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学习

阅读 / 问答 / 标签

如何让孩子从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

可以读叫叫绘本。

发现学习是主动学习吗

发现学习是指学习的主要内容未直接呈现给学习者,只呈现了有关线索或例证。学习者必须经历一个发现的过程,自己得出结论或找到问题的答案。它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研究并提出。发现学习具备四个方面的特征,有其优点,也有其局限性,应科学对待。

求主动学习进取的名人事例!!!!!!!

1.屈原洞中苦读。屈原小时侯不顾长辈的反对,不论刮风下雨,天寒地冻,躲到山洞里偷读《诗经》。经过整整三年,他熟读了《诗经》 305篇,从这些民歌民谣中吸收了丰富的营养,终于成为一位伟大诗人。2.陆游书巢勤学。南宋诗人陆游他从小就刻苦勤奋、敏而好学。他的房子里,桌子上摆的是书,柜中装的是书,床上堆的也是书,被称作书巢。他勤于创作,一生留下了九千多首诗,成为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大文学家。3.顾炎武手抄书。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顾炎武童年非常不幸,天花病差点夺走了他的生命。虽然他体弱多病,但是在母亲的教导和鼓励下,顾炎武勤奋苦读,以过人的毅力手抄《资治通鉴》,终于成为一代大学者。4.刘勰佛殿借读。夜深了,佛殿里忽然传来朗朗的读书声。小和尚们吓坏了,以为里面有鬼,立刻报告给老和尚。于是,老和尚带领小和尚捉鬼,没想到“鬼”原来是一个叫刘勰穷孩子,他在借佛灯读书呢。刘勰经过刻苦学习,终于成了伟大的文学家。5.董仲舒三年不窥园。董仲舒专心攻读,孜孜不倦。他的书房后虽然有一个花园,但他专心致志读书学习,三年时间没有进园观赏一眼,董仲舒如此专心致志地钻研学问,使他成为西汉著名的思想家。6.匡衡凿壁偷光。西汉时期,有一个特别有学问的人,叫匡衡,匡衡小的时候家境贫寒,为了读书,他凿通了邻居文不识家的墙,借着偷来一缕烛光读书,终于感动了邻居文不识,在大家的帮助下,小匡衡学有所成。在汉元帝的时候,由大司马、车骑将军史高推荐,匡衡被封郎中,迁博士。名言:①勤劳一日,可得一夜安眠;勤劳一生,可得幸福长眠 --达·芬奇②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张衡 ③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劳一分才。 ——华罗庚④天才就是无止境刻苦勤奋的能力 --卡莱尔⑤天才不是别的,而是辛劳和勤奋 —— 比丰

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小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

