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iers / 阅读 / 详情

哪位高人知道程朱理学之"理学"英语叫法是什么?

2023-07-22 02:53:26
共2条回复
snjk

理学

lǐxué

[Confucian school of idealist philosophy of the Song and Ming dynasties] 宋明时期的一种崇尚理性的唯心主义哲学思想。包括以周敦颐、程颢、程颐、朱熹为代表的客观唯心主义和以陆九渊、王守仁为代表的主观唯心主义。前者认为“理”是永恒的,先于世界而存在的精神实体,世界万物只能由“理”派生。后者提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认为主观意识是派生世界万物的本原。也叫“道学”

道学

dàoxué

(1) [a Confucian school of philosophy of the Song dynasty]∶宋代儒家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朱熹等的哲学思想

也叫: "Neo-Confucianism"

Neo-Confucianism (理学 Pinyin: Lǐxué) is a term for a form of Confucianism that was primarily developed during the Song dynasty, but which can be traced back to Han Yu and Li Ao in the Tang dynasty. The term should not be mistaken for New Confucianism which is an effort to apply Confucianism to the 21st century.

Neo-Confucianism was a response by the Confucians to the dominance of the Taoists and Buddhists. Neo-Confucians such as Zhu Xi recognized that the Confucian system of the time did not include a thoroughgoing metaphysical system and so devised one. There were many competing views within the Neo-Confucian community, but overall, a system emerged that resembled both Buddhist and Daoist thought of the time and some of the ideas expressed in the Book of Changes (I Ching) as well as other yin yang theories associated with the Taiji symbol (Taijitu). A well known Neo-Confucian motif is paintings of Confucius, Buddha, and Lao Tzu all drinking out of the same vinegar jar, paintings associated with the slogan "The three teachings are one!"

While Neo-Confucianism incorporated Buddhist and Taoist ideas, many Neo-Confucianists claimed to strongly oppose Buddhism and Taoism. One of Han Yu"s most famous essays decries the worship of Buddhist relics. Zhu Xi in particular, wrote many essays attempting to explain how his ideas were not Buddhist or Taoist, and included some extremely heated denunciations of Buddhism and Taoism.

Zhu Xi"s formulation of the Neo-Confucian world view is as follows. He believed that the Way (Tao) of Heaven (Tian) is expressed in principle or li (理, py lǐ), but that it is sheathed in matter or qi (气, py qì). In this, his system is based on Buddhist systems of the time that divided things into principle (again, li), and shi (事, Pinyin shì). In the Neo-Confucian formulation, li in itself is pure and perfect, but with the addition of qi, base emotions and conflicts arise. Human nature is originally good, the Neo-Confucians argued (following Mencius), but not pure unless action is taken to purify it. The imperative is then to purify one"s li. However, in contrast to Buddhists and Taoists, neo-Confucians did not believe in an external world unconnected with the world of matter. In addition, Neo-Confucians in general rejected the idea of reincarnation and the associated idea of karma.

Different Neo-Confucians had differing ideas for how to do so. Zhu Xi believed in gewu (格物, géwù), the Investigation of Things, essentially an academic form of observational science, based on the idea that li lies within the world. Wang Yangming (Wang Shouren), probably the second most influential Neo-Confucian, came to another conclusion: namely, that if li is in all things, and li is in one"s heart, there is no better place to seek than within oneself. His preferred method of doing so was jingzuo (静坐, jìngzuò), "quiet sitting", a practice that strongly resembles zuochan or Chan (Zen) meditation.

The importance of li in Neo-Confucianism gave the movement its name, literally "The study of Li."

Neo-Confucianism became the accepted state philosophy by the Ming, and continued in this way through the Qing dynasty and, in some ways, up to modernity. Many classical studies associated with Chinese culture – music, theatre, art,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artial arts such as Taijiquan – as well as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s (pedagogy) of such disciplines – have strong foundations in Neo-Confucian ethics.

However, in the 19th century there was a reaction against Neo-Confucianism. This view was called the Evidential School or Han Learning and argued that Neo-Confucianism had caused the teachings of Confucianism to be hopelessly contaminated with Buddhist thinking. This school also criticized Neo-Confucianism for being detached from reality with empty philosophical speculation that was unconnected with reality.

In the 20th century,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Communism and other political modernizing movements tried to eradicate the cultural influence of Confucianism in China, and initially managed to repress its public expression with some degree of success, yet the recent liberalizations on the Mainland have led to some reassertion of its place in Chinese daily life. It also continues to hold a strong influence with overseas Chinese and in Taiwan. Neo-Confucianism also arguably lives on in many aspects of Chinese life, such as reverence for one"s elders and the examination system.

The Confucian canon as it exists today was essentially compiled by Zhu Xi. Zhu codified the canon of Four Books (The Great Learning,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Mencius, and Doctrine of the Mean) which in the subsequent Yuan and Ming Dynasties were made the core of the official curriculum for the civil service examinations.

里论外几

何必那么麻烦?

理学就是“Neo-Confucianism”。

Neo-Confucianism of Cheng-Zhu

Cheng Zhu Neo-Confucianism

相关推荐

什么是程朱理学?

程朱理学是北宋理学家程颢、程颐和南宋理学家朱熹思想的合称。二程曾同学于北宋理学开山大师周敦颐,著作被后人合编为《河南程氏遗书》。他们把“理”或“天理”视作哲学的最高范畴,认为理无所不在,不生不灭,不仅是世界的本原,也是社会生活的最高准则。在穷理方法上,程颢“主静”,强调“正心诚意”;程颐“主敬”,强调“格物致知”。在人性论上,二程主张“去人欲,存天理”,并深入阐释这一观点使之更加系统化。二程学说的出现,标志着宋代理学思想体系的正式形成。南宋时,朱熹继承和发展了二程思想,建立了一个完整而精致的客观唯心主义的思想体系。他认为,太极是宇宙的根本和本体,太极本身包含了理与气,理在先,气在后。太极之理是一切理的综合,它至善至美,超越时空,是“万善”的道德标准。在人性论上,朱熹认为人有“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前者源于太极之理,是绝对的善;后者则有清浊之分,善恶之别。人们应该通过“居敬”、“穷理”来变化气质。朱熹还把理推及人类社会历史,认为“三纲五常”都是理的“流行”,人们应当“去人欲,存天理”,自觉遵守三纲五常的封建道德规范。朱熹学说的出现,标志着理学发展到了成熟的阶段。宋元明清时期,历代统治者多将二程和朱熹的理学思想扶为官方统治思想,程朱理学也因此成为人们日常言行的是非标准和识理践履的主要内容。在南宋以后60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程朱理学在促进人们的理论思维、教育人们知书识理、陶冶人们的情操、维护社会稳定、推动历史进步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同时,它对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历史和文化发展,也有巨大的负面影响。不少人把程朱理学视为猎取功名的敲门砖,他们死抱一字一义的说教,致使理学发展越来越脱离实际,成为于世无补的空言,成为束缚人们手脚的教条,成为“以理杀人”的工具,从而反映出它的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
2023-07-21 22:09:184

程朱理学是什么意思 程朱理学的释义

1、程朱理学,亦称为“程朱道学”,是宋明理学的主要派别之一,也是理学各派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学派之一。理学的天理是道德神学,同时成为儒家神权和王权的合法性依据 ,其由北宋时期河南(今河南洛阳)人二程(程颢、程颐)兄弟开始创立,其间经过弟子杨时,再传罗从彦,三传李侗的传承,到南宋时期朱熹集为大成。 2、程朱理学,基本是由周敦颐、张载、邵雍、二程等人创立的新儒学,传承于子思、孟子一派的心性儒学。程伊川先生更重理,朱子创造性地发展了伊川先生的理学,最后形成了程朱理学体系。程朱理学在南宋并没有多少优越的地位,自元朝程朱理学被统治者定为官学兴盛以后,程朱理学在日本朝鲜琉球越南影响也颇大。 3、理学根本特点就是将儒家的社会、民族及伦理道德和个人生命信仰理念,构成更加完整的概念化及系统化的哲学及信仰体系,并使其逻辑化,心性化、抽象化和真理化。这使得理学具有极强的自主意识,形成了理高于势,道统高于治统的政治理念,为抑制君权,让中国政治在宋明两朝走向了平民化和民间参政议政提供了理论支持。也使得逻辑化抽象化系统化的伦理道德化的主宰“天理”、“天道”,取代了粗糙的“天命观”和人格神,是中国及世界哲学思想的一次巨大飞跃。
2023-07-21 22:09:491

什么是程朱理学

什么是程朱理学如下:程朱理学亦称程朱道学,是宋明理学的主要派别之一,也是理学各派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学派之一。由北宋程颢、程颐兄弟开始创立,其间经过弟子杨时,再传罗从彦,三传李侗的传承,到南宋朱熹集为大成。理学根本特点就是将儒家的社会、民族及伦理道德和个人生命信仰理念,构成更加完整的概念化及系统化的哲学及信仰体系,并使其逻辑化,心性化、抽象化和真理化。扩展资料:程朱理学与封建宗法制度、封建道德伦理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从这一层面上说,人们对封建纲常名教的维护实际上即是对程朱理学的维护。晚清时期的所谓“理学复兴”主要体现在同治朝及其以前的这段时间。同治朝以后,理学名儒相继去世,尤其是在西方文化和启蒙思潮的冲击下,程朱理学迅速衰落下去。光绪、宣统年间,宗理学人士无视时代大潮,笃守理学往往与顽固守旧联系在一起,为进步人士所唾弃。伴随清王朝的灭亡,程朱理学失去了官方哲学的统治地位,对普通民众社会文化生活的影响也日渐式微。晚清时期,尽管程朱理学不断遭受来自各方面的冲击,但就整体而言,作为封建社会后期的意识形态,它仍然受官方的重视,并在民间拥有大量的信奉者与支持者。
2023-07-21 22:09:571

什么是陈朱理学

程朱理学,是宋明理学的主要派别之一,有时会被简称为理学,与心学相对。是指中国宋朝以后由程颢、程颐、朱熹等人发展出来的儒家流派,认为理是宇宙万物的起源,而人在世界万物纷扰交错中,很容易迷失自己禀赋自“理”的本性,社会便失去“礼”。他还认为,由于理是宇宙万物的起源,所以万物“之所以然”,必有一个“理”,而通过推究事物的道理,可以达到认识真理的目的。
2023-07-21 22:10:232

程朱理学指的是哪两个人?

