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iers / 阅读 / 详情

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及其对策

2023-09-08 13:51:47
共1条回复
LocCloud

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发布了《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这是全国老龄办首次发布关于人口老龄化的报告。该报告介绍了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和压力、发展趋势和特点,以及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与政策建议。 报告指出,21世纪是人口老龄化的时代。中国已于1999年进入老龄社会,是较早进入老龄社会的发展中国家之一。中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的人口老龄化不仅是中国自身的问题,而且关系到全球人口老龄化的进程,备受世界关注。 报告认为,21世纪的中国将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老龄社会。从2001年到2100年,中国的人口老龄化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2001年到2020年是快速老龄化阶段。这一阶段,中国将平均每年新增596万老年人口,年均增长速度达到3.28%。到202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2.48亿,老龄化水平将达到17.17%,其中,8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达3067万人,占老年人口的12.37%。 第二阶段,从2021年到2050年是加速老龄化阶段。伴随着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中期第二次生育高峰人群进入老年,中国老年人口数量开始加速增长,平均每年增加620万人。到2023年,老年人口数量将增加到2.7亿,与0~14岁少儿人口数量相等。到2050年,老年人口总量将超过4亿,其中,8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达9448万,占老年人口的21.78%。 第三阶段,从2051年到2100年是稳定的重度老龄化阶段。2051年,中国老年人口规模将达到峰值4.37亿,约为少儿人口数量的2倍。这一阶段,老年人口规模将稳定在3亿~4亿,老龄化水平基本稳定在31%左右,80岁及以上老人占老年人口的比重将保持在25%~30%,进入一个高度老龄化的平台期。 该报告提出,中国的人口老龄化具有老年人口规模巨大、老龄化发展迅速、地区发展不平衡、城乡倒置显著、女性老年人口数量多于男性、老龄化超前于现代化等六个主要特征。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可以概括为四点:人口老龄化将伴随21世纪始终;2030年到2050年是中国人口老龄化最严峻的时期,人口总抚养比将最终超过50%,有利于发展经济的低抚养比的“人口黄金时期”将于2033年结束;重度人口老龄化和高龄化将日益突出;中国将面临人口老龄化和人口总量过多的双重压力。 该报告指出,人口老龄化必将带来一些新的矛盾和压力,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出新的挑战:在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社会保障制度方面,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的压力巨大;在建立满足庞大老年人群需求的为老社会服务体系方面,加快社会资源合理配置、增加为老服务设施、健全为老服务网络的压力巨大;在处理代际关系方面,解决庞大老年人群和劳动年龄人群利益冲突的压力巨大;在协调城乡和谐发展方面,解决农村老龄问题,特别是中西部落后和老少边穷地区老龄问题的压力巨大。同时,中国政府和社会还必须付出巨大成本来调整消费结构、产业结构、社会管理体制等,以适应人口年龄结构的巨大变化。 该报告强调,目前中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思想、物质、制度等各种准备严重滞后,要全方位地作好应对人口老龄化高峰的准备,时间十分紧迫。 报告建议,要把老龄社会作为21世纪中国的一个重要国情认真对待,树立老龄意识,增强应对人口老龄化和老龄社会挑战的紧迫性和自觉性。在研究制定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时,要切实从老龄社会这一基本国情出发,把应对老龄社会的挑战列入未来中国的发展战略之一。

相关推荐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与趋势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与趋势如下: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多,人口老龄化速度快。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67亿,占总人口的18.9%,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亿以上,占总人口的14.2%。据测算,预计十四五时期,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总量将突破3亿,占比将超过20%,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我国老龄化呈现出数量多、速度快、差异大、任务重的趋势和特点。2035年左右,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4亿,在总人口中的占比将超过30%,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到2050年前后,我国老年人口规模和比重、老年抚养比和社会抚养比将相继达到峰值。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成因从理论上讲,人口转变是指在现代化进程中,人口的再生产类型从高出生率和高死亡率逐渐向低出生率和低死亡率转变的过程。一般来说,按照出生率和死亡率的高低不同,可以把人口转变划分为三个不同阶段。第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低人口增长率。第二阶段是高出生率、低死亡率和高人口增长率。第三阶段是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人口增长率。从国内外的大部分研究成果来看,人口转变的起点一般是高位均衡阶段,而终点则是低位均衡阶段。以上内容参考:国家信息中心-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及其影响
2023-09-01 03:18:011

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了吗

“十四五”时期,中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预计将超过3亿,占总人口比例将超过20%,我国将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 中国人口学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翟振武表示,中国很快将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把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
2023-09-01 03:18:212

我国的老龄化发展态势如何?

2022年我国人口拐点将至,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1年末全国人口14126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8万人。 全年出生人口1062万人,人口出生率为7.52‰;死亡人口1014万人,人口死亡率为7.18‰;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34‰。人口少子老龄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目前,中国的老龄化在快速发展,预计2050年将达到4.5亿老年人口规模。“未富先老”给我国经济、财政、社会活力带来严峻挑战。在没有出现人口增长的情况下,未来年轻人失业,老年人延迟退休可能会变成常态。这是一种两难的境地。第一,延迟退休后,大量的老年干部会继续留任,可能会导致年轻人无法按照原有渠道实现晋升,也会降低年轻劳动者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青年就业更关乎社会稳定,更关乎技术创新。第二,老年人的收入基数可能远低于年轻人,这样导致年轻人的就业预期不足,宁可在家躺平,如此以往,国家的养老金收入会入不敷出,11月7日,国家已经开始实行个人养老金制度,用来弥补统筹部分未来的缺失。民政部李纪恒部长在《光明日报》专门撰文讨论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思路和任务。一、提高对优化生育政策重要性的认识对婚龄青年群体提供生活自理、人际关系、婚育观念等方面的咨询服务,提高婚龄群体的结婚率和婚姻稳定率;合理控制房价上涨、遏制校外培训野蛮发展、降低家庭抚养孩子的成本;切实推动家庭内部的性别平等、鼓励丈夫更多承担家务,提高女性的生育意愿。二、稳步推进渐进式延迟退休政策延迟退休政策实施的顺畅程度,取决于国家、企业、劳动者的利益界定,即各自分取“蛋糕”的比例。三、挖掘劳动力潜力,优化劳动力配置利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美好生活,吸引一些发展中国家的高素质青年劳动力。四、重视技术创新在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上的作用在人口老龄化社会政府更应注重知识产权保护、改革科研激励制度、加快科研成果转化。“技术”和“劳动”在生产过程中相互替代,技术创新可自然地缓解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劳动力短缺。技术创新还可让老年人更便利地享受新型的养老服务和健康服务。五、务实解决老年人养老问题社会养老的推动要视老年人的收入水平和可接受程度,不能一窝蜂地搞社会养老。对社会养老项目,要设置床位空置率的上限,防止借养老项目骗取国家财政补贴现象的发生。国家要对与养老相关的新生事物进行监管,如以房养老、高端养生等,必要时对受害老年人提供无偿法律援助。六、科学制定财政收支政策拓宽养老金资金来源(如国有资本划转),保持社会总体税负水平稳定。合理确定养老金绝对水平和增长速度,使之与延迟退休政策和谐共进。借鉴国外长期护理险的相关经验,对高龄老年人的养老支出和医疗支出进行统一管理。评估市场机制在医疗服务提供方面的优缺点,在既定医疗支出规模内尽大程度地满足老年人的医疗服务需求。
2023-09-01 03:18:281

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

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是中国已进入人口老龄化,这一人口现状,正在并将长期影响中国的社会、经济等各个领域。为了更好应对人口老龄化,需要对人口老龄化给中国带来的危机与契机进行分析,依凭中国现状,找到适当的政策、措施,吸利趋蔽,从而促进中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十四五”时期的人口老龄化压力比“十三五”时期要大。1962-1976年婴儿潮人口在未来5-10年进入老龄化。预计2033年左右进入占比超过20%的超级老龄化社会,之后持续快速升至2060年的35%。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将呈现五大特点1、老年人口规模庞大。2020年我国65岁以上老龄人口达到1.91亿,占总人口比重为13.5%,全球每4个老年人中就有一个中国人。预计2057年中国65岁以上人口达4.25亿人的峰值,占总人口比重32.9%-37.6%。2、老龄化速度快。2001年中国65岁以上人口超过7%,标志进入老龄化社会,用了21年的时间即2021年步入深度老龄化,届时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超14%,时间短于法国的126年、英国的46年、德国的40年。3、高龄化、空巢化问题日益突出。2020年中国80岁及以上人口3660万,预计2050年将增至1.59亿,高龄老人可能面临更为严峻的健康问题,空巢老人和独居老人的增长将弱化家庭养老的功能。4、老年抚养比大幅上升,养老负担加重。2020年老年抚养比19.7%,预计2050年突破50%,意味着每两个年轻人需要抚养一位老人。抚养老人和养育小孩成本高昂,年轻人两头承压。5、未富先老。中国人均GDP接近发达经济体下限,但13.5%的老龄化程度已经超过中高收入经济体10.8%的平均水平,将面临经济增长和养老负担双重压力。
2023-09-01 03:18:371

什么是人口老龄化

人口老龄化是指人口生育率降低和人均寿命延长导致的总人口中因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现象。国际上通常把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作为国家和地区进入老龄化的标准。以此为标准,我国自2000年已进入老龄化社会,以65岁及以上占总人口比例的数据为参考,此指标从2002年的7.3%上涨至2012年的9.4%。2012年我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到1.27亿人,且每年仍以800万人的速度增加。更多了解养老除了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之外,还需要大量的适合老年人心理、医学等诸多方面的专业护理服务。未来养老的发展应该是老年人的生活保障逐渐走向社会化,变家庭养老为社会养老,由政府承担是大趋势。尽管机构养老在中国老年福利服务体系中处于补充地位,但其作用却是相当大的。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特别是人口老龄化、家庭小型化、农村城市化,人民群众对于养老服务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大,现有的养老设施总量很难满足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
2023-09-01 03:19:031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包括

我国人口老龄化特点有总量大、增速快、差异大、未富先老、任务重等。根据1956年联合国《人口老龄化及其社会经济后果》确定的划分标准,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占总人口比例超过7%时,则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1982年维也纳老龄问题世界大会,确定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超过10%,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进入严重老龄化。全世界60岁以上老年人口总数已达6亿,人口老龄化的迅速发展,引起了联合国及世界各国政府的重视和关注。80年代以来,联合国曾两次召开老龄化问题世界大会,并将老龄化问题列入历届联大的重要议题。人口老龄化解释:人口老龄化(又称人口老化或人口高龄化、老龄化社会)是指人口生育率降低和人均寿命延长导致的总人口中因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现象。人口老龄化已成为世界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预期到2050年,老龄人口会达21亿。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1年9月,全国有149市已进入到深度老龄化,东北三省36地市全部进入深度老龄化。
2023-09-01 03:19:371

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与趋势

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呈现出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速快、高龄化、失能化、空巢化趋势明显的趋势。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以来,呈现出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速快、高龄化、失能化、空巢化趋势明显的趋势。再加上我国未富先老的国情和家庭小型化的结构叠加在一起,以及社保制度滞后,养老问题异常严峻。造成中国人口老龄化加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最直接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长期以来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出现的较低生育率,另一方面是经济的快速增长、科学技术的进步,人民医疗条件的改善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类在健康和长寿方面已取得了惊人的成就,人口寿命大大延长。人口老龄化趋势的特点1、老年人口规模庞大2020年我国65岁以上老龄人口达到1.91亿,占总人口比重为13.5%,全球每4个老年人中就有一个中国人。预计2057年中国65岁以上人口达4.25亿人的峰值,占总人口比重32.9%-37.6%。2、老龄化速度快2001年中国65岁以上人口超过7%,标志进入老龄化社会,用了21年的时间即2021年步入深度老龄化,届时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超14%,时间短于法国的126年、英国的46年、德国的40年。
2023-09-01 03:20:241

中国进入老龄化的时间

中国于1999年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1999年,我国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占到总人口的10%,按照国际通行标准,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已进入老龄化阶段。老龄化一般指人口老龄化,是指人口生育率降低和人均寿命延长导致的总人口中因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动态。两个含义:一是指老年人口相对增多,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不断上升的过程;二是指社会人口结构呈现老年状态,进入老龄化社会。国际上通常看法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
2023-09-01 03:20:451

什么叫做老龄化社会,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吗?

