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改革

阅读 / 问答 / 标签

2008年3月15日 ,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表明全国人大在行使 ( )

C 试题分析:任免权是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对相关国家机关领导人员及其他组成人员进行选举、任命、罢免的权力。监督权是监督宪法和法律的实施,监督“一府两院”工作的权力。决定权是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级人大和县级以上各级人大常委会依照法定程序决定国家和社会或本行政区域内重大事项的权力。立法权是制定法律的权力。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是全国人大在行使决定权。A、B、D与题意无关。答案选C。

国务院机构改革中水库划归哪个部门

亲,国务院机构改革后,水利部职能的详细方案还没有出台。2018年3月13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举行第四次全体会议后,根据国务委员王勇作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说明,水利部职责将进一步优化:将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及其办公室,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及其办公室并入水利部。水利部原有的水资源调查和确权登记管理职责,将被整合入新组建的自然资源部;编制水功能区划、排污口设置管理、流域水环境保护职责,被整合入新组建的生态环境部;农业投资项目管理职责,整合入新组建的农业农村部;水旱灾害防治职责,整合入新组建的应急管理部。说明中并没有指出水库管理的整合归属,因此可以分析判断水库的管理职能仍归水利部管理。

河北省机构改革什么时候结束

河北省机构改革方案,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发布的文件。《河北省机构改革方案》是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发布的文件。

我省96个县(市、区)机构改革方案出台

我省96个县(市、区)的机构改革方案近日全部出台。各县(市、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借鉴省级机构改革成功经验,在落实省委规定的22项机构改革重点任务上,不搞变通、不打折扣、不搭便车,确保在县(市、区)机构限额内。2月底前,基本完成机构改革任务。避免出现“几个局长一个兵”的现象根据《中共江苏省委关于市县机构改革的总体意见》,市县机构实行总量控制和限额管理。宝应县等15个“大县”、张家港市等22个县级市、南京市玄武区等28个“大区”,机构不超过37个;响水县等4个“中县”、苏州市吴中区等23个“中区”,机构不超过35个;苏州市姑苏区(苏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虎丘区(苏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无锡市新吴区(无锡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常州市新北区(常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4个“区政合一”的区,机构不超过30个。《总体意见》除对市县党政机构限额作出具体规定外,还要求:机构的行政编制,市级原则上不少于20名,县级原则上不少于10名;内设机构的行政编制不少于3名。对此,省委编办主任俞军解释:“这是防止机构职责过于分散,避免出现‘几个局长一个兵"的现象,使人员编制结构更合理、更科学。”此次机构改革,我省将县(市、区)副科级以上(南京市辖区副处级以上)、承担行政职能的645个事业单位,全部纳入改革范围,根除挂牌机构实体化和“事业局”。部分市级特色机构,“延伸”至县级22项重点任务,包括新组建和优化12个政府机构。其中,退役军人事务局、应急管理局,96个县(市、区)全部组建;医疗保障局,淮安、盐城、宿迁所辖县(市、区)全部组建,其余10个设区市中共有34个县(市、区)组建医疗保障局;农业农村部门,多数县(市、区)组建,但记者看到南京市玄武区、秦淮区、鼓楼区、建邺区,苏州市姑苏区,无锡市梁溪区既未单独设置农业农村局,也不在其他机构挂农业农村局牌子,体现出“完全城市化”的特点。南京、无锡均单独设置大数据管理局。不过,在96个县(市、区)中,仅无锡市梁溪区单独设置大数据管理局;无锡所辖其余6个市、区,都在工业和信息化局挂大数据管理局牌子;南京11个区,都在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挂大数据管理局牌子。南京是唯一组建投资促进局的设区市。该市栖霞区、江宁区、浦口区、高淳区在商务局挂投资促进局牌子,另外7个区都单独设置投资促进局。淮安、南通虽未设置市级投资促进机构,但淮安市清江浦区、洪泽区均设置投资促进局,南通市崇川区、港闸区设置投资促进局、投资服务局。苏州将市长三角地区合作与发展办公室,设在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该市所辖4市、5区,都在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设县级长三角地区合作与发展办公室。常州市新北区有两个全省独一无二的机构——创意产业园区管理办公室、综合保税区管理局。袁庆锋 徐冠英

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有什么看点?

速读!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七个看点。3月13日消息,《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13日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这份将国务院正部级机构减少8个,副部级机构减少7个的改革方案,在记者看来,至少呈现出七个看点。看点一:优化机构职能 力避九龙治水“九部委联手治理”、“八部委出台文件”……在中国官方过去的工作安排中,多部门联动并不少见。这既体现出机构间协调合作的能力,但在不少领域也存在职责划分不够科学所带来的“政出多门”的弊端。以污水防治为例:地下水归国土部、河流湖泊水归环保部、排污口设置由水利部管、农业面源污染归农业部治理,海里的水则由海洋局负责……此次改革后,上述职能将统一整合进新组建的生态环境部。值得注意的是,优化政府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实现一类事项原则上由一个部门统筹、一件事情原则上由一个部门负责成为此次改革的基本逻辑。如在审计方面,国家发改委的重大项目稽查、财政部对中央预算执行的监督以及国资委对国企领导的审计都将划入审计署。看点二:注重职能转变 市场监管换风格国家工商总局、质检总局、食药监总局等机构的职责此次被整合进新组建的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表面上看,此举解决了市场主体面临多头多层重复执法的问题;从深层次讲,这一机构的设立,是对政府机构职能转变的深化。相较于曾经依靠行政审批“过滤”不合格企业的老办法,在商事制度等一系列改革后,中国市场监管已经呈现出通过提供信息公示、反垄断等服务,来护航公平竞争、优化营商环境的新风格。而三家反垄断机构职责的整合,意味着未来,无论是在价格、并购等方面滥用垄断地位的企业,还是出台妨碍公平竞争规定的政府机构,都将成为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的执法对象。看点三:新设两部一局 美丽中国打基础此次新组建的部门中,有三个都和“美丽中国”息息相关。除前述新组建的生态环境部,此前分布在国土、水利、农业、林业等多个部门的国土空间用途管理和生态保护修复职责被整合进新成立的自然资源部,该部门中还将新组建林业和草原局。未来,自然资源部将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的“所有者”职责。此举既能避免发生自然资源因“无主”而被肆意破坏的“公地悲剧”,也可以为领导干部自然资源离任审计等新的改革奠定基础。看点四:优化创新引擎 “第一动力”有劲头中国要实现新旧动能转化,真正强大起来,关键在于能否走上创新驱动的发展道路。此次机构改革也优化了创新引擎。一方面,重组科学技术部,加强、优化、转变政府科技管理和服务职能;另一方面,重组国家知识产权局,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让“第一动力”更有劲头。看点五:聚焦两大风险 未雨绸缪守底线防范化解风险是本次机构改革的一大看点。考虑到灾害多发频发的国情,方案整合抗震救灾、森林防火、防汛抗旱、消防管理等多方面职责,组建应急管理部,以更好防范化解重特大安全风险。统一领导、权责一致、权威高效的国家应急能力体系的建立,有助于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在金融混业经营渐成趋势,新业态层出不穷,金融风险跨行业、跨市场传染性明显增大的情况下,此次方案将银监会和保监会整合,从而解决监管职责不清晰、交叉监管和监管空白问题,为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打下基础。看点六:优化涉外管理 出入有序谋共赢随着中国综合国力提升,来华工作生活的外国人和中国参与国际合作的事务都在不断增加。为推动落实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此次方案针对上述两方面事项组建了专门的管理机构。其中,移民管理局将负责协调拟订移民政策并组织实施,牵头协调“三非”外国人治理和非法移民遣返等;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将推进援外方式改革并编制具体对外援助计划等。看点七:紧扣民生所需 重点难点逐破解官方多次强调,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而此次机构改革的一大亮点,就是紧扣民生所需,逐一破解难题。组建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推动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理念,把以治病为中心转变到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另外新组建国家医疗保障局。医疗、医保、医药的联动,不仅能够更好保障病有所医,也更符合改革的需求,比如通过医保和药品生产商进行价格谈判来控制药费的机制就能更为顺畅的运行。为保障军人合法权益,方案拟组建退役军人事务部,通过加强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的建设,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确保“不要让英雄既流血又流泪”。除上述内容,方案对其他民生领域也多有着墨,如组建农业农村部,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如组建文化和旅游部,统筹发展文化产业、开发旅游资源等。从上述七大看点可以看出,这次改革直面权力和利益调整,涉及到诸多方面,代表们的审议必将受到各方关注。

为什么要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

为了国家民族更好的发展,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是一场深刻变革。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格局中,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是其中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直接关系国家治理体系的完善和治理能力的提升,对各领域改革发挥着体制支撑和保障作用。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征程上,改革机构设置,优化职能配置,深化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方能破除制约发展的突出体制机制障碍,从根本上破解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确保通过改革推动党和国家事业继续前进。

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应遵循的原则是?

深化党和国家改革应遵循的原则是。有利的就做。

国家机构改革后有多少部门

自2018年两会开始,我国自上而下掀起新一轮党政机构改革,至2019年全部结束,中央、省、市、县包括乡镇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成立了很多新部门,你知道有哪几个吗?1、自然资源局。由原国土资源局整合规划局组建而成。社会比较关注的不动产局(不动产中心)是该局的二层机构。负责城乡国土及规划职责。2、生态环境局。由原来环保局整合发改委、正氏国土局、水利局、农业局涉及生态环境相关职责组建而成。负责生态环境保护职责。3、市场监督管理局。由原工商局整合质监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及发改、商务等相关职责组建而成。负责与市场相关职责。4、卫生健康委。由原卫计委整合相关职责组建而成。负责卫生、计生管理。5、文化体育和旅游局。由原来文新广局剥离广电和新闻出版职责,与体育局、旅游局整合组建而成。负责文化和旅游管理。6、医疗保障局。完全新成立的部门,整纳尺合原人社局城镇医保、生育保险职责,整合原卫计部门的新农合、发改部门的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民政部门的医疗救助职责组建而成。负责城乡医疗保险工作。7、农业农村局。由原来的农业局整合畜牧局及发改等部门涉农职责组建而成。负责农业农村事务管理。8、应急管理局。由原来的安监局整合地震局、公安消防及民政、林业、防汛抗旱指挥部等相关职责组建而成。负责应急抢险等工作。9、司法局。由原司法局整合法制办等职责组建而成,负责法制宣传、司法管理等职责。10、退役军人事务局。由原军转办整合民政拥军优抚等职洞清高责组建而成。负责与退役军人相关事项管理。

机构改革后出现的问题

法律分析:一是涉改单位人员转隶及骨干力量去留问题,二是行政职能划转交接问题,三是公益性事业单位综合管理问题。法律依据:《国务院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涉及行政法规规定的行政机关职责调整问题的决定》第一条 现行行政法规规定的行政机关职责和工作, 《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 确定由组建后的行政机关或者划入职责的行政机关承担的,在有关行政法规规定尚未修改或者废止之前,调整适用有关行政法规规定,由组建后的行政机关或者划入职责的行政机关承担;相关职责尚未调整到位之前,由原承担该职责和工作的行政机关继续承担。地方各级行政机关承担行政法规规定的职责和工作需要进行调整的,按照上述原则执行。第二条 行政法规规定上级行政机关对下级行政机关负有批准、备案、复议等管理监督指导等职责的,上级行政机关职责已调整到位、下级行政机关职责尚未调整到位的,由 《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 确定承担该职责的上级行政机关履行有关管理监督指导等职责。第三条 实施 《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 需要制定、修改、废止行政法规,或者需要由国务院作出相关决定的,国务院有关部门应当及时提出意见和建议,司法部起草草案后,依照法定程序报国务院审批。第四条 实施 《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 需要修改或者废止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国务院有关部门要抓紧清理,及时修改或者废止。相关职责已经调整,原承担该职责和工作的行政机关制定的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中涉及职责和工作调整的有关规定尚未修改或者废止之前,由承接该职责和工作的行政机关执行。第五条 各级行政机关要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确保行政机关履行法定职责、开展工作的连续性、稳定性、有效性,特别是做好涉及民生、应急、安全生产等重点领域工作。上级行政机关要加强对下级行政机关的监督指导,划入、划出职责的部门要主动衔接,加强协作,防止工作断档、推诿扯皮、不作为、乱作为,切实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关于1970年国务院机构改革的问题

1970年12月(下放)国务院下设32部门,除了划归其他部门管理的,实有部门19个: 1、26个部委机构 外交部,国防部(划归军委办事组),国家计划委员会,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公安部,对外贸易部,对外经济联络部,农林部,冶金工业部,第一机械工业部,第二机械工业部(划归军委办事组),第三机械工业部(划归军委办事组),第四机械工业部(划归军委办事组),第五机械工业部(划归军委办事组),第六机械工业部(划归军委办事组),第七机械工业部(划归军委办事组),燃料化学工业部,水利电力部,轻工业部,交通部,财政部,商业部,卫生部,体育运动委员会(划归总参谋部),国务院文化组,国务院科教组; 2、5个直属机构 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划归空军),国家海洋局(划归海军),新华通讯社(划归中央文革),广播事业局(划归中央文革),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划归中联部); 3、国务院办公室 变动情况: 华侨事务委员会、对外文化联络委员会、国务院外事办公室并入外交部,国务院外国专家局、中国旅行游览事业管理局划归外交部领导;国家经济委员会、国务院工业交通办公室、地质部、物资部、劳动部、国家统计局、全国物价委员会并入国家计划委员会;建筑工程部、建筑材料工业部并入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内务部、国务院内务办公室并入公安部;农业部、农垦部、林业部、水产部、国务院农林办公室合并为农林部;煤炭工业部、化学工业部、石油工业部合并为燃料化学工业部;第八机械工业部并入第一机械工业部;第一轻工业部、第二轻工业部、纺织工业部合并为轻工业部;交通部、铁道部、邮电部的邮政部分合并为交通部;中国人民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并入财政部;粮食部、中央工商行政管理局并入商业部;高等教育部、教育部、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合并为国务院科教组;国务院秘书厅、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国务院参事室合并为国务院办公室;民族事务委员会、国务院宗教事务管理局并入全国人大常委和全国政协机关;车桥国家编制委员会、国务院房产管理局、国务院科技干部局、国务院文教办公室、国务院财贸办公室、国务院国防工业办公室。

