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iers / 阅读 / 详情

如何建设资源节约型 环境友好型社会

2023-09-03 03:32:40
共5条回复
我不懂运营

建设节约型社会,是指在社会再生产的生产、流通、消费环节中,通过健全机制、调整结构、技术进步、加强管理、宣传教育等手段,动员和激励全社会节约和高效利用各种资源,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支撑全社会较高福利水平的可持续的社会发展模式。在这里,“节约”有两层涵义:一是杜绝浪费,即要求我们在经济运行中减少对资源消耗的浪费;二是在生产消费过程中,用尽可能少的资源、能源,创造相同的、甚至更多的财富。要看到,资源节约型社会以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为前提。离开这个前提,虽然资源节约了,但却是“不发展的社会”,这与科学发展观背道而驰。

节约型社会与过去强调的“勤俭建国”相比,内涵更广泛,发展的层次更高。它是一种全新的社会发展模式,既要尽可能少地消耗资源,并且能够尽量循环利用,又要保证全社会较高的福利水平。基于此,必须着眼于制度规范和政策引导,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节约资源、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加强管理相结合,把节约资源纳入经济转换方式的重要内容,促使生产者和消费者珍惜资源、保护环境,同时,让每个人羞于浪费、不敢浪费。

建设节约型社会不只是由我国人均资源较少的基本国情决定的,更重要的是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中国的工业化进程突飞猛进,过去我国走的是依靠高消耗资源,粗放式经营的经济发展之路,用于支撑经济发展的资源消耗十分严重。资源短缺制约经济发展的矛盾越来越明显,可持续发展受到严峻挑战。要打破经济发展的资源瓶颈,建设节约型社会势在必行。另外,建设节约型社会是保护环境的有力措施。经济运行的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造成水环境、大气环境和生态环境退化、恶化严重。为了保护环境,减少对生态的破坏,转变经济增长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模式,建设节约型社会是重要的一步。最后,建设节约型社会是赢得国际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我国正在积极实行资源的“走出去”战略,但是对于重要资源特别是粮食耕地、淡水、石油、煤炭等战略性资源必须立足于自力更生。如果依赖进口,就会受制于人,在国际竞争中将处于劣势。因此,建设节约型社会实质上是关系到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一个重大战略决策和长远战略方针。

建设节约型社会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保证,只有通过建设节约型社会,才有国家的长足发展。

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着力点,一是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的资源忧患意识和节约意识。要求真务实,居安思危,增强资源忧患意识和全局观念;做到建设节约型社会从今天做起,从每一个人做起,从节水、节电、节煤、节油、节粮、节地、节材等具体工作做起,让节约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行为。二是加大调控和监管力度,杜绝重复建设等浪费现象。低水平重复建设一直是我国经济运行中的“顽症”。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只看到了短期效益和局部利益,没有看到资源的无端消耗对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产生的消极后果。因此,政府必须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对于企业行为要积极引导和规范,对于政府行为要加大监督力度,改变唯GDP的政绩考核体系,把节约资源、环境保护列入监督考核内容。三是调整经济结构,改变经济发展模式。改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协调、难循环、低效益”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逐步建立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对高物耗、高能耗、高污染行业加以控制,坚决淘汰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落后工艺、技术、设备和产品,要尽快建立以节能,节材为中心的资源节约型工业生产体系。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力争用信息技术降低对能源的消耗。四是大力扶持环保产业,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环保产业潜力巨大,不仅能回收废弃物,减少污染,它的产值巨大,还能推动经济发展和劳动及就业。环保产业只是作为循环经济的一个环节,我们应该着手建立循环经济体制。循环经济是目前世界上先进的经济模式,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将人类经济活动组织成为“资源—生产—消费—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实现“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所有的物质和能源要能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我们应当转变观念,积极探讨发展循环经济的思路,着手建立支撑循环经济的法律体系、技术支持体系和公众体系,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使循环经济为能源节约、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发挥重大作用。

建设节约型社会,还要加大对科学技术的投入,以科技进步带动节约型社会的建设。推动资源节约技术的开发、示范和推广应用,集中力量支持一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技术改造项目。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高资源节约的整体技术水平。与此同时,国家还应该不遗余力地加大对新能源开发的投入,加快新能源开发的速度。

完善法律法规,创新资源的利用和管理机制。要完善产权法律制度,规范和理顺产权关系,保护各种资源产权权益,这样才有人对资源负起责任,才能尽量发挥资源的效益。要完善《节能法》、《水法》、《土地管理法》等法规,加大实施力度,对造成资源严重浪费者依法惩处。建立资源利用的协调机制,根据资源的承载能力来配置资源。建立能源、资源审计制度,与现行的环境评价制度共同构成社会性管理的新框架。还要建立健全民众的监督机制,让制度成为资源节约的有力保证。

它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1)资源和环境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和保障,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资源和环境的支撑。

(2)我国资源相对不足,人均占有量低,粗放型的增长方式造成过量消耗资源,环境严惩污染,生态严惩破坏。资源和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已严惩制约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危及中华民族子孙后代的自下而上和发展。

(3)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环境和生态,才能促进我这经济社会平稳较快持续发展。

2、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国际竞争力

我国资源消耗高、利用率低,影响了我国企业和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保护环境和生态,能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国际竞争力。

3、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使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就是要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实现经济较快持续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也正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容。

4、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保障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必须有资源和环境作保障。我国粗放型

的经济增长方式,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5、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保障国家安全和提高我国综合国力的重要举措

解决我国建设需要的资源问题,着眼点和立足点必须放在国内。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能够控制和降低对国外资源的依赖程度,确保国家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能够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

6、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能够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皮皮

建设~~

必须处理好经济建设

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

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要充分考虑人口承载力

资源支撑力

生态环境承受力

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

资源

环境的关系

统筹当前发展与长远规划

不断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

走生产发展

生活富裕

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要实现三个转变

转变关于发展的传统观念

从重经济增长转变为保护环境与经济增长并重

从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转变为二者同步发展

改变先污染后治理的

边治理边破坏的情况

从主要用行政手段保护环境转变为运用经济

法律等综合手段解决环境问题

自己遵守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

提高环保工作水平

此外

建设生态文明也是建设资源节约

环境友好社会的内在要求

自己去查

瑞瑞爱吃桃

新能源,环保材料

牛云

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坚持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只要坚持走科学发展之路,“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护环境;既能激发百姓热情,又能让百姓切实受惠”的愿望就能够实现。

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几个方面,切实保护和合理利用各种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采取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方式,建立人与环境良性互动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

突出抓好三个方面的重点任务:一是努力推进资源节约。关键是抓好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资源综合利用,降低资源消耗,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二是切实加强环境保护。关键是要从源头上防治污染和生态破坏,扭转先污染后治理,边治理边污染的状况。三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要按照成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进行产业发展规划和产品生产设计,实现从生产到消费各环节的良性循环。

okok云

从我做起

相关推荐

什么是节约型社会?

分类: 教育/学业/考试 解析: 什么是节约型社会? 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在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通过采取法律、经济和行政等综合性措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收益,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其目的在于追求更少资源消耗、更低环境污染、更大经济和社会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 此中“节约”具有双重含义。其一,是相对浪费而言的节约。其二,是要求在经济运行中对资源、能源需求实行减量化。即,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用尽可能少的资源、能源(或用可再生资源),创造相同的财富甚至更多的财富,最大限度地充分利用回收各种废弃物。这种节约要求彻底转变现行的经济增长方式,进行深刻的技术革新,真正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节约”的这两重含义是内在统一的,必须统筹兼顾,不能片面理解。
2023-08-29 15:26:261

节约型社会的主要内涵包括

节约型社会的主要内涵包括减少消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建设节约型社会,是指在社会再生产的生产、流通、消费环节中,通过健全机制、调整结构、技术进步、加强管理、宣传教育等手段,动员和激励全社会节约和高效利用各种资源,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支撑全社会较高福利水平的可持续的社会发展模式。节约型社会的介绍节约型社会是指在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尽可能节约资源和减少资源消耗,并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收益的社会形态。“节约”有两层涵义:一是杜绝浪费,即要求我们在经济运行中减少对资源消耗的浪费;二是在生产消费过程中,用尽可能少的资源、能源,创造相同的、甚至更多的财富。要看到,资源节约型社会以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为前提。离开这个前提,虽然资源节约了,但却是“不发展的社会”,这与科学发展观背道而驰。节约型社会是公务员考试中申论的热点话题,也是应用写作的重要研究对象之一。节约型社会与过去强调的“勤俭建国”相比,内涵更广泛,发展的层次更高。它是一种全新的社会发展模式,既要尽可能少地消耗资源,又能够尽量循环利用,又要保证全社会较高的福利水平。
2023-08-29 15:26:331

如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方法:一、牢牢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发展理念。二、自觉抵制铺张浪费的不良风气,不奢华、不浪费、不攀比。三、增强环保意识,加强行为自律,自觉抵制“白色污染”。 如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一、加快形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产业结构。二、努力构建节约型、环保型的公共设施发展模式和消费模式。 爱护环境,争做绿色生态的维护者,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不乱砍乱伐,等等。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 社会是从我国国情出发而提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参与其中。
2023-08-29 15:26:541

试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涵义,并说明如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1)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在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通过采取法律、经济和行政等综合性措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收益,保障经济会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全社会都采取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方式,建立人与环境良性互动的关系。(2)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可以从下面三个方面着手:第一,要充分考虑人口承载力、资源支撑力、生态环境承受力,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第二,要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率。坚持开发节约并重,节约优先,按照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的原则,在资源开采、生产消耗、废物产生、消费等环节上面逐步建立全社会的资源循环体系。第三,要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建设生态文明。增加环保投入,健全环保监管体制,提高监管能力,加大执法力度。在全社会形成爱护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
2023-08-29 15:27:091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是一场关系到什么的社会革命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是一场关系到可持续发展的社会革命。当前全球资源短缺、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我们迫切需要转变发展模式,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涉及到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多方面因素,需要改变我们的生产、消费和生活方式。这场革命需要从政府、企业和个人三个层面共同努力,加强政策支持、加大技术研发、提升资源管理能力和意识,推动绿色产业发展、推广可再生能源利用,减少废物排放和环境破坏,促进可持续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核心思想是转变发展模式,实现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促进可持续发展。
2023-08-29 15:27:171

简答:什么是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怎样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什么是环境友好型社会? 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通过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来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要以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遵循自然规律为核心,以绿色科技为动力,倡导环境文化和生态文明,构建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社会体系。 什么是资源节约型社会? 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在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通过采取法律、经济和行政等综合性措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收益,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其目的在于追求更少资源消耗、更低环境污染、更大经济和社会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
2023-08-29 15:27:282

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意义

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建设节约型社会。节约型社会已成为一个代性的话题,也将成为一个永久性的话题。中央提出的建设节约型社会,就是要在社会生产、建设、流通、消费的各个领域,在经济和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切实保护和合理利用各种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用尽可能少的资源(或用再生资源),创造相同的财富甚至更多的财富,最大限度地充分利用回收各种废弃物。这种节约型社会的建设是突破资源、环境瓶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审时度势、深谋远虑而提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新要求,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紧迫性、指导性和重大的战略意义。扩展资料:注意事项:坚持开发节约并重、节约优先,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在资源开采、生产消耗、废物产生、消费等环节,逐步建立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实行强制淘汰高耗能高耗水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的制度,推行强制性能效标识制度和节能产品认证制度。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政府节能采购、合同能源管理。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关于加快建设广东节约型社会的战略思考
2023-08-29 15:27:381

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概念?

