蝾螈

阅读 / 问答 / 标签

青蛙的生殖过程要鸣鸟和抱对;蝾螈和娃娃鱼呢?两栖动物的生殖过程都有鸣叫和抱对吗?

不一定吧

蝾螈长什么样子?

望采纳网页链接

蝾螈是保护动物吗 蝾螈的简介

1、蝾螈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2、蝾螈,隶属蝾螈亚目、蝾螈科、蝾螈属。蝾螈科在中国有6属23种,分别占世界该科20属77种的30.3%与29.9%。其分布范围北起秦岭以南,南达南海,西自横断山区的四川大凉山和云南腾冲及盈江一带,东至闽、浙沿海地区和台湾等岛屿,处于我国较湿润的亚热带。 3、蝾螈属由头、颈、躯干、四肢和尾5部分组成。蝾螈犁骨齿裂呈“∧”形,前端汇合;颅骨卵圆形;前颌骨1枚,鼻突不与额骨相连,左右鼻骨相接;额鳞弧粗壮;上颌骨甚短,翼骨甚小,二者相距远。基舌软骨有1对指状突,2对角鳃骨均骨化或仅有1对骨化,上鳃骨仅1对。

什么蝾螈有毒?

蝾螈有毒。蝾螈又叫四脚鱼,它是有毒的,且毒性很强。据了解,蝾螈毒素藏在尾巴处极小的腺体里,这里能产生河豚毒素,该毒对肠道有刺激作用,且经吸收后会作用于神经系统,导致神经麻痹而死亡。蝾螈一般吃蜗牛、蠕虫、昆虫,大多分布在池塘、稻田、沼泽地里。生活习性像其他两栖动物一样,蝾螈要靠皮肤来吸收水分,因此需要潮湿的生活环境。环境温度到摄氏零下以后,它们会进入冬眠状态。大多数成年的蝾螈白天躲藏起来,晚上才出来觅食。有些则在繁殖季节才从地底下出来,或者是到温度和湿度适合于它们生存的时候,才会露面。有些种类的蝾螈,特别是无肺螈科的蝾螈完全是陆栖动物,它们远离河流和池塘。

蝾螈怎么养及喂养技巧

蝾螈养殖方法:可以把蝾螈放在玻璃鱼缸内,用清洁的水养殖即可;喂养技巧:为蝾螈提供营养均衡、搭配合理的膳食,一周进行两到三次喂食。一、蝾螈养殖方法1、捕回蝾螈后可以放在大的玻璃鱼缸内饲养,便于观察其活动。缸底铺些洗净的沙砾碎石,注入30厘米深的潭水或井水,并投入少量金鱼藻等水草,布置成与捕捉场所相似的生态环境。沙石有吸附污物的作用,水草能进行光合作用,增加水中的含氧量,并供蝾螈产卵用。2、饲养蝾螈用水以清洁的池水为好,井水也适用。如果用自来水的话,放置3~5天后才可使用,否则自来水中残留的氯气会导致蝾螈中毒死亡。换水是一项经常的管理工作。保持水质新鲜清洁,有利于蝾螈正常生活。冬季每1~2周换水一次其他季节每3~5天换水一次。二、喂养技巧1、蝾螈是食肉动物,它们喜欢获取猎物。由于这样的喜好,就需喂食一些活饵料给它们。比如蝾螈喜欢:活蚯蚓、夜色虫(卖诱饵的商店有售)、红蚯蚓、蛐蛐儿(宠物店有售)、活蜡虫以及鼻涕虫。蝾螈还会吃冷冻的红蚯蚓,不过需要拨动红蚯蚓来吸引蝾螈的注意力。为水生的蝾螈准备盐水虾。还可以给它们吃水蚤与鱼虫。2、记住,你所养的蝾螈在刚来新家的开始几天或许不会进食。蝾螈容易受惊,在初到新环境时,需要几天适应的阶段。而另外一些蝾螈则会很快适应新家,第一天就吃得很痛快。如果你买的是一只年幼的蝾螈,就需要每天喂食,直到它停止生长,成长为一只成年蝾螈。蝾螈形态特征蝾螈,是有尾目蝾螈科蝾螈属的两栖类动物。身体丰满,呈圆筒形,与爬行类的蜥蜴很像,拖着一条长而侧扁的尾巴。它们的皮肤潮湿润泽,且有黏性,身体颜色异常鲜明—或长着明显的斑纹,或有鸡冠样的突起。蝾螈的四肢较短,脚上无蹼。成体有眼睑而且能动,但幼体没有眼睑。幼体靠鳃进行呼吸,成体后鳃自动脱落,开始用肺和皮肤呼吸。睾丸豆形,分为3叶,中间的1叶较大。早期幼体在眼右后下方有棒状平衡枝,外鳃3对呈羽状;尾背鳍褶始自体前部,腹鳍褶低而平直。蝾螈都有尾巴,体形和蜥蜴相似,但体表没有鳞。它与蛙类不同,一生都长着一条长尾巴。雄体略小于雌体;雄体活泼灵敏,雌体腹部肥大,行动迟缓;雄体泄殖腔孔隆起,特别在生殖季节,孔裂长,有明显绒毛状乳突,甚至向外凸出,而雌体的泄殖腔孔平伏,孔裂较短,无明显乳突。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蝾螈

蝾螈是保护动物吗?

蝾螈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蝾螈,隶属蝾螈亚目、蝾螈科、蝾螈属。蝾螈科在中国有6属23种,分别占世界该科20属77种的30.3%与29.9%。其分布范围北起秦岭以南,南达南海,西自横断山区的四川大凉山和云南腾冲及盈江一带,东至闽、浙沿海地区和台湾等岛屿,处于我国较湿润的亚热带。蝾螈属由头、颈、躯干、四肢和尾5部分组成。蝾螈犁骨齿裂呈“∧”形,前端汇合;颅骨卵圆形;前颌骨1枚,鼻突不与额骨相连,左右鼻骨相接;额鳞弧粗壮;上颌骨甚短,翼骨甚小,二者相距远。基舌软骨有1对指状突,2对角鳃骨均骨化或仅有1对骨化,上鳃骨仅1对。

中国有蝾螈吗?

中国大蝾螈、日本大蝾螈等十几种蝾螈属濒危保护动物。  蝾螈(学名:Salamander),又称火蜥蜴,全世界大约有400多种,分属有尾目下的10个科。蝾螈是有尾两栖动物,体形和蜥蜴相似,但体表没有鳞,也是良好的观赏动物,包括北螈、蝾螈、大隐鳃鲵(一种大型的水栖蝾螈)。它们大部分栖息在淡水和沼泽地区,主要是北半球的温带区域。他们靠皮肤来吸收水分,因此需要潮湿的生活环境。环境到摄氏零下以后,他们会进入冬眠状态。

蝾螈有什么作用

作用:除湿,止痒,镇痛,清热解毒。用于:皮肤痒疹、烧、烫伤。

什么叫蝾螈?

蝾螈是两栖动物。蝾螈,隶属蝾螈亚目、蝾螈科、蝾螈属。蝾螈科在中国有6属23种,分别占世界该科20属77种的30.3%与29.9%。其分布范围北起秦岭以南,南达南海,西自横断山区的四川大凉山和云南腾冲及盈江一带,东至闽、浙沿海地区和台湾等岛屿,处于我国较湿润的亚热带。蝾螈形状:蝾螈属由头、颈、躯干、四肢和尾5部分组成。蝾螈犁骨齿裂呈“∧”形,前端汇合;颅骨卵圆形;前颌骨1枚,鼻突不与额骨相连,左右鼻骨相接;额鳞弧粗壮;上颌骨甚短,翼骨甚小,二者相距远。基舌软骨有1对指状突,2对角鳃骨均骨化或仅有1对骨化,上鳃骨仅1对。体全长61至155毫米。头部扁平;皮肤较光滑,仅有小疣,背上脊棱弱;口角处唇褶明显;舌小而厚,卵圆形,前后端与口腔底部粘膜相连,四肢细弱,指、趾无蹼,尾甚侧扁。雄性肛部肥大,肛裂较大;雌性肛部呈丘状隆起,肛裂短。蝾螈的颈部不明显,躯干较扁,四肢较发达,前肢四指,后肢五趾,指(趾)间无蹼,尾侧扁而长。

蝾螈怎么养

蝾螈的养法:1、容器养殖蝾螈首先要准备合适的容器,可以准备一个玻璃鱼缸。容器最好大一些,这样蝾螈的活动空间更加充足,而且也更方便观察它们所处的状态。在鱼缸之中可以放入一些砂砾,这样可以模拟蝾螈在野外的环境,让它们更加适应。其中还可以种植一些水草,不仅观赏性更强,而且它们还能释放出一定量的氧气。2、喂食养殖蝾螈时还得给它们准备充足的食物。蝾螈最喜欢吃一些活的小动物,比如蚯蚓、水蚤、蝌蚪等,可以直接给它们投放活食吃。若是没有活食,也可以给它们吃虾或者瘦肉,此时需要先将食物切成小块,然后再给蝾螈吃。3、水质养殖蝾螈时,水质是一个重要因素。自来水不能直接使用,一定要晒过或者静置几天之后才能使用,不然其中会有比较多的氯气,导致蝾螈死亡。为了保证水质,还得定期换水。春季、夏季和秋季可以控制在3-5天更换一次,冬季则可以少一些,一个星期或者两个星期一次就行。4、水位养殖蝾螈时,水位不能太高,一般来说控制在30厘米左右比较合适,具体可以根据蝾螈的体型大小进行调整。5、卫生养殖过程中还得注意保持卫生,不然蝾螈就容易生病。有杂物或者蝾螈没有吃光的食物时需及时将其清理掉。蝾螈的生活习性:蝾螈属动物生活在丘陵沼泽地水坑,池塘或稻田及其附近。10月到次年3月多在水域附近的土隙或石下进入冬眠。3~9月多在山边水草丰盛的水坑或稻田内活动。底栖,爬行缓慢,很少游泳。多在水底觅食蚯蚓、软体动物、昆虫幼虫等。像其他两栖动物一样,它们要靠皮肤来吸收水分,因此需要潮湿的生活环境。环境温度到摄氏零下以后,它们会进入冬眠状态。大多数成年的蝾螈白天躲藏起来,晚上才出来觅食。有些则在繁殖季节才从地底下出来,或者是到温度和湿度适合于它们生存的时候,才会露面。有些种类的蝾螈,特别是无肺螈科的蝾螈完全是陆栖动物,它们远离河流和池塘。蝾螈的体表因半透性,而导致水分散失,所以多数的蝾螈都栖息于潮湿的环境中,陆栖能力好一点的种类可以离水较远,但生活的环境仍以潮湿的苔癣环境为主,至于那些如大鲵等对水份较为依赖的种类,则多偏好生活在低温且水质清洁的环境中。由此得知在饲养蝾螈时,环境中接近饱和的湿度,与可供进食、躲藏及休息的水塘是不可或缺的。多数的蝾螈都是个性相当温和的种类,所以饲养者可以依据饲养的能力与空间的调配来决定饲养密度与数量。饲养蝾螈可以观察到相当多奇特的生物行为,而其中又以足部的再生、奇特的交配行为与陆栖与水栖型的交替最具有特色。蝾螈具有相当强的生命力,尤其是其自愈能力相当优异,所以有时发现个体因为机械性的外伤而断肢时,不出多久便会由伤口长出一肉芽,并逐渐发展修复成原先的状态。蝾螈无论在地表、树上、或是地下都能用它们短短的四足十分缓慢地爬行。它们可以用前足或者趾尖在池塘底部泥泞不堪的表面上行走,借助摆动尾巴来加快行走速度。蝾螈大多体色鲜艳美丽,但它们是有毒的,它们就利用这种鲜艳夺目的颜色告诫来犯者,所以那些蠢蠢欲动的猎食动物就会敬而远之了。当蛇向蝾螈发起进攻时,蝾螈的尾巴就会分泌出一种像胶一样的物质,它们用尾巴毫不留情地猛烈抽打蛇的头部,直到蛇的嘴巴被分泌物给粘住为止。有时,就会出现一条长蛇被蝾螈的粘液给粘成一团,动弹不得的场面。蝾螈极小的腺体里还含有一种致命的细菌,并且能利用这种细菌产生一种毒素,这种毒素就是河豚毒素,当蝾螈受攻击时,会立即分泌这种致命的神经毒素,让对手吃不了,兜着走。

蝾螈的特征有哪些?

