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复习

阅读 / 问答 / 标签

求高中物理复习笔记

高中物理合集百度网盘下载链接:https://pan.baidu.com/s/1znmI8mJTas01m1m03zCRfQ?pwd=1234提取码:1234简介:高中物理优质资料下载,包括:试题试卷、课件、教材、视频、各大名师网校合集。

高中物理复习资料

一、运动的描述  1.物体模型用质点,忽略形状和大小;地球公转当质点,地球自转要大小。物体位置的变化,准确描述用位移,运动快慢S比t ,a用Δv与t 比。  2.运用一般公式法,平均速度是简法,中间时刻速度法,初速度零比例法,再加几何图像法,求解运动好方法。自由落体是实例,初速为零a等g.竖直上抛知初速,上升最高心有数,飞行时间上下回,整个过程匀减速。中心时刻的速度,平均速度相等数;求加速度有好方,ΔS等a T平方。  3.速度决定物体动,速度加速度方向中,同向加速反向减,垂直拐弯莫前冲。  二、力  1.解力学题堡垒坚,受力分析是关键;分析受力性质力,根据效果来处理。  2.分析受力要仔细,定量计算七种力;重力有无看提示,根据状态定弹力;先有弹力后摩擦,相对运动是依据;万有引力在万物,电场力存在定无疑; 洛仑兹力安培力,二者实质是统一;相互垂直力最大,平行无力要切记。  3.同一直线定方向,计算结果只是“量”,某量方向若未定,计算结果给指明;两力合力小和大,两个力成q角夹 ,平行四边形定法;合力大小随q变 ,只在最大最小间,多力合力合另边。  多力问题状态揭,正交分解来解决,三角函数能化解。  4.力学问题方法多,整体隔离和假设;整体只需看外力,求解内力隔离做;状态相同用整体,否则隔离用得多;即使状态不相同,整体牛二也可做;假设某力有或无,根据计算来定夺;极限法抓临界态,程序法按顺序做;正交分解选坐标,轴上矢量尽量多。  三、牛顿运动定律  1.F等ma,牛顿二定律,产生加速度,原因就是力。  合力与a同方向,速度变量定a向,a变小则u可大 ,只要a与u同向。  2.N、T等力是视重,mg乘积是实重; 超重失重视视重,其中不变是实重;加速上升是超重,减速下降也超重;失重由加降减升定,完全失重视重零  四、曲线运动、万有引力  1.运动轨迹为曲线,向心力存在是条件,曲线运动速度变,方向就是该点切线。  2.圆周运动向心力,供需关系在心里,径向合力提供足,需mu平方比R,mrw平方也需,供求平衡不心离。  “理化夺分奇招”与您分享!祝您学习进步

八年级物理复习提纲

1.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因振动而发出声音。 2. 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 3. 真空不能传播声音,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的。 4. 声速与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一般来说,声音在固体中最快,在液体中较快,在气体中最慢;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40m╱s 5. 听到声音过程:声波—鼓膜振动—听小骨振动—听觉神经—大脑 骨传道:声波—头骨——颌骨—听觉神经—大脑 6. 双耳效应:声音到两只耳朵的时间和强弱不同 通过双耳效应可以辨别声音的方向,产生立体感。 7. 音调指声音的高低。(1)频率:1秒内振动的次数,反映振动的快慢,物体振动的越快,频率就越大。(2)音调的高低和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系:频率越大,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也低。人的听觉是20Hz---------20000 Hz 8. 响度指声音的大小。(1)振幅是物体振动的幅度。(2)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还跟发声体的距离有关,距离越远,声音就越分散,响度就越小。 9. 音色指声音的特色。音色和发声体的结构、材料有关。 10.音调、音色、响度是声音的三要素。但是,音调高的声音响度不一定大,反之,响度大的声音音调不一定高。 11.四大污染:噪声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物理角度来看,噪声是发声体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从环保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 11、分贝(dB):表示声音的强弱。0 dB:人刚能听到最微弱的声音。30—40 dB: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 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70 dB,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90 dB 。 12.控制噪声: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13.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例如:B超,也可以传递能量,例如:清洗钟表,除去结石。蝙蝠利用回声来确定目标的方法叫做回声定位,根据回声定位原理,发明了声呐。 14.原声和回声的时间间隔大于0.1秒(或者离障碍物距离为17m)才能产生回声。 回声测距离:2s=vt 第二章 光现象 基础知识 1. 光源: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太阳是自然光源,电灯、烛焰是人造光源。月亮和所有的恒星不是光源。 2. 光在同种均匀的介质中沿直线传播。能解释影子的形成和小孔成像。 3.真空中的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用字母c表示:c=3×108 m/s 光在水中的速度约是真空中的3/4 在玻璃中光速为真空中2/3 4.光遇到水面,玻璃以及其他许多物体的表面都会发生反射。光的反射遵守反射规律。(1)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2)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5.在反射现象中,光路可逆。反射分为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镜面反射:表面光滑,平行光线入射,反射光线还是平行的。漫反射:表面粗糙,平行光线入射,反射光线向四面八方。 6.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发生折射时,同时一定也发生发射。折射现象中光路也是可逆的。 7.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者其它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光的折射定律:三线共面,两线分侧,两角不等(空气中角大些)折射现象:钢笔错位、池水变浅、水中叉鱼、海市蜃楼等 8.一束白光(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分解成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的现象叫做光的色散。说明白光不是单色光,而是各种单色光组成的复合光。彩虹是太阳光被水滴色散而成。 9.光的三原色:红、绿、蓝 颜料三原色:青、黄、品红 透明物体的颜色有通过它的色光决定,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 10、红外线位于红光以外,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发射红外线,物体温度越高,辐射的红外线就越多,物体辐射红外线同时也在吸收红外线。红外线作用: ①热作用:加热食物 热谱图诊病 ②红外遥感:地球勘测、寻找水源、监视森林火灾等③遥控:电视机、空调等 11.紫外线位于紫光以外,太阳光是天然紫外线的重要来源。臭氧可以吸收紫外线,避免过量的紫外线对人体伤害。紫外线作用:①杀菌:医院的紫外线灯②紫外线的荧光效应:验钞机、防伪③适当的紫外线照射有利于人体合成维生素D,促进身体对钙的吸收,对人体骨骼生长和健康有好处。 第三章 透镜及其应用 1. 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凸透镜,边缘厚中间薄的透镜叫凹透镜。通过光心的光线不改变传播方向。 2. 凸透镜有两个实焦点,焦点到光心距离叫做焦距。凹透镜有两个虚焦点。 3. 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4. 三条特殊光线:①过光心的光线不改变传播方向。②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折射后过焦点,对凹透镜来说,它的焦点是虚焦点,是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③过焦点的光线经折射后与主光轴平行。对凹透镜来说是虚焦点,是入射光线的正向延长线过焦点。 5. 照相机的镜头是个凸透镜,调焦环的作用是调节镜头到胶片的距离,拍近景时,镜头往前伸, 拍远景时,镜头往后缩,光圈控制进入光的多少,快门控制暴光时间。 6. u>2f 倒立 缩小 实 照相机 u=2f 倒立 等大 实 f<u<2f 倒立 放大 实 投影仪 u=f 不 成 像 u<f 正立 放大 虚 放大镜 一倍焦距分虚实,两倍焦距分大小,实倒虚正来成像,像的大小像距定,像儿跟着物儿跑。 7.眼睛好象一架照相机,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明视距离为25cm。远视眼能看清远处的物体而看不清近处的物体,晶状体太薄,成像在视网膜之后;近视眼能看清近处而看不清远处的物体,晶状体太厚,成像在视网膜只前。 8.近视眼应该带凹透镜,远视眼应该带凸透镜。眼镜的度数=100×焦度 焦度=1/f 9.望远镜的目镜和物镜都是凸透镜,目镜相当于放大镜,物镜相当于照相机镜头。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也是凸透镜,目镜相当于放大镜,物镜相当于投影仪镜头。 第四章 物态变化 1. 温度是物体的冷热程度。 2. 温度计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使用前注意:①观察它的量程②认清它的分度值,使用时注意:①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放入被测液体,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②温度计玻璃泡放在液体中稍等一会儿,稳定后在读数③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除了体温计)被测液体并且时视线和温度计液柱相平。 3. 物质从一种状态到另一种状态叫做物态变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熔化吸热,凝固放热。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 4. 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叫做汽化,从气态变成液态叫做液化。汽化吸热,液化放热。汽化分为蒸发和沸腾。蒸发现象:在任何温度下,发生在液体表面,缓慢的汽化现象。影响蒸发的因素:①液体温度的高低②液体的表面积③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 沸腾: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剧烈的汽化现象。 5. 液化有两种方法:降低温度,压缩体积。 6. 物质从固态变成气态叫做升华,升华吸热,从气态变成固态叫做凝华,凝华放热。 第五章 电流和电路 1. 通过摩擦使物体带电叫做摩擦起电,带电物体能吸引轻小物体。自然界中只有正负两种电荷。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荷,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2. 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单位:库仑(c)元电荷是最小的电荷e=1.6×10—19 原子有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电子组成。通常情况下原子核带的正电荷和核外电子总共带的负电荷数量相等,不显电性,但是得到电子就显负电,失去电子就显正电。 3. 电荷(正电荷或者负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正电荷定向移动方向规定为电流方向。电源是提供电能的装置,用电器是消耗电能的装置,开关控制电路的通和断,导线连接电路作用。 4. 在电源外部:电流方向从电源正极到用电器再到负极 ,在电源内部:电流的方向从电源负极流向正极。 5. 通路:处处接通的电路,用电器正常工作。开路:断开的电路,电路中没有电流,用电器不能工作。短路:不经过用电器而直接把导线接在电源两端。 6. 善于导电的物体叫导体,不善于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金属靠自由电子导电,酸碱盐溶液靠正负离子导电。 7. 电流表示电流强弱的物理量,用I 表示。单A) 1A=1000 m A 1m A=1000 u A 8. 电流表使用注意(两要两不要):①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②电流从“+”接线柱流进电流表,从“—”接线柱流处电流表③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量程④绝对不要不经过用电器而把电流表直接接在电源的两端。还应该注意:①使用电流表前,应该观察电流表指针是否指零,若不指零,应先调零②用试触法选择量程,要从大量程的接线柱开始。 串联电路的电流处处相等,并联电路干路中的电流等于个支路电流

八年级物理复习提纲

1)声现象1.物理学是研究声、光、热、电、力等的物理现象。2.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递声音。3.声音的三大特性:①音调: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频率越快,音调越高。②响度: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振幅越大,响度越大。③音色:由物体的材料和结构决定,不同物体的音色不同。4.人们听到声音的基本过程:①鼓膜的振动 → 听小骨及其他组织 → 听觉神经→ 大脑②颌骨、头骨 → 听觉神经 → 大脑5.声音的作用:传递信息和传递能量(能举例说明)6.凡是影响人们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的声音都是噪声。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90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70dB;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 dB。(2)物态变化1.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单位:摄氏度( ℃ ) 规定: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 0℃ ; 沸水的温度 —— 100℃2.温度计的原理: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常用的液体有水银、酒精、煤油等。 3.温度计的使用:一看:使用前要先看清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二放:玻璃泡全部浸没在液体中,不能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三读:○1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2读数时玻璃泡不能离开液面;○3读数时眼睛要与温度计液柱上表面相平。4.体温计:量程:35℃~42℃;分度值:0.1℃ ; 使用前要将水银甩下去。5.物态变化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熔化要吸热。 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凝固要放热。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要吸热。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液化要放热。物质由固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升华;升华要吸热。物质由气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华;凝华要放热。6.常见的晶体有冰、海波、各种金属;非晶体有蜡、沥青、松香、玻璃等。要求能判别出晶体与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图象。7.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吸热,但温度不变;在凝固过程中要放热,但温度不变;同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吸热,温度不断上升;在凝固过程中要放热,温度不断下降。8.汽化有两种方式:沸腾和蒸发。○1沸腾:a.定义: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汽化现象。b.沸腾条件:①达到沸点; ②继续加热。c.沸腾时的特点:液体在沸腾时要吸热,但温度不变○2蒸发:a.定义:在任何温度下,只发生在液体表面的气化现象。b.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 液体温度的高低:温度越高,蒸发越快; 液体表面积的大小: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c.蒸发有致冷的作用。8.液化有两种方式: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9.能解释日常生活中各种物态变化现象。如:雾、露水、霜、冰雹、雪的形成、各种“白气”、窗边的冰花、卫生球变小、灯管变黑、灯丝变细、冰化成水、铁水涛成钢件等。10.水的沸点与大气压有关:气压越高,沸点越高。(海拔越高,气压越高,沸点越高。)(3)光现象1.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c = 3 × 10 8 m/s2.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 v = 340 m/s3.元电荷: e = 1.6 × 10 –19 C 二.要点知识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如:激光引导掘进隧道、日食、月食的形成、影子的形成、瞄准时用到的“三点一线”、小孔成像等都是运用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得到的。)2.光源:○1自然光源:如水母、太阳、萤火虫等。○2人造光源:如电灯、手电筒、蜡烛等。(注意:不月亮是光源)3.光的三原色:红、绿、蓝。4.光在任何物体的表面都会发生反射。5.光的反射定律:①入射光线、法线、反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三线同面)②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③反射角i=入射角r光的折射规律:①光从空气进入其他介质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②光从其他介质进入空气时,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平面镜成像特点:①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等大)②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等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等距)③像与物体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垂直)④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虚像)6.在光的反射现象和折射现象中,光路都是可逆的。7.反射有两种:镜面反射和漫反射(能举例说明)8.红外线的作用 紫外线的作用。① 红外线摇控①杀菌作用②红外线夜视仪②使荧光物质发光来判断物质的真假③探测病人的健康情况③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帮助钙的吸收9.光谱太阳光分解成为:红、橙、黄、绿、蓝、靛、紫。(4)透镜及其应用1.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2.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3.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4.能找出主光轴、焦点、焦距。5.物距(u)→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像距(v)→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凸透镜成像规律:物距与焦距关系 像距与焦距关系 像的正、倒像的大、小 像的虚、实 u>2f f<v<2f 倒立 缩小 实像 u=2f v=2f 倒立 等大 实像 f<u<2f v>2f 倒立 放大 实像 u=2f 不 成 像 u<f 无限远 正立 放大 虚像结论:一焦分虚实,二焦分大小。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实像都是倒立的,虚像都是正立的。6.照相机: u > f 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幻灯机:f < u < 2f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放大镜: u < f 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显微镜: 目镜:起放大作用;物镜:f < u < 2f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望远镜:目镜: 起放大作用;物镜:u > 2f ,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7.知道近视眼和远视眼形成的原因。 矫正:近视眼用凸透镜矫正(凸透镜为负);远视眼用凹透镜矫正(凹透镜为正)。8.透镜焦度:Φ=1 / f ( f →焦距

八年级下册物理复习重点

力的单位是牛顿哈哈深Vv就素就素的作业了,还是睡不好,的作业了,的作业了,的作业了,的作业了,的作业了

八年级物理复习提纲

kpz318

八年级物理复习提纲

......

八年级下册物理复习

  《欧姆定律》复习提纲  一、欧姆定律  1.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①提出问题:电流与电压电阻有什么定量关系?  ②制定计划,设计实验:要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采用的研究方法是:控制变量法。即:保持电阻不变,改变电压研究电流随电压的变化关系;保持电压不变,改变电阻研究电流随电阻的变化关系。  ③进行实验,收集数据信息:(会进行表格设计)  ④分析论证:(分析实验数据寻找数据间的关系,从中找出物理量间的关系,这是探究物理规律的常用方法。)  ⑤得出结论: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与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欧姆定律的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3.数学表达式I=U/R。  4.说明:①适用条件:纯电阻电路(即用电器工作时,消耗的电能完全转化为内能);  ②I、U、R对应同一导体或同一段电路,不同时刻、不同导体或不同段电路三者不能混用,应加角码区别。三者单位依次是A、V、Ω;  ③同一导体(即R不变),则I与U成正比 同一电源(即U不变),则I与R成反比。  ④ 是电阻的定义式,它表示导体的电阻由导体本身的长度、横截面积、材料、温度等因素决定。  R=U/I是电阻的量度式,它表示导体的电阻可由U/I给出,即R与U、I的比值有关,但R与外加电压U和通过电流I等因素无关。  5.解电学题的基本思路。  ①认真审题,根据题意画出电路图;  ②在电路图上标出已知量和未知量(必要时加角码);  ③选择合适的公式或规律进行求解。  二、伏安法测电阻  1.定义:用电压表和电流表分别测出电路中某一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就可以根据欧姆定律算出这个导体的电阻,这种用电压表电流表测电阻的方法叫伏安法。  2.原理:I=U/R。  3.电路图:(如图)  4.步骤:①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  连接实物时,必须注意 开关应断开  ②检查电路无误后,闭合开关S,三次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分别读出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填入表格。  ③算出三次Rx的值,求出平均值。  ④整理器材。  5.讨论:⑴本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改变被测电阻两端的电压(分压),同时又保护电路(限流)。  ⑵测量结果偏小是因为:有部分电流通过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大于实际通过Rx电流。根据Rx=U/I电阻偏小。  ⑶如图是两电阻的伏安曲线,则R1>R2  三、串联电路的特点  1.电流:文字: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都相等。  字母:I=I1=I2=I3=……In  2.电压:文字: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电压之和。  字母:U=U1+U2+U3+……Un  3.电阻:文字: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路电阻之和。  字母:R=R1+R2+R3+……Rn  理解:把n段导体串联起来,总电阻比任何一段导体的电阻都大,这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长度。  特例:n个相同的电阻R0串联,则总电阻R=nR0 。  4.分压定律:文字:串联电路中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与其电阻成正比。  字母:U1/U2=R1/R2 U1:U2:U3:…=R1:R2:R3:…  四、并联电路的特点  1.电流:  文字:并联电路中总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电流之和。  字母:I=I1+I2+I3+……In  2.电压:  文字: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都相等。  字母:U=U1=U2=U3=……Un  3.电阻:  文字:并联电路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支路电阻倒数之和。  字母:1/R=1/R1+1/R2+1/R3+……1/Rn  理解:把n段导体并联起来,总电阻比任何一段导体的电阻都小,这相当于导体的横截面积增大。  特例:n个相同的电阻R0并联,则总电阻R=R0/n。  求两个并联电阻R1.R2的总电阻R=  4.分流定律:文字:并联电路中,流过各支路的电流与其电阻成反比。  字母:I1/I2=R2/R1

求八年级下册物理复习提纲 北师大版

八年级物理下期知识点整理第六章一.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焦点:与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F点会聚,F点叫作凸透镜的焦点。焦距: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叫焦距。焦距越小的透镜,会聚(或发散)作用越明显。二.凸透镜成像规律。物距 像距 像的性质 正立或倒立 放大或缩小 虚像或实像u>2f 2f>v>f 倒立 缩小 实像u=2f v=2f 倒立 等大 实像2f>u>f v>2f 倒立 放大 实像u<f 正大 放大 虚像三.常用透镜1.幻灯机和投影仪 成像特点:物体在凸透镜一倍焦距至二倍焦距之间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注意事项:幻灯片就倒着放。2.照相机 成像物点:物体在凸透镜二倍焦距以外,成倒立缩小的实像。3.放大镜 成像特点:物体在凸透镜一倍焦距以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像同侧。四.眼睛从成像的角度讲,人的眼睛可以简化为一个凸透镜和一个屏幕。明视距离:在距眼25cm处的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最清楚,因此把25cm的距离叫做正常眼睛的明视距离。近视眼:明视距离小于25cm,可配戴凹透镜得到矫正。远视眼:明视距离大于25cm,可配戴凸透镜得到矫正。眼镜的度数=1/f×100(f必须用m做单位。)第七章一.基本概念: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2.力的符号:F力的单位:牛顿;N3.力的作用效果: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4.力的测量工具:测力计。(实验室中用弹簧测力计)5.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三要素都表示出来的方法,叫力的图示。二.重力1.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 施力物体:地球。2.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3.物体受到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G=mg ; g取9.8N/kg,表示:1千克物体所受的重力9.8N。三.摩擦力1.在滑动摩擦过程中产生的力,叫滑动摩擦力。2.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因素:压力大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3.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4.增大摩擦力的方法: 增大压力; 使接触面变得粗糙; 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减小压力; 使接触面变得光滑。四.同一直线上的二力合成。 方向相同:F=F1+F2方向相反:F=F1-F2 (F1>F2)五.二力平衡1.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叫做平衡。平衡的物体所受的力叫做平衡力。2.如果物体只受两个力而处于平衡状态叫做二力平衡。3.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我们就说这两个力彼此平衡。4.受平衡力时,物体所受合力为零。在平衡力作用下物体运动状态不变。六.牛顿第一定律1.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这个规律叫做牛顿第一定律,也称惯性定律。2.物体操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第八章一.压力1.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力叫压力。2.压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3.压力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压力的大小;受力面积的大小。4.压力的方向:垂直于接触面向下。二.压强1.意义: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2.定义:作用在物体单位面积上的压力叫做压强。3.公式:P=F/S;(压强=压力/受力面积)4.单位:帕斯卡。Pa 1Pa=1N/m2,表示:每平方米面积上受到的压力为1牛。5.增大压强的方法: 压力一定,减小受力面积; 受力面积一定,增大压力。6.减小压强的方法: 压力一定,增大受力面积; 受力面积一定,减小压力。三.液体内部压强1.液体内部压强的产生原因:液体受到重力,液体具有流动性。2.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1) 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2) 在液体内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压强相等;(3) 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4) 液体内部的压强跟液体的密度有关。3.液体内部压强计算工式:P=4.连通器:上部开口,底部连通的容器叫做连通器。 连通器的特点:如果连通器中只装一种液体,那么液体静止时连通器各容器中液面总是相平的。 连通器的应用:下水道的回水管;水塔的供水系统;水位计;牲畜自动饮水器等。四.大气压强1.空气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这个压强叫做大气压强。2.证明大气压存在的著名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 测出大气压值的实验:托里拆利实验。3.1个标准大气压=760mm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1.01×105Pa4.影响大气压的因素 ①大气压随高度的升高而减小;〔在海拔2000m以内,每升高12m,大气压约下降133Pa(1mm水银柱)〕 ②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减小压强就增大,体积增大压强就减小。 ③大气压还与天气,温度等条件有关。5.大气压的应用: 活塞式抽水机;离心式水泵