老龄化社会是老年人口占总人口达到或超过一定的比例的人口结构模型。按照联合国的传统标准是一个地区60岁以上老人达到总人口的10%,新标准是65岁老人占总人口的7%,即该地区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  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  我国的老龄化速度快,具有突发性,超前于工业化和现代化,这必将给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严峻的挑战。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和老年人口的绝对数增长快。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增长最快的国家。1980年以来,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以年均3%的速度持续增长。据有关专家预测,预计202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2.4亿人,占总人口的17.17%,到2050年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3.2亿以上,约占我国总人口的1/5,占世界老年人口的1/4,我国老龄化水平推进到30%以上。与此同时,我国老年人口中的高龄化趋势也日益明显,预计到2040年80岁以上人口将达到0.56亿,21世纪前期将是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最快的时期。  (二)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还存在着许多不足 ,存在养老保障和老年服务体系不完善,区域发展不平衡等许多薄弱环节。我国70年代后期开始实行计划生育,人口增长幅度开始下降,到目前,完成了人口老龄化过程,人口年龄结构从“成年型”向“老年型”急剧转变,人口老龄化超前于经济发展。社会对人口老龄化的承受能力较为脆弱,尤其是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致使社会养老保障体系重在城镇,而农村的覆盖面则相对较窄,部分老年人口缺乏应有的保障。  二、我国人口老龄化引发的养老危机  家庭养老、集体供养和社会救济是我国养老的三种主要形式。目前,家庭养老仍然是我国养老保障的主要形式。由于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比较严峻,老年人口规模较大,人口老龄化增速较快,也因此引发了一系列养老危机,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出现“未富先老”、“空巢老人”等现象。“未富先老”――发达国家在进入老龄化时,人均GNP己达1-3万美元,在全球72个人口老龄化国家中,人均GNP达一万美元的占36%,一万至三千美元的占28%,而我国在2002年只有980多美元,就提前进入了老龄化,呈现了“未富先老” 的特征;“空巢”老人迅速增加。“三代同堂”式的传统家庭越来越少,一对夫妇同时赡养四个老人和一个小孩愈加明显  (二)老年人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医疗保障压力大。老年群体是医疗卫生资源的重要消费对象。卫生部统计,60岁以上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是全部人口患病率的3倍,伤残率是全部人口伤残率的3.6倍,老年人消耗的卫生资源是全部人口平均消耗卫生资源的1倍。目前专为老年人提供服务的设施严重不足,服务项目和服务内容不全,服务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老龄服务的数量和质量都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要。  (三)传统家庭养老弱化,引发家庭养老危机。随着独生子女家庭增多、家庭小型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传统家庭养老己面临挑战。在精神慰藉方面更为缺乏,还有一些虐待老人和侵权、占据房产、财产的现象时有发生,对老人身心健康带来较大冲击,一些孤独老人因无人照料导致早亡等现象应引起社会关注。 三、解决我国老龄化社会养老危机的对策  人口老龄化是经济、社会、科技发展的产物。迎接人口老龄化的挑战必须综合考虑,协调运筹,借助多方力量,从我国的实际出发,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解决人口老龄化养老危机的途径。  (一)家庭与个人的共同参与,建立老年群体自身利益表达的渠道。家庭以及个人共同参与的养老模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老年人能够以多种方式过上幸福的晚年生活的愿望。此外,继续完善老年人权益保护法,把满足老年人的需求纳入法制化的轨道。  (二)建立以社区为中心的福利服务体系。建设一批老年福利服务设施,健全社区老年福利服务网络,把老年社区福利服务网络建设纳入社区建设中,以满足不同层次老年人的各种需求。发展以社区为中心的老年服务体系,逐步走社会化、产业化的道路,缓解老年人及其家属的实际困难。改变过去主要靠国家和集体投入这种单一的投资渠道,形成国家、集体、企业、个人多渠道投资,多种所有制养老机构共同发展的局面。  (三)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倡导积极老龄化战略。 按“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目标,贯彻落实《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和地方老年法规,制定不同时期的老龄事业发展规划和相关法规,切实采取措施,保护亿万老年人的合法权益,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政府要极倡导敬老养老、老有所属的社会价值观念,在全民中进行敬老、养老、助老的道德教育,树立良好的社会风尚。明确个人、家庭和社区在老年社会服务中责任。建立城乡社区基本医疗和保险制度,加大资金投入,建立专门针对老年群体的医疗保险制度。  综上所述,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体制下,日益增长的老年群体已成为我国老龄化社会中不可回避的社会事实,而缓和、解决矛盾的关键离不开政府、社会以及家庭和个人的参与。构建完善老年社会服务体系,不仅关系到老年群体生活质量的改善和提高,也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政府积极的老龄化政策,社会公众的积极参与,以及家庭和个人的互动,将有助于解决我国老龄化社会养老危机,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目标。
2023-09-01 03:20:521

我国人口的老龄化问题严重吗?

我国的老龄化问题是比较严重的。根据我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截至2020年,我国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经超过1.85亿,占总人口比重达到13.5%。这个比例相比20年前已经翻了一倍。另外,我国的人口总体数量也逐渐趋于稳定,甚至出现负增长的趋势,这使得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更加突出。同时,由于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导致了80年代和90年代的出生率大幅下降,这使得未来的老年人口数量增长速度将更快。与此同时,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的老龄化问题的严重程度可能不是最高的。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我国的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在全球范围内排名第26位。在一些欧洲国家,如意大利和德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已经超过了20%。虽然我国老龄化问题不是最严重的,但也需要采取措施来应对这个问题。政府已经开始实施一系列措施,如推动养老保险体系的建设,促进家庭养老和社区养老服务的发展等,来应对老龄化问题。
2023-09-01 03:21:181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原因

1、人口生育率快速降低。从20世纪70年代初到90年代初,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计划生育政策的共同作用下,我国总和生育率迅速从5.8下降至更替水平(2.1)以下,仅用30年至40年的时间就完成了发达国家用一个世纪乃至更长时间才完成的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在缓解人口过快增长压力的同时也加速了人口老龄化进程。2、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延长。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医疗卫生事业不断进步,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已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35岁提高到2016年的76.4岁。在60多年的时间里,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提高了41.4岁,提高速度远远超过发达国家和世界平均水平,这无疑加速了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3、生育高峰连续推动。人口惯性是人口自身发展的规律,现有人口年龄结构是影响未来人口老龄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先后在1949年至1958年、1962年至1976年、1986年至1990年,出现过三次生育高峰,这会在21世纪上半叶演化为三次老年人口增长高峰。
2023-09-01 03:21:301

中国老年人口数量

实现自由的养老,需要多少钱?国家统计局2021年5月11日公布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结果。数据显示: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02万人,占18.70%(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9064万人,占13.50%)。与2010年相比,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5.44个百分点。 [1]按照传统观念,养儿防老,真的能防老吗。在电视剧《天道》中,丁元英在父亲生病回老家时表述了关于对养儿防老的观点,其一“如果我孝顺的口碑,是以我父亲的痛苦和尊严为条件的话,我就不知道自己是个什么东西了”,这是丁元英的坚持。其二“妈,如果您养儿就是为了防老,那就别说母爱有多伟大了,您养来养去还是为了自己,那是交换,等不等价还两说着呢,碰到了我这么个不孝顺的您就算赔了。”其三“养儿防老,那父母就是你天然的债权人,而且这种感情比山高比海深,你永远想的就是还债报恩。所以这种文化就让每个人都直不起腰来,而老人越是觉得养儿防老,就越容易觉得吃亏,心里就越苦。”从强者角度来说可以如丁元英的观点一样,但现实呢,养儿真的可以防老吗,现状似乎是相反的,养儿啃老在当今更为人们所谈及。早在2009年就有报告数据显示,中国大学毕业生中有多达16.51万"啃老族",他们大多是因为找不到工作,被迫加入"啃老族"队伍的,他们认为"啃老"是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所致,是无奈之举。然而今天,越来越多原本有工作的年轻人却主动辞职回家,加入了"啃老族"的队伍。从某种意义来说,就是从"被动啃老"变为"主动啃老"。研究发现,到2025年将有380万年龄在21岁至34岁之间的年轻人与父母同住,这将比目前的数字增加超过1/3。两个或以上"啃老族"家庭与父母住在一起的数字也预期从目前的150万增加到220万个。以上数字的演算基础是房价仍然会按过去10年间的速度进行增长。[2]等到2050年,80后、90后都到了退休的年纪,那时候,几乎平均每一个年轻人都要负担一个老人的开销。 而现实恰恰泼人一瓢冷水,一项关于“啃老族”的调查发现,“啃老”比例最高的年龄段是28到38岁的中青年族群。在月入过万的受访者中,依旧有四成表示当过“啃老族”,一些城市65%的家庭,都存在“啃老”问题。 事实就是如此残酷,别说指望孩子能给你养老,不被啃老就已经是万幸了。所以,无论如何,都不能寄予的就是传统的“养儿防老”。有人算过一笔账:假设老张今年40岁,是一个普通的在职打工人,每个月收入均为1万块钱,年收入12万元 ,算是大多数工薪阶级的收入。按照现行退休年限,老张60岁时退休,如果他能活到80岁,则从现在开始,往后40年,平均每年老张的花费不能超过6万元,到了60岁退休的年纪,需要120万来养老。 考虑到通胀问题,如果每年的通货膨胀率是4%,老张40岁时的生活费为6万,40年里则需要花费726万,退休后的20年里,则需要391万元的资金储备。老张从40岁至退休前,工资一共12万*20年=240万,而退休后养老金是工资的一半,即每月拿到5000元,到80岁去世前,老张能拿到的养老金是5000*12*20=120万元。 也就是说,除非老张连年高升、或者一夜暴富,否则这中间就有两百多万的养老费用缺口。 当然,这还不考虑延迟退休会带来的损失。
2023-09-01 03:21:412

