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iers / 阅读 / 详情

光谱分析法在化学史上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2023-10-02 02:26:37
共1条回复
贝贝

每种元素的原子都有特定的明线光谱,因此,明线光谱的谱线叫做原子的特征谱线,可用于鉴别物质和研究原子的结构。

19世纪,德国化学家本生和物理学家基尔霍夫创立光谱分析法后,该方法被广泛用于元素的界定。在光谱分析法的帮助下,1860年,本生和基尔霍夫发现铯;1861年,二人又发现铷;同年,英国化学家克鲁克斯发现铊;1863年德国化学家赖希和李希特发现铟,以后又发现了镓、钪、锗等。

相关推荐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属于中文核心哪个类别

光谱学光谱分析期刊属于一类。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期刊级别为北大核心期刊,出刊周期为月刊。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光学学会主办,由钢铁研究总院、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联合承办的学术性刊物。 期刊主要涉及领域:激光光谱测量、红外、拉曼、紫外、可见光谱、发射光谱、吸收光谱、X-射线荧光光谱、激光显微光谱、光谱化学分析、国内外光谱化学分析最新进展、开创性研究论文、学科发展前沿和最新进展、综合评述、研究简报、问题讨论、书刊评述。
2023-09-10 16:04:001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是sci吗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中文版1981年创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文摘”源期刊、万方数据库源期刊、清华大学同方数据库源期刊,被中国科学引文索引(CSCI)收录,为中国自然科学物理类、化学类核心期刊,被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被美国工程索引(Ei)收录,被俄罗斯文摘杂志(РЖ)收录,被美国医学在线(MEDLINE)收录,被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收录。不是Sci收录期刊。但是其英文版spectroscopy and spectral analysis,2009年被SCI收录,影响因子0.293,中科院 4 区期刊。研究方向:发射光谱 拉曼光谱 各种光谱;审稿时间约1个月;接收率约75%。比较看重国家基金,没有自然科学基金等大基金,就别投了。如果为了毕业用SCI,可以尝试投下,如果有基金,比较好中,录用比较快,不过刊出时间较长,半年以上。希望可以帮到你,望采纳!
2023-09-10 16:04:102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查重要求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查重要求:1、文字复制比超过10%的稿件会被撤销,不予刊登。2、文字复制比,太高的,将其作者列入“涉及学术不端行为名单”。3、情节严重者,通知作者所在单位,三年内取消其向本刊投稿的资格。4、《光谱学与光谱分析》是1981年创办的中文学术期刊,月刊,中国光学学会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5、期刊主要刊登激光光谱测量、红外、拉曼、紫外、可见光谱、发射光谱、吸收光谱、X-射线荧光光谱、激光显微光谱、光谱化学分析、国内外光谱化学分析最新进展、开创性研究论文、学科发展前沿和最新进展、综合评述、研究简报、问题讨论、书刊评述。
2023-09-10 16:04:271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投稿难度

光谱分析投稿比光谱学难,因为光谱分析,不光明白光谱学,而且要结合各种光,分析其原理等,直至其如何应用。
2023-09-10 16:04:401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中文杂志是SCI吗??

SCI没有收录《光谱学与光谱分析》,收录的是SCI-E(收录SPECTROSCOPY AND SPECTRAL ANALYSIS《光谱学与光谱分析》中文版),即:SCI网络版收录的有《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23-09-10 16:05:151

关于光谱和光谱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太阳光谱与白炽灯光谱是连续光谱 B.霓虹灯产生的光谱

A、阳光谱是吸收光谱,白炽灯光谱是连续光谱,故A错误;B、霓虹灯产生的是光谱是线状谱,故B正确;C、高温物体发出的白光(其中包含连续分布的一切波长的光)通过物质时,某些波长的光被物质吸收后产生的光谱.由狭窄谱线组成的光谱.单原子气体或金属蒸气所发的光波均有线状光谱,故线状光谱又称原子光谱.均能对物质进行分析,故C正确;D、月亮是反射太阳光,月球没有大气层,故观察月亮光谱,不可以确定月亮的化学组成,只能反映太阳的化学组成,故D错误;故选:BC.
2023-09-10 16:05:261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的编委会

首席顾问:王大珩顾 问:何怡贞 张存浩 徐叙瑢 陆婉珍 刘颂豪 陈星旦 冼鼎昌 朱清时魏复盛 林建华 李安模 杨树森Ramon M. Barnes (USA)  J. A. C. Broekaert (Germany)R. Van Grieken (Belgium) Lev A. Gribov (Russia)Peter R. Griffiths (USA) James A. Holcombe (USA)Gary M. Hieftje (USA)  B. V. L′vov (Russia)Kay Niemax (Germany)  Isao Noda (Japan)Yukihiro Ozaki (Japan)  J.P.Reid (UK)R. E. Sturgeon (Canada)社 长:孟广政主 编:黄本立常务副主编:宋增福副 主 编:聂玉昕 高 松 徐怡庄 张新荣 李 灿 田中群 江桂斌 常俊标孙汉文 孙世刚 顾仁敖 黄 矛 罗立强常务编委:王小如 王彦吉 尹 明 刘会洲 孙素琴 朱伯荣 齐文启 闫宏涛汪 力 陈 荣 严秀平 陈杭亭 金钦汉 杨小震 杨芃原 张鹏翔张汉辉 张韫宏 赵 冰 姚元根 龚旗煌 徐广通 徐 征 谢孟峡编 委:马万云 王海水 王建华 尤静林 邓李才 江云宝 刘克玲 刘 颖毕树平 刘燕德 牟 兰 任发政 李攻科 李宏建 李 萍 陈晓波陈金忠 陈忠明 沈异凡 应义斌 汪 媛 卓尚军 杨 武 孟继武郑怀礼 金泽祥 周 群 袁洪福 胡继明 俞书勤 姜艳霞 张国宝张卓勇 张录达 倪永年 徐可欣 晋卫军 黄世华 莫育俊 韩东海蒋治良 葛茂发 魏 琴编辑部主任:黄 强责 任 编 辑:孟昭红助 理 编 辑:范 辉,朱义祥
2023-09-10 16:05:361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一般期刊清样稿后多久会见刊

你好,看你的问题是去年的,但是我还是说一下我的情况吧,我的清样稿日期是18年6期次,清样稿有关资料也全部按时提交,但是6期次刊出的没有我的文章,然后咨询了编辑部,说是可能在7期次,我觉得编辑部还是很负责的,上述问题应该也是为了更好地刊出文章,给出充足的准备吧,你情况如何?几个月后刊出的?
2023-09-10 16:05:532

2、光谱分析与定量化学分析的关系

采用光谱学的基本原理与实验的方法来确定物质的基本结构与化学的组成成分的这一种分析方法我们习惯上称之为光谱分析法。具有各种各样结构的物质都具有自身的特征性光谱,光谱分析法就是采用特征光谱来研究物质的结构或者测定化学主要组成成分的一种方法,是以分子和原子的光谱学为基础建立起的分析方法。光谱定性分析不需要纯样品,只需要利用已知的谱图,就可以进行光谱的定性分析,能够同时测定出多种元素或者化合物,省去了比较复杂的分离性操作过程。光谱定量分析建立在相对比较的基础上,必须有一套标准样品作为基准,而且要求标准样品的组成和结构状态应与被分析的样品基本一致,这是比较困难的。  光谱分析法开创了化学和分析化学的新纪元,不少化学元素通过光谱分析发现,如铷,铯,氦等,在光谱分析法被发现十年之后的1869年,门捷列夫提出元素的周期律,制订出元素的周期表,这在某种意义上能够说是得益于光谱分析法的广泛应用。  光谱分析法很好地沟通了物理学、化学以及天文学之间的相互联系,在农业、天文、汽车、生物、化学、镀膜、色度计量、环境检测、薄膜工业、食品、印刷、造纸、喇曼光谱、半导体工业、成分检测、颜色混合及匹配、生物医学应用、荧光测量、宝石成分检测、氧浓度传感器、真空室镀膜过程监控、薄膜厚度测量、LED测量、发射光谱测量、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测量、颜色测量等领域应用广泛。(看来自从光谱分析法出现后就用疯了!)  光谱分析方法分类:  光谱法依据物质和辐射相互作用的性质,一般分为发射光谱法、吸收光谱法和拉曼散射光谱法。  发射光谱法:物质通过电致激发、热致激发或光致激发等过程获取能量,变成为激发态的原子或分子,激发态的原子或分子是极不稳定的,它们可能以不同形式释放出能量从激发态跃迁至基态或低能态,如果这种跃迁是以光辐射形式释放多余的能量就会产生发射光谱。通过测量物质发射光谱的波长和强度来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的方法叫做光谱法。依据光谱区域和激发方式不同,发射光谱有  吸收光谱法:是根据物质对不同波长的光具有选择性吸收而建立起来的一种分析方法。它既可对物质进行定性分析也可定量测定物质含量。通过测量物质对辐射吸收的波长和强度进行分析的方法叫做吸收光谱法,包括紫外、可见光以及红外吸收光谱等。如果单色器获得的单色光来测定物质对光的吸收能力,则称为分光光度法。
2023-09-10 16:06:181

原子光谱与分析光谱有什么不同

 原子光谱,是由原子中的电子在能量变化时所发射或吸收的一系列波长的光所组成的光谱.原子吸收光源中部分波长的光形成吸收光谱,为暗淡条纹;发射光子时则形成发射光谱,为明亮彩色条纹.两种光谱都不是连续的,且吸收光谱条纹可与发射光谱一一对应.每一种原子的光谱都不同,遂称为特征光谱.  原子光谱中某一谱线的产生是与原子中电子在某一对特定能级之间的跃迁相联系的.因此,用原子光谱可以研究原子结构.由于原子是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原子光谱对于研究分子结构、固体结构等也是很重要的.另一方面,由于原子光谱可以了解原子的运动状态,从而可以研究包含原子在内的若干物理过程.原子光谱技术广泛应用于化学、天体物理学、等离子物理学和一些应用技术科学中. 分析光谱其实就是一种对材料分析的光谱是原子光谱的一种应用吧
2023-09-10 16:06:281

为什么光谱学分析方法的检出限很低而误差却比较大?

由狭窄谱线组成的光谱。单原子气体或金属蒸气所发的光波均有线状光谱,故线状光谱又称原子光谱。当原子能量从较高能级向较低能级跃迁时,就辐射出波长单一的光波。严格说来这种波长单一的单色光是不存在的,由于能级本身有一定宽度和多普勒效应等原因,原子所辐射的光谱线总会有一定宽度(见谱线增宽);即在较窄的波长范围内仍包含各种不同的波长成分。原子光谱按波长的分布规律反映了原子的内部结构,每种原子都有自己特殊的光谱系列。通过对原子光谱的研究可了解原子内部的结构,或对样品所含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2023-09-10 16:06:453