蝾螈都有尾巴,体形和蜥蜴相似,但体表没有鳞,皮肤光滑而有黏性。蝾螈的视觉较差,主要依靠嗅觉捕食蝌蚪、蛙和小鱼等。蝾螈的四肢不发达,但可以用前足或趾尖在池塘底部泥泞不堪的表面上行走,靠摆动尾巴来加快行走的速度。蝾螈的成体可分为水栖、陆栖和半水栖几类。水栖类型在水中产卵,陆栖类型在繁殖时回到水中产卵,少数种类在潮湿的陆地产卵,幼体要在水中发育成长。目前,世界上有几百种蝾螈,分布于各地的潮湿环境中。

蝾螈属于什么动物?

蝾螈属于两栖动物。蝾螈卵在水中孵化,幼体用鳃呼吸,不能离开水。成年后鳃退化,长出肺,直接呼吸空气,可离开水在陆地生活。在生物分类中,蝾螈分在两栖纲、有尾目。与此相对,蛙类分在两栖纲、无尾目。一、生活环境蝾螈广泛分布于全球温暖淡水和沼泽地区。蝾螈主要食昆虫,蠕虫、蜗牛和一些小动物,包括它们的同类。它们靠皮肤来吸收水分,需要潮湿的生活环境。大多数成年的蝾螈白天躲藏起来,晚上才出来觅食。蝾螈是一种有尾两栖动物,体形和蜥蜴相似,但体表没有鳞。它身体短小,有4条腿,皮肤潮湿,体长大约在10~15厘米,大都有明亮的色彩和显眼的模样。二、形态特征蝾螈身体短小,有4条腿,皮肤潮湿,体长大约在10—15厘米,大都有明亮的色彩和显眼的模样。中国大蝾螈体型最大,体长可达1.5米。蝾螈是一种有尾两栖动物,体形和蜥蜴相似,但体表没有鳞,它们也是良好的观赏动物,有些被人们当成宠物来养。三、雌雄区分雄体略小于雌体;雄体活泼灵敏,雌体腹部肥大,行动迟缓;雄体泄殖腔孔 隆起,特别在生殖季节,孔裂长,有明显绒毛状乳突,甚至向外凸出,而雌体的泄殖腔孔平伏,孔裂较短,无明显乳突。在饲养蝾螈过程中,会发现它有蜕皮现象。请注意观察,蝾螈先是头顶部缓缓蜕去外皮,随后,躯干部、四肢和尾部蜕皮。蝾螈蜕下的皮,有时自己吞食掉,有时被同伴吃掉。四、繁殖饲养原始形式的蝾螈(如鲵亚目)繁殖的形式是体外受精。一些较高形式的蝾螈则是体内受精,在这种形式下,雌性蝾螈通过自己的泄殖腔开口把雄性蝾螈排泄的精子包囊吸入体内。大多数蝾螈在水中繁殖,也有一些,如大部分无肺螈科的种类在陆地上繁殖。两栖动物一般是体外受精的,雄蝾螈随即排出乳白色精包,很快沉于水底。这时,雌蝾螈用生殖腔孔触及精包的前端,徐徐将精包内的精子纳进,保存于输卵管内。此后,精子将与卵细胞在输卵管内受精。雌蝾螈产卵后伏 到水底,休息片刻又浮上来继续产卵,一般每次仅产一枚卵。

蝾螈是什么动物,长什么样

在侏罗纪中期演化的两栖类中的一类。目前存活的约有 400 种,它们一般生活在淡水和潮湿的林地之中,以蜗牛、昆虫、及其它的小动物为食物。 salamander亦称水蜥(eft)或水栖[1]蝾螈。有尾目(Urodela)蝾螈科(Salamandridae)两栖动物,10个属40馀种,分布区域广泛。水栖者皮肤光滑,称蝾螈,而陆栖者皮肤粗糙,称水蜥。体躯细长,尾呈侧扁状(高大於宽)。各种蝾螈或在陆地水中生活,但均常在春季返回到池塘或溪流繁殖。受精卵在3至5周的时间内孵化,而水生幼体则在夏末或秋初变态成为成体。大多数幼小蝾螈完全在陆地生活,2~4年後开始每年或永久返回池塘。蝾螈以蚯蚓、昆虫、螺类和其他小动物为食。北螈属(Triturus, 即欧螈属)的3个种是英国蝾螈的 冠北螈(Triturus cristatus)代表种。在英国最普通的种是滑北螈(T. vulgaris, 普通北螈),身上有斑点,亦遍布全欧。最大的欧洲蝾螈是冠北螈(T. cristatus),体长约17公分(7吋)。加利福尼亚蝾螈(Taricha torosa, 肥渍螈)产於北美洲西部潮湿地带,体长约15公分(6吋)。赤水蜥(Notophthalmus viridescens, 变绿东美螈)是北美东部最常见的种类,需在陆地生活2~3年後方变为永久的水栖动物,在由陆生变为水生的过程中,体色由鲜红变为暗绿,且体两侧各出现一排红色斑点。日本蝾螈(Cynops pyrrhogaster, 红腹蝾螈)常被作为玩赏动物,在豢养条件下可活数年。蝾螈也见於中东、伊朗,中国大部分地区和邻近地区。

蝾螈是什么生物,很常见吗

蝾螈又叫火蜥蜴,是两栖动物,不是很常见的生物。蝾螈是蝾螈科蝾螈属动物,属于濒危动物,它广泛分布于全球温暖淡水和沼泽地区。蝾螈是有尾巴的两栖动物,外形类似蜥蜴,但表面没有鳞片。蝾螈主要食昆虫、蠕虫、蜗牛等小动物,是很好的观赏动物,包括北方蝾螈、蝾螈、娃娃鱼(一种大型水生蝾螈)。习性从食性来看,蝾螈是一种肉食动物,它们所吃的食物主要就是一些体型比较小的动物,小鱼、蝌蚪、青蛙、水蚤等都可以成为它们的食物。当蝾螈在捕食的时候,主要靠的是自己的嗅觉,这是因为它们的视觉比较差。蝾螈的繁殖方式是卵生,它们的繁殖季节一般是从2月开始,到5月份都是它们繁殖的高峰期。此时它们会将卵产到水中,每次产卵的数量都是比较多的。

蝾螈种类

不知道你想问什么……

蝾螈的饲养有哪些注意事项?

一、蝾螈饲养条件:1、容器。蝾螈可以放在大的玻璃鱼缸内饲养,便于观察其活动。缸底铺些洗净的沙砾碎石,注入30厘米深的潭水或井水,并投入少量金鱼藻等水草,布置成与其生活环境相似的生态环境。2、水。饲养用水以清洁的池水为好,井水也适用。如果用自来水的话,放置3~5天后才可使用,否则自来水中残留的氯气会导致蝾螈中毒死亡。换水是一项经常的管理工作。保持水质新鲜清洁,有利于蝾螈正常生活。冬季每1~2周换水一次其他季节每3~5天换水一次。3、食物。蝾螈喜食活的小动物。水蚯蚓是较理想的饲料,可隔日投入少许;也可以将水蚯蚓放入单层纱布内包裹,用绳悬挂水中,水蚯蚓会从纱布空隙中伸出部分身体,蝾螈会游去拉食。此外,小蝌蚪、孑孓、水蚤等,也是蝾螈喜爱的食物。在缺乏活动的小动物时,也可在超市购买冷冻虾,解冻后切成小块喂食,或者将瘦猪肉切成小块喂饲。但应注意投食不可过多,以无残食为宜,防止食物腐烂而影响水质。二、蝾螈生活习性:蝾螈属动物生活在丘陵沼泽地水坑,池塘或稻田及其附近。10月到次年3月多在水域附近的土隙或石下进入冬眠。3~9月多在山边水草丰盛的水坑或稻田内活动。底栖,爬行缓慢,很少游泳。多在水底觅食蚯蚓、软体动物、昆虫幼虫等。像其他两栖动物一样,它们要靠皮肤来吸收水分,因此需要潮湿的生活环境。环境温度到摄氏零下以后,它们会进入冬眠状态。大多数成年的蝾螈白天躲藏起来,晚上才出来觅食。有些则在繁殖季节才从地底下出来,或者是到温度和湿度适合于它们生存的时候,才会露面。有些种类的蝾螈,特别是无肺螈科的蝾螈完全是陆栖动物,它们远离河流和池塘。扩展资料:蝾螈,隶属蝾螈亚目、蝾螈科、蝾螈属。蝾螈科在中国有6属23种,分别占世界该科20属77种的30.3%与29.9%。其分布范围北起秦岭以南,南达南海,西自横断山区的四川大凉山和云南腾冲及盈江一带,东至闽、浙沿海地区和台湾等岛屿,处于我国较湿润的亚热带。生长繁殖过程为:1、交配。蝾螈雄雌间的交配行为亦相当特殊的,雄性个体会将其精液包在一个如胶囊般的精荚中,当排出体外时便会在短短的时间内由雌体吸入体中,以完成交配行为;出生的卵粒如青蛙卵,在外围有如胶状物质缠裹保护,以使幼体能安然的度过发育前期。2、产卵。雌蝾螈产卵先是在水中选择水草的叶片,再用后肢将叶片夹拢,反复数次,最后将扁平的叶子卷成褶,并包住泄殖腔孔,静止3~5分钟,受精卵即产出,包在叶内。雌蝾螈产卵后伏到水底,休息片刻又浮上来继续产卵,一般每次仅产一枚卵。受精卵是新生命的起点,在水、氧和温度适宜的情况下,受精卵经过多次有规律地分裂,卵变成小蝌蚪。经过2~3天,蝌蚪先长出一对前肢,以后又长出后肢,经过3~4个月,幼体完成,变成蝾螈。蝾螈所经历的一系列幼态发育过程称为蜕变。陆栖蝾螈在陆地产卵,幼虫的发育发生在卵内。当幼仔孵化出来后,看上去就像成年的微缩版。水栖蝾螈在水中产卵,孵化后成为像蝌蚪样的幼虫,最终它们失去鳃,有些蝾螈不产卵,可以生下完全成形的幼仔。3、受精。原始形式的蝾螈(如隐鳃鲵亚目)繁殖的形式是体外受精。一些较高形式的蝾螈则是体内受精,在这种形式下,雌性蝾螈通过自己的泄殖腔开口把雄性蝾螈排泄的精子包囊吸入体内。大多数蝾螈在水中繁殖,也有一些,如大部分无肺螈科的种类在陆地上繁殖。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蝾螈

蝾螈有毒吗?

蝾螈有毒。蝾螈又叫四脚鱼,它是有毒的,且毒性很强。据了解,蝾螈毒素藏在尾巴处极小的腺体里,这里能产生河豚毒素,该毒对肠道有刺激作用,且经吸收后会作用于神经系统,导致神经麻痹而死亡。蝾螈一般吃蜗牛、蠕虫、昆虫,大多分布在池塘、稻田、沼泽地里。生活习性像其他两栖动物一样,蝾螈要靠皮肤来吸收水分,因此需要潮湿的生活环境。环境温度到摄氏零下以后,它们会进入冬眠状态。大多数成年的蝾螈白天躲藏起来,晚上才出来觅食。有些则在繁殖季节才从地底下出来,或者是到温度和湿度适合于它们生存的时候,才会露面。有些种类的蝾螈,特别是无肺螈科的蝾螈完全是陆栖动物,它们远离河流和池塘。

怎么养好蝾螈?

蝾螈即四脚鱼喜食活的小动物。水蚯蚓是较理想的饲料,可隔日投入少许;也可以将水蚯蚓放入单层纱布内包裹,用绳悬挂水中,水蚯蚓会从纱布空隙中伸出部分身体,蝾螈会游去拉食。此外,小蝌蚪、孑孓、水蚤等,也是蝾螈喜爱的食物。在缺乏活动的小动物时,也可将瘦猪肉切成小块喂饲。但应注意投食不可过多,以无残食为宜,防止食物腐烂而影响水质。勤换水保持水体干净,保持蝾螈生活环境整洁卫生。东方蝾螈分布在我国长江以南,浙江杭州的黄龙洞、虎跑、白沙泉等常能见到。蝾螈多分布范围北起秦岭以南,南达南海,西自横断山区的四川大凉山和云南腾冲及盈江一带,东至闽、浙沿海地区和台湾等岛屿,处于我国较湿润的亚热带。东方蝾螈喜栖于山麓水潭中或水流缓慢的山涧里。这些水域的水较清澈,水中往往长有水草。捕捉蝾螈必须到有这些水域的地方。蝾螈属由头、颈、躯干、四肢和尾5部分组成,体全长61-155毫米。头部扁平,皮肤较光滑,仅有小疣,背上脊棱弱,四肢细弱,指、趾无蹼,尾甚侧扁。

怎样养殖蝾螈呢?

