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衡发展

阅读 / 问答 / 标签

如何推进教育均衡发展

2010年国务院发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列为战略性任务。这意味着未来十年,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将成为我国教育全局性、计划性和方向性发展的关键和核心。按照教育部《关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的部署,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分两步走:2012年实现区域内的初步均衡,2020年实现区域内的基本均衡。如今时间已至2013年,区域内的初步均衡是否达到了?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情势并不乐观。相比起实现义务教育普及的任务,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任务更艰巨、更复杂,更需要我们端正思想,以科学的认识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首先,在大众层面上,应消除平均主义认识倾向,树立标准教育意识。持有平均主义观点的人们认为,教育的基本功能不是选拔、筛选与淘汰,也不是制造优秀,而是应保证一定区域之内的每个人都能享受到平均的、一样的教育。为此,学校不论好坏、远近,身在城市或农村,都应该拥有平均的财政拨款,平均的资源、图书、校舍和设备配置,平均的教师配置、教师的收入分配也应平均等。事实上,由于我国教育现实环境差异巨大,区域间和区域内的教育表现出极大的不均衡。在一些农村学校,连操场、图书室这些基本的设施都没有,而发达城市的个别学校甚至建有游泳池。平均主义既不现实,也不可行。义务教育发展面临的教育实践环境或现实环境千差万别,具有复杂性、多样性和具体性,甚至有许多不确定因素。因此,当前要实现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首先需要建立起一个标准体系,杜绝教育发展差异的绝对化。   目前,我国已经建立起义务教育的课程标准体系,尚缺乏宏观意义上的义务教育标准,也缺乏与课程标准相配套的标准体系,如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标准、学校标准、经费标准、教学标准、学业评价标准等。建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标准体系,可以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推行有衡量基准和发展依据。而基于标准推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可以褪去教育政策的模糊性和教育措施的盲目性,使得推进均衡发展的行动更加有的放矢。   其次,在政府层面上,应消除平衡主义认识倾向,树立优质教育意识。《纲要》指出,未来十年政府将切实缩小校际差距,加快薄弱学校改造,在财政拨款、学校建设、教师配置等方面向农村倾斜。但这种倾斜绝不意味着无底线的削峰填谷,搞新形势下的平衡主义。   发展优质教育,既是均衡教育发展的最终目标,也是均衡教育发展中最大的难点。由于优质教育资源的稀缺,在传统教育现实环境中,即使是一所学校,也很难做到使每个学生都享受优质教育。合理可行的策略是,建立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库。许多调查表明,我国的城乡教育信息化在校园网、硬件配置、软件资源建设方面均有很大差异。在合理整合现有教育信息资源,不改变预算、经费使用最优化的前提下,有学者提出以信息技术促进基础教育信息资源城乡一体化设计方案:以县为中心,只需集中500万元资金建设大型数字化教育信息资源库,各级基础教育学校继续完善校校通工程,实现与中心资源库的高速互通,区域内所有学校便可共享500万元的大型资源库,实现城乡资源共享。从国家层面上,建立系统而全面的全国义务教育优质教育资源库迫在眉睫,应首先建立网络教育资源的标准化,从国家层面上进行统筹安排,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以实现教育资源价值的最优化。   第三,在学校层面上,应消除平庸主义认识倾向,树立特色教育意识。均衡发展,尤其是基于标准的均衡发展,并不意味着千校一面和千人一面。近年来,各地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过程中,都非常注意建立规范化的学校标准。但规范的学校标准仅能解决硬件设施上的规范,无法对学校所处的地理环境圈进行规范,也无法对各个学校在长期教育实践中积淀和创造出来并为学校成员所认同和遵循的学校文化,如价值观、精神、行为准则及其规章制度等进行规范,更无法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进行规范,这就为学校发展特色教育提供了契机。   我们倡导基于标准均衡发展教育,但不能打着标准的旗号,用县、城市学校文化同化乡镇、村的学校,或将偏僻乡村学校全部搬离乡邑,将乡村教育平庸化。我国是一个拥有千年农耕文化的农业大国,立太学以教于国,设庠序以化于邑,其根本目的在于教化民众。乡村学校不仅承担着培育人才的任务,还兼有传承文化,维护社会安定,培育民风民俗,凝聚村民精神的功能。这是乡村学校与城市学校最大的不同之处,也是乡村学校的特色所在。实践中,我们可以发现,目前的教育均衡化特别重视县、城市学校对乡村学校的同化。为了缩小城乡学校差异,许多省市都采取了支教、帮扶工程。在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下,城市学校与乡村学校两两结对,由前者对后者从教学、管理、师资等方面进行短期指导。问题在于,县、城市学校的教育一定优于乡村吗?事实上,许多乡村学校活跃着一批有理想、懂教育,又不乏深厚文化修养的校长和教师,将义务教育办得有声有色,甚至令县、城市学校自叹弗如。个中经验值得总结和推广。另外,还应发展和弘扬学校的文化特色、课程特色和师生特色,提升学校的软实力,进而实现教育的均衡、优质发展。   (作者单位:山西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当前教育资源优质均衡发展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当前教育资源优质均衡发展的主要问题有:1、学校布局不均衡。“普九”期间,村村办学,基本解决了“人人有学上”的问题。随着人口出生下降,生源逐年减少,一些地方教学资源闲置,部分学校成班率低。2、师资配备不均衡。一方面教师编制总额超编,另一方面农村边远学校和乡镇薄弱教师短缺。主要原因一是教师流动失衡。3、办学条件不均衡。经过“普九”时的突击建设及后期国家专项资金的拨付,一部分城镇中小学校办学条件有了改善,但农村中心小学和村小条件十分落后,条件简陋,教室破旧,缺少教学辅助设施和运动场地4、学生分布不均衡。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农村孩子享受高质量教育的需求日益强烈,由过去“有学上”到要上个“好学校”。5、教育投入不均衡。在教育投入“以县为主”的体制下,教师工资、教育工作经费及“普九”债务等给地方政府带来很大压力,农村税费改革后更是雪上加霜,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公共财政体系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机制难以建立,特别是对农村中小学的投入明显不足。教育资源重要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促进知识和技能的获取 教育资源包括教育设施、教材、师资等方面,可以为学生提供学习所需的物质和精神条件,促进他们获取知识和技能,提升自身素质。2、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 教育资源的充足与否直接影响到一个地区或国家的人力资源质量和创新能力,对于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3、实现教育公平和机会均等 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充足供应可以实现教育公平和机会均等,使更多的学生能够获得优质的教育。4、增强社会凝聚力和文化认同感 教育资源的共享和传承,有助于增强社会凝聚力和文化认同感,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

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推进什么什么普

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强化 学前教育、特殊教育 普惠发展。随着“双减”政策的深入推进,学生拥有更多时间拓宽认知思维、提升综合能力,这需要学校提供优质的课后服务。在调研中发现,中小学课后服务目前仍存在城乡差异、地区差异等问题。促进优质资源均衡,加强课后内容共享,实现教育机会均等,让学生能够公平地享有课后服务资源。要充分挖掘学校特色课程资源,丰富课后服务内容与形式,提高学生多元课后服务的参与率。学校要进一步丰富德育、科技、劳动等课程,开设社团,拓展活动。教育行政部门应加强引导和支持,充分发挥学区化、集团化办学等优势,积极推进校际间的联动合作,有效整合不同学校的课程、师资及各类资源,全面提升课后服务整体水平。如何推进教育创新:1、转变教育理念。一个时代的教育理念和教育体制一旦形成,其稳固性往往超过其赖以生存的经济和社会体制。西方人也承认,大学是最不愿意改革自身的。即使中小学校,改革升级也意味着学校使命、教育内容、工作程序、教师职业要求、工作方式等等诸多方面的重塑,意味着学校宁静的打破。2、创新教育模式,鼓励面向未来的教育改革,建立充满活力、激励创新的教育生态。教育改革创新的一大趋势是在新教育理念引领新型教育模式不断出现。建议鼓励和积极引导成片、成地区、成系统的学制、课程、教学、考试、升学制度、质量标准修订的整体、连环改革创新试验。3、加强领导、制定支持鼓励教育创新发展的规划和政策,有序平稳推进教育改革。我们需要高瞻远瞩,提出和明确教育创新发展的方向,制定具体规划,精心选择关键领域和突破点、试验区,扎扎实实,逐步和稳步向前推进,实现教育不断创新发展。

加快什么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

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强化学前教育、特殊教育普惠发展”。教育部实施的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和县域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督导评估两项重要工作,其落脚点是将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落在实处。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教育的实惠。自商南县被教育部确立为陕西省首批创建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和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以来,上下联动、齐心协力,共谋创建路径,确保2022年底前顺利通过验收。树立“一盘棋”思想,强化属地管理职责,层层包抓压实责任。为顺利推进“两个创建”工作,强化属地职责,县科教体局成立了创建工作专班,下设综合协调组等3个工作组,统筹抓好“两个创建”工作的安排部署、任务分解、过程督导。多渠道筹措资金,强化经费保障,让创建工作无后顾之忧。县委、县政府充分发挥县财政投入的引导和保障作用,重点向教育重点项目、薄弱学校改造、教师队伍建设倾斜。把握时间关键点,强化责任清单,倒逼任务落实。为确保创建工作取得实效,为县委、县政府和全县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答卷,县科教体局在创建工作中用算清“三笔账”强化“四个清单”意识,不断强化对各个校(园)的跟踪改进。

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_县域内义务教育公共资源配置的公平性研究(上)

