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iers / 阅读 / 详情

武汉大学翻译学研究生考试都有哪些参考书目?哪位好心的学长学姐告诉一下我啊~

2023-09-19 23:16:34
TAG: 翻译 研究
共1条回复
马老四

2011年研究生入学考试参考书目

242 德语 《大学德语》(1-2册) 赵仲等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

243 法语 《简明法语教程》(上下册) 孙辉 商务印书馆,2008年

244 俄语 《大学俄语》(东方)(新版)(1-3册) 史铁强,北京外国语大学俄语学院编写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年

245 日语 《新版标准日本语》(初级上下册) 光村图书出版株式会社、人民教育出版社合作编写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

336 艺术基础 《艺术设计史》 杨先艺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年

《外国美术简史》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中国美术史教研室编 中国青年出版社(增订版),2007年

《中国美术简史》(增订本)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中国美术史教研室编 中国青年出版社(增订版),2005年

337 设计艺术学专业史论 《中国工艺美术简史》 田自秉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5年

《设计概论》 杨先艺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

《世界现代设计史》 王受之 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年

391 自命题数学 《高等数学》(上、下册) 同济大学数学系 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392 数学分析 《数学分析》 华东大学数学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5月

612 伦理学原理 《伦理学》 罗国杰 人民出版社,1989年1月版,2007年第24次印刷

613 民商法学 《民法》(最新版) 魏振瀛 高教、北大出版社面向二十一世纪法学专业核心课程教材

《商法》 范健 高等教育出版社,最新版

《民法总论》(第三版) 梁慧星 法律出版社

614 经济法学 《经济法学》 漆多俊 高等教育出版社

615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发展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顾海良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

《回到文本——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解读》 朱喆、杨金洲 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年

616 传播学原理 《传播学教程》 郭庆光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传播学引论》(增补版) 李彬 新华出版社,2003.8

617 体育教育专业综合 《运动生理学》 王瑞元 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6

《运动训练学》 田麦久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7

618 教育学 《新编教育学教程》 叶澜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619 基础英语 《新编英语教程》1-6册 李观仪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年

620

设计艺术学专业史论

《中国工艺美术简史》 田自秉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5年

《艺术设计史》 杨先艺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年

《世界现代设计史》 王受之 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年

621 美术学专业史论 《外国美术简史》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中国美术史教研室编 中国青年出版社(增订版),2007年

《中国美术简史》(增订本)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中国美术史教研室编 中国青年出版社(增订版),2005年

《美术概论》 王宏建 文化艺术出版社,2002年

622 艺术学专业史论 《艺术学概论》 彭吉象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艺术学基础知识》 王次炤 中央音乐出版社,2006年

《西方艺术 简史》 杨先艺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624 化学原理 《物理化学》 傅献彩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四版)

627 中外建筑史 《中国建筑史》 潘谷西 中国建工出版社,2004年,(第四版)

《外国建筑史》 陈志华 中国建工出版社,2004年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 罗小未 中国建工出版社,2005年

628 城市规划原理 《城市规划原理》 李德华 中国建工出版社,2002年

(第三版)

629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第五版)》 李秀林、王于等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11月

630 政治学原理 《政治学基础》 王浦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

632 药学综合 《有机化学》 华东理工大学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分析化学》(第五版) 华东理工大学编 高教出版社,2009年

《药物分析》(第7版) 刘文英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

633 医学综合 《生物化学教程》 王镜岩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

《无机化学》 大连理工大学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高分子化学》 潘祖仁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年

《组织学与胚胎学》 高英茂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501 设计艺术学专业设计(6小时) 本专业方向的相关优秀作品集、创作技法等书籍,版本不限 设计艺术专业设计(6小时)

502 美术学专业创作(6小时) 本专业方向的相关优秀作品集、创作技法等书籍,版本不限 美术学专业综合(6小时)

503 艺术学专业综合(6小时) 艺术史论研究 《西方艺术简史》

《中国艺术简史》 杨先艺

杨先艺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艺术美学及其历史 《中国美学史大纲》

《西方美学史》 叶朗

朱光潜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

音乐艺术 《音乐美学基础》

《音乐学科教育学》 张前、王次炤

曹理 人民音乐出版社,2005年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艺术教育 《回归生态的艺术教育》 腾守尧 南京出版社,2008年

艺术管理 《设计的营销与管理》 陈汗青等 湖南科技出版社,2002年

801 西方经济学

(含微观、宏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 周军 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802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茆诗松等 高等教育出版社

805 电子商务概论 《电子商务实用教程》(第二版) 祁 明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807 伦理学基础综合 《西方伦理思想史》 宋希仁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

《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增订本) 朱贻庭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7月

808 法学综合 《法理学》

《宪法学》

《民事诉讼法》

《民法学》

面向二十一世纪法学专业核心课程教材最新版,北大高教出版社

《知识产权法学》 魏纪林 湖北人民出版社,2008年

810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丁俊萍 湖北人民出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

811

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 张耀灿、郑永廷、吴潜涛、骆郁廷著 人民出版社,2006年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方法论》 刘新庚 人民出版社,2008年

812 广告学综合 《现代广告通论》 丁俊杰、康瑾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第二版

《广告学原理与实务》 威廉.维尔斯等著;桂世河、王长征译 中国人民出版社第七版

813 出版发行综合 《图书营销学教程》 方卿,姚永春 湖南大学出版社,2008版

《编辑出版学导论》 罗紫初 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814 教育管理学 《教育管理学》 陈孝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815 英语语言学 《语言学教程》(第三版) 胡壮麟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816 英美文学 《美国文学欣赏》 吴定柏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年

《美国文学简史》(英文版) 常耀信 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年

《英国文学简史》(新修订本) 刘炳善 河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

《英国文学选读》 王守仁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817 高等代数 《高等代数》 北京大学数学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11月

818 无机化学 《无机化学》(第四版) 大连理工大学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819 普通物理 《普通物理学》(第六版) 程守洙等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820 教育经济学 《教育经济学》 范先佐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

823 理论力学 《理论力学》(第六版) 哈尔滨工业大学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824 材料力学 《材料力学》(第四版) 孙训芳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825 流体力学 《流体力学》 王家楣 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2002年

826 物理化学 《物理化学》(第四版) 天津大学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827 采矿学 《固体矿物资源开发工程》 张世雄 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829 化工原理 《化工原理》 王志魁 化工出版社,2001年,第二版

830 胶体化学 《胶体化学》 冯绪胜等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年

831 安全工程学 《安全工程学》 何学秋等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0

832 环境学概论 《环境学概论》 吴彩斌等 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年

833 材料科学基础 《材料科学基础》 张联盟 黄学辉 宋晓岚 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年

834 光纤光学 《光学教程》 姚启钧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版

835 高分子化学 《高分子化学》 潘祖仁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年

836 材料成型原理 《材料成形基本原理》 刘全坤 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年

839 机械设计 《机械设计》

彭文生,李志明,黄华梁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8月

840 控制工程基础 《控制工程基础》 杨振中,

张和平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

841 机械原理 《机械原理》(第七版)

孙恒,陈作模 葛文杰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5月

842 统计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学》 程国平 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年

844 汽车理论基础(其中1.占80%,2.占20%) 1.《汽车理论》(第四版) 余志生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

2. 《汽车构造》

陈家瑞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 第五版

845 汽车营销与策划 《汽车营销学》 张国方 人民交通出版社,2008年

846 汽车运用工程 《汽车运用工程》 高延龄 人民交通出版社,2007年

847 发动机原理 《内燃机学》(第二版) 周龙保主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年

848 自动控制原理 《自动控制原理》(第五版) 胡寿松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年

849 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 《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 郑学坚 清华大学出版社

850 电路 《电路》 邱关源 高等教育出版社

851 数字电路 《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路) 康华光 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852 数据结构(C语言版) 《数据结构》(C语言版) 严蔚敏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

855 信号与系统 《信号与系统》(第一版) 刘泉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856 数字信号处理 《数字信号处理原理与实现》(第一版) 刘泉、阙大顺 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年

857 微机原理及其通信接口 《微型计算机原理》(第四版) 姚燕南、薛均义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年

858 结构力学(含动力学) 《结构力学教程Ⅰ、Ⅱ》 龙驭球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859 土力学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 赵明华 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第二版)

860 钢筋砼结构 《砼结构设计原理》

《结构设计原理》

注:参考书目1适用于岩土工程,结构工程,防灾减灾工程与防护工程;参考书目2适用于桥梁与隧道工程 1沈蒲生

2叶见曙 1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二版)

2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年(第二版)

861 水力学与水分析化学 《水力学》 金建华等 湖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

《水分析化学》(第三版) 黄君礼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年

862 暖通空调 《暖通空调》(第二版) 陆亚俊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年11月

863 工程项目管理 《工程项目管理》 乐云 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年(上)

《工程项目管理》 邓铁军 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年(下)

864 结构力学计算 《结构力学》 李廉锟 高等教育出版社

865 结构力学与电算 《结构力学》 李廉锟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866 运输经济学 《运输经济学》

赵锡铎 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2002年

《公路运输技术经济学》 隽志才 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年

867 混凝土结构 《混凝土结构》 杨吉新 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年

868 现代物流学 《现代物流与运输》 杨家其 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年

869 船舶设计原理 《船舶设计原理》 顾敏童 上海交大出版社,2003年

870 船体振动学 《船舶震动学》 翁长俭 大连海运学院出版社, 1992

871 船舶结构力学 《船舶结构力学》 陈伯真 上海交大出版社

872 船舶原理 《船舶原理》(第一版) 盛振邦、刘应中 上海交大出版社,2004,5

873 交通工程学 《交通工程学》 任福田 人民交通出版社,2008年

《交通工程总论》 徐吉谦、陈学武 人民交通出版社,2008年

874 船舶管理 《船舶安全与管理》 陈伟炯 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

876 工程热力学及传热学 《工程热力学及传热学》 岳丹婷 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

877 智能运输系统概论 《智能运输系统理论、方法与应用》 严新平、吴超仲 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878 水声学 《水声学原理》 刘伯胜、雷家煜

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 2010

879 动力机械制造与维修 《船舶机械修理工艺学》 吴宗荣 人民交通出版社

880 轮机自动化 《控制工程基础》 董景新 清华大学出版社

《轮机自动化基础》 李杰仁 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

881 运筹学 《运筹学》(第三版) 教材编写组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6

882 线性代数与概率统计 《线性代数》 同济大学数学教研室 高等教育出版社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盛骤、谢式千 高等教育出版社

883 管理学原理 《管理学原理》 程国平、刁兆峰 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8

884 会计学 《会计学》 刘永泽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年6月第2版

885 应急管理导论 《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导论》 宋英华 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

《安全事故应急管理》 庄越 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

886 技术经济学 《技术经济学》 杨青 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887 西方哲学史 《西方哲学史》 邓晓芒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888 自然辩证法 《自然辩证法概论》 黄顺基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5月

889 西方政治思想史 《西方政治思想史纲》 马啸原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891 中共党史 《中国共产党的70年》 胡绳 中共党史出版社

中共“十七大”以来有关党的建设重要文献

892 机械设计基础 《机械设计基础》 黄华梁 高等教育出版社第四版2007年5月

893 起重运输机械 《港口起重机械》 蒋国仁 本科生教材

894 物流信息技术 《物流信息系统》 林自葵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896 化工原理(化工专用) 《化工原理》 夏清 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年

注:考生如对教材有疑问,请直接咨询报考学院!

相关推荐

西方政治思想史(学科名)详细资料大全

西方政治思想史是以研究西方社会从古希腊、罗马以来各种政治思想的一门学科,是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的重要学科,是政治学理论二级学科下的重要学科。 基本介绍 中文名 :西方政治思想史 外文名 :A History of Western Political Thought 西方政治思想史是以研究西方社会从古希腊、罗马以来各种政治思想的一门学科,是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的重要学科,是政治学理论二级学科下的重要学科。在中国国内,有多所高校的多位学者研究西方政治思想史,尤以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徐大同教授最为知名,天津师范大学因此被学界称为“中国研究西方政治思想史的重镇”。另有同名或近名图书多本。 西方政治思想史是高等院校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的基础课程。学习西方政治思想史这门课程,对于运用马克思基本原理和方法分析、认识西方政治思想,丰富政治知识,提高政治智慧,增强政治敏锐性,批判地吸收借鉴其中的有益成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服务,具有重要意义。
2023-09-07 11:23:081

西方法律思想史与西方政治思想史的联系和区别

西方法律思想史与西方政治思想史的联系和区别如下:1、研究对象不同:从名称上就可以看出,西方法律思想史主要研究法律思想和法律制度的历史发展,而西方政治思想史则重点研究政治理论和制度的发展和演变。2、研究视角不同:尽管两者都注重历史文化和社会的积淀,但它们的研究视角有所不同。西方法律思想史主要关注法律本身的形成和演变,包括法律实践、法律观念、法律制度等方面。而西方政治思想史更加注重人类政治行为与社会生活的相互作用,强调政治思想对于现代社会的意义和价值。3、研究方法不同:两者采用的研究方法和手段也不尽相同。西方法律思想史主要运用历史文献分析、制度比较等方法来探究法律的演进趋势。而西方政治思想史则更多地采用哲学分析、概念建构等方法来研究政治理论、政治制度和政治实践。
2023-09-07 11:23:171

