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iers / 阅读 / 详情

忆江南是一首词主要写了作者对江南风景的怀念之情这道题是对的还是错的?

2023-05-19 23:36:51
TAG: 作者
共2条回复
wpBeta

忆江南是词牌名

忆江南,本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名。又名“望江南”、“梦江南”、“江南好”、“望江梅”、“春去也”、“梦游仙”、“安阳好”、“步虚声”、“壶山好”、“望蓬莱”、“江南柳”等。《金奁集》入“南吕宫”。原为单调,二十七字,三平韵,中间七言两句,以对偶为宜。第二句亦有添一衬字者。宋人多用双调。

但是也有写江南,如:白居易写的《忆江南》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体裁沿革

编辑

忆江南,本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名。又名“望江南”“梦江南”“江南好”“望江梅”“春去也”“梦游仙”“安阳好”“步虚声”“壶山好”“望蓬莱”“江南柳”等。《金奁集》入“南吕宫”。单调二十七字,三平韵。中间七言两句,以对偶为宜。第二句亦有添一衬字者。至宋人多将其叠为双调。

“忆江南”词调自创调之初就十分流行,在被人传唱、欣赏、接受的过程中得以流传到后世并产生了多种多样 的别名。与此同时,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之中,此词调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

晚唐段安节《乐府杂录》中记载:“《望江南》始自朱崖李太尉(德裕)镇浙日,为谢秋娘所撰,本名《谢秋娘》,后改此名。”大多数学者同意此种观点。李德裕(787—849)为中晚唐人,然盛唐玄宗(685—762)时教坊已有此调名,玄宗末年崔令钦所著《教坊记》“曲名”下录有《望江南》。王国维曾据此以辩此调不始于李德裕,《乐府杂录》所言不确。任二北《教坊记笺订》认为盛唐就已有此调,体式相同,《敦煌曲初探·后记》则说明盛唐时已有《望江南》调作“三、五、七、七、五”者,并举天宝十三载崔怀宝赠薛琼琼一首为例,崔怀宝《忆江南》词云:“平生愿,愿作乐中筝。得近玉人纤手子,砑罗裙上放娇声。便死也为荣。”其平仄、叶韵、句法均与中唐白居易所作的三首《忆江南》词同。明·杨慎《词品》卷一云:“《望江南》,即唐法曲《献仙音》也。但法曲凡三叠,《望江南》止两叠尔。白乐天改法曲为《忆江南》。”陈旸《乐书》云:“法曲兴于唐,其声始出清商部,比正律差四律,有铙、钹、钟、磬之音。”

据以上诸说,《望江南》之名始自盛唐开元天宝年间,且既关法曲,又关教坊曲。后白居易依此调作《忆江南》三首,因第一首首句云“江南好”,故又名《江南好》。此外,因刘禹锡词有“春去也,多谢洛城人”句,故又名《春去也》。温庭筠词有“梳洗罢,独倚望江楼”句,故又名“望江楼”,皇甫松词有“闲梦江南梅熟日”句,故又名“梦江南”“梦江口”;李煜词名《望江梅》。此皆唐词单调。至宋词始为双调。

宋代常有将两首《忆江南》分作上下阕,成为一双调者。如王安中词九首,每首第一句均为“安阳好”,见《全宋词》卷九十八,故此调亦名“安阳好”。张鎡则以此调作《梦游仙》多首,见《全宋词》卷二百八十一。其《纪梦》一首有“飞梦去,闲到玉京游”之句,故此调又名“梦仙游”蔡真人词有“铿铁板,闲引步虚声”句,名《步虚声》等。还有,张先词名《南柳》;欧阳修词名《望江南》;仇远词名《江南》;仲殊词名《南徐好》;戴复古词名《山南好》;刘克庄词名《驾导引》;刘辰翁词名《法曲忆江南》;赵师侠词名《江南好》;侯善渊词名《步归来》;丘长春词名《望蓬莱》;高道宽词名《逍遥令》;《太平乐府》名《归塞北》,注“大石调”;等等。

再也不做稀饭了

错的,是喜爱和赞美之情,并不是怀念之情

相关推荐

哪些词牌名比较适合写景?

很多都是适合的,这要看个人的造诣了,只要运用的好,任何词牌都可以用来写景。
2023-01-12 08:56:457

宋词中一个少见的言情写景的词牌《行香子》,美到极致!

宋词中一个少见的言情写景的词牌《行香子》,美到极致! 词牌简介《行香子》,词牌名,又名《爇ruò心香》。双调小令,六十六字,上片五平韵,下片四平韵。情景交融,音节流美,亦可略加衬字。此调短句多,上下片结尾皆以一去声字领三个三言句,在三个三言句中常用一相同的字,尤为别致。注:下片第二句有与上片平仄相同兼叶韵,亦有两句并以仄收不叶韵者。此词牌最适宜表达欢愉或伤感的心情,或用来描写大自然优美的风景。词牌定格⊙,⊙,⊙、⊙,⊙,⊙,去⊙,,⊙。⊙,⊙,⊙、⊙,⊙,⊙,去⊙,,⊙。注:者,平声之符号也;者,仄声之符号也;者,应用平声而可易仄声之符号也;⊙者,应用仄声而可易平声之符号也;者,平声之韵也;者,仄声之韵也;去者,领字去声也。词牌示例行香子·秋与宋代苏轼昨夜霜风。先入梧桐。浑无处、回避衰容。问公何事,不语书空。但一回醉,一回病,一回慵。朝来庭下,光阴如箭,似无言、有意伤侬。都将万事,付与千钟。任酒花白,眼花乱,烛花红。行香子·过七里濑宋代苏轼一叶舟轻,双桨鸿惊。水天清、影湛波平。鱼翻藻鉴,鹭点烟汀。过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重重似画,曲曲如屏。算当年、虚老严陵。君臣一梦,今古空名。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行香子·述怀宋代苏轼清夜无尘。月色如银。酒斟时、须满十分。浮名浮利,虚苦劳神。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虽抱文章,开口谁亲。且陶陶、乐尽天真。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行香子·丹阳寄述古宋代苏轼携手江村。梅雪飘裙。情何限、处处消魂。故人不见,旧曲重闻。向望湖楼,孤山寺,涌金门。寻常行处,题诗千首,绣罗衫、与拂红尘。别来相忆,知是何人。有湖中月,江边柳,陇头云。行香子·天与秋光宋代李清照天与秋光,转转情伤,探金英知近重阳。薄衣初试,绿蚁新尝,渐一番风,一番雨,一番凉。黄昏院落,凄凄惶惶,酒醒时往事愁肠。那堪永夜,明月空床。闻砧声捣,蛩声细,漏声长。行香子·七夕宋代李清照草际鸣蛩。惊落梧桐。正人间、天上愁浓。云阶月地,关锁千重。纵浮槎来,浮槎去,不相逢。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牵牛织女,莫是离中。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行香子·树绕村庄宋代秦观树绕村庄,水满陂塘。倚东风、豪兴徜徉。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远远围墙,隐隐茅堂。飏青旗、流水桥旁。偶然乘兴、步过东冈。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行香子·前岁栽桃宋代晁补之前岁栽桃,今岁成蹊。更黄鹂、久住相知。微行清露,细履斜晖。对林中侣,闲中我,醉中谁。何妨到老,常闲常醉,任功名、生事俱非。衰颜难强,拙语多迟。但酒同行,月同坐,影同嬉。行香子·梅宋代晁补之雪里清香,月下疏枝。更无花、比并琼姿。一年一见,千绕千回。向未开时,愁花放,恐花飞。芳樽移就,幽葩折取,似玉人,携手同归。扬州应记,东合逢时。恨刘郎误,题诗句,怨桃溪。行香子·腊八日与洪仲简溪行其夜雪作宋代汪莘野店残冬。绿酒春浓。念如今、此意谁同。溪光不尽,山翠无穷。有几枝梅,几竿竹,几株松。篮举乘兴,薄暮疏钟。望孤村、斜日匆匆。夜窗雪阵,晓枕云峰。便拥渔蓑,顶渔笠,作渔翁。行香子·秋入鸣皋宋代许古秋入鸣皋,爽气飘萧。挂衣冠、初脱尘劳。窗间岩岫,看尽昏朝。夜山低,晴山近,晓山高。细数闲来,几处村醪。醉模糊、信手挥毫。等闲陶写,问甚风骚。乐因循,能潦倒,也消摇。行香子·归去来兮宋代辛弃疾归去来兮。行乐休迟。命由天、富贵何时。百年光景,七十者稀。奈一番愁,一番病,一番衰。名利奔驰。宠辱惊疑。旧家时、都有些儿。而今老矣,识破关机。算不如闲,不如醉,不如痴。行香子·春日迟迟宋代赵师侠春日迟迟。春景熙熙。渐郊原、芳草萋萋。夭桃灼灼,杨柳依依。见燕喃喃,蜂簇簇,蝶飞飞。闲庭寂寂,曲沼漪漪。更秋千、红索垂垂。游人队队,乐意嬉嬉。尽醉醺醺,歌缓缓,语低低。行香子·草色芊绵宋代赵鼎草色芊绵。雨点阑斑。糁飞花、还是春残。天涯万里,海上三年。试倚危楼,将远恨,卷帘看。举头见日,不见长安。谩凝眸、老泪凄然。山禽飞去,榕叶生寒。到黄昏也,独自个,尚凭阑。行香子·别恨绵绵宋代晁端礼别恨绵绵。屈指三年。再相逢、情分依然。君初霜鬓,我已华颠。况其间有,多少恨,不堪言。小庭幽槛,菊蕊阑斑。近清宵、月已婵娟。莫思身外,且斗樽前。愿花长好,人长健,月长圆。行香子·野叟归欤宋代沈瀛野叟归欤。朋友来无。数无多、几个相于。问谁姓字,在底中居。云陶靖节,白居士,邵尧夫。时时对语,一笑轩渠。他行藏、是我规模。朝朝暮暮相唤相呼。愿今生世,长相守,作门徒。行香子·你也娇痴宋代石孝友你也娇痴。我也狂迷。望今生、永不分离。如何别后,三换梅枝。是好相知,不相见,只相思。良辰美景,赏心乐事,□□□负我辜伊。凤弦再续,鸾鉴重窥。且等些时,说些子,做些儿。行香子·黄金叶细宋代杜安世黄金叶细,碧玉枝纤。初暖日、当乍晴天。向武昌溪畔,于彭泽门前。陶潜影,张绪态,两相牵。数株堤面,几树桥边。嫩垂条、絮荡轻绵。系长江舴艋,拂深院秋千。寒食下,半和雨,半和烟。行香子·瘴气如云宋代高登瘴气如云。暑气如焚。病轻时、也是十分。沈疴恼客,罪罟萦人。叹槛中猿,笼中鸟,辙中鳞。休负文章,休说经纶。得生还、已早因循。菱花照影,筇竹随身。奈沈郎尫,潘郎老,阮郎贫。行香子·金井先秋宋代王诜金井先秋,梧叶飘黄。几回惊觉梦初长。雨微烟淡。疏雨池塘。渐蓼花明,菱花冷,藕花凉。幽人已惯,枕单衾冷,任商飚、催换年光。问谁相伴,终日清狂。有竹间风,尊中酒,水边床。行香子·珠露初零宋代蔡伸珠露初零。天宇澄明。正闲阶、皎月亭亭。更阑人静,烟敛风清。更井边桐,一叶叶,做秋声。斗帐鸾屏。翠被华茵。梦回时、酒力初醒。绿云堆枕,红玉生春。且打叠起,龙牙簟,竹夫人。行香子·梅宋代黄升寒意方浓。暖信才通。是晴阳、暗拆花封。冰霜作骨,玉雪为容。看体清癯,香淡伫,影朦胧。孤城小驿,断角残钟。又无边、散与春风。芳心一点,幽恨千重。任雪霏霏,云漠漠,月溶溶。行香子·探梅宋代刘辰翁月露吾痕。雪得吾神。更荒寒、不傍人温。山人去后,车马来勤。但梦朝云,愁暮雨,怨阳春。说著东昏。记著南巡。泪盈盈、檀板金尊。怜君素素,念我真真。叹古为言,新样客,旧时人。行香子·舞雪歌云宋代张先舞雪歌云。闲淡妆匀。蓝溪水、深染轻裙。酒香醺脸,粉色生春。更巧谈话,美情性,好精神。江空无畔,凌波何处,月桥边、青柳朱门。断钟残角,又送黄昏。奈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行香子五首元代无名氏短短横墙。矮矮疏窗。忾楂儿、小小池塘。高低叠障,绿水边傍。却有些风,有些月,有些凉。//日用家常。木几藤床。据眼前、水色山光。客来无酒,清话何妨。但细烹茶,热烘盏,浅浇汤。寂寂寥寥。洒洒潇潇。淡生涯、一味逍遥。傍临谷口,斜枕山腰。有竹篱门,荆扫帚,草团标。//宽布麻袍。大绪长条。拄一条、曲律藤梢。黄精自煮,苍术亲熬。有瓦汤瓶,砂釜灶,葫芦瓢。净扫尘埃。惜取苍苔。任门前、红叶铺阶。也堪图画,还也奇哉。有数株松,数竿竹,数枝梅。//花木栽培。取次教开。明朝事、天自安排。知他富贵几时来,我且优游,且随分,且宽怀。阆苑瀛洲。金谷重楼。算不如、茅舍清幽。野花绣地,莫也风流。却也宜春,也宜夏,也宜秋。//酒熟堪酌。客至须留。更无荣、无辱无忧。退闲一步、着甚来由。但倦时眠,渴时饮,醉时讴。一个苍蝇,飞入腥盆。顾甜时、直入中心去,忘了抬身。沾其足,沾其翅,丧其形。//我好嗟吁,怎不动心。甜中有苦,福内灾生。既知滋味,便好抽身。你好不惺惺,不伶俐,一个大苍蝇。行香子·月亮湾秋景高顺雁阵穿空,桥拱飞虹。水晶晶、鱼戏荷风。也堪图画,稚子描红。有数棵杨,数枝柳,数株松。不是阆苑,胜似仙宫。曲悠悠、舞动婆翁。昌图昌盛,市井繁荣。却也风流,也高雅,也情浓。
2023-01-12 08:56:511

《忆江南》是谁写的,词牌名?什么美景之情

《忆江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组词作品。这首词总写对江南的回忆,选择了江花和春水,衬以日出和春天的背景,显得十分鲜艳奇丽,生动地描绘出江南春意盎然的大好景象;忆江南,本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又名“望江南”、“梦江南”、“江南好”、“望江梅”、“春去也”、“梦游仙”、“安阳好”、“步虚声”、“壶山好”、“望蓬莱”、“江南柳”等。
2023-01-12 08:56:533

《忆江南》是谁写的,词牌名?什么美景之情

《忆江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组词作品。这首词总写对江南的回忆,选择了江花和春水,衬以日出和春天的背景,显得十分鲜艳奇丽,生动地描绘出江南春意盎然的大好景象;忆江南,本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又名“望江南”、“梦江南”、“江南好”、“望江梅”、“春去也”、“梦游仙”、“安阳好”、“步虚声”、“壶山好”、“望蓬莱”、“江南柳”等。
2023-01-12 08:57:003

江南好风景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词牌名是

忆江南
2023-01-12 08:57:033

《忆江南》是谁写的,词牌名?什么美景之情

《忆江南》是谁写的,词牌名?什么美景之情《忆江南》是白居易写的,词牌名《忆江南》诗人通过回忆写出了江南日出时(江花)的红和春天(江水)的绿。这样对比鲜明,色彩浓丽,使我们体会到了诗人追忆江南美景的情感
2023-01-12 08:57:063

写风景美的成语和词牌名有那些

我不知道呀
2023-01-12 08:57:096

沁园春长沙的意境描写了哪些景物?

寒秋、湘江、橘子洲、万山、层林、江、舸、鹰、鱼、万类。整个画面的组合背景辉弘。“立”前冠一独字,让人仿佛看到诗人顶天立地、雄姿英发、砥柱中流的伟人形象。作者把自己置于秋水长天的广阔背景之中,把读者带进了一个高远的深秋境界。沁园春·长沙现代:毛泽东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译文在深秋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里,我独自伫立在橘子洲头,眺望着湘江碧水缓缓北流。看万千山峰全都变成了红色,一层层树林好像染过颜色一样,江水清澈澄碧,一艘艘大船乘风破浪,争先恐后。广阔的天空里鹰在矫健有力地飞,鱼在清澈的水里轻快地游着,万物都在秋光中争着过自由自在的生活。面对着无边无际的宇宙,(千万种思绪一齐涌上心头)我要问:这苍茫大地的盛衰兴废,由谁决定主宰呢?注释沁园春:词牌名,“沁园”为东汉明帝为女儿沁水公主修建的皇家园林,据《后汉书 窦宪传》记载,沁水公主的舅舅窦宪倚仗其妹贵为皇后之势,竟强夺公主园林,后人感叹其事,多在诗中咏之,渐成“沁园春”这一词牌。湘(xiāng)江:一名湘水,湖南省最大的河流,源出广西壮族自治区陵川县南的海洋山,长1752里,向东北流贯湖南省东部,经过长沙,北入洞庭湖。 所以说是湘江北去。寒秋:就是深秋、晚秋。秋深已有寒意,所以说是寒秋。橘子洲:地名,又名水陆洲,是长沙城西湘江中一个狭长小岛,西面靠近岳麓山。南北长约11里,东西最宽处约一里。毛泽东七律《答友人》中所谓长岛,指此。自唐代以来,就是游览胜地。以上三句是说:在寒秋季节,独立在橘子洲头目送着湘江水汩汩北流。 万山:指湘江西岸岳麓山和附近许多山峰。层林尽染:山上一层层的树林经霜打变红,像染过一样。漫江:满江。漫:满,遍。舸(gě):大船。这里泛指船只。争流:争着行驶。鹰击长空,鱼翔浅底:鹰在广阔的天空里飞,鱼在清澈的水里游。击,搏 击。这里形容飞得矫健有力。翔,本指鸟盘旋飞翔,这里形容鱼游得轻快自由。万类霜天竞自由:万物都在秋光中竞相自由地生活。万类:指一切生物。霜天:指深秋。怅寥廓(chàng liáo kuò):面对广阔的宇宙惆怅感慨。怅:原意是失意,这里用来表达由深思而引发激昂慷慨的心绪。寥廓(liáo kuò):广远空阔,这里用来描写宇宙之大。苍茫:旷远迷茫。主:主宰。沉浮:同“升沉”(上升和没落)意思相近,比喻事物盛衰、消长,这里指兴衰。由上文的俯看游鱼,仰看飞鹰,纳闷地寻思(“怅”)究竟是谁主宰着世间万物的升沉起伏。这句问话在这里可以理解为:在这军阀统治下的中国,到底应该由谁来主宰国家兴衰和人民祸福的命运呢?百侣:很多的伴侣。侣,这里指同学(也指战友)。峥嵘(zhēng róng)岁月稠:不平常的日子是很多的。峥嵘:山势高峻,这里是不平凡,不寻常的意思。稠:多。恰:适逢,正赶上。同学少年:毛泽东于1913年至1918年就读于湖南第一师范学校。1918年毛泽东和萧瑜、蔡和森等组织新民学会,开始了他早期的政治活动。风华正茂:风采才华正盛。书生:读书人,这里指青年学生。扩展资料:创作背景《沁园春·长沙》是毛泽东于1925年晚秋,离开故乡韶山,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的途中,途经长沙,重游橘子洲时所作。其时,作者面对湘江上美丽动人的自然秋景,联想起当时的革命形势,写下了这首词。这是一首长调 ,他以传统的形式反映现代的生活内容 ,颇有创意 ,可见词人的匠心独运。词中描绘的“独立寒秋图”、“湘江秋景图”、“峥嵘岁月图”、“中流击水图”拼成了一幅色彩绚丽、生动活泼的全景式写意风景画。
2023-01-12 08:57:321