机构改革后出现的几类问题

这次机构改革调整,是按照减少机构数量提高工作质量的原则,通过顶层设计,统一落实的方法进行的。调整方案公布前虽然也召开过较大规模的动员会议,但从宣布方案到机构撤并人员到位时间却很短。从历次机构改革进展的情况看,所有的机构撤并人员调整从形式上是很容易做到的,但是这种形式上的调整到位并不能代表思想认识上的到位。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思想教育工作,是解决这个问题的重要方法。一要组织大家认真学习领会中央和省市委关于开展机关机构改革的重要意义及有关要求,把大家的思想统一到中央和各级的要求上来,做到识大体、顾大局,积极适应。二要领导带头、明确责任、分工负责。党委(组)成员率先示范,通过开展集中党课教育、党组织生活会、谈话谈心活动等方式方法,端正思想态度,清除模糊认识。三要突出重点,积极化解少部分人员由于改革涉及到的个人利益而造成的不满和抵触情绪。改革中尤其要注意关注原来是实职岗位成为虚职岗位的,由原来的“重要”岗位、“有权”岗位到“非重要”岗位或“非有权”岗位的,在原单位提升可能性大或者即将提拔的人员等等。这些人员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都有一些失落感,针对这部分人员既要动之以情,又要晓之以理;既要用大道理管小道理,又要从实际出发从工作生活相关方面进行耐心细致的关心爱护,通过针对性的思想工作,切实使他们端正思想态度,自觉拥护改革,坚决服从改革,主动适应改革。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组织法》第十八条政务院设政治法律委员会、财政经济委员会、文化教育委员会、人民监察委员会和下列各部、会、院、署、行,主持各该部门的国家行政事宜:内务部;外交部;情报总署;公安部;财政部;人民银行;贸易部;海关总署;重工业部;燃料工业部;纺织工业部;食品工业部;轻工业部(不属上述四部门之工业);铁道部;邮电部;交通部;农业部;林垦部;水利部;劳动部;文化部;教育部;科学院;新闻总署;出版总署;卫生部;司法部;法制委员会;民族事务委员会;华侨事务委员会。政治法律委员会指导内务部、公安部、司法部、法制委员会和民族事务委员会的工作。财政经济委员会指导财政部、贸易部、重工业部、燃料工业部、纺织工业部、食品工业部、轻工业部、铁道部、邮电部、交通部、农业部、林垦部、水利部、劳动部、民银行和海关总署的工作。文化教育委员会指导文化部、教育部、卫生部、科学院、新闻总署和出版总署的工作。为进行工作,各负指导责任的委员会得对其所属各部、会、院、署、行和下级机关,颁发决议和命令,并审查其执行。人民监察委员会负责监察政府机关和公务人员是否履行其职责。

娄烦县机构改革哪些局合并

娄烦县机构改革合并的单位如下所示:县委办公室、县政府办公室合署办公;县委政法委、县司法局合署办公,县信访局并入县委政法委(县司法局);县委宣传部、县文旅局合署办公。整合设置的政府部门有:县发改局、县工信局整合为县发改工信和科技商务局,县民政局、县人社局整合为县民政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县自然资源局、县林业局整合为县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县林业局)。县住建局、县交通局整合为县城乡建设和交通运输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水务局、县乡村振兴局整合为县农业农村和水务局(县乡村振兴局)。改革方向娄烦是山西前后两批6个人口小县机构改革试点县之一。从山西省委编办公布的信息看,此次改革的主要方向有:加大职能相近的党政机构重组整合力度,变“单兵作战”为“兵团攻坚”。简化党政部门中间层次,精干设置内设机构,改善上下沟通和政出多门现象;大幅精简压缩事业单位机构和人员编制,县直事业机构实行限额管理,推进编制资源下沉等。以上内容参考:澎湃新闻——山西娄烦人口小县改革

企业机构改革的目的和意义

法律分析:推进企业机构改革和发展,从总体上增强国有企业的活力和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对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持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巩固社会主义制度,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第一条 为了维护国家安全,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保护人民的根本利益,保障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根据宪法,制定本法。第二条 国家安全是指国家政权、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人民福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其他重大利益相对处于没有危险和不受内外威胁的状态,以及保障持续安全状态的能力。第三条 国家安全工作应当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维护各领域国家安全,构建国家安全体系,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第四条 坚持中国共产党对国家安全工作的领导,建立集中统一、高效权威的国家安全领导体制。第五条 中央国家安全领导机构负责国家安全工作的决策和议事协调,研究制定、指导实施国家安全战略和有关重大方针政策,统筹协调国家安全重大事项和重要工作,推动国家安全法治建设。第六条 国家制定并不断完善国家安全战略,全面评估国际、国内安全形势,明确国家安全。

机构改革期间人员调动

机构改革过程中,涉改单位的组织人员是暂时冻结的,不管是领导干部任免,还是一般干部调动,甚至是招考,都是暂时性冻结的。在机构改革期间,违规调整干部、调动人员,不仅得不能上级组织部门的认可和备案,还会被追究责任,进行党纪处罚。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条为了保护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制定本法。第二条本法所称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婚姻、收养、监护等有关身份关系的协议,适用其他法律的规定。第三条合同当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一方不得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另一方。第四条当事人依法享有自愿订立合同的权利,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干预。第五条当事人应当遵循公平原则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第六条当事人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第七条当事人订立、履行合同,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扰乱社会经济秩序,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机构改革后有哪些新部门成立了?

自2018年两会开始,我国自上而下掀起新一轮党政机构改革,至2019年全部结束,中央、省、市、县包括乡镇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成立了很多新部门,你知道有哪几个吗?1、自然资源局。由原国土资源局整合规划局组建而成。社会比较关注的不动产局(不动产中心)是该局的二层机构。负责城乡国土及规划职责。2、生态环境局。由原来环保局整合发改委、国土局、水利局、农业局涉及生态环境相关职责组建而成。负责生态环境保护职责。3、市场监督管理局。由原工商局整合质监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及发改、商务等相关职责组建而成。负责与市场相关职责。4、卫生健康委。由原卫计委整合相关职责组建而成。负责卫生、计生管理。5、文化体育和旅游局。由原来文新广局剥离广电和新闻出版职责,与体育局、旅游局整合组建而成。负责文化和旅游管理。6、医疗保障局。完全新成立的部门,整合原人社局城镇医保、生育保险职责,整合原卫计部门的新农合、发改部门的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民政部门的医疗救助职责组建而成。负责城乡医疗保险工作。7、农业农村局。由原来的农业局整合畜牧局及发改等部门涉农职责组建而成。负责农业农村事务管理。8、应急管理局。由原来的安监局整合地震局、公安消防及民政、林业、防汛抗旱指挥部等相关职责组建而成。负责应急抢险等工作。9、司法局。由原司法局整合法制办等职责组建而成,负责法制宣传、司法管理等职责。10、退役军人事务局。由原军转办整合民政拥军优抚等职责组建而成。负责与退役军人相关事项管理。

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印发时间

《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于2018年2月28日由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贺让央委员会第哗锋三次全体会议通过。《方案》深化党中央机构改革、深化全国人大机构改革、深化国务院机构改革、深化全国政协机构改革、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深化跨军地改革、深化群团组织改革、深化地方机构改革等内容。中央和国家机关机构改革要在2018年年底前落实到位。省级党政机构改革方案要在2018年9月底前报党中央审批,在乱拍晌2018年年底前机构调整基本到位。省以下党政机构改革,由省级党委统一领导,在2018年年底前报党中央备案。所有地方机构改革任务在2019年3月底前基本完成。主要包括八大方面的内容:1、深化党中央机构改革;2、深化全国人大机构改革;3、深化国务院机构改革;4、深化全国政协机构改革;5、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6、深化跨军地改革;7、深化群团组织改革;8、深化地方机构改革。

中国机构改革的目的是什么?

2018年的机构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时期进一步深化大部制改革,全面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背景下,在政府职能框架进一步完善,在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基础上新增生态环境职能的情况下进行的力度比较大的改革。

第十一次机构改革的原因

1、首先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2、其次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需要。3、然后是因精简机构和人员的需要 ,减轻财政负担的需要。4、最后是因提高行政效率的需要 。以上就是第十一次机构改革的原因。

国家机构改革后,新成立了哪些国家局?

自2018年两会开始,我国自上而下掀起新一轮党政机构改革,至2019年全部结束,中央、省、市、县包括乡镇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成立了很多新部门,你知道有哪几个吗?1、自然资源局。由原国土资源局整合规划局组建而成。社会比较关注的不动产局(不动产中心)是该局的二层机构。负责城乡国土及规划职责。2、生态环境局。由原来环保局整合发改委、国土局、水利局、农业局涉及生态环境相关职责组建而成。负责生态环境保护职责。3、市场监督管理局。由原工商局整合质监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及发改、商务等相关职责组建而成。负责与市场相关职责。4、卫生健康委。由原卫计委整合相关职责组建而成。负责卫生、计生管理。5、文化体育和旅游局。由原来文新广局剥离广电和新闻出版职责,与体育局、旅游局整合组建而成。负责文化和旅游管理。6、医疗保障局。完全新成立的部门,整合原人社局城镇医保、生育保险职责,整合原卫计部门的新农合、发改部门的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民政部门的医疗救助职责组建而成。负责城乡医疗保险工作。7、农业农村局。由原来的农业局整合畜牧局及发改等部门涉农职责组建而成。负责农业农村事务管理。8、应急管理局。由原来的安监局整合地震局、公安消防及民政、林业、防汛抗旱指挥部等相关职责组建而成。负责应急抢险等工作。9、司法局。由原司法局整合法制办等职责组建而成,负责法制宣传、司法管理等职责。10、退役军人事务局。由原军转办整合民政拥军优抚等职责组建而成。负责与退役军人相关事项管理。

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决定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

新华社北京3月15日电 根据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二中全会精神,这次国务院机构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围绕转变政府职能和理顺部门职责关系,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合理配置宏观调控部门职能,加强能源环境管理机构,整合完善工业和信息化、交通运输行业管理体制,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强与整合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部门。(一)合理配置宏观调控部门职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要进一步转变职能,减少微观管理事务和具体审批事项,集中精力抓好宏观调控。财政部要改革完善预算和税政管理,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体制,完善公共财政体系。中国人民银行要进一步健全货币政策体系,加强与金融监管部门的统筹协调,维护国家金融安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要建立健全协调机制,形成更加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二)加强能源管理机构。设立高层次议事协调机构国家能源委员会。组建国家能源局,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管理。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能源行业管理有关职责及机构,与国家能源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职责、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的核电管理职责进行整合,划入该局。国家能源委员会办公室的工作由国家能源局承担。不再保留国家能源领导小组及其办事机构。(三)组建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工业行业管理有关职责,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核电管理以外的职责,信息产业部和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的职责,整合划入工业和信息化部。组建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管理。国家烟草专卖局改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管理。不再保留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信息产业部、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四)组建交通运输部。将交通部、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的职责,建设部的指导城市客运职责,整合划入交通运输部。组建国家民用航空局,由交通运输部管理。国家邮政局改由交通运输部管理。保留铁道部,继续推进改革。不再保留交通部、中国民用航空总局。(五)组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将人事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职责整合划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组建国家公务员局,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管理。不再保留人事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六)组建环境保护部。不再保留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七)组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不再保留建设部。(八)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改由卫生部管理。明确卫生部承担食品安全综合协调、组织查处食品安全重大事故的责任。改革后,除国务院办公厅外,国务院组成部门如下:1.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5.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6.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8.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部10.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1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12.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13.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14.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1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1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17.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18.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19.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20.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21.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22.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23.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24.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6.中国人民银行27.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根据《国务院组织法》规定,国务院组成部门的调整和设置,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批准。国务院其他机构的调整和设置,将由新组成的国务院审查批准。

机构改革编制怎么调整

机构编帆含制改革如下。广义的政府机构改革态滚笑一般包括以下几个层面:推动政府职能转变,优化政府职能配置。以理顺职责关系为主要内容的体制机制创新。优化政府组织结构和合理配置人员编制。狭义的政府机构改革备和一般仅指调整优化政府组织结构和合理配置人员编制,也就是调整机构和人员编制。机构编帆含制改革如下。广义的政府机构改革态滚笑一般包括以下几个层面:推动政府职能转变,优化政府职能配置。以理顺职责关系为主要内容的体制机制创新。优化政府组织结构和合理配置人员编制。狭义的政府机构改革备和一般仅指调整优化政府组织结构和合理配置人员编制,也就是调整机构和人员编制。机构编帆含制改革如下。广义的政府机构改革态滚笑一般包括以下几个层面:推动政府职能转变,优化政府职能配置。以理顺职责关系为主要内容的体制机制创新。优化政府组织结构和合理配置人员编制。狭义的政府机构改革备和一般仅指调整优化政府组织结构和合理配置人员编制,也就是调整机构和人员编制。

80年代机构改革的特点是什么

80年代改革的主要特点是首次提出了转变政府职能的要求,紧密地与经济体制改革结合起来。体现了党政军群一并考虑,中央地方单位一并考虑,议事决策协调机构与执行施政机构一并考虑。

公安机构改革内设部门

法律分析:情报指挥中心被比喻为“中枢部门”,在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中责任重大,十九大安保、春运春节安保等工作都由该中心协调指挥。主任张亚宏此前是公安部办公厅副主任兼指挥中心主任。研究室原为公安部办公厅下设机构,在机构改革之后成为独立内设机构。主任王贻星曾担任公安部改革办常务副主任、办公厅副主任兼研究室主任;副主任何文林曾任公安部改革办副主任。督察审计局由此前公安部审计局和督察局整合而成。局长陈绪富曾任国家禁毒办副主任、公安部禁毒局副局长,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公安部纪检监察组副组长。法律依据:《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条例》第九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行政机构的设立、撤销、合并或者变更规格、名称,由本级人民政府提出方案,经上一级人民政府机构编制管理机关审核后,报上一级人民政府批准;其中,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行政机构的设立、撤销或者合并,还应当依法报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第十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行政机构职责相同或者相近的,原则上由一个行政机构承担。行政机构之间对职责划分有异议的,应当主动协商解决。协商一致的,报本级人民政府机构编制管理机关备案;协商不一致的,应当提请本级人民政府机构编制管理机关提出协调意见,由机构编制管理机关报本级人民政府决定。第十一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设立议事协调机构,应当严格控制;可以交由现有机构承担职能的或者由现有机构进行协调可以解决问题的,不另设立议事协调机构。为办理一定时期内某项特定工作设立的议事协调机构,应当明确规定其撤销的条件和期限。第十二条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议事协调机构不单独设立办事机构,具体工作由有关的行政机构承担。第十三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行政机构根据工作需要和精干的原则,设立必要的内设机构。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行政机构的内设机构的设立、撤销、合并或者变更规格、名称,由该行政机构报本级人民政府机构编制管理机关审批。