八年级下册物理复习提纲(北师大版)

我也在找

八年级下册物理复习提纲

电 学 1. 摩擦过的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就说物体带了电. 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 2. 自然界存在着两种电荷,用绸子摩擦的玻璃带正电;用毛皮摩擦的橡胶棒带负电.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3. 电荷的多少叫电量. 电荷的符号是“Q”,单位是库仑,简称库,用符号“C”表示. 4. 摩擦起电的原因是电荷发生转移. 电子带负电. 失去电子带正电;得到电子带负电. 5. 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把正电荷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能够提供持续供电 的装制叫电源. 干电池、铅蓄电池都是电源. 直流电源的作用是在电源内部不断地使正极聚 集正电荷,负极聚集负电荷. 干电池、蓄电池对外供电时,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6. 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 金属、石墨、人体、大地以及酸、碱、盐的水溶液等都是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 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等是绝缘体. 导体和绝缘体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 金属导电,靠的就是自由电子导电 . 7. 把电源、用电器、开关等用导线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的路径叫电路. 接通的电路电通路;断开的电路电开路;不经用电器而直接把导线连在电源两端叫短路. 用符号表示电路的连接的图叫电路图. 把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组成的电路叫串联电路. 把元件并列地连接起来的电路叫并联电路. 8. 电流强度等于1秒钟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 . "I"表示电流, "Q"表示电量, "t"表示时间,则 I= . 1安=1库/秒. 1安(A)=1000毫安(mA);1毫安(mA)=1000微安(μA); 9. 测量电流的仪表叫电流表. 实验室用的电流表一般有两个量程和三个接线柱,两个量程分别是 0~0 .6安和 0~3安;接0~0 .6安时每大格为0.2安,每小格为0.02安;接0~3安时每大格为1安,每小格为0.1安. 10. 电流表使用时:①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②“+”、“-”接线柱接法要正确;③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量程;④绝对不允许不经用电器而把电流表直接连到电源的两极上. 11.电压使电路中形成电流. 电压用符号“ U”表示,单位是伏,用“ V”表示. 1千伏(kV)=1000伏(V); 1伏(V)=1000毫伏(mV);1毫伏(mV)=1000微伏(μV). 一节干电池的电压为1.5伏 ,电子手表用氧化银电池每个也是1.5伏,铅蓄电池每个2伏 ,家庭电路电压为220伏 ,对人体的安全电压为不超过 36伏. 12. 测量电压的仪表叫电压表. 实验室用的电压表一般有两个量程和三个接线柱,两个量程分别是 0~3伏和 0~15伏;接0~3伏时每大格为1伏,每小格为0.1伏;接0~15伏时每大格为5伏,每小格为0.5伏. 13. 电压表使用时:①电流压表要并联在电路中;②“+”、“-”接线柱接法要正确;③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量程. 14. 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叫电阻. 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 电阻的符号是“R”,单位是“欧姆”,单位符号是“Ω”. 1兆欧(MΩ)=1000千欧(kΩ);1千欧(kΩ)=1000欧(Ω). 15. 变阻器的作用是:改变电阻线在电路中的长度,就可以逐渐改变电阻,从而逐渐改变电流. 达到控制电路的目的. 16. 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这个结论叫欧姆定律. 用公式表示是:I= . 17. 电流在某段电路上所做的功,等于这段电路两端的电压、电路中的电流和通电时间的乘积. 公式是W=UIt. 电功的单位是“焦”.另外,1度=1千瓦时=3.6×106焦, “度”也是电功的单位. 18. 电流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叫电功率. 公式是P=UI. 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叫额定电压,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叫额定功率. 如"PZ220V 100W"表示的是额定电压为220伏,额定功率是100瓦. 19. 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 跟通电时间成正比,这个结论叫焦耳定律. 公式是Q=I2Rt . 热量的单位是“焦”. 电热器是利用电来加热的设备. 如电炉、电烙铁、电熨斗等. 20. 家庭电路的两根电线,一根叫火线,一根叫零线. 火线和零线之间有220伏的电压,零线是接地的. 测量家庭电路中一定时间内消耗多少电能的仪表叫电能表. 它的单位是“度”. 21. 保险丝是由电阻率大、熔点低的铅锑合金制成. 它的作用是:在电路中的电流达到危险程度以前,自动切断电路. 更换保险丝时,应选用额定电流等于或稍大于正常工作时的电流的保险丝. 绝不能用铜丝代替保险丝. 22. 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是:①发生短路;②用电器的总功率过大. 插座分两孔插座和三孔插座. 23. 测电笔的使用是:用手接触笔尾的金属体,笔尖接触电线,氖管发光的是火线,不发光的是零线. 24. 安全用电的原则是: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特别要警惕不带电的物体带了电,应该绝缘的物体导了电. 电 磁 1. 永磁体包括人造磁体和天然磁体. 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的条形磁体或磁针,静止后总是一端指南(叫南极),一端指北(叫北极). 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原来没有磁性的物质得到磁性的过程叫磁化. 铁棒磁化后的磁性易消失,叫软磁铁;钢棒磁化后的磁性不易消失,叫硬磁铁. 2. 磁体周围空间存在着磁场. 磁场的基本性质是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的作用, 因此可用小磁针鉴别某空间是否存在磁场. 3. 人们为了形象地描述磁场引入了磁感线(实际并不存在)。(采用了模型法)磁感线的疏密表示该处磁场的强弱,磁感线的方向(即切线方向)表示该处磁场方向。在磁体外部磁感线从北极出发回到南极,在磁体内部磁感线从南极指向北极。磁感线都是闭合曲线。 4.可以用安培定则(右手螺旋定则:右手握住导线,让伸直的大拇指方向跟电流方向一致,那么弯曲的四指所指的方向就是磁场方向)来判定电流产生的磁场方向。对于通电螺线管,用右手四个手指的环绕方向表示螺线管上的电流方向,则大拇指指向即为通电螺线管的N极。 5.电磁铁与永磁体相比有很多优点,它可以通过调整电流的有无、强弱、方向,达到控制磁场的有无、强弱、方向。利用电磁铁做成的电磁继电器(电铃)在自动控制和远距离操纵上常有应用。 6.通电导体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受力方向跟电流方向和磁感线方向有关。 7.直流电动机就是利用通电线圈在磁场里受到力的作用发生转动而制作的。在这一过程里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在直流电动机里利用换向器改变线圈中电流方向,使线圈在磁场力作用下持续沿同一方向转动。 8.闭合回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作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会产生感应电流,这就是电磁感应现象。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是:一是电路闭合;二是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即导体运动方向不能与磁感线平行。 9.发电机是利用闭合线圈在磁场中作切割磁感线转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原理制成的,它是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10.电池分化学电池(正极是铜帽碳棒)、水果电池、伏打电池(有里程碑意义,是真正意义上的电池)、蓄电池(有铅和硫酸,污染大)、太阳能电池(无污染,利用可再生能源),燃料电池 发电厂发电有以下几种方式:火力发电,水利发电,风力发电,核能发电,潮汐发电等。

求文档: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复习提纲

2010

八年级下册物理复习提纲

百度文库里有

八年级下册物理复习提纲

这是七年级和八年级的声学 5.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6. 声音靠介质传播, 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米/秒, 真空不能传声. 热学 7. 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测量温度的仪器叫温度计, 它的原理是利用了水银、酒精、煤油等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 8. 温度的单位有两种: 一种是摄氏温度, 另一种是国际单位, 采用热力学温度.而摄氏温度是这样规定的: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度, 把一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规定为100度, 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 每一等分为1摄氏度. -6℃读作负6摄氏度或零下6摄氏度. 9. 使用温度计之前应: (1)观察它的量程; (2)认清它的最小刻度. 10. 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 正确的方法是: (1)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 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2)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儿, 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3)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 视线与温度计中的液柱上表面相平. 11. 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要吸热), 从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要放热). 12. 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 它们的主要区别是晶体有一定的熔点, 而非晶体没有. 13. 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吸热), 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放热). 汽化有两种方式: 蒸发和沸腾. 沸腾与蒸发的区别是: 沸腾是在一定的温度下发生的, 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而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发生的, 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 14. 要加快液体的蒸发, 可以提高液体的温度, 增大液体的表面积和加快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速度. 15. 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 沸腾时只吸收热量,温度不变,有时因为液体中含杂志沸点会有适当变化,水的沸点是100℃. 16. 要使气体液化有两种方法: 一是降低温度, 二是压缩体积. 17. 物质从固态变为气态叫气化(吸热), 从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放热). 光学 18. 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真空(空气)的速度是3×100000000 米/秒. 影子、日食、月食都可以用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来解释. 19. 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0. 平面镜的成像规律是: (1)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2)像与物的大小相等; (3)像与物的连线跟镜面垂直,(4)所成的像是虚像。 21.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 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 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22. 凸透镜也叫会聚透镜,如老花镜. 凹透镜也叫发散透镜, 如近视镜. 23. 照相机的原理是:凸透镜到物体的距离大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4. 幻灯机、投影仪的原理: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在2倍焦距和一倍焦距之间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25. 放大镜、显微镜的原理是: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26.天文望远镜分托普勒望远镜和伽利略望远镜。托普勒望远镜的原理是目镜焦距小,物镜焦距大,物镜呈倒立缩小的实像几乎在焦点上,从而显倒立缩小实像,目镜在此基础上呈放大的虚像,即f1+f2。伽利略望远镜目镜呈放大虚像,即f1-f2. 力与运动 2. 长度的测量工具是刻度尺, 主单位是米. 3. 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最简单的机械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4.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用公式表示: V=S/t ,速度的主单位是米/秒. 26. 物体中含有物质的多少叫质量.质量的国际主单位是千克,测量工具是天平. 27. 天平的使用方法:(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被测物放在左盘里,砝码放在右盘里. 28.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密度的国际主单位是千克/米3 , 计算公式是ρ= .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而改变,也不随物体的位置而改变.一杯水和一桶水的质量不同,体积不同,但密度是相同的.1升=1分米3,1毫升=1厘米3,1克/厘米3=1000千克/米3. 29. 水的密度是1.0×103千克/米3, 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1米3的水的质量是1.0×103千克. 30. 用量筒量杯测体积读数时,视线要与液面相平. 31. 力的作用效果:一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二是使物体发生形变。 32. 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 测量力的工具是测力计,实验室常用的是弹簧秤. 弹簧秤的工作原理是:弹簧的伸长跟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33. 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叫力的三要素。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的三要素的方法叫力的图示法。 34.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且物体间的力是相互的。力的作用效果是①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②使物体发生形变。 35. 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36. 重力跟质量成正比,它们之间的关系是G=mg,其中g=9.8牛/千克. 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重心,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 37. 求两个力的合力叫二力合成。若有二力为F1、F2,则二力同向时的合力为 F=F1+F2 ,反向时的合力为F=F大-F小 。 1.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 2. 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所以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 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3. 利用惯性解释:①先描述物体处于什么状态,②再描述发生的变化,③由于惯性,所以物体仍要保持原来的状态. 4 . 两力平衡的条件是:①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②如果大小相等,③方向相反,④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则这两力平衡. 两个平衡的力的合力为零. 5. 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叫摩擦力. 摩擦分为滑动摩擦和滚动摩擦,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既跟压力的大小有关,又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我们应增大有益摩擦,减小有害摩擦. 6. 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压力的方向与物体的表面垂直. 压力并不一定等于重力. 只有物体水平放置且无其他力时,压力才等于重力。 7. 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压强的公式是 P= .压强的单位是“牛/米2”,通常叫“帕”. 1帕=1牛/米2,常用的单位有百帕(102帕),千帕(103帕),兆帕(106帕). 8. 液体对容器底和侧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 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密度有关. 用来测量液体压强的仪器叫压强计. 9. 公式p=ρgh 仅适用于液体. 该公式的物体意义是:液体的压强只跟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重量、体积、形状等无关. 公式中的“h”是指液体中的某点到液面的垂直距离. 另外,该公式对规则、均匀且水平放置的正方体、园柱体等固体也适用. 10. 上端开口、下部相连通的容器叫连通器. 它的性质是:连通器里的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总保持相平. 茶壶、锅炉水位计都是连通器. 船闸是利用连通器的原理来工作的. 11. 包围地球的空气层叫大气层,大气对浸入它里面的物体的压强叫大气压强. 托里拆利首先测出了大气压强的值. 之后的11年,即1654年5月,德国马德堡市市长奥托·格里克做了一个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 12. 把等于760毫米水银柱的大气压叫一个标准大气压,1标准大气压≈1.01×105帕(P=ρgh =13.6×103千克/米3×9.8牛/千克×0.76米≈1.01×105帕). 1标准大气压能支持约10.3米高的水柱,能支持约12.9米高的煤油柱. 13. 大气压随高度的升高而减小. 测量大气压的仪器叫气压计. 液体的沸点跟气压有关. 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 高山上烧饭要用高压锅. 14. 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式水泵、钢笔吸进墨水等都是利用大气压的原理来工作的. 15.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就是 液体对物体的浮力(F浮 =F下—F上). 这就是浮力产生的原因. 浮力总是竖直向上的. F浮 G物 物体下沉;F浮 G物 物体上浮; 物体悬浮、漂浮时都有F浮 =G物,但两者有区别(V排不同) . 16. 阿基米德原理: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公式是F浮 =G排 =ρ液gV排 . 阿基米德原理也适用于气体. 通常将密度大于水的物质(如铁等)制成空心的, 以浮于水面. 轮船、潜水艇、气球和飞艇等都利用了浮力.

八年级下册期中物理复习提纲

第六章 《电压 电阻》复习提纲一、电压(一)、电压的作用1、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电压使电路中的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了电流。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2、电路中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①电路中有电源(或电路两端有电压)②电路是连通的。注:说电压时,要说“xxx”两端的电压,说电流时,要说通过“xxx”的电流。3、在理解电流、电压的概念时,通过观察水流、水压的模拟实验帮助我们认识问题,这里使用了科学研究方法“类比法”(类比是指由一类事物所具有的属性,可以推出与其类似事物也具有这种属性的思考和处理问题的方法)(二)、电压的单位1、国际单位: V 常用单位:kV mV 、μV 换算关系:1Kv=1000V 1V=1000 mV 1 mV=1000μV2、记住一些电压值: 一节干电池1.5V 一节蓄电池 2V 家庭电压220V 安全电压不高于36V(三)、电压测量:1、仪器:电压表 ,符号:2、读数时,看清接线柱上标的量程,每大格、每小格电压值3、使用规则:两要、一不①电压表要并联在电路中。②电流从电压表的“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否则指针会反偏。③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最大量程。 Ⅰ 危害:被测电压超过电压表的最大量程时,不仅测不出电压值,电压表的指针还会被打弯甚至烧坏电压表。Ⅱ 选择量程:实验室用电压表有两个量程,0—3V 和0—15V。测量时,先选大量程,用开关试触,若被测电压在3V—15V可 测量 ,若被测电压小于3V则 换用小的量程,若被测电压大于15V则换用更大量程的电压表。 (四)、电流表、电压表的比较: 电流表 电压表异 符号 连接 串联 并联 直接连接电源 不能 能 量 程 0.6A 3A 3V 15V 每大格 0.2A 1A 1V 5V 每小格 0.02A 0.1A 0.1V 0.5V 内阻 很小,几乎为零相当于短路 很大相当于开路同 调零;读数时看清量程和每大(小)格;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不能超过最大测量值。(六)、利用电流表、电压表判断电路故障1、电流表示数正常而电压表无示数:“电流表示数正常”表明主电路为通路,“电压表无示数”表明无电流通过电压表,则故障原因可能是:①电压表损坏;②电压表接触不良;③与电压表并联的用电器短路。2、电压表有示数而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有示数”表明电路中有电流通过,“电流表无示数”说明没有或几乎没有电流流过电流表,则故障原因可能是①电流表短路;②和电压表并联的用电器开路,此时电流表所在电路中串联了大电阻(电压表内阻)使电流太小,电流表无明显示数。3、电流表电压表均无示数“两表均无示数”表明无电流通过两表,除了两表同时短路外,最大的可能是主电路断路导致无电流。二、电阻(一)定义及符号:1、定义: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2、符号:R。(二)单位:1、国际单位:欧姆。规定:如果导体两端的电压是1V,通过导体的电流是1A,这段导体的电阻是1Ω。2、常用单位:千欧、兆欧。3、换算:1MΩ=1000KΩ 1 KΩ=1000Ω4、了解一些电阻值:手电筒的小灯泡,灯丝的电阻为几欧到十几欧。日常用的白炽灯,灯丝的电阻为几百欧到几千欧。实验室用的铜线,电阻小于百分之几欧。电流表的内阻为零点几欧。电压表的内阻为几千欧左右。(三)影响因素:1、实验原理: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通过电流的变化来研究导体电阻的变化。(也可以用串联在电路中小灯泡亮度的变化来研究导体电阻的变化)2、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所以定论“电阻的大小与哪一个因素的关系”时必须指明“相同条件”3、结论: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还与温度有关。4、结论理解:⑴导体电阻的大小由导体本身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决定。与是否接入电路、与外加电压及通过电流大小等外界因素均无关,所以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⑵结论可总结成公式R=ρL/S,其中ρ叫电阻率,与导体的材料有关。记住:ρ银<ρ铜<ρ铝,ρ锰铜<ρ镍隔。假如架设一条输电线路,一般选铝导线,因为在相同条件下,铝的电阻小,减小了输电线的电能损失;而且铝导线相对来说价格便宜。(四)分类1、定值电阻:电路符号: 。2、可变电阻(变阻器):电路符号 。⑴滑动变阻器:构造:瓷筒、线圈、滑片、金属棒、接线柱结构示意图: 。变阻原理: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使用方法:选、串、接、调根据铭牌选择合适的滑动变阻器;串联在电路中;接法:“一上一下” ;接入电路前应将电阻调到最大。铭牌:某滑动变阻器标有“50Ω1.5A”字样,50Ω表示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50Ω或变阻范围为0-50Ω。1.5A表示滑动变阻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1.5A.作用:①通过改变电路中的电阻,逐渐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②保护电路应用:电位器优缺点:能够逐渐改变连入电路的电阻,但不能表示连入电路的阻值注意:①滑动变阻器的铭牌,告诉了我们滑片放在两端及中点时,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②分析因变阻器滑片的变化引起的动态电路问题,关键搞清哪段电阻丝连入电路,再分析滑片的滑动导致变阻器的阻值如何变化。⑵电阻箱:分类:旋盘式电阻箱:结构:两个接线柱、旋盘 变阻原理:转动旋盘,可以得到0-9999.9Ω之间的任意阻值 读数:各旋盘对应的指示点的示数乘以面板上标记的倍数,然后加在一起,就是接入电路的电阻插孔式电阻箱:结构:铜块、铜塞,电阻丝 读数:拔出铜塞所对应的电阻丝的阻值相加,就是连入电路的电阻值。 优缺点:能表示出连入电路的阻值,但不能够逐渐改变连入电路的电阻。第七章 《欧姆定律》复习提纲一、欧姆定律。1、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①提出问题:电流与电压电阻有什么定量关系?②制定计划,设计实验:要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采用的研究方法是:控制变量法。即:保持电阻不变,改变电压研究电流随电压的变化关系;保持电压不变,改变电阻研究电流随电阻的变化关系。③进行实验,收集数据信息:(会进行表格设计)④分析论证:(分析实验数据寻找数据间的关系,从中找出物理量间的关系,这是探究物理规律的常用方法。) ⑤得出结论: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与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2、欧姆定律的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3、数学表达式 I=U/R 4、说明:①适用条件:纯电阻电路(即用电器工作时,消耗的电能完全转化为内能)②I、U、R对应 同一导体或同一段电路,不同时刻、不同导体或不同段电路三者不能混用,应加角码区别。三者单位依次是 A 、V 、Ω③ 同一导体(即R不变),则I与U 成正比 同一电源(即U不变),则I 与R成反比。④ 是电阻的定义式,它表示导体的电阻由导体本身的长度、横截面积、材料、温度等因素决定。 R=U/I 是电阻的量度式,它表示导体的电阻可由U/I给出,即R 与U、I的比值有关,但R与外加电压U 和通过电流I等因素无关。5、解电学题的基本思路①认真审题,根据题意画出电路图;②在电路图上标出已知量和未知量(必要时加角码);③选择合适的公式或规律进行求解。二、伏安法测电阻 1、定义:用电压表和电流表分别测出电路中某一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就可以根据欧姆定律算出这个导体的电阻,这种用电压表电流表测电阻的方法叫伏安法。2、原理:I=U/R3、电路图: (右图) 4、步骤:①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 连接实物时,必须注意 开关应断开② 检查电路无误后,闭合开关S,三次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分别读出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填入表格。③算出三次Rx的值,求出平均值。④整理器材。5、讨论:⑴本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改变被测电阻两端的电压(分压),同时又保护电路(限流)。⑵测量结果偏小是因为:有部分电流通过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大于实际通过Rx电流。根据Rx=U/I电阻偏小。⑶如图是两电阻的伏安曲线,则R1>R2三、串联电路的特点:1、电流:文字: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都相等。 字母:I=I1=I2=I3=……In2、电压:文字: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电压之和。 字母:U=U1+U2+U3+……Un3、电阻:文字: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路电阻之和。 字母:R=R1+R2+R3+……Rn理解:把n段导体串联起来,总电阻比任何一段导体的电阻都大,这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长度。 特例: n个相同的电阻R0串联,则总电阻R=nR0 .4、分压定律:文字:串联电路中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与其电阻成正比。字母:U1/U2=R1/R2 U1:U2:U3:…= R1:R2:R3:…四、并联电路的特点:1、电流:文字:并联电路中总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电流之和。 字母: I=I1+I2+I3+……In2、电压:文字: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都相等。 字母:U=U1=U2=U3=……Un3、电阻:文字:并联电路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支路电阻倒数之和。 字母:1/R=1/R1+1/R2+1/R3+……1/Rn理解:把n段导体并联起来,总电阻比任何一段导体的电阻都小,这相当于导体的横截面积增大。 特例: n个相同的电阻R0并联,则总电阻R=R0/n . 求两个并联电阻R1、R2的总电阻R=4、分流定律:文字:并联电路中,流过各支路的电流与其电阻成反比。 字母:I1/I2= R2/R1 第八章 《电功率》复习提纲一、电功:1、定义:电流通过某段电路所做的功叫电功。2、实质:电流做功的过程,实际就是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消耗电能)的过程;电流做多少功,就有多少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就消耗了多少电能。 电流做功的形式:电流通过各种用电器使其转动、发热、发光、发声等都是电流做功的表现。3、规定:电流在某段电路上所做的功,等于这段电路两端的电压,电路中的电流和通电时间的乘积。4、计算公式:W=UIt =Pt(适用于所有电路) 对于纯电阻电路可推导出:W= I2Rt= U2t/R①串联电路中常用公式:W= I2Rt W1:W2:W3:…Wn=R1:R2:R3:…:Rn ②并联电路中常用公式:W= U2t/R W1:W2= R2:R1③无论用电器串联或并联。计算在一定时间所做的总功 常用公式W= W1+W2+…Wn 5、单位:国际单位是焦耳(J)常用单位:度(kwh) 1度=1千瓦时=1 kwh=3.6×106J6、测量电功:⑴电能表:是测量用户用电器在某一段时间内所做电功(某一段时间内消耗电能)的仪器。⑵ 电能表上“220V”“5A”“3000R/kwh”等字样,分别表示:电电能表额定电压220V;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5A;每消耗一度电电能表转盘转3000转。⑶读数:A、测量较大电功时用刻度盘读数。①最后一位有红色标记的数字表示小数点后一位。②电能表前后两次读数之差,就是这段时间内用电的度数。3 2 4 6 83 2 6 5 4如:电能表月初读数 月底读数是这个月用电 度合 J B、测量较小电功时,用表盘转数读数。如:某用电器单独工作电能表(3000R/kwh)在10分钟内转36转则10分钟内电器消耗的电能是 J。二、电功率:1、定义:电流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2、物理意义:表示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灯泡的亮度取决于灯泡的实际功率大小。3、电功率计算公式:P=UI=W/t(适用于所有电路) 对于纯电阻电路可推导出:P= I2R= U2/R①串联电路中常用公式:P= I2R P1:P2:P3:…Pn=R1:R2:R3:…:Rn ②并联电路中常用公式:P= U2/R P1:P2= R2:R1③无论用电器串联或并联。计算总功率 常用公式P= P1+P2+…Pn 4、单位:国际单位 瓦特(W) 常用单位:千瓦(kw)5、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⑴ 额定电压: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额定功率: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P额=U额I额=U2额/R某灯泡上标有“PZ22OV-25”字样分别表示:普通照明,额定电压220V,额定功率25W的灯泡。若知该灯“正常发光”可知:该灯额定电压为220V,额定功率25W,额定电流I=P/U=0.11A 灯丝阻值R=U2额/P=2936Ω。⑵ 当U实 =U额时,P实=P额 用电器正常工作(灯正常发光) 当U实<U额 时,P实<P额 用电器不能正常工作(灯光暗淡),有时会损坏用电器 ①实际功率随电压变化而变化根据P=U2/R得②根据P=U2/R 如果U 减小为原来的1/n 则P′= 如:U实 = 1 2U额 P实 = 1 4P额 当U实 > U额 P实 > P额 长期使用影响用电器寿命(灯发光强烈) P实= 0 用电器烧坏(灯丝烧断)⑶ 灯L1“220V 100W”, 灯L2“220V 25W”相比较而言,L1灯丝 粗短 ,L2灯丝 细长。判断灯丝电阻口诀:“大(功率)粗短,小细长”(U额 相同) 两灯串联时,灯L2亮,两灯并联时,灯L1亮。判断哪个灯亮的口诀“串小(功率)并大” (U额 相同)⑷“1度”的规定:1kw的用电器工作1h消耗的电能。P=W/ t 可使用两套单位:“W、J、s”、“kw、 kwh、h”6、测量:Ⅰ、 伏安法测灯泡的额定功率:①原理:P=UI ②电路图:③选择和连接实物时须注意: 电源:其电压高于灯泡的额定电压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时要变阻,且调到最大值。根据能否调到灯泡的额定电压选择滑动变阻器。电压表:并联在灯泡的两端“+”接线柱流入,“-”接线柱流出。根据额定电压选择电压表量程。电流表 串联在电路里““+”接线柱流入,“-”接线柱流出。根据I额=P额/U额 或I额=U额/R 选择量程。Ⅱ 测量家用电器的电功率:器材:电能表 秒表 原理:P=W/t三 电热1、实验:目的:研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那些因素有关? 原理:根据煤油在玻璃管里上升的高度来判断电流通过电阻丝通电产生电热的多少 。 实验采用煤油的目的:煤油比热容小,在相同条件下吸热温度升高的快:是绝缘体 2、焦耳定律: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平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 3、计算公式:Q=I2Rt (适用于所有电路)对于纯电阻电路可推导出:Q =UIt= U2t/R=W=Pt①串联电路中常用公式:Q= I2Rt 。Q1:Q2:Q3:…Qn=R1:R2:R3:…:Rn 并联电路中常用公式:Q= U2t/R Q1:Q2= R2:R1②无论用电器串联或并联。计算在一定时间所产生的总热量 常用公式Q= Q1+Q2+…Qn③分析电灯、电炉等电热器问题时往往使用:Q= U2t/R=Pt4、应用——电热器:①定义:利用电流的热效应而制成的发热设备。②原理:焦耳定律③组成:电热器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发热体,发热体是由电阻率大、熔点高的合金制成。④优点:清洁卫生没有污染、热效率高、方便控制和调节温度。练习 ☆家庭电路中有一只标有名牌的灯泡正常发光,现给的器材有电能表、电流表、电压表、钟表,请用三种方法测出这只灯泡的此时功率,说明道理并写出表达式。

