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化学原理

阅读 / 问答 / 标签

下列事实不能用电化学原理解释的是(  )A.常温条件下,在空气中铝不容易被腐蚀B.镀锌铁片比镀锡铁片

A.铝被氧化生成氧化铝,为化学反应,与电化学无关,故A选;B.金属活泼性Zn>Fe>Sn,原电池中活泼金属易被腐蚀,则镀锌铁片比镀锡铁片更耐腐蚀,故B不选;C.滴少量硫酸铜,置换出Cu,构成原电池,加快反应速率,故C不选;D.加锌后,金属性Zn>Fe,构成原电池,Zn易被腐蚀,故D不选;故选A.

(2011?广东高考)某小组为研究电化学原理,设计如图装置.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a 和 b 不连接

A.a、b不连接,未形成原电池,Cu2+与Fe在接触面上直接反应,故A正确;B.a、b用导线连接,铜片作正极,Cu2+在该电极上得电子,故B正确;C.a、b连接与否,溶液中的Cu2+均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Cu,Fe均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Fe2+,故溶液均从蓝色逐渐变成浅绿色,故C正确;D.a与电源正极相连时,Cu片作阳极,Cu2+向Fe电极移动,故D错误.故选D.

某小组为研究电化学原理,设计如图装置.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a和b不连接时,铁片上会有金属铜

A.a和b不连接,铁和铜离子发生置换反应生成铜单质,故A正确;B.a和b用导线连接时,该装置是原电池,铁作负极,铜作正极,正极发生的反应:Cu2++2e-=Cu,故B正确;C.无论a和b是否连接,铁片均被腐蚀,发生反应Cu2++Fe=Cu+Fe2+,所以溶液从蓝色逐渐变成浅绿色,故C正确;D.a和b连接时,该装置构成原电池,铁作负极,铜作正极,原电池放电时,铜离子向铜电极移动,故D错误.故选D.

半导体气敏传感器是基于电化学原理工作的吗

半导体原理是半导体原理,电化学原理是电化学原理,两个是不同的东西。半导体是利用被测气体的吸附作用,改变半导体的电导率,通过电流变化的比较,激发报警电路。由于半导体式传感器测量时受环境影响较大,输出线形不稳定。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式传感器,因其反应十分灵敏,故目前广泛使用的

能不能用电化学原理来制冷

确实存在i化学反应伴随热效应的制冷过程。1968年美国有两项电化学制冷专利。例如:FeCl2 + 0.5Cl2 ------FeCl3 ,从左侧到右侧是吸热过程,右侧到左侧的过程为防热过程。负极发成氧化反应,正极发生还原反应。将两个极板个放置由于一个电解槽中,并用泵式电解液在两个槽中循环,则负极板所处的槽为高温槽;正极板所处的槽位低温槽,产生制冷作用。

某实验小组同学对电化学原理进行了一系列探究活动。 (1)上图为某实验小组依据氧化还原反

(1)Fe +Cu 2+ === Fe 2+ + Cu;0.2mol(2)2H + + 2e - === H 2 ↑;酸;NH 4 + + H 2 O NH 3 ·H 2 O + H + ;2Fe 2+ + Cl 2 === 2Fe 3+ + 2Cl - ;2Fe 3+ +3Cl 2 +8H 2 O==2FeO 4 2- +6Cl - (3)溶液变红;O 2 +2H 2 O+4e - === 4OH - ;阴;2Cl - -2e - ===Cl 2 ↑;湿润淀粉碘化钾试纸;Cl 2 +2I - ==2Cl - +I 2

【讨论】碳棒、铂片可以做辅助电极的电化学原理是什么?不锈钢哪些情况下可以做辅助电

3,在辅助发出电流时极化过电位要小,这对工程应用是重要的,但实验中可能是不重要的; 4,特别要注意在辅助电极上沉积下来沉积物可能会对下一次实验造成影响,例如研究铜腐蚀,辅助电极上沉积的铜.下一次实验中要把辅助电极上的铜阳极溶解掉.不建议使用碳棒作为辅助电极,因为其为黑色,不好观察表面是否有沉积物,而且其多孔很难清洗,不利于科学研究使用.stormxuhao(站内联系TA)牛,学习了!天雪飞飞(站内联系TA)Originally posted by xuwangri at 2009-12-3 13:00: 辅助电极的要求:1,能发出电流,满足研究电极的工作要求和电力线均匀分布; 2,自身要稳定,三种情况:不工作时;作为阳极时;作为阴极时;如果发生腐蚀,溶解的离子会对体系形成干扰; 3,在辅助发出电流时极化过电位要小, ... 谢谢~我做的是电化学腐蚀研究,不会发生沉积。想知道辅助电极要求极化过电位小是什么原理?xuwangri(站内联系TA)如果工作电极腐蚀或阳极溶解的电流大,辅助电极上当然有可能会发生金属离子的沉积.过电位小是基于能耗的要求,工程上的考虑,你做腐蚀实验可不考虑.土纸(站内联系TA)Originally posted by 天雪飞飞 at 2009-12-3 12:05: 请高手指教:) 本帖关键词:高手 指教 辅助电极,尽量大于工作电极。土纸(站内联系TA)辅助电极,不要使用可以牺牲的电极,因为辅助电极的电极反应产物可能会对测试溶液的成分产生影响。疯狂小子(站内联系TA)牛,学习了:)天雪飞飞(站内联系TA)Originally posted by 土纸 at 2009-12-3 18:26: 辅助电极,尽量大于工作电极。 是面积大于,还是氧化还原电位大于?stormxuhao(站内联系TA)当然是工作面积大,这样就能保证没有太大的影响。 Originally posted by 天雪飞飞 at 2009-12-4 10:58: 是面积大于,还是氧化还原电位大于? 天雪飞飞(站内联系TA)Originally posted by stormxuhao at 2009-12-4 11:07: 当然是工作面积大,这样就能保证没有太大的影响。 当然是工作面积大,这样就能保证没有太大的影响。 电阻很大可以理解,但是应该不是无穷大吧。 Originally posted by 天雪飞飞 at 2009-12-4 11:12: 电阻很大可以理解,但是应该不是无穷大吧。就是显示超过了最大量程~你可以亲自试一试