程朱陆王分别是指二程(程颢、程颐)、陆九渊、王阳明。二程:即程颢和程颐,湖北黄陂人,出生于湖北黄安县(今湖北省红安县二程镇),他们的学说也称为“洛学”,与同时代的张载所创的“关学”颇有渊源,二者理学思想对后世有较大影响,南宋朱熹正是继承和发展了他们的学说。程朱理学,是宋明理学的一派,有时会被简称为理学,与心学相对。是指中国宋朝以后由程颢、程颐、朱熹等人发展出来的儒家流派,认为理是宇宙万物的起源(从不同的角度认识,他有不同的名称,如天、道等),而且他是善的,他将善赋予人便成为本性,将善赋予社会便成为“礼”。而人在世界万物纷扰交错中,很容易迷失自己禀赋自“理”的本性,社会便失去“礼”。理学根本特点就是将儒家的社会、民族及伦理道德和个人生命信仰理念,构成更加完整的概念化及系统化的哲学及信仰体系,并使其逻辑化,心性化、抽象化和真理化。这使得理学具有极强的自主意识,形成了理高于势,道统高于治统的政治理念,为抑制君权,让中国政治在宋明两朝走向了平民化和民间参政议政提供了理论支持。
2023-07-21 22:10:312

程朱理学指的是哪两个人?

“程朱理学”指的是北宋“二程”,即程颢、程颐兄弟,“朱”指的是朱熹。其基本是由周敦颐、张载、邵雍、二程等人创立的新儒学,传承于子思、孟子一派的心性儒学。程伊川先生更重理,朱子创造性地发展了伊川先生的理学,最后形成了程朱理学体系。程朱理学在南宋并没有多少优越的地位,自元朝程朱理学被统治者定为官学兴盛以后,程朱理学在日本朝鲜琉球越南影响也颇大。以下是程朱理学相关理论的相关介绍:这种心性之学,即是内圣之学。内在于个人自己,自觉地作圣贤工夫、作道德的实践以完善自身之德行,圆满人格之学问也。内圣之学在先秦儒家已彰显成定局,经宋明儒者六百年之发展与弘扬,益发展至极高之境界。内圣之学也可以称之为成德之教,“成德”的最高目标是成圣、成仁、成大人,其实际意义是将个人有限生命扩充至无限圆满。这个“成德之教”仅学问面而言,亦可称之为“道德哲学”,其中心问题有二:一者讨论道德实践之所以可能的超越根据,此即心性问题;二者道德实践如何下手的问题,此即工夫问题。道德哲学只有兼顾这两方面始能完备。以上资料参考百度百科——程朱理学
2023-07-21 22:10:591

名词解释“程朱理学”

程朱理学亦称程朱道学,是宋明理学的主要派别之一,也是理学各派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学派之一。其由北宋河南人二程(程颢、程颐)兄弟开始创立,其间经过弟子杨时,再传罗从彦,三传李侗的传承,到南宋朱熹集为大成。理学,基本是由周敦颐、张载、邵雍、二程创立的新儒学,传承于子思、孟子一派的心性儒学。程伊川先生更重理,朱子创造性地发展了伊川先生的理学,最后形成了程朱理学体系。理学根本特点就是将儒家的社会、民族及伦理道德和个人生命信仰理念,构成更加完整的概念化及系统化的哲学及信仰体系,并使其逻辑化,心性化、抽象化和真理化。这使得理学具有极强的自主意识,形成了理高于势,道统高于治统的政治理念,为抑制君权,让中国政治在宋明两朝走向了平民化和民间参政议政提供了理论支持。也使得逻辑化抽象化系统化的伦理道德化的主宰“天理”、“天道”,取代了粗糙的“天命”观和人格神,是中国及世界哲学思想的一次巨大飞越。
2023-07-21 22:11:143

程朱理学主要内容是什么?

程朱理学是北宋理学家程颢、程颐和南宋理学家朱熹思想的合称. 二程他们把“理”或“天理”视作哲学的最高范畴,认为理无所不在,不生不灭,不仅是世界的本源,也是社会生活的最高准则.在穷理方法上,程颢“主静”,强调“正心诚意”;程颐“主敬”,强调“格物致知”.在人性论上,二程主张“存天理,灭人欲”,并深入阐释这一观点使之更加系统化. 朱熹继承和发展了二程思想,认为,太极是宇宙的根本和本体,太极本身包含了理与气,理在先,气在后.太极之理是一切理的综合,它至善至美,超越时空,是“万善”的道德标准.在人性论上,朱熹认为人有“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前者源于太极之理,是绝对的善;后者则有清浊之分,善恶之别.人们应该通过“居敬”、“穷理”来变化气质.朱熹还把理推及人类社会历史,认为“三纲五常”都是理的“流行”,人们应当“去人欲,存天理”,自觉遵守三纲五常的封建道德规范. 1、理一元论的唯心主义体系,认为理或天理是自然万物和人类社会的根本法则;2、理一分殊 ,认为万事万物各有 一理,此为分殊.物、人各自之理都源于天理,此为理一;3、存天理、灭人欲,天理构成人的本质,在人间体现为伦理道德“三纲五常”.“人欲”是超出维持人之生命的欲求和违背礼仪规范的行为,与天理相对立.
2023-07-21 22:11:221

程朱理学是什么意思

朱成理学是宋明理学的一个流派,又称新儒家,有时简称新儒家,与理学相对。指中国宋代以后,由程颢、程颐、朱等人发展起来的儒家学派。它认为理是宇宙万物的本源,而且他还不错。他把善给人,就成了自然,他把善给社会,就成了然而,当世界上的一切都处于动荡之中时,人们很容易从中失去他们的禀赋。自然,社会会失去。如果可以不克制私欲的膨胀,你就会偏离天道,不仅成不了圣人,还可能迷失在人间。因此,我们应该培养、回归和伸展上天赋予的本性,以实现最高境界;此时已经完全进入了原理,即天人合一;易。然后你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不越界此时人的欲望已经融入正义,它们没有意图,没有必然,没有坚固,没有自我,无论你做什么,你都赢了不要偏离天堂。是宇宙万物的本源,所以万物的原因;必须有一个通过推断事物的真相,达到了解真相的目的。理学在中国古代也叫义论或者学习其创始人为北宋周敦颐、邵雍、张载。此后,程颢、程颐等人继续发展,最终南宋朱取得了成就。所以这种理学常被称为程立雪,这是元朝及以后各朝代国家的官方思想。研究理学的学者叫理学。理学始于北宋,兴盛于南宋、元明,清中叶以后逐渐衰落。它是宋代以后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儒学思想。除了传统的儒家思想它融入了大量的佛教和道教思想。从宋代到明代,著名的理学家有周敦颐、张载、二程、罗从彦、朱、杨坚、甄、魏了翁、许衡、吴澄、曹端、闫学、吴玉璧、等。等等。从细分来说,与连虽不同于理学,但又背道而驰,不可混为一谈。魏晋南北朝玄学盛行,唐代佛道盛行,儒学不再排外。但朱完成了对理学的改造。朱其深刻之处在于把孔孟放在正宗的位置上,同时把董仲舒五行,张载周敦颐和尔成的观点,以及高度统一的佛教哲学和道家无为的思辨精神,精心细致地构建了一个博大精深的新儒学体系。儒家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缺点被克服了。佛道的这个理论再也不会动摇了。宋朝七百年后,理学一直被视为正统,非常适合宗法。朱把儒学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成为儒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一提到理学,人们马上想到拯救正义,毁灭人民欲望口号。理学发展之前,它是儒家的中心思想。虽然是一种分等级的爱,但是仁是基于人性的。传统儒家虽然也提倡孝顺贞节,但禁欲色彩并不浓厚。儒学发展到理学以后,带有浓厚的禁欲主义色彩。程说一般来说,人都有自己的身体,所以都是自私的。它他们跟陶过不去是应该的。以及有人问程颐,如果寡妇贫穷无助,可以再嫁吗;答:程颐,有的人怕冻死,所以以饥寒交迫为借口。但是,饿死是小事,不名誉是大事。程颐以此为标准来衡量一个贤惠的淑女,朱在陈世中的书:昨天一川先生试图讨论这件事,认为饿死是小事,失节才是大事。从世俗的角度看,真诚是迂腐的;但是,懂道理的君子,都知道不容易。朱提倡妇女从头到尾压制人家要。朱成理学反对佛道的虚无主义,认为它无视伦理秩序;但同时,它又借用了道家思想中关于道的大量论述,作为儒家形而上学体系的素材。其实这就是儒家经典程氏遗书的所谓善知其恶,恶知其美;具体表现。朱他的思想体系博大精深,教人的方法平易近人。所以,他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是孔子之后的儒学大师。朱的许多的作品是呕心沥血的。他和吕祖谦合编了一本大学作为理解四书的阶梯。在他看来,四书是通往五经的阶梯,近思录是后世儒生的必读之作。熊赐履宣扬朱成理论,强调:朱子学习是程子学习。程之学是孔孟之学。如果成不是,孔孟也不是。程之学,孔孟也学。成之道,孔孟之道也。学孔孟而不居程朱,还想出其门,想入其门。。隆安五年,圣旨颁布,朱成之学得孔孟之心,如果你遵循它,你就是一个绅士;如果你违背了它,你就是一个恶棍;为国而为者,治之,失之者,乱之;它化人成俗,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真是大有裨益。继朱之后,明代大儒将儒学推向了另一个极端。心灵学习。
2023-07-21 22:11:301

程朱理学的程是指谁?