八年级下册物理复习提纲

上你入肉

八年级下物理复习提纲

买一本QQ教辅,

急求 八年级下册物理复习提纲(粤教泸科版)

1. 力的作用效果:一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二是使物体发生形变。 2.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 测量力的工具是测力计,实验室常用的是弹簧秤. 弹簧秤的工作原理是:弹簧的伸长跟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3. 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叫力的三要素。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的三要素的方法叫力的图示法。 4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且物体间的力是相互的。力的作用效果是①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②使物体发生形变。 5. 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6. 重力跟质量成正比,它们之间的关系是G=mg,其中g=9.8牛/千克. 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重心,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 7.求两个力的合力叫二力合成。若有二力为F1、F2,则二力同向时的合力为 F=F1+F2 ,反向时的合力为F=F大-F小 。 8.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 9. 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所以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 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10. 利用惯性解释:①先描述物体处于什么状态,②再描述发生的变化,③由于惯性,所以物体仍要保持原来的状态. 11. 两力平衡的条件是:①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②如果大小相等,③方向相反,④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则这两力平衡. 两个平衡的力的合力为零. 12.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叫摩擦力. 摩擦分为滑动摩擦和滚动摩擦,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既跟压力的大小有关,又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我们应增大有益摩擦,减小有害摩擦. 13.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压力的方向与物体的表面垂直. 压力并不一定等于重力. 只有物体水平放置且无其他力时,压力才等于重力。 14.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压强的公式是 P= .压强的单位是“牛/米2”,通常叫“帕”. 1帕=1牛/米2,常用的单位有百帕(102帕),千帕(103帕),兆帕(106帕). 15. 液体对容器底和侧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 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密度有关. 用来测量液体压强的仪器叫压强计. 16.公式p=ρgh 仅适用于液体. 该公式的物体意义是:液体的压强只跟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重量、体积、形状等无关. 公式中的“h”是指液体中的某点到液面的垂直距离. 另外,该公式对规则、均匀且水平放置的正方体、园柱体等固体也适用. 17. 上端开口、下部相连通的容器叫连通器. 它的性质是:连通器里的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总保持相平. 茶壶、锅炉水位计都是连通器. 船闸是利用连通器的原理来工作的. 18. 包围地球的空气层叫大气层,大气对浸入它里面的物体的压强叫大气压强. 托里拆利首先测出了大气压强的值. 之后的11年,即1654年5月,德国马德堡市市长奥托·格里克做了一个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 19. 把等于760毫米水银柱的大气压叫一个标准大气压,1标准大气压≈1.01×105帕(P=ρgh =13.6×103千克/米3×9.8牛/千克×0.76米≈1.01×105帕). 1标准大气压能支持约10.3米高的水柱,能支持约12.9米高的煤油柱. 20. 大气压随高度的升高而减小. 测量大气压的仪器叫气压计. 液体的沸点跟气压有关. 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 高山上烧饭要用高压锅. 21. 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式水泵、钢笔吸进墨水等都是利用大气压的原理来工作的. 22.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就是 液体对物体的浮力(F浮 =F下—F上). 这就是浮力产生的原因. 浮力总是竖直向上的. F浮 G物 物体下沉;F浮 G物 物体上浮; 物体悬浮、漂浮时都有F浮 =G物,但两者有区别(V排不同) . 23. 阿基米德原理: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公式是F浮 =G排 =ρ液gV排 . 阿基米德原理也适用于气体. 通常将密度大于水的物质(如铁等)制成空心的, 以浮于水面. 轮船、潜水艇、气球和飞艇等都利用了浮力.

沪粤版八年级下册物理复习提纲

买本参考书就可以了

谁有八年级下册物理复习提纲?

声音是由物体震动产生的

苏科版八年级下物理复习提纲

一质量为54g,体积为20cm3的金属块,它的密度是多少?是哪一种金属?当截去5cm3后,剩下的金属块密度为多少?解:由密度公式可得查表可得此金属块是铝,当截去5cm3后剩下的金属块还是铝块,它的密度还是2.7×103kg/m3,这是因为物质的密度是本身的性质与质量、体积无关,当截去5cm3后体积减小,其质量亦随着减小,而 的比值不变。7.一堵墙宽0.5m,长5m,高4m,由密度是1.9×103kg/m3的砖砌成,这堵墙的质量多大?解:一个庞大的物体是无法用天平或其它仪器测量的,由于密度是表示物质特性的物理量,物体的质量由它的体积密度共同决定,所以可以由物体的体积V密度 求它的质量m.这堵墙的体积为V=5m×0.5m×4m=10m3这堵墙的质量为m= u2022V=1.9×103kg/m3×10m3=1.9×104kg8.一个体积是40cm3的铁球,质量是156g,这个铁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 铁=7.8×103kg/m3)若是空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多大?解:此题是典型的一题多解通过解题开阔思路,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解法一:密度比较法,求出球的密度与铁的密度相比较。∵ 球< 铁∴铁球是空心的。解法二:质量比较法,设铁球是实心的,求出实心球的质量与铁球的质量相比较。m实= 铁V球=7.8g/cm3×40cm3=312g∵m球<m实∴铁球是空心的。解法三:体积比较法,设铁球是实心的,求出实心球体积与铁球的体积相比较。∵V球>V实∴铁球是空心的。铁球空心部分的体积。△V=V球-V实=40cm3-20cm3=20cm39.把一块金属放入盛满酒精( 酒精=0.8g/cm3)的杯中时,从杯中溢出8g酒精。若将该金属块放入盛满水的杯中时,从杯中溢出水的质量是多少?解:因为金属块的体积是一定的把金属块先后放进酒精和水中,它溢出酒精和水的体积相同,根据体积相同时,物体的质量跟它们的密度成正比。即: 溢出水的质量是10g。10.用盐水选种,要求盐水的密度是1.1×103kg/m3,现在配制了0.5dm3的盐水,称得盐水的质量是0.6kg。这种盐水合不合要求?若不合要求,应加盐还是加水?加多少?解:先求配好的盐水密度m=0.6kg V=0.5dm3=0.5×10-3m3∴ 然后与给定的密度相比较 > 给,所以应加水,设加的水体积为V水,其质量为m水= 水V水由 则 得1.1×103kg/m3(0.5×10-3m+V水)=0.6kg+1.0×103kg/m3u2022V水V水=0.5×10-3m3∴m水= 水V水=1.0×103kg/m3×0.5×10-3m3=0.5kg11.一只空瓶质量是100g,装满水后,瓶水的总质量是600g;现改装某种液体,装满后,瓶和液体的总质量是500g。求:这种液体的密度。解:瓶子的容积是一定的。因此,装满水或某种液体时,液体的体积跟水的体积相等,利用水的质量和密度求出瓶中水的体积,液体的体积就可知,再用密度公式就可算出液体的密度。m水=600g-100g=500gV水= ∵V液=V水 ∴V液=500cm3m液=500g-100g=400g 1.已知每个木模的质量m木=5.6kg,木头的密度 木=0.7×103kg/m3。现某厂用这个木模浇铸铁铸件100个,需要熔化多少铁?2.一只小瓶装满水时质量m1=32g,装满酒精时的质量m2=28g,求这只小瓶的质量m瓶和容积V( 酒精=0.8×108kg/m3)

八年级上册沪科版物理复习提纲 八年级上册北师坂数学复习提纲 八年级上册地理人教版复习提纲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定理知识点汇总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 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即: (由直角三角形得到边的关系)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满足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满足条件 的三个正整数,称为勾股数。常见的勾股数组有:(3,4,5);(6,8,10);(5,12,13);(8,15,17);(7,24,25);(20,21,29);(9,40,41);……(这些勾股数组的倍数仍是勾股数)第二章 实数※算术平方根:一般地,如果一个正数x的平方等于a,即x2=a,那么正数x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记作 。0的算术平方根为0;从定义可知,只有当a≥0时,a才有算术平方根。※平方根:一般地,如果一个数x的平方根等于a,即x2=a,那么数x就叫做a的平方根。※正数有两个平方根(一正一负);0只有一个平方根,就是它本身;负数没有平方根。※正数的立方根是正数;0的立方根是0;负数的立方根是负数。第三章 图形的平移与旋转平移: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距离,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平移。平移的基本性质:经过平移,对应线段、对应角分别相等;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且相等。旋转: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绕一个定点沿某个方向转动一个角度,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旋转。这个定点叫旋转中心,转动的角度叫旋转角。旋转的性质:旋转后的图形与原图形的大小和形状相同;旋转前后两个图形的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连线所成的角度彼此相等。(例:如图所示,点D、E、F分别为点A、B、C的对应点,经过旋转,图形上的每一点都绕旋转中心沿相同方向转动了相同的角度,任意一对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所成的角都是旋转角,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第四章 四平边形性质探索※平行四边的定义:两线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不相邻的两顶点连成的线段叫做它的对角线。※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对角相等,对角线互相平分。※平行四边形的判别方法: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平行线之间的距离:若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则其中一条直线上任意两点到另一条直线的距离相等。这个距离称为平行线之间的距离。菱形的定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菱形的性质: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且四条边都相等,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菱形是轴对称图形,每条对角线所在的直线都是对称轴。※菱形的判别方法: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矩形的定义: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矩形。矩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矩形的性质: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且对角线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矩形是轴对称图形,有两条对称轴)※矩形的判定:有一个内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矩形(根据定义)。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四个角都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推论: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正方形的定义: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叫做正方形。※正方形的性质:正方形具有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一切性质。(正方形是轴对称图形,有两条对称轴)※正方形常用的判定:有一个内角是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对角线相等的菱形是正方形;对角线互相垂直的矩形是正方形。正方形、矩形、菱形和平行边形四者之间的关系(如图3所示):※梯形定义:一组对边平行且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两条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 ※一条腰和底垂直的梯形叫做直角梯形。※等腰梯形的性质:等腰梯形同一底上的两个内角相等,对角线相等。同一底上的两个内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多边形内角和:n边形的内角和等于(n-2)u2022180°※多边形的外角和都等于360°※在平面内,一个图形绕某个点旋转180°,如果旋转前后的图形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开叫做中心对称图形。※中心对称图形上的每一对对应点所连成的线段被对称中心平分。第五章 位置的确定※平面直角坐标系概念:在平面内,两条互相垂直且有公共原点的数轴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水平的数轴叫x轴或横轴;铅垂的数轴叫y轴或纵轴,两数轴的交点O称为原点。※点的坐标:在平面内一点P,过P向x轴、y轴分别作垂线,垂足在x轴、y轴上对应的数a、b分别叫P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则有序实数对(a、b)叫做P点的坐标。※在直角坐标系中如何根据点的坐标,找出这个点(如图4所示),方法是由P(a、b),在x轴上找到坐标为a的点A,过A作x轴的垂线,再在y轴上找到坐标为b的点B,过B作y轴的垂线,两垂线的交点即为所找的P点。※如何根据已知条件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 根据已知条件建立坐标系的要求是尽量使计算方便,一般地没有明确的方法,但有以下几条常用的方法:①以某已知点为原点,使它坐标为(0,0);②以图形中某线段所在直线为x轴(或y轴);③以已知线段中点为原点;④以两直线交点为原点;⑤利用图形的轴对称性以对称轴为y轴等。※图形“纵横向伸缩”的变化规律: A、将图形上各个点的坐标的纵坐标不变,而横坐标分别变成原来的n倍时,所得的图形比原来的图形在横向:①当n>1时,伸长为原来的n倍;②当0<n<1时,压缩为原来的n倍。B、将图形上各个点的坐标的横坐标不变,而纵坐标分别变成原来的n倍时,所得的图形比原来的图形在纵向:①当n>1时, 伸长为原来的n倍;②当0<n<1时,压缩为原来的n倍。※图形“纵横向位置”的变化规律:A、将图形上各个点的坐标的纵坐标不变,而横坐标分别加上a,所得的图形形状、大小不变,而位置向右(a>0)或向左(a<0)平移了|a|个单位。B、将图形上各个点的坐标的横坐标不变,而纵坐标分别加上b,所得的图形形状、大小不变,而位置向上(b>0)或向下(b<0)平移了|b|个单位。※图形“倒转与对称”的变化规律:A、将图形上各个点的横坐标不变,纵坐标分别乘以-1,所得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关于x轴对称。B、将图形上各个点的纵坐标不变,横坐标分别乘以-1,所得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关于y轴对称。※图形“扩大与缩小”的变化规律:将图形上各个点的纵、横坐标分别变原来的n倍(n>0),所得的图形与原图形相比,形状不变;①当n>1时,对应线段大小扩大到原来的n倍;②当0<n<1时,对应线段大小缩小到原来的n倍。第六章 一次函数若两个变量x,y间的关系式可以表示成y=kx+b(k≠0)的形式,则称y是x的一次函数(x为自变量,y为因变量)。特别地,当b=0时,称y是x的正比例函数。※正比例函数y=kx的图象是经过原点(0,0)的一条直线。※在一次函数y=kx+b中: 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 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第七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所含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1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 两个一次方程所组成的一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解二元一次方程组:①代入消元法; ②加减消元法(无论是代入消元法还是加减消元法,其目的都是将“二元一次方程”变为“一元一次方程”,所谓之“消元”)※在利用方程来解应用题时,主要分为两个步骤:①设未知数(在设未知数时,大多数情况只要设问题为x或y;但也有时也须根据已知条件及等量关系等诸多方面考虑);②寻找等量关系(一般地,题目中会含有一表述等量关系的句子,只须找到此句话即可根据其列出方程)。※处理问题的过程可以进一步概括为: 第八章 数据的代表※加权平均数:一组数据 的权分加为 ,则称 为这n个数的加权平均数。 (如:对某同学的数学、语文、科学三科的考查,成绩分别为72,50,88,而三项成绩的“权”分别为4、3、1,则加权平均数为: )※一般地,n个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处于最中间位置的一个数据(或最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据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众数着眼于对各数据出现次数的考察,中位数首先要将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而且要注意当数据个数为奇数时,中间的那个数据就是中位数;当数据个数为偶数时,居于中间的两个数据的平均数才是中位数,特别要注意一组数据的平均数和中位数是唯一的,但众数则不一定是唯一的。 国的疆域 从东西半球看,中国位于东半球人;从南北半球来看,中国位于北半球。中国是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的国家。中国的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第三位。 领土的四端:最北端在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最南端在南海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最东端在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最西端在新疆帕米尔高原。 南北跨越纬度近50度,大部分在温带,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我国所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台湾岛东岸直接濒临太平洋;西岸濒临台湾海峡。 我国大陆海岸线长18000多千米,近海有台湾岛,海南岛等5000多个岛屿。渤海与琼州海峡是我国的内海。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我国陆上国界线长达2万多千米,陆地相邻的国家有14个。 同我国隔海相望的有6个国家:东为韩国、日本;东南为菲律宾;南为马来西亚、文莱和印度尼西亚。 中国的行政区划 中国的行政区划,基本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市)、乡(镇)三级。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各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简称与行政中心见第三册P9、10的表。 我国的人口2005年1月6日为止,我国人口为13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21%,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的平均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135人,是世界人口密度的3倍多。 我国人口空间分布特征:东部人口密度大,西部人口密度小。 重要的人口地理界线:黑河---腾冲 为了使人口增长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资源、环境的条件相适应,我国政府把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是我国人口政策的基本内容。具体要求是: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中国的民族 由56个民族组成。在各民族中,汉族人口最多,约占全国人口的91.6%,其他55个民族人口较少,统称为少数民族。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人口在400万以上的除了壮族外,还有满、回、苗、维吾尔、彝、土家、蒙古、藏等。 汉族的分布遍及全国,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等边疆地区。 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特点。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中国的地形 我国的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呈三级阶梯。 第一、二阶梯的分界:西起昆仑山脉,经祁连山脉向东南到横断山脉东缘。 第二、三阶梯的分界:由东北向西南依次为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面积约占全国面积的1/3。习惯上,把山地、丘陵,连同崎岖的高原统称为山区。 全国山区面积约占全国面积的2/3,平原面积仅占1/10多一点。 我国的山脉 东西走向的山脉:天山--阴山 昆仑山--秦岭 南岭 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长白山--武夷山 台湾山脉 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 我国主要的地形区 四大高原 四大盆地 三大平原 青藏高原 是世界上海拔高度最高的大高原。高山上雪山连绵、冰川广布。“远看是山,近看成川”是青藏高原地表形态的写照。 内蒙古高原 是我国的第二大高原。地面坦荡,很多地方是一望无际的原野。 黄土高原 呈现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状态。 云贵高原 喀斯特地形,地面崎岖,当地人称为“坝子”。 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位于我国的西北部内陆,分居天山南北两侧,塔里木盆地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盆地内部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柴达木盆地在青藏高原的东北部,是一个典型的内陆高原盆地,有“聚宝盆”之称。四川盆地位于四川省内。 东北平原 由北部的松嫩平原、南部的辽河平原和东北部的三江平原三部分组成。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华北平原 也称为黄淮海平原,黄河是塑造华北平原的主力。 长江中下游平原,素有“水乡”之称。除了三大平原以外,还有一些小平原,如四川盆地中的成都平原,广东的珠江三角洲。 主要丘陵 自北向南,有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等。 我国1月和7月气温的分布特点 1月南北气温温差大的主要原因:冬季风 0摄氏度等温线(经秦岭—淮河),此线南北河流冬季有何差别? 秦岭—淮河也是我国南北方的分界线 我国7月最热和1月最冷的两个地方,认识我国的三大火炉(重庆,南京,武汉) 认识我国的五个温度带(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带,青藏高原区) 我国的降水量 降水量自东南向西北递减。 认识800mm、400mm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区及其重要性 认识四个干湿区以及它们的界线,这些界线与各等降水量线之间的关系 降水最多(火烧寮)和最少(托克逊)的两个地方 物理没找着