俗话说:“好习惯终身受益”。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基础,也是人素质高低的体现。对小学生来说,他们年龄小,知识少,行为习惯正处在形成之中,可塑性大,可变性强。如果正确引导就会成为栋梁之材,相反就会给学生的一生带来严重的不良后果。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小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也是至关重要的,它能够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去学习,更有利于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针对我们的教学中存在的重事实性知识的记忆,轻知识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等问题,我在教学实践中体会到,要使学生积极、愉快地学好信息技术,其中重要的一环是重视学生主动学习习惯的培养。那么,在小学阶段,在小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过程中,应该怎样培养小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呢?下面我就对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转变传统的师生观,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网络教学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更注重教学的实效性、互动性。通过网络教学,不仅可以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不足并及时予以指正,同时可以展示学生各自不同的解题思路,扩大思维的视野,对比各种思路的视角过程,交流评价不同的策略,激发起学生创造性的想法。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教师应该认识到,教育不应该仅仅是训练和灌输的工具,它应该是发展认知的手段。以前所倡导的教师为主体的教学已不再适用现在的教育教学,所以转变传统的师生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使学生更主动地去学习,去创新。经过传统教育观念的转变后,教师由原来的处于中心地位的知识权威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知识的建构者,教师更多地去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创造过程。学生转变为学习的主体,成为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和知识的积极建构者。例如在上“网上导游”一课时,我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提供学生资源网站,让学生根据问题主动去学习和探索,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兴致勃勃地在网上查找资料、解决问题,主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适当地参与到课堂中,给出了对学的恰当的而不过分的指导,学生这个时候的“学”,是有教师背景下的学,而不是盲目的在网上冲浪。另外,在这种教学方式的转变下,教师给学生创造了主动学习的条件,学生通过主动学习和探索,从而学到更多的知识。三、利用网络资源,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由于学生的智力发展是不均衡的,有的擅长逻辑思维,有的擅长语言表达,有的喜欢抽象的表达方式,有的则喜欢具体的事物,而课本的知识较为单调,总不满足学生的需要,有了信息技术的支持,教师就可以利用多种媒体网络,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料,使学生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从而,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体现他们的个性,提高他们创新、创造的能力和学习兴趣。学习兴趣是学生基于自己的学习需要而表现出来的一种认识倾向,他在学生的学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小学生,他们的年龄、心理特征都决定了他们做事往往从兴趣出发,对于那些单调、枯燥的练习和难以理解的理论知识没有学习兴趣,根本就不想主动去学。针对小学生这种情况,我平时在上课时,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等方面入手,认真研究教材、研究学生,正确引导学生,使其从对电脑的兴趣发展为对信息技术的兴趣,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地去学习,主动去探究和创新。 1、创设激情导入,带领学生进入精彩信息世界。 对小学生来说,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对信息技术课有着极大的兴趣,特别是对电脑,由于他们刚接触电脑不久,对电脑怀有一种神秘而好奇的感觉,学习积极性很高,所以我们要利用好小学生的这一特点,培养他们主动去学习的习惯。例如我在上小学信息技术第一册(下)《绘上缤纷的色彩》这课时,我以故事形式提出问题:“同学们,有一天小明去上学,突然间他遇到了一件奇怪的事,同学们想知道是什么事吗?”同学们齐声回答“想”。然后我请同学们看屏幕,课件出示以下情景:小明高高兴兴地去上学。走着走着,突然间,他看见一个漂亮的蝴蝶从身边飞过,小明追了上去,追着追着,他突然走进了一个神秘的地方,这是一个没有颜色的世界。这时突然跳出来一个小白兔,小白兔说:“这是动物王国,因为我们破坏了环境,太阳公公把颜色都收回去了。”“那怎么办呢?”小明想。小白兔接着说:“太阳公公说,只要我们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给动物王国涂上漂亮的颜色,就能找回以前的颜色了,你能帮助我们吗”。看到这时,同学们个个都跃跃欲试了。这时我及时提出问题:“同学们愿意帮动物王国找回颜色吗?”同学们齐声回答:“愿意!”。通过以上的情景创设,充分地调动了同学们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在课堂中,他们就会主动地去用学习各种工具的使用、颜色的填充,以便能顺利地帮助动物王国找回颜色。 2、寓教于乐,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主动学习。 兴趣是一种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可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为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创新奠定了基础。小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兴趣,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喜欢玩游戏引起的。那我们上课时是不是就禁止学生玩游戏呢?这要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而定,在上某些课程时,我们可以根据学生这一特点,把新课的学习寓于游戏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例如在上键盘指法时,如果教师一开始直接讲解手指的摆放要求和指法要点,学生不但学的很累,而且很不愿学,更加不能强迫其练习了。我在教学中就采取游戏引入的方法,先让学生玩《金山打字通》里的“警察抓小偷”游戏,同桌之间互相比一比,看谁打字速度快。由于大部分同学刚接触键盘不久,对字母排列和指法都不是很熟悉,所以打字速度非常慢,而且有些同学只会用一个手指按键盘,不一会就被打字速度快的同学抓到了。这时同学们就会提出如何才能打得又对又快,在这种情况下,我及时提出记住指法的重要性,再讲解指法练习,学生学得就很认真。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学生们再玩这个游戏时就感到轻松自如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学生主体参与的活动将是勉强的。一旦激发了儿童的学习兴趣,就能唤起他们的主动探究和求知欲望。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集直观性、多变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特点,为学生提供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大大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培养了学生主动去学习信息技术的习惯。

幼儿主动学习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最重要的一点是喜欢看小人书。

怎样让幼儿主动学习

好问题。幼儿不是让的,而是带的。带婴幼儿一起学习就是了。

为什么要主动学习?(道德与法治)