机构改革后出现的问题

一是涉改单位人员转隶及骨干力量去留问题,二是行政职能划转交接问题,三是公益性事业单位综合管理问题。法律依据:《国务院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涉及行政法规规定的行政机关职责调整问题的决定》第一条现行行政法规规定的行政机关职责和工作,《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确定由组建后的行政机关或者划入职责的行政机关承担的,在有关行政法规规定尚未修改或者废止之前,调整适用有关行政法规规定,由组建后的行政机关或者划入职责的行政机关承担;相关职责尚未调整到位之前,由原承担该职责和工作的行政机关继续承担。地方各级行政机关承担行政法规规定的职责和工作需要进行调整的,按照上述原则执行。第二条行政法规规定上级行政机关对下级行政机关负有批准、备案、复议等管理监督指导等职责的,上级行政机关职责已调整到位、下级行政机关职责尚未调整到位的,由《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确定承担该职责的上级行政机关履行有关管理监督指导等职责。第三条实施《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需要制定、修改、废止行政法规,或者需要由国务院作出相关决定的,国务院有关部门应当及时提出意见和建议,司法部起草草案后,依照法定程序报国务院审批。第四条实施《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需要修改或者废止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国务院有关部门要抓紧清理,及时修改或者废止。相关职责已经调整,原承担该职责和工作的行政机关制定的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中涉及职责和工作调整的有关规定尚未修改或者废止之前,由承接该职责和工作的行政机关执行。第五条各级行政机关要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确保行政机关履行法定职责、开展工作的连续性、稳定性、有效性,特别是做好涉及民生、应急、安全生产等重点领域工作。上级行政机关要加强对下级行政机关的监督指导,划入、划出职责的部门要主动衔接,加强协作,防止工作断档、推诿扯皮、不作为、乱作为,切实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机构改革后新成立的部门有哪些?

自2018年两会开始,我国自上而下掀起新一轮党政机构改革,至2019年全部结束,中央、省、市、县包括乡镇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成立了很多新部门,你知道有哪几个吗?1、自然资源局。由原国土资源局整合规划局组建而成。社会比较关注的不动产局(不动产中心)是该局的二层机构。负责城乡国土及规划职责。2、生态环境局。由原来环保局整合发改委、国土局、水利局、农业局涉及生态环境相关职责组建而成。负责生态环境保护职责。3、市场监督管理局。由原工商局整合质监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及发改、商务等相关职责组建而成。负责与市场相关职责。4、卫生健康委。由原卫计委整合相关职责组建而成。负责卫生、计生管理。5、文化体育和旅游局。由原来文新广局剥离广电和新闻出版职责,与体育局、旅游局整合组建而成。负责文化和旅游管理。6、医疗保障局。完全新成立的部门,整合原人社局城镇医保、生育保险职责,整合原卫计部门的新农合、发改部门的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民政部门的医疗救助职责组建而成。负责城乡医疗保险工作。7、农业农村局。由原来的农业局整合畜牧局及发改等部门涉农职责组建而成。负责农业农村事务管理。8、应急管理局。由原来的安监局整合地震局、公安消防及民政、林业、防汛抗旱指挥部等相关职责组建而成。负责应急抢险等工作。9、司法局。由原司法局整合法制办等职责组建而成,负责法制宣传、司法管理等职责。10、退役军人事务局。由原军转办整合民政拥军优抚等职责组建而成。负责与退役军人相关事项管理。

机构改革怎么没动静了

机构改革没动静了的原因如下:。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医疗保障局、国家文物局等新机构已经成立。1、多个部委的职责和权限发生了变化。多个地方政府也在按照中央的要求进行机构改革。2、机构改革是一项复杂而长期的任务,需要逐步推进和实施。在媒体上可能没有太多报道,但实际上,相关的改革措施正在不断地推进中。

机构改革金融办怎么改

机构改革金融办改革可能包括以下方面:1. 深化国有金融机构改革:推动已改制的国有商业银行等各类国有金融机构完善公司治理,加快转变经营机制和增长方式,加强对基层机构的管理。理顺落实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引导金融机构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正确处理金融促进经济发展与防范金融风险的关系,切实提高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质量,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2. 稳步发展多种所有制中小金融企业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扩大村镇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试点,引导更多信贷资金投向农村,积极扩大农村消费信贷市场。鼓励各类银行设立不同形式的小企业信贷服务机构,完善落实担保、贴息等扶持政策,提高中小企业贷款比重。3. 改革金融监管机构:建立以中央金融管理部门地方派出机构为主的地方金融监管体制,地方政府设立的金融监管机构专司监管职责,不再加挂金融工作局、金融办公室等牌子。4. 加强金融宏观调控:完善货币政策决策和传导机制,保持货币政策稳定性,增强可预期性,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5. 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建立健全市场基准利率体系,完善中央银行利率调控体系,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有效性。6. 改革汇率形成机制: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增强汇率弹性,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7. 推动金融市场创新:加快发展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和保险市场,逐步提高直接融资比重。8. 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逐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有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9. 加强金融监管和风险防范:完善金融监管体制,加强微观审慎监管和行为监管,增强监管协调性,强化金融风险防范和处置能力。具体的改革方案可能还包括机构调整、职责划分、监管政策等方面的细节。改革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各方面因素,包括国内经济需求、金融市场发展、国际经济环境等。同时,还需要加强风险管理和防范,确保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机构改革期间人事冻结规定?

机构改革期间,人事冻结是为保护公共资源,防止过度扩张而采取的一种管理措施,具有临时性质,需依据政策文件和管理规定具体执行。机构改革期间,人事冻结是指在机构改革中,为了保护公共资源,防止过度扩张,而对于一些职位和招聘等渠道进行临时性的限制和管理措施。一般情况下,人事冻结需要依据具体的政策文件和管理规定来执行,并且根据不同的情况而定。比如,在某个部门或企事业单位关停、调整或重组期间,可能会遭遇到人员配备过剩、岗位设置不合理等问题,这就需要对该单位的人事进行冻结,以避免浪费公共资源和影响改革进程。需要注意的是,人事冻结不是一项长期性的政策,而是一种具有临时性质的管理措施。因此,在冻结期间,需要相关职能部门和机构积极探索相应的解决方案,并尽快恢复正常的人员配备和招聘渠道。机构改革期间,人事冻结的对象范围是什么?机构改革期间,人事冻结通常指对于某个部门、企事业单位或公共机构的职位和招聘等渠道进行临时性的限制和管理措施。因具体情况而异,有些可能仅限于固定职位的调整,有些则可能涉及到新岗位的设立和聘任等。因此,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和政策文件来确定对象范围。机构改革期间,人事冻结是为保护公共资源,防止过度扩张而采取的一种管理措施,具有临时性质,需依据政策文件和管理规定具体执行。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注意与相应的解决方案配合,以确保改革进程的顺利推进。【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 第九十条 公务员对涉及本人的下列人事处理不服的,可以自知道该人事处理之日起三十日内向原处理机关申请复核复核结果不服的,可以自接到复核决定之日起十五日内,按照规定向同级公务员主管部门或者作出该人事处理的机关的上一级机关提出申诉可以不经复核,自知道该人事处理之日起三十日内直接提出申诉:(一)处分(二)辞退或者取消录用(三)降职(四)定期考核定为不称职(五)免职(六)申请辞职、提前退休未予批准(七)未按规定确定或者扣减工资、福利、保险待遇(八)法律、法规规定可以申诉的其他情形。对省级以下机关作出的申诉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作出处理决定的上一级机关提出再申诉。行政机关公务员对处分不服向行政监察机关申诉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的规定办理。

谈一谈机构改革后如何开展综合行政执法工作?

机构改革之后,要良好的开展综合行政执法工作,就要整肃队伍,认真地学习相关的行政执法法律法规。并且在工作中严格的按照法律法规来办事。不断的提高执法用法的水平。

2013年3月,新一轮国务院机构改革正式启动,内容之一是实行铁路政企分开,组建国家铁路局和中国铁路

选择 D .

县机构改革机构设置

县机构改革机构设置包括以下几方面:1. 整合监察职能:根据中央和省委关于深化监察体制改革的部署,将县监察局的职责以及县人民检察院查处贪污贿赂、失职渎职及预防职务犯罪等反腐败相关职责整合,组建县监察委员会,同县纪律检查委员会合署办公,履行纪检、监察两项职责,实行一套工作机构、两个机关名称。2. 调整县委法治建设领导机构:将县委法治建设领导小组改为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作为县委议事协调机构。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县司法局。3. 组建县委审计委员会:作为县委议事协调机构,县委审计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县审计局。4. 调整县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机构:将县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改为县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作为县委议事协调机构。县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县委办公室。5. 组建县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作为县委议事协调机构,县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为县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的办事机构,作为县委工作机关,对外加挂县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牌子。6. 组建县委财经委员会:作为县委议事协调机构。以上是县机构改革机构设置的部分内容,具体部门改革还需根据当地政府官网查询。

行政机构改革出现反弹说明了什么问题?

一是政府职能转换不彻底。存在着越位、错位、缺位的现象。政企不分,政事不分;政府职能交叉混淆;对于一些基础设施的管理处于真空。政府的公共服务不能满足社会公共的需要,大量的上级政府不必要的行政审批职能并没有在机构改革中撤销,而是光荣的交给了下一级政府。二是机构设置不合理。多头管理、职责交叉、权责脱节、相互扯皮、效率低下的状况依然存在,政府事务综合管理水平低。比如,政府的上下级机构一样粗;对于一些领域,各部门管理相冲突,难以协调一致;发生问题后,部门之间相互推诿,不敢或不愿意承担责任,更可恶的是执法扰民。三是政府决策职能与执行职能不分,行政执法体制不完善。政府行为不规范,造成了政府部门权力化、 权力利益化、 利益法定化的不良倾向。例如建市场的与管市场的是同一个机构。四是机构编制立法滞后,由于缺乏法制约束存在着机构编制反弹的现象,亟待尽快制定机构编制法规, 对机构编制管理的基本原则、 内容、 程序、 权限、 纪律等作出明确规定 , 逐步实现政府机构、 职能、 编制的法定化。当然,对政府机构改革的模糊认识也是改革存在的问题。

山西一人口小县机构改革:36个党政机构精简为22个,此举有何意义?

这样做可以让管理方面更加精简,做事效率也会更高。

全球舆论为何赞赏国务院机构改革?

近日,中国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公布,这一话题成为全球媒体聚焦的热点。海外舆论认为,中国正在调整国家机构的职责、角色和权力,以提高运作效率,为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中国深化国家机构改革具有历史和现实必然性,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场深刻变革。全国两会是中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大事,是汇聚民意、共商国是的重要政治平台,“两会时间”不仅举国关切,而且向来是全球媒体聚焦的热点。作为2018年全国两会的重头戏之一,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自然为国际舆论所格外关注,外媒给予的高度评价和赞赏,恰恰说明了国家机构改革不仅符合中国新时代改革发展的实际,顺应了最广泛的民意诉求,而且契合国际社会的普遍期待。多家国际主流媒体在报道中国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时,都毫不吝啬地使用了“史无前例”“全面彻底”“影响深远”等关键词,盛赞“这次机构改革是全面的改革” ,“这次改革之所以具有革命性,就在于不回避权力和利益调整,而是要对现有的传统既得利益进行整合,重塑新的利益格局。”表明了对中国机构改革啃硬骨头、涉深水区、破解深层次矛盾勇气和魅力的高度认可,也寄予了对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通过深化机构改革增强执政能力和领导能力的新期待。外媒普遍认为,这次中国政府机构改革是近些年来规模和力度最大的一次,这不仅体现在正部级机构减少8个、副部级机构减少7个这一数量上的精简,而且更体现在政府机构职能更为科学、优化。聚焦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在教育文化、卫生健康、医疗保障、退役军人服务等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领域,加大机构调整和优化力度,强化了政府公共服务、社会管理职能,不仅有望为中国多个领域改革的持续深化提供机制支撑及保障,而且对于加快推进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重大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使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思想和追求得到更充分体现。这次国务院机构改革,以提高工作效能为目标,全面聚焦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坚决破除制约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体制机制弊端。一方面强化宏观经济部门制订国家发展战略、统一规划体系的职能,一方面减少微观管理事务和具体审批事项,最大限度减少政府对市场资源的直接配置。组建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依法统一监管银行业和保险业,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等;组建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让更多的行政资源放集中于事后监管和事中服务,既有利于建立现代经济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又有助于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提高政府效能。国际舆论之所以高度评价中国国务院机构改革,还在于释放出坚定改革、扩大开放的鲜明信号。这次中国机构改革中,组建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被不少国际媒体重点提及,相关报道无不充满期待地指出,组建这个新部门意味着中国将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进一步参与国际援助项目,分享发展果实。中国政府不仅一再重申坚持改革开放政策不动摇,而且始终致力于推进全球化时代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国为优化全球经济治理秩序、构建全球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的不懈努力和大国担当,从这次机构改革中得到更加明晰、务实的体现。

机构改革后政府还有购买服务吗?

