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训练

阅读 / 问答 / 标签

学习“运动训练学”的收获。 500字以上。

  运动训练学是一门严谨的科学。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我国学者已经开始对运动中的现象进行分析,形成专门的运动理论。从现代运动训练学发展演进及理论研究的发展历程, 可以看出, 我国运动训练学者在积极引进、吸收和借鉴国外运动训练理论精华的同时, 能够根据本国国情, 深入总结我国竞技运动员成功的训练经验, 在项群训练理论、时空协同理论、竞技能力结构特征模型理论、竞技能力非衡结构补偿理论及运动员科学选材等方面, 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运动训练学理论体系。   尽管运动训练学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反思传统的一般训练理论、项群训练理论和专项训练理论三个层次的运动训练学理论体系, 不难发现, 虽然一般训练理论的研究还处于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但是, 在专项训练理论方面的研究则相对滞后, 除乒乓球和武术等少数优势项目外, 其他项目还没有被专业人士认可和实践。专项训练理论的滞后影响了对一般训练学的研究。缺乏专项训练理论的支撑, 一般训练学的理论就只能是拿来主义, 总是跟在别人后面走, 水平不容易超过别人。因此, 健全专项训练理论应是目前训练学研究的重点。本人经过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将目前运动训练学理论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总结,其主要要点有以下方面:第一,运动训练学尽管已有从一门学科发展成包括选材、竞赛、管理等学科的学科群的趋势, 但学科的自我意识以及研究、科学学研究方面还比较滞后, 其对自身建设的关注还较为薄弱。第二,运动训练学理论研究中, 过多的是采用描述性研究, 缺少相关的实验及解释性研究。第三,运动训练学在充分挖掘人体潜力的方法学上, 依然是以主观实践经验和逻辑推理为主, 在一些训练的方法学上缺乏足够的生物学依据。第四,在研究中, 单一学科专题性研究的现象居多, 而综合应用运动生物力学、运动医学、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运动生物化学、信息学、系统控制论等多学科的综合性研究明显滞后。第五,训练实践的超前性和专项训练理论研究的滞后性日趋突显。一方面, 我国专项训练理论不能指导训练实践;另一方面, 训练实践中的经验也不能很好地提升为训练理论和理念, 去反过来指导训练。  经过上面的总结,应该可以看到,在运动训练学中还存在着许多的研究困境,这为我们年轻人未来的研究方向提供了绝好的素材。  其次,在运动训练学这门课程学习过程中,我对体能这一块比较感兴趣,一是出于我个人认为体能的提高对于我国许多项目非常重要,尤其是像皮划艇这类项目;其次,作为学校一线的体育教师,平时也带队训练,深感体能对于训练成绩取得有巨大的关系。因此,我重点关注了目前的体能研究这一块,具体而言,目前的理论和研究有以下方面的内容:  首先是体能是什么的问题。多数人认为体能是一种运动素质, 把运动素质作为体能的全部, 隐含着一个命题, 体能必须在运动时通过肌肉收缩表现出来, 即体能的表现与肌肉有着直接的联系。如果这样定义的话即凡是不运动时的身体能力的表现与体能无关, 体能是“动化”中的一种能量释放。有人甚至认为耐力就是体能或专项耐力就是体能, 从而忽视了对体能起基础作用的身体形态的改造和身体机能能力的提高, 使得体能的范围缩小。从理论上分析用体能的概念替代身体素质的概念主要有3个方面的优越性: 第一, 有利于母项、子项的逻辑统一。