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米波雷达

阅读 / 问答 / 标签

4d毫米波雷达原理

4d毫米波雷达原理如下:在汽车智能化发展道路中,感知系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理想的自动驾驶系统需要全天候、全覆盖、全目标、全工况的感知。当前的自动驾驶技术水平离理想目标还有较大差距,为了实现高阶自驾,需要在全频段上构建感知系统,有效融合各频段传感器的优势,为规划控制提供准确有效的信息。现阶段自动驾驶技术中,主要用到的传感器有摄像头、激光雷达和毫米波雷达。摄像头的光谱从可见光到红外光谱,是最接近人眼的传感器,有丰富的语义信息,在传感器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比如红绿灯识别、交通标识识别,都离不开摄像头的信息。激光雷达器件较为成熟,905nm波段广泛应用,能获得丰富的场景立体空间信息。从频谱可以看到,激光在频谱上和可见光较为接近,因此和可见光有着相似的粒子特性,容易受到恶劣天气的影响。而毫米波雷达波长为3.9mm附近,是这几种传感器中波长最长的传感器,全天候性能最好,且具备速度探测优势。摄像头和激光雷达由于有较为丰富的信息,前期的自动驾驶感知研究主要集中这两类传感器,毫米波由于分辨率不足导致其在使用上存在局限性。近年来,各大毫米波厂商在4D毫米波雷达上加大投入,在超宽带和大天线阵列两个方向上取得了一些进展,这使得4D毫米波的研究成为了自动驾驶研究的热点之一。4D毫米波雷达突破了传统雷达的局限性随着毫米波芯片技术的发展,应用于车载的毫米波雷达系统得到了大规模应用,然而传统雷达系统面临着以下缺陷:

华域汽车4D成像毫米波雷达即将量产 可探测百米外易拉罐

易车讯 日前,我们从相关渠道获悉,华域汽车电子分公司最新研发的4D成像毫米波雷达预计在今年四季度具备量产能力,4D成像雷达还大幅提升了识别精度和微小物体探测能力,180米外的一个易拉罐雷达都可以探测出来。最新研发的4D成像毫米波雷达,它除了能测定物体的距离、速度、方位角等二维平面信息外,还能测定物体高度和俯仰角度,勾勒出被识别物体在三维空间内的轮廓。在演示当中,实时的动态点云呈现出易拉罐轮廓,让这款雷达的优势肉眼可见。“传统毫米波雷达角度分辨能力较低,尤其是在高度方向基本上没有角度分辨能力,难以真正区分静止的障碍物,包括周边的天桥、路牌、减速带、金属铁板等物体。”华域汽车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了不造成AEB(自动紧急刹车辅助系统)的误操作,传统雷达的解决方案是统计多次测量结果进行目标高度估计,但这样实时性、准确性就都不高。”这样的问题能被4D成像雷达轻松解决。一旦探测到物体,4D成像雷达就可以直接测得物体的高度,雷达点云还可以反映物体的轮廓,相比传统的毫米波雷达,实时性、准确性均大幅提升。据报道称,华域汽车4D成像雷达并没有跟随国际厂商采用较为昂贵的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芯片)方案,而是依靠雷达专用MCU(Microcontroller Unit 微控制单元),就实现了4D成像功能,在实现高性能的同时,成本更低、功耗更小,体积也更小,可以更快地投入市场。

特斯拉为什么「抛弃」毫米波雷达

5月 25 日,特斯拉官方博客宣布, Autopilot 正在过渡到基于摄像头的 Tesla Vision 系统。 从 2021 年 5 月起,北美制造的 Model 3 和 Model Y 将不再配备毫米波雷达 ,这些车型将通过特斯拉的摄像头视觉和深度神经网络来支撑 Autopilot、FSD 完全自动驾驶和某些主动安全功能。 单价约 300 人民币的前向雷达,超 45 万辆/年(2020 年数据)的销量规模,对于特斯拉的毫米波雷达供应商、顶级 Tier 1 供应商大陆集团而言,中途丢掉一年过亿的订单实在不是个令人愉悦的消息。 尽管特斯拉明确说明, 计算机视觉和深度神经网络处理将实现主动安全/ Autopilot / FSD 的感知需求 ,但博客一出,各方立刻应声而动。 美国高速公路安全管理局(NHTSA)官网修改了 2021 款 Model 3 和 Model Y 的主动安全功能页面,包括前向防撞预警(FCW)、防撞自动刹车(CIB)、动态制动辅助(DBS)均被明确提示,2021 年 4 月 27 日后生产的车型不再配备。 与此同时,《消费者报告》宣布暂停将 2021 款 Model 3 列为「推荐」,美国高速公路安全保险协会(IIHS)取消了 Model 3 曾经 Top Safety Pick + 的最高安全评级。 简单总结, 特斯拉说我们移除了毫米波雷达,并通过摄像头实现了雷达之前的能力,但所有人都只听到了前半句。 在我看来,各大民间和监管的安全机构如今对特斯拉都有些过敏,事实上,如果我们去梳理全球第一大视觉感知供应商 Mobileye 这些年的耕耘,正是一个 将雷达逐步移出 汽车 主动安全范畴 的发展史。 但事情正在愈演愈烈。特斯拉 CEO Elon Musk 不得不通过 Electrek 辟谣: 所有的主动安全功能都在新下线的车型中有效,NHTSA 会在下周对新车型进行重新测试 ,当前移除雷达的车型是标配这些功能的。 但公众的质疑并没有被打消。比如,雷达擅长的对障碍物距离和速度的测量,恰恰是摄像头的传统弱势项目,特斯拉如何解决? 又或者,两种传感器怎么也比一种传感器好吧,即使摄像头可以做雷达所做的工作,两种传感器一起检测不好吗? 下面我们就来聊聊这些问题。 我们需要先了解雷达的技术原理,以及其在自动驾驶中所扮演的角色。 毫米波(Millimeter-Wave)雷达,通过 发射电磁波信号,接收目标反射信号 来获得车身周围其他障碍物的 相对速度、相对距离、角度、运动方向 等。 通过对上述这些信息的处理, 汽车 得以配备一系列的主动安全功能,如自适应巡航控制(ACC)、前向防撞预警(FCW)、辅助变道(LCA)、自动跟车(S&G)甚至盲区检测(BSD)等。 那么,特斯拉又如何通过摄像头获得上述信息的呢,比如,对前车距离的判断? 2020 年 8 月 21 日,Elon 在 Twitter 上表示, 通过纯视觉进行准确的距离计算是基础,其他传感器可以提供帮助,但那不是基础。 他所回复的博文,介绍的正是特斯拉一项名为《Estimating object Properties Using Image Data(使用视觉数据估算对象属性)》的专利。 4月 13 日,特斯拉 Model 3 车主、Facebook 分布式 AI 和机器学习软件工程师 Tristan Rice「黑」进了 Autopilot 的固件,揭开了特斯拉通过机器学习取代雷达的技术细节。 根据 Tristan 的说法,从新固件的二进制文件中可以看出, Autopilot 的深度神经网络增加了许多新的输出,除了现有的 xyz 输出外,还包括许多传统雷达输出的数据,例如距离、速度和加速度等等。 深度神经网络可以从一张静态的图片中读取速度和加速度吗?当然不行。 特斯拉训练了一个高度精确的 RNN,通过 15 帧照片/秒的、基于时间序列的视频来预测障碍物的速度和加速度。 RNN又是什么? RNN 的关键词是预测 。Recurrent Neural Network,循环神经网络,顾名思义,基于环状神经网络传递和处理信息, 通过「内部记忆」来处理任意时序的输入序列,以准确预测接下来即将发生的事情。 英伟达的 AI 博客曾举过一个经典的例子:假设餐厅供应是菜品规律是不变的,周一汉堡、周二炸玉米饼、周三披萨、周四寿司、周五意面。 对于 RNN 而言,输入寿司并寻求「周五吃什么」的答案,Ta 将会输出预测结果:意面。因为 RNN 已经知道这是一个顺序,而周四的菜品刚刚完成,因此接下来是周五的菜品是——意面。 对于 Autopilot 的 RNN 来说, 给到当前 汽车 周围的行人、车辆和其他障碍物的移动路径,RNN 就可以预测接下来的移动轨迹,包括位置、速度和加速度。 事实上,在 5 月 25 日正式官宣移除雷达的前几个月,特斯拉一直在将其 RNN 与全球车队中的雷达并行运行,通过雷达输出的正确数据和 RNN 输出结果校对,来提升 RNN 预测的准确性。 多说一句,对于中国交通工况下非常经典的加塞儿处理,特斯拉也通过类似的路线更替实现了更好的表现。 特斯拉 AI 高级总监 Andrej Karpathy 在 CVPR 2021 的一次线上演讲中透露,对于前车加塞儿(Cut-ins)识别,特斯拉已经通过深度神经网络完成对传统规则算法的替换。 具体来说,Autopilot 此前检测加塞儿基于一个写死的规则: 首先要识别车道线,同时识别和跟踪前方的车辆(bounding box),直到检测到前车速度出现符合加塞儿的阈值水平速度,才执行加塞儿指令。 而如今 Autopilot 的加塞儿识别移除了这些规则,完全通过 RNN 基于标注的海量数据做前车的行为预测, 如果 RNN 预测前车将加塞儿,就执行加塞儿指令。 这就是过去几个月来特斯拉对加塞儿识别取得大幅改进的技术原理。 前文提到的特斯拉专利里详细解释了特斯拉训练RNN 的运作形式。 特斯拉会将雷达和激光雷达(非量产车队,特斯拉内部的 Luminar 激光雷达车队)输出的正确数据与 RNN 识别的对象相关联,以准确估计对象属性,例如对象距离。 在这个过程中,特斯拉开发了工具使得辅助数据与视觉数据的采集和关联实现了自动化,无需人工标注。此外,关联后可以自动生成训练数据用以训练 RNN,从而实现高度精确地预测对象属性。 由于 特斯拉在全球的车队规模已经超过 100 万辆 ,特斯拉得以在海量场景数据的训练下迅速改善其 RNN 的性能。 而 RNN 一旦将预测的准确性提升到和雷达输出结果的同等水平,就会形成相对毫米波雷达的巨大优势。 这是因为特斯拉 Autopilot 只搭载了前向雷达,在城市工况下车辆各个方位乱窜的行人、骑自行车和摩托车的人很难全部准确预测。 即使是正前方的、在其 45 探测范围内的障碍物,只要两个障碍物同距离、同速度,Autopilot 此前搭载的雷达就无法分辨。 而 Autopilot 搭载的 8 颗摄像头实现了车身周围的 360 度覆盖,其编织的全车 BEV 鸟瞰神经网络可以无缝地预测全车任何一个方位的多个障碍物接下来的移动轨迹。 那特斯拉为什么不保留雷达,利用雷达和摄像头两种传感器进行双重校验呢? ElonMusk 详细解释过他对雷达和摄像头的看法: 这番表态看起来十分微妙。我们此前的文章《特斯拉:我为激光雷达代言》一文中曾经写到过 Elon Musk 对毫米波雷达的态度。在上面这番言论中,他同样没有「宣判」雷达在特斯拉的死刑。 「雷达必须有意义地增加比特流的信号/噪声,以使其值得集成。」即将到来的特斯拉 Autopilot 会搭载成像雷达吗?

长安cs95毫米波雷达怎么工作?

