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资源

阅读 / 问答 / 标签

我国自然资源的现状主要是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能源和森林资源的概括~~急!!!!!

(原文转自百度百科《自然资源》)土地资源中国土地资源有四个基本特点[1]:绝对数量大,人均占有少;类型复杂多样,耕地比重小;利用情况复杂,生产力地区差异明显;地区分布不均,保护和开发问题突出。(一)绝对数量大,人均占有少中国国土面积960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473万平方公里。国土面积,居世界第3位,但按人均占土地资源论,在面积位居世界前12位的国家中,中国居第11位。按利用类型区分的中国各类土地资源也都具有绝对数量大、人均占有量少的特点。[1](二)类型复杂多样,耕地比重小中国地形、气候十分复杂,土地类型复杂多样,为农、林、牧、副、渔多种经营和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但也要看到,有些土地类型难以开发利用。例如,中国沙质荒漠、戈壁合占国土总面积的12%以上,改造、利用的难度很大。而对中国农业生产至关重要的耕地,所占的比重仅10%多些。 (三)利用情况复杂,生产力地区差异明显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由于中国自然条件的复杂性和各地历史发展过程的特殊性,中国土地资源利用的情况极为复杂。例如,在广阔的东北平原上,汉民族多利用耕地种植高粱、玉米等杂粮,而朝鲜族则多种植水稻。山东的农民种植花生经验丰富,产量较高,河南、湖北的农民则种植芝麻且收益较好。在相近的自然条件下,太湖流域、珠江三角洲、四川盆地的部分地区就形成了全国性的桑蚕饲养中心等等。不同的利用方式,土地资源开发的程度也会有所不同,土地的生产力水平会有明显差别。例如,在同样的亚热带山区,经营茶园、果园、经济林木会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任凭林木自然生长,无计划地加以砍伐,不仅经济效益较低,而且还会使土地资源遭受破坏。(四)分布不均,保护和开发问题突出这里所说的分布不均,主要指两个方面:其一,具体土地资源类型分布不均。如有限的耕地主要集中在中国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地区,草原资源多分布在内蒙古高原的东部等。其二,人均占有土地资源分布不均。不同地区的土地资源,面临着不同的问题。中国林地少,森林资源不足。可是,在东北林区力争采育平衡的同时,西南林区却面临重大、林木资源浪费的问题。中国广阔的草原资源利用不充分,畜牧业生产水平不高,然而,在局部草原又面临过度放牧、草场退化的问题[1]。水资源河流和湖泊是中国主要的淡水资源,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巢湖是中国的五大淡水湖。因此,河湖的分布、水量的大小,直接影响着各地人民的生活和生产。中国人均径流量为2200立方米,是世界人均径流量的24.7%。各大河的流域中,以珠江流域人均水资源最多,人均径流量约4000立方米。长江流域稍高于全国平均数,约为2300~2500立方米。海滦河流域是全国水资源最紧张的地区,人均径流量不足250立方米。中国水资源的分布情况是南多北少,而耕地的分布却是南少北多。比如,中国小麦、棉花的集中产区——华北平原,耕地面积约占全国的40%,而水资源只占全国的6%左右。水、土资源配合欠佳的状况,进一步加剧了中国北方地区缺水的程度。中国水能资源蕴藏量达6.8亿千瓦,居世界第一位。70%分布在西南四省、市和西藏自治区,其中以长江水系为最多,其次为雅鲁藏布江水系。黄河水系和珠江水系也有较大的水能蕴藏量。目前,已开发利用的地区,集中在长江、黄河和珠江的上游。生物资源植物资源中国幅员广阔,地形复杂,气候多样,植被种类丰富,分布错综复杂。在东部季风区,有热带雨林,热带季雨林,中、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北亚热带落叶阔叶常绿阔叶混交林,温带落叶阔叶林,寒温带针叶林,以及亚高山针叶林、温带森林草原等植被类型。在西北部和青藏高原地区,有干草原、半荒漠草原灌丛、干荒漠草原灌丛、高原寒漠、高山草原草甸灌丛等植被类型。植物种类多,据统计,有种子植物300科、2980个属、24600个种。其中被子植物2946属(占世界被子植物总属的23.6%)。比较古老的植物,约占世界总属的62%。有些植物,如水杉、银杏等,世界上其他地区现代已经绝灭,都是残存于中国的“活化石”。种子植物兼有寒、温、热三带的植物,种类比全欧洲多得多。此外,还有丰富多彩的栽培植物。从用途来说,有用材林木1000多种,药用植物4000多种,果品植物300多种,纤维植物500多种,淀粉植物300多种,油脂植物600多种,蔬菜植物也不下80余种,成为世界上植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动物资源中国是世界上动物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据统计,全国陆栖脊椎动物约有2070种,占世界陆栖脊椎动物的9.8%。其中鸟类1170多种、兽类400多种、两栖类184种,分别占世界同类动物的13.5%、11.3%和7.3%。在西起喜马拉雅山—横断山北部—秦岭山脉—伏牛山—淮河与长江间一线以北地区,以温带、寒温带动物群为主,属古北界,线南地区以热带性动物为主,属东洋界。其实,由于东部地区地势平坦,西部横断山南北走向,两界动物相互渗透混杂的现象比较明显。矿产资源中国幅员广大,地质条件多样,矿产资源丰富,矿产171种。已探明储量的有157种。其中钨、锑、稀土、钼、钒和钛等的探明储量居世界首位。煤、铁、铅锌、铜、银、汞、锡、镍、磷灰石、石棉等的储量均居世界前列。中国矿产资源分布的主要特点是,地区分布不均匀。如铁主要分布于辽宁、冀东和川西,西北很少;煤主要分布在华北、西北、东北和西南区,其中山西、内蒙古、新疆等省区最集中,而东南沿海各省则很少。这种分布不均匀的状况,使一些矿产具有相当的集中,如钨矿,在19个省区均有分布,储量主要集中在湘东南、赣南、粤北、闽西和桂东—桂中,虽有利于大规模开采,但也给运输带来了很大压力。为使分布不均的资源在全国范围内有效地调配使用,就需要加强交通运输建设。

我国资源枯竭的具体表现包括土地资源匮乏

依据教材知识可知,物种减少、土地荒漠化、水资源短缺和能源匮乏都是自然资源枯竭的表现,①②③④符合题意,故选A.

土地资源枯竭状况有关资料

球是人类的母亲,是生命的摇篮。 据有幸飞上太空的宇航员介绍,他们在太空看到的地球是一个美丽、晶莹而唯一有生命的星球,在它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地球总是无私地为人类作着贡献,但是由于人类不知珍惜,不加节制地开采和随意地毁坏,不但使地球的自然资源越来越少,还造成了一系列的生态灾难,给人类的生存带来了威胁。例如1995年7月份,我国发生的一件事:几家工厂因为过量地向大海和大气中排放污水和污烟,以致造成大量酸雨下降,使大片森林和庄稼受损。这样既污染了环境,又使自然资源受到严重损失。 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受害了。同学们,科学家早已证明:在宇宙以地球为中心的四十万亿公里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人类不能指望在破坏了地球以后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 只有一个地球,地球的公民们,快醒悟过来吧!从保护身边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做起,行动起来,让我们一起保护我们生活的大家园——地球! 本课从人类生存的角度介绍了地球的有关知识,阐明了人类的生存“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说明了保护的球生态环境的意义。课文从地球在宇宙的渺小、人类活动范围很小、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有限而又被不加节制地开采或随意破坏等方面,说明地球面临着资源枯竭的威胁,然后,用科学研究的成果证明,当地球资源枯竭时,没有第二个星球可供人类居住,最后得出结论:人类的选择只有一个,那就是精心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土地资源管理和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哪个好..比如前景,工资等等..能详细点就好!!谢谢!!

土管专业面向的是国土部门和房地产企业,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在不同的学校开设的课程不一样,有些学校以城市规划为主,有些学校以土地利用为主,所以是一个比较模糊的专业,但是资环专业的学生考研的时候也可以往土管和城市规划上靠,相对来说土管专业考公务员比较好一些。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和土地资源管理哪个好

两个专业都不错。其实专业并不重要。

我国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哪些问题

对环境的破坏严重,缺少环保意识。

安徽省土地利用现状遥感调查与土地资源评价

陈有明 杨则东 褚进海 鹿献章 刘同庆 杨佩明(安徽省地质调查院,合肥230001)摘要:本文利用ETM遥感资料,调查了安徽省土地利用现状,分析了安徽省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对土地资源利用潜力等作出评价。关键词:土地利用现状;土地资源评价;遥感调查土地是宝贵而有限的自然资源,是人类进行农、林、牧、副、渔生产的基本生产资料,也是工业、交通、城镇建设等生产部门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随着经济建设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对土地的需求日益增长,人地矛盾日趋突出。因此,采用高技术遥感调查手段,宏观上对土地利用现状进行快速、经济的调查与评价,对于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综合规划整治保护土地,充分挖掘土地利用潜力,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1 土地资源遥感调查方法安徽省土地资源遥感调查属于概查,是以不同地类及相同地类不同时相的遥感图像室内解译,辅以必要的野外验证,调查土地利用现状,并按照“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的要求,在MAPGIS等平台上量算统计各类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计算各项土地利用指数等。1.1 土地类型遥感解译标志安徽省土地利用现状遥感调查主要采用2000年成像的1:10万ETM图像为主要数据源。由于安徽省境内地貌类型复杂,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多样,在八大类一级地类中,为了保证耕地、林地、园地、居民交通用地等重要地类的准确性,对山区坡耕地及城市和其周边地区利用了1986~1999年成像的彩红外航片和黑白航片辅助解译调查。土地利用调查分类原则是依据全国农业区划委员会制定的《土地利用调查技术规程》采用二级分类,统一编码,一级分8大类,二级分类根据我省用地具体情况和本次遥感调查的可能性,又划分为4类,一、二级地类合并使用,共划分为12个土地类型。各类用地现状ETM图像解译标志见表-1。1.2 细小地物面积折算方法安徽省土地遥感调查信息提取编图,最小上图图斑面积原则上为2×3=6(mm2),相当于实地面积90亩(1:10万,但实际仍有1238个图斑小于6mm2),也就是说,用1:10万比例尺遥感图像解译限制了细小及一些线状地物上图,不能详尽反映诸如园地、村镇居民点、草地、坑塘、沟渠、河流、公路、铁路、农村道路及田坎等,因此对地类统计值应予折算。按照全省自然地理特征,将全省划分为淮北平原、江淮丘陵、沿江平面、皖西及皖南山地5个单元,以1:25万、1:10万、1:5万地形图及航遥资料为基础,结合野外调查,确定不同单元细小地类的改正系数,对面积予以折算。表1 ETM图像土地利用分类遥感解译标志2 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2.1 土地利用结构经遥感调查统计,安徽省国土总面积为14016595公顷(210248926亩,MapGIS空间分析值,后同),其中,耕地5966237公顷(89493547亩),占土地总面积42.57%;园地341775公顷(5126632亩),占2.44%;林地3381080公顷(50716193亩),占24.12%;牧草地37525公顷(562877亩),占0.27%;居民地及工矿用地1267145公顷(19007175亩),占9.04%;交通用地273850公顷(4107743亩),占1.95%;水域1997815公顷(29967223亩),占14.25%;未利用地751618公顷(11274275亩),占5.36%。土地面积最大的是六安市1843042公顷(27645623亩),最小的是铜陵市106041公顷(1590609亩)。按2001年全省人口计算,人均土地面积为3.32亩,人均占有土地面积最多的是黄山市(9.89亩/人),最少的是淮南市(1.53亩/人),多数城市人均不到3亩。图1 安徽省土地利用结构图2.2 耕地经遥感调查全省耕地总面积为5966237公顷(89493547亩),拥有耕地面积1000万亩左右的城市有滁州市、六安市、阜阳市、宿州市、亳州市,此5城市占有全省耕地面积56.1%,耕地面积最小的为铜陵市(不到40万亩)。按2001年全省总人口计算,人均耕地面积为1.41亩;按农业人口计,人均1.77亩,按农户计,户均6.87亩。按总人口统计的人均土地,各城市间差异较大,若从农业人口人均拥有土地统计数据看,超过全省平均值20%以上的城市仅有滁州、蚌埠、淮北3城市,低于全省平均值20%以上城市有黄山、安庆、铜陵及阜阳市,比较突出的是滁州市,每农业人口为3.21亩,最少的是黄山市,每农业人口1.10亩。总体上看,全省人均耕地还算均衡。耕地分为水田和旱地两类。水田包括灌溉水田和望天田,面积为2562005公顷(38430070亩),占耕地面积的42.94%;旱地面积3404232公顷(51063477亩),占57.06%。从空间上看,旱地主要分布在淮北平原区,占全省旱地面积的75%,其次是江淮丘陵东部的滁州市以及六安市;水田主要分布于江淮丘陵区和沿江平原区,即沿江一带、巢湖周围地区以及江淮之间中部、中西部和东南部,以六安、滁州、巢湖、安庆、宣城、芜湖、马鞍山、合肥等市最为集中,占全省水田面积90%左右。淮北平原区水田面积所占比例较小。2.3 园地园地主要包括茶园、果园、桑园等,全省共有园地341775公顷(5126632亩),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2.44%。全省人均园地按2001年总人口计为0.08亩。低于平均值50%以上的有合肥、蚌埠、马鞍山等13个城市,高于平均值30%以上的有黄山、池州、宣城3市。最为突出的是黄山市,拥有园地79405公顷(1191077亩),占其土地总面积的8.2%,按农业人口计,人均园地达1.01亩,其次为六安市57134公顷(857014亩),宿州市54685公顷(820272亩),宣城市48052公顷(720782亩),此4个城市占有全省园地总面积70%。而合肥等多个城市人均园地仅0.001亩。图2 安徽省历年人均耕地面积变化图显然,在空间上安徽省园地有分布面广,相对集中的特点,茶园、桑园主要分布在淮河以南的地区,以皖南山区和皖西山区最为集中,果园主要集中在淮北平原区,其中,淮北平原的黄河故道及其泛区等是安徽省水果主要产区。2.4 林地全省共有林地3381080公顷(50716193亩),包括有林地、灌木林、疏林地、迹地、苗圃等,占全省土地总面积24.12%,拥有林地面积最大的是黄山市,为696248公顷(10443714亩),占其土地总面积的71.9%,其次为宣城市629606公顷(9444087亩)、六安市589773公顷(8846599亩)、安庆市561410公顷(8421148亩)、池州市454442公顷(6816636亩),此五城市拥有全省林地总面积的86.7%。从人均拥有量看,各市差异较大,黄山市人均7.11亩,而蚌埠市人均仅0.03亩,两者相差200多倍。总之,林地在空间分布上集中性明显,主要在皖南山区和皖西山区。2.5 牧草地全省拥有牧草地37525公顷(562877亩),包括天然草地和人工草地,仅占全省土地面积0.27%,人均拥有牧草地0.009亩。草地面积最大的有滁州市14835公顷(222530亩)和黄山市13557公顷(203355亩),而蚌埠等城市几乎没有上规模的草地。全省牧草地在空间分布上是高度分散,面积大小不等,小块未能上图的居多,并与农田、林地混杂分布。2.6 居民地及工矿用地全省居民地及工矿用地合计1267145公顷(19007175亩),占全省土地总面积9.04%,以2001年末人口计,全省人均0.3亩,据粗略统计乡村人均拥有居民点及工矿用地略大于全省平均数,城市多小于平均数。居民地及工矿用地占地较大的是六安市140071公顷(2101068亩),最小的是铜陵市11877公顷(178148亩)。大多城市人均占有在0.22~0.32亩之间,仅滁州市偏大(0.458亩)。总之,安徽省不同城市人均拥有居民地及工矿用地比较接近,乡村人均拥有多于城市。2.7 交通用地全省交通用地计273850公顷(4107743亩),占全省土地总面积1.95%,以2001年人口计,人均0.065亩。交通用地最大的是宿州市33805公顷(507077亩),最小是马鞍山市1700公顷(25501亩),人均拥有面积最大的是蚌埠市(0.110亩),最小的为马鞍山市(0.021亩)。总体上看,交通用地北方大于南方,平原大于山地。2.8 水域水域包括河流、湖泊、水库坑塘等,全省水域面积1997815公顷(29967223亩),占全省土地总面积14.25%,以2001年人口计,人均0.474亩。拥有最大水域面积的是安庆市318389公顷(4775828亩),其次是六安市259869公顷(3898033亩),巢湖市218632公顷(3279484亩)、滁州市215787公顷(323680亩)、合肥市152029公顷(2280436亩),此5个城市共拥有全省水域总面积58.3%。人均拥有水域面积最大的是池州市(0.839亩),而淮北市人均仅0.195亩、阜阳市人均0.196亩、亳州市人均0.234亩、宿州市人均0.264亩,都远低于全省平均数。很显然,广阔的安徽淮北平原,水域面积分布无论是总量上,还是人均拥有量上都是很小的。2.9 未利用地未利用地主要有荒草地、盐碱地、田坎、裸岩(砾)石等,全省未利用地751618公顷(11274275亩),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5.36%,以2001年末人口计,人均0.18亩。未利用地主要分布在巢湖市121147公顷(1817203亩)、滁州市105196公顷(1577941亩)、宣城市103497公顷(1552453亩)、六安市93995公顷(1409927亩)、安庆市90748公顷(1361227亩)、池州市87199公顷(1307989亩),此6个城市共拥有全省未利用地80.1%。人均拥有未利用地最大的是池州市(0.85亩),最小是阜阳市(0.01亩)、亳州市(0.01亩)。总体上看北方平原区,未利用地总量和人均拥有量远远低于皖西、皖南、沿江区和江淮区。3 土地资源评价3.1 土地利用的有利条件安徽省山地、丘陵、岗地、平原相间分布,地貌类型复杂多样,自北而南依次为淮北平原、皖西山地和江淮丘陵、沿江平原、皖南山地丘陵。复杂的地貌格局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土地类型,主要类型的土地资源分布又相对集中。气候、土壤和植被具有明显的南北过渡特征,使本省的土地利用类型和耕作制度都打上了南北过渡性的烙印。土地的适宜性强,自然生产力较高。这些对安徽省区域农业的专门化生产和综合发展,为选择合适的土地利用方式,充分利用土地资源等创造了良好的、多样的自然环境。安徽省自然地理位置处于南、北的过渡地带,社会经济也处于我国东部沿海发达经济区向西部内陆落后经济区的过渡地带。经济发展必将加速安徽省土地资源的全面开发和利用,提高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3.2 土地开发利用程度及经济效益分析(1)土地垦殖率:即耕地面积与土地总面积之比,全省垦殖指数为42.57%,总体反映出安徽省土地开发程度和种植业发展程度很高。但各市垦殖指数差异较大,垦殖指数最高的是亳州市,达70.70%,其次是阜阳市、淮北市、蚌埠市、宿州市,指数都在60.00%以上,垦殖指数最低的是黄山市,仅占8.90%。(2)土地利用率:即已利用土地面积与土地总面积之比,全省土地利用率平均94.64%,很显然,安徽省的土地利用程度是很高的,亳州市土地利用率达到99.70%,其他各城市的利用率都处在高值状态,差异不很显著。(3)建设用地率:建设用地率为居民地+工矿用地+交通用地与土地总面积之比,全省建设用地率也处在较高的水平,平均为10.99%,而且建设用地的增速较大。不同城市建设用地率差异较大,最高的是淮南市,为18.8%,最低的是黄山市,为3.8%,池州市、宣城市指数也很低。(4)土地生产率:单位面积内的国内生产总值,即土地生产率可以概略反映安徽省土地宏观经济效果,全省土地生产率为每公顷23473万元(以2001年产值)。城市间差异较大,最高的是马鞍山市,为81261万元,其次为铜陵、芜湖、淮南及合肥市,都在省平均值的2倍以上,偏低的是池州市、黄山市、六安市,还不到1万元。3.3 土地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几十年来,安徽省在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农业生产发展方面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但与一些邻近省份比较,农用土地资源生产水平还比较低,部分城市土地生产率不高,土地资源的潜力未得到充分发挥,当前土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土地利用结构不尽合理,土地生产率低、经济效益不高。长期以来,由于过分强调种植业发展,致使安徽省农业产值结构与土地利用结构不相协调,多种类型的土地资源,尤其是山区和水面未得到充分利用,林业和渔业产值与其所占面积构成不相协调。尽管集中了相当人力、物力、财力生产粮食,但由于自然灾害频繁、土地障碍因素多,劳动力素质差,科技投入少等诸多原因,本省的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还处于较低的水平。另外,安徽省城镇平均容积率仅为0.3左右,城镇及独立工矿用地较粗放,单位面积经济效益较差。(2)土地供需矛盾突出,尤以耕地不足为甚,土地后备资源严重不足。在全省土地结构中,耕地比重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人均耕地十分有限,以2001年人口计人均耕地仅1.41亩(包括劣质、低产地)。安徽省农耕历史悠久,可垦土地资源的利用已较充分,未利用土地比重较低,且主要分布在偏远山区,开发利用难度较大,后备耕地资源十分有限,加上安徽省处于工业化初期,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居民地、工矿和交通建设等将继续占有大量耕地,耕地形势不容乐观。(3)土地污染问题严重,工业废水、农药污染农田,工业废渣、生活垃圾侵占大片土地,不合理的井下开采又引起地面塌陷,有害气体烟尘的排放形成酸雨,都导致土地资源的破坏。尤其是进入90年代,农药使用量逐年增加,但农作物病虫害成灾面积及受灾程度则明显加大,部分地区形成恶性循环。农药对土壤、大气、水体、农作物均造成实质性污染,许多地区的粮食、瓜果、蔬菜农药残留量严重超标。(4)水资源分布不均,淮北平原和丘陵地区严重缺水问题未能缓解,严重制约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5)土地权过度分散,几千万农民人人均其田,在当今各国实不多见,乡村土地流转没有放手推进,土地失去其固有的资产、商品属性,也是制约安徽省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的一个因素。3.4 土地利用潜力分析及对策建议土地资源潜力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人类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可能达到的广度和深度,它包括自然生产潜力和改造利用潜力两个方面。安徽省人多地少,尽管土地资源的适宜性较好,但总体上看土地质量不高,土地后备资源不足。因此分析土地资源潜力,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生产率,是安徽省土地规划利用方面的根本性战略。3.4.1 耕地土地依靠自然肥力和水、热等自然供给条件所能生产的物质数量,即土地资源自然生产潜力,安徽省还属高值区。淮河以北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淮河以南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这种优越的气候资源,既适宜于麦类、油菜、午季豆科等喜凉作物的生长,又有利于水稻、棉花等喜温作物的种植。全省土地自然生产力呈由南向北递减的地带性分布规律,几大农业区自然生产潜力(见表2)。表2 安徽省土地资源自然生产潜力分区安徽省土地垦殖系数较大,耕地利用面域上的拓展空间不大,且随着退耕还林、还草、还湖等生态规划的需要,及城乡建设用地的增加,耕地面积还将减少。但由于安徽省对土地的经营管理水平以及生产的自然、经济、技术条件远未使作物达到其生产力的上限。因此,耕地的潜力还是很大的,建议通过以下措施和途径,发掘耕地利用潜力:第一,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为主,辅以增肥改土措施,改良中低产田。安徽省以淮北平原宜农地面积最大,中低产田比重大(71%),主要影响因素是灌溉条件和土壤肥力。必须灌排结合,旱涝兼治,发展旱作补充灌溉;增施肥料,尤其是有机肥,调整氮、磷、钾比例,改善施肥结构等。第二,继续推广新技术,大力进行科学种田,科学选种、育种、栽培、施肥、灌溉、除害,迅速把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逐步提高农业劳动力素质,增加农业的各项投入。第三,保护环境,重视农田外部环境的改善,搞好植树造林,四周绿化和农田防护林网建设,建立起良性循环的农田生态系统。第四,调整作物结构,合理轮作,适当提高复种指数。3.4.2 园地园地是茶、桑、果等经济作物的生产用地。本省气候条件优越,地貌、土壤类型复杂多样,适宜茶、桑、果、药材、薄荷等多种经济作物的生产栽培。全省现有各类园地34.18万公顷,仅占土地总面积2.44%。园地占用耕地较少,立地条件差,80%左右都是在开发荒山、荒坡、荒地、荒滩和“四边”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土壤的肥力、保肥保水性能、灌溉条件都比较差,交通也不便利。在现有园地中,低产园地比重高,占园地总面积56.6%,名、优、特产品所占比例也不大,规模和集约经营水平不高。从安徽省实际情况看,建议:第一,以挖掘潜力为主,改良低产园地,提高产品质量和单产;第二,增加物质、技术投入,加强科学管理,新(扩)建茶、桑、果园等多种经济作物基地;第三,加强土地适宜性研究,逐步扩大名、优、特园地面积,提高名、优、特种属和总量,适应市场需求。另外,全省茶、桑、果、药材等区域布局应力求合理,各大农业区发展应各有侧重。淮北平原是水果、药材、薄荷的主要发展地区,并应积极稳定地发展蚕桑生产;皖西大别山区是茶、桑、药材及其他经济作物的重要发展区;皖南山地丘陵地区是茶、桑、水果、药材及其他经济作物的重要基地,也应是安徽省高效农业和创汇农业的主要生产基地;江淮丘陵地区适合水果、薄荷、药材及其他经济作物的栽培;沿江平原地区应重点开发水果、花卉、茶叶等经济作物。3.4.3 林地森林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自然资源,不仅具有提供木材和林副产品的直接经济效益,还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旅游保健等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进入20世纪90年代,安徽林业一直保持着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态势,是全国第四个消灭宜林荒山和基本全面绿化的省份,尤其是平原林业由淮北农区起步,逐步推向江淮丘陵和沿江平原,初步建成全省综合农田防护林体系构架。无论山区、丘陵、还是平原,森林资源增幅较大并步入良性循环。经调查统计,安徽省现有林地面积3381080公顷,占土地总面积24.12%,人均林地0.8亩,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安徽省森林资源的总量仍显不足,林分质量差,林产品没有形成优势,林业产值在经济构成中的比例太小(85年后更是徘徊不前),林业生产力水平与作为南方集体林区重点省份较好的自然条件很不相称。因此建议:第一,提高林地利用率,加速林地改造和抚育,使灌、疏林地尽快成为有林地,加快有林地中的低产林改造;第二,继续作好退耕还林工作,扩大经济林等地面积,并重视零星荒山、荒地开发利用;第三,进一步推进淮北、江淮和沿江等地域非林地造林工程,注重林业生态和经济效益的统一。第四,树立大农业观点,加大加深非木质资源的开发,实现林业结构的调整。3.4.4 牧草地安徽省草场主要是林(农)间草场和森林破坏后的迹地草场,草场质量较差,许多草场尚处在自然利用阶段,草地生产力低,生产潜力未能挖掘。小部分草地自然放牧,大部分尚未开发利用,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全省待开发利用的草场面积较大,草地类型多样,牧草资源丰富,草地分布更有利于实现农、牧、林综合发展,成为高效能的大农业生态系统。皖西大别山和皖南山地丘陵,其中以宣郎广丘陵岗地和贵池市草场有较大的开发价值。其他湖滩、沙洲地等也有较好的季节性草场。建议在黄山、贵池等市继续扩大牧草面积;对省内现有草场注重改良,引进优质牧草,提高草场载畜量。在牧业发展总体布局上,逐步解决安徽南、北方草食家畜的结构数量与草场分布不平衡问题,引导地方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3.4.5 可养水面本省气候温和,雨量较充沛,水面广阔,长江、淮河横贯,湖泊众多,池塘棋布,沟渠纵横。2001年全省水产品产量159.94万吨,人均水产品占有量25.3千克,水产品产量增长较快,水产值在经济构成中的比例,近年有较大提升。但我省可养水面资源潜力仍很大,可养水面利用率不高,已养水面中低产水面比重偏高,荒水面面积较大。建议提高可养水面利用率;改造采煤区已稳定了的深层塌陷地成可养水面,多途径扩大可养水面积。另外,在巢湖等水域以发展食草鱼养殖等多种方式,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3.4.6 建设用地安徽省城镇人均综合用地指标比较合理,但增速较快。总体上看,城镇用地中,公共设施和绿化用地普遍不足。城镇(包括乡村)居住用地普遍偏大,是由于一些地方旧城区改造缓慢,小城镇、乡村建筑层较低等原因所致。集镇存在闲置地较多现象。经济开发区存在圈地浪费行为。村庄建设用地80%左右都是宜耕地,且空闲地比例超过村庄用地的10%。乡镇企业占用的耕地绝大多数交通方便,靠近水源,耕性良好,也存在占而未用的土地浪费现象。交通用地近年增速较快,公路和农村道路占地比例较大。合肥、宣城、芜湖等城市城区扩展势头较猛,2000年与1990年两个时相遥感图像所圈合肥建成区面积相差一倍多。但是,建设用地扩大之势不可避免,建设用地潜力的挖掘重在合理规划,减少浪费。总之,安徽省在今后的土地利用上,一是要调整好农业用地结构,充分挖掘土地利用潜力,全面提高农业生产率的同时,注重生态建设;二是要合理规划建设用地,尤其要挖掘现有城镇用地潜力,充分发挥建设用地供应调控社会经济发展的杠杆作用,着力提升大城镇经济功能,抑制最近几年居住功能的强势膨胀。参考文献[1]安徽省人民政府.安徽年鉴(2001).《安徽年鉴》社出版社,2001[2]安徽省统计局,安徽统计年鉴(2002).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3]国家技术监督局.土地利用现状地(市)级汇总技术规程[TP1002-93][4]安徽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安徽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专题研究报告.1993Remote Sensing Investigation of Land Utilization and Land Resources Appraisal in Anhui ProvinceChen Youming, Yang Zedong, Chu Jinhai,Lu Xianzhang, Liu Tongqing, Yang Peiming( Anhui Institute of Geological Survey, Hefei 230001 )Abstract: This article uses the ETM remote sensing material, investigated the Anhui Province land utilization present situation, has analyzed the Anhui Province land utilization structure and the layout, and has made the appraisal to the land resources using the potential.Key words: Land utilization present situation; Land resources appraisal; Remote sensing investigation