求助八年级上学期物理复习提纲和习题

声音在真空中无法传播

谁有八年级物理复习提纲

我有

八年级物理复习资料

1、声音的发生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就停止。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但并不是所有振动发出的声音都能被人耳听到。 2、声间的传播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1)声音要靠一切气体,液体、固体作媒介传播出去,这些作为传播媒介的物质称为介质。登上月球的宇航员即使面对面交谈,也需要靠无线电,那就是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真空不能传声 (2)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一般来说,固体>液体>空气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大约是340 m/s 3、回声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人再次听到的声音叫回声 区别回声与原声的条件:回声到达人的耳朵比原声晚0.1秒以上。因此声音必须被距离超过17m的障碍物反射回来,人才能听见回声。 低于0.1秒时,则反射回来的声间只能使原声加强。 利用回声可测海深或发声体距障碍物有多远。 4、乐音 物体做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乐音。 乐音的三要素:音调、响度、音色 声音的高低叫音调,它是由发声体振动频率决定的,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声音的大小叫响度,响度跟发声体振动的振幅大小有关,还跟声源到人耳的距离远近有关。 不同发声体所发出的声音的品质叫音色。用来分辨各种不同的声音。 5、噪声及来源 从物理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从环保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6、声间等级的划分 人们用分贝来划分声音的等级,30dB—40dB是较理想的安静环境,超过50dB就会影响睡眠,70dB以上会干扰谈话,影响工作效率,长期生活在90dB以上的噪声环境中,会影响听力。 7、噪声减弱的途径 可以在声源处(消声)、传播过程中(吸声)和人耳处(隔声)减弱 第二章 光现象 1、光源:能够自行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大气层是不均匀的,当光从大气层外射到地面时,光线发了了弯折(海市蜃楼、早晨看到太阳时,太阳还在地平线以下、星星的闪烁等) 3、光速 光在不同物质中传播的速度一般不同,真空中最快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V = 3×108 m/s,在空气中的速度接近于这个速度,水中的速度为3/4V,玻璃中为2/3V 4、光直线传播的应用 可解释许多光学现象: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月食、日食的形成、小孔成像等 5、光线 光线:表示光传播方向的直线,即沿光的传播路线画一直线,并在直线上画上箭头表示光的传播方向(光线是假想的,实际并不存在) 6、光的反射 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的交界面时,一部分光返回原来介质中,使光的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这种现象称为光的反射 7、光的反射定律 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可归纳为:“三线共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 理解: 由入射光线决定反射光线,叙述时要“反”字当头 发生反射的条件:两种介质的交界处;发生处:入射点;结果:返回原介质中 反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减小而减小,当入射角为零时,反射角也变为零度 8、两种反射现象 镜面反射:平行光线经界面反射后沿某一方向平行射出,只能在某一方向接收到反射光线(反射面是光滑平面) 漫反射:平行光经界面反射后向各个不同的方向反射出去,即在各个不同的方向都能接收到反射光线(反射面是粗糙平面或曲面) 注意:无论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9、在光的反射中光路可逆 10、平面镜对光的作用 (1)成像 (2)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1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成的是正立等大的虚像 (2)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像和物到镜的距离相等 理解: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是以镜面为轴的对称图形,即平面镜是物像连线的中垂线。 12、实像与虚像的区别 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可以用屏接到,当然也能用眼看到。 虚像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成的,而是实际光线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的,只能用眼看到,不能用屏接收。 13、平面镜的应用 (1)水中的倒影 (2)平面镜成像 (3)潜望镜 第三章 透镜及其应用 1、光的折射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理解:光的折射与光的反射一样都是发生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只是反射光返回原介质中,而折射光则进入到另一种介质中,由于光在在两种不同的物质里传播速度不同,故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传播方向发生变化,这就是光的折射。 注意: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发生折射的同时必发生反射, 折射中光速必定改变,而反射中光速不变 2、光的折射规律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变,在折射中光路可逆。 理解:折射规律分三点:(1)三线共面 (2)两线分居(3)两角关系分三种情况:①入射光线垂直界面入射时,折射角等于入射角等于0°;②光从空气斜射入水等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③光从水等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3、在光的折射中光路也是可逆的 4、透镜及分类 透镜:透明物质制成(一般是玻璃),至少有一个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且透镜厚度远比其球面半径小的多。 分类: 凸透镜: 边缘薄, 中央厚 凹透镜: 边缘厚, 中央薄 5、主光轴,光心、焦点、焦距 主光轴:通过两个球心的直线 光心:主光轴上有个特殊的点,通过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焦点:凸透镜能使跟主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点叫透镜的焦点,用“F”表示 虚焦点: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凹透镜后变得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在主光轴上一点,这一点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所以叫虚焦点。 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焦距,用“f”表示。 每个透镜都有两个焦点、焦距和一个光心。 6、透镜对光的作用 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 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 7、凸透镜成像规律 物 距(u) 成像大小 虚实 像物位置 像 距( v ) 应 用 u > 2f 缩小 实像 透镜两侧 f < v <2f 照相机 u = 2f 等大 实像 透镜两侧 v = 2f f < u <2f 放大 实像 透镜两侧 v > 2f 幻灯机 u = f 不 成 像 u < f 放大 虚像 透镜同侧 v > u 放大镜 【凸透镜成像规律口决记忆法】 “一焦分虚实,二焦分大小;虚像同侧正, 物远像变大;实像异侧倒,物远像变小” 8、为了使幕上的像“正立”(朝上),幻灯片要倒着插。 9、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暗箱中的胶片相当于光屏,我们调节调焦环,并非调焦距,而是调镜头到胶片的距离,物离镜头越远,胶片就应靠近镜头。 第四章 物态变 1、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2、摄氏温度(符号:t 单位:摄氏度<℃>) 瑞典的摄尔修斯规定:①把纯净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②把1标准大气压下纯水沸腾时的温度规定为100℃③把0到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就是一℃ 3、温度计 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构造:玻璃壳、毛细管、玻璃泡、刻度及液体 使用:使用温度计以前,要注意观察量程和认清分度值 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时做到以下三点: ①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物体中;②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③读数时,不要从液体中取出温度计,视线要与液面上表面相平, 4、体温计,实验温度计,寒暑表的主要区别 构 造 量程 分度值 用 法 体温计 玻璃泡上方有缩口 35—42℃ 0.1℃ 离开人体读数,用前需甩 实验温度计 无 —20—100℃ 1℃ 不能离开被测物读数,也不能甩 寒暑表 无 —30 —50℃ 1℃ 同上 5、熔化和凝固 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熔化要吸热 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凝固要放热 6、熔点和凝固点 固体分晶体和非晶体两类 熔点:晶体都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叫熔点;非晶体没有熔点 凝固点:晶体者有一定的凝固温度,叫凝固点;非晶体没有凝固点 同一种物质的凝固点跟它的熔点相同 晶体熔化的条件:①达到熔点温度 ②继续从外界吸热 液体凝固成晶体的条件:①达到凝固点温度 ②继续向外界放热 【记忆】常见的一些晶体与非晶体 7、汽化与液化 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汽化有两种不同的方式:蒸发和沸腾,这两种方式都要吸热。 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液化有两种不同的方式: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这两种方式都要放热。 8、蒸发现象 定义:蒸发是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并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温度高低,液体表面积大小,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 9、沸腾现象 定义:沸腾是在一定温度下,发生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液体沸腾的条件:①温度达到沸点②继续吸收热量 10、升化和凝化 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 日常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冰冻的湿衣服变干,冬天看到霜) 升华吸热,凝华放热 【记忆法】 蒸 发 沸 腾 不同点 发生部位 剧烈程度 温度条件 温度变化 影响因素 相 同 点 升华 ┌—————————┐ │ 熔化 汽化 固体——→液体——→气体 (吸热) -- -- -- -- -- -- -- -- -- -- -- 气体——→液体——→固体 (吸热) │ 液化 凝固 │ └—————————┘ 凝华 第五章 电流和电路 简单电现象 电路 1、电荷 电荷也叫电,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①电荷只有正、负两种。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电荷相同的电荷叫正电荷;而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电荷相同的电荷叫负电荷。 ②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③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④电荷的多少称为电量。 ⑤验电器: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是依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工作的。 2、导体和绝缘体 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金属、人体、大地、酸碱盐的水溶液等都是是常见的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橡胶、塑料、玻璃、陶瓷等是常见的绝缘体。 理解:导体和绝缘体的划分并不是绝对的,当条件改变时绝缘体也能变成导体,例如在常温下是很好的绝缘体的玻璃在高温下就变成了导体。又如常态下,气体中可以自由移动的带电微粒(自由电子和正、负离子)极少,因此气体是很好的绝缘体,但在很强的电场力作用下,或者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由于气体的电离而产生气体放电,这时气体由绝缘体转化为导体。所以,导体和绝缘体没有绝对界限。在条件改变时,绝缘体和导体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3、电路 将用电器、电源、开关用导线连接起来的电流通路 电路的三种状态:处处连通的电路叫通路也叫闭合电路,此时有电流通过;断开的电路叫断路也叫开路,此时电路中没有电流;用导线把电源两极直接连起来的电路叫短路。 4、电路连接方式 串联电路、并联电路是电路连接的基本方式。 理解:识别电路的基本方法是电这几个元件的连接关系是串联,若出现分流现象,则分别在几个分流支路上的元件之间的连接关系是并联。 5、电路图 用符号表示电路连接情况的图形。

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提纲 THANKS!

第一章 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第一节 走进神奇第二节 探索之路第三节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觉得这章并不是很重要,我们老师说主要记住13页的7个方法就行了:交流与合作、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试验、进行试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第一节 动与静第二节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第三节 快与慢第四节 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这章嘛..讲‘力"的,有点重要期中应该要考记住v=s/t这个公式)第三章 声的世界第一节 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第二节 乐音与噪声第三节 超声与次声(这章很重要哦!老师说过这章不能丢分,一定要记哦而且要终点记,提出几个重点吧:1、空气的传播速度:340m/s 2、听觉效果与声音的强弱 3、响度、音调和音色是决定乐音特征的三个因素)第四章 多彩的光第一节 光的传播第二节 光的反射第三节 光的折射(期中考试只考到这里,这章也挺重要的要记住日食月食可能要考哦,特别重要的这个和声音容易混淆,声音不能在真空传播,传播速度 空气<液体<固体 而光可以在真空传播,传播速度 真空>空气>液体>固体(透明的)光的传播速度是3×10的⑧次方 空气中传播比真空慢一点点 它的传播速度也看成3×10的⑧次方 shiu中的传播速度约是真空的3/4,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约是真空的2/3)呵呵,你一定在为期中考试而犯愁吧,我也是八年级的希望这些参考能帮助到你,加油呀!

急需沪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提纲

一、长度的测量 1、长度的测量 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 2、长度的单位及换算 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m),常用的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um)纳米(nm) 1Km 103 m 10 m 10 dm 10 cm 10 mm 103um 103 nm 长度的单位换算时,小单位变大单位用乘,大单位换小单位用除 3、正确使用刻度尺 (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 (2)使用时要注意 ① 尺子要沿着所测长度放,尺边对齐被测对象,必须放正重合,不能歪斜。 ② 不利用磨损的零刻度线,如因零刻线磨损而取另一整刻度线为零刻线的,切莫忘记最后读数中减掉所取代零刻线的刻度值。 ③ 厚尺子要垂直放置 ④ 读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 4、正确记录测量值 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1) 只写数字而无单位的记录无意义 (2) 读数时,要估读到刻度尺分度值的下一位 5、误差 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误差不能避免,能尽量减小,错误能够避免是不该发生的 减小误差的基本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另外,选用精密仪器,改进测量方法也可以减小误差 6、特殊方法测量 (1)累积法 如测细金属丝直径或测张纸的厚度等 (2)卡尺法 (3)代替法 二、简单的运动 1、机械运动 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绝对不动的物体是没有的,这就是说运动是绝对的,我们平常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另一个物体(参照物)而言的,所以,对运动的描述是相对的 2、参照物 研究机械运动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1) 参照物并不都是相对地面静止不动的物体,只是选哪个物体为参照物,我们就假定物体不动 (2) 参照物可任意选取,但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对同一物体的运动情况的描述可能不同 3、相对静止 两个以同样快慢、向同一方向运动的物体,或它们之间的位置不变,则这两个物体相对静止。 4、匀速直线运动 快慢不变、经过的路线是直线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5、速度 (1)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2) 在匀速直线动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3) 速度公式:v= S t (4) 速度的单位 国际单位 :m/s 常用单位:km/h 1m/s = 3.6 km/h 6、平均速度 做变速运动的物体通过某段路程跟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之比,叫物体在这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 求平速度必须指明是在哪段路程或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7、测平均速度 原理:v = s / t 测理工具:刻度尺、停表(或其它计时器) 三、声现象 1、声音的发生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就停止。 声间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但并不是所有的振动都会发出声间 2、声间的传播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1)声间要靠一切气体,液体、固体作媒介传播出去,这些作为传播媒介的物质称为介质。登上月球的宇航员即使面对面交谈,也需要靠无线电,那就是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真空不能传声 (2)声间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 3、回声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人再次听到的声音叫回声 (1) 区别回声与原声的条件:回声到达人的耳朵比原声晚0.1秒以上。 (2) 低于0.1秒时,则反射回来的声间只能使原声加强。 (3) 利用回声可测海深或发声体距障碍物有多运 4、音调 声音的高低叫音调,它是由发声体振动频率决定的,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5、响度 声音的大小叫响度,响度跟发声体振动的振幅大小有关,还跟声源到人耳的距离远近有关 6、音色 不同发声体所发出的声音的品质叫音色 7、噪声及来源 从物理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地杂乱无章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从环保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8、声间等级的划分 人们用分贝来划分声音的等级,30dB—40dB是较理想的安静环境,超过50dB就会影响睡眠,70dB以上会干扰谈话,影响工作效率,长期生活在90dB以上的噪声环境中,会影响听力。 9、噪声减弱的途径 可以在声源处、传播过程中和人耳处减弱 四、热现象 1、温度 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2、摄氏温度 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度,把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 3、温度计 (1) 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2) 构造:玻璃壳、毛细管、玻璃泡、刻度及液体 (3) 使用:使用温度计以前,要注意观察量程和认清分度值 使用温度计做到以下三点 ① 温度计与待测物体充分接触 ② 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③ 读数时,视线要与液面上表面相平,温度计仍与待测物体紧密接触 4、体温计,实验温度计,寒暑表的主要区别 构 造 量程 分度值 用 法 体温计 玻璃泡上方有缩口 35—42℃ 0.1℃ ① 离开人体读数 ② 用前需甩 实验温度计 无 —20—100℃ 1℃ 不能离开被测物读数,也不能甩 寒暑表 无 —30 —50℃ 1℃ 同上 5、熔化和凝固 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熔化要吸热 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凝固要放热 6、熔点和凝固点 (1) 固体分晶体和非晶体两类 (2) 熔点:晶体都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叫熔点 凝固点:晶体者有一定的凝固温度,叫凝固点 同一种物质的凝固点跟它的迷熔点相同 7、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汽化有两种不同的方式:蒸发和沸腾,这两种方式都要吸热 8、蒸发现象 (1) 定义:蒸发是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并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 (2)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温度高低,液体表面积大小,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 9、沸腾现象 (1) 定义:沸腾是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2) 液体沸腾的条件:①温度达到沸点②继续吸收热量 10、升化和凝化现象 (1) 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 (2) 日常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冰冻的湿衣服变干,冬天看到霜) 11、升华吸热,凝华放热 五、光的反射 1、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大气层是不均匀的,当光从大气层外射到地面时,光线发了了弯折 3、光速 光在不同物质中传播的速度一般不同,真空中最快,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 = 3×108 m/s,在空气中的速度接近于这个速度,水中的速度为3/4C,玻璃中为2/3C 4、光直线传播的应用 可解释许多光学现象: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月食、日食的形成、小孔成像等 5、光线 光线:表示光传播方向的直线,即沿光的传播路线画一直线,并在直线上画上箭头表示光的传播方向(光线是假想的,实际并不存在) 6、光的反射 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的交界面时,一部分光返回原来介质中,使光的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这种现象称为光的反射 7、光的反射定律 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可归纳为:“三线一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 理解: (1) 由入射光线决定反射光线,叙述时要“反”字当头 (2) 发生反射的条件:两种介质的交界处;发生处:入射点;结果:返回原介质中 (3) 反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减小而减小,当入射角为零时,反射角也变为零度 8、两种反射现象 (1) 镜面反射:平行光线经界面反射后沿某一方向平行射出,只能在某一方向接收到反射光线 (2) 漫反射:平行光经界面反射后向各个不同的方向反射出去,即在各个不同的方向都能接收到反射光线 注意:无论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9、在光的反射中光路可逆 10、平面镜对光的作用 (1)成像 (2)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1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成的像是正立的虚像 (2)像和物的大小 (3)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像和物到镜的距离相等 理解: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是以镜面为轴的对称图形 12、实像与虚像的区别 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可以用屏接到,当然也能用眼看到。虚像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成的,而是实际光线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的,只能用眼看到,不能用屏接收。 13、平面镜的应用 (1)水中的倒影 (2)平面镜成像 (3)潜望镜 六、光的折射 1、光的折射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理解:光的折射与光的反射一样都是发生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只是反射光返回原介质中,而折射光则进入到另一种介质中,由于光在在两种不同的物质里传播速度不同,故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传播方向发生变化,这就是光的折射。 注意: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既发生折射,同时也发生反射 2、光的折射规律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抽中时,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变,在折射中光路可逆。 理解:折射规律分三点:(1)三线一面 (2)两线分居(3)两角关系分三种情况:①入射光线垂直界面入射时,折射角等于入射角等于0°;②光从空气斜射入水等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③光从水等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3、在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4、透镜及分类 透镜:透明物质制成(一般是玻璃),至少有一个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且透镜厚度远比其球面半径小的多。 分类:凸透镜:边缘薄,中央厚 凹透镜:边缘厚,中央薄 5、主光轴,光心、焦点、焦距 主光轴:通过两个球心的直线 光心:主光轴上有个特殊的点,通过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透镜中心可认为是光心) 焦点:凸透镜能使跟主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点叫透镜的焦点,用“F”表示 虚焦点: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凹透镜后变得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在主光轴上一点,这一点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所以叫虚焦点。 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焦距,用“f”表示。 每个透镜都有两个焦点、焦距和一个光心。如图 6、透镜对光的作用 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如图) 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如图) 7、凸透镜成像规律 物 距 (u) 成像 大小 像的 虚实 像物位置 像 距 ( v ) 应 用 u > 2f 缩小 实像 透镜两侧 f < v <2f 照相机 u = 2f 等大 实像 透镜两侧 v = 2f f < u <2f 放大 实像 透镜两侧 v > 2f 幻灯机 u = f 不 成 像 u < f 放大 虚像 透镜同侧 v > u 放大镜 凸透镜成像规律口决记忆法 口决一: “一焦分虚实,二焦分大小;虚像同侧正;实像异侧倒,物运像变小” 口决二: 三物距、三界限,成像随着物距变; 物远实像小而近,物近实像大而远。 如果物放焦点内,正立放大虚像现; 幻灯放像像好大,物处一焦二焦间; 相机缩你小不点,物处二倍焦距远。 口决三: 凸透镜,本领大,照相、幻灯和放大; 二倍焦外倒实小,二倍焦内倒实大; 若是物放焦点内,像物同侧虚像大; 一条规律记在心,物近像远像变大。 8、为了使幕上的像“正立”(朝上),幻灯片要倒着插。 9、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暗箱中的胶片相当于光屏,我们调节调焦环,并非调焦距,而是调镜头到胶片的距离,物离镜头越远,胶片就应靠近镜头。 七、质量和密度 1、质量 (1) 定义:物体中含有物质的多少叫质量。用字母“m”表示。 (2) 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 对于一个给定的物体,它的质量是确定的,它不随物体的形状、位 置,状态和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3)质量的单位及换算: 质量的主单位是千克(kg )。常用单位有吨(t )、克(g)和毫克(mg) 1t 103 kg 103 g 103 mg 2、质量的测量 生活中称质量的工具是秤,在物理实验室里,用天平称质量,其中包括托盘天平和物理天平。 (1) 天平的使用方法: ① 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 ② 调节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横梁平衡 ③ 估计被测物的质量,把被测物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2)使用天平的注意事项: ①天平调好后,左右两托盘不能互换,否则要重新调节横梁平衡 ②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最大秤量 ③砝码要轻拿轻放,不能用手拿,要用镊子,以免因为手上的汗而腐蚀砝码 ④ 保持天平盘干燥、清洁。不要直接放潮湿或有腐蚀性的物体。 (3) 天平的称量和感量: 每台天平能够称的最大质量叫天平的最大称量,也叫秤量。 感量表示天平所能测量的最小质量数,就是标尺上最小刻度所代表的质量数。 3、密度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1)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密度。用字母“ρ”表示。 (2)密度的计算公式: (3)单位:国际单位是kg/m3,实验中常用单位是g/cm3,1g/cm3=103kg/m3

