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iers / 阅读 / 详情

卜算子.咏梅中的卜算子是什麽意思?还有卜算子什麽?

2023-09-16 23:42:24
共4条回复
皮皮

卜算子

[编辑本段]【释义】

卜算子、卜算子慢,词牌名。

又名《百尺楼》、《眉峰碧》、《楚天遥》等。【词律】引毛氏云:“骆义乌诗,用数名,人谓为卜算子,故牌名取之。”又云:“按山谷词‘似扶着卖卜算",盖取义以今卖卜算命之人也。”又因秦观词有:“极目烟中百尺楼”之句,故【图谱】删[卜算子]而名[百尺楼];然[卜算子]之名,得知较早也。相传是借用唐代诗人骆宾王的绰号。骆宾王写诗好用数字取名,人称“卜算子”。 山谷词“似扶著,卖卜算”,取卖卜算命的意思。北宋时盛行此曲。万树《词律》以为取义于“卖卜算命之人”。双调,四十四字,上下片各两仄韵。两结亦可酌增衬字,化五言句为六言句,于第三字豆。宋教坊复演为慢曲,《乐章集》入“歇指调”。八十九字,前片四仄韵,后片五仄韵。

[编辑本段]【定格】

【作法】 本调四十四字,前后两阕,均四句而两韵;通体,各句第一字均平仄不拘。第一二句句法,俱为上一下三,中加一衬字。第三句与[捣链子]第三句同。末句五字,仄仄平平仄,与上首[雨淋铃]末句同。后半阕依此类推。

【韵律】 说明:前后阕各两仄韵,上去通押。也有一体单押入声韵。

*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 △

*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 △

【卜算子】

中仄仄平平,中仄平平仄(韵)。

中仄平平仄仄平,中仄平平仄(韵)。

中仄仄平平,中仄平平仄(韵)。

中仄平平仄仄平,中仄平平仄(韵)。

【卜算子慢】

平平仄仄,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韵)。

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韵)。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韵)。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韵)。

仄仄平平仄(韵)。

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韵)。

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韵)。

仄平平、平仄平平仄(韵)。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韵)。

【注】附注:过片第六字领下四言两偶句,结尾是上一下四句法,第一字定要去声,与领格字同。

[编辑本段]【例词】

《卜算子·咏梅》

作者·刘克庄

片片蝶衣轻1,点点猩红2小。道是天公不惜花3,百种万般巧。

朝见树头繁,暮见枝头少。道是天公果惜花,雨洗风吹了4。

注释:

1.蝶衣:指蝴蝶的翅膀。这句描写花瓣的轻盈有致。

2.猩红:血红色。这句描写飞花。

3.天公:天老爷,指自然界的主宰者。惜,怜爱。

4.了:尽。

鉴赏:

刘克庄是诗词兼善的作家。就词来说,他属辛派豪放词人,但他亦有婉约之作。词人另有一首《卜算子》题为"惜海棠",两首当是姊妹。词中明写惜花,实际是用比兴手法,委婉含蓄的表达了词人才不见用,遭受压抑的凄楚情怀。小词一不用书卷,二不假藻饰,全以寻常语入词,却含蓄深婉,自然有致。并运用回环往复的句式,很有艺术情韵,耐人回味。

《卜算子·咏梅》

作者· 杜安世

樽前一曲歌,歌里千重意。才欲歌时泪已流,恨应更、多于泪。试问缘何事?

不语如痴醉。我亦情多不忍闻。怕和我、成憔悴。

鉴赏

这首词类白居易之《琵琶行》,写的是作者闻歌伤怀之感。

上片写歌女的演唱,相当于白诗对琵琶女演奏的叙写。“樽前一曲歌,歌里千重意”,一曲歌而能具千重意,想必亦能说尽胸中无限事;而这“无限事”又必非乐事,当是平生种种不得意之恨事。这是从后二句中“恨”“泪”等字可得而知的。首二句巧妙地运用了对仗加顶真的修辞,比较一般的“流水对”更见跌宕多姿,对于歌唱本身亦有模似效用。“才欲歌时泪已流”一句乃倒折一笔,意即“未成曲调先有情”。

“恨应更、多于泪”,又翻进一笔,突出歌中苦恨之多。白居易诗对音乐本身的高低、疾徐、滑涩、断连等等,有极为详尽的描摹形容。而此词抓住歌者形态特点层层推进,启发读者去想象那歌声的悲苦与宛转。

“试问缘何事?不语如痴醉”,对歌女的悲凄身世作了暗示,相当于琵琶女放拨沉吟、自道辛酸的大段文字。但白诗中的详尽的直白,此完全作了暗示的处理。当听者为动听的演唱感染,希望进一步了解歌者身世时,她却“不语如痴醉”。这样写大有“此时无声胜有声”之妙。

末三句写词人由此产生同情并勾起自我感伤,相当于白居易对琵琶女的自我表白。但此词却只说“我亦情多不忍闻”,好像是说歌女不语也罢,只怕我还受不了呢。由此可知,这里亦有一种同病相怜、物伤其类的感情,因此以至于“怕和我、成憔悴”。

和白居易《琵琶行》不同的是,这首词善抒情,妙悬念的设置,化实为虚,得其空灵。同时,此词运笔颇饶顿挫,上片用递进写法,下片则一波三折,读来引人入胜。

卜算子· 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

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

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

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辗作尘,

只有香如故。

陆游(1125—1210) 字务观,号放翁,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爱国的大诗人。他生当封建统治阶级向外来侵略势力委曲求和的时代,爱国抱负不为时用,晚年退居家乡。他在《咏梅》词中表现出孤芳自赏、凄凉抑郁的调子。本词用陆游原调原题,但情调完全相反,所以说“反其意而用之”。

意思:

驿亭之外,靠近断桥的旁边,孤单寂寞地绽开了花,却无人作主。每当日色西沉的时候,总要在内心泛起孤独的烦愁,特别是刮风下雨。 不想费尽心思去争芳斗春,一意听凭百花去嫉妒。零落凋残变成泥又辗为灰尘,只有芳香依然如故。

这首《卜算子》,作者自注“咏梅”,可是它意在言外,象“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濂溪先生(周敦颐)以莲花自喻一样,作者正是以梅花自喻的。

陆游曾经称赞梅花“雪虐风饕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落梅》)。梅花如此清幽绝俗,出于众花之上,可是如今竟开在郊野的驿站外面,紧临着破败不堪的“断桥”,自然是人迹绝少、寂寥荒寒、倍受冷落了。从这一句可知它既不是官府中的梅,也不是名园中的梅,而是一株生长在荒僻郊外的“野梅”。它既得不到应有得护理,也无人来欣赏,随着四季代谢,它默默地开了,又默默地凋落了。它孓然一身,四望茫然,——有谁肯一顾呢,它是无主的梅呵。“寂寞开无主”这一句,诗人将自己的感情倾注在客观景物中,首句是景语,这句已是情语了。

日落黄昏,暮色朦胧,这孓然一身、无人过问的梅花,何以承受这凄凉呢?它只有“愁”——而且是“独自愁”,这几个字与上句的“寂寞”相互呼应。而且,偏偏在这个时候,又刮起了风,下起了雨。“更著”这两个字力重千均,写出了梅花的艰困处境,然而尽管环境是如此冷峻,它还是“开”了!它,“万树寒无色,南枝独有花”(道源);它,“完花敢向雪中出,一树独先天下春”(杨维桢)。总之,从上面四句看,这对梅花的压力,天上地下,四面八方,无所不至,但是这一切终究被它冲破了,因为它还是开了!谁是胜利者?应该说,是梅花!

上阕集中写了梅花的困难处境,它也的确还有“愁”。从艺术手法说,写愁时,作者没有用诗人、词人们那套惯用的比喻手法,把愁写得象这象那,而是用环境、时光和自然现象来烘托。况周颐说:“词有淡远取神,只描取景物,而神致自在言外,此为高手。”(〈蕙风词话〉)就是说,词人描写这么多“景物”,是为了获得梅花的“神致”;“深于言情者,正在善于写景”(田同之《西圃词说》)。上片四句可说是“情景双绘”。

下阕,托梅寄志。梅花,它开得最早。“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齐己);“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张谓)。是它迎来了春天。但它却“无意苦争春”。春天,百花怒放,争丽斗妍,而梅花却不去“苦争春”,凌寒先发,只是一点迎春报春的赤诚。“苦”者,抵死、拼命、尽力也。从侧面讽刺了群芳。梅花并非有意争春,“群芳”如果有“妒心”,那是它们自己的事情,就“一任”它们去妒忌吧。这里把写物与写人,完全交织在一起了。花木无情,花开花落,是自然现象,说“争春”,是暗喻。“妒”,则非草木能所有。这两句表现出陆游标格独高,决不与争宠邀媚、阿谀奉承之徒为伍的品格和不畏谗毁、坚贞自守的傲骨。

最后几句。把梅花的“独标高格”,再推进一层:“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前句承上句的寂寞无主、黄昏日落、风雨交侵等凄惨境遇。这句七个字四次顿挫:“零落”,不堪雨骤风狂的摧残,梅花纷纷凋落了,这是一层。落花委地,与泥水混杂,不辨何这者是花,何者是泥了,这是第二层。从“碾”字,显示出摧残者的无情,被摧残者承受的压力之大,这是第三层。结果呢,梅花被摧残被践踏而化作灰尘了。这是第四层。看,梅花的命运有多么悲惨,简直令人不忍卒读。但作者的目的决不是单为写梅花的悲惨遭遇引起人们的同情;从写作手法说,仍是铺垫,是蓄势,是为了把下句的词意腿上最高峰。虽说梅花凋落了,被践踏成泥土了,被碾成尘灰了,请看,“只有香如故”,它那“别有韵”的香味,却永远如故,一丝一毫也改变不了呵。

末句具有扛鼎之力,它振起全篇,把前面梅花的不幸处境,风雨侵凌,凋残零落,成泥作尘的凄凉、衰飒、悲戚,一股脑儿抛到九霄云外去了。正是“末句想见尽节”(卓人月〈词统〉)。而这“尽节”的得以“想见”,正是由于此词运用比兴手法,十分成功,托物言志,给我们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成为一首咏梅的杰作。

卜算子①

送鲍浩然之浙东②

宋·王观

水是眼波横,③

山是眉峰聚。④

欲问行人去那边,

眉眼盈盈处。⑤

才始送春归,

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

千万和春住。

译文:

江南的水就像美人的眼波流转,

山就像美人的秀美相聚。

要问远行的人到哪去,到山川秀美的江南,

江南山水美好的样子。

我在东京刚刚送走春天,

又要送你到浙东去。

如果到了江南,你赶上春天,

千万留住春天。

。疑难点注释:

①王观,字通叟,如皋(今属江苏)人。生卒年不详。宋仁宗朝进士,历任大理寺丞、江都知县等职。神宗时官至翰林学士,因所赋《清平乐》词忤怒太后而被罢职。有《冠神集》,已佚,仿存词十六首。《词律》以为调名取义于“卖卜算命之人”。《词谱》以苏轼词为正体。又名《百尺楼》、《眉峰碧》、《缺月挂疏桐》等。双调,四十四字,仄韵。 ②鲍浩然:生平不详。浙东:今浙江东南部。宋时属浙江东路,简称浙东。 ③眼波横:形容眼神闪动,状如水波横流。 ④眉峰聚:形容双眉蹙皱,状如二峰并峙。 ⑤眉眼盈盈处:喻指山水秀丽的地方。盈盈:美好的样子。

赏析点拨:

此词构思新巧,笔调轻快,在送别之作中别具一格。开篇“水是眼波横”二句匠心独运:前人惯以“眉如春山”、“眼如秋水”之类的譬喻来形容女子容颜之美,而作者此处则反用其意,说水是眼波横流、山是眉峰攒聚,其妙处不仅在于推陈出新、发想奇绝,而且在于运用移情手法,化无情为有情,使原本不预人事的山水也介入送别的场面,为友人的离去而动容。“欲问行人”二句,仍就“眉眼”加以生发,亦见用笔灵动、造语新奇。“眉眼盈盈处”,既是喻指友人故乡的秀丽山水,又令人想见友人妻妾倚栏盼归之际美目传恨、秀眉凝愁的情态。 妙语双关, 熔铸非易。过片后“才始送春归”二句抒写良情别绪:方才“送春”,已是十分怅恨;今又“送君”,更添怅恨十分。旦夕之间,两谙别苦,情何以堪?但作者却故意出以淡语,含而不露。“若到江南”二句再发奇想,叮嘱友人如能赶上江南春光,务必与春光同住。惜春之情既溢于言表,对友人的祝福之意亦寓于句中。

如托名于刘歆的《西京杂记》卷二:“文君姣好,眉色如望远山”;李白的《长相思》:“昔时横波目,今作流泪泉”;白居易《筝诗》:“双眸剪秋水,十指剥春葱”。(案:亦有以“秋水”形容男子眼神者,如李贺《唐儿歌》:“一双瞳人剪秋水”。)而作者此处则反用其意,说水是眼波横流、山上眉峰攒聚,其妙处不仅在于推陈出新、发想奇绝,而且在于运用移情手法,化无情为有情,使原本不预人事的山水也介入送别的场面,为友人的离去而动容。

“欲问行人”二句,仍就“眉眼”加以生发,亦见用笔灵动、造语新奇。“眉眼盈盈处”,既是喻指友人故乡的秀丽山水,又令人想见友人妻妾倚栏盼归之际美目传恨、秀眉凝愁的情态。 妙语双关, 熔铸非易。

过片后“才始送春归”二句抒写良情别绪:方才“送春”,已是十分怅恨;今又“送君”,更添怅恨十分。旦夕之间,两谙别苦,情何以堪?但作者却故意出以淡语,含而不露。

“若到江南”二句再发奇想,叮嘱友人如能赶上江南春光,务必与春光同祝惜春之情既溢于言表,对友人的祝福之意亦寓于句中。

【作者】

字通叟,如皋(今属江苏)人。生卒年不详。宋仁宗朝进士,历任大理寺丞、江都知县等职。神宗时官至翰林学士,因所赋《清平乐》词忤怒太后而被罢 职。有《冠神集》,已佚,仿存词十六首。

【注释】

①《词律》以为调名取义于"卖卜算命之人"。《词谱》以苏轼词为正体。又《百尺楼》、《眉峰碧》、《缺月挂疏桐》等。②鲍浩然:生平不详。浙东:今浙江东南部。宋时属浙江东路,简称浙东。③眼波横:形容眼神闪动,状如水波横流。④眉峰聚:形容双眉蹙皱,状如二峰并峙。⑤眉神盈盈处:喻指山水秀丽的地方。盈盈:美好的样子。

