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iers / 阅读 / 详情

1G等于多少M?

2023-05-20 01:17:38
TAG: m
共2条回复
gitcloud

1GB=1024(2^10)MB

,GB是GByte的缩写,是标准单位,但G是商业单位,为了工厂生产等方便,不过可以理解G=GB

LuckySXyd
* 回复内容中包含的链接未经审核,可能存在风险,暂不予完整展示!

相关推荐

1G等于多少M?

1G等于(1024)M朋友,请采纳正确答案,你们只提问,不采纳正确答案,回答都没有劲!!!朋友,请【采纳答案】,您的采纳是我答题的动力,如果没有明白,请追问。谢谢。
2023-01-13 14:03:0411

1G是得多少M

在计算机储存单位中最小的是B(字节),一个英文字符需要占用1个字节的空间,一个汉字需要占用2个字节的空间,其单位之间的换算如下:1KB=1024B1MB=1024KB1GB=1024MB=1,073,741,824B1TB=1024GB---以下单位很少用,很少被提及-------------1PB=1024TB1EB=1024PB1ZB=1024EB1YB=1024ZB目前硬盘容量也多以G为单位,例如目前主流装机用户选用硬盘也均为500G,再高一些就是1T容量硬盘了,按照理论上来说1T=1024G(也就是2的10次方),但硬盘厂商往往制造出来的1T硬盘容量只有1000G,这是为什么呢?因为1T=1000G=1000000M=1000000000KBP这是硬盘厂家的标准,这在存储市场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了,几乎可以说是“行业标准”了,有的硬盘或者计算机在包装或说明上会说明这一点。但是在计算机系统中,仍然按照1024进制计算,所以安装的1TB硬盘在系统中的显示可能只有1000GB。
2023-01-13 14:03:192

1G等于多少M?

2023-01-13 14:03:2914

流量1G等于多少M

这个流量的进位关系是:就是说你书写一个汉字的流量是两个字节、512个字节=1kb、1024kb=1M,1024M=1G,1024G=1TB.
2023-01-13 14:03:371

1G流量等于多少M?

2023-01-13 14:03:545

电脑上1G等于多少M,怎么换算?

1024m
2023-01-13 14:04:096

1GB=多少M?

1024
2023-01-13 14:04:5814

1G等于多少M?

1024
2023-01-13 14:05:0811

1g等于多少m 1g是多少m

1、1G等于1024M流量,手机流量的单位是采取1024进制的,常用单位包括GB,MB,KB,B,1GB简1G,1G=1024MB,1MB=1024KB,1KB=1024字节。该算法来源于计中对于数据的储存方式。 2、Android系统默认情况下开启了自动同步功能,如果在手机上更新了Email,日历,联系人数据,会自动同步到Google服务器上,就会产生大量的数据流量。不需要使用网络的时候关闭GPRS连接,这基本上可以在绝大多数的时间里杜绝后台应用数据流量偷跑的事情发生。
2023-01-13 14:05:171

1g等于多少m

单位不同没办法换算
2023-01-13 14:05:213

1G等于多少M?

1024M
2023-01-13 14:05:2412

1G等于多少M

2023-01-13 14:05:548

1G等于多少M

1G=1024M。该算法来源于计算机中对于数据数据的储存方式。在计算机储存单位中最小的是B(字节),一个英文字符需要占用1个字节的空间,一个汉字需要占用2个字节的空间,其单位之间的换算如下:1KB=1024B1MB=1024KB1GB=1024MB1TB=1024GB
2023-01-13 14:06:206

1G等于多少M

1GB=1024MB
2023-01-13 14:06:2615

流量1g等于多少m

2023-01-13 14:06:359

在么,刚才客服说我的联通卡还有1G流量,1G等于多少M?

