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che

阅读 / 问答 / 标签

window查看memcached安装在哪个目录下

1、先下载安装包,下载完成后解压到指定目录,如:C:Memcachedmemcached-win32-1.4.4-14。2、用cmd打开命令窗口,转到解压的目录,输入 “memcached.exe -d install”。3、打开控制面板,打开服务,可以看到memcached已经在上面可,如果没有启动,则手动启动一下。4、 使用telnet命令 验证缓存服务器是否可用。开始什么都不显示,回车后输入命令 stats 查看统计信息,如下图,说明服务器运作正常。

memcached 连接 失败,是什么原因,有什么解决办法

1、没有开启memcached服务正解:/usr/bin/memcached -d -m 2048 -p 112112、注意port保持一致telnet 127.0.0.1 11211

如何查看Memcached运行状态

win下面:1、windows系统连接memcached端口 cmd命令行中键入telnet 192.168.1.1 11211,这里 11211是memcached绑定的端口号。2、连接上端口后输入 stats命令,即可得到描述Memcached服务器运行情况的参数。stats :显示服务器信息、统计数据等

memcached 可以设置数据永不过期吗

memcached允许用户设置数据的过期时间,那么memcached是如何管理过期数据的呢?原理很简单:首先通过hash表查找该数据,然后判断该数据是否过期。如果过期,那么就将数据删除,否则将数据交给用户。系统中有一个定时器事件。点击(此处)折叠或打开/* libevent uses a monotonic clock when available for event scheduling. Aside * from jitter, simply ticking our internal timer here is accurate enough. * Note that users who are setting explicit dates for expiration times *must* * ensure their clocks are correct before starting memcached. */static void clock_handler(const int fd, const short which, void *arg) { struct timeval t = {.tv_sec = 1, .tv_usec = 0}; static bool initialized = false; evtimer_set(&clockevent, clock_handler, 0); event_base_set(main_base, &clockevent); evtimer_add(&clockevent, &t);#if defined(HAVE_CLOCK_GETTIME) && defined(CLOCK_MONOTONIC) if (monotonic) { struct timespec ts; if (clock_gettime(CLOCK_MONOTONIC, &ts) == -1) return; current_time = (rel_time_t) (ts.tv_sec - monotonic_start); return; }#endif { struct timeval tv; gettimeofday(&tv, NULL); current_time = (rel_time_t) (tv.tv_sec - process_started); }}可以看到事件驱动模型的魅力,大大简化了网络编程的难度。事件驱动libevent库编程模型需如下几步:1.为事件绑定处理函数2.将事件绑定到event_base中(一般一个thread对应一个event_base,可以向event_base上绑定很多事件)3.event_add(base,&timeout) 设置回调函数的最晚执行事件。

memcached 为什么读取很慢

如果是读10000条记录组成一个List,那么就需要10000次交互,通常Memcached客户端每次交互都是同步进行的,必需是上一条记录返回后才能读取下一条。这样几秒钟的时间是必需要花的,哪怕每条记录就1个字节也快不了。某些Memcached客户端实现支持批量读取,允许你一次读取多条记录,比如你可以一次1000条,分10次读取,这样会快得多。如果是一个包含10000个元素的List对象,只是对应Memcached的一条记录。那么,Memcached没有List这样的数据结构,对Memcached来说只是一个400K的数据而已,正常情况下最多几十毫秒。如果你尝试读取一个400k的数据块也是这么慢得话,那Memcached客户端通讯部分实现可能有问题,否则,可能是序列化/反序列化部分有问题(太慢)。

memcached 线程安全吗

安全的但是官方文档也明说了,你的机器必须支持多线程编程,否则还是用不了那个memcache的多线程模式You must have the POSIX thread functions (pthread_*) on your system in orderto use memcached"s multithreaded mode.同时,默认的线程数是4,还特别声明,你的线程数如果超过你的cpu数量,增加了发生内容操作死锁的情况的概率。会严重影响缓存效果。----总结说来,不会用多线程,或者机器不是那么牛,还是不要用啦,如果真有必要,你好好研究下官方的线程文件,别乱用导致更加严重的性能问题! 备注:linux的编译时候的那些乱七八糟的命令,其实就和我们在windows下安装tomcat的时候是不是安装相关文档和程序一样

php 一个网站需要用memcached!主要缓存什么内容? 那些该缓存? 应该注意什么?

memecached可以代替session缓存的东西,如果有的功能需要也可以去缓存,比如购物车信息,当然有的购物车也是要求是还存在数据库的,需要注意的是这个缓存在memcached出现问题down机的时候缓存的数据就会全部丢失,注意这点就好了,所以不要存很重要且不能丢失的信息就好了。

在linux中启动memcached出问题!

MemCache是高性能分布式内存对象缓存系统(将数据调用到内存中,然后在内存中读取,从而大大提高读取速度)Memcached安装与启动:安装memcached需要先安装libeventShell>tar zxvf libevent-1.4.14b-stable.tar.gz Shell>cd libevent-1.4.14b-stable Shell>./configure Shell>make && make install 安装memcachedShell>tar zxvf memcached-1.2.5.tar.tar Shell>cd memcached-1.2.5 Shell>./configure –prefix=/usr/local/memcached Shell>make && make install 启动memcachedShell>/usr/local/memcached/bin/memcached –p 11211 –d –u root –P /tmp/memcached.pid-P是表示使用TCP,默认端口为11211 -d表示后台启动一个守护进程(daemon) -u表示指定root用户启动,默认不能用root用户启动 -P表示进程的pid存放地点,此处“p”为大写“P” -l,后面跟IP地址,手工指定监听IP地址,默认所有IP都在监听 -m后面跟分配内存大小,以MB为单位,默认为64M -c最大运行并发连接数,默认为1024 -f 块大小增长因子,默认是1.25 -M 内存耗尽时返回错误,而不是删除项,即不用LRU算法

linux memcached 怎么使用

默认安装后php或者MySQL这样的使用插件调用

redis和memcached的区别

memcache 本身是一款分布式的高速缓存系统,以 key-value 的形式常驻内存,一般用来做网站或者数据库的缓存使用。特别是对以下场景非常适合用 memcache 来做缓存:1. 频繁访问的数据2. 安全性要求比较低的数据3. 更新比较频繁的小表(用户状态表、物品库存等)MySQL memcached api MySQL 5.6 —— 开始支持MySQL 5.6 把 memcache 功能以插件形式集成到 MySQL 数据库中,称为 memcached api。这样一来,memcache 的数据以 InnoDB 关系表的形式同步于磁盘,解决了 memcache 的几个问题:1. 解决了 memcache 的数据持久化的问题;2. 可以很方便的以 SQL 语句的形式直接访问 memcache 的数据;3. 不需要单独安装 memcache,安装 MySQL 即可使用。MySQL 5.7 —— 深入优化MySQL 5.7 对 memcached api 做了深入优化,官方数据显示使用 memcached api,在只读的场景中,QPS 提升到 100W。 MySQL 8.0 —— 新增特性MySQL 8.0 发布后,又在功能上给 memcached api 增加了两个新特性。1. 批量获取 KEY相比原来一次只能读取一个 Key 来讲,减少了客户端与 MySQL 服务端的数据交互次数。2. 可以对 KEY 进行 RANGE 操作可以直接类似于 select * from t1 where id between 10 and 20 这样的范围检索语句。

如何解决memcached连接数过高导致后续连接失败的问题

一、下载MemercachedForWindows二、安装步骤1、解压到指定目录,如:C:Memcachedmemcached-win32-1.4.4-14。2、用cmd打开命令窗口,转到解压的目录,输入“memcached.exe-dinstall”。3、打开控制面板,打开服务,可以看到memcached已经在上面可,如果没有启动,则手动启动一下。4、使用telnet命令验证缓存服务器是否可用。开始什么都不显示,回车后输入命令stats查看统计信息,说明服务器运作正常。三、参数介绍1、以上的安装和启动都是在默认环境下进行的,在安装时可设置如下参数:-p监听的端口-l连接的IP地址,默认是本机-dstart启动memcached服务-drestart重起memcached服务-dstop|shutdown关闭正在运行的memcached服务-dinstall安装memcached服务-duninstall卸载memcached服务-u以的身份运行(仅在以root运行的时候有效)-m最大内存使用,单位MB。默认64MB-M内存耗尽时返回错误,而不是删除项-c最大同时连接数,默认是1024-f块大小增长因子,默认是1.25-n最小分配空间,key+value+flags默认是48-h显示帮助如:“memcached-dinstall-l127.0.0.1-m1024-c2048”。2、如果在安装时没有添加参数,可通过修改注册表信息进行设置,打开注册表,找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

什么是memcached

memcached是一种高性能的内存式缓存系统,通过将数据存储在内存中减少读取数据库的次数

如何配置Memcached服务器

Windows下的Memcache安装1. 下载memcache的windows稳定版,解压放某个盘下面,比如在c:memcached2. 在终端(也即cmd命令界面)下输入 c:memcachedmemcached.exe -d install --安装memcached成为服务,这样才能正常运行,否则运行失败! 3. 再输入: c:memcachedmemcached.exe -d start --启动memcached的。 以后memcached将作为windows的一个服务每次开机时自动启动。这样服务器端已经安装完毕了。Linux下的安装:1.下载memcached和libevent,放到 /tmp 目录下# cd /tmp# wget http://www.danga.com/memcached/dist/memcached-1.2.0.tar.gz# wget http://www.monkey.org/~provos/libevent-1.2.tar.gz2.先安装libevent:# tar zxvf libevent-1.2.tar.gz# cd libevent-1.2# ./configure –prefix=/usr# make# make install3.测试libevent是否安装成功:# ls -al /usr/lib | grep libeventlrwxrwxrwx 1 root root 21 11?? 12 17:38 libevent-1.2.so.1 -> libevent-1.2.so.1.0.3-rwxr-xr-x 1 root root 263546 11?? 12 17:38 libevent-1.2.so.1.0.3-rw-r–r– 1 root root 454156 11?? 12 17:38 libevent.a-rwxr-xr-x 1 root root 811 11?? 12 17:38 libevent.lalrwxrwxrwx 1 root root 21 11?? 12 17:38 libevent.so -> libevent-1.2.so.1.0.34.安装memcached,同时需要安装中指定libevent的安装位置:# cd /tmp# tar zxvf memcached-1.2.0.tar.gz# cd memcached-1.2.0# ./configure –with-libevent=/usr# make# make install如果中间出现报错,请仔细检查错误信息,按照错误信息来配置或者增加相应的库或者路径。安装完成后会把memcached放到 /usr/local/bin/memcached ,5.测试是否成功安装memcached:# ls -al /usr/local/bin/mem*-rwxr-xr-x 1 root root 137986 11?? 12 17:39 /usr/local/bin/memcached-rwxr-xr-x 1 root root 140179 11?? 12 17:39 /usr/local/bin/memcached-debugmemcached的基本设置:1.启动Memcache的服务器端:# /usr/local/bin/memcached -d -m 10 -u root -l 192.168.0.200 -p 12000 -c 256 -P /tmp/memcached.pid-d选项是启动一个守护进程,-m是分配给Memcache使用的内存数量,单位是MB,这里是10MB,-u是运行Memcache的用户,这里是root,-l是监听的服务器IP地址,如果有多个地址的话,这里指定了服务器的IP地址192.168.0.200,-p是设置Memcache监听的端口,这里设置了12000,最好是1024以上的端口,-c选项是最大运行的并发连接数,默认是1024,这里设置了256,按照你服务器的负载量来设定,-P是设置保存Memcache的pid文件,这里是保存在 /tmp/memcached.pid,2.如果要结束Memcache进程,执行:# kill `cat /tmp/memcached.pid`也可以启动多个守护进程,不过端口不能重复。3.重启apache,service httpd restart java的客户端连接程序: 将java_memcached-release_1.6.zip解压后的目录中的java_memcached-release_2.0.jar文件复制到java项目的lib目录下。 package utils.cache;import java.util.Date;import com.danga.MemCached.MemCachedClient;import com.danga.MemCached.SockIOPool;/*** 使用memcached的缓存实用类.*/public class MemCached{ // 创建全局的唯一实例 protected static MemCachedClient mcc = new MemCachedClient(); protected static MemCached memCached = new MemCached(); // 设置与缓存服务器的连接池 static { // 服务器列表和其权重 String[] servers = {"127.0.0.1:11211"}; Integer[] weights = {3}; // 获取socke连接池的实例对象 SockIOPool sockIOPool = SockIOPool.getInstance(); // 设置服务器信息 sockIOPool.setServers( servers ); sockIOPool.setWeights( weights ); // 设置初始连接数、最小和最大连接数以及最大处理时间 sockIOPool.setInitConn( 5 ); sockIOPool.setMinConn( 5 ); sockIOPool.setMaxConn( 250 ); sockIOPool.setMaxIdle( 1000 * 60 * 60 * 6 ); // 设置主线程的睡眠时间 sockIOPool.setMaintSleep( 30 ); // 设置TCP的参数,连接超时等 sockIOPool.setNagle( false ); sockIOPool.setSocketTO( 3000 ); sockIOPool.setSocketConnectTO( 0 ); //sockIOPool.setFailover(bFailover); //sockIOPool.setAliveCheck(bAliveCheck); // 初始化连接池 sockIOPool.initialize(); // 压缩设置,超过指定大小(单位为K)的数据都会被压缩 if (memCachedClient == null) { mcc = new MemCachedClient(sPoolName); mcc.setCompressEnable(true); mcc.setCompressThreshold(4096); mcc.setPrimitiveAsString(true); } }/*<h3>基于Spring的配置,如下:</h3> <pre> <bean id="memCachedService" class="com.ms.memcached.MemCachedServiceImpl"> <constructor-arg index="0" value="${memcached.pool.name}" /> <constructor-arg index="1" value="${memcached.pool.servers}" /> <constructor-arg index="2" value="${memcached.pool.initConn}" /> <constructor-arg index="3" value="${memcached.pool.maxConn}" /> <constructor-arg index="4" value="${memcached.pool.minConn}" /> <constructor-arg index="5" value="${memcached.pool.socketTO}" /> <constructor-arg index="6" value="${memcached.pool.maintSleep}" /> <constructor-arg index="7" value="${memcached.pool.nagle}" /> <constructor-arg index="8" value="${memcached.pool.failover}" /> <constructor-arg index="9" value="${memcached.pool.aliveCheck}" /> </bean> </pre> <h3>利用com.MS.cache.properties来设置参数,如下:</h3> <pre> memcached.pool.name = MS memcached.pool.servers = 192.168.9.132:12000,192.168.9.133:12000 memcached.pool.initConn = 128 memcached.pool.maxConn = 1024 memcached.pool.minConn = 20 memcached.pool.socketTO = 3000 memcached.pool.maintSleep = 30 memcached.pool.nagle = false memcached.pool.failover = true memcached.pool.aliveCheck = true </pre>*/ /** * 保护型构造方法,不允许实例化! */ protected MemCached() { } /** * 获取唯一实例. */ public static MemCached getInstance() { return memCached; } /** * 添加一个指定的值到缓存中. * @param key * @param value */ //新增指定key的缓存内容,但不覆盖已存在的内容。 public boolean add(String key, Object value) { return mcc.add(key, value); } //expiry过期时间 public boolean add(String key, Object value, Date expiry) { return mcc.add(key, value, expiry); } //新增或覆盖指定Key的缓存内容 public boolean set(String key, Object value) { return mcc.set(key, value); } //lExpiry过期时间 public boolean set(String key, Object value, long lExpiry) { return mcc.set(key, value, new Date(lExpiry)); } //根据指定的Key获取缓存内容 public boolean get(String key) { return mcc.get(key); } //根据指定Key更新缓存内容 public boolean replace(String key, Object value) { return mcc.replace(key, value); } //lExpiry 指定的时间 public boolean replace(String key, Object value, long lExpiry) { return mcc.replace(key, value, new Date(lExpiry)); } //根据指定Key删除缓存内容 public boolean delete(String key, Object value) { return mcc.delete(key, value); } //根据指定Key在指定时间后删除缓存内容 public boolean delete(String key, Object value, long lExpiry) { return mcc.delete(key, value, new Date(lExpiry)); } //检测Cache中当前Key是否存在 public boolean exists(String key) { return mcc.exists(key); } //根据指定一批Key批量获取缓存内容。 /* * @param sKeys 指定的一批Key。 * @return Object[oValue] */ public Object[] getMultiArray(String[] sKeys) throws ServiceException { return memCachedClient.getMultiArray(sKeys); } /** * 根据指定一批Key批量获取缓存内容。 * * @param sKeys 指定的一批Key。 * @return Map<sKey, oValue> */ public Map<String, Object> getMulti(String[] sKeys) throws ServiceException { return memCachedClient.getMulti(sKeys);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MemCached memCached= MemCached.getInstance(); memCached.add("hello", 234); System.out.print("get value : " + memCached.get("hello")); }} 那么我们就可以通过简单的像main方法中操作的一样存入一个变量,然后再取出进行查看,我们可以看到先调用了add,然后再进行get,我们运行一次 后,234这个值已经被我们存入了memcached的缓存中的了,我们将main方法中红色的那一行注释掉后,我们再运行还是可以看到get到的 value也是234,即缓存中我们已经存在了数据了。 对基本的数据我们可以操作,对于普通的POJO而言,如果要进行存储的话,那么比如让其实现java.io.Serializable接口,因为 memcached是一个分布式的缓存服务器,多台服务器间进行数据共享需要将对象序列化的,所以必须实现该接口,否则会报错的。Entity/** * 获取当前实体的缓存Id * * @return */ public String getCacheId() { return getCacheId(this.getClass(), sBreedId); } get public Breed getBreedById(String sBreedId) throws ServiceException { Breed breed = (Breed)memCachedService.get(getCacheId(Breed.class, sBreedId)); if(breed == null) { breed = service.get("breed.getBreedById", sBreedId); if(breed != null) { memCachedService.set(breed.getBreedId(), breed); } } return breed; } save memCachedService.set(spider.getCacheId(), breed); update memCachedService.replace(spider.getCacheId(), breed); remove memCachedService.delete(getCacheId(Spider.class, IbreedId)); 或 memCachedService.delete(breed.getCacheId());listAll public List listAll() throws ServiceException { List breeds = new ArrayList (); List breedIds = (List)memCachedService.get(getKeyByMap("Breed", null)); if(ObjectUtils.isEmpty(breedIds)) { breeds = service.list("breed.getAllBreed", null); if (!ObjectUtils.isEmpty(breeds)) { breedIds = new ArrayList(); for (Breed breed : breeds) { breedIds.add(breed.getBreedId()); } memCachedService.set(getKeyByMap("Breed", null), breedIds); } } else { for (String sBreedId : breedIds) { Breed breed = getBreedById(sBreedId); if (breed != null) { breeds.add(breed); } } } return breeds; }

