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iers / 阅读 / 详情

诗经关于教育教化的诗句6

2023-10-07 18:10:36
共1条回复
阿啵呲嘚

1.关于教育的诗句

1、《题弟侄书堂》唐代:杜荀鹤

何事居穷道不穷,乱时还与静时同。家山虽在干戈地,弟侄常修礼乐风。

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

译文

虽然住的屋子简陋但知识却没有变少,我还是与往常一样,尽管外面已经战乱纷纷。故乡虽然在打仗,可是弟侄还在接受儒家思想的教化。

窗外竹子的影子还在书桌上摇摆,砚台中的墨汁好像发出了野外泉水的叮咚声。年轻时候的努力是有益终身的大事,对着匆匆逝去的光阴,不要丝毫放松自己的努力。

2、《长歌行》两汉: 佚名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译文

园中的葵菜都郁郁葱葱,晶莹的朝露阳光下飞升。

春天把希望洒满了大地,万物都呈现出一派繁荣。常恐那肃杀的秋天来到,树叶儿黄落百草也凋零。

百川奔腾着东流到大海,何时才能重新返回西境?少年人如果不及时努力,到老来只能是悔恨一生。

3、《观书有感二首·其一》宋代: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译文

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打开,清澈明净,天光、云影在水面上闪耀浮动。要问池塘里的水为何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为它输送活水。

4、春秋 《诗经.卫风.淇奥》

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瞻彼淇奥,绿竹青青。 有匪君子,充耳琇莹,会弁如星。瑟兮僩兮,赫兮咺兮, 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瞻彼淇奥,绿竹如箦。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宽兮绰兮,猗重较兮,善戏谑兮,不为虐兮!

译文:

看那淇水弯弯岸,碧绿竹林片片连。高雅先生是君子,学问切磋更精湛,品德琢磨更良善。神态庄重胸怀广,地位显赫很威严。高雅先生真君子,一见难忘记心田。

看那淇水弯弯岸,绿竹袅娜连一片。高雅先生真君子,美丽良玉垂耳边,宝石镶帽如星闪。神态庄重胸怀广,地位显赫更威严。高雅先生真君子,一见难忘记心田。

看那淇水弯弯岸,绿竹葱茏连一片。高雅先生真君子,青铜器般见精坚,玉礼器般见庄严。宽宏大量真旷达,倚靠车耳驰向前,谈吐幽默真风趣,开个玩笑人不怨。

5、《剑客 / 述剑》唐代:贾岛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

译文

十年辛苦劳作,磨出一把利剑,剑刃寒光闪烁,只是未试锋芒。如今取出,给您一看,谁有不平之事,不妨如实告我。

2.关于教育的诗句

1、《题弟侄书堂》唐代:杜荀鹤 何事居穷道不穷,乱时还与静时同。

家山虽在干戈地,弟侄常修礼乐风。 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 译文 虽然住的屋子简陋但知识却没有变少,我还是与往常一样,尽管外面已经战乱纷纷。

故乡虽然在打仗,可是弟侄还在接受儒家思想的教化。 窗外竹子的影子还在书桌上摇摆,砚台中的墨汁好像发出了野外泉水的叮咚声。

年轻时候的努力是有益终身的大事,对着匆匆逝去的光阴,不要丝毫放松自己的努力。 2、《长歌行》两汉: 佚名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译文 园中的葵菜都郁郁葱葱,晶莹的朝露阳光下飞升。 春天把希望洒满了大地,万物都呈现出一派繁荣。

常恐那肃杀的秋天来到,树叶儿黄落百草也凋零。 百川奔腾着东流到大海,何时才能重新返回西境?少年人如果不及时努力,到老来只能是悔恨一生。

3、《观书有感二首·其一》宋代: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译文 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打开,清澈明净,天光、云影在水面上闪耀浮动。要问池塘里的水为何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为它输送活水。

4、春秋 《诗经.卫风.淇奥》 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瑟兮僩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瞻彼淇奥,绿竹青青。 有匪君子,充耳琇莹,会弁如星。

瑟兮僩兮,赫兮咺兮, 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瞻彼淇奥,绿竹如箦。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

宽兮绰兮,猗重较兮,善戏谑兮,不为虐兮! 译文: 看那淇水弯弯岸,碧绿竹林片片连。高雅先生是君子,学问切磋更精湛,品德琢磨更良善。

神态庄重胸怀广,地位显赫很威严。高雅先生真君子,一见难忘记心田。

看那淇水弯弯岸,绿竹袅娜连一片。高雅先生真君子,美丽良玉垂耳边,宝石镶帽如星闪。

神态庄重胸怀广,地位显赫更威严。高雅先生真君子,一见难忘记心田。

看那淇水弯弯岸,绿竹葱茏连一片。高雅先生真君子,青铜器般见精坚,玉礼器般见庄严。

宽宏大量真旷达,倚靠车耳驰向前,谈吐幽默真风趣,开个玩笑人不怨。 5、《剑客 / 述剑》唐代:贾岛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 译文 十年辛苦劳作,磨出一把利剑,剑刃寒光闪烁,只是未试锋芒。如今取出,给您一看,谁有不平之事,不妨如实告我。

3.关于“教育”的诗句有哪些

1.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卫风.淇奥》

2.学非探其花,要自拨其根------唐.杜牧《留诲曹师等诗》

3.十年磨一剑------唐.贾岛《剑客》

4.不是虚心岂得贤------宋.王安石《诸葛武侯》

5.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唐.杜荀鹤

6.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7.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宋.苏轼《送安惊落第诗》

8.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宋.朱熹《观书有感》

9.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民歌《长歌行》

10.志士惜日短,愁人知夜长------晋.傅玄《杂诗》

11.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晋.陶渊明《杂诗》

12.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唐.孟郊《劝学》

13.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宋.岳飞《满江红》

14.逢事独为贵,历代非无才------唐.陈子昂《郭槐》

15.黄金无足色,白璧有微瑕.求人不求备,妾原老君家------宋.戴复古《寄兴二首》

16.南山栋梁益稀少,爱材养育谁复议------唐.柳宗元《行路难》

17.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唐.白居易《放言》

18.世上岂无千里马,人中难得九方皋------宋.黄庭坚《过平舆怀李子先时在并州》

参考资料

瑞文网:

4.有关教育的诗句有哪些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2.学非探其花,要自拨其根------唐.杜牧> 3.十年磨一剑------唐.贾岛> 4.不是虚心岂得贤------宋.王安石> 5.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唐.杜荀鹤 6.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宋.陆游> 7.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宋.苏轼> 8.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宋.朱熹> 9.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民歌> 10.志士惜日短,愁人知夜长------晋.傅玄> 11.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晋.陶渊明> 12.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唐.孟郊> 13.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宋.岳飞> 14.逢事独为贵,历代非无才------唐.陈子昂> 15.黄金无足色,白璧有微瑕.求人不求备,妾原老君家------宋.戴复古> 16.南山栋梁益稀少,爱材养育谁复议------唐.柳宗元> 17.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唐.白居易> 18.世上岂无千里马,人中难得九方皋------宋.黄庭坚> 名言警句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长歌行》) 百学须先立志。(朱熹)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 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

(杜甫)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礼记》)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劝人珍惜光阴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一寸光阴一寸金,存金难买存光阴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5.有关教育的诗句大全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百学须先立志。(朱熹)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 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杜甫)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劝人珍惜光阴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少年易学老难成, 1. 源远流长图

欲求贤才栋梁,

天空陆地海洋。

半世东奔西忙,

今又远航,

路遥山高水长流. 3. 王本成

敢说敢作敢为,

无怨无恨无悔。

狂风暴雨惊雷,

吐气扬眉,

天下舍我其谁?

6.形容教育的诗句

无题

丝尽春犹在

烛化意更稠

板上种桃李

硕果满神州

无题

风雨润桃李

黑白画春秋

谁知鬓上雪

日月渐入无

1. 源远流长图

欲求贤才栋梁,

天空陆地海洋。

半世东奔西忙,

今又远航,

路遥山高水长。

2. 老师匡焕学

德高鸿儒博学,

望重英雄豪杰。

天时地利人和,

用笔如魔,

令人拍案叫绝。

3. 王本成

敢说敢作敢为,

无怨无恨无悔。

狂风暴雨惊雷,

吐气扬眉,

天下舍我其谁?

4. 回澜阁

为国为家为民,

风吹日晒雨淋。

碧海蓝天白云,

日月星辰,

相伴一生追寻。

5. 管仲图

为人堂堂正正,

做事磊落光明。

汇集四方英雄,

师出有名,

天下任我纵横。

6. 逸仙图

胸怀万里世界,

放眼无限未来。

挥洒旷世奇才,

重上瑶台,

天地为之惊骇。

绿野堂开占物华,

路人指道令公家。

令公桃李满天下,

何用堂前一似梦瑶台,心知玉女来。

笙歌人杳渺,花影月徘徊。

笑我闲三径,思君赋七哀。

流觞与红叶,诗酒不胜杯。

更种花。

逸仙图

胸怀万里世界,

放眼无限未来。

挥洒旷世奇才,

重上瑶台,

天地为之惊骇。

回澜阁

为国为家为民,

风吹日晒雨淋。

碧海蓝天白云,

日月星辰,

相伴一生追寻

7.有什么与教育有关的古诗词

与教育有关的古诗词:

1.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卫风.淇奥》

2. 学非探其花,要自拨其根------唐.杜牧《留诲曹师等诗》

3. 十年磨一剑------唐.贾岛《剑客》

4. 不是虚心岂得贤------宋.王安石《诸葛武侯》

5.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唐.杜荀鹤

6.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7. 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宋.苏轼《送安惊落第诗》

8.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宋.朱熹《观书有感》

9.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民歌《长歌行》

10. 志士惜日短,愁人知夜长------晋.傅玄《杂诗》

教育,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进行教化培育,以现有的经验、学识推敲于人,为其解释各种现象、问题或行为,以增长能力经验,其根本是以人的一种相对成熟或理性的思维来认知对待,让事物得以接近其最根本的存在,人在其中,慢慢的对一种事物由感官触摸而到以认知理解的状态,并形成一种相对完善或理性的自我意识思维。但同时,人有着自我意识上的思维,又有着其自我的感官维度,所以,任何教育性的意识思维都未必能够绝对正确,而应该感性式的理解其思维的方向,只要他不偏差事物的内在;教育又是一种思维的传授,而人因为其自身的意识形态,又有着另样的思维走势,所以,教育当以最客观、最公正的意识思维教化于人,如此,人的思维才不至于过于偏差,并因思维的丰富而逐渐成熟、理性,并由此,走向最理性的自我和拥有最正确的思维认知,这就是教育的根本所在。

教育也是一种教书育人的过程,可将一种最客观的理解教予他人,而后在自己的生活经验中得以自己所认为的价值观。教育,是一种提高人的综合素质的实践活动。

8.有什么与教育有关的古诗词

与教育有关的古诗词: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

卫风。淇奥》学非探其花,要自拨其根------唐。

杜牧《留诲曹师等诗》十年磨一剑------唐。贾岛《剑客》不是虚心岂得贤------宋。

王安石《诸葛武侯》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唐。 杜荀鹤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宋。

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宋。苏轼《送安惊落第诗》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宋。

朱熹《观书有感》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民歌《长歌行》志士惜日短,愁人知夜长------晋。 傅玄《杂诗》教育,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进行教化培育,以现有的经验、学识推敲于人,为其解释各种现象、问题或行为,以增长能力经验,其根本是以人的一种相对成熟或理性的思维来认知对待,让事物得以接近其最根本的存在,人在其中,慢慢的对一种事物由感官触摸而到以认知理解的状态,并形成一种相对完善或理性的自我意识思维。

但同时,人有着自我意识上的思维,又有着其自我的感官维度,所以,任何教育性的意识思维都未必能够绝对正确,而应该感性式的理解其思维的方向,只要他不偏差事物的内在;教育又是一种思维的传授,而人因为其自身的意识形态,又有着另样的思维走势,所以,教育当以最客观、最公正的意识思维教化于人,如此,人的思维才不至于过于偏差,并因思维的丰富而逐渐成熟、理性,并由此,走向最理性的自我和拥有最正确的思维认知,这就是教育的根本所在。 教育也是一种教书育人的过程,可将一种最客观的理解教予他人,而后在自己的生活经验中得以自己所认为的价值观。

教育,是一种提高人的综合素质的实践活动。

9.诗经中的关于学习名句

《诗经》的思想内容主要包括:反剥削反压迫的诗篇,反映徭役兵役痛苦的诗篇,反映爱情和婚姻问题的诗篇,反映劳动生活和爱国思想的诗篇,政治讽刺诗,祭祀诗和宴饮诗等,几乎没有劝学的诗篇。下面几句,有些让人学习的意思: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大雅·荡》)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小雅·甫田之什·车舝》

后世有许多人对《诗经》的评价很高,现在引用一下孔子和孟子的。

孔子:对于《诗经》的思想内容,他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对于它的特点,则“温柔敦厚,诗教也”(即以为诗经使人读后有澄清心灵的功效,作为教化的工具实为最佳良策)。孔子甚至说“不学诗,无以言”,显示出《诗经》对中国古代文学的深刻影响。诗的作用:“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鸟兽草术之名。”

