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旗的拼音,八旗的近反义词,八旗是什么意思

八旗读音

  • 读音:bā qí
  • 注音:ㄅㄚ ㄑ一ˊ
  • 结构:八(独体结构)旗(左右结构)

八旗的意思

词语解释:

八旗bāqí

(1) 清代满族的军队组织和户口编制制度,以旗为号,分正黄、正白、正红、正蓝、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八旗。后又增建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八旗人的后代称八旗子弟,后多借指倚仗祖上有功于国而自己游手好闲的纨绔子弟

the “Eight Banner” of the Man nationality in the Qing Dynasty

引证解释

⒈ 清代满族户口以军籍编制,分正黄、正白、正红、正蓝、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八旗。正白、正黄、镶黄为上三旗(亦称内府三旗),隶属亲军,其余五旗为下五旗。 清初将归附之蒙古、汉人,又编为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八旗官员平时管民政,战时任将领。旗民军籍为世袭。参阅《清文献通考·兵一》、 清昭槤《啸亭杂录·八旗之制》。

⒉ 对清军和满族的称呼。

清昭槤《啸亭杂录·太宗伐明》:“帝率八旗劲旅抵燕,围之匝月。”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颁行诏书》:“誓屠八旗,以安九有。”
萧红《小城三月》:“她们是八旗人,也就是满人。”

国语词典

满清时户口的编制,以正黄、正白、正红、正蓝、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八种来区别,分为满洲八旗、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三类。

词语翻译

英语
Eight Banners, military organization of Manchu later Jin dynasty
法语
Huit Bannières

网络解释

八旗

  • 八旗最初源于满洲(女真)人的狩猎组织,是清代旗人的社会生活军事组织形式,也是清代的根本制度。
  • 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努尔哈赤整顿编制,分别以牛录额真、甲喇额真、固山额真为首领。初置黄、白、红、蓝4色旗,编成四旗。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增设镶黄、镶白、镶红、镶蓝4旗,八旗之制确立。满洲(女真)社会实行八旗制度,丁壮战时皆兵,平时皆民,使其军队具有极强的战斗力。
  • 努尔哈赤遂于天命年间始设蒙古旗,至皇太极天聪九年(1635年)编成蒙古八旗。皇太极于天聪五年(1631年)先编一汉军旗,至崇德七年(1642年)完成汉军八旗的编制。合称八旗,统率八旗满洲、八旗蒙古、八旗汉军,至此八旗的制度臻于完善。
  • 入关前,八旗中的正黄、镶黄两旗由汗王(皇帝)直接统领,其它6旗分别由汗王的子侄统领。顺治八年(1651年)多尔衮死,顺治帝亲政,收多尔衮所辖的正白旗归皇帝统领,于是形成了上三旗与下五旗。
  • 清入关伊始,为加强军事防御,分别令八旗兵在京师与各地驻防,直至18世纪中叶,八旗营区终于系统地分布于全国的军事要地,实行永久性的驻扎。入关伊始,清廷即采取了大规模的“圈地”活动,圈占民人的大批良田划归旗人;豁免旗人的税赋与劳役。优惠政策造成了旗人的颓废和寄生性,致使其后代骑射荒废,甚至出现“生计”问题。
  • 八旗制度与清政权相始终,它既是清王朝取胜的重要因素之一,也使清王朝最终走向衰败没落之路。
  • 八旗造句

    • 满族八旗与汉军八旗朝夕相处,满汉之间早已相互影响。
    • 我们虽然是高干子女,但是决不做玩物丧志的“八旗子弟”。
    • 我们虽然是高干子女,但是决不作玩物丧志的“八旗子弟”。
    • 晚清八旗子弟的不务正业,寻花问柳,表明清朝已经走向下坡路了。
    • 立冬,秋粮一入库,这个季节便是满族八旗和汉军八旗人家烧香祭祖的活跃季节。
    • 万历四十三年努尔哈赤于关外正式建立八旗制度,同年三到六月份山东北直隶旱灾,盗贼蜂起,明神宗下诏赈济收效甚微。
    • 康熙初年“三藩”乱起,已倚赖由汉人组成的绿旗兵来平定;至清中叶后内忧外侮时,八旗兵更无力抵抗。
    • 有清一代,瑷珲驻防八旗在东北边疆等地区的发展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
    • 知道,满族人口很少,中国如此辽阔的土地,他们不可能靠数万满洲八旗军去全部征服和占领,于是他们就把于他们最亲近也是最早归顺的东北汉人编为汉军八旗
    • 皇太极时,由于有大量的汉人和蒙古人归顺,又被编为“汉军八旗”和“蒙古八旗”,由宗室担任旗主,下设各级管理者,下层旗民称之为“旗奴”。

