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iers / 阅读 / 详情

有谁知道大卫伊斯顿的系统理论啊,发个介绍过来好吗,越详细越好.谢谢

2023-08-22 07:13:09
共3条回复
LuckySXyd

美国政治学家戴维。伊斯顿在其《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一书中,运用系统思想,运用一般系统论和控制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将政治生活、政治行为和政治现象视为具有系统意义的现象,进行系统分析。我们可以把他的政治学理论成为系统政治学理论。由于戴维。伊斯顿所运用的研究方法属于系统科学方法,而且政治学与法学同属于社会科学,在学科特点上有很多相通之处,而且很多政治生活、政治行为和政治现象就是法的现象。因此,我们完全可以将系统政治学视为理解和认识系统法学的一个模式、样本、范例或参照物。可以说,系统政治学对于系统法学研究而言具有多方面的意义,至少可以启发我们思考以下问题。

第一、关于系统科学方法和系统法学的理论地位。在戴维。伊斯顿看来,系统科学方法现在仍然是研究政治学一般理论的唯一通揽全局的方法和高屋建瓴的视角,不幸的是,迄今它尚未遇见过竞争对手,还没有被其他政治学研究方法所取代。系统科学方法历来主张应有一个充分包容性的概念框架结构,由此来鉴别政治生活的基本范围,显现这些范围与其他领域的关系。系统科学方法构建了一个结构复杂的网络,这一网络是由若干机构以及一个个行为模式所组成的,称为“政治系统”。系统科学方法现在仍不失为政治学一般理论继续发展的出发点。[1]

戴维。伊斯顿的系统政治学在西方政治学界是独树一帜的成功的政治学理论,他对系统科学方法以及系统政治学的评价决非夸大之辞。按照我国的目前的系统科学理论,戴维。伊斯顿在几十年前所进行的系统政治学研究只是运用了一小部分系统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有很多系统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并没有得到解释、说明、阐述或运用。在系统科学已经获得相当发展的今天,我们没有理由不运用系统科学方法来促进法学的发展,没有理由低估系统科学方法的能量,没有理由漠视系统法学的发展,没有理由再对系统科学方法抱有怀疑的或保守的态度。虽然系统法学作为我国法学的一种法学理论还处于探索之中,但是我认为,我们有理由对系统科学法学方法和系统法学给予一个高度的肯定和评价,有理由相信系统法学在我国法学研究领域也能够获得巨大成功。我们应当把自己的学术目标和理想设定在一个很高的层次上。理想总是把方向指向有可能到达的目标上。戴维。伊斯顿已经到达了系统政治学这个目标,因此,我们也应当向系统法学这个可能到达的目标前进。理想又总是把目标设定在已经前进的方向上。我国法学界已经向系统法学这种法学流派和法学理论的目标前进了20多年,我们应当继续努力,进行某种跨越式的前进。

第二、系统法学研究需要的什么样的勇气、智慧和毅力。在戴维。伊斯顿看来,进行系统政治学研究必须同时具备理论勇气、智慧和毅力,三者缺一不可。戴维。伊斯顿认为:一方面,政治学理论是很廉价的,到处都有;另一方面,政治学理论又稀缺得出奇。[2]看起来我们只能在像系统政治学这样的一些宏观政治学理论和没有政治学理论之间加以选择。在政治学研究中,在系统政治学研究中,我们不能“总是在未经表达的一系列设想、没有联系起来的若干概念和拙劣整合起来的若干概念之间徘徊流连”,我们应当有勇气毅然决然地去“博取更强烈的理论自我意识,去把握更缜密的理论逻辑”。在戴维。伊斯顿看来,系统政治学的研究“与理解人类社会现象的较广泛目标息息相关”,只能“按照事物的内在逻辑做出选择。当然,这种事物的内在逻辑只是与知识的幻想、直观、传统或偶然相对而言”。由于政治系统时非常复杂的,解释和描述政治系统的网络结构和“内在逻辑”,不可能不包括“知识的幻想、直观、传统或偶然”的成分。对于个别研究者而言,“对资料随意进行研究,不受正规的理论限制,大概是一种最适宜的方法”。但是如果选用这种方法,“就必须具备卓越超群的理解能力、适用于排解疑难问题的灵活多变的思路以及在茫茫暗夜中为了点燃思想的火炬而艰苦摸索的坚韧毅力等等许多品质”。 [3]

实际上,戴维。伊斯顿的很多观点,可以视为对我国法学整体状况的真实评价和真实写照,值得我们深刻反思。尽管这种评价听起来相当尖锐和刺激,一些人可能不愿意接受。就系统法学研究而言,我国法学界总体上表现出来的敏锐、勇气、智慧和毅力都是远远不够的。我作为一个“个别”的系统法学研究者,从某种角度来看我的研究方法始终就是“对资料随意进行研究,不受正规的理论限制”,我也只能这样做。戴维。伊斯顿认为这种方法“大概是一种最适宜的方法”,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很大的鼓舞,而且我也相信我具备进行系统法学所需要的勇气、智慧和毅力。

第三、将系统法学作为法学的一般理论进行研究。戴维。伊斯顿认为,理论的概括性和连贯性是甄别所有理论的两种特性。理论的概括性是指法学理论所包含的论题的范围 ,“它们从非常有限的数据到最广泛的数据,各不相同”。理论的连贯性是指构成理论的命题之间的连贯程度。根据这两种特性,理论可以分为三种:单项概括理论、局部理论和一般理论。单项概括理论的数量是很多的,它们仅仅涉及到一批非常有限的数据,适用于为数甚少的一些事情。在若干单项概括理论的基础上可以形成局部理论。关于政党、组织、利益集团、领导权力、行政行为、联盟等政治学的局部理论,只是研究政治系统的特殊方面或特殊部分,而没有说明这些局部理论自身各自都与一个更大的逻辑、更大的理论整体或更广阔的领域相吻合。这些局部理论之间,也就是“逻辑尚不确定、含糊不清和相互矛盾之处”,就成为了政治学研究的处女地,“而这正是一般理论帮助测定的区域”。系统政治学就是可以说明各种局部理论之间的关系,并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连贯性的政治学的一般理论。[4]

在这里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戴维。伊斯顿关于政治学理论的三种划分,与前面所说的刘永佶关于单一性论题论述体系、集合性论题论述体系和学科论述体系的划分,是完全相通的。戴维。伊斯顿将系统政治学作为一种政治学的一般理论进行探索,这启发我们也应当将系统法学作为一种法学的一般理论进行探索。在这种探索中,应当尽量概括我国法学已有的单项概括理论或单一性论题论述体系,以及局部理论或集合性论题论述体系,不论它们是共识性的研究成果,还是前沿性的探索。

第四、系统法学是价值无涉的实证主义法学。戴维。伊斯顿认为,很多政治学研究就是选择一些价值作为基本原则,围绕它建构一批概念和命题。由此获得的一些政治学理论作为局部理论不管如何重要,都必然面临甚为狭窄的前景。我们现在缺乏的是系统阐述政治学理论问题的一种明确方法。这种方法并不关注特定的政治的价值问题,而是拓展自己的视野,致力于处理各种政治系统所面临的永恒问题。物理学中已经有了关于运动的一般理论,生物学中已经有了关于生命的一般理论。与此相应,我们在政治学中也应当有一个论述政治生活中心过程的一般理论。在系统政治学理论中,我们可以寻求到一种理性方法,借此把握最具综合性的问题,进而在最一般层次上打开政治生活的窗口,了解政治生活可能采取的一切形式。一旦我们确认,形形色色的政治生活都可能完全变为我们研究的领域,政治学理论研究和探讨的实质就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我们不会再满足于维护某些与西方文明的历史进程所产生的利益相关的中心价值。相反,我们必然会不分时间与空间,不管所研究的政治系统是最民主的还是最专制的,是最原始的还是最发达的,是最传统的还是最现代的,只是关注一切政治生活系统所面临的最一般问题。[5]

戴维。伊斯顿所研究的政治生活本身都是涉及价值的,但是,他是以一种价值无涉的系统思想和系统科学方法来分析和描述这些政治生活的。因此,他的系统政治学理论是一种实证主义的政治学理论。在我国法学界,人们围绕着多样的法的价值,构建了很多法学理论。只不过有人偏爱自由、民主、人权、正义等法的价值,有人偏爱秩序和国家统治等法的价值。这些法的理论把研究范围局限在特定的法的现象上,不能说是关于法的现象的一般法学理论。系统法学以价值无涉的系统科学方法来研究涉及价值的法的现象,因而是一种实证主义法学理论,各种形形色色的法的现象,都是系统法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

在美国政治学家戴维。伊斯顿看来,如何构建系统政治学的论述体系是非常困难的事情。戴维。伊斯顿的很多关于构建系统政治学论述体系的阐释是非常耐人寻味的。他认为,“一般理论在多大程度上可以解释它所适用的经验系统行为,完全要看组成这种理论的概念和概括中有多大程度的逻辑连贯性。一个一般理论若是构成了一个思想演绎系统,一整套经验上正确的概括便可以按特性递降的顺序,从特定的假设、前提和公理中演绎出来,这个一般理论也就以其理想的和最有力的形式,实现了其最大价值”。戴维。伊斯顿并没有认为一般系统论和控制论完整地提供了现成的演绎性命题或可以用来进行演绎分析的概念框架,也并没有认为他的系统政治学理论是完全按照演绎分析的方式构建的,是在贫瘠的政治学理论土壤中一夜之间突然绽放出的一朵“演绎理论之花”。但是他认为系统政治学理论是有可能这样构建起来的,而且意识到这一点有助于为承认和接受系统政治学研究能够取得的成就“留下余地”。[6]

戴维。伊斯顿在构建系统政治学论述体系的过程中还发现,很多相关的研究成果都是间歇式问世的,一些研究成果表现出对已有的研究成果没有太大的兴趣或与其无关。在戴维。伊斯顿看来,这种“严重缺乏现成的理论概括”和“缺乏累积性研究”的状况,使得系统政治学研究不可能做到“把各方面概括集中成为一个逻辑上松散的一般理论统一体”,而只能采取循序渐进的步骤,“使理论探究范围限于易驾驭的边界以内”,在“探知一系列演绎性命题”和“寻求以最起码的连贯性摆脱纯粹收集和处理资料水平的、松散关联的一系列该概括”之间求得某种适当的平衡与结合。不论如何,要想使系统政治学研究取得重要而极为有益的进展,“发展逻辑上相关的一系列概念,创构一个最高层次上的总体概念框架”,“围绕此框架,渐渐述及更加复杂的理论结构”,是至关重要的。而且,在这个总体概念框架中,人们可以发现和确定用来分析政治系统的稳定而明确的分析单元。[7]

戴维。伊斯顿在《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的论述体系中,一方面有选择地将系统、输入、输出、反馈等一些一般系统论和控制论的概念和术语进行演绎,同时也从大量的政治现象、政治学理论和学说中,有选择地提炼出一些具有概括性、综合性和归纳性的概念,如政治共同体、当局、典则、压力、愿望、支持等等,并且尽量使这些概念以及相应的命题与那些演绎性概念和演绎性命题相吻合、协调、一致和相互沟通。在这种论述体系中,政治系统是核心概念,输入、输出、反馈等概念以及政治共同体、当局、典则、压力、愿望、支持等概念是两类主体概念。这两类概念构建了一个高层次的总体概念框架。在这个总体概念框架之内,戴维。伊斯顿对政治生活作了相当彻底的系统分析与综合,形成了很多新的关于政治系统的分析单元。在这种论述体系中,充斥着大量的一般系统论和控制论的概念和术语,大量的人们所熟知的传统的主流性的政治学理论和学说被肢解了,并被整合到一个概括性和连贯性的概念框架结构中。我认为这种独树一帜的系统政治学论述体系,隐含着政治学学术界在一定程度上不容易也不愿意去理解和接受的可能,也就是说不愿看,也看不懂。

我们在系统法学研究过程中几乎面临着戴维。伊斯顿在这里所说的全部问题,这些问题就是演绎、分析与归纳、综合的关系问题。我们在系统法学研究中能够意识到这些问题,并适当地解决这些问题,根据法学和法的现象的特点,“发展逻辑上相关的一系列概念,创构一个最高层次上的总体概念框架”,系统法学也就向成熟的法学理论迈出了最重要的一步。我们还必须考虑到如何使我国法学界愿意和容易理解系统法学这个法学流派和法学理论。