流量单位1GB=1024MB,1MB=1024KB,1KB=1024B。
2023-01-13 14:06:4111

丨G等于多少M

1024M
2023-01-13 14:06:502

1G等于多少M流量

2023-01-13 14:06:537

手机内存1G等于多少M

手机内存的1GB等于1024MB。内存是电脑的记忆部件,用于存放电脑运行中的原始数据、中间结果以及指示电脑工作的程序。内存可以分为随机访问存储器和只读存储器,前者允许数据的读取与写入,磁盘中的程序必须被调入内存后才能运行,中央处理器可直接访问内存,与内存交换数据。电脑断电后,随机访问存储器里的信息就会丢失。后者的信息只能读出,不能随意写入,即使断电也不会丢失。由于电路的复杂性因素,电脑中都使用二进制数,只有0和1两个数码,逢二进一,最容易用电路来表达,比如0代表电路不通,1代表电路通畅。我们平时用电脑时感觉不到它是在用二进制计算是因为电脑会把你输入的信息自动转换成二进制,算出的二进制数再转换成你能看到的信息显示到屏幕上。在存储器中含有大量的基本单元,每个存储单元可以存放八个二进制位,即一个零到二百五十五之间的整数、一个字母或一个标点符号等,叫做一个字节。存储器的容量就是以字节为基本单位的,每个单元都有唯一的序号,叫做地址。中央处理器凭借地址,准确地操纵着每个单元,处理数据。由于字节这个单位太小了,我们定义了几个更大的单位,这些单位是以2的十次幂做进位,单位有KB、MB、GB、TB等。常见的内存包括同步动态随机存储器、双倍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储器、接口动态随机存储器。希望我能帮助你解疑释惑。
2023-01-13 14:06:5911

1G等于多少M?

2023-01-13 14:07:088

1G内存是多少M

1024m
2023-01-13 14:07:158

1G流量有多少m?

2023-01-13 14:07:328

1G等于多少M

2023-01-13 14:07:396

1G流量等于多少M,这个怎么计算

2023-01-13 14:07:453

1G流量等于多少m

2023-01-13 14:07:4913

1g等于多少m/s^2

赤道的为9.780米/二次方秒,两极的9.832米/二次方秒
2023-01-13 14:08:082

1G等于多少M

一G等于1000M;一GB等于1024MB。在计算机及周边学科中1KB=1024B=2^10B 千(kilo)1MB=1024KB=2^20B 兆(mega)1GB=1024MB=2^30B 吉(giga)1TB=1024GB=2^40B 太(tera)1PB=1024TB=2^50B 拍(peta)1EB=1024PB=2^60B 艾(exa)在其他学科中1K=1000=10^31M=1000K=10^61G=1000M=10^91T=1000G=10^121P=1000T=10^151E=1000P=10^18注意:G和GB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能混淆。同样,M和MB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2023-01-13 14:08:168

1G等于多少m的网速

1GB对于网速来说就是千兆网络。理论上下载速度达到125mb/s.一般家庭使用不到,你说看到的可能是网卡的速度。
2023-01-13 14:08:413

1g等于多少m

2023-01-13 14:08:487

1G等于多少M

2023-01-13 14:08:559

1G等于多少M

2023-01-13 14:09:169

1GB是多少M

2023-01-13 14:09:226

电信流量1G等于多少M?

您好,手机上网流量的计算单位主要是MB、KB,单位之间的换算规则是:1GB=1024MB,1MB=1024KB,1KB=1024B,1B(字节)=8bits(比特),所以1GB=1024MB。
2023-01-13 14:09:312

等差数列的和的公式

等差数列求和公式Sn=(a1+an)n/2;Sn=na1+n(n-1)d/2(d为公差);Sn=An2+Bn;A=d/2,B=a1-(d/2)。基本性质若m、n、p、q∈N①若m+n=p+q,则am+an=ap+aq②若m+n=2q,则am+an=2aq(等差中项)注意:上述公式中an表示等差数列的第n项。拓展资料等差数列推论(1)从通项公式可以看出,a(n)是n的一次函数(d≠0)或常数函数(d=0),(n,an)排在一条直线上,由前n项和公式知,S(n)是n的二次函数(d≠0)或一次函数(d=0,a1≠0),且常数项为0。(2)从等差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前n项和公式还可推出:a(1)+a(n)=a(2)+a(n-1)=a(3)+a(n-2)=…=a(k)+a(n-k+1),(类似:p(1)+p(n)=p(2)+p(n-1)=p(3)+p(n-2)=。。。=p(k)+p(n-k+1)),k∈{1,2,…,n}。(3)若m,n,p,q∈N*,且m+n=p+q,则有a(m)+a(n)=a(p)+a(q),S(2n-1)=(2n-1)*a(n),S(2n+1)=(2n+1)*a(n+1),S(k),S(2k)-S(k),S(3k)-S(2k),…,S(n)*k-S(n-1)*k…成等差数列,等等。若m+n=2p,则a(m)+a(n)=2*a(p)。证明:p(m)+p(n)=b(0)+b(1)*m+b(0)+b(1)*n=2*b(0)+b(1)*(m+n);p(p)+p(q)=b(0)+b(1)*p+b(0)+b(1)*q=2*b(0)+b(1)*(p+q);因为m+n=p+q,所以p(m)+p(n)=p(p)+p。(4)其他推论:①和=(首项+末项)×项数÷2;②项数=(末项-首项)÷公差+1;③首项=2x和÷项数-末项或末项-公差×(项数-1);④末项=2x和÷项数-首项;⑤末项=首项+(项数-1)×公差;⑥2(前2n项和-前n项和)=前n项和+前3n项和-前2n项和。
2023-01-13 14:08:451