在ASP.NET中使用Memcached

  现在一些 NET开发人员开始放弃ASP NET内置的缓存机制 转而使用Memcached——一种分布式的内存缓存系统 其最初是由Danga Interactive公司为LiveJournal网站而开发   存的一个基础性问题就是如何处理过时数据 当运行在单独的Web服务器上 你可以很容易地清除一个已经确认被改变了的缓存 可惜 ASP NET没有一个很好的方法来支持多服务器 每个服务器上的缓存都对其他缓存的改变一无所知   ASP NET允许通过基于文件系统和数据库表的触发器来作废一个缓存 然而 这也存在问题 比如数据库触发器需要使用昂贵的轮询 以及触发器本身冗长的编程 但是 我们还是有其他的选择的   不像ASP NET内置的缓存机制 Memcached是一个分布式的缓存系统 任何Web服务器都能更新或删除一个缓存项 并且所有其他的服务器都能在下次访问这些缓存项的时候自动获取到更新的内容 这是通过把这些缓存项存储在一个或者多个缓存服务器上来实现的 每一个缓存项都根据它的关键字的哈希值来分配到一个服务器上   表面看来 Memcached针对ASP NET的API就像和内置的API一样 这让开发人员很容易地转换到Memcached上 仅仅通过在代码中查找和替换即可实现   然而仅仅只是让其运行起来还不够 如果要在大型Web Farms(译者注 大型站点)正确地使用还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Richard Jones写到   当我们添加很多节点后 get_multi函数的有用性在降低——这可能是由于单独的页面 需要访问几乎所有的Memcached实例 我在某处读到 Facebook(译者注 现在很火的校园社交网站)把他们的Memcached集群进行分割以提高get_multi的性能(例如 所有用户的数据都放置在名为mc的子集节点上) 有人能告诉我这样做的效果吗? lishixinzhi/Article/program/net/201311/12654

Redis 和 Memcached 各有什么优缺点,主要的应用场景是什么样的

Redis的作者Salvatore Sanfilippo曾经对这两种基于内存的数据存储系统进行过比较:1、Redis支持服务器端的数据操作:Redis相比Memcached来说,拥有更多的数据结构和并支持更丰富的数据操作,通常在Memcached里,你需要将数据拿到客户端来进行类似的修改再set回去。这大大增加了网络IO的次数和数据体积。在Redis中,这些复杂的操作通常和一般的GET/SET一样高效。所以,如果需要缓存能够支持更复杂的结构和操作,那么Redis会是不错的选择。2、内存使用效率对比:使用简单的key-value存储的话,Memcached的内存利用率更高,而如果Redis采用hash结构来做key-value存储,由于其组合式的压缩,其内存利用率会高于Memcached。3、性能对比:由于Redis只使用单核,而Memcached可以使用多核,所以平均每一个核上Redis在存储小数据时比Memcached性能更高。而在100k以上的数据中,Memcached性能要高于Redis,虽然Redis最近也在存储大数据的性能上进行优化,但是比起Memcached,还是稍有逊色。具体为什么会出现上面的结论,以下为收集到的资料:1、数据类型支持不同与Memcached仅支持简单的key-value结构的数据记录不同,Redis支持的数据类型要丰富得多。最为常用的数据类型主要由五种:String、Hash、List、Set和Sorted Set。Redis内部使用一个redisObject对象来表示所有的key和value。redisObject最主要的信息如图所示:type代表一个value对象具体是何种数据类型,encoding是不同数据类型在redis内部的存储方式,比如:type=string代表value存储的是一个普通字符串,那么对应的encoding可以是raw或者是int,如果是int则代表实际redis内部是按数值型类存储和表示这个字符串的,当然前提是这个字符串本身可以用数值表示,比如:”123″ “456”这样的字符串。只有打开了Redis的虚拟内存功能,vm字段字段才会真正的分配内存,该功能默认是关闭状态的。1)String常用命令:set/get/decr/incr/mget等;应用场景:String是最常用的一种数据类型,普通的key/value存储都可以归为此类;实现方式:String在redis内部存储默认就是一个字符串,被redisObject所引用,当遇到incr、decr等操作时会转成数值型进行计算,此时redisObject的encoding字段为int。2)Hash常用命令:hget/hset/hgetall等应用场景:我们要存储一个用户信息对象数据,其中包括用户ID、用户姓名、年龄和生日,通过用户ID我们希望获取该用户的姓名或者年龄或者生日;实现方式:Redis的Hash实际是内部存储的Value为一个HashMap,并提供了直接存取这个Map成员的接口。如图所示,Key是用户ID, value是一个Map。这个Map的key是成员的属性名,value是属性值。这样对数据的修改和存取都可以直接通过其内部Map的Key(Redis里称内部Map的key为field), 也就是通过 key(用户ID) + field(属性标签) 就可以操作对应属性数据。当前HashMap的实现有两种方式:当HashMap的成员比较少时Redis为了节省内存会采用类似一维数组的方式来紧凑存储,而不会采用真正的HashMap结构,这时对应的value的redisObject的encoding为zipmap,当成员数量增大时会自动转成真正的HashMap,此时encoding为ht。3)List常用命令:lpush/rpush/lpop/rpop/lrange等;应用场景:Redis list的应用场景非常多,也是Redis最重要的数据结构之一,比如twitter的关注列表,粉丝列表等都可以用Redis的list结构来实现;实现方式:Redis list的实现为一个双向链表,即可以支持反向查找和遍历,更方便操作,不过带来了部分额外的内存开销,Redis内部的很多实现,包括发送缓冲队列等也都是用的这个数据结构。4)Set常用命令:sadd/spop/smembers/sunion等;应用场景:Redis set对外提供的功能与list类似是一个列表的功能,特殊之处在于set是可以自动排重的,当你需要存储一个列表数据,又不希望出现重复数据时,set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并且set提供了判断某个成员是否在一个set集合内的重要接口,这个也是list所不能提供的;实现方式:set 的内部实现是一个 value永远为null的HashMap,实际就是通过计算hash的方式来快速排重的,这也是set能提供判断一个成员是否在集合内的原因。5)Sorted Set常用命令:zadd/zrange/zrem/zcard等;应用场景:Redis sorted set的使用场景与set类似,区别是set不是自动有序的,而sorted set可以通过用户额外提供一个优先级(score)的参数来为成员排序,并且是插入有序的,即自动排序。当你需要一个有序的并且不重复的集合列表,那么可以选择sorted set数据结构,比如twitter 的public timeline可以以发表时间作为score来存储,这样获取时就是自动按时间排好序的。实现方式:Redis sorted set的内部使用HashMap和跳跃表(SkipList)来保证数据的存储和有序,HashMap里放的是成员到score的映射,而跳跃表里存放的是所有的成员,排序依据是HashMap里存的score,使用跳跃表的结构可以获得比较高的查找效率,并且在实现上比较简单。2、内存管理机制不同在Redis中,并不是所有的数据都一直存储在内存中的。这是和Memcached相比一个最大的区别。当物理内存用完时,Redis可以将一些很久没用到的value交换到磁盘。Redis只会缓存所有的key的信息,如果Redis发现内存的使用量超过了某一个阀值,将触发swap的操作,Redis根据“swappability = age*log(size_in_memory)”计算出哪些key对应的value需要swap到磁盘。然后再将这些key对应的value持久化到磁盘中,同时在内存中清除。这种特性使得Redis可以保持超过其机器本身内存大小的数据。当然,机器本身的内存必须要能够保持所有的key,毕竟这些数据是不会进行swap操作的。同时由于Redis将内存中的数据swap到磁盘中的时候,提供服务的主线程和进行swap操作的子线程会共享这部分内存,所以如果更新需要swap的数据,Redis将阻塞这个操作,直到子线程完成swap操作后才可以进行修改。当从Redis中读取数据的时候,如果读取的key对应的value不在内存中,那么Redis就需要从swap文件中加载相应数据,然后再返回给请求方。 这里就存在一个I/O线程池的问题。在默认的情况下,Redis会出现阻塞,即完成所有的swap文件加载后才会相应。这种策略在客户端的数量较小,进行批量操作的时候比较合适。但是如果将Redis应用在一个大型的网站应用程序中,这显然是无法满足大并发的情况的。所以Redis运行我们设置I/O线程池的大小,对需要从swap文件中加载相应数据的读取请求进行并发操作,减少阻塞的时间。对于像Redis和Memcached这种基于内存的数据库系统来说,内存管理的效率高低是影响系统性能的关键因素。传统C语言中的malloc/free函数是最常用的分配和释放内存的方法,但是这种方法存在着很大的缺陷:首先,对于开发人员来说不匹配的malloc和free容易造成内存泄露;其次频繁调用会造成大量内存碎片无法回收重新利用,降低内存利用率;最后作为系统调用,其系统开销远远大于一般函数调用。所以,为了提高内存的管理效率,高效的内存管理方案都不会直接使用malloc/free调用。Redis和Memcached均使用了自身设计的内存管理机制,但是实现方法存在很大的差异,下面将会对两者的内存管理机制分别进行介绍。Memcached默认使用Slab Allocation机制管理内存,其主要思想是按照预先规定的大小,将分配的内存分割成特定长度的块以存储相应长度的key-value数据记录,以完全解决内存碎片问题。Slab Allocation机制只为存储外部数据而设计,也就是说所有的key-value数据都存储在Slab Allocation系统里,而Memcached的其它内存请求则通过普通的malloc/free来申请,因为这些请求的数量和频率决定了它们不会对整个系统的性能造成影响Slab Allocation的原理相当简单。 如图所示,它首先从操作系统申请一大块内存,并将其分割成各种尺寸的块Chunk,并把尺寸相同的块分成组Slab Class。其中,Chunk就是用来存储key-value数据的最小单位。每个Slab Class的大小,可以在Memcached启动的时候通过制定Growth Factor来控制。假定图中Growth Factor的取值为1.25,如果第一组Chunk的大小为88个字节,第二组Chunk的大小就为112个字节,依此类推。当Memcached接收到客户端发送过来的数据时首先会根据收到数据的大小选择一个最合适的Slab Class,然后通过查询Memcached保存着的该Slab Class内空闲Chunk的列表就可以找到一个可用于存储数据的Chunk。当一条数据库过期或者丢弃时,该记录所占用的Chunk就可以回收,重新添加到空闲列表中。从以上过程我们可以看出Memcached的内存管理制效率高,而且不会造成内存碎片,但是它最大的缺点就是会导致空间浪费。因为每个Chunk都分配了特定长度的内存空间,所以变长数据无法充分利用这些空间。如图 所示,将100个字节的数据缓存到128个字节的Chunk中,剩余的28个字节就浪费掉了。Redis的内存管理主要通过源码中zmalloc.h和zmalloc.c两个文件来实现的。Redis为了方便内存的管理,在分配一块内存之后,会将这块内存的大小存入内存块的头部。如图所示,real_ptr是redis调用malloc后返回的指针。redis将内存块的大小size存入头部,size所占据的内存大小是已知的,为size_t类型的长度,然后返回ret_ptr。当需要释放内存的时候,ret_ptr被传给内存管理程序。通过ret_ptr,程序可以很容易的算出real_ptr的值,然后将real_ptr传给free释放内存。Redis通过定义一个数组来记录所有的内存分配情况,这个数组的长度为ZMALLOC_MAX_ALLOC_STAT。数组的每一个元素代表当前程序所分配的内存块的个数,且内存块的大小为该元素的下标。在源码中,这个数组为zmalloc_allocations。zmalloc_allocations[16]代表已经分配的长度为16bytes的内存块的个数。zmalloc.c中有一个静态变量used_memory用来记录当前分配的内存总大小。所以,总的来看,Redis采用的是包装的mallc/free,相较于Memcached的内存管理方法来说,要简单很多。3、数据持久化支持Redis虽然是基于内存的存储系统,但是它本身是支持内存数据的持久化的,而且提供两种主要的持久化策略:RDB快照和AOF日志。而memcached是不支持数据持久化操作的。1)RDB快照Redis支持将当前数据的快照存成一个数据文件的持久化机制,即RDB快照。但是一个持续写入的数据库如何生成快照呢?Redis借助了fork命令的copy on write机制。在生成快照时,将当前进程fork出一个子进程,然后在子进程中循环所有的数据,将数据写成为RDB文件。我们可以通过Redis的save指令来配置RDB快照生成的时机,比如配置10分钟就生成快照,也可以配置有1000次写入就生成快照,也可以多个规则一起实施。这些规则的定义就在Redis的配置文件中,你也可以通过Redis的CONFIG SET命令在Redis运行时设置规则,不需要重启Redis。Redis的RDB文件不会坏掉,因为其写操作是在一个新进程中进行的,当生成一个新的RDB文件时,Redis生成的子进程会先将数据写到一个临时文件中,然后通过原子性rename系统调用将临时文件重命名为RDB文件,这样在任何时候出现故障,Redis的RDB文件都总是可用的。同时,Redis的RDB文件也是Redis主从同步内部实现中的一环。RDB有他的不足,就是一旦数据库出现问题,那么我们的RDB文件中保存的数据并不是全新的,从上次RDB文件生成到Redis停机这段时间的数据全部丢掉了。在某些业务下,这是可以忍受的。2)AOF日志AOF日志的全称是append only file,它是一个追加写入的日志文件。与一般数据库的binlog不同的是,AOF文件是可识别的纯文本,它的内容就是一个个的Redis标准命令。只有那些会导致数据发生修改的命令才会追加到AOF文件。每一条修改数据的命令都生成一条日志,AOF文件会越来越大,所以Redis又提供了一个功能,叫做AOF rewrite。其功能就是重新生成一份AOF文件,新的AOF文件中一条记录的操作只会有一次,而不像一份老文件那样,可能记录了对同一个值的多次操作。其生成过程和RDB类似,也是fork一个进程,直接遍历数据,写入新的AOF临时文件。在写入新文件的过程中,所有的写操作日志还是会写到原来老的AOF文件中,同时还会记录在内存缓冲区中。当重完操作完成后,会将所有缓冲区中的日志一次性写入到临时文件中。然后调用原子性的rename命令用新的AOF文件取代老的AOF文件。AOF是一个写文件操作,其目的是将操作日志写到磁盘上,所以它也同样会遇到我们上面说的写操作的流程。在Redis中对AOF调用write写入后,通过appendfsync选项来控制调用fsync将其写到磁盘上的时间,下面appendfsync的三个设置项,安全强度逐渐变强。appendfsync no 当设置appendfsync为no的时候,Redis不会主动调用fsync去将AOF日志内容同步到磁盘,所以这一切就完全依赖于操作系统的调试了。对大多数Linux操作系统,是每30秒进行一次fsync,将缓冲区中的数据写到磁盘上。appendfsync everysec 当设置appendfsync为everysec的时候,Redis会默认每隔一秒进行一次fsync调用,将缓冲区中的数据写到磁盘。但是当这一次的fsync调用时长超过1秒时。Redis会采取延迟fsync的策略,再等一秒钟。也就是在两秒后再进行fsync,这一次的fsync就不管会执行多长时间都会进行。这时候由于在fsync时文件描述符会被阻塞,所以当前的写操作就会阻塞。所以结论就是,在绝大多数情况下,Redis会每隔一秒进行一次fsync。在最坏的情况下,两秒钟会进行一次fsync操作。这一操作在大多数数据库系统中被称为group commit,就是组合多次写操作的数据,一次性将日志写到磁盘。appednfsync always 当设置appendfsync为always时,每一次写操作都会调用一次fsync,这时数据是最安全的,当然,由于每次都会执行fsync,所以其性能也会受到影响。对于一般性的业务需求,建议使用RDB的方式进行持久化,原因是RDB的开销并相比AOF日志要低很多,对于那些无法忍数据丢失的应用,建议使用AOF日志。4、集群管理的不同Memcached是全内存的数据缓冲系统,Redis虽然支持数据的持久化,但是全内存毕竟才是其高性能的本质。作为基于内存的存储系统来说,机器物理内存的大小就是系统能够容纳的最大数据量。如果需要处理的数据量超过了单台机器的物理内存大小,就需要构建分布式集群来扩展存储能力。Memcached本身并不支持分布式,因此只能在客户端通过像一致性哈希这样的分布式算法来实现Memcached的分布式存储。下图给出了Memcached的分布式存储实现架构。当客户端向Memcached集群发送数据之前,首先会通过内置的分布式算法计算出该条数据的目标节点,然后数据会直接发送到该节点上存储。但客户端查询数据时,同样要计算出查询数据所在的节点,然后直接向该节点发送查询请求以获取数据。相较于Memcached只能采用客户端实现分布式存储,Redis更偏向于在服务器端构建分布式存储。最新版本的Redis已经支持了分布式存储功能。Redis Cluster是一个实现了分布式且允许单点故障的Redis高级版本,它没有中心节点,具有线性可伸缩的功能。下图给出Redis Cluster的分布式存储架构,其中节点与节点之间通过二进制协议进行通信,节点与客户端之间通过ascii协议进行通信。在数据的放置策略上,Redis Cluster将整个key的数值域分成4096个哈希槽,每个节点上可以存储一个或多个哈希槽,也就是说当前Redis Cluster支持的最大节点数就是4096。Redis Cluster使用的分布式算法也很简单:crc16( key ) % HASH_SLOTS_NUMBER。为了保证单点故障下的数据可用性,Redis Cluster引入了Master节点和Slave节点。在Redis Cluster中,每个Master节点都会有对应的两个用于冗余的Slave节点。这样在整个集群中,任意两个节点的宕机都不会导致数据的不可用。当Master节点退出后,集群会自动选择一个Slave节点成为新的Master节点。