根据逻辑学界定概念的要求, 运动员竞技能力构成的子项应当用能力的概念, 如技战术能力、心理能力等。尽管身体素质的概念也被表达为“在中枢神经系统的指令下, 机体活动所表现出来的能力”, 但是从字面上它没有体能一词更加直观、简洁, 也没有体能一词更加与竞技能力其他子项(如技能、心理能力等) 相对应;第二, 使竞技能力的外延等于各子项外延之和, 而如果用身体素质的概念, 竞技能力各子项外延之和是小于其本身外延的, 如身高、体重等身体形态因素是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身体素质的概念显然不能把这些因素包括进来;第三, 用体能和体能训练等概念更加有利于指导教练员的训练实践。其次是体能与心理和适应能力的关系问题。适应能力是人体在适应外界环境时所表现出来的机能能力, 它是决定体能发挥的外界因素之一, 包括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气温、海拔、湿度和时差等) 和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语言、饮食习惯、观众情绪的变化等) 。外界环境的变化势必引起身体内部的应答反应, 体内的这些变化, 就会连锁地影响体能的发挥。适应能力强, 机体调节快, 则能应答自如。否则体能的发挥就会受到限制, 所谓临场紧张和比赛失常就是适应能力差的一种明显表现。但把心理与适应能力列为体能的组成部分未免过于夸大了体能的外延, 如此下去将导致体能的涵盖面无所不包。我们认为心理与适应能力等是影响体能的外部影响因素, 不应列入体能概念之中, 否则无限的外延扩大将导致体能概念的不可知性。体能与专项能力的关系: 体能的获得是采用与专项特有的手段训练的结果。即使使用非专项的手段来获得, 也必须符合该项目的特点。其生物学机制在于适应过程的专项特异性。  综合以上,应该可以看到,对体能所给出的概念是对同一事物从不同的角度,根据自身研究的需要所作的界定。科学的概念是人们对某一事物或现象的高度概括。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也总是在不断深化, 因此概念不是一成不变的, 是随着事物的发展而发展的, 体能这一概念也会随着人们对其认识的加深而不断拓展并赋予其新的内涵。  我个人比较赞同下面对体能的定义: 体能是指人体通过先天遗传和后天训练获得的在身体形态、生理机能和运动素质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具有一定方向性和相对稳定性的一种综合能力, 它是竞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了以下的几个观点:第一,体能的结构包括身体形态、生理机能和运动素质3个方面的内容, 身体形态和生理机能是体能的物质基础, 运动素质是体能的外在表现。第二,体能是通过先天遗传和后天训练获得的, 具有先天性和后天可塑性特征, 遗传因素为后天的发展提供了可能,后天的训练是体能获得的积极动因。也就是说, 体能可以是通过遗传得来, 即使没有任何训练, 一个人也可以表现出一定的体能水平, 但这只能是一种低水平的体能状态, 要想充分挖掘其潜力就需积极的后天训练。第三,体能具有一定的方向性, 是对特定专项适应的结果,某一专项运动员所获得的体能, 是在这一专项的特定训练刺激下形成的, 不同的专项具有不同的体能特征。这对运动员体能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在对运动员进行体能评价时, 一定要综合分析其所从事运动项目的特征, 所选指标越能体现项目需求, 其效度也就越高, 对训练也就越具有指导意义。第四,体能在具有稳定性的同时存在着可变性, 已获得的体能增长在缺少训练刺激或停止后天训练的情况下是可以消退的, 且消退的速度往往与获得的速度成正比。这就对体能训练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即体能训练必须常年坚持不懈才能够保持或者提高。