简述西方政治思想史上的基本问题

西方政治思想史的基本线索 人类社会包括经济、政治和文化三大领域,各领域都反映社会的不同方面,含有各自的内容。 在阶级社会中,只有掌握统治权,才能按照一定阶级或集团的利益整合社会,协调矛盾,稳定秩序,促进发展。 因此,如何夺取统治权,建立什么样的统治权,如何维持统治权,对现有统治权的态度等就成为政治领域的核心问题。 从一定意义讲,政治思想的根本目的,也就是为各阶级或集团实现上述目标“出谋献策”。 这种“谋”或“策”,可因民族、时代的不同而不同,也可因阶级、集团的不同而相异。 由于各种思维方式的不同,也可能表现为不同形式,如理性的,科学的;抽象的,实践的,等。 西方政治思想的诞生地是古代的希腊。 由于受希腊文化,特别是哲学思想的影响,希腊政治思想从开始时起就是以探索社会政治秩序建立的基础为出发点,研究社会政治秩序产生的根源和性质就成为西方政治思想的传统特点之一。 西方政治思想史可以说是多元演变型的。 从横向看,他在各个历史时期基本都是派别林立,诸家杂陈;从竖向看,他则是经历了不同的政治观的演变。 综观西方政治思想史,我认为大体经历了:自然政治观、神学政治观和权利政治观几个阶段。 各种政治观并不是只存在于某一时期,而只是反映某一时期的典型政治观。 自然政治观是古代希腊、罗马时期的基本政治观。 古代希腊是西方政治思想的发源地,是西方政治思想的奠基时期。 希腊从一开始,就形成神人分治的二元格局。 就是说人们按照人类世界的结构又创造出一个神的世界,而且二者各自独立存在,互不干扰。 思想家们很早就开始探索宇宙的本源和规律,以后又发展到探索社会、国家的本源和规律,政治秩序建立的原因。 他们的基本答案大体都认为政治秩序是由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自然而然形成的。 就是说,无论认为社会、城邦的产生是由于社会分工的需要(如柏拉图)或是社会发展的结果(如亚里斯多德)他们都是把政治秩序的建立看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需要。 既是自然的一部分,又是自然而形成的。 作为自然政治观的另一体现就是关于自然法思想。 早在希腊古代自然哲学时,就提出“逻各斯”思想,要探索事物的规律。 这是西方自然法思想的萌芽。 到希腊化和罗马时期,形成了系统的自然法思想。 就是人能够通过理性认识自然、社会的发展规律(法则)。 这种思想成为西方政治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观点而延续到后世。 人们把西方古代政治观归结为伦理政治观、整体政治观、自然政治观等,我们也曾这样提法。 我认为这也反映了西方古代政治思想的特色,都是可以的。 但为了使归纳古代、中世纪、近代政治观都统一于政治秩序建立的来源,故用自然政治观。 基督教神学政治观是西方中世纪的基本政治观。 自从日耳曼人灭亡罗马之后,入主西欧大陆。 从此欧洲开始进入中世纪。 当时存在着希腊罗马文化、基督教文化和日耳曼文化的并存和融合。 但产生于罗马后期的基督教神学,随着基督教势力的扩大,却发展成为人们观察一切问题的根据,一切意识形态的形式都从属于他。 当然政治思想也不例外。 无论是维护教权的思想,还是维护俗权的思想,都是从圣经中或基督教的历史上寻找依据。 甚至于“一般针对封建制度发出的一切攻击必然首先就是对教会的攻击,而一切革命的社会政治理论大体上必然同时就是神学异端。” 需要提出的是,尽管神学世界观笼罩了西方中世纪,但是我们也应看到,远自古代 流传下来的政治思想传统,如平等、自由、民主、法治等思想也都以不同的形式保存下来。 这是值得我们挖掘和研究的。 权利政治观是西方近、现代的基本政治观。 这个政治观基本是从十五、六世纪开始,而形成于十七、八世纪,一直发展到现在。 权利观念在西方产生于古代的希腊罗马,特别是罗马法时期。 然而作为一种政治秩序产生的基础的观念则是近代的事。 还在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们就开始用“人的眼光”观察社会、观察国家。 后来,更进一步与权利结合起来,提出“天赋人权”观念。 就是说,每一个平等的个人,都具有与生俱有的、不可剥夺的权利。 人们为了维护这种个人的权利,才组成政治社会,建立政治秩序。 这种观点,就是权利政治观。 也就是恩格斯所说的“代替教条和神权的是人权,代替教会的是国家。 以前,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是由教会批准的,因此曾被认为是教会和教条所创造的。 而现在这些关系则被认为是以权利为根据并由国家创造的。 ”因此,“权利和权力”问题,即如何运用公共权力实现、保护人的天赋权利问题就成为近代西方政治思想的中心问题。 权利政治观是西方近、现代政治思想的主流。 十七、八世纪是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是“应然”阶段。 这时,各阶级、阶层或集团的先进思想家纷纷指责、揭露封建制度和专制主义是“毁灭”、“摧残”人性的制度,是不符合理性要求的。 从而提出各种取代封建社会的符合理性要求的理想制度。 在他们看来,人们应该在理性(自然法)的指引下,通过协议(契约)重新建立一个能够保护个人“天赋权利”的外部力量政治体(国家)。 虽然每个思想家关于人权的内容不完全相同,但大体上包括了生命、财产、自由、幸福和安全,都把保护个人财产权看成首要的权利。 虽然每个思想家设想的政治体的形式各不相同,但大体上都提出了民主和法治的主张。 这时的先进思想家们的目的是在于反对封建神学所宣扬的启示和专制制度,排除外界所加给人们繁重的枷锁,强调人的内在力量,从而引申出人的天赋的权利(自然权利),重新构建社会。 然而他们却不顾历史的发展变化,而把“人性”和“人权”说成是“永远和到处同一的”抽象物。 同时他们也是从抽象的推理出发,把市民社会看成是个人活动的园地,国家是通过协议(契约)而结成的公民个人联合体,把自己所设想的政治体的形式看成唯一合乎理性的组织。 十九世纪直到二十世纪前期,是“实然”阶段。 这时,西方主要国家都先后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建立了近代的国家,许多国家也开始实现“产业革命”,向工业化过渡。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日益暴露出来。 “理性的王国”并不理想,特别是对广大劳动群众,并未带来“人权”的许诺,得到“幸福”。 这时在政治思想上明显地出现了分野和对立。 居于主流地位的资产阶级思想家们,开始摆脱了“理想”,面对现实,从理性主义转向实证主义、实用主义。 为了更加巩固和完善已建立起的政权,在十九世纪时主要是提出各种改革方案,为建立完善的政治制度而出谋献策;而进入二十世纪后,随着政治制度的日趋完善, *** 对经济干预的加强,研究和规范 *** 行为成为政治思想的主题。 这个时期,资产阶级政治思想已是论证现实的合理性,已从探讨国家应该是怎样(应然)变为说明现实政权“是”(实然)怎样以及现政权应如何运作问题。 为了缓和矛盾、稳定秩序,“秩序”和“安全”已成为主要口号。 另一方面,作为资产阶级对立面的无产阶级业已逐步由自在的阶级变为自为的阶级。 在思想上他们不仅批判现存的资本主义制度,要求建立一个更为美好的新的社会主义制度,甚至要求用暴力推翻现政权,建立自己的政权。 最后,终于建立起无产阶级的科学的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 他为无产阶级提出了完整的实现自身以及全人类彻底解放的科学理论。 后来,列宁更进一步结合世界新发展和俄国的情况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创立了列宁主义。 西方政治思想发展的新阶段是“实然”向“将然”转变的阶段。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世界有了急遽发展,世界格局有了新的变化。 西方世界在经济上有了新的进展,走进了所谓 西方政治思想史的基本线索 人类社会包括经济、政治和文化三大领域,各领域都反映社会的不同方面,含有各自的内容。 关于政治领域,我觉得恩格斯的一段话很能说明。 他说:“在全部纷繁和复杂的政治斗争中,问题的中心始终是社会阶级的社会和政治的统治,即旧的阶级要保持统治,新兴的阶级要争得统治。 ”这就是说,在阶级社会中,只有掌握统治权,才能按照一定阶级或集团的利益整合社会,协调矛盾,稳定秩序,促进发展。 因此,如何夺取统治权,建立什么样的统治权,如何维持统治权,对现有统治权的态度等就成为政治领域的核心问题。 从一定意义讲,政治思想的根本目的,也就是为各阶级或集团实现上述目标“出谋献策”。 这种“谋”或“策”,可因民族、时代的不同而不同,也可因阶级、集团的不同而相异。 由于各种思维方式的不同,也可能表现为不同形式,如理性的,科学的;抽象的,实践的,等。 西方政治思想的诞生地是古代的希腊。 由于受希腊文化,特别是哲学思想的影响,希腊政治思想从开始时起就是以探索社会政治秩序建立的基础为出发点,研究社会政治秩序产生的根源和性质就成为西方政治思想的传统特点之一。 这种抽象的理论的思维模式,从回答为什么和是什么入手的政治观,在西方一直沿续到十九世纪才有所改变。 西方政治思想史可以说是多元演变型的。 从横向看,他在各个历史时期基本都是派别林立,诸家杂陈;从竖向看,他则是经历了不同的政治观的演变。 综观西方政治思想史,我认为大体经历了:自然政治观、神学政治观和权利政治观几个阶段。 各种政治观并不是只存在于某一时期,而只是反映某一时期的典型政治观。 自然政治观是古代希腊、罗马时期的基本政治观。 古代希腊是西方政治思想的发源地,是西方政治思想的奠基时期。 希腊从一开始,就形成神人分治的二元格局。 就是说人们按照人类世界的结构又创造出一个神的世界,而且二者各自独立存在,互不干扰。 思想家们很早就开始探索宇宙的本源和规律,以后又发展到探索社会、国家的本源和规律,政治秩序建立的原因。 他们的基本答案大体都认为政治秩序是由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自然而然形成的。 就是说,无论认为社会、城邦的产生是由于社会分工的需要(如柏拉图)或是社会发展的结果(如亚里斯多德)他们都是把政治秩序的建立看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需要。 既是自然的一部分,又是自然而形成的。 罗马是一个务实的民族。 他的思想观点包括政治思想基本是接受了希腊的思想用于罗马实际。 有人说西赛罗是“希腊化的拉丁人”是将希腊文化传入后世的“中介”是有道理的。 罗马人除提出共和国思想外,其他思想远远不如法律思想之发达和对后世影响之大。 作为自然政治观的另一体现就是关于自然法思想。 早在希腊古代自然哲学时,就提出“逻各斯”思想,要探索事物的规律。 这是西方自然法思想的萌芽。 到希腊化和罗马时期,形成了系统的自然法思想。 就是人能够通过理性认识自然、社会的发展规律(法则)。 这种思想成为西方政治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观点而延续到后世。 人们把西方古代政治观归结为伦理政治观、整体政治观、自然政治观等,我们也曾这样提法。 我认为这也反映了西方古代政治思想的特色,都是可以的。 但为了使归纳古代、中世纪、近代政治观都统一于政治秩序建立的来源,故用自然政治观。 基督教神学政治观是西方中世纪的基本政治观。 自从日耳曼人灭亡罗马之后,入主西欧大陆。 从此欧洲开始进入中世纪。 当时存在着希腊罗马文化、基督教文化和日耳曼文化的并存和融合。 但产生于罗马后期的基督教神学,随着基督教势力的扩大,却发展成为人们观察一切问题的根据,一切意识形态的形式都从属于他。 当然政治思想也不例外。 无论是维护教权的思想,还是维护俗权的思想,都是从圣经中或基督教的历史上寻找依据。 甚至于“一般针对封建制度发出的一切攻击必然首先就是对教会的攻击,而一切革命的社会政治理论大体上必然同时就是神学异端。” 需要提出的是,尽管神学世界观笼罩了西方中世纪,但是我们也应看到,远自古代 流传下来的政治思想传统,如平等、自由、民主、法治等思想也都以不同的形式保存下来。 这是值得我们挖掘和研究的。 权利政治观是西方近、现代的基本政治观。 这个政治观基本是从十五、六世纪开始,而形成于十七、八世纪,一直发展到现在。 权利观念在西方产生于古代的希腊罗马,特别是罗马法时期。 然而作为一种政治秩序产生的基础的观念则是近代的事。 还在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们就开始用“人的眼光”观察社会、观察国家。 后来,更进一步与权利结合起来,提出“天赋人权”观念。 就是说,每一个平等的个人,都具有与生俱有的、不可剥夺的权利。 人们为了维护这种个人的权利,才组成政治社会,建立政治秩序。 这种观点,就是权利政治观。 也就是恩格斯所说的“代替教条和神权的是人权,代替教会的是国家。 以前,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是由教会批准的,因此曾被认为是教会和教条所创造的。 而现在这些关系则被认为是以权利为根据并由国家创造的。 ”因此,“权利和权力”问题,即如何运用公共权力实现、保护人的天赋权利问题就成为近代西方政治思想的中心问题。 权利政治观是西方近、现代政治思想的主流。 十七、八世纪是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是“应然”阶段。 这时,各阶级、阶层或集团的先进思想家纷纷指责、揭露封建制度和专制主义是“毁灭”、“摧残”人性的制度,是不符合理性要求的。 从而提出各种取代封建社会的符合理性要求的理想制度。 在他们看来,人们应该在理性(自然法)的指引下,通过协议(契约)重新建立一个能够保护个人“天赋权利”的外部力量政治体(国家)。 虽然每个思想家关于人权的内容不完全相同,但大体上包括了生命、财产、自由、幸福和安全,都把保护个人财产权看成首要的权利。 虽然每个思想家设想的政治体的形式各不相同,但大体上都提出了民主和法治的主张。 这时的先进思想家们的目的是在于反对封建神学所宣扬的启示和专制制度,排除外界所加给人们繁重的枷锁,强调人的内在力量,从而引申出人的天赋的权利(自然权利),重新构建社会。 然而他们却不顾历史的发展变化,而把“人性”和“人权”说成是“永远和到处同一的”抽象物。 同时他们也是从抽象的推理出发,把市民社会看成是个人活动的园地,国家是通过协议(契约)而结成的公民个人联合体,把自己所设想的政治体的形式看成唯一合乎理性的组织。 十九世纪直到二十世纪前期,是“实然”阶段。 这时,西方主要国家都先后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建立了近代的国家,许多国家也开始实现“产业革命”,向工业化过渡。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日益暴露出来。 “理性的王国”并不理想,特别是对广大劳动群众,并未带来“人权”的许诺,得到“幸福”。 这时在政治思想上明显地出现了分野和对立。 居于主流地位的资产阶级思想家们,开始摆脱了“理想”,面对现实,从理性主义转向实证主义、实用主义。 为了更加巩固和完善已建立起的政权,在十九世纪时主要是提出各种改革方案,为建立完善的政治制度而出谋献策;而进入二十世纪后,随着政治制度的日趋完善, *** 对经济干预的加强,研究和规范 *** 行为成为政治思想的主题。 这个时期,资产阶级政治思想已是论证现实的合理性,已从探讨国家应该是怎样(应然)变为说明现实政权“是”(实然)怎样以及现政权应如何运作问题。 为了缓和矛盾、稳定秩序,“秩序”和“安全”已成为主要口号。 另一方面,作为资产阶级对立面的无产阶级业已逐步由自在的阶级变为自为的阶级。 在思想上他们不仅批判现存的资本主义制度,要求建立一个更为美好的新的社会主义制度,甚至要求用暴力推翻现政权,建立自己的政权。 最后,终于建立起无产阶级的科学的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 他为无产阶级提出了完整的实现自身以及全人类彻底解放的科学理论。 后来,列宁更进一步结合世界新发展和俄国的情况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创立了列宁主义。 西方政治思想发展的新阶段是“实然”向“将然”转变的阶段。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世界有了急遽发展,世界格局有了新的变化。 西方世界在经济上有了新的进展,走进了所谓
2023-09-07 11:23:271

西方的政治思想经历了怎样的演变过程

西方政治思想史主要是指西欧和北美的政治思想,它的内容主要是人们对政治生活各要素的理解和关注,比如政治与理性、政治与伦理、公民与共同体、平等与差异性、自由与强制等一些基本政治要素之间的关系。而对于这些要素的理解和关注,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会表现出不同的侧重点,由此导致政治的概念本身在时间进程中不断变化,而政治思想也表现出不同的面貌。 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中,政治范畴的演变过程大致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古希腊时期。在这一时期,城邦是基本的政治单元,也是政治生活的核心,政治与城邦是同一个概念。政治生活渗透进社会的方方面面,没有个人与公共之分,个人是城邦的一部分,因此个人的生活必须完全服从城邦的规则与利益,城邦(政治)价值占据了人们精神生活的全部,这是一种“泛政治”的概念。 第二阶段是古罗马时期,而这一时期又可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哲学与政治的分离阶段;一是宗教与政治的分离阶段。由于罗马领土的扩大,其公民已经不可能像古希腊城邦时期那样广泛的参与政治生活,因此,公民的个人生活开始于政治生活疏远,政治开始成为少数人的特权。人们不得不开始在政治之外寻找安身立命的伦理依据和精神支柱,于是,道德哲学开始从政治生活中分离出来。但是,哲学是深奥难懂的,一般平民百姓很难懂得哲学,这就在人们的精神世界中留下了某种空白,并最终促成了基督教的产生。基督教的出现使人的精神生活与世俗生活相分离,前者归宗教管,后者归国家管,双方又通过世俗权力相互斗争,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第三阶段是近代时期,个人价值、利益开始被挖掘、体现,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开始占据主导地位,个人利益成为人的根本追求,个人在追求利益时应该是自由的,而国家的目的就是要保护个人追求利益的自由不受侵犯,因此国家只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恶”,应该追求“最小限度的国家”。此时国家与市民社会,公与私的界限很明确,政治只是人类社会生活的极小部分。西方政治思想史的这三个阶段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它是古代希腊思想与古罗马和基督教思想以及日耳曼民主的政治和法律传统渐次融合形成的。具体体现为:罗马人继承了古希腊的政治思想,并接受了基督教的观念;日耳曼人又吸收了罗马人的政治思想和基督教观念,并将其与自身的传统相结合,奠定了近现代西方政治思想的基础。
2023-09-07 11:23:381

西方政治思想史有对当代社会,有什么价值意义

西方政治思想史是人类思想史的蕈要组成部分。西方历史上依次出现的各种政治思想,都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有些至今仍具有重要的价值。学习西方政治思想史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学习西方政治思想史,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和认识,提高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理论水平,提高我们全民族的政治文化素质。全面提高我们民族的素质是当前世界形势发展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迫切要求。政治素质是一个民族素质的核心,而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水平又对政治素质的提高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马克思主义不是封闭的体系,它是在吸取整个人类思想财富当然也包括西方政治思想的基础上产生的,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发展也不能离开现代人类文明的成果。系统地学习西方政治思想史,不仅可以有助于我们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和理解,而且有助于我们在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西方政治思想的实践中,划清马克思主义政治观与西方政治思想的界限,提高我们的政治理论水平,促进我们中华民族政治素质的提高和发展。其次,学习西方政治思想史,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和了解西方社会文化,有助于坚持改革开放的方针,促进我们与包括西方在内的世界的文化交流。现代科学技术、通讯,交通工具的发展,特别是信息产业的发展,使世界各国经济、政治、文化的联系和交流日益密切,改革开放已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基本前提。西方政治思想既是西方社会文化的源流,又是它的有机组成部分。系统地学习西方政治思想史,可以帮助我们正确的了解、认识西方文化,了解西方社会历史传统,促进我们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再次,学习西方政治思想史,可以开阔我们的眼界,启发思考,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实践提供有益的借鉴,西方的社会制度与社会主义制度是两种本质不同的社会制度,西方的思想文化与社会主义的思想文化也是两种不同的思想文化体系。过去,由于受左的思维方式的影响,我们片面地强调两种制度与思想体系的对立与斗争,而忽视了二者之间的联系。社会主义作为比资本主义更高级的社会形态,需要吸收资本主义物质文明的优秀成果,社会主义的思想体系也需要吸收一切人类精神文明的成果。西方政治思想史包括西方自古代希腊以来2000多年历史中各个国家、各种思想派别和政治思想家的政抬思想,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历史、哲学、法律等各个方面。特别是近代以来,西方政治思想家在个人与国家、政府与市场、权力与制约、自由与法治、效率与公平等关系上所提出的一系列的观点、设想与方案,都可以开阔我们的眼界,启发我们的思考。西方为解决上述问题进行的理论研究中所包含的政治经验、智慧,无疑对我们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2023-09-07 11:23:481

西方政治思想史上都有哪些重要的政治观?有哪些内容?