分数乘除混合运算的顺序

分数乘除法混合运算可以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也可以不按顺序,因为除以一个数,相当于乘这个数的倒数。而乘法算式,可以不按顺序,因为乘法的交换律。
2023-01-13 14:08:451

净字开头的成语有哪些?

水净鹅飞、眼不见为净一干二净、西方净国、西方净土没有“净”字开头的成语包含“净”字的成语共有17个、清净寂灭、明窗净几、清净无为手脚干净、干净利落干净利索、六根清净、耳根清净、窗明几净:不干不净、风轻云净
2023-01-13 14:08:471

分数乘除法的混合运算

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完全相同,都是先算乘除,再算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的。①如果是同一级运算,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②如果是分数连乘,可先进行约分,再进行计算;③如果是分数乘除混合运算时,要先把除法转换成乘法,然后按乘法运算。
2023-01-13 14:08:481

梯形的面积公式是什么?

梯形的面积公式为:S=(a+b)*h÷2。其中,S为梯形的面积,a、b为梯形的上底下底,h为梯形的高。
2023-01-13 14:08:4915

等差数列的和是多少公式是什么?

1、等差数列求和公式:(字母描述)其中等差数列的首项为a1,末项为an,项数为n,公差为d,前n项和为Sn。2、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其中等差数列的首项为a1,末项为an,项数为n,公差为d,前n项和为Sn。扩展资料:知识点:等差数列基本公式:末项=首项+(项数-1)×公差项数=(末项-首项)÷公差+1首项=末项-(项数-1)×公差和=(首项+末项)×项数÷2末项:最后一位数首项:第一位数项数:一共有几位数和:求一共数的总和
2023-01-13 14:08:511