蝾螈养殖方法是饲养容器,水质,食物,卫生,触摸。1、饲养容器捕获蝾螈后,可放入大玻璃缸饲养,易于观察其活动。在缸底铺上洗净的砂砾碎石,注入深30厘米的潭水和井水,投入少量金鱼藻等水草,配置成与捕获场所相似的生态环境。沙石具有吸附污垢的作用,水草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增加水中的氧含量,用于蝾螈产卵。2、水质饲养蝾螈用水最好是干净的池水,井水也适用。如果使用自来水,放置3到5天后就可以使用。否则,自来水中残留的氯气会导致蝾螈中毒死亡。换水是一项常规的管理工作。保持水质新鲜干净,有利于蝾螈正常生活。冬天每1到2周换一次水,其他季节每3到5天换一次水。3、食物蝾螈喜欢活着的动物,蚯蚓是理想的饲料,每隔一天可以投入一点,也可以把蚯蚓放入单层纱布包裹,用绳子挂水,蚯蚓从纱布的间隙伸出一部分身体,蝾螈可以游食。除此之外,小蝌蚪、摇摆器、水蚤等也是蝾螈最喜欢的食物。4、卫生从小窝里清理吃剩下的饵料,蝾螈在喂食了几个小时后,如果不能吃完所有的饵料,就意味着吃饱了。这个时候,必须清理剩下的活饵。如果不清理的话,那些活物反过来可能会咬或者惹怒蝾螈。5、触摸蝾螈可爱的脸颊会激发触摸的欲望,但尽量避免触摸,人类手上的油脂真的会使蝾螈生病。相反,蝾螈携带的分泌物也会使人生病。所以,最好只是看这些小家伙,不要触碰。如果你必须接触蝾螈,比如受伤需要取出,必须用非常热的肥皂水洗手,注意一定要把肥皂全部洗干净。

蝾螈是什么

俗称:娃娃鱼

蝾螈是什么?

一定要看喔~~~~~~~~~~~~~~~~~~~~~

蝾螈的生活习性是什么样的?

蝾螈都有尾巴,体形和蜥蜴相似,但体表没有鳞,皮肤光滑而有黏性。蝾螈的视觉较差,主要依靠嗅觉捕食蝌蚪、蛙和小鱼等。蝾螈的四肢不发达,但可以用前足或趾尖在池塘底部泥泞不堪的表面上行走,靠摆动尾巴来加快行走的速度。蝾螈的成体可分为水栖、陆栖和半水栖几类。水栖类型在水中产卵,陆栖类型在繁殖时回到水中产卵,少数种类在潮湿的陆地产卵,幼体要在水中发育成长。目前,世界上有几百种蝾螈,分布于各地的潮湿环境中。

蝾螈的食物是什么?

您好:蝾螈喜食活的小动物。水蚯蚓、小蝌蚪、孑孓、水蚤等,是蝾螈喜爱的食物,也可将瘦猪肉切成小块喂饲。

蝾螈是什么动物

两栖类动物和娃娃鱼一样~

蝾螈有毒吗?

蝾螈有毒。蝾螈又叫四脚鱼,它是有毒的,且毒性很强。据了解,蝾螈毒素藏在尾巴处极小的腺体里,这里能产生河豚毒素,该毒对肠道有刺激作用,且经吸收后会作用于神经系统,导致神经麻痹而死亡。蝾螈一般吃蜗牛、蠕虫、昆虫,大多分布在池塘、稻田、沼泽地里。生活习性像其他两栖动物一样,蝾螈要靠皮肤来吸收水分,因此需要潮湿的生活环境。环境温度到摄氏零下以后,它们会进入冬眠状态。大多数成年的蝾螈白天躲藏起来,晚上才出来觅食。有些则在繁殖季节才从地底下出来,或者是到温度和湿度适合于它们生存的时候,才会露面。有些种类的蝾螈,特别是无肺螈科的蝾螈完全是陆栖动物,它们远离河流和池塘。

蝾螈是什么动物?

蝾螈又叫火蜥蜴,是两栖动物,不是很常见的生物。蝾螈是蝾螈科蝾螈属动物,属于濒危动物,它广泛分布于全球温暖淡水和沼泽地区。蝾螈是有尾巴的两栖动物,外形类似蜥蜴,但表面没有鳞片。蝾螈主要食昆虫、蠕虫、蜗牛等小动物,是很好的观赏动物,包括北方蝾螈、蝾螈、娃娃鱼(一种大型水生蝾螈)。习性从食性来看,蝾螈是一种肉食动物,它们所吃的食物主要就是一些体型比较小的动物,小鱼、蝌蚪、青蛙、水蚤等都可以成为它们的食物。当蝾螈在捕食的时候,主要靠的是自己的嗅觉,这是因为它们的视觉比较差。蝾螈的繁殖方式是卵生,它们的繁殖季节一般是从2月开始,到5月份都是它们繁殖的高峰期。此时它们会将卵产到水中,每次产卵的数量都是比较多的。

什么是蝾螈?如何饲养?

到我的博客看看,有我的养殖经验

蝾螈怎么读

  1、蝾螈拼音:[róng yuán]。   2、蝾螈,隶属蝾螈亚目、蝾螈科、蝾螈属。蝾螈科在中国有6属23种,分别占世界该科20属77种的30.3%与29.9%。其分布范围北起秦岭以南,南达南海,西自横断山区的四川大凉山和云南腾冲及盈江一带,东至闽、浙沿海地区和台湾等岛屿,处于我国较湿润的亚热带。两栖动物,外形像蜥蜴,头扁,表皮粗糙,背面黑色,腹面红黄色,四肢短,尾侧扁。生活在水中,卵生。吃小动物。

蝾螈的生活习性

生活习性 有的主要生活于水内,觅食和产卵均在水中进行。如肥螈属,瘰螈属;有的在冬眠期间上陆地蛰伏,夏秋季多数时间在水内觅食和繁殖,产卵期2~5个月,卵产于水中,也可全年在水中生活,如蝾螈属、滇螈属、欧螈属、肋突螈属;有的主要在陆地上栖息和觅食,仅繁殖期进入水域,但繁殖期短,产卵在水中或在岸边潮湿的地面上(如疣螈属和棘螈属)。胎生或卵胎生(如欧洲的真螈属产出未完成变态的幼体或已完成变态的幼螈)。本科动物的性行为多种多样,一般雄螈以吻部、颏部或肢体触摸,或窥视、或扇动尾部,或雄螈在背上刺激雌螈配对,并纳入精包或精子团;有的用尾部缠绕雌螈的下腹部和后肢基部,直接将精包植入雌螈的泄殖腔内,如山螈。卵单生、分散或数粒为一群。在静水中产卵的,卵小而数量多(200~668粒),一般附着于水生植物茎叶上。胎生或卵胎生的,仅在潮湿的陆地上或水中产2~70个幼体(幼螈)。产卵期的长短因属种而异。如蝾螈属分次产卵,可持续2~5个月;疣螈属、棘螈属、瘰螈属等多在5月左右一次性产卵,繁殖期约1个月。幼体一般在夏末或秋季完成变态,但也有越冬的情况。静水类型一般在幼体早期有平衡枝,外鳃鳃丝发达,背鳍褶前达头后;流溪型(如瘰螈)幼体无平衡枝,外鳃鳃丝弱小,无背鳍褶,尾鳍褶较弱。美国东部的东美螈有3个发育时期,即水栖的幼体期、陆栖的未达性成熟期、水栖的成体期。乌拉尔螈和山螈生活于高寒山溪和高山湖泊内,在冰层下水中或被雪覆盖的陆地上冬眠。东美螈属、欧螈属、肋突螈属和滇螈属等有童体型个体;有的种在某种条件下(如冬眠前未完成变态)也可产生童体型,如蓝尾蝾螈。西藏山溪鲵、短足肥螈(无斑亚种)、蓝尾蝾螈、尾斑瘰螈。

蝾螈是保护动物吗

蝾螈是国家保护动物,它的种类很多,种类不同,保护级别也就不同。其中,贵州疣螈、大凉疣螈、细痣疣螈、镇海疣螈、细瘰疣螈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呈贡蝾螈、蓝尾蝾螈、东方蝾螈、潮汕蝾螈、滇池蝾螈、琉球棘螈、黑斑肥螈、无斑肥螈,尾斑瘰螈、中国瘰螈、富钟瘰螈、广西瘰螈、香港瘰螈、棕黑疣螈为国家三级保护动物。生活习性蝾螈属动物生活在丘陵沼泽地水坑,池塘或稻田及其附近。10月到次年3月多在水域附近的土隙或石下进入冬眠。3~9月多在山边水草丰盛的水坑或稻田内活动。底栖,爬行缓慢,很少游泳。多在水底觅食蚯蚓、软体动物、昆虫幼虫等。像其他两栖动物一样,它们要靠皮肤来吸收水分,因此需要潮湿的生活环境。环境温度到摄氏零下以后,它们会进入冬眠状态。大多数成年的蝾螈白天躲藏起来,晚上才出来觅食。有些则在繁殖季节才从地底下出来,或者是到温度和湿度适合于它们生存的时候,才会露面。有些种类的蝾螈,特别是无肺螈科的蝾螈完全是陆栖动物,它们远离河流和池塘。

如何养蝾螈?

蝾螈养殖方法是饲养容器,水质,食物,卫生,触摸。1、饲养容器捕获蝾螈后,可放入大玻璃缸饲养,易于观察其活动。在缸底铺上洗净的砂砾碎石,注入深30厘米的潭水和井水,投入少量金鱼藻等水草,配置成与捕获场所相似的生态环境。沙石具有吸附污垢的作用,水草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增加水中的氧含量,用于蝾螈产卵。2、水质饲养蝾螈用水最好是干净的池水,井水也适用。如果使用自来水,放置3到5天后就可以使用。否则,自来水中残留的氯气会导致蝾螈中毒死亡。换水是一项常规的管理工作。保持水质新鲜干净,有利于蝾螈正常生活。冬天每1到2周换一次水,其他季节每3到5天换一次水。3、食物蝾螈喜欢活着的动物,蚯蚓是理想的饲料,每隔一天可以投入一点,也可以把蚯蚓放入单层纱布包裹,用绳子挂水,蚯蚓从纱布的间隙伸出一部分身体,蝾螈可以游食。除此之外,小蝌蚪、摇摆器、水蚤等也是蝾螈最喜欢的食物。4、卫生从小窝里清理吃剩下的饵料,蝾螈在喂食了几个小时后,如果不能吃完所有的饵料,就意味着吃饱了。这个时候,必须清理剩下的活饵。如果不清理的话,那些活物反过来可能会咬或者惹怒蝾螈。5、触摸蝾螈可爱的脸颊会激发触摸的欲望,但尽量避免触摸,人类手上的油脂真的会使蝾螈生病。相反,蝾螈携带的分泌物也会使人生病。所以,最好只是看这些小家伙,不要触碰。如果你必须接触蝾螈,比如受伤需要取出,必须用非常热的肥皂水洗手,注意一定要把肥皂全部洗干净。

蝾螈的特点

  1、形态特征:蝾螈属由头、颈、躯干、四肢和尾5部分组成。蝾螈犁骨齿裂呈“u2227”形,前端汇合;颅骨卵圆形;前颌骨1枚,鼻突不与额骨相连,左右鼻骨相接;额鳞弧粗壮;上颌骨甚短,翼骨甚小,二者相距远。基舌软骨有1对指状突,2对角鳃骨均骨化或仅有1对骨化,上鳃骨仅1对。   2、生活习性:蝾螈属动物生活在丘陵沼泽地水坑,池塘或稻田及其附近。10月到次年3月多在水域附近的土隙或石下进入冬眠。3~9月多在山边水草丰盛的水坑或稻田内活动。底栖,爬行缓慢,很少游泳。多在水底觅食蚯蚓、软体动物、昆虫幼虫等。像其他两栖动物一样,它们要靠皮肤来吸收水分,因此需要潮湿的生活环境。环境温度到摄氏零下以后,它们会进入冬眠状态。   3、分布范围:蝾螈亚目包括3个化石科和7个现生科,本目动物分布于亚州、欧洲、非洲和北美洲;中国只有蝾螈科,该科现今约有15属61种;广泛分布于北半球温带地区:北欧向东至乌拉尔山,南欧,非洲的西北角,小亚细亚,亚洲南部和东部(印度北部和中部、越南北部至中国秦岭以南),北延至墨西哥北部的热带地区;中国已知有6属约21种(含两个亚种),分布与秦岭以南。蝾螈属分布于中国及日本;中国现有4种(含两个亚种)日本有两种。   4、生长繁殖:蝾螈雄雌间的交配行为亦相当特殊的,雄性个体会将其精液包在一个如胶囊般的精荚中,当排出体外时便会在短短的时间内由雌体吸入体中,以完成交配行为;出生的卵粒如青蛙卵,在外围有如胶状物质缠裹保护,以使幼体能安然的度过发育前期。而陆栖型与水栖型的交替则发生于部分的种类,因为栖息环境的改变而造成其外型与色彩上的改变。

蝾螈是属于什么动物呢?