城市土地管理论文_土地资源管理论文

  城市土地是指城市市区内的土地资源。下面是我整理了城市土地管理论文,有兴趣的亲可以来阅读一下!   城市土地管理论文篇一   城市土地管理制度研究   摘 要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各地城镇化发展迅速,在城市,违法占地、用地现象日益增多,城市综合管理行政执法中面临的难题日益显现。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是在行政处罚法中第一次出现的。实行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目的是解决行政管理领域中比较混乱的行政处罚行为,从而实现行政机构精简和行政处罚执法法治化的目标。对于城市综合管理执法中的相对集中行政处罚,理论界、执法界都对其缺少关注和探讨。本文以深圳经济特区土地监察制度为例,以《深圳市土地监察条例》为样本,从具体条文和机制建设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以期发现土地违法行政处罚制度存在的问题,归纳试点工作运行情况,并从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探求更加完善的行政执法机制。   关键词 土地管理 综合执法 相对集中处罚权   作者简介:丛义,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一级法官。   中图分类号:D92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3)09-195-02   一、城市土地管理制度现状   对于土地违法行为的行政处罚的相关法规主要集中在《土地管理法》和《行政诉讼法>中。《土地管理法》明确规定土地执法部门对违反土地管理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监督检查是其法定职责。该法第七章的七十三条至八十四条,集中罗列了土地执法部门对土地违法相对人的处罚措施,主要有没收非法所得,限期拆除,恢复土地原状,罚款,责令退还等。在《行政诉讼法》中第六十六条是这样规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具体行政行为在法定期限内不提起诉讼又不履行的,行政机关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或者依法强制执行。”对于当事人提起行政诉讼的情形,该法第六十五条第二款也作出了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拒绝履行判决、裁定的,行政机关可以向第一审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或依法强制执行。”   二、深圳经济特区土地监察制度综述   作为经济特区,深圳市于1992年被全国人大授予地方立法权,即深圳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会根据本市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的地方性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报省人民代表大会会批准后施行。深圳市人大会于1995年颁布实施《深圳经济特区规划土地监察条例》,后经2001年和2005年两次修正。   该条例在《土地管理法》、《行政处罚法》、《城市规划法》(现修订为《城乡规划法》)等法律对土地违法案件规定有待完善的前提下,在深圳市作为经济特区先行先试土地纠纷日益增多的背景下,制定出台,对规范土地管理、推动城市化进程、促进深圳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起到了巨大作用。   该条例历史性的开创了城市综合管理执法部门开展土地规划监察的先例,在深圳市,规划执法权或行政处罚权集中到了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部门,规划管理部门不再拥有或承担相关行政执法权。综合执法或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现已上升为法律制度,并广泛存在和普遍应用于全国大中城市的城市管理领域。这一制度创制明确了责任主体,明晰了权力划分,提高了执行效率,对遏制土地违法事件起到了积极作用。   该条例规定了规划土地监察的职责和管辖。对监察人员提出了资质要求,对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部门的职责进行了明确。详细规定了执法机关在处理土地违法案件的立案、调查、处理流程。在第四章规定了强制措施和执行程序,保障行政处罚落到实处,见到成效,有效打击了土地违法案件,保护了土地资源。   但是,随着各项事业改革向纵深推进,近年来深圳市查处违法用地和违法建筑工作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暴力抗法等情况屡屡发生,《条例》中的执法措施不够严厉,亟需创新执法手段、加重法律责任。同时,国家《行政强制法》实施以来,对规划土地监察执法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查处违法建筑过程中的查封、扣押、强制拆除等行政强制,需要按照法定的方式和程序实施。   三、城市土地管理综合执法制度面临的困境   为了响应行政机构精简和行政处罚执法法治化的要求,2005年2月25日,深圳市对原来的《深圳经济特区规划土地监察条例》进行了修正,实行了行政综合执法。该条例明确规定:“规划、土地管理部门分别负责规划、土地监察的指导和监督工作;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部门负责辖区内的规划土地监察工作。”至此,深圳市规划执法集中行政处罚权就从规划管理部门转向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部门。根据立法法的相关规定,综合执法或相对集中行政处罚就通过本土地监察条例作为地方性法规上升为法律制度,并逐渐全国大中城市的城市所借鉴学习。   笔者认为,本条例的主要作用是,有效整合了相关职权,提高了土地执法行政效率,也起到了精简了机构的作用,避免了多部门重合、重复处罚局面。但是,这种利用综合执法集中行政处罚权的制度创新在理论界一直备受争议。   (一)理论层面   1.违背了行政法理论上的职权法定基本原则。这种做法将土地规划管理执法方面对于行政处罚权力通过地方法规的形式授予了集中行使行政处罚权的土地管理综合执法部门,这就引起了现实操作法律规定(《城市规划法》和《城乡规划法》)之间的冲突。根据《城市规划法》的规定,行使土地管理或者土地规划执法处罚权的合格行政主体是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区级政府的行政规划部门没有相关职权,不具有相关执法主体资格,不能行使土地管理方面的行政许可权与行政处罚权。但在实践操作中,这一明确规定已经被一些地方政府进行僭越。   2.违背了行政法合法性中的法律优先原则。《行政处罚法》第十六条对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设立有明确的规定,国务院及地方政府无权设立相对集中处罚权,法律的位阶高于其他法规和地方性规章,立法机关以外的其他机关超越法律的规定,制定与法律相抵触的法规、规章显然违反了行政法的法律优先基本原则。   3.违背了法制统一原则。对同一违法行为,不同部门法都分别作了规定,在旧的法律没有废止的情况下,制定出新的法律法规和规范很可能导致执法机关对相同或者类似的违法行为作出差别较大的执法行为。这也就是我们行政法理论界近年来一直关注的自由裁量行为,这样必经导致法律规范的适用混乱,影响行政执法的法制统一。   (二)现实困境   1.执法效率低下。除了理论上的问题外,在实践中,集中行政处罚权也面临着影响执法效率的问题。以《深圳市土地监察条例》为例,条例明确规定了规划管理行政处罚权集中到土地监察管理部门。而在现实中,土地监察管理部门却显得力不从心,面对土地管理专业性较强的问题,执法人员只能是现学现卖,抓耳挠腮。面对查处违章建筑的正常执法,不得不先到规划部门查询该建筑审批手续是否齐全;还肩负着为被执行人提供补救措施的咨询义务,严重降低了行政执法的工作效率。   2.执法难度较大。仍以规划执法为例,由于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是专门从事集中处罚的专门人员,他们一般不参与城市规划的编制,也对具体规划项目的选址、论证及证书的核发缺乏了解,对违法建设项目的相关情况缺乏了解就直接导致了其在执法过程中缺少底气,没有说服力,在与当事人互动过程中处于较为被动的局面,这也直接影响执法工作力度,为日常执法带来较大难度。   四、城市土地违法相对集中处罚的立法建议   相对集中行政处罚制度是在我国行政执法发展尚不完善的情况下产生的一种理论和实践创新,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随着法治的不断完善和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管理的需求不断加大,我们也发现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亦存在着众多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有待我们进一步的关注和探讨。在目前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难度不断加大的情况下,为了避免管理的缺位,我们仍需对有关制度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和调整,以促进城市土地管理机制的进一步完善。   第一,严格落实职权法定原则。要进一步细化违法行为,将违法建设进行全面的梳理和分析,明确各单位执法责任,对于不同的行为由不同的部门进行执法。在分类的基础上,对只能相似的部门进行适当整合,对专业性不强的程序性行政执法过程进行适当集中。这样不但可以进一步提高行政执法效率,也有利于各部门进行分工协作,各司其职,最终实现“不留死角,没有空白”的良好执法局面。   第二,将个人和国家机关均纳入监察。近年来一些单位和个人违反规划土地法律法规现象比较严重,但是相关法律并没有对机关违法行为的处理进行明确规定,这样就造成了“执法不平等”的现象。因此有必要明确地将国家机关等在特区用地和建设的所有单位和个人,纳入监察对象范围,体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律原则,必有利于查处和遏制少数国家机关在规划土地方面的违法行为,提高执法权威,推进依法治国。   第三,要创新执法措施。在实际执法过程中,一些当事人拒不承担强制拆除费,针对这种情况,该条例应该学习借鉴国内外城市的先进做法,进行执法措施创新,比如增加关于“强制拆除费用的保全措施”规定、提高加处罚款的额度;针对当事人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情况,应增加“书面通知有关行政机关暂停办理涉及违法事项的行政许可和审批、登记”等规定;针对规划土地监察工作中遇到的暴力抗法、犯罪等情况,应增加“建立公安机关介入规划土地监察工作的机制”规定。   第四,要尽量避免与相关法律制度的抵触。要根据《行政强制法》、《行政处罚法》的规定,梳理和规范规划土地监察执法过程中常用的查封、扣押等行政强制措施和强制拆除等行政强制执行,以及没收违法收入、违法建筑和其他设施等行政处罚的具体实施程序、相关费用承担、法定期限等,如必须增加和修正“不得查封、扣押公民个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的生活必需品”,“因查封、扣押发生的保管费用由行政机关承担”,“违反行政强制法期限规定第二十五条查封、扣押的期限不得超过三十日;情况复杂的,经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但是延长期限不得超过三十日”等规定。   第五,加大对违建等行为的处罚力度。从《深圳市土地监察条例》的贯彻落实来看,目前深圳违法建筑多顶风加建的情况,应在条例中加大对这类现象的处罚力度,提升条例中第四十四条和四十五条的罚款额度,将两万元上限提至二十万元,以有效威慑违法分子、遏制私搭乱建行为。   综上,对城市土地管理执法制度进行改革创新的必要性、迫切性和适用性已经成为共识。在进一步健全完善行政诉讼、行政复议、等救济制度的同时,以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为依托,从立法、执法两个层面进行改革和创新,切实规范执法行为,提高土地管理执法效率,从而减少和避免因不当执法造成的不利后果。   参考文献:   [1]陈平.土地征用法律制度的完善.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   [2]田梦海,吴恩玉,吴毅峰,赵栋.为规划立“规矩”.浙江人大.2010(7).   [3]杨维立.小区违建何时才能告别“集中整治”.现代物业.2009(11).   [4]段朝立.城管执法视角下违法建筑治理问题及对策研究.山东大学.2010年.   [5]王一川.城镇化进程中的地方治理模式创新.复旦大学.2010年.   [6]汤马欢.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及政府对策研究.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城市土地管理论文

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管理层应如何权衡营用资金效率管理与持有土地资源支撑后续开发?

企业要发展,要成长,就难免时时要做出选择,或长期与短期的选择,或现金流与利润的权衡,企业不同阶段的选择常常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也会指引企业走向不同的未来。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管理层也在长短期之间做选择,在现金流和利润之间做权衡。成本采购系统可以对房地产企业项目的项目估算、项目预算、合同支付、竣工结算等进行项目成本全生命周期信息化管控,实现多角色、多场景、多维度智慧高效协同的智能信息化管理云。满惠科技成本采购云,是一个功能强大、平台一体化的信息管理系统,具有以下亮点:1、全域成本统筹,节省成本费用建立事前预算、事中控制到事后分析的全域费用管控,实时掌控成本运营状况,优化资源配置,实现企业内控到协同共赢。2、智能成本核算,提高工作效率智能记账和精准数据核算,减轻财务人员高强度的审核、记账工作,将被动工作转化为主动管理,提高工作效率。3、成本动态监管,降低运营风险以动态成本监控为中心,实现当前动态成本与目标成本的对比分析,智能化、系统化、数字化控制体系,让企业支出可算、可控、可省。4、数据高效互联,支撑科学决策与财务工作系统无缝集成,实现业务和财务数据的互联互通,打通数据孤岛,为财务决策提供实时、精准、有效的数据支撑。

收取施工方的土地资源费合理吗?

您好!收取施工方的土地资源管理费有法律依据,具体做法各地略有不同。现以黑龙江省为例,附于下文:黑龙江省土地管理费征收管理办法第一条 为加强土地管理,用经济手段控制占地,切实保护耕地,根据《黑龙江省土地管理实施条例》第二十一条的规定,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县(市) 以上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负责土地管理费的征收管理工作。第三条 土地管理纲的征收范围。(一)国家基本建设、国有企事业、集体企事业、外商投资企业、各类联合企业、股份制企业、私营企业等的基本建设用地;(二)农、林、牧、副、渔场(站)等生产单位和个人(不含农民)用地;(三)砖、瓦、砂、石、土、煤及其他矿场(厂)用地;(四)居民建房用地(不含农民个人建住房);(五)各种临时用地,包括在批准建设用地以外临建工程、材料堆放用地、临时道路、地质勘探及用地以及其它原因不能批准长久性占用的土地等。第四条 土地管理费的征收标准(一)国家基本建设、国有企事业、集体企事业、外商投资企业、各类联合企业、股份企业、私营企业等的基本建设,凡征(拨)用大中城市规划区内的耕地,每平方米一次性征收土地管理费2.50—3.00耕地,非耕地每平方米一次性征收土地管理费2.00—2.50元;凡征(拨)用城镇规划区外的地,每平方米一次性征收土地管理费1.00元,非耕每平方米一次性征收土地管理费0.80元。(二)农、林、牧、副、渔场(站)等生产单位和个人(不含农民),凡征(拨)用土地,进行农牧业生产的,每平方米一次性征收土地管理费0.03元;非农牧业生产用地,每平方米一次性征收土地管理费0.80元。(三)砖、瓦、砂、石、土、煤及其它矿场(厂)等用地,在征(拨)用地的当年按基本建设用地标准的80%收取土地管理费;次年起,按实地而积计算,每年每平方米征收土地管理费0.03元。使用后平整土地,对恢复利用的土地面积,从恢复使之年起免征土地管理费。(四)居民建房用地(不含 逐民个人建住房),凡征(拨)用城镇规划区内的耕地,每平方米一次性征收土地管理费2.00元,非耕地每平方米一次性征收土地管理费1.50元;征(拨)用城镇规划区外的耕地,每平方米一次性征收土地管理费0.80元。(五)临时占地,按基本建设征收土地管理费标准的50%爱年收取土地管理费,土地归还后停止收费。(六)国家兴办的水利工程,其工程本身占地(如水库大坝、灌涝区的渠道等)以及工程管理单位建设占地,每平方米一次性征收土地管理费0.80元;非工程本身占地(如水库淹没区、工程保护用地等),每平方米一次性征收土地管理费0.05元。(七)黄金生产建设征(拨)用固定性建设用地,房屋、道路、水利工程和矿井等),每平方米一性征收土地管理费0.80元;征(拨)用非固定必五笔型产用(如采金船作业场地、露天采矿场和临建工程等),每平方米一次性征收土地管理费0.20元。(八)实行国有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的用地和经批准权属转移、改变用途、翻、改、扩建的用地,比照上列各条标准收取土地管理费。第五条:各市(县)土地管理费的执行标准,由市(县)土地管理部门会同物价、财政部门不超过省确定的标准幅度内,共同研究制定。第六条各级土地管理部收土地管理费,必须按规定领取《收费庪可证》,使用省财政厅统一印制的《黑龙江省土地管理费专业票据》。第七条各级土地管理部取的土地管理费,列入财政外资金管理,实行财政专户存储。市、县土地管理部将征收的土地管理局按月上缴省财政厅专户存储。其余80%上缴当地财政专户存储。未经省土地管理局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减免土地管理费。第八条市、县留用部分土地管理费的使用,由市、县、土地管理部门和同级财政部门编度收支计划,报省土地管理局、财政厅准扣,由当地财政部门按省核准的计划分期拨款。对计划行中新出现的收入和支出的追减必须报省土地管理部进行自筹建和购置车辆,必须经法地财政部门审核同意后省土地管理局审批。第九条省土地管理局集中的土地管理费,作为调剂全省各地作缺资金和开展全省性业务工作 的经费,收支计划报省政厅批准后执行。第十条基本建设征(拨)用地,其土地管理费的征收实行与征(拨)建 设用地审批权限相结合的言法,由各级土地管理部门一次性收缴。市(地)审批所属县(市)呈报的建 设项目用地,土地 管理 费由市 (地)管理部门全额收缴。并在批准用地的当月,将期中的20%上缴省土地管理局,同时将期中的80%土地管理费返给征(拨)用地所在县(市)土地管理部门。省和国家审批的建设项目 用地,土地管理费由省土地管理局直接向建 设用地单位全额收缴。并在用地当土地管理的80%返给征(拨)用地的市、县(市)土地管理部门。第十一条土地管理费的使用范围1、(地)、县(市)土地管理机构的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财政扫款开支的行政事业编除外)以及专业会议所需费用。2、开展宣传教育,培训业务人员,召一葑管理专业会议所需费用。3、表彰奖励土地管理工作 中先进曲型所需费用。4、劳动保护用品、仪器设备以及设施的开支。5、 勘测设计、现场踏查等需 要的交通工肯用其必要的经费开支。6、各级土地管理机构的基本建设、土建 工程所需的费用。第十二条 遵照 “取之于土地,用之一感动土地“的原则,各级土地管理部门收取的土地管理费。,根据实际可能,可以拿出适当数量的资金,对承担土地一切的任务的单和个人予以资助。该项资金的使用要单列计划,报省土地管理局批准后执行。第十三条各市(地)、县土地管理部门,需按季度向省土地管理局和同级财政部门表报土地管理费征收、使用情况,年终需编报决算。 第十四条各市(县)城(镇)规划区内、外范围的确定,报当地人民政府批准 。第十五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是起执行。本办法未涉及的内容 按原规定执行。与本办法相抵触的,一律停止执行。第十六条本办法由省土地管理局会同省财政厅、物价局负责解释。谢谢阅读!

珍惜土地资源心怀感恩情下一句是什么?

