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纳总结

阅读 / 问答 / 标签

归纳总结是什么意思?

就是把前面的内容概括一下,主要内容是什么,你知道了什么

论文的归纳总结法的具体解释

论文的解释 [thesis;treatise;dissertation;article;commentary] 讨论 或 研究 某种 问题 的 文章 学术论文 详细解释 (1).评论文人及其文章。 三国 魏 曹丕 有 《典论·论文》 。亦泛指谈论文章。 唐 杜甫 《春日忆李白》 诗:“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清 叶廷琯 《鸥陂渔话·范石夫朋旧尺牍跋语》 :“斋中有联云:心为论文合,眉因劝善开。”绍剧 《龙虎斗》 第三场:“[ 施氏 唱]莫道女子无见识。[ 秀英 唱]也曾习武共论文。” (2).讨论、研究某种问题的文章。 郭沫若 《苏联纪行· 六月 二十九日》 :“他在研究‘ 孙中山 的外交政策", 准备 作为考副 博士 的论文,不久便要提出了。” 王西彦 《病人》 :“他宣布说,最近他正在搜集材料,准备写一篇叙述 中国 知识 分子的 斗争 历史的论文。” 词语分解 论的解释 论 (论) ù 分析 判断 事物的 道理 :论断。论点。论辩。论据。论者。 议论 。讨论。辩论。 分析阐明事物道理的文章、理论和言论:理论。舆论。专论。社论。 学说,有系统的主张:系统论。 看待:一概而论。 衡量 文的解释 文 é 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灿若 文锦 。 刺画花纹:文身。 记录语言的符号:文字。文盲。以文害辞。 用文字记下来以及与之有关的:文凭。文艺。文体。文典。文苑。文献(指有历史 价值 和参考价值的图书资

论文归纳总结法怎么表述

论文归纳总结法表述如下:1、理论价值:研究成果解释了哪些问题以及反映了哪些原理等。2、实际价值:实际应用中所发挥的作用及其意义。3、同已有的研究成果相对比,有哪些优劣、异同,做出了哪些发展改进。4、研究中存在的、尚未解决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与展望。归纳整合:对正文重点部分进行概括分析且突出作者的观点。趋势展望:在研究成果上,对价值、意义等方面引申出该成果未来发展的趋势,体现其生命力。5、事实对比:将本文主张与结论与事实作对比行程的结论。补充说明:对正文观点结论做更加深入的解释说明,使其观点更加清晰明了。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因特网的迅猛发展,网上查询、检索和下载专业数据已成为当前科技信息情报检索的重要手段,对于网上各类全文数据库或文摘数据库,论文摘要的索引是读者检索文献的重要工具,为科技情报文献检索数据库的建设和维护提供方便。摘要是对论文综合的介绍,使人了解论文阐述的主要内容。论文发表后,文摘杂志或各种数据库对摘要可以不作修改或稍作修改而直接利用,让读者尽快了解论文的主要内容,以补充题名的不足,从而避免他人编写摘要可能产生的误解、欠缺甚至错误。撰写摘要注意事项:1、不得简单重复题名中已有的信息,忌讳把引言中出现的内容写入摘要,不要照搬论文正文中的小标题(目录)或论文结论部分的文字,也不要诠释论文内容。2、尽量采用文字叙述,不要将文中的数据罗列在摘要中;文字要简洁,应排除本学科领域已成为常识的内容,应删除无意义的或不必要的字眼;内容不宜展开论证说明,不要列举例证,不介绍研究过程。3、摘要的内容必须完整,不能把论文中所阐述的主要内容(或观点)遗漏,应写成一篇可以独立使用的短文。4、摘要一般不分段,切忌以条列式书写法。陈述要客观,对研究过程、方法和成果等不宜作主观评价,也不宜与别人的研究作对比说明。

四年级下册数学归纳总结

1.四则运算2.观察物体3.运算法则4.小数的性质5.三角形的知识6.小数的加减运算7.轴对称和平移8.鸡兔同笼问题

小学生作文:竞争“四好学生”归纳总结(300)字

总结 时光如逝,岁月如流,一转眼的时光,1年的学习生活已经过去了.,在小五学年的学期末,特写此文以总结一学期的学习好与坏.期末考试的好与坏都看这一年的努力多少,我这一学期的表现都会在这里展现. 这一年来.在老师和同学们关心、帮助下,通过自身不断努力,各方面均取得一定的进步。 在同学之间的互相学习中,体会到了知识就是人的力量源泉,没有专业知识、专业技巧,什么成功都不会与你相约,只有真正的掌握了解所学的东西才能便于日后面对社会的种种问题。对于现金社会,我要不断的充实自己,完善自己,使自己能够成为适应这个社会的专业人才, 将来如果社会给我机会的时候,我就能以我的所学完完全全的融会到往后的工作当中去, 所以现在属于我们的知识储备期。曾经有位老师跟我们说过:人的机遇难求, 当机遇来的时候就要好好的抓住它,当时如果你没有驾驭它的能力, 你还是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它从你的身边溜走,而无可奈何,与其到时后悔, 不如现在好好储备自己的知识量,时刻准备着,等待着机会的到来。…… 总结现在有以下几点: 第一,学习态度比较端正。能够做到上课认真听讲,不与同学交头接耳,不做小动作,自觉遵守课堂纪律;对老师布置的课堂作业,能够当堂完成;对不懂的问题,主动和同学商量,或者向老师请教。 第二,改进了学习方法。为了改进学习方法,我给自己订了一个学习计划: (1)做好课前预习。也就是要挤出时间,把老师还没有讲过的内容先看一遍。尤其是语文课,要先把生字认会,把课文读熟;对课文要能分清层次,说出段意,正确理解课文内容。 (2)上课要积极发言。对于没有听懂的问题,要敢于举手提问。 (3)每天的家庭作业,做完后先让家长检查一遍,把做错了的和不会做的,让家长讲一讲,把以前做错了的题目,经常拿出来看一看,复习复习。 (4)要多读一些课外书。每天中午吃完饭,看半个小时课外书;每天晚上做完作业,只要有时间,再看几篇作文。 第三,每天回家我就先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然后完成妈妈布置的作业,做完作业,看一些课外书。虽然我每天这样学习,但月考时,我的成绩却不很理想。 最后一次月考后,在老师和爸爸、妈妈的帮助下,我对自己的学习进行了认真总结,从中悟出了不少好的学习方法。 我有个不足的地方。就是有时听老师布置作业时不够专心,总是一只耳朵进,一只耳朵出,回到家里糊里糊涂,只好打电话问同学了。 在新的学期,我要发扬成绩,改正错误,更加刻苦努力、一丝不苟的学习,争取每门功课都能取得好的成绩,当一个名副其实的好学生。同学,关心集体,尊敬老师,经常帮老师干活,且帮助集体做事.

谁能把人教版初中语文古诗文名句归纳总结一下

人教版初中中考必背古诗词一.七年级上册 (一)、课内古诗背诵 【观沧海】(曹操u2022东汉)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次北固山下】(王湾u2022唐)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u2022唐)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天净沙u2022秋思】(马致远u2022元)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一)、课外古诗词背诵 【龟虽寿】(曹操)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螣 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u2022唐)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 【夜雨寄北】(李商隐u2022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泊秦淮】(杜牧u2022唐)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浣溪沙】(晏殊u2022宋)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观书有感】(朱熹u2022南宋)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二.七年级下册 (一).课内古代诗歌 【木兰诗】(北朝民歌)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一)、课外古诗词背诵 【滁州西涧】(韦应物u2022唐)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 (一)课内古诗 【望 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春 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石 壕 吏】(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归园田居 (其三)】(陶渊明u2022东晋)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使至塞上】(王维u2022唐)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四.八年级下册 (一)课内部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u2022唐)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赤壁】(杜牧u2022唐)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过零丁洋】(文天祥u2022明)辛苦遭逢起一经, 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水调歌头】(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山坡羊u2022潼关怀古】(张养浩u2022元)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饮酒(其五)】(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行路难】(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 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 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 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 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 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 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u2022唐)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己亥杂诗】(龚自珍u2022清)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一)课外部分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u2022唐)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相见欢】(李煜u2022五代南唐)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五.九年级上册 (一)、课内古诗词 【望江南】(温庭筠u2022宋)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 断白苹洲. 【渔家傲 u2022秋思】(范仲淹u2022北宋)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江城子u2022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 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 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武陵春】(李清照u2022南宋)风住尘香花已尽, 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 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破阵子u2022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一)课外古诗词 【观刈麦】(白居易u2022唐)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商山早行】(温庭筠)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照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六.九年级下册 (一)课内古诗 【关雎】(诗经)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蒹葭】(诗经)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一)课外古诗词 【雁门太守行】(李贺u2022唐)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古文《曹刿论战》《鱼我所欲也》《马说》《出师表》《爱莲说》《陋室铭》《三峡》《送东阳马生序》应该总共有五十篇.还有三篇有点忘了.《曹刿论战》那篇表示我反正没看过而且老师说不会考到.基本上可以忽略.

高考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一、高考物理必考知识点归纳总结 1.两种电荷、电荷守恒定律、元电荷:(e=1.60×10-19C);带电体电荷量等于元电荷的整数倍 2.库仑定律:F=kQ1Q2/r2(在真空中){F:点电荷间的作用力(N),k:静电力常量k=9.0×109N?m2/C2,Q1、Q2:两点电荷的电量(C), r:两点电荷间的距离(m),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3.电场强度:E=F/q(定义式、计算式){E:电场强度(N/C),是矢量(电场的叠加原理),q:检验电荷的电量(C)} 4.真空点(源)电荷形成的电场E=kQ/r2{r:源电荷到该位置的.距离(m),Q:源电荷的电量} 5.匀强电场的场强E=UAB/d{UAB:AB两点间的电压(V),d:AB两点在场强方向的距离(m)} 6.电场力:F=qE{F:电场力(N),q:受到电场力的电荷的电量(C),E:电场强度(N/C)} 7.电势与电势差:UAB=φA-φB,UAB=WAB/q=-ΔEAB/q 8.电场力做功:WAB=qUAB=Eqd{WAB:带电体由A到B时电场力所做的功(J),q:带电量(C), UAB:电场中A、B两点间的电势差(V)(电场力做功与路径无关),E:匀强电场强度,d:两点沿场强方向的距离(m)} 9.电势能:EA=qφA{EA:带电体在A点的电势能(J),q:电量(C),φA:A点的电势(V)} 10.电势能的变化ΔEAB=EB-EA{带电体在电场中从A位置到B位置时电势能的差值} 11.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ΔEAB=-WAB=-qUAB(电势能的增量等于电场力做功的负值) 12.电容C=Q/U(定义式,计算式){C:电容(F),Q:电量(C),U:电压(两极板电势差)(V)} 二、 高考物理考试答题技巧 一、考场中心态的保持 心态安静:心静自然凉,脑子自然清醒,精力自然集中,思路自然清晰。心静如水,超然物外,成为时间的主人、学习的主人。情绪稳定,效率提高。心不静,则心乱如麻,心神不定,心不在焉,如坐针毡,眼在此而心在彼,貌似用功,实则骗人。 二、高中物理选择题的答题技巧 选择题一般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和基本规律的理解及应用这些知识进行一些定性推理和定量计算。解答选择题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每一选项都要认真研究,选出最佳答案,当某一选项不敢确定时,宁可少选也不错选。 (2)注意题干要求,让你选择的是不正确的、可能的还是一定的。 (3)相信第一判断:凡已做出判断的物理题目,要做改动时,请十二分小心,只有当你检查时发现第一次判断肯定错了,另一个百分之百是正确答案时,才能做出改动,而当你拿不定主意时千万不要改。特别是对中等程度及偏下的同学这一点尤为重要。

高三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临近高考,有些人也终于开始注重学习起来,身边的人无一不是做好准备面临,而只有你还在这里刷着手机。为此我整理了 高三物理 知识点归纳 总结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高三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1 动量 1.动量和冲量 (1)动量:运动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的乘积叫做动量,即p=mv.是矢量,方向与v的方向相同.两个动量相同必须是大小相等,方向一致. (2)冲量:力和力的作用时间的乘积叫做该力的冲量,即I=Ft.冲量也是矢量,它的方向由力的方向决定. 2.动量定理: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冲量等于它的动量的变化.表达式:Ft=p′-p或Ft=mv′-mv (1)上述公式是一矢量式,运用它分析问题时要特别注意冲量、动量及动量变化量的方向. (2)公式中的F是研究对象所受的包括重力在内的所有外力的合力. (3)动量定理的研究对象可以是单个物体,也可以是物体系统.对物体系统,只需分析系统受的外力,不必考虑系统内力.系统内力的作用不改变整个系统的总动量. (4)动量定理不仅适用于恒定的力,也适用于随时间变化的力.对于变力,动量定理中的力F应当理解为变力在作用时间内的平均值. 3.动量守恒定律:一个系统不受外力或者所受外力之和为零,这个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表达式:m1v1+m2v2=m1v1′+m2v2′ (1)动量守恒定律成立的条件 ①系统不受外力或系统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 ②系统所受的外力的合力虽不为零,但系统外力比内力小得多,如碰撞问题中的摩擦力,爆炸过程中的重力等外力比起相互作用的内力来小得多,可以忽略不计. ③系统所受外力的合力虽不为零,但在某个方向上的分量为零,则在该方向上系统的总动量的分量保持不变. (2)动量守恒的速度具有“四性”:①矢量性;②瞬时性;③相对性;④普适性. 4.爆炸与碰撞 (1)爆炸、碰撞类问题的共同特点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突然发生,作用时间很短,作用力很大,且远大于系统受的外力,故可用动量守恒定律来处理. (2)在爆炸过程中,有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动能,系统的动能爆炸后会增加,在碰撞过程中,系统的总动能不可能增加,一般有所减少而转化为内能. (3)由于爆炸、碰撞类问题作用时间很短,作用过程中物体的位移很小,一般可忽略不计,可以把作用过程作为一个理想化过程简化处理.即作用后还从作用前瞬间的位置以新的动量开始运动. 5.反冲现象:反冲现象是指在系统内力作用下,系统内一部分物体向某方向发生动量变化时,系统内其余部分物体向相反的方向发生动量变化的现象.喷气式飞机、火箭等都是利用反冲运动的实例.显然,在反冲现象里,系统的动量是守恒的. 高三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2 一、三种产生电荷的方式: 1、摩擦起电: (1)正点荷:用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电荷; (2)负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电荷; (3)实质:电子从一物体转移到另一物体; 2、接触起电: (1)实质:电荷从一物体移到另一物体; (2)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相互接触后电荷平分; (3)、电荷的中和:等量的异种电荷相互接触,电荷相合抵消而对外不显电性,这种现象叫电荷的中和; 3、感应起电:把电荷移近不带电的导体,可以使导体带电; (1)电荷的基本性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2)实质:使导体的电荷从一部分移到另一部分; (3)感应起电时,导体离电荷近的一端带异种电荷,远端带同种电荷; 4、电荷的基本性质:能吸引轻小物体; 二、电荷守恒定律:电荷既不能被创生,亦不能被消失,它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不变。 三、元电荷:一个电子所带的电荷叫元电荷,用e表示。 1、e=1.6×10-19c; 2、一个质子所带电荷亦等于元电荷; 3、任何带电物体所带电荷都是元电荷的整数倍; 四、库仑定律: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跟它们所带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之间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电荷间的这种力叫库仑力, 1、计算公式:F=kQ1Q2/r2(k=9.0×109N.m2/kg2) 2、库仑定律只适用于点电荷(电荷的体积可以忽略不计) 3、库仑力不是万有引力; 五、电场:电场是使点电荷之间产生静电力的一种物质。 1、只要有电荷存在,在电荷周围就一定存在电场; 2、电场的基本性质:电场对放入其中的电荷(静止、运动)有力的作用;这种力叫电场力;3、电场、磁场、重力场都是一种物质 六、电场强度:放入电场中某点的电荷所受电场力F跟它的电荷量Q的比值叫该点的电场强度; 1、定义式:E=F/q;E是电场强度;F是电场力;q是试探电荷; 2、电场强度是矢量,电场中某一点的场强方向就是放在该点的正电荷所受电场力的方向(与负电荷所受电场力的方向相反) 3、该公式适用于一切电场;4、点电荷的电场强度公式:E=kQ/r2 七、电场的叠加:在空间若有几个点电荷同时存在,则空间某点的电场强度,为这几个点电荷在该点的电场强度的矢量和;解题 方法 :分别作出表示这几个点电荷在该点场强的有向线段,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合场强; 八、电场线:电场线是人们为了形象的描述电场特性而人为假设的线。 1、电场线不是客观存在的线; 2、电场线的形状:电场线起于正电荷终于负电荷;G:用锯木屑观测电场线.DAT (1)只有一个正电荷:电场线起于正电荷终于无穷远; (2)只有一个负电荷:起于无穷远,终于负电荷; (3)既有正电荷又有负电荷:起于正电荷终于负电荷; 3、电场线的作用: 1、表示电场的强弱:电场线密则电场强(电场强度大);电场线疏则电场弱电场强度小); 2、表示电场强度的方向:电场线上某点的切线方向就是该点的场强方向; 4、电场线的特点: 1、电场线不是封闭曲线;2、同一电场中的电场线不向交; 九、匀强电场:电场强度的大小、方向处处相同的电场;匀强电场的电场线平行、且分布均匀; 1、匀强电场的电场线是一簇等间距的平行线;2、平行板电容器间的电是匀强电场;场 十、电势差:电荷在电场中由一点移到另一点时,电场力所作的功WAB与电荷量q的比值叫电势差,又名电压。 1、定义式:UAB=WAB/q;2、电场力作的功与路径无关; 3、电势差又命电压,国际单位是伏特; 十一、电场中某点的电势,等于单位正电荷由该点移到参考点(零势点)时电场力作的功; 1、电势具有相对性,和零势面的选择有关;2、电势是标量,单位是伏特V; 3、电势差和电势间的关系:UAB=φA-φB;4、电势沿电场线的方向降低; 时,电场力要作功,则两点电势差不为零,就不是等势面; 4、相同电荷在同一等势面的任意位置,电势能相同; 原因:电荷从一电移到另一点时,电场力不作功,所以电势能不变; 5、电场线总是由电势高的地方指向电势低的地方; 6、等势面的画法:相另等势面间的距离相等; 十二、电场强度和电势差间的关系:在匀强电场中,沿场强方向的两点间的电势差等于场强与这两点的距离的乘积。 1、数学表达式:U=Ed; 2、该公式的使适用条件是,仅仅适用于匀强电场; 3、d是两等势面间的垂直距离; 十三、电容器:储存电荷(电场能)的装置。 1、结构:由两个彼此绝缘的金属导体组成; 2、最常见的电容器:平行板电容器; 十四、电容:电容器所带电荷量Q与两电容器量极板间电势差U的比值;用“C”来表示。 1、定义式:C=Q/U; 2、电容是表示电容器储存电荷本领强弱的物理量; 3、国际单位:法拉简称:法,用F表示 4、电容器的电容是电容器的属性,与Q、U无关; 十五、平行板电容器的决定式:C=εs/4πkd;(其中d为两极板间的垂直距离,又称板间距;k是静电力常数,k=9.0×109N.m2/c2;ε是电介质的介电常数,空气的介电常数最小;s表示两极板间的正对面积;) 1、电容器的两极板与电源相连时,两板间的电势差不变,等于电源的电压; 2、当电容器未与电路相连通时电容器两板所带电荷量不变; 十六、带电粒子的加速: 1、条件:带电粒子运动方向和场强方向垂直,忽略重力; 2、原理:动能定理:电场力做的功等于动能的变化:W=Uq=1/2mvt2-1/2mv02; 3、推论:当初速度为零时,Uq=1/2mvt2; 4、使带电粒子速度变大的电场又名加速电场; 高三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3 1、受力分析,往往漏“力”百出 对物体受力分析,是物理学中最重要、最基本的知识,分析方法有“整体法”与“隔离法”两种。 对物体的受力分析可以说贯穿着整个高中物理始终,如力学中的重力、弹力(推、拉、提、压)与摩擦力(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电场中的电场力(库仑力)、磁场中的洛伦兹力(安培力)等。 在受力分析中,最难的是受力方向的判别,最容易错的是受力分析往往漏掉某一个力。在受力分析过程中,特别是在“力、电、磁”综合问题中,第一步就是受力分析,虽然解题思路正确,但考生往往就是因为分析漏掉一个力(甚至重力),就少了一个力做功,从而得出的答案与正确结果大相径庭,痛失整题分数。 还要说明的是在分析某个力发生变化时,运用的方法是数学计算法、动态矢量三角形法(注意只有满足一个力大小方向都不变、第二个力的大小可变而方向不变、第三个力大小方向都改变的情形)和极限法(注意要满足力的单调变化情形)。 2、对摩擦力认识模糊 摩擦力包括静摩擦力,因为它具有“隐敝性”、“不定性”特点和“相对运动或相对趋势”知识的介入而成为所有力中最难认识、最难把握的一个力,任何一个题目一旦有了摩擦力,其难度与复杂程度将会随之加大。 最典型的就是“传送带问题”,这问题可以将摩擦力各种可能情况全部包括进去,建议高三党们从下面四个方面好好认识摩擦力: (1)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永远与其相对运动方向相反。这里难就难在相对运动的认识;说明一下,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略小于静摩擦力,但往往在计算时又等于静摩擦力。还有,计算滑动摩擦力时,那个正压力不一定等于重力。 (2)物体所受的静摩擦力永远与物体的相对运动趋势相反。显然,最难认识的就是“相对运动趋势方”的判断。可以利用假设法判断,即:假如没有摩擦,那么物体将向哪运动,这个假设下的运动方向就是相对运动趋势方向;还得说明一下,静摩擦力大小是可变的,可以通过物体平衡条件来求解。 (3)摩擦力总是成对出现的。但它们做功却不一定成对出现。其中一个的误区是,摩擦力就是阻力,摩擦力做功总是负的。无论是静摩擦力还是滑动摩擦力,都可能是动力。 (4)关于一对同时出现的摩擦力在做功问题上要特别注意以下情况: 可能两个都不做功。(静摩擦力情形) 可能两个都做负功。(如子弹打击迎面过来的木块) 可能一个做正功一个做负功但其做功的数值不一定相等,两功之和可能等于零(静摩擦可不做功)、 可能小于零(滑动摩擦) 也可能大于零(静摩擦成为动力)。 可能一个做负功一个不做功。(如,子弹打固定的木块) 可能一个做正功一个不做功。(如传送带带动物体情形) (建议结合讨论“一对相互作用力的做功”情形) 3、对弹簧中的弹力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弹簧或弹性绳,由于会发生形变,就会出现其弹力随之发生有规律的变化,但要注意的是,这种形变不能发生突变(细绳或支持面的作用力可以突变),所以在利用牛顿定律求解物体瞬间加速度时要特别注意。 还有,在弹性势能与其他机械能转化时严格遵守能量守恒定律以及物体落到竖直的弹簧上时,其动态过程的分析,即有速度的情形。 4、对“细绳、轻杆”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在受力分析时,细绳与轻杆是两个重要物理模型,要注意的是,细绳受力永远是沿着绳子指向它的收缩方向,而轻杆出现的情况很复杂,可以沿杆方向“拉”、“支”也可不沿杆方向,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5、关于小球“系”在细绳、轻杆上做圆周运动与在圆环内、圆管内做圆周运动的情形比较 这类问题往往是讨论小球在点情形。其实,用绳子系着的小球与在光滑圆环内运动情形相似,刚刚通过点就意味着绳子的拉力为零,圆环内壁对小球的压力为零,只有重力作为向心力;而用杆子“系”着的小球则与在圆管中的运动情形相似,刚刚通过点就意味着速度为零。因为杆子与管内外壁对小球的作用力可以向上、可能向下、也可能为零。还可以结合汽车驶过“凸”型桥与“凹”型桥情形进行讨论。 6、对物理图像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物理图像可以说是物理考试必考的内容。可能从图像中读取相关信息,可以用图像来快捷解题。随着试题进一步创新,现在除常规的速度(或速率)-时间、位移(或路程)-时间等图像外,又出现了各种物理量之间图像,认识图像的方法就是两步:一是一定要认清坐标轴的意义;二是一定要将图像所描述的情形与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关于图像各种情况我们已经做了专项训练。) 7、对牛顿第二定律F=ma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第一、这是一个矢量式,也就意味着a的方向永远与产生它的那个力的方向一致。(F可以是合力也可以是某一个分力) 第二、F与a是关于“m”一一对应的,千万不能张冠李戴,这在解题中经常出错。主要表现在求解连接体加速度情形。 第三、将“F=ma”变形成F=mv/t,其中,a=v/t得出v=at这在“力、电、磁”综合题的“微元法”有着广泛的应用(近几年连续考到)。 第四、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实验,是必须掌握的重点实验,特别要注意: (1)注意实验方法用的是控制变量法; (2)注意实验装置和改进后的装置(光电门),平衡摩擦力,沙桶或小盘与小车质量的关系等; (4)注意数据处理时,对纸带匀加速运动的判断,利用“逐差法”求加速度。(用“平均速度法”求速度) (5)会从“a-F”“a-1/m”图像中出现的误差进行正确的误差原因分析。 8、对“机车启动的两种情形”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机车以恒定功率启动与恒定牵引力启动,是动力学中的一个典型问题。 这里要注意两点: (1)以恒定功率启动,机车总是做的变加速运动(加速度越来越小,速度越来越大);以恒定牵引力启动,机车先做的匀加速运动,当达到额定功率时,再做变加速运动。最终速度即“收尾速度”就是vm=P额/f。 (2)要认清这两种情况下的速度-时间图像。曲线的“渐近线”对应的速度。 还要说明的,当物体变力作用下做变加运动时,有一个重要情形就是:当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平衡时,速度有一个最值。即有一个“收尾速度”,这在电学中经常出现,如:“串”在绝缘杆子上的带电小球在电场和磁场的共同作用下作变加速运动,就会出现这一情形,在电磁感应中,这一现象就更为典型了,即导体棒在重力与随速度变化的安培力的作用下,会有一个平衡时刻,这一时刻就是加速度为零速度达到极值的时刻。凡有“力、电、磁”综合题目都会有这样的情形。 9、对物理的“变化量”、“增量”、“改变量”和“减少量”、“损失量”等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研究物理问题时,经常遇到一个物理量随时间的变化,最典型的是动能定理的表达(所有外力做的功总等于物体动能的增量)。这时就会出现两个物理量前后时刻相减问题,小伙伴们往往会随意性地将数值大的减去数值小的,而出现严重错误。 其实物理学规定,任何一个物理量(无论是标量还是矢量)的变化量、增量还是改变量都是将后来的减去前面的。(矢量满足矢量三角形法则,标量可以直接用数值相减)结果正的就是正的,负的就是负的。而不是错误地将“增量”理解增加的量。显然,减少量与损失量(如能量)就是后来的减去前面的值。 10、两物体运动过程中的“追遇”问题 两物体运动过程中出现的追击类问题,在高考中很常见,但考生在这类问题则经常失分。常见的“追遇类”无非分为这样的九种组合:一个做匀速、匀加速或匀减速运动的物体去追击另一个可能也做匀速、匀加速或匀减速运动的物体。显然,两个变速运动特别是其中一个做减速运动的情形比较复杂。 虽然,“追遇”存在临界条件即距离等值的或速度等值关系,但一定要考虑到做减速运动的物体在“追遇”前停止的情形。另外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除利用数学方法外,往往通过相对运动(即以一个物体作参照物)和作“V-t”图能就得到快捷、明了地解决,从而既赢得考试时间也拓展了思维。 值得说明的是,最难的传送带问题也可列为“追遇类”。还有在处理物体在做圆周运动追击问题时,用相对运动方法。如,两处于不同轨道上的人造卫星,某一时刻相距最近,当问到何时它们第一次相距最远时,的方法就将一个高轨道的卫星认为静止,则低轨道卫星就以它们两角速度之差的那个角速度运动。第一次相距最远时间就等于低轨道卫星以两角速度之差的那个角速度做半个周运动的时间。 高三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相关 文章 : ★ 高考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2020 ★ 高三物理知识点整理归纳 ★ 高三物理必备知识点梳理归纳 ★ 高三物理知识点汇总整理 ★ 最新高三物理知识点总结大全 ★ 高三物理知识点小归纳 ★ 高三物理必备知识点归纳 ★ 高三物理知识点整理 ★ 高考物理知识点归纳大全 ★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2020

高中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想要了解高中物理的小伙伴,赶紧来瞧瞧吧!下面由我为你精心准备了“高中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本文仅供参考,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资讯!   高中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1.大的物体不一定不能看成质点,小的物体不一定能看成质点。   2.平动的物体不一定能看成质点,转动的物体不一定不能看成质点。   3.参考系不一定是不动的,只是假定为不动的物体。   4.选择不同的参考系物体运动情况可能不同,但也可能相同。   5.在时间轴上n秒时指的是n秒末。第n秒指的是一段时间,是第n个1秒。第n秒末和第n+1秒初是同一时刻。   6.忽视位移的矢量性,只强调大小而忽视方向。   7.物体做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不一定等于路程。   8.位移也具有相对性,必须选一个参考系,选不同的参考系时,物体的位移可能不同。   9.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应打出轻重合适的小圆点,如遇到打出的是短横线,应调整一下振针距复写纸的高度,使之增大一点。   10.使用计时器打点时,应先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稳定后,再释放纸带。   11.使用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时,应注意把两条白纸带正确穿好,墨粉纸盘夹在两纸带间;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时,应让纸带通过限位孔,压在复写纸下面。   12.“速度”一词是比较含糊的统称,在不同的语境中含义不同,一般指瞬时速率、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平均速率四个概念中的一个,要学会根据上、下文辨明“速度”的含义。平常所说的“速度”多指瞬时速度,列式计算时常用的是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   13.着重理解速度的矢量性。有的同学受初中所理解的速度概念的影响,很难接受速度的方向,其实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而初中所学的“速度”就是现在所学的平均速率。   14.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   15.平均速率不是平均速度的大小。   16.物体的速度大,其加速度不一定大。   17.物体的速度为零时,其加速度不一定为零。   18.物体的速度变化大,其加速度不一定大。   19.加速度的正、负仅表示方向,不表示大小。   20.物体的加速度为负值,物体不一定做减速运动。   21.物体的加速度减小时,速度可能增大;加速度增大时,速度可能减小。   22.物体的速度大小不变时,加速度不一定为零。   23.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不一定与速度方向相同,也不一定在同一直线上。   24.位移图象不是物体的运动轨迹。   25.解题前先搞清两坐标轴各代表什么物理量,不要把位移图象与速度图象混淆。   26.图象是曲线的不表示物体做曲线运动。   27.由图象读取某个物理量时,应搞清这个量的大小和方向,特别要注意方向。   28.v-t图上两图线相交的点,不是相遇点,只是在这一时刻相等。   29.人们得出“重的物体下落快”的错误结论主要是由于空气阻力的影响。   30.严格地讲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只受重力作用,在空气阻力影响较小时,可忽略空气阻力的影响,近似视为自由落体运动。   31.自由落体实验实验记录自由落体轨迹时,对重物的要求是“质量大、体积小”,只强调“质量大”或“体积小”都是不确切的。   32.自由落体运动中,加速度g是已知的,但有时题目中不点明这一点,我们解题时要充分利用这一隐含条件。   33.自由落体运动是无空气阻力的理想情况,实际物体的运动有时受空气阻力的影响过大,这时就不能忽略空气阻力了,如雨滴下落的最后阶段,阻力很大,不能视为自由落体运动。   34.自由落体加速度通常可取9.8m/s2或10m/s2,但并不是不变的,它随纬度和海拔高度的变化而变化。   35.四个重要比例式都是从自由落体运动开始时,即初速度v0=0是成立条件,如果v0≠0则这四个比例式不成立。   36.匀变速运动的各公式都是矢量式,列方程解题时要注意各物理量的方向。   37.常取初速度v0的方向为正方向,但这并不是一定的,也可取与v0相反的方向为正方向。   38.汽车刹车问题应先判断汽车何时停止运动,不要盲目套用匀减速直线运动公式求解。   39.找准追及问题的临界条件,如位移关系、速度相等等。   40.用速度图象解题时要注意图线相交的点是速度相等的点而不是相遇处。   拓展阅读:怎么学好高中物理   1、预习   高中物理与初中有差异较大,无论是从知识要求的深度和广度,还是课堂的容量上,都需要我们在上课之前对所学内容有所了解。因此,在每次上课前,花一定时间(时间长度没有限制)将课堂上所学的知识预先浏览一下,熟悉课堂上所要学习的知识,明确课堂的重点,找出自己理解上的难点,从而做到有的放矢地去听课;另外,也能培养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2、上课   上课是获取知识的重要环节,也是学习的中心环节。上课时应该注意三个问题:   (1)主动听课   在教学活动中,应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如果学生能够根据老师讲课的程序积极主动地思考,在理解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对难点和重点进行推理性的思维和接受,以主动的态度去听课,积极地进行思考,努力参与到老师的课堂教学中去,那么,学习效率一定会很高。   (2)注意课堂要点   要听好课,我们应善于抓课堂的要点,上课时,我们应有意识地去注意老师讲课的重点内容。有经验的老师,总是将主要精力放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上,进行到重要的地方,或放慢速度,重点强调;或板书纲目,仔细讲解等;对于难点,就需要我们在预习时做到心中有数,到时候注意专心听讲。总之,我们要做到“会听课”。   (3)做到听课和做笔记两不误   有的同学一上课就不停的记不停的写,结果一节课下来一点都没有听到,不知道这节课老师讲了些什么?那么,应该如何处理好听课和做笔记的关系呢?我认为,上课时,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听课上,而不是做笔记上,笔记中要记的内容应该是:课堂重点、课堂难点、课堂疑点、补充结论或例题等课本上没有的内容,并不是教师的所有板书内容。总之,我们应该有摘要、有重点地记。有的同学从来就不做笔记,这也不好,特别是对于高中物理学习是不利的。因为我们的记忆是有限的,老师讲的内容转瞬即逝,我们对知识的记忆随时间延长会逐渐遗忘,没有做笔记我们以后复习有些内容就找不到。   3、复习   有的同学只要老师一布置了作业就会马上去做,觉得完成了作业,就完成了学习任务,就掌握了知识,结果是一边做作业,一边翻课本、笔记,到头来知识没有掌握。如果能够静下心来将每课堂课所学的内容进行认真思考、回顾,在此基础上再去完成作业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心理学研究表明:知识在学习最初的两三天内遗忘是最快的,也是最多的,所以,我们只有对知识进行及时的复习才能减少遗忘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   4、作业   在复习的基础上,我们再做作业。做作业的目的有两个:一是巩固课堂所学的内容;二是运用课上所学来知识解决一些具体的实际问题。因此,做作业时,应该认真对待,独立完成,积极思考,注意总结。应该明确“做题的目的是提高对知识的掌握水平”,切忌“为了做题而做题”。   高中物理主观题怎么拿高分   1、简洁文字说明与方程式相结合   有的考生解题是从头到尾只有方程,没有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中使用的符号表示不清;有的考生则相反,文字表达太长,像写作文,关键方程没有列出,既耽误时间,又占据了答卷的空间。   2、尽量用常规方法,使用通用符号   有些考生解题时不从常规方法入手,而是为贪图简单、便利用一些特殊奇怪的方法,虽然是正确的,但阅卷老师短时间不易看懂。同样,使用一些不常用的符号来表达一些特别的物理量,阅卷老师也可能会看错。   3、分步列式,不要用综合或连等式   考生都清楚:高考评分标准是分步骤给分的,写出每一个过程对应的方程式,只要说明、表达正确都可以得相应的分数;有些学生喜欢写出一个综合式,或是连等式,而评分原则是“综合式找错”,即只要发现综合式中有一处错,全部过程都不能得分。   所以对于不会解的题,分步列式也可以得到相应的过程分,增加得分机会。   4、对复杂的数值计算题,最后结果要先解出符号表达,再代入数值进行计算。   最后结果的表达式占有一定的分值,结果表达式正确而计算过程出错,只会丢掉很少的分。若没有结果表达式又出现计算错误,失分机会很大。   5、在解题时,一定要运用物理量单位符号来规范解题   解答物理题目时,一定要采用课本规定的物理符号来表示,用到的其他符号,如:化学元素符号、数学符号等,一般采用它们在化学、数学等学科中原有的通用形式。