请写一首以【浣溪沙】词牌名(格式)的风景诗~谢谢。 急!8.30早9点前收,谢谢。

黎明晓露踏歌行望尽远山浮云轻天边坠落几颗星蝴蝶泉边思旧影兰若寺里闻古经一世糊涂半日明
2023-01-12 08:57:386

《忆江南》是谁写的,词牌名?什么美景之情

《忆江南》是谁写的,词牌名?什么美景之情《忆江南》是白居易写的,词牌名《忆江南》诗人通过回忆写出了江南日出时(江花)的红和春天(江水)的绿。这样对比鲜明,色彩浓丽,使我们体会到了诗人追忆江南美景的情感
2023-01-12 08:57:441

写一首描写冬天美景的古诗(词牌名)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个人比较喜欢,不过应该不符合你的要求】
2023-01-12 08:57:472

小田填字横向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一词所用词牌名

渔家傲秋思
2023-01-12 08:57:503

李清照 行香子·天与秋光

《行香子天与秋光》 作者:李清照 天与秋光,转转情伤。 探金英知近重阳。 薄衣初试,绿蚁新尝。 渐一番风,一番雨, 一番凉。 黄昏院落,凄凄惶惶。 酒醒时往事愁肠。 那堪永夜,明月空床。 闻砧声捣,蛩声细, 漏声长。 注释: 1、转转:犹渐。 2、探:探看。 3、金英:菊花。 4、绿蚁:酒上漂浮的绿色泡沫,也代指酒。 5、砧声捣:捣衣的声音,古代妇女将秋冬衣物置于砧上用棒槌捶洗,叫捣寒衣。 6、蛩:蟋蟀。 赏析: 此词只冷雪盦本《漱玉词》收入,他本皆未收,故属存疑之作。 李清照婚后,丈夫名城曾离家远行,她以《醉花阴。重阳》寄给赵明诚,抒写重阳佳节对丈夫的深切思念之情。南渡后,赵明诚病故,她避乱漂泊,在一个近重阳的时节,写了这首《行香子》,表象他对逝去丈夫的缅怀及悲凉的心情。前者写的是生离,后者写的是死别。故后者悲苦过之。从艺术技巧之精湛上说,虽然不像《醉花阴重阳》那样引人注目,但它的确是一颗明珠瑰宝,在艺海的深处熠熠发光,丝毫没能降低它的艺术价值。 天与秋光,转转情伤,探金英知近重阳。宇宙造化自然,使人间世界有四季的区别,给人们以秋日的光景。随着节气及阴雨风寒的往复变化,秋天变得天高气清,烟消云敛,西风飒飒,草木衰微,落叶萧萧,山川寂寥,景象凄肃。《文心雕龙》云物色之动,心亦摇焉景物的变化,使人的思想感情也波动起来。本来易安因国破、家亡、夫丧,又颠沛流离而心境凄悲,看见眼前衰退的景象,怎能不黯然情伤?转转指天气的反复变化。她年轻时看到秋天的景象是无比欣悦的,赞道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然而现在她已遭受种种苦难的摧残,心境情怀产生巨大的变化,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这更使他情伤的原因。 探金英知近重阳探,仔细察看。金英,黄色菊花。重阳,农历九月九日为重阳节。女主人仔细观察一下黄色菊花就知道重阳佳节临近了。按照古老的习俗,人们要在重阳节这一天,团聚、赏菊、饮菊花酒、插茱萸等。孟浩然《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从这两首诗可以看出古时重阳节人们的活动。年轻时她曾写《醉花阴重阳》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与丈夫赵明诚仅仅是暂别就使她的感情禁受不住,她比菊花还要消瘦了;而今国破家亡,明诚逝世,她转徙江浙,独在异乡为异客近重阳抚今追昔,又何等的情伤。 薄衣初试,绿蚁新尝,薄衣,粗糙的衣服。《梁书武帝记入屯阅武堂下令》菲饮薄衣,请自孤始绿蚁,一种新酿成的酒,上浮绿色泡沫。这种泡沫后来成为酒的代称,也叫浮蚁、碧蚁。白居易《问刘十九》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李珣《渔歌子》孤素琴,倾绿蚁,扁舟自得逍遥志,其绿蚁就是这种酒。意思是,刚刚试穿了一件粗糙的衣服品尝了新酿成的绿蚁酒。因为时近重阳,衣服要加厚;因为情伤,需要用酒来浇愁。每逢佳节倍思亲独在异乡为异客思今虑昔,情怀酸楚。词句承前。 渐一番风,一番雨,一番凉此句回应首句的转转渐,渐次。意思是,在阴雨风凉的反复变化中,每刮一次风,下一次雨,天气便渐次转凉。此句有三个结构相同、两个字相同的词组组成。此类结句,使词自然流动,增加词的音律美和修辞美。 上阕写近重阳,天气逐渐转凉,女主人百感交集,格外情伤。 黄昏院落,凄凄惶惶,酒醒时往事愁肠上片,秋光,近重阳,点明节序。此处的黄昏点明时间。落日的余晖已渲染在茫茫的天边,庭院里也变得昏黄、暗淡。一阵秋风吹来,又有庭树的叶子飘落,发出飒飒的声响,冷冷清清,凄凄惨惨,一个人在院子里感到惊恐害怕,凄凉的景象恰似她如水的情怀。白天绿蚁曾使她醉倒,当夜幕要降临的时候,她酒劲过了,麻醉了的神经刚刚恢复正常,种种往事又涌上心头。真是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北国沦丧,至今不的收复;家藏的大量的金石书画,荡然无存;相依为命的丈夫,在兵荒马乱中逝去"自己避乱江浙,飘泊无依,抚今追昔真是旧恨春江流不尽,新恨云山千叠,愁肠寸断。范仲淹《御街行》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愁肠,极言愁事熬心。 那堪永夜,明月空床永夜,漫漫长夜。易安《蝶恋花》永夜恹恹欢意少郎士元《宿杜判官江楼》故人江楼月,永夜千里心几个永夜都是同意。明月,是美丽的,有给黑夜以光明,故引起人们无穷的遐思,奇妙的幻想。古今的骚人墨客,在他们的诗文中未曾涉及过明月的,几乎没有。骚人有的望月思乡,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白居易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是例也。有的望月怀人,如杜甫月下思念妻子儿女《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有如苏东坡,《水调歌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是念手足兄弟的;有的望月怀念故国,如李后主《虞美人》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就是如此。李清照望着明月,思念逝去的丈夫。美好的明月,它的光辉照耀在词人身边的空床上。过去一起望月,同床共枕的爱人已经不在人世,旧恨新仇,又那忍受得了这般孤单无告的凄凉情景?《古诗明月何皎皎》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都是写女子思念丈夫的着名诗句。易安明月空床由此点化而成,将诗句浓缩简化,利用明月与空床的美感差异,乐景写哀,其哀倍增。 闻砧声捣蛩声细漏声长砧,古代捣衣用的石头。古时妇女多在秋季拆洗缝制衣服,忙到深夜。《子夜歌》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这是妇女在明月之夜听捣衣的声音,怀念远征丈夫的诗。秦观《满庭芳》有时近重阳也,几处处、砧杵声催其时节与此词时节是相同的。李煜《捣练子》深院静,小庭空,断续寒砧断续风。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这与易安词意境基本相同。都是表现听砧人对亲人的怀念。易安在往事愁肠的情况下,写出对逝去丈夫的无比怀念,悲苦甚之。 蛩声细蛩,蟋蟀。人长夜不寐,听到蟋蟀细微的叫声,倍觉情怀凄切。唐人白居易《闻蛩》闻蛩唧唧夜绵绵,况是秋阴欲雨天,犹恐愁人暂得睡,声声移近卧床边。杜甫《促织》促织甚细微,哀音何动人。草根吟不稳,床下夜相亲。久客得无泪,故妻难及晨。悲诗与急管,感激异天真。可见古人常用蟋蟀的哀吟衬托愁人的悲哀心境。促织,即蟋蟀。 漏声长。漏,古代一种滴水计时用的器具。毛熙震《更漏子》更漏咽,蛩鸣切,满院霜华如雪。古诗词调名与词的内容是一致的。《更漏子》作为常用词调,及其产生的本身,就说明更漏是诗人常写的素材。长说明主人公久久不能入睡。 易安在近重阳之际追念丈夫,饮酒也无法排遣,酒醒时种种往事时他悲伤。明月照耀,她孤苦伶仃,夜阑不寐。沉重的捣衣声,细微的蛩鸣声,迢递的滴漏声,组成一个哀怨、凄凉、婉转的交响乐曲,它与李清照的心曲在节奏、旋律、情调上似乎是合拍的。 下片。写黄昏时她情怀悒郁,往事愁肠及永夜对丈夫的深切思念。 易安此词前结:渐一番风一番雨一番凉,后结闻砧声捣蛩声细漏声长与她的另一首《行香子》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都是有三个结构相同、个别一二个字相同的词组组成,前人把它叫做重笔此类结句盖祖于温庭筠《更漏子》结句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前人评此句说此种句法极锻炼,也及自然,故能令人掩卷后作三日之想,余韵无穷。温词结句是由两个结构相同、一个结构不同的词组组成。是二重笔到了苏轼,行香子》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用了三重笔,其中有一个重字山。易安两首《行香子》结句用的是三重笔二重字,向前发展了。辛弃疾有《三山作》放霎时阴,霎时雨,霎时晴《问蘧庐随笔》认为此句胎易安语也。明人高启《行香子》正一番风,一番雨,一番凉更明显看出是从易安句化出。 此词运用转转凄凄惶惶六个叠字。古诗词常用叠字,《诗经》中关关雎鸠桃之夭夭杨柳依依《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青青河畔草乔吉《天净沙》莺莺燕燕春春,易安凄凄惨惨戚戚不胜枚举。此词六个叠字加浓了词的凄凉气氛,把词悲凉的心境表达得更为深切,增强了诗词的音律美。 此词声声凄切,字字血泪。她的哀愁与为赋新诗强说愁不同,与浮薄的闲愁不同,又与一般的离愁别苦不同,这是在异族残酷进犯,南宋统治集团采取屈辱投降政策之下,一个难民的痛苦呻吟,虽然写的是个人遭逢的凄悲,但却有代表性。国破家亡,夫死妇丧,妻离子散,背井离乡,颠沛流离,这是整个时代的苦难。 苏轼 行香子 《行香子》 作者:苏轼 原文: 一叶舟轻,双桨鸿惊。 水天清、影湛波平。 鱼翻藻鉴,鹭点烟汀。 过沙溪急,霜溪冷, 月溪明。 重重似画,曲曲如屏。 算当年、虚老严陵。 君臣一梦,今古空名。 但远山长,云山乱, 晓山青。 注释: 1、行香子:词牌名。 2、七里濑:又名七里滩、七里泷,在今浙江省桐庐县城南三十里。钱塘江两岸山峦夹峙,水流湍急,连绵七里,故名七里濑。濑,沙石上流过的急水。 3、一叶:舟轻小如叶,故称一叶。 4、湛(zhn):清澈。 5、藻鉴:亦称藻镜,指背面刻有鱼、藻之类纹饰的铜镜,这里比喻像镜子一样平的水面。藻,生活在水中的一种隐花植物。鉴,镜子。 6、鹭:一种水鸟。汀(tīng):水中或水边的平地,小洲。 7、屏:屏风,室内用具,用以挡风或障蔽。 8、严陵:即严光,字子陵,东汉人,曾与刘秀同学,并帮助刘秀打天下。刘秀称帝后,他改名隐居。刘秀三次派人才把他召到京师。授谏议大夫,他不肯接受,归隐富春江,终日钓鱼。 9、君臣:君指刘秀,臣指严光。 10、空名:世人多认为严光钓鱼是假,钓名是真。这里指刘秀称帝和严光垂钓都不过是梦一般的空名而已。 翻译: 乘一叶小舟,荡着双桨,像惊飞的鸿雁一样,飞快地掠过水面。天空碧蓝,水色清明,山色天光,尽入江水,波平如镜。水中游鱼,清晰可数,不时跃出明镜般的水面;水边沙洲,白鹭点点,悠闲自得。白天之溪,清澈而见沙底;清晓之溪,清冷而有霜意;月下之溪,是明亮的水晶世界。 两岸连山,往纵深看则重重叠叠,如画景;从横列看则曲曲折折,如屏风。笑严光当年白白地在此终老,不曾真正领略到山水佳处。皇帝和隐士,而今也已如梦一般消失,只留下空名而已。只有远山连绵,重峦叠嶂;山间白云,缭绕变幻;晓山晨曦,青翠欲滴。 赏析: 此词在对大自然美景的赞叹中,寄寓了因缘自适、看透名利、归真返朴的人生态度,发出了人生如梦的浩叹。 上阕头六句描写清澈宁静的江水之美:一叶小舟,荡着双桨,像惊飞的鸿雁一样,飞快地掠过水面。天空碧蓝,水色清明,山色天光,尽入江水,波平如镜。水中游鱼,清晰可数,不时跃出明镜般的水面;水边沙洲,白鹭点点,悠闲自得。词人用简练的笔墨,动静结合、点面兼顾地描绘出生机盎然的江面风光,体现出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趣。 接下来过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三句,节奏轻快。沙溪,是白天之溪,清澈而见沙底;霜溪,是清晓之溪,清冷而有霜意;月溪,乃是月下之溪,是明亮的水晶世界。词人用蒙太奇手法,剪接了三个不同时辰的舟行之景。既写出了船之行程,也创造出清寒凄美的意境,由此引出一股人生的况味,为下片抒写人生感慨作了铺垫。 词的下阕,作者首先由写江水之清明转写夹岸的奇山异景重重似画,曲曲如屏:两岸连山,往纵深看则重重叠叠,如画景;从横列看则曲曲折折,如屏风。词写水则特详,写山则至简,章法变化,体现了在江上舟中观察景物近则精细远则粗略的特点。 算当年,虚老严陵。东汉初年的严子陵,辅佐刘秀打天下以后,隐居不仕,垂钓富春江上。昔人多说严光垂钓实是钓名,东坡在此,也笑严光当年白白在此终老,不曾真正领略到山水佳处。君臣一梦,今古空名,表达出浮生若梦的感慨:皇帝和隐士,而今也已如梦一般消失,只留下空名而已。那么真正能永恒留传的实体是什么呢?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只有远山连绵,重峦叠嶂;山间白云,缭绕变形;晓山晨曦,青翠欲滴。意思是说,只有大自然才是永恒的,只有大自然之美才是永恒的。这是苏轼的一贯思想,正如他在《前赤壁赋》中所感叹的: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无竭 下半阕以山起,以山结,中间插入议论感慨,而以虚老粘上文,但字转下意,衔接自然。结尾用一但字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三个跳跃的短句,又与上半阕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遥相呼应。前面写水,后面写山,异曲同工,以景结情。人生的感慨,历史的沉思,都融化在一片流动闪烁、如诗如画的水光山色之中,隽永含蓄,韵味无穷。 从这首词可以看出,苏轼因与朝廷掌权者意见不合,而贬谪杭州任通判期间,尽管仕途不顺,却仍然生活得轻松闲适。他好佛老而不溺于佛老,看透生活而不厌倦生活,善于将沉重的荣辱得失化为过眼云烟,在大自然的美景中找回内心的宁静与安慰。词中那生意盎然、活泼清灵的景色中,融注着词人深沉的人生感慨和哲理思考。 苏东坡经常发出人生如梦的感慨,有的评论家便批评苏东坡消极、悲观,但人们仍然爱苏词。人们从苏词中得到的,不是灰色的颓唐,而是绿色的欢欣,是诗情画意的美感享受。 行香子·文殊菩萨 白居易 行香子文殊菩萨 文殊菩萨,出化清凉,神通力以现他方。真座金毛师子,微放珠光。众生仰持宝盖,绝名香。我今发愿,虔诚归命,不求富贵,不恋荣华。愿当来世,生净土,法王家。愿当来世,生净土,法王家。 【赏析】 白居易是中唐时期影响极大的大诗人,他的诗歌主张和诗歌创作,以其对通俗性、写实性的突出强调和全力表现,在中国诗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在《与元九书》中,他明确说:仆志在兼济,行在独善。奉而始终之则为道,言而发明之则为诗。谓之讽谕诗,兼济之志也;谓之闲适诗,独善之义也。由此可以看出,在白居易自己所分的讽喻、闲适、感伤、杂律四类诗中,前二类体现着他 奉而始终之的兼济、独善之道,所以最受重视。同时提出了自己的文学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而他的诗歌主张,也主要是就早期的讽谕诗的创作而发的。 李清照 孤雁儿/御街行 《孤雁儿/御街行》 作者:李清照 原文: 藤床纸帐朝眠起。 说不尽、无佳思。 沈香断续玉炉寒, 伴我情怀如水。 笛里三弄,梅心惊破, 多少春情意。 小风疏雨萧萧地。 又催下、千行泪。 吹箫人去玉楼空, 肠断与谁同倚。 一枝折得,人间天上, 没个人堪寄。 注释: 1、纸帐:纸制之帐。 2、沉香:一种熏香的名字,也叫沉水 3、断续:《花草粹编》作断。 4、玉炉:玉制香炉。也泛称高级香炉。 5、三弄:古笛有《梅花三弄》。 6、萧萧:《花草粹编》作潇潇。 7、肠断:指人极度哀伤,柔肠愁断之意。 8、一枝折得:折取一枝梅花。南朝陆凯与范晔交谊甚深,陆凯从江南遥寄一枝梅花给长安的故人范晔,并赠诗曰: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别信,聊寄一枝春。表现对挚友的慰藉和深厚的情谊。 赏析: 此词为咏梅词。应作于赵明诚病殁之后。表现了女主人对亡夫的缅怀悼念及对亡灵的慰藉之情。 此词既没有直接描绘梅的色、香、姿,也没有去歌颂梅的品性,而是把梅作为作者个人悲欢的见证。她是为抒孤怀才借梅花以表对亡夫的悼念之情。起笔于景,落墨于情。开笔入题,但含而不露,笔无虚设。层层布景,如层峦叠嶂,景景呈新,借景抒情,情随景迁,景景生悲。此词巧妙灵活地运用多种艺术手法,实属词林佳品。
2023-01-12 08:57:531

小田填字横向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一词所用词牌名

渔家傲上片:中仄中平平仄仄(韵),中平中仄平平仄(韵)。中仄中平平仄仄(韵),平中仄(韵),中平中仄平平仄(韵)。下片:中仄中平平仄仄(韵),中平中仄平平仄(韵)。中仄中平平仄仄(韵),平中仄(韵),中平中仄平平仄(韵)。[[1]]例词范仲淹〔北宋〕《渔家傲·秋思》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2]
2023-01-12 08:57:551

关于春天的词牌名的古诗?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
2023-01-12 08:58:022

唐代诗人白居易在《忆江南》中是怎样描写日出景色的?