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中共中央明确提出了建设节约型社会,就是要在社会生产、建设、流通、消费的各个领域,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切实保护和合理利用各种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是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中华民族兴衰,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的重大决策。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在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通过采取法律、经济和行政等综合性措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收益,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社会。
2023-08-29 15:27:572

对节约型社会的经济学诠释:用经济学解释节约

  建设节约型社会既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战略方针,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目前,人们谈论比较多的是节约的紧迫性,如何在生产和生活中厉行节约,特别是在技术方法上如何有利于节约。建设节约型社会,需要从理论上澄清一些认识,搞清楚一些重要的关系。节约应当作为一个历史范畴来对待,在倡导普遍节约的基础上要突出重点,要把运用经济手段促进节约扎根于节约文化之中,要把通过先进技术实现节约建立在合理的经济制度基础上。我国现在有13亿人口,今后高峰时将达16亿,地大而物不博,土地、水、矿产、能源各类资源的人均占有量都排在世界最后列。 例如人均耕地仅1亩多,为世界平约的1/3,还在不断减少,要养活这么多人难度极大。又如石油为世界平均的1/10,如果按美国现在的标准消费, 每年需50亿吨以上,全世界生产的石油都给中国用也不够。其它如水资源和重要的矿产资源无不面临危机。我们还很落后,还要通过工业化走向现代化,需要惊人的资源量来支持,不走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道路,水荒、地荒、 煤荒、油荒、电荒和环境污染只会愈演愈剧,若再不更弦改辙,别说发展,恐怕将来难以找到一块蓝天白云、青山绿水,连子孙赖以生存的基地都要没有了。所以,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只有建设节约型社会才是必由之路。   一、“一般节约”和作为历史范畴的节约   节约的涵义和节省、节俭基本相同,而节约和浪费(广义的浪费应当包括使用价值的损失和毁坏)则是对立的范畴。节约一般是指减少或者避免在人力、物力、财力(后二者构成物质财富)上不必要的、没有预期效果的消耗; 而浪费则是指对人力、物力、财力的使用不当或者没有节制。因此,提倡节约就等于反对浪费。节约既包括生产上的节约,也包括生活中的节约。倡导建设节约型社会,是为了减少和杜绝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活消费中的浪费。节约有其抽象的、一般的涵义,在任何经济社会形态中都有一个节约的问题。但是,节约也是一个历史范畴,是一个具有历史经济规定性的范畴,在不同的社会形态和不同的生产方式中,节约的目的、对象和方式都有所不同。在所有对立的生产方式中,对于所有者或者业主来说, 节约的对象都是物质财富(抽象的财富是货币) ,其主要着眼点都是为了减少生产过程中物质资料的支出,而劳动力的浪费和自身生活中的挥霍从来是无 所谓的。例如,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所谓节约本质上是资本的节约,资本家最关心的是资本成本的节约,包括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实物资本和货币资本。不过首先,节约资本和节约劳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节约资本往往以浪费劳动和牺牲劳动者的利益为代价。为了节约资本,除了最大限度地利用一般社会力(劳动的社会结合力,科学和自然力)以外,尽量压低作为可变资本的工资。为了节约资本,一方面,尽量减少在劳动条件、劳动保护、劳动安全等方面的资本投入;另一方面,在工资既定的前提下,尽量延长劳动时间和加大劳动强度,甚至冒着很大的劳动风险。在资本主义国家的早期阶段,上述情况是司空见惯的;随着法律制度的健全和文明程度的提高,现在已经有很大改善。其次,节约资本和消费者的节约(资源和财富)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对于资本家来说,消费者越是浪费,越是挥霍无度,市场上表现出来的需求越旺盛,盈利的机会和可能就越大。为了盈利,资本家甚至挖空心思鼓励和诱导不合理的消费。在不存在对立的生产方式中,特别是在高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社会形态中,自由时间和劳动时间之间对立被扬弃了。因此,正如马克思所说:“真正的节约(经济),劳动时间的节约=生产力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第555页) “节约劳动时间等于增加自由时间,即增加使个人得到充分发展的时间,而个人的充分发展又作为最大的生产力反作用于劳动生产力。从直接生产过程的角度来看,节约劳动时间可以看作生产固定资本,这种固定资本就是人本身。”(同上,第 225-226页)可见,随着生产方式的变化,节约的内涵和节约的观念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在我国现阶段,从经济制度来讲不同于资本主义制度,节约不只是资本的节约,劳动的节约经济论坛也开始提到日程上来。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一方面,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后发展国家,采取市场经济形式,在很大的范围内和一定的程度上,生产资料仍然采取资本的形式, 劳动仍然采取雇佣劳动的形式(所谓“合同劳动”就是雇佣劳动)。因此,生产上的节约在很大程度上仍然表现为资本的节约,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的经济规律在这里同样会起作用。例如,在我国今天的中小型私营企业中,在建筑行业中,为了节约资本而压低工资、克扣工资、拖欠工资的情况,任意延长劳动时间和加大劳动强度的情况,置生命安全于不顾的情况,甚至生产有害于健康的产品的情况,等等,并不比早期的资本主义国家少多少,其中私营煤矿更是一个典型。另一方面,我国比重很大的固有经济和特有的管理方式, 由于缺乏产权约束和责任约束,也为浪费大开方便之门。   二、经济节约和节约文化   勿需详细罗列资料就清楚,我国的浪费比发达国家要严重得多。要建设节约型社会,最重要的是搞清楚浪费的经济社会根源,特别是要搞清楚导致浪费的特殊性原因。原因不同,减少浪费和实现节约的办法也应当不同。首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可以而且应当更多地以经济手段、经济政策促进节约和减少浪费。比如,为了实现资源的节约,可以通过适当提高资源价格(煤价、油价、电价、水价、等等)进行调节。如果资源价格偏低,就会诱导人们多消费,就有可能造成更多的浪费;如果价格调高一些,就会减少不必要的消耗乃至浪费。在这里,价格成了重要的经济杠杆。除此之外,利息率(所谓“资金价格”、汇率以及税率等,也是重要的经济杠杆。在很多情况下,经济手段和经济政策可以取得单纯的行政手段难以取得的效果。   但是,在一定意义上,经济手段是作为外在的强制力量起作用,它不能解决人们观念上的问题,不能解决如何树立节约意识的问题。而恰恰是节约意识和节约观念具有基础的性质。在我国的儒家文化(孔孟之道)和西方的基督教文化中,节约都是重要的内容。回顾我国解放前和解放初的农村家庭, 节约教育是经常性的必修课,而且家长对子孙、前代人对后代人都以身作则。 这种教育甚至是通过普通家庭妇女的朴素教育进行的。通过这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儿童从小就在脑海中打下“浪费有罪”的烙印,而且令他们牢牢记住:即使是容易得到的东西(如水)也不应当浪费;即使生活富裕了也不能浪费。 然而在后来,特别是告别困难时期以后,无论是家庭还是学校,对节约教育的重视程度都有所忽视。虽然也有一些厉行节约的教育,但既不入情入理也不注重实际效果。甚至于我国还出现了一些相反的教育,教唆青少年如何超前消费,如何奢侈消费,如何即时行乐,等等。我们应当总结这方面的经验教训。应当把以经济手段促进节约和灌输节约文化结合起来,把经济节约建立在节约文化的基础上。在节约文化的建设方面,不仅要从对娃娃的启蒙教育做起,从学校教育做起,而且应当对在岗的领导者、经营者、管理者、劳动者,进行正确的节约理念的再教育,在全社会形成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良好风气。
2023-08-29 15:28:051

在我国提出节约型社会的概念有什么重大意义

根据我国资源紧缺的基本国情,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必须选择一条与发达国家不同的资源组合方式,即非传统的现代化道路,关键在于促进资源的节约,杜绝资源的浪费,降低资源的消耗,提高资源的利用率、生产率和单位资源的人口承载力,以缓解资源的供需矛盾.   首先,要将节约资源提升到基本国策的高度来认识,把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目标纳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之中,将“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共同作为我国的基本国策,并在实践中推进这一基本国策.不仅要把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这一目标,纳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之中,而且要以此为依据建立综合反映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体现科学发展观、政绩观的指标体系,构建“绿色经济”考核指标体系,实现“政绩指标”与“绿色指标”的统一,彻底改变片面追求GDP增长的行为.   其次,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改变透支资源求发展的方式.要着眼于充分调动大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着眼于满足大众的需要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科学发展观,必须把资源保护和节约放在首位,充分考虑资源承载能力,辩证地认识资源和经济发展的关系.要加大合理开发资源的力度,努力提高有效供给水平;要着力抓好节能、节材、节水工作,实现开源与节流的统一.  第三,通过经济杠杆,推动节约资源,倡导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循环经济模式和绿色消费方式,实现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改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协调、难循环、低效益”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逐步建立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要尽快建立以节能、节材为中心的资源节约型工业生产体系.通过技术进步改造传统产业和推动结构升级.对高物耗、高能耗、高污染的初级产品出口加以控制,按照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如在能源、交通、金融等行业大力推进信息化,力争用信息技术降低对能源的消耗.   第四,必须采取法律、经济和行政等综合手段,促进资源的有序、高效开发和利用.要在资源开采、加工、运输、消费等环节建立全过程和全面节约的管理制度,要健全和完善《节能法》,并加大实施力度;尽快制定《可再生能源法》,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政府要进行制度设计,建立能源、资源审计制度,与现行的环境评价制度共同构成社会性管理的新框架.   总之,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我国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选择,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2023-08-29 15:28:251

国家倡导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原因是?