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归纳总结

以下是 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归纳总结》的文章,供大家学习参考! 第一章 人口 一、人口增长 1、影响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生产力水平、医疗卫生条件和教育程度影响到人口的死亡率和出生率,进而影响到人口的增长模式。此外,政策、社会福利、自然灾害等也会影响到人口的增长。 2、人口增长模式(人口再生产模式):原始型:高低高(水平较低的发展中国家)、现代型:三低(发达国家)、传统型:“高低高”向“三低”过渡(水平较高的发展中国家)。 3、世界人口增长:非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欧洲最低;亚洲净增人口数量最多。 4、人口问题——人口增长过快:人口压力大——控制人口(中国实行计划生育) 人口增长过慢:人口老龄化——鼓励生育、接受移民(中国靠发展生产力) 二、人口迁移 1、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经济(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政治(政治迫害、战争、国家有组织的人口迁移)、社会文化(宗教迫害、民族歧视)、生态环境、其他因素(家底和婚姻、投亲靠友、逃避歧视)。 2、人口迁移的意义(效应) (1)利:①加强民族团结,促进民族融合 ②加强文化交流 ③减轻迁出地的人口压力 ④为迁入地提供廉价劳动力。 (2)弊:①造成迁出地人才外流 ②给迁入地社会管理增加了难度 三、人口分布与人口容量 1、人口环境承载力:一定时期,某一地域能够维持抚养的人口数量。 人口合理容量: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人口合理容量要小于人口承载力。 2、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环境承载力)的因素:资源状况、生产力水平、开放程度和消费水平。 第二章 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化 一、城市的空间结构 1、城市功能分区——相同的城市用地类型发生集聚 (1)商业区:位于城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交通便利,通信发达,人流量大;付租能力强。 中心商务区(CBD):建筑密集、高楼林立、交通便捷——面积有限,但需求量大 (2)工业区:一般分布在城市边缘,交通便利,大多有河流或铁路、公路经过。 (3)住宅区:是城市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 (4)文化区:一般要求环境优美,远离工业区和商业区。城市建设要注意保护文物古迹。 2、城市地域功能分区形成的原因:历史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行政因素 3、 城市规模与地域结构、服务范围 小城市:地域结构的分化不明显,提供的服务种类少、级别低,服务范围小大城市:地域结构的分化明显,提供的服务种类多、级别高,服务范围大。 二、城市化 1、 城市化的标志:①城市人口增加、②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③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其中最重要的指标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 2、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城市化特点:①大城市发展速度超过小城市;②大城市数目不断增多;③100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发展快。——大城市化趋势 3、 发达国家的城市化 ① 特点:起步早,水平高,速度慢,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② 逆城市化的原因: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以及乡村地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4、 发展中国家城市化 ① 特点:起步晚,水平低,速度快,大城市化趋势明显。 ② 我国城市化落后于工业化。③ 城市发展不合理:大城市迅速膨胀,中小城市发展缓慢,人口集聚于少数大城市。 5、城市化的一般规律: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 四、城市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1、城市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1)对气候的影响: 热岛效应、 雨岛效应 、城郊热力环流 、大气污染严重 (2)对水文的影响:对地下水——下渗量减少、地下水漏斗区范围和深度增大。 对河流水——坡面流水的流速加快,河流汇水时间缩短,更易形成洪峰。 对水质——城市工业废水、生活污水造成城市水源的污染。 (3)对生物的影响:草坪和人工林品种单一;破坏生物栖息地,生物的多样性减少。 2、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生态城市” ① 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分散城市职能。 ② 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环境。扩宽主干道,建环城公路,建高架公路、地铁、轻轨交通。 ③ 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大力加强绿化建设。 第三章 人类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一、农业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气候、水源、地形、土壤):改造——温室农业、梯田、施肥、浇水。 2、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地租、政策、劳动力) 市场决定着农业的类型和规模。 交通条件(特别是保鲜和冷藏技术)的发展,使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扩展。 3、技术因素(育种、机械、化肥、农药) 培育良种(高产、耐旱、耐寒、耐储存等品种):有利于扩大种植面积。 机械化: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 施用化肥、农药等:可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 1、商品谷物农业 (1)分布: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阿根廷、俄罗斯等国。 (2)主要品种:小麦、玉米(旱地作物,便于机械化生产)。 (3)形成条件(区位优势):自然条件:地势平坦,耕地广阔,地广人稀。 社会经济条件:交通发达,技术水平高 技术条件:机械化程度高。 (4)特征: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家庭农场为主 2、水稻种植业: (1)分布:东亚、东南亚、南亚季风区 (2)区位条件:①气候:季风气候,雨热同期,适合水稻生长②地形:河流下游平原或河口三角洲,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利于耕作③劳动力:(属劳动密集型农业)人口密集,劳动力丰富,利于精耕细作④历史:种植历史悠久,传统经验丰富 (3)特征:①小农经营②单产高,商品率低③机械化水平低④水利工程量大 3、混合农业 (1)主要是牲畜和谷物的混合农业。我国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主要是渔业与林业的混合农业。 (2)分布:欧洲、北美、澳大利亚(“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坐在矿车上的国家”)等。 (3)特点(墨累—达令盆地的“小麦——牧羊带”为例) ① 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 互惠互利:种植业为畜牧业提供饲料,畜牧业为种植业提供肥料 休耕和轮作、(有利于恢复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种植、牧场。 ② 有效合理的农事安排:小麦农忙(播种5—6月、收割11—12月)正式放牧的闲时。 ③ 灵活的生产选择:根据市场确定是多种植小麦还是多牧羊。 (4)区位优势: 自然因素:①气候:气候温暖湿润②地形:平坦开阔③土壤:土壤肥沃④水源:灌溉条件好 社会经济因素:①地广人稀,农场规模大②交通便利③市场广阔,面向国际市场④机械化水平高⑤科技水平高⑥政府鼓励扶持 4、大牧场放牧业 (1).分布地区(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南非等国)。 (2).特点:生产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商品率高。 (3).区位条件:①气候温暖、草类茂盛; ②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 ③距海港近、水陆交通便利。 (4)措施:①培育良种牛,加强对牛群病害的研究②围栏放牧,划区轮牧③开辟水源,种植饲料④改善交通条件 4、其他农业地域类型 地域类型 分布地区 形成原因 主要特点 迁移农业 某些原始部落地区 生产力水平低,“刀耕火种” 影响生物多样化;气候恶化 乳畜业 发达国家,我国大城市周围等 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高,大城市经济发达,人口集中,对牛奶及其制品的需求量大 商品率高;机械化水平高; 受城市分布的影响大; 集约化程度高等。 第四章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 自然因素:原料、土地、水源 社会经济因素:劳动力、市场、交通、政策、技术、动力(能源)工农业基础 4.1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 1、经济效益 从经济利益看工厂应选择在具有明显区位优势的地方,以花费最低的生产成本获得利润。[记忆] 类型名称 典型工业部门 优势发展地区 原料指向型工业 制糖业、水产品加工业、水果加工业 所需工业原料丰富的地区 市场指向型工业 瓶装饮料业、家具制造业、印刷工业 接近产品消费市场的地区 动力指向型工业 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化学工业 能源供应充足的地区 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工业 普通服装、电子装配、包带、制伞、制鞋工业 拥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区 技术指向型工业 集成电路、航天、航空、精密仪表 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的地区。 2、社会效益[了解] 国家政策变化的影响:国防的需要: 个人偏好的影响:工业惯性的影响: 3、环境效益[理解+记忆] 读课本《污染严重的工业的区位选择图》,分析污染严重的工业的区位应如何选择?分析过程:某工厂——污染类型——如何治理 4.2工业地域的形成 一、工业联系——工业集聚——工业地域[理解记忆] 1.工业联系 (1)投入——产出的联系 第一种是甲企业的产出是乙企业的投入。如纺纱——织布——印染——服装制造。同一工厂中不同工序之间的联系也属于这种联系方式,如生产流水线。 (2)非生产上的空间联系 有些工厂相互之间并没有生产工序上的联系,却在地理空间上联系在一起,工厂之间这种空间联系有的为了共同利用基础设施,有的为了共同利用廉价劳动力等,如某些经济技术开发区中的不同工业企 业 3)信息联系 4.2工业地域的形成 1、工业集聚和工业地域的形成 (1)导致集聚的主导因素:道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廉价劳动力;资源和能源分布等。 (2)集聚的效益(作用)——规模效益——(降低成本,提高利润) ① 可以加强企业间的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 ② 降低中间产品的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 ③ 共同利用工业区的道路、供水、供电、通信等基础设施,节约生产建设投资; ④ 有利于集中处理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 2、工业分散和工业地域联系 (1)工业分散的原因:为了充分发挥不同地方的区位优势(如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寻找区位)。 (2)工业分散的条件:① 现代化的交通运输方式——方便、快捷、廉价;② 现代化的通信技术和手段——世界的“同时性”。4.3传统工业区和新工业区 一、传统工业区[理解记忆] 1、主要分布:德国鲁尔区、英国中部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我国辽中南工业区等。 2、传统工业区的特征[记忆] ⑴一般是在丰富煤、铁资源基础上,以纺织、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等传统工业为主; ⑵以大型企业为轴心,逐渐发展起来的; 二、鲁尔区的发展、衰落与整治(读课本图) 1.发展的区位特点[记忆] (1)丰富的煤炭资源(2)离铁矿较近(3)充沛的水源(4)便捷的交通(5)广阔的市场 2.衰落的主要原因[记忆] 20世纪50年代以后,经济开始衰落,其原因是: (1)生产结构单一 鲁尔区的五大传统工业部门:煤炭、电力、钢铁、机械、化工(2)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3)世界性钢铁过剩(4)新技术革命的冲击(5)用地紧张、环境污染严重 3.综合整治措施[记忆]凡世界区域的传统工业都可借鉴 20世纪60年代,鲁尔区开始实施综合整治的总体规则,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综合整治。 A、调整工业结构 (扩大单个厂矿的生产规模,新建或引入技术水平高的中小型企业) B、调整工业布局 (向西部和南部拓展;钢铁工业向沿海转移) C、发展第三产业 (发展科技和教育、工业旅游、金融服务业) D、优化环境 4、资源枯竭型城市(工业区)的转型:对于资源枯竭型城市来说,城市的发展历程和城市资源(无论是矿产、土地和人力资源)都各不相同,因此不能走一条固定的模式,要按照自身的特点进行经济转型。如山西大同转型的方向主要集中在旅游、煤炭的深加工和新兴工业,河南平顶山的转型方面除煤化工外海发展盐化工。 这类型的城市或区域转型出路:可以借鉴德国鲁尔区的整治措施,一般的规律:(1)优化产业结构,(2)立足本地区位优势,培育优势产业 (3)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和旅游业 三、新兴工业区的概念、分布[理解记忆] 1、 概念:新兴工业区是指20世纪50年代之后,在发达国家的一些乡村地区,逐渐形成了以灵活多变的中小企业为主的工业地域。 2、 主要分布:在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地区,德国南部地区,以及美国“硅谷”等,日本的“硅岛”(九州岛) 四、意大利新兴工业区(读课本图) 1.意大利新兴工业区发展的主要条件[记忆] ① 大批廉价劳动力是发展的当地条件; ② 20世纪70年代原料 和能源大幅度涨价是发展的国际条件; ③ 国内条件 发达的信贷体系 ④ 意大利高度开放的经济 ⑤ 政府的大力支持 2.独特的发展模式—工业小区 (1)概念 指一个地区的中小企业(生产企业和生产企业之间、生产企业和非生产企业之间)以一项经营活动为中心,根据现代经营需要,逐步建立起来的一种相互信赖、比较稳固的 协作关系和产供销体系。 (2)作用 有助于加强专业化,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 3、温州工业可以借鉴的地方:(1)企业间相互交流与协作(2)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3)提高生产和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 五、美国“硅谷”(读课本图)—— 微电子工业为主导[理解记忆] 1.特点 20世纪中、后期以来,在新技术革命的推动下,一些科技含量很高的新兴工业迅速发展起来。 (1) 人才:从业人员水平高 (2) 产品:研发费用高; (3) 增长和更新速度快; (4) 产品面向国际市场 2.崛起原因[记忆] (1)位置优越,环境优美。 旧金山东南部 (2)气候宜人。这里属于地中海气候,温暖湿润。 (3)高等院校。斯坦福大学 (4)便捷的交通,通达速度快。主要是高速公路和航空运输(航空港)。 (5)军事订货:特殊的条件!(美国国防部) 世界区域内的高科技产业的区位因素:(1)地理位置(2)环境因素(3)交通因素 (4)科技人才因素 第五章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一、主要运输方式及其特点:[理解记忆] 运输方式 优点 缺点 铁路运输 当代最重要的运输方式之一。运量大,速度快,运费较低,受自然因素影响小,连续性好 修筑铁路造价高,消耗金属材料多,占地面积广,短途运输成本高 公路运输 发展最快、应用最广、地位日趋重要的运输方式。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装卸方便,对各种自然条件适应性强 运量小,耗能多,成本高,运费较贵 水路运输 历史最悠久的运输方式,运量大,投资少,成本低 速度慢,灵活性和连续性差,受航道水文状况和气象等自然影响大 航空运输 速度快,运输效率高,是最快捷的现代化运输方式 运量小,能耗大,运费高,且设备投资大,技术要求严格。 管道运输 运具和线路合二为一的新型运输方式。货物主要是原油、成品油、天然气、煤浆及其它矿浆。气体不挥发,液体不外流,损耗小,连续性强,平稳安全,管理方便,而且可以昼夜不停,运量很大。 管道运输要铺设专门管道,设备投资大,灵活性差。 二、交通运输网的形成与发展趋势: 分一种运输方式形成的运输网、两种以上运输方式形成的运输网及不同地域的综合运输网。 发展趋势:交通运输不仅日益网络化、国际化,而且日益高速化、大型化和专业化 三、[理解记忆] 交通运输线、站的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地形条件和地质条件)2、社会因素(人口和城市) 3、经济因素(主导因素和决定性因素)4、技术因素(作保障) a.影响铁路的建设的区位因素:经济、社会因素成为决定性因素。以京九铁路为例(1、合理布局交通网,2、促进沿线经济的发展,3、维持香港的长期稳定和繁荣,4、先进的科学技术是保证) b.影响公路的建设的区位因素:修筑公路,1、要充分利用有利的自然条件,避开那些地形、地质、水文条件复杂的地段。2、尽量少占农田耕地,处理好与城镇发展的关系。 e.港口建设的条件:港口的区位不仅要受到水域条件(如航行条件、停泊条件)的影响,还要受到陆域条件(如筑港条件、腹地条件)的影响。上海港的主要区位因素主要有:一是上海港是长江三角洲的一个河口港,兼作海港,主要港区沿黄浦江分布,三角洲地势平坦开阔,为港口建设提供了条件,长江一方面为港口提供了淡水,另一方面保证了船舶航行的空间,但是三角洲坡度小,泥沙容易沉积淤塞河道;二是上海港的经济腹地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三是上海港以上海市为依托。 四、重要的交通运输网[记忆] 1、铁路网(文科要求) 五横: 京包—包兰 陇海—兰新线 沪杭—浙赣—湘黔—贵昆 滨洲—滨 南昆 七纵 京沪 京九 京哈 京广 焦枝—枝柳 宝成—成昆 兰青—青藏 2、修建铁路的意义作用: 政治战略意义——(1)有利于人民的交往和文化交流,促进民族团结;(2)有利于巩固国防安全。 经济意义——(1)促进资源开发,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2)促进商品生产和流通,促进沿线经济发展。(3)完善交通铁路网 四、如何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状况:(1)合理规划城市道路,完善道路网(2)以自行车代步出行(3)禁止大货车进市中心,在市中心小汽车实行单双日行驶制 第六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6.1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一、人地关系的历史回顾:[记忆] 时期 人类思想 人地关系 采猎文明 崇拜自然 人地基本协调 农业社会 利用自然 对抗性增强,环境受到破坏 工业革命 征服自然 人地关系全面不协调 新技术革命 人类谋求协调发展 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二、直面环境问题 1、环境问题的产生 [理解记忆] 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的排泄物具有一定的容纳和清除能力(环境自净能力)。当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或者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时,就会出现环境问题, 2、环境问题的表现:[记忆](1)资源短缺(2)生态破坏(3)环境污染 当今世界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海洋污染、放射性污染)和生态破坏(包括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壤盐碱化、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多和臭氧的破坏、资源的枯竭、生物物种的减少)两大类。 3、环境问题的分布:[记忆] 城市地区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乡村地区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发展中国家环境问题较发达地区严重(其原因是:环境承受发展和人口的双重压力;经济、技术水平落后;发达国家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 三、可持续发展 环境问题的防治:[理解记忆] 从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人口压力、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从总体上,环境问题的本质就是发展问题,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产生的,必须在发展的过程中解决 2、可持续发展 (1)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它既满足其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它的内涵概括为:生态持续发展(基础)、经济持续发展(条件)、社会持续发展(目的),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组成一个系统。(课本图) (2)原则:公平性、持续性、共同性。 6、2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1、必然性:[记忆] 1)大的人口压力 2)资源短缺 3)深刻的环境危机 2、途径——循环经济是重要途径。[记忆] 循环经济以环境无害化技术为手段,以提高生态效益为核心,以环境友好方式利用经济资源和环境资源,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 1)循环经济在工业中的表现形式是清洁生产。 清洁生产从原料开采—生产制造—消费使用—废弃物处理的全过程来评估产品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克服了传统工业生产只重视末端治理的弊端。能带来良好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2)循环经济在农业中主要表现为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将农业生产和生态平衡纳入协调一致的轨道。它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形成经济上和生态上的良性发展。留民营村是“中国生态农业第一村” 所采取主要措施:调整产业机构,开展综合利用,广开源流,开发利用新能源 3、 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1、控制人口规模:减轻人口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协调人口发展与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2、转变发展模式 ① 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以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品产量和提高消费水平为目的。后果:使人类的社会生产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形成一种不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使人类陷人严重的资源、环境危机。 ② 可持续经济发展模式:强调环境承载能力和土地、水、森林、矿藏等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改变传统的以“高投人、高消耗、高污染”为特征的发展模式,通过引人市场机制,平衡需求与供给的矛盾,以实现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减少经济活动所造成的环境压力和资源消耗。 3、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绿色食品市场应采取什么措施前景才会更广阔?:(1)加强对绿色食品的宣传和扶持(2)努力提高生产技术水平,降低产品价格(3)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健康观念、消费观念,促进绿色食品的发展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   1.1地球的宇宙环境   天体系统:天体之间因万有引力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结构层次(略)   可见宇宙:也称为“已知宇宙”,是指人类已经观测到的有限宇宙,半径约为140亿光年。   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   外部条件:稳定的太阳光照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使地球处于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中   内部条件:日地距离适中(1.5亿千米)——适宜的温度   地球体积质量适中且原始大气经长期演化—适于生物呼吸的大气   地球内部水汽逸出形成水圈   1.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一、太阳辐射: 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的能量。   1能量来源:太阳中心的核聚变反应(4个氢原子核聚变成氦原子核,并放出大量能量);   2特点:太阳辐射是短波辐射,能量主要集中在波长较短的可见光部分;   3意义:维持地表温度,地球上大气运动、水循环和生命活动等运动的主要动力,人类生产和生活的主要能源。   太阳常数:表示太阳辐射能到达大气层上界的能量指标,大小为8.24焦/cm2.分。   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的外部结构:指太阳的大气结构,从里到外分为光球、色球和日冕三层   2对地球的影响:(太阳黑子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周期约为11年)   1.3地球的运动   (1)昼夜更替:周期为一个太阳日(24h)。晨线和昏线的判读。   (2)地方时:因经度不同而产生的不同时刻。东早西迟。   (3)地转偏向: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运动方向发生偏移,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赤道上不偏。(北半球用右手、南半球用左手判读)   三、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   (1)黄赤交角:赤道平面和黄道平面的交角。目前约为23.5o。如果黄赤交角变大,热带、寒带扩大,温带缩小。如果黄赤交角变小,温带扩大,热带、寒带缩小。   (2)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和地轴的指向保持不变,导致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间之间的回归移动四: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长短的变化:   1)某时刻全球的情况:直射点所在半球,昼长于夜,纬度越高,昼越长,极点附近出现极昼现象,另一半球,昼短于夜,纬度越高,昼越短,极点附近出现极夜现象。   2)某地全年的情况:夏至日昼最长,冬至日昼最短。   3)春分日和秋分日:全球昼夜平分;   4)赤道上终年昼夜平分。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1)日出、日落时(晨昏线上)时太阳高度=0度,一天中最大的太阳高度为正午太阳高度即地方时12点时的太阳高度。   2)某时刻全球的情况:正午太阳高度由直射点所在纬度向两侧递减,离直射点越远,正午太阳高度越小。   3)某地全年的情况:北回归线以北地区,6月22日出现最大值,12月22日出现最小值;南回归线以南地区,6月22日出现最小值,12月22日出现最大值;回归线之间地区,最大值出现在直射点经过该纬度的   时候(即太阳直射),最小值出现在冬至日。   3季节的形成和划分:天文四季(一年中太阳高度最高、昼长最长的季节为夏季,反之为冬季,例如我国传统的四季)、气候四季(北半球夏季6、7、8,冬季12、1、2)   4五带的形成和划分:以回归线和极圈来划分。   回归线=黄赤交角度数,极圈=90度-黄赤交角度数   四、光照图的判读   (1)判断南北极,从地球北极点看地球的自转为逆时针,从南极看为顺时针;或看经度,东经度数递增(或西经度数递减)的方向即为地球自转的方向.   (2)判断节气、日期及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晨昏圈过极点(或与一条经线重合),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是春秋分日;晨昏线与极圈相切,若北极圈为极昼现象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若北极圈为极夜现象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   直射点的经纬度确定:纬度由直射纬线的纬度确定,经度由地方时为12点的经线决定   (3)确定地方时在光照图中,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即昼半球的中央经线)为12点,夜半球的中央经线为0点,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为6点,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为18点。   (4)判断昼夜长短:昼长=(12-日出时间)×2=(日落时间-12)×2。   (5)计算正午太阳高度角   某纬度正午太阳高度=900-该纬度与直射点的纬度差(纬距)。   五、区时、地方时的计算   1地方时:两地地方时差=经度差×4分钟,东加西减.   2区时:确定两地所在时区,计算两地区时相差多少个小时,东加西减。T1一T2=N1一N2东时区为正,西时区为负),T为区时,N为时区序号。   3地方时与区时的关系:区时=该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   4国际日期变更线:为避免地球上日期的紊乱而人为划定,有三处不与1800经线重合;在日期的换算上,从东向西经过日界线,日期加一天,从西向东经过日界线,日期减一天。   1.4地球的结构   一、地球的外部结构   地壳以外可以划分为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三个外部圈层。   二、地球内部结构   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2.1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   一、地壳物质的组成与循环   (1)组成岩石的矿物   元素:由多到少是氧、硅、铝、铁、钙、钠、钾、镁等   结合成单质或化合物   矿物:岩石构成的的最基本单元,主要的造岩矿物有石英、云母、长石、方解石等   积聚岩浆岩:有侵入岩和喷出岩两种形式,典型的侵入岩:花岗岩;喷出岩:玄武岩   岩石沉积岩:具有层理结构,常含有化石,包括(石灰岩,页岩,砂岩,砾岩等)   变质岩:由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如大理岩、石英岩、板岩   (2)   从岩浆到形成各种岩石,又到新的岩浆的产生,这一过程就是地壳物质循环。需注意岩石转换过程中(箭头)作用的名称。推动地壳物质循环的能量:地球内部放射性物质衰变产生的热能(地球内能)地壳物质的循环   沉积岩   2.2地球表面形态   一、地质作用: 按能量来源不同,分为内力作用(地球内能)和外力作用(主要为太阳能)   内力作用: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地震等   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泥石流、滑坡、山崩也属于外力作用。   二、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1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论点:   (1)全球岩石圈不是整体一块,可划分为六大基本板块(名称与分布)。   (2)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   (3)板块张裂常形成裂谷或海洋,如东非大裂谷,大西洋;板块碰撞挤压,常形成海沟和造山带,当大洋与大陆板块相撞时,形成海沟-岛弧或海沟-海岸山脉,当大陆与大陆板块相撞时形成巨大的褶皱山   (1)地质构造:由于地壳运动引起的地壳变形、变位。(变形一褶皱,变位一断层)   火山、地震是地球内部能量的强烈释放形式,也是内力作用的具体表现,火山爆发常形成火山锥、火山口等;地震发生时,地壳会出现断裂和错动。   三、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1外力作用形式:包括风化、侵蚀及搬运、沉积、固结成岩作用   2.3大气环境   一、大气垂直分层   1)低层大气的组成:干洁空气(氮、氧、二氧化碳、臭氧等)、水汽和固体杂质(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1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臭氧吸收紫外线,对于可见光部分吸收比较少反射作用:无选择性,云层、尘埃越多,反射作用越强。例多云的白天温度不太高。   散射作用:具有选择性,对于波长较短的篮紫光易被散射。例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等。   2对地面的保温效应:   ①地面吸收太阳短波辐射增温,产生地面长波辐射   ②大气中的CO2和水汽强烈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而增温   ③大气逆辐射对地面热量进行补偿,起保温作用。   3影响地面辐射大小(获得太阳辐射多少)的主要因素:纬度因素,太阳高度角的大小不同,导致地面受热面积和太阳辐射经过大气层的路程长短,是影响的主要因素,同时,它的大小受下垫面因素(反射率)和气象因素等的影响。   四、全球大气环流   (一)热力环流: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   地面间冷热不均是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水平气压差是大气水平运动的直接原因   (二)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高空风: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风向(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近地面风:受摩擦力影响,风向斜穿等压线,指向低气压。   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指向低压,大气水平运动的原动力   地转偏向力:与风向垂直(北半球在风向右侧,南半球在左侧),只改变风向,不影响风速。   摩擦力:与风向方向相反,既减小风速,又改变风向(摩擦力越大,风向与等压线夹角越大)   风力(风速):等压线越密集的地方,风(力)速越大   (三)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   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的名称与位置,注意各风带的风向,气压带成因(热力或动力原因)。   (四)气压和风带的移动: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对于北半球来说,大致夏季北移,位置偏北;冬季向南移,位置偏南。   五、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由于海陆间热力性质的差异,破坏了气压带风带的连续分布,使得北半球气压带呈断块状分布:7月前后,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大陆上的热低压(亚洲低压)所切断,仅在大洋上保留(夏威夷高压);1月前后,北半球副极地低压带被大陆上的冷高压(亚洲高压)所切断,仅在大洋上保留(阿留申低压)。   2.4水循环和洋流   一:水循环:自然界的水在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能量来源:太阳能和重力能   类型:包括海陆间大循环、内陆循环、海上内循环   主要环节:包括蒸发,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径流(分地表和地下径流)等。   意义:①联系四大圈层,在它们之间进行能量交换和物质迁移,塑造地表形态   ②使各种水体相互转化,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③更新陆地水资源。   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主要对地表径流,及对小范围的蒸发、降水环节进行影响,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和人工降雨等是常见的`形式。   二:洋流   1洋流的分布   中低纬度海区,副热带环流:   北半球:顺时针旋转大陆东岸为暖流   南半球:逆时针旋转大陆西岸为寒流   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副极地环流:逆时针旋转。大陆东岸为寒流   大陆西岸为暖流   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夏季自西向东流,顺时针;冬季自东向西流,逆时针   西风漂流:自西向东环绕南极洲一周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暖流:增温增湿。同一纬度地区,暖流经过的海区温度比较高,降水较多。西欧地区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就直接得益于北大西洋暖流,俄罗斯的摩尔曼斯克海港   气候终年不冻与北大西洋暖流有关   寒流:降温减湿。同一纬度地区,寒流经过的海区温度比较低,降水较少。沿岸寒流对澳大利亚西海岸、秘鲁太平洋沿岸的荒漠环境的形成,起了一定的作用   寒暖流交汇处形成的渔场:北海道渔场、纽芬兰渔场、北海渔场   海洋生物   上升流形成的渔场:秘鲁渔场   海洋环境污染: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加快净化的速度,但也扩大了污染的范围   航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自然地理环境由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土壤圈、人类圈组成的有机整体。自然地理环境五要素:气候、地貌(地形)、水文、土壤、生物(植被)。   整体性: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表现:①地理环境各要素不是孤立发展的,每一个要素都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②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的改变(包括对其他地区的影响)。   土壤:具有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陆地疏松表层。肥力是土壤的本质属性。   成土母质: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和矿物养分的最初来源。对土壤的物理性状和化学组成均有重要影响(继承关系)。   气候:直接影响土壤的水热状况和物理、化学过程的性质和强度。如:中等水热条件下,土壤有机质积累最多。(温带半湿润环境下的黑土是世界上最肥沃的土壤);通过影响岩石的风化过程、地貌形态以及生物的活动,间接影响土壤的形成和发育。如:湿热条件下风化壳最厚,土壤层厚度大。干旱或者寒冷条件下,风化壳薄,土壤层也薄。   生物:土壤有机物质的来源,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土壤肥力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有机质含量的多少。没有生物的参与(生物循环),就不会有土壤的形成。(成土母质→低等植物生长→原始土壤→高等植物生长→成熟土壤)。一般而言,森林土壤有机质含量要低于草地土壤。   地形:通过对物质、能量的再分配间接作用于土壤。如土壤的垂直地带分布。陡峭的山坡:地表物质迁移速度快,难发育深厚的土壤。平坦的地方:地表物质的侵蚀速度慢,稳定的气候生物条件发育深厚的土壤。阳坡:温度条件好,但蒸发旺,水分较差,阴坡反之。   人类活动:积极影响—改造自然土壤为各种耕作土壤;消极影响—土壤退化(水土流失、盐渍化、荒漠化和土壤污染等等)   环境的整体性要求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时,要有综合的考虑和对策。

高中地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u2002u2002u2002u2002   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u2002u2002u2002   一、区域的含义u2002u2002u2002u2002   ⑴概念: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区域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u2002u2002u2002u2002   ⑵特征: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以及一定的面积,其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层次性;差异性;整体性)u2002u2002u2002u2002   二、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u2002u2002u2002u2002   总体影响: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特点、区域的发展水平、发展方向u2002u2002u2002u2002   2。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异同u2002u2002u2002   同:都是平原地区,并都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u2002u2002u2002u2002   异:u2002u2002u2002u2002   ⑴地理环境的差异u2002u2002u2002u2002   ①地理位置差异:位于北纬30度附近,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中部,长江的入海口;松嫩平原大致位于北纬43-48度,在我国东北地区的中部u2002u2002u2002u2002   ②气候条件差异:长三角在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松嫩平原在温带季风气候区,大陆性稍强,降水较少,温暖季节短,生长期较短,水热条件的组合不如长三角。u2002u2002u2002u2002   ③土地条件差异:长三角以水稻土为主,耕地多为水田,较为分散,人均耕地面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松嫩平原黑土分布广泛,耕地多为旱地,集中连片,人均耕地面积高于全国平均水平。u2002u2002u2002u2002   ④矿产资源条件差异:长三角矿产资源贫乏,松嫩平原有较丰富的石油等矿产。u2002u2002u2002u2002   ⑵地理环境对农业和商业的影响u2002u2002u2002u2002   ①对农业:长三角在良好的水热条件基础上,发展水田耕作业,主要种植水稻等,一年二熟至三熟;松嫩平原受水热条件的限制,发展旱地耕作业,主要种植小麦等,一年一熟。   长三角河湖水面较广,水产业较为发达;松嫩平原西部降水较少,草原分布较广,适宜发展畜牧业。u2002u2002u2002u2002   ②对工商业:长三角位于我国沿海航线的中枢,长江入海的门户,对内外联系方便,商业贸易发达;   依托当地发达的农业基础发展轻工业,从国内外运入矿产资源发展重工业,成为我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松嫩平原利用当地丰富的煤铁石油等资源发展工业,成为我国的重化工业基地。u2002   向左转|向右转   三、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u2002u2002u2002u2002u2002u2002   第二节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u2002u2002u2002u2002   1。地理信息技术u2002u2002u2002u2002   ⑴概念:获取、管理、分析和应用地理空间信息的现代技术的总称。u2002u2002u2002u2002   ⑵类型: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u2002u2002u2002u2002   ⑶应用领域:资源调查、环境监测、自然灾害防御监测、导航等。u2002u2002u2002u2002   2。遥感(RS)u2002u2002u2002u2002   ⑴概念:人们在航空器上利用一定的技术装备怼地表物体进行远距离的感知u2002u2002u2002u2002   ⑵应用:环境监测、自然灾害防御监测等u2002u2002u2002u2002   3。全球定位系统(GPS)u2002u2002u2002u2002   ⑴概念:利用卫星,在全球范围内实时进行导航、定位统。u2002u2002u2002u2002   ⑵作用:为各类用户提供精密的三维坐标、速度和时间。u2002u2002u2002u2002   ⑶特点:全能性(陆地、海洋、航空和航天)、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实时性u2002u2002u2002u2002   4。地理信息系统(GIS)u2002u2002u2002u2002   ⑴概念:专门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用于所有用到地图或需要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领域。u2002u2002u2002   ⑵应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和城市管理。u2002u2002u2002u2002   5。地理信息技术与数字地球:遥感(RS)获取信息,全球定位系统(GPS)信息的空间定位;地理信息系统(GIS)处理信息,分析表达结果。数字地球是指数字化的地球,即把整个地球信息进行数字化后,由计算机网络来管理的技术系统。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和城市管理中得到应用。

高中地理考试知识点归纳总结

  地理一直是大部分同学们头痛的学科,那我们该如何学好地理,地理该如何复习,复习时该注意哪些地方。以下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高中地理考试知识点归纳总结”,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高中地理考试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单元 地图专题   1.经度的递变:向东度数增大为东经度,向西度数增大为西经度。   2.纬度的递变:向北度数增大为北纬度,向南度数增大为南纬度。   3.纬线的形状和长度:互相平行的圆,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圈,由此往两极逐渐缩短。   4.经线的形状和长度:所有经线都是交於南北极点的半圆,长度都相等。   5.东西经的判断:沿著自转方向增大的是东经,减小的是西经。   6.南北纬的判断:度数向北增大为北纬,向南增大为南纬。   7.东西半球的划分:20°W往东至160°E为东半球,20°W往西至160°E为西半球。   8.东西方向的判断:劣弧定律(例如东经80°在东经1°的东面,在西经170°的西面)   9.比例尺大小与图示范围:相同图幅,比例尺愈大,表示的范围愈小;比例尺愈小,表示的范围愈大。   10.地图上方向的确定:一般情况,“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   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11.等值线的疏密:同一幅图中等高线越密,坡度越陡;等压线越密,风力越大;等温线越密,温差越大   12.等高线的凸向与地形:等高线向高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谷,向低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脊。   13.等高线的凸向与河流:等高线凸出方向与河流流向相反。   14.等温线的凸向与洋流:等温线凸出方向与洋流流向相同。   第二单元 地球运动专题   1、天体的类别:星云、恒星、流星、彗星、行星、卫星、星际空间的气体、尘埃等。   2、天体系统的层次:总星系——银河系(银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   3、大行星按特徵分类:类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远日行星(天、海)。   4、月球:(1)月球的正面永远都是向著地球,也有昼夜更替。   (2)无大气,故月球表面昼夜的温差大,陨石坑多,无声音、无风,   (3)月球表面有山脉、平原(即月海)、火山。   5、地球生命存在的原因: 稳定的光照条件、安全的宇宙环境、适宜的大气和温度、液态水。   6、太阳外部结构及其相应的太阳活动:光球(黑子)、色球(耀斑)、日冕(太阳风)。   7、太阳活动--黑子(标志)、耀斑(最激烈),太阳黑子的变化周期11年。   8.太阳活动的影响:黑子--影响气候,耀斑--电离层--无线电通讯,带电粒子流――磁场――磁暴。   9、太阳辐射的影响:①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水、大气、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   ②太阳能是我们日常所用能源。   10.自转 方向:自西向东,北极上空俯视呈逆时针方向、南极上空俯视呈顺时针方向。   速度:①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至0) ②角速度(除两极为0外,各地相等)。   周期:①恒星日(23h56m4s真正周期) ②太阳日(24时,昼夜更替周)。   意义:①昼夜更替 ②不同经度不同的地方时 ③水准运动物体的偏移(北右南左)。   11、晨昏线:沿自转方向,黑夜向白天过渡为晨线,白天向黑夜过渡为昏线(晨昏线上太阳高度角为0度)。   12、晨昏线与经线:晨昏线与经线重合-----春秋分;晨昏线与经线交角最大----夏至、冬至。   13、时间计算:所求时间=已知时间±区时差+ 途中时间。   14、时区=经度/15°(若不整除,则四舍五入) 区时差=时区差。   15、世界时:以本初子午线(0°)时间为标准时,也称为格林尼治时间,也是零时区的区时。   16、日期分割:零点经线往东至日界线(180°)为地球上的“今天”,往西至日界线为“昨天”。   17、日界线:自西向东越过日界线(不完全经过180°经线)日期减一天,自东向西越过日期加一天。   18、卫星发射基地的区位选择:   自然因素(①气象条件需要天气晴朗 ②地球自转的初速度:取决於纬度和地势 ③地形平坦开阔);   人文因素(地广人稀,交通便利,符合国防安全需要)。   ①太原:技术力量强; ②酒泉:大陆性气候,晴天多; ③西昌纬度低,发射初速度大;   ④海南文昌:纬度低,发射初速度大;海运便利。   19、公转 速度:1月初--近日点—速度快,7月初--远日点—速度慢;   意义:①昼夜长短的变化 ②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③四季的更替 ④五带的形成。   20、公转与自转形成了黄赤交角(23°26′):   ①黄赤交角存在---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   黄赤交角存在---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地中海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的形成。   ②五带的划分界线:南北回归线之间为热带、回归线极圈之间为温带、极圈极点之间为寒带。   ③若黄赤夹角变大,热带和寒带变大,温带变小;若黄赤夹角变小,热带和寒带变小,温带变大   若黄赤交角为零,太阳永远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地中海气候、热带草原气候消失。   21、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①由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②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90°—△(直射点与所求点的纬度间隔)。   ③夏至日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高度角一年中最大值, 南半球一年中最小值;   冬至日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高度角一年中最大值,北半球一年中最小值。   ④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有两次直射机会---两次最大值。   ⑤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小,楼房间距越大。   22、昼夜长短的时间分布:   ①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昼长夜短,北半球夏季,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北半球的昼长夜短。   ②太阳直射点向哪个半球移动,这个半球的昼就渐长,北半球6月22日昼最长,12月22日最短。   ③南北回归线之间昼长最大值与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值不在同一天出现,如海口市。   23、昼夜长短的纬度分布:   北半球夏半年,昼长夜短,越向北白昼越长(日出越早日落越晚),如北京>上海>广州。   北半球冬半年,昼短夜长,越向南白昼越长(日出越早日落越晚)。如海口>广州>上海。   24、昼长=日落时间—日出时间;昼长=24小时—夜长   日出时间=12:00-昼长/2(或0:00+夜长/2);赤道上的点的日出时间是6:00。   日落时间=12:00+昼长/2(或24:00-夜长/2);赤道上的点的日落时间是18:00。   25、地球是个不发光、不透明球体—-昼夜现象出现   地球自转的球体—-昼夜更替(自转速度周期影响昼夜温差变化)。   地球倾斜的公转的球体—-直射点的移动、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五带。   26、典型的季节现象   地理现象 时间季节,   北半球夏半年 北半球冬半年,   地球公转 七月初,远日点附近,地球公转角速度、线速度最慢 一月初,近日点附近,地球公转角速度、线速度最快,   正午太阳高度 6月22日左右,北回归线以北地区达最大,赤道及南半球达最小 12月22日左右,南回归线以南地区达最大,赤道及北半球达最小,   昼夜长短 昼长夜短,北极圈以内出现极昼 昼短夜长,北极圈以内出现极夜,   等温线 陆地等温线均向北凸出 陆地等温线均向南凸出,海洋相反,   气压带、风带 随太阳直射点北移 随太阳直射点南移,   雪线 雪线上升 雪线下降,   北印度洋洋流 受西南季风的影响,洋流呈顺时针流动 受东北季风的影响,洋流呈逆时针流动,   我国的降水 夏李风影响,降水多 冬李风影响,降水少。   我国的河流 内流河因高温导致冰雪融水多,外流河受夏季风影响,大部分河流进入汛期,东北地区分春汛、夏汛 大部分进入枯水期,秦岭淮河以北的河流有结冰期,部分河流有断流现象。   我国的季风 全国大部分地区受来自海洋的夏季风影响,高温多雨 全国大部分地区受来自大陆的冬季风影响,寒冷少雨。   我国的农业生产 全国普遍高温,农作物进入生长期,作物熟制自南向北由一年三熟逐渐过渡到两年三熟至一年一熟 北方大部分地区农作物处於越冬期,南方热带地区水热充足,可生产反季节蔬菜、瓜果。   气象灾害 旱涝(华北春旱、长江伏旱)、暴雨、台风(表现:强风、暴雨、风暴潮) 寒潮、沙尘暴、乾旱、暴雪。   地质灾害 滑坡、泥石流较多 较少。   第三单元 大气专题   1、对流层的特点:①随高度增加气温降低;②大气对流运动(12km)显著;③天气复杂多变。   2、平流层的特点:①随高度增加温度升高;②大气平稳,以水准运动为主,有利於高空飞行。   3、大气的热力过程:太阳辐射--地面增温--地面辐射--大气增温--大气(逆)辐射--大气保温   4、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吸收、反射、散射。   5、太阳辐射(光照)与天气、地势关系:晴朗的天气、地势高空气稀薄,光照越强;   我国太阳能的分布青藏高原最高,四川盆地最低。   6、大气的保温效应: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并通过大气逆辐射把热量还给地面。   7、气温与天气:白天多云,气温不高(云层反射作用强);夜晚多云,气温较高(大气逆辐射强)。   8、气温的垂直分布:对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   9、气温的水准分布:①纬度分布:纬度越高,气温越低,我国热量最丰富的地区:海南岛   ②海陆分布:夏季陆地>海洋,冬季海洋>陆地;   ③气温高的地方,等温线向高纬凸出,反之,气温低的地方,等温线向低纬凸出。   10、气温年较差:①影响因素:海陆热力性质;地表植被水分状况;云雨多少。   ②变化规律:内陆>沿海,大陆性气候>海洋性气候,裸地>草地>林地>湖泊,晴天>阴天。   11、热力环流的性质特点   (1)水准方向相邻地面热的地方——垂直气流上升――低气压(气旋)——阴雨   (2)水准方向相邻地面冷的地方——垂直气流下沉――高气压(反气旋)——晴朗   (3)垂直方向的气温气压分布:随海拔升高,虽然气温降低,但是空气变稀,气压降低。   (4)来自低纬的气流——暖湿   (5)来自高纬的气流——冷干   (6)来自海洋的气流——湿 (7)来自大陆的气流(离陆风)——干   (8)两种性质不同的气流相遇——锋面——阴雨、风   12、水准方向气压与气温:近地面,气温高,空气膨胀上升,地面形成低压;反之,气温低,近地面的空气收缩下沉,地面形成高压。   13.风的形成:大气的水准运动叫风,水准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等压线愈密风速愈大。   14、风向:(1)风向-—风的来向;   (2)根据等压线的分布确定风向:以右图为例画A点的风向及其受力   ①确定水准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垂直於等压线并且由高压指向低压   ②确定地转偏向力方向:与风向垂直,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③近地面受磨擦力(方向与风向相反)的影响,风向与等压线斜交   15、高空大气的风向是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的结果,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近地面的风,受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磨擦力的共同影响,风向与等压线之间成一夹角。   16、锋面与天气(冷暖不同气团作水准运动并相遇)   ①冷锋过境雨区在锋后,出现雨雪、降温天气。 过境后,气压升高,气温骤降,天气转晴;   ②暖锋过境雨区在锋前,多为连续性降水。 过境后,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晴。   17、影响我国天气的主要锋面是冷锋:如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冬季我国的寒潮、冬春季节出现的沙尘暴。   18、气压系统与天气(同一气团作垂直运动):   ①气旋(低气压)垂直气流上升,天气阴雨。 ②反气旋(高气压)垂直气流下沉,天气晴朗;   19、三圈环流及气压带风带:   ①三圈环流(垂直分布)   画出右面三圈环流回圈图   ②气压带、风带(水准分布)   画出右面气压带、风带分布图   (“北撇南捺”)   ③长城考察站红旗向西北飘,视窗要避开东南方向;   黄河考察站红旗向西南飘,视窗要避开东北方向。   20、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   移动方向: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21、季风环流:海陆热力差异使亚洲、太平洋中心随季节变化而变化的情况:   夏季:亚洲大陆上形成亚洲低压,太平洋上形成夏威夷高压;   冬季:亚洲大陆上形成亚洲高压,太平洋上形成阿留申低压。   22、东亚、南亚季风环流:(如右图)   东亚:夏季东南风,冬季西北风;主要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引起。   南亚:夏季西南风,冬季东北风,由风带和气压带季节移动和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共同作用形成。   23、我国的旱涝灾害、雨带的移动与副热带高压的强弱有密切关系。   ①雨带的移动   春末(5月),雨带在华南(珠江流域)(华北春旱,东北春汛)   夏初(6---7月),雨带移到长江中下游地区 ---梅雨(准静止锋)   7--8月,雨带移到东北和华北,长江中下游 进入“伏旱”(反气旋)   9月,副高南退,北方雨季结束,南方进入第二个雨季。   ②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   ③旱涝灾害 副高北移速度偏快(夏季风强),造成北涝南旱   副高北移速度偏慢(夏季风弱),造成北旱南涝.   我国水旱灾害发生的根本原因是:夏季风的强弱和进退的早晚。   24、气候形成因数: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人类活动   25、判断气候类型的步骤: ①判断南北半球,②判断热量带,③判断雨型。   ①热带的四种气候类型:各月均温在15度以上,降水不同,气候类型差异较大   热带雨林气候(常年受赤道低压影响,终年高温多雨)   热带沙漠气候(常年受副高或来自陆地的信风影响,终年高温少雨)   热带季风气候(南亚地区,冬季盛行东北风,为旱季,夏季刮西南季风,6--9月为雨季)   热带草原气候(赤道低压移来时,是湿季,信风移来时为旱季,农业活动在雨季播种,旱季收割)   ②亚热带气候类型:冬季最冷月均温在0度以上,全球只有两种气候类型:   地中海气候:除南极洲外,其他各洲都有分布,在南北纬30o——40o大陆的西岸,位置在西风带和副高之间,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乾燥   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偏北风--低温少雨,夏季--夏季风--高温多雨。   ③温带气候类型:除海洋性气候外,冬季最冷月均温以0℃以下。   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在南北纬40o--60o大陆西岸(地中海气候高纬一侧),终年受西风控制,终年温和多雨   温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北纬35o--55o大陆东岸(亚热带季风的高纬一侧),受冬季风影响,寒冷乾燥,受夏季风影响,高温多雨。   温带大陆性气候:全年受大陆性气团控制,日较差大、年较差大,降水稀少,降水主要在夏季。   26、大陆性与海洋性气候的不同特点(以北半球为例分析):   大陆性气候气温的日较差、年较差大,气温最高月在7月,最低气温在1月。年降水量少。   海洋性气候日较差、年较差小,最热月在8月、最冷月在2月,年降水量较多。   27、主要的气象灾害:是指因暴雨洪涝、乾旱、台风、寒潮、大风沙尘、大(浓)雾、高温低温等因素直接造成的灾害。   台风 旱涝灾害 寒潮   发生的时间 夏秋季节 春夏秋 秋末、冬季、初春   发源地 热带洋面或副热带洋面 蒙古、西伯利亚   影响地区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 除西部一些沙漠地区外的全国范围 除青藏、云贵、海南外的广大地区   天气变化 强风、特大暴雨、风暴潮 暴雨、大暴雨或特大暴雨 大风、雨雪、冻雨   28、主要的大气环境问题:全球变暖(温室效应CO2)、臭氧层破坏(氟氯烃消耗O3)、酸雨(SO2、NO2)   29、温室效应   ①大量燃烧矿物燃料——大气中CO2增加——大气逆辐射增强   ②滥砍滥伐森林——光合作用减弱——CO2相对增多——大气逆辐射增强   ③大气逆辐射增强——温室效应——气温升高——全球热量带分布发生变化——经济结构发生调整(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中纬受损,高纬受益,使适宜种植业生产地域缩小,粮食减产。)   ④极地冰山融化,沿海地区海海平面上升,沿海地区地下水水质变坏。   30、绿化的环境效益:   ①通过光合作用保持大气中O2和CO2的平衡,净化空气;   ②绿化植物和防护林可以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   ③城市绿地的作用是吸烟除尘、过滤空气、减轻污染、降低噪音、美化环境   第四单元 水环境   1、水回圈:①按其发生领域分为海陆间大循环、内陆回圈和海上内回圈。   ②水回圈的主要环节有: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径流。   ③它的重要意义在於:使淡水资源不断补充、更新,使水资源得以再生,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2、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   ①以雨水补给为主的的河流其径流的变化与降雨量变化一致:a地中海气候为主的河流,其流量冬季最大;b季风气候为主河流,流量夏季最大;c温带海洋性与热带雨林气候河流流量全年变化小;   ②以冰雪补给为主的河流其径流变化与气温关系密切: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其流量夏季最大.   ③河流水地下水之间可相互补给,湖泊对河流径流起调蓄作用。   3、我国河流补给的差别:①我国东部河流以降水补给为主(夏汛型,东北春季有积雪融水)   ②我国西北地方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夏汛型,冬季断流)   4、海水等温线的判读:①判断南北半球(越北越冷是北半球)   ②洋流流向和海水等温线凸出方向一致:高温流向低温是暖流,反之是寒流。   5、影响海水温度因素——太阳辐射(收入)、蒸发(支出)、洋流   6.洋流的形成:定向风(地球上的风带)是形成洋流最基本的动力,风海流是最基本的洋流类型。   7.洋流的分布(画一画右面洋流分布模式图):   ①中低纬度洋流圈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南半球呈反时针方向。   ②北半球中高纬逆时针方向洋流圈。   ③南半球40—60度海区形成西风漂流。   ④北印度洋形成季风洋流,冬季逆时针,夏季顺时针。   8.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①影响气候(暖流—增温增湿,寒流—减温减湿)。   ②影响海洋生物—-渔场 ③影响航海 ④影响海洋污染。   9.世界主要渔场:北海道、北海、纽芬兰渔场---寒暖流交汇;秘鲁渔场――上升流。   10.海洋渔业集中在大陆架的原因:①这裏阳光集中,生物光合作用强;   ②入海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浮游生物繁盛,鱼饵丰富。   11.海洋灾害是指源于海洋的自然灾害: 海啸和风暴潮。   12.海洋环境问题指源於人类活动的海洋生态破坏:海洋污染、海平面上升、赤潮。   第五单元 陆地环境   1、地球的内部圈层:地壳(地表到莫霍介面)、地幔(莫霍面—古登堡面)、地核(古登堡面以下)。   2、岩石圈范围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之上)。   3、岩石成因分类:岩浆岩(喷出岩和侵入岩)、沉积岩(层理构造、有化石)、变质岩。   4、地壳物质回圈:岩浆冷却凝固→岩浆岩-外力→沉积岩-变质→变质岩-熔化→岩浆。   5、地质作用:①内力作用(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地震、变质作用)。   ②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   6、地质构造的类型:褶皱(背斜、向斜),断层(上升岩块-地垒、下沉岩块-地堑)。   7、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原因:外力侵蚀(在外力侵蚀作用之前背斜成山、向斜成谷)。   背斜顶部受张力,容易被侵蚀成谷地;向斜槽部受到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反而成为山岭。   8、地垒--庐山、泰山;地堑--东非大裂谷、河平原和汾河谷地。   9、地质构造对人类生产活动的影响:背斜(储油)、向斜(储水)、大型工程选址,应避开断层。   10.外力作用与常见地貌:   ①流水侵蚀——沟谷、峡谷、瀑布、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的地表、溶洞(喀斯特地貌)。   弯曲的河道--凹岸侵蚀,凸岸沉积(港口宜建在凹岸)。   ②流水沉积——山麓冲积扇、河口三角洲、河流中下游冲积平原。   ③风力侵蚀——风蚀沟谷、风蚀洼地、蘑菇石、风蚀柱、风蚀城堡等。   ④风力沉积——沙丘、沙垄、沙漠边缘的黄土堆、黄土高原。   11、陆地环境的整体性:陆地环境各要素(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地貌)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构成陆地环境的整体性。例如我国西北地方各环境要素都体现出乾旱特徵。   12、陆地环境的地域差异有:①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热量)---――-纬度地带性。   ②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水分)-----经度地带性。   ③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水分和热量)----垂直地带性。   13.影响山地垂直带谱的因素:①山地所处的纬度;②山地的海拔;③阳坡、阴坡;④迎风、背风坡。   14、影响雪线高低的因素(雪线是指冰雪存在的下限的海拔高度)。   主要影响因素有两个:一是0℃等温线的海拔(阳坡、阴坡);二是降水量的大小(迎风、背风坡)   15、非地带性因素: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影响等。例如我国西北地方的绿洲。   16、主要地质灾害:地震、火山、滑坡和泥石流。   ①两大地震带是:环太平洋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带。我国多地震的原因是:我国位於两大地震带中。   ②地质灾害的防御:提高建筑物抗震强度;实施护坡工程,防止滑坡和崩塌;保护植被,改善生态环境;   第六单元 季节知识专题   学习好季节知识的关键:①北半球与南半球季节相反,即北半球与南半球在同一时间处於不同的季节。   ②太阳直射点的位置、移动方向;晨昏线与经线和昼夜的位置关系;昼夜长短的变化;   ③北半球的四个重要节气:3月21日春分,6月22日夏至,9月23日秋分,12月22日冬至。

初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每一门科目都有自己的 学习 方法 ,但其实都是万变不离其中的,数学其实和语文英语一样,也是要记、要背、要讲练的。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一些初二数学知识点的学习资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二数学三角形知识点 1、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及逆定理 垂直于一条线段并且平分这条线段的直线是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逆定理: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2、角的平分线及其性质 一条射线把一个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这条射线叫做这个角的平分线。角的平分线有下面的性质定理: (1)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2)到一个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3垂线的性质: 性质1: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性质2: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简称:垂线段最短。2、三角形中的主要线段 (1)三角形的一个角的平分线与这个角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和交点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2)在三角形中,连接一个顶点和它对边的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 (3)从三角形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做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线(简称三角形的高)。 3、三角形的稳定性 三角形的形状是固定的,三角形的这个性质叫做三角形的稳定性。三角形的这个性质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很广,需要稳定的东西一般都制成三角形的形状。6、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定理及推论 (1)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推论:三角形的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2)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及推论的作用: ①判断三条已知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②当已知两边时,可确定第三边的范围。③证明线段不等关系。7、三角形的角关系 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和等于180°。推论: ①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②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来两个内角的和。③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注:在同一个三角形中:等角对等边;等边对等角;大角对大边;大边对大角。等角的补角相等,等角的余角相等。 8、三角形的面积 三角形的面积= 2 1 ×底×高应用:经常利用两个三角形面积关系求底、高的比例关系或值 八年级 数学三角证明知识点 第一章三角形的证明 1、等腰三角形 (1)三角形全等的性质及判定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也相等判定:SSS、SAS、ASA、AAS、 (2)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性质及推论 性质: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等边对等角) 判定: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等角对等边) 推论: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即“三线合一”) (3)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定理 性质定理: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都相等,并且每个角都等于60度;等边三角形的三条边都满足“三线合一”的性质;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有3条对称轴。 判定定理:有一个角是60度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或者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4)含30度的直角三角形的边的性质 定理: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度,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2、直角三角形 (1)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 定理: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逆定理:如果三角形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2)直角三角形两个锐角之间的关系 定理:直角三角形两个锐角互余。 逆定理:有两个锐角互余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3)含30度的直角三角形的边的定理 定理: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度,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逆定理:在直角三角形中,一条直角边是斜边的一半,那么这条直角边所对的锐角是30度。 初二上数学知识点 同类项的概念: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几个常数项也叫同类项。 判断几个单项式或项,是否是同类项的两个标准: ①所含字母相同。②相同字母的次数也相同。 判断同类项时与系数无关,与字母排列的顺序也无关。 合并同类项的概念:把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叫做合并同类项。 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同类项的系数相加,所得结果作为系数,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 合并同类项步骤: ⑴.准确的找出同类项。 ⑵.逆用分配律,把同类项的系数加在一起(用小括号),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 ⑶.写出合并后的结果。 合并同类项时注意: (1)如果两个同类项的系数互为相反数,合并同类项后,结果为0。 (2)不要漏掉不能合并的项。 (3)只要不再有同类项,就是结果(可能是单项式,也可能是多项式)。 (4)不是同类项千万不能进行合并。 2017初二上数学知识点(二) 一、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概念 1.平均数 平均数是指在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数据的个数。 2.中位数 中位数是指将统计总体当中的各个变量值按大小顺序排列起来,形成一个数列,处于变量数列中间位置的变量值就称为中位数。 3.众数 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值,叫众数,有时众数在一组数中有好几个。 初二数学知识点归纳 总结 相关 文章 : ★ 八年级数学知识点整理归纳 ★ 初二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 初二数学知识点归纳 ★ 初二数学知识点归纳上册人教版 ★ 初二数学知识点复习整理 ★ 初二数学知识点整理归纳 ★ 初二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 ★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最全提纲 ★ 初中数学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 ★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大全