【品评】

此词以新巧的构思和轻快的笔调,在送别之作中别具一格。开篇"水是眼波横"二句匠心独运:前人惯以"眉如春山"、"眼如秋水"之类的譬喻来形容女子容颜之美,如托名于刘歆的《西京杂记》卷二:"文君姣好,眉色如望远山";李白的《长相思》:"昔时横波目,今作流泪泉";白居易《筝诗》:"双眸剪秋水,十指剥春葱"。(案:亦有以"秋水"形容男子眼神者,如李贺《唐儿歌》:"一双瞳人剪秋水"。)而作者此处则反用其意,说水是眼波横流、山上眉峰攒聚,其妙处不仅在于推陈出新、发想奇绝,而且在 于运用移情手法,化无情为有情,使原本不预人事的山水也介入送别的场面, 为友人的离去而动容。"欲问行人"二句,仍就"眉眼"加以生发,亦见用笔灵动、造语新奇。"眉眼盈盈处",既是喻指友人故乡的秀丽山水,又令人想见友人妻妾倚栏盼归之际美目传恨、秀眉凝愁的情态。 妙语双关, 熔铸非易。过片后"才始送春归"二句抒写良情别绪:方才"送春",已是十分怅恨;今又"送君",更添怅恨十分。旦夕之间,两谙别苦,情何以堪?但作者却故意出以淡语,含而不露。"若到江南"二句再发奇想,叮嘱友人如能赶上江南春光,务必与春光同住。惜春之情既溢于言表,对友人的祝福之意亦寓于 句中。

卜算子·咏梅

年代:现当代

作者:毛泽东

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

风雨送春归,

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

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

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

她在丛中笑。

1961年12月

【译诗】

风雨将春天送走了,

飞雪又把春光迎来。

正是悬崖结下百丈冰柱的时节,

但仍然有花枝俏丽竞放。

俏丽但不掠春光之美,

只是把春天消息来报告。

待到山花开满大地时,

梅花就在花丛中欢笑。

【赏析】

梅花是中国古代文人墨客千年吟咏不绝的主题。宋代林和靖,这位赏梅爱梅的大隐士就有不断吟唱梅花的诗篇。以“妻梅子鹤”的感情寄寓于梅花之中,可谓爱梅之最的文人了。毛主席在这里所据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的《卜算子·咏梅》的确与陆游所写大相径庭。陆游写梅花的寂寞高洁,孤芳自赏,引来群花的羡慕与嫉妒。而主席这首诗却是写梅花的美丽、积极、坚贞,不是愁而是笑,不是孤傲而是具有新时代革命者的操守与傲骨。中国写梅之诗不计其数,大意境与大调子都差不多;毛主席的确以一代大诗人的风范,出手不凡,一首咏梅诗力扫过去文人那种哀怨、颓唐、隐逸之气,创出一种新的景观与新的气象,令人叹为观止,心服口服。

年复一年,风雨送春归去,但漫天大雪又将春天迎了回来。哪怕县崖峭壁上结下百丈冰棱,面对如此盛大寒冷的冬景,梅花仍然一支独秀,傲然挺拔。诗人当然也依古训,以诗言志,也借梅寄志。就在这“高天滚滚寒流急”的严峻当口(即:当时中国的三年自然灾害,以及反帝、反修的激烈斗争),诗人以隆冬里盛开的梅花勉励自己,劝慰他人,应向梅花学习,在如此险峻的情况下,勇敢地迎接挑战,去展示自己的俊俏。诗人这个“俏”字用得极好,梅花从未出现这的形象就在这一个字上出现了。这是喜悦者的形象、自信者的形象、胜利者的形象,当然这不仅是诗人眼中梅花的形象,也是诗人自己以及中国共产党人的形象。这个“俏”包含了多少层深刻的含义啊,积极进取、永不屈服。

下阕,诗人又把梅花的形象向纵深引导,它虽俏丽但不掠春之美,只是一名春天使者,为我们送来春的讯息。而当寒冬逝去,春光遍野的时候,梅花却独自隐逸在万花丛中发出欣慰的欢笑。梅花,它在诗人眼中是一名战士,它与严寒搏斗,它只为了赢得春天,通报春天的来临,然后退去,并不强夺春天的美景。这一形象是大公无私、默默奉献的形象。诗人在此已大大地深化了梅花的形象,它已成为一名国际共产主义战士的形象,它已从一个中国革命者成为一名世界革命者。梅花在新中国里,它的形象已被诗人塑造成型,更加丰满高大了。

卜算子u2022我住长江头

【作者】:李之仪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2,此恨何时已1。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注释】:

1. 已:完结,停止

2.休;停止

【简析】:

词以长江起兴。开头两句,“我”、“君”对起,而一住江头,一住江尾,见双方空间距离之悬隔,也暗寓相思之情的悠长。重叠复沓的句式,加强了咏叹的情味,仿佛可以感触到主人公深情的思念与叹息,在隔中翘首思念的女子形象此江山万里的悠广背景下凸现出来。

三、四两句,从前两句直接引出。江头江尾的万里遥隔,引出了“日日思君不见君”这一全词的主干;而同住长江之滨,则引出了“共饮长江水”。如果各自孤立起来看,每一句都不见出色,但联起来吟味,便觉笔墨之外别具一段深情妙理。这就是两句之间含而未宣、任人体味的那层转折。字面意思浅直:日日思君而不得见,却又共饮一江之水。深味之下,似可知尽管思而不见,毕竟还能共饮长江之水。这“共饮”又似乎多少能稍慰相思离隔之恨。词人只淡淡道出“不见”与“共饮”的事实,隐去它们之间的转折关系的内涵,任人揣度吟味,反使词情分外深婉含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换头仍紧扣长江水,承上“思君不见”进一步抒写别恨。长江之水,悠悠东流,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休止,自己的相思离别之恨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停歇。用“几时休”、“何时已”这样的口吻,一方面表明主观上祈望恨之能已,另一方面又暗透客观上恨之无已。江水永无不流之日,自己的相思隔离之恨也永无销歇之时。此词以祈望恨之能已反透恨之不能已,变民歌、民间词之直率热烈为深挚婉曲,变重言错举为简约含蓄。

写到这里,词人翻出一层新的意蕴:“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恨之无已,正缘爱之深挚。“我心”既是江水不竭,相思无已,自然也就希望“君心似我心”,我定不负我相思之意。江头江尾的阻隔纵然不能飞越,而两相挚爱的心灵却一脉遥通。这样以来,单方面的相思便变为双方的期许,无已的别恨便化为永恒的相爱与期待。这样,阻隔的双方心灵上便得到了永久的滋润与慰藉。从“此恨何时已”翻出“定不负相思意”,是感情的深化与升华。江头江尾的遥隔这里反而成为感情升华的条件了。

【简评】:

李之仪这首《卜算子》深得民歌的神情风味,明白如话,复叠回环,同时又具有文人词构思新巧。同住长江边,同饮长江水,却因相隔两地而不能相见,此情如水长流不息,此恨绵绵终无绝期。只能对空遥祝君心永似我心,彼此不负相思情意。语极平常,感情却深沉真挚。设想很别致,深得民歌风味,以情语见长。

这首词的结尾写出了隔绝中的永恒之爱,给人以江水长流情长的感受。全词以长江水为抒情线索。悠悠长江水,既是双方万里阻隔的天然障碍,又是一脉相通、遥寄情思的天然载体;既是悠悠相思、无穷别恨的触发物与象征,又是双方永恒相爱与期待的见证。随着词情的发展,它的作用也不断变化,可谓妙用无穷。

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作者】:苏轼( 1037-1101)

【年代】:宋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飘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鉴赏】:

苏轼曾在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突遭逮捕,险些被杀,这便是有名的乌台诗案,黄州是乌台诗案后苏轼的贬所。这首词是抒写苏轼贬居黄州后幽独寂寞,忧生惊惧的作品,大约作于神宗元丰三(1080)至是元丰五年(1082)期间(定惠院在今天的湖北黄岗县东南),词中借月夜孤鸿这一形象托物寓怀,表达了词人清高自许、蔑视流俗的心境。

上阕首先营造了一个幽独孤凄的环境,残缺之月,疏落孤桐,滴漏断尽,一系列寒冷凄清的意象,构成了一副萧疏,凄冷的寒秋夜景,为幽人、孤鸿的出场作铺垫。“景语即情语”,这一冷调色的描写,其实是词人内心孤独寂寞的反映。寥寥数笔,人物内心的情感已隐约可见,“谁见”两句,用一个问句将孤独寂寞的心明确的表达了出来。又由于古诗词独特的歧义句,使这句话表达了更丰富的意义:

一.词人自叹,谁见我寒夜难眠呢?恐怕只有“飘缈孤鸿”了;

二.寒夜深秋当夜独自往来的幽人正象那半夜被惊起的孤鸿一样。

在此,幽人与孤鸿互相映衬,虽非同类,但其心相同。实际上幽人即孤鸿,孤鸿即幽人,这是一种互喻的关系,上,下阕所写孤鸿语语相关,词意高妙。再加上反问句的运用,使词的情感得到加强。

下阕承前而专写孤鸿。描写了被惊起后的孤鸿不断回头和拣尽寒枝不肯栖身的一系列动作。孤鸿的活动正是词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苏轼因乌台诗案几乎濒临死地,曾在狱中做了必死的打算,此时出狱,而惊惧犹存;异乡漂泊,奇志难伸,只另人黯然神伤,百感交集.“有恨无人省”是词人对孤鸿的理解,更是孤鸿的回头牵动了自己内心的诸多隐痛忧思。“拣尽寒枝”是对孤鸿的行动的描写,更是对自己光辉峻洁人格的写照,并暗示出当时的凄凉处境。苏轼为人正直有操守,为官坚持自己的政治立场,故新旧两党虽均将之排斥为异己,苏轼却并不愿意放弃自己的立场。这正是“拣尽寒枝不肯栖”孤鸿:即使无枝可依,也仍然有自己的操守。曹操《短歌行》云“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苏轼此词化用曹操此意,虽然有乌鹊的凄凉境地,但更多的是面对逆境的自我选择,从而凸显人物内心寂寞中的孤傲孤寂中的奇志,使词人从自怜自叹中升华为另一种人格境界。

本词明写孤鸿,而暗喻自己,鸿人合一,这首词的境界,确如山谷道人-黄庭坚所说:“语意高妙,似非吃烟火食人语,非胸中有万卷书,笔下无一点尘俗气,孰能至此!”这种超凡脱俗的境界,得益于高妙的艺术技巧。作者“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托物寓人;在对孤鸿和月夜环境背景的描写中,选景叙事均简约凝练,生动传神。

另一种说法是苏轼写下本词为的是一女子,据《宋十名家词.东坡词》载:

惠州有温都监女,颇有色。年十六,不肯嫁人。闻坡至,甚喜。每夜闻坡讽咏,则徘徊窗下,坡觉而推窗,则其女逾墙而去。坡从而物色之曰:“当呼王郎,与之子为姻。未几,而坡过海,女遂卒,葬于沙滩侧。坡回惠,为赋此词。

两种说法都有一定根据,看看你信哪种吧!

