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西

阅读 / 问答 / 标签

闽西汉剧的舞台美术

闽西汉剧的传统化妆,除为加强情绪或为净角勾脸晕染色阶而用少量油外,均用水妆。早期俊扮较简单,不吊眉,不画眼圈。旦角抹粉,点樱桃小口;生仅点唇。后来才有洋红膏染两颊和眼角,并有用柳条炭描眉的扮法。旦行都梳元宝头装,头顶簪纸胎贴发糊成的元宝髻,脑后挂鬃编舵形燕尾,下拖水纱做的缈纱尾,额扎锦带缀银泡的“渺纱珠”。头面的种类很少,常用“帘珠”代替。片子贴法也很简单,不过三四种,其中以将额片挑成三道细发,上压一小弯挑花小脑门式的较有特色。老妈旦本脸不化妆,只扎巾、帕和“老妈扎”。 生行化妆区别不大,文生粉底颊红稍浓,武生略施胭脂,印堂勾一红线,其他行当一般不施粉墨。40年代前后,旦行开始化妆改革,带动了生行化妆的发展。至60年代,形成类似越剧的油彩化妆和旦行发型头面。丑扮用白粉勾脸谱,有豆腐干、半边月、小半边月、田螺、梅花、苦、哭、老、孩子、侠客、过山鼠等脸谱式样。女丑另有大、小葫芦专用谱式,梳“后鬃”发式。花脸勾绘,早期构图简单,后才逐渐丰富,发展成现有的9类谱式:①整面,用色较单纯。如《闻太师回朝》中的闻仲,金面、白眉,点印堂红,额中画竖眼;《天水关》中的韩德,白脸、红眉、勾破相纹,额头画红圆点。②两膛面,白眼窝特别突出。如《藏眉寺》中的黄巢,红脸,“一”字眉、排齿、两颊勾金钱纹;包拯黑脸、粗凤眼、阴阳眉、额头画太极纹。③三分面,用蝙蝠形眼窝作构图核心。如《杨家将》中的焦赞,《水浒》中的李逵,都是加颊红的白三分面。④花三分面,如《三国》中的张飞,绿颊上套画蝶翅纹,黑蝙蝠眼窝,印堂画红圆点,白额上加勾一条绿色小蛇。⑤加筋两堂面,即在两膛面的额上加一条筋纹,筋纹的尖头始自眉心,向脑门延伸。如《大保国》中的徐延昭,白额带紫筋纹,紫颊、紫鼻筒、白鼻窝、戟形眉;《黑风帕》中的高旺,白底色脸上黑蝙蝠眼窝、黑转心鼻、黑刀眉,加上颊红以及额上的白烟状筋纹。⑥竹鸡面,谱式比较复杂,如《风波亭》中的金兀术。⑦杂花面,如《五雷阵》中的毛贲,勾绿面、红鼻窝、獠牙,以眼做口,画二鬼头。⑧二片面,即两边不对称的谱式,如《四国齐》中的钟离春,半边俊扮,半边勾火眉、獠牙。⑨象形面,如杨七郎的凤鸟形脸谱,呼延赞的虎面形脸谱。 闽西汉剧脸谱用色以黑、白、红为主,辅以绿、金,不用黄、蓝色。脸谱程式运用较灵活,褒贬相间,并无绝对的忠、奸之分。如在水白脸、破相纹的曹操脸谱上,配以竖刀眉和额头的红圆点,有褒其英雄的含义;《弑齐君》中的崔杼,以红为主色的脸谱显示忠义,配上牛角眉,则显示暴戾。神祗精怪造型,所用面壳多为纸胎或皮制,有整面、半面和套头簪形之分。形有虎、驴、鹤、蚌、龟等。驴形由人扮演,头戴皮绘驴头,身穿乌衫白裤,着白布袜、乌战靴,手执短木棍,腰背皮套。面壳因与封建迷信有关,早已不用,实物大都无存。髯口称作胡、须。有生、净用的三牙胡、满口胡、开口胡、须头、霸王胡和一条龙等种类。丑不用吊搭式髯,以“一撮”、“五撮”装扮。鬓发皆用描画法。 下面就以几个代表形象为例。奸臣曹操的脸谱,除绘白脸之外,还在脑门上画一“显身镜”,以在不同场合涂以不同颜色,体现对他的不同的褒贬态度。正义之举将“显身镜”涂以红色;正邪参半,将“显身镜”涂以灰色;恶行,“显身镜”即涂成黑色。关羽脸谱是个广为人知的卧蚕眉、枣红脸图形,但在眉眼之间多一道白色条纹。尉迟恭的脸谱, 为白脑门的黑脸膛,但下眼胞留出演员自己的肤色不涂黑,嘴部勾成框有白边的厚唇大口,一如清代木版年画中左门神的表现手法。在脑门正中画一条夸张的红色三角形“太阳筋”,据说既有褒赞其忠勇的涵意,又有对其曾侍二主的贬意评说。张飞的脸谱,虽然平时习惯说“黑张飞”,但却不抹黑脸,而是在深绿色脸膛上,勾画黑色飞蝠形纹饰和木梳样“猫公眉”,再在白脑门上画条绿色小蛇,印堂处点一红点,是喻示其擅长使用的丈八蛇矛和忠于桃园结义的红心。同为绿脸的姚刚,眉心上也点有红点,但白脑门上却勾画一只绿晴蜓,以表现“乱世之兆”。历史剧中的李纲、薛刚,因与姚刚不仅同名,且身世、行径相似,故共用此谱。《杨家将》中孟良与焦赞的脸谱,有很生动的故事。根据二人的人物事件变化,过去演这出戏,得当场在脑门上现贴纸剪的图形,下场后才再补画纹饰。为了提醒演员不要贴错了方向,还有一条“火葫芦口朝下,芭蕉叶只露尖”的戏谚流传。