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iers / 阅读 / 详情

人与自然的关系作文200字(说明文)

2023-10-09 14:45:27
共1条回复
南yi

一、人类对自然不合理的利用,工农业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等都是人类对生态平衡的破坏因素.

1、改变物种(有意无意造成物种的消失或引入物种)

如1859年有农民从英格兰带了25只野兔到澳大利亚,由于没有天敌,造成澳大利亚生态系统严重破坏.

又如,1906年美国亚利桑那洲的卡巴森林为保护鹿群,捕杀肉食动物,导致鹿群大量繁殖最后没有食物,濒临灭就等.

2、环境因素的改变(大量污染物质进入环境)

3、信息交流系统的破坏(破坏生物释放的驱赶天敌、排斥异种、吸引异性等的信息素)等.

二、破坏生态平衡的因素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自然因素如水灾、旱灾、地震、台风、山崩、海啸等.由自然因素引起的生态平衡破坏称为第一环境问题.由人为因素引起的生态平衡破坏称为第二环境问题.人为因素是造成生态平衡失调的主要原因. 人为因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1)使环境因素发生改变.如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产生大量的废气、废水、垃圾等,不断排放到环境中;人类对自然资源不合理利用或掠夺性利用,例如盲目开荒、滥砍森林、水面过围、草原超载等,都会使环境质量恶化,产生近期或远期效应,使生态平衡失调. (2)使生物种类发生改变.在生态系统中,盲目增加一个物种,有可能使生态平衡遭受破坏.例如美国于1929年开凿的韦兰运河,把内陆水系与海洋沟通,导致八目鳗进入内陆水系,使鳟鱼年产量由2000万公斤减至5000公斤,严重破坏了内陆水产资源.在一个生态系统减少一个物种也有可能使生态平衡遭到破坏.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我国曾大量捕杀过麻雀,致使一些地区虫害严重.究其原因,就在于害虫天敌麻雀被捕杀,害虫失去了自然抑制因素所致. (3)对生物信息系统的破坏.生物与生物之间彼此靠信息联系才能保持其集群性和正常的繁衍.人为地向环境中施放某种物质,干扰或破坏了生物间的信息联系,有可能使生态平衡失调或遭到破坏.例如自然界中有许多昆虫靠分泌释放性外激素引诱同种雄性成虫交尾,如果人们向大气中排放的污染物能与之发生化学反应,则雌虫的性外激素就失去了引诱雄虫的生理活性,结果势必影响昆虫交尾和繁殖,最后导致种群数量下降甚至消失.

三、在追求自身发展的同时开始注意保护环境可以说是人类的重大进步.

在古代,人类和自然是不平等的关系,人类是弱者,处处受到大自然的限制却无力改变自然.于是人类把大自然视为敌人,战天斗地成为一项难得的品质,愚公精神千百年来受到不断颂扬.

随着工业时代的来临,人类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与自然的关系发生了逆转,人成了强者,而“温和的自然”却成了容易受伤的对象.高度提纯的化学制剂,如杀虫剂、油漆、洗涤剂等对自然环境构成了重大威胁;大规模的能源消耗改变了大气的构成,进而改变了地球气候;卫生条件的改善使人口急剧增加,人类活动大量破坏了地球的森林和湿地资源.于是,“温和的自然”变为“凶恶的自然”,人类施加给它的,它最终都要归还人类.被高度提纯的化学制剂污染了水和土壤的地区,畸形儿和绝症的出现比率大大高于正常;石油资源一旦枯竭,人类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的正常运转必定遇到问题;气候异常必定带来水灾或干旱,饥荒也将伴随着种种天灾降临人间.“凶恶的自然”将再一次让人类成为弱者,人类和自然的关系又将回到起点.

要想改变这种状况,人类就必须保护“温和的自然”,不让它继续恶化,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身,这是人类经历工业化,在自信心极端膨胀之后的可贵共识.

世界各国也都意识到这个问题.10年前,178个国家的领导人在巴西城市里约热内卢聚集,共同商讨保护环境的问题.与会领导人计划保护地球环境,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促进人类的福利和发展.1997年,160个国家在日本京都签订了旨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京都议定书》.但由于减少排放阻碍经济发展,美国这个二氧化碳头号排放国却拒绝执行.去年,在南非城市约翰内斯堡举行的“地球峰会”上,各国领导人和科学家继续商讨改善环境的计划.

10年过去了,人类在保护环境问题上虽取得了一些进步,但分歧仍然严重.地球现在到底处在怎样的状态呢?我们又应该以怎样的态度去迎接未来呢?

.汽车也被改造,所用汽油的标号更高,燃烧后二氧化氮的排量大为减少.酸雨在美国和西欧的危害已经大为减轻,以英国为例,酸雨危害在过去15年里减轻了一半.

7个值得忧虑的迹象

地球变暖

科学家已经发出警告,日益增加的温室气体的排放会使气候急剧变化,海平面上升.据美国全国气象局的统计报告,美国2001年11月到2002年1月这3个月的平均气温是自1895年以来最高的.同样,全球范围内这3个月的平均气温也是自1895年以来最高的.气温上升的直接威胁是海平面上升,同时会引发其他的极端气候现象,造成自然灾害.

对石油无节制的需求

地球上有很多河流,但还有一条河流是我们没有意识到的,那就是石油形成的河流.每天石油形成的河流都围绕在我们身边,而这条河流的流量是每秒钟1100立方米.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石油的消耗量增加了14%,而且还在不停地增加.在每年向大气排出的240亿吨二氧化碳中,有40%来自石油的燃烧.在人类历史上,目前大气中温室气体的含量是42万年来最高的.世界上三分之二的石油储备聚集在中东地区,这也成为该地区政治和经济不稳定的最重要因素.有的时候,人们会认为上天太厚爱中东地区,给它如此集中和富裕的液体黄金,但是石油虽好,却也给该地区带来永不结束的冲突和纷争,在这些石油耗尽之前,这种冲突和纷争似乎没有结束的时候.

逐步消失的湿地

很多人其实不知道湿地的重要性.湿地为鱼类,许多鸟类和两栖类动物提供了栖息场所,成为生态系统里重要的环节.另外,湿地有很强的消化污染物的能力.但是在世界范围内,湿地的面积正在高速缩减.从美国的亚马逊盆地到伊拉克,湿地都逃不过悲剧命运.湿地消失的根源是人类的农业活动、水利活动和其他发展活动.开垦更多的耕地,修建更多的大坝使湿地逐渐消失.科学家们估计,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湿地面积已经缩减了50%.31年前,132个国家曾在伊朗签定了《保护湿地条约》.但是实际上条约的约束力和作用是相当有限的.

超级大坝不断增加

人们以为修建超级大坝显示了自己改造自然的能力.的确,大坝改造了自然,提供了电力,但也给环境带来很多不利影响.大坝改变了河流的自然流向,改变了洪水自然泻洪的方向.大坝在地面上形成非天然的蓄水库,这样影响了鱼类的自然分布.在1950年,世界范围内的大型大坝大约有5000个,但到了2000年,超级大坝的数量激增到45000个,而且规模不断加大,对自然的改造作用也越来越大.平均来说,每天都有2个高度超过15米的大坝建成,新建大坝基本上都位于发展中国家.有些巨型大坝高度超过180米,宽度超过1500米.修建这样的大坝的代价是惊人的,要淹没大面积的土地,无数物种要另择栖息地.

越来越少的珊瑚礁

在所有的海洋生物中,有四分之一的栖息地是珊瑚礁.但是在过去的50年内,珊瑚礁的数量已经减少了27%.光是在1998年发生的厄尔尼诺现象中,世界珊瑚礁的数量就一下子减少了16%.造成珊瑚礁死亡的最直接原因是海水变暖.当然,海洋中来自太阳的辐射增加和渔民野蛮的捕鱼方式也是珊瑚礁消失的重要原因.

过度捕鱼

人类科学技术使捕鱼速度和数量都超过了海洋的天然补给能力,这样的结果是很多鱼类的数量正在锐减,甚至到了灭绝的边缘.现在每年海洋中鱼类的总量正在以每年1%的速度减少.科学家们提出把特定的海洋区域划为保护区,停止捕鱼,让大自然有时间和机会重新积蓄.但人类似乎不愿意给自然这样的机会.限制捕鱼会直接影响渔民的收入和生活质量.而鱼类市场只讲究价格和利润却从不考虑物种保护.

核废料的处理

2003年全球超过440个商用核反应堆会产生超过11000吨的核废料.如何处置这些核废料给人类提出了难题.首先这些核废料很可能会有泄漏的危险,其次这些核废料很可能被恐怖分子获得,从而用于可怕的目的.美国有超过100个核反应堆,产生的核废料占世界总量的25%左右,而处理核废料的核垃圾场就更多了,共有131个.共有超过一亿人生活在核垃圾堆附近100公里以内的范围内.无论将核废料运到哪里,都不可避免地给当地造成污染.利用核能越多,类似的污染就会越多.在享受核能的超级动力时,人类千万不要忘记核废料的隐忧.

7个震惊的声音

“目前人类对保护地球资源的意识空前地提高,但大规模、大范围破坏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的行为并没有减缓.我对人类在科技上的成绩感到鼓舞,但是,这些科技成果对物种多样性的破坏又使我绝望.”

――――E.O.威尔逊,哈佛大学社会生物学家

“在环境保护方面,对海洋的保护是相对落后的.因为人类一直都认为海洋是这样的巨大而丰富,难以想象人类的活动会对这样的巨人产生怎样的影响.不幸的是,我们已经对海洋造成不可弥补的破坏.”

――――简?卢布彻科,美国俄勒冈大学海洋生态学家

“我们必须承认在过去10年里,人类对大气化学构成的认识进步了很多.现在几乎所有的人都知道‘温室气体"这样的名词,也知道工厂和汽车排放的废气造成地球气候变暖.但是人们对‘温室气体"的其他危害还一无所知,就像10年前一样无知.”

――――雪莉?罗兰,加州大学埃文分校大气化学家

“人类种植农作物的同时也破坏了土壤的表土.大量的表土被刨起,然后随河流被冲到海洋里.在海洋里,农药和杀虫剂不断积聚,对海洋生态造成的危害在逐日增加.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人类要改变种植的农作物的种类,要多种深根植物,这样有利于保持水土.”

――――韦斯?杰克森,农作物遗传学家 “温室气体使大气的温度升高,同时也使海洋的水温升高.一旦海洋的水温升高就是全球性的灾难,因为洋流的运动会使全球各地海洋的水温一样高.”

――――理查德?巴伯,杜克大学海洋地图学家

“合成化学制剂给人类的生活带来方便,但是它们也是干扰荷尔蒙的元凶.合成化学制剂在地球上无处不在,影响了人类和所有野生动物的繁殖和发展.但是没有一个国家能够禁止合成化学制剂在商场里出现,我们还要继续承受它们带来的副作用.”

――――柯尔朋,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野生动物与污染物部主任

“在人类对待自然的态度问题上,‘地球峰会"可以说是一次转折点.希望人们能意识到,对物种多样性的保护,对湿地、森林等自然环境的保护将影响未来地球的运作机制.”

――――哈尔?穆尼,斯坦福大学环境生物学家

7个善意的警告

“如果人类持续现在的行为而不做任何改变,那么到21世纪结束的时候,地球上的物种会减少一半.如果这些数据都不能改变人类的行为,还有什么会使人类警醒呢?”

―――E.O.威尔逊,哈佛大学社会生物学家

“当被问到‘你从自然得到什么东西?"时,大多数人的回答是食物、纤维、药物和基因.但是绝大多数人不知道生态系统为我们提供的其他服务.它净化着空气和水源,调节着气候,使贫瘠的土壤肥沃,控制着害虫和病原体.只有当我们失去这些服务时,才会意识到它们的可贵.”

――――简?卢布彻科,美国俄勒冈大学海洋生态学家

“厄尔尼诺现象使人们开始警觉,但是谁也说不清下一次厄尔尼诺什么时候再来.没有人知道,它的恶果是渐变的还是突变的.如果是突变的,那自然就是不准备给人类任何机会了.”

――――雪莉?罗兰,加州大学埃文分校大气化学家

“农业和野生动物的关系已经得到重视,但农业和海洋的关系却还远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以前曾经有人警告过,再不控制农业,野生世界就要完蛋.现在我要警告,如果再不控制农业,海洋就要完蛋.”

――――韦斯

相关推荐

人与自然的关系?

您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相互作用和依存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是长期而复杂的,其互动影响极其深远。自然是人类生存的基础,我们的生活、物质和能源需求以及文化、价值观等都离不开自然。人类通过吸收自然资源、能源、水、空气等实现生存和发展,同时也通过种植、养殖、研究等方式对自然进行改造和利用。然而,人类对自然的压迫和破坏,导致气候变化、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愈发严重,严重威胁全球生态平衡和人类生存。因此,保护自然、促进自然与人类和谐发展是当今人类面临的重大课题之一。
2023-09-14 07:09:312

人与自然的关系(30字)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相互影响。人类活动影响自然景观,自然通过恶劣天气现象影响人。
2023-09-14 07:09:422

人和自然的关系 关系有哪些

1、人与自然大致存在过三种关系。一是附属关系。前现代时期,不论东方还是西方,人都是自然的附属。不论是以屈从于“神”的方式,还是以屈从于“道”的方式,敬畏都是人存在的统一姿势。在这个时期,西方艺术以描绘“神”为主题,东方艺术则以领悟“道”为宗旨。 2、二是征服关系。科学革命打破了人类的一切禁忌。神不再是世界的主体,而承载“道”的宇宙则被解释成不过是一群根据万有引力漂浮在太空的平凡球体。于是,无论是西方的神还是东方的道都变得不值一提。只有如何凸显人性才是艺术讨论的唯一命题。 3、三是谈判关系。战争与环境问题挑战了人类理性的绝对地位。相对论、模糊性、测不准,以及量子纠缠的不可控又让人重新思考逻辑的适用范围。互联网和大数据在人造的世界里重新创造出神秘领域。这一切才让失控的讨论再次回到现代人的视野里。就像只有打不赢的战争才会考虑谈判一样,共赢的思想与和谐的向往都是以人类发现无法真正征服自然为前提。
2023-09-14 07:10:061

人与自然之间关系

自然是人类最重要的东西,如果没有自然,人类就不能呼吸空气,如果没有自然,人类就不能饮水,人类就将灭绝,所以不能坐吃山空。1、在唯物辩证法看来,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我们面对的现实世界,就是由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双方组成的矛盾统一体,两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2、人与自然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人由自然脱胎而来,其本身就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的存在和发展,一刻也离不开自然,必然要通过生产劳动同自然进行物质、能量的交换。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增强,现在的自然已经不是原来意义上的自然,而是到处都留下了人的意志印记的自然,即人化了的自然。3、人与自然之间客观上形成的依存链、关联链和渗透链,必然要求人类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推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不仅要自觉地接受社会规律的支配,同样要自觉地接受自然规律的支配,促进自然与社会的稳定和同步进化,推动自然与社会的协调发展。4、人与自然之间又是相互对立的。人类为了更好地生存和发展,总是要不断地否定自然界的自然状态,并改变它;而自然界又竭力地否定人,力求恢复到自然状态。人与自然之间这种否定与反否定,改变与反改变的关系,实际上就是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如果对这两种“作用”的关系处理得不好,特别是自然对人的反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存在自发性,这种自发性极易造成人与自然之间失衡。人与自然5、由于人类改造自然的社会实践活动的作用具有双重性,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如果人类能够正确地认识到自然规律,恰当地把握住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就能不断地取得改造自然的成果,增强人类对自然的适应能力,提高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6、人类与自然一定层次上的某种联系尚未把握住的情况下,改造自然,其结果要么自然内部的平衡被破坏,要么人类社会的平衡被破坏,要么人与自然的关系被破坏,因而受自然的报复也就在所难免。恩格斯曾就此告诫过人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7、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恩格斯还以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变成沙漠为例论证了自己的观点。
2023-09-14 07:10:181

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与自然关系究竟如何定位    在大力倡导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必须对传统的人与自然关系重新进行深的思考。因为,人与自然的关系,不仅是人类生存的一个基本问题,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前提命题。我们以往接受的人与自然关系的观念中,有一个很重要的论断——人定胜天。人对生产力的共识——战胜自然、改造自然,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能力,就是一个证明。但是,人类的社会实践告诉我们,这样的共识并不是我们人类的最佳理念。因此,我们有必要对以往人与自然关系及其主导下的思维和行为重新作一审视。那么,人与自然关系究竟如何定位,我们应从人类和各国的历史和实践中得到启示。   一、人与自然关系的核心命题,应是二元论,而不是一元论。在倡导科学发展观的今天,人们普遍认为,坚持以人为本,就能保证人与自然的和谐,但历史告诉我们,现实与我们的认识并不一致。因为坚持以人为本的一元论是人类以主人自居的主人论,其结果就是把自然当作奴役的对象,把自然看作无生命状态的客观实体。以人为本一元论的先进性是相对于以物为本而提出的的命题,但是,并不是说以人为本的一元论就是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最好证明。以自然为本,并不是说人类就是面对自然无所作为,而是顺应自然规律(也就是客观规律)利用自然规律而有所作为。因为客观规律是改变不了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提倡并遵从以为人本和以自然为本的二元论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者应该遵循的基本准则,坚持以人为本的前提必须是坚持以自然为本。否则,其结果就是自然对人类社会无穷无尽的无情报复,一直到毁灭人类自身为止。   二、人类与自然关系的本质命题,是伙伴是朋友,而不是主人或仆人。以主人自居,仆人自居,还是以伙伴相处,朋友相处,是确立人类与自然关系的又一个基本课题。人类自有文明以来,我们对人与自然的关系,始终停留在不是主人就是仆人这样的一个层面,始终没有超出这个层面。主人就是人类自身独立于自然界之外,把人类自身与自然界割裂开来,以统治者自居,而忘记了自然界是人类的母亲,人类是自然界的婴儿。仆人就是人类在自然界面前无所作为,面对自然的侵害逆来顺受。从世界文明史来看,这个层面已远远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我们必须超越这个层面,从思维上进行理性的探讨与前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必须抛弃旧的观念,注入时代发展新的要素,扩充新的内容。那么究竟该如何做呢?人类走过的足迹告诉我们。我们与自然的关系既不是“自然界是主人,我们是仆人”的关系,又不是“我们是主人,自然界是仆人”的关系,而是共同前进的伙伴关系,是共同发展的朋友关系。这就要求我们放下主人的傲态,放下仆人的卑态,平等地与自然对话,理性地与自然握手,与自然共同发展,共同前进。只有这样,自然界才会越来越美好,人类的前景才会越来越来光明。   三、人类与自然关系的现实命题,是共生、共赢、共荣,而不是征服、改造、索取。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既然是伙伴关系,朋友关系,那么要求人类在与自然关系的问题上,必须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为前提,克服目光短浅、急功近利思想,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并进的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求人类的思维视点,不能关注在征服上、改造上、索取上而是放在共生、共赢、共荣上;就是要求人类去爱护自然、保护自然,对自然抱有一种敬畏的心情,努力为失去平衡支点的自然界做些“亡羊补牢”式的修补或调整;就是要求人类适应顺应自然,利用自然自身固有的运动规律,更好地创造美好的生活;就是要求人类克服急功近利、自私自利思想,摒弃短视眼光,着眼现在,放眼未来,倡导并树立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就是人类最大美德的观念。
2023-09-14 07:10:491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什么?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关系:自然界是人类社会形成的前提,人类社会影响和制约自然界。人和自然是和谐统一的关系。实践是人和自然关系的基础:实践构成了人类社会存在的基本方式,是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分化开来的历史前提,又是使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自然规律不可违抗:人类在大自然中生活,要在符合其固有运行规律的条件下,克服一些不利因素,也要积极因势利导,利用有利于自身的客观条件。这次疫情防控就是一次治理体系的“大考”,各级政府应完善“攻防兼顾、以攻为守”的治理体系。一方面,改革疫情预防、防控和救治体系,提高应对重大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另一方面,由此及彼,做好应对各方面重大突发事件的基础工作,防范化解政治、经济、科技、社会、外部环境等方面的重大风险,提高应对风险挑战的水平。
2023-09-14 07:11:091

如何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依存关系?

