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素养

阅读 / 问答 / 标签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如何培养学生信息素养

1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存在缺陷的分析高中信息技术教职人员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和教学方案设计过程中,对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存在以下缺陷和不足之处:一是高中信息技术教职人员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生性格特色。每个学生都是独立存在的个体,学生的学习经历、学习基础和学习经验的不同导致了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和学习接受水平的高低差异,忽略学生的个体特征和个体差异性,为学生设立、制定统一的学习标准和学习目标,以相同的教学方式开展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布置难易程度无差别的学习任务和学习内容,将拖后综合学习能力较高学生取得进步或者降低学习能力相对薄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二是高中信息技术教职人员没有明确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学习主体地位,没有以开发和拓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为教学中心,没有注重培养学生对高中信息技术学科的学习积极性、学习主动性和学习兴趣,而是过多将教学精力和教学目标集中在帮助学生顺利通过考试并拿到理想分数方面,导致学生和家长对高中信息技术学科在接受态度上的不重视或者忽视。学生没有摆正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学习态度,对信息技术学科的知识内容和技术要点所知甚少或者一知半解,不仅学科基础知识不牢固,分析思考和动手操作能力更差,无从谈起将信息技术学科知识运用于实践中解决现实问题,也不利于培养学生在信息技术学科领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三是高中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评价体系不健全,普遍使用测试难度低等、测试学科基础知识的笔答考试方式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学习评价制度的不足和缺陷间接使得学生和家长无法提高对高中信息技术学科的重视程度和学习热情。四是高中信息技术教职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不高和职业教学能力不够,无法根据学生个性化学习要求设计出能够开拓学生思维能力和培养学生信息素养能力的教学方案。高中信息技术教师也普遍不注重提高自身教学水平,不能做到持续储备和不断丰富自身的信息技术教学知识,没有机会参加教学经验交流讨论活动或者其他信息技术教学能力培训活动。2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改革措施的探究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改革措施如下:一是加强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活动与其他学科的相关性和联系性,让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教育教学活动中也能够结合运用或者体验其他学科的知识内容,从而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实践能力、分析思考总结能力和综合运用归纳能力,最终提高学生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活动的学习积极性。二是建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表现性评价体系,放弃单一的分数制笔答测试,在评估学生学习成果和检验学生学习能力过程中融合加入多种评价因素,例如学生的动手实验操作水平、学生的日常学习情况数据记录、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中取得的进步幅度、学生对高中信息技术科目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等等。三是为高中信息技术教职人员专业知识水平的提高和职业教学能力的培养提供机遇和可行性。教育部门和学校领导可以为信息技术教师参加教学经验传授活动、教学成果分享活动、教学设计方法探讨活动提供充分时间和适当场所,让教师之间能够相互交流分享教学经验,分析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对应的解决办法,在对话和交流中相互帮助、共同提高。信息技术教师需要转变教学理念,将高中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实践经验相结合,帮助学生了解并认识到信息技术学科与实际生活的紧密相关性和不可或缺重要性,从而提升学生对信息技术学科知识的学习兴趣。四是强调学生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中的学习主体地位和学习主人公身份。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以学生为中心和主体,关注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习过程,教师从旁给予学生及时的帮助和引导,教学方式的选择和教学内容的设计安排要以开发和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参照标准,不断带领学生主动观察、主动思考分析、主动开展实践操作,并将信息技术学科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结合运用到具体的生活实践活动中去。综上所述,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缺陷不足包括了教职人员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生性格特色,没有以开发和拓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为教学中心,教学评价体系不健全和教职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不高、职业教学能力不够等几个方面,相应采取的改革措施为加强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活动与其他学科的相关性和联系性,建立表现性评价体系,为信息技术教师参加教学经验传授活动、教学成果分享活动、教学设计方法探讨活动提供充分时间和适当场所,将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中心和主体,关注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习过程,持续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信息素养。

网络营销策划师应该具有什么样的信息素养

知识能力要求:企业策划人要具有策划学、广告学、经济、文学、政治、思维学等方面的相关知识:并能掌握有关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未来学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对于各种情况和多种信息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判断,对事物变化的趋势作出准确的评估。哟有远见卓识和创造力,敢于大胆提出具有构思严谨、设计别致、选择合理的企业策划实际能力要求:策划是一门科学,更是一种艰苦的具有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和脑力劳动,所以企业策划人要具备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 第一, 掌握策划书的制作方法和写作技巧。能把策划书中封面、序文、宗旨、内容、预算、策划进度表,有关人员职务分配表,策划所需的物品及场地、策划的相关资料等内容统一结构起来。在撰写过程中,要对设定的状况,尽量简洁扼要的描述;要引人入胜的描绘策划主题;要详细的描述整体形象,分细类按一定逻辑展开。在策划书中不能透露 企业策划的核心机密。第二, 全面掌握企业策划的基本程序和要求,能独立完成设定问题(课题)与目标、环境分析、组织实施、效果评价与反馈策划工作。了解专题策划的特点和内容,并能够按其流程运做。在市场营销战略策划上,能够在市场机会分析、企业目标与市场定向、制定市场营销战略,制定市场营销计划与政策,执行与控制市场营销、评价结果等方面作出具体的计划。在产品策划上,能从设想出发,经过评估、择优,再经不断考验、修改,最后获得有竞争力的新产品等等。

美国高校的信息素养指标包括

美国高校的信息素养指标包括:信息需求和获取、信息选择与评估、信息检素与利用、信息交流。1、在信息需求和获取方面。不但要具备界定和阐明信息需求的能力,强调不同类型和形式的、现有的和潜在的信息资源的利用,而且还要注重所获信息的成本与收益。2、在信息选择与评估方面。对信息的增值性,信息的矛盾性等性质有明确的认识。要求学生不仅对信息及信息的来源做到批判性地评估,而且对所需信息能够进行有效而又高效率地评估。3、在信息检素与利用方面。能够利用各种方法检索各种载体形式的信息,并不断完善检索策略;在信息利用方面,能够将精选的信息纳入到自身的知识系统中去;能够利用信息完成特殊的研究。4、在信息交流方面。通过与他人与学科专家和从事实践工作的专家的交流,来不断地修正自己对信息的理解和解释。信息素养定义:1、信息素养是一种基本能力。信息素养是一种对信息社会的适应能力。美国教育技术CEO论坛2001年第4季度报告提出21世纪的能力素质,包括基本学习技能、信息素养、创新思维能力、人际交往与合作精神、实践能力。2、信息素养是一种综合能力。信息素养涉及各方面的知识,是一个特殊的、涵盖面很宽的能力,它包含人文的、技术的、经济的、法律的诸多因素,和许多学科有着紧密的联系。3、信息技术支持信息素养。通晓信息技术强调对技术的理解、认识和使用技能。而信息素养的重点是内容、传播、分析,包括信息检索以及评价,涉及更宽的方面。信息素养是一种信息能力,信息技术是它的一种工具。

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四个层次是什么

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四个层次:1、信息意识:信息意识,是信息素养的前提,是人对信息的敏感程度,是人对信息敏锐的感受力、持久的注意力核对信息价值的洞察力、判断力等。它决定人们捕捉、判断和利用信息的自觉程度。信息意识包括主体意识、信息获取意识、信息传播意识、信息更新意识、信息安全意识等。2、信息知识:信息知识,是信息素养的基础,是有关信息的特点与类型、信息交流和传播的基本规律与方式、信息的功用及效应、信息检索等方面的知识。信息知识不但可以使人的知识结构改变,而且能够激活原有的学科专业知识,使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发挥更大的作用。3、信息能力:信息能力,是信息素养的保证,是信息素养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它包括人获取、处理、交流、应用、创造信息的能力等。信息能力教育,是要培养和训练人们熟练应用信息技术,在大量无序的信息中辨别出自己所需的信息,并能根据所掌握的信息知识、信息技能和信息检索工具,迅速有效地获取、利用信息,并创造出新信息的能力。4、信息道德:信息道德,是信息素养的准则,良好的信息道德是信息素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信息道德,是指在组织和利用信息时,要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增强信息安全意识,提高对信息的判断和评价能力,准确合理地使用信息资源。

什么是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InformationLiteracy)"的本质是全球信息化需要人们具备的一种基本能力。什么是信息素养信息素养是传统文化素养的延伸和拓展,主要由信息意识与信息伦理道德信息知识以及信息能力组成。信息能力是信息素养的核心。信息素养更确切的名称应该是信息文化。信息素养是一种基本能力。

信息素养包括哪些内容

信息素养的本质是全球信息化需要人们具备的一种基本能力。信息素养这一概念是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于1974年在美国提出的。那么信息素养包括哪些内容呢? 1、 热爱生活,有获取新信息的意愿,能够主动地从生活实践中不断地查找、探究新信息。 2、 具有基本的科学和文化常识,能够较为自如地对获得的信息进行辨别和分析,正确地加以评估。 3、 可灵活地支配信息,较好地掌握选择信息、拒绝信息的技能。 4、 能够有效地利用信息,表达个人的思想和观念,并乐意与他人分享不同的见解或资讯。 5、 无论面对何种情境,能够充满自信地运用各类信息解决问题,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进取精神。 以上就是给各位带来的关于信息素养包括哪些内容的全部内容了。

求“信息技术能力”和“信息素养”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信息技术能力是指对数据信息的处理能力,信息素养则是对数据的了解程度,前者注重的是深度,后者注重的是广度.要说范围,信息素养包括的范围会大些,但对数据的处理能力会相对减低 “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的本质是全球信息化需要人们具备的一种基本能力.简单的定义来自1989年美国图书馆学会(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 ,ALA ),它包括:能够判断什么时候需要信息,并且懂得如何去获取信息,如何去评价和有效利用所需的信息. 这样的看法目前已形成一种共识.除美国外,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的观点大同小异,ACRL提出的高校信息素养标准,在美国已被广泛认可和接收,英国、澳大利亚等根据国情,稍有补充和修改. 信息素养是一种基本能力 信息素养是一种对信息社会的适应能力.美国教育技术CEO论坛2001年第4季度报告提出21世纪的能力素质,包括基本学习技能(指读、写、算)、信息素养、创新思维能力、人际交往与合作精神、实践能力.信息素养是其中一个方面,它涉及信息的意识、信息的能力和信息的应用. 信息素养是一种综合能力 信息素养涉及各方面的知识,是一个特殊的、涵盖面很宽的能力,它包含人文的、技术的、经济的、法律的诸多因素,和许多学科有着紧密的联系.信息技术支持信息素养,通晓信息技术强调对技术的理解、认识和使用技能.而信息素养的重点是内容、传播、分析,包括信息检索以及评价,涉及更宽的方面.它是一种了解、搜集、评估和利用信息的知识结构,既需要通过熟练的信息技术,也需要通过完善的调查方法、通过鉴别和推理来完成.信息素养是一种信息能力,信息技术是它的一种工具.

请简述信息素养的定义及其所包括的主要层面

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更确切的名称应该是信息文化(Information Literacy)信息素养是一种基本能力:信息素养是一种对信息社会的适应能力。美国教育技术CEO论坛2001年第4季度报告提出21世纪的能力素质,包括基本学习技能(指读、写、算)、信息素养、创新思维能力、人际交往与合作精神、实践能力。信息素养是其中一个方面,它涉及信息的意识、信息的能力和信息的应用。信息素养是一种综合能力:信息素养涉及各方面的知识,是一个特殊的、涵盖面很宽的能力,它包含人文的、技术的、经济的、法律的诸多因素,和许多学科有着紧密的联系。信息技术支持信息素养,通晓信息技术强调对技术的理解、认识和使用技能。而信息素养的重点是内容、传播、分析,包括信息检索以及评价,涉及更宽的方面。它是一种了解、搜集、评估和利用信息的知识结构,既需要通过熟练的信息技术,也需要通过完善的调查方法、通过鉴别和推理来完成。信息素养是一种信息能力,信息技术是它的一种工具。信息素养包含了技术和人文两个层面的意义: 从技术层面来讲, 信息素养反映的是人们利用信息的意识和能力; 从人文层面来讲, 信息素养也反映了人们面对信息的心理状态, 或说面对信息的修养。具体而言, 信息素养应包含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1、热爱生活, 有获取新信息的意愿, 能够主动地从生活实践中不断地查找、探究新信息。2、具有基本的科学和文化常识, 能够较为自如地对获得的信息进行辨别和分析, 正确地加以评估。3、可灵活地支配信息, 较好地掌握选择信息、拒绝信息的技能。4、能够有效地利用信息, 表达个人的思想和观念, 并乐意与他人分享不同的见解或资讯。5、无论面对何种情境, 能够充满自信地运用各类信息解决问题, 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进取精神。美国提出的“信息素养”概念则包括三个层面: 文化层面( 知识方面) ; 信息意识( 意识方面) ; 信息技能( 技术方面) 。经过一段时期之后, 正式定义为: “要成为一个有信息素养的人, 他必须能够确定何时需要信息, 并已具有检索、评价和有效使用所需信息的能力。”而在《信息素养全美论坛的终结报告》中, 再次对信息素养的概念作了详尽表述: “一个有信息素养的人,他能够认识到精确和完整的信息是做出合理决策的基础; 能够确定信息需求, 形成基于信息需求的问题, 确定潜在的信息源, 制定成功的检索方案, 以包括基于计算机的和其他的信息源获取信息, 评价信息、组织信息用于实际的应用, 将新信息与原有的知识体系进行融合以及在批判思考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使用信息。”

如何提高信息素养?

提高个人信息素养主要有以下七个方面一. 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以及计算机互联网的基本使用。二. 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了解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基本知识;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操作、Word文字处理、Excel电子表格、打印机及一些常用应用软件的安装和使用等。只有具备了基本能力,才能培养信息处理的能力。三. 要学会使用计算机和其他信息技术来解决自己工作、学习及生活中各类问题四. 学会利用网络搜索信息、传输文件,能利用电子邮件跟朋友老师进行交流,利用电子公告牌或自己制作的网站(页)发布自己的认识和观点,五. 为了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发展,各校都已建成自己的校园网或者即将建成自己的校园网,但是,我们发现,很多校园网功能、校园网资源还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所以要培养自己能充分利用各种资源的能力六. 培养自己的信息生成能力,要善于挖掘有用信息和浓缩有效信息,能对信息内容进行深层加工,对信息进行科学分类、标引、排序、存储等;能够对信息去伪存真,去粗存精,正确评价、消化信息,同时通过调查分析,独立思考,最终创造出新的有效信息。七. 最后必须具备尊重知识产权和遵守网络道德的素养,还必须具备网络安全的基本知识,学会防治病毒。扩展资料一、什么是信息素养信息素养是一种信息文化,它是一种基本能力,与基本学习技能(读、写、算)、人际交往和合作精神、创新思维能力、实践能力一起构成人的面向21世纪的能力素养;另外它是一种综合能力,它涉及各方面的知识,是一个特殊的、涵盖面很宽的能力。信息素养是一种信息能力,信息技术是它的工具。二、信息素养的内涵(一)信息文化常识:信息系统由硬件、软件和人组成一个整体,三个元素之间必须十分协调的工作才能充分发挥信息系统的效能,达到预期目标。(二)信息意识与情感:积极面对信息技术的挑战,不畏惧信息技术;以积极地态度学习操作各种信息工具;了解信息源并经常使用信息工具;能迅速而敏锐地捕捉各种信息,并乐于把信息技术作为基本的工作手段;相信信息技术的价值与作用,了解信息技术的局限及负面效应从而正确对待各种信息;认同与遵守信息交往中的各种道德规范和约定。(三)信息技能:六大信息技能:确定信息任务、决定信息策略、检索信息策略、选择利用信息、综合信息、利用信息。

信息素质与信息素养这两个词的概念是等同的吗?你是如何认识它们的?