程朱理学的程是程颐。程颐与其兄程颢同学于周敦颐,共创“洛学”,为理学奠定了基础,世称“二程”。他的学说以“穷理”为主。认为“天下之物皆能穷,只是一理”,“一物之理即万物之理”,主张“涵养须用敬,进学在致知”的修养方法,目的在于“去人欲,存天理”,认为“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宣扬“气禀”说。程颐既是北宋理学家,同时还是教育家。为程颢之胞弟。程颐24岁时曾在京师(今河南开封)授徒讲学。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年)偕兄于嵩阳讲学。元丰元年(1078年)知扶沟县,“设庠序,聚邑人子以教之”。元丰五年,文彦博将其鸣皋镇(今河南洛阳伊川县境)之庄园赠给程氏,乃自建伊皋书院,讲学其中几达20年。
2023-07-21 22:11:361

程朱理学的思想主张

程朱理学的思想主张有以下几点:1、理或天理是自然万物和人类社会的根本法则;2、万事万物各有一理,物、人各自之理都源于天理;3、存天理、灭人欲。程朱理学,亦称为“程朱道学”,是宋明理学的主要派别之一,也是理学各派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学派之一。理学的天理是道德神学,同时成为儒家神权和王权的合法性依据。程朱理学由北宋时期河南人二程(程颢、程颐)兄弟开始创立,其间经过弟子杨时,再传罗从彦,三传李侗的传承,到南宋时期朱熹集为大成。在本体论上,朱熹认为,太极是宇宙的根本和本体,太极本身包含了“理”与“气”,而“理”又高于“气”,太极之“理”是一切“理”的综合,超越时空,至善至美,是“万善”的最高道德标准。在人性论上,朱熹认为,人有“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前者源于太极之“理”,是绝对的“善”;后者则有清浊之分、善恶之别,人们应该通过“居敬”、“穷理”来变化气质的构成。对后世的影响:1、程朱理学将儒家的社会、民族及伦理道德和个人生命信仰理念,构成更加完整的概念化及系统化的哲学及信仰体系,形成了理高于势,道统高于治统的政治理念,为抑制君权,让中国政治在宋明两朝走向了平民化和民间参政议政提供了理论支持。2、也使得逻辑化、抽象化、系统化的伦理道德化的主宰“天理”、“天道”,取代了粗糙的“天命”观和人格神,是中国及世界哲学思想的一次巨大飞越。
2023-07-21 22:12:031

程朱理学是哪个朝代

程朱理学是宋代。程朱理学,亦称为“程朱道学”,是宋明理学的主要派别之一,也是理学各派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学派之一。理学的天理是道德神学,同时成为儒家神权和王权的合法性依据,其由北宋时期河南(今河南洛阳)人程颢与程颐兄弟开始创立,其间经过弟子杨时,再传罗从彦,三传李侗的传承,到南宋时期朱熹集为大成。程朱理学,基本是由周敦颐、张载、邵雍、二程等人创立的新儒学,传承于子思、孟子一派的心性儒学。程伊川先生更重理,朱子创造性地发展了伊川先生的理学,最后形成了程朱理学体系。程朱理学在南宋并没有多少优越的地位,自元朝程朱理学被统治者定为官学兴盛以后,程朱理学在日本朝鲜琉球越南影响也颇大。后世评价有一种观点认为,宋明理学是压制君权的学说,朱子提出理高于势,要求皇帝正心诚意,正是建构了一个高于皇权的理的概念,并以此建立了一整套思想体系,使强权丧失了合理合法性。宋明理学,是中国哲学的一次伟大突破。宋明理学是对早期儒学的继承和发扬,而非退步和否定。褒扬理学的观念认为,理学家在人格修养上继承了孔孟等先人,并且将之发扬。另外,如英国科学家李约瑟认为,宋明理学是中国古代推动科学进步的关键。但另一方面,另一种观点认为,宋明理学是中国封建社会集权统治的最大的帮手,是阻止社会进步的力量。如清代思想家顾炎武等批判宋明理学空谈心性,而受马克思主义影响的哲学家如任继愈则倾向将宋明理学看成科学发展的对立面,另外日本战后著名汉学家如丸山真男和岛田虔次则把宋明理学视为使中国近代化过程遭受“挫折”的主要原因。
2023-07-21 22:12:201

程朱理学

程朱理学亦称程朱道学,是宋明理学的主要派别之一,也是理学各派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学派之一。其由北宋二程(程颢、程颐)兄弟开始创立,其间经过弟子杨时,再传罗从彦,三传李侗的传承,到南宋朱熹完成。其基本观点包括:1、理一元论的唯心主义体系,认为理或天理是自然万物和人类社会的根本法则;2、理一分殊,认为万事万物各有一理,此为分殊。物、人各自之理都源于天理,此为理一;3、存天理、灭人欲,天理构成人的本质,在人间体现为伦理道德“三纲五常”。“人欲”是超出维持人之生命的欲求和违背礼仪规范的行为,与天理相对立。将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要求视为人欲,是封建纲常与宗教的禁欲主义结合起来。程朱理学是儒学发展的重要阶段,适应了封建社会从前期向后期发展的转变,封建专制主义进一步增强的需要,他们以儒学为宗,吸收佛、道,将天理、仁政、人伦、人欲内在统一起来,使儒学走向政治哲学化,为封建等级特权的统治提供了更为精细的理论指导,适应了增强思想上专制的需要,深得统治者的欢心,成为南宋之后的官学。
2023-07-21 22:12:345

什么是程朱理学?

程朱理学是北宋理学家程颢、程颐和南宋理学家朱熹思想的合称。二程曾同学于北宋理学开山大师周敦颐,著作被后人合编为 《河南程氏遗书》。他们把“理”或“天理”视作哲学的最高范畴,认为理无所不在,不生不灭,不仅是世界的本原,也是社会生活的最高准则。在穷理方法上,程颢“主静”,强调“正心诚意”;程颐“主敬”,强调“格物致知”。在人性论上,二程主张“去人欲,存天理”,并深入阐释这一观点使之更加系统化。二程学说的出现,标志着宋代理学思想体系的正式形成。南宋时,朱熹继承和发展了二程思想,建立了一个完整而精致的客观唯心主义的思想体系。他认为,太极是宇宙的根本和本体,太极本身包含了理与气,理在先,气在后。太极之理是一切理的综合,它至善至美,超越时空,是“万善”的道德标准。在人性论上,朱熹认为人有“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前者源于太极之理,是绝对的善;后者则有清浊之分,善恶之别。人们应该通过“居敬”、“穷理”来变化气质。朱熹还把理推及人类社会历史,认为“三纲五常”都是理的“流行”,人们应当“去人欲,存天理”,自觉遵守三纲五常的封建道德规范。朱熹学说的出现,标志着理学发展到了成熟的阶段。宋元明清时期,历代统治者多将二程和朱熹的理学思想扶为官方统治思想,程朱理学也因此成为人们日常言行的是非标准和识理践履的主要内容。在南宋以后60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程朱理学在促进人们的理论思维、教育人们知书识理、陶冶人们的情操、维护社会稳定、推动历史进步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同时,它对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历史和文化发展,也有巨大的负面影响。不少人把程朱理学视为猎取功名的敲门砖,他们死抱一字一义的说教,致使理学发展越来越脱离实际,成为于世无补的空言,成为束缚人们手脚的教条,成为“以理杀人”的工具,从而反映出它的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
2023-07-21 22:13:062

关于程朱理学

程朱理学亦称程朱道学,是宋明理学的主要派别之一,也是理学各派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学派之一。其由北宋二程(程颢、程颐)兄弟开始创立,其间经过弟子杨时,再传罗从彦,三传李侗的传承,到南宋朱熹完成。从广义上说,它也包括由朱熹所摄入的北宋“五子”(周敦颐、邵雍、张载和二程)的学说,并延伸到朱熹的弟子、后学及整个程朱的信奉者的思想。由于朱熹是这一派的最大代表,故又简称为朱子学。程朱理学在南宋后期开始为统治阶级所接受和推崇,经元到明清正式成为国家的统治思想。故如对宋明理学的概念不做特别规定的话,在通常的意义上便是指程朱一派的理学。二程曾同学于北宋理学开山大师周敦颐,著作被后人合编为 《河南程氏遗书》。他们把“理”或“天理”视作哲学的最高范畴,认为理无所不在,不生不灭,不仅是世界的本原,也是社会生活的最高准则。在穷理方法上,程颢“主静”,强调“正心诚意”;程颐“主敬”,强调“格物致知”。在人性论上,二程主张“去人欲,存天理”,并深入阐释这一观点使之更加系统化。二程学说的出现,标志着宋代理学思想体系的正式形成。
2023-07-21 22:13:132