ACC的核心部件是安装在前保险杠下格栅后方的毫米波雷达,通过该雷达来探测前方车辆。特别要注意的是:由于实时交通、道路、天气等车辆行驶环境复杂,雷达不能确保在各种条件下都能正确探测。在恶劣情况下,驾驶员须关闭ACC功能,并谨慎驾驶,为车辆驾驶负责。在弯道、与前车相对速度较大、接近不规则目标(如大卡车、油罐车、公交车等)等情况下,ACC识别目标可能较晚,驾驶员须保持警惕,及时接管车辆控制。在强烈反射雷达信号的环境下(如多层停车场,隧道等),雷达的性能可能会大幅降低,驾驶员须取消或关闭ACC。结构性改装车辆(如降低底盘高度、改变车辆前端牌照安装板等)可能降低ACC性能,甚至导致ACC无法使用。雷达在以下情况可能无法探测到目标车辆或探测时间较晚。驾驶员应视情况主动接管车辆控制。1.驶经弯道车辆驶经弯道时雷达可能探测不到本车道前方车辆,或探测到相邻车道的车辆。2.装有特殊装载物或特殊设备的车辆雷达无法探测到前方车辆上装载的超出其车身侧面、后端、车顶的物品或安装的附件。如果前方车辆装有上述特殊物品或附件或超越此类车辆时,驾驶员应保持警觉,必要时应采取紧急措施并暂时关闭ACC功能。3.前方狭窄车辆雷达可能无法探测摩托车、自行车等狭窄车辆。4.其它车辆变换车道相邻车道的车辆切入本车道时,如该车未完全进入探测范围,雷达可能无法探测到该车。5.坡道车辆进入坡道时,雷达可能无法探测到前方车辆。6.目标更换前方车辆突然切出,雷达无法识别前方的静止车辆。

iphone毫米波雷达能在中国用吗

不能。毫米波是波长为毫米级的电磁波,通常所指频段为30-300 GHz,往往也包含24 GHz以上频段。由于毫米波高频特性,覆盖范围极为有限,穿透力极差,并且容易受到多种环境影响。以至于在楼顶安装基站,楼下使用速度会衰减过半。适合小范围室内高速用网场景,不适用于5G网络覆盖布局。

毫米波雷达和超声波雷达区别

目前主流的“眼睛”有四类——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超声波雷达、摄像头。他们各自都有自己的特点,比如摄像头的优点就很突出:精度高,距离远,直观方便;可是缺点也同样突出:受到天气的影响太大。倘若雾霾一来,或是阴雨绵绵,估计就只能两眼一抹黑了。然而它们原理和现状都如何呢?毫米波雷达首先我们要明白啥是毫米波,毫米波实质上就是电磁波。毫米波的频段比较特殊,其频率高于无线电,低于可见光和红外线,频率大致范围是10GHz—200GHz。这是一个非常适合车载领域的频段。目前,比较常见的车载领域的毫米波雷达频段有三类。1,24—24.25GHz这,目前大量应用于汽车的盲点监测、变道辅助。雷达安装在车辆的后保险杠内,用于监测车辆后方两侧的车道是否有车、可否进行变道。这个频段也有其缺点,首先是频率比较低,另外就是带宽(Bandwidth)比较窄,只有250MHz。2,77GHz,这个频段的频率比较高,国际上允许的带宽高达800MHz。据介绍,这个频段的雷达性能要好于24GHz的雷达,所以主要用来装配在车辆的前保险杠上,探测与前车的距离以及前车的速度,实现的主要是紧急制动、自动跟车等主动安全领域的功能。3,79GHz—81GHz,这个频段最大的特点就是其带宽非常宽,要比77GHz的高出3倍以上,这也使其具备非常高的分辨率,可以达到5cm。原理:振荡器会产生一个频率随时间逐渐增加的信号,这个信号遇到障碍物之后,会反弹回来,其时延是2倍距离/光速。返回来的波形和发出的波形之间有个频率差,这个频率差和时延是呈线性关系的:物体越远,返回的波收到的时间就越晚,那么它跟入射波的频率差值就越大。将这两个频率做一个减法,就可以得到二者频率的差频(差拍频率),通过判断差拍频率的高低就可以判断障碍物的距离。根据国内产业机构调查,国内2014年汽车毫米波雷达销量约为120万颗,2015年约为180万颗。主要应用为盲点检测和后方车辆提醒的中短距雷达(24Ghz),每车需要两颗。2015年中国汽车销售量为2459.8万辆,如果2015-2020年我国的乘用车复合增速为4%,到 2020年乘用车全年销量将近约为3000万辆。到2020年,如果中国汽车销售量中有15%装配汽车毫米波雷达的话,按每辆车装配2 个,预计2020年的毫米波雷达需求量近900万个,未来五年复合增速约为50%。目前中国市场中高端汽车装配的毫米波雷达传感器全部依赖进口,市场被美、日、德企业垄断,价格昂贵,自主可控迫在眉睫。国内企业怎么破局?前不久的IC CHINA 2017上,与非网记者参加了一个加特兰77GHz CMOS雷达芯片发布会,其产品是是全球首家采用CMOS工艺并实现量产的77GHz雷达收发芯片,不由得让人觉着欧美大厂垄断的今天,也有国产企业开始发出自己的声音。激光雷达激光雷达不是单纯的指发射激光的探测器就是激光雷达,工作在红外和可见光波段的,以激光为工作光束的雷达称为激光雷达。而激光雷达的工作原理是向目标发射探测信号(激光束),然后将接收到的从目标反射回来的信号(目标回波)与发射信号进行比较,作适当处理后,就可获得目标的有关信息,如目标距离、方位、高度、速度、姿态、甚至形状等参数。从本质上说激光雷达和毫米波雷达都是利用回波成像来构显被探测物体的,就相当于人类用双眼探知而蝙蝠是依靠超声波探知的区别。但激光雷达会比较容易受到自然光或是热辐射的影响,在自然光强烈或是辐射区域的时候,激光雷达将会被消弱很多而且激光雷达的造价成本高,对工艺水平要求也比较高。而毫米波雷达而言,虽然抗干扰能力较强,但是距离和精确度确实硬伤,而且在行车环境下,处于多重波段并存的环境下对毫米波的影响是极大的。毫米波对于较远处的探测能力也是极为有限的。简单来说,激光雷达精度更高,但价格昂贵。据国外调研机构的分析预测,2015年全球汽车激光雷达市场规模约为6千2百万美元,预计2020年全球市场规模将达到2.7亿美元左右。2016~2020年将以34%年复合成长率增长。2016年以来,看好激光雷达在无人驾驶汽车的应用前景,促使许多公司包括创业公司都试图挑战激光雷达。国外领先公司有Velodyne、Quanergy、LeddarTech、ConTInental等,国内有北科天绘、禾赛科技、思岚科技、华达科捷、速腾聚创等,火爆的无人驾驶市场促使激光雷达市场竞争加剧。业内人士普遍预计,汽车激光雷达市场快速增长将可能在2018年至2019年彻底到来。超声波雷达超声波发射器向外面某一个方向发射出超声波信号,在发射超声波时刻的同时开始进行计时,超声波通过空气进行传播,传播途中遇到障碍物就会立即返射传播回来,超声波接收器在收到反射波的时刻就立即停止计时。在空气中超声波的传播速度是340m/s,计时器通过记录时间t,就可以测算出从发射点到障碍物之间的距离长度(s),即:s=340t/2

毫米波雷达为什么有两个天线

设计要求。根据查询毫米波雷达的信息得知:毫米波雷达天线设计包括2部分:天线阵元设计和天线阵列的布局设计,具有两个天线,是为了更好的接受信号。毫米波雷达,是工作在毫米波波段探测的雷达。通常毫米波是指30~300GHz频域(波长为1~10mm)的。毫米波的波长介于微波和厘米波之间。

比亚迪海豹毫米波雷达位置

比亚迪海豹毫米波雷达位置在车中间以及前后两侧。根据查询相关资料信息显示比亚迪的logo是进行全新设计的,车上依然用的是旧款。中间位置的毫米波雷达主要负责ACC自适应巡航,前碰撞预警和紧急制动辅助。毫米波雷达在前后两侧共有四个啊,负责盲区监测,并线辅助和开门预警。尤其是前面两个雷达属于今年新增的一个配置,可以负责前方交通穿行和制动的功能。

毫米波雷达能探测多远?

毫米波的波束宽度比较宽,但波长短。

毫米波雷达和射频芯片通信距离

毫米波雷达的探测距离一般在150m-250m之间。1、有的高性能毫米波雷达探测距离甚至能达到300m,可以满足汽车在高速运动时探测较大范围的需求。2、低成本24GHz毫米波雷达,而且是单一场景且低速行驶,所以对距离要求不高(40M左右)。

毫米波雷达在汽车上有哪些应用?

毫米波雷达被广泛地应用在自适应巡航控制(ACC)、前向防撞报警(FCW)、盲点检测(BSD)、辅助停车(PA)、辅助变道(LCA)等汽车ADAS中

毫米波雷达芯片最快测量间隔

160m左右。毫米波雷达就是指工作频段在毫米波频段的雷达,长距毫米波雷达最远探测距离也只有160m左右,单目摄像头可识别前方170m物体。毫米波雷达是测量被测物体相对距离、现对速度、方位的高精度传感器,早期被应用于军事领域,随着雷达技术的发展与进步,毫米波雷达传感器开始应用于生活。

毫米波雷达的优点不包括哪个

毫米波雷达的优点不包括受环境影响弱。毫米波雷达的优点有传播距离远,穿透力强。测量方法简单。制造成本低。毫米波具有成本适中,适度识别能力强,不良天气抗感染能力强。毫米波雷达波束窄、角分辨力高、频带宽、隐蔽性好,对烟、尘、雨、雾等具有良好的穿透性,不会受环境影响。

如何使用数字万用表检测毫米波雷达供电电压?

1、首先要保证万用表是开机状态,同时需要把万用表调到“蜂鸣档”选项2、其次,接着检查一下万用表是不是能够正常使用。确认无误之后,把万用表调到“DC直流电压档”状态3、最后将红表笔接到正极处,将黑表笔接到负极处,这样就可以进行测量了。