光谱学特征

(一)紫外—可见光—近红外吸收光谱吸收光谱谱线的形成是由某些微量元素所导致的,这些元素在祖母绿致色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不仅可用于研究祖母绿的颜色成因,还可用于祖母绿的产地鉴别。图3-107a显示了祖母绿中Cr3+和V3+的吸收光谱,两者主要吸收带的位置大体相同,因此,祖母绿中铬和钒两者在吸收带分别所占的比例是很难区分的。图3-107b中的光谱即为以铬和钒为主要元素的样品光谱。这种类型的光谱在哥伦比亚祖母绿中较为普遍。在绿柱石族矿物中,铁是最重要且最普遍的致色元素,部分产地的祖母绿因为含有铁元素而呈现一种蓝色调。铁是海蓝宝石中重要的成分,铁元素的多少是造成宝石的色调从绿色到蓝绿色或绿蓝色变化的一个主要的原因。尼日利亚、赞比亚、马达加斯加以及巴西圣特雷济尼亚产出的许多带有不同浓度蓝色色调的祖母绿都与铁元素有关。据文献查证,黄绿色祖母绿的黄色色心也与铁元素有关,然而,铁对色心的贡献很难估测。在祖母绿中,铁相对于主要的致色元素铬和钒而言是微不足道的。图3-107a 哥伦比亚祖母绿中铬含量高于钒的吸收光谱(铬谱)图3-107b 哥伦比亚祖母绿中铬钒含量基本相同的吸收光谱(铬钒谱)图3-107c 水热法合成祖母绿(拜伦法)中钒含量高于铬的吸收光谱(钒谱)1.一般特征祖母绿的吸收光谱揭示了哪个波段的光可被其吸收以及哪个波段的光可以穿过它而不被吸收的特征。吸收光谱的特征反映了外来元素的种类和数量。我们将在紫外—可见光—近红外范围(280~880nm)内讨论祖母绿的吸收光谱特征,图3-108、图3-109、图3-110把祖母绿的吸收光谱谱线分为七段分析:(1)第一段:紫外吸收边缘。(2)第二段:增加朝向紫外区的吸收(图3-109,图3-110)。(3)第三段:在紫外和紫色光谱区域(350nm和500nm)。(4)第四段:在长波紫外(约为370nm)和紫色(426nm)处有两个窄Fe3+的吸收带(图3-109,图3-110)。(5)第五段:Cr3+和V3+的吸收带大致在400nm和600nm处。纯的Cr3+和V3+光谱的比较表明了两者主要的吸收带(图3-107a,图31-07b)几乎位于相同的位置。因此,至少说明这两种元素各自对祖母绿颜色的贡献是非常相似的。事实上,在同时含有铬和钒的祖母绿中,两者各自的吸收部分并没有相互分开。然而,在许多哥伦比亚祖母绿光谱中,由V3+导致的400nm和680nm的吸收肩相当明显(图3-107b),Cr3+和V3+共存的光谱现象在哥伦比亚祖母绿中很常见。(6)第六段:在650~750nm范围内的吸收宽带是Fe2+和Fe3+之间的内部电价转移造成的。在许多天然祖母绿中,铁元素是造成绿色到蓝绿色或绿蓝色颜色转变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尼日利亚、赞比亚或马达加斯加产出的祖母绿带有不同浓度蓝色色调与铁元素有关(图3-109)。(7)第七段:近红外区域(700~900nm)内一个或两个宽的、不同的偏振吸收带,是由Fe2+占据不同的晶格位置所导致的(图3-107,图3-108,图3-109)。朝向紫外区域所谓增长吸收的原理现在还没有完全研究清楚。它的强度受不同因素的影响,如祖母绿中铁或包体的存在,甚至对于来自同一产地的祖母绿而言,这种吸收现象的强度也有很大的变化。图3-108 典型来自富铁云母片岩祖母绿的吸收光谱图3-109 巴西圣特雷济尼亚祖母绿的吸收光谱图3-110a 增加朝向紫外区的吸收(2),在长波紫外(约为370nm)和紫色(426nm)处有两个窄Fe3+的吸收带(4)图3-110b 增加朝向紫外区的吸收(2),在长波紫外(约为370nm)和紫色(426nm)处有两个窄Fe3+的吸收带(4)2.主要产地祖母绿的紫外—可见光—近红外光谱特征1)南美洲哥伦比亚:在哥伦比亚祖母绿中,致色元素铬和钒的比例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不同的。有些哥伦比亚祖母绿中铬元素含量高于钒,它们的光谱接近纯的Cr3+光谱(图3-107a),但大部分哥伦比亚祖母绿的吸收光谱是不等量的Cr3+和V3+的共同谱。一般而言,哥伦比亚祖母绿中没有Fe3+或Fe3+之间电荷转移导致的吸收带(图3-107c)。但是,达碧兹比较特殊,因为有铁渗入祖母绿的内部结构中,所以呈现Fe2+的吸收带。巴西:来自巴西米纳斯吉拉斯州的伊塔比拉和新埃拉、巴伊亚州的卡纳伊巴和索科托以及戈亚斯州的祖母绿具有典型的光谱,即来源于云母片岩祖母绿的典型光谱。光谱的特征是Cr3+和V3+的混合吸收光谱,吸收带大致位于400nm和600nm处,还有与铁相关的近370nm和426nm处的Fe3+特征吸收带,以及近红外区域(700~900nm)内一个或两个宽的、不同的偏振吸收带。与铁相关的吸收特征呈现不同的强度变化,Fe2+和Fe3+的吸收带明显不同(图3-108)。来自圣特雷济尼亚的祖母绿矿床属于云母片岩型,该地祖母绿呈现了一种特殊类型的吸收光谱,可被描述为片岩型光谱(图3-108)和一个在650~750nm范围内额外强吸收带(图3-109)的结合。2)亚洲阿富汗:一般来说,阿富汗潘杰希尔祖母绿的吸收光谱中Cr3+占据主导地位,而V3+的贡献较低。除此之外,该地的祖母绿吸收带也与Fe2+有关且具有不同的吸收强度(图3-111)。图3-111 阿富汗祖母绿Cr3+吸收带和Fe3+相关的吸收特征(375nm附近),Fe2+相关的吸收带在近红外区域中国:中国新疆祖母绿的吸收特征值得关注,占主导地位的Cr3+和V3+相结合的吸收带且V的吸收非常明显,近370nm和426nm处的窄的Fe3+吸收带具有不同的强度,近红外区域内的吸收带与Fe2+相关(图3-112)。图3-112 中国新疆祖母绿的吸收特征为占主导地位的Cr3+和V3+相结合的吸收带且V的吸收非常明显,近370nm和426nm处的窄Fe3+吸收带具有不同的强度,近红外区域内的吸收带与Fe2+相关3)非洲尼日利亚:尼日利亚祖母绿的吸收光谱是Cr3+、V3+、Fe2+和Fe3+的结合光谱。该地光谱与赞比亚、马达加斯加产出的祖母绿光谱有相似之处。尼日利亚祖母绿显示了不一致的光谱特征:Cr3+、Fe2+和Fe3+的吸收带具有不同的吸收强度(图3-113a,图3-113b)。图3-113a 尼日利亚祖母绿的吸收光谱是与祖母绿(Cr3+和V3+)和海蓝宝石(Fe2+和Fe2+或Fe3+)的结合光谱,Cr3+、Fe2+和Fe3+的吸收带具有不同的吸收强度图3-113b 尼日利亚祖母绿的吸收光谱是与祖母绿(Cr3+和V3+)和海蓝宝石(Fe2+和Fe2+或Fe3+)的结合光谱,Cr3+、Fe2+和Fe3+的吸收带具有不同的吸收强度3.主要产地祖母绿的光谱对比图3-111和图3-112分别为来自阿富汗潘杰希尔山和中国新疆地区祖母绿的吸收光谱。这两个产地的包体特征与哥伦比亚祖母绿的包体特征非常相近,但是在大部分情况下,利用三地祖母绿的光谱能将其快速区分。与哥伦比亚祖母绿相反,阿富汗潘杰希尔的祖母绿普遍在长波紫外和近红外范围内具不同强度的与铁相关的吸收带(图3-111)。中国新疆祖母绿显示了占主导地位的Cr3+和V+相结合的吸收带,且V3+的吸收肩非常明显,窄的Fe3+吸收带位于370nm和426nm处,以及与Fe2+相关的近红外吸收光谱(图3-112)。俄罗斯、阿富汗、赞比亚、津巴布韦、马达加斯加等地产出的祖母绿属于片岩型,这些产地的祖母绿光谱由Cr3+和V3+的吸收带以及与铁相关的吸收组成,这与大部分巴西祖母绿的光谱相同(图3-108)。(二)红外光谱近几十年来,红外光谱一直是分析矿物的重要方法。自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红外光谱技术广泛地应用于宝石学领域,在鉴定宝石种类、天然与合成品、优化处理方法、钻石类型、红外活性氢的存在以及各种官能团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对于宝石学来说,红外光谱中最重要的部分是400cm-1到中红外区域,因为这个区域呈现羟基和水分子伸缩振动。在一些实例中,正是因为这个区域水分子或羟基所处在不同位置,所以红外光谱可以鉴别天然与合成宝石。水分子或羟基在宝石中的形式不同,所以这些不同形式的水在中红外区域呈现着不同的特征。天然祖母绿和助熔剂法合成祖母绿在红外光谱上的区别是有无水分子的出现,天然祖母绿生长过程中有水的渗入,所以导致在3600cm-1处有红外光谱的吸收,而助熔剂法合成祖母绿是在高温熔融条件下结晶而成的,因此缺乏水分子的存在。随着红外光谱技术的不断发展,它不仅可以区别天然祖母绿与水热法合成祖母绿,甚至还可以区分水热法祖母绿不同的生产制造商。水热法合成祖母绿的一些光谱特征,如2745cm-1、2830cm-1、2995cm-1、349cm-1、4052cm-1和4375cm-1的峰在天然祖母绿中从未出现过。2200~2400cm-1范围的光谱可以区分天然祖母绿和水热法合成祖母绿。前者在2290cm-1、2340cm-1和2358cm-1呈现光谱吸收特征,而2290cm-1的吸收带在合成祖母绿从未发现。在合成祖母绿中,2340cm-1位置的吸收带位于2310~2329cm-1之间,而天然宝石位于2335~2342cm-1之间。祖母绿裂隙充填材料同样可以使用红外光谱技术鉴别。油和人造树脂的红外光谱吸收峰在2800cm-1和3000cm-1间非常相似,但这个结果并不奇怪,因为这部分光谱吸收峰是由于出现了有机物质而造成C-H的振动带。相反,没有分析油在3000cm-1处以上吸收峰是因为所有人造树脂在这个区域显示清晰典型的吸收峰。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在研究有机化合物的分子结构方面比传统的红外光谱仪有更多的优势。例如,在分析祖母绿充填物的过程中,由于主晶的吸收干扰,充填物在1600cm-1位置无吸收特征,但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可在2800~3200cm-1区域得到有机物质的特征。红外光谱技术主要有两种应用模式,即透射和反射。红外光谱受到样品方向和入射光束能量的影响,理想的情况下,应该按晶体方向分析光谱,但是成品宝石很少有这种情况出现。所以通常在使用红外光谱时要测试两到三个不同的方向得出结论。通常情况下,采用透射的方法测试,但有时也采用反射的方法,因为我们要寻找的是宝石内部情况而不是表面现象。反射法可以检测祖母绿和翡翠中的充填物,也可以区分天然品与合成品。祖母绿(Be3Al2Si6O18)的结构是[SiO4]-4四面体组成的六方环。六方环形成平行于c轴的开放通道,通道的大小可以容纳碱金属离子和水分子。使用红外光谱技术鉴定绿柱石通道中的水分子的方法已经有超过40年的历史。祖母绿中的Ⅰ型水与c轴垂直,Ⅱ型水受到碱金属离子的吸引与c轴平行。绿柱石通道中的水分子和碱金属离子可以帮助鉴别天然祖母绿产地以及合成祖母绿的生产方法。
2023-09-10 16:07:401

光谱的解释光谱的解释是什么

光谱的词语解释是:光谱guāngpǔ。(1)当一束受到色散后的辐射能量被聚焦,并使其诸分波按波长的顺序排列时(如用棱镜使一束日光发生折射和色散,显示出各种颜色)所成的一系列像。光谱的词语解释是:光谱guāngpǔ。(1)当一束受到色散后的辐射能量被聚焦,并使其诸分波按波长的顺序排列时(如用棱镜使一束日光发生折射和色散,显示出各种颜色)所成的一系列像。注音是:ㄍㄨㄤㄆㄨˇ。拼音是:guāngpǔ。结构是:光(上下结构)谱(左右结构)。词性是:名词。光谱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一、引证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⒈复色光通过三棱镜或光栅后分解成的单色光所排成的光带。例如日光的光谱按一般说是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各种元素都有其独特的光谱。分析物质的光谱,可以确定物质的组成和它的分子结构等。二、国语词典光通过棱镜或光栅等装置,引起色散现象,而成单色光排列的光带,称为「光谱」。如太阳光线分散所成的色带,有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自然界中各种元素都有其独特的光谱,可由物质的光谱中,测知其分子结构与组成。三、网络解释光谱(光学频谱)光谱(spectrum):是复色光经过色散系统(如棱镜、光栅)分光后,被色散开的单色光按波长(或频率)大小而依次排列的图案,全称为光学频谱。光谱中最大的一部分可见光谱是电磁波谱中人眼可见的一部分,在这个波长范围内的电磁辐射被称作可见光。光谱并没有包含人类大脑视觉所能区别的所有颜色,譬如褐色和粉红色。光波是由原子运动过程中的电子产生的。各种物质的原子内部电子的运动情况不同,所以它们发射的光波也不同。研究不同物质的发光和吸收光的情况,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已成为一门专门的学科——光谱学。分子的红外吸收光谱一般是研究分子的振动光谱与转动光谱的,其中分子振动光谱一直是主要的研究课题。关于光谱的诗句星际的远客太空的浪子一回头人间以是七十六年後半壁青穹是怎样的风景光年是长亭或是短亭银发飞扬白氅飘飘曳着独行侠终古的寂寞犯次妃冲紫微横渡澹澹的天河古册里出没无常的行踪乱了星宿井然的秩序惊动帝王与孩童带来恶梦战争革命瘟疫与横死钦天监不知该怎麽解释市井的童谣江湖的俚调也不能要等哈雷你忘年的知己用一条抛物线的细细向洪荒深处的星族光谱去追踪你飘泊的身世如谜从此你有了一个俗名再回头来寻你人世的知音挥舞那样显赫的信号来为他作证却晚了十六先知哎总是踽踽的早客等不及迎接自己的预言像一枝回力镖你斜刺里飞来逆着所有行星的航道所有的望远镜都在瞄准整个剧场在兴奋地等待主角从夜的最暗处登台今年最轰动的天外来宾看镜中你触目的侧影潇洒的长发梳了又刷迎着大火球刮来的飓风太阳广场的坦坦荡荡绕着一个空旷的U形你正在大转弯准备回程一九八四当代的预言刚过又见你远从古代的传说拖来扫帚的阴影真可怜惶恐的人类无告又无助还承受得了多少的威胁呢地上的人祸怎能推诿给天灾你真的是扫帚就挥帚吧扫去我们心头的凶兆独来独往的壮士是你七十六年成一劫你度了几劫是什麽天谴冥冥在逐你放你到冥王星荒冷的边境回望太阳一只病萤不甘长做黑狱的死犯你总是突围而出来投奔太阳灿烂的巡礼来膜拜火光你永远奔驰在轮回的悲剧一路扬着朝圣的长旗让我也举镜向你致敬吧亿万的镜头今夜都向你举起六寸的短镜筒一头是悠悠无极的天象一头是匆匆有情的人间究竟这一头有几个人能够等你下一个轮回翩然来归至少我已经不能够我的白发纵有叁千丈怎跟你比长下次你路过人间已无我但我的国家依然是五岳向上一切江河依然是滚滚向东民族的意志永远向前向着热腾腾的太阳跟你一样关于光谱的单词spectrumflameAASpairspectraFITR关于光谱的成语光采夺目磊落光明光阴荏苒光华夺目火光烛天晖光日新光芒万丈光前裕后关于光谱的词语两面光火光烛天光阴荏苒吉光片羽光华夺目光芒万丈表面光治谱家传晖光日新磊落光明关于光谱的造句1、通过对红外光谱及同位素交换反应后的分析,证明吸附在还原态钼铝催化剂上的是以双亚硝酰基形式存在的。2、本文介绍将灰度图象转换为接近自然光谱色的两种实现方法。3、方法:应用基体改进剂,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豆奶粉中的镉。4、并根据理论计算结果的帮助对实验实测拉曼光谱进行了振动模式的分析和指认,为实验结果提供了理论根据。5、吸附物灰化后,灰分与缓冲剂混合均匀,全部装入杯形电极,发射光谱法测定钯。点此查看更多关于光谱的详细信息
2023-09-10 16:08:381

光谱学的介绍

光谱学是一门主要涉及物理学及化学的重要交叉学科,通过光谱来研究电磁波与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光是一种由各种波长(或者频率)的电磁波叠加起来的电磁辐射。光谱是一类借助光栅、棱镜、傅里叶变换等分光手段将一束电磁辐射的某项性质解析成此辐射的各个组成波长对此性质的贡献的图表。例如一幅吸收光谱可以在某个波段按照从低到高的波长顺序列出物质对于相应波长的吸收程度。随着科技的进展,光谱学所涉及的电磁波波段越来越宽广,从波长处于皮米级的γ射线,到X射线,紫外线,可见光区域,红外线,微波,再到波长可达几公里的无线电波,都有其与物质作用的特征形式。按照光与物质的作用形式,光谱一般可分为吸收光谱、发射光谱、散射光谱等。通过光谱学研究,人们可以解析原子与分子的能级与几何结构、特定化学过程的反应速率、某物质在太空中特定区域的浓度分布等多方面的微观与宏观性质。人们也可以利用物质的特定组成结构来产生具有特殊光学性质的光谱,例如特定频率的激光。光谱学并不仅是一门基础科学,在日常应用中它也是一种重要的定性、定量测量方法,例如水质中各项物质含量的分析、通过分析血液中蛋白质的含量进行疾病预防与监测、使用最优波段进行光纤通讯等。自上世纪中叶激光被发现以来,人类对于光的控制达到了新的阶段,可以产生具有前所未有的亮度、频率分布以及时间分辨率的电磁辐射,开启了通向非线性光学与非线性光谱学的大门,使得光谱学处于高速发展的崭新时期。
2023-09-10 16:08:481

介绍下光谱的作用?