    八旗相关词语

    1 八一勋章
    2017年6月,经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批准,中国军队新设立“八一勋章”,并组织开展首次评选。
    2 八正
    有三种解释 分别是八个时令、八个方向和佛学名词
    3 八大山人
    朱耷(西元1626~1705)。字雪个,号个山,明宗室。明亡后,曾剃发为僧,因尝持八大人觉经,故又号八大山人。中年兼宗道教,晚年以儒士终。工书法,尤善画山水、花鸟、竹木,豪迈自然,不拘形式,为一代宗匠。
    4 八大王
    八大王,为古汉语常用词汇,现多见于文学或是影视作品中,日常较少使用。
    5 八垓
    八垓 ,汉语词语,读音为 bā gāi,意思是八方的界限,出自《通天台赋》。
    6 八分
    八分是汉字书体名。字体似隶而体势多波磔。相传为秦时上谷人王次仲所造。
    7 八米诗
    8 八景
    八景,我国古代约定俗成的一种风物景观,也是人文文化的一种历史体现。后来名胜地多称其景物为八景。首次出现距今约900年左右。
    9 八街九陌
    八街九陌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bā jiē jiǔ mò,形容城市的街道纵横,市面繁华。
    10 八纮同轨
    八纮同轨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是bā hóng tóng guǐ,意思是指八方极远之地。
    11 八卦拳
    关于八卦拳的提法,很多资料将其与八卦掌混为一种。八卦拳属少林体系拳术,套路共分二十四路,分为上八卦、中八卦、下八卦,上、中、下八卦各分八路。拳趟路为直线一来一回,动作刚猛,朴实无华,强攻硬进,全称“游身八卦连环掌”,也是内家拳的一种。
    12 八桂
    不过,如果我们真正回眸历史,可以发现自唐朝静江府得名桂林后,历代文人倒是将“八桂”用来咏喻桂林的。南宋晚期,王象之的《舆地纪胜》除将唐宋人士写有“八桂”的诗文全都记载于静江府卷下,还在静江府的(景物)目中记有“八桂”、“八柱”、“八桂堂”条的解释。《方舆胜览》是宋代最后一本重要的地理总志,记静江府“郡名”为“八桂、桂林。”这说明《方舆胜览》除了认同“桂林”之别称,又将“八桂”作为静江府别称正式写入地理志中,这表明“咸指”是有社会普遍认同的基础的,否则著作者不会这样记载。
    13 八能
    【示例】唐·王勃《乾元殿颂并序》:“八能亨运,抗鵷邸而杖朱髦。” 宋·苏轼《贺年启》:“备八能而合乐,益验人和。”按,宋·王应麟《小学绀珠·律历·八能》谓:“调黄钟,调六律,调五音,调五声,调五行,调律历,调阴阳,调正德所行。”
    14 八裴
    谓 晋 裴 氏家族八人。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品藻》:“ 正始 中,人士比论……又以八 裴 方八 王 。 裴徽 方 王祥 , 裴楷 方 王夷甫 , 裴康 方 王绥 , 裴绰 方 王澄 , 裴瓒 方 王敦 , 裴遐 方 王导 , 裴頠 方 王戎 , 裴邈 方 王玄 。” 唐 高适 《酬裴员外以诗代书》:“兄弟真二 陆 ,声华连八 裴 。”

    大家在问

    八 字的笔顺写法

    八 字的笔顺怎么写

    1、在汉语字典中“ 八 ”字共有2画,笔顺写法是:撇 捺
    2、八的笔顺写法图解:
    3、动画演示:

    旗 字的笔顺写法

    旗 字的笔顺怎么写

    1、在汉语字典中“ 旗 ”字共有14画,笔顺写法是:点 横 横折钩 撇 撇 横 横 竖 竖 横 横 横 撇 点
    2、旗的笔顺写法图解:
    3、动画演示:

    “八”“旗”的其他同音字笔顺问答

    相关查字

    • 拼音:
    • 拼音:
    • 拼音:
    • 拼音:
    • 拼音:
    • 拼音:
    • 拼音:
    • 拼音:
    • 拼音:
    • 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