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iers / 阅读 / 详情

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副秘书长谈怎样深化农村改革

2023-10-01 21:37:43
共1条回复
再也不做稀饭了

改革是推动农村发展的不竭动力。近些年,农村进行的一系列改革,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极大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为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富裕和农村繁荣作出了巨大贡献。但也要看到,目前农村经济体制尚不完善,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低,制约农村发展的种种体制性障碍依然存在,深化农村改革的任务十分艰巨。当前农村改革应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一、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要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承包法律法规和政策,加快制订具体办法,确保农村现有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继续做好土地承包管理工作,全面落实承包地块、面积、合同、证书“四到户”,扩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试点范围。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健全流转市场,在依法自愿有偿流转的基础上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坚决防止强迫命令,防止企业、个人恶意圈地,防止土地用途的随意改变。有序推进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按照权属明确、管理规范、承包到户的要求,继续推进草原基本经营制度改革。深化以明晰产权、承包到户为重点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加快推进配套改革。要深化农垦体制改革,启动国有林场改革,开展国有林区管理体制和国有森林资源统一管理改革试点。

二、努力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推动家庭经营向采用先进科技和生产手段的方向转变,推动统一经营向发展农户联合与合作,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经营服务体系的方向转变。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力,为农民提供多种有效服务。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深入推进示范社建设,拓展服务功能、提升服务层次。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自办农产品加工企业。积极发展农业农村各种社会化服务组织,为农民提供便捷高效、质优价廉的各种专业服务。支持龙头企业提高辐射带动能力,增加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扶持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建立农业产业化示范区。

三、继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在深入推进乡镇机构改革的同时,按照政府引导、分级负责、农民自愿、上限控制、财政补助的原则,探索建立新形势下村级公益事业建设的有效机制,扩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范围。强化乡镇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建立综合服务平台,有条件的乡镇要设立便民服务中心、村设立代办点,为农民提供一站式服务。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历史债务及其他公益性乡村债务清理化解工作。全面试行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加快建立县乡基本财力保障机制,落实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政策。

四、深入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创新农村金融体制,放宽农村金融准入政策,加快建立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政策性金融相互融合,资本充足、功能健全、服务完善、运行安全的农村金融体系。要加强财税政策与农村金融政策的有效衔接,引导更多信贷资金投向“三农”,切实解决农村融资难问题。进一步完善县域内银行业金融机构新吸收存款主要用于当地发放贷款政策。加大政策性金融对农村改革发展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支持力度,拓展农业发展银行支农领域,大力开展农业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政策性信贷业务。积极推广农村小额信用贷款。加快培育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有序发展小额贷款组织,引导社会资金投资设立适应“三农”需要的各类新型金融组织。积极扩大农业保险保费补贴的品种和区域覆盖范围,加大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保费补贴力度。

五、大力推进农村社会事业改革。发展农村教育,促进教育公平,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巩固农村义务教育普及成果,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完善义务教育免费政策和经费保障机制,保障经济困难家庭儿童、留守儿童特别是女童平等就学、完成学业,改善农村学生营养状况,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高农村基本医疗服务水平,完善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巩固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把农村合作医疗的财政补助标准由80元提高到120元,这将进一步提高农民医疗保障水平。提高农村公共文化体系建设水平,建立稳定的农村文化投入保障机制。贯彻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原则,加快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扩大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是一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鼓励各种社会力量开展与乡村结对帮扶,健全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下乡支农制度,引导更多城市教师下乡支教、城市文化和科研机构到农村拓展服务、城市医师支援农村。

六、健全农村民主管理制度。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发展农村基层民主,以扩大有序参与、推进信息公开、健全议事协商、强化权力监督为重点,加强基层政权建设,扩大村民自治范围,保障农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推动农村基层党组织工作创新,发展和完善党领导的村级民主自治机制,规范村级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程序。因地制宜推广本村重大事项由村党支部提议、支委会和村委会联席会议商议、全村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决议,以及决议公开、实施结果公开等做法。加强和改进农村社区建设与管理。认真研究和解决农村的各种问题,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关推荐

我国农村改革是从调整农民和什么的关系开启的

我国农村改革是从调整农民和土地的关系开启的。农村改革的重点:一是重塑城乡关系,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城镇和乡村是互促互进、共生共存的。一方面,要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促进农业转移人口稳定融入城镇。另一方面,要鼓励人才投身乡村振兴,培育造就一支新型职业农民队伍,提升乡村人才质量;鼓励工商资本下乡,落实和完善融资贷款、税费减免等扶持政策,为乡村发展注入“活水”。二是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促进共同富裕。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是乡村振兴的制度基础。我国农业发展正处于历史转型期,农民对农地的经济依赖度下降,消费需求变化促进农业从数量农业向质量农业转变、农业发展向提高劳动生产率聚焦,农业的内涵、功能、要素组合、业态等呈现出新的变化。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主线仍然是处理好农民与土地的关系,必须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坚持家庭经营的基础性地位,稳定土地承包关系。三是深化农村综合改革,以体制机制创新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新时代的乡村振兴是全面的振兴,要统筹谋划、协调推进。农村综合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应着力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做好制度建设,在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等方面切实发力。农村土地改革:农村土地改革(rural land reform)是土地改革政策。正在召开的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把农村的改革发展作为讨论的主题,这实在是一个明智的选择。说它明智,是因为它找到了解决中国发展的一个大问题——内需问题的——钥匙。
2023-09-10 12:24:131

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是什么意思

进行的一种改革试验。根据查询财政部显示,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是指在中国农村地区进行的一种改革试验,旨在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制度等多方面的综合改革。
2023-09-10 12:24:441

如何认识农村综合改革大重大意义

实践充分证明,只有坚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坚持农业基础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坚持保障农民物质利益和民 *** 利,才能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当前,国际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阶段。 我们要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胜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就要更加自觉地把继续解放思想落实到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上来,毫不动摇地推进农村改革发展。 继续解放思想,必须结合农村改革发展这个伟大实践,大胆探索、勇于开拓,以新的理念和思路破解农村发展难题,为推动党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提供不竭源泉。 坚持改革开放,必须把握农村改革这个重点,在统筹城乡改革上取得重大突破,给农村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为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增添新的活力。 推动科学发展,必须加强农业发展这个基础,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促进社会和谐,必须抓住农村稳定这个大局,完善农村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证农民安居乐业,为实现国家长治久安打下坚实基础。 我国农村正在发生新的变革,我国农业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正面临新的局面,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具备许多有利条件,也面对不少困难和挑战,特别是城乡二元结构造成的深层次矛盾突出。 农村经济体制尚不完善,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低,农产品市场体系、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国家农业支持保护体系不健全,构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要求紧迫;农业发展方式依然粗放,农业基础设施和技术装备落后,耕地大量减少,人口资源环境约束增强,气候变化影响加剧,自然灾害频发,国际粮食供求矛盾突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求平衡压力增大;农村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水平较低,区域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改变农村落后面貌任务艰巨;农村社会利益格局深刻变化,一些地方农村基层组织软弱涣散,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基层组织建设、社会管理任务繁重。 总之,农业基础仍然薄弱,最需要加强;农村发展仍然滞后,最需要扶持;农民增收仍然困难,最需要加快。 我们必须居安思危、加倍努力,不断巩固和发展农村好形势。 全党必须深刻认识到,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现代化,没有农村繁荣稳定就没有全国繁荣稳定,没有农民全面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全面小康。 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 我们要牢牢把握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当前发展的阶段性特征,适应农村改革发展新形势,顺应亿万农民过上美好生活新期待,抓住时机、乘势而上,努力开辟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广阔道路,奋力开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崭新局面。
2023-09-10 12:24:541

县级农村综合改革服务中心是财政局吗

是的。根据查询财政局相关资料显示,县级农村综合改革服务中心是财政局。财政局负责地方的财政工作,贯彻执行财务制度,按照政策组织财政收入,保证财政支出,管好用活地方的财政资金,促进工农业生产发展和各项事业发展。
2023-09-10 12:25:041

为什么三农问题是重中之重呢

现实中,中国仍然有大量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其中绝大部分集中在农村地区。为了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所以将三农问题作为发展的重要议题之一,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投入和支持,提高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进步、农民收入水平等方面的发展,以实现城乡协调发展。中国的城市化进程迅速推进,城市人口已经超过了农村人口,但农村地区仍然是我国经济和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地区的发展关系到全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党和政府重视农村地区的发展,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以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我们国家的农村地区存在一些社会问题,如土地问题、农民工问题、农村治理问题等。这些问题如果不得到解决,可能会对社会稳定产生不利影响。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是中国粮食生产的基础,三农问题的解决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国家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问题,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促进粮食生产和保障粮食安全。工作重心全党务必充分认识新发展阶段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农村改革近30年来,我们迈出了三大步。第一步,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核心的农村经营体制改革,我们建立起农村基本经济制度和市场机制。第二步,实行以农村税费改革为核心的国民收入分配关系改革,我们开辟了统筹城乡发展的新途径,从2006年开始进入到农村综合改革的新阶段。三步改革贯穿一条红线,就是保障农民的物质利益,维护农民的民主权利,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失时机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体制保障,是历史关节点上巩固改革发展成果、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首要任务。2023年2月1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三农工作有两个永恒的主题,一个是保供,一个是增收,增加农民收入是三农工作的一个中心任务。
2023-09-10 12:25:251

乡村振兴和农村综合改革有什么区别和联系?感觉两个差别不大

乡村振兴,侧重于提升农村的经济、提高农民的收入。农村综合改革,应该是对有关于农村的各种政策、规章、治安、不合理的风俗等,进行改革、整理!!!
2023-09-10 12:25:461

如何深化农村综合改革?

农村综合改革是农村税费改革进入取消农业税的新阶段,中央为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体制机制保障和动力源泉所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主要内容有三项:一是乡镇机构改革,二是农村义务教育改革,三是县乡财政体制改革。此外还要统筹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完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加快征地制度改革等。主要深化措施有:第一,以转变政府职能为重点推进乡镇机构改革;第二,以落实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为重点推进农村义务教育改革;第三,以增强基层财政保障能力为重点推进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同时,要统筹好农村其他方面的改革,包括推进征地制度改革,深化林权制度改革,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继续清理和化解乡村债务等。
2023-09-10 12:25:561

农村经济改革率先在哪两省全面展开

哪先实施哪就要完了
2023-09-10 12:26:094

农村改革综合试验区包括哪几个方面

试验内容包括六个方面:一是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在全面加快推进农村各种产权“多权同确”的基础上,探索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颁发土地经营权证、农业生产设施所有权、农村养殖水面经营权证书等改革,全面深入推进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完善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建立健全农村产权评估体系等。二是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全面推广以土地股份合作社为基础创新农业经营模式的“农业共营制”模式,探索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大力培育多种形式的农业经营性服务组织等。三是健全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深入推进农业“三项补贴”、耕地保护基金和涉农资金整合改革试点,拓展粮食、蔬菜、生猪等农产品目标价格保险试点等。此外,在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机制体制、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治理、创新扶贫开发脱贫攻坚体制机制等方面也将深入开展改革试点。通过居住证制度、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财政资产扶贫等推动农村改革系统进行,确保助农增收。
2023-09-10 12:26:301