不等同。信息素质是指人所具备的进行识别、加工、利用、创新、管理的知识、能力与情感等各方面品质的总和。

中学生如何提高信息素养

什么叫信息素养哦

如何提高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内涵广泛,分不同层次。我认为,在中学信息技术课程中,它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 1.信息意识 一个人有没有信息素养、有多高的信息素养,首先要看他有没有信息意识、信息意识有多强,即碰到实际问题,他能不能想到用信息技术去解决。 信息意识是指对信息、信息问题的敏感程度,是对信息进行捕捉、分析、判断和吸收的自觉程度。 2.信息能力 发现信息、捕获信息,想到用信息技术去解决问题,是信息意识的表现。但能不能采取适当的方法,选择适合的信息技术及工具,通过恰当的途径去解决问题,则要看有没有信息能力了。 信息能力是指运用信息知识、技术和工具解决信息问题的能力。它包括信息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与掌握、信息资源的收集整理与管理、信息技术及其工具的选择使用、信息处理过程的设计等能力。 3.信息道德 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方式带来了根本性变革,同时也引出许多新问题。如个人信息隐私权、软件知识产权、软件使用者权益、网络信息传播、网络黑客等。针对这些信息问题,出现了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信息关系的行为规范,这就形成了信息伦理。能不能在利用信息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遵守信息伦理,体现了一个人信息道德水平的高低。 这三者中,信息能力是信息素养的核心和基本内容,信息意识是信息能力的基础和前提,并渗透到信息能力的全过程。具有强烈的信息意识,才能激发信息能力的提高。信息能力的提升,也促进了人们对信息及信息技术作用和价值的认识,进一步增强了应用信息的意识。信息道德则是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正确应用的保证,它关系到信息社会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二、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策略 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把握好这个特点,不断探索适合信息技术课特点的教学方法,切实有效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1.以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信息素养。 在信息技术基础这本教材中很多上机操作的课程,比如:文本和表格信息加工及音频 视频 图像信息的加工。这两章的教学内容就很贴切实际运用。在让学生上操作课的时候,可以把学校一些学生的数字信息让学生进行整理加工。这样可以使得学生在完成课堂作业的同时也能为学校完成一项工作,自豪之感油然而生。通过解决这样的实际问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信息素养自然也就提高了。在信息资源管理这章内容中,可以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的一些信息。比如制作家庭的通信录,使学生学以致用。 2.提高计算机的使用技术,培养信息素养。 很多学生接触计算机就是为了玩游戏,很少去使用它,课程中提到的操作系统、Office办公软件以及网络知识等,这些内容是计算机基础知识,其中Office软件是我们生活中经常用到的。而网络基础也是我们经常涉及到的。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学会使用这些软件,同时在自己家庭使用网络的时候,能自己动手安装。以及在计算机系统瘫痪的时候能自行解决。

什么是学生的信息素养

大学生应该具备的信息素养回答 爱扬教育 2021-03-08 (1)运用信息工具:能熟练使用各种信息工具,特别是网络传播工具;(2)获取信息:能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有效地收集各种学习资料与信息,能熟练地运用阅读、访问、讨论、参观、实验、检索等获取信息的方法; 扩展资料   (3)处理信息:能对收集的信息进行归纳、分类、存储记忆、鉴别、遴选、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表达等;  (4)生成信息:在信息收集的基础上,能准确地概述、综合、履行和表达所需要的信息,使之简洁明了,通俗流畅并且富有个性特色;  (5)创造信息:在多种收集信息的交互作用的基础上,迸发创造思维的火花,产生新信息的生长点,从而创造新信息,达到收集信息的终极目的;  (6)发挥信息的效益:善于运用接受的信息解决问题,让信息发挥最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7)信息协作:使信息和信息工具作为跨越时空的、“零距离”的交往和合作中介,使之成为延伸自己的.高效手段,同外界建立多种和谐的合作关系;  (8)信息免疫:浩瀚的信息资源往往良莠不齐,需要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甄别能力以及自控、自律和自我调节能力,能自觉抵御和消除垃圾信息及有害信息的干扰和侵蚀,并且完善合乎时代的信息伦理素养。

信息素养的内涵是什么

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的本质是全球信息化需要人们具备的一种基本能力。信息素养这一概念是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于1974年在美国提出的。简单的定义来自1989年美国图书协会(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 ALA),它包括:文化素养、信息意识和信息技能三个层面。能够判断什么时候需要信息,并且懂得如何去获取信息,如何去评价和有效利用所需的信息。中文名信息素养外文名Information Literacy含义全球信息化需要人们具备的一种提出者保罗·泽考斯基快速导航由来内容特征标准内涵培养表现比较定义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更确切的名称应该是信息文化(Information Literacy)信息素养是一种基本能力:信息素养是一种对信息社会的适应能力。美国教育技术CEO论坛2001年第4季度报告提出21世纪的能力素质,包括基本学习技能(指读、写、算)、信息素养、创新思维能力、人际交往与合作精神、实践能力。信息素养是其中一个方面,它涉及信息的意识、信息的能力和信息的应用。信息素养是一种综合能力:信息素养涉及各方面的知识,是一个特殊的、涵盖面很宽的能力,它包含人文的、技术的、经济的、法律的诸多因素,和许多学科有着紧密的联系。信息技术支持信息素养,通晓信息技术强调对技术的理解、认识和使用技能。而信息素养的重点是内容、传播、分析,包括信息检索以及评价,涉及更宽的方面。它是一种了解、搜集、评估和利用信息的知识结构,既需要通过熟练的信息技术,也需要通过完善的调查方法、通过鉴别和推理来完成。信息素养是一种信息能力,信息技术是它的一种工具。

学生信息素养包括哪些内容?

在我国,针对国内教育的实际情况,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主要针对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1)热爱生活,有获取新信息的意愿,能够主动地从生活实践中不断地查找、探究新信息。(2)具有基本的科学和文化常识,能够较为自如地对获得的信息进行辨别和分析,正确地加以评估。(3)可灵活地支配信息,较好地掌握选择信息、拒绝信息的技能。(4)能够有效地利用信息、表达个人的思想和观念,并乐意与他人分享不同的见解或信息。(5)无论面对何种情境,能够充满自信地运用各类信息解决问题,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进取精神。1998年,美国图书馆协会和教育传播协会制定了学生学习的九大信息素养标准,概括了信息素养的具体内容。标准一:具有信息素养的学生能够有效地和高效地获取信息。标准二:具有信息素养的学生能够熟练地和批判地评价信息。标准三:具有信息素养的学生能够有精确地、创造性地使用信息。标准四:作为一个独立学习者的学生具有信息素养,并能探求与个人兴趣有关的信息。标准五:作为一个独立学习者的学生具有信息素养,并能欣赏作品和其他对信息进行创造性表达的内容。标准六:作为一个独立学习者的学生具有信息素养,并能力争在信息查询和知识创新中做得最好。标准七:对学习社区和社会有积极贡献的学生具有信息素养,并能认识信息对民主化社会的重要性。标准八:对学习社区和社会有积极贡献的学生具有信息素养,并能实行与信息和信息技术相关的符合伦理道德的行为。标准九:对学习社区和社会有积极贡献的学生具有信息素养,并能积极参与小组的活动探求和创建信息。

如何在培养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同时避免信息技术的负面影响

在知识和信息的现代,知识信息生成、应用和陈旧的周期在以加速度的态势急速缩短。大学生掌握着最为丰富的知识,有着最为灵活的头脑,他们是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2013年全国信息素养教育研讨会暨化工院校信息站第十八届年会于10月17日—19日在南京工业大学举行。在这场全世界空前强调信息素养的浪潮中,如何培养当代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显得急切而又重要。不仅仅如此,当前,由于现代教育学科、心理学科和信息技术学科的相互渗透,使教育的信息化进程加速,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远程教育等得到充分的发展,这不仅要求教师具备更高的信息素养,而且要求大学生能够迅速地筛选和获取信息,准确地鉴别信息,创造性地加工和处理信息。   1 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的含义及标准   从1974年至今,信息素养在批判与反思中逐渐成熟,国内学者经过了几十年的探讨,虽然尚未出现权威定义,但对下面的定义基本上表示赞同:信息素养是个体在有目的地捕捉、选择、储存、加工利用信息的过程中所具备的一种复合品质,是个体对信息活动的态度以及对信息的获取、分析、加工、评价、创新、传播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   在信息素养四要素理论中,信息素养的4个要素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相互融合、相互制约,缺一不可。   2 提高大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性   大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是迎合时代发展的趋势,是远程学习、终身学习的基础 在21世纪,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各种信息革新的周期不断变短。不得不承认,从小学到高中的教育中,应试成分占有很大的比例;但是,在大学和更高一等的教育中,这种情况在慢慢发生改变,学习者慢慢地从被动地接受知识、同化知识、运用知识,逐渐变为积极主动地去寻求知识、增长知识。这个阶段实际上就是对周围各种信息的检索、评价、管理、储存和运用。这就需要大学生能够因地制宜地发挥自己的信息能力。在国际教育委员会提出“终身学习”这一号召下,紧接着现代社会,各种开放大学、远程教学的形势下,更需要的是大学生有一种能力能够融入这股潮流,并把这股潮流引导到一条更加规范化、科学化、合理化的道路上去。   现代信息社会迫使人们具有高效地获取信息与处理信息的能力,因此,从素质教育的角度来讲,信息素养的培养已成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   有利于学生进行知识建构,提高学习能力 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三大学习理论流派,对学习者的学习特点和学习过程各自提出了自己的理论,但是学习本身就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评价来源是学习者的学习绩效。信息化社会中,学习者良好的信息素养可以降低获取知识信息的盲目性,提高自学能力;能够帮助建立知识结构框架,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在实践操作时,更容易把握研究的方向,减少失误,提高随机应变和创新能力。学习者良好的学习素养,可以反省自己学习过程中的优势和劣势、自己的学习偏好,在学习活动前准备充分的材料,以便在学习活动中再加工,以此提高自己的学习绩效。   3 对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可从社会、学校和个人三个方面进行   社会方面 信息素养是21世纪的主格调,现在国与国、人与人之间的竞争,不再是文斗、武斗,更多的是信息的竞争。  现代社会每天的信息量远远超过地球人数。微博、维基、微信、QQ、飞信等社会性软件的使用,更加加大了信息的传播量、缩短了信息的更新周期。每个人都生活在信息中,不知不觉中成为信息的传播者和产生者。这就需要相关的规范来制约行为。   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信息素养在国家战略中的作用。我国虽然在此方面已经相当重视,但是还远远不够,需要制定相关的实施和促进办法,切实地融合到相关的教育标准和教育实践过程中。   另外,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信息的传播需要一个度,需要社会提供一个健康、和谐的网络文化环境,一块可供培育信息素养的土壤。所以应该加强网络方面的监控,净化网络环境,使把人们连接起来的互联网能够井然有序。   学校方面   1)图书馆优化数字化建设和信息管理,促进信息辐射。中国高校的图书馆较传统的“一库三室”的闭架式服务格局,已经向数字化、智能化和网络化的方向发展,但是看到韩国采用“云计算”计算机网络系统辅助教学的开展,帮助学生个性化学习后,深切感受到我国现阶段数字化图书馆建设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应从图书馆这个不分专业、不分受众的地点开始,努力建立完善的网络系统,进行从硬件基础设施、信息资源到组织活动的全方位数字化建设,再慢慢辐射到整个校园,实现数字化校园建设。   2)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根据学生特点开展相适应的信息素养教育。大学学习较高中学习有了更大的自主性,它更需要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特点、学习目标、技能掌握等方面来进行独立学习。这就要求大学生有更高的信息素养和自主学习能

如何培养和提高中学生的信息素养

江边揪窗审议抡押

如何提高当代大学生的信息素养

当今世界,人类社会处于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充满好奇和求知欲的青年大学生更是每天与海量的信息接触着。因此,非常有必要在学生当中进行信息教育,培养学生了解信息知识、识别信息需求、检索信息资源、分析评价信息、有效利用信息、遵守信息道德规范的教育活动。这既是信息社会对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又是 现代信息社会人的精神诉求。 高等教育的新内容 当前,信息社会需要的不是信息的简单传递者或使用者,而是具有较强信息意识和能够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将大量支离破碎的信息与数据进行归纳与综合,使之条理化的有较高信息素养的人才。可见,信息素养不仅是现代人文化素养、整体素质的一部分,更应把它看作素质教育的灵魂来培养,是信息社会高等教育的新内容,培育大学生的信息素养已成为当代高等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同时,信息素养是创新活动的助推器和催化剂。信息素养的培育过程同时也是创新思维的培养过程,两者共存互动、相得益彰,对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从信息素养的定义看,具有信息素养的人是那些知道如何进行学习的人。信息素养作为终身学习的基础和促进因素,它是所有学科的学习都需要的。拥有信息素养不仅能使学习者更好地掌握学习内容,拓展研究范围,而且还能使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自我指导和自我控制,也就是终身学习所强调的“自我导向学习”。 大学生信息素养的现状 分析大学生信息素养现状,可以使我们适时地调整高校教育职能,使之发挥更大的功用。据笔者调查,当代大学生信息素养状况主要如下: 信息能力亟待提高:目前,许多大学生虽然对信息资源有一定的认识,但其获取和利用信息资源的能力还处于较低水平,具体讲:一是获取信息的能力参差不齐。有的学生对如何获取文献资源尤其是电子信息资源较为陌生,以致于变得越来越“不会使用现代图书馆了”,具体表现是不能“广、准、新、精、全、快”地查找自己所需要的真正信息。二是利用信息盲从无目的。调查表明,大学生有目的地利用信息资源和积累信息资源的能力较差,许多学生通常没有目的和计划地阅读书刊。大部分学生还不具备鉴别、筛选、利用信息的能力,往往不知从何下手,造成盲目借阅的局面。三是对信息的需求存在应急心理。许多学生为适应某一阶段的需要或完成某一任务、某项活动而去选材、收集资料,应付了事。 信息道德和信息法规意识尚需培养:据调查,在对信息道德和信息法规内容,诸如对“计算机犯罪”、“对知识产权的侵犯”、“对个人隐私权的侵犯”、“网络上的人为恶习”的认识上,有相当多的学生仅认为“计算机犯罪”属违法问题,只有少数学生了解“对知识产权的侵犯”、“对个人隐私权的侵犯”和“网络上的人为恶习”等也是违法或不道德范畴。再如,有的学生不清楚或不遵守信息行业的网络社交安全规则,以致网络欺诈、网络成瘾以及进入网恋误区等网络社交不安全的情况屡屡出现。这种状况一方面说明大学生对信息道德和信息法规内容的认识和了解不够全面;另一方面主要反映了信息化社会信息道德内容的更新和变化发展。总之,上述分析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代大学生信息道德水平等还处在一个较低的层次,当前迫切需要对他们进行信息道德素养的培育。 深化信息素养教育的对策 信息素养教育的内容非常丰富,涉及面也十分广泛。对此,我们应按照信息素养教育的内在逻辑,制定信息素养培育目标、明确信息素养教育内容、构建信息素养教育模式。具体言之,就是: 制定信息素养教育目标。信息素养教育应达到以下目的:提高学生的信息关注程度,形成“信息就是资源”、“信息就是效益”、“信息就是生存权”的价值观念;培养学生用一定的信息伦理与道德准则规范自身行为的能力;培养学生能够主动确定所需信息的种类、范围和价值的能力;培养学生建构和完善科学的信息策略,从而能够有效获取所需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能够批判性地分析、评价信息资源的能力;培养学生能够独立、有效、准确地利用信息资源创造性地完成某一任务的能力;培养学生能够进行自我教育和终身教育的能力等。 明确信息素养教育内容。信息素养教育主要包括信息意识教育、信息道德与信息法规教育、信息能力教育等。其中,信息意识教育主要培养人们对信息的敏感度,或捕捉、分析、判断和吸收信息的自觉程度,包括信息需求意识、信息获取意识、信息时效意识、信息超前意识、信息创新意识等。信息道德和信息法规教育要求人们防止信息垃圾与信息污染,不制作、不传播、不使用不良信息,不借助网络进行人身攻击,不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商业秘密、隐私权,不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等。信息能力教育是信息素养教育的重点,包括信息认知能力、信息获取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和信息利用能力等。 构建信息素养教育模式。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宜采用三级教育模式,即将大学生信息教育分为初级培养、中级教育和高级培训三个层次。如,针对刚入学的新生,进行信息基础知识和信息利用基本技能的教育。着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兴趣以及最基本的信息获取能力与信息接受意识。针对二、三年级的学生,进行专业类检索工具和信息资源利用能力的培育。着重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及学习的主动性。对于四年级和研究生阶段的学生,进行信息理论教育。应着重结合专业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专业信息收集、利用与评价的能力,使他们能够承担研究课题,为理论研究、应用研究提供信息依据。 加快文检课程教学改革。首先,应当提高文检课的地位,把它作为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列入公共必修课,给予充分的学时保证;其次,要进行文检课内容的改革,以适应信息时代发展的要求;再次,将信息素养教育渗透到相关课程教学中;还有,将文检课与学生的具体专业相结合,促使文检课教学内容具体化。 发挥图书馆的教育职能。现代高校图书馆既是学校教学、科研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典型的信息集散地和信息资源中心。在对学生实施信息素养教育的过程中,高校图书馆应责无旁贷地成为主要的承担者。具体说,高校图书馆应充分发挥自身在信息资源提供、信息查询、信息网络、信息人才等多方面的优势,采取多种形式,大力推进学生的信息素养教育。

什么叫做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个人应有的基本素养,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信息技能,具有获取、处理、利用和评价信息的能力。2、社会责任,遵循一定的伦理道德规范,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3、独立学习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正因为如此,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以培养学生信息技术能力为核心的信息素养作为重要目标之一。

信息素养的概念

信息素养更确切的名称应该是信息文化。信息素养是一种基本能力:信息素养是一种对信息社会的适应能力。美国教育技术CEO论坛2001年第4季度报告提出21世纪的能力素质,包括基本学习技能(指读、写、算)、信息素养、创新思维能力、人际交往与合作精神、实践能力。信息素养是其中一个方面,它涉及信息的意识、信息的能力和信息的应用。信息素养是一种综合能力:信息素养涉及各方面的知识,是一个特殊的、涵盖面很宽的能力,它包含人文的、技术的、经济的、法律的诸多因素,和许多学科有着紧密的联系。信息技术支持信息素养,通晓信息技术强调对技术的理解、认识和使用技能。而信息素养的重点是内容、传播、分析,包括信息检索以及评价,涉及更宽的方面。它是一种了解、搜集、评估和利用信息的知识结构,既需要通过熟练的信息技术,也需要通过完善的调查方法、通过鉴别和推理来完成。信息素养是一种信息能力,信息技术是它的一种工具。信息素养包括关于信息和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合作、交流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信息的意识和社会伦理道德问题。具体而言, 信息素养应包含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1、热爱生活, 有获取新信息的意愿, 能够主动地从生活实践中不断地查找、探究新信息。2、具有基本的科学和文化常识, 能够较为自如地对获得的信息进行辨别和分析, 正确地加以评估。3、可灵活地支配信息, 较好地掌握选择信息、拒绝信息的技能。4、能够有效地利用信息, 表达个人的思想和观念, 并乐意与他人分享不同的见解或资讯。5、无论面对何种情境, 能够充满自信地运用各类信息解决问题, 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进取精神。

信息素养的核心是(信息素养的核心内容)

1、信息素养的核心是什么。 2、构成信息素养的核心。 3、信息能力是信息素养的核心。 4、信息素养的核心是信息意识。1.信息素养的核心是信息能力。 2.信息素养的本质是全球信息化需要人们具备的一种基本能力,它包括文化素养、信息意识和信息技能三个层面,能够判断什么时候需要信息,懂得如何去获取信息,如何去评价和有效利用所需的信息。