Memcached

Memcached报错:CLIENT_ERROR bad data chunk 这是因为存储的字节长度与指定的长度不匹配造成的,如: set username 0 0 2 你是打算存储两个字节,但如果你输入不等于2个字节就会报 CLIENT_ERROR bad data chunk 错误,注意必须是2个,多于或少于2个字节都会报这个错误。Ubuntu sudo apt-get install memcached sudo service memcached status/stop/start/restartLinux下设置memcached访问IP vim /etc/memcached.conf 注释掉-l 127.0.0.1 sudo service memcached restart一、安装gcc 由于memcached和libevent是由C编写的,所以首先确保你的系统安装了gcc,如果没有安装,使用yum安装即可 $ yum -y install gcc $ yum -y install gcc-c++ $ gcc --version二、安装libevent wget https://github.com/downloads/libevent/libevent/libevent-2.0.21-stable.tar.gz $ tar -xzf libevent-2.0.21-stable.tar.gz $ cd libevent-2.0.21-stable $ ./configure --prefix=/usr $ make $ make install 安装完后可以查看下/usr/lib是否有libevent等文件(ls -al /usr/lib | grep libevent) #如果时间不对,需要修改系统时间三、安装memcached wget http://memcached.org/files/memcached-1.4.21.tar.gz $ tar xzvf memcached-1.4.15.tar.gz $ cd memcached-1.4.15 $ ./configure --with-libevent=/usr $ make $ make install 安装结果(ls -al /usr/local/bin/memcached)四、启动memcached memcached -d -m 512 -p 11211 -u root -c 256 -P /var/run/memcached.pid五、关闭防火墙11211端口 $ vi /etc/sysconfig/iptables -A INPUT -m state --state NEW -m tcp -p tcp --dport 11211 -j ACCEPT $ service iptables restart六、telnet访问 然后就可以使用telnet,来测试memcache的连接状态,如果没有安装telnet服务,可以执行 $ yum install telnet-server #安装服务 $ yum install telnet #安装命令然后编辑vi /etc/xinetd.d/telnet文件,激活telnet,默认是禁用的,默认为yes,需要改成no disable = no然后重启服务,执行命令 $ service xinetd restart然后就可以测试memcached的连接,执行命令 $ telnet 127.0.0.1 11211 输入stats,会输出memcache的一些连接信息,包括PID 如果需要退出,则执行quit命令即可

Memcached真的过时了吗?

这个其实没有什么过时不过时,都是依据你自己的需求和看法来选择。memcached是一套分布式的快取系统,当初是Danga Interactive为了LiveJournal所发展的,但被许多软件(如MediaWiki)所使用。这是一套开放源代码软件,以BSD license授权协议。memcached缺乏认证以及安全管制,这代表应该将memcached服务器放置在防火墙后。memcached的API使用32位元的循环冗余校验(CRC-32)计算键值后,将资料分散在不同的机器上。当表格满了以后,接下来新增的资料会以LRU机制替换掉。由于memcached通常只是当作快取系统使用,所以使用memcached的应用程式在写回较慢的系统时(像是后端的数据库)需要额外的程式码更新memcached内的资料。memcached 是以LiveJournal 旗下Danga Interactive 公司的Brad Fitzpatric 为首开发的一款软件。已成为mixi、hatena、Facebook、Vox、LiveJournal等众多服务中提高Web应用扩展性的重要因素。许多Web应用都将数据保存到RDBMS中,应用服务器从中读取数据并在浏览器中显示。但随着数据量的增大、访问的集中,就会出现RDBMS的负担加重、数据库响应恶化、网站显示延迟等重大影响。这时就该memcached大显身手了。memcached是高性能的分布式内存缓存服务器。一般的使用目的是,通过缓存数据库查询结果,减少数据库访问次数,以提高动态Web应用的速度、提高可扩展性。Memcached 的守护进程(daemon )是用C写的,但是客户端可以用任何语言来编写,并通过memcached协议与守护进程通信。但是它并不提供冗余(例如,复制其hashmap条目);当某个服务器S停止运行或崩溃了,所有存放在S上的键/值对都将丢失。Memcached由Danga Interactive开发,其最新版本发布于2010年,作者为Anatoly Vorobey和Brad Fitzpatrick。用于提升LiveJournal . com访问速度的。LJ每秒动态页面访问量几千次,用户700万。Memcached将数据库负载大幅度降低,更好的分配资源,更快速访问。

memcached可以持久化吗

官方版本是不支持的。可以考虑用redis,memcache感觉都快淘汰了

win7系统安装memcached的详细步骤(图文)

本教程小编和大家分享win7系统安装memcached的方法,许多小伙伴不知道如何安装memcached,Memcached是一个高性能的分布式内存对象缓存系统,用于动态Web应用以减轻数据库负载。接下来教程分享win7系统安装memcached的详细步骤。推荐:win764位系统下载具体方法如下:1、软件包下载;安装步骤1、解压到指定目录,如:E:memcached;2、用cmd打开命令窗口,转到解压的目录,输入“memcached-dinstall”;3、查看是否安装成功,输入memcached_h,出现下图窗口说明已经安装成功;4、默认参数说明-p监听的端口-l连接的IP地址,默认是本机-dstart启动memcached服务-drestart重起memcached服务-dstop|shutdown关闭正在运行的memcached服务-dinstall安装memcached服务-duninstall卸载memcached服-u以的身份运行(仅在以root运行的时候有效-m最大内存使用,单位MB。默认64M-M内存耗尽时返回错误,而不是删除-c最大同时连接数,默认是102-f块大小增长因子,默认是1.2-n最小分配空间,key+value+flags默认是4-h显示帮助5、telnet测试是否正常运行telnet127.0.0.111211;6、进入后先按ctrl+]启动回示功能,否则无法看到输入信息。回示功能启动成功后;7、stats命令查看运行状态;8、注意:如果提示telnet命令不存在,需要去控件面板开启windows的tel服务功能,win7的开启tel功能操作步骤是:【控制面板】-【程序和功能】-【打开或关闭window功能】,然后找到并勾选tel相关即可。本教程分享win7系统安装memcached的方法。

f.texture.cache是什么文件

f.texture.cache是一种储存文件。当用户电脑中的文件出现过多或杂乱时,用户可以在软件商店中下载f.texturecache文件,改文件是一种整理软件,可以将电脑中的文件夹放入其中进行保存工作。

f.texture.cache可以删除吗

可以删除的。cache文件夹可以删除,这个单词是“缓存"的意思,也就是我们平时使用电脑时留下的缓存文件,是可以放心删除的,不仅不会影响电脑正常使用,还可以让电脑提速不少。

f.texture.cache是什么文件

一种储存文件。当用户电脑中的文件出现过多或杂乱时,用户可以在软件商店中下载f.texturecache文件,改文件是一种整理软件,可以将电脑中的文件夹放入其中进行保存工作。

如何关闭TortoiseSVN的TSVNCache.exe进程

Explorer右键菜单→TortoiseSVN→Settings。进入Settings后,选择Icon Overlays→Status cache,勾选None项。替代方案:使用“Explorer右键菜单→TortoiseSVN→Check for modifications”显示差异

clear和clean cache的区别

词典结果:clear[英][klu026au0259(r)][美][klu026ar]adj.清楚的,明白的; 清晰的,明亮的; 清澈的; 明确的; adv.完全地; 清晰地; 整整; vi.变明朗; 变清澈; vt.扫除,除去; 消除(嫌疑); 使清楚; 使干净; n.空隙,空间; 第三人称单数:clears过去分词:cleared最高级:clearest现在进行时:clearing比较级:clearer过去式:cleared易混淆单词:ClearCLEAR以上结果来自金山词霸clean cache清洁高速缓存

苹果刷机报错kerneicache是什么意思

你好,内核,操作系统的核心程序采纳一下,谢谢

苹果5S刷入Kerne1Cache出错怎么回事

ios系统 recovery翻译过来就是“恢复”的意思,是开机后通过特殊按键组合(各个厂商各个型号不尽相同)能够进去的一个系统(工程模式),在这个界面你可以直接用sd 卡上的zip 的rom 升级或者备份你的系统,老版本的recovery只有三个选项,只能用update.zip这个文件名的文件升级,而且无法备份系统,不能用任何文件名的zip文件升级。新版本已经多出很多选项可以供你操作。如何进入recovery模式?这个每款手机的操作各不相同就不再展开介绍,咱们只说Recovery通用的部分。 1)主功能界面reboot system now 重启手机apply SDcard:update.zip 安装存储卡中的update.zip升级包(刷机包必须为为update.zip才能升级)wipe data/factory reset 清除用户数据并恢复出厂设置(刷机前必须执行的选项)wipe cache partition 清除系统缓存(刷机前必须执行的选项决)nstall zip from SDcard 从SDcard上安装zip格式的升级包backup and restore 备份和还原系统(相当于手机版的ghost一键备份、还原)mounts and storage 挂载和存储选项advanced 高级设置wipe data/factory reset 和 wipe cache partition就是传说中的“双wipe”了,刷机前最好执行以下,不然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小问题~ 2)install zip from SD card界面apply sdcard:update.zip 升级SD卡中的update.zip刷机包choose zip from sd card 从SD卡中选择zip格式的升级包(升级刷机包一般选这个)toggle signature verification 检验签名toggle script asserts 脚本声明 3)backup and restore界面Backup 备份当前系统Restore 还原上一个系统Advanced Restore 高级还原选项(用户可以自选之前备份的系统,然后进行恢复) 4)mounts and storage功能详解mount /system 挂载system文件夹mount /data 挂载data文件夹unmount /cache 取消cache文件夹挂载unmount /sdcard 取消内存卡挂载mount /sd-ext 挂载内存卡Ext分区format boot 格式化bootformat system 格式化systemformat data 格式化dataformat cache 格式化cacheformat sdcard 格式化内储卡format sd-ext 格式化内存卡Ext分区mount USB storage 开启Recovery模式下的USB大容量存储功能5)Advance 功能详解Reboot Recovery 重启Recovery(重启手机并再次进入Recovery)Wipe Dalvik Cache 清空虚拟机缓存(可以解决一些程序FC的问题)Wipe Battery Stats 清空电池调试记录数据(感觉电量有问题的机油也可以试试)Report Error 错误报告Key Test 按键测试Partition SD Card 对内存卡分区Fix Permissions 修复Root权限在Partition SD Card选项有几种容量可供选择,选择相应的数值之后按电源键,会对卡进行分区,此过程不可逆!Recovery是刷机必须使用到的工具,操作上其实不困难。

oracle v$librarycache中get gethits pins pinhits都是什么意思,麻烦重点解释一下pins pinhits

GETS进程请求该名字空间里的对象的次数GETHITS 内存中找到对象句柄次数PINS 请求pin次数PINHITS 内存中找到该对象全部数据信息次数 那个 看帮助文档吧