可以分辨出各个元素吖....
2023-09-10 16:09:052

光学分析法可分为光谱法与非光谱法,两者的本质区别是

我是学分析化学的. 光谱法是辐射光子与物质作用,引起物质电子或原子结构发生变化,产生发射或吸收光子的现象,这类光谱发最终获得的数据也通常是直观的波长—强度图谱. 光谱法有紫外-可见吸收、分子荧光磷光光谱、红外吸收光谱、拉曼光谱、核磁共振. 非光谱法是光子与物质作用,物质本身并没有太大改变,只是光的辐射方向与物理性质的变化. 通常这类有折射法、旋光色散法、偏振法. 你的答案可以填:紫外-可见、红外、荧光.折射、旋光色散、偏振.
2023-09-10 16:09:161

光谱学及光谱分析还是sci吗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中文版1981年创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文摘”源期刊、万方数据库源期刊、清华大学同方数据库源期刊,被中国科学引文索引(CSCI)收录,为中国自然科学物理类、化学类核心期刊,被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被美国工程索引(Ei)收录,被俄罗斯文摘杂志(РЖ)收录,被美国医学在线(MEDLINE)收录,被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收录。不是Sci收录期刊。  但是其英文版spectroscopy and spectral analysis,2009年被SCI收录,影响因子0.293,中科院 4 区期刊。研究方向:发射光谱 拉曼光谱 各种光谱;审稿时间约1个月;接收率约75%。比较看重国家基金,没有自然科学基金等大基金,就别投了。如果为了毕业用SCI,可以尝试投下,如果有基金,比较好中,录用比较快,不过刊出时间较长,半年以上。
2023-09-10 16:09:451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投稿过程是不是很简单啊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中文版1981年创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文摘”源期刊、万方数据库源期刊、清华大学同方数据库源期刊,被中国科学引文索引(CSCI)收录,为中国自然科学物理类、化学类核心期刊,被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被美国工程索引(Ei)收录,被俄罗斯文摘杂志(РЖ)收录,被美国医学在线(MEDLINE)收录,被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收录。不是Sci收录期刊。但是其英文版spectroscopy and spectral analysis,2009年被SCI收录,影响因子0.293,中科院 4 区期刊。研究方向:发射光谱 拉曼光谱 各种光谱;审稿时间约1个月;接收率约75%。比较看重国家基金,没有自然科学基金等大基金,就别投了。如果为了毕业用SCI,可以尝试投下,如果有基金,比较好中,录用比较快,不过刊出时间较长,半年以上。
2023-09-10 16:09:551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是SCI吗?中文版的是吗?有影响因子吗?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Spectroscopy and Spectral Analysis),ISSN 1000-0593,被SCI收录,2012年影响因子是0.293。
2023-09-10 16:10:061

关于光谱和光谱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太阳光谱与白炽灯光谱是连续光谱B.霓虹灯产生的光谱是

A、阳光谱是吸收光谱,白炽灯光谱是连续光谱,故A错误;B、霓虹灯产生的是光谱是线状谱,故B正确;C、高温物体发出的白光(其中包含连续分布的一切波长的光)通过物质时,某些波长的光被物质吸收后产生的光谱.由狭窄谱线组成的光谱.单原子气体或金属蒸气所发的光波均有线状光谱,故线状光谱又称原子光谱.均能对物质进行分析,故C正确;D、月亮是反射太阳光,月球没有大气层,故观察月亮光谱,不可以确定月亮的化学组成,只能反映太阳的化学组成,故D错误;故选:BC.
2023-09-10 16:10:151

.关于光谱和光谱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要解释!!!!!!!!!!!!

A 太阳光谱是吸收光谱B典型的热辐射,连续谱c对,线状谱和吸收谱可以测量谱线位置,连续谱不行D月亮光来自太阳
2023-09-10 16:10:272

光谱分析如何才能检测某元素的含量

光谱 光谱 光波是由原子内部运动的电子产生的.各种物质的原子内部电子的运动情况不同,所以它们发射的光波也不同.研究不同物质的发光和吸收光的情况,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已成为一门专门的学科——光谱学.下面简单介绍一些关于光谱的知识. 分光镜观察光谱要用分光镜,这里我们先讲一下分光镜的构造原理.图6-18是分光镜的构造原理示意图.它是由平行光管A、三棱镜P和望远镜筒B组成的.平行光管A的前方有一个宽度可以调节的狭缝S,它位于透镜L1的焦平面①处.从狭缝射入的光线经透镜L1折射后,变成平行光线射到三棱镜P上.不同颜色的光经过三棱镜沿不同的折射方向射出,并在透镜L2后方的焦平面MN上分别会聚成不同颜色的像(谱线).通过望远镜筒B的目镜L3,就看到了放大的光谱像.如果在MN那里放上照相底片,就可以摄下光谱的像.具有这种装置的光谱仪器叫做摄谱仪. 发射光谱物体发光直接产生的光谱叫做发射光谱.发射光谱有两种类型:连续光谱和明线光谱. 连续分布的包含有从红光到紫光各种色光的光谱叫做连续光谱(彩图6).炽热的固体、液体和高压气体的发射光谱是连续光谱.例如电灯丝发出的光、炽热的钢水发出的光都形成连续光谱. 只含有一些不连续的亮线的光谱叫做明线光谱(彩图7).明线光谱中的亮线叫做谱线,各条谱线对应于不同波长的光.稀薄气体或金属的蒸气的发射光谱是明线光谱.明线光谱是由游离状态的原子发射的,所以也叫原子光谱.观察气体的原子光谱,可以使用光谱管(图6-19),它是一支中间比较细的封闭的玻璃管,里面装有低压气体,管的两端有两个电极.把两个电极接到高压电源上,管里稀薄气体发生辉光放电,产生一定颜色的光. 观察固态或液态物质的原子光谱,可以把它们放到煤气灯的火焰或电弧中去烧,使它们气化后发光,就可以从分光镜中看到它们的明线光谱. 实验证明,原子不同,发射的明线光谱也不同,每种元素的原子都有一定的明线光谱.彩图7就是几种元素的明线光谱.每种原子只能发出具有本身特征的某些波长的光,因此,明线光谱的谱线叫做原子的特征谱线.利用原子的特征谱线可以鉴别物质和研究原子的结构. 吸收光谱高温物体发出的白光(其中包含连续分布的一切波长的光)通过物质时,某些波长的光被物质吸收后产生的光谱,叫做吸收光谱.例如,让弧光灯发出的白光通过温度较低的钠气(在酒精灯的灯心上放一些食盐,食盐受热分解就会产生钠气),然后用分光镜来观察,就会看到在连续光谱的背景中有两条挨得很近的暗线(见彩图8.分光镜的分辨本领不够高时,只能看见一条暗线).这就是钠原子的吸收光谱.值得注意的是,各种原子的吸收光谱中的每一条暗线都跟该种原子的发射光谱中的一条明线相对应.这表明,低温气体原子吸收的光,恰好就是这种原子在高温时发出的光.因此,吸收光谱中的谱线(暗线),也是原子的特征谱线,只是通常在吸收光谱中看到的特征谱线比明线光谱中的少. 光谱分析由于每种原子都有自己的特征谱线,因此可以根据光谱来鉴别物质和确定它的化学组成.这种方法叫做光谱分析.做光谱分析时,可以利用发射光谱,也可以利用吸收光谱.这种方法的优点是非常灵敏而且迅速.某种元素在物质中的含量达10-10克,就可以从光谱中发现它的特征谱线,因而能够把它检查出来.光谱分析在科学技术中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在检查半导体材料硅和锗是不是达到了高纯度的要求时,就要用到光谱分析.在历史上,光谱分析还帮助人们发现了许多新元素.例如,铷和铯就是从光谱中看到了以前所不知道的特征谱线而被发现的.光谱分析对于研究天体的化学组成也很有用.十九世纪初,在研究太阳光谱时,发现它的连续光谱中有许多暗线(参看彩图9,其中只有一些主要暗线).最初不知道这些暗线是怎样形成的,后来人们了解了吸收光谱的成因,才知道这是太阳内部发出的强光经过温度比较低的太阳大气层时产生的吸收光谱.仔细分析这些暗线,把它跟各种原子的特征谱线对照,人们就知道了太阳大气层中含有氢、氦、氮、碳、氧、铁、镁、硅、钙、钠等几十种元素.
2023-09-10 16:10:401

光谱学的内容

根据研究光谱方法的不同,习惯上把光谱学区分为发射光谱学、吸收光谱学与散射光谱学。这些不同种类的光谱学从不同方面提供物质微观结构知识及不同的化学分析方法。 发射光谱可以区分为三种不同类别的光谱:线状光谱、带状光谱和连续光谱。线状光谱主要产生于原子,带状光谱主要产生于分子,连续光谱则主要产生于白炽的固体或气体放电。现代观测到的原子发射的光谱线已有百万条了。每种原子都有其独特的光谱,犹如人的指纹一样是各不相同的。根据光谱学的理论,每种原子都有其自身的一系列分立的能态,每一能态都有一定的能量。以氢原子为例,能量的大小可表示为(3)式中n取从1到∞的正整数,称为主量子数,从经典的观点来说,n是描写电子围绕原子核运动的轨道的大小的。每一个 n值也就决定了一个能级。RH为氢原子的里德伯常数。h为普朗克常数。公式中的负号是因为习惯上把相应于n=∞的能量定为最高值并令它等于零,而相应于n=1的能量则定为最低能量,这个能态称为基态,相应的能级称为基能级。当原子以某种方法从基态被提升到较高的能态上时,原子的内部能量增加了,原子就会把这种多余的能量以光的形式发射出来,于是产生了原子的发射光谱。原子发射出来的光的频率v为 ,(4)式中Wh为较高能级的能量,Wi为较低能级的能量。频率经常以厘米倒数(cm-1)来量度;1厘米倒数是在1cm长度内所包括的波长数目。在细致地描写原子中的电子运动时,除了主量子数n以外,还有另外三个量子数,分别以l、m和s表示。l是描写电子轨道运动角动量的大小的,称为角量子数,它的值取(n-1)到0之间的正整数。l=0的电子称为s电子,l=1的电子为p电子,l=2的电子为d电子等。量子数m是描写电子的运动轨道在空间的取向的,称为磁量子数,它的值不能大于l但可以为负。对于给定l来说,m=l,l-1,…,-l。s为电子自旋量子数,是描写电子自旋的角动量的,等。它产生出光谱中的多重线。如果原子中产生光谱的电子不只一个时,各个电子的自旋的矢量和S为电子组态的总自旋。量子数S永远是正数。对于轨道角动量也是如此,它们的和给出原子的总轨道角动量(量子数为L)。L=0时,有关的能态称为S态;L=1时,称为P态;L=2时,称为D态等。多电子原子能级的高低依赖于S,依赖于L,也依赖于S与L之间的相互作用。S与L结合在一起给出原子的总角动量J。量子数J取正值,其范围在L与S之差的最小值和L+S的最大值之间。在光谱学中,常常以符号MLJ来表示原子的能级或者光谱项。其中M=2S+1为光谱的多重性,是表示能级分裂的数目的。例,则M=2,这意味着每个能级(S能级除外)都分裂成两个成分,碱金属原子能级就属于这种情况。对于两个电子的原子而言,S=0或1,这取决于两电子的自旋方向是平行的还是反平行,因之能级的多重性或者为1(能级无分裂)或者为3(每一能级分裂成三个成分)。碱土金属原子的能级就属于这种情况。依次类推。原子在各能级之间的跃迁就产生出光谱线来,从高能级向低能级的跃迁产生发射光谱;反之,产生吸收光谱。根据量子力学的法则,原子在能级之间的跃迁是遵守选择定则的,这些选择定则为 ΔL=0,±1;ΔS=0;ΔJ=0(除了J=0),±1。符号ΔL表示跃迁中的初态与终态的L值之差。ΔS和ΔJ的意义同此。在分子的发射光谱中,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二原子分子的发射光谱在分子中,电子围绕着两个或多个原子核运动,像原子一样,每种运动都有其特定的能级。除了电子运动之外,原子核围绕其中心彼此作周期振动;此外,这些原子核作为整体也会围绕某些轴在空间转动。所有这些运动都会显示在分子光谱中,因而分子光谱就变得十分复杂了。分子中的电子,像原子中的电子一样有四个量子数。但在二原子分子中,电子为两个原子核所共有,因而量子数m 就由一个新的量子数λ来代替了。λ表示电子轨道对于分子轴的取向,它可以为正值也可以为负值,但在数值上不能大于l。在二原子分子中,λ同自旋s的结合很相似于原子中的l与s的结合。它们结合在一起的代数和表示电子的总角动量在分子轴上的投影,其数值由Λ表示,Λ=0,1,2,…。相应于Λ的不同的值的电子态分别由大写的希腊字母Σ、∏、Δ、Ф、…表示。分子能态的符号同原子相似为MΛ,M仍等于2S+1。例如H2、N2、HCl等的最低电子态为1Σ,O2的为3Σ,NO的为2∏等。在分子中,电子态的能量比振动态的能量大50~100倍,而振动态的能量比转动态的能量大50~100倍。因此,在分子的电子态之间的跃迁中,总是伴随着振动跃迁和转动跃迁的,因而许多光谱线就密集在一起而形成带状光谱。从发射光谱的研究中可以得到原子与分子的能级结构的知识,包括有关重要常数的测量。并且原子发射光谱广泛地应用于化学分析中。 当一束具有连续波长的光通过一种物质时,光束中的某些成分便会有所减弱,当经过物质而被吸收的光束由光谱仪展成光谱时,就得到该物质的吸收光谱。几乎所有物质都有其独特的吸收光谱。原子的吸收光谱所给出的有关能级结构的知识同发射光谱所给出的是互为补充的。一般来说,吸收光谱学所研究的是物质吸收了那些波长的光,吸收的程度如何,为什么会有吸收等问题。研究的对象基本上为分子。吸收光谱的光谱范围是很广阔的,大约从10nm到1000μm。在200nm到800nm的光谱范围内,可以观测到固体、液体和溶液的吸收,这些吸收有的是连续的,称为一般吸收光谱;有的显示出一个或多个吸收带,称为选择吸收光谱。所有这些光谱都是由于分子的电子态的变化而产生的。选择吸收光谱在有机化学中有广泛的应用,包括对化合物的鉴定、化学过程的控制、分子结构的确定、定性和定量化学分析等。分子的红外吸收光谱一般是研究分子的振动光谱与转动光谱的,其中分子振动光谱一直是主要的研究课题。分子振动光谱的研究表明,许多振动频率基本上是分子内部的某些很小的原子团的振动频率,并且这些频率就是这些原子团的特征,而不管分子的其余的成分如何。这很像可见光区域色基的吸收光谱,这一事实在分子红外吸收光谱的应用中是很重要的。多年来都用来研究多原子分子结构、分子的定量及定性分析等。在散射光谱学中,拉曼光谱学是最为普遍的光谱学技术。当光通过物质时,除了光的透射和光的吸收外,还观测到光的散射。在散射光中除了包括原来的入射光的频率外(瑞利散射和廷德耳散射),还包括一些新的频率。这种产生新频率的散射称为喇曼散射,其光谱称为拉曼光谱。拉曼散射的强度是极小的,大约为瑞利散射的千分之一。拉曼频率及强度、偏振等标志着散射物质的性质。从这些资料可以导出物质结构及物质组成成分的知识。这就是拉曼光谱具有广泛应用的原因。由于拉曼散射非常弱,所以一直到1928年才被印度物理学家拉曼等所发现。他们在用汞灯的单色光来照射某些液体时,在液体的散射光中观测到了频率低于入射光频率的新谱线。在拉曼等人宣布了他们的发现的几个月后,苏联物理学家兰茨见格等也独立地报道了晶体中的这种效应的存在。拉曼效应起源于分子振动(和点阵振动)与转动,因此从拉曼光谱中可以得到分子振动能级(点阵振动能级)与转动能级结构的知识。拉曼散射强度是十分微弱的,在激光器出现之前,为了得到一幅完善的光谱,往往很费时间。自从激光器得到发展以后,利用激光器作为激发光源,拉曼光谱学技术发生了很大的变革。激光器输出的激光具有很好的单色性、方向性,且强度很大,因而它们成为获得拉曼光谱的近乎理想的光源,特别是连续波氩离子激光器与氨离子激光器。于是拉曼光谱学的研究又变得非常活跃了,其研究范围也有了很大的扩展。除扩大了所研究的物质的品种以外,在研究燃烧过程、探测环境污染、分析各种材料等方面拉曼光谱技术也已成为很有用的工具。
2023-09-10 16:11:041

