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知

阅读 / 问答 / 标签

什么是致良知

致良知是中国明代王守仁的心学主旨。出处:《孟子·尽心上》 :“ 人之所不学而能者 ,其良能也 , 所不虑而知者 ,其良知也。”白话译文:孟子说:“人不用学习就能的,是良能;不用思考就知道的, 是良知。”解释:“良知是虚的,功夫是实的。知行合一,就是要将知识与实践、功夫与本体融为一体。良知前冠一“致”字,恰如其分、恰到好处地点出了要害。这个“一了百了”的功夫又正是活一天有一天新问题的需日新日日新的功夫。把握住良知这个根本,然后加以所向无敌的推导,便是他(王阳明)教学生的简易直接的方法。如有人用“知之匪艰,行之惟艰”这句圣训来怀疑知行合一的命题,阳明说,“良知自知,原是容易的。只是不能致那良知,便是‘知之匪艰,行之惟艰"。”还是看你心诚志坚否,人是可以成圣的,就看想不想成了。要真想成就很斗私心一闪念,时时刻刻致良知,用阳明的话说叫“随物而格”。”扩展资料现代的“致良知”人之良知是天赋本性,是作为万物之灵特有的品质。有个故事,说王阳明的一个门生在某夜抓到一个贼。讲了一大通良知的道理,却遭到贼的耻笑,说:“那你告诉我,我的良知在哪里”。阳明门生一时语塞,憋得面红耳赤。天气闷热,大汗淋漓之时,灵机一动,建议贼脱去外衣。贼还算顺从,一件件地脱,直至脱的只剩内裤,再也不肯脱了。门生问贼为何不再脱,贼面露害羞之色,门生大喊一声:“这,就是你的良知!”再坏的人也不可能良知完全泯灭,也有良知发现的时候,佛曰:“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阳明曰:“大抵学问功夫只要主意头脑是当,若主意头脑专以“致良知”为事,则凡多闻多见,莫非“致良知”之功。盖日用之间,见闻酬酢,虽千头万绪,莫非良知之发用流行,除却见闻酬酢,亦无良知可致矣。(《传习录》答欧阳崇一)”致良知的现实意义在于,在日常事务中不断地践行良知。抛开日常事务,良知就没有着力处,也就没有什么良知可致了。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致良知

致良知是什么意思

致良知是什么意思正确理解王阳明“致良知”思想的内涵王阳明的心学思想有三大命题,即“心即理”、“知行合一”和“致良知”。心即理,意即良知天赋、人性本善,无心外之理、心外之物、心外之事。但如果对此的认识只限于良知天赋,想当然以为自己是天生的圣人,便容易认情为性、恣意妄为。知行合一,意即人的道德实践应是天理良知的自然展现,任何不符合天理良知的行为皆因私欲而起,人应当时时克除私欲。知行合一,是对歪解“心即理”的后学的紧箍咒,读来朗朗上口,但容易被当成口号空喊。基于这样的担忧,王阳明晚年着重提倡“致良知”。王阳明曾说:“致良知是学问大头脑,是圣人教人第一义。致良知三字,真圣门正法眼藏。吾平生讲学,只是致良知三字。”可知,致良知既是阳明心学思想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阳明心学思想的逻辑终点。“致良知”三字,看似简单,但初学者要真正全面理解“致良知”的内涵,尤其是“致”字,却并不容易。王阳明曾说:“致知,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这里的“致”,可解释为“推广扩充到”。如人有孝心,可及于父母公婆;人有爱心,可及于他人甚至于小动物;人有进取心,可及于正当的事业乃至体育运动。从字面上来看,“致良知”是最简易的工夫。但事实上,王阳明曾指出:“人孰无良知乎,独有不能致之耳。”可见,致良知也是最难的工夫。若不肯“致”,即便良知天赋,也只是一种浪费,也只是个愚不肖。正如王阳明所说:“心之良知是谓圣。圣人之学,惟是致此良知而已。自然而致之者,圣人也;勉然而致之者,贤人也;自蔽自眛而不肯致之者,愚不肖者也。愚不肖者,虽其蔽昧之极,良知也未尝不存也。苟能致之,即与圣人无异矣。” 既然良知天赋,则圣愚的差别就在一个“致”上。普通人若能切切实实地致自己的一分良知,便离圣人近了一分,致自己的十分良知,便是十足的圣人。

