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iers / 阅读 / 详情

高中历史怎么才能学好?

2024-04-28 09:13:36
TAG: 高中
共5条回复
S笔记
转载以下文章供你参考: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历史复习策略浅谈
福鼎一中 陈德康

【摘要】新课程背景下,如何适应新高考?三轮复习法是高三历史复习的一种好模式,我们应该用新的史学观念统领复习内容,用新的复习观念贯穿复习过程。
【关键词】新高考 三轮复习法 更新观念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新高考正向我们走来。我们将应如何应对?心若在,梦就在,一切将重头再来。在新课程背景下,我们根据本省实际情况,结合广东、江苏、山东等省备考经验,提出了以下几点粗浅看法。
一、构建三轮复习模式
三轮复习法是经过长期探讨形成的科学有效的复习方略,符合当年高考和教材实际。我们应面对新课标实际,按照新课标要求,建立起与新课程相配套的新三轮复习模式和运行程式。一轮重基础、二轮重综合、三轮重训练,已成大家共识。但如何操作,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下面,我们着重介绍二种做法。
1、“基于教材、立足考纲”复习法
⑴复习内容及总体时间安排
轮次 时间 复习内容 命题范围 验收方式

第 暑期一个月 必修一 必修一 单元测试
一 9月初至10月中旬 必修二 必修一二 半期考
轮 10月中旬至12月初 必修三 必修一二三 单元测试
复 12月初至09年1月初 重大改革的回眸 单元测试
习 09年1月初至2月中旬 历史人物评说高考内容 模拟考(一)

第 09年2月下旬至 古代史 单元测试
二 09年5月中旬 近代史 高考内容 省检(一)
轮 现代史 高考内容 省检(二)
选修模块 单元测试


三 09年5月中旬以后 回归考点
轮 关注热点 高考内容 模拟考(三)
模似训练 模拟考(四)

⑵具体操作
第一轮复习仍是单元复习,其要求是紧扣课标和考纲,根据教材顺序,循序渐进地复习。坚持“全面、系统、扎实、灵活、规范”方针,全面落实单元基础知识,系统掌握单元线索和阶段特征,科学、合理地建立单元知识结构,合理、有序地培养通识能力,力求落实基础知识,提高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培养综合意识和知识迁移能力。本轮复习的重点是抓基础,对基础知识的复习要全,不留死角;将基础知识落实砸牢,使之步步到位。
第二轮复习是按考纲规定进行通史加专题的复习。根据考纲要求,把必修内容按时序分古代、近代和现代三大部分,古代史包括古代中国和古代希腊罗马,近代史包括近代世界和近代中国,现代史包括现代世界和现代中国。同时根据考纲把每一断代史内容再分成政治、经济、思想等专题。本轮复习时,既要着眼于通史知识体系的构建,又要巩固各时段的专题知识体系,两者相互穿插、整合,从而理清历史知识的纵横联系,建立起合理通达的学科知识体系和知识结构。
第三轮复习要紧扣教材,查缺补漏。加强基础知识的巩固和能力的培养,同时针对高考的热点、难点,适当进行跨学科的综合联系和复习。以考带练,以练促考。加大材料综合题的阅读量和训练量。加强与其他先进地区的经验交流,特别是对最新高考信息的捕捉。并注意调节学生考前心理。
⑶特点
该复习方法的特点:一是比较平稳,特别是第一轮复习是按照教材顺序,即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和选修模块,循序渐进地复习,学生能较快地进入复习状态。二是重在打基础,围绕着考试内容,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温故知新,这对历史基础知识不是很好的学生来讲,更为有利。
采用该复习法,特别要注意一个难题,即如何做到复习不是单纯的重复?尤其是要处理好第一轮与以前历史教学的关系,第二轮与第一轮的关系。有人把平时的学习比作在显微镜下观察部分事物,而把复习比作在望远镜下观察事物的整体。所以复习时应把教材重新组织,把它再加深提高,以促进消化和吸收。
2、“基于考纲,重整教材”复习法
⑴复习内容及总体时间安排

轮次 时间 复习内容 命题范围 验收方式

第 2008年暑 中国历史(古代—近代—现代 中国古代史 阶段测试
一 假开始至 世界历史(古代—近代—现代) 中国近代史 半期考
轮 2009年1月 中国现代史 阶段测试
复 底2月初 选修一、选修四模块 世界古代史
习 世界历史
必修一、二、三选修一或选修四 期末考试

第 09年2月 中国历史(古代—近代—现代) 模拟考(一)
二 中旬至 世界历史(古代—近代—现代) 高考内容 省检(一)
轮 09年5月 选修模块 省检(二)
中旬 模拟考(二)

第 09年5月 回归考点
三 中旬以后 关注热点 高考内容 模拟考(三)
轮 模拟训练 模拟考(四)

⑵具体操作
第一轮复习,建立基于考纲和课标的整体搬家式的通史复习架构。即按考纲的内容时序体系,将按课程标准所设专题编写的教材知识整体分配到这一复习体系中,不作大的改动,保证原有教材的完整性,但又使学生能够有一些通史感。如中国古代史包括: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题二“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专题三“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专题四“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在第一轮复习中,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课标和考纲进行全面复习、扎扎实实、逐专题逐课地复习;知识求面、求广暂不求深;求基础暂不求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线索求大暂不求细;同时注重学生识记、理解、分析、归纳、综合等基本能力的培养。
第二轮复习,立足考纲、重整教材,建立真正意义上的“通史”,注重史实归类整合、注重阶段特征。第二轮复习要求在第一轮复习基础上,进一步打通必修模块之间的联系,将散见于必修教材各专题、各课中的同一朝代或同一时期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相关内容给予纵横联系,形成前后贯通、全面系统的知识专题。具体操作:组建14个完全意义上的通史单元,如中国古代史包括:单元1“先秦”、单元2“秦汉”、单元3“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单元4“宋元”、单元5“明清(1840年前)”。每一单元下设以下内容:建立时序、阶段特征、知识结构、同步训练。第二轮复习要求学生在更高的层次上把学过的知识简单化、规律化、系统化。学习是一个由薄到厚的过程,复习则是由厚到薄的过程。通过第二轮复习,引导学生借助比较、组合、删减、抽象等思维过程,获得一个更核心更简单的规律性知识框架,将学科知识变成学习者的知识。
第三轮复习,主要任务是重新回归考点,巩固考点,并进行模拟训练。在复习的最后阶段,根据考纲,我们必须再回到考点上,根据考点深度与难度,同考点进行一次对话与交谈,在对话中进一步加深对史实的了解。最后阶段的训练,要注意试题的质量,强调等到时等量训练,应通过训练培养学生的答题感,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答题的最佳路径。
⑶特点
该复习方法的特点:一是比较灵活,根据课标和考纲,对教材进行了重新整合,使各轮次学习和复习有了明显区别,从技术上避免了复习不是单纯的重复。二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尤其是有利于历史基础较好的学生,教材经过重新整合后,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和能力提高。
采用该复习法,特别要注意一个难题,即如何重新整合教材?尤其是第二轮复习,要进一步打通必修模块之间的联系,将散见于必修教材各专题、各课中的同一朝代或同一时期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相关内容给予纵横联系,形成前后贯通、全面系统的知识专题;每一单元下设以下内容:建立时序、阶段特征、知识结构、同步训练。这无疑会大大增加教师的备课量,也对教师的历史专业素养提出很高的要求。

二、更新观念迎接新高考
高中新课程改革,首先要求我们改变落后的观念。只有改变旧的观念,才能经得起新高考的检验。
1、用新的史学观念统领复习内容
通观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我们可以发现其中较突出地体现了三种史学观念—唯物史观、文明史观和全球史观。对这三种史观的把握,既是我们进行新课程教学的前提,也是我们备考新课程高考的基础”。[1]
⑴唯物史观
建国后的中学历史教学体系是依照马克思创立的唯物史观建立起来的。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唯物史观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其中以罗荣渠为代表的现代化史观备受瞩目。尤其要关注以下几个现代化史观的观点。
①现代化定义:18世纪后半期西方工业革命以后出现的一个世界性的全球发展阶段进程。从广义来看,我们可以把现代化理解为工业革命以来的生产力发展引起了社会生产方式的大变革,进而引发了全球政治、文化、思想、社会组织、社会行为等系列领域的深刻变化。而从狭义来看,则可以理解为第三世界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缩小与发达国家差距的过程。
②人类社会的发展归根到底是以生产力的发展为核心的,但同一性质和水平的生产力可能与几种不同的生产关系相适应。现代史观认为,到目前为止,人类社会的生产力无非是经历了三次大的跃进——工具制作和火的使用、农业生产力和工业生产力,而同一生产力可能会导致不同的生产关系。例如工业生产力可能导致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也有可能导致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还有可能导致既包括社会主义因素,又包括资本主义因素的生产关系。
③非经济因素对历史发展起着巨大作用。过去我们对非经济因素的评价,仅局限于承认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起反作用,但现代史观认为,事情绝非如此简单。亲缘关系、宗教观念、政治权力等非经济因素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有时是非常致命的。
⑵文明史观
我国研究文明史的学者中,马克垚教授和赵林教授是比较突出的两位。下面简要归纳文明史观对新课程教学的影响。
①文明史观认为历史研究中可以独立说明问题的基本范畴或单位是文明。在旧课程中,我们的教学体系是以五个社会形态的变化为依据建立起来的,而文明史观有更多样的分类方法。例如,根据文明形态,可以分为采集文明、狩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工业文明等;根据地域特点,可以分为古代埃及文明、印度文明、中国文明等;根据宗教特点,可以分为中世纪的西方基督教文明、阿拉伯伊斯兰文明、中国儒家文明等。
②文明史观强调的是长时段的历史变迁。以文明作为研究单位时,就不可能一一照顾到具体的国家和民族的变迁线索,而必须在一定程度上超越具体的时间和地域来把握历史发展的宏观特征,即以更广阔的视野,突破国别史、朝代史的界限,才能更好地挖掘事物的本质特征。例如,我们把“欧洲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作为一个专题,其立足点就是把它视为人类近代政治文明的一个进步。在讲述这一制度文明时,涉及英、美、法、德等多个国家,正是这些国家几百年的发展才显示出代议制的特征。
③文明史观认为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同样重要。政治文明、经济文明和精神文明虽然都属于文明的不同剖面,但它们都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并未存在教条化的谁决定谁的的问题。例如,建国后毛泽东极其强硬的对外政策成为了新中国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也不是单纯由当时中国的生产力水平所能够解释得通的,这需要从毛泽东的个人性格和1840年以来中国的历史中去寻找答案。
④文明史观认为应该在历史中寻找对今天仍然起作用的东西。中学历史课程存在的理由就是帮助学生认识现实社会,而非进行历史专业教育。例如,我们并不需要学生掌握完整的古希腊罗马的内容,只强调当中的民主精神和法律精神,因为这是古代文明留给我们的精神遗产,而且这些精神产品至今强烈地影响着我们的现代社会。
⑤文明史观强调历史对个人的影响以及个人对历史的影响。从文明史的角度看,历史最激动人心的一面倒不是英雄们金戈铁马、气吞山河的传奇故事,而是老百姓的桌上餐、身上服如何静悄悄地改革。例如,隋唐的均田制不只是一项国家政策,它直接关系到每个农民有多少田可耕;哥伦布到达美洲不只是他个人的伟业,还影响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⑥文明史观的研究方法强调多学科的综合。20世纪70年代以来,史学与各学科联系姻成为了大趋势。例如:“从近年的研讨题目看,经济—社会史的探讨范围涉及经济发展、农业、工业、贸易与金融的变化,人口、国家社会政策、家庭及社会关系、女性问题、科学及生态、习俗与信仰等各个方面。”[2]
⑶全球史观
全球史观兴起于20世纪下半叶的美国,在我国较早倡导这一理论的是历史学家吴于廑先生。全球史观对我们教学和命题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全球史观的基本理论特征之一是对欧洲中心论的批判。强调只有运用全球性观点,才能了解各民族在各个时代中相互影响的程度,以及这种相互影响对决定人类历史所起的重大作用。
②全球史观的兴起与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密切相关。于沛先生曾指出:“‘全球历史观"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它是历史科学自身发展过程中的产物,但它首先是时代的产物,即是15世纪‘地理大发现"所开始的全球化进程延续至今,在20世纪下半期这一特定的历史时代的产物。”[3]
③全球史观以“社会空间”作为审视历史的基本单位。如果说唯物史观以生产力作为审视历史的基本单位,文明史观以文明作为审视历史的基本单位,那么全球史观是以“社会空间”作为审视历史的基本单位。所谓的“社会空间”,是指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生活圈。这种生活圈可大可小,但当中的内容却直接影响到人类的每一个个体。例如,一种疾病可能在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家庭中存在,同样,也可以在一个国家、一个洲乃至全球范围内传播,理论上任何一个人都有受传染的可能性。在此思路下,移民史、疾病传播史、宗教传播史、植物传播史、气候变迁史、生态演变史、风俗流变史、语言演变史等应运而生
④人类的主观行为在社会规律的面前并非无能为力。全球史观并不太强调历史发展的必然性,认为人类社会的本质是中性的,它并不注定要进步,也不注定要倒退,它到底是进步还是倒退,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干了些什么,如果他们干了聪明的事情,这个社会就会进步,如果干了愚蠢的事情,这个社会就会倒退。因此,个人对历史影响是巨大的,甚至一些偶然的因素也会极大地改变历史的面貌。例如,18世纪后全球人口急剧增长并非必然的,它是由很多偶然的因素导致的,其中很重要一点就是原产于美洲的玉米、马铃薯、番薯的全球种植。
⑤全球史观重视整体与局部、中心与边缘的关系。例如,我们讲郑和下西洋的盛举时,强调明朝国力强盛,而全球史观学者却认为:除此之外,当时印度洋上出现了历史上少有的海上霸权真空——阿拉伯人势力衰落,土耳其人忙于中东事务,欧洲基督教徒尚未称霸,这才给了郑和下西洋千载难逢的机遇。
2、用新的复习观念贯穿复习过程
新课程改革向我们传递了许多新的观念,如“新课程要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4]基于高中新课程的高考历史复习在观念上也关注以下几个个方面。
⑴从“教师为本”到“学生为本”
作为教师,我们习惯于从“教”的角度去设计教学。以“教师为本”的复习课,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形成,也难以适应以能力立意为主要特征的高考改革。我们认为,高三历史教学要牢固确立“学生为本”、“学生是复习备考的主体”的备考观。面对新高考,历史教学必须从关注这节课我讲了多少”转变到“这堂课学生能提高多少”上来;从关注“这道题我布置学生做了没有”转变到“这道题学生能从中悟出多少”上来,使历史复习备考实现从勤奋型向效益型的转变。
以“学生为本”要求我们教学设计的侧重点应放在导读、导学、导练、导评上。“导读”重在引导学生学会在课本上圈、划、注、摘、做读书笔记、编写读书提纲、提炼学习要求等,在做导读设计时可多通过一些提示性设问来引导学生阅读。“导学”强调的是教师的释疑解惑,包含着教师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导练”强调的是教师对训练试题选择的把握和监控,试题应有目的性、针对性、有效性、科学性,切忌沦为题海战术。“导评”关注的是试卷讲评课,有练必改,有改必评,评要到位,查找问题,不断提高。
⑵从“以本为本”到“重整教材”
“以本为本”曾长期左右着我们的教、学、考。在“一本教科书”下,死教、死背、死考,弄得历史教学死气沉沉。现在高中历史新课程教材共有四种版本,“以一本教材”命题已成为历史,课程改革推动着高考命题必须超越教材命题。超越教材命题,昭示着任何一本教材都无法成为复习的固定蓝本,为此,历史教师必须具有整合意识,重构复习教材。重整教材遵循“求同存异”的原则,应以课标为依据,以人民版和岳麓版教材为平台,着力整合各种资源,剔除其中远离课标的知识点,统整二种版本教材的交叉知识点,让学生一看就能明白掌握什么?掌握到什么程度?从而搭建一个适合全体学生展开高效历史复习的新舞台。另外,审慎处理好必修与选修的关系——一般说来,必修内容可以体现在选修部分的命题中,必须适当注意选修模块与必修模块之间的有机联系。
我们认为在高三历史教学中应注意整合下列三类资源:资源1:《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解读》、《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学要求—历史》、《福建省历史科高考考试大纲》。资源2:人民版高中历史教材必修1—3,选修1、2、4;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必修1—3,选修1、2、4。资源3:2007年和2008年新课程省份高考历史试卷
⑶从“注重强度”到“注重效率”
实践证明,单靠延长学生滞留学校的时间、加班加点、加大学生学习强度,并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科学备考、注重实效才是取胜之道。如何提高效率?一是,要通过对课标、考试大纲和多种版本教材的研究,从中发现、提炼核心知识点、主干知识。二是,要突出课堂教学主阵地,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复习课要注意精讲多练,“精讲”要讲得必要、讲得明白、讲得精彩,“多练”要强调用问题来驱动学生学习,使课堂充满探究的氛围。三是,要加强学生考试技能的培训,要特别重视非选择题答卷规范化的训练。为此,要求学生做到:其一,要严格按照答题纸的注意事项和要求作答,特别是不要超出答题区域;要对应好答案与设问的顺序,以防颠倒错位。形式上要段落化、序号化、整洁化。“段落化”指所需回答问题要按答题纸中的序号自成一个段落,使段落分明、条理清晰。“序号化”指回答问题的各个并列要点之间用①②之类序号分隔,使要点突出,一目了然。“整洁化”指卷面美观,整齐洁净。书写字体要大小适中,防止过小或过大。其二,答案内容要面全、点齐、话简。“面全”指所回答问题角度齐全;“点齐”指所回答问题的要点齐全,在把握不准的情况下,可比预测的要点多出1到2个要点,以免失分;“话简”指回答问题的语言简洁明了,用史实说话,避免文学化语言。
⑷从“浮于表面”到“细节落实”
有的学生,平时说起历史,好像什么都知道,可是考试成绩却令人失望。究其原因:平时学习历史喜欢夸夸其谈,浮于表面,学习不踏实、不落实,历史基础知识薄弱,所以,经不起历史考验。我们都明白这样一个道理:上课+不落实=0;布置作业+不检查=0;100-1≠99=0;抓住不落实的内容+追究不落实的学生=落实。细节决定成败。
在此,着重谈谈历史基础知识的落实。最基础的东西最有生命力,最基础的东西最具有迁移力。历史复习如何落实基础知识?一是,通过学生自学教材去落实,对教材中的考点内容既要理解更要准确记忆;二是,通过迁移去落实,借助图片资料、文献资料去深化,通过不断变换学习材料,使学生既有新鲜感,又能提高效率;三是,通过训练去落实,围绕着考点内容,设计若干问题,引导学生去思考、解答,从而检验学习效果;四是通过联系去落实,即通过联系帮助学生把散见于历史课本各章节中同类型、同性质、同特征、相关联的考点内容予以纵横联系,使学生理清了头绪,减少了相互混淆,加深了理解记忆。
⑸从“闭目塞听”到“关注热点”
以往,我们经常以“不变应万变”、“以本为本”的态度对待各种热点问题,两耳不闻窗外事,照样能指导学生参加高考。新课程背景下,这种态度显然是不对的。热点问题是历史命题不可回避的兴奋点,热点是加强历史与现实联系“桥梁”。它能充分体现史学“学以致用”、“以史为鉴”的功能。寻找热点要注意把热点问题与历史学科基础知识联系起来,找准热点与学科知识的联结点(切入点)。具体地说,要求依据历史学科特点,就某一热点问题,研究其可能从哪些角度设问,涉及到哪些知识点,怎样规范答题,切忌泛泛而谈、过于空洞抽象。要把热点问题考点化,并设计成具体的题目,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训练。以热点问题为背景的试题,其设问的角度大都很小、很具体,这就要求学生在回答这类问题时一定要注意“就事论事”。
热点问题除了我们平常所讲的“社会热点”,还应包括“学科热点”。关注“社会热点”要结合时事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当今世界各个方面。关注“学科热点”,要结合学术研究动态、课程改革动态、高考试题研究等方面。关注“学科热点”时要注意:一是学术动态要与历史教学实际适当联系;二是课改动态要与教育法规相结合;三是试题研究要与新课程改革省份高考试题特点相结合。
大鱼炖火锅

我觉得兴趣最重要。想学好历史就要培养自己对历史的兴趣。可以多看些历史小说。但是如果你真的没多大兴趣,只能把它视为一种挑战去学了。高二文科很苦的,需要慢慢熬。

可乐

上课做好笔记,最重要的是培养兴趣。多看历史书籍,把自己带入历史事件中,以自己的感受理解为什么会发生这件事。

西柚不是西游

我也是高中生....历史很麻烦....除了平时的积累...~..~还要死记硬背一些...没办法~

正因为文科讨厌~!我才选了理科

LuckySXyd

记重要的点然后多看书,最重要的是理解了以后就好记了。。。

相关推荐

中学历史和高中历史的区别有哪些?

初高中历史的区别主要在于学习的内容、深度和广度。一、学习的内容不同初中历史的内容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近代和现代三个时期的历史,以及世界上主要文明的起源、发展和交流。高中历史的内容则更加细化和完善,不仅涵盖了初中所学的内容,还增加了中国文化、社会、经济、思想等方面的历史,以及世界各地区、各国家、各民族的历史,特别是近代以来的世界大事。二、学习的深度不同初中历史的深度相对较浅,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历史的基本事实,掌握一些常识和概念,培养对历史的兴趣和敬畏。高中历史的深度则更加深入,主要是让学生理解历史的内在逻辑,掌握一些规律和方法,培养对历史的思考和判断。三、学习的广度不同初中历史的广度相对较窄,主要是让学生建立一个整体的、宏观的、横向的历史视野,培养对不同文明和时代的认识和比较。高中历史的广度则更加广泛,主要是让学生建立一个细致的、微观的、纵向的历史视野,培养对同一文明和时代的分析和评价。初高中历史虽然有很大的区别,但也有一些共同点。1、逻辑点初高中历史学科涵盖了丰富而广泛的内容,以时间为线索、以人类社会为对象、以变革为主题、以因果为逻辑的科学性质使其更加全面深入。通过研究历史事件、人物和社会发展,可以了解过去的经验教训、文化传承以及对现实世界的启示,为未来的进步提供指引。2、教材点初高中历史都是以教材为主要依据,以课堂为主要场所,以教师为主要引导,以考试为主要检验的过程。3、能力点初高中历史都是以培养爱国情感、民族自信、世界观念、人文素养为主要目标,以提高记忆力、理解力、表达力、创新力为主要能力的结果。
2024-04-28 07:51:221

简述中学历史教材包括的具体类型。

①中学历史教科书。中学历史教科书是学校开展历史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是中学历史教育资源的核心部分。②中学历史教学参考书。中学历史教学参考书为中学历史教师备课、教学需要而编写的教学用书。③中学历史练习册、地图册和填图册等。历史教科书的配套教材,主要是为了配合历史教科书的运用而编写的。④历史补充读物。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扩大历史知识面,或者是作为历史教学内容补充方面的历史书籍,包括通俗历史读物、历史文学、历史文献资料及当代历史著述。⑤历史教学工具书、挂图和其他直观教具。具体包括历史手册、历史小辞典等。⑥历史文物、模型等实物教材。⑦历史学科方面的音像教材。如录音磁带、幻灯片、影视、录像以及计算机软件、网络信息资料等。
2024-04-28 07:51:571

简述中学历史教学的特点。

①直观性特点。由于历史知识的过去性特点,这就要求中学历史教学应具备直观性特点。②中学历史教学必须重视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必须重视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特点有机结合。③注意对学生学习的历史知识进行检测、考核,这就是中学历史教学的巩固性特点。④历史教学既要能促进学生知识的增长和智能的发展,又不会令学生吃不饱或吃不了,这就是量力性特点。⑤历史教学要处理好集体教学和个别教学的关系,把对学生的统一要求和个性发展结合起来,在照顾学生个人发展的基础上兼顾集体的全面发展,这就是历史教学的因材施教的特点。⑥系统性特点,知识应成体系,通过历史知识的学习可以学会用历史的观点、方法来观察、分析甚至解决历史的和现实的社会问题。
2024-04-28 07:52:041

中学历史与初中历史的区别有哪些?