1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大国。再加上近年来高速的粗放型经济增长和人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使得 我国能源问题面临相当严峻的考验,节约成为摆在全党全国人民面前的重大问题,能源问题解决不了,我国经济 和社会发展将失去赖以存在的基础。因此,建立节约型社会具有重大的意义。 2.答案提示 加强宏观指导和规划,建立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建设节约型社会必须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的生产模式、消费模 式和城市建设模式。 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构建节约资源的技术支撑体系。 深化改革,建立节约资源的体制和政策体系。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经济杠杆的作用,注重运用价格、财税、金 融手段促进资源的节约和有效利用。 强化监督管理,坚决制止一切浪费资源的行为。 加强法制建设,完善节约资源的法律法规体系。 3.答案提示 建设节约型社会是惟一出路 世界各国要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建设节约型社会应该是共同的方向,节约应该是全人类的美德。但对于中国来 说,这一点尤其显得重要和紧迫。 我国面临严峻的资源短缺 我国是人多而物不博。现在发展水平还很低,人均GDP仅为发达国家的十几分之一,还需 要大力迅猛发展。中国人口已达13亿,占全球1/5,高峰将达16亿或更多,而主要资源耕地、水、能源、各种矿产按 人均计,都列在世界后列。例如,人均耕地仅1亩多,为世界平均的1/3,还在不断减少,要养活自己难度极大。如 果有1/10的粮食要进口,就会压垮世界粮食市场。又如石油,为世界平均的1/10,如果中国按美国现在的标准消费, 每年需50亿吨以上,全世界生产的石油都给中国用也不够。其他如水和重要的矿产资源现在都已面临危机,如没有 远虑,前景十分危险。另外,中国的环境也不容许这样消耗下去。 这种资源的短缺又和资源的严重浪费、低效使用并存。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只有建设节约型社会才是惟一的出路 。 产业的调整是最大的节约,根据我国的国情和中央的精神,我国在工业化过程中必须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发展有 所控制,低级产业向中国转移并不是来者不拒、多多益善。那些以付出土地、水、能源、矿产为代价取得一点点 经济效益或外汇的产业就不能要。必须加快产业结构升级的步伐,加快从传统工业向新兴工业的转变。国家应该 宣布,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取得经济发展的时期已经结束,今后要基本停止发展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低 产出的产业,各行各业各省区都要按照中央精神和具体情况对产业体系进行规划、转轨、重组、引进,制定传统工 业和新兴工业的发展和取代过程。再不能搞那些外延式、粗放式、低附加值的生产了。东部地区尤其要先行。产 业体系结构的调整升级是最大的节约,无论有多少困难都必须迎难而上去做。 这一转变不可能依靠市场行为自动完成,在这里,政府的宏观调控是重要的。就是说,政府要对此进行规划、导向 、规范,利用政策、法律和经济手段来引导甚至迫使企业走上正确的道路。 以科技发展建设节约型社会,要实现新型工业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从传统工业走向知识产业,以及提高生产 效率,降低生产消耗,开发节约型产品……无一不需要依靠科技创新和发展。中国必须有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与发 明成果,科技创新和发展是我国实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动力和支撑力量。国家和社会必须大大增加R&D的投入, 投入必须主要用于开发性、应用性和应用基础研究上,还必须有将发明和专利转化为生产力的渠道和保证,必须致 力于人才的培养和人力资源的开发,否则一切都是虚话。 再让我们看看医药产业,这么大的国家,竟没有几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要的特效药和医疗设备,统统要买别人 的专利,成本几分钱一粒的药要卖几块钱。中国的医药好像只能生产这个钙那个丸的保健品,我为此感到痛心和 羞愧,什么时候才有我们自己的制药工业啊? 开展全民教育,树立节约观念是当务之急,建设节约型社会是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任务,大家必须有共同的认识 ,一起动手,才能达到目标。根据目前情况,开展全民教育,树立节约观念,实为当务之急。 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人民,总得有点理想,有个方向,对社会对国家有些贡献,对生活方式的追求有个准则。取 舍标准就是国家民族的全局利益和长远大计。现在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一代,这方面的认识差了一些。要进行全民 教育,首先要进行国情教育、形势教育,使大家知道国家民族能否振兴,现在是一个战略关键期;充分认识到我们面 临资源全面短缺的严峻现实。我们一定要发扬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唾弃奢侈浪费的作风,让全社会正 气上升、邪风下降。我们一定要选择正确的发展模式、正确的生活方式,建设文明、节约、清洁、和谐的社会,只 要我们认真贯彻中央的方针,共同努力,我们一定能达到目标,中华民族的振兴大业一定能完成!
2023-08-29 15:28:361

谁知道怎样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 邬红华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把“重视计划生育、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安全生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作为全党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力的重要内容,对我们党进一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指明了方向。这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推动循环经济发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缓解资源瓶颈制约,解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临的资源约束和环境压力,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重大举措,意义深远。在现实背景下,研究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内涵及如何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这里的“节约”其一,是相对浪费而言的节约。其二,是要求在经济运行中对资源、能源需求实行减量化。即,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用尽可能少的资源、能源,创造相同的财富甚至更多的财富,最大限度地充分利用回收各种废弃物。这种节约要求彻底转变现行的经济增长方式,进行深刻的技术革新,真正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资源节约型社会是资源有效配置、高效利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核心是正确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通过资源的高效利用、合理配置和有效保护,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根本标志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它体现了人类发展的现代理念。1、确立节约资源的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国家要加强在各个领域增长方式和全面节约管理。在组织编制“十一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区域规划以及城市规划中,都要把节约资源放在中心位置。政府要健全和完善资源节约的政策法规和监管体系,制定鼓励节约使用资源的相应政策措施,完善法规标准,实行严格的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控制,并强化节约资源工作的强制约束力。要抓紧研究制定《节约能源法》和《清洁生产促进法)的配套法规以及资源综合利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法规,制定资源高消耗行业市场准入标准,完善主要用能设备能效标准,组织修订主要耗能行业节能设计规范,制订重点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对资源消耗、污染物排放、资源综合利用等情况予以重点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采取有效措施,督促企业和有关单位及时进行整改,尽快实现由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向资源节约型增长方式转变。2、形成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改变透支资源求发展的方式,转换经济发展的路径和模式,扭转“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协调、难循环、低效益”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逐步建立起资源节约型产业体系和消费体系。要尽快形成以节地、节水、节能为中心的农业体系,重效益、节时、节能、节约原材料的工业体系,规划科学、设计优良、节地、省材、质量过硬的基本建设体系,节时、节能、重效益的运输体系,适度消费、勤俭节约的生活服务体系和节约资源的消费方式,从战略上构建资源从生产、流通、分配到消费各个环节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有机节约整体。3、大力推行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是目前国际上最能代表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战略模式。与由“资源——产品——污染排放”所构成的物质单向流动的传统经济不同,循环经济的核心是以物质闭环流动为特征,运用生态学规律,把经济活动重构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和“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的循环利用模式,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从而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如果说传统经济对资源的利用是粗放型的和一次性的,以把自然资源持续不断地变成废物来实现经济的数量型增长的话,那么,循环经济通过物质的循环流动,可以解决长期以来资源、环境和发展的冲突。目前,全世界钢产量的三分之一、铜产量的二分之一、纸产品的三分之一都来自于循环利用。我国有色金属再生利用量仅占总产量的15%-20%,发达国家一般为30%-40%。如果其中的废玻璃、废塑料等不能有效地回收利用,不仅会增加垃圾处理量,更是对资源的巨大浪费。因此,要加强对废品回收利用的管理,促使其有序发展。4、大力发展环境产业,充分开发利用再生资源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和世界经合组织研究表明,建立在循环经济理念基础之上的环境产业必将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与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并列为当代最具发展潜力的三大领域,是 21世纪世界性的主导产业之一。通过发展环境产业,加强“三废”综合利用,充分开发利用再生资源、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延伸产业链,开辟新的生产领域,增加就业岗位,同时担负起分解者的职能,对无法再次循环利用的污染物进行无害化处理。5、要倡导资源节约型的消费方式人们的消费方式对资源消耗有着很大的影响。我们的消费方式一定要从本国、本地区的消费环境出发,要考虑资源和生态可以承受的消费度。如果不顾国情,简单地模仿、攀比一些发达国家的消费方式,将会带来资源的巨大浪费和生态环境的严重失调,甚至造成危害更大的污染灾害;反过来,只会降低消费质量。为此,应当选择如下资源节约型的消费方式:一是应当讲究日用消费品的质量、实用和耐用性,尽量缩小一次性消费的范围。在全社会推广节能型、节水型的低度消耗资源的适度消费生活体系,减少高能耗、高原材料、高用水的消费。二是注意食品消费结构的合理化,保持中华民族传统的饮食习惯,在饮食结构上不宜不加区分地普遍提倡以动物型食品为主,膳食结构仍应以植物型食品为主或动植物并重。三是居住和出行方式的合理化。宜提倡相对集中的居住方式,发展公园、公共娱乐场所,不宜提倡分散居住和大量建造私人别墅、花园等。6、加快技术创新推进节约资源技术进步科技进步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也是促进资源节约的有效手段。要积极推动资源节约科技开发,建立促进资源持续利用和环境保护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突破资源节约技术瓶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组织实施资源节约重大技术示范,推广应用先进高效的节能、节水设备和器具,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推动高新技术和第三产业发展和升级,从整体上全面提高资源节约技术水平。通过科技创新促进粗放、低效率技术向集约、节约和高效率技术进步,提高管理水平充分挖掘管理对资源节约型增长方式形成的效率潜力。7、重视信息工作,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信息交换平台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发展必须建立在发达的信息系统之上。企业能源综合利用技术的获得、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产业链接、资源的整合、再生资源的相互转移开发等等,这一切都需要借助发达的信息网络来实现。在今天市场中介体系尚不发达的情况下,政府应协助建立推动资源节约型社会的信息服务体系。整合废弃物的性质及来源、资源节约型企业、资源节约型技术等信息,规范信息的收集、合成、传输、反馈等机制,以电子政务、企业信息资源共享为重点与切入点,建立资源节约型信息交换平台,及时发布各类循环经济市场信息,实现资源共享,为各企业间实现废弃物、能量等交换提供信息帮助。8、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指标体系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本质就是提高经济资源的生态效率,在经济发展目标和生态环境目标之间建立一种最佳的协调机制。为了衡量评估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发展,指导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政策和实践,有必要建立一套资源节约型社会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建立的指标体系可以全面衡量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生态环境效益以及循环特征、资源和能源使用效率,建立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有机的联系,最终实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的共赢。指标体系要从可持续发展和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原理入手,从各方面较为全面地反映经济发展水平、发展潜力、资源利用的节约程度和环境污染治理方面的水平。指标体系的设立原则为:良好的政策相关性、可测定性和可比较性、易于分析性、科学性和系统性等。9、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要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建立科学的资源价格形成机制和调节机制,形成合理的资源价格体系,用价格杠杆调节资源利用,改变因资源的低成本、非公开化造成的浪费。目前,我国一些重要资源短缺,其中有些资源如土地资源、水资源等基本上是不可贸易产品,其市场价格本应较高才能产生节约使用的效果,但由于这些资源的使用成本严重偏低,导致了资源的粗放使用。同时,一些对环境资源有严重影响的企业,可以不支付它们所造成的社会成本,对环境和生态造成了严重破坏。实现向资源节约型增长方式转变,必须合理确定资源价格,使资源使用者付出应承担的社会成本,对自己浪费资源、破坏环境造成的后果承担经济责任,从而使节约使用资源成为企业发展的内在要求。10、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的资源意识,节约意识和环保意识要运用各种手段和舆论传媒加强对循环经济和节约型社会的宣传教育,以提高公众的资源意识、节约意识和环保意识。要把宣传重要意义和相关知识常识结合起来。通过宣传教育,引导人们尽可能减少垃圾排放,进行绿色消费,优先购买经过生态设计或通过环境标志认证的产品,以及经过清洁生产审计或通过ISO 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的企业的产品,鼓励节约使用、反复使用或多次使用所购买的物品。要把宣传重要意义和相关知识结合起来。在宣传教育中发放介绍垃圾处理知识和再生利用常识的小册子,鼓励人们积极参与废旧资源回收和垃圾减量工作。要加强对中小学生的宣传教育,做到以教育形式影响学生,以学生影响家长,以家长影响社会。
2023-08-29 15:28:441

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重大意义

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是由中国基本国情决定的。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承载能力较弱,是中国的基本国情。今后一个时期,人口还要增长,人均资源占有量少的矛盾将更加突出。能源短缺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软肋”,淡水和耕地紧缺是中华民族的心腹之患。这种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走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路子。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中国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重大发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的关系。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实现经济较快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加强环境保护和治理,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和生活。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中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经济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工业化不断推进,居民消费结构逐步升级,城市化步伐加快,资源需求持续增加,资源供需矛盾和环境压力将越来越大。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节约资源。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既是当前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保障。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是保障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的重要举措。解决中国现代化建设需要的资源问题,着眼点和立足点必须放在国内。近年来,中国石油、矿产等重要资源进口越来越多,对国外市场依赖程度越来越大。过多地进口资源,不仅耗费大量资金,而且会加剧国际市场供求矛盾,带来一系列经济、政治、外交方面的问题。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控制和降低对国外资源的依赖程度,对于确保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有着重要意义。总之,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事关现代化建设事业,事关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事关中华民族生存和长远发展。一定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增强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对国家和人民高度负责、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精神,把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工作摆在突出的重要位置,切实用大力气抓紧抓好。
2023-08-29 15:28:551