急1求八年级上物理复习提纲(苏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期末复习宝典 ----家教 郑克第一章:声现象 1.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递声音)。 2. 声音的三大特性: ①音调: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频率越快,音调越高。 ②响度: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③音色:由物体的材料和结构决定,不同物体的音色不同。 3. 噪声:物理和生活中的噪声(物理-不规则振动,生活-影响工作、学习、休息的声音)。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90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70dB;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 dB。 减少噪声的措施:从声源处、传播过程中、人耳处的控制考虑问题。四大污染(空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物污染、噪声污染)第二章:热现象(物态变化) 1.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单位:摄氏度( ℃ ) 规定: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 0℃ ; 沸水的温度 —— 100℃ 2.温度计的原理: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常用的液体有水银、酒精、煤油等。 3.温度计的使用:一看:使用前要先看清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二放:玻璃泡全部浸没在液体中,不能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 三读: ○1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2读数时玻璃泡不能离开液面; ○3读数时眼睛要与温度计液柱上表面相平。 4.体温计:量程:35℃~42℃;分度值:0.1℃ ; 使用前要将水银甩下去。 5.物态变化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吸热)。 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放热)。 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汽化(吸热)。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放热)。物质由固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升华(吸热)。物质由气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华(放热)。 6.常见的晶体有冰、海波、各种金属;非晶体有蜡、沥青、松香、玻璃等。要求能判别出晶体与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曲线。 7.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吸热,但温度不变;在凝固过程中要放热,但温度不变;同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吸热,温度不断上升;在凝固过程中要放热,温度不断下降。 8.汽化有两种方式:沸腾和蒸发。 ○1沸腾: a.定义: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汽化现象。 b.沸腾条件:①达到沸点; ②继续加热。 c.沸腾时的特点:液体在沸腾时要吸热,但温度不变 ○2蒸发: a.定义:在任何温度下,只发生在液体表面的气化现象。 b.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 液体温度的高低:温度越高,蒸发越快; 液体表面积的大小: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 c.蒸发有致冷的作用。 8.液化有两种方式: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 9.能解释日常生活中各种物态变化现象。如:雾、露水、霜、冰雹、雪的形成、各种“白气”、窗边的冰花、卫生球变小、灯管变黑、灯丝变细、冰化成水、铁水涛成钢件等。 10.水的沸点与大气压有关:气压越高,沸点越高。(海拔越高,气压越高,沸点越高。) 第三章:光现象 1.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c = 3 × 108 m/s 2.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 v = 340 m/s 3.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如:激光引导掘进隧道、日食、月食的形成、影子的形成、瞄准时用到的“三点一线”、小孔成像等都是运用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得到的。) 光源: ○1自然光源:如水母、太阳、萤火虫等。 ○2人造光源:如电灯、手电筒、蜡烛等。(注意:不月亮是光源) 3.光的三原色:红、绿、蓝。 4.光在任何物体的表面都会发生反射。 5.光的反射定律:三线共面;分居两侧;角相等;①入射光线、法线、反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三线同面) ②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③反射角i=入射角r 光的折射规律: ② 从空气进入其他介质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 ②光从其他介质进入空气时,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平面镜成像特点: 等大、等距、垂直、虚像①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等大) ②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等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等距) ③像与物体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垂直) ④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虚像) 6.在光的反射现象和折射现象中,光路都是可逆的(注意叙述顺序要符合因果关系)。作图——按有关定律做图7.反射有两种:镜面反射和漫反射(能举例说明) 8.红外线的作用 紫外线的作用。 ① 红外线摇控 ①杀菌作用 ②红外线夜视仪 ②使荧光物质发光来判断物质的真假 ③探测病人的健康情况 ③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帮助钙的吸收 9.光谱太阳光分解成为:红、橙、黄、绿、蓝、靛、紫。 (4)透镜及其应用 1.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 2.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 3.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4.能找出主光轴、焦点、焦距。 5.物距(u)→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像距(v)→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凸透镜成像规律:u=f不 成 像物距与焦距关系 像距与焦距关系 像的正、倒 像的大、小 像的虚、实u>2f f<v<2f 倒立 缩小 实像u=2f v=2f 倒立 等大 实像f<u<2f v>2f 倒立 放大 实像 u<f 无限远 正立 放大 虚像结论: 一焦分虚实,二焦分大小。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实像都是倒立的,虚像都是正立的。 6.照相机: u > f 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幻灯机:f < u < 2f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放大镜: u < f 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显微镜: 目镜:起放大作用;物镜:f < u < 2f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望远镜:目镜: 起放大作用;物镜:u > 2f ,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7.知道近视眼和远视眼形成的原因。 矫正:近视眼用凸透镜矫正;远视眼用凹透镜矫正。 得会画原因图。第四章:电路 1.摩擦起电 两种电荷 静电——电荷种类的判断;验电器结构;电量(单位:库仑C) 元电荷: e = 1.6 × 10 –19 C物质微观结构——原子结构(可与化学中原子概念对照);摩擦起电原因(核外电子的转移) 2.电路相应概念 电流(正电荷定向移动);电源;导体、绝缘体;串联、并联;电路中的自由电荷及运动方向;电路图;通路、断路及短路;常见电路等效电路的判断——先去除电流表/电压表(电流表:短路;电压表:断路)再做判断 电路分析,画图,电流表、电压表和连接方法(注意量程选接线柱和正、负极)免费附送的点心:A. 知识点:蒸发只在液体表面进行,而沸腾在表面及内部同时进行,蒸发较平和,沸腾较剧烈,蒸发可在任何温度进行,而沸腾在达到一定温度才能发生,蒸发自身及周围温度降低,沸腾温度不变。 B. 挑选西瓜时,用手指弹几下。如果声音清脆,就知道是生瓜。这是用声音的哪个特征判断的/答案:音调。 C. 刚从冰箱中取出的冰棒粘着白粉是什么物态变化现象? 答案:凝华。 D. 小孔成像的实验中,说法错误的是?像与物上下颠倒,左右相反 物体做顺时针转动,像做逆时针转动 物体离的越远像越小。 答案:物体做顺时针转动,像做逆时针转动。 E. 互相垂直的两个平面镜组成的角反射器,射入光线与射出光线平行,当角反射器转动时,射出光线不偏转,仍与射入光线平行。 F. 桌面上竖一玻璃板,板前放了一根蜡烛,但无论怎样调节另一只蜡烛,都不能与像重合,原因是? 答案:玻璃板与桌面不垂直。 G. 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他应将烛焰,凸透镜,光屏调整在同一高度。

求八年级上册新沪粤版物理复习提纲.......

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提纲一、长度的测量 1、长度的测量 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 2、长度的单位及换算 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m),常用的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um)纳米(nm) 1Km=10的三次方 m=10 m=10 dm=10 cm=10 mm=10的三次方um=10的三次方 nm 长度的单位换算时,小单位变大单位用乘,大单位换小单位用除 3、正确使用刻度尺 (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 (2)使用时要注意 ① 尺子要沿着所测长度放,尺边对齐被测对象,必须放正重合,不能歪斜。 ② 不利用磨损的零刻度线,如因零刻线磨损而取另一整刻度线为零刻线的,切莫忘记最后读数中减掉所取代零刻线的刻度值。 ③ 厚尺子要垂直放置 ④ 读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 4、正确记录测量值 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1) 只写数字而无单位的记录无意义 (2) 读数时,要估读到刻度尺分度值的下一位 5、误差 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误差不能避免,能尽量减小,错误能够避免是不该发生的 减小误差的基本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另外,选用精密仪器,改进测量方法也可以减小误差 6、特殊方法测量 (1)累积法 如测细金属丝直径或测张纸的厚度等 (2)卡尺法 (3)代替法 二、声现象 1、声音的发生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就停止。 声间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但并不是所有的振动都会发出声间 2、声间的传播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1)声间要靠一切气体,液体、固体作媒介传播出去,这些作为传播媒介的物质称为介质。登上月球的宇航员即使面对面交谈,也需要靠无线电,那就是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真空不能传声 (2)声间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 3、回声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人再次听到的声音叫回声 (1) 区别回声与原声的条件:回声到达人的耳朵比原声晚0.1秒以上。 (2) 低于0.1秒时,则反射回来的声间只能使原声加强。 (3) 利用回声可测海深或发声体距障碍物有多运 4、音调 声音的高低叫音调,它是由发声体振动频率决定的,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5、响度 声音的大小叫响度,响度跟发声体振动的振幅大小有关,还跟声源到人耳的距离远近有关 6、音色 不同发声体所发出的声音的品质叫音色 7、噪声及来源 从物理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地杂乱无章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从环保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8、声间等级的划分 人们用分贝来划分声音的等级,30dB—40dB是较理想的安静环境,超过50dB就会影响睡眠,70dB以上会干扰谈话,影响工作效率,长期生活在90dB以上的噪声环境中,会影响听力。 9、噪声减弱的途径 可以在声源处、传播过程中和人耳处减弱 三、光的反射 1、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大气层是不均匀的,当光从大气层外射到地面时,光线发了了弯折 3、光速 光在不同物质中传播的速度一般不同,真空中最快,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 = 3×10的八次方 m/s,在空气中的速度接近于这个速度,水中的速度为3/4C,玻璃中为2/3C 4、光直线传播的应用 可解释许多光学现象: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月食、日食的形成、小孔成像等 5、光线 光线:表示光传播方向的直线,即沿光的传播路线画一直线,并在直线上画上箭头表示光的传播方向(光线是假想的,实际并不存在) 6、光的反射 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的交界面时,一部分光返回原来介质中,使光的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这种现象称为光的反射 7、光的反射定律 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可归纳为:“三线一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 理解: (1) 由入射光线决定反射光线,叙述时要“反”字当头 (2) 发生反射的条件:两种介质的交界处;发生处:入射点;结果:返回原介质中 (3) 反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减小而减小,当入射角为零时,反射角也变为零度 8、两种反射现象 (1) 镜面反射:平行光线经界面反射后沿某一方向平行射出,只能在某一方向接收到反射光线 (2) 漫反射:平行光经界面反射后向各个不同的方向反射出去,即在各个不同的方向都能接收到反射光线 注意:无论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9、在光的反射中光路可逆 10、平面镜对光的作用 (1)成像 (2)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1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成的像是正立的虚像 (2)像和物的大小 (3)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像和物到镜的距离相等 理解: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是以镜面为轴的对称图形 12、实像与虚像的区别 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可以用屏接到,当然也能用眼看到。虚像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成的,而是实际光线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的,只能用眼看到,不能用屏接收。 13、平面镜的应用 (1)水中的倒影 (2)平面镜成像 (3)潜望镜四、光的折射 1、光的折射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理解:光的折射与光的反射一样都是发生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只是反射光返回原介质中,而折射光则进入到另一种介质中,由于光在在两种不同的物质里传播速度不同,故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传播方向发生变化,这就是光的折射。 注意: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既发生折射,同时也发生反射 2、光的折射规律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抽中时,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变,在折射中光路可逆。 理解:折射规律分三点:(1)三线一面 (2)两线分居(3)两角关系分三种情况:①入射光线垂直界面入射时,折射角等于入射角等于0°;②光从空气斜射入水等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③光从水等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3、在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4、透镜及分类 透镜:透明物质制成(一般是玻璃),至少有一个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且透镜厚度远比其球面半径小的多。 分类:凸透镜:边缘薄,中央厚 凹透镜:边缘厚,中央薄 5、主光轴,光心、焦点、焦距 主光轴:通过两个球心的直线 光心:主光轴上有个特殊的点,通过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透镜中心可认为是光心) 焦点:凸透镜能使跟主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点叫透镜的焦点,用“F”表示 虚焦点: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凹透镜后变得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在主光轴上一点,这一点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所以叫虚焦点。 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焦距,用“f”表示。 每个透镜都有两个焦点、焦距和一个光心。如图 6、透镜对光的作用 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如图) 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如图) 7、凸透镜成像规律 物 距 (u) 成像 大小 像的 虚实 像物位置 像 距 ( v ) 应 用 u > 2f 缩小 实像 透镜两侧 f < v <2f 照相机 u = 2f 等大 实像 透镜两侧 v = 2f f < u <2f 放大 实像 透镜两侧 v > 2f 幻灯机 u = f 不 成 像 u < f 放大 虚像 透镜同侧 v > u 放大镜 凸透镜成像规律口决记忆法 口决一: “一焦分虚实,二焦分大小;虚像同侧正;实像异侧倒,物运像变小” 口决二: 三物距、三界限,成像随着物距变; 物远实像小而近,物近实像大而远。 如果物放焦点内,正立放大虚像现; 幻灯放像像好大,物处一焦二焦间; 相机缩你小不点,物处二倍焦距远。 口决三: 凸透镜,本领大,照相、幻灯和放大; 二倍焦外倒实小,二倍焦内倒实大; 若是物放焦点内,像物同侧虚像大; 一条规律记在心,物近像远像变大。 8、为了使幕上的像“正立”(朝上),幻灯片要倒着插。 9、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暗箱中的胶片相当于光屏,我们调节调焦环,并非调焦距,而是调镜头到胶片的距离,物离镜头越远,胶片就应靠近镜头。 五、热现象 1、温度 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2、摄氏温度 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度,把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 3、温度计 (1) 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2) 构造:玻璃壳、毛细管、玻璃泡、刻度及液体 (3) 使用:使用温度计以前,要注意观察量程和认清分度值 使用温度计做到以下三点 ① 温度计与待测物体充分接触 ② 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③ 读数时,视线要与液面上表面相平,温度计仍与待测物体紧密接触 4、体温计,实验温度计,寒暑表的主要区别 构 造 量程 分度值 用 法 体温计 玻璃泡上方有缩口 35—42℃ 0.1℃ ① 离开人体读数 ② 用前需甩 实验温度计 无 —20—100℃ 1℃ 不能离开被测物读数,也不能甩 寒暑表 无 —30 —50℃ 1℃ 同上 5、熔化和凝固 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熔化要吸热 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凝固要放热 6、熔点和凝固点 (1) 固体分晶体和非晶体两类 (2) 熔点:晶体都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叫熔点 凝固点:晶体者有一定的凝固温度,叫凝固点 同一种物质的凝固点跟它的迷熔点相同 7、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汽化有两种不同的方式:蒸发和沸腾,这两种方式都要吸热 8、蒸发现象 (1) 定义:蒸发是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并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 (2)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温度高低,液体表面积大小,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 9、沸腾现象 (1) 定义:沸腾是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2) 液体沸腾的条件:①温度达到沸点②继续吸收热量 10、升化和凝化现象 (1) 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 (2) 日常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冰冻的湿衣服变干,冬天看到霜) 11、升华吸热,凝华放热 六、质量和密度 1、质量 (1) 定义:物体中含有物质的多少叫质量。用字母“m”表示。 (2) 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 对于一个给定的物体,它的质量是确定的,它不随物体的形状、位 置,状态和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3)质量的单位及换算: 质量的主单位是千克(kg )。常用单位有吨(t )、克(g)和毫克(mg) 1t= 10的三次方 kg= 10的三次方g =10的三次方 mg 2、质量的测量 生活中称质量的工具是秤,在物理实验室里,用天平称质量,其中包括托盘天平和物理天平。 (1) 天平的使用方法: ① 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 ② 调节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横梁平衡 ③ 估计被测物的质量,把被测物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2)使用天平的注意事项: ①天平调好后,左右两托盘不能互换,否则要重新调节横梁平衡 ②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最大秤量 ③砝码要轻拿轻放,不能用手拿,要用镊子,以免因为手上的汗而腐蚀砝码 ④ 保持天平盘干燥、清洁。不要直接放潮湿或有腐蚀性的物体。 (3) 天平的称量和感量: 每台天平能够称的最大质量叫天平的最大称量,也叫秤量。 感量表示天平所能测量的最小质量数,就是标尺上最小刻度所代表的质量数。 3、密度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1)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密度。用字母“ρ”表示。 (2)密度的计算公式: (3)单位:国际单位是kg/m3,实验中常用单位是g/cm3,1g/cm3=103kg/m3

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提纲(人教版)(2011年秋)急!急!急!

1、电压:作用:电压是形成 的原因。单位:V、 、mV。2、电压表:使用方法:电压表要 在电路中;电流从 流入,从 流出。串联并联电池组的电压规律:串联电池组的电压等于各节电池的电压之 ;并联电池组的电压 每节电池的电压实验:串联、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串联电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的 之和,表达式: 。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 ,表达式: 。3、电阻:定义:导体对电流的 作用的大小。单位: 、KΩ、MΩ。实验: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有 、 、 、 。4、变阻器:原理:通过改变连人电路的电阻丝的 来改变 。一般 联在电路中使用。连接方法:一般 联在电路中使用;同时 。作用:①改变电路两端的 。②改变电路中 的大小。③ 。(实验连接时,开关要 ;变阻器的滑片要移至 端。)《6.1电压》实时、强化训练1.如图6-1所示的电路中,符合电压表测灯L2两端电压的图是( )2.灯L1和L2串联,先用电压表测灯L1两端的电压,如图6-2所示,再测L2两端电压时,只将电压表接A的一端改接C,这种接法 (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 。3.如图6-3所示的各电路图中,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均正确的是( )4.完成下列单位换算。(1)80 V=_________ mV=_________ kV; (2)3.6×103 mV=_________ V=_________ kV。5.某同学在用电压表测电压时,选用了“+”“3”接线柱,读数时却误按照“+”“15”接线柱来读,得到电压值为13.5 V。则实际值为( )A.4.5 V B.2.7 V C.3.5 V D.1.5 V6.(2010内蒙古包头模拟,12)在图6-4甲的电路中,当闭合开关S后,电路正常工作。两只电压表指针位置均为图乙所示,则电阻R1、R2两端电压分别是( )A.4.8 V 1.2 V B.6 V 1.2 VC.1.2 V 6 V D.1.2 V 4.8 V7.(2010福建福州模拟,10)图6-5所示的电路中,当开关S闭合后,要使电阻R1、R2串联,甲、乙应该接入的是( )A.甲接电压表,乙接电流表 B.甲接电流表,乙接电压表C.甲、乙都接电压表 D.甲、乙都接电流表8.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_________ V,一个铅蓄电池的电压是_________ V,照明电路的电压是_________ V,对人体的安全电压不高于_________ V。9.请读出图6-6中各电压表的示数:甲_________,乙_________,丙_________。图6-1-1110.小红家的录像机使用几年后,如今蓄电池的正负极已经模糊不清,你有办法利用电压表帮助小红判断出蓄电池的正负极吗?解析:把电压表和开关串联到蓄电池的两端,用开关进行试触,如果电压表的指针向左偏,则与电压表正接线柱连接的是电源的负极;如果指针向右偏,则与电压表正接线柱相连接的是电源的正极。11.如图6-7所示,要测量干路和支路的电流及灯泡两端的电压,在空白处标出电流表或电压表,并标出电表的正、负接线柱。12.将图6-1-13中的元件用笔画线连接起来,要求两节干电池串联,电灯L1与L2串联,电压表V1测L1两端的电压,V2测L2两端的电压。快乐时光10秒钟 一天,很多人围在马路旁,小刚喜欢看热闹,可他怎么也挤不进去,他就站在人群后面,大声喊:“让开,让开,里面的人,是我哥。”人们听见了,一一让开了,可是,小刚往里一看,里面原来是头死猪。《6.2探究串、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实时、强化训练1.如图6-2-1所示,电源电压为6 V,电压表示数为3.8 V,则( )A.L1两端电压为2.2 V B.L2两端电压为3.8 VC.电源与L1两端电压之和为3.8 V D.L2两端电压为2.2 V2.如图6-2-2所示,电源电压恒定,当开关S1闭合、S2断开时,电压表的示数为3 V;当S1断开、S2闭合时,电压表的示数为4.5 V,则灯L1两端的电压为________ V,灯L2两端电压为________ V。3.在图6-2-3所示的电路中,电压表V1的示数为6 V,V2的示数为7 V。若电源电压为10 V,则灯L1两端电压为( )A.1 V B.10 V C.3 V D.6 V4.如图6-2-4所示的电路,灯L1、L2均发光,关于电压表V1、V2、V3的示数,下列各组数据中正确的是( )A.9 V、6 V、3 V B.9 V、3 V、6 VC.9 V、9 V、9 V D.6 V、9 V、3 V5.某同学用电压表测小灯泡的电压。当闭合电路开关时,发现电压表指针指在如图6-2-5所示的位置,这说明( )A.电压表的量程选得太小了,应选15 V的量程B.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C.这纯属偶然,只需断开开关,再重新闭合开关,电压表就会正常工作D.这是电压表与灯泡串联连接所造成的6.如图6-2-6所示,当S1闭合、S2断开时,电压表示数为2.5 V;当S1断开、S2闭合时,电压表示数为6 V。灯L1两端的电压为_________V,灯L2两端的电压为_________ V,电源电压为_________ V。7.按图6-2-7甲的电路图,将图乙的实物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起来,要求导线不要交叉。(甲图中电压表V1的示数是1.8 V,电压表V2的示数是3 V)8.根据图6-2-8所示的实际电路,在虚线框内画出电路图。《6.3 6.4电压》实时、强化训练1._________________叫做电阻,用字母_________表示,单位是________,简称_________,符号是_________。2.(2010天津模拟,11)图6-3-1为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示意图,当滑片P向右滑动时,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大的是( )3.如图6-3-2所示,粗细、长短都相同的铜丝和铁丝分别连入电路中,闭合开关后,观察到电路中小灯泡的亮度不同,这个现象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如图6-3-3所示,该电阻箱的示数是___________ Ω。5.在探究“导体的电阻跟哪些因素有关”的问题时,某老师引导学生作了如下的猜想:猜想A:导体的电阻可能跟导体的横截面积有关;猜想B:导体的电阻可能跟导体的长度有关;猜想C:导体的电阻可能跟导体的材料有关。如图6-3-4所示是他们进行实验探究的器材,演示板上固定了四条金属电阻丝,a、b、c三条长度均是1 m,d的长度是0.5 m;a、b的横截面积相同,材料不同;a、c的材料相同,但c的横截面积大于a;a、d的材料和横截面积都相同。(1)在探究电阻跟横截面积的关系时,可依次把M、N跟__________的两端连接,闭合开关,记下电流表的示数,分析比较这两根金属丝电阻的大小。(2)依次把M、N跟a、d的两端连接,闭合开关,记下电流表的示数,分析比较a、d两根金属丝电阻的大小,可探究电阻跟__________的关系,其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3)以上方法在研究物理问题时经常用到,被称为控制变量法。试根据学过的物理知识再列出两例用这种方法研究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用电压表测小灯泡两端电压,用电流表测通过小灯泡的电流,滑动变阻器与小灯泡串联,滑片P向右移动时小灯泡变亮。(1)根据要求在虚线框中画出电路图;(2)根据电路图将图6-3-5所示的实物连起来。

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提纲?

