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iers / 阅读 / 详情

郁达夫的短篇小说有哪些

2023-09-09 07:59:54
共1条回复
cloud123
沉沦》(短篇小说集)1921,泰东

《茑萝集》(小说、散文合集)1923,泰东

《小说论》(理论)1926,光华

《文艺论集》(理论)1929,光华

《戏剧论》(理论)1926,商务

《寒灰集》(《达夫全集》第1卷)1927,创造社

《文学概说》(理论)1927,商务

《日记九种》1927,北新

《鸡肋集》(《达夫全集》第2卷)1927,创造社

《过去集》(《达夫全集》第3卷)1927,开明

《孤独者的愁哀》(戏剧集)1927,创造社

《迷羊》(中篇小说)1928,北新

《奇零集》(《达夫全集》第4卷)1928,开明

《达夫代表作》(小说、散文合集)1928,上海春野书店;1930,现代

《敝帚集》(达夫全集》第5卷)1928,现代

《在寒风里》(小说、散文合集)1929,厦门世界文艺书社

《薇蕨集》(《达夫全集》第6卷)193O,北新

《她是一个弱女子》(中篇小说)1932,湖风

《仟余集》(小说、散文合集)1933,天马

《达夫自选集》(小说、散文合集)1933,天马

《断残集》(《达夫全集》第7卷)1933,北新

《浙东景物纪略》(散文集)1933,浙江铁路局

《屐痕处处》(散文集)1934,现代

《达夫日记集》1935,北新

《达夫短篇小说集》(上下册)1935,北新

《达夫游记》(散文集)1939,创造社

《达夫散文集》1936,北新

《闲书》(散文集)1936,良友

《我的忏悔》(散文集)1936,良友

《藤十郎的恋》(剧本)1937,上海文化书局

《郁达夫文集》(小说、散文合集)1948,春明

《达夫诗词集》1948,广州宇宙风社

《郁达夫游记》(散文集)1948,上杂

《郁达夫选集》(小说、散文合集)1951,开明;1954,人文

《郁达夫南游记》(散文集)1956,香港世界书局

《郁达夫选集》(小说、散文、政论合集) 1959,人文

《郁达夫诗词钞》 1962,香港上海书局

《达夫文艺论文集》(1—3卷)1978,香港港青出版社

《郁达夫诗词抄》1981,浙江人民

《郁达夫文集》(1一12册)1982一1984,花城

《达夫书简》1982,天津人民

《郁达夫游记集》(散文集)1982,浙江人民

《郁达夫抗战诗文抄》 1982,福建人民

《郁达夫致王映霞书简》 l982,天津人民

《郁达夫小说集(上下册)1983,浙江文艺

《郁达夫日记集》1984,陕西人民

《郁达夫散文选集》1985,上海文艺

《郁达夫散文集》 1985,浙江文艺

《郁达夫文选集》 1985,浙江文艺

《郁达夫日记集》 1986,浙江文艺

《沉沦》(短篇小说集)1986,百花

《郁达夫书信集》 1987,浙江文艺

《沉沦.迷羊》(短篇小说集)1988,人文

相关推荐

郁达夫的简介?

人性直视是丑陋的,至少留点余地方好。
2023-09-01 15:05:505

郁达夫简介?

  1、人物简介  郁达夫(1896.12.7-1945.9.17)原名郁文,字达夫,幼名阿凤,浙江富阳人,中国现代作家、革命烈士。  2、人物生平  郁达夫是新文学团体“创造社”的发起人之一,一位为抗日救国而殉难的爱国主义作家。在文学创作的同时,还积极参加各种反帝抗日组织,先后在上海、武汉、福州等地从事抗日救国宣传活动,其文学代表作有《怀鲁迅》《沉沦》《故都的秋》《春风沉醉的晚上》《过去》《迟桂花》等。  195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追认郁达夫为革命烈士。1983年6月20日,民政部授予其革命烈士证书。
2023-09-01 15:06:172

郁达夫生平简介

郁达夫(1896.12.7~1945.8.29)原名郁文,字达夫,幼名阿凤,浙江富阳人,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诗人。  郁达夫通三门外语,分别为日语、英语、德语。  
2023-09-01 15:06:323

为抗日救国而殉难的爱国主义作家郁达夫简介

近代人物 中文名:郁达夫 别名:郁文、荫生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浙江富阳 出生日期:1896年12月7日 逝世日期:1945年9月17日 职业:作家 毕业院校:东京帝国大学 信仰:共产主义 主要成就:文学创作、从事抗日救国宣传活动 代表作品:《沉沦》《故都的秋》《春风沉醉的晚上》《过去》《迟桂花》 配偶:王映霞 郁达夫人物生平 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十二月七日,郁达夫出生于浙江省富阳市满州弄(现更名达夫弄)的知识分子家庭。 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郁达夫的父亲去世,家庭陷入了窘迫的境地。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郁达夫进入私塾读书。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就读富阳县立高等小学。 清宣统二年(1910年),郁达夫与徐志摩、厉麟似一同考入杭州府中学堂,后又到嘉兴府中学和美国教会学堂等校学习。 (历史lishixinzhi.com) 宣统三年(1911年),郁达夫进入蕙兰中学读书;在这一时期,开始创作旧体诗,并向报刊投稿。 民国元年(1912年),考入浙江大学预科,却因参与 *** 被校方开除。 民国二年(1913年),郁达夫随长兄郁华(郁曼陀)赴日本留学。 民国三年(1914年)七月,考入日本东京第一高等学校医科部,并开始尝试小说创作。 民国五年(1916年),改读法学部政治学科。 民国六年(1917年)七月,毕业,十一月进入东京帝国大学经济学部学习,留学期间,郁达夫阅读了大量外国小说,尤以俄、德小说居多。 民国十年(1921年),郁达夫与同为留日学生的郭沫若、成仿吾、张资平、郑伯奇组创文学团体“创造社”,同年,开始小说创作,民国十年(1921年)十月十五日,他的首部短篇小说集,亦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短篇小说集《沉沦》出版,轰动国内文坛。 民国十一年(1922年)三月,从东京帝国大学经济学部毕业,获得经济学学士学位。同年郁达夫回国,在安庆法政专校教授英语(一说为安庆一中),与当时同为该校教员的陶希圣颇有交往。 民国十二年(1923年),辞职,出任北京大学讲师,讲授统计学。 民国十三年(1924年),赴国立武昌师范大学任教,为期亦仅一年。 民国十五年(1926年),任教于广州中山大学文学院,年底辞职,返回上海后,郁达夫开始主持创造社出版工作,发表了《小说论》《戏剧论》等大量文艺论著。 民国十七年(1928年),郁达夫加入“太阳社”,并在鲁迅支持下主编《大众文艺》。 民国十九年(1930年),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在上海成立,郁达夫为发起人之一,但不久即退出,同年任安徽大学中文系教授,仅四个月。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十二月一日,郁达夫在《现代》(2卷2期)上发表短篇小说《迟桂花》。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郁达夫加入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四月,由上海移居杭州,创作大量的山水游记和诗词。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郁达夫任浙江省 *** 参议。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担任《中国新文学大系》内的《散文二集》之主编。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二月,郁达夫应当时国民 *** 福建省主席陈仪之邀出任福建省参议兼公报室主任。在福州,郁达夫号召文化界积极开展抗日救亡活动,任福建省 *** 参议兼公报室主任,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十月二十四日,为纪念鲁迅先生逝世,写了《怀鲁迅》一文。十一月,郁达夫访问日本,十二月十七日,郁达夫在离日归国途中访问台湾,会见杨云萍、黄得时等文化界人士,抗日战争初期,郁达夫任《福建民报》副刊主编。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八月,成立了“福州文化界救亡协会”,郁达夫被公推为理事长。并与杨骚一起担任《救亡文艺》主编。在47天内,郁达夫发表的作品就有20篇(其中连续8天每天写一篇)。他在光禄坊寓所为文学青年程力夫的题词中写道:“我们这一代,应该为抗战而牺牲。”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三月,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战协会在武汉宣告成立,郁达夫赴武汉担任政治部设计委员,参加军委会政治部第三厅的抗日宣传工作,会上周恩来和郭沫若相继发表演说,郁达夫并在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立大会上当选为常务理事,任研究部主任以及《抗战文艺》编委。期间曾赴徐州劳军,在各前线参访。
2023-09-01 15:06:391

郁达夫简介

郁达夫(1896年12月7日~1945年9月17日)原名郁文,字达夫,幼名阿凤,浙江富阳人,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诗人。代表作有短篇小说集《沉沦》、小说《迟桂花》等。
2023-09-01 15:06:482

郁达夫到底怎么死的啊?

好好保护余淮好久科技
2023-09-01 15:06:573

郁达夫的简介

郁达夫,名文,字达夫,1896年12月7日出生于浙江富阳满洲弄(今达夫弄)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幼年贫困的生活促使发愤读书,成绩斐然。 7月,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沉沦》问世,在当时产生很大影响。1928年加入太阳社,并在鲁迅支持下,主编《大众文艺》。1930年3月,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为发起人之一。12月,小说《迟桂花》发表。 郁达夫的一生,胡愈之先生曾作这样的评价:在中国文学史上,将永远铭刻着郁达夫的名字,在中国人民法西斯战争的纪念碑上,也将永远铭刻着郁达夫烈士的名字。
2023-09-01 15:07:202

郁达夫作品都有那些?

达夫先生的作品主要有散文(包括游记、政论)、小说、诗歌(古体诗)和一些翻译作品。散文经典代表作有:《故都的秋》、《钓台春昼》、《江南的冬景》、《灯蛾埋葬之夜》、《志摩在回忆里》、《怀鲁迅》、《半日的游程、《北平的四季》等很多经典名篇;小说经典代表作有:《沉沦》、《茫茫夜》、《银灰色的死》、《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茑萝行》、《漂儿和尚》、《迟桂花》、《采石矶》等;诗歌就写点名句吧:曾因酒醉鞭名马,生怕情多累美人;忍抛白首名山约,来谱黄衫小玉词;生死中年两不堪,生非容易死非甘。剧怜病骨如秋鹤,犹吐青丝学晚蚕;我意怜君君不识,满襟红泪奈卿何。烟花本是无情物,莫倚箜篌夜半歌;谁知元鸟纷飞日,犹剩冤禽未死心此外,我在写点达夫先生的名句:人类的所以能进步,国家的所以能富强,社会的所以能安定,根本就都在于政治。 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不幸的,一个有英雄却不知敬重爱惜的民族是不可救药的。 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没有情感的理智,是无光彩的金块,而无理智的情感,是无鞍镫的野马。人的情感,人的理智,这两重灵性的发达与天赋,不一定是平均的。有些人是理智胜于情感,有些人是情感溢于理智。
2023-09-01 15:07:405