节约型社会的社会意义

建设节约型社会不只是由我国人均资源较少的基本国情决定的,更重要的是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中国的工业化进程突飞猛进,过去我国走的是依靠高消耗资源,粗放式经营的经济发展之路,用于支撑经济发展的资源消耗十分严重。资源短缺制约经济发展的矛盾越来越明显,可持续发展受到严峻挑战。要打破经济发展的资源瓶颈,建设节约型社会势在必行。另外,建设节约型社会是保护环境的有力措施。经济运行的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造成水环境、大气环境和生态环境退化、恶化严重。为了保护环境,减少对生态的破坏,转变经济增长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模式,建设节约型社会是重要的一步。最后,建设节约型社会是赢得国际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我国正在积极实行资源的“走出去”战略,但是对于重要资源特别是粮食耕地、淡水、石油、煤炭等战略性资源必须立足于自力更生。如果依赖进口,就会受制于人,在国际竞争中将处于劣势。因此,建设节约型社会实质上是关系到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一个重大战略决策和长远战略方针。建设节约型社会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保证,只有通过建设节约型社会,才有国家的长足发展。
2023-08-29 15:29:091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着力点,一是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的资源忧患意识和节约意识。要求真务实,居安思危,增强资源忧患意识和全局观念;做到建设节约型社会从今天做起,从每一个人做起,从节水、节电、节煤、节油、节粮、节地、节材等具体工作做起,让节约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行为。二是加大调控和监管力度,杜绝重复建设等浪费现象。低水平重复建设一直是我国经济运行中的“顽症”。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只看到了短期效益和局部利益,没有看到资源的无端消耗对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产生的消极后果。因此,政府必须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对于企业行为要积极引导和规范,对于政府行为要加大监督力度,改变唯GDP的政绩考核体系,把节约资源、环境保护列入监督考核内容。三是调整经济结构,改变经济发展模式。改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协调、难循环、低效益”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逐步建立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对高物耗、高能耗、高污染行业加以控制,坚决淘汰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落后工艺、技术、设备和产品,要尽快建立以节能,节材为中心的资源节约型工业生产体系。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力争用信息技术降低对能源的消耗。四是大力扶持环保产业,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环保产业潜力巨大,不仅能回收废弃物, 减少污染,它的产值巨大,还能推动经济发展和劳动及就业。环保产业只是作为循环经济的一个环节,我们应该着手建立循环经济体制。循环经济是目前世界上先进的经济模式,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将人类经济活动组织成为“资源—生产—消费—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实现“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所有的物质和能源要能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我们应当转变观念,积极探讨发展循环经济的思路,着手建立支撑循环经济的法律体系、技术支持体系和公众体系,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使循环经济为能源节约、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发挥重大作用。 建设节约型社会,还要加大对科学技术的投入,以科技进步带动节约型社会的建设。推动资源节约技术的开发、示范和推广应用,集中力量支持一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技术改造项目。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高资源节约的整体技术水平。与此同时,国家还应该不遗余力地加大对新能源开发的投入,加快新能源开发的速度。
2023-08-29 15:29:241

我们能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做些什么?

党的第十六届五中全会强调,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并且提出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切实保护好自然生态,认真解决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的要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总结我国现代化建设经验,从我国的国情出发而提出的一项重大决策,不仅是建设小康社会和提高广大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客观需要,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不仅是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建设和谐社会和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必然要求。  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从我国的国情出发而提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我国的资源相对紧缺,人均资源占有量大大低于世界水平,其中耕地、淡水、森林、石油和天然气分别为世界水平的1/3、1/4、1/5、1/10和1/22。我国资源消耗大,每万美元消耗的铜、铝、铅、锌、锡、镍合计70.47公斤,是日本的7.1倍,美国的5.7倍,印度的2.8倍。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造成环境污染现象严重。我国污染排放强度高,单位GDP二氧化硫的排放量是日本的68.7倍,德国的26.4倍,美国的6倍。我国人均耕地1.5亩,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2,如此宝贵的耕地每年以近千万亩的速度沙化。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依赖资源的高投入来实现经济的高速增长,使资源不足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环境被破坏的局面越来越严峻。现实告诉我们,如果不改变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如果不在全社会进行强化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经济的发展必然会越来越多地受到资源的约束,人民的生存环境会越来越恶化,这将直接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  地球只有一个,资源、环境极其宝贵。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说到底是协调人和自然、人和地球关系的问题。纵观整个社会发展史,人类对于自然环境的不合理使用,导致了自然对人类的报复。正如恩格斯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都会报复我们。目前人类所面临的人与自然的不和谐问题,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要复杂和严峻。支撑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资源,大多是不可再生的,如果我们今天肆意挥霍,我们的子孙后代将付出沉重的代价。只有解决好这个问题,才能实现新形势下资源的合理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如果人类不及时改变经济社会的发展模式,建设友好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长此下去地球也可能成为不再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要全面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要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资源并重,围绕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节能、节水、节地、资源综合利用和发展循环经济为重点,加快结构调整,推进技术进步,加强法制建设,完善政策措施,建立健全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机制,逐步形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消费模式,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加快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是一项群众性很强的工作。著名环保人士梁从诫曾说:“中国有十三亿人口,每个人浪费一点,拿十三亿一乘,这个数字就大得惊人。同样地,如果每个人节约一点,拿十三亿一乘,这个数字就相当可观。”我们要大张旗鼓地宣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破坏环境有罪的观念,坚持从身边的事情做起,从每时每刻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如果每个人都树立起节约和环保的意识,我们节省下来的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成果会十分可观。  军队要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做贡献。我军是从艰难困苦的环境中走出来的,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我军的光荣传统,在保护环境方面也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在新世纪新阶段,继续发扬我军光荣传统,不仅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而且关系到我们能否保持人民军队性质、本色和作风的重大问题。同时,深入开展资源节约活动,不仅是集中有限的资源保障军事斗争的迫切要求,也是我们走投入较少、效益较高的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举措。只要我们自觉地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当作军队义不容辞的职责,增强资源、环境忧患意识,并付诸于实践,我们就一定能够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2023-08-29 15:29:361

为什么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好简单 中国人太多 资源太少 又无序开发
2023-08-29 15:29:552

如何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

2023-08-29 15:30:065

中国如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政府倡导、公民实施、社会监督,节约能源、低碳生活,从我做起,从细节做起!
2023-08-29 15:30:322

当代大学生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中应该怎样做

  (一)是增强节约和环保意识,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  由于节约意识的缺失而造成的浪费现象在大学里是数见不鲜。食堂里剩菜剩饭到处谐是,为了方便大量使用塑料袋、快餐盒,这不仅造成原料的浪费,而且会带来严重的污染隐患。此外厕所、洗衣间、走廊上的灯经常是通宵亮着,拧开水龙头不关,电脑24小时开机等。增强环保和节约意识,学习环保和节约知识,让环保和节约成为一种习惯。举手之劳就可以避免或减少这些事的发生。从我做起,从点滴开始,随手关灯、关机,宁紧水龙头,尽量用自已的饭盒,购买东西尽量不用或少用塑料袋,洗漱时顺手关上水龙头。做举手之劳之事,不仅节约大量的经费和资源,还从源头上减少污染,改善生态环境。  (二)是树立文明健康的消费理念。  大学生崇尚时尚前卫,盲目追求名牌与款式,存在攀比现象。手机、MP3等电子产品频繁更换,服装穿一次便“束之高阁”等浪费现象。文明健康的消费理念是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满足人们的需求,以提高资源利用率。改变歪曲的价值观,提倡理性消费,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三)是积极创新,组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环保宣传活动,开展环境教育,建设绿色校园。  虽然不少高校每年都有环保宣传活动,但由于活动形式和宣传手段匮乏、单一,传播渠道不畅,舆论氛围不浓等因素,导致效果并不明显。所以应该积极、持续创新,开展各式各样、内容丰富的宣传活动来吸引大众,引导大家树立环保观念,倡导绿色健康生活,培育环境友好的氛围。  (四)是建立大学生参与机制。  应该把个人节约和环保内容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分的重要部分,把节约也纳入寤室美化大赛评选内容,设立节约和环保奖项等多种灵活机制来使大众共同参与环保行动,营造良好节约氛围,构建良好社区文化。通过下乡活动、参观活动等形式活动,把环保知识带到校外,引导全民参与环保。
2023-08-29 15:30:531

1 怎样才能把我国建设成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2举例说明青少年怎样做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实践者?

1.①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②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贯彻“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③坚持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依靠科技开发替代资源,大力开发和利用可再生资源。④坚持法制建设,依法保护环境,严格执行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的法律、法规,严厉打击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⑤提高全民族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提倡健康文明、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2.(1)。节约资源 减少污染 ①节水为荣,随时关上水龙头,防止滴漏。 ②慎用清洁剂,尽量用肥皂,减少洗涤剂中的化学物质对水的污染。 (2).绿色消费 环保选择 ①用无铅汽油、无镉铅电池、无磷洗涤剂,减少水与空气的污染。 ②购买低砩家用制冷器具、无砩发用摩丝,减少对臭氧层的污染。 (3)。重复使用 多次利用 尽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多使用耐用品。如不使用一次性塑料和餐盒,减少白色污染;不使用一次性筷子;自备购物口袋或提篮。 (4)。分类回收 循环再用 不乱丢弃废电池、废塑料等垃圾、废物;将垃圾分类投放,变废为宝,使资源循环再生,造福人类。 (5)。保护自然 万物共存 不猎杀、使用珍稀动物和受保护的动物,关爱与保护野生动植物;植树造林,爱护我们身边的每一寸绿地、每一株花草、每一片树木。 (6)。讲究卫生 保护环境 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不在公共场所吸烟,不制造噪音。
2023-08-29 15:31:042

如何理解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积极扩大就业的重大意义?

创新才能引领潮流,使中国走在世界前列,经济军事科技等等……改革开放就是为了学习、创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再就业解决社会问题,是民生问题!
2023-08-29 15:31:143

一篇思修作业: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第一,这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关爱人的生命、珍视人的健康。我们搞工业化、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如果工业化、现代化搞上去了,经济发展了,物质生活丰富了,而人却由于喝的是受到污染的水、呼吸的是受到污染的空气、吃的是受到污染的食品,身体健康受到严重威胁,那么建设这种工业化、现代化还有什么意义?所以,各级党委和政府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突出位置,使老百姓喝上干净的水,呼吸到清新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品,有一个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第二,这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需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仅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还包括生态文明建设,使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必须看到,满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资源环境的要求难度相当大。今后,随着经济总量不断扩大和人口继续增加,对能源资源的消费需求量将越来越大,各类污染物产生量也将不断增多,生态压力还会进一步加大,环境问题将会更加突出。人对环境质量的需求总是随着物质生活质量的不断改善而逐步提高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必须更加重视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工作,在实现国内生产总值等经济目标的同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使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第三,这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我国已进入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的阶段,这个阶段往往也是资源环境矛盾凸显的时期。靠过量消耗资源和牺牲环境维持经济增长是不可持续的。人类发展的历史已经表明,人类文明的发展和延续,与资源环境密切相关。资源条件特别是生态环境的恶化不仅会破坏人们的生存条件,甚至会导致人类文明的消亡。如果再不重视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我们就可能犯难以改正的历史性错误。我们绝不能做吃祖宗饭、断子孙路的蠢事。总之,我们一定要深刻认识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大意义,以对国家、对民族、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精神,切实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023-08-29 15:31:231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主要措施是(  )。

【答案】:A,B,C,D四项都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主要措施,故全选。
2023-08-29 15:31:311

谈一谈对“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理解

我认为这就是贯彻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吧,使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美好。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形态,其核心内涵是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环境友好型社会是由环境友好型技术、环境友好型产品、环境友好型企业、环境友好型产业、环境友好型学校、环境友好型社区等组成。
2023-08-29 15:31:401

辩论:在当今社会人们还需不需要勤俭节约?