从电化学原理分析锂离子电池为什么要先充电后才能放电

一。充电过程正极失电子,发生的是阳极极化,电位向正方向移动,正极电位高于平衡电位;负极得电子,发生的是阴极极化,电位向负方向移动,负极电位低于平衡电位。电池电压为正负极的电位差,故充电时电池电压高于平衡电位,即充电平台高于平衡电位。放电过程正极得电子,发生的是阴极极化,电位向负方向移动,正极电位低于平衡电位;负极失电子,发生的是阳极极化,电位向正方向移动,负极电位高于平衡电位。电池电压为正负极的电位差,故放电时电池电压低于平衡电位,即放电平台高于平衡电位。二。充放电过程采用的电化学方法属于恒电流技术由于电池充电过程,电流为正,欧姆压降(E=IR)为正,全电池的正负极电压差要加上欧姆极化电位。放电过程中,电流为负,欧姆压降(E=-IR)为负,全电池的正负极电压差要减去欧姆极化电位。因此充电的电压平台要比放电的电压平台高。

普通化学的电化学原理的同一相是什么意思

相(phase)是系统中结构相同、成分和性能均一,并以界面相互分开的组成部分。简单的说,同一相,就是说其中没有界面,要液态就都液态(并且不存在互相不溶的界面),要气态就都气态,要固态就都固态(并且是同种晶体)

电化学原理英文?

electrochemistry theory

普通化学的电化学原理的同一相是什么意思

原电池:金属性不同的两种金属(或碳棒)用导线相连,插在电解质溶液中,一般金属性强的一极或添加的气体失去电子,称为负极,但是电子并不进入溶液中,而是通过导线流入另一极(正极),溶液中的离子或空气中的物质得到这些电子,电流源源不断的在外电路中流,这种把氧化还原反应分开,使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就是原电池,做原电池的题主要是找好原电池的正负极和他们的反应判断是否构成原电池主要看1是否组成闭合回路2是否是电解质溶液3金属性是否有差异电解池:通过在电解质溶液上外加电源使溶液中的离子或电极放电实现难以实现的氧化还原反应一般说来,阴极(与电源负极相连的一极)金属受到保护,电子强迫流入阴极,金属不能失电子进入溶液,在阴极上,溶液中阳离子得电子,得电子顺序与金属性顺序相反。阳极(与电源正极相连的一极)除惰性电极(c棒,pt)之外,都会失去电子进入溶液,进入溶液的顺序和金属性顺序相同。若阳极为惰性电极,则溶液中阴离子失电子,顺序为:硫离子,碘离子,溴离子,氯离子,氢氧根例子,氟离子,含氧酸根离子(所以在水溶液中,后两种是不会得电子的)更具体的可以参考人教化学选修4

镍氢电池的结构组成及电化学原理是什么?

正极片(含活性物质Ni(OH)2、导电剂、导电骨架泡沫镍等)负极片(含活性物质储氢合金粉、导电骨架铜网)隔膜(PP、PE)电解质(KOH、NaOH、LiOH等)电池壳(低碳钢质)、盖板(包括密封圈)镍氢电池充电时,正极发生反应如下:Ni(OH)2–e+OH-→NiOOH+H2O负极反应:MHn+ne→M+n/2H2放电时,正极:NiOOH+H2O+e→Ni(OH)2+OH-负极:M+n/2H2→MHn+ne