孟子:孟子论诗,谓“说诗者不以问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

相关推荐

教化的意思

教化最开始是个动词,是指对人教化的过程。后来演变为名词,即指德治教化、典章文物、书籍文字等。也指环境影响。出自《诗周南关雎序》。教化造句:1、禹在巩固夏王朝统治过程中,还特别重视恩威并济,加强教化。2、实行教化,需要用孔孟之道,但是说统治方法,就必须用申不害、韩非的学说。教化的笔顺:教总笔画:11笔。1.一(横)、2.丨(竖)、3.一(横)、4.ノ(撇)、5.乛(横撇/横钩)、6.亅(竖钩)、7.u31c0(提)、8.ノ(撇)、9.一(横)、10.ノ(撇)、11.u31cf(捺)。化总笔画:4笔。1.ノ(撇)、2.丨(竖)、3.ノ(撇)、4.乚(竖弯钩)。
2023-09-12 14:50:441

教化的意思解释 教化造句 近义词

教化的意思: [jiàohuà] 教育感化。 教化百科解释: 敎化,通过上行而化成以下。分文化和武化,相融合。 教化的详细解释: 教化 [jiào huà] 政教风化。 《诗·周南·关雎序》:“美教化,移风俗。” 汉 桓宽 《盐铁论·授时》:“是以王者设庠序,明教化,以防道其民。” 唐 元稹 《骠国乐》诗:“教化从来有原委,必将泳海先泳河。” 梁启超 《论中国之将强》:“某将灭人种也,则必上之於议院,下之於报章,日日言其种族之犷悍,教化之废坠。” 教育感化。 《礼记·经解》:“故礼之教化也微,其止邪也於未形。”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憍赏弥国》:“世尊曰:‘教化劳耶?开导末世,实此为冀。"”《西游记》第二六回:“教化众僧脱俗缘,指开大道明如电。”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他有时几乎不相信诗书礼仪,对他的子女究竟施了多大的教化和影响。” 喻环境影响。 《史记·三王世家》:“传曰:‘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泥中,与之皆黑"者,土地教化使之然也。” 行乞,乞讨。 《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有心凭机以呻吟,无力丈梨而教化。” 元 郑廷玉 《看钱奴》第三折:“大清早起,利市也不曾发,这两个老的就来教化酒喫,被我支他对门讨药去了。” 乞丐。 宋 无名氏 《张协状元》戏文第三九出:“教化归乡为没钱。” 明 高明 《琵琶记·祝发卖葬》:“虽然这头发值钱不多,也只把他做些意儿,恰似教化一般。” 教化的近义词: 浸染,影响,教育,感染,教会,教学,感化,感导,教诲,教授,熏陶,劝化,教养,教导 教化造句: 1、一朝引咎深自责,由我教化有未格。 2、就是要经营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只有教育好自己的家庭成员,才能教化人民。 3、树之风声,才能教化民众。 4、聆听我们教化的人们的永恒的生命或是永远的罪恶取决于他们从我们身上学到了什么。
2023-09-12 14:50:581

教化怎么解释

教化,汉语词语,拼音为jiào huà,指儒家所提倡的政以体化;教以效化;民以风化。也指环境影响。出自《诗·周南·关雎序》。教化”与“教育”虽仅一字之差,但其手段的高明程度却远非教育可比,它把政教风化、教育感化、环境影响等有形和无形的手段综合运用起来,既有皇帝的宣谕,又有各级官员耳提面命和行为引导,还有立功德碑、树牌坊、传播通俗读物等多种形式。既向人们正面灌输道理,又注意结合日常活动使人们在不知不觉中达事明理,潜移默化,其效果要比单纯的教育深刻而又牢固得多。正因为如此,自古以来凡有见识的政治家都十分重视教化的作用,把教化当作正风俗、治国家的重要国策。教化最开始是个动词,是指对人教化的过程。后来演变为名词,即指德治教化、典章文物、书籍文字等。也指环境影响。出自《诗周南关雎序》。教化造句:1、禹在巩固夏王朝统治过程中,还特别重视恩威并济,加强教化。2、实行教化,需要用孔孟之道,但是说统治方法,就必须用申不害、韩非的学说。
2023-09-12 14:51:061

教化的意思

教化的意思是:儒家所提倡的政以体化;教以效化;民以风化。【拼音】jiào huà。【释义】儒家所提倡的政以体化;教以效化;民以风化。【出处】晋·何劭《杂诗》:“闲房来清气,广庭发晖素。静寂怆然叹,惆怅出游顾。”【示例】1、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却说宣王虽说勤政,也到不得武王丹书受戒,户牖置铭;虽说中兴,也到不得成康时教化大行,重译献雉。”2、明·高明《琵琶记·祝发卖葬》:“虽然这头发值钱不多,也只把他做些意儿,恰似教化一般。”3、曹禺《北京人》第一幕:“他有时几乎不相信诗书礼仪,对他的子女究竟施了多大的教化和影响。”【近义词】浸染、影响、教育、感染。【反义词】误导。教化造句1、禹在巩固夏王朝统治过程中,还特别重视恩威并济,加强教化。2、人类遵守种种戒律,并非怕上帝惩罚,而更重要的是出于人性的需求,人总要设法超越自己,这是一切道德教化的最后目的,不是为了讨好神,或是讨好人。3、实行教化,需要用孔孟之道,但是说统治方法,就必须用申不害、韩非的学说。4、她虽然是个大胆泼辣的女人,可是到底受了这么多年的礼仪教化,真个让王伦替她描眉画眼时,雯雯还是感到一股难以言喻的羞臊。5、影片和电视节目应对未成年人起到教化作用。
2023-09-12 14:51:261

什么是教化?与教育有什么区别?

教化是教育意义上的育人,区别在于教化人的事物
2023-09-12 14:51:383

教化是什么意思?

教化【拼音】:jiào huà【解释】:1.政教风化。2.教育感化。3.喻环境影响。4.行乞,乞讨。5.乞丐。【例句】: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教化之所本者在学校。
2023-09-12 14:52:271

教化用英语怎么说,教化的英语翻译是:educate

严格来说,教化应该使用civilize
2023-09-12 14:52:391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意思是?

能够使社会稳定和谐的因素在于人才,而培养人才的关键在于因才施教!
2023-09-12 14:52:513

教化权力概念是什么?

教化权力概念是一种在文化稳定下长对幼的教化中产生。知识在这里而言,更多的是礼节与经验的言传身教。对于孩童来说,不知礼则无以在乡土社会中立足,不知道老辈人总结的实用性的经验则有可能在生活中吃亏。因此年长在这里意味着智慧。教化权力发生于社会继替的说明教化性的权力虽则在亲子关系里表现得最明显,但并不限于亲子关系。凡是文化性的,不是政治性的强制都包含这种权力。文化和政治的区别是在这里:凡是被社会不成问题地加以接受的规范,是文化性的;当一个社会还没有共同接受一套规范,各种意见纷呈,求取临时解决办法的活动是政治。文化的基础必须是同意的,但文化对于社会的新分子是强制的,是一种教化过程。
2023-09-12 14:53:071

什么是社会教化和个体内化?

个体内化是基础,社会教化是前提,两者相辅相成。换句话说个体的社会化,是经过社会教化这个大环境和个体内化这样小锤炼两者紧密结合才能实现。社会教化即广义的教育。它包括两大类:一类是系统的、正规的教育。如各级各类学校对学生的教育,以及监狱、劳动教养所对违法犯罪者的改造和教育;另一类是非系统的、非正规的教育。如社会风俗、大众传媒和群体亚文化等对人的影响和教育。社会教化是在无形之中发挥作用的,所以它对个体的成长、成熟和行为选择等,往往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个体内化是指社会化的主体经过一定方式的社会学习,接受社会教化,将社会目标、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行为方式等,转化为自身稳定的人格特质和行为方式的过程。
2023-09-12 14:53:371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的翻译是?

要治理好天下需要人才.而人才的产生需要教育
2023-09-12 14:53:472

教化是什么意思

  1、教化”与“教育”虽仅一字之差,但其手段的高明程度却远非教育可比,它把政教风化、教育感化、环境影响等有形和无形的手段综合运用起来,既有皇帝的宣谕,又有各级官员耳提面命和行为引导,还有立功德碑、树牌坊、传播通俗读物等多种形式。   2、既向人们正面灌输道理,又注意结合日常活动使人们在不知不觉中达事明理,潜移默化,其效果要比单纯的教育深刻而又牢固得多。   3、正因为如此,自古以来凡有见识的政治家都十分重视教化的作用,把教化当作正风俗、治国家的重要国策。
2023-09-12 14:54:041

教化是什么意思

教化”与“教育”虽仅一字之差,但其手段的高明程度却远非教育可比,它把政教风化、教育感化、环境影响等有形和无形的手段综合运用起来,既有皇帝的宣谕,又有各级官员耳提面命和行为引导,还有立功德碑、树牌坊、传播通俗读物等多种形式;既向人们正面灌输道理,又注意结合日常活动使人们在不知不觉中达事明理,潜移默化,其效果要比单纯的教育深刻而又牢固得多。正因为如此,自古以来凡有见识的政治家都十分重视教化的作用,把教化当作正风俗、治国家的重要国策。《礼记·经解》中说:“故礼之教化也微,其止邪也于未形。”西汉贾谊把教化比作阻止洪水的堤防,“夫万民之从利也,如水之走下,不以教化堤防之,不能止也。是故教化立而奸邪皆止者,其堤防完也;教化废而奸邪并出,刑罚不能胜者,其堤防坏也。古之王者明于此,是故南面而治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务,立太学以教于国,设庠序以化于邑,渐民以仁,摩民以谊,节民以礼,故其刑罚甚轻而禁不犯者,教化行而习俗美也”(《全汉文》卷 激化思想萌芽于周代,至战国末始形成理论形态,到汉代,激化作为统治阶级的治民术而全面推开。教化是一种政治、道德和教育三者有机结合的统治术,它的基本要点有:(一)强调各级统治者、管理者本身的道德典范作用。(二)强调统治人民的策略基点在“得民心”。为此,必须建立学校,对人民进行“明人化”的教育,培养他们的道德意识和道德情感,使之心悦诚服地服从统治者的意志。(三)重视良好的民风民俗的培养,强调良好的风俗习惯对人民所起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四)要求统治者的统治和各种政事措施、策略,都要孝虑到它的道德影响和教…
2023-09-12 14:54:151