现国家对农村有哪些扶持政策

  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发展。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示范社建设行动。加强合作社人员培训,各级财政给予经费支持。将合作社纳入税务登记系统,免收税务登记工本费。尽快制定金融支持合作社、有条件的合作社承担国家涉农项目的具体办法。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鼓励发展农产品加工,让农民更多分享加工流通增值收益。中央和地方财政增加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规模,重点支持对农户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开展技术研发、基地建设、质量检测。鼓励龙头企业在财政支持下参与担保体系建设。采取有效措施帮助龙头企业解决贷款难问题。  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  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建立稳定的农村文化投入保障机制,尽快形成完备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文化室建设、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等重点文化惠民工程。  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民工技能培训。有条件的地方可将失去工作的农民工纳入相关就业政策支持范围。落实农民工返乡创业扶持政策,在贷款发放、税费减免、工商登记、信息咨询等方面提供支持。保障返乡农民工的合法土地承包权益,对生活无着的返乡农民工要提供临时救助或纳入农村低保。同时,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就业潜力,拓展农村非农就业空间,鼓励农民就近就地创业。抓紧制定适合农民工特点的养老保险办法,解决养老保险关系跨社保统筹地区转移接续问题。建立农民工统计监测制度。  推进农村综合改革。按照着力增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到2012年基本完成改革任务的要求,继续推进乡镇机构改革。推进“乡财县管”改革,加强县乡财政对涉农资金的监管。力争用3年左右时间,逐步建立资金稳定、管理规范、保障有力的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机制。总结试点经验,完善相关政策,扩大农村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范围,中央和试点地区省级财政要增加试点投入。积极稳妥化解乡村债务,2010年基本完成全国农村义务教育债务化解,继续选择与农民利益直接相关的农村公益事业建设形成的乡村债务进行化解试点。  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调整财政收入分配格局,增加对县乡财政的一般性转移支付,逐步提高县级财政在省以下财力分配中的比重,探索建立县乡财政基本财力保障制度。推进省直接管理县(市)财政体制改革,将粮食、油料、棉花和生猪生产大县全部纳入改革范围。稳步推进扩权强县改革试点,鼓励有条件的省份率先减少行政层次,依法探索省直接管理县(市)的体制。依法赋予经济发展快、人口吸纳能力强的小城镇在投资审批、工商管理、社会治安等方面的行政管理权限。支持发展乡镇企业,加大技术改造投入,促进产业集聚和升级。  积极开拓农村市场。支持流通企业与生产企业合作建立区域性农村商品采购联盟,用现代流通方式建设和改造农村日用消费品流通网络,扩大“农家店”覆盖范围,重点提高配送率和统一结算率,改善农村消费环境。鼓励设计开发适合农村特点的生活消费品和建筑材料。2009年在全国范围实施“家电下乡”,对农民购买彩电、电冰箱、手机、洗衣机等指定家电品种,国家按产品销售价格一定比例给予直接补贴,并根据需要增加新的补贴品种。保证下乡家电质量,搞好售后服务。加强农资产销调控,扶持化肥生产,增加淡季储备,保障市场供应。支持供销合作社、邮政、商贸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加快发展农资连锁经营,推行农资信用销售。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改造建设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加强农村市场监管,严厉查处坑农害农行为。  完善国家扶贫战略和政策体系。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制定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有效衔接办法。实行新的扶贫标准,对农村没有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低收入人口全面实施扶贫政策,尽快稳定解决温饱并实现脱贫致富,重点提高农村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继续增加扶贫资金投入,加大整村推进力度,提高劳动力转移培训质量,提升产业化扶贫水平。优先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扶贫开发,积极稳妥实行移民扶贫,对特殊类型贫困地区进行综合治理。充分发挥行业扶贫作用,继续动员社会各界参与扶贫事业,积极开展反贫困领域国际交流合作。
2023-09-10 12:26:442

农村综合改革的介绍

自从1978年召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开始了以“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形式的经济改革,这在当时的确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也为农业养活工业、农村养活城市提供了更强的动力基础和更广的经济源泉。
2023-09-10 12:26:581

针对继续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你有什么建议?

建议能够实事求是,真正的根据不同的农村情况选择不同的建议方法,能够从根本上带动农村的发展。
2023-09-10 12:27:137

镇在农村综合改革方面有哪些具体举措

保障措施  (一)加强统筹领导  农村综合改革是一项涵盖内容广、涉及部门多、工作难度大的系统工程,关系到广大农村居民的切身利益和镇港经济社会发展稳定大局。各有关部门、各村(社区)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在镇港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基础上,相关部门单位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紧密配合,共同推进工作落实。要落实专职工作人员,细化工作措施,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二)抓好组织实施  各项工作的牵头部门要根据职责分工,抓紧开展政策研究,加快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制定工作实施方案并抓好贯彻实施,及时协调解决推进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各村(社区)要认真落实工作措施,切实推进各项改革,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要及时向镇港工作组反映,力求上下协调合力推进,确保改革工作有序有效进行。镇港农林水务局及相关部门要深入基层,督促指导开展相关改革工作,及时做好信息收集、整理和定期上报,全面掌握各项工作的进展和落实情况,及时总结、推广先进典型,力促改革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三)健全财政保障  落实财政资金是推动农村综合改革顺利实行的基础保障。财政部门要按要求及时足额落实市镇有关示范试点建设资金。将农村综合改革专项经费和工作经费纳入镇年度财政预算,为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提供必要的资金保障。
2023-09-10 12:27:491

国务院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小组办公室的机构设置

国务院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小组办公室下设4个处,分别为综合处、一处、二处和三处。各处职责情况如下:综合处:牵头负责涉及农村综合改革总体方案和重大政策的研究、拟定和调整;负责筹备召开全国性会议,起草有关会议文件材料;负责重大汇报材料和对外提供综合性材料的起草报送工作;负责农村综合改革综合监管信息网络系统建设及有关数据统计分析,以及有关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政策的拟定、测算工作;追踪研究和整理国际上有关农业和农村政策动态;负责参与涉及有关农村税费改革法律、法规的修订和制定意见的研究起草及组织协调工作;编写有关工作简报;负责办理“两会”有关建议和提案。负责办公室文件登记收发、档案管理、文件核稿工作;协助室领导做好有关党务、人事工作;编报办公室外事计划、工作经费预算、两周工作计划以及做好办公室有关后勤保障、保密工作;负责统一归档管理地方农村税费改革文件材料;承办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一处:牵头负责组织开展农村税费改革政策和转移支付资金监督检查及信访工作;负责地方改革信息的收集整理及报送工作的考核,并编写《农村税费改革动态》。负责参与有关县乡财政体制改革、城乡统一的税收制度和公共财政制度建设、完善村内一事一议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益事业投入的研究起草及组织协调工作;二处:牵头负责研究、拟订制止化解乡村债务、国有农场税费改革政策意见,审核试点省份改革方案并做好组织实施工作;负责参与有关乡镇机构改革、处理农业税尾欠政策和其它相关农村改革意见的研究起草和组织协调工作;三处:牵头负责组织开展农村综合改革有关新闻宣传、政策培训工作;负责参与有关农村义务教育改革、完善农村五保供养等社会保障制度、农村公共卫生医疗体系建设意见的研究起草和组织协调工作;组织开展有关专题调研;负责起草有关分析材料和编写有关工作简报;负责办理“两会”有关建议和提案;承办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2023-09-10 12:28:091

改革开放30年农业的变化

30年来,农业改革不仅逐步稳定和完善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积极发展多种经营,深化农村商品流通体制改革;还在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搞活土地流转机制、县域经济综合改革、小城镇改革与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转移与返乡创业、农业产业化、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和农村综合改革试点等许多方面做了积极探索,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 改革开放以来,市委、市 *** 围绕党中央、国务院强农惠农改革政策,稳步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及综合改革,五年来向全市农民发放粮食直补资金、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等。 粮食产量连创新高。 改革开放30年,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为农业和农村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特别是2004年以来,国家实行免征农业税政策后,农民生产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被再一次充分调动起来,出现多年没有过的土地承包热、生产投入热、科技推广热、购买农机具热。 农业科学技术普遍应用,农业产业化程度加快,除此,新农村建设、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农村义务教育、农村五保户供养等项工作都有了长足发展。
2023-09-10 12:28:411

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对"三农"发展有何意义

  “三农问题”是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实际上,这是一个从事行业、居住地域和主体身份三位一体的问题,但三者侧重点不一,必须一体化地考虑以上三个问题。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国,“三农问题”关系到国民素质、经济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富强。“三农问题”独立地描述是指广大乡村区域,只能以种植、养殖生产业为主,身份为农民的大部分国民的生存状态的改善与产业发展以及社会进步问题。系统的描述是指21世纪的中国,历史形成二元社会中,城市现代化,二、三产业发展,城市居民的殷实,受制于农村的进步、农业的发展、农民的小康相对滞后的问题。中国的国民经济发展潜力巨大,且不论质的提升,仅从量上考察,中国的重大经济问题都依赖于农村、农业,农民问题的突破。“三农问题”实质是城市与农村发展不同步问题,结构不协调问题。  其意义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迫切需要  首先,解决好“三农”问题,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迫切需要。民以食为天,吃饭是生存的第一需要。手里有粮,心中不慌。吃饭没有保障,一切都无从谈起。解决中国人民的吃饭问题基本能够保证,但从长远发展来看,仍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中国人口基数太大,而且还在增加。随着人口的增长,对粮食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与此同时,中国人均可耕地面积还在不断减少。任何时候,中国人民的饭碗只能端在自己手里,中国人必须养活自己。“三农”问题不解决好,国家的粮食安全就没有保证。  是确保社会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迫切需要  在中国,如果没有2/3以上农村人口的稳定,就没有整个国家的稳定;如果没有农民对社会稳定的大力支持,整个社会的稳定只能是空中楼阁。如果农业、农村、农民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势必直接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只有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保证广大农民安居乐业,农村社会稳定才能有坚实的基础,国家的长治久安也才能有可靠的保障。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需要  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惠及十几亿人口的目标。对照这个目标,最大的差距在农村;实现这个目标,最繁重、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可以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村,希望也在农村。
2023-09-10 12:28:501

如何认识农村综合改革大重大意义

国务院〔2006〕34号文件明确指出:农村税费改革经过六年的改革实践,取得了历史性重大成效。全面取消了农业税等专门面向农民的各种税费,初步规范了农村税费制度,农民负担大幅度减轻,公共财政覆盖农村步伐明显加快,统筹城乡发展取得实质性进展。推进农村综合改革,是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的迫切需要,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涉及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诸多领域,关系农村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深刻变革,具有重大意义。通过农村综合改革,切实解决农村税费改革的一些遗留问题,消除加重农民负担的体制性因素,从制度上防止农民负担反弹;通过农村综合改革,调整完善农村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体制保障;通过农村综合改革,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促进城乡资源的合理配置,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必要的财力支持;通过农村综合改革,转变基层政府职能,加强农村社会管理,搞好农村公共服务,健全乡村治理结构,建立农村工作新机制,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动力源泉
2023-09-10 12:29:272

从1978年起的30多年里,我国农村的三大改革是什么?

第一步,以家庭承包经营为核心,建立农村基本经济制度和市场机制,保障农民生产经营自主权。 第二步,以农村税费改革为核心,统筹城乡发展,调整国民收入分配关系。 第三步,以促进农村上层建筑变革为核心,实行农村综合改革,解决农村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一些深层次问题。
2023-09-10 12:29:381

解决农村民生问题,农村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土地分配公平,打击村霸,流外人口统计建档,加强治安,必须搞好少儿发展教育保护环境,保护耕地。鼓励有作为的企业家到农村投资,土地可免费使用,民主选举,党参与少些,政府少干预,见证就好城边村进行村村合并与改造,政府监督但不要参与改造实施。
2023-09-10 12:30:134

关于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的几点建议

改革是推动农村发展的不竭动力。近些年,农村进行的一系列改革,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极大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为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富裕和农村繁荣作出了巨大贡献。但也要看到,目前农村经济体制尚不完善,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低,制约农村发展的种种体制性障碍依然存在,深化农村改革的任务十分艰巨。当前农村改革应重视以下几个方面。一、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要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承包法律法规和政策,加快制订具体办法,确保农村现有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继续做好土地承包管理工作,全面落实承包地块、面积、合同、证书“四到户”,扩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试点范围。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健全流转市场,在依法自愿有偿流转的基础上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坚决防止强迫命令,防止企业、个人恶意圈地,防止土地用途的随意改变。有序推进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按照权属明确、管理规范、承包到户的要求,继续推进草原基本经营制度改革。深化以明晰产权、承包到户为重点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加快推进配套改革。要深化农垦体制改革,启动国有林场改革,开展国有林区管理体制和国有森林资源统一管理改革试点。二、努力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推动家庭经营向采用先进科技和生产手段的方向转变,推动统一经营向发展农户联合与合作,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经营服务体系的方向转变。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力,为农民提供多种有效服务。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深入推进示范社建设,拓展服务功能、提升服务层次。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自办农产品加工企业。积极发展农业农村各种社会化服务组织,为农民提供便捷高效、质优价廉的各种专业服务。支持龙头企业提高辐射带动能力,增加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扶持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建立农业产业化示范区。三、继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在深入推进乡镇机构改革的同时,按照政府引导、分级负责、农民自愿、上限控制、财政补助的原则,探索建立新形势下村级公益事业建设的有效机制,扩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范围。强化乡镇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建立综合服务平台,有条件的乡镇要设立便民服务中心、村设立代办点,为农民提供一站式服务。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历史债务及其他公益性乡村债务清理化解工作。全面试行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加快建立县乡基本财力保障机制,落实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政策。四、深入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创新农村金融体制,放宽农村金融准入政策,加快建立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政策性金融相互融合,资本充足、功能健全、服务完善、运行安全的农村金融体系。要加强财税政策与农村金融政策的有效衔接,引导更多信贷资金投向“三农”,切实解决农村融资难问题。进一步完善县域内银行业金融机构新吸收存款主要用于当地发放贷款政策。加大政策性金融对农村改革发展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支持力度,拓展农业发展银行支农领域,大力开展农业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政策性信贷业务。积极推广农村小额信用贷款。加快培育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有序发展小额贷款组织,引导社会资金投资设立适应“三农”需要的各类新型金融组织。积极扩大农业保险保费补贴的品种和区域覆盖范围,加大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保费补贴力度。五、大力推进农村社会事业改革。发展农村教育,促进教育公平,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巩固农村义务教育普及成果,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完善义务教育免费政策和经费保障机制,保障经济困难家庭儿童、留守儿童特别是女童平等就学、完成学业,改善农村学生营养状况,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高农村基本医疗服务水平,完善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巩固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把农村合作医疗的财政补助标准由80元提高到120元,这将进一步提高农民医疗保障水平。提高农村公共文化体系建设水平,建立稳定的农村文化投入保障机制。贯彻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原则,加快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扩大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是一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鼓励各种社会力量开展与乡村结对帮扶,健全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下乡支农制度,引导更多城市教师下乡支教、城市文化和科研机构到农村拓展服务、城市医师支援农村。六、健全农村民主管理制度。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发展农村基层民主,以扩大有序参与、推进信息公开、健全议事协商、强化权力监督为重点,加强基层政权建设,扩大村民自治范围,保障农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推动农村基层党组织工作创新,发展和完善党领导的村级民主自治机制,规范村级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程序。因地制宜推广本村重大事项由村党支部提议、支委会和村委会联席会议商议、全村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决议,以及决议公开、实施结果公开等做法。加强和改进农村社区建设与管理。认真研究和解决农村的各种问题,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023-09-10 12:30:242