谁有郁达夫的介绍

  郁文(1896年12月7日—1945年9月17日),字达夫,浙江富阳人,中国近代小说家、诗人。  早年  7岁时,在私塾受教育。  1913年赴日本留学。1919年11月入东京帝国大学经济学部。1922年,毕业回国。  他虽然修读的是经济,但文学活动不绝,在留学期间阅读了不少外国作品。1921年,与郭沫若、成仿吾、张资平、郑伯奇组织文学团体“创造社”。  郁达夫在二十多岁时患了肺结核。  教学  * 1923年:北京大学讲师,讲授《统计学》  * 1924年:国立武昌师范大学教授  * 1926年:广州大学文学院  * 1927年,编辑《洪水》杂志。后来中国共产党起义连连,他逃到日本。  抗战  抗日战争前他又到了福建。之后与郭沫若同住武汉,并成为政治部设计委员。后来先后到湖南常德、福州。后来决定带妻王映霞、次子郁飞远赴南洋。  1938年冬,新加坡《星洲日报》聘郁达夫南来主编《星洲日报》文艺副刊《晨星》、《星洲晚报》文艺副刊《繁星》和《星光画报》文艺版。郁达夫还热心文化艺术事业,曾和当时旅居新加坡的画家徐悲鸿、刘海粟,音乐家任光经常来往。郁达夫在星洲日报前后三年,共发表400多篇抗日政论。  1940年郁达夫成为新加坡南洋学会创建人之一。  1942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任“星华文化界战时工作团”团长和华侨抗敌动员委员会执行委员,组织“星洲华侨义勇军”抗日。新加坡失守,郁达夫避难至苏门答腊。  暗杀  1942年6月初郁达夫逃至苏门答腊西部市镇巴爷公务,化名赵廉,居于当地华侨蔡承达的房屋,并在当地人协助之下开设酒厂维生。  附近地区的日本宪兵队得悉赵廉是当地唯一懂日语的华侨,强逼他为翻译。郁达夫不收日军薪金。  1944年,日军已发现他的真正身分。至日本投降后约一个月的9月17日为了毁灭日军暴行的证据,日军暗地里杀了他,埋在丹戎革岱。  小说  郁达夫的小说带有浪漫主义、写实主义和现代主义色彩。  《沉沦》是郁达夫早期的短篇小说,亦是他最有名的作品,当初出版时震撼了当时的文坛。他讲述了一个日本留学生的性苦闷以及对国家懦弱的悲哀。该小说以郁达夫自身为蓝本。  日记文学  郁达夫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在世时就已出版日记的作家,作品包括  * 日记九种  * 芜城日记  * 回程日记  * 沧州日记  * 水明楼日记  * 梅雨日记  * 秋霖日记  * 冬余日记  其他  郁达夫自1911年起便作旧体诗,亦有多番投稿。  郁达夫亦写游记、散文、政论、文学评论。郁达夫精通英、德、日三种外语,故亦有翻译作品。  8月28日,奉母命与孙荃(1897年10月16日-1978年3年29日,原名孙兰坡,小字潜媞,浙江富阳人。大约在1917年10月16日之后,改名孙荃,字兰坡。郁达夫有七言绝句题为《为某改字曰兰坡名曰荃》)订婚,之后郁达夫前往日本留学。1920年正式结婚。1927年1月14日,他认识了下一位妻子—杭州人王映霞(1908年1月25日-2000年2月5日,本姓金,小名金锁,学名金宝琴,大约在13岁时过继给外祖父做孙女,改名王旭,号映霞,后来以映霞为名)。不足半年后的6月5日,郁王两人订婚,孙荃和郁达夫分居。大约在翌年的3月中旬在上海结婚。  1938年7月4日,王映霞出走,郁达夫找到情书三封,证明她早已和浙江省官员许绍棣私通。  郁达夫曾作诗《下堂妾王氏改嫁前之遗留品》一首:  凤去台空夜渐长,挑灯时展嫁衣裳;  愁教晓日穿金缕,故锈重帏护玉堂。  碧落有星烂昂宿,残宵无梦到横塘;  武昌旧是伤心地,望阻侯门更断肠。  及词《贺新郎》一首:  忧患余生矣,纵齐倾钱塘潮水,奇羞难洗。欲返江东无面目,曳尾涂中当死。耻说与,冲门墙茨。亲见桑中遗芍药,假作痴聋耳。姑忍辱,毋多事。  匈奴未灭家何恃?且由他,莺莺燕燕,私欢弥子。留取吴钩拚大敌,宝剑岂能轻试?歼小丑,自然容易。别有戴天仇恨在,国倘亡,妻妾宁非妓?先逐寇,再驱雉。  忍辱负重,以国家为要,足见其气度和爱国之心。郁达夫在《毁家诗纪》详细记载了此事。  现在杭州仍保留有郁达夫故居,地址在杭州大学路场官弄63号,是1933年4月郁达夫为暂避国民党的政治迫害,从上海举家移居杭州时购置的寓所。  郁达夫与王映霞育有四子一女:飞(小名阳春,1928年-)、静子(1929年11月-1931年?)、云(小名殿春,1931年3月17日-)、亮(小名耀春,1933年5月-1934年?)、荀(小名建春,1936年9月?-)。
2023-09-01 15:07:551

郁达夫最著名的诗

郁达夫最著名的诗有:《钓台题壁》、《满江红·三百年来》、《乱离杂诗·草木风声势未安》、《癸丑夏夜登东鹳山》、《题新云山人画梅》等。一、《钓台题壁》不是樽前爱惜身,佯狂难免假成真。曾因酒醉鞭名马,生怕情多累美人。劫数东南天作孽,鸡鸣风雨海扬尘。悲歌痛哭终何补,义士纷纷说帝秦。二、《满江红·三百年来》三百年来,我华夏威风久歇。有几个,如公成就,丰功传烈。拔剑光寒倭寇胆,拨云手指天心月。到于今,遗饼纪东征,民怀切。会稽耻,终须雪。楚三户,教秦灭。愿英灵,永保金瓯无缺。台畔班师酣醉石,亭边思子悲啼血。向长空,洒泪酹千杯,蓬莱阙。三、《乱离杂诗·草木风声势未安》草木风声势未安,孤舟惶恐再经滩。地名末旦埋踪易,楫指中流转道难。天意似将颁大任,微躯何厌忍饥寒。长歌正气重来读,我比前贤路已宽。四、《癸丑夏夜登东鹳山》夜发游山兴,扶筇涉翠微。虫声摇绝壁,花影护禅扉。远岸渔灯聚,危窠宿鸟稀。更残万籁寂,踏月一僧归。五、《题新云山人画梅》十年孤屿罗浮梦,每到春来辄忆家。难得张郎知我意,画眉还为画梅花。
2023-09-01 15:08:031

郁达夫名词解释

郁达夫的解释 郁达夫(1896-1945) : 作家。浙江富阳人。1913年留学日本。1921年 参与 组织 创造 社。1922年回国,在大学 任教 。抗战时期去香港、南洋一带 宣传 抗日,后流亡印尼苏门答腊,遭日本宪兵杀害。著有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迟桂花》等。 词语分解 郁的解释 郁 (①②郁) ù 树木丛生:郁葱(a. 青翠 茂盛 ;b. 形容 很盛)。郁闭。 忧愁,愁闷:郁闷。郁悒( 苦闷 )。郁愤。郁怒。郁积。郁结。郁忧。抑郁。 有 文彩 :郁郁(a.文彩显著;b.香气浓厚;c.草木 茂密 ; 达夫的解释 见识高超的人。 清 陈大章 《戊子生日书怀》诗:“负薪未便慙翁子,学句犹能傲达夫。”
2023-09-01 15:08:231

郁达夫代表作

郁达夫代表作有:《沉沦》、《茑萝集》、《小说论》、《文艺论集》、《戏剧论》。1、《沉沦》《沉沦》讲述一个留学日本的中国青年,患有严重的抑郁症,并遭到日本人的歧视和压迫。他软弱的灵魂被极度的忧郁和痛苦折磨着,而青春期的性苦闷又无法解脱。他不甘沉沦,却又无力自拔,最后跳海自杀。2、《茑萝集》郁达夫的个人第二部小说集。集中包括《血泪》、《茑萝行》、《还乡记》三篇小说,以及《献纳之辞》、《自序》和《写完了茑萝集的最后一篇》三篇文字。3、《小说论》研究现代小说的性质、意义、产生、发展、目的等小说的基本理论,兼论小说的结构、人物、背景等创作问题。4、《文艺论集》收入文艺论文14篇,大部分写于1923—1925年,多数在《创造周报》上发表过。主要篇目有:《艺术与国家》、《文学上的阶级斗争》、《文学赏鉴上的偏爱价值》、《批评与道德》、《诗的意义》、《诗的内容》、《诗的外形》、《介绍一个文学的公式》等。5、《戏剧论》讲述戏剧的一般概念、戏剧发展的径路、近代戏剧的发生、近代剧之开与分化、近代生活的内容、近代剧之形式及技巧。
2023-09-01 15:08:321

郁达夫的创作特色是什么

  1、创作特色  郁达夫在文学创作上主张“文学作品,都是作家的自叙传”,因此,他常常把个人的生活经历作为小说和散文的创作的素材,在作品中毫不掩饰地勾勒出自己的思想感情、个性和人生际遇,并且首创了自传体小说这种抒情浪漫的形式。  2、人物简介  郁达夫(1896年12月7日—1945年9月17日),名文,字达夫,原名郁文,出生于浙江富阳满洲弄(今达夫弄)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诗人。  3、代表作品  代表作有《沉沦》《故都的秋》《春风沉醉的晚上》《过去》《迟桂花》等。
2023-09-01 15:09:122

郁达夫的作品

郁达夫的作品《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彩石矶》《她是一个弱女子》《迟桂花》等。既然生活是无味的,自然是死板的,自我也是废物——既不能事业有成,又不能摆脱苦闷,郁达夫就干脆自我放纵。其作品中的《感伤的行旅》《归航》可以看出其拼命地发泄一个人的本能,竭力要在病态中满足自我。这种情感和行为显然具有消极性,这是郁达夫文学作品中不健康的内容,但却绝不是反动的内容,绝不是与时代思潮格格不入的情调。郁达夫主要是以这种病态来发泄一个从礼教羁绊中觉醒了而又找不到出路的青年的苦闷。郁达夫在文学创作上主张“文学作品,都是作家的自叙传”,因此,他常常把个人的生活经历作为小说和散文的创作的素材,在作品中毫不掩饰地勾勒出自己的思想感情、个性和人生际遇。郁达夫故居,在富阳市区郁达夫公园内、低矮围墙,一方庭院,郁达夫故居客堂,迎面就是斯人的一幅画像清瘦、儒雅,萧然独立。在陈列窗里,两张证书,成为人们今日追思郁达夫抗战事迹一个最近的起点。楼房的客堂里陈列着郁氏故交互赠的字画,其中有鲁迅先生《自嘲》七律诗轴。
2023-09-01 15:09:191

郁达夫代表作

1、郁达夫作品有《怀鲁迅》、《沉沦》、《故都的秋》、《春风沉醉的晚上》、《过去》、《迟桂花》等。2、郁达夫(1896年12月7日-1945年9月17日)原名郁文,字达夫,幼名阿凤,浙江富阳人,中国现代作家、革命烈士。3、郁达夫是新文学团体创造社的发起人之一,一位为抗日救国而殉难的爱国主义作家。在文学创作的同时,还积极参加各种反帝抗日组织,先后在上海、武汉、福州等地从事抗日救国宣传活动。4、195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追认郁达夫为革命烈士。1983年6月20日,民政部授予其革命烈士证书。5、郁达夫在文学创作上主张“文学作品,都是作家的自叙传”,因此,他常常把个人的生活经历作为小说和散文的创作的素材,在作品中毫不掩饰地勾勒出自己的思想感情、个性和人生际遇,郁达夫的自传体小说代表作品是《沉沦》,郁达夫在《沉沦》中大胆地描写了男女性爱、性心理,同时也发出了“祖国呀祖国!我的死都是你害我的!”“你快富起来吧!强起来吧!”“你还有许多儿女在那里受苦呢”的悲号。
2023-09-01 15:09:381

郁达夫原文《悼鲁迅》全文是什么?