wiping cache什么意思

擦除缓存中这是刷机一般都要做的步骤

现在的微型计算机普遍配置cache是为了解决什么

现在的微型计算机普遍配置cache是为了解决什么 cache的意思是快取。 通常情况下,作为快取的装置读写速度要高于被快取器件的读写速度。最主要的目的是提高整个系统的效能。 计算机系统中,有以下快取: CPU中具备多级快取,其快取物件是记忆体。 硬碟中具备快取,其快取物件是硬碟的资料。 快取的原理是基于读写相邻性,比如在程式执行过程中,某个记忆体单元的资料被读写过,在之后一小段时间内,这个记忆体单元相邻单元的被读写概率要大于其它距离较远的记忆体单元。 在实际执行中,快取根据首次读写目标,一次性将某个记忆体单元附近的一段区域读取到缓顾存中,之后再发生读写操作时,首先访问快取,如果快取中有相应地址的资料,则读写发生在快取记忆体单元中。由于程式执行的相邻性,可能在读写10次以上才会发生需要读写的资料未被快取,这时才会发生再次快取另外单元的资料的情况。而这多次读写的总时间会比读写一次记忆体来得都快,因此,在整体上提升了整个系统执行的速度。 怎样配置一台微型计算机 去电脑城咨询一下,要有多方面的知识,平时多积累经验 微型计算机Geek 与 微型计算机 邮发代号相同? Geek只是《微型计算机》的月中刊,并不是单独的一种刊物 配置Cache是为了解决计算机的什么问题 要解决的问题有:速度问题,成本问题,容量问题 计算机里的储存体系由上至下共四层: 1.cpu内暂存器 2.记忆体 外存: 3.硬碟 4.光碟,磁带 越上层,速度越快,但成本越高 越下层,速度越慢,但成本越低 层间速度差异悬殊,成本差异也很大,为了匹配各层的速度差异,降低成本,每层间都可设有Cache 于是每层的储存介质都要做到容量适中,要保证速度,又不能使成本太高,即要维持一定的价效比 cpu内有Cache,分L1,L2两层Cache,有的还有L3 Cache 速度(成本):L1>L2(>L3)>记忆体>硬碟Cache>硬碟>其他外存 微型计算机GEEK 参考答案 有时候, tcl微型计算机 PC概述 一种设计用于六次由七个人使用的计算机。个人计算机不需要共享其他计算机的处理、磁碟和印表机等资源。 PC (personal puter),个人计算机一词源自于1978年IBM的第一部桌上型计算机型号PC,在此之前有Apple II的个人用计算机。能独立执行、完成特定功能的个人计算机。个人计算机不需要共享其他计算机的处理、磁碟和印表机等资源也可以独立工作。今天,个人计算机一词则泛指所有的个人计算机、如桌上型计算机、笔记型计算机、或是兼容于IBM系统的个人计算机等。 在计算机的发展史上,曾经有十段时间,计算机依功能与体积大小而被划分为:超级计算机、大型计算机(巨型机)、中型计算机、小型计算机、微型计算机。计算机在被发明后的20年内,一般以巨型机为主,一般来说,程式设计师负责程式设计,而有专门的录入人员负责录入与输出。因此,微型计算机的普及与广泛应用,应归功于Apple电脑的发明(苹果电脑公司的创始人乔布斯成立公司后的产品),以及IBM公司出品的PC机,因此,PC机与Apple机的区别在于:一个是使用DOS作业系统,另一个则是使用的苹果机专有的作业系统。 由于苹果机只是独家生产,而IBM公司却将其产品的各个模组元件的标准予以公布,从而,其他公司可以根据这些介面标准生产具备相容性的计算机,从而,PC机与相容机的概念开始流行。 因此,PC机与苹果机,分别代表两种型别的机器。同时,也产生了相容机的概念。相容机是指相容IBM PC的计算机。 由上可见,PC机与苹果机同属于微型计算机(简称微机)[编辑本段]【PC的诞生】 1981年8月12日是一个普通的日子,但对全球计算机产业来说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在这一天,IBM公司正式推出了全球第一台个人计算机——IBM PC,该机采用主频4.77MHz的Intel 8088微处理器,执行微软公司专门为IBM PC开发的MS-DOS作业系统。 虽然早在IBM PC推出之前,天才神童“百科帽子”就已经在自家的车库里拼装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微型计算机,使计算机从“蠢笨的大铁柜”变成人人伸手可及的小型机器。但是,IBM PC的诞生才真正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因为它首创了个人电脑(Personal Computer)的概念,并为PC制订了全球通用的工业标准。它所用的处理器晶片来自Intel公司,DOS磁碟作业系统来自由32人组成的微软公司,不久之后就催生了微软和Intel这两大PC时代的霸主。直到今天,“IBM PC及其相容机”始终是PC工业标准的代名词。为促使PC产业的健康发展,IBM对所有厂商开放PC工业标准,从而使得这一产业迅速地发展成为20世纪80年代的主导性产业,并造就了Compaq等一大批IBM PC“相容机”制造厂商。PC产业由此诞生。[编辑本段]【PC发展史】 记录了PC平台在发展和形成的20年风雨历程中所经历的25个重要事件和著名的失误。 1981年 1. PC登场:在1981年时投资开发个人计算机是一件风险很大的事情。当时开发的个人计算机有好几种,IBM PC也并不是其中的第一台,但是IBM PC却是由当时备受尊重的公司推出的第一台PC。 1983年 2. Lotus公司的1-2-3电子表格软体:Lotus公司的1-2-3电子表格软体变成了PC的第一个受到众人喜爱的应用程式。是选单和萤幕上的帮助这样一些革命性的概念帮助Lotus获得了如此巨大的成功。 3. 克隆战争:Compaq的便携PC使得PC有了独立于IBM的标准。 4. 摆脱笨拙的软盘束缚:IBM释出了PC/XT,这是个人计算机第一次有了硬碟驱动器作为标准装置。 5. PCjr——倒霉的后辈:IBM试图用PCjr进入家用市场。但过高的价格、太低的扩充套件能力和其臭名昭著的键盘使这个系统失败了。 1984年 6. Mac开始引导潮流:Apple公司的Macintosh计算机诞生。忠诚于PC的人们对Macintosh的滑鼠和图形介面冷嘲热讽,但是后来的PC却越来越朝着Mac的风格发展。 7. 架构大调整:IBM重新推出的新品是PC AT。这是第一台采用Intel的286晶片的PC,AT也显示了全新的16位汇流排和内嵌时钟。 1985年 8. Windows 1.0以失败告终:Windows 1.0释出,这是一次确定无疑的失败。该作业系统的第一个版本一点儿也不讨人喜欢,它不能正确地执行多工;其执行速度之慢简直就像是一只被黏胶粘著的蜗牛。 1986年 9. Compaq推出基于386晶片的PC:这一事件代表了两次变革:其一,Compaq用基于Intel的具有绝对优势的386晶片的PC击败了蓝色巨人;其二, IBM的PC市场控制地位开始动摇。 1987年 10. OS/2欲取代DOS未获成功:IBM公司引入了想要成为DOS替代品的OS/2和PS/2。PS/2是作为基于一种全新的体系结构(称为微通道——MicroChannel)的PC而推出的。无论是OS/2还是PS/2,这两种产品都未能产生长久的影响。 1990年 11. IBM与Microsoft离婚:两个巨人开始了各自独立的行程。IBM以OS/2为手杖,而Microsoft则全力推行Windows。 12. 三次努力终于成就了Windows:Windows终于流行起来:这是由于Windows的3.0版本改进了外观,多工能力更好了。1991年的Windows 3.1和1993年的Windows for Workgroup 3.11延续了这个趋势。 13. 捆绑办公软体:Microsoft把Word、Excel和PowerPoint绑到一起,改变了应用程式的销售方法,慢慢地削弱竞争对手(例如1-2-3)的实力,使它们跟不上潮流。 1991年 14. 美国走向线上:一个称为AOL的线上服务企业在这一年走入了PC的世界,人们不再需要借助于技术专家的帮助就可以读e-mail了。 15. Linux:芬兰的大学生Linus Torvalds开发了一个类似Unix的作业系统,并用自己的名字为其命名,向外分发。全世界都对Linux的出现报以热烈的欢迎。 1992年 16. 声霸卡面世,多媒体诞生:Creative公司的音效卡Sound Blaster 16问世, PC的声音不再意味着只是小小的2英寸喇叭。加上日益流行的CD-ROM驱动器,多媒体诞生了。xcjsj 1993年 17. 586 CPU晶片改用Pentium的名字推出:由于法庭判决Intel的竞争对手可以称它们的晶片为386,Intel决定为其功能强大的新CPU命名为Pentium(奔腾)。 18. Windows NT释出:第一个脱离了DOS的Windows——Windows NT释出。但是太庞大,而且有许多Windows应用软体都不能执行,所以Microsoft介绍说,这个OS只是为网路和专业使用者使用的。 1994年 19. Netscape公司免费释出了其浏览器Navigator的β版:正是这件事促使Inter获得了无数人的关注,并开始着迷于网上冲浪。 20. Pentium晶片被发现运算错误:在极稀少的情况下,Pentium CPU晶片会出错,Intel公司宣布只为能够证明需要在这种极稀少的情况下使用的使用者免费调换。后来,它又把这种调换改为可为所有的来访者提供了。 1995年 21. Windows 95面世:Microsoft公司为Windows 95的面世聘请摇滚歌星进行了声势浩大的宣传。Windows 95把PC的应用平台向前推进了。 1998年 22. Windows 98内嵌浏览器事件:随着Windows 98的面世,Inter Explorer浏览器变成了作业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Microsoft称,从Windows 98中去掉浏览器是不可能的。 1999年 23. Microsoft的反垄断案:美国联邦反托拉斯案的主审法官Thomas Penfield Jackson说,Microsoft已经显示出它将会用其巨大的市场能量和极高的利润伤害竞争对手。Jackson法官决定在2000年与Microsoft公司斗争。到目前为止,这个案子还处在诉讼过程之中。 24. AMD的Athlon晶片效能超过相同时钟速度的奔腾III:AMD一向以克隆Intel的低速、廉价CPU著称。但AMD在1999年释出的Athlon晶片在效能上却超过了相同时钟速度的奔腾III。 2000年 25. 在两种Windows间受折磨:在向消费者承诺只有一个基于NT的Windows版本多年之后,Microsoft释出了两个新版本的Windows,但是却违反了其诺言。Windows 2000仍然是一个商业的OS,而Windows Me却依然以Windows 95为核心。[编辑本段]【PC卡】 PC卡这是一种仅相当于信用卡大小的可插拨装置,可 *** 接至计算机或Pocket PC。PC卡根据自身厚度被划分为Type I、Type II和Type III三种型号。 *** 接至Pocket PC的PC卡装置将提供资料储存或通讯功能(例如,连线电话线或区域网)。[编辑本段]【Pocket PC】 Pocket PC是一种手持装置,可帮助您储存并检索电子邮件、联络人和约会资讯,播放多媒体档案,玩赏电子游戏,借助MSN Messenger交换文字讯息,浏览Web内容……您将能够与桌上型电脑实现资讯交换和同步。[编辑本段]【移动PC】 移动PC也被有些厂商称做“便携桌上型电脑”、“家用便携一体机”,其特点是具有与膝上型电脑几乎一样的外观,但没有内建电池、PC卡插槽,一般通过交流电源供电,具有较强便携性,而且内部结构较精简,更便于使用者自行升级和维护。此外,多数机型还可选配外挂式电池,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移动计算。 移动PC与膝上型电脑的主要区别在于:移动PC的配件主要是采用桌上型电脑的配件,而笔记本的配件多是膝上型电脑专用的配件。 1、关于电池:移动PC一般没有内建电池,而供电是通过交流电源供电,最近上市的移动PC也有内建电池的,但由于其采用桌上型电脑的配件功耗较大,所以电池的使用时间较短,经常会造成机的现象,而笔记本百分之百配备有内建的专用电池,使用时间也较长。 2、关于PC卡插槽:移动PC基本上没有支援PCMCIA的各种介面,而膝上型电脑都有各种PC扩充套件槽,能够很方便的实现各种外围产品的连线。 3、关于CPU等主要配件:移动PC的CPU都是采用桌上型电脑的CPU,多为P4系列,而笔记本的CPU大多采用膝上型电脑专用的移动型CPU,目前笔记本主流CPU是C4-M和P-M系列。移动PC采用的主机板基本上是SIS整合一体化主机板,记忆体也多用普通SDRAM,DDR记忆体比较少,硬碟也大多是5400转的小容量。而膝上型电脑的CPU、主机板、记忆体及硬碟等都是专用的。 4、关于效能:移动PC采用了桌上型电脑的配件,在效能上无法与采用专用配件的膝上型电脑相比。虽然现在有的移动PC也做得比较精致,但远比笔记本要笨重。 5、关于散热:移动PC由于采用了桌上型电脑的配件,所以发热量及功耗较大,这也是移动PC经常会机的原因。而膝上型电脑一般都采用先进的铜热管导热技术,配合智慧型散热风扇,独立的散热空间,保证系统执行的稳定性。 6、关于价格:移动PC由于采用了桌上型电脑的配件,价格比膝上型电脑要低,而笔记本采用了主流的配置的话,一般价格会在万元以上。[编辑本段]【PC电脑品牌】 联想 联想ThinkCentre 戴尔 神舟 惠普 七喜 TCL 海尔 巨集碁 新蓝 方正 金翔云 长城 明基 清华同方 恩伯尔 IBM sony apple 什么是微型计算机 首先,计算机分为硬体和软体两大部分,软体分为系统软体和应用软体,不多说了。 计算机硬体有输入输出装置,控制器,运算器,储存器5大部件组成(控制器和运算器属于CPU)。 微型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就是: 资料和程式通过输入装置输入计算机,存放在储存里面(计算机所有资料和程式都存放在储存器里,除了有些程式或者指令会暂时存放在运算器里)。然后经过控制器译码(因为我们输入计算机的大都使用汇编语言或者高阶语言编写的,叫做源程式,计算机不能识别),编译成二进位制程式码,即机器语言,叫做目标程式。再进入运算器进行处理,最后经输出装置输出。 目前微型计算机使用普遍的文字程式码是? 普遍使用的是ASCⅡ码,是由美国国家标准局(ANSI)制定的ASCII码(American Standard Code for Information Interchange,美国标准资讯交换码),它已被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定为国际标准,称为ISO 646标准。适用于所有拉丁文字字母,ASCII码有7位码和8位码两种形式。 因为1位二进位制数可以表示(21=)2种状态:0、1;而2位二进位制数可以表示(22)=4种状态:00、01、10、11;依次类推,7位二进位制数可以表示(27=)128种状态,每种状态都唯一地编为一个7位的二进位制码,对应一个字元(或控制码),这些码可以排列成一个十进位制序号0~127。所以,7位ASCII码是用七位二进位制数进行编码的,可以表示128个字元。 第0~32号及第127号(共34个)是控制字元或通讯专用字元,如控制符:LF(换行)、CR(回车)、FF(换页)、DEL(删除)、BEL(振铃)等;通讯专用字元:SOH(文头)、EOT(文尾)、ACK(确认)等;第33~126号(共94个)是字元,其中第48~57号为0~9十个阿拉伯数字;65~90号为26个大写英文字母,97~122号为26个小写英文字母,其余为一些标点符号、运算子号等。 注意:在计算机的储存单元中,一个ASCII码值占一个位元组(8个二进位制位),其最高位(b7)用作奇偶校验位。所谓奇偶校验,是指在程式码传送过程中用来检验是否出现错误的一种方法,一般分奇校验和偶校验两种。奇校验规定:正确的程式码一个位元组中1的个数必须是奇数,若非奇数,则在最高位b7添1;偶校验规定:正确的程式码一个位元组中1的个数必须是偶数,若非偶数,则在最高位b7添1。 微型计算机普遍的字元编码是什么啊 字元编码就是用一串0、1组成的二进位制数来代表字母、数字、标点符号、控制字元及其他符号的方法。这样使得人可以和计算机之间交换资讯。常见的字元编码有ASCII码(美国标准资讯交换码)、EBCDIC码,汉字处理的GB2312、Big5等都是。 笔记本微型计算机配置方案 建议购买搭载了第六代智慧英特尔酷睿处理器的产品,针对不同型别装置专门定制的不同产品系列,结合丰富的平台特性和创新体验,比如: 911M-6700 8G 1T 9604GWM (M5a) I7-6700HQ skylake 炫龙X6 I7-6700HQ/8G/128GB/SSD+1TB/GTX860M 2GD5 G150S-6700 4G 128G 1T 9502GWJN I7-6700HQ

CentOS命令buffer和cache 的区别centos

1. Cache:缓存区,是高速缓存,是位于CPU和主内存之间的容量较小但速度很快的存储器,因为CPU的速度远远高于主内存的速度,CPU从内存中读取数据需等待很长的时间,而 Cache保存着CPU刚用过的数据或循环使用的部分数据,这时从Cache中读取数据会更快,减少了CPU等待的时间,提高了系统的性能。Cache并不是缓存文件的,而是缓存块的(块是I/O读写最小的单元);Cache一般会用在I/O请求上,如果多个进程要访问某个文件,可以把此文件读入Cache中,这样下一个进程获取CPU控制权并访问此文件直接从Cache读取,提高系统性能。2. Buffer:缓冲区,用于存储速度不同步的设备或优先级不同的设备之间传输数据;通过buffer可以减少进程间通信需要等待的时间,当存储速度快的设备与存储速度慢的设备进行通信时,存储慢的数据先把数据存放到buffer,达到一定程度存储快的设备再读取buffer的数据,在此期间存储快的设备CPU可以干其他的事情。Buffer:一般是用在写入磁盘的,例如:某个进程要求多个字段被读入,当所有要求的字段被读入之前已经读入的字段会先放到buffer中。

Linux buffer 和cache 区别

free 的输出包含了物理内存 Mem 和交换分区 Swap 的具体使用情况,比如总内存、已用内存、缓存、可用内存等。其中缓存是 Buffer 和 Cache 两部分的总和 。 其中buffer 和cache 的区别是: 简单来说, Buffer 是对磁盘数据的缓存,而 Cache 是文件数据的缓存,它们既会用在读请求中,也会用在写请求中。 Buffer 和 Cache 分别缓存磁盘和文件系统的读写数据。 磁盘是一个块设备,可以划分为不同的分区;在分区之上再创建文件系统,挂载到某个目录,之后才可以在这个目录中读写文件。 其实 Linux 中“一切皆文件”,而文章中提到的“文件”是普通文件,磁盘是块设备文件 在读写普通文件时,会经过文件系统,由文件系统负责与磁盘交互;而读写磁盘或者分区时,就会跳过文件系统,也就是所谓的“裸I/O“。这两种读写方式所使用的缓存是不同的,也是本文提到的 Cache 和 Buffer 区别。

linux中,buffer内存与cache内存有何区别?