还有购买服务。根据查询财政部官网显示,财政部日前印发通知,要求深入推进多领域政府购买服务改革,明确2023年政府购买服务改革重点工作,并着力提升政府购买服务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水平,所以机构改革后政府还有购买服务。

请以“机构改革”为作文的范围写一篇600字的文章

改革 对每个人来说并不是永恒,因为当你一生下来,死亡也跟着你一起生下来,生命中每一片刻都在朝死亡移动,所以我们只能抓住生命的每一个瞬间.贺拉斯告诉我们:“每天都想象这是你最后的一天,你不盼望的明天将越显得可欢恋.”这句话是让我们珍惜生命,感激生命中的每一天.殊不知,生命是残疾的.微观看,人生短暂,仅那么六七十年,至多百十年,若中途有什么意外,恐怕还活不到那么久,然而这中间有多少人是真正为自己活着?又有多少人真正找到了自我?为向上爬绞尽多少脑汁?为挣大钱煞费多少心血?其实,与其说你赚了大钱,倒不如说你被钱所赚,因为钱赚走了你的青春、时间、体力,和生命.只有一次的生命才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说生命是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是由于所有的财富都可以失而复得,唯有生命只是一次;但许多人宁愿用它换取那些所谓的财富,却把全部生命耗费在名声、权利或金钱的积蓄上.他们临终时却如此悔叹:“我只是使用了生命,而不曾珍惜生命、享受生命.” 活着,真好!然而人不可能永远活着,生命从它诞生的那一天就开始走向死亡,就开始与死亡做一生的搏斗.所以活着,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生命能够承受多大的重量,生命有着怎样的韧性,其实我们常常是弄不清楚的.我们更为清楚的是生命的脆弱.考试失败,晋升受挫,邻居失和,家庭矛盾,恋人移情,小孩吵架、兄弟吵嘴等等,甚至是许多鸡毛蒜皮提不起筷子的事都令人失去理性,所以很多深刻的哲人在总结了形形色色的人生后都叹说生命何其脆弱.古代行船的人有一句话“船板下面是地狱.”只是一板之隔,生死两境,可知生命的脆弱,随时随地都会遭到灾难的可能.我们若有这种觉悟,心中存着“现在是生命最后的一刻”,无论遇到任何情况也不会惊慌失措.

为什么我过政府机构改革的关键和核心是政府职能的转变

首先你得明白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影响经济基础,我国改革开放后,在经济目标方面一直都是努力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再就是政府的职责,从大的方面来说,可以分为两点.那就是管理和职责.以前在搞计划经济的时候,我国政府的主要职责就是管理,不是常说以前管的太紧太死了吗?所以现在既然是要努力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那么政府的职责要是经济的发展,也就是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就应该转变职责,从管理到服务.希望你能明白

政府机构改革期间公务员调动是否冻结

是的,因为机构改革后,有些单位的职能会强化,有些单位职能会弱化(即俗称的好单位和坏单位),为防止突击进人,因此改革期间,冻结编制的办理。这就像进了考场,不到一定时间是不能交卷一样。

政府机构改革中的“三定”是指: A.定任务、定人员、定机构 B.定职能、定机构、定职务 C.定任务、定职

D

政府机构改革什么时候全面开始?

现在已经开始了,三月两会的时候都改了两个啊!

电子政务与我国政府机构改革之间的联系或关系

这题目太大了,没法说啊

国务院机构改革的目的是什么详细点

国务院机构改革的总体目的是提高政府服务效能,精简机构这次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全面总结改革开放特别是近五年来行政体制改革的经验,深入分析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大局中通盘研究、统筹谋划。改革具体目的有:一是深入推进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体制机制上加强社会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二是把职能转变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强调以更大力度,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上加快国务院机构职能转变,重在向市场、社会放权,减少对微观事务的干预,同时改善和加强宏观管理,严格事后监管,努力做到不该管的不管不干预,该管的切实管住管好。这是本次改革的一大亮点。三是坚持积极稳妥、循序渐进、成熟先行,注重改革的连续性、系统性和前瞻性。抓住重点问题,既巩固以往改革成果,又着力破解重大难题。对条件成熟、形成共识的就先推进,对条件尚不成熟、还需要研究探索的,在进一步创造条件、累积共识后,适时加以推进。

机构改革2018

法律分析:生态环境领域的机构改革,只是政府机构改革的一部分内容。2018年,国务院从大的方面来说,机构改革成果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整合机构,减少机构的总数,进一步实现了精简政府。二是新设了一些机构,进一步强化了部分公共管理职能的组织基础。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七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积极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逐步增加政府信息公开的内容。第八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政府信息资源的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管理,加强互联网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建设,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平台与政务服务平台融合,提高政府信息公开在线办理水平。第九条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权对行政机关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进行监督,并提出批评和建议。

当前我国政府机构改革的重点?提高办事效率 还是精简人员?

政府部门为提高工作效率做作的努力,政府部门工作效率提高了,最受益的就是普通老百姓了。   当然,随着经济现代化步伐的加快,政府组织机构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我们期待着这次会议能够在政府机构改革方面进一步深化调整,减少政府部门之间的交叉重叠,从而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我们期待着一个统一、精简、高效的符合市场经济和民主法治要求的现代化政府体制早日建成。因此有的机构应该撤销,人员也就得到精简,办事人员的素质更应该提高,效率才会高,应该有进有出,才会有压力,从而增强责任心及动力,多管齐下,才会产生效益及效果!

如何进一步深化政府机构改革提升政府行政效能

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优化政务服务,保障政令畅通,提升行政效能,努力建设务实高效、阳光法治、清正廉洁、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1.优化职能配置。按照“精简、统一、效能”和“财权与事权相匹配”原则,进一步解决部门之间职责不清、职能交叉等问题,进一步推行大科室制,加强部门内设机构职能职责统筹整合,进一步调整优化市、县(区)事权划分,着力构建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的行政管理体制。2.深化放管服改革。协调推进行政审批、投资审批、商事制度、职业资格、收费清理等领域和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行业各项改革任务,通过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进一步改善发展环境,充分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3.规范行权运行。健全完善“智慧政务平台”,确保行政许可事项在“智慧政务平台”网上受理率达100%,按时办结率100%,群众评议率98%以上,群众满意率98%以上。4.整治“红顶”中介。加快推进挂靠部门或业务主管部门的中介机构脱钩或改制,坚决清除与政府部门捆绑的中介机构,政府部门不得将行政审批职能交由中介机构办理,从严规范中介机构服务收费和执业行为。5.深化政务公开。重点推进行政权力运行、重大建设项目、财政预决算、民生等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加强全市政府网站建设和监测,完善政务访谈、市长在线访谈和领导干部个人政务微信公众号等政民互动平台,充分保障公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增强政府公信力执行力,提升政府治理能力。6.跟踪重点项目。严格落实市级领导挂联、职能部门挂包制度,实行行政审批代办制、建设过程跟踪制,切实帮助解决项目推进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7.做好投诉受理。进一步完善“12345”市民热线“一号通”平台,畅通各级各类举报投诉渠道,广泛受理企业和群众举报投诉,加强信访遗留问题化解,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8.强化审计监督。进一步完善重大政策措施落实和重点项目资金审计机制,常态开展专项审计,及时发现违规违纪违法行为,严格督促整改到位,有力推进政策措施落实和提升项目资金使用绩效。9.深入正风肃纪。常态开展监督检查,重点针对脱贫攻坚、重点项目推进、财政资金使用管理、政务服务、行政执法、环境保护、安全稳定等工作领域,深入整治“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问题;深入整治“执行不力、落实不力、上热下冷中梗阻”问题;深入整治“当面打收条、落实打欠条、事后打白条”问题;深入整治“新办法不会用、老办法不管用、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顶用”问题。

到2010年我国至今做了几次机构改革?

中国改革开放以后,政府机构改革大致每隔5年进行一次。1982年、1998年、1993年、1998年、2003年,每隔5年开始一场调整或者精简机构和裁减人员的改革。每一个改革的特点:第一次改革:“干部年轻化第二次改革:首次提出“转变政府职能是机构改革的关键”第三次改革:首次提出“政府机构改革的目的是适应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第四次改革:涉及面最广、改革力度最大第五次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

请问最新的国家机构改革方案

2008国务院机构改革预案 改革后 : 现状一、国务院办公厅[信访局]:保留 二、国务院组成部门(22个)、部管的国家局(10个) 1.外交部[侨务局]:外交部、国务院侨办 2.国防部:国防部、国防科工委(撤消)军工部分 3.发展改革委[统计局]:发展改革委、国防科工委军转民部分、统计局(降为副部级单位) 4.教育部:保留 5.科技部:保留 6.民族事务部[宗教局]:国家民委、宗教局 7.公安部:保留 8.监察部:保留 9.民政部:保留 10.司法部[法制局]:司法部、国务院法制办 11.财政部:保留 12.劳动保障部:保留 13.国土资源部[海洋局]:国土资源部[测绘局海洋局]、水利部水资源部分 14.建设部:保留 15.交通部:保留 16.能源部:发改委能源部分、国防科工委核电部分、水利部水电部分、电监会 17.农业部[林业局]:农业部、水利部农村水利部分、林业局、[粮食局] 18.商务部[质检局]、[知识产权局]:商务部、信息产业部电子工业部分、质检总局、知识产权局、[烟草局] 19.文化部[新闻出版局]:文化部[文物局]、新闻出版总署(版权局) 20.卫生部:卫生部[中医药局] 21.环境部:环保总局 22.审计署:保留 三、国务院直属特设机构(1个)1.国资委:保留四、国务院直属机构(16个) 1.人民银行:人民银行[外汇局] 2.情报总局:国家安全部 3.人事总局:人事部[外专局] 4.计生总局:人口计生委 5.铁道总局:铁道部 6.民航总局:保留 7.海关总署:保留 8.税务总局:保留 9.工商总局:保留 10.广电总局:保留 11.安全监管总局:保留 12.食品药品监管局:保留 13.旅游局:保留 14.国家航天局:[国家航天局] 15.国务院参事室:保留 16.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保留 五、国务院办事机构(2个) 1.国务院港澳办:保留 2.国务院研究室:保留 六、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16个) 1.新华社:保留 2.中科院:保留 3.社科院:保留 4.工程院:保留 5.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保留 6.行政学院:保留 7.地震局:保留 8.气象局:保留 9.邮政局:[邮政局] 10.银监会:保留 11.证监会:保留 12.保监会:保留 13.电讯监管委员会:信息产业部(撤消)电信部分 14.社保基金会:保留 15.自然科学基金会:保留 16.体育联合会:体育总局 2008年的机构改革能够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突破 1.在相同或相近的领域,整合分散的行政职能和机构,积极推行大部委制,以减少交叉和重复设置,将外部协调转为内部协调,从而降低行政成本和提高行政效率。可以考虑:  (1)将现存国家发改委的经济运行局、产业政策司和产业规划司并入商业部,组建工商一体化管理的经济贸易部,同时将国资委下属的十大行业总会移交给该机构管理。  (2)在工商局、技术监督局、新闻出版总署、知识产权局以及现属商业部的公平交易局、产业损害调查局和市场流通司的基础上组建国家公平交易和反垄断委员会。  (3)在现有国家能源办的基础上组建国家能源部,负责对石油、天然气、电力、煤炭、核能、水电等各相关产业的综合发展和市场监管。  (4)考虑到铁路改革的难度,可先将交通部和民航总局重组为大交通部。  (5)在卫生部、教育部、计生委、劳动社会保障部、民政部的基础上组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成立医疗机构监管局,同时把食品药品监管局的职能扩展到农药,这两个局可直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但属相对独立的监管机构;  (6)调整国务院直属机构,把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体育总局和旅游局并入文化部,组建大文化部。  (7)把林业局纳入农业部或国土资源部。  2.必须强调的是,负责行业监管或有监管职能的部委,其监管的职能应该与宏观调控和产业政策部委以及资产管理机构的职能相对独立,做到监与资、监与政策分开。同时在需要价格监管的产业,应该将国家发改委的价格监管职能分散到相应的监管机构。所有的监管机构都不应该设置为事业单位。  3.加快行业(商)协会管理体制的改革,将这些协会组织与其他社团组织分开管理,由新组建的经济贸易部及地方经济贸易部门负责其审核登记。 4.加快行政事业单位改革,使它们中的大多数转制为企业、社会中介组织或民办非企业组织。  5.将食品药品监管、安全生产监管、环保等监管机构实行中央垂直监管,保证其足够的行政资源,加强其执法能力。  同时:在人大法工委、中编办、国务院法制办和国务院行政审批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基础上,立即建立临时行政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组织跨经济学、政治学、法学、公共行政学和社会学等方面的专家抓紧时间研究改革方案,根据合理合法的原则彻底梳理现有的行政职能,进而在效能的原则下据此提出行政机构调整的方案以及必须尽快修改和完善的实体法。三、政府机构改革的目标。(一)部门设置。一个基本不变即国务院组成部门不变。二个并入即药监局并入卫生部、进出口检验检疫并入海关。二个增加即增加能源发展部和国家预防腐败局。二个提升即环保总局升格为国家环保部、安监总局升格为安全生产部。二个撤销即撤销国家工商总局和质检总局。 (二)职能调整。 1、工商总局的流通领域产品质量监管和市场监管归商务部,法人登记归税务总局,流通领域的食品监管归卫生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2、质检总局的进出口检验检疫归海关,生产领域的产品质量监管归商务部,特种设备安全归安全生产部,生产许可证归环境保护部,认监委成为保监委的模式进行3c认证,食品归卫生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3、食品检测中心归卫生部,工业产品检测归商务部,特种设备检测中心归安全生产部,计量测试中心归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4、发改委的能源节能和规划规能源发展部。十七大即将召开,新的政府机构改革方案即将出台,相信在国务院第二个任期内政府机构改革必然完成,必将进一步推动社会的发展和和谐社会目标的初步实现。

如何破解地方政府机构改革困境

地方政府机构改革困境是出于对公共资源的考虑。地方政府机构改革是地方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推动地方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在改革过程中,地方政府需要面对各种困境和挑战,包括机构设置不合理、职能转变不彻底、人员安置困难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地方政府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策略。首先,地方政府需要遵循精简、效能、统一、规范的原则,减少机构数量和人员编制,提高行政效率和服务质量。其次,地方政府需要加强对职能转变的监督和评估,确保职能转变的彻底性和有效性。此外,地方政府还需要加强对人员安置的指导和支持,帮助安置人员适应新的工作和生活方式。总的来说,地方政府机构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和问题。地方政府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策略,加强组织领导和监督评估,确保机构改革工作的顺利完成。

上海市人民政府的机构改革

组建卫计委 重组食药监局根据《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有关精神,结合上海实际,本市将组建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不再保留市卫生局、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重新组建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1、组建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组建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为市政府组成部门。不再保留市卫生局、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重新组建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重新组建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为市政府直属机构。将原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职责、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的职责、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的生产环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职责、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的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职责整合划入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上海市建交委拆分 两个机构或在月底挂牌在2014年2月25日举行的上海市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上,上海市城乡建设和管理委员会主任和上海市交通委员会主任被分别任命,这也意味着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正式“分家”,而被拆分的两个机构预计在本月底挂牌。从去年年底开始,就有消息传出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即将拆分。同时,在2014年1月上海两会期间,有媒体报道称,按照相关计划,建交委今后或将拆分为“建管委”和“交通委”,并称相关的方案已经递交市人大常委会审议,并有望在2月挂牌。今天,上海市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会议审议并表决通过了相关人事任免案,决定任命汤志平为上海市城乡建设和管理委员会主任,孙建平为上海市交通委员会主任。这无疑证实了建交委“分家”的传言。据了解,上世纪90年代,在城市建设高峰时期,为方便管理,上海将交通运营管理的职能划进建委,建委随即改名为“上海市建设和交通委员会”。2008年,在大部制改革中,成立“上海市建设和交通委员会”。拆分后的“建管委”和“交通委”将对接国务院住建部和交通运输部两部。据透露,新的交通委将全盘统筹、规划、运营、管理上海交通,而上海市路政局及交警总队的路设部门划入交通委。

政府机构改革的方向是什么?