1、自然政治观古希腊和罗马时期,是一种将国家起源于政治秩序的建立归于自然,并依据是否合乎自然来评论国家制度与政治生活优良与否的政治观。(1)以自然为城邦和政治秩序的本源;(2)以整体主义国家观和伦理政治观为主要内容;(3)自然哲学的论证方法。2、神学政治观欧洲中世纪时期,将现存的一切社会关系包括经济、政治关系都看作是由上帝创造并由教会批准的政治观,其目的是维护上帝的权威与基督教会的统治地位。(1)以上帝为一切权威的本源;(2)以教权与王权、教会与世俗政权为基本内容;(3)经院哲学的论证方式。3、权力政治观西方近现代以来一种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相适应的资产阶级政治观,它以抽象的人权作为国家公共权利的基础,认为国家、政府来源于人们的同意或委托,其目的和作用不过是保障个人权利,是一种以资产阶级个人主义为价值取向的政治观。(1)以抽象权力作为国家权力来源;(2)权力的作用是维护秩序,保护个人权利;(3)以权利哲学为论证方式。
2023-09-07 11:23:592

如何认识和理解西方政治思想发展的基本线索?

  人类社会包括经济、政治和文化三大领域,各领域都反映社会的不同方面,含有各自的内容。关于政治领域,我觉得恩格斯的一段话很能说明。他说:“在全部纷繁和复杂的政治斗争中,问题的中心始终是社会阶级的社会和政治的统治,即旧的阶级要保持统治,新兴的阶级要争得统治。”(《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4页)这就是说,在阶级社会中,只有掌握统治权,才能按照一定阶级或集团的利益整合社会,协调矛盾,稳定秩序,促进发展。因此,如何夺取统治权,建立什么样的统治权,如何维持统治权,对现有统治权的态度等就成为政治领域的核心问题。从一定意义讲,政治思想的根本目的,也就是为各阶级或集团实现上述目标“出谋献策”。这种“谋”或“策”,可因民族、时代的不同而不同,也可因阶级、集团的不同而相异。由于各种思维方式的不同,也可能表现为不同形式,如理性的,科学的;抽象的,实践等。  西方政治思想的诞生地是古代的希腊。由于受希腊文化,特别是哲学思想的影响,希腊政治思想从开始时起就是以探索社会政治秩序建立的基础为出发点,研究社会政治秩序产生的根源和性质就成为西方政治思想的传统特点之一。这种抽象的理论的思维模式,从回答为什么和是什么入手的政治观,在西方一直沿续到十九世纪才有所改变。  西方政治思想史可以说是多元演变型的。从横向看,他在各个历史时期基本都是派别林立,诸家杂陈;从竖向看,他则是经历了不同的政治观的演变。综观西方政治思想史,我认为大体经历了:自然政治观、神学政治观和权利政治观几个阶段。各种政治观并不是只存在于某一时期,而只是反映某一时期的典型政治观。  自然政治观是古代希腊、罗马时期的基本政治观。古代希腊是西方政治思想的发源地,是西方政治思想的奠基时期。希腊从一开始,就形成神人分治的二元格局。就是说人们按照人类世界的结构又创造出一个神的世界,而且二者各自独立存在,互不干扰。思想家们很早就开始探索宇宙的本源和规律,以后又发展到探索社会、国家的本源和规律,政治秩序建立的原因。他们的基本答案大体都认为政治秩序是由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自然而然形成的。就是说,无论认为社会、城邦的产生是由于社会分工的需要(如柏拉图)或是社会发展的结果(如亚里斯多德)他们都是把政治秩序的建立看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需要。既是自然的一部分,又是自然而形成的。  罗马是一个务实的民族。他的思想观点包括政治思想基本是接受了希腊的思想用于罗马实际。有人说西赛罗是“希腊化的拉丁人”是将希腊文化传入后世的“中介”是有道理的。罗马人除提出共和国思想外,其他思想远远不如法律思想之发达和对后世影响之大。  作为自然政治观的另一体现就是关于自然法思想。早在希腊古代自然哲学时,就提出“逻各斯”思想,要探索事物的规律。这是西方自然法思想的萌芽。到希腊化和罗马时期,形成了系统的自然法思想。就是人能够通过理性认识自然、社会的发展规律(法则)。这种思想成为西方政治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观点而延续到后世。  人们把西方古代政治观归结为伦理政治观、整体政治观、自然政治观等,我们也曾这样提法。我认为这也反映了西方古代政治思想的特色,都是可以的。但为了使归纳古代、中世纪、近代政治观都统一于政治秩序建立的来源,故用自然政治观。  基督教神学政治观是西方中世纪的基本政治观。自从日耳曼人灭亡罗马之后,入主西欧大陆。从此欧洲开始进入中世纪。当时存在着希腊罗马文化、基督教文化和日耳曼文化的并存和融合。但产生于罗马后期的基督教神学,随着基督教势力的扩大,却发展成为人们观察一切问题的根据,一切意识形态的形式都从属于他。当然政治思想也不例外。无论是维护教权的思想,还是维护俗权的思想,都是从圣经中或基督教的历史上寻找依据。甚至于“一般针对封建制度发出的一切攻击必然首先就是对教会的攻击,而一切革命的社会政治理论大体上必然同时就是神学异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七卷,第 41页〗  需要提出的是,尽管神学世界观笼罩了西方中世纪,但是我们也应看到,远自古代 流传下来的政治思想传统,如平等、自由、民主、法治等思想也都以不同的形式保存下来。这是值得我们挖掘和研究的。  权利政治观是西方近、现代的基本政治观。这个政治观基本是从十五、六世纪开始,而形成于十七、八世纪,一直发展到现在。  权利观念在西方产生于古代的希腊罗马,特别是罗马法时期。然而作为一种政治秩序产生的基础的观念则是近代的事。  还在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们就开始用“人的眼光”观察社会、观察国家。后来,更进一步与权利结合起来,提出“天赋人权”观念。就是说,每一个平等的个人,都具有与生俱有的、不可剥夺的权利。人们为了维护这种个人的权利,才组成政治社会,建立政治秩序。这种观点,就是权利政治观。也就是恩格斯所说的“代替教条和神权的是人权,代替教会的是国家。以前,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是由教会批准的,因此曾被认为是教会和教条所创造的。而现在这些关系则被认为是以权利为根据并由国家创造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546页〗因此,“权利和权力”问题,即如何运用公共权力实现、保护人的天赋权利问题就成为近代西方政治思想的中心问题。  十七、八世纪是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是“应然”阶段。这时,各阶级、阶层或集团的先进思想家纷纷指责、揭露封建制度和专制主义是“毁灭”、“摧残”人性的制度,是不符合理性要求的。从而提出各种取代封建社会的符合理性要求的理想制度。在他们看来,人们应该在理性(自然法)的指引下,通过协议(契约)重新建立一个能够保护个人“天赋权利”的外部力量政治体(国家)。虽然每个思想家关于人权的内容不完全相同,但大体上包括了生命、财产、自由、幸福和安全,都把保护个人财产权看成首要的权利。虽然每个思想家设想的政治体的形式各不相同,但大体上都提出了民主和法治的主张。  这时的先进思想家们的目的是在于反对封建神学所宣扬的启示和专制制度,排除外界所加给人们繁重的枷锁,强调人的内在力量,从而引申出人的天赋的权利(自然权利),重新构建社会。然而他们却不顾历史的发展变化,而把“人性”和“人权”说成是“永远和到处同一的”抽象物。同时他们也是从抽象的推理出发,把市民社会看成是个人活动的园地,国家是通过协议(契约)而结成的公民个人联合体,把自己所设想的政治体的形式看成唯一合乎理性的组织。  十九世纪直到二十世纪前期,是“实然”阶段。这时,西方主要国家都先后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建立了近代的国家,许多国家也开始实现“产业革命”,向工业化过渡。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日益暴露出来。“理性的王国”并不理想,特别是对广大劳动群众,并未带来“人权”的许诺,得到“幸福”。这时在政治思想上明显地出现了分野和对立。  居于主流地位的资产阶级思想家们,开始摆脱了“理想”,面对现实,从理性主义转向实证主义、实用主义。为了更加巩固和完善已建立起的政权,在十九世纪时主要是提出各种改革方案,为建立完善的政治制度而出谋献策;而进入二十世纪后,随着政治制度的日趋完善,政府对经济干预的加强,研究和规范政府行为成为政治思想的主题。这个时期,资产阶级政治思想已是论证现实的合理性,已从探讨国家应该是怎样(应然)变为说明现实政权“是”(实然)怎样以及现政权应如何运作问题。为了缓和矛盾、稳定秩序,“秩序”和“安全”已成为主要口号。  另一方面,作为资产阶级对立面的无产阶级业已逐步由自在的阶级变为自为的阶级。在思想上他们不仅批判现存的资本主义制度,要求建立一个更为美好的新的社会主义制度,甚至要求用暴力推翻现政权,建立自己的政权。最后,终于建立起无产阶级的科学的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他为无产阶级提出了完整的实现自身以及全人类彻底解放的科学理论。后来,列宁更进一步结合世界新发展和俄国的情况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创立了列宁主义。  西方政治思想发展的新阶段是“实然”向“将然”转变的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世界有了急遽发展,世界格局有了新的变化。西方世界在经济上有了新的进展,走进了所谓“第二个黄金时代”实现了所谓工业化或现代化时代。科学技术有了突飞猛进,出现了许多新的科学领域。特别是电子计算机的发展,更促使社会逐渐走向知识经济时代,影响着人们生产、生活方式。政治上人们对法西斯的统治深恶痛绝,民主化已成为世界潮流;社会主义国家的出现,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和民族国家的形成,震撼着并影响着西方国家,同时也遏制了美国的霸权主义。与此同时,西方国家的资本主义的痼疾不仅未能消失,而且随着社会的进展愈演愈烈,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和矛盾。  在这种局面下,西方政治思想更是派别林立,花样繁多,表现许多新的特点。但总的方向不外两个方面。  一方面仍以维护和发展现存政权的思想为主。无论各种政治思想流派的理论基础是什么,但这时已完成了由“描述型研究”向“干预型研究”的过渡。就是说各种派别无不是为政府的国内、国际政策出谋划策。或提供某种理论模式,或对现实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某种设想和对策。  另一方面,有的派别和思想家,开始揭露并批判现代社会的各种弊端。同时,他们提出西方社会已进入“后工业化社会”或“后现代社会”。据此,原来的社会构成和组织已不能适应要求,有的甚至认为原有的社会已然“解构”,需重新建构。从而提出一套各自的“将然”的设想。必须指出的是,从根本上说,这些“设想”仍然没有离开西方政治思想的传统。
2023-09-07 11:24:102

西方政治思想史关于国家概述

1.国家神权说国家是由神或上帝直接或间接创造出来的,是神或上帝为了保护人类而创造的,一切政治权力都是神或上帝的赐予.统治者是上帝在世间的代理人,人民应该绝对服从之.2.国家社会共同体说国家是一种自然产生的、不可避免的及有益的团体.3.社会契约说社会契约说是对国家神权说的直接否定.在自然状态下,因人们滥用自然权利,而使人们的生命及财产得不到保障.为了摆脱这种状况,人们订立契约,建立足以保障自然权利的国家和政府.以契约建立的国家,任务是遵守自然法,保护公民的生命、财产和自由;如果统治者背叛契约,人民有权推翻政府,由此得出主权在民的结论.4.国家统治说国家的存在就意味着政府的存在,政府是统治和管理国家的机关.5.国家要素说国家要素说分为三要素说和四要素说.三要素说认为国家是人口、领土、主权三者的联合体.四要素说认为国家由人口、领土主权、政府构成.国家要素说实际上在以地理意义上的国家代替政治意义上的国家,以此来模糊国家的政治性质及国家统治的阶级本质
2023-09-07 11:24:201

西方政治思想史试题:什么是自然政治观?

亚里士多德通过目的论路径和自然主义的演进方式塑造了具有内在紧张关系的政治观,这种紧张关系主要表现为:目的论路径展示了城邦超越、自足、理想的自然,而自然主义方式蕴涵着城邦现实性、多样化和变动性特征。好人和好公民之间的不一致是亚氏政治观紧张关系的深层体现,哲学沉思是好人(哲学家)最优良的生活方式,而城邦政治是好公民获得幸福生活的根本保障。
2023-09-07 11:24:302

西方政治思想史名词解释

政治学的解释 研究 国家 学说、 政治 理论、政治 制度 和政治 思想 史的科学。 词语分解 政的解释 政 è 治理国家事务:政治。政府。政党。政权。政纲。政策。政令。政绩。政见。政客(为个人或某一集团 利益 从事政治活动的人)。政局。政变。参政。议政。 国家某一部门主管的业务:财政。邮政。民政。 家庭 或集 治学的解释 做学问;钻研治学 严谨 详细解释研究学问。 鲁迅 《书信集·致台静农》:“ 郑君 治学,盖用 胡适 之法,往往恃孤本秘籍,为惊人之具。” 马南邨 《燕山夜话·广阳学派》:“如果与 黄宗羲 、 顾炎武 、
2023-09-07 11:24:401

西方政治思想史名词解释来库古改革

时间在公元前830年左右,来库古改革的各项措施以"瑞特拉"神谕的形式流传下来,对斯巴达的政治制度产生了数世纪的影响·来库古的政制改革不仅使斯巴达从此由氏族社会阶段进入阶级社会阶段,使斯巴达国家由王政转变为贵族政制,而且为以后数百年的政治稳定,军事强大奠定了基础,对斯巴达古典时代的强盛产生了积极的历史后果· 政治上 1、组成新的部落和选区,对外代表国家,对内指挥军队,并掌握宗教祭祀大权; 2、国家设立由28位60岁以上的老人与2位国王组成30人的元老院(长老会议); 3、设立5名监察官,监督公民遵守法律的情况,并有权弹劾国王; 4、设公民大会,由30岁以上的公民参加,职责是向元老院提出议案. 经济上 1、实行土地国有政策,重新分配土地; 2、发行笨重的铁币,限制工商业的发展,禁止生活奢侈; 3、不准斯巴达人、希洛人、皮里阿西人任意迁移,也不许外邦人随意进入斯巴达境内; 4、实行公共会食制度. 教育上 实行全民皆兵式教育,男子自7岁起至60岁在军营过集体生活,培养在艰苦环境里生存、作战的能力. 改革奠定了斯巴达作为奴隶制国家的基础,来库古也成为斯巴达共同尊崇的开国始祖. 来库古为斯巴达国家进行了囊括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立法,以后斯巴达国家一直沿着这个方向发展.他的立法,限制了公民自由,使国家成为一个封闭的堡垒.
2023-09-07 11:25:001

简述西方政治思想史上关于国家起源学说的理论.