  教育公平是指每个社会成员在享受教育成果时受到公正和平等的对待。就义务教育而言,教育公平主要指起点(入学机会)均等和过程(教育条件)均等。从我国义务教育的实际情况看,起点均等的问题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和免费义务教育的实施,已得到较好的解决。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也是教育公平亟待解决的问题,是教育过程的均等,也是学校教育资源的相对均衡。尤其是县域内义务教育公共资源的公平配置问题,由于其与群众的利益密切相关,且在很大程度上是政府的教育资源配置政策所决定的,更成为落实教育公平的当务之急。      一、 县域内义务教育公共资源公平配置的状况调查      对县域内义务教育公共资源配置的公平性的研究,通常要讨论县域义务教育城乡之间、同一区域学校之间公共教育资源配置的量化情况,了解其资源数量和差别,从而把握其均衡和公平的程度。笔者选择了广东省不同类型的有代表性的6个案例县(市、区)进行调查,发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公共资源配置存在着明显的城乡差别和校际差别。      1. 县域内义务教育公共资源配置的城乡差别   从3个案例县(粤西某平原县、粤北某山区县、粤东某市含有农村的某城区)的调查分析可以看到,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在办学条件、资金投入和师资配置情况等几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别。   城乡学校办学条件差距明显   从调查的3个县(区)义务教育学校的情况看,县城学校上述的配置要比农村学校普遍数量更多,种类更齐,档次更高。特别是校均专用功能室和校均计算机数,县城学校一般要比农村学校多几倍以至10多倍(因篇幅所限,有关数据表格略去,下同)。另外,义务教育学校城镇等级学校占了城镇学校总数的57.4%,而农村等级学校仅占农村学校总数的11.6%(其中一个县的这一比例为64%∶3%)。可见县城或城区拥有的等级学校尤其是省、市一级学校的数量明显比农村或郊区多得多,办学条件好的学校明显集中在县城或城区。   城乡学校办学条件的差异,主要原因是经费投入数量的不同。长期以来,财政投入学校建设的资金集中在城镇上,城镇学校的设施设备比起农村学校明显强得多。根据统计,3个县(区)无论是县还是地级市城区,无论是平原县还是山区县,2000年以来校均基建经费和设备费,县城或城区都明显比农村高,有的县城乡差别达到几倍以至近10倍。而生均基建经费和设备费,县城或城区大部分指标高于农村,有的达2、3倍。   城乡学校师资队伍差别同样突出   目前部分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师资普遍存在着数量不足、结构失调、学历(职称)偏低、素质不高、队伍不稳的情况。据统计,广东省现有代课人员近6万人,其中大部分在农村小学。   根据统计,3个县小学、初中教师的学历、职称,县城(城区)要比农村(郊区)略高,特别是小学高级教师和初中一级教师的比例,县城(城区)要比农村(郊区)高出1到3倍。   造成教师队伍的城乡差别,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教师待遇的城乡差别是最主要的因素。尽管教师工资已实现全县统发,基本标准城乡一致,但实际上,部分城镇学校还有一些非正式渠道可以增加收入,比如学生家长的赞助费、学校的围墙经济收入等等,各方面的补贴也较为落实。而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除了“裸体工资”外,几乎没有任何其他的补贴,甚至连规定要购买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也难以落实,有的学校离家路途较远的,还要垫上一笔交通费。根据一些县的调查,这种收入的差别大概在总收入的10%-20%之间,有的还会更高。据对广东省惠州市3个县2个区的小学教职工收入情况的调查统计,发现城镇教职工月均收入平均比农村高305.25元,其中一个带有农村的区相差达525.81元,而3个县相差则在106元到132元之间。       2. 县域内义务教育公共资源配置重点学校与非重点学校的差别   1993年广东建立中小学等级评估制度后,重点中小学的概念逐步被省一级、市一级、县(区)一级学校所代替。在2005年义务教育阶段等级学校评估被停止前,各地政府为让当地能办出等级学校尤其是省、市一级学校可谓全力以赴,不惜成本,义务教育的经费被主要用于重点学校的建设。如此一来,义务教育学校便被分为三五九等,学校的差别逐步被拉大。而当时的等级学校由于收费标准可以比面上普通学校高出20%以至50%,加上因为学校上了等级后学生家长趋之若骛,各种变相的择校纷至而来,各种赞助费、借读费也源源不断,于是等级学校条件越来越好,可谓锦上添花,与面上学校的距离也越拉越大。   重点与非重点的差别突出地表现在城镇,尤其是大中城市的城区,包括带有少量乡镇的城区。笔者选择了广东省有代表意义的省会城市的1个区、珠三角1个地级市城区和西翼1个地级市城区共3个区进行调查统计,同样发现区内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差别相当明显。   办学条件的校际差别十分明显   等级学校与非等级学校的差别首先表现在办学硬件上。特别是生均建筑面积,等级学校明显比非等级学校要高,有的甚至相差1倍。这说明除正常使用的课室以外,等级学校教学辅助用房等设施要比非等级学校多得多。而对学校专用功能室的统计表明,无论是校均数量还是学生拥有功能室的比例,等级学校明显比非等级学校高出很多,如3个县初中功能室与学生比,等级学校平均约为1:120,非等级学校则约为1:470,相差近4倍。   办学条件的差别,其主要原因是财政资金投入的差别。3个区的调查统计表明,2000年至2005年财政投入用于基建和设备购置的经费等级学校与非等级学校相差甚远,其中,2000年至2005年生均基建经费,等级学校比非等级学校一般要高出1至2倍,特殊个案相差达100倍;2000年至2005年生均设备购置经费,等级学校比非等级学校一般要高出2倍至近10倍。   师资队伍的校际差别同样突出   在城镇,校际的差距除了办学硬件外,师资队伍的差距显得更加突出。比如,等级学校中级职称教师的比例,就明显高于非等级学校。这种情况在区域经济文化发展相对较为均衡的大中城市还显得不太突出,但在处于城市城郊结合部的区,情况就相对严重一点。在西翼地级市城区的统计中,小学和初中一级、高级教师与学生的比例,等级学校就要比非等级学校高出30%到50%左右。   上述6个县(区)的情况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反映出县域内义务教育公共资源配置的城乡差别和校际差别。可以判断,县域内义务教育公共资源配置不公平的情况是普遍存在的,在一些地方是相当严重的。      二、县域义务教育公共资源配置不均衡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县域内义务教育公共资源配置失衡问题的出现,有着复杂的原因和深刻的根源。一方面,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和重点学校的意识和体制,使教育资源配置政策明显地向城市和重点学校倾斜,一步步拉大了城乡教育差距和校际差距;另一方面,我国义务教育量大面广,而投入则严重不足,县级教育支出只能维持一部分学校的发展,于是面上广大学校便长期处于“贫血”的状态。       1. 教育资源配置政策和体制的偏颇拉大了城乡教育差距和校际差距   教育资源能否均衡配置,关键是教育资源的配置政策和体制。在我国,教育资源配置的政策和体制长期以来受到了户籍制度、财政体制以及经济建设模式的影响,在教育资源配置的价值取向、倾斜重点等问题上,曾长期出现了城乡不同、校际不同的状况,形成了教育资源配置的城乡二元结构和重点学校制度。   城乡二元结构   城市与农村户籍的不同,带来城市人与农民在经济、社会基本权利和义务上的重大差别,也带来了城市与农村在社会资源配置上的明显差距。县级政府在社会资源再分配的时候,往往是城乡有别。比如对公共设施的投入,城市中基础设施几乎完全是财政投入,而农村中的基础设施,财政投入则相当有限,而主要依靠农民自己来承担。几乎大部分的农村基础建设经费,都来自农村企业、农民头上摊派、集资、收费甚至罚款。   教育也不例外。城市的学校一直以来几乎都是财政包起来的,无论是校舍建设,还是运作经费,大部分都是财政拨款。而农村学校则主要是农民掏腰包办起来的,除了上级偶尔安排的专项经费,农村教育可以说基本上由农民承担,根本没有列入公共财政体系。   历史地看,义务教育城乡二元结构在当时或许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办法,但不管什么理由,都无法否认这一政策导向给我国义务教育的发展带来的消极影响和造成的严重后果。正是由于教育的城乡二元结构,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严重不足,发展滞后,农村学校办学条件甚差,危房校舍普遍存在,设施设备陈旧落后;正是由于教育的城乡二元结构,兴办农村教育的担子落在农民身上,农民的教育负担加重,不少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或面临辍学,农村义务教育的普及程度明显受到影响;正是由于教育的城乡二元结构,城乡教师的待遇明显不同,拖欠农村教师工资的现象曾经大面积出现,大量农村骨干教师纷纷想办法涌向城里或外流,农村教师队伍长时间处于不稳定状态,农村义务教育的质量受到了严重的制约。   城乡教育资源配置的失衡,背离了义务教育的公共品性质,违背了教育公平的原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城乡教育的供求关系,导致了教育资源的紧张和闲置。在不少地方,由于城镇教育资源配置水平相对较高,很多农村的学生家长纷纷想方设法将子女往城里学校送,造成城镇学校学位频频告急,尽管政府不断新建扩建学校,但城镇学校仍然人满为患,出现了大班额以至特大班额;而农村的学校则因为生源日益减少,人去楼空,大量校舍闲置不用。在我们这个教育资源还相当不足的国度,出现这种教育资源浪费的现象是很不应该的。   重点学校制度   我国的重点学校制度出现于上世纪50年代初。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为了实现“四化”大业,中央多次强调要办好重点学校,加速造就人才。1980年10月教育部作出《关于分期分批办好重点中学的决定》,要把首批700所中学办成一流中学。   上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特别是出于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遏制当时过分剧烈的升学竞争的需要,教育系统曾一度力图淡化重点学校制度。但由于阻力太大,当时的政策导向仅仅是隔靴搔痒,只能在“取消小学升初中考试”、“取消择校生”、“加强薄弱校建设”等外围政策上做文章,突出重点、片面发展少数优势学校的思路并没有根本改变。很多地方仍在实行变相的重点学校制度,以示范学校、实验学校、星级学校等名义打造少数豪华奢侈的“名牌学校”。 1995年7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评估验收1000所左右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的通知》,这无形中对义务教育阶段重点学校制度又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重点学校制度不仅未见受损,各种名目的重点学校甚至越来越多。在广东,1993年建立了中小学等级评估制度,启动了省一级、市一级、县(区)一级学校的评估。至2005年底,全省共评出各级等级学校6400多所。这些等级学校集中了当地最好的教育资源,包括校舍、设备、师资和生源。而在一些地区,教育官员出于“快出政绩、出好政绩”的需要,常常把工作重点放在某几所学校硬件设施、师资力量和升学率上面,搞形象工程,期望通过办几所所谓的“窗口学校”、“示范学校”来显示其工作的业绩,于是乎,为了办好重点学校,教育资源几乎全部倾斜到几所学校上,而面上学校就只好作出牺牲了。这种倾向,更加大了教育资源配置的失衡。   由于教育资源配置政策的失衡,我国同一地区内各学校之间发展不平衡的情况可以说在世界上是相当突出的。笔者近年来去过一些西方国家考察中小学,每次看到的硬件最好的中小学都没有我们国内一些名校那么好,但每次看到的所谓最差的学校则都比我们国内的面上普通学校要好得多。在我国,在一些城镇,为数极少的窗口学校拥有了几乎超过欧美国家水平的现代化的校舍、设备,集中了该地区几乎大部分优秀师资,而相邻不远的地方,许多面上学校则空间局促,设施陈旧,师资水平更是相形见绌。   重点学校政策是我国特殊历史时期的产物,它的出现,使教育基础较为薄弱的我国出现了一批办学水平较高的学校,也确实促进了一大批各领域高级人才或精英人才的培养。但这种集中优质教育资源进行“精英教育”的重点学校制度,一开始就显示出其不公平的特点。由于重点学校有特殊政策的扶持,优先拥有了其他学校所无法获得的教育资源,包括优先的财物获得权、优先的“优等生”选拔权、优先的优秀教师使用权,与普通学校完全不是处在同一起跑线或平台上,从而与普通学校形成了巨大的差距。这种失衡的教育资源配置政策,严重地损害了教育公平,引发了社会矛盾,引起了社会群众的不满。这些年,一些地方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各种形式的择校生现象屡禁不止,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势,已受到了社会的抨击。在一些城镇,“条子”、“银子”满天飞,多少家长通过无孔不入的各种关系,或“自愿”交纳价格越来越高的赞助费,将自己的孩子转到他们心仪的学校就读,其根源就在于区域内优质学校缺少和校际差距明显。    2. 教育投入不足使面上学校长期处于“贫血”状态      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城乡差别和校际差别,与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状况也密切相关。   一方面,义务教育投入长期以来实行了“地方为主”的体制,但在投入“重心下移”的同时,地方财政对税收的支配权却在减弱。1994年分税制改革前,我国实行税收分成财政体制,国税占整个税收比例的38%,地方税收占整个税收的62%。1994年实行分税制改革后,国税比例上升到52%,地税比例下降到48%,这意味着在税制改革中,地方财政实力相对下调。特别是县级财政,可支配的税收的比例已明显下降。在这背景下实行“基础教育地方负责、分级管理”,教育欠债便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许多县乡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县乡财力极其匮乏,客观上已经无力担负实施义务教育所需的庞大支出。曾一度出现的大面积拖欠教师工资和数量巨大的“普九”欠债就是这一情况的真实反映。   另一方面,有些县级政府由于对教育缺乏应有的重视,未能履行应尽的责任,也造成了县域内义务教育投入不足。无可讳言,在部分县(市、区),一些党政领导重视教育仅仅停留在口头上,没有真正负起发展义务教育的责任,既没有真正把教育列入优先发展议事日程,也没有想方设法增加教育的投入,有的存在严重的“等、靠、要”思想,甚至说出发展教育“上级给多少钱,我就办多少事”的话。有的县(市、区)领导经常说教育投入少是因为财政困难,但实际上,当地搞一个文化广场就花了几百万以至上千万元,政府各部门建的办公楼也不比省城差。更为严重的是,前几年,有些县级财政不仅没有落实教育经费“三个增长”的要求,甚至还挪用、挤占教育经费,如将学校收取的杂费用于发放教师工资,或将上级转移支付用于教育发展的资金挪作它用,存在挪用或错位使用的情况。   教育经费的不足,必然使政府无法兼顾到数量众多的面上学校的发展,无法做到办好每一所学校,于是面上广大学校便长期处于“贫血”状态,与优质学校的差距越来越大。      三、县域内义务教育公共资源公平配置的依据和意义      县域内义务教育公共资源公平配置,是指在配置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的教育资源的时候,从教育公平的要求出发,按照分配均等的原则,使教育资源在每个受教育的学生之间相对平均的进行分配,保证每一个参与资源分配的个体占有均等教育资源的机会,从而保障所有适龄儿童少年接受教育的权利。也就是说,义务教育资源的分配要从办好每一所学校的角度出发,相对均衡地划拨经费、配置师资,并给予相对薄弱的区域和学校以倾斜,使每一所学校在相同的条件下拥有获得等量资源的机会,使每一所学校都具备发展的基本条件,从而缩小城乡学校的差别和同一区域学校的差别,提高县域内所有学校的整体水平,促进每一位适龄儿童少年的健康成长。简言之,就是在配置县域义务教育资源的时候坚持和落实教育公平的原则。   强调县域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性,是基于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基于当前教育公平的实际,基于教育公平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1. 教育作为一种公共品,必须遵循公共品供给中的公平性原则   县域内义务教育公共资源为什么必须公平配置,这个问题常常与教育公平的理论联系在一起。而关于教育公平的问题,理论界早就做过较为深入的研究,并得出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结论。公共经济学指出,教育是一种公共品和服务产品,必须遵循公共品和服务产品供给、分配中的公平性原则。而不同阶段教育的公共品属性是不同的,教育的级次越高,其消费的排他性方面会逐步增大;教育的级次越低,其公共品的属性越强。义务教育是依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具有明显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公共经济学进一步指出,公共品的供给必须满足社会的需要,落实各项社会目标。政府提供公共品和配置公共资源,必须维护每一个阶层、每一个公民的合法权益,为他们提供尽量公平的服务,通过公共品供给服务尽量促进社会的公平和和谐。要采取补贴或其他配套政策,保证各个阶层包括低收入者都具有获得公共品的权利,获得公共品的机会均等,并保证最低的公共品消费水平。就教育而言,政府在制订义务教育的政策中,无论是教育机会的提供还是教育资源的配置,首先理所当然地必须落实公平的原则,在现实社会条件下实现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可能的教育平等,保证让每一个人按法律规定接受教育,保证每个人都能尽量平等地享有教育条件,从而实现全体社会成员的教育利益。      2. 当前教育公平的焦点是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公共资源的公平配置   我国从1985年开始实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经过十几年的努力,我国已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目标。同时,大力推进实施免费义务教育,2007年,我国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2008年春又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课本费。应该说,义务教育入学机会的平等,在我国已基本得到实现。在解决入学机会平等以后,我国义务教育公平的关注点自然而然就转到条件的均等上来。由于我国是穷国办大教育,教育规模巨大,但教育资源有限,许多地方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是硬冲刺上去的,普及水平是提高了,但办学条件并没有完全跟上去,有些地方连基本的教学设施也十分缺乏。因此,普及义务教育以后,必须办好每一所学校,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水平,以进一步实现教育公平。   而推进教育资源的公平配置,当务之急是解决县域义务教育公共资源公平配置问题。由于地区之间的教育资源配置水平的差距有着历史的复杂的原因,特别是与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密切相关,解决问题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也需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这个宏观环境的改善等因素的配合。而区域内的不均衡发展虽有历史的原因,但很大程度上是教育资源配置政策决定的。为什么在同一区域,在同一级政府的领导下,城乡之间、不同学校之间的教育资源会有这么大的差别,根源就是我们的教育资源配置体制和政策导向。因此,调整教育资源配置政策,公平配置教育资源,就不只是政府必须作为,也是可以大有作为的事情了。      3. 推进教育资源的公平配置,促进教育公平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义务教育是国民教育的核心和基础,是一个国家或社会及其所有成员能正常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条件,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因此,义务教育更要求落实公平待遇,除了保证起点平等(即入学权利、机会平等),对每一个接受义务教育的儿童都应使其达到国家规定的最低教育标准,也就是要对儿童进行符合义务教育标准的“充分教育”。只有落实教育公平,让一代青少年同在蓝天下,普遍接受国家规定的义务教育,同样享受到人类文明的成果,才能使每一个人都得到发展,才能全面提高整个民族的素质,才能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同时,义务教育也是社会发展的一种平衡器、稳定器,它能增进社会平等,促进社会稳定。公平的教育可以使人们摆脱其家庭背景、父母出身以及家庭收入状况等因素影响,通过学习获得人力资本改变自身的状况,获得更多、更平等的经济和社会活动机会,不仅有利于公平竞争,也有利于防止社会不公平的进一步扩大,可以成为缩小居民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的政策手段。因此,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公共资源的公平配置,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落实教育公平,对于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和谐社会的建设,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责任编辑王蕾