卜算子

【作者】董以宁

明月淡飞琼,阴云薄中酒。收尽盈盈舞絮飘,点点轻欧咒。

晴浦晚风寨,青山玉骨瘦。回看亭亭雪映窗,淡淡烟重岫。。

meira

词牌名,它的作用在于限定词的篇幅字数,平仄和韵,就相当于词创作过程中的“公式”。

再也不做稀饭了

卜算子是词牌名,又名《百尺楼》、《眉峰碧》、《楚天遥》等。

卜算子· 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

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

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

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辗作尘,

只有香如故。

卜算子

送鲍浩然之浙东

宋·王观

水是眼波横,

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

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

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

千万和春住。

大鱼炖火锅

词牌名

相关推荐

苏轼《卜算子》意思及作者全词翻译赏析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译文] 残月高挂在稀疏的梧桐,滴漏声断了,人群开始安静。   [出自] 北宋 苏轼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 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注释:   此篇是苏轼于元丰五年十二月在黄州所作。苏轼因所谓的“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苏轼自元丰三年二月至黄州,至元丰七年六月移汝州,在黄州贬所居住四年多。定慧院:一作定惠院,在今湖北省黄岗县东南。苏轼初贬黄州,寓居于此。   疏桐:枝叶稀疏的桐树。   漏断:即指深夜。漏,指古人计时用的漏壶;即指深夜。   幽人:隐士。这里是作者自指。   省:了解。   译文1:   残月弯弯挂在稀疏的梧桐上,夜深人静,漏壶的水已滴光。谁看见闲居的人在月光下独自徘徊?只有那时隐时现的孤鸿知道我的惆怅。惊起的孤鸿不断回头探望,好像充满无人理解的幽伤。她寻遍了寒冷的枯枝不肯留宿,却躲到了寂寞清冷的沙洲上。   译文2:   残缺之月,挂在疏落的桐树间,夜深人静,只有我这个幽人无法入睡,漂泊无依好似孤独的大雁。   被惊起的大雁回过头望去,没有人了解它心头的烦忧。它物色着栖身之地,即使无枝可依,也不会违背自己的原则同流合污。   译文3:   残月高挂在稀疏的梧桐,滴漏声断了,人群开始安静。谁能见幽居人独自往来徘徊?惟有那缥缈高飞的孤雁的身影。它突然惦起又回首匆匆,心里有恨却无人能懂。它拣遍了寒冷的树枝不肯栖息,却躲到寂寞的沙洲甘愿受苦。   译文4:   弦月高挂桐树梢,漏断夜深静悄悄。只见幽人独往来,恰似孤雁影缥缈。   惊飞起频频又回头,满腹哀愁无人晓。良禽择木弃寒枝,沙洲凄冷多寂寥。   赏析:   上阕前两句营造了一个夜深人静、月挂疏桐的孤寂氛围,为幽人、孤鸿的出场作铺垫。这两句出笔不凡,渲染出一种孤高出生的境界。接下来的两句,先是点出一位独来独往、心事浩茫的“幽人”形象,随即轻灵飞动地由“幽人”而孤鸿,使这两个意象产生对应和契合,让人联想到:“幽人”那孤高的心境,不正象缥缈若仙的孤鸿之影吗?这两句,既是实写,又通过人、鸟形象的对应、嫁接,极富象征意味和诗意之美地强化了“幽人”的超凡脱俗。   下阕专写孤鸿遭遇不幸,心怀幽恨,惊恐不已,拣尽寒枝不肯栖息,只好落宿于寂寞荒冷的沙洲。这里,词人以象征手法,匠心独运地通过鸿的孤独缥缈,惊起回头、怀抱幽恨和选求宿处,表达了作者贬谪黄州时期的.孤寂处境和高洁自许、不愿随波逐流的心境。作者与孤鸿惺惺相惜,以拟人化的手法表现孤鸿的心理活动,把自己的主观感情加以对象化,显示了高超的艺术技巧。   简评:   这首词的境界,确如黄庭坚所说:“语意高妙,似非吃烟火食人语,非胸中有万卷书,笔下无一点尘俗气,孰能至此!”这种高旷洒脱、绝去尘俗的境界,得益于高妙的艺术技巧。作者“以性灵咏物语”,取神题外,意中设境,托物寓人;在对孤鸿和月夜环境背景的描写中,选景叙事均简约凝练,空灵飞动,含蓄蕴藉,生动传神,具有高度的典型性。   冷寒的,也不止是沙洲和桐枝。有恨的,究竟是孤鸿还是幽人?静夜如此寂寞,又何须漏壶提醒辰次?月儿依然残缺。不见有清满的佳期!疏淡的笑墨,似写凄淡的夜色;清美的词境,难歇哀愤的心。   话外音:   这首词的主旨历来说法不一,有人认为是为王姓女子而作,有人认为是为温都监女作,即这是一首爱情词;但也有人认为是作者对现实不满,抒发愤懑之情的,也就是说这是一首影射、刺时之作;还有人认为这首词是写作者的寂寞之情的。本文认为,将此词定位为作者抒发自己对现实不满的寂寞之情是比较恰当的。   集评:   黄蓼园《蓼园词选》谓:“语语双关,格奇而语隽,斯为超诣神品。”陈廷焯《词则·.大雅集》评此词说:“寓意高远,运笔空灵,措语忠厚,是坡仙独至处,美成、白石亦不能到也。”也推崇备至。至于这首词的章法也很独特,前人已有道出者。   在《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三十九中说:“此词本咏夜景,至换头但只说鸿。正如《》词‘乳燕飞华屋",本咏夏景,至换头但只说榴花。盖其文章之妙,语意到处即为之,不可限以绳墨也。”可见苏轼在词的创作上的天才纵横之气。   赏析二:   这首诗写于宋元丰五年1082年牎K臻因与时任宰相的王安石政见不合,出补外官。他看到当时地方官吏执行新法扰民,心中不满,发泄于词中,因而激怒新党,被捕入狱,历时百余日。出狱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暂居定慧院。这段经历,总不免使他产生孤寂之感。   开头一句,在“缺月”和“疏桐”之间着一“挂”字,自然而巧妙地把天与地的景色连接起来,显示出无限幽渺的夜空。由此奠定了本词的感情基调,并为引出全词的审美意象--孤鸿熝悖牐埋下了伏笔。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在这般夜色之中,仿佛有个幽人独来独往,如同孤鸿之影。这“幽人”可能是想象的,也可能是苏轼自比。作者在这里以幽人来比况孤鸿,暗示自己孤芳自赏、洁身自好的品格和操守。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孤鸿缥缈不定,刚一栖身,又遭惊扰。“却回头”,极逼真地描摹出倍受惊扰的神态。“有”什么“恨”,苏轼未正面回答,以空白的笔法给读者留下思维空间,增强了本词的诱发力和神秘色彩。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孤鸿心怀幽怨和不满,宁愿寄宿于荒冷的沙洲,也不肯栖于寒枝之上。“拣尽”和“不肯”两词,明确地表明了孤鸿不愿随俗同污,入世屈志的孤高品质。“寂寞”和“冷”,则说明孤鸿甘于忍耐寂寞和苦痛。   这首词运用了比兴、象征等艺术手法,抓住“孤鸿”这一特定的审美意象来状物抒情,巧妙地表达了作者“幽约怨悱不能自言之情”。这正是苏轼贬居黄州时的心情与处境的真实写照。
2023-09-06 04:41:541

卜算子,全诗

记得采纳
2023-09-06 04:42:021

卜算子苏轼原文及翻译

卜算子苏轼原文及翻译如下: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整首词的意思是:残月高挂在稀疏的梧桐,滴漏声断了,人群开始安静。谁能见幽居人独自往来徘徊?唯有那缥渺高飞的孤雁的身影。它突然惦起又回首匆匆,心里有恨却无人能懂。它拣遍了寒冷的树枝不肯栖息,却躲到寂寞的沙洲甘愿受苦。《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此词上片写鸿见人,下片写人见鸿,借月夜孤鸿这一形象托物寓怀,表达了词人孤高自许、蔑视流俗的心境。全词借物比兴,写景兴怀,托物咏人,物我交融,含蕴深广,风格清奇,为词中名篇。本词写于州定惠院寓居时,是作者刚从乌台诗案解脱出来,只身到黄州时所写。开头两句写夜深,用“缺”、“疏”“断”几个字写出幽独凄清的心境。接着“谁见”两句,说只有比人独自往来,“幽人”指作者自己,是主;“孤鸿”是对“幽人”的衬托,是宾。下片把两者合在一起,“孤鸿”也就是写作者自己。有一说是苏轼被贬惠州,惠州有温氏女,年十六,颇有见地,见了苏轼,一往情深,时常在苏轼的窗外徘徊,听苏轼吟咏。不久苏轼再贬儋耳(今海南儋县),渡海南行,及三年后苏轼遇郝回互惠州,女已卒,葬于沙州。
2023-09-06 04:42:111

《卜算子》(王观)全诗翻译赏析

卜算子 王观 系列:古代送别诗大全 卜算子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    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注释    [1鲍浩然]:诗人的朋友。    [2]眼波横:这里的水像美人流动的眼波。    [3]眉峰聚:这里的山如美人蹙起的眉毛。    [4]眉眼盈盈处:这里指山与水交汇处。    [5]欲:想    此词以新巧的构思和轻快的笔调,在送别之作中别据一格。    开篇「水是眼波横」二句匠心独运:前人惯以「眉如春山」、「眼如秋水」之类的譬喻来形容女子容颜之美,如托名于刘歆的《西京杂记》卷二:「文君姣好,眉色如望远山」;李白的《长相思》:「昔时横波目,今作流泪泉」;白居易《筝诗》:「双眸剪秋水,十指剥春葱」。(案:亦有以「秋水」形容男子眼神者,如李贺《唐儿歌》:「一双瞳人剪秋水」。)而作者此处则反用其意,说水是眼波横流、山上眉峰攒聚,其妙处不仅在于推陈出新、发想奇绝,而且在于运用移情手法,化无情为有情,使原本不预人事的山水也介入送别的场面,为友人的离去而动容。    「欲问行人」二句,仍就「眉眼」加以生发,亦见用笔灵动、造语新奇。「眉眼盈盈处」,既是喻指友人故乡的秀丽山水,又令人想见友 *** 妾倚栏盼归之际美目传恨、秀眉凝愁的情态。妙语双关,熔铸非易。    过片后「才始送春归」二句抒写良情别绪:方才「送春」,已是十分怅恨;今又「送君」,更添怅恨十分。旦夕之间,两谙别苦,情何以堪?但作者却故意出以淡语,含而不露。    「若到江南」二句再发奇想,叮嘱友人如能赶上江南春光,务必与春光同祝惜春之情既溢于言表,对友人的祝福之意亦寓于句中。 译文    水像美人流动的眼波,山如美人蹙(cu)起的眉毛。朋友要去哪里呢?是去那山水交汇处。才刚送走了春天,又要送你回去。假如你到江南,还能赶上春天的话,千万要把春光留住。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词。起拍「水是」、「山是」两句,含意丰富,令人遐想。词人把明澈的水流比喻为美人的眼波,把青黛的山峦喻为美人的眉峰,极言浙东山水的漂亮可爱。同时,也可以理解为词人对鲍浩然心事的设想:波光漾动的流水是他心上人的眼波,脉脉传情;青黛的山峦是心上人的眉峰,因思念自己而满怀愁怨,眉头都蹙[cu]起来了。词人通过这一设想来写出了鲍浩然「之浙东」的心切。与此相应,上片结句「眉眼盈盈处」只有一层理解:鲍浩然是去山水秀丽得像美人「眉眼盈盈」的地方.下片抒发词人的情怀。「才始送春归」,点明这里春刚逝去,说明词人心中满怀着伤春之愁;「又送君归去」则再添了别恨,心情就更痛苦了。最后两句是词人对鲍浩然的祝愿:希望他生活在「春」里。这个「春」反映鲜花如锦的春天季节。     这首词构思新巧,词语明丽,很有表现力。且语句新鲜不俗,颇受人们喜爱。比起那些敷衍应酬之作,显然有死活之别。
2023-09-06 04:42:431

“卜算子”是什么意思?

是一个词牌明,确切意思不好解释,
2023-09-06 04:43:124

《李之仪·卜算子》原文、注释与赏析

李之仪·卜算子 李之仪(1035—1117),沧州无棣人。哲宗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后因得罪蔡京,除名编管太平州。后遇赦复官,晚年卜居其地。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题解】《卜算子》又名《卜算子慢》,词牌名,相传是借用唐代诗人骆宾王的绰号。骆宾王写诗好用数字取名,人称“卜算子”。北宋时盛行此曲。万树《词律》以为取义于“卖卜算命之人”。双调,四十四字,上下片各两仄韵。 【注释】1.长江头:指上游四川一带。2.长江尾:指长江下游。3.定:词中的衬字。在词规定的字数外适当地增添一二不太关键的字词,以更好地表情达意,谓之衬字,亦称“添声”。 【串译】我住长江上游,你住长江下游。天天思念你而见不到你,却共饮着同一条江河水。这江水啊要流到什么时候才会停止?这段离愁别恨又要到何年何月才会结束?但愿你的心同我的心一样,就一定不会辜负这一番相思情意。 【赏读提示】词的上片写相离之远与相思之切。开头写两人各在一方相隔千里,喻相逢之难,见相思之深。“日日”,犹如流水滔滔不绝,表现思恋之久。末句写“共饮”,以水贯通两地,沟通两心;融情于水,以水寓情,情意同样绵长不绝。虚的心灵与实的事物合二为一,朴实中见深刻。下片写女主人公对爱情的执著追求与热切的期望。全词处处是情,层层递进而又回环往复,短短数句却感情起伏,热烈而直露,质朴清新中又曲折委婉,含蓄而深沉,深得民歌神韵,在民间流传甚广。这首小令仅四十五字,却言短情长。全词围绕着长江水,表达男女相爱的思念和分离的怨愁。 诵读语调从头至尾都须轻媚、委婉地在中低处行走,以长江水之长表现女主人公思念和分离的浓切,语句中应始终处于“流动”的状态,水之长,思之长,怨之长! 【断句顿挫建议】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推荐名句】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2023-09-06 04:43:471

卜算子 李清照

更著风和雨,一任群芳妒大哥,只有香如故,陆游的吧卜算子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无意苦争春。零落成泥碾作尘
2023-09-06 04:43:562

什么叫“卜算子”,有何典故呢?

卜算子读音:bǔ suàn zǐ释义:词牌名。唐 骆宾王 作诗喜用数字,人称“卜算子”,词家遂取以为名。双调四十四字,仄韵。又名《缺月挂疏桐》、《百尺楼》、《楚天遥》、《眉峰碧》等, 宋 教坊演为《卜算子慢》,双调八十九字,仄韵。参阅《词律》卷三、《词谱》卷五。曲牌名,属南曲仙吕宫。字数与词牌半阕同。用作引子。《卜算子》李之仪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此水几时休?此恨几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卜算子处暑》凉风临夏末,节气处暑归。已是夏末立秋季,犹有热不退。退也只暂时,尚有秋老虎。待到秋叶卷尽时,酷热方消退。参考资料出国留学网:http://tool.liuxue86.com/ciyu_view_9bd24943ac9bd249/
2023-09-06 04:44:041

卜算子是什么意思

卜算子是一种词牌名。1、卜算子介绍。卜算子,词牌名,又名“卜算子令”“百尺楼”“眉峰碧”“楚天遥”等。以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为正体。另有双调四十四字,前后段各四句、三仄韵;双调四十五字,前段四句两仄韵,后段四句三仄韵等变体。代表作品有陆游《卜算子·咏梅》、毛泽东《卜算子·咏梅》等。2、卜算子词牌沿革。此调之始词是北宋初年张先之作;作者甚众,但以苏轼此体为通用之体。陆游咏梅之作为名篇:“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南宋官妓严蕊之作在民间流传很广,其词云:“不是爱风尘,似被前缘误。花落花开自有时,总是东君主。去也终须去,住也如何住。若得山花插满头,莫问奴归处。”此两词皆意脉贯串,流美含蓄,甚能体现此调平和婉转的特点。此调可平可仄之处较多。卜算子格律说明:1、正体。双调四十四字,前后段各四句、两仄韵。以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为代表。此若石词之多押两韵,徐、黄、张、杜四词之添字,皆变体也。苏词别首前段第二句“长忆吴山好”,“长”字平声。2、变体一。双调四十四字,前后段各四句、三仄韵。以石孝友《卜算子·见也如何暮》为代表。此与苏词同,惟前后段两起句各用韵异。3、变体二。双调四十五字,前段四句两仄韵,后段四句三仄韵。以徐俯《卜算子·胸中千种愁》为代表。此亦苏词体,惟后段起句用韵,结句添一字作折腰句法异。《古杭杂纪》无名氏词前结“把定纤纤手”,后结“瞒不得、桥头柳”,正与此同。
2023-09-06 04:44:441

卜算子是什么意思?