程朱理学简介:到底什么学说被称作程朱理学

程朱理学由北宋河南人二程(程颢、程颐)兄弟开始创立,其间经过弟子杨时,再传罗从彦,三传李侗的传承,到南宋朱熹集为大成,由此得名。二程曾同学于北宋理学开山大师周敦颐,他们把“理”或“天理”视作哲学的最高范畴,认为理无所不在,不生不灭,不仅是世界的本源,也是社会生活的最高准则。在穷理方法上,程颢“主静”,强调“正心诚意”;程颐“主敬”,强调“格物致知”。在人性论上,朱熹主张“存天理,灭人欲”,并深入阐释这一观点使之更加系统化。二程学说的出现,标志着宋代理学思想体系的正式形成。南宋时,朱熹继承和发展了二程思想,建立了一个完整而精致的客观唯心主义的思想体系。从广义上说,它也包括由朱熹所摄入的北宋“五子”(周敦颐、邵雍、张载和二程)的学说,并延伸到朱熹的弟子、后学及整个程朱的信奉者的思想。由于朱熹是这一派的最大代表,故又简称为朱子学。
2023-07-21 22:13:201

帮忙说一下“程朱理学”

程朱理学是北宋理学家程颢、程颐和南宋理学家朱熹思想的合称。 二程曾同学于北宋理学开山大师周敦颐,著作被后人合编为《河南程氏遗书》。他们把“理”或“天理”视作哲学的最高范畴,认为理无所不在,不生不灭,不仅是世界的本原,也是社会生活的最高准则。在穷理方法上,程颢“主静”,强调“正心诚意”;程颐“主敬”,强调“格物致知”。在人性论上,二程主张“去人欲,存天理”,并深入阐释这一观点使之更加系统化。二程学说的出现,标志着宋代理学思想体系的正式形成。 南宋时,朱熹继承和发展了二程思想,建立了一个完整而精致的客观唯心主义的思想体系。他认为,太极是宇宙的根本和本体,太极本身包含了理与气,理在先,气在后。太极之理是一切理的综合,它至善至美,超越时空,是“万善”的道德标准。在人性论上,朱熹认为人有“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前者源于太极之理,是绝对的善;后者则有清浊之分,善恶之别。人们应该通过“居敬”、“穷理”来变化气质。朱熹还把理推及人类社会历史,认为“三纲五常”都是理的“流行”,人们应当“去人欲,存天理”,自觉遵守三纲五常的封建道德规范。朱熹学说的出现,标志着理学发展到了成熟的阶段。 宋元明清时期,历代统治者多将二程和朱熹的理学思想扶为官方统治思想,程朱理学也因此成为人们日常言行的是非标准和识理践履的主要内容。在南宋以后60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程朱理学在促进人们的理论思维、教育人们知书识理、陶冶人们的情操、维护社会稳定、推动历史进步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同时,它对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历史和文化发展,也有巨大的负面影响。不少人把程朱理学视为猎取功名的敲门砖,他们死抱一字一义的说教,致使理学发展越来越脱离实际,成为于世无补的空言,成为束缚人们手脚的教条,成为“以理杀人”的工具,从而反映出它的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
2023-07-21 22:13:282

程朱理学的主要内容

理学形成  程朱理学亦称程朱道学,是宋明理学的主要派别之一,也是理学各派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学派之一.其由北宋二程(程颢、程颐)兄弟开始创立,其间经过弟子杨时,再传罗从彦,三传李侗的传承,到南宋朱熹完成.从广义上说,它也包括由朱熹所摄入的北宋“五子”(周敦颐、邵雍、张载和二程)的学说,并延伸到朱熹的弟子、后学及整个程朱的信奉者的思想.由于朱熹是这一派的最大代表,故又简称为朱子学.程朱理学在南宋后期开始为统治阶级所接受和推崇,经元到明清正式成为国家的统治思想.故如对宋明理学的概念不做特别规定的话,在通常的意义上便是指程朱一派的理学.   二程曾同学于北宋理学开山大师周敦颐,著作被后人合编为 《河南程氏遗书》.他们把“理”或“天理”视作哲学的最高范畴,认为理无所不在,不生不灭,不仅是世界的本原,也是社会生活的最高准则.在穷理方法上,程颢“主静”,强调“正心诚意”;程颐“主敬”,强调“格物致知”.在人性论上,二程主张“去人欲,存天理”,并深入阐释这一观点使之更加系统化.二程学说的出现,标志着宋代理学思想体系的正式形成.   南宋时,朱熹继承和发展了二程思想,建立了一个完整而精致的客观唯心主义的思想体系.   他认为,太极是宇宙的根本和本体,太极本身包含了理与气,理在先,气在后.太极之理是一切理的综合,它至善至美,超越时空,是“万善”的道德标准.在人性论上,朱熹认为人有“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前者源于太极之理,是绝对的善;后者则有清浊之分,善恶之别.人们应该通过“居敬”、“穷理”来变化气质.朱熹还把理推及人类社会历史,认为“三纲五常”都是理的“流行”,人们应当“去人欲,存天理”,自觉遵守三纲五常的封建道德规范.朱熹学说的出现,标志着理学发展到了成熟的阶段.   宋元明清时期,历代统治者多将二程和朱熹的理学思想扶为官方统治思想,程朱理学也因此成为人们日常言行的是非标准和识理践履的主要内容.在南宋以后60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程朱理学在促进人们的理论思维、教育人们知书识理、陶冶人们的情操、维护社会稳定、推动历史进步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同时,它对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历史和文化发展,也有巨大的负面影响.不少人把程朱理学视为猎取功名的敲门砖,他们死抱一字一义的说教,致使理学发展越来越脱离实际,成为于世无补的空言,成为束缚人们手脚的教条,成为“以理杀人”的工具,从而反映出它的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
2023-07-21 22:13:441

程朱理学是怎么发展的

儒学的发展可分为三个时期,其一是孔孟时期,其二为宋明理学时期,其三是五四运动以来的儒学新思想时期. 众所周知,中国最早的儒学诞生在山东.儒家“三子”——孔子、孟子、曾子都在山东.邹,是孟子的故乡;鲁,是孔子的故乡.“洙泗”是当年孔子授徒之处.所以说孔孟之乡的“洙泗邹鲁”是儒学当之无愧的圣地. 到宋明时期,出现了理学,即新儒学,主要是指程朱理学,其学说把孟子以后中断了1400年之久的儒学道统承接下来.理学习惯上也称宋明理学,这是因为理学是在宋代建立,经元代至明代而发展起来的. 洛阳有充分的理由成为“儒学圣地” 陈来列举了以下理由: 其一,程朱理学诞生于伊洛.程朱理学由北宋“二程”(程颢、程颐)兄弟始创,其间经过弟子杨时,再传罗从彦,三传李侗,到南宋由朱熹完成.洛阳伊川为理学宗师程颢、程颐二夫子讲经传道之地,亦是理学渊源所在.所以说,洛阳是当之无愧的新儒学发祥地. 其二,程朱理学在洛阳形成体系.“二程”作为宋明理学的奠基者,在中原文化中驰誉千载.“二程”在伊川书院讲学著文数十年,门下英才辈出.“二程”又作为伟大的教育家而名垂后世,传世佳话不胜枚举,“如坐春风”、“程门立雪”等典故流传千古,为广大学子所津津乐道. 其三,在伊洛创立的程朱理学影响到后来的儒家学派.“北宋五子”的学说建立在“二程”思想体系的基础上.从广义上说,程朱理学也包括由朱熹所吸收的“北宋五子”(周敦颐、邵雍、张载和“二程”)的学说,并延伸到朱熹的弟子、后辈学者及程朱的信奉者.就是说,有了“二程”才有了朱熹.由于朱熹是这一派的代表,故又简称朱子学.程朱理学在南宋后期开始为统治阶级所接受和推崇,经元到明、清正式成为国家的统治思想. 其四,程朱理学是近千年中华民族思想、文化的核心,也是东亚文明之根,故有“根在河洛”之说.程朱理学不仅传承了中华民族的儒学思想,而且不断吸收外来文化发展自己,同时还保留了自己的主体地位,并影响朝鲜、韩国、日本等国家.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儒学对海外的真正影响可以说是从洛阳开始的. 其五,洛阳还是道学祖庭.程颢、程颐开创的理学也称“洛学”,旧时有学者把邵雍之学归于洛学.“洛学”是道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与“二程”有极大的关系.“二程”之学以“理”(“天理”)为最高哲学范畴,所谓“理”,既指大自然的普遍法则,也指人类社会的普遍规则,适用于自然、社会和一切事物.这就把儒家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用“天人一理”的形式表达了出来,这是“二程”的“洛学”对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大贡献. “二程”的“洛学”的思想核心,就是秉承孔孟儒学精神,强调道德原则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注重内心和精神修养.正因为如此,其学术思想在当时又叫“道学”. “儒学圣地”、“道学祖庭”的地位需进一步提升 陈来说,一提起洛阳,人们津津乐道的是洛阳作为古都的政治地位,而忽略了洛阳作为古都的文化地位. 当今世界正在走向融合,这种融合不仅是经济方面的,也包括文化方面的.程朱理学在国际上有广泛的影响.正因如此,我们更应积极参与国际文化融合,程朱理学等文化资源就是我们参与国际文化竞争的资本.洛阳应该更加注重对程朱理学的宣传,进一步提升其“儒学圣地”、“道学祖庭”的地位,团结更多的人以促进洛阳更快发展.
2023-07-21 22:13:531

陆王心学和程朱理学的区别有哪些?