郁达夫原文《悼鲁迅》全文是:《怀鲁迅》郁达夫真是晴天霹雳,在南台的宴会席上,忽而听到了鲁迅的死!发出了几通电报,会萃了一夜行李,第二天我就匆匆跳上了开往上海的轮船。二是二日上午十时船靠了岸,到家洗了一个澡,吞了两口饭,跑到胶州路万国殡仪馆去,遇到的只是真诚的脸,热烈的脸,悲愤的脸,和千千万万将要破碎似的青年男女的心肺与紧捏的拳头。这不是寻常的丧事,这也不是沉郁的悲哀,这正像是大地震要来,或黎明将到时充塞在天地之间的一瞬间的寂静。生死,肉体,灵魂,眼泪,悲叹,这些问题与感觉,在此地似乎太渺小了,在鲁迅的死的彼岸,还照耀着一道更伟大,更猛烈的寂光。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因鲁迅的一死,使人自觉出了民族的尚可以有为,也因鲁迅之一死,是人家看出了中国还是奴隶制很浓厚的半绝望的国家。鲁迅的灵柩,在夜阴里被埋入浅土中去了;西天角却出现了一片微红的新月。
2023-09-01 15:09:461

郁达夫的《沉沦》的简介

《沉沦》,是20世纪20年代郁达夫创作的早期短篇小说,亦是他的代表作。出版时即震撼了当时的文坛。该小说以郁达夫自身为蓝本,讲述了一个日本留学生的性苦闷以及对国家弱小的悲哀。 主人公是一位在日本留学的中国青年,显然有郁达夫自己的某些影子在内。作品细致地描写了这位忧郁型青年,由于是弱国子民在强邻日本所受的屈辱,以及他在精神上和生理上的种种难以排遣的苦闷。这些苦闷情绪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和渗透:追求异性的爱情而不得,因此对轻侮他的日本人感到十分愤慨,同时热切地希望着祖国富强起来,这三项内容构成了小说的基本格局。小说的基本情节是这样安排的:路遇——自戕——窥浴——野合——宿妓。情节每进展一步,性爱描写每深入一层,对主人公的刺激与打击就随之强化又强化,最终导致他溺海而死的悲剧性结局。
2023-09-01 15:10:197

郁达夫小说创作的艺术特色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2003-CZSB200301044.htm
2023-09-01 15:11:096

如何理解郁达夫的《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是中学语文教材的经典名篇散文,对于这篇散文的情感基调的理解,很多数教师都定位在“悲秋”上,之所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是因为他们以为“清”、“静”、“悲凉”这三个词是该文本的“文眼”,并紧紧抓住文本中与这三个“文眼”的相关的“破屋”、“破壁腰”、“几根疏疏落落的尖而长的秋草”、“铺得满地”“极细微极柔软的”落蕊、“一条条”“细腻”“清闲”“有点儿落寞”的扫帚丝纹、“秋蝉的衰弱的残声”、“都市闲人”秋雨话凉、“尤“尤其是诗人,都带者浓厚的颓废色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觉来的”等信息,以“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一切景语皆情语”的思维联系方式,再联系作者“两岁丧父”、“少小离家,异地求学”、“二十几岁得肺结核”等人生经历和他“性格抑郁”、“感情脆弱”以及“日本侵华”的时代背景来应证“悲秋”的结论。我不是说文本理解方式不好,只是觉得其中存在值得探讨的地方,而且“悲秋”的结论有些站不住脚!   第一,该文本的“文眼”,果真是“清”、“静”、“悲凉” 这三个词吗?我认为不是。因为文中反复出现了诸如“这故都的秋味”、“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各著名的大诗人的长篇田园诗或四季诗里,总以关于秋的部分,写得最出色而最有味”、“可是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等信息(着重号为笔者所加),从这些前后钩连、贯穿全文的主线信息来看,“秋味”、“深味”才是该文本真正的“文眼”。   第二,“故都的秋”的“秋味”、特别是“深味”体现在哪里呢?体现在“清”、“静”、“悲凉”这三个词上吗?我认为非也。我认为应该是体现在“特别”“清”、 “特别”“静”、“特别”“悲凉”,而这种“特别”“清”、“特别”“静”、“特别”“悲凉”是作者通过与“南国之秋”的比较、与中外诗文对秋“歌颂与悲啼”的比较得出来的(着重号为笔者所加)。首先,作者开篇就说“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一个“好”字,表明作者对所有地方秋天的总体感受和总体评价;同时,这个“好”字也透露出该文本“颂秋”的感情基调。作者为什么认为“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呢?因为作者从中外诗文对秋“歌颂与悲啼”的比较中发现:“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觉来的”,世界各地的秋天就“好”在这里!只不过与外国文人相比,“中国的文人,与秋天的关系特别深了”(着重号为笔者所加),这大概就是“有批评家说,中国的文人学士,尤其是诗人,都带着很浓厚的颓废色彩,所以在中国的诗文里,颂赞秋的文字特别的多”的原因所在吧(着重号为笔者所加)。在这里,“特别深”、“很浓厚”、“特别的多”,是与文首的“特别”二字相照应的,重在强调中国的秋天给人的感觉不仅“总是好的”,而且给人的感觉“特别深”、“很浓厚”、“特别的多”( 着重号为笔者所加)。其次,作者认为“江南,当然也是有的”,以为“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只不过与“故都的秋”比较起来,“南国之秋”“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少风”,“那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只能使人感到“一点点清凉”,给人留下“看不饱,尝不透,玩赏不到十足”的遗憾,它那“不浓”的“色彩”留给人“回味不永”的歉疚;而“故都的秋”有“十分的秋意”,它“特别”“清”、“特别”“静”、“特别”“悲凉”,“清”得“到底”、“静”得“到底”、“悲凉”得“到底”,它如“白干”般酒劲十足、使人酩酊大醉,它如“馍馍”般耐人咀嚼回味、使人大饱口福,它如“大蟹”般品位高、营养高、能更滋养人,它如“骆驼”般高清晰、能给人留下明晰而深刻的印象。作者通过与“南国之秋”的比较,旨在向我们传递“故都的秋”“特别”“清”、“特别”“静”、“特别”“悲凉”和“清”得“到底”、“静”得“到底”、“悲凉”得“到底”这样的信息。一句话“故都的秋”“秋味”十足,“秋味”彻底,劲足,够味!能让人看得饱、尝得透玩赏到十足、回味永!由此看来,作者向我们传达出了这样的感情递进层次倾向:无论什么地方的秋天都是“好”的→中国的秋天是“好”的→江南的秋天也是“好”的→故都的秋天“特别”“好”!正因为它“特别”“好”,所以就值得“颂”!而且也正是该文本所要“颂”的所在!   第三,故都这种“特别”“好”的“秋味”又具体蕴涵在哪些人、事、物、景之中呢?你看,文中不是着力向我们展示了以下这样一些人、事、物、景吗?“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漏下来的”“一丝一丝”“日光”,“破壁腰中”“像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牵牛花底”“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像花又不是花”、“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细微极柔软的触觉”的槐树“落蕊”,“树影下”“一条条”“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的“扫帚的丝纹”,“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得见它们的啼唱”的秋蝉“衰弱的残声”,“比南方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下得“息列索落”的秋雨,“一层雨过,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天又晴了”、“又露出脸来了”的太阳,“雨后的斜桥影里”“桥头树底”“著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咬着烟管”的都市闲人及其他们“微叹着互答着”的“缓慢悠闲的声调”和“平平仄仄”“念错的歧韵”,“屋角,墙头,茅房边上,灶房门口”“都会一株株的长大起来”的枣子树和“在小椭圆形的细叶中间”“像橄榄又像鸽蛋似的”“显出淡绿微黄的颜色”的枣子颗儿……作者认为:从“槐树叶底”“漏下来的”“一丝一丝”“日光”和“破壁腰中”“像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中“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还要牵牛花底”“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为“最好”;那“像花又不是花”、“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的槐树“落蕊”能让人“感出一点点极细微极柔软的触觉”;“树影下”那“一条条”“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的“扫帚的丝纹”能使人产生“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深沉”的“遥想”;“秋蝉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息列索落”的秋雨“比南方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雨后的斜桥影里”“桥头树底”“著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咬着烟管”的都市闲人“微叹着互答着”对“阵”字“平平仄仄”“念错的歧韵”“倒来得正好”;“北方的果树,到秋来,也是奇景”; 枣子颗儿“显出淡绿微黄的颜色的时候”“正是秋的全盛时期”;“这枣子,柿子,葡萄,成熟到八九分的七八月之交,是北国的清秋的佳日,是一年中最好也没有的Golden Days”。(着重号为笔者所加)在作者看来,所有这些人、事、物、景中都蕴涵了故都“特别”“好”的“秋味”。从文中着力展示的人、事、物、景及作者对这些人、事、物、景的主观感受与评价信息(比如“十分”、“最好”、“极”、“深沉”、“遥”、“特”、“奇”、“有味”、“更像样”、“正好”、“奇”、“全盛”、“佳”、“最好也没有”等)中,应该很容易解读出作者明显赞颂故都之秋“特别”“好”的感情取向。难道作者“两岁丧父”、“少小离家,异地求学”、“二十几岁得肺结核”等人生经历和他“性格抑郁”、“感情脆弱”以及“日本侵华”的时代背景就决定了作者写作该文本时以及该文本本身的感情基调就是“悲”和“悲凉”的吗?恰恰相反,通过研读全文,我所感受的却是作者对故都、对祖国强烈的眷念和热爱。至于作者为什么选取这些人、事、物、景,原因大概有二:一是这些人、事、物、景正好能反映“故都的秋”“特别”“清”、“特别”“静”、“特别”“悲凉”(也就是“特别”“好”)的特点;二是符合作者“虚静”的审美情趣。
2023-09-01 15:11:371

郁达夫《故都的秋》的思想感情是什么?

你好 很高兴为你baiduzhi这个dao问题 满意的话 请采纳zhuan 谢谢首先是“秋”的特点shu::以“清、静回、悲凉”为特答色的“色彩浓、回味永”,它给人的感受是“深沉、幽远、严厉、萧瑟”。思想感情:作者用故都的秋折射出作者对国家的担忧,抒发了向往、眷恋的感情,流露出作者忧思、孤独冷落的感受。作者将苦涩的“品味”与生动的景物描写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创造出一种特殊的神韵。他不写故都皇家宫殿、园林,也不写远近郊区众多优美的自然风光,那些景致虽然也代表了故都的特色,但似乎离老百姓生活很遥远。他只是依凭一个普通文化人士的眼光来观察和体验故都之秋,他笔下的秋味、秋色和秋的意境与姿态,都笼罩着一层奇异的主观色彩。例如写“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在破壁腰中,静对着”蓝色的牵牛花,从寻常景象甚至破败景象中看出、体验出美来。写“北国的槐树”的落蕊,“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写“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这些细腻而独特的感受、忧郁而优美的情怀,恐怕只有郁达夫这样一个具有平民倾向又饱受颠沛流离之苦的读书人才能体验得到,才能表现得细腻而深刻。最能表现情景一体的是“清”“静”“悲凉”的描述。“清”“静”,既是对客观景物特点的描写和总结,又是作者内心的感受;“悲凉”,则更多的是作者的主观感受,与景物既有联系又无必然联系(因为感秋可生悲也可生喜,悲者未必从秋景得来)。“清”“静”是大多数散文家能感悟得到和写得出的,未必见得奇妙,而“悲凉”则属于郁达夫一人独有,最见奇妙。总之,本文情意浓厚,以抒发内心感受为主,写景并不像其他作家的散文名篇那样占有很多篇幅。在这一点上可与《荷塘月色》对比,《荷》文写景似用工笔,精描细绘,景物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情为景所藏所掩;本文则略于写景,尽力抒情,文情更给人以亲切感、厚重感。
2023-09-01 15:11:452