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这篇文章我给大家总结归纳了八年级物理上册的重要知识点,接下来分享具体的内容,供参考。 物态变化 1.物态变化: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质从一种状态变化到另一种状态的过程,叫做物态变化。它们两两之间可以相互转化,所以物态变化有6种: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凝华。 2.物态变化过程: 熔化:固态→液态(吸热) 凝固:液态→固态(放热) 汽化:(分沸腾和蒸发):液态→气态(吸热) 液化:(两种方法:压缩体积和降低温度):气态→液态(放热) 升华:固态→气态(吸热) 凝华:气态→固态(放热)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声的产生: 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说明:物体在振动时发声,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的传播: (1)声音的传播需要物质,物理学中把这样的物质叫做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2)声速的大小不仅跟介质的种类有关(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且V固>V液>V气),还跟介质的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声速越大); (3)声音以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 (4)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约为340m/s; (5)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 3.回声: 人耳能辨别原声与回声的时间间隔至少为0.1S或人与障碍物的距离至少为17m。 光的反射 1、当光射到物体表面时,有一部份光会被物体反射回来,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2、我们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3、反射定律: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都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1)法线:过光的入射点所作的与反射面垂直的直线; (2)入射角: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反射角:法射光线与法线间的夹角。(入射光线与镜面成θ角,入射角为90°-θ,反射角为90°-θ) (3)入射角与反射角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反射角总是随入射角的变化而变化而变化,因而只能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不能说成入射角等于反射角。(镜面旋转θ,反射光旋转2θ) (4)垂直入射时,入射角、反射角等于多少?答:垂直入射时,入射角为0度,反射角亦等于0度。 汽化和液化 1、汽化: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吸热) 2、蒸发是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一种缓慢的汽化现象。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发生。 3、影响蒸发的因素: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液面的空气流通速度。 4、物理降温:在需要降温的物体表面,涂一些易挥发且无害的液体,通过液体蒸发吸热来达到降温的效果。(蒸发的致冷作用) 5、沸腾: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6、液体沸腾的条件:温度达到沸点,且能继续从外界吸热。 7、沸腾的现象:从底部产生大量气泡,上升,变大到液面破裂,放出气泡中的水蒸气。 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液体的沸点与气压有关,液面气压越小沸点越低,气压越大沸点越高。高原地区普通锅里煮不熟鸡蛋,就是因为气压低,沸点低造成的。 高压锅是利用增大液面气压,提高液体沸点的原理制成的。 8、液化:物质由气态变成固态的过程。(放热) 9、液化的两种方式: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 10、所有气体温度降到足够低时都可以液化。气体液化放出热量。 11、常用的液化石油气是在常温条件下,用压缩体积的办法,使它液化储存在钢瓶里的。

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要点归纳总结

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19世纪上半期,为了开辟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向中国走私鸦片的直接原因:为了扭转贸易逆差.2.1839年,林则徐被道光帝派往广州进行禁烟,进行暗访密查,缉拿烟贩,收缴鸦片.6月在虎门海滩销毁鸦片,这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领导这场斗争的林则徐,成为民族英雄,这次活动成为鸦片战争的导火线.3.1840-1842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4.1856-1860年,英法联军为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市场,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占领北京后,火烧圆明园.5.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结合第8页表格和第9页图掌握)6.1851-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1853年占领南京改为天京,定为都城,建立起与清朝对峙的政权.为推翻清朝统治,派军队北伐和西征.7.左宗棠作为钦差大臣,采取"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收复了新疆.为加强西北边疆的管理和防务,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8.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失败后,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地化程度.9.1900年春,义和团运动矛头直指帝国主义侵略势力.10.1901年,清政府被迫同八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学生的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1.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前期以"自强"为口号,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 福州船政局等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开办了一些民用工业,如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从 70-80年代筹建了南海,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1862年创办的京师同文馆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12.评价洋务运动(第30页内容,重点掌握)13.1895年春,康有为领导的"公车上书"揭开了变法维新的序幕.14.1898年6月到9月,光绪帝发布了一系列变法令,内容( P33):要求从政治,经济,军事,教育,思想五个方面掌握.15.1894年,孙中山组织了革命团体兴中会.1905年,他建立统一的革命组织中国同盟会,孙中山当总理,通过了推翻清朝统治,废除君主专制,建立民主共和国,改革土地制度的革命纲领,它的成立,大大推动了全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创办的机关刊物《民报》,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16.1911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但是,辛亥革命的果实被北洋军阀袁世凯窃取,没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17.1915年,陈独秀等知识分子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旗帜,以《新青年》杂志为主要阵地,掀起新文化运动.以四提倡四反对为主要内容,向尊孔复古逆流进行攻击,从而在社会上掀起一股思想解放潮流.18.1918年,李大钊发表了《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两篇文章,进行宣传马克思主义.19.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不过,新文化运动中也对东西文化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影响到后来.20.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等校学生举行示威,要求"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惩办卖国贼要求,遭到北洋军阀政府的镇压.6月初,上海工人举行罢工,商人罢市,支持学生斗争,工人阶级起了巨大的作用,结果政府被迫释放学生,罢免曹汝霖等卖国贼的职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五四运动取得初步的胜利.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21.1921年7月在上海召开的中共一大通过了党的纲领,确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22.1922年中共二大,确定党的民主革命纲领是: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建立民主共和国.这是在中国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23.1924年创办的黄埔军校由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培养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24.1926年,广东国民政府北伐,目的: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主要战场:湖南,湖北;主要战役:汀泗桥,贺胜桥;在两湖战场消灭了吴佩孚主力;出师不到半年,北伐军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武汉.25.1927年4月,蒋介石叛变革命,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它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对内镇压人民革命运动.26.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朱德等人,领导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统治的第一枪.27.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进攻敌人力量较为薄弱的农村,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始.28.1934年10月到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在未能粉碎敌人第五次"围剿"后被迫进行战略转移,进行长征.29.1935年1月,党中央召开遵义会议,会议解决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取消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的指挥权,肯定毛泽东的正确主张.确定军事上由毛泽东,周恩来等负责指挥.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30.长征途中,渡过金沙江跳出敌人的包围,1936年10月,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同红一方面军胜利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31.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时,蒋介石要求驻守东北的张学良实行不抵抗政策,使东北三省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不到半年时间全部沦于敌手.全国人民反对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要求停止内战,抵抗日本的侵略.东北人民和部分东北军部队,组织抗日义勇军,抵抗日军的侵略.中共派杨靖宇组织东北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32.九一八事变后,中共提出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要求国民政府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张学良,杨虎城接受了中共主张,为了逼蒋抗日,1936月12月12日,发动"西安事变".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33.1937年日军向卢沟桥中国守军发动进攻,制造七七事变,中国人民的全国性抗日战争从此爆发.在事变中,佟麟阁,赵登禹先后为国捐躯.平津相继陷落,这时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34.1937年12月,日军占领南京,制造了南京大屠杀,在六周时间内,屠杀中国居民达三十万人以上.35.在全面抗战期间,中共领导的八路军取得"平型关大捷",这是抗战以来第一次大捷;为粉碎敌人的"囚笼"政策,1940年8月在彭德怀指挥下组织了百团大战,这是抗战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国民党军队在1938年春取得台儿庄大捷.36.抗战胜利前夕,1945年4月,在延安召开中共七大,大会主要讨论夺取抗战胜利和胜利后中国将走什么道路的重要问题.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发动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37.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标志着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38.在抗战胜利后,蒋介石在美国的支持下阴谋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为了进一步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也为了欺骗人民,邀请毛泽东到重庆谈判.1945年8月到10月,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毛泽东在周恩来,王洛飞的陪同下,同国民党进行谈判,最后达成和平建国的"双十协定".39.1946年6月,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对中原解放区发动进攻,标志全面内战爆发.40.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军挺进大别山威胁南京和武汉.标志战略反攻的开始.41.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发动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淮海战役的胜利,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陈毅曾说, 淮海战役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1949年初,北平和平解放,平津战役的胜利,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P98)三大战役的胜利,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一百五十多万人,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了,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42.1949年4月23日,解放军占领南京,标志统绐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的垮台.43.状元实业家张謇,在《马关条约》签订后,中华民族面临严重民族危机情况下,提出"实业救国"的口号,创办了大生纱厂等一系列企业,同时兴办学校和开展慈善事业.一战期间企业由于帝国主义放松了对中国民族资本的压迫,获得进一步的发展,但大战结束后被吞并.44.中文报纸中最著名的是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申报》.1897年在上海创办的商务印书馆是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45.1909年,由詹天佑主持修建的京张铁路是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46.揭开制碱奥秘的侯德榜撰写了《制碱》一书,他的制碱法被命名为"侯氏制碱法".47.近代开眼看世界的思想家中代表人物有魏源和严复.魏源他编成《海国图志》一书,系统介绍了南洋,欧美各国的历史地理,并说明编写的目的是" 师夷长技以制夷".严复是戊戌变法时期的启蒙思想家,他翻译了《天演论》,阐述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世道必进,后胜于今"的进步观点.48.戊戌变法期间,创办了京师大学堂,这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49.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除沿用了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50.鲁迅代表作有《狂人日记》,《孔乙已》等;徐悲鸿代表作有《愚公移山》等;被称为人民音乐家的聂耳的代表作是《义勇军进行曲》,冼星海的代表作是《黄河大合唱》.希望能够帮到你!

高中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想要了解高中数学知识点的小伙伴,赶紧来瞧瞧吧!下面由我为你精心准备了“高中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本文仅供参考,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资讯!   高中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1.等差数列的定义   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通常用字母d表示。   2.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若等差数列{an}的首项是a1,公差是d,则其通项公式为an=a1+(n-1)d。   3.等差中项   如果A=(a+b)/2,那么A叫做a与b的等差中项。   4.等差数列的常用性质   (1)通项公式的推广:an=am+(n-m)d(n,m∈N_)。   (2)若{an}为等差数列,且m+n=p+q,则am+an=ap+aq(m,n,p,q∈N_)。   (3)若{an}是等差数列,公差为d,则ak,ak+m,ak+2m,…(k,m∈N_)是公差为md的等差数列。   (4)数列Sm,S2m-Sm,S3m-S2m,…也是等差数列。   (5)S2n-1=(2n-1)an。   (6)若n为偶数,则S偶-S奇=nd/2;若n为奇数,则S奇-S偶=a中(中间项)。   注意:   一个推导   利用倒序相加法推导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   Sn=a1+a2+a3+…+an,①   Sn=an+an-1+…+a1,②   ①+②得:Sn=n(a1+an)/2。   两个技巧   已知三个或四个数组成等差数列的一类问题,要善于设元。   (1)若奇数个数成等差数列且和为定值时,可设为…,a-2d,a-d,a,a+d,a+2d,…。   (2)若偶数个数成等差数列且和为定值时,可设为…,a-3d,a-d,a+d,a+3d,…,其余各项再依据等差数列的定义进行对称设元。   四种方法   等差数列的判断方法   (1)定义法:对于n≥2的任意自然数,验证an-an-1为同一常数;   (2)等差中项法:验证2an-1=an+an-2(n≥3,n∈N_)都成立;   (3)通项公式法:验证an=pn+q;   (4)前n项和公式法:验证Sn=An2+Bn。   注:后两种方法只能用来判断是否为等差数列,而不能用来证明等差数列。   拓展阅读:高中数学选择题解题技巧   1、直接解题法(直接法)   直接从题设条件出发,运用有关概念、性质、定理、法则和公式等知识,通过严密的推理和准确的运算,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然后对照题目所给出的选择支“对号入座”作出相应的选择。涉及概念、性质的辨析或运算较简单的题目常用直接法。直接法是解答选择题最常用的基本方法,低档选择题可用此法迅速求解。直接法适用的范围很广,只要运算正确必能得出正确的答案。提高直接法解选择题的能力,准确地把握中档题目的“个性”,用简便方法巧解选择题,是建立在扎实掌握“三基”的基础上,否则一味求快则会快中出错。   2、特殊值解题   正确的选择对象,在题设普遍条件下都成立的情况下,用特殊值(取得越简单越好)进行探求,从而清晰、快捷地得到正确的答案,即通过对特殊情况的研究来判断一般规律,是解答本类选择题的最佳策略。近几年高考选择题中可用或结合特例法解答的约占30%左右。通过取适合条件的特殊值、特殊图形、特殊位置等进行分析,往往能简缩思维过程、降低难度而迅速地解。   3、数形结合法或者割补法(解析几何常用方法):   巧妙地利用割补法,可以将不规则的图形转化为规则的图形,这样可以使问题得到简化,从而缩短解题长度。对于一些具有几何背景的数学问题,如能构造出与之相应的图形进行分析,往往能在数形结合、以形助数中获得形象直观的解法。   4、极限法   这是高中选修部分,不过用在解题会很快。极限思想是一种基本而重要的数学思想。当一个变量无限接近一个定量,则变量可看作此定量。对于某些选择题,若能恰当运用极限思想思考,则往往可使过程简单明快。用极限法是解选择题的一种有效方法。它根据题干及选择支的特征,考虑极端情形,有助于缩小选择面,迅速找到答案。   高考数学复习技巧有哪些   1、重点知识,落实到位   函数、导数、数列、向量、不等式、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直线与圆锥曲线、概率、数学思想方法等,这些既是高中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又是高考的重点,而且常考常新,经久不衰。因此,在复习备考中,一定要围绕上述重点内容作重点复习,保证复习时间、狠下功夫、下足力气、练习到位、反思到位、效果到位。并将这些板块知识有机结合,形成知识链、方法群。如聚集立体几何与其他知识的整合,就包括它与方程、函数、三角、向量、排列组合、概率、解析几何等的整合,善于将已经完成过的题目做一次清理,整理出的解题通法和一般的策略,“在知识网络交汇点设计试题”是近几年高考命题改革反复强调的重要理念之一,在复习备考的过程中,要打破数学章节界限,把握好知识间的纵横联系与融合,形成有序的网络化知识体系。   2、新增内容,注重辐射   新增内容是新课程的活力和精髓,是近、现代数学在高中的渗透,且占整个高中教学内容的40%左右,而高考这部分内容的分值,远远超出其在教学中所占的比例。试题加大了对新教材中增加的线性规划、向量、概率、导数等知识的考查力度,对新增内容一一作了考查,分值达50多分,并保持了将概率内容作为应用题的格局。因此,复习中要强化新增知识的学习,特别是新增数学知识与其它知识的结合。向量在解题中的作用明显加强,用导数做工具研究函数的单调性和证明不等式问题,导数亦成为高考解答题目的必考内容之一。   3、思想方法,重在体验   数学思想方法作为数学的精髓,历来是高考数学考查的重中之重。“突出方法永远是高考试题的特点”,这就要求我们在复习备考中应重视“通法”,重点抓方法渗透。   首先,我们应充分地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总结提炼,尽管数学思想方法的掌握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但是我们认为,遵循“揭示—渗透”的原则,在复习备考中采取一些措施,对于数学思想方法以及数学基本方法的掌握是可以起到促进作用的,例如,在复习一些重点知识时,可以通过重新揭示其发生过程,适时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其次,要真正地重视“通法”,切实淡化“特技”,我们不应过分地追求特殊方法和特殊技巧,不必将力气花在钻偏题、怪题和过于繁琐、运算量太大的题目上,而应将主要精力放在基本方法的灵活运用和提高学生的思维层次上,另外,在复习中,还应充分重视解题回顾,借助于解题之后的反思、总结、引申和提炼来深化知识的理解和方法的领悟。   4、综合能力,强化训练   近年来高考数学试题,在加强基础知识考查的同时,突出能力立意。以能力立意,就是从问题入手,把握学科的整体意义,用统一的数学观点组织材料,对知识的考查倾向于理解和应用,特别是知识的综合性和灵活运用,这就要求我们在复习过程中,应打破数学内部学科界限,加强综合解题能力的训练;注重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及建模能力;力求打破能力学科化的界限,用数学的眼光去分析生产和生活及其他学科的一些具体问题。   5、规范解题,正本清源   高三数学的复习效果,最终显化的是一种解题的能力,解题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复习的成败,如何提高解题能力?建议从下面几方面入手:   (1)认真审题自觉化,通过反复读题、对问题重新表述、对数学语言加以表征等加工策略,寻找解题突破口;   (2)思路探求情境化,通过对问题情境的典型性、层次性、综合性分析,去寻找解法的情境;   (3)思维过程显性化,“听得懂,不会做”是没有真正学会思考,解题时要追问:怎样想,为什么要这样想?特别是理清怎样做,为什么要这样做;   (4)解题方法多样化、格式书写规范化、重要结论工具化、解后反思制度化。

高一生物必修一知识点归纳总结

【 #高一# 导语】成绩的提高是同学们提高总体学习成绩的重要途径,大家一定要在平时的练习中不断积累。那么高一生物必修一的知识点有哪些呢?下面是 考 网为你推荐高一生物必修一知识点归纳,希望能帮到你。    高一生物必修一从生物圈到细胞知识点归纳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除了病毒以外,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u2192组织u2192器官u2192系统(植物没有系统)u2192个体u2192种群u2192群落u2192生态系统u2192生物圈   病毒的相关知识:   1、病毒(Virus)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体。主要特征:   ①、个体微小,一般在10~30nm之间,大多数必须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见;   ②、仅具有一种类型的核酸,DNA或RNA,没有含两种核酸的病毒;   ③、专营细胞内寄生生活;   ④、结构简单,一般由核酸(DNA或RNA)和蛋白质外壳所构成。   2、根据寄生的宿主不同,病毒可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和细菌病毒(即噬菌体)三大类。根据病毒所含核酸种类的不同分为DNA病毒和RNA病毒。   3、常见的病毒有:人类流感病毒(引起流行性感冒)、SARS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艾滋病(AIDS)]、禽流感病毒、乙肝病毒、人类天花病毒、狂犬病毒、烟草花叶病毒等。    高一生物必修一知识点:细胞中的原子和分子   一、组成细胞的原子和分子   1、细胞中含量最多的6种元素是C、H、O、N、P、Ca(98%)。   2、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C元素。(碳原子间以共价键构成的碳链,碳链是生物构成生物大分子的基本骨架,称为有机物的碳骨架。)   3、缺乏必需元素可能导致疾病。如:克山病(缺硒)   4、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   统一性: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元素是生物界特有的。   差异性: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生物体和自然界中含量相差很大。   二、细胞中的无机化合物:水和无机盐   1、水:(1)含量:占细胞总重量的60%-90%,是活细胞中含量是最多的物质。   (2)形式:自由水、结合水   uf06c自由水:是以游离形式存在,可以自由流动的水。作用有①良好的溶剂;②参与细胞内生化反应;③物质运输;④维持细胞的形态;⑤体温调节   (在代谢旺盛的细胞中,自由水的含量一般较多)   uf06c结合水:是与其他物质相结合的水。作用是组成细胞结构的重要成分。   (结合水的含量增多,可以使植物的抗逆性增强)   2、无机盐   (1)存在形式:离子   (2)作用   ①与蛋白质等物质结合成复杂的化合物。   (如Mg2+是构成叶绿素的成分、Fe2+是构成血红蛋白的成分、I-是构成甲状腺激素的成分。   ②参与细胞的各种生命活动。(如钙离子浓度过低肌肉抽搐、过高肌肉乏力)    高一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细胞的基本结构   第一节细胞膜——系统的边界知识网络   1、研究细胞膜的常用材料:人或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   2、细胞膜主要成分:脂质和蛋白质,还有少量糖类   细胞膜成分特点:脂质中磷脂最丰富,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种类和数量越多   3、细胞膜功能:   ①将细胞与环境分隔开,保证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   ②控制物质出入细胞   ③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   一、制备细胞膜的方法(实验)   原理:渗透作用(将细胞放在清水中,水会进入细胞,细胞涨破,内容物流出,得到细胞膜)   选材:人或其它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   原因:因为材料中没有细胞核和众多细胞器   提纯方法:差速离心法   细节:取材用的是新鲜红细胞稀释液(血液加适量生理盐水)   二、与生活联系:   细胞癌变过程中,细胞膜成分改变,产生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   三、细胞壁成分   植物:纤维素和果胶   原核生物:肽聚糖   作用:支持和保护   四、细胞膜特性:   结构特性:流动性   举例:(变形虫变形运动、白细胞吞噬细菌)   功能特性:选择透过性   举例:(腌制糖醋蒜,红墨水测定种子发芽率,判断种子胚、胚乳是否成活)   五、细胞膜其它功能:维持细胞内环境稳定、分泌、吸收、识别、免疫   第二节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   一、细胞器之间分工   (1)双层膜   叶绿体:存在于绿色植物细胞,光合作用场所   线粒体:有氧呼吸主要场所   (2)单层膜   内质网: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和加工,脂质合成的场所   高尔基体: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包装   液泡:植物细胞特有,调节细胞内环境,维持细胞形态   溶酶体:分解衰老、损伤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   (3)无膜   核糖体:合成蛋白质的主要场所   中心体:与细胞有丝分裂有关   二、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   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   (合成肽链)(加工成蛋白质)(进一步加工)(囊泡与细胞膜融合,蛋白质释放)

高一生物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1.高一生物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篇一   蛋白质的结构   氨基酸、二肽、三肽、多肽、多肽链、一条或若干条多肽链盘曲折叠、蛋白质   氨基酸分子相互结合的方式:脱水缩合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相连接,同时失去一分子的水。   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化学键叫做肽键   蛋白质的功能   1、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结构的重要物质(肌肉毛发)   2、催化细胞内的生理生化反应)   3、运输载体(血红蛋白)   4、传递信息,调节机体的生命活动(胰岛素)   5、免疫功能(抗体) 2.高一生物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篇二   一、细胞种类:   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二、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比较:   1、原核细胞:细胞较小,无核膜、无核仁,没有成形的细胞核;遗传物质(一个环状DNA分子)集中的区域称为拟核;没有染色体,DNA不与蛋白质结合,;细胞器只有核糖体;有细胞壁,成分与真核细胞不同。   2、真核细胞:细胞较大,有核膜、有核仁、有真正的细胞核;有一定数目的染色体(DNA与蛋白质结合而成);一般有多种细胞器。   3、原核生物: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如:蓝藻、细菌(如硝化细菌、乳酸菌、大肠杆菌、肺炎双球菌)、放线菌、支原体等都属于原核生物。   4、真核生物: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如动物(草履虫、变形虫)、植物、真菌(酵母菌、霉菌、粘菌)等。 3.高一生物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篇三   光合作用的意义   1.生物进化方面:   一是光合作用产生的O2为需氧型生物的出现提供了可能;   二是O2在一定条件下形成的臭氧(O3)吸收紫外线,减弱太阳辐射对生物的影响为水生生物到达陆地提供了可能;   三是光合作用产生的大量有机物为较高级异养型生物的出现提供了可能。   2.现实意义:提高光合作用效率,解决粮食短缺问题。主要应满足光合作用所需条件,内部条件——植物所需的各种矿质元素、光合作用的面积(适当密植),外部条件——充足的原料(CO2和H2O)、适宜的光照、较长的"光合作用时间。 4.高一生物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篇四   生物的整体性:整体大于各部分之和;只有在各部分组成一个整体的时才能体现出生命现象。   1.结构:细胞的各个部分是相互联系的。如分布在细胞质的内质网内连核膜,外接细胞膜。   2.功能:细胞的不同结构有不同的生理功能,但却是协调配合的。如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   3.调控:细胞核是代谢的调控中心。其DNA通过控制蛋白质类物质的合成调控生命活动。   4.与外界的关系上:每个细胞都要与相邻细胞、而与外界环境直接接触的细胞都要和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转换。 5.高一生物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篇五   一、制备细胞膜的方法(实验)   原理:渗透作用(将细胞放在清水中,水会进入细胞,细胞涨破,内容物流出,得到细胞膜)   选材:人或其它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   原因:因为材料中没有细胞核和众多细胞器   提纯方法:差速离心法   细节:取材用的是新鲜红细胞稀释液(血液加适量生理盐水)   二、与生活联系:   细胞癌变过程中,细胞膜成分改变,产生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   三、细胞壁成分   植物:纤维素和果胶   原核生物:肽聚糖   作用:支持和保护   四、细胞膜特性:   结构特性:流动性   举例:(变形虫变形运动、白细胞吞噬细菌)   功能特性:选择透过性   举例:(腌制糖醋蒜,红墨水测定种子发芽率,判断种子胚、胚乳是否成活)   五、细胞膜其它功能:维持细胞内环境稳定、分泌、吸收、识别、免疫 6.高一生物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篇六   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依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   2、光学显微镜的操作步骤:   对光→低倍物镜观察→移动视野中央(偏哪移哪)→高倍物镜观察:只能调节细准焦螺旋;调节大光圈、凹面镜   3、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根本区别为:有无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①原核细胞:无核膜,无染色体,如大肠杆菌等细菌、蓝藻   ②真核细胞:有核膜,有染色体,如酵母菌,各种动物   注:病毒无细胞结构,但有DNA或RNA   4、蓝藻是原核生物,自养生物   5、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统一性体现在二者均有细胞膜和细胞质   6、细胞学说建立者是施莱登和施旺,细胞学说建立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细胞学说建立过程,是一个在科学探究中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充满耐人寻味的曲折   7、组成细胞(生物界)和无机自然界的化学元素种类大体相同,含量不同   8、组成细胞的元素   ①大量无素:C、H、O、N、P、S、K、Ca、Mg   ②微量无素:Fe、Mn、B、Zn、Mo、Cu   ③主要元素:C、H、O、N、P、S   ④基本元素:C   ⑤细胞干重中,含量最多元素为C,鲜重中含最最多元素为O   9、生物(如沙漠中仙人掌)鲜重中,含量最多化合物为水,干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为蛋白质。

高考数学必考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考数学知识点总结:集合知识点汇总 一.知识归纳: 1.集合的有关概念。 1)集合(集):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集).其中每一个对象叫元素 注意:①集合与集合的元素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教科书中是通过描述给出的,这与平面几何中的点与直线的概念类似。 ②集合中的元素具有确定性(a?A和a?A,二者必居其一)、互异性(若a?A,b?A,则a≠b)和无序性({a,b}与{b,a}表示同一个集合)。 ③集合具有两方面的意义,即:凡是符合条件的对象都是它的元素;只要是它的元素就必须符号条件 2)集合的表示方法:常用的有列举法、描述法和图文法3)集合的分类:有限集,无限集,空集。 4)常用数集:N,Z,Q,R,N. 2.子集、交集、并集、补集、空集、全集等概念。 1)子集:若对x∈A都有x∈B,则A B(或A B); 2)真子集:A B且存在x0∈B但x0 A;记为A B(或,且 ) 3)交集:A∩B={x| x∈A且x∈B} 4)并集:A∪B={x| x∈A或x∈B} 5)补集:CUA={x| x A但x∈U} 注意:①? A,若A≠?,则? A ; ②若, ,则 ; ③若且 ,则A=B(等集) 3.弄清集合与元素、集合与集合的关系,掌握有关的术语和符号,特别要注意以下的符号:(1) 与、?的区别;(2) 与 的区别;(3) 与的区别。 4.有关子集的几个等价关系 ①A∩B=A A B;②A∪B=B A B;③A B C uA C uB; ④A∩CuB = 空集 CuA B;⑤CuA∪B=I A B。 高考数学必修三复习知识点 数列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又是学习高等数学的基础。高考对本章的考查比较全面,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考查每年都不会遗漏。有关数列的试题经常是综合题,经常把数列知识和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和不等式的知识综合起来,试题也常把等差数列等比数列,求极限和数学归纳法综合在一起。 探索性问题是高考的热点,常在数列解答题中出现。本章中还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思想,在主观题中着重考查函数与方程、转化与化归、分类讨论等重要思想,以及配方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等基本数学方法。 近几年来,高考关于数列方面的命题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数列本身的有关知识,其中有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概念、性质、通项公式及求和公式。 (2)数列与其它知识的结合,其中有数列与函数、方程、不等式、三角、几何的结合。 (3)数列的应用问题,其中主要是以增长率问题为主。试题的难度有三个层次,小题大都以基础题为主,解答题大都以基础题和中档题为主,只有个别地方用数列与几何的综合与函数、不等式的综合作为最后一题难度较大。 1.在掌握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定义、性质、通项公式、前n项和公式的基础上,系统掌握解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综合题的规律,深化数学思想方法在解题实践中的指导作用,灵活地运用数列知识和方法解决数学和实际生活中的有关问题; 2.在解决综合题和探索性问题实践中加深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数学思想方法的认识,沟通各类知识的联系,形成更完整的知识网络,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进一步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和创新能力,综合运用数学思想方法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考高三数学必修三复习知识点 1.定义: 用符号〉,=,〈号连接的式子叫不等式。 2.性质: ①不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整式,不等号方向不变。 (一)、高考数学知识点总结及公式大全 (二)、高考数学不好可以报数学师范吗 (三)、高考数学好可以报什么专业 (四)、高考数学造句,用高考数学造句 (五)、宁夏高考最高分是谁,2022年宁夏高考状元名单分数学校 (六)、内蒙古高考最高分是谁,2022年内蒙古高考状元名单分数学校 (七)、西藏高考最高分是谁,2022年西藏高考状元名单分数学校 (八)、新疆高考最高分是谁,2022年新疆高考状元名单分数学校 (九)、河南高考最高分是谁,2022年河南高考状元名单分数学校 (十)、贵州高考最高分是谁,2022年贵州高考状元名单分数学校 ②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者除以一个正数,不等号方向不变。 ③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方向相反。 3.分类: ①一元一次不等式:左右两边都是整式,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次数是1的不等式叫一元一次不等式。 ②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a.关于同一个未知数的几个一元一次不等式合在一起,就组成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b.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中各个不等式的解集的公共部分,叫做这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 ;

高考数学必考知识点归纳总结

  面对即将到来的高考,还没有确定学习计划的同学们,以下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高考数学必考知识点归纳总结 ”,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高中数学重要知识点归纳   1.必修课程由5个模块组成:   必修1:集合,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指数函数,幂函数,对数函数)   必修2:立体几何初步、平面解析几何初步。   必修3:算法初步、统计、概率。   必修4:基本初等函数(三角函数)、平面向量、三角恒等变换。   必修5:解三角形、数列、不等式。   以上所有的知识点是所有高中生必须掌握的,而且要懂得运用。    选修课程分为4个系列:   系列1:2个模块   选修1-1:常用逻辑用语、圆锥曲线与方程、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选修1-2:统计案例、推理与证明、数系的扩充与复数、框图   系列2: 3个模块   选修2-1:常用逻辑用语、圆锥曲线与方程、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选修2-2:导数及其应用、推理与证明、数系的扩充与复数   选修2-3:计数原理、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统计案例   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   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选修4-5:不等式选讲    2.高考数学必考重难点及其考点:   重点:函数,数列,三角函数,平面向量,圆锥曲线,立体几何,导数   难点:函数,圆锥曲线    高考相关考点:   1. 集合与逻辑:集合的逻辑与运算(一般出现在高考卷的第一道选择题)、简易逻辑、充要条件   2. 函数:映射与函数、函数解析式与定义域、值域与最值、反函数、三大性质、函数图象、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函数的应用   3. 数列:数列的有关概念、等差数列、等比数列、数列求通项、求和   4. 三角函数:有关概念、同角关系与诱导公式、和差倍半公式、求值、化简、证明、三角函数的图像及其性质、应用   5. 平面向量:初等运算、坐标运算、数量积及其应用   6. 不等式:概念与性质、均值不等式、不等式的证明、不等式的解法、绝对值不等式(经常出现在大题的选做题里)、不等式的应用   7. 直线与圆的方程:直线的方程、两直线的位置关系、线性规划、圆、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8. 圆锥曲线方程: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轨迹问题、圆锥曲线的应用   9. 直线、平面、简单几何体:空间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棱柱、棱锥、球、空间向量   10. 排列、组合和概率:排列、组合应用题、二项式定理及其应用   11. 概率与统计:概率、分布列、期望、方差、抽样、正态分布   12. 导数:导数的概念、求导、导数的应用   13. 复数:复数的概念与运算    高中数学易错知识点整理   一.集合与函数   1.进行集合的交、并、补运算时,不要忘了全集和空集的特殊情况,不要忘记了借助数轴和文氏图进行求解.   2.在应用条件时,易A忽略是空集的情况   3.你会用补集的思想解决有关问题吗?   4.简单命题与复合命题有什么区别?四种命题之间的相互关系是什么?如何判断充分与必要条件?   5.你知道“否命题”与“命题的否定形式”的区别.   6.求解与函数有关的问题易忽略定义域优先的原则.   7.判断函数奇偶性时,易忽略检验函数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对称.   8.求一个函数的解析式和一个函数的反函数时,易忽略标注该函数的定义域.   9.原函数在区间[-a,a]上单调递增,则一定存在反函数,且反函数也单调递增;但一个函数存在反函数,此函数不一定单调.例如:.   10.你熟练地掌握了函数单调性的证明方法吗?定义法(取值,作差,判正负)和导数法   11.求函数单调性时,易错误地在多个单调区间之间添加符号“∪”和“或”;单调区间不能用集合或不等式表示.   12.求函数的值域必须先求函数的定义域。   13.如何应用函数的单调性与奇偶性解题?①比较函数值的大小;②解抽象函数不等式;③求参数的范围(恒成立问题).这几种基本应用你掌握了吗?   14.解对数函数问题时,你注意到真数与底数的限制条件了吗?   (真数大于零,底数大于零且不等于1)字母底数还需讨论   15.三个二次(哪三个二次?)的关系及应用掌握了吗?如何利用二次函数求最值?   16.用换元法解题时易忽略换元前后的等价性,易忽略参数的范围。   17.“实系数一元二次方程有实数解”转化时,你是否注意到:当时,“方程有解”不能转化为。若原题中没有指出是二次方程,二次函数或二次不等式,你是否考虑到二次项系数可能为的零的情形?    二.不等式   18.利用均值不等式求最值时,你是否注意到:“一正;二定;三等”.   19.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及其几何意义是什么?   20.解分式不等式应注意什么问题?用“根轴法”解整式(分式)不等式的注意事项是什么?   21.解含参数不等式的通法是“定义域为前提,函数的单调性为基础,分类讨论是关键”,注意解完之后要写上:“综上,原不等式的解集是……”.   22.在求不等式的解集、定义域及值域时,其结果一定要用集合或区间表示;不能用不等式表示.   23.两个不等式相乘时,必须注意同向同正时才能相乘,即同向同正可乘;同时要注意“同号可倒”即a>b>0,a<0.    三.数列   24.解决一些等比数列的前项和问题,你注意到要对公比及两种情况进行讨论了吗?   25.在“已知,求”的问题中,你在利用公式时注意到了吗?(时,应有)需要验证,有些题目通项是分段函数。   26.你知道存在的条件吗?(你理解数列、有穷数列、无穷数列的概念吗?你知道无穷数列的前项和与所有项的和的不同吗?什么样的无穷等比数列的所有项的和必定存在?   27.数列单调性问题能否等同于对应函数的单调性问题?(数列是特殊函数,但其定义域中的值不是连续的。)   28.应用数学归纳法一要注意步骤齐全,二要注意从到过程中,先假设时成立,再结合一些数学方法用来证明时也成立。    四.三角函数   29.正角、负角、零角、象限角的概念你清楚吗?,若角的终边在坐标轴上,那它归哪个象限呢?你知道锐角与第一象限的角;终边相同的角和相等的角的区别吗?   30.三角函数的定义及单位圆内的三角函数线(正弦线、余弦线、正切线)的定义你知道吗?   31.在解三角问题时,你注意到正切函数、余切函数的定义域了吗?你注意到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有界性了吗?   32.你还记得三角化简的通性通法吗?(切割化弦、降幂公式、用三角公式转化出现特殊角.异角化同角,异名化同名,高次化低次)   33.反正弦、反余弦、反正切函数的取值范围分别是   34.你还记得某些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吗?   35.掌握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及正切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你会写三角函数的单调区间吗?会写简单的三角不等式的解集吗?(要注意数形结合与书写规范,可别忘了),你是否清楚函数的图象可以由函数经过怎样的变换得到吗?   36.函数的图象的平移,方程的平移以及点的平移公式易混:   (1)函数的图象的平移为“左+右-,上+下-”;如函数的图象左移2个单位且下移3个单位得到的图象的解析式为,即.   (2)方程表示的图形的平移为“左+右-,上-下+”;如直线左移2个个单位且下移3个单位得到的图象的解析式为,即.   (3)点的平移公式:点按向量平移到点,则.   37.在三角函数中求一个角时,注意考虑两方面了吗?(先求出某一个三角函数值,再判定角的范围)   38.形如的周期都是,但的周期为。   39.正弦定理时易忘比值还等于2R.    五.平面向量   40.数0有区别,的模为数0,它不是没有方向,而是方向不定。可以看成与任意向量平行,但与任意向量都不垂直。   41.数量积与两个实数乘积的区别:   在实数中:若,且ab=0,则b=0,但在向量的数量积中,若,且,不能推出.   已知实数,且,则a=c,但在向量的数量积中没有.   在实数中有,但是在向量的数量积中,这是因为左边是与共线的向量,而右边是与共线的向量.   42.是向量与平行的充分而不必要条件,是向量和向量夹角为钝角的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六.解析几何   43.在用点斜式、斜截式求直线的方程时,你是否注意到不存在的情况?   44.用到角公式时,易将直线l1、l2的斜率k1、k2的顺序弄颠倒。   45.直线的倾斜角、到的角、与的夹角的取值范围依次是。   46.定比分点的坐标公式是什么?(起点,中点,分点以及值可要搞清),在利用定比分点解题时,你注意到了吗?   47.对不重合的两条直线   (建议在解题时,讨论后利用斜率和截距)   48.直线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相等,直线方程可以理解为,但不要忘记当时,直线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都是0,亦为截距相等。   49.解决线性规划问题的基本步骤是什么?请你注意解题格式和完整的文字表达.(①设出变量,写出目标函数②写出线性约束条件③画出可行域④作出目标函数对应的系列平行线,找到并求出最优解⑦应用题一定要有答。)   50.三种圆锥曲线的定义、图形、标准方程、几何性质,椭圆与双曲线中的两个特征三角形你掌握了吗?   51.圆、和椭圆的参数方程是怎样的?常用参数方程的方法解决哪一些问题?   52.利用圆锥曲线第二定义解题时,你是否注意到定义中的定比前后项的顺序?如何利用第二定义推出圆锥曲线的焦半径公式?如何应用焦半径公式?   53.通径是抛物线的所有焦点弦中最短的弦.(想一想在双曲线中的结论?)   54.在用圆锥曲线与直线联立求解时,消元后得到的方程中要注意:二次项的系数是否为零?椭圆,双曲线二次项系数为零时直线与其只有一个交点,判别式的限制.(求交点,弦长,中点,斜率,对称,存在性问题都在下进行).   55.解析几何问题的求解中,平面几何知识利用了吗?题目中是否已经有坐标系了,是否需要建立直角坐标系?    七.立体几何   56.你掌握了空间图形在平面上的直观画法吗?(斜二测画法)。   57.线面平行和面面平行的定义、判定和性质定理你掌握了吗?线线平行、线面平行、面面平行这三者之间的联系和转化在解决立几问题中的应用是怎样的?每种平行之间转换的条件是什么?   58.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你记住了吗?你知道三垂线定理的关键是什么吗?(一面、四线、三垂直、立柱即面的垂线是关键)一面四直线,立柱是关键,垂直三处见   59.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在应用时都是三个条件,但这三个条件易混为一谈;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易把条件错误地记为”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分别平行”而导致证明过程跨步太大.   60.求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和二面角时,如果所求的角为90°,那么就不要忘了还有一种求角的方法即用证明它们垂直的方法.   61.异面直线所成角利用“平移法”求解时,一定要注意平移后所得角等于所求角(或其补角),特别是题目告诉异面直线所成角,应用时一定要从题意出发,是用锐角还是其补角,还是两种情况都有可能。   62.你知道公式:和中每一字母的意思吗?能够熟练地应用它们解题吗?   63.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的范围:0°<α≤90°   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的范围:0o≤α≤90°   二面角的平面角的取值范围:0°≤α≤180°   64.你知道异面直线上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如何运用吗?   65.平面图形的翻折,立体图形的展开等一类问题,要注意翻折,展开前后有关几何元素的“不变量”与“不变性”。   66.立几问题的求解分为“作”,“证”,“算”三个环节,你是否只注重了“作”,“算”,而忽视了“证”这一重要环节?   67.棱柱及其性质、平行六面体与长方体及其性质.这些知识你掌握了吗?(注意运用向量的方法解题)   68.球及其性质;经纬度定义易混.经度为二面角,纬度为线面角、球面距离的求法;球的表面积和体积公式.这些知识你掌握了吗?    八.排列、组合和概率   69.解排列组合问题的依据是:分类相加,分步相乘,有序排列,无序组合.   解排列组合问题的规律是:相邻问题捆绑法;不邻问题插空法;多排问题单排法;定位问题优先法;定序问题倍缩法;多元问题分类法;有序分配问题法;选取问题先排后排法;至多至少问题间接法.   70.二项式系数与展开式某一项的系数易混,第r+1项的二项式系数为。二项式系数最大项与展开式中系数最大项易混.二项式系数最大项为中间一项或两项;展开式中系数最大项的求法要用解不等式组来确定r.   71.你掌握了三种常见的概率公式吗?(①等可能事件的概率公式;②互斥事件有一个发生的概率公式;③相互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公式.)   72.二项式展开式的通项公式、n次独立重复试验中事件A发生k次的概率易记混。   通项公式:它是第r+1项而不是第r项;   事件A发生k次的概率:.其中k=0,1,2,3,…,n,且0   73.求分布列的解答题你能把步骤写全吗?   74.如何对总体分布进行估计?(用样本估计总体,是研究统计问题的一个基本思想方法,一般地,样本容量越大,这种估计就越精确,要求能画出频率分布表和频率分布直方图;理解频率分布直方图矩形面积的几何意义.)   75.你还记得一般正态总体如何化为标准正态总体吗?(对任一正态总体来说,取值小于x的概率,其中表示标准正态总体取值小于的概率)   以上都是高考数学必考知识点高中数学重点知识归纳具体内容,同学可以按照以上知识点和重点知识归纳去学习。

