、厕所等,周边环境良好,校园文化建设丰富,充分利用墙壁标语和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文明礼仪宣传版面等舆论工具,强势宣传,进行监督,坚持日检查,周汇总,月初评,期总评评价机制,从点滴做起,彻底实现“视线内无脏、乱、差”,促进学生行为规范,语言文明,教师敬业爱生,学校注重德育教育实施,礼仪教育特色更加明显,社会声誉逐年提高。   (1)学校占地总面积 平方米、生均 平方米,校园绿化面积 多平方米,校舍总建筑面积 平方米,生均 平方米,学校教学用房、行政办公用房、生活用房基本符合学校办学标准。厕所 多平方米, 个蹲位, 个小便池,学校操场 多平方米,有约 米环形跑道和 米直跑道,场地完全能满足学生生活学习活动等需要,教师人人有固定办公室和专用办公桌椅.   (2)学校设有电教室一间,去年学校筹钱为电教室添置了新电脑,学校有教学用电脑2台,但是学校没有开通“班班通”,使教师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3)学校配有图书室、仪器室、体育器材室、农村远程教育播放教室(含光盘播放教室)、行政办公室各一间。图书室内,现存图书3230册,生均图书30.4册,仪器室、体育器材室配有自然科学、体育、数学等仪器器材设备,农村远程教育播放室配有29英寸彩电一台,DVD1台,达到模式一配备标准。办公设备基本能满足教育教学以及办公需要。   (4)学校正在使用的两栋教室内外墙面均重新粉刷加固,门窗更换一新,能满足正常教学需要,仍有一栋教室为C级危房,未维修改造,现已封闭停止使用。   (5)学校操场未修建塑胶运动场,一到起风天气,沙尘大,雨天不能使用。   (四)、教师队伍建设   1、学校现有专任教师 名,其中大学本科学历 名,专科学历 名,中师 名,中级职称 名,全体教师具备相应教师资格,专业结构配置基本合理。全体教职工都在教学第一线,继续教育参与率100%,这是一支业务能力强,安贫乐教,甘于奉献教师队伍,一直保持着良好工作作风,且工作成效显著,深受家长赞誉。   2、学校按规定配齐必需的行政、教辅和工勤人员。有教师专业化发展规划,并结合学校以及教师实际情况,每个教师制订教师个人发展规划,并在实践中予以指导规范自身行为,落实自身发展规划目标同时学校制订了校本教研计划,建立健全了校本教研制度,坚持每学期至少四次全校性专题性校本培训和教研组不定期业务培训,效果明显。   3、我校十分重视师德师风建设,经常性地开展师德师风教育,坚持抓好每周例会制度的落实,校长和教师都能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几年来无体罚学生和违法犯罪问题。   4、“比教学、访万家”工作实现全覆盖,工作形成常态化。学校校长带头参与“比教学、访万家”工作,所以领导和教师都参与教学比武活动,每名教师都能做到比教学经常化,听课、评课常态化。全体教师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成长,及时与学生家长联系沟通,每位教师每学期能做到对所任教班级的学生家庭至少走访一次。教师每人一个档案盒,“比访”专项档案资料齐全。   5、我校制定了《教师绩效考核制度》,教师绩效考核程序规范,考核结果与教师绩效工资挂钩。   (五)、教育教学质量   (1)学校以“有效教学”为主题,深化教学研究和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改革,完善优秀教师开放课堂制度,引导教师落实学生主体地位,加强学法指导,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推出一批创新高效的优秀教学法和优秀课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学校教务处周调阅、月检查制度落实,经常性地对全体教师备、教、改、辅等情况进行检查,学校规定每位教师写好学情分析和教学反思。同时做好期中、期末测评工作。改进对教学秩序、坐班、教研活动的日常督查形式,提高督查效果;加强与学生的座谈,进一步重视学生对教师教学态度、水平的"意见,督促有关教师及时改进教学。   (3)按照课程计划开齐、开足、开好课程,落实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扎实开展“大家唱、大家跳”活动,坚持组织好冬季长跑活动,切实保证学生的每天至少1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由班主任和体育老师组织,开展大课间阳光体育活动,进一步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增强全体学生的身体素质。   (4)学校班额控制在40人以下,没有开设重点班,特长班。学校教师不在校内、校外任何地点、任何时间以任何形式给学生有偿补课,或变相强迫学生参加社会上各种家教补习班。也不强迫、诱导或暗示学生到指定地点购买指定的教辅资料。不推销课外辅导材料和报刊杂志或自行编印学习材料组织学生购买。   (5)认真组织,扎实有效地开展“课内比教学”活动,本学期,学校将以教研组为单位,每位教师必须上一节示范课,由本组教师听课,评课,提出改进方案,除此以外,还组织教师开展“教学课件制作比赛”,以此来不断提升教师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   (6)学校实行就近、免试入学制度,本学年年初在校学生数 人,一年级新生全部达到规定的入学年龄,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辍学0人,辍学率为 0% 。   (7)学校一如既往地重视对学生体质的监测工作,每年对学生进行一次体格健康检查,每个学生都建有健康成长档案。   (8)学校“普九”资料齐全。学生有特长,一校一品为花样跳绳。   (六)、关爱特殊学生群体   (1)学校建立留守学生关爱制度,留守学生档案齐全,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关爱措施并落到实处。   (2)学校服务范围内残疾儿童入学率为100%。   四、主要做法和体会   我校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取得成绩不多,但仍显出儿点本校特色:   1、关爱留守儿童,建立平安乐园。   我校现有留守儿童 名,其中男生 名,女生 名,为了让留守儿童安心读书,让留守儿童的父母安心在外,我校做了如下工作:一是建立了准确完整的留守儿童信息,包括其监护人的基本情况和联系方式,留守儿童的成长记录袋。二是定期家访和通话,向留守儿童父母汇报留守儿童在校表现,向监护人了解留守儿童在家情况。三是对口帮扶。让每名教师帮扶两到三名学生,关心他们每天的学习、生活、心理。同时也极力撮成外界爱心人士与留守儿童结对帮扶。   2、加强教育信息化,均衡城乡教学资源。   我校一是加大教学资源投入,学校倾斜有限资金购买相关资料、软件、图书。二是加强校本培训,把现代教学资源作为校本培训的一项主要内容,全员参与,全员培训,让每一位教师能熟悉掌握现代教学资源。三是现代教学资源进教室,更好地利用现代教学资源上好每一堂课,让农村孩子享受城里孩子同等的教学资源。   3、加强外部联系,积极争取扶持。   我校20 年 月积极与市卫生局和血防办联系,拆除了原为D级危房的学生厕所,新建了符合卫生要求的厕所,修缮了围墙。   五、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努力方向   存在问题   1、学校整体规划和布局比较合理,但在校园(校园仍土院)硬化等方面仍存在较大差距,属于基础建设问题亟待解决。   2、小学按国家标准普通教室还不够用,还有音乐教室、美术室、计算机教室、多媒体教室、多功能教室、图书室(馆)(包括藏书室、阅览室)、技术教室、科技活动室、体育活动室(馆)有待建设。   3、根据学校规模和课程标准,体育、音乐、美术器材设备还不足。   4、学校没有多媒体教室(兼多功能教室)和计算机室。   5、学校按规定的配备标准为学生配齐舒适的课桌椅还有待实现。   6、按国家和省有关规定配备专职或兼职的健康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缺少。   7、操场达不到规定要求,体育器材配备严重不足,学生课间活动、体育课受到限制。   8、教育经费严重不足,学校至今多媒体电教设备,计算机等设备和专业技术人员严重不足.   今后改进措施   1、进一步多方筹措资金,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效益。   2、积极争取上级支持,优化师资队伍和资源配置,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3、积极创建和谐校园、书香校园,使学生享受高质优效教育,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4、加强教师的合理流动,让所有的教师有紧迫感和危机感。   5、积极争取上级有关部门加大对农村小学的项目投入,真正做到城乡教学资源、师资力量的均衡。   6、真正把教学放在第一位,进一步扎实开展“比教学、访万家”活动。   【小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汇报2】   我校认真贯彻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全面推进义务教育,不断提升学校办学条件。学校在党委林业局及上级主管教育部门的正确领导与指导下,认真贯彻执行上级相关文件精神,扎实推进学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各项工作,现将我校开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学校概况   (一)、红旗小学位于沾河林业局东端,始建于1987年9月,原名第五小学,后陆续更名第四小学、红旗小学。现有教学班13个,学生331人,教师55人。其中省、市、县级骨干教师 14人,取得高级教师资格1人,中级教师资格35人。本科学历 37人,大专学历教师 18人,学历达标率100%.其中省、市、县级骨干教师11人。   (二).学校占地面积达 25388平方米 ,教学及辅助用房 3327平方米,办公用房 770平方米,生活用房2217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941平方米,生均建筑面积达18平方米,学区内适龄人口入学率为100%。辍学0人,辍学率为 0% 。(三). 学校办学理念。学校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办学理念,坚持“品德为先、能力为重、创新为强 ”的校训,强化和谐管理。以清新的文化环境陶冶人,以生动的文化活动激励人,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政策,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在扎实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工作中,我校得到各级领导、社会各界人士的关心、支持、帮助,全体教职工和谐进取、务实创新、勇于拼搏。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学校发展规划,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育人,整体优化,努力实现教育均衡发展。

为切实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要实行什么交流制度

领导、教师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