1、正确认识人对自然的依存关系。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以及人自身的生产和再生产,都是以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为前提条件的,没有自然界就没有人本身。2、科学把握人对自然的改造活动。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是人类以及人类的每个个体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3、自觉珍爱自然,保护生态。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突出地位。扩展资料党的十九大报告抓住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矛盾,找准解决突出环境问题的着力点,从推进绿色发展、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等四个方面,对今后五年乃至更长时间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指明了新路径。这四个方面中,绿色发展是引领,环境治理是重点,保护生态是关键,监管体制是保障。四者紧密联系、相互促进,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环境保护的科学路线图。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
2023-09-14 07:11:501

如何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 看了你就知道

1、要承认自然的客观存在,这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和前提。因此,要尊重自然,尊重自然规律,不能随心所欲地乱砍滥伐; 2、要坚持联系,全面的观点,人与自然是联系的,对立统一的,因此要利用自然,也要保护自然,反对不顾后果的乱砍滥伐等行为; 3、尊重自然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破坏生态平衡,就要受自然规律惩罚,退耕还林等措施是尊重自然规律的表现; 4、紧持发展观点,任何事物都有变化发展过程,利用改造自然要立足现在,着眼未来,反对只顾眼前利益肆意开发行为; 5、坚持适度原则,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引起质变,乱砍滥伐过度利用资源将危及可持续发展; 6、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矛盾有特殊性,各省的不同治理方法正体现了这一点; 7、在利用,改造自然的同时,自觉改造主观世界,深化对自然规律的认识,树立环保意识。
2023-09-14 07:12:091

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①要承认自然的客观存在,这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和前提.因此,要尊重自然,尊重自然规律,不能随心所欲地乱砍滥伐.②要坚持联系,全面的观点,人与自然是联系的,对立统一的,因此要利用自然,也要保护自然,反对不顾后果的乱砍滥伐等行为.③尊重自然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破坏生态平衡,就要受自然规律惩罚,退耕还林等措施是尊重自然规律的表现.③紧持发展观点,任何事物都有变化发展过程,利用改造自然要立足现在,着眼未来,反对只顾眼前利益肆意开发行为.④坚持适度原则,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引起质变,乱砍滥伐过度利用资源将危及可持续发展.⑤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矛盾有特殊性,各省的不同治理方法正体现了这一点.⑥在利用,改造自然的同时,自觉改造主观世界,深化对自然规律的认识,树立环保意识.
2023-09-14 07:12:471

人与自然关系的出路在何方?

首先,人要承认自然的客观存在,这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和前提。因此,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前提要尊重自然,尊重自然规律。其次,尊重自然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既要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又要保证不破坏生态平衡,如果破坏生态平衡就会受自然规律惩罚,退耕还林等等措施是尊重自然规律的表现。最后,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要遵循一个原则,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当发展与自然破坏出现矛盾时,应当以绿水青山为主,保证经济在平稳、有序、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稳步发展,以生态保护促进经济发展,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保护好我们的绿水青山。
2023-09-14 07:12:591

怎样建立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

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着利益关系.自然以它的过程、力量影响社会,直接、间接地由它自身或在人的参与下对社会发生作用.人的生存资料不是从自然界现成得到的,而是通过改造自然对象的活动来获得.人由于受自身的认识能力和社会条件的限制,造成人与自然之间的冲突,人类应该调节自身行为,积极寻找协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法和途径,使自然界能长久、充分地为人类的文明进步服务. 第一,人是自然界的产物.人必须与自然界进行物质能量交换.第二,自然界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在影响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自然条件中,不论是对整个人类历史发生永久作用的自然因素(如宇宙现象、地理、气候和生态平衡等),还是在人类历史的不同时期以不同的效能发生作用的自然因素(如矿产、燃料、水资源等),都对人类的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起着重要作用第三,人通过自己的劳动与自然界发生联系,并协调与自然的关系.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首先必须能够生活,而为了生活必须进行物质生产劳动来满足自己的衣食住行等需要.
2023-09-14 07:13:141

急需关于自然与人类有着密切关系的资料!50分相谢!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个不断演化的过程,正如恩格斯指出的:“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他们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 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作为生物进化的最高阶段,是自然演化的产物,人的生命活动归根结底是由自然条件决定的。人一度敬畏自然,神化自然,崇拜自然,以一种仰天、颂天的观念来看待自然,人类屈从于自然,其生活为强有力的和不妥协的自然所支配。随着人类智慧的增进,对自然了解的加深,再也不愿受自然的支配,人类凌驾于自然之上,支配、利用和控制自然。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导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人类活动必然引起环境的变化,对环境的破坏则不是不可以避免的。  自然界的价值是自然的性质,它是由自然生态系统和自然物质的性质与结构所决定的。我们认为自然界具有价值,并且自然界的价值是多样的。在生物学层面上,自然具有“内在价值”,它的这种内在价值表现在自然以它自身为尺度,表示生命和自然界的生存:①在人类产生之前,自然界就已经存在了,所以自然事物具有不依赖人类评价和存在的价值。②指人类从自然界的每一种事物本身评价的价值,它并不仅仅从自然事物的用途,功能方面来评价。③生态系统的价值。生态系统整和的效果与生态系统各组成部分相加的效果是不相同的,生态系统整体的性质是不能被它的其他组成部分性质所取代的,比如自然选择的价值,刺激并支持生存的价值等。在文化层面上,它还具有“外在价值”,自然界具有工具价值,自然界的每一种事物都具有他特有的功能,如果失去了这种功能,这种事物就会被取代。而自然界的这种工具价值是以人为尺度的。  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是:肯定人是自然界的相对主体,人类的社会经济必须继续向前发展;同时,要清醒认识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和自然资源的有限,认识到必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生产力的发展,努力做到在与自然和谐共处中,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科学证明人类不过是众多生物种类中的一种,人类只是自然的一部分,不是万物的尺度,同时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类的认识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况且人类的认识正确与否、能否得到完善和发展,一点也不能离开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活动(即实践),尤其是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和把握,更是离不开人与自然的联系。其三,必须全方位的探讨自然的价值。不仅要征服自然、利用自然,从自然中获取有利于人类发展的使用价值;同时要善待自然、保护自然、尊重自然。要树立大价值观念,即在评价一切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时,不仅要考虑其经济价值,而且要考虑其生态价值;不仅要考虑眼前价值,而且要考虑长远价值;不仅要考虑从自然中所得,还要考虑如何回报自然等等。(合理开拓)  我们面对的现实世界,就是由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双方组成的矛盾统一体,两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人与自然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人由自然脱胎而来,其本身就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的存在和发展,一刻也离不开自然,必然要通过生产劳动同自然进行物质、能量的交换。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增强,现在的自然已经不是原来意义上的自然,而是到处都留下了人的意志印记的自然,即人化了的自然。“人化自然”表明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渗透越来越密切。人与自然之间客观上形成的依存链、关联链和渗透链,必然要求人类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推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不仅要自觉地接受社会规律的支配,同样要自觉地接受自然规律的支配,促进自然与社会的稳定和同步进化,推动自然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另一方面,人与自然之间又是相互对立的。人类为了更好地生存和发展,总是要不断地否定自然界的自然状态,并改变它;而自然界又竭力地否定人,力求恢复到自然状态。人与自然之间这种否定与反否定,改变与反改变的关系,实际上就是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如果对这两种“作用”的关系处理得不好,特别是自然对人的反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存在自发性,这种自发性极易造成人与自然之间失衡。此外,由于人类改造自然的社会实践活动的作用具有双重性,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如果人类能够正确地认识到自然规律,恰当地把握住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就能不断地取得改造自然的成果,增强人类对自然的适应能力,提高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如果在对自然界更深层次的本质联系尚未认识到,人类与自然一定层次上的某种联系尚未把握住的情况下,改造自然,其结果要么自然内部的平衡被破坏,要么人类社会的平衡被破坏,要么人与自然的关系被破坏,因而受自然的报复也就在所难免。恩格斯曾就此告诫过人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恩格斯还以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变成沙漠为例论证了自己的观点。反方立足点  到目前为止,在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理念上,仍有两种极端的认识。一种是过分抬高人类的地位,认为人类是自然界的绝对主体,应当也可以按照自己的发展要求,更加彻底地改造自然。另一种是过分降低人类的地位,认为人类只是自然生态系统的一个成员,改造自然是干扰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将受到大自然的惩罚,应当尽量使自然环境恢复到人类发展前的原始状态。这两种极端认识在现实生活中都是行不通的。  无论是古今还是中外的哲学理论、法学理论,人与自然的关系,基本有两种观念:一是人类中心论,它重视、强调人与动物的区别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赞美、突出人的智慧、意志、精神、力量、重要作用和重要地位;二是自然主义,它重视、强调人与动物的共性和人与自然的关系,赞美、突出大自然和非人生命体。一是“极端的人类中心论”,即认为“人是万物之灵”,是自然的中心、主宰、征服者、统治者、法律关系的唯一主体,人对自然有着绝对的自由支配权利,一切从人的利益出发甚至从某个阶级、阶层的利益出发对待自然,人不可能也不应超越自我,根本否认自然的价值、尊严和自然权利,否认和反对人与自然的协调与和谐共处,否定法律应当和能够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主要是将人类的中心地位和重大作用无限、过分、不当夸大的产物。二是“极端的自然论”,又称自然中心主义或生态中心主义,即认为人与自然没有区别,根本否认人的中心地位、忽视人的利益和创造力,主张以生态为中心、一切顺应自然、自然与人有同样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权利,甚至认为人是“宇宙之癌”,人的存在是一种宇宙病态,人在宇宙中如同癌细胞一样,夺取了其他生物的生存空间,破坏了宇宙的和谐,这主要是无限夸大自然与人的共性、过分轻视人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的产物。但是,人毕竟是不同于一般生物的高级生物,人发展成熟到一定阶段具有超越自我的能力。由人制定的法律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应是人的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实用与理性、科学态度与道德理想的结合,同时反映自然生态规律、社会经济规律、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规律,以及人的利益与其他物种的利益。人应该尊重、保护、合理利用自然,通过法律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社会生产力与自然生产力相和谐、经济再生产与自然再生产相和谐、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相和谐、“人化自然”与“未人化自然”相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从这个意义上讲应该反对“自然主义”和“极端的人类中心论”  新华网内罗毕11月6日电(记者荆晶)2006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于本月6日至17日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举行,包括130名各国环境部长在内的超过6000名代表与会,他们将讨论一系列涉及气候变化对全球环境影响的问题。  最新公布的科学调查报告显示,环境问题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挑战,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尤为突出。英国灾难紧急救援委员会成员之一的蒂尔基金会近日发表一份报告说,受环境问题影响,全球已有2500万人被迫离开家园,如果不能有效解决这些问题,这一数字将在50年内增加到2亿。  报告主要撰写人、英国气候学家约翰·霍顿说,科学家预计,随着气候变化,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将会愈发干燥,而世界另外一些地方则会越来越多地出现洪水泛滥的情况。  全球变暖对非洲产生了重大影响,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已经有数百万人因气候变化沦为背井离乡的“环境难民”。肯尼亚山和乞力马扎罗山上的积雪越来越少,影响了山体附近河流的水源补给,并对农业产生了重大冲击。住在附近的居民有的被迫迁徙到远处寻找水源,有的甚至为争夺水和土地而发生了流血冲突。  英国政府首席经济学家、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尼古拉斯·斯特恩负责撰写的一份报告指出,如果不对温室效应采取适当措施,全球将出现上世纪30年代那样的经济大萧条。  联合国近日发表的一份报告也指出,全球温室气体(包括二氧化碳、甲烷等)排放量2004年创下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新高。  世界气象组织发言人马克·奥利韦3日在日内瓦说,2005年地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创下新高,达到379.1ppm(1ppm为百万分之一),比2004年的377.1ppm增加了0.53%。  尽管让人忧心的环境问题不少,但也有让人感到欣慰的好消息。联合国报告中的数据显示,虽然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不断提高,但工业化国家2004年每生产1美元产品所排放的二氧化碳量比1990年下降了28%,这说明与过去相比,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耗的依赖有所减少。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伊沃·德博埃尔表示,有关国家如果能尽快落实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措施,就“非常有希望”达到《京都议定书》规定的温室气体减排目标。  少一点:  要[真正建立起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协调发展。]的前提是人类之间的和谐共处!!!  多一点:  近代以来,由于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大大提高,人类实践的范围不断扩大,使得更多的天然自然转化为人化自然,人类在征服自然、利用自然取得巨大成果的同时,对自然均衡状态的破坏也达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目前全球存在的人与自然的问题:人口问题(人类自身问题)、资源问题(自然问题)、环境问题、生态问题(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相当突出。  环境污染、生态失衡已成为世界性公害。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目前全世界有10亿以上人口生活在污染严重的城市,而在洁净环境中生活的城市人口不到20%。全世界有近三分之一的人口缺少安全用水,每天有数以万计人的死与水污染有关,食品中毒事件经常发生。由于自然资源非正常利用,异生型人工自然物的大量滋生,干扰了自然生态的正常演化,破坏了整体自然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平衡,出现了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其中:“臭氧层的破坏”、“温室效应”、“酸雨危害”,已成为世界性的生态危机的三大突出问题。人与自然关系严重失衡,造成这一失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有四个方面不可忽视:一是人类认识自然的水平有限;二是人类对技术的控制能力不够;三是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地区利益、集体利益以及个人利益代替了人与自然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四是价值偏见。人们在实践过程中,往往只注意到眼前自然资源的使用价值,而忽略了自然永存的内在价值,为了满足眼前局部的利益,对自然资源进行掠夺性开采,以至危及人类的持续发展。  在唯物辩证法看来,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我们面对的现实世界,就是由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双方组成的矛盾统一体,两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人与自然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人由自然脱胎而来,其本身就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的存在和发展,一刻也离不开自然,必然要通过生产劳动同自然进行物质、能量的交换。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增强,现在的自然已经不是原来意义上的自然,而是到处都留下了人的意志印记的自然,即人化了的自然。“人化自然”表明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渗透越来越密切。人与自然之间客观上形成的依存链、关联链和渗透链,必然要求人类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推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不仅要自觉地接受社会规律的支配,同样要自觉地接受自然规律的支配,促进自然与社会的稳定和同步进化,推动自然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另一方面,人与自然之间又是相互对立的。人类为了更好地生存和发展,总是要不断地否定自然界的自然状态,并改变它;而自然界又竭力地否定人,力求恢复到自然状态。人与自然之间这种否定与反否定,改变与反改变的关系,实际上就是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如果对这两种“作用”的关系处理得不好,特别是自然对人的反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存在自发性,这种自发性极易造成人与自然之间失衡。此外,由于人类改造自然的社会实践活动的作用具有双重性,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如果人类能够正确地认识到自然规律,恰当地把握住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就能不断地取得改造自然的成果,增强人类对自然的适应能力,提高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如果在对自然界更深层次的本质联系尚未认识到,人类与自然一定层次上的某种联系尚未把握住的情况下,改造自然,其结果要么自然内部的平衡被破坏,要么人类社会的平衡被破坏,要么人与自然的关系被破坏,因而受自然的报复也就在所难免。恩格斯曾就此告诫过人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恩格斯还以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变成沙漠为例论证了自己的观点。  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协调发展关系,实现人类与自然界关系的全面、协调发展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必由之路。为此,首先必须确立大自然观。现代意义上的自然观,真正视人类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整体,从整体上把握住规律,并以此作为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基础。其次,必须走出“人类中心”的误区,建立人与自然全面和谐共处和协调发展的关系。科学证明人类不过是众多生物种类中的一种,人类只是自然的一部分,不是万物的尺度,同时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类的认识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况且人类的认识正确与否、能否得到完善和发展,一点也不能离开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活动(即实践),尤其是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和把握,更是离不开人与自然的联系,在当今世界变革的大潮中,新出现的诸如“大科技观”、“持续发展观”、“生态价值观”等等,就是对“人类中心论”的否定。其三,必须全方位的探讨自然的价值。不仅要征服自然、利用自然,从自然中获取有利于人类发展的使用价值;同时要善待自然、保护自然、尊重自然。要树立大价值观念,即在评价一切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时,不仅要考虑其经济价值,而且要考虑其生态价值;不仅要考虑眼前价值,而且要考虑长远价值;不仅要考虑从自然中所得,还要考虑如何回报自然等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建立起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协调发展。
2023-09-14 07:13:241

在每种自然观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怎样的?