蝾螈是两栖纲的动物,属于两栖动物。蝾螈的身体形状是圆筒状,无鳞,表面湿润,尾巴长而扁,四肢短小。蝾螈分布范围广泛,在亚洲、欧洲、非洲、美洲都有分布,中国亚热带也有分布。蝾螈是肉食动物,很多小型动物都会成为它们的食物。蝾螈用卵生的方式繁殖,2-5月份是它们的繁殖。扩展资料生活习性——蝾螈属动物生活在丘陵沼泽地水坑,池塘或稻田及其附近。10月到次年3月多在水域附近的土隙或石下进入冬眠。3~9月多在山边水草丰盛的水坑或稻田内活动。底栖,爬行缓慢,很少游泳。多在水底觅食蚯蚓、软体动物、昆虫幼虫等。大多数成年的蝾螈白天躲藏起来,晚上才出来觅食。有些则在繁殖季节才从地底下出来,或者是到温度和湿度适合于它们生存的时候,才会露面。有些种类的蝾螈,特别是无肺螈科的蝾螈完全是陆栖动物,它们远离河流和池塘。

什么是蝾螈?

可以选择百度百科,而不是百度知道~~

请问什么是蝾螈?

娃娃鱼

蝾螈是什么类动物

爬行类

宠物蝾螈的特征是什么?

蝾螈(Salamander),又称火蜥蜴,娃娃鱼,全世界大约有400多种,分属有尾目下的10个科,包括北螈、蝾螈、大隐鳃鲵(一种大型的水栖蝾螈)。它们大部分栖息在淡水和沼泽地区,主要是北半球的温带区域。它是蝾螈科的1属。体全长61~155毫米。头部扁平;皮肤较光滑有小疣,脊棱弱,舌小而厚,卵圆形,前后端与口腔底部粘膜相连,四肢细弱,指、趾无蹼;尾极侧扁。现有6种及亚种,均分布于亚洲东部。日本有剑尾蝾螈和红腹蝾螈两种。中国有4种及亚种,以东方蝾螈分布最广,常见于华东和华中地区;蓝尾蝾螈有两个亚种,指名亚种见于贵州水城;楚雄亚种见于云南中部;呈贡蝾螈仅见于云南呈贡。蝾螈犁骨齿呈“八”形,唇褶较显,前颌骨1枚,鼻突中间无骨缝;上颌骨和翼骨均短,二者相距远。基舌软骨有1对指状突,2对角鳃骨均骨化或仅有1对骨化,上鳃骨仅1对。幼体有平衡枝,外鳃3对,羽状;尾背鳍褶始自体前部,鳍褶低而平直。蝾螈属动物生活在丘陵沼泽地水坑、池塘或稻田及其附近。10月到次年3月多在水域附近的土隙或石下进入冬眠。3~9月多在山边水草丰盛的水坑或稻田内活动。底栖,爬行缓慢,很少游泳。多在水底觅食蚯蚓、软体动物、昆虫幼虫等。在寻求配偶时,雄螈经常围绕雌螈游动、时而触及雌螈肛部,时而在头前,弯曲头部注视雌螈、同时将尾部向前弯曲急速抖动,如此反复多次,有的可持续数小时。当雄螈排出乳白色精包(或精子团),沉入水底粘附在附着物上时,雌螈紧随雄螈前进,恰好使泄殖腔孔触及精包的尖端,徐徐将精包的精子纳入泄殖腔内。精包膜遗留在附着物上。雌螈纳精1次或数次,可多次产出受精卵,直至产卵季节终了为止。在产卵时雌螈游至水面,用后肢将水草或叶片褶合在泄殖孔部位。将卵产于其间。每次产卵多为1粒,产后游至水底,稍停片刻再游到水面继续产卵;一般每天产3—4粒,多者27粒,平均年产220余粒,最多可达668粒。一般经15~25天孵出。即将孵出的胚胎有3对羽状外鳃和1对细长的平衡肢。蝾螈是较好的实验动物和观赏动物,也能捕食水稻田中的水生昆虫。蝾螈身体短小,有4条腿,皮肤潮湿,体长大约在10~15厘米,大都有明亮的色彩和显眼的模样。中国大蝾螈体型最大,体长可达1.5米。蝾螈都有尾巴,体形和蜥蜴相似,但体表没有鳞。它与蛙类不同,一生都长着一条长尾巴。蝾螈的视觉较差,主要依靠嗅觉捕食,以蝌蚪、蛙、小鱼,孑孓、水蚤等为食。蝾螈的四肢不发达,成体可分为水栖、陆栖和半水栖几类。水栖类型在水中产卵,陆栖类型在繁殖时回到水中产卵,少数种类在潮湿的陆地产卵,朝鲜族后幼体要在水中发育成长。目前,世界上有几百种蝾螈,分布各地的潮湿环境中。因为蝾螈的体表因半透性,而导致水份的散失,所以多数的蝾螈都栖活于潮湿的环境中,陆栖能力好一点的种类可以离水较远,但生活的环境仍以潮湿的苔藓环境为主,至于那些如大鲵等对水份较为依赖的种类,则多偏好生活在低温且水质清洁的环境中。由此得知在饲养蝾螈时,环境中接近饱和的湿度,与可供进食、躲藏及休息的水塘是不可或缺的。多数的蝾螈都是个性相当温和的种类,所以饲养者可以依据饲养的能力与空间的调配来决定饲养密度与数量。饲养蝾螈可以观察到相当多奇特的生物行为,而其中又以足部的再生、奇特的交配行为与陆栖与水栖型的交替最具有色。蝾螈具有相当强的生命力,其自愈能力相当优异,所以有时发现个体因为机械性的外伤而断肢时,不出多久便会由伤口长出一肉芽,并逐渐发展修复成原先的状态。而蝾螈雄雌间的交配行为亦相当特殊的,雄性个体会将其精液包在一个如胶囊般的精荚中,当排出体外时便会在短短的时间内由雌体吸入体中,以完成交配行为;出生的卵粒一如青蛙卵,在外围有如胶状物质缠裹保护,以使幼体能安然的度过发育前期。而陆栖型与水栖型的交替则发生于部分的种类,因为栖息环境的改变而造成其外形与色彩上的改变,例如六角恐龙的陆栖型与水栖型便是最常见到的例子。

蝾螈是什么生物?

蝾螈又叫火蜥蜴,是两栖动物,不是很常见的生物。蝾螈是蝾螈科蝾螈属动物,属于濒危动物,它广泛分布于全球温暖淡水和沼泽地区。蝾螈是有尾巴的两栖动物,外形类似蜥蜴,但表面没有鳞片。蝾螈主要食昆虫、蠕虫、蜗牛等小动物,是很好的观赏动物,包括北方蝾螈、蝾螈、娃娃鱼(一种大型水生蝾螈)。习性从食性来看,蝾螈是一种肉食动物,它们所吃的食物主要就是一些体型比较小的动物,小鱼、蝌蚪、青蛙、水蚤等都可以成为它们的食物。当蝾螈在捕食的时候,主要靠的是自己的嗅觉,这是因为它们的视觉比较差。蝾螈的繁殖方式是卵生,它们的繁殖季节一般是从2月开始,到5月份都是它们繁殖的高峰期。此时它们会将卵产到水中,每次产卵的数量都是比较多的。

蝾螈是什么样子的

每棵大树,都曾只是一粒种子。

什么是蝾螈

蝾螈,有很多种,上图是东方蝾螈,中国商家通常把它叫做娃娃鱼

蝾螈怎么读

róng yuán。两栖动物,外形像蜥蜴,头扁,表皮粗糙,背面黑色,腹面红黄色,四肢短,尾侧扁。生活在水中,卵生。吃小动物。蝾螈都有尾巴,体形和蜥蜴相似,但体表没有鳞。蝾螈的视觉较差,主要依靠嗅觉捕食,以蝌蚪、蛙、小鱼、孑孓、水蚤等为食。它的四肢不发达,成体可分为水栖、陆栖和半水栖几类。 róng yuán。两栖动物,外形像蜥蜴,头扁,表皮粗糙,背面黑色,腹面红黄色,四肢短,尾侧扁。生活在水中,卵生。吃小动物。蝾螈都有尾巴,体形和蜥蜴相似,但体表没有鳞。蝾螈的视觉较差,主要依靠嗅觉捕食,以蝌蚪、蛙、小鱼,孑孓、水蚤等为食。它的四肢不发达,成体可分为水栖、陆栖和半水栖几类。水栖类型在水中产卵,陆栖类型在繁殖时回到水中产卵。 蝾螈大多体色鲜艳美丽,但它们是有毒的,它们就利用这种鲜艳夺目的颜色告诫来犯者,当蛇向蝾螈发起进攻时,蝾螈的尾巴就会分泌出一种像胶一样的物质,它们用尾巴毫不留情地猛烈抽打蛇的头部,直到蛇的嘴巴被分泌物给粘住为止。 中国现有4种蝾螈属(含两个亚种),但分布范围较宽,东起东海沿岸地区,西至云贵高原,北自河南省南部,南达广东;其中东方蝾螈分布较广且连续,蓝尾蝾螈仅局限与云贵高原,另两种的分布区较窄,其中呈贡蝾螈,迄今只见于模式产地地区。

蝾螈应该如何饲养?

蝾螈养殖方法是饲养容器,水质,食物,卫生,触摸。1、饲养容器捕获蝾螈后,可放入大玻璃缸饲养,易于观察其活动。在缸底铺上洗净的砂砾碎石,注入深30厘米的潭水和井水,投入少量金鱼藻等水草,配置成与捕获场所相似的生态环境。沙石具有吸附污垢的作用,水草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增加水中的氧含量,用于蝾螈产卵。2、水质饲养蝾螈用水最好是干净的池水,井水也适用。如果使用自来水,放置3到5天后就可以使用。否则,自来水中残留的氯气会导致蝾螈中毒死亡。换水是一项常规的管理工作。保持水质新鲜干净,有利于蝾螈正常生活。冬天每1到2周换一次水,其他季节每3到5天换一次水。3、食物蝾螈喜欢活着的动物,蚯蚓是理想的饲料,每隔一天可以投入一点,也可以把蚯蚓放入单层纱布包裹,用绳子挂水,蚯蚓从纱布的间隙伸出一部分身体,蝾螈可以游食。除此之外,小蝌蚪、摇摆器、水蚤等也是蝾螈最喜欢的食物。4、卫生从小窝里清理吃剩下的饵料,蝾螈在喂食了几个小时后,如果不能吃完所有的饵料,就意味着吃饱了。这个时候,必须清理剩下的活饵。如果不清理的话,那些活物反过来可能会咬或者惹怒蝾螈。5、触摸蝾螈可爱的脸颊会激发触摸的欲望,但尽量避免触摸,人类手上的油脂真的会使蝾螈生病。相反,蝾螈携带的分泌物也会使人生病。所以,最好只是看这些小家伙,不要触碰。如果你必须接触蝾螈,比如受伤需要取出,必须用非常热的肥皂水洗手,注意一定要把肥皂全部洗干净。

这是什么蝾螈

蝾螈是一种陆栖动物。蝾螈,全世界大约有400多种,分属有尾目下的10个科,包括北螈、蝾螈、大隐鳃鲵(一种大型的水栖蝾螈)。它们大部分栖息在淡水和沼泽地区,主要是北半球的温带区域。蝾螈身体短小,有4条腿,皮肤潮湿,体长大约在10~15厘米,大都有明亮的色彩和显眼的模样。中国大蝾螈体型最大,体长可达1、5米。蝾螈出世以后,一般都要经过幼体时期,这个时期可能是几天,也可能是几年。幼体长有外鳃和牙齿,没有眼睑。这些特征可能会保留到性成熟。栖息在北美洲东部的一种泥蝾螈和墨西哥中部的蝾螈都有这个特性。蝾螈主要食昆虫、蠕虫、蜗牛和一些小动物,包括它们的同类。像其他两栖动物一样,它们依靠皮肤来吸收养分,因此需要潮湿的生活环境。在环境温度降到0℃下以后,它们会进入冬眠状态。大多数成年的蝾螈白天躲藏起来,晚上才出来觅食。有些则在繁殖季节才从地底下出来,或者是到温度和湿度适合于它们生存的时候才会露面。有些种类的蝾螈,特别是属于无肺螈科的蝾螈,完全是陆栖动物。