原子光谱与分析光谱有什么不同

原子光谱,是由原子中的电子在能量变化时所发射或吸收的一系列波长的光所组成的光谱。原子吸收光源中部分波长的光形成吸收光谱,为暗淡条纹;发射光子时则形成发射光谱,为明亮彩色条纹。两种光谱都不是连续的,且吸收光谱条纹可与发射光谱一一对应。每一种原子的光谱都不同,遂称为特征光谱。 原子光谱中某一谱线的产生是与原子中电子在某一对特定能级之间的跃迁相联系的.因此,用原子光谱可以研究原子结构.由于原子是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原子光谱对于研究分子结构、固体结构等也是很重要的.另一方面,由于原子光谱可以了解原子的运动状态,从而可以研究包含原子在内的若干物理过程.原子光谱技术广泛应用于化学、天体物理学、等离子物理学和一些应用技术科学中.分析光谱其实就是一种对材料分析的光谱是原子光谱的一种应用吧
2023-09-10 16:11:211

光谱分析和能谱分析有什么区别?

光谱分析参照的是光谱对研究物品的作用;能谱分析参照的是能量对研究物品的作用。光谱分析是根据物质的光谱来鉴别物质及确定它的化学组成和相对含量的方法.其优点是灵敏,迅速.通过光谱分析发现了许多新元素,如铷,铯,氦等.根据分析原理光谱分析可分为发射光谱分析与吸收光谱分析二种;根据被测成分的形态可分为原子光谱分析与分子光谱分析。光谱分析的被测成分是原子的称为原子光谱,被测成分是分子的则称为分子光谱。能谱是利用光电效应的原理测量单色辐射从样品上打出来的光电子的动能(并由此测定其结合能)、光电子强度和这些电子的角分布,并应用这些信息来研究原子、分子、凝聚相,尤其是固体表面的电子结构的技术。对固体而言,光电子能谱是一项表面灵敏的技术。虽然入射光子能穿入固体的深部,但只有固体表面下20~30埃的一薄层中的光电子能逃逸出来(光子的非弹性散射平均自由程比电子的大10~10倍), 因此能谱反映的是固体表面的信息。
2023-09-10 16:11:321

请教:化学分析法和光谱分析法的确切定义??

化学分析法(chemical method of analysis),是依赖于特定的化学反 化学分析法应及其计量关系来对物质进行分析的方法。化学分析法历史悠久,是分析化学的基础,又称为经典分析法,主要包括重量分析法和滴定分析法,以及试样的处理和一些分离、富集、掩蔽等化学手段。在当今生产生活的许多领域,化学分析法作为常规的分析方法,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滴定分析法操作简便快速,具有很大的使用价值。根据其利用化学反应的方式和使用仪器不同,分为重量分析法和滴定分析法,色谱分析法,比色分析法1、滴定分析法:根据滴定所消耗标准溶液的浓度和体积以及被测物质与标准溶液所进行 化学分析法仪器的化学反应计量关系,求出被测物质的含量,这种方法被称为滴定分析法。2、重量分析法:根据物质的化学性质,选择合适的化学反应,将被测组分转化为一种组成固定的沉淀或气体形式,通过钝化、干燥、灼烧或吸收剂的吸收等一系列的处理后,精确称量,求出被测组分的含量,这种方法称为重量分析法。光谱分析法[1]利用光谱学的原理和实验方法以确定物质的结构和化学成分的分析方法称为光谱分析法。英文为spectral analysis或spectrum analysis。各种结构的物质都具有自己的特征光谱,光谱分析法就是利用特征光谱研究物质结构或测定化学成分的方法。分类光谱分析法主要有原子发射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红外光谱法[2]等。根据电磁辐射的本质,光谱分析又可分为分子光谱和原子光谱。编辑本段原理物质吸收波长范围在200~760nm区间的电磁辐射能而产生的分子吸收光谱称为该物质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进行物质的定性、定量分析的方法称为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其光谱是由于分子之中价电子的跃进而产生的,因此这种吸收光谱决定于分子中价电子的分布和结合情况。其在饲料加工分析领域应用相当广泛,特别是在测定饲料中的铅、铁、铅、铜、锌等离子的含量中的应用。荧光分析也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痕量分析方法,该方法操作简单、快速、灵敏度高、精密度和准确度好,并且线形范围宽,检出限低。编辑本段历史18 基尔霍夫58~1859年间,德国化学家本生和物理学家基尔霍夫奠定了一种新的化学分析方法—光谱分析法的基础。他们两人被公认为光谱分析法的创始人。编辑本段应用光谱分析法开创了化学和分析化学的新纪元,不少化学元素通过光谱分析发现。已广泛地用于地质、冶金、石油、化工、农业、医药、生物化学、环境保护等许多方面。光谱分析法是常用的灵敏、快速、准确的近代仪器分析方法之一。编辑本段特点(1)分析速度较快 原子发射光谱用于炼钢炉前的分析,可在l~2分钟内,同时给出二十多种元素的分析结果。(2)操作简便 有些样品不经任何化学处理,即可直接进行光谱分析,采用计算机技术,有时只需按一下键盘即可自动进行分析、数据处理和打印出分析结果。在毒剂报警、大气污染检测等方面,采用分子光谱法遥测,不需采集样品,在数秒钟内,便可发出警报或检测出污染程度。(3)不需纯样品 只需利用已知谱图,即可进行光谱定性分析。这是光谱分析一个十分突出的优点。(4)可同时测定多种元素或化合物 省去复杂的分离操作。(5)选择性好 可测定化学性质相近的元素和化合物。如测定铌、钽、锆、铪和混合稀土氧化物,它们的谱线可分开而不受干扰,成为分析这些化合物的得力工具。(6)灵敏度高 可利用光谱法进行痕量分析。目前,相对灵敏度可达到千万分之一至十亿分之一,绝对灵敏度可达10-8g~10-9g。(7)样品损坏少 可用于古物以及刑事侦察等领域。随着新技术的采用(如应用等离子体光源),定量分析的线性范围变宽,使高低含量不同的元素可同时测定。还可以进行微区分析。局限性:光谱定量分析建立在相对比较的基础上,必须有一套标准样品作为基准,而且要求标准样品的组成和结构状态应与被分析的样品基本一致,这常常比较困难。
2023-09-10 16:11:421

光谱的研究内容

根据研究光谱方法的不同,习惯上把光谱学区分为发射光谱学、吸收光谱学与散射光谱学。这些不同种类的光谱学,从不同方面提供物质微观结构知识及不同的化学分析方法。 发射光谱可以区分为三种不同类别的光谱:线状光谱、带状光谱和连续光谱。线状光谱主要产生于原子,带状光谱主要产生于分子,连续光谱则主要产生于白炽的固体或气体放电。现在观测到的原子发射的光谱线已有百万条了。每种原子都有其独特的光谱,犹如人的指纹一样是各不相同的。根据光谱学的理论,每种原子都有其自身的一系列分立的能态,每一能态都有一定的能量。我们把氢原子光谱的最小能量定为最低能量,这个能态称为基态,相应的能级称为基能级。当原子以某种方法从基态被提升到较高的能态上时,原子的内部能量增加了,原子就会把这种多余的能量以光的形式发射出来,于是产生了原子的发射光谱,反之就产生吸收光谱。这种原子能态的变化不是连续的,而是量子性的,我们称之为原子能级之间的跃迁。在分子的发射光谱中,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二原子分子的发射光谱。在分子中,电子态的能量比振动态的能量大50~100倍,而振动态的能量比转动态的能量大50~100倍。因此在分子的电子态之间的跃迁中,总是伴随着振动跃迁和转动跃迁的,因而许多光谱线就密集在一起而形成带状光谱。从发射光谱的研究中可以得到原子与分子的能级结构的知识,包括有关重要常数的测量。并且原子发射光谱广泛地应用于化学分析中。当一束具有连续波长的光通过一种物质时,光束中的某些成分便会有所减弱,当经过物质而被吸收的光束由光谱仪展成光谱时,就得到该物质的吸收光谱。几乎所有物质都有其独特的吸收光谱。原子的吸收光谱所给出的有关能级结构的知识同发射光谱所给出的是互为补充的。一般来说,吸收光谱学所研究的是物质吸收了那些波长的光,吸收的程度如何,为什么会有吸收等问题。研究的对象基本上为分子。吸收光谱的光谱范围是很广阔的,大约从10nm(纳米)到1000(微米)。在200nm到800nm的光谱范围内,可以观测到固体、液体和溶液的吸收,这些吸收有的是连续的,称为一般吸收光谱;有的显示出一个或多个吸收带,称为选择吸收光谱。所有这些光谱都主要是由于分子的电子态的变化而产生的,也与分子转动和振动状态有关。选择吸收光谱在有机化学中有广泛的应用,包括对化合物的鉴定、化学过程的控制、分子结构的确定、定性和定量化学分析等。分子的红外吸收光谱一般是研究分子的振动光谱与转动光谱的,其中分子振动光谱一直是主要的研究课题。分子振动光谱的研究表明,许多振动频率基本上是分子内部的某些很小的原子团的振动频率,并且这些频率就是这些原子团的特征,而不管分子的其余的成分如何。这很像可见光区域色基的吸收光谱,这一事实在分子红外吸收光谱的应用中是很重要的。多年来都用来研究多原子分子结构、分子的定量及定性分析等。在散射光谱学中,喇曼光谱学是最为普遍的光谱学技术。当光通过物质时,除了光的透射和光的吸收外,还观测到光的散射。在散射光中除了包括原来的入射光的频率外(瑞利散射和廷德耳散射),还包括一些新的频率。这种产生新频率的散射称为喇曼散射,其光谱称为喇曼光谱。拉曼散射的强度是极小的,大约为瑞利散射的千分之一。拉曼频率及强度、偏振等标志着散射物质的性质。从这些资料可以导出物质结构及物质组成成分的知识。这就是拉曼光谱具有广泛应用的原因。由于拉曼散射非常弱,所以一直到1928年才被印度物理学家拉曼等所发现。他们在用汞灯的单色光来照射某些液体时,在液体的散射光中观测到了频率低于入射光频率的新谱线。在拉曼等人宣布了他们的发现的几个月后,苏联物理学家兰茨见格等也独立地报道了晶体中的这种效应的存在。拉曼效应起源于分子振动(和点阵振动)与转动,因此从拉曼光谱中可以得到分子振动能级(点阵振动能级)与转动能级结构的知识。拉曼散射强度是十分微弱的,在激光器出现之前,为了得到一幅完善的光谱,往往很费时间。自从激光器得到发展以后,利用激光器作为激发光源,拉曼光谱学技术发生了很大的变革。激光器输出的激光具有很好的单色性、方向性,且强度很大,因而它们成为获得拉曼光谱的近乎理想的光源,特别是连续波氩离子激光器与氨离子激光器。于是拉曼光谱学的研究又变得非常活跃了,其研究范围也有了很大的扩展。除扩大了所研究的物质的品种以外,在研究燃烧过程、探测环境污染、分析各种材料等方面拉曼光谱技术也已成为很有用的工具。其它光学分支学科:光学、几何光学、波动光学、大气光学、海洋光学、 量子光学、光谱学、生理光学、 电子光学、集成光学、空间光学、光子学等。
2023-09-10 16:11:541

什么是光谱系?