高二上学期物理重要知识点归纳总结

  物理是高中重要的学科之一,将物理重要知识点归纳总结,能够大大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高二上学期物理重要知识点归纳总结”,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高二上册物理知识点总结1   一、三种产生电荷的方式   1、摩擦起电:(1)正点荷:用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电荷;(2)负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电荷;(3)实质:电子从一物体转移到另一物体;   2、接触起电:(1)实质:电荷从一物体移到另一物体;(2)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相互接触后电荷平分;(3)、电荷的中和:等量的异种电荷相互接触,电荷相合抵消而对外不显电性,这种现象叫电荷的中和;   3、感应起电:把电荷移近不带电的导体,可以使导体带电;(1)电荷的基本性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2)实质:使导体的电荷从一部分移到另一部分;(3)感应起电时,导体离电荷近的一端带异种电荷,远端带同种电荷;   4、电荷的基本性质:能吸引轻小物体;   二、电荷守恒定律:电荷既不能被创生,亦不能被消失,它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不变。   三、元电荷:一个电子所带的电荷叫元电荷,用e表示。1、e=1.6×10^-19c;2、一个质子所带电荷亦等于元电荷;3、任何带电物体所带电荷都是元电荷的整数倍;   四、库仑定律: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跟它们所带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之间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电荷间的这种力叫库仑力,1、计算公式:F=kQ1Q2/r2(k=9.0×109N.m2/kg2)2、库仑定律只适用于点电荷(电荷的体积可以忽略不计)3、库仑力不是万有引力;   五、电场:电场是使点电荷之间产生静电力的一种物质。1、只要有电荷存在,在电荷周围就一定存在电场;2、电场的基本性质:电场对放入其中的电荷(静止、运动)有力的作用;这种力叫电场力;3、电场、磁场、重力场都是一种物质。   六、电场强度:放入电场中某点的电荷所受电场力F跟它的电荷量Q的比值叫该点的电场强度;1、定义式:E=F/q;E是电场强度;F是电场力;q是试探电荷;2、电场强度是矢量,电场中某一点的场强方向就是放在该点的正电荷所受电场力的方向(与负电荷所受电场力的方向相反)3、该公式适用于一切电场;4、点电荷的电场强度公式:E=kQ/r^2。   七、电场的叠加:在空间若有几个点电荷同时存在,则空间某点的电场强度,为这几个点电荷在该点的电场强度的矢量和;解题方法:分别作出表示这几个点电荷在该点场强的有向线段,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合场强;   八、电场线:电场线是人们为了形象的描述电场特性而人为假设的线。1、电场线不是客观存在的线;2、电场线的形状:电场线起于正电荷终于负电荷;G:用锯木屑观测电场线.DAT(1)只有一个正电荷:电场线起于正电荷终于无穷远;(2)只有一个负电荷:起于无穷远,终于负电荷;(3)既有正电荷又有负电荷:起于正电荷终于负电荷;3、电场线的作用:1、表示电场的强弱:电场线密则电场强(电场强度大);电场线疏则电场弱电场强度小);2、表示电场强度的方向:电场线上某点的切线方向就是该点的场强方向;4、电场线的特点:1、电场线不是封闭曲线;2、同一电场中的电场线不向交;   九、匀强电场:电场强度的大小、方向处处相同的电场;匀强电场的电场线平行、且分布均匀;1、匀强电场的电场线是一簇等间距的平行线;2、平行板电容器间的电是匀强电场;   十、电势差:电荷在电场中由一点移到另一点时,电场力所作的功WAB与电荷量q的比值叫电势差,又名电压。1、定义式:UAB=WAB/q;2、电场力作的功与路径无关;3、电势差又命电压,国际单位是伏特;   十一、电场中某点的电势,等于单位正电荷由该点移到参考点(零势点)时电场力作的功;1、电势具有相对性,和零势面的选择有关;2、电势是标量,单位是伏特V;3、电势差和电势间的关系:UAB=φA-φB;4、电势沿电场线的方向降低;时,电场力要作功,则两点电势差不为零,就不是等势面;4、相同电荷在同一等势面的任意位置,电势能相同;原因:电荷从一点移到另一点时,电场力不作功,所以电势能不变;5、电场线总是由电势高的地方指向电势低的地方;6、等势面的画法:相临等势面间的距离相等;   十二、电场强度和电势差间的关系:在匀强电场中,沿场强方向的两点间的电势差等于场强与这两点的距离的乘积。1、数学表达式:U=Ed;2、该公式的使适用条件是,仅仅适用于匀强电场;3、d是两等势面间的垂直距离;   十三、电容器:储存电荷(电场能)的装置。1、结构:由两个彼此绝缘的金属导体组成;2、最常见的电容器:平行板电容器;   十四、电容:电容器所带电荷量Q与两电容器量极板间电势差U的比值;用“C”来表示。1、定义式:C=Q/U;2、电容是表示电容器储存电荷本领强弱的物理量;3、国际单位:法拉简称:法,用F表示4、电容器的电容是电容器的属性,与Q、U无关;   十五、平行板电容器的决定式:C=εs/4πkd;(其中d为两极板间的垂直距离,又称板间距;k是静电力常数,k=9.0×109N.m2/c2;ε是电介质的介电常数,空气的介电常数最小;s表示两极板间的正对面积;)1、电容器的两极板与电源相连时,两板间的电势差不变,等于电源的电压;2、当电容器未与电路相连通时电容器两板所带电荷量不变;   十六、带电粒子的加速:1、条件:带电粒子运动方向和场强方向垂直,忽略重力;2、原理:动能定理:电场力做的功等于动能的变化:W=Uq=1/2mvt2-1/2mv02;3、推论:当初速度为零时,Uq=1/2mvt2;4、使带电粒子速度变大的电场又名加速电场;    高二上册物理知识点总结2 【一】   1、晶体:外观上有规则的几何外形,有确定的熔点,一些物理性质表现为各向异性。   非晶体:外观没有规则的几何外形,无确定的熔点,一些物理性质表现为各向同性。   ①判断物质是晶体还是非晶体的主要依据是有无固定的熔点。   ②晶体与非晶体并不是绝对的,有些晶体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转化为非晶体(石英→玻璃)。   2、单晶体多晶体   如果一个物体就是一个完整的晶体,如食盐小颗粒,这样的晶体就是单晶体(单晶硅、单晶锗)。   如果整个物体是由许多杂乱无章的小晶体排列而成,这样的物体叫做多晶体,多晶体没有规则的几何外形,但同单晶体一样,仍有确定的熔点。   3、晶体的微观结构:   固体内部,微粒的排列非常紧密,微粒之间的引力较大,绝大多数微粒只能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做小范围的无规则振动。   晶体内部,微粒按照一定的规律在空间周期性地排列(即晶体的点阵结构),不同方向上微粒的排列情况不同,正由于这个原因,晶体在不同方向上会表现出不同的物理性质(即晶体的各向异性)。   4、表面张力   当表面层的分子比液体内部稀疏时,分子间距比内部大,表面层的分子表现为引力,如露珠。   (1)作用:液体的表面张力使液面具有收缩的趋势。   (2)方向:表面张力跟液面相切,跟这部分液面的分界线垂直。   (3)大小:液体的温度越高,表面张力越小;液体中溶有杂质时,表面张力变小;液体的密度越大,表面张力越大。   【二】   1、热力学第二定律   (1)常见的两种表述   ①克劳修斯表述(按热传递的方向性来表述):热量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   ②开尔文表述(按机械能与内能转化过程的方向性来表述):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使之完全变成功,而不产生其他影响。   a.“自发地”指明了热传递等热力学宏观现象的方向性,不需要借助外界提供能量的帮助。   b.“不产生其他影响”的涵义是发生的热力学宏观过程只在本系统内完成,对周围环境不产生热力学方面的影响.如吸热、放热、做功等。   (2)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实质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每一种表述,都揭示了大量分子参与宏观过程的方向性,进而使人们认识到自然界中进行的涉及热现象的宏观过程都具有方向性。   (3)热力学过程方向性实例   特别提醒:热量不可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但在有外界影响的条件下,热量可以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如电冰箱;在引起其他变化的条件下内能可以全部转化为机械能,如气体的等温膨胀过程。   2、能量守恒定律   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物体,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其总量不变。   第一类永动机不可制成是因为其违背了热力学第一定律;   第二类永动机:违背宏观热现象方向性的机器被称为第二类永动机.这类永动机不违背能量守恒定律,不可制成是因为其违背了热力学第二定律(一切自然过程总是沿着分子热运动的无序性增大的方向进行)。   熵是分子热运动无序程度的定量量度,在绝热过程或孤立系统中,熵是增加的。   【三】   一、起电方法的实验探究   1.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就说物体带了电或有了电荷。   2.两种电荷   自然界中的电荷有2种,即正电荷和负电荷。如: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是正电荷;用干燥的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所带的电荷是负电荷。同种电荷相斥,异种电荷相吸。   相互吸引的一定是带异种电荷的物体吗?不一定,除了带异种电荷的物体相互吸引之外,带电体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这里的“轻小物体”可能不带电。   3.起电的方法   使物体起电的方法有三种:摩擦起电、接触起电、感应起电   (1)摩擦起电:两种不同的物体原子核束缚电子的能力并不相同.两种物体相互摩擦时,束缚电子能力强的物体就会得到电子而带负电,束缚电子能力弱的物体会失去电子而带正电.(正负电荷的分开与转移)   (2)接触起电:带电物体由于缺少(或多余)电子,当带电体与不带电的物体接触时,就会使不带电的物体上失去电子(或得到电子),从而使不带电的物体由于缺少(或多余)电子而带正电(负电).(电荷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   (3)感应起电:当带电体靠近导体时,导体内的自由电子会向靠近或远离带电体的方向移动.(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三种起电的方式不同,但实质都是发生电子的转移,使多余电子的物体(部分)带负电,使缺少电子的物体(部分)带正电.在电子转移的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保持不变。   二、电荷守恒定律   1.电荷量:电荷的多少。在国际单位制中,它的单位是库仑,符号是C。   2.元电荷:电子和质子所带电荷的绝对值1.6×10-19C,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等于e或e的整数倍。(元电荷就是带电荷量足够小的带电体吗?提示:不是,元电荷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不是指的某一个带电体,它是指电荷的电荷量.另外任何带电体所带电荷量是1.6×10-19C的整数倍。)   3.比荷:粒子的电荷量与粒子质量的比值。   4.电荷守恒定律   表述1:电荷守恒定律:电荷既不能凭空产生,也不能凭空消失,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的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保持不变。   表述2:在一个与外界没有电荷交换的系统内,正、负电荷的代数和保持不变。   例: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带电绝缘金属小球A、B,分别带电荷量为QA=6.4×10-9C,QB=-3.2×10-9C,让两个绝缘小球接触,在接触过程中,电子如何转移并转移了多少?   【思路点拨】当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球接触后,根据对称性,两个球一定带等量的电荷量.若两个球原先带同种电荷,电荷量相加后均分;若两个球原先带异种电荷,则电荷先中和再均分。    拓展阅读:学好物理的方法有哪些   学物理最重要的就是理解,在把基本概念和规律掌握清楚的基础上,然后再去做题,才能理清做题思路,独立做会物理难题。学物理还有一点特别重要,就是要懂得推理与分析、学会总结。   学物理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理解,光背公式是没有用的,物理公式既少又简单,但是理解起来却有一定困难。物理定义要逐字深入分析与理解,学物理公式要学会举一反三,透彻理解每一个符号所代表的含义。   定义与公式学透以后就是独立做题了,物理不做题是学不会的。做物理题目不能不会就放着,而是要要从题眼出发,逐步进行严谨的逻辑推理,根据所给条件推出结论来。做题时最好要独立去做,不要直接看答案或者听老师去讲,那样都是没有效果的,对提高物理解题能力帮助不大。   学好物理还要学会分析物理过程,不能看答案很简单,就以为物理不难。其实物理的难点不在于计算过程,而在于物理分析过程。只有学会分析才能把复杂问题简单化,变抽象为具体,从而更精确的掌握物理过程。

高二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固执于光的旧有理论的人们,最好是从它自身的原理出发,提出实验的说明。并且,如果他的这种努力失败的话,他应该承认这些事实。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 高二物理 知识点归纳,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二物理知识点归纳1 一、电流:电荷的定向移动行成电流。 1、产生电流的条件: (1)自由电荷; (2)电场; 2、电流是标量,但有方向:我们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是电流的方向; 注:在电源外部,电流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在电源的内部,电流从负极流向正极; 3、电流的大小: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Q跟通过这些电量所用时间t的比值叫电流I表示; (1)数学表达式:I=Q/t; (2)电流的国际单位:安培A (3)常用单位:毫安mA、微安uA;(4)1A=103mA=106uA 二、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U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R成反比; 1、定义式:I=U/R; 2、推论:R=U/I; 3、电阻的国际单位时欧姆,用Ω表示; 1kΩ=103Ω,1MΩ=106Ω; 4、伏安特性曲线: 三、闭合电路:由电源、导线、用电器、电键组成; 1、电动势:电源的电动势等于电源没接入电路时两极间的电压;用E表示; 2、外电路:电源外部的电路叫外电路;外电路的电阻叫外电阻;用R表示;其两端电压叫外电压;3、内电路:电源内部的电路叫内电阻,内点路的电阻叫内电阻;用r表示;其两端电压叫内电压;如:发电机的线圈、干电池内的溶液是内电路,其电阻是内电阻; 4、电源的电动势等于内、外电压之和;E=U内+U外;U外=RI;E=(R+r)I 四、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闭合电路里的电流跟电源的电动势成正比,跟内、外电路的电阻之和成反比; 1、数学表达式:I=E/(R+r) 2、当外电路断开时,外电阻无穷大,电源电动势等于路端电压;就是电源电动势的定义; 3、当外电阻为零(短路)时,因内阻很小,电流很大,会烧坏电路; 五、半导体:导电能力在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半导体的电阻随温升越高而减小; 六、导体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当温度降低到某一值时电阻消失,成为超导; 高二物理知识点归纳2 1.库仑定律:F=kQ1Q2/r2(在真空中){F:点电荷间的作用力(N),k:静电力常量k=9.0×109N?m2/C2,Q1、Q2:两点电荷的电量(C),r:两点电荷间的距离(m),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2.两种电荷、电荷守恒定律、元电荷:(e=1.60×10-19C);带电体电荷量等于元电荷的整数倍 3.电场强度:E=F/q(定义式、计算式){E:电场强度(N/C),是矢量(电场的叠加原理),q:检验电荷的电量(C)} 4.真空点(源)电荷形成的电场E=kQ/r2{r:源电荷到该位置的距离(m),Q:源电荷的电量} 5.电场力:F=qE{F:电场力(N),q:受到电场力的电荷的电量(C),E:电场强度(N/C)} 6.匀强电场的场强E=UAB/d{UAB:AB两点间的电压(V),d:AB两点在场强方向的距离(m)} 7.电势与电势差:UAB=φA-φB,UAB=WAB/q=-ΔEAB/q 8.电场力做功:WAB=qUAB=Eqd{WAB:带电体由A到B时电场力所做的功(J),q:带电量(C),UAB:电场中A、B两点间的电势差(V)(电场力做功与路径无关),E:匀强电场强度,d:两点沿场强方向的距离(m)} 9.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ΔEAB=-WAB=-qUAB(电势能的增量等于电场力做功的负值) 10.电势能:EA=qφA{EA:带电体在A点的电势能(J),q:电量(C),φA:A点的电势(V)} 11.电势能的变化ΔEAB=EB-EA{带电体在电场中从A位置到B位置时电势能的差值} 12.电容C=Q/U(定义式,计算式){C:电容(F),Q:电量(C),U:电压(两极板电势差)(V)} 13.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C=εS/4πkd(S:两极板正对面积,d:两极板间的垂直距离,ω:介电常数) 14.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加速(Vo=0):W=ΔEK或qU=mVt2/2,Vt=(2qU/m)1/2 15.带电粒子沿垂直电场方向以速度Vo进入匀强电场时的偏转(不考虑重力作用的情况下) 类平垂直电场方向:匀速直线运动L=Vot(在带等量异种电荷的平行极板中:E=U/d) 抛运动平行电场方向: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d=at2/2,a=F/m=qE/m 高二物理知识点归纳3 1.1什么是变压器? 答:变压器是借助电磁感应,以相同的频率,在两个或更多的绕组之间,变换交流电压和电流而传输交流电能的一种静止电器。 1.2什么是局部放电? 答:局部放电是指高压电器中的绝缘介质在高压电的作用下,发生在电极之间但未贯通的放电。 1.3局放试验的目的是什么? 答:发现设备结构和制造工艺的缺陷,例如:绝缘内部局放电场过高,金属部件有尖角;绝缘混入杂质或局部带有缺陷,防止局部放电对绝缘造成损坏。 1.4什么是铁损? 答:变压器的铁损又叫空载损耗,它属于励磁损耗而与负载无关,它不随负载大小而变化,只要加上励磁电压后就存在,它的大小仅随电压波动而略有变化。包括铁心材料的磁滞损耗、涡流损耗以及附加损耗三部分。 1.5什么是铜损? 答:负载损耗又称铜损,它是指在变压器一对绕组中,一个绕组流经额定电流,另一个绕组短路,其他绕组开路时,在额定频率及参考温度下,所汲取的功率。 1.6什么是高压首端? 答:与高压中部出头连接的2至3个饼,及附近的纸板、相间隔板等叫做高压首端(强调电气连接)。 1.7什么是高压首头? 答:普通220kV变压器高压线圈中部出头一直到高压佛手叫做高压首头(强调空间位置)。 1.8什么是主绝缘?它包括哪些内容? 答:主绝缘是指绕组(或引线)对地(如对铁轭及芯柱)、对其他绕组(或引线)之间的绝缘。 它包括:同柱各线圈间绝缘、距铁心柱和铁轭的绝缘、各相之间的绝缘、线圈与油箱的绝缘、引线距接地部分的绝缘、引线与其他线圈的绝缘、分接开关距地或其他线圈的绝缘、异相触头间的绝缘。 1.9什么是纵绝缘?它包括哪些内容? 答:纵绝缘是指同一绕组上各点(线匝、线饼、层间)之间或其相应引线之间以及分接开关各部分之间的绝缘。 它包括:桶式线圈的层间绝缘、饼式线圈的段间绝缘、导线线匝的匝间绝缘、同线圈引线间的绝缘、分接开关同触头间的绝缘。 1.10高压试验有哪些?分别考核重点是什么? 答:高压试验包含空载试验、负载试验、外施耐压试验、感应耐压试验、局部放电试验、雷电冲击试验。 (1)空载试验主要考核测量变压器的空载损耗和空载电流,验证变压器铁心设计的计算、工艺制造是否满足标准和技术条件的要求,检查变压器铁心是否存在缺陷,如局部过热,局部绝缘不良等。 (2)负载试验主要考核产品设计或制造中绕组及载流回路中是否存在缺陷; (3)外施耐压试验主要考核产品主绝缘电气强度、主绝缘是否合理、绝缘材料有无缺陷、制造工艺是否符合要求; (4)感应耐压试验主要考核变压器的纵绝缘; (5)局部放电试验主要考核变压器的整体绝缘性能; (6)雷电冲击试验主要考核变压器绝缘结构、绝缘质量是否能经受大气放电造成的过电压的冲击。 1.11生产中为什么要注意绝缘件清洁? 答:绝缘件清洁与否对变压器电气强度影响很大,若绝缘件上有粉尘,经过油的冲洗就随油游动起来。因为粉尘中有许多金属粒子,它在电场的作用下,排列成串,形成带电体之间通路(搭桥),从而破坏了绝缘强度,造成放电。电压越高,粉尘游离越严重,越容易放电。 高二物理知识点归纳4 1.两种电荷、电荷守恒定律、元电荷:(e=1.60×10-19C);带电体电荷量等于元电荷的整数倍 2.库仑定律:F=kQ1Q2/r2(在真空中){F:点电荷间的作用力(N),k:静电=9.0×109Nm2/C2,Q1、Q2:两点电荷的(C),r:两点电荷间的距离(m),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3.电场强度:E=F/q(定义式、计算式){E:电场强度(N/C),是矢量(电场的叠加原理),q:检验电荷的电量(C)} 4.真空点(源)电荷形成的电场E=kQ/r2{r:源电荷到该位置的距离(m),Q:源电荷的电量} 5.匀强电场的场强E=UAB/d{UAB:AB两点间的电压(V),d:AB两点在场强方向的距离(m)} 6.电场力:F=qE{F:电场力(N),q:受到电场力的电荷的电量(C),E:电场强度(N/C)} 7.电势与电势差:UAB=φA-φB,UAB=WAB/q=-ΔEAB/q 8.电场力做功:WAB=qUAB=Eqd{WAB:带电体由A到B时电场力所做的功(J),q:带电量(C),UAB:电场中A、B两点间的电势差(V)(电场力做功与路径无关),E:匀强电场强度,d:两点沿场强方向的距离(m)} 9.电势能:EA=qφA{EA:带电体在A点的电势能(J),q:电量(C),φA:A点的电势(V)} 10.电势能的变化ΔEAB=EB-EA{带电体在电场中从A位置到B位置时电势能的差值} 11.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ΔEAB=-WAB=-qUAB(电势能的增量等于电场力做功的负值) 12.电容C=Q/U(定义式,计算式){C:电容(F),Q:电量(C),U:电压(两极板电势差)(V)} 13.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C=εS/4πkd(S:两极板正对面积,d:两极板间的垂直距离,ω:介电常数) 常见电容器〔见第二册P111〕 14.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加速(Vo=0):W=ΔEK或qU=mVt2/2,Vt=(2qU/m)1/2 15.带电粒子沿垂直电场方向以速度Vo进入匀强电场时的偏转(不考虑重力作用的情况下) 类平垂直电场方向:匀速直线运动L=Vot(在带等量异种电荷的平行极板中:E=U/d) 抛运动平行电场方向: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d=at2/2,a=F/m=qE/m 注: (1)两个完全相同的带电金属小球接触时,电量分配规律:原带异种电荷的先中和后平分,原带同种电荷的总量平分; (2)电场线从正电荷出发终止于负电荷,电场线不相交,切线方向为场强方向,电场线密处场强大,顺着电场线电势越来越低,电场线与等势线垂直; (3)常见电场的电场线分布要求熟记〔见图[第二册P98]; (4)电场强度(矢量)与电势(标量)均由电场本身决定,而电场力与电势能还与带电体带的电量多少和电荷正负有关; (5)处于静电平衡导体是个等势体,表面是个等势面,导体外表面附近的电场线垂直于导体表面,导体内部合场强为零,导体内部没有净电荷,净电荷只分布于导体外表面; (6)电容单位换算:1F=106μF=1012PF; (7)电子伏(eV)是能量的单位,1eV=1.60×10-19J; (8) 其它 相关内容:静电屏蔽〔见第二册P101〕/示波管、示波器及其应用〔见第二册P114〕等势面〔见第二册P105〕。 高二物理知识点归纳 总结 相关 文章 : ★ 最新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与公式归纳 ★ 高中物理知识点汇总基础归纳 ★ 高二物理力知识点总结 ★ 高二下学期物理重要知识点掌握 ★ 高中物理复习知识点提纲归纳总结 ★ 高中物理知识考点整理 ★ 2020高中会考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 ★ 2019年高中物理知识点整理大全

高二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还不清楚高二物理知识点有哪些的小伙伴,赶紧来瞧瞧吧!下面由我为你精心准备了“高二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本文仅供参考,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资讯!   高二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一、传感器的及其工作原理   1、有一些元件它能够感受诸如力、温度、光、声、化学成分等非电学量,并能把它们按照一定的规律转换为电压、电流等电学量,或转换为电路的通断。我们把这种元件叫做传感器.它的优点是:把非电学量转换为电学量以后,就可以很方便地进行测量、传输、处理和控制了。   2、光敏电阻在光照射下电阻变化的原因:有些物质,例如硫化镉,是一种半导体材料,无光照时,载流子极少,导电性能不好;随着光照的增强,载流子增多,导电性变好。光照越强,光敏电阻阻值越小。   3、金属导体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且阻值随温度变化非常明显。   金属热电阻与热敏电阻都能够把温度这个热学量转换为电阻这个电学量,金属热电阻的化学稳定性好,测温范围大,但灵敏度较差。   二、传感器的应用(一)   1.光敏电阻。   2.热敏电阻和金属热电阻。   3.电容式位移传感器。   4.力传感器————将力信号转化为电流信号的元件。   5.霍尔元件。   霍尔元件是将电磁感应这个磁学量转化为电压这个电学量的元件。   外部磁场使运动的载流子受到洛伦兹力,在导体板的一侧聚集,在导体板的另一侧会出现多余的另一种电荷,从而形成横向电场;横向电场对电子施加与洛伦兹力方向相反的静电力,当静电力与洛伦兹力达到平衡时,导体板左右两例会形成稳定的电压,被称为霍尔电势差或霍尔电压。   三、传感器的应用(二)   1.传感器应用的一般模式。   2.传感器应用:   力传感器的应用——电子秤。   声传感器的应用——话筒。   温度传感器的应用——电熨斗、电饭锅、测温仪。   光传感器的应用——鼠标器、火灾报警器。   四、传感器的应用实例:   1、光控开关。   2、温度报警器。   五、传感器定义   国家标准GB7665-87对传感器下的定义是:“能感受规定的被测量件并按照一定的规律(数学函数法则)转换成可用信号的器件或装置,通常由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组成”。   中国物联网校企联盟认为,传感器的存在和发展,让物体有了触觉、味觉和嗅觉等感官,让物体慢慢变得活了起来。   “传感器”在新韦式大词典中定义为:“从一个系统接受功率,通常以另一种形式将功率送到第二个系统中的器件”。   六、主要作用   人们为了从外界获取信息,必须借助于感觉器官。   而单靠人们自身的感觉器官,在研究自然现象和规律以及生产活动中它们的功能就远远不够了。为适应这种情况,就需要传感器。因此可以说,传感器是人类五官的延长,又称之为电五官。   新技术革命的到来,世界开始进入信息时代。在利用信息的过程中,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要获取准确可靠的信息,而传感器是获取自然和生产领域中信息的主要途径与手段。   在现代工业生产尤其是自动化生产过程中,要用各种传感器来监视和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各个参数,使设备工作在正常状态或状态,并使产品达到的质量。因此可以说,没有众多的优良的传感器,现代化生产也就失去了基础。   在基础学科研究中,传感器更具有突出的地位。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进入了许多新领域:例如在宏观上要观察上千光年的茫茫宇宙,微观上要观察小到fm的粒子世界,纵向上要观察长达数十万年的天体演化,短到s的瞬间反应。此外,还出现了对深化物质认识、开拓新能源、新材料等具有重要作用的各种极端技术研究,如超高温、超低温、超高压、超高真空、超强磁场、超弱磁场等等。   显然,要获取大量人类感官无法直接获取的信息,没有相适应的传感器是不可能的。许多基础科学研究的障碍,首先就在于对象信息的获取存在困难,而一些新机理和高灵敏度的检测传感器的出现,往往会导致该领域内的突破。一些传感器的发展,往往是一些边缘学科开发的先驱。   传感器早已渗透到诸如工业生产、宇宙开发、海洋探测、环境保护、资源调查、医学诊断、生物工程、甚至文物保护等等极其之泛的领域。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从茫茫的太空,到浩瀚的海洋,以至各种复杂的工程系统,几乎每一个现代化项目,都离不开各种各样的传感器。   由此可见,传感器技术在发展经济、推动社会进步方面的重要作用,是十分明显的。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这一领域的发展。相信不久的将来,传感器技术将会出现一个飞跃,达到与其重要地位相称的新水平。   拓展阅读:怎么做好高考物理复习工作   1、抓住高考说明,把握高考走向   高考复习要明确复习方向,学会察上观下,从考试说明解读考什么;从近年试题解析怎么考;从个人现实明确怎么办。有的放矢、主动高效。   2、抓住物理课本,落实基础知识   课本是学习之本,是知识的载体,同时也是高考命题的重要参考。大多高考题在课本中都可以找到原型,所以抓纲务本。方可落实“五基”即: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实验、基本模型、基本方法。   3、抓住课堂复习,提高复习质量   课堂是学习的主战场,听课是主业,跟老师思路走,抓知识方法重点,力争当堂明白。注意,预习了才能真正的跟上老师的思路,跟上思路了才能抓重点,所有学生都要把握的重点就是公共重点,但重要的是要捉住自己个性化的重点,每个人的知识点认知和把握情景是不一样的,各有各的需求,自己缺什么就抓什么,重点一定要有个性化,要听懂个性化的重点,当堂消化掉。   4、抓住网络建立,形成知识体系   要想落实知识,形成能力、提上科学素养,就必须注重知识体系、方法体系两大体系的建立,把知识点穿成知识线,把知识线织成成知识面,把知识面构成知识体。左勾右联、上挂下牵把知识形成一个有机的体系。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对知识全面理解。   高考物理选择题答题技巧有哪些   一、特殊值代入法   有些选择题选项的代数表达式比较复杂,需经过比较繁琐的公式推导过程,此时可在不违背题意的前提下选择一些能直接反应已知量和未知量数量关系的特殊值,代入有关算式进行推算,依据结果对选项进行判断。   二、“二级结论”法   “二级结论”是由基本规律和基本公式导出的推论。熟记并巧用一些“二级结论”可以使思维过程简化,节约解题时间。非常实用的二级结论有:(1)等时圆规律;(2)平抛运动速度的反向延长线过水平位移的中点;(3)不同质量和电荷量的同性带电粒子由静止相继经过同一加速电场和偏转电场,轨迹重合;(4)直流电路中动态分析的“串反并同”结论;(5)平行通电导线同向相吸,异向相斥;(6)带电平行板电容器与电源断开,改变极板间距离不影响极板间匀强电场的强度等。   三、逆向思维法   在解决某些物理问题的过程中直接入手有一定的难度,改变思考问题的顺序,从相反的方向进行思考,进而解决问题,这种解题方法称为逆向思维法。逆向思维法的运用主要体现在可逆性物理过程中(如运动的可逆性、光路的可逆性等),也可运用反证归谬法等,逆向思维法是一种具有创造性的思维方法。   四、等效替换法   等效替换法是把陌生、复杂的物理现象、物理过程在保证某种效果、特性或关系相同的前提下,转化为简单、熟悉的物理现象、物理过程来研究,从而认识研究对象本质和规律的一种思想方法。等效替换法广泛应用于物理问题的研究中,如:力的合成与分解、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等效场、等效电源等。   五、估算法   有些选择题本身就是估算题,有些貌似要精确计算,实际上只要通过物理方法(如:数量级分析),或者数学近似计算法(如:小数舍余取整),进行大致推算即可得出答案。估算是一种科学而有实用价值的特殊方法,可以大大简化运算,帮助考生快速地找出正确选项。   六、类比分析法   所谓类比分析法,就是将两个(或两类)研究对象进行对比,分析它们的相同或相似之处、相互的联系或所遵循的规律,然后根据它们在某些方面有相同或相似的属性,进一步推断它们在其他方面也可能有相同或相似的属性的一种思维方法。在处理一些物理背景很新颖的题目时,可以尝试着使用这种方法。   七、极限思维法   将某些物理量的数值推向极值(如设动摩擦因数趋近零或无穷大、电源内阻趋近零或无穷大、物体的质量趋近零或无穷大、斜面的倾角趋于0°或90°等),并根据一些显而易见的结果、结论或熟悉的物理现象进行分析和推理的一种办法。   八、对称思维法   对称情况存在于各种物理现象和物理规律中,应用这种对称性可以帮助我们直接抓住问题的实质,避免复杂的数学演算和推导,快速解题。   九、比较排除法   通过分析、推理和计算,将不符合题意的选项一一排除,最终留下的就是符合题意的选项。如果选项是完全肯定或否定的判断,可通过举反例的方式排除;如果选项中有相互矛盾或者是相互排斥的选项,则两个选项中只可能有一种说法是正确的,当然,也可能两者都错。

2022初中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学习物理重要,掌握学习物理的 方法 更重要。学好物理的“法宝”包括预习、听课、整理、应用、复习 总结 等。2022初中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有哪些你知道吗?一起来看看2022初中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欢迎查阅! 初中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一、走进物理世界 1、物理学史研究光、热、力、声、电等形形色色物理现象的规律和物质结构的一门科学 2、观察和实验是获取物理知识的重要来源 3、长度测量的工具是刻度尺,长度的国际基本单位是米,符号是m;常用单位还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等。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km=1000mlm=l0dmldm=l0lcm=l0mm1mm=1000μnlμm=1000nm 4、长度测量结果的记录包括准确值、估计值和单位。 5、误差: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别叫误差。误差产生的原因:①与测量的人有关;②与测量的工具有关。任何测量结果都有误差,误差只能尽量减小,不能绝对避免;但错误是可以避免的。 减小误差的方法:①选用更精密的测量工具;②采用更合理的测量方法;③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6、测量时间的工具是秒表,时间的国际基本单位是秒,符号是s;常用的单位还有小时(h)、分(min)等。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h=60minlmin=60s 7、科学探究的主要过程是: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指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二、声音与环境 1、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声音就停止;振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 2、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声音在介质中是以波的形式传播;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一般在固体中传播最快,气体中传播最慢。15℃的空气中声音传播速度为340m/s。 3、声音的三个特性: (1)音调:人耳感觉到声音的高低叫音调;音调的高低跟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2)响度: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响度的大小跟发声体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响度还跟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3)音色:又叫音品,不同的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4、频率的高低决定音调的高低;振幅的大小决定声音的响度。频率的单位是赫兹,符号是Hz,人能感受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人们把低于20Hz的声音叫次声,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超声。超声的应用有:超声波粉碎结石、声纳探测潜艇、鱼群,B超检查内脏器官。 5、乐音与噪声: 乐音:悦耳动听、使人愉快的声音;是物体做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噪声:使人们感到厌烦、有害身心健康的声音;是物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人们用分贝来划分dB声音的强弱的等级。 6、控制噪声的三个途径是:吸声、隔声、消声;即在声源处、在传播途径和在接收处控制。 7、声的利用:(1)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如渔民利用声纳探测鱼群 (2)声音可以传递能量:如某些雾化器利用超声波产生水雾 8、回声:声音在传播途径中遇到碍物被返射回去的现象,叫回声。如回声比原声到达人耳晚0.1s以上,人耳能把他们区分开,否则回声会与原声混在一起会加强原声。利用“双耳效应”可以听到立体声。 三、光和眼睛 光的传播 1、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如太阳、萤火虫等,而月亮不是光源。 2、光在同种均匀的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生活中应用光的直线传播的事例有:日食、月食,小孔成像,排队瞄准等。 3、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是最快的,真空中的光速c=3.0×108m/s,光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是不同的。 初中物理一些单位换算 1.时间单位换算:1h=60min=3600s 1min=60s 2.电流单位换算:1A=103mA=106 uA 1mA=103uA 3.电压单位换算:1V=103mV 1kV=103V 4.电阻单位换算:1kΩ=103Ω1MΩ=103kΩ=106Ω 5.功率单位换算:1kW=103W 6.电能单位换算:1kW·h=3.6×10 J 1度=1kW·h 7.长度单位换算 1m=10dm=102cm=103 mm=106 um=109 nm 1km=103m 1m=10dm 1dm=10cm 1cm=10mm 1mm=103um 1um=103nm 8.面积单位换算:1m2=102dm=104 cm 9.体积单位换算:1m3=103 dm3=106cm3 10.容积单位换算:1L=103mL 1L=1dm=10-3 m3 1mL=1cm=10-6 m3 11.质量单位换算:1kg=103 g=106 mg 1g=103mg 1t=103 kg 12.密度单位换算:1g/cm3=1×103Kg/m3 13.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 14.一标准大气压:P0=1.01×105Pa=760 mmHg(毫米水银柱) 重要概念、规律和理论 1、记住六种物态变化的名称及吸热还是放热。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2、记住六个物理规律:(1)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2)光的反射定律(3)光的折射规律(4)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5)欧姆定律(6)焦耳定律。 记住两个原理:(1)阿基米德原理(2)杠杆平衡原理 3、质量是物体的属性:不随形状、地理位置、状态和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而重力会随位置而变化。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与m,v无关,但会随状态、温度而改变;惯性是物体的属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受力与否、运动与否、运动快慢都无关;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只与物质种类、状态有关,与质量和温度无关;电阻是导体的属性:与物质种类、长短、粗细、温度有关,与电流、电压无关。 4、科学探究有7个要素: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收集证据、分析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5、物理方法是在研究物理现象得出规律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主要有类比法、等效替代法、假设法、控制变量法、建立理想模型法、转换法等。 如控制变量法:在研究问题时,只让其中一个因素(即变量)变化,而保持其他因素不变(如探究I与U、R的关系、探究蒸发与什么因素有关)。等效替代法(如求合力、求总电阻),模型法(如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磁感线,光线),类比法(如电流与水流、电压与水压)。转换法(电流表的原理,用温度计测温度,小磁场检验磁场) 6、电学实验中应注意的几点:①在连接电路的过程中,开关处于断开状态.②在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处于最大阻值状态,接法要“一上一下”.③电压表应并联在被测电阻两端,电流表应串联在电路中.④电流表和电压表接在电路中必须使电流从正接线柱进入,从负接线柱流出。 7、声音传播介质:除真空外的一切固、液、气体. 8、增大压强的方法:①磨刀不误砍柴工(刀口常磨得很薄)②医生注射用的针尖做得很尖③铁钉越尖越容易敲进木块④图钉都做得帽园尖细⑤啄木鸟的嘴很尖⑥滑冰的冰鞋要装冰刀 减小压强的方法:①骆驼的脚掌比马要大几倍②拖拉加(坦克)要加履带③坐沙发比坐凳子舒服④图钉都做得帽园尖细⑤书包带常做得很宽⑥运载钢材的大卡车比普通汽车的轮子多⑦滑雪要用滑雪板⑧钢轨下铺枕木⑨房间的地基要比地面上的墙更宽。 9、常见的(1)晶体(有一定熔点):海波、冰、石英、水晶、食盐、明矾、萘、各种金属(2)非晶体:松香、玻璃、蜂蜡、沥青 10、常见的(1)导体:金属、石墨、人体、大地、酸、碱、盐的水溶液 (2)绝缘体: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 11、运动和力的关系:①.原来静止的物体:如果a受平衡力:保持静止。 b受非平衡力:沿合力方向运动 ②.原来运动的物体:如果a受平衡力:保持匀速直线运动.b受非平衡力:如果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则物体做加速运动。如果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则物体做减速运动。如果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则物体运动方向改变。 物体如果不受力或受平衡力将保持平衡状态,物体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说明物体受力平衡,合力为0;物体受非平衡力将改变运动状态。 12、家庭电路的连接方法:①各用电器和插座之间都是并联,②开关一端接火线,一端接灯泡,③螺口灯泡的螺旋套要接在零线上④ 保险 丝接在火线上。 ⑤三孔插座的接法是左零右火中接地。 13.温度、热量、内能的关系:温度升高可能是吸收了热量(或做功),内能增加; 吸收热量时,温度一般升高(晶体熔化时和液体沸腾时温度不变),内能增加;内能增加,可能是吸收了热量,温度一般升高。 14.晶体熔化的条件:达到熔点并继续吸热,凝固成晶体的条件:达到凝固点并继续放热。 液体沸腾的条件:达到沸点并继续吸热。 物体做功的条件:有力并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一段距离。 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闭合电路和部分导体切割磁感线。 15.常见光的直线传播:小孔成像,影的形成,手影游戏,激光准直,日食,月食,排队,检查物体是否直可闭上一只眼。 射击 时的瞄准,“坐井观天,所见甚小”,确定视野(一叶障目),判断能否看见物体或像 常见光的反射现象:平面镜成像,水中的倒影,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潜望镜,自行车尾灯(反射器)。 常见折射现象:看水中的鱼等物体,鱼民叉鱼时要向下叉。放在水中的筷子会向上弯折。透过篝火(水气)看到的人会颤动。看日出。海市蜃楼,放大镜,星星在眨眼睛(闪烁)。 16.成像:⑴成实像:小孔成像(太阳光斑);照相机;幻灯机 ⑵成虚像:①平面镜成像:照镜子、潜望镜、水中的倒影、光滑表面上的影子;②透镜成像:放大镜(老花镜)看物体、凹透镜成正立缩小的虚像(近视镜);③折射现象:看水中的物体:透过水和玻璃看物体、琥珀 ⑶成放大的像:凸透镜u<2f时成的像 ⑷成缩小的像:凸透镜u>2f所成的像、凹透镜成的像 ⑸成等大的像:平面镜、潜望镜、凸透镜u=2f成的像 (6)平面镜成像特点:等大,等距的虚像。 (7)凸透镜成像的规律:①.当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f 17.力方向大小 重力(G):竖直向下G=mg=ρvg 压力(F):垂直指向受压面F=G(物体放在水平面上,且在竖直方向上不受 其它 外力时) 支持力(N):垂直接触面向外N=F压(支持力与压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摩擦力(f):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f=F拉(物体做水平匀速直线运动) 拉力(外力)(F):与用力方向一致(如与绳子、手方向一致) 合力(F合):与大力相同F合=F1+F2=(同一方向)=F1—F2(相反方向) 浮力(F浮):竖直向上F浮=G排=ρ液gv排 18.常见的扩散现象(本质是分子在做无规则的运动):1)、用盐水腌蛋,蛋变咸。 2)、八月遍地桂花香。3)、墨水(糖、盐)放入水中过一会儿,满杯水都变黑(甜、咸)了。4)、长期放煤的墙角处被染黑了。5)、在水果店能闻到水果的香味,吵菜时闻到菜香味。(闻到各种味道都是扩散)。6)、蒸发、升华也是扩散现象:酒精涂在皮肤上,能闻到酒精味;樟脑丸过段时间变没了。 19.增大摩擦的方法:①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②增大压力;③用滑动代替滚动。如(1)塑料瓶盖的边缘常有一些凹凸竖直条纹(2)在冰封雪冻的路上行驶,汽车后轮常要缠防滑链,(3)自行车刹车把套上刻有花纹的塑料管(4)刹车轮胎上印有花纹(5)手握油瓶要用很大的力(6)鞋底有花纹(7)捆重物用麻绳(8)克丝钳口刻有花纹(9)拿起重物要用力(10)车陷在泥里,在轮胎前面垫一些石头和沙子 减小摩擦的方法:①减小压力②使接触面更光滑。③使接触面彼此分离,如加润滑油,气垫,磁悬浮。④用滚动代替滑动。如:(1)搬动笨重的物体时,人们常在重物下垫滚木,(2)给机器上润滑油(3)自行车轴上安着轴承(4)向锁孔里加一些石墨或油,锁就很好开,(5)滑冰用冰刀,(6)把拉东西改成滚东西。 20.解释常见惯性现象: (1)利用惯性:A、拍打衣服,使附着在衣服上的灰尘掉下来;B、将锤柄在石头上碰几下,锤头就套紧在锤柄上了;C、将盆里的水泼出去;D、 跳远 运动员起跳前要助跑;E、子弹离开枪口后还能飞行一段距离;F、甩掉手上的水;G、汽车到站前关闭发动机仍能前进一段距离;H、飞机投弹要命中目标,必须在未到目标正上方时,就提前投掷;I、用铲子把煤抛进煤灶内;J、摩托车飞跃障碍物;K、抖掉理发师围布上的头发;K、弯弓 射箭 ;L、投掷、跳跃运动场地设有较长的跑道。 (2)防止惯性:A、坐在汽车前面的坐位上要系安全带,以防紧急刹车;B、汽车限速行驶;C、汽车后常写有“保持车距”字样;D、在行驶的列车上行走的人,火车突然刹车时会向前倾倒;E、运动员跑到终点时,不能立即停下来;F、公路设立限速标志;G、百米跑道在终端线后还要延伸一段; 物理知识的应用 1.声呐发出超声波(声速):测距和定位,如测海深。 ,雷达发出无线电波(光速):判断物体的位置. 2.密度:鉴别物质,判断物体是否空心,判断物体的浮沉。 3.二力平衡: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测滑动摩擦力,测浮力。 4.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可制成重垂线、水平器。 5.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水坝下部建造得比上部宽, 潜水 深度有限定。 6.连通器的液面要相平:茶壶、锅炉水位器,自动喂水器,用U形管判断水平面。 7.相互作用力: 游泳 ,划船,起跑、跳远向后蹬, 跳高 向下蹬 8.大气压:自来水笔吸墨水,抽水机,茶壶盖上开一小孔,用吸管吸饮料,针管吸药液。 9:物体的浮沉条件:密度计,轮船,气球,飞艇,潜水艇,孔明灯,盐水选种,测人体血液的密度,解释煮食物(如饺子)时,生沉熟浮等 10.杠杆的平衡条件:判断杠杆是省力还是费力(看力臂,动力臂长省力),求最小动力(在杠杆上找到离支点最远的点画出最长力臂),判断动力变化情况,进行有关计算 11.镜面反射:解释黑板“反光”; 晚上看路时判断水面还是地面。 漫反射:能从各个方向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电影屏幕要粗糙。 12.平面镜成像:镜前整容,纠正姿势; 制成潜望镜;万花筒;墙上挂大平面镜,扩大视觉空间;改变光路(如将斜射的阳光,竖直向下反射照亮井底);自行车尾灯;平面镜转过θ角,反射光线改变2θ角。 13.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粗测凸透镜的焦距,得到平行光,聚光的亮点有大量的能量可点火、烧断物体。 14.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制成变阻器(通过改变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电阻),油量表,制成简单调光灯,导线不用铁丝用铜丝,电热器的电阻要用镍铬丝 15.蒸发致冷:吹电风扇凉快,泼水降温,包有酒精棉花的温度计示数低于室温,擦酒精降温 16.升华致冷:用干冰人工降雨、灭火,在舞台上形成“烟”雾 17.液体的沸点随液面上方气压的增大(减小)而升高(降低):高山上煮不熟饭,要用高压锅。 18.加压气体液化:生活用液化石油气用增加压强的方法使石油气在常温下液化后装入钢罐,气体打火机 19.熔点表密度表比热容表:白炽灯泡灯丝用钨做,在很冷的地区宜用酒精温度计而不用水银温度计测气温; 水的比热容比较大,解释在沿海地区白天和晚上的气温变化不大。注意:固体和液体相比较,不能说液体密度总比固体的小 20.电流的热效应:发热→制成各种电热器:热得快,电水壶,电饭煲,电热毯,电铬铁、保险丝等电流的磁效应:有磁性→制成电磁铁、电磁起重机,电铃,电话听筒,扬声器,喇叭,利用电磁铁制成电磁继电器,用于自动控制电流的化学效应:化学反应→蓄电池:冶金工业提炼铝和铜(电解反应)、电解、电镀 磁现象:用磁性材料做成录音带和录像带,磁悬浮列车,冰箱门,指南针、磁卡。 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制成直流电动机、动圈式扬声器;电磁感应现象:制成发电机,动圈式话筒。 21.各种能的转化:发电机、电动机、热机、蓄电池的充电和放电、太阳能光电池、汽(或柴)油机的压缩冲程和做功冲程。 22.简化电路的方法:①去掉电压表(电阻很大,相当开路)②电流表看成导线(电阻很小)③开关断开,去掉所在的支路;④开关闭合相当于导线;⑤去掉被短路的电路;⑥电路一般会留下一个电阻或两个电阻串联或两个电阻并联三种情况。 2022初中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相关 文章 : ★ 初二物理2022教学工作计划模板 ★ 学校2022重点教学计划模板10篇 ★ 2022初二物理教学工作计划 ★ 2022年初三化学必背知识点大全 ★ 初中物理教学工作计划2022 ★ 物理主题的教学总结汇报(10篇) ★ 2022期中考试学习总结最新版十篇 ★ 2022期中考试学习总结十篇 ★ 物理教师教学总结报告(通用10篇) ★ 2022九年级教学工作总结最新10篇