蝾螈的特点

1、形态特征:蝾螈属由头、颈、躯干、四肢和尾5部分组成。蝾螈犁骨齿裂呈“∧”形,前端汇合;颅骨卵圆形;前颌骨1枚,鼻突不与额骨相连,左右鼻骨相接;额鳞弧粗壮;上颌骨甚短,翼骨甚小,二者相距远。基舌软骨有1对指状突,2对角鳃骨均骨化或仅有1对骨化,上鳃骨仅1对。 2、生活习性:蝾螈属动物生活在丘陵沼泽地水坑,池塘或稻田及其附近。10月到次年3月多在水域附近的土隙或石下进入冬眠。3~9月多在山边水草丰盛的水坑或稻田内活动。底栖,爬行缓慢,很少游泳。多在水底觅食蚯蚓、软体动物、昆虫幼虫等。像其他两栖动物一样,它们要靠皮肤来吸收水分,因此需要潮湿的生活环境。环境温度到摄氏零下以后,它们会进入冬眠状态。 3、分布范围:蝾螈亚目包括3个化石科和7个现生科,本目动物分布于亚州、欧洲、非洲和北美洲;中国只有蝾螈科,该科现今约有15属61种;广泛分布于北半球温带地区:北欧向东至乌拉尔山,南欧,非洲的西北角,小亚细亚,亚洲南部和东部(印度北部和中部、越南北部至中国秦岭以南),北延至墨西哥北部的热带地区;中国已知有6属约21种(含两个亚种),分布与秦岭以南。蝾螈属分布于中国及日本;中国现有4种(含两个亚种)日本有两种。 4、生长繁殖:蝾螈雄雌间的交配行为亦相当特殊的,雄性个体会将其精液包在一个如胶囊般的精荚中,当排出体外时便会在短短的时间内由雌体吸入体中,以完成交配行为;出生的卵粒如青蛙卵,在外围有如胶状物质缠裹保护,以使幼体能安然的度过发育前期。而陆栖型与水栖型的交替则发生于部分的种类,因为栖息环境的改变而造成其外型与色彩上的改变。

蝾螈的特征有哪些?

蝾螈都有尾巴,体形和蜥蜴相似,但体表没有鳞,皮肤光滑而有黏性。蝾螈的视觉较差,主要依靠嗅觉捕食蝌蚪、蛙和小鱼等。蝾螈的四肢不发达,但可以用前足或趾尖在池塘底部泥泞不堪的表面上行走,靠摆动尾巴来加快行走的速度。蝾螈的成体可分为水栖、陆栖和半水栖几类。水栖类型在水中产卵,陆栖类型在繁殖时回到水中产卵,少数种类在潮湿的陆地产卵,幼体要在水中发育成长。目前,世界上有几百种蝾螈,分布于各地的潮湿环境中。

蝾螈是什么动物

蝾螈是一种有尾两栖动物,体形和蜥蜴相似,但体表没有鳞。蝾螈身体短小,有四条腿,皮肤潮湿,体长大约在10-15厘米,大都有明亮的色彩和显眼的模样。中国境内有大蝾螈分布,其体型最大,体长可达1.5米。 它们也是良好的观赏动物,有些被人们当成宠物来养。蝾螈属分布于中国及日本;中国现有4种(含两个亚种);日本有两种。蝾螈属在中国的种数虽不多,但分布范围较宽,东起东海沿岸地区,西至云贵高原,北自河南省南部,南达广东。蝾螈习性:蝾螈的视觉较差,主要依靠嗅觉捕食蝌蚪、蛙和小鱼等。蝾螈的四肢不发达,但可以用前足或趾尖在池塘底部泥泞不堪的表面上行走,靠摆动尾巴来加快行走的速度。蝾螈的成体可分为水栖、陆栖和半水栖几类。水栖类型在水中产卵,陆栖类型在繁殖时回到水中产卵,少数种类在潮湿的陆地产卵,幼体要在水中发育成长。目前,世界上有几百种蝾螈,分布于各地的潮湿环境中。

蝾螈是什么生物?

蝾螈又叫火蜥蜴,是两栖动物,不是很常见的生物。蝾螈是蝾螈科蝾螈属动物,属于濒危动物,它广泛分布于全球温暖淡水和沼泽地区。蝾螈是有尾巴的两栖动物,外形类似蜥蜴,但表面没有鳞片。蝾螈主要食昆虫、蠕虫、蜗牛等小动物,是很好的观赏动物,包括北方蝾螈、蝾螈、娃娃鱼(一种大型水生蝾螈)。习性从食性来看,蝾螈是一种肉食动物,它们所吃的食物主要就是一些体型比较小的动物,小鱼、蝌蚪、青蛙、水蚤等都可以成为它们的食物。当蝾螈在捕食的时候,主要靠的是自己的嗅觉,这是因为它们的视觉比较差。蝾螈的繁殖方式是卵生,它们的繁殖季节一般是从2月开始,到5月份都是它们繁殖的高峰期。此时它们会将卵产到水中,每次产卵的数量都是比较多的。

蝾螈是什么东西?

蝾螈是有尾两栖动物,体形和蜥蜴相似,但体表没有鳞,也是良好的观赏动物,包括北螈、蝾螈、大隐鳃鲵(一种大型的水栖蝾螈)。它们大部分栖息在淡水和沼泽地区,主要是北半球的温带区域。他们靠皮肤来吸收水分,因此需要潮湿的生活环境。环境到摄氏零下以后,他们会进入冬眠状态。

蝾螈是什么动物

蝾螈是两栖动物。蝾螈,隶属蝾螈亚目、蝾螈科、蝾螈属。蝾螈科在中国有6属23种,分别占世界该科20属77种的30.3%与29.9%。其分布范围北起秦岭以南,南达南海,西自横断山区的四川大凉山和云南腾冲及盈江一带,东至闽、浙沿海地区和台湾等岛屿,处于我国较湿润的亚热带。蝾螈形状:蝾螈属由头、颈、躯干、四肢和尾5部分组成。蝾螈犁骨齿裂呈“∧”形,前端汇合;颅骨卵圆形;前颌骨1枚,鼻突不与额骨相连,左右鼻骨相接;额鳞弧粗壮;上颌骨甚短,翼骨甚小,二者相距远。基舌软骨有1对指状突,2对角鳃骨均骨化或仅有1对骨化,上鳃骨仅1对。体全长61至155毫米。头部扁平;皮肤较光滑,仅有小疣,背上脊棱弱;口角处唇褶明显;舌小而厚,卵圆形,前后端与口腔底部粘膜相连,四肢细弱,指、趾无蹼,尾甚侧扁。雄性肛部肥大,肛裂较大;雌性肛部呈丘状隆起,肛裂短。蝾螈的颈部不明显,躯干较扁,四肢较发达,前肢四指,后肢五趾,指(趾)间无蹼,尾侧扁而长。

蝾螈是什么动物啊

蝾螈属于两栖动物。蝾螈卵在水中孵化,幼体用鳃呼吸,不能离开水。成年后鳃退化,长出肺,直接呼吸空气,可离开水在陆地生活。在生物分类中,蝾螈分在两栖纲、有尾目。与此相对,蛙类分在两栖纲、无尾目。一、生活环境蝾螈广泛分布于全球温暖淡水和沼泽地区。蝾螈主要食昆虫,蠕虫、蜗牛和一些小动物,包括它们的同类。它们靠皮肤来吸收水分,需要潮湿的生活环境。大多数成年的蝾螈白天躲藏起来,晚上才出来觅食。蝾螈是一种有尾两栖动物,体形和蜥蜴相似,但体表没有鳞。它身体短小,有4条腿,皮肤潮湿,体长大约在10~15厘米,大都有明亮的色彩和显眼的模样。二、形态特征蝾螈身体短小,有4条腿,皮肤潮湿,体长大约在10—15厘米,大都有明亮的色彩和显眼的模样。中国大蝾螈体型最大,体长可达1.5米。蝾螈是一种有尾两栖动物,体形和蜥蜴相似,但体表没有鳞,它们也是良好的观赏动物,有些被人们当成宠物来养。三、雌雄区分雄体略小于雌体;雄体活泼灵敏,雌体腹部肥大,行动迟缓;雄体泄殖腔孔 隆起,特别在生殖季节,孔裂长,有明显绒毛状乳突,甚至向外凸出,而雌体的泄殖腔孔平伏,孔裂较短,无明显乳突。在饲养蝾螈过程中,会发现它有蜕皮现象。请注意观察,蝾螈先是头顶部缓缓蜕去外皮,随后,躯干部、四肢和尾部蜕皮。蝾螈蜕下的皮,有时自己吞食掉,有时被同伴吃掉。四、繁殖饲养原始形式的蝾螈(如鲵亚目)繁殖的形式是体外受精。一些较高形式的蝾螈则是体内受精,在这种形式下,雌性蝾螈通过自己的泄殖腔开口把雄性蝾螈排泄的精子包囊吸入体内。大多数蝾螈在水中繁殖,也有一些,如大部分无肺螈科的种类在陆地上繁殖。两栖动物一般是体外受精的,雄蝾螈随即排出乳白色精包,很快沉于水底。这时,雌蝾螈用生殖腔孔触及精包的前端,徐徐将精包内的精子纳进,保存于输卵管内。此后,精子将与卵细胞在输卵管内受精。雌蝾螈产卵后伏 到水底,休息片刻又浮上来继续产卵,一般每次仅产一枚卵。

什么叫蝾螈?