帮忙找一下郁达夫小说的评价

郁达夫(1896-1945)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浪漫主义文学家、散文家和诗人。他是“创造社”的主要发起人之一,与鲁迅、成仿吾、田汉、陶晶孙等交往甚密,共同为中国新文学的发展起到过推动作用。他在早期创作的作品中,细致入微地、赤裸裸地展示出了主人公的内心情感,呈现出明显的浪漫主义文学风格,开创了我国浪漫主义文学之先河,成为我国现代浪漫主义文学流派的创始人之一,虽然这些作品中同时也饮食着自然主义及其它一些现代主义文学的表现手法,但浪漫主义的风格是其主要的特点。 郁达夫浪漫主义文学风格的形成与控日本,是近代日本浪漫主义文学有着很紧密的联系,可以说是日本的浪漫主义文学迁就了他的浪漫主义文学,其风格与日本浪漫主义文学风格极相似,即呈现出一种“忧伤、厌世”的情绪。这一风格同时也成为了我国现代浪漫主义文学的早期特点。 郁达夫 (1895~1945)现代作家。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7岁入私塾受启蒙教育。后到嘉兴、杭州等地中学求学。 由于聪颖好学,少时已有中国古典文学的深厚基础。1911年起开始创作旧体诗,并向报刊投稿。1912年考入之江大学预科,因参加学潮被校方开除。1913年赴日本留学,广泛涉猎了中外文学和哲学著作。饱受屈辱和歧视的异国生活,激发了他的爱国热忱,也使他忧伤、愤世。他从研究经济学转而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1921年参与发起成立创造社,出版了新文学最早的白话短篇小说集《沉沦》,以其“惊人的取材、大胆的描写”而震动了文坛。1922年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经济部。回国后参加编辑《创造》季刊、《创造周报》等刊物。1923年起在北京大学、武昌师范大学等校任教。1927年8月退出创造社。1928年与鲁迅合编《奔流》月刊,并主编《大众文艺》。1930年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成立,为发起人之一,并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33年初加入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在白色恐怖威慑下由上海移居杭州,徜徉于浙、皖等地的山水之间,写有不少文笔优美的游记。 随着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郁达夫的爱国热情又被唤起,投入抗战的时代洪流,参加国民政府军委政治部第三厅的抗日宣传工作,奔赴前线慰劳抗日将士,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1938年底赴新加坡,从事报刊编辑和抗日救亡工作。1942年流亡到苏门答腊,化名赵廉隐居下来。不久,当地日本宪兵部强迫他去当翻译,暗中保护和营救了不少当地志士和华侨,并获悉了日本宪兵部许多秘密罪行。1945年日本投降后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追认为“为民族解放殉难的烈士”,并在他的家乡建亭纪念。 郁达夫一生著述宏富。1928年起,郁达夫陆续自编《达夫全集》出版,其后还有《达夫自选集》、《屐痕处处》、《达夫日记》、《达夫游记》、《闲书》、《郁达夫诗词抄》、《郁达夫文集》,以及《达夫所译短篇集》等。郁达夫的创作风格独特,成就卓著,尤以小说和散文最为著称,影响广泛。其中以短篇小说《沉沦》、《采石矾》、《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迟桂花》,中篇小说《迷羊》,《她是一个弱女子》和《出奔》等最为著名。小说多以失意落魄的青年知识分子作为描写对象,往往大胆地进行自我暴露,富于浪漫主义的感伤气息,笔调洒脱自然,语言清新优美,具有强烈的主观抒情色彩。他的散文直抒胸臆,毫无隐饰地表现了一个富有才情的知识分子在动乱社会里的苦闷心情,写得清新秀丽,富有气势和神韵,与他的小说一样,具有真率,热情、明丽、酣畅的风格。 郁达夫是著名的新文学团体“创造社”的发起人之一,他的第一本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本小说集《沉沦》,被公认是震世骇俗的作品,他的散文、旧体诗词、文艺评论和杂文政论也都自成一家,不同凡响。 夏衍先生曾说“达夫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者,爱国是他毕生的精神支柱。”
2023-09-01 15:11:532

郁达夫的《沉沦》是什么类型的文学作品?

郁达夫的《沉沦》,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短篇小说集。而《狂人日记》是中国新文学史上第一篇现代型短篇白话小说。《沉沦》作为郁达夫的代表作,其主人公身上所体现的沉沦精神体现了作为五四青年后的一代知识分子,对这个积贫积弱的国家的深深的忧虑及以大胆暴露的方式表达对残酷现实的控诉。可以说,在《沉沦》主人公身上体现的沉沦精神,不只是一个个体青年的表现,而是在当时国内危机重重之下的整个民族所表现的一种精神状态。得出这一看法,是通过对文本中郁达夫所塑造的主人公形象分析得出的。作者本人也曾说 :我的消沉,也是对国家,对社会的。因此,把文中的沉沦精神看做是对当时整个民族精神状态的一种描写是有合理意义的。扩展资料:对于主人公身上的沉沦精神的含义,我们可以多角度分析 :1、从主人公的形象、性格角度分析 :《沉沦》中 20 岁上下的主人公无疑正处于人格塑定阶段, 主人公在中国传统文化格局中的小小的书斋里度过了十几年春秋,这决定了他人格塑造的基础,儒家传统文化的修齐治平观念与伦理道德的约束, 使其个体意识有弱化倾向,这使他不敢在自己爱慕的异性面前公开自己情感的社会习惯心理和采用用放情山水来回避消解性本能的传统意义上的移情模式。主人公所受到的文化也是我们民族一直以来接受的,在儒家文化的熏陶之下,让我们对打开国门后突如其来的变化应接不暇,我们一方面用自己几千年来的正统文化看似执着的抵挡着外部世界的腐朽思想的诱惑,但另一方面身体及心理的本能却想去接受、去学习,这种种冲突,在我们从近代以来对待外国来的一切包括器物、思想都可以看出,这也是我们民族所在这一特殊的历史时期所表现的出的,曾经不断地反抗,在失败后变为了无奈的挣扎。2、其次是在塑造主人公的过程中,郁达夫有意的要突出主人公主体意识的觉醒以及产生了对生命意识的危机感。《沉沦》引起人们对觉醒了的自我的关注,而对其赖以存在的生命本体予以重新审视的同时,主人公在试图塑造与完善自己人格过程所深受的痛苦与悲剧性结局,也促使当时青年知识分子在肯定与张扬自我意识的努力中产生一种巨大的生命意识的危机感。当面对日趋激化的社会矛盾和错综复杂的政治动乱时,青年知识分子一时找不到出路,看不清方向,在前进中陷入迷惘,在反抗中沦入消沉,思想上处于苦闷、感伤、忧郁、颓废之中。事实上,这是当时的社会通病,是知识分子中普遍存在的思想情绪。这种苦闷,是一种时代的苦闷,这种颓废同时也打印着深沉的时代烙印。最后作者的对主人公的描写中,表达了作者本人及主人公的双重悲哀与失望。通过对比主人公与郁达夫本人,我们会发现两人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沉沦》
2023-09-01 15:12:011

郁达夫的文章为什么如此清静悲凉?

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是一篇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好散文。关于其中心,课文自读提示和教参都作了明确的分析和界定,认为“文章将自然界的‘客观色彩"——故都的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的心情,自然地融化在一起,……全文紧扣‘清"、‘静"、‘悲凉"落笔,以情驭景,以景显情,信手写来,浑然一体”,“通过对北平秋色的描绘,赞美了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了向往、眷恋故都的秋的真情,流露了深远的忧思和孤独感”,并且,为了增进学生对此的理解,自读提示和教参还注意联系了文章写作的时代背景,指出了当时的社会环境和作家移居杭州的个人生活背景。 其实,郁达夫在文中流露的情感,固然跟当时的背景有关,也跟作家一生的身世命运和性格情趣有关,还跟中国传统文人的悲秋情结有关,当时的背景因素前已提及,本文即就后两点作些补充性的联想与阐释。 一、身世命运和性格情趣 作家赞美自然风物,抒发情感 ,其格调无非是热烈高亢、平和淡远和忧郁低沉三者之中各 有选择侧重而已。而郁达夫偏偏持最后一种心态来描绘故都秋色,这和他的身世命运以及性格情趣是分不开的。作为一篇以真实为内核的散文,《故都的秋》所反映的这种清静悲凉心境和郁达夫一生的身世命运以及由此形成的性格情趣是紧密相连的。 首先,从身世命运来看。“郁达夫三岁丧父,家道衰贫”(《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郁达夫”条,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86版),后来又经两度婚姻失败(先与结发妻孙荃,后与王映霞。作者注),再有两次丧子之痛(见郁达夫散文《一个人在途上》《记耀春之殇》),此外,郁达夫生活在积贫积弱的旧中国,先后目睹了晚清腐败、军阀割据的社会现实,亲自经受了蒋介石政府白色恐怖的威慑(1933年举家由上海移居杭州,过上流连山水的隐居生活,政治上一度表现消沉即由此而来。作者注),最后亲历抗日烽火,在南洋为日本宪兵秘密杀害。这样的一生,是悲凉的。 其次,从性格情趣来看,他的身世命运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忧伤压抑的性格,从而影响着他在创作上的情趣倾向。他在亲撰的系列自传中说:“儿时的回忆,谁也在说,是最美的一章,但我的回忆,却尽是些空洞。第一,我所经验到的最初的感觉,便是饥饿;对于饥饿的恐怖,到现在还在紧逼着我。”又说:“又因自小就习于孤独,困于家庭的结果,怕羞的心,畏缩的性,更使我的胆量,变得异常的小。”少年时代就沉浸在“水一样的春愁”里。(以上引自《郁达夫自传》,江苏文艺96版)日本十年留学生活,使郁达夫的性格继续生长发育着,自伤之中又添了对国家民族的忧虑及由此而来的自卑感,这一点,在他这一时期的创作中有明显流露,如小说集《沉沦》和《茑萝集》,都充满了感伤情绪乃至带有颓废色彩。他在1920年写给新婚妻子孙荃的一首诗中说:“生死中年两不堪,生非容易死非甘。剧怜病骨如秋鹤,犹吐青丝学晚蚕。一样伤心悲薄命,几人愤世作清谈。何当放棹江湖去,芦荻花间结净庵。”其实,作者这时才24岁。回国后,他说:“1922年,在日本的大学毕了业,回国来东奔西走,为饥寒所驱使,竟成了一个贩卖知识的商人……1923年的秋天,一般人对我的态度改变了,我的对于艺术的志趣,也大家明白了……就说我是一个颓废者,一个专唱靡靡之音的秋虫。”(《〈鸡肋集〉题辞》)为了更明确地显示郁达夫这种性格情趣,我们不妨来看在1923年写的《还乡后记》(《郁达夫散文全编》浙江文艺90版)中的一段文字: “ ……只教天上有暗淡的愁云蒙着,阶前屋外有几点雨滴的声音,那么围绕在我周围的空气和自然的景物,总要比现在更带有些阴惨的色彩,总要比现在和我的心境更加相符。若希望再奢一点,我此刻更想有一具黑漆棺木在我的旁边。最好是秋风凉冷的九十月之交,叶落的林中,阴森的江上,不断地筛着渺蒙的秋雨。我在凋残的芦苇里,雇了一叶扁舟,当日暮的时候,在送灵枢归去。小船上除舟子而外,不要有第二个人,棺里卧着的若不是我寝处追随的一个年少妇人,至少也须是一个我的至亲骨肉。我在灰暗微明的黄昏江上,雨声淅沥的芦苇丛中,赤了足,张了油纸雨伞,提了一张灯笼,摸到船头上去焚化纸帛。”
2023-09-01 15:12:171

关于郁达夫的优秀散文有哪些?