是不是要去看一下这个尸
2023-01-12 08:58:066

欧阳修写的词牌名为采桑子的全部词作有哪些

采桑子·欧阳修 残霞夕照西湖好,花坞苹汀。十顷波平,野岸无人舟自横。西南月上浮云散,轩槛凉生。莲芰香清,水面风来酒面醒。 此词描绘颖州西湖波平十顷、莲芰香清的美景,表达了词人寄情山水的志趣。全词即景抒情,词风清疏峻洁,意境清淡平和,给人以极高的艺术享受。 “残霞夕照”是天将晚而未晚、日已落而尚未落尽的时候。“夕阳无限好”,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诗人歌咏过这一转瞬即逝的黄金时刻。欧阳修没有直写景物的美,而是说“霞”已“残”,可见已没有“熔金”、“合璧”那样绚丽的色彩了。但这时的西湖,作者却觉得“好”。好就好在“花坞苹汀”。在残霞夕照下所看到的是种在花池里的花,长在水边或小洲上的苹草,无一字道及情,但情却寓于景中了。“十顷波平”,正是欧阳修在另一首《采桑子》里写的 “无风水面琉璃滑”。波平如镜,而且这“镜面”浩渺无边。“野岸无人舟自横”,这句出自韦应物《滁州西涧》诗“野渡无人舟自横”。作者改“渡”为 “岸”,说明“舟自横”是由于当日的游湖活动结束了,因此这“无人”而“自横”的“舟”,就更衬托出了此刻“野岸”的幽静沉寂。 “西南月上”,残霞夕照已经消失。月自西南方现出,因为不是满月,所以虽在“浮云散”之后,这月色也不会十分皎洁。这种色调与前面的淡素画图和谐融洽,见出作者用笔之细。“轩槛凉生”,这是人的感觉。直到这时才隐隐映现出人物来。至此可知,上片种种景物,都是在这“轩槛”中人的目之所见,显然他在这里已经有好长一段时间了。这里,作者以动写静,一切都是静悄悄的,一点声音也没有,使人们仿佛置身红尘之外。 “ 莲芰香清,水面风来酒面醒。”“水面风来”,既送来莲香,也吹醒了人的醉意。原来他喝醉了酒,就这么长时间地悄无声息地沉浸在“西湖好”的美景中。这位颍州西湖的“旧主人”怀着无限深情,谱出了一曲清歌。 欧公在此词中借啸傲湖山而试图忘记仕途的坎坷不平,表达了视富贵如浮云的情趣。词中用语平实却极有表现力。 采桑子·欧阳修 残霞夕照西湖好,花坞苹汀。十顷波平,野岸无人舟自横。西南月上浮云散,轩槛凉生。莲芰香清,水面风来酒面醒。 这首词,上片描绘载酒游湖时船中丝竹齐奏、酒杯频传的热闹气氛。下片写酒后醉眠船上,俯视湖中,但见行云在船下浮动,使人疑惑湖中别有天地。整首词寓情于景,写出了作者与友人的洒脱情怀。下片写醉后俯视湖水,只见白云朵朵,飘于船下。船在移动,云也在移动,似乎人和船在天上飘飞。“空水澄鲜”一句,本于谢灵运《登江中孤屿》诗“云日相晖映,空水共澄鲜”,言天空与湖水同是澄清明净。这一句是下片的关键。兼写“空”、 “ 水”,绾合上句的“云”与“舟”。下两句的 “俯”与“仰”、“湖”与“天”,四照玲珑,笔意俱妙,虽借用成句,而恰切现景,妥贴自然,如同己出。“俯仰留连”四字,又是承上启下过渡之笔。从水中看到蓝天白云的倒影,他一会儿举头望天,一会儿俯首看水,被这空阔奇妙的景象所陶醉,于是怀疑湖中别有一个天宇在,而自己行舟在两层天空之间。 “疑是湖中别有天”,用“疑是”语,是就其形貌来说。说“疑”者非真,说“是”者诚是,“湖中别有天”的体会,自出心裁,给人以活泼清新之感。 采桑子·欧阳修 群芳过后西湖好,狼藉残红。飞絮蒙蒙。垂柳阑干尽日风。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拢。双燕归来细雨中。 这首词是作者颖州西湖组词《采桑子》十首中的第四首。词中描写了颖州西湖暮春时节静谧清疏洒的风姿。作者以诗为词,将西湖清空幽寂的春末境界表现得优美可爱,体现了对大自然和现实人生的无限热爱和眷恋。 上片描写群芳凋谢后西湖的恬静清幽之美。首句是全词的纲领,由此引出“群芳过后”的西湖景象,及词人从中领悟到的“好”的意味。“狼藉”、“飞絮”二句写落红零乱满地、翠柳柔条斜拂于春风中的姿态。以上数句,通过落花、飞絮、垂柳等意象,描摹出一幅清疏淡远的暮春图景。 下片“笙歌散尽”,虚写出过去湖上游乐的盛况;“游人去始觉春空”,点明从上面三句景象所产生的感觉,道出了作者的复杂微妙的心境。“始觉”是顿悟之辞,这两句是从繁华喧闹消失后清醒过来的感觉,繁华喧闹消失,既觉有所失的空虚,又觉获得宁静的畅适。首句说的“好”即是从这后一种感觉产生,只有基于这种心理感觉,才可解释认为“狼藉残红”三句所写景象的“好”之所在。 最后二句,写室内景,以人物动态描写与自然景物映衬相结合,表达出作者恬适淡泊的胸襟。末两句是倒装,本是开帘待燕,“双燕归来”才“垂下帘拢”。结句“双燕归来细雨中”,意蕴含蓄委婉,以细雨衬托春空之后的清寂气氛,又以双燕飞归制造出轻灵、欢娱的意境。 这首词通篇写景,不带明显的主观感情色彩,却从字里行间婉曲地显露出作者的旷达胸怀和恬淡心境。作者写西湖美景,动静交错,以动显静,意脉贯串,层次井然,显示出不凡的艺术功力。 西湖花时过后,群芳凋零,残红狼藉。常人对此,当觉索然无味,而作者却面对这种“匆匆春又去”的衰残景象,不但不感伤,反而在孤寂清冷中体味出安宁静谧的美趣。这种春空之后的闲淡胸怀,这种别具一格的审美感受,正是此词有异于一般咏春词的独到之处。 采桑子·欧阳修 平生为爱西湖好,来拥朱轮。富贵浮云,俯仰流年二十春。归来恰似辽东鹤,城郭人民,触目皆新,谁识当年旧主人?
2023-01-12 08:58:111

苏轼写夏天景色的古诗

虽然说古人都喜欢春天,但是对于夏天的景物诗词也有不少。接下来我搜集了苏轼写夏天景色的古诗,仅供大家参考,希望帮助到大家。 苏轼写夏天景色的古诗1 一、《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注释 1、潋滟:波光闪动的样子。 2、空蒙:云雾迷茫的样子。 3、奇:奇妙。 4、西子:即西施,春秋时代越国著名的美女。 赏析 这是一首赞美西湖美景的诗,写于苏轼任杭州通判期间。原作有两首,这是第二首诗。 第一句“水光潋滟晴方好”描写西湖晴天的水光: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波荡漾,波光闪闪,十分美丽。次句“山色空蒙雨亦奇”描写雨天的山色:在雨幕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非常奇妙。从题目可以得知,这一天诗人在西湖游宴,起初阳光明丽,后来下起了雨。在善于领略自然美景的诗人眼中,西湖的晴姿雨态都是美好奇妙的。“晴方好”“雨亦奇”,是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赞誉。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两句,诗人用一个奇妙而又贴切的比喻,写出了西湖的神韵。诗人之所以拿西施来比西湖,不仅是因为二者同在越地,同有一个“西”字,同样具有婀娜多姿的阴柔之美,更主要的是她们都具有天然美的姿质,不用借助外物,不必依靠人为的修饰,随时都能展现美的风致。西施无论浓施粉黛还是淡描娥眉,总是风姿绰约的;西湖不管晴姿雨态还是花朝月夕,都美妙无比,令人神往。这个比喻得到后世的公认,从此,“西子湖”就成了西湖的别称。 这一首诗概括性很强,它不是描写西湖的一处之景、一时之景,而是对西湖美景的全面评价。这一首诗的流传,使得西湖的景色增添了光彩。 二、《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注释 1、望湖楼:古建筑名,又叫看经楼。位于杭州西湖畔,五代时吴越王钱弘俶所建。 2、翻墨:打翻的黑墨水,形容云层很黑。 3、醉书:饮酒醉时写下的作品。 4、遮:遮盖,遮挡。 5、白雨:指夏日阵雨的特殊景观,因雨点大而猛,在湖光山色的衬托下,显得白而透明。 6、忽:突然。 7、水如天:形容湖面像天空一般开阔而且平静。 8、跳珠:跳动的珍珠,形容雨大势急。 9、卷地风来:指狂风席地卷来。又如,韩退之《双鸟》诗:“春风卷地起,百鸟皆飘浮。” 10、六月二十七日:指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六月二十七日。 赏析 这首诗描绘的是望湖楼的夏天美丽雨景。诗人善于捕捉自己的灵感,本诗的灵感可谓突现于一个“醉”字上。醉于酒,更醉于山水之美,进而激情澎湃,才赋成即景佳作。才思敏捷的诗人用诗句捕捉到西子湖这一番别具风味的“即兴表演”,绘成一幅“西湖骤雨图”。乌云骤聚,大雨突降,倾刻又雨过天晴,水天一色。又是山,又是水,又是船,这就突出了泛舟西湖的特点。第二,苏轼用“黑云翻墨”,“白雨跳珠”形成强烈的色彩对比,给人以很强的质感。再次,用“翻墨”写云的来势,用“跳珠”描绘雨点飞溅的情态,以动词前移的句式使比喻运用得灵活生动却不露痕迹。而“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两句又把天气由骤雨到晴朗前转变之快描绘得令人心清气爽,眼前陡然一亮,境界大开。 三、《阮郎归·初夏》 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碧纱窗下水沈烟。棋声惊昼眠。(水沈一作水沉)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 注释 ⑴阮郎归:词牌名。此调名于《花草粹编》中注曰:“一名‘醉桃源"、‘碧桃春"。”双调四十七字,前后片各四平韵。 ⑵薰风:南风,和暖的风,指初夏时的东南风。《吕氏春秋·有始》:“东南曰薰风。”唐白居易《首夏南池独酌》诗:“薰风自南至,吹我池上林。” ⑶水沈:即“水沉”,木质香料,又名沉水香。 ⑷然:同“燃”,形容花红如火。 ⑸玉盆:指荷叶。纤手:女性娇小柔嫩的手。 ⑹琼珠:形容水的泡沫。 赏析 这一首词写的是初夏时节的闺阁生活,采用从反面落笔的手法,用一幅幅无声画来展示大自然的生机。整首词淡雅清新而又富于生活情趣。 上阙写初夏已悄悄来到一个少女的身边。“绿槐高柳咽新蝉”,都是具有初夏特征的景物:枝叶繁茂的槐树,高大的柳树,还有浓绿深处的新蝉鸣声乍歇,一片阴凉幽静的庭院环境。“熏风初入弦”,又是初夏的气候特征。熏风,就是暖和的南风。古人对这种助长万物的风曾写有《南风歌》大加赞颂:“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据《礼记·乐记》载:“昔者,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意即虞舜特制五弦琴为《南风》伴奏。这里的“熏风初入弦”,是说《南风》之歌又要开始入管弦被人歌唱,以喻南风初起。由于以上所写的景物分别诉诸于视觉(绿槐、高柳)、听觉(咽新蝉)和触觉(熏风),使初夏的到来具有一种立体感,鲜明而真切。“碧纱窗下水沉烟,棋声惊昼眠”,进入室内描写。碧纱窗下的香炉中升腾著沉香(即水沉)的袅袅轻烟。碧纱白烟相衬,不仅具有形象之美,且有异香可闻,显得幽静闲雅。这时传来棋子著枰的响声,把正在午睡的女主人公惊醒。苏轼有《观棋》四言诗,其序云:“独游庐山白鹤观,观中人皆阖户昼寝,独闻棋声于古松流水之间,意欣然喜之。”诗句有云:“不闻人声,时闻落子。”这一首词和这一首诗一样,都是以棋声烘托环境的幽静。而棋声能“惊”她的昼眠,读者可以想象,在这么静的环境中,她大概已经睡足,所以丁丁的落子声便会把她惊醒。醒来不觉得余倦未消,心中没有不快,可见首夏清和天气之宜人。 下阙写这个少女梦醒来以后,尽情地领略和享受初夏时节的自然风光。歇拍二句,写弄水叶面,琼珠碎而复圆,更觉清新可爱。“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燃”,又是另一番园池夏景。小荷初长成,小而娇嫩,一阵细雨过去,轻风把荷叶翻转;石榴花色本鲜红,经雨一洗,更是红得像火焰。这生机,这秀色,大概使这位少女陶醉了,于是出现了又一个生动的场面:“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这位女主人公索性采摘荷叶后到清池边玩水。水花散溅到荷叶上,像珍珠那样圆润晶亮。可以想见,此时此刻这位少女的心情也恰如这飞珠溅玉的水花一样,喜悦,兴奋,不能自持。 在苏轼之前,写女性的闺情词,总离不开相思、孤闷、疏慵、倦怠、种种弱质愁情,可是苏轼在这里写的闺情却不是这样。女主人公单纯、天真、无忧无虑,不害单相思,困了就睡,醒了就去贪赏风景,拨弄清泉。她热爱生活,热爱自然,愿把自已融化在大自然的美色之中。这是一种健康的"女性美,与初夏的勃勃生机构成一种和谐的情调。苏轼的此种词作,无疑给词坛,尤其是给闺情词,注入了一股甜美的清泉。 描写是这一首词的主要表现方法。注意景物的描写、环境描写与人物描写的交叉运用,从而获得了很好的艺术效果。上阙由绿槐、高柳、鸣蝉、南风等景物描写与碧纱窗、香烟、棋声等环境描写,以及午梦初醒的人物描写共同构成一幅有声有色的初夏闺情图。下阙又以微雨、小荷、榴花等景物描写与洗弄清泉的人物描写结合,构成一幅活泼自然的庭园野趣图,女主人公的形象卓立其间。同时他还注意了动态描写,且不说“棋声惊昼眠”、“玉盆纤手弄清泉”的人物活动,就是景物也呈现出某种动感。小荷为微雨而翻动,可以想见它的迎风摇曳之姿。榴花本是静物,但用了一个“燃”字,又使它仿佛动了起来。这些动态描写对活跃气氛,丰富画面无疑起了有益的作用。这首词景中含情,将众多的景物以情纬之,故散而不乱,给人以整体感。苏轼善于抓住细微的心理感受并在无形中将客观环境的细微变化加以对比,通过景物描写、环境描写,构成一幅活泼自然的庭园野趣,并在其中寄寓女主人公的单纯、天真和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词中的少女形象,与一般闺情词中疏慵倦怠、孤闷愁苦的女性形象截然不同,充满了美好清新的勃勃生机和青春气息,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作品中活泼健康的少女形象,与初夏时节富有生气的景物、环境,构成了一种和谐、清丽、灵动的情调,令人流连忘返。 苏轼写夏天景色的古诗2 绿槐高柳咽新蝉。——苏轼《阮郎归·初夏》 玉盆纤手弄清泉。——苏轼《阮郎归·初夏》 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苏轼《永遇乐·彭城夜宿燕子楼》 若待得君来向此,花前对酒不忍触。——苏轼《贺新郎·夏景》 石榴半吐红巾蹙。——苏轼《贺新郎·夏景》 秾艳一枝细看取,芳心千重似束。——苏轼《贺新郎·夏景》 柳庭风静人眠昼,昼眠人静风庭柳。——苏轼《菩萨蛮·回文夏闺怨》 郎笑藕丝长,长丝藕笑郎。——苏轼《菩萨蛮·回文夏闺怨》 帘外谁来推绣户,枉教人、梦断瑶台曲。——苏轼《贺新郎·夏景》 碧纱窗下水沈烟。——苏轼《阮郎归·初夏》 苏轼写夏天景色的古诗3 1、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戴复古《大热》 2、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3、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范成大《喜晴》 4、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白居易《观刈麦》 5、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杜甫《江村》 6、江南孟夏天,慈竹笋如编。——蜃气为楼阁,蛙声作管弦。——贾弇《孟夏》 7、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王安石《初夏即事》 8、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陆游《初夏绝句》 9、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10、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李商隐《晚晴》 11、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阳阴正可人。——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12、麦随风里熟,梅逐雨中黄。——庾信《奉和夏日应令》 13、丽景烛春余,清阴澄夏首。——王僧儒《侍宴》 14、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有约》 15、墙头雨细垂纤草,水面风回聚落花。——张蠙《夏日题老将林亭》 16、夏潭荫修竹,高岸坐长枫。——杨广《夏日临江》 17、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陶渊明《读山海经》 18、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杜甫《夏夜叹》 19、绿阴生昼静,孤花表春余。——韦应物《游开元精舍》 20、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李昂《夏日联句》 21、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岑参《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 22、谢却海棠飞尽絮,困人天气日初长。——朱淑真《即景》 23、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2023-01-12 08:58:141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描写了什么景色

描写了黄河风浪滔天的壮丽美景。全诗解释 万里黄河弯弯曲曲挟带着泥沙,波涛滚滚如巨风掀簸来自天涯。 全诗: 浪淘沙 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作者背景 见《竹枝词》的作者背景。 注词释义 浪淘沙:唐教坊曲名。创自刘禹锡、白居易,其形式为七言绝句。后又用为词牌名。 九曲:自古相传黄河有九道弯。形容弯弯曲曲的地方很多。 浪淘:波浪淘洗。 簸:掀翻。
2023-01-12 08:58:171