□文。张耀海 在大力倡议树立迷信开展观树立谐和社会的明天,我们必需对激进的人与自然联系重新停止深的思索。由于,人与自然的联系,不只是人类生活的一个根本效果,也是树立谐和社会的一个前提命题。我们以往接受的人与自然联系的观念中,有一个很主要的结论——人定胜天。人抵消费力的共识——打败自然、革新自然,获取肉体生活资料的才干,就是一个证明。但是,人类的社会实际通知我们,这样的共识并不是我们人类的最佳理念。因此,我们有必要对以往人与自然联系及其主导下的思想和行为重新作一审视。那么,人与自然联系终究如何定位,我们应从人类和各国的历史和实际中失掉启示。 一、人与自然联系的中心命题,应是二元论,而不是一元论。在倡议迷信开展观的明天,人们普遍以为,坚持以人为本,就能保证人与自然的谐和,但历史通知我们,梦想与我们的见地并不一致。由于坚持以人为本的一元论是人类以主人自居的主人论,其结果就是把自然当作奴役的对象,把自然看作无生命形状的客观实体。以人为本一元论的激进性是相关于以物为本而提出的的命题,但是,并不是说以人为本的一元论就是人与自然谐和联系的最好证明。以自然为本,并不是说人类就是面对自然无所作为,而是顺应自然规律(也就是客观规律)应用自然规律而有所作为。由于客观规律是改动不了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真实。倡议并听从以为人本和以自然为本的二元论是马克思主义实际者应当遵照的根本准绳,坚持以人为本的前提必需是坚持以自然为本。否则,其结果就是自然对人类社会无量无尽的无情报恩,一直到消灭人类自身为止。 二、人类与自然联系的实质命题,是同伴是冤家,而不是主人或主人。以主人自居,主人自居,还是以同伴相处,冤家相处,是确立人类与自然联系的又一个根本课题。人类自有文明以来,我们对人与自然的联系,一直停止在不是主人就是主人这样的一个层面,一直没有超出这个层面。主人就是人类自身独立于自然界之外,把人类自身与自然界割裂开来,以统治者自居,而遗忘了自然界是人类的母亲,人类是自然界的婴儿。主人就是人类在自然界面前无所作为,面对自然的损害逆来顺受。从世界文明史来看,这个层面已远远不能顺应时期开展的需求。我们必需逾越这个层面,从思想上停止感性的讨论与行进。人与自然的谐和,必需抛弃旧的观念,注入时期开展新的要素,扩大新的形式。那么终究该如何做呢?人类走过的足迹通知我们。我们与自然的联系既不是“自然界是主人,我们是主人”的联系,又不是“我们是主人,自然界是主人”的联系,而是单独行进的同伴联系,是单独开展的冤家联系。这就恳求我们放下主人的傲态,放下主人的卑态,对等地与自然对话,感性地与自然握手,与自然单独开展,单独行进。只要这样,自然界才会越来越美妙,人类的前景才会越来越来黑暗。 三、人类与自然联系的梦想命题,是共生、共赢、共荣,而不是降服、革新、讨取。人类与自然的联系既然是同伴联系,冤家联系,那么恳求人类在与自然联系的效果上,必需以互惠互利、单独开展为前提,克制目光短浅、急功近利思想,树立人与自然谐和并进的迷信开展观。就是恳求人类的思想视点,不能关心在降服上、革新上、讨取上而是放在共生、共赢、共荣上;就是恳求人类去保护自然、维护自然,对自然抱有一种敬重的心境,勤劳为失掉平衡支点的自然界做些“亡羊补牢”式的修补或调整;就是恳求人类顺应顺应自然,应用自然自身固有的活动规律,更好地创造美妙的生活;就是恳求人类克制急功近利、无私自利思想,摒弃短视目光,着眼往常,放眼未来,倡议并树立一种人与自然的谐和就是人类最大美德的观念。参考资料: 2011-10-24 13:59:34
2023-09-14 07:13:371

《论自然》爱默生阐述怎样的人与自然的关系?

《论自然》爱默生阐述(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我们面对的现实世界,就是由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双方组成的矛盾统一体,两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供参考。
2023-09-14 07:13:521

如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天人互泰”:熔道儒释于一炉,融真善美于一体“天人互泰”是指天与人、人与自然彼此保持安定太平、和谐美好的常态关系,即天人和谐共生关系。“天人互泰”之“泰”,即“安宁”,“泰,通也”,也作“极”、“太”。《易经》中“泰”卦,是阴阳和谐、包容一体的完整结合。“天人互泰”一词,源于当代梁缺《天人互泰》中的“与天为善,其趣无穷;与地为善,其益无穷;与人为善,其乐无穷。天人互泰,方存浩长”。其思想核心:万物互泰。 “天人互泰”是以“天人合一”理念为基石的新构建,是以中华民族文化为根脉的新发展,它着重探究“互泰”思想及“因果”循环,强调人对自然的能动作用,突显时代特征和时代精神,是对天人关系理论的新贡献。“天人互泰”是一种全新的宇宙观、生态观,它据于易理、源于哲理、循于公理、合于义理。是传承、守正、创新、包容的统一,是主义马克思哲学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创新理念和时代精神,它以创新的科学方法和基本要领,不离老祖宗的根和魂,从分析人对自然的认知和改造出发,描述人与自然关系的图景,考察人类在自然整体中的作用。它涵盖了天地自然、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三大领域的知识,熔道、儒、释学说于一炉,揭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的一般规律。为人类文明的构建,拓展了理论视野、提升了思想境界。“天人互泰”是“天人合一”的一脉赓续,是中华文明的崭新绽放,其旨在实现人与自然关系“真善美”的辩证统一。“天人互泰”彰显人与自然关系合规律性的“真”。它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价值判断标准,坚持人的价值与自然价值的有机统一,反对人们将自然和人割裂开来和对立起来,要求人与自然实现“互泰”为理想目标,避免人与自然在“互害”及“征服与报复”中两败俱伤,保障人与自然在共生中和谐发展、持续发展。天人互泰对人与自然关系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是天人观本真的最高体现。“天人互泰”展示人与自然关系合目的性的“善”。它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人与人的伦理关系紧密结合一起,体现着人类实践活动的合目的性。在探究人与自然关系上,以取法天道,合乎自然为根本出发点和归宿点,倡导人们应持仁德之心,与自然万物始终保持着友好善良关系,突出了人与自然双向互动的至善境界。“天人互泰”倡导人与自然关系合社会性的“美”。它将人与自然关系的“中和、平衡、对称、协调”之美融为一体,是一幅大自然美好画卷,是美的最高境界,反映人们对社会价值的共同追求,并给人类文明体系提供了良好条件。其理念将为人类共建地球美好家园注入精神活力。(文/啠囦)
2023-09-14 07:14:262

论述中国古代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

网上资料,希望有所帮助中国环境文化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的主流。中国儒家提出“天人合一”,人事必须顺应天意,要将天之法则转化为人之准则,顺应天理,方能国泰民安。中国道家提出“道法自然”。将“自然”这个概念提升到了形而上的高度。所谓“道法自然”,指得是“道”按照自然法则独立运行,而宇宙万物皆有超越人主观意志的运行规律。老子认为,自然法则不可违,人道必须顺应天道,人只能是“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诚所谓“顺天者昌,逆天者亡。”中国佛家提出“佛性”为万物之本原。宇宙万物的千差万别,都是“佛性”的不同表现形式,其本质仍是佛性的统一。而佛性的统一,就意味着众生平等,万物皆有生存的权利。中国早就有自己的“环境文化”。四千年前的夏朝,就规定春天不准砍伐树木,夏天不准捕鱼,不准捕杀幼兽和获取鸟蛋;三千年前的周朝,根据气候节令,严格规定了打猎、捕鸟、捕鱼、砍伐树木、烧荒的时间;二千年前的秦朝,禁止春天采集刚刚发芽的植物,禁止捕捉幼小的野兽,禁止毒杀鱼鳖。中国历朝历代,皆有对环境保护的明确法规与禁令。中国今天的环保事业,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和谐精神的继承与发展。中国环境文化是对世界环保理念的吸收和创新。总体上看,“道家侧重于倡导‘天道主义",儒家更注重‘人道主义"。天道与人道的互补合构,孕育了‘天人合一"的大思维、大理念、大文化、大命题,充分体现了炎黄子民超时空、贯天地、通物我、保太和的大智大德。所以,‘天人合一"是儒道哲学所期许的宇宙生态和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也是中国文化综合思维模式的最高最完整的体现。也是在这种意义上,我们认定‘天人合一"理念不仅是科学的宇宙观,而且是进步的人生观、价值观。”中国台湾学者李亦园将这种“天人合一”观念称作“致中和宇宙观”这种和谐生态观,可被视为中国生态主义思想演进过程中的“逻各斯中心”。从深层内核看,环境问题是个涉及到人与自然关系的哲学问题。“天人合一”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理想境界。此一深层价值内核在今日中国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具体到环太湖地区的经济发展,其重大理论借鉴意义就在于促使我们考虑如何在通向基本现代化的改革和建设实践中,在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基础上实现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新协调,营造太湖儿女共同生活的美好家园。马克思指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及其与自然关系的协调是理想的社会发展模式,它“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在这种理想的社会发展模式中,“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这里,人与自然的关系在社会实践基础上,达到了真正的统一。中国的儒、释、道三家,都十分强调人与自然和谐一体的思想。他们认为,人与天地万物同为一气所生,互相依存,具有同根性、整体性和平等性。如《庄子·齐物论》中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儒家也因此倡导“仁民爱物”,如宋代著名哲学家张载说:“民吾同胞,物吾与也”(《正蒙·乾称篇》),着意强调万物与人为同类(“与”),应当推己及物。理学的创始者之一程颢也说:“人与天地一物也“(《河南程氏遗书》卷十一),“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仁者浑然与物同体”(同上,卷二),等等。汉儒以阴阳五行说大讲天人感应,其间附会于社会历史、政治、人事等方面者多为迷信之属,已经遭当时著名思想家王充尖锐而深刻批判(见《论衡》)。然其被吸收于医学中者,则成了中医重视自然环境对于人的健康和疾病密切相关的重要基础理论。中医认为,人与自然的和谐状态的破坏或失调,可以说是人得病的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反之,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也就是保证人的健康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体现于中医的治疗中,则无论是诊断还是处方,都首先参之以时令节气,乃至于严格到选择药材之产地产时。这种把人类健康与自然环境联系起来的观念,是完全符合事实的科学的理论。同时,这种观念也告诉人们,为了人类自身的健康,必须要全力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自然环境。这在当今世界尤有其十分重要和积极的意义。此外,儒家还有许多关于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节约消费的思想,也是值得我们今天借鉴的。例如,荀况把“节用”与“御欲”联系起来,提出人们在生活消费中必须要有“长虑顾后”的观念,而不应当任人之欲。那种“不顾其后”,随意奢侈浪费的人,乃是一些“偷生浅知”之徒(见《荀子·荣辱》)。这是很有深远意义的见地。佛教提倡“护生”,道家主张自然无为,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他们都强调不为不恃,因任自然。这种对自然的态度,就其消极一面讲,诚如荀子所批评的,是为“蔽于天而不知人”(《荀子·解蔽》),即忽视乃至放弃人的主观能动性。不过,“因”的思想中并不完全只是消极的,它至少包含着这样两方面的合理因素:一是不以主观的好恶或意愿,随意地去违反或破坏自然及其规律,而遭自然界的报复;二是主动地去适应不断变化了的环境。在“因”的理论中,包含着“权变”和“因时而变”的思想,所以一些道家思想家就强调说:“人各以其所知,去其所害,就其所利”,又说:“故忤而后合者,谓之知权;合而后忤者,谓之不知权 。不知权者,善反丑矣。”(《淮南子·汜论训》)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看起来与原来的环境不合,然却与变化了的环境相合,这叫做懂得权变;相反,就是不知权变。不知权变者,好事也会变成坏事。人与自然的关系,开始时是畏惧;诚如荀子所描述的,人们靠天吃饭,只好“大天而思之”,“从天而颂之”。以后,人们在与自然的斗争中掌握了它的一些规律,于是就“骋能而化之”,“制天命而用之”(《荀子·天论》)。然而,随着人类征服自然、支配自然的力量越来越强大,一些人开始忘乎所以,漠然无视自然的力量,以为人类可以随心所欲去摆布自然,其结果就是使当今人类陷入日益严重恶化的生存环境之中。在今天这样一个新的时空环境中,人们似乎可以从一种新的意义上,去体会一下庄子说的“无以人灭天”(《庄子·秋水》)这句话,它也许对我们今天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有所启发。以上只是列举了很小一部分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保持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思想,然而如能灵活地吸取其精神,反思我们今日对待自然的态度,那么对于缓解当前人与自然的紧张对立状态,当会有所裨益。儒家修身养性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培养一种与他人和社会群体和谐、协调的道德品格。儒家提倡“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以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礼记·礼运》)等“推己及人”的精神,至今也还是值得倡导的一种个人品德和社会风尚。不少人认为,东方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忽视(或压制)个性和个人(自我)的权利、价值。这是有一定的历史根据和道理的。但问题亦并非如此简单。当我们冷静地、深入地思考时就会发现,在人类社会中,任何个人都是不可能离开他人和群体而存在的,自我只有在为他我、群体的奉献中,只有在得到他我和社会群体的认可时,才会突显出个人(自我)的存在和价值。因此,儒家的强调献身群体和社会,并非只是消极地否定自我,相反,如果我们能从积极方面去理解其精神,那么个人对他人和社会群体的奉献,正是实现自我价值、养成完美人格的正确途径。人们以崇敬仰慕之意,千年不绝地传颂着宋代名臣范仲淹的不朽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文正公集·岳阳楼记》)。这里不正反映了人们对于那些能够把自己献身给社会群体利益的个人价值的高度肯定吗?不正反映了人们殷切期望社会涌现出更多的具有这种品德的人的心愿吗?目前,不仅在东方,而且在西方,尤其是在那些经济发达的国家里,一股学习禅佛教的热潮正在升起。许多西方的禅学研究者,已不再像过去那样简单地把禅看作是什么“东方神秘主义”了,他们开始注意和研究禅的各种教理与禅的根本精神之所在。学禅打坐不仅能治病健身,调解人体生理上的失衡(这只是禅的低层次上的了解和作用);更重要的是,对于那些信禅学禅的人来说,它能在相当的范围和程度上调解人们心理上的失衡。禅学从一个方面揭示了自我的本性,着重揭示了造成人生痛苦、烦恼的主观自我方面的原因,并且探求了如何让自我从怨天尤人、授命于环境的被动中摆脱出来,而通过自我主动的努力去解除种种的痛苦和烦恼,做自我的主人翁,等等。如上所分析的,禅学的这些探求正是现代人精神上最渴求得到的东西。加之禅佛教不离人伦日用的世间性格、坚韧不拔的实践精神、自我去缚的解脱主张和当下顿悟的超越喜悦等,禅佛教的世界性热潮正处于方兴未艾之时。俗话说:“人贵有自知之明。”此语源于《老子》三十三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以“知人”与“自知”相比较,何者更为困难呢?先秦法家代表韩非认为:“故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故曰:‘自见之谓明"。”(《韩非子·喻老》)著名玄学家王弼也说:“知人者,智而已矣,未若自知者,超智之上也。”(《老子道德经注》)看来,他们都认为,一个人要认识自己,比之于认识别人要困难得多。我完全同意他们的见解。在大多数人中,在大多数情况下,往往就是如此,亦正所谓“旁观者清,当局者迷”。推之于人类自身和客观自然之间,我们可以看到,情况与此相类。也就是说,相对而言,人类对于自身的认识要比对客观自然的认识困难得多。我在一篇短文中曾经发表过这样一番感慨,我说:人作为万物之灵,对于客观物质世界的认识,大而至于外空星系的宏观,小而至于量子真空的微观,在今天都已达到了相当的深度,并且对于进一步地去认识它和把握它充满了信心。而与此相比,人对自我的认识,特别是对自我精神世界的认识,则还相当肤浅,愚暗不明。至于通过对自我的认识,来自觉地把握自我的精神世界,这对于多数人来说,更是难之又难了。另外,我还提到,人类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同时,也有一个自我认识的问题。特别是当人类征服自然的力量越来越强大的时候,人类更需要对自我有一个清醒的、正确的认识。然而,同样地这也是比之于认识自然更为困难的事情,或许还可以这么说,人类至今在自知方面尚不是很明的。如上所说,人类依仗着高科技,加速了对自然的征服、控制和支配,同时也正在更快速地受到自然的强烈反抗和报复。在这种紧张的关系中,难道人类不应当认真地自我反思一下吗?我认为,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是主动的、能动的一方,因此也是关键的一方。换言之,其关键在于人类要对自我有一个恰如其分的认识,并由此而进行自觉的自我节制。天人和谐的科学理念天与人即自然与人的关系问题,是哲学人的一个根本问题,也是文化方向上的一个基本问题。在中国伟统文化中,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主要有三种学说:以庄子为代表的一派主张顺从自然;“不以人助天”,“无以人灭天”;以荀子为一派主张改造自然;‘大天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而影响最大、最重要的主流观点是《周易大传》的“辅助天地”的学说。《文言》说:“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是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先天即引导自然,后天即随顺自然。这段话的含义是“在自然变化未萌之先加以引导,在自然变化既成之后注意适应,做到天不违人,人亦不违,即天、人相互协调。这是中国古代哲学的最高理想,亦即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观点。《周易大传》在历史上是以孔子手著的名义产生影响的,所以这种天、人协调的思想在中国文化史上居于主导地位。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中西文化的基本差异之一。近代西方尤其是16世纪开始发展起来的自然观,强调人要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才能求得自己的生存与发展。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人类确实取得了巨大的物质文明成就,但随着工业文明的发达,到上世纪后期,生态平衡、环境污染、能源危机等令人优虑的问题迭起,给人类的生存环境造成巨大的威胁。此时一些西方国家,为保护自己国家的环境与资源,竟然牺牲他国人民的利益,将一些污染严重、消耗资源的工业转向一些落后而弱小的国家,从而给这些国家带来了很大的灾难。而中国古代思想家一般都反对把天和人割裂、对立起来的观点与做法,而是竭力主张天人协调,天人合一。在先哲们看来,天与人,天道与人道,天理与人性是相类相通的,因而可以达到天人和谐的境界。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直至今日,仍然是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人类在进行经济建设,创造物质文明的同时,如果不注意生态平衡,也会受到自然的惩罚。改造自然是必要的,而破坏自然则必食苦果。中国传统的天人协调的观点,确实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参考资料:http://gzbbs.soufun.com/2811006867~-1/9219853_9219853_2.htm
2023-09-14 07:15:021