1.国家神权说国家是由神或上帝直接或间接创造出来的,是神或上帝为了保护人类而创造的,一切政治权力都是神或上帝的赐予。统治者是上帝在世间的代理人,人民应该绝对服从之。2.国家社会共同体说国家是一种自然产生的、不可避免的及有益的团体。3.社会契约说社会契约说是对国家神权说的直接否定。在自然状态下,因人们滥用自然权利,而使人们的生命及财产得不到保障。为了摆脱这种状况,人们订立契约,建立足以保障自然权利的国家和政府。以契约建立的国家,任务是遵守自然法,保护公民的生命、财产和自由;如果统治者背叛契约,人民有权推翻政府,由此得出主权在民的结论。4.国家统治说国家的存在就意味着政府的存在,政府是统治和管理国家的机关。5.国家要素说国家要素说分为三要素说和四要素说。三要素说认为国家是人口、领土、主权三者的联合体。四要素说认为国家由人口、领土主权、政府构成。国家要素说实际上在以地理意义上的国家代替政治意义上的国家,以此来模糊国家的政治性质及国家统治的阶级本质
2023-09-07 11:25:122

西方政治思想史的自由主义的国家观

欧洲的自由主义,从20世纪到30年代之前,欧洲的自由主义思想发展的是一个相当长的历程,比如洛克,伏尔泰等一些人的思想成就,还有清教徒运动(当时英国伊丽莎白女王建立了英国教会--圣公会,但有些人不满,脱了圣公会,自立新的宗教团--清教徒。之后这些清教徒离开英国,最后到达了新大陆,也就是美洲,这样做的原因就是为了不受英国管辖)等具有影响力的人物等,这些自由主义是随着资本主义的兴起而产生,主要是为商业文明中的私有制提供意识形态上的辩护。美国的自由主义:它是指来源于英国与美国工人主义结合而形成的以个人自由权利为核心的一种意识形态,自由主义是美国政治共识的核心,以“美国信条”的政治思想(自由、平等、民族)为基础。美国是世界上第一个也是唯一的一个建立在共同思想和共同政治信仰的基础上的国家,古典自由主义是美国人的共识。古典自由主义的特点是要求限制政府或国家在经济、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在经济上实行自由放任政策,靠市场自动调节供求关系;政治上强调政府或国家不得妨碍、损害个人自由;在社会生活中,自由主义者要求人们自己承担起对自己的责任,而不依赖于政府,靠个人奋斗来实现“美国梦”;在社会生活中,自由主义者希望政府“别管我”,让我自己来。形成原因是什么?因为美国人是通过独立战争才摆脱了英国殖民统治的,因此他们从内心里对政府(尤其是远不可及的联邦政府)的作用充满了怀疑,并对政府的权力进行了重重限制。所以美国一直以来选总统或者参议员,都是由人民、投票选举的,美国人对自己的自由权利等是看的很重的。
2023-09-07 11:25:201

西方政治思想史名词解释:宗教宽容

西方的历史沿革很大一部分都是与宗教的发展有关。从基督教被罗马帝国定为国教的伊始,西方的中世纪时期强调君权神授的观念,与教会牢牢捆绑从而加强思想控制 而教会则通过各种苛捐杂税(什一税)和发行赎罪券剥削压榨底层人民 自从丕平献土以来 在欧洲所发展读天主教以及拜占庭帝国的东正教就是成为十字军东征的诱因 利用宗教矛盾来获取利益 这就是在西方宗教背景下的格局 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也是为了宗教宽容 在英国以及爱尔兰至今仍在继续的教派之争已经持续了一个世纪。然而最主要的诱因仍然是利益需求 因而宗教走向多样宽容的时代就是西方文明 政治思想解放与发展的时代
2023-09-07 11:25:302

学习西方政治思想史的感想

东西差异太大
2023-09-07 11:25:423

为什么西方政治思想史始于古希腊

希腊出现了最早的民主政治。
2023-09-07 11:25:503

西方政治思想史上的特殊主义起自那个时代的什么人

西方政治思想史上的特殊主义世界观起自黎塞留,其真谛在于压倒性地注重“时间、地点和人物的相对情况”,强调人类事务以及政治方略的由此决定的复杂不定、情势特征和实践能动性。现当代中国思想史上的最大创新,可以说是一种出自毛泽东、继而由邓小平创造性地予以继承的特殊主义。它概括了现当代中国的特殊经验,但是可以有普遍含义,即各国人民的未来主要取决于各国人民依据本国具体情势的自主实践。这与西方主流的西式普遍主义相左,也大不同于中国传统的儒家世界观及其“方法论”的礼教普遍主义。对当今中国来说,至关紧要是牢记世界永恒变动,中国不息演化,在特殊主义那里显著昭彰的根本思想素质和实践要求永远必不可少,那包括按照实际的具体形势做出具体评判和决定具体方略,加上为之在认识上和实践中勤勉不懈,勇于创新。
2023-09-07 11:25:582

有哪些关于西方政治思想史的书值得推荐?

老师当时开了一个书单,提示说要了解整个思想史的脉络,寻求它的来龙去脉,只有了解了整个思想史的脉络,才能读懂这些经典著作的问题和意义所在。书单如下: 1,萨拜因:《政治学说史》上下卷,上海人民出版社 2,斯特龙伯格:《西方现代思想史》,中央编译出版社 3,布林顿:《西方近代思想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重印本 4,沃特金斯:《西方政治传统:现代自由主义发展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 5,丛日云:《西方政治文化传统》,吉林出版公司 推荐第四本。
2023-09-07 11:26:091

西方政治思想史上关于社会平等的观点以及代表人物

首先,古希腊时期的理性是在神意指导下的一种认识和思想,它主要体现在为了维持社会稳定而确立人类阶级的划分,从而使奴隶主的社会地位更加稳固,使君权和父权得到更大的保障。西方的封建社会历史较短,缘于他们在哲学体系上的认识和发展,因为任何一种追本溯源的理论都会将人类社会最终指向自由和公平的状态之中,在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时期也不例外,笛卡尔对于存在的认识正是基于这么一种理论之下建立的。当然,在那个时期的所有思潮中,主观理性主义占据了上风,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主要原因是理论超越了实践的发展,当所有的理论无法用实践来证明的时候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导致很多理论没有一个牢固的基础,从而是一种空想的理论,如洛克、孟德斯鸠、卢梭等人的思想中,只有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思想得到了实证,在美国得到较为完整的应用,并且取得了不俗的效果。而象卢梭提出的泛社会主义明显是一种空想的社会状态,欲想得到完全的平等,就等于建立了一种更不平等的体制。现在这么多的社会主义国家就是最好的便证。在西方政治思想的发展中,18世纪以后的理性思想为他们提供了较为完整的理论基础,从而使西方的社会、人文、经济等各方面得到了较为完善的发展,具体的代表人物如康德、边沁、黑格尔、海德格尔等人。总结一下。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中的理性思想就是:自由、平等、民主的社会体系;公平、公正、公开的行政和司法体系。
2023-09-07 11:26:181

西方政治思想史中讲的法国三贤是哪几位

卢梭,伏尔泰,孟德斯鸠
2023-09-07 11:26:292

有哪些关于西方政治思想史的书值得推荐?

老师当时开了一个书单,提示说要了解整个思想史的脉络,寻求它的来龙去脉,只有了解了整个思想史的脉络,才能读懂这些经典著作的问题和意义所在。书单如下: 1,萨拜因:《政治学说史》上下卷,上海人民出版社 2,斯特龙伯格:《西方现代思想史》,中央编译出版社 3,布林顿:《西方近代思想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重印本 4,沃特金斯:《西方政治传统:现代自由主义发展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 5,丛日云:《西方政治文化传统》,吉林出版公司 推荐第四本。
2023-09-07 11:26:521

西方政治思想史的约翰·麦克里兰编著图书

本书首要特色在于文字通俗流畅,所有介绍几乎皆以交谈讨论方式进行,因此口语化程度高,极易拉近作者与读者的距离。其次,作者比较着重近代及现代政治思想的发展,在800页左右的原稿中,15世纪以后的部分占了600多页,约为全书五分之四强。由于篇幅充裕,因此作者可以从容拒绝现代政治思想的流派,不仅包括了帕累托(Pareto)与弗洛伊德(Freud),甚至还涵盖到莫拉斯(Mauras)与奥克肖特(Oakeshott)。在20世纪行将完全走入历史之际,此书乃是惟一反映这种时代感的政治思想史通论。最后,本书比前两部著作幸运的是,它找到一位出色的翻译者。彭淮栋先生在翻译工作中素有盛名,对此书之翻译显然投入甚多,故译文典雅流畅,可读性强。不过原文比较口语化,译文比较文雅,少了临场对话的感觉,多了洗练的陈述味道。研究政治思想,可以帮助我们澄清概念,深入了解政治现象,并培养客观容忍的态度。 ——朱坚章欲彻底了解和评估政治上的重要大事的现象,必须基于对政治思想史的正确认识。一本良好的西方政治思想史是国内读者迫切需要的。  ——吕亚力 本书是以西方二千五百年来最重要的政治思想家和历史为主题,加以活泼流畅的阐释。它是一部见解和写法都与众不同的政治思想史,上起古希腊,中经近代国家的演变,美国的启蒙运动,到自由主义的兴起及自由主义激起的各种反动……一应俱全,蔚为大观。它激荡着思想的声音,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使读者在思考挑战的刺激中,洋溢着捧卷玩味的乐趣。此书在国外出版后,得到学术界与文化界的共同推荐,广大读者如获至宝、交相赞誉,立即登上畅销书排行榜。 导读 鉴古足以知今前言编者的话第一部分 希腊人第1章古希腊政治思想第2章苏格拉底与柏拉图第3章 国家的卫士与正义第4章亚里士多德与政治学第二部罗马人与罗马天主教徒第5章 从城邦到国际都市第6章 基督教世界主义:圣奥古斯丁的《上帝之城》第7章 基督教世界及其律法:圣托马斯第三部罗马人与人文主义者:主权再造第8章 主权再造:帕多瓦的马西利乌斯第9章 马基雅维里:《君主论》与美德共和国第四部 社会契约理论第10章 社会契约理论的兴起及其可观的持续力第11章 社会契约(一):霍布斯第12章 社会契约(二):洛克第13章 社会契约(三):卢梭第五部 启蒙运动与近代国家的演变第14章 近代国家的近代性第15章 启蒙运动的政治学第16章 启蒙运动与依法而治:孟德斯鸠第17章美国的启蒙运动:第18章 启蒙运动的局限:柏克与休谟第六部 自由主义的兴起第19章 自由主义的兴起第20章 自由主义的成熟:边沁与穆勒第21章 自由主义的成熟与式微:斯宾塞、萨姆纳、格林第七部 对自由主义的反动(一):格尔——国家与辩证法第22章黑格尔及马克思主义的黑格尔背景第八部 对自由主义的反动(二):社会主义第23章 马克思主义及其他社会主义第24章 社会民主:伯恩斯坦与克洛斯兰第25章雅各宾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布尔什维克的综合:列宁、托洛茨基、斯大林第九部 对自由主义的反动(三):非理性主义与反理性主义第26章 民族主义的民道德排他性:赫尔德第27章 精英主义对民主的批判:帕累托与米歇尔斯第28章 自由主义的特殊敌人:群众与群众理论家第29章 领袖及其群众第30章 法西斯主义第31章 保守主义第32章 卷末论思想及论述之窟媒体评论
2023-09-07 11:27:001

如何学习和研究西方政治思想史课堂讨论要求

通过一个学期以来对西方政治思想史的学习,使我对于西方政治思想的发展过程以及历史有了系统的全面的认识,由于我们的所学习的课程是著名教授徐大同所编著的《西方政治思想史》,该书使用的是通俗化的语言,认识更快,在思想上也更容易接受,现就自己在学习中的点体会汇报如下:一、使我系统的认识了西方政治思想史的主要发展历程所谓的政治思想,是有关于政治的思想,也就是说人们在政治活动中的总的指导思想或者理论,正所谓思想决定行动,西方政治思想既受各个时期社会政治的影响,也受政治思想个人个体的特征思维所影响,但不论怎么说,政治思想有他的历史性,还有他的社会性。通过学习,使我懂得,西方政治思想的起源于古代的希腊,因此。政治思想肯定会受希腊文化特别是哲学思想的深刻影响,希腊政治思想给了西方政治思想的一个坚实的基础,那就是,重视并探索社会政治秩序的建立,这是前提,是条件,也是根本,这种思维方式一直沿续到十九世纪才有所改变。
2023-09-07 11:27:161

亚里士多德对西方政治学的开创性贡献有哪些

亚里士多德认为,国家自然赋予人的本性是过国家生活,但是任何事物的本性都有一个发展过程,只有当它发展到最高阶段时,才充分显露出它的本性,社会也是如此。亚里士多德指出;国家在产生过程中经历了家庭、村落而最终形成了高级完备的社团,它是人的本性的最充分体现。个人只有作为城邦的组成部分,才能满足其自给自足的生活。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的社会生活包括许多内容,城邦的存在不只是为了便于交换,防止互相损害等等。城邦的目的在于实现道德的良善,即以城邦协调各人的功能,导致人类的优良生活。个人和城邦的主要和最终目的都是谋取优良的生活。这是城邦区别于其它社会团体的本质所在。亚里士多德首次从政治学的意义上讨论了国家的起源、本质和目的等一系列的重要课题,为这门学科的建立提供了基础理论。请添加详细解释 0 抢首赞更多回答(2)政治
2023-09-07 11:27:276

亚里士多德的综合性论著《政治学》都主要讲了哪些内容?

亚里士多德的综合性论著《政治学》,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上,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书中,亚里士多德对希腊的各种政治体制进行比较研究,举出了君主、贵族、共和、僭主、寡头和平民六种政体,并主张实行共和制。在对待法治和人治的问题上,他主张实行法治,是西方法律思想发展史上最早崇尚法治的学者之一。开创了把政治作为专门研究对象的先河。像柏拉图一样,他看到了不同制度的存在是由不同的阶级基础造成的,而制度的变化是阶级斗争和阶级力量对比发生变化的结果。但他的态度不像柏拉图那么悲观。柏拉图用理念来衡量现实世界中的一切,理想的制度只存在于他的空想中,那正宗的、以维护全邦人民利益的宗旨的都可归入理想政体,它们都曾经在这个世界上存在过,只是他那个时候被打败了而已,只要时机到来,这种正宗政体还会出现。
2023-09-07 11:27:481

西方政治思想史理性

RS~~~~
2023-09-07 11:27:572

西方政治思想史上的特殊主义起自那个时代的什么人

西方政治思想史上的特殊主义世界观起自黎塞留,其真谛在于压倒性地注重“时间、地点和人物的相对情况”,强调人类事务以及政治方略的由此决定的复杂不定、情势特征和实践能动性。阿尔芒·让·迪普莱西(Armand Jean du Plessis,1585年9月9日-1642年12月4日)法兰西首席宰相,黎塞留及弗龙萨克红衣主教。黎塞留在法王路易十三的政务决策中具有主导性的影响力,在他的执政期间,通过对贵族和教士阶层权利的极度挤压和控制,以及对政治制度,政府结构,法律系统,军队表章和经济开发的全面改革,他成功的将法国变成了大陆上的第一个专制君主国,为法国在路易十四时期的大陆霸权打下极为坚定的基础。同时,他还是欧洲大陆上最伟大的外交家之一,通过一系列精彩的外交努力,他主导了席卷欧洲的三十年战争,并因此结束了哈布斯堡王朝长达数十年的欧陆霸权,最终在外交桌上亲手规划了欧洲大陆在未来近两百年的权力平衡,开启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国时代。毫无疑问,小贵族出身的黎塞留可以说是欧洲历史上最伟大的外交家,政治家及战略家之一,也是17世纪的代表人物。
2023-09-07 11:28:061

自然观念视野下的西方政治思想史

因为西方没有受任何一种个人权力,能控制人民自由的力量。但是由于他们受着古老文明文化《圣经》的心灵、无形力量的控制,人类自觉意识均已比靠嘴唇道德的东方高出数倍,这是我们无法相比的。 像美国,基督徒人数已达到80%,而中国仅这几年增加了,但也仅仅6%。自然观念上,就最简单的十字路口的红灯,讲得最近一点,就算还是中国的地盘,只带着西方一点点气味的香港吧。无需成龙的交警指手画脚忙个不停,而是多没交警的路口也有条有理,次序分明,从没人会抡红灯,驾驶员也很爱礼让,这就是西方政治思想与东方不同所结出的果子就不同。 自然观念视野下的西方政治思想史,可以从《参考消息》上一目了然, 2012年1月26日《参考消息》7版转载【美国《未来学家》双月刊印-2月号文章】题:推动人类进步的八大挑战;挑战之二,昨日重现文章说:“发明一种能够再现至少20年前发生的事情的回放技术。……如果类似技术得以实现,它们会有什么实际用途呢? 历史的准确性、人类系谱、《圣经》研究和罪案调查都将从中受益。” 可见,世界上真正懂得知识、认识人生真相、掌管科研命脉的人,他们都会把《圣经》例入重要研究的环节。 可悲的是,党中央再三强调“社会和谐、人民稳定”的今天,“弱肉强食”斗争“进化论”新、老剧本网上、书店畅行无阻。而历史悠久极力推行的孔子、孟子、老子优良传统的“天道”实体;世界上最古老的人类道德源头、中国文化背景;劝人为善、不要犯罪、否认地上“有神论”的《圣经》有关文章却不见影子,出版界成了红线、上不了架;网络界只会删除、屏蔽。  人啊! 一个失去了心灵的口头道德世界,用子弹是无法收服的。我国祖先文明建设靠的就是:一直传到今天从未分离的“道德”二字,若没有了“道”还有什么“德”呢? 2012年5月8日《参考消息》15版题,中国官员赴美研修慈善。文章说:“考虑到中国经济蓬勃发展,显然中国人知道如何挣钱。但是他们并不擅长把钱捐赠出去。 2010年,3.087亿美国人捐赠了2909.8亿美元用于慈善事业。而据中国官方网站数据,逾13亿中国人的捐款仅164亿美元。 ……把钱放入教堂的奉献盘中,开出支票捐款,……认为自己有任务回馈社会,──这些对我们中的许多人而言,如此自然的事情却没有在中国出现。” 从“中国官员赴美研修慈善”的文章来看,中国已经醒来。不论最终目的是为了想中国人心灵的改变,还是为了想中国人口袋里的钱,这都是中国人民的一大喜讯,天人合一的神州从此又将在地球上展现了!因为只有从上到下,学习西方使用高级的宇宙意识、精神文明的道德源头──《圣经》统领,才能让人自觉地做好一个人。
2023-09-07 11:28:141