毫米波雷达“出圈”:磨刀霍霍IoT

作为一种非接触式传感技术,毫米波雷达传感器具有感测精准、无干扰等优点,现已广泛应用于ADAS(高级驾驶辅助系统)、自动驾驶领域。然而,随着市场的发展,毫米波雷达的应用范围正超出车载领域,逐渐向智慧城市、楼宇自动化、 健康 监护等行业扩展。 Marketsand Markets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到2023年,毫米波雷达传感器的市场总量将达到206亿美元。车载雷达是这一波增长的主要推动力,但随后物联网市场将会成为驱动毫米波雷达市场的另一个车轮,推动其以更高的加速度向前飞奔。 01、百亿元市场前景可期 汽车 一直是毫米波雷达在民用领域发展的重要切入点,这些年随着自动驾驶的兴起,发展势头十分强劲,目前在L2以上自动驾驶系统中基本成了标配。 不过,毫米波雷达的应用范围并不仅局限于 汽车 。 根据东南大学毫米波国家重点实验室张慧副教授的介绍,智慧交通、智慧家居、安防、轨道交通、无人机等都是毫米波雷达发展的潜力市场,其中在智慧交通、安防领域已经形成一定规模的市场,智慧家居领域也是可以预见的重要潜在市场。 以交通监控为例,目前许多大型城市都面临交通堵塞的难题。解决问题的办法之一就是对十字路口和主要道路上的交通信号灯进行更加精确的调控。 4D毫米波雷达是专门为智能交通系统设计的多车道多目标跟踪装置,可提供精确的X、Y、Z三维坐标和一维速度的4D多目标实时跟踪轨迹,检测单车速度、平均速度、车流量、车道占有率、车型、排队长度和事件分析等交通流基本信息。 将4D毫米波雷达集成在高清视频摄像机上,可以同时监控4 12个车道且提供128个目标的高分辨率四维雷达轨迹信息,并同步叠加显示在视频上。有了这些信息,人们就可以更有效地调整交通信号灯,使交通变得通畅。 毫米波雷达在智慧家居领域的应用案例也在增加。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速,毫米波雷达与智慧养老相结合已演化出跌倒报警、睡眠监控等很多新用例。 比如,安富利就开发出了一款基于英飞凌BGT60TR1X系列毫米波雷达芯片的呼吸心跳检测解决方案。该方案利用一发一收两根天线即可工作,采集得到的数据通过基于Arm Cortex-M7的低成本MCU进行处理,能够在大范围内自动检测并捕获呼吸和心跳引发的细微动作。 此外,毫米波雷达还可以检测到细微的物体移动,比如人体手势、呼吸及心跳等。医疗上正在使用毫米波雷达 探索 更多的应用场景,比如血压监测、情绪监测等。 毫米波雷达无需光学摄像也可以追踪一个人的活动,并检测到人们的活动,包括人员跌倒等运动特征,而不用担心使用摄像头带来的隐私问题。 总之,毫米波雷达凭借高精度、高分辨率,尤其是雷达波不受雨、雾、灰尘和雪等环境条件影响,可以全天候全天时工作等特性,在非车用领域应用已经越来越多。 根据智研咨询预估,我国未来几年的智能家居规模增速保持在50%以上,其中家居雷达到2024预计可达105亿元。随着中国自主技术的毫米波技术的发展,必将拓展更多应用场景,为人们生活带来前所未有的便利。 02、“三兄弟”各显其能 如果按照工作频段划分,针对民用市场的毫米波雷达大致有三个类型——24GHz毫米波雷达、77GHz毫米波雷达和60GHz毫米波雷达。那么,哪个工作频段的毫米波雷达更加适合在非车用市场发展呢? 钟侨海指出,24GHz毫米波雷达是最先投入民用的毫米波雷达,其波长为1.25cm(勉强算是毫米波了)。由于频段的频率比较低,带宽比较窄(只有250MHz),因此24GHz毫米波雷达在测量精度上受到一定限制,这也限制了其应用范围的扩展。不过由于24GHz技术成熟,成本低廉,还是有不少可发挥的空间。 77GHz频段的毫米波雷达波长只有3.9mm,频率比较高,带宽可达4GHz。一般来说,雷达的波长越短,分辨率/精准度越高(当然成本也会更高),整个系统的外形也会更小。因此,77GHz毫米波雷达在市场上逐渐接棒24GHz产品,成为 汽车 领域的主流,而且很多国家和地区也将这个频段分配为 汽车 的专用频段。 随着77GHz毫米波雷达技术的成熟,24GHz方案在车载应用上的性价比优势已不是那么显著,这些年24GHz毫米波雷达在车用市场逐渐让位于77GHz方案,24GHz毫米波雷达的发展重心逐渐转向工业和消费市场。 60GHz毫米波雷达波长为5mm,具有高达7GHz的可用于短程应用的免许可带宽,因此其可以提供更好的分辨率。它的出现主要是为了应对24GHz雷达带宽受限、精度不足、对运用物体的感测有局限的问题。正因为此,各个主要的技术厂商围绕非 汽车 领域的毫米波雷达的竞争,也逐渐从24GHz转移到60GHz频段。 张慧也认为,智慧家居、 健康 监测等室内应用领域,60GHz频段预计成为市场主流。60GHz频段是大气吸收窗口,非常适合近距离使用,目前已有多款此频段芯片及模块进入商用阶段。 至于智慧交通中的毫米波雷达由于各方面性能要求很高(如探测距离甚至高达500米以上,探测精度和分辨能力均由很高要求),相应的产品已在往79G 81GHz的工作频段上发展了。 可以说,有了24GHz雷达打前站,77GHz雷达在 汽车 领域的重点突破,以及60GHz雷达的补强,毫米波雷达“三兄弟”已经在民用市场闯出了一片新天地。 特别是在非 汽车 领域,毫米波雷达未来的表现是十分值得期待的。 目前,许多国内外主流厂商均在60GHz频段进行相应的产品开发。德州仪器开发的可扩展60GHz单芯片毫米波传感器可实现可靠的无接触手势检测,如灯光控制、媒体控制等。英飞凌开发的60GHz微波天线集成雷达手势识别传感器,可以直接应用在手机或穿戴设备上面。安富利采用毫米波雷达实现非接触式生命体征检测(包括呼吸和心跳)已经逐渐成熟并成功商用。谷歌已经发布了一种60Ghz毫米波雷达芯片,可以更轻松地跟踪和分析睡眠质量。 03、直面技术挑战 尽管毫米波雷达在更广阔的民用领域有很好的市场表现,但是这些领域此前已经有一些成熟的传感技术在应用发展,如红外线、摄像头等。毫米波雷达想要突破自己原有的“舒适圈”,进入非车载这个新市场,就要直面这些技术的挑战。 TI产品营销经理Dennis Barrett指出,与基于视觉和激光雷达的传感器相比,毫米波传感器的一个重要优势是不受雨、尘、烟、雾或霜等环境条件影响。 以智慧家居领域的应用为例,毫米波传感器可在完全黑暗中或在阳光直射下工作。 这些传感器可直接安装在无外透镜、通风口或传感器表面的塑料外壳后,非常坚固耐用,能满足防护等级 (IP) 69K 标准。Dennis Barrett强调,玻璃墙和隔墙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很多,真空吸尘或拖地机器人需要感知这些表面以防止碰撞。事实证明,使用摄像机和红外传感器是很难检测这些元素的。但毫米波传感器却可以检测到玻璃墙的存在及其后面的物体。 事实上,这样的特性使毫米波雷达在工业制造领域也有很大的应用空间。基于视觉的安全系统在尘土飞扬的制造环境(如纺织或地毯编织)中,需要经常清洁透镜。毫米波传感器在照明过强(过低)、湿度高、烟雾和灰尘情况下,都可以检测物体,而且处理延迟很低(通常少于 2ms)。 不过,红外传感器等传统产品也并非没有优势,比如价格便宜等,使之依然占据大量的市场空间。 对此,赛迪顾问集成电路产业研究中心分析师吕芃浩认为,毫米波雷达与红外传感、摄像头等并不是一种相互替代的关系,是相互补充、相互配合的,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为智慧生活服务。红外传感器受温度影响,超声波雷达的作用距离近、测量精度低,无法探测细小目标。在很多应用场景中,毫米波雷达可以弥补这些技术的不足,还能够高精度地确定移动物体的方向、速度、距离,可以检测到细微的物体移动。 未来,随着市场上人们对于传感器精准性要求不断升高,毫米波传感器的需求必将增多,相关产业链将变得更加成熟,价格加亲民。毫米波雷达在非车载领域的发展将取得更加快速的发展。

三个毫米波雷达在哪里唐dmi

在唐dmi汽车中,三个毫米波雷达位于前风挡的上方,拥有120度广视角,最远可达500米的探测距离。它们采用1550纳米激光,避开了人眼敏感的900纳米波长,在性能提升的同时,更好照顾他人安全。

车辆上毫米波雷达使用期间会发热吗

车辆上毫米波雷达使用期间会发热。背景技术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先进科技开始装配于汽车之中,其中一种便是车载毫米波雷达,而实际应用中对车载毫米波雷达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随之伴随的问题是其内部的电子器件和电路功耗也越大,发热越剧烈。现有技术中的毫米波雷达一般是通过雷达壳体散热,为了避免毫米波雷达部件外露影响整车的美观度,因此,通常将毫米波雷达安装于汽车塑料保险杠、装饰零件或logo后面。然而,这些区域中由于没有气流通过,雷达工作产生的热量仅能靠雷达壳体自然散热。基本信息毫米波雷达,是工作在毫米波波段millimeter wave探测的雷达。通常毫米波是指30~300GHz频域波长为1~10mm的。毫米波的波长介于微波和厘米波之间,因此毫米波雷达兼有微波雷达和光电雷达的一些优点。同厘米波导引头相比,毫米波导引头具有体积小、质量轻和空间分辨率高的特点。与红外、激光、电视等光学导引头相比,毫米波导引头穿透雾、烟、灰尘的能力强,具有全天候大雨天除外全天时的特点。另外,毫米波导引头的抗干扰、反隐身能力也优于其他微波导引头。

超声波雷达和毫米波雷达的区别

超声波雷达和毫米波雷达的区别:应用场景不同、制造成本差异大、工作特性不同。1、应用场景不同:超声波雷达主要应用于泊车辅助、以及盲区碰撞预警。主要安装前后保险杠上作为倒车雷达,以及车身侧身测距。而毫米波雷达主要应用于自适应巡航、自动刹车辅助系统等。安装在汽车正前方、车辆后保险杠内、前保险杠内等位置。2、制造成本差异大:最新的4D成像毫米波雷达价格仅为其10-20%,而超声波雷达的价格是最低的。3、工作特性不同:超声波雷达的优势在于短距离测量,超声波雷达受天气情况影响大、传播速度不稳定,且传播速度慢,车辆高速行驶上跟不上变化。毫米波雷达的优势是测距离较远和速度识别,抗干扰能力强。这是因为毫米波雷达波束窄、角分辨力高、频带宽、隐蔽性好。超声波雷达介绍超声波雷达,是一种利用超声波测算距离的雷达传感器装置。在车载传感器中,超声波雷达是目前最常见的品种之一,短距离测量中,超声波测距传感器具有非常大的优势,多用在倒车雷达上。在倒车入库,慢慢挪动车子的过程中,在驾驶室内能听到“滴滴滴”的声音。

毫米波雷达的传播特性

毫米波在大气中的传播损失主要来自水蒸汽和氧分子对电磁能量的谐振吸收。传播损失与工作频率有一定的关系(见图)。在各谐振点之间存在着损失较小的以35吉赫、94吉赫、140吉赫、220吉赫等频率为中心的窗口。各窗口宽度不等,约为几十吉赫。毫米波雷达的工作频率选在这些窗口之内。图中还表示出在有雨、有雾等条件下,传播损失与工作频率的关系。在毫米波波段,这种损失主要来源于雨和雾对电磁能量的吸收。在有雨、有雾等条件下,毫米波的传播损失比微波严重得多,而且频率“窗口”不复存在。与光波(红外、可见光、紫外光)相比,毫米波在云雾、烟、尘中传播的损失要小得多。以传播损失来说,毫米波雷达比激光雷达优越。

博世毫米波雷达参数

博世毫米波雷达是一种基于高频毫米波波段的无线传感器,主要用于现代智能安防、车载雷达和无人驾驶汽车等领域。其主要参数包括频率范围、探测距离以及角度分辨率等。其频率范围通常在24GHz~80GHz之间,探测距离可达到数百米,并且具备高分辨率的角度控制能力,通常可以实现非常精确的运动目标监测和跟踪等功能。此外,博世毫米波雷达还具备良好的针对恶劣天气和多路径干扰的抗干扰性能,可以保证系统的高可靠性和稳定性。

元plus毫米波雷达位置

元PLUS的三个毫米波雷达位于车牌下方,360全景影像的前摄像头也位于这个位置。

4d毫米波雷达原理

4d毫米波雷达原理:雷达,是一种利用电磁波探测目标的电子设备。其基本原理是,雷达发射电磁波,而4D毫米波雷达能够全方位提升毫米波雷达的性能。4D雷达的测距、测速、测角精度和分辨率大幅提升,数据精度高,可以达到车路协同的精度要求。4D毫米波雷达之所以称为4D,是因为它不仅可以检测物体的距离、相对速度和方位角(球坐标系中的角度测量值),还可以检测物体高于道路水平面的高度,这里不代表高度是第四维(4D),其实时间是第四维。4D毫米波雷达利用时间来确定高度相关的信息。

激光雷达与毫米波雷达的区别

激光雷达与毫米波雷达的区别要从:测量范围、测量效果、价格成本来看。1、测量范围:毫米波雷达的最大距离达到1公里,而激光雷达只有300米。2、测量效果:毫米波雷达的识别能力一般,但是因为具有良好的穿透能力所以不容易受天气环境影响;激光雷达的精度高反应速度快而且不容易被干扰,不过穿透性较差,容易受到浓雾、雨雪天气影响。3、价格成本:两种雷达的成本都比较高,但激光雷达要更加高一些。激光雷达:激光雷达(英文:Laser Radar),是以发射激光束探测目标的位置、速度等特征量的雷达系统。其工作原理是向目标发射探测信号(激光束),然后将接收到的从目标反射回来的信号(目标回波)与发射信号进行比较,作适当处理后,就可获得目标的有关信息。如目标距离、方位、高度、速度、姿态、甚至形状等参数,从而对飞机、导弹等目标进行探测、跟踪和识别。它由激光发射机、光学接收机、转台和信息处理系统等组成,激光器将电脉冲变成光脉冲发射出去,光接收机再把从目标反射回来的光脉冲还原成电脉冲,送到显示器。

毫米波雷达和固态雷达区别

毫米波雷达和固态雷达区别有:工作频率不同、成像分辨率不同。1、工作频率不同:毫米波雷达的工作频率通常在30GHz至300GHz之间,而固态雷达的工作频率在X波段、K波段等低频段内。2、成像分辨率不同:毫米波雷达由于工作频率高,具有更高的成像分辨率,可以更精确地探测目标物体的形状、轮廓和距离等信息。而固态雷达的成像分辨率相对较低。

宋pro毫米波雷达支架断一个腿 洗过车跳故障码了 有点错位 要整体换吗?

你好,毫米波雷达价格是贵,但一个支架坏了换总成没必要,而且这个ACC支架是有单独配件的,你所说车型的毫米波雷达支架断了一根,你可以把它全部拆下来,用塑料焊条重新焊好,注意位置。如果不行的话可以在网上或者去汽配店找下拆车件,还有就是某宝上面有单独的支架可以更换。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用!

毫米波雷达的介绍

毫米波雷达指工作在毫米波波段的雷达。工作频率通常选在30~300GHz范围内。

汽车上的毫米波雷达和激光雷达哪个好?