总的来说,我个人将其概括为:1、重组部门即实行大部制;2、精简人员使浮肿的部门得以瘦身;3、优化部门职能;4、转变政府职能和管理方式。 但是另一方面,我们国家每年都找大批量的公务员,而总的来说,公务员只要是没有什么大的过失,一般是不会被开除的。这样来说,公务员只会越来越多,政府的机构也会越来越拥挤,因此,政府机构改革要想跳出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怪圈,是需要费点脑子的。

试述中国政府机构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其实归根结底是人口 资源 环境 民生的问题

如何做好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开始进行,经济关系和经济体制都有了变化。经济的发展和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对我国的政府机构的要求越来越高,政府机构的改革目标要与市场经济的要求和我国经济的发展水平相适应。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市场要求我国的政府机构改革能做到政企分开,转变政府职能,把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权力切实交到企业手里,同时政府部门的办事效率也要提高,整合各办事部门,实行权责统一的大部门机制,这样可以更好地体现政府为人民服务的职能。  在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四中全会以来,深化改革进入深水阶段。这次政府机构改革主要解决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在体制上进行了深层次的改革,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注重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实现政府由管理型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型,更加体现政府的服务和整体协调机制,建立法制政府。 政府机构改革工作政治性强、政策性强,广大干部职工特别是领导干部要从大局出发,严格执行政治纪律、组织人事纪律、机构编制纪律和财经纪律,对违纪违规的,要严肃处理。一要严格执行各项规定,绝不能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对本部门有利的就执行,对本部门不利的就不执行,决不允许任何人在政令执行上打折扣。二要原领导班子要从大局出发,善始善终地做好各项工作。严禁借机构改革之机突击进人、突击提拔和超职数配备中层干部。要严肃保密纪律,做好公文、资料和印章管理及移交工作。新组建部门的领导班子,要迅速到位,抓紧做好工作衔接,尽早挂牌运转。三要严格执行机构编制政策规定,尽快组织拟订“三定”规定草案,征求领导意见后,在规定时间内上报“三定”草案。“三定”规定批复后,要切实按“三定”规定做好职能划转、工作交接以及设置内设机构、配备中层干部、优化人员岗位等工作,做到各种对接要快,人员融入要快,职责明确要快。四要严肃财经纪律。加强国有资产的管理,严禁以任何名义突击花钱、私分财物、转移资产。

为什么要进行党和国家机构改革

1、这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也发生了新变化。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要把握新特点、直面新变化、解决新问题。2、这是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的必然要求。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加强党对各领域各方面工作领导,是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首要任务。3、这是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必然要求。回顾历史,在党的领导下,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逐步建立起具有我国特点的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改革开放以来,适应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各方面工作不断深入的需要,我们党积极推进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各方面机构职能不断优化、逐步规范。扩展资料:深刻理解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重大意义:1、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的必然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要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2、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保障。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健全完善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3、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作为上层建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需要不断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基础变化而不断改进和完善。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人民网评: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是新时代的必然要求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深刻理解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重大意义

合肥市人民政府关于机构改革涉及市政府规章规定的行政机关职责调整问题的决定

一、现行市政府规章规定的行政机关职责和工作,《合肥市机构改革方案》确定由组建后的行政机关或者划入职责的行政机关承担的,在有关市政府规章规定尚未修改或者废止之前,调整适用有关市政府规章规定,由组建后的行政机关或者划入职责的行政机关承担;相关职责尚未调整到位之前,由原承担该职责和工作的行政机关继续承担。  县(市)区各级行政机关承担市政府规章规定的职责和工作需要进行调整的,按照上述原则执行。二、市政府规章规定市级行政机关对下级行政机关负有管理监督指导等职责的,市级行政机关职责已调整到位、下级行政机关职责尚未调整到位的,由《合肥市机构改革方案》确定承担该职责的市级行政机关履行管理监督指导等职责。三、实施《合肥市机构改革方案》需要制定、修改、废止市政府规章的,或者需要市人民政府作出相关决定的,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及时提出意见和建议,市司法局依照法定程序审查修改后提请市人民政府审议。四、各级行政机关应当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确保行政机关履行法定职责、开展工作的连续性、稳定性、有效性,特别是做好涉及民生、应急、安全生产、维护稳定等重点领域工作,承接好国家、省机构改革涉及的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职责和工作。市级行政机关应当加强对下级行政机关的监督指导,划入、划出职责的部门应当主动衔接,加强协作,防止工作断档、推诿扯皮、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切实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五、本决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政府机构改革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

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如下:问题:1、干部人事制度不合理。长期以来,我国政府机构事实上存在着“能进、能上、能高”而“难出、难下、难低”的干部用人度,缺乏竞争的动力与压力,也没有严格的奖惩考核制度。2、政府职能不明确。我国党政职能交叉、政企不分,许多本应由党或企业管理的职能被政府所取代,导致政府职能过多,管理过宽,势必相应增没一些机构,从而使机构进一步膨胀。3、制约和监督机制的缺失。我国政府系统的行为常采取行政命令方式,以撤换领导来制约和保证政府系统有序运行。这种方式常伴有主观的随意和感情的冲动。4、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大量的社会群体特别是下岗人员得不到保障,便涌向公务员队伍,因为公务员在培训、医疗、退休养老方面还是有保障的。由此造成政府机构不断膨胀。对策:1、精简机构,转变政府职能。2、政企分开,实行宏观调控。3、进一步安置分流人员。4、构建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5、加强法治建设,依法规范行政。扩展资料:政府机构改革取得了以下这些成果:1、政府机构数量得到精简、优化,政府机构“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怪圈现象得到遏制。2、政府机构改革围绕政府职能转变而深入推进,行政效能有效提升。3、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探索和实践,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基本职能定位得以明确,包括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环境保护等。

第二次政府机构改革况

第二次政府机构改革情况: 1988年。通过改革,国务院部委由45个减为41个,直属(ge _zhi shu)机构从22个减为19个,非常设机构从75个减到44个,机构人员编制比原(ge4 _ji1 gou4 ren2 yuan2 bian1 zhi4 bi3 yuan2)来的实际人数减少19.2%,并首次提出政府职能转变的任务。在国务院66个部、委、局中,有32个部门共减少1.5万多人,有30个部门共增加5300人。增减相抵,机构改革后的国务院人员编制比原来减少了9700多人。我国改革的重心已由农村转向城市。尽管由于后来复杂的原因,原定于1989年开展的(nian kai zhan de)地方机构改革暂缓进行。但其历史性贡献是首次提出了“转变政府职能是机构改革的关键”。直方现在,仍然是改革面临的重要任务。这次政府机构改革转变了政府职能。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6次政府机构改革的情况

一、1982年——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实行干部年轻化 1982年的政府机构改革,主要是为了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实现干部年轻化,其历史性进步可用三句话来概括: 一是开始废除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 二是精简了各级领导班子 三是加快了干部队伍年轻化建设步伐 第一次改革之后,国务院各部委正副职是一正二副或者一正四副,部委的领导班子成员的平均年龄从64岁减到60岁,局级干部的平均年龄从58岁降到50岁。本次改革没有触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政府职能没有转变。 二、1988年——“转变政府职能是机构改革的关键” 1988年的政府机构改革是在推动政治体制改革,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出现的,其历史性的贡献是首次提出了“转变政府职能是机构改革的关键”这一命题。由于后来一系列复杂的政治经济原因,这一命题在实践中没有及时“破题”,原定于1989年开展的地方机构改革暂缓进行。 国务院在调整和减少工业专业经济管理部门方面取得了进展。如,撤消国家计委和国家经委,组建新的国家计委。撤消煤炭工业部、石油工业部、核工业部,组建能源部。撤消国家机械工业委员会和电子工业部,成立机械电子工业部。撤消劳动人事部,建立国家人事部,组建劳动部。撤消国家物资局,组建物资部。撤消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组建建设部。撤消航空工业部、航天工业部,组建航空航天工业部。撤消水利电力部,组建水利部。撤消隶属于原国家经委的国家计量局和国家标准局以及原国家经委质量局,设立国家技术监督局。 三、1993年——适应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首次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后,1993年我国进行了第三次政府机构改革。 其历史性的贡献在于:首次提出政府机构改革的目的是适应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但从学术观察的角度,1993年的政府机构改革“目的清楚、目标不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重要改革任务就是要减少、压缩甚至撤销工业专业经济部门,但从1993年机构设置来看,这类部门合并、撤销的少,保留、增加的多。如机械电子部合并本来是1988年改革的一个阶段性成果,1993年改革时又被拆成两个部——机械部和电子部;能源部本来是在1988年撤消了三个专业经济部门的基础上建立的,1993年改革又撤消能源部,设立了电力部和煤炭部。给人的印象是,目的与目标背道而驰。 1993年改革的一个重大举措是,实行了中纪委机关和监察部合署办公,进一步理顺了纪检检查与行政监察的关系。1993年实行中纪委机关和监察部合署办公的这种做法,是统筹党政机构设置的重要方式之一。 四、1998年——消除政企不分的组织基础 鉴于当时机构设置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的现实,1998年中央人民政府实施了2008年之前涉及面最广、改革力度最大的一次政府机构改革。1998年改革的目的与目标高度协调。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是目的,尽快结束专业经济部门直接管理企业的体制是目标。1998年改革历史性的进步是,政府职能转变有了重大进展,其突出体现是撤销了几乎所有的工业专业经济部门,共10个:电力工业部、煤炭工业部、冶金工业部、机械工业部、电子工业部、化学工业部、地质矿产部、林业部、中国轻工业总会、中国纺织总会。这样,政企不分的组织基础在很大程度上得以消除。到目前为止我们都还在享受这个成果。 为什么说撤销工业专业经济部门就是消除政企不分的组织基础呢?众多的工业专业经济部门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些工业专业经济部门可以说是资源配置的载体,是落实经济计划的依托。但是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这类部门的存在不利于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不利于充分发挥企业的微观经济主体地位。在一定意义上说,撤销工业专业经济部门就是取消了国家与企业之间的“二道贩子”,消除了政企不分的组织堡垒。 五、2003年——目标: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 2003年的政府机构改革,是在加入世贸组织的大背景之下进行的。 改革的目的是,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进管理方式,推进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改革目标是,逐步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是,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健全金融监管体制,继续推进流通体制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和安全生产监管体制建设。这次改革重大的历史进步,在于抓住当时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的突出问题,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比如,建立国资委,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建立银监会,建立监管体制;组建商务部,推进流通体制改革;组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调整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为国家直属机构,加强食品药品安全与安全生产监管。

南宁市人民政府关于机构改革涉及市政府规章和行政规范性文件规定的行政机关职责调整问题的决定

一、现行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规定的行政机关职责和工作,市、县(区)机构改革方案以及部门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以下简称部门“三定”)确定由组建后的行政机关或者划入职责的行政机关承担的,在有关规章或者规范性文件尚未修改或者废止之前,调整适用有关规章、规范性文件规定,由组建后的行政机关或者划入职责的行政机关承担;相关职责尚未调整到位之前,由原承担该职责和工作的行政机关继续承担。二、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规定上级行政机关对下级行政机关负有批准、备案等管理监督指导等职责的,上级行政机关职责已调整到位、下级行政机关职责尚未调整到位的,由市、县(区)机构改革方案以及部门“三定”确定承担该职责的上级行政机关履行有关管理监督指导等职责。  上级行政机关对下级行政机关负有行政复议监督职责的,按照上述原则执行。三、实施市、县(区)机构改革方案以及部门“三定”需要制定、修改或者废止规章和政府规范性文件的,有关行政机关应当及时提出意见和建议,属于规章的,依照法定程序报市人民政府;属于政府规范性文件的,依照法定程序报市、县(区)人民政府。四、实施市、县(区)机构改革方案以及部门“三定”需要制定、修改或者废止部门规范性文件的,承担职责和工作的行政机关应当及时组织制定、修改或者废止。五、各级行政机关应当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确保行政机关履行法定职责、开展工作的连续性、稳定性、有效性,特别是做好涉及民生、应急、安全生产等重点领域工作。上级行政机关应当加强对下级行政机关的监督指导,划入、划出职责的部门应当主动衔接,加强协作,防止工作断档、推诿扯皮、不作为、乱作为,切实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保障行政机关履行职责和开展工作的连续性和合法性。六、本决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我国政府机构改革首次提出转变政府职能是在哪一年

  1988年,首次提出“转变政府职能是机构改革的关键”。  政府职能转变,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在一定时期内,根据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对其应担负的职责和所发挥的功能、作用的范围、内容、方式的转移与变化。政府职能转变的必然性,是由影响政府职能的诸多因素所决定的。包括管理职权、职责的改变(对哪些事物负有管理权责,管什么,管多宽,管到什么程度),管理角色(主角、配角等)的转换,管理手段、方法、及其模式的转变等。1992年中国改革开放后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革。