初三物理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我学习了一生,现在我还在学习,而将来,只要我还有精力,我还要学习下去。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初三物理上册知识点归纳 总结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三物理上册知识点归纳1 第十章《多彩的物质世界》 一、宇宙和微观世界 1、宇宙由物质组成: 2、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任何物质都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组成的,这些粒子保持了物质原来的性质 3、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 固态物质中,分子与分子的排列十分紧密有规则,粒子间有强大的作用力将分子凝聚在一起。分子来回振动,但位置相对稳定。因此,固体具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液态物质中,分子没有固定的位置,运动比较自由,粒子间的作用力比固体小。因此,液体没有确定的形状,具有流动性。气态物质中,分子间距很大,并以高速向四面八方运动,粒子之间的作用力很小,易被压缩。因此,气体具有很强的流动性。 4、原子结构 5、纳米科学技术 二、质量: 1、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2、单位:国际单位制:主单位kg ,常用单位:t g mg 对质量的感性认识:一枚大头针约80mg一个苹果约 150g 一头大象约 6t 一只鸡约2kg 3、质量的理解:固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态、状态、位置、温度而改变,所以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 4、测量: ⑴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测量工具:案秤、台秤、杆秤,实验室常用的测量工具托盘天平,也可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重,再通过公式m=G/g计算出物体质量。 ⑵托盘天平的使用 方法 :二十四个字:水平台上, 游码归零, 横梁平衡,左物右砝,先大后小, 横梁平衡.具体如下: ①“看”:观察天平的称量以及游码在标尺上的分度值。 ②“放”: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③“调”:调节天平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横梁平衡。 ④“称”: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⑤“记”:被测物体的质量=盘中砝码总质量+ 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 ⑥注意事项: A 不能超过天平的称量 B 保持天平干燥、清洁。 ⑶ 方法: A、直接测量:固体的质量B、特殊测量:液体的质量、微小质量。 二、密度: 1、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2、公式:ρ=m/V(ρ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 变化:m=ρV、V=m/ρ 3、单位:国际单位制:主单位kg/m3,常用单位g/cm3。这两个单位比较:g/cm3单位大。单位换算关系:1g/cm3=103kg/m3 1kg/m3=10-3g/cm3水的密度为1.0×103kg/m3,读作1.0×103千克每立方米,它表示物理意义是:1立方米的水的质量为1.0×103千克。 4、理解密度公式 ⑴同种材料,同种物质,ρ不变,m与 V成正比; 物体的密度ρ与物体的质量、体积、形状无关,但与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有关;密度随温度、压强、状态等改变而改变,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所以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⑵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密度ρ与体积成反比;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密度ρ与质量成正比。 5、测体积——量筒(量杯) ⑴用途:测量液体体积(间接地可测固体体积)。 ⑵使用方法: “看”:单位:毫升(ml)=厘米3( cm3 ) 量程、分度值。 “放”:放在水平台上。 “读”:量筒里地水面是凹形的,读数时,视线要和凹面的底部相平。 6、测液体密度: ⑴ 原理:ρ=m/V ⑵ 方法:①用天平测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m1 ;②把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读出量筒内液体的体积V;③称出烧杯和杯中剩余液体的质量m2 ;④得出液体的密度ρ=(m1-m2)/ V 7、密度的应用: ⑴鉴别物质: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之一,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可用密度鉴别物质。 ⑵求质量:由于条件限制,有些物体体积容易测量但不便测量质量用公式m=ρV算出它的质量。 ⑶求体积:由于条件限制,有些物体质量容易测量但不便测量体积用公式V=m/ρ算出它的体积。 初三物理上册知识点归纳2 第十一章《运动和力》 一、参照物 1、定义:为研究物体的运动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2、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通常选择参照物以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定。如研究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常选地面或固定于地面上的物体为参照物,在这种情况下参照物可以不提。 3、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4、不能选择所研究的对象本身作为参照物那样研究对象总是静止的。 练习1、诗句“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船 和 山 。 2、坐在向东行使的甲汽车里的乘客,看到路旁的树木向后退去,同时又看到乙汽车也从甲汽车旁向后退去,试说明乙汽车的运动情况。 分三种情况:①乙汽车没动 ②乙汽车向东运动,但速度没甲快 ③乙汽车向西运动。 3、解释《送瘟神》中的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第一句:以地心为参照物,地面绕地心转八万里。第二句:以月亮或其他天体为参照物在那可看到地球上许多河流。 二、机械运动 1、 定义: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 特点: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 3、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⑴比较同时启程的步行人和骑车人的快慢采用:时间相同路程长则运动快 ⑵比较百米运动员快慢采用:路程相同时间短则运动快 ⑶百米赛跑运动员同万米运动员比较快慢,采用: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实际问题中多用这种方法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物理学中也采用这种方法描述运动快慢。 练习:体育课上,甲、乙、丙三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他们的成绩分别是14.2S, 13.7S,13.9S,则获得第一名的是 同学,这里比较三人赛跑快慢最简便的方法是路程相同时间短运动的快。 4、分类:(根据运动路线)⑴曲线运动 ⑵直线运动 Ⅰ 匀速直线运动: A、定义:快慢不变,沿着直线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 定义: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B、速度 单位:国际单位制中m/s 运输中单位km/h 两单位中m/s单位大。 换算:1m/s=3.6km/h 。人步行速度约1.1m/s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人匀速步行时1秒中运动1.1m 直接测量工具:速度计 Ⅱ 变速运动: A、定义:运动速度变化的运动叫变速运动。 B、平均速度:= 总路程总时间 (求某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必须找出该路程及对应的时间) C、物理意义:表示变速运动的平均快慢 D、平均速度的测量:原理 方法:用刻度尺测路程,用停表测时间。从斜面上加速滑下的小车。 设上半段,下半段,全程的平均速度为v1、v2、v 则 v2>v>v1 E、常识:人步行速度1.1m/s ,自行车速度5m/s,大型喷气客机速度900km/h 客运火车速度140 km/h高速小汽车速度108km/h 光速和无线电波3×108m/s Ⅲ 实验中数据的记录: 设计数据记录表格是初中应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设计表格时,要先弄清实验中直接测量的量和计算的量有哪些,然后再弄清需要记录的数据的组数,分别作为表格的行和列。根据需要就可设计出合理的表格。 练习:某次中 长跑 测验中,小明同学跑1000m小红同学跑800m,测出他两跑完全程所用的时间分别是4分10秒和三分20秒,请设计记录表格,并将他们跑步的路程、时间和平均速度记录在表格中。 解:表格设计如下: 三、长度的测量: 1、长度的测量是物理学最基本的测量,也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长度测量的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 2、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 m,常用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3、主单位与常用单位的换算关系: 1 km=103m 1m=10dm 1dm=10cm 1cm=10mm 1mm=103μm 1m=106μm 1m=109nm 1μm=103nm 单位换算的过程:口诀:“系数不变,等量代换”。 4、长度估测:黑板的长度2.5m、课桌高0.7m、 篮球 直径24cm、指甲宽度 1cm、铅笔芯的直径1mm、一只新铅笔长度1.75dm、 手掌宽度1dm、墨水瓶高度6cm 5、特殊的测量方法: A>、测量细铜丝的直径、一张纸的厚度等微小量常用累积法(当被测长度较小,测量工具精度不够时可将较小的物体累积起来,用刻度尺测量之后再求得单一长度) ☆如何测物理课本中一张纸的厚度? 答:数出物理课本若干张纸,记下总张数n,用毫米刻度尺测出n张纸的厚度L,则一张纸的厚度为L/n 。 ☆如何测细铜丝的直径? 答:把细铜丝在铅笔杆上紧密排绕n圈成螺线管,用刻度尺测出螺线管的长度L,则细铜丝直径为L/n。 ☆两卷细铜丝,其中一卷上有直径为0.3mm,而另一卷上标签已脱落,如果只给你两只相同的新铅笔,你能较为准确地弄清它的直径吗?写出操作过程及细铜丝直径的数学表达式。答:将已知直径和未知直径两卷细铜丝分别紧密排绕在两只相同的新铅笔上,且使线圈长度相等,记下排绕圈数N1和N2,则可计算出未知铜丝的直径D2=0.3N1/N2 mm B>、测地图上两点间的距离,园柱的周长等常用化曲为直法(把不易拉长的软线重合待测曲线上标出起点终点,然后拉直测量) ☆给你一段软铜线和一把刻度尺,你能利用地图册估测出北京到广州的铁路长吗? 答:用细铜线去重合地图册上北京到广州的铁路线,再将细铜线拉直,用刻度尺测出长度L查出比例尺,计算出铁路线的长度。 C>、测操场跑道的长度等常用轮滚法(用已知周长的滚轮沿着待测曲线滚动,记下轮子圈数,可算出曲线长度) D>、测硬币、球、园柱的直径圆锥的高等常用辅助法(对于用刻度尺不能直接测出的物体长度可将刻度尺三角板等组合起来进行测量) ☆你能想出几种方法测硬币的直径?(简述) ①、直尺三角板辅助法。②、贴折硬币边缘用笔画一圈剪下后对折量出折痕长。③、硬币在纸上滚动一周测周长求直径。④、将硬币平放直尺上,读取和硬币左右相切的两刻度线之间的长度。 6、刻度尺的使用规则: A、“选”: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刻度尺。 B、“观”:使用刻度尺前要观察它的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 C、“放”用刻度尺测长度时,尺要沿着所测直线(紧贴物体且不歪斜)。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用零刻线磨损的的刻度尺测物体时,要从整刻度开始) D、“看”: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E、“读”: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F、“记”: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也可表达为:测量结果由准确值、估读值和单位组成)。 练习:有两位同学测同一只钢笔的长度,甲测得结果12.82cm,乙测得结果为12.8cm。如果这两位同学测量时都没有错误,那么结果不同的原因是:两次刻度尺的分度值不同。如果这两位同学所用的刻度尺分度值都是mm,则乙同学的结果错误。原因是:没有估读值。 7、误差: (1)定义:测量值和真实值的差异叫误差。 (2)产生原因:测量工具 测量环境 人为因素。 (3)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用更精密的仪器 (4)误差只能减小而不能避免,而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和主观粗心造成的,是能够避免的。 四、时间的测量: 1、单位:秒(S) 2、测量工具: 古代:日晷、沙漏、滴漏、脉搏等 现代:机械钟、石英钟、电子表等 五、力的作用效果 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产生的条件:①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②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触)。 3、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4、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一般指:物体的运动快慢是否改变(速度大小的改变)和物体的运动方向是否改变 5、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N 表示。 力的感性认识: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1N。 6、力的测量: ⑴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 ⑵分类:弹簧测力计、握力计。 ⑶弹簧测力计: A、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B、使用方法:“看”:量程、分度值、指针是否指零;“调”:调零;“读”:读数=挂钩受力。 C、注意事项: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许超过它的最大量程。 D、物理实验中,有些物理量的大小是不宜直接观察的,但它变化时引起其他物理量的变化却容易观察,用容易观察的量显示不宜观察的量,是制作测量仪器的一种思路。这种科学方法称做“转换法”。利用这种方法制作的仪器象:温度计、弹簧测力计、压强计等。 7、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8、力的表示法: 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表示出来,如果没有大小,可不表示,在同一个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越长 六、惯性和惯性定律: 1、伽利略斜面实验: ⑴三次实验小车都从斜面顶端滑下的目的是:保证小车开始沿着平面运动的速度相同。 ⑵实验得出得结论:在同样条件下,平面越光滑,小车前进地越远。 ⑶伽利略的推论是:在理想情况下,如果表面绝对光滑,物体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 ⑷伽科略斜面实验的卓越之处不是实验本身,而是实验所使用的独特方法——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理想化推理。(也称作理想化实验)它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 2、牛顿第一定律: ⑴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笛卡儿等人的研究成果,得出了牛顿第一定律,其内容是: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⑵说明: A、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 经验 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推理而概括 出来的,且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 所以已成为大家公认的力学基本定律之一。但是我们周围不受力是不可能的,因此不可能用实验来直接证明牛顿第一定律。 B、牛顿第一定律的内涵:物体不受力,原来静止的物体将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不管原来做什么运动,物体都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C、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可以不需要力,即力与运动状态无关,所以力不是产生或维持运动的原因。 3、惯性: ⑴定义: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⑵说明: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是否受力、受力大小、是否运动、运动速度等皆无关。 4、惯性与惯性定律的区别: A、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而惯性定律是物体不受力时遵循的运动规律。 B、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即不管物体受不受力、受平衡力还是非平衡力),物体受非平衡力时,惯性表现为“阻碍”运动状态的变化;惯性定律成立是有条件的。 ☆人们有时要利用惯性,有时要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请就以上两点各举两例(不要求解释)。答:利用: 跳远 运动员的助跑;用力可以将石头甩出很远;骑自行车蹬几下后可以让它滑行。防止:小型客车前排乘客要系安全带;车辆行使要保持距离;包装玻璃制品要垫上很厚的泡沫塑料。 七、二力平衡: 1、定义:物体在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如果能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称二力平衡。 2、二力平衡条件:二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两个力在一条直线上 概括:二力平衡条件用四字概括“一、等、反、一”。 3、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比较: 相同点:①大小相等②方向相反③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不同点:平衡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可以是不同性质的力;相互力作用在不同物体上是相同性质的力。 4、应用:应用二力平衡条件解题要画出物体受力示意图。 画图时注意:①先画重力然后看物体与那些物体接触,就可能受到这些物体的作用力 ②画图时还要考虑物体运动状态。 初三物理上册知识点归纳3 第十二章《力和机械》 一、弹力 1、弹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失去力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叫弹性。 2、塑性:在受力时发生形变,失去力时不能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叫塑性。 3、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受到的力叫弹力,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 二、重力: ⑴重力的概念: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⑵重力大小的计算公式G=mg其中g=9.8N/kg 它表示质量为1kg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为9.8N。 ⑶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其应用是重垂线、水平仪分别检查墙是否竖直和 面是否水平。 ⑷重力的作用点——重心: 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重心。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如均匀细棒的重心在它的中点,球的重心在球心。方形薄木板的重心在两条对角线的交点 ☆假如失去重力将会出现的现象:(只要求写出两种生活中可能发生的) ① 抛出去的物体不会下落;② 水不会由高处向低处流③ 大气不会产生压强; 三、摩擦力: 1、定义: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就叫摩擦力。 2、分类: 首先从大的方面来讲,摩擦力分为滑动摩擦和静摩擦力。静摩擦力是物体没有发生相对运动,从宏观来看,物体仍是相对静止的。而滑动摩擦力是静摩擦力大到一定程度,物体发生了相对运动。 滑动摩擦力根据相对运动的形式,滑动还是滚动,可以再分为滑动摩擦力和滚动摩擦力。从大小来说,滑动摩擦力大于滚动摩擦力,而滚动摩擦力大于静摩擦力 3、摩擦力的方向: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有时起阻力作用,有时起动力作用。 4、静摩擦力大小应通过受力分析,结合二力平衡求得 5、在相同条件(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下,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得多。 6、滑动摩擦力: ⑴测量原理:二力平衡条件 ⑵测量方法:把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使木块匀速运动,读出这时的拉力就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⑶ 结论: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该研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由前两结论可概括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实验还可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大小、运动速度大小等无关。 7、应用: ⑴理论上增大摩擦力的方法有:增大压力、接触面变粗糙、变滚动为滑动。 ⑵理论上减小摩擦的方法有:减小压力、使接触面变光滑、变滑动为滚动(滚动轴承)、使接触面彼此分开(加润滑油、气垫、磁悬浮)。 练习:火箭将飞船送入太空,从能量转化的角度来看,是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太空飞船在太空中遨游,它 受力(“受力”或“不受力”的作用,判断依据是:飞船的运动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飞船实验室中能使用的仪器是 B (A 密度计、B温度计、C水银气压计、D天平)。 四、杠杆 1、 定义:在力的作用下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杠杆。 说明: ①杠杆可直可曲,形状任意。 ②有些情况下,可将杠杆实际转一下,来帮助确定支点。如:鱼杆、铁锹。 2、五要素——组成杠杆示意图。 ①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用字母O 表示。 ②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 F1 表示。 ③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 F2 表示。 说明动力、阻力都是杠杆的受力,所以作用点在杠杆上。 动力、阻力的方向不一定相反,但它们使杠杆的转动的方向相反 ④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用字母l1表示。 ⑤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用字母l2表示。 画力臂方法:一找支点、二画线、三连距离、四标签 ⑴ 找支点O;⑵ 画力的作用线(虚线);⑶画力臂(虚线,过支点垂直力的作用线作垂线);⑷ 标力臂(大括号)。 3、 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① 杠杆平衡是指:杠杆静止或匀速转动。 ② 实验前:应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可以方便的从杠杆上量出力臂。 ③ 结论:杠杆的平衡条件(或杠杆原理)是: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写成公式F1l1=F2l2 也可写成:F1 / F2=l2/ l1 解题指导:分析解决有关杠杆平衡条件问题,必须要画出杠杆示意图;弄清受力与方向和力臂大小;然后根据具体的情况具体分析,确定如何使用平衡条件解决有关问题。(如:杠杆转动时施加的动力如何变化,沿什么方向施力最小等。) 解决杠杆平衡时动力最小问题:此类问题中阻力×阻力臂为一定值,要使动力最小,必须使动力臂最大,要使动力臂最大需要做到①在杠杆上找一点,使这点到支点的距离最远;②动力方向应该是过该点且和该连线垂直的方向。 4、应用 说明:应根据实际来选择杠杆,当需要较大的力才能解决问题时,应选择省力杠杆,当为了使用方便,省距离时,应选费力杠杆。 五、滑轮 1、 定滑轮: ①定义:中间的轴固定不动的滑轮。 ②实质:定滑轮的实质是:等臂杠杆 ③特点: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是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④对理想的定滑轮(不计轮轴间摩擦)F=G 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F(或速度vF) = 重物移动的距离SG(或速度vG) 2、 动滑轮: ①定义:和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可上下移动,也可左右移动) ②实质:动滑轮的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2倍的省力杠杆。 ③特点: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的力,但不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④理想的动滑轮(不计轴间摩擦和动滑轮重力) 则F= 1 2G只忽略轮轴间的摩擦则 拉力F= 1 2(G物+G动)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F(或vF)=2倍的重物移动的距离SG(或vG) 3、 滑轮组 ①定义:定滑轮、动滑轮组合成滑轮组。 ②特点:使用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③理想的滑轮组(不计轮轴间的摩擦和动滑轮的重力)拉力F= 1n G 。 只忽略轮轴间的摩擦,则拉力F= 1n (G物+G动) 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F(或vF)=n倍的重物移动的距离SG(或vG) ④组装滑轮组方法:首先根据公式n=(G物+G动) / F求出绳子的股数。然后根据“奇动偶定”的原则。结合题目的具体要求组装滑轮。 初三物理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相关 文章 : ★ 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归纳 ★ 初三物理上册知识点复习 ★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一单元重要知识点总结 ★ 九年级物理电流和电路知识点 ★ 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教师工作总结2020 ★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 怎样学习初三上册物理 ★ 九年级上学期物理复习方法 ★ 2020年初三物理上学期教学工作计划精选范文 ★ 2020初三物理教师的上学期工作计划

数学九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1二次根式:形如式子为二次根式;性质:是一个非负数;2二次根式的乘除: 3二次根式的加减:二次根式加减时,先将二次根式华为最简二次根式,再将被开方数相同的二次根式进行合并。4海伦-秦九韶公式: ,S是三角形的面积,p为 。1一元二次方程:等号两边都是整式,且只有一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最高次是2的方程。2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配方法:将方程的一边配成完全平方式,然后两边开方;因式分解法:左边是两个因式的乘积,右边为零。3一元二次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4韦达定理:设是方程的两个根,那么有1:一个图形绕某一点转动一个角度的图形变换 性质: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的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2中心对称:一个图形绕一个点旋转180度,和另一个图形重合,则两个图形关于这个点中心对称;中心对称图形:一个图形绕某一点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图形能够和原来的图形重合,则说这个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3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1圆、圆心、半径、直径、圆弧、弦、半圆的定义2垂直于弦的直径圆是轴对称图形,任何一条直径所在的直线都是它的对称轴;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弦,并且平方弦所对的两条弧;平分弦的直径垂直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3弧、弦、圆心角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所对的弦也相等。4圆周角在同圆或等圆中,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都等于这条弧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90度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5点和圆的位置关系点在圆外d>r 点在圆上d=r点在圆内d<r定理: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个点确定一个圆。6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相交d<r相切d=r相离d>r切线的性质定理:圆的切线垂直于过切点的半径;切线的判定定理:经过圆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切线长定理: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切线,它们的切线长相等,这一点和圆心的连线平分两条切线的夹角。三角形的内切圆:和三角形各边都相切的圆为它的内切圆,圆心是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为三角形的内心。7圆和圆的位置关系外离d>R+r外切d=R+r相交R-r<d<R+r内切d=R-r内含d<R-r8正多边形和圆正多边形的中心:外接圆的圆心正多边形的半径:外接圆的半径正多边形的中心角:没边所对的圆心角正多边形的边心距:中心到一边的距离9弧长和扇形面积弧长: 扇形面积: 10圆锥的侧面积和全面积侧面积:全面积: 11相交弦定理、切割线定理1概率意义:在大量重复试验中,事件A发生的频率 稳定在某个常数p附近,则常数p叫做事件A的概率。2用列举法求概率一般的,在一次试验中,有n中可能的结果,并且它们发生的概率相等,事件A包含其中的m中结果,那么事件A发生的概率就是p(A)= 3用频率去估计概率1二次函数 = a>0,开口向上;a<0,开口向下;对称轴: ;顶点坐标: ;图像的平移可以参照顶点的平移。2用函数观点看一元二次方程3二次函数与实际问题1图形的相似相似多边形的对应边的比值相等,对应角相等;两个多边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的比值也相等,那么这两个多边形相似;相似比:相似多边形对应边的比值。2相似三角形判定: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它两边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和原三角形相似;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两组对应边的比相等,并且相应的夹角相等,那么两个三角形相似;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与另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对应相等,那么两个三角形相似。3相似三角形的周长和面积相似三角形(多边形)的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相似三角形(多边形)的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4位似位似图形:两个多边形相似,而且对应顶点的连线相交于一点,对应边互相平行,这样的两个图形叫位似图形,相交的点叫位似中心。1锐角三角函数:正弦、余弦、正切;2解直角三角形1投影:平行投影、中心投影、正投影2三视图:俯视图、主视图、左视图。3三视图的画法1本单元教学的主要内容.一元二次方程概念;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一元二次方程应用题.2本单元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一元二次方程是在学习《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分式方程等基础之上学习的,它也是一种数学建模的方法.学好一元二次方程是学好二次函数不可或缺的,是学好高中数学的奠基工程.应该说,一元二次方程是本书的重点内容.了解一元二次方程及有关概念;掌握通过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降次──解一元二次方程;掌握依据实际问题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的数学模型的方法;应用熟练掌握以上知识解决问题.通过丰富的实例,让学生合作探讨,老师点评分析,建立数学模型.根据数学模型恰如其分地给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结合八册上整式中的有关概念介绍一元二次方程的派生概念,如二次项等.通过掌握缺一次项的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直接开方法,导入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又通过大量的练习巩固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的条件:b2-4ac>0,b2-4ac=0,b2-4ac<0.通过复习八年级上册《整式》的第5节因式分解进行知识迁移,解决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并用练习巩固它.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的数学模型,并用该模型解决实际问题.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历由事实问题中抽象出一元二次方程等有关概念的过程,使同学们体会到通过一元二次方程也是刻画现实世界中的数量关系的一个有效数学模型;经历用配方法、公式法、分解因式法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过程,使同学们体会到转化等数学思想;经历设置丰富的问题情景,使学生体会到建立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从而更好地理解方程的意义和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一元二次方程及其它有关的概念.2用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降次──解一元二次方程.3用实际问题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的数学模型,并解决这个问题.1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解题.2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时的讨论.3建立一元二次方程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方程解与实际问题解的区别.1分析实际问题如何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的数学模型.2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3解一元二次方程公式法的推导.本单元教学时间约需16课时,具体分配如下:221一元二次方程2课时222降次──解一元二次方程7课时223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5课时发现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2课时1二次根式式子叫做二次根式,二次根式必须满足:含有二次根号“”;被开方数a必须是非负数。2最简二次根式若二次根式满足:被开方数的因数是整数,因式是整式;被开方数中不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这样的二次根式叫做最简二次根式。化二次根式为最简二次根式的方法和步骤:如果被开方数是分数(包括小数)或分式,先利用商的算数平方根的性质把它写成分式的形式,然后利用分母有理化进行化简。如果被开方数是整数或整式,先将他们分解因数或因式,然后把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开出来。3同类二次根式几个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以后,如果被开方数相同,这几个二次根式叫做同类二次根式。4二次根式的性质5二次根式混合运算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与实数中的运算顺序一样,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的(或先去括号)。1一元二次方程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2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它的特征是:等式左边十一个关于未知数x的二次多项式,等式右边是零,其中叫做二次项,a叫做二次项系数;bx叫做一次项,b叫做一次项系数;c叫做常数项。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1直接开平方法利用平方根的定义直接开平方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方法叫做直接开平方法。直接开平方法适用于解形如的一元二次方程。根据平方根的定义可知,是b的平方根,当时,,,当b<0时,方程没有实数根。2配方法配方法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方法,它不仅在解一元二次方程上有所应用,而且在数学的其他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配方法的理论根据是完全平方公式,把公式中的a看做未知数x,并用x代替,则有。3公式法公式法是用求根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方法,它是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方法。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4因式分解法因式分解法就是利用因式分解的手段,求出方程的解的方法,这种方法简单易行,是解一元二次方程最常用的方法。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根的判别式一元二次方程中,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通常用“”来表示,即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如果方程的两个实数根是,那么,。也就是说,对于任何一个有实数根的一元二次方程,两根之和等于方程的一次项系数除以二次项系数所得的商的相反数;两根之积等于常数项除以二次项系数所得的商。1定义把一个图形绕某一点O转动一个角度的图形变换叫做旋转,其中O叫做旋转中心,转动的角叫做旋转角。2性质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1定义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个点旋转180°,如果旋转后的图形能够和原来的图形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中心对称图形,这个点就是它的对称中心。2性质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对称中心平分。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应线段平行(或在同一直线上)且相等。3判定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都经过某一点,并且被这一点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一点对称。4中心对称图形把一个图形绕某一个点旋转180°,如果旋转后的图形能够和原来的图形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中心对称图形,这个店就是它的对称中心。考点五、坐标系中对称点的特征(3分)1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特征两个点关于原点对称时,它们的坐标的符号相反,即点P(x,y)关于原点的对称点为P"(-x,-y)2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特征两个点关于x轴对称时,它们的坐标中,x相等,y的符号相反,即点P(x,y)关于x轴的对称点为P"(x,-y)3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特征两个点关于y轴对称时,它们的坐标中,y相等,x的符号相反,即点P(x,y)关于y轴的对称点为P"(-x,y)1圆的定义在一个个平面内,线段OA绕它固定的一个端点O旋转一周,另一个端点A随之旋转所形成的图形叫做圆,固定的端点O叫做圆心,线段OA叫做半径。2圆的几何表示以点O为圆心的圆记作“⊙O”,读作“圆O”弦、弧等与圆有关的定义(1)弦连接圆上任意两点的线段叫做弦。(如图中的AB)(2)直径经过圆心的弦叫做直径。(如途中的CD)直径等于半径的2倍。(3)半圆圆的任意一条直径的两个端点分圆成两条弧,每一条弧都叫做半圆。(4)弧、优弧、劣弧圆上任意两点间的部分叫做圆弧,简称弧。弧用符号“⌒”表示,以A,B为端点的弧记作“”,读作“圆弧AB”或“弧AB”。大于半圆的弧叫做优弧(多用三个字母表示);小于半圆的弧叫做劣弧(多用两个字母表示)垂径定理及其推论垂径定理: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弧。推论1: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弦的垂直平分线经过圆心,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平分弦所对的一条弧的直径垂直平分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另一条弧。推论2:圆的两条平行弦所夹的弧相等。垂径定理及其推论可概括为:过圆心垂直于弦直径平分弦知二推三,平分弦所对的优弧,平分弦所对的劣弧.1圆的轴对称性圆是轴对称图形,经过圆心的每一条直线都是它的对称轴。2圆的中心对称性圆是以圆心为对称中心的中心对称图形。弧、弦、弦心距、圆心角之间的关系定理1圆心角顶点在圆心的角叫做圆心角。2弦心距从圆心到弦的距离叫做弦心距。3弧、弦、弦心距、圆心角之间的关系定理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所对的弦想等,所对的弦的弦心距相等。推论: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个圆的圆心角、两条弧、两条弦或两条弦的弦心距中有一组量相等,那么它们所对应的其余各组量都分别相等。圆周角定理及其推论1圆周角顶点在圆上,并且两边都和圆相交的角叫做圆周角。2圆周角定理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它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推论1: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周角所对的弧也相等。推论2: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90°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推论3:如果三角形一边上的中线等于这边的一半,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点和圆的位置关系设⊙O的半径是r,点P到圆心O的距离为d,则有:d<r点P在⊙O内;d=r点P在⊙O上;d>r点P在⊙O外。1过三点的圆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个点确定一个圆。2三角形的外接圆经过三角形的三个顶点的圆叫做三角形的外接圆。3三角形的外心三角形的外接圆的圆心是三角形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它叫做这个三角形的外心。4圆内接四边形性质(四点共圆的判定条件)圆内接四边形对角互补。先假设命题中的结论不成立,然后由此经过推理,引出矛盾,判定所做的假设不正确,从而得到原命题成立,这种证明方法叫做反证法。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直线和圆有三种位置关系,具体如下:相交:直线和圆有两个公共点时,叫做直线和圆相交,这时直线叫做圆的割线,公共点叫做交点;相切:直线和圆有唯一公共点时,叫做直线和圆相切,这时直线叫做圆的切线,相离:直线和圆没有公共点时,叫做直线和圆相离。如果⊙O的半径为r,圆心O到直线l的距离为d,那么:直线l与⊙O相交d<r;直线l与⊙O相切d=r;直线l与⊙O相离d>r;1切线的判定定理经过半径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2切线的性质定理圆的切线垂直于经过切点的半径。1切线长在经过圆外一点的圆的切线上,这点和切点之间的线段的长叫做这点到圆的切线长。2切线长定理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切线,它们的切线长相等,圆心和这一点的连线平分两条切线的夹角。三角形的内切圆1三角形的内切圆与三角形的各边都相切的圆叫做三角形的内切圆。2三角形的内心三角形的内切圆的圆心是三角形的三条内角平分线的交点,它叫做三角形的内心。1圆和圆的位置关系如果两个圆没有公共点,那么就说这两个圆相离,相离分为外离和内含两种。如果两个圆只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就说这两个圆相切,相切分为外切和内切两种。如果两个圆有两个公共点,那么就说这两个圆相交。2圆心距两圆圆心的距离叫做两圆的圆心距。3圆和圆位置关系的性质与判定设两圆的半径分别为R和r,圆心距为d,那么两圆外离d>R+r两圆外切d=R+r两圆相交R-r<d<R+r(R≥r)两圆内切 d=R-r(R>r)两圆内含d<R-r(R>r)4两圆相切、相交的重要性质如果两圆相切,那么切点一定在连心线上,它们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是两圆的连心线;相交的两个圆的连心线垂直平分两圆的公共弦。1正多边形的定义各边相等,各角也相等的多边形叫做正多边形。2正多边形和圆的关系只要把一个圆分成相等的一些弧,就可以做出这个圆的内接正多边形,这个圆就是这个正多边形的外接圆。1正多边形的中心正多边形的外接圆的圆心叫做这个正多边形的中心。2正多边形的半径正多边形的外接圆的半径叫做这个正多边形的半径。3正多边形的边心距正多边形的中心到正多边形一边的距离叫做这个正多边形的边心距。4中心角正边形的每一边所对的外接圆的圆心角叫做这个正多边形的中心角。1正多边形的轴对称性正多边形都是轴对称图形。一个正n边形共有n条对称轴,每条对称轴都通过正n边形的中心。2正多边形的中心对称性边数为偶数的正多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它的对称中心是正多边形的中心。3正多边形的画法先用量角器或尺规等分圆,再做正多边形。1弧长公式n°的圆心角所对的弧长l的计算公式为2扇形面积公式其中n是扇形的圆心角度数,R是扇形的半径,l是扇形的弧长。3圆锥的侧面积其中l是圆锥的母线长,r是圆锥的地面半径。补充:(此处为大纲要求外的知识,但对开发学生智力,改善学生数学思维模式有很大帮助)1相交弦定理⊙O中,弦AB与弦CD相交与点E,则AEBE=CEDE2弦切角定理弦切角:圆的切线与经过切点的弦所夹的角,叫做弦切角。弦切角定理:弦切角等于弦与切线夹的弧所对的圆周角。即:∠BAC=∠ADC3切割线定理PL:PA为⊙O切线,PBC为⊙O割线,则

初一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一数学的知识点并不是很难,但是也不能掉以轻心,对所学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还是很有必要的。以下是我分享给大家的初一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希望可以帮到你! 初一下册数学 知识点归纳   一、整式   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整式。   a)由数与字母的积组成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单独一个数或字母也是单项式。   b)单项式的系数是这个单项式的数字因数,作为单项式的系数,必须连同数字前面的性质符号,如果一个单项式只是字母的积,并非没有系数,系数为1或-1。   c)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注意:常数项的单项式次数为0)   a)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在多项式中,每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其中,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一个多项式中,次数最高项的次数,叫做这个多项式的次数.   b)单项式和多项式都有次数,含有字母的单项式有系数,多项式没有系数。多项式的每一项都是单项式,一个多项式的项数就是这个多项式作为加数的单项式的个数。多项式中每一项都有它们各自的次数,但是它们的次数不可能都作是为这个多项式的次数,一个多项式的次数只有一个,它是所含各项的次数中最高的那一项次数.   a)整式的加减实质上就是去括号后,合并同类项,运算结果是一个多项式或是单项式.   b)括号前面是“-”号,去括号时,括号内各项要变号,一个数与多项式相乘时,这个数与括号内各项都要相乘。   二、同底数幂的乘法   (m,n都是整数)是幂的运算中最基本的法则,在应用法则运算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a)法则使用的前提条件是:幂的底数相同而且是相乘时,底数a可以是一个具体的数字式字母,也可以是一个单项或多项式;   b) 指数是1时,不要误以为没有指数;   c)不要将同底数幂的乘法与整式的加法相混淆,对乘法,只要底数相同指数就可以相加;而对于加法,不仅底数相同,还要求指数相同才能相加;   d)当三个或三个以上同底数幂相乘时,法则可推广为(其中m、n、p均为整数);   e)公式还可以逆用:(m、n均为整数)   a)幂的乘方法则:(m,n都是整数数)是幂的乘法法则为基础推导出来的,但两者不能混淆。  b)(m,n都为整数)   c) 底数有负号时,运算时要注意,底数是a与(-a)时不是同底,但可以利用乘方法则化成同底,如将(-a)3化成-a3   d)底数有时形式不同,但可以化成相同。   e) 要注意区别(ab)n与(a+b)n意义是不同的,不要误以为(a+b)n=an+bn(a、b均不为零)。   f) 积的乘方法则:积的乘方,等于把积每一个因式分别乘方,再把所得的幂相乘,即(ab)n=anbn (n为正整数)。   g) 幂的乘方与积乘方法则均可逆向运用。   三、同底数幂的除法   a)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即(au22600).   b)在应用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法则使用的前提条件是“同底数幂相除”而且0不能做除数,所以法则中a0。   2)任何不等于0的数的0次幂等于1,即a0=1(au22600) ,如100=1 ,(-2.50=1),则00无意义。   c)任何不等于0的数的-p次幂(p是正整数),等于这个数的p的次幂的倒数,即( au22600,p是正整数),而0-1,0-3都是无意义的;当a>0时,a-p的值一定是正的,当a<0时,a-p的值可能是正也可能是负的,如, d)运算要注意运算顺序。   四、整式的乘法   单项式相乘,它们的系数、相同字母分别相乘,对于只在一个单项式里含有的字母,连同它的指数作为积的一个因式。   单项式乘法法则在运用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a)积的系数等于各因式系数积,先确定符号,再计算绝对值。这时容易出现的错误的是,将系数相乘与指数相加混淆;   b)相同字母相乘,运用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   c)只在一个单项式里含有的字母,要连同它的指数作为积的一个因式;   d)单项式乘法法则对于三个以上的单项式相乘同样适用;   e)单项式乘以单项式,结果仍是一个单项式。   单项式乘以多项式,是通过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把它转化为单项式乘以单项式,即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就是用单项式去乘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a)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积是一个多项式,其项数与多项式的项数相同;   b)运算时要注意积的符号,多项式的每一项都包括它前面的符号;   c) 在混合运算时,要注意运算顺序。   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先用一个多项式中的每一项乘以另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相乘,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a)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要防止漏项,检查的方法是:在没有合并同类项之前,积的项数应等于原两个多项式项数的积;   b)多项式相乘的结果应注意合并同类项;   c)对含有同一个字母的一次项系数是1的两个一次二项式相乘(x+a)(x+b)=x2+(a+b)x+ab,其二次项系数为1,一次项系数等于两个因式中常数项的和,常数项是两个因式中常数项的积。对于一次项系数不为1的两个一次二项式(mx+a)和(nx+b)相乘可以得到。   五、平方差公式   两数和与这两数差的积,等于它们的平方差,即。   其结构特征是:   a)公式左边是两个二项式相乘,两个二项式中第一项相同,第二项互为相反数;   b) 公式右边是两项的平方差,即相同项的平方与相反项的平方之差。   六、完全平方公式   两数和(或差)的平方,等于它们的平方和,加上(或减去)它们的积的2倍,即;   口诀:首平方,尾平方,2倍乘积在中央;   a)公式左边是二项式的完全平方;   b)公式右边共有三项,是二项式中二项的平方和,再加上或减去这两项乘积的2倍。   c)在运用完全平方公式时,要注意公式右边中间项的符号,以及避免出现这样的错误。   七、整式的除法   单项式相除,把系数、同底数幂分别相除,作为商的因式,对于只在被除式里含有的字母,则连同它的指数作为商的一个因式;   多项式除以单项式,先把这个多项式的每一项除以单项式,再把所得的商相加,其特点是把多项式除以单项式转化成单项式除以单项式,所得商的项数与原多项式的项数相同,另外还要特别注意符号。   初一数学学习方法指导   一、数学学习方法的重要性   前苏联教学论专家巴班斯基曾指出的:" 教学方法是由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运用的协调一致的效果决定的。" 从国际教育改革和发展趋势来看,教会学生学习、教会学生积极主动发展是世界各国的共同目标。在人类进入信息时代的新世纪,人们将面临知识不断更新,学习成为贯穿人的一生的事情,一方面不仅要关注学生素质发展的全面完善以及个性的健康和谐发展,另一方面还要关注到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更为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愿意学习,学会学习,掌握学习的方法、技能,能够积极主动的学习。   二、数学学习的常用方法   我国要求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要真正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翁看待;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使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中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特别是对于初中一年级,要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打下良好基础,数学学习方法的学习显得更具有时代性和前瞻性。数学学习方法指导是一个由非智力因素、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多元组成的统一整体,因此,应以系统整体的观点进行学法指导,目的在于使学生加强学习修养,激发学习动机;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指导学生学习数学的良好习惯,进而提高学习能力及效果。   (1 )正确认识数学学习方法的重要性。   启发学生认识到科学的学习方法是提高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并把这一思想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可以通过讲述数学名人的故事,激励学生,我结合《数轴》一课的内容,在班上讲述笛卡尔在病床上发现数轴,最终开创了用数轴表示有理数的故事。让孩子懂得了获得数学知识,学习数学的方法才是关键。在班级中,我多次召开数学学法研讨会,让学习成绩优秀的同学介绍经验,开辟黑板报专栏进行学习方法的讨论。   (2 )形成良好的非智力因素   非智力因素是学习方法指导得以进行的基础。初一学生好奇心强烈,但学习的持久性不长,如果在教学中具有积极的非智力因素基础,可以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长盛不衰。< 1> 激发学习动机,即激励学生主体的内部心理机制,调动其全部心理活动的积极性。比如在学习《概率初步认识》一课中,教学引入时,我根据学生喜欢玩扑克牌的爱好,和他们来讲扑克游戏,引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有的课教师还可以运用形象生动、贴近学生、幽默风趣的语言来感染学生。   < 2> 锻炼学习数学的意志。心理学家认为:意志在克服困难中表现,也在经受挫折、克服困难中发展,困难是培养学生意志力的" 磨刀石".我认为应该以练习为主,在初一的数学练习中,要经常给学生安排适当难度的练习题,让他们付出一定的努力,在独立思考中解决问题,但注意难度必须适当,因为若太难会挫伤学生的信心,太易又不能锻炼学生的意志。   < 3> 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有的孩子习惯" 闷" 题目,盲目的以为多做题就是学好数学的方法,这个不良的学习习惯,在平时的教学中老师一定要注意纠正。   (3 )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数学学习方法。   ①合理渗透。在教学中要挖掘教材内容中的学法因素,把学法指导渗透到教学过程中。例如我在进行《完全平方公式》教学时,很多孩子老是漏掉系数2 乘以首尾两项,于是我就给他们编了首顺口溜," 头平方,尾平方,头尾组合2 拉走" ,这样选取生动、有趣的记忆法来指导学生学习,有利于突破知识的难点。②随机点拨。无论是在授课阶段还是在学生练习阶段,教师要有强烈的学法指导意识,抓住最佳契机,画龙点睛地点拨学习方法。   ③及时总结。在传授知识、训练技能时,教师要根据教学实际,及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加以总结。我在完成一个单元的学习之后都让孩子们养成自己总结的习惯,使单元重点系统化,并找出规律性的东西。   ④迁移训练。总结所学内容,进行学法的理性反思,强化并进行迁移运用,在训练中掌握学法。   (4 )开设数学学法指导课,并列入数学教学计划。   在我所任教的初一年级里,我每两周一课时给学生上数学学法的指导课。结合正反例子讲,结合数学学科的具体知识和学法特点讲,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讲,边讲边示范边训练。   数学学习能力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注意力以及自学、交往、表达等能力。学习活动过程是一个需要深入探究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挖掘教材因素,注意疏通信息渠道,善于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不断发现问题或提出假设,检验解决问题,从而形成勇于钻研、不断探究的习惯,架设起学生由知识向能力、能力与知识相融合的桥梁。总之,初一是学生知识奠定的根基时期,对学生数学学习方法的指导,要力求做到转变思想与传授方法结合,学法与教法结合,课堂与课后结合,教师指导与学生探求结合,建立纵横交错的学法指导网络,促进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为日后进一步进行数学学习打好良好的基础。   初一数学学习攻略   1.读的方法。同学们往往不善于读数学书,在读的过程中,易沿用死记硬背的方法。那么如何有效地读数学书呢?平时应做到:   一是粗读。先粗略浏览教材的枝干,并能粗略掌握本章节知识的概貌,重、难点;   二是细读。对重要的概念、性质、判定、公式、法则、思想方法等反复阅读、体会、思考,领会其实质及其因果关系,并在不理解的地方作上记号(以便求教);   三是研读。要研究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研讨书本知识安排意图,并对知识进行分析、归纳、总结,以形成知识体系,完善认知结构。   读书,先求读懂,再求读透,使得自学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得到很好的训练。   2.听的方法。“听”是直接用感官去接受知识,而初中同学往往对课程增多、课堂学习量加大不适应,顾此失彼,精力分散,使听课效果下降。因此应在听德智课程时注意做到:   (1)听每节课的学习要求;   (2)听知识的引入和形成过程;   (3)听懂教学中的重、难点(尤其是预习中不理解的或有疑问的知识点);   (4)听例题关键部分的提示及应用的数学思想方法;   (5)做好课后小结。   3.思考的方法。“思”指同学的思维。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学习离不开思维,数学更离不开思维活动,善于思考则学得活,效率高;不善于思考则学得死,效果差。可见,科学的思维方法是掌握好知识的前提。七年级学生的思维往往还停留在小学的思维中,思维狭窄。因此在学习中要做到:   (1)敢于思考、勤于思考、随读随思、随听随思。在看书、听讲、练习时要多思考;   (2)善于思考。会抓住问题的关键、知识的重点进行思考;   (3)反思。要善于从回顾解题策略、方法的优劣进行分析、归纳、总结。   4.问的方法。孔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不问。”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问能解惑,问能知新,任何学科的学习无不是从问题开始的。但七年级同学往往不善于问,不懂得如何问。因此,同学在平时学习中应掌握问问题的一些方法,主要有:   (1)追问法。即在某个问题得到回答后,顺其思路对问题紧追不舍,刨根到底继续发问;   (2)反问法。根据教材和教师所讲的内容,从相反的方向把问题提出来;   (3)类比提问法。据某些相似的概念、定理、性质等的相互关系,通过比较和类推提出问题;   (4)联系实际提问法。结合某些知识点,通过对实际生活中一些现象的观察和分析提出问题。   此外,在提问时不仅要问其然,还要问其所以然。   5.记笔记的方法。很大一部分学生认为数学没有笔记可记,有记笔记的学生也是记得不够合理。通常是教师在黑板上所写的都记下来,用“记”代替“听”和“思”。有的笔记虽然记得很全,但收效甚微。因此,学生作笔记时应做到以下几点:   (1)在“听”,“思”中有选择地记录;   (2)记学习内容的要点,记自己有疑问的疑点,记书中没有的知识及教师补充的知识点;   (3)记解题思路、思想方法;   (4)记课堂小结。并使学生明确笔记是为补充“听”“思”的不足,是为最后复习准备的,好的笔记能使复习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正确的学习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是学好数学的两大基石。这两大基石的形成又离不开平时的数学学习实践。所以暑期期间每天给自己一些时间学习数学是很有必要的。 猜你喜欢: 1. 7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2. 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整理 3. 初中数学知识点全总结 4. 初一数学知识点整理 5. 初一数学重点知识总结归纳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拼音重难点知识归纳总结