LocCloud

黑洞这一术语是不久以前才出现的。它是1969年美国科学家约翰·惠勒为形象描述

至少可回溯到200年前的这个思想时所杜撰的名字。那时候,共有两种光理论:一种是牛

顿赞成的光的微粒说;另一种是光的波动说。我们现在知道,实际上这两者都是正确的。

由于量子力学的波粒二象性,光既可认为是波,也可认为是粒子。在光的波动说中,不

清楚光对引力如何响应。但是如果光是由粒子组成的,人们可以预料,它们正如同炮弹、

火箭和行星那样受引力的影响。起先人们以为,光粒子无限快地运动,所以引力不可能

使之慢下来,但是罗麦关于光速度有限的发现表明引力对之可有重要效应。

1783年,剑桥的学监约翰·米歇尔在这个假定的基础上,在《伦敦皇家学会哲学学

报》上发表了一篇文章。他指出,一个质量足够大并足够紧致的恒星会有如此强大的引

力场,以致于连光线都不能逃逸——任何从恒星表面发出的光,还没到达远处即会被恒

星的引力吸引回来。米歇尔暗示,可能存在大量这样的恒星,虽然会由于从它们那里发

出的光不会到达我们这儿而使我们不能看到它们,但我们仍然可以感到它们的引力的吸

引作用。这正是我们现在称为黑洞的物体。它是名符其实的——在空间中的黑的空洞。

几年之后,法国科学家拉普拉斯侯爵显然独自提出和米歇尔类似的观念。非常有趣的是,

拉普拉斯只将此观点纳入他的《世界系统》一书的第一版和第二版中,而在以后的版本

中将其删去,可能他认为这是一个愚蠢的观念。(此外,光的微粒说在19世纪变得不时

髦了;似乎一切都可以以波动理论来解释,而按照波动理论,不清楚光究竟是否受到引

力的影响。)

事实上,因为光速是固定的,所以,在牛顿引力论中将光类似炮弹那样处理实在很

不协调。(从地面发射上天的炮弹由于引力而减速,最后停止上升并折回地面;然而,

一个光子必须以不变的速度继续向上,那么牛顿引力对于光如何发生影响呢?)直到19

15年爱因斯坦提出广义相对论之前,一直没有关于引力如何影响光的协调的理论。甚至

又过了很长时间,这个理论对大质量恒星的含意才被理解。

为了理解黑洞是如何形成的,我们首先需要理解一个恒星的生命周期。起初,大量

的气体(大部分为氢)受自身的引力吸引,而开始向自身坍缩而形成恒星。当它收缩时,

气体原子相互越来越频繁地以越来越大的速度碰撞——气体的温度上升。最后,气体变

得如此之热,以至于当氢原子碰撞时,它们不再弹开而是聚合形成氦。如同一个受控氢

弹爆炸,反应中释放出来的热使得恒星发光。这增添的热又使气体的压力升高,直到它

足以平衡引力的吸引,这时气体停止收缩。这有一点像气球——内部气压试图使气球膨

胀,橡皮的张力试图使气球缩小,它们之间存在一个平衡。从核反应发出的热和引力吸

引的平衡,使恒星在很长时间内维持这种平衡。然而,最终恒星会耗尽了它的氢和其他

核燃料。貌似大谬,其实不然的是,恒星初始的燃料越多,它则燃尽得越快。这是因为

恒星的质量越大,它就必须越热才足以抵抗引力。而它越热,它的燃料就被用得越快。

我们的太阳大概足够再燃烧50多亿年,但是质量更大的恒星可以在1亿年这么短的时间内

用尽其燃料,这个时间尺度比宇宙的年龄短得多了。当恒星耗尽了燃料,它开始变冷并

开始收缩。随后发生的情况只有等到本世纪20年代末才初次被人们理解。

1928年,一位印度研究生——萨拉玛尼安·强德拉塞卡——乘船来英国剑桥跟英国

天文学家阿瑟·爱丁顿爵士(一位广义相对论家)学习。(据记载,在本世纪20年代初

有一位记者告诉爱丁顿,说他听说世界上只有三个人能理解广义相对论,爱丁顿停了一

下,然后回答:“我正在想这第三个人是谁”。)在他从印度来英的旅途中,强德拉塞

卡算出在耗尽所有燃料之后,多大的恒星可以继续对抗自己的引力而维持自己。这个思

想是说:当恒星变小时,物质粒子靠得非常近,而按照泡利不相容原理,它们必须有非

常不同的速度。这使得它们互相散开并企图使恒星膨胀。一颗恒星可因引力作用和不相

容原理引起的排斥力达到平衡而保持其半径不变,正如在它的生命的早期引力被热所平

衡一样。

然而,强德拉塞卡意识到,不相容原理所能提供的排斥力有一个极限。恒星中的粒

子的最大速度差被相对论限制为光速。这意味着,恒星变得足够紧致之时,由不相容原

理引起的排斥力就会比引力的作用小。强德拉塞卡计算出;一个大约为太阳质量一倍半

的冷的恒星不能支持自身以抵抗自己的引力。(这质量现在称为强德拉塞卡极限。)苏

联科学家列夫·达维多维奇·兰道几乎在同时也得到了类似的发现。

这对大质量恒星的最终归宿具有重大的意义。如果一颗恒星的质量比强德拉塞卡极

限小,它最后会停止收缩并终于变成一颗半径为几千英哩和密度为每立方英寸几百吨的

“白矮星”。白矮星是它物质中电子之间的不相容原理排斥力所支持的。我们观察到大

量这样的白矮星。第一颗被观察到的是绕着夜空中最亮的恒星——天狼星转动的那一颗。

兰道指出,对于恒星还存在另一可能的终态。其极限质量大约也为太阳质量的一倍

或二倍,但是其体积甚至比白矮星还小得多。这些恒星是由中子和质子之间,而不是电

子之间的不相容原理排斥力所支持。所以它们被叫做中子星。它们的半径只有10英哩左

右,密度为每立方英寸几亿吨。在中子星被第一次预言时,并没有任何方法去观察它。

实际上,很久以后它们才被观察到。

另一方面,质量比强德拉塞卡极限还大的恒星在耗尽其燃料时,会出现一个很大的

问题:在某种情形下,它们会爆炸或抛出足够的物质,使自己的质量减少到极限之下,

以避免灾难性的引力坍缩。但是很难令人相信,不管恒星有多大,这总会发生。怎么知

道它必须损失重量呢?即使每个恒星都设法失去足够多的重量以避免坍缩,如果你把更

多的质量加在白矮星或中子星上,使之超过极限将会发生什么?它会坍缩到无限密度吗?

爱丁顿为此感到震惊,他拒绝相信强德拉塞卡的结果。爱丁顿认为,一颗恒星不可能坍

缩成一点。这是大多数科学家的观点:爱因斯坦自己写了一篇论文,宣布恒星的体积不

会收缩为零。其他科学家,尤其是他以前的老师、恒星结构的主要权威——爱丁顿的敌

意使强德拉塞卡抛弃了这方面的工作,转去研究诸如恒星团运动等其他天文学问题。然

而,他获得1983年诺贝尔奖,至少部分原因在于他早年所做的关于冷恒星的质量极限的

工作。

强德拉塞卡指出,不相容原理不能够阻止质量大于强德拉塞卡极限的恒星发生坍缩。

但是,根据广义相对论,这样的恒星会发生什么情况呢?这个问题被一位年轻的美国人

罗伯特·奥本海默于1939年首次解决。然而,他所获得的结果表明,用当时的望远镜去

观察不会再有任何结果。以后,因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干扰,奥本海默本人非常密切地卷

入到原子弹计划中去。战后,由于大部分科学家被吸引到原子和原子核尺度的物理中去,

因而引力坍缩的问题被大部分人忘记了。但在本世纪60年代,现代技术的应

图6.1用使得天文观测范围和数量大大增加,重新激起人们对天文学和宇

宙学的大尺度问题的兴趣。奥本海默的工作被重新发现,并被一些人推广。

现在,我们从奥本海默的工作中得到一幅这样的图象:恒星的引力场改变了光线的

路径,使之和原先没有恒星情况下的路径不一样。光锥是表示光线从其顶端发出后在空

间——时间里传播的轨道。光锥在恒星表面附近稍微向内偏折,在日食时观察远处恒星

发出的光线,可以看到这种偏折现象。当该恒星收缩时,其表面的引力场变得很强,光

线向内偏折得更多,从而使得光线从恒星逃逸变得更为困难。对于在远处的观察者而言,

光线变得更黯淡更红。最后,当这恒星收缩到某一临界半径时,表面的引力场变得如此

之强,使得光锥向内偏折得这么多,以至于光线再也逃逸不出去(图6.1)。根据相对论,

没有东西会走得比光还快。这样,如果光都逃逸不出来,其他东西更不可能逃逸,都会

被引力拉回去。也就是说,存在一个事件的集合或空间——时间区域,光或任何东西都

不可能从该区域逃逸而到达远处的观察者。现在我们将这区域称作黑洞,将其边界称作

事件视界,它和刚好不能从黑洞逃逸的光线的轨迹相重合。

当你观察一个恒星坍缩并形成黑洞时,为了理解你所看到的情况,切记在相对论中

没有绝对时间。每个观测者都有自己的时间测量。由于恒星的引力场,在恒星上某人的

时间将和在远处某人的时间不同。假定在坍缩星表面有一无畏的航天员和恒星一起向内

坍缩,按照他的表,每一秒钟发一信号到一个绕着该恒星转动的空间飞船上去。在他的

表的某一时刻,譬如11点钟,恒星刚好收缩到它的临界半径,此时引力场强到没有任何

东西可以逃逸出去,他的信号再也不能传到空间飞船了。当11点到达时,他在空间飞船

中的伙伴发现,航天员发来的一串信号的时间间隔越变越长。但是这个效应在10点59分

59秒之前是非常微小的。在收到10点59分58秒和10点59分59秒发出的两个信号之间,他

们只需等待比一秒钟稍长一点的时间,然而他们必须为11点发出的信号等待无限长的时

间。按照航天员的手表,光波是在10点59分59秒和11点之间由恒星表面发出;从空间飞

船上看,那光波被散开到无限长的时间间隔里。在空间飞船上收到这一串光波的时间间

隔变得越来越长,所以恒星来的光显得越来越红、越来越淡,最后,该恒星变得如此之

朦胧,以至于从空间飞船上再也看不见它,所余下的只是空间中的一个黑洞。然而,此

恒星继续以同样的引力作用到空间飞船上,使飞船继续绕着所形成的黑洞旋转。

但是由于以下的问题,使得上述情景不是完全现实的。你离开恒星越远则引力越弱,

所以作用在这位无畏的航天员脚上的引力总比作用到他头上的大。在恒星还未收缩到临

界半径而形成事件视界之前,这力的差就已经将我们的航天员拉成意大利面条那样,甚

至将他撕裂!然而,我们相信,在宇宙中存在质量大得多的天体,譬如星系的中心区域,

它们遭受到引力坍缩而产生黑洞;一位在这样的物体上面的航天员在黑洞形成之前不会

被撕开。事实上,当他到达临界半径时,不会有任何异样的感觉,甚至在通过永不回返

的那一点时,都没注意到。但是,随着这区域继续坍缩,只要在几个钟头之内,作用到

他头上和脚上的引力之差会变得如此之大,以至于再将其撕裂。

罗杰·彭罗斯和我在1965年和1970年之间的研究指出,根据广义相对论,在黑洞中

必然存在无限大密度和空间——时间曲率的奇点。这和时间开端时的大爆炸相当类似,

只不过它是一个坍缩物体和航天员的时间终点而已。在此奇点,科学定律和我们预言将

来的能力都失效了。然而,任何留在黑洞之外的观察者,将不会受到可预见性失效的影

响,因为从奇点出发的不管是光还是任何其他信号都不能到达他那儿。这令人惊奇的事

实导致罗杰·彭罗斯提出了宇宙监督猜测,它可以被意译为:“上帝憎恶裸奇点。”换

言之,由引力坍缩所产生的奇点只能发生在像黑洞这样的地方,在那儿它被事件视界体

面地遮住而不被外界看见。严格地讲,这是所谓弱的宇宙监督猜测:它使留在黑洞外面

的观察者不致受到发生在奇点处的可预见性失效的影响,但它对那位不幸落到黑洞里的

可怜的航天员却是爱莫能助。

广义相对论方程存在一些解,这些解使得我们的航天员可能看到裸奇点。他也许能

避免撞到奇点上去,而穿过一个“虫洞”来到宇宙的另一区域。看来这给空间——时间

内的旅行提供了巨大的可能性。但是不幸的是,所有这些解似乎都是非常不稳定的;最

小的干扰,譬如一个航天员的存在就会使之改变,以至于他还没能看到此奇点,就撞上

去而结束了他的时间。换言之,奇点总是发生在他的将来,而从不会在过去。强的宇宙

监督猜测是说,在一个现实的解里,奇点总是或者整个存在于将来(如引力坍缩的奇点),

或者整个存在于过去(如大爆炸)。因为在接近裸奇点处可能旅行到过去,所以宇宙监

督猜测的某种形式的成立是大有希望的。这对科学幻想作家而言是不错的,它表明没有

任何一个人的生命曾经平安无事:有人可以回到过去,在你投胎之前杀死你的父亲或母

亲!