《渔歌子》前两句是写什么美景的

初春的秀美水乡风光,桃花
2023-01-12 08:58:202

《渔歌子》一词中描写渔夫沉浸于雨中景色,不愿回家的句子是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描写了渔父捕鱼的情态。渔父戴青箬笠,穿绿蓑衣,在斜风细雨中乐而忘归。渔歌子•【唐】张志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译文西塞山前白鹭在自由地翱翔,江岸桃花盛开,江水中肥美的鳜鱼欢快地游来游去。渔翁头戴青色斗笠,身披绿色蓑衣,冒着斜风细雨,悠然自得地垂钓,连下了雨都不回家。注释渔歌子:词牌名。此调原为唐教坊名曲。分单调、双调二体。单调二十七字,平韵,以张氏此调最为著名。双调,五十字,仄韵。《渔歌子》又名《渔父》或《渔父乐》,大概是民间的渔歌。据《词林纪事》转引的记载说,张志和曾谒见湖州刺史颜真卿,因为船破旧了,请颜真卿帮助更换,并作《渔歌子》。词牌《渔歌子》即始于张志和写的《渔歌子》而得名。“子”即是“曲子”的简称。西塞山:在浙江湖州。白鹭:一种白色的水鸟。桃花流水:桃花盛开的季节正是春水盛涨的时候,俗称桃花汛或桃花水。鳜(guì)鱼:淡水鱼,江南又称桂鱼,肉质鲜美。箬(ruò)笠:竹叶或竹篾做的斗笠。蓑(suō)衣:用草或棕编制成的雨衣。不须:不一定要。赏析  词中描写了江南水乡春汛时的山光水色和怡情悦性的渔人形象:春江水绿、烟雨迷蒙,雨中青山、江上渔舟,天空白鹭、岸畔桃红,江水猛涨,鳜鱼正肥时;青箬笠,绿蓑衣,渔人醉垂忘归时。全词着色明丽,用语活泼,生动地表现了渔夫悠闲自在的生活情趣。这是一幅用诗写成的山水画,这是一首色彩明优意万千,脱离尘俗钓湖烟。思深韵远情融景,生活任行乐自然的抒情诗。  “西塞山前白鹭飞”首句,点明地点;此西塞山何处?鄂州、湖州?虽有异议,对词境来说倒无所谓。白鹭是自由、闲适的象征,“众禽无此格,玉立一间身。清似参禅客,癯如辟谷人”、“漠漠江湖自在飞,一身到处沾渔矶”,写白鹭自在地飞翔,衬托渔父的悠闲自得。  “桃花流水鳜鱼肥”第二句,点出江南水乡最美好的季节——正是桃花盛开,江水猛涨,鳜鱼正肥时。“桃红”与“流水”相映,显现了暮春西塞山前的湖光山色,渲染了渔父的生活环境。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写的都是他们。“箬笠”就是用竹丝和青色箬竹叶编成的斗笠。“蓑衣”是用植物的茎叶或皮制成的雨衣。如果以龙须草(蓑草)为原料,它就是绿色的。“归”,回家。“不须归”,是说也不须回家了。作者在词里虽然只是概括地叙述了渔夫捕鱼的生活,但是,读者通过自己的想象,完全可以体会到词的言外之意。从渔翁头戴箬笠,身披蓑衣,在斜风细雨里欣赏春天水面的景物,读者便可以体会到渔夫在捕鱼时的愉快心情。
2023-01-12 08:58:233

关于瀑布美景诗句

1.描写瀑布的诗句有哪些 1、李白(唐代) - 《望庐山瀑布》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译文:太阳照耀香炉峰生出袅袅紫烟,远远望去瀑布像长河悬挂山前。仿佛三干尺水流飞奔直冲而下,莫非是银河从九天垂落山崖间。 2、孟浩然(唐代) - 《彭蠡湖中望庐山》 香炉初上日,瀑水喷成虹。 译文:香炉峰升起一轮红日,飞瀑映照幻化成彩虹。 3、李白(唐代) -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 译文:香炉峰瀑布与它遥遥相望,重崖叠嶂耸云霄莽莽苍苍。 4、冯云山(清代) - 《咏瀑布》 穿天透地不辞劳,到底方知出处高。 译文:瀑布从高高的悬崖上凌空倾泻而下,穿透了天空和地面,化作了一泓深潭,一道溪涧,它作出这一壮举该要冒多大风险,要付出多少辛劳啊!然而,为了奔赴目的地,它却勇往直前,奋不顾身,不辞辛劳。 5、徐凝(唐代) - 《庐山瀑布》 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 译文: “虚空落泉千仞直”,首句写出千仞山壁,飞泉直落,气势显得十分震撼壮阔;更为震撼者是第二句“雷奔入江不停息”,从声音上写出了它雄伟壮阔的气势。 6、朱栴(明代) - 《念奴娇·雪霁夜月中登楼望贺兰山作》 瀑布风前千尺影,疑泻银河一派。 译文:万仭雪峰如画,瀑布风前,千尺影,疑泻银河一派。 7、李白(唐代) - 《望庐山瀑布水二首》 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 译文:再大的海风也吹不断,江上月光却能直透其中。 2.形容风景瀑布的诗词 《望庐山瀑布》 李白 (一) 西登香炉峰,南见瀑布水。 挂流三百丈,喷壑数十里。 歘如飞电来,隐若白虹起。 初惊河汉落,半洒云天里。 仰观势转雄,壮哉造化功! 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 空中乱潨射,左右洗青壁。 飞珠散轻霞,流沫沸穹石。 而我游名山,对之心益闲。 无论漱琼液,且得洗尘颜。 但谐宿所好,永愿辞人间。 (二)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绝句》 王安石 拔地万里青嶂立, 悬空千丈素流分。 共看玉女机丝挂, 映日还成五色文。 《开先寺》 李梦阳 瀑布半天上,飞响落人间。 莫言此潭小,摇动匡庐山! 〈庐山瀑布〉 徐凝 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 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 宋代诗人白玉蟾的《三叠泉》 缘溪深入桃花坞,紫霞隐隐幽禽语。 九层峭壁划青空,三级鸣泉飞暮雨。 落日衔山红影湿,冷云抱石苍崖古。 激回涧底散冰花,喷上松梢飘雪楼。 点点溅湿嫦娥衣,潭潭下有扶桑府。 朝来似展朝天带,夜半如闻捣药杵。 寒入山谷吼千雷,派出银河轰万古。 广寒殿上银蟾飞,水晶宫中玉龙舞。 琼英斧碎非月老,瀑布天成非织女。 初疑鱼鳖谒龙门,复恐星辰会牛渚。 欲寻当下点额蛟,但见天上拉肠鼠。 溶溶浸湿一潭霜,滴滴结冻千年乳。 月照神珠洒翠麟,风吹天粟沾苍虎。 瑶虹界碧翻地轴,铁马盘涡卷天宇。 3.关于“瀑布”的诗句有哪些 关于“瀑布”的诗句如下: 1. 望庐山瀑布 唐代: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 瀑布 唐代:施肩吾 豁开青冥颠,泻出万丈泉。 如裁一条素,白日悬秋天。 3. 湖口望庐山瀑布泉 / 湖口望庐山瀑布水 唐代:张九龄 万丈红泉落,迢迢半紫氛。 奔流下杂树,洒落出重云。 日照虹霓似,天清风雨闻。 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 4. 瀑布联句 唐代:李忱 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身高。——黄檗 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李忱 5. 瀑布 唐代:章孝标 秋河溢长空,天洒万丈布。深雷隐云壑,孤电挂岩树。 沧溟晓喷寒,碧落晴荡素。非趋下流急,热使不得住。 瀑布 [ pù bù ] 释义:从山崖上直流下来像悬挂着的布匹似的水 造句: 1、瀑布从悬崖上倾泻而下,水声震耳欲聋。 2、瀑布连绵不断地从高处倾泻下来。 3、寒流将原本奔流不息的瀑布冻住。 4、刚一进入峡谷,飞驰而下的瀑布如雷霆万钧,震耳欲聋。 5、峡谷和瀑布的完美组合巧夺天工,其险峻、幽深为国内所罕见,尚无可比之例,珍稀度高。 6、走到黄河壶口岸边,瀑布之水如万马奔腾,飞流直下,发出阵阵轰鸣之声,其景象壮观极了。 7、黄果树瀑布气势磅礴。 8、他讲起话来像瀑布一样滔滔不绝。 9、红河水像瀑布一样,从上游山峡里倾泻下来,水声震耳欲聋。 10、黄果山大瀑布的景色真是引人入胜啊! 4.描写“瀑布”的古诗有哪些 描写“瀑布”的古诗有:1、《望庐山瀑布》 李白 唐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2、《咏瀑布》 冯云山 清 穿天透地不辞劳,到底方知出处高。 溪涧焉能留得住,终须大海作波涛。3、《庐山瀑布》 徐凝 唐 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 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4、《念奴娇·雪霁夜月中登楼望贺兰山作》 朱栴 明代 登楼眺远,见贺兰,万仞雪峰如画。 瀑布风前千尺影,疑泻银河一派。独倚危栏,神游无际,天地犹嫌隘。 琼台玉宇,跨鸾思返仙界。我醉宿酒初醒,景融诗兴,笔扫千军快。 下视红尘人海混,脱履不能长喟。对月清光,饮馀沆瀣,气逼人清煞。 5、《望庐山瀑布水二首》 李白 唐 西登香炉峰,南见瀑布水。挂流三百丈,喷壑数十里。 欻如飞电来,隐若白虹起。初惊河汉落,半洒云天里。 仰观势转雄,壮哉造化功。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 空中乱潈射,左右洗青壁。飞珠散轻霞,流沫沸穹石。 而我乐名山,对之心益闲。无论漱琼液,还得洗尘颜。 且谐宿所好,永愿辞人间。6、《 彭蠡湖中望庐山 》 孟浩然 唐 太虚生月晕, 舟子知天风。 挂席候明发, 渺漫平湖中。中流见匡阜, 势压九江雄。 黯黮凝黛色, 峥嵘当曙空。香炉初上日, 瀑水喷成虹。 久欲追尚子, 况兹怀远公。我来限于役, 未暇息微躬。 淮海途将半, 星霜岁欲穷。寄言岩栖者, 毕趣当来同。 7、《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李白 唐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 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 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 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处苍苔没。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 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 1、李白《望庐山瀑布》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2、冯云山《咏瀑布》瀑布从高高的悬崖上凌空倾泻而下,穿透了天空和地面,化作了一泓深潭,一道溪涧,它作出这一壮举该要冒多大风险,要付出多少辛劳啊!然而,为了奔赴目的地,它却勇往直前,奋不顾身,不辞辛劳。瀑布跌落潭底后,从底处抬头仰望,只见一道宽大的银练垂落而下,迸珠溅玉,这时,方才更加觉察到它的落差是那样惊人,他的出处是那样高峻。 末两句诗,则进一层表现出瀑布非凡的气魄和志向。瀑布的水漫出深潭,注入潭边的溪涧,化作了淙淙流淌的溪水,然而,这山中溪涧哪里能长期挽留住它哩,纵经千回百折,它也要流进大江长河,汇入浩瀚的大海。 3、徐凝《庐山瀑布》 首句写出千仞山壁,飞泉直落,气势显得十分震撼壮阔; 雷奔入江不停息 ,写出了它雄伟壮阔的气势。 “千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 三四两句化动为静,把瀑布比成白练,镶在青青的山色中间,从色彩和视觉上又写出了新奇和柔和。4、朱栴《念奴娇·雪霁夜月中登楼望贺兰山作》登楼眺远,见贺兰。 万仭雪峰如画,瀑布风前,千尺影,疑泻银河一派。独倚危栏,神游无际,天地犹嫌隘。 琼台玉宇,跨鸾思返仙界。 我醉宿酒初醒,景融诗兴笔。 扫千军快,下视红尘,人海混,脱履不能长喟。对月清光,饮馀沆瀣,气逼人清煞。 玉笙吹彻,此时情意谁解?念奴娇,词牌名。5、李白《望庐山瀑布水二首 》从西面登上香炉峰,向南望见瀑布高挂在山前。 水流直下达三百丈,沿着山谷奔涌前行几十里。速度快如风驰电掣,隐约之中宛如有白虹腾空。 乍以为是银河从天上落下,弥漫飘洒在半空中。仰观瀑布那气势真雄奇啊,这是神灵造化之功!再大的海风也吹不断,江上月光却能直透其中。 水流在空中任意飞溅,冲刷着两侧青色的石壁。飞腾的水珠散发彩色霞光,水沫在巨石上沸腾。 我本就最爱游赏名山,面对此景心胸更加宽广。不必像服琼浆一样成仙,此水已足以荡涤尘俗。 遁世归隐本是我夙愿,只想久居此地永辞人间。5、孟浩然《彭蠡湖中望庐山》天色渐晓,红日东升,庐山又是一番景象。 崔巍的香炉峰,抹上一层日光,读者是不难想象其美丽的。而“瀑水喷成虹”的景象更使人赞叹不已。 以虹为喻,不仅表现庐山瀑布之高,而且显示其色。飞流直下,旭日映照,烟水氤氲,色如雨后之虹,高悬天空,是多么绚丽多彩。 7、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我本是像那个接舆楚狂人,高声唱着凤歌去嘲笑孔丘。手里拿一根镶绿玉的棍杖。 大清早辞别著名的黄鹤楼。攀登五岳寻仙道不畏路远,这一生就喜欢踏上名山游。 秀美的庐山挺拔在南斗旁,九叠云屏像锦绣云霞铺张,湖光山影相互映照泛青光。金阙岩前双峰矗立入云端,三叠泉如银河倒挂三石梁。 香炉峰瀑布与它遥遥相望,重崖叠嶂耸云霄莽莽苍苍。翠云红霞与朝阳相互辉映,鸟儿也飞不过吴天广又长。 登高远望天地间壮观景象,大江悠悠东流去永不回还。天上万里黄云变。 5.有什么描写“瀑布”、“山水”的诗句 1、唐•李白《望庐山瀑布》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明•朱栴《念奴娇•雪霁夜月中登楼望》 瀑布风前千尺影,疑泻银河一派。 3、唐•李忱《香严闲禅师》 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4、唐•李白《望庐山五老峰》 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 5、唐•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 6、唐•徐凝《庐山瀑布》 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 7、明•李梦阳《开先寺》 瀑布半天上,飞响落人间。 8、清•冯云山《咏瀑布》 穿天透地不辞劳,到底方知出处高。 9、清• 严遂成《白水岩瀑布》 雪净鲛绡落刀尺,大珠小珠飘随风。 10、唐•徐凝《庐山瀑布》 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 11、唐•王勃《郊园即事》 断山疑画障,悬溜泻鸣琴。 12、唐•李白《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13、宋•范仲淹《瀑布》 迥与众流异,发源高更孤。 14、唐•孟浩然《彭蠡湖中望庐山》 香炉初上日,瀑水喷成虹。 6.描写瀑布的古诗有哪些 1、李白 望庐山瀑布 作者: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李白 望庐山瀑布水二首 作者: 李白 西登香炉峰,南见瀑布水。挂流三百丈,喷壑数十里。 欻如飞电来,隐若白虹起。初惊河汉落,半洒云天里。 仰观势转雄,壮哉造化功。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 空中乱潈射,左右洗青壁。飞珠散轻霞,流沫沸穹石。 而我乐名山,对之心益 。 3、瀑布 作者: 施肩吾 豁开青冥颠,写出万丈泉。如裁一条素,白日悬秋天。 。 4、湖口望庐山瀑布泉 / 湖口望庐山瀑布水 作者: 张九龄 万丈红泉落,迢迢半紫氛。奔流下杂树,洒落出重云。日照虹霓似,天清风雨闻。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 。 5、庐山瀑布 作者: 徐凝 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今古 一作:千古) 。 6、瀑布 作者: 章孝标 秋河溢长空,天洒万丈布。深雷隐云壑,孤电挂岩树。沧溟晓喷寒,碧落晴荡素。非趋下流急,热使不得住。 。 7.赞美瀑布的诗句 1、《望庐山瀑布》 唐代: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译文: 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 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2、《湖口望庐山瀑布泉 / 湖口望庐山瀑布水》 唐代:张九龄 万丈红泉落,迢迢半紫氛。奔流下杂树,洒落出重云。 日照虹霓似,天清风雨闻。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 译文: 瀑布从高高的庐山上落下犹如万丈洪泉,远望长长的半山腰,紫气弥漫。飞流而下的瀑布奔腾着流过层层杂树,飘飘洒洒穿过重重云烟。红日映照,恰似彩虹当空;天朗气清,如听到风雨声。庐山到处是秀丽景色,水汽与烟云融为一体,更显出气象万千。 3、《瀑布》 唐代:施肩吾 豁开青冥颠,泻出万丈泉。 如裁一条素,白日悬秋天。 译文: 如青天之顶裂开一个豁口,万丈清泉从中泻下来;又如剪裁一条素绢,在丽日朗照下,从秋高气爽的蓝天上飘然下悬。 4、《望庐山瀑布水二首.其一》 唐代:李白 西登香炉峰,南见瀑布水。挂流三百丈,喷壑数十里。 欻如飞电来,隐若白虹起。初惊河汉落,半洒云天里。 译文: 从西面登上香炉峰,向南望见瀑布高挂在山前。水流直下达三百丈,沿着山谷奔涌前行几十里。 速度快如风驰电掣,隐约之中宛如有白虹腾空。乍以为是银河从天上落下,弥漫飘洒在半空中。 5、《三峡》 南北朝:郦道元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译文: 等到春天和冬天的时候,就可以看见白色的急流、回旋的清波,碧绿的潭水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山峰之间有悬泉瀑布飞流冲荡。水清,树荣,山高,草盛,确实趣味无穷。
2023-01-12 08:58:291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前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雨霖铃百科名片  《雨霖铃》词牌名,也写作《雨淋铃》。相传唐玄宗入蜀时因在雨中闻铃声而思念杨贵妃,故作此曲。曲调自身就具有哀伤的成分。宋代柳永的《雨霖铃》最为有名,而其中的“多情自古伤离别”一句更成为千古名句。  目录  词牌名  词牌来源词牌格律  名篇一:柳永《雨霖铃》  原文注释婉约词派代表句解读作者简介背景译文题材评解赏析一赏析二赏析三赏析四赏析五赏析六意象分析  名篇二:张祜《雨霖铃》  体裁原文赏析  其他名篇  雨霖铃.天南游客雨霖铃.槐阴添绿雨霖铃.琼楼玉宇雨霖铃·堆来枕上雨霖铃. 窗影珑璁雨霖铃. 蛾眉修绿现代作品  流行金曲词牌名  词牌来源词牌格律  名篇一:柳永《雨霖铃》  原文注释婉约词派代表句解读作者简介背景译文题材评解赏析一赏析二赏析三赏析四赏析五赏析六意象分析  名篇二:张祜《雨霖铃》  体裁原文赏析  其他名篇  雨霖铃.天南游客雨霖铃.槐阴添绿雨霖铃.琼楼玉宇雨霖铃·堆来枕上雨霖铃. 窗影珑璁雨霖铃. 蛾眉修绿现代作品  流行金曲  展开     编辑本段词牌名  词牌来源  马嵬兵变后,杨贵妃缢死,在平定叛乱之后,玄宗北还,一路戚雨沥沥,风雨吹打皇鸾的金铃上,玄宗因悼念杨贵妃而作此曲。《碧鸡漫志》卷五引《明皇杂录》及《杨妃外传》云:“明皇既幸蜀,西南行,初入斜谷,霖雨弥旬,于栈道雨中闻铃,音与山相应。上既悼念贵妃,采其声为《雨霖铃》曲,以寄恨焉。时梨园弟子惟张野狐一人,善筚篥,因吹之,遂传于世。”这也就是词牌《雨霖铃》的来历。  词牌格律  * 平平平仄(韵),仄平平仄、仄(仄)平仄(韵)。   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平平仄(韵)。   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平仄(韵)。  雨霖铃 我在故我思  仄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韵)。    * 平平仄仄平平仄(韵)。仄平平、(仄)仄平平仄(韵)。   (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韵)。   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韵)。   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韵)。    说明:双调一百零三字,前后阕各五仄韵,本调常用入声韵,且多用拗句。编辑本段名篇一:柳永《雨霖铃》  原文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dū)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注释  1、此调原为唐教坊曲。相传玄宗避安禄山乱入蜀,时霖雨连日,栈道中听到铃声。为悼念杨贵妃,便采作此曲,后柳永用为词调。又名《雨霖铃慢》。上下阕,一百零三字,仄韵。这首词选自《全宋词》,雨霖铃又作《雨淋铃》。这首词是他离开都城汴京(现在河南开封)时写的,抒发了跟情人难分难舍的感情。   2、寒蝉:蝉的一种,又名寒蜩(tiáo)。   3、对长亭晚:面对长亭,正是傍晚时分。长亭:人们饯行送别地方。   4、骤雨:阵雨。   5、都门帐饮:在京都郊外搭起帐幕设宴饯行。都门:京城门外。无绪;没有情绪,无精打采。   6、兰舟:据《述异记》载,鲁班曾刻木兰树为舟。后用作船的美称。   7、凝噎:悲痛气塞,说不出话来。即是“凝咽”。   8、去去:重复言之,表示行程之远。烟波:水雾迷茫的样子。   9、暮霭:傍晚的云气。   10、沉沉: 深厚的样子。   11、楚天:南天。古时长江下游地区属楚国,故称。   12、清秋节:萧瑟冷落的秋季。   13、经年:经过一年或多年,此指年复一年。   14、千种风情:形容说不尽的相爱、相思之情,风情:情意。   15、无绪:没有心思,心情不好。   16、更:一作“待”  婉约词派代表句  杨柳岸、晓风残月。  解读  在那种冷落凄清的季节里,所有的人都会渴望一种相逢。   思念在分手后开始生长,长成伫立岸边的棵棵杨柳,盼望着青衫上酒渍斑斑的你,乘一叶扁舟,从暮霭沉沉的烟波中驶来,倾诉千种风情。   那晓风残月依旧醉着,你可曾记得执手相看的泪眼,离别里是谁与你浅吟低唱么?   早知道凡有井水的地方就有人吟唱你的词,可不曾想到,自从你把士大夫的精雕细刻变成了一种流行之后,你笔下的那句“衣带渐宽终不悔”竟成为铭刻古今的爱情誓言。  作者简介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字耆卿,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北宋词人,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代表作《雨霖铃》。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为“慢词”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作用,是推动人的代表,但因经常为歌妓写词,曾被一度认为是风流之人而仕途不佳,郁郁不得志过。但后为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许。因他的一首《鹤冲天》中有“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以及“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等词句而得名。创作《鹤冲天》当年考取进士。谁知“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传入仁宗耳中,于是一句“浅斟低唱去罢”导致柳永成为了北宋第一个专业写词的词人。做过屯田员外郎一类的小官,世称柳屯田。柳永是北宋时代大量制作慢词的第一人。柳永大力创作慢词,从根本上改变了唐五代以来词坛上小令一统天下的格局,使慢词与小令两种体式平分秋色,齐头并进。他通晓音律,熟悉旧调,并善于吸收民间语言,明白晓畅,流传甚广。“凡有井水饮处,既能歌柳词”(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三)。作品概括为三类:一是写都市生活的繁华,二是男女情爱的苦痛,三是羁旅行役的悲伤。其作品往往把写景、叙事、抒情融为一体,使慢词发展成为与小令双峰并峙的成熟的文学样式。其代表作品集为《乐章集》。又被列为婉约派四大旗帜之“情长”。  背景  宋都汴京 ( 今河南开封 ) 是柳永逗留时间较长的地方。 《雨霖铃》就是他离开京城时所写。柳永因作词忤仁宗遂“失意无俚,流连坊曲”为歌伶乐伎撰写曲子词。此词为柳永从汴京南下时与一位恋人的惜别之作。倾吐深深的离愁时,也抒发了对自己遭遇的感慨和受压抑的愤懑。  译文  秋后的蝉叫得是那样地凄凉而急促,面对着长亭,正是傍晚时分,一阵急雨刚停住。在京都城外设帐饯(jiàn,本义:设酒食送行) 别,却没有畅饮的心绪,正在依依不舍的时候,船上的人已催着出发。握着手互相瞧着对方泪光闪闪的眼睛,直到最后也无言相对,千言万语都噎在喉间说不出来。想到这回去南方,这一程又一程,千里迢迢,一片烟波,那夜雾沉沉的楚地天空竟是一望无边。   自古以来多情的人最伤心的是离别,更何况又逢这萧瑟冷落的秋季,这离愁哪能经受得了!谁知我今夜酒醒时身在何处?怕是只有杨柳岸边,面对凄厉的晨风和黎明的残月了。这一去长年相别,(相爱的人不在一起,)我料想即使遇到好天气、好风景,也如同虚设。即使有满腹的情意,又再同谁去诉说呢?!  题材  本诗的题材为“送别”,“送别”是古代文人在诗歌中经常表现的一种题材。时至今日,送别诗仍是高中常考常新的诗歌鉴赏题材。  评解  《雨霖铃》被称为宋金十大名曲之一。本篇《雨霖铃》是柳永的十大代表作之一。   《雨霖铃》这首词以冷落秋景为衬托,淋漓渲染了惜别的场景,进而推测别后的铭心刻骨的思念。层层铺叙,情景交融,委婉多致。表现了柳词“细密而妥溜,明白而家常”的特点。(刘熙载《艺概》)  赏析一  词以“伤离别”为主线,目录清晰。开首三句道出时间、地点、景物。以凄清景色揭开了离别的序曲:清秋节令的“寒蝉”,衬托着“凄切”悲凉秋景。人将别、日已晚、雨乍停、蝉声切。惜别的长亭,凄凉的深秋。壮士分别尚且悲伤,更何况这对一别可能成永诀的恋人呢?“都门”三句,写离别时的心情。设宴帐中,本欲多“留恋”片刻,怎奈“兰舟催发”,这样的饯别酒,饮起来怎能不“无绪”?欲留不得,欲饮无绪,矛盾之极。“兰舟”,相传鲁班刻木兰树为舟(见〈〈述异记〉〉),后用兰舟作船的美称。“执手”两句,将惜别推向高潮。手拉着手面对依依惜别的恋人,泪眼对着泪眼,纵有千言万语,因悲痛气塞而一句也说不出来。这是分别时的情景。对照苏东坡的悼亡妻的《江城子》中“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我们能更好地理解。以上三小节极尽了回环、顿挫、吞吐之能事。“念去去”两句,则承上启下,笔随意转,有如浩瀚长江,一泻千里。千里烟波,楚天空阔,设想到别后的道路遥远而漫长。就此一别,人各东西,对情人的思念有如楚地沉沉烟波,伴随情人左右。   下片以“多情自古伤离别”起承上下文。人间最苦是情种,“离别”是导致“最苦”的直接原因。“更那堪”在“冷落清秋节”之时。“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酒入愁肠愁更愁,词人因“无绪”而饮的闷酒极易使人沉醉。设想一下,词人追随载着情人的兰舟,沿着栽满杨柳的汴河岸,一直追下去,直到残月西沉,晓风渐起,才吹醒痴情的词人。杨柳是古代最能代表惜别之物,故汴水两岸广栽杨柳。“杨柳岸,晓风残月”是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代表了柳词通俗,以白描见长的风格。宋代俞文豹《吹剑录》载:东坡在玉堂,有幕士善歌,因问:“我词何如柳七?”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岁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指苏东坡的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这段话说明柳词婉约缠绵,苏词豪放旷达两种词风。“此去经年”由今夕推及经年,由眼前的“无语凝咽”设想到“暮蔼沉沉楚天阔”,更推及“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一波三叹,想象别后相思的苦况,更深一层。“凄、苦、惨、悲、痛、恨、愁”贯穿始终,令人不忍再读。这首词写来极有层次、曲折回环,以千种风情衬尽了羁旅愁苦,人间别恨。真可谓想见难,别更难。   《雨霖铃》抒写柳永在汴京同恋人分手时的离愁别恨,艺术手法相当高。概而言之有一托物言情、广用白描。如“寒蝉凄切”“骤雨初歇”“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本词白描手法相当好。刻画人物神态,如“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临别时千言万语,竟无从说起。几笔勾勒,传神地道出情人分手时那一刹那,内心世界相当丰富。再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托物言情,展现情思:捕捉了月西沉、天将晓的情景;杨柳岸使人联想到折柳赠别的习俗,依依杨柳,绵绵别情。二、点缀渲染,恰到好处。刘熙载《艺概》中谈到:词有点(点缀)、有染(渲染)。柳耆卿《雨霖铃》云:“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上两句点出离别冷落,“今宵”二句,乃就上二句意染之。点染之间,不得有它语相隔,隔,则警句亦成死灰亦。此意乃是以画法论词,从中可看出柳词中有画,反复渲染。即精雕细刻,又大胆泼墨,前后照应,委婉自如。柳词的点染技巧,确实达到很高的成就。柳词对苏轼、秦观、周邦彦等名家在不同程度上有一定的影响。但也应看到柳词有的句子过于平俗,尚欠文雅。  赏析二  此词为抒写离情别绪的千古名篇,也是柳词和有宋一代婉约词的杰出代表。词中,作者将他离开汴京与恋人惜别时的真情实感表达得缠绵悱恻,凄婉动人。词的上片写临别时的情景,下片主要写别后情景。全词起伏跌宕,声情双绘,是宋元时期流行的“宋金十大曲”之一。起首三句写别时之景,点明了地点和节序。《礼记?月令》云:“孟秋之月,寒蝉鸣。”可见时间大约在农历七月。然而词人并没有纯客观地铺叙自然景物,而是通过景物的描写,氛围的渲染,融情入景,暗寓别意。秋季,暮色,骤雨寒蝉,词人所见所闻,无处不凄凉。“对长亭晚”一句,中间插刀,极顿挫吞咽之致,更准确地传达了这种凄凉况味。这三句景色的铺写,也为后两句的“无绪”和“催发”,设下伏笔。“都门帐饮”,语本江淹《别赋》:“帐饮东都,送客金谷。”他的恋人在都门外长亭摆下酒筵给他送别,然而面对美酒佳肴,词人毫无兴致。接下去说:“留恋处、兰舟催发”,这七个字完全是写实,然却以精炼之笔刻画了典型环境与典型心理:一边是留恋情浓,一边是兰舟催发,这样的矛盾冲突何其类锐!这里的“兰舟催发”,却以直笔写离别之紧迫,虽没有他们含蕴缠绵,但却直而能纡,更能促使感情的深化。于是后面便迸出“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二句。寥寥十一字,语言通俗而感情深挚,形象逼真 ,如在目前。真是力敌千钧!词人凝噎在喉的就“念去去”二句的内心独白。这里的去声“念”字用得特别好,读去声,作为领格,上承“凝噎”而自然一转,下启“千里”以下而一气流贯。“念”字后“去去”二字连用,则愈益显示出激越的声情,读时一字一顿,遂觉去路茫茫,道里修远。“千里”以下,声调和谐,景色如绘。既曰“烟波”,又曰“暮霭”,更曰“沉沉”,着色一层浓似一层 ;既曰“千里”,又曰“阔”,一程远似一程。道尽了恋人分手时难舍的别情。   上片正面话别,下片则宕开一笔,先作泛论,从个别说到一般。“多情自古伤离别”意谓伤离惜别,并不自我始,自古皆然。接以“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一句,则极言时当冷落凄凉的秋季,离情更甚于常时。“清秋节”一辞,映射起首三句,前后照应,针线极为绵密;而冠以“更那堪”三个虚字,则加强了感情色彩,比起首三句的以景寓情更为明显、深刻。“今宵”三句蝉联上句而来,是全篇之警策。成为柳永光耀词史的名句。这三句本是想象今宵旅途中的况味,遥想不久之后一舟临岸,词人酒醒梦回,却只见习习晓风吹拂萧萧疏柳,一弯残月高挂杨柳梢头。整个画面充满了凄清的气氛,客情之冷落,风景之清幽,离愁之绵邈,完全凝聚在这画面之中。这句景语似工笔小帧,无比清丽。清人刘熙载在《艺概》中说:“词有点,有染。柳耆卿《雨霖铃》云:‘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上二句点出离别冷落,‘今宵"二句乃就上二句意染之。点染之间 ,不得有他语相隔,隔则警句亦成死灰矣。”也就是说,这四句密不可分 ,相互烘托,相互陪衬,中间若插上另外一句,就破坏了意境的完整性,形象的统一性,而后面这两个警句,也将失去光彩。“此去经年”四句,改用情语。他们相聚之日,每逢良辰好景,总感到欢娱;可是别后非止一日,年复一年,纵有良辰好景,也引不起欣赏的兴致,只能徒增烦恼。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遥应上片“ 念去去”;“经年”二字,近应“今宵”,在时间与思绪上均是环环相扣,步步推进。“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以问句归纳全词,犹如奔马收缰,有住而不住之势;又如众流归海,有尽而未尽之致。   此词之所以脍炙人口,是因为它在艺术上颇具特色,成就甚高。早在宋代,就有记载说,以此词的缠绵悱恻、深沉婉约,“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这种格调的形成,有赖于意境的营造。词人善于把传统的情景交融的手法运用到慢词中,把离情别绪的感受,通过具有画面性的境界表现出来,意与境会,构成一种诗意美的境界,绘读者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全词虽为直写,但叙事清楚,写景工致,以具体鲜明而又能触动离愁的自然风景画面来渲染主题,状难状之景,达难达之情,而出之以自然。末尾二句画龙点睛,为全词生色,为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2023-01-12 08:58:323