人口老龄化对我国发展的影响有哪些

人口老龄化就是老年人口比例较低的一种状态,严重的老龄化对一个国家的发展是有着不利影响的。因为这不仅增加了年轻人的养老压力和负担,还会使社会的活力降低。随着人们生育观念的转变,我国的人口老龄化正在进一步加深,急需面对这个问题作出解决方案。  而国家发改委也做出了具体的实施方案,将积极地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现象,而不是置之不理、任由发展。眼看我国的老龄化程度逐步加深,国家在资金方面也十分支持,即将从3方面来应对老龄化的问题。相信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很快就可以得到解决,危害不会再越来越大。  一、积极应对老龄化的好处  减轻了年轻人压力  如果一个家庭有两个子女,养老压力会小很多。但我国在计划生育阶段严格执行独生子女政策,导致现在大多数养老家庭都是一个子女照顾两个老人。这就对年轻人的工作、生活都造成了负担,甚至对以后的生育率也有影响。  国家积极应对老龄化后,对于各个地区的养老机构都进行了不同程度地补助,养老服务机构的设施等各个方面都得到了改善。这就减轻了独生子女的养老压力,可以对养老服务机构的环境和设施建设更加放心。在养老补贴方面,国家也是毫不吝啬,有了资金的支持相信年轻一代的养老负担会大大减轻。  便利了老年人家庭  根据我国每年人口普查得出的结论,现在我国的老龄化程度在不断加深。甚至已经进入了深度老龄化阶段,这些数据都意味着我国老年人家庭较多,老年人比例较大。  而国家通过资金、措施等积极应对老龄化之后,会对这些养老家庭带来很多有利影响。这不仅便利了养老家庭,也能提高养老质量。不仅让老年人们晚年的生活更加幸福,还能让年轻一代对父母的养老问题更加放心。国家推行的3个方面的政策也会大大提高养老服务质量,使老年人养老更加便捷。  二、3个方面  增加公办养老机构  养老机构就是专门服务、照料老年人日常生活的机构,是社会养老的常见方式。公办的养老机构不仅是为了老年人的生活起居、日常饮食,还能提供一些文体娱乐活动,使老年人的生活更加多姿多彩。因此,新建、增建一些公办养老机构是很有必要的,同时也要加强服务和安全性。  这样一来,公办养老机构的质量得到了保障,年轻人也会更放心地把老年人交给养老机构去服务。把父母放在养老机构进行养老并不是不孝顺的表现,而是顺应了时代的发展,也能使老年人们的健康得到有效保障。  扩大养老服务  这种措施是要将社会上的疗养机构、医疗机构等有目的地培养为养老机构,尤其是医疗机构,可以采用医疗与养老相结合的方式。这样一来,养老机构的服务质量就会更上一层楼,能更好地为老年人提供健康管理、生活护理等。不得不说,扩大医疗养老服务是非常实用、便捷的,也能给养老体系带来更好的发展。  社区性质养老服务  这种社区性质的居家养老服务是为了一些行动不便的老年人而设立,为他们提供照顾、护理的服务。这一举措在养老服务方面很有意义,既为那些不能自理的老人提供了居家帮助,也完善了养老方面的服务体系。总而言之,这可以使养老机构做到社会、社区全覆盖,对老年人来说十分有利。  总结:  养老问题是我们所避免不了、也不能忽视的问题,尤其是对于老龄化严重的国家来说,养老方面的措施必须落实到位。否则不仅会使老年人的晚年养老出现问题,也会大大增加年轻一代的压力和负担,使社会不再“年轻”。  国家对老龄化状态、老年人养老等都很关心,也从3个方面着手进行了一些具体的措施,资金方面也十分支持。这就大大惠及了独生子女家庭和农村家庭,使年轻人的生活压力减小,也使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更加幸福安康。
2023-09-01 03:21:481

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吗?

中国老龄化很严重。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数量所占比例较大,不仅影响我国人口数量结构,而且会带来诸多社会问题,比如:劳动力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劳动力成本提升,人口红利消失,没有了社会活力等等。中国老龄化严重吗按照2020年的第七次人口普查(下文简称“七普”)数据,中国60岁以上老人总数为2.64亿,而65岁以上人口总数也高达1.91亿,占总人口的比例分别为18.7和13.5%,几乎是国际上规定的老龄化率入门门槛的两倍。中国老龄化严重吗按照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的老龄化率来看:2025年-2030年,中国有1/4的人口是老年人;2035年-2040年,中国有1/3的人口是老年人;2045年-2050年,中国有40%以上的人口是老年人。没错,到了2050年以后,每100个大陆中国人当中,有43个是老人,而且,这还都是在我对于未来几年出生人口数量非常乐观估计的情况下。
2023-09-01 03:22:021

简述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

一、人口老龄化程度继续提高,高龄化趋势明显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老人对健康的重视,中国老龄化的同时伴随高龄化,如何照护好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需要一套健全的养老服务体系。首先对老人生活起居的场所,要做适老化改造,安装防滑地板、安防扶手、淋浴凳、减低门槛台阶、提高照明亮点、减少地面障碍物,方便老人日常起居生活。二、人口老龄化速度明显加快政策准备期将大为缩短,出现“未备先老”的问题。中国人口基数大,在新中国快速发展之际,老一辈的长者们为新中国立下汗马功劳,如今他们已喷涌式老去。曾经他们驱动着中国发展的车轮,现在中国发展的车轮拉动着长者们前行。三、人口老龄化城乡差异快速扩大大量农村老人愿意留守老宅,农村大量劳动力涌向城市,从而大大提高了农村老人的占比,从本次人口普查数据来看,乡村60岁、65岁及以上老人的比重分别为23.81%、17.72%,比城镇分别高出7.99、6.61个百分点。
2023-09-01 03:22:101

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特征

我国人口老龄化呈现以下特征: 1、老年人口基数大,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是世界老年人口总量的五分之一,是亚洲老年人口的一半; 2、老年人口增长速度快,从1980年到1999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就基本完成了从成年型向老年型的转变,相比于欧洲国家来说增长速度更快; 3、高龄化趋势明显,近年来我国80岁以上高龄老人以年均约百分之五的速度增长,明显快于60岁以上老年人口的增长速度;4、地区老龄化程度差异较大,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人口年龄结构早在1979年就进入了老年型,而青海
2023-09-01 03:22:341

人口老龄化的影响是什么?

人口老龄化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有显著影响。当前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增大,养老保障压力持续增加,医疗卫生服务负担持续增重,社会养老服务需求持续增长,城乡统筹协调发展难度持续增强,社会管理服务要求持续增高。应对人口老龄化需建立五大体系:养老保障体系,解决老年人老有所养的问题。健康支持体系实现健康老龄化;养老服务体系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服务需求;社会支持体系营造全社会敬老爱老的社会氛围;宜居环境体系让老年人方便舒适地生活。人口老龄化主要特点人口老龄化提前达到高峰。20世纪后期,为控制人口的急剧增长,国家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使得人口出生率迅速下降,加快了中国人口老龄化的进程。由于21世纪前半叶人口压力仍然沉重,还要继续坚持计划生育的国策,其结果将不可避免地使中国提早达到人口老龄化高峰。在多重压力下渡过人口老龄化阶段。21世纪前半叶,中国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改革和发展的任务繁重,经济和社会要可持续发展,社会要保持稳定,各种矛盾错综复杂,使得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相对发达国家和人口少的国家更为艰巨。
2023-09-01 03:22:441

人口老龄化对我国的影响?

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有:1、使得在医疗、经济、人口结构等给社会带来了空前的压力。因为我国居民人数太多,我国医疗资源原本就很难满足所有居民的医疗需求,而老年人是更容易出现健康问题的群体。2、劳动力短缺,平均生产力下降,人口老年化比例越来越高也意味着社会年轻化比例越来越低,年轻劳动力也就越来越少。3、当下的年轻人不仅面临着较大的教育压力、生活压力、工作压力、学习压力等,也面临结婚生子等压力,诸多压力会导致年轻人必须先能够考虑当下,从而无法考虑未来。4、养老负担过重。5、损害诸多行业,如房地产及相关行业。6、储蓄减少,资产价值下降。7、国际竞争力下降;兵员不足。
2023-09-01 03:23:081

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有多高?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与趋势是我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总数达2.12亿人,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总量最多的国家。截至2021年5月11日,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02万人,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预计自2040年开始,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会有所减缓。2010到2040年是我国老龄化社会迅速发展的时期,是由于从2010年开始,建国之后婴儿潮出生的婴儿相继步入老年。虽然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自2040年开始会有所减缓,但2040年之后我国老年人比例却仍然居高不下。人口老龄化原因造成中国人口老龄化加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最直接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长期以来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出现的较低生育率。为了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减轻人口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的压力,自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由此大大降低了全社会的生育水平。另一方面是经济的快速增长、科学技术的进步,人民医疗条件的改善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类在健康和长寿方面已取得了惊人的成就,人口寿命大大延长。以上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就是在全社会人口中,年轻人口比重的进一步降低和老年人口比重相对的提高,最终表现为全社会人口中老年人口过快增长和比重的加大,即人口老龄化社会的提前到来。
2023-09-01 03:23:552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原因

1、死亡率降低:老年人随物质文化条件的改善,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其预期寿命延长,死亡率下降,老年人口比重日渐加大。2、出生率降低:由于自然灾害、疾病及其他人为因素导致人口出生率降低,少年儿童在人口中的比重下降,老年人口比重增加。3、思想转变:现在的年轻人思想已转变,不愿生小孩、想做丁克的家庭越来越多。而中老年人在变老,没有新生人口填补,导致人口老龄化日渐严重。人口老龄化:人口老龄化是指人口生育率降低和人均寿命延长导致的总人口中因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动态。根据1956年联合国《人口老龄化及其社会经济后果》确定的划分标准,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占总人口比例超过7%时,则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
2023-09-01 03:24:221

什么是人口老龄化?人口老龄化应该如何解决?