如何培养小学生信息素养

小学信息素养已成为时代发展对小学教育的现实要求,它包括信息知识,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信息知识是是实施课程教学的主要任务,这里我就想就其它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粗浅感想。 一、培养小学生信息素养,首先要培养小学生信息意识 信息意识是个体主动利用信息资源以解决问题的心理倾向。信息意识的培养,即是让他们认识到信息是资源,及时有效地利用资源可以使问题得到全面、深入的解决就可以了,在小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中“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根据小学生的认知心理和年龄特征,我认为激发学生对信息资源的兴趣,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前提。对于小学生而言,信息意识的培养,即是让他们认识到信息是资源,及时有效地利用现代信息资源可以获得许多有趣的知识,可以使问题得到全面、深入的解决,可以扩大眼界,提高文化素养。 具体来说,一是要使小学生重视信息资源在解决各种问题中的作用,训练小学生在面临困难情境时,不仅善于从自己已有知识中寻求解决办法,还要主动地寻求各种信息资源,通过信息加工,发现新的解决办法,最终养成积极获取信息、利用信息的习惯。 二是要让小学生重视信息的沟通,不仅要善于独立地获取和利用信息,还要与其他人相互协作、相互沟通,共享信息资源。 在平常的教学中,我们往往可以通过让学生查阅资料获取信息,然后再通过这些信息的交流与碰撞让学生获取更多的信息资源。 二、培养小学生信息素养,其次要培养小学生信息能力 信息技能的培养,指的是对小学生信息处理能力的培养。信息处理能力是涉及信息知识以及对具体的信息获取、组织、处理、加工、表达、通讯、评价等的能力,这是个人信息素养的基础。在小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中,培养信息能力的主要内容是: 其次是获取信息的能力。让小学生了解如何检索信息来源,选择最佳的信息来源,并在选定的信息来源中查找所需的信息。 信息的获取指的是:确定信息来源、选择最佳信息来源;检索信息来源、在信息来源中查找信息。我们提出了这些问题,到哪些地方去找信息资料呢?这一步同样需要教师的引导。 信息来源有了,需要解决技术问题,怎样查找?我们可以和学生讨论可以去查找。比如:电视、广播、报刊杂志、图片、图书等等,在信息社会的今天,学生开始使用的重要的信息来源还有网络资源等等。 然后是整理信息的能力。让小学生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分析与比较,筛选出与当前问题有关的信息。 信息的整理指的是对信息的组织和处理:学生在信息来源中通过阅读、观察、聆听、触摸等方式来感受信息、筛选出有关信息。 最后是表达信息的能力和评价信息的能力。让小学生把相关的信息组织起来,并以适当的方式加以表达。 信息的集成是指把来自多种信息来源的信息组织起来、把组织好的信息展示和表达出来。能否适时有效地利用信息资源,这个环节是关键一环,检验学生信息处理能力的最佳体现。教学中可以浅显地告诉学生:读懂你的信息资料,试着用你自己的话说出来,还可以谈谈你的想法。 引导小学生对所获取并运用的信息进行评价,以确定信息资源的价值,对不断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学生信息技术的入门靠信息技术课程,但要不断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则必须将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相整合,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学了就有机会用,得到适时、适量的实践,从而养成良好的信息素养。 三、培养小学生信息素养,应着重培养小学生信息道德 在当前这个信息化社会中,网络成为最大的信息资源。网络具有开放性和匿名性,人人可以自由上网,并在网上浏览信息、下载和利用网络资源,甚至在网上发表任何越轨的言论而很少受到惩罚。网络又具有跨国性和即时性,网络既传播着科学知识和健康信息,也传播着一些反动的、迷信的、色情的东西,国内外敌对势力也在不遗余力地利用这个阵地向我们进行渗透。小学生天性好奇,又缺乏辨别力,很容易在如此丰富多彩的信息世界中迷失人生的方向。因此,必须加强信息道德教育。小学生信息道德教育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要让小学生认识到,信息资源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引导小学生自觉维护信息资源,反对破坏信息资源的行为。 三是要让小学生从小树立知识产权意识,在最初使用信息资源时就形成尊重知识产权人权利的习惯。 总之,信息素养的四个要素共同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四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信息意识是先导,信息知识是基础,信息能力是核心,信息道德是保证。

信息素养的表现

信息素养主要表现为以下8个方面的能力: 浩瀚的信息资源往往良莠不齐,需要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甄别能力以及自控、自律和自我调节能力,能自觉抵御和消除垃圾信息及有害信息的干扰和侵蚀,并且完善合乎时代的信息伦理素养。

信息素养包括哪三方面

  信息素养包括文化素养、信息意识和信息技能等三个方面。信息素养是指人们利用网络和各种软件工具通过确定、查找、评估、组织和有效的生产、使用、交流信息,来解决实际问题或进行信息创造的能力。   信息素养的重点是内容、传播、分析,包括信息检索以及评价,涉及更宽的方面。它是一种了解、搜集、评估和利用信息的知识结构,既需要通过熟练的信息技术,也需要通过完善的调查方法、通过鉴别和推理来完成。信息素养是一种信息能力,信息技术是它的一种工具。

信息素养与科学素养是什么关系?

信息素养是传统文化素养的延伸和拓展,主要由信息意识与信息伦理道德、信息知识以及信息能力组成。信息能力是信息素养的核心,它包括信息的获取、信息的分析、信息的加工。  (一)信息素养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  传统的教师角色,造就了教师职业的“崇高”,吐丝的春蚕,燃烧的蜡烛,使教师的工作降低了它的挑战性和创造性,失去了它原来应该具有的魅力,也使得教师的生命价值难以在教育过程中充分实现。而21世纪的教师明确“信息素养”的涵义,充分运用“信息素养”让我们的职业焕发出了应有的魅力,让教师在付出的过程中体验收获,体验创造的快乐。因此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也是教师实现内在生命价值的需要。作为一个专业教育者,教师应该具有不断地专业化学  习的意识和能力,不断地学习,不断自我成长,提高自身的专业化水平,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为学生一生的长远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信息素养促进了教学水平的提高  俗话说:“教人一滴水,自己要有一桶水”。要提高教学质量,首先要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术水平。要求教师在教学之余,不断地获取信息,增长新知识,教师要积极利用网络获取信息资料,充实教学内容。所以没有较高信息素养的教师,教学水平也就与之成正比例,在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方面会受到很大的限制,是很难成为“名师”的。  我们积极地从运用多种途径培养教师的信息素养:1、校本培训:由学校根据教师的实际开展的信息技术培训,教学观摩,优质课大赛等。2、自主研修:部分教师根据自身情况进行的理论学习,教学实践。3、课程进修:学科教师利用假期学习计算机常识,并获得了计算机的合格证书。4、短期培训:积极派遣学科教师参加上级学习单位组织的学习。5、“追踪”:我们在各个学科确定了一名教师作为我们追踪的对象,通过一个阶段的“追踪”,让教师们从自己的思想意识上认识到积极的提高个人信息素养是一种任务。  通过以上途径的培养,他们已经逐渐成熟了起来,成为了我校信息素养的引领者,他们时常会利用课余时间来计算机教室学习网络资源,下载远程教育资源,学习制作课件,多媒体教室里时常会看到他们津津乐道地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情景。教师颁奖大会上也常能看到他们的身影,教学能手大赛的获奖名单中他们的名字最闪亮。

职业教师的信息素养应包括哪些

教师的职业素养包括五个素养方面的内容1、教育思想素养:良好的教育思想素养,是教师职业素养的核心内容。2、职业道德素养: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工作中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它是教师道德结构中的主体部分,它在调节教师全部道德品质中起重要作用。3、知识素养: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因此,具有比较渊博合理的知识是教师做好本职工作的一个重要条件。4、能力素养:一定的能力素养是进行和完成某种工作所需具备的,教师的能力素养是进行教育活动,完成教育任务的重要保证。5、身心素养:教师劳动是一种充满高度创造性的繁重的脑力劳动,又是一种兼有一定强度的体力劳动,所以教师必须有良好的身心素质做保证。健康良好的身心素质是教师职业素养建立的基础,其在教师的职业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使教师在工作和生活中保持高昂振奋的精神和轻松愉快的心境,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保证教育质量。

如何提升教师信息素养水平

1、信息技术课程整合能力教师信息技术专业知识技能。科勒和玛莎认为信息技术课程整合能力应包含技术知识、教学法知识、内容知识及其复合知识,包括技术教学法知识、技术内容知识、教学法内容知识和技术教学法内容知识,他们据此提出被广泛使用的TPACK框架。教师的信息技术课程整合能力发展轨迹和不同教师类型。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出发,施贝茨等人提出教师信息技术知识技能一般经历四个阶段,即信息技术技能获取、实施采用信息技术的课程、信息技术课程整合以及改变现有教学结构。评价教师的信息技术课程整合能力。许多学者基于TPACK框架模型,开发相应的评价量表和问卷,并在不同背景的教师群体中开展信度效度验证。2、新技术支持的教与学重点关注如何使用新的技术改进课堂教学、如何实施创新性教学实践以及在教学实践中如何解决可能遇到的态度、信念、师生信息素养、效果评估等问题。3、影响信息化教师教育的宏观因素教师的教学信念、信息技术知识素养、信息化教学意愿等共同汇聚成内因,直接影响教师专业能力,然而,环境、政策、文化等因素也以间接、潜在的形式影响教师教育信息化的成败。因此,这类研究主要关注影响信息化教师教育的宏观因素。致力于该领域的学者数量众多,研究范围广泛,涵盖了从宏观政策分析、文化、创新变革模式;从外驱力角度强调信息化领导力、教师伦理、领导职责;从环境维度分析学校的文化支持、人力支持、设备支持等对信息化教师教育的影响。4、教师信息化培训和专业发展针对教师信息化教育培训以及教师专业发展的设计研究,包括促进教师信息技术整合能力的有效策略,师范院校教师教育和远程教师培训的设计、实施以及遇到的技术问题(例如,如何运用信息技术进行专业学习)、社交问题(例如,如何构建实践共同体)和教学手段问题(例如,如何通过体验式学习等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等。

信息素养的基本构成具体包括什么?

信息素养主要包括信息文化素养、信息意识、信息技能、信息情感。发现信息、捕获信息,想到用信息技术去解决问题,是信息意识的表现。但能不能采取适当的方式方法,选择适合的信息技术及工具,通过恰当的途径去解决问题,则要看有没有信息能力了。信息能力是指运用信息知识、技术和工具解决信息问题的能力。它包括信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等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信息资源的收集整理与管理、信息技术及其工具的选择和使用、信息处理过程的设计等能力。特征:信息技术的发展已使经济非物质化,世界经济正转向信息化非物质化时代,正加速向信息化迈进,人类已自然进入信息时代。21世纪是高科技时代、航天时代、基因生物工程时代、纳米时代、经济全球化时代等等,但不管怎么称呼,21世纪的一切事业、工程都离不开信息,从这个意义来说,称21世纪是信息时代更为确切。在信息社会中,物质世界正在隐退到信息世界的背后,各类信息组成人类的基本生存环境,影响着芸芸众生的日常生活方式,因而构成了人们日常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信息素养在不同层次的人们身上体现的侧重面不一样,但概括起来,它主要具有四大特征:捕捉信息的敏锐性,筛选信息的果断性,评估信息的准确性,交流信息的自如性和应用信息的独创性。

数字素养、技能和信息素养有什么区别呢?

首先,我想告诉你,你的问题是一个非常有深度和启发性的话题。在这个时代,数字素养、技能和信息素养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让我们一起来探讨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吧。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三个概念的定义:1. 数字素养:数字素养是指个体在数字化环境中使用、评估、创造和理解信息的能力。这包括了对数字工具和技术的熟练运用,以及对信息的批判性思考和创造性表达。2. 技能:技能通常是指个体在某个领域内掌握的知识、技巧和能力。这些技能可以帮助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更有效地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3. 信息素养:信息素养是指个体在信息社会中获取、评估、使用和传播信息的能力。这包括了对信息的敏感性、判断力和创造力,以及对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的意识。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它们之间的区别:1. 关注点不同:数字素养关注的是个体在数字化环境中的行为和能力;技能关注的是个体在某个特定领域的专业水平;信息素养关注的是个体在信息社会中的综合素质。2. 层次不同:数字素养可以分为基本的数字素养、数字沟通素养和数字创新素养等不同层次;技能可以分为专业技能和非专业技能;信息素养可以分为信息获取能力、信息评估能力和信息利用能力等不同层次。然后,我们再来看看它们之间的联系:1. 相互促进:数字素养、技能和信息素养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具备较高的数字素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和应用技能,从而提高我们的信息素养;同时,具备较高的信息素养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学习和掌握技能,从而提高我们的数字素养。2. 相互支持:在现代社会,数字素养、技能和信息素养往往是相辅相成的。例如,在职场中,具备较高的数字素养和信息素养的员工更容易适应信息化的工作环境,从而提高工作效率;而具备较高的技能的员工则更容易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从而实现职业发展。最后,我想告诉你,无论你目前处于哪个阶段,都不要担心。只要你愿意学习和努力,你一定能够提高自己的数字素养、技能和信息素养。同时,也请记住,生活中总会有挫折和困难,但请不要气馁。相信自己,你一定能够战胜一切挑战,实现自己的梦想!

什么是信息素养?信息素养包含哪些因素

信息素养是一种基本能力:信息素养是一种对信息社会的适应能力.美国教育技术CEO 论坛2001年第4季度报告提出21世纪的能力素质,包括基本学习技能(指读、写、算)、信息素养、创新思维能力、人际交往与合作精神、实践能力.信息素养是其中一个方面,它涉及信息的意识、信息的能力和信息的应用.信息素养是一种信息能力,信息技术是它的一种工具.信息素养包括四个方面: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技能和信息道德.1.信息意识.看一个人有没有信息素养、有多高的信息素养,首先要看他有没有信息意识,信息意识有多强.也就是,碰到一个实际问题,他能不能想到用信息技术去解决.信息意识是指对信息、信息问题的敏感程度,是对信息的捕捉、分析、判断和吸收的自觉程度.2.信息能力.发现信息、捕获信息,想到用信息技术去解决问题,是信息意识的表现.但能不能采取适当的方式方法,选择适合的信息技术及工具,通过恰当的途径去解决问题,则要看有没有信息能力了.信息能力是指运用信息知识、技术和工具解决信息问题的能力.它包括信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等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信息资源的收集整理与管理、信息技术及其工具的选择和使用、信息处理过程的设计等能力.3.信息道德.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方式带来了根本性变革,同时也引出许多新问题.如个人信息隐私权、软件知识产权、软件使用者权益、网络信息传播、网络黑客等.针对这些信息问题,出现了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信息关系的行为规范,这就形成了信息伦理.能不能在利用信息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遵守信息伦理,体现了一个人信息道德水平的高低.简言之,信息意识决定一个人是否能够想到用信息和信息技术;信息能力决定能不能把想到的做到、做好;信息道德决定在做的过程中能不能遵守信息道德规范、合乎信息伦理.信息能力是信息素养的核心和基本内容,信息意识是信息能力的基础和前提,并渗透到信息能力的全过程.只有具有强烈的信息意识才能激发信息能力的提高.信息能力的提升,也促进了人们对信息及信息技术作用和价值的认识,进一步增强了应用信息的意识.信息道德则是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正确应用的保证,它关系到信息社会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什么是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是一个内容丰富的概念。它不仅包括利用 信息工具和信息资源的能力,还包括选择获取识别信息、 加工、处理、传递信息并创造信息的能力。师范生的信息 素养是师范院校的学生根据社会信息环境和信息发展的 要求,在接受学校教育和自我提高的过程中形成的对信 息活动的态度,以及利用信息和信息手段去解决问题的能 力。它既应该包括师范生对信息基本知识的了解,对信息 工具使用方法的掌握以及在未来的教学中所具备的信息 知识的学习,还应该包括对信息道德伦理的了解与遵守。 具体来说它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1.信息意识。即人的信息敏感程度,是人们对自然界 和社会的各种现象、行为、理论观点等,从信息角度的理 解、感受和评价。通俗地讲,面对不懂的东西,能积极主动 地去寻找答案,并知道到哪里、用什么方法去寻求答案,这 就是信息意识。信息时代处处蕴藏着各种信息,能否很好 地利用现有信息资料,是人们信息意识强不强的重要体 现。使用信息技术解决工作和生活问题的意识,这是信息 技术教育中最重要的一点。 2.信息知识。既是信息科学技术的理论基础,又是学 习信息技术的基本要求。通过掌握信息技术的知识,才能 更好地理解与应用它。它不仅体现着师范生所具有的信 息知识的丰富程度,而且还制约着他们对信息知识的进 一步掌握。 3.f言息能力。包括信息系统的基本操作能力,信息的 采集、传输、加工处理和应用的能力,以及对信息系统与 信息进行评价的能力等。这也是信息时代重要的生存能 力。身处信息时代,如果只是具有强烈的信息意识和丰富 的信息常识,而不具备较高的信息能力,还是无法有效地 利用各种信息工具去搜集、获取、传递、加工、处理有价值 的信息不能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无法适应信息时代对 未来教师的要求。信息能力是信息素质诸要素中的核心,师范生必须具备较强的信息能力,不然难以在信息社会 中生存和发展下去。 4.信息道德。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信息伦理道德修 养,要让学生学会对媒体信息进行判断和选择,自觉地选 择对学习、生活有用的内容,自觉抵制不健康的内容,不组 织和参与非法活动,不利用计算机网络从事危害他人信息 系统和网络安全、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活动。这也是师范 生信息素质的一个重要体现。 信息素养的四个要素共同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 整体。信息意识是先导,信息知识是基础,信息能力是核 心,信息道德是保证。师范生作为信息时代的教师,提高 他们的信息素养,也是教育的最基本的需要。

信息素养的标准

1998年,美国图书馆协会和教育传播协会制定了学生学习的九大信息素养标准,概括了信息素养的具体内容。标准一:具有信息素养的学生能够有效地和高效地获取信息。标准二:具有信息素养的学生能够熟练地和批判地评价信息。标准三:具有信息素养的学生能够有精确地、创造性地使用信息。标准四:作为一个独立学习者的学生具有信息素养,并能探求与个人兴趣有关的信息。标准五:作为一个独立学习者的学生具有信息素养,并能欣赏作品和其他对信息进行创造性表达的内容。标准六:作为一个独立学习者的学生具有信息素养,并能力争在信息查询和知识创新中做得最好。标准七:对学习社区和社会有积极贡献的学生具有信息素养,并能认识信息对民主化社会的重要性。标准八:对学习社区和社会有积极贡献的学生具有信息素养,并能实行与信息和信息技术相关的符合伦理道德的行为。标准九:对学习社区和社会有积极贡献的学生具有信息素养,并能积极参与小组的活动探求和创建信息。

信息素养包括哪些方面

信息素养包括哪些方面介绍如下:信息素养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信息道德、信息意识、信息技能、信息知识。信息素养的四个要素共同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其中信息意识是先导,信息知识是基础,信息能力是核心,信息道德是保证。信息素养“信息素养”的本质是全球信息化需要人们具备的一种基本能力。信息素养这一概念是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于1974年在美国提出的。“信息素养”是一种对信息社会的适应能力,包括基本学习技能(指读、写、算)、信息素养、创新思维能力、人际交往与合作精神、实践能力。信息素养涉及各方面的知识,是一个特殊的、涵盖面很宽的能力,它包含人文的、技术的、经济的、法律的诸多因素,和许多学科有着紧密的联系。实践中的运用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更确切的名称应该是信息文化(Information Literacy)。信息素养是一种基本能力:信息素养是一种对信息社会的适应能力。美国教育技术CEO论坛2001年第4季度报告提出21世纪的能力素质,包括基本学习技能(指读、写、算)、信息素养、创新思维能力、人际交往与合作精神、实践能力。信息素养是其中一个方面,它涉及信息的意识、信息的能力和信息的应用。