买一本带知识提要的练习册,结合课本,从头复习吧,才开始不用太多的基础,有些东西就是眼熟了,就掌握了

八年级上物理复习资料!!!急用啊!!

sssssssss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提纲

1.声音的发生和传播 发生体在振动——实验;声音靠介质传播——介质:一切固液气;真空不能传声 声速——空气中声速(约340m/s);一般的,固体中速度>液体中速度>气体中速度;声音速度随温度上升而上升 回声——回声所需时间和距离;应用 计算——和行程问题结合 2.音调、响度和音色 客观量——频率(注意人听力范围和发声范围)、振幅 主观量——音调、响度(高低大小的含义);影响响度的因素:振幅、距离、分散程度 音色——作用;音色由发声体本身决定 3.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噪声——物理和生活中的噪声(物理-不规则振动,生活-影响工作、学习、休息的声音);噪声等级:分贝(0dB-刚引起听觉);减小噪声方法(声源处、传播过程中、人耳处);四大污染(空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物污染、噪声污染) 1.光源——火把、蜡烛、电灯、恒星(月亮和行星不是光源) 2.光的直线传播 光的直线传播——条件(均一);可在真空中传播;现象(激光准直、影子、小孔成像P78及大树下的光斑、日食、月食);真空中的光速(3×10[sup]8[/sup]m/s),光年是长度单位 3.光的反射 反射定律——三线共面;分居两侧;角相等;光路可逆(注意叙述顺序要符合因果关系)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每一条光线都符合反射定律(现象解释:抛光的金属表面、平静的水面、冰面、玻璃面可看作镜面;其他看作粗糙面,P79图5-40;应根据现象回答) 4.平面镜 平面镜成像——规律(等距、等大、正立、虚像);能看见(看不见)像的范围;潜望镜 5.作图——按有关定律做图 1.光的折射 折射——定义(……方向一般发生变化);折射规律(三线共面、两侧、角不等;光路可逆;注意叙述顺序要符合因果关系);现象解释(水中的鱼变浅、水中筷子弯曲、海市蜃楼等) 2.光的传播综合问题 注意区分折射和反射光线;注意区分不同的影子和像 3.透镜 透镜中的名词——主光轴、光心、焦距、焦点(测量焦距的方法) 凸透镜、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会聚光线”和“使光线会聚”的区别:“会聚光线”是能聚于一点的光线,“使光线会聚”是光线经过凸透镜后比原来接近主光轴) 透镜的原理——多个三棱镜组合;光线在透镜的两个表面发生折射 变化了的凸透镜——玻璃球、盛水的圆药瓶、玻璃板上的水滴等 黑盒问题 4.凸透镜成像 三条特殊光线(过光心-方向不变;平行于主光轴-过光心;过光心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像距/像的大小/虚实/正倒和物距的关系;像移动的快慢(依据:光路图);实际应用 1.温度计 温度计——常见温度计的测温物质、原理、量程(体温计:35~42℃;寒暑表:-20~50℃) 使用方法——体温计构造及使用(缩口部分;甩体温计的作用、原理;不甩的后果-只影响测低温)、温度计的使用(注意量程的选择);校正温度计;读数(一般地,读数时不能离开物体) 温标——摄氏温标、热力学温标及换算;绝对零度;常见温度 2.物态变化 熔化和凝固——实验装置(水浴加热);常见晶体、非晶体;熔点、凝固点;图象 汽化——蒸发;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沸腾实验装置;蒸发和沸腾的联系、区别(都是汽化;剧烈程度、发生条件等);酒精灯的使用(可参照化学相关内容) 液化——两种途径(降温一定可使气体液化;压缩可能使气体液化) 升华和凝华——实例 3.物态变化中的热量传递 吸热——固→液→气(即使温度不变也有热量的传递);放热——气→液→固 4.其他 现象解释——例:P3图0-3、纸锅烧水、“白气”和玻璃上的水珠(液化)、霜、露、晾衣服(蒸发和升华)、樟脑等;电冰箱原理;物态变化中的热量计算;注意名词的写法(汽、气;溶、融、熔;化、华;凝)以及字母(t和T;℃和K) 第四章 电路 1.摩擦起电 两种电荷 静电——电荷种类的判断;验电器结构(P45图);电量(单位:库仑C) 物质微观结构——原子结构(可与化学中原子概念对照);摩擦起电原因(核外电子的转移) 2.电路相应概念 电流(及方向:正电荷移动方向);电源;导体、绝缘体;串联、并联;电路中的自由电荷及运动方向;电路图;通路、断路及短路;常见电路(楼道电路;电冰箱电路:第一册P60图4-18) 等效电路的判断——先去除电流表/电压表(电流表:短路;电压表:断路)再做判断 1.各个物理量(I、U、R、P)的定义、单位(单位符号)及含义、换算 电流表、电压表的使用方法(量程及量程的选择、串并联、正负极、能否直接接电源两端)及其构造 2.电阻的测量(基本方法及变化);影响电阻的因素;滑动变阻器的构造及使用(P94图7-7);变阻箱的使用及读数(P95图7-9、7-10;电位器);滑动变阻器的变形(如P101图7-19) 3.欧姆定律及变形(注意物理意义) 4.串并联电流、电压、电阻公式(注意条件。如串联时功率和电阻成正比,并联时成反比;焦耳定律求功率只适用于纯电阻电路,求热量时适用于一切电路) 常用结论(各比例式;当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变化时,电路中各物理量的变化情况-注意推导顺序) 5.电功——W=UIt=UQ;电能表及利用电能表测功率(P130); 电器铭牌;电冰箱工作时间系数(P130) 6.电学计算——①画等效电路图(几个状态画几个图);②按串联、并联找等量关系和比例关系;③求解(注意电流、电压、电功率均应取同一状态下的值)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提纲

1.声音的发生和传播 发生体在振动——实验;声音靠介质传播——介质:一切固液气;真空不能传声 声速——空气中声速(约340m/s);一般的,固体中速度>液体中速度>气体中速度;声音速度随温度上升而上升 回声——回声所需时间和距离;应用 计算——和行程问题结合 2.音调、响度和音色 客观量——频率(注意人听力范围和发声范围)、振幅 主观量——音调、响度(高低大小的含义);影响响度的因素:振幅、距离、分散程度 音色——作用;音色由发声体本身决定 3.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噪声——物理和生活中的噪声(物理-不规则振动,生活-影响工作、学习、休息的声音);噪声等级:分贝(0dB-刚引起听觉);减小噪声方法(声源处、传播过程中、人耳处);四大污染(空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物污染、噪声污染) 1.光源——火把、蜡烛、电灯、恒星(月亮和行星不是光源) 2.光的直线传播 光的直线传播——条件(均一);可在真空中传播;现象(激光准直、影子、小孔成像P78及大树下的光斑、日食、月食);真空中的光速(3×10[sup]8[/sup]m/s),光年是长度单位 3.光的反射 反射定律——三线共面;分居两侧;角相等;光路可逆(注意叙述顺序要符合因果关系)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每一条光线都符合反射定律(现象解释:抛光的金属表面、平静的水面、冰面、玻璃面可看作镜面;其他看作粗糙面,P79图5-40;应根据现象回答) 4.平面镜 平面镜成像——规律(等距、等大、正立、虚像);能看见(看不见)像的范围;潜望镜 5.作图——按有关定律做图 1.光的折射 折射——定义(……方向一般发生变化);折射规律(三线共面、两侧、角不等;光路可逆;注意叙述顺序要符合因果关系);现象解释(水中的鱼变浅、水中筷子弯曲、海市蜃楼等) 2.光的传播综合问题 注意区分折射和反射光线;注意区分不同的影子和像 3.透镜 透镜中的名词——主光轴、光心、焦距、焦点(测量焦距的方法) 凸透镜、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会聚光线”和“使光线会聚”的区别:“会聚光线”是能聚于一点的光线,“使光线会聚”是光线经过凸透镜后比原来接近主光轴) 透镜的原理——多个三棱镜组合;光线在透镜的两个表面发生折射 变化了的凸透镜——玻璃球、盛水的圆药瓶、玻璃板上的水滴等 黑盒问题 4.凸透镜成像 三条特殊光线(过光心-方向不变;平行于主光轴-过光心;过光心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像距/像的大小/虚实/正倒和物距的关系;像移动的快慢(依据:光路图);实际应用 1.温度计 温度计——常见温度计的测温物质、原理、量程(体温计:35~42℃;寒暑表:-20~50℃) 使用方法——体温计构造及使用(缩口部分;甩体温计的作用、原理;不甩的后果-只影响测低温)、温度计的使用(注意量程的选择);校正温度计;读数(一般地,读数时不能离开物体) 温标——摄氏温标、热力学温标及换算;绝对零度;常见温度 2.物态变化 熔化和凝固——实验装置(水浴加热);常见晶体、非晶体;熔点、凝固点;图象 汽化——蒸发;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沸腾实验装置;蒸发和沸腾的联系、区别(都是汽化;剧烈程度、发生条件等);酒精灯的使用(可参照化学相关内容) 液化——两种途径(降温一定可使气体液化;压缩可能使气体液化) 升华和凝华——实例 3.物态变化中的热量传递 吸热——固→液→气(即使温度不变也有热量的传递);放热——气→液→固 4.其他 现象解释——例:P3图0-3、纸锅烧水、“白气”和玻璃上的水珠(液化)、霜、露、晾衣服(蒸发和升华)、樟脑等;电冰箱原理;物态变化中的热量计算;注意名词的写法(汽、气;溶、融、熔;化、华;凝)以及字母(t和T;℃和K) 第四章 电路 1.摩擦起电 两种电荷 静电——电荷种类的判断;验电器结构(P45图);电量(单位:库仑C) 物质微观结构——原子结构(可与化学中原子概念对照);摩擦起电原因(核外电子的转移) 2.电路相应概念 电流(及方向:正电荷移动方向);电源;导体、绝缘体;串联、并联;电路中的自由电荷及运动方向;电路图;通路、断路及短路;常见电路(楼道电路;电冰箱电路:第一册P60图4-18) 等效电路的判断——先去除电流表/电压表(电流表:短路;电压表:断路)再做判断 1.各个物理量(I、U、R、P)的定义、单位(单位符号)及含义、换算 电流表、电压表的使用方法(量程及量程的选择、串并联、正负极、能否直接接电源两端)及其构造 2.电阻的测量(基本方法及变化);影响电阻的因素;滑动变阻器的构造及使用(P94图7-7);变阻箱的使用及读数(P95图7-9、7-10;电位器);滑动变阻器的变形(如P101图7-19) 3.欧姆定律及变形(注意物理意义) 4.串并联电流、电压、电阻公式(注意条件。如串联时功率和电阻成正比,并联时成反比;焦耳定律求功率只适用于纯电阻电路,求热量时适用于一切电路) 常用结论(各比例式;当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变化时,电路中各物理量的变化情况-注意推导顺序) 5.电功——W=UIt=UQ;电能表及利用电能表测功率(P130); 电器铭牌;电冰箱工作时间系数(P130) 6.电学计算——①画等效电路图(几个状态画几个图);②按串联、并联找等量关系和比例关系;③求解(注意电流、电压、电功率均应取同一状态下的值)

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提纲

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提纲 1.声音的发生和传播 发生体在振动——实验;声音靠介质传播——介质:一切固液气;真空不能传声 声速——空气中声速(约340m/s);一般的,固体中速度>液体中速度>气体中速度;声音速度随温度上升而上升 回声——回声所需时间和距离;应用 计算——和行程问题结合 2.音调、响度和音色 客观量——频率(注意人听力范围和发声范围)、振幅 主观量——音调、响度(高低大小的含义);影响响度的因素:振幅、距离、分散程度 音色——作用;音色由发声体本身决定 3.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噪声——物理和生活中的噪声(物理-不规则振动,生活-影响工作、学习、休息的声音);噪声等级:分贝(0dB-刚引起听觉);减小噪声方法(声源处、传播过程中、人耳处);四大污染(空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物污染、噪声污染) 1.光源——火把、蜡烛、电灯、恒星(月亮和行星不是光源) 2.光的直线传播 光的直线传播——条件(均一);可在真空中传播;现象(激光准直、影子、小孔成像P78及大树下的光斑、日食、月食);真空中的光速(3×10[sup]8[/sup]m/s),光年是长度单位 3.光的反射 反射定律——三线共面;分居两侧;角相等;光路可逆(注意叙述顺序要符合因果关系)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每一条光线都符合反射定律(现象解释:抛光的金属表面、平静的水面、冰面、玻璃面可看作镜面;其他看作粗糙面,P79图5-40;应根据现象回答) 4.平面镜 平面镜成像——规律(等距、等大、正立、虚像);能看见(看不见)像的范围;潜望镜 5.作图——按有关定律做图 1.光的折射 折射——定义(……方向一般发生变化);折射规律(三线共面、两侧、角不等;光路可逆;注意叙述顺序要符合因果关系);现象解释(水中的鱼变浅、水中筷子弯曲、海市蜃楼等) 2.光的传播综合问题 注意区分折射和反射光线;注意区分不同的影子和像 3.透镜 透镜中的名词——主光轴、光心、焦距、焦点(测量焦距的方法) 凸透镜、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会聚光线”和“使光线会聚”的区别:“会聚光线”是能聚于一点的光线,“使光线会聚”是光线经过凸透镜后比原来接近主光轴) 透镜的原理——多个三棱镜组合;光线在透镜的两个表面发生折射 变化了的凸透镜——玻璃球、盛水的圆药瓶、玻璃板上的水滴等 黑盒问题 4.凸透镜成像 三条特殊光线(过光心-方向不变;平行于主光轴-过光心;过光心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像距/像的大小/虚实/正倒和物距的关系;像移动的快慢(依据:光路图);实际应用 1.温度计 温度计——常见温度计的测温物质、原理、量程(体温计:35~42℃;寒暑表:-20~50℃) 使用方法——体温计构造及使用(缩口部分;甩体温计的作用、原理;不甩的后果-只影响测低温)、温度计的使用(注意量程的选择);校正温度计;读数(一般地,读数时不能离开物体) 温标——摄氏温标、热力学温标及换算;绝对零度;常见温度 2.物态变化 熔化和凝固——实验装置(水浴加热);常见晶体、非晶体;熔点、凝固点;图象 汽化——蒸发;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沸腾实验装置;蒸发和沸腾的联系、区别(都是汽化;剧烈程度、发生条件等);酒精灯的使用(可参照化学相关内容) 液化——两种途径(降温一定可使气体液化;压缩可能使气体液化) 升华和凝华——实例 3.物态变化中的热量传递 吸热——固→液→气(即使温度不变也有热量的传递);放热——气→液→固 4.其他 现象解释——例:P3图0-3、纸锅烧水、“白气”和玻璃上的水珠(液化)、霜、露、晾衣服(蒸发和升华)、樟脑等;电冰箱原理;物态变化中的热量计算;注意名词的写法(汽、气;溶、融、熔;化、华;凝)以及字母(t和T;℃和K) 第四章 电路 1.摩擦起电 两种电荷 静电——电荷种类的判断;验电器结构(P45图);电量(单位:库仑C) 物质微观结构——原子结构(可与化学中原子概念对照);摩擦起电原因(核外电子的转移) 2.电路相应概念 电流(及方向:正电荷移动方向);电源;导体、绝缘体;串联、并联;电路中的自由电荷及运动方向;电路图;通路、断路及短路;常见电路(楼道电路;电冰箱电路:第一册P60图4-18) 等效电路的判断——先去除电流表/电压表(电流表:短路;电压表:断路)再做判断 1.各个物理量(I、U、R、P)的定义、单位(单位符号)及含义、换算 电流表、电压表的使用方法(量程及量程的选择、串并联、正负极、能否直接接电源两端)及其构造 2.电阻的测量(基本方法及变化);影响电阻的因素;滑动变阻器的构造及使用(P94图7-7);变阻箱的使用及读数(P95图7-9、7-10;电位器);滑动变阻器的变形(如P101图7-19) 3.欧姆定律及变形(注意物理意义) 4.串并联电流、电压、电阻公式(注意条件。如串联时功率和电阻成正比,并联时成反比;焦耳定律求功率只适用于纯电阻电路,求热量时适用于一切电路) 常用结论(各比例式;当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变化时,电路中各物理量的变化情况-注意推导顺序) 5.电功——W=UIt=UQ;电能表及利用电能表测功率(P130); 电器铭牌;电冰箱工作时间系数(P130) 6.电学计算——①画等效电路图(几个状态画几个图);②按串联、并联找等量关系和比例关系;③求解(注意电流、电压、电功率均应取同一状态下的值)

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提纲在哪里?