还是后者为好!

二代长安55豪华版有毫米波雷达吗

二代长安55豪华版有毫米波雷达。毫米波雷达是用以监视周围障碍物。二代长安55豪华版前面保险杠有两颗毫米波雷达。

超声波与毫米波雷达的区别

超声波是声波的一部分,是人耳听不见、频率高于20KHZ的声波,它和声波有共同之处,即都是由物质振动而产生的,并且只能在介质中传播;同时,它也广泛地存在于自然界,许多动物都能发射和接收超声波,其中以蝙蝠最为突出,它能利用微弱的超声回波在黑暗中飞行并捕捉食物。但超声还有它的特殊性质"如具有较高的频率与较短的波长,所以,它也与波长很短的光波有相似之处。毫米波雷达,是工作在毫米波波段(millimeter wave )探测的雷达。通常毫米波是指30~300GHz频域(波长为1~10mm)的。毫米波的波长介于微波和厘米波之间,因此毫米波雷达兼有微波雷达和光电雷达的一些优点。同厘米波导引头相比,毫米波导引头具有体积小、质量轻和空间分辨率高的特点。与红外、激光、电视等光学导引头相比,毫米波导引头穿透雾、烟、灰尘的能力强,具有全天候(大雨天除外)全天时的特点。另外,毫米波导引头的抗干扰、反隐身能力也优于其他微波导引头 。毫米波雷达能分辨识别很小的目标,而且能同时识别多个目标;具有成像能力,体积小、机动性和隐蔽性好,在战场上生存能力强。

为什么毫米波雷达无法识别静态物体?

毫米波雷达,以及所有波段的雷达都可以识别静态物体。这是电磁波传感器(雷达)的基本属性,如果不能识别静态物体,就违背了电磁波反射的物理本质。如果你说的所谓不能识别静态物体,不是本质原因,而是一个表象。因为我们有时候对雷达信号处理是要滤除静止物体的特征的,这样的算法叫做:“静态杂波滤除”。静态杂波滤除就是将多普勒速度为零的信号去除,这样的话基本上所有零速、微动目标都会被抑制掉。所以说:不是雷达不能探测,而是我们不需要雷达探测到的这部分信号,这个是基本常识,不可违背,不可误解。既然提到了毫米波雷达,又是汽车这块。作为目前全球最大的车用半导体厂商,英飞凌觉的还是很有必要和大家介绍车用毫米波雷达的内容。毫米波雷达在近几年获得了高速发展,逐渐形成了作为自动驾驶ADAS核心传感器的趋势。目前各个国家主要有三种毫米波雷达频率波段——24GHz、60GHz、77GHz,而目前正在向77GHz靠拢。欧洲和美国选择的是对77GHz的集中研究,而日本则选用了60GHz的频段。随着世界范围77GHz毫米波雷达的广泛应用,日本也逐渐转入了77GHz毫米波雷达的开发。目前毫米波雷达主要是以24GHzSRR系统+77GHzLRR(LongRangeRadar)系统的形式出现24GHz毫米波雷达主要负责短距离探测,而77GHz毫米波雷达主要负责远距离探测。77GHz雷达相对于24GHz雷达体积更小。77GHz雷达波长不到24GHz的三分之一,所以收发天线面积大幅减小,整个雷达的尺寸有效下降,对于追求小型化非常有利。77GHz雷达可以同时满足高传输功率和宽工作带宽,同时满足这两点使得其可以同时做到长距离探测和高距离分辨率。77GHz雷达在天线、射频电路、芯片等的设计和制造难度更大,技术成熟度较低,目前成本更高。

毫米波雷达安装在车的哪个位置

毫米波雷达位于车内B柱上。是实现生命体征监测核心。相比目前市面上大部分使用的超声波雷达,毫米波雷达的精度更高、穿透力更强、分辨率更高、抗干扰能力更强,在负40°C到85°的酷暑严寒都能工作。不仅仅可以探测儿童,还能成功识别宠物,即使车内的生物是静止熟睡状态也没问题。目前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迭代进步,我们在车上看到了越来越多的摄像头、各种雷达传感器,不过在车内,这些科技的应用反而还并没有特别普及。不过在2021款VV6的车内,我们看到了驾驶席左前A柱上的摄像头、后视镜上方的摄像头,还有我们看不见的毫米波雷达。除了车内的毫米波雷达,刚才我们还说到了两个视觉传感器。A柱上的驾驶员监测系统可以进行面部识别,上车自动登陆个人账号,车机主题/颜色切换为个性化设置,座椅/后视镜调整到自动调节到记忆位置。这一点也从侧面与生命体征监测系统形成互补,可以实时查看车内遗留的儿童或宠物,而且在车辆发生碰撞剐蹭时,可以查看事故发生时的录像。

毫米波雷达的发展简况

毫米波雷达的研制是从40年代开始的。50年代出现了用于机场交通管制和船用导航的毫米波雷达(工作波长约为 8毫米),显示出高分辨力、高精度、小天线口径等优越性。但是,由于技术上的困难,毫米波雷达的发展一度受到限制。这些技术上的困难主要是:随着工作频率的提高,功率源输出功率和效率降低,接收机混频器和传输线损失增大。70年代中期以后,毫米波技术有了很大的进展,研制成功一些较好的功率源:固态器件如雪崩管(见雪崩二极管)和耿氏振荡器(见电子转移器件);热离子器件如磁控管、行波管、速调管、扩展的相互作用振荡器、返波管振荡器和回旋管等。脉冲工作的固态功率源多采用雪崩管,其峰值功率可达5~15瓦(95吉赫)。磁控管可用作高功率的脉冲功率源,峰值功率可达1~6千瓦(95吉赫)或1千瓦(140吉赫),效率约为10%。回旋管是一种新型微波和毫米波振荡器或放大器,在毫米波波段可提供兆瓦级的峰值功率。在低噪声混频器方面,肖特基二极管(见晶体二极管、肖特基结)混频器在毫米波段已得到应用,在 100吉赫范围,低噪声混频器噪声温度可低至500K(未致冷)或100K(致冷)。此外,在高增益天线、集成电路和鳍线波导等方面的技术也有所发展。70年代后期以来,毫米波雷达已经应用于许多重要的民用和军用系统中,如近程高分辨力防空系统、导弹制导系统、目标测量系统等。

哪位大神帮忙解答一下毫米波雷达和激光雷达的优劣势?

激光雷达传播速度快,有极高的角度、距离和速度分辨率,但成本高,技术难度也大,有待普及。而毫米波雷达具有穿透能力强、全天候监测、测量精度高、性价比高等优点,但需要与摄像头互补。在参观正扬电子时,曾见过毫米波雷达实物,别看它小小的却有大用处。

毫米波雷达是什么?最近经常听到这个词

毫米波雷达是 被测物体相对距离、现对速度、方位的高精度 ,早期被应用于... 这个也叫仿地飞行。这种应用有很多的解决方案,比如我们说的超声、激光...

毫米波雷达和激光雷达的对比,激光雷达和毫米波雷达优缺点

从工作原理上来说,激光雷达和毫米波雷达基本相似。它们都是利用回波成像来构造被探测的物体,相当于人类用双眼探测和蝙蝠依靠超声波探测的区别。但激光雷达发射的电磁波是直线的,主要以光粒子发射为主要方式,而毫米波雷达发射的电磁波是锥形波束,这个波段的天线主要利用电磁辐射。在探测精度方面,激光雷达具有探测精度高、探测范围广、稳定性强等优点。从精度上来说,毫米波雷达的探测距离直接受到频段损耗的制约(要想探测远,必须使用高频段雷达),而且无法感知行人,无法对周围所有障碍物进行精确建模。这个还不如激光雷达。就抗干扰能力而言,激光雷达在雨、雪、雾、沙尘暴等恶劣天气下无法开启,因为它是通过发射光束进行探测,受环境影响较大。毫米波导引头具有很强的穿透雾、烟、尘的能力,因此可以在恶劣天气下进行探测。在这方面,毫米波雷达更胜一筹。从价格上看,激光雷达在测距和识别障碍物方面比毫米波雷达更精确。但由于激光雷达采集的数据量远远超过毫米波雷达,需要更高性能的处理器来处理数据,所以成本高,价格自然也更贵。但是激光雷达的精度可以更有保证。通过以上对比,我们发现激光雷达和毫米波雷达各有优缺点,谁也代替不了谁。他们只是起到一个补充的作用。

毫米波雷达的规定角度范围是?()

毫米波雷达的规定角度范围是?() 水平0~0.1度、垂直0~0.1度 水平-0.1~0.1度、垂直-0.1~0.1度(正确答案) 水平0~0.1度、垂直-0.1~0度 水平0~0.5度,垂直0~0.5度 答案解析:HondaSensing实操

为什么毫米波雷达对非金属有影响

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造成:1. 毫米波雷达对材料的吸收和散射敏感。非金属材料通常具有复杂的介电特性,其材料内部可能存在多种吸收介质,如水分、油脂等,导致毫米波的能量被吸收或散射,从而影响测量精度。2. 毫米波雷达对材料表面的特性敏感。非金属材料表面可能存在着不规则的形态结构(例如多孔、粗糙等),这些结构会散射毫米波信号,导致雷达接收到反射信号质量下降。3. 同时,非金属材料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介电常数和介磁常数等参数可能存在变化,这可能会导致不同环境下的测量结果有所出入。因此,毫米波雷达在对非金属材料进行测量时,需要考虑影响因素,并根据不同的材料特性和测量环境进行相应的校验和校准,以提高测量精度。

毫米波雷达作用?

指利用毫米波特性,通过毫米波从发射信号到接收反射信号所用时间来计算车身与障碍物间的距离

激光雷达和毫米波雷达的区别介绍

在无人驾驶这个应用场景里,激光雷达可以获取目标物的距离、方位速度、形状等信息,可以生成3维立体图像,帮助自动驾驶大脑识别行人、追踪轨迹、绘制高精度地图等等,可以实现更为精确的定位功能。激光雷达的优势在于测量精度高、距离远,分辨率比较高,不受地面杂波影响,拥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鲁棒性。而缺点是在强光照射、极端恶劣天气的情况下,会导致性能下降。再有就是现阶段激光雷达的成本较高。毫米波雷达的频率范围在10GHz-200GHz之间,受环境变化影响较小,在L3及以下级别的无人驾驶当中已经有成熟应用,成本低。但由于频率范围的限制使得毫米波雷达在远距离探测上没有优势、且探测精度低,无法感知行人这一点也制约了毫米波雷达在L4及以上无人驾驶上的应用。

毫米波雷达是怎么回事

毫米波雷达使用毫米波 (millimeter wave )通常毫米波是指30~300GHz频域(波长为1~10mm)的。毫米波的波长介于厘米波和光波之间,因此毫米波兼有微波制导和光电制导的优点。同厘米波导引头相比,毫米波导引头具有体积小、质量轻和空间分辨率高的特点。与红外、激光、电视等光学导引头相比,毫米波导引头穿透雾、烟、灰尘的能力强,具有全天候(大雨天除外)全天时的特点。另外,毫米波导引头的抗干扰、反隐身能力也优于其他微波导引头 。特点  与微波雷达相比,毫米波雷达的特点是:  ① 在天线口径相同的情况下,毫米波雷达有更窄的波束(一般为毫弧度量级),可提高雷达的角分辨能力和测角精度,并且有利于抗电子干扰、杂波干扰和多径反射干扰等。  ② 由于工作频率高,可能得到大的信号带宽(如吉赫量级)和多普勒频移,有利于提高距离和速度的测量精度和分辨能力并能分析目标特征。  ③ 天线口径和元件、器件体积小,宜于飞机、卫星或导弹载用。应用  ①导弹制导:毫米波雷达的主要用途之一是战术导弹的末段制导。毫米波导引头具有体积小、电压低和全固态等特点,能满足弹载环境要求。当工作频率选在35吉赫或94吉赫时,天线口径一般为10~20厘米。此外,毫米波雷达还用于波束制导系统,作为对近程导弹的控制。②目标监视和截获:毫米波雷达适用于近程、高分辨力的目标监视和目标截获,用于对低空飞行目标、地面目标和外空目标进行监测。③炮火控制和跟踪:毫米波雷达可用于对低空目标的炮火控制和跟踪,已研制成94吉赫的单脉冲跟踪雷达。④雷达测量:高分辨力和高精度的毫米波雷达可用于测量目标与杂波特性。这种雷达一般有多个工作频率、多种接收和发射极化形式和可变的信号波形。目标的雷达截面积测量采用频率比例的方法。利用毫米波雷达,对于按比例缩小了的目标模型进行测量,可得到在较低频率上的雷达目标截面积。此外,毫米波雷达在地形跟踪、导弹引信、船用导航等方面也有应用。