1、分类不同:初中历史是按中国史与外国史分类的。高中历史是按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分类的。2、知识层面:初中历史是基础知识,高中是更高层次的知识框架,对于学生的要求也更高,着重对于知识的理解和融会贯通。3、认识历史的方式不一样:在初中阶段,我们按照由古到今的编年史顺序依次学习,中国历史和世界史相对独立,为的是对历史上发生的事件有个总体的了解和认识, 因此对历史素养这方面的培养只能尚处于起步阶段。高中历史课的编排就完全面貌一新了。 高中历史课本每册分 别归纳梳理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史,每个专题内中国史和世界史相互交融,甚至很多时候将历史事件进行中外比,这样的意图是让同学们不仅了解历史事件,更能清晰的体会到历史背后的规律性,给同学们带来启发,从而逐步提高历史素养。参考资料:高中历史--百度百科初中历史--百度百科
2024-04-28 07:52:111

中学历史教材编写的特点

1. 强调历史事实的真实性:中学历史教材编写的特点之一是强调历史事实的真实性。教材编写者会通过对历史事件、人物和文化的深入研究和分析,确保学生所学的历史内容是真实可信的。2. 注重历史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中学历史教材编写的另特点是注重历史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教材中不仅要传达历史事件和人物的事实信息,还要引导学生思考历史为何会发生、如何影响当时国家和国际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因素,以及对今天和未来的影响等问题。3. 侧重培养学生历史意识和历史素养:中学历史教材编写的第三个特点是侧重培养学生历史意识和历史素养。教材不仅是历史知识的传授工具,还是历史思维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培养工具。教材编写者会通过适当的历史案例、故事等形式,引导学生了解历史文化背景、领悟历史思维方式,从而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和道德知识素养。
2024-04-28 07:52:312

初中历史教师资格证考什么

初级中学历史教师资格考试笔试科目包括《综合素质(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和《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3个科目。其中,《综合素质》主要考查考生职业理念、教育法律法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文化素养和基本能力;《教育知识与能力》主要考查考生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中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心理、中学德育、中学课程、中学生发展心理、中学生心理辅导、中学班级管理与教师心理;《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主要考查考生相应学科知识、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的内容。笔试三个科目都通过并且成绩在2年有效期内,就可以报名参加面试。面试采取结构化面试、情境模拟等方式,通过抽题、备课(活动设计)、回答规定问题、试讲(演示)、答辩(陈述)、评分等环节进行。
2024-04-28 07:52:551

横山桥高级中学的历史沿革

“霞伴园丁耕耘,峰照英才华光”。这是常州市副市长周亚瑜为母校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中学50年校庆撰写的贺联。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中学前身为武进私立霞峰中学,创建于1948年9月。瑰丽雄伟的霞峰是横山桥清明山的主峰,登上峰顶,极目远眺,北及长江、南顾太湖、东望千顷芙蓉、西展常州城廓,借大自然的恩赐,当年学校就命名为霞峰初级中学。一、1943年秋,经陶行知先生、时横山桥小学校长杨乃挺等地方人士的努力,附设在小学的初中补习班,使三十余名学生能够继续读书,从此揭开了横山桥中学教育史的扉页。1944年 秋,继续招收新生,并改名为武进私立横山桥初级农业职业中学,在校长陈一善的努力下,把学校迁到了白龙庙。由于学校领导同新四军秘密来往,加上邹少劲、邹 幼劲、徐维庸等爱国青年教师,违逆当时伪政府开设日语课的要求,讲授岳飞、文天祥、林则徐等民族英雄的诗文,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到1945年秋学校被迫停办。于是地方子弟求学无门,父老乡亲心忧如焚。抗日战争胜利后,反动派又立即发动内战,苛捐杂税不断加重,农村经济日益凋敝,使山明水秀的横山桥黯然失色,几度恢复中学的举措终成为泡影,许多有识之士一筹莫展。二、1948年7月 初,横山曹巷村渔民沈金荣从戚墅堰天主教会获悉,南京中国天主教会计划在沪宁线上创办中学,他立即奔回横山传信。乡长杨焕章认为机不可失,翌日召集杨鸿 升、杨友梅、杨乃挺、包宗棠等人商量,鉴于横山没有中学的现实,一致认为必须抓住这个良机,不论教会意图如何,不管有多少困难,应该先实现创办中学的夙 愿。会上公推杨鸿升为筹办中学全权代表,带着只要把中学办到横山来,对方的什么条件都可以答应的承诺,杨鸿升放弃了农家生计,自备川资,邀同省庄村刘文斗 (60年 代为武进政协委员、人民代表)步行至戚,到天主教堂寻求支持。同时电告在南京工作的乡邻杨振华、杨履武为创办中学务必鼎力配合。接着,杨鸿升怀揣呈文星夜 赶到南京,会同杨振华、杨履武于翌日拜访了天主教大主教于斌,经会谈,双方对创办中学的校名、校董事长、校长,教师的委派,校舍设施等取得了一致意见。教 会承诺提供开办经费第一期大米200担。同时规定地方对开展宗教信仰、礼拜仪式等活动应该给予支持,师生也可以自愿参加。杨鸿升返回横山,立即召开各界人士联席会议,形成办学的共识。可是当时的白龙庙早被从山东转移过来的岱南中学临时占用了,而择地新建为经费和时间所不容许, 怎么办?杨友梅是西崦小学的校董及主持校务的教师,他顾全大局,全力支持,当场表态把西崦小学,以及他亲自募款兴建的六间教师全部腾出来给创办中学使用, 为霞峰初级中学的诞生奠定了基础。接着,杨鸿升、杨友梅等赶赴上海同乡杨德贵、炳青等,说明来意,募得大米50石,同时西崦村群众也纷纷集资大米20余 石支持办学。西崦、新庄和高家村三村民众听到创办中学的消息更是热情高涨,他们纷纷参加义务劳动,前后不到一个月,就把原来的西崦小学装修一新,同时还新 建了校门及三间教师办公室,昔日的晒场改造成了有篮球架的运动场,西崦的村民们腾出了最好的房子并免费作为学生、教师及家属宿舍,学校近邻杨锦生主动把一 方屋基赠送给学校建造厕所。在人民群众的奉献之中,一道道难题都一一解决了。1948年8月中旬,教会派沙炜然等来到横山西崦,就校舍设施、交通环境、民风乡情等作了考察。当地群众纷纷寄言,表达了迫切办好中学的愿望和要求。随着创办工作的就绪,第一任校长沙炜然带着李德杨、林汀、康明贵(光绪帝的外甥女)的八位教师于8月底足驻西崦村,会同横山学界人士,宣告武进私立霞峰初级中学诞生。接着张榜招生考试,第一学年录取男女新生一百余名,学生有横山、新安、芙蓉、三河口、焦溪、东青、潞城、剑湖、百丈、戚墅堰、玉祁、月城等三县十三乡的子弟。9月16日 正式开学上课。当时,处在国民党统治区的江南民族工商业纷纷破产倒闭,物价狂涨,捐税苛重,粮食匮乏,农村经济萧条,在农民难以维持生计的情况中,西崦村 群众为办好中学,节衣缩食,勒紧裤腰带献出七十余石大米,所有参与兴教办学的人员不计报酬,车旅食宿费用自理,凡遇来客就轮流邀到各自家中招待。他们把集 资来的每一斤米,每一块钱都投放到学校的建设上。霞峰初级中学就是这样通过许多有识之士忘我付出而创建起来的,同时也凝聚着西崦村群众的心血。三、1949年, 中国历史上出现了划时代的变革。人民解放军渡江战役前,霞峰初级中学的校长、校董等教会人员突然撤离大陆,教会经费中断,学校陷入困境。西崦村群众为了不 让学校夭折,不让学生辍学,公推杨振华为霞峰初级中学董事长(先是汤振民老师),他义不容辞的肩负起重任,立即组成学校“维持会”,支持新校长杨履武及主 管校务的汤振民老师开展工作,团结师生员工,宣传共产党的政策法令,稳定人心,把外地教师挽留在校继续执教,按常规每天上课,保证寄宿生一日三餐。为筹办 学校经费,先后几次走访大林寺方丈、白龙庙道长,晓明大义进行磋商。两寺庙各献出15亩 的收入资助中学开支。全体师生咬紧牙关,使霞峰初级中学在极度困境中维持了下来。这年暑假又招收四十余名新生,由于山东岱南中学的撤走,霞峰初级中学就迁 到了白龙庙,在各级政府的领导之下,进一步取得了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经过杨履武、章伯纯、邹幼劲三任校长的努力及广大师生的艰苦奋斗,随着解放后土地改 革和抗美援朝运动的胜利,霞峰初级中学一步步进入茁壮成长的新时期。1952年5月,武进县人民政府决定更名为横山初级中学,不久从私立转成公办。参天的银杏古木年轮,记载着她的发展历程。改革开发以来,“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在横山桥蔚然成风。在镇党委、镇政府及武进市教委的领导下,异地新建的横山桥中学雄姿英发。
2024-04-28 07:53:251

山东省平度第一中学的历史沿革

1902年,美国基督教传教士谢万禧夫妇在平度城先后创办教会学校“知务学堂”和“义集女校”。1905年,“知务学堂”迁入南关新建校舍。1912年,改称“知务中学”。1929年,改名“崇真学社”,后改称“崇真学院”。1941年底,因日寇占领,而被迫停办,翌年,就地建立中学,称“平度县立中学”。1944年,日军占用怀阿医院旧址作为校舍。1945年9月,平度解放,平度县人民政府接管学校,并改名为“胶东区平度中学”,并迁入平度城内的原国民政府创办的平度县立中学校址。 1932年,国民政府筹建平度县立中学,校址在平度老集街东首崇灵湾北岸(原平度一中西院)。1933年秋,学校开学,是国民政府创办的一所公立中学。1937年,因“七七事变”爆发而停办。1940年秋,在平度县明村镇辛安村复学。1945年秋,部分学生进入西海中学,其余大部分师生随学校迁至青岛。1947年,学校改称“鲁东联台中学三分校”和“私立青岛郁文中学”。1949年,“鲁东联合中学三分校”随青岛解放而停办。 1941年秋,在掖县(今莱州)由朱自村创建西海中学。1942年7月,在大泽山南麓建立西海中学分校。1944年秋,西海中学与西海中学分校在大泽山地区合并为南海中学。1945年2月,改称“西南海联中”。1945年9月,又改称“西海中学”,并迁至平度县蟠桃乡七里河子。 1946年2月,“西海中学”与“胶东区平度中学”合并,称“胶东区西海中学“,同年秋,因战争自辗转于大泽山一带办学。1948年10月,学校迁至掖县(今莱州)西杜家。1949年4月,第二次迁入“平度县立中学”原址(原平度一中西院)。1950年9月,学校改名为“山东省立平度中学”。1951年5月,学校改名为“山东省平度中学”,同年,师范班从中析出。1952年9月,学校迁至平度市一中老校址并改名为“山东省平度第一中学”。1953年8月,平度二中并入。1955年,增设高中部。1960年,开办“初高中五年一贯制”试改班,至1966年止。1962年,学校被确认为山东省重点中学。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学校停课。1972年,学校恢复招生。1973年3月,城关中学并入。1976年,城关中学(现平度九中)析出。2001年7月,学校改制为“国有民办”性质。2002年2月,学校东迁至新校址。2011年8月,平度六中的高二、高三学生并入。2012年9月,学校恢复“公办”体制。
2024-04-28 07:53:521

邢台市第一中学的历史沿革

邢台一中创建于1943年,是中国共产党员培养抗日干部的学校。1950年更名为河北省省立邢台中学,1953年被确定为河北省重点中学,1960年出席全国群英会,受到国务院嘉奖,1978年是河北省首批装备的重点中学。邢台一中是全国文明单位、国家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全国群体工作先进单位、河北省文明单位。邢台一中以师生素质高、教学质量高、高考升学率高在邢台市和省内外遐而闻名,被誉为邢台基础教育的最高学府,优秀生聚集的殿堂和大学生的摇篮。 邢台一中,创办于抗日烽火中1943年,它的前身是太行一行署创办的晋冀抗日中学,校址在河北省赞皇县野湖泉,1945年,邢台解放,晋冀抗日中学迁到邢台,并改称为“太行联中干部学校”。1950年,更名为“河北省立邢台中学”。1953年被确定为河北省重点中学,1956年,更名为“省立邢台一中”。1960年出席全国群英会,受到国务院嘉奖;1976年,一中由邢台地区辖属改为邢台市辖属,校名改为邢台市第一中学。1978年学校被定为河北省首批(当时全省仅有13所)装备的重点中学。 建校六十年以来,邢台一中和衷共济,砥砺耕耘,革故鼎新,与时俱进,培养了数以万计的志士才俊,积淀了敦实深厚的文化底蕴,凝练了“严谨、笃实、文明、创新”的校训。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宏扬传统,更新理念,拓宽思路、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经过60年的不懈努力,学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条件根本改善,办学层次日益提升,办学实力显著增强,今天的一中以其光荣的历史,雄厚的师资,严谨的校风,精良的装备,幽雅的 环境,成为邢台市高中段教育的龙头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步入了全省同类学校的前列。 求真问道之志,久而弥笃;经世济民之业,于斯为盛。新世纪,新一中!新机遇,新发展! 在风雨中,我们一路走来。一所学校的诞生,或许看似偶然,但其背后,必定存在必然的因素,1943年,抗日前线仍是战火纷纷,战士热情高涨,嘹亮的号子声,突突的射击声,在冀中平原天边绚丽的晚霞之下此起彼伏;而此时,美丽幽雅的的赞皇野湖泉诞生了一所教育的火种——晋冀抗日中学,虽然,这是一个打着强烈的时代烙印的名字,但它肯定也是浪漫的,湖边水草斜依,泉水清凉,美丽的中学生穿着统一的制服,它是一道亮丽的风景.而赞皇边20公里的邢台此时还没有解放,邢台被称做牛城,那是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古时某年天降暴雨,农田被淹,洪水逼城,百姓遭难,有一神牛从天而降,一声大吼,喝退了洪水,牛城由此得名.1945年,邢台解放了,学校迁往邢台,并改称为“太行联中干部学校”。在抗日战争胜利后,地方干部的缺乏,与地方行政区域性建设的迫切需要,命名为干部学校反映著明显的时代特征。1950年,正式更名为“邢台中学”,开始了解放后正常培养国家科技人才的办学之路。1974年前后曾被命名为“太行中学”。1976年,正式定名为邢台第一中学。黄土地上,春绿秋凉,多少莘莘学子,热切的眼神走进一中的学校大门,又怀着更大的梦想走出,校门旁一座历史遗留下来的椭圆顶形的碉堡,已经锈迹斑斑,但它见证着学校历史的变迁,见证了一批批孩子走进又走出这里的步伐.学校在发展,同时在岁月中积淀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而它究竟培养了多少人才,我们表面看不到,但历年从这里走出的才子名流,只有那些深深情怀的师长们心里清楚.回望历史 满怀激情向未来 我们要加油邢台一中60多年的办学历史,是一代代教职工辛勤耕耘的历史,是一批批学子求学的历史。追溯往前,一张张珍贵的照片汇成一条条曲折奔腾的河流,满载着理想和亲情;一个个坚实的脚印如同一串串凝重激越的音符,谱写着新的华章。邢台一中创建于1943年,是中国共产党培养抗日干部的学校。在战火纷飞的艰难岁月里,邢台一中的火花从这里燃起,第一批保家卫国的热血青年高举抗日大旗,把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光荣传统相传至今。风风雨雨,坎坎坷坷,新中国的成立激励着一中以崭新的姿态迎接光辉的明天。1950年更名为河北省省立邢台中学,此时,邢台一中已具备基本的办学条件。“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学生们书写着自己的人生,描绘着一中的光辉的未来。侵华日军在邢台修建的兵营,现为一中校园欢送同学参军(抗美援朝)侵华日军修建的碉堡,现保留于一中校园西北角(右图)1953年,邢台一中被命名为河北省重点中学。教师敬业,学生质朴,学校以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以教学质量好,办学水平高享誉冀南大地。1960年出席全国群英会,受到国务院嘉奖。文革期间,师生学工、学农、学军。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受到了很大影响。学生在这里仅能学到一些基本的文化知识。恢复高考后的1987年,学校重新被命名为河北省重点中学。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时代步伐,沐浴着科教兴国的春风。邢台一中在正确的办学理念指导下,一步一步地发展起来,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有了较大程度的改善,教学质量一年上一个新台阶,邢台一中已经成为全市乃至河北省教育事业中一朵艳丽的奇葩。走出校门,学工学农建校劳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平整校园帮助麦收
2024-04-28 07:54:131

诸暨市学勉中学的历史

学勉中学的前身是创建于1899年,距今已有一百多个春秋的景紫书院,书院择定枫桥急递铺(即宋义安县署故址)作斋舍,东侧为朱熹讲学处“紫阳精舍”,故定名为“景紫书院”,意在纪念“一代宗师,巍巍紫阳”。陈遹声为第一任董事长,陈达夫为常务董事,何蒙孙为监董(书院实际负责人)。1901年,清政府推行新政,明令兴办新式学堂,改“景紫书院”为“景紫学堂”。1907年,因求学者日众,原有斋舍不敷使用,重建新校舍,更名为“大东乡学堂”,何蒙孙任校长。辛亥鼎革,改“大东乡学堂”改“大东公学”,此名一定,以后不论校名如何改动,俗称一直沿用。1942年成立真正意义上的中学,为不忘忠义祠捐助祠田390余亩的兴学之功,定校名为“忠义”,1944年教育部正式行文,准予学校立案,校名为“诸暨县私立忠义初级中学”,首任校长郑奠。1945年7月再由枫桥魏家坞的忠义中学改名为“学勉公学”,公学设两部,一部继续办中学,另一部轮训干部。1946年,学校正式迁址枫桥镇开学。学勉其实是为纪念抗日英雄烈士而更名的。学勉,姓朱,原名应瑞贤,化名应启、杨寿明,笔名叶峰、杨明、秋悲,宁海县城关镇耶苏堂西侧应家人。革命烈士。他14岁高小毕业,因父去世,家庭经济拮据而辍学,在宁海海林及城内同慰春药店当学徒。1929年到上海中药店当店员,开始接触进步书刊,尤其爱读鲁迅作品,并用笔名“秋悲”发表文章。九一八事变后,激于爱国热情,笔触所至,直指社会种种黑暗现象。1937年抗战爆发,朱学勉爱国热情更加高涨,10月,一心向往革命的应端贤在哥哥应野萍和李守先、王任叔等资助下只身奔赴延安,进陕北公学学习,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陕北公学毕业后,于1938年2月到西安,派往南京、浙江松阳工作。根据浙东形势迅速发展的需要,应端贤于1938年四五月间到了宁波。不久,又调宁波,任中共鄞县县委书记、中共宁波中心县委组织部长,1939年9月,化名杨寿明、肖杨,调任中共余姚中心县委书记。“皖南事变”后,任中共诸暨县委书记。为保存党的力量,解决活动经费,朱学勉建议党员干部“职业化”,带头在浬浦附近的陈家坞开设豆糕店。1942年5月,日军发动“浙赣战役”,诸暨沦陷,党的工作重心转入领导抗日游击战争。朱学勉遵照上级党的指示,通过诸北泌湖乡乡长、中共党员何文隆,组建诸北泌湖乡抗日自卫队,后又发展为诸北四乡、八乡抗日自卫队,朱学勉兼任一中队指导员。同年11月底,朱率“八乡联队”去四明山参加浙东第一次反顽自卫战争。1943年12月,朱学勉离开诸暨县委,从事抗日武装斗争,任金萧支队第一大队大队长,带领部队斗顽敌、肃汉奸、缴枪械,威震诸北诸南。其时,朱学勉经常到办在枫桥魏家坞的忠义中学,向师生宣传党的抗日政策,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深受师生欢迎。1944年1月,随金萧支队去四明山参加第二次反顽自卫战争。5月,为粉碎汪伪独立第四旅的“扫荡“,1944年3月,金肖支队转移到诸暨墨城坞南的半山村,此时,驻守在枫桥镇和阮家埠的汪伪军独立第四旅旅长蔡廉亲率所部千余人,分头向沿江进犯。支队首长命令朱学勉率领的一大队解决占领庙西的敌人,在打退敌人的第三次冲锋中,指挥战斗的朱学勉不幸胸部中弹牺牲.为追念烈士,金萧支队诸暨办事处于1945年7月将枫桥魏家坞的忠义中学改名为学勉公学,即今学勉中学。北京大学首任校长何燮侯,普任第四届校董事会董事长;北京大学著名教授、语言学家郑奠普提任校校长;归国留学生赵君方、卢临先,大学教授寿望斗、陈崇礼、李浩川、魏裕昌、余任天等曾在校任教。现任教师有物理特级教师魏致远为代表的不同年龄、不同学科的名优教师群体,语文教研组、物理教研组先后被评为绍兴市先进教研组。学校一向严谨治学,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确立了教会学生“怎样做人,怎样学”的宗旨,提出来“学高兮致用,志洁兮行芳”的培养目标,制定了“教务求认真,训导贵切实,事务尚清白”的校训。经世纪积淀,学勉中学形成了“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校风和“爱国爱校、自律自强”的学勉精神。一个世纪以来,已培养出各级毕业生1.6万余人,他们中有革命烈士汪寿华,中国科学院院士金善宝、吴中伦、毛汉礼,水稻专家杨开渠,果树专家何荣汾,全国劳动模范梁焕木,计算机专家魏道政,作曲家何占豪,军事科研一级英雄黄炳华,解放军总装备部原副政委葛焕标中将,物理学家阮耀钟,文艺评论家骆寒超,社会科学家姚伯茂,医学家魏克明,工艺美术家祝大年,书法家骆恒光等为代表的革命志士、科技精英和文化名家。1998年,学校易地新建。新校园占地面积460亩,建筑面积10万多平方米,教学大楼、科技图书楼、实验楼、体育馆、 田径场、足球场、网球场等现代化教学、运动场馆,电子阅览室、多媒体教室、语音室、电化教室、计算机房等设施应有尽有;办公室、教学和学生寝室全部安装空调;校园绿化面积占总面积的70%以上。学勉中学已成为教学、生活设施一流,校园环境优美的花园式的教育家园。学校设有何蒙孙先生奖学金、何燮侯先生奖学金和学勉奖助学基金,对工作成绩突出的教师、品学兼优的学生实行奖励,对品学兼优家境贫困的学生进行奖助。百年校庆期间,教育部部长陈至立为学勉题词:“百年育英才,世纪铸名校”。《人民画报》2000年第四期以《一百年,一个教育的家园》为题,用整整三个版面介绍了学勉中学的百年业绩。2002年,《人民日报》、《浙江日报》等报刊先后报道了学勉中学取得的成绩。走进新时代,我们抓住机遇,为教育这一“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而不懈努力,让百年名校在新的世纪再创辉煌。
2024-04-28 07:54:451