运动训练学理论,如何理解向科学要成绩?

运动训练学是一门严谨的科学。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我国学者已经开始对运动中的现象进行分析,形成专门的运动理论。从现代运动训练学发展演进及理论研究的发展历程, 可以看出, 我国运动训练学者在积极引进、吸收和借鉴国外运动训练理论精华的同时, 能够根据本国国情, 深入总结我国竞技运动员成功的训练经验, 在项群训练理论、时空协同理论、竞技能力结构特征模型理论、竞技能力非衡结构补偿理论及运动员科学选材等方面, 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运动训练学理论体系。 尽管运动训练学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反思传统的一般训练理论、项群训练理论和专项训练理论三个层次的运动训练学理论体系, 不难发现, 虽然一般训练理论的研究还处于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但是, 在专项训练理论方面的研究则相对滞后, 除乒乓球和武术等少数优势项目外, 其他项目还没有被专业人士认可和实践。专项训练理论的滞后影响了对一般训练学的研究。缺乏专项训练理论的支撑, 一般训练学的理论就只能是拿来主义, 总是跟在别人后面走, 水平不容易超过别人。因此, 健全专项训练理论应是目前训练学研究的重点。本人经过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将目前运动训练学理论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总结,其主要要点有以下方面:第一,运动训练学尽管已有从一门学科发展成包括选材、竞赛、管理等学科的学科群的趋势, 但学科的自我意识以及研究、科学学研究方面还比较滞后, 其对自身建设的关注还较为薄弱。第二,运动训练学理论研究中, 过多的是采用描述性研究, 缺少相关的实验及解释性研究。第三,运动训练学在充分挖掘人体潜力的方法学上, 依然是以主观实践经验和逻辑推理为主, 在一些训练的方法学上缺乏足够的生物学依据。第四,在研究中, 单一学科专题性研究的现象居多, 而综合应用运动生物力学、运动医学、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运动生物化学、信息学、系统控制论等多学科的综合性研究明显滞后。第五,训练实践的超前性和专项训练理论研究的滞后性日趋突显。一方面, 我国专项训练理论不能指导训练实践;另一方面, 训练实践中的经验也不能很好地提升为训练理论和理念, 去反过来指导训练。经过上面的总结,应该可以看到,在运动训练学中还存在着许多的研究困境,这为我们年轻人未来的研究方向提供了绝好的素材。其次,在运动训练学这门课程学习过程中,我对体能这一块比较感兴趣,一是出于我个人认为体能的提高对于我国许多项目非常重要,尤其是像皮划艇这类项目;其次,作为学校一线的体育教师,平时也带队训练,深感体能对于训练成绩取得有巨大的关系。因此,我重点关注了目前的体能研究这一块,具体而言,目前的理论和研究有以下方面的内容:首先是体能是什么的问题。多数人认为体能是一种运动素质, 把运动素质作为体能的全部, 隐含着一个命题, 体能必须在运动时通过肌肉收缩表现出来, 即体能的表现与肌肉有着直接的联系。如果这样定义的话即凡是不运动时的身体能力的表现与体能无关, 体能是“动化”中的一种能量释放。有人甚至认为耐力就是体能或专项耐力就是体能, 从而忽视了对体能起基础作用的身体形态的改造和身体机能能力的提高, 使得体能的范围缩小。从理论上分析用体能的概念替代身体素质的概念主要有3个方面的优越性: 第一, 有利于母项、子项的逻辑统一。根据逻辑学界定概念的要求, 运动员竞技能力构成的子项应当用能力的概念, 如技战术能力、心理能力等。尽管身体素质的概念也被表达为“在中枢神经系统的指令下, 机体活动所表现出来的能力”, 但是从字面上它没有体能一词更加直观、简洁, 也没有体能一词更加与竞技能力其他子项(如技能、心理能力等) 相对应;第二, 使竞技能力的外延等于各子项外延之和, 而如果用身体素质的概念, 竞技能力各子项外延之和是小于其本身外延的, 如身高、体重等身体形态因素是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身体素质的概念显然不能把这些因素包括进来;第三, 用体能和体能训练等概念更加有利于指导教练员的训练实践。其次是体能与心理和适应能力的关系问题。适应能力是人体在适应外界环境时所表现出来的机能能力, 它是决定体能发挥的外界因素之一, 包括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气温、海拔、湿度和时差等) 和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语言、饮食习惯、观众情绪的变化等) 。外界环境的变化势必引起身体内部的应答反应, 体内的这些变化, 就会连锁地影响体能的发挥。适应能力强, 机体调节快, 则能应答自如。否则体能的发挥就会受到限制, 所谓临场紧张和比赛失常就是适应能力差的一种明显表现。但把心理与适应能力列为体能的组成部分未免过于夸大了体能的外延, 如此下去将导致体能的涵盖面无所不包。我们认为心理与适应能力等是影响体能的外部影响因素, 不应列入体能概念之中, 否则无限的外延扩大将导致体能概念的不可知性。体能与专项能力的关系: 体能的获得是采用与专项特有的手段训练的结果。即使使用非专项的手段来获得, 也必须符合该项目的特点。其生物学机制在于适应过程的专项特异性。综合以上,应该可以看到,对体能所给出的概念是对同一事物从不同的角度,根据自身研究的需要所作的界定。科学的概念是人们对某一事物或现象的高度概括。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也总是在不断深化, 因此概念不是一成不变的, 是随着事物的发展而发展的, 体能这一概念也会随着人们对其认识的加深而不断拓展并赋予其新的内涵。我个人比较赞同下面对体能的定义: 体能是指人体通过先天遗传和后天训练获得的在身体形态、生理机能和运动素质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具有一定方向性和相对稳定性的一种综合能力, 它是竞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了以下的几个观点:第一,体能的结构包括身体形态、生理机能和运动素质3个方面的内容, 身体形态和生理机能是体能的物质基础, 运动素质是体能的外在表现。第二,体能是通过先天遗传和后天训练获得的, 具有先天性和后天可塑性特征, 遗传因素为后天的发展提供了可能,后天的训练是体能获得的积极动因。也就是说, 体能可以是通过遗传得来, 即使没有任何训练, 一个人也可以表现出一定的体能水平, 但这只能是一种低水平的体能状态, 要想充分挖掘其潜力就需积极的后天训练。第三,体能具有一定的方向性, 是对特定专项适应的结果,某一专项运动员所获得的体能, 是在这一专项的特定训练刺激下形成的, 不同的专项具有不同的体能特征。这对运动员体能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在对运动员进行体能评价时, 一定要综合分析其所从事运动项目的特征, 所选指标越能体现项目需求, 其效度也就越高, 对训练也就越具有指导意义。第四,体能在具有稳定性的同时存在着可变性, 已获得的体能增长在缺少训练刺激或停止后天训练的情况下是可以消退的, 且消退的速度往往与获得的速度成正比。这就对体能训练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即体能训练必须常年坚持不懈才能够保持或者提高。