我想说,只要自己准备充分的材料,紧扣主题,不依靠勤俭节约不是要铺张浪费,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只要你表现的好,这个辩论赛准赢,更何况,事实证明,我今天刚刚参加了这个辩题的辩论赛,很幸运,我们赢了,嘿嘿,加油就好!
2023-08-29 15:31:503

关于节约资源 保护环境的资料

环保文章: 古往今来,地球妈妈用甘甜的乳汁哺育了无数代子孙。原来的她被小辈们装饰得楚楚动人。可是,现在人类为了自身的利益,将她折磨得天昏地暗。人类只有一个地球;而地球正面临着严峻的环境危机。“救救地球”已成为世界各国人民最强烈的呼声。 我为周围环境的恶化而感到心痛,我想:作为未来接班人的青少年,如果不了解人类环境的构成和环境问题的严重性,无视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不去增强环境保护意识,自觉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的话,我们的生命将毁在自己的手中,老天将对我们作出严厉的惩罚。为此我下定决心要从我做起爱护环境,保护我们这个赖以生存的家园,做一个保护环境的卫士。 在刚过去的一年中,我积极参加学校开展的植树活动,带领我们初一(6)中队的班干部创立了“绿色天使”植绿护绿小组,鼓励队员们在校园里认养了一棵小树苗,利用课余时间给它梳妆打扮,为它长成参天大树打下了基础。在学校组织的“让地球充满生机”的签字活动中,我郑重地在上面签下自己的名字,并写下了自己对环保的决心和期望,对美好未来的憧憬。我积极参加学校在世界环境日举行的有奖征稿,认真查阅、收集各类资料,进行社会调查,撰写有关环境治理设想方面的文章,我经常去参加学校组织的环保讲座,观看环保方面的录相带,积极参预环保知识问答调查活动,认真填写每一项提问。我参与了“红领巾植绿护绿队”的网站建设,在上面发布大量的环保图片和环保知识,以及关于环保的各方面的法律知识,我国在环保方面发展动向、世界各国的环境保护情况;每个月我都利用网络、报纸,查找一些最新的不同的专题和板块“环保资讯”来告诉大家;还定期制作一些宣传板来宣传环保知识和生活中的环保常识。提高了大家的环保意识;号召同学们从不同的方面来关爱自己的家园,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为周围的环境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我积极动员身边的人一起来依法保护和建设人类共有的同样也是仅有的家园,为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人类的文明做出贡献。我还和同学们共同发起“养一盆花,认养一棵树、爱惜每一片绿地,让我们周围充满绿色”和“小用塑料袋不使用泡沫饭盒和一次性筷子,让我们远离白色污染”的倡议。让我们放下方便袋,拿起菜篮子,让我们共同走向美好的绿色的明天,走向辉煌、灿烂的未来! 据我收集到的一份报告说:“环境问题是由于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自然源所造成的。触目惊心的环境问题主要有大气污染、水质污染、噪声污染、食品污染、不适当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这五大类。”一个个铁一样的事实告诉我们,它们像恶魔般无情地吞噬着人类的生命。它威胁着生态平衡,危害着人体健康,制约着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它让人类陷入了困境。为此我作出宣告:“只要我们——人类有时刻不忘保护环境的意识,有依法治理环境的意识,地球村将成为美好的乐园”。未来的天空一定是碧蓝的,水是清澈的,绿树成荫鲜花遍地,人类可以尽情享受大自然赋予我们的幸福。 “真正检验我们对环境的贡献不是言辞,而是行动。”虽然我现在做得只不过是一些微小的事,但是我坚信要是我们人人都有保护环境的责任心,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携手保护我们的家园,自然会给人类应有的回报。在温暖的摇篮——草原上小憩;在慈祥的笑脸——天空下成长,在爱的源泉——河流中沐浴.
2023-08-29 15:32:016

新时代也要节约 800字作文

其实,是有必要的,如果你是反方,就棘手一点了
2023-08-29 15:32:192

为什么要建设节约型社会

造福子孙后代,同时也是让我们能活的更好!
2023-08-29 15:32:262

作文《勤俭节约伴我行》

勤俭是美德,无论如何都要提倡,所以这个辩论预先就注定了结果.该死的教育制度...... 由于勤俭是一定要提倡的,所以你只能旁敲侧击,切忌拿勤俭本身开刀~~比如,你可以把勤俭和抠门扯上关系,乱说一通,如果被对手识破,就及时改变话题到其他方向.例如"钱不是省出来的,想赚钱必须会花钱",然后把话题扯到从小养成良好金钱观的重要性,过分勤俭(其实还是抠门)会让儿童以后接触金钱的时候把握不住自己啦~~ ...... 总之你是输定了,你有两个选择,第一,配合一下见鬼的教育走过场,挂得痛痛快快,第二,就是充分狡辩到时间结束,让那些见鬼的组织者打圆场...王 文 古人云:“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勤俭节约是国人的一种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小到一个人、一个家庭,大到一个国家、整个人类,要想生存,要想发展,都离不开勤俭节约这四个字。可以说修身、齐家、治国都离不开勤俭节约,诸葛亮把“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作为“修身”之道;朱子将“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当作“齐家”的训言;毛泽东以“厉行节约,勤俭建国”为“治国”的经验。 历史上,古今中外勤俭节约的故事不胜枚举。毛泽东要求别人的自己首先做到。他一生粗茶淡饭,睡硬板床,穿粗布衣,生活极为简朴,一件睡衣竟然补了73次、穿了20年。经济困难时期,他自己主动减薪、降低生活标准,不吃鱼肉、水果。上世纪60年代,有一次他召开会议到中午还没有结束,他留大家吃午饭,餐桌上一大盆肉丸熬白菜、几小碟咸菜,主食是烧饼。伟人在勤俭节约方面为国人做出了表率。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经常说的一句英国谚语是“节约便士,英镑自来”,每天深夜她都亲自熄灭白金汉宫小厅堂和走廊的灯,她坚持皇家用的牙膏要挤到一点不剩。号称“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的日本丰田公司,在成本管理上从一点一滴做起,劳保手套破了要一只一只的换,办公纸用了正面还要用反面,厕所的水箱里放一块砖用来节水。一个贵为一国之尊、一个是世界著名的跨国公司,节约意识竟如此强烈,令人赞叹。 建国初期,有一首歌唱得好:“勤俭是咱们的传家宝,社会主义离不了。不管是一寸钢、一粒米、一尺布、一分钱,咱们都要用得巧。好钢用在刀刃上,千日打柴不能一日烧”。当时,国人都把勤俭节约作为做人和干事业的行为准则。然而随着我国国力的增强和生活的改善,有些人把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丢了。君不见,当前社会上超越现实、盲目攀比的畸形消费;斗富摆阔、一掷千金的奢靡消费;过度包装、极度美化的蓄意浪费;“长明灯”、“长流水”的随意浪费等现象比比皆是、不胜枚举。在这些不良现象中,“大款”、“公款”充当了主要角色。这种社会现象已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并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党中央及时提出“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战略决策,并把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提到“事关现代化建设进程和国家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福祉和根本利益,事关中华民族生存和长远发展”的高度,并在全国范围内大张旗鼓、深入持久地开展节约活动,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 勤俭节约的美德如甘霖,能让贫穷的土地开出富裕的花;勤俭节约的美德似雨露,能让富有的土地结下智慧的果。在建设节约型社会中,要牢固树立“浪费也是腐败”的节约意识,克服“花公家钱不心疼”的不良心态,形成“铺张浪费可耻,勤俭节约光荣”的良好氛围,使勤俭节约成为一种时尚、一种习惯、一种精神。“俭以养德”,自古以来,节俭一直是中华民族值得彰扬的美德。我们中国,之所以要提倡建设节约型社会,就是因为中国浪费不起。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每个人只要浪费一点,总数就非常惊人。 人均资源占有量不足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专家预测,我国人口在2030年将达到16亿的高峰,中国将成为严重缺水的国家。尽管全国的发电量以接近GDP增速2倍的速度增长,但全国还是有21个省份出现不同程度的缺电。从1993年开始,我国作为“石油净出口国”彻底成为历史,根据预测,在未来10年,中国石油的净进口需求仍将按年均10%的速度增长。我国人均耕地不足1.5亩,但还以每年近千万亩的速度在减少。据国土资源部最新统计,最近7年间,我国耕地总量已减少1亿亩. 建设节约型社会,绝不仅仅是政府部门的事,我们每个公民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它需要13亿国人同心协力、身体力行 或许,你会想,我不用节约也从不为水电发愁.是的,对许多人来说没错.但是,想想我们那些生活在缺水缺电地区的孩子们吧.他们甚至一年或几年都没有洗过澡,早晨起来,洗脸成为一种幸福!他们并不象我们一样,生活在大都市里,他们有的在中国十年九旱的地方,有的生活在大沙漠旁边 我们作为未来祖国的掌舵人,正义的人有责任,就更应该为这个共同的家园尽自己的一分力量。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们每个人的手里都紧握着珍贵的“资源”,掌握着对这些民族发展“命脉”生杀予夺的权力,成之毁之、爱之损之在于我们每个人的行动。 那么,让我们行动起来真正做到“四一”,节约一滴水、节约一度电、节约一张纸、节约一粒米,提倡循环用水、提倡使用节能产品、提倡使用可再生材料、提倡使用公共交通工具、提倡简朴的生活方式和适度消费,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牢固树立“节约资源,人人有责”的意识,培养节约型消费观,养成节约资源、爱护环境的意识和良好的行为习惯,让我们成为节约资先锋,成为全国节约先锋!
2023-08-29 15:32:472

如何建设节约型社会

一加强指导规划,建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二科技创新,建资源节约的技术支撑体系三着力深化改革,建节约资源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四强化监督管理,制止浪费资源的行为五加强法制建设,完善资源节约的法律法规体系
2023-08-29 15:32:541

两型社会是什么意思?