刚刚的数学 具体讲一讲 行不

初二上(一)运用公式法: 我们知道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互为逆变形。如果把乘法公式反过来就是把多项式分解因式。于是有: a2-b2=(a+b)(a-b) a2+2ab+b2=(a+b)2 a2-2ab+b2=(a-b)2 如果把乘法公式反过来,就可以用来把某些多项式分解因式。这种分解因式的方法叫做运用公式法。 (二)平方差公式 1.平方差公式 (1)式子: a2-b2=(a+b)(a-b) (2)语言:两个数的平方差,等于这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差的积。这个公式就是平方差公式。 (三)因式分解 1.因式分解时,各项如果有公因式应先提公因式,再进一步分解。 2.因式分解,必须进行到每一个多项式因式不能再分解为止。 (四)完全平方公式 (1)把乘法公式(a+b)2=a2+2ab+b2 和 (a-b)2=a2-2ab+b2反过来,就可以得到: a2+2ab+b2 =(a+b)2 a2-2ab+b2 =(a-b)2 这就是说,两个数的平方和,加上(或者减去)这两个数的积的2倍,等于这两个数的和(或者差)的平方。 把a2+2ab+b2和a2-2ab+b2这样的式子叫完全平方式。 上面两个公式叫完全平方公式。 (2)完全平方式的形式和特点 ①项数:三项 ②有两项是两个数的的平方和,这两项的符号相同。 ③有一项是这两个数的积的两倍。 (3)当多项式中有公因式时,应该先提出公因式,再用公式分解。 (4)完全平方公式中的a、b可表示单项式,也可以表示多项式。这里只要将多项式看成一个整体就可以了。 (5)分解因式,必须分解到每一个多项式因式都不能再分解为止。 (五)分组分解法 我们看多项式am+ an+ bm+ bn,这四项中没有公因式,所以不能用提取公因式法,再看它又不能用公式法分解因式. 如果我们把它分成两组(am+ an)和(bm+ bn),这两组能分别用提取公因式的方法分别分解因式. 原式=(am +an)+(bm+ bn) =a(m+ n)+b(m +n) 做到这一步不叫把多项式分解因式,因为它不符合因式分解的意义.但不难看出这两项还有公因式(m+n),因此还能继续分解,所以 原式=(am +an)+(bm+ bn) =a(m+ n)+b(m+ n) =(m +n)•(a +b). 这种利用分组来分解因式的方法叫做分组分解法.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如果把一个多项式的项分组并提取公因式后它们的另一个因式正好相同,那么这个多项式就可以用分组分解法来分解因式. (六)提公因式法 1.在运用提取公因式法把一个多项式因式分解时,首先观察多项式的结构特点,确定多项式的公因式.当多项式各项的公因式是一个多项式时,可以用设辅助元的方法把它转化为单项式,也可以把这个多项式因式看作一个整体,直接提取公因式;当多项式各项的公因式是隐含的时候,要把多项式进行适当的变形,或改变符号,直到可确定多项式的公因式. 2. 运用公式x2 +(p+q)x+pq=(x+q)(x+p)进行因式分解要注意: 1.必须先将常数项分解成两个因数的积,且这两个因数的代数和等于 一次项的系数. 2.将常数项分解成满足要求的两个因数积的多次尝试,一般步骤: ① 列出常数项分解成两个因数的积各种可能情况; ②尝试其中的哪两个因数的和恰好等于一次项系数. 3.将原多项式分解成(x+q)(x+p)的形式. (七)分式的乘除法 1.把一个分式的分子与分母的公因式约去,叫做分式的约分. 2.分式进行约分的目的是要把这个分式化为最简分式. 3.如果分式的分子或分母是多项式,可先考虑把它分别分解因式,得到因式乘积形式,再约去分子与分母的公因式.如果分子或分母中的多项式不能分解因式,此时就不能把分子、分母中的某些项单独约分. 4.分式约分中注意正确运用乘方的符号法则,如x-y=-(y-x),(x-y)2=(y-x)2, (x-y)3=-(y-x)3. 5.分式的分子或分母带符号的n次方,可按分式符号法则,变成整个分式的符号,然后再按-1的偶次方为正、奇次方为负来处理.当然,简单的分式之分子分母可直接乘方. 6.注意混合运算中应先算括号,再算乘方,然后乘除,最后算加减. (八)分数的加减法 1.通分与约分虽都是针对分式而言,但却是两种相反的变形.约分是针对一个分式而言,而通分是针对多个分式而言;约分是把分式化简,而通分是把分式化繁,从而把各分式的分母统一起来. 2.通分和约分都是依据分式的基本性质进行变形,其共同点是保持分式的值不变. 3.一般地,通分结果中,分母不展开而写成连乘积的形式,分子则乘出来写成多项式,为进一步运算作准备. 4.通分的依据:分式的基本性质. 5.通分的关键:确定几个分式的公分母. 通常取各分母的所有因式的最高次幂的积作公分母,这样的公分母叫做最简公分母. 6.类比分数的通分得到分式的通分: 把几个异分母的分式分别化成与原来的分式相等的同分母的分式,叫做分式的通分. 7.同分母分式的加减法的法则是:同分母分式相加减,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加减。 同分母的分式加减运算,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加减,这就是把分式的运算转化为整式运算。 8.异分母的分式加减法法则:异分母的分式相加减,先通分,变为同分母的分式,然后再加减. 9.同分母分式相加减,分母不变,只须将分子作加减运算,但注意每个分子是个整体,要适时添上括号. 10.对于整式和分式之间的加减运算,则把整式看成一个整体,即看成是分母为1的分式,以便通分. 11.异分母分式的加减运算,首先观察每个公式是否最简分式,能约分的先约分,使分式简化,然后再通分,这样可使运算简化. 12.作为最后结果,如果是分式则应该是最简分式. (九)含有字母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 1.含有字母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 引例:一数的a倍(a≠0)等于b,求这个数。用x表示这个数,根据题意,可得方程 ax=b(a≠0) 在这个方程中,x是未知数,a和b是用字母表示的已知数。对x来说,字母a是x的系数,b是常数项。这个方程就是一个含有字母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 含有字母系数的方程的解法与以前学过的只含有数字系数的方程的解法相同,但必须特别注意:用含有字母的式子去乘或除方程的两边,这个式子的值不能等于零。八年级下数学各章知识要点第17章 分式复习要点1、形如AB(A、B都是整式,且B中含有字母,B≠0)的式子叫做分式。