赞美祖国美景的诗句是浪淘沙的哪几句?

浪淘沙是词牌名,有很多首词都叫浪淘沙。刘禹锡《浪淘沙》中有 “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之句赞美祖国美景。弯弯曲曲的黄河来自天涯,奔腾万里,它携带的泥沙也经历浪淘风簸。
2023-01-12 08:58:381

要词牌名的诗(最少五首)

好了吧唧吧唧唧哇哇哇的课程安排好了啊啊啊啊五环旗
2023-01-12 08:58:429

十大经典词牌名

如下:一、忆秦娥“秦娥”本指古代秦国女子弄玉,传说她是秦穆公嬴任好的女儿。例:忆秦娥·箫声咽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二、虞美人《虞美人》调原为唐教坊曲,初咏项羽宠姬虞美人,因以为名。例:虞美人·听雨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三、谢秋娘李德裕为亡妓谢秋娘所撰,后因白居易“能不忆江南”而改名《忆江南》。例:忆江南·江南好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四、浣溪沙浣溪沙,唐教坊曲名,因西施浣纱于若耶溪而得名,后用作词牌。例: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五、念奴娇念奴娇,著名词牌,得名于唐代天宝年间的一个名叫念奴的歌妓。例: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撸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六、雨霖铃也作《雨淋铃》。相传马嵬兵变后唐玄宗北还,一路上,风雨吹打皇銮的金铃,玄宗因悼念杨贵妃而作此曲。例: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七、昭君怨齐王以其女献之元帝,帝不之幸……昭君恨帝始不见遇,乃作怨思之歌。例:昭君怨·送别谁作桓伊三弄,惊破绿窗幽梦,新月与愁烟。满江天。欲去又还不去,明日落花飞絮,飞絮送行舟。水东流。八、巫山一段云巫山神女,相传为炎帝之女,本命瑶姬,未嫁而死,葬于巫咸山,精魂化为灵芝。例:巫山一段云古庙依青嶂,行宫枕碧流。 水声山色锁妆楼,往事思悠悠。云雨朝还暮,烟花春复秋。啼猿何必近孤舟。行客自多愁。九、祝英台近今吴中有花蝴蝶,盖橘蠹所化,童儿亦呼梁山伯、祝英台云。例:祝英台近·晚春宝钗分,桃叶渡,烟柳暗南浦。 怕上层楼,十日九风雨。断肠片片分红,都无人管,更谁劝、啼莺声住?鬓边觑,试把花卜归期,才簪又重数。罗帐灯昏,哽咽梦中语:是他春带愁来,春归何处?却不解、带将愁去。十、破阵子唐《破阵乐》属龟兹部,秦王李世民所制,舞用二千人,皆画衣甲,执旗旆。例: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身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2023-01-12 08:58:531

描写盛夏北戴河美景的诗有哪些?

浪淘沙·北戴河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浪淘沙·北戴河》是毛泽东主席于1954年于秦皇岛北戴河开会时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展示了无产阶级革命家前无古人的雄伟气魄和汪洋浩瀚的博大胸怀,具有比《观沧海》更鲜明的时代感、更深邃的历史感、更辽阔的宇宙感和更丰富的美学容量。这首词生动描绘了北戴河海滨夏秋之交的壮丽景色;展示了一代伟人前无古人的雄伟气魄和汪洋浩瀚的博大胸怀。注释译文折叠作品注释⑴浪淘沙:词牌名。北戴河:在河北省东北部渤海边秦皇岛市西南海滨,是著名夏季休养地。⑵幽燕:古幽州及燕国,在今河北省北部及东北部。⑶滔天:形容水势很大,大到好像与天连接起来一样。⑷秦皇岛:三面环海,是渤海湾一个不冻良港,现已设为市,相传秦始皇求仙曾到此,它因此得名。⑸汪:指水势大,深且阔。⑹谁边:何处,哪里。⑺往事:过去的事,这里指公元二百零七年(建安十二年)曹操东征乌桓(古代部族名)经过碣石山时写下《观沧海》一诗之事;越:越过;千年:只是一个大概数,实际已一千七百多年。⑻魏武:即曹操(公元155~220年)。曹操死后,他儿子曹丕当上皇帝追封他为魏武帝。挥鞭:原指挥鞭策马,这里指骑马出征。⑼碣石:碣石是古代山名,位于现今何处,学术界尚有争议,河北乐亭说、河北昌黎说,山东无棣说等。本词应指的是位于河北昌黎。昌黎碣石山位于河北省昌黎城北1公里,与北戴河毗邻,面积28.8平方公里,形成历史久远,自然风光秀美,历史文化渊源,地理位置优越,是五岳之外的“神岳”,是古今中外有名的历史名山、仙山、观海胜地、佛教胜地和旅游胜地。遗篇:遗留下来的诗篇,指《观沧海》一诗。⑽萧瑟秋风:曹操《观沧海》:“秋风萧瑟,洪波涌起。”⑾人间:社会制度。
2023-01-12 08:59:132

《渔歌子》是什么代诗人谁的作品,描写的是什么时节的景色,地点是哪儿,从哪一句可以看出来

s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春,在西塞山
2023-01-12 08:59:393

《沁园春长沙》中写到了哪些景物?