"启发式"教学要怎么应用在运动训练中?

可以在训练的过程中启发自己的孩子可以帮助训练更好的进行,可以让训练得到更好的发展。

聊城第一实验学校运动训练部是寄宿制吗?

聊城第一实验学校运动训练部是寄宿制,不强制,聊城第一实验学校运动训练部提供寄宿制服务并不是强制实行。学校提供寄宿制服务,主要是为了方便学生和家长。对于那些家离学校较远,交通不便的学生来说,寄宿制可以节省通勤时间,提高学习和训练的效率。

运动训练原则与体育教学原则的异同及在羽毛球教学中的应用有哪些?

可以提高自己的运动强度,身体自身状况的训练,也可以挑剔的肌肉机能,可以让自己的身体变得更加活跃,也可以提高自己的灵敏程度。

体育教育、运动训练、休闲体育有什么区别

体育教育。体育教育是一个不错的专业,属于师范类,考这个专业可以选一个自己喜欢的专项,在大学四年中磨练。 比如三大球,篮球排球足球。 三小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还有田径,游泳等。 毕业了可以做老师。 去中小学。运动训练。运动训练的学生的专业水平一般比体育教育好,因为之前就是通过专项,而且不高考进入的学校,但是学习没有体育教育的好。 比体育教育优势的地方就是有些公务员岗位要求运动训练专业。休闲体育。休闲体育就是攀岩,高尔夫这种,是不错的专业,工作也不难找,与这个专业接触较少,不是很清楚。社会体育。

运动训练专业与体育教育专业的区别

1.要求不同学运动训练学的大部分都是对很多或者某项运动特别精通,不仅是自己会而且可以当个这项运动的专业教练。而体育教育则是只要教会学生如何学这项运动,不要求老师多么精通,但是要求会教。2.侧重不同体教专业虽然也有自己的专项,但是一般都是高中或者大学才练的,在技术上明显比运训的差很多,主要还是侧重理论知识,因为这个专业的就业方向就是教师。运训专业是从小就练的,而且必须有二级运动员证,一般都是帮学校打比赛之类的,技术肯定更高。3.涵义不同运动训练专业培养具备与竞技运动相关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从事与竞技运动相关社会、体育活动的基本能力,从事竞技运动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运动训练专业是从事与竞技体育相关活动的专业的类称,学生主要学习与竞技体育相关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以及基本技能,掌握从事竞技体育相关社会活动的基本能力。体育教育专业培养具备系统地掌握体育教育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学校体育教育工作规律,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有所专长,能从事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学校体育管理、社会体育指导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教育学、心理学、人体科学、学校体育学、体育锻炼、训练与竞赛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受到体育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掌握从事学校体育教育工作的基本能力。扩展资料:体育教育专业和运动训练专业哪一个好一般大学只开设上边三个中的体育教育和社会体育专业,社会体育专业接触的知识面和体育运动知识较广,但是确实很浅显的东西(除了理论知识)。所以社会体育专业培养的是服务性人才。而体育教育注重培养教师队伍,主要是以球类和田径为主。运动训练大概是一本院校的研究院才会有。运动训练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就业方向多为学校、企事业部门、群众活动团体从事运动训练、体育教学和管理工作。参考资料:运动训练专业_百度百科体育教育(体育学科专业名称)_百度百科

关于运动训练的书籍

教育(体育教育方向):运动训练学、主修项目理论与实践、运动选材学、运动营养与恢复、运动训练管理学、运动心理学、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力学、教育学等。