人口老龄化(aging of population) 两个方含义:一是指老年人口相对增多,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不断上升的过程;二是指社会人口结构呈现老年状态,进入老龄化社会。国际上通常看法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老龄问题包括老年人问题与老龄化问题,而老年人问题与老龄化问题相联系,但又不完全相同,一般把有关老年人的社会保障和权益保护看作"老年人问题",把有关老年人增加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称为"老龄化问题",这是从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范畴来认识老龄问题。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根本在于加快经济发展,壮大国家经济实力。但是老龄化问题又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处理的好,会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因素;处理不好,则可能成为制约因素。根据我国确定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结合老龄工作的实际,特提出21世纪前十五年的国家老龄工作宏观政策措施建议。 1、 将实施健康老龄化战略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长期规划。我们提出 健康老龄化战略内涵,主要包括"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教、老有所乐"内容,这是对中国老龄工作的综合概括,是促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是解决好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主体思路。具体建议是: 第一,提高对老龄化问题的认识。要加强舆论宣传和引导,强调我国人口 老龄化趋势加快的严峻性,对社会经济发展影响的紧迫性,以及实施健康老龄化战略的重要性,提高各级政府和领导的思想认识,增强全社会的老龄意识。 第二,明确国家老龄工作的方向。将实施健康老龄化战略纳入国家"十五" 计划和中长期发展规划中,结合经济发展进程和城乡不同情况,精心设计和构筑我国老龄的工作体系,明确提出目标要求、工作重点、投入力度、检查标准。 第三,落实到各地的发展计划中。要求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把本地区老龄工作列入议事日程,根据国家的要求,结合自己的实际,纳入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中,采取分工负责和齐抓共管方式,对老龄工作有管理、有服务、有措施、有检查。 2、 走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相结合的养老道路。建立以家庭养老为基础,社 区养老服务网络为辅助,公共福利设施养老手段为补充,社会保险制度为保障的居家养老体系,把老年人自身、家庭、社会和国家作用有机的组合起来,使之发挥出最佳效用。具体建议是: 第一,居家养老环境。为了使老年人起居方便,住宅设计要充分考虑方便老年人和满足老少户可分可合的需求,公共设施要安排方便老年人活动的场所,使得绝大多数老年人生活在自己的家庭里,继续发挥家庭养老功能,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完善具有尊老敬老传统的家庭养老体系。 第二,加快社区老年服务建设。在城镇建设规划中,要充分考虑人口老龄化趋势,合理规划社区蓝图,使老年人能就近得到咨询、购物、清扫、陪伴、护理、紧急救护等各种服务,并为老年人学习、文体、康乐、交往等社会活动的需求提供条件,逐步建成适合城乡不同特点、多层次、多功能、多项目的社区老年人服务体系。 第三,适度发展公共养老的福利设施。对政府设立的敬老院等养老、安老机构和设施,要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需要公共福利机构抚养的老人情况,政府要继续增加投入,努力改善设施条件,逐步提高居养水平。鼓励和扶持社会民办公共养老设施,制定优惠政策积极发展福利性公共养老设施,形成对家庭养护困难老人的救助保障体系。 第四,健全老年人社会保障制度。要采取各种措施,完善城镇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正常增长机制,完善相对独立的养老金经办机构,负责养老金的征收、给付、营运和管理,用发国债形式探索建立养老保险基金,保证全额按期予以支付。农村要逐步推行自我储蓄和家庭保障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予以政策扶持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并积极推进城乡养老、医疗方面的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逐步建立起城乡老年人的社会保障体系。 3、 积极发展老龄产业。老龄产业是为了满足老年人物质和精神生活需求而 形成的产业,既包括生产性产业,也包括服务性产业,是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的重要手段。发展老龄产业,一是要从我国实际出发,以满足老人物质和精神生活的需要为目的;二是要以市场为导向,按经济规律办事,三是要保证养老费用的合理使用,提高老年人的消费能力。具体建议是: 第一,市场机制带动老龄产业发展。国家要根据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围绕老年人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对一些产业进行结构调整,开发生产适用对路的各种老年用品,鼓励和引导老年产品市场的发展。经济管理部门应运用市场机制,制定一些必要的优惠政策,扶持具有福利性质的为老服务产业发展。 第二,以老龄产业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城乡养老社会化服务要逐步走产业化发展路子,在财政给予必要资助的同时,鼓励社会团体和个人参与,启动老龄产业机制来兴办社会福利设施,实行谁投资谁管理,依法进行经营,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第三,努力降低为老服务产业发展成本。要充分利用现有社会资源发展老龄产业,多层次、多渠道筹集发展老龄产业的资金,努力提高资金利用率。充分利用金融杠杆作用,在税费征收政策上,考虑扶持为老服务产业的发展。 4、加快完善老年法律法规体系。依法治国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方略,依法治理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经济问题,应是下个世纪老龄工作重要内容。具体建议是: 第一,加大有关老年法律法规的执法力度。法律部门要坚决制裁侵害老年人合法权益的不法行为,依法合理调整老年群体与其他群体、老年人之间的关系,加强民事调解工作,促进家庭和睦与社会稳定。 第二,加快完善老年立法步伐。在2005年左右时间,国家要尽快出台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社会救济、老年人福利等有关社会保障方面的法律法规,使老年人的生活获得切实保障;在2010年左右时间,制定出老年人参与社会发展法、新的老龄事业发展纲要等大部分老年法律法规,形成以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为基本法的老年法律体系。 第三,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敬老养老的传统美德。加大宣传普及老年法的力度,将老年人法规列入国家普法教育计划,加强执法检查监督,积极开展老年人的守法教育和政治思想教育工作,表彰敬老养老先进典型,依法惩处残害和虐待老人行为,营造出健康老龄化的良好社会环境。 5、进一步加强对老龄工作的领导。面对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老龄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充分认识做好老龄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对老龄工作的领导。具体建议是: 第一,加强党中央对老龄工作的领导。在2000年前,以党中央名义发布公开信或文件,要求各级党组织、各级政府和广大党团员从战略高度和政治高度做好老龄工作。将老龄工作纳入到每年三月全国人代会中央政治局召开的人口、资源、环境座谈会内容,及时对我国老龄工作进行重大部署。 第二,健全政府的老龄事务管理机构。国家应尽快成立高层次的老龄事务议事协调机构,通盘制定我国老龄事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对一些重大问题进行协调。将中国老龄协会改组为国务院直属的老龄事务管理局,作为国家老龄事务议事协调机构的办事机构,授权行使必要的行政职能,理顺老龄工作管理系统的体制,充实老龄专职工作人员,加强对老年人工作的管理、教育和服务。 第三,扩大老龄工作社会化服务队伍。安排部分下岗职工和社会各方面的志愿力量,承担起社区为老年人服务的有关工作,发动居委会、村委会组织低龄老年人开展自助服务。在一些大学对老龄专业管理人才进行培养,加强老龄科研机构建设,组合各方面专家学者,深入开展老龄问题的科学研究。健全立法监督管理机构,加强老龄事务的立法工作和法律监督,推动老龄事业步入法制化管理的轨道。 战 略 对 策 1、发展经济,增强经济承受能力 实现老年人与其他人共同享受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2、 建立和完善老年社会福利保障体系 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老年社会福利、老年社会救济 3、 建立以社区为中心的老年服务体系 老年福利服务、生活照料、医疗保健、体育健身、文化教育和法律服 务的硬件和软件建设 4、 建立和完善老年法规体系 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6章50条 5、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安老、养老安全网 家庭保障安全网 社区养老服务安全网 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和政策安全网 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社会机构养老为补充养老机制 6、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营造健康老龄化的环境 工作思路:三个意识 三个体系 两只队伍 工作目标: 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战略目标: 促进健康老龄化,实现人人享有健康,老年人健康长寿
2023-09-01 03:24:333

人口老龄化的原因是什么?

人口老龄化的原因:全球生育率下降,人类寿命普遍延长。人口老龄化是指人口生育率降低和人均寿命延长导致的总人口中因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动态。2021年5月11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超18%,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人口老龄化提前达到高峰。20世纪后期,为控制人口的急剧增长,国家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使得人口出生率迅速下降,加快了中国人口老龄化的进程。由于21世纪前半叶人口压力仍然沉重,还要继续坚持计划生育的国策,其结果将不可避免地使中国提早达到人口老龄化高峰。解决人口老龄化:1、提高养老服务质量。我国的老龄政策制度设计,不仅要着眼于完善资金支持系统、提升养老的物质保障水平,更要着眼于构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真正实现在“物质搞上去”的同时“服务跟上来”。2、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我国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口大幅增加,健康养老服务需求日益强劲。3、巩固家庭养老的基础性地位。家庭养老在经济供给、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方面有独特优势。然而,当前家庭养老功能正在弱化。4、丰富养老方式,拓宽养老渠道。老龄政策制度设计应充分考虑未来老年人口的新特点,丰富养老方式,拓宽养老渠道。
2023-09-01 03:24:561

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了吗?

中国老龄化现状与趋势:1、我国老年人口呈现基数大、比例高、增长快、空巢多等特点,养老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除了衣食住行的基本生活需求外,不同阶层、不同地区、不同家庭环境的老人养老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2、老年人的基本生活得到了保障。城市初步建立了养老保险制度和包括老年人在内的医疗保险制度,以及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实行以土地保障为基础的“家庭养老为主与社会扶持相结合”的养老保障制度。许多地方还对救助贫困老年人和高龄老年人采取了特殊的措施。3、中国正以史上最快的速度步入老龄化社会,到2027年,中国将从一个“老龄化”社会转变为一个“老龄”社会。具体而言,在短短的25年里,中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例将从7%上升到14%。法国经历这种转变用了115年,英国用了45年,美国用了69年。4、老年服务事业发展迅速。中国政府修订了《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城市道路和建筑物障碍设计规范》等相关条例,方便老年人的居住与出行。社区卫生站、托老所、老年活动中心、老年学校、老年休闲广场等老年服务设施逐渐增加,服务老年人的志愿者队伍不断壮大。5、老年人口还在不断增长,未来还有加速趋势。统计数据显示,自”十一五”规划以来,十年内,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增加了7299万人,增加比例48.98%,年平均增速为4.90%。从2006年开始,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逐年上升,至2010年增速达到顶峰,2011年有所减缓,2012到2015年依旧保持年平均4.65%的高连续增长。
2023-09-01 03:25:151

我国人口老龄化特点什么?