如何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1.正确认识人对自然的依存关系。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以及人自身的生产和再生产,都是以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为前提条件的,没有自然界就没有人本身。2.科学把握人对自然的改造活动。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是人类以及人类的每个个体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3.自觉珍爱自然,保护生态。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突出地位。
2023-09-14 07:15:111

系统论:人与自然的关系

好大的问题!
2023-09-14 07:15:352

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250 到 300个字的

000
2023-09-14 07:15:482

人类如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①要承认自然的客观存在,这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和前提.因此,要尊重自然,尊重自然规律,不能随心所欲地乱砍滥伐. ②要坚持联系,全面的观点,人与自然是联系的,对立统一的,因此要利用自然,也要保护自然,反对不顾后果的乱砍滥伐等行为.③尊重自然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破坏生态平衡,就要受自然规律惩罚,退耕还林等措施是尊重自然规律的表现. ③紧持发展观点,任何事物都有变化发展过程,利用改造自然要立足现在,着眼未来,反对只顾眼前利益肆意开发行为. ④坚持适度原则,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引起质变,乱砍滥伐过度利用资源将危及可持续发展. ⑤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矛盾有特殊性,各省的不同治理方法正体现了这一点. ⑥在利用,改造自然的同时,自觉改造主观世界,深化对自然规律的认识,树立环保意识.
2023-09-14 07:16:051

如何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及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意义

一方面,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自然界的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能被创造或消灭。我们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界和谐相处。另一方面,人类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尊重自然界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认识和改造世界。(做题标准答案)
2023-09-14 07:16:251

如何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1.正确认识人对自然的依存关系。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以及人自身的生产和再生产,都是以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为前提条件的,没有自然界就没有人本身。2.科学把握人对自然的改造活动。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是人类以及人类的每个个体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3.自觉珍爱自然,保护生态。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突出地位。
2023-09-14 07:16:521

人和自然有什么样的关系,为什么?

与自然的关系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类对自然的影响与作用,二是自然对人类的影响与反作用。工业化以来,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类已处于主动地位,不断改造自然,为人类创造大量财富,造福人类。但同时也掠夺自然,破坏自然,招来自然对我们的抱负。恩格斯的论断:“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83页)这一著名论断已经成为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经典言论。世界上一切文明的共同基础是生态文明,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的兴衰存亡,无不与自然生态环境的优劣、消长密切关联,顺自然生态规律者兴,逆生态规律者亡。正如恩格斯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人类进入现代社会,“生态与环境已成为人们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的第一要素”。人类需要冷静地反思自己的观念和行为,应该从经济理论上、从经济、社会、科技、环境协调发展的高度.研究如何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与自然和平共处,保护生态平衡,增加自然对我们的赐予,避免自然对我们的报复。 人与自然关系的科学认识 ——重温恩格斯的教诲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必须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19世纪中期,恩格斯曾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大量论述,其基本观点在今天看来不仅是正确的,而且有些话已经成为经典言论,对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人与自然之间具有一体性 自古以来就存在着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的观点,特别是到了近代社会,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迅速增强,往往把自己摆在自然的对立面,宣称要战胜和征服自然。针对这种观点,恩格斯明确指出;“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之中的”。随着自然科学的大踏步前进,“我们越来越有可能学会认识并因而控制那些至少是由我们的最常见的生产行为所引起的较远的自然后果。但是这种事情发生得越多,人们就越是不仅再次感觉到,而且也认识到自身和自然界的一体性,而那种关于精神和物质、人类和自然、灵魂和肉体之间的对立的荒谬的、反自然的观点,也就越不可能成立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84页)在恩格斯看来,人不是处于自然的外部,而是自然的产物和组成部分。他讲的人与自然的一体性,就是指人本身具有作为自然的产物并始终归属于、依存于自然的属性。 事实上,人类作为一个生物物种的确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体的生命活动始终遵循自然规律。在自然界的长期演化中,人类形成了超越其他物种的智能,并建立起极其复杂而严密的社会组织体系。虽然人类同其他生物和无生命的物质相比具有许多不同的特征,特别具有高度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但是人类本身是自然长期进化的结果,而且始终同自然之间保持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流。没有人类,自然照样存在,即自然不依存于人类;但是人类只有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中才能生存,即人类始终依存于自然。 理解人与自然的一体性,有助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正确定位。虽然人同其他事物相比具有很大的独立性,但是人并非生活在自然之外,更不能把自己凌驾于自然之上,否则就难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要看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际上是人作为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同周围的环境和谐相处。诚然,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需要在一定范围内改造和利用自然。但是因为人与自然之间具有一体性,对自然的任何改造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人自身,所以绝不能把自然当作可以被随意改造的对象。自然的某些部分通过改造能够更好地为人类所利用,另一些部分则只有保持原貌,避免被人类改造和破坏,才能为人类所利用。人类改造自然的范围、方式和程度应当有一种自我约束。 二、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 恩格斯认为,人所以比其他一切生物强,是因为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 “我们一天天地学会更正确地理解自然规律,学会认识我们对自然界的习常过程所作的干预所引起的较近或较远的后果。” (出处同上)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是人类力量的源泉,也是人与其他生物最本质的差别。 从国内流行的一些社会科学方面的教科书和工具书对生产力的定义及解释来看,大都把生产力定义为人们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其实,利用自然是所有生物的本能,不少高等动物甚至能够在一定范围内改造自然。例如,水獭筑坝、蜜蜂筑巢,就其客观效果来说也是对自然的一种改造。虽然这些动物改造自然的能力无法同人相比,以致被认为完全属于本能,但毕竟也在它们活动的范围内改变了自然的原貌,使之能够更好地为它们所利用。因此,严格地说,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并不是人与其他生物的本质差别。只有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来改造自然和利用自然,才是人与其他生物的本质差别。在原始社会,人们最初只是在自己活动的范围内利用自然,包括采集野果,围捕猎物等,后来在劳动中逐步认识和运用自然规律。当原始人捡起一块石头打击猎物时,还只是利用自然;当他把石头磨成特定的形状以便更好地使用时,已经改造了自然;至于开垦荒地种植农作物和驯养动物,则包含了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和运用。如果原始人停留在只是利用自然的状态,一点都不知道认识和运用自然规律,那么同其他动物就没有本质区别。人所以能够从其他动物中分离出来,就是因为在长期劳动中逐步形成了认识和运用自然规律的能力。在近现代社会,人们认识自然规律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逐步形成了门类繁多的科学技术。只有不断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才能科学地而不是盲目地改造自然,从而合理有效地利用自然,减少乃至消除浪费和污染。 在现实中,人们往往只是注意生产行为所引起的较近的后果,而对较远的后果缺乏认识;等到这种较远的后果经过积累而变得相当严重时才引起关注,最终造成巨大损失,甚至难以治理和挽回。这个问题在近代社会已经暴露,欧亚一些地方砍伐森林,导致水土流失和自然灾害就是如此。恩格斯对这个问题给予了富有远见的关注,告诫人们要学会预见和控制生产行为干预自然所引起的较远的后果。联想当今世界面临的一系列环境问题,重温恩格斯的教诲和告诫,人们应当有所启示和感悟。
2023-09-14 07:17:021

简述如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①,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绿色是生命的象征,大自然的底色,绿色发展就其要义来讲就是要解决好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问题。从根本上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必须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坚持摒弃损害甚至破坏生态环境的增长模式,把经济活动和人的行为限制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能够承受的限度以内,给自然资源留下休养生息的时间和空间。②,把节约资源放在首位,必须在全社会,全领域,全过程都加强节约,要大力节约节约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的根本转变。③,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把环保工作中把预防为主和源头治理放在首位,在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中,把利用自然力生修复生态系统放在首位,这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向和重点。④,着力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绿色生活方式,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
2023-09-14 07:17:148

人和自然有什么样的关系,为什么?

相互依存
2023-09-14 07:18:135

近代工业文明阶段为什么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主奴关系

相比之前,史前文明时期人类对自然的认识不清,所以人类与许多动物一样,对于自然只是处于一种依赖阶段,并且任由自然的摆布.农业文明时期人类到了文明阶段,人类对自然有了初步的认识,农业开始成为社会经济基础.在封建社会,在农业生产中广泛使用铁器,采用了轮换耕作法,形成了菜园和果园,采用了水磨,蓄力驱动,冶铁采用了高炉法,并开始开采有色金属.但这毕竟是有限的,人类仍对自然要进行依赖。但到了工业文明时期,人类和自然的关系就进入了征服阶段,人类开始向自然无休止的索取,改造.后工业化时期:20世纪以来,大工业的发展更把人工自然扩展到空前的范围,人类对自然平衡的干预已超出自然界的再生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由此引起了资源短缺、森林破坏、耕地减少、土地沙漠化、生物物种灭绝和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是不同水平的自然平衡濒临可能自我修复的极限,人类所想要的生态系统是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方向演化而不是人地和谐,所以说近代工业文明阶段为什么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主奴关系如果你认可我的回答,敬请及时采纳,~如果你认可我的回答,请及时点击【采纳为满意回答】按钮~~手机提问的朋友在客户端右上角评价点【满意】即可。~你的采纳是我前进的动力~~O(∩_∩)O,记得好评和采纳,互相帮助
2023-09-14 07:18:321

如何理解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自然是人类最重要的东西,如果没有自然,人类就不能呼吸空气,如果没有自然,人类就不能饮水,那么,人类就将灭绝。  在唯物辩证法看来,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我们面对的现实世界,就是由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双方组成的矛盾统一体,两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人与自然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人由自然脱胎而来,其本身就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的存在和发展,一刻也离不开自然,必然要通过生产劳动同自然进行物质、能量的交换。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增强,现在的自然已经不是原来意义上的自然,而是到处都留下了人的意志印记的自然,即人化了的自然。“人化自然”表明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渗透越来越密切。人与自然之间客观上形成的依存链、关联链和渗透链,必然要求人类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推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不仅要自觉地接受社会规律的支配,同样要自觉地接受自然规律的支配,促进自然与社会的稳定和同步进化,推动自然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另一方面,人与自然之间又是相互对立的。人类为了更好地生存和发展,总是要不断地否定自然界的自然状态,并改变它;而自然界又竭力地否定人,力求恢复到自然状态。人与自然之间这种否定与反否定,改变与反改变的关系,实际上就是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如果对这两种“作用”的关系处理得不好,特别是自然对人的反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存在自发性,这种自发性极易造成人与自然之间失衡。此外,由于人类改造自然的社会实践活动的作用具有双重性,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如果人类能够正确地认识到自然规律,恰当地把握住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就能不断地取得改造自然的成果,增强人类对自然的适应能力,提高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如果在对自然界更深层次的本质联系尚未认识到,人类与自然一定层次上的某种联系尚未把握住的情况下,改造自然,其结果要么自然内部的平衡被破坏,要么人类社会的平衡被破坏,要么人与自然的关系被破坏,因而受自然的报复也就在所难免。恩格斯曾就此告诫过人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恩格斯还以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变成沙漠为例论证了自己的观点。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类已处于主动地位。当人的行为违背自然规律、资源消耗超过自然承载能力、污染排放超过环境容量时,就将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造成人与自然的不和谐.  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协调发展关系,实现人类与自然界关系的全面、协调发展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必由之路。为此,首先必须确立大自然观。现代意义上的自然观,真正视人类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整体,从整体上把握住规律,并以此作为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基础。其次,必须走出“人类中心”的误区,建立人与自然全面和谐共处和协调发展的关系。科学证明人类不过是众多生物种类中的一种,人类只是自然的一部分,不是万物的尺度,同时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类的认识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况且人类的认识正确与否、能否得到完善和发展,一点也不能离开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活动(即实践),尤其是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和把握,更是离不开人与自然的联系,在当今世界变革的大潮中,新出现的诸如“大科技观”、“持续发展观”、“生态价值观”等等,就是对“人类中心论”的否定。其三,必须全方位的探讨自然的价值。不仅要征服自然、利用自然,从自然中获取有利于人类发展的使用价值;同时要善待自然、保护自然、尊重自然。要树立大价值观念,即在评价一切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时,不仅要考虑其经济价值,而且要考虑其生态价值;不仅要考虑眼前价值,而且要考虑长远价值;不仅要考虑从自然中所得,还要考虑如何回报自然等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建立起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协调发展。 [编辑本段]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内涵和本质  和谐是指系统中各要素、各部分之间配合得匀称和得当。一个生态系统,尤论是在全球、地区,还是局部区域,都是复杂的牛物群落与所处的环境(包括水、大气、土、岩石等)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对稳定又有自组织功能的一个系统,水是其中最活跃、最重要的控制性要素。在润泽万物的同时,水又以其自身的丰枯规律、动力特性,影响着整个自然界的演进和变化。生态系统所有生命要素因水而生,依水而存,对水的量变和质变十分敏感。兴水利、除水害,人类社会在与水的相依相伴中,在与水的抗争中,得到了繁衍和发展。在治水中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已经成为人类持续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任务。
2023-09-14 07:18:521

人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

“天人互泰”:融真善美于一体 “天人互泰”是指天与人、人与自然彼此保持安定太平、和谐美好的常态关系,即天人和谐共生关系。“天人互泰”之“泰”,即“安宁”,“泰,通也”,也作“极”、“太”。《易经》中“泰”卦,是阴阳和谐、包容一体的完整结合。“天人互泰”一词,源于当代梁缺《天人互泰》中的“与天为善,其趣无穷;与地为善,其益无穷;与人为善,其乐无穷。天人互泰,方存浩长”。其思想核心:万物互泰。 “天人互泰”是以“天人合一”理念为基石的新构建,是以中华民族文化为根脉的新发展,它着重探究“互泰”思想及“因果”循环,强调人对自然的能动作用,突显时代特征和时代精神,是对天人关系理论的新贡献。“天人互泰”是一种全新的宇宙观、生态观,它据于易理、源于哲理、循于公理、合于义理。是传承、守正、创新、包容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创新理念和时代精神,它以创新的科学方法和基本要领,不离老祖宗的根和魂,从分析人对自然的认知和改造出发,描述人与自然关系的图景,考察人类在自然整体中的作用。它涵盖了天地自然、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三大领域的知识,熔道、儒、释学说于一炉,揭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的一般规律。为人类文明的构建,拓展了理论视野、提升了思想境界。“天人互泰”是“天人合一”的一脉赓续,是中华文明的崭新绽放,其旨在实现人与自然关系“真善美”的辩证统一。“天人互泰”彰显人与自然关系合规律性的“真”。它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价值判断标准,坚持人的价值与自然价值的有机统一,反对人们将自然和人割裂开来和对立起来,要求人与自然实现“互泰”为理想目标,避免人与自然在“互害”及“征服与报复”中两败俱伤,保障人与自然在共生中和谐发展、持续发展。天人互泰对人与自然关系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是天人观本真的最高体现。“天人互泰”展示人与自然关系合目的性的“善”。它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人与人的伦理关系紧密结合一起,体现着人类实践活动的合目的性。在探究人与自然关系上,以取法天道,合乎自然为根本出发点和归宿点,倡导人们应持仁德之心,与自然万物始终保持着友好善良关系,突出了人与自然双向互动的至善境界。“天人互泰”倡导人与自然关系合社会性的“美”。它将人与自然关系的“中和、平衡、对称、协调”之美融为一体,是一幅大自然美好画卷,是美的最高境界,反映人们对社会价值的共同追求,并给人类文明体系提供了良好条件。其理念将为人类共建地球美好家园注入精神活力。(文/啠囦)
2023-09-14 07:19:002

如何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类永恒的课题──天人合一、天人互泰“天人合一”与“天人互泰”仅二字之差,均是自然辩证法的观点。“天人合一”源自古代庄子的“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思想,代表着古代朴素辩证的自然观。“天人互泰”是现代哲学学者梁缺在《天人互泰》中“天人互泰,方存浩长”的哲学理念,是现代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天人互泰”是在“天人合一”基础上的演进和变奏,是传统哲学思想的一种继承与发展。“天人互泰”自然观是指天与人、人与自然彼此保持安定太平、和谐美好的常态关系,即天人统一的共同体关系。它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科学的方法,坚持真理,按先后顺序论述了自然史和人类史,将人与自然关系作为研究对象,从分析人对自然的认识和改造出发,描述人与自然关系的图景,考察人类在自然整体中的作用。它揭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的一般规律,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统一。在理论和实践上,讨论天人关系应当达到什么样的理想情形,人类应该怎么样才能与自然保持着合一与互泰关系,是一个永恒的课题。(芝桂)
2023-09-14 07:19:232