这则故事为闽西汉剧所独有,所以很受脸谱研究者的称赞。 蛤蟆精是个象形脸谱。相传嫩绿色的森林大雨蛙是“山鬼”的化身,民间素有见而回避、扑杀招祸的禁忌。先辈艺人据此画成了蛤蟆精的脸谱;在白脸膛上勾画出一只头朝下、前爪抱至演员的嘴部、后肢趴在演员眉梢、蛙眼则点在演员鼻翼上的绿色蛙形。巧妙的布局安排,可以借助脸部肌肉的颤动、眼口的开合和鼻孔的张弛,生动地再造出蛙在跳动的错觉。造型立意与民俗心态的极度吻合,使人一看即会认知是个妖怪。 闽西汉剧的服饰,均由潮州作坊制作,戏衣、戏鞋惯用潮绣,色泽对比强烈,纹样细密繁缛。制作头盔的工艺采用硬胎髹漆、泥金贴绒、镶嵌珠玉、沥粉镂花等方法,成品牢固耐用。蟒袍、官衣、甲(靠)、开台(开氅)、小袖(箭衣)、男女帔等都按五色制配备。寒衣(褶)旧有“五色寒”之说,但清末民国初以来,即不受此限,色制日渐丰富鲜艳。日本侵华战争爆发后,剧种衰落萧条,戏班常因陋就简,将就演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受粤剧、越剧戏衣影响,生、旦服饰曾滥用镀泡、亮片。从60年代开始,不再用潮式制品,服饰风格日趋华丽、淡雅,追求轻便、通用。传统服饰中的蟒袍,花纹为满金的浮绣大行龙,配三江水牙纹,间绣牡丹,金鱼纹裾脚,硬摆;女蟒无裉摆。甲用软肚,甲旗杆弯曲向后;不备女甲,挂帅女将只穿上甲,下扎“五色裙”;官宦人家出身的义士豪侠,亦可穿用“五色裙”。“红寒衫”系新郎、傧相、花花公子、和尚、尼姑、道士、道姑都可通用的服装。“女乌衫”,长及足,袖过指,再配水袖,表现中年哀怨女性形象。“衫套”,似短茶衣,狭袖,袖外接水袖式袖套。宫衣系暗襟连衣裙式,太监衣开领大襟式,诸葛亮专用对脸双筋滚红牙花纹的半厚底双筋鞋,以及美化生、净服饰的“须托”(形同围嘴)。妇女障蔽用的黑纱盖头,武旦短装遮臀用的遮子(三角裙),花旦珠绣额饰翠牌等,都是较为古老的传统服饰。闽西汉剧原有的穿戴规制较为严谨。50年代初,仍沿用原有的穿戴规制,现行穿戴经过60年代的美化服饰,已基本类似京剧服饰。 闽西汉剧称砌末为“什物”。什物中独具特色的有“得胜旗”、“船篷”两种条形旗。得胜旗一堂为四面条形旗,系白底红边、一边穿杆;白底上分别墨书“旗开得胜”、“马到成功”、“三军司令”、“凯歌喧声”。一般戏班不可能具备三套旗军(龙套)以象征交战三方的兵马,需要时,由男角兼扮代表正义、胜利一方的“大旗军”。大旗军上阵执用的旗帜叫“大旗军旗”(即得胜旗),可代替兵器“开打”。“船篷”是中间挑杆的水师专用战旗,也是一堂四面条形旗,白底墨书“江中第一”、“顺风得利”、“海不扬波”、“水路平安”。状元出巡有时使用四面红色方形素旗,个别剧目有用黑色或青色条形旗,如《齐王哭殿》。常用道具有象形首级的“彩头”,镂花三折的圣旨,尖底橄榄形的小水桶,武功表演用的南派真实的兵刃、钩镰、钯头、藤牌、腰刀,特技用的“五彩”兵器,以及梯子功用的竹梯等。此外,模拟的布马、驴形与马鞭同台并用。粘羽的布鸡,木雕的猪脚与大朝珠代替的猪肠,软罗帽扎的猪头等道具的特殊使用和制作方法,都保留了传统特色。 门帘台帐是闽西汉剧组织演出空间的主要装置,称作中图、吊壁、招牌。招牌与中图相连接,招牌在上方,固定后用绳索横拉左、右两侧挂吊壁;中图向前突出,形成一庐帐式空间,下坐乐队;招牌的左、右两侧挂吊壁,吊壁与中图之间的前后距离,形成左、右通道,供演员出入场,即上下场门。囿于历史条件,景物造形历来简陋,早期除一桌二椅、绣帐、布城之外,曾有《柴房会》、《燕青打擂》等戏中使用的“上大吊”、“打五彩”等灯彩砌末。民国初年,始有简单的布景和运用色光制造气氛的尝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使用布景和灯光造型方面有了新的发展,尤其从80年代起,布景形式开始多种多样,使演出的形式感更加鲜明。《鬼恋》(黄永碤、周扬设计)采用大面积的黑丝绒幕遮去2/3的天幕,在空出的1/3呈深蓝底色的天幕上,依稀可见富士山山头与凋零的樱花残枝。这集中地表现了夜色深沉、迷茫、压抑的悲剧基调。1995年,龙岩地区汉剧团演出的《擂皮子七七》(黄永碤设计),采用粗木条搭建、有多层演区的大型构架设在演区。这种木构架布景自始至终没有拆换或移动,然而通过灯光投射转换、光区切割,或某些小道具点缀,结合演员表演动作,创造出意蕴丰富的场景氛围或心理氛围。