卜算子、卜算子慢,词牌名。 又名《百尺楼》、《眉峰碧》、《楚天遥》等。相传是借用唐代诗人骆宾王的绰号。骆宾王写诗好用数字取名,人称“卜算子”。 北宋时盛行此曲。万树《词律》以为取义于“卖卜算命之人”。双调,四十四字,上下片各两仄韵。两结亦可酌增衬字,化五言句为六言句,于第三字豆。宋教坊复演为慢曲,《乐章集》入“歇指调”。八十九字,前片四仄韵,后片五仄韵。北宋时盛行此曲。万树《词律》以为取义于“卖卜算命之人”。双调,四 卜算子十四字,上下片各两仄韵。两结亦可酌增衬字,化五言句为六言句,于第三字豆。宋教坊复演为慢曲,《乐章集》入“歇指调”。八十九字,前片四仄韵,后片五仄韵。  引毛氏云:“骆义乌诗,用数名,人谓为卜算子,故牌名取之。”又云:“按山谷词‘似扶着卖卜算",盖取义以今卖卜算命之人也。”又因秦观词有:“极目烟中百尺楼”之句,故【图谱】删﹝卜算子﹞而名﹝百尺楼﹞;然“卜算子”之名,得知较早也。  本首词属于小令,因模仿民歌,所以有民歌的风味,有应经文人之手,而同时又构思精巧,深婉含蓄的特点。  本调四十四字,前后两阕,均四句而两韵;通体,各句第一字均平仄不拘。第一二句句法,俱为上一下三,中加一衬字。第三句与《擣链子》第三句同。末句五字,仄仄平平仄,与《雨霖铃》末句同。后半阕依此类推。编辑本段例词参考  《卜算子·咏梅》  [宋]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卜算子  李之仪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卜算子  严蕊  不是爱风尘,似被前缘误。花落花开自有时,总赖东君主。  去也终须去,住也如何住!若得山花插满头,莫问奴归处。  卜算子  刘克庄  片片蝶衣轻1,点点猩红2小。道是天公不惜花3,百种万般巧。  朝见树头繁,暮见枝头少。道是天公果惜花,雨洗风吹了4。  网络新辞  小资喝花酒 老兵坐床头 知青咏古自助游 皇上宫中愁  剩女宅家里 萝莉嫁王侯 名媛丈夫死得早 妹妹在青楼。注释  1.蝶衣:指蝴蝶的翅膀。这句描写花瓣的轻盈有致。  2.猩红:血红色。这句描写飞花。  3.天公:天老爷,指自然界的主宰者。惜,怜爱。  4.了:尽。详解  刘克庄是诗词兼善的作家。就词来说,刘克庄属辛派豪放的词人,但刘克庄亦有婉约之作。词人另有一首《卜算子》题为"惜海棠",两首当是姊妹。词中明写惜花,实际是用比兴手法,委婉含蓄的表达了词人才不见用,遭受压抑的凄楚情怀。小词一不用书卷,二不假藻饰,全以寻常语入词,却含蓄深婉,自然有致。并运用回环往复的句式,很有艺术情韵,耐人回味。编辑本段苏轼《卜算子》原文  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作者:苏轼( 1037-1101) 年代:宋 体裁:词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鉴赏  苏轼曾在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突遭逮捕,险些被杀,这便是有名的乌台诗案,黄州是乌台诗案后苏轼的贬所。这首词是抒写苏轼贬居黄州后幽独寂寞,忧生惊惧的一个作品,大约作于神宗元丰三(1080)至是元丰五年(1082)期间(定惠院在今天的湖北黄岗县东南),词中借月夜孤鸿这一形象托物寓怀,表达了词人苏轼清高自许、蔑视流俗的心境。  上阕首先营造了一个幽独孤凄的环境,残缺之月,疏落孤桐,滴漏断尽,一系列寒冷凄清的意象,构成了一副萧疏,凄冷的寒秋夜景,为幽人、孤鸿的出场作铺垫。“景语即情语”,这一冷调色的描写,其实是词人内心孤独寂寞的反映。寥寥数笔,人物内心的情感已隐约可见,“谁见”两句,用一个问句将孤独寂寞的心明确的表达了出来。又由于古诗词独特的歧义句,使这句话表达了更丰富的意义:  一.词人自叹,谁见我寒夜难眠呢?恐怕只有“飘渺孤鸿”了;  二.寒夜深秋当夜独自往来的幽人正象那半夜被惊起的孤鸿一样。  在此,幽人与孤鸿互相映衬,虽非同类,但其心相同。实际上幽人即孤鸿,孤鸿即幽人,这是一种互喻的关系,上,下阕所写孤鸿语语相关,词意高妙。再加上反问句的运用,使词的情感得到加强。  下阕承前而专写孤鸿。描写了被惊起后的孤鸿不断回头和拣尽寒枝不肯栖身的一系列动作。孤鸿的活动正是词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苏轼因乌台诗案几乎濒临死地,曾在狱中做了必死的打算,此时出狱,而惊惧犹存;异乡漂泊,奇志难伸,只另人黯然神伤,真是百感交集.“有恨无人省”是词人对孤鸿的理解,更是孤鸿的回头牵动了自己内心的诸多隐痛忧思。“拣尽寒枝”是对孤鸿的行动的描写,更是对自己光辉峻洁人格的写照,并暗示出当时的凄凉处境。苏轼为人正直有操守,为官坚持自己的政治立场,故新旧两党虽均将之排斥为异己,苏轼却并不愿意放弃自己的立场。这正是“拣尽寒枝不肯栖”孤鸿:即使无枝可依,也仍然有自己的操守。曹操《短歌行》云“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苏轼此词化用曹操此意,虽然有乌鹊的凄凉境地,但更多的是面对逆境的自我选择,从而凸显人物内心寂寞中的孤傲孤寂中的奇志,使词人从自怜自叹中升华为另一种人格境界。  本词明写孤鸿,而暗喻自己,鸿人合一,这首词的境界,确实如山谷道人-黄庭坚所说的:“语意高妙,似非吃烟火食人语,非胸中有万卷书,笔下无一点尘俗气,孰能至此!”这种超凡脱俗的境界,得益于高妙的艺术技巧。作者“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托物寓人;在对孤鸿和月夜环境背景的描写中,选景叙事均简约凝练,生动传神。  另一种说法是苏轼写下本词为的是一女子,据《宋十名家词.东坡词》载:  惠州有温都监女,颇有色。年十六,不肯嫁人。闻坡至,甚喜。每夜闻坡讽咏,则徘徊窗下,坡觉而推窗,则其女逾墙而去。坡从而物色之曰:“当呼王郎,与之子为姻。未几,而坡过海,女遂卒,葬于沙滩侧。坡回惠,为赋此词。  两种说法都有一定根据,看看你信哪种吧!词牌名  卜算子  又名《百尺楼》、《眉峰碧》、《楚天遥》等。相传是借用唐代诗人骆宾王的绰号。骆宾王写诗好用数字取名,人称“卜算子”。山谷词“似扶著,卖卜算”,取卖卜算命的意思。  说明:双调,四十四字,前后阕各两仄韵,上去通押。也有一体单押入声韵。  *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 △   *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 △
2023-09-06 04:45:411

卜算子的意思卜算子的意思是什么

卜算子,释义是:1.词牌名。2.曲牌名,属南曲仙吕宫。字数与词牌半阕同。用作引子。例句:卜算子前世善缘结,今世难离弃。
2023-09-06 04:45:492

卜算子原文

卜算子二十首 【卜算子/叹世/中华新韵】 堪叹世间人,哪晓情珍贵。已在福中不惜福,却为浮名累。 想要聚金盆,又望活千岁。结发之恩脑后抛,外面寻安慰。 【卜算子/叹韶华/中华新韵】 究竟是阿谁?惹我芳心乱。扰我情思撩我神。将我韶华占。 流水去无痕,日月轮流转。情若灯花散似烟。空落柔肠断。 【卜算子/梦难醒/中华新韵】 本欲遁空门,怎奈神难定。独对佛堂百盏灯,未使凡心净。 不是意非诚,梦也实难醒。既是前生欠汝情,苦也从天命。 【卜算子/觅知音/中华新韵】 短短几春秋,知己难寻觅。笑骂苍天不重情,絮语何方寄。 翘首望斜阳,日暮千山寂。为甚相知久别离?日夜魂牵系。 【卜算子/尘缘省/中华新韵】 纵使被情伤,肠热如何冷?看破红尘尽是非,依旧心难静。 本欲待回头,悄把尘缘省。怎个姻缘比纸薄,利禄由天定。 【卜算子/情何物/中华新韵】 把酒问苍天,知否情何物?怨女痴男甘断肠,痛也不言苦。 昨夜烛花红,今日阳关路。钿誓钗盟终亦虚,一晌韶华幕。 【卜算子/问骄阳/中华新韵】 吾欲问骄阳,可暖心头冷?夏日炎炎腹似冰。不晓为何病? 本欲去寻医,怎治忧闷症?此病如医必断情,禅悟莲花境。 【卜算子/念卿卿/中华新韵】 合掌拜神灵,可救卿卿命?痴恋红尘罪业重,何处堪为镜? 恩怨自分明,世态炎凉冷。堪叹苍天也笑伊,不解伊心性。 【卜算子/月为证/中华新韵】 最怕月儿圆,偏照愁人醒。半卷疏帘望晓星,满地疏枝影。 暗恼雪霜频,又恨隆冬盛。暑往寒来不变心,月亮堪为证? 【卜算子/心相映/中华新韵】 甘苦两相知,唯愿心相映。万水千山总是情,爱字无凭证。 微雨洗帘尘,欲净何曾净?怎奈薄缘似水流,一叶浮萍命。 【卜算子/思因果/中华新韵】 三九透身寒,难化胸头火。往事悠悠入梦来,真爱何需诺? 君似掌中沙,妾若眉间锁。才下眉间又上心,镇日思因果。 【卜算子/思因果/中华新韵】 彻骨透身寒,一片胸头火。日日天天痴盼着,空守灯前诺。 君似掌中沙,妾若眉间锁。前世今生缘定了,不必思因果? 【卜算子/休攀我/中华新韵】 筑一座城池,挂上同心锁。暮暮朝朝影不离,甘苦俩人过。 晨起望云舒,日暮看霞落。君若真心舍薄名,假意休攀我。 【卜算子/尘缘错/中华新韵】 莫笑有情痴,只恨尘缘错。弱水三千饮一瓢,为你封心锁。 终日黯销凝,厌倦梳妆裹。纵是倾城又若何,哪个怜惺我? 【卜算子/三生诺/中华新韵】 许伊一生情,还你三生诺。暮暮朝朝厮守着,直到山河破。 忍弃那浮名,拒惹无端祸。万贯家财又若何,闭眼谁分我? 【卜算子/问菩提/中华新韵】 吾欲拜菩提,求赐留春计。花落花开终有时,人老无痕迹。 醉卧水云间,隐住桃源里。云卷云舒知足矣,闲种三分地。 【卜算子/相思味/中华新韵】 不是断肠人,那解相思味?独倚楼头望远帆,暗拭香腮泪。 飞絮舞清风,雨过残红坠。城外谁家弄管弦,更使愁添倍。 【卜算子/情为何物/中华新韵】 独语立斜阳,情字为何物?蹙破眉峰君不归,寻遍江南路。 花落又花开,尚有东风主,怎奈韶光如水流。梦醒无寻处。 【卜算子/旧梦锁烟云/中华新韵】 旧事锁烟云,往事堪回味。一世浮华一场空,满眼辛酸泪。 心似落花飞,梦若游丝坠。纵把闲情寄玉壶,怎奈愁还倍。 【卜算子/拂袖/中华新韵】 人世有几年,且把浮名淡。劳碌终生又若何,不过三餐饭。 独坐晚霞中,醉卧菩提岸。一任繁华逐水流,拂袖长嗟叹。
2023-09-06 04:45:571

《卜算子·咏梅》中卜算子是什么意思

是词牌名。。。。
2023-09-06 04:46:1513

卜算子是什么意思

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词的格式和律诗的格式不同:律诗只有四种格式,而词则总共有一千多个格式(这些格式称为词谱)。人们为了便于记忆和使用,所以给它们起了一些名字。《卜算子·咏梅》是南宋词人陆游创作的一首词。原文如下: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白话译文:寂寞无主的幽梅,在驿馆外断桥边开放。已是日落黄昏,她正独自忧愁感伤,一阵阵凄风苦雨,又不停地敲打在她身上。她完全不想占领春芳,听任百花群艳心怀妒忌将她中伤。纵然她片片凋落在地,粉身碎骨碾作尘泥,清芬却永留世上。扩展资料:创作背景:陆游一生酷爱梅花,将其作为一种精神的载体来倾情歌颂,梅花在他的笔下成为一种坚贞不屈的形象的象征。联系陆游的生平不难理解,词中的梅花正是作者自身的写照。陆游的一生可谓充满坎坷。他出生于宋徽宗宣和七年(1125),正值北宋摇摇欲坠、金人虎视耽耽之时。不久随家人开始动荡不安的逃亡生涯,“儿时万死避胡兵”是当时的写照,也使他在幼小的心灵深处埋下了爱国的种子。宋高宗绍兴二十三年(1153),陆游赴临安应进士考试,因其出色的才华被取为第一,但因秦桧的孙子被排在陆游之后,触怒了秦桧,第二年礼部考试时居然被黜免。秦桧黜免陆游的原因,一方面是挟私报复,一方面也是因其“喜论恢复”,引起这一投降派首脑的嫉恨。直到秦桧死后,陆游方开始步入仕途。这之后,陆游的仕途也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几起几落。他曾到过抗金前线,身着戎装投身火热的战斗生活,从而体会到了“诗家三昧”。从此那壮怀激烈的战斗场面和收复失地的强烈愿望成为其诗歌中最为动听的主旋律。然而南宋小朝廷偏安一隅,对眼前的剩水残山颇为满足,并不真正想要恢复。即使有时不得不作出些姿态,也是掩人耳目,心不在焉。因此,陆游曾两次被罢官,力主用兵是最主要原因所在。尽管陆游的爱国热情惨遭打击,但其爱国志向始终不渝。这在他的诗歌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不难理解,其《卜算子·咏梅》正是以梅寄志的代表,那“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梅花,正是诗人一生对恶势力不懈的抗争精神和对理想坚贞不渝的品格的形象写照。
2023-09-06 04:46:471