寒秋、湘江、橘子洲、万山、层林、江、舸、鹰、鱼、万类。整个画面的组合背景辉弘。“立”前冠一独字,让人仿佛看到诗人顶天立地、雄姿英发、砥柱中流的伟人形象。作者把自己置于秋水长天的广阔背景之中,把读者带进了一个高远的深秋境界。沁园春·长沙现代:毛泽东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译文在深秋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里,我独自伫立在橘子洲头,眺望着湘江碧水缓缓北流。看万千山峰全都变成了红色,一层层树林好像染过颜色一样,江水清澈澄碧,一艘艘大船乘风破浪,争先恐后。广阔的天空里鹰在矫健有力地飞,鱼在清澈的水里轻快地游着,万物都在秋光中争着过自由自在的生活。面对着无边无际的宇宙,(千万种思绪一齐涌上心头)我要问:这苍茫大地的盛衰兴废,由谁决定主宰呢?注释沁园春:词牌名,“沁园”为东汉明帝为女儿沁水公主修建的皇家园林,据《后汉书 窦宪传》记载,沁水公主的舅舅窦宪倚仗其妹贵为皇后之势,竟强夺公主园林,后人感叹其事,多在诗中咏之,渐成“沁园春”这一词牌。湘(xiāng)江:一名湘水,湖南省最大的河流,源出广西壮族自治区陵川县南的海洋山,长1752里,向东北流贯湖南省东部,经过长沙,北入洞庭湖。 所以说是湘江北去。寒秋:就是深秋、晚秋。秋深已有寒意,所以说是寒秋。橘子洲:地名,又名水陆洲,是长沙城西湘江中一个狭长小岛,西面靠近岳麓山。南北长约11里,东西最宽处约一里。毛泽东七律《答友人》中所谓长岛,指此。自唐代以来,就是游览胜地。以上三句是说:在寒秋季节,独立在橘子洲头目送着湘江水汩汩北流。 万山:指湘江西岸岳麓山和附近许多山峰。层林尽染:山上一层层的树林经霜打变红,像染过一样。漫江:满江。漫:满,遍。舸(gě):大船。这里泛指船只。争流:争着行驶。鹰击长空,鱼翔浅底:鹰在广阔的天空里飞,鱼在清澈的水里游。击,搏 击。这里形容飞得矫健有力。翔,本指鸟盘旋飞翔,这里形容鱼游得轻快自由。万类霜天竞自由:万物都在秋光中竞相自由地生活。万类:指一切生物。霜天:指深秋。怅寥廓(chàng liáo kuò):面对广阔的宇宙惆怅感慨。怅:原意是失意,这里用来表达由深思而引发激昂慷慨的心绪。寥廓(liáo kuò):广远空阔,这里用来描写宇宙之大。苍茫:旷远迷茫。主:主宰。沉浮:同“升沉”(上升和没落)意思相近,比喻事物盛衰、消长,这里指兴衰。由上文的俯看游鱼,仰看飞鹰,纳闷地寻思(“怅”)究竟是谁主宰着世间万物的升沉起伏。这句问话在这里可以理解为:在这军阀统治下的中国,到底应该由谁来主宰国家兴衰和人民祸福的命运呢?百侣:很多的伴侣。侣,这里指同学(也指战友)。峥嵘(zhēng róng)岁月稠:不平常的日子是很多的。峥嵘:山势高峻,这里是不平凡,不寻常的意思。稠:多。恰:适逢,正赶上。同学少年:毛泽东于1913年至1918年就读于湖南第一师范学校。1918年毛泽东和萧瑜、蔡和森等组织新民学会,开始了他早期的政治活动。风华正茂:风采才华正盛。书生:读书人,这里指青年学生。扩展资料:创作背景《沁园春·长沙》是毛泽东于1925年晚秋,离开故乡韶山,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的途中,途经长沙,重游橘子洲时所作。其时,作者面对湘江上美丽动人的自然秋景,联想起当时的革命形势,写下了这首词。这是一首长调 ,他以传统的形式反映现代的生活内容 ,颇有创意 ,可见词人的匠心独运。词中描绘的“独立寒秋图”、“湘江秋景图”、“峥嵘岁月图”、“中流击水图”拼成了一幅色彩绚丽、生动活泼的全景式写意风景画。
2023-01-12 08:59:481

《忆江南》的作者是白居易,词牌名是忆江南,这首词写的是什么?

唐代白居易作《忆江南》三首,调名遂改名为《忆江南》。单调二十七字,三平韵。中间七言两句,以对偶为宜。第二句亦有添一衬字者。 意思:江南美啊,对我来说江南的美景曾经是那么的熟悉。灿烂的阳光把江畔的野花照耀得比火还要红,春天的江水如蓝草一样碧绿清澈。这样的景色让我怎能不常常回忆呢? 主要是作者回忆江南的景色记得点个赞哦~
2023-01-12 08:59:561

西江月 题潥三塔寺的全文翻译

问讯湖边春色,重来又是三年.东风吹我过湖船,杨柳丝丝拂面.世路如今已惯,此心到处悠然.寒光亭下水连天,飞起沙鸥一片.这首词是张孝祥题在江苏溧阳县三塔湖三塔寺寒光亭柱上的.
2023-01-12 08:59:5915

谁帮忙写一首以“沁园春”为词牌名的词?

沁园春雪,这是一首非常有名的诗词,你要写一首的话,你可以写一首沁园春黄河来写一写它的味道。
2023-01-12 09:00:182

词牌名大全古诗

2023-01-12 09:00:304

石州慢的词牌格律

对照例词:贺铸《石州慢·薄雨收寒》(前片)中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韵)。薄雨收寒,斜照弄晴,春意空阔。平平中仄平平,仄仄中平平仄(韵)。长亭柳蓓才黄,倚马何人先折?中平中仄,仄中中仄平平,中平中仄平平仄(韵)。烟横水漫,映带几点归鸿,平沙销尽龙荒雪。中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韵)。犹记出关来,恰如今时节。(后片)平仄(韵),将发,中平平仄,中仄平平,仄平平仄(韵)。画楼芳酒,红泪清歌,便成轻别。中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韵)。回首经年,杳杳音尘都绝。中平中仄,仄中中仄平平,中平中仄平平仄(韵)。欲知方寸,共有几许新愁?芭蕉不展丁香结。中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韵)。憔悴一天涯,两厌厌风月。 对照例词:张元干《石州慢·寒水依痕》(前片)中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韵)。寒水依痕,春意渐回,沙际烟阔。平平中仄平平,仄仄中平平仄(韵)。溪梅晴照生香,冷蕊数枝争发。中平中仄,仄中中仄平平,中平中仄平平仄(韵)。天涯旧恨,试看几许消魂?长亭门外山重叠。中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韵)。不尽眼中青,是愁来时节。(后片)平仄(韵),情切,中平平仄,中仄平平,仄平平仄(韵)。画楼深闭,想见东风,暗消肌雪。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韵)。辜负枕前云雨,尊前花月。中平中仄,仄中中仄平平,中平中仄平平仄(韵)。心期切处,更有多少凄凉,殷勤留与归时说。中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韵)。到得再相逢,恰经年离别。说明:词牌格律与对照例词交错排列。格律使用宋体字排印,例词使用斜体字排印。词牌符号含义如下:平:填平声字;仄:填仄声字(上、去或入声);中:可平可仄。逗号“,”和句号“。”:表示句;顿号“、”:表示逗。粗体字:表示平声或仄声韵脚字,或可押可不押的韵脚。下划线:领格字。例作对偶;〖〗:例作叠韵。 本词是作者晚年离乡思归之作。在冬去春来,大地复苏的景象中,寄寓着词人内心的深沉意念。上片写春回大地的美景,抒漂泊天涯的离愁。下片写对亲人的思念和久别的感慨。这首词由景入情,脉络分明,意象绵密,写景寓情,深婉沉郁。
2023-01-12 09:00:381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的谙是什么意思

.【唐】白居易《忆江南·江南忆》 《忆江南》 作者: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解释 ①忆江南――既是标题,也是词牌名。 ②旧曾谙――从前很熟悉。 ③江花――江边的花。 ④蓝――蓝草,叶子青绿,可制染料。 白居易曾在江南杭州和苏州做官,很受当地群众的爱戴。这首词是他回忆江南景物的作品,艺术上很有特色。先说选材。这首词就是写春天日出时的江南风光。江南风光之美,在于她的秀丽明艳,而最美丽的是那碧绿的江水,最明艳的是那鲜红的江花。可以说,写江南的“日出江花”和“春来江水”,正是写最美的地方,最美的时刻,最美的景色。 再说修辞。形容花红和水绿的两句诗,都是比喻:春风吹拂的满江绿水,就像青青的蓝草一样绿;晨光映照的岸边红花,比熊熊的火焰还要红。这样形象的比喻,把江南的春天渲染得多么绚丽多彩,多么生机勃勃啊!那迷人醉人的春色,当年在苏杭是曾经金属锰览过的,而今却没有那样的机会了。诗不禁叹息地说:叫人怎能不怀念江南呢?结尾这个反问句,诉说了诗人对江南的深深的热爱,也激发着读者对那美丽风光的深深的向往。 古语云,言而无文,行而不远。白居易的忆江南词从写成,流传至今,已是一千多年,而且还将一直流芳百世,那么这寥寥数语,文在何处?如何能“行”如此之远呢? 白居易曾经担任杭州刺史,在杭州呆了两年,后来又担任苏州刺史,任期也一年有余。在他的青年时期,曾漫游江南,旅居苏杭,应该说,他对江南有着相当的了解,故此江南在他的心目中留有深刻印象。当他因病卸任苏州刺史,回到洛阳后十二年,他六十七岁时,写下了这三首忆江南,可见江南胜景仍在他心中栩栩如生。 要用十几个字来概括江南春景,实属不易,白居易却巧妙地做到了。他没有从描写江南惯用的“花”、“莺”着手,而是别出心裁地从“江”为中心下笔,又通过“红胜火”和“绿如蓝”,异色相衬,展现了鲜艳夺目的江南春景。异色相衬的描写手法,在大诗人杜甫的诗里常常可见,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两种不同的颜色互相映衬,使诗意明丽如画。白居易走的也是这条路,从他的诗里也可见端倪,“夕照红于烧,晴空碧胜蓝”、“春草绿时连梦泽,夕波红处近长安”、“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因而江南的春色,在白居易的笔下,从初日,江花,江水之中获得了色彩,又因烘染、映衬的手法而形成了我们想象中的图画,色彩绚丽耀眼,层次丰富,几乎无需更多联想,江南春景已跃然眼前。 既是“能不忆江南”,那么杭州这个白居易停留时间最长的地方,是什么给他的感受最深呢?古籍载:“杭州灵隐寺多桂。寺僧曰:‘此月中种也。"至今中秋望夜,往往子堕,寺僧亦尝拾得。”既然寺僧可以拾得,那么看起来,白居易做杭州刺史的时候,很有兴趣去拾它几颗,也似多次去灵隐寺寻找那月中桂子,正好欣赏三秋月夜的桂花。白居易是诗人,自然不乏浪漫的气质,在八月桂花暗飘香的月夜,徘徊月下,流连桂丛,时而举头望月,时而俯首细寻,看是否有桂子从月中飞堕于桂花影中。这是何等美丽动人的一副画面。一个寻字,而情与景合,意与境会,诗情画意,引人入胜。 也许,月中桂子只是传说,那么钱塘潮奇观确实是存在的。寻桂子不一定能寻到,潮头却是真正看得到的感受极深的景观。钱塘江自杭州东南流向东北,至海门入海。钱塘潮每昼夜从海门涌入,异常壮观。钱塘潮在每年中秋后三日潮势最大,潮头可高达数丈,正因为如此,所以白居易写他躺在他郡衙的亭子里,就能看见那卷云拥雪的潮头了,趣意盎然。上句写跑去寺里寻找那美丽的传说,下句写自己悠然躺在床上看澎湃的钱塘潮,一动一静,从中我们可以一窥作者内心蕴涵的种种心理活动,也许可以感受到杭州的难忘。 第三首,写的是苏州。吴酒一杯春竹叶,也许有人会说,竹叶青并非是吴酒啊,这是怎么回事呢?一来,竹叶是为了与下句的芙蓉对偶,二来,“春”在这里是形容词,所谓春竹叶并非一定是指竹叶青酒,而是指能带来春意的酒。白居易在另一诗里就有“瓮头竹叶经春熟”的说法,而且白居易所在的中唐时代,有不少名酒以春字命名,如“富水春”、“若下春”之类。文人大多爱酒,白居易应该也不例外,喝着吴酒,观“吴娃双舞”犹如醉酒芙蓉的舞姿。“娃”者,即是美女,西施就被称为“娃”,吴王夫差为她建的房子就叫“馆娃宫”。也许白居易这样写,就是出于对西施这位绝代佳人的联想吧。十多年后,他在洛阳,回忆起当年饮酒观舞,不禁叹道:“早晚复相逢?”。早晚,是当时的口语,意思就是何时。 三首词,从今时,忆起往日,最后又回到今天,从洛阳到苏杭,从今日直至十多年前的往事,今、昔、南、北,时间,空间都有极大的跨度。白居易身在洛阳,神驰江南,抚今追昔,无限深情地追忆最难忘的江南往事,使自己得到了一定的精神满足。而我们今日读此词,则因为白居易的出色描写,也能得到某种精神满足,不知当时白居易是写给自己回忆的,还是留待后人欣赏的。 《忆江南》赏析 居易曾在江南杭州和苏州做官,很受当地群众的爱戴。这首词是他回忆江南景物的作品,艺术上很有特色。先说选材。这首词就是写春天日出时的江南风光。江南风光之美,在于她的秀丽明艳,而最美丽的是那碧绿的江水,最明艳的是那鲜红的江花。可以说,写江南的“日出江花”和“春来江水”,正是写最美的地方,最美的时刻,最美的景色。 再说修辞。形容花红和水绿的两句诗,都是比喻:春风吹拂的满江绿水,就像青青的蓝草一样绿;晨光映照的岸边红花,比熊熊的火焰还要红。这样形象的比喻,把江南的春天渲染得多么绚丽多彩,多么生机勃勃啊!那迷人醉人的春色,当年在苏杭是曾经金属锰览过的,而今却没有那样的机会了。诗不禁叹息地说:叫人怎能不怀念江南呢?结尾这个反问句,诉说了诗人对江南的深深的热爱,也激发着读者对那美丽风光的深深的向往。典范词作刘禹锡《忆江南》 禁止抄袭
2023-01-12 09:00:4811

有词牌名的诗有哪些?

渔家傲.秋思
2023-01-12 09:00:579

《忆江南》这首词牌名怎么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江南风景旧曾谙《忆江南》江南好。怎不忆江南
2023-01-12 09:01:588

沁园春长沙

2023-01-12 09:02:056

以‘玉蝴蝶"为词牌名的宋词

请教一下了百度--!玉蝴蝶 柳永  望处雨收云断,凭阑悄悄,目送秋光。  晚景萧疏,堪动宋玉悲凉。  水风轻、苹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  遣情伤。  故人何,烟水茫茫。  难忘。文期酒会,几孤风月,屡变星霜。  海阔山遥,未知何处是潇湘!  念双燕、难凭远信,指暮天、空识归航。  黯相望。  断鸿声里,立尽斜阳。这首《玉蝴蝶》是作者为怀念湘中故人所作。这首词以抒情为主,把写景和叙事、忆旧和怀人、羁旅和离别、时间和空间,融汇为一个浑然的艺术整体,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望处雨收云断”,是写即目所见之景,可以看出远处天边风云变幻的痕迹,使清秋之景,显得更加疏朗。“凭阑悄悄”四字,写出了独自倚阑远望时的忧思。这种情怀,又落脚到“目送秋光”上。“悄悄”,忧愁的样子。面对向晚黄昏的萧疏秋景,很自然地会引起悲秋的感慨,想起千古悲秋之祖的诗人宋玉来。“晚景萧疏,堪动宋玉悲凉”,紧接上文,概括了这种感受。宋玉的悲秋情怀和身世感慨,这时都涌向柳永的心头,引起他的共鸣。他将万千的思绪按捺住,将视线由远及近,选取了最能表现秋天景物特征的东西,作精细的描写。“水风轻、苹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两句,似乎是用特写镜头摄下的一幅很有诗意的画面:只见秋风轻轻地吹拂着水面,白苹花渐渐老了,秋天月寒露冷的时节,梧桐叶变黄了,正一叶叶地轻轻飘下。萧疏衰飒的秋夜,自然使人产生凄清沉寂之感。“轻”、“冷”二字,正写出了清秋季节的这种感受。“苹花渐老”,既是写眼前所见景物,也寄寓着词人寄迹江湖、华发渐增的感慨。“梧叶飘黄”的“黄”字用得好,突出了梧叶飘落的形象。“飘”者有声,“黄”者有色,“飘黄”二字,写得有声有色,“黄”字渲染了气氛,点缀了秋景。作者捕捉了最典型的水风、苹花、月露、梧叶等秋日景物,用“轻”、“老”、“冷”、“黄”四字烘托,交织成一幅冷清孤寂的秋光景物图,为下文抒情作了充分的铺垫。“遣情伤”一句,由上文的景物描写中来,由景及情,词中是一转折。景物描写之后,词人引出“故人何,烟水茫茫”两句,既承上启下,又统摄全篇,为全词的主旨。“烟水茫茫”是迷蒙而不可尽见的景色,阔大而浑厚,同时也是因思念故人而产生的茫茫然的感情,这里情与景是交织一起的。这几句短促凝重,大笔濡染,声情跌宕,苍莽横绝,为全篇之精华。   换头“难忘”二字唤起回忆,写怀念故人之情,波澜起伏,错落有致。词人回忆起与朋友一起时的“文期酒会”,那赏心乐事,至今难忘。分离之后,已经物换星移、秋光几度,不知有多少良辰美景因无心观赏而白白地过去了。“几孤”,“屡变”,言离别之久,旨加强别后的怅惘。“海阔山遥”句,又从回忆转到眼前的思念。“潇湘”这里指友人所之地,因不知故人何,故云“未知何处是潇湘”。   “念双燕、难凭远信,指暮天、空识归航”,写不能与思念中人相见而产生的无可奈何的心情。眼前双双飞去的燕子是不能向故人传递消息的,以寓与友人欲通音讯,无人可托。盼友人归来,却又一次次的落空,故云“指暮天、空识归航”。这句词思念友人的深沉、诚挚的感情表现得娓娓入情。看到天际的归舟,疑是故人归来,但到头来却是一场误会,归舟只是空惹相思,好像嘲弄自己的痴情。一个“空”字,把急盼友人归来的心情写活了。它把思念友人之情推向了高潮和顶点。词人这里替对方着想,从对方着笔,从而折射出自己长年羁旅、怅惘不堪的留滞之情。   “黯相望”以下,笔锋转回自身。词人用断鸿的哀鸣,来衬托自己的孤独怅惘,人我双合,妙合无垠,声情凄婉。“立尽斜阳”四字,画出了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他久久地伫立夕阳残照之中,如呆如痴,感情完全沉浸回忆与思念之中。“立尽”二字言凭栏伫立之久,念远怀人之深,从而使羁旅不堪之苦言外自现。   柳永这首词层次分明,结构完整,脉络井然,有效地传达了诗人感情的律动。同时修辞上既不雕琢,又不轻率,而是俗中有雅,平中见奇,隽永有味,故能雅俗共赏。
2023-01-12 09:02:113