闽西山歌戏的舞台美术

山歌戏舞台布景从年画、剪纸等民间艺术中吸收营养,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表现形式,夸张醒目,色彩浓艳,大都采用平面绘制,简便轻巧。如60年代演出的《补箩记》布景(陈忠民设计),采用剪纸的形式,舞台中间一个形象生动的图案式大门,紧靠大门后面竖立着一束用暗红色缎带绑着的高大稻穗,串串沉甸甸的谷穗覆盖着屋顶,两只喜鹊昂首欢歌;湛蓝色天空上飘浮着朵朵白云,呈现一派喜庆夏收的景象。又如1980年演出的《茶花娶新郎》布景(陈忠民设计),系一扇闽西山区常见的砖木结构的门楼,门上贴着大红双喜,两侧一对春联,檐角挂着一串大鞭炮,鞭炮底部引火线饰以丝穗,表现了具有闽西乡土气息的迎亲场景。连接门楼的围墙很矮,墙头蔓藤盘缠,春意盎然。透过镂空的剪纸形式的门楼和矮墙,观众可清楚地看到院子里外人物的表演。1987年,在福建省第17届戏剧会演中,山歌戏《故人》的舞美设计抽象空灵,别开生面,它采用裸露骨架的多功能平台组合不同的演出空间,立面主体造型只用几束富于弹性的白色松紧带配合演员动作,通过缠绕、绞合、垂悬、斜拉等形式特征传递人物内心复杂的情感波动。设计者着力于全剧心理空间的开拓,同时,也使现实空间与历史空间的转换过程更为自由流畅。