早知郁达夫是著名的小说家,却不知他同时也是一位散文大家。在不少散文选集中读过他的《故都的秋》,《钓台的春昼》,也十分喜欢,但哪个作家没有写过几篇散文呢?因近来闲极无聊,借来《郁达夫散文选》消磨时日,解解愁闷。我偏爱抒情,重视文采,郁达夫是二,三十年代的作家,国学底子较深,想来大有可观。   正是怀着这种带着漫不经心走近郁达夫。但越读心里越是吃惊。透过文字,仿佛被作家带进了一个色彩斑澜的世界,浓艳或淡雅,伴着悠冷的书香飘满胸间,升起又回落,回落再升起。一股难言的怅惘,一份说不出的陶醉。掩卷沉思,脑海内总是挥不去郁达夫的音容笑颜。眼前总是晃动着一个孤独落泊的身影,一张模糊的面庞,或远或近,或浓或淡,,悲吟、低回、感叹、冥想……   在我所知道的作家里,在我读过的散文中,论风格的独树一帜,个性的艳明,郁达夫是最奇特的一位。与那些重视客观,冷静地观察,并以理性的形式再现生活现实的作家不同,如茅盾,郁达夫重在自我表现,长于主观抒情,具有浪漫倾向,饱含热情和忧郁。长于抒情,具有浪漫倾向并非郁达夫独有,徐志摩就是向来以浓得化不开的艳丽,浪漫和温情脉脉而著称,但两者又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徐志摩嵩尚性灵,飘逸和潇洒。郁达夫偏爱感性,重不论是尺版间,小札中,还是履痕处处,记录纪行,满腔深情热血,往往是笔墨未浓但情透纸背,呼之若出。即使是淡淡道来,也是情文并茂,字里行间跳动着作者那颗真实的心。巴金也是一位热情的作家,喜欢将心交给读者,但巴金爱思考,郁达夫表现的就是自已,巴金沉重但有乐观的一面,郁达夫放任但挥不去骨子内的忧郁。见文识人,用在郁达夫身上,就合当不过,郁达夫的热情忧郁颓废,郁达夫的散文有如“歌行体”,行文自由灵活,感情充沛热情,又有几分颓废!由其是前期的作品,《还乡记》,《还乡后记》,《零余者》,《一个人在旅途》,运用大量内心独白式的抒情、描写、记叙,错落有致,感情真挚,打上有很深的个人印记。在艺术成就上,不如作者后期的作品,但刻画出一个“零余者”凄惶的形象,和独白式的记行体,却是很有特色。这类作品很不好处理,所记之事多是琐碎无序,难以下笔又容易写成流水帐,能化腐朽为神奇,或另出机杼,实在不易。但郁达夫凭着过人的才情,取用独特的个人视角,用类似小说心理描写的手法,做到繁而不杂,错落有致,反有斑澜的美感。给我最深印象的,就是为类作品,可谓浓丽!   郁达夫作的品大致可分前后期,前期的作品以情取胜,感情浓洌,手法上更是直抒胸臆,淋漓尽致地抒发或暴露个人积郁、压抑的心情,文字跳跃,节奏急速,总有汹光澎湃,或一泻千里的动感,从文字里清晰地感觉到作家起伏的感情,和澡动不安的心。但欠老练和精纯,不如后期的悠长,淡雅,和含蓄。后期的文字有如行云流水,象花间柳下一湾清浅,波光鳞鳞,明净如镜,润如翠玉。作者的感情没有退潮,浮燥后的平淡,浓丽后的淡雅,不再是只求渲泄,感情变得内敛,艺术上却趋向成熟,信手拈来皆成妙韵,举手抬手满藉风流,如水银洒地,月色流光,无痕可寻,但无处不在。优美、感人。真正体现作者水平的是后期的作品,渐渐摆脱了前期过多的滥情,和浓厚的个人缩影,有点冷眼看世界,“妙”手著文章的味道。   一直找不到合适的词来表达,也不敢轻易言及,总想让感觉深埋心底,慢慢作酝酿过滤和沉淀,但总是时时冒出,下笔千言,不及心中万一。说不完,道不尽,一个郁达夫。郁达夫于1896年12月7日出生于浙江富阳满洲弄,早年留学日本,并开始创作小说,后和郭沫若等组成“创造社”。回国后先后在北京大学、武昌师大、广东大学任教,最后辗转到了新加波主编《星州月报》,因日本军迫近,撤退至苏门答腊的巴爷公务,化名赵廉。因精通日语,被日军迫作翻译,1945年日本投降后被日军宪兵杀害。1952追认为革命烈士。   郁达夫的一生颇为颠簸,作品也是毁誉参半,但苦难却锻造了才子,郁达夫在文学上,有多方面的建树,有小说和散文传世,还有旧诗词。论者也多是三者并提,有的说他小说最好,有的说他的旧诗词最妙,但我以为,他的散文最好。郁达夫的散文,量多质高,形式多样,不但游记,记行体,书信、小品,杂文,甚至日记,无所不涉且运用自如,散文大家,实至名归,并没过誉。至于小说,象郁达夫这样一个感情十足的人,作结构严紧的小说,可能心有余而力不足,但写散文却是游有余,得心应手多了。要对郁达夫作出全面的评价,很难,因为复杂性和多方面,让他不同的角度就显出不同的特点和魅力。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就算不计他的小说,和旧诗词,单论散文上的成就,就足以在文学史上留名,且占有重要的地位。   我认为百年后,为人熟悉的,一定是散文家的郁达夫。
2023-09-01 15:12:261

郁达夫什么时期的作家

雨打郁达夫郁达夫的时代和我们的时代优越性
2023-09-01 15:12:373

郁达夫的名言名句

1、艺术家是美的事物的创造者。2、不是尊前爱惜身,佯狂难免假作真。曾因酒醉鞭名马,生怕多情累美人。3、说秋月不如春月的毕竟是“只解欢娱不解愁”的女孩子们的感觉,像我们男子,尤其是到了中年的我们的男子,恐怕到得春来,总不免有许多懊恼与愁思。4、年去年来,花月风云的现象自是一度一番,从前常常如此,将来也绝不会改变的。5、人类的所以能进步,国家的所以能富强,社会的所以能安定,根本就都在于政治。6、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7、人生究竟是悲苦的结晶!8、没有情感的理智,是无光彩的金块,而无理智的情感,是无鞍镫的野马。9、这世界真大呀!那宽广的水面!那澄碧的天空!那些上下的船只,究竟是从哪里来,上哪里去呢?10、我觉得人生一切都是虚幻,真真实在的,只有伱说的"凄切的孤单",倒是我们人类从生到死味觉到的唯一的一道实味。11、茫茫的长夜,耿耿的秋星,都是伤心的种子。
2023-09-01 15:12:561

郁达夫是什么人物?

郁达夫(1896.12.7~1945.8.29)原名郁文,字达夫,幼名阿凤,浙江富阳人,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诗人。郁达夫通三门外语,分别为日语、英语、德语。
2023-09-01 15:13:181

郁达夫故都的秋描写了那些景物和景物呢?

《故都的秋》描写了以下的事物和景物:1) 秋晨小院图.从色彩(碧绿的天色、牵牛花的蓝朵)、声音(驯鸽的飞声)、形态(破、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写出了清、静、悲凉;2) 秋槐落蕊图.从视觉(铺得满地、一条条的丝纹)、听觉(声音也没有)、嗅觉(气味也没有)、触觉(极细微极柔软)写出了清、静、悲凉;3) 秋蝉残声图.从听觉(衰弱的残声、嘶叫)写出了清、静、悲凉;4) 秋雨话凉图.从听觉(息列索落、缓慢悠闲的声调)写出了清、静、悲凉;5) 秋日佳果图.从形态(像橄榄又像鸽蛋似的)、色彩(淡绿微黄)写出了内心的赞美。
2023-09-01 15:13:261

郁达夫的《立秋之夜》如何理解

dui de
2023-09-01 15:13:343

郁达夫的作品

郁达夫的作品有《沉沦》、《故都的秋》、《春风沉醉的晚上》等。清光绪二十二年十二月七日,郁达夫出生于浙江省富阳市满州弄的知识分子家庭。光绪二十五年,郁达夫的父亲去世,家庭陷入了窘迫的境地。光绪二十九年,郁达夫进入私塾读书。光绪三十四年,就读富阳县立高等小学。清宣统二年,郁达夫与徐志摩、厉麟似一同考入杭州府中学堂,后又到嘉兴府中学和美国教会学堂等校学习。宣统三年,郁达夫进入蕙兰中学读书;在这一时期,开始创作旧体诗,并向报刊投稿。创作色彩郁达夫的散文无一例外是自我的表现,而且是自叙传式的自我表现,是最为坦诚、露骨的自我表现。在郁达夫看来,小说带有作家的自叙传,现代的散文,却更是带有自叙传的色彩。其作品《还乡记》、《还乡后记》和小说《迟桂花》,都运用大量内心独白式的抒情、描写、记叙,错落有致,感情真挚,打上有很深的个人印记。他自己的散文就是循着这一原则构造的,他不加掩饰的表露他的身世、思想、感情、癖好,将自己的信仰、习惯、性格甚至病态也大白于天下。以一己的身世、感受,集中表现了青年一代的精神苦闷,从而形成了自己独树一帜的文学特色。这种特色就是感伤的弱者的情调,浪漫的青年觉醒者的理想。
2023-09-01 15:13:421

求《故都的秋》的创作背景。

《故都的秋》背景从1921年9月至1933年3月,郁达夫曾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和进行创作.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1936年2月离杭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近三年.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在家吃点精制的菜,喝点芳醇的酒,睡睡午觉,看看闲书,不愿意将行动和平时有所移易;总之是懒得动."(引自郁达夫《住所的话》)在这二三年间,郁达夫的确花了很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在游山玩水的过程中,写了许多游记,这是他在这段时间创作的主要收获,为我国现代游记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杭州其间,郁达夫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多是"静如止水似的遁世文学".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2023-09-01 15:14:021

郁达夫的小故事

遇大夫?
2023-09-01 15:14:224

郁达夫小说创作的基本风格

郁达夫在文学创作上主张“文学作品,都是作家的自叙传”,因此,他常常把个人的生活经历作为小说和散文的创作的素材,在作品中毫不掩饰地勾勒出自己的思想感情、个性和人生际遇,郁达夫的自传体小说代表作品是《沉沦》,郁达夫在《沉沦》中大胆地描写了男女性爱、性心理,同时也发出了“祖国呀祖国!我的死都是你害我的!”“你快富起来吧!强起来吧!”“你还有许多儿女在那里受苦呢”的悲号。这篇自传体小说一出版,立即在中国文坛引起了轩然大波,受“五四”运动洗礼后的青年一代,从他的小说中找到了与自己心灵相撞的东西,那些不敢与封建道德决裂的文人,也把矛头直接指向了郁达夫。郁达夫在自传体小说中,除了反映下层知识分子失意、苦闷外,还有一些作品通过知识分子的视角反映处于社会底层民众的疾苦,表现了对劳苦大众的同情和关怀,如《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等。郁达夫书法(15张) 郁达夫的自传体小说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作品中的主人公都是下层知识分子,他们的生活穷困潦倒,因此充满了失意和颓伤的情感。这些患有严重忧郁症的落魄知识分子,是当时社会的“零余人”形象,这些主人公的灰色人生也使小说的格调偏于低沉。 2、在小说中大胆直率地进行心理描写。尤其被评论家所诟病的,是小说中毫不掩饰的对病态、畸形的性心理进行了直白的描写,这一点是不能被中国的道学家所接纳的。第一个站出来为郁达夫的小说进行正面评论的是周作人,他认为“《沉沦》中虽然有猥亵的分子而无不道德的性质”,因此,他认为《沉沦》是一件艺术品。 3、以散文的手法进行小说的创作。郁达夫是一个情绪化的人物,这也影响到了他的小说创作,在写小说时,他是凭着主观思路去写的,很少顾及到小说创作中的人物、情节、环境等写作要素,而把大量的主观抒情的东西写进作品中,尤其是对自然景物的描绘,非常的细腻,这种小说散文化的倾向对后来的作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郁达夫的小说创作因为对传统道德观念提出了挑战,并且首创了自传体小说这种抒情浪漫的形式,对当时一批青年作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形成了二三十年代中国文坛一股浪漫派的壮观潮流。
2023-09-01 15:14:391

故都的秋作者写秋槐落蕊的飘零是什么目的?

写秋天早晨院子的凉爽安静,写秋槐落蕊的飘零,等种种秋天的景物特征,都是为了突出秋天的神韵,清静悲凉,感觉就不是在写秋,可里面就是有秋,充分体现拉,形散而神不散。《故都的秋》原文节选: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混混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叫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此文出自现代·郁达夫《故都的秋》扩展资料写作背景:《故都的秋》是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诗人、革命烈士郁达夫于1934年8月创作的散文。1927年4月12日 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1927年4月12日直至1949年国民党败退台湾为止的这段时间被称为白色恐怖时期。郁达夫为躲避国民党的恐怖威胁,1933年4月,他由上海迁居到杭州。1934年7月,郁达夫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今北京),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该文。《故都的秋》全文1500多字,运用了42个秋字来润色北国之秋的“清” “静”和“悲凉”,也处处渗透着郁达夫消极与积极情绪在纠结与斗争的痕迹。1926年6月,郁达夫之子龙儿在北京病逝,此外故都北平,在19世纪末卷起的历史风云中却越来越显得衰老颓败,小家与大国,两层感情的潮水浸过心灵的堤岸,留下的都是悲伤的印记。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到杭州。1934年7月,郁达夫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今北京)。《故都的秋》创作于1934 年8 月17 日。当时,郁达夫到达北京仅仅只有四天的时间。郁达夫本身是浙江人,在到达北平之后,对于故乡有着深深的眷恋。在作者的心理,对于秋天悲凉的感受实质上是对人生的感受。作者简介: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字达夫,曾化名赵廉,浙江富阳人。1913年9月到日本留学,次年7月考入东京第一高等学校医科部。郁达夫后来弃医从文。1921年6月,成为创造社发起人之一,郁达夫担任《创造》季刊创刊号的主编。 郁达夫是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诗人、革命烈士——抗日时期文艺界抗敌御侮斗争中的翘楚,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追认郁达夫为“民族解放殉难烈士”。在中国民政部公布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第一批英烈名单中,郁达夫的名字在列。郁达夫著有《达夫全集》共七卷、《日记九种》等。代表作:《沉沦》 、《故都的秋》等。
2023-09-01 15:14:461

郁达夫简介?