电化学原理的目录

第1章 绪论1.1 电化学科学的研究对象1.2 电化学科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1.2.1 电化学工业1.2.2 化学电源1.2.3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1.3 电化学科学的发展简史和发展趋势1.3.1 电化学科学的发展简史1.3.2 电化学的发展趋势1.4 电解质溶液的电导1.4.1 电解质溶液的电导1.4.2 离子淌度1.4.3 离子迁移数1.5 电解质溶液的活度与活度系数1.5.1 复习有关活度的基本概念1.5.2 离子活度和电解质活度1.5.3 离子强度定律思考题例题习题第2章 电化学热力学2.1 相间电位和电极电位2.1.1 相间电位2.1.2 金属接触电位2.1.3 电极电位2.1.4 绝对电位和相对电位2.1.5 液体接界电位2.2 电化学体系2.2.1 原电池(自发电池)2.2.2 电解池2.2.3 腐蚀电池2.2.4 浓差电池2.3 平衡电极电位2.3.1 电极的可逆性2.3.2 可逆电极的电位2.3.3 电极电位的测量2.3.4 可逆电极类型2.3.5 标准电极电位和标准电化序2.4 不可逆电极2.4.1 不可逆电极及其电位2.4.2 不可逆电极类型2.4.3 可逆电位与不可逆电极电位的判别2.4.4 影响电极电位的因素2.5 电位pH图2.5.1 化学反应和电极反应的平衡条件2.5.2 水的电化学平衡图2.5.3 金属的电化学平衡图2.5.4 电位pH图的局限性思考题例题习题第3章 电极/溶液界面的结构与性质3.1 概 述3.1.1 研究电极/溶液界面性质的意义3.1.2 理想极化电极3.2 电毛细现象3.2.1 电毛细曲线及其测定3.2.2 电毛线曲线的微分方程3.2.3 离子表面剩余量3.3 双电层的微分电容3.3.1 双电层的电容3.3.2 微分电容的测量3.3.3 微分电容曲线3.4 双电层的结构3.4.1 电极/溶液界面的基本结构3.4.2 斯特恩(Stern)模型3.4.3 紧密层的结构3.5 零电荷电位3.6 电极/溶液界面的吸附现象3.6.1 无机离子的吸附3.6.2 有机物的吸附3.6.3 氢原子和氧的吸附思考题例题习题第4章 电极过程概述4.1 电极的极化现象4.1.1 什么是电极的极化4.1.2 电极极化的原因4.1.3 极化曲线4.1.4 极化曲线的测量4.2 原电池和电解池的极化图1394.3 电极过程的基本历程和速度控制步骤4.3.1 电极过程的基本历程4.3.2 电极过程的速度控制步骤4.3.3 准平衡态4.4 电极过程的特征思考题例题习题第5章 液相传质步骤动力学5.1 液相传质的三种方式5.1.1 液相传质的三种方式5.1.2 液相传质三种方式的相对比较5.1.3 液相传质三种方式的相互影响5.2 稳态扩散过程5.2.1 理想条件下的稳态扩散5.2.2 真实条件下的稳态扩散过程5.2.3 旋转圆盘电极5.2.4 电迁移对稳态扩散过程的影响5.3 浓差极化的规律和浓差极化的判别方法5.3.1 浓差极化的规律5.3.2 浓差极化的判别方法5.4 非稳态扩散过程5.4.1 菲克第二定律5.4.2 平面电极上的非稳态扩散5.4.3 球形电极上的非稳态扩散5.5 滴汞电极的扩散电流5.5.1 滴汞电极及其基本性质5.5.2 滴汞电极的扩散极谱电流——依科维奇(Ilkovic)公式5.5.3 极谱波思考题例题习题第6章 电子转移步骤动力学6.1 电极电位对电子转移步骤反应速度的影响6.1.1 电极电位对电子转移步骤活化能的影响6.1.2 电极电位对电子转移步骤反应速度的影响6.2 电子转移步骤的基本动力学参数6.2.1 交换电流密度j6.2.2 交换电流密度与电极反应的动力学特性6.2.3 电极反应速度常数K6.3 稳态电化学极化规律6.3.1 电化学极化的基本实验事实6.3.2 巴特勒伏尔摩(ButlerVolmer)方程6.3.3 高过电位下的电化学极化规律6.3.4 低过电位下的电化学极化规律6.3.5 稳态极化曲线法测量基本动力学参数6.4 多电子的电极反应6.4.1 多电子电极反应6.4.2 多电子转移步骤的动力学规律6.5 双电层结构对电化学反应速度的影响(ψ1效应)6.6 电化学极化与浓差极化共存时的动力学规律6.6.1 混合控制时的动力学规律6.6.2 电化学极化规律和浓差极化规律的比较6.7 电子转移步骤量子理论简介6.7.1 电子跃迁的隧道效应6.7.2 弗兰克康东(FrankCondon)原理6.7.3 金属和溶液中电子能级的分布6.7.4 电极/溶液界面的电子跃迁6.7.5 平衡电位下和电极极化时的电子跃迁思考题例题习题第7章 气体电极过程7.1 研究氢电极过程的重要意义7.1.1 氢电极7.1.2 研究氢电极过程的意义7.2 氢电极的阴极过程7.2.1 氢离子在阴极上的还原过程7.2.2 析氢过电位及其影响因素7.2.3 析氢反应过程的机理7.3 氢电极的阳极过程7.4 研 究氧电极过程的意义和存在的困难7.4.1 研究氧电极过程的意义7.4.2 研究氧电极过程的困难7.5 氧的阳极析出反应7.5.1 氧的析出过程7.5.2 氧过电位7.5.3 氧电极阳极过程的可能机理7.6 氧的阴极还原过程7.6.1 氧阴极还原反应的基本历程7.6.2 氧在汞表面上阴极还原的反应历程思考题习题第8章 金属的阳极过程8.1 金属阳极过程的特点8.2 金属的钝化8.2.1 金属钝化的原因8.2.2 成相膜理论8.2.3 吸附理论8.3 影响金属阳极过程的主要因素8.3.1 金属本性的影响8.3.2 溶液组成的影响8.4 钝态金属的活化思考题习题第9章 金属的电沉积过程9.1 金属电沉积的基本历程和特点9.1.1 金属电沉积的基本历程9.1.2 金属电沉积过程的特点9.2 金属的阴极还原过程9.2.1 金属离子从水溶液中阴极还原的可能性9.2.2 简单金属离子的阴极还原9.2.3 金属络离子的阴极还原9.3 金属电结晶过程9.3.1 盐溶液中的结晶过程9.3.2 电结晶形核过程9.3.3 在已有晶面上的延续生长思考题习题第10章 半导体电化学与光电化学基础10.1 半导体的基本性质10.1.1 半导体的能带结构简介10.1.2 半导体中的状态密度与载流子的分布10.2 半导体/溶液界面的结构与性质10.2.1 半导体/溶液界面的基本图像10.2.2 空间电荷层的不同表现形式10.2.3 半导体/溶液界面的电位分布10.3 半导体/溶液界面上的电荷传递10.3.1 平衡电位下的电荷传递10.3.2 非平衡条件下(极化时)的电荷传递10.4 半导体/溶液界面上的光电化学10.4.1 半导体/溶液界面的光电效应10.4.2 光电化学电池思考题第11章 化学电源11.1 化学电池的基本性能11.1.1 电池电动势11.1.2 充、放电过程中的电极极化及端电压随时间的变化11.1.3 容量11.1.4 自放电11.1.5 电池的效率11.2 电池反应动力学11.2.1 伴有离子和电子传递的固相反应11.2.2 反应生成物参与的固、液相反应11.2.3 反应生成物溶解、再析出反应11.3 一次电池11.3.1 锰干电池11.3.2 碱锰电池11.4 二次电池33911.4.1 铅酸蓄电池11.4.2 碱性蓄电池11.4.3 镍金属氢化物电池思考题第12章 燃料电池12.1 燃料电池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分类12.1.1 燃料电池的概念、特点及其发展史12.1.2 燃料电池的基本原理12.1.3 燃料电池的分类方法12.2 燃料电池的效率及其影响因素12.2.1 燃料电池的效率12.2.2 影响燃料电池实际效率的因素12.3 碱性燃料电池12.3.1 碱性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12.3.2 碱性燃料电池的关键部件12.4 磷酸燃料电池12.4.1 磷酸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12.4.2 磷酸燃料电池的关键部件12.5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12.5.1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12.5.2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关键部件12.6 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12.6.1 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12.6.2 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的关键部件12.7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12.7.1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12.7.2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关键部件思考题部分习题答案附录参考文献

电化学原理

1、原电池工作原理原电池是将一个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的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分别在原电池的负极和正极上发生,从而在外电路中产生电流。2、原电池的电极的判断负极:电子流出的一极;发生氧化反应的一极;活泼性较强金属的一极。正极:电子流入的一极;发生还原反应的一极;相对不活泼的金属或其它导体的一极。在原电池中,外电路为电子导电,电解质溶液中为离子导电。扩展资料:一、组成原电池的基本条件1、将两种活泼性不同的金属(即一种是活泼金属一种是不活泼金属),或着一种金属与石墨(Pt和石墨为惰性电极,即本身不会得失电子)等惰性电极插入电解质溶液中。2、用导线连接后插入电解质溶液中,形成闭合回路。3、要发生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二、研究内容电池由两个电极和电极之间的电解质构成,因而电化学的研究内容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电解质的研究,即电解质学,其中包括电解质的导电性质、离子的传输性质、参与反应离子的平衡性质等,其中电解质溶液的物理化学研究常称作电解质溶液理论。另一方面是电极的研究,即电极学,其中包括电极的平衡性质和通电后的极化性质,也就是电极和电解质界面上的电化学行为。电解质学和电极学的研究都会涉及到化学热力学、化学动力学和物质结构。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电化学