卜算子原文翻译及赏析

  【作品介绍】   《卜算子·独自上层楼》是南宋程垓的一首词。这首词抒写离人相思之情。上片写独自登楼,望断青山,直至夕阳西下,却不见归雁传书。下片写独自下楼,而楼下蛩声,黄昏月上,凄凉况味,依旧令人断肠。全词含蓄和婉,意境清幽。   【原文】   卜算子   独自上层楼,楼外青山远。望到斜阳欲尽时,不见西飞雁。   独自下层楼,楼下蛩声怨。待到黄昏月上时,依旧柔肠断。   【注释】   ⑴西飞雁:从西边飞回之雁(相传雁足能传书)。   ⑵蛩(qióng):蟋蟀。   【赏析】   程垓的《卜算子》一词以写情见长,主人公盼望的心情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变为失望,她的感情逐渐由平缓转向激烈,沉默无语到凄切哀怨,直到柔肠寸断。触景生情,徘徊悱恻,感情一直没有完全道破,但作者想说的话,想表达的思想感情,大家都可从字里行间悟出。   词的上片,写上楼盼望,时间是白天。独自一人,登上层楼,取登高望远之意。但极目远眺,唯见青山绵邈天际而已。“远”,是青山遥远,更是主人公放眼所望之远,得“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句意。自然,所望不在青山,而在于“人”。但是,直望到斜阳欲尽,光线模糊,不能再远望之时,还是不见那人的影子,连点儿消息也没有盼到!雁,用雁作传书之典,事见《汉书·苏武传》。“不见西飞雁”,即没有盼到从远方传来的音讯。“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在外之人,当归不归,主人公的情真意切、望眼欲穿、焦急徘徊,种种情绪,一切尽在不言之中。但她并不心灰意冷。于是词的下片写主人公于夜色入高楼之后,又独自走下层楼,在楼下徘徊等候。但庭院寂寂,唯有蛩声如泣如怨而已。以蛩声衬寂寞,再以蛩声的凄怨,暗写主人公的情怀。至此,始写出主人公的“怨”。既全日翘首楼头,又继之以夜,始终不见那人归来,“怨”所由生焉。词的最后两句,写黄昏月上,这正是与所爱的人相会的.时刻,而主人公却依然形影相吊、徘徊楼下,不见人归,不禁由怨而悲,柔肠寸断矣。着“依旧”二字,可见如此盼人,如此失望,已非一日,女主人公的怀念之深,盼望之切,由此可略见一斑。   这首词所展示的内容主要是:人在远方他乡,亲人日夜思念,在外待得越久,怀念之情愈浓,日夜翘首盼望,不见归来,令人柔肠寸断。从词中写得的“柔肠”和那不胜感叹的悠悠柔情来看,词的主人公可能是一位少妇;所思念的人,便是她的丈夫。   在这首词中,作者仅写主人公在楼上楼下的活动。以此看来,作者似乎是漫不经心,信手拈来,但仔细一读,却娓娓动人,令人难以忘怀。作者熟悉生活,善于揣摩翘望者的心理状态:白天盼人,自然是上高楼,越高越得其深,南朝民歌“望郎上青楼”是也。梁元帝《思秋赋》:“登楼一望,唯见远树含烟。平原如此,不知道路几千!”也是白天登楼盼人,与此词同一境界。晚上盼人,则在楼下,徘徊庭除,所谓“玉阶空伫立”是也。若仍在楼上,则失其真。当然,也有一直守在楼上的,姚令威《忆王孙》写“楼上情人听马嘶”便是,那是情人偷情,未敢明目张胆,写的是特定人物的心理状态。李清照《声声慢》“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自是丈夫已死,无人可盼的写照。所以虽仅写楼上楼下,已深得生活真实,故语不雕琢,反觉字字真切感人。   【作者介绍】   程垓,南宋词人。生卒年不详。字正伯,号书舟。眉山(今属四川)人。孝宗淳熙间曾游临安。光宗时尚未仕宦。其词作反映生活面较窄,多写羁旅行役、离愁别绪,情意凄婉。有《书舟词》。存词150余首。更多古诗词赏析内容请关注“”
2023-09-06 04:47:011

《卜算子》(宋代)苏轼

《卜算子》【宋代】苏轼缺月挂疏桐, 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 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首, 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 寂寞沙洲冷。缺月,即残月,农历月末的月亮。漏,是漏壶的简称,一种铜制有孔的容器,可以滴水或滴沙,以刻度标志计时。漏断,是漏尽更深的深夜。幽人,幽居之人,指自己,苏轼初到黄州时,因为刚刚经历过乌台诗案,常常深居简出,因此在词中自称“幽人”。缥缈,即隐隐约约。弯弯的勾月悬挂在疏落的梧桐树上;夜阑人静,漏壶的水早已滴光了。有谁见到幽人独自往来,仿佛天边孤雁般飘渺的身影。黑夜中的它突然受到惊吓,骤然飞起,并频频回头,却总是无人理解它内心的无限幽恨。它不断于寒冷的树枝间逡巡,然而不肯栖息于任何一棵树上,最后只能寂寞地降落在清冷的沙洲上。 苏轼被贬黄州后,虽然自己的生活都有问题,但他是乐观旷达的,能率领全家通过自身的努力来渡过生活难关。但内心深处的幽独与寂寞是他人无法理解的。在这首词中,作者借月夜孤鸿这一形象托物寓怀,表达了孤高自许、蔑视流俗的心境。上阕写的正是深夜院中所见的景色。“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营造了一个夜深人静、月挂疏桐的孤寂氛围,为""幽人""、""孤鸿""的出场作铺垫。“漏”指古人计时用的漏壶:“漏断”即指深夜。在漏壶水尽,更深人静的时候,苏轼步出庭院,抬头望月,这是一个非常孤寂的夜晚。月儿似乎也知趣,从稀疏的桐树间透出清晖,像是挂在枝桠间。这两句出笔不凡,渲染出一种孤高出生的境界。接下来的两句,“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周围是那么宁静幽寂,在万物入梦的此刻,没有谁像自己这样在月光下孤寂地徘徊,就像是一只孤单飞过天穹的凄清的大雁。先是点出一位独来独往、心事浩茫的“幽人”形象,随即轻灵飞动地由“幽人”而孤鸿,使这两个意象产生对应和契合,让人联想到:“幽人”那孤高的心境,正像缥缈若仙的孤鸿之影。这两句,既是实写,又通过人、鸟形象的对应、嫁接,极富象征意味和诗意之美地强化了“幽人”的超凡脱俗。物我同一,互为补充,使孤独的形象更具体感人。下阕,更是把鸿与人同写,“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这是直写自己孤寂的心境。人孤独的时候,总会四顾,回头的寻觅,找到的是更多的孤独,“有恨无人省”,没有谁能理解自己孤独的心。世无知音,孤苦难耐,情何以堪?“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写孤鸿遭遇不幸,心怀幽恨,惊恐不已,在寒枝间飞来飞去,拣尽寒枝不肯栖息,只好落宿于寂寞荒冷的沙洲,度过这样寒冷的夜晚。这里,词人以象征手法,匠心独运地通过鸿的孤独缥缈,惊起回头、怀抱幽恨和选求宿处,表达了作者贬谪黄州时期的孤寂处境和高洁自许、不愿随波逐流的心境。作者与孤鸿惺惺相惜,以拟人化的手法表现孤鸿的心理活动,把自己的主观感情加以对象化,显示了高超的艺术技巧。
2023-09-06 04:47:091

卜算子这首诗的意思是什么

卜算子的解释(1).词牌名。 唐 骆宾王 作诗喜用数字,人称“卜算子”,词家遂取以为名。 双调 四十四字,仄韵。又名《缺月挂疏桐》、《 百尺 楼》、《 楚天 遥》、《眉峰碧》等, 宋 教坊演为《卜算子慢》,双调八十九字,仄韵。参阅《词律》卷三、《词谱》卷五。 (2).曲牌名,属南曲仙吕宫。字数与词牌半阕同。用作引子。 词语分解 卜的解释 卜 ǔ 古人迷信,用火灼龟甲,以为看了那灼开的裂纹就可以推测出行事的吉凶。 预料, 估计 , 猜测 :预卜。 选择(处所):卜宅。卜邻。 卜 (卜) 〔萝卜〕见“ (卜)萝”。 笔画数:; 部首 :卜; 算子的解释 .竹制的筹。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素食》:“蜜姜:生姜一斤,浄洗,刮去皮。算子切;不患长,大如细漆箸。” 石声汉 注:“即竹制的筹。”《新五代史·汉臣传·王章》:“此辈与一把算子,未知颠倒,何
2023-09-06 04:47:471

卜算子的介绍

卜算子是词牌名,又名《百尺楼》、《眉峰碧》、《楚天遥》等。相传是借用唐代诗人骆宾王的绰号。骆宾王写诗好用数字取名,人称“卜算子”。 北宋时盛行此曲。万树撰《词律》以为取义于“卖卜算命之人”。双调,四十四字,上下片各两仄韵。两结亦可酌增衬字,化五言句为六言句,于第三字豆。宋教坊复演为慢曲,《乐章集》入“歇指调”。八十九字,前片四仄韵,后片五仄韵。
2023-09-06 04:47:571

卜算子是什么意思?

词牌名
2023-09-06 04:48:143

卜算子是什么意思

卜算子的解释 (1).词牌名。 唐 骆宾王 作诗喜用数字,人称“卜算子”,词家遂取以为名。 双调 四十四字,仄韵。又名《缺月挂疏桐》、《 百尺 楼》、《 楚天 遥》、《眉峰碧》等, 宋 教坊演为《卜算子慢》,双调八十九字,仄韵。参阅《词律》卷三、《词谱》卷五。 (2).曲牌名,属南曲仙吕宫。字数与词牌半阕同。用作引子。 词语分解 卜的解释 卜 ǔ 古人迷信,用火灼龟甲,以为看了那灼开的裂纹就可以推测出行事的吉凶。 预料, 估计 , 猜测 :预卜。 选择(处所):卜宅。卜邻。 卜 (卜) 〔萝卜〕见“ (卜)萝”。 笔画数:; 部首 :卜; 算子的解释 .竹制的筹。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素食》:“蜜姜:生姜一斤,浄洗,刮去皮。算子切;不患长,大如细漆箸。” 石声汉 注:“即竹制的筹。”《新五代史·汉臣传·王章》:“此辈与一把算子,未知颠倒,何
2023-09-06 04:48:231

卜算子咏梅中的卜算子是什么意思

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词的格式和律诗的格式不同:律诗只有四种格式,而词则总共有一千多个格式(这些格式称为词谱)。人们为了便于记忆和使用,所以给它们起了一些名字。这些名字就是词牌。有时候,因为它们是同一个格式的若干变体,几个格式合用一个词牌;有时候,因为各家叫名不同,同一个格式又有几个词牌。词句、句子。 其中卜算子是词牌名,又名《百尺楼》、《眉峰碧》、《楚天遥》等。相传是借用唐代诗人骆宾王的绰号。骆宾王写诗好用数字取名,人称“卜算子”。 北宋时盛行此曲。万树《词律》以为取义于“卖卜算命之人”。双调,四十四字,上下片各两仄韵。两结亦可酌增衬字,化五言句为六言句,于第三字豆。宋教坊复演为慢曲,《乐章集》入“歇指调”。八十九字,前片四仄韵,后片五仄韵。
2023-09-06 04:48:3512

杜甫的卜算子咏梅

我的人生就是一个人和一个人的生活方式的不同的人生就是一个人的生活方式的不同的生活方式和平解决伊拉克问题国际会议展览中心举行
2023-09-06 04:49:163

卜算子咏梅的卜算子是什么意思

指代作者自己。根据查询古寺文网得知,《卜算子·咏梅》是南宋词人陆游创作的一首词。“卜算子”是词牌名,意为卜算命运之子。在这首词中,“卜算子”指代作者自己。这首词以“咏梅”为题,上片集中写了梅花的困难处境,下片写梅花的灵魂及生死观。词人以物喻人,托物言志,以清新的情调写出了傲然不屈的梅花,暗喻了自己虽终生坎坷却坚贞不屈,达到了物我融一的境界,笔致清新,意境深远。
2023-09-06 04:49:291

卜算子自嘲全诗

《卜算子 自嘲》 清 丁元英 本是后山人, 偶做前堂客。 醉舞经阁半卷书, 坐井说天阔。 大志戏功名, 海斗量福祸。 论到囊中羞涩时, 怒指乾坤错。
2023-09-06 04:49:549

《卜算子咏梅》的意思是什么?

意思是:风风雨雨把冬天送走了,漫天飞雪又把春天迎来。悬崖已结百丈尖冰,但梅花依然傲雪俏丽竞放。梅花她虽然美丽但不与桃李争艳比美,只是把春天消息来报。等到满山遍野开满鲜花之时,她却在花丛中笑。
2023-09-06 04:50:4714

卜算子咏梅南宋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2023-09-06 04:51:2110

塡词 卜算子 整首

原创两首:卜算子 月色不知愁月色不知愁,谁料因风恼。吹皱波心几许魂,疏影更声杳。无意惹相思,却被寒蛩扰。一夜清光入旧亭,不寐人多少?卜算子 次韵和上首归去意踌躇,莫教天着恼。十里荷花两袖闲,一棹人忽杳。把酒但沉吟,管甚熏风扰。回梦依稀逝大江,推手愁来少。
2023-09-06 04:51:452

《卜算子自嘲》全诗翻译是什么?

《卜算子自嘲》全诗翻译如下:自己本是后山人,没有多少文化知识;因为偶然的机会,不小心登上了大雅之堂;于是,就开始买弄自己所学的那一点点知识,炫耀起那藏经阁万卷之一不到的皮毛学问,坐井观天说大话,其实都只不过是自己的一孔之见而已。却自认为志向远大,可以戏弄功名,来自诩已经淡泊名利了。动不动就夸赞要以海之大斗来量人生福祸,说明自己的胸襟有多么的博大。只是突然有一天,发现自己兜里没有一分钱的时候,谈起自己一身的平庸无为之际,在这样万般无奈之时,唯有指天怒骂,说老天对我的不公平,说自己生错了世道呀!原文:《卜算子·自嘲》(清) 丁元英本是后山人,偶做前堂客。醉舞经阁半卷书,坐井说天阔。大志戏功名,海斗量福祸。论到囊中羞涩时,怒指乾坤错。
2023-09-06 04:52:031

卜算子平仄格式

卜算子格律平仄有正体以及六种变体,具体如下:1、正体中中中中平,中仄平平仄。中仄平平中中中?中仄平平仄。中中中中平,中仄平平仄。中仄平平中中中,仄仄平平仄。2、变体一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3、变体二平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4、变体三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5、变体四仄仄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6、变体五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仄仄。7、变体六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词牌起源卜算子的词牌名,一说来自骆宾王。骆宾王写诗时,特别喜欢在对仗中使用数字对,比如:“秦塞重关一百二,汉家离宫三十六”、“小堂绮帐三千万,大道青楼十二重”、“且论二八千金是,宁知四十九年非”等等,因此人们给他一个雅号叫做“算博士”、“卜算子”。据说卜算子一词的词牌,就是借用骆宾王的绰号。
2023-09-06 04:52:171

求毛泽东《卜算子咏梅》的内容及诗意。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风风雨雨刚把春天送走,漫天飞雪又迎春天来到。看,悬崖已结下百丈坚冰,临寒霜却盛开花枝艳俏。虽艳俏,却不同桃李争春,只把那春消息向人间预报。等鲜花光灿灿开遍山野时,她在花丛中摇曳含笑。
2023-09-06 04:52:5514

卜算子的知识!