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联系:陆王心学与程朱理学虽有时同属宋明理学之下,但多有分歧,陆王心学往往被认为是儒家中的“格心派”(一称“主观唯心主义”),而程朱理学为“格物派”(一称“客观唯心主义”)。一、性质不同1、陆王心学:儒学的一门学派。与其他儒家学者不同,心学强调生命的过程。中国先哲开始“哲学化”,新儒学应运而生。但回归成圣的本来面目,这才是儒家思想对混乱的世局与世人做出的贡献。2、程朱理学:指中国宋朝以后由程颢、程颐、朱熹等人发展出来的儒家流派。二、派别不同1、陆王心学派别:主观唯心主义。2、程朱理学派别:客观唯心主义。三、基本观点不同1、陆王心学基本观点: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2、程朱理学基本观点:(1)理一元论的唯心主义体系,认为理或天理是自然万物和人类社会的根本法则;(2)理一分殊,认为万事万物各有 一理,此为分殊。物、人各自之理都源于天理,此为理一;(3)存天理、灭人欲,天理构成人的本质,在人间体现为伦理道德“三纲五常”。“人欲”是超出维持人之生命的欲求和违背礼仪规范的行为,与天理相对立。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心学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程朱理学
2023-07-21 22:14:001

程朱理学”的思想核心是什么

“程朱理学”是北宋理学家程颢、程颐和南宋理学家朱熹思想的合称。三人都是以注释孔子、孟子等“经书”来传播自己思想的,所以很多人认为他们是中国儒家的传承人,把他们列为儒家之列。但是,他们对孔子、孟子的“经文”注释中,有很多是按照自己的理解去进行的。 比如:孔、孟的“仁”,是民本主义的“仁慈”意思,并成为了传统儒家的核心思想,所以有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1]之说,唐太宗李世民“君依于国,国依于民”的治国基本理念,是与孟子这种“仁学”思想一脉相承的。 可以说孔子、孟子的“仁学”思想是很明确的,唐太宗的社会政治实践也是明摆在那里的。但到了“二程”那里,就公然把“仁”注释成:“仁者公也,人一作仁”[2]——概念内涵完全被偷换了,民本主义的“仁”变成了抹杀人与人之间个性的“大一统”思想。 而到了朱熹那里,则成了“修道以仁”——孔、孟“仁学”的提出,本身就有着很强的社会与政治实践意义,但在朱熹的注释下,把这些社会政治实践意义完全抽走了,成为个人“天人合一”的修为之术,所谓“成己之道在乎仁”,而要实现这个“仁”则“知天是起头处。能知天,则知人、事亲、修身,皆得其理矣。
2023-07-21 22:14:291

宋朝程朱理学的核心思想是

程颢,程颐及朱熹是背叛孔夫子真理的儒家罪人!北宋时的程颢,世称明道先生(1032—1085年)及程颐,世称伊川先生(1033—1107年)兄弟二人。还有南宋的朱熹,字元晦(1130—1200年)。他们打着捍卫儒家道统的招牌,所倡导的学说,却有别于孔孟之道,自立门户为“道”学,其中心思想是“理”,所以又称为“理学”。二程是奠基人,朱熹是集大成者。 孔夫子对待生死、鬼神的态度是:“未知生,焉知死”、“未能事人,焉能事鬼!”(《论语•先进》)意思很清楚,要人们面对现实,将精力用在实实在在的人生问题上,没必要过多考虑那些虚无渺茫,说不清弄不明的现象和事实。孔夫子拒绝谈怪力乱神的现象。对“六合之外存而不论”,这是取舍分明。尽管如此,他老人家对周朝传统的事鬼敬神制度,还是俨然维护的,教导人“祭如在,祭神如神在。”但依周礼“敬而远之”,不愿与巫觋之流合污。他老人家手不释卷的是《周易》,这是一部依神明暗示而行卜筮占验吉凶的书。由此看,孔夫子决不是否定鬼神存在的人死断灭论者。这是一种智慧的选择,凡事不从人事上做,只将鬼神挂在口头又有什么用!这同释尊对弟子“不显神通”等的教诫一样,都有深刻的意义。 看得出,孔老夫子的态度是敬鬼神以德,不献媚求福。若人人都能克己复礼,将仁、义、礼、智、信做到,将孝、悌、忠、信、礼、义、廉、耻重视起来,便会得到天地鬼神的护佑,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这也正是“天人合一”的宗旨。 《礼记•大同》就是他老人家“天下为公”心迹的写照: 子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观他老人家胸襟,多么光明磊落!被后人尊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当之无愧。再察程朱理学先生的作为及对后世的影响,就显得龌龊不堪、不足挂齿了。今天社会伦理道德沦丧,以及一切灾难,宋儒程朱理学诽谤因果报应,是根源! 自从程、朱排斥佛教以后,儒家再也没有人敢说三世因果与六道轮回了。 因为谁要是说有因果报应六道轮回,立即就受到攻击,说他不是纯儒,违背先贤。 从此以后,凡是知见卑劣的人,都随声附和,排斥佛法; 而那些知见高明的人,没有不私下偷看佛经来提高自己,但公开都排斥佛法,以作为死后入乡贤祠、入文庙的资本,因为不是纯儒不得进入乡贤祠和文庙。 在程明道、朱晦庵等人当初的用心,只想使儒教兴旺发达,而不顾佛教的存亡。 可是他们这种破除因果、破除轮回的遗毒,发展到今天,已经开始全面爆发,导致了废除经教,废除伦理、废除忠孝、废除道德准则,直接酿成了杀父杀母的罪恶悲剧,怎不悲哀呀!
2023-07-21 22:14:382

程朱理学吸收了佛教和道家的哪些观点?

多看书骚年
2023-07-21 22:14:463

程朱理学的积极和消极影响

积极:进一步规范了封建王朝以儒治世的框架,塑造了一大批有理想有气节的人物!消极:存天理灭人欲,太过迂腐
2023-07-21 22:15:046

程朱理学的程是谁?

程颐
2023-07-21 22:15:233

程朱理学和王阳明心学的内容

程朱理学二程曾同学于北宋理学开山大师周敦颐,著作被后人合编为 《二程集》。他们把“理”或“天理”视作哲学的最高范畴,认为理无所不在,不生不灭,不仅是世界的本源,理学创始人周敦颐[3]也是社会生活的最高准则。在穷理方法上,程颢“主静”,强调“正心诚意”;程颐“主敬”,强调“格物致知”。在人性论上,朱熹主张“存天理,灭人欲”,并深入阐释这一观点使之更加系统化。二程学说的出现,标志着宋代理学思想体系的正式形成。 南宋时,朱熹继承和发展了二程思想,建立了一个完整而精致的客观唯心主义的思想体系。从广义上说,它也包括由朱熹所摄入的北宋“五子”(周敦颐、邵雍、张载和二程)的学说,并延伸到朱熹的弟子、后学及整个程朱的信奉者的思想。由于朱熹是这一派的最大代表,故又简称为朱子学。程朱理学在南宋后期开始为统治阶级所接受和推崇,经元到明清正式成为国家的统治思想。故如对宋明理学的概念不做特别规定的话,在通常的意义上便是指程朱一派的理学。朱熹[4]他认为,太极是宇宙的根本和本体,太极本身包含了理与气,理在先,气在后。太极之理是一切理的综合,它至善至美,超越时空,是“万善”的道德标准。宋元明清时期,历代统治者多将二程和朱熹的理学思想扶为官方统治思想,程朱理学也因此成为人们日常言行的是非标准和识理践履的主要内容。在南宋以后60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程朱理学在促进人们的理论思维、教育人们知书识理、陶冶人们的情操、维护社会稳定、推动历史进步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同时,它对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历史和文化发展,也有巨大的负面影响。不少人把程朱理学视为猎取功名的敲门砖,他们死抱一字一义的说教,致使理学发展越来越脱离实际,成为于世无补的空言,成为束缚人们手脚的教条,成为“以理杀人”的工具,从而反映出它的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在人性论上,朱熹认为人有“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前者源于太极之理,是绝对的善;后者则有清浊之分,善恶之别。人们应该通过“居敬”、“穷理”来变化气质。王阳明心学无善无恶心之体, 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 为善去恶是格物。 良知是心之本体,无善无恶就是没有私心物欲的遮蔽的心,是天理,在未发之中,是无善无恶的,也是我们追求的境界,它是“未发之中”,不可以善恶分,故无善无恶;当人们产生意念活动的时候,把这种意念加在事物上,这种意念就有了好恶,善恶的差别,他可以说是“已发”,事物就有就有中和不中,即符合天理和不符合天理,中者善,不中者恶;良知虽然无善无恶,但却自在地知善知恶,这是知的本体;一切学问,修养归结到一点,就是要为善去恶,即以良知为标准,按照自己的良知去行动。 无善无恶就是没有私心物欲的遮蔽的心,是天理,在未发之中,是无善无恶的,也是我们追求的境界。 但是有时候人的判断会出现错误,也就是意之动出现了错误,即不能正确地分辨善和恶,把恶当作善,把善当作恶,那么他的良知也会出现错误,从而格物也会误入歧途,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因为此时的心已经被私心和物欲遮蔽了,不是天理,这时就要反诸求己。 努力使自己的心回到无善无恶的状态。 回到无善无恶的状态了,才能有正确的良知,才能正确的格物。 什么是有理,只要格物致知来达到一颗没有私心物欲的心,心中的理其实也就是世间万物的理。 天理不是靠空谈的,是靠格物致知。靠实践,靠自省 心中有天理,无私心,就好比世间有规矩,有规律,有规矩就能丈量世间万物的方与圆。无论有多少方和圆,无论这些方和圆的大小,都能靠格物致知揭破其规律,不然这些规律就是不正确的。 天理就在人的心中。 好多人认为心学是空谈,实在是被歪曲的太厉害了,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好比孝顺父母,心中有这个意念还不能算作孝,必须在实际行动中有所体现,并且在孝顺父母的过程中,奉养得宜,让父母舒适满意,这就是实践。表面上看这个实践好像是在对客观的父母进行作用,其实是对自己的本心进行作用,万物皆在本心。这个孝顺父母的天理并不是在父母身上得到的,父母也没有教我们要我们孝顺他,这是纯粹发乎没有私心物欲的良知。而且父母死后,我们的孝顺之心也不因此消失。
2023-07-21 22:15:302

程朱理学的来源是什么?