1、老年人口规模庞大,给养老保障制度建设和医疗保健事业发展带来压力。我国人口基数庞大,老年人口规模在很长一段时间都将居高不下。截至2015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达到2.2亿,居世界首位,占世界老年人口总量约1/4。2、快速老龄化进程与劳动力总量减少并行,劳动力年龄结构老化给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带来挑战。随着老年人口规模的扩大,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总量自2011年达到峰值后便开始逐年缩减,劳动力年龄结构也开始老化。3、空巢老人和独居老人总量大,家庭养老支持功能明显弱化。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人口迁移流动日益频繁、分户居住现象日益普遍,引发家庭结构发生深刻变化,主要表现在家庭规模逐步缩小和家庭内部代际结构日益简化两个方面。扩展资料:人口老龄化的原因:1、我国70年代开始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这直接导致我国的生育率大大降低。2、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大大地提高,再加之国家医疗设备条件的不断改善和提升,人们更加注重健康养生,人们的寿命也在延长,这直接提高了我国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3、两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就是年轻人口比重不断减少和老年人口比例的相对提高,最终导致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飞速发展,老龄化趋势越演越烈。
2023-09-01 03:25:321

老龄化现状与趋势是怎么样的?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目前国内智能养老行业的上市公司主要有延华智能(002178)、万达信息(300168)、易华录(300212)、爱侬养老(870925)、九安医疗(002432)等本文核心数据:智能养老行业全景图谱、中国智能养老建设重点政策汇总、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及其比重、智慧健康养老示范企业区域分布行业概况1、定义:科技赋能养老行业智能养老是指融合应用健康医疗电子、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和产品,采集人体体征、居家环境等数据,实现家庭、社区医疗机构、健康养老服务机构、专业医疗机构间的信息互联互通和分析处理,提供智能化、个性化、多样化产品和服务,满足人民群众日益迫切的健康养老需求。根据工信部、民政部和国家卫健委三部门联合发布的《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及服务推广目录(2020年版)》分类,我国智能健康养老产品主要包括:可穿戴健康管理类设备、便携式健康监测设备、自助式健康检测设备、智能养老监护设备和家庭机器人五大类。2、产业链剖析:行业产业链条较长,其中智能设备是区别传统养老最大的部分智能养老产业链较长,涉及行业多,其顺利发展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社区、家庭等多方面力量通力合作。近年来,政府通过各种优惠政策,如购买服务、场地支持等加大对相关技术企业以及智能养老产品、服务的支持力度;同时,通过服务外包等多种方式与服务中介机构、大数据企业、互联网企业以及相关社会组织、研究机构开展合作,充分发挥各种养老供给主体的专业优势,进行协同创新。根据前瞻分析,智能养老的服务链上游有由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服务商等技术,以及芯片、传感器等元器件供应商,和通讯模块、信息传感器等中间件供应商,此外也有护工培训、养老金融等。产业链中游即各种智能养老产品与服务,其中智能设备是最大区别于传统养老的部分。下游即居家养老、社区养老与机构养老这三大类养老需求市场。行业发展历程:行业处在突飞猛进阶段智能养老最先由英国生命信托基金提出原名为“全智能老年系统(Intelligent Older System)”,指打破传统养老模式受时空约束的缺陷,借助现代科技,将各服务参与主体整合起来,通过政府、社区、医疗机构等物联网平台,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提高养老服务质量。国内智能养老行业起步相对较晚。2007年,中国建筑业协会智能建筑分会副会长胡黎明发表《新型数字化居家式养老社区解决方案》,提出“数字化养老”;2010年,学术界开始运用“信息化养老”概念;2011年,出现“科技养老”概念;2012年,全国老龄办首次提出“智能化养老”的概念。2015-2017年左右为产业的培育期。在此期间,适应养老产业的法规、政策、标准和创新体系及可信交易环境将逐步建立,众多企业将不断推陈出新。2018-2020年左右将是产业的推进期。在此期间,适应智能养老产业的各类企业基本建立,创新的智能养老服务模式不断涌现,投融资市场十分活跃。智能养老产业发展的重要转折点为2021年左右。2021年以后,预计智能养老产业进入突飞猛进阶段行业政策背景:政策驱动,智能养老已经开始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人口老龄化趋势背景下,中央层面持续出台相关政策推进智能养老,2011年9月17日,国务院发布《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加快居家养老服务信息系统建设,做好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平台试点工作,并逐步扩大试点范围。此后在《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关于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多个政策中提到“养老服务信息化建设”的字样。2013年,全国老龄委专门成立了“全国智能化养老专家委员会”为我国智能养老服务事业与产业发展把脉导航;2015年国务院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了“促进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的目标任务。2017年发布的《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提出,要加快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到2020年,基本形成覆盖全生命周期的智慧健康养老产业体系,建立100个以上智慧健康养老应用示范基地,培育100家以上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行业领军企业,打造一批智慧健康养老服务品牌。这些利好政策与信息,意味着智能养老已经开始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行业发展现状1、中国将步入深度老龄化,“银发经济”蓬勃发展——人口老龄化趋势发展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快速上升。截止2020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数量约为26402万人,比重高达18.7%。国务院2017年1月印发的《国家人口发展规划(2016-2030年)》提到,2030年60岁以上老人占比将到达25%左右。中国加快进入到老龄化社会,提供了庞大的潜在老年消费市场。截至2020年底,0—14岁人口为25338万人,占17.95%;15—59岁人口为89438万人,占63.35%;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02万人,占18.70%(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9064万人,占13.50%)。与2010年相比,0—14岁、15—59岁、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分别上升1.35个百分点、下降6.79个百分点、上升5.44个百分点。我国少儿人口比重回升,生育政策调整取得了积极成效。同时,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未来一段时期将持续面临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压力。——老年人口消费需求相当可观据全国中老年网的调查,中国城市45%的老年人拥有储蓄存款,老年人存款余额2016年超过17万亿元,人均存款将近8万元。初步统计2020年老年人的退休金总额超过7万亿元。2016年,中国老年康养产业市场消费需求在5万亿元以上。但根据不完全测算,2016年为老年人康养生活提供的产品在5000亿至7000亿元,需求持续旺盛,但有效供给不足。随着康养产业的供给不断增加,2030年中国老年康养产业市场消费需求将达到20万亿元左右。2、中国智能养老行业模式分析:——我国推行的养老模式——“9073”模式“9073”模式,最早在“十一五规划”中由上海率先提出,即90%的老年人由家庭自我照顾,7%享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3%享受机构养老服务。参考日本与美国的经验,在支付制度与养老建设方面给予我国很多的启示,考虑到我国目前的现状,未来居家养老模式或将成为主流趋势,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将成为重要的补充。——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在居家养老中,智慧设备和科技产品是家庭成员的辅助。由于居家养老是我国目前的主要养老服务方式,因此,居家养老市场需求巨大,从而导致市场对智慧居家养老产品的需求也特别大。而以居家养老为目标市场的智慧居家养老产业门槛低,商业化成功可能性大,易于带动整个产业链,所以处在优先发展的地位。我国的养老行业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三种模式相辅相成,互相影响。行业竞争格局1、区域竞争:发展较好的试点主要集中于北京、山东、上海等发达地区国家三部委公布的四批次共计168家智慧健康养老示范企业中,可以看出来我国的大部分省份都已经发展了智能养老试点,但是这些试点普遍集中于城市而非农村,且发展较好的试点主要集中于北京、山东、上海等发达地区,中西部地区智能养老发展起步晚、程度低的特点显著。2、企业竞争:信息科技类的公司占比最高国家三部委公布的四批次共计168家智慧健康养老示范企业中,包括60家信息技术公司和35家医疗科技公司,占据了整个市场的半壁江山。在智慧健康养老示范企其中信息科技类公司占比最高,达36%,主要系信息科技类企业拥有以下优势:(1)强大的自主研发能力,为企业的可持续创新提供坚强动力;(2)丰富的信息资源优势,为养老产业提供专业优质的智能化服务;(3)成熟的养老产品、服务和系统,能够进行市场化推广和运营;(4)清晰的运营模式和赢利模式,基本实现可持续发展。3、产品竞争:智能检测设备入围数量最多2020年9月,经地方推荐、专家评审等,工业和信息化部、民政部和国家卫生健康委制定了《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及服务推广目录(2020年版)》,其中入围智慧健康养老产品推广目录名单的产品一共有118件,细分品类有20种,其中智能检测设备、心电监测类设备和血压监测类设备入围数量最多,分别为21件、14件和10件。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预测1、“十四五”建设继续推进产业升级,推动医养一体化发展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快,智能养老产业将分别从科技赋能适老化产品、科技产品适老化改造两个角度入手,积极进行产业转型升级。科技适老化产品将运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手段打破医疗照护等服务的孤岛状态,推动医养结合一体化。2、“十四五”预计政府将持续完善产业政策,大力发展养老机器人行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有助于建设完善的养老服务体系和养老保障制度,而完善的养老服务体系和制度又有助于促进养老产业的良性发展。2021年两会中提到加快发展智能养老机器人,破解养老资源紧缺问题智能养老机器人是破解养老服务需求不断增多与专业服务人才持续性短缺结构性矛盾的途径之一,且智能养老产品具有功能丰富、安全可靠、使用年限长等特点;此外,智能养老机器人的出现可以缓解护理专业人才短缺的困境,为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更加优质的日常护理、康复训练等专业护理服务。由此可见,功能多样且具有广阔市场空间的养老机器人将是未来破解失能老人养老服务困境的最具代表性的高科技产品。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智能养老行业市场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2023-09-01 03:25:512

中国老龄化2021年占百分之几?

中国60岁以上的差不多3亿,比较严重。因为中国工资比较低养孩子费用很高,都不敢多生,家里基本也就生一两个。
2023-09-01 03:26:182

我国老龄化的水平,为何发展如此迅速?

这个计划生育有关,也和现在的消费有关,好多人都不要二孩,怕养不起,有是买房又是买车,压力大,所以家里都是独生子,人口基数就小了,所以对比老龄化就很明显了。
2023-09-01 03:26:586

中国老龄化2021年占百分之几?

中国老龄化2021年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02万人,占18.70%(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9064万人,占13.50%)。上升5.44%。与2010年相比,0至14岁、15至59岁、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分别上升1.35%、下降6.79%、上升5.44%。老龄化的趋势和现状逐年增大的老年群体对养老、医疗、社会服务等方面需求越来越大。一方面老年人不工作却需要养老金,另一方面老年人体能下降、容易生病,医疗卫生消费支出的压力越来越大。空巢老人增加以及独生子女增多,传统家庭养老已面临挑战,代际之间的孝道、赡养老人的观念日益淡化,家庭对老人提供最基本生活保障的传统不断削弱。人口老龄化对产业结构调整也有较大影响。老年劳动力因智力衰退,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下降,创新能力不足,不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围绕老年人物质和精神需求,调整产业结构,开发生产各种老年消费品。以老龄产业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启动老龄产业机制来兴办社会福利设施。发展为老服务业,培育老年服务中介组织,培养专业化的为老社会服务队伍。从此次人口普查老龄化数据以及年龄构成来看,我国少儿人口比重回升,生育政策调整取得了积极成效。同时,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2023-09-01 03:27:501

中国什么时候进入老龄化社会?

deng bu dao ji 年了只知道禁我们汉人
2023-09-01 03:28:073

据统计中国大约有1.4亿60岁以上的老人,难道14亿人才有1.4亿老人就说中国人口老龄化

可是剩下的那些人又不都是年轻人
2023-09-01 03:28:182

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志是什么?

国际上通常以60岁以上人口占9%以上作为一个群体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志
2023-09-01 03:28:283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不包括什么?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以来,呈现出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速快、高龄化、失能化、空巢化趋势明显的态势,再加上我国未富先老的国情和家庭小型化的结构叠加在一起,养老问题异常严峻。1、老年人口规模庞大;2、老龄化进程明显加快;3、老龄化水平城乡差异明显;4、老年人口素质不断提高;5、低龄老年人口占老年人口比重过半。
2023-09-01 03:28:525

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影响是什么?