西方政治思想史 如何理解古希腊城邦与政治思想的关系

http://wenku.baidu.com/view/e2c4ab35f111f18583d05a85.html
2023-09-07 11:28:242

西方政治思想史上关于社会平等的观点

现代西方政治思想派别众多,观点各异,即使在一种思潮、一个流派之中,也存在着不同的派别和主张,但就其理论形成来说可分为 3类:①关于政治哲学,包括新自由主义、新保守主义、民主社会主义、现代无政府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法西斯主义等政治思潮。这些思潮尽管在理论观点上有很大分歧,甚至是对立的,但在理论形式上,它们都是19世纪乃至17、18世纪以来西方出现的自由主义、保守主义、社会主义等传统政治思想的延续。②关于政治科学,即行为主义政治学。行为主义政治学将现代科学的方法和成果引入到政治学中,将各种政治行为主体的政治行为作为基本分析对象,它萌发于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流行于西方世界。系统理论、结构功能理论、政治沟通理论、政治发展理论、博弈论、政治心理学、政治社会学等都可以归入行为主义政治学。此外,在哲学、经济学、法学、神学等学科和领域中,也存在着丰富的政治思想,如存在主义、现代法学流派、基督教和天主教神学中的政治思想。尽管这些政治思想散见于哲学、经济学、法学和神学等著作中,但它对现代西方的政治和社会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也是现代西方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3-09-07 11:28:441

西方政治思想史中的理性(主义)到底是唯物的还是唯心的?

1,含义:理性主义、欧洲理性主义(Rationalism)是建立在承认人的理性可以作为知识来源的理论基础上的一种哲学方法,高于并独立于感官感知。一般认为随着笛卡儿的理论而产生,17-18世纪间主要在欧洲大陆上得以传播。同时代相对的另一种哲学方法被称为不列颠经验主义(经验主义中的一派),它认为人类的想法来源于经验,所以知识可能除了数学以外主要来源于经验。这里主要关注的是人类的知识来源以及证实我们所知的一种手段。2区别:理性主义者及经验主义者的区别在当时并没有被哲学家予以区分,而是后代进行了区分。事实上,有时两者之间的区分并不像人们所说的那么显著。三位主要的理性主义者都认同经验科学的重要性,并且他们在研究方法及形而上学的理论上更接近笛卡尔而不是斯宾诺莎(Spinoza)和莱布尼兹(Leibnitz)。尽管这种区分在著书立说时很有必要,他们对哲学本身来说不是非常有用。
2023-09-07 11:28:523

如何评价霍布斯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上的地位

霍布斯是英国新兴大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忠实代言人,尽管他有许多反复,但仍不愧为一位资产阶级的启蒙思想家、反封建的斗士。
2023-09-07 11:29:102

结合西方政治思想史谈谈什么是正义

1.正义(柏拉图)柏拉图首先从探讨个人正义开始,继而转向对城邦正义的探讨,从而论证了合乎正义的城邦的基本原则,他认为所谓的合乎正义的城邦就是实现或体现了至高的“善“的城邦,就是城邦的理念,它贯穿着整体主义精神,追求城邦的整体和谐、统一,要求个人无条件的为城邦服务。正义是个人内心的一种道德或品质,奠定了后来西方学者对个人正义的思考。城邦的正义集中体现在社会分工上,国家的三个等级,包括统治者、辅助者和生产者只要各司其职,各守其序,各尽其责,分工互助,国家就实现了正义。这从一定程度上给当权者一定的限制和不自由。2.《理想国》(柏拉图)柏拉图首先从探讨个人正义开始,继而转向对城邦正义的探讨,从而论证了合乎正义的城邦的基本原则,他认为所谓的合乎正义的城邦就是实现或体现了至高的“善“的城邦,就是城邦的理念,《理想国》主题是“什么是理想的国家”?,在《理想国》中柏拉图描述了一个理想城邦,包括其基本原则、基本制度和生活方式等。这个城邦是不存在于现实中的,是理想国家与现实国家的对立,开创了西方政治思想史上乌托邦主义的传统。《理想国》一书中还以大量篇幅详尽地讨论教育问题,提出对个人和城邦进行彻底改造。3.《雅典政制》① 它是亚里士多德关于政治学方面的著作,相当于雅典城邦政治制度② 在政治学研究领域,亚里士多德有意识对研究方法进行探讨和选择,并采用了当时较为先进研究方法。他运用了历史的和经验的研究方法,他组织对158个城邦的政治制度进行了调查,并进行综合分析和比较研究,上升为具有普遍的一般理论。而《雅典政制》正是这调查材料的一部分,对于认识城邦本质有重要意义,虽然这种调查远没有达到现代精确的定量水平,但在当时确实是极有创见的做法。4正义(亚里士多德)正义有两种形态:对应当平等的方面给人们以平等的待遇;在不应当平等的方面,则对人们加以区别对待。因此,要努力实现分配的正义,即根据个人不同的地位、财产、能力或贡献给予不同的待遇,另外也要无差别的均等对待每一个人,即实现矫正的正义。城邦的正义在不同的政体有不同的体现,理想的政体混合了正义的各个方面。城邦正义要借助法律来实现。他认为,法律虽然不是万能的,但它凝聚了无数的经验与教训包含着一种时间的智慧。一般的正义或普遍的正义是中道、中庸,即实现利益的平衡。
2023-09-07 11:29:211

西方政治思想史课后作业从理想国到法律篇,柏拉图的政治思想发生了哪些变化

摘要:传统的观点认为,从《理想国》到《法律篇》,柏拉图的政治法律思想经历了一个从“哲学王”的人治到法治的转变过程。
2023-09-07 11:29:321

西方政治思想史上国家的概念

纵观整个世界,国家的建立都是为少数人服务地。国家机构的建立,也绝大多数是为了少数人需要而存在。只有在逼不得已的情况下,他们才不得不去顾及一下大多数人的利益,那也是为了减缓那些冲着他们极少数人地安危来的危机而做的,并非出于对广大国民的幸福福祉。这就是国家的真面目。  只不过,这种真面目的表现有好有坏,在经过了数百年的反复冲击之后西方国家已经普遍意识到了一切发生的根源和可以接受的放松地底线,所以他们慢慢的提高国家中中产阶级地数量,加大社会保障力度,将矛盾产生的几率和警戒线控制在许可范围内,以此来延长自己的安稳日子,他们不是没办法解决,是无意去解决。因为每次危机的发生既是麻烦,也是机遇。剪羊毛的机会,上层权利重新分配的机会,如此而已,整个世界,可以说是上层社会操控下的一个超大型的游乐场罢了,普通人永远是沉在底下不明真相的可怜虫。
2023-09-07 11:29:391

洛克对西方政治思想史的贡献

洛克第一个倡导了权力的分配,他把政治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对外权三种,认为立法权高于其它两权,但立法权仍要受到人民的制约,当人民发现立法行为与他们的委托相抵触时,人民仍享有最高的权力来罢免或更换立法机关。另外,立法权属于议会,行政权属于国王,对外权涉及到和平与战争、外交与结盟,也为国王行使。 洛克第一次系统地提出“天赋人权”学说来反对“君权神授”思想。他把在英国革命中提出的各种基本要求概括为自由权,生命权和财产权,并把它们说成是天赋人权。
2023-09-07 11:29:483

简述西方政治思想史上的基本问题

西方政治思想史的基本线索人类社会包括经济、政治和文化三大领域,各领域都反映社会的不同方面,含有各自的内容。在阶级社会中,只有掌握统治权,才能按照一定阶级或集团的利益整合社会,协调矛盾,稳定秩序,促进发展。因此,如何夺取统治权,建立什么样的统治权,如何维持统治权,对现有统治权的态度等就成为政治领域的核心问题。从一定意义讲,政治思想的根本目的,也就是为各阶级或集团实现上述目标“出谋献策”。这种“谋”或“策”,可因民族、时代的不同而不同,也可因阶级、集团的不同而相异。由于各种思维方式的不同,也可能表现为不同形式,如理性的,科学的;抽象的,实践的,等。西方政治思想的诞生地是古代的希腊。由于受希腊文化,特别是哲学思想的影响,希腊政治思想从开始时起就是以探索社会政治秩序建立的基础为出发点,研究社会政治秩序产生的根源和性质就成为西方政治思想的传统特点之一。西方政治思想史可以说是多元演变型的。从横向看,他在各个历史时期基本都是派别林立,诸家杂陈;从竖向看,他则是经历了不同的政治观的演变。综观西方政治思想史,我认为大体经历了:自然政治观、神学政治观和权利政治观几个阶段。各种政治观并不是只存在于某一时期,而只是反映某一时期的典型政治观。自然政治观是古代希腊、罗马时期的基本政治观。古代希腊是西方政治思想的发源地,是西方政治思想的奠基时期。希腊从一开始,就形成神人分治的二元格局。就是说人们按照人类世界的结构又创造出一个神的世界,而且二者各自独立存在,互不干扰。思想家们很早就开始探索宇宙的本源和规律,以后又发展到探索社会、国家的本源和规律,政治秩序建立的原因。他们的基本答案大体都认为政治秩序是由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自然而然形成的。就是说,无论认为社会、城邦的产生是由于社会分工的需要(如柏拉图)或是社会发展的结果(如亚里斯多德)他们都是把政治秩序的建立看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需要。既是自然的一部分,又是自然而形成的。作为自然政治观的另一体现就是关于自然法思想。早在希腊古代自然哲学时,就提出“逻各斯”思想,要探索事物的规律。这是西方自然法思想的萌芽。到希腊化和罗马时期,形成了系统的自然法思想。就是人能够通过理性认识自然、社会的发展规律(法则)。这种思想成为西方政治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观点而延续到后世。人们把西方古代政治观归结为伦理政治观、整体政治观、自然政治观等,我们也曾这样提法。我认为这也反映了西方古代政治思想的特色,都是可以的。但为了使归纳古代、中世纪、近代政治观都统一于政治秩序建立的来源,故用自然政治观。基督教神学政治观是西方中世纪的基本政治观。自从日耳曼人灭亡罗马之后,入主西欧大陆。从此欧洲开始进入中世纪。当时存在着希腊罗马文化、基督教文化和日耳曼文化的并存和融合。但产生于罗马后期的基督教神学,随着基督教势力的扩大,却发展成为人们观察一切问题的根据,一切意识形态的形式都从属于他。当然政治思想也不例外。无论是维护教权的思想,还是维护俗权的思想,都是从圣经中或基督教的历史上寻找依据。甚至于“一般针对封建制度发出的一切攻击必然首先就是对教会的攻击,而一切革命的社会政治理论大体上必然同时就是神学异端。”需要提出的是,尽管神学世界观笼罩了西方中世纪,但是我们也应看到,远自古代 流传下来的政治思想传统,如平等、自由、民主、法治等思想也都以不同的形式保存下来。这是值得我们挖掘和研究的。权利政治观是西方近、现代的基本政治观。这个政治观基本是从十五、六世纪开始,而形成于十七、八世纪,一直发展到现在。权利观念在西方产生于古代的希腊罗马,特别是罗马法时期。然而作为一种政治秩序产生的基础的观念则是近代的事。还在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们就开始用“人的眼光”观察社会、观察国家。后来,更进一步与权利结合起来,提出“天赋人权”观念。就是说,每一个平等的个人,都具有与生俱有的、不可剥夺的权利。人们为了维护这种个人的权利,才组成政治社会,建立政治秩序。这种观点,就是权利政治观。也就是恩格斯所说的“代替教条和神权的是人权,代替教会的是国家。以前,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是由教会批准的,因此曾被认为是教会和教条所创造的。而现在这些关系则被认为是以权利为根据并由国家创造的。”因此,“权利和权力”问题,即如何运用公共权力实现、保护人的天赋权利问题就成为近代西方政治思想的中心问题。权利政治观是西方近、现代政治思想的主流。十七、八世纪是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是“应然”阶段。这时,各阶级、阶层或集团的先进思想家纷纷指责、揭露封建制度和专制主义是“毁灭”、“摧残”人性的制度,是不符合理性要求的。从而提出各种取代封建社会的符合理性要求的理想制度。在他们看来,人们应该在理性(自然法)的指引下,通过协议(契约)重新建立一个能够保护个人“天赋权利”的外部力量政治体(国家)。虽然每个思想家关于人权的内容不完全相同,但大体上包括了生命、财产、自由、幸福和安全,都把保护个人财产权看成首要的权利。虽然每个思想家设想的政治体的形式各不相同,但大体上都提出了民主和法治的主张。这时的先进思想家们的目的是在于反对封建神学所宣扬的启示和专制制度,排除外界所加给人们繁重的枷锁,强调人的内在力量,从而引申出人的天赋的权利(自然权利),重新构建社会。然而他们却不顾历史的发展变化,而把“人性”和“人权”说成是“永远和到处同一的”抽象物。同时他们也是从抽象的推理出发,把市民社会看成是个人活动的园地,国家是通过协议(契约)而结成的公民个人联合体,把自己所设想的政治体的形式看成唯一合乎理性的组织。十九世纪直到二十世纪前期,是“实然”阶段。这时,西方主要国家都先后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建立了近代的国家,许多国家也开始实现“产业革命”,向工业化过渡。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日益暴露出来。“理性的王国”并不理想,特别是对广大劳动群众,并未带来“人权”的许诺,得到“幸福”。这时在政治思想上明显地出现了分野和对立。居于主流地位的资产阶级思想家们,开始摆脱了“理想”,面对现实,从理性主义转向实证主义、实用主义。为了更加巩固和完善已建立起的政权,在十九世纪时主要是提出各种改革方案,为建立完善的政治制度而出谋献策;而进入二十世纪后,随着政治制度的日趋完善,政府对经济干预的加强,研究和规范政府行为成为政治思想的主题。这个时期,资产阶级政治思想已是论证现实的合理性,已从探讨国家应该是怎样(应然)变为说明现实政权“是”(实然)怎样以及现政权应如何运作问题。为了缓和矛盾、稳定秩序,“秩序”和“安全”已成为主要口号。另一方面,作为资产阶级对立面的无产阶级业已逐步由自在的阶级变为自为的阶级。在思想上他们不仅批判现存的资本主义制度,要求建立一个更为美好的新的社会主义制度,甚至要求用暴力推翻现政权,建立自己的政权。最后,终于建立起无产阶级的科学的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他为无产阶级提出了完整的实现自身以及全人类彻底解放的科学理论。后来,列宁更进一步结合世界新发展和俄国的情况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创立了列宁主义。西方政治思想发展的新阶段是“实然”向“将然”转变的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世界有了急遽发展,世界格局有了新的变化。西方世界在经济上有了新的进展,走进了所谓西方政治思想史的基本线索人类社会包括经济、政治和文化三大领域,各领域都反映社会的不同方面,含有各自的内容。关于政治领域,我觉得恩格斯的一段话很能说明。他说:“在全部纷繁和复杂的政治斗争中,问题的中心始终是社会阶级的社会和政治的统治,即旧的阶级要保持统治,新兴的阶级要争得统治。”这就是说,在阶级社会中,只有掌握统治权,才能按照一定阶级或集团的利益整合社会,协调矛盾,稳定秩序,促进发展。因此,如何夺取统治权,建立什么样的统治权,如何维持统治权,对现有统治权的态度等就成为政治领域的核心问题。从一定意义讲,政治思想的根本目的,也就是为各阶级或集团实现上述目标“出谋献策”。这种“谋”或“策”,可因民族、时代的不同而不同,也可因阶级、集团的不同而相异。由于各种思维方式的不同,也可能表现为不同形式,如理性的,科学的;抽象的,实践的,等。西方政治思想的诞生地是古代的希腊。由于受希腊文化,特别是哲学思想的影响,希腊政治思想从开始时起就是以探索社会政治秩序建立的基础为出发点,研究社会政治秩序产生的根源和性质就成为西方政治思想的传统特点之一。这种抽象的理论的思维模式,从回答为什么和是什么入手的政治观,在西方一直沿续到十九世纪才有所改变。西方政治思想史可以说是多元演变型的。从横向看,他在各个历史时期基本都是派别林立,诸家杂陈;从竖向看,他则是经历了不同的政治观的演变。综观西方政治思想史,我认为大体经历了:自然政治观、神学政治观和权利政治观几个阶段。各种政治观并不是只存在于某一时期,而只是反映某一时期的典型政治观。自然政治观是古代希腊、罗马时期的基本政治观。古代希腊是西方政治思想的发源地,是西方政治思想的奠基时期。希腊从一开始,就形成神人分治的二元格局。就是说人们按照人类世界的结构又创造出一个神的世界,而且二者各自独立存在,互不干扰。思想家们很早就开始探索宇宙的本源和规律,以后又发展到探索社会、国家的本源和规律,政治秩序建立的原因。他们的基本答案大体都认为政治秩序是由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自然而然形成的。就是说,无论认为社会、城邦的产生是由于社会分工的需要(如柏拉图)或是社会发展的结果(如亚里斯多德)他们都是把政治秩序的建立看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需要。既是自然的一部分,又是自然而形成的。罗马是一个务实的民族。他的思想观点包括政治思想基本是接受了希腊的思想用于罗马实际。有人说西赛罗是“希腊化的拉丁人”是将希腊文化传入后世的“中介”是有道理的。罗马人除提出共和国思想外,其他思想远远不如法律思想之发达和对后世影响之大。作为自然政治观的另一体现就是关于自然法思想。早在希腊古代自然哲学时,就提出“逻各斯”思想,要探索事物的规律。这是西方自然法思想的萌芽。到希腊化和罗马时期,形成了系统的自然法思想。就是人能够通过理性认识自然、社会的发展规律(法则)。这种思想成为西方政治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观点而延续到后世。人们把西方古代政治观归结为伦理政治观、整体政治观、自然政治观等,我们也曾这样提法。我认为这也反映了西方古代政治思想的特色,都是可以的。但为了使归纳古代、中世纪、近代政治观都统一于政治秩序建立的来源,故用自然政治观。基督教神学政治观是西方中世纪的基本政治观。自从日耳曼人灭亡罗马之后,入主西欧大陆。从此欧洲开始进入中世纪。当时存在着希腊罗马文化、基督教文化和日耳曼文化的并存和融合。但产生于罗马后期的基督教神学,随着基督教势力的扩大,却发展成为人们观察一切问题的根据,一切意识形态的形式都从属于他。当然政治思想也不例外。无论是维护教权的思想,还是维护俗权的思想,都是从圣经中或基督教的历史上寻找依据。甚至于“一般针对封建制度发出的一切攻击必然首先就是对教会的攻击,而一切革命的社会政治理论大体上必然同时就是神学异端。”需要提出的是,尽管神学世界观笼罩了西方中世纪,但是我们也应看到,远自古代 流传下来的政治思想传统,如平等、自由、民主、法治等思想也都以不同的形式保存下来。这是值得我们挖掘和研究的。权利政治观是西方近、现代的基本政治观。这个政治观基本是从十五、六世纪开始,而形成于十七、八世纪,一直发展到现在。权利观念在西方产生于古代的希腊罗马,特别是罗马法时期。然而作为一种政治秩序产生的基础的观念则是近代的事。还在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们就开始用“人的眼光”观察社会、观察国家。后来,更进一步与权利结合起来,提出“天赋人权”观念。就是说,每一个平等的个人,都具有与生俱有的、不可剥夺的权利。人们为了维护这种个人的权利,才组成政治社会,建立政治秩序。这种观点,就是权利政治观。也就是恩格斯所说的“代替教条和神权的是人权,代替教会的是国家。以前,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是由教会批准的,因此曾被认为是教会和教条所创造的。而现在这些关系则被认为是以权利为根据并由国家创造的。”因此,“权利和权力”问题,即如何运用公共权力实现、保护人的天赋权利问题就成为近代西方政治思想的中心问题。权利政治观是西方近、现代政治思想的主流。十七、八世纪是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是“应然”阶段。这时,各阶级、阶层或集团的先进思想家纷纷指责、揭露封建制度和专制主义是“毁灭”、“摧残”人性的制度,是不符合理性要求的。从而提出各种取代封建社会的符合理性要求的理想制度。在他们看来,人们应该在理性(自然法)的指引下,通过协议(契约)重新建立一个能够保护个人“天赋权利”的外部力量政治体(国家)。虽然每个思想家关于人权的内容不完全相同,但大体上包括了生命、财产、自由、幸福和安全,都把保护个人财产权看成首要的权利。虽然每个思想家设想的政治体的形式各不相同,但大体上都提出了民主和法治的主张。这时的先进思想家们的目的是在于反对封建神学所宣扬的启示和专制制度,排除外界所加给人们繁重的枷锁,强调人的内在力量,从而引申出人的天赋的权利(自然权利),重新构建社会。然而他们却不顾历史的发展变化,而把“人性”和“人权”说成是“永远和到处同一的”抽象物。同时他们也是从抽象的推理出发,把市民社会看成是个人活动的园地,国家是通过协议(契约)而结成的公民个人联合体,把自己所设想的政治体的形式看成唯一合乎理性的组织。十九世纪直到二十世纪前期,是“实然”阶段。这时,西方主要国家都先后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建立了近代的国家,许多国家也开始实现“产业革命”,向工业化过渡。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日益暴露出来。“理性的王国”并不理想,特别是对广大劳动群众,并未带来“人权”的许诺,得到“幸福”。这时在政治思想上明显地出现了分野和对立。居于主流地位的资产阶级思想家们,开始摆脱了“理想”,面对现实,从理性主义转向实证主义、实用主义。为了更加巩固和完善已建立起的政权,在十九世纪时主要是提出各种改革方案,为建立完善的政治制度而出谋献策;而进入二十世纪后,随着政治制度的日趋完善,政府对经济干预的加强,研究和规范政府行为成为政治思想的主题。这个时期,资产阶级政治思想已是论证现实的合理性,已从探讨国家应该是怎样(应然)变为说明现实政权“是”(实然)怎样以及现政权应如何运作问题。为了缓和矛盾、稳定秩序,“秩序”和“安全”已成为主要口号。另一方面,作为资产阶级对立面的无产阶级业已逐步由自在的阶级变为自为的阶级。在思想上他们不仅批判现存的资本主义制度,要求建立一个更为美好的新的社会主义制度,甚至要求用暴力推翻现政权,建立自己的政权。最后,终于建立起无产阶级的科学的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他为无产阶级提出了完整的实现自身以及全人类彻底解放的科学理论。后来,列宁更进一步结合世界新发展和俄国的情况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创立了列宁主义。西方政治思想发展的新阶段是“实然”向“将然”转变的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世界有了急遽发展,世界格局有了新的变化。西方世界在经济上有了新的进展,走进了所谓
2023-09-07 11:30:461