一、汉语拼音中最重要的。   (记住23个声母、24个韵母和16个整体认读音节。)   要求:每个孩子都能背下来,能默写以及打乱顺序能听写。   1、23个声母:   b p m  f  d  t  n  l   ɡ k  h j q  x   zh  ch  sh  r  z  c  s   y  w   其中zh ch sh r是翘舌音,也叫卷舌音;z c s是平舌音。   2、24个声母可以分为:   6个单韵母:ɑ o e i u ü   9个复韵母:ɑi ei ui ɑo ou iu ie üe er   其中er为特殊复韵母,不和其他声母组成音节,只能自成音节。   9个鼻韵母:(包括5个前鼻韵母、4个后鼻韵母)   ɑn en in un ün (5个前鼻韵母) ɑnɡ enɡ inɡ onɡ(4个后鼻韵母)   3、16个整体认读音节:   zhi chi shi ri zi ci si   yi wu yu ye yue yuan   yin yun ying   其中最容易写错的是整体认读音节“ye,”学生容易写成“yie”。需重点记忆。   二、音节加声调的位置。   (学生容易写错,因此要记住下面的标调儿歌以避免。)   有ɑ不放过,无ɑ找o e,i u并排标在后,单个韵母不用说。   其中,学生最容易出错的是复韵母iu和ui的标调。   三、小ü和 j q x y 拼写时的去点规则。   (家长在家辅导时不断强化。为了加强记忆,可以记住下面的儿歌。)   小 ü 小 ü 有 礼 貌,   见了j、q、x和大y就摘帽。   j q x 和大y,从不和u在一起。   四、关于23个声母、24个韵母和16个整体认读音节中为什么没有uo。   (音节分为两拼音节和三拼音节。)   如果uo在音节中出现,该音节为三拼音节。u为介母,o为韵母。   三拼音节一共有82个,以下是全部的三拼音节表。   多音节:ia ua uo uai uan ian iao iang uang iong   声母:b p m f d t n l g k h j q x zh ch sh r z c s y w   组合得到:   4个ia:lia jia qia xia   6个ua:gua kua hua zhua chua shua   14个uo:duo tuo nuo luo guo kuo huo zhuo chuo shuo ruo zuo cuo suo   6个uai:guai kuai huai zhuai chuai shuai   18个uan:duan tuan nuan luan guan kuan huan juan quan xuan zhuan chuan shuan ruan zuan cuan suan yuan(整体认读)   10个ian:bian pian mian dian tian nian lian jian qian xian   10个iao:biao piao miao diao tiao niao liao jiao qiao xiao   5个iang:niang liang jiang qiang xiang   6个uang:guang kuang huang zhuang chuang shuang   3个iong:jiong qiong xiong

归纳总结经济责任审计的四种方法

经济责任审计对象按单位性质基本可分为行政事业单位领导人的经济责任审计;县市区长的经济责任审计和企业领导人的经济责任审计。由于不同类型的被审计对象呈现出各自不同的特点,在审计实务中,就要针对各自的特点选择与之相适用的审计方法。 一、基本分析法 这类审计方法,主要运用于行政事业单位领导人的经济责任审计。行政事业单位的特点是:承担着国家宏观经济管理和行政执法的职责,或者担负一定社会公益的职能。经费全部或绝大部分由财政供给,有一部分规费收入和罚没收入,按现行财政管理体制各单位的规费收入和罚没收入实行财政“收支两条线”管理办法。基本分析法,就是要针对行政事业单位的以上特点,首先了解单位的人员编制情况,结合人员编制情况,分析经费中人员经费是否合理。其次是了解单位的行政职能和管辖范围,对比分析公务费开支的合理性。第三是了解维持行政职能的资产总量是多少,财政核定的年度经费预算额度和有无专项资金收入,分析研究领导任期内主要财务收支活动的合理合法性。在以上基本分析的基础上,对变动比较大和显著不合理的地方,再采用常规审计手段进行深入核实,调查取证。对一些宏观经济管理部门和有一定收入的事业单位,需要分析的内容要复杂一点,但是按照基本分析法的逻辑思路,仍然可以达到提高效益的目的。 二、指标修正法 县、市区长做为一级行政区域的行政首长,全面负责一个地区的经济工作,其担负的经济责任有其自身的特点:一是经济责任评价指标内容广泛,往往涉及到一个或几个指标体系,有些指标是建立在有完备会计资料基础上的财政财务收支指标。二是经济责任评价指标的综合性强,如国内生产总值、人均GDP指标、经济增长率、财政收支规模等,单纯地通过对其行政区域内的财政收支活动来评价的经济责任,既不全面也不准确。只有对业已形成的完备的指标体系进行必要的审核修正,才能用这些量化的经济指标来评价和界定被审计对象的责任,这样的评价才具有全面性、客观性,才可以防范以偏概全、以点带面造成的审计风险。采用指标修正法,就是在运用综合经济指标对县、市区长经济责任进行评价时,不能照搬照抄业已形成的各项指标形成审计评价结论,而是对需要运用的指标分类进行处理,对有健全会计资料的财政、财务收支,专项投资等重要经济指标,应当坚持运用审计手段进行查证核实,对建立在统计基础上的社会经济发展指标,要运用抽样调查、因素分析等方法,对重要经济指标的可信度进行验证,对明显有粗估冒算、泡沫水分的虚假经济指标,要坚决予以修正,以防止由于运用了虚假的经济指标而对 被审计对象得出错误的评价结论。 三、结果利用法 在经济责任审计中,存在着被审计单位的领导干部任职期间长、责任范围广的问题。要在有限的审计时间内,全面、完整、真实地评价和界定被审计单位责任人的经济责任,就需要充分地利用已有的审计结果和其它与经济责任相联系的结论。一是在县市区长经济责任审计中,要分析利用各类专业审计的审计结果,因为专业审计往往在某一方面着力较多,查处较细,对违纪违规问题反映比较全面。如对虚增财政收支规模、挤占预算专项资金、自立收费项目等问题,主要分析运用原财政预算决算审计、专项资金审计和投资项目审计的结论。二是对任期较长的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中,审计人员要对被审计对象任职期间已进行过的各类审计结果(包括上级审计机关的专门审计和本级审计机关的阶段性审计)和纪检监察部门的结论,以及法院对该单位涉及经济问题的判决都要进行收集整理,对与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有联系的结论都要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对内容翔实、结论可靠的就要加以利用,对违纪问题表述含糊,运用法规不适当,结论可靠性有疑问的要进行必要的审计复核和审计调查,在充分甄别的基础上,决定取舍。三是对企业领导人的经济责任审计 中,要充分利用社会审计组织的审计结果。 四、线索筛选法 由于经济责任审计是人格化的审计,审计的范围超出了单位财政、财务收支的范畴,审计的对象直接针对的是被审计单位的主要领导干部所承担责任的经济活动,在审计实施前,要向纪检等部门发徇证函,在进点后要进行审前公告,要求被审计单位对提供的会计资料的完整性、真实性实行审计,这些方法的运用拓展了审计发现问题的途径。但是对多种途径汇集来的各种问题线索要进行筛选,把那些确实与被审计对象经济责任有关系的问题进行整理,在审计中加以关注或者进行必要的调查核实,以增强经济责任审计中对领导干部廉政问题的评价内容。但对以下问题的线索要进行必要的处理:一是不属于领导干部经济责任范畴内的问题,如人事安排问题、滥用行政职权问题,要移送有法定职权的部门进行处理。二是与本单位或领导人员负主管责任的下属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没有关系的问题,审计不予涉及。三是与责任人个人廉政行为没有经济关系的问题,一般不予涉及。对涉及责任人负有主管责任的所属单位的干部个人经济问题,如果是在审计范围之内的,必须进行查处,是审计范围之外的要将有关材料移送有管辖权的部门进行处理,发现有明显犯罪事实的可移送司法部门进行处理。四是对与被审计单位和责任人有牵连的重要经济问题

高一数学必修一重点知识归纳总结

  将高中数学的重点知识归纳总结,有利于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高一数学必修一重点知识归纳总结”,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高一数学必修一知识点归纳1    一、集合有关概念   1.集合的含义: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其中每一个对象叫元素。   2.集合的中元素的三个特性:   (1)元素的确定性如:世界上的山;   (2)元素的互异性如:由HAPPY的字母组成的集合{H,A,P,Y};   (3)元素的无序性:如:{a,b,c}和{a,c,b}是表示同一个集合。   3.集合的表示:{…}如:{我校的篮球队员},{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1)用拉丁字母表示集合:A={我校的篮球队员},B={1,2,3,4,5};   (2)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   非负整数集(即自然数集)记作:N;   正整数集:N_或N+;   整数集:Z;   有理数集:Q;   实数集:R。   1)列举法:{a,b,c……};   2)描述法:将集合中的元素的公共属性描述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x?R|x-3>2},{x|x-3>2};   3)语言描述法:例:{不是直角三角形的三角形}。   4、集合的分类:   (1)有限集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   (2)无限集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   (3)空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例:{x|x2=-5}。    二、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1.“包含”关系—子集;   注意:有两种可能(1)A是B的一部分,;(2)A与B是同一集合。   反之:集合A不包含于集合B,或集合B不包含集合A,记作AB或BA。   2.“相等”关系:A=B(5≥5,且5≤5,则5=5)。   实例:设A={x|x2-1=0}B={-1,1}“元素相同则两集合相等”。   即:①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AíA。   ②真子集:如果AíB,且A1B那就说集合A是集合B的真子集,记作AB(或BA)。   ③如果AíB,BíC,那么AíC。   ④如果AíB同时BíA那么A=B。   3.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为Φ。   规定: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4.子集个数:   有n个元素的集合,含有2n个子集,2n-1个真子集,含有2n-1个非空子集,含有2n-1个非空真子集。    三、集合的运算   运算类型交集并集补集;   定义由所有属于A且属于B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叫做A,B的交集.记作AB(读作‘A交B"),即AB={x|xA,且xB}.   由所有属于集合A或属于集合B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叫做A,B的并集.记作:AB(读作‘A并B"),即AB={x|xA,或xB}).    高一数学必修一知识点归纳2   1、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   (1)棱柱:   几何特征:两底面是对应边平行的全等多边形;侧面、对角面都是平行四边形;侧棱平行且相等;平行于底面的截面是与底面全等的多边形。   (2)棱锥   几何特征:侧面、对角面都是三角形;平行于底面的截面与底面相似,其相似比等于顶点到截面距离与高的比的平方。   (3)棱台:   几何特征:①上下底面是相似的平行多边形②侧面是梯形③侧棱交于原棱锥的顶点。   (4)圆柱:定义:以矩形的一边所在的直线为轴旋转,其余三边旋转所成。   几何特征:①底面是全等的圆;②母线与轴平行;③轴与底面圆的半径垂直;④侧面展开图是一个矩形。   (5)圆锥:定义:以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为旋转轴,旋转一周所成。   几何特征:①底面是一个圆;②母线交于圆锥的顶点;③侧面展开图是一个扇形。   (6)圆台:定义:以直角梯形的垂直与底边的腰为旋转轴,旋转一周所成。   几何特征:①上下底面是两个圆;②侧面母线交于原圆锥的顶点;③侧面展开图是一个弓形。   (7)球体:定义:以半圆的直径所在直线为旋转轴,半圆面旋转一周形成的几何体。   几何特征:①球的截面是圆;②球面上任意一点到球心的距离等于半径。   3、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斜二测画法   斜二测画法特点:①原来与x轴平行的线段仍然与x平行且长度不变;   ②原来与y轴平行的线段仍然与y平行,长度为原来的一半。   4、柱体、锥体、台体的表面积与体积   (1)几何体的表面积为几何体各个面的面积的和;   (2)特殊几何体表面积公式(c为底面周长,h为高,为斜高,l为母线)。    高一数学必修一知识点归纳3   1.“包含”关系—子集。   注意:有两种可能(1)A是B的一部分;(2)A与B是同一集合。   反之:集合A不包含于集合B,或集合B不包含集合A,记作AB或BA。   2.“相等”关系:A=B(5≥5,且5≤5,则5=5)   实例:设A={x|x2-1=0}B={-1,1}“元素相同则两集合相等”。   即:①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A(A。   ②真子集:如果A(B,且A(B那就说集合A是集合B的真子集。   ③如果A(B,B(C,那么A(C。   ④如果A(B同时B(A那么A=B。   3.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为Φ。   规定: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有n个元素的集合,含有2n个子集,2n-1个真子集。    拓展阅读:学习数学需要注意什么   1、课内重视听讲,课后及时复习   接受一种新的知识,主要实在课堂上进行的,所以要重视课堂上的学习效率,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上课时要跟住老师的思路,积极思考。下课之后要及时复习,遇到不懂的地方要及时去问,在做作业的时候,先把老师课堂上讲解的内容回想一遍,还要牢牢的掌握公式及推理过程,尽量不要去翻书。尽量自己思考,不要急于翻看答案。还要经常性的总结和复习,把知识点结合起来,变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2、多做题,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要想学好数学,大量做题是必可避免的,熟练地掌握各种题型,这样才能有效的提高数学成绩。刚开始做题的时候先以书上习题为主,答好基础,然后逐渐增加难度,开拓思路,练习各种类型的解题思路,对于容易出现错误的题型,应该记录下来,反复加以联系。在做题的时候应该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集中注意力,这样才能进入最佳的状态,形成习惯,这样在考试的时候才能运用自如。

九年级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对世界上的一切学问与知识的掌握也并非难事,只要持之以恒地学习,努力掌握规律,达到熟悉的境地,就能融会贯通,运用自如。学习需要持之以恒。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一些 九年级物理 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九年级物理知识点 【电学部分】 1、电流强度:I=Q电量/t 2、电阻:R=ρL/S 3、欧姆定律:I=U/R 4、焦耳定律: (1)、Q=I2Rt普适公式) (2)、Q=UIt=Pt=UQ电量=U2t/R(纯电阻公式) 5、串联电路: (1)、I=I1=I2 (2)、U=U1+U2 (3)、R=R1+R2 (4)、U1/U2=R1/R2(分压公式) (5)、P1/P2=R1/R2 6、并联电路: (1)、I=I1+I2 (2)、U=U1=U2 (3)、1/R=1/R1+1/R2[R=R1R2/(R1+R2)] (4)、I1/I2=R2/R1(分流公式) (5)、P1/P2=R2/R1 7、定值电阻: (1)、I1/I2=U1/U2 (2)、P1/P2=I12/I22 (3)、P1/P2=U12/U22 8、电功: (1)、W=UIt=Pt=UQ(普适公式) (2)、W=I2Rt=U2t/R(纯电阻公式) 9、电功率: (1)、P=W/t=UI(普适公式) (2)、P=I2R=U2/R(纯电阻公式) 【常用物理量】 1、光速:C=3×108m/s(真空中) 2、声速:V=340m/s(15℃) 3、人耳区分回声:≥0.1s 4、重力加速度:g=9.8N/kg≈10N/kg 5、标准大气压值: 760毫米水银柱高=1.01×105Pa 6、水的密度:ρ=1.0×103kg/m3 7、水的凝固点:0℃ 8、水的沸点:100℃ 9、水的比热容: C=4.2×103J/(kg?℃) 物理九年级上知识点人教版 一、温度 1、定义: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单位: ①国际单位制中采用热力学温度。 ②常用单位是摄氏度(℃)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度,沸水的温度为100度,它们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叫1摄氏度某地气温-3℃读做:零下3摄氏度或负3摄氏度 ③换算关系T=t+273K 3、测量——温度计(常用液体温度计) 温度计的原理: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进行工作。 分类及比较: 分类实验用温度计寒暑表体温计 用途测物体温度测室温测体温 量程-20℃~110℃-30℃~50℃35℃~42℃ 分度值1℃1℃0.1℃ 所用液体水银煤油(红)酒精(红)水银 特殊构造玻璃泡上方有缩口 使用 方法 使用时不能甩,测物体时不能离开物体读数使用前甩可离开人体读数 常用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使用前:观察它的量程,判断是否适合待测物体的温度;并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以便准确读数。使用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 面相 平。 初三物理 复习方法 在初三物理教学过程中,每个学年度的第二个学期在完成新课程的教学后,初中物理的教学就进入了最后的中考总复习阶段。物理总复习是使学生对整个初中物理知识进行系统性、全面性的巩固及再认识、深化过程,也是关系到物理中考效果的关键所在。如何能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得的复习效果呢?采用有效的复习方法是解决问题关键。通过几年来的实践与 总结 ,探索出一套容易操作实施的“四轮复习法”,效果较好。??? 第一轮——系统复习第一轮的全面复习是整个总复习的最重要部分,这一轮复习的内容是回归课本,通读精读课本,重温课后的练习,准确理解所有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含义。???这阶段所要达到的目标就是要解决知识的覆盖面,解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问题。因而要在广度上力争不留疑问,切实抓好“双基”。同时也要考察学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这一步的关键是如何在科学、生产、生活实际问题的情景中去理解和把握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通过参与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来提高自己的学以致用的能力。???另外还应该重视实验,物理实验是初中物理的基础,因此要十分重视物理实验的复习,要通过实验现象的再现,了解实验目的和?原理?,掌握实验步骤,概括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根据考纲中指出命题将“适当体现初中物理课程标准的理念”,而初中阶段的物理课程强调要让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受到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熏陶。所以在复习中要掌握探究过程中的几个重要要素、环节、研究问题的方法及其操作过程。 强化训练?在复习过程中,学生需要在短时间里接受较大的知识内容量,因而遗忘率也是很高的,故为了使学生加深对大量知识内容的记忆与理解,有必要进行一些习题的强化训练。做习题训练是考查学生对知识是否掌握以及加强加深理解的重要手段,但进行习题训练时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1)、训练习题不能平铺直叙:要有梯度性的循序渐进,这样能激发学生答题的动力与热情。??? (2)、训练习题不能过繁:这样会使学生陷于应负的疲倦状态中和产生厌烦心理。 (3)、训练习题不能过多:训练的习题应遵循宜精不宜多的原则,我们需要的是“触类旁通”的效果而不是“广种博收”的海战术。??? (4)、训练的习题要具有层次性:也就是不同的学生完成不同层次的练习,各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相应的提高,从而避免出现“优生做不够,差生做不完”的普遍问题,同时另一方面也能调动各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九年级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相关 文章 : ★ 初三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 初三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 九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 ★ 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归纳 ★ 初三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 ★ 初三物理知识点总结梳理 ★ 初三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有哪些 ★ 初三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北师大 ★ 九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归纳 ★ 初三物理上学期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二物理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许多同学想要了解初二物理的知识点,那么初二物理下册的知识点有哪些呢?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初二物理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初二物理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力   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的单位:牛顿,简称牛,用N表示。力的感性认识: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1N。   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一般指:物体的运动快慢是否改变(速度大小的改变)和   物体的运动方向是否改变   4、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5、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表示出来,   如果没有大小,可不表示,在同一个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越长   6、力产生的条件:①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②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触)。   7、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弹力   1、弹力   ①弹性:物体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叫弹性。   ②塑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形变后不能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叫塑性。   ③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受到的力叫弹力,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   弹力产生的重要条件:发生弹性形变;两物体相互接触;   生活中的弹力:拉力,支持力,压力,推力;   2:弹簧测力计   ①结构:弹簧、挂钩、指针、刻度、外壳   ②作用:测量力的大小   ③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它的伸长量就越长。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④对于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1)认清量程和分度值;(2)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如果不是,则要调零;   (3)轻拉秤钩几次,看每次松手后,指针是否回到零刻度;   (4)使用时力要沿着弹簧的轴线方向,注意防止指针、弹簧与秤壳接触。测量力时不能超过   弹簧测力计的量程。(5)读数时视线与刻度面垂直   说明:物理实验中,有些物理量的大小是不宜直接观察的,但它变化时引起其他物理量的变化却容易观察,用容易观察的量显示不宜观察的量,是制作测量仪器的一种思路。这种科学方法称做“转换法”。利用这种方法制作的仪器有:温度计、弹簧测力计等。   重力   1、重力的概念: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2、重力大小的叫重量,物体所受的重力跟质量成正比。   公式:G=mg其中g=9.8N/kg,它表示质量为1kg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为9.8N。在要求不很精确的情况下,可取g=10N/kg。   3、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其应用是重垂线、水平仪分别检查墙是否竖直和桌面是否水平。   4、重力的作用点——重心   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重心。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   如均匀细棒的重心在它的中点,球的重心在球心。方形薄木板的重心在两条对角线的交点。   牛顿第一定律   1、牛顿第一定律:   ⑴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得出了牛顿第一定律,其内容是: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⑵说明:   A、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推理而概括出来的,且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所以已成为大家公认的力学基本定律之一。但是我们周围不受力是不可能的,因此不可能用实验来直接证明牛顿第一定律。   B、牛顿第一定律的内涵:物体不受力,原来静止的物体将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不管原来做什么运动,物体都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C、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可以不需要力,即力与运动状态无关,所以力不是产生或维持运动的原因。   2、惯性:⑴定义: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⑵说明: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是否受力、受力大小、是否运动、运动速度等皆无关。   利用惯性:跳远运动员的助跑;用力可以将石头甩出很远;骑自行车蹬几下后可以让它滑行。   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小型客车前排乘客要系安全带;车辆行使要保持距离。   二力平衡   1、定义:物体在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如果能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称二力平衡。   2、二力平衡条件:二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两个力在一条直线上   3.物体在不受力或受到平衡力作用下都会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即平衡状态.   4、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比较:   相同点:①大小相等;②方向相反;③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不同点:平衡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可以是不同性质的力;相互作用力作用在不同物体上,是相同性质的力。   拓展阅读:如何学好初二物理   重视观察和实验   科学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观察和实验是科学学的重要研究方法。对于初学物理的学生,尤其要重视对现象的仔细观察。因为只有通过对观象的察看,才干对所学的物理知识有活泼、形象的感性认识;只有通过细心、认真的察看,才干使我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不断深化。例如,学习运动的相对性,教师讲到参照物时,许多学生都会联想到:坐在火车上的人,会观察到铁路两旁的电杆、树木都向车尾方向飞去。这个生动的例子使我们对运动的相对性有了一个生动的认识。   在学习科学知识的过程中,我们还应该重视实验,注意把所学的科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生产中的现象结合起来,其中也包含与科学实验现象的结合,因为大量的科学规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作为一个刚开始学习科学的初中学生,要认真观察教师的演示实验,并独立完成学生的动手操作实验。   在认真完成课内规定试验的基础上,还可以自己设计试验,来断定自己设计的试验计划在实践中是否可行。例如,可以设计实验来测量学校绿地中弯曲路径的长度,而在上学的路上骑自行车的平均速度可以通过实验来测量。这些都需要同窗们自己独立思考、摸索,不断提高自己的察看、断定、思维等能力,使自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更深入,剖析、解决问题会更全面。   兴趣和坚持   物理是很有趣的,伴随着有趣的演示实验和动手实验,一个个意想不到的现象吸引你走入深奥的物理世界,但更多时候,老师为了讲清某一物理规律或物理情景,考虑到知识的整体性和逻辑性,经常会进行大段讲解。这是理解较高层次的知识所必需的,也是物理的“理”性所在,因此课堂气氛可能不象小学时那样“热烈”,随着学习的深入,物理的简洁美、逻辑美、对称美、统一美等更高层次的魅力就会吸引你欲罢不能,对这一过程同学们应该有思想准备,同时自己要尽快养成这种严谨的思维习惯和分析问题的方法。学习是个苦差事,三分钟热度人人都有,难在让坚持成为一种习惯。   理解和记忆   经常见到身边的某位同学考试时填空、计算题都对,就是选择题一错一连串,原因何在?没有真正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和规律,而这正是学习物理的首要任务、重中之重。什么才算是真正理解呢?理解的标准是对每个概念和规律都能回答出“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怎么用”等问题,例如“浮力”的概念,我们要搞清楚“浮力是什么?”“浮力怎么样计算”“为什么物体会受浮力”“浮力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等等;对一些相近易混淆的知识,要能记住和说出他们的联系和本质区别,突出要素,抓住关键。而建立在理解基础上的记忆才会事半功倍、水到渠成。   主动和独立   身心处于积极主动状态的同学,能够在课前主动预习,发现自己学习的困难点,课堂上注意力集中,大脑要高速运转,对老师提出的一些问题,要自己去考虑,主动发言,不要等老师去“灌输”。在学习中要善于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同时学会对知识进行梳理和重新整合,把杂乱的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将它变成自己的东西。   一定要独立完成作业。要独立地(指不依赖他人),保质保量地做一些题。题目要有一定的数量,不能太少,更要有一定的质量,就是说要有一定的难度。任何人学习数理化不经过这一关是学不好的。独立解题,熟能生巧,这是任何一个初学者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

初中数学课堂上的归纳总结对教学有哪些促进作用?

初中数学课堂上的归纳总结对教学有很大的促进作用,首先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一次回顾和整理,清晰明了,另外老师的补充强调更是知识的升华,也是对本节课知识的又一次总结,更是对做题方法的总结。

初中数学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中数学教学,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数学情操和几何思维能力。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初中数学基础知识点归纳 总结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    初中数学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 1、定理1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的 2、定理2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对称中心平分 3、逆定理 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都经过某一点,并且被这一点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一点对称 4、等腰梯形性质定理 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 5、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 6、等腰梯形判定定理 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 形是等腰梯形 7、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8、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 如果一组平行线在一条直线上截得的线段相等,那么在其他直线上截得的线段也相等 9、推论1 经过梯形一腰的中点与底平行的直线,必平分另一腰 10、推论2 经过三角形一边的中点与另一边平行的直线,必平分第三边 11、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它的一半 12、梯形中位线定理 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两底和的一半 L=(a+b)÷2 S=L×h 13、(1)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a:b=c:d,那么ad=bc 如果 ad=bc ,那么a:b=c:d 14、(2)合比性质:如果a/b=c/d,那么(a±b)/b=(c±d)/d 15、(3)等比性质:如果a/b=c/d=…=m/n(b+d+…+n≠0),那么(a+c+…+m)/(b+d+…+n)=a/b 16、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 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17、推论 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18、定理 如果一条直线截三角形的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那么这条直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 19、平行于三角形的一边,并且和其他两边相交的直线, 所截得的三角形的三边与原三角形三边对应成比例 20、定理 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21、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1 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ASA) 22、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的高分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和原三角形相似 23、判定定理2 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两三角形相似(SAS) 24、判定定理3 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三角形相似(SSS) 25、定理 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与另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 26、性质定理1 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中线的比与对应角平分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 27、性质定理2 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 28、性质定理3 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29、任意锐角的正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弦值,任意锐角的余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弦值 30、任意锐角的正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切值,任意锐角的余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切值 31、圆是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 32、圆的内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小于半径的点的集合 33、圆的外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大于半径的点的集合 34、同圆或等圆的半径相等 35、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是以定点为圆心,定长为半径的圆 36、和已知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着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37、到已知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这个角的平分线 38、到两条平行线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和这两条平行线平行且距离相等的一条直线 39、定理 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 40、垂径定理 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41、推论1 ①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②弦的垂直平分线经过圆心,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③平分弦所对的一条弧的直径,垂直平分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另一条弧 42、推论2 圆的两条平行弦所夹的弧相等 43、圆是以圆心为对称中心的中心对称图形 44、定理 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所对的弦相等,所对的弦的弦心距相等 45、推论 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个圆心角、两条弧、两条弦或两弦的弦心距中有一组量相等那么它们所对应的其余各组量都相等 46、定理 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它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 47、推论1 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周角所对的弧也相等 48、推论2 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90°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 49、推论3 如果三角形一边上的中线等于这边的一半,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50、定理 圆的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并且任何一个外角都等于它的内对角 51、①直线L和⊙O相交 d ②直线L和⊙O相切 d=r ③直线L和⊙O相离 d>r 52、切线的判定定理 经过半径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53、切线的性质定理 圆的切线垂直于经过切点的半径 54、推论1 经过圆心且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经过切点 55、推论2 经过切点且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经过圆心 56、切线长定理 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切线,它们的切线长相等圆心和这一点的连线平分两条切线的夹角 57、圆的外切四边形的两组对边的和相等 58、弦切角定理 弦切角等于它所夹的弧对的圆周角 59、推论 如果两个弦切角所夹的弧相等,那么这两个弦切角也相等 60、相交弦定理 圆内的两条相交弦,被交点分成的两条线段长的积相等 61、推论 如果弦与直径垂直相交,那么弦的一半是它分直径所成的两条线段的比例中项 62、切割线定理 从圆外一点引圆的切线和割线,切线长是这点到割线与圆交点的两条线段长的比例中项 63、推论 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割线,这一点到每条 割线与圆的交点的两条线段长的积相等 64、如果两个圆相切,那么切点一定在连心线上 65、①两圆外离 d>R+r ②两圆外切 d=R+r③两圆相交 R-rr) ④两圆内切 d=R-r(R>r) ⑤两圆内含 dr) 66、定理 相交两圆的连心线垂直平分两圆的公共弦 67、定理 把圆分成n(n≥3): ⑴依次连结各分点所得的多边形是这个圆的内接正n边形 ⑵经过各分点作圆的切线,以相邻切线的交点为顶点的多边形是这个圆的外切正n边形 68、定理 任何正多边形都有一个外接圆和一个内切圆,这两个圆是同心圆 69、正n边形的每个内角都等于(n-2)×180°/n 70、定理 正n边形的半径和边心距把正n边形分成2n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 71、正n边形的面积Sn=pnrn/2 p表示正n边形的周长 72、正三角形面积√3a/4 a表示边长 73、如果在一个顶点周围有k个正n边形的角,由于这些角的和应为360°,因此k×(n-2)180°/n=360°化为(n-2)(k-2)=4 74、弧长计算公式:L=n兀R/180 75、扇形面积公式:S扇形=n兀R^2/360=LR/2 76、内公切线长= d-(R-r) 外公切线长= d-(R+r)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怎样学好初中数学 1、深刻理解概念,概念是数学的基石,学习概念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2、对于每个定义、定理必须在牢记其内容的基础上知道是怎样得来的,又是运用到何处的。 3、多看一些例题,不能只看皮毛,不看内涵。 4、要把想和看结合起来,各难度层次的例题都照顾到。 5、看例题要循序渐进,这同后面的“做练习”一样,但看比做有一个显著的好处,例题有现成的解答,思路清晰,只需循着思路走,就会得出结论,所以可以看一些技巧性较强、难度较大的例题。 相关 文章 : 1. 初中数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2. 初中数学基础知识点总结之有理数 3. 初中数学知识点整理 4. 初一数学知识点归纳与学习方法 5. 初一数学基础知识有哪些?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baidu.com/hm.js?3b57837d30f874be5607a657c671896b";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

七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中生学习生物,总结重点知识点非常关键,下面我为大家总结了七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仅供大家参考。 人体的营养 1.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有六大类: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维生素。 能源物质: 糖类:人体日常活动最重要的供能物质,也是构成细胞的成分。 脂肪:一般情况下,作为备用能源物质贮存在体内;保温;单位质量释放能量最多。 蛋白质: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参与损伤细胞的修复和更新;为人体的生理活动提供能量。 非能源物质: 水:约占体重的60%-70%,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都离不开水。水是人体需要最多的营养物质。 2.几种无机盐的作用: 3.维生素的作用: 消化系统的组成 消化道: 口腔:牙齿咀嚼食物;舌搅拌食物;唾液腺分泌唾液,帮助初步消化淀粉 咽:食物与气体的共同通道(消化道与呼吸道在这交汇) 食道:能蠕动,将食物推进胃中 胃:(1)胃蠕动,使食物与胃液充分混合(2)胃腺分泌胃液,初步消化蛋白质 小肠:(1)起始部分叫十二指肠,肝脏分泌的胆汁与胰腺分泌的胰液由此流入小肠 (2)肠腺分泌肠液(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 (3)通过蠕动,使食物与消化液充分混合,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 大肠:通过蠕动,把食物残渣推向肛门 肛门:粪便由此排出 人体的呼吸 1.呼吸系统是由呼吸道和肺组成。 2.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 3.呼吸道的作用是:①保证气体顺畅通过的结构;②能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到达肺部的气体温暖、湿润、清洁。 4.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所以我们要保持环境中的空气新鲜、清洁。 5.咽既是消化器官,也是呼吸器官。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1.人体的调节有两大调节系统的调节:①神经系统的调节(神经调节) ②内分泌系统的调节(激素调节) 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为:反射(神经系统对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 3.反射的结构基础叫反射弧。 4.反射弧的组成包括五个部分: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必须完整) 5.反射的类型: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眼球的结构与功能 角膜:无色,透明,可透光 巩膜:白色,坚韧,保护眼球内部的作用(眼球白色部位) 虹膜:有色素(决定人眼的颜色,黑色、褐色、蓝色等),中央的小孔是瞳孔 脉络膜:有血管(给眼球提供营养)、色素细胞(遮光并使眼球内部形成“暗室”) 瞳孔:光线进入的通道,大小可以调节。亮光时瞳孔缩小,暗光时瞳孔扩大。 视网膜:上有大量感光细胞,能感受光的刺激,形成物象。 晶状体:双凸透镜,曲度可以调节,折射光线,使眼睛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 睫状体:调节晶状体曲度。 玻璃体:透明胶状物质,支撑眼球壁,折射光线。 血液 1.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液具有运输、防御和保护的功能,被称为流动的组织。 2.血液分层后,上层淡黄色的半透明液体是血浆。下层是红细胞,呈红色;白细胞和血小板在两层交界处,很薄,呈白色。 3.血浆的主要作用是运载血细胞,运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等。 4.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5.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数量最多,富含血红蛋白。具有运输氧的功能。 6.白细胞有细胞核,比红细胞大,但数量少。能吞噬病菌,对人体起防御和保护作用。 7.血小板是最小的血细胞,没有细胞核,形状不规则。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

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

历史是初中一门很重要的学科,下面是整理的一些八年级上册历史重点知识点,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 鸦片战争 一、林则徐虎门销烟 1、背景:①19世纪上半期,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为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原材料,把侵略的矛头指向中国。②在中英正当的贸易中,许多白银流入中国。为了扭转贸易逆差,向中国走私鸦片。 2、鸦片的危害:①经济上:白银大量外流,加剧了中国的贫困;②政治上:腐蚀清朝的统治机构;③军事上:消弱了军代的战斗力;④身体上:严重摧残中国人民身心健康。总之鸦片的大量输入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 3、时间:1839年6月 地点:广东虎门海滩 领带人:林则徐 4、措施:收缴鸦片、缉拿烟贩、虎门销烟 5、意义: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二、鸦片战争(1840年6月—1842年8月) 1、原因: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商品,掠夺原料。虎门销烟(导火线)。 2、经过:①开始标志:1840年,英军驶达广东海面;②结束标志:1842年,英军驶达南京。 3、结果:签订中英《南京条约》(性质:《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第二次鸦片战争 一、第二次鸦片战争 1、原因:英、法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力。 2、时间:1856年—1860年 3、侵略者: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为帮凶。 4、主要事件: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清朝皇帝逃走,侵略者火烧圆明园。 5、影响: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两次鸦片战争的关系: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二、太平天国运动 1、时间及领导人:1851年、洪秀全 2、攻占南京的时间:1853年(定都南京,改南京为天京) 3、抗击洋枪队:太平军在青浦大败洋枪队。1862年,太平军在浙江慈溪的一次战斗中,击毙洋枪队头目华尔。 4、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反封建反侵略 甲午中日战争 一、甲午中日战争 1、根本原因:日本为解决其资本主义发展问题早就制定了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的大陆政策。 2、时间:1894年(旧历甲午年)—1895年。 3、主要战役:黄海海战(致远号管带邓世昌壮烈殉国——“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辽东半岛战役(日军占领旅顺后实行大屠杀、大连失陷)----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4、结果:中国战败,1895年,李鸿章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签订了《马关条约》。 5、失败原因:①根本原因:统治腐朽,制度落后;②主观原因:战前没认真备战,战中避战求和,被动挨打;③客观原因:日本蓄谋已久,准备充分;制度先进。 二、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 1、内容:①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进一步破坏了中国主权的完整)。②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两亿两(进一步增加了人民的负担和清政府的财政危机)。③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进一步掠夺了中国的原料和廉价的劳动力,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反映了列强侵略中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对中国的影响最为深远)。④增辟通商口岸(使帝国主义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 2、影响:①对日本:促进了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增强了侵略扩张势力。②对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③刺激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帝国主义列强在远东的争夺更加激烈(俄、德、法三国干涉还辽)。 洋务运动 1、时间:十九世纪60年代—90年代 2、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内外交困(内:太平天国运动;外:列强侵略) 3、根本目的:维护清朝统治 4、代表人物:地主阶级洋务派 ①中央—奕忻;②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5、学习对象:学习西方先进的机器设备与科学技术(器物) 6、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 戊戌变法 1、公车上书:①背景:《马关条约》签订,民族危机严重;②时间:1895年春;③发动者:康有为、梁启超;④内容:反对同日本议和,请求变法图强;⑤意义:揭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 2、维新派:①政治团体——强学会;②机关报——《万国公报》后改名为《中外纪闻》。维新派的政治团体形成。 3、百日维新(戊戌变法): (1)内容:①政治上:改革政府机构,裁减冗官,(封建顽固派最反对)任用维新人士。(有利于具有维新思想的知识分子参与政权);②经济上: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③文化上:开办新式学堂(京师大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有利于传播先进科学文化和资产阶级思想);④军事上:训练新式军队等 (有利于加强军队战斗力) (2)失败原因:①主观:脱离广大人民群众,依靠无实权的皇帝;②客观:封建顽固势力过于强大;③根本: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3)历史意义:是一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是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主要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是中国政治近代化的开端。(君主立宪)

初一下册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一下册历史的学习中同学们所需要掌握的知识点是有很多的,所以同学们在这个学期的学习中需要对所学知识点进行整理总结。以下是我分享给大家的初一下册历史知识点归纳,希望可以帮到你!   初一下册历史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   第一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P2-5)   隋文帝:杨坚(北周外戚)   1.建立隋朝(581年,都城长安)   2.灭陈,南北重归统一(589年)   3.励精图治   隋炀帝:杨广   1. 开通大运河(605年开始)   一. 南北重归统一   1. 国家出现统一安定的局面,人民负担较轻,社会经济繁荣,人口有大幅度增长,据史书记载大仓库的粮食、布匹,可以供应政府五六十年的开销。   二. 大运河的开通   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意义:它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1. 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浙江杭州),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隋朝大运河)   隋统一条件:   客观上:   ①北方民族的大融合,南方经济的发展   ②长期分裂割据,人民渴望统一   ③南京陈政权的腐败   主观上:   ①隋建立后,励精图治,政治稳定,经济繁荣   ②隋灭陈作了充分准备,战略战术得当   2.大运河:   三个点:洛阳、涿郡、余杭   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五大水系: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第二课 贞观之治(P7-10)   一.李渊(唐高祖)建唐(618年 长安)   二.唐太宗(李世民)------贞观之治   贞观之治   1.关于贞观之治:一是贞观、太宗年号是唐太宗时期,二是“贞观之治”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国力强盛。   1. 唐太宗从波澜壮阔的农民战争中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吸取隋亡的教训,明白统治者不可过分压榨农民。   措施:   1.吸取隋亡的教训(政治)   2. 轻徭薄税,发展农业(经济)   3. 勤于政事,善听正确意见(政治)   4. 唐太宗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经济)   5. 同时注意“戒奢从简”,节制自己的享受欲望(经济)   6. 他还下令合并州县,革除“民少吏多”的弊政,有利于减轻人民的负担(政治)   7. 唐太宗注意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政治)   善于谋略的房玄龄和善断大事的杜如晦(人称:房谋杜断)   敢于直言的魏征(著名的谏臣)   女皇武则天   武则天:1.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上   2. 晚年称帝,改国号为周   3. 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的政策,使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   4. 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第三课 “开元盛世”(P12-15)   开元之治   1. 任用贤才,励精为治。   2. 整顿地方吏治。   3. 提倡节俭。   (书P12)   盛世(经济繁荣)   1. 农业:曲辕犁、筒车、   2. 手工业: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唐三彩   3. 商业:长安   盛世经济的繁荣   1. 唐玄宗时期,共建了四十多处大型水利工程,南方水稻广泛采用育秧移植栽培,茶叶在江南农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2. 唐朝的农民还改进犁的构造,制成曲辕犁,还创制了新的灌溉工具筒车。   3. 唐三彩是世界工艺的珍品。   4. 长安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5. 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6. 907年,唐朝灭亡。   第四课 科举制的创立   一. 科举制的诞生   1. 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   2. 隋炀帝:正式设置进士科(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   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二.科举制的完善(唐)   1.唐太宗:重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扩大国学的规模   2.武则天:创设殿试和武举   3.唐太宗: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   1.唐朝科举制的逐渐完善,常设的考试科目很多,以进士、明经两科最重要。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是完善科举制的关键人物。   三.科举制的影响   科举制的影响科举制改善了用人的制度,科举制促进了教育事业,文学艺术的发展。   1. 科举制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犁一千三百多年,直到清朝末年才被废除。(1905)   第五课 “和同一家人”(P22-26)   民族关系   一. 民族政策   1. 唐太宗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   二.唐与突厥(新疆)   1.(唐太宗)安西都护府   唐朝政府在边疆地区设置机构,加强管辖。   安西都护府:唐太宗   北亭都护府:武则天   三. 唐与吐蕃(西藏)   1. 七世纪(唐太宗)文成公主入藏   2. 八世纪(唐中宗)金城公主入藏   1. 吐蕃人是藏族的先祖,很早生活在青藏高原一带。有的以游牧为业,有的以农耕为生。他们的纺织业和冶铸业的水平也很高。   2. 7世纪前期,吐蕃杰出的赞普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定都罗些。   3. 文成公主入藏的影响:文成公主入藏,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的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   四. 回纥的勃兴   1. 回纥是维吾尔族的祖先,游牧于色楞格河流域。八世纪中期,回纥建立汗国,唐玄宗封其首领为怀仁可汗,双方关系友好,后来,回纥改名为回鹘。   五.“车书本一家”   1.隋唐时期,我国东北松花江、黑龙江流域,生活着靺鞨族,有“海东盛国”之称。   2. 隋唐之际,云南洱海间一带发布着六诏。六诏居民是彝族和白族的祖先。后来,在唐朝的支持下,最南边的南诏统一了六诏,唐玄宗封其首领为云南王。   第六课 对外友好往来   兼收并蓄   一. 遣唐使   1. 贞观年间开始,日本来中国的遣唐使有是多批,同来的还有留学生和留学僧等。   2. 使团规模庞大,少则二百多人,多至五六百人。   3. 遣唐使会过后,很受重视。他们一唐朝的制度为模式,进行政治改革,他们还参照汉字创制了日本文字。   二.鉴真东渡   1.唐玄宗是,鉴真应日本僧人的邀请,东渡日本,至第六次才成功。他在日本十年,辛勤不懈地传播唐朝的文化。他精心设计的唐招提寺,佛殿式样优美,至今犹存,被日本视为艺术明珠。   三.唐与新罗的关系   1.派遣使节和大批留学生到唐朝学习中国文化。   2.许多新罗商人来到中国经商,新罗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   3.新罗仿唐制建立了政治制度,采用科举制选拔官吏,还引入了中国的医学、天文、历算等科技成就。   4.朝鲜的音乐也传入中国   四.玄奘西游   1.贞观年间,玄奘从长安出发,历经艰险,前往天竺。   2.还以亲身写成《大唐西域记》,这本书,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   第七课 辉煌的隋唐文化(一)   一 高超的建筑水平   1.隋朝杰出工匠李春设计并主持建造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七百多年以后,欧洲人才建成类似的桥。   2.唐都长安规划整齐,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的城市。城北的大明宫含元殿,气势宏伟,富丽堂皇。   二 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1.印刷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   2.隋唐时期,已有雕版印刷的佛经、日历和诗集等。   3.唐朝印刷的《金刚经》(印于868年),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术品   三 光耀千古的诗坛   1.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诗人,有李白、杜甫和白居易。   2.李白:性格豪放   《早发白帝城》《蜀道难》   他的诗,既豪迈奔放,有清新飘逸,而且想象丰富,意境奇妙,语言轻快   诗仙   3.杜甫:生活在唐朝有盛转衰的时代   他的诗,深刻地反映了那个复杂、动荡的历史年代   三吏、三别 诗圣   4. 白居易:生活在唐朝中期   《秦中吟》《新乐府》   他提倡诗歌要更多的反映现实生活,达到教育目的。   他的诗:讽刺社会,同情人民,直白如话,通俗易懂   第七课 辉煌的隋唐文化(二)   一 灿烂夺目得到书法和绘画   1.颜真卿:创立了雄浑敦厚的新书体,人称“颜体”   他是继王羲之之后,我国书法史上最有成就的大书法家   2.柳公权:自成“柳体”   他的字方折峻丽,骨力劲健   在书史上留下“笔谏”的美名   3. 后人把柳书和颜书并成为“颜筋柳骨”   4. 阎立本:擅长人物故事画   《历代帝王像》《布辇图》   5. 吴道子:画技高超,后世称他为“画圣”   《松子天王图》   二 世界艺术宝库莫高窟   1.甘肃西部的敦煌莫高窟   2.莫高窟堪称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   三 盛大欢腾的乐舞   1.唐太宗:《亲王破阵乐》《霓裳羽衣曲》   第二单元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第九课 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一 契丹族的兴起和陈桥兵变   1.10世纪初,契丹杰出首领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国,都城在上京,阿保机就是辽太祖。   2.那时候,唐朝已经灭亡,出现犁割据混战的局面。黄河流域相继由五个朝代统治,合称“五代”(五个朝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3.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手下的将士把一件黄袍披在他的身上,高呼“万岁”   4.赵匡胤建立了宋朝,取代后周,以开封为东京,作为都城,史称北宋。   5.赵匡胤就是宋太祖。北宋建立后,陆续消灭割据政权,结束了分割局面。   二 辽、宋、夏的和战。   1.双方在边境地区开展贸易,宋用丝织品、稻米、茶叶等,换取辽的羊、马、骆驼。   2.辽朝撤兵,宋朝给辽岁币,史称“澶渊之盟”,此后很长时间,辽宋保持和平局面。   3.那时候,西北地区的党项族势力崛起。11世纪前期,党项首领元昊称大夏国皇帝,都城在兴庆,史称西夏,元昊向宋陈称臣,送给西夏岁币。   4.西夏设太学,译汉文书,积极吸取中原文化。   5.12世纪初期,女真的杰出首领阿骨打,起兵抗辽,接着在会宁称帝,国号金。他就是金太祖。   6.金先灭了辽,又于1127年灭亡北宋。北宋皇帝钦宗的弟弟赵构,于同年登上皇位,后来定都临安,史称南宋。   7.岳飞在郾城大败金军,收复了许多失地。宋高祖和权臣秦桧害怕抗金力量壮大,威胁他们的统治,就向金求和,并令岳飞等人班师,解除他们的兵权。秦桧还以所谓的“谋反”罪杀害了岳飞。   8.岳飞班师以后,宋金达成和议,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宋金对峙局面形成。后来,金迁都燕京,改名为中都。   第十课 经济重心的南移   一 南方农业的发展   1.从唐朝中晚期至五代、宋朝,南方战乱较少,许多中原人南迁,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增加了那里的劳动人手   2.加上自然条件的变化,江南地区的农业发展较快,逐步超过北方。   3.为了提高粮食产量,从越南引进新品种占城稻,很快在江南地区推广。   4.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的粮仓,民间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5.水稻在宋朝跃居粮食产量首位,主要产地在南方。   6.棉花的种植,由两广、福建扩展到长江流域。   7.茶树的栽培也有很大发展,江南的丘陵地区,新辟了许多茶园。   8.重要原因:北人南迁   二 南方手工业的兴旺   1. 蜀地的丝织品“号为冠天下”,江浙的丝绸产量高,朝廷用的丝绸,有很多来自江浙。从海南兴起的棉织品,南宋是已发展到东南沿海地区。   2.宋代是中国瓷器史上的辉煌时代,浙江哥窑烧制的冰裂纹瓷器(南宋)。   3.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后来发展成著名的瓷都。   4.宋朝的造船业居世界首位,东南沿海的广州、泉州等地,都有发达的造船业。   三 南方商业的繁荣   1.那时候商业都市很多,最大的是开封和杭州,杭州改为都城临安后,繁荣程度远远超过北宋时的开封。临安人口多达百万,大街小巷店铺林立,早市、夜市 “买卖昼夜不绝”。   2.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   3.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强管理,南宋的外贸所得,在财政收入中占重要地位。   4.那时候,市场上流通的仍是金属货币,人们携带很不方便。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5.南宋时,纸币发展成与铜钱并行的货币。   6.从唐朝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最后完成。   7.那时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也是“国家根本,仰给东南”的解释)   8.六朝时江南地区的开发为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   第十一课 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   一 衣食住行等习俗的变化   1.北宋初年,崇尚节俭,衣帽上不得缀饰珠玉,对各级官员的服色都有严格的规定,普通老百姓只能穿黑白两色的衣服。到后来,奢侈之风盛行,统治者的衣服精美华丽。受北方人的影响,劳动者多穿小袖狭身的短衣。南宋有的学者认为:今世之服,大抵皆胡服。   2.由于一些士大夫的提倡,妇女缠脚的陋习也逐渐传开。这反映妇女受到的封建束缚越来越严重。   3.那时的饮食相当丰富,东京城里的食品有两百多种,夜市上的小吃很多,夏季还有冷饮。   4.北宋的肉食中以羊肉为多,南宋的羊肉价格较高,一般人吃不起,南方人吃鱼多。   初一历史期末复习计划   一、复习时间   大约有四周的复习时间。第一周每班每周2节课,后三周每班每周3节课,这样算下来,每班大约能有11节课的复习时间。   二、复习任务   初一第一学期历史共有四个单元,24课。   三、复习措施   我们把短暂的复习时间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主要巩固基础知识。计划用8节课,课堂上老师领着复习,把基础知识再强调一遍,照顾那些学困生,至少让他们也知道基础知识“是什么”,使那些好学生再加深印象,达到熟练的程度。然后跟配套练习题,课堂上限时限量闭卷完成,再自己动手校正答案,题型包括填空、选择和连线。最后,对于那些没有现成答案,侧重于理解的问题,教师再引导学生分析共同解决。   通过这一阶段的复习,能使学生真正掌握基础知识,拿到占六成以上的基础知识分。   第二阶段,主要是解决重点难点。计划用3课时,这一阶段需要老师一专题的形式,引领学生把相关联的知识点有机的联系起来,强化记忆和理解;然后再配相关练习题加以巩固应用。   通过这一阶段的复习,学生更够更好的应对材料解析题的考察,能力会大有提高。   四、复习目标   通过这一阶段的复习,我们的目标是使学生的优秀生人数在期末考试中升至平均数以上。虽然难度很大,但是我们会尽力、会尽最大的努力。并相信我们的努力会有相应的收获!   初一历史学习难点与对策   难在记忆——内容繁多,难理头绪,记不住,容易忘。   具体对策:硬背不如巧记,贵在每日坚持,切忌考前突击。   实用举例: ①奇数法记年代:1911辛亥革命、1913二次革命、1915反袁斗争和新文化运动、1917张勋复辟、1919五四运动、1921中共成立。 ②中外史对比法:1939--1945二战(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国抗日战争 ③因果推导法:市场(根本)——走私鸦片——销烟(直接)——鸦片战争 ④浓缩转化法:戊戌变法——“变”(政治:君主立宪;经济:发展资本主义)   难在答题——题能看懂,答案难做,容易失分。   具体对策:“一看”,看清分值,把握得分点,做到心中有数;“二找”,按照题意,回归课本,找到相关知识点;“三规范”,答题语言规范化是最容易忽略的问题。 实用举例:2007年太原市中考《文综卷u2022历史部分》的三道题目解析。 ①列举:周恩来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三件事(3分)1927:领导南昌起义;1935:参加遵义会议,支持毛泽东正确主张;1936: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叙述要简单、准确 ②材料解析:大国崛起的共同原因?(2分)将材料中的语句加以概括和转化出对内改革(依据国情选择发展道路)、对外学习借鉴他国经验两方面即可,不要直接摘抄。 20世纪最后30年的时代特征?(4分) 应包含政治(总趋势——和平与发展,国际关系特点——美苏争霸到多极化)、经济(知识经济、全球化、一体化和区域集团化)、科技(高科技为主、第三次科技革命)、思想文化(多元化)。   难在复习——书有几本,题海无边,难以入手,效率不高。   具体对策:文明史,历史复习的新角度; 专题化,历史考试的总趋势;重基础,体现基本能力要求;重现实,适度结合热点命题。 实用举例:①2007年高考的一道选择题引发的争议;谥号、庙号、帝号、年号的差别——文科更注重积累。 ②《大国崛起》热映引发的出题热;从整体设问:共同原因、经验、共同目标、启示等;从单个国家设问:如日本崛起的原因和影响(启示);关系:个别原因已包含了共同原因。 ③文明史观在命题中的体现和做题的要求。农耕文明——工业文明,命题更关注影响人类文明进程的大事件,如生产工具变革、三次工业革命等。 猜你喜欢: 1. 初一历史知识点大全 2. 人教版七年级下历史知识点梳理 3. 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归纳整理 4. 初一历史上册知识点重点总结 5. 初中历史知识点全总结