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强化什么普惠发展

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强化 学前教育、特殊教育 普惠发展。教育(Education)狭义上指专门组织的学校教育;广义上指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拉丁语educare是西方“教育”一词的来源,意思是“引出”。教育者按照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根据学校条件和职称,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心智发展进行教化培育,以现有的经验、学识授人,为其解释各种现象、问题或行为,以提高实践能力,其根本是以人的一种相对成熟或理性的思维来认知对待事物。人在其中,慢慢对一种事物由感官触摸到认知理解的状态,并形成一种相对完善或理性的自我意识思维。但同时人有着自我意识思维,又有着其自我的感官维度,所以任何教育性的意识思维都未必能够绝对正确,而应该感性式的理解其思维的方向,只要他不偏差事物的内在。教育又是一种思维的传授,而人因为其自身的意识形态,又有着另样的思维走势,所以,教育当以最客观、最公正的意识思维教化于人,如此,人的思维才不至于过于偏差,并因思维的丰富而逐渐成熟、理性,并由此走向最理性的自我和拥有最正确的思维认知,这就是教育的根本所在。教育也是一种教书育人的过程,可将一种最客观的理解教予他人,而后在自己的生活经验中得以自己所认为的价值观。教育,是一种提高人的综合素质的实践活动。

加快什么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

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强化学前教育、特殊教育普惠发展”。教育部实施的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和县域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督导评估两项重要工作,其落脚点是将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落在实处。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教育的实惠。自商南县被教育部确立为陕西省首批创建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和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以来,上下联动、齐心协力,共谋创建路径,确保2022年底前顺利通过验收。树立“一盘棋”思想,强化属地管理职责,层层包抓压实责任。为顺利推进“两个创建”工作,强化属地职责,县科教体局成立了创建工作专班,下设综合协调组等3个工作组,统筹抓好“两个创建”工作的安排部署、任务分解、过程督导。多渠道筹措资金,强化经费保障,让创建工作无后顾之忧。县委、县政府充分发挥县财政投入的引导和保障作用,重点向教育重点项目、薄弱学校改造、教师队伍建设倾斜。把握时间关键点,强化责任清单,倒逼任务落实。为确保创建工作取得实效,为县委、县政府和全县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答卷,县科教体局在创建工作中用算清“三笔账”强化“四个清单”意识,不断强化对各个校(园)的跟踪改进。

关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资料,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每个孩子都有公平、有质量的教育,是每个家庭的愿景,是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内容,也是人力资本积累和共同富裕的基础。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战略任务。均衡的基本内涵应该从地理均衡转向群体均衡,使教育资源与人口流动、学龄人口的空间分布动态匹配。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城镇外流人口3.31亿人,其中乡村外流人口2.49亿人。2023年城镇化率超过64%,适龄教育人口由农村转移到城镇,在校学生城乡分布变化较大。但教育资源配置方式改革的速度跟不上城市化的步伐,教育相关资源无法顺应人流动态配置。与此同时,“城市大而拥,农村小而空”问题突出,城市大班额、大专文凭不足,但部分农村教育资源因人多地少而空。另一方面,转移支付资金的分配没有充分考虑常住人口的分布和流动人口的因素,一些地方政府承担了过重的流入人口义务教育支出责任,教育资源与常住学龄人口不匹配。结果导致教育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出现不应该出现的“社会排斥”,严重损害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效果。新时代推进义务教育高质量均衡发展,教育资源规划配置要彻底改变静态地理思维,注重与人口流动的一致性,动态社会资源配置要“以人为本”。为此,我们建议:一是统筹进行义务教育资源规划配置。根据城市化进程、人口流动、学龄人口变化趋势,科学预测学龄人口数量和空间分布,早期研判学位供求变化,分析教育资源承载能力,合理编制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规划,健全城乡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编制统一配置和区域动态调整机制,提高教育资源配置有效性建立新的教师补充机制,着力解决乡村教师结构性短缺和城镇教师短缺问题。完善农村校舍处置的法律依据,盘活农村闲置校舍等存量教育资源。深入推进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整治和能力提升工作,在改善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有需要的农村小学校和教育基地基本办学条件的基础上,着力通过数字化手段提高办学能力,提高办学质量。二是改革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合理确定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保障标准和统一保障水平。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分配制度,根据学生人数、教育成本、地方政府财力等因素合理确定转移支付标准,增强补助资金与学生规模、城乡教师结构和地方财政教育发展保障能力的匹配性,改革基于户籍的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方式。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经费的义务教育投入稳定增长机制,积极引导社会力量支持义务教育发展。办好义务教育要走群众路线,不能遏制人民群众参与办学的积极性。三是逐步加强“钱随人走”的政策力度。义务教育经费的“可携带”资金包括学生人均公用经费标准和“两免一补”资金。目前,学生平均公共经费标准为小学650元/年、初中850元/年,“可携带”教育经费对流入地教育经费支出杯水车薪。以外来人口较多的广东省为例,2020年普通小学和普通中学生一般公共预算公共经费分别为3047.22元和4282.69元,较大的经费支出压力使得地方政府解决人口流入地义务教育问题的积极性不高。为此,要改革完善义务教育经费负担机制,适当转移地区流动所引发的义务教育事权和支出责任,逐步扩大经费可支配范围,加强“钱在人为”政策的实施力度。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当地自考/成考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老师,免费领取复习资料:https://www.87dh.com/xl/