发把嗯呒卡几哈噶亽

八年级上物理复习提纲

0

八年级上物理复习提纲

新课标八年级物理上册复习提纲第一章 声现象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物体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就停止。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3.声速的大小与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 V固 > V液 > V气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合1224km/h。二、我们怎样听到声音1.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经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人就听到了声音。2.耳聋:分为神经性耳聋和传导性耳聋。前者不能治愈,后者可以治愈。3.骨传导:声音经头骨、颌骨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这种声音的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4.双耳效应三、声音的特性1.音调:音调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振动频率越高,音调越高。可闻声:频率在20~20000Hz之间。次 声:频率低于20Hz。超 声:频率高于20000Hz。长的空气柱产生低音,短的空气柱产生高音。2.响度:指声音的强弱(大小)。声音的响度与物体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产生的响度越大。3.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结构有关。人们根据音色能辨别乐器或区分人。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1.从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的振动发出的声音。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噪声是指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2.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听觉下限)为0dB;为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90dB;为保证工作和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70dB;为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50dB。3.减弱噪声的方法: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在人耳处减弱噪声。五、声的利用1.声可传递信息的例子:a.用声呐技术探测海底的深度。b.判断雷声有多远。  c.医生用超声波检查身体。回声定位――蝙蝠在飞行时会发出超声波,这些声波碰到墙壁或昆虫时会反射回来,根据回声到来的方位和时间,蝙蝠可以确定目标的位置和距离.2.声可传递能量的例子: a.工人用超声波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b.外科医生用超声波把结石击成细小的粉末。第二章 光现象一、光的传播 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光的直线传播 ①激光准直。 ②日食月食的形成 ③射击时瞄准目标。④小孔成像。⑤影子的形成。 ⑥排纵队看齐。   3.光速: C = 3×108m/s = 3×105km/s与声速相反,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快。 v气>v液>v固二、光的反射 1.反射定律:三线同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即: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2.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3.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每条光线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三、平面镜成像1.平面镜成像特点:等大,等距,垂直,虚像。即:①像、物大小相等。 ②像、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③像、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④物体在平面镜里所成的像是虚像。平面镜成像原理:光的反射定律。2.凸面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凹面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四、光的折射1.光的折射定律:三线同面,法线居中,空气中角大。即:⑴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⑵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⑶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速度越大,光线在里面与法线的夹角越大。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大,光线在里面的夹角最大。ɑ气体﹥ɑ液体﹥ɑ固体2.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五、光的色散1.色散:一束太阳光通过玻璃三棱镜后,被分解成七种色光的现象。 2.透明的物体只透过与它颜色相同的色光,吸收其它颜色的光;不透明的物体只反射与它颜色相同的色光,吸收其它颜色的光.3.色光的三原色:红,绿,蓝。等比例混合后为白色光。颜料的三原色:品红,黄,青。等比例混合后为黑色。六、看不见的光1.红外线热作用强,穿透云雾的能力强,可以用来烘烤、遥控、拍照等。红外线辐射到物体上,可使被照的物体发热; 一般物体都会向外辐射红外线,物体温度越高,辐射红外线的本领越强。红外线夜视仪是根据夜间人的体温比周围草木或建筑物的温度高,人体辐射的红外线比它们强的原理制成的。3. 紫外线化学作用强,可用来杀菌,促进骨骼生长,应用它的荧光效应还可以进行防伪。太阳光是天然紫外线的重要来源.适当的紫外线照射有助于合成维生素D,过量的紫外线照射对人体有害。阳光中的紫外线大部分被大气层上部的臭氧层吸收,不能到达地面。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一、透镜1.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2.凸透镜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会聚在焦点。3.凸透镜焦距越短,会聚作用越强。同种材料制成的凸透镜,表面越凸,焦距越短。4.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二、生活中的透镜凸透镜成实像时,物体和实像分别位于凸透镜的两侧;凸透镜成虚像时,物体和虚像分别位于凸透镜的同侧。三、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凸透镜成像规律:一倍焦距分虚实,两倍焦距分大小,实倒虚正。物距等于像距( u = v = 2f ),成倒立、等大的实像。照相机:物距大于像距( u > 2f ,f < v < 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投影仪:物距小于像距( f< u 2f ,v > 2f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放大镜:物距在一倍焦距以内( u < f ),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四、眼睛和眼镜1.近视眼产生的原因是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长,使像成在视网膜的前面。因此应该利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的特点,在眼睛前面放一个凹透镜,使像成在视网膜上。2.远视眼产生的原因是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短,来自远处一点的光还没有会聚成一点就达到视网膜了。因此,应该利用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的特点,在眼睛前面放一个凸透镜,使像成在视网膜上。五、显微镜和望远镜1.显微镜:来自被观察物体的光经过物镜后成一个放大的实像;目镜的作用是把这个像再放大一次。经过这两次放大作用,我们就可以看到肉眼看不见的小物体了。2.望远镜:有一种望远镜也是由两组凸透镜组成的。望远镜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一(缩小的)实像;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放大镜,用来把这个像放大。 物体对眼睛所成视角的大小不仅和物体本身的大小有关,还和物体到眼睛的距离有关。第四章物态变化一、温度计1.常用单位是摄氏度(℃):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摄氏度,沸水的温度为100摄氏度,它们之间有100个等份,每个等份代表1摄氏度。2.热力学温度与常用温度的换算关系T=t+273.15 K3.家庭和实验室里常用的温度计原理: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4.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的方法:使用前:观察它的量程,判断是否适合待测液体的温度;并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以便准确读数。使用时:①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②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后要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③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二、熔化和凝固 (熔化吸热 凝固放热)1.熔化:物体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晶体物质:海波、冰、各种金属。非晶体物质:松香、石蜡、玻璃、沥青。晶体熔化时的特点:固液共存,吸热,温度不变。2.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晶体凝固时的特点:固液共存,放热,温度不变。3.晶体物质在熔化或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非晶体物质在熔化或凝固过程中温度发生改变。同种晶体的熔点与凝固点相同。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点和凝固点。三、汽化和液化 (汽化吸热 液化放热)1.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的形式。它们都需要吸热。①沸腾:在一定温度下(达到沸点),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汽化现象。②蒸发:在任何温度下,只发生在液体表面的汽化现象叫蒸发。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⑴液体温度的高低;⑵液体表面积的大小;⑶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蒸发的作用:蒸发吸热致冷2.液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液化有两种方法:⑴降低温度;⑵压缩体积。液化的好处:体积缩小,便于储存和运输。四、升华和凝华 (升华吸热 凝华放热)升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易升华的物质有:碘、冰、干冰、樟脑、钨。凝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第五章 电流和电路一、电荷1.摩擦过的物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荷)。2.正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负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3.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4.验电器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5.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组成的。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电子绕核运动。6.电荷量: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单位:库仑(C)元电荷 1e=1.6×10-19C 7.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与核外所有电子总共带的负电荷在数量上相等,整个原子呈中性,也就是原子对外不显带电的性质。8.导体:善于导电的物体。常见材料:金属、石墨、人体、大地、酸碱盐溶液。绝缘体:不善于导电的物体。常见材料: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等。二、电流和电路1.电流的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2.电流方向的规定:把正电荷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当电路闭合时,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是从电源的正极经过用电器流向负极。3.电路的组成:①电源:提供电能 ②用电器:消耗电能③导线:输送电能 ④开 关:控制电路的通断4.三种电路:①通路:接通的电路。 ②开路:断开的电路。③短路:电源两端或用电器两端直接用导线连接起来。三、串联和并联 1.串联电路的特点:①电流只有一条路径。②各个元件之间相互影响。③开关能控制整个电路的电流通断,其控制作用与它所处的位置无关。2.并联电路的特点:①电流有两条或两条以上路径。②各元件之间互不影响。③开关的控制作用取决于它所处的位置。干路的开关控制整个电路的电流通断;支路开关只能控制本支路电流的通断。四、电流的强弱1. 1A=103mA 1mA=103μA2.测量方法:一读数时应做到“两看清”即看清接线柱上标的量程,看清每大格电流值和每小格电流值。二使用时规则:两要、两不①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②电流要从电流表的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否则指针反偏。③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最大量程。④绝对不允许不经用电器直接把电流表连到电源两极上。五、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1.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 (与电路中各用电器大小无关)I=I1=I2 2.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I=I1+I2当各支路用电器大小相等时 I1=I2当各支路用电器大小不等时 I1≠I2

求2014年八年级上册历史,生物,地理,物理复习提纲,谢了。。

哦!!!!

求科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提纲。注意是科教版

第一章 走进实验室(一)重点、难点: 1. 在于让学生对科学探究活动形成一个概貌性的知识 2. 认识到测量是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 3. 知道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 4. 了解统一计量标准的意义,熟悉长度的国际单位制单位,以及与其他单位换算 5. 学习使用刻度尺6. 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寻找物理对象、探索物理规律的意识知识点分析:(一)走进实验室,学习科学探究 1. 参观实验室:长度测量基本工具:刻度尺、游标卡尺、千分尺实验室质量测量的基本工具:托盘天平和砝码时间测量的仪器:秒表测量温度的常用仪器:温度计电流的测量仪器:电流表电压的测量仪器:电压表力的测量仪器:弹簧测力计、圆盘测力计直接测液体体积的测量仪器:量筒 2. 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要素:(1)提出问题(2)猜想与假设(3)制定计划和设计实验(4)进行实验和收集证据(5)分析和论证(6)评价(7)交流与合作 3. 学习建立家庭实验室(二)测量: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 1. 测量的重要性: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形式,测量是科学实验的重要环节。物理量的测量首先要规定它的标准,并以之作为单位,将待测量物理量与它的标准量进行比较。国际单位制是进行科学、科技、贸易交流的保障。 (1)长度的单位及其换算•国际单位: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m)•常用单位:比米大的单位有千米(km)、比米小的单位有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1km=1000m=103m1dm=0.1m=10-1m1cm=0.01m=10-2m1mm=0.001m=10-3m1μm=0.001mm=10-6m1nm=0.001μm=10-9m•换算方法:单位间的换算关系采用等量代替法,即先照写数值,然后乘以单位间的换算关系,并注 换算过程为:“数不变,单位换,进行算” (2)正确使用刻度尺1)使用刻度尺之前要“三观察”•观察零刻度线的位置在哪里,是否磨损;如果磨损可重新确定一刻度线为起始刻度线。•观察量程是多少,实际情况中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量程的刻度尺。•观察分度值是多大,据不同情况和要达到的精确度,选择分度值合适的刻度尺 2)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要“三会”•会放: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或重新确定的起始刻度线要与被测物体的起始端对齐,刻度尺有刻度线的一边要贴近被测物体且与被测长度平行,不能放倾斜。•会读: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尺的尺面垂直,眼睛不可倾斜,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会记:记录测量结果是由数字和单位组成的,无单位的记录结果是毫无意义的。【典型例题】例1. 小宇在家中建立了家庭物理实验室,他先用一个瓶口水杯,一张厚纸片,一支筷子和一些水,请你帮助他用现有知识设计几个有趣的实验。解析:1. 杯里倒上水,把筷子斜放在水杯里,筷子看上去从水面处弯折了。2. 杯里倒满水,把纸片剪成杯口大小(比杯口稍大)放到杯上,用手按住纸片,迅速使杯子倒过来,松手。看到水并没有溢出来。评注:在家里建立家庭实验室是个非常好的培养我们对物理的兴趣和锻炼观察、思维能力的手段,在家里现有一些废旧的生活用品都可以直接或经过改装变成我们的实验仪器,快去动手做一做吧!例2. 如下图所示,该物体长度是 ( )A. 10.94cm B. 10.9cmC. 2.9cm D. 2.94cm解析:选A、B项是误把物体右端示数当做物体长度,选C项是没有估计值。当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未与被测物体的一端对齐时,被测长度数值上就等于其两端所对刻度值之差。本题中物体左端所对刻度值是8.00cm,右端所对刻度值为10.94cm,所以物体的长度为10.94cm-8.00cm=2.94cm。所以应选D项。答案:正确选项为D启示:(1)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弄清刻度尺的分度值是非常关键的;(2)用刻度尺测物体长度时,不一定非要让零刻度线与被测物体的一端对齐,只要认清物体两端分别对齐的刻度值,知道被测长度总等于其两端所对应刻度值之差就行。例3. 完成下列单位的换算26cm= = m解析: 要做好单位换算的题目,首先必须把单位换算关系弄清楚,即把大小单位之间的进率关系记清楚,其次抓住单位的“换”和“算”两个字做文章。26cm是26个1cm, ,所以26cm是26个 m,这就由厘米换算成米了。其正确的解答为:26cm=26 m=0.26m说明:本题考查长度单位厘米和米之间的换算关系,也考查基本的记忆能力和运算能力。解题的关键是:(1)记住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2)26cm理解为26 ;(3)注意在运算过程中,单位和数字一起进行乘、除运算。单位换算题目的解题规律可简单归纳为:“数不变,单位换,进行算”。例4. 在学校运动会中测量跳高成绩时,应选取的合适的测量工具是( )A. 分度值是1cm的15cm皮卷尺B. 分度值是1mm的1.5m钢卷尺C. 分度值是1mm的米尺D. 自制一根分度值是1cm的硬杆长尺解析:选取合适的测量工具,第一步要看测量的具体需要,确定测量需要达到的准确程度,再根据测量要求确定刻度尺的分度值,第二步要根据具体情况选取合适种类的长度测量工具。正确答案:D说明:解答本题很容易出现错选B和C,其思维障碍是不会抓住测量的具体要求,没有将物理知识应用于实际,误认为分度值越小越好,解决的方法是:①从理论上掌握选用刻度尺的方法;②在实际中多动手、动脑,将学到的物理知识联系实际。例5. 一名粗心的学生在测量记录中忘记写上单位,下列记录结果中,哪一个数据的单位是米( ) A.一名学生的身高为16.3 B.一支铅笔的长度为0.175 C.一本字典的厚度为3.5 D.一枚一元硬币的厚度为1.9 解析:本题考查了我们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估测长度的能力,一支新铅笔的长度约为10—20cm,0.175m=17.5cm,符合常识,因而B选项是正确的,A、C、D选项中,若以m为单位,显然不符合生活常识,是错误的。故选B 评注:测量结果是由数字和单位组成,只写数字未标明单位是初学物理者最易犯的错误之一,要正确解答此类题目,要求我们在生活和学习中多积累一些常见物体的长度值,如人的身高、课本的厚度、课桌的高度等作为解题的依据。例6. 找出下图中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的错误之处。解析:正确放置刻度尺的方法是贴、平、齐,即(1)刻度尺有刻度线的边跟被测物体紧贴。(2)刻度尺跟被测物体的边平行。(3)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或某一整数刻度线跟被测物体的起始端对齐。本题要求指出错误之处,即只需指出错误的地方就可以了。如解答时写成“①应该对齐零刻度线;②尺应该与被测物体平行;③刻度尺的刻度线应该紧贴被测物体”,则变成“改正错误之处”反而不符合题目要求。故本题的错误之处:①被测长度起始端没有对好零刻度线;②尺面没有与被测物体平行;③刻度尺的刻度线没有紧贴被测物体。【模拟试题】(答题时间:30分钟)一、填空题1. 一切奇妙的现象,都是有原因的,科学探究就是要找其中的原因及其 。 是科学发现的重要环节。2. 走进实验室的首要目的是让大家 ,了解 。3. 学习的目的 ,我们不仅要注意用学过的知识点 ;还可以利用家庭实验室搞一些 、 、 ,解决一些实际问题。4. 进行下列单位换算 8.75m= mm= km m= mm 5. 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测量单位是 ,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 。6. 测量任何物理量都必须首先规定它的 ,在物理实验中测长度往往都需要精确些,就要估读到 的下一位。二、选择题1. 一支新中华2B铅笔的长度大约为( )A. 17.5mm B. 17.5cm C. 17.5dm D. 17.5m2. 某刻度尺测得物体的长度为25.76dm,则此尺的分度值为( )A. 1dm B. 1cm C. 1mm D. 1m3. 测量是物理实验的基本内容,对某一物理量的测量,需要测量仪器进行测量,对测量仪器选择的方法是( )A. 任何测量仪器都可以 B. 根据需要选择C. 规格较大的仪器 D. 精密度较高的仪器4. 许多科学发现和重大发明都是从实验室得来的,由此说明实验室的作用是( )A. 科学探究的基础 B. 重大发明的基地C. 科学发现的起源地 D. 提供观察物理现象的基地5. 用一把刻度均匀但不标准的米尺,量得一桌边长为0.987m,用标准尺量得米尺的长度为1.020m,则桌边的实际长度是( )A. 1.000m B. 1.007m C. 0.985m D. 0.987m6. 在实验室中,小名要测量一水杯的体积和质量,他要用到的测量仪器为( )A. 刻度尺、秒表 B. 千分尺、天平C. 量筒、天平 D. 量筒、弹簧测力计7. 四位同学用分度值为1分米的同一把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其中错误的测量数据是( )A. 4.5dm B. 45cm C. 0.45m D. 45mm8. 1.60 可能是( )A. 一个人的高度 B. 一本书的长度C. 一个篮球场的长度 D. 一座山的高度9. 在运动会跳远比赛中,用皮卷尺测量比赛成绩,如在测量时将皮卷尺拉得太紧,则测量值会( )A. 变大 B. 变小 C. 不变 D. 都有可能10. 现代是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是一个创新和发明的时代,那么你在努力学习的方法上采取的是( )A. 刻苦学习,牢记课本知识B. 分秒必争,认真完成作业C. 注意观察和思考,勤于探究D. 以上三种同时采用你看看知识点加对应联系怎么样?

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提纲

我有很多复习的提纲,但这里规定内容只能有100字,你能和我发起临时对话吗

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提纲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9-01-11 16:33八年级上学期物理基础知识复习资料 1、记住的物理量 物理量 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 光在真空的速度 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 1标准大气压下冰的熔点 人体 正常 体温 体温计的量程和分度值 电流表的量程 和分度值 分别为: 数值 340m/s 3×10^8 m/s 100℃ 0℃ 37℃ 35-42℃ 0.1℃ 0--3A 0.1A 0--0.6A 0.02A 2、知识要点 一、1、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中不能传声。 3、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其次是液体,气体中最慢。 二、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由发声体的振动频率决定,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2、响度指声音的大小(强弱),与发声体的振幅和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距离发声体越远,响度越小。不同物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3、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 三、1、噪声是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2、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超过90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超过70dB,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超过50dB。--(听、学、休,9、7、5) 3、减弱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在传播过程中;在人耳处。 四、1、声能传递信息,如:隆隆雷声;超声波检测;听诊器听诊;声呐探测。 2、声波能传递能量,如:超声波粉碎结石;清洗零件。 五、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如:激光准直;射击时三点一线;排队看齐;日食、月食、影子的形成;小孔成像。 2、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 ) 3、光年是最大的长度单位(光在一年内通过的路程)。 六、1、我们能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是光的反射现象。 2、光的反射定律:三线共面(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两线分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两角相等(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3、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4、反射分为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它们的每一条光线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5、我们能从各个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发生了漫反射的缘故。 七、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所成的像是虚像。(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的像)---(像虚、等大、等距、垂直、左右相反) 2、应用:练功镜、潜望镜。 3、凹面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如:太阳灶、手电筒、汽车头灯,牙科医生用镜,天文望远镜的反光镜。 4、凸面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如:汽车后视镜,马路拐弯处的观察镜。 八、1、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如:水中筷子变弯,池底变浅,钢笔错位,海市蜃楼,提前看日出,凸透镜成像。 2、光垂直于分界面入射时传播方向不变。 3、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即: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空气中角较大) 4、光从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偏离法线,即: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5、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九、1、把太阳光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等七种色光的现象,叫做光的色散。 2、白光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 3、色光的三原色:红、绿、蓝。 4、颜料的三原色:品红、黄、青。 5、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的,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 6、白色透明物体能透过所有色光,白色不透明物体能反射所有色光,黑色物体能吸收所有色光。 十、1、红外线:太阳光谱红端以外人类看不见的光,应用: (1)热作用强。照相——有助于诊断疾病;夜视仪——用在步枪的瞄准器上;浴室暖灯。 (2)穿透能力强。遥控器;监测森林火灾;地质勘探。 2、紫外线:太阳光谱紫端以外人类看不见的光。特性: (1)化学作用强,照相底片感光; (2)生理作用强,能消毒、杀菌; (3)具有荧光效应,防伪。应用:鉴别古画;验钞;摄影;消毒、杀菌。 十一、1、凸透镜是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对平行光具有会聚作用。 2、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对平行光具有发散作用。 3、通过透镜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 4、透镜焦点(F)到透镜的距离叫做焦距(f),物体到透镜的距离叫做物距(u),像到透镜的距离叫做像距(v)。 十二、1、实像的特征: (1)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像; (2)能用光屏承接的像; (3)实像和物体在凸透镜的两侧; (4)凸透镜所成的实像都是倒立的像。 2、虚像的特征: (1)是反射光线或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的像; (2)不能用光屏承接,只能用眼睛看到的像; (3)虚像和物体在凸透镜的同侧;凸透镜所成的虚像都是正立的。 3、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胶卷相当于光屏,照相机照相时在胶卷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且物距大于像距。4、投影仪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起会聚光的作用;平面镜起反射光线(改变光的传播方向)的作用;屏幕相当于光屏。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实像。5、放大镜的镜头也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十三、1、凸透镜成像实验。实验器材:光具座、凸透镜、光屏、蜡烛、火柴;安装:在光具座上依次放置蜡烛、凸透镜、光屏;调节:点燃蜡烛,调节烛焰、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2、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u>2f(物距大于2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f<v<2f)——照相机;(2)f<u<2f(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v>2f)——投影仪;(3)u<f(物距小于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放大镜。3、成像规律概括: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 十四、1、眼球好象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看远处的物体晶状体变厚,看近处的物体晶状体变薄。2、近视眼是因为晶状体太厚或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长,物体所成的像落在视网膜前,应佩带镜片是凹透镜的眼镜。3、远视眼是因为晶状体太薄或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短,物体所成的像落在视网膜后,应佩带镜片是凸透镜的眼镜。 十五、1、显微镜镜筒两端各有一组凸透镜。物镜——投影仪,目镜——放大镜。2、望远镜,物镜——照相机,目镜——放大镜。 十六、1、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摄氏温度(℃)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摄氏度,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摄氏度。2、实验室里用温度计来测量温度,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酒精、水银、煤油)。温度计的正确使用:(1)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壁;(2)待示数稳定后,且玻璃泡仍留在被测液体中读数;(3)读数时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上表面相平。3、体温计是用于测量人体温度的温度计,量程:35℃至42℃;分度值:0.1℃。它有一段很细的缩口,能保证体温计离开人体后示数不变。使用体温计前要先用力向下甩,使水银退回玻璃泡。 十七、1、物质有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物质的状态从一种变成另一种的过程叫做物态变化。2、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做这种晶体的熔点,晶体凝固时的温度叫做这种晶体的凝固点,同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区别是晶体有熔点和凝固点,而非晶体没有。处于熔点和凝固点的晶体可能是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熔化过程要吸收热量,凝固过程要放出热量。 十八、1、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汽化过程要吸热,液化过程要放热。2、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沸腾是液体在一定温度(沸点)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汽化现象,水沸腾时产生大量的气泡,气泡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开来,散发到空气中去;且水在沸腾时要继续吸热,温度却保持不变。3、蒸发是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汽化现象。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温度的高低、表面积的大小、表面上空气流动的快慢。蒸发吸热,使周围的气温降低,具有致冷作用。4、液化的两种方法:(1)降低温度,如:雾、露、“白气”的形成;(2)压缩体积,如:气体打火机液体、火箭的液态氧和液态氢、煤气罐里的煤气。 十九、1、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升华,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华。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2、常见的升华现象:(1)冰冻的衣服变干;(2)卫生球变小;(3)用久的灯丝变细;(4)干冰升华吸热进行人工降雨和人造烟雾。3、常见的凝华现象:(1)霜的形成;(2)雾凇的形成;(3)窗冰花的形成;(4)用久的灯泡变黑(先升华后凝华)。 二十、1、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用摩擦使物体带电的方法叫做摩擦起电。2、自然界中只存在正电荷和负电荷两种电荷。正电荷——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上所带的电荷,负电荷——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所带的电荷。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3、验电器是检测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它是根据同种电荷互相排斥的道理制成的。4、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单位:库仑,简称库,符号“C”。5、最小电荷叫做元电荷,符号“e”,e=1.6×10-19C。6、善于导电的物体,叫做导体,如:金属,大地,人体,石墨,酸、碱、盐的水溶液。7、不善于导电的物体,叫做绝缘体,如: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金属导电靠自由电子。 二十一、1、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正电荷、负电荷或正负电荷同时定向移动)。把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方向,在电源外部:电流从电源正极——用电器——电源负极。2、用导线把电源、用电器、开关等电路元件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路径叫做电路。(电源——提供电能的装置,如:电池、发电机。用电器——消耗电能的装置,如:电灯、电炉、电风扇等,开关——控制电路的通断,导线——连接各元件的导体)。产生持续电流的条件:(1)电路是闭合的;(2)有电源。3、用规定的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叫做电路图,画电路图时:(1)导线要画得横平竖直;(2)元件要分配均匀,不能画在拐角处;(3)所画的电路图要有棱有角,最好呈长方形。4、在连接电路时开关是断开的。 二十二、1、电路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电路,叫做串联电路,如:节日作装饰的小彩灯。串联电路的特点:(1)只有一条电流路径;(2)用电器互相干扰工作;(3)只用一个开关就可以控制整个电路,且开关的位置不会影响其控制作用。2、用电器并列连接的电路,叫做并联电路,如:家庭电路、路灯。并联电路的特点:(1)不止一条电流路径;(2)用电器互不干扰能独立工作;(3)干路开关控制整个电路,支路开关只控制该支路上的用电器。 二十三、1、电流(I)是表示电流强弱的物理量。国际单位:安培,简称安,符号“A”。常用单位:毫安(mA)微安(μA),1mA= A,1μA= A。 2、电流表是实验室里测量电路中电流大小的仪器,正确使用规则:二要(一是电流表要与被测部分串联;二是电流要从电流表的“+”接线柱流入,“-”接线柱流出);二不(一不: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量程(最大测量值);二不:电流表不允许经过用电器直接接到电源的两极上);三看清:(读数时,一要看清使用电流表的量程,二要看清所使用电流表的分度值,三要看清指针指零的位置) 二十四、1、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I=I1=I2)2、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个支路电流之和(I=I1+I2)。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复习提纲(重点难点)