致良知出自哪里

此句出自王阳明《传习录》,辩证说明“知行合一”理论。意思是:认识深刻并且能够很好落实才是真正的行动,行动过程中只有明觉、精察,才能认为认识深刻。对某事物或道理是否知道得深切是可以从行为中看出的;而行为的正确精准与否也反过来影响到对事物的理解.两者是一体的,这也是与朱熹的理学最大的不同之处。朱熹认为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就这样听上去好像很合理,对“知”、“行”没有偏重,但其实“知为先”就已经意味着以“知”引领、决定“行”,所以当时的读书人都只会说不会做,这也是阳明当时极力批评的现象.扩展资料:知行合一说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致良知,知行合一,是阳明文化的核心。明武宗正德三年(1508),心学集大成者王守仁在贵阳文明书院讲学,首次提出知行合一说。所谓 “知行合一”,不是一般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因此,知行关系,也就是指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践履的关系,也包括一些思想意念和实际行动的关系。王守仁的“知行合一”思想包括以下两层意思。1、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王守仁认为知行是一回事,不能分为“两截”。“知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工夫”。从道德教育上看,王守仁极力反对道德教育上的知行脱节及“知而不行”,突出地把一切道德归之于个体的自觉行动,这是有积极意义的。因为从道德教育上看,道德意识离不开道德行为,道德行为也离不开道德意识。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不能算真知。道德认识和道德意识必然表现为道德行为,如果不去行动,不能算是真知。王守仁认为:良知,无不行,而自觉的行,也就是知。这无疑是有其深刻之处的。2、以知为行,知决定行。王守仁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意思是说,道德是人行为的指导思想,按照道德的要求去行动是达到"良知"的工夫。在道德指导下产生的意念活动是行为的开始,符合道德规范要求的行为是 “良知”的完成。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知行合一

致良知是什么意思

“致良知”是指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就是要知道什么是善恶、美丑、好坏等。“知行合一”是指用正确的价值观指导实践。

致良知什么意思

致良知即是在实际行动中实现良知,知行合一。致良知是中国明代王守仁的心学主旨,王守仁认为,“致知”就是致吾心内在的良知,这里所说的“良知”,既是道德意识,也指最高本体,他认为,良知人人具有,个个自足,是一种不假外力的内在力量,“致良知”就是将良知推广扩充到事事物物。“致”本身即是兼知兼歼则乱行的过程,因而也就是自觉之知与推致知行合一的过程,“致良知”也就是知行合一,“良知”是“知是知非”的“知”,“致”是在事上磨炼,见诸客观实际,“致良知”即是在实际行动中实现良知,知行合一,“致良知”是王守仁心学的本体论与修养论直接统一的表现。人物介绍王守仁,幼名云,字伯安,汉族,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余姚市)人,生于明宪宗成化8年(1472年10月31日),卒于明世宗嘉靖7年(1529年1月9日),因为曾经筑室于会稽氏档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封新建伯,谥文成,人称王阳明。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非但精通儒家、佛家、道家,而且能够统军征战,是中国历史盯指上罕见的全能大儒。官至南京兵部尚书、南京都察院左都御史,因平定宸濠之乱等军功而被封为新建伯,隆庆年间追封侯爵,王阳明不仅是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一生事功也是赫赫有名,故称之为“真三不朽”。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致良知

致良知的解释致良知的解释是什么

致良知的词语解释是:在实际行动中实现良知,知行合一。致良知的词语解释是:在实际行动中实现良知,知行合一结构是:致(左右结构)良(上下结构)知(左右结构)注音是:ㄓ_ㄌ一ㄤ_ㄓ拼音是:zhìliángzhī。致良知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一、引证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⒈本指一种天赋的道德意识。明王守仁提出“致良知”的道德修养方法。认为良知即天理,存在于人的本体中。人们只要推极良知于客观事物,则一切行为活动就自然合乎理,即自然合乎封建伦理道德的标准。王守仁也将这种“致良知”的功夫叫做“致知格物”。本指一种天赋的道德意识。明王守仁提出“致良知”的道德修养方法。认为良知即天理,存在于人的本体中。人们只要推极良知于客观事物,则一切行为活动就自然合乎理,即自然合乎封建伦理道德的标准。王守仁也将这种“致良知”的功夫叫做“致知格物”。引良知。语出《孟子·尽心上》:“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二、网络解释致良知致良知是中国明代王守仁的心学主旨。语出《孟子·尽心上》:“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大学》有“致知在格物”语。王守仁认为,“致知”就是致吾心内在的良知。这里所说的“良知”,既是道德意识,也指最高本体。他认为,良知人人具有,个个自足,是一种不假外力的内在力量。“致良知”就是将良知推广扩充到事事物物。“致”本身即是兼知兼行的过程,因而也就是自觉之知与推致知行合一的过程,“致良知”也就是知行合一。“良知”是“知是知非”的“知”,“致”是在事上磨炼,见诸客观实际。“致良知”即是在实际行动中实现良知,知行合一。“致良知”是王守仁心学的本体论与修养论直接统一的表现关于致良知的成语格物致知关于致良知的词语良家子良弓无改良师益友良莠不一良辰吉日天假良缘良工苦心三致志格物致知致知格物关于致良知的造句1、阳明学的真精神在阳明,而阳明根本精神在“致良知”。2、《大学》之三纲领八条目最终归于致良知。3、如果没有“良知”与“致良知”则外部世界就没有意义。4、其哲学思想贯通综合王阳明的“致良知之学”与王心斋“格物之学”,提出“诚意修身说”;5、第二部分:王阳明认识论思想的内容——“致良知”,包括认识的来源和标准、主客体关系、认识过程、认识与实践。点此查看更多关于致良知的详细信息