这种形式比老版本中利用fieldCache来实现正排查找更加高效,更加节省内存。倒排索引将字段内存切分成一个term列表,每个term都对应着一个docid列表,这样一种结构使得查询能够非常快速,因为term对应的docid是现成就有的。但是,利用它来做统计,排序,高亮操作的时候需要通过docid来找到,field的值却变得不那么高效了。之前lucene4.0之前会利用fieldCache在实例启动的时候预先将倒排索引的值load到内存中,问题是,如果文档多会导致预加载耗费大量时间,还会占用宝贵的内存资源。索引在lucene4.0之后引入了新的机制docValues,可以将这个理解为正排索引,是面向列存储的

Linux中Buffer和Cache的区别

差不多的概念吧。有些叫buffer,有些叫cache吧。其实都是通过一定的算法,来保证数据能在这个缓冲区中保留一段时间,或提前预读,能加快程序响应时间。

buffer和cache的区别

其实本来我通过两个单词的翻译,buffer:缓冲,cache:贮藏,可以大致猜到这两个的区别。 但是看了很多博客之后,我开始怀疑自己,他们俩到底是个啥? 为毛每篇都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他们的区别,为毛越看越觉得难以理解,为毛这个小东西会这么复杂。 知道我看到了这边文章: 黑匣子 ,才终于收起我烦躁的心。 至少对于我们原生开发来说,理解到这里,就足够了。 我们知道各种硬件存在制作工艺上的差别,所以当两种硬件需要交互的时候,肯定会存在速度上的差异,而且只有交互双方都完成才可以各自处理别的其他事务。 假如现在有两个需要交互的设备A和B,A设备用来交互的接口速率为1000M/s,B设备用来交互的接口速率为500M/s,那他们彼此访问的时候都会出现以下两种情况:(以A来说) 一.A从B取一个1000M的文件结果需要2s,本来需要1s就可以完成的工作,却还需要额外等待1s,B设备把剩余的500M找出来,这等待B取出剩下500M的空闲时间内(1s)其他的事务还干不了 二.A给B一个1000M的文件结果也需要2s,本来需要也就1s就可以完成的工作,却由于B,1s内只能拿500M,剩下的500M还得等下一个1sB来取,这等待下1s的时间还做不了其他事务。 那有什么方法既可以让A在‘取"或‘给"B的时候既能完成目标任务又不浪费那1s空闲等待时间去处理其他事务呢? 机智的同学们大概已经猜到了, 找一个中介不就好了 ! 我们知道产生这种结果主要是因为B跟不上A的节奏。所以可以在A和B之间加一层区域比如说ab,让ab既能跟上A的频率也会照顾B的感受,没错我们确实可以这样设计来磨合接口速率上的差异。 你可以这样想象,在区域ab提供了两个交互接口一个是a接口另一个是b接口,a接口的速率接近A,b接口的速率最少等于B,然后我们把ab的a和A相连,ab的b和B相连,ab就像一座桥把A和B链接起来,并告知A和B通过他都能转发给对方,文件可以暂时存储,最终拓扑大概如下: 现在我们再来看上述两种情况: 对于第一种情况A要B:当A从B取一个1000M的文件,他把需求告诉了ab,接下来ab通过b和B进行文件传送,由于B本身的速率,传送第一次ab并没有什么卵用,对A来说不仅浪费了时间还浪费了感情,ab这家伙很快感受到了A的不满,所以在第二次传送的时候,ab背着B偷偷缓存了一个一模一样的文件,而且只要从B取东西,ab都会缓存一个拷贝下来放在自己的大本营,如果下次A或者其他C来取B的东西,ab直接就给A或C一个货真价实的赝品,然后把它通过a接口给了A或C,由于a的速率相对接近A的接口速率,所以A觉得不错为他省了时间,最终和ab的a成了好基友,说白了此时的ab提供的就是一种缓存能力,即cache,绝对的走私!因为C取的是A执行的结果。所以在这种工作模式下,怎么取得的东西是最新的也是我们需要考虑的,一般就是清cache。例如cpu读取内存数据,硬盘一般都提供一个内存作为缓存来增加系统的读取性能 对于第二种情况A给B:当A发给B一个1000M的文件,因为A知道通过ab的a接口就可以转交给B,而且通过a接口要比通过B接口传送文件需要等待的时间更短,所以1000M通过a接口给了ab ,站在A视图上他认为已经把1000M的文件给了B,但对于ab并不立即交给B,而是先缓存下来,除非B执行sync命令,即使B马上要,但由于b的接口速率最少大于B接口速率,所以也不会存在漏洞时间,但最终的结果是A节约了时间就可以干其他的事务,说白了就是推卸责任,哈哈而ab此时提供的就是一种缓冲的能力,即buffer,它存在的目的适用于当速度快的往速度慢的输出东西。例如内存的数据要写到磁盘,cpu寄存器里的数据写到内存。 看了上面这个例子,那我们现在看一下在计算机领域,在处理磁盘IO读写的时候,cpu,memory,disk基于这种模型给出的一个实例。我们先来一幅图:(我从别家当来的,我觉得,看N篇文档 不如瞄此一图) page cache:文件系统层级的缓存,从磁盘里读取的内容是存储到这里,这样程序读取磁盘内容就会非常快,比如使用grep和find等命令查找内容和文件时,第一次会慢很多,再次执行就快好多倍,几乎是瞬间。但如上所说,如果对文件的更新不关心,就没必要清cache,否则如果要实施同步,必须要把内存空间中的cache clean下 buffer cache:磁盘等块设备的缓冲,内存的这一部分是要写入到磁盘里的。这种情况需要注意,位于内存buffer中的数据不是即时写入磁盘,而是系统空闲或者buffer达到一定大小统一写到磁盘中,所以断电易失,为了防止数据丢失所以我们最好正常关机或者多执行几次sync命令,让位于buffer上的数据立刻写到磁盘里。 深入研究:    1.buffers和cache也是RAM划分出来的一部分地址空间 2.buffers和cache的地址空间也可作为空闲内存的组成部分,这意味着我们可以通过向内核传参释放一部分内存给其他进程 3.由于buffers/cache 是一种动态的内存地址空间,所以已用空间和空余空间有绝对使用,绝对空余空间,算上buffers/cache的相对已用空间和相对空余空间四个概念。 结论: 1.buffer和cache都是为了解决互访的两种设备存在速率差异,使磁盘的IO的读写性能或cpu更加高效,减少进程间通信等待的时间 2.buffer:缓冲区-用于存储速度不同步的设备或优先级不同的设备之间传输数据,通过buffer可以减少进程间通信需要等待的时间,当存储速度快的设备与存储速度慢的设备进行通信时,存储快的设备先把数据缓存到buffer上,等到系统统一把buffer上的数据写到速度慢的设备上。常见的有把内存的数据往磁盘进行写操作,这时你可以查看一下buffers 3.cache:缓存区-用于对读取速度比较严格,却因为设备间因为存储设备存在速度差异,而不能立刻获取数据,这时cache就会为了加速缓存一部分数据。常见的是CPU和内存之间的数据通信,因为CPU的速度远远高于主内存的速度,CPU从内存中读取数据需等待很长的时间,而Cache保存着CPU刚用过的数据或循环使用的部分数据,这时Cache中读取数据会更快,减少了CPU等待的时间,提高了系统的性能。

Linux中Buffer和Cache的区别

buffer 与cache 的区别 A buffer is something that has yet to be "written" to disk. A cache is something that has been "read" from the disk and stored for later use.  更详细的解释参考:Difference Between Buffer and Cache  对于共享内存(Shared memory),主要用于在UNIX 环境下不同进程之间共享数据,是进程间通信的一种方法,一般的应用程序不会申请使用共享内存,笔者也没有去验证共享内存对上面等式的影响。如果你有兴趣,请参考:What is Shared Memory?cache 和 buffer的区别:Cache:高速缓存,是位于CPU与主内存间的一种容量较小但速度很高的存储器。由于CPU的速度远高于主内存,CPU直接从内存中存取数据要等待一定时间周期,Cache中保存着CPU刚用过或循环使用的一部分数据,当CPU再次使用该部分数据时可从Cache中直接调用,这样就减少了CPU的等待时间,提高了系统的效率。Cache又分为一级Cache(L1 Cache)和二级Cache(L2 Cache),L1 Cache集成在CPU内部,L2 Cache早期一般是焊在主板上,现在也都集成在CPU内部,常见的容量有256KB或512KB L2 Cache。Buffer:缓冲区,一个用于存储速度不同步的设备或优先级不同的设备之间传输数据的区域。通过缓冲区,可以使进程之间的相互等待变少,从而使从速度慢的设备读入数据时,速度快的设备的操作进程不发生间断。Free中的buffer和cache:(它们都是占用内存):buffer : 作为buffer cache的内存,是块设备的读写缓冲区cache: 作为page cache的内存, 文件系统的cache  如果 cache 的值很大,说明cache住的文件数很多。如果频繁访问到的文件都能被cache住,那么磁盘的读IO bi会非常小。==============================================================================================cache是高速缓存,用于CPU和内存之间的缓冲;buffer是I/O缓存,用于内存和硬盘的缓冲cache最初用于cpu cache, 主要原因是cpu 与memory, 由于cpu快,memory跟不上,且有些值使用次数多,所以放入cache中,主要目的是,重复使用, 并且一级二级物理cache速度快,buffer 主要用于disk 与 memory, 主要是保护硬盘或减少网络传输的次数(内存数据表现dataSet).当然也可以提高速度(不会立即写入硬盘或直接从硬盘中读出的数据马上显示),重复使用,最初最主要的目的是保护disk,asp.net的cache有outputcahe与数据cache, 主要目的是 重复使用,提高速度,outputcache主要存储Reader后的页,一般是多次使用同一个HTML,建议不要varybyparam,不要存多version,数据cache,如dataSet, dataTable, 等@page buffer="true", 使用buffer,让buffer满后再显示读出或写入,(c中文件输出也是如此,主要目的是保护硬盘), 也可以提高下次的访问速度. 在client browse端表现是: true是一次性显示,要么不显示, 中间等, false是一次显示一些, 这在网络输出也是如此表现.对于文件访问c中默认采用的是buffer = true, 这与asp.net一样, 相当于Response.write();中当buffer满后输出,以减少网络的传输次数<%@ OutputCache Duration="60" VaryByParam="none"%>, 是将asp.net生成的HTML缓存起来,在指定的时间内不需要重新生成html, control.ascx.也有组件缓存(htmlCach)。 dataSet也是如此。DataCache,cache和buffer都是缓冲区, 在翻译上,cache翻译成高速缓冲区要好一点(因为主要是为下次访问加速), buffer翻译成缓冲区好点。都是缓冲的作用,可目的有点不同,主要是理解,不需要太咬文嚼字.cache 和 buffer的区别1, Buffer是缓冲区2, Cache 是高速缓存,分library cache; data dictionary cache; database buffer cacheBuffer cache 缓冲区高速缓存,用于缓存从硬盘上读取的数据,减少磁盘I/O.3, buffer有共享SQL区和PL/SQL区 , 数据库缓冲区高速缓存有独立的subcache4, pool 是共享池 用于存储最近执行的语句等5, cache:A cache is a smaller, higher-speed component that is used to speed up theaccess to commonly used data stored in a lower-speed, higher-capacitycomponent. database buffer cache:The database buffer cache is the portion of the SGA that holds copies of datablocksread from data files. All user processes concurrently (同时地,兼任地)connectedto the instance share access to the database buffer cache.buffer cache就是以block为单位读入写出的。缓存(cache)是把读取过的数据保存起来,重新读取时若命中(找到需要的数据)就不要去读硬盘了,若没有命中就读硬盘。其中的数据会根据读取频率进行组织,把最频繁读取的内容放在最容易找到的位置,把不再读的内容不断往后排,直至从中删除。缓冲(buffers)是根据磁盘的读写设计的,把分散的写操作集中进行,减少磁盘碎片和硬盘的反复寻道,从而提高系统性能。linux有一个守护进程定期清空缓冲内容(即写如磁盘),也可以通过sync命令手动清空缓冲。举个例子吧:我这里有一个ext2的U盘,我往里面cp一个3M的MP3,但U盘的灯没有跳动,过了一会儿(或者手动输入sync)U盘的灯就跳动起来了。卸载设备时会清空缓冲,所以有些时候卸载一个设备时要等上几秒钟。修改/etc/sysctl.conf中的vm.swappiness右边的数字可以在下次开机时调节swap使用策略。该数字范围是0~100,数字越大越倾向于使用swap。默认为60,可以改一下试试。-----------------------------------------两者都是RAM中的数据。简单来说,buffer是即将要被写入磁盘的,而cache是被从磁盘中读出来的。buffer是由各种进程分配的,被用在如输入队列等方面,一个简单的例子如某个进程要求有多个字段读入,在所有字段被读入完整之前,进程把先前读入的字段放在buffer中保存。cache经常被用在磁盘的I/O请求上,如果有多个进程都要访问某个文件,于是该文件便被做成cache以方便下次被访问,这样可提供系统性能。A buffer is something that has yet to be "written" to disk. A cache issomething that has been "read" from the disk and stored for later use. 更详细的解释参考:Difference Between Buffer and Cache   对于共享内存(Shared memory),主要用于在UNIX 环境下不同进程之间共享数据,是进程间通信的一种方法,一般的应用程序不会申请使用共享内存,笔者也没有去验证共享内存对上面等式的影响。如果你有兴趣,请参考:What is Shared Memory?  cache 和 buffer的区别:  Cache:高速缓存,是位于CPU与主内存间的一种容量较小但速度很高的存储器。由于CPU的速度远高于主内存,CPU直接从内存中存取数据要等待一定时间周期, Cache中保存着CPU刚用过或循环使用的一部分数据,当CPU再次使用该部分数据时可从Cache中直接调用,这样就减少了CPU的等待时间,提高了系统的效率。Cache又分为一级Cache(L1 Cache)和二级Cache(L2 Cache),L1 Cache集成在CPU内部,L2 Cache早期一般是焊在主板上,现在也都集成在CPU内部,常见的容量有256KB或512KB L2 Cache。  Buffer:缓冲区,一个用于存储速度不同步的设备或优先级不同的设备之间传输数据的区域。通过缓冲区,可以使进程之间的相互等待变少,从而使从速度慢的设备读入数据时,速度快的设备的操作进程不发生间断。  Free中的buffer和cache:(它们都是占用内存):  buffer : 作为buffer cache的内存,是块设备的读写缓冲区  cache: 作为page cache的内存, 文件系统的cache  如果 cache 的值很大,说明cache住的文件数很多。如果频繁访问到的文件都能被cache住,那么磁盘的读IO bi会非常小。===========================================# sync# echo 1 > /proc/sys/vm/drop_caches echo 2 > /proc/sys/vm/drop_caches echo 3 > /proc/sys/vm/drop_cachescache释放:To free pagecache:echo 1 > /proc/sys/vm/drop_cachesTo free dentries and inodes:echo 2 > /proc/sys/vm/drop_cachesTo free pagecache, dentries and inodes:echo 3 > /proc/sys/vm/drop_caches说明,释放前最好sync一下,防止丢数据。因为LINUX的内核机制,一般情况下不需要特意去释放已经使用的cache。这些cache起来的内容可以增加文件以及的读写速度。