区域经济均衡发展工作小结

去年,是我区发展进程中不平凡的一年,面对国内外环境的深刻变化,我们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政协的监督帮助下,围绕“建设科技,实现科学发展”主题,把握一个定位、抢占三个高地、打好五个攻坚战,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圆满完成区xx届人大六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预计,地区增加值162亿元(考核口径),同比增长18%。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43亿元,同比增长19.5%。区级财政收入27亿元,同比增长12%。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在3.4%以下。节能减排完成市下达任务。 一、推动发展方式转变,区域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解难题、促转变、上水平活动取得实效。余名干部深入基层解难题、办实事,企业诉求问题全部得到解决。完善扶植企业发展政策,表彰家功勋、明星、重点企业,民营企业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力军。行政审批服务再提速,审批事项减少%,审批要件减少%,按时办结率100%。新注册企业家,同比增长%。规范企业经营行为,建成税源信息共享平台和企业信用管理系统。严格监管食品、药品等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领域,稳控市场物价,治理无照经营,专业市场商铺全部亮照、依法纳税,全区零散税收增长%。 科技建设规划起步。认真办理人大代表一号议案,编制“科技”建设规划,大力推动科技产业发展。启动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计划,筹措资金万元,支持企业创业发展。登记注册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家,、、、等品牌企业引领产业发展,九安电子成功上市,久荣、泰普等骨干企业迅速成长。科技园实现技工贸总收入亿元,继续保持30%的增速,建成普天创达等一批科技企业孵化基地。深化与高等院校战略合作,成立“区青年博士服务团”,推进产学研结合。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专利申请和授权量保持全市。大力推进科技普及,举办“建设科技、服务发展”高层论坛和第24届科技周,提升政府门户网站功能,整合视频监控共享系统,推广电子商务平台应用,利用太阳能辐射板技术改建科技实验小学,成为全市观摩亮点。 服务业发展步伐加快。获批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成立特色商圈管委会,加快业态调整,统筹协调服务,打造服务业聚集区。·地区文化旅游商贸服务业快速发展,品牌影响力不断增强。地区商务会展经济活跃,举办市第三届汽车文化节、第十届国际啤酒节以及多场大型文艺展演。·科贸服务功能日趋完备,荣华时代广场等大型卖场集聚效应显现。金融服务业健康发展,新引进金融企业38家,发展银行分行投入运营。楼宇入驻率、贡献率显著提高,税收增长30%。服务业增加值亿元,同比增长%。 重点项目建设成果显著。实施经济发展百个重点项目,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0亿元。15个城市建设项目总规模万平方米,酒店等项目建设进展顺利。25个服务业项目总投资亿元,、等一批商贸项目建成开业,奥城国际风情街等特色商业街落成开街,劝业场、家居等项目投入运营。个科技发展项目%以上投入应用,重点项目建设助推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积极拓展项目引进渠道,利用津洽会举办招商引资暨重点项目推介活动。全年招商引资协议额127亿元,到位额亿元,超额完成全年任务。 规划建设稳步推进。完成产业布局和社会事业发展规划。路五金城二期开工建设,红星美凯龙等品牌商家签约入驻,举办中国北方五金博览会。光电子产业园项目进入土地整理阶段。天拖地块完成规划。奥迪、福特、斯柯达3家品牌汽车4s店落户道,c92创意产业园一期企业入驻率达80%。筹资1.5亿元建设路网,道(西段)、密云路、冶金路、临潼路等一批道路彻底改造。统筹社会事业发展,提升改造6学等7所学校,启动黄河医院门急诊楼建设,一批重点工程带动建设呈现良好开端。 二、加强城市建设管理,城区环境发生明显变化 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完善区域路网、停车场、电力设施等专项规划。复康路综合立交桥竣工,快速路西北半环通车。改造、等市政道路27万平方米,新建改造排水管道12公里,改造29片小区低压电力设施和11片小区自来水旧管网,做好居民燃气管网维修养护。完成卧福里、拆迁,全区拆迁面积达11万平方米,建成还迁安置房11.7万平方米,5318户中低收入家庭享受住房保障。一批社区配套用房投入使用,物业服务管理面积达2474万平方米。完成内燃机厂等5宗地块土地整理。在建项目总面积达409万平方米,竣工135万平方米。 市容环境管理水平明显提升。完成城市管理重点项目。奋战300天综合整治市容环境,32条道路、100个社区整治一新,整修建筑392万平方米,楼房“平改坡”104栋,新建提升绿地116万平方米,打造、青年路等精品道路和荣迁东里、莲安里精品社区,提升改造南苑公园。新建改造一批公厕和垃圾转运站,对路、道等9个地区及17条脏乱道路进行专项治理,拆除社区违法建设3万余平方米,封堵私开门脸处。完成生态城区建设行动计划,区域空气、水质等环境质量明显改善。贯彻落实《市城市管理规定》,建立运行监督管理机制,实行社区保洁承包责任制,推广市容环境路段负责制,城市管理效能不断提升。 三、着力改善民计民生,各项社会事业繁荣发展 社会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实施社会保障和扶贫助困重点项目。积极开发就业岗位,安置就业4.78万人,完成全年目标的%。投入万元对万低保户、低保边缘户和低收入困难家庭实施救助,为254户重残特困家庭免费安装暖气,实行临时救助、个人负担部分再保险等措施,减轻困难群众就医负担。社会保险参保居民达万人,保持全市。扶持建成康泰老年公寓和一批社区日间照料站,提供托老和居家养老服务,名困难老人享受政府补贴,为全区万岁以上老人发放公交乘车免费卡,荣获全国养老服务社会化示范区称号。积极开展红十字救济、慈善募捐活动,支援青海玉树、甘肃舟曲等灾区建设。社会保障工作卓有成效。 和谐社区建设深入扎实。居委会、社工站工作机制不断健全,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完成“十百千”社工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目标。深入开展“五个一”创建活动,新建20个文明社区,基本完成道街整街建制创建。社区教育网络不断健全,创建欣苑公寓等一批学习型社区,评为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社区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建成妇儿保健中心,首创“国医堂”,评为首批全国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新增体育健身路径63处,347个社区文化社团遍布全区,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发展社区便民商业,建成西湖道、烈士路标准化菜市场和一批连锁便民店。“同在一方热土、共建美好家园”活动深入人心。 各项社会事业长足发展。优化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第二批7所中小学现代化标准建设全部达标,完成13所学校校舍加固工程。加强教师队伍建设,8名教师入选市未来教育家奠基工程。职业教育、特殊教育等各类教育协调发展,评为市教育工作先进区、全国学前教育先进区和阳光体育先进区。实施文化大繁荣大发展重点项目,举办第九届读书节、第五届中国·妈祖文化旅游节,首届谭派京剧艺术研讨展演活动引起强烈反响,完成庄王府修缮并建成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各类主题博物馆达15家。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实施药品零差价销售,完成百年水阁医院重建。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开展,竞技体育成绩突出,获十二届市运会奖牌总数第一名,勇夺亚运会2枚金牌1枚银牌。完成第六次人口普查,人口和计划生育、侨务外事、民族宗教、双拥共建、人民武装、人民防空和档案管理等工作取得好成绩,国防教育经验在全国推广。 社会公共秩序安全稳定。开展“法治”创建活动,通过“xx”普法检查验收,评为全国首批法治城区创建先进单位。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全年未发生重特大刑事案件。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区长热线、电子信箱、为民服务专线办理群众反映问题5320件。严格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调处化解矛盾纠纷,坚持信访联席会制度,解决一批群众信访难点热点问题。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加强对建筑工地、特种设备、危险化学品等领域的检查监管,及时消除各类安全隐患,“平安”建设扎实推进。 四、强化政府自身建设,依法行政水平不断提高 坚持依法行政,办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议案、建议和提案193件,满意率100%。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列席政府常务会议,视察重点工程,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的监督帮助。政务公开不断深化,行政权力透明公开运行取得实效。努力规范行政行为,清理规范性文件130项。政府机构改革顺利完成。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开展行政效能检查评估,加大政务督查和行政绩效考核力度,公开招聘处科级领导干部,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工作能力显著提高。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不断完善。加强审计监督,完成15名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和8项审计调查、审计调研。厉行勤俭节约,严格执行政府采购制度,减少各项公务开支,有效降低行政成本。 去年,我们虽然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还要清醒看到存在的差距和不足。一是产业结构尚不合理,转变发展方式的任务还十分艰巨。二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缓慢,重大项目建成见效不明显。三是部分地区脏乱现象仍然存在,城市管理长效机制还有待完善。四是部分群众生活比较困难,改善民计民生还需花更大气力。五是公共服务水平不够高,作风建设还有待加强。对上述问题,我们要高度重视,在今后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经济发展形势虽然总体向好,但金融危机的影响尚未消除,全区上下克服困难,抢抓机遇,合力拼搏,取得了经济持续增长,社会繁荣发展的显著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市、区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得益于区人大、区政协和离退休老领导、老同志的监督帮助和支持。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全区各族人民、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向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驻区部队,向所有关心支持区发展的海内外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湖南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问题成因与对策】