事件视界,也就是空间——时间中不可逃逸区域的边界,正如同围绕着黑洞的单向

膜:物体,譬如不谨慎的航天员,能通过事件视界落到黑洞里去,但是没有任何东西可

以通过事件视界而逃离黑洞。(记住事件视界是企图逃离黑洞的光的空间——时问轨道,

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比光运动得更快。)人们可以将诗人但丁针对地狱入口所说的话恰到

好处地用于事件视界:“从这儿进去的人必须抛弃一切希望。”任何东西或任何人一旦

进入事件视界,就会很快地到达无限致密的区域和时间的终点。

广义相对论预言,运动的重物会导致引力波的辐射,那是以光的速度传播的空间—

—时间曲率的涟漪。引力波和电磁场的涟漪光波相类似,但是要探测到它则困难得多。

就像光一样,它带走了发射它们的物体的能量。因为任何运动中的能量都会被引力波的

辐射所带走,所以可以预料,一个大质量物体的系统最终会趋向于一种不变的状态。

(这和扔一块软木到水中的情况相当类似,起先翻上翻下折腾了好一阵,但是当涟漪将

其能量带走,就使它最终平静下来。)例如,绕着太阳公转的地球即产生引力波。其能

量损失的效应将改变地球的轨道,使之逐渐越来越接近太阳,最后撞到太阳上,以这种

方式归于最终不变的状态。在地球和太阳的情形下能量损失率非常小——大约只能点燃

一个小电热器,这意味着要用大约1干亿亿亿年地球才会和太阳相撞,没有必要立即去为

之担忧!地球轨道改变的过程极其缓慢,以至于根本观测不到。但几年以前,在称为PS

R1913+16(PSR表示“脉冲星”,一种特别的发射出无线电波规则脉冲的中子星)的系

统中观测到这一效应。此系统包含两个互相围绕着运动的中子星,由于引力波辐射,它

们的能量损失,使之相互以螺旋线轨道靠近。

在恒星引力坍缩形成黑洞时,运动会更快得多,这样能量被带走的速率就高得多。

所以不用太长的时间就会达到不变的状态。这最终的状态将会是怎样的呢?人们会以为

它将依赖于形成黑洞的恒星的所有的复杂特征——不仅仅它的质量和转动速度,而且恒

星不同部分的不同密度以及恒星内气体的复杂运动。如果黑洞就像坍缩形成它们的原先

物体那样变化多端,一般来讲,对之作任何预言都将是非常困难的。

然而,加拿大科学家外奈·伊斯雷尔(他生于柏林,在南非长大,在爱尔兰得到博

士)在1967年使黑洞研究发生了彻底的改变。他指出,根据广义相对论,非旋转的黑洞

必须是非常简单、完美的球形;其大小只依赖于它们的质量,并且任何两个这样的同质

量的黑洞必须是等同的。事实上,它们可以用爱因斯坦的特解来描述,这个解是在广义

相对论发现后不久的1917年卡尔·施瓦兹席尔德找到的。一开始,许多人(其中包括伊

斯雷尔自己)认为,既然黑洞必须是完美的球形,一个黑洞只能由一个完美球形物体坍

缩而形成。所以,任何实际的恒星——从来都不是完美的球形——只会坍缩形成一个裸

奇点。

然而,对于伊斯雷尔的结果,一些人,特别是罗杰·彭罗斯和约翰·惠勒提倡一种

不同的解释。他们论证道,牵涉恒星坍缩的快速运动表明,其释放出来的引力波使之越

来越近于球形,到它终于静态时,就变成准确的球形。按照这种观点,任何非旋转恒星,

不管其形状和内部结构如何复杂,在引力坍缩之后都将终结于一个完美的球形黑洞,其

大小只依赖于它的质量。这种观点得到进一步的计算支持,并且很快就为大家所接受。

伊斯雷尔的结果只处理了由非旋转物体形成的黑洞。1963年,新西兰人罗伊·克尔

找到了广义相对论方程的描述旋转黑洞的一族解。这些“克尔”黑洞以恒常速度旋转,

其大小与形状只依赖于它们的质量和旋转的速度。如果旋转为零,黑洞就是完美的球形,

这解就和施瓦兹席尔德解一样。如果有旋转,黑洞的赤道附近就鼓出去(正如地球或太

阳由于旋转而鼓出去一样),而旋转得越快则鼓得越多。由此人们猜测,如将伊斯雷尔

的结果推广到包括旋转体的情形,则任何旋转物体坍缩形成黑洞后,将最后终结于由克

尔解描述的一个静态。

1970年,我在剑桥的一位同事和研究生同学布兰登·卡特为证明此猜测跨出了第一

步。他指出,假定一个稳态的旋转黑洞,正如一个自旋的陀螺那样,有一个对称轴,则

它的大小和形状,只由它的质量和旋转速度所决定。然后我在1971年证明了,任何稳态

旋转黑洞确实有这样的一个对称轴。,最后,在国王学院任教的大卫·罗宾逊利用卡特

和我的结果证明了这猜测是对的:这样的黑洞确实必须是克尔解。所以在引力坍缩之后,

一个黑洞必须最终演变成一种能够旋转、但是不能搏动的态。并且它的大小和形状,只

决定于它的质量和旋转速度,而与坍缩成为黑洞的原先物体的性质无关。此结果以这样

的一句谚语表达而成为众所周知:“黑洞没有毛。”“无毛”定理具有巨大的实际重要

性,因为它极大地限制了黑洞的可能类型。所以,人们可以制造可能包含黑洞的物体的

具体模型,再将此模型的预言和观测相比较。因为在黑洞形成之后,我们所能测量的只

是有关坍缩物体的质量和旋转速度,所以“无毛”定理还意味着,有关这物体的非常大

量的信息,在黑洞形成时损失了。下一章 我们将会看到它的意义。

黑洞是科学史上极为罕见的情形之一,在没有任何观测到的证据证明其理论是正确

的情形下,作为数学的模型被发展到非常详尽的地步。的确,这经常是反对黑洞的主要

论据:你怎么能相信一个其依据只是基于令人怀疑的广义相对论的计算的对象呢?然而,

1963年,加利福尼亚的帕罗玛天文台的天文学家马丁·施密特测量了在称为3C273(即是

剑桥射电源编目第三类的273号)射电源方向的一个黯淡的类星体的红移。他发现引力场

不可能引起这么大的红移——如果它是引力红移,这类星体必须具有如此大的质量,并

离我们如此之近,以至于会干扰太阳系中的行星轨道。这暗示此红移是由宇宙的膨胀引

起的,进而表明此物体离我们非常远。由于在这么远的距离还能被观察到,它必须非常

亮,也就是必须辐射出大量的能量。人们会想到,产生这么大量能量的唯一机制看来不

仅仅是一个恒星,而是一个星系的整个中心区域的引力坍缩。人们还发现了许多其他类

星体,它们都有很大的红移。但是它们都离开我们太远了,所以对之进行观察太困难,

以至于不能给黑洞提供结论性的证据。

1967年,剑桥的一位研究生约瑟琳·贝尔发现了天空发射出无线电波的规则脉冲的

物体,这对黑洞的存在的预言带来了进一步的鼓舞。起初贝尔和她的导师安东尼·赫维

许以为,他们可能和我们星系中的外星文明进行了接触!我的确记得在宣布他们发现的

讨论会上,他们将这四个最早发现的源称为LGM1-4,LGM表示“小绿人”(“Little G

reen Man”)的意思。然而,最终他们和所有其他人都得到了不太浪漫的结论,这些被

称为脉冲星的物体,事实上是旋转的中子星,这些中子星由于它们的磁场和周围物质复

杂的相互作用,而发出无线电波的脉冲。这对于写空间探险的作者而言是个坏消息,但

对于我们这些当时相信黑洞的少数人来说,是非常大的希望——这是第一个中子星存在

的证据。中子星的半径大约10英哩,只是恒星变成黑洞的临界半径的几倍。如果一颗恒

星能坍缩到这么小的尺度,预料其他恒星会坍缩到更小的尺度而成为黑洞,就是理所当

然的了。

按照黑洞定义,它不能发出光,我们何以希望能检测到它呢?这有点像在煤库里找

黑猫。庆幸的是,有一种办法。正如约翰·米歇尔在他1783年的先驱性论文中指出的,

黑洞仍然将它的引力作用到它周围的物体上。天文学家观测了许多系统,在这些系统中,

两颗恒星由于相互之间的引力吸引而互相围绕着运动。他们还看到了,其中只有一颗可

见的恒星绕着另一颗看不见的伴星运动的系统。人们当然不能立即得出结论说,这伴星

即为黑洞——它可能仅仅是一颗太暗以至于看不见的恒星而已。然而,有些这种系统,

例如叫做天鹅X-1(图6.2)的,也刚好是一个强的X 射线源。对这现象的最好解释是,

物质从可见星的表面被吹起来,当它落向不可见的伴星之时,发展成螺旋状的轨道(这

和水从浴缸流出很相似),并且变得非常热而发出X射线(图6.3)。为了使这机制起作

用,不可见物体必须非常小,像白矮星、中子星或黑洞那样。从观察那颗可见星的轨道,

人们可推算出不可见物体的最小的可能质量。在天鹅X-1的情形,不可见星大约是太阳

质量的6倍。按照强德拉塞卡的结果,它的质量太大了,既不可能是白矮星,也不可能是

中子星。所以看来它只能是一个黑洞。

图6.2在靠近照片中心的两个恒星之中更亮的那颗是天鹅X-1,被认为是

由互相绕着旋转的一个黑洞和一个正常恒星组成。

图6.3

还有其他不用黑洞来解释天鹅X-1的模型,但所有这些都相当牵强附会。黑洞看来

是对这一观测的仅有的真正自然的解释。尽管如此,我和加州理工学院的基帕·索恩打

赌说,天鹅X-1不包含一个黑洞!这对我而言是一个保险的形式。我对黑洞作了许多研

究,如果发现黑洞不存在,则这一切都成为徒劳。但在这种情形下,我将得到赢得打赌

的安慰,他要给我4年的杂志《私人眼睛》。如果黑洞确实存在,基帕·索思将得到1年

的《阁楼》。我们在1975年打赌时,大家80%断定,天鹅座是一黑洞。迄今,我可以讲

大约95%是肯定的,但输赢最终尚未见分晓。

现在,在我们的星系中和邻近两个名叫麦哲伦星云的星系中,还有几个类似天鹅X-

1的黑洞的证据。然而,几乎可以肯定,黑洞的数量比这多得太多了!在宇宙的漫长历史

中,很多恒星应该已经烧尽了它们的核燃料并坍缩了。黑洞的数目甚至比可见恒星的数

目要大得相当多。单就我们的星系中,大约总共有1千亿颗可见恒星。这样巨大数量的黑

洞的额外引力就能解释为何目前我们星系具有如此的转动速率,单是可见恒星的质量是

不足够的。我们还有某些证据说明,在我们星系的中心有大得多的黑洞,其质量大约是

太阳的10万倍。星系中的恒星若十分靠近这个黑洞时,作用在它的近端和远端上的引力

之差或潮汐力会将其撕开,它们的遗骸以及其他恒星所抛出的气体将落到黑洞上去。正

如同在天鹅X-1情形那样,气体将以螺旋形轨道向里运动并被加热,虽然不如天鹅X-1

那种程度会热到发出X射线,但是它可以用来说明星系中心观测到的非常紧致的射电和红

外线源。

人们认为,在类星体的中心是类似的、但质量更大的黑洞,其质量大约为太阳的1亿

倍。落入此超重的黑洞的物质能提供仅有的足够强大的能源,用以解释这些物体释放出

的巨大能量。当物质旋入黑洞,它将使黑洞往同一方向旋转,使黑洞产生一类似地球上

的一个磁场。落入的物质会在黑洞附近产生能量非常高的粒子。该磁场是如此之强,以

至于将这些粒子聚焦成沿着黑洞旋转轴,也即它的北极和南极方向往外喷射的射流。在

许多星系和类星体中确实观察到这类射流。

人们还可以考虑存在质量比太阳小很多的黑洞的可能性。因为它们的质量比强德拉

塞卡极限低,所以不能由引力坍缩产生:这样小质量的恒星,甚至在耗尽了自己的核燃

料之后,还能支持自己对抗引力。只有当物质由非常巨大的压力压缩成极端紧密的状态

时,这小质量的黑洞才得以形成。一个巨大的氢弹可提供这样的条件:物理学家约翰·

惠勒曾经算过,如果将世界海洋里所有的重水制成一个氢弹,则它可以将中心的物质压

缩到产生一个黑洞。(当然,那时没有一个人可能留下来去对它进行观察!)更现实的

可能性是,在极早期的宇宙的高温和高压条件下会产生这样小质量的黑洞。因为一个比

平均值更紧密的小区域,才能以这样的方式被压缩形成一个黑洞。所以当早期宇宙不是

完全光滑的和均匀的情形,这才有可能。但是我们知道,早期宇宙必须存在一些无规性,

否则现在宇宙中的物质分布仍然会是完全均匀的,而不能结块形成恒星和星系。