整式和分式统称有理式。2、分母≠0时,分式有意义。分母=0时,分式无意义。3、分式的值为0,要同时满足两个条件:分子=0,而分母≠0。4、分式基本性质:分式的分子、分母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5、分式、分子、分母的符号,任意改变其中两个的符号,分式的值不变。6、分式四则运算1)分式加减的关键是通分,把异分母的分式,转化为同分母分式,再运算.2)分式乘除时先把分子分母都因式分解,然后再约去相同的因式。3)分式的混合运算,注意运算顺序及符号的变化,4)分式运算的最后结果应化为最简分式或整式.7、分式方程1)分式化简与解分式方程不能混淆.分式化简是恒等变形,不能随意去分母.2)解分式方程的步骤:第一、化分式方程为整式方程;第二,解这个整式方程;第三,验根,通过检验去掉增根。3)解有关应用题的步骤和列整式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是一样的:设、列、解、验、答。第18章 函数及图象的复习要点1、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数轴。数轴上的点与实数一一对应。数轴上的点A、B的坐标为x1、x2, 则AB= 。2、具有公共原点且互相垂直的两条数轴就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坐标平面内的点与有序实数对一一对应。3、坐标轴上的点不属于任何象限。x轴上的点纵坐标y=0;y轴上的点横坐标x=0。第一象限内的点x>0,y>0;第二象限内的点x<0,y>0;第三象限内的点x<0,y<0;第四象限内的点x>0,y<0;由此可知,x轴上方的点,纵坐标y>0;x轴下方的点,纵坐标y<0;y轴左边的点,横坐标x<0;y轴右边的点,横坐标x>0.4、关于某坐标轴对称的点,这个轴的坐标不变,另一个轴的坐标互为相反数。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纵、横坐标都互为相反数。关于第一、三象限角平分线对称的点,横纵坐标交换位置;关于第二、四象限角平分线上对称的点,不但横纵坐标交换位置,而且还要变成相反数。5、第一、三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横纵坐标相等;第二、四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横纵坐标互为相反数。6、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存在两个变量x、y,对于x的每一个取值,y都有唯一的一个值与之对应,我们就说y是x的函数。x是自变量,y是因变量。 函数的表示方法有:解析式法、图象法、列表法。7、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①函数的解析式是整式时,自变量可取全体实数;②函数的解析式是分式时,自变量的取值应使分母≠0;③函数的解析式是二次根式时,自变量的取值应使被开方数≥0.④函数的解析式是负整指数和零指数时,底数≠0;⑤对于反映实际问题的函数关系,应使实际问题有意义. 8、如果y=kx + b ( k、b是常数,k≠0),那么,y叫x的一次函数。如果y=kx (k是常数,k 0),那么,y叫x的正比例函数。9、点在函数的图象上的代数意义是:这一点的坐标满足函数的解析式。两个函数有交点的代数意义是:两个函数的解析式组成的方程组的解就是交点的坐标。10、一次函数y=kx+b的性质: (1)一次函数图象是过 两点的一条直线,|k|的值越大,图象越靠近于y轴。(2)当k>0时,图象过一、三象限,y随x的增大而增大;从左至右图象是上升的(左低右高);(3)当k<0时,图象过二、四象限,y随x的增大而减小。从左至右图象是下降的(左高右低);(4)当b>0时,与y轴的交点(0,b)在正半轴;当b<0时,与y轴的交点(0,b)在负半轴。当b=0时,一次函数就是正比例函数,图象是过原点的一条直线(5)几条直线互相平行时 ,k值相等而b不相等。11、如果y=kx ( k是常数,k≠0),那么,y叫x的反比例函数。12、反比例函数y=kx的性质:(1)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是双曲线,图象无限的靠近于x、y轴。(2)当k>0时,图象的两个分支位于一、三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减小,从左至右图象是下降的(左低右高);(3)当k<0时,图象的两个分支位于二、四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增大,从左至右图象是上升的(左高右低)。(4)反比例函数y=kx与正比例函数y=k x的交点关于原点对称。第19章 全等三角形1、判断正确或错误的句子叫做命题.正确的命题称为真命题,错误的命题称为假命题.2、命题是由题设、结论两部分组成的.题设是已知事项;结论是由已知事项推出的事项.常可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用“如果”开始的部分就是题设,而用“那么”开始的部分就是结论.3、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4、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方法1:如果两个三角形有两边及其夹角分别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简记为S.A.S.(或边角边).方法2:如果两个三角形有两个角及其夹边分别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简记为A.S.A.(或角边角)方法3:如果两个三角形有两个角和其中一个角的对边分别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简记为A.A.S.(或角角边).方法4: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简记为S.S.S(或边边边).方法5(只能用于直角三角形):如果两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分别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简记为H.L.(或斜边、直角边).5、一般来说,在两个命题中,如果第一个命题的题设是第二个命题的结论,而第一个命题的结论是第二个命题的题设,那么这两个命题叫做互逆命题.