程朱理学由北宋河南人二程(程颢、程颐)兄弟开始创立,其间经过弟子杨时,再传罗从彦,三传李侗的传承,到南宋朱熹集为大成,由此得名。二程曾同学于北宋理学开山大师周敦颐,他们把“理”或“天理”视作哲学的最高范畴,认为理无所不在,不生不灭,不仅是世界的本源,也是社会生活的最高准则。在穷理方法上,程颢“主静”,强调“正心诚意”;程颐“主敬”,强调“格物致知”。在人性论上,朱熹主张“存天理,灭人欲”,并深入阐释这一观点使之更加系统化。二程学说的出现,标志着宋代理学思想体系的正式形成。南宋时,朱熹继承和发展了二程思想,建立了一个完整而精致的客观唯心主义的思想体系。从广义上说,它也包括由朱熹所摄入的北宋“五子”(周敦颐、邵雍、张载和二程)的学说,并延伸到朱熹的弟子、后学及整个程朱的信奉者的思想。由于朱熹是这一派的最大代表,故又简称为朱子学。
2023-07-21 22:16:301

程朱理学地位的确立经历了哪些变化?又和心学有哪些区别?

诸城里穴位的确立经历了变化和心理学的区别,在于心理学和经历,没有什么太大的联系
2023-07-21 22:16:414

程朱理学是什么?谁能简单的给我讲解一下!

上边说的很好,我的一位高中同学就是周敦颐的后代
2023-07-21 22:17:184

程朱理学中的“程朱”分别指哪几个人?

分别指:程颢、程颐和朱熹
2023-07-21 22:17:251

宋明理学中的“理学”形成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1.宋明理学兴起的背景:三教合一 社会的动荡不安,使得魏晋南北朝以来,儒学信仰出现危机感,而道教的修炼丹药长生不老,佛教的因果报应轮回来世的思想在社会迅速传播.随着政治稳定三教相互渗透,彼此调和逐渐趋向合一.儒家强调人世,根本目标就是强国.个人的精力应该奉献给国家.道家强调自由,目标就是超脱尘世而获得更大的自由.佛家强调解脱.儒家思想在三教中多侧重于人世间的事.而儒家思想是佛道二家的基础.科举产生的士大夫们,注重道德文化修养,注重气节,对儒家经典大义的不断探究成为时尚. 2.宋明理学的主要派别 (1)程朱理学:①“程朱理学”说法的由来:理学的创始人是北宋的程颢、程颐等人,至南宋时,朱熹为集大成者,统称为“程朱理学”.②理学产生的条件:宋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注意力于集中于如何防范文武重臣的篡夺之祸,消除地方潜在的割据势力对于民间文化发展未予以更多的干预;宋朝很少有人因为议论而获重罪,因此宋代的士大夫群体有很高的参政议政的积极性;因科举走入仕途的知识分子,对经典文本不断探讨、寻求终极的、总体的根本解释.理学由此而生.③理学的主要内容及其发展变化过程:“理”,是产生万物的本源,是离开事物而能独立存在的一种什么东西,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主宰,是天下万物永恒普遍原则.它体现在社会是儒家三纲五常道德伦理;体现在人身上是人性;要通过“格物致知”方法,即接触天下万事万物去体会加深对先天存在的“理”的体验与最终贯通;个人修养要以天理为准则,要“存天理,灭人欲”.D、朱熹参考二程学说,将四书五经编辑成《四书章句集注》,作为后代科举考试的内容.奠定了程朱理学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④理学的社会影响:南宋末年,朱熹的学说逐渐成为思想的主流.元朝时,理学被确定为官学.到明代,理学则成为统治者的思想武器. (2)陆王心学:①陆九渊及其思想:陆九渊,南宋理学大师.提出“心即理”之说.他认为天理、人理、物理只在人的心中,“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主张“心”和“理”是永久不变的,以此证明一切封建的道德教条都是人心所固有的,是永恒不变的.他还认为,人们要了解、认识客观事物,只要悟得本心就可以了,甚至连书都不必多读.于是提出“六经皆我注脚”的说法.为了维护封建的伦理道德,陆九渊号召人们“存心”而“去欲”,提出“发明本心”以求理,与朱熹格物致知有分歧,但它们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为封建统治提供理论根据的,反对人民为改善受压迫的处境去同封建统治者进行斗争.②王守仁及其思想:王守仁,世称阳明先生,明代理学大师.核心思想是“致良知”即本心和良知即是理,天理本在人自己心中,不必外求,只需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即可成圣贤.强调加强自我修养,激励人们奋发立志.
2023-07-21 22:17:391

朱熹为什么被称为程朱理学?

程颐严肃刚正,神圣不可侵犯,甚至不通人情,实为后世所见的“道学脸孔”。在妇女贞操方面,程颐认为:“……凡取(娶),以配身也;若取失节者以配身,是己失节也。”有人问程颐,寡妇贫苦无依,能不能再嫁(“或有孤孀贫穷无托者,可再嫁否”);程颐答,有些人怕冻死饿死,才用饥寒作为借口,然而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只是后世怕寒饿死,故有是说;然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程氏遗书》卷二十二)程颐以此作为衡量贤媛淑女的标准,朱熹在〈与陈师中书〉也同意这样的说法:“昔伊川先生尝论此事,以为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自世俗观之,诚为迂腐;然自知经识理之君子观之,当有以知其不可易也。”朱熹主张妇女“从一而终”、压抑“人欲”。  程朱理学反对佛道的虚无主义,认为它忽略了伦理道德秩序;但同时又从道家思想里借鉴了许多关于道的论述,作为儒家形而上学体系的材料。其实这正是儒家经典《大学》所谓“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的具体表现。  朱熹的思想体系博大精微,教人的方法也较为平易近人,因此能集宋代理学之大成,是继孔子后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的许多著作都是下细功夫的,他与吕祖谦共同编撰了一本著作《近思录》作为理解四子书(指周敦颐、二程、张载)的阶梯;而他认为,四子书是通往五经的阶梯,《近思录》曾为后世儒生必读。熊赐履大肆鼓吹程朱学说,强调:“朱子之学,即程子之学。程朱之学,即孔孟之学。若程朱非,则孔孟亦非矣。程朱之学,孔孟之学也。程朱之道,孔孟之道也。学孔孟而不宗程朱,犹欲其出而不由其户,欲其入而闭其门也。”。乾隆五年(1740年)下诏,程朱之学“得孔孟之心传……循之则为君子,悖之则为小人;为国家者由之则治,失之则乱;实有裨于化民成俗,修己治人之要。”
2023-07-21 22:17:461

程朱理学和王阳明“心”学的共同点是什么、历史的.