《人口学词典》中对人口老龄化的定义是:人口老龄化是指人口中老年人比重日益上升的现象,尤其是指在已经达到老年状态的人口中,老年人口比重继续提高的过程。 定义有两层含义:一是人口老龄化是一个老年人口比重不断提高的动态过程,二是特指人口年龄结构已经进入老年型人口状态。
2023-09-01 03:29:322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有哪些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1、绝对规模大。我国老年人口规模十分巨大。2013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突破2亿。根据预测,2025年将突破3亿,2033年会突破4亿,2053年将达到峰值4.87亿,本世纪后半叶将一直稳定在3.8亿至4.0亿之间。2070年之前,我国将一直是世界上老年人口规模最大的国家。2发展速度快。我国是世界上人口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从1999年进入老龄化社会至2054年人口老龄化率达到峰值,老年人占比从约10%提升至近35%,我国仅仅用了55年时间,就走过了英国、法国等西方国家百余年的人口老龄化进程,发展速度可见一斑。3、高龄化显著。我国高龄老年人口的规模及发展速度在世界人口老龄化发展进程中是少有的。2010年我国80岁以上高龄老年人口规模为1904万,2021年将达到3000万,2033年将超过5000万,2049年将达到1亿,2073年将达到峰值1.34亿。从高龄比来看,2010年为11.4%,2050年将达到22.3%,2100年将达到33.6%,届时老年人口中的三分之一都是高龄老人。4、家庭变迁加剧。人口老龄化在家庭层面表现为家庭小型化、少子化、老年人家庭户比重提升。全国人口普查资料以及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研究显示,1982年,我国平均家庭规模4.41人,2010年减至3.10人,2050年将进一步缩小至2.51人;2010年,我国有无子女家庭840万户、无配偶老年人5162万人、丧偶老年人4786万人,到本世纪中叶,这些数据将分别增加至4000万户、1.57亿人、1.50亿人左右。人口老龄化:人口老龄化又称人口老化或人口高龄化、老龄化社会,是指人口生育率降低和人均寿命延长导致的总人口中因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现象。人口老龄化已成为世界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预期到2050年,老龄人口会达21亿。
2023-09-01 03:29:581

什么是老龄化社会?

老龄化社会是老年人口占总人口达到或超过一定的比例的人口结构模型。按照联合国的传统标准是一个地区60岁以上老人达到总人口的10%,新标准是65岁老人占总人口的7%,即该地区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  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  我国的老龄化速度快,具有突发性,超前于工业化和现代化,这必将给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严峻的挑战。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和老年人口的绝对数增长快。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增长最快的国家。1980年以来,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以年均3%的速度持续增长。据有关专家预测,预计202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2.4亿人,占总人口的17.17%,到2050年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3.2亿以上,约占我国总人口的1/5,占世界老年人口的1/4,我国老龄化水平推进到30%以上。与此同时,我国老年人口中的高龄化趋势也日益明显,预计到2040年80岁以上人口将达到0.56亿,21世纪前期将是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最快的时期。  (二)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还存在着许多不足 ,存在养老保障和老年服务体系不完善,区域发展不平衡等许多薄弱环节。我国70年代后期开始实行计划生育,人口增长幅度开始下降,到目前,完成了人口老龄化过程,人口年龄结构从“成年型”向“老年型”急剧转变,人口老龄化超前于经济发展。社会对人口老龄化的承受能力较为脆弱,尤其是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致使社会养老保障体系重在城镇,而农村的覆盖面则相对较窄,部分老年人口缺乏应有的保障。  二、我国人口老龄化引发的养老危机  家庭养老、集体供养和社会救济是我国养老的三种主要形式。目前,家庭养老仍然是我国养老保障的主要形式。由于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比较严峻,老年人口规模较大,人口老龄化增速较快,也因此引发了一系列养老危机,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出现“未富先老”、“空巢老人”等现象。“未富先老”――发达国家在进入老龄化时,人均GNP己达1-3万美元,在全球72个人口老龄化国家中,人均GNP达一万美元的占36%,一万至三千美元的占28%,而我国在2002年只有980多美元,就提前进入了老龄化,呈现了“未富先老” 的特征;“空巢”老人迅速增加。“三代同堂”式的传统家庭越来越少,一对夫妇同时赡养四个老人和一个小孩愈加明显  (二)老年人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医疗保障压力大。老年群体是医疗卫生资源的重要消费对象。卫生部统计,60岁以上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是全部人口患病率的3倍,伤残率是全部人口伤残率的3.6倍,老年人消耗的卫生资源是全部人口平均消耗卫生资源的1倍。目前专为老年人提供服务的设施严重不足,服务项目和服务内容不全,服务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老龄服务的数量和质量都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要。  (三)传统家庭养老弱化,引发家庭养老危机。随着独生子女家庭增多、家庭小型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传统家庭养老己面临挑战。在精神慰藉方面更为缺乏,还有一些虐待老人和侵权、占据房产、财产的现象时有发生,对老人身心健康带来较大冲击,一些孤独老人因无人照料导致早亡等现象应引起社会关注。 三、解决我国老龄化社会养老危机的对策  人口老龄化是经济、社会、科技发展的产物。迎接人口老龄化的挑战必须综合考虑,协调运筹,借助多方力量,从我国的实际出发,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解决人口老龄化养老危机的途径。  (一)家庭与个人的共同参与,建立老年群体自身利益表达的渠道。家庭以及个人共同参与的养老模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老年人能够以多种方式过上幸福的晚年生活的愿望。此外,继续完善老年人权益保护法,把满足老年人的需求纳入法制化的轨道。  (二)建立以社区为中心的福利服务体系。建设一批老年福利服务设施,健全社区老年福利服务网络,把老年社区福利服务网络建设纳入社区建设中,以满足不同层次老年人的各种需求。发展以社区为中心的老年服务体系,逐步走社会化、产业化的道路,缓解老年人及其家属的实际困难。改变过去主要靠国家和集体投入这种单一的投资渠道,形成国家、集体、企业、个人多渠道投资,多种所有制养老机构共同发展的局面。  (三)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倡导积极老龄化战略。 按“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目标,贯彻落实《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和地方老年法规,制定不同时期的老龄事业发展规划和相关法规,切实采取措施,保护亿万老年人的合法权益,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政府要极倡导敬老养老、老有所属的社会价值观念,在全民中进行敬老、养老、助老的道德教育,树立良好的社会风尚。明确个人、家庭和社区在老年社会服务中责任。建立城乡社区基本医疗和保险制度,加大资金投入,建立专门针对老年群体的医疗保险制度。  综上所述,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体制下,日益增长的老年群体已成为我国老龄化社会中不可回避的社会事实,而缓和、解决矛盾的关键离不开政府、社会以及家庭和个人的参与。构建完善老年社会服务体系,不仅关系到老年群体生活质量的改善和提高,也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政府积极的老龄化政策,社会公众的积极参与,以及家庭和个人的互动,将有助于解决我国老龄化社会养老危机,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目标。
2023-09-01 03:30:061

中国老龄化2021年占百分之几?

一、中国老龄化2021年占百分之几?2021发布的七普数据显示:0至14岁人口为25338万人,占17.95%;上升1.35%15至59岁人口为89438万人,占63.35%;下降6.79%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02万人,占18.70%(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9064万人,占13.50%)。上升5.44%与2010年相比,0至14岁、15至59岁、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分别上升1.35%、下降6.79%、上升5.44%。二、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与趋势1、社会负担加重逐年增大的老年群体对养老、医疗、社会服务等方面需求越来越大。一方面老年人不工作却需要养老金,另一方面老年人体能下降、容易生病,医疗卫生消费支出的压力越来越大。2、老龄伦理问题越来越突出空巢老人增加以及独生子女增多,传统家庭养老已面临挑战,代际之间的孝道、赡养老人的观念日益淡化,家庭对老人提供最基本生活保障的传统不断削弱。3、劳动力短缺人口老龄化将减少适龄劳动人口规模,使“人口红利”难以继续。4、人口老龄化对产业结构调整 也有较大影响。老年劳动力因智力衰退,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下降,创新能力不足,不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三、人口老龄化的解决措施有哪些?1、加快养老经济保障调整经济结构,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加速经济发展,提高劳动生产率,减轻公共财政负担。2、建立老年社会保障体系把国家统筹保险、个人储蓄保险、大病医疗保险、社会商业保险有机结合起来,大力实施城乡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制度、完善农村五保供养制度,全面实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在有条件的地方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多管齐下,提高人口“夕阳”时段的抵御风险能力。3、走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相结合的养老道路建立以家庭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服务网络为辅助、公共福利设施养老为补充、社会保险制度为保障的居家养老体系尤为重要。4、鼓励支持老年人发挥作用国家可研究出台逐步提高退休年龄的政策,各地可采取各种形式,为老年人再就业创造条件。5、积极发展老龄产业围绕老年人物质和精神需求,调整产业结构,开发生产各种老年消费品。以老龄产业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启动老龄产业机制来兴办社会福利设施。发展为老服务业,培育老年服务中介组织,培养专业化的为老社会服务队伍。从此次人口普查老龄化数据以及年龄构成来看,我国少儿人口比重回升,生育政策调整取得了积极成效。同时,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2023-09-01 03:30:162

应对人口老龄化应该坚持什么主要原则

应对人口老龄化应该坚持重点突出、统筹全局主要原则。人口老龄化牵动全局,关系国计民生,是影响民族兴衰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新的基本国情,必须从中长期的国家战略角度布局,注重顶层设计,积极应对。这其中涵盖着相关重大政策制度改革和完善,必须坚持重点突出、统筹全局原则。明确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战略任务清单,明确优先发展的主题和优先完成的重大制度,包括人力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养老保障与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生育政策完善与人口均衡发展等方面。人口老龄化的表现:1、人口生育率快速降低。从20世纪70年代初到90年代初,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计划生育政策的共同作用下,我国总和生育率迅速从5.8下降至更替水平以下,仅用30年至40年的时间就完成了发达国家用一个世纪乃至更长时间才完成的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在缓解人口过快增长压力的同时也加速了人口老龄化进程。2、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延长。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医疗卫生事业不断进步,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已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35岁提高到2016年的76.4岁。在60多年的时间里,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提高了41.4岁,提高速度远远超过发达国家和世界平均水平。这无疑加速了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3、生育高峰连续推动。人口惯性是人口自身发展的规律,现有人口年龄结构是影响未来人口老龄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先后在1949年至1958年、1962年至1976年、1986年至1990年,出现过三次生育高峰,这会在21世纪上半叶演化为三次老年人口增长高峰。
2023-09-01 03:30:351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与趋势