关于善施教化的诗句

1. 赞美老师善施教化的诗句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赞颂园丁 老师,大家都说您培养着祖国的栋梁;我却要说,您就是祖国的栋梁。 正是您,支撑起我们一代人的脊梁!您像一支红烛,为后辈献出了所有的热和光!您的品格和精神,可以用两个字就是--燃烧!不停的燃烧! 您讲的课,是那样丰富多采,每一个章节都仿佛在我面前打开了一扇窗户,让我看到了一个斑斓的新世界…… 啊,有了您,花园才这般艳丽,大地才充满春意!老师,快推开窗子看吧,这满园春色,这满园桃李,都在向您敬礼! 如果没有您思想的滋润,怎么会绽开那么多美好的灵魂之花?啊,老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有谁不在将您赞扬! 传播知识,就是播种希望,播种幸福。老师,您就是这希望与幸福的播种人! 老师,您是美的耕耘者,美的播种者。 是您用美的阳光普照,用美的雨露滋润,我们的心田才绿草如茵,繁花似锦! 您为花的盛开,果的成熟忙碌着,默默地垂着叶的绿荫!啊,老师,您的精神,永记我心! 您多像那默默无闻的树根,使小树茁壮成长,又使树枝上挂满丰硕的果实,却并不要求任何报酬。 您给了我们一杆生活的尺,让我们自己天天去丈量;您给了我们一面模范行为的镜子,让我们处处有学习的榜样。 您是大桥,为我们连接被割断的山峦,让我们走向收获的峰巅;您是青藤,坚韧而修长,指引我们采撷到崖顶的灵芝和人参。 当苗儿需要一杯水的时候,绝不送上一桶水;而当需要一桶水的时候,也绝不给予一杯水。 适时,适量地给予,这是一个好园丁的技艺。我的老师,这也正是您的教育艺术。 不计辛勤一砚寒,桃熟流丹,李熟技残,种花容易树人难。幽谷飞香不一般,诗满人间,画满人间,英才济济笑开颜。 老师,您用人类最崇高的感情--爱,播种春天,播种理想,播种力量…… 用语言播种,用彩笔耕耘,用汗水浇灌,用心血滋润,这就是我们敬爱的老师崇高的劳动。 您工作在今朝,却建设着祖国的明天;您教学在课堂,成就却在祖国的四面八方。 老师,如果把您比作蚌,那末学生便是蚌里的砂粒;您用爱去舐它,磨它,浸它,洗它……经年累月,砂粒便成了一颗颗珍珠,光彩熠熠。 您的教师生涯,有无数骄傲和幸福的回忆,但您把它们珍藏在心底,而只是注视着一待开拓的园地。 假如我是诗人,我将以满腔的热情写下诗篇,赞美大海的辽阔和深远。并把它献给您--我的胸怀博大,知识精深的老师。 教师是火种,点燃了学生的心灵之火;教师是石级,承受着学生一步步踏实地向上攀登。 您像一支蜡烛,虽然细弱,但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照亮了别人,耗尽了自己。 这无私的奉献,令人永志不忘。 您讲课的语言,悦耳像叮咚的山泉,亲切似潺潺的小溪,激越如奔泻的江流…… 春蚕一生没说过自诩的话,那吐出的银丝就是丈量生命价值的尺子。 敬爱的老师,您从未在别人面前炫耀过,但那盛开的桃李,就是对您最高的评价。 您的爱,太阳一般温暖,春风一般和煦,清泉一般甘甜。 您的爱,比父爱更严峻,比母爱更细腻,比友爱更纯洁。您--老师的爱,天下最伟大,最高洁。 萤火虫的可贵,在于用那盏挂在后尾的灯,专照别人;您的可敬,则在于总是给别人提供方便。 是谁把雨露撒遍大地?是谁把幼苗辛勤哺育?是您,老师,您是一位伟大的园丁!看这遍地怒放的鲜花,哪一朵上没有您的心血,哪一朵上没有您的笑影! 金风送欢笑,丹桂花香飘。 老师的节日,今天又来到。 老师为我们的成长,不知付出了多少辛劳。 老师对我们的抚爱,我们永远不会忘记。 老师,您好! 人们把老师比作红烛,照亮别人而把自己燃烧。 人们把老师比作园丁,培育桃李开遍天涯海角。 教师是太阳底下崇高的事业。 老师给了我们理想的阳光和智慧的阳光。 老师引导我们走上洒满阳光的人生之路。 老师期望我们成为新世纪的太阳。 老师的话儿像春雨滋润我的心。 老师用知识的雨露浇灌我们成长。 温柔的春雨,就是老师对我们的抚爱。 老师的言传身教,像春雨润物细无声。 老师甘当绿叶,把我们当红花托起。 老师是一片绿叶,乐于默默奉献。 绿叶的绿色象征着老师青春常在。 当我们像鲜花盛开时,永远忘不了绿叶的恩情。 老师像大树,头顶蓝天,脚踩大地,默默地为社会造福。 老师是大树,为世界带来一片春色。 老师播撒希望的种子,把我们培育成一片树林。 小树长成栋梁材,不忘园丁培育恩。 是啊,老师的热情像太阳,老师的教诲像春雨, 老师的风格像绿叶,老师的事业像大树,我们的老师就是好 师魂颂——献给教师节 一 你在校园里辛勤地耕耘。 你早已把心种了下去,在年复一年的期待中,看着你的诗句从校园里长出,在人们的嘴中被吟诵成果实。 呵,老师,校园里有着你的骄傲和光荣。 在你呕心沥血的浇灌下,有着太多的丰收季节。你忠贞不渝地守护这块园地,就像守护着你的阳光照在你的脸上,那是一片明朗的希望。 信念之火在校园里焚烧着愚昧和无知。岁月证实你的耕耘是神圣的。 你拥有春天,拥有阳光,拥有花朵;在永恒的歌声中,成为果实! 你晶莹,是人类灵魂的雕塑大师和巨匠;你诚挚,毫无自私之心地默默奉献青春,在讲坛上愿作一滴滋润参天大树根基的水珠;你无畏。 2. 赞美老师善施教化的诗句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赞颂园丁 老师,大家都说您培养着祖国的栋梁;我却要说,您就是祖国的栋梁。 正是您,支撑起我们一代人的脊梁!您像一支红烛,为后辈献出了所有的热和光!您的品格和精神,可以用两个字就是--燃烧!不停的燃烧! 您讲的课,是那样丰富多采,每一个章节都仿佛在我面前打开了一扇窗户,让我看到了一个斑斓的新世界…… 啊,有了您,花园才这般艳丽,大地才充满春意!老师,快推开窗子看吧,这满园春色,这满园桃李,都在向您敬礼! 如果没有您思想的滋润,怎么会绽开那么多美好的灵魂之花?啊,老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有谁不在将您赞扬! 传播知识,就是播种希望,播种幸福。老师,您就是这希望与幸福的播种人! 老师,您是美的耕耘者,美的播种者。 是您用美的阳光普照,用美的雨露滋润,我们的心田才绿草如茵,繁花似锦! 您为花的盛开,果的成熟忙碌着,默默地垂着叶的绿荫!啊,老师,您的精神,永记我心! 您多像那默默无闻的树根,使小树茁壮成长,又使树枝上挂满丰硕的果实,却并不要求任何报酬。 您给了我们一杆生活的尺,让我们自己天天去丈量;您给了我们一面模范行为的镜子,让我们处处有学习的榜样。 您是大桥,为我们连接被割断的山峦,让我们走向收获的峰巅;您是青藤,坚韧而修长,指引我们采撷到崖顶的灵芝和人参。 当苗儿需要一杯水的时候,绝不送上一桶水;而当需要一桶水的时候,也绝不给予一杯水。 适时,适量地给予,这是一个好园丁的技艺。我的老师,这也正是您的教育艺术。 不计辛勤一砚寒,桃熟流丹,李熟技残,种花容易树人难。幽谷飞香不一般,诗满人间,画满人间,英才济济笑开颜。 老师,您用人类最崇高的感情--爱,播种春天,播种理想,播种力量…… 用语言播种,用彩笔耕耘,用汗水浇灌,用心血滋润,这就是我们敬爱的老师崇高的劳动。 您工作在今朝,却建设着祖国的明天;您教学在课堂,成就却在祖国的四面八方。 老师,如果把您比作蚌,那末学生便是蚌里的砂粒;您用爱去舐它,磨它,浸它,洗它……经年累月,砂粒便成了一颗颗珍珠,光彩熠熠。 您的教师生涯,有无数骄傲和幸福的回忆,但您把它们珍藏在心底,而只是注视着一待开拓的园地。 假如我是诗人,我将以满腔的热情写下诗篇,赞美大海的辽阔和深远。并把它献给您--我的胸怀博大,知识精深的老师。 教师是火种,点燃了学生的心灵之火;教师是石级,承受着学生一步步踏实地向上攀登。 您像一支蜡烛,虽然细弱,但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照亮了别人,耗尽了自己。 这无私的奉献,令人永志不忘。 您讲课的语言,悦耳像叮咚的山泉,亲切似潺潺的小溪,激越如奔泻的江流…… 春蚕一生没说过自诩的话,那吐出的银丝就是丈量生命价值的尺子。 敬爱的老师,您从未在别人面前炫耀过,但那盛开的桃李,就是对您最高的评价。 您的爱,太阳一般温暖,春风一般和煦,清泉一般甘甜。 您的爱,比父爱更严峻,比母爱更细腻,比友爱更纯洁。您--老师的爱,天下最伟大,最高洁。 萤火虫的可贵,在于用那盏挂在后尾的灯,专照别人;您的可敬,则在于总是给别人提供方便。 是谁把雨露撒遍大地?是谁把幼苗辛勤哺育?是您,老师,您是一位伟大的园丁!看这遍地怒放的鲜花,哪一朵上没有您的心血,哪一朵上没有您的笑影! 金风送欢笑,丹桂花香飘。 老师的节日,今天又来到。 老师为我们的成长,不知付出了多少辛劳。 老师对我们的抚爱,我们永远不会忘记。 老师,您好! 人们把老师比作红烛,照亮别人而把自己燃烧。 人们把老师比作园丁,培育桃李开遍天涯海角。 教师是太阳底下崇高的事业。 老师给了我们理想的阳光和智慧的阳光。 老师引导我们走上洒满阳光的人生之路。 老师期望我们成为新世纪的太阳。 老师的话儿像春雨滋润我的心。 老师用知识的雨露浇灌我们成长。 温柔的春雨,就是老师对我们的抚爱。 老师的言传身教,像春雨润物细无声。 老师甘当绿叶,把我们当红花托起。 老师是一片绿叶,乐于默默奉献。 绿叶的绿色象征着老师青春常在。 当我们像鲜花盛开时,永远忘不了绿叶的恩情。 老师像大树,头顶蓝天,脚踩大地,默默地为社会造福。 老师是大树,为世界带来一片春色。 老师播撒希望的种子,把我们培育成一片树林。 小树长成栋梁材,不忘园丁培育恩。 是啊,老师的热情像太阳,老师的教诲像春雨, 老师的风格像绿叶,老师的事业像大树,我们的老师就是好 师魂颂——献给教师节 一 你在校园里辛勤地耕耘。 你早已把心种了下去,在年复一年的期待中,看着你的诗句从校园里长出,在人们的嘴中被吟诵成果实。 呵,老师,校园里有着你的骄傲和光荣。 在你呕心沥血的浇灌下,有着太多的丰收季节。你忠贞不渝地守护这块园地,就像守护着你的阳光照在你的脸上,那是一片明朗的希望。 信念之火在校园里焚烧着愚昧和无知。岁月证实你的耕耘是神圣的。 你拥有春天,拥有阳光,拥有花朵;在永恒的歌声中,成为果实! 你晶莹,是人类灵魂的雕塑大师和巨匠;你诚挚,毫无自私之心地默默奉献青春,在讲坛上愿作一滴滋润参天大树根基的水珠;你无畏。 3. 水善施教化,想起的诗句 描写荷花池中的水: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还有: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杜甫:《夏夜叹》) 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戴复古:《大热》) 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李昂:《夏日联句》) 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岑参:《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 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范成大:《喜晴》)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杜甫:《江村》) 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阳阴正可人。(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4. 用杜甫的诗句赞美教师的善施教化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用的是拟人化手法。“潜入夜”和“细无声”相配合,不仅表明那雨是伴随和风而来的细雨,而且表明那雨有意“润物”,无意讨“好”。如果有意讨“好”,它就会在白天来,就会造一点声势,让人们看得见,听得清。惟其有意“润物”,无意讨“好”,它才选择了一个不妨碍人们工作和劳动的时间悄悄地来,在人们酣睡的夜晚无声地、细细地下。 春夜喜雨 作者: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5. 求孔子的名言,关于:德行、志向、情义、善施教化的 1、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孔子说:“复习旧知识时,又能领悟到新的东西,就可以凭着做老师了。” 出自:春秋.孔子《论语》 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译文:自己所不想要的事物,就不要强加给别人。 出自:春秋.孔子《论语》 3、言必信,行必果。 译文:说话一定要诚信,做事一定要坚定果断。 出自:春秋.孔子《论语》 4、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而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的学说,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出自:春秋.孔子《论语》 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孔子说:“读书不深入思考,越学越糊涂;思考不读书,就无所的。” 出自:春秋.孔子《论语》 6、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曾子说:“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出主意做事,是否忠实?交友是否守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 出自:春秋.孔子《论语》 7、德不孤,必有邻。 译文:品德高尚的人不会孤独,一定有志同道合的人和他做伴。 出自:春秋.孔子《论语》 6. 喻之以理和善施教化是不是论语里面的成语 喻之以理 ,源于 “晓之以理 ” 。 【论语】 子曰 :诱之以利,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胁之以威,授之以渔,绳之以法,导之以行,勉之以恒,持之以恒,学之以恒,行之以德,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善施教化” 一句 出自《孔子游春》中: 孔子凝望着泗水的绿波,意味深长地说:“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灵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水没有一定的形状,或方或长,流必向下,和顺温柔,它好像有情义。水穿山岩,凿石壁,从无惧色,它好像有志向。万物入水,必能荡涤污垢,它好像善施教化……由此看来,水是真君子啊!” “教”教育、“化”感化 。 7. 善施教化是不是成语 是的 善施教化出现在小学语文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课文《孔子游春》中: 孔子凝望着泗水的绿波,意味深长地说:“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灵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xíng)。水没有一定的形状,或方或长,流必向下,和顺温柔,它好像有情义。水穿山岩,凿石壁,从无惧色,它好像有志向。万物入水,必能荡涤污垢,它好像善施教化……由此看来,水是真君子啊!” “教”教育、“化”感化,整个词的意思是:善于通过教育来启迪人。 “善施教化”的意思是善于教育感化。古人曾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从孔子的这段话中,我们感受到他敏锐的洞察力,充满了人生的大智慧。那孔子为什么要跟学生说这些呢?他是想通过自己对水的领悟来启发弟子如何做人,将自己的人生感悟通过游玩中的交谈,潜移默化的传授给学生,从这个角度来说,孔子就是一位“善施教化”的老师。 其实在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有很多,除了上孟母教子的“子不学,断机杼”的故事外,我们不妨把思路放宽一些,除了善于感化,善于教育,善于教学,我觉得都可以。比方说,孩子今天有什么地方没有做对,爸爸妈妈给她讲了一个小故事,让他明白了自己的错误,或者,通过形象的方式来教孩子识记拼音,汉字,如:a侧面是小朋友的脑袋,扎着一个小辫;小土为尘,二人为从,三人为众等,像这样在无形之中就让人受到教育,学到知识的例子都是“善施教化”。
2023-09-12 14:54:251

什么叫做教化

使人识礼义知廉耻的教化,教化可以是为了整顿社会风气,领导者带头作出行为上的示范来感化民众。 教化同时也包括教育,不过这种教育更加注重思想道德规范上的引导(适当加入一些社会生活中的基本常识) 在古代教化应该主要指教授礼仪(当然是指合时宜的礼仪)施行教化的人自己首先要带头树立榜样,这样才能教化更顺利地施行。 “人道经纬万端,规矩无所不贯,诱进以仁义,束缚以刑罚,故德厚者位尊,禄重者宠荣,所以总一海内而整齐万民也。”——《礼书》(司马迁)
2023-09-12 14:54:351