闽西职业技术学校管理严格不

闽西职业技术学校管理严格。严格管理可以确保学校的教学质量得到有效的监控和控制,通过规范管理流程、明确教学要求和标准,学校可以提高教学效果,确保学生得到优质的教育和培训,所以闽西职业技术学校管理严格。

闽西观音文化节在哪举行

福建举行。闽西观音文化节由福建省和龙岩市残疾人联合会主办的第六届闽西观音文化节,在定光佛信仰发源地福建省武平县客家演艺中心举行。

求闽西的民风民俗作文650字,急急急急!!

  闽西客家民俗  历史  福建客家人大量是唐宋以后陆续从河南、安徽等地迁入的,主要分布在闽西的宁化、长汀、武平、上杭、永定、龙岩、连城以及三明、清流、平和、南靖、诏安等地。客家在家族制度、婚丧喜庆、生活习惯等方面都以中原汉人风俗为基础,吸收融合多处迁移地和闽西土著的习俗,形成独特的风俗。     闽西客家人的婚礼多在夜间举行,奇特有趣。入夜,男家的迎亲队伍才能抵达女家。女方把家中灯火全部吹灭,要等男方进门用带来的灯火将女家灯火点亮,新娘才能出门。出门前新娘要站在画有八卦太极图的米筛中,脱去旧鞋换上新鞋,称“过米筛”,象征辞故土创新业。接着,新娘由父亲背出家门,上车(古时用轿)后娘家人把水泼到车上,表示“嫁出去的女,泼出去的水”,在夫家扎根。新娘上车时要放声恸哭,表示舍不得离别父母,有孝心,婚后有好运,称作“哭好命”。     不管路近路远,新娘都要在天亮前到达男家。路上还要避免和别的迎亲队伍相遇而冲喜,一旦遇上,两个新娘就要互相交换手帕以示友好。到男家后,新娘由一个多子有福气的妇人端着盛有柑桔的圆盘(寓甘甜、吉祥)牵引下车,跨过燃烧着木炭的火炉进门,以示带来兴旺。并用米筛遮其上方或踩在脚下,叫“遮米筛”,意为夫唱妇随;也有改用雨伞遮住,慢步入门。新郎新娘进入厅堂拜堂,男家便开始宴请亲朋。宴席上母舅坐在首席上位,上菜时唱道“食鸡,新郎新娘好夫妻”;“食猪心,全家结同心”;“食猪肚,子孙大起步(有出息)”等,母舅挟菜后众人才能动手。  节日  客家人岁时节令繁多,一年有大小35个,如大年初一,客家人先要祭祀祖先,再到庙堂进香,在说话做事上也有许多禁忌;初二起有“新正祭墓”的习俗,各家各户备上三牲、香烛上祖坟祭扫;初三是“穷日”,一般不出门;初五“开小正”,开始生产经营活动;初七,妇女们早出采集菠菜、芹菜、茴香、葱蒜、韭菜、芥菜、白菜等7样菜,共煮而食,以求勤劳聪明、发财得利;正月十五,庆元霄,“开大正”,各行各业全面恢复正常。此外,还有五月初七,木匠师傅纪念巧圣先师诞辰;五月十三日,经商者纪念关帝诞辰;七月七日,供奉织女“七星娘”;八月十五,中秋节妇女请“菜篮神”、扫帚神、笠神、桌神等;九月十三日,铁匠祭祀炉公先师;九月十四日,泥木匠祭祀柯叶先师,等等。     客家人非常重视聚族而居的传统。大型的、封闭式的土楼最集中地反映了他们同族聚居的特点,一般土楼的平均居住人口都有上百人。  饮食  客家食文化的一个突出特点是菜肴丰盛、浓郁,节日时特别是过春节,家家都少不了煮一大锅焖猪肉;类似的大锅菜还有酿豆腐、酸菜笋、红烧狗肉等。