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札记

阅读 / 问答 / 标签

如何写教学札记?

“教学札记”写什么呢?许多教师都觉得无从下笔.其实,可写的内容很多. (一)教学中的疏漏、错误.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课堂上,教师难免出现疏漏、错误.如果不及时更正、补充,就不能使学生对知识有正确的把握.上《可爱的草塘》一课,文中有这样一句话“跳进没膝盖深的水里.”读到这句,学生发生了争论.有人认为该读mò,有人认为该读méi.我一时也疑惑了,宣布两种读音都可以.课后查阅辞海,发现“膝盖”指一个关节位置,说“没méi膝盖大”可以,说“没méi膝盖深”不太合理.而“没mò膝盖深”,意指水深淹没膝盖,比较合适.第二节课,我对学生作了说明.学生都准确掌握了“mò”、“méi”的用法. (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学以致用”是学习的根本目的之一.学生通过课堂学习,不仅要掌握知识,更要发展运用知识的技能.笔者上完《分数乘除复合应用题》一课后,批阅学生作业,发现不少学生对本课知识掌握不好,分不清何时用乘,何时用除.笔者反思教学过程,发现,课堂上,没有在引导学生找准单位“1”,并判断单位“1”是否已知,从而选用计算方法这一环节上下工夫,导致学生对算理模糊不清.课后,笔者利用时间加强了分析与训练,学生作业大有好转. (三)重点、难点把握如何. 课堂教学如无重点,无主次,从头解说到尾,教学效率自然低下,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也累.但是,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并非易事.在教学《穷人》一课时,笔者抓住“桑娜”将孩子抱回家后等待丈夫回家时矛盾心理这段描写,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让学生体会桑娜善良的心灵.但学生对人物内心反复斗争的矛盾心理理解始终不到位,读起来也显得干巴巴的.课后,笔者在札记中写到:“只有让学生设身处地,考虑桑娜当时的处境,才能真正体会人物的内心.”放学后,我布置学生具体描写桑娜当时的心理活动.学生写得都不错,例如一个学生写到:“要是我不把这两个孩子抱回家,他们就会活活饿死.我怎能见死不救呢?可是,我自己已经有五个孩子了.丈夫整天在海上打渔,还只能勉强度日.再加上这两个孩子,怎么活下去呢?这几年,丈夫身体越来越差.如果他知道我把他们抱回来,一定不同意.说不定,他会大发脾气.也许他还会揍我呢.可是任由孩子们饿死,那怎么忍心呢?不管了,先抱回来,慢慢想办法吧!”第二天,学生们再读文中的描写,感情很到位,对人物的理解也更深入. (四)教学方法合理与否.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学方法用得好,能促进教学任务顺利完成;用得不好,适得其反.教《草船借箭》时,笔者参考优秀教案,搞课本剧表演.由于学生缺少训练,又未能掌握人物特点,课堂上嘻嘻哈哈,弄巧成拙.课后,笔者总结:只有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选择合适的教学形式,才能取得满意效果.后来,笔者上《将相和》,又尝试了课本剧,但由于课前指导得力,学生对课文内容理解到位,效果就大相径庭. (五)处理问题是否得当. 善于运用教育机智,恰当处理课堂上出现的问题,变不利为有利,能真正体现一个教师的教学艺术,上《跳水》一课,笔者问学生:“孩子站在桅杆顶端最高的横木上,他怕不怕?”有的学生答:“怕!”有的则答:“不怕!”我不慌不忙的问:“如果你站在这么高的地方,怕吗?”多数同学齐声答:“怕!”偏有一个高声叫到:“不怕!”我不满的看了他一眼,打了个比方:“假如在教学楼之间搭一根又细又滑的木板,你敢过去吗?”“敢!有什么不敢?”他又嚷到.我不耐烦的说了一句:“那就下课试试!”学生低下头,课又照常上下去.下课后,坐下来想想,自己处理得极为不妥.《跳水》一课教育学生遇事要冷静分析、处理,可我自己却没做到.其实,当时我可以表扬该学生勇敢,再让他找找文中有关句子,想想“孩子”是否也如此勇敢,问题不就解决了. “教而不思则殆!”愿反思融入每位教师的“教学札记”.