年国务院机构改革与传统的政府职能模式有什么不同

机构改革是中国政府每隔五年都会进行一次的行动,并在转变政府职能和提高政府效能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但是,机构膨胀、人员臃肿和职责不分等问题往往在机构改革后不久又会卷土重来并周而复始。这使机构改革每每成为各届政府的改革重点,机构改革也承载了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各部门协调和提高效能等许多“难以承受之重”。考虑到中国的快速变迁,以及政府在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中的核心地位,机构改革如此频密多少是可以理解的。这样,如何优化机构改革的路径和方式并提升机构改革的效果,就显得至关重要。从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来看,其中既有与历次改革相同的方面,也凸显了值得关注的不同之处。首先,机构改革是部门数量的加减法,但又高于加减法。过去机构改革就是简单的加减法,将一些部门合并或裁撤,而部门内部的司局却很少调整。特别是最近在2008年和2013年的两轮大部门制改革,都是以精简国务院直属机构的数量为主要目标之一,却并没有真正实现政府职能的相应转变。这使改革后的部门结构依然铁板一块,机构内部的微观结构并没有发生质的变化,职能转变也是雷声大雨点小。这次改革的一大亮点就是加减法并重,而非完全做“大部门制”的减法。尽管国务院组成部门和和其他机构的数量都大幅减少,除国务院办公厅外,国务院设置组成部门26个,正部级机构减少8个,副部级机构减少7个;但新增的机构更加令人期待,特别是组建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应急管理部、退役军人事务部、国家移民管理局,因应了大国崛起和改进国内治理的需要,令人耳目一新。这些新增机构的设置和凸显,为相关领域的政府职能转变提供了基础,也使政府职能的对接和落实更加顺畅。其次,这次政府机构改革特别引人注目的特点是注重细分职能的重组交叉,而非完全以机构撤并为主。从历次改革的情况来看,这次改革的力度不可谓不大。在自然资源部、应急管理部、科学技术部、农业农村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机构的组建和重新组建方面,这次改革打破了部委和国家局“整建制”合并的做法,而是从司局级职能交叉重组入手,为深度整合政府职能提供了条件。十九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指出:“坚持一类事项原则上由一个部门统筹、一件事情原则上由一个部门负责。”这意味着改革不是简单的机构合并,而是职能层面的深度重组;意味着过去的物理反应要让位于化学反应,即要通过组织重构而实现政府机构的质变。再次,中央政府部门改革以后,省以下地方政府部门的设置会成为日益凸显的问题。过去的政府机构改革是自上而下推动的,“一竿子插到底”的统领作用很强,但也使因地制宜难以实现。此次改革在强调集中统一领导的同时,也明确要赋予省级及以下机构更多自主权,从而为增强地方活力提供了制度空间。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中央与地方政府在基本公共服务领域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方面改革的推进,各级政府会负责相对不同的职责,从而发挥其各自优势。为此,各级政府根据需要设置不同的机构,成为顺理成章之事。在市场监管、税务、应急管理等方面的机构改革符合地方政府的诉求,一定程度上确认了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试点成果。但是,在其他方面则可能会有所殊异,一定程度上仍将延续“上下一般粗”的传统做法。值得注意的是,此番国务院机构改革只是完成了一半,因为如何处理政府机构同党的机构之间的关系,才是更加值得期待的关键问题。从十九届三中全会文件的精神来看,加强党对政府机构的全面领导会以多种方式进行,包括党的议事协调机构、党的职能部门归口协调、党政合署办公等。一方面,是通过成立党的议事协调机构来协调对口的政府部门,比如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对口协调政府经济部门。另一方面,则是某些职能重叠的党政部门可能合并,比如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广播电视管理职责由新组建的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接管,而新闻出版职责的归属则是一个尚未解决的问题。其中一种可能,是由党的宣传部门吸收新闻出版职责。此外,过去延续的党的机构同政府部门并驾齐驱的情况,仍然会存在一段时间。值得注意的是,要对政府机构改革后的实施情况进行追踪和评估,避免整合不到位的问题出现。2010年,广东省在全省选取21个县(市、区)推广顺德大部门制改革模式。笔者的研究显示,尽管大部门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民众对政府的满意度,但是总体来说收效甚微。因此,仅仅压缩部门数量可能无助于提升政府绩效,更为重要的是从职能整合的角度入手进行改革。笔者最近与挪威奥斯陆大学政治学系教授汤姆克里斯滕森(Tom Christensen)合作进行的研究就显示,在2013年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当中,国务院一些部门合并以后存在“貌合神离”的现象,部门内部在结构、职能和文化方面的整合程度不够,致使“两张皮”的问题仍然时有发生。因此,需要加强机构改革后的评估,使机构改革的实施同主事者预想的方向一致,并根据实施情况加以调适。不过,此次改革方案对职能重组和深层次整合的强调,使“貌合神离”的整合难问题更难以发生,而“同舟共济”则是值得期待的改革走向。

什么是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首要任务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根本保证和首要任务。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是党的领导体系改革目标。根据这一目标,完善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制度,加强党对各领域各方面工作领导,确保党的领导全覆盖,确保党的领导更加坚强有力,是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首要任务。

最近一次政府机构改革,也是规模宏大、意义深远的变革在()年。

1998年

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机构改革涉及本市政府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规定的行政机关职责调整问题的决定

一、现行市政府规章、规范性文件规定的行政机关职责和工作,《深圳市机构改革方案》确定由组建后的行政机关或者划入职责的行政机关承担的,在有关市政府规章、规范性文件规定尚未修改或者废止之前,调整适用有关市政府规章、规范性文件规定,由组建后的行政机关或者划入职责的行政机关承担;相关职责尚未调整到位之前,由原承担该职责和工作的行政机关继续承担。  区人民政府(含新区管理机构)及其部门承担市政府规章、规范性文件规定的职责和工作需要进行调整的,按照上述原则执行。二、市政府规章、规范性文件规定上级行政机关对下级行政机关负有批准、备案、复议等管理监督指导等职责的,上级行政机关职责已调整到位、下级行政机关职责尚未调整到位的,由《深圳市机构改革方案》确定承担该职责的上级行政机关履行有关管理监督指导等职责。三、实施《深圳市机构改革方案》需要制定、修改或者废止市政府规章、规范性文件,或者需要由市政府作出相关决定的,按照“谁实施、谁清理、谁负责”的原则,有关部门应当及时提出意见和建议,依照法定程序制定、修改或者废止。四、实施《深圳市机构改革方案》需要制定、修改或者废止部门规范性文件、区政府规范性文件的,有关部门和区政府要抓紧清理,及时制定、修改或者废止。相关职责已经调整,原承担该职责和工作的行政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文件中涉及职责和工作调整的有关规定尚未修改或者废止之前,由承接该职责和工作的行政机关执行。五、各级行政机关要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确保行政机关履行法定职责、开展工作的连续性、稳定性、有效性,特别是做好涉及民生、应急、安全生产等重点领域工作。市级行政机关要加强对区级行政机关的监督指导,划入、划出职责的部门要主动衔接,加强协作,防止工作断档、推诿扯皮、不作为、乱作为,切实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六、本决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我国政府机构改革的重点

法律分析:转变政府职能是我国政府机构改革的关键和重点。政府机构改革不是机构和人员的数量的增加或减少,而必须转变政府职能。法律依据:《国务院行政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条例》第一条 为了规范国务院行政机构的设置,加强编制管理,提高行政效率,根据宪法和国务院组织法,制定本条例。第四条 国务院行政机构的设置以职能的科学配置为基础,做到职能明确、分工合理、机构精简,有利于提高行政效能。国务院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适时调整国务院行政机构;但是,在一届政府任期内,国务院组成部门应当保持相对稳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条例》第一条 为了规范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机构设置,加强编制管理,提高行政效能,根据宪法、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制定本条例。第八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行政机构应当以职责的科学配置为基础,综合设置,做到职责明确、分工合理、机构精简、权责一致,决策和执行相协调。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行政机构应当根据履行职责的需要,适时调整。但是,在一届政府任期内,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工作部门应当保持相对稳定。

机构改革自查情况报告

1.机构改革自查情况报告   一、对机构改革实施意见的调整落实执行情况   (一)调整后内设股室配置情况   《中共XX县委办公室、XX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调整XX县司法局机构编制的通知》(石办秘[20xx]39号)文件于20xx年3月28日下发到我局,标志我局机构改革事宜已基本结束。根据文件精神,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县司法局。县政府法制办公室的.政府法制工作相关职责已划入县司法局。调整后,我局有9个内设机构分别是: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办公室秘书股、办公室、普法与依法治理股、人民参与和促进法治股、公共法律服务管理股、法律援助中心、社会矫正管理局(社会矫正执法大队)、行政执法协调监督股(合法性审查股)、行政复议与应诉股;我局局机关政法专项编制14名。设局长1名,副局长2名,政治处主任1名(副科级)。对于更名的的3个股室和新增加的2个股室工作人员已配备到位,并顺利开展工作。其中行政复议与应诉股人员还没有到位。   (二)标牌、印章及档案管理情况   调整后内设股室标牌已全部悬挂。新启用了“中共XX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中共XX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办公室”两枚印章。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办公室、县政府法制办相关档案已移交县司法局,由专人保管。   (二)人员安置情况   机构改革后,我局全局编制没有增加,人员没有增加,没有发生干部转隶后的工作安置、离退休干部管理服务情况。   (三)机构改革涉及财务资产调整的情况   机构改革后,我局没有发生资产清查、划转、移交、经费调整情况。   二、改革取得的成效   机构改革后,我局更加突出以民为本的工作理念,调整后的局机关干部结构更趋合理,局机关全体人员进一步加强了政治理论学习、业务学习,能够按照机构改革任职和岗位调整部署,迅速进入角色抓好各项工作。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2.机构改革自查情况报告   为进一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推动体制机制创新,落实区纪委《关于开展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情况监督检查的通知》(X纪办发〔20XX〕5号)的要求,我局对自身落实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的情况,认真组织开展了自查自纠工作。   一、组织领导。   (1)加强学习,提高认识。召开全局干部职工大会,集中学习和深刻领会文件精神,切实提高对文件的理解和认识。   (2)加强领导,精心组织。为确保此次自查工作落到实处,成立了自查自纠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责任,细化分工,形成了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工作局面。   (3)加强自查,不走形式。紧紧围绕自查目标和内容,对照文件精神和要求,严格要求,求真务实,组织相关人员逐条逐项进行自查,不留死角,不走过场。   (4)加强自纠,务求实效。通过自查自纠,未发现一起文件规定中的违法违纪行为,但仍要求全局干部职工在以后的工作中,严格遵守文件规定,切实贯彻落实文件精神,力求长效。   二、行政审批事项的取消和下放,根据我局职能,我局没有行政审批事项。   三、职能调整。   坚持管理科学化、服务社会化的方向,加强政府机关后勤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转换机制,推动后勤服务化、市场化,促进联合服务,逐步建立和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政府机关后勤保障体制,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严格按照“三定”规定完成机构组建、职能整合和人员编制划转工作。按照“三定”规定及区编办批复行使职责、设置岗位和配备人员。局机关目前领导和内设科室领导职数配置均符合上级文件要求,无擅自增设内设机构、加挂牌子、提高机构规格、人员超编、超配领导职数和人员混编混岗等现象发生。   四、严格遵守组织人事纪律、八项规定和财经纪律。   不存在超限额设置机构或变相增设机构等行为;不存在违规增加编制或突击进人、超编进人、超职数配备干部、突击提拔干部、突击评定专业技术职称等行为。依法依规处置经费资产,不存在借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之机隐瞒、挪用资金或虚报、冒领资金等行为;不存在突击花钱、巧立名目发放和私存私放钱物等行为;不存在挥霍公款相互宴请、收送纪念品或礼品等行为;不存在违规更换公务用车、办公设备,漏报、瞒报、隐匿和违规处理国有资产等行为。严格执行中央、省、市关于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严控一般性支出,继续深化“三公经费”预算管理,大力推进节约型机关建设。   此次自查自纠工作的开展,有利于完善制度机制、提高行政效率;进一步严明政治纪律、组织人事纪律和财经纪律,坚决纠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问题,严肃查处违纪违法行为,保证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工作顺利进行。对于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立即敦促整改,对于顶风违纪的,严肃查处,以优良的作风和清正的环境切实保障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工作顺利实施。 3.机构改革自查情况报告   在市委、市政府及省编办的领导下,我办经过认真调研、反复论证,研究制定了《xx市人民政府机构改革方案》,并于1月22日被省委、省政府批复。目前,我市市级政府机构改革工作已全面完成,县区政府机构改革工作已基本完成。   一、总体情况   去年10月27日,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市县政府机构改革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并印发了《xx省市县政府机构改革的意见》对市县政府机构改革工作进行了动员和部署。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责成市编办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认真起草方案,并多次听取情况汇报,进行专题研究。经过深入调研,反复与省编办沟通,制订了市政府机构改革方案。今年1月19日,市委常委会审议通过了市政府机构改革方案,随后将这一方案上报省委、省政府审批。由于市政府机构改革方案调查研究充分、工作细致扎实,方案上报后,得到省编办的充分肯定。1月22日,省委、省政府以苏委20xx17号文件正式批复了《xx市人民政府机构改革方案》。   我市共设置政府工作部门34个,部门管理机构1个。   二、主要做法   (一)严格执行省委省政府规定   根据《意见》要求及罗省长讲话精神,以及市委、市政府领导指示,我办严格按照中央及省委、省政府要求,联系扬州实际,制订扬州市人民政府机构改革方案。在省编办的具体指导和大力支持下,使我市的改革方案既符合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又切合扬州实际,充分体现扬州的“小政府、大社会”现状,且具可操作性。   (二)领导重视,改革工作积极稳妥   市委书记、市长、常务副市长、组织部长直接听取汇报,多次召集相关人员讨论改革方案,并对部分职能调整作出明确指示。我办也及时将中央、省有关要求,省编办的具体意见向主要领导作专题汇报,缪市长在中央党校学习期间,我办会同政府办多次将有关请示传真到北京,对一般问题则发短信,或在周日缪市长回宿期间,当面汇报。由于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使我市的改革方案拟定、组织实施等工作顺利、稳妥进行,也使得我市的改革工作在全省率先完成。   (三)耐心虚心,广泛征求意见   由于我市的机构限额较少,在方案的拟定过程中遇到了很大的困难,但我们坚持放下身段,积极与拟合并、调整部门主动沟通,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同时,将部门意见、建议及时报告市领导,保持上下信息顺畅,从而有效减少了工作阻力,顺利完成机构改革工作。人事、劳动、经贸(外经贸与其合署)、发改、药监、卫生、林业、园林、无管等部门和单位从担心到理解再到配合、支持,使我市各部门从机构改革中取得了共识、取得了理解,也取得了相互间的信任,必然会形成工作的合力,从而为我市的跨越发展提供助力。   (四)及时请示,积极争取省编办支持   由于扬州的特殊市情,我市的政府机构改革相对于其他省辖市有其特殊性,在制订改革方案过程中,我办与省编办保持及时沟通,随时向省编办请示、汇报,积极争取省编办的业务指导、政策支持,使我市的改革方案既符合中央及省的`要求,又充分体现扬州的实际情况。在机构限额、机构整合方面做出极大的努力,我市政府机构精干且高效、规模小而履行职责全面。   (五)从严从细,精心拟定改革方案   全省市县政府机构改革电视电话会议后,我办及时召开全办人员会议,学习贯彻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办领导及时向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汇报、请示,并召开全市编办主任会议,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为政府机构改革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在拟定扬州市政府机构改革方案过程中,严格按照中央及省有关要求,根据省编办的具体指导,从严从细,从扬州实际出发,制订改革方案。   (六)严密组织,认真做好“三定”工作   坚持分工负责与综合协调相统一。“三定”工作是政府机构改革的核心工作,改革方案能否落到实处、改革目标能否实现,关键在“三定”。为做好“三定”工作,我办反复研究,决定由行政处牵头抓总,从财政局、水利局等单位的经验丰富的人事处长中抽调4人和编办同志一起分成4个“三定”审核小组,各小组审核对象的确定既参照省办做法,又结合扬州实际,将职能类似、涉及职能调整、以及考虑市领导的分工范围,从而最终确定各小组的审核对象。这样,在职责界定、职能调整、以及协调沟通方面更有利于工作的开展,使得我市的“三定”工作进展顺利,于4月底全面完成市政府各部门的“三定”工作。   科学界定部门主要职责。对于没有职能变化的部门参照省厅局的主要职责结合扬州实际准确、简洁地表述部门主要职责;涉及职能调整的各部门先对照省厅职责自行沟通协调,再由我办召集相关部门主要领导会办,当场签字认可,而后报市编委会研究确定,这样只经过短短两周时间,部门职责的界定、表述即已完成,从而顺利完成我市的“三定”工作,同时,也初步实现了省委、省政府要求的逐步建立和完善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   完善部门内设机构设置。由于我市一直坚持“小政府、大社会”的行政管理体制,同时因建市之初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偏低,各部门的内设机构一直偏少,且名称、职责表述不尽科学、全面,借这次政府机构改革,全面理顺职责关系,科学设置内设机构。将相近的内设机构加大整合力度,将职责较多的内设机构按从严从紧原则适当分设,而对于省厅的部门管理局,基本增设一专门处室对应。这样,将使我市各项工作的开展更加有序,与省厅的业务指导基本一致,为我市的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科学有力的体制机制保障。   从严控制领导职数。随着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力度的进一步加大,机构编制管理工作水平不断提高,机构编制管理也越来越规范、越来越科学,但不容否认的是,由于历史原因,超职数配备领导干部的现象还不同程度地存在。在“三定”中,我们坚持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对照部门编制数核定领导职数。在编委会上,缪市长明确提出,不能因已经超配而增核领导职数使之合法化,对于超配的,一要逐步消化,二要严格执行“三定”规定,今后,不得超配,编办要加强监督。因此,我市除经信、发改、财政等较大部门外,大部分部门领导职数均为一正两副。   三、存在问题及建议   (一)机构限额严,改革难度大   我市的人口、面积、经济总量等已远非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可比,更是县级扬州市无法可比,但作为省辖市的政府机构限额仍然以县级扬州市的机构限额为标准,使得我们的机构设置难度进一步加大。虽然在市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省编办的大力支持下,经我办与相关部门积极协调沟通,顺利完成了机构改革工作,但由于机构编制也是一种资源,也是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适当的政府机构还是必须的,今后,还要继续与省编办保持沟通,争取适当的机构限额,为扬州的跨越发展提供科学有力的保障。   (二)行政编制总量偏少 4.机构改革自查情况报告   目前,各省、市、县、区教育部门都设有教研机构,有的叫教育教学研究室,有的叫教材教法研究室,这些机构在中小学教育教学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有很大的影响力和号召力,甚至左右着当地的教育教学工作,然而,这些教育教学研究机构大多适应旧的教育教学模式而成立并存在,不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极待加大改革力度,与时俱进,适应新形势。现在,大多教研机构的弊端表现在:   一、只研究教学,不研究教育。即只重视智育,而忽视德育、体育和美育,为应试教育服务。   二、在智育中又只重视考试,成为考研室。中考时分工出题和阅卷,掌握考生的命题和评分的命脉,具有权威性。   三、各种教辅资料的发源地,成了资料室。为了创收,甚至公开舞弊,申称中考题目主要来源于资料,从而扩大其销售量。   四、教研员可谓教学精英,多为应试教育的干将,猜题押题以及编造各种题型的能手,实际上为教育的外行。   五、教研室日常工作多为举行各种类型公开课,如示范型、优质型、表演型、创新型等,多注重形式,图表面,缺乏指导性。   六、教研室是教学论文评定的权威机构,直接影响到教师的晋级职称,但偏重教学,教育特别是班主任工作经验不被看重。   基于教育教学研究机构在基础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和它的权威性和影响力,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教育教学机构的改革,选准角度,加大力度,与时俱进,积极创新。我以为应该做好以下工作:   一、转变观念。要把研究的。重点由应试教育转变到素质教育方面来,总结和交流学校素质教育的经验,推动素质教育。   二、坐正位子。教研工作要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服务,切实贯彻教育方针、政策,依法以德治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调整和充实教研力量,派热衷于素质教育而有丰富经验的人来主持和从事教研工作,让那些死心塌地维护旧模式的人调离岗位。   四、加大教研经费的投入,许多教研机构工作人员的工资都难以保证,靠自筹,这种局面必须尽快改变。   五、教研队伍必须少而精,有敬业和创新精神,有领导和组织能力,有深入和塌实作风,不要滥竽充数或机构庞大臃肿。   六、对于违纪违规行为,如乱编滥发资料等,必须坚决纠正,杜绝腐 败,形成严谨、朴实地研究风气和和谐、勤奋的空气。   为了适应教育教学改革的新形势,为了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和推行,各级教育教学研究机构务必率先改革,进而推动整个基础教育的发展和改革,创造基础教育的新局面。