江苏省新海高级中学的历史沿革

江苏省新海高级中学是由五所学校(普爱中学、东海县立初级中学、新民中学、江苏省立连云中学(含山东省立连云中学)、启新中学)合并成的山东省立新海中学(后改名为江苏省新海中学)与原连云港市新浦中学于2001年合并而成。其中,建校时间最早的是普爱学校中学部,即普爱中学。江苏省新海高级中学的源头就是1924年成立的新浦普爱平民义务学校在1930年秋建立的初中班,即诞生于此时的普爱中学。它是从新浦往东直至海边广大地区唯一的一个初中班,是该地区中等教育的起点。 私立普爱中学(1924-1948)1924年建立的“私立普爱学校”,全名“新浦普爱平民义务学校”,建立初期只有小学部,1930年普爱学校增设初中班,普爱中学诞生(即江苏省新海高级中学的前身)。成为新浦地区中学教育的起点。抗战胜利后,颜振流任普爱中学校长。校址即今天的连云港市建国路小学。江苏省立连云中学(1942-1948)原江苏省立连云中学前身为1942年3月抗战时期在安徽太和县创建的苏鲁豫皖四省边区临时中学。9月,奉民国教育部令,更名为国立第21中学。日本投降后,1946年6月,国立第21中学迁回徐州,由于时任江苏省民政厅长王公玙先生的努力争取,7月24日,民国江苏省政府批准国立第21中学更名为江苏省立连云中学,王公玙还极力推动将学校迁至连云港,恰逢此时日华酒精厂(日本开办)停办。这样,暂驻徐州的省立连云中学便搬迁墟沟,利用其厂址建校招生办学。1947年夏高、初中同时招生,校长李简斋。1948年继续招生。解放前夕,全校已有9个班,约400名学生,是一所省属完全中学。解放后,新海连特区政府任命连云市委书记李葵元兼连云中学校长。1949年春,因革命形势需要,高中部学生全部入新海连特区建国学校学习。东海县立初级中学(1943-1948)原东海县立初级中学建于1943年(1944年初,日伪曾设立海州市,校名一度改为海州市立初级中学)是一所公办学校。首任校长为东北人蔡玉隆(后一度为周恒进、胡小山)。1945年日本投降,校名复为东海县立初级中学,校长为倪爱棠,半年后,校长为杨维衡。校址即老新海中学大院,为原连云港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私立新民、启新中学(1947-1948)私立新民中学建于1947年,名义是私立学校,实际是本地党政军官吏把持校务,没有地方人士参加。校长朱祥符(1948年5月任连云市市长,10月任第八区行政督察专员)。学校经费部分来自学生的敬师金。解放前夕,有三个班,学生170余名。校址即原教育局大院。私立启新中学建于1947年,由当地士绅联络社会各界知名人士,组成校董会集资开办,王公玛先生为名誉董事长,曾任两淮盐运使的缪秋杰先生为董事长,张体元先生为校长。1947年秋招收初一新生50名,9月1日举行开学典礼。1948年秋,学校又招收第二届初一新生50名。校址即今朝阳中学所在地。山东省立新海中学(1948-1953)1948年11月7日,新浦、海州、连云港地区解放,新海连特区行政专员公署成立。特区政府即时部署中小学复校复课工作,派杨文雄同志接管东海县中,同时决定将“东海县中”、“普爱中学”、 “新民中学”三校合并,成立“山东省立新海中学”三校学生返校复课;与之同时,特区政府派徐杰同志接管江苏省立连云中学,校名改为“山东省立连云中学”并复课。启新中学也很快复课。1949年1月,特区政府任命文教科长曹伯衡、连云市委书记李葵元兼任新海中学、连云中学校长。1949年春,新海连特区政府决定启新中学并入连云中学,8月,连云中学并入新海中学。江苏省新海中学(1953-2001)1953年1月,新海连市由山东省划归江苏省管辖,山东省立新海中学改名为江苏省新海中学,为省直属中学。省政府任命新海连市市长杨祖彤兼任校长,副市长季士杰兼任副校长。1955年,学校第一届高中生毕业。1957年反右,1958年大跃进,使学校教学秩序受到影响,而十年文化大革命,使学校遭受重创,元气大伤。在1976年-2001年这25年问,是学校历史上教学秩序稳定、教改不断深化、各方面工作蓬勃开展的时期,也是校容校貌变化巨大的时期,也是教学成果丰厚、屡屡获得国家、省市级各种奖励的时期。1978年学校被江苏省教育厅确定为18所重点中学(江苏省教育厅确定的大改单位)之一。1980年学校正式列为江苏省首批办好的95所重点中学之一。1990年通过省重点中学验收。1998年通过国家级示范高中验收。 原连云港市新浦中学(1957-2001)原连云港市新浦中学前身为1957年9月成立的新海连市新浦初级中学,校址为连云港市新浦区海连中路17号(今连云港市解放路小学),为四轨制初级中学,1960年开始招收高中,成为初中四轨、高中二轨的完全中学。“文革”以后至1995年一直稳定在初中六轨、高中四轨的规模,“文革”以后至1995年一直稳定在初中六轨、高中四轨的规模,1995年经市教委验收成为连云港市重点中学,1996年秋经省教委经收后于1997年春被确认为江苏省重点中学,1999年7月市政府决定将新浦中学由新浦区属中学划归为市管中学。至2000年学校规模为42个教学班(初中18个班、高中24个班)。 注:今连云港市新浦中学前身是创建于1964年的陇东中学,2001年与浦东中学合并,2004年改名连云港市新浦中学。原连云港市东方中学(1956-2004)原连云港市东方中学始建于1956年8月,校名为“新海连市墟沟初级中学”;1961年新海连市易名为连云港市,该校 随之改名为“连云港市墟沟初级中学”;1963年开设高中部,成为当时四所市属完全中学之一,校名为 “连云港市墟沟中学”;1977年9月更名为“连云港市第十中学”;1980年9月又恢复为“连云港市墟沟中学”;1992年迁址重建,更名为“连云港市东方中学”。2004年5月,并入江苏省新海高级中学,更名 为“江苏省新海高级中学东方分校”。1995年被确定为市重点中学,1997年被确定为省重点中学,1999 年成立高中,2004年被评为省三星级学校。 江苏省新海高级中学(2001-)2001年初、高中分离,分别成立了连云港市新海实验中学和江苏省新海高级中学。原连云港市新浦中学并入新海高中,易地重建为江苏省新海高级中学;2004年 ,原连云港市东方中学并入,成立新海高中东方分校;当年学校被省教育厅首批转评为“四星级学校”。2004年苏北地区首个“南京大学优质生源基地”在该校挂牌以来,截止2015年1月,该校先后成为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一流高校的优质生源基地。 2007年,学校被教育部、人事部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2010年,原江苏省新海高级中学东方分校与新海高级中学分离,并入江苏省连云港高级中学。 2011年10月22日,该校入选清华大学“新百年领军计划”优质生源基地。成为江苏省19所获得此项计划生源基地称号的学校之一。
2024-04-28 07:55:031

温州中学的历史

  温中百年简史  --------------------------------------------------------------------------------  作者:《百年温中》 来源:admin 时间:2003年12月5日 浏览:8508 字号选择〖 大 中 小 〗  --------------------------------------------------------------------------------  一、发展过程  温州中学创办于清廷推行“新政”时的晚清。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国学大师、教育家孙诒让(1848-1908)商请温处道童兆蓉和温州知府王琛,将温州府属中山书院改为温州府学堂。府学堂后改名温州府中学堂、浙江第十中学堂、浙江第十中学校、浙江省立第十中学校。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温州地方当局决定以旧校士馆为址创建温州师范学堂。时任温处学务分处总理的孙诒让亲操筹办。1908年学堂建成。师范学堂后易名温州师范学校、浙江第十师范学校。  1923年(民国十二年),教育部新学制(壬戌学制)要求将各地省立师范学校并入当地省立中学。于是十师和十中合并,校名仍是浙江省立第十中学校。1933年学校改名浙江省立温州中学。  抗日战争时期的1939-1945年间,温州三次沦陷,学校数度迁址,先后在青田水南、村头、南田和泰顺江口等地办学。抗战胜利后,1946年省浙东第三临时中学归并温中。  1949年5月温州解放,学校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开始全面的改造和建设。  解放初期,学校按照“为工农服务、为生产建设服务”的方针,改造旧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教学体系,教师进行思想改造,学生实施智、德、体、美全面发展教育。1953年,学校被确定为全省14所重点中学之一。  1954年,学校基本完成向新民主主义教育的转变,着手按社会主义原则实行进一步改造,以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8月,校名改为浙江省温州第一中学。学校由完全中学改为高级中学。  1958年,学校在“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方针指引下,探索社会主义办学新路,学校工作在探索中曲折前进。1959年,全省调整重点中学,本校为全省16所重点中学之一。  1961年,学校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1962年试行《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1963年,省教育厅挑选基础较好的17所中学为“首批办好的重点中学”,以与高一级学校形成“小宝塔”,本校名列其中。  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给学校带来灾难性的破坏。  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学校进行拨乱反正,各项工作逐步走上正规。1978年,学校重新被确定为省、市重点中学。1981年被定为省首批办好的18所重点中学之一。有关部门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提高学校办学水平。  1985年,学校复名“浙江省温州中学”,并再次由完全中学改制为高级中学。学校办学条件不断改善,校舍、设备进行系统配套建设,教学手段现代化进程加速进行。1992年,学校被评为省先进学校,1993年,学校评为省文明单位(以后仍保留文明单位称号)。1995年,学校被批准为省一级重点中学。  2002年秋,为进一步提高办学水平,学校整体迁移到占地338亩、投资约2亿元的梧埏新校舍。全体师生将在这所现代化的寄宿制的新校里,继续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努力奋斗。  二、优良传统  学校富有民主爱国的革命传统。解放前,温中是浙南地区传播民主思想和革命火种的重要基地。辛亥革命武昌起义胜利后,师生首起响应,策动独立运动。五四运动时,学生踊跃组织进步会社,宣传新思想和新文化。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和土地革命中,本校校友和学生均曾作出出色的贡献。抗日战争时,温中是浙南学运的中心。解放战争中,进步师生始终站在反内战、争民主、迎解放的前列。解放后,广大师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积极投身革命和建设,为振兴社会主义祖国而勤奋学习和工作,发扬光大了学校光荣革命传统。  学校教学一贯严谨求实。解放前,教师除个别外均毕业于高师或大学,学有专长,许多全国知名的学者、专家都曾来校任教过。解放后,省教育厅6次确定或调整省重点中学,本校均名列其中。学校一直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办好重点中学的关键,调配和培训工作抓得很紧,师资整体水平较高。八十年代以后,教师学历全部达标。广大教师敬业爱生、教书育人,治学严谨,作风扎实。教学不仅重视传授知识,而且注意发展培养良好学风。近二十年来,学校大量增加新教师,中、青年教师成为教师队伍的主体。他们继承优良传统,学习研究现代教育思想、掌握现代教学手段,茁壮成长,呈现了“一代更比一代强”的可喜局面。  学生富有勤奋好学的优良传统。广大学生以“英奇匡国,作圣启蒙”为训,严格要求自己。解放前,大多数学生刻苦读书,力求上进。即使在抗日战争艰难困苦环境中,学校仍能弦歌不辍。解放后,学生更胸怀大志,努力学习,课业成绩,一直居地区各校前茅;课外学习,学术探讨,第二课堂,体育文艺和社会活动,也都播誉全省。早年学生出版的《中国文学》曾被中科院列为学术期刊论文索引篇目;近期的《籀园春草》又多次评为全国中学生优秀社刊。学校致力于确立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以来,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进一步提高,创造性、灵活性进一步增强,优良学风得到进一步发展。  治校富有改革创新的优良传统。建校之初,孙诒让对课程进行大胆革新,开创了改革先风;立校不久,刘绍宽大力整理学务,制定全面的管理规章,奠定了严谨治校的基础;五四运动时期,黄式苏、姜琦等带头宣传新文化、新思想,培育了校园民主爱国风气;洪彦远、朱章宝等提倡学术研究,注重培养学生能力,推动了勤奋好学、善于思考学风的形成;金嵘轩主校时间最长,他广聘人才,严谨治校,尊师重教,爱护学生,以身作则,无私奉献,德高望重,为校长之楷模。解放后历任领导都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坚持教育教学改革和学校管理改革。“文革”前的17年,着重改造旧学校,确立新的办学原则,探索新的办学路子,开展教材教法改革。八十年代以来,学校加大了改革和创新的力度,逐步建立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目标的课程体系;优化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环境;健全保证教育质量的评估体系,完善实施高效管理的校长负责制、岗位责任制、教工聘任制和结构工资制。  教育改革中,学校努力营造宽松的教学环境,建设丰富多采、昂扬向上的校园文化,尝试研究性学习和探究式教学,新的教学特色正在逐步形成。  经过长期的努力,几代人的奋斗,学校早已成为浙江的名校之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加强了对重点学校的支持,加大了人力、财力、物力的投入,学校的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现在,学校有较雄厚的师资力量,较先进的教学设施、设备,较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较科学的管理规章,较合理的组织机构,为学生的发展创造了优良的条件,为实现学校的办学目标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三、办学条件  近几年,市政府对教育的投资大幅度增长,温中新校舍建设被列为市重点工程,学校现代化建设列为全市基础教育十大工程之首。学校除主要依靠国家投资外,还开辟群众投资教育的渠道,1984年起,学校开始招收部分自费生,其收益主要用于改善办学条件。许多校友和其他社会人士也热心捐资助学。  现在,新校园占地338亩(其中水域约占30%,绿化占地面的40%)。校舍建筑面积共7.67万m 2,其中有13738m2的教学楼,5699m 2的科学馆(内有天文气象台),4319m2 的实验楼,5936m2的图书馆(含学生电子阅览室),7884m2的体育馆,2901m 2的艺术楼(内含校史馆),400米塑胶8跑道的田径运动场和1158m 2的看台,19078m2的学生宿舍,3940m 2的教师休息楼,7732m2的食堂,4319m 2的行政办公楼。  学校电教、实验、劳技设备,体育器材和卫生器械、药品配备,均按省一级重点中学的Ⅰ类标准配置。图书馆有藏书99713册,本年杂志225种,报纸55种。  学校现代教育技术装备有教育信息中心、校园网络系统、CATV系统、校园公共广播系统和多媒体教学系统等。  四、教育成果  办学百年来,据现有名册统计,学校毕业、肄业共40193人。其中:解放前的旧制中学1316人,师范学校655人,初中4079人,高中2070人;解放后初中13324人,高中18749人(见附三)。先后在学校工作过的教工约2000人。  校友分布全国各地和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大多数校友是我国革命和建设的骨干力量。  解放前,许多校友投身革命救国,据现有材料统计,至少有260名校友参加了共产党领导的革命队伍,其中在校时即参加共产党的70多人(见附四)。在革命和建设中,有40多人成为革命烈士(见附五)。学生参加革命队伍、在校入党及成为革命烈士人数之多,均居浙南各校之首。  校友中文化科学人才如林,科技界、教育界、文艺界、医务界、新闻界、法学界、史学界……,工农商学兵各条战线上都有一批杰出人物。其中被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的有9人,评为教授、研究员等正高级职称的约500人。数学家中担任过国内外知名大学数学系主任或数学研究所所长的不下30位,因而温中被称为“数学家的摇蓝”。  年青的校友人才辈出,其成就更是喜人。许多人成为各条战线上的精英和新秀,不少人在新兴学科前沿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据已收到的校友登记卡统计,八十年代以后毕业的校友中,具高级职称的上百人。  广大校友情系母校。许多校友经常回访母校,向师生作专题讲座,不少校友为改善母校办学条件出资出力,还有的校友为在校师生设立各种奖学金,帮助母校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见附六)。百年校庆筹备期间到目前为止,已有两千多名校友共送赞助款近二百万元,支持庆典活动(校友赞助名单另行刊印)。
2024-04-28 07:56:311

教师资格证考初中历史难不难

看自己能力了不是很难但是需要努力备考
2024-04-28 07:56:466

中学过的历史时期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
2024-04-28 07:57:332

会宫中学的学校历史

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初,学校曾一度跌落到最低谷。1990年的高考达线数为零。经过张启中、王宜中、周雪松三任校长带领全校师生员工,长达15年坚苦卓绝的奋斗,才逐步摆脱了困境,赢得了发展机遇,踏上了新的发展平台,进入了枞阳教育的“第一方阵”。艰难的办学历程,磨砺出了会中人顽强的精神意志。为了摆脱困境,为了生存发展,会中人时刻牢记着“校衰我耻”的史实,以“校兴我荣”为使命,卧薪尝胆,“苦”字当头;强化管理,“严”字为先;革除痼疾,“狠”字作剑;会中人一点一滴地改造办学条件,一步一个脚地印抬升办学水平,一阶一层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使一所濒临倒闭的学校昂然站到了枞阳县教育的最前列。有人说会宫中学是枞阳教育的“一匹黑马”,有人称会宫中学为枞阳教育“一个神话”,教育主管领导和专家誉之为“会中现象”。人们在“会中现象”的研究中,形成了一条共识性结论:会宫中学一流的教育教学成绩,得力于一流的教育教学管理,整个的管理过程都渗透着苦教、苦学、苦管的“三苦”精神。这“三苦”精神,就是被社会广泛传颂的、获得市县党政领导和教育主管领导高度赞誉的“会中精神”。会宫中学在极其艰难的办学困境中,进行了坚苦卓绝的探索实践和大胆的改革创新,逐步形成了农村中学独具特色的管理模式和风格。“一点三线”的管理模式就充分地体现着会中人的工作精神和风格。学校在管理工作中始终以“校长室为中心”,按工作特点分成了三条管理链:一条是“分管副校长——教导处——教研组——备课组”,负责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工作;一条是“分管副校长——年级组、校团委、校警室——班主任”,负责学生德育和安全管理工作;一条是“分管副校长——总务处——工勤组”,负责财务、基建和服务工作。学校各项工作紧紧围绕“中心”,“三线”并重并举,互动协作,校长室的各项决策能够快速有效地落实到终端。会宫中学,逐步建立健全了系统的工作职责目标考绩管理机制。从校长到教工,从各处室到各基层班组,从教学到后勤,所有部门和下属单位都有严明的岗位职责,所有人员都有明确的工作目标,真正做到人定岗,岗定责,事定标;学校又依据各岗位职责,制定了一整套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确保人人有规可循,事事按章操作。为了确保各项规章制度和工作目标一步不虚地落实到位,会宫中学始终坚持“年级主任坐班、班主任轮流值班制度”、“常规教学定期普查、不定期抽查制度”和“教学纪检值周制度”。这是学校从微观督查到宏观调控的一种极富特色的动态管理机制。通过“检查——督促——总结——反馈——整改”五个工作环节,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进行全天候、全方位的跟踪管理,使教育教学全程的每一个环节都能及时抓紧抓实,存在问题能够得到及时的整改,工作过程能够不断地得到优化,管理的时效性和实效性切实得到了增强,全面促进了学校的各项工作。会宫中学,长期以来一直坚持“生本理念”,各项工作都以“服务学生、教育学生、培养学生、发展学生”为出发点和归宿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学生的后续发展奠定良好的扎实的基础。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始终面向全体学生,采取分层教育、分类指导的策略;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发展,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最大值的提升。启动“帮教治跛”工程,关心学困生、特困生和违纪生的学习和生活,注重心理疏导;年级组全面建立学生成长档案和违纪学生跟踪教育档案,不让一个学生落伍,不让一个学生掉队。高度重视特长生的培养,采取奖励措施,积极鼓励学生发展特长。在教育实践中,注重人本研究,依托省级科研课题《农村中学生德育现状的分析与研究》,用五年时间进行了系统的调查、总结、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高效开展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和实践依据。会宫中学,现有面积130亩,教职工150人,41个教学班,在校学生3200多人。新校区扩建工程已经基本完工。教师队伍师德水准高,教育教学能力强,爱岗敬业精神坚挺;领导班子关系和谐,思想活,观念新,与时俱进,敢于开拓进取。截至2013年,会宫中学在现任校长汪玉洋的率领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针,本着“以人为本,追求完人”的教育理念,确立了“打造省内教育品牌”的办学目标,大力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坚定地迈出了创建省级示范高中的健步,争取发展成为安徽省一流的现代化的高级中学。
2024-04-28 07:57:411

资兴市立中学的历史沿革

1988年,学校始建,校园规划面积103.98亩,育才楼、第一栋教师宿舍楼建成,开办了2个初中班。1991年,育秀楼、第二栋教师宿舍楼、第一栋男生公寓、礼堂、科教馆等相继建成,招收了2个普高班,到1994年,发展到高中4个班、初中5个班的规模。1994年初,被确定为资兴市重点高中,高一首次录取了138名保送生。1994年5月,郴州市第一届中小学生运动会在资兴市立中学举行。运动会以一流的组织管理、一流的场馆建设、一流的服务、一流的比赛成绩(团体总分第一、金牌第一),赢得了上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1995年5月24日,顺利通过考核评估,被评为“郴州市重点中学”。1995年9月,被评为“郴州市一级完全中学”,并被指定为郴州市教育工作会议现场参观点,学校办学条件和内部管理受到郴州市委、市政府的表彰,被评为“郴州市办学先进单位”。1996年12月,被评为湖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优秀考点。之后,年年获得此项荣誉。1997年,高考一鸣惊人,九科成绩平均分名列郴州市第一,资兴高考本科上线人数第一次突破百人大关,达117人,创造历史新高。9月,资兴市委、市政府组织召开隆重的庆功大会,对市立中学进行了表彰。1998年10月,被评为“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先进单位”,以后,年年获得此项荣誉。1998年12月18日,顺利通过省重点中学评估验收,成为当时全省最年轻的省级重点中学。1999年3月,被评为“湖南省贯彻实施《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优秀学校”。1999年3月,被评为“郴州市普通中小学分类定级先进单位”。1999年12月28日,学校举行隆重的省重点中学揭牌仪式, 600余位领导、佳宾出席了揭牌仪式。2000年2月,被评为“郴州市文明单位”。2000年1月,学校工会被评为“湖南省先进基层工会”。此后,年年保持了这一荣誉。2001年9月,按照资兴市委、市政府决定精神,初中部从市立中学整体剥离出去,市立中学由一所完全中学变为一所纯普通高中学校,这样更有利于集中力量发展高中教育。2001年10月,湖南省中学校报(刊)联谊会第四届年会在市立中学召开,来自全省近百所兄弟学校的校报(刊)负责人,齐聚一堂,研讨新时期校报(刊)发展大计。2002年,学校进入规模发展阶段,征地24亩,校园面积扩大到127.98亩,此后两年内,投入资金2000多万元,建起了学生食堂、女生公寓和教学楼,新增校舍面积20224平方米,校舍建筑总面积达50384平方米。学校办学规模进一步扩大,2004年秋季,高一招生首次突破千人大关,高中部教学班达41个,学生总人数达2745人。2002年6月,被评为“湖南省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先进单位”。2002年9月,由市立中学主办的民办学校——东江实验中学挂牌成立,当年招收初一到初三共5个班,学生近300人。由于政策变化, 2003年,东江实验中学的校牌移交给鲤鱼江镇中。2002年12月,被评为“湖南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2003年3月,被评为“湖南省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单位”。此后每年都荣获了这一荣誉。2003年11月,省重点中学督导评估组来校进行了评估考核,学校以此为契机,进一步规范了办学行为,在2004年省重点中学专项督查中受到好评。2004年9月,学校正式晋升为湖南省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9月10日,学校举行了简朴热烈的省示范性高中换牌仪式,资兴市主要领导到场祝贺。2002年至2004年,黄渊凌、周鹏、刘佳、李雄先后考取清华、北大,创造了连续四年有学生考取清华、北大的佳迹。2004年,李浩、华书春以优异成绩考取印度尼西亚总统大学,开创了资兴应届高中毕业生直接被国外名牌大学录取的先河。2004年8月,《市立中学校报》荣获德育报社首届全国校报刊评选一等奖,学校成为全国校报校刊联谊会理事单位。2004年8月,与湖北黄冈中学达成协议,在高一年级开办了6个远程教育提高班,开创了校际交流合作的新模式。2004年11月,与香港李惠利中学结成网上姊妹学校。2005年3月,被评为“郴州市优秀省示范性学校”。2005年5月,与湖南长郡中学签订协议,共同举办湖南长郡中学远程教育示范学校。
2024-04-28 07:57:551