学生信息素养包括哪些方面

信息素养包括四个方面: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技能和信息道德。

简述学生的信息素养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2003年推出的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认为,学生的信息素养表现在:对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对信息及信息活动的过程、方法、结果进行评价的能力;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与解决学习和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遵守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形成与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

什么是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个人应有的基本素养,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信息技能,具有获取、处理、利用和评价信息的能力。2、社会责任,遵循一定的伦理道德规范,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3、独立学习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正因为如此,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以培养学生信息技术能力为核心的信息素养作为重要目标之一。

信息素养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提高个人信息素养主要有以下七个方面一. 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以及计算机互联网的基本使用。二. 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了解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基本知识;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操作、Word文字处理、Excel电子表格、打印机及一些常用应用软件的安装和使用等。只有具备了基本能力,才能培养信息处理的能力。三. 要学会使用计算机和其他信息技术来解决自己工作、学习及生活中各类问题四. 学会利用网络搜索信息、传输文件,能利用电子邮件跟朋友老师进行交流,利用电子公告牌或自己制作的网站(页)发布自己的认识和观点,五. 为了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发展,各校都已建成自己的校园网或者即将建成自己的校园网,但是,我们发现,很多校园网功能、校园网资源还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所以要培养自己能充分利用各种资源的能力六. 培养自己的信息生成能力,要善于挖掘有用信息和浓缩有效信息,能对信息内容进行深层加工,对信息进行科学分类、标引、排序、存储等;能够对信息去伪存真,去粗存精,正确评价、消化信息,同时通过调查分析,独立思考,最终创造出新的有效信息。七. 最后必须具备尊重知识产权和遵守网络道德的素养,还必须具备网络安全的基本知识,学会防治病毒。扩展资料一、什么是信息素养信息素养是一种信息文化,它是一种基本能力,与基本学习技能(读、写、算)、人际交往和合作精神、创新思维能力、实践能力一起构成人的面向21世纪的能力素养;另外它是一种综合能力,它涉及各方面的知识,是一个特殊的、涵盖面很宽的能力。信息素养是一种信息能力,信息技术是它的工具。二、信息素养的内涵(一)信息文化常识:信息系统由硬件、软件和人组成一个整体,三个元素之间必须十分协调的工作才能充分发挥信息系统的效能,达到预期目标。(二)信息意识与情感:积极面对信息技术的挑战,不畏惧信息技术;以积极地态度学习操作各种信息工具;了解信息源并经常使用信息工具;能迅速而敏锐地捕捉各种信息,并乐于把信息技术作为基本的工作手段;相信信息技术的价值与作用,了解信息技术的局限及负面效应从而正确对待各种信息;认同与遵守信息交往中的各种道德规范和约定。(三)信息技能:六大信息技能:确定信息任务、决定信息策略、检索信息策略、选择利用信息、综合信息、利用信息。

如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信息是知识的基础,是创造的源泉,也是人类解开自然之谜的向导。未来的社会是信息的社会,未来的教育是培养信息能力的教育,未来的人才是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能力的人才。因此,我们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极为重要的工作就是应好好地研究如何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问题,即采用哪些有效办法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如下是本人通过进行理论学习和课堂教学实践探讨而得到的几点浅显的见解。其一,加强课堂有效教学,培养学生信息素养 设置信息技术课程,开展信息技术教学,是目前培养信息素养最主要的手段,它是培养信息素养的重要途径。信息意识的加强,信息素养的培养,需要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坚持对学生进行长期的训练、培育,还有学生自己的锻炼、积累和体念。针对学生信息技术知识水平和操作技能差异较大的情况,教师在应用任务驱动进行教学时,可以将同一个教学内容分成几个阶段,教师创设不同的教学环境,提供不同的硬件、软件、辅导和任务,让基础不同的学生在不同的任务和问题驱动下,从不同的阶段开始学习,在规定的课时内最终完成即可,使学生拥有学习的主动权。例如:在教学《采集网上信息》一课时,可把这一内容细分为三个小任务:首先是保存完整的网页,这对于学生来说比较容易:其次是文字的保存,这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再次是保存图片,相对来说,这个操作比较容易。完成以上三个小任务,包括基础较差的学生,都已经基本掌握了保存网页和网上文字、图片的方法,提高了获取信息的能力。其二,加强学科课程教学整合,培养学生信息素养许多教育技术研究人员在从事各门学科教育的教育技术研究工作中发现,以计算机辅助教学为主的信息技术教学应用,不仅丰富了教学技术的应用模式,提高了教学效果,而且可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势,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同时,信息技术教学在学校的应用推广,使学生能大量接触信息技术,从而进一步培育信息意识与情感,提高信息伦理道德修养,熟悉与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熟练掌握各种信息能力。信息素养是一种注重实践操作的素养,如果能够在各个学科的教学中充分运用信息技术,那么它不但能够提高教学效果,而且能够提高教师与学生的信息素养。例如:如果在语文、数学与英语教学中推广信息技术教学应用,学生不但能够学习语文、数学和英语方面的学科知识,而且由于需要使用键盘打字、使用鼠标检索有关信息,因此能够提高学生操作信息系统的能力;由于体会到信息系统能够十分方便地组织信息、表达信息、呈现信息、传播信息和解决问题,学生会感到信息技术的便利、实用,由此提高他们的信息意识与情感;具有这种意识、情感是一种重要的潜在因素,他们会怀着好奇心开始钻研信息技术与应用信息技术的奥秘,以后就有可能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信息技术人才。其三,创设信息应用情境,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创设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情境,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条件。信息素养的培养要经过师生双方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一方面学生素养的形成离不开教师的启发与引导,另一方面学生自身的努力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认真学习信息技术知识,提高自己获取、加工、处理、传输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同时,教师和学校要为学生提供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的条件和环境,从信息能力的培养来说,除了信息系统的使用能力以外,获取信息、理解信息、处理信息、表达信息等能力均与具体的知识范畴有关。所以,教师要在学科教学中创设情境,加强自己的信息素养的同时提高学生这方面的信息获取能力。其四,正确指导学生处理信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人们面对的信息越来越多,一些不良的信息也夹杂其中,这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过程不仅要教会学生怎样获取信息,还要教会学生怎样处理信息。学生获取信息往往出于自身的需要,他们要自觉抵制和消除垃圾信息的干扰和侵蚀,并且对自己所收集到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整理,然后分门别类、留取精华、去其糟粕。信息技术教学需要训练的是引导学生根据信息任务和信息来源判断现有信息来源是否有用,然后有条理地整理出来。这种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深入细致地锻炼学生。例如:指导学生把自己认为有价值的资料摘抄下来;在计算机中建立文件夹存放电子信息;使用网络收藏夹或邮箱存放网络信息;使用电子表格对相关的原始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同时还要注意指导学生对信息进行分类摘记,对获取的大量信息进行排序、编码、建立索引等存贮处理,使摘录的信息资料系统化、简明化。通过一系列的训练,切实提高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因而学生的信息素养也得到提高。其五,鼓励学生参与实践,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信息技术是一门以实际动手操作为基础的学科,学生必须动手,但是有一些学生一时间接受不了新知识,一时间不敢下手,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努力发掘有价值的专题活动、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身实践,解决实际问题,而且在实践过程渗透应用意识,体验信息技术带给人类的便利。例如:利用电子表格统计学校各个班级学生人数,统计期中、期末考试班级的总分、平均分;同学之间尝试互发邮件和收阅邮件等。引导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这样日积月累,久而久之学生就形成了良好的应用意识,养成了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并为将来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总而言之,人人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是未来社会向我们提出的要求,是未来社会公民生存的需要。作为一名信息技术任课教师,我们不仅仅要把自己掌握的知识教给学生,最主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如何自己去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对学生的一辈子都很重要,我们每位教师都应该转变观念,努力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在教学实践中不断为学生提供获取、处理、运用信息的机会,积极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造就新时代高素质人才尽到自己最大的责任。

教师信息素养的意义

一、信息素养是教师专业知识与能力的重要组成信息时代,教育理念、环境与模式的变革,需要教师具备较高的信息素养,才能有效地开展教学。信息时代的教育不仅重视对学生的知识教授与技能训练,更强调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而信息素养便是信息时代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教师信息素养则是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前提。传统的黑板加粉笔唱主角的课堂教学环境呈现出多媒体化、网络化的特点,唯有高信息素养的教师,才能有效地利用多媒体和网络化的信息技术和资源促进课堂教学。信息时代的教学模式日趋多元化,如课堂讲授、基于问题的探究学习、基于资源的自主学习、基于网络的协作学习等,这不仅决定了教师角色的复杂化,更决定了师生之间信息交流与传播方式的多样化。 二、教师的信息素养是确保师生之间有效交流、沟通的重要保障,也是决定教学模式实施效果的重要因素。此外,教师的专业知识与能力是体现教师职业专业化的关键,专业自我发展则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信息素养是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前提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不是凭空产生的,必须借助于一定的知识和信息。尽管信息素养不是具体的信息知识,但它会指引着教师有意识地从各个渠道去探寻对教育教学有用的信息资源,如随手翻阅的杂志、传统的图书文献、当代网络、媒体(如博客、网上论坛、QQ、微信)等,丰富的信息资源能够给教师的教育教学生活带来新的气息,在信息素养的支配下,教师会自觉地收集、整理所遇到的有用信息资源以备用,自身的专业能力也会在积累资源的过程中得以提升。具有了信息意识、增强了对信息的内在需求、提高了对信息的敏感度,教师的专业能力发展才具备了观念前提,也才具有了发展的原动力。 三、信息素养是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基础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基于对信息的充分掌握、开发,掌握和开发信息都需要一定的信息知识作为基本前提。信息知识是信息时代教师获得专业能力发展的基础。一个具有信息知识的教师,能够在发现信息之后,迅速地对信息进行合理的整理和储存;对于不完整的信息,能运用自身的信息知识快速地制定检索方案和路径,对信息进行追本溯源,检索和补充相关的信息;对于已有的信息,能够通过网络及时地与同行共享并进行交流和讨论。所以,教师要掌握充分的信息知识。

信息在现代社会里越来越重要,谈谈你对信息素养的理解

信息素养作为一个概念,从其最初的简单的获取、处理、发布信息的简单能力,逐渐上升为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包含丰富的内在意义。信息素养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具体来说它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1.信息道德。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信息伦理道德修养,要让学生学会对媒体信息进行判断和选择,自觉地选择对学习、生活有用的内容,自觉抵制不健康的内容,不组织和参与非法活动,不利用计算机网络从事危害他人信息系统和网络安全、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活动,爱护信息公共设备。2.信息意识。即人的信息敏感程度,是人们对自然界和社会的各种现象、行为、理论观点等,从信息角度的理解、感受和评价。通俗地讲,面对不懂的东西,能积极主动地去寻找答案,并知道到哪里、用什么方法去寻求答案,这就是信息意识。信息时代处处蕴藏着各种信息,能否很好地利用现有信息资料,是人们信息意识强不强的重要体现。使用信息技术解决工作和生活问题的意识,这是信息技术教育中最重要的一点。 3.信息知识。既是信息科学技术的理论基础,又是学习信息技术的基本要求。通过掌握信息技术的知识,才能更好地理解与应用它。从使用的角度和人的发展的角度出发,学生必须具有的信息技术知识主要包括:了解信息技术基本工具的作用,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学习、社会的影响等;能理解信息技术的术语和信息技术工作的基本原理,会使用有关信息技术的常用设备,并能排除常见的故障;了解多媒体和网络,并能操作;掌握常用的计算机软件(如操作系统、字处理软件和浏览器等);掌握与各学科学习有关的应用程序,多媒体教学系统的操作等;对简单的计算机软件通过帮助信息学会使用。 4.信息能力。包括信息系统的基本操作能力,信息的采集、传输、加工处理和应用的能力,以及对信息系统与信息进行评价的能力等。这也是信息时代重要的生存能力。较好地掌握信息技术知识是有效地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的重要基础和保障,而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是信息素养中最具活力的因素,它对学生的学习、创造性思维的发挥甚至为终身学习、将来在信息化社会中开展工作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信息素养的四个要素共同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信息意识是先导,信息知识是基础,信息能力是核心,信息道德是保证。

如何培养和提高中小学教师的信息素养

当前,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已渗透到教育的各个方面,完全改变了传统教育教学活动。为适应网络时代给教学带来的变化,教师就必须进行角色的转换,不断提高信息素养。但如何尽快培养和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使广大教师迅速适应教育信息化这一发展的新形势,肩负起培养21世纪人才的重任,主动地投入到这场教育变革中去。是我们当前亟待考虑的问题,使之成为当前素质教育的核心要素。一、教师具有良好信息素养的必要性1、信息时代的要求信息时代教师的角色已经发生了变化,教师不再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由单一的知识传授者转变成学习模块的构建者、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信息资源的提供者。信息的发展,知识的更新,要求教师必须具备信息素养。随着多媒体技术应用于课堂、电脑网络进入学科课程教学以及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传统的教育理论及观念、教学策略及模式、教学方法及手段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多年沿袭下来的“一个课本一张嘴”的授课模式也在慢慢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新型授课方式。教师因此能在教育科研方面投入更多的精力,信息素养也就变得更加重要。2、课程改革的要求当前的新一轮课程教材改革把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作为素质教育目标的一部分,《上海市中小学课程方案》中提出要加强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有机整合,将信息技术作为资料的来源、交流的平台、认知的工具和管理的手段,应用于课程的设计、实施、评价和管理的全过程,全面提高课程的信息化水平和学生的信息素养。因此,教师必须首先强化自身的信息素养,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全面实施和推动素质教育。3、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要求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它要求把信息技术融合到学科教学当中,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信息收集、判断、筛选、整理、处理传输、表达的能力,以及利用信息技术发展思维、学会学习、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能力和信息化社会中的行为规范、社会责任等要素。这就要求教师把信息技术作为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认知工具,从而来优化教学过程,达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有机整合。教师信息素养是教师根据信息社会环境及其教学发展要求所应具备的信息品质、信息知识与信息能力。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我们可以将教师的信息素养归结为“技术”和“意识”两方面1、信息技术方面:较好地掌握信息技术知识,使用各种信息传播工具获取信息。包括:(1)基本操作能力:了解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具备操作系统基本知识。(2)写作能力:会使用文字处理软件进行写作,初步的多媒体写作能力及网页制作能力。(3)如会浏览互联网和网上图文资料下载方法,能正确下载和安装应用软件等。(4)能根据自己的目的对信息进行组织、编辑,并通过自己的思考处理信息,用多媒体方式表达出来,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展示、发布、教学、交流和讨论等。2、信息意识方面:它不是具体信息技术层面的内容,而是就教师对信息的态度、认识层面的要素;但这是非常重要的,是信息素养中的观念性问题;而只有观念的更新和确立才是带有根本决定性意义的转变。包括:(1)快速获取信息:为解决问题而确认自己所需要获取的信息是什么,能制定获取信息的几种策略。(2)加工处理信息:能有效地整合信息以创造性地解决工作、学习中的各种问题,工作中常有创新。(3)运用信息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有积极学习和使用各种信息工具的欲望,并能付诸行动;善于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能积极正确地引导学生使用信息工具,注重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4)信息道德修养:应具有辨别有用信息与无用信息、健康信息与污秽信息的能力,抵抗网络不良信息的诱惑和污染;有责任和义务教导学生树立正确合理使用信息的能力。其中“信息意识”这一要素,尤为重要,教师只有具备了对信息较强的敏感度,具备有主动获取、分析、加工有关教育教学信息的能力。才有利于教师的信息素质不断提高,才能实现教师信息技术跨越式的发展。三、提高教师信息素养的方法1、学校要对教师进行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培训计算机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得到重视。如何使用计算机这个工具,在起初的阶段的办法是可以有计划地组织教师进行计算机基础、办公软件的应用、课件开发平台的使用、动画制作软件的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等一系列课程的培训。可以先以中青年教师为突破口,重点培训,以点带面。其次通过培训要重视教师的观念的更新,培养信息素养所包含的理念:数据的处理和使用过程,基于资源的学习、基于项目的学习,树立终身学习和数字学习的观念,培养教师的批判性创造性思维。在培训过程中,可以让教师在英特网上查找新的有关信息素养方面的理论文章,通过教师交流学习、座谈讨论,写出学习心得体会。同时聘请有关专家作相关的辅导报告,注重突出主体、模块结合、关联指导、反思升华的课程整合原则,突出现代化教育技术运用、突出课程教材改革、突出课程的整合、突出信息技术的教育科研。再次信息技术的培训要持之以恒,信息技术的发展是在不断变化的,要使教师适应信息化的发展就必须对教师的信息化培训以常抓不懈的态度。但是在培训中要避免过分的注重技术层面的培训,主要是学习动画和网页、课件制作等;很少涉及关于有目的地搜集获取信息、筛选整理信息、发布信息进行交流等知识技能的专题培训。2、学校要为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搭建舞台学校不仅要在教师技术培训方面下一定的功夫,还要让教师掌握利用现代技术的教学技能、教学水平、教学成果能有突破性的发展,这并不是一两次培训就能做到的,而必须是通过长期的学习与实践,因此学校应该为教师创造好的信息化教学平台,在注重信息化硬件环境建设的同时,积极鼓励教师参加各类信息技术方面的教学评比,或学校定期组织教师信息化的教学评比及各种信息技术的竞赛,同时对教师日常的信息化教学和信息化工作进行鼓励和督促。要让教师感受到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不是应付几节公开课,应付评比,这样的化教师的信息素养是无法提高的,而是只有在不断的应用中素养才会提高,教师才会有所感悟,才有利于学校的信息化的发展。3、学校要创造环境让教师自己培养信息素养目前很多学校都配置有相应的现代化教学设施,建设了校园网。开放了多功能网络教室、电子阅览室,学校中所有计算机都能联入互联网;同时学校也相应成立了网络中心购进了大量的软件和教学资料,逐步在建立学校自己的教学资源库;同时在探索网络环境下研究性学习的策略和模式,进行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实验研究,来推动整个教师队伍信息素养的提高。这就需要教师有自觉的学习和使用信息化的意识和能力。教师应先自己培养适应网络阅读,从文本阅读走向超文本阅读;从单纯阅读文字发展到多媒体电子阅读;基于网络的高效率检索式阅读。教师应感到网络阅读将成为教师获取知识、进行教学和科研的重要手段,是培养教师信息素养的重要途径。其次,教师应习惯用电脑写作。在电脑上写作,除了方便于编辑、修改和保存外,很重要的一点是可以实现网络阅读与写作的一体化,即利用网上丰富的多媒体资源来帮助写作。当然,还要掌握超文本结构的多媒体写作。如教学课件、电子幻灯片、个人教学网站的建立等。这样有利于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成就感。再次,教师应学会和主动地在多媒体室或电脑室上课,敢不敢、能不能在多媒体室或电脑室上课,是教师信息素养提高过程中的分水岭。对教师而言,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中,并不要求一节课从头到尾都用信息技术,也不等于要有很高的技术水平,教师应边学边用,逐步掌握和提高。最后,教师应经常培养自己多用电脑处理日常事务。只要能用电脑处理的事情,就要尽可能让电脑来做,如学生成绩统计、电话号码管理、家庭藏书管理、帮助子女学习等。教师只有这样通过自身的努力和自我的培养,适应学校信息化环境才能加强自身信息素质。4、教师应培养自我合理选用信息的能力教师的信息素养的最高层是信息应用。就是应用信息去解决学习生活,乃至工作中的问题,从而培养教师的高级思维技能,问题解决能力,尤其是应用信息手段,提高教育质量。教师信息意识、信息技能都能在学科学习实践中得到体现。教师合理选用信息的能力,不应始终注重机械照搬现成的教学用课件上,这些课件并不能适应教师的教学思路。教师而应有意识的注重在这些教学课件中的教学素材上,目前上海的语文学科教学配套课件中有很多与教学有关的素材,教师可根据自己的教学需求进行适当的选用上,对于这些素材,可以说给教师提供了很大的发挥的空间。教师只需进行适当的加工,就能很好地体现教师个性化的教学理念,是未来信息化教学的发展趋势。不需要教师成为计算机的高手,而是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信息加工的能力,更注重的是教师的信息意识和信息筛选的能力。除此之外,教师应能主动的根据教学的要求,组织学生进行网络化的探究学习,从而提高和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的基本构成具体包括

