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主要行使哪些自治权

空城已空2022-10-04 11:39:541条回答

已提交,审核后显示!提交回复

共1条回复
onef 共回答了23个问题 | 采纳率95.7%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除了可以行使和它同级的一般国家机关的职权之外,还可以行使自治权.其主要内容如下:
  (1)行使立法权利.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生效.自治州、自治县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省或者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生效,并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2)拥有对国家有关法律的变通执行权利.对于那些不适合民族自治地方实际情况的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指示等,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可以结合当地的实际,上报上级国家机关批准,变通执行或者停止执行.
  (3)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权利.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在执行职务的时候,依照本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条例的规定,使用当地一种或者几种语言文字;同时使用几种通用的语言文字执行职务的,可以以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语言文字为主.
  (4)培养干部的权利.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根据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采取各种措施从当地民族中大量培养各级干部、各种科学技术、经营管理等专业人才和技术工人,并且要注意在少数民族妇女中培养各级干部和各种专业技术人才.
  (5)组建公安部队的权利.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依照国家的军事制度和当地的实际需要,经国务院批准,可以组织本地方维护社会治安的公安部队.
  (6)自主发展经济的权利.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在国家的指导下,自主地安排和管理地方性的经济建设事业;根据本地方的特点和需要,制定经济建设的方针、政策和计划;合理地调整生产关系,改革经济管理体制;确定本地方内草场和森林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等等.
  (7)进行贸易活动的权利.民族自治地方依照国家规定,可以开展对外经济贸易活动,经国务院批准,可以开辟对外贸易口岸;与外国接壤的民族自治地方经国务院批准,开展边境贸易.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在对外经济贸易活动中,在有些方面享受国家的优待.
  (8)管理财政的权利.凡是依照国家财政体制属于民族自治地方的财政收入,都应当由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自主地安排使用.国家在财政上对民族自治地方给予照顾性安排,过去曾经规定:财政收入多于支出的,定额上缴,上缴数额可以一定几年不变,增收部分自主安排;收入不敷支出的,由上级财政机关补助;在财政预算支出方面,民族自治地方设立的机动资金、预备费在预算中所占比例高于一般地区;在执行财政预算过程中,自行安排使用收入的超收和支出的结余资金等,现在虽已有变化,但仍体现优惠性;在执行国家税法的时候,对属于地方财政收入的某些需要从税收上加以照顾和鼓励的,可以实行减税或者免税.
  (9)自主发展文化教育的权利.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可以自主地发展民族教育,扫除文盲,举办各类学校,决定本地方的教育规划、学校的设置、学制、办学形式、教学内容、教学用语和招生办法;可以为少数民族牧区和经济困难、居住分散的少数民族山区,设立寄宿为主和助学金为主的公办民族小学和民族中学.同时,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应该自主地发展具有民族形式和民族特点的文化艺术,积极推进本地方的科学、卫生、体育等事业的发展.此外,民族自治地方可以同其他地方,包括国外,开展教育、科学技术、文化艺术、卫生、体育等方面的交流和协作.
1年前

相关推荐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属于地方性法规吗?
12354qwerty1年前1
霓霓贝贝 共回答了17个问题 | 采纳率88.2%
属于独立的法的范畴,不属于地方性法规.
地方性法规只有省所在的市及较大的市及省的人大及常委会才有权力制定.
57、关于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的立法权限,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57、关于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的立法权限,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a、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b、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有权制定单行条例
c、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制定地方性法规
d、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有权制定自治条例
wzkzrz1年前1
pten 共回答了18个问题 | 采纳率77.8%
A 为什么是A呢
因为为了防止代表被破坏, 为了维护民族的团结,贯彻爱与真实的权限, 可爱又迷人的社会主义, 我 民族自治, 我,人民代表,我们是穿梭在和谐的大会, 红洞, 红色的明天在等着我们. 汪
简述我国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的双重职能及其组成特点
funbeliev1年前1
屋瓴 共回答了11个问题 | 采纳率100%
我国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依据民族聚集和分布的特点,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至少有积极发展和消极防御的双重考虑.一方面,中国在大陆地区实行社会主义制度.这一制度的本质要求是消除两极分化,迈向共同富裕.少数民族地区由于民族习惯和地域特征,长期以农业、畜牧业或狩猎为主要生活来源,伴随一点简单的初级农产品加工业和轻工业,经济水平落后、起点低,再加上思想单纯、保守,过着靠天吃饭的简朴生活.社会主义中国要和谐发展,不仅是汉族的发展,必须考虑占据相当人口比例和领土的少数民族的共同发展.另一方面,国家统一不久,民族问题和地方势力、城乡差异问题胶着在一起,比较复杂;民族问题受到各种反对力量的煽动,民族矛盾有被全面激化的潜在危险.经历了民国,地方自治虽很快地演变为地方割据,但总也算积累了一点经验,为理想中的民主制度下的民族区域自治提供了制度实践的可能性.所以,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历来强调民族自治与区域自治的双重性,既反对绝对的民族自治(更严格区分于民族自决),也反对单纯的区域自治(区别于地方自治,以维护国家单一制的结构形式).一九四九年的《共同纲领》和一九五二年由政务院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对民族自治地方的建立、自治机关的组成、自治机关的自治权利等重要问题作出明确规定,是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最初法律依据.但是在这一制度真正被培育、建设、发展起来之前,中国建国初期奉行的“政治挂帅”以及不久后随之而来的“文革浩劫”彻底打破了这种可能性,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发展呈现两条截然不同的路径.其一是经济发达、接近汉族的地区在制度层面上几乎完全“汉化”,融入到整体的政治斗争中去;其二是经济落后、交通和信息闭塞的地区,仍然停留在历史的制度水平上,几乎和建国以前甚至更早的时期没有什么两样.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重提已经是八十年代的事了.八十年代,中国的政治、经济形势和国际格局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当时全国的工作重心逐渐转移到经济工作,在这一时期重新考虑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被赋予了更多的积极的因素.当然,煽动民族分裂的势力从来没有停止过活动,发展的观念要求以促进民族地方的经济发展来维护国家的统一.
大理州的民族法制建设也大体起步于这个时期.在一九八四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的两年后,一九八六年十一月,大理白族自治州人代会通过了《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自治条例》.在随后的近二十年里,大理白族自治州人代会陆陆续续通过了《大理白族自治州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等六项 单行条例,对保障自治州自治权利的行使,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经济发展、建立和谐社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民族自治地方的人大常委会属于什么单位
591421年前1
偶没名字行不行呀 共回答了18个问题 | 采纳率88.9%
民族自治地方的人大常委会也属于国家机关.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人大常委会是其常设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