农村改革产权表重复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存在多次产权登记,或者改革。自从1978年召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开始了以“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形式的经济改革,这在当时的确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也为农业养活工业、农村养活城市提供了更强的动力基础和更广的经济源泉。但是随着以国有企业为核心的改革的发展和科技进步等给城市带来的巨大发展和变革,农村的经济弊端和落后显现出来,农业、农村和农民的所谓“三农”问题显露出来。党中央、国务院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新阶段,为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城乡统筹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的又一重大战略决策。当前,农村综合改革的重点是:以转变政府职能为重点,推进乡镇机构改革;以落实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为重点,推进农村义务教育改革;以增强基层财政保障能力为重点,推进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以优先化解与农民利益直接相关、基层矛盾比较集中的农村教育、基础设施和社会公益事业发展等方面的债务为突破口,妥善解决和处理乡村债务问题,以此带动和促进其他农村改革和农村工作。
2023-09-10 12:30:351

建设农村改革综合试验区包括哪些方面

试验内容包括六个方面:一是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在全面加快推进农村各种产权“多权同确”的基础上,探索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颁发土地经营权证、农业生产设施所有权、农村养殖水面经营权证书等改革,全面深入推进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完善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建立健全农村产权评估体系等。二是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全面推广以土地股份合作社为基础创新农业经营模式的“农业共营制”模式,探索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大力培育多种形式的农业经营性服务组织等。三是健全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深入推进农业“三项补贴”、耕地保护基金和涉农资金整合改革试点,拓展粮食、蔬菜、生猪等农产品目标价格保险试点等。此外,在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机制体制、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治理、创新扶贫开发脱贫攻坚体制机制等方面也将深入开展改革试点。通过居住证制度、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财政资产扶贫等推动农村改革系统进行,确保助农增收。
2023-09-10 12:30:451

关于农村生活的资料。

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加速推进现代化,必须妥善处理工农城乡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
2023-09-10 12:31:1115

国务院农村综合改革办公室设在什么地方

  1、全称是:  国务院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小组办公室。  2、简介  国务院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小组办公室前身是国务院农村税费改革工作小组办公室。随着农业税的取消,为了适应农业、农村发展的新形势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要求,进一步加强对农村综合改革的组织领导,2006年8月国务院同意将国务院农村税费改革工作小组更名为国务院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小组,国务院农村税费改革工作小组办公室相应更名为国务院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小组办公室,作为工作小组的办事机构。
2023-09-10 12:31:591

农村改革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个体与群体
2023-09-10 12:32:113

目前农村存在的问题

  1、农村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依然存在,体制建设任重道远。我国农业农村发展过程中仍存在许多体制性障碍,影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因素还很多,城乡二元结构还未根本破除,各种要素在城乡之间合理配置的机制还未完全建立,农村综合改革和其他各项改革的任务仍然相当艰巨。   2、农业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农业生产力总体水平不高。   3、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滞后,农民权益难以得到保障。   4、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缓慢,城乡发展差距不断拉大。近几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大力推进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使我国农村社会面貌得到了很大改观。   5、农村环境问题非常突出,生态环境治理任务艰巨。我国目前农村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安全受到了很大威胁。
2023-09-10 12:32:261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的改革在农村经济、城市企业、对外开放等方面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民经济进入调整时期。1979年9月的十一届四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允许农民在国家统一计划指导下,因时因地制宜,保障他们的经营自主权,发挥他们的生产积极性。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 “包产到户”、实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再到以全面攻坚为特点的农村综合改革,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步步深入。特别是近几年来,农村改革取得显著成绩。实施了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农民的利益和国家的粮食安全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保护。放开了粮食收购市场,特别是把通过流通环节对农民的间接补贴改为直接补贴,有效地保护了农民的利益。2005年,全国有28个省份全面免征了农业税,从2006年起,我国全面取消了农业税,农民负担大幅度降低。 2.国有企业改革不断取得突破 改革逐步确立了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框架,国有经济发挥了主导作用。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的机制不断完善,国有资本更多地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巩固。国有大型企业股份制改革正在积极推进,国有资产管理和监督体制已经建立并不断健全。 3.所有制结构不断调整 近几年,在放宽市场准入、加大财税金融支持、完善社会服务、改进政府监管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非公有制资本进入民航、铁路、文化、出版和金融等重要领域的政策限制实现重要突破,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服务体系和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步伐加快。 4.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日臻完善 在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初期,我们只承认劳动创造价值,只允许劳动参与价值的分配。在经过不断的思想解放后,特别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后,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各种非劳动要素也可以参与价值的分配,强调要建立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体制。在实践中,各地早已允许资本、技术专利、管理等非劳动要素参与分配。建立了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的机制。同时,整顿和规范分配秩序,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重视解决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社会保障改革的力度不断加强,初步建立了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医疗、失业保险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 5.宏观调控体系逐步健全 在改革开放前的计划经济时期,我国的经济主要依靠国家计划进行调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只能起到辅助性作用,特别是货币政策更是非常欠缺。经过30年的不断改革,原来的国家指令性计划已被现在的指导性计划和规划所取代,原来的国家计委已改为国家发改委,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的调控作用越来越强。同时,我们还积累了越来越丰富的宏观调控经验。通过不断进行行政、投资、金融、财政、税收、外贸、外汇、价格、流通等方面的改革,国民经济市场化进程不断加快,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不断增强,宏观调控由原来的行政手段和计划手段为主逐步抓变为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为主以其他手段相配合。 6.市场价格机制开始发挥基础性作用。经过持续不断的价格改革,我们已将原来计划价格“一统江山”的局面改革为市场价格起主导作用。目前,除了利率、电价、油价、水价等金融、能源和城市公用事业领域的价格仍由国家计划控制外,绝大部分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已由市场竞争决定。除了在通货膨胀严重时政府采取一些临时性价格管制措施外,大部分时候都由市场供求决定价格。
2023-09-10 12:32:491

县里的“农村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是行政单位还是事业单位?具体是干啥的?

是临时行政单位吧?地方性的,不通上。
2023-09-10 12:33:004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的文件解读

一、健全强农惠农政策体系,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二、提高现代农业装备水平,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三、加快改善农村民生,缩小城乡公共事业发展差距;四、协调推进城乡改革,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五、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五大类中有两条涉及城乡问题。 1.继续加大国家对农业农村的投入力度;2.完善农业补贴制度和市场调控机制;3.提高农村金融服务质量和水平;4.积极引导社会资源投向农业农村;5.大力开拓农村市场;6.稳定发展粮食等大宗农产品生产;7.推进菜篮子产品标准化生产;8.突出抓好水利基础设施建设;9.大力建设高标准农田;10.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能力;11.健全农产品市场体系;12.构筑牢固的生态安全屏障;13.努力促进农民就业创业;14.提高农村教育卫生文化事业发展水平;15.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16.加强农村水电路气房建设;17.继续抓好扶贫开发工作;18.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19.有序推进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20.着力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21.积极推进林业改革;22.继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23.推进城镇化发展的制度创新;24.提高农业对外开放水平;25.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党的建设;26.进一步完善符合国情的农村基层治理机制;27.切实维护农村社会稳定。 随着2010年一号文件的发布,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央共发布了七个一号文件。每年一号文件的重点不同,但都贯穿这一个主题,即在城乡统筹的大背景下做好当年的农业和农村工作。因此,城乡统筹是新世纪以来中央所发布的七个一号文件的总纲领,经过对这七个一号文件的实施,正在扎实而有效地奠定着城乡统筹的基础。  应该说,社会各界对城乡关系的认识,有一个逐渐深入的过程。上个世纪90年代,农民负担屡减不轻,农村社会事业严重滞后,社会矛盾有激化的趋势,正是在这种情境下,三农问题作为影响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被理论界提出并最终写入中央文件。从1997年起,农民收入再次进入了低速增长的循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在这一严峻的形势下,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构想;2003年,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自此,城乡统筹的思路逐渐形成,这一思路也体现在此后发布的七个中央一号文件中。  2004年2月,中央发布了新世纪以来关于三农问题的第一个一号文件,指出要“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调整农业结构,扩大农民就业,加快科技进步,深化农村改革,增加农业投入,强化对农业支持保护,力争实现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尽快扭转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2005年1月,新世纪第二个一号文件发布,指出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的方略,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稳定、完善和强化各项支农政策,切实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继续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努力实现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2006年2月发布的新世纪第三个一号文件,部署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中长期历史任务。2007年的一号文件再次强调“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提出要“切实加大农业投入,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强化农村公共服务,深化农村综合改革”。2008年的一号文件提出要“按照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要求,突出加强农业基础建设,积极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坚定不移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并把全年的所有农业与农村工作统领在城乡统筹的总纲领之下。  2010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是体现城乡统筹战略最突出的文件。不仅文件标题中含有“城乡统筹”四个字,具体内容更是无处不体现城乡统筹的思想。比如,文件指出,要“夯实打牢农业农村发展基础,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努力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按照“稳粮保供给、增收惠民生、改革促统筹、强基增后劲的基本思路,毫不松懈地抓好农业农村工作,继续为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作出新的贡献”。全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健全强农惠农政策体系,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就是要加大国家对农业农村投入的力度,包括财政补贴和金融服务等;第二部分“提高现代农业装备水平,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实质上就是要通过以国家财政投入带动社会投入(包括农民自身的投入),稳定发展粮食等大宗农产品的生产,推进菜、肉、蛋、奶等“菜篮子”产品的标准化生产,抓好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建设高标准农田,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能力,构筑牢固的生态安全屏障等等;第三部分“加快改善民生,缩小城乡公共事业发展差距”,更是从农民就业创业、农村教育卫生文化事业、农村社会保障、农村水电路气房建设等角度,推进城乡统筹和城乡一体化,使农村的公共事业逐渐接近城镇;第四部分“协调推进城乡改革,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就是要在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土地管理制度、城镇化发展的制度创新等方面实现城乡联动、共同发展。包括文件第五部分“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层”,也提出要“切实解决好农村征地、环境污染、移民安置、集体资产管理等方面损害农民利益的突出问题”,其中前三个问题都是属于城乡关系和城乡统筹方面的问题。总之,2010年的中央一号文件自始至终体现了党的十六大提出的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思想,体现了党在近些年来对城乡统筹战略认识的深化。  可见,新世纪以来的七个一号文件,尽管每年的主题不同,但都贯穿着城乡统筹这条主线,基本思想在于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抓住了城乡统筹思路,是全面而准确地理解新世纪以来中央七个一号文件以及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关键,也是贯彻上述文件及会议精神的关键。
2023-09-10 12:33:081