虞美人 黄庭坚赏析

虞美人 黄庭坚赏析 虞美人 黄庭坚 ,是一首著名的词,这首词主要抒写诗人不胜今昔之慨,表现出诗人心中郁结的不平与愤懑,下面是这首诗的翻译赏析,欢迎参考~! 原文: 虞美人 作者:黄庭坚 天涯也有江南信,梅破知春近。夜阑风细得香迟,不道晓来开遍向南枝。 玉台弄粉花应妒,飘到眉心住。平生个里愿怀深,去国十年老尽少年心。 虞美人 黄庭坚 拼音: tiān yá yě yǒu jiāng nán xìn ,méi pò zhī chūn jìn 。yè lán fēng xì dé xiāng chí ,bú dào xiǎo lái kāi biàn xiàng nán zhī 。 yù tái nòng fěn huā yīng dù ,piāo dào méi xīn zhù 。píng shēng gè lǐ yuàn huái shēn ,qù guó shí nián lǎo jìn shǎo nián xīn 。 虞美人 黄庭坚翻译 : 在宜州看到梅花开放,知道春天即将来临。夜尽时,迟迟闻不到梅花的香味,以为梅花还没有开放;早晨起来,才发现在面南的枝条上已开满了梅花,真是没有想到。女子在镜台前化妆,引起了梅花的羡妒,就飘落在她的眉心上。要在平常见到这种景象,便希望畅怀酣饮;现在就不同了,自从被贬离开汴京,十年来,那种青年人的情怀、兴致已经不存在了。 虞美人 黄庭坚 字词解释: 1.虞美人:词牌名。源于唐教坊曲。取名于项羽爱姬虞美人,后用作词牌。又名《虞美人令》、《玉壶冰》、《一江春水》等。双调五十六字,上下阕均两仄韵转两平韵。 2.宜州:今广西宜山县一带。 3.江南信:信,信使,此指春之信使,化用吴陆凯《赠范晔诗》: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4.梅破知春近:梅花绽破花蕾开放,预示着春天的来临。 5.夜阑:指夜深。 6.不道:不知不觉,没料到。 7.开遍向阳枝:南枝由于向着太阳,故先开放。 8.玉台二句:相传南朝宋寿阳公主人日卧于含章殿檐下,梅花落其额上,成五出之花,拂之不去,自后有梅花妆。见《岁华纪丽》。玉台,玉镜台,传说中天神的居处,也指朝廷的宫室。唐王昌龄《朝来曲》:盘龙玉台镜,唯待画眉人。弄粉,把梅花的开放比作天宫弄粉。 9.平生个里愿杯深两句:年轻时遇到良辰美景,总是尽兴喝酒,可是经十年贬谪之后,再也没有这种兴致了。个里,个中、此中。去国,离开朝廷。去国十年,作者自绍圣元年(1094)被贬出京,至本年正十年。 虞美人 黄庭坚 背景: 黄庭坚因作《承天院塔记》,朝廷指为幸灾谤国,被除名,押送宜州编管。词作于宋徽宗崇宁三年(1104)到达宜州的当年冬天。他初次被贬是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至此恰好十年。 虞美人 黄庭坚赏析 : 全词以咏梅为中心,把天涯与江南、垂老与少年、去国十年与平生作了一个对比性总结,既表现出天涯见梅的喜悦,朝花夕拾的欣慰,又抒写不胜今昔之慨,表现出作者心中郁结的不平与愤懑。 天涯也有江南信,梅破知春近。宜州地近海南,去京国数千里,说是天涯不算夸张。到贬所居然能看到江南常见的梅花,作者很诧异。梅破知春,这不仅是以江南梅花多冬末春初开放,意谓春天来临;而且是侧重于地域的联想,意味着天涯也无法隔断江南与我的.联系(作者为江西修水人,地即属江南)。也有,是始料未及、喜出望外的口吻,显见环境比预料的好。 紧接二句则由梅破,写到梅开。梅花开得那样早,那样突然,夜深时嗅到一阵暗香,没能想到什么缘故,及至晓来才发现向阳的枝头已开繁了。 虽则开遍,却仅限于向南枝,不失为早梅,令人感到新鲜,喜悦。夜阑(其时声息俱绝,暗香易闻)风细(恰好传递清香)时候才得香,故云迟。此处用笔细致。也有表现出第一次惊喜,不道则表现出又一次意外,作者惊喜不迭之情,溢于言表。 至此,作者已满怀江南之春心。一个关于梅花的浪漫故事,遂见于作者笔端。《太平御览·时序部》引《杂五行书》:宋武帝女寿阳公主人日卧于含章殿檐下。梅花落公主额上,成五出花,拂之不去。一句玉台弄粉花应妒,飘到眉心住不但将旧典翻出新意,而且还表现出一个被贬的老人观梅以致忘怀得失的心情,暗伏下文少年心三字。 想到往日赏梅,对着如此美景,总想把酒喝个够;但现不同了,经过十年的贬谪,宦海沉沦之后,不复有少年的兴致了。结尾词情上是一大兜转,老加上尽的程度副词,更使拗折而出的郁愤之情得到充分表现。用愿杯深来代言兴致好,亦形象有味。 这首词写得极为深挚,是山谷孤清抑郁的人格风貌的写照。全词由景入手,婉曲细腻;以情收结,直抒胸臆。整首词风格疏宕,颇具韵味。 作者先写在边地宜州看到梅含苞欲放,接着写夜晚微风中传来梅花幽香,最后写早晨梅花开满枝头。由梅破到得香再到开遍,作者很有层次地描写了梅花。 虞美人词牌名: 虞美人是著名词牌之一,此调原为唐教坊曲,初咏项羽宠姬虞美人,因以为名。又名《一江春水》、《玉壶水》、《巫山十二峰》等。双调,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皆为两仄韵转两平韵。古代词开始大体以所咏事物为题,配乐歌唱逐渐形成固定曲调,后即开始名为调名即词牌。《虞美人》即是如此。 个人资料: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 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2023-01-12 09:02:141

西湖秋泛这个词牌名取自哪首词?

“西湖秋泛”出自《一剪梅-西湖秋泛》。苏堤横亘白堤纵。横一长虹。纵一长虹。跨虹桥畔月朦胧。桥样如弓。月样如弓。青山双影落桥东。南有高峰。北有高峰。双峰秋色去来中。去也西风。来也西风。扩展资料:1.本诗融合古词的柔雅与新诗的旷放,风味殊绝。2.诗句极为准确地捕捉到秋日西湖彼时彼地一瞬间的情景,构成一幅清晰而又朦胧的画面。“苏堤横亘白堤纵:横一长虹,纵一长虹。跨虹桥畔月朦胧:桥样如弓,月样如弓。”作者将西湖的具象美意象化,把西湖二堤比作横跨西湖的彩虹,将桥与月比作弓,堤如虹,桥如弓,以不同之物比拟,相互映衬,极有新意。南北青山倒映在水中,天上一轮秋月,交相辉映,如此美景,使人对西湖之美充满了无限想象。3.善用叠字,句型亦多排比复沓,富节奏感与韵律感,句式、押韵均近于词曲,颇具古典气息,而表达则用近似于口语的白话,因而这些诗既有古典诗词的韵律和意境,又有白话新诗的形式和清新自然的风格。
2023-01-12 09:02:161

沁园春的诗词名篇,沁园春词牌的古诗名句

沁园春的诗词名篇,沁园春词牌的古诗名句 1、沁园春 赴密州早行马上寄子由(宋·苏轼) 孤馆灯青,野店鸡号,旅枕梦残。渐月华收练,晨霜耿耿;云山摛锦,朝露漙漙。世路无穷,劳生有限,似此区区长鲜欢。微吟罢,凭征鞍无语,往事千端。当时共客长安长安,似二陆初来俱少年。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身长健,但优游卒岁,且斗尊前。 2、沁园春 灵山齐庵赋,时筑偃湖未成(宋·辛弃疾) 叠嶂西驰,万马回旋,众山欲东。正惊湍直下,跳珠倒溅,小桥横截,缺月初弓。老合投闲,天教多事,检校长身十万松。吾庐小,在龙蛇影外,风雨声中。争先见面重重。看爽气朝来三数峰。似谢家子弟,衣冠磊落,相如庭户,车骑雍容。我觉其间,雄深雅健,如对文章太史公。新堤路,问偃湖何日,烟雨蒙蒙。 3、沁园春 将止酒,戒酒杯使勿近(宋·辛弃疾) 杯汝来前,老子今朝,点检形骸。甚长年抱渴,咽如焦釜,于今喜睡,气似奔雷。汝说刘伶,古今达者,醉后何妨死便埋。浑如此,叹汝于知己,真少恩哉!更凭歌舞为媒。算合作平居鸩毒猜。况怨无大小,生于所爱,物无美恶,过则为灾。与汝成言,勿留亟退,吾力犹能肆汝杯。杯再拜,道麾之即去,招则须来。 4、沁园春·带湖新居将成(宋·辛弃疾) 三径初成,鹤怨猿惊,稼轩未来。甚云山自许,平生意气;衣冠人笑,抵死尘埃。意倦须还,身闲贵早,岂为莼羹鲈脍哉。秋江上,看惊弦雁避,骇浪船回。东冈更葺茅斋。好都把轩窗临水开。要小舟行钓,先应种柳;疏篱护竹,莫碍观梅。秋菊堪餐,春兰可佩,留待先生手自栽。沉吟久,怕君恩未许,此意徘徊。 5、沁园春(宋·贺铸) 宫烛分烟,禁池开钥,凤城暮春。向落花香里,澄波影外,笙歌迟日,罗绮芳尘。载酒追游,联镳归晚,灯火平康寻梦云。逢迎处,最多才自负,巧笑相亲。离群客宦漳滨。但惊见、来鸿归燕频。念日边消耗,天涯怅望,楼台清晓,帘幕黄昏。无限悲凉,不胜憔悴,断尽危肠销尽魂。方年少,恨浮名误我,乐事输人。 6、沁园春(宋·陆游) 孤鹤归飞,再过辽天,换尽旧人。念累累枯冢,茫茫梦境,王侯蝼蚁,毕竟成尘。载酒园林,寻花巷陌,当日何曾轻负春。流年改,叹围腰带剩,点鬓霜新。交亲零落如云。又岂料如今馀此身。幸眼明身健,茶甘饭软,非惟我老,更有人贫。躲尽危机,消残壮志,短艇湖中闲采莼。吾何恨,有渔翁共醉,溪友为邻。 7、沁园春 寄辛承旨。时承旨招,不赴(宋·刘过) 斗酒彘肩,风雨渡江,岂不快哉。被香山居士,约林和靖,与东坡老,驾勒吾回。坡谓西湖,正如西子,浓抹淡妆临镜台。二公者,皆掉头不顾,只管衔杯。白云天竺飞来。图画里、峥嵘楼观开。爱东西双涧,纵横水绕,两峰南北,高下云堆。逋曰不然,暗香浮动,争似孤山先探梅。须晴去,访稼轩未晚,且此徘徊。 8、沁园春 梦孚若(宋·刘过) 何处相逢?登宝钗楼,访铜雀台。唤厨人斫就,东溟鲸脍;圉人呈罢,西极龙媒。天下英雄,使君与操,馀子谁堪共酒杯?车千乘,载燕南赵北,剑客奇才。饮酣画鼓如雷,谁信被晨鸡轻唤回。叹年光过尽,功名未立;书生老去,机会方来。使李将军,遇高皇帝,万户侯何足道哉!披衣起,但凄凉感旧,慷慨生哀。 辛弃疾 沁园春·叠嶂西驰 《沁园春叠嶂西驰》 作者:辛弃疾 灵山齐庵赋,时筑偃湖未成。 叠嶂西驰,万马回旋, 众山欲东。 正惊湍直下,跳珠倒溅; 小桥横截,缺月初弓。 老合投闲,天教多事, 检校长身十万松。 吾庐小,在龙蛇影外, 风雨声中。 争先见面重重, 看爽气朝来三数峰。 似谢家子弟,衣冠磊落; 相如庭户,车骑雍容。 我觉其间,雄深雅健, 如对文章太史公。 新堤路,问偃湖何日, 烟水蒙蒙? 赏析: 读辛弃疾这位大词人的山水词,就会发现他多么热爱祖国的山山水水,有时似乎已经进入一种神与物游的境界,他笔下的山水似乎和人一样,有思想,有个性,有灵气,流连其间,言感身受,别有新的天地。上面这首《沁园春》便有这种特色。 这首词大约作于宋宁宗庆元二年落职闲居之时,写的是上饶西部的灵山风景。灵山高千有余丈,绵亘数百里(《江西通志》),有七十二峰。叠嶂西驰,万马回旋,众山欲东,就是写这里千峰万壑的宏伟气象。这里的山峦或西驰,或东向,好象千千万万匹矫健的骏马在广阔的草原上来回奔驰,在词人笔下,静止的山活起来了,动起来了! 头三句写灵山群峰,是远景。再写近景:正惊湍直下,跳珠倒溅;小桥横截,缺月初弓。这里有飞瀑直泻而下,倒溅起晶莹的水珠,如万斛明珠弹跳反射。还有一弯新月般的小桥,横跨在那清澈湍急的溪流上。词人犹如一位高明的画师,在莽莽苍苍丛山叠嶂的壮阔画面上,重抹了几笔韶秀温馨的情韵。 连绵不断的茂密森林,是这里的又一景色。辛弃疾在一首《归朝欢》词序中说:灵山齐庵菖蒲港,皆长松茂林。所以词人接着写道:老合投闲,天教多事,检校长身十万松。辛弃疾面对这无边无垠的高大、葱郁的松树林,不由浮想联翩:这些长得高峻的松树,多么像英勇善战,所向无敌的战士。想自己壮岁旌旗拥万夫,何等英雄,如今人老了,该当过闲散的生活,可是老天爷不放我闲着,又要我来统率这支十万长松大军呢!诙谐的笑语抑或是乐?抑或是苦?抑或是自我解嘲?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儿。内心深处确实隐隐有一份报国无门的孤愤在。 在这种地方,词人轻轻点到即止,顺势落到自己山中结庐的事上来。齐庵,是辛弃疾在灵山修建的一所茅庐。他说,我这房子选的地点还是不错的,在龙蛇影外,风雨声中。每当皓月当空,可以看到状如龙蛇般盘屈的松影,又可以听到声如风雨的万壑松涛,别有一番情趣啊! 上片写灵山总体环境之美,下片则是词人抒写自己处于大自然中的感受了。辛弃疾处于这占尽风光的齐庵中,举目四望,无边的青山千姿百态。拂晓,在清新的空气中迎接曙光,东方的几座山峰,像天真活泼的孩子,一个接着一个从晓雾中探出头来,争相同我见面,向我问好。红日升起了,山色清明,更是气象万千。你看,那边一座山峰拔地而起,峻拔而潇洒,充满灵秀之气。它那美少年的翩翩风度,不就像芝兰玉树般的东晋谢家子弟吗?再看那座巍峨壮观的大山,苍松掩映,奇石峥嵘,它那高贵亮丽的仪态,不就像司马相如赴临邛时那种车骑相随、华贵雍容的气派么! 词人惊叹:大自然的美是掬之不尽的,置身于这千峰竞秀的大地,仿佛觉得此中给人的是雄浑、深厚、高雅、刚健等诸种美的感受,好象在读一篇篇太史公的好文章,给人以丰富的精神享受。此中乐,乐无穷啊!在作者心目中,灵山结庐,美妙无穷,于是他关切地打听修筑偃湖的计划,并油然而生一种在此长居的感觉! 这首词通篇都是描写灵山的雄伟景色,在写景上颇有值得注意之处,它不同于一般描写山水之作,它极少实写山水的具体形态,而是用虚笔传神写意。如写山似奔马,松似战士,写得龙腾虎跃,生气勃勃,实是词人永不衰息的斗争性格的写照,即他词所说青山与我情与貌,略相似也。显然,作者写此词,力图透过山峰的外形写出其内在的精神;力图把自己所感受到的大自然的内在的美写出来。要传山水之神,光用一般写实的方法不行,于是辛弃疾借助于用典,出人意料地以古代人物倜傥儒雅的风采来比拟山峰健拔秀润的意态,又用太史公文章雄深雅健的风格,来刻画灵山深邃宏伟的气度。表面上看来,这两两相比的东西,似乎不伦不类,风马牛不相及,而它们在精神上却有某些相似之点,可以使人生发联想。这种独特的比喻,真可说是出神入化了!当然,为山水传神写照,是纯粹写观赏风景之人的主观感受,这种感受实际上与作者的胸襟、与作者的思想境界是密切相关的。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精神境界,正像辛弃疾自己说的: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词作者这种传山水之神的写意笔法,在山水文学上开创了一代先河,值得后人仿效。 毛泽东 沁园春·长沙 《沁园春长沙》 作者:毛泽东 原文: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 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注释: 1、沁园春:词牌名,沁园为东汉明帝为女儿沁水公主修建的皇家园林,据《后汉书窦宪传》记载,沁水公主的舅舅窦宪倚仗其妹贵为皇后之势,竟强夺公主园林,后人感叹其事,多在诗中咏之,渐成沁园春这一词牌。本诗选自《毛泽东诗词集》(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 2、寒秋:就是深秋、晚秋。秋深已有寒意,所以说是寒秋。 3、湘(xiāng)江:一名湘水,湖南省最大的河流,源出广西壮族自治区陵川县南的海洋山,长1752里,向东北流贯湖南省东部,经过长沙,北入洞庭湖。 所以说是湘江北去。 4、橘子洲:地名,又名水陆洲,是长沙城西湘江中一个狭长小岛,西面靠近岳麓山。南北长约11里,东西最宽处约一里。毛泽东七律《答友人》中所谓长岛,指此。自唐代以来,就是游览胜地。 5、万山:指湘江西岸岳麓山和附近许多山峰。 6、层林尽染:山上一层层的树林经霜打变红,像染过一样。尽染:此处化用王实甫《西厢记》中晓来谁染霜林醉句意[2]。 7、漫江:满江。漫:满,遍。 8、舸(gě):大船。这里泛指船只。 9、争流:争着行驶。 10、鹰击长空,鱼翔浅底:鹰在广阔的天空里飞,鱼在清澈的水里游。击,搏击。这里形容飞得矫健有力。翔,本指鸟盘旋飞翔,这里形容鱼游得轻快自由。 11、万类霜天竞自由:万物都在秋光中竞相自由地生活。万类:指一切生物。霜天:指秋天,即上文寒秋。 12、怅寥廓(chnglioku):面对广阔的宇宙惆怅感慨。怅:原意是失意,这里用来表达由深思而引发激昂慷慨的心绪。寥廓(lioku):广远空阔,这里用来描写宇宙之大。 13、苍茫:旷远迷茫。 14、主:主宰。 15、沉浮:同升沉(上升和没落)意思相近,比喻事物盛衰、消长,这里指兴衰。由上文的俯看游鱼,仰看飞鹰,纳闷地寻思(怅)究竟是谁主宰着世间万物的升沉起伏。 16、携来:挽,牵。来,语气词,无实义。 17、百侣:很多的伴侣。侣,这里指同学(也指战友)。 18、峥嵘岁月稠:不平常的日子是很多的。峥嵘:本指山的高峻,此处意谓不平凡、不寻常。稠:多。 19、恰:适逢,正赶上。 20、同学少年:毛泽东于1913年至1918年就读于湖南第一师范学校。1918年毛泽东和萧瑜、蔡和森等组织新民学会,开始了他早期的政治活动。 21、风华正茂:风采才华正盛。风华:风采,才华。茂:丰满茂盛。 22、书生意气:书生:读书人,这里指青年学生。意气:意态气概。 23、挥斥方遒(qi):挥斥,奔放。《庄子田子方》:挥斥八极。郭象注:挥斥,犹纵放也。遒,强劲有力。方:正。挥斥方遒,是说热情奔放,劲头正足。 24、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评论国家大事,用文字来抨击丑恶的现象,赞扬美好的事物。写出激浊扬清的文章。指点,评论。江山,指国家。激扬,激浊扬清,抨击恶浊的,褒扬清明的。 25、粪土当年万户侯:意思是把当时的军阀官僚看得同粪土一样。粪土,作动词用,视如粪土。万户侯,汉代设置的最高一级侯爵,食邑万户,享有万户农民的赋税。此借指大军阀,大官僚。万户,指侯爵封地内的户口,要向受封者缴纳租税,服劳役。 26、中流:江心水深流急的地方。 27、击水:作者自注:击水:游泳。那时初学,盛夏水涨,几死者数,一群人终于坚持,直到隆冬,犹在江中。 28、遏():阻止。 29、飞舟:如飞之舟,言其迅速。 翻译: 在深秋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里,我独自伫立在橘子洲头,眺望着湘江碧水缓缓北流。看万千山峰全都变成了红色,一层层树林好像染过颜色一样,江水清澈澄碧,一艘艘大船乘风破浪,争先恐后。鹰在广阔的天空飞,鱼在清澈的水里游,万物都在秋光中争着过自由自在的生活。面对着无边无际的宇宙,(千万种思绪一齐涌上心头)我要问:这苍茫大地的盛衰兴废由谁来决定主宰呢? 回想过去,我和我的同学,经常携手结伴来到这里游玩。在一起商讨国家大事,那无数不平凡的岁月至今还萦绕在我的心头。同学们正值青春年少,风华正茂;大家踌躇满志,意气奔放,正强劲有力。评论国家大事,写出这些激浊扬清的文章,把当时那些军阀官僚看得如同粪土。还记得吗?那时我们在江水深急的地方游泳,那激起的浪花几乎挡住了疾驰而来的船。 赏析: 这首词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提出了谁主沉浮的问题,抒发了对中华民族前途的乐观主义精神和以天下事为己任的豪情壮志。 毛泽东在1925年秋写的《沁园春长沙》,意思是正值青年朋友意气风发。当时在毛泽东同志离开湖南前往当时革命活动的中心广州时所写的,毛泽东同志从1911年到1925年,曾数度在长沙学习、工作和从事革命活动。在这峥嵘岁月里,作者和他的同学蔡和森、何叔衡等立志救国的知识青年,正值青春年少,神采飞扬,才华横溢,意气风发,热情奔放,面对万山红遍的美景,他们既赞叹锦绣河山的壮美,又悲愤大好河山的沉沦。于是,发表激浊扬清的文章,抨击黑暗,宣扬真理,鄙视当时的万户侯军阀如粪土,这一段描写形象地概括了青年时期的毛泽东和其战友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点明了时间、地点和特定的环境。大意是:在深秋的季节,我独自一人站在橘子洲头,望着江水日夜不息地向北奔流。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一个看字,总领七句,描绘了独立橘子洲头所见到的一幅色彩绚丽的秋景图。大意是:远望群山,重重叠叠的树林点染如画;近看满江的秋水碧绿清澈,无数船只争相行驶。仰视,雄鹰在天空中展翅高飞;俯看,鱼儿在江水中轻快地畅游。宇宙中的万物都在秋天里生气勃勃地自由舒展、蓬勃生长。诗人从山上、江面、天空、水底选择了几种典型景物进行描写,远近相间,动静结合,对照鲜明。这七句,为下面的抒情提供了背景,烘托了气氛。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面对这一派生机勃勃的大千世界,诗人思绪万端,不禁问道:广阔无垠的大地呀,谁才是主宰你消长兴衰命运的真正主人呢?这一问道出了诗人的雄心壮志,表现了他的博大胸怀。 上阕描绘了一幅多姿多彩、生机勃勃的湘江寒秋图,并即景抒情,提出了苍茫大地应该由谁来主宰的问题。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大意是:就在这橘子洲上,曾经和许多革命战友聚会、游赏,度过了一段不平凡而有意义的岁月。诗人从上片的独往旧地重游,自然引起对往昔生活的回忆。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一个恰字,统领七句,形象地概括了早期革命者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大意是:那时候,同学们正当青春年少,意气风发,才华横溢,激情奔放,敢说敢做,革命斗志十分旺盛。面对祖国大好河山,指点评论,经常在一起评论国家大事,写出激浊扬清的文章,把主宰一方的军阀统治者看得如粪土一般。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中流,江水中间。击水,作者曾自注:游泳:那时初学,盛夏水涨,几死者数,一群人终于坚持,直到隆冬,犹在江中。当时有一篇诗,都忘记了,只记得两句: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见《毛泽东诗词鉴赏辞典》)遏,遏止,可以有两种理解:一种认为是游泳激起的波浪,几乎把飞快行驶的船只都阻挡住了;一种认为浪遏飞舟是到中流击水的条件。如果按照后一种理解,这三句大意是:还记得吗?当年我们一同到江心游泳,尽管风浪巨大,连船只行进也很困难,但我们这些人却以同汹涌的急流拼搏为乐。这里以设问结尾,实际上是对谁主沉浮的巧妙回答。 下阕回忆了往昔峥嵘岁月,表现了诗人和战友们为了改造旧中国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和壮志豪情,形象含蓄地给出了谁主沉浮的答案:主宰国家命运的,是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敢于改造旧世界的革命青年。 毛泽东 沁园春·雪 《沁园春雪》 作者:毛泽东 原文: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注释: 1、北国:该词源于中国古代的分裂时期,如宋称辽、金为北国,东晋称十六国等为北国,南北朝时代南方的各朝代称在北方与之对抗的各朝代为北国等。毛泽东中的北国使人在不觉中产生出一种我国疆土广大的民族自豪感。 2、雪:这首词作于红一方面军一九三六年二月由陕北准备东渡黄河进入山西省西部的时候。作者在一九四五年十月七日给柳亚子信中说,这首词作于初到陕北看见大雪时。 3、惟:只。 4、馀:剩下。此字一作余,但目前刊出的书法作品中写作馀,以此为准。 5、莽莽:无边无际。 6、大河上下:大河,指黄河。大河上下,犹言整条黄河。 7、顿失滔滔:(黄河)立刻失去了波涛滚滚的气势。描写黄河水结冰的景象。 8、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群山好像(一条条)银蛇在舞动。高原(上的丘陵)好像(许多)白象在奔跑。原指高原,即秦晋高原。蜡象,白色的象。 9、天公:指天,即命运。 10、须:等到;需要。 11、红装素裹:形容雪后天晴,红日和白雪交相辉映的壮丽景色。红装,原指妇女的艳装,这里指红日为大地披上了红装。素裹,原指妇女的淡装,这里指皑皑白雪覆盖着大地。 12、分外妖娆:格外婀娜多姿。 13、竞折腰:折腰,倾倒,躬着腰侍候。这里是说争着为江山奔走操劳。 14、秦皇:秦始皇嬴政(前259前210),秦朝的创业皇帝。 15、汉武:汉武帝刘彻(前156前87),汉朝功业最盛的皇帝。 16、略输文采:文采本指辞藻、才华。略输文采,是说秦皇汉武,武功甚盛,对比之下,文治方面的成就略有逊色。 17、唐宗:唐太宗李世民(599649),唐朝的建立统一大业的皇帝。 18、宋祖:宋太祖赵匡胤(927976),宋朝的创业皇帝。 19、稍逊风骚:意近略输文采。风骚,本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里的《离骚》,后来泛指文章辞藻。 20、一代天骄:指可以称雄一世的英雄人物,泛指非常着名,有才能的人物。天骄,天之骄子的省略语。意思是上天所骄纵宠爱的人,成吉思汗即是。汉时匈奴自称。后来也泛称强盛的少数名族或其首领。 21、成吉思汗(hn):元太祖铁木真(11621227)在1206年统一蒙古后的尊称,意为强者之汗(汗是可汗的省称,即王)。后蒙古于1271年改国号为元,成吉思汗被尊为建立元朝的始祖。成吉思汗除占领中国黄河以北地区外,还曾向西远征,占领中亚和南俄,建立了庞大的蒙古帝国。 22、只识弯弓射大雕:雕,一种属于鹰类的大型猛禽,善飞难射,古代因用射雕手比喻高强的射手。只识弯弓射大雕,是说只以武功见长。 23、俱往矣:都已经过去了。俱,都。 24、数风流人物:称得上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数,数得着、称得上的意思。 翻译: 北方的风光,千万里冰封冻,千万里雪花飘。望长城内外,只剩下无边无际白茫茫一片;宽广的黄河上下,顿时失去了滔滔水势。山岭好像银白色的蟒蛇在飞舞,高原上的丘陵好像许多白象在奔跑,它们都想试一试与老天爷比比高。要等到晴天的时候,看红艳艳的阳光和白皑皑的冰雪交相辉映,分外美好。 江山如此媚娇,引得无数英雄竞相倾倒。只可惜秦始皇、汉武帝,略差文学才华;唐太宗、宋太祖,稍逊文治功劳。称雄一世的人物成吉思汗,只知道拉弓射大雕。这些人物全都过去了,数一数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还要看今天的人们。 赏析: 《沁园春雪》分上下阕。上阕因雪起兴,借雪景抒写情怀。起笔不凡,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不先写雪字,而首推北国风光,不仅突出了诗人对北方雪景的感受印象,而且造境独到优雅,可以冠结全篇。接着是对雪景的大笔铺陈,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大雪覆盖了一切,黄河也失去了滔滔流动貌,无边无际的茫茫雪景。这里惟余莽莽顿失滔滔,十分准确、传神,凸现了北方雪景的深度。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可谓静中写动,披满白雪、连绵起伏的群山,像银蛇舞动,而白雪皑皑的高原丘陵地带,像蜡白色的象群在奔兀。群山高原与低垂的冬雪云天相连成一片,因而作者信手拈来欲与天公试比高之句。银蛇蜡象两个生动比喻,一下子赋予雪境以生命感,且有动中见静的艺术效果。这就水到渠成地引出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多么自然巧妙的联想,使雪境发生阴晴之间的转化,一个红装素裹的美人的象征,初步形成这首词的意境。 下阕首句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可谓承上启下,将全词连接得天衣无缝。江山这一双关语词,与上片中的长城大河相融合,具有画龙点睛之意,江山如此多娇,可以理解为这首词的基本构架。作为政治家的词人,对北国风光的抒怀,最终还是对江山社稷的关怀。1935年末,毛泽东领导中央红军完成了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到达陕北,中国革命有了新的转机。毛泽东怀着拯救中华民族、创建新中国的政治抱负和雄才大略,必然会在这首词中曲折地反映出来,并且不同凡响。古往今来,无数英雄豪杰为江山社稷奔走操劳。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成为六七十年代称誉无产阶级英雄人物的绝句。 《沁园春雪》突出体现了毛泽东词风的雄健、大气。作为领袖毛泽东的博大的胸襟和抱负,与广阔雄奇的北国雪景发生同构,作者目接千里万里,欲与天公试比高;视通几千年,指点江山主沉浮。充分展示了雄阔豪放、气势磅礴的风格。 全词用字遣词,设喻用典,明快有力,挥洒自如,辞义畅达,一泻千里。毛泽东讲究词章格律,但又不刻意追求。全词合律入韵,似无意而为之。虽属旧体却给人以面貌一新之感。不单是从词境中表达出的新的精神世界,而首先是意象表达系统的词语,鲜活生动,凝练通俗,易诵易唱易记。
2023-01-12 09:02:221