怎样认识舞蹈的教化和政治作用

个体的社会化是经过社会教化和个体内化实现的,两者相辅相成。没有社会的教化,便谈不上个体内化;没有个体的内化,社会教化就不可能。社会教化更多地是从社会环境因素论及社会化,而个体内化较多地是从个体能动作用方面探讨社会化。  在社会教化过程中,社会文化往往是作为宏观社会环境对人发生作用的,它对人的心理和社会性发展的影响主要通过与人有直接联系的家庭、学校、同辈群体、大众传媒等来实现的,首先我们来看看文化在个人社会化中的功能。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在古代是指文治和教化。在现代一般指在一特定群体或社会的生活中形成的,并为其成员所共有的生存方式的总和,其中包括价值观、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风俗习惯、风尚、生活态度及行为准则,以及相应的物质表现形式。文化使人了解前人的生活经验,通过语言和其他交流方式,使他知道如何构成自己的观念和想法;文化使个人与一些人建立起这样或那样的联系,又阻碍他与另一些人建立联系;文化还向个人传播价值标准,使他知道如何分辨好坏善恶,知道对人对已应持什么态度。  在不同社会的文化中,有些内容带有普遍性,如许多社会都有音乐、舞蹈、游戏、宗教等,但每一社会的文化又有自己的独特之处,这些独特之处对人的社会化、对不同民族成员的共同人格和社会行为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  许多社会学家和文化人类学家都研究过不同民族的不同文化及相应的育儿方式对人的社会化的影响。美国文化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观察了新几内亚三个原始部落社会中人们的行为,发现不同的文化因素的不同影响。例如,住在山地的人,传统上一向和平相处,男女老少很少差别,因此,该地居民人与人之间很合作,性格温和,对人亲切;住在河岸的土人,由于传统上好斗、残酷,不论男女,性别极为相似,因而当地居民相互攻击、不使用,占有个体户很强;住在湖边的土人正处于母系社会,男女性别分化很明确,女性支配男性,握有经济大权,男人在家带孩子,有自卑感,在陌生人面前显得腼腆。社会文化对于个人社会化的影响是通过家庭学校同辈群体及大众传媒来实现的。  社会教化是社会通过社会化的执行者实施社会化的过程。它与广义的教育类同。在个体发展的不同阶段,社会化的执行者及其所起的作用各不相同。社会化的执行者,包括家庭、学校、社会组织及社会制度、社会文化等等。社会制度、社会文化对于个体的社会化,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但在社会化的初期阶段,对个体最直接的相互作用最多的是家庭与学校 同辈群体也称同龄群体,伙伴群体,在社会学中往往指的是在年龄、背景、地位、志趣、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等方面大体相同的人组成的一种非正式群体。娱乐友伴群、友谊友伴群、学习友伴群以及所谓讲"哥们义气"的"朋友圈子",甚至犯罪小团伙等都属于典型的同辈群体。  同辈群体是促使个体社会化的重要因素,而对青少年来说,这个群体的影响更大。  在人的不同年龄阶段,每个人都可能接触一些同龄群。人从幼儿开始一直到成人,每个阶段都要与同伴交往,在人的不同年龄阶段,同辈群体的影响作用具有不同的情况。儿童最早接触的是游戏群体,在游戏活动中,通过与游戏伙伴相处,开始懂得友谊、谦让、互助、合作和竞争,获得一些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通过扮演游戏中的各类角色,具体地感受社会生活,观察和体验成人的活动和意义。儿童入学之后,社会环境急剧扩大,在他们面前,出现了更多的伙伴,相互之间的关系也比以前更牢固,结伴时间更长久,这样他们相互影响和模仿的程度也因此而加深。他们乐意与同伴而不愿与父母谈论自己喜欢的职业、爱好、兴趣与理想,希望得到同伴的承认与赞同。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可能根据共同的劳动,同等的收入水平、职业和社会地位来选择同辈群体。   对于儿童来说,同辈群体的社会化与他们在家庭和学校中接受的社会化是大不相同的。这种不同主要表现在:  (1)同辈群体中的社会化大部分是在未经事先安排的情况下,在无意之中进行的。家庭和学校中的社会化却主要通过成年人精心规划、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  (2)在同辈群体中,儿童与同伴之间的地位是平等的,他们之间的相互交往和各种活动是建立在这种平等的基础之上。在家庭和学校中,儿童与家长和教师之间的关系是不平等的,儿童始终处于被教育者、被指导者、被关照者及服从者的位置。  (3)在同辈群体中,儿童完全根据自己的兴趣来安排活动内容。在家庭和学校中,儿童的活动不是出于自己的爱好,而是依据家庭和教师的意志和决定。  (4)在同辈群体中,儿童有自己的亚文化和价值标准。可相互谈论在大人们面前不能谈论的话题,有自己心目中的偶像和榜样。这些亚文化和价值标准,可能与家庭和学校所传递的那些正统的、为社会所承认和接受的、符合成年人社会需要的主流文化、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相符,或不相符。  正是由于同辈群体中的亚文化,同伴交往既可以表现为良性的,也也可表现为劣性的。良性交往能促使儿童或青少年积极向上,加速实现社会化。不良交往,则只会相互传播恶习,甚至结成犯罪团伙,从事违法犯罪活动。
2023-09-12 14:54:441

文言文里“教化”是什么意思?

“教化”与“教育”虽仅一字之差,但其手段的高明程度却远非教育可比,它把政教风化、教育感化、环境影响等有形和无形的手段综合运用起来,既有皇帝的宣谕,又有各级官员耳提面命和行为引导,还有立功德碑、树牌坊、传播通俗读物等多种形式;既向人们正面灌输道理,又注意结合日常活动使人们在不知不觉中达事明理,潜移默化,其效果要比单纯的教育深刻而又牢固得多。正因为如此,自古以来凡有见识的政治家都十分重视教化的作用,把教化当作正风俗、治国家的重要国策。《礼记·经解》中说:“故礼之教化也微,其止邪也于未形。”西汉贾谊把教化比作阻止洪水的堤防,“夫万民之从利也,如水之走下,不以教化堤防之,不能止也。是故教化立而奸邪皆止者,其堤防完也;教化废而奸邪并出,刑罚不能胜者,其堤防坏也。古之王者明于此,是故南面而治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务,立太学以教于国,设庠序以化于邑,渐民以仁,摩民以谊,节民以礼,故其刑罚甚轻而禁不犯者,教化行而习俗美也”(《全汉文》卷
2023-09-12 14:54:551