蝾螈 蝾螈(Salamander),又称火蜥蜴,娃娃鱼,全世界大约有400多种,分属有尾目下的10个科,包括北螈、蝾螈、大隐鳃鲵(一种大型的水栖蝾螈)。它们大部分栖息在淡水和沼泽地区,主要是北半球的温带区域。它是蝾螈科的1属。体全长61~155毫米。头部扁平;皮肤较光滑有小疣,脊棱弱,舌小而厚,卵圆形,前后端与口腔底部粘膜相连,四肢细弱,指、趾无蹼;尾极侧扁。现有6种及亚种,均分布于亚洲东部。日本有剑尾蝾螈和红腹蝾螈两种。中国有4种及亚种,以东方蝾螈分布最广,常见于华东和华中地区;蓝尾蝾螈有两个亚种,指名亚种见于贵州水城;楚雄亚种见于云南中部;呈贡蝾螈仅见于云南呈贡。蝾螈犁骨齿呈“∧”形,唇褶较显,前颌骨1枚,鼻突中间无骨缝;上颌骨和翼骨均短,二者相距远。基舌软骨有1对指状突,2对角鳃骨均骨化或仅有1对骨化,上鳃骨仅1对。幼体有平衡枝,外鳃3对,羽状;尾背鳍褶始自体前部,鳍褶低而平直。蝾螈属动物生活在丘陵沼泽地水坑,池塘或稻田及其附近。10月到次年 3月多在水域附近的土隙或石下进入冬眠。3~9月多在山边水草丰盛的水坑或稻田内活动。底栖,爬行缓慢,很少游泳。多在水底觅食蚯蚓、软体动物、昆虫幼虫等。在寻求配偶时,雄螈经常围绕雌螈游动、时而触及雌螈肛部,时而在头前,弯曲头部注视雌螈、同时将尾部向前弯曲急速抖动,如此反复多次,有的可持续数小时。当雄螈排出乳白色精包(或精子团),沉入水底粘附在附着物上时,雌螈紧随雄螈前进,恰好使泄殖腔孔触及精包的尖端,徐徐将精包的精子纳入泄殖腔内。精包膜遗留在附着物上。纳精后的雌螈非常活跃,尾高举与体成40□~60□,约1小时后才逐渐恢复常态。雌螈纳精1次或数次,可多次产出受精卵,直至产卵季节终了为止。在产卵时雌螈游至水面,用后肢将水草或叶片褶合在泄殖孔部位,将卵产于其间。每次产卵多为1粒,产后游至水底,稍停片刻再游到水面继续产卵;一般每天产3~4粒,多者27粒,平均年产220余粒,最多可达668粒。一般经 15~25天孵出。即将孵出的胚胎有3对羽状外鳃和 1对细长的平衡枝。蝾螈是较好的实验动物和观赏动物,也能捕食水稻田中的水生昆虫。蝾螈身体短小,有4条腿,皮肤潮湿,体长大约在10—15厘米,大都有明亮的色彩和显眼的模样。中国大蝾螈体型最大,体长可达1.5米。蝾螈都有尾巴,体形和蜥蜴相似,但体表没有鳞。它与蛙类不同,一生都长着一条长尾巴。蝾螈的视觉较差,主要依靠嗅觉捕食,以蝌蚪、蛙、小鱼,孑孓、水蚤等为食。蝾螈的四肢不发达,成体可分为水栖、陆栖和半水栖几类。水栖类型在水中产卵,陆栖类型在繁殖时回到水中产卵,少数种类在潮湿的陆地产卵,朝鲜族后幼体要在水中发育成长。目前,世界上有几百种蝾螈,分布各地的潮湿环境中。因为蝾螈的体表因半透性,而导致水份的散失,所以多数的蝾螈都栖活于潮湿的环境中,陆栖能力好一点的种类可以离水较远,但生活的环境仍以潮湿的苔癣环境为主,至于那些如大鲵等对水份较为依赖的种类,则多偏好生活在低温且水质清洁的环境中。由此得知在饲养蝾螈时,环境中接近饱和的湿度,与可供进食、躲藏及休息的水塘是不可或缺的。多数的蝾螈都是个性相当温和的种类,所以饲养者可以依据饲养的能力与空间的调配来决定饲养密度与数量。 饲养蝾螈可以观察到相当多奇特的生物行为,而其中又以足部的再生、奇特的交配行为与陆栖与水栖型的交替最具有色。蝾螈具有相当强的生命力,格外是其自愈能力相当优异,所以有时发现个体因为机械性的外伤而断肢时,不出多久便会由伤口长出一肉芽,并逐渐发展修复成原先的状态。而蝾螈雄雌间的交配行为亦相当特殊的,雄性个体会将其精液包在一个如胶囊般的精荚中,当排出体外时便会在短短的时间内由雌体吸入体中,以完成交配行为;出生的卵粒一如青蛙卵,在外围有如胶状物质缠裹保护,以使幼体能安然的度过发育前期。而陆栖型与水栖型的交替则发生于部份的种类,因为栖息环境的改变而造成其外型与色彩上的改变,例如六角恐龙的陆栖型与水栖型便是最常见到的例子。虎螈主要生活在北美,最常见的种类生活在墨西哥,身长在二十五厘米左右。鉴于虎螈的一生非常特殊,科学家借助虎螈来研究两栖动物的生长与进化过程。采收加工:夏、秋季捕捉,洗净,用酒闷死,然后微火烘干或鲜用。 药材性状:本品长7厘米左右,躯干浑圆,尾部侧扁,尾梢钝圆。头部扁平,头顶平坦,吻端钝圆,鼻孔极近吻端,眼径约与吻等长或稍短,口裂恰在眼后角下方。四肢较弱而长,指趾略扁平而细长,末端较尖圆,基部无蹼。尾长,略小于全长的1/2。皮肤较光滑,头、背、体侧及尾侧满布小痣粒;腹面有横细沟纹,在浅色区可见黄色小腺体。 功用:除湿,止痒,镇痛,清热解毒。用于皮肤痒疹,烧、烫伤。性味: 咸,凉 【补充介绍】蝾螈Cynops orientalis David(Fire-bellied salamander;东方蝾螈、水八狗、四足鱼、潜水狗) 分布于我国的浙江、江苏、安徽、江西、湖北、云南等地。体长约7-9厘米。背和体侧均呈黑色,有蜡光,腹面为朱红色,有不规则的黑斑;肛前部橘红色,后半部黑色头扁平,吻端钝圆;吻棱较明显;有唇稽;皮肤较光滑,有小表粒。躯干部背面中央有不显著的脊沟;尾侧扁。犁骨齿两长斜行成^形。四肢细长,前肢四指,后肢五趾;指、趾间无践。雄性肛部肥大,肛裂较大;雌性肛部呈丘状隆起,肛裂短。生活在山区清冷的静水池沼、小河或稻田中。以水生昆虫、昆虫卵及其他小型水生动物为食。3-5月间产卵,而4月下旬至5月上旬为高峰期。雄蛹在排出精包之前,表现出求偶行为。平均每只雌塘可产卵100多枚。约经15-25天孵出,刚孵出的幼体全长10-12毫米。 能消灭农田的害虫及蚊子。

蝾螈什么东西?

蝾螈喜食活的小动物。水蚯蚓是较理想的饲料,可隔日投入少许;也可以将水蚯蚓放入单层纱布内包裹,用绳悬挂水中,水蚯蚓会从纱布空隙中伸出部分身体,蝾螈会游去拉食。此外,小蝌蚪、孑孓、水蚤等,也是蝾螈喜爱的食物。在缺乏活动的小动物时,也可将瘦猪肉切成小块喂饲。但应注意投食不可过多,以无残食为宜,防止食物腐烂而影响水质。水蚯蚓不是蚯蚓,就是红线虫的别称。

蝾螈指的是什么动物?

蝾螈又叫火蜥蜴,是两栖动物,不是很常见的生物。蝾螈是蝾螈科蝾螈属动物,属于濒危动物,它广泛分布于全球温暖淡水和沼泽地区。蝾螈是有尾巴的两栖动物,外形类似蜥蜴,但表面没有鳞片。蝾螈主要食昆虫、蠕虫、蜗牛等小动物,是很好的观赏动物,包括北方蝾螈、蝾螈、娃娃鱼(一种大型水生蝾螈)。习性从食性来看,蝾螈是一种肉食动物,它们所吃的食物主要就是一些体型比较小的动物,小鱼、蝌蚪、青蛙、水蚤等都可以成为它们的食物。当蝾螈在捕食的时候,主要靠的是自己的嗅觉,这是因为它们的视觉比较差。蝾螈的繁殖方式是卵生,它们的繁殖季节一般是从2月开始,到5月份都是它们繁殖的高峰期。此时它们会将卵产到水中,每次产卵的数量都是比较多的。

什么是蝾螈?

蝾螈是两栖纲的动物,属于两栖动物。蝾螈的身体形状是圆筒状,无鳞,表面湿润,尾巴长而扁,四肢短小。蝾螈分布范围广泛,在亚洲、欧洲、非洲、美洲都有分布,中国亚热带也有分布。蝾螈是肉食动物,很多小型动物都会成为它们的食物。蝾螈用卵生的方式繁殖,2-5月份是它们的繁殖。扩展资料生活习性——蝾螈属动物生活在丘陵沼泽地水坑,池塘或稻田及其附近。10月到次年3月多在水域附近的土隙或石下进入冬眠。3~9月多在山边水草丰盛的水坑或稻田内活动。底栖,爬行缓慢,很少游泳。多在水底觅食蚯蚓、软体动物、昆虫幼虫等。大多数成年的蝾螈白天躲藏起来,晚上才出来觅食。有些则在繁殖季节才从地底下出来,或者是到温度和湿度适合于它们生存的时候,才会露面。有些种类的蝾螈,特别是无肺螈科的蝾螈完全是陆栖动物,它们远离河流和池塘。

什么是蝾螈?

蝾螈又叫火蜥蜴,全世界大约有400多种,分属有尾目下的10个科,包括北螈、蝾螈、大隐鳃鲵(一种大型的水栖蝾螈)。它们大部分栖息在淡水和沼泽地区,主要是北半球的温带区域。蝾螈身体短小,有4条腿,皮肤潮湿,体长大约在10~15厘米,大都有明亮的色彩和显眼的模样。中国大蝾螈体型最大,体长可达1.5米。蝾螈主食昆虫、蠕虫、蜗牛和一些小动物,包括它们的同类。同其他两栖动物一样,靠皮肤来吸收水分,因此需要潮湿的生活环境。环境到摄氏零下以后,它们会进入冬眠状态。大多数成年的蝾螈白天躲藏起来,晚上才出来觅食。有些则在繁殖季节才从地底下出来,或者是到温度和湿度适合于它们生存的时候,才会露面。有些种类的蝾螈,特别是无肺螈科的蝾螈完全是陆栖动物,它们过着远离河流和池塘的日子。

蝾螈的样子

观察蝾螈的外部形态,它由头、颈、躯干、四肢和尾5部分组成。成体全长6-8厘米。皮肤裸露,背部黑色或灰黑色,皮肤上分布着稍微突起的痣粒,腹部有不规则的桔红色斑块。 蝾螈的颈部不明显,躯干较扁,四肢较发达,前肢四指,后肢五趾,指(趾)间无蹼,尾侧扁而长。蝾螈在水底和陆上用四肢爬行,在水中借躯干和尾能上能下不断弯曲摆动而游泳。 蝾螈的雌雄区分:雄体略小于雌体;雄体活泼灵敏,雌体腹部肥大,行动迟缓;雄体泄殖腔孔隆起,特别在生殖季节,孔裂长,有明显绒毛状乳突,甚至向外凸出,而雌体的泄殖腔孔平伏,孔裂较短,无明显乳突。 在饲养蝾螈过程中,会发现它有蜕皮现象。请注意观察,蝾螈先是头顶部缓缓蜕去外皮,随后,躯干部、四肢和尾部蜕皮。蝾螈蜕下的皮,有时自己吞食掉,有时被同伴吃掉。

蝾螈的发育方式是怎样的?

蝾螈和水蜥经历一系列幼态发育过程称为蜕变陆栖蝾螈在陆地产卵,幼虫的发育发生在卵内。当幼仔孵化出来后,看上去就像成年的微缩版。水栖蝾螈和水蜥在水中产卵,卵子孵化后成为像蝌蚪样的幼虫,最终它们失去鳃。有些蝾螈不产卵,但是生下完全成形的幼仔。

蝾螈是什么动物?

蝾螈是一种陆栖动物。蝾螈,全世界大约有400多种,分属有尾目下的10个科,包括北螈、蝾螈、大隐鳃鲵(一种大型的水栖蝾螈)。它们大部分栖息在淡水和沼泽地区,主要是北半球的温带区域。蝾螈身体短小,有4条腿,皮肤潮湿,体长大约在10~15厘米,大都有明亮的色彩和显眼的模样。中国大蝾螈体型最大,体长可达1、5米。蝾螈出世以后,一般都要经过幼体时期,这个时期可能是几天,也可能是几年。幼体长有外鳃和牙齿,没有眼睑。这些特征可能会保留到性成熟。栖息在北美洲东部的一种泥蝾螈和墨西哥中部的蝾螈都有这个特性。蝾螈主要食昆虫、蠕虫、蜗牛和一些小动物,包括它们的同类。像其他两栖动物一样,它们依靠皮肤来吸收养分,因此需要潮湿的生活环境。在环境温度降到0℃下以后,它们会进入冬眠状态。大多数成年的蝾螈白天躲藏起来,晚上才出来觅食。有些则在繁殖季节才从地底下出来,或者是到温度和湿度适合于它们生存的时候才会露面。有些种类的蝾螈,特别是属于无肺螈科的蝾螈,完全是陆栖动物。

蝾螈是什么动物?

永远是两栖动物

关于蝾螈有哪些介绍?

蝾螈都有尾巴,体形和蜥蜴相似,但体表没有鳞,皮肤光滑而有黏性。蝾螈的视觉较差,主要依靠嗅觉捕食蝌蚪、蛙和小鱼等。蝾螈的四肢不发达,但可以用前足或趾尖在池塘底部泥泞不堪的表面上行走,靠摆动尾巴来加快行走的速度。蝾螈的成体可分为水栖、陆栖和半水栖几类。水栖类型在水中产卵,陆栖类型在繁殖时回到水中产卵,少数种类在潮湿的陆地产卵,幼体要在水中发育成长。目前,世界上有几百种蝾螈,分布于各地的潮湿环境中。蝾螈和水蜥蝾螈是极小的、长尾巴的、居住在各种湿地的两栖动物,一些蝾螈长期居住在水中,另一些完全居住在陆地——其中一些种类甚至选择阴暗、湿润的洞穴。无论是陆栖或水栖,它们均在水中繁殖。它们带有光滑、黏黏的皮肤,沿尾巴边缘有鳍帮助它们游水。为适应居住的寒冷区域,蝾螈在冬天要冬眠。在温暖地区的旱、热季,它们要夏眠。蝾螈和水蜥在从动态发展为成年过程中,要经历一系列蜕变的过程。求偶和交配大多数雄蝾螈能排出一包精液,称之为精囊,在陆地上雌蝾螈张开泄殖腔获得它,体内卵子被受精并产于陆地。雄水蜥在水中排出它的精囊。雄性用它可以显著的冠毛吸引雌性,它或许可以表演求偶舞蹈或释放特别的气味,称为信息素,它通过轻推雌性侧面引导雌性覆于精囊之上。产卵和发育蝾螈和水蜥经历一系列幼态发育过程称为蜕变陆栖蝾螈在陆地产卵,幼虫的发育发生在卵内。当幼仔孵化出来后,看上去就像成年的微缩版。水栖蝾螈和水蜥在水中产卵,卵子孵化后成为像蝌蚪样的幼虫,最终它们失去鳃。有些蝾螈不产卵,但是生下完全成形的幼仔。

蝾螈怎么处理?