人与自然和宇宙的关系是什么

人类永恒的课题──天人合一、天人互泰“天人合一”与“天人互泰”仅二字之差,均是自然辩证法的观点。“天人合一”源自古代庄子的“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思想,代表着古代朴素辩证的自然观。“天人互泰”是现代哲学学者梁缺在《天人互泰》中“天人互泰,方存浩长”的哲学理念,是现代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天人互泰”是在“天人合一”基础上的演进和变奏,是传统哲学思想的一种继承与发展。“天人互泰”自然观是指天与人、人与自然彼此保持安定太平、和谐美好的常态关系,即天人统一的共同体关系。它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科学的方法,坚持真理,按先后顺序论述了自然史和人类史,将人与自然关系作为研究对象,从分析人对自然的认识和改造出发,描述人与自然关系的图景,考察人类在自然整体中的作用。它揭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的一般规律,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统一。在理论和实践上,讨论天人关系应当达到什么样的理想情形,人类应该怎么样才能与自然保持着合一与互泰关系,是一个永恒的课题。(芝桂)
2023-09-14 07:19:332

自然是什么?怎么理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天人互泰”:熔道儒释于一炉,融真善美于一体“天人互泰”是指天与人、人与自然彼此保持安定太平、和谐美好的常态关系,即天人和谐共生关系。“天人互泰”之“泰”,即“安宁”,“泰,通也”,也作“极”、“太”。《易经》中“泰”卦,是阴阳和谐、包容一体的完整结合。“天人互泰”一词,源于当代梁缺《天人互泰》中的“与天为善,其趣无穷;与地为善,其益无穷;与人为善,其乐无穷。天人互泰,方存浩长”。其思想核心:万物互泰。 “天人互泰”是以“天人合一”理念为基石的新构建,是以中华民族文化为根脉的新发展,它着重探究“互泰”思想及“因果”循环,强调人对自然的能动作用,突显时代特征和时代精神,是对天人关系理论的新贡献。“天人互泰”是一种全新的宇宙观、生态观,它据于易理、源于哲理、循于公理、合于义理。是传承、守正、创新、包容的统一,是主义马克思哲学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创新理念和时代精神,它以创新的科学方法和基本要领,不离老祖宗的根和魂,从分析人对自然的认知和改造出发,描述人与自然关系的图景,考察人类在自然整体中的作用。它涵盖了天地自然、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三大领域的知识,熔道、儒、释学说于一炉,揭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的一般规律。为人类文明的构建,拓展了理论视野、提升了思想境界。“天人互泰”是“天人合一”的一脉赓续,是中华文明的崭新绽放,其旨在实现人与自然关系“真善美”的辩证统一。“天人互泰”彰显人与自然关系合规律性的“真”。它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价值判断标准,坚持人的价值与自然价值的有机统一,反对人们将自然和人割裂开来和对立起来,要求人与自然实现“互泰”为理想目标,避免人与自然在“互害”及“征服与报复”中两败俱伤,保障人与自然在共生中和谐发展、持续发展。天人互泰对人与自然关系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是天人观本真的最高体现。“天人互泰”展示人与自然关系合目的性的“善”。它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人与人的伦理关系紧密结合一起,体现着人类实践活动的合目的性。在探究人与自然关系上,以取法天道,合乎自然为根本出发点和归宿点,倡导人们应持仁德之心,与自然万物始终保持着友好善良关系,突出了人与自然双向互动的至善境界。“天人互泰”倡导人与自然关系合社会性的“美”。它将人与自然关系的“中和、平衡、对称、协调”之美融为一体,是一幅大自然美好画卷,是美的最高境界,反映人们对社会价值的共同追求,并给人类文明体系提供了良好条件。其理念将为人类共建地球美好家园注入精神活力。(文/啠囦)
2023-09-14 07:19:412

人与自然的关系

大自然是人类最重要的东西,如果没有大自然,人类就呼吸不到空气,如果没有大自然,人类就饮不到水,那么,人类就即将灭绝。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类已处于主动地位。当人的行为违背自然规律、资源消耗超过自然承载能力、污染排放超过环境容量时,就将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造成人与自然的不和谐. 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的今天,面对我国水资源领域存在的种种问题,由“改造自然征服自然”转变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成为治水实践的必然选择。当然,这种选择不是遥远过去的简单重复和回归,而是全面的发展和升华,是基于对治水规律更深的理解和把握,是基于对可持续发展的追求和渴望人间の本性の最も重要なことは、そうでない场合は、自然、人间が呼吸する空気、そうでない场合は、自然は、人间が水を饮むことはできませんし、人间は绝灭するだろう。人间と自然との関系、人间が运転位置にされている。人々は自然、リソース消费量の自然环境収容力以上に逆らって行动すると、汚染排出量が环境容量を超えて、人间と自然との関系は、人间と自然との不调和を引き起こして、不均衡につながる。持続可能な开発の概念は、今日の中で人気が高まっています、"人间と自然の调和"に"自然を征服する性质を変换"による水资源の分野で既存の问题に直面して水管理の実践のための不可避な选択となっている。もちろん、この选択は、持続可能な开発と欲望の追求に基づいており、より深い理解と把握に基づいている远い过去と回帰が、包括的な开発と水管理法の升华の単纯な缲り返しされていない
2023-09-14 07:19:501

求一篇400字左右的日语文章 题目【人与自然】

大自然是人类最重要的东西,如果没有大自然,人类就呼吸不到空气,如果没有大自然,人类就饮不到水,那么,人类就即将灭绝。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类已处于主动地位。当人的行为违背自然规律、资源消耗超过自然承载能力、污染排放超过环境容量时,就将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造成人与自然的不和谐. 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的今天,面对我国水资源领域存在的种种问题,由“改造自然征服自然”转变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成为治水实践的必然选择。当然,这种选择不是遥远过去的简单重复和回归,而是全面的发展和升华,是基于对治水规律更深的理解和把握,是基于对可持续发展的追求和渴望人间の本性の最も重要なことは、そうでない场合は、自然、人间が呼吸する空気、そうでない场合は、自然は、人间が水を饮むことはできませんし、人间は绝灭するだろう。人间と自然との関系、人间が运転位置にされている。人々は自然、リソース消费量の自然环境収容力以上に逆らって行动すると、汚染排出量が环境容量を超えて、人间と自然との関系は、人间と自然との不调和を引き起こして、不均衡につながる。持続可能な开発の概念は、今日の中で人気が高まっています、"人间と自然の调和"に"自然を征服する性质を変换"による水资源の分野で既存の问题に直面して水管理の実践のための不可避な选択となっている。もちろん、この选択は、持続可能な开発と欲望の追求に基づいており、より深い理解と把握に基づいている远い过去と回帰が、包括的な开発と水管理法の升华の単纯な缲り返しされていない
2023-09-14 07:20:122

怎样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呢?

1.正确认识人对自然的依存关系。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以及人自身的生产和再生产,都是以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为前提条件的,没有自然界就没有人本身。2.科学把握人对自然的改造活动。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是人类以及人类的每个个体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3.自觉珍爱自然,保护生态。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突出地位。
2023-09-14 07:20:221

人与大自然的关系是什么?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必须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19世纪中期,恩格斯曾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大量论述,其基本观点在今天看来不仅是正确的,而且有些话已经成为经典言论,对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x0d一、人与自然之间具有一体性x0d自古以来就存在着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的观点,特别是到了近代社会,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迅速增强,往往把自己摆在自然的对立面,宣称要战胜和征服自然.针对这种观点,恩格斯明确指出;“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之中的”.随着自然科学的大踏步前进,“我们越来越有可能学会认识并因而控制那些至少是由我们的最常见的生产行为所引起的较远的自然后果.但是这种事情发生得越多,人们就越是不仅再次感觉到,而且也认识到自身和自然界的一体性,而那种关于精神和物质、人类和自然、灵魂和肉体之间的对立的荒谬的、反自然的观点,也就越不可能成立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84页)在恩格斯看来,人不是处于自然的外部,而是自然的产物和组成部分.他讲的人与自然的一体性,就是指人本身具有作为自然的产物并始终归属于、依存于自然的属性.x0d事实上,人类作为一个生物物种的确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体的生命活动始终遵循自然规律.在自然界的长期演化中,人类形成了超越其他物种的智能,并建立起极其复杂而严密的社会组织体系.虽然人类同其他生物和无生命的物质相比具有许多不同的特征,特别具有高度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但是人类本身是自然长期进化的结果,而且始终同自然之间保持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流.没有人类,自然照样存在,即自然不依存于人类;但是人类只有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中才能生存,即人类始终依存于自然.x0d理解人与自然的一体性,有助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正确定位.虽然人同其他事物相比具有很大的独立性,但是人并非生活在自然之外,更不能把自己凌驾于自然之上,否则就难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要看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际上是人作为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同周围的环境和谐相处.诚然,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需要在一定范围内改造和利用自然.但是因为人与自然之间具有一体性,对自然的任何改造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人自身,所以绝不能把自然当作可以被随意改造的对象.自然的某些部分通过改造能够更好地为人类所利用,另一些部分则只有保持原貌,避免被人类改造和破坏,才能为人类所利用.人类改造自然的范围、方式和程度应当有一种自我约束.x0d二、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x0d恩格斯认为,人所以比其他一切生物强,是因为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 “我们一天天地学会更正确地理解自然规律,学会认识我们对自然界的习常过程所作的干预所引起的较近或较远的后果.” (出处同上)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是人类力量的源泉,也是人与其他生物最本质的差别.x0d从国内流行的一些社会科学方面的教科书和工具书对生产力的定义及解释来看,大都把生产力定义为人们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其实,利用自然是所有生物的本能,不少高等动物甚至能够在一定范围内改造自然.例如,水獭筑坝、蜜蜂筑巢,就其客观效果来说也是对自然的一种改造.虽然这些动物改造自然的能力无法同人相比,以致被认为完全属于本能,但毕竟也在它们活动的范围内改变了自然的原貌,使之能够更好地为它们所利用.因此,严格地说,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并不是人与其他生物的本质差别.只有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来改造自然和利用自然,才是人与其他生物的本质差别.在原始社会,人们最初只是在自己活动的范围内利用自然,包括采集野果,围捕猎物等,后来在劳动中逐步认识和运用自然规律.当原始人捡起一块石头打击猎物时,还只是利用自然;当他把石头磨成特定的形状以便更好地使用时,已经改造了自然;至于开垦荒地种植农作物和驯养动物,则包含了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和运用.如果原始人停留在只是利用自然的状态,一点都不知道认识和运用自然规律,那么同其他动物就没有本质区别.人所以能够从其他动物中分离出来,就是因为在长期劳动中逐步形成了认识和运用自然规律的能力.在近现代社会,人们认识自然规律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逐步形成了门类繁多的科学技术.只有不断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才能科学地而不是盲目地改造自然,从而合理有效地利用自然,减少乃至消除浪费和污染.x0d在现实中,人们往往只是注意生产行为所引起的较近的后果,而对较远的后果缺乏认识;等到这种较远的后果经过积累而变得相当严重时才引起关注,最终造成巨大损失,甚至难以治理和挽回.这个问题在近代社会已经暴露,欧亚一些地方砍伐森林,导致水土流失和自然灾害就是如此.恩格斯对这个问题给予了富有远见的关注,告诫人们要学会预见和控制生产行为干预自然所引起的
2023-09-14 07:20:301

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始终面临和解决的问题。当今,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出现了紧张和对立,整个生态系统不断受到破坏。由此,必须要建立人与自然和谐与共的新文明。为保障人与自然的和谐,保护生态平衡,除经济和法律手段外,还必须依靠道德的力量。建立适应生态环境保护和改善的道德规范,有利于形成人们坚定的内心信念,形成强大的社会舆论压力。生态环境道德是人类在处理与自然关系时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这不仅反映了新阶段道德建设的客观实际和规律,也体现了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生态环境道德的总体要求是:热爱自然,保护生态,改善环境。
2023-09-14 07:20:4310

怎样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 1、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面对的现实世界就是由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双方组成的矛盾统一体,两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人与自然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人由自然脱胎而来其本身就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2、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增强,现在的自然已经不是原来意义上的自然,而是到处都留下了人的意志印记的自然,即人化了的自然,人化自然表明人与自人类与自然一定层次上的某种联系尚未把握住的情况下,改造自然,其结果要么自然内部的平衡
2023-09-14 07:21:121

车床属于机器?机械?其他生产设备?与生产活动有关的器具?属于哪种分类?

机器设备
2023-09-14 07:12:272

为什么一级消防工程师这么难考,通过率这么低?

需要记忆的东西多,又不需要什么专业水平和能力,所以很多真正的从业人员没时间死记硬背通不过,反而是一些有时间,可能都没有实际工作过的人考过了,所以大家觉得难。
2023-09-14 07:12:2812