什么是教化?求答案

教化的目标是一个“文化的人”。那么什么是文化?文化,它的词源是拉丁语的cultura,意即农作、培育,这一点从英文“农业”一词agriculture上也可以看出。文化因而意味着对土壤(soil)的照料和培育,按土壤的本性对土壤品质的提升。相应地,教化乃是对心灵(soul)的培育,按心灵的内在本性对心灵品质的提升。但这只是拉丁语源而来的文化和教化概念。在德语中,教化乃是Bildung,而bild则是构形、图象。教化因而在此意味着构像,即赋予某种尚未定形之物以形式(form)或外观(eidos),并使其在这种外观中得以显现。在这里,形式是先行从外部到来的,正如我们画图之前已经先直观到了图的形象,而被赋予形式的物像白纸一样是无(不是绝对的无,而是无定形)。显然,这种教化概念乃是一种制作技艺,而技艺(teche),在希腊文中的本源意义即是“让……显现”。在中文中,教化的另一说法乃是陶冶。陶冶一词来源于冶陶工艺,即把按照某种先行的模式予以塑造的泥胚置入熔炉的火中,使之在火中定形。在冶陶这一手工艺中,泥胚在尚未塑成之前乃是无形状的泥土,它的形状完全来自于模子。但是,即使是在这里,对泥土的土质的要求也是相当严格的,并不是任何泥土都适合于制成陶器,相反,泥土本身也必须受到严格的捡选,并按其土质予以赋形和制成适当的产品。以上三种语源的教化概念构成三个隐喻。不难看出,德语的构像比喻和中文的陶冶隐喻是相近的,在其中,构像或陶冶共同从属于技艺的领域,即手的赋形制作(making)领域,其产品乃是作品(works);而拉丁语源则不太相同,它所从属的乃是劳动(labor)的领域,劳动是整个身体的、而非仅是手的劳作。在劳动中,对土壤的品质的提升乃是按土壤本身固有的法则而进行的,它的法属于大地的法(正如施密特所说,“法蕴藏于大地自身当中,作为大地劳作的报酬;法通过大地自身体现出来,作为一条固定的界限;同时法也承载着自己,作为秩序明显的标志。法根植于大地,与大地相连。”);而在制作中,法则或模式是先行从外部给予无定形的质料的。如果教化总是对人的自然(human nature)或人的本性的教化,那么,在农作的隐喻中,教化遵循的乃是自然本身的法则,而在构像中,自然则被视为并无法则的无序而应被克服。前者是顺应自然并使自然达于其自身的完成,而后者则是对自然的偶然性进行改造。然而,陶冶这一隐喻事实上介于二者之间,因为它预设了泥土本身的品质(人的天性)的重要性,这一品质将决定它能制成何种陶器。上述区分产生于对“自然”的不同理解。自然(natura)这个词来自罗马人对希腊语词physis的翻译,natura出于nasci,后者意为诞生、来源,自然就是:让……从自身中起源。然而,从实情上说,在希腊语中并没有拉丁词natura的对应物,因此也没有罗马意义上的大地的法或自然法的概念。希腊语中对事物整体的经验是通过physis这个词显示出来的,而这个词的意思是生长、涌现这样的活动方式,它带着自身的支配性的威力和美。但是,这个词的原初含义在西方教化的创始者柏拉图那里已经部分地被遮蔽了,因为柏拉图把现象经验为从eidos而来得以显现的东西,而eidos乃是ideal(理念),即涌现在其中得以定形的外观。由于强调外观,致使physis的涌现活动的含义遭到遗忘和遮蔽。但是,柏拉图那里虽然没有罗马意义上的自然法,但他却得出了某种与之表面上相似的东西,亦即理念世界的存在。人的灵魂携带着与生俱来的理念世界,因此它和土壤一样也具备某种内在的尺度。教化因而意味着对这种内在尺度的回溯或回忆。但是,这种内在尺度绝非人的天性或资质,而是人身上的神性,亦即它不是属于大地,而是属于天空和神灵。因此,唤起灵魂对理念世界的回忆不同于那种对土壤的培育,它必须进行一种目光的转换,而这种目光的转换与大地、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正如胡塞尔在后世关于现象学的诸多引论中所说,对现象的直观首先就要悬搁那种素朴性的自然眼光。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说柏拉图的教化是一种从天空而来的对大地的改造。因此,在《理想国》中,柏拉图仍然把教化视为一种根据某种目的而来的制作,亦即对人的造形。这样,柏拉图的教化概念实际上与中文“陶冶”一词的含义相当,一方面强调人的天生资质的重要性(对土质的捡选),另一方面也强调外部的模型(理念世界)的支配作用,前者属于大地,而后者则属于天空和神灵。这种意义的相当性使我们可以在此将“陶冶”的隐喻贯彻在本文对教化的理解中,并以之来说明教化的诸方面:泥土的土质乃是人的天性,制作者乃是教师,模型乃是理念,冶陶的火乃是经典作品,而熔炉则是学园。因此,教化由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和讨论合乎某种理念的经典作品构成,这些经典作品,classic works,乃是第一流人物的杰作,它们集中了人类智慧的火焰。这两个词分属于希腊语源和拉丁语源,同时也暗示着希腊教化与现代教化的差异,因为现代教化承袭了文艺复兴以来关于人性或人道(humanitas)的看法,并自居为“人文主义的”。而文艺复兴实质上是对罗马文教的复兴,罗马文教则来源于晚期希腊的教化。在罗马共和国时代,人性或人道的人对立于野蛮人,而“人道的人”就是罗马人;罗马人靠着对晚期希腊教化的吸收,提高和改良了罗马的德性,这种教化就被罗马人译为“humanitas”(人性)。因此,人文主义本质上乃是一种特殊的罗马现象,它产生于罗马人与晚期希腊教化的相遇。任何一种人文主义因此事先通过教化的差异区分了人性的人和野蛮人,这相当于中国文化的“夷夏之辨”。问题在于,晚期希腊人的教化已经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希腊教化,况且在现代思想中,晚期希腊又总是被人们在罗马意义上看待。晚期希腊由于城邦制的衰落,犬儒学派和斯多亚派占据了哲学教化的前台,“人”不再从城邦中的公共生活得到定义,转而从那种规避城邦的沉思和禁欲生活中定义。在这种转换中,亚里士多德“人是有logos的动物”中的“logos”不再被视为公共生活中的言谈、让……被公开看见,而被视为所谓的普遍理性或自然法,由此,就有了罗马人对这一命题的曲解,亦即人是“animal rationale”,理性的动物。这也就是人道主义的开端,并规定着后世一切人道主义的本质,即使是“非理性主义”的人道主义也仍然位于这一开端划定的界限之内。在这一意义上,“文化的人”就被界定为“人道的人”。而希腊意义上的公民,乃是不受制于必需品并将其闲暇投身于城邦的公共生活的人。只为谋生而活着的乃是奴隶,是会说话的工具,而这正是公民的对立面。公民作为教化的产品,其出现是为了在城邦(polis)中获得自身的位置。因此教化乃是使人如其本身所是和所适合的那样出现在polis中。这样,教化的结果乃是产生卓越的言谈和行动(action)。在城邦的行动和言谈之外,乃是奴隶和神,因此亚里士多德说“离开城邦生活的非神即兽”。而“文化的人”则并不包含投身于城邦的公共生活的含义。相反,文化在现代越来越成为一种私人性的爱好和圈子里的流通物(这还不算商业-大众文化在内)。这一点从古代与现代对“诗”的不同理解上可以看出:在希腊人那里,能够进入“诗学”眼界的诗,乃是史诗、悲剧和喜剧,而它们之所以能被称为诗,乃是因为它们的公共性质,亦即能在广场上朗诵、表演,能将人们聚集在一起并共同分享,诗因而承担着政治和公共生活的使命,并不是因为诗的“政治色彩”,而是它本身就是政治的,它将人类的命运和斗争抛置于公共生活的视看之中。诗因而是一种技艺,一种让人类的命运显现并被公开看见的形态。而在现代,诗被认为是个体情感的产物,或者是个体经验的聚集物,因此抒情诗和智性诗占据了诗学的领地。在此,诗是纯私人的,它的作者和读者进行的乃是一对一的交流,而它在本质上是不可分享的,因为现代美学建立在感觉的个体性之上(美学乃是感觉学),而永远不会有两种相同的个体感觉。对诗的阅读成为私人性的事件,它可能是一种愉悦的享受,一种对心灵创伤的治疗,但它始终与命运和公共生活无关。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教化一词本身在目的上的歧异,亦即“做人性的人”和“做公民”这两者之间的歧异。这种歧异同样也横亘在你们每一个人面前。但对你们而言首先的问题乃是:在此时此刻,在这样一个尚未完全从专制阴影中摆脱出来的国度里,我们能够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们有可能成为“人性的人”或真正意义上的公民吗?或者我们长久以来一直就是、并仍将继续是奴隶和野蛮人?如果将“文化”在“夷夏之辨”的意义上使用,那么,中国传统的礼教也是一种相当严格的教化体系,正是它将华夏族与蛮夷区分开来。这种教化的创始者是周公和孔子,前者依据对华夏族的天命的感应创立了周礼,而后者则为了在一个贫乏而动乱的世界中重新复兴周礼而惮精竭虑。孔子的意义在于他保存了华夏文化的火种——通过编定经典,以及创立了一种有效的师生教化关系。孔子深知礼的真正依据在这些经典所造形出的人格中,即使一切希望都破灭了,教化也仍然是最后的希望。《论语》记载了孔子对世界的失望,但《论语》作为教化理念的载体本身就构成值得信赖的希望。经过后世历代儒生的努力,礼教终于成为了中华帝国的国教,与政治权力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并借这种权力使自身得以施行。但是,我们是这种教化的当然继承者吗?不是!这种教化传统在近代以来的历次文化运动和大小革命的冲击下,业已终结。其中最为严重的当然是文革,因为它公开地反对一切形式的教化,无论是来自西欧的还是来自中国传统的教化形式。在一个认为“卑贱者最聪明”、解散大学、要求知识分子下乡改造的社会,其结果最终是全社会的野蛮化、无教养化和流氓化。对教化的反对就是对人性中的欲望和恶的释放,无论这种反对是以什么名义进行。在文革之后,中国知识分子开始了艰难的教化重建,但这种重建一方面由于急躁而流于虚浮,另一方面由于权力的主宰性在场而无法正常进行。更重要的是,这种教化重建自身的方向就是不明确的:是依照中国传统的教化模式还是依照欧洲的教化模式?如果按前者进行,则必须面对现代性这一无法克服的难题;而要按后者进行,则我们发现可以凭借的资源极度匮乏。我们至今没有一套稍为有效的教化制度,更不用说以之对抗国家意识形态与市场意象形态对人心的奴役了。更为严重的是,即使这种教化在某种程度上建立了,它也会发现自身所面对的,是一大群由意识形态和意象形态所造就的“蠢人”。泥土的土质乃是人与生具来的资质和天性。柏拉图那里就有了金银铜铁这四等资质的区分,而中国也有“性三品”之说。教化依据不同的材质予以不同的对待,因为人的自然差异不可能被抹平。甚至奴隶和野蛮人也能接受一定的教化,就像柏拉图的著名实验所证实的。真正不能接受教化的乃是蠢人,蠢人并不是智力低下的人或白痴,因为甚至智力低下的人也能够学习,只要他肯用功的话。有些智力高超,却十分愚蠢;另一些人智力平平,但绝非蠢人。蠢人,如朋霍费尔所说,乃是那些被一种预定的观念和思维方式完全占据的人,这些人的人性已经被别人利用和糟蹋。愚蠢乃是一种道德缺陷,而根本不是一种智力上的缺陷,因为他允许自己把自己弄蠢,或允许别人把自己弄蠢。蠢人的心窍被由权力和习俗强加给他的偏见塞住,从而无法学习,无法向他所不知和未知的事物敞开。我们无法与蠢人进行推心置腹的交谈,纵然蠢人由于其顽固而似乎显得很有个性,因为我们在交谈中遇到的根本不是他本人,而是占据他的那一套标语、口号和意象。蠢人乃是真正的朽木,他们不可能被雕刻成任何具有精神性的形状。对于蠢人,需要的不是教化,而是灵性的救赎,亦即上天或上帝能在某一天让他睁开双眼。因此,在接受教化之前,你们首先要想想自己是否使自己屈从于愚蠢。权力总是将自身的统治建立在人们或多或少的愚蠢之上,但人们不太可能一辈子都做蠢人。从愚蠢中摆脱出来是接受教化的第一步。然而,权力虽然没有能力做到使人们一辈子都愚蠢,却有能力使我们在变得不蠢后也仍然没有获得教化的机会。因为它控制了社会中的大部分资源,它开设的学校与其说在传播知识,不如说在传播愚蠢,而一个不蠢的学生几乎注定要成为一位市侩主义者和机会主义者,亦即,成为奴隶和野蛮人。对于他来说,所有的知识只有在能为他获取物质性利益,亦即能为谋生派上用场之时才是有意义的;而为谋生活着,这恰好是奴隶的标准定义。同样的,所有的德性和礼貌在他那里只是虚有其表的东西,他内心的欲望和野性仍然占据着他的本质,他在骨子里恰好是一个野蛮人。同时,所有不是出自单纯谋生目的和虚饰性的礼貌的东西,在我们这里也仍然是出自虚荣,亦即对其他人欲望的模仿和嫉妒,在这一意义上,我们又是虚荣者。因此,我们这个社会乃是蠢人(无论善良与否)、奴隶、野蛮人和虚荣者的集合。这样说你们也许会反感,但我是在按实情说出一直被你们以种种自欺向自身否认的真相。你们是否愿意一辈子都成为奴隶、野蛮人和虚荣者?我想没有谁会愿意。问题在于,你们没有获得教化的资源和机会。你们肯定都曾经想过要成为一个真正的人或真正的公民,但你们最后发现自己根本没有这样的能力,于是你们放弃了。的确,这个国度的令人痛心的贫乏——精神上的贫乏——使得你们甚至无法碰到一位好一些的老师去依据理念塑造你们。每个人身上都有天命,但你们找不到钥匙来开启它,于是无命运就构成你们的命运。教师作为传递者也必须先受到精神性的教化,在专制制度中这样的机会几乎绝无仅有,因为这一制度中的教师除了是意识形态的宣传工具外,最多只是一种技术性知识的传播者。同样,你们在受教化之前,也没有能力判别什么是经典和精神性的事物,从而极易成为商业文化的俘虏,成为暴力、言情叙事和图像的消费者,因为它们迎合了你们身体的欲望、野性和自恋性的浪漫想象。因此,我们这里没有具有潜质的泥土,有的是愚蠢的朽木和虚荣的泡沫;没有作为制陶者的老师,有的是国家体制的仆人和技术性知识的传送带;没有理念,只有意蒂牢结或意识形态;没有保存精神性火焰的经典,只有商业文化流水线上不舍昼夜的暴力和言情叙事的污水;没有作为真正意义上的大学的熔炉,有的只是一个将任何东西都腐化和污染的大染缸——在这样一个国度中,教化是否可能?在我们这个教化传统已被中断且未经重建的国度,教化,只可能是自我教化——倘若你们不想一辈子只做奴隶、野蛮人和虚荣者的话。幸好,使自我教化得以可能的那些经典作品都还在——虽然不是很齐全,但对于教化来说已经够了。虽然很少有人光顾它们,但它们对于那些愿意认真倾听的人从不吝啬。只要足够地安静、虔诚和细心,人们就能听到以往那些伟大的心灵在其中说话,能看到炭火那秘密而坚忍的红光。只要我们朝它们吹一口气,它们便会又燃烧起来。它们所保存的火种一旦进入人的内心便会自行生长,并像一株植物那样从周围一切事物中汲取自身的燃料。这火焰一旦打开和照亮了一个人的精神视野,这一视野就会带给那个人这样一种经验:所有的事物都有了以往根本不具备的细腻和清晰性,从而在他的眼前带着无与伦比的美显现。是的,一个仅只知道意识形态是谎言、知道世故人心常识的人,仅仅只是一个不蠢的人,他可能仍然是奴隶、野蛮人和虚荣者;只有同时也意识到自身的高贵、意识到美和神圣的人,才能称为一个有教养的人。有教养者乃是精神性的人,而精神性的诸要素乃是直观力、空闲力、专注力、想象力、判断力和决断力。直观力乃是如其自身所显现的那样观照事物的能力,它不仅包括看、听与触摸等身体性感受,而且也包括心灵对理念或同一性的直觉,亦即形式感。由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目光总是被观念和偏见覆盖,因而并不能真正看到事物本身,亦即在我们这里并不存在原初经验(原初直观),而只有对现成经验的复制、抄袭和模仿,正如我们从小说和电影中抄袭情感一样。因此,直观力的获得首先依赖于对自身偏见的悬搁,这便是空闲力。用薇依的话说,直观的本质在于“暂时停止思考,在于让思想呈空闲状态并且让事物渗透进去,在于把必须利用的各种已有的知识和观念置于思想的边缘,但又在较低的层次上同思想脱离接触。思想应当像一个站在山上的人,他眺望着前方,同时又看见自己脚下的树木和平原,但他并没有正眼去看这些东西。思想应当是空闲的,它等待着,什么也不寻找,但随时准备在自己赤裸的真理中接受将要进入之物。”但这种空闲本身必须同时是专注的,亦即它朝前方的眺望必须同时是一种凝视,这便是专注力。专注力是任何学习的前提,但它同时也是任何学习的真正目标之一。学习的目的主要并不在于让人学会现成性的知识,而在于使注意力在其中得到汇聚,使之变得敏锐而集中。事物只在针尖般的凝视下才会像花朵在刺绣的布匹上开放那样显现,而精神的本质就在于这种聚集能力。想象力是任何直观的内在要素,因为对理念的直观必须通过一种想象力的自由变更才能进行;同时,想象力也是任何创造的前提,精神借此冲破了现成事物的包围。但是,任何想象力,如果是有益的,它必须包含事物的细节,这种细节由一种高超的区分能力带来。判断力进行着这种区分,它是将诸事物或事物的诸环节彼此区别开来的能力,它使人能辨别真与伪、美与不美、善与恶。判断力在其专注之中便能到达一种真正深刻的细腻。以上诸种能力汇集起来,便能使人将事情本身从种种覆盖它的假象、幻觉、暧昧和模糊中细致地剥离出来,并保持对原初经验的忠诚。这样一种精神,其终点是决断——决断乃是在将自身抛入更高者之中的努力,它不是那种基于理性计算而来的利益权衡和选择,而是在无法选择时依据对自身命运的预感而来的出窍。决断证实着人是一种超出他自身的东西,并建立了人与更高者的关系。在决断中,精神最终生成为命运。由于精神总是生成为语言,因而它被语言自身所包含。而语言的最高形式乃是诗与哲学。诗人和哲学家乃是一个民族的教师。因此,获得精神的途径乃是倾听诗和哲学——这里的诗,是指一切创建性的艺术作品,而不只是诗歌作品。读诗?你们会说,你们从小就读过很多诗,而且还会写呢。但你们读的是什么,写的又是什么?的确,这个国度在其古代传统中是一个诗教的国度,诗歌学习被视为教化的一个重要部分,它规定着一个人的生命节奏和气息。但是,这一传统如今业已终止,因为世界图景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我们所生活于其中的世界是由源于西方的技术逻各斯主宰的世界,我们用以交谈和书写的语言已经不是古代汉语。这样,读古代诗篇虽然仍然是教养的一部分,但它已经不能有效地支撑起一个人,更不用说赋予其精神一种形式了。写古体诗在现在,不过一种对自身古汉语水平的炫耀,或者一种社交性的应酬活动,而与写作者本人的生存真实完全无关。企图用一种已经死去的语言(美其名曰“诗意”)来对抗技术逻各斯,这是彻底的空想,就像让一个死人来和活人比武一样荒谬可笑。我们当然可以从古诗中召唤汉语本己的精神,但这种精神必须附着在一种全新的语言-身体之上,亦即附着于现代汉语之上。这一时代的诗篇只可能是汉语现代诗歌,它肯定需要从传统中汲取所有可能的养料,但它自身必须是全新的创造。但真正的诗篇必定是困难的。它的写作和阅读都构成对人的挑战,或者说冒犯。因为现代意义上的诗歌乃是经验,是心智与情感的微妙平衡,而非无克制的情绪发泄。现代诗歌杜绝虚假的优美和空洞的滥情,而变成一种成熟而细腻的心智对世界、对我们自身经验的准确观照。我相信,通过对现代诗的阅读,你们会获得自身情感和经验的细腻性,以及一种在丰富与单纯之间保持张力的心性。如果说诗歌的教育使你们感受到自身经验的细腻和美,那么哲学则能唤醒你们内在的深邃和卓越。但是这里我不能对哲学说太多了。我想说的只是,如果你们肯认真阅读像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康德、海德格尔这样的最伟大心灵的著作——哪怕只有薄薄一本《斐多篇》、《尼各马可伦理学》、《道德形而上学原理》或《诗·言·思》,你们也将终生受益。正如施特劳斯所说的:“我们只有经常理解一点有意义的东西才能发挥我们的理解力。”这种理解除了提升你们的判断力和精神品级之外,也将使你们获得在人生的转折关头的决断能力——我们知道,并不是所有的十字路口都可以用理性计算的方法进行比较,而在这种难以取舍和选择的时刻,那种从对自身心性和才能的认知而来的判断力将赋予你们一种精神性的直觉和预感,由此做出的决定将开启和规定你们一生的命运。教化将使你们获得自由(freedom)和卓越(arete),虽然这两个词分别代表着现代和古代的最高价值,而且它们之间也存在着某种紧张和冲突。你们所学习的法律,只有和你们自身的教化结合起来才能成为一种行使自由的技艺,否则不过是程序的铁笼,或者更坏,成为你们腐化自身并且腐化社会的幌子。作为结束,我想引用施特劳斯在论及自由教育时说的话:“自由教育,作为与最伟大心灵们的不断交流,是一种在温顺(modesty)而不只是谦卑 (humility)的最高形式之中的试验。它同时是一次勇敢的冒险:它要求我们完全冲破智识者的浮华世界,它和他们的敌人的世界完全相同,冲破它的喧嚣、它的浮躁、它的无思考和它的廉价。它要求我们勇敢,并意味着决心将所接受的观点都仅仅当成意见,或者把普通意见当成至少与最陌生和最不流行的意见一样可能出错的极端意见。自由教育是从庸俗中的解放。希腊人对庸俗有一个绝妙的词;他们称之为apeirokalia,形容其缺乏对美好事物的经历。而自由教育将赠予我们这样的经历,在美好之中。”
2023-09-12 14:55:061