农村城市改革内容

法律分析: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主要有以下内容:1、管理体制:政企分开,扩大企业自主权。2、所有制:发展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式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3、分配制度:发展以按劳分配为主的分配方式。4、中心环节是扩大企业自主权。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第十一条 国务院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分别组织编制全国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城镇体系规划,用以指导城市规划的编制。第十二条 城市人民政府负责组织编制城市规划。县级人民政府所在地镇的城市规划,由县级人民政府负责组织编制。第二十三条 城市新区开发和旧区改建必须坚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原则。各项建设工程的选址、定点,不得妨碍城市的发展,危害城市的安全,污染和破坏城市环境,影响城市各项功能的协调第二十四条 新建铁路编组站、铁路货运干线、过境公路、机场和重要军事设施等应当避开市区。
2023-09-10 12:33:241

(2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2013年11月12日,《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示范试点工

(1)①土地流转只是土地经营权或使用权的转让,没有改变农村土地的集体所有制性质,是对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的改革和完善。(2分)②土地流转有利于保持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长期稳定,有利于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发展壮大农村经济,完善我国农村基本经济制度,促进农业生产力发展。(2分)③实行土地流转有利于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完善我国的分配制度,增加转出土地经营权的农民的收入。(2分)④有利于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发展现代农业,推动城镇化建设,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2分)(2)①安徽省政府对新土改政策的安排,体现了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充分调研、广泛征求意见,可以不断完善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统,提高决策的科学性。(3分)②尊重农民的意愿,并将从政策层面做更细致的安排,可以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使决策更好地反映民意、集中民智,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体现了民主决策。(3分)③安徽省政府坚持科学、民主决策,体现了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依法行政,有利于保持政府与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维护社会稳定,有利于树立和维护政府权威。(3分)(3)①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是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在我国,解决这一基本矛盾,要通过改革以实现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安徽省通过实行农村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推行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等改革措施,完善了我国农村基本经济制度,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4分)②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为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必须调整和完善我国农村的土地政策,完善农村的生产关系,以促进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加快实现城乡一体化步伐。(4分) 试题分析:(1)本题属于认识类的解答题,我们可以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思路进行分析。根据材料中的“新的土地改革政策不仅明确现有的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还将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我们可以知道我国农村土地流转政策没有改变农村的集体经济的性质,是对农村集体经济的完善和发展;根据材料“同时根据农民的意愿,允许农民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可知此举实行土地流转有利于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完善我国的分配制度,增加转出土地经营权的农民的收入;根据“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可知,有利于保持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长期稳定,有利于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发展壮大农村经济,完善我国农村基本经济制度,促进农业生产力发展。根据“这样的政策指向会逐渐加快实现城乡一体化步伐”可知这有利于发展现代农业,推动城镇化建设,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2)对于新的土地改革政策,安徽省政府还将进一步充分调研,尊重农民的意愿,并从政策层面做更细致的安排,体现了首先体现了我国政府在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工作原则和为人民服务的工作宗旨,这是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的体现;其次体现了政府坚持审慎行使权力,科学民主依法决策的体现,这有利于集中民智、反映民意,提高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再次是这是政府自觉接受监督,实行政务公开、打造阳光政府的体现。本题难度不大,考生应该很容易上手。(3)考生回答本题时,首先要明确的是本题的知识限定是“运用社会基本矛盾的观点”,因此考生应该明白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其次考生要明确的本题的设问指向是分析安徽省新的土地改革政策举措。因此考生可以从两点进行分析说明。一是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角度分析说明通过改革以实现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安徽省通过实行农村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推行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等改革措施,完善了我国农村基本经济制度,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二是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的角度分析说明,为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必须调整和完善我国农村的土地政策,完善农村的生产关系,以促进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加快实现城乡一体化步伐。本题虽然切口不大,但是这部分内容学生不是很容易组织语言,因此有一定的难度。
2023-09-10 12:33:321

如何促进农业发展 农民增收 农村繁荣

财政是国家有效调节资源配置和促进经济发展的宏观经济手段。国家增加财政支出,推动新农村建设,有利于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改善农民生产生活的物质条件: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缩小城乡差距,有利于促进农村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和农村的城镇化进程。①必须发挥市场竞争机制的作用,引导农民适应市场需要组织生产,推进农业产业化;②继续稳定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减轻农民负担,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应用财政、税收等政策促进农业发展;③实施科技兴农,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④建立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
2023-09-10 12:33:462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措施

以下是十八界三中全会关于农村经济改革内容(天诚国土)请参考: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坚持家庭经营在农业中的基础性地位,推进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等共同发展的农业经营方式创新。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依法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并保持长久不变,在坚持和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前提下,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允许农民以承包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鼓励承包经营权在公开市场上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流转,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  保障农户宅基地用益物权,改革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选择若干试点,慎重稳妥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转让,探索农民增加财产性收入渠道。建立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推动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公开、公正、规范运行。
2023-09-10 12:34:122

农村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什么

农业的产业化,或者小规模养殖,以合作社的方式,规模化发展
2023-09-10 12:34:232

基层推进农村牧区改革的重要性,难点,怎么做

谈如何推进农村牧区的改革与发展加快农村改革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七届三中 全会明确指出:要毫不动摇地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对如何推进农村牧区的改革 与发展我本人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抓党建,激发农村基层党组织活力 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关键在党。要不断增强各级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 战斗力,不断提高党领导农村工作水平。 1、完善党领导农村工作的体制机制。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 农村工作综合部门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 制。2、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农村基层组织是党在农村工作的基础,要切实 发挥好战斗堡垒和领头雁作用。要坚持以领导班子建设为重点、健全党组织为 保证、三级联创活动为载体,把党组织建设成为推动科学发展、带领农民致富、 密切联系群众、维护农村稳定的坚强领导核心。3、解放思想,提高干部队伍农 村改革发展意识。经济社会发展,人是决定因素。干部队伍改革发展意识强不 强,直接关系到农村的改革发展大计。建设一支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 品行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注重从农村致富能手、退伍军人、外出务工返乡农 民中选拔村干部,使那些有本领、有技能、有专长的人才充实到村级组织中来; 不断调动干部队伍投身到农村各项改革事业的实践活动中去。4、加强农村党员 队伍建设。继续落实中央四个长效机制,加强对党员的教育、培养,实行目标 考核,定岗定责,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增加党组织的亲和力。 探索发展党员新机制,不断提高发展党员质量。5、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教 育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关心群众疾 苦,倾听群众呼声,集中群众智慧,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做到用制度管 保护现有耕地面积,实现土地依法有序流转,不断夯实土地根本。作为乡镇农村改革,必须坚持保护耕地方针不动摇,切实保护耕地;认真落实 中央粮食直补政策,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农业 发展基础;不断加大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推进农业产业结构升级;积极发展现 代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通过全面保证粮食安全,在保证现有土地承包 关系长久不变的前题下,要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 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不断赋于农民更加充分而 有保障的土地承包权。 三、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夯实现代农业发展的物质条件。要积极探索 土地复垦整理的新思路,新措施,加快中低产田改造。要进一步推广水利基础 设施建设,推广节水灌溉,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快各项 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实现城乡全覆盖。特别要加强水、路、气配套建设, 四、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完善各项支农、惠农配套措施。着力抓好新农 村建设示范点建设,做到标准不降、力度不减、要求更高、效果更好。紧紧抓 住中央扩大内需、加大“三农”投入的机遇,加快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 服务向农村覆盖、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 五、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狠抓农业项目建设,以培育产业大户为着力点, 完善产业政策,实现产业区域化、种植规模化和生产标准化。大力发展优势特 色农产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发展“一村一品”、“一乡 一业”、的块状经济。同时加强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围绕特色产品和主导产 业,加快培育农村经纪人、农产品运销专业户和专业合作社,进一步完善利益 联结机制,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 六、大力发展社会事业。要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繁荣发展农村文化,发展农村教育,促进教育公平,促进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健全农村社 会保障体系,巩固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完善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加 强镇村两级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要不断建立健全农 村的各项保障制度,让发展成果真正惠及农民兄弟;要加快建设与农村居民日 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公用服务设施,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要加快农村富 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小城镇转移,加快农民变市民、乡村变城镇的转化;要 加大农民教育培训力度,通过多形式、广渠道、宽领域的面对面的实用技术培 训和科技法律知识的普及推广。 七、稳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草原“双权一制”改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草原双权一制制度改革作为农村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 事关广大农牧民的切身利益,要通过两个改革,建立起产权归属清楚、经营主 体到位,责权划分明确,利益保障严格,流转规范有序,监管服务有效的现代 林业、草场产权制度,切实解决当前草牧场管理中存在的与民争利问题真真正 确保林业发展,农民增收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工作,在实际工作中还必须结合 自身的特点,不断解放思想、创新思路、创新方法,不断推进农村改革发展。
2023-09-10 12:34:341

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共下发几个关于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

一共有十个一号文件,即 突破僵化体制1982年1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第一个关于“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农村改革进行了总结,并对当年和此后一个时期农村改革和农业发展作出了具体部署。文件突破了传统的“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体制,明确指出包产到户、包干到户或大包干“都是社会主义生产责任制”。联产承包制是伟大创造1983年1月,第二个中央“一号文件”《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正式颁布。这个文件从理论上说明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党的领导下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是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化理论在我国实践中的新发展”。文件提出,稳定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是当前的农村工作的主要任务;森林过伐、耕地减少、人口膨胀,是我国农村的三大隐患。解决上述三个问题,必须强调党员、干部带头,模范地执行政策,杜绝不正之风。要按照我国国情,逐步实现农业的经济结构改革、体制改革和技术改革,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农业发展道路。承包土地15年不变1984年1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一九八四年农村工作的通知》,即第三个“一号文件”。强调要继续稳定和完善联产承包责任制,延长土地承包期。为鼓励农民增加对土地的投资,规定土地承包期一般应在15年以上,生产周期长的和开发性的项目,承包期应当更长一些。文件明确了农村进行商品生产的重要性,提出只有发展商品生产,才能进一步促进社会分工,把生产力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才能使农村繁荣富裕起来,才能使我们的干部学会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利用价值规律,为计划经济服务,才能加速实现我国社会主义农业的现代化。继续坚持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扩大市场调节力度1985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即第四个“一号文件”。取消了30年来农副产品统购派购的制度,对粮、棉等少数重要产品采取国家计划合同收购的新政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进一步系统化,同时从农产品统派购制度、产业结构调整、交通、支持乡镇企业、鼓励人才流动、放活金融政策、加强小城镇建设等十个方面活跃农村经济。文件还提出扩大市场调节,使农业生产适应市场的需求,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合理化,进一步把农村经济搞活。国家还将农业税由实物税改为现金税。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1986年1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一九八六年农村工作的部署》,即第五个“一号文件”。肯定了农村改革的方针政策是正确的,必须继续贯彻执行。文件进一步摆正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在肯定原有的一靠政策、二靠科学的同时,强调增加投入,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同时明确提出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必要补充,允许其存在和发展。文件指出农业的物质技术基础还十分脆弱,一部分地区农民种粮的兴趣有下降的迹象,在农村经济新旧体制交替过程中出现了不协调现象,城乡改革汇合后各方面利益关系的调节更加复杂。要认识到,发展国民经济以农业为基础,不但反映经济规律,也反映着自然规律,必须坚定不移地把它作为一个长期的战略方针。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2004年2月8日,针对近年来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增长缓慢的情况,《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下发,成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央的第六个“一号文件”。文件要求,要调整农业结构,扩大农民就业,加快科技进步,深化农村改革,增加农业投入,强化对农业支持保护,力争实现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尽快扭转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2005年1月3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即改革开放以来中央第七个“一号文件”。文件要求,要稳定、完善和强化各项支农政策,切实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继续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努力实现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2006年2月2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下发,即改革开放以来中央第八个“一号文件”。文件要求,要完善强化支农政策,建设现代农业,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良好开局。>>发展现代农业是建设新农村的首要任务 2007年1月2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下发,即改革开放以来中央第九个“一号文件”。文件要求,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进一步夯实农业基础 2008年1月30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下发。即改革开放以来中央第十个“一号文件”。文件强调,按照统筹城乡发展要求切实加大“三农”投入力度,巩固、完善、强化强农惠农政策,形成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良性互动格局,探索建立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并制定一系列政策措施。文件以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为主题,切中了当前农业农村发展的要害,抓住了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基础问题,是党中央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出发,从农村发展迫切需要出发,对“三农”工作作出的重大部署。
2023-09-10 12:34:451