珍惜土地资源心怀感恩情下一句:1、心怀感恩,所遇皆温柔。2、心怀感恩,常欢喜常喜乐。3、心怀感恩,懂得知足常乐。4、心怀感恩,一路常相伴。5、心怀感恩,必有厚报。6、心怀感恩,利人利己。7、心怀感恩,厚德载物。8、心怀感恩,期待前行。9、心怀感恩,无所畏惧。10、心怀感恩,勇往直前。11、心怀感恩,砥砺前行。12、心怀感恩,心素如简。13、心怀感恩,与爱同行。

跪求西南大学土地资源管理研究生导师的信息

  谷达华,男,1964 年生,1988年毕业于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工程测量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1998年毕业于西南农业大学土壤学专业,获理学硕士学位。现任西南大学教授、土地资源管理硕士研究生导师,土地资源管理实验室主任,重庆市测绘学会理事。  主要研究方向:  工程测量与地籍测量应用技术的研究;土地调查技术与土地资产的评估方法的研究。  教学及获奖情况:  承担了测量学、建筑测量学、地籍测量学本科生的教学工作,并主编了全国高等农林院校“十五”规划教材《测量学》;负责的《测量学》课程于2009年列入西南大学校级精品课程。  科研及获奖情况:  1. 重庆市忠县石宝镇环境保护规划研究,2005-2006,主持。  2. 重庆市梁平县屏锦镇环境保护规划研究,2005-2006,主持。  3. 重庆市忠县拔山镇环境保护规划研究,2006-2007,主持。  4. 重庆市忠县汝溪镇环境保护规划研究,2006-2007,主持。  5. 四川省遂宁市安居区玉丰镇鸡头寺村1:2000数字化测图项目研究 2007,主持。  6. 重庆市南涪铁路武隆线段临时用地复恳测量研究,2009.5-至今,主持。  7. 四川省乐至县城镇地籍测量研究,2008.12-至今,主持。  8. 重庆市酉阳现土地利用更新调查和数据库建设研究,2006,主研。  在研项目:  1. 四川省乐至县城镇地籍测量研究,2008.12-至今,横向,经费90万元,主持。  2. 重庆市南涪铁路武隆线段临时用地复恳测量研究,横向,经费5.0万元,主持。  近四年代表性论文:  1. 测绘科学.2009,3,34(2):194-196. RTK系统、全站仪及CASS软件在地形测绘中的应用探讨.  2. 测绘信息与工程.2008;33(1):42-43.基于ArcObjects人口电子地图系统设计与实现.  3.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1-3.重庆市主城区地价分析.  4.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5-7.酉阳县土地利用现状及潜力研究.  5.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34-37.基于交通因素影响的建设用地结构性变更分析.  6. 安徽农业科学.2007.9:2681-2682.交通因素对建设用地变更影响的研究.  7.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5-7.房地产市场中市场机制的重要性分析.  联系地址:400716,重庆北碚,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电话:023-68250854  传真:023-68250444  E-mail: gdh-yt@163.com  廖铁军,男,1961 年生,1982 年毕业于西南农业大学并获得学士学位,1988年于西南农业大学获硕士学位。现任西南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主要研究方向:土地资源开发及利用,土地资源信息管理,土地开发整理及利用规划。  教学及获奖情况:承担本科生《土壤调查与制图》,《土壤学》及研究生《土地资源信息管理》的授课。副主编教材《作物施肥学》、参编面向21世纪重点教材《农业资源利用与管理》及规划教材《土壤肥料学》  科研及获奖情况:先后主持各类科研项目50余项,并在《稀土》,《腐植酸》,《水土保持学报》,《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青海大学学报》,《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西南农业大学学报》,《中国农学通报》等各类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主持四川高县,长宁县,江安,乐山五通桥,沙湾,金口河,重庆市万州区,万盛区,巫溪等十一个区市县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的建立;主持四川兴文,长宁,江安,重庆万州区,酉阳县土地定级研究及基准地价评估研究;主持重庆铜梁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研究;主持乐山市级,井研,沙湾基本农田规划调整研究。  在研项目:  主持四川省乐山市市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研究;  主持重庆市万州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研究;  主持四川井研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研究;  主持乐山五通桥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研究;  主持乐山市中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研究;  主持乐山市市级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研究;  主持井研县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研究;  主持乐山市沙湾区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研究;  主持乐山市五通桥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研究;  近四年代表性论文:  1、王月键,廖铁军等,城镇土地分等定级评价研究,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6,(1)  2、谢付杰, 廖铁军,重庆市万州区耕地资源的动态变化及保护对策唐宁,安徽农业科学, 2007, 35( 5) : 1455- 1456, 14583、唐宁, 廖铁军,基于能值分析的土地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性评价, 安徽农业科学,2007, 35( 2) : 345- 347  3、姚秋升,廖铁军,重庆市万州区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研究 ,河北农业科学,2009,(1)  4、黄云,廖铁军,傅瓦利,三峡库区土地开发利用潜力与可持续发展— 以重庆市万州区为例,中国农学通报2006,(22),(4)  5、余晓燕, 廖铁军,三峡水库重庆库区“移土培肥工程” (一期) 效益评价,河北农业科学, 2008, 12 (7) : 102 - 1044.  6、张静,廖铁军,土地整理中土地适宜性评价方法研究,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  7、黎德川,廖铁军,刘洪等,乐山市土地生态安全预警研究,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  8、廖铁军,黄云,傅瓦利等,区域土地利用中耕地动态变化及其保护,中国农学通报,2007.23(3):410-414  9、唐宁,廖铁军,县域土地资源利用分区研究——以乐山市沙湾区为例,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6,(1)  10、郭芙梅,黎德川,廖铁军,我国耕地保护问题研究综述,安徽农业科学,2009,(2)  11、严明,廖铁军,基于Excel的灰色预测模型在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应用,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2)  12、刘洪,廖铁军,黎德川等,农用地集约利用评价——以乐山市为例,科学技术与工程,2009,(1)  联系地址:400716,重庆北碚,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电话:023-68251622  传真:023-68250444  E-mail:ltjhy-007@163.com  王三,男,1970年生,1994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并获理学学士学位,2001年毕业于西南农业大学并获土壤学硕士学位。现任西南大学副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  土地规划,土地估价,房地产估价,土地整理  教学及获奖情况:  主讲本科《遥感概论》、《林学遥感》、《遥感技术》、等课程的教学及实验工作,主讲硕士研究生专业基础课《遥感与制图》。  科研及获奖情况:  主持“北碚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等  在研项目:  1、九龙坡区白市驿花卉园挂钩调研  2、静观镇素心村村级土地利用规划  3、北碚区农村居民点复垦规划设计  联系地址:400716,重庆北碚,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电话:023-68251249  传真:023-68251249;68251924  E-mail:wangsan1@swu.edu.cn  杨朝现,男,1971 年生,1996年毕业于成都理工大学测绘工程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2003年毕业于西南农业大学土壤学专业,获理学硕士学位,现为西南大学在读博士。现任西南大学副教授、土地资源管理硕士研究生导师,土地资源管理实验室副主任。  主要研究方向:  土地利用规划,土地整理、测绘工程。  教学及获奖情况:  承担了测量学、建筑测量学、地籍测量学本科生的教学工作,参编了全国高等院校《地籍管理》、《测量学》规划教材2部。  2006年获西南大学第一届网上评教优秀奖。  科研及获奖情况:  近三年主持土地整理、土地规划等相关课题10余项。  在研项目:  重庆市荣昌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綦江县土地开发整理等项目5项。  近四年代表性论文:  联系地址:400716,重庆北碚,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电话:023-68250844  传真:023-68250844  E-mail: yangcx@swu.edu.cn

西南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 的一些问题,内行的大侠帮哈我好,急急急急急

考研吗?我知道经管院的比较不错,专业课考管理学和企业管理!既然复习参考范围不一样,那考题是肯定不一样的,这个都是各个院单独出题的!

应对土地资源危机的措施?

保护土地资源的基本措施1、因地制宜地安排各业用地。土地利用应以土地评价为基础,作出科学的利用规划,因地制宜地安排土地利用类型。凡是违背自然法则利用土地,都将受到自然的报复。2、适宜的土地开发和利用强度。土地利用既受土地自然特性的制约,也同时受气候、水文等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对土地开发利用要适度,才能用一定的投入,获取相应搞的收益。草场的超载放牧,招致草场退化,就是土地超负荷利用很有代表性的例子。3、应用生物技术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的生物技术措施不断丰富和发展。如营造防护林、抗风固沙,防止水土流失,调节农田小气候;利用害虫的天敌防治害虫,利用生物农药捕杀病虫害和草害,逐步取代化学农药,是发展无公害农业,有效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土地资源不受污染的重要措施。此外,种植绿肥,开发生物肥料,扩大肥源,改良土地,都已有许多成功经验和发展的潜力。4、合理用水。水体是土地构成因素之一,水量和水质使用是否恰当,对土地质量会产生显著影响。合理用水,体现三方面:(1)水资源的供需平衡,供水期与需水期吻合,供水量与需水量吻合,水质符合要求。(2)推行节约用水,提高水的利用率;(3)防止水污染,大力保护水资源的纯洁性,保护农田不受污染水的危害。5、水土保持措施有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管理措施等。工程措施基本是治标,生物措施才能治本。在水土治理中,要综合运用各种措施,标本兼治。6、加强土地资源管理。这是控制非农业用地急剧增长趋势的根本,也是减缓灾害和污染对土地资源破坏的有效措施。土地资源管理包括两大方面:(1)健全土地管理法规,如制定土地法、森林法、草原法、水法等;(2)切实执行土地管理的法律和规章制度,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

新疆土地资源管理是工资高吗还是低

工资一般。根据职友集查询得知,新疆土地资源管理工资一般,平均工资4000-10000,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就业方向:在国土、城建、农业、房地产以及相关领域从事土地调查、土地利用规划、地籍管理、土地管理政策法规研究与实施以及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等工作。土地资源管理主要研究现代管理学、经济学、资源学、土地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测量、计算机等基本技能,进行土地调查、土地评估、土地开发经营等。

国土资源管理和土地资源管理有区别吗?区别在哪里?

当然可以报名,绝对专业对口。 国土资源部门是机构改革时将原土地管理局、地质矿产局、测绘、海洋局等合并组建的。 国土资源部门是主管土地资源、矿产资源等自然资源的规划、管理、保护与合理利用及测绘行政管理的政府组成部门。 土地资源管理业务大约占国土资源管理70%的比例。

土地资源管理好就业吗?

农业和农村发展:土地资源管理对于农业和农村地区至关重要。有效的土地规划和管理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产量,为农民提供更好的就业机会。此外,农村地区的土地资源管理还涉及农田水利、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产业的发展,对于农村经济和就业增长起到推动作用。城市规划和建设:土地资源管理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起着关键作用。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可以为城市提供高效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创造就业机会。城市土地的合理管理也涉及到城市扩张、住房建设和商业发展等方面,为城市人口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自然资源保护与旅游业发展:土地资源管理与环境保护息息相关。科学的自然资源管理可以有效保护生态系统,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这为生态旅游、生态农业等相关产业提供了发展的机会,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土地管理和行政工作:土地资源管理需要专业的人才从事土地管理、土地调查、土地登记、土地流转等工作。因此,土地资源管理的实施将为土地管理部门和相关机构提供就业机会,促进相关专业领域的发展。

土地资源管理都干些什么?

你好,可以简单的给你做一下介绍:(一)国土资源丰富,管理备受关注在现代社会里,管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生产资料的土地, 也不例外。我国国土面积辽阔,国土资源丰富,如何管理好我们宝贵的国土资源是目前中央和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一件大事。土地问题和土地管理已被全社会所关注,越来越多的人去研究它,利用它,珍惜土地、合理利用和切实保护土地已成为我国土地管理的一项长期政策。(二)经济发展,资源有限,积极保护,合理利用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土地资源总量有限,而人类对土地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因此有关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及管理等方面的研究日益重要。同时,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城乡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深入,土地作为资产在投资领域乃至房地产开发过程中,如何充分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作用,促进有限的土地资源合理有效利用,均需要从产权管理、资本运作和法律制度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三)紧密结合时下热点,努力寻求解决方法近年来“三农”问题日益突出,土地资源是农村的最大资源,合理有效利用农村土地,实现农村土地的财产权利,是促进农业、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关键。同时,因土地资源管理不当而引发的一些经济社会问题也层出不穷,譬如耕地资源锐减,粮食安全受到威胁;被征地农民失地失业无保障,有失社会公正,社会稳定受到威胁;土地高度垄断经营导致房价快速上涨等等。土地管理制度的改革已是刻不容缓,因此,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都需要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方面的广大毕业生去贡献自己的力量。

土地资源管理的重要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土地资源对人类是至关重要的。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社会生产的劳动资料,是农业生产的基本生产资料,是一切生产和一切存在的源泉,是不能出让的存在条件和再生产条件。第一,没有土地,人类就不能生存,就像人需要空气、水、阳光一样。土地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客观的、基础性的物质条件,人类从土地中得到赖以生存的衣食住行的基本条件。第二,国民经济各行业的发展离不开土地。充足的、优质的、合理分布的土地是顺利发展国民经济的必备条件之一。对于非农业行业,土地是当作基地,当作场所,当作空间的操作基础来发生作用的。在工业、建筑业、交通行业中,土地是作为地基使用的。土地数量、质量、位置直接影响着这些行业的生产及效益。第三,土地是人类生产关系中的核心关系。在人类经济生活中,土地的所有制决定了以土地所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即再生产过程中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分配关系。具体说,它决定了土地使用制度,决定了级差地租、绝对地租、地价的存在与否及其水平,并且与土地产品的成本、生产价格、市场价格存在与否及其水平发生密切关系。同时,土地的重要性还决定了在一切社会中,由国家或社会的其他代表对土地实行社会化管理的必要性。要处理不同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在相当大的程度上都要涉及土地关系问题。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不但不会降低土地问题的重要性,相反,土地已成为影响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世界性重大问题。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介绍

1、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土地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土地规划、测量、计算机、地籍管理的基本训练,具有土地利用与管理的基本能力。2、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学、经济学及资源学的基本理论,掌握土地管理方面的基础知识,具有测量、制图、计算机等基本技能,能在国土、城建、农业、房地产以及相关领域从事土地调查、土地利用规划、地籍管理及土地管理政策法规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土地资源管理 Land Resources Administration

审批建设用地情况(一)Examination and Approval of Land for Construction Use (Ⅰ)注:2003 年批准用地面积中含三峡库区淹没用地面积 10.13 万公顷,其中耕地 1.71 万公顷。Note: The land-use area approved in 2003 includes 101300 hectares of inundated land in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of which there are 17100 hectares of cultivated land.审批建设用地情况(二)Examination and Approval of Land for Construction Use (Ⅱ)注:① 为 2009 年新增指标。② 2005 年和 2006 年,城镇村建设用地中含部分申请用地面积。Notes: ① Newly added indicators in 2009.② In 2005 and 2006, the area of land for construction in city, town and village includes few area applicated but not approved.土地征收情况Land Requisition注:① 该表中的土地征收面积为 2004 年新增指标。Note: ①“Requisitioned Land Area”in the table is a newly added indicator in 2004.国有建设用地供应情况——按供地方式和地区分列State-owned Land for Construction Use Supplied by Land Supply Way and by Region注:①“新增"为2003年新增指标.Note:①"Newly IncreasedArea"are newly added jodicators in 2003.中国国土资源统计年鉴.2011国有建设用地供应情况——按供地方式和省市分列(2010年)State-owned Land for Construction Use Supplied by Land Supply Way and by Province,Autonomous Region and Municipality(2010)中国国土资源统计年鉴.2011国有建设用地供应情况——按供地方式和省市分列(2010年) 续表1 State-owned Land for Construction Use Supplied by Land Supply by Province,Autonomous Region and Municipality(2010) Continued 1中国国土资源统计年鉴.2011国有建设用地供应情况——按供地方式和省市分列(2010年) 续表2 State-owned Land for Construction Use Supplied by Land Supply by Province,Autonomous Region and Municipality(2010) Continued 2中国国土资源统计年鉴.2011国有建设用地供应情况——按供地方式和省市分列(2010年) 续表3 State-owned Land for Construction Use Supplied by Land Supply by Province,Autonomous Region and Municipality(2010) Continued 3中国国土资源统计年鉴.2011国有建设用地供应情况——按供地方式和省市分列(2010年) 续表4 State-owned Land for Construction Use Supplied by Land Supply by Province,Autonomous Region and Municipality(2010) Continued 4中国国土资源统计年鉴.2011国有建设用地供应情况——按供地方式和省市分列(2010年) 续表5 State-owned Land for Construction Use Supplied by Land Supply by Province,Autonomous Region and Municipality(2010) Continued 5中国国土资源统计年鉴.2011国有建设用地供应情况——按供地方式和省市分列(2010年) 续表6 State-owned Land for Construction Use Supplied by Land Supply by Province,Autonomous Region and Municipality(2010) Continued 6中国国土资源统计年鉴.2011国有建设用地供应情况——按供地方式和省市分列(2010年) 续表7 State-owned Land for Construction Use Supplied by Land Supply by Province,Autonomous Region and Municipality(2010) Continued 7中国国土资源统计年鉴.2011国有建设用地供应情况——按供地方式和省市分列(2010年) 续表8 State-owned Land for Construction Use Supplied by Land Supply by Province,Autonomous Region and Municipality(2010) Continued 8中国国土资源统计年鉴.2011国有建设用地供应情况——按供地方式和省市分列(2010年) 续表9 State-owned Land for Construction Use Supplied by Land Supply by Province,Autonomous Region and Municipality(2010) Continued 9中国国土资源统计年鉴.2011国有建设用地供应情况——按供地方式和省市分列(2010年) 续表10 State-owned Land for Construction Use Supplied by Land Supply by Province,Autonomous Region and Municipality(2010) Continued 10中国国土资源统计年鉴.2011国有建设用地供应情况——按供地方式和省市分列(2010年) 续表11 State-owned Land for Construction Use Supplied by Land Supply by Province,Autonomous Region and Municipality(2010) Continued 11中国国土资源统计年鉴.2011国有建设用地供应情况——按供地方式和省市分列(2010年) 续表12 State-owned Land for Construction Use Supplied by Land Supply by Province,Autonomous Region and Municipality(2010) Continued 12中国国土资源统计年鉴.2011国有建设用地供应情况——按用地类型和地区分列State-owned Land for Construction Use Supplied by Land-use Type and by Region注:①②⑧④⑤2009年及以后采用新的土地分类.Note:①②⑧④⑤rhese indicators are using the new land USe type after 2009.中国国土资源统计年鉴.2011国有建设用地供应情况——按用地类型和省市分列(2010年) State-owned Land for Construction Use Supplied by Land-use Type and by Province,Autonomous Region and Municipality(2010)中国国土资源统计年鉴.2011国有建设用地供应情况——按用地类型和省市分列(2010年) 续表1 State-owned Land for Construction Use Supplied by Land-use Type and by Province,Autonomous Region and Municipality(2010) Continued 1中国国土资源统计年鉴.2011国有建设用地供应情况——按用地类型和省市分列(2010年) 续表2 State-owned Land for Construction Use Supplied by Land-use Type and by Province,Autonomous Region and Municipality(2010) Continued 2中国国土资源统计年鉴.2011国有建设用地供应情况——按用地类型和省市分列(2010年) 续表3 State-owned Land for Construction Use Supplied by Land-use Type and by Province,Autonomous Region and Municipality(2010) Continued 3中国国土资源统计年鉴.2011国有建设用地供应情况——按用地类型和省市分列(2010年) 续表4 State-owned Land for Construction Use Supplied by Land-use Type and by Province,Autonomous Region and Municipality(2010) Continued 4中国国土资源统计年鉴.2011国有建设用地供应情况——按用地类型和省市分列(2010年) 续表5 State-owned Land for Construction Use Supplied by Land-use Type and by Province,Autonomous Region and Municipality(2010) Continued 5中国国土资源统计年鉴.2011国有建设用地供应情况——按用地类型和省市分列(2010年) 续表6 State-owned Land for Construction Use Supplied by Land-use Type and by Province,Autonomous Region and Municipality(2010) Continued 6中国国土资源统计年鉴.2011国有建设用地供应情况——按用地类型和省市分列(2010年) 续表7 State-owned Land for Construction Use Supplied by Land-use Type and by Province,Autonomous Region and Municipality(2010) Continued 7中国国土资源统计年鉴.2011国有建设用地供应情况——按用地类型和省市分列(2010年) 续表8 State-owned Land for Construction Use Supplied by Land-use Type and by Province,Autonomous Region and Municipality(2010) Continued 8中国国土资源统计年鉴.2011国有建设用地供应情况——按用地类型和省市分列(2010年) 续表9 State-owned Land for Construction Use Supplied by Land-use Type and by Province,Autonomous Region and Municipality(2010) Continued 9国有建设用地供应情况——按用地类型和省市分列(2010年) 续表10 State-owned Land for Construction Use Supplied by Land-use Type and by Province,Autonomous Region and Municipality(2010) Continued 10中国国土资源统计年鉴.2011国有建设用地供应情况——按用地类型和省市分列(2010年) 续表11 State-owned Land for Construction Use Supplied by Land-use Type and by Province,Autonomous Region and Municipality(2010) Continued 11中国国土资源统计年鉴.2011国有建设用地供应情况——按用地类型和省市分列(2010年) 续表12 State-owned Land for Construction Use Supplied by Land-use Type and by Province,Autonomous Region and Municipality(2010) Continued 12中国国土资源统计年鉴.2011国有建设用地出让情况——按地区分列State-owned Land for Construction Use Granted by Region中国国土资源统计年鉴.2011国有建设用地出让情况——按省市分列(2010年)State-owned Land for Construction Use Granted by Province,Autonomous Region and Municipality(2010)中国国土资源统计年鉴.2011国有建设用地出让情况——按省市分列(2010年) 续表1 State-owned Land for Construction Use Granted by Province,Autonomous Region and Municipality(2010) Continued 1中国国土资源统计年鉴.2011国有建设用地出让情况——按省市分列(2010年) 续表2 State-owned Land for Construction Use Granted by Province,Autonomous Region and Municipality(2010) Continued 2中国国土资源统计年鉴.2011国有建设用地出让情况——按省市分列(2010年) 续表3 State-owned Land for Construction Use Granted by Province,Autonomous Region and Municipality(2010) Continued 3中国国土资源统计年鉴.2011国有建设用地出让情况——按省市分列(2010年) 续表4 State-owned Land for Construction Use Granted by Province,Autonomous Region and Municipality(2010) Continued 4中国国土资源统计年鉴.2011国有建设用地出让情况——按省市分列(2010年) 续表5 State-owned Land for Construction Use Granted by Province,Autonomous Region and Municipality(2010) Continued 5中国国土资源统计年鉴.2011国有建设用地出让情况——按省市分列(2010年) 续表6 State-owned Land for Construction Use Granted by Province,Autonomous Region and Municipality(2010) Continued 6中国国土资源统计年鉴.2011国有建设用地出让情况——按省市分列(2010年) 续表7 State-owned Land for Construction Use Granted by Province,Autonomous Region and Municipality(2010) Continued 7中国国土资源统计年鉴.2011国有建设用地出让情况——按省市分列(2010年) 续表8 State-owned Land for Construction Use Granted by Province,Autonomous Region and Municipality(2010) Continued 8中国国土资源统计年鉴.2011国有建设用地出让情况——按省市分列(2010年) 续表9 State-owned Land for Construction Use Granted by Province,Autonomous Region and Municipality(2010) Continued 9中国国土资源统计年鉴.2011国有建设用地出让情况——按省市分列(2010年) 续表10 State-owned Land for Construction Use Granted by Province,Autonomous Region and Municipality(2010) Continued 10中国国土资源统计年鉴.2011主要城市建设用地价格(2010 年)Prices of Land for Construction Use of Major Cities (2010)主要城市建设用地价格(2010 年) 续表1 Prices of Land for Construction Use of Major Cities (2010) Continued 1主要城市建设用地价格(2010 年) 续表2 Prices of Land for Construction Use of Major Cities (2010) Continued 2主要城市建设用地价格(2010 年) 续表3 Prices of Land for Construction Use of Major Cities (2010) Continued 3土地违法案件查处情况Cases Handling of Violations of Land Law中国国土资源统计年鉴.2011土地违法案件查处情况 续表 Cases Handling of Violations of Land Law Continued中国国土资源统计年鉴.2011土地违法案件查处情况——按地区分列Cases Handling of Violations of Land Law by Region中国国土资源统计年鉴.2011土地违法案件查处情况——按地区分列 续表1 Cases Handling of Violations of Land Law by Region Continued 1中国国土资源统计年鉴.2011土地违法案件查处情况——按地区分列 续表2 Cases Handling of Violations of Land Law by Region Continued 2中国国土资源统计年鉴.2011土地违法案件查处情况——按地区分列 续表3 Cases Handling of Violations of Land Law by Region Continued 3中国国土资源统计年鉴.2011土地违法案件查处情况——按地区分列 续表4 Cases Handling of Violations of Land Law by Region Continued 4中国国土资源统计年鉴.2011土地违法案件查处情况——按地区分列 续表5 Cases Handling of Violations of Land Law by Region Continued 5中国国土资源统计年鉴.2011土地违法案件查处情况——按地区分列 续表6 Cases Handling of Violations of Land Law by Region Continued 6中国国土资源统计年鉴.2011土地违法案件查处情况——按地区分列 续表7 Cases Handling of Violations of Land Law by Region Continued 7中国国土资源统计年鉴.2011土地违法案件查处结果Handling Results of Cases of Violations of Land Law

土地资源管理将来的就业方向有哪些?