什么是教化

古文里面说的教化就是对百姓的教育,这个交易不是科学知识文化的交易,其实说白了就是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就是教化老百姓要服从安排,服从领导,简单讲,就是把老百姓,教育成为一个顺民
2023-09-12 14:55:261

文以化人是以文教化人,请详解?

是的,用文化的力量来感化人类,给他知识
2023-09-12 14:55:388

教化的意思是什么

敎化,汉语词汇。拼音:jiào huà基本释义:通过上行而化成以下。分文化和武化,相融合。
2023-09-12 14:55:592

教育和教化

什么是教育?教导和育人,传授知识,培育树人,一般指从无到有。它通常和学生、学员,老师、教授、导师联系在一起,正因为有了辛勤的园丁耕耘,才有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从呱呱坠地到颐养天年,离不开学习和教育,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学习是终身的事业,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那么教化呢?教导和感化,一般指从坏到好,最终目的在于扬善除恶。不难看出,教化跟教育相比,区别非常明显,一个是从无到有,一个是从坏到好。教育是一张白纸上画画,而教化却是在一幅画上修改,把丑变美,化腐朽为神奇。 当然,最大的区别,难度系数差别大,从无到有简单,从坏到好复杂,感化绝非易事。
2023-09-12 14:56:091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社会教化是什么

20世纪80年代的社会教化是比较传统的,而且风格也比较和谐。
2023-09-12 14:56:182

什么是思想教化?

改变思想及思维方式。这个词是褒义词,所以跟它反义的是精神控制
2023-09-12 14:56:281

文翁治蜀文言文翻译

1. 文言文《文翁治蜀》的翻译 文翁,是庐江舒地人。 少年时好学,通晓《春秋》,担任郡县小官吏时被考察提拔。汉景帝后期,担任蜀郡守,仁爱并喜欢教导感化。 看见蜀地的民风野蛮落后,文翁就打算诱导教化,加以改进。于是就选出张叔等十多个聪敏有才华郡县小官吏,亲自告诫勉励,遣送(他们)到京城,就学于太学中的博士,有的学习法规法令。 减少郡守府中开支,购买蜀刀、蜀布等蜀地特产物品,委托考使送给太学中的博士。几年后,这些蜀地青年都学成归来,文翁让他们担任要职,按顺序考察提拔,(他们中)有的成为了郡守刺史。 又在成都市中修建学宫(公立学校),把条件差的县的青年学生招收为学宫弟子,免除他们的徭役,把学问高的学宫弟子用来增补郡县官员的空缺,学问稍次的担任孝弟力田(一种主管德行教化的官职)。经常选出一些学宫中的青少年在自己身边做事。 每次到各县巡查时,更是从学宫的学生中选一些通晓经书、品行端正的一起去,让他们宣传教化的法令,在官府中出出入入。各县的官民见到了都以为很荣耀,抢着成为学宫弟子,有钱人甚至花钱以求能成为学宫弟子。 因此,蜀地的民风得到极大的教化,蜀地到京城求学的人数和齐鲁之地的一样多。到汉武帝时,命令全国的郡县都设立学宫,有学宫从文翁开始创立这种说法。 文翁在蜀地逝世,(蜀地的)官民为他建盖祠堂,每年祭祀不断。现在巴蜀地区爱好文雅(风气),是文翁进行教化(的功劳啊)。 2. 文翁治蜀翻译 文翁,庐江舒人也(今安徽舒城人)。 少好学,通《春秋》,以郡县吏察举。景帝末,为蜀郡守,仁爱好教化。 见蜀地辟陋有蛮夷风,文翁欲诱进之,乃选郡县小吏开敏有材者张叔等十余人亲自饬(chì)厉,遣诣京师,受业博士,或学律令。减省少府用度,买刀布蜀物,赍计吏以遗博士。 数岁,蜀生皆成就还归,文翁以为右职,用次察举,官有至郡守刺史者。又修起学官于成都市中,招下县子弟以为学官弟子,为除更徭,高者以补郡县吏,次为孝弟力田。 常选学官僮子,使在便坐受事。每出行县,益从学官诸生明经饬行者与俱,使传教令,出入闺阁。 县邑吏民见而荣之,数年,争欲为学官弟子,富人至出钱以求之。由是大化,蜀地学于京师者比齐鲁焉。 至武帝时,乃令天下郡国皆立学校官,自文翁为之始云。 立祠堂,岁时祭祀不绝。 至今巴蜀好文雅,文翁之化也。 《汉书 循吏传》 文翁,是庐江舒地人。 少年时好学,通晓《春秋》,担任郡县小官吏时被考察提拔。汉景帝后期,担任蜀郡守,仁爱并喜欢教导感化。 看见蜀地的民风野蛮落后,文翁就打算诱导教化,加以改进。于是就选出张叔等十多个聪敏有才华郡县小官吏,亲自告诫勉励,遣送(他们)到京城,就学于太学中的博士,有的学习法规法令。 减少郡守府中开支,购买蜀刀、蜀布等蜀地特产物品,委托考使送给太学中的博士。几年后,这些蜀地青年都学成归来,文翁让他们担任要职,按顺序考察提拔,(他们中)有的成为了郡守刺史。 又在成都市中修建学宫(公立学校),把条件差的县的青年学生招收为学宫弟子,免除他们的徭役,把学问高的学宫弟子用来增补郡县官员的空缺,学问稍次的担任孝弟力田(一种主管德行教化的官职)。经常选出一些学宫中的青少年在自己身边做事。 每次到各县巡查时,更是从学宫的学生中选一些通晓经书、品行端正的一起去,让他们宣传教化的法令,在官府中出出入入。各县的官民见到了都以为很荣耀,抢着成为学宫弟子,有钱人甚至花钱以求能成为学宫弟子。 因此,蜀地的民风得到极大的教化,蜀地到京城求学的人数和齐鲁之地的一样多。到汉武帝时,命令全国的郡县都设立学宫,有学宫从文翁开始创立这种说法。 文翁在蜀地逝世,(蜀地的)官民为他建盖祠堂,每年祭祀不断。现在巴蜀地区爱好文雅(风气),是文翁进行教化(的功劳啊)。 望采纳。 3. 汉书的文言文翻译文翁,庐江舒人也.少好学,通《春秋》,以郡县吏察 译文 文翁,是庐江郡舒县人.年少时喜好学习,通晓《春秋》,以庐江郡县吏的身份被提拔.汉景帝末年,担任蜀郡郡守.他为人仁爱,喜欢用感化的方法进行治理.文翁发现蜀地偏僻狭小有蛮夷风气,便想引导教化他们.他选拔明达有才能的郡县小吏张叔等十多人,亲自诫勉,将他们派遣到京城,让他们跟随博士学习,有的学习律令.他还减少郡府开支,购买刀、布等蜀地物品,由计吏带着去送给博士.几年后,蜀郡学生都学成归来,文翁起用他们担任高职,依次选拔,有的人官职达到郡守刺史. 文翁又在成都街市修建学校,召来属县子弟作为学生,为他们免除徭役,成绩优异的提拔担任郡县官吏,次等的担任教民务农的乡官.文翁常常选拔学官学僮,让他们在非正式场合任职.每次出巡属县,从学校学生中挑选通晓经术行为端正的人与他一起前往,让他们传布教令,出入内府.县邑吏民见此而感到荣耀,几年后,大家都争当学校学生,有的富人甚至为求当学校学生而愿出钱.因此蜀地风气大变,蜀郡在京城学习的人与齐、鲁接近.到汉武帝时,便命令天下郡国都设立学校,郡国设立学校从文翁开始. 文翁死在蜀郡,当地吏民替他建立祠堂,每逢节气祭祀不断.直到现在,巴蜀之人喜欢艺文礼乐,也是文翁教化的结果.。 4. 文翁治蜀的阅读答案 文翁,庐江舒人也。少好学,通《春秋》,以郡县吏察举。景帝末,为蜀郡守,仁爱好教化。见蜀地辟陋有蛮夷风,文翁欲诱进之,乃选郡县小吏开敏有材者张叔等十余人亲自饬①厉,遣诣京师,受业博士,或学律令。减省少府用度,买刀布蜀物,委计吏②以遗博士。数岁,蜀生皆成就还归,文翁以为右职,用次察举,官有至郡守刺史者。又修起学宫于成都市中,招下县子弟以为学宫弟子,为除更徭,高者以补郡县吏,次为孝悌、力田③。常选学宫僮子,使在便坐受事。每出行县,益从学宫诸生明经饬行④者与俱,使传教令,出入闺阁。县邑吏民见而荣之,数年,争欲为学宫弟子,富人至出钱以求之。由是大化,蜀地学于京师者比齐鲁焉。至武帝时,乃令天下郡国皆立学校宫,自文翁为之始云。 文翁终于蜀,吏民为立祠堂,岁时祭祀不绝。至今巴蜀好文雅,文翁之化也。 《汉书·循吏传》 注:①饬:同“敕”,告诫,命令。②计吏:考使。 ③孝悌、力田:主管德行教化的官职。 ④饬行:行为谨严合礼。 1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遣诣京师(到,往) B.用次察举(按照) C.县邑吏民见而荣之(荣耀) D.蜀地学于京师者比齐鲁焉(与……等同) 20.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两项是( )( )(4分) A.招下县子弟以为学宫弟子 必以分人 B.乃选郡县小吏开敏有材者 乃重修岳阳楼 C.争欲为学宫弟子 谓为信然 D.自文翁为之始云 孔子云:何陋之有 2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①买刀布蜀物,委计吏以遗博士。 ②每出行县,益从学宫诸生明经饬行者与俱。 22.概括文翁为教化蜀人采取的措施及产生的效果(4分) “文翁,庐江舒人也”阅读答案 参考答案: 19.(3分)B 20.(4分)A B 21.(4分,各2分) (1)购买蜀刀 、蜀布等蜀地特产物品,委托考使送给太学中的博士。 (2)每次到各县巡查时,更是从学宫的学生中选一些通晓经书、品行端正的一起去 22.(3分)措施:①选送“有材者”到京学习;②按等次重用学成归来的人;③兴建学宫;④免去学习者的兵役和劳役, 奖励学习优秀者,提供就职机会;⑤带领品学兼优者宣传教化法令等(答到2点给1分,3点给2分)。效果:民风得到极大的教化,至今巴蜀好文雅。(1分) 【参考译文】文翁,是庐江舒地人。少年时好学,通晓《春秋》,担任郡县小官吏时被考察提拔。汉景帝后期,担任蜀郡守,仁爱并喜欢教导感化。看见蜀地的民风野蛮落后,文翁就打算诱导教化,加以改进。于是就选出张叔等十多个聪敏有才华郡县小官吏,亲自告诫勉励,遣送(他们)到京城,就学于太学中的博士,有的学习法规法令。减少郡守府中开支,购买蜀刀 、蜀布等蜀地特产物品,委托考使送给太学中的博士。几年后,这些蜀地青年都学成归来,文翁让他们担任要职,按顺序考察提拔,(他们中)有的成为了郡守刺史。又在成都市中修建学宫(公立学校),把条件差的县的青年学生招收为学宫弟子,免除他们的徭役,把学问高的学宫弟子用来增补郡县官员的空缺,学问稍次的担任孝悌力田(一种主管德行教化的官职)。经常选出一些学宫中的青少年在自己身边做事。每次到各县巡查时,更是从学宫的学生中选一些通晓经书、品行端正的一起去,让他们宣传教化的法令,在官府中出出入入。各县的官民见到了都以为很荣耀,抢着成为学宫弟子,有钱人甚至花钱以求能成为学宫弟子。因此,蜀地的民风得到极大的教化,蜀地到京城求学的人数和齐鲁之地的一样多。到汉武帝时,命令全国的郡县都设立学宫,有学宫从文翁开始创立这种说法。 文翁在蜀地逝世,(蜀地的)官民为他建盖祠堂,每年祭祀不断。到现在巴蜀地区爱好文辞歌赋(的风气),是文翁进行教化(的功劳啊)!“文翁,庐江舒人也”阅读答案 5. 文翁治蜀的这句在怎么翻译,每出行县益从学官诸生明经,,, 原文:每出行县,益从学官诸生明经饬行者与俱,使传教令,出入闺阁 翻译:每次出访各县,更使学校的各个通晓经书、规范人品的学生与(他)一起、跟随(他),让(他们)传达教化法令,在官府工作 这一句知识点很多。“益”是更加的意思;“从”是使动用法,意为使跟随、使随从,”学官诸生明经饬行者“是定语后置,”明经饬行者“和”学宫“均修饰”诸生“,‘明"是知晓,”饬“是规范、整治,指学校学生中通晓经书而人品高尚的;”与俱"省略宾语,意为与他一起;“使传教令”省略宾语;“出入闺阁”是固定的惯例用法,闺阁指官府、内衙,总体指在官府衙门工作 6. 文翁兴教 文言文翻译 文言文: 文翁,庐江舒人也。少好学,通《春秋》,以郡县吏察举。景帝末,为蜀郡守,仁爱好教化。见蜀地僻陋有蛮夷风,文翁欲诱进之,乃选郡县小吏开敏有材者张叔十余人,亲自饬厉,遣诣京师,受业博士,或学律令。数岁,蜀生皆成就还归,文翁以为右职,用次察举,官有至郡守刺史者。 又修起学宫于成都市中,招下县子弟以为学宫弟子,为除更徭。县邑吏民见而荣之,数年,争欲为学宫弟子,富人至出钱以求之。由是大化,蜀地学于京师者比齐鲁焉。至武帝时,乃令天下郡国皆立学宫,自文翁为之始云。文翁终于蜀,吏民为立祠堂,岁时祭祀不绝。至今巴蜀好文雅,文翁之化也。 翻译: 文翁,是庐江舒地人。少年时好学,通晓《春秋》,担任郡县小官吏时被考察提拔。汉景帝后期,担任蜀郡守,仁爱并喜欢教导感化。看见蜀地的民风野蛮落后,文翁就打算诱导教化,加以改进。于是就选出张叔等十多个聪敏有才华郡县小官吏,亲自告诫勉励,遣送(他们)到京城,就学于太学中的博士,有的学习法规法令。减少郡守府中开支,购买蜀刀 、蜀布等蜀地特产物品,委托考使送给太学中的博士。几年后,这些蜀地青年都学成归来,文翁让他们担任要职,按顺序考察提拔,(他们中)有的成为了郡守刺史。 又在成都市中修建学宫(公立学校),把条件差的县的青年学生招收为学宫弟子,免除他们的徭役,把学问高的学宫弟子用来增补郡县官员的空缺,学问稍次的担任孝弟力田 (一种主管德行教化的官职)。经常选出一些学宫中的青少年在自己身边做事。每次到各县巡查时,更是从学宫的学生中选一些通晓经书、品行端正的一起去,让他们宣传教化的法令,在官府中出出入入。各县的官民见到了都以为很荣耀,抢着成为学宫弟子,有钱人甚至花钱以求能成为学宫弟子。因此,蜀地的民风得到极大的教化,蜀地到京城求学的人数和齐鲁之地的一样多。到汉武帝时,命令全国的郡县都设立学宫,有学宫从文翁开始创立这种说法。 文翁在蜀地逝世,(蜀地的)官民为他建盖祠堂,每年祭祀不断。到现在巴蜀地区爱好文雅(风气),是文翁进行教化(的功劳啊!) 7. 翻译古文《文翁教化蜀人》 文翁,是庐江舒地人。 少年时好学,通晓《春秋》,担任郡县小官吏时被考察提拔。汉景帝后期,担任蜀郡守,仁爱并喜欢教导感化。 看见蜀地的民风野蛮落后,文翁就打算诱导教化,加以改进。于是就选出张叔等十多个聪敏有才华郡县小官吏,亲自告诫勉励,遣送(他们)到京城,就学于太学中的博士,有的学习法规法令。 减少郡守府中开支,购买蜀刀 、蜀布等蜀地特产物品,委托考使送给太学中的博士。几年后,这些蜀地青年都学成归来,文翁让他们担任要职,按顺序考察提拔,(他们中)有的成为了郡守刺史。 又在成都市中修建学宫(公立学校),把条件差的县的青年学生招收为学宫弟子,免除他们的徭役,把学问高的学宫弟子用来增补郡县官员的空缺,学问稍次的担任孝弟力田(一种主管德行教化的官职)。经常选出一些学宫中的青少年在自己身边做事。 每次到各县巡查时,更是从学宫的学生中选一些通晓经书、品行端正的一起去,让他们宣传教化的法令,在官府中出出入入。各县的官民见到了都以为很荣耀,抢着成为学宫弟子,有钱人甚至花钱以求能成为学宫弟子。 因此,蜀地的民风得到极大的教化,蜀地到京城求学的人数和齐鲁之地的一样多。到汉武帝时,命令全国的郡县都设立学宫,有学宫从文翁开始创立这种说法。 文翁在蜀地逝世,(蜀地的)官民为他建盖祠堂,每年祭祀不断。到现在巴蜀地区爱好文雅(风气),是文翁进行教化(的功劳啊!)。 8.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文翁,庐江舒人也景帝末,为蜀 C 题干中的“荣”,以……为荣,属于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C项中的“耻”,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辱。A项中的“襟”,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襟;B项中的“归”,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回去;D项中的“侣”,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伴侣。 【参考译文】 文翁,是庐江舒地人。汉景帝后期,担任蜀郡守,仁爱并喜欢教导感化。 看见蜀地的民风野蛮落后,文翁就打算诱导教化,加以改进,于是就选出张叔等十多个聪敏有才华的郡县小官吏,亲自告诫勉励,遣送(他们)到京城,就学于太学中的博士,有的学习法规法令。 减少郡守府中开支,购买蜀刀、蜀布等蜀地特产物品,委托考使送给太学中的博士。 几年后,这些蜀地青年都学成归来,文翁让他们担任要职,按顺序考察提拔,(他们中)有的成为了郡守刺史。又在成都市中修建学官(公立学校),把条件差的县的青年学生招收为学官弟子,免除他们的徭役,把学问高的学官弟子用来增补郡县官员的空缺,学问稍次的担任孝悌力田(一种主管德行教化的官职)。 经常选出一些学官中的青少年在自己身边做事。每次到各县巡查时,更是从学官的学生中选一些通晓经书、品行端正的一起去,让他们宣传教化的法令,在官府中出出入入。 各县的官民见到了都以为很荣耀,抢着成为学官弟子,有钱人甚至花钱以求能成为学官弟子。因此,蜀地的民风得到极大的教化,蜀地到京城求学的人数和齐鲁之地的一样多。 到汉武帝时,命令全国的郡县都设立学官,有学官从文翁开始创立这种说法。
2023-09-12 14:56:381