很清楚,导致形成恒星和星系的无规性是否导致形成相当数目的“太初”黑洞,这

要依赖于早期宇宙的条件的细节。所以如果我们能够确定现在有多少太初黑洞,我们就

能对宇宙的极早期阶段了解很多。质量大于10亿吨(一座大山的质量)的太初黑洞,可

由它对其他可见物质或宇宙膨胀的影响被探测到。然而,正如我们需要在下一章 看到

的,黑洞根本不是真正黑的,它们像一个热体一样发光,它们越小则发热发光得越厉害。

所以看起来荒谬,而事实上却是,小的黑洞也许可以比大的黑洞更容易地被探测到。

第七章 黑洞不是这么黑的

北有云溪

210.34.0.161/zckx/doc/dg-dl.ppt

建议你去看看

相关推荐

联系实际说明怎样在实践中贯彻教育影响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答案】:教育影响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调节,使其互相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地进行,以保障学生的品德能按教育目的的要求发展。在实践中贯彻这一原则需要做到以下几点:(1)校内各方面德育影响要一致为此,要在学校校长的领导下,统一校内各方面教育力量,使全体教职员工和各种学生组织,按照统一的培养目标、德育要求、内容和计划,分工合作,共同对学生进行教育。在一个班上,班主任、各科教师和团体组织对学生的德育影响必须一致。特别是班主任要积极主动地争取各科教师的配合,各科教师要自觉地承担起教书育人的责任,管教、管导,既教书,又育人,明确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是根本,从而紧密配合班主任做好品德教育工作。(2)学校和家庭的德育影响要一致学校要发挥专门教育机构的职能,同学生家庭进行多种联系,向家长宣传教育科学和方法,介绍学校德育的情况,共同分析研究学生的表现,对家庭德育进行指导,协调一致地做好学生的品德教育工作。(3)学校与社会的德育影响要一致学校要采取措施,对社会的影响加强控制和调节,把社会中的积极因素组织到德育中来,特别是学校要与校外教育机关及社会各部门、各团体加强联系,共同研究、协调对青少年的教育,指导学生的校外活动,安排好学生的假期生活,开展学生所喜爱的活动,充分发挥校外教育机关和各部门、各团体的教育作用,使社会德育与学校德育相一致。(4)要加强德育的计划性和连贯性要运用有序性原理,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水平,对学生提出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低级到高级、系列化的教育内容和要求,并且坚持不渝,贯彻到底,以便全面实现德育任务。小学、中学、大学之间以及各年级之间,在德育要求、内容和活动上,既要有所区别,又要加强联系,互相衔接,使之前后呼应,步步加深。如果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前后不连贯,不一致,时紧时松、时宽时严,就会直接影响学生良好习惯和品德的形成。所以使教育影响保持连贯性和一致性是德育的一项重要工作。
2023-08-13 03:02:561

连贯性原理有哪四个连贯性?计算机图形学的考试

区域的连贯性、线的连贯性、边的连贯性
2023-08-13 03:03:051

标题 连续性方程的推导采用什么原理?

连续性原理的依据是质量守恒,即:单位时间内流入多少质量,则单位时间内就要流出多少质量,用微分方程式表示就是:d(pcA)=0;伯努利方程的依据是能量守恒,即控制体内拥有的能量总量不变,只是能量的具体形式会发生改变.在不可压流动中,通常是流体的重力势能,压力位能和射流的动能发生改变;而在可压流动中,通常是控制体的内能与喷流动能发生改变,因此其方程有两种形式.但一般是针对不可压流动,且未考虑摩擦等损失.故它的使用条件是:流体无粘(粘滞性流体的内能在流动中要发生改变).
2023-08-13 03:03:131

什么是连续性原理

连续性原理是研究流体流经不同截面的通道时流速与通道截面积大小的关系。连续性原理(continuity principle)描述位势 在子集上连续蕴涵全空间上连续的一个原理.对任 何产妻。,若限制在产的支集supp /}上,UK连续(有 限)蕴涵UK在整个门连续,则称核K满足连续性 原理.例如,R"中的a核,RZ中的对数核满足该原 理.[1] 早在大约在1500年左右他就提出了定常流动的体积流量守恒原理。他说:"沿河流任一部分,在相同的时间内,应通过相同流量,不管河流的宽度、深度、坡度、粗糙和曲折度如何。"他还发现:"对一深度均匀的河流,窄的地方较宽的地方水流速度要快"。他还说:"对一体的小孔,高度较低速度较快流出的水更多,速度增加一倍,相同时间内,流出的水也增加一倍,速度增加三倍,流出的水也增加三倍,这表明:横截面一定,流量与流速成正比。"
2023-08-13 03:03:221

电荷的连续性原理

具体解释如下:导线导电时周围会有电场,电流变化时周围磁场变化,也会感应出电压,所以导线都有电感,也会跟周围零件或大地构成电容,只是电感值和电容值很小而已,有电感电流就不能突变;还有开关,并非是电阻在0与无穷大间跳变的元件,如果你在显微镜下排出开关动作时的高速视频,再放慢了看,就可以看到开关闭合时是先靠近(这时有微小的电容,电容容量逐渐增大),然后一个小点接触上(因为不是超导体,所以那一个小点的接触有较大的电阻),再然后接触面积增大(电阻减小),这个过程也会出现极小的电流逐渐增大的过程,只是这个过程非常短,开关断开时,两金属片间还会出现打火现象(低电压下不明显,电压越高越明显),使电流有个下降的过程;三极管、场管等从导通到截止从截止到导通都有一个过程。所以,电流没有绝对的跳变,只是变的速度足够快的时候,我们可以近似认为是不连续的跳变。
2023-08-13 03:03:301

连续性方程的推导采用什么原理?

质量守恒原理。连续性原理是研究流体流经不同截面的通道时流速与通道截面积大小的关系。这是描述流体流速与截面关系的定里。当流体连续不断而稳定地流过一个粗细不等的管子,由于管中任何一部分的流体都不能中断或挤压起来,因此在同一时间内,流进任意切面的流体质量和从另一切面流出的流体质量应该相等。
2023-08-13 03:03:391

电流连续性原理指的是什么?

一、基尔霍夫电流定律- -简介  基尔霍夫电路定律,简称基尔霍夫定律,由德国物理学家G.R.基尔霍夫(如下图所示)于1845年提出,是电路理论中最基本的定律之一。它包括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和基尔霍夫电压定律,概括了电路中电流和电压分别遵循的基本规律。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irhhoff"s Current Law),也称为基尔霍夫第一定律、节点电流定律,简称为KCL。用于确定联结在同一节点上的各支路电流的关系。二、基尔霍夫电流定律- -基本概念  支路(branch):电路中由一个或几个元件首尾相接而构成的无分支电路(注:同一支路内,所有元件是串联的,电流是相等的)。  节点(node):电路中三条或三条以上支路的连接点。  回路(loop):电路中的任意闭合路径。  网孔(mesh):电路内部不含有支路的回路(注:网孔一定是回路,但回路不一定是网孔)。  例:电路如下图所示,问在该电路中存在有几条支路?几个节点?几个回路?几个网孔?  答案:  在该电路中存在3条支路,,2个节点,,3个回路,,2个网孔~~你答对了吗?三、基尔霍夫电流定律- -内容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实质上就是电荷守恒定律和电流连续性的体现,故其有两种描述方法,如下:  其一,根据电荷守恒定律,其内容可表示为:在任一瞬间,流入任一节点的电流总和等于从该节点流出的电流总和,其数学表达式为: ;  其二,根据电流连续性原理,其内容也可表示为:在任一瞬间,流向任一节点电流的代数和恒等于零,其数学表达式为: 。  根据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列方程时应当注意:KCL方程是按电流的参考方向写出的,与其实际电流方向无关;KCL方程是对支路电流附加约束,与支路上的元件无关,与电路的线性、非线性无关。  例:在下图所示电路中,已知5Ω电阻两端电压为10V,右端电位高于左端电位,在该电路中,还有2A、-3A的电流流向节点,-4A的电流从该节点流出,求解另一个从该节点流出的电流I的大小?  答案:  首先,确定5Ω电阻流过的电流大小及方向:  由I=U/R得电流为2A,流向节点,如图所示;  其次,确定该节点流入电流的总和和流出电流的总和:  流入节点电流总和为2+(-3)+2=1A,流出电流总和为(-4)+I=(I-4)A;  最后,求得未知电流I:  由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得,I-4=1,故有I=5A。四、基尔霍夫电流定律- -推广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不仅可约束节点处的电流,还可以推广应用于部分电路的任一假设的闭合面,其内容可表示为:在任一瞬间,通过任一封闭面的电流的代数和恒等于零。  
2023-08-13 03:03:495

电荷的连续性原理

不具有, 叠加原理是重要性足够和库伦定律等同的原理,是由实验得到的一条重要原理(虽然常被人忽视),它指的就是空间某一点处的电场是由所有电荷产生的电场叠加(就是矢量相加)得到。 其实,不能说某一个电荷的电场,在空间每一个点处的电场是确定的。整个空间只有一个电场,说每个电荷的电场只是一种方便。实际上,如果能学到大学电磁学的程度的话,电场将完全独立于电荷,高中所说的每一个电荷产生的电场实际上有一定的局限性的(并没有考虑到磁场变化所说的电场。
2023-08-13 03:04:171

什么是液流连续性原理

液流连续性原理,即,液体流经无分支管道时,每一横截面上通过的流量一定是相等的。根据物质不灭定律,液体流动时既不能增多,也不会减少,而且液体又被认为是几乎不可压缩的。这样,液体流经无分支管道时,每一横截面上通过的流量一定是相等的,这就是液流连续性原理。
2023-08-13 03:04:261

如何理解非定常流动流体的连续性原理

定常流动就是速度不随时间变化的流动。最简单判断办法就是把下一刻的速度和前一刻的做对比,没有变化,就是定常流。实际上判断的时候对比速度很麻烦,干脆观察流线,一般流动,流线始终不变化,那就可以看成定常流 也可以对比不同时刻的压力
2023-08-13 03:04:341

怎样用 物理理论 推出连续性原理 有知道的请告诉我 我是学生

大学物理啊,是把连续看成离散,你是弄什么的呢
2023-08-13 03:04:522

预测分析的基本原理不包括什么原理

连贯性原理、相关性原理、演绎性原理 。预测的原理包括:可知性原理、可能性原理、可控性原理、类推性原理。预测就是根据现在和过去分析推理未来,根据已有的内容概括未来的情况。
2023-08-13 03:04:591

“平衡图式”必须传达哪种意义?