我国乡村治理方式问题表现在哪些方面

新农村建设政策的出台主要是为了解决目前我国农村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农村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依然存在,体制建设任重道远。我国农业农村发展过程中仍存在许多体制性障碍,影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因素还很多,城乡二元结构还未根本破除,各种要素在城乡之间合理配置的机制还未完全建立,农村综合改革和其他各项改革的任务仍然相当艰巨。以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为例,尽管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已近20年,但当前我国农村金融还普遍存在许多制度性、技术性、操作性问题。具体而言,主要表现为:一是农村金融体系不完善。农村信用社没有发挥应有的支农作用;农业发展银行的业务范围又过窄,而且随着粮食购销体制改革的完成,贷款业务又进一步萎缩;商业银行出于自身经济效益考虑,将部分分支机构从县乡退出;农业的保险制度落后,农业商业保险规模小,险种单一。二是农村资金流失严重。农业银行及一些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在农村吸储能力很强,对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的贷款却较少;城市信用社下乡揽储挖走部分资金,转向城市。三是缺乏农村特点的贷款担保制度。在现行信贷政策下,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自身不能提供有效的贷款抵押担保,难以得到需要的贷款。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势必需要进一步采取措施,通过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加强国家的政策扶持和完善农村金融风险规避机制等三方面加大金融支农的力度。2.农业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农业生产力总体水平不高。(1)国家对农业发展的投入严重不足,农业发展缺乏后劲。一是农业基本建设投入不足,其占国家基本建设投入的比重,“六五”时期为5.1%,“七五”为3.3%,“八五”为3%,可见逐年减少。由于基本建设投入不足,我国农业基础设施老化严重,全国约有1/3的水库带病运行,60%的排灌工程急需维修,农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逐年下降,遭受灾害面积逐年扩大。二是农业科研经费严重不足。我国农业科研经费占农业生产总值的比重不到0.1%,农业技术推广经费比重不到0.2%,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由于利益的驱使,社会、企业和农户对农业的投入也不多。没有建立国家、企业、农民合作组织的财政、金融、税收、农产品价格补贴等体系和运行机制,农业投入不足已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缓慢的主要因素。(2)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结构性矛盾突出。虽然我国目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已初见成效,但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农业生产品种结构单一,产品结构层次低;农产品加工业滞后,农产品增值困难;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落后,难以形成规模经营;缺乏科学的区域布局等等。(3)农业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脆弱,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难以持续提高。我国人均自然资源少,加上在相当长时期内耕地缩减、淡水短缺、人口增加的趋势不可逆转,部分地区生态环境还在继续恶化,我国农业发展的资源和环境约束日益趋紧,导致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难以保证。(4)农业服务体系不健全,科技、信息等服务滞后。我国农业服务体系长期以来以推广和服务为主,目前,农业服务体系存在队伍膨胀、机制不活、负担太重、观念滞后、服务能力低、市场组织化程度低和经济效益低等各种问题,很难适应市场农业发展的要求。(5)农产品流通渠道不畅,农业资源优势难以转化为经济优势。我国目前许多农村地区个体贩运户规模小且不稳定,区域市场发育不全,大宗农副产品难以及时有效地销售出去,远远不能适应农产品的流通要求。3.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滞后,农民权益难以得到保障。改革开放以未,伴随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也取得了巨大成就,各种民主形式和实现途径被创新性地探索出来,广大农村居民参与基层民主建设的积极性不断增强,自身的权益也得到了更有效的保障。但是,在新时期新情况下,我国目前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仍存在许多突出的问题,面临很多挑战,主要表现为:(1)农村基层组织缺乏战斗力、凝聚力和创造性。我国目前一些农村党员干部思想观念陈旧、能力不足,基层组织软弱涣散,缺乏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思想僵化、志气退化、组织弱化“三化”倾向比较严重,致使党组织在农村的战斗堡垒作用得不到正常发挥。(2)村民自治发展存在诸多问题,如村委会直选中的贿选问题,村委会与村党支部的“两张皮”的问题、村民自治中乡政村治异化的问题、村民自治中村规民约的违法问题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极大地阻碍了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推进,导致农民民主权利得不到保障。(3)乡村宗族势力挑战村民自治。农村宗族势力的存在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与强制性的国家权力退出农村有关,是农村在适应现代政治的组织资源缺失状态下传统势力的恢复。宗族组织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村落中集体组织的不足。合理利用宗族组织可以大大降低农村社会运行成本,对发展农村生产和村民自治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宗族文化与民主政治毕竟是两种性质截然不同的文化,宗族势力对乡村民主政治的发展具有许多消极影响。宗族势力通过各种方式和手段入侵到农村基层政权,成为农村治理体制的组成部分,从而利用基层政权的力量牟取私利或扰乱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秩序。更重要的是,宗族势力很容易被黑恶势力所利用,从而形成以宗派宗族为基础的、对社会具有严重危害的邪恶势力。因此,农村基层民主要发展,必须逐步清除宗族势力。(4)人口流动使村民自治发展面临新的挑战。一定数量素质较高的村民的存在是村民自治的组织基础,但我国目前农村农民的大量外流,严重地削弱了村民自治的组织基础。大量高素质农民的外流,一方面使村庄中可供民主选举的高素质的村委会成员候选人减少,由此直接导致村委会工作能力的下降;另一方面,留在村里的农民大多是老人、妇女和儿童,他们有很多对行使民主的程序和意义不太懂,从而容易导致民主的程序流于形式,民主决策也很容易异化为少数村干部决策。4.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缓慢,城乡发展差距不断拉大。近几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大力推进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使我国农村社会面貌得到了很大改观。但是,农村社会事业发展还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难以满足广大农村居民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要。农村教育基础依然薄弱,中小学师资队伍数量不足、办学条件差、留守学生多等问题十分普遍,普及和巩固义务教育任务相当繁重;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不健全,基层医疗卫生基础薄弱,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十分突出;农村公共文化资源十分短缺,不少地方文化活动场所和设施破旧残损、年久失修,没有文化活动场所、没有文化活动设施、没有文化活动内容的现象还普遍存在;农村社会福利严重滞后于社会和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社会福利机构匿乏、社会福利覆盖面狭窄、地区发展不平衡、各福利项目发展不平衡、缺乏统一的组织管理等诸多问题;农民生育观念与国家政策有很大差距,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任务十分艰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致使农村居民公平享有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权利难以保证,极大地抑制了农民消费水平和发展能力的提高,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障碍。5.农村环境问题非常突出,生态环境治理任务艰巨。我国目前农村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安全受到了很大威胁。这些问题突出地表现为:(1)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由于受自然和人为两方面因素的影响,农村当地局部生态平衡遭破坏,进而在整体区域范围内造成生态功能失调,生态调节作用减小,各类自然灾害频发。(2)农业污染加剧。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由于不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地膜等化学投入,造成严重的地面污染,不仅导致农作物减产、农产品品质下降,而且对土壤、水、生物、大气和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同时,规模化畜禽养殖业的废弃物对农村环境的污染也越来越严重,极大地影响农村居民的日常生活。(3)居民生活污染严重。随着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农村生活污染由分散走向集中,各种问题日渐严重。主要表现在:农村生活垃圾数量增多,而且几乎全部露天堆放,没有进行有效处理;生活污水任意排放,致使河流、湖泊污染严重;生活取暖排放的大气污染物没有经过处理就直接排放,对当地空气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4)工业污染增多。我国农村工业污染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乡镇企业污染。我国乡镇企业数量众多,而且大部分设备简陋、技术落后、能源消耗高、缺少防治污染的设施,致使由乡镇企业发展带来的污染问题十分突出,加重了农村环境的压力;二是城市向农村转嫁的污染。由于城市产业结构调整,一些耗能高、污染重、难以治理的企业迁移到农村,造成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同时,城市“三废”直接转移到农村,由此给城市周边区域的环境带来严重污染。[1] (5)应提高居民整体文化素养。只有居民文化教育水平上去了,科技生产力才能上去,视野开阔,才能更好的发展,做到:资源、环境、产能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2023-09-10 12:35:223

政府对农村有什么补助

法律分析:1.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发展。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示范社建设行动。加强合作社人员培训,各级财政给予经费支持。将合作社纳入税务登记系统,免收税务登记工本费。尽快制定金融支持合作社、有条件的合作社承担国家涉农项目的具体办法。2.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建立稳定的农村文化投入保障机制,尽快形成完备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文化室建设、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等重点文化惠民工程。3. 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民工技能培训。有条件的地方可将失去工作的农民工纳入相关就业政策支持范围。落实农民工返乡创业扶持政策,在贷款发放、税费减免、工商登记、信息咨询等方面提供支持。保障返乡农民工的合法土地承包权益,对生活无着的返乡农民工要提供临时救助或纳入农村低保。4. 推进农村综合改革。按照着力增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到2012年基本完成改革任务的要求,继续推进乡镇机构改革。推进“乡财县管”改革,加强县乡财政对涉农资金的监管。力争用3年左右时间,逐步建立资金稳定、管理规范、保障有力的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机制。5.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调整财政收入分配格局,增加对县乡财政的一般性转移支付,逐步提高县级财政在省以下财力分配中的比重,探索建立县乡财政基本财力保障制度。6.积极开拓农村市场。支持流通企业与生产企业合作建立区域性农村商品采购联盟,用现代流通方式建设和改造农村日用消费品流通网络,扩大“农家店”覆盖范围,重点提高配送率和统一结算率,改善农村消费环境。7.完善国家扶贫战略和政策体系。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制定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有效衔接办法。实行新的扶贫标准,对农村没有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低收入人口全面实施扶贫政策,尽快稳定解决温饱并实现脱贫致富,重点提高农村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第十一条 国家鼓励农民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自愿组成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应当坚持为成员服务的宗旨,按照加入自愿、退出自由、民主管理、盈余返还的原则,依法在其章程规定的范围内开展农业生产经营和服务活动。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可以有多种形式,依法成立、依法登记。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犯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财产和经营自主权。第三十条 国家鼓励发展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国家采取加强国际市场研究、提供信息和营销服务等措施,促进农产品出口。为维护农产品产销秩序和公平贸易,建立农产品进口预警制度,当某些进口农产品已经或者可能对国内相关农产品的生产造成重大的不利影响时,国家可以采取必要的措施。第四十一条 国家鼓励社会资金投向农业,鼓励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捐资设立各种农业建设和农业科技、教育基金。国家采取措施,促进农业扩大利用外资。
2023-09-10 12:35:521

中国改革开放的目的和性质是什么?

这里要知道,mao时代的中国是shehui主义国家改革开放后是特色shehui主义国家改革前,医疗,住房,教育是免费的改革后,人们住不起房,生不起病,这是常见的所以我总结,改革开放式为了创造资产阶级,实现少部分人积攒国家90%的资源,性质是把shehui主义国家转变为资本社会其实不用我说你也看得到,对比下mao和deng家族就知道了
2023-09-10 12:36:024