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呈现出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速快、高龄化、失能化、空巢化趋势明显的趋势。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以来,呈现出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速快、高龄化、失能化、空巢化趋势明显的趋势。再加上我国未富先老的国情和家庭小型化的结构叠加在一起,以及社保制度滞后,养老问题异常严峻。造成中国人口老龄化加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最直接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长期以来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出现的较低生育率,另一方面是经济的快速增长、科学技术的进步,人民医疗条件的改善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类在健康和长寿方面已取得了惊人的成就,人口寿命大大延长。人口老龄化趋势的特点1、老年人口规模庞大2020年我国65岁以上老龄人口达到1.91亿,占总人口比重为13.5%,全球每4个老年人中就有一个中国人。预计2057年中国65岁以上人口达4.25亿人的峰值,占总人口比重32.9%-37.6%。2、老龄化速度快2001年中国65岁以上人口超过7%,标志进入老龄化社会,用了21年的时间即2021年步入深度老龄化,届时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超14%,时间短于法国的126年、英国的46年、德国的40年。
2023-09-01 03:30:511

我国养老问题的现状及对策

我国养老问题的现状及对策如下:我国的人口老龄化比较严重,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2.64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8.7%;65岁以上老年人口达1.9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3.5%。而且据预测,2040年,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将超过20%。我国目前实行的是“9037”的养老模式。“9037”即是90%的老年人由家庭自我照顾,采取以家庭为基础的居家养老;7%的老年人享受提供日间照料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3%的老年人享受机构养老服务。未来养老模式也会向着注重老年人基本生活需求、提升生活质量的方向发展。人口老龄化介绍两个含义:一是指老年人口相对增多,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不断上升的过程;二是指社会人口结构呈现老年状态,进入老龄化社会。国际上通常看法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人口老龄化是指人口生育率降低和人均寿命延长导致的总人口中因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动态。
2023-09-01 03:31:261

我国老龄化加剧,我国老龄化占总人口多少?

对中国和世界人口老龄化的展望和分析,可以得到以下结论和意见:  1.21世纪我国出现的人口老龄化现象是20世纪50到60年代高生育、低死亡的必然后果,与世界人口发展趋势一致。  2.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从20世纪70年代起实施至今,使我国少生3亿多人,降低了21世纪中期老龄人口的数量,从而减轻了社会抚养老人的负担。  3.成功的计划生育工作使我国的劳动力总量直到老龄化严重的21世纪30年代前后,仍可保持在总人口50%以上,在21世纪20年代前劳动力总量最丰富时甚至可达总人口的65%,目前仍有1.5亿以上的富余劳动力。因此,今后数十年内都是我国劳动力充沛的黄金发展时期。我国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经济,增加就业,不会发生经济发达国家劳动力缺乏的问题。  4.人口多、土地少、资源相对缺乏仍将是我国长期存在的基本国情。尽管日本人均耕地只有7分,但劳均耕地却有13亩,远远高于我国。因此,只有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快发展,才能更好地满足扶养老人的各种需求,才是解决老龄化问题的根本出路。  5.我国经济发展正在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未来扶养老人的社会能力的提高,应从培养高素质人口着力,采取各种措施使我国从人口数量大国转变为人力资源大国。为此,我国应采取稳定低生育水平,培养高素质人口,完善经济、社会制度,提高服务、保障能力,重视人的全面发展的政策,统筹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生态、环境发展。  6.我国各个地区人口差别巨大。上海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出生率已低于死亡率,从1993年起即进入人口自然负增长阶段,人口平均期望寿命已达到世界最长寿国家的水平,个别区早在10多年前老人比例已接近1/4。同时,也有少数省份人口仍然十分年轻,还需要十年左右的时间才能达到人口零增长。鉴于这种情况,我国在人口及其相关的政策上不宜一刀切,应当采取分类指导,因地制宜的原则。  7.我国的家庭结构正在发生迅速的转变。这种转变的影响将反映在社会结构及功能、人际关系及代际关系、家庭内经济流动、生活方式及价值观念等许多方面,这些变化也会对老龄工作产生深刻的影响。政府应当相应地在社区建设、养老保障、医疗体制、社会服务等方面作出适当的安排。  8.老年人不仅需要社会的扶养,同时也有很高的社会价值。我国许多老人年老志不衰,仍然在各个领域继续作贡献。老人的知识、经验、威望、品德、能力等都是社会的宝贵财富,提倡“老有所为”是我国特有的老龄工作方针之一,充分体现了对老年人的重视、尊重,仍应继续作为我国老龄工作的重要方针。  9.近年来,健康老龄化的观念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联合国提出,将健康老龄化作为全球解决老龄问题的奋斗目标。健康老龄化是指个人在进入老年期时在躯体、心理、智力、社会、经济五个方面的功能仍能保持良好状态。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老年人中若有较大的比例属于健康老龄化,老年人的作用能够充分发挥,老龄化的负面影响得到制约或缓解,则其老龄化过程或现象就可算是健康的老龄化,或成功的老龄化。为实现健康老龄化需要社会各方面协调一致的努力,也需要老年人的积极参与。我国在这方面应当大有作为,努力为世界提供范例。
2023-09-01 03:31:411

世界与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资料

  2002年世界人口老龄化动态  作者: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 徐 勤 出处:中国老龄协会网站  1.老年人口规模  2002年,全球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6.06亿,并且正在以比总人口快得多的速度递增。1950年,全世界60岁以上的老年人约有2亿,1970年达到3亿,2000年达到6亿。据联合国估计,2020年将达到10亿,2050年,全球将有近20亿的老年人。在1950-1970年的20年内,老年人口增加一个亿,而2000-2020年的20年内,老年人口增加4个亿。在1970-2000年的30年内,老年人口在3亿的基础上翻一番,而从2020-2050年的30年内,世界老年人口将在10亿的基础上再次翻一番。在1950-2050年,全球人口将平均每年增长0.87个百分点,而老年人口将平均每年增长2.38个百分点。  2002年,世界绝大多数老年人口生活在亚洲(54%),欧洲(24%)其次。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34亿,占世界老年人口1/5(21.34%),占亚洲老年人口2/5(39.7%)。2050年,据联合国估计,亚洲老年人口将增长到近63%,而欧洲比例(11%)将减少一半,与非洲(10%)和拉丁美洲(9%)接近。  未来50年,老年人口的地区分布将发生显著变化。2002年,六成(62.55%)老年人口生活在发展中地区,到2050年,居住在这一地区的老年人口将达到八成(79.88%),半个世纪提高17个百分点。  从2002年到2050年,非洲老年人口将从4221万上升到2.05亿,增加3.9倍;亚洲从3.38亿将上升到12.27亿,增加2.6倍;欧洲从1.48亿将上升到2.21亿,增加50%;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从4368万将上升到1.81亿,增加3.1倍;北美洲从5232万将上升到1.19亿,增加1.3倍;大洋洲从425万将上升到1099万,增加1.6倍。  2.人口老龄化程度  人口老龄化成为一个全球性现象。2002年,在全世界186个国家和地区中,有68个已进入“老年型”。目前,世界每10个人口中有1个老年人,预计到2050年,每5个人中有1老年人,到2150年每3个人中就有1个老年人。发达地区的这一比例远远高于发展中地区,2002年,发达国家的老年人口已经占到总人口的1/5(20%),而发展中地区的老年人口仅占总人口的8%,最不发达国家的老年人口仅占总人口的5%。意大利人口老龄化程度居世界之最,老年人口比例达到25%,其次是德国、希腊、日本—24%,瑞典也达到23%的高水平。  到2050年,发达地区总人口中老年人口将占1/3(33%),但是,发展中地区人口老龄化的步伐更加迅速,其比例也将上升到19%,但最不发达国家的人口老龄化进程仍然十分缓慢,老年人口比例仅上升到9%。届时,西班牙将成为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老年人口比例达到44%,其次是斯洛文尼亚、意大利、日本,老年人口的比例增长到42%。  3.人口高龄化  老年人口本身也在老龄化。1950-2000年间,世界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增加5倍,以平均每年3.3%的速度增长,大大超过60岁以上人口的平均速度(2.2%)。1950年,世界上有0.14亿高龄老人,占老年人总人口的6.7%。2000年,高龄老人的人数达0.69亿,大约占老年总人口的1/3(11.4%)。到2050年,高龄老人的人数约3.8亿,占老年人总数的1/5(19.3%)。发达地区的高龄老人比例从1950年的8.9%增长到2000年的16.0%,2050年,每4个60岁以上老年人中,就有1个将是高龄老人(28.6%)。发展中地区从1950年的4.8%增长到2000年的8.6%,2050年将进一步提高到17.0%。  目前,北欧人口高龄化程度最高,60岁以上人口中超过80岁的人达到20%。西欧其次,达到17%。比例最高的国家是挪威(24%),其次是瑞典(23%),美国(21%)、巴巴多斯(21%)、英国(20%)和丹麦(20%),高龄老人在60岁以上人口中均达到或超过1/5。  2050年,西欧将是人口高龄化程度最高的地区,60岁以上人口中,将有1/3(33%)的人是高龄老人,北欧(31%)和南欧(30%)仅次于西欧。届时,欧洲的瑞士、亚洲的日本和新加坡都将成为高龄老人最多的国家,高龄老人比例高达36%,德国(35%)、英吉利海峡群岛(34%)和意大利(33%)高龄老人的比例将也高达30%以上,即每10个老年人中,就有3人是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  百岁老人在老年人口中增长最快。1975年以前,世界上的百岁老人不足千人。2000年,世界百岁老人达到18万,其中发达地区的百岁老人大约占1/4(14.1万),发展中地区仅有4万百岁老人。预计2000-2050年,百岁老人将以平均每年5.94%的急剧增长,人口规模将增长15倍,达到321.9万,其中发达地区的百岁老人达到218.4万,发展中地区将达到103.5万,占世界百岁老人的1/3。  4.老年人口的预期寿命  全世界的寿命将得到显著延长。出生时的预期寿命从1950年的29岁提升到当前的66岁。存活到60岁的人中,男性人口预期有17年的寿命,女性人口预期可以再活20年。然而,各国之间死亡率的差异是非常大的。2002年,在最不发达国家60岁的男、女性人口预期再活15岁和16岁,而发达国家60岁的男、女性人口预期分别达到18岁和23岁。  对于男性老人来说,日本的老年人预期活得最长,60岁的预期寿命有27岁,较世界平均水平高7岁。其次是法国-26岁,预期寿命达到25岁的国家有:瑞典、西班牙、比利时、瑞士、澳大利亚、和拉丁美洲的瓜德罗普岛及马丁尼克。  对于女性老人来说,绝大多数国家的差异不大,与世界平均水平最多高3岁,60岁的预期寿命达到21岁。  世界老年人口中,男性的预期寿命比女性低,性别差为3岁,发达地区(5岁)较发展中地区(3岁)差异大。最不发达国家的性别差异仅为1岁。在卡塔尔,男女性之间的预期寿命没有差异。女性的预期寿命与男性的预期寿命最多相差6岁,欧洲有4个(爱沙尼亚、拉托委亚、斯洛文尼亚和法国),还有1个在非洲,是留尼汪岛。  5.老年人口的性别构成  老年人口中的大部分是女性。由于女性的预期寿命较男性长,在老年人口中每100个女性有81个男性,在高龄部分,每100个女性只有53个男性。发达地区的这一比例(性别比-每100个女性有71个男性)较发展中地区(每100个女性有88个男性)低,因为发达地区预期寿命的性别差异较大。  老年人口性别结构的地区差异十分显著。东欧老年人口的性别比很低,只有68,最低水平属于拉托维亚,仅为51,即老年人口中男性与女性的比为1:2。东欧的俄罗斯(53)、白俄罗斯(54)、爱沙尼亚(55)也接近这一比例。而不少国家的性别比水平超过100,甚至高达200以上。阿拉伯联合酋长国(287)、卡塔尔(265)、科威特(212)的老年人口中,男性与女性的比与东欧相反,超过2:1。  6.老年人口的婚姻状况  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人口,丧偶率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然而,多数男性老人有配偶,甚至在75岁以上人口中有配偶的男性老人数量超过鳏夫人数。男性老人较女性老人更可能有配偶。2002年,世界78%的男性老人有配偶,相比之下,仅有44%的女性老人有配偶。多数无偶老人的主要原因是丧偶。妇女更可能在失去配偶的情况下生活,因为她们活得更长,而且比她们的丈夫更年轻。  最不发达国家男性老人中有配偶的较多,达到85%。最少的是拉丁美洲的巴巴多斯,仅有54%的男性老年人有配偶。  最不发达国家女性老人中有配偶的比例较低,仅为40%,中非的这一比例为35%。老年妇女中,有配偶的比例最低的是尼日尔,仅有25%的妇女她们的丈夫还在。大洋洲的老年妇女中几乎一半的人有配偶(49%)。最幸运的是马其顿的老年妇女,丈夫还在的人达到60%。  在高龄组,寡妇人数超过有配偶人数。印度尼西亚和南朝鲜的资料显示,75岁以上女性的丧偶率超过80%。一些其它国家,这一比例超过75%。多数发达国家的丧偶率低于70%。1985年,日本的这一数字是78%,相比之下,75岁以上的男性的这一比例是28%。  7.劳动年龄人口潜在的抚养负担  人口学用“潜在支持比”指标反映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它是计算每1个65岁人口相应的15-64岁人口数,以表明劳动年龄人口潜在的抚养负担。1950年至2002年,世界人口的潜在支持比已经跌落,每个老年人相应的劳动年龄人口从12个下降到9个,并在继续跌落。到本世纪中叶,潜在支持比将下降到4,即每个老年人相应4个劳动年龄人口。潜在支持比对于社会保障制度,特别是对于传统的社会保障制度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在这种制度中,当前的劳动人口负担当前退休人口的退休金。  发展中地区的潜在支持比处于较高水平(12),到2050年将下降到很低的水平(5),发达地区目前的水平已经很低了(5),到本世纪中叶,将进一步下降到更低的水平——2。最不发达国家目前的水平高达17,再过半个世纪,只下降7,达到10,大大高于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水平。  8.法定退休年龄  在发达地区,半数以上国家的男性法定退休年龄是65岁及上,而对于女性而言,多数是55-59岁。在发展中地区,退休年龄标准往往低于发达地区,一般男性为60-64岁,对于女性,都在64岁以下。地区退休年龄标准的差异可能反映了地区之间人口预期寿命的差异,在发展中国家,预期寿命较低。  丹麦、冰岛和挪威有最高法定退休年龄,男女性均为67岁。这些都是北欧国家,那里老年人口的预期寿命比较高,如后两个国家60岁男性预期寿命达到21岁,女性达到24岁。法定退休年龄最低的要属太平洋的所罗门群岛,男女性均仅为40岁,太平洋的基里巴斯和南非的斯威士兰定为50岁。  9.老年人口的经济活动状况  在发达地区,趋于有较低的老年工作者的参与率。60岁以上男性人口中,经济活动人口占21%,相比之下,在发展中地区,这一比例达到50%。在多数发达国家,10%的老年妇女是经济活动人口,而在发展中国家,这一比例达到19%。发展中国家有较大的老年劳动参与率是由于在那里退休制度的覆盖面十分有限,并且只能提供很小一部分退休金收入。  地区之间,老年人口的经济活动状况差异很大。在最不发达国家,男女性老年人口均有很高的劳动参与率,男性达到74%,女性也达到42%。  在匈牙利,男女性老年人口的劳动参与率均很低,分别只有2%和1%。比利时、奥地利、法国及荷兰的老年人参加经济活动的比例也很低,男性为5-7%,女性为1-4%。乔治亚、卡塔尔和文莱的妇女到了60岁就已经不再有经济活动了。  资料来源:人口老龄化(2002年),联合国人口司经济社会事务部,2002
2023-09-01 03:31:511