教化的真正意义

关于教化的真正意义相关如下:1.拓宽人的认识范围教化意味着启迪人们的智慧,使其拓宽自己的认识,更好地认识自己的身份、社会和自然界的存在。通过教化的过程,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探究各种现象和规律,增长见识,提高思辨能力,在人生道路上不断修正自己的认识。2.培养人的价值观。教化是人类价值传播的重要途径。通过教化的过程,人们可以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的价值和权利,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念,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和社会责任感。相反,缺乏教化往往会导致人们产生负面的想法和行为,甚至会对社会与人类造成危害。教化和教育的区别定义不同。教育是指按照一定的目的和方法,对受教育者的思想、知识、技能、品德等方面进行影响和培养的过程;教化则是指通过言传身教等方式,使人们逐渐认识和接受某种道德观念、行为规范等,从而改变自己的行为习惯,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目的不同。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的能力和素质,使其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教化的目的是引导人们向善,提高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方式不同。教育注重的是系统性和规范性,通常需要通过专门的教育机构和教师来实施;教化则更注重自然性和实践性,更多的是在生活中通过自身的言行来影响他人。教化的功能在宏观的方面:教化ue641存在得民心的威力。在儒家政教的模式里,政治需要借助教化才能得以推行,所以,教化存在着绝对的优位,“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孟子·尽心上》,第2765页中),昭示的就是这个道理。合理的政治即善政与合理的教化即善教相比,善教有着无限的优越性,这主要表现在“得民”的程度上;善政虽然也能“得民财”,但是民众对它存在着畏惧之心。善教由于为民众所喜爱,所以能获得他们的心赞。因此,在凝聚民心上,善教具有善政无法比拟的功效。
2023-09-12 14:56:471

自我教化

自己排队的时候,希望所有的人都排队。自己插队的时候,又希望别人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自己是君子,希望所有人是君子,自己是小人还希望所有人是君子——这样好放过自己。遵守和打破,就像是人性的两面,不是左右手互搏,而是左右手彼此妥协和投机。 对他人铁面无私,对自我网开一面,人的自私就在于此。在责人和责己方面,严重不对等的逻辑本身,体现的就是这种自私的聪明,以及,聪明的自私。在人类秩序的维护上,教化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当每个人都明白守规则,首先是一种文明,其次是一种教养的时候,教化的影响是深入灵魂的。更多的时候,是教化照亮了人类精神的天空。或者,退一步说,它成了灵魂的衣裳,既用遮羞和取暖来高于动物性,也用智慧和文明来彰显自身的高贵。凡是教化不能抵达的地方,都叫蛮荒之地。这跟是贫民窟还是高档社区毫无关系。一个人,如果粗野、鄙陋,无论是否接受过高等教育,都属于野蛮人。说到底,文明是灵魂的对视和自省。
2023-09-12 14:57:411

乡土中国中教化的解释

在《乡土中国》中,教化权力是指一种不同于横暴权力和同意权力的权力形式,它表面上没有使用暴力,但实际上在传统社会中,它具有强大的控制力。如果谁敢不服从这种“教化权力”,在传统社会中意味着几乎没有生存空间。这种权力形式主要通过社会习惯和道德规范来实现,以控制人们的行为和思想。
2023-09-12 14:57:491

宋代社会教化的特点

宋代社会教化的特点如下:1、官员是运行国家机器的重要人员,特别是在基层之上,地方官承担了重要的职责。地方官员是代表了国家政权在地方上的体现,在基层社会上地方官员采取多样化的手段加强对地方上基层上面的控制。地方官员成为了国家和地方上连接的桥梁,同时在地方上要推行中央上面的诏令从而达到加强中央集权。2、一个地方上面的教化离不开地方官的努力,而地方官的素质则是影响到了教化的程度。在宋代,科举兴起大量的基层百姓能够通过科举入仕从而又回到基层之中,通过科举来到基层的地方官不仅通过了儒家思想的考验,而且从基层中走出来对于百姓的贫困更能够了解,所以说在这种感情下更容易更能够通过教化来同时统治和治理乡民。3、舆论能够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即使是少数人的意见与大多数人意见不同,但是在行为上还都是趋于一致性的,大多数的社会舆论能够使得少数人缓解压力改变原来的言行举止从而保证和众人保持一致,同时地方官可以通过舆论能力引导地方上的乡民相处,从而实现基层社会上面的秩序稳定。
2023-09-12 14:57:581

什么是 道德教化

从本质上说,教化是道德真正的存在方式。如果道德理论不能影响人的心意态度、情感归依、意志品质和行为倾向,那么,它就只能是天下虚文。道德教化正是在善的伦理价值层面上,把人从人的本性状态提升到人性状态的工作。人的本性是与生俱来、自然而然的,而人性则是人成为的特质。人不是天生就成为了人应成为的样子,所以,人需要教化。
2023-09-12 14:58:291

为什么说教化是损己利人的工作

没好处。教化权力是一个损己利人的工作,为社会培养出和于群体生活的分子,教化权力是为了社会,也是为了被教化者,担负培养人的责任,除了精神上的安慰外,物质上没有什么好处。
2023-09-12 14:58:371

教化权力是怎样一步步发展成长老统治的

教化权力是在社会继替的过程(相对稳定的文化环境)中长辈为文化传承而强制教导晚辈的一种权力,通过文化的而不断传承慢慢发展成长老统治。教化性的权力虽则在亲子关系里表现得最明显。但并不限于亲子关系。凡是民族性的,不是政治性的强制都包含这种权利。文化的基础必须是同意,但文化对社会的新分子是强制的,是一种教化过程。假如我们生活在完全由传统所规定下的社会,这社会可以说是没有政治的,有的只是教化。对于长幼有序所反映的血亲间的地位关系,亲属原则在社会生活中的形成,长幼原则的重要,表示了教化权利的重要。
2023-09-12 14:58:531

社会教化的介绍

社会教化是社会通过社会的执行者实施社会化的过程,它与广义的教育同类。社会教化和个体内化是实现个体社会化的两个途径,社会教化过程与个体生命是同步的。传统中国社会教化的理论与实践以儒家教化思想为主导,吸纳和交融法、道等诸家思想和外来学说,且互相取长补短;以一种十分具体的目标、观念、规范、准则或行为方式,把家国、社会、伦理等诸多关系与个人的人生实践和发展方向紧密地联系起来,构建出植根于具体人生的、以群体价值为取向的社会化模式。
2023-09-12 14:59:031

礼乐教化是什么意思?