锐线系(sharp)nS→2P主线系(principal)nP→2S漫线系(diffuse)nD→2P基线系(fundamental)nF→3D这种记法来源于光谱学的术语。光谱分析是研究原子分子结构的重要手段。以上线系分别是从轨道量子数l=0,1,2,3的轨道跃迁产生的,故以首字母s,p,d,f来命名这些轨道。由于这个新概念不同于古典物理学中的轨道想法,1932年美国化学家罗伯特·马利肯提出以“轨道”(orbital)取代“轨道”(orbit)一词。原子轨道是单一原子的波函数,使用时必须代入n(主量子数)、l(角量子数)、m(磁量子数)三个量子化参数,分别决定电子的能量、角动量和方位,三者统称为量子数。每个轨道都有一组不同的量子数,且最多可容纳两个电子。S轨道、p轨道、d轨道、f轨道则分别代表角量子数l=0, 1, 2, 3的轨道,表现出如右图的轨道形状及电子排布。它的名称源于对其原子光谱特征谱线外观的描述,分为锐系光谱(sharp)、主系光谱(principal)、漫系光谱(diffuse)、基系光谱(fundamental),其余则依字母序命名(跳过 j)。在原子物理学的运算中,复杂的电子函数常被简化成较容易的原子轨道函数组合。虽然多电子原子的电子并不能以“一或二个电子之原子轨道”的理想图像解释。它的波函数仍可以分解成原子轨道函数组合,以原子轨道理论进行分析;就像在某种意义上,由多电子原子组成的电子云在一定程度上仍是以原子轨道“构成”,每个原子轨道内只含一或二个电子。扩展资料能级分裂:在多电子原子中,当价电子进入原子实内部时,内层电子对原子核的屏蔽作用减小,相当于原子实的有效电荷数增大,也就是说电子所受到的引力增大,原子的体系能量下降,所以由此可以容易得出。当主量子数n相同时,不同的轨道角动量数l所对应的原子轨道形状不一样,即当价电子处于不同的轨道时,原子的能量降低的幅度也不一样,轨道贯穿的效果越明显,能量降低的幅度越大。s,p,d,f能级的能量有大小之分,这种现象称为“能级分裂”,屏蔽效应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核外电子间静电力的相互排斥,减弱了原子核对电子的吸引:s能级的电子排斥p能级的电子,把p电子“推”离原子核,p、d、f之间也有类似情况总的屏蔽顺序为:ns>np>nd>nf因为离核越远,能量越大,所以能量顺序与屏蔽顺序成反比能量顺序为:ns<np<nd<nf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原子轨道
2023-09-10 16:12:081

光谱学分析溶液为什么是蓝色

光谱分析溶液主要是硫酸铜,硫酸铜吸收了白光中的黄色呈现蓝色。根据物质的光谱来鉴别物质及确定它的化学组成和相对含量的方法叫光谱分析.其优点是灵敏,迅速.历史上曾通过光谱分析发现了许多新元素,如铷,铯,氦等.根据分析原理光谱分析可分为发射光谱分析与吸收光谱分析二种;根据被测成分的形态可分为原子光谱分析与分子光谱分析。光谱分析的被测成分是原子的称为原子光谱,被测成分是分子的则称为分子光谱。
2023-09-10 16:12:501

学习光谱分析看什么书好呢

  多年前看过浙江大学有一本教材《色度学》,里面讲得很好。  可下载的连接没有找到,只找到了书的介绍,希望对你有帮助。  《色度学》荆其诚、焦书兰、喻柏林、胡维生著。科学出版社1979年第1版,1982年第2次印刷。  下面是概述,  色度学是研究人类颜色视觉规律、颜色测量的理论和技术的科学,它涉及到物理光学、视觉生理、视觉心理和心理物理等学科领域,是一门综合性的科学。光源研制、印刷、染织、电影、电视、化工、灯光信号、照明、伪装等都需要对颜色进行测量和控制,因而色度学也是一门应用领域非常广泛的科学。随着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色度学知识的了解日益迫切。本书正是为满足这种需要而撰写的,它系统地介绍了颜色视觉的基本规律和颜色测量的方法,是中国第一本色度学的著作。  本书36万字,共分8章。前两章介绍了颜色视觉的生理学和心理学基本知识。第 3章介绍了国际照明委员会(CIE)正式推荐的色度学规定和测色方法。第4章介绍了测色原理和测色的仪器。第 5章说明了同色异谱颜色及其评价。第 6章叙述了一种对表面色进行分类和标定的方法——孟塞尔颜色系统。第 7章介绍了光源的色度学。第 8章说明了色度学在彩色电视、颜色灯光信号及彩色印刷、涂料、摄影等领域中的应用。本书还收集了 9个色度学常用的数据表作为附录,书的正文里对如何运用这些数据表进行有关的色度学计算作了叙述。
2023-09-10 16:13:011

光谱分析在天文学和天文物理学方面建立了什么样的丰功伟绩?

光谱分析在天文学和天文物理学方面建立了丰功伟绩。人们从星球的光谱可以推断其表面大气温度,由此又可得到星体本身温度的要点。光源的光谱中存在细微的,只有用最精密的手段才可以测得的偏移,偏移取决于光源朝我们来或离我们去的运动速度,根据这一点,可以用光谱分析来测定恒星速度。19世纪迅速发展的摄影技术,为光谱分析作出了贡献。目前光谱分析已从可见光到不可见光,可以对遥远星球的化学成份进行测定,证明了化学元素的普遍存在。
2023-09-10 16:13:201

为什么说光谱分析是19世纪的重大科学成就?

这下引发了一项重要研究,即光谱分析。光谱分析是19世纪的重大科学成就,由于光谱分析,使得化学家可以指出微小元素的情况,而天文学家也开始走向天文物理。至于冶金、工程等方面,也可以精密地确定出微量物质从而断定质量与事故。
2023-09-10 16:13:351

光谱分析法和色谱分析法的区别,说明其适用范围及优越性

(1)分析速度较快 原子发射光谱用于炼钢炉前的分析,可在l~2分钟内,同时给出二十多种元素的分析结果。(2)操作简便 有些样品不经任何化学处理,即可直接进行光谱分析,采用计算机技术,有时只需按一下键盘即可自动进行分析、数据处理和打印出分析结果。在毒剂报警、大气污染检测等方面,采用分子光谱法遥测,不需采集样品,在数秒钟内,便可发出警报或检测出污染程度。(3)不需纯样品 只需利用已知谱图,即可进行光谱定性分析。这是光谱分析一个十分突出的优点。(4)可同时测定多种元素或化合物 省去复杂的分离操作。(5)选择性好 可测定化学性质相近的元素和化合物。如测定铌、钽、锆、铪和混合稀土氧化物,它们的谱线可分开而不受干扰,成为分析这些化合物的得力工具。(6)灵敏度高 可利用光谱法进行痕量分析。目前,相对灵敏度可达到千万分之一至十亿分之一,绝对灵敏度可达10-8g~10-9g。(7)样品损坏少 可用于古物以及刑事侦察等领域。随着新技术的采用(如应用等离子体光源),定量分析的线性范围变宽,使高低含量不同的元素可同时测定。还可以进行微区分析。局限性:光谱定量分析建立在相对比较的基础上,必须有一套标准样品作为基准,而且要求标准样品的组成和结构状态应与被分析的样品基本一致,这常常比较困难。 色谱法利用不同物质在不同相态的选择性分配,以流动相对固定相中的混合物进行洗脱,混合物中不同的物质会以不同的速度沿固定相移动,最终达到分离的效果。
2023-09-10 16:13:471

光谱仪器光学设计

做实验的话可以用光谱辐射功率计来测量接收到的能量的大小,入射光不管是单色光还是复色光,都可以测出来辐射光谱
2023-09-10 16:14:144

光谱分析在天文学和天文物理学方面都有什么贡献?

人们从星球的光谱可以推断其表面大气温度,由此又可得到星体本身温度的要点。光源的光谱中存在细微的,只有用最精密的手段才可以测得的偏移,偏移取决于光源朝我们来或离我们去的运动速度,根据这一点,可以用光谱分析来测定恒星速度。目前光谱分析已从可见光到不可见光,可以对遥远星球的化学成分进行测定,证明了化学元素的普遍存在。普u273f朗克的量子假说提出不被科学家接受的原因是什么?普朗克的假设违反“连续性”的经典物理,并且以“假设光波振动的解释”解释不连贯的量子能量传递,使多数科学家不能接受。
2023-09-10 16:14:341

光谱分析所用光谱是

很多,主要的:分析晶体结构,可以用XRD(X射线衍射谱)分析大分子结构或者化学成分,可以用拉曼光谱分析化学价,可以用吸收谱分析能隙,也可以用吸收谱分析能带结构,用arpes(不知道有没有拼错)还有穆斯堡尔谱等,荧光谱什么的总之光谱真的很多,看你要探测什么了
2023-09-10 16:14:452

请问为什么进行光谱分析,不能用连续谱?元素的特征谱线与连续谱对比为什么就不能分析化学成分?

A、进行光谱分析,必须利用线状谱和吸收光谱,连续谱不行,A错误; B、光谱分析是用元素的特征谱线与光谱对比来分析物体的化学成分,B正确; C、线状光谱和吸收光谱都可以对物质进行分析,C正确; D、月球是反射的阳光.分析月光实际上就是在分析阳光,月球又不象气体那样对光谱有吸收作用,因此无法通过分析月球的光谱来得到月球的化学成分,故D错误;故选:BC.
2023-09-10 16:14:561

太阳光谱是可以用于光谱分析吗

太阳光的极为宽阔的连续谱以及数以万计的吸收线和发射线,是一个极为丰富的太阳信息宝藏。太阳光谱属于G2V光谱型,有效温度为5770 K。太阳电磁辐射中99.9%的能量集中在红外区、可见光区和紫外区。太阳辐射主要集中在可见光部分(0.4~0.76μm),波长大于可见光的红外线(>0.76μm)和小于可见光的紫外线(<0.4μm)的部分少。在全部辐射能中,波长在0.15~4μm之间的占99%以上,且主要分布在可见光区和红、紫外区,可见光区占太阳辐射总能量的约50%,红外区占约43%,紫外区的太阳辐射能很少,只占总量的约7%。在地面上观测的太阳辐射的波段范围大约为0.295~2.5μm。短于0.295 μm和大于2.5 μm波长的太阳辐射,因地球大气中臭氧、水气和其他大气分子的强烈吸收,不能到达地面。是一种不同波长的连续光谱。分为可见光与不可见光2部分。可见光的波长为400~760nm,散射后分为红、橙、黄、绿、青、蓝、紫7色,集中起来则为白光。不可见光,又分为2种:位于红光之外区的叫红外线,波长大于760nm,最长达5 300nm;位于紫光之外区的叫紫外线,波长290~400nm。太阳光具有明显生物效应,植物在太阳光作用下可发生合成作用,动物皮肤在太阳光作用下维生素D发生转换作用;红外线具有巨大的热效应,紫外线有明显杀菌作用等。
2023-09-10 16:15:324

光谱是如何被发现的呢?