1、考研2、考公务员,事业单位,这个专业基本上别想有什么单位特地去招土管的,要找也是从公共管理或者管理学这样的大类去找,专门招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岗位是十分少的,就算国土局都不一定会招。3、进学校,做老师,考个教师资格证。4、进公司,土地评估、土地规划、测量、房地产。土管这个专业跟其他专业比没有特别的优势,城市规划、测绘专业、房地产都有自己的专业,土管都是半桶子水,能搞成怎么样,看你自己的本事了。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就业方向与前景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就业方向与前景如下:在现代社会里管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生产资料的土地,也不例外。我国国土面积辽阔,国土资源丰富,如何管理好我们宝贵的国土资源是目前中央和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面的一件大事。一地问题和一地管理已被全社会所关注越来越多的人去研究它,利用它,珍惜十地、合理利用和切实保护十地已成为我国十地管理的一项长期政策。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具备的知识能力1.掌握管理学、经济学与土地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2.掌握现代管理和计算机应用能力3.掌握土地利用规划、计算机制图、土地信息系统应用、房地产估价、房地产投资分析技能;4.熟悉党和国家有关的方针政策和法规5掌握中外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政策研究与实际工作能力。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简介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土地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土地规划、测量、计算机、地籍管理的基本训练,具有土地利用与管理的基本能力。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学、经济学及资源学的基本理论,掌握土地管理方面的基础知识。具有测量、制图、计算机等基本技能,能在国土、城建、农业、房地产以及相关领域从事土地调查、土地利用规划、地籍管理及土地管理政策法规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怎么样主要学习什么?就业方向有哪些?前景好吗?

相信很多人都经历过选择专业的纠结时刻,之所以纠结是因为只有少部分明确自己喜欢的专业方向外,很大一部分同学,没有明确的喜好,对于未来专业方向非常迷茫。所以有些同学就跟随大部队报考了热门专业,所谓热门专业基本就是财经类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土木工程等。其实小编认为选择专业之前最好是去详细的了解一下各专业,对比一下。所以接下来小编要带大家了解一下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怎么样主要学习什么?就业方向有哪些?以及前景好吗?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主要学习的课程有《管理学原理》、《经济学基础》、《公共财政学》、《土地法学》、《土地经济学》、《土地利用规划》、《土地行政学》、《地籍管理》、《土地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不动产估价》、《土地政策分析与评价》、《土地评价》、《生态学》、《自然地理学》等。该专业主要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学、经济学及资源学的基本理论、掌握土地资源管理基本知识,接受土地调查与规划、土地政策分析、地籍管理、房地产估价等基本技能训练,具有测、绘、规、估、表、籍和计算机应用等实践能力,能适应新时期国土、城建、农业、房地产以及相关领域工作和研究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就业方向比较广泛,学习该专业的毕业生可从事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土地整理、土地利用规划、地籍测量、地籍管理、土地及房地产价格评估、土地信息系统开发与应用及房地产开发经营等方面的技术和行政管理工作。从就业前景来看,该专业也是比较值得了解的,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土地资源总量有限,而人类对土地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因此有关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及管理等方面的研究日益重要。随之也会非常需要相关专业人才。据了解,目前开设该专业的高校还是比较多的,例如有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财经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安徽师范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广东工业大学、广州大学等。但是根据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排名来看,实力最强的院校当属南京农业大学。

土地资源管理学的学习方法

学习土地资源管理,要三点立念:1】问权属。2】问当前价值。3】问潜在价值。其他,再用政策、法律套。土地国有,世界不二。法、制所有,是以价值为本,来变通的战场。知此,再开始学不错方向。

土地资源管理做什么

对土地资源管理的,这你看就是他这个管理的一些信息,让他多了解。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怎么样

虽然不是特别好,但是相对来说还是很不错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学、经济学及资源学的基本理论,掌握土地管理及房地产开发经营方面的基础知识,具有测量、制图、计算机等基本技能,能在国土、城建、农业、房地产以及相关领域从事土地调查、土地利用规划、土地整治、地籍管理、不动产估价、土地管理政策法规研究与实施以及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就业方向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土地资源总量有限,而人类对土地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因此有关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及管理等方面的研究日益重要。同时,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城乡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深入,土地作为资产在投资领域乃至房地产开发过程中,如何充分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作用,促进有限的土地资源合理有效利用,均需要从产权管理、资本运作和法律制度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都是有这非常重要的意义。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土地资源总量有限,而人类对土地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因此有关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及管理等方面的研究日益重要。同时,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城乡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深入,土地作为资产在投资领域乃至房地产开发过程中,如何充分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作用,促进有限的土地资源合理有效利用,均需要从产权管理、资本运作和法律制度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都是有这非常重要的意义。

学土地资源管理出来后都能做什么工作的呀?

可以从事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土地整理、土地利用规划、地籍测量、地籍管理、土地及房地产价格评估、土地信息系统开发与应用及房地产开发经营等方面的技术和行政管理工作。学习期间,学生就可以在各大相关单位,如国土、城建、农业、房地产以及相关领域里实习,毕业后可以从事专门的土地调查、土地利用规划、地籍管理及土地管理等政策法规工作。同时,经过大学的专业训练,如果学生的房地产开发与评估技能也会相当不错,房地产开发商如果想做一个有竞争力的好项目,一定会对这类人才另眼看待。扩展资料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学、经济学及资源学的基本理论,掌握土地管理方面的基础知识,具有测量、制图、计算机等基本技能,能在国土、城建、农业、房地产以及相关领域从事土地调查、土地利用规划、地籍管理及土地管理政策法规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培养要求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土地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土地规划、测量、计算机、地籍管理的基本训练,具有土地利用与管理的基本能力。结业能力要求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及资源学的基本理论;掌握土地调查、土地评估、土地整理、土地利用规划、地籍管理、土地信息系统应用及土地开发经营的技术;具有土地利用与管理方面的基本能力;熟悉国家有关土地利用与管理及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土地利用与管理的发展动态;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培养计划主干学科:公共管理、环境科学技术、应用经济学。主要课程:土壤学、地质学基础、土地资源学、土地规划学、土地管理学、土地经济学、房地产评估理论与实务、地籍管理学、测量学、土地信息系统、遥感技术与应用等。主要专业实验:土壤学、地籍测量、土地规划设计、土地估价、土地信息系统等。修业年限:三年或四年。授予学位:管理学或工学学士或硕士。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土地资源管理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土地资源管理专业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如何?就业前景呢?

还行吧,其实专业不重要,重要的是学不学的精,毕竟术业有专攻。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就业前景广阔。可以从事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土地整理、土地利用规划、地籍测量、地籍管理、土地及房地产价格评估、土地信息系统开发与应用及房地产开发经营等方面的技术和行政管理工作。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土地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土地规划、测量、计算机、地籍管理的基本训练,具有土地利用与管理的基本能力。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学、经济学及资源学的基本理论。掌握土地管理方面的基础知识,具有测量、制图、计算机等基本技能,能在国土、城建、农业、房地产以及相关领域从事土地调查、土地利用规划、地籍管理及土地管理政策法规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就业前景如何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就业前景良好。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就业前景良好,毕业后可从事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土地整理、土地利用规划、地籍测量、地籍管理、土地及房地产价格评估、土地信息系统等。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就业前景。我国国土面积辽阔,国土资源丰富,如何管理好我们宝贵的国土资源是目前中央和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一件大事。土地问题和土地管理已被全社会所关注,越来越多的人去研究利用它,珍惜土地、合理利用和切实保护土地已成为我国土地管理的一项长期政策。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土地资源总量有限,而人类对土地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因此有关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及管理等方面的研究日益重要。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土地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土地规划、测量、计算机、地籍管理的基本训练,具有土地利用与管理的基本能力。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学、经济学及资源学的基本理论,掌握土地管理方面的基础知识,具有测量、制图、计算机等基本技能,能在国土、城建、农业、房地产以及相关领域从事土地调查、土地利用规划、地籍管理及土地管理政策法规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就业方向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就业方向如下: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从事士地资源调查与评价、土地整理、土地利用规划、地籍测量、地籍管理、土地及房地产价格评估、土地信息系统开发与应用及房地产开发经营等方面的技术和行政管理工作。培养目标: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学、经济学及资源学的基本理论、掌握土地资源管理基本知识, 接受土地调查与规划、土地政策分析、地籍管理、房地产估价等基本技能训练,具有“测、绘、规、 估、表、籍”和计算机应用等实践能力。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土地资源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土地规划、 测量、计算机、地籍管理、不动产估价等的培养和训练,具有宽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基 本知识,能够胜任土地利用与管理工作。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及土地资源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2、掌握土地调查、土地评估、土地管理、土地利用规划、地籍管理、土地信息系统应用及土地 开发经营的技术。3、有土地利用与管理方面的基本能力。4、熟悉国家有关土地利用管理及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5、了解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土地利用管理的发展动态。6、具有较强的社会调查和语言表达与写作能力。7、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土地资源管理是冷门吗

土地资源管理是冷门。与目前的热门专业相比,虽然土地资源管理是一个不受欢迎的专业,但未来的就业前景仍然很好。此专业毕业生可从事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土地整理、土地利用规划、地籍测量、地籍管理、土地与房地产价格评估、土地信息系统开发与应用、房地产开发与管理等方面的技术和行政管理。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就业前景如下:1、这一专业就业前景广泛。可以从事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土地整理、土地利用规划、地籍测量、地籍管理、土地及房地产价格评估、土地信息系统开发与应用及房地产开发经营等方面的技术和行政管理工作;2、学习期间,学生就可以在各大相关单位,如国土、城建、农业、房地产以及相关领域里实习,毕业后可以从事专门的土地调查、土地利用规划、地籍管理及土地管理等政策法规工作;3、同时,经过大学的专业训练,如果学生的房地产开发与评估技能也会相当不错,房地产开发商如果想做一个有竞争力的好项目,一定会对这类人才另眼看待。综上所述,土地资源专业虽然确实比较冷门,但在现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下就业前景依然是非常好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三条 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全面规划,严格管理,保护、开发土地资源,制止非法占用土地的行为。第七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遵守土地管理法律、法规的义务,并有权对违反土地管理法律、法规的行为提出检举和控告。第八条 在保护和开发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土地以及进行有关的科学研究等方面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由人民政府给予奖励。

请问土地资源管理是学什么?

土地资源管理主要学《建筑制图与识图》、《不动产估价》、《土地信息系统》、《城市管理学》、《地籍测量》、《土地规划与利用》、《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管理》、《统计学原理及应用》、《房地产市场分析》、《土地资源学》等。部分高校按以下专业方向培养:土地整治、土地规划与地价评估。土地资源管理主要研究现代管理学、经济学、资源学、土地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测量、制图、计算机等基本技能,进行土地调查、土地评估、土地利用规划、地籍管理、土地开发经营等。例如:高原、山地、丘陵等土地资源面积、地形、地区的调查,土地价值的评估,土地用途的规划等。开设院校有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吉林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东北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河海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等等。自考/专升本有疑问、不知道自考/专升本考点内容、不清楚当地自考/专升本考试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免费获取个人学历提升方案:https://www.87dh.com/xl/

什么是土地资源管理

土地资源管理的学科定义是指国家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综合运用行政、经济、法律、技术方法,为提高土地利用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维护在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土地所有制,调整土地关系,监督土地利用,而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等综合性活动。在国家专业设置中,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虽然属于公共管理学科下设的二级学科。土地具有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经济属性,既有生产力方面的问题又有生产关系方面的问题,所以把土地作为自然经济社会复合体来进行研究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具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交叉科学性质。

土地资源管理就业方向和前景

土地资源管理就业方向和前景很广阔。毕业工作去向主要为国土资源和规划等管理部门、房地产估价机构、城乡规划设计机构、不动产经纪机构、房地产开发企业等相关单位从事行政管理、土地调查与评价、土地利用规划设计、土地复垦整理工程设计、不动产价格评估、房地产策划与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等相关管理或技术工作。考研方向:土地资源管理、农业资源利用、公共管理、土壤学、工商管理。本专业培养具备土地资源管理的基本知识,具有土地信息技术应用与开发能力,能在各级政府自然资源与规划部门、城建、房地产、教育科研机构、技术设计咨询单位以及相关行业从事地籍调查与管理、国土空间规划、土地工程设计、土地信息管理、土地利用管理、不动产估价、房地产开发经营与管理等具有综合专业技能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土地资源管理主要研究现代管理学、经济学、资源学、土地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测量、制图、计算机等基本技能,进行土地调查、土地评估、土地利用规划、地籍管理、土地开发经营等。例如:高原、山地、丘陵等土地资源面积、地形、地区的调查,土地价值的评估,土地用途的规划等。课程体系:《建筑制图与识图》、《不动产估价》、《土地信息系统》、《城市管理学》、《地籍测量》、《土地规划与利用》、《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管理》、《统计学原理及应用》、《房地产市场分析》、《土地资源学》 部分高校按以下专业方向培养:土地整治、土地规划与地价评估。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介绍

专业介绍:土地资源管理是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于管理类专业,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年。该专业的目的是培养掌握现代管理学、经济学、资源学、土地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测量、制图、计算机等基本技能,能够进行土地调查、土地评估、土地利用规划、地籍管理、土地开发经营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2.主要科目:首先是公共基础课程,比如外语、体育等。其次是专业课程,包括了《建筑制图与识图》、《不动产估价》、《土地信息系统》、《城市管理学》、《地籍测量》、《土地规划与利用》、《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管理》、《统计学原理及应用》等。最后就是专业相关的实习实训,目的是使学生在理论的基础上,提高专业技能,提升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3:就业方向:土地资源管理享有一定的社会知名度,就业率是比较高的。毕业后,可以在国土、城建类单位从事土地资源调查、土地评价、土地规划、土地测量、土地管理、土地整治、地籍管理等工作,也可以在房地产类企业从事地价评估、土地规划等工作。当然还可以选择攻读土地资源管理、农业资源利用、公共管理、土壤学、工商管理等方向的硕士研究生。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就业前景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就业前景如下:土地资源管理主要研究现代管理学、经济学、资源学、土地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测量、制图、计算机等基本技能,进行土地调查、土地评估、土地利用规划、地籍管理、土地开发经营等。就业方向: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学生毕业后可从事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土地整理、土地利用规划、地籍测量、地籍管理、土地及房地产价格评估、土地信息系统开发与应用及房地产开发经营等方面的技术和行政管理工作。就业岗位:土地拓展经理、开发报建专员、投资拓展经理、土地资源管理、项目经理、投资管理岗、估价师助理、土地评估师、工程师助理、策划经理等。同类专业排名: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在专业学科中属于管理学类中的公共管理类,其中公共管理类共16个专业,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在公共管理类专业中排名第6,在整个管理学大类中排名第32位。在公共管理类专业中,就业前景比较好的专业有:行政管理,公共管理,劳动关系,公共关系学,劳动与社会保障,土地资源管理,文化产业管理,航运管理,公共事业管理等。

土地资源管理属于哪类专业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本科层次属于管理学类。本科层次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门类是管理学,专业类是公共管理类,学制是四年,毕业后授予工学学士,管理学学士学位;土地资源管理主要研究现代管理学、经济学、资源学、土地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测量、制图、计算机等基本技能,进行土地调查、土地评估、土地利用规划、地籍管理、土地开发经营等。例如:高原、山地、丘陵等土地资源面积、地形、地区的调查,土地价值的评估,土地用途的规划等。培养目标: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学、经济学及资源学的基本理论、掌握土地资源管理基本知识, 接受土地调查与规划、土地政策分析、地籍管理、房地产估价等基本技能训练,具有“测、绘、规、 估、表、籍”和计算机应用等实践能力,能适应新时期国土、城建、农业、房地产以及相关领域工作 和研究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就业方向:毕业工作去向主要为国土资源和规划等管理部门、房地产估价机构、城乡规划设计机构、不动产经纪机构、房地产开发企业等相关单位从事行政管理、土地调查与评价、土地利用规划设计、土地复垦整理工程设计、不动产价格评估、房地产策划与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等相关管理或技术工作。

编辑土地资源整理需要多久完成呢

土地资源整理是一个繁琐且复杂的过程,需要从土地的调查、评估、规划、设计、审批、施工等多个环节进行。因此,土地资源整理需要的时间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例如土地面积大小、所在地区的行政管理体制、政策法规的变化等等。一般来说,土地资源整理的时间需要几个月到几年不等。如果面积较小、所在地区政策法规相对简单,时间会相对较短;但如果面积较大、所在地区政策法规复杂,时间就会相对较长。此外,土地资源整理还需要考虑对环境的影响、社会的反应等因素,这也会对时间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对于土地资源整理的时间,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如何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

法律分析:土地是不可再生的有限资源。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土地资源紧缺与严重浪费土地而出现人地矛盾,积极探索土地资源的科学管理和合理利用的重要性日益凸显:1、总体规划,合理配置土地资源由县政府组织,联合农业、国土资源、工信、财政等部门,聘请相关专家,召集各乡镇相关负责人,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结合县域经济的发展现状,认真分析,科学对全县的农村土地资源利用进行总体规划,各乡镇对其土地资源使用进行详细规划。规划过程应坚持节约用地、集约用地,因地制宜,科学发展与合理布局,同时考虑到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2、严格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对永久基本农田实行重点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占用或者改变用途。一般建设项目不得占用永久基本农田,重大建设项目选址确实难以避让永久基本农田的,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必须对占用的必要性、合理性和补划方案的可行性进行严格论证,报自然资源部预审3、引导工商资本进入农村土地流转土地流转的目的是使土地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需要一定的投入和现代科技支撑,而农民在这方面的能力很有限。如果引进工商资本进入农村土地流转,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公司+农户”等合作方式,农民负责按标准生产,并按合理价格定向售出,这样能有效发挥各自优势。4、加强土地整治与基础设施建设土地整治主要是针对沟系交错、地类交叉、渠系老化等土地现状,进行水利设施配置、道路和林网建设,从而改变农业生产基础条件,降低生产成本,使其易于实现机械化生产,扩大农田面积,实现农业增产增效。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全民所有,即国家所有土地的所有权由国务院代表国家行使。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土地使用权可以依法转让。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法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国家依法实行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制度。但是,国家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划拨国有土地使用权的除外。

新中国成立后的土地资源开发利用

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石家庄市的土地开发利用逐步向全方位、深层次发展,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1)大力开展垦荒造田。石家庄市宜农岗坡丘陵、河流滩地、河流故道、沙荒地面积较大。新中国成立初期多为荒坡、荒滩、沙荒地,地势高低不平,植被稀疏。经过几十年的开垦改造,现多数已成为良好农田。新乐县(现已改为新乐市)神道滩位于本县中部,新中国成立初期沙荒滩地面积达8000公顷,多为固定或半固定沙丘,是全县众所周知“风起黄沙飞满天”的不毛之地。改革开放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县委县政府向全县人民发出了整治荒滩、造福子孙的号召,全县上下齐动员,对神道滩进行了大规模的综合开发利用改造,实施生态农业工程。植树造林、防风固沙、客土造田、改良土壤、调整结构、因土种植扩种油料作物花生。1979年种植花生3420公顷,单产1590千克/公顷,总产5430吨,到1992年花生种植面积扩大到6200公顷,单产达3015千克/公顷,总产达18713吨,比1979年增长2.40倍。通过改造,扩大了耕地面积,提高了土地的垦殖率和利用率。使昔日8000公顷的不毛之地变成了林茂粮丰的绿洲,弥补了石家庄市耕地面积的不足,缓解了人多耕地少的矛盾。截至2008年底,全市耕地面积为554272公顷,其中,旱地为553876公顷,水浇地为497376公顷,水田为396公顷,水田、水浇地占耕地面积的比例为89.80%。(2)加强林果业建设。在致力农田林网建设的同时,积极开展荒山、荒坡、荒滩植树造林和果园开发工作,扩大了林地和园地面积。2010年赞皇县被中国经济林协会命名为“中国核桃之乡”,这是赞皇县继“中国大枣之乡”、“国家生态治理重点县”、“国家经济林产业示范县”和“国家林业科技示范县”之后,获得的又一荣誉。赞皇县核桃树种植面积达1.33万公顷,形成了龙门乡东西坛山、院头镇南峪、清河乡郭万井等3个万亩片区和20个千亩片区,产值达到3200万元,核桃种植遍及全县11个乡镇150个村,种植农户达到1.20万户。综合核桃产业总收入1.15亿元,全县农民人均核桃产业收入530元,占全县农民收入的18%,已成为赞皇县继大枣产业后带动农村经济快速增长的又一大支柱产业。该县又确定了核桃产业发展新目标:2011~2015年,全县每年新增核桃经济林0.13万公顷,到2015年核桃经济林面积达到2万公顷,1.33余万公顷进入盛果期,核桃产量(干果)3000万千克,核桃产业产值2亿元,使6万果农人均核桃收入超过3000元。灵寿县王家沟村曾经是有名的“旱庄”,也是全县有名的穷村,在县林业、水利部门积极帮助下,经过详细规划,让水利工程建设和开山植树同时进行。目前,全村荒山已经全部开发完毕,原来的荒山成为了农民的“钱袋子”。(3)对特色农业加大科技投入力度,积极推广特色农业。灵寿县丘陵地区有1.20万公顷岗坡次地,由于植被稀疏,土地干旱,水利灌溉条件差,严重影响着8万农民的生活质量。该县从改善丘陵地区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民收入入手,选派农牧、林业、水利、科技等部门专业技术人员组成服务队,给丘陵地区农民提供全方位技术服务。目前,已培育出特色农产品种植加工、干鲜果品种植、矿产品加工出口、新优品种畜牧饲养出口等多种经济产业,使丘陵区5万农民走上了富裕之路。针对半干旱丘陵地特别适合红薯种植的现状,该县从品种筛选、栽培到薯脯加工销售实行全程服务,全县红薯种植面积迅速达到0.53万公顷,产量1.60亿千克。凤凰薯业集团积极探索农产品连锁经营,每年帮助农民销售红薯1000吨,年助农增收1600多万元,并注册了“仙凤园”牌商标,先后在山西、内蒙古、上海、石家庄等地建立了“薯香园”牌烤红薯及甘薯制品销售网络和连锁店。将生态效益同农民增收结合起来,灵寿县开发荒山荒岭1万公顷,栽植板栗、核桃、枣树及中药材,着力打造丘陵区干鲜果和中药材种植基地。西柏坡山村开发260公顷荒岭,种植枣树11万棵,现在枣树已挂果,人均收入达到了2500余元。在丘陵区建成“中草药规范种植示范园区”,注册了“磁河”牌商标,中药材种植面积达3500万公顷,产值9879万元,6800个种植户受益。同时,以养殖协会为桥梁,上联龙头企业,下联养殖农户,组建“龙头+协会+农户”的发展模式,带动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形成了奶牛、瘦肉型猪、肉牛、柴鸡四大养殖特色。为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深泽县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着力发展特色农业,引导和鼓励全县农民依托原有种植优势,坚持在规模、特色、品质上下工夫,形成了马里设施蔬菜、杜社优质葡萄、北卓头黄冠梨、白庄芦笋、枣营中药材等特色农业基地。在此基础上,该县还积极扶持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壮大,先后成立了蔬菜协会、果品协会、奶业协会等,衔接畜牧、果品、蔬菜、药材等10余个特色农业基地,形成了“农户+基地+协会+市场”的产销一条龙格局。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业,美达食品饮料、正大饲料等大型企业纷纷落户,现已发展农产品加工企业52家,直接带动3万多农户增收。无极县已跻身省级“蔬菜大县”行列,在全国和省市蔬菜质量安全例行检测中,抽检样品合格率均达100%,蔬菜总产65万吨,产值3.40亿元,收益达每公顷20.70万元,产品远销京津及“三北”地区。无极县作为农业部提出全国创建400个蔬菜标准园之一,始终坚持强化标准安全。围绕标准园创建,无极县投资173万元,在大汉村建成2.67公顷新型日光温室示范基地和苗圃基地,并对王村20个大棚进行了棚室改造。该县还积极与中国农大、河北农科院等科研院校联系,聘请技术指导专家制订标准园建设和技术方案,并定期开展技术培训和田间指导。同时,该县健全完善检测网络,实现了对所有蔬菜生产基地、产地批发市场监督抽查率100%,对所有实行市场准入的生产经营单位和蔬菜品种监督检查率达到100%。目前,全县设施蔬菜种植已由上世纪90年代末期的不足667公顷增加到现在的3300公顷,蔬菜业成为该县的支柱产业。(4)改革耕作制度大力推广间作套种,提高复种指数。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受生产条件和技术水平等因素的限制,石家庄市大部分耕地都以单作为主,实行一年一熟制,光能利用率不高,土地产出率低下。随着生产条件不断改善和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石家庄市的耕作制度逐步由一年一熟制度变为一年两熟制。扩大了间作套种面积,提高了复种指数,使石家庄市的农业生产总值得到了极大的提升。(5)兴修水利,扩大水浇地面积。新中国成立以来,历经全市人民的艰苦奋斗,开渠、修库、打井,水利事业有了较大发展。目前,石家庄市境内有大小水库228座,其中,4座大型水库,为岗南水库、黄壁庄水库、口头水库、横山岭水库;8座中型水库为八一水库(蟠龙湖)、红领巾水库、石板水库、下观水库、燕川水库、白草坪水库、南平旺水库、张河湾水库。2009年以来,石家庄市水务部门坚持以人为本,把水利服务民生、改善民生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着力加快防汛抗旱、农村饮水安全、滹沱河综合整治等民生工程建设步伐,大力开展节水灌溉、灌区工程、水土保持、小型农田水利、防洪保安与抗旱水源等重点工程建设,动员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农田水利建设。(6)加强农业现代化建设,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新中国成立初期,农业上的耕、种、浇、收、运、打等工序多以畜力为主。经过几十年的建设,目前已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同时农资产品的质量在不断提高。河北省质监局公布了2010年度农资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结果,全年共抽查农资类生产企业283家288个批次产品,合格率为85.80%,较2009年和2008年分别提高17.50、18.10个百分点。农业机械化设备的广泛使用,极大地提高了土地的生产效率。(7)大力推广农业先进技术,实行科学种田。农作物品种实现了优质高产优种化;施肥推行了因地、因肥、因作物品种配种施肥法;除虫防病技术也有较大改进和提高。先进技术的推广,促进了农业的发展。(8)农林牧副渔业协调发展,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原则