学习西方政治思想史为啥有助于锻炼政治思维

从地狱或者外延意义上说,西方政治思想主要指西欧和北美的政治思想。西方政治思想史即西方政治思想发展的概况。
2023-09-07 11:31:032

西方政治思想史名词解释来库古改革

时间在公元前830年左右,来库古改革的各项措施以"瑞特拉"神谕的形式流传下来,对斯巴达的政治制度产生了数世纪的影响·来库古的政制改革不仅使斯巴达从此由氏族社会阶段进入阶级社会阶段,使斯巴达国家由王政转变为贵族政制,而且为以后数百年的政治稳定,军事强大奠定了基础,对斯巴达古典时代的强盛产生了积极的历史后果·政治上1、组成新的部落和选区,对外代表国家,对内指挥军队,并掌握宗教祭祀大权;2、国家设立由28位60岁以上的老人与2位国王组成30人的元老院(长老会议);3、设立5名监察官,监督公民遵守法律的情况,并有权弹劾国王;4、设公民大会,由30岁以上的公民参加,职责是向元老院提出议案。经济上1、实行土地国有政策,重新分配土地;2、发行笨重的铁币,限制工商业的发展,禁止生活奢侈;3、不准斯巴达人、希洛人、皮里阿西人任意迁移,也不许外邦人随意进入斯巴达境内;4、实行公共会食制度。教育上实行全民皆兵式教育,男子自7岁起至60岁在军营过集体生活,培养在艰苦环境里生存、作战的能力。改革奠定了斯巴达作为奴隶制国家的基础,来库古也成为斯巴达共同尊崇的开国始祖。来库古为斯巴达国家进行了囊括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立法,以后斯巴达国家一直沿着这个方向发展。他的立法,限制了公民自由,使国家成为一个封闭的堡垒。
2023-09-07 11:31:111

如何理解西方政治思想的延续与断裂

一、认识和理解西方政治思想发展的基本线索:1、西方政治思想史纵向经历自然政治观(古代希腊罗马时期,神人分治的二元格局,探索宇宙、社会、国家的本源和规律,政治秩序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2、基督教神学政治观(西方中世纪,产生于罗马后期的基督教神学到中世纪发展为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基督教的经典、信条成为人们观察政治思想的依据,维护教权、俗权的思想都从《圣经》中寻找依据。3、权利政治观(西方近现代的基本政治观,从15、16世纪开始,形成于17、18世纪,一直发展到现在。人天生平等,每个人都有与生俱来的权利。人们为维护这种个人的权利,才组成政治社会,建立公共权力和政治秩序。政治社会与公共权力的目的是维护和促进个人的权利。经历了应然、实然、将然三个阶段。二、学习西方政治思想史的意义:1、了解完整的人类历史;2、认识真实的西方社会;3、增强政治的分析能力;4、掌握先进的思维方式;5、提高现代的公民意识;6、理解当代的民主进程。
2023-09-07 11:31:191

西方政治思想史的基本线索()。

西方政治思想史的基本线索()。 A.研究各种思想产生的历史环境与思想家的基本观点B.探索建立国家的基础或本源C.研究思想家们的基本观点D.探索建立政治秩序的基本或本源,并以此作为评价社会政治制度的依据正确答案:探索建立政治秩序的基本或本源,并以此作为评价社会政治制度的依据
2023-09-07 11:31:371