学习道德与法制书的学习意义: 1、明事理,知荣辱。 2、做人、做事有底线。 3、知法、懂法,维护自身权利。

高瞻课程主动学习环境的五要素

2009年11月,笔者参加了由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管理专委会和课程专委会组织了赴美国高瞻课程教育研究基金会的研修与交流活动。通过实地考查与面对面交流,全面了解、亲身感受了高瞻课程的内容与思想,其主动学习和建构知识的思想对我国幼儿园教育改革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主动学习:高瞻课程的核心思想  高瞻课程模式(high/scope pro-gram)是由美国高瞻课程教育研究基金会开发并在,30多个国家成功推广的早期教育课程模式,其课程内容由主动学习、师幼互动、日常生活、学习环境和评价等要素构成,处于核心地位的则是主动学习。  所谓主动学习(Active Learning),是指由学习者发起的学习,是学习者通过操作物体与人、观念、情景的相互作用,主动地建构关于现实知识的过程。High/Scope是以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为基础的,认为幼儿逻辑运算能力尚没有充分发展,他们主要依靠动作,直接作用于环境而获得经验。因此,幼儿学习的最佳方式不是依靠老师手把手地教或传递,而是向幼儿提供丰富的材料,让幼儿与他人、活动有着直接的、亲身实践的经历和想法,通过与世界和周围人们的交流来构造他们自己的知识体系。  High/scope认为,一个真正的主动学习应包括以下四个环节:幼儿用自己的方式操作、使用物体,在活动中思考,来自幼儿内在的动机、需要和问题解决。或者说,主动学习就是幼儿在内在兴趣、需要的基础上,对物体进行操作,开展活动,在活动中不断思考,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  二、主动学习的发生条件  High/Scope认为,幼儿的主动学习不会自然发生,要促进幼儿主动学习的发生,必须向幼儿提供主动学习的环境。主动学习的环境包括以下五个要素:  1.材料:要提供丰富的、能适应孩子不同发展需要的材料。这些材料也是幼儿能够轻易取得的。  2.操作:要提供幼儿自由进行操作、转换、组合材料的机会。  3.选择:幼儿应能自由地选择自己操作的材料与活动,这是幼儿主动学习的中心要素。  4.来自孩子的语言:幼儿有机会描述事物、表达自己的想法,谈论自己做了什么以及与其他幼儿能很好地进行交流:  5.来自成人的支持:在高瞻课程中,成人都会支持鼓励孩子的选择与活动,鼓励他们按照自己的兴趣和想法去做。  这五个要素是主动学习的必要条件,是主动学习发生的前提。  三、计划-行动-反思:主动学习的保证机制  在High/scope的教室里,每天的日常活动都按照一个可预测的学习程序进行,这一程序包括“计划-执行-回顾”(Plan-do-Review)、小组活动、集体活动、户外活动等环节,其核心则是“计划一行动一反思”程序。作为一个可预测的学习程序,一方面,可以帮助幼儿了解每日活动的日程,另一方面,也为幼儿的主动学习提供了保障机制。  1.计划时间(5分钟~10分钟):幼儿入园后,首要的活动就是在教师的帮助下,制定一个简单的活动计划,即计划他们在随后的活动中想做的事情,比如想在哪个主题区域中游戏,玩些什么,等等。High/Scope的设计者认为,没有计划的活动,通常幼儿会出现两种行为:无目的、无所事事的行为与教师控制的强制性活动,无目的的活动幼儿自然不能获得期望的收获,而强制性活动只会导致进一步的强制或控制。而通过计划,幼儿能够预先知道下一步行动是什么,该干什么,使其后继活动变为有目的的活动。  2.执行时间(45分钟~60分钟):计划完成后,幼儿就可以执行他们的计划,在活动区内从事自己喜欢的游戏活动。幼儿既可以按照自己最初的计划进行活动,也可以改变其计划从事其他活动。在活动期间,幼儿可以在任何活动区,用他们喜欢的材料从事游戏活动,或对学习材料进行探究,不断尝试新的想法或验证自己的想法。幼儿可以自由地将材料从一个区域拿到另一个区域,他们自行决定玩什么、和谁玩。教师则注重观察幼儿如何收集信息,如何与同伴交流、解决问题,并在适当时机介入幼儿的活动,参与幼儿的讨论。  3.回顾时间(5分钟10分钟):游戏活动结束后。教师和幼儿有一个共同审视、回顾他们做了什么、学到些什么的讨论时间。幼儿通过“今天我做了……”描述他们的学习活动与经验,建立起他们对事物的理解,和他人交流有意义的经历,把实际完成的活动和原计划进行比较,从而将计划、行动和结果联系起来。幼儿经过回顾会发现,他们能使一些事件发生,他们学到了新的东西,他们能解决面临的问题。  