声现象 (一)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1、知道声音产生的条件 (振动); 知道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见的发声现象发声的振动部位在哪里; 2、知道声音传播的条件 (介质); 知道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并能比较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速度的快慢比较; 熟记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340m/s), 并能运用进行简单的计算。知道声音传播的形式(以波的形式)。 3、通过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和传播的过程。 (二)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1、了解人类听到声音的过程。 2、知道骨传导的原理。 3、了解双耳效应及其应用。 (三)声音的特性 1、了解声音的特性(响度、音调、音色):响度、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 响度(振幅) 音调(振动的频率) 通过什么实验可以证明? 2、音色有什么作用?光现象 (一)光的传播 1、了解光源,知道光源大致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两类 2、了解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及其应用。 3、了解光在真空中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c=3×108m/s=3×105km/s 4、了解色散现象。知道色光的三原色跟颜料的三原色是不同的 (二)光的反射 1、熟悉光的反射中的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反射面的位置和之间的关系;反射角(r)等于入射角(i) ;三线共面;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别在法线两侧2、熟悉光的反射定律并能运用解决简单的问题; 3、理解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的可逆性; 4、了解什么是镜面反射,什么是漫反射。 (三)平面镜成像 1、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了解平面镜成虚像。了解虚像是怎样形成的。知道怎么区分实象和虚像; 3、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 4、初步了解凸面镜和凹面镜的特点及其应用。 (四)光的折射 1、了解光的折射现象; 2、了解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它介质中时的偏折规律; 3、了解光在发生折射现象时,光路的可逆性。 4、会用光的折射规律解析简单的折射现象。 (五)看不见的光 知道什么是红外线,什么是紫外线?

大一 医学物理复习提纲

1.。理想流体:是指绝对不可压缩的、没有黏性的流体;2.。稳定流体:流体空间中任意一点的流速不随时间变化,这种流动称为稳定流动;3.。层流:实际流体在流速不太大时,表现为分层流动,相邻各流层因速度不同而作相对滑动,彼此不相混杂,这种流动状态称为层流。4.。血液在流动时速度和压强的分布:由连续性方程可以看出血管横截面积大的地方血流速度小,而主动脉处的面积比毛细血管总截面积小得多,因此血液流动速度从主动脉处开始逐渐减小,有利于物质在毛细血管处进行充分交换;对于血压不能简单的的用伯努利方程进行分析,血液属于黏性流体,小动脉的总量比主动脉多,使血液与管壁发生摩擦的总面积比主动脉大得多,使得流动时在此消耗大量能量,促使血压下降。5.。简谐振动:位移用时间的余弦(或正弦)函数来描述的运动称为简谐振动。6.共振:是一种当外力频率接近系统的固有频率时,物体做受迫振动的振幅急剧增大的现象。7.波阵面和波线:波源的振动在弹性介质中激发的波向各个方向传播,经一定时间后波到达某些点,这些质点将以同相位开始振动,这些同相位振动的点所连成的面,称为波阵面;表示波传播方向的线称为波线,波线与波阵面垂直。8、波的强度:通过垂直于波动传播方向单位面积的平均能流,称为平均能流密度或波的强度。9、平面简谐波的概念、波动方程及其物理意义;波源作简谐运动时,振动在均匀介质中沿某方向传播,产生简谐波。要描述该波,就必须找出波线上各质点振动的位移和时间的函数关系,即y=f(x,t)所表述的波动方程:y=Acos[w(t-x/u)+φ],物理意义:波线上各质点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当x一定时,该质点的位移y仅是时间t的函数,表示该质点的振动规律;当t一定时,波线上各质点的位移y仅是空间位置x的函数,表示该时刻波线上各质点的位移分布,即泊在该时刻的波形。10、理想气体压强的微观意义:压强是由大量分子对器壁碰撞产生的结果,它是一个统计平均值,表示单位时间单位面积器壁上所获得的平均冲量。由于单个分子对器壁的冲量是不定的,只有大量分子碰撞器壁所获得的冲量才具有确定的统计平均值,如果离开了大量分子,压强就失去了意义。11、温度的微观解释:由ε=3/2kT可知,微观量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ε与宏观量温度T有关,并与绝对温度成正比。在相同的温度下,一切气体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都相等。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温度是大量分子热运动的集体表现,离开了大量分子,温度也就失去了其意义。12、自由度:决定一个物体的空间位置所需要的独立坐标,称为物体的自由度。13、肺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输送过程:当红细胞流经氧分压较高的肺部时,血红蛋白就迅速与从肺泡扩散到血液中的氧气结合成氧合血红蛋白。在氧分压较低的组织中,血液中的氧合血红蛋白又迅速解离释放出氧气,扩散到组织中,以供各组织的氧气需求。组织吸收氧气进行氧化后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又扩散到血液中,一部分以KHCO3的形式存在于红细胞中,另一部分则以NaHCO3的形式存在于血浆中,经血液循环后输送到肺部。由于肺泡中二氧化碳的分压低于静脉血中二氧化碳的分压,故血液中的KHCO3和NaHCO3迅速解离释放出二氧化碳,再扩散到肺泡中,经呼吸排出体外。14、电偶极子:两个相距很近的等量异号点电荷+q与-q所组成的带电系统称为电偶极子。15、电偶层:是指相距很近、互相平行且具有等值异号面电荷密度的两个带电表面。16、心肌细胞的电偶极距:心肌细胞处于静止状态是,其膜内外两侧分别均匀聚集着等量的负、正离子,形成一个均匀的闭合曲面点偶层,对外不显电性这一状态在医学上称为极化;当心肌细胞受到某种刺激时由于细胞膜对离子的通透性的改变,致使膜两侧局部电荷的电性改变了符号,膜外带负电,膜内带正电,于是细胞整体的电荷分布不再均匀而对外显示出电性,此时正负离子的电性可等效为两个位置不重合的点电荷,而整个心肌细胞类似一个电偶极子,形成一个电偶极距,刺激在细胞中传播时这个电距是变化的,这个过程称为除极;除极结束时,整个细胞的电荷分布有时均匀的,对外不显电性,即紧接着除极将出现一个使细胞恢复到极化状态的过程称为复机。17、光的干涉:两列频率星等的光波,在空间相遇叠加,使空间有的地方光加强,有的地方光减弱,产生明暗相间的条纹或者产生彩色条纹的现象。18、光的衍射:指光在传播途径上如果遇到障碍物它能绕过障碍物的边缘而进入几何阴影内传播的现象,衍射是波动过程中的一个基本特征。19:光的偏振:光波电矢量振动的空间分布对于光的传播方向失去对称性的现象,只有横波才能产生偏振现象。20、旋光性:偏振光通过物质时振动面发生旋转的现象称为旋光现象,能使偏振光的振动面旋转的物质的性质称为旋光性。21、共轴球面系统:共轴球面系统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折射球面组成,而且这些球面的曲率半径中心和各球面的顶点都在同一条直线。22、球面相差:主光轴点状物体发出的远轴光线和近轴光线经透镜折射后不能汇聚于主光轴上的某一点的现象。23、显微镜的分辩本领:显微镜的最小分辨距离的倒数称为显微镜的分辩本领,它表示显微镜能分辨被观察物体细节的本领。24、球面相差的成因及其矫正:从一个点光源发出的通过球面透镜中央部分的光线才能在光轴上汇聚于一点。但在实际使用中,常包含有远轴光线,它们通过球面透镜的边缘部分折射时,比近轴光线经透镜后的折射角要大,因此,这两部分光线经过透镜后不能相交于一点上,这样一个光点经透镜成像后在任一个面上得到的都不是一个亮点,而是一个边缘模糊的亮斑,因此产生球面相差。矫正的方法有:在透镜前放置一光阑,阻断远轴光线;在聚透镜之后放置一发散透镜,因为发散透镜对远轴光线的发散作用强于对近轴光线。25、连续X射线谱:在X射线管中高速电子流被阳极靶阻挡急剧减速产生轫致辐射,由于高速电子和靶原子核的相互作用不同,辐射出来的X光子能量具有各种各样的数值,因此该辐射谱被称为连续X射线谱。26、X射线的强度和硬度:有X射线辐射时,把单位时间内通过与X射线方向垂直的单位面积的辐射能量称为X射线的强度;X射线的硬度表示了X射线的质,即X射线的贯穿本领,由单个X光子的能量来决定,医学中常用管电压的千伏值表示X射线的硬度,称为千伏率。27、x射线的基本性质:电离作用、荧光作用、电化学作用(在医学检验中,有时使用造影剂的原因是是被检查部位的吸收系数和周围的部分有所差异)、生物效应、贯穿本领。28、核力的特点;是一种短程力;是强相互作用;具有饱和性;与电荷无关;在极短程内存在斥心力,使核子不能无限靠近。29、受激辐射:一个处于高能级的离子受到一个能量的光子“诱发”而跃迁到低能级,同时释放一个与之特征完全相同的光子的过程称为受激辐射。30、使粒子数反转分布的条件:要求介质有适当的能级结构,既具有亚稳态的能级结构;还要求有外界能源供给能量,使在正常分布下处于低能太的大量粒子尽快被激发或抽运到较高能态去。31、激光器由工作物质、激励装置和光学谐振腔组成。32、由伯努利方程得,高处的压强较小,而低处的压强较大,因此可解释变化对血压的影响,当人体位于平卧位时,各处压强相差不大,但是当人位于直立位时,足部压强增大,头部压强减小。33、超声波的特性:方向性好、穿透本领大、遇不同的分界面可产生显著的反射;超声波能产生的特殊作用:机械作用、空化作用和热作用;超声多普勒血流仪的工作原理:探头有发射和接受超声波的两块晶片,设作为静止声源的探头发射超声波的频率为v,血管中随血流一速度v运动着的红细胞接收到的频率v"可求出,由红细胞反射回来的超声波被静止的探头接收,得到v"",探头发出的超声波频率和接受的回拨频率之差,即多普勒频移,根据此,即可求出血流速度。34、关于肺泡的大小共存: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作用是降低肺泡气液界面的表面张力,防止肺泡塌陷,维持大小不一的肺泡内压和容积的稳定。吸气时,肺泡扩张,表面积增大,表面张力增大,回缩压力增大,阻止肺泡破裂;呼气时,肺泡收缩,表面积减小,表面张力减小,回缩压力减小,阻止肺泡塌陷。35、心电图的形成:空间心电向量环经过第一次投影在额面、横面、侧面上形成平面心电向量环,即向量心电图,第二次投影是把向量心电图投影到各导联轴上形成标量心电图。

初中 中考物理复习资料

需要家教?1247592743

初中物理复习题

初二第一学期期末初二物理试题一、选择题{全为单选}1.如图所示,城市高架道路的部分路段,两侧设有3m左右高的透明板墙,安装这些板墙的目的是 ( ) A.保护车辆行驶安全 B.减小车辆噪声污染 C.增加高架道路美观 D.阻止车辆废气外泄 2.入射光线与平面镜成60°角,那么反射角是:A.30° B.60° C.90° D.403.如图,能正确表示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的是 ( ) A B C D4.一平面镜与水平桌面成45°角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如图所示,一小球以1m/s的速度沿桌面向平面镜匀速滚去,则小球在平面镜里的像将 ( )A. 做竖直向上的运动 B. 做竖直向下的运动C. 做水平向左的运动 D. 做水平向右的运动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放大镜所成的是正立、放大的实像 B.凸透镜所成的实像是倒立的,所成的虚像是正立的 C.凸透镜所成的实像是缩小的,所成的虚像是放大的 D.幻灯片只有正立着插在片架上,才能在屏幕上看到正立的像6.测绘人员绘制地图时常常需要在高空飞行的飞机上对地面照相,称为航空摄影,若使用的照相机镜头焦距为50mm,则底片与镜头的距离应 ( ) A.略大于50mm B.略小于50mm C.等于50mm D.等于100mm7.用放大镜隔着窗户看远处的楼房,看见了倒立的,缩小的像,则像距在 ( ) A.一倍焦距以内 B.焦点上 C.一倍焦距与两倍焦距之间 D.两倍焦距以外8.如图甲是来自远处的光线经某人眼球折光系统的光路。下列关于该人远、近视眼的判断及矫正所需配戴的眼镜镜片的选择正确的是 ( ) A.近视眼;乙 B.远视眼;乙 C.近视眼;丙 D.远视眼;丙 甲 乙 丙9.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当光屏上形成像后,用不透光的纸遮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则在光屏上出现的情况是 ( ) A.像全部消失 B.像的上半部分消失 C.像的下半部分消失 D.仍有原来大小的像,但亮度变暗10.下列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给冰加热,冰的温度一定升高B.把5℃的水放入0℃的房间,水将会结冰C.冰棒周围的“白气”,是冰升华形成的水蒸气D.冬天户外的水管容易冻裂,是由于水结成冰后体积变大的缘故11.用来发射卫星的运载火箭,在它的头部涂有一层特殊的物质,它可以避免火箭因高速运动时与空气作用产生高温而被烧坏的危险。这种材料能起这种作用的原因是 ( )A.材料坚硬耐热 B.材料不传热C.材料光滑不易与空气作用生热 D.材料受热熔化、汽化吸收与空气摩擦产生大量的热12、小明要测量L1中电流大小,正确的电路图是 ( ) 13.如图,用导线连接使灯L1和L2组成并联电路的正确方法是( )A. 图3分别连接A、B和C、E B.分别连接A、B和D、EC.分别连接A、C和B、E D.分别连接A、C和C、E 14.有一个电源、一个电铃、一个小灯泡、两个开关和若干导线组成电路。只闭合其中一个开关时,灯泡发光而电铃不响;只闭合另一个开关时,电铃响而灯泡不亮。若电路工作时,灯泡和电铃互不影响,则当两个开关都断开时,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A.电铃响,灯泡亮 B.电铃响,灯泡不亮C.电铃不响,灯泡亮 D.电铃不响,灯泡不亮15.小明同学使用电流表时,本应使用“—”和“3”接线柱,但误将“—”和“0.6”接线柱接入电路而电流还是从“0.6”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这样做的结果将是( )A.电流表的指针转过的角度变小了B.电流表的指针转过的角度变大了,电流表可能烧坏C.电流表的指针不动D.电流表的指针反向偏转二、填空题 16.“震耳欲聋”反映了声音的_____很大,“声音刺耳”反映了声音的______很高,“闻其声知其人”依据的是声音的______不同。17.用激光测距仪向月球发射激光束。激光束在地球大气层外和月球之间是沿_______传播的,激光被返回是利用了光的______射原理;宇航员在月球上讲话不能被他们的同伴直接听到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有一种能反映空气中水蒸气含量的装置叫“干湿温度计”,它是由两个相同的温度计并列制成的,其中一个温度计被湿布包起来了,这是由于湿布中的水在 吸热,在一定温度下,两个温度计读数的差别越小,表示空气湿度越 .19.常用体温计的刻度部分为三棱体,横截面如图所示,其正面呈圆弧形,这样就可以看清温度计内极细的水银柱,以便读数,这是因为弧形玻璃的作用相当于________,使我们能看到水银柱放大后的_____像. 20. 身高1.60 m的同学站在平面镜前3m处,他在平面镜中的像高______ m,他与平面镜中的像距离为_________m.21.某同学用电流表测量电流时,发现电流表指针向没有刻度的一边偏转,这是因为 。另一位同学发现电流表指针偏转到右边没有刻度的地方,这是因为 。三、作图题 22.(1)如图所示,请画出入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2)如图所示,一个人站在河岸上,眼睛B刚好可以看到对面岸上发射塔在水中倒影的塔尖A"。请画出反射光路图。 FF 23. 如图7所示,给你两节干电池、一只开关、两个小灯泡、两只电流表和若干导线。请你设计一个实验电路:要求两个小灯泡并联,一只电流表测干路中的电流,另一只电流表测支路中电流, 开关同时控制两个灯泡的通断.1.画出电路图。2.按你设计的电路图将下列电路元件连接成实物电路 四、实验探究 24.下表是某同学探究某种物质的凝固规律时记录的实验数据,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问题。时间/minl1.522.533.544.555.566.5温度/℃595552494848484847454342(1)从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这种物质在第2min时是________态。(选填:“固”、“液”或“气”);(2)根据表中的数据可以判断出:该物质是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3)根据表中的数据可以判断出该物质的凝固点是________℃。 25.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小明用玻璃板、相同的两个棋子A及B、刻度尺、橡皮泥、白纸等器材进行实验,如图所示.(1)实验时玻璃板应该__________放置在水平桌面上;(2)实验器材选择相同的两个棋子A、B,其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3)为了说明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应采取的具体操作步骤是将白纸竖直放在棋子B处,移开棋子B直接观察白纸,看这个像能否成在白纸上;若_______________,则平面镜所成的像为虚像;(4)小明在实验过程中,让玻璃板沿00"轴(玻璃板与桌面的接触部分)方向水平向右移动,结果他发现镜中的像相对于A_______移动(选填“向右”.“向左”或“不”);他又将玻璃板绕00"轴转向自己,发现镜中的像_________(选填“转向自己”、“转离自己”或“不动”).26.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 (1)若烛焰在光屏上所成的像如图所示,为使像清晰地呈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凸透镜向______移动(填“上”或“下”); (2)实验过程中当烛焰距凸透镜12cm时,移动光屏到某一位置,在光屏上得到一等大的清晰的像,接着使烛焰向右移动5cm,此时应将光屏向______(填“左”或“右”)移到某位置,才能在光屏上得到________、________(分别填“正立”或“倒立”,“放大”或“缩小”)清晰的像。 27.请你根据下列要求,利用所给的器材设计一个电路,画出电路图。 器材:电源一个,开关两个,电铃一个,红、绿灯泡各一个,导线若干。 要求:甲病人闭合开关,红灯亮电铃响。乙病人闭合开关,绿灯亮电铃响。 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__初二物理答案卷 一、选择题 123456789101112131415 二、填空题 16. __________ ,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17. 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 ; 19. __ _____ , ______ 。2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 . _____ . _____ 三、识图与作图题 FF 22. (2) (1) 23.(1) (2)四、应用与实验题 24.(1) __________。 (2) __________。 (3) __________℃。25.(1) 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___________________; (4)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26.(1)      ; (2)     (3) ,    27.

如何上好初三物理复习课?

复习做过的题很重要

初中物理复习资料

初中物理合集百度网盘下载链接:https://pan.baidu.com/s/1znmI8mJTas01m1m03zCRfQ?pwd=1234 提取码:1234简介:初中物理优质资料下载,适合各阶段老师教学,学生日常辅导,中考冲刺,技能提升的学习。

初二下册物理复习提纲(人教版)

初中物理合集百度网盘下载链接:https://pan.baidu.com/s/1znmI8mJTas01m1m03zCRfQ?pwd=1234 提取码:1234简介:初中物理优质资料下载,适合各阶段老师教学,学生日常辅导,中考冲刺,技能提升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