她得到幸福了吗?——《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札记(二

今天,还在学习《卖火柴的小女孩》。紧接着昨天的教学流程,这节课我引导学生阅读的关键词是:幸福!我先让学生从文本中寻找到小女孩想象中的几次幸福,在读读品品中,读出她的温暖、温饱、温馨及被爱的幸福。让想象的幸福之美与现实的残酷之冷进行互文朗读。读着读着,学生就有发现了:石:安徒生在写小女孩四次想象的时候,都是先写擦着火柴,再写想象,最后写幻想破灭后的痛苦。师:真好!你发现作者写作的奥秘。苏:我还发现,小女孩的每一次幸福都是跟她现实有关的。她饥饿,所以她想到烤鹅;她寒冷,所以想到火炉;她没有人爱,所以想到奶奶。齐:想象的越美好,说明她在现实中活得越痛苦!……学生的交流还在继续着。课已经接近尾声了!此时,我又抛出了一个问题:那么,你们认为,小女孩最终得到幸福了吗?请你静静地思考,可以从文章中找到证据。教室里陷入了一片沉静。许久,一只小手举起来了:缪:我不同意叶的看法。我觉得她得到幸福了。郑渊洁说过,人世的幸福,不在于物质的满足,而在于精神的享受。虽然小女孩只是在想象中得到幸福,但是,至少她得到了,而且是在美好的想象中离开人世的。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说,“小女孩坐在墙角里,两腮通红,嘴上带着微笑。”她是带着微笑离开的,也是满足地离开的。徐:我不同意缪的看法。虽然小女孩在想象中得到了满足,但是这种想象的幸福是短暂的,是转瞬即逝的。每一次的想象越美好,说明现实生活越寒冷,想要得到的幸福就越难得到。课文中不是也说,“她死了,在旧年的大年夜冻死了。”为什么在这里作者要在美丽的微笑后面强调她死了呢?其实就是想告诉我们,虽然带着微笑死去的,但是却是在节日里死去,因此,我认为她没有得到幸福。章:我也同意徐俊的观点。梁老师说过,越是美的东西被毁灭了,越是让人感到深深的遗憾。所以,就算小女孩微笑着死去了,但也是没有得到幸福的。雷:我不同意你们的观点。我觉得小女孩最后得到幸福了。课文的最后一句说,“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的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我认为,这里的第一个幸福是指她在想象中得到的温暖、温饱、温馨、被爱的幸福。而第二个幸福是指她离开了这个饥饿、寒冷、痛苦的世界。她解脱了,所以,她得到了幸福。苏:我也觉得小女孩最终得到了幸福。我们读过课文都知道,在现实中,小女孩没有被爱,在大年夜还要赤着脚,又冷又饿,这还不算。她的心灵也是很冷的。与其这样的活着,不如在想象中得到片刻的温暖,那也是幸福的。小女孩在临死前都得到了。曾:我觉得是人要学会同情,学会爱,爱像小女孩这样被穷困生活所折磨的人。林:人要善良,要用爱去关注这个世界。师:是呀,这就是安徒生童话。曾经有人在读过这个童话之后,这样说过:在安徒生的童话世界里,虽然他并不经常给你一个甜蜜蜜的大团圆,但掩卷之后,我们觉得他的童话世界仍然充满善良和爱,充满了感动和爱。还有一个叫刘倩倩的小朋友,在读了这个童话中,写下了这首诗。最后,我还设计了一个写话练习,让学生写写最想对小女孩说的话。

教学札记——文本细读《匆匆》

近代著名学者朱自清的《匆匆》是一篇经典之作,对时间流逝匆匆的思考影响了几代人。 文章开篇以排比句的手法提出问题:时间一去不复返。第二自然段作者用自己已过去了的八千多个日子继续阐述时间“一去不复返”的特点。这一自然段作者运用新奇独特的比喻,把自己过去的八千多个日子比作针尖上的一滴水,时间的流比作成大海。 第三自然段用具体事例说明“时间一去不复返”的特点:洗手、吃饭、默思。本段运用拟人、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把时间的稍纵即逝写得形象、生动、贴近实际。 第四自然段作者又用自己已过去的八千个日子作为例子,继续说明“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最后作者首尾呼应,继续提问:“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通篇基调并非怅惘、颓唐,而是健康向上的,作者绝不是伤春悲秋,而是对时代的感受,从“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可以看出。