初三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

历史是初中一门很重要的学科,下面是整理的一些初三历史重点知识点,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 人类的形成 1、人类形成的过程:攀树的古猿 正在形成中的人 完全形成的人(早期猿人、晚期猿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 2、世界上的人类分为三大主要人种,即黄种、白种和黑种人。人种的差异,是不同自然地理环境等众多因素长期影响的结果。 3、人类在距今约三四百万年前形成。自从有了人类,也就有了人类社会的历史。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社会是原始社会。 4、原始社会经历了母系氏族社会和父系氏族社会。(母系——“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妇女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父系——“既知其母,又知其父”,男子在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西方文明之源 1、西方文明之源——希腊、罗马 2、公元前8世纪,希腊半岛和小亚细亚西海岸出现希腊人建立的城邦,雅典是其中最重要的城邦之一。公元前6世纪,雅典成为著名的奴隶制共和国。在伯利克里统治时期,雅典达到全盛,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全体成年男性公民才有权参政) 3、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了共和国。公元前27年,屋大维开始独揽大权,罗马帝国建立。后来罗马帝国分裂为西罗马帝国和东罗马帝国。西罗马帝国的灭亡(476年)标志着西欧奴隶社会的结束。 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 1、5世纪,奴隶制国家大和统一日本本土,最高统治者称天皇。 2、7世纪日本仿照隋唐制度,进行大化改新。改新的主要内容有: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经济上,土地收归国有,国家定期分给农民耕种,收取赋税。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此后,大和国正式改名为日本。 3、7世纪穆罕默德在麦加创立伊斯兰教,号召大家都信仰真主,放弃本部落的神,这种一神教的宣传,有利于促进民族统一。 4、622年,穆罕默德出走麦地那,并在那里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国家。伊斯兰教把622年定为伊斯兰教历元年。 5、630年,麦加贵族妥协,承认穆罕默德为政治宗教领袖。麦加成为伊斯兰教圣地。632年,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统一的阿拉伯国家建立起来。 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 1、世界上最古老的象形文字是由古代埃及人创造的,出现于公元前3000年左右。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创造了楔形文字。 2、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 3、佛教:公元前6世纪,佛教诞生于古代印度,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即释迦牟尼)。佛教宣扬“众生平等”,反对婆罗门的特权地位,要人“忍耐服从”。公元前3世纪,印度阿育王在位时,佛教由了很大发展,并向外传播。 4、基督教:1世纪时产生于巴勒斯坦一带。传道者宣传说耶稣就是“救世主”。现在通用的公元纪年,就是以传说中的“耶稣出生”之年算起,这一年就是公元元年。 5、伊斯兰教:7世纪时,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岛的麦加创立了伊斯兰教。伊斯兰教信徒称为穆斯林。 6、古希腊著名的科学家阿基米德以发现杠杆定律和浮力定律而闻名。(阿基米德有一句名言:“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整个地球。”) 7、《荷马史诗》是古希腊著名的英雄史诗。相传,它是在民间口头创作的基础上,由盲诗人荷马加工整理而成的。 8、索福克勒斯是古代希腊著名的悲剧作家,他把古代悲剧艺术推向成熟。代表作是《俄底浦斯王》。 9、《天方夜谭》是阿拉伯民间故事集,生动描绘了阿拉伯帝国丰富的社会生活。 10、伊斯兰教的第一大圣寺是麦加大清真寺,位于今天沙特阿拉伯麦加城中心。 美国独立战争 1、时间:1775 年——1783年 2、原因:① 英属北美殖民地经济的发展 ;② 英国的殖民压迫 。 3、领导阶级:资产阶级和种植园主阶级(代表人物是 华盛顿 ) 4、经过: ①、爆发: 来克星顿 的枪声( 1775 年 4 月); ②、建军:任命 华盛顿 为大陆军总司令(1775年); ③、独立:《 独立宣言 》发表;( 1776 年7 月4 日) ④、转折: 萨拉托加战役 ;( 1777 年) ⑤、胜利:约克镇英军投降; ⑥、承认: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1783 年)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建立 1、革命爆发的原因:资本主义的发展与封建专制的矛盾;社会等级森严,第三等级与特权等级的对立。 2、 过程:(1)导火线:三级会议的召开。(2)开始的标志: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3)革命纲领:1789年颁布《人权宣言》,宣称人们生来自由,权力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4)1792年,法国废除君主制度,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建立,路易十六被推上断头台。(5)雅各宾派专政,把法国大革命推向高潮;1794年罗伯斯庇尔等人在政变中被送上断头台,法国大革命高潮结束。 3、历史意义: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封建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 民主的进步思想,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蒸汽时代 1、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时期由工场手工业阶段发展到大机器生产阶段的一个飞跃,是生产领域里的一场变革又是社会关系方面的一次革命,是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2、 18世纪60年代,在英国首先发生工业革命,最早出现的工业部门是棉纺织业。 3、重大发明:(1)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机”,标志工业革命的开始。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2)英国机械师瓦特改进了蒸汽机。1785年,瓦特改进的蒸汽机首先在纺织部门投入使用。人们利用蒸汽机提供的动力带动机器,进行生产,极大地促进了大工厂生产的发展。从此,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3)英国工程师史蒂芬孙利用蒸汽机发明了火车机车。此后,铁路交通迅速发展,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初一上册地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很多同学都需要整理地理知识点,我整理了一些初一上册的知识点,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初中地理考点知识 1.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 2.最长最宽的山脉:昆仑山脉 3.最长的河流:长江 4.含沙量最大的河流:黄河 5.海拔最高的河流:雅鲁藏布江 6.最长的内陆河:塔里木河 7.最长的地下河:坎儿井 8.最长的运河:京杭大运河 9.最早的越岭运河:灵渠 10.面积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 11.面积最大的咸水湖:青海湖 12.最深的湖:长白山天池 13.海拔最高的咸水湖:纳木错湖 14.最大的瀑布:黄果树瀑布 15.落差最大的瀑布:云台山瀑布(落差310米) 16.最大的瀑布群:云南的九龙河瀑布群 17.面积最大的平原:东北平原 18.最大的盆地:塔里木盆地 19.地势最低的盆地:吐鲁番盆地 20.地势最高的盆地:柴达木盆地 陆地和海洋 1.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北极周围却是一片海洋(北冰洋);海洋主要集中在南北球,但南极周围却是一块陆地(南极洲) 2.地球表面71%是海洋,29%是陆地。 3.半岛是陆地伸进海洋的凸出部分;海峡是沟通两个海洋的狭窄水道。 4.七大洲: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5.海陆变迁的原因: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人类活动也会引起海陆的变化。 6.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的假说。 7.20世纪60年代,地球科学研究表明,大陆漂移是由板块运动引起的。 8.六大板块示意图参看课本第37页。 9.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是世界火山、地震的集中分布地带。 初一上册地理必背知识点归纳 1、一天中不同时间气温值的平均数是日平均气温。气温的测量工具是温度计,测量气温时,要把温度计放在百叶箱里,离地面高度1.5米。通常情况一天观测四次,8时、14时、20时、2时。 2、气温的变化:(1)日变化,以一天为周期的气温变化。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因此会有气温日较差;(2)年变化,以一年为周期的气温变化。北半球陆地最高气温是7月,最低气温是1月,海洋最高气温是8月,最低是2月。南半球与北半球刚好相反。因此会有气温年较差。 3、气温的分布:通常用等温线图来表示气温的水平分布。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气温差别大;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气温差别小。 (1)纬度分布:从赤道(低纬)向两极(高纬)逐渐降低。 (2)海陆分布: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 (3)地形分布:气温随海拔升高逐渐降低,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度。 4、举例说明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1)对日常生活的影响,如热带人穿单衣,寒带人穿棉衣,温带人穿衣服多少要随季节变化;(2)对人类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如水稻种在南方,小麦种在北方;(3)气候异常还会带来灾害,如洪涝灾害和旱灾。(全球气候变暖,使得极地等地区冰雪融化,引起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可能会被淹没。原因是人类燃烧煤炭、石油等,大量排放二氧化碳;砍伐森林减少了森林对二氧化碳的吸收,使得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而二氧化碳对大气又保温作用,因此气温会随之上升。) 5、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人口政策。有些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和印度实行生育控制政策;有些发达国家,人口停止增长,甚至不断减少,会带来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等问题,如俄罗斯和日本,采取措施鼓励生育。 6、世界的三个主要人种是黄种人、白种人和黑种人,他们的地位是平等的。欧洲、北美洲、大洋洲和非洲北部、亚洲西部、印度北部主要是白种人;亚洲和美洲黄种人较多;非洲中部、南部黑种人较多。 以上就是一些地理知识点的相关信息,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一学生刚刚步入初中的校园,也是第一次接触地理学科,下面是总结的一些地理知识点的重点。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地球和地图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地球是一个球体。 (2)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 (3)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4万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 2.纬线和经线 (1)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纬线是不等长的,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 (2)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经线是等长的。 3.纬度和经度 (1)纬度的变化规律:由赤道(0°纬线)向南、北两极递增。最大的纬度是90度,在南极、北极。 (2)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用“S”表示。 (3)以赤道为界,将地球平均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 (4)经度的变化规律:由本初子午线(0°经线)向西、向东递增到180 (5)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叫东经,用“E”表示;本初子午线以西的经度叫西经,用“W”表示。 (6)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160°E组成的经线圈。 20°W以西到160°E属于西半球(大于20°W或大于160°E) 20°W以东到160°E属于东半球(小于20°W或小于160°E) 二.七大洲和四大洋 1.地球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其中有六个大块和无数小块陆地,面积较大的是大陆,面积较小的是岛屿,合起来叫大洲,伸进海洋的突出部分叫半岛,海阳是沟通两个海洋的狭窄水道。 2.被赤道穿过的大陆:非洲大陆,南美洲大陆。 3.按面积排列七大洲的是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其中面积最大的是亚洲,面积最小的是大洋洲,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岛屿是格陵兰岛。 4.各大洲分界线: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地中海;南美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沟通了大西洋和太平洋;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苏伊士运河,沟通了印度洋和大西洋;欧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丹麦海峡,沟通了大西洋和北冰洋;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白令海峡,沟通了北冰洋和太平洋;南美洲与南极洲的分界线:德雷克海峡,沟通了大西洋和太平洋;欧洲和非洲的分界线:直布罗陀海峡,沟通了大西洋和地中海;亚洲与大洋洲的分界线:马六甲海峡,沟通了印度洋和太平洋。 三.气温的分布 1.等温线:在地图上把气温相同的点连接成线叫做等温线,在同一条等温线上,各点的气温相等。 2.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气温差别大;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气温差别小。 3.当等温线呈封闭形状时,如果中心气温比周围气温低,表示这里就是低温中心,如果中心气温高,表示这里是高温中心。 4.气温的分布规律:(1)从赤道向两极逐渐降低(2)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3)同一纬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4)同一地点,海拔低,气温高,海拔高,气温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5.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因素

初一下册政治知识点归纳总结

为了方便大家系统学习初一下册政治知识点,现将初一下册政治必背知识点归纳总结分享出来,供参考! 法律 1.什么是法律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国家的统治工具。 2.什么是法治 法治是人类政治文明的重要成果,是现代社会的一个基本框架。对于现代中国,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才是真正的法治。 3.法律的特征 ⑴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⑵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 ⑶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4.法律与道德的区别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道德不是由国家认定的。 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其他法规则是依靠社会舆论,信念,习俗,驾驭保证实施的。 5.法律的作用 (1)法律的最终作用:就是维护社会秩序,保障社会群众的人身安全与利益。 (2)法律的明示作用可以使人们知晓法律而明辨是非。 (3)法律规定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保护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创造安全、健康、有序的社会环境。 保护未成年人 1.未成年人 在我国,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 2.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 《宪法》、《婚姻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 3.保护未成年人的四道防线 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 4.为什么要保护未成年人 (1)身心发育不成熟; (2)自我保护能力较弱; (3)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 情绪 1.情绪受哪些因素影响 (1)个人的生理周期; (2)周围的舆论氛围; (3)周围环境等。 2.情绪的作用 情绪影响我们的行为和观念,它可以激励我们克服困难,也可能让我们挫败不前。 3.调节情绪的方法 (1)改变认知评价; (2)转移注意力; (3)合理宣泄。 个人与集体 1.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个人与集体是相互依存的。一方面,个人生活在集体中,离不开集体,另一方面,集体由个人组成。 2.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 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但是,在某些时候,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也会发生矛盾。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坚持以集体利益为重。

初一下册政治知识点归纳总结

  对于出游的学生来说,学习政治,重点还是要哦放在课本知识上,掌握好课本知识有利于巩固基础。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初一下册政治知识点归纳 总结 ,希望对大家有用!    初一下册政治知识点归纳总结   1、自尊的含义和表现   自尊的含义:自尊是一种健康良好的心理状态。 表现:①首先表现为自我尊重和自我保护。   ②还包含要求他人、集体和社会对自己尊重的期望。   ★2、为什么要自尊?(自尊的重要意义/作用)   ①自尊的人积极向上。自尊是促使人奋发进取的心理因素,它能使人产生巨大的精神力量。   ②自尊的人赢得他人的尊重。赢得他人尊重的前提是自我尊重。   ③自尊的人知荣辱,讲自爱。自尊的人有强烈的荣辱感,懂得自爱、自强,能时刻用正确的言行来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和形象。   ★3、如何做到自尊?(怎样用行动赢得自尊)   (1)自尊的人最看重自己的人格。我们要维护自己的尊严,就要维护自己的人格,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能做出有损人格和国格的事。用实际行动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尊严。   (2)真正树立起自尊,赢得他人尊重,要靠自我努力、勤奋学习、全面发展提高自己来实现。我们要通过自己的执着追求、勤奋学习,努力在各方面提高自己、完善自我。   (3)要想赢得他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他人。   4、尊重他人有哪些要求?   (1)我们要尊重他人的人格,尊重他人的劳动,对他人有礼貌,不做伤害他人自尊心的事。   (2)要欣赏他人,善待他人,从内心接纳他人。   ★5、为什么要有自信?(自信的重要意义/作用) ①自信是成功的基石。   ②成功离不开勇敢,勇敢需要自信。   ③自信使人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自强不息的力量。 ④自信能使人发挥自己的潜能。   ★6、如何树立自己的自信心?   ①学会欣赏自己,发现自己的优势,找到自信的“支点”。 ②我们要在生活中积累成功,收获成功的喜悦,逐渐获得自信。   ③树立真正的自信,就要正视自己的不足,并想办法加以克服和弥补,使之变弱为强。   ④树立自信必须克服自卑心理。    初一下册政治必备知识   磨砺意志 学会坚强   1.意志坚强的人有哪些表现?   意志坚强的人,⑴对自己的行动的动机和目的有清醒而深刻的认识。⑵能在复杂的情境中冷静而迅速地判断发生的情况,毫不迟疑地采取坚决的 措施 和行动。⑶在碰到挫折和失败的时候,可以调节自己的消极情绪,控制自己的言行,不灰心、不气馁、不焦躁。⑷能够以顽强的精神、百折不挠的毅力,战胜挫折和困难,实现自己的目标。(即:自觉性、果断性、自制力、坚韧性。)   2. 坚强意志的意义(作用)?   ⑴坚定正确的人生方向,需要坚强意志。⑵走出失败的阴影,需要坚强意志。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需要坚强意志。⑷成就一番事业,需要坚强意志。   3. 能否将失败转化为成功的关键:有没有坚强的意志品质。   4. 坚强的意志是怎样炼成的?   ⑴必须树立明确的目标。⑵要从细微之处做起,从小事做起。 ⑶善于管理自己。 ⑷主动在艰苦的环境中锻炼自己。   寻求应对挫折的有效 方法   1.战胜挫折的有效方法?   ⑴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一个人一旦树立了远大的目标,就不会轻易地屈服于各种挫折,而是以顽强毅力战胜挫折,不断前进。   ⑵正确认识挫折,采取恰当的解决办法。遭遇挫折时,首先要冷静分析造成挫折的各种原因,然后对症下药,找到应对挫折的有效方法。   ⑶激发探索创新的热情。全身心地去探索、去创造,是战胜挫折、克服消极心理的有效方法。   ⑷会自我疏导。 如果善于自我排解、自我疏导,就能将消极情绪转化为积极情绪,增添战胜挫折的勇气。   2.自我疏导的方法:⑴合理宣泄法,⑵移情法,⑶目标升华法。    初一政治知识   维护公平正义承担社会责任   1、公平的含义:公平是参与社会合作的每一个人既要分担的责任,又能得到应得到的利益。   2、维护社会公平的重要作用是什么?   答:①能促使社会合作取得成功,有利于社会合作的不断延续;②能促进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③能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社会矛盾,减少或避免社会冲突,有利于社会的长治久安。   3、中学生如何维护社会公平?   答:①树立社会公平意识;②积极承担社会责任;③学会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又不侵害他人、集体和国家的利益;④自觉维护社会公平。   4、正义行为与非正义行为的区分标准:凡是有利于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有利于维护公共利益和他人正当权益的行为都是正义行为,反之就是非正义行为。   5、如何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   答:①要为人正直;②要有强烈的规则意识;③要坚持正义的标准;④不侵犯他人的利益;⑤要鄙视和制止非正义行为。   6、责任的定义:责任是对于一个人做或不做某些事的要求。   7、身份不同,责任不同。   8、承担责任有什么影响?(承担责任付出的代价)   答:①需要耗费许多时间,影响自己一的兴趣和 爱好 ;②要承受心理压力,耗费体力和精力,甚至可能影响健康;③可能使自己的一些利益受到损失;④危险和危急时刻还有可能危及到自己的声明。   9、承担责任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答:①能促使自己的成长和发展;②有压力才会有动力,能激励自己充分发挥个人潜能,克服困难,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③才能赢得被人的信任,得到别人的支持和帮助;④才能获得自尊和自信,增长才干,获得社会的承认和赞誉。   10、怎样做一个付责任的人?(如何承担自己的责任?)   答:①清醒的认识到自己应负的责任,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②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养成负责任的习惯;③在责任面前,学会在选择,分清责任的主次和轻重缓急,科学安排,学会统筹兼顾,履行好自己的职责;④自觉守法,维护社会秩序;⑤服务社会,奉献社会。   11、服务社会,奉献社会:①服务、奉献社会的最有条件做到的就是服务和建设自己所在的社区。②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是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好形式。   12、中学生参加过的社会公益活动有哪些?   答:①为灾区群众捐款捐物;②参加义务植树活动;③清除小 广告 ;④打扫社区卫生。 相关 文章 : 1. 七年级下册政治知识点总结 2. 七年级下册政治知识点归纳 3. 人教版七年级政治下册知识点归纳(2) 4. 初一政治下册知识点与学习心得 5. 初一下册历史知识点归纳难点总结(两套)

数学九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九年级的学子要加油了呀,马上就要面临中考了。不知道同学们重要的数学的知识点总结过没。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数学九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数学九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21章 二次根式   学生已经学过整式与分式,知道用式子可以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解决与数量关系有关的问题还会遇到二次根式。二次根式 一章就来认识这种式子,探索它的性质,掌握它的运算。   在这一章,首先让学生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并掌握以下重要结论:   注:关于二次根式的运算,由于二次根式的乘除相对于二次根式的加减来说更易于掌握,教科书先安排二次根式的乘除,再安排二次根式的加减。二次根式的乘除一节的内容有两条发展的线索。一条是用具体计算的例子体会二次根式乘除法则的合理性,并运用二次根式的乘除法则进行运算;一条是由二次根式的乘除法则得到   并运用它们进行二次根式的化简。   二次根式的加减一节先安排二次根式加减的内容,再安排二次根式加减乘除混合运算的内容。在本节中,注意类比整式运算的有关内容。例如,让学生比较二次根式的加减与整式的加减,又如,通过例题说明在二次根式的运算中,多项式乘法法则和乘法公式仍然适用。这些处理有助于学生掌握本节内容。   第22章 一元二次方程   学生已经掌握了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在解决某些实际问题时还会遇到一种新方程 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一章就来认识这种方程,讨论这种方程的解法,并运用这种方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本章首先通过雕像设计、制作方盒、排球比赛等问题引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给出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然后让学生通过数值代入的方法找出某些简单的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对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加以体会,并给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概念,   22.2降次解一元二次方程一节介绍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三种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下面分别加以说明。   (1)在介绍配方法时,首先通过实际问题引出形如 的方程。这样的方程可以化为更为简单的形如 的方程,由平方根的概念,可以得到这个方程的解。进而举例说明如何解形如 的方程。然后举例说明一元二次方程可以化为形如 的方程,引出配方法。最后安排运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例题。在例题中,涉及二次项系数不是1的一元二次方程,也涉及没有实数根的一元二次方程。对于没有实数根的一元二次方程,学了公式法以后,学生对这个内容会有进一步的理解。   (2)在介绍公式法时,首先借助配方法讨论方程 的解法,得到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然后安排运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例题。在例题中,涉及有两个相等实数根的一元二次方程,也涉及没有实数根的一元二次方程。由此引出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三种情况。   (3)在介绍因式分解法时,首先通过实际问题引出易于用因式分解法的一元二次方程,引出因式分解法。然后安排运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例题。最后对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三种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进行小结。   22.3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一节安排了四个探究栏目,分别探究传播、成本下降率、面积、匀变速运动等问题,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有效的数学模型。   第23章 旋转   学生已经认识了平移、轴对称,探索了它们的性质,并运用它们进行图案设计。本书中图形变换又增添了一名新成员――旋转。旋转一章就来认识这种变换,探索它的性质。在此基础上,认识中心对称和中心对称图形。   23.1旋转一节首先通过实例介绍旋转的概念。然后让学生探究旋转的性质。在此基础上,通过例题说明作一个图形旋转后的图形的"方法。最后举例说明用旋转可以进行图案设计。   23.2中心对称一节首先通过实例介绍中心对称的概念。然后让学生探究中心对称的性质。在此基础上,通过例题说明作与一个图形成中心对称的图形的方法。这些内容之后,通过线段、平行四边形引出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最后介绍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的关系,以及利用这一关系作与一个图形成中心对称的图形的方法。   23.3课题学习 图案设计一节让学生探索图形之间的变换关系(平移、轴对称、旋转及其组合),灵活运用平移、轴对称、旋转的组合进行图案设计。   第24章 圆   圆是一种常见的图形。在圆这一章,学生将进一步认识圆,探索它的性质,并用这些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通过这一章的学习,学生的解决图形问题的能力将会进一步提高。   24.1圆一节首先介绍圆及其有关概念。然后让学生探究与垂直于弦的直径有关的结论,并运用这些结论解决问题。接下来,让学生探究弧、弦、圆心角的关系,并运用上述关系解决问题。最后让学生探究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关系,并运用上述关系解决问题。   24.2与圆有关的位置关系一节首先介绍点和圆的三种位置关系、三角形的外心的概念,并通过证明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不能作圆引出了反证法。然后介绍直线和圆的三种位置关系、切线的概念以及与切线有关的结论。最后介绍圆和圆的位置关系。   24.3正多边形和圆一节揭示了正多边形和圆的关系,介绍了等分圆周得到正多边形的方法。   24.4弧长和扇形面积一节首先介绍弧长公式。然后介绍扇形及其面积公式。最后介绍圆锥的侧面积公式。   第25 章 概率初步   将一枚硬币抛掷一次,可能出现正面也可能出现反面,出现正面的可能性大还是出现反面的可能性大呢?学了概率一章,学生就能更好地认识这个问题了。掌握了概率的初步知识,学生还会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   25.1概率一节首先通过实例介绍随机事件的概念,然后通过掷币问题引出概率的概念。   25.2用列举法求概率一节首先通过具体试验引出用列举法求概率的方法。然后安排运用这种方法求概率的例题。在例题中,涉及列表及画树形图。   25.3利用频率估计概率一节通过幼树成活率和柑橘损坏率等问题介绍了用频率估计概率的方法。   25.4课题学习 键盘上字母的排列规律一节让学生通过这一课题的研究体会概率的广泛应用。   拓展阅读:快速提高初三数学成绩的方法   1、年级数学教材分两册,共十章。图形与证明部分学习教材分《证明(二)》和《证明(三)》两章完成,我们在学习过程中要结合之前学过的《证明(一)》内容不断体会证明的必要性,训练自己利用公理和已证明过的定理(推论)来说理的过程,要注意证明的格式,必须有因才有果,切不可跳步。除了说理,另外我们还需要有意识地在证明三角形和四边形的定理和推论时梳理知识结构,归纳性质和判定方法,为总复习打基础。   2、年级还将学习一元二次方程,它的解法很多:因式分解法、公式法和配方法。因式分解法很简便,公式法应用普遍但公式一定要记牢,配方法是个难点,但它对以后二次函数的学习很有帮助,要牢固掌握。我们还要学会“对症下药”,选择最好的方法来解每一个方程。另外一个学习重点也是难点就是如何用一元二次方程来解决具体问题,在学习过程中大家可以回顾用一元一次方程或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特别注意方程的解要符合实际情况。   3、关函数九年级我们不仅要讨论反比例函数还要学习二次函数,结合已学过的一次函数,它们的一个重要学习方法就是“数形结合”。对于三种函数的表达式、图像及其性质我们都要重点掌握。另外利用三种函数来解决实际问题依然是我们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4、计和概率部分的学习希望大家能先将前四册教材涉及的有关章节复习一下,你会发现九年级上下两章的学习内容更加贴近实际生活,因此难度也有所增加。“用大量重复实验中事件发生的频率来估计这件事件发生的概率”这一方法大家要理解,而如何用列表格或树状图的方法来解决求事件发生概率依然是我们学习的重点。   5、视图与投影》这一章延续了七年级有关三视图的内容,但我们需要考虑视线所不及的部分的形状,首先复习三视图是基本任务。投影所说的是两种光源所形成的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大家一定要结合生活经验来学习。   6、是我们要新认识的图形。需要大家掌握的基本概念较多,作为应用的重点主要集中在有关切线的证明、弧长、扇形面积和圆锥侧面积的计算上。计算能力大家在平时一定要有意识的去提高。   7、三角函数解决直角三角形这一章我们既要掌握基本概念,还要会根据角度来求三角函数值及由函数值来推出锐角的度数。九个特殊锐角的三角函数值是必须记住的。另外大家在学习过程中要体会这部分内容与相似图形的联系,把所学知识系统化。

初三化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三是初中生活的收尾阶段,初三学生要注意对知识点的总结,以下是我对初中化学知识点的总结,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初三化学知识点归纳 1、药品的存放:一般固体药品放在广口瓶中,液体药品放在细口瓶中(少量的液体药品可放在滴瓶中),金属钠存放在煤油中,白磷存放在水中。 2、药品取用的总原则①取用量:按实验所需取用药品。如没有说明用量,应取最少量,固体以盖满试管底部为宜,液体以1~2ml为宜。多取的试剂不可放回原瓶,也不可乱丢,更不能带出实验室,应放在指定的容器内。②“三不”:任何药品不能用手拿、舌尝、或直接用鼻闻试剂(如需嗅闻气体的气味,应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仅使极少量的气体进入鼻孔)3、固体药品的取用①粉末状及小粒状药品:用药匙或v形纸槽②块状及条状药品:用镊子夹取 4、液体药品的取用液体试剂的倾注法:取下瓶盖,倒放在桌上,(以免药品被污染)。标签应向着手心,(以免残留液流下而腐蚀标签)。拿起试剂瓶,将瓶口紧靠试管口边缘,缓缓地注入试剂,倾注完毕,盖上瓶盖,标签向外,放回原处。 化学知识点初三有关溶液总结 1、溶液的概念: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2、溶液的基本特征:均一性、稳定性的混合物 注意: a、溶液不一定无色,如cuso4为蓝色feso4为浅绿色fe2(so4)3为黄色 b、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水是最常用的溶剂 c、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 溶液的体积≠溶质的体积+溶剂的体积 d、溶液的名称:溶质的溶剂溶液(如:碘酒——碘的酒精溶液) 精选初三化学知识点 酸的通性(具有通性的原因:酸离解时所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1)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2)金属+酸→盐+氢气(3)金属氧化物+酸→盐+水(4)碱+酸→盐+水(5)盐+酸→另一种盐+另一种酸(产物符合复分解条件) 碱的通性(具有通性的原因:离解时所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1)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金属氧化物,少数可与水反应生成碱。na2o+h2o==2naohk2o+h2o==2kohbao+h2o==ba(oh)2cao+h2o==ca(oh)2(2)碱性氧化物+酸→盐+水fe2o3+6hcl==2fecl3+3h2o可溶性碱so2+h2o==h2so3so3+h2o==h2so4cuo+h2o2fe(oh)3加热fe2o3+3h2o 以上就是我为初三学生总结的化学知识点,希望对即将要中考的初三有所帮助,预祝大家都能在中考中取得优异成绩。

初二地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地理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个学科,因为它在现实生活中能较好的应用。不知道同学们总结地理知识点没。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初二地理知识点归纳总结”,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初二地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从世界看中国   1.中国的的地理位置   从东西半球看,中国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看,中国位于北半球,从大洲和大洋的位置看,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2.中国优越的地理位置   从纬度位置看,我国领土南北跨纬度很广,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南部少数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没有寒带;从海陆位置看,我国位于亚欧大陆大的东部,与许多国家接壤,东临太平洋,有众多的岛屿的港湾,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3.中国的国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三。陆上国界线20000多千米,有14个陆上邻国。   (北面俄、蒙古,朝鲜在东岸,西北哈、吉、塔,三个皆斯坦,西边是巴基,还有阿富汗,印、尼和不丹,三国在西南,南方三国家,老、缅和越南)   4.中国四至   最北端:黑龙江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上   最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   最西端:新疆的帕米尔高原   最南端:南海的男少群岛中的曾母暗沙   5.我国濒临的海洋   自北向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台湾海峡属东海)   6.我国大陆海岸线长18000多千米,有6个隔海相望的国家:韩、日、菲、文、马、印尼   7.东西部晨昏差异:两地经度不同,我国东西跨经度广,约60度,经度没差15度,时间相差1小时。   南北方季节差异:两地纬度不同,我国南北跨纬度广,约50度,气温变化幅度大。   8.我国行政区域划分   (1)省、自治区、直辖市   (2)省、自治区分为自治州、县、自治县、市   (3)县、自治县分为乡、民族乡、镇   9.我国共有34省级行政单位,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10.“三字经”法记忆省级行政区的简称:黑吉辽,内蒙古,京津冀,晋豫鲁,赣皖浙,苏浙沪,滇黔蜀,鄂湘渝,陕甘宁,青新藏,桂粤琼,港澳台   11.根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我国人口为12.95亿,占世界人口的1/5以上。   12.我国人口的特点: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   13.我国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内容: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14.人口增长过多产生的负面影响   人均粮食、布匹减少,医院就医困难,给国家、学校、社会、家庭、资源利用、生态环境都增加了沉重的负担。我国资源总量居世界前列,但人均居世界后列,全国每年新增财富大部分北新增人口消耗掉,用来发展生产和改善人民生活的财富就减少了。   15.我国人口分布特点   东多西少,以黑河——腾冲一线为界   造成这种分布特点的原因   (1)自然原因,东部耕地多,气候好,西部多沙漠、草原、山地,耕地少;   (2)社会经济方面,东部工商业、交通运输业发达,城镇多,人口集中,西部工商业、交通运输业落后,城镇少;   (3)开发历史原因:东部开发较早,西部开发较晚   16.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有56个民族,汉族人口最多,占全国人口的92%,其余55个民族占8%,称少数民族。   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人口最少的是珞巴族。少数民族中人口超过500万的有9个。   (记忆口诀:西北蒙、回、维,东北满族乡,西南苗、彝、壮,土家、藏族广)   17.我国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各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   18.汉族分布遍布全国各地,以东部和中部最为集中,少数民族分布相对分散,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东北。   19.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是——云南省   20少数民族风情   ( 蒙古 )族的那达慕大会   ( 傣族 )族的泼水节、孔雀舞   (藏族 )族的集体舞、藏历年   (朝鲜 )族的长鼓舞等   21. 各民族分布具有“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大杂居”有利于民族的交流,促进各民族经济的共同繁荣;“小聚居”有利于保护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的文化传统。   本章重点地图:图1.4 图1.7 图1.11 图1.16   初二的地理知识点二   中国的自然环境   1.地势特征   西部高,东部低,呈阶梯状。西部以山地、高原、盆地为主,东部以平原和丘陵为主。第一级阶梯雄踞西南,主要是青藏高原。   2.阶梯分界线   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分界线: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   第二级阶梯和第三极阶梯分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3.地形特征   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山地33%、高原26%、盆地19%、丘陵10%、平原12%)   4.主要地形区   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   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   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高原、盆地、平原顺序为从大到小)   丘陵:东南丘陵、山东丘陵、辽东丘陵   5.山脉走向   东西走向、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较多,南北走向、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较少。   东西走向:天山—阴山—燕山,昆仑山—秦岭,南岭,大别山   东北——西南走向: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长白山—武夷山,台湾山脉   南北走向:贺兰山,六盘山,横断山脉   西北——东南走向:阿尔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小兴安岭(以上为主要的)   6.各山脉两侧的主要地形区   7.要充分合理利用山区资源,实现社会、经济和生态的协调发展,应科学规划,合理开发,做到开发与保护相结合。坚决杜绝乱砍滥伐,毁林开荒,禁止乱开矿,滥采矿,以及过量捕杀野生资源。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合理开发利用山区资源。   8.受纬度位置影响,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7月份(夏季)除青藏高原等地区外,其他地方普遍高温,均在20摄氏度以上。   1月份零摄氏度等温线——秦岭——淮河   9.我国冬季最冷的地方:黑龙江的漠河镇   夏季最热的地方:新疆的吐鲁番   “三大火炉”:重庆、武汉、南京   10.根据活动积温,我国划分五个温度带,从北到南依次是: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青藏高原位于高原气候区,是高原山地气候。   11.受海陆位置影响,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递减,东南沿海一带,年降水量多在1600mm以上,而西北内陆有大片地区年降水量在50mm以下。   12.我国降水最多的地方——台湾的火烧寮,最少的地方——吐鲁番盆地中的托克逊。   13.依据气候的干湿程度,我国可以划分为:   湿润地区(降水量>800mm)   半湿润地区(400mm<降水量<800mm)   半干旱地区(200mm<降水量<400mm)   干旱地区(降水量<200mm)   干旱和半干旱地区面积广大,主要在西北地区。   14.受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共同影响,我国形成了显著的季风气候。   15.受夏季风影响的地区称为季风区,不受夏季风影响的地区称为非季风区,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界限: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   16.夏季风和冬季风的特点比较   17.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锋面雨又称梅雨   18.季风区的气候特点:雨热同期   20.影响我国的主要灾害性天气:寒潮、台风、洪涝、干旱   21.我国主要的气候类型: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山地气候   22.内流河→内流区→内流湖→咸水湖(青海湖、纳木错)   23.外流河→外流区→外流湖→淡水湖(五大淡水湖: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巢湖)   24.额尔齐斯河(西北)流入北冰洋,雅鲁藏布江(西南)流入印度洋,长江、黄河流入太平洋;我国没有河流流入大西洋。(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称为外流河,最终没有流入海洋的河流称为内流河)   25.我国的河流大多分布在东南季风区内   26.内流河的水文特征   (1)主要分布在西北内陆地区   (2)水量较小   (3)汛期短   (4)流程短   外流河的水文特征   27.黄河和长江的概况   自古黄河称"三善",善淤善决善搬迁。如果要把黄河治,三游方法不一般。   上修水库调水量,中保水土是关键,下游固堤分洪流,淤灌也能夺高产。治理黄河的关键在于治沙。   28.长江频发洪灾原因   (1)流域内支流多,暴雨时同时涨水   (2)围湖造田,湖泊面积缩小,调蓄作用减弱   (3)上游植被遭坏,水土流失严重;下游河道弯曲,不利水流下行   29.如何更好的利用长江的水运价值   (1)平垸行洪;(2)裁弯取直;(3)退田还湖;(4)疏浚河道;(5)加强港口等基础设施建设   30.三峡指瞿塘峡、巫峡、西陵峡,它的综合效益:防洪、发电、航运、灌溉、旅游、水产养殖等。   31.长江的两个称号:“水能宝库”、“黄金水道”   初二的地理知识点三   疆域和行政区划   1.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位置   我国的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我国的经纬度位置:我国领土南北跨越的纬度近50度,大部分在温带,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我国东西跨越经度60度多,最东端的乌苏里江畔和最西端的帕米尔高原时差4小时多.   2.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辽阔的疆域   我国领土辽阔广大,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3位,差不多同整个欧洲面积相等.我国领土的四端为:最东端在黑龙江和乌苏里江的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135oE多),最西端在帕米尔高原附近(73oE),东西相距约5000千米,南端在曾母暗沙(4oN)、最北端在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上(53oN),南北相距约5500千米.   3.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疆界和邻国   我国陆上疆界两万多千米与我国相邻的国家有14个.东邻朝鲜,北面是俄罗斯、蒙古,西北和西南面同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接界.南接越南、老挝、缅甸.   我国大陆海岸线长达18000多千米,自北向南濒临的近海有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我国的领海,是指从海岸基线向海上延伸到12海里的海域.渤海和琼州海峡为我国内海.沿海分布有台湾岛、海南岛、舟山群岛、南海诸岛等5000多个大大小小的岛屿.同我国隔海相望的邻国有: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和印度尼西亚六个国家.   4.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行政区划   我国现在行政区基本划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县(市、自治县、自治州)和乡(镇、民族乡)三级,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在历史上全国划分东北区、华北区、华东区、中南区、西南区和西北区6个大区.香港、澳门是我国领土的一部分.中英两国政府于1984年12月签署有关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我国政府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在香港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实行"一国两制".   我国同葡萄牙政府于1987年4月在北京共同签署了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声明重申,澳门是中国领上.我国政府已于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在我行使主权下的澳门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拓展阅读:怎样提高初中地理成绩    1怎样提高初中地理成绩:把基础打牢   不要以为自己已经全部会了,无论是谁都不可能把所有知识点都吃的很透彻,所以对于会考准考生们一定要把基础打牢,掌握了更多的基础知识,无论题型再怎么变换,我们都可以从根本上来解决问题。    2怎样提高初中地理成绩:要明确学习的内容   学会使用地图,地图是地理信息的载体,它能将我们不能亲眼见到的广大地理环境变得一目了然。地图又是学习地理的工具,通过分析地图,可以认识地理特征、原理、成因,找到利用改造的途径,要学会读、用各种地图,首先要记住最基本的地图。对于世界地理而言,首先要记住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    3怎样提高初中地理成绩: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及时解决问题。如果对地理课上的某些知识点存在疑惑的时候,就要尽快将其解决。地理学科知识点非常杂,如果不能及时解决,这样的疑惑累计的话就会造成巨大的学习压力,之后,若是再想解决这些问题就很难了。为此,应该合理利用时间,这样才能更好地掌握地理学科的内容。   进行预习。预习对于地理学习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对于要教授的课程,学生要进行提前的预习,对存在的问题要进行标记,这样才能在课堂上着重理解这些问题,才能更加高效地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    4怎样提高初中地理成绩:掌握知识点   对地理原理,概念的理解要把握住要点、抓住关键。   对地理原理、要领的掌握,并不要求象物理、数学分式、定理那样精确,只要抓住其中的关键、要点便十分容易地理解并把它们掌握住了。

计算机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

  计算机等级考试作为当代大学生必考科目之一,它的基础知识点有哪些呢。以下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计算机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计算机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   计算机的发展、类型及其应用领域   1、计算机(computer)   计算机(computer)是一种能自动、高速进行大量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的电子设备。其特点为:速度快、精度高、存储容量大、通用性强、具有逻辑判断和自动控制能力。    2、第一台计算机   ENIAC,美国,1946年 宾夕法尼亚大学 冯·诺依曼 “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    3、冯·诺依曼思想的核心要点是:   1)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应由五大部件组成: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2)计算机中应采用二进制形式表示数据和指令。   3)采用“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的工作方式。    4、主要特点   运算速度快、精确度高、具有记忆和逻辑判断能力。    5、计算机的主要应用   科学计算:例如:气象预报、海湾战争中伊拉克导弹的监测。   数据处理:例如:高考招生中考生录取与统计工作,铁路、飞机客票的预定系统,银行系统的业务管理。   计算机辅助系统:例如:用CAI演示化学反应。   人工智能:例如:代替人类到危险的环境中去工作。   办公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例如:Internet发email。   CBE:计算机辅助教育。   CAI:计算机辅助教学。   CMI:计算机管理教学。   CAD:计算机辅助设计。   CAT:计算机辅助翻译。   CAM:计算机辅助制造。   CAE:计算机辅助工程。    6、计算机的分类   1)根据规模大小分类:巨型机、大型机、微机、工作站、服务器。   2)根据用途分类: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   3)根据计算机处理数据的类型:模拟计算机、数字计算机、数字与模拟计算机。   拓展阅读:计算机网络的概念、组成和分类   1、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计算机网络指利用通信设备和线路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功能、多个计算机系统互联起来,以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实现网络中资源共享和信息交换的系统。   “资源共享”是计算机网络的功能,资源包括计算机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    2、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   资源共享(基础) 信息交换 分布式处理 集中管理。    3、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1)根据规模大小、距离远近分类:局域网(LAN)、城域网(MAN)、广域网(WAN)。   2)根据网络操作系统分类: NIX网络、NOVELL网络、Windows NT网络。   3) 根据信息传输技术分类:广播式网络、点到点网络。   4)根据连接方式分类:总线型、星型、环型、树型和混合型等。    4、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组成   网络操作系统、网络适配器(网卡)、网络电缆(网络线)、服务器和工作站等。

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一学生刚刚步入初中校门,也是第一次接触历史学科,以下是整理的初一历史上册的一些知识点,仅供大家参考。 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一.元谋人(元谋人的发现地点是云南省元谋县,所以说这一远古人类生活在长江流域。) 1.距今时间:约170万年。 2.生活特征:已经能够制作工具(制作一些粗糙的石器),知道使用火。 3.地位: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古人类,而非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古人类。) 二.山顶洞人 1.距今年代、发现地点:约3万年,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山顶洞穴。 2.外貌特征: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 3.生产生活:使用打制石器,但已学会钻孔技术。懂得人工取火。会缝制衣服,会交换商品,有了爱美意识。 原始农业的发展 1.兴起流域:中国黄河、长江和淮河等流域。 2.成果:距今10000年左右,我国出现了最早的人工栽培的农作物。目前,世界上最早的栽培粟、水稻和黍均发现于中国。先民栽培的稻、粟和黍等,传播到世界各地,推动了这些地区的发展。 3.标志: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工具的发展。 4.影响: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 1.炎帝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和蔬菜;制作陶器,发明纺织,会煮盐,教人们通商交换;制作乐器琴瑟,并具有最早的天文和历法知识。 2.黄帝时期 黄帝(姓公孙,名轩辕):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会炼铜,并发明了弓箭和指南车。 3.意义:这些远古传说,反映出当时的社会发展水平。 尧舜禹的禅让制 1.背景:相传在黄帝之后,尧、舜、禹依次成为部落联盟的首领。 2.禅让制:禅让制下的部落联盟首领为尧舜禹。 (1)方式:通过推举的办法将部落首领位子传给贤德之人。 (2)基本原则:选贤与能。 3.尧舜禹的事迹 (1)尧:鼓励人们开垦农田,适时耕种;推举品行高尚的舜做继承人。 (2)舜:制定刑法,完善制度,稳定局势,又派禹治水,解除水患。 (3)大禹治水 ①背景:禹的父亲鲧曾主持治理黄河水患,但没有成功。 ②结果:禹接受治水的重任后,改用疏导的方法,成功引导洪水入海,并得到民众爱戴,被尊称为“大禹”。 西周的分封制 1.目的: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 2.内容 (1)依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 (2)表现 3.意义:稳定了政局,扩大了统治范围,保证了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确立了周王朝金字塔式的社会等级制度。 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歌谣记忆:夏朝种类渐增多,商朝青铜灿烂期。“司母戊鼎”造型巨,“四羊方尊”精工艺。 1.出现:原始社会后期 2.繁荣:商朝 (1)特点:青铜器的数量增多,种类逐渐丰富。 (2)功能:主要用于饮食、祭祀及军事等方面,功能也由食器等发展到礼器,成为王公贵族象征身份地位乃至国家权力的代表性器物,礼器的类型和数量反映了权力的大小和严格的等级界限。 3.高超工艺 (1)时间:商周时期。 (2)器具成分:铜、锡、铅。 (3)代表作品: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重达832.84千克。司母戊鼎反映了商朝工匠的聪明才智和协同合作精神,也折射出当时国家的强盛。 甲骨文的造字特点 1.象形是最原始的造字方法,用图形、线条把物体的外形特征勾画出来。甲骨文中约40%都是象形字。 2.指事是用一种指示性符号表示某事物或概念, 如“上”字,长横代表水平线,上面一短横表示水平线以上的概念。 3.会意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结合起来表示新的意义,如“从”字,两个人形组合在一起,表示跟从的意思。 4.形声最为进步,用声符来注音,用一个字表示类别,组成新字,能造出大量文字,现代汉字很多都是形声字。 商鞅变法 1.背景 (1)战国时期,铁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根本原因) (2)各诸侯国统治者实行变法改革,确立新的政治经济秩序,以求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各国经过变法改革,封建社会制度逐步确立起来,地主阶级的统治代替了奴隶主贵族的统治,加速了整个社会前进的步伐。 2.地位:在各国的变法中,秦国的商鞅变法成效最大。 3.时间、人物: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变法。

位置与方向知识点归纳总结是什么?