光谱的发现与证明对光的速度的测量是技术的大发展,但是这最重要的技术不是因为对光速度的研究,而是对光颜色的研究。牛顿通过光通过棱镜的情形来观察光的性质。他在把实验装置装备好时,就会在棱镜后面的屏幕上产生光谱,这是一道彩虹。所谓“红移”与“蓝移”就是根据光谱位置来说的。牛顿发现白光并不单纯,而且白光是最不单纯的光,白光可以分成多色,多色光又可以合成白光。约瑟夫·弗劳恩霍费尔(1787~1826年)是慕尼黑的一名磨镜师和玻璃制造工匠。他曾经设计过精密的磨床,他还改进了望远镜,并且对各种玻璃的性质十分熟悉,知道怎样加工成优质的光学仪器。弗劳恩霍费尔比较各种玻璃的光折射,让日光通过用单种玻璃做的棱镜,但他发现,由于光谱的颜色密集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一开始就做出精密比较是不可能的。所以弗劳恩霍费尔拟定了方案,依靠这个方案进一步扩展光谱。结果,弗劳恩霍费尔线诞生了。太阳光谱的颜色不是没有间隙的和连续的,从光谱上看到的是无规则地有窄谱线分布。这就是弗劳恩霍费尔线。弗劳恩霍费尔认为,“这些谱线证明被分解的白色日光的成分,并非是由不同折射力的连续光谱组成,而且证明光来自一定的颜色层次,因此暗线是光谱中的间隙,这些间隙与缺少的光相应,假使这个光谱每次都是由日光通过同一材料制作的棱镜产生的话,这些谱线就会始终处在光谱的同一部分,次序和位置相同,密度和明暗相同。如果材料不同,数量、次序、明暗度也没有变化,但是谱线之间的相互距离却有不同”。人们历来都认为太阳与其他恒星是同一光种,但弗劳恩霍弗尔发现恒星光谱与太阳光谱不同。这下引发了一项重要研究,即光谱分析。光谱分析是19世纪的重大科学成就,由于光谱分析,使得化学家可以指出微小元素的情况,而天文学家也开始走向天文物理。至于冶金、工程等方面,也可以精密地确定出微量物质从而断定质量与事故。当时人们利用的是元素、原子与光的关系,而为什么它们能保持发光并且颜色各不相同呢?19世纪的人们是不知道的,这是原子物理学的范围了。今天实验室里的“本生灯”,是科学家本生发明的一项技术性工具,是一种有充分空气供应的煤气灯。由于空气供应很充分,这种火焰几乎没有颜色,而且热量很高,十分有助于观察颜色。德国的化学家本生(1811~1899年)与他的同事克希霍夫(1824~1887年)利用这种灯研究了很多元素的燃烧发光。他们用铂金丝将各种盐类慢慢靠近火焰,就可以观察到盐类上燃烧的蒸气光谱。“我们面前的这些现象,属于人造的最辉煌的光学现象。现在我们只看到与燃烧的盐相应的光谱,这种光谱以最大的光泽出现,而在以前的实验中,光谱的最大特点被酒精光所遮蔽”。本生与克希霍夫断定金属有其特殊的焰色反应。为了进一步使不易熔解的金属化合物呈现焰色反应,他们二人还利用了电火花,因为电火花提供的火光很强。白炽的固体光谱是连续的。由于元素的光谱与其含在哪种化合物中无关,那么检验某种元素的一种好方法就是焰色反应。在检验中,一种化合物的各种元素的光谱不会相互干扰或影响。但主要的是,本生和克希霍夫提供的验证方法显示了极大的灵敏度。本生描述说,在一次实验中,三百万分之一毫克的钠已经足够获得一个清晰的光谱了。运用光谱分析,人们不久发现了在研究中一直被忽视了的一些化学元素,因为它们只是出现在极微量的分布中。像铷和铯,就是本生通过焰色发现的。后来通过光谱,又发现了铟、镓、钪的存在。未知化合物的成分也可以通过光谱分析确定。弗劳恩霍费尔曾经观察到,太阳光谱的两条暗线刚好处在实验室实验中钠光谱的明线位置上。莱昂·富科和本生以及克希霍夫是这样解释的:如果亮光落在较不亮的钠蒸气上,那么就会出现“钠线的逆变”。光谱中,原来明线的位置到现在比其余部分暗。使用相应的实验方法,其他化学元素的光谱线也有同样的情况。其原因是什么呢?发光的气体和蒸气吸收它们自己放射的颜色。除了发光体的光引起的发射光谱外,还有吸收光谱。光通过发光的气体和蒸气时,就产生了吸收光谱。这时,吸收光谱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发射光谱的“反面”。吸收光谱中属于某一元素的暗线所处的位置,恰好是没有吸收时发射光谱的明线所处的位置。
2023-09-10 16:15:521

色谱和光谱有哪些区别?

光谱是用光栅或棱镜可以把光按波长展开,获得光按波长(或频率)成分和强度分布的记录。早在17世纪,牛顿就发现了日光通过三棱镜后的色散现象,并把实验中得到的彩色光带叫做光谱。按波长区域不同,光谱可分为红外光谱、可见光谱和紫外光谱;按产生的本质不同,可分为原子光谱、分子光谱;按产生的方式不同,可分为发射光谱、吸收光谱和散射光谱;按光谱表观形态不同,可分为线光谱、带光谱和连续光谱。      每种原子都有其独特的光谱,犹如人们的“指纹”一样各不相同。它们按一定规律形成若干光谱线系。因此可以根据光谱来鉴别物质和确定它的化学组成.这种方法叫做光谱分析.光谱分析在科学技术中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太阳内部发出的强光经过温度比较低的太阳大气层时产生吸收光谱.仔细分析这些暗线,把它跟各种原子的特征谱线对照,人们就知道了太阳大气层中含有氢、氦、氮、碳、氧、铁、镁、硅、钙、钠等几十种元素。 又如,复色光经过色散系统(如棱镜、光栅)分光后,按波长(或频率)的大小依次排列的图案。例如,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形成按红、橙、黄、绿、蓝、靛、紫次序连续分布的彩色光谱。红色到紫色,相应于波长由7,700—3,900埃的区域,是为人眼所能感觉的可见部分。红端之外为波长更长的红外光,紫端之外则为波长更短的紫外光,都不能为肉眼所觉察,但能用仪器记录。色谱法,又称色层法或层析法,是一种物理化学分析方法,它利用不同溶质(样品)与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作用力(分配、吸附、离子交换等)的差别,当两相做相对移动时,各溶质在两相间进行多次平衡,使各溶质达到相互分离。它的英文名称为:chromatography这个词来源于希腊字chroma和graphein,直译成英文时为color和writing两个字;直译成中文为色谱法。但也有人意译为色层法或层析法。在色谱法中,静止不动的一相(固体或液体)称为固定相(stationaryphase);运动的一相(一般是气体或液体)称为流动相(mobilephase)。柱色谱(Columnchromatography)为向玻璃管中填入固定相,以流动相溶剂浸润后在上方倒入待分离的溶液,再滴加流动相,因为待分离物质对固定相的吸附力不同,吸附力大的固着不动或移动缓慢,吸附力小的被流动相溶剂洗下来随流动相向下流动,从而实现分离。纸色谱(Paperchromatography)以滤纸条为固定相,在纸条上点上待分离的混合溶液的样点,将纸条下端浸入流动相溶剂中悬挂,溶剂因为毛细作用沿滤纸条上升,样点中的溶质从而被分离。(图片就是纸色谱法。)薄层色谱(Thin-layerchromatography)是在玻璃板上涂以固定相涂层,然后点样,下端浸入溶剂,同样自下而上分离。常用于探索柱色谱实验条件,溶剂和固定相的选择等。常用固定相有石膏、氧化铝、蔗糖、淀粉等,常用流动相为水、苯等各种有机溶剂。色谱法的分类方法很多,最粗的分类是根据流动相的状态将色谱法分成四大类。
2023-09-10 16:16:032

分子光谱是如何产生的?

分子光谱是分子中电子能级,振动和转动能级的变化产生的,表现为带光谱。属于这类分析方法的有,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UV-Vis),红外光谱法(IR)分子荧光光谱法(MFS)和分子磷光光谱法(MPS),核磁共振与顺磁共振波谱(N)等。样品本身被激发,然后回到基态,发射出特征光谱。发射光谱一般没有光源,如果有光源那也是作为波长确认之用。在测定时该光源也肯定处于关闭状态。吸收光谱都有光源,测定时光源始终工作,并且光源、样品、检测器在一直线上。如果不在一直线上,则可能是荧光光谱。扩展资料分子的电子状态分子的内层电子在各原子核周围组成封闭的电子层,与原子未结合成分子的情况一样,但分子的外层电子则处于它们的联合电场中运动,分子的电子态决定于这些外层电子。分子的电子—振动—转动光谱分子中电子状态发生变化所产生的光谱称为分子的电子光谱。由于电子能级变化时,振动、转动状态都要发生变化,因此称电子光谱为电子—振动—转动光谱。分子光谱提供分子内部信息的主要途径,根据分子光谱可以确定分子的转动惯量、分子的键长和键强度以及分子离解能等许多性质,从而可推测分子的结构。分子光谱学曾对物质结构的了解和量子力学的发展起了关键性作用;而现在,分子光谱学的成果对天体物理学、等离子体和激光物理学有着极重要的意义。光谱学在应用领域中的迅速发展,对医学、环保、化工和能源研究等都有显著的影响; 特别是电子和激光光谱学技术大大挖掘了光谱学的分析潜力。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分子光谱
2023-09-10 16:16:191

光谱在天文学中有哪些应用和前景

目前判断星系光源的距离,主要依靠的还是三角视差法,或者说光谱分析。也就是在两个不同的观测位置对光源进行观测,根据观测角度的夹角就能计算出光源远近。如果该星系距离确实太远了,以至于视差接近平行无法计算距离时,就需要根据造父变星或谱线红移来计算了。不同的天体距离要有不同的方法,摘抄如下:天体测量方法2.2光谱在天文研究中的应用人类一直想了解天体的物理结构、化学性状。这种愿望只有在光谱分析应用于天文后才成为可能并由此而导致了天体物理学的诞生和发展。
2023-09-10 16:16:411

「光谱小知识」多光谱与高光谱的区别?

光谱分析作为自然科学分析的重要手段,常常用来检测物体的物理结构、化学成分等指标。 图像光谱测量是结合了光谱技术和成像技术,将光谱分辨能力和图形分辨能力相结合,造就了空间维度上的面光谱分析,也就是现在的多光谱成像和高光谱成像技术。 多光谱和高光谱是具有类似技术的光谱成像类型,应用方向也是非常相似,所以很多人分不清哪种是高光谱?哪种是多光谱? 那么 多光谱和高光谱的区别 究竟在哪里? 第一、波段数不同 多光谱图像通常指3到10个波段;高光谱图像可能有数百或数千个波段。 第二、光谱分辨率差异 多光谱的光谱分辨率较差,由于波段较宽,能够捕获的数量也相对较少;而高光谱由更窄的波段(10-20 nm)组成,具有较高的光谱分辨率,可以检测物体的光谱特效,可提供更多无形的数据。 第三、信息量差别 多光谱图像的信息含量较低是阻碍其持续发展的一大原因,高光谱信息量丰富,具有较大的应用开发空间。 第四、复杂程度不同 由于波段数量的限制,多光谱复杂性较低,更容易理解和应用,而高光谱则需要较多工作来处理。 第五、图像特征不同 高光谱可以呈现每个波段的数百个点,可以观察更多的细节,而多光谱则没办法实现。 第六、相机差异 高光谱相机可以测各种不同波长,覆盖红外线、紫外线区域的部分,而多光谱只能分离特定波长。 第七、成本不同 多光谱只需要收集几个光谱带,技术并不复杂,购买和维护成本较低,而高光谱的技术特性就要求更好、更多的技术来支持,成本较高。 第八、像素合成差异 多光谱是离散的样本光谱,每个像素可能有4到20个数据点而已,而高光谱的每个像素都是一个连续或者完整的光谱。 第九、处理方式不同 多光谱处理有限的图像,而高光谱处理的是光谱和图像,能够呈现更多维度。
2023-09-10 16:17:021

原子能级的spdf什么意思 为什么用这几个字母 完全没规律啊

锐线系(sharp)nS→2P主线系(principal)nP→2S漫线系(diffuse)nD→2P基线系(fundamental)nF→3D这种记法来源于光谱学的术语。光谱分析是研究原子分子结构的重要手段。以上线系分别是从轨道量子数l=0,1,2,3的轨道跃迁产生的,故以首字母s,p,d,f来命名这些轨道。由于这个新概念不同于古典物理学中的轨道想法,1932年美国化学家罗伯特·马利肯提出以“轨道”(orbital)取代“轨道”(orbit)一词。原子轨道是单一原子的波函数,使用时必须代入n(主量子数)、l(角量子数)、m(磁量子数)三个量子化参数,分别决定电子的能量、角动量和方位,三者统称为量子数。每个轨道都有一组不同的量子数,且最多可容纳两个电子。S轨道、p轨道、d轨道、f轨道则分别代表角量子数l=0, 1, 2, 3的轨道,表现出如右图的轨道形状及电子排布。它的名称源于对其原子光谱特征谱线外观的描述,分为锐系光谱(sharp)、主系光谱(principal)、漫系光谱(diffuse)、基系光谱(fundamental),其余则依字母序命名(跳过 j)。在原子物理学的运算中,复杂的电子函数常被简化成较容易的原子轨道函数组合。虽然多电子原子的电子并不能以“一或二个电子之原子轨道”的理想图像解释。它的波函数仍可以分解成原子轨道函数组合,以原子轨道理论进行分析;就像在某种意义上,由多电子原子组成的电子云在一定程度上仍是以原子轨道“构成”,每个原子轨道内只含一或二个电子。扩展资料能级分裂:在多电子原子中,当价电子进入原子实内部时,内层电子对原子核的屏蔽作用减小,相当于原子实的有效电荷数增大,也就是说电子所受到的引力增大,原子的体系能量下降,所以由此可以容易得出。当主量子数n相同时,不同的轨道角动量数l所对应的原子轨道形状不一样,即当价电子处于不同的轨道时,原子的能量降低的幅度也不一样,轨道贯穿的效果越明显,能量降低的幅度越大。s,p,d,f能级的能量有大小之分,这种现象称为“能级分裂”,屏蔽效应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核外电子间静电力的相互排斥,减弱了原子核对电子的吸引:s能级的电子排斥p能级的电子,把p电子“推”离原子核,p、d、f之间也有类似情况总的屏蔽顺序为:ns>np>nd>nf因为离核越远,能量越大,所以能量顺序与屏蔽顺序成反比能量顺序为:ns<np<nd<nf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原子轨道
2023-09-10 16:17:111

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各是做什么的?有什么区别?

红外光谱:1、研究分子的结构和化学键,2、力常数的测定和分子对称性的判据3、表征和鉴别化学物种的方法。·紫外:1、测定物质的最大吸收波长和吸光度,2、初步确定取代基团的种类,乃至结构。紫外光谱只是一个初步的分析,还要借助其他方法如红外核磁质谱等,仅靠紫外光谱就解析化合物结构式相当困难的。·二者完全不同,全是区别。红外的应用范围比紫外广
2023-09-10 16:17:344

光谱如何和波长扯上关系呢?红色波长最长如何理解呢?