对于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我们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开荒”,它既有开垦荒地、开发利用土地后备资源的含义,也有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农业生产结构以及变粗放经营为集约经营,变单层次利用为多层利用的内容,同时,还有改良和保护土地资源的含义。根据石家庄市土地资源的特点和社会经济建设的需要,合理开发和利用土地资源。(1)坚持和维护社会主义土地所有制,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原则。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坚持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是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维护社会主义制度所必需的。它有利于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保障每个劳动者的劳动权益,有利于避免两极分化,使全体人民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因此,我们在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制止有损害于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的违法行为的发生,以强化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土地是一切生产和一切存在的源泉”。而耕地又是土地资源的精华,国家和民族生存发展的最基本的物质条件。它不但为人类提供生存的立足之地,为一切生产、劳动和人民生活提供必要的场所,并为人类提供所必需的食物,原料及其他生活资料,所以,它是国家最宝贵的物质财富。然而,石家庄市的市情是人多地少,耕地后备资源不足,人口不断增加,耕地不断减少,人地矛盾日益突出,农业发展的回旋余地较小。回顾历史,人们在实际工作中,保护耕地并没有引起全社会的普遍重视。目前,有相当一部分人,包括某些领导干部还陶醉于我国“地大物博”的传统观念之中。如果任凭土地危机继续发展,势必又要重蹈人口问题严重的历史性错误。我们应该吸取这个历史性教训,必须清醒地看到切实保护耕地、稳定现有耕地面积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因此,在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必须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农田保护条例》落实“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以警示和教育石家庄市人民,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高度重视土地问题。要像抓计划生育那样,列为党和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抓紧抓实、常抓不懈、抓出成效。(2)以全面和充分发挥农业资源的生产潜力为前提的原则。农业生产是社会生产中最根本和不可缺少的经济活动,在整个农、林、牧、副、渔业的生产中,又是一种比较先进的方式,占有主导地位。但是先进的生产方式,若运用不当,反而会成为掠夺自然资源残酷的手段,结果造成土地退化、“愈广种愈薄收,愈薄收愈广种”的不良性循环。由于林、牧、副、渔业用地无限度的侵占,而打破了长期以来保持相对平衡的生态环境。这样就有可能会使整个农业生产走上“杀鸡取卵、饮鸩止渴”的路子。(3)扬长避短,发挥优势的原则。石家庄市地形复杂,地貌类型比较齐全,气候、水分条件各异,土壤类型繁多。以上的差异造成了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土地资源特点。资源特点不同,土地开发利用方式也必然有所差异。如果忽视这种差异,而强求一律进行开发利用,不但不能获得预期的效果,反而会影响土地的永续利用,不利于农业的发展。因此,土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必须依据当地的土地资源特点为前提,因地制宜、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使农、林、牧、副、渔业有主有次地结合起来,全面发展。要注意发挥资源优势,克服不利因素,做到扬长避短,达到提高劳动效率、增加经济效益的目的。(4)坚持土地资源不断更新和改善的原则。土地资源在合理利用的前提下,通过适当的管理得以不断地更新和改善。在农业生态系统中,土地是能量转移、物质循环的一个重要链节。从资源的角度观察农业生产,农业生产的过程就是对包括土壤在内的各种资源的利用和改造。我们所从事的种植业,就是对土地资源的利用,而耕地、施肥以及改良土壤等农业技术措施,就是对土地资源的改造。对土地的利用和改造必然引起土地内部物质和能量的不断流动,输入和输出两个方面都是经常变动的。当输入大于输出时,土地的肥力提高,土地资源就不断得到更新和改善。反之,就会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在低水平条件下的输入和输出的平衡,表现为土地的产量不高、收益不大,这不是我们的目的。我们从事农业,希望土壤中被作物吸收消耗的物质多,同时补充到土壤中的物质多,输入和输出都在高水平的条件下进行农业生产。这种在高水平条件下输入和输出的积极平衡,对我们是更有利的。因此,我们在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上,要做到科学合理,使土地质量越来越好,土地的生产力越来越高,使土地资源不断得到更新和改善。(5)以种植业为基础的原则。种植业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产业。农业生产的最终目的就是生产人们需要的各种农产品,包括粮、棉、油以及其他农副产品。农产品的种类尽管多种多样,但我们以生态学的理论来观察和分析农业生产,其本质是生产和转变人类生存所必需的“潜能”。能量是不能创造的,人类全部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有相当一部分来自太阳能。而目前人们又不能大规模地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其他形态的能量,只有加强种植业,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潜能并贮存起来加以利用。所以,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必须以种植业为基础。(6)维持生态平衡的原则。自然界生态系统内部多因素之间,在一定的条件下,保持着一定的相对平衡,进行着正常的物质和能量的转化。这就是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在这个平衡里,只要有一个生态因素发生变化或受到破坏,则生态系统的其他因素也就产生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从而使生态平衡受到这样或那样的影响,并给人类生产和生活带来相应的变化。生态系统平衡的破坏,往往与人类活动有关。因为人类是大自然的主宰者,也是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人类本身参与着农业生态系统能量和物质的循环,在农业生态系统结构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其中最主要的、最基本的影响是来自对土地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和利用。几十年来,我们在土地开发利用中,由于对自然规律认识不那么深刻,对生态系统理论研究不够,自觉或不自觉地破坏了生态系统平衡。在某些地区农业资源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农业生产受到了一定的影响。我们应吸取历史教训,在未来的开发利用上,应注意保持农业系统平衡。

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的方式

法律分析:在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中,土地用途是指调查当时的实际用途,一般按土地利用现状分类表中的主要项目进行划分。在土地登记申请书中,土地用途填写登记时的实际用途,如学校、商店、工厂等。在进行土地登记时,建设用地的用途以城镇土地分类中的二级地类为准,一般为商业金融用地、工业仓储用地、市政用地、公共建筑用地、住宅用地、交通用地、特殊用地、城市水域和其他用地。农业土地的用途以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中土地分类的一级地类为准,一般为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水域及其他农用地。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第四条 国家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国家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规定土地用途,将土地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严格限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控制建设用地总量,对耕地实行特殊保护。前款所称农用地是指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包括耕地、林地、草地、农田水利用地、养殖水面等;建设用地是指建造建筑物、构筑物的土地,包括城乡住宅和公共设施用地、工矿用地、交通水利设施用地、旅游用地、军事设施用地等;未利用地是指农用地和建设用地以外的土地。使用土地的单位和个人必须严格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用途使用土地。

土地资源开发潜力分析与评价

耕地后备资源是将来土地资源的开发潜力所在。山东省半岛地区土地资源的开发潜力根据《东部地区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技术规定》和《山东省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技术细则》的要求进行研究。1)集体所有耕地后备资源:面积2933128.2亩,占耕地后备资源总量的82.0%。其中,东营1238788.0亩,潍坊577862.6亩,淄博403586.9亩,分别在半岛城市群地区居一、二、三位。集体所有可开垦后备资源2422548.9亩,占集体耕地后备资源的79.5%,其中,东营1748864.7亩,潍坊595940.6亩,淄博387574.7亩,分别居半岛城市群地区一、二、三位。集体所有可复垦后备资源168578.4亩,占89.7%,主要分布在潍坊(35228.6亩)、济南(33988.3亩)、青岛(30198.8亩)。2)国家所有耕地后备资源:面积642169.3亩,占半岛耕地后备资源总量的18.0%,其中,东营市514156.6亩,潍坊市56082.69亩,烟台市21192.7亩,分别居半岛城市群地区一、二、三位。国有可开垦后备资源624182.7亩,占国有耕地后备资源的20.5%,主要分布在东营(514156.6亩)、潍坊(53306.6亩);国有可复垦土地19217.7亩,占国有耕地后备资源的10.1%,主要分布在烟台(8999.0亩)和济南(3291.7亩)。耕地后备资源的权属构成见图3-1。根据国土资源部《东部地区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技术规定》,结合山东半岛城市群地区耕地后备资源的实际情况,确定耕地后备资源评价的评价指数。根据评价指数将每个耕地后备资源图斑确定为易开发、较易开发和较难开发三级。评价指数大于80的为易开发耕地后备资源,介于50~80的为较易开发耕地后备资源,小于50的为较难开发耕地后备资源。评价结果见图3-2,图3-3。图3-1 山东半岛城市群地区耕地后备资源总量图3-2 山东半岛城市群地区可复垦土地评价图3-3 山东半岛城市群地区可开垦土地评价根据评价结果统计:全部耕地后备资源中,易开垦耕地后备资源面积为2385383.4亩,占全省耕地后备资源的31.4%,其中,东营409001亩,潍坊276929.7亩,分居半岛城市群地区一、二位,较易开垦耕地后备资源3312586.4亩,占全省的43.6%,东营928405.5亩,淄博335561.2亩,分居半岛城市群地区一、二位;较难开垦耕地后备资源786645.2亩,占全省的10.4%,以东营市居多。较易复垦耕地后备资源325260.6亩,占全省的4.3%,济南17448.3亩,烟台16668.5亩,分居半岛城市群地区一、二位;较难复垦耕地后备资源46296.1亩,占全省的0.6%,以烟台、潍坊居多。国家级耕地后备资源中,易开垦耕地后备资源为1838289.0亩,占全省国家级耕地后备资源的33.5%,在半岛地区主要集中在东营(323797.5亩);较易开垦耕地后备资源2212491.9亩,占全省的40.3%,主要集中在东营(764157.4亩)、潍坊(179392.5亩);较难开垦耕地后备资源521991.5亩,占全省的9.6%,主要集中在东营、潍坊。国家级易复垦耕地后备资源605000.9亩,占全省的11.0%,半岛地区主要集中在潍坊(19570.5亩)、济南(16686.8亩);较易复垦耕地后备资源264655.4亩,占全省的4.8%,在半岛地区主要集中在烟台(15983.7亩)、济南(10007.9亩);较难复垦耕地后备资源43827.1亩,占全省的0.8%,半岛地区以烟台、潍坊居多。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1)山东半岛城市群地区耕地后备资源以易开发和较易开发为主,较难开发耕地后备资源比重很小,说明本次调查确定为耕地后备资源的土地整体质量较优。2)不同耕地后备资源类型的开发难易程度存在差别,易开发耕地后备资源是苇地、滩涂、平原荒草地、废弃压占地和程度较轻的盐碱地;较难开发、复垦的主要是一些坡度较大的山区荒草地和比较严重采空的采煤塌陷地。

什么是土地资源管理

土地是一种资源,是生产资料,对土地进行管理,不让其被破坏,这就是管理,对土地进行管理,主要是保护土地的种植作用,不让土地随意被用作他用。

土地资源管理是干什么的

土地资源管理主要研究现代管理学、经济学、资源学、土地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土地资源管理和测量、制图、计算机等基本技能,进行土地调查、土地评估、土地利用规划、地籍管理、土地开发经营等,其就业方向主要是国土空间规划,房地产开发(什么一级开发,策划等等),土地经济学/房地产经济型等,主要是和土地相关,针对的是以前的国土局,现在在自然资源局部分,还有一些房地产相关的工作。土地经济学也是一个方向,所以也要懂一些宏观微观方面的东西。大部制改革以后,国土空间规划开始涉及土地规划和城市规划,目前上层来看,改城市规划的占据主导地位。