位置与方向知识点如下:1、数对的表示方法:先表示横的方向,后表示纵的方向,即根据直角坐标系,确定某一点的坐标(x,y)。2、认识方向: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3、辨别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方法:先确定一个方向,再根据这个方向辨认出其他三个方向。4、当面向东时,则背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5、早晨太阳在东方,面向太阳,面东背西,左北右南;傍晚太阳在西方,面向太阳,面西背东,左南右北。

九年级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中生学习物理知识,要特别注意重点知识点的掌握,下面总结了九年级物理知识点,供大家参考。 机械能及其转化 1.机械能 (1)定义:重力势能和动能统称为机械能。 (2)单位:J。 (3)影响机械能大小的因素:①动能的大小;②重力势能的大小;③弹性势能的大小。 2.动能和势能的转化 (1)在一定的条件下,动能和势能可以互相转化。 (2)在分析动能和势能转化的实例时,首先要明确研究对象是在哪一个过程中,再分析物体质量、运动速度、高度、弹性形变程度的变化情况,从而确定能的变化和转化情况。 功的计算方法 定义: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力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 公式:功=力×距离,即W=F·s。 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功W的单位:牛·米(N·m)或焦耳(J)。 1J的物理意义:1N的力,使物体力的方向上通过1m的距离所做的功为1J。 即:1J=1N×1m=1N·m 注意:在运算过程中,力F的单位:牛(N);距离s的单位:米(m)。 匀变速直线运动 1.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在你知道路程和时间项要求取速度的时候可以直接使用这个公式。(注意必须是总路程和总时间) 2.有用推论Vt^2-Vo^2=2ax:这个公式一般是用来变形求取加速度,即式子当中的a,在你知道速度,初速度,总路程的时候可以使用。 3.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一般用于平均速度/中间速度的求取,当然你必须知道初速度和末速度才可以使用。 4.末速度Vt=Vo+at:这个是末速度的求取。当你知道时间、初速度、加速度的时候就可以求取末速度。 内能 1.内能: 定义: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 2.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 ①温度:②质量③材料:④存在状态及体积 (3)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 做功: 做功可以改变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加(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减少(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做功改变内能的实质:内能和其他形式的能(主要是机械能)的相互转化的过程。 如果仅通过做功改变内能,可以用做功多少度量内能的改变大小。 热学公式 C水=4.2×103J/(Kg·℃) 1.吸热:Q吸=Cm(t-t0)=CmΔt 2.放热:Q放=Cm(t0-t)=CmΔt 3.热值:q=Q/m 4.炉子和热机的效率: η=Q有效利用/Q燃料 5.热平衡方程:Q放=Q吸 6.热力学温度:T=t+273K 7.燃料燃烧放热公式Q吸=mq或Q吸=Vq(适用于天然气等)

高一数学必修1函数的知识点归纳总结

【 #高一# 导语】函数是数学学习里的重点内容,高一要学好数学首先要掌握好最基础的知识。下面是 考 网为大家收集整理的高一数学必修1函数的知识点篇,希望能对你有帮助!    高一数学必修1函数的知识点篇一:反比例函数   形如y=k/x(k为常数且k≠0)的函数,叫做反比例函数。   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不等于0的一切实数。   反比例函数图像性质:   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为双曲线。   由于反比例函数属于奇函数,有f(-x)=-f(x),图像关于原点对称。   另外,从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可以得出,在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上任取一点,向两个坐标轴作垂线,这点、两个垂足及原点所围成的矩形面积是定值,为∣k∣。   上面给出了k分别为正和负(2和-2)时的函数图像。   当K>0时,反比例函数图像经过一,三象限,是减函数   当K0时,开口方向向上,a0时,抛物线向上开口;当a0时,直线必通过一、三象限,y随x的增大而增大;   当k0时,直线必通过一、二象限;   当b=0时,直线通过原点   当b0时,直线只通过一、三象限;当k

unless的用法归纳总结

unless的用法归纳总结:主句多用一般将来时,肯定形式的条件从句中通常用肯定词等。unless所引导的条件状语从句常用一般现在时表示将来意义,主句多用一般将来时。unless在表示“除非”时,如其引导的从句谓语是be,而从句的主语跟主句的主语相同时,从句的主语和be就可省略。有时从句中主语为it时,也可省略it或从句中的有关成分。在unless引导的肯定形式的条件从句中通常用肯定词,如:already,still,some,too。在unless引导的否定形式的条件从句中通常用否定词。unless表示条件时后可接现在分词短语。unless是从属连词,引导条件状语从句,含有否定意义,相当于if条件状语从句的否定形式。所以unless=ifnot。注意:unless引导的条件状语从句和if条件状语从句,与其它时间状语从句一样,用一般现在时代替将来时。双语例句:1、They refused to release their hostagesunless certain conditions were met.除非某些条件得到满足,否则他们不会释放人质。2、You are allowed 20kgs of baggageunless indicated otherwise on your ticket.除非票上另有注明,否则可携带行李为20公斤。3、All bitches should be spayedunless being used for breeding.除非用于繁殖,所有母狗的卵巢都应被切除。4、That"s the plan—unless anything untoward happens.计划就这么定了—除非出现异常情况。5、Training is worthlessunless there is proof that it works.训练并无价值,除非证明其有效。6、The president could face a rough rideunless the plan works.除非计划奏效,否则该总统会面临一个难关。7、Her bank warned thatunless she repaid the overdraft she could face legal action.她的银行警告说除非她偿还透支款,否则她可能要面临诉讼。8、Have a cup of tea unless you"d prefer a cold drink?喝杯茶吧—除非你喜欢冷饮?9、The theatre faces closureunless it gets an urgent cash injection.剧院面临着倒闭,除非有大笔救急现金投入。10、Life on Earth will become unsustainableunless population growth is held in check.地球上的生命将无法延续,除非人口增长得到控制。

最详细的高中化学知识点归纳总结(经典版)

今天给大家整理了高中化学300个知识盲点汇总!!看看你都掌握了哪些?1、钝化现象:铁、铝在冷的浓硝酸或浓硫酸中钝化。钝化只在常温下用,加热条件下铁会与浓硫酸反应。2Fe + 6H2SO4(浓)=Fe2(SO4)3+ 3SO2↑ + 6H2O 钝化是指活泼金属在强酸中氧化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组织金属进一步反应。2、浓盐酸、浓硝酸,在离子方程式中拆开,浓硫酸不拆开。3、在离子方程式中,澄清石灰水要拆开写成离子,浑浊石灰乳不拆。4、有阴离子必有阳离子,有阳离子未必有阴离子,如金属中只有自由电子。5、氢氧化钠与乙醇不反应。6、阿伏伽德罗常数考点陷阱有:未告知体积,如PH=1的盐酸溶液中,氢离子的个数为0.1NA。7、苯中无C=C双键。8、碳酸钠俗名是纯碱、苏打,显碱性但不是碱,是盐。(稳定)9、小苏打是碳酸氢钠,加热分解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不稳定)在推断题中会出。10、醋酸、苯酚、水、乙醇,分子中羟基上氢原子的活泼性依次减弱。故,氢氧化钠与乙醇不反应。11、碱金属元素的熔沸点是原子半径越大熔沸点越低;卤素单质是分子晶体,靠范德华力结合,范德华力大小与分子量有关,分子量越大范德华力越大,熔沸点也就越高。碱金属元素是金属晶体,结合键是金属键,原子半径越小原子核间的引力越强,越难破坏,熔沸点越高。#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熔沸点逐渐降低(与卤素、氧族相反)12、锂与氧气反应只生成氧化锂,钠在常温生产氧化钠,加热或完全燃烧生成过氧化钠。13、碱金属的特殊性:锂的密度比煤油小,不能保存在煤油中,通常密封在石蜡里,钠的密度比水小,比煤油大。14、碱金属的密度由锂到铯逐渐增大的趋势,但是有反常的钠密度比钾的大。15、酸式盐的溶解度一般比相应的正盐大,但是碳酸钠比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大。16、煤的干馏是化学变化,蒸馏和分馏是物理变化。17、蛋白质的变性是化学变化,盐析是物理变化。18、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Mn2O7是金属氧化物,但它是酸氧化物,其对应的酸是高锰酸,即HMnO4。19、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2O7),非金属氧化物也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H2O、CO、NO)。20、酸性氧化物大多数能溶于水并与水反应生成对应的酸,记住二氧化硅(SiO2)不溶于水。碱性氧化物的概念:能跟酸起反应,生成盐和水,且生成物只能有盐和水。21、氧化性:Cl2>Br2>Fe3+>I2>S;还原性:碘离子>亚铁离子>溴离子>氯离子22、22.4L,一定是标况下,气体,四氯化碳、苯、水、酒精、三氧化硫、碳原子数大于4的烃(新戊烷在标况下是气体)都不是气体,且记得混合时是否反应比如NO和O2。23、次氯酸是弱电解质,离子方程式不拆开。24、随着反应的进行,浓会逐渐变稀,故不能进行到底,比如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25、水玻璃为硅酸钠等易容性硅酸盐的混合物。26、银氨溶液配制方法:在AgNO3溶液中加入稀氨水AgNO3 + NH3.H2O = AgOH↓+NH4NO3接着加稀氨水:AgOH + 2NH3.H2O =Ag(NH3)2 OH + 2H2O ,到沉淀刚好溶解停止.27、偏铝酸根与氢离子反应:如果是H+少量发生 H+ + H2O + AlO2-=Al(OH)3 ↓ 如果是大量H+ 那么 AlO2- +4H+=Al3+ + 2H2O28、泡沫灭火器的反应原理:双水解的应用:Al2(SO4)3+6NaHCO3==3Na2SO4+2Al(OH)3↓+6CO2↑29、苯酚钠与二氧化碳,无论二氧化碳通过多少,只生产碳酸氢钠,C6H5ONa+CO2+H2O==C6H5OH+NaHCO3。30、苯酚才能与碳酸钠反应:C6H5-OH + Na2CO3 --→ C6H5-ONa + NaHCO3这个反应能发生,是因为苯酚酸性强于碳酸氢根。苯酚钠只能与二氧化碳反应:C6H5-ONa + CO2 + H2O --→ C6H5-OH + NaHCO3该反应能发生,因为碳酸酸性强于苯酚。31、磷与氯气反应,氯气充足生成五氯化磷,氯气不足生成三氯化磷。32、白磷分子式为P4、分子晶体,故12.4g白磷含有磷原子数目为0.4NA。33、Cl2与足量Fe反应,无论铁过量还是未过量,只生成氯化铁,只有溶液中铁才与氯化铁反应生产氯化亚铁。34、Al3++ 3 AlO2- + 6 H2O =4 Al(OH)3↓35、过量二氧化碳通入水玻璃中反应为:2H2O+2CO2+Na2SiO3=2NaHCO3+H2SiO3↓,二氧化碳不过量生成碳酸钠。36、比较半径大小:(1)层数相同,核大半径小(2)层异,层大半径大(3)核同,价高半径小,例如铁大于二价铁大于三价铁(4)电子层结构相同,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37、C是形成化合物最多的元素、单质是自然界中硬度最大的物质元素或气态氢化物中氢的质量分数最高的元素。38、元素气态氢化物能和它的氧化物在常温下反应生成该元素单质的是S。这是高中很重要的化学反应,也是唯一体现二氧化硫具有氧化性的反应。2H2S+SO2=2H2O+3S39、元素的气态氢化物和它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反应生成盐的元素为N。40、单质在常温下呈液态的非金属元素为Br.单质在常温下呈液态的金属元素为:Hg。41、合金是混合物,性能往往优于其成分的金属,比如:硬度比它的各组分金属硬度大,合金的熔点比它的各组分熔点要低。42、3Mg+N2==Mg3N2 2Mg+CO2==C+2MgO(条件都是点燃,别忘记哦,在物质的量中会出,如果认为镁与氮气不反应就是错的哦)43、生铁、普通铁、不锈钢含碳量依次降低。生铁:生铁是含碳量大于2%的铁碳合金,钢:钢是含碳量在0.04%-2.3%之间的铁碳合金,不锈钢是Fe、C、Cr合金,Fe含量大约为74.6%。44、明矾净水的原因是利用水解原理,原理是明矾在水中可以电离出两种金属离子:KAl(SO4)2 = K+ + Al3+ + 2SO42-而Al3+很容易水解,生成胶状的氢氧化铝Al(OH)3:Al3+ + 3H2O = Al(OH)3(胶体)+ 3H+ 氢氧化铝胶体的吸附能力很强,可以吸附水里悬浮的杂质,并形成沉淀,使水澄清。45、铁或者铝制成可以密封贮运浓硫酸或者是浓硝酸,是因为铁和铝不能与浓硫酸和浓硝酸反应。错,不是不反应,钝化是浓硫酸和浓硝酸把铁和铝表面氧化,生成致密氧化物,阻止了金属与浓酸的接触。46、金属铝与强碱溶液的反应,水做氧化剂。不是氢氧化钠。2Al + 2NaOH + 2H2O = 2NaAlO2 + 3H2↑47、镁在二氧化硫中燃烧与在二氧化碳中相似,生成氧化镁和单质硫,但是生成的硫能继续与镁反应,生成硫化镁。2Mg+SO2==2MgO+S Mg+S==MgS 条件都是点燃。48、铝热反应:氧化铁:2Al+Fe2O3=Al2O3+2Fe四氧化三铁:8Al+3Fe3O4=4Al2O3+9Fe二氧化锰: 4Al+3MnO2=2Al2O3+3Mn (反应条件都为高温)铝热反应的应用:用于冶炼稀有金属、野外焊接铁轨、定向爆破。49、铝热反应的重点:(1)铝热反应常用于冶炼高熔点的金属,并且它是一个放热反应,其中镁条为引燃剂,氯酸钾为助燃剂。(2)原理:铝热反应的装置中铝热剂在最下面,上面铺层氯酸钾,中间插根镁条.反应时先点燃镁条,高温使氯酸钾分解产生氧气,这样又促进镁条燃烧.镁条燃烧产生大量热,因为铝热反应需高温条件,这样反应就得以进行。50、元素金属性强弱的判断方法:(1)与水或酸反应置换氢的难易(2)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弱。(一定是最高价哦,选择题中会出,陷阱是去掉最高价)(3)单质的还原性或离子的氧化性(4)单质间的置换反应。(5)电化学原理(6)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51、电化学记住几点:原电池:负氧,负负正正(解释什么意思呢,就是负极发生氧化反应,阴离子往负极移动,阳离子往正极移动,一般考试出选择题,只要判断出谁做负极,它一定是发生氧化反应,记不住就这么记娃哈哈不是新推出一款水叫做富氧水吗)哈哈电解池:电解池记住:阳氧,就是阳极发生氧化反应,阴离子向阳极移动,阳离子向阴极移动。52、电化学的考点主要集中几点:(1)判断谁做负极、正极(2)离子移动方向(3)发生什么反应(4)电流移动方向(5)电子移动方向(6)转移电子数目(7)正负极方程式(8)氢氧燃料电池(9)电化学腐蚀(主要是吸氧腐蚀)(10)精炼铜、氯碱工业等。53、记住原电池和电解池可不是可逆反应,可逆反应是同一状态下,也就是条件相同,而电解池和原电池一个有外接电源一个没有。54、二氧化碳电子式一定会写,不能写错。55、记不记得硅也可以与氢氧化钠反应:Si+2NaOH+H2O==Na2SiO3+2H2(气体),不单单只有铝,看题眼怎么说的,如果是金属就是铝,非金属就是硅。56、原电池可以理解为保护的是正极,而电解池可以理解保护的是阴极。所以精炼铜或者是电镀,粗铜做阳极,你总不能把粗铜做阴极给保护起来吧,镀层做阳极,镀件做阴极。57、氢氟酸能够溶解很多其他酸都不能溶解的玻璃(二氧化硅)反应方程式如下:SiO2(s) + 4 HF(aq) → SiF4(g) + 2 H2O(l)58、碘单质遇淀粉变蓝,而不是碘化钾中的碘元素。做题中经常会忘记,比如碘盐中的碘可以直接用淀粉检验,这句话是错误的。59、氢氧化铝和碳酸氢钠都可以用来治疗胃酸过多,切忌不可用碳酸钠哦。60、发酵粉主要成分是小苏打,是碳酸氢钠,不是碳酸钠哦。61、金属锂在空气中燃烧只生成氧化锂,没有过氧化物产生。62、二氧化硫、二氧化碳不与氯化钙、氯化钡反应,比如考题中说将二氧化硫通入氯化钡溶液中可生成亚硫酸钡。是错误的。可以这么记忆: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的是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这个反应不是可逆。或者是弱酸不能制强酸。63、漂白粉失效的原理方程式: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钙和氯化钙,次氯酸钙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次氯酸,次氯酸见光分解生成氯化氢和氧气。因为次氯酸才有漂白效果,所以次氯酸分解之后就失效了。Ca(CIO)2+CO2+H2O=CaCO3+2HCIO 2HCIO=2HCI+O264、见光分解和受热分解的物质要记住哦。见光分解的物质:硝酸、碘化银、溴化银、氯化银、次氯酸。碳酸氢钠是加热才分解。65、见光分解和受热分解的物质要记住哦。见光分解的物质:硝酸、碘化银、溴化银、氯化银、次氯酸。碳酸氢钠是加热才分解。66、氧化还原反应:不仅要会判断化合价的变化,还要会判断还原产物和氧化产物、氧化剂和还原剂。技巧:升失氧化还原剂对应氧化产物;降得还原氧化剂对应还原产物。或者记住:还原剂对应氧化产物,氧化剂对应还原产物。(氧化剂、还原剂说的是反应物,还原产物和氧化产物只的是生成物。)67、选择题会出:C6H6O(苯酚) + O2 生成C6H4O2 (苯醌kun) +H2O这就是苯酚在空气中变成粉红色的原因。68、淀粉和纤维素虽然都符合通式(C6 H10 O5)n,都是碳水化合物记住二者不是同分异构体,因为n值不同。69、淀粉、纤维素、蛋白质、蚕丝、天然橡胶都是高分子化合物,但是油脂不是。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如聚乙烯、聚氯乙烯、有机玻璃、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等)70、一定量的过氧化钠与一定量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反应,可视作先与二氧化碳反应,待二氧化碳反应完全,再与水反应。71、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和水反应,可理解为吸收了二氧化碳中的CO,水中的H2。例如:全国高考题:取a g某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将其产物跟足量的过氧化钠固体完全反应,反应后固体的质量恰好也增加了a g。下列物质中不能满足上述结果的是()A.H2 B.CO C.C6H12O6 D.C12H22O11解析:A氢气燃烧生成水,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相当于吸收了水中的氢气,正好符号前后质量不变。B一氧化碳燃烧生成水,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相当于吸收了二氧化碳中的CO,故正确。C可以将其变式6(CO)6(H2),就可以参考AB了。D选项,就不符合了。72、铁与水蒸气高温反应,不写气体符号。3Fe+4H2O==Fe3O4+2H273、木炭与浓硫酸、浓硝酸均生成二氧化碳。C+2H2SO4(浓)=CO2↑+2SO2↑+2H2O;C+4HNO3(浓)=CO2(气体)+4NO2(气体)+2H2O74、将钠、镁、铝各0.3mol分别放入100mL1mol·L-1的盐酸中,同温同压下产生的气体体积比是()A.1∶2∶3 B.6∶3∶2 C.3∶1∶1 D.1∶1∶1解析:正确答案选C。别忘记钠过量会与水反应放出氢气,而铝和镁不能与水反应,且二者过量,只能用盐酸的量计算生成氢气的量。75、汇集九到高考原题,关于离子共存问题,这个考点就出现三回,是什么呢?就是二价铁离子、氢离子、硝酸根离子不能共存,因为二价铁离子会被氧化成三价铁离子。76、铵根离子可以与氢离子共存,偏铝酸根可以与氢氧根共存。或者这么记也可以(偏铝酸根离子不能与氢离子,弱碱根离子共存。铵根离子不能与氢氧根离子,弱酸根离子共存。)77、烃的定义是仅有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有机化合物叫碳氢化合物又称为烃。烃按照碳骨架的形状可以分为链烃(开链脂肪烃)和环烃。童鞋要记住:汽油、柴油、和植物油他们都是混合物,不符合烃的定义,像是溴乙烷也不是烃,因为含有溴元素,只能叫做烃的衍生物。78、烃分子里的氢原子能被其它原子或原子团所取代而生成别的物质,叫做烃的衍生物。如一氯甲烷、硝基苯等。79、选择题中经常考的:乙烯和苯加入溴水中,都能观察到褪色现象,原因是都发生了加成反应。(错误)解释:(1)苯不能与溴水反应。苯只能和液溴反应(在溴化铁催化下进行)。(2)液溴和溴水的区别,液溴是纯净物,溴水是混合物。(3)苯和溴水混合振荡后,可以把溴萃取到苯中,无机层接近无色,有机层呈橙色,但是没发生任何反应。乙烯是溴水褪色是发生加成,因为有双键。(4)四氯化碳和苯都可以作为萃取剂,但是二者现象不同,苯比水轻,故颜色在上层,下层物色,而四氯化碳比水重,故上层无色、下层有颜色。一个题,我们总结出很多考点哦,童鞋要记住哦。80、醇氧化成醛氧化成酸,醛可以还原成醇。而酸不能还原成醛。81、焰色反应是物理变化。为什么?因为电子的突跃,原子内发生变化,原子和分子没有发生变化。82、钢铁在海水中比在河中更容易被腐蚀,主要是因为海水含氧量高。(错误)解析:记得为什么铁和稀硫酸反应中加硫酸铜后,反应速率变快,就是因为铜和铁可以形成原电池,这个题是一样的原理,海水含盐量比和河水中高,易形成原电池,更以腐蚀。83、电化学腐蚀典型案例记住就是铁的吸氧和吸氢腐蚀。(1)这个反应构成的是原电池而不是电解池。(2)在酸性条件下,发生吸氢腐蚀:负极反应 Fe-2e-=Fe2+正极反应 2H++2e-=H2↑总反应 Fe+2H+=Fe2++H2↑(3)在中性或者是弱酸性条件下,发生吸氧腐蚀负极:Fe-2e-=Fe2+正极:2H2O+O2+4e-=4OH-2Fe+2H2O+O2=2Fe(OH)2 (或)4Fe(OH)2+O2+2H2O=4Fe(OH)3(4)应该说考试主要考吸氧腐蚀。84、化学腐蚀:直接反应。电化学:构成原电池,有电流。85、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1)碳酸氢钠溶液与少量石灰水和过量石灰水反应方程式不同(记住符合少量原则,就像管理学中木桶理论,装水多少取决于左短的板子)石灰水少量离子方程式为:2HCO3-+2OH-+Ca2+=CaCO3(沉淀)+CO32-+2H2O石灰水过量离子方程式为:HCO3-+ Ca2+ +OH-=H2O+CaCO3沉淀符号(2)碳酸钙、碳酸镁、碳酸钡,离子方程式中不拆开,这个会经常忘记。(3)石灰乳与Na2CO3溶液混合:Ca2++CO32-=CaCO3(错误)石灰乳不拆开。(4)碳酸钡与硫酸反应:Ba2++SO42-===BaSO4↓(错误,碳酸钡不拆开)(5)硫酸铜与烧碱反应:CuSO4+2OH-===Cu(OH)2↓+SO42-(错误,硫酸铜应拆开)(6)稀硝酸与过量的铁屑反应3Fe+8H++2NO3- = 3Fe3++2NO↑+4H2O(错误),离子方程式是正确,但是过量的铁会与三价铁反应生产二价铁。(7)澄清石灰水与少量苏打溶液混合:Ca2+ + OH-+HCO3- = CaCO3↓ + H2O(8)(错误,这个题第一眼会认为是正确的,也符合按少量配比关系,但是苏打是碳酸钠,小苏打才是碳酸氢钠,这是全国高考真题哦)(9)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 + 4NH3u2022H2O = AlO2- + 4NH4+ + 2H2O(错误,这个考点考了好几年。就是氢氧化铝沉淀不溶于氨水)(10)向沸水中滴加FeCl3溶液制备Fe(OH)3胶体:Fe3++3H2O_____(△)Fe(OH)3↓+3H+(错误,胶体不标沉淀符号,也是好几年的考点)(11)少量金属钠加到冷水中:Na+2H2O = Na++OH-+H2↑(错误,亲们第一眼看,是不是会认为正确,电荷也守恒,生成物反应物都正确,但是质量不守恒啊)所以记住,判断离子方程式正确与否可以先看拆不拆,都正确后看电荷、质量守恒)(12)用醋酸除去水垢:CaCO3 + 2H+==Ca2+ + H2O + CO2↑(错误,醋酸弱电解质,不拆开)(13)氯气与水反应:Cl2+H2O=2H++Cl-+ClO-(错误,生成次氯酸弱电解质不拆开)(14)醋酸钠的水解反应CH3COO-+H3O+=CH3COOH+H2O(错误,这个题变形很多。亲们记住水合氢离子可以拆成水和氢离子,所以题中两侧水约掉,变成醋酸很离子和氢离子结合成醋酸分子)(15)往氨水中滴加氯化铝溶液:Al3++4OH-=AlO2-+2H2O(错误,和(9)解释一样)亲们,这个是我总结05-08高考题中离子方程式所遇到的部分考点,融会贯通,多做些练习、多总结)86、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水时的反应热叫做中和热。(1)必须是酸和碱的稀溶液,经常出题会出浓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一摩尔水,不是中和热,因为浓硫酸溶于水,会放出大量的热,一定要记住。因为浓酸溶液和浓碱溶液在相互稀释时会放热。(2)弱酸或弱碱在中和反应中由于电离吸收热量,其中和热小于57.3 kJ·mol-1;(3)以生成1摩尔水为基准,因此书写它们的热化学方程式时,水的系数必为187、燃烧热:在101 kPa时,1 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 (1)可燃物物质的量为1 mol,因此在计算燃烧热时,热化学方程式里其他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常出现分数:如H2(g)+1/2O2(g)====H2O(l);ΔH=-285.8 kJ·mol-1 (记住热量和系数是有比例关系的,同时除以2 ,热量也要除以2)(2)单质或化合物必须是完全燃烧,如反应物中碳要生成二氧化碳非一氧化碳,水的状态是液态非气态。 书写热化学方程式、要记住状态必须标明,看好题中是写燃烧热还是中和热,记清楚中和热和燃烧热的区别,ΔH=-,表示正向是放热反应,ΔH=+表示正向是吸热反应(+,—号必须标明,不可省略),记住单位不要忘记,也不要写错。88、淡黄色的AgBr,黄色的AgI。89、亚硫酸根离子和氯水反应为什么会生成气体。Cl2+SO3 2- +H2O=SO4 2- +2HCl ,亚硫酸根离子没反应完全,又和反应产物盐酸会生成SO2二氧化硫气体。(所以氯水不能和亚硫酸根共存,会氧化成硫酸根离子也可能会有气体生成)90、高考选择题:将二氧化硫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紫色退去,是因为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错误,是利用高锰酸钾具有强氧化性)91、钠考试专题:钠的密度比钾大。所以随着核电荷数荷数的增加,密度逐渐增大吗,就是错误的。92、做钠这部分题别忘记差量法,极值法和守恒法。例如高考真题:(07全国卷II)在一定条件下,将钠与氧气反应的生成物1.5 g溶于水,所得溶液恰好能被80 mL浓度为0.50 mol/L的HCl溶液中和,则该生成物的成分是( )A.Na2OB.Na2O2C.Na2O和Na2O2D.Na2O2和NaO2这道题就是应用了钠守恒,亲们想是不是这么一个主线,钠——钠的氧化物——氢氧化钠——氯化钠(钠来自于固体钠),通过氢氧化钠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计算出氯化钠的物质量为0.04摩尔。假设:钠与氧反应全部生成氧化钠,那么氧化钠是0.02摩尔,所以氧化钠的固体质量为0.02*62=1.24g.若生成物全部为过氧化钠,那么过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0.02摩尔,质量为0.02*78=1.56g,由于生成物为1.5g,分析必为二者混合物。93、钠是一种银白色固体、铁也是银白色固体,不是黑色。铜是紫红色。94、碳酸氢钠加热客体分解为碳酸钠、水、二氧化碳。95、泡沫灭火器的应用,硫酸铝和碳酸氢钠,双水解,生成氢氧化铝和二氧化碳和水。96、钠与酸反应,当钠剩余时别忘记还会与水反应。97、钠与盐溶液反应,先考虑钠与水反应,再考虑氢氧化钠与盐的反应。比如钠投入硫酸铜溶液。98、观察钾的焰铯反应,透过蓝色钴玻璃片,因为钾中混有钠的杂质,蓝色钴玻璃可以滤去黄光。99、配置稀硫酸溶液,记住是将浓硫酸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2011年广东高考题100、侯氏联合制碱法的三个化学方程式:(2012江苏高考题,一个选择题知识点)即:NaCl(饱和)+NH3+H2O+CO2=NH4Cl+NaHCO3↓2NaHCO3=加热=Na2CO3+H2O+CO2↑(1)向浓氨水中通入足量CO2生成碳酸氢铵NH3 +H2O +CO2 = NH4HCO3(2)再加入食盐细末搅拌NH4HCO3 +NaCl = NH4Cl +NaHCO3 (析出)碳酸氢铵与氯化钠反应生成一分子的氯化铵和碳酸氢钠沉淀,碳酸氢钠之所以沉淀是因为他的溶解度很小。(3)碳酸氢钠加热 2NaHCO3 = Na2CO3 +H2O +CO2 (气体)

六年级英语知识点归纳总结

Unit 1 How tall are you?   一、必背词汇   tall ------ taller 高的----更高的 dinosaur 恐龙   short ------ shorter 矮的/短的----更矮的/更短的 hall 大厅   long ------ longer 长的----更长的 than 比   strong------ stronger 强壮的----更强壮的 both 两个都   old ------ older 老的/旧的----更老的/更旧的 meter 米   形容词 young------ younger 年轻的----更年轻的 kilogram千克;公斤   adj. small------ small 小的----更小的 others size 号码   thin ------ thinner 瘦的----更瘦的 feet 脚   heavy------heavier 重点----更重的 wear 穿   low------ lower 低地----更低地 countryside乡村   smart------smarter 聪明的 ----更聪明的 shadow 影子;阴影   become变成;开始变得   辅+元+辅 --------双写最后一个辅音字母+er 辅音字母+y -----改y为i +er   big-----bigger 大的-----更大的 happy-----happier 开心的-----更开心的   thin-----thinner 瘦的-----更瘦的 heavy-----heavier 重的------更重的   fat-----fatter 胖的------更胖的 funny-----funnier 滑稽的------更滑稽的   二、重点句型   ⑴ 问年龄,身高,体重等   How old are you? How tall are you? How heavy are you?   ---- I"m _______ (years old). ---- I"m ______metres tall. ---- I"m ______ kilograms .   ⑵ 问物品的情况:   ① How large is your room? 你的房间有多大?   It"s __________ m2 (square meters.) 有_______ 平方米。   ② How long is your bed? 你的床有多长?   It"s _________cm long. 有______厘米长。   ③ How big are your feet? (= What size are your shoes?) 你的脚有多长?   I wear size ______.(= My shoes are size________.) 我穿_______码的鞋。   ⑶ 形容谁比谁更… …   am   ① 主语 + be is ( even/much ) …er than …   are   如:I am taller than you. 我比你高。   I am 4 cm taller than your brother. 我比你弟弟高4cm .   I am taller and stronger than your brother. 我比你的弟弟更高更壮。   Jack is even stronger than his father. Jack 甚至比他爸爸还壮。   Zhang Peng and John are much younger than Mr.Green. 张鹏和John 比Mr. Green 要年轻多了。   三、其它句型:   1. That"s the tallest dinosaur in this hall. 那是这个厅里的恐龙。   2. It"s taller than both of us together. 它比我俩加起来还高。   3. Your feet are bigger than mine. 你的脚比我的大。   4. There are more dinosaurs over there. 那儿有更多的恐龙。   5. Who is taller than you? 谁比你高?   6. You are becoming a big beautiful bird. 你将要变成一只美丽的大鸟。   7. The sun gets lower and lower, but my shadow gets longer and longer.太阳变得越来越低,我的影子变得越来越长。   Unit 2 Last weekend   一、必背词汇:   clean---cleaned my room 打扫我的房间 last weekend 上个周末   wash ---washed my clothes 洗我的衣服 last Monday上个星期一   stay---stayed at home 待在家里 表示 last night昨晚   动词 watch---watched TV 看电视 过去时间 yesterday evening昨天晚上   drink---drank tea 喝茶 yesterday昨天   have---had a cold 感冒 the day before yesterday前天   see---saw a film 看电影   read---read a book 看书   sleep---slept 睡觉   二、其它:   cook--cooked the food visit--visited my grandparents play--played football   study--studied English do ---did something else go---went boating make---made the beds   show演出 magazine 杂志 better更好的(good,well的比较级) faster(更快的)   hotel(旅馆) fixed(修理) broken(破损的) lamp (台灯) loud(喧闹的,大声的) enjoy(享受…乐趣,喜爱) stay(暂住,逗留)   三、语法知识:   1. 动词的过去式   构成规则:发音规则:   2.一般动词在词尾加上ed 。如:worked , washed played   3.以e 结尾的动词在词尾加上d. 如 :used, lived   4.以辅音字母和y结尾的动词改y为i ,再加上ed . 如:studied , emptied   5.末尾只有一个辅音字母的重读闭音节词,双写最后的辅音字母,   6.加ed 如:   ①stopped 在浊辅音和元音后面读/d/   ②在清辅音后面读/t/   ③在/t/和/d/后面读/id/   7.句型:询问在过去的某一个时间做了什么,借助助动词did   8.特殊疑问句   —— What did you do yesterday / last weekend ? —— I did my homewor①k .   9. 一般疑问句,把did提前   —— Did you help your parents clean the room ? ( 当句子变为一般疑问句,动词应还原成动词原形)   —— Yes , I did ./No, I didn"t .   四、重点句型:   1. ---How was your weekend? ---It was good, thank you. 你周末过得怎么样?很好,谢谢。   2. ---What did you do? ---I stayed at home with your grandma. We drank tea in the afternoon and watched TV.   你(周末)干什么? 我和你奶奶待在家里。我们喝了下午茶,还看了电视。   3. ---Did you do anything else? 你还做了其他什么事吗?   ---Yes, I cleaned my room and washed my clothes. 是的,我打扫了房间,还洗了衣服。   4. I want to buy the new film magazine. 我想买期新的电影杂志。   5. --- 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 Did you see a film? 你上周末干什么?你看电影了吗?   --- No, I had a cold. I stayed at home all weekend and slept. 没有,我感冒了。整个周末都待在家里睡觉。   Unit 3 Where did you go?   一、必背词汇:   go fishing--- went fishing 去钓鱼 Labour Day 劳动节   go camping --- went camping 去野营 mule 骡子   go swimming--- went swimming 去游泳 Turpan 吐鲁番   动词词组 ride a bike--- rode a bike 骑自行车 could (can的过去式)能   及其过去式 ride a horse--- rode a horse 骑马 其它: till 直到   hurt my foot--- hurt my foot 我的脚受伤 beach 海滩;沙滩   take pictures--- took pictures 照相 basket 篮;筐   buy gifts--- bought gifts 买礼物 part 角色   eat fresh food--- ate fresh food 吃新鲜的食物 licked (lick的过去式)舔   fall off---fell off 从…摔倒 laughed(laugh的过去式)笑   二、语法:   一般疑问句,把did提前   — Did you help your parents clean the room ? ( 当句子变为一般疑问句,动词应还原)   — Yes , I did ./No, I didn"t .   l特殊疑问句 : 疑问词+did+主语+V原形+其它?   1. —Where did you go on your holiday? 假期你去了哪里?   —I went to Xinjiang. 我去了新疆.   2. —What did you do on your holiday?你假期干了什么?   —I sang and danced. 我即唱了歌又跳了舞.   3. —How did you go there? 你怎样去的?   —I went by train. 我坐火车去的.   4.—When did you go? 你什么时候去的? —I went last Monday. 我上周一去的.   三、重点句型:   1. --- What happened ? --I fell off my bike and hurt my foot. 怎么了?我从自行车上摔下来了,并且弄伤了我的脚。   2. ---Are you all right? ---I"m OK now. 你还好吧? 现在没事了。   3. Where did you go over the winter holiday? 在寒假期间你去了哪儿?   4. It looks like a mule. 它看起来像头骡子。   5. ---Did you go to Turpan? ---Yes, we did. 你们去过吐鲁番了吗? 是的,去了。   6. ---Hainan is far from here. How did you go there? 海南离这儿很远。你们怎么去的?   ---We went there by plane. 我们坐飞机去那儿的。   7. Sounds great! Can I see your pictures sometime? 听上去不错!改天我能看看你的照片吗?   8. Come and look at my photos from the Labour Day holiday. 来看我劳动节假期的照片。   9. ---Who did you go with? ---My parents and my uncle. 你和谁一起去的? 我父母和我叔叔。   10.I saw lots of grapes and ate lots of mutton kebabs. 我看见了许多葡萄,吃了许多烤羊肉串。   11.---How was the beach? ---It was beautiful. 沙滩怎么样? 它很美。   12.Max sat in a basket on the front of the bike. 马克斯坐在自行车前面的(车)筐里。   13.We took pictures of the beautiful countryside. 我们拍了美丽乡村的照片。   Unit 4 Then and now   一、必背词汇:   dining hall 饭厅 ago 以前   gym 体育馆 …years ago …年前   grass 草坪 表示 …months ago …月前   四会词   cycling 去骑自行车运动 ice-skate 滑冰 play badminton 打羽毛球   go cycling 去骑自行车   过去时间   last month 上个月 last year 去年 at that time 在那时   二、其它:   star星 easy 容易的 look up 查阅 Internet 互联网 different 不同的   active 活跃的 race赛跑 nothing 没有什么 thought 想 felt 感觉 cheetah 猎豹   trip 绊倒 woke 醒 wake up 醒来 at night 在晚上 play basketball 打篮球   use the Internet 使用互联网 wear glasses 戴眼镜 dream 梦 win the race 赢得比赛   have a race with… 和…进行一场赛跑   三、语法知识:   1. 表示以前没有某物的句型   There was no + 单数名词或不可数名词 + 过去时间。There was no library in my old school.   There were no + 复数名词 + 过去时间。There were no computers or Internet in my time.   注意: no+ 名词相当于not a / an / any + 名词。 There weren"t any computer rooms at all. There was no gym ,either.   2. 表示不喜欢的句型   I didn"t like + 名词或动名词。如:   Before I didn"t like dogs. Before I didn"t like beef. Before I didn"t like going running.   3. 表示过去不能做或不会做的句型   I couldn"t + 动词原形。 I couldn"t go cycling before. People couldn"t use the Internet in the Tang dynasty.   4. 如何描述某人过去和现在的不同情况   ① 外貌和性格:Before, 主语+was / were +形容词. Now,主语+am / is / are +形容词.   Before I wasn"t tall. I was quiet. Now I am tall. I am active.   Before she had short hair. Now she has long hair.   Before he didn"t wear glasses. Now he wears glasses.   ②能力方面:Before, 主语+couldn"t +动词原形. Now, 主语+can +动词原形.   Before I couldn"t swim. Now I can swim very well.   ③爱好方面:Before, 主语+didn"t like +名词 / 动词ing. Now, 主语+like +名词 /动词ing.   Before he didn"t like reading books. Now he likes reading books.   四、重点句型:   1. There was no library in my old school.我以前的学校里没有图书馆。   2. Tell us about your school, please. 请给我们讲讲您的学校吧。   3. How do you know that? 你怎么知道的?I looked it up on the Internet. 我在网上查阅。   4. There were no computers or Internet in my time.我那时候没有电脑也没有网络。   5. Before, I was quiet. Now, I"m very active in class. 以前我很安静。现在我在课堂上很活跃。   6. I was short, so I couldn"t ride my bike very well. Now, I go cycling every day.   我以前个子小,自行车骑得不好。现在我天天骑车。   7. What was Grandpa"s school like ? 爷爷的学校是什么样子的?   8. How did Mike change? 迈克是怎样改变的?   9. What did you dream about last night? 你昨晚梦到什么?

原电池原理 归纳总结

所谓原电池,可认为是一种这样的装置:能够使化学能转变成电能。也就是说,它能够使物质发生得失电子的化学反应时,这些发生转移的电子在外电路中形成定向流动。这样就要求电极与电解质溶液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即使不发生反应,也要能够使电子从一极流向另一极。(比如浓差极化电池)常见的电池有:一、(-)Zn-2e-=Zn2+(+)Cu2++2e-=Cu总反应:Zn+Cu2+=Zn2++Cu(Zn、Cu电池)二、(-)H2-2e-=2H+(+)O2+4H++4e-=2H2O总反应:2H2+O2=2H2O(酸性氢氧燃料电池)三、(-)H2-2e-+2OH-=2H2O(+)O2+2H2O+4e-=4OH-总反应:2H2+O2=2H2O(碱性氢氧燃料电池)四、(-)Pb-2e-+SO42-=PbSO4(+)PbO2+2e-+4H++SO42-=PbSO4+2H2O总反应:Pb+PbO2+2H2SO4=2PbSO4+2H2O(铅蓄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