可以认为,“得到一种由方向性的力所构成的式样”是“平衡图式”传达某种意义的基点。任何一个视觉式样要成为“由方向性的力所构成的式样”,不能不考虑那一式样的结构骨架。一个视觉式样的“结构骨架”,是相对于其“实际轮廓线”而言的;是指那一视觉式样的基本空间特征而并非它繁缛的实际轮廓线。对某一式样“结构骨架”的把握,是视知觉高度的选择机制使然。这种选择有助于消除那一式样的模糊性和不一致性,从而透过事物的表象达到对其本质的把握。舞蹈式样的结构骨架,从反映论或从感应论的意义上来说,应该是对某种客观事件或主观情态之结构骨架的捕捉与提取;这种捕捉与提取主要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趋向,即“整平化”趋向和“尖锐化”趋向。通过“整平化”来提取结构骨架,意味着删除原型中不适宜的细节,使之趋向于平衡和对称;而通过“尖锐化”来提取结构骨架,则意味着加强原型的差异性、失衡性,这种“趋向”往往被视为“变形”。需要指出的是,无论是“整平化”还是“尖锐化”,作为“结构骨架”的提取方式,目的都是要消除原型的模糊性和不一致性,是为了让感知者一目了然。舞蹈式样作为舞蹈家的创造物,怎样才能自觉地运用提取“结构骨架”的原则来强化自身的造型效果呢?这就需要从整体的组合原则去考虑。整体的组合原则,是指部分与部分构成某种关系的原则;按照阿恩海姆的看法:“只有保持某种程度的自我独立,才是‘部分"的真正特征。一个部分越是自我完善,它的某些特征就越易于参与到整体之中……没有这样一种多样性,任何有机的整体(尤其是艺术品)都会成为令人乏味的东西。把‘完形"看成‘由熬烂了的米粒组成的粥"是十分错误的”。舞蹈式样之结构骨架的组合原则主要依据“相似性原理”和“连贯性原理”。关于“相似性原理”,主要可似分为运动造型的相似、运动节奏的相似和运动方向的相似等。“运动人体”在某一方面的相似,会使其从背景中独立出来而成为舞蹈式样的结构骨架,因为一个式样中各个部分在某些知觉性质方面的相似性的程度有助于使我们确定这些部分之间关系的亲密性程度。关于“连贯性原理”,是基于“一个构图单位的形状愈是连贯,它就愈易于从其背景中独立出来”的认识。阿恩海姆举例说:“当一群舞蹈演员在舞台上旋转时,如果其中一名演员始终沿着一条比较连贯的线路旋转,观众的眼睛就会紧紧追随着这个演员的轨道转移”。强调“结构骨架”在视觉式样中的重要性,至少有这样一些意义:1.它指明了如果要使一个已知的式样与另一个式样相似,或是要用这个已知的式样去再现另一个式样,需要具备怎样的条件。如舞蹈《黄河魂》用“鼓子秧歌”中“劈鼓”的力的式样去再现黄河船夫划桨的力的式样,就是因为找到了“结构骨架”的相似性。2.它指明了对客观事件和主观情态之本质的提取原则,不仅加强了构图的纯形式效果而且加强了构图的象征意义。如舞蹈《一条大河》让喝水的战士在有节律的起伏动态中推让只剩一口水的水壶,那作为“结构骨架”的运动人体的起伏本身成了战士心中“一条大河”的象征。3.它指明了艺术式样源于而又高于生活式样的一个有效途径。因为一个名副其实的艺术式样必须满足这样两个条件,即必须严格与现实世界分离而又必须有效地把握现实事物的整体性特征。可以说,成功的舞蹈作品大多是成功地提取了生活式样的结构骨架而又成功地营造了自身的结构骨架的。
2023-08-13 03:05:071

飞行原理之连续性定理

我们常说质量守恒定律,但你知道吗,质量守恒定律在空气动力学中称为连续性定理。 今天就让我们来聊聊连续性定理吧! 连续性定理可表述为:当流体流过一流管时,流体将连续地稳定地在流管中流动,在同一时间流过流管任意截面的流体的质量是相等的。当然,连续性定理在测流量等方面有较为重要的作用。说到流管,不得不提的是大家可能比较熟悉的文邱利管。那么这连续性定理在文邱利管中是如何体现的?见图1。 其计算过程为如下: 通过方程,我们可以知道,当空气稳定地连续的在一流管中流动时,流管截面面积小时,流速大;截面面积大时,流速小。 连续性定理是较为容易理解的,如果你存在疑问可以在评论区提问,当然,如果此文章有什么错误,欢迎大家指出,你们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动力! 我将不定期更新哦!
2023-08-13 03:05:141

简述液流连续性原理的内容?写出公式

泵里抽水,单位时间内,泵出来多少水,不管你的中间管道直径如何变化,到终端接收的还是这么多水。不会多也不会少。这就是连续性
2023-08-13 03:05:242

什么是电流连续性原理

什么是电流连续性原理: 因为洛伦茨条件就是根据电荷守恒定律推导出来的.
2023-08-13 03:05:422

电流连续性原理指的是什么

题目KCL与KVL搞颠倒应该:KCL定律(电流)连续性原理电路体现KVL定律(电压)与路径关性质电路体现
2023-08-13 03:05:521

保护联结导体连续性测试的原理

保护联结导体连续性测试的原理主要是基于电学检测法。该方法通过电流的通断与电阻的变化来判断电路是否连通及连通质量,一般适用于多芯电缆、连接器等设备的检测。具体操作过程为:在待测电路两端各接一个探针,然后通过仪器向电路中注入一定大小的电流,并测量在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值。如果可以正常读取到电压和电流值,则说明电路连通良好;反之,若无法测量或测量值偏低,则表明电路存在故障,需要进一步排除。对于联结导体的测试,一般会将测试仪器设置为“短路”模式,即在已知电路连通的前提下,测量电路中的电阻值。如果测试结果与理论值相近,则说明导体连通良好,否则需查找导致差异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修复措施。总之,保护联结导体连续性测试的原理基于电学检测法,通过电流、电压和电阻等参数的测量来判断电路是否连通及连通质量,并以此指导相关的维修调整工作。
2023-08-13 03:06:001

连续性原理对不可压缩粘滞流体的稳定流动同样适用

连续性原理对不可压缩粘滞流体的稳定流动同样适用。不可压缩流体三维流动的连续性方程的物理意义,在同一时间内通过流场中任一封闭表面的体积流量等于零,也就是说,在同一时间内流入的体积流量与流出的体积流量相等。所以适用条件就是不论是对理想流体还是实际流体都适用。
2023-08-13 03:06:071

写小说如何写出连贯性

连贯性,你要能连贯的写,如果你停久了,就很容易接不上的了我是在17k 写文的,我们那里码字达一万可以申请网文大学的培训,青训学院是一对一点评的,进行培训的,我建议你可以去那里发文的,可以尝试下的,最近还推出了一款黑屋子功能,可以免费起名
2023-08-13 03:06:172

请问什么是磁通连续性原理

磁通连续性原理也称磁场的高斯定理,表明磁力线是无头无尾的闭合曲线.这一性质建立在自然界不存在磁荷的基础上,原理适用于恒定磁场也适用于时变场。表明恒定磁场是无源场可作为判断一个矢量场是否为恒定磁场的必要条件
2023-08-13 03:06:262

市场预测的连续性惯性原理的内涵是什么?

市场预测的连续性惯性原理是指市场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会延续其当前方向或趋势的。这一原理源自于市场参与者的行为模式和心理因素。1. 趋势延续:根据连续性惯性原理,如果市场呈现出上涨趋势,那么该趋势有可能继续延续。投资者会根据过去的市场表现和趋势来预测未来的走势,从而继续投资或调整其投资策略。2. 牛市与熊市:连续性惯性原理在牛市和熊市中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在牛市中,投资者会认为市场会继续上涨,因此会积极参与并进行看多操作。反之,在熊市中,投资者往往认为市场会继续下跌,可能会采取观望或做空策略。3. 技术分析:连续性惯性原理在技术分析中得到广泛应用。技术分析通过研究历史的价格和交易量模式,来推测未来价格的走势。基于连续性惯性原理,技术分析者会关注趋势线、移动平均线等指标,以捕捉市场的连续性趋势。4. 突破与反转:连续性惯性原理也与市场的突破和反转有关。当市场突破关键的价格水平或趋势线时,投资者会预期该趋势将继续。然而,当市场反转时,投资者也会相应调整他们的预测和决策。需要指出的是,连续性惯性原理并非总是适用于所有市场和所有时期,市场预测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经济数据、政治事件和市场干预等。因此,投资者应该结合其他分析方法和风险管理策略,以做出更准确和全面的决策。
2023-08-13 03:06:341

节流孔板为什么可以节流,是不是和液体连续性原理相违背?

节流孔板不是用来节流,是用来测量流量的,应该叫截流孔板比较好
2023-08-13 03:07:297

节流孔板为什么可以节流,是不是和液体连续性原理相违背

节流孔板可以节流的原理是:流体在管道中流动时,充满管道的流体流经管道内的节流装置,在节流件附近造成局部收缩,流速增加,在其上、下游两侧产生静压力差,由于孔板的局部阻力,使得流体的压力降低,能量损耗,从而起到节流作用。和液体连续性原理是不相违背的。扩展资料:节流孔板的作用,就是在管道的适当地方将孔径变小,当液体经过缩口,流束会变细或收缩。流束的最小横断面出现在实际缩口的下游,称为缩流断面。在缩流断面处,流速是最大的,流速的增加伴随着缩流断面处压力的大大降低。当流束扩展进入更大的区域,速度下降,压力增加,但下游压力不会完全恢复到上游的压力,这是由于较大内部紊流和能量消耗的结果。如果缩流断面处的压力pvc降到液体对应温度下的饱和蒸汽压力pv以下,流束中就有蒸汽及溶解在水中的气体逸出,形成蒸汽与气体混合的小汽泡,压力越低,汽泡越多。如果孔板下游的压力p2仍低于液体的饱和蒸汽压力,汽泡将在下游的管道继续产生,液汽两相混合存在,这种现象就是闪蒸。如果下游压力恢复到高于液体的饱和蒸汽压力,汽泡在高压的作用下,迅速凝结而破裂,在汽泡破裂的瞬间,产生局部空穴,高压水以极高的速度流向这些原汽泡占有的空间,形成一个冲击力。由于汽泡中的气体和蒸汽来不及在瞬间全部溶解和凝结,在冲击力作用下又分成小汽泡,再被高压水压缩、凝结,如此形成多次反复,并产生一种类似于我们可以想象的砂石流过管道的噪音,此种现象称为空化。流道材料表面在水击压力作用下,形成疲劳而遭到严重破坏。我们把汽泡的形成、发展和破裂以致材料受到破坏的全部过程称为汽蚀现象。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节流孔板
2023-08-13 03:08:051

节流孔板为什么可以节流,是不是和液体连续性原理相违背?

节流孔板可以节流的原理是:流体在管道中流动时,充满管道的流体流经管道内的节流装置,在节流件附近造成局部收缩,流速增加,在其上、下游两侧产生静压力差,由于孔板的局部阻力,使得流体的压力降低,能量损耗,从而起到节流作用。和液体连续性原理是不相违背的。扩展资料对于汽蚀,冲刷面换用高级材料不是彻底解决问题的办法,控制缩流断面处的压力pvc,保持该压力不低于液体的饱和蒸汽压力pv,才是防止汽蚀产生的一项根本措施。对于压降较大的管道,可通过多级降压,确保介质经过每一个缩流断面时压力都大于液体的饱和蒸汽压力。为了防止节流孔板发生汽蚀,应以阻塞流压差Δps为准则,验算各级节流孔板压差:第一级孔板的阻塞流压差Δps1=1.213 MPa>Δp1。第二级孔板的阻塞流压差Δps2=0.92×[(1.5-0.89)MPa-0.957×0.002 338 5MPa=0.492 3 MPa>Δp2。因此,每级节流孔板后都不会出现汽蚀现象,采用2级节流孔板是合理的。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将多级节流孔板用于减压系统是切实可行的,为了防止管道发生汽蚀,选择节流孔板时,一定要根据管道的实际情况,计算出孔板数量和孔径。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节流孔板
2023-08-13 03:08:271