禹州市第一高级中学的学校历史

(1949.10—1966.5)(一)党务组织1949年6月,中共禹县中学校支部委员会建立。1953年7月撤销中共禹县中学校支部委员会;建立中共禹县第一中学支部委员会。1962年,撤销中共禹县第一中学支部委员会,建立中共禹县高级中学支部委员会。1965年5月,共有党员13人。1、中共禹县中学校支部委员会(1949—1953.7)书记张耀华(1949.10—1953.7)2、中共禹县第一中学支部委员会(1953.7—1962.8)书记刘子藩(1953.7—1955.8)陈铁铮(1955.8—1956.8)鹿维增(1956.8—1957.8)张介民(1957.8—1960.8)李少先(1960.8—1962.8)李少先(副书记) (1957.8—1960.8)3、中共禹县高级中学支部委员会(1962.8—1966.5)书记 李少先(1962.8—1964.8)王国喜(1964.8—1966.5)(二)行政组织1953年7月,禹县中学校更名为禹县第一中学。1962年8月,禹县第一中学又更名为禹县高级中学。学校行政领导一直为校长,内设教导处、总务处。1956年8月至1957年8月鹿维增主持学校行政工作。1964年8月至1965年5月,王国喜主持学校行政工作。1966年5月,禹县高级中学共有学生600人。1、禹县中学校(1949.10—1953.7)校长 刘书丹(1949.10—1953.7)副校长 姚肇平(1949.10—1953.7)2、禹县第一中学(1953.7—1962.8)校长 陈铁铮(1953.7—1956.8)(缺职)(1956.8—1957.8)副校长 刘子藩(1953.7—1955.8)刘忆桢(1955.8—1956.8)鹿维增(1956.8—1957.8)3、禹县高级中学(1962.8—1966.5)校长 李少先(1962.8—1964.8)1964年8月至1966年5月期间,学校行政工作由副校长王国喜主持。副校长 王国喜(1964.8—1966.5) (1966.5—1976.10)(一)党务组织文化大革命时期,禹县高级中学党支部受到冲击,党的组织陷于瘫痪。1968年7月学校革命委员会成立, 学校党支部停止活动。·中共禹县高级中学支部委员会(1966.5—1968.7)书记 王国喜(1966.5—1968.7)(二)行政组织1968年7月学校革命委会成立,成为学校新的领导机构,1969年2月解散,革委会也随之解散。1、禹县高级中学(1966.5—1968.7)校长 (缺职)(1966.5—1968.7)副校长 王国喜(1966.5—1968.7)张国栋(1966.5—1968.7)2、禹县高级中学革命委员会(1968.7—1969.2)主 任 梁之桢(1968.7—1969.2)副主任 谷天旺(1968.7—1969.2)董金木(1968.7—1969.2) (1976.10—1997.12)(一)党的组织1978年9月,中共到高级中学支部委员会重新建立。1983年9月,撤销中共禹县高级中学支部委员会,建立中共禹县第一高级中学支部委员会。1988年8月,撤销中共禹县第一高级中学委员会,建立中共禹州市第一高级中学支部委员会。1977年10月至1997年12月,学校党支部的工作有苏海洲主持。至1997年12月,学校共有党员56人。1、中共禹县高级中学支部委员会(1978.8—1983.9)书 记 贾一民(1978.8—1983.9)副书记 尹建章(1978.8—1979.11)张国栋(1978.8—1980.9)刘风鸣(1982.2—1983.9)赵志公(回,1982.2—1983.9)2、中共禹县第一高级中学支部委员会(1983.9—1988.8)书记 贾一民(1983.9—1984.6)李华卿(1984.6—1985.12)安普洲(1985.12—1988.8)副书记 刘风鸣(1983.9—1985.8)赵志公(回,1983.9—1984.6)苏海洲(1987.8—1988.8)3、中共禹州市第一高级中学支部委员会(1988.8—1997.12)书记 安普洲(1988.8—1997.10)(缺职)(1997.10—1997.12)副书记 苏海洲(1988.8—1997.12)(二)行政组织1978年8月,禹县高级中学恢复。1983年9月,学校更名为禹县第一高级中学。1988年8月,学校又更名为禹州市第一高级中学。恢复办学初期,学校内设机构有办公室、教导处、总务处。1991年3月增设保卫科,1992年增设政教处。学校始终坚持把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人才放在第一位,坚持素质教育,培养学生适应改革开放的社会环境,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共产主义的理想,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教育,使之成为四化建设的一代新人。1995年以来,学校先后投资建起了微机教室、语音室、闭路电视系统、120门程电话、教学管理电视监控,使学校初步实现教育教学手段现代化和管理现代化。1984年6月到1985年9月学校校长调离后,由副校长杨富欣主持学校行政工作。1997年12月,学校教职工有140人,在校学生2200人。1、禹县高级中学(1978.8—1983.9)校 长 (缺 职)(1978.8—1980.4)贾一民(1980.4—1982.9)赵志公(回,1982.9—1983.9)副校长 赵志公(回,1980.4—1982.9)刘风鸣(1982.2—1983.9)2、禹县第一高级中学(1983.9—1988.8)校 长 赵志公(回,1983.9—1984.6)(缺职)(1984.6—1985.9)安普洲(1985.9—1987.8)苏海洲(1987.8—1988.8)副校长 刘风鸣(1983.9—1985.8)杨富欣(1983.9—1985.9)安普洲(1985.4—1985.9)苏海洲(1985.9—1987.8)郭兴国(1985.98—1988.8)王中义(1987.8—1988.8)2、 禹州市第一高级中学(1988.8—1997.12)校 长 苏海洲(1988.8—1997.12)副校长 郭兴国(1988.8—1989.9)王中义(1988.8—1989.4)史赞富(1989.9—1996.7)李国威(1989.9—1997.12)贾文柱(1997.10—2003.12)王华伟(1997.10—1997.12)
2024-04-28 07:58:111

为什么中国中学历史不按时间为顺序教学

当然了,对于高中历史专题的形式我确实能体会到他的毛病,而且光书本就不是特别强调注重“时间”,如果理解能力差一点负面影响就很大(而且据说历史教材的主编都是中文系毕业的)我觉得更奇怪的是为什么我们不能把世界通史简略的放到初中,高中应当着重研究中国古代历史文化,例如服饰文化婚礼习俗之类的,我觉得这样做对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应该很大。而且我觉得,历史其实是教导你用正确的态度认识过去,综合的考虑各方的因素。历史的时间、事情经过是不会随着统治阶级的变化而变化的,即使有变化也是不同的统治阶级对某一件事的意义影响看法不同,优劣不同罢了。关键在于看历史知兴替,如果不能从历史的隐隐规律中体味到人生万事规律,时间再细致哪怕到分秒也是白学。
2024-04-28 07:59:051

新安县第一高级中学的历史沿革

新安一高的前身是新安县高级中学,设于老县城西大街慕容山之阳,原新安县第一初级中学校址。她成立于1959年6月,建校后,师生动手开辟了操场,建起了礼堂和一幢学生宿舍楼,完善了部分辅助设施,初步满足了办学需要。 建校初期,学制3年,学生系接受原新安完中的高中班,二、三年级每级二个班,一年级4个班,共8个教学班;后发展成为每级4班、共12班规模。首任校长(兼党支部书记)由原新安完中校长(兼党支部书记)高鹏连任,教师也多由原新安完中高中班任课教师转来。学校在党的教育方针指导下,努力培养“又红又专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教育学生“一颗红心,两种准备”。当年首届毕业生94人,升入大专院校78人,高考成绩名列洛阳地区(包括洛阳市)第四名,语文成绩为第一。开辟操场一个,建大礼堂一座,宿舍14间(310平方米),南大门一座,图书室藏书5000余册。1959年第一届学生毕业,高考成绩名列洛阳地区(包括洛阳市)第四名,语文成绩为第一名。“文革”以前,教学质量一直居洛阳地区前列,地区文教局曾在新安高中召开由所属各县教育局长参加的教学经验交流现场会。1965年应届毕业生128人,考入大专院校103人。“文革”时期,学校停课,教室、教学用具遭到严重破坏,图书、仪器毁失殆尽。1969年元月教师下放农村劳动,学校停办。校舍被驻军占用,操场被县汽车队占用,涧河边实验园地建成了水文站。1974年秋,部队撤出学校,城关高中搬进,更名为“新安五·七高中”。1978年5月,“新安县高级中学”复校,由原任副校长高景任校长,党支部书记仍由王化真担任;教师队伍得到充实,教学秩序日趋正常,学校工作重点真正转到了教学上;(应补充这一时期党的教育方针和本校办学思想的变化)同时得到地区教育局的支持,配置了一批教学仪器,重建了实验室。1980年被确定为县重点高中,先后建起了教学楼、实验楼、学生宿舍楼、办公楼、学生宿舍楼(1、2、3号),新辟学校操场一处(6000平方米),现建成塑胶跑道,标准足球场一个,可承办大型比赛,学校基础设施得到大幅度拓展和完善。1980年毕业生高考成绩名列洛阳地区第一,1983年升学率达78%。1986年被县总工会命名为“模范教工之家”,1987年、1988年学校均被评为县先进单位,党支部连续被评为县先进党支部,校工会连续被评为洛阳市“模范职工之家”。1989年,县里决定更名为“新安县第一高级中学”(简称“新安一高”)。同时,县委、县政府决定在县城新区辟地187亩,为一高建设新校。1997年8月新校建设一期工程基本完成,建筑面积16325平方米。二年级首先搬入新校。1998年,续建二期工程完成,建筑面积17887平方米;同时完成多项附属配套工程,并对校园进行了硬化、绿化、美化,共种植各种树木近200种、5000余株,绿化面积近20000平方米,实现了校园的园林化。是年8月,完成举校搬迁,接着圆满承办了全国第十三届“飞跃杯”青少年田径运动会。教学环境新安一高是国家级绿色学校,省级文明单位,省级卫生先进单位,省级安全文明校园,省“为人师表、育人楷模”先进单位,省模范教工之家,洛阳市双文明十佳单位,获市五一劳动奖状。校园种植树木花草200余种,绿化系数为50%,绿化面积达42000平方米,奇花异草与茵茵草坪相间,啾啾鸟语与琅琅书声相伴。四季有绿,三季有花,环境幽雅,和谐自然。学校运动场占地50亩,1998年曾成功承办全国第十三届十城市“飞跃杯”青少年田径运动会。学校占地206亩,总投资5200万元,总建筑面积60000余平方米。校园分为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和住宅区。拥有办公楼、教学楼、图书馆、科技实验楼、礼堂、餐厅、学生公寓等建筑。学校开通了千兆校园网,建立和配置了电教资源库、闭路电视系统等先进电教设备,多媒体教学平台装备到所有教室,各种教学需用的实验室、语音室、微机室、电子备课室、美术室、音乐室、舞蹈室、卫生室等一应俱全,均达省一类高中标准。师资力量学校现有70个教学班,在校学生4600余名,教职工300余名,其中特级教师3名,高级教师58名,一级教师64名,国家级骨干教师2人,省级骨干教师12人,省学术技术带头人6人,洛阳市名师1人,洛阳市骨干教师20人,县科技拔尖人才12人,研究生及在读研究生150余人。学校荣誉为了加强学校的外语教学,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促进中外教育思想交流,2001年经国家外国专家局批准取得了国际交流资格,近年来,先后引进15名外籍教师到校任教, 2002年学校又同英国莱斯特郡比切姆中学结为友好学校。 近年来,高考成绩一年一个大台阶,上线人数逐年增加,高考成绩、教学质量稳居洛阳市84所高中第四名。2008年高考上本科线人数再次突破千人大关,上线1157人。2009年,本科上线达1215人。2010年高考成绩再创新高,本一上线337人,本二上线996人,本三上线1496人,一本上线数在全市所有高中名列第一,二本上线数在全市所有高中名列第二;我校跻身全市文科、理科总分前十名各两人,全县理科总分前10名均在我校,李冰冰同学荣获理科状元(洛阳市第三名,清华大学录取。),程正雪、樊川同学荣获县理科第二、第三名(分别被上海交大、复旦大学录取);文科前10名我校占8人,徐小晴、裴坤荣获县文科第二、第三名(分别被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录取);全县应届一本上线200人,我校入围166人;体育、艺术考生也硕果累累,共上体育艺术本科线46人。
2024-04-28 07:59:301

广州广雅中学发现125座古墓,是那些历史朝代的?

广州广雅中学发现125座古墓,都是哪些历史朝代的?回答,广州广雅中学,历史悠久,始建于1888年,经过数次名称更迭,直至今天,仍叫广雅中学。它跨跃了先秦、汉晋南朝、唐、五代、宋代、明、清各个时期。原本是一个广州的墓葬区。
2024-04-28 08:00:183

这所有一百多年历史的中学,相关资料

你好!在我国,有着百年历史的中学有很多的。 现介绍三个: 上海市北郊高级中学是有一百多年历史的名校,前身是1897年建校的晏摩氏女中和1906年建校的沪江大学附中。 1952年12月两校合并,改名为上海市北郊中学。 1960年被命名为虹口区重点中学。 2001年4月更名为上海市北郊高级中学。 2005年9月被命名为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级中学。 学校具有优良的办学传统和深厚的人文底蕴,以治学严谨、教风扎实、教法灵活、不断进取而闻名。 为国家和民族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人才,校友遍布海内外。 浙江省瑞安中学是全国百年名校之一,云山霭霭,云水苍苍,惟我瑞中,源远流长。 一百多年前,以孙诒让为代表的瑞安先贤,在国家内忧外患的历史背景下,怀着教育救国的梦想,开始了艰难的办学历程。 在他们的苦心经营下,温处两府十六县创办各级各类学校300多所,居全省之先,也使瑞安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成为浙南教育文化的中心,引领浙江教育文化的发展,甚至处于全国教育文化发展的前沿,这成为几代瑞安人珍藏的一份荣耀。 瑞安中学作为一所百年名校,在跨越三个世纪的办学历程中,倾注了历代师长的心血,是他们用智慧和汗水维系着学校的命运,才使饱经沧桑、几经磨难的瑞中薪火长传,桃李葱茏,发展成为闻名遐迩的全国文明单位、浙江省一级重点中学和温州市唯一上榜的首届中国百强中学。 瑞中以悠久的历史、光荣的传统、鲜明的特色和辉煌的业绩崛起在东海之滨。 作为知名中学,西安交通大学附属中学有一百多年的辉煌历史。 西安交通大学附属中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交通大学的前身南洋公学。 1896年,交通大学的前身南洋公学建立之初设立中院,即附属中学。 1908年,中院改为普通中学,也称附属中学。 1959年,交通大学从上海迁至西安后成立了西安交通大学附属中学。 1981年,为继承历史,西安交大附中恢复重建。 1991年,西安交大附中被市教委命名为市重点中学,被省教育厅命名为省重点中学。 多年来,学校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在实施素质教育方面积极探索,勇于实践,成绩突出,特色鲜明。
2024-04-28 08:01:131

初中历史的教师资格证好不好过?

要考取初中历史的教师资格证,首先你要有本科证,这个还是比较考好考的。
2024-04-28 08:01:354

如何在初中历史课上落实三维教学目标

转载以下文章供你参考:新课程下对三维目标有效达成的思考和实践华实高中 高芬华摘 要:新课程倡导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实质上是集中体现了“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和健康发展学生的个性为培养目标”的课改方针、“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仍受传统教学思维影响,尤其三维目标设定上的不足导致在教学实践上出现了不少问题和盲点,本文试图在分析这些现状的同时寻求一定的解决策略。关键词:新课改 中学历史教学 三维目标 教学策略随着课改的深入,中学历史教育适应时代变革的需要在改革中发生了不少变化,尤其在三维目标上的重大变化,实质上是集中体现了“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和健康发展学生的个性为培养目标”的课改方针、“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但在这场课改的“革命”中,通过三维目标的改变,从教师的主体地位转让为学生的主体地位,对于教师是不小的挑战。实际教学中,受传统教学思维影响,问题就更为突出。一、问题与困惑首先,突出的是一个总体性的问题,因为分而述之,把三维目标分为三个目标,导致教师在设计思路也容易出现目标的割裂,未予以整合。此外,各个具体的目标上也存在一定问题:一、技能目标不落实。知识与技能,“通俗地讲,就是我们常说的学生知道‘是什么"、会重复‘怎么做——这样做"”。 “是什么”是知识的问题;“重复‘怎么做——这样做"”指的就是技能问题。教师的突出问题表现为在“是什么”的问题上叙述过重,“重复怎么做”等技能目标阐述不足。二、过程与方法目标不到位。“过程与方法”是新课程改革最大的亮点,是在理念上的突破性创举,却也是最让老师感到困惑所在。,“其概念的不确定性受到了质疑,加之这一目标尚未完善,少了些可操作性,更让人平添茫然”,直接导致众多老师连最基础的表述都存在不够精确这一问题。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不切实际,突出表现为或忽略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或设定上空洞。“学生从历史课堂上学到的只是书本上的死知识和做题技巧,很难获得情感的愉悦和价值观上的熏陶,历史课上缺乏心与心的共鸣和沟通。” 二、原因简析对绝大多数学生而言,“他们学习历史,不是为了研究过去,而是得到一些历史的修养,实现历史知识与思想方式的迁移——正确认识自己,更好解读今天和迎接未来。” 教师明确这一点是关键。但受传统教学影响,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常见问题却集中表现为:重形式,轻实质;重手段,轻内容;重结果,轻过程。矫枉过正式的“以学生为本”培养模式,多数只是追随一时的热点,诸如问题教学法、史料教学法等等,什么火了就用什么,因材施教考虑的少。此外,过高、过空的思想教育灌输现象根深蒂固、屡见不鲜,“生硬联系”现象比比皆是。原因即在于教师史学专业功底和教学专业能力的欠缺。而长期依赖教师已然成为习惯的学生,面对教师忽然之间的放手,往往显得手足无措,最终造成在学习中力不从心。于是,在一系列轰轰烈烈的教学改革之后,又回复到原来的模式。课改理念下,关注三维目标的达成,实际上就是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这些因为对三维目标理解的偏差而出现的教学设计上不足,归根究底还是教育理念未曾真正改观。三、三维目标有效达成的思考和实践1、整合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者间是一个整体,不可割裂开来。福建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余文森教授认为这三者是新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而不是三种目标,就像一个立方体的长、宽、高一样。“知识与技能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学会,过程与方法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会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难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乐学,任何割裂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教学都不能促进学生的健全发展。” 何成刚 、秦立富 等纷纷提出“历史课堂教学目标分列不如综合”、“三维目标是一个事物的三个方面……要把握他们之间的联系,作为一个立体的稳固的三棱体”等观点。这确实为“山穷水尽疑无路”的广大一线教师提供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开阔思维。笔者在第三分册《青铜时代与商朝》一课教学设计中,就曾出现过知识、技能与过程、方法割裂的现象。本课既要完成“是什么”——掌握商朝的历史概貌,同时还需要理解“为什么”——通过两重证据法在此课中的实际运用,体会商朝历史是怎样成为“信史”的。但在教学设计上先讲商朝历史概貌;接着讲授两重证据法,两者处理上泾渭分明,所谓的两张皮现象由此出现。其实,三维目标的特点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落实知识与技能目标,需要借助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落实过程与方法,需要借助知识与技能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而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当然更离不开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支撑”。 鉴于此,第五分册第21课《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关于中共成立这一目的三维目标,笔者初步设定为:知识与技能:知道中共的早期组织;知道中共一大、中共二大主要内容。理解中共成立的历史条件及重大意义。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对有关历史人物细节分析、学生查找有关中国共产党成立经过的资料,把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结合。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中国共产党的地位是在长期革命斗争实践中确立起来的,深化了解国情,培养对党的感情。整合后,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即为:通过教师对有关历史人物细节分析识记中共早期组织和有关领导人物;通过学生查找有关中国共产党成立经过的资料,识记中共一大、二大主要内容,理解中共成立的历史条件及重大意义;从而认识中国共产党的地位是在长期革命斗争实践中确立起来的,培养对党的感情。2、技能目标要落实 “上课记笔记、下课对笔记、考前背笔记、考好全忘记”,这一顺口溜形象地将历史课堂知识目标过重、技能目标不足的现象揭示。在所有的历史知识遗忘后,技能将是对学生今后发展的有力支持。具体而言,历史学科涉及的技能有:“把整体表述的史实分解为具有内在联系的部分或方面。把分散表述的史实组合为具有内在联系的整体。归纳和比较史实,指出其主要的相同或不同点。透过作者对史实的表述、解释和评价,知晓其情感、态度与价值取向……” 如,第五分册《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作为一个单元的最后一课就可以“近代中国各阶级是怎样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的”为主题,由老师拟定一个知识系统框架,让学生思考、概括,将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等大事串起来,最后学生总结中国的近代化之路历程。这样的知识梳理过程,既培养了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同时也对学生形成宏观的历史思维也大有裨益。3、过程与方法目标要到位张汉林先生曾就过程与方法的问题在《历史教学》上一论、二论、直至三论,集中进行了阐述,指出“教师教学的过程与方法就只是手段,学生要掌握的思维与方法才是目标”, 明确了过程与方法目标主体应该是学生。因此,就文字表述而言,目标的撰写主语词是学生,可采用动宾结构,动词前可适当添加表示程度的副词。如:有老师在改革开放一课的过程与方法目标之一设定为“通过收集资料,着重培养学生从史料中整理,获取信息的能力,辨证分析历史的能力 。”内容上稍显空洞,而且其表述上强调的是教师的教学手段,依然回归到了传统教学教师本位的模式。反映出的是教学理念上的模糊,随之而来的问题是教师的教学手段与学生的能力培养两者概念间的混淆。同样这一课的过程与方法目标,有老师设计为“通过思考、叙述自己家乡的对外开放成果,能将所学联系实际的意识。”主体为学生的意识就比较强。4、情感目标要切实无论教学如何改革,育人始终应该是教师实施教学的首要目标。叶澜老师在评述什么样的课才算是一件好课,第一标准就确定为“有意义” ——“初步的意义……再往前发展是在这个过程中有良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使他产生更进一步学习的强烈的要求;再发展一步,在这个过程中他越来越会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可见,这三维目标中,教师应该更多地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在这一问题上,笔者遭遇到的最大尴尬就是,第六分册第3课《抗日战争的胜利》,在分析讨论抗战胜利的原因时,有同学提出:“成功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所谓的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话语中满是对此判断的不屑和反感。历史课堂上长期呈现的单调的知识灌输,只注意“人事”不关注“人心”,如今已然是问题严重了。此外,情感、态度、价值观要切合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水平。情感:“从心理学角度说,是与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一种比较复杂而又稳定的态度体验。” 是第一层次,简单说即为情绪。态度:“是人对于种种对象和现象的反映倾向和心理准备,是人根据以往的经验,给行为的指导性和动力性的影响。”1是第二层次,即为稳定的情绪。价值观:则强调的是底线,决断时的标准。“当代价值观方面的一种突出特点是以人为本,显示出多样性。”1而在实际教学中,可针对学生现状做调整。态度、价值观的内容,在学生的情感体验未曾达到应有的高度,教师刻意提升就容易出现前文中所述的学生的不认同。因为情感、态度、进而价值观的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并非一蹴而就。教师可就学生情况将目标分层,如第3分册第19课《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一课,情感目标之一:对岳飞的爱、对秦桧的恨;态度目标:对为国为民的人积极肯定,对误国误民的人唾弃鞭笞;价值观目标:形成明确的善恶褒贬,是非决断。综上所述,正如聂幼犁教授所言:“三维是一种观念上的透视方式,教学上它们依然是浑然一体的。”因此,课堂教学怎样落实“以发展为本”的理念,实现三维目标的和谐,值得每一位老师深入探讨。但教学改革需要一个过程,只要我们执著追求,总有一天会达到预想的目的!参考文献:①周仕德,《历史课堂教学设计策略刍议》,《历史教学》2004.12②叶澜,《什么样的课算一堂好课》,《基础教育》(沪)2004.7 ③庞卓恒,《历史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育科学的历史观》,《历史教学》2003.1④何成刚,《历史课堂教学目标:分列不如综合》,《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7.9⑤秦立富,《对“三维目标”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理解》,《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7.9⑥张晓华,《历史新课程“过程”目标的操作》,《试教通讯》2003.1⑦张汉林,《《谁的过程与方法——三论过程与方法》,历史教学(中学版)》2007.7⑧何成刚,《历史课题教学技能训练》,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0⑨聂幼犁,《中学历史课程“过程与方法”目标问题》,《历史教学问题》2009.1⑩余文森,《“三维目标”就像一个立方体的“长、宽、高”》, 中国教育报,2007年4月20日第6版
2024-04-28 08:03:011