  1、人物简介  郁达夫(1896.12.7-1945.9.17)原名郁文,字达夫,幼名阿凤,浙江富阳人,中国现代作家、革命烈士。  2、人物生平  郁达夫是新文学团体“创造社”的发起人之一,一位为抗日救国而殉难的爱国主义作家。在文学创作的同时,还积极参加各种反帝抗日组织,先后在上海、武汉、福州等地从事抗日救国宣传活动,其文学代表作有《怀鲁迅》《沉沦》《故都的秋》《春风沉醉的晚上》《过去》《迟桂花》等。  195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追认郁达夫为革命烈士。1983年6月20日,民政部授予其革命烈士证书。
2023-09-01 15:15:182

郁达夫简介

1、郁达夫(1896年12月7日-1945年9月17日),男,原名郁文,字达夫,幼名阿凤,浙江富阳人,中国现代作家、革命烈士。曾留学日本,毕业于名古屋第八高等学校(现名古屋大学)和东京帝国大学(现东京大学)。2、郁达夫是新文学团体“创造社”的发起人之一,一位为抗日救国而殉难的爱国主义作家。在文学创作的同时,还积极参加各种反帝抗日组织,先后在上海、武汉、福州等地从事抗日救国宣传活动,其文学代表作有《沉沦》、《故都的秋》、《春风沉醉的晚上》、《过去》、《迟桂花》、《怀鲁迅》等。3、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九月十七日,郁达夫被日军杀害于苏门答腊丛林。195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追认郁达夫为革命烈士。1983年6月20日,民政部授予其革命烈士证书。
2023-09-01 15:15:321

郁达夫代表作 郁达夫分别有什么代表作呢

代表作《沉沦》《故都的秋》《春风沉醉的晚上》《过去》《迟桂花》《怀鲁迅》等。查
2023-09-01 15:15:402

郁达夫的作品

郁达夫的作品有:《沉沦》《故都的秋》《春风沉醉的晚上》《过去》《迟桂花》《怀鲁迅》等。郁达夫个人简介:郁达夫(1896年12月7日-1945年9月17日),男,原名郁文,字达夫,幼名阿凤,浙江富阳人,中国现代作家、革命烈士。曾留学日本,毕业于名古屋第八高等学校(现名古屋大学)和东京帝国大学(现东京大学)郁达夫是新文学团体“创造社”的发起人之一,一位为抗日救国而殉难的爱国主义作家。在文学创作的同时,还积极参加各种反帝抗日组织,先后在上海、武汉、福州等地从事抗日救国宣传活动,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九月十七日,郁达夫被日军杀害于苏门答腊岛丛林。195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追认郁达夫为革命烈士。1983年6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授予其革命烈士证书。郁达夫故居,在富阳市区郁达夫公园内、低矮围墙,一方庭院,郁达夫故居客堂,迎面就是斯人的一幅画像清瘦、儒雅,萧然独立。在陈列窗里,两张先后由新中国中央人民政府和民政部颁发的烈士证书,成为人们今日追思郁达夫抗战事迹一个最近的起点。楼房的客堂里陈列着郁氏故交互赠的字画,其中有鲁迅先生《自嘲》七律诗轴。
2023-09-01 15:15:471

郁达夫是怎样的人

  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幼名荫生、阿凤,字达夫,浙江富阳人,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诗人。郁达夫精通五门外语,分别为日语、英语、德语、法语、马来西亚语。代表作《沉沦》《故都的秋》《春风沉醉的晚上》《过去》《迟桂花》等。[1] 曾经与徐志摩作为同班同学。曾与鲁迅创刊合编《奔流》。  人物评价:  达夫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者,爱国是他毕生的精神支柱。——夏衍  在中国文学史上,将永远铭刻着郁达夫的名字,在中国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纪念碑上,也将永远铭刻着郁达夫烈士的名字。 ——胡愈之  郁达夫是“五四”时期浪漫抒情小说的巨匠。可是说实在的,他那支自由脱俗且富有情韵的笔更适于写散文和诗。 他的小说也是“散文的”、“诗的”,宛如一首首抑扬顿挫的独奏曲或回肠荡气的咏叹调。“五四”时代是短篇小说的界,郁达夫以其真率和才 情,足以风靡一时,成为受众多文学青年师法的名家,鲁迅之外无出于郁达夫之右者。他推进小说散文化和诗化,对于革新以故事情节作为主 干的古典小说而言,是功垂竹帛的。  从文学史来看,郁达夫挖掘内面世界一直进入到私密领域,由此出发来表现自我与世界的分裂和对立,并追究其中的纠缠,在中国新文学中可谓开启了一种新的思路,由此以往被视为无意义的或理当压制的“黑暗”领域进入文学领域,并与一些宏大或“高尚”的话题发生种种纠葛,其后在文学史上产生的种种变化,则更是超出了最初《沉沦》式的朴陋尝试。不过,倘限在中国文学领域追根溯源,郁达夫的率先实践,可说是功不可没的。——刘志荣  达夫感情饱满细腻,观察深切,才思敏捷,古典文学、西洋文学根基都雄厚。从气质上来讲,他是个杰出的抒情诗人,散文和小说不过是诗歌的扩散。他的一生是一首风云变幻而又荡气回肠的长诗。这样的诗人,近代诗史上是屈指可数的。在新文艺作家的队伍中,鲁迅、田汉而外,抗衡者寥寥。沫若兄才高气壮,新诗是一代巨匠,但说到旧体诗词,就深情和熟练而言,应当退避达夫三舍。这话我当着沫若兄的面也讲过,他只是点头而笑,心悦诚服。——郁达夫的好朋友、艺术大师刘海粟
2023-09-01 15:16:111

郁达夫作品

郁达夫作品有《怀鲁迅》、《沉沦》、《故都的秋》、《春风沉醉的晚上》、《过去》、《迟桂花》等。郁达夫(1896年12月7日-1945年9月17日)原名郁文,字达夫,幼名阿凤,浙江富阳人,中国现代作家,革命烈士。郁达夫是新文学团体创造社的发起人之一,为抗日救国而殉难的爱国主义作家。在文学创作时,参加各种反帝抗日组织在上海,武汉,福州等地从事抗日救国宣传活动。195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追认郁达夫为革命烈士。1983年6月20日民政部授予其革命烈士证书。郁达夫在文学创作上主张“文学作品,都是作家的自叙传”,因此,他常常把个人的生活经历作为小说和散文的创作的素材,在作品中毫不掩饰地勾勒出自己的思想感情、个性和人生际遇。郁达夫的自传体小说代表作品是《沉沦》。郁达夫在《沉沦》中大胆地描写了男女性爱,性心理,同时也发出了“祖国呀祖国!我的死都是你害我的!”“你快富起来吧!强起来吧!”“你还有许多儿女在那里受苦呢”的悲号。
2023-09-01 15:16:211

郁达夫的主要贡献

郁达夫简介 郁达夫(1896~1945), 现代小说家、散文家。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1896年12月7日生。父郁士贤曾为塾师兼中医,后在富阳县衙当小职员。郁达夫3岁丧父,家道衰贫。7岁开始在家乡受启蒙教育,继到嘉兴、杭州等地求学。1913年即随长兄郁华赴日本学习,1922年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经济学部。郁达夫从少年时代起就爱读小说、戏曲,对中国古典诗文和小说戏曲有浓厚兴趣,在日本留学期间又广泛涉猎了外国文学,深受近代欧洲、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作品的熏陶,从而促使他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1921年,他和郭沫若、成仿吾等发起成立创造社,同时创作了新文学最早的白话短篇小说集《沉沦》,1923年又完成第2本小说集《茑萝集》。两部小说的出版,震惊了国内文坛。在此期间,他参加了《创造》季刊、《创造周刊》、《创造日》的编辑工作,并先后在安庆政法学校、北京大学任教。1925年又到武昌师范大学文科教课。1926年3月,同郭沫若赴广州,在中山大学任教,同年12月回上海编辑《洪水》半月刊和《创造月刊》,并主持创造社出版部事务。这时郁达夫的思想比较激进。1927年 1月,他在《洪水》半月刊上发表《广州事情》一文,揭露广州政府的窳败。3月,又发表《在方向转换的途中》一文,认为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是"中国全民众的要求解放运动","是马克思的阶级斗争理论的实现",并敏锐地感到隐藏在革命阵营内部的叛卖革命的危机,指出"足以破坏我们目下革命运动的最大危险",是"封建时代遗下来的英雄主义"。由于《广州事情》一文的发表,引起创造社内部的不同意见,复因整顿创造社出版部事务所产生的纠纷,郁达夫于1927年 8月脱离创造社。同年秋,参加革命政论性刊物《民众》的编辑工作。1928年 6月,郁达夫与鲁迅合编《奔流》月刊,又主编《大众文艺》,并与钱杏□一起为中国革命济难会编辑文艺性半月刊《白华》。1930年2月,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成立,郁达夫是发起人之一;3月,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33年初又加入宋庆龄、蔡元培主持的民权保障同盟。在蒋介石政府白色恐怖威慑下,同年4月他举家由上海移居杭州,过着流连山水的隐居生活,政治上一度表现消沉。1936年 2月,就任福建省参议兼公报室主任。随着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郁达夫又振作起来,重新投入时代的洪流,1936年冬应日本各社团及学校之聘去东京讲学,向日本朝野人士力陈侵华之非计;并专程探望亡命日本已近10年的郭沫若。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郁达夫奔赴武汉参加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的抗日宣传工作。1938年末,由于国内政治气氛的逐渐逆转及家庭发生变故,客居南洋,在新加坡任《星州日报》副刊编辑,并任《华侨周报》主编,在海外坚持进行抗战宣传工作。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参加华侨文化界的抗日工作。日军逼近新加坡后,撤退到荷属小岛石叻班让,后又辗转到苏门答腊的巴爷公务,在该地以办酒厂为掩护,化名赵廉隐居下来。不久为占领印尼的日军胁迫,到武吉丁宜日本宪兵部当翻译约达7、8个月之久。在此期间,他暗中帮助和营救了不少印尼人民和华侨,获悉了日本宪兵部许多秘密罪行。1945年日本宣告投降后,在9月17日被日本宪兵部秘密杀害于武吉丁宜近郊荒野中。  郁达夫一生为新文学的发展和民族解放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早期作品反映了中国留日学生身在异乡的屈辱生活,以及回国后又遭到社会歧视,为个人生计备受颠沛流离之苦的境遇,深刻描写了当时青年处于军阀统治下在黑暗现实中找不到出路的苦闷心理。《沉沦》、《茫茫夜》、《茑萝行》以及《采石矶》等小说问世后,引起广大青年读者的强烈共鸣。这些创作虽然充满感伤情调和变态性心理的描写,当时被认为有"颓废派"的倾向,但总的说来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时代色彩,反映了一定的历史真实。他在思想上、创作上受到卢梭、赫尔岑、屠格涅夫、陀思妥耶夫斯基以及日本作家葛西善藏、谷崎润一郎和佐藤春夫等影响,主张"文学作品,都是作家的自叙传",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表现自我的真挚感情。在倾诉对旧社会的反抗情绪以及反映青春期的苦闷心理方面,充满大胆的自我暴露手法和浓厚的抒情色彩,使他在小说创作上成为前期创造社浪漫主义倾向的突出代表,并且为一些后起的作家所仿效,正是因为他的这种影响,在20年代新文学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以抒情笔调写小说的艺术流派。1923到1927年间,他还写了《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和《微雪的早晨》等自己认为"多少带有一点社会主义的色彩"的小说。但在参加进步的文学活动最活跃的时期,他仍然在1927年写了《过去》、《迷羊》等刻画病态心理的短篇小说和中篇小说。1932年发表了《她是一个弱女子》(后改名《饶了她》),小说反映了从"五四"经过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到1931年日军在上海发动淞沪战争期间,在社会大变动中的三个女性知识分子的分化和遭遇,并控诉了日军侵华的罪行;同年末又发表了在思想上艺术上最具有他晚期创作特色的小说《迟桂花》。以后,除在1935年发表最后一篇以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为背景的具有现实主义精神的小说《出奔》外,他主要以写作游记、随笔等散文小品为主,如《钓台的春昼》、《移家琐记》及《寂寞的春潮》等,以闲适的笔调寄托自己感时忧国的心情。和小说一样,他的散文表现出直抒胸臆的率真,行文跌宕多姿,宛如行云流水,很有艺术魅力。晚年则主要写旧体诗抒发爱国的情感,其中《毁家诗纪》、《离乱杂诗》曾被海内外文坛传诵。在新文学作家中,他是以擅长写作旧体诗著称的。  郁达夫文如其人,他的充满浪漫主义感伤色彩的小说、散文和诗歌,既反映了他本人坎坷的生活道路和曲折的创作历程,也表现出"五四"以来一个复杂而不平常的现代作家鲜明的创作个性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他以一种单纯的抒情方式在作品中解剖自己、分析自己、鞭挞自己,使这些作品对读者充满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量。郭沫若曾指出:"他那大胆的自我暴露,对于深藏在千百万年的背甲里面的士大夫的虚伪,完全是一种暴风雨式的闪击,把一些假道学、假才子们震惊得至于狂怒了。为什么?就因为有这样露骨的真率,使他们感受着作假的困难。"又同意李初梨所说,"达夫是摩拟的颓唐派,本质的清教徒",并把郁达夫的性格特征和思想品质概括为"卑以自牧"(《论郁达夫》、《再谈郁达夫》)。  郁达夫才华洋溢,具有浓厚的诗人气质。虽身为"五四"新文学健将,思想上属于激进的民主主义,但在文学创作上接受了不少19世纪末欧洲文学的影响,本人又始终没有完全摆脱中国旧式传统文人的积习,深深沾染了中国古代士大夫如阮籍、刘伶等竹林七贤那种"放浪形骸之外"的处世态度。他的生活和创作都因此包含着深刻的矛盾。他的全部著作反映了在中国革命的长期性、复杂性和曲折性的特定历史条件下,一个富有才能、力求进步的知识分子艰苦的思想历程,反映了一代知识分子普遍的苦闷心理和关于人性解放的强烈的呼声。胡愈之曾对他作了这样的评价:"他的伟大就是因为他是一个天才的诗人,一个人文主义者,也是一个真正的爱国主义者。"(《郁达夫的流亡和失踪》)  1928年起,郁达夫曾陆续自编《达夫全集》出版。《全集》包括《寒灰集》、《鸡肋集》、《过去集》、《奇零集》、《敝帚集》、《薇蕨集》、《断线集》,加上《忏余集》共 8卷。还有《日记九种》、《迷羊》、《她是一个弱女子》、《达夫自选集》、《达夫所译短篇集》、《徒然草》(所译日本兼好法师的随笔集之片断)、《屐痕处处》、《达夫日记》、《达夫游记》及《闲书》等多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和他的长兄郁华(在日军占领上海时期为日伪杀害)均被人民政府追认为"为民族解放事业殉难的烈士",并在他的家乡建亭纪念。1981年起广州花城出版社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香港分店联合编辑出版了《郁达夫文集》,浙江人民出版社则出版了他在国内外大部分尚未公开发表过的《郁达夫诗词抄》。1982年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了《郁达夫研究资料》2卷。在日本,则出版了有关郁达夫的资料性专著《郁达夫集》(上、下)等。
2023-09-01 15:16:451