学校寒假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学校寒假综合实践活动方案(通用7篇)   为了确保活动得以顺利进行,预先制定活动方案是必不可少的,活动方案是对具体将要进行的活动进行书面的计划。活动方案的格式和要求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学校寒假综合实践活动方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学校寒假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篇1   一、活动目的   春节是最具文化内涵和传统魅力的节日,也是最有凝聚力和最隆重的一个节日,对于每个孩子来说,春节都是值得期待的。20xx的新年,梅岭小学将开展“1+N”寒假综合实践活动。希望每个孩子能通过亲身实践,把假期中的经历记录下来,因为生活才是成长本身,寒假是一种美妙的无可替代的生活。   二、活动口号   我的寒假我做主   三、活动安排   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参与到“我的寒假我做主”活动中来吧!本次活动采用“1+N”的方式,这里的“1”是一种推荐,学校每位学科的老师都不为同学们准备了一个假期推荐,你可以选一个(或多个)自己感兴趣的去尝试;“N”是一种自主选择,可以用各种方式呈现自己的假期小研究、假期小发明、假期旅行、假期聚会或者假期自己最得意的事,等下学期开学的时候和小伙伴们分享。同学们,假期就要开始了,你们准备好了吗?   “一种推荐”   ●语文老师的推荐:一种阅读(各年级推荐书目见附录1)   读一本好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示自己最喜欢的一本书。   (呈现方式:可以是阅读笔记、阅读卡都可以哦!)   ●数学老师的推荐:一份清单   完成一份家庭年货大清单的制作。制作完之后,可以在下学期第一次班队会上展开一次讨论,讨论如何让清单“瘦身”。   (呈现方式:一份清单表)   ●英语老师的推荐:一场英文电影   看一场纯英文的电影,让你的英语口语快速提高,看过的也可以多看几遍哦。   推荐影片:   《狮子王》、《小王子》(低年级)   《花木兰》、《里约大冒险》(中年级)   《星球大战》、《夏洛特的网》(高年级)   ●美术老师的推荐:一张贺卡   1.创编一份春节或元宵节的“节日小报”。通过收集节日资料,学习节日文化、参加民俗活动,通过自编的“节日小报”,展示节日收获和感悟。   ——推荐五、六年级参加(五年级为春节,六年级为元宵节)   2.制作一张“新春贺卡”。动手制作一张新春贺卡,可参照市面流通的贺卡,添加自己喜欢的元素,反映对新春的一种期盼,一种祝福。   ——推荐三、四年级参加   3.拍一张“新春图片”。利用手机、照相机,在家人聚餐、外出活动时拍摄一张饱含团圆、喜庆气氛的新春图片,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推荐一、二年级参加   ●音乐老师的推荐:一首歌曲   学唱一首新年歌曲,在开学的班队课上展示给小伙伴听。   ●体育老师的推荐:一种运动   坚持每天半小时锻炼身体。   学校寒假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篇2   一、活动要求   小学四~六年级、中学七~八年级的学生在相关年级的统一组织下,自愿参加研究性学习活动。学生每3~8人形成一个小组,班主任负责协调本班任课教师承担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指导工作。   学生在寒假期间外出参加各类活动,必须给班主任或指导教师提前报告,要报告外出的时间、地点、人员、通讯联系方式,以及有无家长陪同等情况。若班主任或指导教师不同意外出,学生须无条件的服从。   二、活动说明   小组长根据组员的兴趣、经验、能力等方面的情况,确定研究课题,也可使用学校提供的课题。说明如下:   1.从自己比较熟悉的事物中选题,从社会热点问题中的提炼,从学科知识的迁移应用中,选择与科学、技术、社会相关的课题。确定的课题宜小不宜大。   2.研究的步骤一般为:第一,确定选题,明确任务,填写《海新实验中学研究性学习选题登记表》;第二,制定研究方案,包括①选题的依据;②研究的方法;③研究的内容;④研究结果的呈现方式;⑤安全等保障措施;第三,确定研究方法,一般是采用查资料法、调查法、观察法、访谈法等;第四,研究成果汇报。在获得第一手研究资料后,学生可以通过图表、文字、音像等方式形成呈现物化研究成结果。下学期开学第一周时间内,经指导教师评议以后,由班主任或年级管理处统一报到学校教科室进行评比。   三、选题参考   小学生的选题参考   1.关于“福”字来历和挂贴方法的研究   2.小学生课外阅读量的调查研究   3.生活中的百分数   4.《春节》民俗风情研究   5.春联的寓意研究   6.走近港城名人   中学生的选题参考   1.关于评价“90后”中学生常用关键词的调查研究   2.关于水浒人物形象特点的研究   3.中学生课外阅读情况的调查研究   4.窗(门)贴纸民俗风情研究   5.春节饮食中的陋习调查   8.走近港城名人   学校寒假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篇3   孩子们经过紧张忙碌的学习之后,终于有机会得到全身心的放松。为了让孩子们过一个愉快而又充实的假期,培养他们动手、动脑等综合实践能力,我校特制定和安排一定的实践作业,现将有关事宜布置如下,望家长在家督促孩子完成。   一、“书香浸润童年”读书实践活动   阅读沐浴心灵,书籍丰满人生,通过读书活动的开展,让书籍成为学生一生的朋友,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让读书成为生活习惯,让孩子们真正做到“我读书我快乐,我读书我幸福。在读书中感悟人生,在读书中学会思考,在读书中快乐成长。”各班开展中华经典古诗词背诵活动和假期“大阅读”活动。   ★活动小贴士   1.建议一至六年级学生每日晨起大声诵读经典,开启智慧,可以《与黎明共舞》读本同年级相关篇目为主,兼及《弟子规》、《论语》《声律启蒙》等经典,并及时以表格的形式做好诵读记录,作为评选班级及校级“诵读大王”的重要依据。   2.所有学生每天读书时间不少于一个小时,1-2年级学生以阅读绘本、童话、寓言、故事等为主,每三天以“诗配画”或“故事配画”的形式完成一篇绘本或者一篇日记(可用素描本或A4纸完成)。3-6年级以整本书阅读为主,每人阅读三--五本书。班主任和语文教师要做好读书推荐与指导工作,要求学生用心读书,认真思考。每三天完成一张纸的读书笔记,包括摘录好词佳句、撰写读书感悟等,可在《成长小脚丫》上完成,同时每人精选五篇打印在A4纸上,开学后交班主任老师。   二、“快乐新年,温馨感恩”快乐体验活动   1.快乐新年串串烧   学习节日文化、搜集节日资料、参加民俗活动,深入了解春节、元宵节的文化内涵,展示节日收获和感悟。   ★活动小贴士:   1-2年级学生自制一份“新春贺卡”或写一句新春寄语给父母或亲人,培养自己对家庭、亲人的关爱之心;3-6年级学生自编自创“节日小报”,将自己了解的春节、元宵节的知识、故事、名篇佳句、对联、灯谜等制作成异彩纷呈的手抄报。   2.我爱我家   开展“我是父母的小帮手”家庭生活体验活动,把为家庭生活服务作为岗位,把当一天爸爸妈妈作为扮演的角色,学习在家庭中当一天家,在打扫房间、买菜做饭、洗衣服、照顾老人、与父母一同采购年货、邻里沟通的过程中体验父母持家的辛苦,获得家庭生活的真实感受,明白孝敬父母的道理,检验自己的理财能力,培养生活自理的习惯。   ★活动小贴士:   要求学生在家帮助家长做力所能及的事,低年级可由家长帮助进行记录,活动结束时家长写上评语。中高年级可以体验日记的形式记下自己参加活动的感受,可配上活动照片若干张。   3.温馨感恩,播撒阳光   在春节大团圆这个喜庆的节日里,希望我们每一位同学弘扬传统美德,人人做到“四个一”:向长辈拜一次年,对父母说一句感谢的话,向师长送上一个问候,给邻居一个温暖的祝福。   ★活动小贴士:   以日记形式记下自己的活动感受,可配上照片若干张。   三、“评价提升自我记录见证成长”评价展示活动   1.孩子学业成绩等级和各方面综合素质评价,记载在《学生素质评价手册》中,由孩子带回家,请家长和孩子一起总结反思并填写好您的建议。(开学报到时将《学生素质评价手册》交班主任收回存档。)   2.将个人成长档案——《追梦路上》按照要求填写全面并且版面设计有创意,全方位地记录你成长的轨迹,分享你成长的快乐。开学第一周,学校将组织“优秀成长档案”评比并颁发证书。   四、活动具体要求:   新学期开学后,各中队组织初评,选出优秀作品布置班级,推荐优秀作品参加学校评选活动。部分获奖作品将通过校园橱窗、广播台、校园网、展板等形式展示。   1.“书香浸润童年”读书实践活动,每班优秀诵读记录卡推荐10份;1-2年级的优秀绘本故事(日记)和3-6年级的优秀读书笔记每班10篇(本)。   2.快乐新年串串烧,1-2年级自制“新春贺卡”每班10份;3-6年级自编自创的“节日小报”每班10份。   3.我爱我家及温馨感恩,播撒阳光体验日记配活动照片每班各10份。   学校寒假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篇4   1.“一日当家”生活技能学习体验活动   连接精彩瞬间,以欢度春节为契机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引导学生学会一项生活技能,帮助学生尝试“一日当家”的体验,培养良好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对春节期间感受到的人和事进行捕捉,设计成丰富多彩的电子作品。要求学生使用数码相机或摄像机拍下精彩瞬间,制作DV作品,开学后每班上缴1分优秀作品,进行展评比赛。   (负责部门:七年级、八年级)   2.“庆佳节迎元宵做花灯”实践活动   学生搜集有关“花灯”的知识,包括由来、种类、做法等,制作成知识小报、有关花灯认识和欣赏的PPT,并动手制作有特色的花灯。开学后,每班除了上交知识小报、PPT等成果之外,另选出5——10个质量高、有特色的学生原创花灯参加展评。   (负责部门:小学部参与人员:四—六年级学生)   3.“庆佳节手工制作装饰品”实践活动   学生搜集有关“剪纸”、手工粘贴画、手工丝网花等手工作品的知识,包括由来、种类、做法等,制作成知识小报,并动手制作有特色的“剪纸”、手工粘贴画、手工丝网花等手工装饰品。开学后,每班除了上交知识小报等成果之外,另选出5——10个质量高、有特色的学生原创手工装饰品参加展评。   (负责部门:七年级、八年级参与人员:七—八年级学生)   学校寒假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篇5   一、活动宗旨   七十年滋兰树蕙,七十年薪火相传。校友是学校的宝贵资:   “走访百名校友”寒假实践活动志愿者招募通知源,北京理工大学的发展离不开广大校友的关心和支持,学校众多杰出校友更是北京理工大学的无价财富。   值此70周年校庆即将来临之际,为了传递母校牵念,弘扬延安精神,凝聚校友力量,北京理工大学团委、北京理工大学校友会联合举办“走访百名校友”寒假实践活动,学生利用寒假时间走访家乡省市的优秀校友。   这次活动将给同学一次亲密接触优秀校友的机会,是一次提高自身能力,增加团队意识,丰富社会阅历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二、活动时间与走访地区   活动时间:xx年2月1日---xx年3月5日(寒假时间)   走访地区:学生利用寒假时间组队走访家乡省市的优秀校友,重点考虑北京、河南、重庆、上海、山东、深圳、云南(将提供这些地区部分校友联系方式),其他省市生源地的学生如能自行搜集优秀校友资料并进行采访,也可报名参加。最终视招募组织队伍情况而定。   三、招募对象   北京理工大学全体在校学生(包括研究生)。   重点考虑走访当地生源、可自行解决目的地住宿者。   要求:   1.具有一定的沟通能力,有采访经验者优先;   2.具有较好的文字表达能力,发表作品者优先;   3.具有志愿服务经验者优先;   四、走访校友活动主要内容   1.带去母校和学弟学妹对校友的问候;   2.采访各地校友,收集各行各业校友信息,并撰写采访稿;   xx年北京理工大学“走访百名校友”寒假实践活动:   3.征集校友们对母校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五、报名方式   采取志愿者个人自由报名或按家乡所在地自由组队报名方式,组委会根据活动原则按志愿者家乡所在地组队,每队人数2到4人,并设立一名队长。   重点考虑北京、河南、重庆、上海、山东、深圳、云南生源地学生(将提供这些地区部分校友联系方式),其他省市生源地的学生如能自行搜集校友资料并进行采访,也可报名参加。   报名者请登陆xxxx   下载并填写附件报名表格发送至xx   联系人:xx(139xxxxxxxx)   六、报名截止时间:xx年1月23日21:00(周六),面试时间另行通知。   七、特别说明:   1.凡顺利完成寒假走访活动,在规定时间内上交相关成果,并经考核合格的团队所有成员可申报素拓认证;   2.根据各团队走访成果按团队总数15%的比例,评出“优秀小分队”,“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并获得相应奖励;   3.如考核合格,每位成员将给予一定的交通和通信补贴;   4.组委会将为每位志愿者购买人身保险。   学校寒假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篇6   一、活动时间   20xx年1月—20xx年3月   二、活动范围   除08秋外全体在校学生   三、活动内容   每个学生利用20xx年寒假工夫,针对“爱心活动”、“春节安排”、“社会实况”三个方面张开社会实践活动。同时,结合三个主题深化思考,每名学生写1500—2000子的.书面材料,有条件的可以拍摄10幅左右与主题相关的图片,社会实践内容如下:   1、公益活动   利用寒假实践到孤儿院、养老院等看望孤寡老人及儿童,给他们送去暖和与爱心,同时深化社会,进行公益除雪,保护花草树木等活动,给社会送去一份暖和,还我们一片温馨!   2、春节风俗习惯   春节是每个中国人都会过的一个节日,但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春节有不同的风俗习惯,你家乡的春节风俗习惯是如何的呢?谈谈吧,让大家了解您家乡的春节风俗。   3、物价上涨   近日来,“物价上涨“这一话题一直是我们关注的,物价联系着我们的生活,请谈谈自己的观点,放眼未来,我们应做些什么呢?   四、有条件的同学将所形成的文字材料结合图片制成Powerpoint   详细要求:   (1)工夫:8—10分钟。   (2)每个页面都要配有图片,图片样式自定。   (3)采用动画效果、幻灯片切换效果、背景效果。   (4)幻灯材料可以配置背景音乐   五、活动进程安排   1、3月1日以班级为单位将寒假社会实践活动文字材料纸文档教到院团委组织部。   2、班级评比阶段   20xx年3月1日至4月末,由辅导员组织各班评比,并推荐优秀者参加全校的演讲比赛。   3、院团委举办征文比赛和演讲比赛阶段   20xx年4月初,各班级上报的学生作品院团委学生会组织部进行初选,经过评比要求选出若干个优秀作品为征文比赛获奖选手,同时选出15个优秀作品参加演讲比赛。最终评定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优秀奖9名,对这15名选手颁发荣誉证书及奖品,以资鼓励。   学校寒假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篇7   一、指导思想   为宣传低碳环保理念,建立两型校园,着力加强校园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普及节能环保知识、形成良好的节能环保氛围。立足于学生全面发展、实践创新能力的提高,丰富学生的人生阅历、锻造优良品质、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基。   二、活动主题   动手动脑创意环保   三、活动时间   20xx年1月27日——20xx年3月1日   四、参加对象   全体学生   五、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内容及要求   (一)内容:   根据《湖南省中小学两型教育指导纲要》、株洲“两型”办[20xx]2号(关于印发株洲市两型创建工作规程的函),为全面推进《湖南省中小学两型教育指导纲要》实施,围绕株洲市教育局《关于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通知》精神,以发明创造、科学研究论文、科技实践活动、科幻画等为主要内容,开展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大致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选题。   1、发明创造类——寻找生活中所用器具、物品的缺陷或不方便的地方,加以改进;还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将不同的物品进行组合,制作出新型实用的作品,服务于人们的生活。   2、科学研究论文类——从农业、林业生产、能源、环保、大自然、日常生活实际中寻找发现不寻常的现象,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运用查阅资料、实地调查、实验等形式解决问题,撰写课题研究报告。   3、科学幻想绘画——通过对未来科学发展的畅想和展望,利用绘画形式表现出未来人类生产、生活情景,最好是能体现两型主题的作品(纸张大小4开纸)。   4、科普知识类——要求学生利用寒假读1—2本科普书刊,并出一刊两型科学知识手抄报。   5、实践活动类——《家庭用水调查》,此项需提交完整的原始材料电子搞。包括研究记录、照片或录像、新闻报道材料等,用以反映该项活动的真实性。该项是活动的重点,一定要围绕主题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调查的对象可以是邻居、亲朋好友等每月用水情况调查、调查结果分析、撰写活动总结。可利用网络查找相关内容参照学习,资料越详细越全面越好!此项将依据家长的指导程度,作为评选第七届校园科技节“两型社会示范家庭”重要依据。   六、总结展览   1、开学报到(3月1日)时,每班挑选小发明创造、科学研究小论文、实践调查报告、科学手抄报(或科幻画)各5件(份)以上作品由班主任统一送交学工处参加评审。   2、学工处组织教师进行评定,对优秀作品进行展览,推荐参加株洲市第xx届科技创新大赛。   (注:家长监督学生科学研究小论文、实践调查报告严禁网络复制抄袭,如有违反从严处理。)
2023-09-14 07:12:341

车床大修需要哪些设备

1、维修人员一定要提前将电源线断掉。使用过机床的操作人员都知道,机床属于一个半自动设备,在电源没有断掉之前,机床的内部仍然在进行运行。2、故障的检测。因为机床的型号不同,所以发生的故障也不一样。3、尽可能的将故障全部排查。通常一台机床发生故障之后,可能并不是一个故障所引起,而是多各故障一起结合在一起了,才导致机床发生不能运行的故障。所以在进行维修的时候,一定要将所有可能发生的故障全部查出来,再进行一个一个的排查,尽量机床维修的时候把故障全部维修好。首先对机床的精度、主要零件的磨损情况的了解,备件的准备,工具、检具及量仪的准备等一系列工作。床身导轨的修复须以主轴中心为基准,修复的方法可以采用平尺拖研修刮(导轨磨损不大时)或导轨磨修复(导轨有严重磨损或有划痕,使刮削工作量过大时)。床身导轨修复前,应将主轴锥孔、前、中轴承保护好,避免杂物、切屑等进入。床身导轨修复工艺方法如下:方法一:刮研法修复床身导轨用平板拖研刮削导轨面,恢复其直线度及相互平行度至要求,刮点数在6~8点/25mm×25mm。测量导轨面对主轴-回转中心的垂直摩。误差,应达到要求,再精刮至符合全部技术要求。用55°专用平尺拖研刮削导轨燕尾面至全部要求。注意两导轨面的相互平行度。方法二:导轨磨修复床身导、X6132A卧式升降台万能铣床主要结构由哪几部分组成?X6132A与X62W、XA6132是同一规格的机型,其主要结构组成如下:主传动部分 主传动部分由主传动变速箱及主轴部件组成。
2023-09-14 07:12:371

定风波 苏轼 这首词反映了作者什么样的胸襟和气度

你好!苏轼《定风波》有几首词,不知道你所说的是那首。分别有:《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原文: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译文:三月七日,在沙湖道上赶上了下雨,拿着雨具的仆人先前离开了,同行的人都觉得很狼狈,只有我不这么觉得。过了一会儿天晴了,就做了这首词。不用注意那穿林打叶的雨声,不妨一边吟咏长啸着,一边悠然地行走。竹杖和草鞋轻捷得胜过骑马,有什么可怕的?一身蓑衣任凭风吹雨打,照样过我的一生。春风微凉,将我的酒意吹醒,寒意初上,山头初晴的斜阳却应时相迎。回头望一眼走过来遇到风雨的地方,回去吧,对我来说,既无所谓风雨,也无所谓天晴。此词为醉归遇雨抒怀之作。词人借雨中潇洒徐行之举动,表现了虽处逆境屡遭挫折而不畏惧不颓丧的倔强性格和旷达胸怀。它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中的小事,于简朴中见深意,于寻常处生奇警,表现出旷达超脱的胸襟,寄寓着超凡脱俗的人生理想。《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原文: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尽道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译文:常常羡慕这世间如玉雕琢般丰神俊朗的男子,就连上天也怜惜他,赠予他柔美聪慧的佳人与之相伴。人人称道那女子歌声轻妙,笑容柔美,风起时,那歌声如雪片飞过炎热的夏日使世界变得清凉。你从遥远的地方归来却看起来更加年轻了,笑容依旧,笑颜里好像还带着岭南梅花的清香;我问你:“岭南的风土应该不是很好吧?”你却坦然答道:“心安定的地方,便是我的故乡。”这首词中以明洁流畅的语言,简练而又传神地刻画了柔奴外表与内心相统一的美好品性,通过歌颂柔奴身处逆境而安之若素的可贵品格,抒发了作者在政治逆境中随遇而安、无往不快的旷达襟怀。这首词不仅刻画了歌女柔奴的姿容和才艺,而且着重歌颂了她的美好情操和高洁人品。柔中带刚,情理交融,空灵清旷,细腻柔婉,是这首词的风格所在。《定风波·两两轻红半晕腮》原文:十月九日,孟亨之置酒秋香亭。有双拒霜,独向君猷而开,坐客喜笑,以为非使君莫可当此花,故作是篇。两两轻红半晕腮,依依独为使君回。若道使君无此意,何为,双花不向别人开。但看低昂烟雨里,不已。劝君休诉十分杯。更问尊前狂副使。来岁。花开时节与谁来。译文:两朵芙蓉渐渐地红起,像美人半红的脸一样。恋恋不舍地特地为开一次。假说徐守没有这种感受,为什么这两朵芙蓉花不对别人开放?看见芙蓉在濛濛细雨中摇摆不止,劝徐守停止说喝满杯酒的话了。进一步问酒席前的东坡醉官,明年,芙蓉花开时,我们再为谁来敬一杯?上片,以拟人的手法,烘托徐守的美好人格和丰厚政绩。作者用美丽、名贵的芙蓉花来敬赠一位“非使君莫可当此花”者,足见东坡对这位贤明的地方官的仰慕深情。全词,采用拟人、设问的手法,强化了词的主观感情色彩。“双拒霜独向君猷而开”,景语含蓄,比直说更有意味。芙蓉花是那样的真情痴情,谁不为之动心。“来岁,花开时节为谁来?”用笔越曲,含情越深,留下了长久的回味。
2023-09-14 07:12:382