你认为中央在全国农村推行的改革的具体方式是什么?其作用又如何

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推开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从1979年开始在农村进行了两步改革。第一步改革的重点是实行农业联产承包责任制,理顺农民与集体的关系。在坚持土地集体所有的前提下,承包给农民家庭分散经营。从1982年开始,取消了原来的人民公社制度,恢复乡(镇)、村政权机构。同时,国家从1979年开始连续大幅度提高农产品的收购价格,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第二步改革的重点是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农村商品经济,理顺农民与国家的关系。从1985年起,国家取消了过去实行多年的农副产品统购派购制度,实行合同收购的新政策,把农业税由过去的实物税改为现金税,基本上确立了国家与农民实行等价交换的关系。中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是从进行扩大全民所有制企业经营管理自主权的试点开始的,已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进行了局部改革试验和探索。1978年夏,四川省率先进行6个企业扩权试点,1982年扩大到全国6000多个企业。第二阶段是全面改革城市经济管理体制。1984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二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此后,全国改革的重点由农村转移到了城市,开始进行经济体制的全面改革。增强企业活力,深化企业改革 自1984~1987年,国务院为增强企业活力,逐步深化企业改革,先后发布了13个文件,作出了给企业扩权的97条规定,各地区、各部门也相继给企业下放了一些权力,使企业有了一定的自主权。 以公有制为主体,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通过1979~1986年的改革,调整所有制结构,发展多种所有制形式和经营方式,在全国工业总产值中,全民所有制工业已由80%下降到68.7%,集体工业由20%上升到29.2%,个体和其他所有制形式已发展到 2.1%。 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市场体系 主要是:①搞活消费品市场。通过对商业实行多种所有制形式、多种经营方式、多条流通渠道和减少流转环节的改革,改变了过去消费品统购包销的制度。②建立生产资料市场③发展资金市场。④在一些大中城市进行开办技术市场、劳务市场、信息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试点。⑤改革价格体系。 改革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工资制度 从1983年开始,实行了企业两步利改税和产品税、增值税。到1986年,国营企业留利比改革前增加了 4倍。从1987年开始,又将折旧和大修理基金全部留归企业,增加了企业自主支配的财力。1987年,地方财政收入已占国家预算的49%,调动了地方的积极性。在调整国家和企业、中央和地方分配关系的同时,还改革了工资制度,以调整国家、企业与干部、职工的分配关系。从1985年7月起,对国家机关干部和事业单位的公职人员实行了以职务工资为主的新的结构工资制度,将企业原有的300多种工资标准简化为3类产业5个工资标准,普遍给企业职工实行了升级和套级。1987年又实行了在国家规定的工资总额内,由企业自主决定内部工资和奖金分配的办法,进一步落实了按劳分配原则。 进行城市综合改革试点,发展横向经济联合 从1980年开始,先后在全国72个大中城市进行综合改革试点,对9个城市实行了计划单列,赋予省一级经济管理权限,在16个中等城市和哈尔滨市进行城市政府机构改革试点,在 5个城市进行科技体制改革试点,在17个大中城市进行住宅商品化试点,并在全国 1/3的地区实行了市带县的新体制。在发展横向经济联合方面,到1987年上半年,全国已建立了 3.2万个新的横向经济联合组织,组建了100 多个大型企业群体和企业集团,形成了49个跨地区的横向经济联合网络,出现了一批以中心城市为依托的经济区,如上海经济区、东北经济区、西南五省区六方经济协调组织等。 扩大对外开放和国际经济技术合作 从1979年7月开始,对福建、广东两省实行灵活政策和特殊措施,对外开放。1980年,陆续兴办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见中国经济特区)。1984年开放了沿海14个港口城市和海南岛,兴办了13个经济技术开发区(见中国沿海开放城市)。1985年开放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地带。随后又逐步开放山东和辽东两个半岛。到1987年初,在中国大陆已兴办了7700多个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和外商独资企业,中国还在海外50多个国家和地区兴办了 270多个合资或独资企业。进出口贸易总额逐年增加,已达到700多亿美元。 深化改革的长远目标是,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总目标,把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紧密结合起来,以增强企业活力为中心,以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市场体系为前提,实现国家由直接控制为主向间接控制为主的转变,把计划经济的优越性和商品经济的创造力有机地结合起来,建立起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新体制,最终实现“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长远目标。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了促进推动作用,使国民经济摆脱单一发展模式,在多种混合模式下快速发展,适应时代经济发展潮流,为中国的崛起奠定基础。
2023-09-10 12:36:381

国家对农村的优惠政策

这个很多的,2008年就有很多:中央继续坚持把支持“三农”作为预算安排和财政工作的重点,巩固、完善和强化各项强农惠农财税政策,突出加强农业基础,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央财政安排用于“三农”各项支出合计5625亿元,增加1307亿元,增长30.3%。加大对农民的补贴力度。中央财政安排对农民补贴支出1335.9亿元,增加253亿元,增长23.4%。其中,粮食直补151亿元,农资综合直补482亿元,农机具购置补贴40亿元,良种补贴70.7亿元,农民培训经费16亿元。大力支持农业生产发展。中央财政安排用于支持农业生产的支出3044.5亿元(包括大部分农林水事务支出,列入环境保护科目的退耕还林支出,以及列入中央对地方财力性转移支付科目的农村税费改革补助支出等项目),增加441.9亿元,增长17%。其中,用于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1022.8亿元;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和小型病险水库治理84亿元;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安排127.2亿元,重点支持粮食主产区中低产田改造和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和完善对产粮大县奖励政策,安排165亿元;落实退耕还林后续政策,安排135亿元,用于补助退耕农户和加强退耕农户的基本口粮田建设等;健全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制度,安排60.5亿元;大力支持扶贫开发,安排167.3亿元,创新扶贫开发机制。进一步加大对先进实用农业技术推广应用的支持力度。同时,完善扶持生猪、奶业、油料生产发展的财税政策措施。实施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适当提高稻谷和小麦最低收购价。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中央财政安排1245.2亿元,增加611.4亿元,增长96.5%。其中,支持农村教育、文化、卫生事业发展1073.2亿元;支持全面建立和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90亿元;自然灾害生活救助资金62亿元。继续提高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水平。安排570.4亿元,增加205.6亿元。从2008年春季学期开始,进一步提高免费教科书补助标准,适当提高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标准,提高农村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水平,提高中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测算单价标准,并对高寒等地区给予特殊照顾。全面落实普通本科高校、高等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安排223亿元,增加125亿元。实施并完善对中西部地区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政策。
2023-09-10 12:36:504

2017国家对农村有什么补贴政策

重大改革一:土地制度改革农村改革的关键就是土地。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可以看到,每一次重大的改革都是先从土地开始。因为土地是农业农村安身立命的根本,一切农业产业的根源都能追溯到土地上来。那么,现在中国要走农业现代化的道路,也要从土地入手。一是土地确权,二是三权分置。只有确权才能保证集体的所有权和农户的承包权,才能防止土地私有化,从而才能保证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尤其是集体建设用地、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的目的就是要搞活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带来了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即农业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然后会带来了钱。重大改革二:补贴改革,大力发挥新型经营主体带动作用在近两年的政策发布规律中可以看到,国家对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即农业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政策很多,但都围绕着一个核心,那就是带动性。无论从扶持资金上,还是从优惠政策上,都非常明显的突出这一特点。农村是一片广阔的天地,农业是一个关于衣食住行的产业,大到一个政策的实施,小到一个项目的运行,都要有具体的人去落实。那么,经营主体的带动性就十分重要。通过经营主体的带动作用,带动周边的人去共同发展。共同走上现代化农业的致富道路。因此,2017年补贴扶持资金也将会是一个重大改革。 一个是增,一个是调。 增的是总量。惠农补贴年年都在增,并且增幅很大。而明年国家加大农业改革力度,补贴方面仍会呈上涨趋势。 调的是结构。例如2016年推行的“三补合一”,不是谁发的多发的少了的问题,而是进行了调整。随着改革的发展,未来还会有一个政策的相应调整,这里的调整指的是发放方式,发放时间等,这就是跟咱息息相关的了。重大改革三、农业金融开始发力,撬动亿万农村市场。农业产业化、农民职业化、农村社会化成为新趋势,对于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来说,如何发挥最大效用,发展模式至关重要,例如“基地+农户”取得了不错的效果。2017年国家将会对这一主体功能更加明确分工,亦会出台相应的政策支持。要发展农业,改变农村面貌,光有人,有产业是不够的。所以农村金融一定要快速发展起来。简单说来就是信贷,贴息,贷给你钱;你项目好,给你贴息,包括常说的“精准扶贫”其实也算是金融的一种。
2023-09-10 12:37:102

巴陵戏有哪些特点?

巴陵戏原名巴湘戏,民间又称之为岳州班,1953年始正式定名为巴陵戏。因形成和流行于古称巴陵的湖南岳阳一带,故得名巴陵戏。明万历年间,风靡全国的昆腔给巴陵戏的形成和发展以重大影响。据史料记载,明崇祯间的1643年,岳阳便有了用“楚语演唱种种伤心事”的戏曲表演形式。另据巴陵戏历代艺人传说,明代末年,岳阳曾有洪胜班,该班生角大王洪玉良便是巴陵戏的始祖。清乾隆年间,不少地方戏随着商业活动流布,互相影响。剧种的交流,使得巴陵戏得以博采众长,迅速地形成和发展起来。巴陵戏的弹腔,分南、北路,便受徽调和襄阳腔的影响而形成。随后,伴随着剧目、表演艺术的日益丰富,巴陵戏逐渐形成为一个以弹腔为主的多声腔剧种。巴陵戏在清末出现了兴盛的景况。不少清代的演义小说中,都有岳州戏演出盛况的描写。当时著名的专业科班和班社有“巴湘十三块牌”,“巴湘十八班”,从业人员达800余人,活动于湘、鄂、赣三省交界的诸县城乡。在当时,业余的科班、班社,遍及城乡,茶楼酒肆围鼓演唱不绝。活跃于湘北城乡的皮影戏、木偶戏也多用巴陵戏演唱。城乡的祠堂庙宇竞相修建戏台,比如岳阳城乡有戏台近40座。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巴陵戏与省内的其他的戏曲剧种的相互借鉴和交融也比较多。巴陵戏艺人与湘剧艺人经常往来,经常同庙演唱,各演半日,并分居庙内东西科楼。两个剧种的艺人相互插班学艺。在相互的交往中,取长补短,使巴陵戏的艺术表演形式日渐成熟。巴陵戏的传统剧目比较丰富。据不完全统计,共有420余个,大多取材自历史演义和话本,部分剧目从元明杂剧、传奇演变而来。巴陵戏的剧目习惯上分为整本、半本、折子、小戏4类,以半本戏居多。这些剧目,如果按声腔来分,则有昆腔戏3个,南路戏88个,北路戏31个,南北混唱的戏76个,小调戏16个,安庆调戏4个,七句半戏5个。巴陵戏的音乐,分声腔和伴奏音乐两部分。声腔又分昆腔、弹腔和杂腔小调,用岳州官话提炼成舞台语言。清代中期,昆腔在岳阳很流行。清道光辛卯恩科举人杨懋建在《梦华琐簿》中提到的岳阳徐稚青,便是“工度曲”的“佳士”。巴陵戏中的昆腔分为“套曲”、“正、青合套”和“散牌子”三类。昆腔剧目仅剩三个,多数曲牌已逐渐成为唢呐吹奏曲牌。弹腔分为南、北路,又各有其反调,叫“反南路”与“反北路”。同时还有一种特殊唱腔形式“西二黄”,其唱腔是南路,而胡琴把位则用北路指法,过门能巧妙地将南北路融合一体,也就是南唱北拉,因而风味特别。弹腔具有较完整的各种板式。杂腔小调则生动活泼、节奏明快,多见于丑角和跷子戏中。巴陵戏的伴奏音乐包括唢呐牌子、丝弦牌子和锣鼓经等。弹腔的伴奏,习惯称为“九根弦”,即胡琴、月琴和小三弦,还有唢呐、笛子、长杆子。月琴有“满天飞”的伴奏特技。巴陵戏过场曲牌分唢呐和丝弦两种牌子,多无唱词,为配合剧情和人物感情而用。打击乐的乐器有板鼓、课子、堂鼓、大锣、小钞、云锣、马锣等。巴陵戏有一套完整的锣鼓经,成为将唱、做、念、打等组成一体的表演程式。巴陵戏的表演艺术特别注重人物性格刻画,有一套较为完整的传统表演程式,形成了既粗犷朴实,又细腻生动,雅俗共赏的艺术风格。巴陵戏演员要求唱、做、念、打全面发展,表演上有“内八功”、“外八功”等技巧。“内八功”是演员刻画人物心理、表达人物情感的8种基本技巧,既喜、怒、哀、乐、悲、愁、恨、惊。表演上特别讲究眼功的运用,经常使用的眼法有正、斜、怒、哀、呆、痴、冷、倦、睡、瞎、病、贼、妒、媚、色、疯、醉、死眼等。“外八功”泛指手、腿、身、颈及胡子、翅子、翎子、扇子、散发,罗帽、鸾带、水袖等的运用。在巴陵戏的武打戏中,历代艺人采用和创造了不少绝技,如轻功、软杠、抛叉、抛椅、钻刀圈、钻火圈、翻桌、叠罗汉、顺风旗等。这些武打艺术与民间武术、杂技有深厚的渊源关系。巴陵戏的行当分生、旦、净三大行。生行有老生、三生、靠把、小生、贴补;旦行有老旦、正旦、闺门、跷子、二小姐;净行有大花脸、二净、二目头、三花脸、四七郎。大部分行当,需要文武不挡,唱做兼工。巴陵戏的道白除常用的韵白、戏白之外,也有京、苏、川、淮、晋、沔阳、通城等方言白口,用以表现某些人物不同的地域、身份和性格。巴陵戏的舞台美术,包括脸谱、服饰、砌末等。常用脸谱近百个,专用脸谱40多个,脸谱用色丰富,不仅表示人物的肤色,而且揭示其品格个性。巴陵戏的班社组织分为江湖班、官班、案堂班、六人班及围鼓串堂5种。新中国建立后,巴陵戏获得了新的发展。流离失所的艺人们,成为了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在政府的支持下,艺人们组成了专业剧团,先后举行了几次较大规模的传统艺术挖掘、展览演出和巴陵戏教学活动,老艺人竞相传艺,新学员虚心学习,巴陵戏的艺术传统得到继承和发展。巴陵戏现存传统剧目370多出,内容多取材于历史演义和话本,以反映历代政治、军事斗争题材为主。其中的代表性剧目有《打严嵩》、《九子鞭》、《夜梦冠带》、《崔子弑齐》、《打差算粮》、《张飞滚鼓》、《三审刺客》等。巴陵戏是湘东北地区戏剧的代表,在湖南省乃至全国的地方大戏剧种中占有重要地位。其舞台语言、剧目、声腔、音乐、表演乃至演出习俗中承载着大量与岳阳有关的历史文化信息,是研究岳阳历史文化和民风民俗的“活化石”,同时也是研究我国戏曲流变和地方剧种成型、发展的宝贵资料。巴陵戏
2023-09-10 12:30:051