郁达夫的代表作有哪些呢?

《沉沦》(短篇小说集)1921年,泰东   《茑萝集》(小说、散文合集)1923年,泰东   《小说论》(理论)1926年,光华   《文艺论集》(理论)1929年,光华   《戏剧论》(理论)1926年,商务   《寒灰集》(《达夫全集》第1卷)1927年,创造社   《文学概说》(理论)1927年,商务   《日记九种》1927年,北新   《鸡肋集》(《达夫全集》第2卷)1927年,创造社   《过去集》(《达夫全集》第3卷)1927年,开明   《孤独者的愁哀》(戏剧集)1927年,创造社   《迷羊》(中篇小说)1928年,北新   《奇零集》(《达夫全集》第4卷)1928年,开明   《达夫代表作》(小说、散文合集)1928年,上海春野书店;1930年,现代   《敝帚集》(达夫全集》第5卷)1928年,现代   《在寒风里》(小说、散文合集)1929年,厦门世界文艺书社   《薇蕨集》(《达夫全集》第6卷)1930年,北新   《她是一个弱女子》(中篇小说)1932年,湖风   《仟余集》(小说、散文合集)1933年,天马   《达夫自选集》(小说、散文合集)1933,天马   《断残集》(《达夫全集》第7卷)1933年,北新   《浙东景物纪略》(散文集)1933年,浙江铁路局   《屐痕处处》(散文集)1934年,现代   《达夫日记集》1935年,北新   《达夫短篇小说集》(上下册)1935年,北新   《达夫游记》(散文集)1939年,创造社   《达夫散文集》1936年,北新   《闲书》(散文集)1936,良友   《我的忏悔》(散文集)1936,良友   《藤十郎的恋》(剧本)1937,上海文化书局   《郁达夫文集》(小说、散文合集)1948,春明   《达夫诗词集》1948,广州宇宙风社   《郁达夫游记》(散文集)1948,上杂   《郁达夫选集》(小说、散文合集)1951,开明;1954,人文   《郁达夫南游记》(散文集)1956,香港世界书局   《郁达夫选集》(小说、散文、政论合集) 1959,人文   《郁达夫诗词钞》 1962,香港上海书局   《达夫文艺论文集》(1—3卷)1978,香港港青出版社   《郁达夫诗词抄》1981,浙江人民   《郁达夫文集》(1一12册)1982,花城   《故都的秋》(选自郁达夫文集第三卷)1982,花城(今编入上海高二语文教材中)   《达夫书简》1982,天津人民   《郁达夫游记集》(散.文集)1982,浙江人民   《郁达夫抗战诗文抄》 1982,福建人民   《郁达夫致王映霞书简》 l982,天津人民   《郁达夫小说集(上下册)1983,浙江文艺   《郁达夫日记集》1984,陕西人民   《郁达夫散文选集》1985,上海文艺   《郁达夫散文集》 1985,浙江文艺   《郁达夫文选集》 1985,浙江文艺   《郁达夫日记集》 1986,浙江文艺   《沉沦》(短篇小说集)1986,百花   《郁达夫书信集》 1987,浙江文艺   《沉沦.迷羊》(短篇小说集)1988,人文   著名作品:中篇小说《出奔》《她是一个弱女子》短篇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银灰色的死》
2023-09-01 15:16:541

郁达夫死于何因?

  郁达夫之死  郁达夫为什么在苏门达腊被暗杀?  惨遭杀害的抗日文化志士:杨荫榆、郁华、刘湛恩、陆蠡、郁达夫  抗战期间,日伪还用各种手段残酷杀害了一些知名的抗日文化志士,仅我们所知的就有:  1938年1月1日,居住在苏州的原北京女师大校长杨荫榆女士因多次当面斥责日军奸淫掳掠的罪行,被两个日本兵枪杀,抛入河中。  1938年4月7日,上海各界人民救亡协会理事、上海各大学抗日联合会负责人、中国基督教难民救济委员会主席、沪江大学校长刘湛恩,在上海静安寺路大华路口遭3名暴徒暗杀;  1939年11月23日,曾判处杀害刘湛恩凶手死刑的法学家郁华在上海自家门口被汪伪特务狙击而死;  1942年4月,青年散文家、翻译家、文化生活出版社编辑陆蠡被汪伪捕房拘捕,后秘密杀害。  最令人扼腕叹息的是著名文学家郁达夫之死。他是我们迄今所知在日本侵华战争中最后一个被日寇残害的文化名人。他遇难(失踪)的时间是1945年8月29日晚,那已是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的两周之后了。  郁达夫是五四时期重要文学团体“创造社”的一名主将,鲁迅的好友,是一位积极参加抗日救国、反法西斯斗争的英勇战士。  1938年3月,时任政治部第三厅厅长的郭沫若邀请郁达夫任第三厅少将设计委员,郁达夫去武汉就职。在武汉,他参加了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立大会,当选为理事,后又被选为“文协”常务理事、研究部主任和《抗战文艺》编辑委员。此后,他辗转于台儿庄、徐州、山东、江苏、河南、浙江、皖南各地劳军视察。7月中旬武汉告急,郁达夫携眷到常德、汉寿。8月1日,郁达夫在戴望舒主编的香港《星岛日报·星座》创刊号发表《抗战周年》一文,宣传抗战必胜。12月8日,郁达夫偕妻王映霞、长子郁飞离开福州去新加坡。此后,郁达夫一直在海外活动。海外流亡期间,他一直不遗余力地宣传抗日救亡,发表了大量文章。  从1939年1月9日起,郁达夫应邀接编《星洲日报》副刊《晨星》和晚版的《繁星》副刊。这一时期,他写了大量散文、杂文、文艺评论和分析时局促进团结抗战反对分裂倒退的政治评论。2月5日,他又接编《星洲日报星期刊》的《文艺》双周刊。  1941年12月8日,日机突然轰炸新加坡,日军在马来亚哥打峇鲁登陆,作为南洋华侨抗日救国运动中心的新加坡,遂掀起了抗敌保卫星马的群众运动热潮。文艺界同人迅即成立了星洲(新加坡简称)华侨文化界战时工作团,郁达夫任团长,胡愈之任副团长。战时工作团的主要工作是开办青年战工干部训练班和组织口头宣传队、流动戏剧队、歌咏队等去进行抗敌宣传。郁达夫每天晚上熬夜编三个副刊,白天眼中带着红丝,声音沙哑地对着青训班作朝会讲话。  日机不断狂轰滥炸,郁达夫同队员们一起穿梭于晋江会馆、南洋师范学校、战时工作团团部、青训班驻地和学校之间。为了一心一意进行抗日救亡工作,他把13岁的儿子郁飞托朋友转道送回国内,为的是再无后顾之忧。(他已于3月间同王映霞协议离婚)  1942年2月4日,日军开始进攻新加坡,郁达夫与胡愈之、王任叔等人渡海撤退到荷属小岛———达峇来吉星汶。他拎了两只手提箱,对同伴们苦笑着说:“又把万卷藏书丢了,这是第二次;第一次是杭州‘风雨茅庐"的三万卷书!”  他们到了望嘉丽对岸的保东村,他开始蓄须,学习印尼语,准备长期隐蔽。1942年3月初,郁达夫与王纪元转移到保东村附近的彭鹤岭。他们开设了一个小杂货店,以作掩护,郁达夫化名赵德清,任店主。  5月的一天,郁达夫到苏门达腊西部高原小市镇巴雅,同战时工作团的几个负责人会面,这里距日本政监所只有33公里。他们化了装,改了姓名和身份。他们讨论如何在这个没有日本驻军的巴雅隐蔽下来,各找职业作掩护。此后,郁达夫化名走廉,租了一幢荷兰人住过的别墅住下来,很像是个富商。他在这里开起了赵豫记酒厂,很快出了“双清”、“初恋”两种酒。他们以此作掩护,潜伏下来暗暗做抗日工作。  郁达夫能讲一口纯正的日语,常常同日本宪兵周旋,来保护华侨和印尼人。他取得了华侨和印尼人的信赖,同日本宪兵部和特务们表面上也常有往来,宪兵部的人也常到他家里喝酒、聊天、借钱。  终于熬到日本投降了,郁达夫很是高兴,但他还是很谨慎的,很少外出。不料在1945年8月29日晚8时左右,郁达夫正在家中和三位华侨闲谈,来了个讲印尼语的青年,说有事请郁达夫出来商谈一下。郁达夫随青年出去了几分钟,又回来对客人们说:“我出去一下就回来,你们请坐一下。”说完就出去了。但此后就没有回来。他神秘地失踪了。  后来,朋友们从棉兰的联军总部获悉,郁达夫已于1945年9月17日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于武古丁宜的丹戎草岱荒野中,或是在武吉丁尼秘密隧道中被推下后面的万丈悬崖而亡。殉难时仅50岁。  1951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追认郁达夫为革命烈士。
2023-09-01 15:17:092

郁达夫有哪些小说作品?