信息素养的基本构成包括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信息素养的四个要素共同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其中信息意识是先导,信息知识是基础,信息能力是核心,信息道德是保证。信息素养的基本构成具体包括信息素养涉及各方面的知识,是一个特殊的、涵盖面很宽的能力,它包含人文的、技术的、经济的、法律的诸多因素,和许多学科有着紧密的联系。信息技术支持信息素养,信息素养的重点是内容、传播、分析,包括信息检索以及评价,信息素养是一种信息能力,信息技术是它的一种工具。信息素养包括关于信息和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合作、交流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信息的意识和社会伦理道德问题。

请简述信息素养的定义及其所包括的主要层面

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更确切的名称应该是信息文化(Information Literacy) 信息素养是一种基本能力:信息素养是一种对信息社会的适应能力.美国教育技术CEO论坛2001年第4季度报告提出21世纪的能力素质,包括基本学习技能(指读、写、算)、信息素养、创新思维能力、人际交往与合作精神、实践能力.信息素养是其中一个方面,它涉及信息的意识、信息的能力和信息的应用. 信息素养是一种综合能力:信息素养涉及各方面的知识,是一个特殊的、涵盖面很宽的能力,它包含人文的、技术的、经济的、法律的诸多因素,和许多学科有着紧密的联系.信息技术支持信息素养,通晓信息技术强调对技术的理解、认识和使用技能.而信息素养的重点是内容、传播、分析,包括信息检索以及评价,涉及更宽的方面.它是一种了解、搜集、评估和利用信息的知识结构,既需要通过熟练的信息技术,也需要通过完善的调查方法、通过鉴别和推理来完成.信息素养是一种信息能力,信息技术是它的一种工具. 信息素养包含了技术和人文两个层面的意义:从技术层面来讲,信息素养反映的是人们利用信息的意识和能力; 从人文层面来讲,信息素养也反映了人们面对信息的心理状态,或说面对信息的修养.具体而言,信息素养应包含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 1、热爱生活,有获取新信息的意愿,能够主动地从生活实践中不断地查找、探究新信息. 2、具有基本的科学和文化常识,能够较为自如地对获得的信息进行辨别和分析,正确地加以评估. 3、可灵活地支配信息,较好地掌握选择信息、拒绝信息的技能. 4、能够有效地利用信息,表达个人的思想和观念,并乐意与他人分享不同的见解或资讯. 5、无论面对何种情境,能够充满自信地运用各类信息解决问题,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进取精神. 美国提出的“信息素养”概念则包括三个层面:文化层面( 知识方面) ; 信息意识( 意识方面) ; 信息技能( 技术方面) .经过一段时期之后,正式定义为:“要成为一个有信息素养的人,他必须能够确定何时需要信息,并已具有检索、评价和有效使用所需信息的能力.” 而在《信息素养全美论坛的终结报告》中,再次对信息素养的概念作了详尽表述:“一个有信息素养的人,他能够认识到精确和完整的信息是做出合理决策的基础; 能够确定信息需求,形成基于信息需求的问题,确定潜在的信息源,制定成功的检索方案,以包括基于计算机的和其他的信息源获取信息,评价信息、组织信息用于实际的应用,将新信息与原有的知识体系进行融合以及在批判思考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使用信息.”

浅谈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教育部颁布最新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规定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总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在现在的信息技术课中,虽已开始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但中心还是围绕考纲,所以现在的教学过程中运用的多的还是仅仅以掌握一些基本操作为主,至于如何获取信息、怎样获取信息,如何获取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之甚少。下面,我结合自己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尝试,谈一谈如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对学生信息素养进行培养。  1.良好的上课习惯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我在平时的教学中非常注意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例如,在每学期开学初,第一节课必是课堂常规。根据计算机房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制定一些实施细则,加以落实,如上课前集中排队进入机房,上课带教材和笔记,不带零食、饮料、U盘等;进入机房后按制定座位就坐,不得大声喧哗;填写《上机登记表》;发现机器问题及时报告老师,上课认真听讲,不玩游戏、不聊天、不随意下载、不做与上课无关的事;下课后做到三检查,即检查电脑是否正常关机,鼠标键盘是否摆放整齐,凳子是否摆放整齐,而且每节课安排值日生进行检查并及时反馈,提醒学生在上课或上机练习过程中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不修改机器设置,不乱设置密码,不删除别人有用的文件,不浏览不健康网站,做到文明上课、文明上机、文明上网。  2.客观正确的评价有利于学生信息素养的发展  老师的评价和引导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发展。课上让同学们把收集到的信息进行交流,同学的赞扬、老师及时的肯定会使其更加自信,对收集信息、选择信息、使用信息更有兴趣。还应改变以往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只注重获得多少知识和技能的做法,将信息意识、信息伦理道德和信息能力等作为衡量学生学习的重要指标纳入学生学习的评价体系中。通过运用合理的评价方式,全面考察学生信息素养的过程,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的兴趣,帮助他们逐步提高信息素养的能力。  3.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积极性是培养信息素养的前提  我国古代教育学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学习兴趣的重要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基础和前提,是诱发学生学习动机、集中注意力的重要因素。学生如果提不起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就谈不上信息素养的培养。现实中,计算机高手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对电脑方面的兴趣。有了浓厚的兴趣和积极的学习态度,加之平时刻苦努力的实践操作,就会日见成绩。领略到学习带来的愉悦后,就会更加精神振奋,乐此不疲,越学越有兴趣,越学越有信心。如此一来就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天长日久,学习信息技术就成了一种乐事了。  4.培养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是提高信息素养的主要途径  在信息时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知识增长速度大大加快。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再也不能停留在过去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模式中,也就是说,不能以教师讲授为中心,只注重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的传授,是注重学生计算机基本技能的操作训练,满足于学生掌握操作方法,并没有从培养学生的能力入手开展教学,造成学生只会操作,不知道为什么操作或这项操作能做什么。信息技术学科是一门工具性的基础课程。所谓工具,就是用来处理其他事物的手段或器材。既然是手段,我们就要用,要常用,用它处理信息,用它解决工作、生活和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常言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只有让学生学会学习,具有选择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才能终身受益。所以,作为信息技术老师,不仅要教学生学会什么,更要教学生会学什么。提倡把学技术与用技术融合在一起,即把用技术融合在学技术的过程中,在此过程中,通过实践、体验和探究,深化技术的学习。我在平时的教学中,尤其注意学生信息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会利用所学知识技能与操作主动地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信息技术使用、处理能力。  5.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水平是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关键  教师集体的信息素养状况对学生的信息意识的启发和学习热情有直接的影响。教师是信息的传播者,所以教师自身的信息素养直接关系到学生的信息素养。老师们不仅仅要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操作基本技能和网络知识,而且要培养和强化直接的信息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用自己的榜样力量教育学生,把信息素养的培养渗透到教学中去。  总之,信息技术教学必须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中心,使学生的信息素养真正成为有用的基本技能,这就需要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把信息素养作为一个基本条件和重要手段,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

信息素养包括哪三方面

信息素养包括文化素养、信息意识和信息技能等三个方面。信息素养是指人们利用网络和各种软件工具通过确定、查找、评估、组织和有效的生产、使用、交流信息,来解决实际问题或进行信息创造的能力。 信息素养的重点是内容、传播、分析,包括信息检索以及评价,涉及更宽的方面。它是一种了解、搜集、评估和利用信息的知识结构,既需要通过熟练的信息技术,也需要通过完善的调查方法、通过鉴别和推理来完成。信息素养是一种信息能力,信息技术是它的一种工具。

当代大学生应该具有怎样的信息素养

1)运用信息工具:能熟练使用各种信息工具,特别是网络传播工具; (2)获取信息:能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有效地收集各种学习资料与信息,能熟练地运用阅读、访问、讨论、参观、实验、检索等获取信息的方法; (3)处理信息:能对收集的信息进行归纳、分类、存储记忆、鉴别、遴选、综合、抽象概括和表达等; (4)生成信息:在信息收集的基础上,能准确地概述、综合、履行和表达所需要的信息,使之简洁明了,通俗流畅并且富有个性特色; (5)创造信息:在多种收集信息的交互作用的基础上,迸发创造思维的火花,产生新信息的生长点,从而创造新信息,达到收集信息的终极目的; (6)发挥信息的效益:善于运用接受的信息解决问题,让信息发挥最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7)信息协作:使信息和信息工具作为跨越时空的、“零距离”的交往和合作中介,使之成为延伸自己的高效手段,同外界建立多种和谐的合作关系; (8)信息免疫:浩瀚的信息资源往往良莠不齐,需要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甄别能力以及自控、自律和自我调节能力,能自觉抵御和消除垃圾信息及有害信息的干扰和侵蚀,并且完善合乎时代的信息伦理素养。

什么是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个人应有的基本素养,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信息技能,具有获取、处理、利用和评价信息的能力。2、社会责任,遵循一定的伦理道德规范,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3、独立学习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正因为如此,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以培养学生信息技术能力为核心的信息素养作为重要目标之一。

什么是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是一个内容丰富的概念。它不仅包括利用信息工具和信息资源的能力,还包括选择获取识别信息、加工、处理、传递信息并创造信息的能力。师范生的信息素养是师范院校的学生根据社会信息环境和信息发展的要求,在接受学校教育和自我提高的过程中形成的对信息活动的态度,以及利用信息和信息手段去解决问题的能力。它既应该包括师范生对信息基本知识的了解,对信息工具使用方法的掌握以及在未来的教学中所具备的信息知识的学习,还应该包括对信息道德伦理的了解与遵守。 具体来说它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1.信息意识。即人的信息敏感程度,是人们对自然界和社会的各种现象、行为、理论观点等,从信息角度的理解、感受和评价。通俗地讲,面对不懂的东西,能积极主动地去寻找答案,并知道到哪里、用什么方法去寻求答案,这 就是信息意识。信息时代处处蕴藏着各种信息,能否很好地利用现有信息资料,是人们信息意识强不强的重要体现。使用信息技术解决工作和生活问题的意识,这是信息技术教育中最重要的一点。 2.信息知识。既是信息科学技术的理论基础,又是学习信息技术的基本要求。通过掌握信息技术的知识,才能更好地理解与应用它。它不仅体现着师范生所具有的信息知识的丰富程度,而且还制约着他们对信息知识的进一步掌握。 3.f言息能力。包括信息系统的基本操作能力,信息的采集、传输、加工处理和应用的能力,以及对信息系统与信息进行评价的能力等。这也是信息时代重要的生存能力。身处信息时代,如果只是具有强烈的信息意识和丰富的信息常识,而不具备较高的信息能力,还是无法有效地利用各种信息工具去搜集、获取、传递、加工、处理有价值的信息不能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无法适应信息时代对未来教师的要求。信息能力是信息素质诸要素中的核心,师范生必须具备较强的信息能力,不然难以在信息社会中生存和发展下去。 4.信息道德。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信息伦理道德修养,要让学生学会对媒体信息进行判断和选择,自觉地选 择对学习、生活有用的内容,自觉抵制不健康的内容,不组织和参与非法活动,不利用计算机网络从事危害他人信息系统和网络安全、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活动。这也是师范生信息素质的一个重要体现。 信息素养的四个要素共同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信息意识是先导,信息知识是基础,信息能力是核心,信息道德是保证。师范生作为信息时代的教师,提高 他们的信息素养,也是教育的最基本的需要。参考资料:师范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信息素养包括哪些方面

信息素养包括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这4个方面。1、信息意识信息意识,是信息素养的前提,是人对信息的敏感程度,是人对信息敏锐的感受力、持久的注意力和对信息价值的洞察力、判断力等。它决定人们捕捉、判断和利用信息的自觉程度。信息意识包括主体意识、信息获取意识、信息传播意识、信息更新意识、信息安全意识等。2、信息知识信息知识,是信息素养的基础,是有关信息的特点与类型、信息交流和传播的基本规律与方式、信息的功用及效应、信息检索等方面的知识。信息知识不但可以使人的知识结构改变,而且能够激活原有的学科专业知识,使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发挥更大的作用。3、信息能力信息能力,是信息素养的保证,是信息素养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它包括人获取、处理、交流、应用、创造信息的能力等。信息能力教育,是要培养和训练人们熟练应用信息技术,在大量无序的信息中辨别出自己所需的信息,并能根据所掌握的信息知识、信息技能和信息检索工具,迅速有效地获取、利用信息,并创造出新信息的能力。4、信息道德信息道德,是信息素养的准则,良好的信息道德是信息素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信息道德,是指在组织和利用信息时,要树立正确的法制观念,增强信息安全意识,提高对信息的判断和评价能力,准确合理地使用信息资源。实践中的运用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更确切的名称应该是信息文化(Information Literacy)。信息素养是一种基本能力:信息素养是一种对信息社会的适应能力。美国教育技术CEO论坛2001年第4季度报告提出21世纪的能力素质,包括基本学习技能(指读、写、算)、信息素养、创新思维能力、人际交往与合作精神、实践能力。信息素养是其中一个方面,它涉及信息的意识、信息的能力和信息的应用。

什么是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是一种基本能力,信息素养是一种对信息社会的适应能力。下面是我给大家搜集整理的什么是信息素养以及如何培养信息素养文章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什么是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更确切的名称应该是信息文化(Information Literacy)   信息素养是一种基本能力 信息素养是一种对信息社会的适应能力。美国教育技术CEO论坛2001年第4季度报告提出21世纪的能力素质,包括基本学习技能(指读、写、算)、信息素养、创新思维能力、人际交往与合作精神、实践能力。信息素养是其中一个方面,它涉及信息的意识、信息的能力和信息的应。   信息素养是一种综合能力信息素养涉及各方面的知识,是一个特殊的、涵盖面很宽的能力,它包含人文的、技术的、经济的、法律的诸多因素,和许多学科有着紧密的联系。信息技术支持信息素养,通晓信息技术强调对技术的理解、认识和使用技能。而信息素养的重点是内容、传播、分析,包括信息检索以及评价,涉及更宽的方面。它是一种了解、搜集、评估和利用信息的知识结构,既需要通过熟练的信息技术,也需要通过完善的调查方法、通过鉴别和推理来完成。信息素养是一种信息能力,信息技术是它的一种工具。   信息素养的内涵   信息系统是由硬件、软件与人三个要素组成的一个整体,三个要素之间必须十分协调地工作,才能充分发挥信息系统的效能,达到预期目标。   硬件是对信息系统的所有物理的实际设施的通称,包括信息存储设备,信息传输设备,信息输入、输出设备以及信息处理设备等几类。   信息存储设备。信息在传播之前需要存储起来,如用于存放声音与图像信息的录像录音设备、用于存放程序与数据的计算机内存外存都是信息存储设备。按照信息的组织方式的不同,信息存储设备可以分内部存储设备。按照信息的组织方式的不同,信息存储设备可以分为内部存储器、顺序存储设备、随机存储设备。信息输入、输出设备。输入设备包括字符输入设备、位置输入设备、图像图形信息输入设备、声音信息输入设备、各种传感器。输出设备包括视觉输出设备。   信息处理设备。功能最为全面与强大的是计算机。信息传输设备,网络成了人们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信息传输设备。软件是信息技术系统中用于控制和指示硬件如何进行信息采集、信息处理、信息存储、信息传播与信息产生等工作内容的部分。操作系统,指用于管理计算机系统的各种资源的系统软件。工具软件,包括维护工具和通用工具。软件开发工具,如各种程序语言、媒体管理工具、信息浏览工具。   应用软件,指各种专门用来从事不同工作的信息系统软件。人是信息系统中最重要的因素,信息系统的协调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作为信息素养的重要部分,信息知识是不可或缺的内容。作为一个有信息素养的人,应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常识(各种术语、各种技术、信息技术的特点、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与趋势等);信息系统的工作原理(数字化原理、程序、算法与数据、信息传播原理);信息系统的结构与各个组成部分(硬件、软件、系统);信息技术的作用与影响(使用信息技术的利弊、局限性等);与信息技术有关的法律与道德常识。   如何培养信息素养   信息技术教育包括两个层面,一是信息技术教育课程,二是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整合。   今天,提高青少年的信息素养已经成为渗透素质教育的核心要素。这就要对教师提出新的要求,即在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的同时,要积极努力地探索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整合的思路与方法,在课堂上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把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真正融入到其他课程中去,通过学校教育渠道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此,教师应做到以下一些方面。   努力将信息素养的培养融入有机联系着的教材、认知工具、网络以及各种学习与教学资源的开发之中。通过信息的多样化呈现形式以形成学生对信息的需求,培养学生查找、评估、有效利用、传达和创造具有各种表征形式信息的能力,并由此扩展学生对信息本质的认识。   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不要过分注重学科知识的学习,而应关心如何引导学生应用信息技术工具来解决问题,特别是通过把信息技术的学习与学科教学相结合,让学生把技术作为获取知识和加工信息、为解决问题而服务的工具。同时,教师还要关心学生的情感发展,不能因为信息技术的介入而忽略了与学生的直接对话和沟通。   在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同时,还要注意发展学生与信息素养密切相关的“媒体素养”、“计算机素养”、“视觉素养”、“艺术素养”以及“数字素养”,以期全面提高学生适应信息时代需要的综合素质。   信息素养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因此,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必须是在基于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环境中,学生自主探究、主动学习,教师成为课程的设计者和学生学习的指导者,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和多媒体技术,构建信息丰富的、反思性的、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学习环境与工具,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策略,允许学生进行自由探索,极大地促进他们的批判性、创造性思维的养成和发展。   在我国,针对国内教育的实际情况,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主要针对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   (1)热爱生活,有获取新信息的意愿,能够主动地从生活实践中不断地查找、探究新信息。   (2)具有基本的科学和文化常识,能够较为自如地对获得的信息进行辨别和分析,正确地加以评估。   (3)可灵活地支配信息,较好地掌握选择信息、拒绝信息的技能。   (4)能够有效地利用信息、表达个人的思想和观念,并乐意与他人分享不同的见解或信息。

什么是信息素养?