总之,幼儿通过一个可预测的学习程序,学习计划他们自己的活动,去执行计划,并与别人谈论他们做了什么、学到了什么等,通过与人、物、活动和想法的积极主动参与来学习。  四、High/Scope的主动学习对我国幼儿教育改革的启示  主动学习不仅是一种学习方式,更是一种学习的态度与品质。但是,如何在幼儿园教育中“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如何才能真正实现幼儿学习方式的变革与教师教学行为的重构。High/Scope的经验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与现实思路。  1.让幼儿掌握学习的主动权  以“三中心”为表现形式的传统教育理念下,幼儿的学习是建立在人的客观性、被动性和依赖性的基础上,忽略了人的主体性、能动性和独立性。因此,要转变单一的、他主的与被动的学习方式,就要让幼儿掌握学习的主动权。  让幼儿掌握学习的主动权。从根本而言就是确立幼儿在学习中的主体性。主体性包括自主性、能动性、主观性等,而自主性则是幼儿主体地位的本质规定。自主所反映的是一个人在活动中的地位问题,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个人对自己活动具有支配和控制的权力和能力。幼儿在学习中的自主性应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自己确定活动目的,或者说幼儿进行的活动是有目的的;二是自己选择活动的方式、方法,自己掌握活动进程:三是在活动过程中进行自我监督、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幼儿只有自主进行活动才成其为活动主体。  2.为幼儿提供自我选择的机会  主动学习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主动性。什么是主动性?对幼儿而言,主动性意味着不是“老师要我……”、“妈妈要我……”,而是“我要……”,是基于幼儿自身的内在需要、兴趣所做出的真实选择。内在需要是主动学习的内部启动机制,是幼儿在教育活动中感到有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其主观体验形式是幼儿的学习愿望或学习意向,这种意愿或意向是驱使幼儿学习的根本动力。没有内在的学习需要,幼儿的主动学习就不会发生。  因此。提供与幼儿内在需要相一致的多样化的活动内容,给儿童选择的机会,帮助儿童通过选择、计划与执行计划踏出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第一步。  3.提供引发幼儿活动兴趣与探索欲望的学习环境  幼儿是积极的学习者,他们带着自己的发展需求与认识特点进入学习环境,但环境中的刺激并不都是同等重要的。什么样的环境才能引发幼儿的主动探索与学习?  皮亚杰认为,学习能否促进幼儿的发展。关键在于幼儿的学习活动是在成人的教导下被动学习知识。还是在其生活情境中自行探索主动学习。他还指出,教育的真正目的不是增加幼儿的知识,而是在充满智慧刺激的环境中,让幼儿自行探索,主动学习知识。如果在幼儿的运演达到适当水平之前提前教他知识,反倒会对幼儿的自行探索、主动求知行为产生不利影响。High/Scope主张,幼儿的学习是通过他们自发的行为和操纵环境来实现的,在high/scope教室里,他们设置了16个主题明确的游戏活动区供幼儿选择。因此,在幼儿的学习活动中,教师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为幼儿提供丰富多样的、可操作的、有潜在教育价值的、能引发幼儿活动兴趣与探索欲望、与幼儿产生可持续相互作用的学习环境和材料,让幼儿在亲手操作,亲身体验中自我发现,推动主动学习的发生。  4.为幼儿提供可控制的学习过程  “主动”既不是被动,也不意味着放任自由,而是通过一定的学习程序、按照自己的意愿主动控制学习的过程。制定计划、执行计划、预测结果、交流与表达等程序,不仅预期着幼儿在活动中认知与行为的变化,制约着幼儿的选择性注意,对随后的学习活动起着引导作用,而且帮助幼儿逐步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学会控制环境刺激,让幼儿对自己感兴趣的活动负起学习的责任。  5.帮助幼儿获得成功体验,提高自我效能感  要使幼儿主动学习,关键在于要使幼儿乐意学,使他们感受到成功、进步和发展的快乐,使他们从学习活动的本身获得学习的推动力。因此,在幼儿的探索与学习中,促使其计划的活动得以成功,并和同伴分享这一过程和结果,使幼儿获得成功性体验,提高其自我效能感(个人对自己的学习或行动能够达到某个水平的信念),强化主动学习的信念,使独立、自信与主动学习成为伴随幼儿终生发展的内在品质。