从电化学原理分析锂离子电池为什么要先充电后才能放电

锂电池充电时,在电压作用下,正极材料里的锂离子会跑到负极材料的空穴里,跑的越多,电压越高,最后达到了饱和也就是充满电了;在锂电池放电时,负极里的锂离子会跑回正极材料里,跑的越多,电压下降,最后达到了最低电压时就不会再下降了。

用电化学原理解释Fe生锈正极,负极,总反应

铁生锈属于电化学腐蚀,根据环境的不同,分为2种情况:①析氢腐蚀:在酸性较强的溶液中发生电化学腐蚀时放出氢气 负极(铁):Fe-2e-=Fe2+ ; 正极(碳):2H++ 2e-=H2↑ 总反应方程式: ②吸氧腐蚀:金属在酸性很弱或中性溶液里,空气里的氧气溶解于金属表面水膜中而发生的电化腐蚀。 负极(Fe):2Fe - 4eˉ = 2Fe2+ 正极(C):2H2O + O2 + 4eˉ = 4OH-总反应方程式 :2Fe + O2 + 2H2O = 2Fe(OH)2 绝大多数情况下,铁生锈是吸氧腐蚀的结果

5、某实验小组同学对电化学原理进行了一系列探究活动。

.(1)Fe +Cu2+ === Fe2+ + Cu (1分) 0.2mol。(1分)(2)2H+ + 2e-=== H2↑;酸 (各1分) NH4+ + H2O NH3u2022H2O + H+(1分)2Fe2+ + Cl2=== 2Fe3+ + 2Cl- (1分) 2Fe3++3Cl2+8H2O==2FeO42- +6Cl- (2分) (3)溶液变红 (1分) O2+2H2O+4e—=== 4OH— (2分) 阴(1分),2Cl——2e—===Cl2↑(1分),湿润淀粉碘化钾试纸(1分), Cl2 + 2I- == 2Cl— +I2 (1分)

电化学原理双电层,求助啦

正好最近我学了这个,分两种情况,一种是金属在水中,那么金属与水相互作用,金属由于水的作用,形成离子进入溶液中,金属表面呈负电状态,而接近金属表面的溶液呈正电状态,这就是紧密层,然后围绕金属表面的溶液,由于静电作用,围绕了一圈负电荷,但是由于扩散作用等原因,不再精密排列,这就是扩散层。