2006年9月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Vol.5 No.5 第5卷第5期JournalofEducationalScienceofHunanNormalUniversitySep.,2006 湖南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问题成因与对策 徐烈辉1,李 琳2 (1.湖南体育职业学院办公室,湖南长沙 410014;2.湖南大学经贸学院,湖南长沙 410079) 摘 要: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发展理念,已引起了政府部门和学术界的普遍关注。此研究从城乡之间、东西部地区之间、县域之间三个不同区域角度分析湖南基础教育发展的非均衡状况;从经济、文化、制度与政策等多视角剖析导致湖南基础教育非均衡发展的原因;最后,提出促进湖南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策略。 关键词:湖南;基础教育;非均衡发展;均衡发展 中图分类号:G4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124(2006)05-0083-05 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核心内涵是指政府提供给每个公民相对均等的受教育权利、机会与条件,以实现教育的公平与公正。它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区域教育层面的均衡发展;二是学校层面的均衡发展;三是学生层面的均衡发展。其中区域间的均衡属于宏观层面的均衡,学校与学生个体间的均衡属于微观层面的均衡。本文主要从宏观层面即从区域层面来探析湖南基础教育的非均衡发展状况、成因及对策,以期为政府部门制定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相关决策提供理论参考。 浪费现象较严重。从教师质量看,农村小学教师、中学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为97.96%和16.39%,分别较城市同一指标值99.49%、60.01%低1.53个百分点和43.62个百分点,较全省平均水平98.35%和29.98%低0.35个百分点和13.59个百分点,农村中学教师素质低的矛盾异常突出。 同年,农村小学生均教学设备值、中学生均教学设备值分别仅相当于城市同一指标值的18.22%和29%。相反,农村小学和中学校舍危房率分别是城市同一指标值的2.31倍和4.46倍。可见,湖南农村与城市相比,教师数量(中学阶段教育)不足、整体素质低、办学条件差、校舍危房改造任务重的矛盾非常突出,基础教育资源城乡差异明显(见表1)。 从教育质量看,2003年湖南农村每万人口在校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分别较城镇同一指标值少5人、312人和362人,其中每万人口在校初中生与高中生分别仅相当于城镇的60%和9.7%。这说明农村基础教育层次低,初中阶段与高中阶段教育发展严重滞后。同年,农村小学辍学率、初中辍学率均高于城市,尤其是初中辍学率达4.67%,较城市(2.62%)高出2.05个百分点。由此可见,湖南城乡基础教育质量差异明显(见表2)。 从教育规模看,2003年湖南农村校均在校小学生144人,校均在校中学生63人,校均在校小学生人数仅相当于城市(655人)的22%,校均在校中学生数尚未及城市(529人)的12%;这两个指标也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90人、227人)。这表明,湖南基础教育规模城乡差异明显,农村教育规模尤其是中学教育规模严重不足的矛盾异常突出。 一、湖南基础教育非均衡发展的主要表现 由于自然、历史、社会、经济等多方面的原因,基础教育发展不均衡现象在湖南表现得尤为明显。从区域视角看,湖南基础教育发展不均衡集中表现在城乡之间、东西部地区之间、县域之间的发展不均衡;非均衡发展的具体内容又表现为教育资源、教育规模、教育质量与教育效益等方面。下面就从三个不同区域角度分析湖南基础教育发展的非均衡状况。 1.城乡之间的非均衡 从教育资源看,2003年湖南农村小学、普通中学的生师比分别为17.83、18.87,城市同一指标值分别为18.81、18.35,农村小学生师比低于城市,同时,也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而普通中学生师比又高于城市与全省平均值。这就是说,与城市相比,农村小学教师数量相对过剩,而中学教师数量又不足。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数量过剩,师资使用效率过低,资源 收稿日期:2006-07-18 基金项目:湖南教育科学 十五 规划重点课题 湖南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 (XJKO3AZ003)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徐烈辉(1963-),男,湖南益阳市人,湖南体育职业学院办公室副教授; 李 琳(1965-),男,湖南娄底市人,湖南大学经贸学院教授,博士。 生师比小学 城市县镇农村全省 18.8117.9417.8317.98 普通中学18.3519.0618.8718.85 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小学99.4998.9597.9698.35 普通中学60.0133.6416.3929.98 小学1601.28302.69291.81462.76 生均教学设备值 (元/人) 普通中学937.95432.93271.60438.63 校舍危房率(%)小学2.754.586.365.71 普通中学1.372.996.113.85 区域 资料来源:根据 湖南教育事业统计年鉴2003 相关数据计算而来。 在这里小学专任教师学历合格是指中师或高中及以上;中学是指大学本科及以上。 表2 湖南城乡基础教育质量对比 区域城市县镇农村全省 702703 469574 39160 每万人口在校学生数(人)小学生707 初中生481 高中生401 小学学龄人口入学率(%)98.2098.3698.3998.56 小学辍学率(%)00.160.790.43 初中学龄人口入学率(%)99.3896.4096.4096.26 初中辍学率(%)2.624.664.674.28 资料来源: 湖南教育事业统计年鉴2003 以及根据相关数据计算而来。 2.东西部地区之间的非均衡 如全国一样,由于历史与现实的原因,湖南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形成了三大梯级地区 发达的(相对而言)东部地区(即由长沙、株洲、湘潭、岳阳、衡阳、郴州6市构成的 一点一线 地区)、较发达的中部地区(包括常德、益阳、邵阳、娄底、永州5个地市)、落后的西部地区(由湘西自治州、张家界市、怀化市构成的 大湘西地区 )。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三大梯级地区相对应,教育发展也形成了三大梯级 东、中、西部地区。三大梯级地区之间基础教育发展的非均衡现象明显地存在,其中又以东西之间的非均衡状况尤为突出。与东部地区相比,西部地区教育资源缺乏、教育规模不足以及教育质量亟待提高的矛盾较为明显。 从教育资源看,2003年西部小学、初中、高中生师比三个指标值均低于东部,说明西部师资使用效益偏低,资源浪费现象较严重。从教师质量看,西部地区小学、高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为97.77%、66.99%,分别较东部同一指标值(98.14%、72.57%)低0.37个百分点、5.58个百分点,同时西部这两个指标值均低于全省平均值(98.02%和69.85%)。同年,西部小学、初中、高中生均校舍面积三个指标值均低于 东部;相反,校舍危房率却均高于东部,分别较东部高出1.61个百分点、2.12个百分点和1.01个百分点,其中湘西自治州小学危房率高达12.79%(见表3)。由此可见,东、西部地区基础教育资源存在明显差异。 从教育质量看,表4显示,表示基础教育质量的三个正向指标 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小学五年巩固率、小学毕业入学率,西部均低于东部,三个指标依次低于东部0.57个百分点、0.73个百分点、2.76个百分点;相反,表示基础教育质量的两个负向指标 小学辍学率、初中辍学率,则西部均高于东部,其中小学辍学率西部是东部的4.1倍,初中辍学率是东部的2.2倍,同时,西部这两个指标亦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这表明,西部地区义务教育 巩固、提高 的任务相当繁重,基础教育质量东、西差异明显。 从教育规模看,2002年西部与东部相比,在校小学生数仅相当于东部的37%,在校中学生数仅相当于东部的26%;校均学生数也较大幅度地低于东部,校均小学生数相当于东部的66%,校均中学生数相当于东部的78%;同时,西部校均学生数指标均低于全省平均值。西部基础教育规模明显不足。 表3 湖南东、西部地区基础教育资源对比 区域东部西部全省 生师比 小学19.1517.6219.15 初中19.0618.4618.88 高中17.9816.9918.52 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小学19.1497.7798.02 89.76初中89.71 高中72.5766.9969.85 生均校舍面积(m2) 小学初中高中7.246.126.70 5.615.315.62 16.3815.6215.12 危房率(%)小学4.355.964.89 初中5.107.225.20 高中1.902.912.10 资料来源: 湖南教育事业统计年鉴2003 以及根据相关数据计算而来。 区域东部中部西部全省 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99.8799.7899.3098.56 小学五年巩固率(%)99.9899.3799.2599.58 小学毕业入学率(%)99.5398.2396.7798.76 小学辍学率(%) 0.110.410.450.42 初中辍学率(%) 2.203.024.853.30 资料来源: 湖南教育事业统计年鉴2003 以及根据相关数据计算而来。 3.县域之间的非均衡 县域基础教育发展非均衡,主要是指县与县之间(包括县市)和县域内部基础教育资源、规模、质量和效益等方面所 存在的差异。随着农村义务教育的投资体制由 以乡镇为主 向 以县为主 转变,县域基础教育发展非均衡已成为区域教育发展不均衡的主要表现形式。 (1)义务教育资源非均衡状况明显 湖南县域间义务教育资源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师资力量的不平衡以及生均教育经费支出的差距。 在师资方面,2001年全省各县市小学每百个学生拥有专任教师数平均为4.89人,最高的县达6.87人,最低的县仅3.31人,极差率达2.1倍。同时,县市之间教师质量差异明显。 在生均教育经费支出方面。以1996年生均公用经费支出为例,全省各县市小学平均为225.41元,最高的县达400元左右,最低的仅100元左右,变异系数达28.31%;初中生均公用经费支出平均为422.09元,最高的桂东县达930.94元,最低的仅210元左右,变异系数达27.41%[1]。 (2)义务教育质量失衡现象严重 目前,湖南县域义务教育质量和效益总体上有待提高,且各县市之间的差异相当明显,主要表现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入学率和按时毕业率等方面的差异。 从义务教育阶段的入学率来看,2001年全省农村县市小学学龄人口的入学率仅为83.63%,较全省平均水平92.97%低9.34个百分点。有11个县当年小学入学率在70%以下,最低的县仅54.57%。 从九年义务教育的按时毕业率来看,2000年县域平均为71.17%,较全省平均值低3.36个百分点,且各县市之间差异显著。九年义务教育按时毕业率的极差达38.86,最低的县仅51%,说明湖南县域九年义务教育巩固提高的任务相当艰巨。 [1] 2004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8617.48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2838元,后者仅相当于前者的33%。从1995~2004年十年间,城乡人均收入之比除了1995~1997年间略有下降外(由3.3 1下降到2.56 1),从1998~2004年呈逐年爬升之势,从1998年的2.63 1上升到2004年的3.04 1。 随着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不断拉大,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出现较大落差。从恩格尔系数看,2004年城镇居民为36.02%,农村居民为54.15%,消费结构差异明显。 (2)显著且不断扩大的东、西部经济差异 湖南东部 一点一线 地区,由于优越的地理位置,发达的交通运输网络,良好的经济基础,以及省政府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积极实施的 一点一线 优先发展的非均衡发展战略举措,使东部地区产生了明显的 洼地效应 ,吸纳周边地区人、财、物等经济要素的流入和产业的优先布局,使该地区获得优先发展和进一步的繁荣;相反,大湘西地区,由于地理位置偏僻,自然条件差,交通不便,经济基础薄弱,经济发展受到很大制约,尽管近年来随着湖南实施 大湘西开发 战略的启动,经济发展速度有所加快,但由于该地区底子太薄(是湖南贫困人口集中的地区),与东部地区发展相比, 马太效应 难以在短期内改变,东西部经济差异非常明显且呈扩大之势。2004年,东部地区GDP为3420.44亿元,人均GDP为12118元,同年,西部地区同一指标值分别为658.67亿元、5448元,西部人均GDP仅相当于东部的45%;从1998~2004年,东部人均GDP从6477元增加到12118元,尽管西部也相应地从3282元增加到5448元,但东西部差距却从3195元上升到6670元,东西部人均GDP差距扩大了1.09倍。从GDP增长速度看,2001年,东、西部分别为10.7%、8.7%,东部较西部高出2个百分点,2004年,西部GDP增长速度首次突破两位数达10.8%,同年东部为13.1%,东部较西部高2.3个百分点,增长速度上的差距也趋于拉大。 (3)显著且不断扩大的县域经济差异 2003年在湖南88个县市中,GDP值最高的长沙县为1254233万元,最低的古丈县为33040万元,后者尚未及前者的3%;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最高的长沙县为1746334万元,最低的古丈县为7226万元,后者尚未及前者的0.5%;人均GDP最高的长沙县16291元,最低的永顺县2436元,后者仅及前者的15%;财政收入最高的长沙县为42565万元,最低的古丈县为1278万元,后者仅为前者的3%。由此可见县域之间经济差异异常明显。不仅如此,县域间经济差距呈扩大趋势。从1998~2003年,县域间GDP值最高值与最低值之比由31.98:1扩大到37.96 1,财政收入最高值与最低值之比由26.43 1扩大到33.31 1,差距扩大之势明显[1]。 二、湖南基础教育非均衡发展的原因探析 1.经济因素 经济发展整体水平较低且区域间发展不协调是导致湖南基础教育发展不均衡的根本性原因。湖南作为发展中省份,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的矛盾较为突出。主要表现为城乡之间、东西部地区之间、县域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明显差异。 (1)显著且不断扩大的城乡经济差异 湖南作为农业大省,农村人口比重大,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消费水平差异明显且呈不断拉大的趋势,城乡二元结构较为突出。 湖南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显著的经济差异必然会引致彼此间教育发展的非均衡。经济实力较强的城镇地区、东部 一点一线 地区,教育供给能力较强,政府和家庭有条件增加教育投入,改善教育教学条件,促进教育发展。教育的发展又通过提高劳动者素质为社会提供更多的高素质人才来促进经济的发展,而经济的发展又为教育提供更坚实的物质支撑和更高的人才需求,有力地促进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与教育水平的提高,从而形成经济与教育之间的良性互动。相反,经济落后的农村地区和西部地区,教育的供给能力弱,政府和家庭教育投入力量严重不足,教育教学设施设备不配套,学校办学条件差且无力改善,教学质量差教育水平低,这反过来又制约和影响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教育与经济形成恶性循环,最终造成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经济与教育的非均衡发展。 2.文化因素 文化与观念的差异是导致基础教育发展不均衡的主要原因之一。落后的地方文化对湖南农村地区尤其是湘西贫困地区基础教育发展的制约作用表现得非常明显。大湘西地区,地处偏远,又是少数民族聚居区和贫困人口集中区,封闭而落后的地方文化对当地居民思想观念的影响根深蒂固,进而影响当地教育的发展。 首先,由于受传统价值观念的影响,当地广大民众包括一些政府官员科学文化素质低,对发展教育的重要作用与深刻意义认识不够,认为教育抓不抓问题不大。在经费安排上往往是 一上交、二财贸、剩下钱来给文教 。尤其是近几年来,一些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有蔓延之势,使本来就缺口大的教育经费因领导重视不够而难以有所改善,直接制约了当地教育的发展[2]。 其次,由于市场经济与大湘西贫困地区的自然经济的碰撞,一些地方不同程度地出现了 写文章的不如经商的,教书的不如屠猪的 脑体、脑商倒挂现象,使得一些家长感到 书包翻身 无望,于是便选择让孩子从事赚钱容易的家庭手工业、副业或外出打工,由此,不可避免地产生较为严重的辍学现象。 第三,由于当地教师教学理念的陈旧、教学方法落后、教学内容脱离实际等问题的存在,使学生容易产生因厌学而辍学,制约当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3.体制与政策因素 (1)义务教育体制本身的缺陷而引致的城乡教育资源配置失衡,是城乡基础教育发展不均衡的又一主要原因 特别是2002年农村税费体制改革以后,财政转移支付只是杯水车薪,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缺额增大,加剧了农村教育发展的瓶颈。2002年,湖南教育负债31.75亿元,其中农村中小学负债25.3亿元,占全省教育负债的79.7%。教育经费的不足,使农村无力改善办学条件,农村校舍危房率高、教师学历偏低的矛盾异常突出。农村教育资源稀缺不可避免地导致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滞后。 (2)政府政策导向的偏差 政府政策导向的偏向而引致区域间、校际间教育资源配置的失衡,是导致区域教育发展不均衡的原因之一。长期以来,政府的政策导向一直向重点学校、 窗口学校 、 实验学校 倾斜,大量的资金、高素质的 教师投入到了重点学校的建设中,使学校之间在办学条件、 师资水平和教育质量上相差甚远,从而造成大量的薄弱学校,使一些地区基础教育长期处于薄弱状态。 三、实现湖南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主要对策 1.加强经济薄弱地区的经济发展,缩小地区经济差异,为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经济是教育发展的物质支撑。区域经济的相对均衡发展(注意是指动态的、相对的均衡)是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基础。要实现湖南区域教育的均衡发展,必须加速经济薄弱的农村地区和湘西地区经济发展,增强经济对其教育的支撑能力。 (1)加速农村经济发展,增强农村经济实力 湖南农村经济之所以发展滞后,主要原因是农村经济结构转化缓慢,非农化程度低;农产品结构不合理,优质率低,农业创汇不高。因此,要通过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提高农业的增值能力与比较利益;加速乡镇企业发展,将乡镇企业发展与小城镇建设有机结合;依托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农村第三产业等途径,来加速农村经济发展增强农村经济实力。 (2)加速大湘西地区经济发展,夯实经济基础 湘西地区因经济发展的滞后而引致其教育发展的滞后是导致湖南东、西部地区基础教育发展不均衡的主要原因。因此,要实现东、西部教育的均衡发展,必须加速湘西地区经济发展夯实经济实力,以此来为其教育的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要通过积极培植增长极,通过增长极的乘数扩张效应来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力发展特色经济,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与效益等途径,来加速湘西地区经济发展[3]。 2.转变教育观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要实现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必须转变传统的 应试教育 ,树立新的教育观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1)大力宣传素质教育,使广大教育者对素质教育的本质内涵有一个全面、正确的理解 目前,不少教育管理者和教师对素质教育的本质理解不透、把握不准,一说到素质教育,就只知道加课程和科目, 只做加法,不做减法 ,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负担。实际上,素质教育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概念,并非对传统教育的全盘否定。素质教育的实质,就是适应时代要求,符合个体发展需要,并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中的先进的教育观念、教育思想和教育手段。当今的素质教育,是对传统教育的扬弃,是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全面素质为宗旨的教育理念、思想、方法、过程,但并不能算作任何一种固定的教育模式[4]。 (2)将素质教育落实到教育教学实践中,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一些地区把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摆设,会上在讲、标语在贴,而教育教学过程中实施得很少,素质教育还远未真正实施。采取有效措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显得非常迫切。一方面应根据新的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调整课程结构,加速课程形式和内容的改革,不断丰富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教育的内涵,整体推进包括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文化素质、技能素质等在内的全面素质教育。另一方面,应全面提升中小学教师 队伍的整体素质,提高素质教育实施的有效程度。目前,重点是要加大农村和湘西地区中小学教师培训的力度,落实校本教研制度的建设。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设立专款用于中小学教师培训,确保培训工作落到实处。要通过东部地区与湘西地区之间、重点学校与薄弱学校之间教师定期互相交流的方式,形成地区间、学校间教师流动机制,来促进落后地区薄弱学校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与整体素质的提高。 3.建立规范的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确保县域间教育经费投入的相对均衡 在我国现有的以县为主、实行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基础教育体制下,由于县域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而引致的县域间生均教育经费支出水平的差异已成为基础教育发展不均衡的主要制约因素。因此,建立完善规范的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明确各级政府对义务教育的财政责任,满足县域义务教育的总需求,显得非常重要。 (1)改革义务教育投入机制 要进一步加大中央、省、市转移支付的力度,特别是对于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县市,必须通过转移支付来保证义务教育经费的总量投入。全省要建立一个统一标准,并根据各县的实际可用财力,通过转移支付和专项拨款予以填补,绝不可因为是穷县而任意降低义务教育经费标准。而且,义务教育经费总量预算必须包括对贫困学生的资助费用。对于贫困家庭学生,要由乡、村政府逐级核实,免除其义务教育阶段的杂费,并免费提供学习用品和适当补助,确保贫困学生得到必要的资助。 (2)加大对县域高中阶段教育的经费投入 省级政府要设立并增加高中阶段教育的专项经费,省、市两级政府财政应对贫困县和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县市予以倾斜,重点扶持落后的湘西地区高中学校建设。同时,农村县市政府要广辟高中阶段教育经费渠道,着手把发展高中阶段教育列入政府的主要议事日程。要通过积极引导公办薄弱学校转制,充分调动民间资金投资于教育,以及大力鼓励民办高中学校的建设的方式,来多途径、多渠道解决高中阶段教育经费问题。 4.完善教育督导评估,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1)完善教育督导评估,实现基础教育发展的正确导向政府教育部门的督导评估对各地中小学的教育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评价与导向作用。各地纷纷花大力、投巨资,常常为的是某所学校上等级,做 窗口 。学校被评为三六九等,家长和学生自然地只能使出浑身解数,拼命往重点学校挤。这样的评估实际是变相促使基础教育两极分化,在某种意义 上讲,对基础教育均衡发展起负面导向作用。因此,应推 进中小学标准化建设,深化体制改革,合理配置资源,实现基础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的规范化办学。各地应把评估重点从 等级学校 转向 中小学标准化建设 上来,通过学校建设标准的法律规定,约束政府合理分配教育资源,使每所中小学校都能按照法定标准,拥有大体均等的物质条件和师资条件,从而在义务教育领域形成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 (2)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利用最大化一是促进各级各类学校布局结构合理化,不断提高学校建设标准。小学布局应以县为单位,坚持总体规划一盘棋,适当打破乡镇界限。既要考虑低龄儿童的就近入学,又要注意学校教育资源的实际拥有量,在合适的时候可以推行山区小学寄宿制。农村初中学校建设,既要改造薄弱初中学校,又要把一部分条件较好的小学转入初中。要下大力加强农村高中阶段学校的布局规划和建设,抓住县域教育竞争的战略重点。随着学龄人口高峰的逐步上移,应该把一些完全中学改为独立高中阶段学校。要通过 扩(大)、转(制、型)、(置)换、停(办) 等方式扩大优质高中学校的数量和规模,改造薄弱学校、 麻雀学校 ,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利用的最大化。二是专任教师特别是优秀教师的配备应相对均衡。对于相对贫穷的乡村学校,既要重视建立健全师资培养培训制度,更要注重高学历、高素质教师的直接配备。目前,必须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建立一套人员能进能出、职务可上可下、待遇能高能低的竞争机制,疏通城乡之间、乡镇之间教师合理流动的渠道。三是加强农村学校信息化建设。由县市政府统筹,建立信息化教学网络,并对各校的信息化教学资源进行相对均衡配置[1]。 [5] 参考文献: [1]聂劲松,黄龙威.县域教育发展不平衡的实证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2003,(11):19-22.[2]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发展研究所.湖南教育发展年度报告2004[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 [3]李琳.湖南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J].湖南社会科学,2004,(3):48-52.[4]聂劲松,彭天文.农村义务教育发展调研报告[J].当代教育论坛,2005,(5):12-15. [5]周峰.试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问题[J].教育研究,2002,(8):70-72. TheProblemsFormingCasesandCountermeasuresof BasicEducatiionBalancedDevelopmentofHunan XULie-hui1,LILin2 (1.Office,HunanSportsVocationalCollege,Changsha,Hunan410014,China; 2.EconomyandTradeCollege,HunanUniversity,Changsha,Hunan410079,China) Abstract:ThisarticleanalysestheunbalanceddevelopmentsituationsofHunanbasiceducationfromthreedifferentregionalviews.Fromeconomic、culturalandsystematicviews,itexpoundsthecausesresultingintheunbalanceddevelop-mentofHunanbasiceducation.Atlast,itputsforwardsthekeycountermeasurestostimulatethebalanceddevelopmentofHunanbasiceducation. Keywords:hunan;basiceducation;unbalanceddevelopment;balanceddevelopment