汽车搪瓷车标后是毫米波雷达吗

是。根据查询各大汽车官网得知,汽车搪瓷车标后是毫米波雷达。毫米波雷达是工作在毫米波波段探测的雷达,通常毫米波是指30~300GHz频域的。

毫米波雷达和超声波雷达有什么区别

1、应用场景不同超声波雷达主要应用于泊车辅助、以及盲区碰撞预警。主要安装前后保险杠上作为倒车雷达,以及车身侧身测距。而毫米波雷达主要应用于自适应巡航、自动刹车辅助系统等。安装在汽车正前方、车辆后保险杠内、前保险杠内等位置。2、制造成本差异大激光雷达的价格一般500-1000美元,而最新的4D成像毫米波雷达价格仅为其10-20%,而超声波雷达的价格是最低的。

毫米波雷达的简介

毫米波雷达使用毫米波 (millimeter wave )通常毫米波是指30~300GHz频域(波长为1~10mm)的。毫米波的波长介于厘米波和光波之间,因此毫米波兼有微波制导和光电制导的优点。同厘米波导引头相比,毫米波导引头具有体积小、质量轻和空间分辨率高的特点。与红外、激光、电视等光学导引头相比,毫米波导引头穿透雾、烟、灰尘的能力强,具有全天候(大雨天除外)全天时的特点。另外,毫米波导引头的抗干扰、反隐身能力也优于其他微波导引头 。

毫米波雷达主要应用在哪些地方

我回答一些民用的方向。汽车雷达(自动驾驶,毫米波雷达);物位计雷达;行人检测雷达,周界安防雷达;船舶检测雷达;呼吸心跳检测雷达等,可查看专业做雷达的森思泰克公司。

汽车毫米波雷达是什么意思

汽车毫米波雷达是什么意思,汽车雷达是什么意思?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来看看!1.汽车雷达是指安装在汽车上用来提醒驾驶员的辅助系统:因此,它包括基于不同技术(如激光、超声波、微波)的各种雷达。2.它具有不同的功能(如障碍物探测、碰撞预测、自适应巡航控制),使用不同的工作原理(如脉冲雷达、调频连续波雷达、微波冲击雷达)。3.微波在汽车雷达中具有更重要的商业意义。

本田冠道毫米波雷达装在那个位置

本田冠道毫米波雷达装在车头的左前方,方便司机的

毫米波雷达频率越高,检测的分辨率越(),探测距离越()

高,远。毫米波雷达与光学雷达、红外线相比不受目标物体形状颜色的干扰,与超声波相比不受大气紊流的影响,因而具有稳定的探测性能,环境适应性好。受天气和外界环境的变化的影响小,雨雪,灰尘,阳光都对其没有干扰;多普勒频移大,测量相对速度的精度提高。雷达为利用无线电回波以探测目标方向和距离的一种装置,利用无线电探向与测距。毫米波,是工作在毫米波波段,波长在1 10mm之间的电磁波。毫米波的波长介于微波和厘米波之间,因此毫米波雷达兼有微波雷达和光电雷达的优点。毫米波雷达具有体积小、质量轻和空间分辨率高的特点。与红外、激光、电视等光学雷达相比,飞睿 科技 毫米波雷达穿透雾、烟、灰尘的能力强,具有全天候全天时的特点。毫米波和大多数微波雷达一样,有波束的概念,也就是发射出去的电磁波是一个锥状的波束,而不像激光是一条线。这是因为这个波段的天线,主要以电磁辐射,而不是光粒子发射为主要方法。毫米波雷达可以对目标进行有无检测、测距、测速以及方位测量。毫米波雷达基于多普勒效应原理。当发射的电磁波和被探测目标有相对移动、回波的频率会和发射波的频率不同。当目标向雷达天线靠近时,反射信号频率将高于发射机频率;反之,当目标远离天线而去时,反射信号频率将低于发射几率。

沃尔沃xc60毫米波雷达在哪

【太平洋汽车网】沃尔沃xc60的雷达探测开关位于中控区域右下角,打开即可开启感应雷达。遇堵车或等红灯时,雷达会探测周围车辆或行人而报警,按这里即可关闭。沃尔沃xc60雷达控制器在汽车后座(靠后备箱)下面。传感器配置主动安全的功能,必然会对车上的传感器有所依赖。下面先简单介绍XC60上与安全辅助功能相关的传感器。1前视摄像头和360度环视摄像头前视摄像头主要用于检测车道线、道路边缘和车辆前方的汽车、行人、自行车、摩托车和大型动物等障碍物。环视摄像头除了具备检测近处的障碍物外,还能实现检测停车库库位线的功能。2毫米波雷达毫米波雷达没有摄像机丰富的图像信息,但是它能提供极为精确的距离和速度信息,精准的他车信息将会极大帮助自车的决策和控制。示意的是XC60利用毫米波雷达,探测后方来车,实现“盲区来车智能避让”功能。3超声波雷达超声波雷达因为其成本低的特点,成为绝大部分汽车的标配。经常听说的倒车雷达就是所谓的超声波雷达。在自动驾驶中,超声波雷达除了用于探测近距离的障碍物外,还能用于探测停车库库位。XC60的自动泊车功能就是利用超声波雷达实现的。沃尔沃的Level2自动驾驶功能接下来谈谈,为什么XC60属于Level2级别的自动驾驶。在自动驾驶技术的理念上,沃尔沃和特斯拉、奥迪等厂商是有明显区别的。特斯拉、奥迪A8的自动驾驶技术用于直接控制行驶中的汽车,而把汽车的控制权交给机器多少是存在风险的。沃尔沃使用自动驾驶技术是为了让车辆行驶地更安全,这意味着只有在极端危险的情况下,自动驾驶技术才会介入车辆的控制。结合XC60的CitySafety系统,下面主要分析沃尔沃XC60CityS的三项Level2级别自动驾驶功能。1盲区来车智能避让当车速在60km/h以上时,驾驶员如有换道意图,系统会根据后向毫米波雷达的信息,进行换道风险的判断。当后方车道有其他车辆存在,存在碰撞风险,后视镜会通过黄灯警示驾驶员。如果驾驶员依旧要变道,系统为了避免危险,会介入车辆控制,辅助驾驶员将车辆转回原车道。(图/文/摄:太平洋汽车网问答叫兽)

超声波雷达和毫米波雷达的区别

超声波雷达和毫米波雷达的区别:1、应用场景不同,超声波雷达主要应用于泊车辅助、以及盲区碰撞预警。主要安装前后保险杠上作为倒车雷达,以及车身侧身测距。而毫米波雷达主要应用于自适应巡航、自动刹车辅助系统等。安装在汽车正前方、车辆后保险杠内、前保险杠内等位置。2、制造成本差异大,激光雷达的价格一般500-1000美元,而最新的4D成像毫米波雷达价格仅为其10-20%,而超声波雷达的价格是最低的。超声波雷达的优势在于短距离测量,超声波雷达受天气情况影响大、传播速度不稳定,且传播速度慢,车辆高速行驶上跟不上变化。不同温度情况下,测量的距离也不同,在测量较远距离的目标时,其回波信号会比较弱,无法精确描述障碍物的位置。毫米波雷达的优势是测距离较远和速度识别,抗干扰能力强。这是因为毫米波雷达波束窄、角分辨力高、频带宽、隐蔽性好,与红外、激光设备相比较,具有对烟、尘、雨、雾良好的穿透传播特性,不受恶劣天气的影响,抗环境变化能力强。

激光雷达和毫米波雷达优缺点

激光雷达和毫米波雷达优缺点?这个各有各的缺点,各有各的优点,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情。你说是优点,或许有人会说是缺点。

汽车毫米波雷达的作用

汽车毫米波雷达的作用是能探测到车辆前方的道路状况。通过毫米波雷达判断与前车距离和速度差来保持安全车距,当与前车距离过近时,车辆会通过减速来保持安全距离。利用毫米波雷达和前置摄像头实时监测前方车辆,判断车辆与前车的距离、方位、速度,如果监测到与前车有碰撞尺哗握危险,系统会发出警报以提醒驾驶员。通过毫米波雷达探测车辆相邻两侧车道及后方,以获取相邻车道及后方车辆的信息,让驾驶员掌握最佳的变道时机。利用毫米波雷达,监测车辆与前车(或障碍物)的距离,当与汽车(障碍物)距离小于安全值,且驾驶员来不及反应的情况下,车辆会自动刹车,以保证驾驶安全。车顶装的东西的作用:以蔚来ET7为例,其车顶的东西是激光雷达。该激光雷达拥有超远的探测距离,让车辆不管在任何情况下陵庆都能轻松应对,我们都知道车速越快,需要刹车的距离就越长,而ET7上的激光雷达就能帮助我们更早的发现情况,进行制动,避免事故发生。此外,该激光雷达具有定睛凝视的功能,1500nm的激光波长能够拥有很好的人眼安全性,能更精准的识别出更远处更小的障碍物。

汽车自适应巡航是什么毫米波雷达

【太平洋汽车网】汽车自适应巡航是波长介于1-10mm的毫米波雷达,毫米波雷达是自动驾驶汽车上另外一种常见的传感器。毫米波雷达的工作原理是利用高频电路产生特定调制频率(FMCW)的电磁波,并通过天线发送电磁波和接收从目标发射回来的电磁波,通过发送和接收电磁波的参数来计算目标的各个参数。毫米波雷达的工作原理是利用高频电路产生特定调制频率(FMCW)的电磁波,并通过天线发送电磁波和接收从目标发射回来的电磁波,通过发送和接收电磁波的参数来计算目标的各个参数。毫米波雷达可以同时对多个目标进行测距、测速以及方位测量。其中距离分辨率可达0.1m,测速是根据多普勒效应,而方位测量(包括水平角度和垂直角度)是通过天线的阵列方式来实现。雷达网络的构成原理所示的雷达网络由四个等距离分布在安全杠上的近距离毫米波雷达传感器(Neardistancesensor,NDS)构成,每个雷达传感器均采用FMCW体制。该传感器网络可在35米的范围内实现水平方位角为120°的覆盖面。这种近距离、大覆盖面的雷达传感器网络可以在车速不高,路面状况比较复杂的情况下(例如市内交通),监控汽车前向较大范围内的目标。(图/文/摄:太平洋汽车网问答叫兽)

毫米波雷达原理

毫米波雷达原理:当发射的电磁波和被探测目标有相对移动、回波的频率会和发射波的频率不同。当目标向雷达天线靠近时,反射信号频率将高于发射机频率;反之,当目标远离天线而去时,反射信号频率将低于发射几率。毫米波雷达与光学雷达、红外线相比不受目标物体形状颜色的干扰,与超声波相比不受大气紊流的影响,因而具有稳定的探测性能,环境适应性好。受天气和外界环境的变化的影响小,雨雪,灰尘,阳光都对其没有干扰;多普勒频移大,测量相对速度的精度提高。毫米波和大多数微波雷达一样,有波束的概念,也就是发射出去的电磁波是一个锥状的波束,而不像激光芹搜念是一条线。这是因为这个波段的天线,主要以电磁辐射,而不是光粒子发射为主要方法。毫嫌困米波雷达可以对目标进行有无检测、测距、测速以及方位测量。雷达为利用无线电回波以探测目标方向和距离的一种装置,利用无线电探向与测距。毫米波,是工作在毫米波波段,波长在1-10mm之间的电磁波。毫米波的波长介于微波和厘米波之间,因此毫米波雷达兼有微波雷达和光电雷达的优点。毫米波雷达具有体积小、质量轻和空间分辨率高的特点漏岩。与红外、激光、电视等光学雷达相比,飞睿科技毫米波雷达穿透雾、烟、灰尘的能力强,具有全天候全天时的特点。毫米波雷达的优势:1、小天线口径、窄波束:高跟踪和引导精度;易于进行低仰角跟踪,抗地面多径和杂波干扰;对近空目标具有高横向分辨力;对区域成像和目标监视具备高角分辨力;窄波束的高抗干扰性能;高天线增益;容易检测小目标,包括电力线、电杆和弹丸等。2、大带宽:具有高信息速率,容易采用窄脉冲或宽带调频信号获得目标的细节结构特征;具有宽的扩谱能力,减少多径、杂波并增强抗干扰能力;相邻频率的雷达或毫米波识别器工作,易克服相互干扰;高距离分辨力,易得到精确的目标跟踪和识别能力。3、高多普勒频率:慢目标和振动目标的良好检测和识别能力;易于利用目标多普勒频率特性进行目标特征识别;对干性大气污染的穿透特性,提供在尘埃、烟尘和干雪条件下的良好检测能力。

什么是毫米波雷达?