对中学生学习历史有重大影响的因素有哪些

对中学生学习历史有重大影响的因素有:一、学习兴趣。学生对历史这门学科缺乏正确的认识,不能正确认识历史学科。历史学科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及良好的工作生活学习习惯等,学生要正确认识。二、教育方式教师的知识素养、教师的人格、仪态、语言、传授知识的技能等都在制约着学生的学习历史的兴趣。要用正确的教育方式去引导学生去学习,引发兴趣。三、社会因素随着当今社会的发展,由于目前不少学生都是独生子女,由于社会的影响,他们不少对家长、对家庭、对社会、甚至对自己缺乏责任感,他们没有迫切发展自己的需要,因而学习动机就不强烈,对历史学科不感兴趣。
2024-04-28 08:04:091

中学生为什么要学习历史?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历史?我以为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看待:从历史的功能来看,主要有两点:1.以史为鉴,指导未来,2.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从历史的受益者来看,可以分为微观和宏观两个层次,一个是历史对于个人和企业的作用,一个是历史对于国家的作用。 先说以史为鉴,指导未来。先拣最功利的来说,MBA教学应该当之无愧,MBA的学生学习为的就是将来挣更多的钱,这应该是最务实的了,那么他们学的是什么呢?福特、泰勒、本田宗一郎、戴尔这些或远或近的人物们的发家史,不就是市场营销和人力资源管理等课程中的经典案例么?人类日常生活中的耳濡目染、言传身教固然重要,但如果有人能够加以保存、整理和提炼,然后将精华传播于世人,那效果将会大大的提高。历史其实就是前人的经验和教训,善加处理,为我所用,无论是个人、企业还是国家,都必将受益无穷。当然,这里很多朋友提到了历史研究的人为性。对于这个问题,我觉得从个人使用历史的层面来看,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一种独立思考的能力,特别是对于主观的东西更要注重分析过程而不是结果。比如说曾国藩,你说是坏人,他说是好人,有什么意义么?他又不是我的邻居,既不会给我钱,也不会剃我的头,他是好人还是坏人并不重要,关键是要看他的言行好在哪里,坏在哪里。为什么说好,为什么说坏?这其中有什么值得我学习和借鉴的地方,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这才是我们学习的目的。 再说增强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个人认为,我们不应该单纯的为自己生在中国而感到骄傲。因为人与人其实是平等的,中国有几千年的灿烂历史,那是我们的先人创造的,不代表我们这一代是中国人,我们就比别人更优越,更不代表我们比别人聪明,比别人能干。学习我们的历史,决不是让我们拿去向别人炫耀的。但我们也有值得骄傲的东西,我们应该为我们有勤劳智慧的祖先感到骄傲,对于自己创造更辉煌灿烂的明天充满信心;为我们的国家感到骄傲,发自内心的热爱我们的国家。从国家使用历史作为工具的角度看,国家有必要向全体国民灌输历史,从而增强人们的归属感、荣誉感和整体的凝聚力,只有这样,国家才能更好更快的发展,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东西对于我们未来的生活已经没有什么指导意义,我们仍要保护和发掘它们的原因,因为这些都是我们作为中国人所共同的历史渊源,是维系我们之间关系,增强彼此认同感的坚实的根基。此外,站在整个国家生存与发展的战略高度,我们学习历史也是为了了解我们周围的邻居,了解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
2024-04-28 08:04:341

论怎样提高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

论如何激发中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江安民法国著名思想家——卢梭曾说过:“教育之艺术在于,让学生喜欢你传授的内容。”的确,浓郁的学习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欲望的动力源泉,能够促使学生自觉学好各门功课。而中学历史课堂往往死气沉沉,学生毫无学习兴趣可言。1 中学生历史学习劲头萎靡的原因为什么学生们会如此忽略历史学科呢?笔者通过平时与学生沟通和侧面了解,总结出了以下几个原因:1.1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摒弃现在的中学生正处在新时代的春风沐浴之下,互联网飞速发展,高科技产品层出不穷,孩子们对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极强,追求时尚的脚步从未停止,他们对潮流前卫的事物有种与生俱来的偏好,但与此同时却忽略了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这也正是当下整个中华教育所面临的严峻课题。历史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学生们平时哈韩、哈日,崇尚欧美流行元素,过着圣诞节、狂欢夜,跳着韩日街舞,他们喜欢新鲜刺激,但中国传统理念在他们的脑海里早已模糊不清了。1.2 觉得内容繁琐,记不住谈到初中历史学习的问题,部分学生会跟我说,历史课内容太多了,根本记不住,背不下来。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国外历史也有几千年,历史的演化本来就是一个纷繁冗杂的过程,但这并不是学生放弃历史学习的理由。试想,当下各类小说中的人物也比较多,各种关系也相当复杂,学生们对其爱不释手不说,讲起小说中的人物和故事情节头头是道,从来不用打腹稿,信口拈来。一本小说上百成千页,难道学生们是下了苦功夫一页一页背下来的吗?很显然,孩子们都出于青春期,年轻力盛,脑袋灵活聪明,记忆力是旺盛的时候,但对感兴趣的事物和内容,超强的记忆力才会发挥作用,如果面对的是他们认为“枯燥乏味”的课业内容,记忆力便暂时“休克”了。1.3 学习思想懒惰,不愿意动脑思考“历史习题在书上都能找到答案,不会的就翻书呗!个别论述题,书上没有答案,就是学了我也不会啊”。学生的这番话真是让人哭笑不得,但从中可以发现学生学习存在严重的被动性,对老师灌输的理论和方法也是被动接受,遇到问题不愿意动脑筋,不善于发现问题总结思想,是非论断自有老师裁决。2 提高中学生历史学习兴趣的对策2.1 启发教学:帮助学生认识到历史知识的实用价值以史为镜,可明得失;通古博今,能谙事理;借史喻今,能明大义。这是笔在多年历史知识学习和教学实践中对史学的感悟。然而,中学生由于生理年龄的局限,缺乏社会生活历练,他们很难在这个年龄段认识到这个层面,那么,该如何对学生实施启发教育呢?最好的方法就是帮助他们将所学的历史知识应用到其它学科的学习中,比如,最简化的历史内容也是由众多历史故事组成的,学生了解了这些历史故事,就可以将它们应用到作文写作中,既可以丰富文章内涵,又可以通过借助史实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再者,在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也离不开历史,比如诗词、文言文的作者简介就是一个个历史片段,通过历史的系统学习和语文的片段衔接,可以帮助学生加深记忆,并能联想到诗词和人物所处的背景和社会环境。2.2 故事教学:一段历史,一部“小说”历史本身庄严沉重,耐人深思,但是,决不能将如此凝重的思想加注在活泼、开朗、单纯的孩子身上,所以历史教学也应该生动化。我们索性用孩子的思维来看待历史:其实每段历史都是一个经典故事,是一部无需任何文学加工的小说。既然孩子们喜爱小说,常常被其中曲折离奇、百感纠结的情感所吸引,我们不妨就把每段历史“编”成故事讲给孩子们听,因为历史情节从来就不缺乏千回百转的情感,历史人物的内心世界甚至要比故事中的人物要复杂得多、真实得多、丰满得多。我们可以结合相关影视作品中的情境处理方法和语言风格,或借助其中的精彩台词尽量生动我们的课堂。我们教师的角色也可以转换一下,我们不是令学生望而生畏的老师,而是给孩子将故事听的老者,娓娓道来。既亲切,又很容易把学生带入到那段历史氛围中去。2.3 形象教学:影音一体,插图挂图齐备学生的记忆构造中,更容易接受图片、声音和影像,我们在课堂上完全可以运用最先进的教学技术,通过播放影视短片、让学生倾听有声历史资料或者利用教科书中的插图和自己准备的挂图帮助学生加深记忆,把文字叙述幻化成丰富多样的具体形象,让有关这段历史的所有影响存留进学生的脑海中,不用再对着单调的书本死记硬背,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然也就提高了。2.4 活动教学:组织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许多教学经验无不表明,组织学生进行课外活动,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对于历史教学,我们可以组织历史演讲会、历史故事会、历史小说创作大赛、历史剧观后感写作、参观当地历史遗迹、历史人物评论会等第二课堂活动,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2.5 联想教学:帮助学习记住历史事件发生的日期在历史教学中,对历史事件发生日期记忆的考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但日期一多就很容易混淆,很多学生因此一筹莫展。老师在教学中可以利用事物的普遍联系性帮助学生学会联想记忆。一种方法是将一个比较容易掌握的历史日期与另一个生疏的历史年号比较,计算出两者相差的时间,且这个时差最好是整数,比如,2011年是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庆,当时举国欢庆应该给学生留下了深刻印象,这样一来学生就记住了: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年后,发生“九·一八”事变,20年后,皖南事变爆发。这样学生就可以牢固记住这些年份日期,有了信心,学习劲头也就不言而喻了。3 结语在提高中学生历史学习兴趣的过程中,教师自身学科素质的提高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必须成为学生们的良师益友,又能传授学生丰富多彩的学科知识。同时,老师也应该加强学习,了解历史学科的最新动态,试着接受各种新鲜事物应用到教学中去。参考文献[1]马新强.中学生学习历史的动机探析[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2]李远.激发中学生历史学习兴趣的教学策略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2024-04-28 08:04:471

青岛市第三十九中学的发展历史

(1903—1972),山东大学附中(青岛39中前身)第一任校长,时任山东大学校长。华岗校长是一个追求执着、信念坚定的马克思主义学者。无论是白色恐怖,还是身陷囹圄,都屈服不了华岗校长学习、实践、奋斗的人生理念。作为我们党内第一个翻译《共产党宣言》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作为中国战乱年代的革命火种点燃者,作为建国后中国历史研究学会的主要编委,尤其是作为创造我们山东大学历史辉煌的校长和一个身体力行的教育家,华岗校长用自己的人格魅力谱写了个人生命的灿烂篇章。主要著作有《1925—1927年中国大革命史》、《社会发展史纲》、《苏联外交史》、《中国历史翻案》、《鲁迅思想的逻辑发展》、《辩证唯物论知识和物理学》、《美学论要》、《规律论》等。 2005年1月15日 下午在学校操场举行中国海洋大学附属中学学生导师聘任仪式。海大党委张静副书记,市教育局韩曙黎副局长出席并讲话。3月16日 该校第17届体育节开幕。市教育局体育卫生处梁永东处长出席开幕式。山东电视台,青岛电视台,青岛日报,青岛早报等新闻媒体进行了采访和报道。4月11日 由中国教育学会组织的中小学校长培训班一行120余人,今天上午抵达我校进行参观学习。5月24日 在该校的争取下,市教育局决定由我校承办“名师培训工程”第二次课堂教学实践活动。20位学员教师出课。课后,国家教育部北京师范大学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副教授卢咏莉博士,原北大附中语文特级教师孟昭为老师,原北大附中数学特级教师王鹏远老师进行了现场点评与指导。市教育局的有关领导出席了这次活动。8月12日 北京师范大学德育高级研修班全体学员到我校进行为期一天的参观交流。8月27日 下午4:00在学校操场举行中国海洋大学附属中学2005—2006学年度第一学期开学典礼暨“光明奖学金”颁发仪式。市教育局副局长隋志强,市教育发展基金会主任高伟,青岛市光明总公司总经理张辰光出席了本次活动。隋志强副局长和赵强校长分别做总结性发言。9月28日 韩国利川高中学校访问团在校长吴玉焕带领下访问该校。经协商签定了建立友好学校意向书。11月28日 日本同志社大学访问团一行20人来该校参观访问。2006年2月8日 市政府副市长王修林到该校调研。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徐剑波,副局长隋志强陪同调研。林艺霞书记就学校的现状及规划做了汇报。5月23日 下午,海大公共管理学院青年支援者到该校初三各班举行“方法引导、中考取胜——海大优秀学生学法指导活动”。受到初三师生的热烈欢迎。6月22日 由市发改委、市教育局联合组织的“创建节能性学校”活动在该校举行。市发改委、市教育局的有关领导,海大附中,青岛26中,青岛7中等师生代表参加了这一活动。9月10日 第二十一个教师节,学校领导在海梦圆美食城举行庆祝教师节招待会,青岛市市委秘书长张泽忠、市人大副主任孔心田、青岛市市委督察室主任彭建国、中国海洋大学书记冯瑞龙、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徐剑波以及北海舰队司令部直工处协理员徐平等出席了招待会。10月 为了拓展“办好海大附中”的新思路,学习外地著名高校附中的办学经验,赵强校长和林艺霞书记带领有关人员兵分两路赴京、沪两地进行教育考察。12月 为期一个月的“新课改课堂教学展示月活动”圆满结束。原市教育局局长、国家督学陈显青、市教育局副局长韩曙黎、市教研室主任王旭昌等领导出席了2007年1月5日的总结大会,并做重要讲话。12月24日 我校第18届艺术节圆满闭幕。市委秘书长张泽忠,市人大副主任马伦业,海大书记冯瑞龙,市教育局副局长李振江等领导出席了闭幕式。 2011年2011年9月14日,经教育部批准的青岛市首个“海洋教育创新人才培养班”在青岛39中(海大附中)顺利开班。
2024-04-28 08:05:091

香港边10间中学最耐历史?

1. St. Paul"s College 圣保罗书院 (1843) 乃中国香港创立历史最悠久的学府,更是世界第一所华人英语学校。 2. Ying Wa College 英华书院 (1843) 1818年英国传教士马礼逊于马六甲创立。 1843年校长理雅各把英华书院和附属印刷厂迁至中国香港。 3. Sacred Heart Canossian College 嘉诺撒圣心书院 (1860) 有附属小学 - 嘉诺撒圣心学校 3. Diocesan Girls" School 拔萃女书院(1860) 5. Queen"s College 皇仁书院 (1862) 皇仁书院前身是创立于1862年的中央书院(The Central School),孙中山曾于此上课。校舍座落于中环歌赋街 6. Diocesan Boys" School 拔萃男书院(1869) Diocesan Home and Orphanage (DHO) in 1869. 有附属小学 - 拔萃小学 7. St. Joseph College 圣若瑟英文书院 (1875) 有附属小学——圣若瑟小学,及幼稚园——圣若瑟幼稚园 8. Belilios Public School 庇理罗士女子中学(1890) 9. St. Stephen"s College中国香港赤柱圣士提反书院(1903) 10. Clementi Secordary School 金文泰中学(1926) 官立汉文学校(1926)
2024-04-28 08:06:451

记住初中所有历史知识高考历史能拿多少分?

您好,对于你的遇到的问题,我很高兴能为你提供帮助,我之前也遇到过哟,以下是我的个人看法,希望能帮助到你,若有错误,还望见谅!。展开全部一、 熟悉高三历史三轮复习思路第一轮按专题模块加通史复习,侧重专题模块。主要目的是夯实基础。意思是说紧扣课标和考纲,按教材进行单元复习,适度关注通史。我们制定的目标是“全面、细致、系统,扎实,注意基础知识落实”,我们把它称为“地毯式”扫描。时间比较长。第一轮复习是基础,是学生高考成功的关键。第二轮主要根据考试说明的顺序,通史加专题复习,侧重通史。主要目的是综合能力突破。第二轮复习时,以通史体例辅之以热点问题进行,学生只有对某一阶段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社会生活等特征有了全面地认识,才能“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初步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第三轮搞强化训练,侧重练、讲、评和回归教材。目的是提高解题能力,查缺补漏。我们提出了“调整(心态)、巩固(基础)、充实(薄漏)、提高(能力)”的八字方针。要求学生抓好两条复习主线,一方面是对照《考试说明》看教材和教材的标题,注重基础知识,把握阶段特征;另一方面是对照试卷看题目,查漏补缺,以适度紧张的平常心、饱满的精神状态和强烈的自信心。例如我们要求学生结合《考试说明》,最后落实每一个考点,个个过关。二、 学生第一轮自主复习方法第一、制定出复习计划和抽出固定的时间复习计划就是一轮,一个月,一个星期,一天,要复习哪些。学好历史和提高历史学科的复习效率,首先要有固定的复习时间,以每天不少于40分钟为佳,太多会影响其他学科的复习,太少又没效果;时间可安排在早读之前,晚自习,在就寝前的一小时(这段时间是一天中大脑的四次记忆高潮之一)。每天看完规定的内容后,临睡前应将白天复习过的内容在大脑里像放电影一样过一遍,不要求将所有的内容都回忆出来(其实这也是不可能的),主要是将当天复习过的大小标题及彼此间的关系回忆出来,这样既能巩固主干知识,又不至于因精力过于集中而使大脑兴奋影响睡眠。第二、 指导思想:根据考试大纲、课标和福建省的《考试说明》抓双基。“双基”就是历史基础知识和学习历史知识所需要的基本能力。历史基础知识:包括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基本线索、重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制度和历史现象;既有规律性的认识,也有具体史实,是史论结合的。组成中学历史基础知识的要素有:时间、地点、人和事。基本能力,《考试大纲》中有明确规定。第三,认真落实读、记、听、写、练五个环节。读——精读教材。认真细致地阅读,不留死角。通过阅读,使全面、系统、准确、牢固地掌握历史基本理论。具体来说,精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目录。便于从整体上把握教材的知识结构体系,有利于把握阶段特征、基本线索和发展过程。(2) 引言。引言部分往往包含了本章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影响等等,是对本章内容的概括。(3正文。正文是教材的重点内容,把握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等。)(4) 小字。这是往往容易被忽略的地方。阅读小字部分可以帮助了解历史事件的全过程,掌握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等。(5) 地图、图片。近年来高考中屡屡出现,而且分值呈增长趋势,特别新课改,地图成为历史和地理学科的交叉点,精读地图尤为必要,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地挖掘地图中的隐性知识,巩固教材知识。(6) 材料。认真阅读、理解,有些材料,尤其是标有*号的材料,在高考中有可能出现。(7) 注释。教材下面的小字,也属高考知识考查范围。(8)课后的知识链接,及习题。(9)大年事表。按时间顺序排列历史大事,便于比较、记忆。总之,把握教材要全面掌握、重点掌握、多层次掌握1)全面掌握:教材 = 主干知识+隐性知识教材 = 目录+引言+正文 + 黑体字+小字+ 图表+注释+课后的知识链接+习题+大事年表2)重点掌握:主干知识 = 历史事实 + 历史结论+历史线索+阶段特征重点知识 = 考纲要求 + 时事热点重点知识 = 重要历史人物+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现象+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3)多层次掌握:历史事实 =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结果历史结论 = 背景、目的、原因、特点、性质、实质、影响、意义2.记。记忆,但须知遗忘规律,理解后记忆,找规律特点,秘籍是反复再反复,反复过程中多放电影。识记历史知识的有效方法很多,如机械记忆法、逻辑记忆法、规律记忆法、谐音记忆法、理解记忆法、比较记忆法、类比记忆法等等。如类比记忆法,我们可以将历史教材中类似的知识综合到一起,通过比较概括后再进行理解识记,将更能提高熟记的程度,提高运用史实的能力。例明朝的内阁制和英国近代的内阁制。如对比记忆法 :中国近代史对《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内容作比较,认识到中国社会是如何一步步地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如图表记忆法:借助多样化图表,充分调动视觉功能,提高记忆能力。如规律记忆法:如分析中国古代历朝文化发展的原因时按逻辑记忆::①政治清明、社会安定;②经济发展、社会繁荣;③民族融合和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④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发展等。按时间顺序勾勒题纲:①鸦片战争前资本主义萌芽;②19世纪六七十年代,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③甲午战争后初步发展;④辛亥革命后迅速发展;⑤20世纪30—40年代陷入困境。如简化记忆法:抓关键词,速记知识要点。此法适用于记忆量较大的历史知识,如某一历史事件的背景、内容、意义等。比如科举制创立的进步意义,记住冲破了……,扩大了……,提高了……,加强了……等。3.听 :在课堂上认真听讲,更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才有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另一方面,学生可通过课堂教学听讲来摹仿老师分析教材和宏观驾驶教材。4.写——作好课堂笔记。尽量课后去整理。抄下板书,而不是记下老师讲的每一句话。还应该在笔记本的每页留下一处专门记录老师课上口述的与课本内容相关的历史知识,或将易混淆的历史知识点记在一起。5.练——合理训练。克服两种倾向:一种是平时不训练,考前搞突击;另一种是忽视教材,过多地使用复习资料,搞题海战术。试题的训练应注意以下方面。1)明确练习前提:练习必须在掌握教材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的前提下进行。也就是说先看书,后做练习。2)清楚练习要求:着眼于方法、能力,通过练习掌握方法。平时注重以下五个方面的训练:一是审题训练,要求认真审读材料及设问要求,特别要注意设问的规定性条件如时间、空间、中心问题等等。切忌粗心大意,造成不必要的失分。如1999年高考历史问答题第41题要求结合唐朝前期百余年的用人史实说明“得入者昌,失贤者亡”的观点。部分考生因未认真审题,把“唐朝前期”误看作或误解为“唐朝以前”而后悔不迭。二是信息筛选的训练,找准关键词,它们是答题的依据和切入点。三是寻找试题与己有知识关联点的训练,这是作为解题的依托。四是答题速度的训练。在平时训练中限时,不仅要做到“会”,而且要“快”。五是组织答案的训练。要求做到以下几点:①精析题意,坚持问什么、答什么,有几问、答几问的原则。切忌答非所问,文不对题。②根据分值确定答案内容的多少。做到详略得当。③简列提纲,全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地分析阐述,防止要点遗漏。④观点明确,具有条理性。⑤语言准确,精炼,历史术语。③不留“空白”。⑤保持卷面整洁美观。具体题型要求:单选题——要求:尽量不要翻书做,依靠自己的预习和课堂理解完成。非选择题——规范解题格式、解题思路及基础知识运用的训练要求;独立完成,不要照抄答案。如果实在不行,看完答案后要思考为什么要这样答。3)用好练习资料。练习题以辅导书《导与练》、老师分发的试题,特别是近五年的课改省份高考题为主。第四,强化历史知识之间的联系l.纵横联系。在复习中作分析、归纳和综合时要注意纵横联系。“纵”是指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社会形态、政治制度、经济、文化、民族等。如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异同点。“横”是指不同国家和地区社会历史的各个侧面在同一时期有不同的特点。例如19世纪末20世纪初,成为帝国主义国家的有美、英、德、法、俄、日等。2.中外联系。复习时一定要中外结合,尤其要把中国历史放到整个世界的大背景下,将中外历史真正融合为一体。如三次科技革命与中国等。3.史论联系,史观结合。历史发展有一定的规律,复习时要注意透过现象看本质,用历史和政治的基本理论去分析历史现象和本质、共性和个性、继承和发展、偶然和必然等历史现象,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去揭示社会发展的规律。史观有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现代化史观、革命史观,社会生活史观等。4.与时政热点的联系,与学科间的联系,适度关注福建地方特点。第五,注意构建历史知识体系在建立知识结构方面,首先,我们应高度重视建构章节知识结构。在建构知识结构时,可采用结构图,高屋建瓴,对主干知识进行复习。由于单元章节知识结构,一般都有比较好的落实,这里不举例赘述。在章节复习的基础上,我们还要注意建立小专题的知识结构图示。第六,重视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的培养对课本上的基本事实、基本结论和基本历史原理要在深入理解的基础上,培养自己灵活运用的能力。最有效的办法是平时复习中,对已经形成的历史结论、历史现象、阶段特征、相关材料等多问“为什么”,多将句号变问号。非常感谢您的耐心观看,如有帮助请采纳,祝生活愉快!谢谢!
2024-04-28 08:06:541