[韩、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经验及其启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一、韩、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主要经验  1.制定专门政策,优先扶持相对落后地区义务教育的发展  韩国和日本虽然是两个义务教育起步不同的国家,但在其推进义务教育发展的过程中,都特别关注到了相对落后地区的义务教育发展的实际困难,在不同的历史阶段,通过制定相应政策和法律来优先扶持落后地区义务教育发展。   二战后,韩国摆脱了日本的殖民统治,获得了民族的独立,国家百废待兴。为了发展本国民族教育事业,韩国政府在战后的第3年,即1948年,就制定并颁布了韩国第一部宪法《大韩民国宪法》。该法第16条确定了“全体国民具有接受均等教育的权利”,并确定了义务教育的免费原则,“初等教育至少是义务的、免费的”。但面对二战以及朝鲜战争之后凋敝的经济状况,韩国政府并没有在全国范围内马上实施免费的义务教育政策,而是制定法律来优先扶持相对落后的农村、渔村、岛屿等教育条件不利的地区。如1967年颁布的《岛屿·僻地教育法》就规定:各地方政府必须优先确保岛屿·僻地义务教育发展所需的经费,包括保证学校占地面积、完善教室等设施、配备教材和教具、免费供应教科书、提供通勤所需的交通手段、提供教师住宅、聘任适合的教师等工作顺利实施所需要的经费。20世纪80年代改革的《教育法》,也适时地将落后地区的义务教育的年限从6年延长到了9年,并于次年颁布的《关于实施初中义务教育的规定》,率先在全国的岛屿·僻地实施初中阶段的免费义务教育。[1]通过对相对落后地区义务教育的优先发展,缩小了韩国城乡义务教育发展的差距,从而为韩国80年代经济的腾飞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日本是亚洲第一个实现工业化的国家,也是亚洲第一个实行义务教育的国家。工业化国家的突出特征就是汇集了大量工业、商业的城市日益成为国家经济、文化中心,而广大农村地区则日益边缘化,并逐渐成为廉价劳动力的供给地。为了保证国家工业化进程中具有一定技术能力的劳动力供应,日本政府在其推进教育改革的过程中,也特别关注了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如针对1879年通过的《教育法》所规定的“农村小学所需要的教育经费全由地方政府负担,它包括购买土地、修建校舍、行政运转以及支付教师工资等”,而造成地方(町村)政府不堪重负的问题,1918年,日本政府颁布了《市町村义务教育经费国库负担法》的法律,该法决定由国家财政直接承担全国公立义务教育教师的部分工资。该法律的实施,一方面大大减轻了地方政府的经济负担,另一方面则有力地推动了日本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为日本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2.鼓励教师流动,促进义务教育师资配置均衡化   师资条件的均衡,是义务教育得以均衡化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由于经济文化发展程度不同,造成义务教育的发展条件在城乡之间、区域与区域之间事实上存在着的不同程序的差异性。教育条件不利地区的师资配置也会遇到相当大的困难。为了实现义务教育师资的均衡配置,韩国和日本政府都制定了较为有效的教师流动政策,通过教师的流动,动态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化配置。   韩国制定了《韩国教师互换制度》,该制定规划,韩国要求教师每隔二至四年,在本地城乡学校之间进行流动。韩国《教育公务员任用令》指出:为防止任用者或任用提请者所属教育公务员,在同一职位或地域上长期服务可能而导致的工作懈怠,以实施人事交流计划方式,可有效率地履行教师的义务。[2]韩国的教师流动制度,一方面有效地避免了教师因为在同一地域或地区服务时间过长而导致的懈怠;另一方面则促进城乡教师之间的相向流动,进而保障城乡中小学都享有质量相当的师资水平。   日本在二战后期就已经开始在公立中小学校推行教师的定期流动制度,且具有强制性和全员性的特点[3]。如果一名教师在同一所学校连续任教达10年以上,或者新任教师连续6年以上任教者必须交流到其他学校任教,所有教师都要服从这样的强制性规定。除了教师具有强制性的流动规定外,中小学校长也是常见的交流对象,他们主要由教育部长进行直接的任命和互换。为了鼓励教师到偏僻地区任教,1954年的制定的《偏僻地区教育振兴法》(1974年第四次修订)还设立了“偏僻地区津贴”,月津贴额在本人月工资和月扶养津贴总额的25%以内[4]。   3.注重义务教育从形式均衡向内涵发展的转变   20世纪80、90年代,日本通过制定或修订了一系列法律规则来推动其基础教育的内涵发展。首先在师资提升方面,日本不再仅仅满足于教师的学历合格率,而是更注重提升其素质和水平。如在未来教师培养方面,1998年修订的《教师资格证书法》,就大幅度增加了与教师科目的有关学分;其次,在职教师提高方面,2002年修订的《教育公务员特例法》规定,设立研究生院并建立离职进修制度,从而使现职教师长期研修的机会进一步增强和扩大。此外,日本还通过与国际组织合作,对本国基础教育进行质量监测。如利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发起的“国际学生评价项目”(PISA)的调查,考察日本在阅读、数学和科学等科目方面的学力及成绩,并由此评价其在基础教育领域的学力水平[5]。韩国义务教育经历了20世纪60和70的均衡化发展,对解决韩国学生的问题和实现教育公平起到了关键作用。进入21世纪,韩国开始鼓励学校向特色发展目标迈进。2007年8月,韩国教育改革委员会公布的《未来教育:远景与战略———构建学习型社会》的韩国教育规划,提出了韩国未来教育的主要目标:(1)推动“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2)加强教育机构自治;(3)提供多样化的教育。[6]加强教育机构自治和提供多样化的教育,就是要达到增强韩国教育的个性化发展的目的。   二、韩、日经验对我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启示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韩、日两国在制定与经济相协调发展的教育政策、制定法律依法保障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以及师资配置的实践模式上各有特色,它们的成功经验,对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有一定借鉴意义。   1.建立义务教育的补偿机制,加强对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的支持力度   我国应借鉴韩、日两国的做法,通过建立有效的补偿机制,加大对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发展的支持力度。一是加大对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的投资,不断改善其办学基本条件;二是加大对贫困地区师资培养的力度,缩小地区间的师资水平差距;三是提高在贫困地区学校任教教师的津贴水平,鼓励优秀教师到贫困地区任教。   2.教育资源配置的均衡化与内涵发展相结合,提高义务教育的整体质量   从韩、日两国的经验来看,要实现义务教育的内涵发展,一是要继续提高义务教育的师资水平,严格教师准入制度;二是加强在职教师的在职培训;三是建立教学质量监测体系,整体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四是给予学校相当的自治权,培育学校的特色和个性。   3.建立人才培养与流动的优化机制,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师资配置合理化   首先,在贫困地区合理引进新师资。教育行政部门可以借鉴日本的经验,根据区域特点,实行“城乡教师的流动制”,在加大对农村贫困地区师资的培养和引进的同时,从制度、政策上引导重点学校的优秀教师在合理年限内有序地流动到农村地区的薄弱学校支教助教。目前我国很多地区的城镇中小学教师都定期流动到乡村中小学教书,而他们原有的教学位置则提供给地方高校毕业生顶岗实习。这不仅暂时缓解了农村中小学优秀师资紧缺的问题,而且还锻炼了高校毕业生教学实践经验,为他们今后工作奠定了基础。   其次,对农村贫困地区的师资进行补助性和扶持性的重点师资培训。一是通过建立国家培训费补偿机制对农村贫困地区师资进行长期的有针对性的培训,不断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教学质量。二是鼓励师范院校通过与贫困地区中小学建立“校校合作”的机制,派出优秀教师指导中小学开展“校本培训”和教育教学改革实验,以整体提高贫困地区师资水平和教育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 姜英敏.从“平等”到“追求卓越”———浅析韩国义务教育理念变迁.比较教育研究,2008(12).   [2] 谢彦红,朴连淑.韩国中小学教师人事制度及其对我国的启示.教学与管理,2006(6).   [3] 郁琴芳.日本教师“定期流动制”对我国教师流动的启示.中小学管理,2003(8).   [4] 冯晖.日本“教师轮岗制”对我国基础教育建立“教师流动制”的启迪.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   [5] 吴遵民,赖秀龙.日本基础教育的质量保障机制及启示.外国中小学教育,2009(3).   [6] 李震英.韩国教育公平政策走向.基础教育参考,2010(1).(责任编辑 任洪钺)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的主要内容