菜肴中多用笋,历史上客家人还研制了各式各样的干菜,如武平猪胆干、上杭萝卜干、永定菜干、连城番薯干、宁化老鼠干、长汀豆腐干、明溪肉脯干、清流辣椒干等,合称闽西“八大干”。因这些地方古属汀州,故又称“汀州八干”或“汀州八大干”。传统的民间宴席流行“八大碗”、“五大盘”。头碗菜一般都是酿豆腐,传说乾隆皇帝爱吃酿豆腐,所以这碗菜在这里被称为“皇帝菜”,身价倍增,非头碗上桌不可。     擂茶是客家的特殊饮品。据说起源于商代伊尹发明汤液后的药饮,现以客家祖地石碧一带为正宗。擂茶制作是将茶叶、曲、盐一同放入陶制的擂钵内,用樟、楠、枫、茶等树木制成的擂持擂制成茶泥,加上香料、食品,注入沸水盖好,几分钟后即可食用。配料多样,日常食品都可使用,分为荤茶、素茶、药茶、主食茶、辅食茶、自用茶、待客茶等。特点是茶味郁香,清心爽口,既是饮料,又可当饭。  音乐  一番又一番,演奏和谐盛世的欢乐,所有的苦难已从丝弦上,轻轻地拨落,而全部幸福,正从心底里,汩汩地涌出……金秋十月,闽西客家艺术团在世界文化遗产永定客家土楼“振成楼”为游客表演闽西客家十番音乐,博得游客阵阵掌声。     闽西客家十番音乐,2006年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十番”又称“客家十欢”“打十般”“十样景”“集欢”“国乐”“十班”“集番”“协番”等。之所以称为“十番”,是因为乐队演奏时使用二胡、吊规、椰胡、板胡、月琴、三弦、扬琴、琵琶、竹笛、唢呐等管弦乐器及板、堂鼓、堂锣、小钹、碰铃等打击乐器共10余件,“十”是泛指,并非一定是10人演奏10件乐器。乐队的组合,除二胡、扬琴、月琴、竹笛及小锣鼓钹等主奏乐器必须外,其余则根据乐队所拥有的掌握乐器的人才不同而有所增减,可七八人,也可十五六人。它是一种民间音乐,原用工尺谱记录,不能演唱,但可以吟诵,以行进式演奏为主,主要用于祝贺迎亲、寿宴、生日、金榜题名等喜事。     据有关史料记载,“十番”在闽西至少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主要流传于闽西客家的永定、长汀、连城、上杭、武平等县,深得群众喜爱,不论城镇和乡村,几乎都有演奏十番音乐的班社,多为业余自娱自乐的组合。革命战争年代,一批文艺工作者用“旧瓶装新酒”的形式,用闽西人民喜闻乐见的十番乐曲,填上革命新词,如广为流传的歌曲《送郎当红军》用的就是十番音乐的曲调等,用以宣传革命道理,鼓舞群众斗志,发挥了很大作用,成为我国民族民间传统文艺与革命斗争紧密结合的成功范例,也为闽西客家十番音乐增添了灿烂光辉。  服饰  客家妇女的凉帽也有1000多年的历史。这是一种独特而别致的圆形斗笠,用薄薄的蔑片或麦秆编成。斗笠的顶部缝有布块,有的还绣着花(多为梅花);边沿四周,除正面外,还垂挂着5寸来长色彩不同、折叠均匀的布。年轻未婚的姑娘们要在垂布的两端编织两条五颜六色的彩带,所以,由此就可以看出客家姑娘是否有了婆家。这种斗笠特别能遮阳,笠沿垂挂的色布和飘带还能招来丝丝微风。客家人习惯称之为“凉帽”,现在仍为永定、武平、上杭、长汀等县的许多妇女所喜欢。  (其实我是从百度百科里搜来的,希望能帮到楼主)