儒家治国之道就是“礼乐”二字。“礼”模仿自然界外在的秩序,“乐”模仿自然界内在的和谐;“礼”可以养性,“乐”可以怡情;“礼”是“义”的外化,“乐”是“仁”的外化。做人要重“仁义”,治国要重“礼乐”,这就是中国文化几千年不衰的原因。在世界各国中,希腊罗马有古无今,英美法德俄有今无古,印度、埃及都曾遭受亡国之痛,只有中国屹立在世界东方,几千年如一日,对世界文明作出了独一无二的贡献。
2023-09-12 14:59:215

礼仪教化的主要作用有哪些?(三方面)

1. 尊重的作u2f64 尊重的作u2f64即向对u2f45表u2f70尊敬、表 u2f70敬意,同时对u2f45也还之以礼。礼尚往 来,有礼仪的交往u2f8f为,蕴含着彼此的 尊敬。 2. 约束的作u2f64 礼仪作为u2f8f为规范,对u2f08们的社会 u2f8f为具有很强的约束作u2f64。礼仪u2f00经制 定和推u2f8f,久u2f7d久之,便形成为社会的 习俗和社会u2f8f为规范。任何u2f00个u2f63活在 某种礼仪习俗和规范环境中的u2f08,都u2f83 觉或不u2f83觉地受到该礼仪的约束,u2f83觉 接受礼仪约束的u2f08是“成熟的u2f08”的标 志,不接受礼仪约束的u2f08,社会就会以 道德和舆论的u2f3f段来对他加以约束,甚 u2f84以法律的u2f3f段来强迫。 3. 教化的作u2f64 礼仪具有教化作u2f64,主要表现在两 个u2f45u2faf:u2f00u2f45u2faf是礼仪的尊重和约束作 u2f64。礼仪作为u2f00种道德习俗,它对全社 会的每个u2f08,都有教化作u2f64,都在施u2f8f 教化。另u2f00u2f45u2faf,礼仪的形成、礼仪的 完备和凝固,会成为u2f00定社会传统u2f42化 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传统”的u2f12量不 断地由u2f7cu2f00辈传继给新u2f00代,世代相 继、世代相传。在社会进步中,礼仪的 教化作u2f64具有极为重u2f24的意义。 4. 调节的作u2f64 礼仪具有调节u2f08际关系的作u2f64。u2f00 u2f45u2faf,礼仪作为u2f00种规范、程序,作为 u2f00种u2f42化传统,对u2f08们之间相互关系模 式起着规范、约束和及时调整的作u2f64; 另u2f00u2f45u2faf,某些礼仪形式、礼仪活动可 以化解u2f6d盾、建u2f74新关系模式。可见礼 仪在处理u2f08际关系中,在发展健康良好 u2f08际关系中,是有其重要作u2f64的。
2023-09-12 15:00:111

教化是什么意思

教育感化
2023-09-12 15:00:525

教化怎么解释

题库内容:教化的解释(1) [domesticate;civilize;educate;train in good manners]∶使能从事,习于或适应家内 生活 给受教化的女囚犯以家政教育 (2) [missionize]∶从中 指导 传教或做传教工作 详细解释 (1).政教 风化 。 《诗· 周南 ·关雎序》 :“美教化,移 风俗 。” 汉 桓宽 《盐铁论·授时》 :“是以王者设 庠序 ,明教化,以防道其民。” 唐 元稹 《骠国乐》 诗:“教化从来有原委,必将泳海先泳河。” 梁启超 《论 中国 之将强》 :“某将灭人种也,则必上之於议院,下之於报章, 日日 言其种族之犷悍,教化之废坠。” (2).教育感化。 《礼记·经解》 :“故礼之教化也微,其止邪也於未形。”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憍赏弥国》 :“世尊曰:‘教化劳耶?开导末世,实此为冀。"” 《西游记》 第二六回:“教化众僧脱俗缘,指开大道明如电。” 曹禺 《北京人》 第一幕:“他有时 几乎 不 相信 诗书 礼仪 ,对他的 子女 究竟 施了多大的教化和 影响 。” (3).喻环境影响。 《史记·三王 世家 》 :“传曰:‘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泥中,与之皆黑"者,土地教化使之然也。” (4).行乞,乞讨。 《敦煌变文集· 维摩 诘经讲经文》 :“有心凭机以呻吟,无力丈梨而教化。” 元 郑廷玉 《看钱奴》 第三折:“大清早起,利市也不曾发,这两个老的就来教化酒喫,被我支他对门讨药去了。” 乞丐 。 宋 无名氏 《张协状元》 戏文第三九出:“教化归乡为没钱。” 明 高明 《琵琶记·祝发卖葬》 :“ 虽然 这头发值钱不多,也只把他做些意儿,恰似教化一般。” 词语分解 教的解释 教 à 指导,训诲:教习。教头。教正。教师。 教导 。管教。请教。 教学相长 。因材施教。 使,令:风能教船走。 指“宗教”:教士。教主。教皇。教堂。 姓。 学 教 ā 传授: 教课 。你教给我做。 学 笔画 化的解释 化 à 性质 或形态 改变 :变化。分化。僵化。教(刼 )化。熔化。 融化 。潜移默化。化干弋为玉帛。。 佛教、道教徒募集财物:化缘。化斋。 用在 名词 或 形容词 后,表示转变成 某种 性质或 状态 :丑化。绿化。 习俗 ,风
2023-09-12 15:01:331

教化是什么意思 教化的解释

1、教化”与“教育”虽仅一字之差,但其手段的高明程度却远非教育可比,它把政教风化、教育感化、环境影响等有形和无形的手段综合运用起来,既有皇帝的宣谕,又有各级官员耳提面命和行为引导,还有立功德碑、树牌坊、传播通俗读物等多种形式。 2、既向人们正面灌输道理,又注意结合日常活动使人们在不知不觉中达事明理,潜移默化,其效果要比单纯的教育深刻而又牢固得多。 3、正因为如此,自古以来凡有见识的政治家都十分重视教化的作用,把教化当作正风俗、治国家的重要国策。
2023-09-12 15:02:081

教化是什么意思 教化的解释

1、教化”与“教育”虽仅一字之差,但其手段的高明程度却远非教育可比,它把政教风化、教育感化、环境影响等有形和无形的手段综合运用起来,既有皇帝的宣谕,又有各级官员耳提面命和行为引导,还有立功德碑、树牌坊、传播通俗读物等多种形式。 2、既向人们正面灌输道理,又注意结合日常活动使人们在不知不觉中达事明理,潜移默化,其效果要比单纯的教育深刻而又牢固得多。 3、正因为如此,自古以来凡有见识的政治家都十分重视教化的作用,把教化当作正风俗、治国家的重要国策。
2023-09-12 15:02:311

教化是什么意思 教化的解释

1、教化”与“教育”虽仅一字之差,但其手段的高明程度却远非教育可比,它把政教风化、教育感化、环境影响等有形和无形的手段综合运用起来,既有皇帝的宣谕,又有各级官员耳提面命和行为引导,还有立功德碑、树牌坊、传播通俗读物等多种形式。 2、既向人们正面灌输道理,又注意结合日常活动使人们在不知不觉中达事明理,潜移默化,其效果要比单纯的教育深刻而又牢固得多。 3、正因为如此,自古以来凡有见识的政治家都十分重视教化的作用,把教化当作正风俗、治国家的重要国策。
2023-09-12 15:02:511

教化是什么意思 教化的解释

1、教化”与“教育”虽仅一字之差,但其手段的高明程度却远非教育可比,它把政教风化、教育感化、环境影响等有形和无形的手段综合运用起来,既有皇帝的宣谕,又有各级官员耳提面命和行为引导,还有立功德碑、树牌坊、传播通俗读物等多种形式。 2、既向人们正面灌输道理,又注意结合日常活动使人们在不知不觉中达事明理,潜移默化,其效果要比单纯的教育深刻而又牢固得多。 3、正因为如此,自古以来凡有见识的政治家都十分重视教化的作用,把教化当作正风俗、治国家的重要国策。
2023-09-12 15:03:011

教化的释义教化的意思是什么

1、教化指儒家所提倡的政以体化;教以效化;民以风化。也指环境影响。2、教化,汉语词语,拼音为jiàohuà。3、出处:《诗·周南·关雎序》:“美教化,移风俗。”汉桓宽《盐铁论·授时》:“是以王者设庠序,明教化,以防道其民。”唐元稹《骠国乐》诗:“教化从来有原委,必将泳海先泳河。”
2023-09-12 15:03:111

教化什么意思?作何解释?

(一)梵语 pari-pac。教,以善法教导他人;化,令远离恶法。为教导感化之意,即说法引导众生而令其受感化。如经上所言,转无上法轮教化诸菩萨;教化安立无数众生,令住无上正真之道。凡此皆属转恶为善、转凡化圣之教化。与「开化」、「摄化」、「施化」、「劝化」等词同义。〔长阿含卷一大本经、增一阿含经卷一、法华经卷四〕
2023-09-12 15:03:331

教化是什么意思

看你怎么理解了
2023-09-12 15:03:494

教化是什么意思?

看下面
2023-09-12 15:04:036

教化与教育有区别吗?

教化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jiào huà,指儒家所提倡的政以体化;教以效化;民以风化。也指环境影响。一、核心不同1、教化以教导者为核心,是让孩子成为教导者希望的样子;2、教育是以孩子为核心,是让孩子成为最适合成长的样子。二、目的不同1、教化:主要针对已成熟的民众,教化的目的是形成好的社会民风。2、教育:主要是指未成熟时的养成教育,教育的目的是养成为有用的人。三、形式不同1、教化自上而下。2、教育自下而上。
2023-09-12 15:04:501

教化是什么意思

教化【拼音】:jiàohuà【解释】:1.政教风化。2.教育感化。3.喻环境影响。
2023-09-12 15:05:111

“教育”与“教化”有什么不同吗?

简单说教化更原始,针对面更广,教育是专业,有特定的对象。中国自春秋儒家的孔子以来,有漫漫二千余年的教育史,曾形成了极为完备的选官制度和教育体系。而教化则不同,它的起点要比教育显得低很多,且所绵延的历史要更加久远。那么“教化”与“教育”到底有什么区别?中国的教化史与教育史都经历了哪些波折呢?我们从“教化”与“教育”的异同来分别为您娓娓道来。首先,我们来谈一下“教化”。教化自上古就有,那些古代部落、方国的圣贤们为能让部族振兴,适应复杂变化的气候环境,改变旧有的败坏落后的风俗,实行全民教化。比如,《吕氏春秋·古乐》记载说,帝尧的时代,由于经常洪水泛滥,湿气很重,所以人民普遍气淤阻滞,身体蜷缩而不能伸展。所以尧就发明了一种舞蹈,教人民通过跳舞来宣导气血,使身体恢复健康。《韩非子·五蠹》记载上古有人民由于生食植物、蛤蜊,造成他们肠胃受损,多有疾病。于是,燧人氏发明钻木取火,教人们用火烤熟植物、蛤蜊来食用的方法,使人民都恢复健康,遂改变了全民的生活方式,并以此称王天下。这种通过圣王的努力,让全民普遍改变生活方式,以改善生活处境的治国方法,就是教化。所以说,教化具有全民普遍性,而且必须易于掌握,门槛不能太高。教化难度低,而且持续时间久。不但上古圣王要教化子民,革新旧俗;春秋时的晋文公为使晋国强大,也曾大肆教化晋国民众,将他们锻炼成能打硬仗的劲旅;战国时魏国的西门豹治理邺城,通过杀女巫一举改变当地用女孩祭祀河神的恶俗,使邺地民风大变;唐代的宋璟任广州都督,曾教化百姓用烧瓦的材料来代替竹茅盖房,以避火灾,使当地人民从此改易了民居和居住模式;近代民国政府开展“新生活运动”,改变了一般国民的日常生活,“整齐”“清洁”“迅速”等理念深入人心,达到生活军事化、生产化和艺术化。这些由君主或政府发起的旨在改善民生和人民精神面貌的运动,都属于教化的范畴,也自远古绵延至今。这样看起来,教化在古今社会发展中所起到的历史作用绝对不能低估。说完教化,我们再来说说教育。教育的主旨是为了培养人才,而不是为了普及生活理念,从这一点看,教育的起点要比教化的门槛来得高。中国最早的教育起源于西周的官学,春秋时期孔子创立的儒学,实质上他也是吸收了周官司徒之学的精髓,才将处于大雅之堂的官学下降到平民当中去。
2023-09-12 15:05:191

教化与教育的区别是什么?

教化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jiào huà,指儒家所提倡的政以体化;教以效化;民以风化。也指环境影响。一、核心不同1、教化以教导者为核心,是让孩子成为教导者希望的样子;2、教育是以孩子为核心,是让孩子成为最适合成长的样子。二、目的不同1、教化:主要针对已成熟的民众,教化的目的是形成好的社会民风。2、教育:主要是指未成熟时的养成教育,教育的目的是养成为有用的人。三、形式不同1、教化自上而下。2、教育自下而上。
2023-09-12 15:05:271

教化与教育有什么区别啊?

教化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jiào huà,指儒家所提倡的政以体化;教以效化;民以风化。也指环境影响。一、核心不同1、教化以教导者为核心,是让孩子成为教导者希望的样子;2、教育是以孩子为核心,是让孩子成为最适合成长的样子。二、目的不同1、教化:主要针对已成熟的民众,教化的目的是形成好的社会民风。2、教育:主要是指未成熟时的养成教育,教育的目的是养成为有用的人。三、形式不同1、教化自上而下。2、教育自下而上。
2023-09-12 15:06: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