资源节约型 和 环境友好型社会。
2023-08-29 15:33:045

小学生珍惜粮食的标语

1、食不净则多病,食不尽则多蝇。  2、粒米虽小犹不易,莫把辛苦当儿戏。  3、米饭粒粒念汗水,不惜粮食当自悔。  4、粒米虽小君莫扔,勤俭节约留美名。  5、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珍惜粮食的宣传标语  6、饮水要思源,吃饭当节俭。粒粒盘中餐,皆是辛苦换。  7、吃饭要知牛马善,着丝应记养蚕人。  8、有荒节约度荒,天荒节约备荒。  9、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先。  10、创建节约型社会,从珍惜粮食开始。
2023-08-29 15:33:372

在生活中勤俭节约的小事例有哪些

凉了11hii里hill111111111
2023-08-29 15:33:469

为建设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克服因干旱而造成的电力紧张困难,切实做好节能减排工作.某地决定对居民

(1)设“基本电价”为x 元/千瓦时,“提高电价”为y元/千瓦时,根据题意,得80x+(100?80)y=6880x+(120?80)y=88解之,得x=0.6y=1答:“基本电价”为0.6元/千瓦时,“提高电价”为1元/千瓦时.(2)80×0.6+(130-80)×1=98(元).答:预计小张家6月份上缴的电费为98元.
2023-08-29 15:34:101

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发展历程

对于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尤其是在生产活动中存在的巨大浪费现象,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高度重视。早在1995年召开的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上,就提出了实现“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体制”两个根本性转变的战略要求。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在京召开,这次全会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的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此后,针对中国经济生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一系列关系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促进中国经济增长方式改变、降低生产过程中的消耗的改革措施相继出台。以2004年7月1日《行政许可法》颁布实施为契机,政府各个部门清理了一大批行政许可事项,把本来应该由市场决定的行为,交还给市场。2005年6月27日下午,胡锦涛指出,“节约能源资源,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路子,是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关系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此后,国务院颁发了《国务院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重点工作通知》,对建设节约型社会工作进行了部署。
2023-08-29 15:34:181

面试真题:办公室要怎么做到节约型社会要求

解析: 综合类试题,注重考查综合分析问题能力此题考核核心:综合分析能力答题主线:破题+措施+总结参考答案:建设节约型社会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目前资源危机已经凸显,作为一名普通的公职人员,我想我们应该有所作为,在办公室我将采取以下举措:首先,要树立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在我们的日常办公中时刻注意自己的行为。其次,我们应该从日常的工作中做到节约。一是纸张双面打印,充分利用。对于一些废旧文件妥善整理,背面能用的作为草稿使用,同时定期清理无用纸张回收利用。二是每天下班后关掉电脑等非必要保持电源的办公设备。三是更换传统照明设备为节能设备。四是白天尽量不开灯,打开窗户,充分利用自然光。五是严格使用空调等耗电量大的设备,空调的温度调节符合国家的有关要求。六是把走廊或洗手间的长明灯改为声控开关,节约用电。七是张贴随时关灯标语提示。建设节约型社会需要我们从小事做起,从细微处入手,牢固树立节约观念,时刻注意节约资源,只有我们各级单位,每个人都行动起来,我们的“节约型社会”的目标才能最终实现。注意:建设节约型社会是一个大命题,它的实现需要我们各个单位和部门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像这类题的答题就要注意是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大处就是讲意义,小处就是讲措施。将宏观和微观统一起来才能做到小中见大。具体的措施需要我们平时注意细节,多留心、多观察才能在答题中胜出。
2023-08-29 15:34:361

简述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哲学依据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哲学思考作者:杨卫军理论月刊 年11期 字数:3483 字体: 【大 中 小】 摘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重要的是观念的更新。只有确立新的自然观,才能树立和实践科学的发展观,加快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关键词:资源节约型社会; 环境友好型社会; 人类中心主义; 非人类中心主义 中图分类号:D6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577(2006)11-0039-03 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加快在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其核心是实现社会与自然的双向良性互动:一方面全社会都要努力采取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生产方式、消费方式和生活方式,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另一方面,要用良好的生态环境来促进生产发展,改善人民生活,保障社会和谐。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落实这一任务,重要的是观念的更新,特别要从哲学上加以思考。 一、 确立新的“社会-自然”观 传统的“社会-自然”观,习惯于仅仅把社会结构看作是人与人的关系,忽视社会结构中的人与自然的关系。甚至简单地把自然界视为外在于人类社会的、不变的形而上学实体,是社会发展的外因。这是不全面的。越来越多的事实说明,人类社会结构具有两维性,一是人与人的关系,一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两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全部历史“第一个需要确认的事实”就是“个人对自然的关系”,“任何历史记载都应当从这些自然基础以及它们在历史进程中由于人们的活动而发生的变更出发。”[1]社会既是人与人的现实统一,又是人与自然的现实统一。人化的自然界与自然界的人化,构成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根本维度。 传统观念认为社会是变动的,而自然界则是不动的。这种观念产生于农业社会,它与工业社会以来的历史事实不相符合。普列汉诺夫正确地指出:“社会人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出乎寻常地变化多端的。人的生产力在它的发展中每进一步,这个关系就变化一次。”[2]自然环境通过对生产力的作用来影响社会发展。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所居环境改变之大,以及产生生态恶化之严重;伴随我国经济发展,所产生环境问题之复杂,以及环境日益成为制约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这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马克思曾经通过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指出,未来共产主义社会,“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本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本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矛盾的真正解决”。[3]恩格斯同样明确地指出:“我们这个世界面临的两大变革,即人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同本身的和解。”[7]这两大“和解”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 由此可见,我们党现在把“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规定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容之一,这是完全正确和必要的。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目前又正处于经济快速增长的发展过程中,担负着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双重历史任务。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人口资源环境的压力,由人口众多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如吃饭问题、教育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等等,都会给经济与社会发展带来巨大的压力。本来我国的生态环境就比较脆弱,自然灾害频繁,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和消费方式,又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为此,我们必须摈弃传统发展观的模式,树立科学发展观,实现人与自然的共生与和谐。这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目标,也是科学发展观的题中应有之义。 二、 建立人对自然关系的科学形态 历史上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凝固不变的,迄今大致经历了三种基本形态,即从“敬畏”到“征服”,再从“征服”到“友好”。这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螺旋式前进过程。因此,我们要把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到社会形态更替的高度来认识。 在古代原始时期,人与人的关系完全是一种极其狭隘的、自然形成的血缘关系。人与自然处于混沌不分、浑然一体的状态,还没有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的区分。那时生产力十分低下,人类生存以采集和狩猎为生,完全顺从于大自然的恩赐。这时候,自然界起初是作为一种完全异己的、有无限威力的和不可制服的力量与人们对立的。人们对自然界的狭隘的关系决定着他们之间的狭隘的关系,而他们之间的狭隘的关系又决定着他们对自然界的狭隘的关系。在这样一种被马克思称为以“人的依赖关系”为根本特征的社会形态条件下,人类对自然界的完全依赖,造成人们将自然界视为神灵而加以虔诚地崇拜和敬畏。 代替“人的依赖关系”为根本特征的社会形态,“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态”。在这种形态下,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交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体系。这就是资本主义时代。资本与科技的结合,使得人们疯狂地从一切方面去探索、利用、征服、统治自然,企图使自然界完全成为服从于人类无限有用性的奴隶。为此,笛卡儿认为人要“借助实践哲学使自己成为自然的主人和统治者”,康德主张“人是自然界的最高立法者”,培根提出“知识就是力量”,洛克张扬“对自然界的否定就是通往幸福之路”,都极力阐述人类统治自然的哲学观念。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家则提出了“理性经济人”的设定,促使西方经济学朝着只研究财富增长的方向发展。这样,随着人们对于自然界的幼稚态度和幼稚行为的结束,取代对自然界的崇拜和敬畏的是对自然界的征服和统治。这就是历史上人与自然关系的第二种基本形态。 随着人类对自然采取征服和统治态度,全面意义上的生态问题便结伴而至。史料表明,现代意义上的环境污染始于1800年前后,这与欧洲的工业革命恰好同步。接下来200多年的资本全球扩张,使得环境污染越]越烈。在这种情况下,1979年美国学者福格特在《生存之路》中,首次把人类对自然环境的过度开发造成的生态变化称为“生态失衡”。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中,首次系统地论证“可持续发展战略旨在促进人类之间以及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1992年该组织在《21世纪议程》中,正式提出“环境友好”的概念。这样就逐步明确地提出了构建人与自然第三种形态的历史任务,这就是努力构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 历史有自己的步伐。矛盾引导认识前进。如果把人类对自然的“崇拜”、“敬畏”视为“正题”;把人类对自然的“征服”、“统治” 视为“反题”;那么,构建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友好”则应当被看作是“合题”。作为更高级的形态,“和谐”、“友好”既是对“崇拜”、“敬畏”的否定,也是对“征服”、“统治”的否定。这种否定不是形而上学式的彻底抛弃,而是辩证的扬弃,内含对先前两种形态积极成果的自觉保存。它吸取古代人类“崇拜”、“敬畏”自然形态中之合理内核——尊重自然,去其神秘和不作为的消极性;它保留近代人类“征服”、“统治”自然形态中之积极因素——改造自然,去其企图统治自然的狂妄性。真正做到“尊重”与“改造”的合理结合,成为构建人类与自然“和谐”、与“友好”形态的基本要求。 三、 承认自然的内在价值,注重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人具有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这已成为人类的共识。然而,人的生存和发展状态与大自然的状态密切相关,自然是否具有内在价值已成为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时必须关注的重大问题。在当代环境伦理学中,自然是否具有内在价值是人类中心论者与非人类中心论者争论的焦点与核心问题:人类中心论者主张所有价值都是对人而言的,自然只对人有工具价值,它不能成为价值主体,离开人自然就毫无价值。而非人类中心论者主张自然可以成为价值主体,可以有内在价值。非人类中心论者要证明自然具有内在价值就要对传统观点有所突破,这将面临一系列的理论难题。如“价值”,按现今价值哲学的研究成果,基本含义是客体对主体需要的满足的效应。“价值”是一个关系范畴,而不是实体范畴,自然具有内在价值是否具有成立的内在逻辑?另外,传统观点认为主体即人,只有人是主体,其理由在于只有人才有主体性,而主体性只能是人所特有的认识和实践能力,那么,自然可否作为主体?是否所有自然存在物的内在价值都是一样的?等等。非人类中心论环境伦理最终能否实现对传统观点的突破,我们只能拭目以待。
2023-08-29 15:34:441