白居易写的亿江南里面的词牌名是什么意思

顶~!
2023-01-12 09:02:295

#求词牌名# 好像是苏东坡的一首词,最末两句有点像是“今朝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的意境啊。

and he who has hope has everything.
2023-01-12 09:02:343

求抒情宋词,写出词牌名和题目

雨霖铃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忆秦娥 李白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唐婉《钗头凤》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乾,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栏。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陆游《钗头凤》 红酥手,黄籘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2023-01-12 09:02:373

以天净沙为词牌名写一首词

天净沙 1+11234568910111213141516171819
2023-01-12 09:03:034

卜算子.咏梅怎么写

《卜算子·咏梅》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词,那时陆游正处在人生的低谷,他的主战派士气低落,因而十分悲观,整首词十分悲凉,尤其开头渲染了一种冷漠的气氛。作品原文卜算子·咏梅 陆游(南宋) 扇面书法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 【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2023-01-12 09:03:065

辛弃疾笔下最美丽的春景,为何现在读来依然惊艳?

辛弃疾描写春天的诗句  辛弃疾,豪放派词人的代表,开拓了词的思想意境。玉楼春·风前欲劝春光住  宋代:辛弃疾  风前欲劝春光住。春在城南芳草路。未随流落水边花,且作飘零泥上絮。  镜中已觉星星误。人不负春春自负。梦回人远许多愁,只在梨花风雨处。  译文  迎着风儿,想要劝春光停住脚步。春光却停留在了城南的青草路上。它不愿同岸边的落花一样随流水而去,暂且就成为在泥土上飘舞的飞絮。  看着镜中头发花白的自己,惋惜逝去的时光。人没有辜负春天,是春天自己辜负了自己啊!从梦中醒来才感觉远离了许多忧愁,只是牵挂着风雨中的梨花是否安然。  注释  住:停,止,停留。  星星:头发花白貌。  鹧鸪天·陌上柔桑破嫩芽  宋代: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译文  村头小路边桑树柔软的枝条,刚刚绽放嫩芽。东面邻居家养的蚕种已经有一些蜕变成了蚕儿。一脉平缓山岗上,细草间小黄牛犊儿在鸣叫,落日斜照枯寒的树林,树枝间休息着一只只乌鸦。  山有的远些有的近些,路有的横向有的斜向,青布酒旗那边有家小酒铺,可以打一些酒来。城里的桃花李花把风雨当做折磨,一派愁苦,最明媚的春色,正在溪头一片荠菜花中盛开。  注释  ①鹧鸪天:小令词调, 双片55字, 上片四句三平韵, 下片五句三平韵。唐人郑嵎诗“春游鸡鹿塞,家在鹧鸪天”,调名取于此。又名《思佳客》、《思越人》、《剪朝霞》、《骊歌一叠》。  ②些(sā):句末语助词。  ③平冈:平坦的小山坡。  ④暮鸦:见王安石《题舫子》诗:“爱此江边好,留连至日斜。眠分黄犊草,坐占白鸥沙。”这里隐括其句。  ⑤青旗:卖酒的"招牌。  ⑥荠菜:二年生草本植物,花白色,茎叶嫩时可以吃  汉宫春·立春日  宋代:辛弃疾  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无端风雨,未肯收尽余寒。年时燕子,料今宵梦到西园。浑未辨,黄柑荐酒,更传青韭堆盘?  却笑东风,从此便薰梅染柳,更没些闲。闲时又来镜里,转变朱颜。清愁不断,问何人会解连环?生怕见花开花落,朝来塞雁先还。  译文  从美人登发上的袅袅春幡,看到春已归来。虽已春归,但仍时有风雨送寒,似冬日徐寒犹在。燕子尚未北归,料今夜当梦回西园。已愁绪满怀,无心置办应节之物。  东风自立春日起,忙于装饰人间花柳,闲来又到镜里,偷换人的青春容颜。清愁绵综如连环不断,无人可解。怕见花开花落,转眼春逝,而朝来塞雁却比我先回到北方。  注释  汉宫春:词牌名。《高丽史·乐志》名《汉宫春慢》。《梦窗词集》入“夹钟商”。各家句读多有出入,通常以《稼轩长短句》为准。九十六字,前后片各四平韵。  立春日:古称“立春”春气始而建立,黄河中下游地区土壤逐渐解冻。《岁时风土记》:“立春之日,士大夫之家,剪彩为小幡,谓之春幡。或悬于家人之头,或缀于花枝之下。”南朝·陈·徐陵《杂曲》:“立春历日自当新,正月春幡底须故”。  “春已”三句:谓从美人登发上的袅袅春幡,看到春已归来。春幡:古时风俗,每逢立春,剪彩绸为花、煤、燕等状,插于妇女之粪,或缀于花枝之下,曰春播,也名恬胜,彩胜。稼轩《蝶恋花·元日立春)词起句云:“谁向椒盘答彩胜。”此风宋时尤盛。  “无端”两句:言虽已春归,但仍时有风雨送寒,似冬日徐寒犹在。无端:平白无故地。  “年时”两句:燕子尚未北归,料今夜当梦回西园。年时燕子:指去年南来之燕。酉园:汉都长安西邦有上林苑,北宋都城汴京西门外有琼林苑,都称西园,专供皇帝打猎和游赏。此指后者,以表现作者的故国之思。  “浑末办”两句:言已愁绪满怀,无心置办应节之物。浑:全然。黄柑荐洒:黄柑酪制的腊酒。立春日用以互献致贸。更传:更谈不上相互传送,青韭堆盘:《四时宝鉴》谓“立春日,唐人作春饼生菜,号春盘”。又一说,称五辛盘。《本草纲目·菜部》:“五辛菜,乃元旦、立春,以葱、蒜、韭、募惹、芥辛嫩之菜和食之,取迎新之意,号五辛盘。故苏拭《立春日小集戏辛端叔》诗云:“辛盘得青韭.腊酒是黄柑。”辛词本此,但反用其意。  “却笑”五句:言“东风”自立春日起,忙于装饰人间花柳,闲来又到镜里,偷换人的青春容颜。黄梅染柳:吹得梅花飘香、柳丝泛绿。镜里转变朱颜:谓年华消逝,镜里容颜渐老。更:何况。  “清愁“两句:言清愁绵综如连环不断,无人可解。解连环:据《战国策·齐策》.秦昭王遣使齐国,送上玉连环一串,请齐人解环。群臣莫解。齐后以椎击破之,曰:环解矣。辛词用此喻忧愁难解。  “生怕见”两句:言怕见花开花落,转眼春逝,而朝来塞雁却已先我还北。生怕:最怕,只怕。塞雁:去年由塞北飞来的大雁。
2023-01-12 09:03:406

词牌名的诗有哪些?

丰富的生活方式的不同需求的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优的
2023-01-12 09:04:182

李清照如梦令的画面赏析

查看文章 《如梦令》【李清照·<宋>】欣赏 2009-12-18 00:12 一,作者简介:李清照(1084~约1151) 南宋女词人。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济南)人。 她十八岁嫁太学生赵明诚,婚姻生活典雅美满。父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早期生活优裕,与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并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人有《李清照集校注》。二,作品原文:如梦令李清照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三,注释:绿肥:指枝叶茂盛。红瘦:谓花朵稀少。四,作品欣赏:这首小令,有人物,有场景,还有对白,充分显示了宋词的语言表现力和词人的才华。“ 昨夜雨疏风骤 ”指的是昨宵雨狂风猛 。疏,正写疏放疏狂,而非通常的稀疏义。当此芳春,名花正好 ,偏那风雨就来逼迫了,心绪如潮,不得入睡,只有借酒消愁。酒吃得多了,觉也睡得浓了。结果一觉醒来,天已大亮。但昨夜之心情,却已然如隔在胸,所以一起身便要询问意中悬悬之事。于是,她急问收拾房屋,启户卷帘的侍女:海棠花怎么样了?侍女看了一看,笑回道 :“还不错,一夜风雨,海棠一点儿没变!”女主人听了,嗔叹道;“傻丫头,你可知道那海棠花丛已是红的见少,绿的见多了吗!?”这句对白写出了诗画所不能道,写出了伤春易春的闺中人复杂的神情口吻,可谓“传神之笔。作者以“浓睡”、“残酒”搭桥,写出了白夜至晨的时间变化和心理演变。然后一个“卷帘 ”,点破日曙天明,巧妙得当。然而,问卷帘之人,却一字不提所问何事,只于答话中透露出谜底。真是绝妙工巧,不着痕迹。词人为花而喜,为花而悲、为花而醉、为花而嗔,实则是伤春惜春,以花自喻,慨叹自己的青春易逝。这首小令委婉地表达了作者怜花惜花的心情,也流露了内心的苦闷。词中着意人物心理情绪的刻画。以景衬情,委曲精工。轻灵新巧而又凄婉含蓄。极尽传神之妙。
2023-01-12 09:04: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