中职运动训练专业主要学什么

很多人对运动训练专业很感兴趣,但是不知道具体学些什么东西,就业前景如何?那么今天我们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运动训练专业介绍 培养目标: 1、熟悉我国有关教育、体育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学习体育改革和体育科学的发展动态。2、掌握人体科学、教育科学、心理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掌握体育科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基本技能。3、具有教强的实践能力,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具有一至两项运动技术专长。4、运用基本运动训练有关理论知识进行专业运动训练和高水平运动项目技术指导,掌握运动竞赛的编排、竞赛执裁与场外技术服务。就业主要方向: 面向专业运动队、业余体校、拥有运动队的企事业单位、各类体育俱乐部,各类群众体育组织,从事教练、指导教师和竞赛组织管理等工作;面向各健身俱乐部(会所),从事专业的健身健美操和健身舞蹈教练工作。 主干课程: 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训练学、运动心理学、 体育测量与评价、运动选材、田径、体操 、篮球、网球、羽毛球、 武术、跆拳道、健美操(选择一门为主修)、网球、健美操、篮球、羽毛球、跆拳道、足球、乒乓球、游泳、体育史、体育保健学、体育职业营养概论、体育管理学、体育游戏、演讲与口才、“三笔字”书法职业证书: 1、裁判员证2、社会体育指导员证3、教练员证4、段位证5、英语等级证6、计算机等级证 以上就是运动训练专业的详细介绍.想要了解运动训练专业有哪些学校开设可访问运动训练专业开设学校名单对电大中专/中专/技校/职校报考还有疑问,您可以点击2023年电大中专招生咨询(原广播电视大学):https://www.87dh.com/xlzz/

体能训练的方法有哪些 做哪些运动训练体能

1 开合跳 这个动作的难度系数不大,也是非常适合我们日常进行的锻炼动作。一开始我们身体站直,双手自然垂放在我们的身体两侧。当我们调整好呼吸之后,就可以正是开始运动了。一开始我们双腿打开并且向上跳,同时我们的双手需要向上打开并且是平举的。这时候我们当我们身体向下时,双腿也是打开的。再往上跳时,就是双腿并拢的状态。 2 平板支撑 这个动作是我们身体支撑在瑜伽垫上完成的,一开始我们手肘以及脚尖接触地面,让我们身体能够支撑在地面上并且处于平衡的状态。我们的身体始终是在一条直线上的,不管是我们的臀部或是腰腹部都不能够有凹凸感,一直坚持保持能够在地面上坚持动作1分钟之后再放松。 3 俯卧撑 俯卧撑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经常接触的体能训练动作,同时也是篮球队最经常进行的动作。这个动作是我们双手支撑在地面上完成的,我们主要借助手肘屈伸来完成动作,从而让我们身体有一个上下起身的动作,完成动作时身体尽量靠近地面完成。一次坚持动作3组,每组进行30个。

2023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体育类招生简章(运动训练专业)