土地资源管理

一、土地资源利用现状自治区国土总面积16648.97万公顷(24.97亿亩)。根据土地利用变更调查,2005 年末各类土地面积为:农用地6306.07 万公顷(9.46亿亩),占土地总面积的37.88%;建设用地122.07万公顷(1831.06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0.73%;未利用地10220.83万公顷(15.33亿亩),占土地总面积的61.39%。与2000年相比,农用地面积增加11.28万公顷(169.22万亩),建设用地增加10.20万公顷(152.97万亩),土地利用率较2000年提高了0.13个百分点。自治区2005年与2000年土地利用现状对比情况见表2-1。自治区2005年底土地利用现状构成见图2-1。图2-1 2005年低自治区土地利用现状构成图表2-1 2005年与2000年自治区土地利用现状对比情况表 单位:万公顷二、耕地增减变动情况“十五”期间,全区共计增加耕地18.17 万公顷(272.49 万亩)。增加来源为:土地整理 4045.91 公顷(6.07 万亩),开发10.81万公顷(162.08 万亩),复垦2040.37 公顷(3.06 万亩);农业结构调整6.75 万公顷(101.28 万亩)。自治区“十五”期间各年耕地增加情况见图2-2。“十五”期间,全区共计减少耕地28.23 万公顷(423.40 万亩)。减少的原因:建设占用1.19 万公顷(17.80 万亩),生态退耕14.45 万公顷(216.73 万亩),农业结构调整 12.16 万公顷(182.47万亩),自然灾害损毁及其他4287.91 公顷(6.43 万亩)。自治区“十五”期间各年耕地减少情况见图2-3。耕地减少构成见图2-4。图2-2“十五”期间自治区各年耕地增加情况对比图“十五”期间,全区耕地净减少10.06万公顷(150.97万亩)。不考虑农业调整和生态退耕等占用耕地,全区耕地应增加15.95万公顷(248.23 万亩)。自治区“十五”期间耕地面积变化情况见表2-2、图2-5。三、基本农田保护“十五”期间,我区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的法律法令及规章,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对基本农田保护工作的力度逐年加大。图2-3“十五”期间自治区各年耕地减少情况图图2-4“十五”期间自治区耕地减少构成图落实最严格的保护耕地制度,开展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建设工作,积极促进耕地、基本农田保护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管理;制定了自治区《基本农田保护目标责任制度》、《耕地保护目标责任考核办法》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关于严格执行占用耕地补偿制度的管理办法》、《耕地占补平衡考核办法》。表2-2“十五”期间自治区耕地面积变化情况表图2-5“十五”期间自治区耕地变动情况图认真开展基本农田保护检查工作。基本情况为:全区基本农田保护目标为342.58 万公顷(5138.7 万亩),实际划定基本农田面积为352.78万公顷(5291.7万亩)。共划定基本农田12.37 万块,建立基本农田保护标志3.45 万个,有922 个乡镇建立了基本农田保护档案。截至2005年底,全区基本农田实际保护面积353.26万公顷(5298.90 万亩),保护率达到了86.94%。2005 年底自治区基本农田面积分布概况见图2-6。图2-6 2005年底自治区基本农田面积分布图四、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十五”期间,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取得显著成绩,全区利用国家、自治区专项资金和社会资金开发整理土地增加耕地11.41万公顷(171.21万亩),为全区增加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和生产能力,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改善生态环境和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民收入特别是为全区实现耕地占补平衡作出了积极贡献。其中,争取国家土地开发整理投资项目和自治区安排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共79个,项目资金总预算3.21 亿元,建设规模2.61 万公顷(39.09万亩),新增耕地9498公顷(14.25万亩)。其中,于2005年启动了伊犁河谷南岸干渠灌区土地开发整理重大项目先导工程。(一)国家和自治区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安排及管理情况(1)“十五”期间,争取国家土地开发整理项目42个(含2000年2个项目),建设规模1.63万公顷(24.52万亩),规划新增耕地6629公顷(9.94万亩),下达项目资金预算2.06亿元(见附表4)。(2)2003年,启动使用自治区收缴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安排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工程。截至2005 年底,自治区批准土地开发整理项目37 个,建设规模9712.2 公顷(14.57 万亩),规划新增耕地2869.1 公顷(4.30 万亩),下达项目资金预算1.15 亿元(见附表4)。(3)为严格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实施管理,制定了《关于加强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招标投标管理工作的通知》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竣工验收暂行办法》。组织有自治区农业厅、水利厅、林业厅及新疆大学等部门专家组成的检查组,分期对施工的项目进行实地检查。(二)伊犁河谷地土地开发整理重大工程先导工程实施情况为落实国家《全国土地开发整理规划》,根据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 〈土地开发整理重大工程实施方案〉 编制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 〔2005〕 104号文),组织编制了《伊犁河谷区土地开发整理重大工程实施方案》。申报了伊犁河谷南岸干渠灌区土地开发整理重大项目的先导工程,建设总规模2.51 万公顷(37.61 万亩),项目预算5.08亿元。2005年,启动了先导工程的前期工作。五、建设用地审批“十五”期间,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自治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强化土地用途管制。为自治区重点建设项目和招商引资项目提供了用地预审和报批服务,保障了新农村建设用地,推进了城镇化进程,促进了自治区优势资源转换战略的实施和新型工业化的发展。其中,奎—赛高等级公路、“西气东输(新疆段)”、西部原油成品油管道、精伊霍铁路、克拉玛依、库尔勒及那拉提机场建设,吉林台一级电站、恰甫其海水利枢纽、“500水库”等一批重点建设项目用地,报经国务院批准。全区共批准建设用地6.19万公顷(92.87万亩),其中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1.85 万公顷(27.71 万亩),农用地中耕地 9633.46 公顷(14.45万亩),农用地转用量和占用耕地量控制在国家下达的计划指标内。“十五”期间自治区农用地转用计划执行情况见表2-3。表2-3“十五”期间自治区农用地转用计划执行情况在批准用地中:(1)国务院批准用地3.29万公顷(49.40万亩),其中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1.07 万公顷(16.01 万亩),转用的农用地中耕地5467.27公顷(8.20万亩);(2)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用地2.90万公顷(43.47万亩),其中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7807.92 公顷(11.71 万亩),转用的农用地中耕地4199.16公顷(6.25万亩)。自治区“十五”期间建设用地审批情况见表2-4。表2-4“十五”期间自治区建设用地审批情况表 单位:公顷在建设用地审批中,严格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强度以及建设用地定额标准控制建设项目用地面积。与此同时,为减少建设用地对耕地占用的压力,对建设用地实行分类管理,强化土地用途管制,提高了建设用地的集约化水平和有效供给能力。六、土地征收工作为切实维护群众利益和社会稳定,制定了进一步加强征地管理、健全征地程序的有关政策,规范征地范围和征地程序;认真落实“征用土地方案公告”、“征用补偿安置方案公告”、“征地补偿登记”和征地听证制度,让农民有更多的知情权,防范征地中损害农民合法权益问题的发生。同时结合自治区实际,着手制定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补偿标准;并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联系,着手建立和完善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机制,使被征地农民的长远生计得到有效保障。“十五”期间,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征收集体土地3555.83 公顷(5.33万亩),征收总费用7.91 亿元,安置失地农民1.14 万人。其中2005年批准征地450.31公顷(6754.7亩),其中农用地312.91公顷。农用地中耕地224.65 公顷(3369.8 亩),征收总费用2.49亿元,安置失地农民3408人(见附表6)。七、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收缴“十五”期间,自治区累计收缴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1.79 亿元。其中,上缴中央金库 9379.65 万元,自治区金库8564.85万元。见表2-5。表2-5“十五”期间自治区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收缴情况表 单位:万元八、土地市场(一)加快推进土地有形市场的建设遵照《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强自治区土地市场建设的通知》(新政发 〔2002〕 21号文),自治区国土资源厅与自治区监察厅共同协商确定乌鲁木齐市、昌吉市、伊宁市、库尔勒市等4个市作为土地有形市场的建设重点,以点带面推动全区土地有形市场的建设。截至2005 年底,全区有42 个市、县(市)、2 个口岸建立了土地交易大厅,见表2-6。有59个市、县(市)建立了土地收购储备机构见表2-7。表2-6 自治区已建立土地交易大厅的市、县(口岸)名单(二)加强土地资产管理 促进国有企业改革增强服务意识,支持自治区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和发展。“十五”期间先后完成了自治区电信有限公司、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等国家大型企业重组改制的土地资产评估处置工作;完成了新疆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新疆第一汽车厂等自治区区属企事业单位的土地资产处置和土地估价报告备案工作。表2-7 自治区已建立土地收购储备机构的地州(市)、县(市、口岸)名单“十五”期间,自治区区属改制企业处置土地资产共计49 家,涉及土地517宗,面积9470.2公顷(14.21万亩),涉及土地资产71.42 亿元,见表2-8。对盘活国有企业土地资产,减轻企业负担,充分发挥土地资产效益,支持国有企业增资减负和妥善安置下岗职工,促进国有企业改革的顺利进行,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三)规范土地评估中介机构和从业人员的监督管理2003年8月13日,成立了自治区土地估价师协会。2005年下发了《关于加强和规范自治区土地估价行业管理的通知》(新国土资发 〔2005〕 123号),明确了土地估价行业行政主管部门与行业自律组织的职责分工,规范了土地估价中介机构和从业人员的行为。表2-8“十五”期间自治区区属国有企业改制土地资产处置情况表截至2005年底,全区共有土地评估机构52个。其中,可在全国范围内从业的 12 个,自治区范围内从业的 12 个,地(州、市)、县(市)范围内从业的28个。全区注册土地评估师255 名。见表2-9。表2-9“十五”期间自治区土地评估机构及人员情况表(四)土地使用权出让情况为规范土地有偿使用管理行为,积极探索、建立符合自治区实际的土地有偿使用制度,自治区人民政府下发了《关于认真贯彻国务院 〈关于加强国有土地资产管理的通知〉 的通知》(新政发〔2001〕 43号),国土资源厅制定了《关于全疆部分城市协议租赁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最低租金标准的通知》(新国土资发 〔2002〕237号)和《关于做好划拨国有土地使用权和协议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公告的通知》(新国土资发 〔2005〕 248 号)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有效地推进了自治区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有效地规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行为。“十五”期间,全区共出让土地2.72 万宗,出让总面积1.36万公顷(20.42万亩),出让价款达87.02 亿元。为贯彻《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定》(国土资源部令第11号),推进经营性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工作。先后出台了《自治区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实施细则》(新国土资发〔2002〕 104号)、《自治区国有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挂牌监督管理办法》(新国土资发 〔2005〕 165 号)等文件,进一步规范管理土地市场行为,极大地加大了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力度,其中,2003~2005 年以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共出让土地2738宗,出让面积1621.97公顷(2.43万亩),出让价款30.99亿元,分别占同期出让总面积和总价款的 18.01%和 44%。见表2-10。“十五”期间,随着自治区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对土地的需求强烈,土地出让面积逐年加大。其中,北疆地区土地出让面积6683.3公顷(10.02 万亩),占全疆的 49.1%;土地出让价款62.12亿元,占全疆的71.39%;“十五”期间,自治区土地资源配置的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提高,“招、拍、挂”土地出让价款占土地出让总价款的比例由2003 年的40.2%提高到2005 年50%,提高了9.8 个百分点。其中,北疆地区土地“招、拍、挂”出让面积794.7 公顷,占此期间全疆土地出让面积的49%,土地“招、拍、挂”出让价款 19.95 亿元,占此期间全疆土地出让价款的64.4%(见附表7)。“十五”期间,土地出让单位价格情况,见图2-7、图2-8。表2-10“十五”期间自治区国有土地出让情况表2003~2005 年国有土地出让中,工矿仓储用地占出让土地总面积的56.3%,商业服务用地占出让土地总面积的24%,出让住宅用地占出让土地总面积的18.4%。2003~2005 年国有土地出让价款中,工矿仓储用地占出让土地总价款的28.8%,商业服务用地占出让土地总价款的41.7%,住宅用地占出让土地总价款的28.5%。2003~2005 年国有土地出让按用地类型分见表2-11,2003~2005年国有土地出让单价按用地类型分见图2-9。图2-7“十五”期间自治区土地出让单位价格对比图图2-8“十五”期间各地州市土地出让单位价格对比图表2-11 2003~2005年自治区国有土地出让按用地类型分一览表图2-9 2003~2005年自治区国有土地出让单价按用地类型分对比图九、治理整顿土地市场秩序工作2003 年 2 月起,按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自治区制订了《进一步治理整顿土地市场秩序工作方案》(新政办 〔2003〕 21号)和《进一步治理整顿土地市场秩序工作督查方案》(新国土资发 〔2003〕 76 号),对自治区的治理整顿工作作出安排部署,并于2003 年5 月,分别在库尔勒市和奎屯市召开南、北疆片区会议,派出17 个督查组,分赴全疆14 个地(州、市)的60 多个县(市),对治理整顿土地市场秩序工作进行督查指导,并于2003 年8 月下旬,配合国务院5 部委联合督查组对乌鲁木齐市、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等7 个地州市的治理整顿土地市场秩序工作进行了督查。治理整顿土地市场秩序取得的阶段性成果。(1)执行《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有效遏制了土地违法行为的发生。(2)对自治区原有33 个开发区(园区)进行清理,撤销14个开发区(园区),核减不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的面积共计9671.42 公顷(14.51 万亩),开发区(园区)用地管理逐步规范。(3)对《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定》(国土资源部令第11号)实施前遗留的问题进行了认真清理。按照有关政策规定进行了登记,并向社会公布了结果,使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进一步规范。(4)全区历年拖欠农民的征地补偿费8194.8 万元,已于2004年底,全部补偿到位。(5)2005年5月,国土资源部以国土资函 〔2005〕 304 号文件,函告自治区人民政府:“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土地市场治理整顿通过国务院组织的验收。”国土资源部分5 批公告了我区通过审核的19个保留开发区。见表2-12。表2-12 国土资源部审核的自治区各类开发区一览表十、土地执法监察“十五”期间,各级国土资源执法监察部门,坚持“预防为主,事前防范和事后查处相结合”的工作方针,加大宣传教育和执法监察工作力度,强化执法手段,依法查处土地违法案件,促使我区土地执法秩序进一步得到好转,立案查办、涉及土地和占用耕地的案件呈下降趋势,特别是通过两年开展的土地市场秩序治理整顿工作,各种制约措施逐步完善,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以及农民群众法律意识不断增强,使土地违法案件逐年减少。“十五”期间,全区查处土地违法案件3859 件,涉及土地面积4275.9公顷(6.41万亩),其中耕地面积339 公顷(5085 亩)。拆除违法构筑物204.23 万平方米,收回土地900.44 公顷(1.35万亩),罚没款550.27万元。给予责任人党纪处分13 人,行政处分10人,刑事案件移交3 人,行政处罚2 人。对7 起典型的土地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了通报,并公开在新闻媒体上曝光。“十五”期间土地违法案件查处情况见附表8。2005年自治区查处的土地违法案件与2001年对比,见图2-10。按照《自治区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制度、规定的通知》(新国土资发 〔2001〕 85号)中动态巡查的要求,2003~2005 年,全区在动态巡查中发现土地违法2948 件,涉及土地面积4197.73 公顷(6.3万亩),其中耕地146.4公顷(2196亩),制止违法行为1892件,涉及土地面积2096.95 公顷(3.14 万亩),其中,耕地58.19公顷(872.8亩),罚没款1993.93万元。十一、土地纠纷调解处理工作截至2005年底,全区14个地州(市)和49个县(市)设有处理土地纠纷机构,共有工作人员126名,基本形成了从自治区到地(州、市)、县(市)三级纠纷调查处理机构网络。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深化,人口的日益增长和土地供需矛盾的加剧,我区因开发引起的土地权属纠纷、征地纠纷和各类土地权属争议,呈现出增多的态势。各级土地纠纷调解处理部门,加大工作力度,本着依法、公正、公平的原则,调处各类土地权属争议,保护土地所有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对自治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图2-10 2005年查处的土地违法案件与2001年对比图(一)土地纠纷调处情况“十五”期间,全区各级土地纠纷调处部门共调解、处理各类土地纠纷5585件,涉及土地面积达25.96 万公顷(389.5 万亩),其中,按调处方式分:调解3880 件,涉及土地面积7.02 万公顷(105.2万亩);处理1705件,涉及土地面积18.95 万公顷(284.2万亩)。调解处理的纠纷中,国有土地使用权争议2855件,占纠纷总数的 51.1%;集体土地使用权争议 2096 件,占纠纷总数的37.5%;集体土地所有权争议279 件,占纠纷总数的5%;国有与集体土地所有权争议355件,占纠纷总数的6.1%。按土地纠纷类型划分:土地纠纷4610件,草场纠纷497件,林地纠纷27件,矿产纠纷23件,水域纠纷15件,其他纠纷413件。见表2-13及图2-11。表2-13 自治区“十五”期间土地纠纷调解处理情况表 单位:件图2-11“十五”期间自治区调处的土地纠纷构成图(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使用国有土地的确权工作“十五”期间,加大了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使用国有土地的确权划界工作的力度,根据《自治区关于对兵团单位的使用的国有土地进行确权和登记发证工作的意见》(新证发 〔1995〕 84 号)和《自治区对兵团使用的国有土地进行确权和登记发证工作实施细则》(新政发 〔1996〕 111 号),坚持“尊重历史、面对现实、有利生产、协商解决”和“统一领导县(团)为单位,先易后难、整体推进”的原则,为全面开展确权工作奠定了基础。2000年4月,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单位使用国有土地确权做了全面的安排和部署。自治区和兵团领导与各地州(市)及兵团各师领导签订了确权工作责任书,明确了责任,规定了完成工作的时限,有力地推动了全区的确权工作。截至2005 年年底,全区已完成156 个农牧团场的土地确权工作,占需确权农牧团场总数的89.6%。十二、土地管理基础工作(一)规范地籍管理工作“十五”期间,制定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土地登记办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权属争议处理暂行办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城镇住房用地登记发证办法》等规章及政策性文件,促进了地籍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化。(1)土地使用权发证。“十五”期间,国有土地使用权初始登记发证16.99万本,为发证总数的36.7%;集体土地使用权初始登记发证42.1万本,为发证总数的46.1%;集体土地所有权初始登记发证4478 万本,为发证总数的55.9%;城镇住房用地发证39.3万本,发证率为 36.3%;国有农场土地调查确权登记率达83%。(2)截至2005年底,完成了全区各县(市)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工作。(二)土地资源调查(1)完成了耕地后备资源调查、坡耕地调查、沙化危害耕地调查等国土资源调查任务。(2)截至2005 年底,克拉玛依市和25 个县(市)完成了土地利用更新调查。见表2-14。表2-14 自治区已完成土地利用更新调查市、县名单(3)截至 2005 年底,乌鲁木齐市、克拉玛依市、51 个县(市)、霍尔果斯口岸、准东石油基地完成了城镇地籍调查工作。见表2-15。(4)城镇闲置和空闲建设用地调查按照国土资源部要求,对城镇规划区范围内闲置和空闲存量建设用地进行了专项调查。截至2004 年底,全区闲置和空闲存量建设用地1074宗,面积4722.2 公顷(7.08 万亩),见附表8。为进一步分析全区土地集约利用的潜力、制定鼓励盘活存量土地和集约利用土地的政策、措施及宏观经济决策,提供了可靠的基础数据。(5)开展了乌鲁木齐市以及昌吉市、伊宁市、库尔勒市、喀什市4个重要城市土地利用遥感监测,为政府建立国土资源快速反应机制提供了科学依据;有40个县(市)利用卫星数据开展土地利用更新调查;开展了克拉玛依市土地利用数据库拓展应用试点工作。表2-15 完成城镇地籍调查工作的市、县名单(三)地价管理和农用地定级估价截至2005年底,全区各县(市)都已完成了城镇基准地价的评估工作;有20个市、县(市)分别完成了城镇基准地价的更新和农用地定级估价工作。这些基础性工作的开展,为加强土地市场价格的调控和管理,保护交易者和国家等各方面的合法权益,维护土地市场的健康发展,防止国有土地资产流失,制定地价管理政策与制度提供了技术保障和理论依据。(1)完成城镇基准地价更新工作的市、县(市)有:乌鲁木齐市、克拉玛依市、石河子市、昌吉市、米泉市、阜康市、吉木萨尔县、呼图壁县、库尔勒市、焉耆县、轮台县、奎屯市、尼勒克县、吐鲁番市、鄯善县、阿克苏市、库车县、新和县、阿瓦提县、喀什市。(2)完成农用地定级估价工作的市、县(市)有:克拉玛依市、阜康市、乌苏市、哈密市、焉耆县、和硕县、和静县、喀什市、库尔勒市、鄯善县、米泉市、新源县、沙湾县、轮台县、尉犁县、若羌县、且末县、博湖县、玛纳斯县、阿克苏市。

土地资源管理措施及方法:土地资源的功能包括

  【摘 要】对土地资源的有效管理是对国家综合经济发展的有效推动,通过对国家有关行政、经济及法律与施工技术的综合运用,从而有效提升社会整体的高效运转与效益回收,调整土地资源各方的关系,实施必要的监督管理,真正有计划有组织的进行控制与协调,实现对社会经济的有效刺激与促进。本文中笔者主要通过针对有关土地资源的管理现状及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简要的概括,后对相关的管理措施提出了自身的一些观点和看法,以促使土地资源能真正在社会经济市场的大环境中实现其应有的价值与作用。   【关键词】土地资源;管理;经济发展   对于土地的总体规划可以说是土地资源管理的总原则,是一切管理的先行工作,同时更是对城镇总体建设的有效保障,在管理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实现对各项资源的优化配置,也是社会总体生态环境得以大幅改善的前提条件之一。对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问题也日趋显得突出起来,特别是对城市建设中对于土地占用的相关问题,社会土地利用率、农田保护情况、占补情况等。作为国家政府而言就是要从整体的角度与立场出发,对国家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实施宏观调控,从而带动经济的快速稳健发展。   一、土地资源管理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近年来,随着土地资源的不断开发与大量占用,对土地资源的管理与保护也逐步变得迫在眉睫,而相应的管理措施也随之进行了一些变动,因此管理过程也实现了不断的制度化与程序化,尤其是不断的规范市场行为的过程,也逐步实现了集约化的管理模式。但在实际的土地规划管理过程中不免会出现一系列较为难解决的问题。   1.土地资源的利用率相对较低   对大部分地区虽已逐步实现向集约型的不断转变,但仍存在着大量的不同程度的土地闲置情况,这是对土地不能充分利用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此类现象在城镇级农村可以说是十分普遍的,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大量的以往居住农村的居民通常为给自己留下部分空地,而不愿将原有的宅基地等交由政府集体来进行处理,从而出现了新建就是对两处宅基地的占用,但由于不加以运用,常年空荒的土地几乎不存在利用价值。从而造成了大量的土地资源浪费的严重问题。   2.土地资源的不断流失   在城市建设过程中,不断出现经济潮汐的影响,大量土地招商管理公司为尽快实现经济的增长与资金的引入,经常在招商的过程中降低土地使价格、批量出售,从而使土地资源并不能拥有其应有的市场价格,同时又使大量土地资源面临流失。   3.对占用土地的布局规划缺乏执行力   城市建设过程中总是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在项目建设前期的审批中,相关建设单位所提交的项目方案是较多的考虑了对土地资源的大副利用,但在后期的建设执行过程中,通常又有着更多的变数,伴随较长的建设工期,直至建设竣工,则会出现与建设规划的项目方案相差甚远的现象。主要原因是在土地利用的过程中对总体建设规范的认识不到位,不能真正意识到其严肃性与权威性等,所以在建设的过程中不免会出现缺乏约束,建设布局较为随意、分散,不能充分考虑对土地的综合有效利用,通常会出现项目规划考虑全面,项目建设处处遗漏的现象,当然,在城市建设中也存在少数的违法占地及用地现象。   4.土地资源的供需出现严重的失衡   在国家总体土地资源的供应与占用过程中,通常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失衡问题,尤其是对于国家耕地面积的控制上,也采取的很多的政策与措施。在国家资源规划管理的计划中,目前国家的土地耕种占用资源已基本持平,并出现了较为难以满足人口不断增长所带来的压力,人口的不断增长对社会基础设施建设、经济发展等各项对土地资源的大量需求,不断将土地资源供需失衡的问题推上社会经济的舞台。   二、土地资源管理的有效改善   1.加强土地管理,充分利用土地资源   在土地资源分配利用的过程中,对于建设使用者要深化自身的集约、节俭用地的观念,在建设过程中,能够严格按照国家的相关政策执行,以充分利用所占用的土地。在土地资源利用中要落实各项基本原则,如布局的合理性与经济的可行性,对于各项的控制顺序也要严格要求。在土地资源分配过程中要做到统筹控制、协调管理,要避免在建设过程中出现盲目投资现象,以及常出现的建设超前及重复建设的土地资源浪费。对于闲置土地的处治,国家也颁布了较为全面的处理政策。政策规定土地闲置满两年的,必须要依法进行相关部门的收回,且是无偿性的收回。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符合条件的闲置土地,则要根据其政策用途等进行一系列的等价置换或作为政府储备等,通常要按照出让或划拨土地价款的20%的比例来征收该类闲置的土地,充分利用闲置的土地资源,降低社会总体的投资成本。   2.完善管理体制,惩治违法用地行为   对于健全的管理体制则要在相应的管理过程中不断对其进行完善,逐步实现土地资源分配及使用的规范化与程序化,要严格执行征地听证及公告制度,真正依法维护人们对土地的集体所有权与承包经营权,将土地征用的知情权与参与权彻底的交到人们手中,大力实现土地征用的透明化工作运行。对于土地资源的社会保障方面,要适当的提高农民基本的生活保障,尽量妥善处理好在征地的过程中所遗留下来的问题,尽量减少由于土地资源的占用而但来的社会不良影响等,且要在土地管理的过程中对于违法行为给予严厉的惩处,让不法的招商单位得到应有的法律制裁,从全面来带动经济的告诉发展。   3.强化对土地资源的保护意识,保证耕地面积   要真正提高人们对土地资源的自觉保护意识,建立高标准的农田耕地及相应的管理体系,且在管理的过程中不断提高水平,真正有效的合理的对土地资源进行保护,在有关耕地占用的过程中,通常以占补结合的方式进行,在占用耕地的同时,要实现其他位置对农用耕地的弥补。在建设用地的过程中,要充分协调好控制好占地与还耕的互补力度,要严谨乱占、严谨滥用耕地,土地管理的过程中,要真正加大管理力度,尤其是针对未发占用耕地的行为要予以严惩,意识到耕地保护工作的重要性。   4.加强土地规划的调控职能   在建设用地中通常会存在着一些不符合要求的非法占用及不合规划的利用,必须要在土地利用的总体规划中确定相应的建设用地范围。只有不断的强化管理以及对执行力的大幅深化才能真正将土地与其规划的严肃性与权威性提升上去,也彻底避免在建设过程中对项目总体计划的无视与盲目性,在建设的过程中要切实将规划落实到建设项目的施工过程中,建设初期以规划制图,在建设的过程中以图纸来规范施工,严格把关,层层落实。彻底加强在规划的过程中的职能调控,实现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全面推动。   三、结语   土地资源可谓是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基础所在,也是在社会经济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政府管理的主要资源,要想实现对社会经济的快速推动与发展离不开对国土资源的有效规划与管理措施。在土地资源占用及分配的过程中,对土地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与调控,方能对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王万茂.土地资源管理学(第2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1   [2]郝晋珉.土地利用规划学[M].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7.02

近代土地资源的管理

民国时期比较重视土地的立法工作和地籍的管理工作。国民党统治时期通过国家制订了一系列有关土地管理的法律、法规,主要有土地法、土地法施行法、地政部组织法、荒地勘测法、公有土地管理办法等。同时,还从上到下逐级都成立了土地管理机构,主要负责管理公有地、土地测量、土地登记,发放土地契据,编制土地税册、办理土地权属转移手续等。统治阶级采取这些措施目的是为维护土地私有制和巩固官僚买办资产阶级、地主阶级对土地的私人占有。1943年冬至1944年春和1944年冬至1945年春,根据中共中央“十一”指示精神,在解放区进行了“查减”,即检查减租减息政策的实行情况,进一步推动了减租工作。今石家庄市辖区内的老区,减租减息开展得比较普遍。平山县是革命老区,从1938年就推行了“二五减租、一分利息”的减息改革政策,当时抗日斗争形势严峻,工作进展缓慢。1944年春日伪军退缩,很快形成了群众性的减租减息运动。赞皇县许亭村原为巩固区,1937年冬建立了党组织,1940年向地富开展借粮运动、减租减息和清理旧债运动,50%的农民得到了利益。1943年形势恶化,成立游击区,但仍坚持斗争,直到1944年敌人败退。通过减租减息,削弱了封建剥削,实现了土地制度的初步改革,为以后的土地改革奠定了基础。抗日战争胜利后,在解放区首先实行了“反奸清算、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在反奸清算斗争中,首先将日伪、汉奸的土地没收分配归农民所有。在反奸清算的基础上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减租减息运动。减租一般分为两个步骤,即说理算账退租和订立减租合同。运动深入开展以后,农民要求采取多种方式取得地主土地。主要包括要求地主以土地清偿对农民的非法剥削,追回地主吞没的公地、庙地、绝户地、社地,清算不法地主的黑地,赎回农民被迫当出的土地等。随着形势的发展,减租减息已经不能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太行区和冀南区相当普遍地将地主、富农的大部分土地分配给农民,已经超越了减租减息的界限。1946年5月,井陉新收复区普遍发动群众,迅速掀起了“一锅煮”斗争,即把反奸、清算、反倒算、实行土地制度改革等集中进行,响亮提出“彻底清算封建剥削,进行土地改革,实行耕者有其田。”从5月中旬到月底,20天就收回了土地4000余亩。1947年7月17日,在平山县西柏坡村,中共中央工作委员会主持召开了全国土地会议。9月13日会议结束时一致通过了《中国土地法大纲》,中共中央于10月10日批准并公布实施。《中国土地法大纲》是抗日战争胜利后,由中共中央公开颁布的第一个土地法令,极大地推动了各解放区的土地改革运动。1947年下半年和1948年初,各解放区相继召开了土地会议,贯彻全国土地会议精神。晋察冀边区于10月3日召开了土地会议,11月份晋察冀边区政府发布了执行《中国土地法大纲》的布告。这次平分土地运动声势最大、范围最广,消灭封建土地制度最彻底,并迅速掀起了高潮。今石家庄市辖境老解放区和半老区都先后投入了这次大规模的土地平分运动。开始曾机械地执行按人口除土地的彻底平分做法,忽略了各县区土改基础的差异。后来改变了原来的办法,要求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办事。在老区只通过抽补来调剂土地,土地不超过平均数1/10以上者不动。各阶层土地大体拉平,特别是贫农的土地大大增加,接近了平均数。到1948年春,北岳、冀中两区,在进行土改的15066个行政村、1068万人口的区域中,已有90%以上的地区达到了大体平分。一般贫雇农都获得了大体相当的、平均数的土地财产,地主也分得一份,一般维持在70%以上。冀中区的晋县,也是根据各村的实际情况采取了抽补的办法。晋县有些村已经过减租减息、清算斗争和土地复查,地主、富农的土地、浮财大部分已分给了贫雇农,但有的村仅将一小部分地富的土地分给了贫雇农,贫雇农仍缺少土地。在这次土改中,先抽地富多余的土地财产,再抽富裕中农多余的土地财产,再加上公地、荒地、隔县沟、寨墙等,都平均分配给缺少土地的农民。1948年6至8月,各解放区发出了颁发土地所有证的指示,明确指出,各老解放区大多数地区土地改革业已完成,为保障个人土地所有权,特颁发了土地执照,由土地所有者存执,其所有权任何人不得侵犯。

土地资源管理是干嘛的

法律主观:20世纪80年代,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成为国际上的热门话题,特别是人多地少的中国土地问题上升为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土地管理教育应运而生。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是一个专业特点较强、涉及学科较多的公共管理类专业,它到底是如何培养人才的呢,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就业前景又如何呢?一、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就业前景之就业方向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具备现代管理学、经济学和自然资源学基本理论,掌握与土地管理相关的基础知识,具有测量、规划、计算机基本技能,能够从事土地调查、土地利用及规划、地籍管理、土地行政管理和政策法规工作。学生毕业后,可以到政府土地管理部门从事土地管理工作,也可以到房地产开发企业从事土地开发及企业管理工作,以及到社会中介行业从事土地、房地产等价格评估工作,还可以到科研机构、大专院校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二、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就业前景之市场需求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是一个专业特点较强、涉及学科较多的公共管理类专业。其专业人才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学、经济学和自然资源学基本理论,掌握土地管理相关的基础知识,具有测量、规划、计算机基本技能,能够从事土地调查、土地利用规划、地籍管理及土地行政管理和政策法规工作。然而目前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就业情况却并非令人满意。以上就是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就业前景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土地资源管理是干什么的