心学,作为儒学的一门学派,最早可推溯自孟子,而北宋程颢开其端,南宋陆九渊则大启其门径,而与朱熹的理学分庭抗礼。至明朝,由王阳明首度提出“心学”两字,至此心学开始有清晰而独立的学术脉络。心学最不同于其他儒学者,在于其强调生命活泼的灵明体验,因此民国时期陈复开始提出“心灵儒学”做出注解。儒家的学脉自清末已经全然中断,西学东渐的过程里,中国的圣人学问开始“哲学化”,而有新儒家的诞生。不过回归成圣的本来面目,这才是儒家能对混乱的世局与世人能张开的贡献。因此,陈复重新提倡心学,并书写《盘古心经》,继承阳明学的道统,再开“盘古心学”,创办书院讲学,教育弟子,并组织“新人道协会”,从事外王事业的奋勉,这使得心学开始有新的动能,这种心学包容儒释道传统三教思想,兼融新世纪思潮与印度玛家哲学,创造出极其特殊而新颖的儒学面目,目前正在台湾发展中。 王阳明心学 无善无恶心之体, 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 为善去恶是格物。 良知是心之本体,无善无恶就是没有私心物欲的遮蔽的心,是天理,在未发之中,是无善无恶的,也是我们追求的境界,它是“未发之中”,不可以善恶分,故无善无恶;当人们产生意念活动的时候,把这种意念加在事物上,这种意念就有了好恶,善恶的差别,他可以说是“已发”,事物就有就有中和不中,即符合天理和不符合天理,中者善,不中者恶;良知虽然无善无恶,但却自在地知善知恶,这是知的本体;一切学问,修养归结到一点,就是要为善去恶,即以良知为标准,按照自己的良知去行动。 无善无恶就是没有私心物欲的遮蔽的心,是天理,在未发之中,是无善无恶的,也是我们追求的境界。 但是有时候人的判断会出现错误,也就是意之动出现了错误,即不能正确地分辨善和恶,把恶当作善,把善当作恶,那么他的良知也会出现错误,从而格物也会误入歧途,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因为此时的心已经被私心和物欲遮蔽了,不是天理,这时就要反诸求己。 努力使自己的心回到无善无恶的状态。 回到无善无恶的状态了,才能有正确的良知,才能正确的格物。 什么是有理,只要格物致知来达到一颗没有私心物欲的心,心中的理其实也就是世间万物的理。 天理不是靠空谈的,是靠格物致知。靠实践,靠自省 ,即“知行合一”。 心中有天理,无私心,就好比世间有规矩,有规律,有规矩就能丈量世间万物的方与圆。无论有多少方和圆,无论这些方和圆的大小,都能靠格物致知揭破其规律,不然这些规律就是不正确的。 天理就在人的心中。 好多人认为心学是空谈,实在是被歪曲的太厉害了,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好比孝顺父母,心中有这个意念还不能算作孝,必须在实际行动中有所体现,并且在孝顺父母的过程中,奉养得宜,让父母舒适满意,这就是实践。表面上看这个实践好像是在对客观的父母进行作用,其实是对自己的本心进行作用,万物皆在本心。这个孝顺父母的天理并不是在父母身上得到的,父母也没有教我们要我们孝顺他,这是纯粹发乎没有私心物欲的良知。而且父母死后,我们的孝顺之心也不因此消失。 讲究名正言顺是中国的特色,思想家们都想争儒家正统的地位。朱熹为了宣扬他的思想,减少反对他的阻力,首先要做的一件事,就是篡改《大学》,按自己的意愿进行解释。其实他的思想跟儒家的思想有很大的背离了。 同样聪明的王阳明的心学完全是靠批判朱子之学发展起来的,但是在刚开始他至少在表面上他也不敢和朱熹的思想分道扬镳,因为当时的程朱理学是主流,科举考试考的就是这些东西,为了减少阻力,他写了几本书,《大学古本》,说心学才是儒家的嫡传。《朱子晚年定论》,说朱熹晚年已经逐渐象心学靠拢了,又把儒家按照自己的心学理论进行解释。举一个例子,当时的另一位大思想家罗钦顺就对此进行了质疑,王阳明很委屈,表明了心迹说道 孟子辟杨、墨,至於「无父无君」。二子亦当时之贤者,使与孟子并世而生,未必不以之为贤。墨子「兼爱」,行仁而过耳;杨子「为我」,行义而过耳。此其为说,亦岂灭理乱常之甚,而足以眩天下哉?而其流之弊,孟子至比於禽兽夷狄,所谓「以学术杀天下后世」也。今世学术之弊,其谓之学仁而过者乎?谓之学义而过者乎?抑谓之学不仁不义而过者乎?吾不知其於洪水猛兽何如也!孟子云:「予岂好辨哉?予不得已也!」杨墨之道塞天下,孟子之时,天下之尊信杨墨,当不下於今日之崇尚朱说,而孟子独以一人呶呶於其间,噫,可哀矣!韩氏云:「佛老之害,甚於杨墨。」韩愈之贤不及孟子,孟子不能救之於未坏之先,而韩愈乃欲全之於已坏之后,其亦不量其力,且见其身之危,莫之救以死也矣。呜呼!若某者,其尤不量其力,果见其身之危,莫之救以死也矣。夫众方嘻嘻之中,而独出涕嗟,若举世恬然以趋,而独疾首蹙额以为忧,此其非病狂丧心,殆必诚有大苦者隐於其中,而非天下之至仁,其孰能察之?其为《朱子晚年定论》,盖亦不得已而然。中间年岁早晚诚有所未考,虽不必尽出於晚年,固多出於晚年者矣。然大意在委曲调停,以明此学为重。平生於朱子之说,如神明蓍龟,一旦与之背驰,心诚有所未忍,故不得已而为此。「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盖不忍牴牾朱子者,其本心也,不得已而与之牴牾者,道固如是,不直则道不见也。执事所谓决与朱子异者,仆敢自欺其心哉?夫道,天下之公道也,学,天下之公学也,非朱子可得而私也,非孔子可得而私也。天下之公也,公言之而已矣。故言之而是,虽异於己,乃益於己也。言之而非,虽同於己,适损於己也。益於己者,己必喜之;损於己者,己必恶之。然则某今日之论,虽或於朱子异,未必非其所喜也。君子之过,如日月之食,其更也,人皆仰之,而小人之过也必文。某虽不肖,固不敢以小人之心事朱子也。 在这里,王阳明已经以孟子自居了,而把朱子看作了墨子杨子一类的人物,彻底划清了界限,在形式上都分道扬镳了 王阳明的心学是在陆九渊宋明理学中心学基础上进一步发挥而成就的。所以,我认为要理清王阳明心学不得不提及陆九渊和朱熹对“理”、“气”、“心”几个关键点的不同理解。 “理”的分歧。朱陆都认为理是世界万物的终极本原。但是陆九渊借助的是儒学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以为“心即理”,万事万物皆由心而生发。“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来曰宙,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自杂谈》,其与朱熹所说的理为天地、人物存在之本是先于宇宙而存在的明显不同。结果,朱熹主张由道问学,强调格物致知,即穷物理,强调学习知识的重要性,以为人的道德水准必将随着知识的增长而增进。陆九渊说“明心”,要尊德性,强调为学的目的并不仅仅在于增进知识,而是为了实现道德的至高境界,因此,儒家经典的学习与研究、对外界事物的认知与把握,都不可能直接有助于实现增进道德境界的目的,因为人的本心就是道德的根源,因此只要扩大、完善人的良心结构就能实现增进道德的目的。(从当前德育范式来看,学习知识的多寡并不决定道德水准,禹三过家门而不入一心为公的公仆并没有高深的知识,但是,知识的深浅有助于增长道德水准,不过,这是由于学习者不把学作为致知目的而作为完善德性的追求之果。朱熹本人教育思想的核心是道德教育,而这种定为方式决定了难以达到道德的较高境界。) “气”的分歧。陆九渊的概念中,“气质”只是一个生理、心理意义上的问题,指的是人的一种心理或生理状态。他认为,人的这种生理心理品性和人的社会行为之间虽有联系,但并不是必然的、唯一的关系,即人的气质并不能决定人的善恶贤愚,并不能决定人的做后归宿,学能变化气质。朱熹之气是和理相对的概念,既指宇宙万物生成的基础,构成万物的物质材料(一草一木),又指形成人物(善恶贤愚)之别的内在因素。 “心”的分歧。朱熹认为心是分为“人心”与“道心”的,道心是天理的体现,是“原于性命之王”,是义理之心,是人心的主宰;人心是气质的表现,故而必须接受道心的主宰和统领,此即“心统性情”。陆九渊认为人心道心只是从不同方面描述心的性质状态,如果将二者对立起来,则分明是“裂天人为二”,心是人的本质所在,是伦理本能。(朱熹觉得形而上心为道心形而下则为人心,本质还是天理决定气的问题;陆九渊似乎认定心就是理理就是心。)
2023-07-21 22:17:551

程朱理学代表中“程”指的是()、程颐。

程朱理学代表中“程”指的是()、程颐。 正确答案:程颢
2023-07-21 22:18:021

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 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相同点:x0dx0a 1.思想来源:同属儒学范畴,都是对儒学的发展;x0dx0a 2.思想主张:都强调意识(理,心)第一物质第二,都属于唯心主义思想; x0dx0a3.根本目的:都要求人们克服私欲,以“仁”的思想规范行为,从而维护封建 统治的社会秩序;x0dx0a 4.地位和影响:都是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重大成就,都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x0dx0a  不同点:x0dx0a 1.宇宙构成:理学认为宇宙万物是由“理”和“气”两个方面构成的,使客观 唯心主义观点;心学则认为“心外无物”“心即理也”,是主观唯心主义观 点; x0dx0a2.道德主张:理学主张人应该以外在的天理为行为规范;心学则主张人应通过 内心的自修,自省达到良知; 宋明儒学从理学到心学的发展,体现了文化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关系.心学的提出,表明了儒家思想有客观唯心向主观唯心的转变.儒学的发展也反映出儒学在不断吸取其他思想的有益成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023-07-21 22:18:111

陈朱理学中的“陈”是指谁?

程颐和朱熹!!
2023-07-21 22:18:213

程朱理学的思想主张是什么?

主张:1、理一元论的唯心主义体系,认为理或天理是自然万物和人类社会的根本法则。2、理一分殊,认为万事万物各有 一理,此为分殊。物、人各自之理都源于天理,此为理一。3、存天理、灭人欲,天理构成人的本质,在人间体现为伦理道德“三纲五常”。“人欲”是超出维持人之生命的欲求和违背礼仪规范的行为,与天理相对立。后世评价有一种观点认为,宋明理学是压制君权的学说,朱子提出理高于势,要求皇帝正心诚意,正是建构了一个高于皇权的理的概念,并以此建立了一整套思想体系,使强权丧失了合理合法性。宋明理学,是中国哲学的一次伟大突破。宋明理学是对早期儒学的继承和发扬,而非退步和否定。褒扬理学的观念认为,理学家在人格修养上继承了孔孟等先人,并且将之发扬。
2023-07-21 22:18:281

程朱理学是什么?