上世纪末,我国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宏伟目标,从根本上保障了广大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益。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把农村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明确提出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农村的要求,组织实施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和实行资助贫困家庭学生就学的“两免一补”政策,有力地促进着我国区域之间、城乡之间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各地也积极采取措施,努力缩小义务教育发展中的差距。由于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地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尽管近年来各地义务教育都有了新的发展,但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学校之间的差距依然存在,在一些地方和有些方面还有扩大的趋势,成为义务教育发展中需要高度关注的问题。为了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现就有关工作提出如下意见。一、统一思想认识,把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摆上重要位置1.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充分认识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把这项工作作为实现“两基”之后义务教育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研究提出本地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任务、实施步骤和政策措施,并纳入当地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总体规划。当前,要切实贯彻落实“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工作方针,把义务教育工作重心进一步落实到办好每一所学校和关注每一个孩子健康成长上来,有效遏制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和学校之间教育差距扩大的势头,积极改善农村学校和城镇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逐步实现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2.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在积极争取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建立和完善保障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公共财政体制的同时,立足于本职工作,通过制定和完善各项教育政策措施,努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要在认真组织实施国家各项重大义务教育工程和项目的同时,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推进县(市、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上来,并力争在更大范围内逐步推进;要在促进义务教育整体发展的同时,把提高农村学校教育质量和改造城镇薄弱学校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要在落实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总体要求的同时,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创造出符合当地实际的有效做法和经验,有条件的地区也要同时推进学前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的均衡发展。二、采取积极措施,逐步缩小学校办学条件的差距3.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当地实际情况,制订或完善本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条件基本要求。各县(市、区)对本地办学条件低于基本要求的薄弱学校,要制定限期改造计划,集中力量加快薄弱学校改造进程,尽快使辖区内薄弱学校逐年减少。要充分发挥具有优质教育资源的公办学校的辐射、带动作用,采取与薄弱学校整合、重组、教育资源共享等方式,促进薄弱学校的改造。要适应各地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调整乡村建制和人口变动等新的形势,合理配置好公共教育资源,在新建、扩建和改建学校时,适当调整和撤销一批生源不足、办学条件差、教育质量低的薄弱学校,并解决好人口集中的乡镇、县城及周边学校的大班额问题。4.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在当地政府统一领导下,会同各有关部门,优先保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所需资金。要切实落实教育经费“三个增长”和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农村的要求,在经费投入上对薄弱学校的改造采取倾斜政策,城市教育费附加要优先用于薄弱校改造。5.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调整教育经费支出结构,重点支持农村地区、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的义务教育发展,加大对经济困难地区的教育专项转移支付,督促辖区内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基本标准和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标准的落实。同时,县级要加强对各项教育经费的统筹,千方百计加大对农村学校和城镇薄弱学校的投入,切实改善农村学校和城镇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6.坚持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免试就近入学,并采取切实措施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强依法治教力度,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有效遏制义务教育阶段择校之风蔓延的势头。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不得举办或变相举办重点学校。具有优质教育资源的公办学校不得改为民办或以改制为名实行高收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正确引导各类优质学校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教育质量等方面发挥表率作用,严禁在硬件建设上相互攀比。三、统筹教师资源,加强农村学校和城镇薄弱学校师资队伍建设7.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依法履行对农村中小学教师的资格认定、招聘录用、职务评聘、培养培训、调配交流和考核等管理职能,加强辖区内教师资源的统筹管理和合理配置。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保质保量地为所有中小学配齐合格教师。核定教师编制时要向农村学校倾斜,新增教师要优先满足农村学校、城镇薄弱学校的需求。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建立区域内骨干教师巡回授课、紧缺专业教师流动教学、城镇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服务期等项制度,积极引导超编学校的富余教师向农村缺编学校流动,切实解决农村学校教师不足及整体水平不高的问题。要采取有力措施,实现同一区域同类教师工资待遇基本相同,并逐步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在高级专业职务聘任和表彰奖励中的比例,努力改善在农村地区工作的教师待遇。8.各地要努力增加教师培训经费,加强农村学校、城镇薄弱学校骨干教师培训工作。要组织师范院校、普通高等学校和教师培训机构,加大对农村学校、城镇薄弱学校教师的培训力度。要探索新的培训方式和手段,积极推进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和教师网联计划,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在教师培训中的作用,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广泛性。帮助农村学校、城镇薄弱学校建立校本研修制度。采取积极有效措施,稳定农村学校、城镇薄弱学校骨干教师队伍。四、建立有效机制,努力提高每一所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9.各地要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作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根本任务,在制定政策、配置资源、安排资金时,要优先保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需要。要积极创造条件,保证所有学校按照义务教育课程方案要求开齐课程,并达到教学基本要求。所有学校都要认真执行国家课程计划,不得挤占音乐、体育、美术和社会实践等课时。要面向全体学生,采取各种措施对学习困难学生给予更多的帮助,努力使所有学生共同进步。10.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逐步建立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的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监测评估体系和教学指导体系。要组织督学和有关专家定期对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进行督导检查。要组织教研人员和优秀教师对一些教育教学质量较低的学校进行业务指导,必要时可选派有经验的教育行政干部、校长到这些学校工作,尽快改变其落后面貌。11.各地要把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作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措施来抓,加大教育资源开发和整合的力度,促进义务教育优质资源的共享。要大力推动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中西部地区要先行普及以教学光盘应用为主的多媒体辅助教学,全面提高农村学校的教师素质和教育教学质量。五、落实各项政策,切实保障弱势群体学生接受义务教育12.各地要切实落实国家资助贫困家庭学生的各项政策。要认真做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免费教科书政府采购工作,努力降低成本,确保按时发放,同一区域内应使用相同质量版本的教材。建立有效机制,切实落实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免除杂费和提供必要寄宿生生活补助的经费。13.要以公办学校为主,认真做好进城务工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切实落实收费“一视同仁”的政策。要加强对以接受进城务工农民子女为主的民办学校的扶持和管理。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及时解决进城务工农民托留在农村的“留守儿童”在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困难。14.要切实将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纳入“两基”攻坚和巩固提高工作之中,不断提高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普及程度。要优先保证农村残疾儿童少年享受“两免一补”政策,努力改善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六、建立监测评估体系,切实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15.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和完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监测制度,定期对辖区内义务教育学校间的差距进行监测和分析,并以适当方式予以公布,接受社会监督。16.国家教育督导团将建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制度,研究制定督导评估指标体系,对各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状况进行评估,对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工作开展督导检查,将评估检查结果作为评价地方教育工作的重要指标。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督导部门要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督导评估县级人民政府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其督导评估结果要作为考核主要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内容和进行表彰奖励的依据。