土地资源管理的就业方向就到国土、城建、农业、房地产以及相关领域从事土地调查、土地利用规划、地籍管理及土地管理方面的工作,一般情况是趋向于国企事业单位就业或者房地产相关单位,当然要看自己的兴趣、爱好。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是一门新兴的高度交叉综合性专业,以管理理论和工程技术融合为导向,把学生培养成具有现代管理学、经济学、资源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掌握土地利用工程与管理、城市管理、房地产开发与经营方面的基础知识,具备公共意识、公共精神、公共责任,接受自然资源管理和空间规划、数字城市、遥感、地理信息与大数据融合、房地产管理与估价。不动产登记、计算机等基本技能的训练,既具有现代管理理论又具有土地科学与管理领域专业技术才能,能够在各级自然资源、城建、环保、农业部门、各类大型房地产开发商、银行等金融机构、资产评估机构及其他相关领域从事自然资源调查与评价、国土空间规划与管理、城市管理、土地综合整治、房地产投资管理、项目发展、营销策划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近年来,土地管理相关行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并得到了国家与社会的高度认可。201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首次将“土地整治工程技术人员”正式列入国家职业,并标注为绿色职业。2017年《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首次将“土地管理业”作为独立的行业新增为行业大类,纳入“N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门类,土地管理业大类下。包括土地整治服务、土地调查评估服务、土地登记服务、土地登记代理服务、其他土地管理服务5项中类经济活动。这是我国国民经济中土地管理行业分类的一大新变化,也是土地管理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的体现,有利于促进土地管理事业长远发展。

请问土地资源管理是干什么的?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可以在国土、城建类单位从事土地资源调查、土地评价、土地规划、土地测量、土地管理、土地整治、地籍管理等工作,也可以在房地产类企业从事地价评估、土地规划等工作。土地资源管理主要研究现代管理学、经济学、资源学、土地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测量、制图、计算机等基本技能,进行土地调查、土地评估、土地利用规划、地籍管理、土地开发经营等。例如:高原、山地、丘陵等土地资源面积、地形、地区的调查,土地价值的评估,土地用途的规划等。《建筑制图与识图》、《不动产估价》、《土地信息系统》、《城市管理学》、《地籍测量》、《土地规划与利用》、《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管理》、《统计学原理及应用》、《房地产市场分析》、《土地资源学》 部分高校按以下专业方向培养:土地整治、土地规划与地价评估。开设院校有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吉林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东北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河海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等等。自考/专升本有疑问、不知道自考/专升本考点内容、不清楚当地自考/专升本考试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免费获取个人学历提升方案:https://www.87dh.com/xl/

朝阳区金台路到西城区土地资源管理局坐什么车

公交线路:地铁6号线,全程约15.1公里1、从金台路乘坐地铁6号线,经过10站, 到达白石桥南站2、步行约1.2公里,到达北京市土地整理储备中心海淀区分中心公交线路:101路,全程约14.4公里1、从金台路步行约1.0公里,到达红庙路口西站2、乘坐101路,经过22站, 到达甘家口北站3、步行约610米,到达北京市土地整理储备中心海淀区分中心

不动产登记中心土地资源管理岗位和烟草局人事岗哪个更好

土地资源管理岗位好。1、土地资源管理岗位主要涉及土地资源规划、管理和监管等方面的工作,负责处理土地相关的问题,包括土地使用权、土地登记、土地规划等。2、烟草局人事岗位主要负责处理烟草局的人事管理工作,包括招聘、员工培训、绩效考核、薪资福利等方面。

土地资源管理与测绘专业 为什么要学地质学,他们有什么联系么

土地是怎么来的,其根本来源于地下的岩石,所以要学地质测绘地形地貌,也是由地下物质决定其基底,才有特殊地形地貌,还是要关系母岩土地是上层,地下岩石是下层基础,所以必须学地质学基础

保护土地资源的标语

   篇一:关于保护土地珍惜土地的宣传标语   关于保护土地珍惜土地的宣传标语 保护耕地,寸土必珍。   保护耕地你是参与者,和谐家园你是受益者。   节约用地是美德,乱占滥用要制裁。   保护土地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土地连着千万家,监管要靠你我他。   利用与保护并举,开源与节流并重。   国土资源有限,节约意识无限。   保护耕地在于一点一滴,珍惜资源在于一朝   一夕。   家中有粮,心中不慌,守住土地,就有粮仓!   土地资源是块宝,子孙万代离不了。   农田保护身体力行,粮食安全警钟长鸣。   珍爱土地有你有我,节约资源你好我好。   生态源于耕地保护,和谐始于节约资源。   让土地母亲修养生息,为子孙后代留得良田。   节约用地是大事,集约用地是好事,没有批地别办事,违规用地要犯事。 有你有我有大家,保护耕地为万家。   保护土地人人有责,和谐安徽你我共享。   人多地少是国情,保护耕地是国策。   依法使用土地,利己利国利民。   想金山,盼银山,守住耕地是靠山。   一分土地,万分珍惜。   严格土地执法,节约集约用地。   一心一意节约用地,一分一亩保护耕地。   坚守耕地红线,建设绿色家园。   保护土地,节约资源,造福子孙万代。   加强土地管理,构建和谐安徽。   保护耕地全民参与,合理用地国人受益。   人类靠耕地生存,耕地靠人类保护。   土地利用依法依规,经济发展又快又好。   依法用地,科学用地。   土地最珍贵,保护第一位,   国土资源是“生命线”,土地法制是“高压线”。   珍惜国土功在当代,保护资源惠及子孙!   爱惜国土,珍惜资源。你我携手 ,共创家园。   珍爱土地,就是珍爱生命线;保护资源,就是保护幸福泉。 国土资源保护人人参与,保护国土资源个个受益。   保护矿山环境,建设生态家园。   珍爱土地人人有责,保护耕地利国利民。 保护国土资源,造福子孙后代。   一寸国土一寸金,珍爱国土胜黄金。    篇二:关于保护土地珍惜土地的宣传标语   关于保护土地珍惜土地的宣传标语 保护耕地,寸土必珍。   保护耕地你是参与者,和谐家园你是受益者。   节约用地是美德,乱占滥用要制裁。   保护土地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土地连着千万家,监管要靠你我他。   利用与保护并举,开源与节流并重。   国土资源有限,节约意识无限。   保护耕地在于一点一滴,珍惜资源在于一朝一夕。   家中有粮,心中不慌,守住土地,就有粮仓!   土地资源是块宝,子孙万代离不了。   农田保护身体力行,粮食安全警钟长鸣。   珍爱土地有你有我,节约资源你好我好。   生态源于耕地保护,和谐始于节约资源。   让土地母亲修养生息,为子孙后代留得良田。   节约用地是大事,集约用地是好事,没有批地别办事,违规用地要犯事。 有你有我有大家,保护耕地为万家。   保护土地人人有责,和谐安徽你我共享。   人多地少是国情,保护耕地是国策。   依法使用土地,利己利国利民。   想金山,盼银山,守住耕地是靠山。   一分土地,万分珍惜。   严格土地执法,节约集约用地。   一心一意节约用地,一分一亩保护耕地。   坚守耕地红线,建设绿色家园。   保护土地,节约资源,造福子孙万代。   加强土地管理,构建和谐安徽。   保护耕地全民参与,合理用地国人受益。   人类靠耕地生存,耕地靠人类保护。   土地利用依法依规,经济发展又快又好。   依法用地,科学用地。   土地最珍贵,保护第一位,   国土资源是“生命线”,土地法制是“高压线”。   珍惜国土功在当代,保护资源惠及子孙!   爱惜国土,珍惜资源。你我携手 ,共创家园。   珍爱土地,就是珍爱生命线;保护资源,就是保护幸福泉。 国土资源保护人人参与,保护国土资源个个受益。   保护矿山环境,建设生态家园。   珍爱土地人人有责,保护耕地利国利民。 保护国土资源,造福子孙后代。   一寸国土一寸金,珍爱国土胜黄金。    篇三:关于土地宣传标语   土地宣传标语   1、十分珍惜、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2、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不动摇   3、保护耕地,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线   4、保增长保红线,推动又好又快发展   5、坚持和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   6、节约集约用地,造福子孙后代   7、严格保护基本农田,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8、土地整治,富国惠民   9、依法依规用地,保障科学发展   10、加强土地产权管理,维护群众土地权益   11、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建设美好新农村   12、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   13、加强土地督察,严格土地监管   14、坚持依法行政,严格土地执法   15、合理利用土地,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16、科学规划用地,提高利用效益   17、深化征地制度改革,维护农民合法权益   18、土地调查,利国利民   19、保障民生用地,促进社会和谐   2001年6月25日第11个全国“土地日”宣传口号:   1、6月25日是全国“土地日”   2、规划用地、利国利民   3、用地要规划、规划促发展   4、保护耕地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线   5、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妥善处理耕地、保护与经济发展关系的重要手段   6、决不允许擅自将耕地改为非农用地,这是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   7、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城乡各项土地利用的基本依据   8、科学规划、合理用地   9、严肃土地执法、维护规划权威   10、严格执行规划、实施用途管制   2002年6月25日第12个全国“土地日”宣传口号:   1、规范土地市场,促进经济发展   2、培育土地市场,经营城市土地   3、规范土地市场,保护土地资产   4、严格土地执法,规范土地市场   5、整顿和规范土地市场秩序   6、大力推行土地招标拍卖   7、建设一个稳定,公平,安全的土地市场   8、土地是国家和集体的重要资产   9、保护耕地,人人有责   10、保护耕地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线   1、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2、规范土地市场,促进可持续发展   3、大力整顿和规范土地市场秩序   4、严格土地登记,明确土地权属   5、严格土地执法,规范土地市场   6、节约用地,珍惜资源   7、建设稳定、公平、安全的土地市场   8、规范土地市场,保护土地资产   9、保护耕地,人人有责   10、保护耕地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线   11、每年6月25日是全国土地日   2004年6月25日第14个全国“土地日”宣传口号:   1、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2、建立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和资源节约型社会   3、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遏制乱占耕地现象   4、坚持科学发展观,珍惜每一寸土地   5、保护耕地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线   6、严格按照规划使用土地   7、切实保护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   8、集约用地,科学发展   9、坚持科学发展,规范土地市场   10、严格土地执法,规范土地市场   11、规范土地市场,保护土地资产   12、土地市场要坚持公平、透明、规范和法制原则   1、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2、保护耕地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线   3、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遏制乱占耕地现象   4、严格土地管理,构建和谐社会   5、坚持科学发展观,珍惜每一寸土地   6、严格按照规划使用土地   7、切实保护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   8、节约集约用地,促进科学发展   9、严格用地标准,推行集约用地   10、严格土地执法,规范土地市场   11、严把土地供应闸门,促进经济平稳发展   12、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   2006年6月25日第16个全国“土地日”宣传口号:   1、纪念《土地管理法》颁布二十周年   2、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3、保护耕地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线   4、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遏制乱占耕地现象   5、以依法用地为荣,以违法占地为耻   6、坚持科学发展观,珍惜每一寸土地   7、科学规划,合理用地   8、切实保护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   9、保护耕地是国策,合理用地是职责   10、严把土地供应闸门,促进节约集约用地   11、严格土地执法,规范土地市场   12、严格保护基本农田,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13、统筹规划各类土地,支持新农村建设   14、依法土地登记,维护合法权益   15、国土资源是民生之本、发展之基   16、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   17、土地整理,利国惠民   18、珍惜土地资源,构建和谐社会   19、严格执行土地计划,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20、依法管理土地,合理利用土地   2007年6月25日第17个全国“土地日”宣传口号:   1、 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2、 土地利用节约集约,经济发展又好又快   3、 坚持科学发展观,珍惜每一寸土地   4、坚守全国耕地不少于18亿亩红线   5、 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遏制乱占耕地现象   6、 保护耕地,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线   7、严格保护基本农田,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8、严把土地供应闸门,促进节约集约用地   9、 遵守规划计划,严格依法用地   10、节约集约用地,造福子孙后代   11、 坚决执行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   12、 落实建设用地税费政策,规范土地出让收支管理   13、 严格落实土地管理和耕地保护责任制   14、 严格土地执法,规范土地市场   15 、依法土地登记,明确土地权属   16 、土地整理,利国惠民   17 、统筹规划各类土地,支持新农村建设   18、 改革完善征地制度,维护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

什么是合理利用城市土地资源

生态宜居城市土地利用规划汇报四个方面,一是土地的生态意义;二是生态宜居城市土地利用特点;三是我国生态宜居城市建设中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四我国生态宜居城市土地合理利用对策和建议。  一,土地的生态意义。土地在自然哲学思考中被誉为“万物之母”,是最根本的物质要素,所以跟生态是相关的,是一切生物的生长的最根本的基础。那么我们国家地少人多,造成水土资源短缺的状况使得合理利用土地在我们国家具有特殊的突出的生态意义。我们国家采取了世界上最严格的土地管理政策,我们国家人口众多,土地相对比较短缺,面积960平方公里,但是我们的国土质量比较低,隔壁、沙漠比较多,所以跟美国相比,人均耕地,草原,比较好的土地远远低于美国,也低于印度这些大国,所以土地在我们国家是非常重要的,因而国家采取了世界上最严格的土地管理政策。三个重要问题一要吃饭,二要建设,三要生态环境,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是最关键的,所以土地是整个城市发展必须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二,一些生态宜居城市土地利用的特点。  第一生态宜居城市土地注意紧凑集约利用。生态城市的概念很多,我个人认为生态城市从几个方面体现他的内涵,一是人尽其才,人的创造力,各方面的价值得到充分的发挥;二是物尽其用,经济要循环利用,物质要循环利用,减少排出物对城市环境的影响;三是地尽其利,就涉及到土地的高效合理利用。人和自然协调发展,生态良性循环的城市,这个应该是生态城市也能体现最基本含义的概念。生态城市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包括土地的利用效率,比较紧凑,注意综合利用,混合利用,居住地靠近工作地和日常生活服务设施所在地,这是国内外生态城市建设中地利用非常重要的方面。可以减少交通流量,减少交通成本和生活成本,可以降低能耗,物耗,生态城市环境的改善有利的条件。紧凑城市开发模式是国外生态城市建设的一种重要模式,主要是指紧凑集约利用土地,在减少资源的占用与浪费的同时,提高土地功能的混合使用里。紧凑城市思想包括8大方面,一是高密度居住,二是减少对汽车的依赖,第三是城乡边界和景观明显,第四个混合土地利用,第五生活多样化,第六身份明晰,第七社会公正,第八日常生活的自我丰富等等。紧凑城市八个方面的特点。  国外许多城市都是以这种开发模式,紧凑的土地开发模式向生态城市的目标迈进。比如美国的克利夫兰为了将其建设成为一个大湖沿岸的绿色城市,制订了12项明确的生态城市议题,其中“精明增长”是这些议题中最重要的一项,精明增长是紧凑的增长,核心内容是:用足城市存量空间,减少盲目扩张,加强对现有社区的重建,保护空地以及土地的混合使用,城市建设相对集中,密集组团,生活和就业单元尽量混合,拉近距离,少用汽车,步行上班,上学等等。美国的克利夫兰在城市建设过程中非常注意紧凑型开发利用,是美国比较典型的生态宜居城市。  第二个特点生态宜居城市的土地一般是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土地利用。围绕交通轴线进行土地开发利用布局,主要围绕交通的轴线进行土地的利用布局,这样上下班出行非常方便,购物也非常方便,还有娱乐非常方便,减少人们过渡依赖机动车辆带来的局限和环境问题,所以生态宜居城市一般来说围着公共交通线路开发利用,建设商业区,尽量减少对机动车的依赖,这就是宜居城市土地利用的第二个提高。75%的人靠公共汽车出行的,主要是依靠公共汽车出行的的原因是沿着公路轴线,直接到达居住区和办公区,这就是非常有利的。所以宜居城市的第二个特点以交通线路为轴线开发。  第三个特点生态宜居城市重视人工系统与自然系统的合作关系,注意经济、社会及生态环境三个效益的统一。生态城市非常重视人工系统与自然系统的合作关系,他注意这三个效益,不片面的追求经济利益和高地价和高土地收益,他是经济社会效益统一的模式,日本千叶市在规划上高度重视原有的自然地貌,自然的系统,精心规划城市地区的湖泊、河流、山地森林等,把人工的设施与市民交流活动相关的紧密的结合起来,人工系统和自然系统结合在一起,所以生态环境非常好,适宜人类居住。  第四个特点就是地价与房价比较合理。总结国内外生态宜居城市,地价与房价都是比较适中的,与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特别是房价跟当地人的收入相适应。这是第四个特点。  第五个特点强调社区意识。生态宜居城市的开发利用非常强调社区,以社区为中心的土地利用模式,强调社区的归属感,城市的归属感,这种模式与公众参与密切相关,强化了公众是城市的生产者、建设者、消费者和保护者的重要作用,很多的国外的生产城市在土地开发利用的时候都是以社区为中心,然后强调公众参与,大家一起来决策,一起来规划、设计,参与规划、设计,参与建设和管理。这样社区的归属感非常明显。  三,我国生态宜居城市建设中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  第一个是旧城改造,对增加绿地的片面理解。我们国家现在在生态宜居城市都是面积比较大的,城市绿地增长很多,城市绿地内容涵盖了绿地的类型,职能、面积、人均面积、宽度等等,许多城市从数量上保障了城市居民对城市绿地的最低需求,但是功能连通性、空间易达性等生态功能重视不够。这是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工厂外迁,对城市周围生态环境的破坏。在生态宜居城市建设中很多工厂特别是内城区的工厂大量外迁,缺乏统一的规划,很多城市都有工业园区,这些工业园区主要是用来招商的,对外招商的,城市内部的工厂外迁的时候因为技术、规模等问题没有到工业园区去,在郊区分布,对周围的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的破坏,这是第二个问题。  第三个问题新区开发,占用大量的成片的农用地,对自然生态的破坏比较严重。很多城市都强调新区的开发,还有居住郊区话,办公郊区化等等占用大量得成片农用地,如果说一块占用影响不是很大,如果大片农用地占用,增长很高的比例,地下水等等都会受到影响,城市周围地水系,地表地下水系就会收到很大的冲击,破坏,土壤、植被都会收到破坏,生物多样性下降,对城市周边的环境造成很大的影响,所以这块很多城市都没有注意,特别是大片的土地被征用对城市的影响是很大的。  第四个土地紧缺与浪费并存,我们国家很多城市土地都是比较紧缺的,但是浪费现象也非常严重,许多城市在旧城改造与新区建设中过分追求大广场,大马路。大广场、大马路虽然说空间上开阔了,但是并不适合人类生活,我们要过马路也要走很长时间,这是简单的一个道理,过马路很不方便。所以大广场、大马路不适合中国的特点,不适合中国的国情,对土地浪费很多。第二个土地破碎、边角地、城中村等等低效用地非常多,边角地、城中村,这些在城市中非常多,像北京边角地、城中村非常多,特别是边角地,拐弯抹角的地方不好利用,另外边角地生态环境比较差,所以对城市影响比较大,利用效率比较低,生态影响比较大。第三个城乡结合部违法低效用地,违章建筑非常多。这也是我们国家城市土地利用的一大问题,违法低效用地非常多。特别是城乡结合部,对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的影响。  第五个问题是土地储备过分追求经济利益,导致征地多、房价高,对生态宜居产生不良影响。我们国家土地储备是从1996年开始的。世界上最早土地储备国家是荷兰,是1896年,荷兰这个国家是沿海的国家土地比较缺乏,首先政府围海造地,土地归政府所有,政府再出售,出租,土地储备政府收购土地,城市发展在向市场抛出土地,这就是土地储备的过程。我们过程是1996年开始,100年以后,我们国家土地储备10几年20年的发展目前问题还是很多,主要是追求经济利益,政府征地,三通一平,七通一平以后,把地挂牌卖出去,征用的时候几万用一亩,卖出去的时候几百万一亩,价钱涨了几百倍,追求经济利益,追求城市弹性手术,导致整地多,房价高,宜居城市收到影响,房价高是不宜居的。我们国家过分的强调土地收益。  第六个城乡土地生态环境的差距比较大。我们现在生产城市建设中注意城区的生产环境的改善,旧城改造,城中村改造,城区的环境变得非常好了,但是很多城市只要往郊区,往外走5公里就会发现周围的地区生态环境非常差,无论北京还是上海,只要从大城区往外走就会发现农村脏乱差,污水到处流,垃圾随地放,这个在世界上城乡生态环境的差距我们国家是最高的,城乡的差距非常大,主要的原因是城市建设投资比较多,但是要求农村这个方面没有注意,农村的生态环境差返过来会影响城区生态环境改善,影响城区生态环境的改善。  四,我国生态宜居城市土地合理利用对策和建议。  第一个协调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的关系比较重要。土地利用规划要以城市生态规律为基础,尊重城市土地的自然特性,不要过分强调它的经济社会属性,城市土地的自然属性要得到尊重,土地利用更要符合城市生态系统运作的相关规律,充分发挥他的自然生态功能还要兼顾社会经济功能的双重效益。要根据城市功能的变化,优化用地结构与布局,特别是土地供应商要降低工业用地比例,推进产业进一步向园区集中,增加居住与生态用地比例,根据城市的功能变化,相应的降低工业用地,增加生态用地,增加居住用地,创建宜居城市。  第二要协调地价与房价的关系。我们国家现在地价与房价的关系,房价涨的很快,房价主要受地价的影响,地价高了,房价就水涨船高,我们国家地价、房价的关系是非常明显,房价太高了,虽然生态环境好,我们买不起房子,我们居住环境差不是宜居的城市。  第三要协调节约与集约用地的关系。生态城市是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要使城市可持续发展必须为长远发展保留建设用地,必须合理集约利用土地,这是我们国家土地国情所决定的。生态城市要注意城市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与保护,在国外已经注意到这一点,我们国家更要重视节约利用,土地节约利用要求我们不要搞大面积的绿地,不要搞低密度的建筑。  要合理利用地上空间,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地下空间是我们国家生态城市建设重要的一个方面,特别是商业区,公交枢纽地区的地下空间,一定要大力开发,要发展经济技术,我们国家的积水技术,节材技术都是发展比较快,节地技术要引起重视,怎么节约用地,采用什么技术节约用地,节约集约用地可以腾出更多的土地用于做生态环境建设,一定要引起重视,一方面可以减少交通成本,减少出行上下班的物质消耗,可以减少环境污染,另外一方面可以节约土地,可以进行更多的生态环境建设,所以节约土地要地密度,大面积的绿地,不是这个概念。  第四要统筹城乡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城市土地主要是建城区,主要是建设用地,要在更广泛的地域范围内合理安排城市土地利用,安排工厂、办公、居住,仓储、文教,卫生、绿化等用地,要从城市与周围腹地更大范围合理的利用起来,要进行城乡土地利用一体化,城乡生态环境建设一体化,保护城市郊区生态空间,科学划分允许建设区、禁止建设区、限制建设区,实行生态补偿,要从土地转让收益里面给限制建设区,财政的转移支付。加强耕地与耕地农业保护,大力发展都市生态农业与观光休闲农业,将耕地与基本农田作为重要生态用地加以保护。这个应该引起重视。我们不是说把农用地转成建设用地越多越好,我们从粮食安全和生态保护几个方面考虑基本农田的保护。另外一个控制不顾生态环境的城市周围非利用地的开发。还有的可以考虑与周边城市实现生态用地共享,这些城市可以一起考虑建立一个绿色空间,大家一起共建生态文明都市圈。比如说石家庄与周围的这些城市可以一起共建周围的生态空间。  第五就是加强生态用地的储备。我们国家现在土地储备正在发展,储备政策正在发展,国外是城市发展速度调控,土地市场调控为依据的,我们国家现在一个是土地市场调控,第二是生态环境的改善,引起注意,把储备土地的手段作为生态环境改善的重要方面,来保护城市生态环境。我们国家土地储备不应该只追求土地效益,拍卖高价,应该多储备土地作为生态宜居城市的重要内容。