光也是一种电磁波,所以有时将光称作光波,光有一定的传播速度,不同的光有不同的频率(对应不同的波长),当不同波长的光波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在一起的时候,称作“光谱”,犹如按不同音符排列成“乐谱”一样。人们观察到天空中出现的彩虹都是按一定的规律排列,在我国,这个不同颜色顺序排列是“红橙黄绿青蓝紫”,实验证明这个顺序就是太阳光的光谱,进一步探索知道太阳光这个可见光谱顺序是按照不同波长(不同颜色)的光,从波长最长到波长最短的顺序排列,所以说红色的光波长最长;或者说,可见光光谱中,我们已经把波长最长的光的颜色叫做红色,最短的叫做紫色。“红色的波长最长”这句话只在可见光部分成立,因为所谓“红外线”,就是比红色光波长更长的光线,不过它不能被我们肉眼所能看见罢了。
2023-09-10 16:17:451

通过光谱分析能够认识恒星的哪些物理特性

温度,距离,速度
2023-09-10 16:18:203

6月1日儿童节的来历

儿童节的来历  每当“六一”国际儿童节的时候,孩子们都兴高采烈地欢度着自己的节日。那一张张笑脸,一阵阵歌声,都充满了幸福和快乐。但是你是否知道这“六一”节的来历?是否知道当年确定儿童节的时候,是因为世界上有无数的少年儿童在战争中被夺去了幼小的生命。 1949年12月,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在莫斯科举行会议。会上,中国 和世界各国劳动妇女代表,揭露了帝国主义和各国反动派迫害儿童的罪行。为了保障全世界各国儿童的生存权、保健权、教育权等基本权利,会议规定了每年的6月1日为国际儿童节。1949年12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发布通令,规定“六、一”国际儿童节为中国儿童的节日。 六一国际儿童节是全世界儿童的节日,也是全世界爱好和平,为争取儿童生存、健康和受教育的权利而斗争的日子。1925年,“国际儿童幸福促进会”举行第一次国际大会,发表了有关儿童福利问题的原则以后,一些国家先后有了儿童节的规定,如美国定为10月31日,英国定为7月1日。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各地经济萧条,成千上万的工人失业,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儿童的处境更糟,有的得了传染病,一批批地死去;有的则被迫当童工,受尽折磨,生活和生命得不到保障。为了给全世界儿童争取生存、保障和受教育的权利,加强各国儿童的友谊,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于1949年11月在莫斯科召开了执委会,正式决定6月1日为国际儿童节。 我国儿童节,早期为每年的4月4日,是1931年根据中华慈幼协会的建议设立的。新中国成立后,劳动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广大少年儿童也成了国家的小主人,为了培养广大儿童的国际主义思想,1949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发出通令,废除旧的“4u20224”儿童节,将6月1日作为我国的儿童节。与“六一”国际儿童节统一起来。从此,每年的这一天,全国少年儿童都要举行各种活动,欢庆自己的节日。许多公共娱乐场所特地为孩子们免费开放,各机关、团体、企业在这天还向本单位职工的子女和幼儿园的小朋友馈赠礼物,这是孩子们最愉快的一天。   为切实保障儿童健康成长,中国立法、司法、政府各有关部门以及社会团体都建立了相应的机构。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内分别设有负责妇女儿童保障的立法和监督机构。国务院下设的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负责协调和推动政府有关部门做好维护儿童权益的保障工作,为儿童办实事。
2023-09-10 16:13:1010

关于升压电路,原来的移动电源是3.7V-5V,现在想加一个升压模块将5V升到12V。

你的问题不是很明了,叫人怎么解答呀。你需要改善的是哪个指标。你电喇叭的具体参数是什么?
2023-09-10 16:13:104

为什么说形式逻辑就是演绎逻辑?