毫米波是指波长为1~10mm的电磁波,对应的频率范围为30~300GHz。毫米波雷达是工作在毫米波频段的雷达,它通过发射与接收高频电磁波来探测目标,后端信号处理模块利用回波信号计算出目标的距离、速度和角度等信息

什么是毫米波雷达?

毫米波雷达是工作在毫米波波段探测的雷达。通常毫米波是指30~300GHz频域(波长为1~10mm)的。毫米波的波长介于微波和厘米波之间,因此毫米波雷达兼有微波雷达和光电雷达的一些优点。

5个毫米波雷达跟3个毫米波雷达的区别

因为5个毫米用的时间久,而且还牢固,

汽车上的毫米波雷达和激光雷达哪个好

 随着自动驾驶的火热,激光雷达受到前所未有的追捧,因为其具有高精度、大信息量、不受可见光干扰的优势。但我们可以注意到,目前主流的自动驾驶方案并未完全抛弃毫米波雷达,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一、引子  首先要明确,这里要讲的雷达是发射电磁波的正经雷达,而不是发射机械波的倒车雷达。  二战军迷和历史研究者大概对雷达技术的渊源了如指掌:第一台实用雷达就是用于探测试图半夜从空中越过英吉利海峡的德农——坐着飘在天上的金属壳的德农。之后雷达既在太平洋夜战中碾压过岛国训练有素的战列舰观察兵的光荣时刻,也有过在贝卡谷地被犹太人的反辐射导弹炸成渣渣的惨痛历史。  雷达从战争机器转职交通行业的初期伴随着无数车主的血泪——雷达测速。而现在雷达成为了车主摆脱油门的助手——自适应巡航的主传感器,以及并线的保护神——盲点监测和并线辅助用传感器,还偶尔扮演避免追尾事故的最后一道防线——自动紧急制动用传感器。  二、构造和原理  目前车载雷达的频率主要分为24GHz频段和77GHz频段,其中77GHz频段代表着未来的趋势:这是国际电信联盟专门划分给车用雷达的频段。严格来说77GHz的雷达才属于毫米波雷达,但是实际上24GHz的雷达也被称为毫米波雷达。  在工程实践中,雷达天线具体实现的方法有很多种。目前车载雷达中比较常见的是平面天线阵列雷达,因为相比其他实现方式,平面雷达没有旋转机械部件,从而能保证更小的体积和更低的成本。下面以目前常见的平板天线雷达为例,介绍车载雷达的构造和原理。  先对车载雷达有个直观地认识:    来看内部结构:    其中这一片就是天线阵列,如下图所示:    其中从上至下分别是10条发射天线TX1,然后是2条发射天线TX2,最后是4条接收天线RX1至RX4。  两组发射天线分别负责探测近处和远处的目标,其覆盖范围如下图所示:    这里因为近处的视角(FOV)比较大,大概有90度,所以需要更多天线,而远处的视角小,大概只有20度,所以两根天线就够了。  雷达装在车上的样子如下图所示:    雷达通过天线发射和接收电磁波,所发射的电磁波并非各向均匀的球面波,而是以具有指向性的波束的形式发出,且在各个方向上具有不同的强度,如下图所示:    雷达主要测量目标的三个参数:位置、速度和方位角。下面简单说说这三个参数的测量原理。  位置和速度  这两个参数的测量原理在小学科普课本里就讲了:雷达波由发射天线发出、被目标反射后,由接收天线接收雷达回波。通过计算雷达波的飞行时间,乘以光速再除以2就可以得到雷达和目标之间的距离。  而根据多普勒效应,通过计算返回接收天线的雷达波的频率变化就可以得到目标相对于雷达的运动速度,简单地说就是相对速度正比于频率变化量。当目标和自车接近时,回波的频率相比发射频率有所升高,反之则频率降低。  实现位置和速度的测量的具体方法根据雷达采用的调制方式的不同而有所不同。雷达的调制简单来说就是为了实现雷达回波的识别和飞行时间的测量,需要在雷达发射的电磁波上加入标记和时间参考。在车载雷达中主要使用幅值调制和频率调制两种方式。  方位角  通过并列的接收天线收到同一目标反射的雷达波的相位差计算得到目标的方位角。原理如下图所示:    其中方位角αAZ可以通过两个接收天线RX1和RX2之间的几何距离d以及两天线收到雷达回波的相位差b通过简单的三角函数计算得到。  三、应用实例  毫米波雷达最常见的三种用途是:  ACC(自适应巡航)  BSD&LCA(盲点监测和变道辅助)  AEB(自动紧急制动,通常配合摄像头进行数据融合)  作为已经量产多年的技术,我想就不用再介绍以上功能的具体内容了。让我们来说点更有趣的事:  a) 雷达的数据处理流程  实现ACC等功能的核心技术是目标识别与跟踪。在接收天线收到雷达回波并解调后,控制器对模拟信号进行数字采样并做相应的滤波。接下来用FFT手段将信号变换至频域。接下来寻找信号中特定的特征,例如频域的能量峰值。在这一步还不能得到我们需要的目标,获取的仅仅是雷达波的反射点的信息。  并且,对于很多高性能雷达来说,此时获得的多个反射点可能来自一个物体,例如一辆货车可能形成5-10个反射点。所以首先还要将很可能属于同一物体的反射点匹配到同一个反射点集群中。接下来通过跟踪各个反射点集群,形成对物体的分布的猜测。  在下一个测量循环中,例如通过卡曼滤波,基于上一次的物体分布,预测本测量循环中可能的物体分布,然后尝试将当前得到的反射点集群与预测结果进行匹配,例如通过比较物体的位置和速度等参数。当反射点集群与上一测量循环得到的物体信息匹配成功时,就得到了该物体的“轨迹”,同时该物体的可信度增加,反之则可信度下降。只有当一个物体的可信度超过一定门限时,该物体才会成为我们关心的目标而进入所谓的目标列表。  b) 关于雷达的两个小问题  雷达到底能不能探测到静止目标?  很多早期的ACC系统不会对静止物体作出反应,也就是说,如果前方有静止物体,例如在进入探测范围之前就停在前方的车辆,ACC并不会将该车作为目标,不会发出减速请求。所以有人以为雷达无法探测静止物体,这其实是一个误解。

毫米波雷达的类型有?

近距离(SRR)毫米波雷达一般探测距离小于60m 中距离(MRR)毫米波雷达一般探测距离为100m左右; 远距离(LRR)毫米波雷达探测距离一般大于200m。 有的企业只分为近距离雷达和远距离雷达,具体探测距离以产品说明书为准。

毫米波雷达安装在车的哪个位置

毫米波雷达位于车内B柱上。是实现生命体征监测核心。相比目前市面上大部分使用的超声波雷达,毫米波雷达的精度更高、穿透力更强、分辨率更高、抗干扰能力更强,在负40°C到85°的酷暑严寒都能工作。不仅仅可以探测儿童,还能成功识别宠物,即使车内的生物是静止熟睡状态也没问题。目前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迭代进步,我们在车上看到了越来越多的摄像头、各种雷达传感器,不过在车内,这些科技的应用反而还并没有特别普及。不过在2021款VV6的车内,我们看到了驾驶席左前A柱上的摄像头、后视镜上方的摄像头,还有我们看不见的毫米波雷达。除了车内的毫米波雷达,刚才我们还说到了两个视觉传感器。A柱上的驾驶员监测系统可以进行面部识别,上车自动登陆个人账号,车机主题/颜色切换为个性化设置,座椅/后视镜调整到自动调节到记忆位置。这一点也从侧面与生命体征监测系统形成互补,可以实时查看车内遗留的儿童或宠物,而且在车辆发生碰撞剐蹭时,可以查看事故发生时的录像。

新宝骏汽车毫米波雷达多少饯

新宝骏汽车毫米波雷达1000元。毫米波雷达费用是1000元,质量很好性能很强。毫米波雷达,是工作在毫米波波段探测的雷达,具有全天候全天时的特点。

毫米波雷达的特点

与微波雷达相比,毫米波雷达的特点是:① 在天线口径相同的情况下,毫米波雷达有更窄的波束(一般为毫弧度量级),可提高雷达的角分辨能力和测角精度,并且有利于抗电子干扰、杂波干扰和多径反射干扰等。② 由于工作频率高,可能得到大的信号带宽(如吉赫量级)和多普勒频移,有利于提高距离和速度的测量精度和分辨能力并能分析目标特征。③ 天线口径和元件、器件体积小,宜于飞机、卫星或导弹载用。

毫米波雷达的特点是?

(1)探测距离远,可达200m以上。(2)探测性能好,金属电磁反射强,其探测不受颜色与温度的影响。 (3)响应速度快,传播速度与光速一样,可以快速地测量出目标的距离、速度和角度等信息。(4)适应能力强。毫米波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在雨、雪、大雾等恶劣天气依然可以正常工作。 (5)抗干扰能力强,一般工作在高频段,而周围噪声和干扰处于中低频区,基本上不会影响毫米波雷达的正常运行

毫米波雷达波红色点和蓝色点的区别

毫米波雷达波红色点和蓝色点的区别是:1、波红色点一个为检测障碍物。2、一个为确定障碍物。蓝色点和红色点分别为摄像头和毫米波雷达对同一目标的检测,摄像头主要负责目标外观锁定,毫米波雷达主要负责测距。红色点是雷达检测到的其他地物目标。蓝色的点为静止的障碍物。

毫米波雷达有什么作用

1.汽车雷达的作用如下:前雷达:前雷达探头安装在前保险杠上,探头以45度左右的角度辐射,上下左右搜索目标。它最大的优点是能发现低于保险杠、驾驶员从车内难以看到的障碍物,并报警,比如花坛、小孩玩耍等。2.后方雷达:又称倒车雷达。探头安装在后保险杠上,换挡杆在倒车时倒车雷达会自动开始工作。当探头检测到后方物体时,蜂鸣器会发出警报。当车辆继续倒车时,警报声的频率会逐渐增加,最后变成长音。3.它可以通过声音或更直观的显示告知驾驶员周围的障碍物,减少了驾驶员停车、倒车、启动车辆时前后左右巡视带来的麻烦,提高了行车安全性。

毫米波雷达的作用

毫米波雷达的作用如下:1、车外后视镜有45-60个视觉盲区,所以变道时,转弯时,更难通过后视镜判断后面是否有车辆,会被突如其来的车辆吓到。2、有时候看后视镜,感觉后面没有车可以换车道。没想到后面传来一声急促的喇叭声,原来是我们看不见的盲区后方有车辆。3、影响后视镜盲区驾驶的主要因素是后视镜模糊,后方车辆难以看到。事实上,汽车盲点的危害是如此之大,汽车公司早就在智能防撞系统并线辅助系统中回答了这个问题——变道盲区监测预警系统。作为汽车的高科技配置,不同的汽车公司有不同的系统名称,毫米波雷达,车载毫米波雷达,盲点变道辅助系统,但实际上是一个系统。一些制造汽车的公司称之为BSD盲区监测系统,还有一些被称为BSM盲区监测系统,更有一些造汽车的公司称之为BSD盲区预警系统。在我们国家,有一个统一的专业术语叫做并线辅助系统。例如,一些系统使用智能监控探头和其他辅助设备(如雷达)报警器不断监控车辆后部,确保车辆行驶,通常通过声光提醒或触摸振动提醒驾驶员后方盲区有来车。

举例说明毫米波雷达在智能网联汽车中的应用

毫米波雷达在智能网联汽车中的应用有盲区检测、自动泊车、自动驾驶、高速公路行驶、自适应巡航控制。1、盲区检测:毫米波雷达可以探测到车辆周围的物体,帮助驾驶员避免盲区内的碰撞和撞车风险。2、自动泊车:毫米波雷达可以精确测量车辆和停车位之间的距离和位置,从而使自动泊车系统更加精准。3、自动驾驶:毫米波雷达可以探测到车辆周围的障碍物和行人,并利用这些信息使自动驾驶系统更加安全和可靠。4、高速公路行驶:毫米波雷达可以帮助驾驶员保持合适的车距,避免事故和突发状况。5、自适应巡航控制:毫米波雷达可以检测到周围车辆的速度和位置,从而帮助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保持适当的速度和距离,提高行车安全。总之,毫米波雷达在智能网联汽车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可以提高驾驶员和乘客的安全性和舒适性,促进汽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