如果把其中一个命题叫做原命题,那么另一命题就叫做它的逆命题.6、如果一个定理的逆命题也是定理,那么这两个定理叫做互逆定理,其中的一个定理叫做另一个定理的逆定理.7、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简写成“等角对等边”)8、如果三角形的一条边的平方等于另外两条边的平方和,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的逆定理)9、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到一个角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10、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的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到一条线段的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第20章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1、四边形的内角和定理:四边形内角和等于360°;2、多边形内角和定理:n边形的内角和等于(n-2)×180°;3、多边形的外角和定理:任意多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4、n边形对角线条数公式:n(n-3)2(n≥3);5、中心对称:把一个图形绕某一个点旋转180°,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个点对称。6、中心对称图形:把一个图形绕某一个点旋转180°,如果它能够和原来的图形互相重合,那么就说这个图形叫做中心对称图形。7、中心对称的性质: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的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对称中心平分。8、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类别 性质 判定 边 角 对角线 对称性 边 角 对角线平行四边形 ①对边平行②对边相等 ①对角相等②邻角互补 对角线互相平分 中心对称 ①两组对边分别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②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矩形 ①对边平行②对边相等 四个角都是直角 ①对角线互相平分②对角线相等 中心对称,轴对称 ①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②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菱形 ①对边平行②四边相等 ①对角相等②邻角互补 ①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②对角线平分每一组对角 中心对称,轴对称 ①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②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正方形 ①对边平行②四边相等 四个角都是直角 ①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②对角线平分每一组对角 中心对称,轴对称 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 对角线互相垂直且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正方形等腰梯形 ①两底平行②两腰相等 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 对角线相等 轴对称 两腰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第21章 数据的整理与初步处理1、平均数=总量÷总份数。数据的平均数只有一个。一般说来,n个数 、 、…、 的平均数为 =1n(x1+x2+…xn) 一般说来,如果n个数据中,x1出现f1次,x2出现f2次,xk出现fk次,且f1+f2+… +fk=n则这n个数的平均数可表示为x=x1f1+x2f2+…xkfkn。其中fin是xi的权重(i=1,2…k)。加权平均数是分析数据的又一工具。当考虑不同权重时,决策者的结论就有可能随之改变。2、将一组数据按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即使有相等的数据也要全部参加排列),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奇数,那么中位数就是中间的那个数据。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偶数,那么中位数就是中间的两个数据的平均数。一组数据的中位数只有一个,它可能是这组数据中的一个数据,也可能不是这组数据中的数据.3、一组数据中出现的次数最多的数据就是众数。一组数据可以有不止一个众数,也可以没有众数(当某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出现的次数都相同时,这组数据就没有众数).4、一组数据中的最大值减去最小值就是极差:极差=最大值-最小值5、我们通常用 表示一组数据的方差,用 表示一组数据的平均数, 、 、…、 表示各个原始数据.则 ( 平方单位)求方差的方法:先求平均数,再求偏差,然后求偏差的平方和,最后再平均数6、求出的方差再开平方,这就是标准差。 7、平均数、极差、方差、标准差的变化规律一组数据同时加上或减去一个数,极差不变,平均数加上或减去这个数,方差不变,标准差不变 一组数据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数,极差和平均数都乘以或除以这个数,方差乘以或除以该数的平方,标准差乘以或除以这个数。一组数据同时乘以一个数a,然后在加上一个数b,极差乘以或除以这个数a,平均数乘以或除以这个数a,再加上b,方差乘以a的平方,标准差乘以|a|. (加减的数都不为0)
2023-01-13 14:08:511