三下《放飞蜻蜓》教学札记

  对于陶行知先生我并不陌生,早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我们扬中也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学陶活动,晓庄师范的汤翠英老师曾应邀赴扬作巡回报告,作为学陶的一名积极分子,我也曾以空前的热情投入到此项活动中去。那时候,先生的一些经典论述我们大多能出口成诵。什么《小孩不小歌》等等学生们也是会背的,那时候如果有学生打架,往往老师还没去处理,早就有三五学生围上前去,背起“你打我,我打你,打来打去借别人的手打自己;你骂我,我骂你,骂来骂去,借别人的嘴来骂自己。”也曾到晓庄去参观陶行知纪念馆,在先生的手记前驻足良久。先生的思想深深地影响了我。   这次教《放飞蜻蜓》一课,我以为应该很好地让学生了解陶先生其人其事。因为,陶先生的塑像就矗立在我校附近的尊师广场上,每天,他都深情地眺望学生走进校园。   对于这课的教学重难点,老师们意见并不统一,大多是将“了解蜻蜓的知识,懂得蜻蜓是益虫,增强保护动物的意识”作为重难点。我并不赞同这个观点。尽管教参上有这样的建议,尽管在本单元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等是训练重点,但我细读课文后仍觉得将这作为教学的重难点并不妥。   我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确定为:“1、细读课文,了解蜻蜓的知识,懂得蜻蜓是益虫;能用上课文中的有关语句和自己搜集到的资料介绍蜻蜓,从而增强保护动物的意识,激发探究有关动物的科学知识的兴趣。2、抓住描写陶行知先生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体会陶先生对学生充满爱心,循循善诱的特点。”   为什么要确定这样的重难点?我以为还要从课文中来说。课文讲的是陶先生发现一群孩子在捉蜻蜓,他没有呵斥,没有批评,而是因势利导,跟学生讲起了蜻蜓的有关知识,教育孩子懂得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让学生自觉自愿地放飞了蜻蜓。陶先生的教育艺术由此可见一斑。大量的.篇幅描写了先生的音容笑貌,学生抓住有关语句就能体会先生的为人,教学时为何要放弃这样的一个认识先生、走进先生的良好契机呢?   至于了解关于蜻蜓的知识,我以为并不难,学生只要读读课文就能说出来,但仅限于了解还远远不够,学会整合书本资源和课前搜集到的资料,用自己的话来介绍蜻蜓才是重难点。   在课上,我跟孩子们一同探究着,感悟着先生的亲切的态度,启发引导的巧妙。学生们喜欢上了这位离他们原先较遥远的先生。可亲可敬的陶先生就这样走进了学生们心间。我也在努力学习着先生,当他们在读课文准备介绍蜻蜓时,我在学生的座位间穿梭着,倾听着,启发着,点拨着。课上,学生们眉飞色舞地介绍着蜻蜓,那些数字,那些小故事在他们的唇间动情地倾吐着,我知道,课文的重难点他们已经大多掌握了。   临下课时,我问孩子们学完了这一课有什么收获,学生们谈了许多,有说关于蜻蜓的,有说关于先生的,有说要保护动物的等等,看来他们的收获还真不少。我建议他们课后再去找一找关于陶先生的资料,相信他们一定会更好地了解先生,从先生教育学生的一个个小故事中得到启发。而我,则从这节课中更好地明白了:“小孩并不小!谁若说小孩小,他比小孩还要小!(陶先生曾讲过的大意。)他们关于蜻蜓的知识其实并不比我们做老师的少!走进新课程,我们为师者首先应是一个善于学习者,向书本学习,更新理念;向学生学习,做平等中的首席;向同行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从陶先生身上我又一次明白了教育的真谛:真正的教育不是告诉,而是启发与诱导!

教学反思与教学札记的区别?