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方向

依据石家庄市土地利用面临的形势,社会经济发展对土地利用的要求,为确保石家庄市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石家庄市未来土地资源利用过程中应该遵循以下方向:(1)加强耕地与基本农田保护,确保粮食安全。石家庄市作为国家重要粮食生产基地,对保障全省粮食安全具有重要作用。必须严格落实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严守耕地规模红线,严格控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规模,加强耕地和基本农田质量建设,确保到2020年全市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目标的实现。(2)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保障合理建设用地需求。鉴于石家庄市在环渤海、京津冀发展中的重要地位,随着经济发展、人口增加、工业化、城市化的加快推进,建设用地特别是城镇用地和基础设施用地需求增长态势明显。在坚持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严格控制新增建设用地总量,确保粮食安全的基本国情下,解决发展用地需求的根本出路就是走节约集约用地之路。必须加大城镇用地内涵挖潜力度,积极盘活存量建设用地,充分利用闲置和低效利用土地,不断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按照有保有压、适度倾斜的原则,合理安排新增用地规模,优先保障公共事业、公益设施用地,合理安排主城区、主导产业聚集区、县(市)城、重点镇、交通、水利、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用地需求,为全市经济发展提供用地保障。(3)推进城乡用地统筹,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适应城市化加快发展的大趋势,积极推进城镇化,鼓励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提高石家庄市和中小城镇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优化城乡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鼓励进城农民退出宅基地,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协调城镇化与耕地保护的矛盾,促进城乡统筹发展。(4)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实施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科学安排生态用地,实施土地利用分区空间与引导,强化西部山区丘陵区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用地保护;加强中部都市区污染治理和生态环境建设;推动东部农业区发展生态型、节水型农业,扩大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生产,减少面源污染;加大土地生态环境整治力度,促进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实现土地资可持续利用。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怎么样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怎么样介绍如下: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就业前景良好。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就业前景良好,毕业后可从事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土地整理、土地利用规划、地籍测量、地籍管理、土地及房地产价格评估、土地信息系统等。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就业前景。我国国土面积辽阔,国土资源丰富,如何管理好我们宝贵的国土资源是目前中央和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一件大事。土地问题和土地管理已被全社会所关注,越来越多的人去研究利用它,珍惜土地、合理利用和切实保护土地已成为我国土地管理的一项长期政策。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土地资源总量有限,而人类对土地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因此有关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及管理等方面的研究日益重要。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土地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土地规划、测量、计算机、地籍管理的基本训练,具有土地利用与管理的基本能力。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学、经济学及资源学的基本理论,掌握土地管理方面的基础知识,具有测量、制图、计算机等基本技能,能在国土、城建、农业、房地产以及相关领域从事土地调查、土地利用规划、地籍管理及土地管理政策法规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中国的土地资源状况

根据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结果,全国耕地12208.27万公顷(18.31亿亩);园地1154.90万公顷(1.73亿亩);林地23574.11万公顷(35.36亿亩);牧草地26214.38万公顷(39.32亿亩);其他农用地2553.09万公顷(3.83亿亩);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2601.51万公顷(3.90亿亩);交通运输用地230.85万公顷(0.35亿亩);水利设施用地359.87万公顷(0.54亿亩);其余为未利用地。与2004年相比,耕地面积减少0.30%,园地面积增加2.31%,林地面积增加0.30%,牧草地面积减少0.21%,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面积增加1.11%,交通运输用地面积增加3.37%,水利设施用地面积增加0.26%。 2005年全国耕地净减少36.16万公顷(542.4万亩)。其中,建设占用耕地13.87万公顷(208.1万亩),另外,查出往年已经建设但未变更上报的建设占用耕地面积7.34万公顷(110.1万亩);灾毁耕地5.35万公顷(80.2万亩);生态退耕39.04万公顷(585.5万亩);因农业结构调整减少耕地1.23万公顷(18.5万亩),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30.67万公顷(460.0万亩)。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面积为建设占用耕地的144.56%。 全年新增建设用地43.2万公顷。其中,新增独立工矿(包括各类开发区、园区)建设用地15.11万公顷,新增城镇建设用地9.82万公顷,新增村庄建设用地6.66万公顷,新增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用地10.76万公顷。 切实加强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保护。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省级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办法》,明确各省(区、市)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的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负责。会同农业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建设部、水利部、国家林业局等六部委制定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基本农田保护有关工作的意见》。下发《关于开展设立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工作的通知》,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全面提升基本农田保护工作水平。下发《关于加强和改进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通知》和《2005年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指南》。全年共备案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1326个,项目建设总规模129.12万公顷,其中,位于粮食主产区项目个数和建设规模分别占47%和53%。下发《关于开展补充耕地数量质量按等级折算基础工作的通知》,采用更加严格措施改进耕地占补平衡工作。 大力推进节约集约用地。开展全国存量用地调查,查明到2004年底,全国城镇规划范围内共有闲置土地7.20万公顷(107.93万亩),空闲土地5.48万公顷(82.24万亩),批而未供土地13.56万公顷(203.44万亩),三类土地总量为26.24万公顷(393.61万亩),占城镇建设用地总量的7.8%。切实执行建设用地“六个不报批”和“八个必须”要求,核减建设用地4631.9公顷。总结和大力推广100个节约集约用地典型,制订促进节约集约用地新政策。从严控制土地供应总量,严格审核开发区、出口加工区、保税区等24个。 土地管理为经济建设服务。全年审批建设用地34.68万公顷,其中国务院批准用地14.93万公顷,省级批准用地19.75万公顷;工矿仓储、住宅等分批次建设用地16.00万公顷,交通运输、水利设施等单独选址建设用地18.68万公顷。 土地管理基础业务建设明显加强。《土地利用分类》国家标准已正式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制定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方案。18个省(区、市)开展土地更新调查,1526个县(市)建立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城市市区地籍调查完成82.24%。国有土地使用证发证率达76.38%,集体土地所有权发证率达33.19%,集体土地使用证发证率达70.69%。25个省(区、市)开展农用地分等定级与估价工作,13个通过验收。 完善土地市场体系和制度。继续扩大土地有偿使用覆盖面。继续完善国有土地出让制度。全国共出让土地面积16.32万公顷,出让价款5505.15亿元。其中,招拍挂出让面积和出让价款分别为5.72万公顷和3920.09亿元,分别占出让总面积和总价款的35.06%和71.21%。加强土地储备制度建设。加强土地市场监测和地价管理。根据1000多个县(市、区)土地市场动态监测结果,土地供应来源结构56%属于存量用地,44%属于新增用地;用途结构43.33%属于工矿仓储用地,30.56%属于房地产开发用地,26.11%属于其他用地;房地产开发用地中,商业服务业用房占29.2%,普通商品住宅占48.7%,经济适用房占9.3%,高档公寓占0.2%,其他住房占12.6%。系统提出房地产市场土地供应政策。

2013年23个全国土地日主题:珍惜土地资源,节约集约用地

2013年6月25日,是第23个全国“土地日”。 今年的宣传主题是: 珍惜土地资源 节约集约用地 全国土地日,是每年6月25日。1986年6月25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并颁布我国第一部专门调整土地关系的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为纪念这一天,1991年5月24日国务院第83次常务会议决定,从1991年起,把每年的6月25日,即《土地管理法》颁布的日期确定为全国土地日。“土地日”是国务院确定的第一个全国纪念宣传日。 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为保护土地而设立专门纪念日的国家。 我国土地的基本国策 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五不准许” 不准非农建设占用基本农田(法律规定的除外) 不准以退耕还林为名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减少基本农田面积 不准占用基本农田进行植树造林、发展林果业 不准在基本农田内挖塘养鱼和进行畜禽饲养,以及其他严重破坏耕作层的生产经营活动 不准占用基本农田进行绿色通道和绿化隔离带建设

土地资源包括什么?

问题一:国土资源是包括什么? 国土资源包括:土地资源和矿产资源 问题二:土地资源具有哪些特性 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一多三少”,即总量多,人均耕地少,高质量的耕地少,可开发的后备土地资源少。 (1)绝对数量较大,人均占有量小。我国内陆土地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占世界土地 面积的7.1%,排在俄罗斯和加拿大之后,居世界第三位,但我国人均土地面积仅相当于世界人均土地占有量的1/3,人均耕地面积(1.4亩)仅相当于世界人均耕地占有量的40%。 (2)各类土地资源分布不平衡,土地生产力水平低。我国地形错综复杂,地貌类型多,土地分布是山地多,平地少,海拔小于500米的土地面积只占土地总面积的27.1%。特别是水资源充沛、热量充足的优质耕地仅占全国耕地面积的三分之一,而且90%以上分布在湿润、半湿润的东南部地区。在全部的耕地中,高产田只占总耕地面积的20%,中产田占40%,低产占32%。 (3)宜开发为耕地的后备土地资源严重不足。我国耕地后备资源潜力约为2亿亩,真正可以开发为耕地的只有1亿亩左右。我国关于土地方面的基本国策是 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你。问题三:土地资源调查包括哪些内容? 土地资源调查是为了查清某一国家、某一地区的土地资源数量、质量、分布和利用状况等进行的有目的的、系统的、科学的量测、分析和评价等调查登记工作。土地资源调查的目的:为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农业生产布局、制定农业区划和土地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并为进行科学的土地管理创造条件。土地资源调查的主要内容:土地类型、数量、质量、分布、利用状况、生产水平和土地权属等。土地资源调查按目的和任务不同又可分为以下五类:1. 以反映土地类型为主的土地类型调查;2. 以反映土地利用状况为主的土地利用现状调查;3. 以反映土地适宜性和限制性为主的土地资源质量调查;4. 以反映土地潜在资源的土地潜在资源调查;5. 以反映土地权属的地籍调查等。(摘编自《中国资源科学百科全书》) 问题四:国土资源包括哪些 国土资源首当其冲就是土地了,然后还包括土地下(含)的矿产,能源,地下水等。 问题五:什么是土地资源评价?它有哪些类型? 土地资源的评价是指在特定目的下对土地质量进行的鉴定。它是土地资源调查和研究中的核心工作,必须建立在对土地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综合研究的基础上。土穿质量的特点是它的多面性,不同的用途对土地的质量鉴定的侧重面不同,甚至差别很大。如为工程建设服务,就着重于对土地的承载力进行鉴定;为农业生产服务,则主要对土地的生产力进行鉴定。因此土地评价是针对具体的服务目的,对土地的生产建设的意义、目标及价值具有权威的指导意义。 问题六:土地资源的类型有哪些 土地资源伐我国较普遍的是采用地形分类和土地利用类型分类: (1)按地形,土地资源可分为高原、山地、丘陵、平原、盆地。这种分类展示了土地利用的自然基础。一般而言,山地宜发展林牧业,平原、盆地宜发展耕作业。 (2)按土地利用类型,土地资源可分为已利用土地枣耕地、林地、草地、工矿交通居民点用地等;宜开发利用土地枣宜垦荒地、宜林荒地。宜牧荒地、沼泽滩涂水域等;暂时难利用土地枣戈壁、沙漠、高寒山地等。问题七:国土资源只要是指哪些方面 主要是指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根据国土资源部的职能得出)。 问题八:土地资源具有哪些特征并简要说明 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一多三少”,即总量多,人均耕地少,高质量的耕地少,可开发的后备土地资源少。 (1)绝对数量较大,人均占有量小。我国内陆土地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占世界土地面积的7.1%,排在俄罗斯和加拿大之后,居世界第三位,但我国人均土地面积仅相当于世界人均土地占有量的1/3,人均耕地面积(1.4亩)仅相当于世界人均耕地占有量的40%。 (2)各类土地资源分布不平衡,土地生产力水平低。我国地形错综复杂,地貌类型多,土地分布是山地多,平地少,海拔小于500米的土地面积只占土地总面积的27.1%。特别是水资源充沛、热量充足的优质耕地仅占全国耕地面积的三分之一,而且90%以上分布在湿润、半湿润的东南部地区。在全部的耕地中,高产田只占总耕地面积的20%,中产田占40%,低产占32%。 (3)宜开发为耕地的后备土地资源严重不足。我国耕地后备资源潜力约为2亿亩,真正可以开发为耕地的只有1亿亩左右。 我国关于土地方面的基本国策是 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你。问题九:土地资源丰富的国家有哪些 按国土面积的大小,最大的是俄罗斯(1707万平方公里),其次是加拿大(997万平方公里)、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美国(936万平方公里)、巴西(854万平方公里)定澳大利亚(774万平方公里)。

闲置宅基地"有条件"入市 农村土地资源望进一步盘活

这是缩小城乡差距的宏大决策。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下称《意见》)指出,允许村集体在农民自愿的前提下,依法把有偿收回的限制宅基地、废弃的集体公益性建设用地转变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的有条件“松绑”,对农村土地制度而言显然意义巨大。多位业内人士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当前城镇建设用地指标紧张的大环境下,闲置宅基地有条件入市,不仅能进一步盘活和放大农村土地资源,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最大限度挖掘内需,实现乡村振兴;还能缓解城镇建设用地压力,实现城乡统筹协调融合发展。宅基地有条件入市《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意见》从建立健全有利于城乡要素合理配置的体制机制等几个方面,对推进城乡融合发展进行了部署,其中提及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尤为引人关注。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方面,《意见》从构建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的角度,对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作出了规定,主要包括三大方面:改革完善农村承包制度;稳慎改革农村宅基地制度;建立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农村宅基地入市”则是《意见》最大的亮点。《意见》明确,允许村集体在农民自愿前提下,依法把有偿收回的闲置宅基地、废弃的集体公益性建设用地转变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闲置宅基地有条件转变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显然会对增加农民收入有积极意义。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251元,增长7.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617元,增长8.8%。虽然农村居民收入增幅高于城镇居民,但两者之间的收入差距依然不小。闲置宅基地有条件入市,一方面会放大宅基地市场价值,盘活闲置土地资源;另一方面还会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进而挖掘内需潜力。宅基地的有条件“松绑”也因此受到市场高度关注。延续本轮土地制度改革《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此次《意见》提出的以稳慎改革农村宅基地制度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土地制度,是自2014年起新一轮土地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2014年12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关于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拉开新一轮土地制度改革序幕。次年1月,上述文件正式印发,明确探索进城落户农民在本集体经济组织内部自愿有偿退出或转让宅基地。2015年3月,原国土资源部正式启动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6月,明确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和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各15个县(市、区),土地征收制度改革试点3个县(市、区)。2016年9月,土地征收制度改革、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扩大到全部33个试点县(市、区);2017年11月,宅基地制度改革拓展到全部33个试点县(市、区),试点期限延长至2018年12月31日。2018年的中央一号文件进一步要求,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这也意味着宅基地将不仅具有农民住房保障功能,还将具有资产要素功能。“过去宅基地虽然也被视为集体建设用地,但并不能作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而直接入市,这次的政策是本轮土地制度改革的延续。”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告诉记者。农村闲置土地资源有望盘活尽管农村宅基地可入市,但在政策层面依然受到严格限制,“可租不可卖”的原则一直未变。国家发改委规划司城乡融合发展处处长刘春雨在解读《意见》时强调,“城里人到农村买宅基地的口子不能开,按照规划严格实行土地用途管制的原则不能突破,严格禁止下乡利用农村宅基地建设别墅大院和私人会馆。”中国社科院农村所此前发布的《中国农村发展报告(2018)》显示,全国“空心村”闲置宅基地的综合整治潜力约1.14亿亩。规模巨大的闲置宅基地入市,显然将会给农村、农民带来巨大的影响。不过,多位业内人士也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虽然整治潜力巨大,但并不意味着这1.14亿亩宅基地都可以转化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的有条件放开,利好部分城市周边农村,特别是大城市周边农村宅基地的盘活。但也有几个底线,一是土地性质不改变,还属于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二是只允许出租使用权。此外,还要符合国土空间规划要求。”严跃进分析称。《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按照目前的政策,农村土地要入市,首先要由政府进行征收并转变为国有建设用地,然后按照招拍挂流程,由开发商或工业企业等与政府对接。通过招拍挂,土地增值的收益是巨大的,但村集体往往拿不到太多土地增值收益。允许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最直接的效果是村集体和村民的收益会翻倍增长。实际上,在此次《意见》出台之前,宅基地有条件入市已在包括北京市大兴区、河北省定州市、上海市松江区、浙江省义乌市等在内的全国33个县(市、区)进行了探索。以上海市松江区为例,其就发文规定,在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的前提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可以按照土地管理法相关规定,通过规范的民主自治程序,采取协议回购等方式协商收回宅基地,转为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或组织实施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适当放活农村宅基地使用权,鼓励社会资本和农户积极参与限制宅基地(农房)活化利用,在保障农村村民基本居住权益和农村公共服务及配套设施的基础上,经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同意,可拓展开发宅基地的研发、商业、旅游、康养、办公等非居住功能;严格禁止非法买卖宅基地,禁止农村村民擅自与社会资本签订宅基地租赁合同用于宅基地盘活利用。显然,在宅基地或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程序方面,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与开发商等直接对接,政府主管部门不再参与收益分配,更多的是承担监管责任。如去年10月,松江区泗泾镇一宗占地面积2.1万平方米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其70年使用权被华润以1.25亿元竞得。与以往不同的是,该宗土地的出让人为“上海松江区泗泾经济联合社”。而在更早前,上海还开展过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的探索。如位于闵行区七宝镇的“联明雅苑”项目,其400余套房源由村民集资8000余万元建设,并由村集体下属企业统一运营,每户村民年底分红2万~3万元,年租金回报率高达15%。“宅基地入市的有条件松绑,不仅将缓解宅基地闲置现象,盘活农村存量土地资源,还会进一步放大宅基地价值,调动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积极性,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严跃进向记者表示。自然资源部的数据也显示,到去年底,33个试点县(市、区)共腾退出零星、闲置的宅基地约14万户、8.4万亩;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已入市1万余宗,面积9万余亩,总价款约257亿元。其中还提到,“增加了农民土地财产收入”“推动了农村土地利用和治理水平”等。

国土空间规划对土地资源保护利用规划的内容要求是什么

国土空间规划对土地资源保护利用总体规划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进行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对规划区内各类土地的不同利用方式及其结构、分布进行包括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的综合分析,总结经验教训,土地利用变化规律及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了解和掌握土地资源特点,估价土地利用潜力,为调整用地结构,平衡各部门用地矛盾及土地开发提供依据。(二)确定规划的目标:在土地利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土地利用战略研究,确定土地利用的基本目标和方针。基本目标,是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所要达到的规模和水平以及为达到这样的规模和水平,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土地需求量或用地优先安排次序。土地利用目标须经上下级、各用地部门反复协商、多次协调确定,贯穿于规划全过程。(三)进行土地供需分析:是指对规划期内人口及各类用地需求进行预测。人口规模直接影响到各类用地的规模及其配置。因此,人口和用地需求预测必须准确。农业、交通、能源、城建、水利等国民经济各部门必须提供本部门规划期内用地预测报告及图件,为土地需求预测提供基本的数据依据。(四)划分土地利用区域或进行土地利用分区:根据土地的自然与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性,土地利用问题的共同性以及保持行政界限的完整性等因素,将规划区内分为若干地域或者土地利用区域,确定各个地域或分区内的土地利用方向及土地利用结构等,划分地域或者进行土地利用分区,应当注意与国土规划协调。(五)编制规划供选方案:编制规划方案,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核心部分,是在上述各项工作基础上进行的,重点是解决各主要部门的用地面积、结构与布局的控制指标,土地利用的方向与方式。规划方案中涉及的规划年限一般应与国民经济发展相一致。目前开展的总体规划定型到2000年。(六)实施规划的措施:主要指为保证规划目标实现需要采取的具体对策。通常情况下,为保证规划实施,都需要提出行政、经济、技术以及政策法规方面的措施。由于各地情况不同,所采取的措施也不一样。法律依据: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审批规定》第14条的规定,国家、省、地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主要任务是:(1)在对本行政区域内土地资源利用现状、潜力和各业用地需求量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确定规划期内土地利用目标和方针;(2)协调各部门用地,统筹安排各类用地;(3)逐级分解规划确定的各类用地控制指标,重点确定城镇用地规模控制指标,落实重点建设项目和基本农田等重要用地的区域布局;(4)提出实施规划的政策措施。省级规划应当实现省域内耕地总量动态平衡,重点控制城市用地规模;地级规划应当重点安排好城乡结合部土地利用,合理划定城镇建设用地范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审批规定》第15条的规定,国家、省、地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内容,主要应当包括下列各项:(1)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分析土地利用自然与社会经济条件,土地资源数量、质量,土地利用动态变化规律,土地利用结构和分布状况,阐明土地利用特点和存在的问题;(2)确定规划目标。在分析土地利用现状、供需趋势基础上,提出土地利用远期和近期目标;(3)土地供需分析。分析现有建设用地、农用地整理、后备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潜力,预测各类用地可供给量;分析研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各业发展规划对用地的需求,预测各类用地需求量;根据土地可供给量和各类用地需求量,分析土地供需趋势;(4)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调整。根据规划目标、土地资源条件和区域生产力布局,提出区域土地利用方向、原则,调整土地利用结构,确定各业用地规模、重点土地利用区的区域布局和重点建设项目布局;(5)编制规划供选方案。根据土地利用调控措施和保证条件,拟定供选方案,并对每个供选方案实施的可行性进行分析评价,提出推荐方案;(6)拟定实施规划的政策措施。

为什么说湿地是一种土地资源

湿地的范围很广,海域,河口,河流,湖泊 ,人工水面都可以认为是湿地,所以它包含了水,陆两种资源在内。 国际湿地公约采用广义的湿地定义,指不问其为天然或人工、常久或暂时性的沼泽地、湿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或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或咸水水体,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六米的水域。 湿地的研究活动则往往采用狭义定义。美国鱼类和野生生物保护机构于1979年在“美国的湿地深水栖息地的分类”一文中,重新给湿地作定义为:“陆地和水域的交汇处,水位接近或处于地表面,或有浅层积水,至少有一至几个以下特征: (1)至少周期性地以水生植物为植物优势种; (2)底层土主要是湿土; (3)在每年的生长季节,底层有时被水淹没。”定义还指湖泊与湿地以低水位时水深2米处为界,按照这个湿地定义,世界湿地可以分成二十多个类型,这个定义目前被许多国家的湿地研究者接受。 我想之所以把它划归土地资源主要还是以它对陆地生物的重要性这一点为根据的。

唐县大规模发展肉羊养殖对土地资源不利影响

水资源质量下降、土壤质量下降。1、唐县大规模发展肉羊养殖对地理环境的不利影响主要是破坏自然,大规模发展肉羊养殖会增加肉羊的数量,使得唐县的地下水资源快速的下降从而加速了唐县的荒漠化。2、大规模发展肉羊养殖会产生大量的排泄物,肉羊的粪便一旦超过唐县土壤承载力便会造成土壤质量下降,影响地区的种植。

西南大学120405土地资源管理822公共管理综合和660管理学原理分别考那几本教材?

822公共管理综合:《公共政策学》宁骚 ,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版x0dx0a 《公共管理学》王乐夫、蔡立辉,人大出版社x0dx0a660管理学原理: 《一般管理学原理》张康之,人大出版社,第三版x0dx0a 《行政管理学》夏书章,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山大学出版社,第四版

有没有今年考上南京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研究生介绍下考研经验撒

专业一般吧,招的人比较少。如果你是外校的话,好好准备吧

土地资源管理和技术经济管理专业哪个好

技术经济管理专业好。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土地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技术经济学与管理学相结合的专业学科,深切了解掌握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战略管理、企业运营、公司理财、投融资管理、金融工程、数学等学科有着重要的联系。在研究过程中注重通过技术性手段对各种方案进行经济分析、对比、论证和优化。研究方法强调数学模型的运用与实际操作的结合,为经济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更好地满足社会人才需求,为社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