2023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体育 类招生简章(运动训练专业)已经公布,主要包含招生项目、招生计划、报名条件、 考试 安排、录取规则、 收费标准 等信息,以下是详细内容,供大家参考: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23年运动训练专业招生简章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是以信息与电子学科为主,工、理、管、文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直属教育部,是国家“ 双一流 ” 建设高校之一,以及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和“ 211 工程”项目重点建设高校之一、国家双创示范基地之一、首批35所示范性软件学院、首批9所示范性微电子学院、首批9所获批设立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和首批一流网络安全学院建设示范项目的高校之一。 按照国家体育总局《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运动训练、 武术与 民族 传统体育专业招生管理办法》(体科字〔2022〕224号)的规定和要求,2023年我校运动训练专业面向全国实行单独招生。 我校运动训练专业学制为全日制本科四年。依托学校信息特色鲜明的学科优势,培养具有高水平运动技术和执教能力,掌握扎实的体育学科基础理论知识,擅长采集分析运动训练、体育赛事运营等方面大数据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一、招生计划及项目 1.招生计划:30人以内,择优录取,宁缺毋滥。 2.运动专项设置: 二、报名条件 1.符合2023年 高考 报名条件。 2.参加生源所在地省级招生考试机构组织的高考报名(具体按各省级招生考试机构要求执行)。 3.具备我 校招 生项目要求的运动技术等级称号,且所报专项必须与运动技术等级 证书 项目相符。考生运动技术等级以“中国运动文化教育网”(www.ydyeducation.com)或“体教联盟APP”中“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员技术等级系统”公示的数据信息为准,且2023年报名的考生等级证 书 审批日期:2013年1月1日至2023年3月10日。 4.身体和心理健康状况良好。体检标准参照教育部、卫生健康委、中国残联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 工作 指导意见》要求及规定执行。 三、报名方法 1.考生必须统一在“中国运动文化教育网”或“体教联盟APP”中“普通高等学校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招生系统”(以下简称“体育招生系统”)进行注册(验证考生报名资格)并报名,具体时间: 注册时间:2023年2月1日12:00至3月10日12:00 报名时间:2023年3月1日12:00至3月10日12:00 2.考生依据公布的专业考试时间,合理选择不超过2所招生院校进行报名,并确定好 志愿 顺序。录取将依据考生确定的志愿顺序执行。考生需依据体育专项考试的收费标准和生源所在省级招生考试部门文化考试收费标准,在报名截止时间前在线完成缴费。报名以考生完成缴费为准,未缴费的考生不予以确认。考生报名一旦缴费确认,志愿将不能调整。 3.考生必须参加其户口所在地省级招办统一组织的高考报名,取得高考报名号,具体要求按当地招办规定执行(如果填写的高考报名号错误或虚假而影响录取,由考生本人负责)。 4.报考专项只能填写我校规定项目中的一项。考生报考的专项应与运动技术等级证书项目一致,不得改动。 5.考生报名信息误填、错填或填报虚假信息所造成的一切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考生报名材料不全或存在虚假现象,均视为报名无效。 四、考试 考试时间、地点及打印考试准 考证 等具体事宜,以国家体育总局“中国运动文化教育网”公布内容为准。 (一)文化考试 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政治、英语四科,每科满分为150分,四科满分为600分,使用国家通用 语言 文字作答。 文化考试时间: 文化考试地点:由高考报名所在地省级招生机构组织,详见文化考试准考证(登录“体育招生系统”打印文化考试准考证)。 (二)体育专项考试 体育专项考试满分100分,考试分项目采用全国统考和分区统考方式,由国家体育总局委托院校负责组织实施,执行国家体育总局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体育专项考试方法与评分标准》(2023版)。考生必须依据所获得的运动等级证书的项目进行体育专项考试,不得跨项考试。体育专项考试将进行兴奋剂检查,兴奋剂违规或拒绝检测的考生,将取消录取资格。 体育专项考试时间、地点,以及打印体育专项考试准考证等具体事宜,请以“中国运动文化教育网”(www.ydyeducation.com) 或“体教联盟APP”具体通知为准。 五、录取原则 1.文化考试成绩、体育专项考试成绩均须达到我校划定的最低录取控制 分数线 :文化成绩不低于180分(一级运动员降低30分,运动健将级运动员降低50分);篮球体育专项成绩不低于70分;网球、技巧体育专项成绩不低于60分,蹼泳体育专项成绩不低于90分。 2.采用国家体育总局最新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体育专项考试方法与评分标准》。在达到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基础上,根据考生的文化成绩(折合百分制后)和体育专项成绩按照3:7比例进行综合评价,文体综合分=(文化成绩/6)×30%+体育专项成绩×70%。综合分计算时保留小数点后两位,采用四舍五入计数保留法。考生文体综合分数不得低于60分。 3.根据考生志愿先后顺序和各项目招生计划按文体综合分从高到低,分项目择优录取;文体综合分相同时按体育专项成绩择优录取。先录取第一志愿,若招生计划未完成,再录取第二志愿。 4.录取结果信息将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本科招生信息网”网站进行公示。 5.考生若已报名运动训练专业志愿并被录取,不得放弃录取资格,同时不再参加普通高考及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录取。 6.考生弄虚作假,经查实,取消其当年运动训练专业报考或录取资格,已入学者,取消其入学资格,并依据《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教育部33号令)进行处理。 六、入学复查 1. 新生 入学后,学校将进行全面复查,并组织专家进行专业复测,如发现不符合国家规定的录取条件、违反招生规定、弄虚作假者,取消其入学资格。 2.录取为运动训练专业的学生进校后不能调整到其他专业。 七、联系方式 1.咨询电话: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招生办公室 029-88202335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体育部 029-81891207 2.纪委监督电话:029-81891725 3.通信地址: 陕西 省西安市太白南路2号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招生办公室 邮编:710071 4.招生办网址:https://zsb.xidian.edu.cn 5.电子信箱:zsb@mail.xidian.edu.cn 本招生简章由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招生办公室负责解释。若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及生源所在地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对运动训练专业招生有新的规定,我校将按新的规定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