关于勤俭节约 艰苦奋斗的作文

勤俭节约-(节约作文) 我们的祖先,在从前的艰苦生活中,学会了勤俭节约,以他们为榜样,勤俭节约便成了我们中华人民的美德传统.对于我们在校生,更应该做到这一点.但话虽如此,可是并不是每个同学都做到了.那么如何才能使我们做到勤俭节约,使我们的学校成为一个和谐而又节约的学校?勤俭节约一词,相信还会有不少同学在疑问:什么是勤俭,而什么又是该节约的呢?要弄清这一点,还需要从浪费的根源说起,比如说我们最常见:每天都要接触的水.有人认为水多得是到处都有,用完了这一水池,它还会从山上流下,地下冒出.如果你是这样想那你就错了.其实,我们人类在处于缺水危险,虽然说地球的3/4面积都是水,但可供人类食用的淡水是很少的.所以,我们要节约用水,还有我们吃剩的饭菜,有的同学吃不完了就随便乱倒.如果是吃不了那么多,我们可以相应地买少一点,这样我们既省了点钱,又不浪费粮食.粮食的短缺,也是我们国家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大家可以计算,如果每个同学每天需要1斤米,那么我们一个学校有1000个学生一天就要1000斤学生一天就要1000斤大米,一个月就3万斤.可想而知如果更多呢?所以我们要节约粮食,不要过余浪费.还有许许多多的,在我们日常生活和学习上需要节约的.只要我们每个同学都有勤俭节约的好习惯,那么我们就能成为一个和谐、节约的人,那么我们的学校就成为了一个和谐又节约的学校.勤俭节约永远是传家宝 一支支用废旧报纸制作的铅笔摆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桌面;人民大会堂使用了节能型“阶梯式开关灯”;参加采访两会的中外记者的胸卡也比往年“瘦身”了三分之一……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政府先行的点滴之举,是军队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与会期间最真切的感受.连日来,如何把勤俭建军的优良传统发扬光大,为创建资源节约型社会做贡献,成为政协军队委员们议论的又一热门话题.勤俭节约,一个永不过时的话题 勤俭节约过时了吗?委员们的答案是: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今天,勤俭节约不仅没过时,而且更具有丰富的时代内涵.杨惠川委员说,勤俭建军是我军的优良传统,是我军不断发展壮大的传家宝.在革命战争年代,我党我军依靠艰苦奋斗、勤俭建军的指导思想,战胜了敌人.当年,美国记者斯诺在延安看到毛泽东等中共中央领导人吃小米饭、穿粗布衣、住土窑洞,感慨地称赞这是存在于共产党人身上的“东方魔力”,断言这种力量是“兴国之光”.事实上,我党我军也正是靠这种力量,不断走向强大的.“现实生活中,有的同志认为现在经济发展了,生活富裕了,社会消费水平提高了,把节俭看作‘寒酸"、‘小气",我对此不敢苟同.”冯延龄委员说,我们应清醒地看到,当前,我们的国家、我们的人民正在集中精力搞建设,许多地方需要花钱.作为人民子弟兵,一定要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大张旗鼓地倡导艰苦奋斗、勤俭建军的风气.勤俭节约,军人必备的特殊品质 古人云:力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事实证明,勤俭是通向成功的阶梯和动力,奢靡则是前进道路上的绊脚石.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今天,勤俭节约,更是军人必备的特殊品质.这是军队政协委员们讨论中形成的共识.朱增泉委员认为,军人要随时准备效命疆场,惟有经过艰苦磨砺,才能培养出军人特有的勇敢、顽强和不怕牺牲的精神,才能使部队始终保持旺盛的斗志和强大的战斗力.艰苦奋斗、勤俭建军,不仅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而且具有重大的军事、政治意义.李宝祥委员说,居安忘危,放松警惕,极容易使人滋长贪图享乐的思想.生活中,放松思想改造,最终被“糖衣炮弹”打倒的事例不胜枚举.新形势下保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生活作风,应是军人必备的特殊品质.吴光宇委员谈到,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提倡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并不是要人们当“苦行僧”,再去重复过去那种穷苦的生活方式,而是要求我们在物质文化生活条件得到改善的情况下,富而不奢、努力上进、锐意进取.这里体现的,是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丰富高雅的生活情趣.勤俭节约,关键要从自身做起 “勤俭节约,不是说说就行的,关键要落实到行动上.”段达球委员的发言在委员们中间引起共鸣.坚持勤俭建军,关键在各级领导从自身做起,从本单位抓起.高金钿委员说,领导干部的言行有着特殊的导向作用.一个领导干部如果能在群众面前做好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榜样,群众就会信服他、跟着他做.罗东进委员认为,珍爱资源、过紧日子、开展群众性的勤俭节约活动,人人有责.广大官兵只要人人牢固树立勤俭节约意识,坚决抵制花钱大手大脚、盲目攀比和铺张浪费的风气,就是用具体行动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做贡献.曾长期从事军队后勤工作的温光春委员认为,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今天,勤俭节约已经不是过去简单意义上的省吃俭用、勤俭持家,而是要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瞄准战场、适应市场,进一步加快军队联勤改革步伐,实施资源的精确化配置,精确掌握需求信息、精确分配资源、精确运用保障力量,以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023-08-29 15:34:551

节约型社会的主要内涵包括

节约型社会的主要内涵包括减少消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建设节约型社会,是指在社会再生产的生产、流通、消费环节中,通过健全机制、调整结构、技术进步、加强管理、宣传教育等手段,动员和激励全社会节约和高效利用各种资源,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支撑全社会较高福利水平的可持续的社会发展模式。节约型社会的介绍节约型社会是指在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尽可能节约资源和减少资源消耗,并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收益的社会形态。“节约”有两层涵义:一是杜绝浪费,即要求我们在经济运行中减少对资源消耗的浪费;二是在生产消费过程中,用尽可能少的资源、能源,创造相同的、甚至更多的财富。要看到,资源节约型社会以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为前提。离开这个前提,虽然资源节约了,但却是“不发展的社会”,这与科学发展观背道而驰。节约型社会是公务员考试中申论的热点话题,也是应用写作的重要研究对象之一。节约型社会与过去强调的“勤俭建国”相比,内涵更广泛,发展的层次更高。它是一种全新的社会发展模式,既要尽可能少地消耗资源,又能够尽量循环利用,又要保证全社会较高的福利水平。
2023-08-29 15:35:141

什么是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

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通过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来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要以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遵循自然规律为核心,以绿色科技为动力,倡导环境文化和生态文明,构建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社会体系。 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在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通过采取法律、经济和行政等综合性措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收益,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其目的在于追求更少资源消耗、更低环境污染、更大经济和社会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
2023-08-29 15:35:351

什么是节约型社会? 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原因有哪些? 建设节约型社会有什么措施?

  建设节约型社会,是指在社会再生产的生产、流通、消费环节中,通过健全机制、调整结构、技术进步、加强管理、宣传教育等手段,动员和激励全社会节约和高效利用各种资源,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支撑全社会较高福利水平的可持续的社会发展模式。  原因  建设节约型社会不只是由我国人均资源较少的基本国情决定的,更重要的是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  建设节约型社会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保证,只有通过建设节约型社会,才有国家的长足发展。  措施  第一条  加强宏观指导和规划,建立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要选择和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把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各类专项规划的重要内容。  第二条  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构建资源节约的技术支撑体系。加大对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关键技术的攻关力度。推广应用节约资源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大力支持资源节约和发展循环经济的重大项目建设。  第三条  着力深化改革,建立节约资源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经济杠杆的作用,注重运用价格、财税、金融手段和产业政策、投资政策、消费政策、外贸政策,促进资源的节约和有效利用。  第四条  强化监督管理,坚决制止一切浪费资源的行为。建立资源节约的统计制度和信息发布制度,促进各行各业改进工作,堵塞浪费资源的漏洞。  第五条  加强法制建设,完善资源节约的法律法规体系。制定更加严格的节能、节材、节水、节地等各项国家标准,建立高耗能、高耗材、高耗水的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强制淘汰制度。加大资源保护和节约的执法力度。
2023-08-29 15:35:431

资源节约型社会的组成

资源节约型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包括资源节约观念、资源节约型主体、资源节约型制度、资源节约型体制、资源节约型机制、资源节约型体系等。  资源节约观念。观念是行动的先导。资源节约观念是指人们从节省原则出发,克服浪费,合理使用资源的意识。节约意识(观念)作为客观存在的反映,是建立在对资源严重稀缺的认识基础上的。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必须在全社会树立节约资源的观念,形成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社会风气,养成人人都乐于节约一张纸、一度电、一滴水、一粒米、一块煤的良好习惯。资源节约型主体。资源节约型主体主要包括:资源节约型政府、资源节约型社会团体、资源节约型军队、资源节约型企业、资源节约型事业单位、资源节约型家庭等。其中,资源节约型企业是指既追求企业生产成本节约又兼顾企业生产的社会成本节约,既考虑企业自身效益又兼顾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既考虑当前利益又兼顾长远利益,能使企业自身效益与社会效益之和达到最大值,使企业生产成本和社会因企业生产而必须支付的社会成本之和达到最小值的企业。资源节约型制度。资源节约型制度是约束人们浪费资源,规范人们合理使用资源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法律制度以及有关道德规范等相互联系、互为补充的各种制度的总称。资源节约型体制。资源节约型体制是资源节约型制度的实现形式和组织方式,包括资源节约型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法律体制等。资源节约型机制。它是资源节约型制度、体制在经济运行过程中形成的互为关联、相互作用、彼此约束、协调运转的各种机能的总和。用系统论的观点来看,资源节约型机制是一个大系统,它通过资源节约型管理系统来具体运作。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子系统:资源探测管理系统、资源开采管理系统、资源加工管理系统、资源运输管理系统、资源消耗预警系统、资源使用监测管理系统和资源节约调控系统。其中,资源探测管理系统是对我国现存资源总量进行科学摸底,探明实有存量,为资源长远开采制订科学合理规划提供依据的系统;资源开采管理系统是对资源开采制订科学的中长期规划,并依据规划,以最低成本、最大效益进行资源开采的系统;资源加工管理系统是采用先进加工技术,以最低加工成本、最高综合利用率加工资源的系统;资源运输管理系统是以最低的运输成本、最低的运输损耗、最快捷的运输方式运送货物的运输组织和管理网络的系统;资源消耗预警系统是由资源探测信号、价格信号、供给信号、需求信号、运输信号和环境污染信号等形成的,能全方位、多层次、全天候预警资源消耗程度的系统;资源使用监测管理系统是依据事先制定的标准对国民经济各部门、各单位使用资源的数量进行日常监督、测算和反馈的系统;资源节约调控系统是由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组成的,能调节和减少资源使用的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相互制约的有机调控系统。  资源节约型体系。资源节约型体系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产业为标准划分的资源节约型产业体系,主要包括:重效益、节时、节能、节约原材料的工业体系,规划科学、设计优良、节地省材、质量过硬的基本建设体系,节水、节地、节时、节能的“二高一优”节约型农业体系,节时、节能、重效益的节约型运输体系,适度消费、勤俭节约的节约型生活服务体系;另一类是战略资源节约型体系,即有关战略资源从生产、流通、分配到消费的各个环节形成的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有机节约整体。
2023-08-29 15:36:071

简答:什么是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怎样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什么是环境友好型社会? 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通过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来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要以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遵循自然规律为核心,以绿色科技为动力,倡导环境文化和生态文明,构建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社会体系。 什么是资源节约型社会? 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在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通过采取法律、经济和行政等综合性措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收益,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其目的在于追求更少资源消耗、更低环境污染、更大经济和社会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
2023-08-29 15:36:222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着力点,一是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的资源忧患意识和节约意识。要求真务实,居安思危,增强资源忧患意识和全局观念;做到建设节约型社会从今天做起,从每一个人做起,从节水、节电、节煤、节油、节粮、节地、节材等具体工作做起,让节约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行为。二是加大调控和监管力度,杜绝重复建设等浪费现象。低水平重复建设一直是我国经济运行中的“顽症”。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只看到了短期效益和局部利益,没有看到资源的无端消耗对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产生的消极后果。因此,政府必须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对于企业行为要积极引导和规范,对于政府行为要加大监督力度,改变唯GDP的政绩考核体系,把节约资源、环境保护列入监督考核内容。三是调整经济结构,改变经济发展模式。改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协调、难循环、低效益”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逐步建立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对高物耗、高能耗、高污染行业加以控制,坚决淘汰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落后工艺、技术、设备和产品,要尽快建立以节能,节材为中心的资源节约型工业生产体系。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力争用信息技术降低对能源的消耗。四是大力扶持环保产业,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环保产业潜力巨大,不仅能回收废弃物, 减少污染,它的产值巨大,还能推动经济发展和劳动及就业。环保产业只是作为循环经济的一个环节,我们应该着手建立循环经济体制。循环经济是目前世界上先进的经济模式,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将人类经济活动组织成为“资源—生产—消费—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实现“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所有的物质和能源要能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我们应当转变观念,积极探讨发展循环经济的思路,着手建立支撑循环经济的法律体系、技术支持体系和公众体系,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使循环经济为能源节约、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发挥重大作用。 建设节约型社会,还要加大对科学技术的投入,以科技进步带动节约型社会的建设。推动资源节约技术的开发、示范和推广应用,集中力量支持一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技术改造项目。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高资源节约的整体技术水平。与此同时,国家还应该不遗余力地加大对新能源开发的投入,加快新能源开发的速度。
2023-08-29 15:36:321

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节约型国家?