程朱理学,亦称为“程朱道学”,是宋明理学的主要派别之一,也是理学各派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学派之一。理学的天理是道德神学,同时成为儒家神权和王权的合法性依据,其由北宋时期河南(今河南洛阳)人二程(程颢、程颐)兄弟开始创立,其间经过弟子杨时,再传罗从彦,三传李侗的传承,到南宋时期朱熹集为大成。扩展资料:程朱理学是一门系统化的哲学及信仰体系,后世学术界将程朱理学说成“客观唯心主义”,将陆王心学说成“主观唯心主义”,便是从哲学的角度解释理学。不过,其实可以从更“薄”的层面去理解程朱理学,将程朱理学还原为一门政治哲学。理学虽然强调“内圣”,但“内圣”只是出发点,归宿还是“外王”,从“内圣”开出“外王”。这应该是我们理解程朱理学的一个逻辑起点,从这个逻辑起点出发,我们对程朱理学中一些不近常理的说法才会豁然开朗。程朱理学是一门政治哲学,换言之,这门学说其实是讲给君主、讲给治理国家的士大夫群体听的;宋代理学家特别讲求的“理”,也是用来约束君主与士大夫的。
2023-07-21 22:18:561

程朱理学是什么?

程朱理学亦称程朱道学,是宋明理学的主要派别之一,也是理学各派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学派之一。其由北宋河南人二程(程颢、程颐)兄弟开始创立,其间经过弟子杨时,再传罗从彦,三传李侗的传承,到南宋朱熹集为大成。理学,基本是由周敦颐、张载、邵雍、二程创立的新儒学,传承于子思、孟子一派的心性儒学。程伊川先生更重理,朱子创造性地发展了伊川先生的理学,最后形成了程朱理学体系。理学根本特点就是将儒家的社会、民族及伦理道德和个人生命信仰理念,构成更加完整的概念化及系统化的哲学及信仰体系,并使其逻辑化,心性化、抽象化和真理化。这使得理学具有极强的自主意识,形成了理高于势,道统高于治统的政治理念,为抑制君权,让中国政治在宋明两朝走向了平民化和民间参政议政提供了理论支持。也使得逻辑化抽象化系统化的伦理道德化的主宰“天理”、“天道”,取代了粗糙的“天命”观和人格神,是中国及世界哲学思想的一次巨大飞越。
2023-07-21 22:19:143

程朱理学是什么

伦理
2023-07-21 22:19:303

“程朱理学”是什么意思

程朱理学亦称程朱道学,是宋明理学的主要派别之一,也是理学各派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学派之一。其由北宋河南人二程(程颢、程颐)兄弟开始创立,其间经过弟子杨时,再传罗从彦,三传李侗的传承,到南宋朱熹集为大成。理学,基本是由周敦颐、张载、邵雍、二程创立的新儒学,传承于子思、孟子一派的心性儒学。程伊川先生更重理,朱子创造性地发展了伊川先生的理学,最后形成了程朱理学体系。理学根本特点就是将儒家的社会、民族及伦理道德和个人生命信仰理念,构成更加完整的概念化及系统化的哲学及信仰体系,并使其逻辑化,心性化、抽象化和真理化。这使得理学具有极强的自主意识,形成了理高于势,道统高于治统的政治理念,为抑制君权,让中国政治在宋明两朝走向了平民化和民间参政议政提供了理论支持。也使得逻辑化抽象化系统化的伦理道德化的主宰“天理”、“天道”,取代了粗糙的“天命”观和人格神,是中国及世界哲学思想的一次巨大飞越。
2023-07-21 22:19:403

程朱理学

补充下,从哲学的角度来说,它其实是客观唯心主义,认为理是世界的本源。它强调克己复礼,在理学的指导下,宋明时期,中国的文学、思想、艺术等方面没有取得进一步的发展,人们的思想僵化,在这个层面上来说是不利于社会发展的;但就社会秩序、皇权的进一步集中等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2023-07-21 22:20:214

程朱理学是什么意思

 程朱理学亦称程朱道学,是宋明理学的主要派别之一,也是理学各派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学派之一。其由北宋二程(程颢、程颐)兄弟开始创立,其间经过弟子杨时,再传罗从彦,三传李侗的传承,到南宋朱熹完成。从广义上说,它也包括由朱熹所摄入的北宋“五子”(周敦颐、邵雍、张载和二程)的学说,并延伸到朱熹的弟子、后学及整个程朱的信奉者的思想。由于朱熹是这一派的最大代表,故又简称为朱子学。程朱理学在南宋后期开始为统治阶级所接受和推崇,经元到明清正式成为国家的统治思想。故如对宋明理学的概念不做特别规定的话,在通常的意义上便是指程朱一派的理学。   二程曾同学于北宋理学开山大师周敦颐,著作被后人合编为 《河南程氏遗书》。他们把“理”或“天理”视作哲学的最高范畴,认为理无所不在,不生不灭,不仅是世界的本原,也是社会生活的最高准则。在穷理方法上,程颢“主静”,强调“正心诚意”;程颐“主敬”,强调“格物致知”。在人性论上,二程主张“去人欲,存天理”,并深入阐释这一观点使之更加系统化。二程学说的出现,标志着宋代理学思想体系的正式形成。   南宋时,朱熹继承和发展了二程思想,建立了一个完整而精致的客观唯心主义的思想体系。   他认为,太极是宇宙的根本和本体,太极本身包含了理与气,理在先,气在后。太极之理是一切理的综合,它至善至美,超越时空,是“万善”的道德标准。在人性论上,朱熹认为人有“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前者源于太极之理,是绝对的善;后者则有清浊之分,善恶之别。人们应该通过“居敬”、“穷理”来变化气质。朱熹还把理推及人类社会历史,认为“三纲五常”都是理的“流行”,人们应当“去人欲,存天理”,自觉遵守三纲五常的封建道德规范。朱熹学说的出现,标志着理学发展到了成熟的阶段。
2023-07-21 22:20:301

程朱理学是什麽

程朱理学亦称程朱道学,是儒家学派.由北宋二程(程颢、程颐)兄弟开始创立,其间经过弟子杨时,再传罗从彦,三传李侗的传承,到南宋朱熹完成。朱熹“存天理,灭人欲”的观点,后世学者批判很多。
2023-07-21 22:20:394

什么是程朱理学?

简单点说,在没有程朱理学之前,儿子可以娶老爸的小妾,弟弟可以娶大嫂,指老爸和大哥都不在了的情况下,李世民和曹操都干过这事!到了程朱理学之后,三纲五常开始束缚人们的思想,人们开始注重道德规范,行为修养,当然由于封建社会的大环境,程朱理学存在很多为统治者服务的痕迹。总之,程朱理学将封建时代的思想推上了一个更高层次,非常牛逼,具体到内容方面,俺也说不清楚,像楼上那种,俺看的马马虎虎,半知半解。
2023-07-21 22:20:483

程朱理学的主要代表人和生平,观点

理学的天理是道德神学,同时成为儒家神权和王权的合法性依据,其由北宋河南人二程(程颢、程颐)兄弟开始创立,其间经过弟子杨时,再传罗从彦,三传李侗的传承,到南宋朱熹集为大成。朱熹(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 朱熹是“二程”(程颢、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与二程合称“程朱学派”。朱熹的理学思想对元、明、清三朝影响很大,成为三朝的官方哲学,是中国教育史上继孔子后的又一人。他的核心范畴是“理”,或称“道”、“太极”。
2023-07-21 22:20:581

程朱理学

ss
2023-07-21 22:21:074

程朱理学,主要讲的是什么?

可以说是儒家的发展,都是讲要如何如何的尊敬天子,还有就是内心的修养之类的,好久 了,都不记得了。你是高三的吗?高三的历史书有很详细的解说,如果不是的话,借一下高三学长学姐的书看一下就知道了
2023-07-21 22:21:306

程朱理学 名词解释

程朱理学,是宋明理学的一派,有时会被简称为理学,与心学相对。是指中国宋朝以后由程颢、程颐、朱熹等人发展出来的儒家流派,认为理是宇宙万物的起源(从不同的角度认识,他有不同的名称,如天、道等),而且他是善的,他将善赋予人便成为本性,将善赋予社会便成为“礼”,而人在世界万物纷扰交错中,很容易迷失自己禀赋自“理”的本性,社会便失去“礼”。他还认为,由于理是宇宙万物的起源,所以万物“之所以然”,必有一个“理”,而通过推究事物的道理(格物),可以达到认识真理的目的(致知)。
2023-07-21 22:21:472

程朱理学是什么

程朱理学亦称程朱道学,是宋明理学的主要派别之一,也是理学各派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学派之一。其由北宋河南人二程(程颢、程颐)兄弟开始创立,其间经过弟子杨时,再传罗从彦,三传李侗的传承,到南宋朱熹集为大成。理学,基本是由周敦颐、张载、邵雍、二程创立的新儒学,传承于子思、孟子一派的心性儒学。程伊川先生更重理,朱子创造性地发展了伊川先生的理学,最后形成了程朱理学体系。理学根本特点就是将儒家的社会、民族及伦理道德和个人生命信仰理念,构成更加完整的概念化及系统化的哲学及信仰体系,并使其逻辑化,心性化、抽象化和真理化。这使得理学具有极强的自主意识,形成了理高于势,道统高于治统的政治理念,为抑制君权,让中国政治在宋明两朝走向了平民化和民间参政议政提供了理论支持。也使得逻辑化抽象化系统化的伦理道德化的主宰“天理”、“天道”,取代了粗糙的“天命”观和人格神,是中国及世界哲学思想的一次巨大飞越。
2023-07-21 22:22:021