闽西客家有哪些特有的民俗与环境有关

闽西客家人的迎娶婚礼别有风趣。男家的迎亲队抵达女家,新娘出门站在画有八卦太极图的米筛中换上新鞋,称为“过米筛”象征留下娘家的活土(财气),到婆家去重创业。接着背出家门,上车(古时用轿)时兄弟用一碗水泼到车上,表示嫁出去的女,泼出去的水。此时,新娘放声恸哭。到达男家后,在一福命妇手捧盛着柑橘(寓甘甜,吉祥的园盘)的牵引下跨过火红的木碳炉,以示“兴旺”。入门时,新娘跨鸡而过,称“拦门鸡”。进入厅堂拜堂后,即入洞房,婚宴开始。深夜闹洞房,酣乐为止。 客家人过年春节是我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客家人过年是从农历腊月二十四开始,到正月十五,也就是说,过年是从传统的过“小年”开始。小年过后,家家户户准备年货,炒粉皮、结米糖、炸豆腐,以及购买鸡鸭鱼肉、香烛爆竹之类。此外还少不了抽出时间来打扫庭院、擦拭门窗等。到了除夕这一天,家家早早地贴上对联、年画,然后准备年夜饭。年夜饭最讲究的一道菜就是“年汤”,主要有大肉、萝卜、肉丸和菇类。吃年夜饭前要先做两件事:一是给长辈端上热气腾腾的“年汤”;二是焚香祭祀祖宗、放爆竹。尔后,一家人才团团圆圆吃年夜饭,这一餐一定要吃点饭,表示吃到了“年饭”,长了一岁。饭后,年长者会为小孩包上吉利的“压岁钱”,除夕才算过完。正月初一凌晨,男人们早早地便起来洗漱干净,然后点香、烛、放爆竹,给长辈拜年。之后,装上一盘。这一天有很多讲究,不捞饭、不扫地、不打水,更不能说不吉利的话。早餐也要吃斋,并以芹菜、豆腐为主 。给长辈拜年。之后,装上一盘。这一天有很多讲究,不捞饭、不扫地、不打水,更不能说不吉利的话。早餐也要吃斋,并以芹菜、豆腐为主,意粉皮、米糖、花生,这是一定要吃的,表示新的一年有“吃路”为勤劳致富发财。 正月初二,客家人最重要的是杀一只阉鸡,把鸡血淋在“纸钱”上,谓之“血钱”。早饭后,一家人便穿戴整齐,和家族人一起带上香烛爆竹、茶酒斋饭,上坟祭祀祖宗。祭祀完毕后,家族人便开始一家一家拜年,一边说着祝福的话,一边喝着滚烫的酒。这一天,新媳妇还要和丈夫一起赶回娘家。正月初三,客家人便开始走亲戚。 端午-祭龙舟有山有就客,有水必有“龙”。中国,被称为“龙”的国度,“龙”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大山孕育出赣江,赣江承载着客家的厚重历史。演绎客家人尊崇“龙”文化的独特民俗风情之一是“祭龙舟”。 祭龙舟”是竞龙舟的很重要仪式仪程主要有:请龙王、祭龙首、装龙舟、举龙身、舟下水、安龙头、装船舵、游江、热身、比赛等。“祭龙舟”仪式一般在江边或龙王庙前进行。这时家家户户大人、小孩穿着新衣,带着“三牲”和粽子来到现场,拜龙王、摸龙须、沾龙气。祭典隆重、庄严、热闹。锣鼓声,鞭炮声,唱和声,呐喊声,此起彼伏,场面壮观,声势撼人。龙舟游江所到之处都有乡亲摆祭品、放鞭炮、行大礼,以示恭迎和崇敬。 客家山歌 客家山歌是用客家方言吟唱的山歌,它继承了《诗经》中的传统风格,受到唐诗律绝和竹枝词的重大影响,同时又吸取了南方各地民歌的优秀成分,千百年来,广泛流传,久唱不衰客家山歌有多种唱腔,包括松口原板山歌、梅县山歌、兴宁罗岗山歌、蕉岭长潭山歌、大埔西河山歌等 客家山歌是客家人的口头文学,它富有客家人的语言特色,形成民歌中的独立一支。客家人由于所处环境的关系,终日作业于田野山岭之间,并且男女俱出,没有“男子事于外,女子事于内”的严格差别。客家人的性格,大都简朴耐劳,很少慵惰浮夸之态,保存着古代中原人的风气。这些都颇和客家山歌的产生有点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