《对联的起源及发展》

这是一篇论文,有关的解释如下:一、对联的起源与发展(一)对联概述对联俗称“对子”,简称“对”、“联”;别称“联对”、“联语”、“联句”;雅称“楹联”、“楹贴”、“贴子”、“偶句”、“应对”、“对语”等等,是有独立意义的对偶句。对联的历史悠久,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传统的实用文体。与诗的单位叫“首”,文的单位叫“篇”的道理一样,对联的单位叫“副”,古人用“幅”。对联由两个等量字句组成,前一部分叫上联,也叫上支、上比、出句或叫对公、对首。后一部分叫下联,,也叫下支、下比、对句或叫对母、对尾。上下句合称一联,为全联缺一不可。楹联是传统的格律文学,具有格律性、典型性。凡不符合联律基本要求的作品就不应称其为楹联。对联的字数与“言”有相应的关系。字数是上下联字数之和,其中和之半为“言”。比如传统春联“一元复始;万象更新”是八字四言联,居室联“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是十字五言联;“满地花阴风弄影;一亭山色月窥人”是十四字七言联。与对联最密切的是横批,也叫“横联”、“横额”。横批贴在两个对联中间上面,一般是四个字的。它的作用是把上下联的中心思想概括出来,有总结和点化作用。(二)对联的起源与形成对联与包括骈赋、唐诗、宋词、元曲、民间韵律性文学等在内的其它文学体裁、语言、文论术语之间,既有互相包容,渗透、扶翼的共性,又有自己的规律、定则。1、对偶修辞手法孕育了对联对联区别于其它文体最显著、最基本的特征,就在于它的上下联,从字数、句式、内容、到平仄、韵律等,全用对偶。因此,要探索对联的起源和发展就不能不首先涉及到对偶。对偶是汉语修辞格之一。对偶是“对仗”和“骈偶”两个词的演化综合。对仗是诗词曲联中语句的一种对偶形式。“对仗”缘于古代宫中卫队的行列仪仗队。这种仪仗队是两两相对地排列的,其队形、人数、服饰、旗号等都整齐对称排列,所以叫“对仗”;骈偶的“骈”是指两匹马并驾齐驱,“偶”指两个人结合在一起。合成“骈偶”,也是成双成对的意思。对偶和对仗二者疏密有间,宽严有别,对仗忌重字,对偶不忌。对偶这种修辞手法,在我国古代诗文中,很早就被人们所运用,在两千多年前的先秦文学作品中就出现了。“满招损,谦受益”(《尚书·大禹谟》)。“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小瞧·采薇》)。“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屈原《离骚》)。到了两汉时期,一种叫做“赋”的半诗半文的文学体裁发展起来,对偶的修辞手法得到了广泛、自觉的运用。到魏晋时期,赋体作品又逐渐趋向骈体化,产生了“骈体文”。对偶修辞方法的发展和成熟,不仅对于丰富、发展汉语言文字艺术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而且可以说,正是这种艺术手法,孕育了唐代的律诗和以后的对联这两种艺术形式。从整个文学艺术史和语言、文字的发展规律来看,对联这种文学艺术形式同整个汉语言艺术是密切相联的。它是随着我国汉语言文字艺术中对偶修辞手法的产生、发展、完善才应运而生的,是从对偶修辞手法中脱胎出来的一种独立别致的文体。可以说,对联是对偶修辞手法的成熟化、典型化、文体化的产物。2、桃符习俗直接产生了对联对偶修辞手法孕育了对联,但是,对偶并不等于对联。对偶要转变为对联,还必须具备外在的形式。这种使对联获得独立的外在形式,是我国古代一种民族习俗——挂“桃符”。因此,对联始于古时的“桃符”,即对联源于春联,春联始于桃符。“桃符”又称“仙木”。早在2000多年前的秦汉时期,中原人民在旧历辞旧迎新之际,用两块桃木板分别写上“神荼”、“郁垒”二神的名字,或者用纸画上二神的图样,悬挂、嵌缀或者张贴于门旁,意在驱邪祛鬼,祈福避祸。根据神话故事《山海经》等书记载,相传在东海度朔山有一棵弯屈伸展三千里的大桃树,它的枝丫一直伸向东北的鬼门,山洞里的鬼神都要由此出入。桃树下有两位神将把守,名叫神荼、郁垒。他们一旦发现有害人的恶鬼,就用苇索捆住送去喂虎,使人们得以安居乐业。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这种悬挂桃符习俗也在不断发生变化。由最初写二神名字或者描画图象,到后来有人在桃木板上写除祸祈福的吉祥话,进而发展到写两句对偶的诗句。于是便产生了所谓“桃符诗句”,即“楹贴”。这种题桃符的楹贴,便是对联的雏形。最早的一副楹帖,即春联的出现,根据史料记载,是在五代时期。《宋史·西蜀孟氏世家》载:公元964年,孟昶(919—965)命学士辛寅逊题桃符,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后蜀主孟昶所题的这副楹贴,就目前来讲,被公认为是第一副春联。至此,对偶的修辞手法,便“分娩”出春联这种独立的文体。及至宋代,对联创作已蔚然成风。象苏轼、朱熹、黄庭坚这样的名流大家,也有不少对联作品传世。北宋文学家王安石(102 1—1086)在《元日》诗中描写了人们张贴春联的情景: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宋、元、明时期,宫廷、宦门、寺庙、佛门已经出现了铭刻于木柱上的对联,后人称之为“楹联”。同时,最早的寿联、挽联、题赠联也开始产生了。宋代大学者朱熹(1120—1200)还编有《联语》,可见楹联已开始盛行。到了明代,春联便作为一种年节志庆的独立文化风俗形式,被正式肯定和推广。据说“春联”一词,就是明太祖朱元璋(1328—1398)创造的,并且开始采用红纸写春联。公元1368年,明代建都金陵(今南京),为庆贺开国立业,号称“对联天子”的朱元璋“除夕传旨:公卿士庶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据清人陈元澹《簪云楼杂话》记载)。这种把“题桃符”变成张贴春联的习俗,一夜之间,由宫廷豪门推广到了老百姓门户。他不仅下命令,而且在第二天(大年初一)清早,“微服出游”,漫步大街小巷,鉴赏春联。当他发现城门口有一骟猪户因无钱买纸来贴春联时,他便命人取来纸墨,亲自挥毫,为该户题上一联:“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斩断是非根”。由后蜀主孟昶“题桃符”,到明太祖朱元璋“设春联”,其间经过四百多年,对联便由桃符的雏形逐步趋于成熟。并且,在此过程中,对联也开始由唯一的春联发展到其它更多的种类。在内容上,也和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及人们的各种社会活动,发生了日益密切的联系。到清代康、乾盛世时,对联艺术达到了鼎盛时期。3、各种文体促进完善了对联(1)对联与赋、骈体文对联的产生,首先应当归功于赋和骈体文的影响。从对联艺术本身的特点看,它句式灵活,长短自如,没有固定的篇幅,少则几字,多则几十字,数百字、上千字。它虽然是“诗”,却不强调押韵;它注重文字修饰和用典等,和赋、骈文也有相似之处。因而,它受到赋和骈体文的影响、促进,是显而易见的。(2)对联与律诗唐代中期以后,形成了文学史上称为近体诗的“律诗”。律诗不仅对诗中的对偶提出了严格要求,而且形成了固定的位置,它使对偶在诗歌中更加艺术化、系统化和理论化。至此,对联也就随着应运而生。对联是律诗的演变。对联与律诗中对仗的中间两联相比,除了在字数的要求上不同(律诗中只有五言或七言),其余对仗的形式、要求,大体上都是一致的。(3)对联与词对联的对偶要求,虽然大体上与律诗的对仗相同,但有些方面,却又突破了律诗对仗的严格限制,更显自由和灵活性。这是受到词的影响。最明显的有两个方面:①律诗的对仗,要求以平声对仄声,以仄声对平声。对联突破了这一点,在某些句脚上,不拘平仄声。例如:冬去高天万物复苏;春回大地一派生机。其中句脚“苏”和“机”二字都是平声。又如《红楼梦》第五十三回里,贾氏宗祠的对联:肝脑涂地,兆姓赖保育之恩;功名贯天,百代仰蒸尝之盛。上联句脚的“恩”为平声,而下联句脚的“盛”则为仄声。对联这种在句脚上有时可以平对平,仄对仄,出句平对句仄的特点,恰恰是词的对偶特点之一。②律诗的对仗,避免同字相对;而对联却以同字相对作为修辞和用字的技巧之一。如周恩来同志挽蔡元培同志联:从排满到抗日战争,先生之志在民族革命;从五四到人权同盟,先生之行在民主自由。其中的“从”、“到”、“先生”、“之”、“在”都是同字相对,这种情形在对联中是允许的,这一点与一些词的对偶相似。例如: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其中“里”是同字相对(毛泽东《沁园春·雪》)。(4)对联与曲:明清以后的对联,如谐趣对、叠字对、复字对、以及口语、俚语、成语等用到对联之中的情形日渐增多,说明它受到元曲的影响是明显的。例如:倾国倾城越西子梨梨枣枣;行云行雨楚巫娥暮暮朝朝(张可久[双调 折桂令]《赠歌者秀英》)。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抗州中山公园对联)。由此可以说,对联是文、赋、诗、词、曲等文体综合、演化、变异而成的。(三)对联的应用与发展对联产生后,它的应用范围逐步扩大。起初,对联的种类只有唯一的春联,到宋、元、明以后,逐渐被用于人们的装饰、交际活动之中;从起初应用于文坛、官场、宫廷,到后来逐渐普及于广大民间、广大社会,以至于发展到名胜古迹、寺祠庙院、亭台楼阁、门庭书房、卧室案头以及店铺坊馆等。在民间,就连戏台、神座、花灯、香炉、箱柜、粮囤、车辕、畜栏等处,也都有贴对联的现象。对联真正在思想内容上获得充实与发展,真正与社会现实生活发生密切联系并发挥其积极作用的,还是在近代、现代。具体地说,是从1840年雅片战争以后,中国人民开始觉醒,先进阶级的进步思想开始出现,尤其是辛亥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以后,对联才迅速发展成为先进文学艺术的一个组成部分。新的历史时期,我国经济社会的繁荣发展,也势必带来了对联艺术的繁荣发展。自1978年改革开放30年以来,对联的创作、应用和研究,空前地活跃起来。逢年过节,又可以见到五彩缤纷的对联出现于千门万户。民间红白喜事,企业开张庆典,对联成为必不可少的表达感情的载体;许多报纸、刊物,也都重视刊载对联研究文章;一些研究汇集对联的专著、史料也相继问世;有的文化部门、出版单位为了繁荣对联的创作,还开展了征联求对活动等等。《中国楹联报》已创刊二十多年,为楹联这一传统文化的复苏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联律通则》的颁行(2007年6月1日起试行)为楹联这一独立文体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2023-09-10 12:30:051