电化学原理及应用|电化学原理及其应用论文

第4章 电化学原理及应用 5课时 教学目标及基本要求 1. 明确原电池及相关的概念。了解电极的分类,了解电极电势的概念。 2. 能用能斯特方程式进行有关计算。能应用电极电势的数据判断氧化剂、还原剂的相对强弱及氧化还原反应自发进行的方向和程度。 3. 了解摩尔吉布斯自由能变与原电池电动势,标准摩尔吉布斯自由能变与氧化还原反应平衡常数的关系。 4. 了解电解、电镀、电抛光的基本原理,了解它们在工程上的应用。了解金属腐蚀及防护原理。 教学重点 1. 原电池符号的书写 2. 影响电极电势的因素 3. 电极电势与吉布斯的关系 4. 电极电势的应用 教学难点 1. 电极类型 2. 能斯特方程及相关计算 3. 应用电极电势判断氧化剂、还原剂的相对强弱 本章教学方式(手段)及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本章采用多媒体结合板书的方式进行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 1. 原电池的设计 2. 浓度、酸度对电极电势的影响 3. 电极电势的应用 主要教学内容 4.1 原电池(Electrochemical cell) 任何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 (oxidation-reduction) 反应,只要设计适当,都可以设计成原电池 用以产生电流。 4.1.1 原电池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Zn(s)+Cu2+(aq)=Zn2+(aq)+Cu(s) 负极 Zn(s) → Zn2+(aq)+2e-(Oxidation) 正极 Cu 2+(aq)+2e-→ Cu(s) (Reduction) 总反应: Zn(s)+ Cu2+(aq) → Zn2+(aq)+ Cu(s) 原电池的符号(图式) (cell diagram) 表示 : 如铜 - 锌原电池 , : Zn ∣ ZnSO 4(c1) ┊┊ CuSO 4(c2) ∣ Cu 规定: (1) 负极 (anode) 在左边,正极 (Cathode) 在右边,按实际顺序从左至右依次排列出各个相的组成及相态; (2) 用单实竖线 表示相界面 , 用双虚竖线 表示盐桥; (3) 溶液注明浓度,气体注明分压; (4) 若溶液中含有两种离子参加电极反应, 可用逗号隔开,并加上惰性电极. 4.1.2 电极类型 按氧化态、还原态物质的状态分类: 第一类电极: 元素与含有这种元素离子的溶液一起构成的电极。 (1) 金属──金属离子电极: Zn 2+| Zn ;Cu 2+| Cu ;Ni 2+| Ni (2) 气体 —— 离子电极: H + |H2(g) | Pt 2H + + 2e-= H 2(g) Cl -| Cl2(g) | PtCl2(g) + 2e-=2Cl - 第二类电极: (1) 金属──金属难溶盐电极: 甘汞电极: Cl -|Hg2Cl 2(s)| Hg Hg 2Cl 2(s) + 2e-= 2 Hg (s) + 2 Cl- 银-氯化银电极: Cl -| AgCl(s) | Ag AgCl(s) + e-= Ag (s) + Cl- (2) 金属──难溶金属氧化物电极: 锑 — 氧化锑电极: H ,H2O(g) | Sb2O 2(s) |Sb Sb 2O 2(s) + 6 H+ + 6 e-= 2Sb +3H2O(g) 第三类电极 : 氧化还原电极: MnO 4-,Mn 2+| Pt 2 MnO4-+ 16H+ + 10e-→ 2Mn2++8H2O 4.2 电极电势 + 4.2.1 双电层理论 原电池能够产生电流说明在电池的两个电极之间有电势差,构成原电池的两个电极各自具有不同的电势。 -Z+ M(s) - Ze --> M (aq ) 在金属表面与附近溶液间形成双电层,产生电势差。 每一个电极的电势称为电极电势 。 4.2.2 电极电势的测量 电极电势是强度性质。同时不能测定电极电势的绝对值,只能用电位差计测出两电极电势的差值。 通常选择标准氢电极作为比较的标准,规定标准氢电极电势为零。 标准氢电极的组成如图 将镀有铂黑的铂片浸入 c (H +)=1mol.dm-3的溶液中,通入压力为 100kPa 的纯氢气流,使氢气冲打铂片并建立平衡: 2H +(aq )+2e-H 2(g ) 标准氢电极表示为: H +(1mol.dm-3) │ H2(100kPa) │ Pt 并规定,标准氢电极电势恒为零。记为 ; =0V 测定其他电极的标准电极电势时,可将标准态的待测电极与标准氢电极组成原电池,测定原电池的电动势,即可确定电极的标准电极电势 E (电极) E Θ= E Θ( 正 )- E Θ( 负 ) 例 E θ(Cu2+/ Cu ) 的测量 Pt|H2(g, 105Pa)|H+(1mol.dm-3)|| Cu2+(1mol.dm-3)|Cu 测出 E θ= 0.342V Θ E = E (Cu/ Cu ) - E (H/ H2) E (Cu/ Cu ) = E + E (H/ H2) = 0.342V - 0 = 0.342V ( 电极电势的测定 ) θ 2+ θ θ + θθ2+θ+ 由于氢标准电极携带不便,常用饱和甘汞电极来代替。饱和甘汞电极由糊状的 Hg 2Cl 2和 KCl 饱和溶液组成。表示为 Cl -( 饱和 )| Hg2Cl 2(s)|Hg 电极反应 : Hg2Cl 2 (s)+2e-2Hg+2Cl 298.15K 时 E{ Hg2Cl 2 (s)/Hg }=0.2410V 附表 11 列出了标准电极电势 4.2.3 电极电势的影响因素 (1) Nernst 方程式 非标准状态下的电极电势不仅与电极自身的组成有关,还与所处的条件有关 ( 温度,浓度 , pH 值等 ). 电极反应通式: aO+ze-bR 热力学研究表明 , 非标准态下的电极电势为 : - E (electrode) = E -1 -1 (electrode) + (4.1) R=8.315J.mol.K ; T-K; z- 电极反应中电子的化学计量数 ; F= 96485C .mol 简化式 : -1 E( 电极 )= E ( 电极 )+ (4.2) 应用 Nernst 方程式应注意: 1)浓度以化学计量数为指数 2)纯 l 、 s 物质的浓度不列入方程中: 例: Cu (s ) +2Ag+(aq)=2Ag(s)+Cu2+ (aq) 3) 气体用相对分压 , 浓度用相对浓度 - 例: O 2(g)+2H2O(l)+4e←→4OH 4) 有 H 或 OH 参与反应,应列入 Nernst 方程中 MnO 4-/Mn2+电对 MnO 4 (aq)+8H(aq)+5e←→Mn(aq)+4H2 O(l) -+ 2+ + - 5) E ( O/R )的 值与电极反应方程式书写无关 例,计算 OH -浓度为 0.100mol·dm -3时,氧的电极电势 [P(O2)=100Kpa T=298.15K] 解: O 2(g)+2H2O(l)+4e←→4OH- (aq) =0.1mol·dm -3时 =0.401V = 0.460V 电极反应写成: 1/2 O2(g)+H2O(l)+2e=2OH- (aq) 从上可知, 电极电势 与反应式书写无关 (2) Nernst 方程式讨论: u2022 c(O) ——氧化态一侧各物质浓度的乘积 c(R ) ——还原态一侧各物质浓度的乘积 u2022 固体、纯液体( H 2O )不列入方程式中 u2022 u2022 u2022 u2022 改变物质的浓度可以改变电极电势的大小 电极物质自身浓度发生变化 溶液的酸度发生变化 生成沉淀使电极物质浓度发生变化 u2022 生成配合物使电极物质浓度发生变化 例 计算 Cr 2O 72-/Cr3+电对在 pH=1 和 pH=6 是的电极电势。 