“卜算子”是唐朝教坊曲子的词牌名,例如“菩萨蛮”等,(卜念bu),不念拨,后世诗人用这种格式来填词,特别是到了宋朝,诗人用这种格式填词比较盛行,平仄要求比较严格,例: * 卜算子 * *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 △ *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 △
2023-09-06 04:54:261

卜算子是什么意思

词牌名
2023-09-06 04:54:3712

卜算子什么意思

卜算子的解释(1).词牌名。 唐 骆宾王 作诗喜用数字,人称“卜算子”,词家遂取以为名。 双调 四十四字,仄韵。又名《缺月挂疏桐》、《 百尺 楼》、《 楚天 遥》、《眉峰碧》等, 宋 教坊演为《卜算子慢》,双调八十九字,仄韵。参阅《词律》卷三、《词谱》卷五。 (2).曲牌名,属南曲仙吕宫。字数与词牌半阕同。用作引子。 词语分解 卜的解释 卜 ǔ 古人迷信,用火灼龟甲,以为看了那灼开的裂纹就可以推测出行事的吉凶。 预料, 估计 , 猜测 :预卜。 选择(处所):卜宅。卜邻。 卜 (卜) 〔萝卜〕见“ (卜)萝”。 笔画数:; 部首 :卜; 算子的解释 .竹制的筹。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素食》:“蜜姜:生姜一斤,浄洗,刮去皮。算子切;不患长,大如细漆箸。” 石声汉 注:“即竹制的筹。”《新五代史·汉臣传·王章》:“此辈与一把算子,未知颠倒,何
2023-09-06 04:55:051

李之仪 《卜算子》详细讲解。

《卜算子》双调,小令。全词为我们刻画了一个怀春女子的形象,上片描绘这个女子面江而思,下片表现这个女子内心的愿望。词有浓郁的民歌风味,语言平易通俗,明白如话;词句复叠回环,构思新巧。 上片以长江起兴。开头两句,一句说"我",一句说"君",构成文句上的重叠复沓,诗意上的相对相映。一住江头,一住江尾,既显空间距之远,又蕴相思情之长。两句两叹,我们仿佛感触到了主人公深情的思念和伤感,而一个在遥隔中翘首思念的女子形象,也在此江水悠悠,千山重障的背景下呼之欲出了。词的三、四两句,是从前两句自然引出的。江头江尾的万里遥隔,当然就天天望江水,"日日思君"来,而"不见君"又是非常自然的了,山水阻隔的路又岂是那么容易跨越的?这一句是全词的主干。当然,词人这里所指的"江水"也许是一种隐晦,男女主人公也可能并不是阻于山水,而是被其他的因素所阻,如父母的反对,身份地位的不相称,家族势力或世仇等等。虽然彼此不相见但想到同住长江之滨,"共饮长江水",女主人公的内心又感到了一点安慰。这"共饮"一词,反映了人物感情的波澜起伏,使词情分外深婉含蕴。毛晋在《姑溪词跋》中盛赞这几句为"古乐府俊语"①,可谓一语中的。 下片以"此水几时休"呼应上片的"长江头""长江尾""长江水","此恨何时已。"呼应上片的"思君"的句子,过片换头,仍紧扣长江水,承"不见"进一步抒写别恨。长江之水,悠悠东流,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休止,自己的相思离别之恨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停歇。用"几时休" 表明主观上祈望恨之能已,"何时已" 又暗透客观上恨之无已。江水永无休止之日,自己的相思隔离之恨也永无消止之时。此处在风格上有所变化,上片是民歌、民间词的直率热烈,重言错举;这里一下变成了文人词的深挚婉曲,简约含蓄;从客观上看,这符合人物情感发展的节奏。如果说在前面的"长江头""长江尾"的叹息中,有女主人公的不满和迁怒的话,"共饮"的安慰已平息了内心的冲动,主人公的表情变得平和,内心开始宁静,这时已开始进行着冷静地思考。现实的困难是无法改变的,那么自己也该安慰自己一下吧,于是"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便自然而生。恨之无已,正缘爱之深挚。"我心"既是江水不竭,相思无已,自然也就希望"君心似我心",定不负我相思之意。"江"的阻隔虽不能飞越,"共饮长江水"的两颗挚爱的心灵却能一脉遥通。这样一来,单方面的相思便变为对对方的期许,无已的别恨便化为永恒的相爱与期待。这样,阻隔的心灵便得到了永久的滋润与慰藉。从"此恨何时已"翻出"定不负相思意",是感情的深化与升华,也是一种理智的反思和顿悟。词的上片韵字是"尾""水",押ui韵;下片的韵字是"已""意",押i韵。开度(开口的大小和响亮度)有一定的变化,语调上扬,为全词结句的抒情加重了语气,表现了虽有山水隔绝而爱永恒主题,给人以江水长流情长在的感受。 全词以长江水为抒情线索。悠悠长江水,既是双方万里阻隔的天然障碍,又是一脉相通、遥寄情思的天然载体;既是悠悠相思、无穷别恨的触发物与象征,又是双方永恒相爱与期待的见证。随着词情的发展,它的作用也不断变化,可谓妙用无穷。难怪薛砺若在《宋词通论》中说,李之仪的词,很隽美俏丽,另具一个独特的风调;他的《卜算子》,写得极质朴晶美,宛如《子夜歌》与《古诗十九首》的真挚可爱。
2023-09-06 04:55:131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中心思想

上片主要通过描写缼月、孤桐、人、孤鸿等事物的描写,营造了一种凄冷、孤家的氛围,写出了诗人的孤独、凄苦、伤感的心境
2023-09-06 04:55:326

最有名的十首卜算子

“卜算子”这个词牌又叫“百尺楼”、“眉峰碧”、“楚天遥”等,因短小精悍、流动婉转、抑扬顿挫而深受众词人的喜爱。比较出名的十首有:第1名 北宋李之仪的《卜算子 我住长江头》第2名 南宋陆游的《卜算子 咏梅》第3名 北宋苏轼的《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第4名 北宋王观的《卜算子 送鲍浩然之浙东》第5名 南宋严蕊的《卜算子 不是爱风尘》第6名 北宋苏轼的《卜算子 感旧》第7名 南宋刘克庄的《卜算子 片片蝶衣轻》第8名 南宋乐婉的《卜算子 答施》第9名 南宋周紫芝的《卜算子 席上送王彦猷》第10名 南宋程垓的《卜算子 独自上层楼》
2023-09-06 04:56:081

《卜算子·咏梅》原文及注释

  《卜算子·咏梅》是毛泽东读陆游同题词,反其意而作。一起来看看我为大家整理的:《卜算子·咏梅》原文及注释,欢迎阅读,仅供参考。    卜算子·咏梅   近代:毛泽东   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鉴赏   该词是毛泽东读陆游同题词,反其意而作。写于1961年12月,最早发表于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12月版《毛主席诗词》。梅花,在中国文人的笔下,往往是人格的象征或意趣的指向。由于审美情趣的差别、吟咏时心绪不一,他们笔下梅花的风姿与味道却各异其趣。   毛泽东这首词前有引语:“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表明了创作契机。“陆游咏梅之词,全篇重一个 “愁”字,毛泽东的咏梅词重点却在最后一字——“笑”。鲜明的对比写出了两位作者经受的磨难,以及不同的面对和心境。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词的起句就以健笔凌云之势,表现出了与陆游明显不同的胸襟与气魄。“风雨”、“飞雪”点出了四季的变化,时间的更替;“春归”、“春到”着眼于事物的运动,既给全篇造成了一种时间的流动感,又为下文写雪中之梅作了饱历沧桑的准备,词句挺拔,气势昂扬。   接下来“已是悬崖百丈冰”一句,描绘出寒冬中梅花严酷的生存环境。但就在逼人的环境和险恶的氛围中,竟然“犹有花枝俏”。“悬崖”表明环境是如此险峻,“百丈冰”显示出寒威如此只酷烈,而梅花就在这冰凝百丈、绝壁悬崖上俏丽地开放着,一个“俏”字,不仅描绘出梅花的艳丽形态,更兀现了梅花傲岸挺拔、花中豪杰的精神气质以及不畏严寒的性格特点。作者笔下的梅花充满着自豪感,坚冰不能损其骨,飞雪不能掩其俏,险境不能摧其志,这和陆游笔下“寂寞开无主”、“黄昏独自愁”的梅花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结合毛泽东这首词的写字背景看,作者如此地刻画梅花的形象,是有深刻的政治寓意的。那时正值中国遭受三年自然灾害,原苏联领导人有挑起中苏论战,对中国施加政治上的、经济上的、军事上的压力,内忧外困,此时的中国国力也不富强,经受着严峻的考验。“已是悬崖百丈冰”正是那时政治环境的象征。作为中国共产党的领袖毛泽东,写这首词本是托梅寄志,表明中国共产党人的决心,在险恶的环境下决不屈服,勇敢地迎接挑战,直到取得最后胜利。虽然“已是悬崖百丈冰”,但“犹有花枝俏”--中国共产党就是傲霜斗雪的梅花。就是那俏丽的“花枝”。   下片,作者把梅花喻为报春的使者,进一步热情礼赞。英国诗人雪莱在《西风颂》中唱到:“严冬已经来临,春天还会遥远吗?”严冬中怒放的梅花,正是报春的最早使者,“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这种无私无欲的品性,使梅花的形象更为丰满。   最后,作者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作结,将词的境界推向更高一层。春天来临了,人间充满了柔和温暖的气息,悬崖上终于山花烂漫,一片绚丽。梅花以自己的赤诚迎来了灿烂的春天。原来一枝独秀,傲然挺拔的梅花,没有丝毫的妒意,却很欣慰安详地隐于烂漫的春色之中。“丛中笑”三字,以传神之笔写出了梅花与山花共享春光的喜悦,特别是“笑”字,写出了梅花的神韵--既谦逊脱俗、又豁达大度的精神风采,极大升华了词的艺术境界。在陆游的原词中,梅花是遭“群芳妒”的,与众花是对立的,且以“香如故”自命清高,表现了他孤芳自赏、离群索居的情绪。该词的结尾,突出梅花“丛中笑”的风度,从自喻的角度看,内含是他的人格志趣的外化物;再进一步引申,则表现了共产党人斗争在前,享受在后的崇高美德和奉献精神。   这首咏梅词,结构精致和谐,在塑造梅花形象时,上片重点写背景,以背景反衬对象,使梅花具有铮铮铁骨和挑战精神;下片则浓墨重彩写对象,突出梅花甘愿隐于百花之中的情操,使梅花具有明媚开朗至刚无欲的品格。一个“俏”字,成为过渡的桥梁,使词的境界浑然天成。
2023-09-06 04:56:391

陆游的《卜算子》赏析

【译文】驿站之外的断桥边,梅花孤单寂寞地绽开了花,无人过问。暮色降临,梅花无依无靠,已经够愁苦了,却又遭到了风雨的摧残。梅花并不想费尽心思去争艳斗宠,对百花的妒忌与排斥毫不在乎。即使凋零了,被碾作泥土,又化作尘土了,梅花依然和往常一样散发出缕缕清香。【全文】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注释】1、驿外:指荒僻、冷清之地。驿:驿站,供驿马或官吏中途休息的专用建筑。2、断桥:残破的桥。一说“断”通“簖”,簖桥乃是古时在为拦河捕鱼蟹而设簖之处所建之桥。3、寂寞:孤单冷清。4、无主:自生自灭,无人照管和玩赏。5、更著:又遭到。更:副词,又,再。著:同“着”,遭受,承受。6、无意:不想,没有心思。自己不想费尽心思去争芳斗艳。7、苦:尽力,竭力。8、争春:与百花争奇斗艳。此指争权。9、一任:全任,完全听凭;一:副词,全,完全,没有例外。任:动词,任凭。10、群芳:群花、百花。百花,这里借指诗人政敌──苟且偷安的主和派。11、妒:嫉妒。12、零落:凋谢,陨落。13、碾:轧烂,压碎。14、作尘:化作灰土。15、香如故:香气依旧存在。
2023-09-06 04:56:551