Linux中内存buffer和cache的区别

buffer 与cache 的区别A buffer is something that has yet to be "written" to disk. A cache is something that has been "read" from the disk and stored for later use.  更详细的解释参考:Difference Between Buffer and Cache  对于共享内存(Shared memory),主要用于在UNIX 环境下不同进程之间共享数据,是进程间通信的一种方法,一般的应用程序不会申请使用共享内存,笔者也没有去验证共享内存对上面等式的影响。如果你有兴趣,请参考:What is Shared Memory?cache 和 buffer的区别:Cache:高速缓存,是位于CPU与主内存间的一种容量较小但速度很高的存储器。由于CPU的速度远高于主内存,CPU直接从内存中存取数据要等待一定时间周期,Cache中保存着CPU刚用过或循环使用的一部分数据,当CPU再次使用该部分数据时可从Cache中直接调用,这样就减少了CPU的等待时间,提高了系统的效率。Cache又分为一级Cache(L1 Cache)和二级Cache(L2 Cache),L1 Cache集成在CPU内部,L2 Cache早期一般是焊在主板上,现在也都集成在CPU内部,常见的容量有256KB或512KB L2 Cache。Buffer:缓冲区,一个用于存储速度不同步的设备或优先级不同的设备之间传输数据的区域。通过缓冲区,可以使进程之间的相互等待变少,从而使从速度慢的设备读入数据时,速度快的设备的操作进程不发生间断。Free中的buffer和cache:(它们都是占用内存):buffer : 作为buffer cache的内存,是块设备的读写缓冲区cache: 作为page cache的内存, 文件系统的cache  如果 cache 的值很大,说明cache住的文件数很多。如果频繁访问到的文件都能被cache住,那么磁盘的读IO bi会非常小。==============================================================================================cache是高速缓存,用于CPU和内存之间的缓冲;buffer是I/O缓存,用于内存和硬盘的缓冲cache最初用于cpu cache, 主要原因是cpu 与memory, 由于cpu快,memory跟不上,且有些值使用次数多,所以放入cache中,主要目的是,重复使用, 并且一级二级物理cache速度快,buffer 主要用于disk 与 memory, 主要是保护硬盘或减少网络传输的次数(内存数据表现dataSet).当然也可以提高速度(不会立即写入硬盘或直接从硬盘中读出的数据马上显示),重复使用,最初最主要的目的是保护disk,asp.net的cache有outputcahe与数据cache, 主要目的是 重复使用,提高速度,outputcache主要存储Reader后的页,一般是多次使用同一个HTML,建议不要varybyparam,不要存多version,数据cache,如dataSet, dataTable, 等@page buffer="true", 使用buffer,让buffer满后再显示读出或写入,(c中文件输出也是如此,主要目的是保护硬盘), 也可以提高下次的访问速度. 在client browse端表现是: true是一次性显示,要么不显示, 中间等, false是一次显示一些, 这在网络输出也是如此表现.对于文件访问c中默认采用的是buffer = true, 这与asp.net一样, 相当于Response.write();中当buffer满后输出,以减少网络的传输次数<%@ OutputCache Duration="60" VaryByParam="none"%>, 是将asp.net生成的HTML缓存起来,在指定的时间内不需要重新生成html, control.ascx.也有组件缓存(htmlCach)。 dataSet也是如此。DataCache,cache和buffer都是缓冲区, 在翻译上,cache翻译成高速缓冲区要好一点(因为主要是为下次访问加速), buffer翻译成缓冲区好点。都是缓冲的作用,可目的有点不同,主要是理解,不需要太咬文嚼字.cache 和 buffer的区别1, Buffer是缓冲区2, Cache 是高速缓存,分library cache; data dictionary cache; database buffer cacheBuffer cache 缓冲区高速缓存,用于缓存从硬盘上读取的数据,减少磁盘I/O.3, buffer有共享SQL区和PL/SQL区 , 数据库缓冲区高速缓存有独立的subcache4, pool 是共享池 用于存储最近执行的语句等5, cache:A cache is a smaller, higher-speed component that is used to speed up theaccess to commonly used data stored in a lower-speed, higher-capacitycomponent. database buffer cache:The database buffer cache is the portion of the SGA that holds copies of datablocksread from data files. All user processes concurrently (同时地,兼任地)connectedto the instance share access to the database buffer cache.buffer cache就是以block为单位读入写出的。缓存(cache)是把读取过的数据保存起来,重新读取时若命中(找到需要的数据)就不要去读硬盘了,若没有命中就读硬盘。其中的数据会根据读取频率进行组织,把最频繁读取的内容放在最容易找到的位置,把不再读的内容不断往后排,直至从中删除。缓冲(buffers)是根据磁盘的读写设计的,把分散的写操作集中进行,减少磁盘碎片和硬盘的反复寻道,从而提高系统性能。linux有一个守护进程定期清空缓冲内容(即写如磁盘),也可以通过sync命令手动清空缓冲。举个例子吧:我这里有一个ext2的U盘,我往里面cp一个3M的MP3,但U盘的灯没有跳动,过了一会儿(或者手动输入sync)U盘的灯就跳动起来了。卸载设备时会清空缓冲,所以有些时候卸载一个设备时要等上几秒钟。修改/etc/sysctl.conf中的vm.swappiness右边的数字可以在下次开机时调节swap使用策略。该数字范围是0~100,数字越大越倾向于使用swap。默认为60,可以改一下试试。-----------------------------------------两者都是RAM中的数据。简单来说,buffer是即将要被写入磁盘的,而cache是被从磁盘中读出来的。buffer是由各种进程分配的,被用在如输入队列等方面,一个简单的例子如某个进程要求有多个字段读入,在所有字段被读入完整之前,进程把先前读入的字段放在buffer中保存。cache经常被用在磁盘的I/O请求上,如果有多个进程都要访问某个文件,于是该文件便被做成cache以方便下次被访问,这样可提供系统性能。A buffer is something that has yet to be "written" to disk. A cache issomething that has been "read" from the disk and stored for later use. 更详细的解释参考:Difference Between Buffer and Cache   对于共享内存(Shared memory),主要用于在UNIX 环境下不同进程之间共享数据,是进程间通信的一种方法,一般的应用程序不会申请使用共享内存,笔者也没有去验证共享内存对上面等式的影响。如果你有兴趣,请参考:What is Shared Memory?  cache 和 buffer的区别:  Cache:高速缓存,是位于CPU与主内存间的一种容量较小但速度很高的存储器。由于CPU的速度远高于主内存,CPU直接从内存中存取数据要等待一定时间周期, Cache中保存着CPU刚用过或循环使用的一部分数据,当CPU再次使用该部分数据时可从Cache中直接调用,这样就减少了CPU的等待时间,提高了系统的效率。Cache又分为一级Cache(L1 Cache)和二级Cache(L2 Cache),L1 Cache集成在CPU内部,L2 Cache早期一般是焊在主板上,现在也都集成在CPU内部,常见的容量有256KB或512KB L2 Cache。  Buffer:缓冲区,一个用于存储速度不同步的设备或优先级不同的设备之间传输数据的区域。通过缓冲区,可以使进程之间的相互等待变少,从而使从速度慢的设备读入数据时,速度快的设备的操作进程不发生间断。  Free中的buffer和cache:(它们都是占用内存):  buffer : 作为buffer cache的内存,是块设备的读写缓冲区  cache: 作为page cache的内存, 文件系统的cache  如果 cache 的值很大,说明cache住的文件数很多。如果频繁访问到的文件都能被cache住,那么磁盘的读IO bi会非常小。

什么是Cache?什么是Buffer?二者的区别是什么

buffer的定义是是 一段存储临时数据的空间。cache是buffer的一种使用形式。cache 是为了提高数据流通速度而设计的buffer。典型的例子是,从硬盘读取到内存速度极其缓慢,但是有些硬盘内置一些小的cache闪存,用来临时存储最常调用的数据。他们的读取速度非常快,但是存储空间可能很小,可能只有64mb。这个64mb的空间是一个buffer,但是他们被用作cache,用来提高内存和硬盘之间的数据流通速度。

Buffer和cache的区别是什么?

网页里有。。]

linux中,buffer内存与cache内存有何区别?

两者都是RAM中的数据。简单来说,buffer是即将要被写入磁盘的,而cache是被从磁盘中读出来的。 缓存(cached)是把读取过的数据保存起来,重新读取时若命中(找到需要的数据)就不要去读硬盘了,若没有命中就读硬盘。其中的数据会根据读取频率进行组织,把最频繁读取的内容放在最容易找到的位置,把不再读的内容不断往后排,直至从中删除。 缓存(cache)实际并不是缓冲文件的,而是缓冲块的,块是磁盘I/O操作的最小单元(在Linux中,它们通常是1KB)。这样,目录、超级块、其它文件系统的薄记数据以及非文件系统的磁盘数据都可以被缓冲了。 如果缓存有固定的大小,那么缓存太大了也不好,因为这会使得空闲的内存太小而导致进行交换操作(这同样是慢的)。为了最有效地使用实际内存,Linux自动地使用所有空闲的内存作为高速缓冲,当程序需要更多的内存时,它也会自动地减小缓冲的大小。 缓冲(buffers)是根据磁盘的读写设计的,把分散的写操作集中进行,减少磁盘碎片和硬盘的反复寻道,从而提高系统性能。linux有一个守护进程定期清空缓冲内容(即写磁盘),也可以通过sync命令手动清空缓冲。举个例子吧:我这里有一个ext2的U盘,我往里面cp一个3M的 MP3,但U盘的灯没有跳动,过了一会儿(或者手动输入sync)U盘的灯就跳动起来了。卸载设备时会清空缓冲,所以有些时候卸载一个设备时要等上几秒钟。 buffer是由各种进程分配的,由进程和系统一起管理.被用在如输入队列等方面,一个简单的例子如某个进程要求有多个字段读入,在所有字段被读入完整之前,进程把先前读入的字段放在buffer中保存。 cache经常被用在磁盘的I/O请求上,如果有多个进程都要访问某个文件,于是该文件便被做成cache以方便下次被访问,这样可提供系统性能。 综上所述可以理解为cache系统管理, buffer由进程和系统一起管理.

网络知识什么是Cache? 什么是Buffer? 二者的区别是什么?

通常人们所说的Cache就是指缓存SRAM。 SRAM叫静态内存,“静态”指的是当我们将一笔数据写入SRAM后,除非重新写入新数据或关闭电源,否则写入的数据保持不变。 由于CPU的速度比内存和硬盘的速度要快得多,所以在存取数据时会使CPU等待,影响计算机的速度。SRAM的存取速度比其它内存和硬盘都要快,所以它被用作电脑的高速缓存(Cache)。 有了高速缓存,可以先把数据预写到其中,需要时直接从它读出,这就缩短了CPU的等待时间。高速缓存之所以能提高系统的速度是基于一种统计规律,主板上的控制系统会自动统计内存中哪些数据会被频繁的使用,就把这些数据存在高速缓存中,CPU要访问这些数据时,就会先到Cache中去找,从而提高整体的运行速度。一般说来,256K的高速缓存能使整机速度平均提高10%左右Buffer从英文直译过来的意思是“缓冲区”,这里我们将它称为缓冲,因为它不仅是个名词,还是个动词。缓冲区是存储一系列的数据的地方,客户端所获得的数据可以从程序的执行结果直接输出,也可以从缓冲区输出。但是这两种方式在速度上是有差异的:在web中,当一个asp程序被请求的次数不多时,二者基本上没有什么差异,至少我们感觉不出来。但是当有很多人请求一个asp程序时,速度可就不一样了。如果没有缓冲区,那么每个请求asp程序的人的客户端所得到的结果都是asp程序执行一次所得到的结果,而如果预先将asp程序缓冲,那么每个客户端所得到的结果就是缓冲区的结果,不是执行一次程序的结果。比如有1000个用户同时访问一个asp页面,如果这个asp程序没有缓冲,那么程序将被执行一千次,这样服务器的负荷就回加大,从而导致客户端打开页面速度变慢;如果这个asp程序被缓冲了,那么结果就不一样了,每个客户端直接从缓冲区获得数据,服务器将不会因为访问增加而增加程序执行次数,因此客户端打开页面的速度也就比上一种情况要快。这就是Buffer的好处。

Java本地仓库的.cache目录做什么用的13个G,好想删掉

我的把那个文件里面的内容剪切到别的地方了,用了一周也没发现有什么问题。。。只是心里不踏实!! 大不了再贴回去!

手机recovery模式的挂载system,cache,data等分区有什么用?怎么用?

手机/平板电脑工程模式是指可以在机器后台进行软件添加、更改、删除等动作的操作状态,自行操作容易造成手机/平板电脑系统的不稳定,如果您的手机/平板电脑出现问题,建议您将机器送至售后服务中心,由工程师帮您检查处理。

cache partition是什么意思

wipecachepartition清除缓存分区;擦除缓存分区;擦拭缓存分区例句筛选1.nocachedisablethecachepartition禁止分区缓存2.Apartitionofthecacheisstoredinoneormoreshards.缓存分区存储在一个或多个碎片中。3.TheDirectoryServicefailedtoreloadtheschemacacheafterreplicatingthepartition%1fromremoteserver%2.在从远程服务器%2复制分区%1后,目录服务重新加载架构缓存失败。

wipe cache partition什么意思

wipe cache partition 选项 般 recovery界面 现 文翻译 清除系统缓存 般 刷机前进行 手机系统 现问题 通 该操作尝试解决 该操作属于双wipe 双wipe 俗称 双清 即清除系统缓存 清除用户数据并恢复 厂设置(wipe data/factory reset) 双wipe 刷机前必须执行 操作 执行 能导致刷机失败或者系统 稳定 执行完双wipe sd卡 选择已经 载 ROM包进行刷机 ***** 查看车爸爸的精华贴,早就给你解答了.

wipe cache partition什么意思

wipe: 清除 cache: 缓存 partition:分区wipe cache partition中文翻译为清除系统缓存。

刷机时wipe cache partition什么意思

wipe cache partition这个选项一般是在recovery界面出现的,它的中文翻译为清除系统缓存,一般是在刷机前进行的,如果手机系统出现问题,也可以通过该操作尝试解决。该操作属于双wipe中的一个。双wipe是俗称为双清,即清除系统缓存和清除用户数据并恢复出厂设置(wipe data/factoryreset)。双wipe是刷机前必须执行的操作,如果不执行很可能导致刷机失败或者系统不稳定。执行完双wipe后就可以从sd卡中选择已经下载好ROM包进行刷机了。扩展资料:刷机的双清、三清、四清的含义:一、四清:选择Dalvik Cache、System、Data、Cache。四清是最完整的wipe,把系统、缓存、用户数据等全部清除,清除了之后如果刷机失败,会进不去系统。二、三清:选择Dalvik Cache、Data、Cache。三清比四清只少了System,三清后刷机失败,是还可以进入系统的。此时的刷机失败指的是twrp再输入检查时会出现错误。如果刷机进行中,手机突然没电,那几清都没用了。三、双清:选择Dalvik Cache、Cache。双清只清除缓存,不清除系统和用户数据。双清一般用在相同系统版本进行ota升级时。比如LineageOS16的周更包,就可以使用双清刷入。

wipe cache partition 会不会删除我的SD卡上的其它数据?

好像不会,手机上的东西,应该是wipe data选项

想恢复出厂设置,但没有wipe cache partition选项~

每个手机都可以三清,就看是什么手机了

wipe cache partition什么意思

  wipe cache partition 选项 般 recovery界面 现 文翻译 清除系统缓存 般 刷机前进行 手机系统 现问题 通 该操作尝试解决 该操作属于双wipe 双wipe 俗称 双清 即清除系统缓存 清除用户数据并恢复 厂设置(wipe data/factory reset) 双wipe 刷机前必须执行 操作 执行 能导致刷机失败或者系统 稳定 执行完双wipe sd卡 选择已经 载 ROM包进行刷机

手机进行 wipe cache partition 了会怎么样?