298.15K 时,设 c(Cr2O 7)=c (Cr) 1mol·dm 。 2-+3+ 解: Cr 2O 7+14H+6e-= 2Cr+ 7H2O 2-3+ -3 E(Cr2O 7/Cr) = E(Cr2O 7/Cr) + (0.0592V/6) lg= 1.23V+(0.0592V/6) lg {c( H+) /cθ} 14 = 1.23V - 0.138pH 当 pH=1 时, E(Cr2O 72-/Cr3+) = 1.062V 当 pH=6 时, E(Cr2O 7/Cr) = 0.402V 可见:含氧酸及含氧酸盐的电极电势极大地受酸度的影响。 4.2.4 电动势电极电势 E 与 的关系 ) 等于原电池可做的最大功 W max. 2-3+ 2-3+θ2-3+ 在等温等压下,吉布斯自由能的减小 (- - 即 : = W max =QE=z (4.4) FE (4.3) 若过程处于标准状态,则 , 4.2.5 电极电势的应用 (1)比较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相对强弱 . (4.5) 越小, Re 还原强 若 Ox/Re 在标态下: 越大, Ox 氧化性强 /V 电极反应 例:电对 标准电极电势 Sn 4+/Sn2++0.15 Sn4++2e←→Sn2+ Cu 2+/ Cu +0.34 Cu2++2e←→Cu Fe 3+/Fe2++0.77 Fe3++e←→Fe2+ 最大 Fe 3+是最强氧化剂 最小 Sn 2+是最强还原剂 u2022判断反应发生的方向 任一反应判据:ΔG 而 ΔG = - zFE ≤ 0 而 z > 0 F > 0 反应自发性的判据为: E > 0 自发 即: E (正) > E(负) 反应自发 例: pH=7.0 介质中判断下列反应进行的方向 2MnO 4-(aq)+16H+(aq)+10Cl-(aq) = 2Mn2+(aq)+5Cl2(g)+8H2O(l) 解:已知: = +1.358V 假设其反应正向进行,则 Cl 2/Cl作负极, MnO 4/Mn为正极 MnO 4-+8H+(aq)+5e = Mn2++4H2 O(l) --2+ = +1.49V 故 Cl 2/Cl-应为正极; 所以,反应逆向进行 u2022 氧化还原进行程度的判断 (4.6) 例:由标准钴电极与标准氯电极组成原电池测得其电动势为 1.64V . 此时钴电极为负极。已知 =1.36V 问 (1) =? (2) 反应方向 . (3) =? (4) 当 [Co2+]=0.01 mol·dm -3时 E= ? 解: Co+Cl2==Co2++ 2Cl- u2022 =1.36 – 1.6 如 E (+) > E (-) 则反应 自发 而 (3) (正 ) =1.36V > (负) = – 0.28V ∴ 正向自发 (4) =1.7V 4.3 化学电源 4.3.1 干电池 (1)锌锰干电池 负极: 锌片(锌皮) 正极: MnO 2、石墨棒(碳棒) 电解质: NH 4Cl 、 ZnCl 2、淀粉 电极反应 负极: Zn - 2e-= Zn 正极: MnO 2+ 2 NH4+ +2e-→ Mn2O 3+ 2NH3+ H2O 总反应: Zn + MnO2+ 2 NH4+→ Zn2++ Mn2O 3+ 2NH3+H2O 电池符号 Zn │ ZnCl2、 NH 4Cl │ MnO2, C 碱性锌锰电池: Zn │ ZnCl2、 KOH │ MnO2, C 电压: 1.5v (2) 锌汞电池 负极: Zn (汞齐) 正极: HgO 、碳粉 电解质: 饱和 ZnO 、 KOH 糊状物 电极反应 负极: Zn (汞齐) + 2 OH→ ZnO + H2O + 2e 正极: HgO + H2O +2e-→ Hg +2OH- 总反应: Zn (汞齐) + HgO → ZnO + Hg 电池符号: Zn (汞齐) │ KOH ( 糊状,含饱和 ZnO) │ HgO (C ) 电压: 1.34v 4.3.2 蓄电池 铅蓄电池 负极: Pb-Sb 格板中填充海绵状 Pb 正极: Pb-Sb 格板的孔穴中填充 PbO2 电解质:稀硫酸(30% 密度: 1.2~ 1.3g .cm-3) --2+ 放电时的电极反应 负极 (Pb 极 ) : Pb + SO4 = PbSO4+ 2e( 氧化 ) 正极(PbO 2极): PbO 2+ 4H++ SO42- + 2e-= PbSO4+ 2H2O (还原) 总反应: PbO 2+ Pb + 2H2SO 4= 2 PbSO4+ 2H2O 充电时的电极反应 负极 (Pb 极 ) : PbSO 4+ 2e-= Pb + SO42- 正极(PbO 2极): PbSO 4+ 2H2O = PbO2+ 4H+ + SO42- + 2e- 2-- 总反应: 2 PbSO4+ 2H2O = PbO2+ Pb + 2H2SO 4 电动势: 2.0v 4.3.3 新型燃料电池和高能电池 u2022 燃料电池 还原剂(燃料): H 2联氨( NH 2-NH 2) CH 3OH CH 4—— 负极 氧化剂 : O 2空气 —— 正极 电极材料: 多孔碳、多孔镍, Pt Pd Ag 等贵金属(催化剂) 电解质: 碱性、酸性、固体电解质、高分子等 碱性氢 — 氧燃料电池 负极(燃料极) —— 多孔碳或多孔镍(吸附H 2) 正极(空气极) —— 多孔性银或碳电极(吸附O 2) 电解液 ——30%KOH 溶液,置于正负极之间。 电池符号: (C ) Ni │ H2│ KOH (30%) │ O2│ Ag (C) 电池反应: 负极 2H 2+ 4OH-= 4H2O + 4e-(氧化) 正极 O 2+ 2H2O + 4e-= 4OH-(还原) 总反应 2H 2+ O2= 2H2O 电动势: 1.229v (2) 高能电池 —— 具有高―比能量‖和高―比功率‖的电池 比能量、比功率 —— 按电池的单位质量或单位体积计算的电池所能提供的电能和功率。 锂电池 E Θ ( Li + /Li ) = -3.04v Li —MnO 2非水电解质电池 : 负极 —— 片状金属 Li 正极 ——MnO 2 电解质 ——LiClO 4+ 混合有机溶剂(碳酸丙烯脂 + 二甲氧基乙烷) 隔膜 —— 聚丙烯 电池符号: Li │ LiClO4│ MnO2│ C 电池反应: 负极 Li = Li+ e 正极 MnO 2+ Li++ e-= LiMnO2 总反应 Li + MnO2= LiMnO2 电池的电动势: 2.69v 4.4 电解 + - 4.1.1 电解现象 将直流电通过电解液使电极上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叫电解。借助电流引起化学变化,将电能转变为化学能的装置,叫做电解池。电解池中与外界电源的负极相接的极叫做阴极,和外界电源正极相接的极叫做阳极,电子从电源负极流出,进入电解池的阴极,经电解质,由电解池的阳极流回电源的正极。在电解中正离子向阴极移动,负离子向阳 极移动,阴极上发生还原反应,阳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电解池是把电能转变成化学能的装置。 