企业如何保证面试质量

  国际知名咨询公司德勤公司近几年对全球200家成长最快的公司进行跟踪调查时,设计了这样一个调查题目。让雇主和总裁们夜不成眠的事情,排在最前面的3项集资是:  如何吸引高素质的优秀人才  如何留住高素质的优秀人才  如何培养高素质的优秀人才  可以看出 ,吸引和保留优秀人才是人力资源管理者面临的头等挑战,同时人力资源越来越成为企业获取核心竞争的最重要的资源,而招聘则是企业获得人力资源补充的重要渠道之一,也是外部优秀人才进入企业的唯一通道。然而,在现实的招聘中,运用传统的面试方法往往会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问题,使面试达不到预期的目的,甚至不能为企业招聘到合适的人才,从而造成了大量的浪费。因此,企业有必要对招聘和面试的方法进行创新,力求用合适的方法获得急需的人才。  一、传统面试方法的误区在招聘过程中,面试划企业最常用的鉴别人才方法。  在数据表明,90%以上的企业在招聘过程中会运用这种方法。但是,在传统的面试过程中,企业面试官常常充当了不合适的角色,造成了面试匠误区。一般来讲,企业面试官在不合适的角色和所带来的误区有以下几种:  1.事实发现者  这里所讲的事实发现者,是指面试官仅仅把自己的提问局限于特定的具体事实信息上,例如“你大学上什么样的课程”、“你原来公司有多少人”等等。他们的目的似乎仅仅在于找到一些事实,或者是对其简历上的内容进行一下确认。当然,确认一下这些事实性的信息是必要的,但这样的提问只会控制求职者的反应,而无法将注意力放在他们的求职动机、价值观、能力、个性特征等等这些更重要的信息上。  2.理论家与事实发现者  相反,这类面试茕常常会询问求职者做事的信念和价值观,例如“你为什么……”或“你认为应该怎样……”此类的问题。这些问题的答案是求职者认为一件事情应该怎样做,而不是他实际上是怎样做一件事情的。这样的结果是只得到了人们为什么做某事的事后合理化解释,而不是实际行为。实际上,求职者的实际行为往往更为重要。  3.治疗师有的面试官  喜欢问求职者一些关于他们深层的情感、态度和动机问题,例如“请你告诉我……,你觉得……“之类的问题。他们喜欢对求职者的行为做出一些解释或分析,而这种解释或分析往往是主观的、不可靠的,因为感觉并不能说明求职者实际干了什么和能干什么。  4.喜欢通过诱导性提问获得求职者的认同,就像推销员一样将自己的观点强加于求职者。  例如,“你难道不认为这是做这件事的最好的方法吗”诸如此类的问题。这样的面试官喜欢用自己的一套固有的模式芸徇求职者,并会有意无意地把自己的价值取向传达给求职者,其答案实际上反映的是面试官的想法,而不是求职者的做法或想法,这是传统面试中常发生的暗示效应。有些求职者在明白了面试官隐含答案后,往往会故意迎合面试官的观点,因此很难得到真实的信息。  5.算命先生这类面试官  喜欢询问人们未来情况下会做什么,例如“如果……,你会……?”这种情况下,对未来的设想都是无法得到验证的。聪明的求职者往往会说一些他们认为面试官希望听到的东西,因此很容易造成面试中的晕轮效应,即当求职者的回答与面试官兵想法相符合的时候,后者会对前者产生好的印象,并把这种好的印象会扩大到求职者的其他方面,从而导致对求职者的过高或过低评价。  二、招聘中几种新的面试方法及其使用:  (一)行为描述面试法  行为描述面试法是基于行为的连贯性原理发展起来的。  面试官通过求职者对自己行为的描述来了解两方面的信息:一是求职者过去的工作经历,判断他选择本组织发展的原因,预测他未来在本组织中发展的行为模式;二是了解他对特定行为所采取的行为模式,并将其行为模式与窑职位所期望的行为模式进行比较分析。面试过程中,面试密集往往要求求职者对其某一行为的过程进行描述,如面试茕会提问“你能否谈谈你过去的工作经历与离职的原因?”“请你谈谈你昨天向你们公司总经理辞职的经过“等。  在提问过程中,行为描述面试匠心提的问题还经常是与应聘者过去的工作内容和绩效有关的,而且提问的方式更具有诱导性。例如,对于与同事的冲突或摩擦,“你与你同事有过摩擦吗?举例说明”的提问显然不如“告诉我,与你工作中接触最少的同事的情况,包括问题是如何出现的,以及你们之间关系最紧张的情况”更能激起应聘者真实的回答。  行为描述面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1.收集过去行为的事例,判断行为答复。  要了解应聘者是否能真的像他们所描述的那样去做,最好的方法就是收集过去行为的一些事例。应聘者曾经做过的一些事例要比他们告诉你“经常做、总是做、能够做、将会做、可能做或应该做”更为重要。通过应聘者给出的非行为性(理论性)的回答频率偏高,他们给出的观点,往往并不一定是他们真正曾经做过的事例。面试官应综合应聘者实际描述的和曾经做过的事例来做出正确的判断。  2.提出行为性的问题  通过,行为性问题的提出带有这样的语气,如:“请谈谈你在……时遇到的情况,你是怎样处理的”,“你是否遇到……的情形?请谈谈其中一例。”  以下我们用来区分在面试实际过程中行为性提问、理论性提问、引导性提问的不同之处:  能力、行为性问题举例:请讲一个你最近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质量问题、设备问题、工艺问题)  理论性问题举例:你是怎样解决的?你怎样解决生产过程中再现的问题?  引导性问题举例解决问题的能力:你能解决质量再现的问题吗?  适应能力:请讲一个你必须按照不断变化的要求进行调整的事例。当时的情况怎样?结果又怎样?如果你必须按照不断变化的要求调整计划,你会感觉怎样?如果在短短的时间内换了个工作岗位,你会介意吗?  销售能力:请描述一个在过去一年中你做的最大一笔订单的情况,你是怎样完成的?为什麽你认为你可以做销售这一行?你能接受我们给你订出的销售目标的挑战吗?  团队协调能力:作为一名主管,你如何处理棘手的员工事例?你如何对付难以管理的职员?你擅长解决矛盾或冲突吗?  3.利用标准化的评定尺度  在采用行为描述面试法时,各个面试官可能会用不同的行为标准对求职者进行评定,为了保证评定结果然的信度和效度,进行面试前必须制定一个标准的评定尺度。下面以适应能力评定等级标准为例加以说明,在此用5分之制的打分方法: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对工作变动几乎无适应能力。不喜欢工作变动;尽量适应工作变动,工作表现差。  可以接受工作变动;及时补充新知识;工作表现不差。  可以接受工作变动;能迅速适应新环境;工作表现进步。  非常喜欢挑战性工作;工作表现积极主动;能举例说明自己过去成功适应工作的历史。  (二)能力面试  能力面试是另外一种面试方法。与传统的面试方法注重应试者以往所取得的成就不同,这种方法更多关注的是他们如何去实现所追求的目标。在能力面试中,面试官要试图找到应聘者过去成就中所反映出来的特定优点。  在招聘中采用于能力面试,要把握4个关键的要素:情景(Situation),即描述求职者在特定工作情景或任务:目标(Target),即描述求职者在特定情景当中所要达到的目标;行动(Action),即描述求职者在特定情景当中所做出的行动;结果(Result),即描述行动的结果,包括积极的和消极的结果、生产性的和非生产性的结果。这4个要素的英文缩写就是“STAR”,进行能力面试也即寻找STARs.具体来讲,能力面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展开:  1.全面的进行能力分析。  为了准备地了解和判定工作是否出色,必须进行全面的能力分析。能力分析的结果将作为确定工作是否出色的标准的基础。它有助于企业录用到称职的职工。  工作出色的标准通常适用于组织内部相同级别的多个职位。对于一个企业里所有高层领导而言,他们虽任务和职责不同,但须具备的主要能力和基本素质却是相同的,因此,对其工作能力的衡量标准本质上应该是一致的。对组织内部不同级别的职位,所要求的能力量有所不同,则工作出色的标准也应有所差异。  进行能力分析的第一步应是编写的详细的工作任务说明,即进行“任务分析。为了进行全面的任务分析,还要从不同渠道搜集各种信息:  1.工作观察。观察那些在职人员所进行的工作,请他们详细描述,并作记录。  2.约见在职人员。对每一位在职人员提出相同的问题,这些问题应着重了解他们的主要职责,需要处理的任务类型,与其他同事之间的工作关系,工作过程中最感吃力的部分以及他们出色完成工作所需的技能和能力。  3.主要事件分析。针对有代表性的工作案例,举行由该职位优秀员工和管理人员参加的座谈会或交流会,请他们提供一些工作的效率最高兴的方面法及从事人员的能力要求,并对这些方法和要求作详细记录。  4.能力远景会。参加与组织中“具有预见的人”举行的会议。其目的就是搜集各类任务的信息,以及完成任务所需要的知识、技能、能力、动机和其他方面的要求。  第二步是制定职务能力要求,就是对所得到的信息进行分析,按照不同的内容和能力对相似的知识、技能、能力和动机进行分类。  在列出一系列能力时,应尽量合乎情理。通常列出的能力要容易衡量,才能将工作能力描述准确。不同级别的职务能力要求如下:基层职位需要5-8分种能力;中层职位需要8-11种能力;高层职位如中高级管理人员、董事、高级专业人员需要10-14种能几。  2.确定面试过程中将要考核的能力。  因为不可能在短短的时间内对每一种职务都能进行考核,所以只能围绕那些对于完成此项最重要的而在其他选择体系中没有体现的能力展开。当然如果在录用的过程中不只面试一次,就有可能对各项能力进行考核。  3.制定面试程序,并对需要考核的能力进行评估。  从面试程序的制定至关重要。如果面试程序欠佳,则整个面试就会功亏一篑。为了防止这点,必须制定一个框架充分的面试程序。预先拟定问题,制定必要的面试程序,有助于获得与职务能力相关的信息。面试程序的制定可以参考一些指导性材料(如书面材料、视频材料、教室培训等)。同时对需要考核的能力进行评估必须制定一个标准的等级评定体系,用以科学地评估面试中获得的信息能力面试已被实践证明是一种最实际、最有效的面试方法。它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收集到涉及工作范围最广、最准备的信息。严密的结构使其更具有科学性:可以具体地研究面试的各个部分;找出最有效的因素;尝试面试的新方法,并提供详细指南;所得结果最具有可靠性。  (三)压力面试  压力面试(stress interview)是指有意制造紧张,以了解求职者将如何面对工作压力。  面试人通过生硬的、不礼貌的问题故意使候选人感到不舒服,针对某一事项或问题做一连串的发问,打破沙锅问到底,直至无法回答。其目的是确定求职者对压力的承受能力、在压力前的应变能力和人际关系能力。  压力面试通常用于对谋求要承受较高心理压力的岗位的人员的测试。测试时,面试官可能会突然问一些不礼貌、冒犯的问题,让被面试人员会感到很突然,同时承受较大的心理压力。这种情况下,心里承受能力求职者的反应可能会较异常、甚至不能承受。而心理承受能力强的人员则表现较正常,能较好地应对。这样就可以判别出求职者的心理承受能力。比如,一位顾客关系经理职位的候选人有礼貌的提到她在过去两年内从事了四项工作时,面试官可能告诉她,频繁的工作变换反映了不负责任和不成熟的行为。如果求职者对工作变换为什么是必要的做出合适的解释,就可以开始其他的话题。相反,若求职者表示出愤怒外,该方法也可以用来证实对一些信息的怀疑。因为,人在一些突发问题上的反应更真实、更客观。而在准备个人求职资料时会不自觉地、不同程度上会美化自己,甚至造假。  就压力而言,一方面,它是界定高度敏感和可能对温和的批评做出过度反应(喜怒和辱骂)的求职者的良好办法;另一方面,使用压力面试的面试官应当确信厚脸皮和应付压力的能力是工作之需要。面试官还需具备控制面试(如求职者歇斯底里)的技能。因此,在使用压力面试之前一定要慎重,一方面确信压力是候选人将来必然要面对的;另一方面要保证面试官有控制压力的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压力面试在于考察求职者的应变能力,人际交往能力,需要求职者具有敏捷的思维、稳定的情绪和良好的控制力。而这类题目的设置大多具有欺骗性。
2023-08-13 03:08:451

连续性方程式的实质是什么?管路系统中的可压缩流体遵循该方程吗?