好像只会删软件

wipe cache partition是什么意思啊?

wipecachepartition这个选项一般是在recovery界面出现的,它的中文翻译为清除系统缓存,一般是在刷机前进行的,如果手机系统出现问题,也可以通过该操作尝试解决。该操作属于双wipe中的一个。双wipe是俗称为双清,即清除系统缓存和清除用户数据并恢复出厂设置(wipedata/factoryreset)。双wipe是刷机前必须执行的操作,如果不执行很可能导致刷机失败或者系统不稳定。执行完双wipe后就可以从sd卡中选择已经下载好的rom包进行刷机了。

wipe cache partition什么意思

wipe cache partition清除缓存分区;擦除缓存分区;擦拭缓存分区例句筛选1.nocache disable the cache partition禁止分区缓存2.A partition of the cache is stored in one or more shards.缓存分区存储在一个或多个碎片中。3.The Directory Service failed to reload the schema cache after replicating thepartition %1 from remote server %2.在从远程服务器%2复制分区%1后,目录服务重新加载架构缓存失败。

wipecachepartition什么意思

wipe清除cache缓存partition分区请看.双清:Recovery模式下对手机的两个操作,指:wipedata/factoryreset和【Wipecachepartition】,意思是指恢复出厂数据,和【清除缓存】.  操作方法是用音量上下键选择wipedata/factoryreset,然后按HOME键,再选择Yes—deletealluserdata,按HOME键;  然后按电源键回到上级菜单,选择wipecachepartition,按HOME键,用音量键上下移动,选择到Yes—WipeCache,按HOME键.这样就完成了双清

wipe cache partition是什么意思?

wipe cache partition这个选项一般是在recovery界面出现的,它的中文翻译为清除系统缓存,一般是在刷机前进行的,如果手机系统出现问题,也可以通过该操作尝试解决。该操作属于双wipe中的一个。双wipe是俗称为双清,即清除系统缓存和清除用户数据并恢复出厂设置(wipe data/factoryreset)。双wipe是刷机前必须执行的操作,如果不执行很可能导致刷机失败或者系统不稳定。执行完双wipe后就可以从sd卡中选择已经下载好ROM包进行刷机了。刷机的双清、三清、四清的含义:一、四清:选择Dalvik Cache、System、Data、Cache。四清是最完整的wipe,把系统、缓存、用户数据等全部清除,清除了之后如果刷机失败,会进不去系统。二、三清:选择Dalvik Cache、Data、Cache。三清比四清只少了System,三清后刷机失败,是还可以进入系统的。此时的刷机失败指的是twrp再输入检查时会出现错误。如果刷机进行中,手机突然没电,那几清都没用了。三、双清:选择Dalvik Cache、Cache。双清只清除缓存,不清除系统和用户数据。双清一般用在相同系统版本进行ota升级时。比如LineageOS16的周更包,就可以使用双清刷入。

刷机时wipe cache partition什么意思

wipe cache partition这个选项一般是在recovery界面出现的,它的中文翻译为清除系统缓存,一般是在刷机前进行的,如果手机系统出现问题,也可以通过该操作尝试解决。该操作属于双wipe中的一个。双wipe是俗称为双清,即清除系统缓存和清除用户数据并恢复出厂设置(wipe data/factoryreset)。双wipe是刷机前必须执行的操作,如果不执行很可能导致刷机失败或者系统不稳定。执行完双wipe后就可以从sd卡中选择已经下载好ROM包进行刷机了。扩展资料:刷机的双清、三清、四清的含义:一、四清:选择Dalvik Cache、System、Data、Cache。四清是最完整的wipe,把系统、缓存、用户数据等全部清除,清除了之后如果刷机失败,会进不去系统。二、三清:选择Dalvik Cache、Data、Cache。三清比四清只少了System,三清后刷机失败,是还可以进入系统的。此时的刷机失败指的是twrp再输入检查时会出现错误。如果刷机进行中,手机突然没电,那几清都没用了。三、双清:选择Dalvik Cache、Cache。双清只清除缓存,不清除系统和用户数据。双清一般用在相同系统版本进行ota升级时。比如LineageOS16的周更包,就可以使用双清刷入。

Page Cache

Page Cache是通过将磁盘中的数据缓存到内存中,减少磁盘I/O操作,从而提高性能。此外,还要确保Page Cache中的数据更改能够同步到磁盘上,这称之为page回写(page writeback)。一个inode对应一个page cache对象,一个page cache对象包含多个物理page。 对磁盘的数据进行缓存,从而提高性能主要基于两个因素:一:磁盘访问速度比内存慢几个数量级。第二是访问过的数据,很大概率再次访问(局部性原理)。 Page Cache是内核管理的内存,也就是说,它属于内核,而不属于用户。 在Linux上,可以直接查看Page Cache的方式有很多, 包括/proc/meminfo、free 、/proc/vmstat 命令,它们的内容实际上是一致的。 以/proc/meminfo命令来说: 其中: Buffers + Cached + SwapCached = Active(file) + Inactive(file) + Shmem + SwapCached 等式两边的内容就是平时说的Page Cache ,两边都有SwapCached,只是为了说明它也是Page Cache的一部分。 在Page Cache中,Active(file) + Inactive(file) 是File-backed page(与文件对应的内存页),是最需要关注的部分,因为平时用的mmap()内存映射方式和buffered I/O来消耗的内存就是这部分。 SwapCached是打开了Swap分区后,把Inactive(anno) + Active(anno)两项匿名页交换到磁盘(swap out)之后,然后在读入到内存(swap in)之后分配的内存。 由于读入到内存后,原来的Swap File还存在,所以SwapCached也可以认为是File-backed page,属于Page Cache。 注意:SwapCached只有在Swap分区打开的请求下才会有,但是Swap过程产生的I/O很容易引起性能抖动,因此,线上环境Swap分区一般是关闭的。 Shmen是指匿名共享映射这种方式分配的内存(free 命令中的shared一项)。 当内核发起一个读请求时,会先检查请求的数据是否缓存到了page cache中,如果有则直接从内存中读取,不需要访问磁盘。如果cache没有请求的数据,就必须从磁盘中读取数据,然后内核将数据缓存到cache中。这样后续读请求就可以命中cache了。page可以只缓存一个文件部分的内容,不需要把整个文件都缓存进来。 当内核发起一个写请求时,同样直接写入到cache中。内核会将被写入的page标记为dirty,并将其加入到dirty list中。内核会周期性的将dirty list中的page回写到磁盘上。从而使磁盘上的数据和内存中缓存的数据一致。 Page Cache的产生有两种不同的方式: 两种方式产生如下图: 对于标准I/O的写,是写用户缓冲区,然后再讲用户缓冲区的数据拷贝到内核缓冲区。如果是读的话,则先从内核缓冲区拷贝到用户缓冲区,再从用户缓冲区中读数据。 对于存储映射I/O,是直接将Pagecache 的Page 给映射到用户地址空间,用户直接读写Pagecache Page中的内容。 以标准I/O为例,解释一下,Page Cache如何产生。具体如下图: 1)往用户缓冲区buffer写入数据。然后buffer中的数据拷贝到内核缓冲区(Pagecache page)。 2)如果内核缓冲区中没有这个Page,就会发生Page Fault,会去分配一个Page。 3)拷贝数据,该Pagecache Page就是一个Dirty Page(脏页)。 4)然后Dirty Page的内容会同步到磁盘,同步到磁盘后,该Pagecache Page就会变成Clean Page并且继续存在系统中。 如果是读文件产生的PageCache ,它的内容和磁盘内容一样,所以它一开始就是Clean Page,除非改写了里面的内容才会变成Dirty Page。 cat /proc/vmstat | egrep "dirty|writeback“ nr_dirty 表示当前系统中积压了多少脏页,nr_writeback 则表示有多少脏页正在回写到磁盘中,他们两个的单位都是 Page(4KB)。 先看写内存分配的图: 可以得出,应用在申请内存的时候,即使没有free内存了,只要还有足够的可回收逇Page Cache,也可以通过回收Page Cache的方式来申请到内存,所以,回收的方式主要有两种: 直接回收和后台回收。 也就是对应的两种页面回收机制: 1)周期性的检查:后台运行的守护进程kswapd完成。该进程定期检查当前系统的内存使用情况,发现系统内空闲的物理内存数目少于特定的阈值(参数是什么?),该进程就会发起页面回收的操作。 2)“内存严重不足”事件触发:如果需要很大内存,而当时系统的内存没有办法提供足够多的物理内存以满足内存请求。这时,操作系统就必须尽快进行页面回收,以便释放一些内存空间从而满足内存请求。 可以通过命令sar来观察内存回收行为,也可以通过查看/proc/vmstat里面的指标进行查看。 Linux中的页面回收是基于LRU(Lease recently used ,最近最少使用)算法。Linux操作系统对LRU的实现是基于一对双向链表,active链表和inactive链表。经常被访问的处于活跃状态的页面会被放到activre链表上,并不经常使用的页面则会放到inactive聊表上。页面会在两个双向链表中移动。页面可能从active链表移动到inactive链表,反之也有可能。但是移动并不是每次页面访问都会发生(要通过自旋锁来保证对链表并发访问操作不会出错,为了降低锁竞争,LInux提供了一种特殊的缓存,LRU缓存,用于批量的向LRU链表中快速的添加页面。有了 LRU 缓存之后,新页不会被马上添加到相应的链表上去,而是先被放到一个缓冲区中去,当该缓冲区缓存了足够多的页面之后,缓冲区中的页面才会被一次性地全部添加到相应的 LRU 链表中去),页面的移动发生的间隔有可能比较长。对于最近最少使用的页面会被逐个放到inactive链表的尾部。进行页面回收时,Linux操作系统会从inactive链表的尾部开始回收。 而第一次读取文件后,文件内容都是Inactive的,只有再次读取这些内容后,才会把它放到active链表上。处于Inactive链表上的pagecache在内存紧张的时候,是会首先被回收掉。有很多情况下,文件内容往往只被读取一次,它们占用的pagecache需要首先被回收掉;对于业务数据,往往都会读取几次,那么他们就会被放到active链表上,以此来达到保护的目的。 在内存紧张的情况下,会进行内存回收,回收会把Inactive list的部分page给回收掉。为了维护inactive和active的平衡,就需要把active list的部分page给demote到inactive list,demote的原则也是LRU。 疑问:active list和inactive list的比例是多少?,线上环境看,这里两个的比例还是比较大,超过1:2 不是file-backed pages,即为匿名页(anonymous page),如堆、栈和数据段等,不是以文件形式存在,因此无法和磁盘文件交换,但可以通过磁盘上划分额外的swap分区或使用swap文件进行交换。 1)水位(watermark)控制 min:如果剩余内存减少到触及这个水位,可认为内存严重不足,当前进程就会被阻塞,kernel会直接在这个进程的进程上下文做内存回收(direct reclaim)。 low:当剩余内存慢慢减少,触及到这个水位,就会触发kswapd线程进行内存回收。(后台回收) high:进行内存回收时,内存慢慢增加,触及到这个水位时,就停止回收。 由于每个ZONE是分别管理各自的内存的,因此每个ZONE都有这个三个水位。 水位计算:/proc/sys/vm/min_free_kbytes 是一个用户可配置的值,默认值是min_free_kbytes = 4 * sqrt(lowmem_kbytes)。然后根据min算出来low和high水位的值:low=5/4min,high=6/4min。(计算不是这里的重点,如果有需要见参考资料7) 1)swapness 回收的时候,会回收file-backed page和 anonymous page ,但是谁回收的多一些,可以通过/proc/sys/vm/swapness来控制谁回收多一些。swapness的值越大,越倾向于回收匿名页。值越小,越倾向于税后file-backed的页面。回收方法都是LRU算法。 Page cache毕竟是为了提高性能占用的物理内存,随着越来越多的磁盘数据被缓存到内存中,Page Cache也变得越来越大,如果一些重要的任务需要被Page cache占用的内存,内核将回收page cache以此来支持。 1)空间层面 当系统的“dirty”的内存大于某个阈值,该阈值是在总共的“可用内存”(包括free pages 和reclaimable pages)中的占比。 参数“dirty_background_ratio”(默认值10%),或者是绝对字节数“dirty_background_bytes”(默认值为0,表示生效)。两个参数只要谁先达到即可执行,此时就会交给专门负责writeback的background线程去处理。 参数“dirty_ratio”(默认值30%)和“dirty_bates”(默认值为0,表示生效),当“dirty”的内存达到这个比例或数量,进程则会停下write操作(被阻塞),先把“dirty”进行writeback。 2)时间层面 周期性的扫描,扫描间隔用参数:dirty_writeback_interval表示,以毫秒为单位。发现存在最近一次更新时间超过某个阈值(参数:dirty_expire_interval,单位毫秒)的pages。如果每个page都维护最近更新时间,开销会很大且扫描会很耗时,因此具体实现不会以page为粒度,而是按inode中记录的dirtying-time来计算。 3)用户主动发起。 调用sync()/msync()/fsync()。 参数设置可以在:/proc/sys/vm下。 其中dirty_writeback_interval实际的参数为:dirty_writeback_centisecs(默认值为500,单位为1/100秒,也就是5秒) dirty_expire_interval实际的参数为:dirty_expire_centisecs(默认值为3000,单位为1/100秒,也就是30秒) 2.4内核,用一个叫bdflush的线程专门负责writeback操作。因为磁盘I/O操作很慢,而线程操作系统有多个块设备,如果bdflush在其中一个块设备上等待I/O操作的完成,可能会需要很长的时间,此时单线程模式的bdfoush就会成为影响性能的瓶颈。而且bdflush没有周期扫描功能。 在2.6内核中,bdflush和kupdated一起被pdflush(page dirty flush)取代了。pdflush是一组线程,根据块设备的I/O负载情况,数量从最少2个到最多8个不等。如果1秒内没有空闲的pdflush线程,则会创建一个;如果pdflush线程的空闲时间超过1秒,则会被销毁。一个块设备可能有多个可以传输数据的队列,为了避免在队列上的拥塞(congestion),pdflush线程会动态的选择系统中相对空闲的队列。 在2.6.32版本上,直接一个块设备对应一个thread(算法效果不明显),这种内核线程被称为flusher threads。 无论是内核周期性的扫描,还是用户手动触发,flusher threads的write back都是间隔一段时间才进行的。如果这段时间内系统掉电了,那么还没有来得及write back的数据修改就面临丢失的风险,算是page cache机制存在的一个缺点。 free命令中,存在buff/cache的内容,如下。但是不太好区分。 通过man free查看指标含义,可以看到buffer和cache的区别。 通过man proc,可以得到proc文件系统的详细文档,其中就包括了/proc/meminfo的信息 通过这个文档,可以得到: 实际上,写文件时会用到Cache缓存数据(虽然文档上,Cache值提到是文件的读缓存),写磁盘则会用到Bufffer来缓存数据。 读文件时,数据会缓存到Cache中。而读磁盘时数据会缓存到Buffer中。 综上: 0)Linux中的内存回收[一] https://zhuanlan.zhihu.com/p/70964195 1) Linux中的Page Cache [二] https://zhuanlan.zhihu.com/p/71217136 2)Linux内核中的页面回收算法 http://liujunming.top/2017/09/28/Linux%E5%86%85%E6%A0%B8%E4%B8%AD%E7%9A%84%E9%A1%B5%E9%9D%A2%E5%9B%9E%E6%94%B6%E7%AE%97%E6%B3%95/ 3)Linux内存回收机制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632115061958384848 4)Linux 内核源码分析-Page Cache 刷脏源码分析 https://leviathan.vip/2019/06/01/Linux%E5%86%85%E6%A0%B8%E6%BA%90%E7%A0%81%E5%88%86%E6%9E%90-Page-Cache%E5%8E%9F%E7%90%86%E5%88%86%E6%9E%90/ 5)Page Cache与Page回写 https://www.cnblogs.com/linhaostudy/p/10196915.html#_label2 6)极客时间 《LInux内核技术实战课》 7)内存管理参数min_free_kbytes 分析 http://linux.laoqinren.net/kernel/vm-sysctl-min_free_kbytes/

关于显卡的问题 TurboCache技术

就是使用pci-E的超高带宽,使用系统内存作为显存的技术.不仅降低了造价,性能还得到一定的提高,但是和集成显示卡的共享主内存又不一样,性能要高些.类似的还有ATI的hipermemery技术

cachers造句 cachersの例文 "cachers"是什麼意思

Common sense should dictate where caches are placed say cachers . This is a mon practice of some cachers and has been used successfully for years. In response, cachers often interrupt caching, change cache sites, or empty their caches. Raiders remain inconspicuous, keeping at a distance from cachers near their cache sites, but within sight. This allows users to see what other cachers think of the cache and it encourages participants to place higher quapty caches. Cachers find the bug, take it some place and post the location at geocaching . for others to find and take on another trip. For the actual content, there is the Wayback Machine and other cachers .-- talk ) 23 : 13, 9 May 2012 ( UTC) It"s difficult to find cachers in a sentence. 用 cachers 造句挺难的

geocacher

geo是海湾的意思 cache是隐藏的意思 拼起来可能是隐藏在海湾的人,

EVEREST 稳定测试里的Stress cache是什么意思

超频后整体运行不稳定换个everest的版本看...

hibernate二级缓存配置,系统提示找不到ehcache.xml的配置文件

你的jar包都没有,肯定解析不了啊!!!