因式分解法解方程

因式分解法解方程如下:1、公式法:a²-b²=(a+b)(a-b)、a²+2ab+b²=(a+b)²、a²-2ab+b²=(a-b)²。2、提公因式法:当各项系数都是整数时,公因式的系数应取各项系数的最大公约数字母取各项的相同的字母,而且各字母的指数取次数最低的;当各项的系数有分数时,公因式系数为各分数的最大公约数。3、十字相乘法:十字左边相乘等于二次项系数,右边相乘等于常数项,交叉相乘再相加等于一次项。
2023-01-13 14:08:521

一米每秒等于多少千米每小时 怎么换算

2023-01-13 14:08:531

纯净开头的成语有哪些?

纯正无邪纯一不杂纯属骗局
2023-01-13 14:08:442

梯形面积计算公式

梯形面积有两种算法(1)梯形的面积公式:(上底+下底)×高÷2用字母表示:(a+b)×h÷2(2)梯形的面积公式2: 中位线×高用字母表示:l·h (l表示中位线长度)另外对角线互相垂直的梯形:对角线×对角线÷2扩展资料直角梯形定义一腰垂直于底的梯形叫直角梯形(right trapezoid)。图2b直角梯形图2b直角梯形性质1、直角梯形其中1个角是直角。2、有一定的稳定性,但弱于非直角梯形 。判定1、一腰垂直于底的梯形是直角梯形;2、有一个内角是直角的梯形是直角梯形。
2023-01-13 14:08:421

清风什么水 成语

清风徐水
2023-01-13 14:08:404

因式分解的定义

把一个多项式化为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这种变形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因式分解,也叫作分解因式。
2023-01-13 14:08:392

梯形面积的三种计算方法

梯形面积需要用公式计算。公式如下:梯形的面积公式:(上底+下底)×高÷2,用字母表示:;变形:h=2S÷(a+c);变形:a=2s÷h-c;变形:c=2s÷h-a。2、梯形的面积公式:中位线×高,用字母表示:L·h。、对角线互相垂直的梯形面积为:对角线×对角线÷2。4、只知四边长度时的面积公式:扩展资料:特殊梯形一、等腰梯形定义: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isoscelestrapezium)。
2023-01-13 14:08:381