我国面临严峻的资源短缺 我国是人多而物不博。现在发展水平还很低,人均GDP仅为发达国家的十几分之一,还需要大力迅猛发展。中国人口已达13亿,占全球1/5,高峰将达16亿或更多,而主要资源耕地、水、能源、各种矿产按人均计,都列在世界后列。例如,人均耕地仅1亩多,为世界平均的1/3,还在不断减少,要养活自己难度极大。如果有1/10的粮食要进口,就会压垮世界粮食市场。又如石油,为世界平均的1/10,如果中国按美国现在的标准消费,每年需50亿吨以上,全世界生产的石油都给中国用也不够。其他如水和重要的矿产资源现在都已面临危机,如没有远虑,前景十分危险。另外,中国的环境也不容许这样消耗下去。 这种资源的短缺又和资源的严重浪费、低效使用并存。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只有建设节约型社会才是惟一的出路。 产业的调整是最大的节约,根据我国的国情和中央的精神,我国在工业化过程中必须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发展有所控制,低级产业向中国转移并不是来者不拒、多多益善。那些以付出土地、水、能源、矿产为代价取得一点点经济效益或外汇的产业就不能要。必须加快产业结构升级的步伐,加快从传统工业向新兴工业的转变。国家应该宣布,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取得经济发展的时期已经结束,今后要基本停止发展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低产出的产业,各行各业各省区都要按照中央精神和具体情况对产业体系进行规划、转轨、重组、引进,制定传统工业和新兴工业的发展和取代过程。再不能搞那些外延式、粗放式、低附加值的生产了。东部地区尤其要先行。产业体系结构的调整升级是最大的节约,无论有多少困难都必须迎难而上去做。 这一转变不可能依靠市场行为自动完成,在这里,政府的宏观调控是重要的。就是说,政府要对此进行规划、导向、规范,利用政策、法律和经济手段来引导甚至迫使企业走上正确的道路。 以科技发展建设节约型社会,要实现新型工业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从传统工业走向知识产业,以及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消耗,开发节约型产品……无一不需要依靠科技创新和发展。中国必须有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与发明成果,科技创新和发展是我国实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动力和支撑力量。国家和社会必须大大增加R&D的投入,投入必须主要用于开发性、应用性和应用基础研究上,还必须有将发明和专利转化为生产力的渠道和保证,必须致力于人才的培养和人力资源的开发,否则一切都是虚话。 再让我们看看医药产业,这么大的国家,竟没有几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要的特效药和医疗设备,统统要买别人的专利,成本几分钱一粒的药要卖几块钱。中国的医药好像只能生产这个钙那个丸的保健品,我为此感到痛心和羞愧,什么时候才有我们自己的制药工业啊? 开展全民教育,树立节约观念是当务之急,建设节约型社会是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任务,大家必须有共同的认识,一起动手,才能达到目标。根据目前情况,开展全民教育,树立节约观念,实为当务之急。 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人民,总得有点理想,有个方向,对社会对国家有些贡献,对生活方式的追求有个准则。取舍标准就是国家民族的全局利益和长远大计。现在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一代,这方面的认识差了一些。要进行全民教育,首先要进行国情教育、形势教育,使大家知道国家民族能否振兴,现在是一个战略关键期;充分认识到我们面临资源全面短缺的严峻现实。我们一定要发扬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唾弃奢侈浪费的作风,让全社会正气上升、邪风下降。我们一定要选择正确的发展模式、正确的生活方式,建设文明、节约、清洁、和谐的社会,只要我们认真贯彻中央的方针,共同努力,我们一定能达到目标,中华民族的振兴大业一定能完成!
2023-08-29 15:36:401

请问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方针是什么?

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摘要: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已经成为相当严重的问题。我们不能只为了经济的高速发展而毁了环境,毁了我们共同生存的空间。更何况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升级,在“蓝天,碧水,绿色”的环境中生产生活,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向往和追求。因此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社会势在必行。面对这一形势我们一定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快建设节约型和友好型社会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把加快建设节约型和友好型社会的工作摆在突出的重要位置,切实抓紧抓好。一、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基本内涵1、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基本内涵 。节约型社会是指在社会生产、流通、消费的各个领域,通过采取综合性措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收益,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发展模式。 2、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基本内涵 。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指社会的生产与生活以对生态环境无害的方式进行。由于我国经济正处于高速工业化和城市化时期,就业压力大,经济增长具有强大的内在冲动。但是,我国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已经达到自然生态环境所能承受的极限,为了使经济增长可持续,必须解决巨大的环境压力,必须寻找在不破坏生态平衡,不污染环境的条件下实现经济增长的路径。也就是必须以环境友好的方式推进经济增长。环境友好排除了先污染后治理的环境保护观,要求必须从源头预防污染产生。因此,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核心是保护生态,从源头预防污染产生。 二、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客观必然性1、这是由我国的具体国情所决定的。众所周知,能源、原材料、水、土地等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的物质保证。现实告诉我们,如果不改变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如果不在全社会进行强化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经济的发展必然会越来越多地受到资源的约束,人民的生存环境会越来越恶化,这将直接影响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2、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保障。我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经济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工业化不断推进,居民消费结构逐步升级,城市化步伐加快,资源需求持续增加,资源供需矛盾和环境压力将越来越大。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加快建设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既是当前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保障。3、这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反映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解决当前经济社会生活中突出矛盾的重要指导思想。4、这是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战略保障。地球只有一个,目前人类所面临的人与自然的不和谐问题,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要复杂和严峻。支撑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资源,大多是不可再生的,如果人类不及时改变经济社会的发展模式,建设友好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长此下去地球也可能成为不再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这样人类也会一步一步走向灭亡。总之,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有利于现代化事业的发展;有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有助与人类生命的延长;有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早日向共产主义社会迈进……三、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点工作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总的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以节约使用资源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资源综合利用和发展循环经济为重点,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推动体制创新、机制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科技和教育等多种手段,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全面节约资源,加快经济发展模式转变,建立节约型的生产模式、消费模式和城市建设模式,务求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尽快取得实质性和明显成效。1、将“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作为基本国策。 2、大力发展循环经济。3、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和提高效率。四、对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几点建设1、政府部门起表率作用和高度重视。对于建设节约型和友好型社会,政府应做表率,转变观念,应成为节约型和友好型社会的代言人,厉行节约,反对浪费。2、依靠科学技术创新。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很多技术还不够先进,还有很多技术需要学习,尤其现在要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更加需要科技。要实现新型工业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使传统工业尽快走向先进工业,需要依靠科技进步,不断提升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这是我国实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最重要的支撑力量。国家和社会必须大大增加科学研究和开发的经费投入,还必须努力将发明和专利转化为生产力,为此必须致力于人才培养和人力资源的开发,否则节约型和友好型社会就难以实现。3、加强宣传和法律监督。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种群众性的工作,需要全国人民达成一致的共识,才能收到明显的效果。为此要在全社会树立节约意识、建设节约文化、倡导节约文明,教育每个公民过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形成“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社会风尚。尤其在学校中大力宣传,要懂得“谁知盘种餐,粒粒皆辛苦”的辛苦。“勤俭节约”本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无论我们多么富有,我们都要继续发扬这种传统美德。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不仅需要大力宣传,还要有法律的保障。要制定相关法律制度,还要狠抓落实,注重实效,真正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总之,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环境友好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应树立科学发展观,贯彻执行中央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指示精神,抓住机遇,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充分利用全社会的力量,为加快建设节约型和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而努力奋斗
2023-08-29 15:36:512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意义

  它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环境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和保障,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资源和环境的支撑.环境友好型社会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国际竞争力.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保护环境和生态.   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使经济发展与人口、环境相协调,就是要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实现经济较快持续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也正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容.   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保障.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必须有环境作保障.中国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保障国家安全和提高中国综合国力的重要举措.解决中国建设需要的资源问题,着眼点和立足点必须放在国内.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能够控制和降低对国外资源的依赖程度,确保国家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能够提高中国的综合国力.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能够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2023-08-29 15:36:581

资源节约型社会包括消费上的什么含义

  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在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通过采取法律、经济和行政等综合性措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收益,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社会。  资源节约观念。观念是行动的先导。资源节约观念是指人们从节省原则出发,克服浪费,合理使用资源的意识。节约意识(观念)作为客观存在的反映,是建立在对资源严重稀缺的认识基础上的。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必须在全社会树立节约资源的观念,形成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社会风气,养成人人都乐于节约一张纸、一度电、一滴水、一粒米、一块煤的良好习惯。  资源节约型主体。资源节约型主体主要包括:资源节约型政府、资源节约型社会团体、资源节约型军队、资源节约型企业、资源节约型事业单位、资源节约型家庭等。其中,资源节约型企业是指既追求企业生产成本节约又兼顾企业生产的社会成本节约,既考虑企业自身效益又兼顾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既考虑当前利益又兼顾长远利益,能使企业自身效益与社会效益之和达到最大值,使企业生产成本和社会因企业生产而必须支付的社会成本之和达到最小值的企业。  资源节约型制度。资源节约型制度是约束人们浪费资源,规范人们合理使用资源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法律制度以及有关道德规范等相互联系、互为补充的各种制度的总称。  资源节约型体制。资源节约型体制是资源节约型制度的实现形式和组织方式,包括资源节约型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法律体制等。  资源节约型机制。它是资源节约型制度、体制在经济运行过程中形成的互为关联、相互作用、彼此约束、协调运转的各种机能的总和。用系统论的观点来看,资源节约型机制是一个大系统,它通过资源节约型管理系统来具体运作。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子系统:资源探测管理系统、资源开采管理系统、资源加工管理系统、资源运输管理系统、资源消耗预警系统、资源使用监测管理系统和资源节约调控系统。其中,资源探测管理系统是对我国现存资源总量进行科学摸底,探明实有存量,为资源长远开采制订科学合理规划提供依据的系统;资源开采管理系统是对资源开采制订科学的中长期规划,并依据规划,以最低成本、最大效益进行资源开采的系统;资源加工管理系统是采用先进加工技术,以最低加工成本、最高综合利用率加工资源的系统;资源运输管理系统是以最低的运输成本、最低的运输损耗、最快捷的运输方式运送货物的运输组织和管理网络的系统;资源消耗预警系统是由资源探测信号、价格信号、供给信号、需求信号、运输信号和环境污染信号等形成的,能全方位、多层次、全天候预警资源消耗程度的系统;资源使用监测管理系统是依据事先制定的标准对国民经济各部门、各单位使用资源的数量进行日常监督、测算和反馈的系统;资源节约调控系统是由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组成的,能调节和减少资源使用的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相互制约的有机调控系统。  资源节约型体系。资源节约型体系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产业为标准划分的资源节约型产业体系,主要包括:重效益、节时、节能、节约原材料的工业体系,规划科学、设计优良、节地省材、质量过硬的基本建设体系,节水、节地、节时、节能的“二高一优”节约型农业体系,节时、节能、重效益的节约型运输体系,适度消费、勤俭节约的节约型生活服务体系;另一类是战略资源节约型体系,即有关战略资源从生产、流通、分配到消费的各个环节形成的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有机节约整体。
2023-08-29 15:37:181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核心是什么?重点又是什么?二者如何区分?

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以节约使用资源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这是一个目标。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重点是: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资源综合利用和发展循环经济。这是一个具体领域或具体措施。
2023-08-29 15:37: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