教育的不均衡发展个人如何解决

有钱、有人的自己找好学校;啥也没有的靠自己真本事了。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资料】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档案目录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资料—基教科部分 一、留守儿童之家建设: 1、学校要保留留守儿童之家活动室,不得撤销,如果学校功能室不够的可以一室多用; 2、软件资料建设齐全(2011-2015); 3、学校留守儿童要建立档案袋,留守儿童统计表要不断更新; 4、各种活动开展要有记录和图片; 5、留守儿童亲情电话要保持畅通,且有记录;留守儿童数字可以参考2014年年报上的数据)。 6、需要报送的材料:(1)2014-2015学年怀远县留守儿童情况汇总表(纸质和电子稿); (2)2014-2015学年怀远县各校留守儿童学生情况明细表(纸质和电子稿); 二、大班额问题: 小学46人/班,初中50人/班,存在大班额的学校要拿出解决方案,要按照2014年报中设置的班级数重新编排班级。 三、三类残疾儿童入学率不低于93%,(此项工作实行均衡验收的一票否决): 1、三种方式解决三类残疾儿童就学:(1)轻度残疾的安排随班就读;(2)重度残疾的安排到特教学校就读;(3)生活不能自理的安排送教上门; 2、需要报送的材料:(1)2014-2015学年度怀远县三类残疾学生入学登记表(纸质和电子稿);(2)2014-2015学年度怀远县三类残疾学生入学统计表(纸质和电子稿);(3)怀远县三残学生“送教上门”情况记录表(纸质); 四、开齐开足课程: 1、严格按课程标准开齐开足课程,严格按课程表上课,规范作息时间;(课程表要在教务处及班级内张贴公示) 2、教材及教辅使用一定是省厅推荐的教辅目录,学生自行购买的教辅材料不准带进教室; 3、需要报送的材料:(1)2015年春季学期的课程表和作息时间表(纸质和电子稿); (2)学校课程开设情况检查表(纸质);(3)怀远县规范中小学幼儿园办学行为月报表(2014年12月份纸质报表); 五、学生巩固率: 小学99%,初中97%,对照2014年报中331表准备好转学、休学方面的材料备查;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资料—体卫艺科部分 1、开设健康教育课:学校要有课表和教案,学生知晓率80%及以上; 2、中小学乒乓球比赛:学区要报小学组和中学组各一个; 3、中学生篮球赛每年举办一次,时间是2015年5月份; 4、各学校要报送大课间活动方案和大合唱活动方案,教育局随机抽查大课间和大合唱活动开展情况;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资料—教研室部分 1、各种教研活动的开展要有丰富的过程性材料,要建立科学地学生综合评价体系 建立和完善学生成长袋记录; 2、教育反思日记要认真书写,教育局教研室要组织抽查; 3、教研工作严格按照下发的小学、初中教研 工作计划 执行; 4、深入学校,检查“九年级工作方案”落实情况,并随堂听课; 5、质量监测工作:(1)小学音乐、体育、美术、科学、思品和信息技术的抽测到乡镇; (2)六年级的全县质量监测工作(学生数以学籍网5月底学籍数为准);(3)九年级英语选择题涂卡模拟考试; 局长讲话—工作要求 以新课程理念为引领,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狠抓九年级毕业班工作和教育均衡验收工作。 一、毕业班工作:抓落实,地理、生物考试不计入2015年中考总分,只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一部分。 二、均衡发展验收工作:抓规范,展亮点,全力以赴迎国检;“八字方针”:挤时间,高效率,较真。 特别说明:以上所有上报学区材料的截止时间:2015年3月17日

南京力推义务教育高位优质均衡发展提档加速

与城市联网的录播教室、教室内可供直接板书的触摸屏、高品质的立体声环绕音响……近日,在全国基础教育装备工作会议上,江苏南京的教育装备让全国各地的教育家感慨其义务教育的优质均衡。在全国范围内,南京可谓站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高原上,如何将其推向新的高峰,实现更加优质、更高层次的发展?近日,记者走访了南京市各大中小学,感受到南京追求义务教育高位均衡所作出的努力。   标杆引领,推动教育均衡化 “教育均衡的最终目的一定是惠民,只有让每个孩子享受同等优质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惠民。”南京市教育局局长吴晓茅说。为实现这个目标,南京发挥名校的示范作用,通过“名校集团化”“名校办分校”“名校托管弱校”等方式推进“名校放大计划”,使新校弱校实现华丽转身。 创办于1902年的 南京师范大学 附属小学是一所百年名校,,南京师大附小与原珠江路小学合并,形成“ 南京师范大学 附属小学施教区”。合并后两校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原珠江路小学得以享受南京师大附小雄厚的体育师资;原珠江路小学全国有名的写字教育课程经验,为南京师大附小的写字教育课程注入新的活力。 南京师范大学 附属小学党委书记赵敏说:“两校合并起到取长补短的作用,能够使不同的教学方法、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教学思想,在交流互动中被展现、被激发。” 在南京,一所所名校纷纷办到了远郊地区、保障房片区:南京外国语学校、南京师大附中等四所名校分别在江宁、河西、仙林及雨花台区创办了分校;远郊的南京市紫东实验学校成为科利华中学紫东分校;金陵中学在六合开办金陵中学龙湖分校……“名校放大计划”是南京均衡优质教育资源的务实之举。仅,南京市共新增托管学校32所,新开办名校分校20所,名校兼并弱校9所。截至目前,南京优质义务教育覆盖率已达到80%。   装备更新,促进教育现代化 在南京市溧水区石湫镇的石湫中学,记者看到这样一幕:实验课上,每个学生都有一台被称为“电子书包”的平板电脑,这个“电子书包”与学校局域网相连,老师讲完课,学生直接打开“电子书包”做练习题,做题的进程和对错在教室的电子触摸屏上一目了然。这所农村中学的教学设备丝毫不亚于南京市区的中学。 “这得益于南京实施‘教育信息化工程"的大手笔和大魄力。”石湫中学的校长洪福告诉记者,近年来,南京市教育局已投入500多万元,完善石湫中学的现代化教育装备。如今学校不仅有各类特色教室,还有机器人实验室、3D打印机等装备。教育装备的支撑和引领,使石湫中学成了家门口的热门学校。 江宁土桥中心小学的远程互动录播教室是一个现代化教育平台,农村孩子可以通过这个全市联网的平台看到城镇学校老师的授课内容,南京任何一所学校师生也都能同步收看。土桥小学的余萍老师说:“录播教室不仅能让学生享受优质教育资源,也能促进城乡教师的交流,‘对症下药"提升教师教学质量和水平。” 教育装备的配置和更新提升着南京的教育现代化水平。数据显示,近5年来,南京平均每年投入到教育装备的资金达4亿元以上,70%以上的学校装备达到了省颁一类标准,即教育现代化标准。   名师流动,提速教育优质化 择校即择师,城乡校际教育差距关键在于师资力量。让教师流动起来是实现基础教育高位均衡的关键。为此,南京以试点区为主要引导,支持优秀教师由城镇向农村、由超编学校向缺编学校、由优质学校向薄弱学校的“正向流动”。 南京市紫东实验学校校长刘文秋原是南京市玄武高级中学的副校长,通过“教师流动”来到紫东实验学校。在短短四年多时间内,刘文秋带领学校青年教师与区学科带头人结成一对一帮扶,将学校高级教师人数由原先的1个提升到了8个,学校的教学质量和水平得到提高。 在南京,像刘文秋这样的“流动”教师不在少数。南京市规定:在同一所学校任职满两届的校长,须在区域内的义务教育学校间进行交流;在同一学校任教满6年、离法定退休年龄还有5年以上的教师,须在区域内的义务教育学校间进行交流,否则将影响职称申报。在政策引导下,截至9月,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和校长流动已达2600多人。 此外,南京市教育局还开设“名师公益大讲堂”,邀请江苏省特级教师、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与享有较高声誉的名师等组成讲师团,送精品课程到各区县的农村中小学,为推进南京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提挡加速。(记者郑晋鸣通讯员朱蕾);
 首页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