如何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主动学习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学生已成为教与学的主角,课堂上呈现出更多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平等参与的局面,教学组织形式异彩纷呈,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成为主流形式.然而,如果细心观察小组合作学习的场景,就会发现看似热闹的课堂背后却隐藏着许多不和谐的音符:许多学生延伸茫然,有的甚至对他人 的热闹漠不关心 .好像 自己是局外人 .他们是谁?是我们常常会不由自主的忽略的“学困生”群体.学困生是我们课堂教学中所不能忽略、不可回避的一个群体,这些学生,大多性格内向、心理自卑,不善于和人沟通,学习兴趣不浓厚,不愿动脑,基础知识欠缺,不愿意主动参与学习过程,也更谈不上寻求 解决自己遇到的疑难的方法.这些原因都致使学困生参与小组合作学习中和同伴存在诸多距离。那么如何激发他们的参与积极性,达到合作学习的良好效果呢?针对这种情况,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究。一、 恰当的给学困生在课堂中定位新课改理念强调的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了调动学困生学习积极性,我常常采用小组合作互助的学习方式。课堂上小组成员要经历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小组展示、合作探究的阶段过程。学困生作为学习小组中的成员之一,教师应设法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到学习讨论与交流中去。1、他们应该是主动学习中的参与者。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明确掌握本班学困生的基本情况,在制定学习目标时,要分层要求,明确告诉学困生应该达到什么样的要求。制定学习任务时,充分考虑学困生的实际,给予一些“跳一跳”能完成的任务。并适时指导、鼓励他们,树立他们的自信心。2、他们应该是合作学习中的好问者。合作学习作为课堂的主要学习形式,学困生应该参与其中。在小组合作交流时,小组长要关照学困生注意听清其他同学的发言,督促做好记录,不懂的问题应及时提出来。教师也应该鼓励其他学生发扬集体主义精神,关注学困生,帮助其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并把帮助学困生的学习实效,纳入小组考核中来,一激励更多的优生来关注、帮扶学困生,以真正给学困生带来投入学习的幸福感。3.他们应该是课堂展示的发言者。学困生不敢主动发言,这种习惯已经是根深蒂固。教师要在小组内创设机制,保证学困生对自己掌握的答案优先发言,并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扬,从而树立学困生的自信心,确保学困生能成为小组展示的发言人。4他们应该是探究学习中的倾听者。探究性学习中学困生往往是袖手旁观,对所要探究的问题认识不深刻,自身知识的知识漏洞和学习方法的欠缺成了他们主动参与的障碍,在此,教师要引导学困生认真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及时做好笔记。二、达成学困生角色实践的措施(一)、真正关注学困生,使他们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课堂上的热热闹闹成了优生的天堂,而学困生们却无所事事;在分组讨论时,他们无话可说;在练习巩固时,他们无从下手;在质疑释难时,他们无言以对……偶尔有机会起来发表意见,也是胆颤心惊,语无伦次,在老师的叹息和同学的嘲笑声中尴尬地坐下。更多的时候,老师们为了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也不想在这些学生身上浪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教师要尊重、热爱、关心学困生,了解并理解他们,当我们摘下有色眼镜把学生当朋友时,他们就会主动向我们吐露心迹,喜欢听老师的课,对老师的批评、教育也乐于接受,从而自觉纠正自己的各种行为,主动投入到小组学习中来。例如:上学期教的七年级学生王娅妮,她从小留下了脑膜炎后遗症,反应较慢,常常为此感到自卑而缺乏信心,但内心还是想把学习搞好。于是,我在教学时特别的尊重、关注、宽容她,常常用鼓励的语言评价她的发言,哪怕是一次小小的发言,让她体会到成功的快乐,从而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二)、科学组建学习小组,使学困生有事可做。 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协作精神,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我在组建学习小组时,就有意地把优、中、学困生三种学生安排在一个小组里,每个学习小组只安排一个学困生。小组讨论中学生存在着只顾自己发言,不关注其他学生讨论的现象;一些学生不参与议讨论而在闲聊。针对这种现象,我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交流能力等因素,实行小组角色分工。如:每个小组选出小组长、记录员、报告员等,小组长负责组织协调,记录员负责记录小组每个成员发言的要点,报告员负责将小组讨论成果向全班同学汇报……这样让每个成员都有事可做。