福州外国语学校的历史沿革

福州外国语学校前身是光绪四年(1878年)基督教中华圣公会创办的“广学书院”和“榕南两等小学堂”及“圣马可书院”。 “圣马可书院”是在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秋在基督教圣公会福建教区支持下,爱尔兰都柏林三一大学布道会的万拔文先生在仓山施埔办起一所规模很小、以英语为主课的中学。 1911年12月,万拔文等购买仓山跑马场附近的沙俄驻榕领事馆馆舍及其周围的4座洋房和园地作为校园。1912年,落成两座红砖大楼,圣马可书院、广学书院、榕南小学三校合并迁入新址,始称“三一学校”,英语是Trinity College。下属三一汉英书院、三一中学、三一小学。1924年,学校又购得10余亩田地,辟为为足球场,这是当时福州中等学校唯一的符合规格的足球场。于是足球成为学校传统体育项目,比赛时准是名列前茅,因而三一足球驰名遐迩,历久不衰。1928年,学校向国民政府办理立案手续,三一中学和汉英书院合并统称“私立福州三一中学”,三一小学改称“私立福州三一中学附属三一小学”。 1933年三一中学高中生参加国家会考全部及格,初中参加国家会考总成绩名列全省70多校之首。抗日战争爆发,沿海形势紧张。1941年夏,福州第一次沦陷,福州陶淑女子中学迁到崇安与三一中学联办,称为“三一陶淑联合中学”。 1945年抗战胜利,全部迁回原址。抗战胜利后,校内进步思想和进步力量日益活跃。1946年2月,中共三一中学支部秘密成立,在中共闽江工委领导下,开展了一系列革命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1952年10月25日人民政府接办了三一学校,更名”福州第九中学”,三一小学迁出,改名象山小学,后与仓山小学合并。1966年, “文化大革命”开始,学校党政机构瘫痪,教育教学工作遭到严重破坏。1977年高考制度恢复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学校拨乱反正,教学质量明显提高。1989年6月4日,福州市市长专程来校现场办公。要求学校办成一所“合格加特色”的新型学校。1907年,爱尔兰都柏林三一学院布道会的万拔文牧师将自己在榕创办的“圣马可书院”与“榕南两等小学”、“福州广学书院”三合为一,建立福州三一学校。抗日战争时期迁址闽北,称三陶联中。1952年10月,由福州市政府接办,定名为福州第九中学。1993年6月福州市政府颁文更名为福州外国语学校。今福州外国语学校,原为1952年福州第九中学更名。其前身是由上世纪20年代的“三一学校”演变而来的“三一中学”。这所中学历史悠久。是由基督教中华圣公会于1883年创办的“广学书院”和“榕南两等小学堂”及1907年英国传教士万拔文创办的“圣马可书院”,购得今仓山公园路前俄国领事馆土地为校址,1912年三校合并,始称“三一学校”,下辖小学、中学、汉英三部。取名“三一”,意取基督教的“三位一体”,亦含有三校合并之意。校长先后为万拔文和来必翰。1929年办理立案,中学部改称“三一中学”。收伊斯兰教育权后,校长改由国人担任,先是林步基,继为陈世钟,最后为陈中新。解放前,在仓山诸多教会学校中,三一中学是一所远近闻名,具有光荣反帝爱国斗争传统的教会男子中学之一。1929年初夏间,初三班学生王邦杰、陈祖培二人于晚间复习毕返回卧室,在熄灯前脱下破内裤补缀,想补好即重新穿,一时下体裸露。恰巧传教士来必翰突来巡更。目睹此景,甚为震怒,既不查明原委,也不征询教职员的意见,即擅自认定王、陈二同学有猥亵行为。翌晨,即令校长林步基将他们开除。同宿舍的同学熟知此事,认为全属冤枉。消息传出后,初三班全体同学仗义执言,表示不满,要求校方收回成命,遭林步基的拒绝。他们别无选择。只好在班上静坐罢课以示抗议。刚愎自用的来必翰竟又下令开除初三班全体学生。第三天,高初中各班级同学对校方这一无理决定义愤填膺,遂各推举十名学生代表往见林步基,请求收回开除初三班同学的决定,不意十名代表又被开除。林步基、来必翰变本加厉的蛮横做法,激起了全中学部师生的义愤,以罢课、罢教的方式给予被开除的学生有力的声援。在来必翰一意孤行、坚决拒绝师生请求的情况下,乃下定决心,在进步教师庄又怜、李若初、黄仰英的指导下,公推高中学生李利淮、黄先修、陈海亮、郑端秀为代表,组织大规模的请愿和游行示威。约300名学生在学校大门口排队,手执标语旗,高呼“打倒帝国主义走狗林步基”、“打倒英帝分子来必翰”和“来必翰滚出中国”的口号。列成双行队伍,整齐、浩荡地向城内进发,一直走到省教育厅及国民党省党部请愿。他们高呼反帝口号、散发传单揭明真相,得到沿途民众的同情、鼓励和支持。《福建民报》等报刊,连日以第一版整版篇幅报道了这次罢课反帝请愿和示威游行的壮举。大字号的醒目标题有:“轩然大波之三一反帝学潮”、“三一反帝学潮波澜壮阔”、“三一学校反帝学潮方兴未艾” 等;同时还全文登载了师生控诉英帝分子来必翰及林步基等无理压迫摧残学生的传单。在罢课请愿期间,校方曾对学生运动进行打击和迫害,如写匿名信诬陷几个学生是共产党;写信给学生家长,尤其受补贴膳费的同学家庭强迫学生回家;函请警察局派警察在校门口站岗以威胁学生进出;林步基的内弟倪绳祖受唆使以刀枪威胁学生等。这些都未能动摇学生的反帝决心和意志。在静候处理期间,省党部和教育厅怕事态扩大。在各方的压力下才分别派工作人员林炳康和督学唐守谦先后来校了解情况,说了一些同情学生的“好话”。拖延了一个月后,教育厅才正式宣布处理办法:明令三一学校中学部解散停办;所有三一中学部学生转学到省属各校。如理工中学、农林中学、福州中学、师范学校和其他学校等。这次三一学校中学部全体师生一致的罢课、罢教、请愿、游行示威。以抗议英国传教士来必翰及其走狗林步基三次蛮横开除学生而掀起的大规模反帝学潮以师生的胜利而结束,实为自“五四”全国学生爱国运动以来,福州教会学校师生反帝爱国运动规模最大的一次,是福州学生运动史的丰碑。
2024-04-28 08:07:101

面对历史我们中学生应该怎么做?

作为中学生,面对历史,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思考和行动:1. 学习历史知识:不仅要学习历史的基本知识和事实,还要努力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对社会发展的影响。通过学习历史,你可以了解社会的变迁和人类的经验教训,从中汲取智慧和启发。2. 开展独立思考:不仅仅是接受历史的表面现象,还要学会思考历史事件的背后原因、影响和意义。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历史,也能够帮助你在面对其他问题时做出明智的判断和决策。3. 具备批判眼光:历史有其复杂性和多样性,不同的角度和观点会对历史事件有不同的解读。因此,你需要具备批判性思维,能够客观地评估不同的历史观点,并在明辨是非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观点。4. 重视珍惜和传承:历史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我们应该珍惜历史文化遗产,并努力传承历史的智慧和精神。了解和尊重历史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所处的社会和文化环境,更好地塑造我们的个性和价值观。总之,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积极学习和理解历史,通过历史的经验和教训,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和人文素养,为未来的成长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2024-04-28 08:07:251

《历史课程标准》与《历史教学大纲》相比,有哪些特点

在新课程体系下,历史教师如何应对挑战  九年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已于 2001 年 7 月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并终究要取代传统的《历史教学大纲》。那么在新时期里,中学历史教学如何开展,才能更好地贯彻新《历史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新理念,符合新历史课程改革的精神和主旨,无疑是我们教学第一线的历史教师值得探讨的一个话题,也是我们的历史教师不能回避的问题。我们力图结合此次历史课程改革,分析《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提出的诸多先进教学理念,并从历史教师的角度和立场出发,以“中国古代史”内容为例,探讨新时期的历史教师应如何面对挑战。 第一 ,历史教师要认真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尤其是课程理论,提高自身理论素质,增强课程改革意识,要在行动上支持课程改革,在教学中研究课程改革。 众所周知,目前正方兴未艾进行的历史课程改革,是建国以来历史教育改革力度最大最深的一次改革。严格说来,历次的历史教育改革,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历史教育在“教学”层面上的一种改革,而很少涉及“课程”层面上的改革。 探讨历史教育的本质问题,就不能仅仅从教学的角度来看待历史教育,离开和放弃从课程的层面来解决历史教育中的问题,是长期以来历史教育研究的不足。没有一个科学的课程目标,自然就没有科学的教学目标。历史教育的本质和目的到底是什么?历史教育中的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问题,是“历史教学”研究的范畴,还是“历史课程”的探讨范围?我认为这是历史课程所应着力研究的问题。因而必须首先解决好历史课程的目的和目标,然后我们才能在此基础上再来探讨历史教学的目标。只有很好地解决了历史教育在“课程”层面上的问题之后,我们再来认真反思历史教育在“教学”层面上的现状、问题和探讨解决对策。 历史教学的多年来的实践也已经证明,历史教学改革的成就是巨大的,可是历史课程研究的滞后也是不争的事实,因此仅仅依靠“教学”层面的改革,其成效是极其有限的。我们认为,在当代,课程的重要性已远远地超过了教学方法的重要性。所以,在目前历史教学改革的基础上,必须大力推进历史课程改革,即一手抓“课程”,一手抓“教学”,通过“全面治理”的办法,推动历史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 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课程改革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与教师对课程改革的态度有很密切的关系。实际上,如果新课程不被教师在心理上认同和接受,他们就会产生抵抗反映,新课程实施的结果就更令人担忧了。一般来说,新课程所产生的新的教育理念的变革,往往会和教师的传统固有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发生矛盾,短期内使得教师的教学过程出现不适应情况,这是经常出现的现象。但是从教育的前瞻性考虑,从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考虑,我们的教师必须在心态上、在行动上支持目前推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无论有多么大的困难,也应该想办法去克服。 《历史课程标准》作为当前历史教育改革中的一个初步成果,自然存在着一些还值得继续讨论和探索的地方。比如《历史课程标准》中提到的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标志历史教育在探索一条“返璞归真”之路,那么,人文素养的内涵是什么?人文素养的养成与知识能力的形成有何关系呢?历史课程目标的制定是否恰当?如何处理历史课程目标的继承性和前瞻性的关系?如何评价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历史教师在教学研究中不容回避和并要着力探讨研究的重要问题。 第二:《历史课程标准》与《历史教学大纲》相比,渗透了史学界许多研究新成果,但仍有滞后之处,为适应历史课程改革,历史教师要不断了解史学界研究的新成果,更新知识结构,适当地把这些研究新成果引入课堂教学。 如《历史教学大纲》指出:“大约公元前 21 世纪,我国历史进入奴隶社会。”、“公元前 475 年至公元前 221 年为战国时期,从战国开始,我国进入封建社会”。而《历史课程标准》的“中国古代史”内容标准中则笼统地指出:“中国古代史历经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三个发展阶段”,其中关于中国古代史上奴隶社会的下限与封建社会的上限问题实际上采取了淡化与削弱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两个历史阶段之间的分界的态度,应该说,这是一个极其恰当的处理,也是吸取史学界研究新成果的重要表现。 历史研究处在发展之中,在不断吸取历史学界研究的新成果的同时,《历史课程标准》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这种稳定性不可避免地会导致历史教育在某些方面的落后性和滞后性。因而《历史课程标准》的这种局限与不足是永远也不能克服的,也只有通过历史教师积极关注史学界的研究新动态和新成果,才能予以有效地弥补。 比如关于“中华文明的起源”内容。我们认为历史教师的知识结构中应该了解:中国古代人类文化遗址南北皆有,中华文明的起源不仅限于黄河流域,而是起源于多处,并呈现出多区域不平衡发展的状态,一定要纠正传统的:“中华民族的文明起源于黄河流域,然后才向四周扩散”的观点。另外近年来,海内外 100 多位历史学家、考古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普遍认为,过去习以为常的“中华文明五千年文明”的说法和历史事实不尽相符。中华文明史应该追溯到一万年前。人类学和民俗学的最新的研究成果也使我们相信,东南沿海的百越族群在 6000 年前已经过台湾,移民海外,散步到东南亚一带和太平洋上诸岛屿。这些新的研究成果,建议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实际情况有限度地渗透到历史教学中去。 如《历史课程标准》建议历史教学“以都江堰、长城、大运河、赵州桥、北京故宫等为例,使学生体会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其实在《历史课程标准》中,关于人民起义的内容有一定程度的削弱。人民起义的内容被删减之后,直接反映劳动人民力量的场面少了。我们认为,教师对此要有清醒的认识,认识到这一变化缘于《历史课程标准》充分吸取了历史研究的新成果。在旧的史学理论指导下,人民群众对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阶级斗争方面,而新的史学观,则坚持认为,人民群众对历史的推动作用不仅仅表现在人民群众的反抗暴政的起义方面,还有其它诸多的方面。比如: 在古代的乱世之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劳动人民的勇敢、不屈,以及对人的尊严的捍卫;而在盛世,更多反映出来的则是他们的勤劳、智慧。封建社会的历史中,唐、清两朝都曾造就出千古传颂的盛世景象。 另外在维护国家统一及反对外敌侵略的诸次战争中,劳动人民给予了政府以极大的支持。唐朝和清朝尤为明显。劳动人民的第三类作用可以从古代的一系列重大工程中体现出来,其中有不少仍存于世。在这些规模巨大的工程中,除了设计者与主持者的功绩之外,更凝聚了成千上万的劳动人民的汗水与智慧。 农民起义是劳动人民显示其力量的一种形式,但不是唯一形式。在传统历史教学观念的指导下,这些诸多的方面在历史教学中往往被忽略了。那么在新时期,在新的《历史课程标准》指导下的历史教学中,我们的历史教师要注意从以上诸多方面全面、加强渗透“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意识的教学。 第三:《历史课程标准》着重强调要“倡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鉴于此,历史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思维创新活动,尊重学生的独立见解,提倡科学的创新思维活动。 历史教学要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教育新理念。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性地位都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以往教学的最大缺点,在于教师基本上包办或者替代了学生的学习,没有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地位。 如历史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王位世袭制取代原始社会的禅让制度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历史的退步”为主题开展讨论活动。这里可以提示学生,我们认为的“夏朝的建立,是社会发展的表现”,是从历史发展的宏观角度来分析的,并不是说夏朝的各个方面的改革都是历史的进步,都应该得到我们的肯定。 教师还可以鼓励并指导学生撰写历史小论文,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搜集文献资料,并整理成文以及文字阐释和表达能力。因是初写,教师不必要求论文的写作规范,文章不必太长。在选题上,要有意义,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不要人云亦云,坚决反对拼凑和抄袭别人论著中的内容。并在写作方法、写作技巧上予以点拨和指导。另外历史教师在阅读完学生的小论文之后,要及时认真讲评。对学生的小论文,要做到鼓励多一些。对于文中出现的不足与缺陷,建议教师单独予以辅导,帮助学生予以纠正。 《历史课程标准》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是正确的,但是绝对不能理解成去鼓励学生去追求所谓的不合逻辑推理的“标新立异”。如史书记载孔子有 3000 求学弟子,成材 72 人。有学生认为孔子培养的学生成材率非常低,称其为伟大的教育家是不正确的,令人诧异的是,学生的“创新”、“求异”竟然得到了教师的表扬。我们认为,我们鼓励和提倡学生的创新,只能是科学的创新,而不是缺乏充分事实基础和理论根据的“标新立异”。 第四:《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历史教学应该关注“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改变学生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为消除传统历史教学过程中重“教”轻“学”的弊端,历史教师要在历史教学中关注对学生历史学习方法的指导。 如《历史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做到“正确公正客观评价历史人物”,如“评价汉武帝”、“评价唐太宗”、“比较秦始皇和汉武帝的历史作用”、“列出秦始皇、汉武帝与唐太宗的历史功过”等等。这是初中生历史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在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论”上的指导。历史上重要的人物不计其数,历史课堂的时间也不允许对每一个人物都予以评价。这种情况下,教师必须探索先进的教学方法,以取得高效率的教学效果。我们认为“范例教学”的理论值得借鉴。“范例教学”就是主张对那些具有代表性的、基础性的、典型性的知识,通过教学武装学生,通过这些范例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举一反三地理解学科知识中普遍性的、一般性的原理。并借助于这些原理,和学习方法的“迁移”实现活学活用的目的。 评价历史人物,可以把历史人物参与的重要活动进行分类,然后予以评价。一般可以分为政治、思想、经济、文化、民族关系等。也可以采取分期法,即把历史人物的重要活动一般分为前、后期两个阶段分别予以述评。这个标准,可以是教师预先设立的,并在教学过程中由师生的双边互动来进行补充和完善;也可以经过学生的评价活动过程,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归纳出来。 又如评价郑和下西洋这一历史现象。建议教师要给学生提供“正反”两方面的材料,使学生从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两个角度进行全面的分析判断。使学生既要认识到郑和下西洋的积极影响,又要认识到郑和下西洋的消极影响:强化了中国传统的小农经济基础,助长了中国封建统治者的不思进取;贸易坚持的是“厚往薄来”的原则,其目的仅仅是为了显示中国的富强与富有,从而加深了中国人的自我虚骄心理和以我为中心的世界观。 第五:《历史课程标准》界定历史学科的性质:人文学科。意即历史教育要关注对学生的人文精神的塑造和思想境界的建设。所以我们的历史教师要认识到,能否在学生思想上树立和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关乎历史教育的成败。 1997 年 5 月,教育部基础教育司针对我国现行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方案的实施状况进行了大规模的抽样调查。调查范围包括全国 9 省市 72 个地区的 16000 名学生、 2500 名教师、校长和社会知名人士。其中调查结果显示: 60% 的教师和同事谈论最多的是基础知识传授和思维能力培养, 50% 的教师与同事谈论最多的是解题技巧;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只有 10% 的教师与同事谈论学生个性的培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树立和养成。由此不难看出,在基础教育各学科课程之教学目标的实现上,存在着潜在忧患,在这样的教学观念的指导下,学生的发展呈现出了不平衡的倾向。 就历史学科教学来看,我们认为,其教学目标应着力于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而不是只局限于学生认知方面的发展。这也是由历史学科属于人文学科的性质决定的。然而我们今天的课堂教学,还为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何者重要何者次要而争论不休,而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确立没有予以高度重视。其实在我们看来,学生无论对历史知识的获得,还是在思维能力的增强上,如果最终没有在脑海中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那么这样的历史教育,我们很难说是一种成功的教育。 而新《历史课程标准》的颁布,无疑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在涉及促进学生健全人格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范畴和层面,提出使学生“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意识”等的课程目标。 以商鞅变法为例。商鞅个人的改革勇气和大无畏精神,教师在教学中要着力渲染,以期对学生的道德人格产生积极影响;如北魏孝文帝改革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和趋势,对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在教学中,北魏孝文帝为推进改革而不畏艰难险阻的改革毅力,是对学生进行坚强意志教育和挫折教育的典型材料;如学习“闭关锁国”这一历史内容,要使学生从内心感受和体会到,人类的科学文化总是在互相渗透、和互相交流中前进的,若是脱离这种交流和渗透,就会被世界潮流所抛弃,中国历史上的闭关锁国政策最终导致丧权辱国的结果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我们认为,学生如果能产生这种认识,那么便说明历史教育在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和价值观”上取得了明显的进步。 如科技史的教学,要使学生基本了解中国古代重要的科学成就,产生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萌发对中国历史文化的认同感,感受到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巨大贡献和人类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   另外建议教师对中国古代优秀的科技成就中所隐藏的不足做初步的分析,以纠正长期以来我们对历史上的科技成就表现出了过分的沾沾自喜。比如华东师大教授张奠宙就针对科学史教育中出现的问题指出:“不能仅限于祖冲之计算圆周率比西方早多少年,不必多在古代科学成就的“早迟”上下工夫,主要介绍中国科学的长处和短处,古今科学家的奋斗事迹,立足今天,放眼世界。……不搞狭隘民族主义。” [1] 这些观点都是很有见地的。科技史的教学最终要使学生树立奋发图强,努力学习,为复兴中华文明昔日繁荣的科技成就而自强不息的意识和精神。 第六:新课程改革充分尊重教师在参与和开发课程中的主体性地位,表现在“课程目标”上,这就要求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研究《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显性目标,还要发掘和探索《历史课程标准》背后的隐性目标的实现。 《历史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学习目标,一般属于显性目标,除此之外我们的历史教师还要潜心发掘古代史内容教学中的诸多隐性目标。 如讲述岳飞抗金、文天祥抗元,其中隐含着如何对待和处理中国古代史上民族之间的战争关系的问题。我们认为,教师有必要对学生进行认真的理论指导。 教师首先要使学生认识到,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个民族都对我们国家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历史上我国汉族建立的政权,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区政权都是中国境内的政权,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正如著名的历史学家范文澜所指出的:“依据历史记载,共同开发中国的各民族,一般说来,汉族最先开发了黄河流域的陕甘及中原地区,东夷族最先开发了沿海地区,苗族、瑶族最先开发了长江、珠江和闽江流域,藏族最先开发了青海、西藏,彝族和西南各族最先开发了蒙古地区,回族和西北各族最先开发了西北各区,黎族最先开发了海南岛,高山族最先开发了台湾。” [2] 历史教师还应该使学生认识到,古代民族与民族之间,虽然有过战争,但是个民族人民之间却以友好往来为主流。对于如何评价中国古代史上的民族之间发生的战争性质,要使学生认识到,这种战争只有正义与非正义的界定,而没有侵略和反侵略的性质区分。 教师在讲解中国古代史上的民族关系时,尤其是战争形态的民族关系时,必须采取灵活多变的策略分析。比如元统一中国是中国历史发展进步的表现,而文天祥领导的抗元斗争又属于正义的斗争。我们不能因为元统一中国是中国历史发展的进步,就否定文天祥领导的斗争的正义性,也不能因为文天祥领导的斗争性质正义性,就认定元的统一中国的战争性质是非正义的。 “民族英雄”一词也是指那些为捍卫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抵御外敌的侵略和骚扰,而做出重要贡献的历史人物。我们在评价岳飞抗金、文天祥抗元时,称他们是爱国英雄,而不是称呼他们为“民族英雄”。这是因为他们领导的抗金或者抗元斗争,有力地减弱了北方少数民族南下对南方经济的破坏,保护了南方经济的饿发展,维护了南方人民的利益。总的来看,这种战争还是属于中华民族内部的纷争。 《历史课程标准》中当然还有其它的隐性目标,如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正确理解地理环境在人类历史发展上的作用、女性在人类文明的创造与传承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科技史教学中处理好爱国主义和科学精神的关系,通过汉字的演变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等,都有待于教师在教学中的探索与开发。 总之,轰轰烈烈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历史教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新的课程改革下,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教师不在是传统下的知识传授者的形象,而是“一身兼多任”,学生成长中的知心人,学生发展的引路人,学生潜能的开发人,课程改革的研究人,教学艺术的探索人,……照此要求,虽任重道远,却无限光荣。而我们的历史教师,惟有在教学过程中,不断通过进修和自我学习的机会和渠道,才能够担当起时代发展所赋予的重任。
2024-04-28 08:07:351