非自发 : Cu +2Cl =Cu(s)+Cl2 (q) =197.0 kJ·mol -1 >>0 u2022 分解电压 分解电压——使电解顺利进行所必需的最小外加电压。 产生分解电压的原因: 在电解过程进行时 , 电极上产物与电解池溶液组成原电池 , 其电动势与外加电源的电势方向相反 , 这种电动势称为反电动势。 例如 , 用 Pt 作惰性导体电解 0.1mol·dm -3 NaOH 溶液,阳极上析出 O 2 , 阴极上析出氢, O 2 和 H 2 组成电池 : Pt ︱ H 2 (g) ︱ NaOH(0.1mol·dm -3 ) ︱ O 2(g) ︱ Pt 电池的电动势与工作电池的电动势 E w 正相反。 正极: 2H 2 O + O2 ((g) + 4e = 4OH 负极: 2H 2 = H+ + 4e - 电池反应: 2H 2 (g) + O2(g) =2 H2 O 理论分解电压的计算 理论上,分解电压应等于电解池两极的反电动势,故称理论分解电压 E 理分 。 E(+)=E (O2 /OH- ) = Eθ(O2 /OH- ) +(0.0592V/4) lg(P(O2 )/ Pθ)/ {c( OH- )/cθ}4 = 0.401V+ (0.0592V/4) lg(1 / 0.1 )4 =0.46V E(-)=E (H+/ H2 ) = Eθ(H+/ H2 ) +(0.0592V/4) lg{c(H+)/cθ} 4 /{( P(O2 )/ Pθ)} 2 -134 = 0+ (0.0592V/4) lg(10 ) = -0 .77V E 理分 = E(+) - E(-) = 0.46V -(-0.77V)=1.23V u2022 超电势 某一电流密度下的电极电势与平衡电势之差的绝对值称该电极的超电势,有时也叫超电压,符号 η 。 阳极超电势 η (阳)=E(阳) ﹣ E(阳, 平) 阴极超电势 η( 阴 )=E(阴 , 平) ﹣ E(阴 ) --2+ - 根据产生超电势的原因不同,超电势又分浓差超电势,化学超电势,电阻超电势等等。 浓差极化 发生电极反应时,电极表面附近溶液浓度与主体溶液浓度不同所产生的现象称为极化。 可通过增大电极面积,减小电流密度,提高溶液温度,加速搅拌来减小浓差极化。 电化学极化 主要由电极反应动力学因素决定。由于分步进行的反应速度由最慢的反应所决定,即克服活化能要求外加电压比可逆电动势更大反应才能发生。 4.4.2 电镀 电镀是应用电解的原理将一种金属镀到另一种金属表面的过程。 阴极——被镀件(铜棒) 电镀 阳极——镀层金属(Zn 片) 电解液——含有欲镀金属的盐溶液。(一般不选用简单离子的盐溶液,会使镀层粗糙、厚薄不匀。) 以镀锌为例,电镀液为: ZnO + NaOH +添加剂 ZnO + NaOH + H 2O=Na2 [Zn(OH)4 ] [Zn(OH)4]2-= Zn2+ + 4OH - 配离子的形成,降低了 Zn 2+ 的浓度,使金属锌在镀件上析出的过程中有了一个适宜的速率,可得到紧密光滑的镀层。两极的主要反应为: 阴极: Zn + 2e = Zn 阳极: Zn - 2e = Zn2+ 4.4.3 电抛光及电解加工 u2022 电抛光: 电抛光是金属表面精加工的方法之一。 原理:在电解过程中,利用金属表面上凸出部分的溶解速率大于金属表面凹入部分的溶解速率,从而使金属表面平滑光亮。 阴极——铅板 电抛光 阳极——欲抛光工件(钢铁) 2+ 电解液:磷酸+硫酸+铬酐(CrO 3) 电抛光时铁因氧化而发生溶解 阳极: Fe - 2e = Fe2+ 产生的 Fe 与溶液中的 Cr 2O 7发生氧化 - 还原反应: 6Fe 2+ + Cr 2O 72-+ 14H + = 6Fe3+ + 2Cr 3+ + 7H 2 O Fe 3+ 又进一步与溶液中的 HPO 42- 、 SO 42- 形成 Fe 2 (HPO4) 3和 Fe 2 (SO4) 3,由于阳极附近盐浓度不断增加,在金属表面形成一种粘性薄膜,且分布不均匀。凸起部分薄膜较薄,凹入部分薄膜较厚,因而阳极表面各处的电阻有所不同,凸起部分电阻较小,电流密度较大;这2+2- 样就使凸起部分比凹入部分溶解得快,于是粗糙的平面逐渐得以平整。 阴极主要反应: Cr 2O 7+ 14H + 6e = 2Cr + 7H 2 O 2H + +2e- = H2 2-+-3+ ( 2 )电解加工:利用电解方法,使作为阳极的金属材料在电解过程中部分区域适当溶解,让其几何形状满足预定的要求。特点两极间距较小。 电化学课件动画( 电解加工) 4.4.4 阳极氧化 阳极氧化过程的应用: 装饰、修饰、防腐 阳极氧化膜的特点: 厚度均匀、结合牢 阳极: 2Al + 6OH- =Al2O 3 + H2O + 6e- 4OH - = 2H2 O + O2 (g) + 4e- 阴极: 2H + + 2e - = H2 4.5 金属腐蚀与防护 4.5.1 化学腐蚀与电化学腐蚀 u2022 化学腐蚀 由金属与介质直接起化学反应而造成的腐蚀称为化学腐蚀。 影响化学腐蚀的因素有:温度、压力等。 u2022 电化学腐蚀 由于电化学作用而引起的腐蚀称为电化学腐蚀。 1) 析氢腐蚀 析氢——在 酸性介质中,腐蚀过程中有 H 2析出。 以钢铁的析氢腐蚀为例: 电化学反应为:阳极(Fe ): Fe - 2e = Fe2+ Fe + OH = Fe(OH)2 阴极(杂质): 2H + +2e- = H2 总反应: Fe + 2H 2O = Fe(OH)2+ H 2 电化学课件动画 ( 析氢腐蚀) 2) 吸氧腐蚀 吸氧——在中性及弱酸性介质中,由于溶解氧的作用而引起的腐蚀。 电化学反应为:阳极(Fe ): 2Fe - 4e = 2Fe2+ 阴极(杂质): O 2(g)+2H2O(l)+4e = 4OH (aq) 总反应: 2Fe+ O2(g)+2H2O = 2Fe(OH)2 例:在铁钉中部紧绕铜丝,放在含有 K 3[Fe(CN)6] 和酚酞的胨胶中,形成腐蚀电池。其中铜丝为 阴 极,其电极反应为 O 2(g)+2H2O(l)+4e = 4OH- (aq) (吸氧),故铜丝附近显 红 色;铁钉为 阳 极,其电极反应为 Fe -2e = Fe 2+ ,铁钉附近显兰绿色,这是由于生成了 Fe 3[Fe(CN)6]2。 电化学课件动画 ( 吸氧腐蚀) 3) 氧浓差腐蚀 由于在不同部位 O 2浓度差而引起的腐蚀。 当金属插入水或泥沙中时,由于与含 O 2量不同的液体接触,各部分电极的 E (电极)不一样, O 2电极的 E (电极)与 O 2的分压有关。 由电极反应方程式: O 2(g)+2H2O(l)+4e = 4OH(aq) 在溶液中,O 2浓度小的地方,E (O 2/OH-)小,成为阳极,金属发生氧化而溶解腐蚀;O 2浓度大的地方,E (O 2/OH-)大,成为阴极,却不会被腐蚀; 图片 4) 生物腐蚀 由于细菌及藻类、贝壳等生物体的活动和新陈代谢而引起的对金属的腐蚀破坏。 与土壤、天然水、海水、石油产品等接触的金属容易发生。 由于生物体摄取食物而加速金属的腐蚀。 生物体的新陈代谢加速金属的腐蚀。 由于生物体耗氧而引起差异充气腐蚀 4.5.2 金属腐蚀的防护 选择恰当的金属材料: 覆盖保护层法: 在金属表面覆盖一层保护层,以断绝金属与外界物质接触,达到耐腐蚀的效果。(油脂、油漆、搪瓷、塑料、电镀金属、氧化成致密的氧化膜) 阴极保护法: 牺牲阳极方法 外加阴极电流 缓蚀剂: 无机缓蚀剂——中性,碱性介质(重铬酸盐) 有机缓蚀剂——酸性介质中(乌洛托品) 作业 :P109-111 1, (3),4, 7, 9, 11 - -2+-