如何提升公民的责任意识和道德良知

首先,要深化对公民道德教育和建设重要性的认识。道德是人类文明标志,道德教育与建设可以使人性得以提升。自律,是人的道德情操、意志品质不断充实和完善的过程,是人格力量不断积聚的过程,是内心世界不断升华的过程。它不是一时一地的短期行为,而是相伴人的一生;它需要点点滴滴的积累,千锤百炼,不可能一蹴而就。自律虽无捷径可走,但有规律可循。首要的一条,就是应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打好自律的基础。强调社会成员要自律的思想。即通过道德修养和自我完善,来正确处理人与社会的关系。 其次,要加强自律的主动性和自觉性。道德对人的行为的规范,主要通过强化道德自律意识,由人们内心的义务感、责任感、荣誉感来实现。人的道德品质的养成固然要受到外来因素的影响,但自律毕竟是强调自我教育、自我改造、自我完善的一种精神活动。光看社会上的消极现象,只能使自己变得消极,放松自律的要求;不注意从一点一滴平常小事做起,不为社会尽到相应的义务,对家庭、社会、国家不负责任,没有知善知恶的荣辱观念,“大善”难成而“大恶”将至。这说明,自律需要的是主动性、自觉性,是“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的强烈的内心驱动。在我国,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不同群体、不同行业、不同地域间的差异和矛盾错综复杂,公民道德教育和建设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繁重。当前,市场经济对人们道德面貌的积极影响和负面影响集中反映在人们对利益关系的看法上。我认为,市场经济作为一种价值活动,它的运作要有自己的道德基础。它要求每一个经济活动参与者具备与之相适应的个体道德素养,承担一定的道德责任和义务,遵循一定的道德规范。 其三,在要求公民提高道德自律意识的同时,也需要加强他律。自律、他律,虽然有不同的内涵和诠释,但它们之间也有一定的联系,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他律,这里主要是指公民接受国家法律法规、组织的监督以及公民之间的相互监督。这种监督是社会政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是保障公民道德不失规范,不犯错误或少犯错误所必须的。宪法赋予了公民民主监督的权利,对担任党政领导职务的公民来说,既有监督的权利,也有接受监督的义务,既是监督者,又是被监督对象。因此,在行使监督权利的同时,要树立自觉接受组织和人民群众监督的观念,欢迎来自各方面的批评和建议。由于我们的监督体系和监督制度还不够完善,少数缺乏自律、自觉性的干部,干起了权钱交易和其他违纪违法的事情,教训十分深刻和沉痛,就是说,完全靠自律不能解决问题,还需要有严格的管理和监督,即他律。健全制度,严格管理,强化监督机制,是预防公民、特别是手中握有一定实权的干部违纪违法的第二道防线。对于那些不自律,又不接受他律,自己既不学习又不接受组织的教育,自身有病又讳疾忌医的人,终将会走向反面,甚至受到法律的制裁。

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是什么意思?

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是王阳明思想体系中的三个核心概念。心即理:这是王阳明思想中的本体论,意为人的心灵是宇宙真理的根源,人的认知和行动都源于内心的指导。知行合一:这是王阳明思想中的认识论,意为人的认知和行动是密不可分的,一个人对事物的理解将直接影响他的行为。致良知:这是王阳明思想中的方法论,意为通过恢复内心的良知来拯救社会。他认为,每个人内心都有一份天然的良知,只要充分发掘并遵循它,就能实现道德和行为的提升。总的来说,王阳明认为人的内心是指导人行为和认知的根源,而知行合一则是这种内心的具体表现。同时,他主张通过恢复内心的良知来拯救社会,这就是他的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的思想体系。

"致良知"和“知行合一”是什么意思

致良知:获得真确的知识;知行合一:知识和实践合二为一。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实事求是。
 首页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