你我对这个是不是花鸟市场买的啊,要是的话。,喜欢就养着吧。这个要是放生的话,也是没有办法自然环境活的。

小蝾螈死前的特征是什么呢?

蝾螈离开水不会死。  蝾螈是一种有尾两栖动物,体形和蜥蜴相似,但体表没有鳞,它们也是良好的观赏动物,有些被人们当成宠物来养。又称火蜥蜴、在侏罗纪中期演化的两栖类中其中的一类。全世界大约有400多种,分属有尾目下的10个科,包括北螈、蝾螈、大隐鳃鲵(一种大型的水栖蝾螈);它们大部分栖息在淡水和沼泽地区,主要是北半球的温带区域。  蝾螈属动物生活在丘陵沼泽地水坑,池塘或稻田及其附近。10月到次年3月多在水域附近的土隙或石下进入冬眠。3~9月多在山边水草丰盛的水坑或稻田内活动。底栖,爬行缓慢,很少游泳。多在水底觅食蚯蚓、软体动物、昆虫幼虫等。

蝾螈长什么样子?

水栖的蝾螈,皮肤较为光滑,身体主要由头、颈、躯干、四肢和尾5部分组成。成体全长6~8厘米,皮肤裸露,背部为黑色或灰黑色,皮肤上分布着稍微突起的痣粒,腹部有不规则的橘红色斑块。蝾螈的颈部不明显,躯干较为扁平,四肢很发达,前肢有四指,后肢有五趾,尾侧扁而长。在水底和陆地时均用四肢爬行,在水中借用躯干和尾能上下不断弯曲摆动而游泳。蝾螈的雄体略小于雌体,雄体活泼灵敏,雌体则腹部肥大,行动迟缓。蝾螈在饲养过程中,会有蜕皮现象。先是从头顶部蜕去外皮,然后再是躯干部、四肢和尾部蜕皮。蝾螈蜕下的皮,有时会被自己吞食掉,有时则是被同伴吃掉。蝾螈

世界上有多少种蝾螈?

蝾螈又叫火蜥蜴,全世界大约有400多种,分属有尾目下的10个科,包括北螈、蝾螈、大隐鳃鲵(一种大型的水栖蝾螈)。它们大部分栖息在淡水和沼泽地区,主要是北半球的温带区域。蝾螈身体短小,有4条腿,皮肤潮湿,体长大约在10~15厘米,大都有明亮的色彩和显眼的模样。中国大蝾螈体型最大,体长可达1.5米。蝾螈主食昆虫、蠕虫、蜗牛和一些小动物,包括它们的同类。同其他两栖动物一样,靠皮肤来吸收水分,因此需要潮湿的生活环境。环境到摄氏零下以后,它们会进入冬眠状态。大多数成年的蝾螈白天躲藏起来,晚上才出来觅食。有些则在繁殖季节才从地底下出来,或者是到温度和湿度适合于它们生存的时候,才会露面。有些种类的蝾螈,特别是无肺螈科的蝾螈完全是陆栖动物,它们过着远离河流和池塘的日子。

这是蝾螈吗?用什么饲养?

娃娃鱼,饲养我就不懂了

蝾螈是什么样的?

蝾螈又叫火蜥蜴,全世界大约有400多种,分属有尾目下的10个科,包括北螈、蝾螈、大隐鳃鲵(一种大型的水栖蝾螈)。它们大部分栖息在淡水和沼泽地区,主要是北半球的温带区域。蝾螈身体短小,有4条腿,皮肤潮湿,体长大约在10~15厘米,大都有明亮的色彩和显眼的模样。中国大蝾螈体型最大,体长可达1.5米。蝾螈主食昆虫、蠕虫、蜗牛和一些小动物,包括它们的同类。同其他两栖动物一样,靠皮肤来吸收水分,因此需要潮湿的生活环境。环境到摄氏零下以后,它们会进入冬眠状态。大多数成年的蝾螈白天躲藏起来,晚上才出来觅食。有些则在繁殖季节才从地底下出来,或者是到温度和湿度适合于它们生存的时候,才会露面。有些种类的蝾螈,特别是无肺螈科的蝾螈完全是陆栖动物,它们过着远离河流和池塘的日子。

蝾螈是什么动物,长什么样

蝾螈就是缩小版的娃娃鱼,有着类似蛙的脚,滑腻腻的皮肤,还有一条长尾巴。

蝾螈是怎样防御敌害的?

蝾螈无论在地表、树上,或是地下都能用它们短短的四足十分缓慢地爬行。蝾螈大多体色鲜明美丽,因为它们是有毒的,它们就利用这种鲜艳夺目的颜色告诫来犯者,所以那些蠢蠢欲动的猎食动物就会避而远之了。当蛇向蝾螈发起进攻时,蝾螈的尾部就会分泌出一种像胶一样的物质,它们用尾巴毫不留情地猛烈抽打蛇的头部,直到蛇的嘴巴被分泌物给粘住为止。有时,就会出现一条长蛇被蝾螈的粘液给粘成一团,动弹不得的场面。

蝾螈有毒吗?可以用手拿吗?

有的品种是有毒的,无毒的可以,有毒的不行。蝾螈不是所有品种都有毒,但是对于有毒蝾螈,是千万不能用手触摸的,如果摸后再用手去触摸其他地方,例如眼睛、鼻子等,是会造成中毒而进入身体的。即使是普通的无毒蝾螈,触摸它们后最好将手洗净,因为它们体表为了皮肤的湿润会分泌粘液,而粘液中会有大量的细菌或是寄生虫寄生。生活习性蝾螈属动物生活在丘陵沼泽地水坑,池塘或稻田及其附近。10月到次年3月多在水域附近的土隙或石下进入冬眠。3~9月多在山边水草丰盛的水坑或稻田内活动。底栖,爬行缓慢,很少游泳。多在水底觅食蚯蚓、软体动物、昆虫幼虫等。像其他两栖动物一样,它们要靠皮肤来吸收水分,因此需要潮湿的生活环境。环境温度到摄氏零下以后,它们会进入冬眠状态。

蝾螈是怎么样的存在?

蝾螈是一种生活在亚热带地区的两栖类动物。蝾螈的不死之身主要来源于细胞分化。当它们身体的器官损伤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会发生凝结,并且在凝块下形成细胞团,细胞团会重新分化,生长出新的器官。这种功能有助于人类解决皮肤,内脏和器官的复原,同时还是抗击癌症,对人类的意义重大。蝾螈不死的原因。水栖蝾螈主要在水中产卵,它们的幼体会在水中发育成熟,并褪鳃变肺。陆栖蝾螈会直接将卵产在积水的树叶和水潭中,随着生长发育的成熟,它们会来到陆地生活。蝾螈从幼体到成年期都有一种特殊的能力,就是器官再生,它们的皮肤,尾巴,四肢和体内器官在受到损伤的情况,经过一段时间后又可以保持完整。蝾螈再生不仅可以修复创伤部位,最重要的是不会留下任何疤痕。当伤口的细胞团凝结后,这些细胞会重新分化,最后会根据身体的需要,重新长出器官。如果这些器官又发生了损伤,会反复的生长,不会影响正常的活动。这些特性是哺乳动物和人类都不具备的。蝾螈研究的意义。人类对蝾螈的研究已经有两百多年了,但是依旧很难得到突破。一旦成功,人类的受伤的肢体和器官将会得到再生。失去肢体的人将不会在使用假肢和人造器官,让他们又可以做回正常人。另外皮肤的再生可以解决皮肤移植的问题,尤其是对于事故中皮肤损伤的人来说是很好的消息。这种技术还可以对美容行业带来巨大的变革,人们可以用这种方式将皮肤再生,并做到年轻化。此外最重要的是可以预防癌症,干细胞移植技术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匹配,轻微的不匹配都有可能引发癌症。如果用自身的老细胞进行分化,并完成无移植再生,癌症就会被完全杜绝。

蝾螈有毒吗?有什么习性?

蝾螈有毒。蝾螈又叫四脚鱼,它是有毒的,且毒性很强。据了解,蝾螈毒素藏在尾巴处极小的腺体里,这里能产生河豚毒素,该毒对肠道有刺激作用,且经吸收后会作用于神经系统,导致神经麻痹而死亡。蝾螈一般吃蜗牛、蠕虫、昆虫,大多分布在池塘、稻田、沼泽地里。生活习性像其他两栖动物一样,蝾螈要靠皮肤来吸收水分,因此需要潮湿的生活环境。环境温度到摄氏零下以后,它们会进入冬眠状态。大多数成年的蝾螈白天躲藏起来,晚上才出来觅食。有些则在繁殖季节才从地底下出来,或者是到温度和湿度适合于它们生存的时候,才会露面。有些种类的蝾螈,特别是无肺螈科的蝾螈完全是陆栖动物,它们远离河流和池塘。

怎样养蝾螈呢?

蝾螈即四脚鱼喜食活的小动物。水蚯蚓是较理想的饲料,可隔日投入少许;也可以将水蚯蚓放入单层纱布内包裹,用绳悬挂水中,水蚯蚓会从纱布空隙中伸出部分身体,蝾螈会游去拉食。此外,小蝌蚪、孑孓、水蚤等,也是蝾螈喜爱的食物。在缺乏活动的小动物时,也可将瘦猪肉切成小块喂饲。但应注意投食不可过多,以无残食为宜,防止食物腐烂而影响水质。勤换水保持水体干净,保持蝾螈生活环境整洁卫生。东方蝾螈分布在我国长江以南,浙江杭州的黄龙洞、虎跑、白沙泉等常能见到。蝾螈多分布范围北起秦岭以南,南达南海,西自横断山区的四川大凉山和云南腾冲及盈江一带,东至闽、浙沿海地区和台湾等岛屿,处于我国较湿润的亚热带。东方蝾螈喜栖于山麓水潭中或水流缓慢的山涧里。这些水域的水较清澈,水中往往长有水草。捕捉蝾螈必须到有这些水域的地方。蝾螈属由头、颈、躯干、四肢和尾5部分组成,体全长61-155毫米。头部扁平,皮肤较光滑,仅有小疣,背上脊棱弱,四肢细弱,指、趾无蹼,尾甚侧扁。

蝾螈能活多久

小体型的蝾螈大概可养一年到三年之间。而大体型的蝾螈活得时间就比较久,大概可以活十五年左右,可能还会更长。蝾螈身体丰满,呈圆筒形,与爬行类的蜥蜴很像,拖着一条长而侧扁的尾巴。它们的皮肤潮湿润泽,且有黏性,身体颜色异常鲜明—或长着明显的斑纹,或有鸡冠样的突起。蝾螈的四肢较短,脚上无蹼。成体有眼睑而且能动,但幼体没有眼睑。蝾螈属动物生活在丘陵沼泽地水坑,池塘或稻田及其附近。10月到次年3月多在水域附近的土隙或石下进入冬眠。3~9月多在山边水草丰盛的水坑或稻田内活动。底栖,爬行缓慢,很少游泳。多在水底觅食蚯蚓、软体动物、昆虫幼虫等 。扩展资料:蝾螈无论在地表、树上、或是地下都能用它们短短的四足十分缓慢地爬行。它们可以用前足或者趾尖在池塘底部泥泞不堪的表面上行走,借助摆动尾巴来加快行走速度 。蝾螈的体表因半透性,而导致水分散失,所以多数的蝾螈都栖息于潮湿的环境中,陆栖能力好一点的种类可以离水较远,但生活的环境仍以潮湿的苔癣环境为主,至于那些如大鲵等对水份较为依赖的种类,则多偏好生活在低温且水质清洁的环境中。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蝾螈