激光雷达和毫米波雷达的区别

从工作原理上来说,激光雷达和毫米波雷达基本相似。它们都是利用回波成像来构造被探测的物体,相当于人类用双眼探测和蝙蝠依靠超声波探测的区别。但激光雷达发射的电磁波是直线的,主要以光粒子发射为主要方式,而毫米波雷达发射的电磁波是锥形波束,这个波段的天线主要利用电磁辐射。在探测精度方面,激光雷达具有探测精度高、探测范围广、稳定性强等优点。从精度上来说,毫米波雷达的探测距离直接受到频段损耗的制约(要想探测远,必须使用高频段雷达),而且无法感知行人,无法对周围所有障碍物进行精确建模。这个还不如激光雷达。就抗干扰能力而言,激光雷达在雨、雪、雾、沙尘暴等恶劣天气下无法开启,因为它是通过发射光束进行探测,受环境影响较大。毫米波导引头具有很强的穿透雾、烟、尘的能力,因此可以在恶劣天气下进行探测。在这方面,毫米波雷达更胜一筹。从价格上看,激光雷达在测距和识别障碍物方面比毫米波雷达更精确。但由于激光雷达采集的数据量远远超过毫米波雷达,需要更高性能的处理器来处理数据,所以成本高,价格自然也更贵。但是激光雷达的精度可以更有保证。通过以上对比,我们发现激光雷达和毫米波雷达各有优缺点,谁也代替不了谁。他们只是起到一个补充的作用。

毫米波雷达的作用

毫米波雷达的作用如下:1、行驶中对盲点位置进行监测,我们都知道汽车的车侧以及后视镜,并不能对我们日常行车完全进行指引,是会有视觉盲区的。因此就是需要用到毫米波雷达来进行辅助,防止我们车辆发生剐蹭以及防止碰撞行人。2、提前预警功能,像我们平时的倒车入库以及出库时,侧面以及后方的墙体或者是栏杆是很难观察的,因此毫米波雷达就会对其所要经过的区域进行提前预警,防止发生意外。3、在车道偏离系统以及变道辅助,都有毫米波雷达进行实时监测。通过对移动物体的探测,以及车辆位置的评估,在即将发生危险时对驾驶员进行预警。就比如我们在行驶中,后方车辆超车,离我们很近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后视镜会有灯光提醒,来告知我们目前的车距,这些都是毫米波雷达所能反馈出来的。毫米波雷达在汽车后保险杠上安装两个24GHz毫米波雷达传感器,在速度大于10KM/H时自动启动,实时约3.5米检测毫米波信号发出在15米范围内。盲点变道并线辅助系统分析和处理反射毫米波信号,了解车辆距离、速度和运动方向。通过盲区检测毫米波雷达系统的智能算法消除固定物体和远离物体。当BSD微波雷达检测到车辆靠近盲区时,指示灯闪烁,驾驶员看不到盲区内的车辆,但您也可以通过指示灯了解车辆后面的车辆。变道有碰撞的危险。如果驾驶员仍然没有注意到指示灯闪烁和转向灯,并准备更换车道,BSD变道辅助系统将发出哔哔声警报,提醒驾驶员再次更换车道是危险的,不应更换车道。

毫米波雷达1个和5个的区别?

毫米波雷达1个和5个的主要区别在于抗干扰能力和成像效果。总体来说,5个毫米波雷达的抗干扰能力更强,成像效果也更好。具体来说,毫米波雷达具有体积小、质量轻的特点,能够穿透雾、烟、灰尘等特点,可以在雨天进行精准的定位,抗干扰能力强。当有5个毫米波雷达时,它们的抗干扰能力会更强,成像效果也会更好。希望以上信息能帮助您解决问题。如果还有其他问题,请随时告诉我。

汽车毫米波雷达的作用(汽车毫米波雷达的作用及好处)

汽车毫米波雷达的作用是能探测到车辆前方的道路状况,然后再根据收集到的信息为车辆提供各种智能驾驶辅助功能,毫米波雷达具体能够实现的功能如下: 1、自适应巡航:通过毫米波雷达判断与前车距离和速度差来保持安全车距,当与前车距离过近时,车辆会通过减速来保持安全距离; 2、防碰撞预警:利用毫米波雷达和前置摄像头实时监测前方车辆,判断车辆与前车的距离、方位、速度,如果监测到与前车有碰撞危险,系统会发出警报以提醒驾驶员; 3、变道辅助:通过毫米波雷达探测车辆相邻两侧车道及后方,以获取相邻车道及后方车辆的信息,让驾驶员掌握最佳的变道时机。 4、主动刹车:利用毫米波雷达,监测车辆与前车(或障碍物)的距离,当与汽车(障碍物)距离小于安全值,且驾驶员来不及反应的情况下,车辆会自动刹车,以保证驾驶安全。 目前汽车领域的毫米波雷达工作频率在24GHz-77GH之间,24GHz毫米波雷达一般被安装在车侧放和后方,主要作用是停车辅助和盲点监测等;77GHz毫米波雷达则是安装在车辆正前方比较多,目的是用于探测远距离物体。 车顶装的东西是探测什么的? 以蔚来ET7为例,其车顶的东西是激光雷达。该激光雷达拥有超远的探测距离,让车辆不管在任何情况下都能轻松应对,我们都知道车速越快,需要刹车的距离就越长,而ET7上的激光雷达就能帮助我们更早的发现情况,进行制动,避免事故发生。 此外,该激光雷达具有定睛凝视的功能,1500nm的激光波长能够拥有很好的人眼安全性,能更精准的识别出更远处更小的障碍物。

毫米波雷达和激光雷达优缺点

毫米波雷达优点是成本适中、适度识别能力强,缺点是可探测的角度较小,激光雷达优点是激光束发散角小、能量集中,缺点是现阶段成本高。为自动驾驶车辆选择合适的传感器组是一项微妙的任务,因为需要平衡从可靠性到成本的一系列因素,以便公司能够确定最佳点并选择最佳传感器组。早期的ADAS基本方案就是一个车头毫米波雷达+一个驾驶位挡风玻璃下的摄像头+车尾超声波雷达的配置。这三种感知探测设备成本不高,技术成熟,而且可以实现L2级别的大多数功能。雷达的作用毫米波雷达的工作原理就是通过发射无线电信号,再将反射的零散信号收回,来探测感知周围物体,通过算法得到反射点的信息,再得到汽车和其他物体之间的相对距离、相对速度、角度、运动方向等。毫米波的最大优点就是无视天气,穿透雾气、烟尘的能力强,受到环境因素影响较小,可以保障在日常情况下的使用。激光雷达,靠发射激光束,然后接受到目标回波,与发射信号做出对比后,从而得知物体的相对位置和速度等数据。激光雷达的优点就是分辨率高、精度高,对比10CM级别精度的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的精度可以轻松到毫米级别,可以轻描淡写给所有周边大小物体建立3D立体图形。

毫米波雷达

主流的毫米波雷达基于 FMCR (frequency modulated continuous wave调频连续波)原理,如博世、电装、德尔福等。 目前,24GHz 主要面向 5-70m 的中短距探测,主要应用有 BSDLDWLKA LCAPA 等,价格约在300-400元; 77GHz (MMR)主要面向 100-250 米的中长距探测,例如 ACC FCW AEB 等,价格约为1000-1500元; 79GHz目前主要在研发中,也有部分量产,SMR价格约比24GHz多50元以上; 但L3及以上,79GHz可能会替换24GHz作为角雷达主体,而77GHz(LMR)将会作为前雷达主体。 1. 毫米雷达波概述 2. 自动驾驶传感器 --- 毫米波雷达原理(测距、测速、角速度测量),毫米波雷达系统构成 3. 调频连续波雷达 (FMCW) 测距 / 测速原理,看完这篇基本就懂了!

毫米波雷达 导弹的攻击精度提升全靠它

毫米波雷达 导弹的攻击精度提升全靠它导弹上作为导弹的导引头,也就是毫米波雷达制导。这种导引头采用了毫米波雷达技术,一般情况下多为主动式制导。如果说毫米波雷达由于探测距离较近而使其应用范围受到限制的话,则毫米波雷达导引头对这个问题就不那么敏感了。因为导弹导引头对探测距离的要求远比雷达要小,而对探测精度的要求却远比雷达苛刻,因此新一代导弹导引头的一个发展趋势就是向更高的工作频率发展。导弹上的主动雷达导引头多工作于X波段或Ku波段,虽然从性能上看并无太大缺陷,但隐身、干扰措施大多针对这一类型的导引头,因此提高导引头的工作频率是有着现实意义的。毫米波用于末制导时兼有微波制导和光学制导的优点。与工作于厘米波段的主动雷达导引头相比,毫米波雷达导引头的分辨率、探测精度更高,而同红外、激光、电视等光学导引头相比,毫米波雷达导引头穿透云雾、全天候作战的能力更强,且采取了主动制导方式,不易受目标和外界因素的影响,其制导性能更稳定可靠。毫米波雷达制导尤其适用于各种对地武器,原因就在于其分辨率高,更适合对付处于复杂地形环境下的地面目标。俄罗斯成功研制了一种试验性的毫米波主动雷达导引头,重8千克,工作频率94GHz,天线直径12厘米,对火箭发射架、履带车等目标的探测距离在500~2 800米范围内。该导引头已进行了地面和飞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它能从地形背景中提取目标特征,然后自动跟踪并引导导弹攻击目标。以传统X波段、Ku波段主动雷达导引头的分辨率,在这种环境下的作用效果将会大幅下降。美国“哈姆”反辐射导弹在改进后引入了主动毫米波雷达制导;英国研发的“硫磺石”导弹是一种先进的毫米波雷达主动制导反坦克导弹。该导弹在美国“海尔法”导弹的基础上发展而成,采用3毫米波长的毫米波导引头。导引头可以提供高分辨率的目标雷达回波图像,利用弹上算法进行实时目标识别和分类,一旦识别出目标,导弹即可对目标进行扫描以选择最佳瞄准和打击部位,从而可以最大程度地杀伤目标。美国“阿帕奇”武装直升机上装备的“长弓海尔法”空地导弹是“海尔法”系列导弹中的一种,也采用了毫米波主动制导方式,可以在发射前或发射后锁定目标,具有“发射后不管”的能力和在全天候条件下作战的能力,可使载机发射导弹后立即隐蔽,最大限度地减少暴露的时间,从而提高了直升机的生存能力。英国“鹞”式战斗机机翼下挂载了多枚“硫磺石”反坦克导弹;除了分辨率高以外,毫米波雷达制导用于对地武器还有一大优点是导引头的尺寸重量可以控制得十分轻小。当毫米波雷达导引头的工作频率为35GHz或94GHz时,其天线口径一般为10~20厘米,非常适合用于各种轻型甚至微型导弹和弹药。如灵巧弹药,又称为自导弹药,实际上是小型自主制导式导弹、末敏弹、炸弹和炮弹的总称。灵巧弹药对于体积、重量、功耗以及在战场恶劣环境中工作等方面的苛刻要求,使得毫米波制导成为其优选的制导技术。一些采用毫米波制导的灵巧武器已经装备部队,比如美国的“萨达姆”(SADARM)末敏弹、英国的“灰背隼”制导炮弹、法国的TACED子母弹和“阿帕奇”导弹、德国的ZTEPL子母弹和SMart反装甲炮弹、瑞典的BOSS制导炮弹、俄罗斯的标准灵巧反装甲子弹药等等。毫米波雷达制导作为一种正在发展中的精确制导技术,未来有望被更多的制导武器所采用,我国也已经开始逐渐应用这种制导技术,我国C-705反舰导弹采用了毫米波末制导雷达