《沉沦》、《茑萝集》、《春风沉醉的晚上》、《秋柳》、《寒宵》、《迟桂花》、《小说论》、《戏剧论》
2023-09-01 15:17:293

郁达夫作品

郁达夫作品如下:1、《钓台题壁》不是樽前爱惜身,佯狂难免假成真。曾因酒醉鞭名马,生怕情多累美人。劫数东南天作孽,鸡鸣风雨海扬尘。悲歌痛哭终何补,义士纷纷说帝秦。2、《满江红,三百年来》三百年来,我华夏威风久歇。有几个,如公成就,丰功传烈。拔剑光寒倭寇胆,拨云手指天心月。到于今,遗饼纪东征,民怀切。会稽耻,终须雪。楚三户,教秦灭。愿英灵,永保金瓯无缺。台畔班师酣醉石,亭边思子悲啼血。向长空,洒泪酹千杯,蓬莱阙。3、《乱离杂诗,草木风声势未安》草木风声势未安,孤舟惶恐再经滩。地名末旦埋踪易,楫指中流转道难。天意似将颁大任,微躯何厌忍饥寒。长歌正气重来读,我比前贤路已宽。4、《乱离杂诗,飘雪琴剑下巴东》飘雪琴剑下巴东,未必蓬山有路通。乱世桃园非乐土,炎荒草泽尽英雄。牵情儿女风前烛,草檄书生梦里功。便欲扬帆从此去,长天渺渺一征鸿。5、《癸丑夏夜登东鹳山》夜发游山兴,扶筇涉翠微。虫声摇绝壁,花影护禅扉。远岸渔灯聚,危窠宿鸟稀。更残万籁寂,踏月一僧归。
2023-09-01 15:17:391

郁达夫是怎么死滴?

在苏门答腊,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
2023-09-01 15:19:015

郁达夫的著名小说有哪几部?

《沉沦》(短篇小说集)1921年,泰东 《茑萝集》(小说、散文合集)1923年,泰东 《小说论》(理论)1926年,光华 《文艺论集》(理论)1929年,光华 《戏剧论》(理论)1926年,商务 《寒灰集》(《达夫全集》第1卷)1927年,创造社 《文学概说》(理论)1927年,商务 《日记九种》1927年,北新 《鸡肋集》(《达夫全集》第2卷)1927年,创造社 《过去集》(《达夫全集》第3卷)1927年,开明 《孤独者的愁哀》(戏剧集)1927年,创造社 《迷羊》(中篇小说)1928年,北新 《奇零集》(《达夫全集》第4卷)1928年,开明 《达夫代表作》(小说、散文合集)1928年,上海春野书店;1930年,现代 《敝帚集》(达夫全集》第5卷)1928年,现代 《在寒风里》(小说、散文合集)1929年,厦门世界文艺书社 《薇蕨集》(《达夫全集》第6卷)1930年,北新 《她是一个弱女子》(中篇小说)1932年,湖风 《仟余集》(小说、散文合集)1933年,天马 《达夫自选集》(小说、散文合集)1933,天马 《断残集》(《达夫全集》第7卷)1933年,北新 《浙东景物纪略》(散文集)1933年,浙江铁路局 《屐痕处处》(散文集)1934年,现代 《达夫日记集》1935年,北新 《达夫短篇小说集》(上下册)1935年,北新 《达夫游记》(散文集)1939年,创造社 《达夫散文集》1936年,北新 《闲书》(散文集)1936,良友 《我的忏悔》(散文集)1936,良友 《藤十郎的恋》(剧本)1937,上海文化书局 《郁达夫文集》(小说、散文合集)1948,春明 《达夫诗词集》1948,广州宇宙风社 《郁达夫游记》(散文集)1948,上杂 《郁达夫选集》(小说、散文合集)1951,开明;1954,人文 《郁达夫南游记》(散文集)1956,香港世界书局 《郁达夫选集》(小说、散文、政论合集) 1959,人文 《郁达夫诗词钞》 1962,香港上海书局 《达夫文艺论文集》(1—3卷)1978,香港港青出版社 《郁达夫诗词抄》1981,浙江人民 《郁达夫文集》(1一12册)1982一1984,花城 《达夫书简》1982,天津人民 《郁达夫游记集》(散文集)1982,浙江人民 《郁达夫抗战诗文抄》 1982,福建人民 《郁达夫致王映霞书简》 l982,天津人民 《郁达夫小说集(上下册)1983,浙江文艺 《郁达夫日记集》1984,陕西人民 《郁达夫散文选集》1985,上海文艺 《郁达夫散文集》 1985,浙江文艺 《郁达夫文选集》 1985,浙江文艺 《郁达夫日记集》 1986,浙江文艺 《沉沦》(短篇小说集)1986,百花 《郁达夫书信集》 1987,浙江文艺 《沉沦.迷羊》(短篇小说集)1988,人文 著名作品:中篇小说《出奔》《她是一个弱女子》短篇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银灰色的死》
2023-09-01 15:19:161

郁达夫最著名的诗

郁达夫最著名的诗有:《钓台题壁》、《满江红·三百年来》、《乱离杂诗·草木风声势未安》、《癸丑夏夜登东鹳山》、《题新云山人画梅》等。一、《钓台题壁》不是樽前爱惜身,佯狂难免假成真。曾因酒醉鞭名马,生怕情多累美人。劫数东南天作孽,鸡鸣风雨海扬尘。悲歌痛哭终何补,义士纷纷说帝秦。二、《满江红·三百年来》三百年来,我华夏威风久歇。有几个,如公成就,丰功传烈。拔剑光寒倭寇胆,拨云手指天心月。到于今,遗饼纪东征,民怀切。会稽耻,终须雪。楚三户,教秦灭。愿英灵,永保金瓯无缺。台畔班师酣醉石,亭边思子悲啼血。向长空,洒泪酹千杯,蓬莱阙。三、《乱离杂诗·草木风声势未安》草木风声势未安,孤舟惶恐再经滩。地名末旦埋踪易,楫指中流转道难。天意似将颁大任,微躯何厌忍饥寒。长歌正气重来读,我比前贤路已宽。四、《癸丑夏夜登东鹳山》夜发游山兴,扶筇涉翠微。虫声摇绝壁,花影护禅扉。远岸渔灯聚,危窠宿鸟稀。更残万籁寂,踏月一僧归。五、《题新云山人画梅》十年孤屿罗浮梦,每到春来辄忆家。难得张郎知我意,画眉还为画梅花。
2023-09-01 15:19:271

郁达夫的代表作是什么呢?

《沉沦》(短篇小说集)1921年,泰东 《茑萝集》(小说、散文合集)1923年,泰东 《小说论》(理论)1926年,光华 《文艺论集》(理论)1929年,光华 《戏剧论》(理论)1926年,商务 《寒灰集》(《达夫全集》第1卷)1927年,创造社 《文学概说》(理论)1927年,商务 《日记九种》1927年,北新 《鸡肋集》(《达夫全集》第2卷)1927年,创造社 《过去集》(《达夫全集》第3卷)1927年,开明 《孤独者的愁哀》(戏剧集)1927年,创造社 《迷羊》(中篇小说)1928年,北新 《奇零集》(《达夫全集》第4卷)1928年,开明 《达夫代表作》(小说、散文合集)1928年,上海春野书店;1930年,现代 《敝帚集》(达夫全集》第5卷)1928年,现代 《在寒风里》(小说、散文合集)1929年,厦门世界文艺书社 《薇蕨集》(《达夫全集》第6卷)1930年,北新 《她是一个弱女子》(中篇小说)1932年,湖风 《仟余集》(小说、散文合集)1933年,天马 《达夫自选集》(小说、散文合集)1933,天马 《断残集》(《达夫全集》第7卷)1933年,北新 《浙东景物纪略》(散文集)1933年,浙江铁路局 《屐痕处处》(散文集)1934年,现代 《达夫日记集》1935年,北新 《达夫短篇小说集》(上下册)1935年,北新 《达夫游记》(散文集)1939年,创造社 《达夫散文集》1936年,北新 《闲书》(散文集)1936,良友 《我的忏悔》(散文集)1936,良友 《藤十郎的恋》(剧本)1937,上海文化书局 《郁达夫文集》(小说、散文合集)1948,春明 《达夫诗词集》1948,广州宇宙风社 《郁达夫游记》(散文集)1948,上杂 《郁达夫选集》(小说、散文合集)1951,开明;1954,人文 《郁达夫南游记》(散文集)1956,香港世界书局 《郁达夫选集》(小说、散文、政论合集) 1959,人文 《郁达夫诗词钞》 1962,香港上海书局 《达夫文艺论文集》(1—3卷)1978,香港港青出版社 《郁达夫诗词抄》1981,浙江人民 《郁达夫文集》(1一12册)1982,花城 《故都的秋》(选自郁达夫文集第三卷)1982,花城(今编入上海高二语文教材中) 《达夫书简》1982,天津人民 《郁达夫游记集》(散.文集)1982,浙江人民 《郁达夫抗战诗文抄》 1982,福建人民 《郁达夫致王映霞书简》 l982,天津人民 《郁达夫小说集(上下册)1983,浙江文艺 《郁达夫日记集》1984,陕西人民 《郁达夫散文选集》1985,上海文艺 《郁达夫散文集》 1985,浙江文艺 《郁达夫文选集》 1985,浙江文艺 《郁达夫日记集》 1986,浙江文艺 《沉沦》(短篇小说集)1986,百花 《郁达夫书信集》 1987,浙江文艺 《沉沦.迷羊》(短篇小说集)1988,人文 著名作品:中篇小说《出奔》《她是一个弱女子》短篇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银灰色的死》
2023-09-01 15:19:351

郁达夫小说的艺术特色是什么?

1)自我的写真,“自叙传”的色彩。从郁达夫相当多的作品中,都可以看出作者的个人出身、经历、个性等。作品中的那个具有连贯性的主人公,是一个以“自我”为原型、浸透着作者本人强烈主观色彩的文学形象。作品中的“他”以自我的个人经验、情感、生活为单纯的线索,抒发自己的情怀,构成了时代的“零余者”的心史、情绪史。2)感伤的抒情。郁达夫的小说通常都没有完整的情节,而注重于主人公抑郁寡欢的情绪,坦诚率真地暴露和宣泄人物感伤的、悲观的甚至厌世的颓废心境。他对忧伤的情绪特别感兴趣,以感伤的抒情为中心的郁达夫小说,轻视情节的营构,而注重情绪的倾诉。3)结构的散文化。郁达夫小说以抒情为中心,必然造就郁氏抒情小说的散文化倾向。如《沉沦》几乎没有以完整的情节为中心的结构框架,也不讲究谋篇布局。郁达夫以人物情绪为中心,依据人物感情的波澜起伏结撰成篇,创造了现代小说中一种崭新的体式——自我写真的抒情小说4)流丽、清新的文笔。郁达夫的用笔与其主观色彩、抒情倾向相契合,饱蕴感情,富有色彩与节奏.很少使用静观的笔触叙事、抒情、写景,文笔清新、流丽。郁达夫小说的文学语言与他独特的文体风格是高度一致的
2023-09-01 15:19: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