我国政府经济管理机构改革的重点

法律分析:我国政府经济管理机构改革的重点转变政府职能。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九十九条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在本行政区域内,保证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的遵守和执行;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通过和发布决议,审查和决定地方的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公共事业建设的计划。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审查和批准本行政区域内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预算以及它们的执行情况的报告;有权改变或者撤销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不适当的决定。民族乡的人民代表大会可以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采取适合民族特点的具体措施。

我国政府机构改革的前提和基础是

法律分析:我国政府机构改革的基本立足点应是一个“分”字,即首先将政府的权力、职能、行为与社会(不包括政府的那些部分,下同)的权力、职能、行为分开,然后对政府中不同的权力、职能、行为作科学划分。法律依据:《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决定》 根据政府机构改革要建立一个符合现代化管理要求,具有中国特色的功能齐全、结构合理、运转协调、灵活高效的行政管理体系的长远目标,以及党政分开、政企分开和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今后五年改革的目标是,转变职能、精干机构、精简人员,提高行政效率,克服官僚主义,逐步理顺政府同企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的关系、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关系以及中央政府同地方政府的关系。这次国务院机构改革的基本要求是:减少政府机构直接干预企业经营活动的职能,增强宏观调控职能,初步改变机构设置不合理的和行政效率低下的状况。这个改革方案,适当裁减一些专业管理部门,完善或新建一些综合和行业管理机构。

当前我国政府机构改革的重点是

法律分析:当前我国政府机构改革的重点是提高办事效率,转变政府职能。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五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国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第六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消灭人剥削人的制度,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政府机构改革的意义

法律分析: 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增强政府权威,打造阳光政府,提高依法行政水平。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第六十四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根据工作需要和精干的原则,设立必要的工作部门。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设立审计机关。地方各级审计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对本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审计机关负责。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政府的厅、局、委员会等工作部门的设立、增加、减少或者合并,由本级人民政府报请国务院批准,并报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自治州、县、自治县、市、市辖区的人民政府的局、科等工作部门的设立、增加、减少或者合并,由本级人民政府报请上一级人民政府批准,并报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第六十六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政府的各工作部门受人民政府统一领导,并且依照法律或者行政法规的规定受国务院主管部门的业务指导或者领导。自治州、县、自治县、市、市辖区的人民政府的各工作部门受人民政府统一领导,并且依照法律或者行政法规的规定受上级人民政府主管部门的业务指导或者领导。

政府机构改革安置办法属于什么法律文件

应该是规范性文件。  规范性文件,是各级机关、团体、组织制发的各类文件中最主要的一类,因其内容具有约束和规范人们行为的性质,故名称为规范性文件。  规范性文件是指除政府规章外,及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在法定职权范围内依照法定程序制定并公开发布的针对不特定的多数人和特定事项,涉及或者影响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权利义务,在本行政区域或其管理范围内具有普遍约束力,在一定时间内相对稳定、能够反复适用的行政措施、决定、命令等行政规范文件的总称

国务院机构改革的重点是加强什么等重点领域的机构责职责优化和调整转变政府职

法律主观:当前我国政府机构改革的重点是提高办事效率,转变政府职能。转变政府职能是我国政府机构改革的关键和重点。政府机构改革不是机构和人员的数量的增加或减少,而必须转变政府职能。法律客观:《国务院行政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条例》第一条 为了规范国务院行政机构的设置,加强编制管理,提高行政效率,根据宪法和国务院组织法,制定本条例。 《国务院行政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条例》第二条 国务院行政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应当适应国家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遵循精简、统一、高效的原则。

简述政府机构改革的基本经验。

【答案】:改革开放以来,政府历经五次机构改革,已经由原来的适应计划经济的政府逐渐转变为适应市场经济的政府。从历次改革的经验看,改革能顺利推进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一、领导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无论是中央国家机关的改革,还是各省、市、县乡的改革,能取得全面成功,都与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组织措施得力分不开。二、配套政策完善,措施得当有力。在机构改革文件出台的同时,其他配套政策必须相应出台,才能使机构改革的顺利进行有制度保障。三、准备工作扎实,宣传发动充分。无论是中央的改革,还是各省的改革,在机构改革前开展扎实有效的调查研究和充分的准备工作都是必不可少的,也是能使改革顺利推进并全面完成必不可少的一环。在改革前,各级各部门都必须对机构、编制、职能和人员的情况进行充分全面的调查,做到底子清、政策明,才能使改革有得放矢,不出差错。在改革正式开展前,在全社会进行广泛的宣传和动员,层层发动,在改革的每个阶段,都进行周密的部署和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对保证整个改革过程思想不乱、工作不断、社会稳定都极为重要。四、引入竞争机制,实行竞争上岗。在改革过程中人员定岗这个环节,如果措施不当就极容易引起上访和社会不稳定。实行竞争上岗就是这一环节一个很好的办法。

请问哪里有政府机构改革总结方面的资料可参考。谢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63e1f50100aew2.html

机构改革中,教师进修学校怎么改?