有能力从各种不同信息源(图书馆、国际互联网等)获取、评估和使用信息,主要包括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等方面。其中信息意识是前提、信息知识是基础、信息能力是保证、信息道德是准则。信息素养是人的整体素质的一部分,是未来信息社会生活必备的基本能力之一。具体来说,信息素养包括四个方面的内涵:1、 信息意识信息意识,是信息素养的前提,是人对信息的敏感程度,是人对信息敏锐的感受力、持久的注意力和对信息价值的洞察力、判断力等。它决定人们捕捉、判断和利用信息的自觉程度。信息意识包括主体意识、信息获取意识、信息传播意识、信息更新意识、信息安全意识等。2、 信息知识信息知识,是信息素养的基础,是有关信息的特点与类型、信息交流和传播的基本规律与方式、信息的功用及效应、信息检索等方面的知识。信息知识不但可以使人的知识结构改变,而且能够激活原有的学科专业知识,使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发挥更大的作用。3、 信息能力信息能力,是信息素养的保证,是信息素养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它包括人获取、处理、交流、应用、创造信息的能力等。信息能力教育,是要培养和训练人们熟练应用信息技术,在大量无序的信息中辨别出自己所需的信息,并能根据所掌握的信息知识、信息技能和信息检索工具,迅速有效地获取、利用信息,并创造出新信息的能力。4、 信息道德信息道德,是信息素养的准则,良好的信息道德是信息素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信息道德,是指在组织和利用信息时,要树立正确的法制观念,增强信息安全意识,提高对信息的判断和评价能力,准确合理地使用信息资源。

什么是信息素养?

有能力从各种不同信息源(图书馆、国际互联网等)获取、评估和使用信息,主要包括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等方面。其中信息意识是前提、信息知识是基础、信息能力是保证、信息道德是准则。信息素养是人的整体素质的一部分,是未来信息社会生活必备的基本能力之一。具体来说,信息素养包括四个方面的内涵:1、 信息意识信息意识,是信息素养的前提,是人对信息的敏感程度,是人对信息敏锐的感受力、持久的注意力和对信息价值的洞察力、判断力等。它决定人们捕捉、判断和利用信息的自觉程度。信息意识包括主体意识、信息获取意识、信息传播意识、信息更新意识、信息安全意识等。2、 信息知识信息知识,是信息素养的基础,是有关信息的特点与类型、信息交流和传播的基本规律与方式、信息的功用及效应、信息检索等方面的知识。信息知识不但可以使人的知识结构改变,而且能够激活原有的学科专业知识,使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发挥更大的作用。3、 信息能力信息能力,是信息素养的保证,是信息素养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它包括人获取、处理、交流、应用、创造信息的能力等。信息能力教育,是要培养和训练人们熟练应用信息技术,在大量无序的信息中辨别出自己所需的信息,并能根据所掌握的信息知识、信息技能和信息检索工具,迅速有效地获取、利用信息,并创造出新信息的能力。4、 信息道德信息道德,是信息素养的准则,良好的信息道德是信息素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信息道德,是指在组织和利用信息时,要树立正确的法制观念,增强信息安全意识,提高对信息的判断和评价能力,准确合理地使用信息资源。

什么是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的本质是全球信息化需要人们具备的一种基本能力。简单的定义来自1989年美国图书馆学会(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 ,ALA ),它包括:能够判断什么时候需要信息,并且懂得如何去获取信息,如何去评价和有效利用所需的信息。这样的看法目前已形成一种共识。除美国外,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的观点大同小异,ACRL提出的高校信息素养标准,在美国已被广泛认可和接收,英国、澳大利亚等根据国情,稍有补充和修改。信息素养是一种基本能力 信息素养是一种对信息社会的适应能力。美国教育技术CEO论坛2001年第4季度报告提出21世纪的能力素质,包括基本学习技能(指读、写、算)、信息素养、创新思维能力、人际交往与合作精神、实践能力。信息素养是其中一个方面,它涉及信息的意识、信息的能力和信息的应用。信息素养是一种综合能力 信息素养涉及各方面的知识,是一个特殊的、涵盖面很宽的能力,它包含人文的、技术的、经济的、法律的诸多因素,和许多学科有着紧密的联系。信息技术支持信息素养,通晓信息技术强调对技术的理解、认识和使用技能。而信息素养的重点是内容、传播、分析,包括信息检索以及评价,涉及更宽的方面。它是一种了解、搜集、评估和利用信息的知识结构,既需要通过熟练的信息技术,也需要通过完善的调查方法、通过鉴别和推理来完成。信息素养是一种信息能力,信息技术是它的一种工具。

什么是信息素养

不明白。。。百科里面没有嘛???

信息素养是什么?

信息素养是一个内容丰富的概念。它不仅包括利用 信息工具和信息资源的能力,还包括选择获取识别信息、 加工、处理、传递信息并创造信息的能力。师范生的信息 素养是师范院校的学生根据社会信息环境和信息发展的 要求,在接受学校教育和自我提高的过程中形成的对信 息活动的态度,以及利用信息和信息手段去解决问题的能 力。它既应该包括师范生对信息基本知识的了解,对信息 工具使用方法的掌握以及在未来的教学中所具备的信息 知识的学习,还应该包括对信息道德伦理的了解与遵守。 具体来说它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1.信息意识。即人的信息敏感程度,是人们对自然界 和社会的各种现象、行为、理论观点等,从信息角度的理 解、感受和评价。通俗地讲,面对不懂的东西,能积极主动 地去寻找答案,并知道到哪里、用什么方法去寻求答案,这 就是信息意识。信息时代处处蕴藏着各种信息,能否很好 地利用现有信息资料,是人们信息意识强不强的重要体 现。使用信息技术解决工作和生活问题的意识,这是信息 技术教育中最重要的一点。 2.信息知识。既是信息科学技术的理论基础,又是学 习信息技术的基本要求。通过掌握信息技术的知识,才能 更好地理解与应用它。它不仅体现着师范生所具有的信 息知识的丰富程度,而且还制约着他们对信息知识的进 一步掌握。 3.f言息能力。包括信息系统的基本操作能力,信息的 采集、传输、加工处理和应用的能力,以及对信息系统与 信息进行评价的能力等。这也是信息时代重要的生存能 力。身处信息时代,如果只是具有强烈的信息意识和丰富 的信息常识,而不具备较高的信息能力,还是无法有效地 利用各种信息工具去搜集、获取、传递、加工、处理有价值 的信息不能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无法适应信息时代对 未来教师的要求。信息能力是信息素质诸要素中的核心,师范生必须具备较强的信息能力,不然难以在信息社会 中生存和发展下去。 4.信息道德。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信息伦理道德修 养,要让学生学会对媒体信息进行判断和选择,自觉地选 择对学习、生活有用的内容,自觉抵制不健康的内容,不组 织和参与非法活动,不利用计算机网络从事危害他人信息 系统和网络安全、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活动。这也是师范 生信息素质的一个重要体现。 信息素养的四个要素共同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 整体。信息意识是先导,信息知识是基础,信息能力是核 心,信息道德是保证。师范生作为信息时代的教师,提高 他们的信息素养,也是教育的最基本的需要。 参考资料:师范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论述你对信息素养内涵的理解,并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谈谈如何加强个人的信息素养?

由于信息技术特别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推广和普及时间还不是很长,再加上我国经济欠发达,信息技术产品对于大多数普通百姓特别是农村百姓来说还是“休闲的奢侈品”,尚未能渗透到中国的每一个角落,国人的整体信息素养并不高。所以,我们可以从纵向、横向两个方面来考虑培养中小学生的信息素养。(一)从纵向——信息素养的层次出发目前,我国大多数学生在学前阶段(大约7岁以前)对信息技术不知或知之甚少,中小学生基本上处于信息素养的缺乏状态。所以,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①。”由此可以看出,教育部指导纲要的要求实际上正是一种缺失状态的要求,是对信息社会里人们必须具备的信息素养进行“补课”或“扫盲”。当然,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普及,如果学生在入学前或低年级时就达到了这一要求,那么,中小学信息素养的培养就应当向着更高的层次即自我满足性信息素养发展。另外,考虑到学生心智发展水平和不同年龄阶段的知识经验和情感需求,对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信息素养又有不同程度的要求,这是一个由低到高循序渐进发展的过程,否则“欲速则不达”。即使是同一年龄阶段的学生,也存在着水平的差异,对那些水平较高的学生,可以加以引导,追求更高层次的信息素养,尽可能“因材施教”。(二)从横向——信息素养的内涵出发从横向上看,信息素养的培养应当涵盖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这几个方面,可以通过以下“四结合”的途径来进行。1、与信息技术课程融合从前苏联学者伊尔肖夫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提出的“计算机文化(computerliteracy)”论,到美国信息学家霍顿(Horton)提出开设信息素养课程,世界各国一直都在探索通过开设专门课程来提高学生和国民的信息能力。我国也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探索对学生进行信息素养培养问题,如早期学习BASIC之类的计算机语言,近期教育部提出实施“校校通工程”、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等。值得注意的是:信息技术课程小学、初中、高中各学段的教学目标对信息意识、知识、能力、道德也都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例如,在信息意识方面,小学阶段“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①;初中阶段“增强学生的信息意识,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及其对工作和社会的影响”①;高中阶段“使学生具有较强的信息意识,较深入地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及其对工作和社会的影响”。2、信息技术与其它学科整合(以下简称“课程整合”)进行课程整合,将会涉及到各学科领域,因此有必要打破旧的课程体系,重新制订新的课程标准。例如,美国的信息素养教育,在进行课程整合时,重新制定了“学校数学的课程和评价标准”、“社会学课程标准”等等,将信息技术的内容显性或隐性地贯穿于学科课程,以此来指导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让学生在潜移默化、耳濡目染中感受信息技术带来的新鲜气息,体味信息技术的无限魅力,产生学习信息技术、运用信息技术的强烈愿望和需求。3、与现实生活结合配备了硬件设施,建立了教学资源库,设置了信息技术课程(以上是具备的条件),并不等于就能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这是目标或结果),条件和结果之间还必须有“潜件”这一“桥梁”。这里的“潜件”指的是要让学生明白在现实生活、工作、学习中何时使用信息技术、为什么要用信息技术、如何恰当地利用信息技术。否则,学生拥有了信息技术技能和工具,却不能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来完成特定任务或解决现实问题,这无异于捧着“金饭碗”却上街去要饭。在对学生进行信息素养培养时,应尽可能地创设现实生活的情境,将信息技术作为交流的工具、研究的工具、形成决策的工具、创新的工具,培养学生创造性地去解决问题,而不应是仅仅停留在“技术的空间”里“操作的层面”上。4、全社会通力配合中小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是一项复杂系统工程,必须得到全社会的通力配合。Ⅰ辅助以家庭教育随着时代的发展,计算机、网络已越来越多地进入家庭,所以,家庭教育中培养青少年的信息素养也必将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家教是人一生中最先经历的教育环境,可以说从人的启蒙教育到终身教育几乎与家庭都分不开,父母的言谈举止对子女的影响有时相当深远,因此,可以通过父母所具有的特定信息素养去影响与感染下一代。Ⅱ社会网吧监督与管理网吧大多是私营,由于利益驱动,对上网人员常没有任何约束,任你在网上“自由冲浪”,所以大多数学生在这里只是沉湎于上网聊天、发e-mail、打游戏,甚至光顾色情网站。这种放纵对于涉世未深的中小学生来说简直是一种诱惑,而学生在这里所失去的将不仅仅是金钱和时间,所以必须加强对社会网吧的监督与管理。Ⅲ加强对学生的引导面对网络,学生处于一种有意识但无目的的状态,对学生的引导与管理已经成为学生信息素养培养过程中的薄弱环节。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引导学生。(1)课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布置任务应目标明确,可操作性强,积极引导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获得知识,培养学生能力;(2)课外通过推荐书籍、开讲座、座谈会等形式,以一些典型的利用信息技术的案例来示范,让学生意识到培养信息素养的重要性,懂得如何利用和用好信息技术;另外,教师还可以结合一些研究性课题,让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去解决问题,并择最佳方案进行奖励;(3)与社会需求结合学生学习了一些信息技术手段,不知用在何处,而一些单位常因为不能及时得到有价值的信息影响经济效益,将两者结合,学生搜索、整理、甚至初步分析信息,为单位的决策提供帮助,不仅可以通过实践提高能力,得到一定的经济回报,还能体验具备信息技术能力所带来的成就感,激励学生信息素养的进一步培养。总之,通过努力,应使信息技术内化为学生的自然意识和自然需求,把学生培养成为“能干的信息技术的使用者,信息的探求者、分析者、评价者,问题的解决者和决策的制定者,有创造性、高效的生产工具的使用者,传播者、合作者、出版者、生产者,有知识、有责任感、有贡献的公民”。

如何培养和提高自身信息素养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指出:通过教学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因此,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要善于发挥网络教学的优势,发展学生的各种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笔者认为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尝试。 一、提高学生获取信息的素养。 如果说希望学生能在信息的海洋乘风破浪,首先教师要让他成为一名优秀的舵手,掌握驾驭轮船的本领。这本领就是获取信息的能力,这是学生学习的前提。要想培养学生信息获取的能力首先要教给学生获取信息的方法。学生必须学会上网,通过在搜狐、google、百度等网站键入关键词进行网上冲浪,从而获得自己需要的信息。 其次,要使“舵手”不偏离航道,就应帮助学生“信息定向”。网络教学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是学生提取信息的资源库。但是,网络资源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可为“形形色色、鱼龙混杂”。所以学生提取什么样的材料是教师首先考虑的问题。教学中应该注重结合课堂教学提出一些相应的“拓展性问题”,引导学生利用课后时间上网查阅资料。例如:我校王小飞老师执教《太空生活趣事多》一文时,就很好的整合了相关资源。王老师带领学生在课上直接登陆为教学设计好的主题网站,学生通过点击自己感兴趣的主题,可以迅速地了解到诸如:最先登上月球的是谁?宇航员在太空舱里是怎么生活的?等问题。最让孩子们兴奋的是他们甚至还点开了视频,亲眼目睹了宇航员在太空舱里生活的影片。整堂课学生兴趣盎然,学习效果大大提高。 二、提高学生分析加工信息的素养。 所谓“信息分析”就是指对获取的原始信息进行筛选、鉴别、整理、分类。这种能力的培养对于小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学生只有养成了这种“信息分析”的习惯,才会使自己积累的资料具有更强的实用性和可信度,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例如,在教学中,经常指导学生对获取的资料进行分类,引导学生掌握各种分类的方法,定期对学习资料进行交流、评比、展览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各种途径获得某一类所需要的信息,但是这些信息只是一些“食物”,并非自身成长所需要的“养料”。把“食物”转化为“养料”的过程就是信息加工的过程。学生只有把获取的信息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进行重新组织整理、内化存储才能使信息真正的服务于自己的学习。 三、提高学生创造性利用信息的素养。 信息创新是信息加工的高级阶段。可以说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就会大大降低信息的价值。信息创新就是在信息加工过程中通过归纳、综合、抽象、联想等思维活动,找出相关性、规律性的线索,或者从表面现象中分析出事物的本质属性,从而获得创新的信息。教学中要十分注重这种能力的培养,给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发挥的空间,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大胆发表不同的观点,尤其是对于学生“标新立异”的看法更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只有在这样宽松的氛围中,学生的思维才能爆发出创新的火花。信息利用的能力就是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使知识“外化”的过程,也是我们教学的最终目标。 例如,我校杜科春老师在教“面积的计算”时,先安排学生上网找一找我们周围的生活中那些地方用到有关面积的知识,然后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让学生设计一个装饰自家房间的方案(如:要购买什么规格的方砖、需要购买多少、需要多少涂料、大约需要准备多少钱等)。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有关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在这种需要的驱动下主动探究,然后再利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使数学真正为自身生活服务。就是在这种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信息利用的能力。 四、提高学生信息交流的能力。 学生学习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和自然界对话”的过程。尤其是在“高级认知”场合要求多个学生对同一问题发表不同的观点,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合作完成任务。而网络教学正好为这种协作学习提供了一个开放性的交流环境。首先,网络教学能够使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内部交流和组际交流更充分。由于受教学时间的限制一堂课中往往只有几个小组发言,交流不够充分,参与度低。而网络教学则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的形式在小组内部进行小规模讨论,然后再在小组之间展开大规模讨论。这样可以使每位学生(即使性格孤僻的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其次,网络教学还可以拓宽交流的范围,它不仅可以提高班内师生交流的效率,改变传统教学中师生之间的结构关系,真正实现“师生互动”的教学,而且还可以实现班级、学校甚至不同国家之间师生的交流,使学生在交流合作中提高学习的兴趣和效率,通过“贡献智慧、分享成果”进而学会合作。又如,我校“回首五千年,再叙中华情”大型宣讲活动,正是将信息收集与交流分享有机的结合在了一起。全校以班级为单位选择不同的历史朝代,大量的收集资料,各个班又分小组以不同的形式来展示一个朝代的诸如政治、经济、文化等不同方面。整个活动开展的轰轰烈烈,收效显著,影响空前。所以网络教学还可以成为学校、家庭、社会之间信息交流的一条宽带,为学生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学习方法和全方位生活方式。