陈杰人的个人经历

陈杰人,亦用笔名肖山,男,1972年生于湖南双峰,200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法学院。现任中国政法大学法制新闻研究中心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当前中国最活跃的青年时事评论家之一。1988年毕业于娄底师范学校,在湖南省双峰县担任公务员10年后,1998年考入清华大学法学院,2001年加盟中国青年报,任专职记者、评论员,2003年任司法部《法律与生活》杂志副主编,2004年任人民日报社《人民论坛》主编,兼任法制日报社《法人》杂志主编,2005年任《公益时报》主编,2006年任《法制周报》总编辑,2009年1月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时事观察员(评论员),兼任中国政法大学法制新闻研究中心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2005年,曾应美国国务院邀请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等学术机构做高级访问学者。2003年,其文章《从一针到一枪看中国法治的进步》,获得中国法制新闻一等奖;2004年,文章《除了生命,我拿什么保卫自己的房屋》获南方周末与搜狐网联合主办的时事评论大赛一等奖第一名。陈杰人曾因为反对警察在车站等地违法随意查验居民身份证并强调警察的任何执法行动必须符合法律的规定,而获得了“湖南省2006年度法治人物”称号。陈杰人在8年的新闻职业生涯中,在中国青年报等主流媒体发表调查深度报道30多篇,揭露了教育、司法、经济等领域的一系列黑幕,并以系列报道《2004修宪:公民权利的梦想》对宪法修改特别是私有财产保护产生了积极作用。同时,陈杰人还在《南方周末》、《中国青年报》、《南方都市报》、《新京报》、《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发表了时事评论文章2000多篇,对人权保护、政府信息公开、选举制度的完善等产生了深刻影响,并因此成为当前中国最活跃的青年评论家之一。作为一个著名的学者型职业新闻人,陈杰人曾因坚持舆论监督或批评公权,三次被解除媒体职务。2003年,他因报道武汉女大学生卖淫现象,触怒湖北官方,被有关部门在未作任何调查的情况下宣布“报道失实”并解除中国青年报记者职务;2005年,他作为《公益时报》主编,因为签发了一篇某大学教授的批评文章,该文章批评中国政府网英文版存在大量翻译错误,而触怒了官员,被该报主管单位民政部解职;2011年10月,他因过多批评公权,呼吁人权,被视为“不合作者”,人民日报社因此解除了其人民日报江苏分社人民网江苏视窗执行总编辑职务。陈杰人对当代媒体环境下的组织传播学和机构公共关系有较深研究,并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担任湖南、吉林、新疆等地方政府的公共关系咨询专家或顾问。陈杰人亦是知名的演说家,其演讲深入浅出,很具鼓动效应。
2023-09-14 07:12:451

志愿者打卡器的优缺点

志愿者打卡器的优点是可以清晰记录志愿者参加的志愿活动以及时间,缺点是有时候可能会出现定位不准等情况。志愿者打卡器是方便志愿者注册,志愿者活动报名,志愿活动管理,志愿者服务时间记录的新一代移动管理工具。旨在提升管理,加强服务,支持并引领各类网络“微公益”活动开展。
2023-09-14 07:12:481

优抚对象是什么意思

法律分析:现役军人、服现役或者退出现役的残疾军人以及复员军人、退伍军人、烈士遗属、因公牺牲军人遗属、病故军人遗属、现役军人家属统称为优抚对象,按规定享受抚恤优待。抚恤对象包括:三属,指烈士遗属、因公牺牲军人遗属、病故军人遗属、三红,指在乡退伍红军老战士、西路红军老战士和红军失散人员、残疾军人、伤残人民警察、伤残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伤残民兵民工、现役军人家属,优待对象和抚恤对象统称为优抚对象。法律依据:《军人抚恤优待条例》第二条 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军人(以下简称现役军人)、服现役或者退出现役的残疾军人以及复员军人、退伍军人、烈士遗属、因公牺牲军人遗属、病故军人遗属、现役军人家属,是本条例规定的抚恤优待对象,依照本条例的规定享受抚恤优待。第三条 军人的抚恤优待,实行国家和社会相结合的方针,保障军人的抚恤优待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保障抚恤优待对象的生活不低于当地的平均生活水平。全社会应当关怀、尊重抚恤优待对象,开展各种形式的拥军优属活动。国家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对军人抚恤优待事业提供捐助。
2023-09-14 07:12:221

系统的可靠性 名词解释

系统可靠性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化的机器、技术装备、交通工具和探索工具越来越复杂。这些机器和设备等的可靠性受到了人们的广泛重视,我们把这种可靠性称为系统可靠性。系统愈复杂,若可靠性达不到较高的指标要求,则系统出故障的可能性愈大、造成的损失也愈大。这些损失可能是经济上的、信誉上的,甚至是造成生命安全或更严重的灾难性后果。譬如导航系统的不可靠或工作失误可导致飞机坠毁;飞机在着陆时,其控制系统如不能将飞机的滑翔轮子可靠地弹出,后果将是不可想象的。现代化管理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当然也应包括可靠性。但是如果处理不当,系统可靠性没有得到足够保证,那么它也会带来严重的影响。试设想一下,假如在一次重要选举当中,采用计算机统计投票结果,却由计算机失误而打乱了进程,选出一个不该当选的领导人来,将是多么可笑。因此愈是走向现代化,愈要注意可靠性。 因此,人们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必须在各个方面提高和改善系统可靠性。没有可靠性作基础的系统只能是空中楼阁。提高系统的可靠性,一方面要提高构成系统的各元件本身的可靠性,如:要提高飞机的可靠性,首先要提高发动机、控制系统、导航系统等的可靠性。另一方面还要提高系统承受误操作的可靠性。例如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美国的"爱国者"导弹出尽风头,它不仅能准确可靠地在空中击毁敌方导弹,而且在没有发现目标时,将在空中自行销毁,不造成损失。提高系统的可靠性,要从系统的设计着手。要使系统的元器件工作在正常状态下,没有过载超负荷等现象的发生,并且要有一定的裕度。也可以采用冗余贮备,使系统即使有个别元器件或设备出现故障仍能正常工作,譬如大型客机拥有四个发动机,中型客机拥有两个发动机。也就是说有一个设备出现故障,有另一个设备顶替它工作。当然冗余设备有可能增加系统的复杂性和成本,但是如果设计得合理,在成本增加不多的情况下,使系统的可靠性有很大的提高,是完全值得的。
2023-09-14 07:12:222

爱心回收活动策划书

  不经意间,一段时间的工作已经结束了,我们又迎来一个新的工作阶段,要定下新的目标了,做好策划书,让自己成为更有竞争力的人吧。相信大家又在为写策划书犯愁了吧!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爱心回收活动策划书,欢迎大家分享。 爱心回收活动策划书1    一、活动宗旨   1、集我们一点一滴的爱,帮助需要帮助的人。用我们有限的力量,无限的温情,让那些在学校外流浪孩子走进校园……   2、丰富同学的大学生活,让大家更懂得如何去爱别人,体会关心他人的乐趣。    二、活动时间及地点   时间:自20xx年xx月x日起   地点: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三、目前参与本活动人员名单   张仲华秦玲马瑞雪范志鹏马晓萍米文青 吴常有热普凯提再努然木苟凤麟阿不都热西提孙赟张芳梅包永清丁光庆孙冰努日曼古丽孙赟阿不都热西提 王贯龙常锦阿斯奶马丽媛依力孜兰 丁志兵张鹏聂雪丽侯娟霞阿不都艾尼 赵宋梅张军   备注:本活动长期进行,不限人员,欢迎大家积极参与。让更多的我们献出自己的一点爱,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四、活动开展形式   本活动以收集矿泉水瓶子,筹集资金,帮助他人为目的。将所有人分组,以组为单位,分别在1、2、3号教学楼、学术楼以及各宿舍楼收集矿泉水瓶子。    五、活动开展内容   第一活动流程   各组自行制定时间,在各组商定的地点集合,到不同的教室收集矿泉水瓶子。   第二活动准备阶段   1尽量动员更多的人加入我们的团队。   2将所有人员进行分组,并从中选出各组的负责人。   3将各组分配到各栋教学楼,并在一定的时间内进行交换,让各组的人尽量去不同的教学楼。   第三活动开展阶段   由秦玲负责将所有人分组,并安排各组的负责区域。   秦玲、马瑞雪、张仲华、范志鹏负责各组的具体情况。   米文青、秦玲负责瓶子的处理问题。米文青负责财务的保管问题。    六、策划单位   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系普高11届信息管理班    七、策划时间   XX年xx月xx日 爱心回收活动策划书2    一、活动引言   我们心源社一直将“爱心回收站”作为社团的一个常规活动,弘扬“变废为宝”的环保理念,坚持以“融入社会、服务社会、实践社会、回报社会,用爱去点燃这个社会每一个角落,让社会多一份温暖”为宗旨,践行我们每一位心源人的誓言。以志愿实践活动为平台,充分展示了当代大学生积极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良好风貌。    二、活动主题    “献出你的爱,点亮新的希望”    三、活动时间、地点   3月21日(星期四),11栋,7栋,3栋    四、活动目的及意义   1、促进公益事业的发展,加大公益活动的宣传力度,使更多的当代大学生关注公益,投入到公益事业中来,奉献出自己的爱心和力量   2、加强学院的对外宣传的同时使更多的社会人士加入到公益事业中来,壮大公益力量、扩大学院影响。   3、使爱心回收站活动成为社团的品牌活动,通过此次活动使大一成员能够进一步锻炼自己,更加了解本社团。    五、活动前期安排   1、宣传方案   a、本次活动宣传时间在3月20日(周3)下午6:40至7:40进入大三、大二、大一寝室进行口头宣传,宣传时带上本子,笔记登记好要捐书的寝室号。(宣传人员名单由秘书处统一安排并划分好宣传楼层)   b、由宣传部制作海报4张,横幅2条,(海报分别张贴在9栋,2食堂,1食堂,5栋四个地点。横幅分别挂在1食堂和2食堂)   c、活动当天通过广播站进行宣传以及心源社对即将离开母校的大三同学的祝福词并点歌送上,宣传词由秘书处负责撰写。   2、宣传注意事项   a、宣传时注意佩戴工作牌,注意口头礼貌用语,简洁明了,突出重点在进寝室宣传时尽量低调,不可张 扬。   b、注意海报的质量,并注意海报的宣传时间,横幅也要派人不定时看守,避免被收废品的阿姨收走。   c、宣传前应注意宣传地点,不要将海报张贴在学校不允许的地方。张贴前一定要事先申请。   3、活动设施准备   a、借桌子6张由长期义务支教委员会成员:李引,李博,覃浩,陈春桥,王超负责。(在2食堂借)分别在7栋楼下,11栋楼下的小岔口及3栋楼下设点,每个点2张桌子。   b、借太阳伞3把,由组织部成员黄建泉,孙光荣负责。   c、找袋子(大型的)10个,由监察部李博翰,陈思宇负责。   d、分配守点人员,由秘书处统一负责。   e、由财务部负责联系回收物品的买主和调查价格。   f、召开全体动员大会,会议如下:   由社长作动员讲话,对各部门筹备工作进行汇总。   由组织部对现场工作作出具体安排。    六、活动流程策划   a、特别安排;(活动时间周三晚自习后)由于男生都普遍懒惰,也对寝室的清洁不重视。就算把点设在楼下也懒得将废书拿下楼。所以作出以下安排:在周三晚自习后,由秘书处安排专项人员按照在6:40至7:40宣传时记下的寝室号拿上口袋进行一一收缴。(收缴时注意佩戴工作牌,并避免发生口角,以免造成没必要的麻烦)   b、周四安排:7:30涉及活动现场布置和相关准备工作的人员在二食堂门口集合。   c、7:30——8:00进行现场布置   d、秘书处根据课表安排守点人员到点上去守点。在守点过程中各个守点人员应注意与各点之间协调好工作,互相帮助   e、19:00活动结束,清理现场并卖掉废品,统计好资金。    八、人员安排   1、宣传资料的制作和审核——李浩,王珊   2、进寝室人员安排——王,阳,夏露华   3、守点人员安排表,及物品管理——欧阳杨,邓晓佳   4、活动申报——黄波,龙萧   5、资金统计——刘秀,唐莉莉   6、工作监督-——李正杨,肖瑶   7、负责借相机和照相------长期义务支教委员会干事:李博(如果李博有事没来则由其他人代替)   8、负责活动后例会的召开工作——殷若婷,陈麒祺    九、应急方案   1、宣传应急:张贴的海报应派人不定时注意,假若海报掉了 。宣传部应及时发现并及时补上   2、活动应急:每个点的每组人员(每组4人)应指定一名负责人在组员有事没到达守点的时候重新联系另外一组应急人员(应急人员名单由秘书处制定)。   3、物品应急:如果回收废品的师傅没按时到达的话,财务部应及时联系社团各成员将物品储存在我社办公室。    十、活动后期   1、召开总结大会   2、组织部成员须上交一份活动总结书。    十一、资金预算   共计:20   附件一:   部门   成员   主要任务   注意事项   组织部   部门所有成员   负责本次活动的策划,统筹安排   1.工作的展开由各部门成员,在各部门负责人组织下统筹开展   2.在活动的开展中,各部门根据工作安排,开展工作!各部门相互照应,共同努力把这次团日活动开展好。   3.本次活动是大一成员进入社团的又一次大型活动,要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   3.本策划较为粗略,有未安排或遗漏的地方,希望大家多多体谅,并尽快与组织部联系以便及时安排   宣传部   部门所有成员(如果出现人员紧缺,可向其他部门协调)   活动前期的调查工作   校内的宣传安排工作   海报、横幅、等宣传准备工作   财务部   部门所有成员   本次活动资金管理   回收资金的登记与管理   秘书处   部门所有成员   本次活动的物品借还与管理   活动校外相关单位联系   长期义务支教   部门所有成员   负责本次活动的安全工作。   配合其它部门工作   监察部   部门所有成员   本次活动全程的监督与管理工作。   团支部   部门所有成员 爱心回收活动策划书3    一、活动前言   如今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的东西在还没有发挥完“自身价值”时就会“被下岗”,造成了资源的闲置与浪费。在大学里这种现象尤为突出,然而,在这个社会上仍存在着对这些东西渴望但无力购买的弱势群体。    二、活动目的、意义   此次公益活动由信息工程学院阳光驿站志愿者服务队和莆田微公益爱心驿站共同举办,意在收集同学们不再需要的旧物品(主要是衣物、书籍),然后捐给那些有需要的人,让旧物品重焕新生。这样既帮助了弱势群体,又避免了可利用资源的浪费。我们通过此举,向社会传递正能量。    三、活动主题   “旧物焕新,帮助他人”    四、活动内容   在4月18日,我们将会在莆田学院北、中两个校区设点进行旧物品(主要是衣物和书籍)收集活动,北区设点于第六餐厅门前,中区将在凤达公寓天桥、雪津楼下设两个收集点总共三个点来进行旧物品收集活动。然后将收集到的旧物品无偿捐送给莆田微公益爱心驿站,捐送到有需要它们的人的手中,让旧物品焕发新生。    五、活动时间   XX年4月18日(星期六)上午8:00-11:30    六、活动地点   莆田学院中区凤达天桥、雪津楼下、北区六餐前    七、活动人数   12人    八、活动负责人、联系方式   省略    九、活动举办单位   主办方:信息工程学院团委   策划承办方:信息工程学院阳光驿站志愿者服务队   莆田微公益爱心驿站    十、活动流程   1. 活动前期   1)与莆田微公益爱心驿站取得联系,确保收集到的物品可以发挥它们应有的力量。   2)提前将策划书送至校青中并审核通过。   3)然后在微博、微信、QQ群等网络平台以及通过贴横幅进行宣传此次“捐物品,暖她心”志愿活动,   4)在活动前三天进行设点宣传,下宿舍宣传等来让同学知道此次活动。   5)提前向校青中借好绶带、绶帽。   6)在活动前一天通知志愿者统一在周六早上8:00到中区金荣楼集合。   2.活动中期   1)。在周六早上8:00负责人对志愿者进行点名和人数统计,并进行分组,同时分发绶带绶帽。   2)负责人交代注意事项,拟定小组长由每对小组长带领志愿者步行前往活动区域。   3)达到指定地点志愿者将桌椅搬出即可开展活动。   4)每个设点将会由4名志愿者负责,并且4人各有自己的职责。   5)每个设点处由一位志愿者负责接待前来募捐的同学。   6)每个设点处由一位志愿者负责登记物品类型,数量,捐献者个人信息等信息。   7)每个设点处由两名位志愿者负责将募捐物品分类,并整齐摆放到准备好的大袋子里。   8)将一上午收集到的物品到金荣楼大厅汇总,分类核对数量。确保信息准确无误。   9)收集旧物品工作结束,接下来进行移交工作。   10)在信息准确无误的情况下,将收集到的物品移交给莆田微公益爱心驿站负责人。   3.活动后期   1)活动结束后针对本次活动开部门会议,总结本次活动过程中的不足与优点,为今后志愿服务活动开展积累经验。   2)活动结束后三个工作日之内按照要求把材料发到服务队邮箱,活动反馈表和服务名单电子版材料发到认证时间查询邮箱。   3)活动结束后三个工作日之内按照要求在志愿者网站完成各项工作的认证和上传工作。   4)将活动期间的一些文字记录、拍的一些照片整理好。   5)安排人员做好活动后的宣传工作,如写总结稿,宣传稿等。   6)要每一位志愿者对志愿活动发表自己的心得和愿景。   7)一起讨论本次活动进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后不断完善和调整。   8)活动组织者对活动进行总结和整理,提出活动的不足之处,以备以后活动的改善。    十一、 经费来源   单价   总计   1.5   15   35   70   0.1   20   105   信息工程学院团委    十二、 注意事项   1.活动期间一定要注意本人的"服务态度,要有文明礼貌,面带微笑,行为举止要大方得体。   2.在活动中,志愿者要积极主动,而且志愿者要听从负责人的安排,要态度端正有纪律。   3.活动期间参与活动人员要着装整齐,志愿者帽必须戴起来。   4.参与活动人员不得随意走动,没有特别的事不能离开设点区域。   5.注意个人财产和募捐物品的安全。   6.工作时组长要加强与成员之间的联系,并及时反馈信息。   7.负责登记的同学要严谨认真,确保信息准确无误。   8.维护好设点地区的卫生,不可乱丢垃圾,自己产生的垃圾应得到妥善处理。   9.由于北中两个校区距离较远,再加上可能会出现收集到的物品会有多的情况,部门成员应互相帮助。在完成自己设点处的工作后帮助还没有完成工作的部员,每个设点处至少有一位男生。   10.北区设点处的桌椅可去体育馆那里借取,活动完后要将借来的桌椅完好的归还。    十三、安全预案   1.要事先与莆田微公益爱心驿站联系,让收集来的旧物有所用途。   2.如遇下雨天气,活动延期到下个星期。   3.准备一些创口贴,以防志愿者在整理较硬的物品时被刮伤。   4.志愿者在来中区集合的途中,注意安全。   5.活动整个过程中,每个志愿者要保证手机处于开机状态。   6.在整理物品时,要注意较硬的物品。   7.在征得上级同意后再开展活动。   8.在活动中,如有志愿者不适,或者情况不对时,要及时询问,即使报给活动负责人,并寻求解决方案。   信息工程学院阳光驿站青年志愿者服务队   时间:XX年4月9日 爱心回收活动策划书4    一、活动宗旨   1、集我们一点一滴的爱,帮助需要帮助的人。用我们有限的力量,无限的温情,让那些在学校外流浪孩子走进校园……   2、丰富同学的大学生活,让大家更懂得如何去爱别人,体会关心他人的乐趣。    二、活动时间及地点   时间:自20xx年xx月x日起   地点: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三、目前参与本活动人员名单   XXXXXXXXXX   备注:本活动长期进行,不限人员,欢迎大家积极参与。让更多的我们献出自己的一点爱,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四、活动开展形式   本活动以收集矿泉水瓶子,筹集资金,帮助他人为目的。将所有人分组,以组为单位,分别在1、2、3号教学楼、学术楼以及各宿舍楼收集矿泉水瓶子。    五、活动开展内容    第一 活动流程   各组自行制定时间,在各组商定的地点集合,到不同的教室收集矿泉水瓶子。    第二 活动准备阶段   1尽量动员更多的人加入我们的团队。   2将所有人员进行分组,并从中选出各组的负责人。   3将各组分配到各栋教学楼,并在一定的时间内进行交换,让各组的人尽量去不同的教学楼。    第三 活动开展阶段   由X负责将所有人分组,并安排各组的负责区域。   XXXXXXXX负责各组的具体情况。   XXXXX负责瓶子的处理问题。   XXX负责财务的保管问题。    六、策划单位   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系普高11届信息管理班    七 策划时间   20xx年xx月xx日 爱心回收活动策划书5    活动引言   为了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坚持以“融入社会,服务社会,实践社会,回报社会,用爱点燃社会的每个角落,让社会多一份温暖”为宗旨,以校园为平台,充分展示当代大学生积极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良好风貌。    活动目的   1。 大三学长即将离开母校之际,他们会有许多用不到的物品,我们将他们的这些东西进行回收,然后将这些物品用于捐助敬老院和残疾儿童,将学长们的爱心传递给每一个需要的人。   2。 促进公益活动在学校的发展,让更多的大学生关注公益事业,投身到公益事业中来,奉献自己的爱心和力量   3。 让爱心流动,让真情传递,让九职校园洋溢爱的气息    活动主题   变废为宝,让爱传递    活动时间   xx—5—6——xx—5—9    活动地点   1、馨园广场 2 、进取桥 3、四栋寝室楼下    活动人员   九职青年志愿者协会 及各院系的青年志愿者    活动前准备   1) 组织部写好活动策划书后交到外联部,由外联部将策划书交到团委老师处申请活动。   2) 秘书部将全体活动人员进行统一安排,错开同学的上课时间,保证活动地点时刻有志愿者在服务。并与各院系志愿者联系。   3) 宣传部负责将宣传海报弄好,并在活动的前一天贴在校区当中。各个部门都要动手制作宣传展板。   4) 外联部负责将场地联系好,配合技术部与后勤集团谈好借电工作。   5) 技术部将一切会用到的电器进行提前维修,保证在活动期间不会出现问题。   6) 其他两个部门负责设计活动场地,并于活动前一天晚上将场地布置好:    活动期间   1) 在5月5号下午,秘书部将第二天参加活动的人员用短信的方式通知他们第二天8点在值班室集合,必须让他们回复去或不去,如果不去,将重新安排人员:   2) 五月六号上午八点,秘书部将到达的人员记录下来,有没到的人员重新通知一遍:   3) 所有活动人员八点半到达指定地点集合,摆放宣传展板,桌椅,收集袋等。每个活动地点安排5~~7人{馨园安排10人}:   4) 每个活动地点安排至少一名记录员,记录下捐赠人姓名和物品,并表示感谢!其他人员将捐赠物品妥善保管:   5) 宣传部安排人员在活动现场进行现场宣传并解释说明活动:   6) 技术部将音响搬到活动场地,在活动进行前将电线接好,连上电脑播放一些积极向上的歌曲或音乐,其他时间协助秘书部一起搞活动:   7) 下午活动结束时,各设点成员要将物品清点后,将所有物品搬到值班室,捐赠物要放进仓库中,第二天要用到的东西清点好,并检查,不好的要更换。    注意事项   1) 活动期间,各个部门人员要团结协作,服从统一调度和安排,活动期间有事要离开的,要提前打招呼,好让秘书部安排人员:   2) 活动期间所有人员要注意形象,不得嘻戏打闹:   3) 如因天气或其他原因,活动要取消的,秘书部要提前通知,并将告示贴到活动场地。    人员安排:   第一天:馨园——杨景,唐玉金,梅斌辉为主要负责人;进取桥——冯建华,李琼,方燕为主要负责人;四栋楼下——马振中,于秋香,李丽为主要负责人;   第二天:馨园——罗勇,胡凯,李昌年为主要负责人;进取桥——冯建华,于秋香,张凌燕为主要负责人;四栋楼下——杨景,李丽,方燕为主要负责人。
2023-09-14 07:12:211