毫米波雷达原理

毫米波雷达原理:毫米波雷达与光学雷达、红外线相比不受目标物体形状颜色的干扰,与超声波相比不受大气紊流的影响,因而具有稳定的探测性能,环境适应性好。受天气和外界环境的变化的影响小,雨雪,灰尘,阳光都对其没有干扰;多普勒频移大,测量相对速度的精度提高。雷达为利用无线电回波以探测目标方向和距离的一种装置,利用无线电探向与测距。毫米波,是工作在毫米波波段,波长在1 10mm之间的电磁波。毫米波的波长介于微波和厘米波之间,因此毫米波雷达兼有微波雷达和光电雷达的优点。毫米波雷达具有体积小、质量轻和空间分辨率高的特点。与红外、激光、电视等光学雷达相比,飞睿 科技 毫米波雷达穿透雾、烟、灰尘的能力强,具有全天候全天时的特点。毫米波和大多数微波雷达一样,有波束的概念,也就是发射出去的电磁波是一个锥状的波束,而不像激光是一条线。这是因为这个波段的天线,主要以电磁辐射,而不是光粒子发射为主要方法。毫米波雷达可以对目标进行有无检测、测距、测速以及方位测量。毫米波雷达基于多普勒效应原理。当发射的电磁波和被探测目标有相对移动、回波的频率会和发射波的频率不同。当目标向雷达天线靠近时,反射信号频率将高于发射机频率;反之,当目标远离天线而去时,反射信号频率将低于发射几率。

毫米波雷达的特点

毫米波雷达的特点如下:毫米波雷达分辨力高,结构轻便小巧。小天线口径、窄波束:高跟踪和引导精度;易于进行低仰角跟踪,抗地面多径和杂波干扰;对近空目标具有高横向分辨力;对区域成像和目标监视具备高角分辨力;窄波束的高抗干扰性能;高天线增益;容易检测小目标,包括电力线、电杆和弹丸等。小天线口径、窄波束:高跟踪和引导精度;易于进行低仰角跟踪,抗地面多径和杂波干扰;对近空目标具有高横向分辨力;对区域成像和目标监视具备高角分辨力;窄波束的高抗干扰性能;高天线增益;容易检测小目标,包括电力线、电杆和弹丸等。高多普勒频率:慢目标和振动目标的良好检测和识别能力;易于利用目标多普勒频率特性进行目标特征识别;对干性大气污染的穿透特性,提供在尘埃、烟尘和干雪条件下的良好检测能力。良好的抗隐身性能:当前隐身飞行器上所涂覆的吸波材料都是针对厘米波的。根据国外的研究,毫米波雷达照射的隐身目标,能形成多部位较强的电磁散射,使其隐身性能大大降低,所以,毫米波雷达还具有反隐身的潜力。容易满足应用需求1、高精度多维搜索测量:进行高精度距离、方位、频率和空间位置的测量定位。2、雷达安装平台有体积、重量、振动和其它环境的严格要求。3、目标特征提取和分类识别。4、小目标和近距离探测。5、抗电子战干扰性强:毫米波窗口可用频段宽,易进行宽频带扩频和跳频设计。

毫米波雷达是波长介于()的电磁波。

毫米波雷达是波长介于1-10mm的电磁波。毫米波雷达,是工作在毫米波波段(millimeter wave)探测的雷达。通常毫米波是指30~300GHz频域(波长为1~10mm)的。毫米波的波长介于厘米波和光波之间,因此毫米波兼有微波制导和光电制导的优点。同厘米波导引头相比,毫米波导引头具有体积小、质量轻和空间分辨率高的特点。与红外、激光、电视等光学导引头相比,毫米波导引头穿透雾、烟、灰尘的能力强,具有全天候(大雨天除外)全天时的特点。另外,毫米波导引头的抗干扰、反隐身能力也优于其他微波导引头 。毫米波雷达频率在30千兆赫、94千兆赫、140千兆赫的毫米波在隐形技术所能对抗的波段之外,同时毫米波雷达具有天线波束窄、分辨率高、频带宽、抗干扰力强等特点,因而具有反隐形能力。它能分辨识别很小的目标,而且能同时识别多个目标;具有成像能力,体积小、机动性和隐蔽性好,在战场上生存能力强。毫米波雷达使用毫米波通常毫米波是指30~300GHz频域的。毫米波的波长介于厘米波和光波之间,因此毫米波兼有微波制导和光电制导的优点。优点:光波在大气中传播衰减严重,器件加工精度要求高。与光波相比,它们利用大气窗口传播时的衰减小,受自然光和热辐射源影响小。为此,它们在通信、雷达、制导、遥感技术、射电天文学和波谱学方面都有重大的意义。利用大气窗口的毫米波频率可实现大容量的卫星-地面通信或地面中继通信。利用毫米波天线的窄波毫米波雷达束和低旁瓣性能可实现低仰角精密跟踪雷达和成像雷达。在远程导弹或航天器重返大气层时,需采用能顺利穿透等离子体的毫米波实现通信和制导。高分辨率的毫米波辐射计适用于气象参数的遥感。用毫米波和亚毫米波的射电天文望远镜探测宇宙空间的辐射波谱可以推断星际物质的成分。

可以看清炮弹轨迹的毫米波雷达

可以看清炮弹轨迹的毫米波雷达毫米波雷达是发展较快、并得到各国军队普遍重视的一种重要军用装备技术。毫米波雷达就是指工作在毫米波波段的雷达。毫米波是指波长为1~10毫米的电磁波,是频率最高、波长最短的微波频段。毫米波由于波长介于微波与红外、可见光之间(毫米波也属于微波的一种,这里为了方便讲解将毫米波与其它微波波段进行区分),因而兼有微波和光电的优点,使其在通信、雷达、制导、遥感、射电天文等方面都有重大的应用价值。在军用领域,除了毫米波雷达外,毫米波在军用通信领域也可大有作为,这是因为毫米波具有波束窄、方向性强的特点,使其很难被对方的电子侦察系统截获,因而可以提供安全、隐蔽、保密的军用通信。毫米波尤其适用于卫星通信,可以提供比传统通信卫星更大的通信容量和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典型代表就是美国先进极高频军用通信卫星AEHF,其通信容量比传统军用通信卫星提高了十倍以上,而且保密性、抗干扰性和低可截获概率等性能指标也得到全面提升。美国先进极高频通信卫星AEHF,毫米波雷达在民用领域也得到一定发展。图为毫米波雷达用于民用汽车的防撞雷达,一般情况下雷达为了提高远程探测距离,大多工作在波长较长、频率较低的波段,多为厘米波和分米波,还有工作在米波或者更长波段的雷达。而毫米波雷达的波长较短,频率极高,使其具备了分辨率高、测量精度高的特点。这是因为对于雷达来说,波长越短、频率越高,则雷达波束越窄,“看”目标“看”得越清楚。在相同天线尺寸下,毫米波的波束要比微波波束窄得多。例如一个 12厘米的天线,工作于9.4GHz时其波束宽度为18度,而工作在94GHz时其波束宽度仅1.8度,从而可以分辨相距更近的多个小目标,或者更为清晰地观察目标。如果说传统的微波雷达看的是物体轮廓,则毫米波雷达就可以看物体细节,即毫米波雷达的探测、跟踪精度非常高。正是因为毫米波雷达的这一特性,使得它非常适合用于各种火控雷达,一些传统的X波段火控雷达也有往毫米波方向发展的趋势。毫米波雷达凭借极高的精度甚至可用于探测、跟踪飞行中的炮弹或火箭弹。毫米波雷达的高精度探测能力使得它很适合用于火控雷达,毫米波雷达的典型应用就是“长弓阿帕奇”武装直升机,其头上顶的“长弓”火控雷达就工作在毫米波波段,可实现对地面、低空和水面目标的高精度探测。“长弓”雷达之所以选择了毫米波波段,就是因为地面目标一般体型都比较小(比如坦克和导弹发射车),处于复杂的地形环境中,且经常与其它无关目标混杂在一起,传统微波雷达的分辨能力很难有效地探测、识别地面目标。传统雷达的发射波束较宽,覆盖范围大,当对地面目标进行探测时,由于地面的环境较为复杂,除了被探测的目标以外,同时还存在着各种无关的杂物,比如地面建筑物、复杂的自然环境和地形,这些都会对雷达的探测产生不良的影响。雷达较宽的发射波束除了照射目标以外,还不可避免地会照射到目标周围的无关杂物,从而产生无用的雷达回波,也就是杂波。杂波会干扰雷达对目标的正常探测,甚至会产生无法探测的盲区,这也是传统雷达在对地/对海或对低空飞行目标进行探测时的一大难题。而毫米波雷达的窄波束可以有效克服地面杂波及背景干扰,再加上毫米波雷达的尺寸、重量可以做得非常小,因此直升机也可以在头上“顶个球”。美国“长弓阿帕奇”武装直升机旋翼上的“扁球”就是毫米波雷达,毫米波雷达的高精度使它也很适合用于舰载火控雷达,比如我国1130近防炮就配备了专用的毫米波火控雷达。毫米波雷达尤其适合用于探测、跟踪低空来袭的反舰导弹类目标,并且也有利于探测快艇等小型水面目标。不过毫米波雷达多用于近程防空系统或者炮瞄雷达,因为毫米波雷达相比厘米波、分米波雷达其探测距离通常都要小得多,这是毫米波波长较短带来的固有缺陷。毫米波在大气中的传输损耗大,同样的作用距离下其所需要的发射功率及天线增益都比微波雷达更高,这限制了毫米波雷达作用距离的提升。而且毫米波雷达发射的窄波束先天不适合用于远程大范围探测,这是其用于舰载雷达的一大制约因素。不过毫米波雷达探测距离近的缺点并不是绝对的,当它的天线孔径足够大、发射功率足够强时,毫米波雷达也是可以实现远程探测的。美国就曾研发过超大型毫米波探测雷达,天线尺寸达到13.7米,最大探测距离达到惊人的2 500千米,并且仍保持了很强的目标分辨能力,用于探测弹道导弹时可以提供极高的探测精度,具备了识别和区分真假弹头的能力。当然,该雷达的研发难度非常高,在经过了多年的技术改进后还只是试验的性质。美国研发的大型毫米波探测雷达,毫米波雷达对地面目标的雷达成像,毫米波雷达还具备以下的优点,抗干扰能力强:由于毫米波雷达发射的是窄波束,使敌方难以截获雷达信号,敌方干扰机的干扰功率信号正确指向毫米波雷达要比指向微波雷达更困难;反隐身能力:隐身飞机设计的隐身频率主要作用于微波雷达。对毫米波这种“非主流”的雷达波段效果不佳,而且隐身机的机体等不平滑部位相对毫米波来说更为明显,因此毫米波雷达具有一定的反隐身能力;毫米波雷达凭借极高的分辨率也有利于雷达成像,从而提高雷达对目标的识别和分辨能力,并使雷达系统具备更加强大的功能。

毫米波雷达和有源相控雷达的区别?

毫米波雷达,指电磁波波长在毫米级别的雷达,电磁波波长和电磁波频率的乘积等于光速,因此根据波长能知道雷达的频段有源相控制雷达,是雷达的一种体制,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类比一下,大概就是加法和英语有什么区别?加法是数学中的一个概念,英语是一门课。。

毫米波雷达分类

毫米波雷达目前比较常见的毫米波雷达主要分为3类,24GHz频段,77GHz频段,76GHz~81GHz频段。24GHz频段:这个频段的毫米波雷达目前大量应用于汽车的盲区检测、编导辅助等,主要用作侧向雷达,用于监测车辆后方及两侧车道是否有障碍物。77GHz频段:这个频段的频率比较高,带宽也比较高,可以达到800MHz。这个频段的雷达性能要优于24GHz频段的雷达,主要用作前向雷达,装在保险杠的位置,探测本车与前车的相对距离和相对速度,目前比较典型的应用有:自适应巡航、主动防撞。76GHz~81GHz频段:这个频段最大的特点是带宽非常高,所以具备非常高的距离分辨率。对于在无人驾驶应用中,区分行人等诸多精细物体比较有价值。

毫米波雷达的测量原理是怎样的?

毫米波雷达利用高频电磁波(通常在30 GHz至300 GHz之间的范围内)进行测量。它发送出一束电磁波,这些波会被目标物体反射回来。接收器接收这些反射波,并计算出目标物体与雷达之间的距离和速度等信息。毫米波雷达的测量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发射电磁波:毫米波雷达通过天线向目标物体发送高频电磁波。2.接收反射波:目标物体会反射部分电磁波,这些反射波将被接收器捕获。3.计算距离:通过测量电磁波的传播时间和速度,可以计算出目标物体与雷达之间的距离。4.计算速度:通过测量反射波的频率变化,可以计算出目标物体的速度。毫米波雷达的测量原理相对简单,但需要高精度的电子元件和精确的信号处理技术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其应用广泛,可以用于测量气候、空气质量、交通和安保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