  形式逻辑(formal logic)是研究演绎推理及其规律的科学,包括对于词项和命题形式的逻辑性质的研究、思维结构的研究与必然推出的研究,它提供检验有效的推理和非有效推理的标准.它总结了人类思维的经验教训,以保持思维的确定性为核心,用一系列规则、方法帮助人们正确地思考问题和表达思想,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必要工具,是人类认识发育到一定阶段后出现思维方法.康德首先使用了这个术语.   形式逻辑的研究方法 形式逻辑研究的推理中的前提和结论之间的关系,是由作为前提和结论的命题的逻辑形式决定的,而命题的逻辑形式(简称命题形式)的逻辑性质则是由逻辑常项决定的.要弄清逻辑常项的性质,系统地揭示推理规律,就要通过建立逻辑演算,进行元逻辑的研究.研究元逻辑的方法是形式化的公理方法.   形式逻辑的规则 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和理由充足律.这四条规律要求思维必须具备确定性、无矛盾性、一贯性和论证性.   形式逻辑的缺陷与超越   人的思维由其内容与形式构成.而形式逻辑企图在不考虑思维内容的情况下通过把握思维的形式来了解思维的全貌,这显然是不可能的.这种企图遭遇了东西方两方面的批判.   东方是战国时期的名家学派,代表人物有惠施、公孙龙、桓团、魏牟,他们通过将逻辑的内容替换为极限情景或是加入时空、运动(静止)、观察者、范畴等因素来大大复杂逻辑的内容,即使用极限情景和复杂情景来使得当时的形式逻辑破产.其原理在于,形式总有一定的承载量,若内容超过了形式所能承受的限度,那么原有的形式就会崩坏,随之而来的是新的与新内容相适应的形式.但是由于哲学上的幼稚,导致他们在形式逻辑的废墟上建立起来的是诡辩论——他们由可能的发现者蜕变为纯粹的破坏者.西方则是黑格尔,他将逻辑研究地重心转向逻辑的内容,从而建立起了辩证逻辑.   名家没有像黑格尔那样依照内容去建立逻辑,而是通过操纵内容把形式逻辑搞垮了就满意了.他们以辩论为乐,把对手说糊涂了,他们就高兴了.于是,他们就不能避免诡辩的诱惑.黑格尔则在批判形式逻辑的时候同时着手建设新的逻辑.另外,就批判对象而言,当时中国的形式逻辑的发育程度还不高,其主张带有破碎性,这就导致名家在批判过后所能给出的是一个个孤立的诡辩命题.而黑格尔所批判的形式逻辑是系统的,若要使批判成功,则需要找到一种同样系统的逻辑来替代之,而不是玩弄几个命题.自然,黑格尔的辩证逻辑也是也还有缺陷.比方说绝对精神只否定自身两次——为什么没有第三次否定呢?此外由于对形式逻辑批过了头,导致辩证逻辑停留在纯粹思辨的层面上.这些唯心辩证法所遗留的问题,终于在唯物辩证法这里得到了解决.   [编辑本段]二.发展历程   形式逻辑已经历了2000多年的历史,19世纪中叶以前的形式逻辑主要是传统逻辑,19世纪中叶以后发展起来的现代形式逻辑,通常称为数理逻辑,也称为符号逻辑.   传统逻辑   传统逻辑通常把命题分为直言命题、选言命题和假言命题,并研究这几种命题的形式和推理形式.传统逻辑还包括关于矛盾律和排中律等逻辑规律的理论,以及有关词项的理论.   形式逻辑在欧洲的创始人是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的建立了第一个逻辑系统,即三段论理论.其论述形式逻辑的代表作有《形而上学》和《工具论》.继亚里士多德之后,麦加拉-斯多阿学派逻辑揭示出命题联结词的一些重要性质,发现了若干与命题联结词有关的推理形式和规律,发展了演绎逻辑.而古希腊的另一位哲学家伊壁鸠鲁则认为归纳法是唯一科学的方法.中世纪的一些逻辑学家,发展和丰富了形式逻辑.到了近代,培根和约翰·缪勒则进一步发展了归纳法.   在中国,形式逻辑的产生基本与欧洲同时.代表学派有墨家与名家,此外还有儒家的荀子.有意思的是,墨家研究逻辑为的是找到逻辑的原则,而名家为的是建立诡辩体系.墨家对于逻辑的认识集中体现在《墨经》中,该书对于逻辑已有了系统地论述.例如它区分了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提出“大故(充分条件),有之必然,无之必不然”与“小故(必要条件),有之不必然,无之必不然”.而名家的惠施则提出了“合同异”的诡辩原则,目的是取消概念的边界.与惠施相反,同属名家的公孙龙则提出了“离坚白”的诡辩原则,认为任何独立的概念都有且只能有单一的属性.名家提出了许多诡辩命题,例如“白马非马”、“鸡有三足”、“孤犊无母”、“连环无扣”、“白狗黑”以及“今适越而昔来”等等.   显然,名家此种“开倒车”的研究方法是中国特有的,它能够建立其诡辩体系恰恰表明当时逻辑发育的水平很低,有着大量漏洞——因此名家才有机可乘.不过,名家此举也使得这些漏洞得到了充分的暴露,为后人的研究提供了垫脚石——若要发展逻辑,就必须去克服名家的诡辩命题.此外,名家的诡辩命题中也有合理因素——有的确实击中了形式逻辑的要害,这就意味着,除了形式逻辑之外,还有其他逻辑.最后,名家的部分命题里,可能含有合理的关于自然界以及人的认知过程的认识.比如一个命题是“天下之中央,燕之北越之南”,这个命题若要成立,则必须以“地球是圆的”作为前提.在当时天圆地方的“盖天说”占主导的情况下,名家能有这样的认识是不易的.再有一个命题是认为“飞鸟未尝动”,若做正解,应该是名家认识到我们对于“运动”的直观概念是建立在将归纳了两次静止的认识的基础之上的.当时能做出这些判断实在不容易,可惜这些认识都是以诡辩的形式出现的.   此后,形式逻辑在中国的发展基本陷入了停滞.   在古印度,公元前四世纪时,胜论派和正理派开创了因明学,至六世纪时陈那将其完善,称新因明学.因明学,即形式逻辑.   数理逻辑 它是现代形式逻辑.之所以称为数理逻辑,一方面是由于在研究中广泛地使用了人工的符号语言,并发展为使用一种形式化的公理方法,同时也应用了某些数学的工具和具体的结果;另一方面则是由于现代形式逻辑的发展受到数学基础研究的推动,特别是受到深入研究数学证明的逻辑规律和数学基础研究中提出来的逻辑问题的推动.数理逻辑之所以又被称为符号逻辑,是由于它使用人工的符号语言.数理逻辑的创始人是G.W.莱布尼兹.莱布尼兹提出建立“普遍的符号语言”、推理演算和思维机械化的思想.尽管莱布尼兹本人并没有实现他所提出的目标,但数理逻辑的发展却逐步(还没有全部)实现了莱布尼兹的理想.G.弗雷格在1879年发表的《概念语言》一书中,建立了第一个一阶逻辑体系.19世纪70年代,G.康托尔创立了集合论.集合论,特别是第一个一阶逻辑体系的建立,是形式逻辑的发展进入现代阶段的标志.   [编辑本段]三.对形式逻辑的曲解与再认识   20世纪30至40年代,苏联曾把形式逻辑当作形而上学来批判,并把辩证法当作惟一科学的逻辑.讲辩证法一定要批判形式逻辑.在此影响下,当时中国也有人“宣判”了形式逻辑的“死刑”.不过在1949年前这种全盘否定形式逻辑的思潮在中国还不属主流思想.1949年到1950年间这种思潮也成为中国的主流思想.   1950年斯大林的《马克思主义和语言学问题》发表后,中国才为形式逻辑“平反”.然而“平反”并不彻底,跟苏联一样,形式逻辑仍带有“初等逻辑”的帽子,而“高等逻辑”自然非辩证法或辩证逻辑莫属.否定、贬低形式逻辑不仅阻碍了逻辑科学的发展,而且造成诡辩盛行的恶果.黑格尔曾十分轻蔑地评论过莱布尼茨的数理逻辑设想.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后才冒出来的数理逻辑(第一个数理逻辑系统是费雷格于1879年提出的),在20世纪50年代初被视为帝国主义时代为垄断资产阶级服务的伪科学.   1961年代才开始突破苏联50至60年代逻辑教材的某些框框,清除了苏联教材散布的种种常识性错误.   [编辑本段]四.形式逻辑与其他逻辑间的关系   形式逻辑之外的逻辑   逻辑,是对思维过程的抽象.研究逻辑的目的是要在思维的层面上弄清楚得到结论的原因.从这个研究任务上来看,凡是具有得出结论的作用的思维过程,都是逻辑过程.据此,人的逻辑应分为三大类,即朴素逻辑、工具逻辑(包括称名逻辑、形式逻辑、表象逻辑)和辩证逻辑.   形式逻辑与朴素逻辑   相较于朴素逻辑,形式逻辑的缺陷在于无法解释部分生活事件,也无法解释不符合形式逻辑本身的逻辑的来源.具体例子是,这样的语言结构“连……(名词A)我都不认为……(形容词Z),那么……(名词B)还会是……(形容词Z)吗?”形式逻辑就是不能解释的.而朴素逻辑则可解释为:大前提“A比B更Z”,小前提“A不是Z”,结论“B更不Z”.究其原因,在于形式逻辑不承认表述对比关系的句子可以当作三段论的命题,因此使得其不能解释朴素逻辑中的“对比”过程. 此外,朴素逻辑中的“虚设”、“浸染”、“替代”、“赋色”、“逆向解释”、“近解释”以及“类比”等逻辑过程在形式逻辑看来都是无法理解的,但它们在生活中又是存在的.虚设,例如我们假设有外表全然均匀的绳子,则这个绳子可用于提取质量无穷大的物体.在这里,若按照形式逻辑的观点来看,由于前提假设是背离客观事实的,所以这个逻辑过程就是全然没有意义的.但是正是各种各样虚设的情景在影响着人的行动.物理上的各种极限就是虚设,比如绝对零度.它是不可能达到的,但是并不因为其不可能达到就否认绝对零度的意义.   浸染,例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种想法,尽管大家都知道是有问题的,但是却总是不能避免在考虑问题的时候落入这种俗套.比方说,成绩好的学生一定什么都好——尽管谁都知道这是有问题的,但是评价三好生的时候,有多少班级可以避免这种俗套呢?若形式逻辑是绝对的,那么这种情况就是不可能出现的. 替代,例如“我觉得好的东西,别人也觉得好”或是反过来“对别人有用的东西,对我也会有用”.再有,则是两种表述的否定形式——无非是建立在“我和别人不可替代”这个前提之上,无非是替代的反向使用.其实,到底好不好、有用与否,要试了才知道,那么能不能说替代这种朴素逻辑就没有用呢?不能.因为“替代”起到的是动机的作用,例如当我断定“我觉得好的东西,别人也觉得好”的时候,我就会用言行来促使别人也去使用那个东西.而形式逻辑根本不可能承认替代的价值,因为这在形式逻辑看来是属于偷换概念、东拉西扯的事情.   赋色,例如一个音乐家,一个会画家,一个雕塑家,看到同一个艺术事件,会被其认知为不同的概念客体,分别是旋律、颜色、空间.这实际上是这三类艺术家在用自己本身所具有的属性来“涂抹”同一个事件后所得出的结论,他们给客观世界以自己认定的“色彩”.用形式形式逻辑来分析问题本身就是一个赋色过程,但是其显然觉察不到这一点.   逆向解释,即用时间次序上后发生事件来解释先发生的事件.我们说,汪精卫是个阴谋家,在于他前期追随并保卫孙中山,后期当了汉奸.之所以能说他是阴谋家,就要求逆向解释——用其后来汉奸的事实来解释其先前的“良好表现”.用形式逻辑一贯性的观点来看,汪精卫由“好人”变成了“坏人”就是全然不可解释的.   近解释,例如我们走进房间,看到一个人坐在一张桌子面前,桌子上放着一瓶水.我们会自动把这瓶水的主人假定为那个人,理由就是两者靠近.这是物理上的接近引起的近解释.还有关系上的接近引起的近解释,即如果初中生的算术不好,初中的老师可能会假设,该生小学老师的教法有问题.理由就是“该生是那个(小学)老师教出来的”,两者有关系.最后则是相似性引起的近解释.包括物理相似与概念相似.物理相似,例如了解了金属钠的特性,对于金属钾的特性就可以做猜测,理由是两者同属一个主族.概念相似,比方说“朴素辩证法”、“唯心辩证法”、“唯物辩证法”三者有什么区别?对于没有专门学过的人,解释这些词语的时候就是用他最了解该类词语中的一个,加上被解释对象的形容词的含义,来给出定义.形式逻辑自然不能承认近解释,因为这属于瞎猜乱说的范畴.但上述现象的存在证明了形式逻辑的相对性.   类比,即打比方是生活中常用的逻辑,同时也是朴素哲学一般的立论方法.它自然是有漏洞的——番茄和苹果不是同一个东西,怎么能“比”呢?按照形式逻辑的观点来看,这是全然不可接受的.但是这却是常见的逻辑现象.   朴素逻辑应该还有其他的逻辑过程.自然,朴素逻辑也有其局限性,即它能解释任何事情,因此无法排谬.也就是说,在朴素逻辑里,就没有“错误的逻辑”这种概念.这显然是不正确的.   朴素逻辑是自发的、不系统的逻辑过程.自发,就在于很多时候,我们在使用着朴素逻辑,但是却没有意识到.不系统,即朴素逻辑的具体过程可以单独存在.我可以用逆向解释来分析这个问题,再用对比的方法来分析另一个问题,而全然不用考虑两个问题是否有关,以及这种“差别对待”是否合理.朴素逻辑支撑着我们大部分的日常生活,同时,显然这种逻辑会不断地制造错误.此时,工具逻辑就登场了.   形式逻辑与工具逻辑   工具逻辑是自觉的系统的逻辑.它很清楚其任务是对思维进行梳理、改正、引导,其目的是明确的.再有则是工具逻辑的原则是不能单独地存在的,有一条原则,其他的原则是其必然推出.之所以说它是工具,在于它的机械与刻板,且处于各种形式的对立情况下的双方都可以使用它来为自己自圆其说——它本身不具备价值,只能体现其使用者的价值取向.   对于工具逻辑能否全面解决朴素逻辑所带来的问题,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原因在于工具逻辑全然否定或是不考虑朴素逻辑,也就是说,它对朴素逻辑否定过度了.这种过度否定导致工具逻辑不能彻底清理朴素逻辑中的错误,不能甄别朴素逻辑中的正确成分.其次,工具逻辑本身是由三个矛盾的子范畴构成,即称名逻辑、形式逻辑与表象逻辑.这就导致工具逻辑不能以一个统一的标准来梳理朴素逻辑.若依照系统化的程度来说,朴素逻辑是基础的,工具逻辑是相对高级的.朴素逻辑与工具逻辑构成矛盾.他们之间斗争的一面不必多说,联系的一面则是称名、推理、表象加工三者在朴素逻辑中都可找到对应的行为.在朴素逻辑里,称名就是叫出“XX”的名字,说说它的内容,推理就是“猜”,表象加工就是幻想.这些具体的内容在朴素逻辑里是很一般的事情,但是在下一阶段的逻辑里,却都自成体系了.   在此先对称名逻辑进行一些介绍.   按照认知的串行形式与并行形式的观点来看,称名逻辑是转换逻辑.它实现串行思维(如语言加工)与并行思维(如表象加工)间的转换——将串行思维的结论展开,将并行思维的结论点化.它担负着对客体进行直接识别的功能,将处于潜意识的朦胧认识或是观念之外的实在物概念化至意识层面的功能,并为形式逻辑与表象逻辑提供严格的素材(确切的起点),同时又要对形式逻辑与表象逻辑的结论进行再加工,再次开始称名.   称名逻辑要求所得出的名称或是属性与相应的前提以及称名的对象范畴相一致——在形式上,反对在同一个前提下,违反概念与范畴一一对应的情况,违反概念间单一形式的从属关系的情况;在内容上,反对称名过度或是称名不足而导致的概念范畴与对象范畴显著地不一致.具体来说,比如实在的香蕉被叫做“香蕉”与“菠萝”,概念的“番茄”对应实在的番茄与哈密瓜,概念的“粉笔”既对应粉笔本身还对应实在的物质,以及黑色的马叫做“马”白马则不是“马”等诡辩的情况都是称名逻辑所反对的.   称名逻辑的操作过程是对属于一定范畴的事物进行命名与描述.命名,是把范畴本身当作一个不可分割的元素进行命名(元素命名).描述,是把范畴本身当作描述的疆界来描述范畴本身所具有的属性(属性描述).在元素命名的过程中,涉及命名精度的问题.比如一棵榉树,一般的人看见了,说“有一棵树”就可以了.但是搞植物的人,就可以说出是属于什么种属的哪种榉树.元素命名要使其元素的名称与精度的要求相一致.属性描述,则涉及描述的前提范畴的问题(注意,是描述的前提范畴,不是描述的对象范畴).由于一个范畴的属性是举之不尽的,因此就需要对描述行为本身加以限制.例如要求谈谈你自己,可能会不好说,因为可以说的东西太多了,而且一旦说起来,如条件允许是可以说到生命终止的那一刻的.所以就要限定“说”本身,比方说,要求你在“XX方面”谈一谈你自己.   在用称名逻辑给出了事物的属性或名称之后,它能够做的仅仅是在属性与名称之间进行转换.这种转换,就是称名逻辑的归纳与演绎——由名称向属性转换,就是演绎;由属性向名称转换,则是归纳.   总之,在称名逻辑将一个事物描述为一个点(元素命名)或是许多条线(属性描述)之后,若要对“点”或“某一条线”进行继续加工,就要用到形式逻辑,若要对若干条线组成的面这个整体进行加工,则需要表象逻辑.这就是称名逻辑之所以是另外两种逻辑的起点的原因了.之所以说“严格”,乃是由于表象逻辑与形式逻辑并不会像称名逻辑那样自觉考虑自己的起点的性质是什么.也就是说,这两类逻辑对于其起点是跟着感觉走,觉得什么是对的,就以什么作为起点.例如费尔巴哈,他认为人是纯粹自然的生物,又认为人有超自然的价值与习性——他对于“人”的称名是混乱的.于是,在他的人本机械唯物论里,就既承认物质第一性,又承认是人的意识创造了历史与社会,还提出了纯粹只有“爱”这个属性的神.他就是称名的工作没有做好,然后用形式逻辑一杆子捅到底,就形成其机械唯物论.形式逻辑最怕的就是矛盾,但是形式逻辑所催生的哲学之一——机械唯物论却是充满了不能自圆其说的东西的.   这里再简单说一下表象逻辑与形式逻辑.表象逻辑是并行逻辑,其要求人同时把握并操作多个属性.运用这种逻辑的人,会说其脑袋里有一幅图,或是他在脑袋里搬运、翻转、修改某个“物品”.艺术创作、图纸任务、空间任务以及顿悟式的学习过程都是离不开表象逻辑的.形式逻辑是串行逻辑,其本质是直线式的推导,其任务在根本上是对某个属性进行深度加工.其逻辑的每一项只能由单一的内容,至少是没有矛盾的内容构成.   接下来,我们就可以看看形式逻辑与称名逻辑和表象逻辑相比有什么差异了.与称名逻辑相比,形式逻辑的直接动力是逻辑的规则与要求,称名逻辑的直接动力则依赖于“发现”.在语言功能上,称名逻辑提供语言的齿轮,形式逻辑使之运转起来.形式逻辑的优点是运动性,即形式逻辑是一个不断推导的过程,但称名逻辑却只能进行一次转换.形式逻辑的缺点是,由于其只能加工单一的属性,这就使得用它来把握复杂事物的时候会不可避免地带来事物属性的丢失,导致原本完整的事物变得支离破碎,原本有联系的事物变得孤立起来,甚至在意识层面上自相矛盾.形式逻辑使得称名逻辑有价值,但是却不会自觉按照称名逻辑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逻辑起点.由于起点的不严谨,这就可能产生出完全符合形式逻辑的规则的谬论.   与表象逻辑相比,形式逻辑的前进是步步为营,表象逻辑主要依赖顿悟(不知怎么地一下子就想到了,就觉得应该那样).形式逻辑是语言的、听觉的逻辑.表象逻辑则是图画的、视觉的逻辑.在语言上,表象逻辑不容易表达(需要用称名逻辑将表象转化为语言),但是形式逻辑却不存在这个问题.形式逻辑的优点是可以对事物的局部进行深度加工,缺点是无法在一个逻辑过程中既把握局部又把握整体.因此,在形式逻辑进行归纳活动的时候,往往会犯以偏概全或是用一般来推特殊的毛病.   形式逻辑的推导过程,是一个不断变换范畴的过程.他可能变到了与其起点,与之原有整体相矛盾的那边还不自知——因为它否认矛盾,所以自身矛盾了却还不知道.不过,由于起点的不严格与对整体的把握的缺失,出现这样的错误是必然的. 需要再次强调的是,形式逻辑同样可以催生哲学.除了机械唯物论,还有客观唯心主义以及神学都是形式逻辑的产物.自然,形式逻辑也生产着西方自然科学.此种形式逻辑的自然科学方法,被叫做逻辑实证主义.形式逻辑完全失灵了的形态则是繁琐哲学.有意思的是,同一个母亲的孩子相互间都是矛盾的,自身也是充满矛盾的.可这位母亲却千方百计地否认矛盾——这正应验了唯物辩证法的观点:若要掩盖矛盾,那么被“掩盖”了的矛盾将以更加光怪陆离的形式在其他方面表现出来.   不难看出,如果我们的只承认形式逻辑,那么朴素逻辑、称名逻辑、表象逻辑都将非法.但是形式逻辑本身又完成不了另外这些逻辑的任务,也就是说,形式逻辑并不是最一般的逻辑.再加上形式逻辑也不能统合其他逻辑,也就是说,形式逻辑不是最抽象的逻辑.因此,最抽象而又最一般的逻辑就登场了,即辩证逻辑.   形式逻辑与辩证逻辑   辩证逻辑的三条原则,即对立统一、否定之否定、质量互变.另外,辩证逻辑有五个维度,即原因维度(内因外因、根本原因-主要原因-次要原因)、主次维度(主次矛盾、主次方面)、一般-特殊、相对-绝对、整体-局部.三条原则与五个维度集中体现为“矛盾”的观点及分析方法.在方法上,辩证逻辑要求用全面的、发展的、联系的、矛盾的观点看待问题,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求明确讨论问题的前提范畴.主张确定的范畴下,有确定的真理.   辩证逻辑不是把矛盾封装起来,其本身就是建立在矛盾之上的——这是辩证逻辑与次协调逻辑的本质区别.辩证逻辑不是要维护一个将要崩溃的粉饰出来的没有矛盾的逻辑系统,而是把矛盾本身当做内容来研究.形式逻辑所做的正确的事情,在辩证逻辑看来,那或者是在论述量变,或者是在论述一个处于缓和状态下的矛盾,或者是在论述一般性.这种论述本身是有意义的,但是若形式逻辑要将其方法贯穿到一切领域里,由于它不兼容且无法调节处于辩证逻辑下位的其他逻辑间的矛盾,因此夸大形式逻辑不是正确的做法.   辩证逻辑除了有特有的分析方法外,还是其他逻辑的元逻辑——它调节操纵着朴素逻辑与工具逻辑.实际上,辩证逻辑与包括工具逻辑与朴素逻辑在内的非辩证逻辑构成矛盾关系.朴素逻辑中,我们可以看到“联系”、“对立”等观点.在工具逻辑里,我们可以看到整体的观点、范畴的观点、局部的观点.这些观点终于在辩证逻辑里统一了起来,并可以各司其职.   辩证逻辑并不要取消其下位逻辑.就逻辑本身来说,其本来就是在下位逻辑存在矛盾的基础上产生的.这正应验了辩证逻辑本身的一个观点,即矛盾自身推动自身发展.因为其下位逻辑存在矛盾,所以它才能也是必然出现.所以如果取消了下位逻辑,就等于取消了下位逻辑间的矛盾,那么辩证逻辑也就会失去其逻辑上的来源.但是如果说辩证逻辑的产生对下位逻辑没有影响,这显然又是一种错误.如果说辩证逻辑出现以前,下位逻辑是处在乱斗中,那么辩证逻辑出现以后,下位逻辑间的关系就变得可以解释与控制了.   不过对于具体的个人来说,由于先天后天的影响,对于具体来说的五种逻辑(朴素、称名、形式、表象、辩证)的接受情况不同.因此,若是擅长使用非辩证逻辑的人遇到了问题,不妨试试用辩证逻辑来调节一下.下位逻辑能够解决的问题,那就用下位逻辑来解决,如果不能,就要用上位逻辑来解决.相较于辩证逻辑巨大的思维工作量,有时下位逻辑能够用少量的脑细胞给出一个适当的答案.
2023-09-10 16:13: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