连续性方程式的本质是质量守恒原理,适用于一切流体,因此管路系统中的可压缩流体遵循该方程。连续性方程是流体运动学的基本方程,是质量守恒原理的流体力学表达式。在流场中任取一以O"(x,y,z)为中心的微小六面体为控制体,控制体边长为dx、dy、dz。设某时刻通过O"点流体质点的三个流速分量为Ux,Uy,Uz,密度为ρ。因为流体是连续介质,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单位时间内流进、流出控制体的流量质量差等于控制体内流体因密度变化所引起的质量增量,即 这就是流体运动的连续性微分方程的一般形式,它表达了任何可能存在的流体运动所必须满足的连续性条件,即质量守恒条件。
2023-08-13 03:08:531

气体的连续性定理是哪个定律在空气流动过程中的应用

气体的连续性定理是哪个定律在空气流动过程中的应用空气是由分子构成,在标准状态下(即在气体温度15℃、一个大气压的海平面上连续性原理在给定的某一瞬时,流管中的流体就好像在一个固体管中流动一样,
2023-08-13 03:09:031

哲学对于世界的连续性和非连续性是怎么看的呢

连续性和非连续性是一对重要的哲学范畴。本文所谓世界是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统一,不是世界的本体论的质态概括,而是世界表现形态的抽象。从这一命题出发,通过对微积分创立的两条思路的反思,论证了物质、能量、信息的存在状态,自然界和社会领域的表现状态都是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统一,进而论证了连续性与非连续性的统一的普遍性及其与哲学基本原理的关系。
2023-08-13 03:09:121

什么叫电气连续性?保证电气连续性的目的是什么?跨接的形式及目的

通常所说的电气连续性指的是接地线路的电气连续性,要求所有用电器的外壳均需要用导线连接起来,保证漏电电流可以直接导入大地,从而引发保护元件动作,切断电路,以达到保护设备和人员的目的。在企业中需要考虑电气连续性的地方很多,常见的有配电柜,机器的控制电柜的门与本体的跨接连接;输送可燃液体管道法兰间的跨接;电线穿管的铁管与接地系统的跨接、起重机轨道连接处的跨接等等,都是平常容易忽视的。图1:输电桥架之间的跨接线图2:机床外壳与PE线的跨接图3:输电金属管与桥架的跨接图4:电柜门与电柜本体的跨接图5:防爆电路管线连接处的跨接图6:法兰之间的跨接接地连续测试主要测量产品接地线与外壳之间的接触电阻。测量的方法是依照欧姆定律的原理,在接触点上流过一个电流,然后分别测量电流和接触点的电压值,再依照欧姆定律计算出电阻值。通常是流过一个较大的电流,模拟器具发生异常时所发生的异常电流状况,作为测试的标准。如果器具上接地线的接触电阻,能通过这种恶劣环境的测试,在正常使用的条件下,产品应该较为安全。
2023-08-13 03:09:211

实数的连续性是如何证明的?

任何两个实数只之间都必有一个实数,所以是连续的证明简单吧
2023-08-13 03:10:053

舞蹈式样结构骨架的组合原则是什么?

舞蹈式样之结构骨架的组合原则主要依据“相似性原理”和“连贯性原理”。关于“相似性原理”,主要可似分为运动造型的相似、运动节奏的相似和运动方向的相似等。“运动人体”在某一方面的相似,会使其从背景中独立出来而成为舞蹈式样的结构骨架,因为一个式样中各个部分在某些知觉性质方面的相似性的程度有助于使我们确定这些部分之间关系的亲密性程度。关于“连贯性原理”,是基于“一个构图单位的形状愈是连贯,它就愈易于从其背景中独立出来”的认识。阿恩海姆举例说:“当一群舞蹈演员在舞台上旋转时,如果其中一名演员始终沿着一条比较连贯的线路旋转,观众的眼睛就会紧紧追随着这个演员的轨道转移”。
2023-08-13 03:10:231

连续性原理与伯努利方程各自成立的条件是什么?

连续性原理的依据是质量守恒,即:单位时间内流入多少质量,则单位时间内就要流出多少质量,用微分方程式表示就是:d(pcA)=0;伯努利方程的依据是能量守恒,即控制体内拥有的能量总量不变,只是能量的具体形式会发生改变。在不可压流动中,通常是流体的重力势能,压力位能和射流的动能发生改变;而在可压流动中,通常是控制体的内能与喷流动能发生改变,因此其方程有两种形式。但一般是针对不可压流动,且未考虑摩擦等损失。故它的使用条件是:流体无粘(粘滞性流体的内能在流动中要发生改变)。
2023-08-13 03:10:331

连续性原理和伯努利方程是根据什么推出的?它们的使用条件是什么?如果液体有粘滞性,伯努利方程还适用吗?

连续性原理的依据是质量守恒,即:单位时间内流入多少质量,则单位时间内就要流出多少质量,用微分方程式表示就是:d(pcA)=0;伯努利方程的依据是能量守恒,即控制体内拥有的能量总量不变,只是能量的具体形式会发生改变。在不可压流动中,通常是流体的重力势能,压力位能和射流的动能发生改变;而在可压流动中,通常是控制体的内能与喷流动能发生改变,因此其方程有两种形式。但一般是针对不可压流动,且未考虑摩擦等损失。故它的使用条件是:流体无粘(粘滞性流体的内能在流动中要发生改变)。
2023-08-13 03:10:421

利用函数连续性求极限的原理是什么

1.连续定义:如果函数f(x)在x0连续,那么lim(x->x0)f(x)=f(x0)2.原理因为连续,所以极限肯定存在,从而原理就是极限的运算法则。
2023-08-13 03:11:331

流动液体连续性原理的生活中的应用

抽水机就是利用了这一原理@
2023-08-13 03:11:433

利用函数连续性求极限的原理是什么

首先还是要看函数在该点是否有定义!!!
2023-08-13 03:11:533

实数连续性定理

实数连续性定理包括:确界存在定理、单调有界定理、有限覆盖定理、聚点定理、致密性定理、闭区间套定理、柯西收敛准则。数系的基本定理也称实数系的完备性定理、实数系的连续性定理,它们彼此等价,以不同的形式刻画了实数的连续性,它们同时也是解决数学分析中一些理论问题的重要工具,在微积分学的各个定理中处于基础的地位。7个基本定理的相互等价不能说明它们都成立,只能说明它们同时成立或同时不成立,这就需要有更基本的定理来证明其中之一成立,从而说明它们同时都成立。引进方式主要是承认戴德金公理,然后证明这7个基本定理与之等价,以此为出发点开始建立微积分学的一系列概念和定理。在一些论文中也有一些新的等价定理出现,但这7个定理是教学中常见的基本定理。实数完备性基本定理的等价性实数基本定理等价性的路线,证明按以下三条路线进行:1:确界原理→单调有界原理→区间套定理→柯西收敛准则→确界原理。2:区间套定理→致密性定理→柯西收敛准则。3:区间套定理→有限覆盖定理→区间套定理。
2023-08-13 03:12:001

连续性方程的本质?

本质是质量守恒原理连续性方程是流体运动学的基本方程,是质量守恒原理的流体力学表达式。在流场中任取一以O"(x,y,z)为中心的微小六面体为控制体,控制体边长为dx、dy、dz。设某时刻通过O"点流体质点的三个流速分量为Ux,Uy,Uz,密度为ρ。因为流体是连续介质,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单位时间内流进、流出控制体的流量质量差等于控制体内流体因密度变化所引起的质量增量,即 这就是流体运动的连续性微分方程的一般形式,它表达了任何 可能存在的流体运动所必须满足的连续性条件,即质量守恒条件
2023-08-13 03:12:221

什么是连续性方程式 连续性方程式是什么

1、连续性方程是流体运动学的基本方程,是质量守恒原理的流体力学表达式。 2、连续性基本微分方程:在流场中任取一以O(x,y,z)为中心的微小六面体为控制体,控制体边长为dx、dy、dz。设某时刻通过O点流体质点的三个流速分量为Ux,Uy,Uz,密度为ρ。因为流体是连续介质,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单位时间内流进、流出控制体的流量质量差等于控制体内流体因密度变化所引起的质量增量,即这就是流体运动的连续性微分方程的一般形式,它表达了任何可能存在的流体运动所必须满足的连续性条件,即质量守恒条件。
2023-08-13 03:12:311

词语连贯的解析及造句

连贯拼音:lían guàn 释义: 它的三个条件是:统一的话题,合理的顺序,前后的呼应。关于词语连贯有哪些是可以摘抄的呢?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词语连贯的 造句 ,供大家参考。 一、连贯解析 连接,贯穿。 《汉书·律历志上》:“斗纲之端连贯营室。” 宋 程大昌 《演繁露·百丈》:“故劈竹为大瓣,以麻索连贯其际。”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新城北录上》:“道旁荒冢如奕,草深没踝,路灯如萤,连贯不绝。” 吴晗 《灯下集·历史的真实与艺术的真实》:“戏的困难之处是历史时间太长,人物的线索太长,无法连贯起来。” 二、连贯 反义词 脱节 [ tuō jié ] 三、连贯造句 1、速度,连贯性,敏锐性,灵活性及创造力。 2、老师说我的 作文 语句通顺连贯。 3、他运球、转身、投篮的动作既连贯又敏捷。 4、南京长江大桥把南北交通连贯起来了。 5、他说的话前后不连贯。 6、按语言连贯、句式相近的要求,完成下列填空。 7、她的 体操 表演,动作前后连贯,一气呵成,赢得满堂采。 8、把下面这段话补写完整,要求语意连贯,句式一致。 9、在横线处填写恰当的 句子 ,构成前后连贯、合理的排比句。 10、通过诸如此类的推理,篇章的内在连贯性就显露出来了。 11、古德温的任务是把这些杂乱无章的建议变成一项连贯的决策。 12、依照划线句子的句式,写一个意义连贯、句式相同的句子。 13、根据语镜,仿照划线句子,接写两句,构 成语 意连贯的一段话。 14、我们是我们的记忆,我们是不连贯的空想博物馆,一大堆打碎的镜子。 15、请在横线上填写前后连贯合理、修辞 方法 和句式相同的语句。 16、请续写一句,要求语句连贯。 17、把几首曲子连贯起来演奏。 18、我一向爱看话剧,因为可以一气呵成地看一个情节连贯的 故事 。 19、根据下列画线句子的句式、修辞和境界仿造句子,使上下文构成前后连贯合理的排比句。 20、它们通常采用GIF89格式,其原理就是把一连串图像连贯起来形成动画。 21、小学课程旨在提供一套连贯均衡的课程,以促进学童的均衡发展。 22、上例是由四个单句组成的,读起来连贯性不强。 23、这样,你翻译时可以随时调阅,以便保证翻译过程的连贯性。 24、连贯性,是没有 想象力 的人的最后的籍口。 25、民风民德,以及个人道德中首要的因素是其连贯性。 26、你提出的论点很好,但整篇 文章 缺乏呼应连贯。 27、其中,皇后砌法砌在墙角丁砖的旁边以破坏垂直汇集点的连贯性。 28、本机种是以电线剥皮及端子压著的连贯作业为主。 29、第四章展示了具体的谋篇能力和连贯手段训练的教学实例。 30、这部电影的前半部和后半部没有连贯性。 31、而在话语分析中,衔接和连贯又是语言学界聚焦和热门的话题之一。 32、你将会明白不同的语法和句子结构是如何连贯起来构成流畅的交流。 33、那些事实终于连贯起来了。 34、剪辑基本原则及技巧,主要是为了保证画面组接的连贯流畅。 35、第一章从语篇理论揭示的规律阐述了谋篇和连贯的必要性。 36、义务兵役制度破坏学习的连贯性。 37、因此,利用自体骨移植来重建上颚骨的连贯性,是相当重要的。 38、此时,你就要开始将它变得更加连贯,并采用一个清晰明确的结构。 39、你办事情要注意连贯性,不要顾前不顾后。 40、突如其来的拥抱让哈尔特手足失措,连话都说不连贯。 41、采用夹叙夹议的方法写作要注意叙事的连贯性,议论插入要自然。 42、三夏形若蛟龙,他挥舞着竹竿指东打西,动作甚是连贯。 词语连贯的解析及造句相关文章: ★ 词语完全的解析及造句 ★ 常见词语常常的解析及造句 ★ 关于词语下面的解析及造句 ★ 按时词语的解析及造句 ★ 详细的词语解释及造句 ★ 回荡词语的解析及造句 ★ 摆弄词语解析及造句 ★ 根本词语解析及造句简单 ★ 关于词语天道的解析及造句大全 ★ 词语比喻的解析及造句
2023-08-13 03:12:491

结合连续性定理及伯努力定理,分析升力产生的原理。要求500字。急急急~谁帮帮我,在线等

我只能大概给你说一下原理,你再具体一描述就可以了。伯努利推导出了伯努利方程(我们自己也可以推导出来),这个方程表明流体压强与流速成反比。飞机机翼上边隆起,下面是平面,由连续性定理,在相同的时间内上表面的空气要经过弧形的机翼面,下面空气经过平的机翼面,所以上表面空气流速快。流速快则压强小,所以下表面压强大于上表面压强。这个压强差产生了升力
2023-08-13 03:12:591