华硕s46 24gSSD这状态是使用了IRST技术和ExpressCache技术吗?为什么分为OEM分区和主分区且100%可用?

S46笔记本SSD固态硬盘是为了给系统加速用的,里面存储的是临时内存文件,一般很少占用空间,所以多数是100%可用。

这个视频文件如何下载?rtsp://vod.lobit.chinacache.net/NEWEDIT/1/01/3.rm?pxd=cf8708519d7d0545186

用搜狗把

File: D:hostxiaobaoweb./data/tpl_cache/template_default_index.php can not be write!的意思

...你是不是装了金山装机精灵而且备份过? 这就是你的备份路径。里面是你的备份数据可以删除了,留着意义也不大。 ...这方法牛! 迅雷自动生成的vod_...

cache和内存有什么区别?

1. 简单点说ram的数据吞吐能力与cpu处理数据不能有效协同,所以为了解决这个需要各级高速缓存(cache)2. 三者之间联系: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实际上是为了把由DRAM组成的大容量内存储器都看做是高速存储器而设置的小容量局部存储器,一般由高速SRAM构成。这种局部存储器是面向CPU的,引入它是为减小或消除CPU与内存之间的速度差异对系统性能带来的影响。Cache 通常保存着一份内存储器中部分内容的副本(拷贝),该内容副本是最近曾被CPU使用过的数据和程序代码。Cache的有效性是利用了程序对存储器的访问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所具有的局部区域性,即对大多数程序来说,在某个时间片内会集中重复地访问某一个特定的区域。如PUSH/POP指令的操作都是在栈顶顺序执行,变量会重复使用,以及子程序会反复调用等,就是这种局部区域性的实际例证。因此,如果针对某个特定的时间片,用连接在局部总线上的Cache代替低速大容量的内存储器,作为CPU集中重复访问的区域,系统的性能就会明显提高。系统开机或复位时,Cache 中无任何内容。当CPU送出一组地址去访问内存储器时,访问的存储器的内容才被同时“拷贝”到Cache中。此后,每当CPU访问存储器时,Cache 控制器要检查CPU送出的地址,判断CPU要访问的地址单元是否在Cache 中。若在,称为Cache 命中,CPU可用极快的速度对它进行读/写操作;若不在,则称为Cache未命中,这时就需要从内存中访问,并把与本次访问相邻近的存储区内容复制到Cache 中。未命中时对内存访问可能比访问无Cache 的内存要插入更多的等待周期,反而会降低系统的效率。而程序中的调用和跳转等指令,会造成非区域性操作,则会使命中率降低。因此,提高命中率是Cache 设计的主要目标。释义:1.RA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又称作“随机存储器”,是与CPU直接交换数据的内部存储器,也叫主存(内存)。它可以随时读写,而且速度很快,通常作为操作系统或其他正在运行中的程序的临时数据存储媒介。存储单元的内容可按需随意取出或存入,且存取的速度与存储单元的位置无关的存储器。这种存储器在断电时将丢失其存储内容,故主要用于存储短时间使用的程序。 按照存储单元的工作原理,随机存储器又分为静态随机存储器(英文:Static RAM,SRAM)和动态随机存储器(英文Dynamic RAM,DRAM)。2.Cache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其原始意义是指存取速度比一般随机存取记忆体(RAM)来得快的一种RAM,一般而言它不像系统主记忆体那样使用DRAM技术,而使用昂贵但较快速的SRAM技术,也有快取记忆体的名称。高速缓冲存储器是存在于主存与CPU之间的一级存储器, 由静态存储芯片(SRAM)组成,容量比较小但速度比主存高得多, 接近于CPU的速度。在计算机存储系统的层次结构中,是介于中央处理器和主存储器之间的高速小容量存储器。它和主存储器一起构成一级的存储器。高速缓冲存储器和主存储器之间信息的调度和传送是由硬件自动进行的。高速缓冲存储器最重要的技术指标是它的命中率。

Cache文件和cache文件有什么区别?

cache表示缓存。缓存是指可以进行高速数据交换的存储器,它先于内存与CPU交换数据,因此速率很快。L1 Cache(一级缓存)是CPU第一层高速缓存。内置的L1高速缓存的容量和结构对CPU的性能影响较大,不过高速缓冲存储器均由静态RAM组成,结构较复杂,在CPU管芯面积不能太大的情况下,L1级高速缓存的容量不可能做得太大。一般L1缓存的容量通常在32—256KB。L2 Cache(二级缓存)是CPU的第二层高速缓存,分内部和外部两种芯片。内部的芯片二级缓存运行速率与主频相同,而外部的二级缓存则只有主频的一半。L2高速缓存容量也会影响CPU的性能,原则是越大越好,普通台式机CPU的L2缓存一般为128KB到2MB或者更高,笔记本、服务器和工作站上用CPU的L2高速缓存最高可达1MB-3MB。由于高速缓存的速度越高价格也越贵,故有的计算机系统中设置了两级或多级高速缓存。紧靠CPU的一级高速缓存的速度最高,而容量最小,二级高速缓存的容量稍大,速度也稍低。缓存只是内存中少部分数据的复制品,所以CPU到缓存中寻找数据时,也会出现找不到的情况(因为这些数据没有从内存复制到缓存中去),这时CPU还是会到内存中去找数据,这样系统的速率就慢下来了,不过CPU会把这些数据复制到缓存中去,以便下一次不要再到内存中去取。随着时间的变化,被访问得最频繁的数据不是一成不变的,也就是说,刚才还不频繁的数据,此时已经需要被频繁的访问,刚才还是最频繁的数据,又不频繁了,所以说缓存中的数据要经常按照一定的算法来更换,这样才能保证缓存中的数据是被访问最频繁的。

cache在计算机中的作用是什么?

高速缓冲存储器是存在于主存与CPU之间的一级存储器,具体作用如下:在计算机技术发展过程中,主存储器存取速度一直比中央处理器操作速度慢得多,使中央处理器的高速处理能力不能充分发挥,整个计算机系统的工作效率受到影响。有很多方法可用来缓和中央处理器和主存储器之间速度不匹配的矛盾,如采用多个通用寄存器、多存储体交叉存取等,在存储层次上采用高速缓冲存储器也是常用的方法之一。很多大、中型计算机以及新近的一些小型机、微型机也都采用高速缓冲存储器。扩展资料Cache组成部分主要由三大部分组成:Cache存储体:存放由主存调入的指令与数据块。地址转换部件:建立目录表以实现主存地址到缓存地址的转换。替换部件:在缓存已满时按一定策略进行数据块替换,并修改地址转换部件。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高速缓冲存储器

什么是Cache?

两个字:缓存

cache和cache memory有什么不同?

计算机存储器包括主存(main memory),辅存(mass storage)和寄存器(register)。主存就是平时所说的内存,计算机运行时操作系统和其它进程的代码存储在其中。辅存主要指硬盘,也包括其它辅助存储设备,如软盘,U盘,光盘等,可以存放大量数据。寄存器位于CPU内,在指令执行时起临时存放作用。寄存器和主存、主存和辅存之间存在不停的数据传输和交流,其速度和容量就影响了计算机的性能。如果寄存器和主存之间每条指令和每个数据都进行一次传输,那么计算机的运行速度就受到限制。因此出现了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 memory),用于成批处理寄存器内的数据,以同主存进行交流。而且频繁使用的数据,CPU可以直接从高速缓存中读取,减少CPU的等待时间,提高系统效率。内存的容量有限,有时不能一次载入硬盘中所需的数据,这里会出现虚拟存储(virtual memory)的概念。虚拟存储是指当要接收的数据超过内存容量时,系统会在硬盘内分配足够的空间存储这些数据,再把这些数据分成很多页(page),再根据需要实时地把一定的页载入内存,这样用户感觉内存的容量就比真实的容量偏大。另外,缓冲区(buffer)是用于存储速度不同步的设备或优先级不同的设备之间传输数据的区域,使进程之间的相互等待变少,从而使从速度慢的设备读入数据时,速度快的设备的操作进程不发生间断。这里再顺便说下脱机(spooling)的概念。脱机是指当多个进程要求同时使用非共享资源如打印机时,系统会根据需求把所有的数据同时读取到硬盘,再在打印机上逐个打印,这样给用户的感觉就是一台打印机同时打印多个进程包含的文件。以下引用主要区别高速缓存(cache)和缓冲区(buffer):Cache:高速缓存,是位于CPU与主内存间的一种容量较小但速度很高的存储器。由于CPU的速度远高于主内存,CPU直接从内存中存取数据要等待一定时间周期, Cache中保存着CPU刚用过或循环使用的一部分数据,当CPU再次使用该部分数据时可从Cache中直接调用,这样就减少了CPU的等待时间,提高了系统的效率。Cache又分为一级Cache(L1 Cache)和二级Cache(L2 Cache),L1 Cache集成在CPU内部,L2 Cache早期一般是焊在主板上,现在也都集成在CPU内部,常见的容量有256KB或512KB L2 Cache。Buffer:缓冲区,一个用于存储速度不同步的设备或优先级不同的设备之间传输数据的区域。通过缓冲区,可以使进程之间的相互等待变少,从而使从速度慢的设备读入数据时,速度快的设备的操作进程不发生间断。Buffer和cache都是占用内存:Buffer: 作为buffer cache的内存,是块设备的读写缓冲区Cache: 作为page cache的内存, 文件系统的cache  如果cache的值很大,说明cache住的文件数很多。如果频繁访问到的文件都能被cache住,那么磁盘的读IO bi会非常小。

Cache的中文译名是(  )。

【答案】:CCache的中文含义是高速缓冲存储器。其使用昂贵但较快速的SRAM技术,存取速度比一般随机存取记忆本(RAM)快。

Cache 怎么读 请附音标

cache KK: [] DJ: [] n. 1. 贮藏所;隐藏处 2. 【电脑】快速缓冲贮存区 vt. 1. 贮藏 vi. 1. 躲藏 以上结果由 Dr.eye译典通字典 提供 音标显示不出来,在百度上查的,打开连接可以看到

什么是cache?越大越好吗?如果大,电脑会变快吗?

Cache是缓存,一般在CPU中存在L1、L2缓存,它们的运行速度与主频一样(或一半),提高CPU缓存可以大大提高CPU的运算性能。

文件管理里面的cache ,log 什么意思

Cache就是指缓存SRAM。 SRAM叫静态内存,“静态”指的是当我们将一笔数据写入SRAM后,除非重新写入新数据或关闭电源,否则写入的数据保持不变。log就是系统日志文件,记录一些系统及一些程序运行的文件,比如一些程序有异常。通常可以通过读取相对应的LOG文件来查看。这两种文件不需要使用的时候,也可以删除,不影响程序的使用;

cache和cache的工作方式是什么?

为了提高CPU读写程序和数据的速度,在RAM和CPU之间增加了高速缓存部件cache。寄存器是CPU内部的元件,拥有非常高的读写速度,由于CPU的速度远高于主内存,CPU直接从内存中存取数据要等待一定时间周期,Cache中保存着CPU刚用过或循环使用的一部分数据。当CPU再次使用该部分数据时可从Cache中直接调用,这样就减少了CPU的等待时间,提高了系统的效率。Cache的特点是读写速度快、存储容量小、价格高、断电后内容丢失。寄存器的存取方式寄存器有串行和并行两种数码存取方式。将n位二进制数一次存入寄存器或从寄存器中读出的方式称为并行方式。将n位二进制数以每次1位,分成n次存入寄存器并从寄存器读出,这种方式称为串行方式。并行方式只需一个时钟脉冲就可以完成数据操作,工作速度快,但需要n根输入和输出数据线。串行方式要使用几个时钟脉冲完成输入或输出操作,工作速度慢,但只需要一根输入或输出数据线,传输线少,适用于远距离传输。

cache是什么存储器?

答案当然是C.高速缓冲存储器,简称Cache,Cache是指存取速度比一般随机存取记忆体(RAM)来得快的一种RAM,容量比较小但速度比主存高得多。拓展资料:在计算机技术发展过程中,主存储器存取速度一直比中央处理器操作速度慢得多,使中央处理器的高速处理能力不能充分发挥,整个计算机系统的工作效率受到影响。有很多方法可用来缓和中央处理器和主存储器之间速度不匹配的矛盾,如采用多个通用寄存器、多存储体交叉存取等,在存储层次上采用高速缓冲存储器也是常用的方法之一。很多大、中型计算机以及新近的一些小型机、微型机也都采用高速缓冲存储器。百度百科-高速缓冲存储器

cache是什么意思

答案当然是C.高速缓冲存储器,简称Cache,Cache是指存取速度比一般随机存取记忆体(RAM)来得快的一种RAM,容量比较小但速度比主存高得多。拓展资料:在计算机技术发展过程中,主存储器存取速度一直比中央处理器操作速度慢得多,使中央处理器的高速处理能力不能充分发挥,整个计算机系统的工作效率受到影响。有很多方法可用来缓和中央处理器和主存储器之间速度不匹配的矛盾,如采用多个通用寄存器、多存储体交叉存取等,在存储层次上采用高速缓冲存储器也是常用的方法之一。很多大、中型计算机以及新近的一些小型机、微型机也都采用高速缓冲存储器。百度百科-高速缓冲存储器

cache是如何工作的

Cache的工作原理是基于程序访问的局部性(通俗说就是把经常用到的数据放在一个高速的cache里面)。Cache存储器:电脑中为高速缓冲存储器,是位于CPU和主存储器DRAM(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之间,规模较小,但速度很高的存储器,通常由SRAM(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静态存储器)组成。Cache的功能是提高CPU数据输入输出的速率。Cache容量小但速度快,内存速度较低但容量大,通过优化调度算法,系统的性能会大大改善,仿佛其存储系统容量与内存相当而访问速度近似Cache。Cache通常采用相联存储器。

cache的功能是什么

解释:隐蔽的地方,秘密的地窖;仓库,尤指武器;高速缓冲存储器隐藏,隐藏(尤其是武器);把(数据)储存在高速缓存中;给(硬件)配备缓存用法:DNS缓存中毒域名服务器缓存污染;中毒DNS缓存内存Web缓存页面快照;缓存网页;缓存;Web缓存格式化缓存格式化缓存分区;格式化缓存;模式缓存分区;格式缓冲区躲藏发音:英国[k]美国[k]同义词:隐藏发音:英国有美解释:动词 (verb的缩写)隐藏...隐藏;隐藏,逃避;盖、挡;掩盖,隐藏可以观察到鸟和动物的藏身之处;动物皮;生命和人身安全(遇险)用法:捉迷藏捉迷藏;捉迷藏;捉迷藏无处可藏无处可藏;捕捉力强;无路可逃捉迷藏捉迷藏;捉迷藏;游戏名称

cache可以删除吗?

cache文件夹可以删除。cache文件夹并不是系统配置文件,其实是缓存的文件,是可以删除的,从某种程度上说,清空缓存也可以加快访问速度,也就是我们平时使用时留下的缓存文件,不仅不会影响正常使用,还可以让其提速不少,是可以放心删除的。cache文件夹的作用cache名为“高速缓冲存储器”,其原始意义是指存取速度比一般随机存取记忆体更快的一种随机存取记忆体。存储器的高速缓冲存储器存储了频繁访问的RAM位置的内容及这些数据项的存储地址。当处理器引用存储器中的某地址时,高速缓冲存储器便检查是否存有该地址。如果存有该地址,则将数据返回处理器;如果没有保存该地址,则进行常规的存储器访问。

cache可以删除吗?

Cache就是缓存文件,可以删除。Cache这个文件夹代表缓存,主要是我们平时在使用APP时,应用需要自动缓存的一些东西,这类文件夹一般没有重要的数据。但长时间不清理会占据存储空间,有需要的朋友可以选择性的删除释放手机内存。cache的主要作用cache是高速缓冲存储器,,介于CPU与主存之间,它的工作速度数倍于主存,全部功能由硬件实现,并且对程序员是透明的.buffer一般是主存.还有,一般buffer对程序员是不透明的,除非是底层的地程序员,偶尔会需要知道一些buffer的详细信息(一般是嵌入式的,必须对每个地址都要自己分配),一般情况下,只要程序自己去分配。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