浅谈如何培养高中生信息素养

设立信息技术这门课程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信息技术不同于其它学科,它的教学是建立在对各种软件的操作基础上。从这一点上讲,信息技术教学其实就是在教学生如何使用这些软件。但是新的软件也以惊人的速度层出不穷,因此在信息技术课教学过程中就不可能使学生掌握每一种软件的使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使学生培养成具有相关能力,能够不断探索、举一反三、自主探究学习知识。学习知识的过程,也就是信息的接受、运用的过程。只有具备这种信息获取、传输、分析、处理和应用的能力的学生,才能够源源不断的学到知识,提高信息素养。这也达到我们信息技术教学的目标。二、明白信息技术与计算机硬、软件的关系其关系:信息技术的范畴远大于计算机学科的内涵,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对学生的计算机及其软件的操作能力的培养应归于信息的收集、分析、处理,因此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基本操作等,还要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和信息素养,即:能够快捷有效地获取信息,熟练地分析信息,批判性地评价信息,准确地处理信息,创造性地使用信息。使他们具备终生学习的意识和利用信息技术处理生活、学习问题的能力。与信息能力和信息素养相比,计算机硬、软件是第二位、浅层次的。可以设想,今天一些优秀的硬、软件,如CPU、Office、Wps、windows等将来都有可能被更好的硬、软件取代,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却有很大的相似性,正如对于编程而言,具体的语言是可选的、多变的、愈来愈强大、易用的,而算法这种解决问题的思路却始终不变。这便要求教师不仅教会学生使用信息工具——计算机,更要教会学生从信息技术的角度,正确理解、判断、评价信息,拓宽学生的视野和思路,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以这样说,信息技术课的设立是为了培养创新人才,而不是培养计算机的操作者。三、 引导学生树立较强的信息意识。首先应在信息技术课上要使学生全面清晰掌握信息及信息技术的概念,给出信息的两个定义。1.信息的通俗定义,信息是人们表达、传输、保存、加工处理的有价值的消息、情报、知识等。2.科学定义,信息是人们感知到的各种刺激中所包含的内容。注意,这里的刺激一定要基于学生已有概念,即学生产生条件反射时所建立的刺激概念,如视觉刺激、听觉刺激中所含的内容。接着应向学生讲清信息的分类、信息传递媒介、信息的表示形式等以及与信息有关的操作有表达、传输、处理加工、保存等。有人认为学信息技术就是学电脑——计算机,这种观点的是不对的。信息技术的范畴远大于计算机,由于在信息技术中计算机是作为学习信息的一种工具出现的,教师应引导学生从工具应用的角度去学习使用计算机,处理好信息技术与计算机的关系。在教学中如果不能有意识地正确引导学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信息观念,难免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例如:教师教会学生畅游网络世界,而学生却利用它去浏览网上的不健康的信息,或痴迷于网络的聊天、游戏等,以至于荒废了学业不说,还有可能走上犯罪的道路。由此可见对信息的理解、评价和正确利用在很大程度上比计算机的具体操作更为重要,这就要求信息技术课教师能够经常、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信息技术素养、道德、法规方面的教育和引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信息观,而不是仅仅限于教会学生如何使用计算机。四、创设条件、情境,学生自主学习、应用信息技术。一个人信息素养的高低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他能否应用信息技术解决生活学习中碰到的问题。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决不是一门信息技术课就能解决的问题。各学科教师创设条件,积极倡导学生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让学生有机会运用信息技术学习,进而学会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这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途径。1、信息技术教学融入其它学科内容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学了信息技术,就是用不好。例如:学了Word的应用,就是想不到把自己喜欢的作文输入电脑,排版打印出来。学会了因特网搜索引擎,却不知用它去查一下语文课文中的“索溪谷”的相关资料。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我们没有积极引导学生把信息技术的学习与其它学科学习有机结合起来,利用信息技术工具为其它学科学习服务。以Word教学为例,如果单纯从信息技术教材出发,学生掌握了相关的Word知识,知道怎样打字、排版和打印后,学生的信息技能得到了发展,教学任务也可以算完成了。如果从信息素养的角度出发上述做法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学生还没有把学到的信息技术知识内化为一种素质、能力,还没有学会自觉运用信息技术工具去学习新的知识,便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学了Word的应用,却不会实际运用。因此,只有在信息技术学用结合的环境下,学生的信息素养才能稳定地提高。为此我们对教材内容作适当充实与调整。Word教学有机整合数学内容示例:A、文字的输入 学会用拼音法输入数学中的一段汉

信息素养的培养

信息技术教育包括两个层面,一是信息技术教育课程,二是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整合。今天,提高青少年的信息素养已经成为渗透素质教育的核心要素。这就要对教师提出新的要求,即在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的同时,要积极努力地探索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整合的思路与方法,在课堂上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把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真正融入到其他课程中去,通过学校教育渠道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此,教师应做到以下一些方面。努力将信息素养的培养融入有机联系着的教材、认知工具、网络以及各种学习与教学资源的开发之中。通过信息的多样化呈现形式以形成学生对信息的需求,培养学生查找、评估、有效利用、传达和创造具有各种表征形式信息的能力,并由此扩展学生对信息本质的认识。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不要过分注重学科知识的学习,而应关心如何引导学生应用信息技术工具来解决问题,特别是通过把信息技术的学习与学科教学相结合,让学生把技术作为获取知识和加工信息、为解决问题而服务的工具。同时,教师还要关心学生的情感发展,不能因为信息技术的介入而忽略了与学生的直接对话和沟通。在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同时,还要注意发展学生与信息素养密切相关的“媒体素养”、“计算机素养”、“视觉素养”、“艺术素养”以及“数字素养”,以期全面提高学生适应信息时代需要的综合素质。信息素养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因此,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必须是在基于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环境中,学生自主探究、主动学习,教师成为课程的设计者和学生学习的指导者,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和多媒体技术,构建信息丰富的、反思性的、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学习环境与工具,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策略,允许学生进行自由探索,极大地促进他们的批判性、创造性思维的养成和发展。在我国,针对国内教育的实际情况,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主要针对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1)热爱生活,有获取新信息的意愿,能够主动地从生活实践中不断地查找、探究新信息。(2)具有基本的科学和文化常识,能够较为自如地对获得的信息进行辨别和分析,正确地加以评估。(3)可灵活地支配信息,较好地掌握选择信息、拒绝信息的技能。(4)能够有效地利用信息、表达个人的思想和观念,并乐意与他人分享不同的见解或信息。(5)无论面对何种情境,能够充满自信地运用各类信息解决问题,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进取精神。

如何提高学生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内涵广泛,分不同层次。我认为,在中学信息技术课程中,它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 1.信息意识 一个人有没有信息素养、有多高的信息素养,首先要看他有没有信息意识、信息意识有多强,即碰到实际问题,他能不能想到用信息技术去解决。 信息意识是指对信息、信息问题的敏感程度,是对信息进行捕捉、分析、判断和吸收的自觉程度。 2.信息能力 发现信息、捕获信息,想到用信息技术去解决问题,是信息意识的表现。但能不能采取适当的方法,选择适合的信息技术及工具,通过恰当的途径去解决问题,则要看有没有信息能力了。 信息能力是指运用信息知识、技术和工具解决信息问题的能力。它包括信息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与掌握、信息资源的收集整理与管理、信息技术及其工具的选择使用、信息处理过程的设计等能力。 3.信息道德 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方式带来了根本性变革,同时也引出许多新问题。如个人信息隐私权、软件知识产权、软件使用者权益、网络信息传播、网络黑客等。针对这些信息问题,出现了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信息关系的行为规范,这就形成了信息伦理。能不能在利用信息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遵守信息伦理,体现了一个人信息道德水平的高低。 这三者中,信息能力是信息素养的核心和基本内容,信息意识是信息能力的基础和前提,并渗透到信息能力的全过程。具有强烈的信息意识,才能激发信息能力的提高。信息能力的提升,也促进了人们对信息及信息技术作用和价值的认识,进一步增强了应用信息的意识。信息道德则是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正确应用的保证,它关系到信息社会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二、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策略 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把握好这个特点,不断探索适合信息技术课特点的教学方法,切实有效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1、创设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氛围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学生的信息素养是在耳濡目染中慢慢培养的,教师的言行举止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所以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等资源进行教学,并有意识地提倡学生采取多种形式来获得和利用信息。首先,做好学习信息课程的宣传工作,否则学生就很容易把它当作休闲课、玩耍课,提高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质量也变得很难了。所以我把水平高的学生和水平低的学生安排在一起,共同完成布置的学习任务,让水平高的学生起到领头羊的作用。其次,我也让学生不失时机的接收或收集与信息技术相关的科学知识。这样,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性,也可以及时了解到学生思想意识情况。从而创设一个良好的校内学习信息课的氛围。 2、提高计算机使用技术,培养学生获取、分析信息的能力 信息时代与计算机息息相关,提高计算机使用技术,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获取信息的能力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必要条件。信息技术课程要求学生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Office办公软件以及网络知识等,这些内容是计算机基础知识,其中Office软件是我们生活中经常用到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仅从技术层面教会学生如何使用这些软件,更要引导他们利用这些软件来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 3、转化学生上网观念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在信息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互联网给我们提供了丰富广阔的信息资源空间,但是很多学生没有充分利用这些网络资源,也缺乏分析、辨别信息的能力。据调查,网络游戏和网上聊天是青少年上网的主要内容,而且网络游戏充斥着暴力等内容,严重影响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因此转化学生的上网观念,培养良好的上网习惯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内容。因此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上网的良好习惯,多角度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例如在《信息安全法律法规及道德规范》一节时,教师可采取课堂辩论赛的形式让学生学习上网的道德修养和安全法规。辩论开始后,辩手们充分利用搜集到的信息开始了唇枪舌战,课堂气氛高涨。

信息素养研究的意义是什么?

①信息素养是一种基本能力 信息素养是一种对信息社会的适应能力.美国教育技术CEO论坛2001年第4季度报告提出21世纪的能力素质,包括基本学习技能(指读、写、算)、信息素养、创新思维能力、人际交往与合作精神、实践能力.信息素养是其中一个方面,它涉及信息的意识、信息的能力和信息的应用. ②信息素养是一种综合能力 信息素养涉及各方面的知识,是一个特殊的、涵盖面很宽的能力,它包含人文的、技术的、经济的、法律的诸多因素,和许多学科有着紧密的联系.信息技术支持信息素养,通晓信息技术强调对技术的理解、认识和使用技能.而信息素养的重点是内容、传播、分析,包括信息检索以及评价,涉及更宽的方面.它是一种了解、搜集、评估和利用信息的知识结构,既需要通过熟练的信息技术,也需要通过完善的调查方法、通过鉴别和推理来完成.信息素养是一种信息能力,信息技术是它的一种工具.

作为一名当代的大学生如何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

你重视了自然就提高了。。还问个什么劲捏

为什么要提高大学生信息素养

当今世界,人类社会处于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充满好奇和求知欲的青年大学生更是每天与海量的信息接触着。因此,非常有必要在学生当中进行信息教育,培养学生了解信息知识、识别信息需求、检索信息资源、分析评价信息、有效利用信息、遵守信息道德规范的教育活动。这既是信息社会对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又是 现代信息社会人的精神诉求。 高等教育的新内容 当前,信息社会需要的不是信息的简单传递者或使用者,而是具有较强信息意识和能够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将大量支离破碎的信息与数据进行归纳与综合,使之条理化的有较高信息素养的人才。可见,信息素养不仅是现代人文化素养、整体素质的一部分,更应把它看作素质教育的灵魂来培养,是信息社会高等教育的新内容,培育大学生的信息素养已成为当代高等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同时,信息素养是创新活动的助推器和催化剂。信息素养的培育过程同时也是创新思维的培养过程,两者共存互动、相得益彰,对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从信息素养的定义看,具有信息素养的人是那些知道如何进行学习的人。信息素养作为终身学习的基础和促进因素,它是所有学科的学习都需要的。拥有信息素养不仅能使学习者更好地掌握学习内容,拓展研究范围,而且还能使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自我指导和自我控制,也就是终身学习所强调的“自我导向学习”。

如何培养中小学生信息素养

信息意识是个体主动利用信息资源以解决问题的心理倾向。信息意识的培养,即是让他们认识到信息是资源,及时有效地利用资源可以使问题得到全面、深入的解决就可以了,在小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中“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根据小学生的认知心理和年龄特征,我认为激发学生对信息资源的兴趣,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前提。对于小学生而言,信息意识的培养,即是让他们认识到信息是资源,及时有效地利用现代信息资源可以获得许多有趣的知识,可以使问题得到全面、深入的解决,可以扩大眼界,提高文化素养。

浅谈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教育部颁布最新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规定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总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在现在的信息技术课中,虽已开始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但中心还是围绕考纲,所以现在的教学过程中运用的多的还是仅仅以掌握一些基本操作为主,至于如何获取信息、怎样获取信息,如何获取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之甚少。下面,我结合自己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尝试,谈一谈如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对学生信息素养进行培养。  1.良好的上课习惯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我在平时的教学中非常注意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例如,在每学期开学初,第一节课必是课堂常规。根据计算机房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制定一些实施细则,加以落实,如上课前集中排队进入机房,上课带教材和笔记,不带零食、饮料、U盘等;进入机房后按制定座位就坐,不得大声喧哗;填写《上机登记表》;发现机器问题及时报告老师,上课认真听讲,不玩游戏、不聊天、不随意下载、不做与上课无关的事;下课后做到三检查,即检查电脑是否正常关机,鼠标键盘是否摆放整齐,凳子是否摆放整齐,而且每节课安排值日生进行检查并及时反馈,提醒学生在上课或上机练习过程中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不修改机器设置,不乱设置密码,不删除别人有用的文件,不浏览不健康网站,做到文明上课、文明上机、文明上网。  2.客观正确的评价有利于学生信息素养的发展  老师的评价和引导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发展。课上让同学们把收集到的信息进行交流,同学的赞扬、老师及时的肯定会使其更加自信,对收集信息、选择信息、使用信息更有兴趣。还应改变以往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只注重获得多少知识和技能的做法,将信息意识、信息伦理道德和信息能力等作为衡量学生学习的重要指标纳入学生学习的评价体系中。通过运用合理的评价方式,全面考察学生信息素养的过程,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的兴趣,帮助他们逐步提高信息素养的能力。  3.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积极性是培养信息素养的前提  我国古代教育学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学习兴趣的重要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基础和前提,是诱发学生学习动机、集中注意力的重要因素。学生如果提不起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就谈不上信息素养的培养。现实中,计算机高手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对电脑方面的兴趣。有了浓厚的兴趣和积极的学习态度,加之平时刻苦努力的实践操作,就会日见成绩。领略到学习带来的愉悦后,就会更加精神振奋,乐此不疲,越学越有兴趣,越学越有信心。如此一来就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天长日久,学习信息技术就成了一种乐事了。  4.培养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是提高信息素养的主要途径  在信息时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知识增长速度大大加快。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再也不能停留在过去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模式中,也就是说,不能以教师讲授为中心,只注重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的传授,是注重学生计算机基本技能的操作训练,满足于学生掌握操作方法,并没有从培养学生的能力入手开展教学,造成学生只会操作,不知道为什么操作或这项操作能做什么。信息技术学科是一门工具性的基础课程。所谓工具,就是用来处理其他事物的手段或器材。既然是手段,我们就要用,要常用,用它处理信息,用它解决工作、生活和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常言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只有让学生学会学习,具有选择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才能终身受益。所以,作为信息技术老师,不仅要教学生学会什么,更要教学生会学什么。提倡把学技术与用技术融合在一起,即把用技术融合在学技术的过程中,在此过程中,通过实践、体验和探究,深化技术的学习。我在平时的教学中,尤其注意学生信息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会利用所学知识技能与操作主动地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信息技术使用、处理能力。  5.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水平是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关键  教师集体的信息素养状况对学生的信息意识的启发和学习热情有直接的影响。教师是信息的传播者,所以教师自身的信息素养直接关系到学生的信息素养。老师们不仅仅要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操作基本技能和网络知识,而且要培养和强化直接的信息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用自己的榜样力量教育学生,把信息素养的培养渗透到教学中去。  总之,信息技术教学必须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中心,使学生的信息素养真正成为有用的基本技能,这就需要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把信息素养作为一个基本条件和重要手段,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

信息素养的核心

信息素养的核心是信息能力。信息素养的本质是全球信息化需要人们具备的一种基本能力,它包括文化素养、信息意识和信息技能三个层面,能够判断什么时候需要信息,懂得如何去获取信息,如何去评价和有效利用所需的信息。信息素养的核心信息素养是一种对信息社会的适应能力,包括基本学习技能(指读、写、算)、信息素养、创新思维能力、人际交往与合作精神、实践能力。信息素养涉及各方面的知识,是一个特殊的、涵盖面很宽的能力,它包含人文的、技术的、经济的、法律的诸多因素,和许多学科有着紧密的联系。信息技术支持信息素养,通晓信息技术强调对技术的理解、认识和使用技能,而信息素养的重点是内容、传播、分析,包括信息检索以及评价。

如何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

  信息素质主要由信息意识、信息智慧、信息道德等构成。   1、信息意识是指教育技术人员对信息和信息工作的感觉、知觉、情感和意志等。教育技术人员的信息意识对其信息行为必然起着控制性作用,信息意识的强弱将直接影响到教育技术人员信息行为的效果。   2、信息智慧是教育技术人员开展信息技术工作的内在要求。信息智慧的知识基础是信息学知识与现代信息技术知识,其表现形式是教育技术人员加工利用信息的能力和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3、信息道德是指整个信息活动中的道德,是调节信息开发者、服务者、使用者之间相互关系的规范的总和。信息化社会的教育技术人员应自觉遵循一定的信息道德准则,以此规范自己的行为与活动。