如何认识和理解西方政治思想发展的基本线索

西方政治思想史的基本线索人类社会包括经济、政治和文化三大领域,各领域都反映社会的不同方面,含有各自的内容。在阶级社会中,只有掌握统治权,才能按照一定阶级或集团的利益整合社会,协调矛盾,稳定秩序,促进发展。因此,如何夺取统治权,建立什么样的统治权,如何维持统治权,对现有统治权的态度等就成为政治领域的核心问题。从一定意义讲,政治思想的根本目的,也就是为各阶级或集团实现上述目标“出谋献策”。这种“谋”或“策”,可因民族、时代的不同而不同,也可因阶级、集团的不同而相异。由于各种思维方式的不同,也可能表现为不同形式,如理性的,科学的;抽象的,实践的,等。西方政治思想的诞生地是古代的希腊。由于受希腊文化,特别是哲学思想的影响,希腊政治思想从开始时起就是以探索社会政治秩序建立的基础为出发点,研究社会政治秩序产生的根源和性质就成为西方政治思想的传统特点之一。西方政治思想史可以说是多元演变型的。从横向看,他在各个历史时期基本都是派别林立,诸家杂陈;从竖向看,他则是经历了不同的政治观的演变。综观西方政治思想史,我认为大体经历了:自然政治观、神学政治观和权利政治观几个阶段。各种政治观并不是只存在于某一时期,而只是反映某一时期的典型政治观。自然政治观是古代希腊、罗马时期的基本政治观。古代希腊是西方政治思想的发源地,是西方政治思想的奠基时期。希腊从一开始,就形成神人分治的二元格局。就是说人们按照人类世界的结构又创造出一个神的世界,而且二者各自独立存在,互不干扰。思想家们很早就开始探索宇宙的本源和规律,以后又发展到探索社会、国家的本源和规律,政治秩序建立的原因。他们的基本答案大体都认为政治秩序是由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自然而然形成的。就是说,无论认为社会、城邦的产生是由于社会分工的需要(如柏拉图)或是社会发展的结果(如亚里斯多德)他们都是把政治秩序的建立看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需要。既是自然的一部分,又是自然而形成的。作为自然政治观的另一体现就是关于自然法思想。早在希腊古代自然哲学时,就提出“逻各斯”思想,要探索事物的规律。这是西方自然法思想的萌芽。到希腊化和罗马时期,形成了系统的自然法思想。就是人能够通过理性认识自然、社会的发展规律(法则)。这种思想成为西方政治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观点而延续到后世。人们把西方古代政治观归结为伦理政治观、整体政治观、自然政治观等,我们也曾这样提法。我认为这也反映了西方古代政治思想的特色,都是可以的。但为了使归纳古代、中世纪、近代政治观都统一于政治秩序建立的来源,故用自然政治观。基督教神学政治观是西方中世纪的基本政治观。自从日耳曼人灭亡罗马之后,入主西欧大陆。从此欧洲开始进入中世纪。当时存在着希腊罗马文化、基督教文化和日耳曼文化的并存和融合。但产生于罗马后期的基督教神学,随着基督教势力的扩大,却发展成为人们观察一切问题的根据,一切意识形态的形式都从属于他。当然政治思想也不例外。无论是维护教权的思想,还是维护俗权的思想,都是从圣经中或基督教的历史上寻找依据。甚至于“一般针对封建制度发出的一切攻击必然首先就是对教会的攻击,而一切革命的社会政治理论大体上必然同时就是神学异端。”需要提出的是,尽管神学世界观笼罩了西方中世纪,但是我们也应看到,远自古代 流传下来的政治思想传统,如平等、自由、民主、法治等思想也都以不同的形式保存下来。这是值得我们挖掘和研究的。权利政治观是西方近、现代的基本政治观。这个政治观基本是从十五、六世纪开始,而形成于十七、八世纪,一直发展到现在。权利观念在西方产生于古代的希腊罗马,特别是罗马法时期。然而作为一种政治秩序产生的基础的观念则是近代的事。还在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们就开始用“人的眼光”观察社会、观察国家。后来,更进一步与权利结合起来,提出“天赋人权”观念。就是说,每一个平等的个人,都具有与生俱有的、不可剥夺的权利。人们为了维护这种个人的权利,才组成政治社会,建立政治秩序。这种观点,就是权利政治观。也就是恩格斯所说的“代替教条和神权的是人权,代替教会的是国家。以前,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是由教会批准的,因此曾被认为是教会和教条所创造的。而现在这些关系则被认为是以权利为根据并由国家创造的。”因此,“权利和权力”问题,即如何运用公共权力实现、保护人的天赋权利问题就成为近代西方政治思想的中心问题。权利政治观是西方近、现代政治思想的主流。十七、八世纪是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是“应然”阶段。这时,各阶级、阶层或集团的先进思想家纷纷指责、揭露封建制度和专制主义是“毁灭”、“摧残”人性的制度,是不符合理性要求的。从而提出各种取代封建社会的符合理性要求的理想制度。在他们看来,人们应该在理性(自然法)的指引下,通过协议(契约)重新建立一个能够保护个人“天赋权利”的外部力量政治体(国家)。虽然每个思想家关于人权的内容不完全相同,但大体上包括了生命、财产、自由、幸福和安全,都把保护个人财产权看成首要的权利。虽然每个思想家设想的政治体的形式各不相同,但大体上都提出了民主和法治的主张。这时的先进思想家们的目的是在于反对封建神学所宣扬的启示和专制制度,排除外界所加给人们繁重的枷锁,强调人的内在力量,从而引申出人的天赋的权利(自然权利),重新构建社会。然而他们却不顾历史的发展变化,而把“人性”和“人权”说成是“永远和到处同一的”抽象物。同时他们也是从抽象的推理出发,把市民社会看成是个人活动的园地,国家是通过协议(契约)而结成的公民个人联合体,把自己所设想的政治体的形式看成唯一合乎理性的组织。十九世纪直到二十世纪前期,是“实然”阶段。这时,西方主要国家都先后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建立了近代的国家,许多国家也开始实现“产业革命”,向工业化过渡。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日益暴露出来。“理性的王国”并不理想,特别是对广大劳动群众,并未带来“人权”的许诺,得到“幸福”。这时在政治思想上明显地出现了分野和对立。居于主流地位的资产阶级思想家们,开始摆脱了“理想”,面对现实,从理性主义转向实证主义、实用主义。为了更加巩固和完善已建立起的政权,在十九世纪时主要是提出各种改革方案,为建立完善的政治制度而出谋献策;而进入二十世纪后,随着政治制度的日趋完善,政府对经济干预的加强,研究和规范政府行为成为政治思想的主题。这个时期,资产阶级政治思想已是论证现实的合理性,已从探讨国家应该是怎样(应然)变为说明现实政权“是”(实然)怎样以及现政权应如何运作问题。为了缓和矛盾、稳定秩序,“秩序”和“安全”已成为主要口号。另一方面,作为资产阶级对立面的无产阶级业已逐步由自在的阶级变为自为的阶级。在思想上他们不仅批判现存的资本主义制度,要求建立一个更为美好的新的社会主义制度,甚至要求用暴力推翻现政权,建立自己的政权。最后,终于建立起无产阶级的科学的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他为无产阶级提出了完整的实现自身以及全人类彻底解放的科学理论。后来,列宁更进一步结合世界新发展和俄国的情况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创立了列宁主义。西方政治思想发展的新阶段是“实然”向“将然”转变的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世界有了急遽发展,世界格局有了新的变化。西方世界在经济上有了新的进展,走进了所谓西方政治思想史的基本线索人类社会包括经济、政治和文化三大领域,各领域都反映社会的不同方面,含有各自的内容。关于政治领域,我觉得恩格斯的一段话很能说明。他说:“在全部纷繁和复杂的政治斗争中,问题的中心始终是社会阶级的社会和政治的统治,即旧的阶级要保持统治,新兴的阶级要争得统治。”这就是说,在阶级社会中,只有掌握统治权,才能按照一定阶级或集团的利益整合社会,协调矛盾,稳定秩序,促进发展。因此,如何夺取统治权,建立什么样的统治权,如何维持统治权,对现有统治权的态度等就成为政治领域的核心问题。从一定意义讲,政治思想的根本目的,也就是为各阶级或集团实现上述目标“出谋献策”。这种“谋”或“策”,可因民族、时代的不同而不同,也可因阶级、集团的不同而相异。由于各种思维方式的不同,也可能表现为不同形式,如理性的,科学的;抽象的,实践的,等。西方政治思想的诞生地是古代的希腊。由于受希腊文化,特别是哲学思想的影响,希腊政治思想从开始时起就是以探索社会政治秩序建立的基础为出发点,研究社会政治秩序产生的根源和性质就成为西方政治思想的传统特点之一。这种抽象的理论的思维模式,从回答为什么和是什么入手的政治观,在西方一直沿续到十九世纪才有所改变。西方政治思想史可以说是多元演变型的。从横向看,他在各个历史时期基本都是派别林立,诸家杂陈;从竖向看,他则是经历了不同的政治观的演变。综观西方政治思想史,我认为大体经历了:自然政治观、神学政治观和权利政治观几个阶段。各种政治观并不是只存在于某一时期,而只是反映某一时期的典型政治观。自然政治观是古代希腊、罗马时期的基本政治观。古代希腊是西方政治思想的发源地,是西方政治思想的奠基时期。希腊从一开始,就形成神人分治的二元格局。就是说人们按照人类世界的结构又创造出一个神的世界,而且二者各自独立存在,互不干扰。思想家们很早就开始探索宇宙的本源和规律,以后又发展到探索社会、国家的本源和规律,政治秩序建立的原因。他们的基本答案大体都认为政治秩序是由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自然而然形成的。就是说,无论认为社会、城邦的产生是由于社会分工的需要(如柏拉图)或是社会发展的结果(如亚里斯多德)他们都是把政治秩序的建立看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需要。既是自然的一部分,又是自然而形成的。罗马是一个务实的民族。他的思想观点包括政治思想基本是接受了希腊的思想用于罗马实际。有人说西赛罗是“希腊化的拉丁人”是将希腊文化传入后世的“中介”是有道理的。罗马人除提出共和国思想外,其他思想远远不如法律思想之发达和对后世影响之大。作为自然政治观的另一体现就是关于自然法思想。早在希腊古代自然哲学时,就提出“逻各斯”思想,要探索事物的规律。这是西方自然法思想的萌芽。到希腊化和罗马时期,形成了系统的自然法思想。就是人能够通过理性认识自然、社会的发展规律(法则)。这种思想成为西方政治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观点而延续到后世。人们把西方古代政治观归结为伦理政治观、整体政治观、自然政治观等,我们也曾这样提法。我认为这也反映了西方古代政治思想的特色,都是可以的。但为了使归纳古代、中世纪、近代政治观都统一于政治秩序建立的来源,故用自然政治观。基督教神学政治观是西方中世纪的基本政治观。自从日耳曼人灭亡罗马之后,入主西欧大陆。从此欧洲开始进入中世纪。当时存在着希腊罗马文化、基督教文化和日耳曼文化的并存和融合。但产生于罗马后期的基督教神学,随着基督教势力的扩大,却发展成为人们观察一切问题的根据,一切意识形态的形式都从属于他。当然政治思想也不例外。无论是维护教权的思想,还是维护俗权的思想,都是从圣经中或基督教的历史上寻找依据。甚至于“一般针对封建制度发出的一切攻击必然首先就是对教会的攻击,而一切革命的社会政治理论大体上必然同时就是神学异端。”需要提出的是,尽管神学世界观笼罩了西方中世纪,但是我们也应看到,远自古代 流传下来的政治思想传统,如平等、自由、民主、法治等思想也都以不同的形式保存下来。这是值得我们挖掘和研究的。权利政治观是西方近、现代的基本政治观。这个政治观基本是从十五、六世纪开始,而形成于十七、八世纪,一直发展到现在。权利观念在西方产生于古代的希腊罗马,特别是罗马法时期。然而作为一种政治秩序产生的基础的观念则是近代的事。还在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们就开始用“人的眼光”观察社会、观察国家。后来,更进一步与权利结合起来,提出“天赋人权”观念。就是说,每一个平等的个人,都具有与生俱有的、不可剥夺的权利。人们为了维护这种个人的权利,才组成政治社会,建立政治秩序。这种观点,就是权利政治观。也就是恩格斯所说的“代替教条和神权的是人权,代替教会的是国家。以前,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是由教会批准的,因此曾被认为是教会和教条所创造的。而现在这些关系则被认为是以权利为根据并由国家创造的。”因此,“权利和权力”问题,即如何运用公共权力实现、保护人的天赋权利问题就成为近代西方政治思想的中心问题。权利政治观是西方近、现代政治思想的主流。十七、八世纪是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是“应然”阶段。这时,各阶级、阶层或集团的先进思想家纷纷指责、揭露封建制度和专制主义是“毁灭”、“摧残”人性的制度,是不符合理性要求的。从而提出各种取代封建社会的符合理性要求的理想制度。在他们看来,人们应该在理性(自然法)的指引下,通过协议(契约)重新建立一个能够保护个人“天赋权利”的外部力量政治体(国家)。虽然每个思想家关于人权的内容不完全相同,但大体上包括了生命、财产、自由、幸福和安全,都把保护个人财产权看成首要的权利。虽然每个思想家设想的政治体的形式各不相同,但大体上都提出了民主和法治的主张。这时的先进思想家们的目的是在于反对封建神学所宣扬的启示和专制制度,排除外界所加给人们繁重的枷锁,强调人的内在力量,从而引申出人的天赋的权利(自然权利),重新构建社会。然而他们却不顾历史的发展变化,而把“人性”和“人权”说成是“永远和到处同一的”抽象物。同时他们也是从抽象的推理出发,把市民社会看成是个人活动的园地,国家是通过协议(契约)而结成的公民个人联合体,把自己所设想的政治体的形式看成唯一合乎理性的组织。十九世纪直到二十世纪前期,是“实然”阶段。这时,西方主要国家都先后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建立了近代的国家,许多国家也开始实现“产业革命”,向工业化过渡。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日益暴露出来。“理性的王国”并不理想,特别是对广大劳动群众,并未带来“人权”的许诺,得到“幸福”。这时在政治思想上明显地出现了分野和对立。居于主流地位的资产阶级思想家们,开始摆脱了“理想”,面对现实,从理性主义转向实证主义、实用主义。为了更加巩固和完善已建立起的政权,在十九世纪时主要是提出各种改革方案,为建立完善的政治制度而出谋献策;而进入二十世纪后,随着政治制度的日趋完善,政府对经济干预的加强,研究和规范政府行为成为政治思想的主题。这个时期,资产阶级政治思想已是论证现实的合理性,已从探讨国家应该是怎样(应然)变为说明现实政权“是”(实然)怎样以及现政权应如何运作问题。为了缓和矛盾、稳定秩序,“秩序”和“安全”已成为主要口号。另一方面,作为资产阶级对立面的无产阶级业已逐步由自在的阶级变为自为的阶级。在思想上他们不仅批判现存的资本主义制度,要求建立一个更为美好的新的社会主义制度,甚至要求用暴力推翻现政权,建立自己的政权。最后,终于建立起无产阶级的科学的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他为无产阶级提出了完整的实现自身以及全人类彻底解放的科学理论。后来,列宁更进一步结合世界新发展和俄国的情况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创立了列宁主义。西方政治思想发展的新阶段是“实然”向“将然”转变的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世界有了急遽发展,世界格局有了新的变化。西方世界在经济上有了新的进展,走进了所谓
2023-09-07 11:32:371

西方政治思想史理性

你好,如果你说西方政治思想史,那倒可以去看书,如果说西方政治思想史中的理性部分,这样分解稍有难度。因为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政权可以称作是理性的政府,所以西方政治思想史跟理性是风马牛不相及的。更何况历史是自然的,它超越了人类的认识观,所以不能用是否理性来衡量历史和自然。如果你的问题是西方政治思想史中的理性思想,那样还能够理解一下。首先,古希腊时期的理性是在神意指导下的一种认识和思想,它主要体现在为了维持社会稳定而确立人类阶级的划分,从而使奴隶主的社会地位更加稳固,使君权和父权得到更大的保障。西方的封建社会历史较短,缘于他们在哲学体系上的认识和发展,因为任何一种追本溯源的理论都会将人类社会最终指向自由和公平的状态之中,在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时期也不例外,笛卡尔对于存在的认识正是基于这么一种理论之下建立的。当然,在那个时期的所有思潮中,主观理性主义占据了上风,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主要原因是理论超越了实践的发展,当所有的理论无法用实践来证明的时候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导致很多理论没有一个牢固的基础,从而是一种空想的理论,如洛克、孟德斯鸠、卢梭等人的思想中,只有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思想得到了实证,在美国得到较为完整的应用,并且取得了不俗的效果。而象卢梭提出的泛社会主义明显是一种空想的社会状态,欲想得到完全的平等,就等于建立了一种更不平等的体制。现在这么多的社会主义国家就是最好的便证。在西方政治思想的发展中,18世纪以后的理性思想为他们提供了较为完整的理论基础,从而使西方的社会、人文、经济等各方面得到了较为完善的发展,具体的代表人物如康德、边沁、黑格尔、海德格尔等人。总结一下。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中的理性思想就是:自由、平等、民主的社会体系;公平、公正、公开的行政和司法体系。说得有点笼统,你要是想具体学习的话还得多看书,光是一两次谈话不能解决比较深奥的问题。
2023-09-07 11:32:461

西方政治思想史概念的关键词是()。

西方政治思想史概念的关键词是()。 A.西方B.政治C.思想D.历史正确答案:西方;政治;思想;历史
2023-09-07 11:32:541

求一篇有关西方政治思想史的论文

人类社会包括经济、政治和文化三大领域,各领域都反映社会的不同方面,含有各自的内容。关于政治领域,我觉得恩格斯的一段话很能说明。他说:“在全部纷繁和复杂的政治斗争中,问题的中心始终是社会阶级的社会和政治的统治,即旧的阶级要保持统治,新兴的阶级要争得统治。”(《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40页)这就是说,在阶级社会中,只有掌握统治权,才能按照一定阶级或集团的利益整合社会,协调矛盾,稳定秩序,促进发展。因此,如何夺取统治权,建立什么样的统治权,如何维持统治权,对现有统治权的态度等就成为政治领域的核心问题。从一定意义讲,政治思想的根本目的,也就是为各阶级或集团实现上述目标“出谋献策”。这种“谋”或“策”,可因民族、时代的不同而不同,也可因阶级、集团的不同而相异。由于各种思维方式的不同,也可能表现为不同形式,如理性的,科学的;抽象的,实践的,等。 西方政治思想的诞生地是古代的希腊。由于受希腊文化,特别是哲学思想的影响,希腊政治思想从开始时起就是以探索社会政治秩序建立的基础为出发点,研究社会政治秩序产生的根源和性质就成为西方政治思想的传统特点之一。这种抽象的理论的思维模式,从回答为什么和是什么入手的政治观,在西方一直沿续到十九世纪才有所改变。 西方政治思想史可以说是多元演变型的。从横向看,他在各个历史时期基本都是派别林立,诸家杂陈;从竖向看,他则是经历了不同的政治观的演变。综观西方政治思想史,我认为大体经历了:自然政治观、神学政治观和权利政治观几个阶段。各种政治观并不是只存在于某一时期,而只是反映某一时期的典型政治观。 自然政治观是古代希腊、罗马时期的基本政治观。古代希腊是西方政治思想的发源地,是西方政治思想的奠基时期。希腊从一开始,就形成神人分治的二元格局。就是说人们按照人类世界的结构又创造出一个神的世界,而且二者各自独立存在,互不干扰。思想家们很早就开始探索宇宙的本源和规律,以后又发展到探索社会、国家的本源和规律,政治秩序建立的原因。他们的基本答案大体都认为政治秩序是由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自然而然形成的。就是说,无论认为社会、城邦的产生是由于社会分工的需要(如柏拉图)或是社会发展的结果(如亚里斯多德)他们都是把政治秩序的建立看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需要。既是自然的一部分,又是自然而形成的。 罗马是一个务实的民族。他的思想观点包括政治思想基本是接受了希腊的思想用于罗马实际。有人说西赛罗是“希腊化的拉丁人”是将希腊文化传入后世的“中介”是有道理的。罗马人除提出共和国思想外,其他思想远远不如法律思想之发达和对后世影响之大。 作为自然政治观的另一体现就是关于自然法思想。早在希腊古代自然哲学时,就提出“逻各斯”思想,要探索事物的规律。这是西方自然法思想的萌芽。到希腊化和罗马时期,形成了系统的自然法思想。就是人能够通过理性认识自然、社会的发展规律(法则)。这种思想成为西方政治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观点而延续到后世。 人们把西方古代政治观归结为伦理政治观、整体政治观、自然政治观等,我们也曾这样提法。我认为这也反映了西方古代政治思想的特色,都是可以的。但为了使归纳古代、中世纪、近代政治观都统一于政治秩序建立的来源,故用自然政治观。 基督教神学政治观是西方中世纪的基本政治观。自从日耳曼人灭亡罗马之后,入主西欧大陆。从此欧洲开始进入中世纪。当时存在着希腊罗马文化、基督教文化和日耳曼文化的并存和融合。但产生于罗马后期的基督教神学,随着基督教势力的扩大,却发展成为人们观察一切问题的根据,一切意识形态的形式都从属于他。当然政治思想也不例外。无论是维护教权的思想,还是维护俗权的思想,都是从圣经中或基督教的历史上寻找依据。甚至于“一般针对封建制度发出的一切攻击必然首先就是对教会的攻击,而一切革命的社会政治理论大体上必然同时就是神学异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七卷,第 401页〗 需要提出的是,尽管神学世界观笼罩了西方中世纪,但是我们也应看到,远自古代 流传下来的政治思想传统,如平等、自由、民主、法治等思想也都以不同的形式保存下来。这是值得我们挖掘和研究的。 权利政治观是西方近、现代的基本政治观。这个政治观基本是从十五、六世纪开始,而形成于十七、八世纪,一直发展到现在。 权利观念在西方产生于古代的希腊罗马,特别是罗马法时期。然而作为一种政治秩序产生的基础的观念则是近代的事。 还在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们就开始用“人的眼光”观察社会、观察国家。后来,更进一步与权利结合起来,提出“天赋****”观念。就是说,每一个平等的个人,都具有与生俱有的、不可剥夺的权利。人们为了维护这种个人的权利,才组成政治社会,建立政治秩序。这种观点,就是权利政治观。也就是恩格斯所说的“代替教条和神权的是****,代替教会的是国家。以前,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是由教会批准的,因此曾被认为是教会和教条所创造的。而现在这些关系则被认为是以权利为根据并由国家创造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546页〗因此,“权利和权力”问题,即如何运用公共权力实现、保护人的天赋权利问题就成为近代西方政治思想的中心问题。 权利政治观是西方近、现代政治思想的主流。但是,由于历史的发展和演变,这种政治观也经历了三个阶段,我们归结为:ought to be;tobe ; will be 即“应然”、“实然”和“将然”。 十七、八世纪是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是“应然”阶段。这时,各阶级、阶层或集团的先进思想家纷纷指责、揭露封建制度和****主义是“毁灭”、“摧残”人性的制度,是不符合理性要求的。从而提出各种取代封建社会的符合理性要求的理想制度。在他们看来,人们应该在理性(自然法)的指引下,通过协议(契约)重新建立一个能够保护个人“天赋权利”的外部力量政治体(国家)。虽然每个思想家关于****的内容不完全相同,但大体上包括了生命、财产、自由、幸福和安全,都把保护个人财产权看成首要的权利。虽然每个思想家设想的政治体的形式各不相同,但大体上都提出了民主和法治的主张。 这时的先进思想家们的目的是在于反对封建神学所宣扬的启示和****制度,排除外界所加给人们繁重的枷锁,强调人的内在力量,从而引申出人的天赋的权利(自然权利),重新构建社会。然而他们却不顾历史的发展变化,而把“人性”和“****”说成是“永远和到处同一的”抽象物。同时他们也是从抽象的推理出发,把市民社会看成是个人活动的园地,国家是通过协议(契约)而结成的公民个人联合体,把自己所设想的政治体的形式看成唯一合乎理性的组织。 十九世纪直到二十世纪前期,是“实然”阶段。这时,西方主要国家都先后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建立了近代的国家,许多国家也开始实现“产业革命”,向工业化过渡。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日益暴露出来。“理性的王国”并不理想,特别是对广大劳动群众,并未带来“****”的许诺,得到“幸福”。这时在政治思想上明显地出现了分野和对立。 居于主流地位的资产阶级思想家们,开始摆脱了“理想”,面对现实,从理性主义转向实证主义、实用主义。为了更加巩固和完善已建立起的政权,在十九世纪时主要是提出各种改革方案,为建立完善的政治制度而出谋献策;而进入二十世纪后,随着政治制度的日趋完善,政府对经济干预的加强,研究和规范政府行为成为政治思想的主题。这个时期,资产阶级政治思想已是论证现实的合理性,已从探讨国家应该是怎样(应然)变为说明现实政权“是”(实然)怎样以及现政权应如何运作问题。为了缓和矛盾、稳定秩序,“秩序”和“安全”已成为主要口号。
2023-09-07 11:33:172