札记是指读书时摘记的要点和心得;教学札记则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教育教学现象中的值得研究的、焦点的、或需要总结的、以及困惑的不能及时解决的等问题的一种反思记录或有关教育学理论的学习摘记。所谓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教学反思一直以来是教师提高个人业务水平的一种有效手段,教育上有成就的大家一直非常重视之。现在很多教师会从自己的教育实践中来反观自己的得失,通过教育案例、教育故事、或教育心得等来提高教学反思的质量。

二年级语文《树上的橘子》教学札记

  自教材改版以来,我不止一次听孩子们说:“老师,我真喜欢咱们的课文,里面不光有吸引人的小故事,还有美丽的插图,真好!”我知道孩子们是被书中的故事吸引的。   他们在慢慢长大,学着自己去读一个又一个动人的故事。这些故事宛如徐徐吹来的清风,让孩子们的心灵之弦为之颤动,智慧与道理变成一个个可爱的小精灵,慢慢融化在他们的心里。   在讲《树上的"橘子》一文时,我提前准备了一些学习道具,也让孩子们作了准备。“老师,您看,这是我们家种的一盆橘子树,一个个小橘子就像一个个小灯笼!”“真棒!孩子!而且你知道吗?刚刚你无意之中还说了一个优美的比喻,把橘子比作小灯笼,你真棒!”孩子听到我的话,高兴地笑了起来,有了这盆树,再加上我的精心准备,这节课我上得非常成功。   在讲的过程中,孩子们全神贯注,很用心,当讲到“女孩子看到满目鲜绿时,眼睛发亮;看到盆景时,发出了欢呼!”时,我灵机一动:“孩子们,请你们告诉老师,什么叫做‘眼睛发亮"?试着做一做!“只见52名学生,不约而同地做出了同样的动作。“惊呆了!”看到孩子们都已经进入到课文中去了,我由衷地高兴。到最后,“橘子被摘下后,女孩儿眼里的神采消失了。”我又随机说道:“当女孩子由‘眼睛发亮"到失去神采,你们做一做,应该是什么样呢?”孩子们又不约而同地做,像泄了气的气球,焉了下来,低下了头!”   这节课的成功之处在于,孩子们抓住了文中女孩们的心情,并且能随着她们的心情起落有致,让孩子们感受到的是三个女孩儿对橘子,对橘子树的喜爱和对生命的珍惜,同时,也有对橘子离开富有生机与活力的橘子树的无奈和失落!

五下《埃及的金字塔》教学札记

  《埃及的金字塔》是一篇说明文,课文着重介绍了埃及金字塔的形状及其建筑历史,写出了外观宏伟、结构精巧的特点以及建造金字塔所采用的办法,赞美了古埃及劳动人民杰出的智慧。整篇文章共6个自然段,分成四部分,条理清楚,语言平实,描写细致。其中第二部分介绍了埃及金字塔的历史形成过程及其外观和结构特点是全文的重点内容。   如何抓住课文的要点,引导学生读懂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并在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在阅读和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进行思想情感的激发。得益于去年听了管建刚校长的《海洋――21世纪的希望》,颇受启发,设计了下面的教学过程,通过实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在了解了金字塔的历史形成过程以后,我把教学的重点落在课文的第三自然段――金字塔的构造特点。   1、学生自由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出示下面的填空:   金字塔是古埃及(),现存的70多座金字塔中,最大的是()   这座金字塔高()米,底座周长()米,塔身由()块石头砌成,这些石块平均重()吨。石块之间砌合得()。   2、指名朗读课文。   3、根据刚才的读课文,完成上面的填空,交流。   (采用先是指名口头表述说,然后再由小组说,最后齐说等不同形式的说话训练,达到帮助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并且进行语言的训练。)   4、这一段内容中,那些写出了金字塔的宏伟,那些写出了金字塔的`精巧?   (生交流)   5、师:课文并不是仅仅用了一些数字来说明这一切的,你能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补充说明吗?   (1)学生小声轻声地自言自语   (2)指名进行口头表述。   反思: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进行具体的表述。学生说的过程,也是读课文,背课文的过程,通过反复的说,自然也就能体会课文中的描写的具体形象直观。   通过设计这样的填空的练习,让学生进行说话,不但引导学生理解了课文的内容,感受到了金字塔的宏伟与精巧,同时也感受到了古埃及劳动人民勤劳和智慧。通过不断完善的语言表述,通过指名说,小组说,齐说等多种形式的说话训练,也有效地提高语言表述能力。从整个课堂教学现场情况可以看出,几乎所有的同学都参与到了课堂教学过程中去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都十分高,课堂教学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如何写教学札记?