【讨论】碳棒、铂片可以做辅助电极的电化学原理是什么?不锈钢哪些情况下可以做辅助电

3,在辅助发出电流时极化过电位要小,这对工程应用是重要的,但实验中可能是不重要的; 4,特别要注意在辅助电极上沉积下来沉积物可能会对下一次实验造成影响,例如研究铜腐蚀,辅助电极上沉积的铜.下一次实验中要把辅助电极上的铜阳极溶解掉.不建议使用碳棒作为辅助电极,因为其为黑色,不好观察表面是否有沉积物,而且其多孔很难清洗,不利于科学研究使用.stormxuhao(站内联系TA)牛,学习了!天雪飞飞(站内联系TA)Originally posted by xuwangri at 2009-12-3 13:00: 辅助电极的要求:1,能发出电流,满足研究电极的工作要求和电力线均匀分布; 2,自身要稳定,三种情况:不工作时;作为阳极时;作为阴极时;如果发生腐蚀,溶解的离子会对体系形成干扰; 3,在辅助发出电流时极化过电位要小, ... 谢谢~我做的是电化学腐蚀研究,不会发生沉积。想知道辅助电极要求极化过电位小是什么原理?xuwangri(站内联系TA)如果工作电极腐蚀或阳极溶解的电流大,辅助电极上当然有可能会发生金属离子的沉积.过电位小是基于能耗的要求,工程上的考虑,你做腐蚀实验可不考虑.土纸(站内联系TA)Originally posted by 天雪飞飞 at 2009-12-3 12:05: 请高手指教:) 本帖关键词:高手 指教 辅助电极,尽量大于工作电极。土纸(站内联系TA)辅助电极,不要使用可以牺牲的电极,因为辅助电极的电极反应产物可能会对测试溶液的成分产生影响。疯狂小子(站内联系TA)牛,学习了:)天雪飞飞(站内联系TA)Originally posted by 土纸 at 2009-12-3 18:26: 辅助电极,尽量大于工作电极。 是面积大于,还是氧化还原电位大于?stormxuhao(站内联系TA)当然是工作面积大,这样就能保证没有太大的影响。 Originally posted by 天雪飞飞 at 2009-12-4 10:58: 是面积大于,还是氧化还原电位大于? 天雪飞飞(站内联系TA)Originally posted by stormxuhao at 2009-12-4 11:07: 当然是工作面积大,这样就能保证没有太大的影响。 当然是工作面积大,这样就能保证没有太大的影响。 电阻很大可以理解,但是应该不是无穷大吧。 Originally posted by 天雪飞飞 at 2009-12-4 11:12: 电阻很大可以理解,但是应该不是无穷大吧。就是显示超过了最大量程~你可以亲自试一试

高中电化学原理,求大师!

高中的时候,只需要掌握固体电解质(氧化钇,氧化锆等)可以传导O2-就可以了。在写电极反应式的时候,正极区氧气得电子可直接得到氧离子(O2-)。而电解质溶液则需要根据溶液的酸碱性来考虑氧气得电子的产物,酸性时产物为H2O,中性或碱性时产物为OH-。氧离子不能在水中存在。给你举个例子吧:同样是甲烷 — 氧气 燃料电池,如果是固体电解质,那么正极的反应式:O2 - 4e- = 2O2-如果电解质溶液是碱性溶液,那么正极反应式就是:O2 - 4e- + 2H2O = 4OH- 希望能够帮助到你~如有疑惑,欢迎追问

电化学原理的介绍

《电化学原理》,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8年8月出版,主要介绍水溶液电化学的基本原理。全书包括电化学热力学、电极与溶液界面的结构和性质、电极过程动力学和重要的实用电化学过程等四大部分内容。属于普通高校“十一五”规划教材。

电化学原理在金属的腐蚀与防护上有哪些应用

1.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2.外加电流保护法。3.表面钝化处理。(氧化处理,烤蓝,烤黑)4.表面镀覆处理。(电镀、化学镀、涂漆)5.电极合金化。(改变电极材料电化学性能)6.加入缓蚀剂。(主要用于管线)

电化学原理

给你介绍一本书《电化学原理》李狄主编。

电化学原理

电化学原理:电化学是研究电和化学反应相互关系的科学,即研究两类导体形成的带电界面现象及其上所发生的变化的科学。电和化学反应相互作用可通过电池来完成,也可利用高压静电放电来实现(如氧通过无声放电管转变为臭氧),二者统称电化学,后者为电化学的一个分支,称放电化学。由于放电化学有了专门的名称,因而,电化学往往专门指“电池的科学”,电化学如今已形成了合成电化学、量子电化学、半导体电化学、有机导体电化学、光谱电化学、生物电化学等多个分支。电化学在化工、冶金、机械、电子、航空、航天、轻工、仪表、医学、材料、能源、金属腐蚀与防护、环境科学等科技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电化学是研究电和化学反应相互关系的科学。

锂离子电池的电化学原理是什么?

锂金属电池是一类由锂金属或锂合金为负极材料、使用非水电解质溶液的电池。最早出现的锂电池使用以下反应:Li+MnO2=LiMnO2,该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放电。   正极上发生的反应为   LiCoO2=充电=Li1-xCoO2+XLi++Xe(电子)   负极上发生的反应为   6C+XLi++Xe====LixC6   电池总反应:LiCoO2+6C=Li1-xCoO2+LixC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