晚上九点多到桐乡,打的到乌镇有多远

公交线路:桐乡k231路夜班车 → 桐乡k350路,全程约18.2公里1、从桐乡市步行约160米,到达市政广场站2、乘坐桐乡k231路夜班车,经过23站, 到达植材小学站3、乘坐桐乡k350路,经过5站, 到达乌镇中学站(也可乘坐桐乡350路)4、步行约150米,到达乌镇风景区18公里多,
2024-04-28 08:02:271

昆明艺术高中有哪些学校

昆明艺术高中有的学校有昆明一中、师大实验中学、西南联大研究院附属学校、昆明市实验中学等。昆明市第一中学(Kunming No.1 High School),是云南省一级一等高级中学。学校位于云南省昆明市,现任党委书记高富英,校长赵灿东,校训“诚敬勤朴、公勇严毅”。截至2012年3月,学校占地200余亩,有在校学生3000余人,有在职特级教师10人,正高级教师7人,高级教师113人,昆明市首席高级教师4 人。学校前身为创建于1905年的“省会中学堂”。1911年两级师范附属中学堂、高等学堂(前方言学堂)、第一模范中学堂(前云南府中学堂)三校合并。1912年2月命名“云南省立第一中学校”。1932年与云南省立第五中学(前私立成德中学、云南中学校)合并,改名“云南省立昆华中学”。昆明简介:昆明,别称是春城,是云南省省会。地处中国西南地区、云贵高原中部。南北长237.50千米,东西宽152千米,总面积21012.54平方千米,西南地区的中心城市之一。截止2022年10月8日,昆明市辖7个区和6个县。全市行政区划范围内共设81个街道、42个镇、16个乡(含4个民族乡),共计139个乡镇(街道)。截至2021年,全年地区生产总值为7222.50亿元,昆明市常住人口850.20万人。昆明总体地势北部高,南部低,由北向南呈阶梯状逐渐降低。以湖盆岩溶高原地貌形态为主,红色山原地貌次之。大部分地区海拔在1500—2800米。昆明属低纬度高原山地季风气候,年均降水量约1000毫米,鲜花常年开放,草木四季常青,是著名的“春城”、“花城”,是休闲、旅游、度假、居住的理想之地。
2024-04-28 08:02:331

佛堂到乌镇怎么坐车

公交线路:桐乡k203路 → 桐乡k282路 → 桐乡k350路,全程约30.6公里1、从长生佛堂步行约190米,到达合星村站2、乘坐桐乡k203路,经过27站, 到达工商银行站3、步行约20米,到达南门桥站4、乘坐桐乡k282路,经过21站, 到达乌镇车站5、步行约120米,到达乌镇汽车站6、乘坐桐乡k350路,经过6站, 到达乌镇中学站7、步行约100米,到达乌镇
2024-04-28 08:02:351

瑞安普高有哪些学校

瑞安市第五中学,瑞安市第二中学,瑞安市安阳高级中学,瑞安市第十中学,瑞安市上海新纪元高级中学,瑞安市第七中学,瑞安市第八中学,瑞安市第六中学等高级中学。排名一:瑞安市第七中学瑞安市第七中学,学校创办于1956年,是瑞安市的一所公立中学。学校占地40多亩,环境优美,风景宜人。该校硬性设施齐全,建有标准运动场、教学实验综合楼、师生餐厅等,生活环境优良;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67人,学历合格率92%,中高级教师27人,教学水平较高。学校致力于教学和管理两手抓,内部管理日趋完善,教育教学质量稳步上升,办学效益日趋显著。学科会考优秀率、高考上线率大幅度提高,受到高楼片区人民的好评。排名二:瑞安市安阳高级中学北京外国语大学瑞安附校于2003年筹建,2005年7月初步建成,是浙江省瑞安市的一所民办学校。学校占地105亩,建筑面积53556平方米。校内环境优美,风景宜人。该校硬性设施齐全,各教室配置的多媒体、投影仪、 音响等现代化设备为学生高效学习提供了物质基础。阶梯教室、实验室、微机室、美术室、音乐室等一应俱全,学习环境优良;师资力量雄厚,学校现有27个班级,2000名左右学生,以设施一流、品质上乘、国际视野为特色。学校实行寄宿制、教师坐班制、全程管理制。管理严格,校纪严明。学风十分优良,在德育管理、教学质量诸方面均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排名三:瑞安市第十中学瑞安市第十中学创办于1961年,是浙江省耳机普通特色示范学校。学校校园环境优美,风景宜人。硬件设施齐全,图书馆、教学楼等一应俱全,教学环境优良;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团队,教学水平较高。校内学风优良,学习氛围浓厚。优良的教风和学风促进了该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学校会考合格率、优秀率一直名列温州市同类中学前茅,高考成绩尤为突出,教学质量较高。排名四:瑞安市第二中学瑞安市第二中学创办于1996年,是瑞安市省三级重点中学。校占地面积约2.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7万平方米,配套教学设施先进,分区布局合理,功能齐全。该校拥有良好的师资条件,有教职员工137人,专任教师103人,其中高级教师9人,一级教师50人,高、中级职称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55%,教学水平较高。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健全管理制度,加大管理力度,积极推进以培养创新精神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全面提升师生素质。校园文明程度不断提高,文明建设初具特色,办学成果显著。排名五:浙江省瑞安中学浙江省瑞安中学,简称瑞中,创办于1896年,是浙江省一级重点中学。学校占地面积220亩、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共有48个班级,国际部5个班级,共计2027名学生,办学规模较大。该校硬性设施齐全,有行政办公楼一幢、实验楼一幢、教学楼二幢、艺术馆一幢等,教学设备先进;师资力量雄厚,共有共有190名教师,其中特级教师5人,教学水平较高。浙江省瑞安中学自建校以来,办学成果显著,学生在高考中都有不错的表现。
2024-04-28 08:02:421

平湖东湖景区到桐乡市乌镇怎么走

公交线路:平湖1路内环 → 163路/k163路 → 92路 → 嘉兴客运中心-乌镇汽车站 直达快速 → 桐乡k353路,全程约74.4公里1、从东湖步行约80米,到达体育馆站2、乘坐平湖1路内环,经过8站, 到达实验小学站3、乘坐163路/k163路,经过39站, 到达中环南路城南路站4、乘坐92路,经过6站, 到达嘉兴汽车客运中心站5、步行约100米,到达嘉兴客运中心站6、乘坐嘉兴客运中心-乌镇汽车站 直达快速,经过1站, 到达乌镇汽车站(也可乘坐嘉兴乌镇直达快速)7、步行约60米,到达乌镇车站8、乘坐桐乡k353路,经过6站, 到达乌镇中学站
2024-04-28 08:02:421

绿城乌镇雅园怎么样

绿城乌镇雅园还是不错的。绿城乌镇雅园是集团发力养老养生地产领域的首发钜作,项目择址江南善水宝地、国家5A级景区--乌镇,温润千年浩渺文脉,心系人文情怀和生命关爱,秉承精致完美营造理念,筑就绿城最具完整价值体系颐养住区,作为乌镇国际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绿城乌镇雅园所处的综合性健康养生养老园区占地面积约1平方公里,规划养生养老、健康医疗和休闲度假主题,集养生居住区、颐乐学院、养老示范区、医疗公园、特色商业区和度假酒店区六大板块于一体,采用新民国建筑风格,以原生态自然景观加以江南园林式造林手法。绿城乌镇雅园周边配套:小区相对属于交通配套高的小区(交通配套越好,出行就越便利,房产越保值、增值,交通配套综合考量配套数量、距离等因素)。周边3km(直线距离)内共有4个幼儿园:绿城雅园诺亚舟幼儿园,桐乡市乌镇镇中心幼儿园(浮澜桥分园)等,乌镇植材小学,桐乡乌镇中学。小区医疗配套得分优于13%的本区域小区相对属于医疗配套适中的小区(医疗配套越好,就医就越便利,房产越保值、增值,医院配套综合考虑配套数量、距离、医院等级等因素)。小区医疗配套得分优于13%的本区域小区相对属于医疗配套适中的小区(医疗配套越好,就医就越便利,房产越保值、增值,医院配套综合考虑配套数量、距离、医院等级等因素)。
2024-04-28 08:02:511

瑞安六校联考是哪几个学校

杭州高级中学、余姚中学、海宁市高级中学、瑞安中学、天台中学、台州一中。1、浙江省余姚中学创建于1935年11月,前身为“余姚私立实获初级中学”。1961年被列为省24所试点中学之一,1981年被列为省80所重点中学之一,1995年被评为省18所一级重点中学之一。2、浙江省杭州高级中学,简称“杭高”,是一所由杭州市教育局举办的全日制公办高级中学,1995年入选首批浙江省一级重点中学,2014年入选首批浙江省一级普通高中特色示范学校,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曾将国际第48700号小行星命名为“杭高星”。3、海宁市高级中学,简称“海高”,又称华东师范大学附属海宁市高级中学,由海宁市人民政府举办;1996年,被评为浙江省一级重点中学;2014年,被评为浙江省一级普通高中特色示范学校。4、浙江省瑞安中学,简称瑞中,位于浙江省温州市,是浙江省一级重点中学,1959年被列为浙江省重点中学,1981年被列为浙江省首批办好的18所重点中学之一,2005年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5、浙江省天台中学创办于1906年,初名“天台中学堂”,1912年改名为“天台中学校”,后历经天台县立初级中学、天台县立中学,1953年2月,改名为浙江省天台中学。6、台州市第一中学是浙江省一级重点中学、浙江省一级普通高中特色示范学校。
2024-04-28 08:03:021

2023年洛阳哪几所中学招生人数最多?

2023年洛阳三中招生人数1000人,洛阳八中招生人数为1100人,洛阳一中的招生人数为600人。具体如下:1、洛阳三中2023年计划招生1000人(最终以洛阳市2023年招生文件为准),根据考生志愿和中招成绩,择优录取。一类班:300人(6个);重点班:300人(6个);实验班:400人(8个)。2、洛阳八中新高一拟招生1100名,其中体育特长生(尖子生)、武术特长生59人,艺术特长生30人,全部在洛龙校区就读。班级设置拟设22个班。分为A、B两部,每部拟设2个精英班、6个实验班、3个重点班,共计4个精英班、12个实验班、6个重点班。培养目标精英班:重点冲刺学科竞赛、强基计划和“985”高校,2019年、2020年精英班毕业生高考一本率100%,达到“211”、985(双一流)以上分数比例达80%以上。实验班:重点做大一本上线人数,冲刺211大学,强化学生的优化率。重点班:因材施教,以德育特色促成绩提升,强化增值性教育,提升一本上线率。特长生:发展特长的同时,提升文化课成绩,对标综合性大学特长生招生进行培养。3、洛阳一中计划招生600人,设12个班。班级设置依据分层教学原则设置三个层级班级:宏志英才班、宏志创新班、宏志实验班。宏志英才班采取小班化、导师制教学,班级人数核定45人。优惠政策洛阳一中是洛一高教育集团理事学校,对于报考我校的优秀学生,我校将与洛阳一高教育集团核心校洛一高联合培养,实现教育集团内优质师资共享。中招成绩优异,品学兼优的学生,有机会享受相应档次的奖、助学金。
2024-04-28 08:03:071

适合去乌镇旅游的月份哪个月份适合去乌镇旅游

1.乌镇适合旅游月份是几月份立秋后,虽然白天气温依然很高,但早晚都有凉风。晚饭后,你不don"不要急着躲在空调房里。你可以慢慢搬一把小椅子,坐在门口的空地上,从房间里接一个落地扇,让它随着傍晚的空气发出凉风。2.乌镇什么季节去不是旺季。乌镇最美的季节是春天,3-5月是乌镇的旅游旺季。10月底到12月初、深冬这段时间是乌镇的旅游淡季。除了最好的季节,乌镇最美的时候是早晚。早晨,河水会被薄薄的薄雾覆盖,像一场梦。傍晚,夕阳西下,游人散去,一个活生生的乌镇出现在我们面前。3.乌镇旅游旺季是几月首先,乌镇的门票已经不像五六十那么便宜了。现在乌镇又增加了一个新景点西门旧的那个叫做东门之前。现在两个景点的联票也是150,分开买更贵。门票包括景区很多小景点,都是小博物馆和故居。个人觉得大部分都不值得去,但是我也无能为力。其次,乌镇真的很美。个人觉得四季都很美。但作为一般游客,除了考虑哪个季节最美,还不如考虑旅游旺季不来。我经常在淡季去乌镇。没有喧嚣的人群,你会体会到古镇的真正魅力。实际上,它现在可以走了。它天气不太冷,而且淡季人也少。我也是冬天去的,味道不一样。相反,它夏天又热又烦躁。春秋两季也是旅游旺季。又一次,它真的不参观乌镇不需要五天,但最多只需要两天。2天还是因为建议可以看看扎西的夜景,不然一天也行。你可以待在扎西看扎西的夜景,但是我我提前告诉你,乌镇运营商开的酒店都很贵。有些私人家庭旅馆是禁止他们经营的,但有些是私人经营的。你可以打听一下他们。最好有他们。一定要记住1.唐不要在旺季去。2.唐不要被酒店黑。现在乌镇被经营者搞得越来越商业化,越来越黑暗,我们却无可奈何。4.乌镇适合旅游月份是几月份啊乌镇,它被称为中国第一古镇也被一些人认为是浙江的旅游圣地。乌镇位于浙江省桐乡市北端,地处富饶的杭嘉湖平原中心。乌镇白天和晚上都不一样。乌镇景区分为东栅景区和扎西景区。白天可以看看东栅的小桥流水人家,打一把油纸伞,走一走古镇的桥。为了晚上去扎西看夜景,夜景和白天完全不一样,既能深刻体验当地简单清新的水乡生活,又能享受现代生活的舒适和便利。总之,乌镇白天和晚上都很美。5.乌镇旅游最佳季节五月和十月最好。其次,在3月和11月。4、6月份的雨季,潮汐剧烈,让人难受。其余的不是太冷就是太热。:6.乌镇适合旅游月份是几月份去的1.天安门广场。位于北京市中心,东畅北京东城区安街,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广场。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中国人,在国庆假期或十月,在我国首都天安门广场观看一场庄严的升旗仪式,其意义不言而喻。2.故宫博物院。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宫,原名紫禁城,位于北京市中心s中轴。它是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精华,是世界上最大、最完整的木结构建筑之一,是世界文化遗产。3.北京八达岭长城旅游区。位于北京市延庆区杜军关沟古道北口。它是万里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古代伟大的防御工程,也是明长城的一个关隘。八达岭风景名胜区是全国文明风景名胜区示范点,以其雄伟壮观的l4.喀纳斯景区。秋天的喀纳斯,比哈里波特的世界比羚羊谷更神奇、更锐利、更深邃,比荷兰更清新、更美丽。10月的喀纳斯湖上,山林犹如一幅幅画屏,不同分布的林带呈现出鲜明的色彩,衬托出山顶耀眼的白色,投射在翠绿的喀纳斯湖上,形成一幅幅耀眼的画卷。此时的喀纳斯是一个纯金的季节。天高云淡,蓝天如洗,层林尽染,遍地黄金。颜色随光线变化的翡翠湖迷人而神秘。5.南京栖霞山。位于南京市栖霞区,古称佘山,素有金陵第一明秀山。它是中国四大赏枫胜地之一。栖霞的红叶种类很多,尤其是枫树,有红枫、五角枫、三角枫、枫树、黄连木等。每到深秋,漫山遍野都是红色的花朵,就像夕阳一样,蔚为壮观。每年10月,栖霞山都会举办红枫节,为期50天左右。满山红叶蔚为壮观,除了赏红叶,周围还有很多历史文化古迹,可以欣赏。6.胡杨景区。10月初,新疆最美的是北疆的秋天,而10月下旬,最美的是去南疆的沙漠胡杨林,因为那里有迄今为止发现面积最大的胡杨林,有难得的人文和风景。唐我不去轮台,我不不知道胡杨的美;如果你不你不要看胡杨我不知道生命的荣耀。去胡杨林,早晚温差大,需要穿冬装。沿途可以欣赏到形态各异的胡杨,在塔河的衬托下,一种大漠江南的铁锈色诞生了。7.神农架旅游区。位于湖北省西部的一座山峰高耸入云,以其原始神秘而闻名。区内山高谷深,森林茂密,气候复杂多变,四季景色迷人。十月的神农架,是一个光看图片就让人沉醉的地方。在这里,神秘的云与山、水、树、石融为一体,你可以Idon"我分不清梦想和现实。漫山遍野的壮美,再加上中间隐藏的瀑布,让秋天有了韵味,有了仙气。8.阿尔山柴河旅游景区。10月,阿尔山秋霜过后,树叶结霜,红黄绿,混在一起,美不胜收。是摄影师的天堂。阿尔山的秋天至少有七种颜色,蓝天、黑土、白云、金色的太阳、黄色、红色、绿色的树,还有五颜六色如画的村舍。9.稻城亚丁景区。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稻城县香格里拉镇亚丁村,主要由仙乃日、央迈雍和夏诺多吉以及周围的河流、湖泊和高山草甸。它被称为香格里拉之魂和最后的香格里拉它是摄影师的天堂。10月下旬,在稻城亚丁可以看到最美的红色草原和金样林。当时也是美得一塌糊涂。仙乃日、央迈雍、夏诺多吉10月开始积雪。从远处看,它似乎被仙尘所包围。珍珠海、牛奶海、五色海、彩色玻璃海,加上金黄的树木,更显秋意。10.木兰围场。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地处内蒙古草原,自古以来就是水草丰美的草原。十月一定要来欣赏木兰围场最美的风景。这时候的景色就像油画一样美得不可思议。自驾游是游览木兰围场的最佳方式。11.云和梯田景区。位于浙江省丽水市云和县涌头镇,集旅游休闲、摄影观光、民俗欣赏于一体。它最早发展于唐初,兴盛于元明时期12.蛟河红谷野。清陵景区,位于拉法山国家森林公园,是长白山余脉老爷岭的一个山谷。蛟河红谷野春夏秋冬四季风景如画,山清水秀,林木葱郁,春有绿野,夏有瀑布,秋有红叶,冬有冰雪。绵延100多公里的红叶林和白桦林,各有各的独特魅力,装点着美丽的风景。峡谷内的主要景点有红叶溪、南湖瀑布、艾琳林场、林佛沟、蔡五路等。13.毕棚沟景区。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理县浦头乡梭罗沟,是中国知名的红叶观赏圣地。参观毕棚沟的最佳时间是十月。这个时候不仅沟里的枫叶红如火,而且天气条件极其舒适。但是,如果去毕棚沟游玩,要预防高原反应。14.南迦巴瓦峰。它位于喜马拉雅山、念青唐古拉山和横断山脉的交汇处,被评为中国最美的雪山山脚下,风景如画。十月是欣赏南迦巴瓦的最佳时间,景色非常美丽。然而,此时群山云雾缭绕,你可能无法欣赏到白雪皑皑的山峰全貌,却又增添了一份朦胧之美。7.乌镇适合旅游月份是几月份开始作为乌镇的妹纸,个人建议最好的出游时间是清明前后,11月底12月初,深冬。清明前后,是典型的江南春景,柳枝吐绿桃花,红菜花引蝶。还有一年一度的石翔艺术节,有一场特别的评弹表演,深入文化基地。11月底12月初,是桐乡杭菊的采摘期,田间地头。它很高兴带着新生产的菊花产品回家孝敬父母。深冬是旅游淡季(其实就乌镇而言,她只是在黄金季节,没有淡季)。如果能恰逢一场雪,那就太好了。在白雪的掩映下,白墙黛瓦显得格外肃穆宁静,庄严祥和。以上信息仅代表个人观点,仅供参考_更新:It10月底11月初来乌镇看一场剧,有点幸运。8.乌镇旅游淡季是几月停车一般五到十块钱,不贵。您可以选择以下内容。扎西停车场总面积35000多平方米,停放车辆500多辆。整个停车场分为三个门(东、南为入口,北门为出口)。采用一卡通电子收费。西门2号停车场位于乌镇路(左转200米过齐安桥),占地92000多平方米,停放车辆1700多辆。从2014年10月开始作为常态化开放。3号门停车场位于乌镇中学教工宿舍西侧。大约可以停放650辆车。目前只在黄金周、旺季等旅游高峰期开放。乌镇一号地下停车场位于扎西停车场北侧,东门附近,面积1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30000平方米。它是一个两层的地下建筑,地上有一个景观主题公园,有825个停车位和一个光感应系统。车位引导、智能查询系统、雨水回收系统等。9.江苏旅游乌镇几月份去旅游最好人觉得乌镇西门比较好。不同的是,扎西很安静,管理完善,商店正规统一。它很和谐。景色非常优雅,充满了江南水乡的韵味。东栅有很多原住民,商业气息很浓。面积也比较小。西门位于乌镇西街,毗邻古老的京杭大运河,有一条通往江苏、苏州、桐乡市区的道路。属亚热带季风气候,4.92平方公里,开放时间为9:00-22:00。以商旅休闲度假为主,是AAAAA景区,有茅盾纪念馆、西青堂等著名景点。西门由12个小岛组成,由60多座小桥连接在一起。河流密度和扎西以其原始的水乡风貌和千年积淀的文化底蕴,成为江南古镇中的佼佼者。十字形的内河水系将城镇分为东南、西北、西北四个街区,称为东南、西北、西北四门。发展最早的是东栅。比东栅大三四倍的扎西风景区确实能带给人们一种全新的古镇游体验。这新鲜感觉不仅仅在于白天的观光,还在于丰富多彩的夜游休闲,以及多样化的个性化住宿,让人真正住得有滋有味。
2024-04-28 08:03:101