卜算子·咏梅的原文及作品赏析

   卜算子·咏梅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名句“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出自南宋诗人陆游的《卜算子·咏梅》    作品赏析:   这首《卜算子》以“咏梅”为题,咏物寓志,表达了自己孤高雅洁的志趣。 这正和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濂溪先生(周敦颐)以莲花自喻一样,作者亦是以梅花自喻。陆游曾经称赞梅花“雪虐风饕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落梅》)。梅花如此清幽绝俗,出于众花之上,可是“如今”竟开在郊野的驿站外面,破败不堪的“断桥”,自然是人迹罕至、寂寥荒寒、梅花也就倍受冷落了。从这一句可知它既不是官府中的梅,也不是名园中的梅,而是一株生长在荒僻郊外的“野梅”。它既得不到应有的护理,更谈不上会有人来欣赏。随着四季的代谢,它默默地开了,又默默地凋落了。它孑然一身,四顾茫然──有谁肯一顾呢,它可是无主的梅呵。“寂寞开无主”一句,作者将自己的感情倾注在客观景物之中,首句是景语,这句已是情语了。   日落黄昏,暮色朦胧,这孑然一身、无人过问的梅花,何以承受这凄凉呢?它只有“愁”──而且是“独自愁”,这与上句的“寂寞”相呼应。驿外断桥、暮色、黄昏,原本已寂寞愁苦不堪,但更添凄风冷雨,孤苦之情更深一层。“更着”这两个字力重千钧,前三句似将梅花困苦处境描写已至其但二句“更着风和雨”似一记重锤将前面的“极限”打得崩溃。这种愁苦仿佛无人能承受,至此感情渲染已达高潮,然而尽管环境是如此冷峻,它还是“开”了。它,“万树寒无色,南枝独有花”(道源);它,“万花敢向雪中出,一树独先天下春”(杨维桢)。上阕四句,只言梅花处境恶劣、于梅花只作一“开”字,但是其倔强、顽强已不言自明。   上阕集中写了梅花的困难处境,它也的确还有“愁”。从艺术手法说,写愁时作者没有用诗人、词人们那套惯用的比喻手法,把愁写得像这像那,而是用环境、时光和自然现象来烘托。况周颐说:“词有淡远取神,只描取景物,而神致自在言外,此为高手。”(《蕙风词话》)就是说,作者描写这么多“景物”,是为了获得梅花的“神致”;“深于言情者,正在善于写景”(田同之《西圃词说》)。上阕四句可说是“情景双绘”。让读者从一系列景物中感受到作者的特定环境下的心绪──愁。也让读者逐渐踏入作者的心境。   下阕托梅寄志。梅花,它开得最早。“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齐已);“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张谓)。是它迎来了春天。但它却“无意苦争春”。春天,百花怒放,争丽斗妍,而梅花却不去“苦争春”,凌寒先发,只有迎春报春的赤诚。“苦”者,抵死、拼命、尽力也。从侧面讽刺了群芳。梅花并非有意相争,即使“群芳”有“妒心”,那也是它们自己的事情,就“一任”它们去嫉妒吧。在词中,写物与写人,完全交织在一起了。草木无情,花开花落,是自然现象。其中却暗含着作者的不幸遭遇揭露了苟且偷安的那些人的无耻行径。说“争春”,是暗喻人事;“妒”,则非草木所能有。这两句表现出陆游性格孤高,决不与争宠邀媚、阿谀逢迎之徒为伍的品格和不畏谗毁、坚贞自守的崚崚傲骨。   最后几句,把梅花的“独标高格”,再推进一层:“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前句承上阕的寂寞无主、黄昏日落、风雨交侵等凄惨境遇。这句七个字四次顿挫:“零落”,不堪雨骤风狂的摧残,梅花纷纷凋落了,这是第一层。落花委地,与泥水混杂,不辩何者是花,何者是泥了,这是第二层。从“碾”字,显示出摧残者的无情,被摧残者的凄惨境遇,这是第三层。结果呢,梅花被摧残、被践踏而化作灰尘了。这是第四层。看,梅花的命运有多么悲惨,简直不堪入目令人不敢去想像。读者已经融入了字里行间所透露出的情感中。但作者的目的"决不是单为写梅花的悲惨遭遇,引起人们的同情;从写作手法上来说,仍是铺垫,是蓄势,是为了把下句的词意推上最高峰。虽说梅花凋落了,被践踏成泥土了,被碾成尘灰了。“只有香如故”,它那“别有韵致”的香味,却永远“如故”,仍然不屈服于寂寞无主、风雨交侵的威胁,只是尽自己之能,一丝一毫也不会改变。即使是凋落了,化为“尘”了,也要“香如故”。   末句具有扛鼎之力,它振起全篇,把前面梅花的不幸处境,风雨侵凌,凋残零落,成泥作的凄凉、衰飒、悲戚,一股脑儿抛到九霄云外去了。正是“末句想见劲节”(卓人月《词统》)。而这“劲节”得以“想见”,正是由于该词十分成功地运用比兴手法作者以梅花自喻,以梅花的自然代谢来形容自己,已将梅花人格化。“咏梅”,实为表白自己的思想感情,给人们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成为一首咏梅的杰作。
2023-09-06 04:57:181

苏轼的卜算子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

这是复制百度上的内容。 卜算子作者:苏轼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1人初静。谁见幽人2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导读〕 关于这首词的创作背景,主要有两种说法,其一是《古今词话》转引的龙辅《女红余志》里的一段话:"惠州温氏女超超,年及笄,不肯字人。闻东坡至,喜曰:我婿也。日徘徊窗外,听公吟咏,觉则亟去。东坡知之,乃曰:"吾将呼王郎与子为姻。"及东坡渡海归,超超已卒,葬于沙际。公因作《卜算子》词。"毛晋《宋六十名家词》于东坡此词下将语意相近的这一段情事附上,遂将这层意思推而广之。然这种以俗情附会的说法受到了后人的大量质疑。 南宋王宗稷《东坡年谱》定此词为壬戌年在黄州作,元本《东坡乐府》亦题:黄州定慧院寓居。 清代王文诰《苏诗总案》也据王谱及元本定此词壬戌年十二月作。因此《女红余志》中这类近乎小说家言的记载确实有空穴来风的味道,是不应轻信的。 吴曾《能改斋漫录》又别立黄州王氏女子一说,亦不可信。 今本《东坡乐府》皆沿元本之旧,题作: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定慧院一作定惠院。苏轼另有《记游定惠院》一文以述其事。定慧院在黄冈县东南,是苏轼屡曾踏访之地。《记游定惠院》云:"黄州定惠院东小山上,有海棠一株,特繁茂。每岁盛开,必携客置酒,已五醉其下矣。"可见其心仪之甚。在苏轼看来,定惠院不惟居处修洁,竹林花圃宜人眼目,而且其地海棠、枳木"香色皆不凡"。"醉卧小板阁上,稍醒,闻坐客崔成老弹雷氏琴,作悲风晓月,铮铮然,意非人间也。"他在定惠院饮酒、赏花、醉卧、听琴,这种飘飘若仙的情境,使他的这首《卜算子》词也染上了"非人间"的"不凡"色彩。黄庭坚《山谷题跋》评论它:"语意高妙,似非吃烟火食人语。非胸中有数万卷书,笔下无一点尘俗气,孰能至此!" 这首词亦有题作"孤鸿"的,疑为后人所加。 此词以孤鸿自喻。孤鸿是苏轼喜爱的生命意象,他多次用来比况人生,如《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缺月喻示生命中的残缺感;漏断暗喻生命历程之不畅。孤鸿喻幽人,而幽人正是苏轼自指。"独往来"、"缥缈",写生命之孤独、漂泊无依,然而却坚守着高傲高洁的品格。 换头两句顿起波澜。"惊起"是生命之震憾,是心灵的悸动。"有恨无人省"是无奈的清高。"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是高贵的孤独,是自觉的选择。 这首词寓意高远空灵,"极虚极活,极沉极郁,若远若近,可喻不可喻"(陈廷焯《白雨斋词话》)。
2023-09-06 04:57:271

《卜算子》是谁写的? 作者是北宋的!

  卜算子是词牌,北宋很多诗人都写过,比较有名的是北宋李之仪的作品:   李之仪《卜算子》   我住长江头,   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   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   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   不负相思意.   这首《卜算子》是北宋词人李之仪的代表作.品赏这首词,或能对古人爱情、友情——中华民族特有的情感发散方式,有深一层的理解.   这首词看似明朗如话,实则包蕴甚深,表现了一个相思女子怀念郎君的深挚缅邈、缠绕无尽的心理情态.“我”和“君”也许是青梅竹马时的一对情侣,也许是江边劳作时多情的女子碰上如意的郎君.此时分别日久,身居长江头尾,于是,女子把“日日思君不见君”的相思心理一语道出,这种久盼而久不见,愈想愈在眼前铭心刻骨的心理折磨上升为焦灼与渴盼,其中还有隐隐的担忧,然此多种情感虽复杂,但表面却来得极平静,整个情感基调浓烈真挚,但语言却淡泊自然,这种内心灼热,外在含蓄的情感发散方式,积淀着传统东方女性美的意韵.同时,也体现了中国传统“平允中和”的美学风格.   下阕,作者又深化了相思女的心声,用比兴手法传达出她的坚定信念“长江几时流尽,相思”恨“何时终止!在这里,“情”积久而成“恨”,但这不是“负情恨”而是“痴情恨”.尾词二句,表达了对郎君的期望,虽不免有几丝隐隐担忧,但更看出女子心如磐石,情如江水,矢志不移的忠贞信念.   相思女子心理,实难描摹,而中国古代传统女子心理情态,尤以为最.但作者却成功地刻画了这一心理及情感发散方式.作者在这首词中力求用语浅淡而自然,含蓄隽永,表现了相思女子的情感虽然坚贞执诚,但却婉曲柔敦,用语极淡,形成语愈淡则情愈浓,淡中寓深,水中蓄火的效果.这首词构思巧妙,全篇围绕“长江水”这一特定景物联想生发,又句句扣住“相思情”,把“长江水”和“相思情”非常自然地巧妙地融会在了一起.   作者这首《卜算子》深得民歌的神情风味,明白如话,复叠回环,同时又具有文人词构思新巧,变民歌、民间词之直率热烈为深挚婉曲,变重言错举为简约含蓄.   这首词的结拍写出了隔绝中的永恒之爱,给人以江水长流情长的感受.全词以长江水为抒情线索.悠悠长江水,既是双方万里阻隔的天然障碍,又是一脉相通、遥寄情思的天然载体;既是悠悠相思、无穷别恨的触发物与象征,又是双方永恒相爱与期待的见证.随着词情的发展,它的作用也不断变化,可谓妙用无穷.
2023-09-06 04:57:351

卜算子怎么读

卜算子的读音:[bǔ suàn zǐ]卜算子是词牌名,又名"卜算子令""百尺楼""眉峰碧""楚天遥"等。以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为正体。另有双调四十四字,前后段各四句、三仄韵;双调四十五字,前段四句两仄韵,后段四句三仄韵等变体。代表作品有陆游《卜算子·咏梅》、毛泽东《卜算子·咏梅》等。唐 骆宾王 作诗喜用数字,人称“卜算子”,词家遂取以为名。双调四十四字,仄韵。又名《缺月挂疏桐》、《百尺楼》、《楚天遥》、《眉峰碧》等, 宋 教坊演为《卜算子慢》,双调八十九字,仄韵。参阅《词律》卷三、《词谱》卷五。
2023-09-06 04:57:451

李清照的卜算子咏梅的意思

  《卜算子·咏梅》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以清新的情调写出了傲然不屈的梅花,暗喻了自己的坚贞不屈,笔致细腻,意味深隽,是咏梅词中的绝唱。那时陆游正处在人生的低谷,他的主战派士气低落,因而十分悲观,整首词十分悲凉,尤其开头渲染了一种冷漠的气氛和他那不畏强权的精神。  原文:  《卜算子 · 咏梅》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字词注释:  ①卜(bǔ)算子·咏梅:选自吴氏双照楼影宋本《渭南词》卷二。“卜算子”是词牌名。又名《百尺楼》《眉峰碧》《楚天遥》《缺月挂疏桐》等。万树《词律》卷三《卜算子》:“毛氏云:‘骆义鸟(骆宾王)诗用数名,人谓为“卜算子”,故牌名取之。"按山谷词,‘似扶著卖卜算",盖取义以今卖卜算命之人也。”  ②驿(yì)外:指荒僻、冷清之地。驿:驿站,供驿马或官吏中途休息的专用建筑。  ③断桥:残破的桥。一说“断”通“簖”,簖桥乃是古时在为拦河捕鱼蟹而设簖之处所建之桥。  ④寂寞:孤单冷清。  ⑤无主:自生自灭,无人照管和玩赏。  ⑥更:副词,又,再。著(zhuó):同“着”,遭受,承受。更著:又遭到。  ⑦无意:不想,没有心思。自己不想费尽心思去争芳斗艳。  ⑧苦:尽力,竭力。  ⑨争春:与百花争奇斗艳。此指争权。  ⑩一任:全任,完全听凭;一:副词,全,完全,没有例外。任:动词,任凭。  u246a群芳:群花、百花。百花,这里借指诗人政敌──苟且偷安的主和派。  u246b妒(dù):嫉妒。  u246c零落:凋谢,陨落。  u246d碾(niǎn):轧烂,压碎。  u246e作尘:化作灰土。  u246f香如故:香气依旧存在。  翻译:  驿站外断桥旁。梅花寂寞地开放、孤孤单单.无人来欣赏。黄昏里独处已够愁苦.又遭到风吹雨打而飘落四方。它花开在百花之首.却无心同百花争享春光,只任凭百花去总妒。即使花片飘落被碾作尘泥,也依然有永久的芬芳留在人间。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南宋诗人、词人。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其一生笔耕不辍,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与王安石、苏轼、黄庭坚并称“宋代四大诗人”,又与杨万里、范成大、尤袤合称“中兴四大诗人”。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2023-09-06 04:58:051

《卜算子·咏梅》原文及注释

原文: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注释:①卜算子·咏梅:选自吴氏双照楼影宋本《渭南词》卷一。《词律》以为调名取义于“卖卜算命之人”。《词谱》以苏轼词为正体。又名《百尺楼》、《眉峰碧》、《缺月挂疏桐》等。双调,四十四字,仄韵。②驿外:指荒僻之地驿:驿站,古代传递政府文书的人中途换马匹休息、住宿的地方。③断桥:残破的桥。④无主:无人过问⑤著(zhuo):同“着”,这里是遭受的意思。⑥苦:尽力,竭力⑦一任:任凭⑧零落:凋谢⑨碾:轧碎。译文:驿亭之外的断桥边,梅花自开自落,无人理睬。暮色降临,梅花无依无靠,已经够愁苦了,却又遭到了风雨的摧残。梅花并不想费尽心思去争芳斗艳,对百花的妒忌与排斥毫不在乎。即使凋零了,被碾作泥土,又化作尘土了,梅花依然和往常一样散发出缕缕清香。背景: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这是陆游一首咏梅的词,其实也是陆游自己的咏怀之作。上片写梅花的遭遇:它植根的地方,是荒凉的驿亭外面,断桥旁边。驿亭是古代传递公文的人和行旅中途歇息的处所。加上黄昏时候的风风雨雨,这环境被渲染得多么冷落凄凉!写梅花的遭遇,也是作者自写被排挤的政治遭遇。下片写梅花的品格:一任百花嫉妒,我却无意与它们争春斗艳。即使凋零飘落,成泥成尘,我依旧保持着清香。末两句即是《离骚》“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的精神。比王安石咏杏:“纵被东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之句用意更深沉。陆游一生的政治生涯:早年参加考试被荐送第一,为秦桧所嫉;孝宗时又为龙大渊、曾觌一群小人所排挤;在四川王炎幕府时要经略中原,又见扼于统治集团,不得遂其志;晚年赞成韩侂胄北伐,韩侂胄失败后被诬陷。我们读他这首词,联系他的政治遭遇,可以看出它是他的身世的缩影。词中所写的梅花是他高洁的品格的化身。唐宋文人尊重梅花的品格,与六朝文人不同。但是象林和靖所写的“暗香、疏影”等名句,都只是高人、隐士的情怀;虽然也有一些作家借梅花自写品格的,但也只能说:“原没春风情性,如何共,海棠说。”(南宋肃泰来《霜天晓角·咏梅》)这只是陆游词“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的一面。陆游的友人陈亮有四句梅花诗说:“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写出他自己对政治有先见,不怕打击,坚持正义的精神,是陈亮自己整个人格的体现。陆游这首词则是写失意的英雄志士的兀傲形象。我认为在宋代,这是写梅花诗词中最突出的两首好作品。
2023-09-06 04:58:121