生活是一地鸡毛是什么意思?

一地鸡毛。出自刘震云的中篇小说《一地鸡毛》。1.可作为日常生活琐事、鸡毛蒜皮的小事的代称。“这些‘婆婆妈妈"的事简直是‘一地鸡毛",但在有关部门的配合支持下,大多得到了妥善解决。”2.又表示平庸、琐屑、卑下,无所作为、纠缠不清。“一次地铁站的美好回忆改变不了人生,一次幸福的出线改变不了中国足球的一地鸡毛。”(新浪体育2002/7/31)“即使生活是一地鸡毛,也没有必要活得一地鸡毛,艺术就更没有必要跟一地鸡毛纠缠了,而且还要得意和满足得一塌糊涂。”(《沈阳今报》2003/6/4)3.又引申为糟糕、麻烦、混乱、使人厌烦、不受欢迎。“还有一些经纪公司为争夺候选人而起纠纷,甚至告到足协去了,真是一地鸡毛。”(《21世纪体育报》2002/9/27)“‘黑笔"本名常青,前台的风光遮掩不住其幕后‘一地鸡毛"般的个人生活。”(《法律与生活》2004/3上)
2023-09-14 07:12:193

机械设备中,机床种类及各个机床功能?详细点 谢谢

机床种类非常多。比如:通用机床:车床,刨床,铣床,冲床,磨床,电火花成型机床,线切割机床,钻床 ,镗床,滚齿机,旋铆机,折弯机等。车床:工件旋转;刀具不转动但做进给运动。主要加工回转体零件,有时也加工一些长键槽。刨床:工件固定在机床工作台上,并作进给运动;刀具作往复直线运动。主要加工平面,直槽类零件,燕尾等。铣床:工件固定在机床工作台上,并作进给运动;刀具旋转。可加工范围很广,回转体、螺旋体、平面、槽类、齿轮等。冲床:工作台固定不动,滑块作往复直线运动。主要用来带动模具,完成对板料或线材的切断、下料、拉伸、压印、压形、弯曲等加工。专用机床:专门做螺纹的搓丝机,镦锻机;专门磨曲轴的曲轴磨等
2023-09-14 07:12:141

春节的综合实践活动策划方案

  为了确保活动有序有效开展,常常要根据具体情况预先制定活动方案,活动方案其实就是针对活动相关的因素所制定的书面计划。活动方案应该怎么制定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2022年春节的综合实践活动策划方案(通用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春节的综合实践活动策划方案1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社会调查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与人交往、合作的能力。   2、学会调查、收集、整理资料的方法,培养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3、培养学生经常观察生活的习惯,提高审美能力和写作能力。   4、通过展示、演讲等形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活动时间 :2课时    活动过程:   活动一:开题课 确定研究主题   一、欣赏花市图(配乐)   师:看了刚才的图片,大家有什么话想说?   板书:春节   二、产生主题,展开讨论   师: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对于春节的传说也是各种各样,习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师:从今天起,老师和大家一起来研究有关春节的文化,关于春节,你想知道些什么?   生:自由发言。   学生展开头脑风暴式讨论,提出了一大堆问题,如:春节具体指哪一天?有多长的历史了?它是怎么来的?为什么要过春节?有没有春节的传说故事?人们过春节有哪些风俗习惯?   三、归纳指导,将相关或相近得问题归在一起,生成子课题   现代人与古代人过春节有什么不一样?保留了哪些?番禺有哪些春节活动?   A、春节具体指哪一天?它是怎么来的?有多长的历史了?为什么要过春节?有没有相关的传说故事……春节的由来   B、人们过春节有哪些习俗?现在过春节又有哪些习俗?保留了哪些,为什么会这样?……春节的习俗   引申出:压岁钱(红包)、贴春联、倒贴“福”、放鞭炮、扫尘……   C、春节食品的`种类、所食东西与春节的关系、春节食品的材料、春节食品的制作过程、春节的食品是否受人欢迎……春节的"食俗   D、历朝历代有哪些跟春节有关的诗词、歌谣;谁写的?内容怎样?表达什么意思?……春节的诗词、歌谣。   E、收罗番禺春节庆典活动的时间、地点、参与人员、具体的活动过程……番禺春节的庆典活动   F、有哪些佩饰、材料、有什么作用、制作过程是怎样的?……春节的佩饰、服饰   活动二:分组,落实任务   四、建立课题小组,设计小课题研究方案。   A、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等,自由组合成研究小组,兼顾同组异质。   B、以小组为单位,初步讨论、设计子课题的活动方案。(教师随即以指导者、参与者、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各小组的活动,重点指导选题要近而小,既贴近生活,切入口小,易于实践。)   五、交流课题方案,指导完善。   A、小组介绍自己的课题研究方案   B、其他小组成员评价并提建议   C、教师指导评价   D、小组修改、完善,确定课题研究方案   六、教师强调实践活动要注意的问题及事项。   A、有目的地收集材料,在活动中运用观察、调查、访问等方法。   B、准备一些必要的设备。   C、及时记录采访内容,写好活动日记、感悟。   D、要注意实践活动的安全……   春节的综合实践活动策划方案2    一、活动背景   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使得一些十分重要的春节民俗面着无形的危机。近年来,国外节日文化的引入对我国传统节日产生巨大的冲击。以物质享受为主的西方节日的兴盛,现代人较为个性化、多元化的需要,这些因素让人们对春节的传统的风俗民情,深层的春节文化逐渐淡忘。   虽然春节依旧在,但春节伟大文化遗产的不断流失,拯救春节传统习俗文化已是迫在眉睫。韩国“端午祭”2005年已被公布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国家间文化竞争的愈演愈烈,我们更应该重视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二、活动主题   文化传承 从我做起    三、活动要求   1、在春节、元宵节期间,每位同学应积极参加写春联、剪纸、画年画、猜灯谜、唱传统民谣等传统文化民俗活动,感受节日喜庆,体验家乡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感悟其中蕴涵的文化理念。以下三项,每位同学可任选其中两项完成,并于开学时上交。   (1)书写春联书法作品一幅,可用传统样式(红条对联纸)以毛笔书写,也可用a4纸以硬笔书写,统一在左下方写明班别、姓名。禁止请人代笔或购买作品上交。   (2)拍摄春节场景照片一幅,照片须冲印后贴到a4纸上,并在下方注明场景说明及感悟、班级姓名。拍摄内容可以是家乡节日场景、活动现场、家人团聚情景、筹备节日过程、城市或街道节日场景等等,题材不限,但必须有节日特色,禁止下载、抄袭他人作品。   (3)制作剪纸一幅,并用卡纸或a4纸粘贴。题材不限,但必须是个人亲自制作。禁止请人代笔或购买作品上交。统一在左下方写明班别、姓名。   2、学生作品上交后由班主任收集,挑选优秀作品上交年级,由年级美术备课组老师集中挑选上送学校统一展出并评奖。获奖者将颁发奖品及荣誉证书,优秀作品将在校刊或校报上刊登。   春节的综合实践活动策划方案3   20xx年春节将至,为增添节日氛围,增强集体凝聚力,增进同事间的友谊,确保全所职工过上一个愉快、祥和的春节,工会准备组织全所职工及其家属开展一系列、有意义的活动,现将活动方案安排如下:    一、活动时间:   20xx年xx月xx日    二、活动场地:   xx县师范附小操场    三、参加人员:   全所职工及其家属    四、活动内容和具体安排:   (一)投篮活动   选定半块场,男士以罚球线为准,女士以罚球线前一米的距离为准进行投篮,每人投篮次数5次,每投中一次获得一张奖券。   (二)家庭接力往返跑   画出50米长的平行跑道,以每个职工家庭为单位派出一男一女作为一组,每次6组选手参加,每一组的男士站在50米跑道的起始端,女士站在50米跑道的终端,进行接力往返跑。每组评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两名、三等奖三名,并分别发给三张、两张、一张奖券。   (三)慰问退休、困难职工   为体现集体温暖,切实关心退休、困难职工的家庭生活,行政、支部、工会领导将一同慰问退休、困难职工,与他们座谈、交流,了解并切实解决他们的困难,为他们送去节日礼品。   (四)集体晚宴   单位领导、职工及其家属将一起共进晚宴,在欢声笑语中共同感受浓浓的节日氛围,共同迎接又一个崭新的春天。    五、经费预算:   3万元    六、活动要求:   1、办公室做好活动场地联系、活动器材准备、安排裁判人员。   2、全所职工及其家属积极参加。   3、活动以为主,不能在活动中发生任何不愉快。   春节的综合实践活动策划方案4   为继承发扬中华传统节日优秀文化,根据上级文件要求,我校在春节、元宵节期间开展“我们的节日——春节”主题实践活动。现将活动安排布置如下:    一、活动目的:   春节、元宵节是我国民间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是华夏儿女庆贺丰收、祈福风调雨顺、家人团聚的日子。活动通过深入挖掘春节、元宵节所凝结的优秀传统文化内涵,丰富青年学生节日精神文化生活,培养和树立认知传统、尊重传统、继承传统、弘扬传统的思想观念,增强对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认同感和自豪感,着力营造欢乐、祥和、平安、健康、文明的节日氛围。    二、活动时间   20xx年1月24日~2月23日    三、活动内容   1.了解春节、元宵节的来历、习俗。各年级、各班都要积极组织全体学生了解春节、元宵节的来历,广泛收集家乡过年的风俗习惯;   2、深入了解春节、元宵节的文化内涵。各班鼓励学生积极收集春联且诵读,在开学后展示自己收集的春联并整理上交(每班两幅);   3.文明拜大年。向亲人、师长、朋友表达感恩之情、祝福之意,建议用无纸低碳方式例如电子邮件、短信、电话等方式互致新春祝福;   4.开展“学会感恩·奉献温暖”美德实践活动。全校青年学生应利用寒假休息时间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多与父母沟通交流。如为辛劳的父母捶捶背,道一声“新年快乐”;合理使用压岁钱,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全家一起观看春节、元宵节文艺节目等。增强对民族传统节日的喜爱,加强对中华文化的理解。   5.积极参与、记录点滴。各班级组织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家庭春节活动过程,用相机记录下自己和家人过年的瞬间或开展活动的场景,开学初每班择优上交学校(每班两张)。   6.各班开展创编“我们的节日·春节”手抄报活动,展示节日收获和感悟,纸张为A4大小,开学初每班择优上交学校(每班两张)。    四、活动要求   1.各班要利用班会课进行细致的安排部署,尽最大努力保证活动的实效性。   2.材料上交(以年级组为单位)。开学后,各年级、各班要深入了解活动开展情况,收集学生活动中相关资料,并于2月29日放学前上报政教处。手抄报上交纸质材料到韦祥虎老师处;春节活动照片单独打包,交电子档(要重新命名为相关班级、学生),春联为年级汇总表一张(也可鼓励书法水平较高的学生手写),电子档文件发送至xx。   3.开学初,各班围绕“我的寒假生活”召开主题班会。让学生通过语言交流、才艺展示等方式汇报自己的寒假生活,在寒假里所见、所闻、所学,以及学校号召的“学会感恩·奉献温暖”美德实践活动实施情况等。   4.以上活动纳入开学后班级量化考核。活动材料及时上交的每份材料计1分(每班共6份);手抄报、活动照片进行评奖,一、二、三等奖作品每份各计3、2、1分;每个年级评选出四个优秀班级(以上交的春联、手抄报、活动照片质量综合考核,材料不齐的不参与此项考核),各计5分。   春节的综合实践活动策划方案5   转眼之间,春节即将来临,为充分体现党和政府、学院党政对老干部、老教师、老同志及退伍军人和军烈属的关怀和尊重,让他们过一个快乐、祥和、平安的节日,根据中办国办和省教工委、省教厅通知精神,开展“送温暖、办实事、促发展”新年慰问活动,为做好这次慰问活动,特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参加慰问活动的领导及工作部门   我们整个慰问活动由人事处牵头,党委工作部、院工会参与,重要慰问活动邀请学院主要领导参加,具体安排另附。    二、慰问的对象   离休干部、县处级及以上退休干部、特级教师、退伍、复员、转业军人、军、烈属及全体离退休人员。    三、慰问活动的形式   第1、分别召开座谈会   第2、离休干部、特级教师、县处级及以上退休干部上门慰问   第3、退伍、复员、转业军人、军、烈属分校区慰问   第4、全体离退休人员参加团拜聚餐    四、慰问活动费用预算   第1、离休干部、县处级及以上退休干部、特级教师、退伍、复员、转业军人、军、烈属共39人,人均100元,共3900元。   第2、离休干部、县处级及以上退休干部、特级教师座谈会,会费及餐费1200元。   第3、全体离退休人员春节团拜聚餐20xx元,在离退休人员活动经费中开支。   以上费用合计5100元,由学院划拨经费开支。    五、慰问活动参加人员及时间安排:(另附)
2023-09-14 07:12: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