“教学札记”写什么呢?许多教师都觉得无从下笔.其实,可写的内容很多. (一)教学中的疏漏、错误.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课堂上,教师难免出现疏漏、错误.如果不及时更正、补充,就不能使学生对知识有正确的把握.上《可爱的草塘》一课,文中有这样一句话“跳进没膝盖深的水里.”读到这句,学生发生了争论.有人认为该读mò,有人认为该读méi.我一时也疑惑了,宣布两种读音都可以.课后查阅辞海,发现“膝盖”指一个关节位置,说“没méi膝盖大”可以,说“没méi膝盖深”不太合理.而“没mò膝盖深”,意指水深淹没膝盖,比较合适.第二节课,我对学生作了说明.学生都准确掌握了“mò”、“méi”的用法. (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学以致用”是学习的根本目的之一.学生通过课堂学习,不仅要掌握知识,更要发展运用知识的技能.笔者上完《分数乘除复合应用题》一课后,批阅学生作业,发现不少学生对本课知识掌握不好,分不清何时用乘,何时用除.笔者反思教学过程,发现,课堂上,没有在引导学生找准单位“1”,并判断单位“1”是否已知,从而选用计算方法这一环节上下工夫,导致学生对算理模糊不清.课后,笔者利用时间加强了分析与训练,学生作业大有好转. (三)重点、难点把握如何. 课堂教学如无重点,无主次,从头解说到尾,教学效率自然低下,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也累.但是,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并非易事.在教学《穷人》一课时,笔者抓住“桑娜”将孩子抱回家后等待丈夫回家时矛盾心理这段描写,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让学生体会桑娜善良的心灵.但学生对人物内心反复斗争的矛盾心理理解始终不到位,读起来也显得干巴巴的.课后,笔者在札记中写到:“只有让学生设身处地,考虑桑娜当时的处境,才能真正体会人物的内心.”放学后,我布置学生具体描写桑娜当时的心理活动.学生写得都不错,例如一个学生写到:“要是我不把这两个孩子抱回家,他们就会活活饿死.我怎能见死不救呢?可是,我自己已经有五个孩子了.丈夫整天在海上打渔,还只能勉强度日.再加上这两个孩子,怎么活下去呢?这几年,丈夫身体越来越差.如果他知道我把他们抱回来,一定不同意.说不定,他会大发脾气.也许他还会揍我呢.可是任由孩子们饿死,那怎么忍心呢?不管了,先抱回来,慢慢想办法吧!”第二天,学生们再读文中的描写,感情很到位,对人物的理解也更深入. (四)教学方法合理与否.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学方法用得好,能促进教学任务顺利完成;用得不好,适得其反.教《草船借箭》时,笔者参考优秀教案,搞课本剧表演.由于学生缺少训练,又未能掌握人物特点,课堂上嘻嘻哈哈,弄巧成拙.课后,笔者总结:只有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选择合适的教学形式,才能取得满意效果.后来,笔者上《将相和》,又尝试了课本剧,但由于课前指导得力,学生对课文内容理解到位,效果就大相径庭. (五)处理问题是否得当. 善于运用教育机智,恰当处理课堂上出现的问题,变不利为有利,能真正体现一个教师的教学艺术,上《跳水》一课,笔者问学生:“孩子站在桅杆顶端最高的横木上,他怕不怕?”有的学生答:“怕!”有的则答:“不怕!”我不慌不忙的问:“如果你站在这么高的地方,怕吗?”多数同学齐声答:“怕!”偏有一个高声叫到:“不怕!”我不满的看了他一眼,打了个比方:“假如在教学楼之间搭一根又细又滑的木板,你敢过去吗?”“敢!有什么不敢?”他又嚷到.我不耐烦的说了一句:“那就下课试试!”学生低下头,课又照常上下去.下课后,坐下来想想,自己处理得极为不妥.《跳水》一课教育学生遇事要冷静分析、处理,可我自己却没做到.其实,当时我可以表扬该学生勇敢,再让他找找文中有关句子,想想“孩子”是否也如此勇敢,问题不就解决了. “教而不思则殆!”愿反思融入每位教师的“教学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