如何提高个人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内涵广泛,分不同层次。我认为,在中学信息技术课程中,它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1.信息意识一个人有没有信息素养、有多高的信息素养,首先要看他有没有信息意识、信息意识有多强,即碰到实际问题,他能不能想到用信息技术去解决。信息意识是指对信息、信息问题的敏感程度,是对信息进行捕捉、分析、判断和吸收的自觉程度。2.信息能力发现信息、捕获信息,想到用信息技术去解决问题,是信息意识的表现。但能不能采取适当的方法,选择适合的信息技术及工具,通过恰当的途径去解决问题,则要看有没有信息能力了。信息能力是指运用信息知识、技术和工具解决信息问题的能力。它包括信息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与掌握、信息资源的收集整理与管理、信息技术及其工具的选择使用、信息处理过程的设计等能力。3.信息道德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方式带来了根本性变革,同时也引出许多新问题。如个人信息隐私权、软件知识产权、软件使用者权益、网络信息传播、网络黑客等。针对这些信息问题,出现了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信息关系的行为规范,这就形成了信息伦理。能不能在利用信息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遵守信息伦理,体现了一个人信息道德水平的高低。这三者中,信息能力是信息素养的核心和基本内容,信息意识是信息能力的基础和前提,并渗透到信息能力的全过程。具有强烈的信息意识,才能激发信息能力的提高。信息能力的提升,也促进了人们对信息及信息技术作用和价值的认识,进一步增强了应用信息的意识。信息道德则是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正确应用的保证,它关系到信息社会的稳定和健康发展。二、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策略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把握好这个特点,不断探索适合信息技术课特点的教学方法,切实有效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1.以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信息素养。在信息技术基础这本教材中很多上机操作的课程,比如:文本和表格信息加工及音频 视频 图像信息的加工。这两章的教学内容就很贴切实际运用。在让学生上操作课的时候,可以把学校一些学生的数字信息让学生进行整理加工。这样可以使得学生在完成课堂作业的同时也能为学校完成一项工作,自豪之感油然而生。通过解决这样的实际问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信息素养自然也就提高了。在信息资源管理这章内容中,可以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的一些信息。比如制作家庭的通信录,使学生学以致用。2.提高计算机的使用技术,培养信息素养。很多学生接触计算机就是为了玩游戏,很少去使用它,课程中提到的操作系统、Office办公软件以及网络知识等,这些内容是计算机基础知识,其中Office软件是我们生活中经常用到的。而网络基础也是我们经常涉及到的。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学会使用这些软件,同时在自己家庭使用网络的时候,能自己动手安装。以及在计算机系统瘫痪的时候能自行解决。

什么叫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是一个内容丰富的概念。它不仅包括利用 信息工具和信息资源的能力,还包括选择获取识别信息、 加工、处理、传递信息并创造信息的能力。师范生的信息 素养是师范院校的学生根据社会信息环境和信息发展的 要求,在接受学校教育和自我提高的过程中形成的对信 息活动的态度,以及利用信息和信息手段去解决问题的能 力。它既应该包括师范生对信息基本知识的了解,对信息 工具使用方法的掌握以及在未来的教学中所具备的信息 知识的学习,还应该包括对信息道德伦理的了解与遵守。 具体来说它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1.信息意识。即人的信息敏感程度,是人们对自然界 和社会的各种现象、行为、理论观点等,从信息角度的理 解、感受和评价。通俗地讲,面对不懂的东西,能积极主动 地去寻找答案,并知道到哪里、用什么方法去寻求答案,这 就是信息意识。信息时代处处蕴藏着各种信息,能否很好 地利用现有信息资料,是人们信息意识强不强的重要体 现。使用信息技术解决工作和生活问题的意识,这是信息 技术教育中最重要的一点。 2.信息知识。既是信息科学技术的理论基础,又是学 习信息技术的基本要求。通过掌握信息技术的知识,才能 更好地理解与应用它。它不仅体现着师范生所具有的信 息知识的丰富程度,而且还制约着他们对信息知识的进 一步掌握。 3.f言息能力。包括信息系统的基本操作能力,信息的 采集、传输、加工处理和应用的能力,以及对信息系统与 信息进行评价的能力等。这也是信息时代重要的生存能 力。身处信息时代,如果只是具有强烈的信息意识和丰富 的信息常识,而不具备较高的信息能力,还是无法有效地 利用各种信息工具去搜集、获取、传递、加工、处理有价值 的信息不能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无法适应信息时代对 未来教师的要求。信息能力是信息素质诸要素中的核心,师范生必须具备较强的信息能力,不然难以在信息社会 中生存和发展下去。 4.信息道德。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信息伦理道德修 养,要让学生学会对媒体信息进行判断和选择,自觉地选 择对学习、生活有用的内容,自觉抵制不健康的内容,不组 织和参与非法活动,不利用计算机网络从事危害他人信息 系统和网络安全、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活动。这也是师范 生信息素质的一个重要体现。 信息素养的四个要素共同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 整体。信息意识是先导,信息知识是基础,信息能力是核 心,信息道德是保证。师范生作为信息时代的教师,提高 他们的信息素养,也是教育的最基本的需要。 参考资料:师范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教师的信息素养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

《职业院校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指南》一书提到,对教师而言,信息素养则体现在:能正确理解信息化对教学的价值和作用;能合理运用信息化工具、信息化资源实施教学,以达成更好的教学质量。可以去买来看看。

什么是信息素养?信息素养包含哪些因素?

“信息素养(InformationLiteracy)”的本质是全球信息化需要人们具备的一种基本能力。信息素养这一概念是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于1974年在美国提出的。它包括:文化素养、信息意识和信息技能三个层面。能够判断什么时候需要信息,并且懂得如何去获取信息,如何去评价和有效利用所需的信息。拓展资料:信息素养是一种综合能力:信息素养涉及各方面的知识,是一个特殊的、涵盖面很宽的能力,它包含人文的、技术的、经济的、法律的诸多因素,和许多学科有着紧密的联系。信息技术支持信息素养,通晓信息技术强调对技术的理解、认识和使用技能。而信息素养的重点是内容、传播、分析,包括信息检索以及评价,涉及更宽的方面。它是一种了解、搜集、评估和利用信息的知识结构,既需要通过熟练的信息技术,也需要通过完善的调查方法、通过鉴别和推理来完成。信息素养是一种信息能力,信息技术是它的一种工具。信息技术的发展已使经济非物质化,世界经济正转向信息化非物质化时代,正加速向信息化迈进,人类已自然进入信息时代。21世纪是高科技时代、航天时代、基因生物工程时代、纳米时代、经济全球化时代等等,但不管怎么称呼,21世纪的一切事业、工程都离不开信息,从这个意义来说,称21世纪是信息时代更为确切。

什么是信息素养?信息素养包含哪些因素?

信息素养是一种基本能力:信息素养是一种对信息社会的适应能力.美国教育技术CEO 论坛2001年第4季度报告提出21世纪的能力素质,包括基本学习技能(指读、写、算)、信息素养、创新思维能力、人际交往与合作精神、实践能力.信息素养是其中一个方面,它涉及信息的意识、信息的能力和信息的应用.信息素养是一种信息能力,信息技术是它的一种工具.信息素养包括四个方面: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技能和信息道德.1.信息意识.看一个人有没有信息素养、有多高的信息素养,首先要看他有没有信息意识,信息意识有多强.也就是,碰到一个实际问题,他能不能想到用信息技术去解决.信息意识是指对信息、信息问题的敏感程度,是对信息的捕捉、分析、判断和吸收的自觉程度.2.信息能力.发现信息、捕获信息,想到用信息技术去解决问题,是信息意识的表现.但能不能采取适当的方式方法,选择适合的信息技术及工具,通过恰当的途径去解决问题,则要看有没有信息能力了.信息能力是指运用信息知识、技术和工具解决信息问题的能力.它包括信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等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信息资源的收集整理与管理、信息技术及其工具的选择和使用、信息处理过程的设计等能力.3.信息道德.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方式带来了根本性变革,同时也引出许多新问题.如个人信息隐私权、软件知识产权、软件使用者权益、网络信息传播、网络黑客等.针对这些信息问题,出现了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信息关系的行为规范,这就形成了信息伦理.能不能在利用信息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遵守信息伦理,体现了一个人信息道德水平的高低.简言之,信息意识决定一个人是否能够想到用信息和信息技术;信息能力决定能不能把想到的做到、做好;信息道德决定在做的过程中能不能遵守信息道德规范、合乎信息伦理.信息能力是信息素养的核心和基本内容,信息意识是信息能力的基础和前提,并渗透到信息能力的全过程.只有具有强烈的信息意识才能激发信息能力的提高.信息能力的提升,也促进了人们对信息及信息技术作用和价值的认识,进一步增强了应用信息的意识.信息道德则是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正确应用的保证,它关系到信息社会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你知道学生信息素养包括哪些方面吗?

在我国,针对国内教育的实际情况,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主要针对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1)热爱生活,有获取新信息的意愿,能够主动地从生活实践中不断地查找、探究新信息。(2)具有基本的科学和文化常识,能够较为自如地对获得的信息进行辨别和分析,正确地加以评估。(3)可灵活地支配信息,较好地掌握选择信息、拒绝信息的技能。(4)能够有效地利用信息、表达个人的思想和观念,并乐意与他人分享不同的见解或信息。(5)无论面对何种情境,能够充满自信地运用各类信息解决问题,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进取精神。1998年,美国图书馆协会和教育传播协会制定了学生学习的九大信息素养标准,概括了信息素养的具体内容。标准一:具有信息素养的学生能够有效地和高效地获取信息。标准二:具有信息素养的学生能够熟练地和批判地评价信息。标准三:具有信息素养的学生能够有精确地、创造性地使用信息。标准四:作为一个独立学习者的学生具有信息素养,并能探求与个人兴趣有关的信息。标准五:作为一个独立学习者的学生具有信息素养,并能欣赏作品和其他对信息进行创造性表达的内容。标准六:作为一个独立学习者的学生具有信息素养,并能力争在信息查询和知识创新中做得最好。标准七:对学习社区和社会有积极贡献的学生具有信息素养,并能认识信息对民主化社会的重要性。标准八:对学习社区和社会有积极贡献的学生具有信息素养,并能实行与信息和信息技术相关的符合伦理道德的行为。标准九:对学习社区和社会有积极贡献的学生具有信息素养,并能积极参与小组的活动探求和创建信息。

信息素养包括哪些方面?

信息素养的定位:信息素养包括四个方面: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技能和信息道德。根据教育部《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的精神,信息技术教学内容要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主。把这四个方面按照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加以有机的地细化和量化就可以形成学生各阶段信息素养标准;2.信息素养的特征:现在,以计算机和网络为主的信息文化已发展成为当代社会基础文化的一部分,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和形成有与其他基础文化素养相同的地方,更有不同的特征,信息素养包括的特征有信息素养的时代特征 、信息素养与其他基础文化素养和谐发展的一致性特征、信息素养的形成受制于信息环境的差异性特征、信息素养的实践性标志特征和信息素养个性发展特征。

名词解释: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InformationLiteracy)更确切的名称应该是信息文化(InformationLiteracy)[1]信息素养是一种基本能力:信息素养是一种对信息社会的适应能力。美国教育技术CEO论坛2001年第4季度报告提出21世纪的能力素质,包括基本学习技能(指读、写、算)、信息素养、创新思维能力、人际交往与合作精神、实践能力。信息素养是其中一个方面,它涉及信息的意识、信息的能力和信息的应用。信息素养是一种综合能力:信息素养涉及各方面的知识,是一个特殊的、涵盖面很宽的能力,它包含人文的、技术的、经济的、法律的诸多因素,和许多学科有着紧密的联系。信息技术支持信息素养,通晓信息技术强调对技术的理解、认识和使用技能。而信息素养的重点是内容、传播、分析,包括信息检索以及评价,涉及更宽的方面。它是一种了解、搜集、评估和利用信息的知识结构,既需要通过熟练的信息技术,也需要通过完善的调查方法、通过鉴别和推理来完成。信息素养是一种信息能力,信息技术是它的一种工具。

信息素养包括哪些方面

信息素养主要包括信息文化素养、信息意识、信息技能、信息情感。信息素养概念的酝酿始于美国图书检索技能的演变,1974年,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率先提出了信息素养这一全新概念,并解释为: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源使问题得到解答的技能。“信息素养”的本质是全球信息化需要人们具备的一种基本能力。信息素养包括关于信息和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合作、交流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信息的意识和社会伦理道德问题。这里包含了:热爱生活,有获取新信息的意愿,能够主动地从生活实践中不断地查找、探究新信息。信息素养具有基本的科学和文化常识,能够较为自如地对获得的信息进行辨别和分析,正确地加以评估。可灵活地支配信息,较好地掌握选择信息、拒绝信息的技能。能够有效地利用信息,表达个人的思想和观念,并乐意与他人分享不同的见解或资讯。无论面对何种情境,能够充满自信地运用各类信息解决问题,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进取精神。

什么是信息素养?

信息工具和信息资源的能力,还包括选择获取识别信息、 加工、处理、传递信息并创造信息的能力。信息 素养是学生根据社会信息环境和信息发展的 要求,在接受学校教育和自我提高的过程中形成的对信 息活动的态度,以及利用信息和信息手段去解决问题的能 力。它既应该包括学生对信息基本知识的了解,对信息 工具使用方法的掌握以及在未来的教学中所具备的信息 知识的学习,还应该包括对信息道德伦理的了解与遵守。 具体来说它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1.信息意识。即人的信息敏感程度,是人们对自然界 和社会的各种现象、行为、理论观点等,从信息角度的理 解、感受和评价。通俗地讲,面对不懂的东西,能积极主动 就是信息意识。信息时代处处蕴藏着各种信息,能否很好 地利用现有信息资料,是人们信息意识强不强的重要体 现。使用信息技术解决工作和生活问题的意识,这是信息 技术教育中最重要的一点。 2.信息知识。既是信息科学技术的理论基础,又是学 习信息技术的基本要求。通过掌握信息技术的知识,才能 更好地理解与应用它。它不仅体现着师范生所具有的信 息知识的丰富程度,而且还制约着他们对信息知识的进一步掌握。 3.f言息能力。包括信息系统的基本操作能力,信息的 采集、传输、加工处理和应用的能力,以及对信息系统与 信息进行评价的能力等。这也是信息时代重要的生存能 力。身处信息时代,如果只是具有强烈的信息意识和丰富 的信息常识,而不具备较高的信息能力,还是无法有效地 利用各种信息工具去搜集、获取、传递、加工、处理有价值 的信息不能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无法适应信息时代对 未来教师的要求。信息能力是信息素质诸要素中的核心,师范生必须具备较强的信息能力,不然难以在信息社会

如何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

先介绍信息素质的组成,然后从信息意识.,知识,能力,道德四个方面回答,然后解释一下信息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信息素养是什么

信息素养概念的酝酿始于美国图书检索技能的演变,1974年,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率先提出了信息素养这一全新概念,并解释为: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源使问题得到解答的技能。“信息素养”的本质是全球信息化需要人们具备的一种基本能力。信息素养包括关于信息和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合作、交流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信息的意识和社会伦理道德问题。这里包含了:热爱生活,有获取新信息的意愿,能够主动地从生活实践中不断地查找、探究新信息。具有基本的科学和文化常识,能够较为自如地对获得的信息进行辨别和分析,正确地加以评估。可灵活地支配信息,较好地掌握选择信息、拒绝信息的技能。能够有效地利用信息,表达个人的思想和观念,并乐意与他人分享不同的见解或资讯。无论面对何种情境,能够充满自信地运用各类信息解决问题,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进取精神。美国提出的“信息素养”概念则包括三个层面:文化层面(知识方面);信息意识(意识方面);信息技能(技术方面)。经过一段时期之后,正式定义为:“要成为一个有信息素养的人,他必须能够确定何时需要信息,并已具有检索、评价和有效使用所需信息的能力。”而在《信息素养全美论坛的终结报告》中,再次对信息素养的概念作了详尽表述:“一个有信息素养的人,他能够认识到精确和完整的信息是做出合理决策的基础;能够确定信息需求,形成基于信息需求的问题,确定潜在的信息源,制定成功的检索方案,以包括基于计算机的和其他的信息源获取信息,评价信息、组织信息用于实际的应用,将新信息与原有的知识体系进行融合以及在批判思考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使用信息。”

信息素养的定义

信息素养更确切的名称应该是信息文化。信息素养是一种基本能力:信息素养是一种对信息社会的适应能力。美国教育技术CEO论坛2001年第4季度报告提出21世纪的能力素质,包括基本学习技能(指读、写、算)、信息素养、创新思维能力、人际交往与合作精神、实践能力。信息素养是其中一个方面,它涉及信息的意识、信息的能力和信息的应用。信息素养是一种综合能力:信息素养涉及各方面的知识,是一个特殊的、涵盖面很宽的能力,它包含人文的、技术的、经济的、法律的诸多因素,和许多学科有着紧密的联系。信息技术支持信息素养,通晓信息技术强调对技术的理解、认识和使用技能。而信息素养的重点是内容、传播、分析,包括信息检索以及评价,涉及更宽的方面。它是一种了解、搜集、评估和利用信息的知识结构,既需要通过熟练的信息技术,也需要通过完善的调查方法、通过鉴别和推理来完成。信息素养是一种信息能力,信息技术是它的一种工具。扩展资料:信息素养包括关于信息和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合作、交流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信息的意识和社会伦理道德问题。具体而言, 信息素养应包含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1、热爱生活, 有获取新信息的意愿, 能够主动地从生活实践中不断地查找、探究新信息。2、具有基本的科学和文化常识, 能够较为自如地对获得的信息进行辨别和分析, 正确地加以评估。3、可灵活地支配信息, 较好地掌握选择信息、拒绝信息的技能。4、能够有效地利用信息, 表达个人的思想和观念, 并乐意与他人分享不同的见解或资讯。5、无论面对何种情境, 能够充满自信地运用各类信息解决问题, 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进取精神。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信息素养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