什么是人口老龄化?

人口老龄化主要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老年人占社会总人口的比重超过一定的比例称为老龄化或老年型国家。按照国际人口组织对人口类型的划分,老年型的国家主要是发达国家,最高的是欧洲国家和日本。判断老龄化的最科学的分类方法按65岁和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不同比例,再结合老少比、年龄中位数和少年儿童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按照这种划分,少年儿童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在30%以下,老年人口占总人口10%以上,老少比在30%以上,年龄中位数在30岁以上,被视为老年型国家。年龄中位数是指总人口中从低龄到老龄累计到总人口一半的年龄组。在我国,一般将超过60岁的人口称为老年人口。自1980年以来,60岁以上老年人口平均每年以3.2%的速度增长,1990年,中国的老年人口已达到总人口的10%,进入了老龄化社会。
2023-09-01 03:32:027

中国人口老龄化如何应对

http://finance.ifeng.com/topic/news/laolinghua/ 这个网站关于中国老龄化方面挺全的,希望对你有帮助
2023-09-01 03:32:333

预计“十四五”时期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将从轻度老龄化进入哪个阶段

预计“十四五”时期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将从轻度老龄化进入中重度老龄化阶段人口老龄化是指人口生育率降低和人均寿命延长导致的总人口中因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动态。两个含义:一是指老年人口相对增多,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不断上升的过程;二是指社会人口结构呈现老年状态,进入老龄化社会。国际上通常看法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根据1956年联合国《人口老龄化及其社会经济后果》确定的划分标准,当一个国家地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占总人口比例超过7%时,则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1982年维也纳老龄问题世界大会,确定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超过10%,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进入严重老龄化。国家统计局2011年4月28日发布了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主要数据,依据其趋势好坏(民族构成、地区分布和人口的流动的好坏较难确定)。
2023-09-01 03:32:411

人口老龄化的好处

人口老龄化的好处:1、受教育水平持续提升,接受新事物及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普遍增。2、积累了一定财富,具有较强的养老产品和服务消费欲望与实力。3、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们的自理状态预期寿命将会不断提高,从而大大减轻老年群体在日常生活中对外部力量的依赖。坏处:1、老年人口规模庞大,给养老保障制度建设和医疗保健事业发展带来压力。2、快速老龄化进程与劳动力总量减少并行,劳动力年龄结构老化给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带来挑战。随着老年人口规模的扩大,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总量自2011年达到峰值后便开始逐年缩减,劳动力年龄结构也开始老化。扩展资料:人口老龄化的原因:1、我国70年代开始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这直接导致我国的生育率大大降低。2、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大大地提高,再加之国家医疗设备条件的不断改善和提升,人们更加注重健康养生,人们的寿命也在延长,这直接提高了我国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3、两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就是年轻人口比重不断减少和老年人口比例的相对提高,最终导致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飞速发展,老龄化趋势越演越烈。 参考资料:人民网-充分认识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规律和特征(人民要论)
2023-09-01 03:33:191

人口老龄化带来哪些挑战和机遇?

人口老龄化就相当于社会的压力变大,领取社会保障金的人变多,资金缺口会越来越大,机遇就是他们有丰富的经验。
2023-09-01 03:33:2915

人口老龄化的好处

只有坏处啊
2023-09-01 03:34:235

中国老龄化社会的原因

产生老龄化的原因:  1. 育儿费用提高、生产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压力加大,造成生育率不断下降,出现众多丁克族;  2. 医疗技术进步,公共卫生水平提高,人均寿命延长;  3. 计划生育等政府限制生育的政策。
2023-09-01 03:34:562

人口老龄化的影响是什么?

人口老龄化的影响是:1、社会负担加重。2、社会文化福利事业的发展与人口老龄化不适应。3、家庭养老功能减弱。4、老年人对医疗保健、生活服务的需求突出。21世纪中国出现的人口老龄化现象是20世纪50到60年代高生育、低死亡的必然后果,与世界人口发展趋势一致。老龄化应对措施:一、是健全老年人社会保障制度要采取各种措施,完善城镇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正常增长机制,加大对养老的投入。投入资金与硬件基础设施,在基层社区中,组织社区集体提供帮助,给社区老人提供一些生活必需品,例如蔬菜、水果等。完善养老机制。集社区、个人、家庭、社会合力共同养老,争取社会组织的帮助,形成多元化养老,分散压力。二、是积极发展老龄产业。老龄产业是为了满足老年人物质和精神生活需求而形成的产业,既包括生产性产业,也包括服务性产业,是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的重要手段。发展老龄产业,要从中国实际出发,以满足老人物质和精神生活的需要为目的。三、是应将逐步实行奖励生育政策,放宽现行的计划生育政策,转变我国人口结构老龄化、劳动力储备不足的严峻形势。通过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随后以人的全面发展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为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2023-09-01 03:35:051

人口老龄化的危害是什么?

1、社会负担加重。2、社会文化福利事业的发展与人口老龄化不适应。3、家庭养老功能减弱。4、老年人对医疗保健、生活服务的需求突出。人社部社保研究所所长金维刚表示,由于人口老龄化的加重,我国养老保障的负担之重,养老保障体系建设面临的压力之大,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难度之大,养老保障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之远,都将是前所未有的。扩展资料:措施建议1、将实施健康老龄化战略纳入长期规划将实施健康老龄化战略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长期规划。我们提出健康老龄化战略内涵,主要包括“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教、老有所乐”内容。2、提高对老龄化问题的认识要加强舆论宣传和引导,强调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的严峻性,对社会经济发展影响的紧迫性,以及实施健康老龄化战略的重要性,提高各级政府和领导的思想认识,增强全社会的老龄意识。3、明确国家老龄工作的方向将实施健康老龄化战略纳入国家的五年计划和中长期发展规划中,结合经济发展进程和城乡不同情况,精心设计和构筑中国老龄的工作体系,明确提出目标要求、工作重点、投入力度、检查标准。
2023-09-01 03:35: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