我还经常对小组成员进行角色转换,这次讨论的报告员有可能就是下次讨论的记录员,这样,学困生有机会尝试不同的角色,全面提升学习能力。(三)、教学重心下移,让学困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为防止出现小组讨论时优生发言、学困生无言以对的局面,我把教学重心下移。首先,小组合作讨论时,教师要深入到各个小组中去,特别关注学困生的思考、发言,引导、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新知识,倾听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想法。对小组里成绩较好的学生,老师要给他们提出明确的要求:要主动、耐心帮助学困生,多给他们发言的机会,督促、帮助学困生主动积极思考问题。教师又要给学困生提出明确的要求:每次小组讨论、交流时必须发言。其次,在小组汇报时,应多让学困生代表小组来汇报合作学习的结果。并要有目的性的提问:“通过刚才的合作学习,你知道了什么?”、“你是怎样想的?”、“还有没有其他的想法呢?”等这样的问题。这既是检查小组讨论的情况,又可检查学困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为教师及时调控课堂有很大的帮助。(四)、培养和提高学困生的合作学习的能力和习惯1、培养积极发言的习惯。 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是让每一个成员都参与学习的过程,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学困生由于发言机会较少,语言表达能力较差,有些时候往往心里明白就是说不出来。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一方面要注意培养其表达能力,如可引导他们借助手势、动作、图画等完成其中的表达过程。在交流汇报时,有意识地多让学困生进行表达,而其他组员则作为补充发言,这样使学困生的表达能力不断进步。另一方面要培养学困生敢于表达的勇气。在合作交流中,总会遇到不同于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这时,学困生往往会放弃自己的观点,没有信心和勇气与其他同学去进行辩论、表达,从而跟随别人。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求学生要尊重其他组员的发言,特别是小组中的学困生及其发言,不嘲笑他人的发言。其次是教师多关注学困生在小组中的发言和表现,多找他的闪光点并及时进行鼓励和表扬,让学困生树立信心进而积极参与到小组合作中去。2、培养倾听发言的习惯 。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时,教师要着力培养学困生认真听取别人意见的习惯。在实际教学中学困生往往不习惯听别人的发言,教师应明确告诉他要做到:倾听别人发言的内容,包括必须听清教师的问题,听懂小组的分工要求,认真而仔细地听取别人的发言,即使对他的发言有意见或听不明白,也要耐心地听别人说完,要积极思考别人的发言。使学困生意识到倾听别人发言,既是一种文明礼貌的行为,也是一种好的学习方法。从别人的发言中会得到很多启发,从小组其他成员身上学习更多的知识、方法,养成一人发言,组内其他成员认真倾听的良好习惯。3、培养经常反思的习惯。反思是学习思维活动的动力。合作学习中,反思是学生对自己在合作学习中的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学习结果进行认真的思考和回顾分析的过程。主要是反省、探索、提高和解决自己在合作学习中的问题。由于学困生本身的能力和习惯现状,反思对他来说显得更为重要。例如,可以他们问问自己:别的同学是怎样想出来的?他们说的对吗?我学会倾听别人的发言了吗?我都明白了吗?今天我发言了吗?我还能说些什么?等等。教师针对学困生的反思进行指导和帮助,使他们逐步养成反思的习惯,敢于分析自身学习的得失,促进学困生自我提高和不断发展。(五)、评价体制向学困生倾斜。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我对学生采取评价倾斜策略,即对能有效帮助学困生的小组实行评价升级制度。各小组作为一个整体团队进行组间竞争,帮助学困生的业绩作为小组间竞争的一部分,与小组总体成绩挂钩。教师要比较学困生在组内和课堂上不同时段的表现,在这方面表现出色的小组可以得到奖励(加分)。这种评价倾斜能使每个学生更具责任感和成功感。总之,在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是教学活动成功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教师在关注合作学习整体活动的同时,更要关注合作学习中的弱势群体——学困生。眼睛里真正关注他们,科学组建学习小组;注重对他们合作学习能力和习惯的培养,有效地指导和设计合作内容,真正做到让每位学困生主动、健康地发展。当然,对学困生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作为老师,我们要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努力帮助学困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并在及时了解他们学习现状的基础上,帮助他们做好阶段式的内容调整和学习要求调整。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学困生学习的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