卜算子咏梅答案

卜算子咏梅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试题】1、《卜算子咏梅》一词分上下两阕,从内容上看,上阕写梅花 的处境,下阕写梅花 的品质。2、这首词虽在咏梅,可作者意在言外,如同周敦颐的《爱莲说》一样,那么,作者的言外之意是什么呢?请回答。【参考答案】1、艰难、恶劣的处境(意思对即可)高洁坚贞的品质(意思对即可)2、以梅花高洁品质来喻示自己孤傲、坚贞自守的品格。(意思对即可)阅读练习二:1、《卜算子.咏梅》中卜算子是词牌名,咏梅是题目。2、这首词的上片主要描绘了梅花的哪些遭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独自开放无人欣赏,黄昏来临又被风吹雨打。3.词人托物言志,借助梅花含蓄的表达了自己怎样的品质?性格孤高,绝不与阿谀逢迎之徒为伍的品格和不畏馋毁,坚贞自守的傲骨。4、 这首《卜算子》以咏梅为题,这正和周敦颐在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所表明的一样,作者也是以梅花自喻。5、 这首词分为上下两阙,从内容上看,上阕写梅花艰难恶劣的处境,下阕写梅花高洁坚贞的品质。6、 这首词虽在咏梅,可作者意在言外,那么作者的言外之意是什么呢?请回答。以梅花高洁品质来喻示自己孤傲、坚贞自守的品格。。7、分析一下这首诗的形象特点。(提示:环境特点:断桥黄昏,风雨交加,寒泠荒凉。(正面描写)自身特点:不与群芳争春,不与群芳争春,虽然粉身碎骨而此志不渝。(环境烘托)作者处境:仕途坎坷,屡受挫折。)8、这首诗托物言志所言的志是什么?(提示:诗人虽遭不幸,前途坎坷,但决不同流合污的高尚节操以及虽粉身碎骨而心志不渝的斗争精神。)阅读练习三⑴词的上阕通过描写梅花所处的环境,创设了一种怎样的氛围?⑵这首词虽在咏梅,可作者意在言外,作者的言外之意是什么?【参考答案】(1)寂寞、苦闷、凄清(2分,答出其中一点得1分)(2)表达自己孤傲、隐忍的品格与高洁的报国志向。(2分)【解析】第(1)小题考查对诗词所描写的意境的领悟。梅花紧临着破败不堪的断桥,自然是人迹罕至、寂寥荒寒、倍受冷落、令人怜惜了。它只能寂寞开无主了,渲染了一种寂寞的氛围。已是黄昏独自愁描写的是苦闷而凄清的氛围。第(2)小题考查对词作言外之意的领悟。纵观全词,诗人以物喻人,托物言志,巧借饱受摧残、花粉犹香的梅花,比喻自己虽终生坎坷,绝不媚俗的忠贞。写出孤傲、隐忍的品格和高洁的志向即可。【作者简介】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爱国诗人,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等数十个文集存世,自言六十年间万首诗,今尚存九千三百余首,是我国现有存诗最多的诗人。【译文】驿亭之外,靠近断桥的旁边,孤单寂寞地绽开了花,却无人作主。每当日色西沉的时候,总要在内心泛起孤独的烦愁,特别是刮风下雨。不想费尽心思去争芳斗春,一意听凭百花去嫉妒。零落凋残变成泥又碾为灰尘,只有芳香依然如故。【赏析】这首《卜算子》以咏梅为题,这正和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濂溪先生(周敦颐)以莲花自喻一样,作者亦是以梅花自喻。 陆游一生力主抗金,却履遭群小的嫉妒诽谤和排斥打击,处地孤危,境遇苍凉。梅花在陆游的笔下涵蕴着一个失意志士的秉性坚贞、矢志不渝。所以前人评价其末句想见劲节,沉沦不遇者,读之一叹。梅花如此清幽绝俗,出于众花之上,可是如今竟开在郊野的驿站外面,破败不堪的 断桥,自然是人迹罕至、寂寥荒寒、梅花也就倍受冷落了。从这一句可知它既不是官府中的梅,也不是名园中的梅,而是一株生长在荒僻郊外的野梅。它既得不到应有的护理,更谈不上会有人来欣赏。随着四季的代谢,它默默地开了,又默默地凋落了。它孑然一身,四顾茫然 有谁肯一顾呢,它可是无主的梅呵。寂寞开无主这一句,词人将自己的感情倾注在客观景物之中,首句是景语,这句已是情语了。日落黄昏,暮色朦胧,这孑然一身、无人过问的梅花,何以承受这凄凉呢?它只有愁 而且是独自愁,这与上句的寂寞相呼应。驿外断桥、暮色、黄昏,本已寂寞愁苦不堪,但更添凄风冷雨,孤苦之情更深一层。更著这两个字力重千钧,前三句似将梅花困苦处境描写已至其但二句更著风和雨似一记重锤将前面的极限打得崩溃。这种愁苦仿佛无人能承受, 至此感情渲染已达高潮,然而尽管环境是如此冷峻,它还是开了!它, 万树寒无色,南枝独有花(道源);它,万花敢向雪中出,一树独先天下春(杨维桢)。上阕四句,只言梅花处境恶劣、于梅花只作一开字,但是其倔强、顽强已不言自明。上阕集中写了梅花的困难处境, 它也的确还有 愁。从艺术手法说,写愁时作者没有用诗人、词人们那套惯用的比喻手法,把愁写得象这象那,而是用环境、时光和自然现象来烘托。况周颐说:词有淡远取神,只描取景物,而神致自在言外,此为高手。(《蕙风词话》)就是说,词人描写这么多景物,是为了获得梅花的神致;深于言情者,正在善于写景( 田同之《西圃词说》)。上阕四句可说是情景双绘。让读者化一系列景物中感受到作者的特定环境下的心绪 愁!也让读者逐渐踏入作者的心境。这着实、妙!下阕,托梅寄志。梅花,它开得最早。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齐已);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张谓)。是它迎来了春天。但它却无意苦争春。春天,百花怒放,争丽斗妍,而梅花却不去苦争春,凌寒先发,只有迎春报春的赤诚。苦者,抵死、拼命、尽力也。从侧面讽刺了群芳。梅花并非有意相争,即使群芳有妒心,那也是它们自己的事情,就一任它们去嫉妒吧。在这里,写物与写人,完全交织在一起了。草木无情,花开花落,是自然现象。其中却暗含着作者的不幸遭遇揭露了苟且偷安的那些人的无耻行径。说争春,是暗喻人事; 妒,则非草木所能有。这两句表现出陆游性格孤高,决不与争宠邀媚、阿谀逢迎之徒为伍的品格和不畏谗毁、坚贞自守的崚.傲骨。最后几句,把梅花的独标高格,再推进一层: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前句承上阕的寂寞无主、黄昏日落、风雨交侵等凄惨境遇。这句七个字四次顿挫: 零落, 不堪雨骤风狂的摧残,梅花纷纷凋落了,这是第一层。落花委地,与泥水混杂,不辩何者是花,何者是泥了,这是第二层。从碾字,显示出摧残者的无情,被摧残者的凄惨境遇,这是第三层。结果呢,梅花被摧残、被践踏而化作灰尘了。这是第四层。看,梅花的命运有多么悲惨,简直不堪入目令人不敢去想像。读者在此时已融入了字里行间所透露出的情感中。但作者的目的决不是单为写梅花的悲惨遭遇,引起人们的同情;从写作手法上来说,仍是铺垫,是蓄势,是为了把下句的词意推上最高峰。虽说梅花凋落了,被践踏成泥土了,被碾成尘灰了,请看,只有香如故,它那别有韵致的香味,却永远如故,仍然不屈服于寂寞无主、风雨交侵的威胁,只是尽自己之能,一丝一毫也不会改变。即使是凋落了,化为尘了,也要香如故 。末句具有扛鼎之力,它振起全篇,把前面梅花的不幸处境,风雨侵凌,凋残零落,成泥作的凄凉、衰飒、悲戚,一股脑儿抛到九霄云外去了。正是末句想见劲节(卓人月《词统》)。而这劲节得以 想见,正是由于此词十分成功地运用比兴手法作者以梅花自喻,以梅花的自然代谢来形容自己。此时,已将梅花人格化。咏梅,实为表白自己的思想感情,给我们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成为一首咏梅的杰作。【鉴赏二】陆游一生酷爱梅花,咏梅之诗多至百余首,且认为只有节义之士,脱俗之笔才配得上题咏梅花。他在《梅花绝句十首》中说到:子欲作梅诗,当造幽绝境。笔端有纤尘,只恐梅未肯。 陆游酷爱梅花,因为它象征着气节。他的《落梅》诗说:雪虐风饕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过时自合飘零去,耻向东君更乞怜。梅花开时不畏严寒,落时不恋春光,来得光明,去得磊落。陆游所心折的正是梅花的这种高洁品格。他甚至幻想何方可化身千亿,一对梅花一放翁(《梅花绝句》),希望终身与梅花为伴。此词咏梅,实际上是借梅花的品格自明心迹,自抒怀抱。上片感遇。驿外二句,说梅花流离沦落,所居非地;已是二句,说梅花备受风雨摧残,所遇非时,突出梅花遭遇的不幸。下片咏梅历尽磨难,留得芳香而去。从中不难看到作者身世与人格的投影。陆游早年因爱国议论触犯秦桧被黜,后来又因力说张浚用兵免职。他在南宋苟且偷安的环境中,一直颇遭时忌,但爱国斗志始终不衰,甚至老而弥笃。此词或许是他晚年所作,借咏梅以表达其坚定不移的爱国立场和政治节操。虽然不免有自悼自伤的消极成份和孤芳自赏的意味,但主要精神是积极的,他在词中对周围恶浊的环境、群芳嫉妒的卑劣行径以及自身遭受的种种迫害,所表现出的高度蔑视,也是令人感佩的。咏物词贵在不离不即、不粘不脱,做到托物寄意,物我相融。此词不雕镂梅花形貌,而着重摄取其神韵,借以自我写照,是咏梅的上乘之作。  《卜算子.咏梅》一诗是托物言意之佳作,作者以梅花自喻,在梅花那种虽凋犹香的神韵中寄托了作者生则高洁,死亦留芳的人生追求;而梅花那种寂寞凄凉,屡受摧残的遭遇,也正是作者政治上备受排挤的写照。他青年及第,好兵书,习剑术,胸怀报国之志,并始终坚持抗金,以收复中原,统一中国为己任。但是,由于受到投降派的打击排挤,他屡遭贬嫡。特别是在他的晚年,竟至于潦倒至衣食无着。但他虽穷益坚,不坠爱国之志,临终之时还吟《示儿》诗,教诲儿孙们不要忘记北定中原的事业。作者在此词中抒发了自己报国无门的苦闷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此首《咏梅》当为宋代咏梅诗词中的杰作。另外,此诗词言语朴实深沉,明白流畅,更实践了他琢雕自是文章病,奇险尤伤骨气多的文学主张。
2023-09-06 04:58:321

辛弃疾卜算子[咏梅]的大意

卜 算 子 作者:陆游 驿亭之外,靠近断桥的旁边,孤单寂寞地绽开了花,却无人作主。每当日色西沉的时候,总要在内心泛起孤独的烦愁,特别是刮风下雨。 不想费尽心思去争芳斗春,一意听凭百花去嫉妒。零落凋残变成泥又碾为灰尘,只有芳香依然如故。 http://www.yuwen123.com/Article/200509/14792.html这里还有其他文章的译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2023-09-06 04:58:534

卜算子什么意思

卜算子释义:词牌名。 2.曲牌名,属南曲仙吕宫。字数与词牌半阕同。用作引子.卜算子,《词谱》以为此词取义于“卖卜算命之人”。相传是借用唐代诗人骆宾王的绰号。骆宾王写诗好用数字取名,人称“卜算子”。万树《词律》以为取义于“卖卜算命之人”。
2023-09-06 04:59:431

卜算子是什么词

  卜算子,词牌名,又名“卜算子令”“百尺楼”“眉峰碧”“楚天遥”等。   以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为正体。另有双调四十四字,前后段各四句、三仄韵;双调四十五字,前段四句两仄韵,后段四句三仄韵等变体。   代表作品有陆游《卜算子·咏梅》。   清毛先舒《填词名解》云:“唐骆宾王诗好用数名,人称为‘卜算子",词取以为名。”清万树《词律》据北宋黄庭坚“似扶着,卖卜算”词句,认为取义于卖卜算命之人。子:“曲子”的省称。即小曲的意思。因此,调名本意即为歌咏占卜测算的小曲。
2023-09-06 04:59:501

卜算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词人以物喻人,托物言志,巧借饱受摧残、花粉犹香的梅花,比喻自己虽终生坎坷,绝不媚俗的忠贞,表达了作者青春无悔的信念以及对自己爱国情操及高洁人格的自许。《卜算子·咏梅》是南宋词人陆游所作。这是陆游一首咏梅的词,其实也是陆游自己的咏怀之作。陆游一生酷爱梅花,写有大量歌咏梅花的诗,歌颂梅花傲霜雪,凌寒风,不畏强暴,不羡富贵的高贵品格。原文: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译文:寂寞无主的幽梅,在驿馆外断桥边开放。已是日落黄昏,她正独自忧愁感伤,一阵阵凄风苦雨,又不停地敲打在她身上。她完全不想占领春芳,听任百花群艳心怀妒忌将她中伤。纵然她片片凋落在地,粉身碎骨碾作尘泥,清芬却永留世上。
2023-09-06 05:00:011

卜算子咏梅中的卜算子指的是什么

《卜算子·咏梅》中的卜算子指的是词牌名,又名“卜算子令”,“百尺楼”,“眉峰碧”,“楚天遥”等。以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为正体。另有双调四十四字,前后段各四句、三仄韵;双调四十五字,前段四句两仄韵,后段四句三仄韵等变体。《卜算子·咏梅》是南宋词人陆游创作的一首词。原文: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译文:风风雨雨把春天送走了,漫天飞雪又把春天迎来。悬崖已结百丈尖冰,但梅花依然傲雪俏丽竞放。梅花她虽然美丽但不与桃李争艳比美,只是把春天消息来报。等到满山遍野开满鲜花之时,她却在花丛中笑。这是一首咏梅词,上片集中写了梅花的困难处境,下片写梅花的灵魂及生死观。词人以物喻人,托物言志,以清新的情调写出了傲然不屈的梅花,暗喻了自己虽终生坎坷却坚贞不屈,达到了物我融一的境界,笔致细腻,意味深隽,是咏梅词中的绝唱。
2023-09-06 05: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