蝾螈是几级保护动物

蝾螈是国家二级濒危保护动物。蝾螈是国家保护动物,其种类繁多,保护级别也各不相同。其中,贵州疣螈、大凉疣螈、细痣疣螈、镇海疣螈、细瘰疣螈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呈贡蝾螈、蓝尾蝾螈、东方蝾螈、潮汕蝾螈、滇池蝾螈、琉球棘螈、黑斑肥螈、无斑肥螈,尾斑瘰螈、中国瘰螈、富钟瘰螈、广西瘰螈、香港瘰螈、棕黑疣螈是国家三级保护动物。蝾螈种类:1、蝾螈科主要分为棘螈属、瘰螈属、疣螈属、肥螈属、蝾螈属、滇螈属。2、棘螈属: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南、亚洲西南部、东南亚及日本,包括琉球棘螈、镇海棘螈、细痣棘螈。3、瘰螈属:主要分布在我国和越南的北部地区,包括中国瘰螈、香港瘰螈、尾斑瘰螈、广西瘰螈、富钟瘰螈、德氏瘰螈、织金瘰螈。4、疣螈属: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南部,包括海南疣螈、细痣疣螈(分为指名亚种和文县亚种)、大凉疣螈、贵州疣螈、红瘰疣螈。5、肥螈属:主要分布在我国华中、华东南各省,包括黑斑肥螈和无斑肥螈。6、蝾螈属:主要分布在我国和日本,包括剑尾蝾螈、红腹蝾螈、东方蝾螈、蓝尾蝾螈(分为指名亚种和楚雄亚种)、呈贡蝾螈、潮汕蝾螈、高山棘螈。7、滇螈属:仅有滇螈一种,主要分布在云南昆明和宜良。

蝾螈是什么

分类: 理工学科 问题描述: 蝾螈的俗称是什么,是什么类的动物 解析: 蝾螈(Salamander),又称火蜥蜴,娃娃鱼; 分属有尾目下的10个科,包括北螈、蝾螈、大隐鳃鲵(一种大型的水栖蝾螈)。它们大部分栖息在淡水和沼泽地区,主要是北半球的温带区域。中国有4种及亚种,以东方蝾螈分布最广,常见于华东和华中地区;蓝尾蝾螈有两个亚种,指名亚种见于贵州水城;楚雄亚种见于云南中部;呈贡蝾螈仅见于云南呈贡。 蝾螈的四肢不发达,成体可分为水栖、陆栖和半水栖几类。水栖类型在水中产卵,陆栖类型在繁殖时回到水中产卵,少数种类在潮湿的陆地产卵,朝鲜族后幼体要在水中发育成长。

蝾螈是什么?

蝾螈是一种陆栖动物。蝾螈,全世界大约有400多种,分属有尾目下的10个科,包括北螈、蝾螈、大隐鳃鲵(一种大型的水栖蝾螈)。它们大部分栖息在淡水和沼泽地区,主要是北半球的温带区域。蝾螈身体短小,有4条腿,皮肤潮湿,体长大约在10~15厘米,大都有明亮的色彩和显眼的模样。中国大蝾螈体型最大,体长可达1、5米。蝾螈出世以后,一般都要经过幼体时期,这个时期可能是几天,也可能是几年。幼体长有外鳃和牙齿,没有眼睑。这些特征可能会保留到性成熟。栖息在北美洲东部的一种泥蝾螈和墨西哥中部的蝾螈都有这个特性。蝾螈主要食昆虫、蠕虫、蜗牛和一些小动物,包括它们的同类。像其他两栖动物一样,它们依靠皮肤来吸收养分,因此需要潮湿的生活环境。在环境温度降到0℃下以后,它们会进入冬眠状态。大多数成年的蝾螈白天躲藏起来,晚上才出来觅食。有些则在繁殖季节才从地底下出来,或者是到温度和湿度适合于它们生存的时候才会露面。有些种类的蝾螈,特别是属于无肺螈科的蝾螈,完全是陆栖动物。

蝾螈是啥动物

蝾螈又称火蜥蜴,娃娃鱼,全世界大约有400多种,分属有尾目下的10个科,包括北...螈、蝾螈、大隐鳃鲵(一种大型的水栖蝾螈)

蝾螈是什么动物

蝾螈是两栖动物。蝾螈是有尾两栖动物,体形和蜥蜴相似,但体表没有鳞,也是良好的观赏动物,包括北螈、蝾螈、大隐鳃鲵(一种大型的水栖蝾螈)。它们大部分栖息在淡水和沼泽地区,主要是北半球的温带区域。他们靠皮肤来吸收水分,因此需要潮湿的生活环境。环境到摄氏零下以后,他们会进入冬眠状态。有些人也会将蝾螈当做宠物来养。蝾螈生活习性:蝾螈属动物生活在丘陵沼泽地水坑,池塘或稻田及其附近。10月到次年3月多在水域附近的土隙或石下进入冬眠。3~9月多在山边水草丰盛的水坑或稻田内活动。底栖,爬行缓慢,很少游泳。多在水底觅食蚯蚓、软体动物、昆虫幼虫等。像其他两栖动物一样,它们要靠皮肤来吸收水分,因此需要潮湿的生活环境。环境温度到摄氏零下以后,它们会进入冬眠状态。

蝾螈的详细资料

蝾螈(Salamander),又称火蜥蜴,娃娃鱼,全世界大约有400多种,分属有尾目下的10个科,包括北螈、蝾螈、大隐鳃鲵(一种大型的水栖蝾螈)。它们大部分栖息在淡水和沼泽地区,主要是北半球的温带区域。它是蝾螈科的1属。体全长61~155毫米。头部扁平;皮肤较光滑有小疣,脊棱弱,舌小而厚,卵圆形,前后端与口腔底部粘膜相连,四肢细弱,指、趾无蹼;尾极侧扁。现有6种及亚种,均分布于亚洲东部。日本有剑尾蝾螈和红腹蝾螈两种。中国有4种及亚种,以东方蝾螈分布最广,常见于华东和华中地区;蓝尾蝾螈有两个亚种,指名亚种见于贵州水城;楚雄亚种见于云南中部;呈贡蝾螈仅见于云南呈贡。蝾螈犁骨齿呈“∧”形,唇褶较显,前颌骨1枚,鼻突中间无骨缝;上颌骨和翼骨均短,二者相距远。基舌软骨有1对指状突,2对角鳃骨均骨化或仅有1对骨化,上鳃骨仅1对。幼体有平衡枝,外鳃3对,羽状;尾背鳍褶始自体前部,鳍褶低而平直。蝾螈属动物生活在丘陵沼泽地水坑,池塘或稻田及其附近。10月到次年 3月多在水域附近的土隙或石下进入冬眠。3~9月多在山边水草丰盛的水坑或稻田内活动。底栖,爬行缓慢,很少游泳。多在水底觅食蚯蚓、软体动物、昆虫幼虫等。在寻求配偶时,雄螈经常围绕雌螈游动、时而触及雌螈肛部,时而在头前,弯曲头部注视雌螈、同时将尾部向前弯曲急速抖动,如此反复多次,有的可持续数小时。当雄螈排出乳白色精包(或精子团),沉入水底粘附在附着物上时,雌螈紧随雄螈前进,恰好使泄殖腔孔触及精包的尖端,徐徐将精包的精子纳入泄殖腔内。精包膜遗留在附着物上。纳精后的雌螈非常活跃,尾高举与体成40□~60□,约1小时后才逐渐恢复常态。雌螈纳精1次或数次,可多次产出受精卵,直至产卵季节终了为止。在产卵时雌螈游至水面,用后肢将水草或叶片褶合在泄殖孔部位,将卵产于其间。每次产卵多为1粒,产后游至水底,稍停片刻再游到水面继续产卵;一般每天产3~4粒,多者27粒,平均年产220余粒,最多可达668粒。一般经 15~25天孵出。即将孵出的胚胎有3对羽状外鳃和 1对细长的平衡枝。蝾螈是较好的实验动物和观赏动物,也能捕食水稻田中的水生昆虫。蝾螈身体短小,有4条腿,皮肤潮湿,体长大约在10—15厘米,大都有明亮的色彩和显眼的模样。中国大蝾螈体型最大,体长可达1.5米。蝾螈都有尾巴,体形和蜥蜴相似,但体表没有鳞。它与蛙类不同,一生都长着一条长尾巴。蝾螈的视觉较差,主要依靠嗅觉捕食,以蝌蚪、蛙、小鱼,孑孓、水蚤等为食。蝾螈的四肢不发达,成体可分为水栖、陆栖和半水栖几类。水栖类型在水中产卵,陆栖类型在繁殖时回到水中产卵,少数种类在潮湿的陆地产卵,朝鲜族后幼体要在水中发育成长。目前,世界上有几百种蝾螈,分布各地的潮湿环境中。因为蝾螈的体表因半透性,而导致水份的散失,所以多数的蝾螈都栖活于潮湿的环境中,陆栖能力好一点的种类可以离水较远,但生活的环境仍以潮湿的苔癣环境为主,至于那些如大鲵等对水份较为依赖的种类,则多偏好生活在低温且水质清洁的环境中。由此得知在饲养蝾螈时,环境中接近饱和的湿度,与可供进食、躲藏及休息的水塘是不可或缺的。多数的蝾螈都是个性相当温和的种类,所以饲养者可以依据饲养的能力与空间的调配来决定饲养密度与数量。 饲养蝾螈可以观察到相当多奇特的生物行为,而其中又以足部的再生、奇特的交配行为与陆栖与水栖型的交替最具有色。蝾螈具有相当强的生命力,格外是其自愈能力相当优异,所以有时发现个体因为机械性的外伤而断肢时,不出多久便会由伤口长出一肉芽,并逐渐发展修复成原先的状态。而蝾螈雄雌间的交配行为亦相当特殊的,雄性个体会将其精液包在一个如胶囊般的精荚中,当排出体外时便会在短短的时间内由雌体吸入体中,以完成交配行为;出生的卵粒一如青蛙卵,在外围有如胶状物质缠裹保护,以使幼体能安然的度过发育前期。而陆栖型与水栖型的交替则发生于部份的种类,因为栖息环境的改变而造成其外型与色彩上的改变,例如六角恐龙的陆栖型与水栖型便是最常见到的例子。虎螈主要生活在北美,最常见的种类生活在墨西哥,身长在二十五厘米左右。鉴于虎螈的一生非常特殊,科学家借助虎螈来研究两栖动物的生长与进化过程。采收加工:夏、秋季捕捉,洗净,用酒闷死,然后微火烘干或鲜用。 药材性状:本品长7厘米左右,躯干浑圆,尾部侧扁,尾梢钝圆。头部扁平,头顶平坦,吻端钝圆,鼻孔极近吻端,眼径约与吻等长或稍短,口裂恰在眼后角下方。四肢较弱而长,指趾略扁平而细长,末端较尖圆,基部无蹼。尾长,略小于全长的1/2。皮肤较光滑,头、背、体侧及尾侧满布小痣粒;腹面有横细沟纹,在浅色区可见黄色小腺体。 功用:除湿,止痒,镇痛,清热解毒。用于皮肤痒疹,烧、烫伤。性味: 咸,凉 【补充介绍】蝾螈Cynops orientalis David(Fire-bellied salamander;东方蝾螈、水八狗、四足鱼、潜水狗) 分布于我国的浙江、江苏、安徽、江西、湖北、云南等地。体长约7-9厘米。背和体侧均呈黑色,有蜡光,腹面为朱红色,有不规则的黑斑;肛前部橘红色,后半部黑色头扁平,吻端钝圆;吻棱较明显;有唇稽;皮肤较光滑,有小表粒。躯干部背面中央有不显著的脊沟;尾侧扁。犁骨齿两长斜行成^形。四肢细长,前肢四指,后肢五趾;指、趾间无践。雄性肛部肥大,肛裂较大;雌性肛部呈丘状隆起,肛裂短。生活在山区清冷的静水池沼、小河或稻田中。以水生昆虫、昆虫卵及其他小型水生动物为食。3-5月间产卵,而4月下旬至5月上旬为高峰期。雄蛹在排出精包之前,表现出求偶行为。平均每只雌塘可产卵100多枚。约经15-25天孵出,刚孵出的幼体全长10-12毫米。 能消灭农田的害虫及蚊子。

蝾螈的特征有哪些?

蝾螈都有尾巴,体形和蜥蜴相似,但体表没有鳞,皮肤光滑而有黏性。蝾螈的视觉较差,主要依靠嗅觉捕食蝌蚪、蛙和小鱼等。蝾螈的四肢不发达,但可以用前足或趾尖在池塘底部泥泞不堪的表面上行走,靠摆动尾巴来加快行走的速度。蝾螈的成体可分为水栖、陆栖和半水栖几类。水栖类型在水中产卵,陆栖类型在繁殖时回到水中产卵,少数种类在潮湿的陆地产卵,幼体要在水中发育成长。目前,世界上有几百种蝾螈,分布于各地的潮湿环境中。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