桐乡市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的2010年政府主要工作

根据上述目标和总体要求,今年要着重抓好以下五个方面工作:(一)以转型升级为主攻方向,推动经济持续增长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编制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和主导产业转型升级发展规划,着力稳定优化一产、主攻调整二产、提升扩展三产,构筑现代产业体系。认真落实强农惠农各项政策,推进生态高效农业发展。稳定全市粮食生产面积,推进粮食功能区建设,建设高标准农田3万亩;积极实施精品农业示范基地提升工程,加快石门等地的高新农业区培育建设;发挥农业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作用,大力培育种养大户、农业龙头企业和农业服务组织,新增订单农业1万亩、规范化农民专业合作社10家,新建改造农村综合服务社15家;强化农业标准制度建设,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新增无公害农产品5只、绿色食品3只;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服务,提高流转土地利用率,新增土地流转面积2万亩。实施特色产业提升计划,加快推动工业调整转型。加快毛衫产业集群转型升级步伐,扶持发展皮鞋、蚕丝品、家纺等特色产业,改造提升化纤、服装等传统优势产业,大力发展新能源、新特材料、电子信息、机械制造等新兴产业;继续实施“百家工业企业培育工程”,新增规模以上企业120家、亿元企业10家。加强服务业组织评价体系建设,大力培育现代服务业。加快濮院童装市场和崇福皮毛市场配套区建设,加大对振东市场集聚区的培育引导力度,建成振东市场物流场站;加快旅游目的地建设,加强调研谋划,着力将乌镇打造成国际级旅游综合体,整合旅游资源,推进旅游与市场互动,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7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8亿元;办好第十届菊花节;加快东兴商厦、香港城等商贸设施的改造提升步伐,推进特色街区和农村、社区商业网点建设,继续实施家电、汽车下乡,推进商贸连锁业发展,丰富餐饮休闲业,扩大居民消费需求;鼓励发展服务外包、网上交易等新型服务业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强化企业主体作用,鼓励企业加大创新投入,加快科研成果转化,新增省级以上科技型企业10家、省级以上科技企业研发中心3家。加快公共创新平台建设,完善科创中心建设多元化投入机制,抓好小企业创业基地建设,积极推进国家毛针织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申报筹建工作。推动产学研合作,抓好中科院新能源中心和台湾大学新能源中心科技项目的引进和转化。深入实施质量强市和品牌战略,支持参与制订行业技术标准体系,鼓励开展各类质量体系认证,新增省级以上名牌3只、著名商标5件,完成专利申请1000件、授权600件。鼓励扶持企业上市,力争新增上市企业2家。完善人才工作机制,加强创业领军人才团队建设,着力培养和引进技能型、创新型、经营管理型人才,提高我市人才总量和层次,全年引进各类人才3500名以上。积极扩大有效投资。深入实施“项目推进年”,着力优化投资结构。加快推进新凤鸣集团年产36万吨熔体直纺、新澳集团15000锭紧密纺生产线等一批重点工业项目,切实抓好桐乡汽车商贸城、四季汇二期等一批重点服务业项目,积极实施城市防洪四期、丁家桥港环境治理工程等一批重点民生项目。认真抓好重点项目前期推进、资金安排和项目管理,积极做好项目筛选、储备、论证和申报工作。加强政府投资项目引导和管理,推进非经营性项目代建制试点。强化项目要素保障,完成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深入实施“365”节约集约用地行动计划,全年实施土地开发整理6000亩、建设用地复垦3000亩,新增建设用地3500亩以上。积极争取金融机构对园区建设、企业发展的信贷支持,新增贷款60亿元以上;健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规范发展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公司,积极引进发展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全力拓展发展平台。把平台建设作为加快产业升级、推进结构调整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统筹安排土地、资金等资源要素,明确规划定位和功能布局,集中力量建设经济开发区、濮院针织产业园区、崇福经济区、高桥新区、临杭经济区五大发展平台,集约发展镇、街道工业功能区。全市工业区新增开发面积6000亩,完成基础设施投入8亿元以上。加快经济开发区整合提升工作,基本完成新能源产业园征迁;抓好濮院针织产业园区纺织产业集聚区及高新技术区建设;推动崇福经济区皮草产业园集聚提升;健全开发管理体制机制,启动高桥新区站前区、临杭经济区中心区开发建设。加快镇、街道工业区整合提升,推进“一镇一品”特色产业发展,努力提升产业集群综合发展水平。(二)以优化环境为发展保障,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提升中心城区形象。编制完成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优化中心城区发展格局。有序推动“五区联动”开发建设,启动应急备用水源、康泾塘东岸永宁段改造等重点工程建设,抓好浙江传媒学院桐乡校区建设,提升城市承载力。积极推进城中村改造试点,继续开展开放式小区封闭改造,培育发展物业管理;抓好市区绿化改造。深化城市“畅通工程”,优化交通组织,整合市区公共停车资源,缓解市区停车压力。全面实施“数字城管”,提升城市综合管理水平。鼓励外拓建筑业市场,稳定和支持房地产业健康发展。推进“两新”工程建设。高起点、高标准编制新市镇、新社区建设规划,深入实施龙翔街道“两分两换”试点,全年启动33个城乡一体新社区建设,完成农房改造集聚任务。深入推进扩权强镇,实施一批新市镇旧城改造和新区开发项目,重点抓好濮院镇、洲泉镇和经济开发区的改革试点。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向农村新一轮“1+X”规划点延伸。完善河道保洁等村庄整治长效管理机制,巩固村庄整治成果,实施“1+X”规划点区域内30个行政村的村庄整治提升工程,建设全面小康农村新社区3个。培育农村创业发展平台,推动村级集体经济持续壮大。完善城乡基础设施。健全城乡交通网络,完成崇硖公路高桥段改建、桐德公路石门至河山段改建等工程,抓好钱江通道北接线一期征迁,开工建设科洲公路大麻至洲泉段,加快东宗线航道二期改建工程。完善高铁交通配套设施,完成高桥至火车站公路改建工程,启动世纪大道延伸段工程,保障高铁桐乡段顺利建设。推进电网电压序列优化试点,重点实施500千伏桐乡变、220千伏安兴变和110千伏浮石变等一批输变电工程,提高城乡供电能力,稳定供用电秩序;完善城乡供水、供气、供热、垃圾收集处理一体化网络,启动市区至屠甸、乌镇次高压天然气管线工程,推进自来水二、三级管网改造,逐步推行城乡供水同网同价。抓好生态环境治理。继续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和省级生态市创建成果,做好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各项工作,推进城乡一体绿化网络建设。加强用能监管,抓好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及非生产领域的节能降耗工作,坚决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深入推进“811”环境保护新三年行动计划,切实抓好水环境、大气环境和农业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工作,加强对制革、印染、化工等行业的综合治理力度,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创建清洁生产企业8家。基本完成污水处理收集系统及尾水外排工程,加快推进污水入网工作。落实养殖业污染防治长效监管机制,推广畜禽生态化养殖模式。加强饮用水源保护,积极探索并论证市外引水工程,保障城乡居民饮用水安全。(三)以开放带动为重要举措,增强经济发展活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整合招商资源,打造桐乡整体招商品牌。创新招商方式,切实发挥企业主体和政府主导作用,积极鼓励现有企业对外合作、合资,把引进资金、技术、品牌结合起来,着力提高招商实效。强化招商选资,注重项目投资强度、吸纳就业、财税贡献等要素的论证,重点加强世界500强企业、上市企业、国有企业的招商力度,引进总投资千万美元以上项目15个。坚持内外资并举,引进市外内资30亿元。实行招商引资工作差异化考核,推进招商队伍建设,提高招商引资针对性和实效性。推动出口稳定增长。培育壮大各类外贸经营主体,鼓励企业积极争创出口品牌,调整优化外贸结构,扩大优势产品出口,实现进出口总值21.6亿美元,其中出口15亿美元。充分发挥海关、商检等办事机构服务职能和展会的带动作用,进一步巩固、开拓国际市场。加强出口风险预警预测,健全政府、协会、企业三方应对贸易壁垒的联动机制。鼓励企业赴境外投资设厂、承包工程、开发资源,全年实现境外投资3000万美元。深化重点领域改革。继续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全面完成三项政务改革,推动便民服务机构向镇村延伸。稳步推进医改工作,实施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体制机制改革试点,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深化财政预算管理改革,开展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试点。进一步完善国有资产监管和运行机制,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完成城市公交公车公营改革,年内取消市域范围二级及以下公路收费。推进渔民转产转业。开展新一轮生猪屠宰点调整撤并工作。扎实推进区域合作。加快接轨上海步伐,积极开展与上海在市场、旅游、农副产品等方面的对接,做好“世博经济”文章。加快融入杭州都市经济圈,推进与杭州在城际公交等跨区域项目的合作建设,增强符合我市产业导向杭迁企业的转移承接能力。积极做好对口支援与“山海协作”工作,全面完成援建青川县蒿溪乡的各项任务。(四)以共建共享为基本途径,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深化教育教学管理,积极实施素质教育,大力扶持学前教育,继续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普高新课改,初升高比例保持在97%以上。继续加大教育投入,全面完成桐高改扩建工程和二中、八中迁建工程,实施乌镇中学、特殊教育学校迁建和实验幼儿园城北分园新建等工程,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着力提升新居民子女教育水平,积极推进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社区教育。繁荣发展文体事业。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文化建设,积极培育和谐文化、创新文化,引导发展企业文化,不断提升文化软实力。完善城乡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推进市文化中心和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建设,促进档案信息资源社会共享。继续做好广场文化和文化下乡等活动,丰富城乡群众文化生活。积极发展文化产业,认真办好“子恺杯”第八届中国漫画大赛、首届丰子恺漫画艺术节和第四届群众文艺“菊花奖”评选活动。强化文化市场管理,切实做好文化遗产的普查、保护和传承工作。大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高质量做好第14届省运会有关赛事项目服务工作。加快发展卫生等事业。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快健康城市建设。健全公共卫生保障机制,统筹配置医疗卫生资源,完成市一院、洲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迁建工程,加快康慈医院二期建设,启动大麻、高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加强医疗安全管理,完善疫情监测和预警机制,扎实开展甲型H1N1流感等重点传染病的防控,加强职业病防治工作。深化人口计生优质服务,加快市计生指导站标准化建设。深化居住证制度改革,完善新居民服务管理。认真抓好第六次人口普查和第二轮修志工作。切实做好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对台等工作,加快发展科普、史志、广电、统计、通信、邮政、气象等事业。继续做好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人防民防、双拥共建等工作,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和老龄事业发展。(五)以改善民生为根本目的,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努力扩大就业。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建立促进就业再就业的长效机制,健全统筹城乡就业服务体系。加快发展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和城乡服务业,大力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多渠道增加就业。鼓励劳动者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努力创造条件促进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帮助城镇就业困难人员、零就业家庭实现就业,引导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就业。强化欠薪防范和处置,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强化社会保障。健全统筹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积极推进“五险合征”工作,进一步提高各类保险参保率。推进城乡居民合作医疗,切实做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各项工作。扎实推进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加快市社会福利中心建设。推进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深入实施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扶贫帮困和救灾救济活动,加大重大疾病医疗救助力度,切实改善各类困难弱势群体的生活。加强优抚安置工作,加快发展社会慈善事业。深入实施残疾人共享小康工程,开展省扶残助残爱心城市建设。推进平安建设。强化综治基层基础,继续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依法严厉打击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社会管理秩序和影响民生的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推进“平安桐乡”建设;全力做好上海世博会“环沪护城河”工程有关工作。积极推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全面实施全员维稳责任制,完善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体系,提高公共安全应急处置能力。认真做好信访、市长电话和人民调解工作,积极构建大调解格局,有效防范和及时处置各类社会矛盾。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三项行动,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严防重特大事故发生。强化食品药品监管和烟草专卖监管;建立长效监督机制,继续抓好“十小”行业质量安全整治和规范工作;做好动植物疫情防控工作,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继续加强对寄卖、担保、投资咨询等行业的指导和管理。全面完成“五五”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加强社会组织和网络舆情的引导和管理。广泛开展公众诚信教育,加快构建社会诚信体系。各位代表,我们在全面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各项工作的同时,还要重点做好十个方面实事:就业方面,净增就业岗位7000个,培训各类劳动力8000人,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000人;城镇零就业家庭发现一户、解决一户。社会保障方面,提高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水平,确保符合条件的60周岁以上城乡居民按规定领取到每人每月不低于60元的基础养老金。医疗保障方面,继续实施150种常用药品同价廉价制度,稳步推进基本药物零差率;提高对城乡居民合作医疗补助标准,人均总筹资标准达到300元。住房保障方面,加快建立多层次的住房保障体系,新建经济适用房15000平方米;加大廉租住房制度实施力度,新增廉租住房保障家庭60户。教育方面,全面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确保完成校舍安全工程三年总工作量的60%;加强新居民子女学校安全管理,扩大新居民子女在公办学校就读的比例。农村环境建设方面,新建农村联网公路20公里,改造农村危桥100座,疏浚河道220公里,整治圩区1.8万亩;建成生态护岸130公里,其中植物护岸80公里;大力实施村庄绿化,新增重点防护林1000亩。文化建设方面,开展文化下基层活动300场以上,组织广场文艺演出50场以上、电影下乡3000场以上;新增群众健身苑点30个。改善群众出行条件方面,优化城市公交线路布局,新增城市公共停车位500个,更新城乡公交车39辆,新建城市公交停靠站40个、港湾式候车亭14个。污染防治方面,全面完成三年企业污水入网计划任务,并规划实施新一轮污水入网计划;大力推进污泥无害化处置工作。公共安全方面,深入开展道路交通安全重点隐患专项整治,扎实推进危化品企业、居住出租房和公众聚集场所消防安全整治,安全生产三项指标继续保持零增长。
2024-04-28 08:02:121

浙江省瑞安中学排名是怎么样的?

浙江省温州市瑞安中学排名:1浙江省瑞安中学;2浙江省瑞安市第二中学(瑞安二中);3瑞安市第六中学;4瑞安市第九中学;5瑞安市安阳高级中学;6浙江省瑞安市第十中学;7温州瑞安市第五中学;8浙江省塘下中学(原瑞安三中);9温州瑞安市龙翔高级中学;10温州瑞安市云江高级中学。
2024-04-28 08:02:081

洛阳市中考科目及总分

洛阳市中考科目及总分如下:洛阳2023年中招考试合计总分715分其中文化课600分,六门科目,实验操作30分,体育70分,信息技术15分。洛阳2023年中招考试合计总分715分其中文化课600分(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道德与法治、历史),实验操作30分,体育70分,信息技术15分.生物、地理学科为初中二年级考试科目成绩等级作为学生次年中招录取的参考依据英语听力考试采用U盘和光盘播放,各考点要统一配备相关设备。今年中招考试时间为6月26日-28日。志愿填报考生在中招考试之前填报志愿,具体时间另行通知。考生志愿填报签字确认后不得更改各县、偃师区和孟津区考生志愿由其教体局负责设置。城市区考生志愿设置如下:市提前批次志原:面向城市区招生,分为两个志愿第1志愿:示范性高中特色班,考生可选报一个志愿,也可不填报。洛阳理工学院附属高级中学·体育班(女子足球),河南科技大学附属高级中学·体育班(男子足球),洛阳理工学院附属高级中学·美术班,洛阳市第八高级中学·音乐班(声/器乐)。第2志愿:普通高中特色班,考生可选报一个志愿,也可不填报。洛阳市第九高级中学·美术班、音乐班、舞踏班,洛阳市第十一高级中学·美术班、音乐班、舞蹈班,洛阳市第五高级中学舞蹈班市普通批次志原:面向城市区招生,分为三个批次第1批次:6所示范性高中。考生可选报两个志愿,也可不填报洛阳市第一高级中学、洛阳理工学院附属高级中学、河南科技大学附属高级中学、洛阳市第三高级中学、洛阳市第八高级中学、洛阳市第二高级中学第2批次:14所公办高中。考生可选报两个志愿,也可不填报洛阳市第四高级中学、洛阳市第五高级中学、洛阳市第六高级中学、洛阳市第七高级中学、洛阳市第九高级中学、洛阳市第十高级中学、洛阳市第十一高级中学、洛阳市第十二高级中学、洛阳市第十三高级中学、洛阳市第十四高级中学。
2024-04-28 08:02:071

瑞安中学招生人数

瑞安中学招生人数瑞中本部招生720人,国际部招生60人。浙江省瑞安中学是一所创办于1896年的历史名校,是浙江省创办最早的普通中学。前身为瑞安学计馆和方言馆,主要创办人为清末朴学大师孙诒让。1902年,学计,方言两馆合并为瑞安普通学堂.此后校名几经变更,先后称“瑞安公立中学堂”,“瑞安县立中学校”。学校现有38个班级,学生近2000人,教职员工184人。136名专任教师中,有特级教师6人,中学高级教师56人,一级教师36人,二级教师46人。为了使学校向现代化教育的发展目标迈进,1999年瑞安中学启动易地迁建工程。新校址位于瑞安市安阳镇桃枝山畔,占地面积220亩,建筑面积近6万平方米,总投资1.5亿元。新校园依山傍水,环境优美,设计新颖,设施一流,既有百年老校的独特风格,又具有超前的现代化学校的气息。
2024-04-28 08:02:001

江佑艺术高中学费

江佑艺术高中学费:文化学费19800元/年,专业学费5800/年,住宿费1800/学期。江佑艺术高中介绍如下:南昌江右艺术高中2003年经南昌市教育局批准成立,是一所由专家操办的高中文化课程和艺术专业双轨教育的全日制现代型特色中学。江西古称“江右”。江右“为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区,江右人民素以文章节义.教育科第相尚,状元半百,九十宰相,进士万计,俊采星弛,蔚为大观。南昌江右艺术高中2003年经南昌市教育局批准成立,是一所由专家操办的高中文化课程和艺术专业双轨教育的全日制现代型特色中学(普高招生代码:0136)。学校位于南昌市青云谱区包家花园与广州路段(华东国际博览城旁边),交通便利,学校占地28亩,建筑总面积1.8万平方米,拥有4000平方米学生公寓2幢。教学楼的功能全面,教学设施完善(1个标准实验室、20个标准美术画室、16个标准琴房、3个标准舞蹈练功房、1个电教室、1个微机室、1个图书室等)、音乐厅、教育教学设施。为实现艺术中学“高起点、高标准、出特色”的办学目标,学校配置了现代化的音乐美术专用教学设备、图书室、电教室、校园网络、多媒体教学设备等,为艺术中学的腾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17年,学校503名同学参加高考,录取本科353人,录取率达到70%,其中录取一本95人,录取二本以上高校136人,其中王世豪同学、刘雨欣同学、周文同学录取中国美术学院,周桂舟同学、黄一怀同学录取上海音乐学院。十五年来,高考证明我校高中阶段开始学艺术的学生不但录取率高,而且录取的都是国家公办高层次二本院校。
2024-04-28 08:01:571

康来登花园怎么样?好不好?值不值得买?

楼盘名称:嘉兴康来登花园 城市:嘉兴楼盘位置:北靠青镇路,东临姚太线 开发商:桐乡市佑泰置业有限公司 产权年限:70年 建筑类型:板楼,规划信息:其占地面积为66667平方米,容积率,绿化率0%,共19栋楼,停车位地下车位919个,车位配比达到了1.24 周边配套:所处位置在乌镇历史文化保护区之内,正居乌镇繁华中心;距离东栅景区咫尺之遥,周边配套非常成熟,有乌镇最大的农贸市场,桐乡市第三人民医院、亚达国际康复医院、农商银行、新加坡Alila精品度假酒店,而且小区东部面,还有开发商自建的高档酒店,现在正在跟国际著名连锁酒店洽谈合作运营事宜,建成后,业主的亲朋好友来访,可以享受舒适便捷的住宿,把家安在康来登,品质生活有保障。同时,本项目1公里范围内还有著名的乌镇值材小学和乌镇中学,对于业主有子女需要读书的述求,是最完美的解决方案。(所载信息仅供参考,最终以售楼处信息为准。)搜狐焦点网,为您提供房产信息,房产楼盘详情、买房流程、业主论坛、家居装修等全面内容信息
2024-04-28 08:01:531

嘉兴南站到乌镇西栅景区多远

为你找到以下出行方式和路线(包含距离、时间及价格信息):* 打车:距离约56.6公里,耗时约59分钟,花费约184元。* 公交:距离约44.04公里,耗时约1小时50分钟,需步行457米。步行194米到达嘉兴南站,耗时3分钟。乘坐游2路从嘉兴南站到姚太线镇南路口站(乌镇汽车站方向),共5站,耗时约67分钟。步行218米到达乌镇中学站,耗时4分钟。乘坐桐乡K337路从乌镇中学站到西栅景区站(乌村方向),共10站,耗时约15分钟。步行45米到达乌镇西栅景区,耗时1分钟。* 驾车:距离约41.0公里,耗时约1小时6分钟。* 步行:距离约38.3公里,耗时约9小时23分钟。请根据你的具体出发地、目的地和出行时间选择合适的出行方式。同时,请提前规划好行程时间,以免耽误你的行程。
2024-04-28 08:01:452

庄志琳的介绍

庄志琳,男,桐乡市高级中学英语教师。1988年毕业于杭州师范学院外语系,获文学学士学位,一直从事教学工作。1988年8月至1996年8月在乌镇中学任教,1996年8月至今在桐乡市高级中学任教,1988年至2001年期间担任班主任工作,2001年至2003年任年级组长,2003年至2005年任校长办公室主任,2006年至2013年任副校长,2013年7月起担任桐乡市第二中学校长。曾被评为全国首批外语实验学校名教师、嘉兴市优秀教师、桐乡市教坛新秀、桐乡市十佳青年教师、桐乡市优秀教师、桐乡市教育系统优秀党员,嘉兴市首批名教师、嘉兴市英语学科带头人、嘉兴市专业技术后备人才。
2024-04-28 08:01:301

深圳艺术高中学校是公办还是民办

深圳艺术高中学校是公办。深圳艺术高中学校是一所公办高中,不过也有民办艺术高中学校。在选择时,可以根据学校的教学质量、师资力量、教学环境、课程设置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深圳艺术高中学校是深圳第一所公办艺术类完全中学,以艺术普通高中教育为主,辅以附中、附小等教育。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有一支爱岗敬业、经验丰富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同时,学校教学环境优越,拥有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和设备,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需求。此外,深圳艺术高中学校还非常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开设了多个社团和课外活动,如美术、音乐、舞蹈等,旨在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深圳艺术高中学校的前景:首先,深圳艺术高中学校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这些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深厚的艺术造诣,能够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服务。同时,学校还积极引进优秀教师和聘请艺术领域的专家担任客座教授,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其次,深圳艺术高中学校的硬件设施和教学设备非常先进,能够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学校还注重与外界的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各种艺术活动和比赛,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和展示机会。此外,随着人们对艺术教育的需求不断增加,艺术类高中毕业生的就业前景也越来越好。未来,深圳艺术高中学校有望继续发挥其优势和特色,培养更多的优秀艺术人才,为深圳乃至全国的艺术教育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总之,深圳艺术高中学校具有良好的前景和发展潜力,未来将继续为培养优秀的艺术人才和发展艺术教育事业发挥重要作用。
2024-04-28 08:01: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