什么叫电气连续性?保证电气连续性的目的是什么?跨接的形式及目的

问的太笼统了,能具体一点吗?
2023-08-13 03:13:093

连续性特征

以上根据球面质点的运动特点,分析了潮汐力的波动特点和表现特征。无论是海洋潮汐还是大气潮汐及其他潮汐,其潮汐波受黄纬和黄经的影响是连续的,因此讨论潮汐力的连续性特征是完全必要的。1.俯视特征以黄道面作平面,从黄极俯视地球,建立地球的黄纬和黄经网格图(参见图3-9,为方便,特意将低纬度线间的投影距离扩大)。图3-9 潮汐力振幅极值特征点分析1.1 特征值分析由潮汐力表达式可知,cosαcosβ为控制潮汐力的主要作用因子之一,这是与地球上不同位置相关的重要因子。分析其主值区间内不同特征值的分布,可以为正确认识潮汐力提供帮助。——cosαcosβ=1此时,cos(α+β)+cos(α-β)=2即:cos(α+β)=1,cos(α-β)=1所以α+β=α-βα=0°β=0°,360°由于地球的公转、自转特性,β=0°和β=360°的点不重合,即第二天的同一潮汐极值点稍晚一点。α=0°表示为地球的黄道割线,所以,cosαcosβ=1特征点发生在黄道面上地球的正对太阳处,如图3-9中的A点,其实际意义表示在同一时刻同一地点满足条件。当cosαcosβ=-1时,cos(α+β)+cos(α-β)=-2。即:cos(α+β)=-1,cos(α-β)=-1所以α+β=α-β=180°时,2β=0°,β=0°。α=180°不存在。由于余弦函数为偶函数,cos(α-β)=cos(β-α),α+β=α-β=180°可转化为β+α=β-α=180°的讨论。这时,β=180°,α=0°,分析结果有意义。所以cosαcosβ=-1特征点发生在黄道面上地球的背对太阳处,如图3-9的A′点。当cosαcosβ=0时,cos(α+β)+cos(α-β)=0,有如下6种情况满足这一条件。(1)当cos(α+β)=0时,cos(α-β)=0即:α+β=90°时,α-β=90°;α+β=270°时,α-β=270°由于α+β=α-β=90°时,β=0°,α=90°,其交点代表黄极点而α+β=α-β=270°时,β=0°,α=270°不存在;由于余弦函数为偶函数,cos(α-β)=cos(β-α);所以,当α+β=α-β=270°时,可转化为p+α=β-α=270。讨论;这时,α=0°,β=270°,其交点仍代表黄极点。(2)当cos(α+β)=1时,cos(α-β)=-1即:α+β=0°时,α-β=180°解得:β=-90°,α=90°,其交点仍为黄极点。(3)当cos(α+β)=-1时,cos(α-β)=1即:α+β=180°时,α-β=0°解得:β=90°,α=90°,其交点仍为黄极点。(4)当β=90°时,α∈[-90°,90°]。(5)当β=270°时,α∈[-90°,90°]。(6)当α=90°时,β∈[0°,360°]。后3种情况由条件cosαcosβ=0直接判断得之。综上所述并参照图3-9,不难理解以前曾经令人惊异的事实——在地球的高纬度地区,不同经度的气压极值出现在同一世界时;而在低纬度和中纬度地区,这些极值出现在同一地方时。1.2 一般值分析除特征值外,潮汐力在绝大多数时间和地点上表现为一般值,即cosαcosβ=α,(|α|<1,且α≠1)。列表3-3和表3-4,分别分析α,β在不同取值条件下,β,α的变化情况。表3-3 β随α的变化情况表3-4 α随β的变化情况由于黄纬最大值只有90°,cosα为正值,所以对表3-4中的第三行数据应分区间讨论α值的变化。显然,对于给定的每一个α值,其大小严格地约束了α和β的关系,稍有不慎就会超出定义域。1.3 连续性分析现分别讨论Fc1和Fc2的极值随时间、地点的变化情况(如图3-10)。图3-10 地球黄道面上半部分潮汐分力特征值连续分布线在图3-10中,分别作出了α+β=0°,90°,180°,270°和β-α=0°,90°,180°,270°等8种情况的分布线。这8条特征值分布线描述了在地球自转过程中,Fc1和Fc2极值和零值不断相互转换的形态变化特征,如图3-10。从该图中A′点(参照图3-9)出发,随着地球的自转,β值由180°逐渐向90°,0°变化;A′点的状态在演化到甲点后,将与由B点出发并由B甲实线路径传播而来的“零”状态发生叠加;而后,形成两组不同的状态分别沿甲B虚线和甲C实线继续传播;然后沿B乙实线和C乙虚线传播到乙点,再沿乙A实线和乙B虚线传播。β值由0°逐渐向-90°,-180°变化,可对比分析。结合前述分析,地球上潮汐力的极值产生在A,B,A′的连线上,并且向着B点逐渐变成“0”,而“零”值则产生在C,B,C′的连线上。在地球自转β值由180°逐渐向90°,0°变化的过程中,潮汐分力Fc1从A′点出发要经过“A′-甲-B”极小值状态连续不变到B点,跃变为“零”状态,并从C点沿“C-乙-B”保持到β=0°返到B点;而潮汐分力Fc2则要从B点出发经过“B-甲-C”“零”值状态连续不变到C点,跃变为极大状态,并从B点沿“B-乙-A”保持到β=0°的A点;β值由0°逐渐向-90°、-180°变化,可对比分析。将潮汐分力合二为一考虑,在地球的自转过程中,潮汐力的极值状态和“零”状态,尽管中途要发生叠加,但分离后仍然能形成稳定的极值状态和“零”状态继续传播。潮汐分力的极值和“零”值的分布位置与地球正对太阳的角度有关,如图3-11;极值状态线保持在与太阳光线的平行方向,而“零”状态线则保持在与太阳光线的垂直方向。随着地球自转一周,水平方向的极值线沿着图3-11中的极值方向线进行“∞”形态的连续性变化,而垂直方向的“零”线沿着图3-11中的“零”方向线进行“8”形态的连续性变化。在这两种连续性变化中,潮汐力实际上在进行着Fc1和Fc2的交替转化,如:在地球的自转β值由180°逐渐向90°,0°变化的过程中,潮汐分力Fc1从A′点出发要经过“A′-甲-B”极小值状态连续不变到B点;然后转化成为Fc2的极大值状态,并从B点开始沿“B-乙-A”保持到β=0°的A点;再转换为Fc1的极大值状态,并从A点开始沿“A-丙-B”保持到β=-90°的B点;最后转换为Fc2的极小值状态,并从B点开始沿“B-丁-A′”保持到β=180°的A′点。与此过程相伴,同时进行的“零”状态的转换发生在垂直方向上,其转换轨迹参见图3-11(分析从略)。图3-11 地球黄道面上半部分潮汐分力特征值连续传播线可以与图3-10和图3-11对称地,作出黄道面下另一半地球的潮汐分力特征值连续分布曲线形态。图3-12 潮汐分力极值分布线(为便于阅读,图中省略了β+α=180线和β+α=270线)2.整体特性根据上述分析,将黄道面上下地球潮汐分力的极值线投影图映射成立体图,可得图3-12。在图3-12中,除图3-10,图3-11中已定义的A′,C′点外,对应于黄道面上的极值线交点“X”,均用“X′”表示。综合分析可知,地球上的潮汐分力极值线与“零”线的交点“甲、乙、丙、丁、甲′、乙′、丙′、丁′”为振幅绝对值相等的点,其中,交点“甲、丁、甲′、丁′”为负值且完全相等,交点“乙、丙、乙′、丙′”为正值且完全相等;交点“B,B′”保持为“0”;而交点“A,A′”为振幅的极高点(A为极大点,A′为极小点);交点“C,C′”为零振幅点。除“B,B′”位置保持不变外,其余交点的相对位置是不变的,而绝对位置则不断变化。由于地球的倾斜,地球自转一周,使地球上的某些地方在一天中某一时刻要经历某个交点,从而形成潮汐力的特征现象,或者说,地球潮汐力的特征点,将会出现在地球的某一区域内。地球公转的特性,将使黄道面上的“A,C,A′,C′”在一年内分别沿着地球的黄道面割线绕行一圈。余类推。注意在以上的描述中,强调的是潮汐力的连续状态,当α,β值一定时,潮汐力的大小、方向等随之而定,这时,潮汐力完全符合离散分析结论;注意区别潮汐力分力的极值线和潮汐力的极值线的不同,潮汐分力的极值实际上只等于潮汐力的一部分,因为潮汐力是由两个潮汐分力组成的。3.小结——潮汐力是由两个潮汐分力组成的。——由潮汐分力导致的潮汐波的振幅极值具有对称性,其对称轴为潮汐力的极值黄经线。潮汐分力的零振幅线同理。——大气、地幔潮汐的振幅判断原理与海潮相同和相近。
2023-08-13 03:14:001

电流连续性定理适用于

电流连续性定理适用于解释物理模型中的电流变化。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电流连续性原理可以做出预测,并帮助分析给定电路的电流流动情况。
2023-08-13 03:14:081

符合连续性定理和伯努利定理的现象有哪些?

符合连续性定理和伯努利定理的现象是很多的。在流体力学中,很多场合都符合这种原理。例如飞机能够升空,能在空中自主的控制飞行方向,两艘快速航行的轮船不能并行靠近航行,人不能靠近快速行驶的列车,乒乓球中的弧圈球,足球中的香蕉球,等等。
2023-08-13 03:14:171

什么是连续性方程式 连续性方程式是什么

1、连续性方程是流体运动学的基本方程,是质量守恒原理的流体力学表达式。 2、连续性基本微分方程:在流场中任取一以O(x,y,z)为中心的微小六面体为控制体,控制体边长为dx、dy、dz。设某时刻通过O点流体质点的三个流速分量为Ux,Uy,Uz,密度为ρ。因为流体是连续介质,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单位时间内流进、流出控制体的流量质量差等于控制体内流体因密度变化所引起的质量增量,即这就是流体运动的连续性微分方程的一般形式,它表达了任何可能存在的流体运动所必须满足的连续性条件,即质量守恒条件。
2023-08-13 03:14:271

用万用表如何测量接地连续性?其原理是什么?

接地(earthing)接地指电力系统和电气装置的中性点、电气设备的外露导电部分和装置外导电部分经由导体与大地相连。可以分为工作接地、防雷接地和保护接地。工作接地就是由电力系统运行需要而设置的(如中性点接地),因此在正常情况下就会有电流长期流过接地电极,但是只是几安培到几十安培的不平衡电流。在系统发生接地故障时,会有上千安培的工作电流流过接地电极,然而该电流会被继电保护装置在0.05~0.1s内切除,即使是后备保护,动作一般也在1s以内。
2023-08-13 03:14:421

保护接地电路连续性测试为什么测试的是压降

通过电流的通断与电阻的变化来判断电路是否连通及连通质量,适用于多芯电缆、连接器等设备的检测,保护接地电路连续性测试的原理主要是基于电学检测法,降压测试是为了让电压等于额定工作电压的单相值,减少误差,提高成功几率。保护接地,是为防止电气装置的金属外壳、配电装置的构架和线路杆塔等带电危及人身和设备安全而进行的接地。
2023-08-13 03:15:091

预测速率定律的机理?

抛物线速率定律科普中国 | 本词条由“科普中国”科学百科词条编写与应用工作项目审核抛物线速率定律是由Wagner在1933年建立了有关氧化膜(厚度在10nm以上的厚膜)抛物线生长动力学规律理论,该理论明确了正、负离子通过已形成氧化膜的扩散为金属氧化速率的控制步骤时,氧化动力学遵循抛物线规律,并确定了抛物线速率常数与反应粒子的电导率、扩散系数、氧分压等参数之间的定量关系[1]。中文名抛物线速率定律外文名Parabolic rate law提出者Wagner提出时间1933年对象金属氧化膜扩散速度快速导航定律依据理论假定Wagner理论假定:(1)氧化物为单相且密实、完整,并与基体间有良好的粘附性;(2)氧化膜内离子、电子、离子空位、电子空位的迁移均由浓度梯度和电位梯度驱动,且晶格扩散为整个氧化反应的速率控制因素;(3)氧化膜内保持电中性;(4)电子与离子穿透氧化膜的迁移运动是彼此独立的;(5)氧化反应机制遵循抛物线规律;(6)氧化速率常数与氧压无关
2023-08-13 03:15: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