机构改革中,教师进修学校应该怎么改?这个问题早就应该面对了,我认为在机构改革中教师进学校应该撤出。就是说现在的教师进修学校早就没有存在的实际意义了,国家每年投入,大批的人力物力在教师进修学校里,是一种浪费。在50年代、60年代、70年代、80年代,教师进修学校是有必要存在。那个时候我们国家的师资力量比较落后,师范教育跟不上,导致了那个时候多数小学教师和中学教师都是由高中生或者初中生直接去担任,甚至有些小学老师只有小学毕业水平,就来做民办教师。从上面的分析不难看出,这些老师的文化程度都很低。但是文化程度低也是没有办法的,好多乡村小学校都是由民办教师 占 大头来进行教学工作,那个时候民办教师的贡献很大,我们不要忘记这些 有功劳的民办教师,后来国家都把这些民办教师转为公办教师。因为当时一所小学校要得到一个中师毕业生 都很难,那个时候由于师范教育比较薄弱,实在没有办法。所以导致了好多老师的文化水平都很低。为了提高这些老师(民办教师,代课教师)的教学水平,所以才成立了教师进修学校。由教师进修学校对在职中小学老师进行培训。从而提高这些老师的教育教学水平?这个时候的教师进修学校,为在职教学的培训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是值得肯定的,教师进修学校只是师范教育的一个补充。只是一个补充而已,它不应该长期存在,随着师范教育的发展,教师进修学校就应该退出 历史 舞台。时间到了90年代,2000年以后,我国对教育进行了大量的投入,国家对中小学教师的培养投入越来越大,师范教育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市级师范学校早就撤离并入省师范大学,原来的市中等师范学校从此就消失了。作为对中等师范教育补充的市进修学校就应该撤离,就是说教师进修学校已经完成了 历史 的使命,早就没有存在的意义。感觉可笑的是,现在中等师范学校都撤离了,已经不存在了,教师进修学校只是中等师范教育的一个补充还仍然存在。这就相当于,主要的都不在了,次要的还仍然存在。我们作为老师都知道。进修学校的老师都是中年以上,都是高职称老师,工资是非常高的,这样高职称的老师不来进行一线学校 教学,实在“可惜”(大家看我写的“可惜”两个字打了引号,不客气地说实际上他们根本不会教书)。进修学校的存在实际上很尴尬,不知道现在这样的教师进修学校现在还做什么工作?是培养老师吗?现在的老师都是专科和本科以上学历,有的还是研究生学历,而教师进修学校的老师的学历都没有中小学老师的学历高,请问他们怎么培训老师?还有就是现在中小学老师的培训进修都由省级师范大学负责,请问现在的教师进修学校他们做什么工作?教研工作教师进修学校根本干不起来,因为进修学校的老师都不教书他们来做教研工作是不是有点 搞笑 。现在的教研工作都是由学校和教科所,还有名师工作室,承担教学教研工作。我就不知道了,现在的教师进修学校到底在干什么工作?所以教师进修学校完全没有存在的必要。欢迎广大老师,一起来讨论! 机构改革中,教师进修学校怎么改?在笔者所在地区,早就不存在这样的问题了,因为,教师进修几经合并,早就不存了,不少新教师连这个名字都没听说过。我们这里的做法,也许值得其他地区借鉴。 本地教师进修学校最辉煌时期是在上世纪末,那时候,大量的民办教师被辞退,留下来的民办教师要培训。在职培训还是次要的,主要是当时师资紧缺,师范学校根本培养不了那么多教师。于是,权力下放,县一级师范学校挂靠中等师范学校,作为校外班,面向 社会 招收学员,统一教学,统一报名参加自学考试,考取大专文凭的,分配到中学做中学教师,考取中专文凭的,分配到小学任教。 那时候的教师进修学校,那就是县一级的师范学校,出来的学生直接分配,跟师范学校培养的学生,区别就是一个是聘干身份,一个是国干身份,工资待遇完全相同。 后来,随着高等学校扩招,中等师范学校不复存在,师范合并、升级师专,师专升级师院,师院升级师大。这时候的教师进修学校就十分尴尬了,在职教师都是师范毕业分配的,而民办教师培训也早就完成了。 这时候,成人学历教育受到 社会 重视,成人高校的职大电大学习人数逐年攀升。而在县一级,只有电大。于是,教师进修学校就被合并到了电大,老师都成了电大教师,学校只剩下了一块牌子。再后来,成人学历教育热乎劲也过去了,县一级的电大也开始显得尴尬了。省里开始狠抓职业教育,分流考不上高中的初中学生,职业高中改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跟县第一中学并列为县级两所最高级学校,也是最受重视的两所学校。 电大、卫生系统的卫校、农业系统的农校、轻功系统的纺织学校等,统一合并到中等职业学校,作为科系存在,至此,关系全部理顺,至于教师进修学校,那块牌子是否还在,都没人知道了。 现在本地教师业务培训这一块,由教师发展中心负责,中心由原教育局的师训科、教研室、电化教育中心等合并而成。现在真的不知道还有教师进行学校这个单位了。 现在烟台莱阳市多少年前就改了,一是取消行政单位资格,隶属于教体局。二是改名为“教师培训中心”。主要负责教师培训,实习生分配管理,还有网上研修,继续教育,校本培训等等! 一个地级市合建一所教师培训进修学校,同时挂教育干部学校、教育管理学校、教育行政学校、教育技艺术科学讲(传)习所、教育领域思想政治学校牌子,由市教育局领导和管理,是教育大系统干部职工的驿站和培训深造提升基地。强制和计划培训轮修,进修受训人员需缴纳一定的学杂费 还有几天就开学,今天我们单位已经提前召集全体老师进行学习,请了一个专家给我们讲了一下教育形式,也就是说,从今年开始对于我们县来讲。专科以下包括专科非师范专业类的学生,不在或者不接受报考在编教师了。你有教师资格证也不行。 这里面涉及到了就是教师进修学校最初的本意,我们当过老师的都可以感受到教师进修学校最初就是培训教师的简笔画,普通话,黑板字,粉笔字,钢笔字,这些都列入他们培训范围。 后来在和人力和 社会 资源相关部门的配合过程中,他们承担了一部分的继续教育的功能。 可是现在我们已经看到了,我们的基础教育已经被接着分化成完全由人力或者资源保障部门负责的了,教师进修学校这部分功能已经完全丧失。 那么其他的功能还有吗?比如说钢笔字,粉笔字,简笔画等等,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随着教育教学手段不断的提升,这些功能已经彻底丧失,所以现在的教师进修学校已经变成了一个可有可无的部门。 有的人可能会在怀疑,每年对于教师的专业业务培训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其实对于我们这边来讲,我们的教育教学已经分解成了两部分,一个是由小学教研室负责的各类培训外出,一个是有教师培训中心所负责的,每年暑假的远程研修。 我们没有发现教师进修学校的任何痕迹,所以说对于我们单位来讲,已经由和教师进修学校两年不打交道了。 就是因为学校其实还是比较不错的,大多数都是领导或者一些快退休的老领导,他们的职称都特别高,14个人一般能有七8个副高级。也就是说。职称的编制对于他们是无效的。我县说一下我这的教师进修学校吧。 目前学校还是存在的,还有校长,级别也很高,等同于高中校长。 我县的进修学校目前有老师20多人吧,主要承担一些培训、成人考试等。如果没有培训,也就没什么事。里面的老师也都是一些年龄比较大的,属于半退休状态吧。 该单位目前是教育上最幸福的一个单位了,不用签到,有些老师整天也不上班,因为单位实在没什么事。没有学生,有啥忙的? 个人认为,这样的单位,还是取消吧。 第一: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县级师范实在没什么存在的必要。 原来是为县城各校培训一些老师,但现在呢?老师年年招聘,都有严格的学历要求,基本只要招上都可以直接上岗,这种情况下,它的作用是什么? 第二:避免人员浪费,人才浪费。 这些学校的老师,每天无所事事,不是人才浪费吗?国家花那么多钱养这些老师,就是啥活也不干吗? 当然,机构改革,必然会牵涉一部分人的利益。怎么妥善的解决,确实需要好好的考虑。但无论如何,浪费国家资源都是不合适的。 大家说呢? 教师进修学校产生于1980年代初,可以是因时而生。那时农村中小学校教师来源主要是落实政策复职的老教师、民办教师、顶替退休父母和临时代课教师,少量大中专毕业的师范生。改造和提升这支队伍,学历培训刻不容缓,各县教师进修学校担负着中师学历的主要培训工作, 历史 功绩也不容磨灭。 在 历史 进程中,教师进修学校职能也发生着根本的改变。学历培训教育职能已完全消失,继续教育被网络远程所替代,计算机普通话对年轻教师也已丧失其必要性。教师进修学校也到了结束 历史 使命的时候。 区县一级进修学校的教研员本来水平并不高,加上长期不在一线教学岗位,其教研能力已远远不如正规学校的骨干教师,根本起不到指导教师教研教学的作用,现在基本是一种摆设。偶尔组织学校老师到外地培训,或者期末组织各校老师集中改卷,其作用很小,完全可以取消了! 我们单位现在和教师进修学校在一个大院内。每天看着他们上班的工作节奏,有时会心生羡慕,更多时候感觉那样的生活也挺无聊 估计再有才华的人在这样的工作状态中也会被消磨掉。 如何荒废一个人?也许就是让他无聊。 现在各行各业工作节奏都比较紧张吧?唯独教师进修学校除外。以前各单位查岗不严,进修学校老师上不上班几乎没人管,请假是很随意的事。现在有效能办检查,他们需要每天上班了,不过大概就是熬时间吧? 偶尔他们也会承担一点事务。比如邀请专家给教师培训,会由他们组织,但是具体怎么操作、学习内容怎么安排全部需要别人代劳。 据说进修学校的老师下一步要分流,分流不如撤销。毕竟进修学校已经完成了它的 历史 使命。 说那么多,其实就一句话,留着给那些关系好养老的地方,不上班还不吃空饷。

完善政策 推进改革——深化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改革的建议(之一)

2004年,首批启动的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气象科学院、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国家测绘科学研究院)通过了国家科技体制改革验收,进入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科技体制改革成效显著。在结构调整,人员分流,机制转换,制度创新等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科研条件,工作环境有了明显改善,职工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取得了一批重要科研成果,在追踪前沿,服务社会,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改革实践为推动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改革提供了经验,起到了示范作用。科技体制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还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与经济社会发展形势还不相适应。面对资源环境对可持续发展的严重制约,社会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和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的现实,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如何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力量是目前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也是当前深化改革的重要课题。当前改革进入攻坚阶段,一些改革中没有解决的深层次问题与改革中产生的新问题叠加,增加了改革的难度。现在的改革,单项突破已不能解决问题,需要整体推动;需要自身继续艰苦努力,但更需要改善环境。随着改革的深化,需要在一个新的更高层次上转变观念,统一认识。通过完善政策,改善环境,调整结构,提高素质,克服体制性、机制性障碍,营造和谐环境,调动科技人员和全体职工积极性,为推动科技创新团结奋斗,不懈努力。本文就完善政策方面提出几点建议。1.增加科技投入,改善投资结构(1)增加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科技投入。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中,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是个薄弱环节。这与当前解决资源环境制约,统筹经济社会发展,解决社会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提供科技支撑的要求不符。其中投入偏低是一个重要问题。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是践行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举措,其成功推进,从体制上、机制上创造了经验,促进了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步伐,其中增大投入是重要的基本条件。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通过改革验收后,主要承担应用基础研究工作,队伍相对比较精干,国家应向知识创新工程一样增大科技投入,保证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科技创新。(2)改善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投资结构。目前对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投资的基本费用与项目费用比例不尽合理(据统计,大概是3:7,发达国家的比例一般是6:4)。这种投资结构的“见物不见人”的政策性缺陷,一方面造成活劳动和物化劳动费用比例失调(据统计,目前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发生的人均基本费用支出在10万元以上,有的研究机构更高一些。改革验收后从1万多元增到5万元)。而在实际操作中,往往从项目费用中列支活劳动成本,层层吃项目;科研人员(尤其项目负责人)为找到项目,保证发工资,主要精力用于公关、找项目,这样事实上从费用、尤其从科研人员的精力上影响了项目质量。另一方面,由于基本费用偏低,科研机构没有经济能力整合资源,提高单位整体研发能力。在现行体制下,从项目费用中增大活劳动支出,往往曲线运作,躲躲闪闪,甚至违规。目前在科研机构管理中产生法人负责制与课题制的矛盾有种种原因,投资结构比例不合理是重要原因之一。建议国家投入保证科研院所的基本支出费用。这样科研人员工资得到保证,用于科研项目的物化劳动费用支出得到保证,科技人员以全部精力投入到科研工作中去,才能保证科研质量。2.加强学科建设,调整项目结构目前推行课题制,科研项目从上级单位直接下达课题组(或承担人),较传统管理有其积极的一面。但在目前体制下,同时产生了负作用,造成两个矛盾,一个矛盾是项目与科研机构的学科设置往往脱节,常常发生有学科设置无项目干,有了项目无学科支撑的现象,实际上是项目带学科。这样下去,首先影响项目质量,进而影响科研机构学科建设,影响单位整体科研水平的提高。另一个矛盾是,由于科研院所没有立项权,没有调控作用,也没有用于立项前期工作的费用,发挥不了科研院所组织领导科研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建议国家在科技项目费用投入中,对国家中长期规划中确定的追踪科学前沿、战略高技术及服务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项目安排,按统一的竞争机制处理;同时,在国家中长期规划及年度计划中,按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的国家定位(符合宏观需求比例的)的学科设置安排一定比例(项目总费用的30%~40%)的资金,由科研院所自主立项,部分作为立项预备费,用于立项前的各种基础性工作。这样,有利于发挥科研院所组织领导科研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利于加强科研院所学科建设,提高科研单位素质,提高科技创新能力。3.建立院所评价体系,建设现代院所制度目前,科研机构或多或少存在的短期行为和浮躁现象,这既有素质不高的原因,更是制度缺失、管理不到位所致。有的单位没有长期计划,没有明确目标,边走边看,放松对单位本身整体管理,只管课题,应付当前;有的单位管理无序,不是下管一级,常常越级管理,越位做事,个人意见至上,没有民主、科学的决策程序。这样不利于科研单位整体素质的提高和科技人员的成长,影响持久的科技创新。实行政府对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的有效管理,必须建立院所评价体系,实施间接管理。科研工作有自己特定的规律,科研成果产出有一定的周期。建议对科研机构负责人(院、所长)实行任期制(一般4~5年)。确定任期目标,明确责任;赋予管理人、财、物、组织管理科研的权力;规定任期薪酬。任期到届,经考核、评价,完成任期目标,兑现薪酬,可以连任;成绩优异者,给予奖励。建立院所评价体系,对任期目标进行考核、评价。院所评价体系是对科研机构进行综合考核、评价的各种指标,包括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制度建设、学科结构、科研条件、研发能力、开放程度、管理水平、创新文化等,以及通过这些管理过程所产生的科研成果和人才状况。在建立、实施院所评价体系过程中,进行制度创新,逐步促进“职责明确,评价科学,开放有序,管理规范”的现代管理院所制度建设。科研管理工作不等于科研工作本身,科研管理工作有其特定的规律性,有效的科研管理可以使科研工作诸要素达到最佳组合,产生最好的科研效果。“要善其事,先利其器”,三分科研,七分管理。院所评价体系的建立与实施,现代院所制度的建设,有利于调动院所长积极性、增强责任性和使命感;有利于克服短期行为,避免急功近利,急于求成;有利于科研机构、科研人员素质提高,推动科研机构可持续发展,推动科研成果持续产出和科研人才健康成长。(原载《国土资源部咨询研究中心专家建议》2005年11月10日)

谁能帮忙找到辽委办发2004 7号文件,辽宁省乡镇事业单位机构改革人员定岗分流指导意见

专家回复:请电话咨询:辽宁省人事厅政策法规处,联系电话:23448317http://www.lnrc.com.cn/channel/0005/Consult_View.asp?tmpId=4519

88年被乡政府骋用文化管理员,一直工作到99年,因乡镇机构改革下岗,这期间社保能视同缴费?

这个要看你当年的身份,有没有正式编制。现在的情况是只要用工,就要买社保,但是,不能以现在的制度套用当年的,二三十年前有二三十年前的规定。而且,视同缴费通常是算到实施社保制度前的,大多数是1994年7月,之后不算视同缴费。也就是算的话,也可能只有六年。具体最好去社保局咨询一下。

机构改革后乡镇应急办没有执法证有检查权力吗?

没有。行政执法工作人员都是要持有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制发的行政执法证的,必须持证行使行政执法职责,否则,不得行使行政执法权。

河南省鹤壁市2005年乡镇机构改革退伍兵能安置上岗吗

河南省鹤壁市2005年乡镇机构改革退伍兵不能安置上岗。对于2005年退伍军人并没有新政策的,执行的就是《退役义务兵安置条例》(1987年12月12日到2011年11月11日实施)法定的义务兵安置条件有:1、对确无住房或者严重缺房而自建和靠集体帮助又确有困难的,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安排一定数量的建筑材料和经费帮助解决。2、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含二等功、下同)以上的,应当安排工作。3、对有一定专长的,应当向有关部门推荐录用。

安徽省乡镇机构改革农经人能改公务员吗

不可以,公务员都是通过考试的!你可以多看看人事网站!全国各人事网站汇总-方便大家公务员考试信息查询 http://bbs.topsage.com/dispbbs.asp?boardID=66&ID=144434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