新包青天开封奇案曹操的诗词有哪些曹操的诗以什么见称

曹操的诗词有哪些曹操的诗以什么见称_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曹操的诗词曹操一生的成就有很多。他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戎马一生为北方的统一奠定了基础。不得不提的就是曹操在诗歌上的造诣。曹操是建安七子之一,除此之外,他的儿子曹植和曹丕和他并称为三曹。曹操无疑是一位全才,能文能武。曹操诗歌观沧海作品曹操留下了很多诗歌作品,大多都是以乐府诗为创作体裁。比如龟虽寿、i出夏门行、短歌行都是曹操的代表作。曹操的诗歌作品以底层百姓生活为创作基调,反映东汉末年人民生产生活的场景,从中穿插百姓疾苦的生活。曹操的诗歌还富有浪漫主义色彩,在他的诗歌中会运用大量的意象描绘出一幅画面,在这幅画卷中,可以看到人生百态。曹操的代表作之一龟虽寿就是如此: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这首诗歌中,曹操将自己比作是神龟,诗歌的前两句写出了虽然是神龟但终有一日也会离开人世。进而通过神龟来表现自己远大的理想,虽然自己年事已大,但是还有一颗奋发向上的心。而这首诗歌中,也体现出了曹操乐观向上的积极人生态度。不仅是龟虽寿,在诗歌短歌行中,曹操更是抒发自己的豪情壮志。除此之外,曹操的诗歌一般用短句的较多,并且句尾押韵,读起来轻快、朗朗上口。曹操的诗以什么见称曹操一生的成就有很多。他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戎马一生为北方的统一奠定了基础。不得不提的就是曹操在诗歌上的造诣。曹操诗歌短歌行欣赏曹操是建安七子之一,除此之外,他的儿子曹植和曹丕和他并称为三曹。曹操无疑是一位全才,能文能武。曹操一生有大量的诗歌作品,时至今日这些诗句依然是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步出夏门行、龟虽寿、短歌行都是出自曹操之手。曹操的诗歌作品大多都是以乐府诗为创作体裁。曹操的诗歌作品以底层百姓生活为创作基调,反映东汉末年人民生产生活的场景,从中穿插百姓疾苦的生活。曹操的诗歌还富有浪漫主义色彩,在他的诗歌中会运用大量的意象描绘出一幅画面,在这幅画卷中,可以看到人生百态。在诗歌龟虽寿中曹操将自己比作是神龟,诗歌的前两句写出了虽然是神龟但终有一日也会离开人世。进而通过神龟来表现自己远大的理想,虽然自己年事已大,但是还有一颗奋发向上的心。而这首诗歌中,也体现出了曹操乐观向上的积极人生态度。在短歌行中,曹操用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吟唱出了自己的人生抱负和积极的生活态度。除此之外,曹操的诗歌一般多用于短句,并且句尾押韵,读起来轻快而且朗朗上口,体现出乐府诗的魅力和特色。观沧海曹操曹操除了是杰出的政治、军事家,也是一代文豪,他的建安文学派在文学史上也是有立足之地的,曾经著有短歌行、龟虽寿等,留下无数名句。一首观沧海将曹操的磅礴大气表现的淋漓尽致,与龟虽寿一起被收录到中学课本里,足以证明这两首诗作的代表性。曹操观沧海观沧海写的是曹操登上了海边高高的石山,登高远望汹涌澎湃的大海,心生波澜壮阔之意。看着岛上的各种奇花异草和苍天树木,景色优美。海面吹起了瑟瑟冷风,掀起了一番波澜。日月虽然强大,但是每天都在大海的怀抱里升起和落下,灿若星河也不过是大海的装饰,登高望远,秋高气爽,精神为之振奋。这首诗不仅文采相当好,还蕴含了宇宙运行的规律,以草木的景色,对比日月星辰的壮阔,一开一合之间,给人以雄奇壮阔之感。先开始写到了沧海的位置,然后写下了第一眼印象,粗线条描写,然后细细的描画树木花草的茂盛。人在天地之间如此渺小,日月都不过是逃不逃大海的怀抱。反映了他志在千里的胸襟。有作品看人更显真实。曹操描写的大海,实景和虚景相结合,如果没有远大的政治抱负和对前途充满信心,他是无论如何也写不出来这样的作品,他觉得自己的称霸之旅还在继续,就像这日月星辰的规律,他要有大海一样的胸襟和广阔的眼界,才能在这个乱世,争取一席之地。短歌行曹操短歌行是曹操在赤壁之战之前写下的一首乐府诗,当时曹操率兵平定了北方之后直取长江,决战孙权。决战前夕,摆宴江边,豪情壮志,酒后内心激昂,立于江上,吟唱出短歌行。曹操剧照还有一种说法是说,这首短歌行是曹操在赤壁之战之后才作出来的,但是两种说法目前都没有史料依据,所以说,短歌行的小黄坐时间没有定论。曹操一共创造了两首短歌行,另一首短歌行的名气就没有第一首那么大。短歌行是汉朝乐府诗歌是乐府24首诗集里最早收录的一首,但是唱法已经失传了,目前听到的都是后人根据史书查询资料配乐,其实短歌行就是相当于现在的歌词。短歌行里表现出来的就是求才若渴,希望天下人才尽收囊中,为了能够扩大地主统治,他唯才便用,这首歌正好抒发他的政治主张。对酒当歌他的这首歌传了出去,会出现什么效果呢?天下并非没有贤才,他们听到曹操一个位高权重的人能够发出如此求贤若渴的说法,还不大受感动,这能证明他收买人心的手段多么高明。当时社会特别注重出身门第,但是好多家庭贫穷的人才是没有出路的,曹操的做法,也起到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力。人生苦短,他感叹时间过的太快,稍纵即逝,建功立业或者施展抱负一定要趁早,报效国家的主意也要尽早拿。但是这样一首积极向上的事情由这样低迷的语气说出来,证明他也是动了感情。龟虽寿曹操龟虽寿出自曹操,是汉乐府诗集的一首,当时曹操刚刚打败了袁绍父子,内心斗志昂扬,渴望建功立业,壮志豪情,并且富有文采和哲理。曹操剧照神龟的长寿也会有死亡的一天,腾蛇虽然能够盘旋九天,但是也会仙逝,最终都会化作尘埃,来去无踪。跑不动的老马虽然不能在奔腾千里了,但是仍然希望自有一天可以驰骋千里之外,人虽然到了暮年之后,身体状态不如以前,但是他仍然有奋发向上,建功立业的心。人的寿命长短虽然是天注定的,但是人力可以胜天,需要调养好自己的身体,才能延年益寿。曹操写这首诗的时候内心充满了激昂之情,兴会淋漓,有着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用神龟和腾龙展现生死存亡是社会不可违抗的规律。因此曹操在自己大限将至的时候能够从容的安排死后事宜。用老马笔锋顿转,风格突变,展现不能因为生命走到尽头就放弃奋斗的想法,不能碌碌无为,只要生命存在一刻,就要奋斗一时。思想上永远激情昂扬,曹操认为人的精神状态时可以影响身体状态的。盈缩之期,不但在天给人一种特别亲切的感觉,这首龟虽寿大张大合之间尽显艺术之美,语言的运用炉火纯青,曹操是一个乐观的人,这与他自己的经历有关系,人们认为刘备才是顺应天命的,他是逆天而为,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并且成功了,这与曹操的信仰有着很大关系。
2023-09-10 12:30:061

水墨徽州简介

《水墨徽州》是由王杰编写,山东画报出版社出版的一本书籍。内容简介:徽州的文化、徽州的建筑、徽州的三雕、徽州的牌坊、徽州的宗祠。徽州在中国文化史上扮演过重要角色,孕育了三个文化巨人:理学大师朱熹、朴学大师戴震、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胡适。徽州是徽墨、歙砚的故乡;是京剧前身——徽剧的诞生地;是新安画派、徽派版画的发祥地;是明清出版业的重镇。徽州被称作“东南邹鲁”。徽派建筑艺术体现出中国古典美学思想,是中国古居民建筑艺术的宝库。中国是一个历史文化悠久,自然风光多样的旅游大国。自然不乏诸多游走于名山大川、品玩古风遗韵的侠客,更会有脍炙人口的“风”言“风”语流传于世,并形成了旅游图书市场的一支独秀。大雅“游吟系列”丛书就是这样一套有意思的选题策划。它兼阅读、实用、欣赏、收藏诸多功能于一体,体现了旅游图书在风格上、选题方向上趋向多样性和纵深性的发展趋势。在路上写、路上拍、路上画,成为这套图书的一个特色,故谓之“游吟”。个人的体验和发现便得文字有很独到的视角和知识点,往往是一点切入,生动有趣,不追求面面俱到。不要求读者了解旅程的全部,没有阅读的压力,追轻松,求愉快。精彩的图片和别致而另类的装帧版式设计给图书以鲜活的生命,欣赏功能和收藏价值就在于此。但作为旅游图书,不仅要解决好看的问题,实用性也不能丢,有关旅行中的行、吃、住、当地特产、实用资讯等要素当然也必不可少。扩展资料:徽州脱胎于隋文帝开皇九年(589)所置的歙州。宣和二年十月初九(1120年10月)方腊率众在歙县七贤村起义,先后攻占了江南六州52县,影响极大。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平镇方腊起义后,改歙州为徽州,除元末曾改称兴安府(1357—1367)外,直到辛亥革命后废府留县的790年间,徽州之名前后沿用长达780年之久。所辖六县也一直没有变动,这对徽州孕育出相对统一的文化起到了积极作用,也为徽商的崛起提供了便利。徽州是中国历史上的经济文化重地,“安徽”便是取安庆府之“安”、徽州府之“徽”作为省名。徽州,是一个地理概念,也是一个历史、文化、思想概念。在古代中国,徽州的思想家可能是最自觉地使自己的思想生活化、世俗化的。他们将那些本来属于上层社会的道德伦理原则,悄悄引入了民众的生活世界。在过去的时间里,徽州曾经的人、物和故事渐行渐远;而那些深藏于民间的历史文化记忆依旧栩栩如生。古徽州是徽商的发祥地,明清时期徽商称雄中国商界500多年。有“无徽不成镇”、“徽商遍天下”之说。以徽商、徽剧、徽菜、徽雕和新安理学、新安医学、新安画派、徽派篆刻、徽派建筑、徽派盆景等文化艺术形式共同构成的徽学,更是博大精深。徽州文化(简称徽文化,是安徽多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极具地方特色的区域文化,其内容广博深邃。全息包容了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民间经济、社会、生活与文化的基本内容,被誉为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典型标本。学术界对其的研究,至少经历了大半个世纪,80年代以后更趋火热,逐渐成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地方学"徽学",与敦煌学和藏学一同被誉为走向世界的中国三大地方显学。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水墨徽州
2023-09-10 12:30:091

高中生必备文学常识有那些?

买本高中语文参考书不久ok了,要不上网搜一下
2023-09-10 12:30:013

白鹿原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基础设施

一是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创新高。区农林局、建设局、交通局等部门协调配合,将基础设施建设作为示范区发展的基础,实施重点项目21个,新修道路29.8公里、新栽果林8000亩,总投资10.54亿元。目前,各个项目进展顺利,部分项目已提前完成。二是景观和环境得到迅速提升。将环境提升和景观打造作为示范区建设的重点,大力实施水安路果林景观带、示范区小环线景观带、樱桃谷、水安路街景改造、大学城提升等项目,总投资9500余万元。目前,已建成绿化广场3个、观景平台2个、篱笆围栏1500米、文化墙4100米、人行道13180米,完成园林绿化550亩,环境面貌焕然一新。三是招商引资迅速升温。抓住樱桃采摘节等节庆活动,加大宣传力度。在有投资意向的25家企业中,择优选取了12家符合规划要求、投资量较大、对示范区建设有明显带动作用的企业进行合作。与陕西绿庭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秦灞园种养殖有限公司等7家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总投资额达2.5亿元。目前,陕西绿庭生态农业观光园、秦灞庄园都市农业观光园和兴林果品示范园等3个项目已开工建设。四是制约因素得到缓解。制约白鹿原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的三大瓶颈分别是资金短缺、建设用地紧缺和水资源不足。为解决资金短缺问题,灞桥区通过BT融资等形式,融资1600万元,完成小环线景观带、大学城提升等项目建设;计划与陕西省农业发展银行合作,融资2亿元,解决统筹城乡建设资金问题。为解决建设用地问题,灞桥区实施金星村、庞家村城乡建设用地增减双挂钩项目, 5月20日该项目获得省国土资源厅批准,置换出城乡建设用地指标90.1亩。为解决用水问题,区农林局、水务局等部门通力配合,大力实施农业综合开发、节水灌溉等项目,新打机井28眼,采用节水灌溉技术,有效缓解了水资源不足问题。
2023-09-10 12:30:001

银行存款账户有几种

一卡通需要存入资金,系统才会自动生成对应币种的“子账户”。1、如果开卡后不存钱,子账户为0(存入活期,则生成活期子账户;存入定期,则有相应的定期子账户;存入外币,则形成外币子账户)。2、一卡通内,同一币种只能有一个活期结算子账户,但可以开立多个定期子账户。
2023-09-10 12:29:582

急求国家助学金申请书范文1500字

申请国家助学金范文1500字~真实一点的
2023-09-10 12:29:5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