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上占据什么地位?

亚里士多德正是在此基础上创立他的政治学理论的。既然所有事物者向着善运动,以它为终极目标,所以人类把家庭组成村社,再由村社结合而成为国家,也是为了达成某种善业。由于城邦是人类所能达到的最完善的组织,它所要达成的善业也应是最大的。亚里士多德为研究达成善业的途径,在他的《伦理学》和《政治学》中深入讨论了城邦的形成、制度、发展。特别是他的综合性论著《政治学》,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上,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书中,亚里士多德对希腊的各种政治体制进行比较研究,举出了君主、贵族、共和、僭主、寡头和平民六种政体,并主张实行共和制。在对待法治和人治的问题上,他主张实行法治,是西方法律思想发展史上最早崇尚法治的学者之一。开创了把政治作为专门研究对象的先河。像柏拉图一样,他看到了不同制度的存在是由不同的阶级基础造成的,而制度的变化是阶级斗争和阶级力量对比发生变化的结果。但他的态度不像柏拉图那么悲观。柏拉图用理念来衡量现实世界中的一切,理想的制度只存在于他的空想中,那正宗的、以维护全邦人民利益的宗旨的都可归入理想政体,它们都曾经在这个世界上存在过,只是他那个时候被打败了而已,只要时机到来,这种正宗政体还会出现。
2023-09-07 11:33:271

西方政治思想史上的特殊主义起自那个时代的什么人

西方政治思想史上的特殊主义看来起自17世纪初的黎塞留。黎塞留1624年开始任法国首席大臣或宰相,在这位大国务家及其幕僚那里,有了对具体情势中一个个具体政治实体(国家)的特质的理论性探究,它们基于对其内外形势与其行为方式的经验性观察。中国人也讲究调查研究,黎塞留及其幕僚强调事物个性、新鲜经验和创新实践。“对国家最危险的”,黎塞留在其流传最广的《政治遗嘱》中说,“莫过于那些希望按照他们从书本里搬来的原则统治王国的人……为什么最危险?因为时间、地点和人物的相对情况大不一样。”
2023-09-07 11:33:351

西方政治观念演变的脉络是什么?

西方政治思想史简单脉络(理清思路必备)1,西方政治思想的起源及其简单发展脉络,2.苏格拉底、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3.理解“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4.古典自然法理论,5.霍布斯的政治哲学及其对后世的影响,6.洛克,7.孟德斯鸠与卢梭,8.自由主义:密尔和边沁,9.柏克及其保守主义,10.托克维尔,11.麦迪逊与美国的宪政设计,12.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两种不同的国家伦理
2023-09-07 11:33:441

求一篇有关西方政治思想史的论文~~

人类社会包括经济、政治和文化三大领域,各领域都反映社会的不同方面,含有各自的内容。关于政治领域,我觉得恩格斯的一段话很能说明。他说:“在全部纷繁和复杂的政治斗争中,问题的中心始终是社会阶级的社会和政治的统治,即旧的阶级要保持统治,新兴的阶级要争得统治。”(《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40页)这就是说,在阶级社会中,只有掌握统治权,才能按照一定阶级或集团的利益整合社会,协调矛盾,稳定秩序,促进发展。因此,如何夺取统治权,建立什么样的统治权,如何维持统治权,对现有统治权的态度等就成为政治领域的核心问题。从一定意义讲,政治思想的根本目的,也就是为各阶级或集团实现上述目标“出谋献策”。这种“谋”或“策”,可因民族、时代的不同而不同,也可因阶级、集团的不同而相异。由于各种思维方式的不同,也可能表现为不同形式,如理性的,科学的;抽象的,实践的,等。 西方政治思想的诞生地是古代的希腊。由于受希腊文化,特别是哲学思想的影响,希腊政治思想从开始时起就是以探索社会政治秩序建立的基础为出发点,研究社会政治秩序产生的根源和性质就成为西方政治思想的传统特点之一。这种抽象的理论的思维模式,从回答为什么和是什么入手的政治观,在西方一直沿续到十九世纪才有所改变。 西方政治思想史可以说是多元演变型的。从横向看,他在各个历史时期基本都是派别林立,诸家杂陈;从竖向看,他则是经历了不同的政治观的演变。综观西方政治思想史,我认为大体经历了:自然政治观、神学政治观和权利政治观几个阶段。各种政治观并不是只存在于某一时期,而只是反映某一时期的典型政治观。 自然政治观是古代希腊、罗马时期的基本政治观。古代希腊是西方政治思想的发源地,是西方政治思想的奠基时期。希腊从一开始,就形成神人分治的二元格局。就是说人们按照人类世界的结构又创造出一个神的世界,而且二者各自独立存在,互不干扰。思想家们很早就开始探索宇宙的本源和规律,以后又发展到探索社会、国家的本源和规律,政治秩序建立的原因。他们的基本答案大体都认为政治秩序是由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自然而然形成的。就是说,无论认为社会、城邦的产生是由于社会分工的需要(如柏拉图)或是社会发展的结果(如亚里斯多德)他们都是把政治秩序的建立看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需要。既是自然的一部分,又是自然而形成的。 罗马是一个务实的民族。他的思想观点包括政治思想基本是接受了希腊的思想用于罗马实际。有人说西赛罗是“希腊化的拉丁人”是将希腊文化传入后世的“中介”是有道理的。罗马人除提出共和国思想外,其他思想远远不如法律思想之发达和对后世影响之大。 作为自然政治观的另一体现就是关于自然法思想。早在希腊古代自然哲学时,就提出“逻各斯”思想,要探索事物的规律。这是西方自然法思想的萌芽。到希腊化和罗马时期,形成了系统的自然法思想。就是人能够通过理性认识自然、社会的发展规律(法则)。这种思想成为西方政治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观点而延续到后世。 人们把西方古代政治观归结为伦理政治观、整体政治观、自然政治观等,我们也曾这样提法。我认为这也反映了西方古代政治思想的特色,都是可以的。但为了使归纳古代、中世纪、近代政治观都统一于政治秩序建立的来源,故用自然政治观。 基督教神学政治观是西方中世纪的基本政治观。自从日耳曼人灭亡罗马之后,入主西欧大陆。从此欧洲开始进入中世纪。当时存在着希腊罗马文化、基督教文化和日耳曼文化的并存和融合。但产生于罗马后期的基督教神学,随着基督教势力的扩大,却发展成为人们观察一切问题的根据,一切意识形态的形式都从属于他。当然政治思想也不例外。无论是维护教权的思想,还是维护俗权的思想,都是从圣经中或基督教的历史上寻找依据。甚至于“一般针对封建制度发出的一切攻击必然首先就是对教会的攻击,而一切革命的社会政治理论大体上必然同时就是神学异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七卷,第 401页〗 需要提出的是,尽管神学世界观笼罩了西方中世纪,但是我们也应看到,远自古代 流传下来的政治思想传统,如平等、自由、民主、法治等思想也都以不同的形式保存下来。这是值得我们挖掘和研究的。 权利政治观是西方近、现代的基本政治观。这个政治观基本是从十五、六世纪开始,而形成于十七、八世纪,一直发展到现在。 权利观念在西方产生于古代的希腊罗马,特别是罗马法时期。然而作为一种政治秩序产生的基础的观念则是近代的事。 还在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们就开始用“人的眼光”观察社会、观察国家。后来,更进一步与权利结合起来,提出“天赋****”观念。就是说,每一个平等的个人,都具有与生俱有的、不可剥夺的权利。人们为了维护这种个人的权利,才组成政治社会,建立政治秩序。这种观点,就是权利政治观。也就是恩格斯所说的“代替教条和神权的是****,代替教会的是国家。以前,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是由教会批准的,因此曾被认为是教会和教条所创造的。而现在这些关系则被认为是以权利为根据并由国家创造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546页〗因此,“权利和权力”问题,即如何运用公共权力实现、保护人的天赋权利问题就成为近代西方政治思想的中心问题。 权利政治观是西方近、现代政治思想的主流。但是,由于历史的发展和演变,这种政治观也经历了三个阶段,我们归结为:ought to be;tobe ; will be 即“应然”、“实然”和“将然”。 十七、八世纪是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是“应然”阶段。这时,各阶级、阶层或集团的先进思想家纷纷指责、揭露封建制度和****主义是“毁灭”、“摧残”人性的制度,是不符合理性要求的。从而提出各种取代封建社会的符合理性要求的理想制度。在他们看来,人们应该在理性(自然法)的指引下,通过协议(契约)重新建立一个能够保护个人“天赋权利”的外部力量政治体(国家)。虽然每个思想家关于****的内容不完全相同,但大体上包括了生命、财产、自由、幸福和安全,都把保护个人财产权看成首要的权利。虽然每个思想家设想的政治体的形式各不相同,但大体上都提出了民主和法治的主张。 这时的先进思想家们的目的是在于反对封建神学所宣扬的启示和****制度,排除外界所加给人们繁重的枷锁,强调人的内在力量,从而引申出人的天赋的权利(自然权利),重新构建社会。然而他们却不顾历史的发展变化,而把“人性”和“****”说成是“永远和到处同一的”抽象物。同时他们也是从抽象的推理出发,把市民社会看成是个人活动的园地,国家是通过协议(契约)而结成的公民个人联合体,把自己所设想的政治体的形式看成唯一合乎理性的组织。 十九世纪直到二十世纪前期,是“实然”阶段。这时,西方主要国家都先后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建立了近代的国家,许多国家也开始实现“产业革命”,向工业化过渡。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日益暴露出来。“理性的王国”并不理想,特别是对广大劳动群众,并未带来“****”的许诺,得到“幸福”。这时在政治思想上明显地出现了分野和对立。 居于主流地位的资产阶级思想家们,开始摆脱了“理想”,面对现实,从理性主义转向实证主义、实用主义。为了更加巩固和完善已建立起的政权,在十九世纪时主要是提出各种改革方案,为建立完善的政治制度而出谋献策;而进入二十世纪后,随着政治制度的日趋完善,政府对经济干预的加强,研究和规范政府行为成为政治思想的主题。这个时期,资产阶级政治思想已是论证现实的合理性,已从探讨国家应该是怎样(应然)变为说明现实政权“是”(实然)怎样以及现政权应如何运作问题。为了缓和矛盾、稳定秩序,“秩序”和“安全”已成为主要口号。另一方面,作为资产阶级对立面的无产阶级业已逐步由自在的阶级变为自为的阶级。在思想上他们不仅批判现存的资本主义制度,要求建立一个更为美好的新的社会主义制度,甚至要求用暴力****现政权,建立自己的政权。最后,终于建立起无产阶级的科学的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他为无产阶级提出了完整的实现自身以及全人类彻底解放的科学理论。后来,列宁更进一步结合世界新发展和俄国的情况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创立了列宁主义。 西方政治思想发展的新阶段是“实然”向“将然”转变的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世界有了急遽发展,世界格局有了新的变化。西方世界在经济上有了新的进展,走进了所谓“第二个黄金时代”实现了所谓工业化或现代化时代。科学技术有了突飞猛进,出现了许多新的科学领域。特别是电子计算机的发展,更促使社会逐渐走向知识经济时代,影响着人们生产、生活方式。政治上人们对法西斯的统治深恶痛绝,民主化已成为世界潮流;社会主义国家的出现,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和民族国家的形成,震撼着并影响着西方国家,同时也遏制了美国的霸权主义。与此同时,西方国家的资本主义的痼疾不仅未能消失,而且随着社会的进展愈演愈烈,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和矛盾。 在这种局面下,西方政治思想更是派别林立,花样繁多,表现许多新的特点。但总的方向不外两个方面。一方面仍以维护和发展现存政权的思想为主。无论各种政治思想流派的理论基础是什么,但这时已完成了由“描述型研究”向“干预型研究”的过渡。就是说各种派别无不是为政府的国内、国际政策出谋划策。或提供某种理论模式,或对现实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某种设想和对策。另一方面,有的派别和思想家,开始揭露并批判现代社会的各种弊端。同时,他们提出西方社会已进入“后工业化社会”或“后现代社会”。据此,原来的社会构成和组织已不能适应要求,有的甚至认为原有的社会已然“解构”,需重新建构。从而提出一套各自的“将然”的设想。必须指出的是,从根本上说,这些“设想”仍然没有离开西方政治思想的传统。
2023-09-07 11:33:551

如何评价亚历士多在西方政治思想上的地位

第一,他开创了西方传统政治学体系,最早地从体系上区分了政治学和伦理学,从而使政治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这是亚里士多德江西方政治思想史上具有开创性的贡献。他指出了伦理学与政治学在研究对象上的区别,前者研究个人的善,后者研究人群的善,并认为后者是最高的科学。尽管他还没有严格地把政治和伦理分开,但他最早使政治学独立于伦理学而自成体系。 第二,他创立了用归纳法研究政治现象的方法。在此之前,柏拉图的研究方法是从抽象的理念出发,通过玄想与演绎,阐述政治见解。亚里士多德则不同,他从实际出发,在收集与研究大量实际材料的基础上,分析、比较各种政治制度的利弊得失,然后再归纳出政治理论,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这就为后人研究政治问题提供了另一种方法。 第三,他提出了—系列独到的政治观点。他关于国家的起源、目的、性质等观点对以后西方政治学的研究具有深刻的影响。他关于政体的理论,则影响了更多的西方政治思想家。他们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政体的异同决定城邦的异同”这类观点,片面地强调政治制度作用,甚至得出“政治形式决定一切”的结论。在政体分类问题上,他们中的许多人,都直接沿用了亚里士多德的理论。
2023-09-07 11:3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