高一解方程 幂函数

望采纳
2023-01-13 14:08:385

以清风开头的成语,后面两个字相相同

清风习习
2023-01-13 14:08:373

初二数学哪。大神学霸帮帮忙。

(一)运用公式法: 我们知道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互为逆变形。如果把乘法公式反过来就是把多项式分解因式。于是有: a2-b2=(a+b)(a-b) a2+2ab+b2=(a+b)2 a2-2ab+b2=(a-b)2 如果把乘法公式反过来,就可以用来把某些多项式分解因式。这种分解因式的方法叫做运用公式法。 (二)平方差公式 1.平方差公式 (1)式子: a2-b2=(a+b)(a-b) (2)语言:两个数的平方差,等于这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差的积。这个公式就是平方差公式。 (三)因式分解 1.因式分解时,各项如果有公因式应先提公因式,再进一步分解。 2.因式分解,必须进行到每一个多项式因式不能再分解为止。 (四)完全平方公式 (1)把乘法公式(a+b)2=a2+2ab+b2 和 (a-b)2=a2-2ab+b2反过来,就可以得到: a2+2ab+b2 =(a+b)2 a2-2ab+b2 =(a-b)2 这就是说,两个数的平方和,加上(或者减去)这两个数的积的2倍,等于这两个数的和(或者差)的平方。 把a2+2ab+b2和a2-2ab+b2这样的式子叫完全平方式。 上面两个公式叫完全平方公式。 (2)完全平方式的形式和特点 ①项数:三项 ②有两项是两个数的的平方和,这两项的符号相同。 ③有一项是这两个数的积的两倍。 (3)当多项式中有公因式时,应该先提出公因式,再用公式分解。 (4)完全平方公式中的a、b可表示单项式,也可以表示多项式。这里只要将多项式看成一个整体就可以了。 (5)分解因式,必须分解到每一个多项式因式都不能再分解为止。 (五)分组分解法 我们看多项式am+ an+ bm+ bn,这四项中没有公因式,所以不能用提取公因式法,再看它又不能用公式法分解因式. 如果我们把它分成两组(am+ an)和(bm+ bn),这两组能分别用提取公因式的方法分别分解因式. 原式=(am +an)+(bm+ bn) =a(m+ n)+b(m +n) 做到这一步不叫把多项式分解因式,因为它不符合因式分解的意义.但不难看出这两项还有公因式(m+n),因此还能继续分解,所以 原式=(am +an)+(bm+ bn) =a(m+ n)+b(m+ n) =(m +n)•(a +b). 这种利用分组来分解因式的方法叫做分组分解法.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如果把一个多项式的项分组并提取公因式后它们的另一个因式正好相同,那么这个多项式就可以用分组分解法来分解因式. (六)提公因式法 1.在运用提取公因式法把一个多项式因式分解时,首先观察多项式的结构特点,确定多项式的公因式.当多项式各项的公因式是一个多项式时,可以用设辅助元的方法把它转化为单项式,也可以把这个多项式因式看作一个整体,直接提取公因式;当多项式各项的公因式是隐含的时候,要把多项式进行适当的变形,或改变符号,直到可确定多项式的公因式. 2. 运用公式x2 +(p+q)x+pq=(x+q)(x+p)进行因式分解要注意: 1.必须先将常数项分解成两个因数的积,且这两个因数的代数和等于 一次项的系数. 2.将常数项分解成满足要求的两个因数积的多次尝试,一般步骤: ① 列出常数项分解成两个因数的积各种可能情况; ②尝试其中的哪两个因数的和恰好等于一次项系数. 3.将原多项式分解成(x+q)(x+p)的形式. (七)分式的乘除法 1.把一个分式的分子与分母的公因式约去,叫做分式的约分. 2.分式进行约分的目的是要把这个分式化为最简分式. 3.如果分式的分子或分母是多项式,可先考虑把它分别分解因式,得到因式乘积形式,再约去分子与分母的公因式.如果分子或分母中的多项式不能分解因式,此时就不能把分子、分母中的某些项单独约分. 4.分式约分中注意正确运用乘方的符号法则,如x-y=-(y-x),(x-y)2=(y-x)2, (x-y)3=-(y-x)3. 5.分式的分子或分母带符号的n次方,可按分式符号法则,变成整个分式的符号,然后再按-1的偶次方为正、奇次方为负来处理.当然,简单的分式之分子分母可直接乘方. 6.注意混合运算中应先算括号,再算乘方,然后乘除,最后算加减. (八)分数的加减法 1.通分与约分虽都是针对分式而言,但却是两种相反的变形.约分是针对一个分式而言,而通分是针对多个分式而言;约分是把分式化简,而通分是把分式化繁,从而把各分式的分母统一起来. 2.通分和约分都是依据分式的基本性质进行变形,其共同点是保持分式的值不变. 3.一般地,通分结果中,分母不展开而写成连乘积的形式,分子则乘出来写成多项式,为进一步运算作准备. 4.通分的依据:分式的基本性质. 5.通分的关键:确定几个分式的公分母. 通常取各分母的所有因式的最高次幂的积作公分母,这样的公分母叫做最简公分母. 6.类比分数的通分得到分式的通分: 把几个异分母的分式分别化成与原来的分式相等的同分母的分式,叫做分式的通分. 7.同分母分式的加减法的法则是:同分母分式相加减,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加减。 同分母的分式加减运算,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加减,这就是把分式的运算转化为整式运算。 8.异分母的分式加减法法则:异分母的分式相加减,先通分,变为同分母的分式,然后再加减. 9.同分母分式相加减,分母不变,只须将分子作加减运算,但注意每个分子是个整体,要适时添上括号. 10.对于整式和分式之间的加减运算,则把整式看成一个整体,即看成是分母为1的分式,以便通分. 11.异分母分式的加减运算,首先观察每个公式是否最简分式,能约分的先约分,使分式简化,然后再通分,这样可使运算简化. 12.作为最后结果,如果是分式则应该是最简分式. (九)含有字母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 1.含有字母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 引例:一数的a倍(a≠0)等于b,求这个数。用x表示这个数,根据题意,可得方程 ax=b(a≠0) 在这个方程中,x是未知数,a和b是用字母表示的已知数。对x来说,字母a是x的系数,b是常数项。这个方程就是一个含有字母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 含有字母系数的方程的解法与以前学过的只含有数字系数的方程的解法相同,但必须特别注意:用含有字母的式子去乘或除方程的两边,这个式子的值不能等于零。(如果对你有帮助,请设置“好评”,谢谢!)
2023-01-13 14:08: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